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TXT下载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全文阅读

作者:古月木斤     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txt下载     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九十二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二

    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药方,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而庞多拉则是一位蓝色星球西方的古xl的吉巫女,非常精通古xl的天文学,也就是蓝色星球c国古代的观星象。

    古希腊天文学是指古典时期用希腊语记录的天文学,涵盖古典希腊时期、希腊化时期、希腊罗马时期、古典时代晚期等时期的天文学。

    它不局限于地理上的希腊或种族上的希腊人,因为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南征北战之后,希腊语已经成为希腊化世界学术界的通用语言。这一时期的希腊天文学又被称为希腊化天文学,而希腊化时期之前的希腊天文学则被称为古典希腊天文学。在希腊化和罗马时期,许多追随希腊传统的希腊和非希腊天文学家都曾在托勒密埃及的缪塞昂和亚历山大图书馆进行过研究。古典希腊和希腊化时期天文学家发展的天文学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天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古希腊天文学以开始寻求天象的理性、物理的解释为标志。北天的多数星座以及很多恒星和行星的名称都来源于古希腊天文学。古希腊天文学主要受到巴比伦天文学的影响,也部分受到埃及天文学的影响;其本身则影响了印度天文学、阿拉伯伊斯兰天文学和西欧天文学。

    关于可以辨别的恒星和星座的记载早在现存最早的古希腊文学作品——荷马和赫西俄德的作品中就出现了。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荷马提到了这些天体:牧夫座毕星团猎户座昴星团天狼星大犬座。

    活跃于公元前七世纪的赫西俄德则在《工作和时日》中提及了大角星。尽管荷马和赫西俄德的作品本身并不是科学著作,它们传达了一种原始的宇宙学——平坦的大地被一条大洋河所包围。一些恒星会升起和落下(从古希腊人的观点来看,落下即是消失在海洋中);而其它恒星则是不落的。根据一年中时候的不同,有些恒星会在日出或日落的时候升起或落下。

    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前苏格拉底哲学中关于宇宙的推测相当普遍。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前546)描述了一个悬在宇宙中心、被火圈包围的圆柱形大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菲洛劳斯(约前480—前405)认为宇宙由恒星、行星、太阳、月亮、大地和对地等十个围绕一团看不见的中心火焰旋转的天体组成。这些观点表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人已经认识到行星的存在,并且对宇宙的结构进行了推测。

    西方语言中“行星”这个名称来源于希腊语“πλaν??tη??”(转写成拉丁字母即是“planētēs”),意思是“漫游者”。行星被称为“漫游者”的原因是古代天文学家注意到它们在天空中移动的轨迹相对于其他天体有所不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颗行星可以裸眼观察到;有时候太阳和月亮也被归类成裸眼行星。由于行星在接近太阳时时常会被太阳的光芒掩盖,要识别出全部五颗行星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金星的观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早期的古希腊人认为在傍晚和清晨出现的金星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天体,直到毕达哥拉斯发现它们其实是同一个行星。

    古希腊人用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为行星命名,罗马神话中对应的人物名字则是现在英语中各个行星的名字的基础。

    许多古代历法都以太阳或月亮的运行周期为基础。古希腊历法中也包含这两个周期。然而,同时基于太阳和月亮的周期的阴阳历并不容易编制。一些古希腊天文学家创造出了基于食的周期的历法。

    因此,可以说庞多拉之意“意识场能”内核制定的这个针对蓝色星球的“天毁计划”,是一个非常邪恶的罪恶计划,计划中的以小击大,采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蝴蝶效应,这些都已经被蓝色星球科学界认可的效应,完全有可能实施。

    提出多米诺骨牌效应,还要从宋朝开始说起。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入宫中,随后迅速在全国盛行。当时的骨牌多由畜牧动物的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寓意“牌救”,牌里面所蕴含的哲理,足以拯救苍生以及拯救和提醒人类停止那些冲动的做法。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诺的意大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他把骨牌送给了小女儿。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骨牌,制作了大量的木制牌,并发明了各种的玩法。不久,木制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多米诺给他们带来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就把这种骨牌游戏命名为“多米诺”。到19世纪,多米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在非奥运项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参加人数最多、扩展地域最广的体育运动。

    最原始的多米诺玩法仅仅是单线,比赛谁推倒得更多、更远。随后多米诺骨牌从单线向平面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多米诺古牌组成一些文字和图案。多米诺骨牌进一步向着立体层次发展,并且应用高科技成果,配以声、光、电的效果,使多米诺骨牌动力的传递具有了多种形式,同时,它的艺术性也增强了。

    自从那以后,多米诺成为一种流行用语。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里,一个很小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

    头上掉一根头发,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担心;还掉一根,仍旧不必忧虑……长此以往,一根根头发掉下去,最后秃头出现了。哲学上叫这种现象为“秃头论证”。

    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马儿身上添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在社会研究学里,取名为“稻草原理”。

    第一根头发的脱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现,都只是无足轻重的变化。但是当这种趋势一旦出现,还只是停留在量变的程度,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当它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才会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变”呈几何级数出现时,灾难性镜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多米诺骨牌(domino)是一种用木制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形骨牌。玩时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轻轻碰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

第三百九十三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三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游戏,多米诺骨牌是一种运动,多米诺骨牌还是一种文化。它的尺寸、重量标准依据多米诺骨牌运动规则制成,适用于专业比赛。它的游戏规则非常简单,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成单行,或分行排成一片。推倒第一张骨牌,其余发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或形成一条长龙,或形成一幅图案,骨牌撞击之声,清脆悦耳;骨牌倒下之时,变化万千。除了可码放单线、多线、文字等各式各样的多米诺造型外,还可充做积木,搭房子,盖牌楼、制成各种各样的拼图。

    多米诺骨牌是一项集动手、动脑于一体的运动。一幅图案由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张骨牌组成。骨牌需要一张张摆下去,它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体力、耐力和意志力,而且还培养参与者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多米诺骨牌是种文化。它起源于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赋予它独特的教育功能。码牌时,骨牌会因意外一次次倒下,参与者时刻面临和经受着失败的打击。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要树立信心,鼓起勇气,重新再来。人只有经过无数这样的经历,才会变得成熟,最终走向成功。

    多米诺骨牌是一项能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增强自信心、品位高雅的娱乐活动,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开发参与者的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对训练参与者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非常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参与者的意志,最大限度地发扬团队精神。

    相应的物理道理是: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倒下过程之后,将其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倒在第二张牌中,动能就转移到第二张牌上,第二张牌将第一张牌转移来的动能和自已倒下过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之和,再传到第三张牌上......所以每张牌倒下的时候,具有的动能都比前一块牌大,因此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也就是说,依次推倒的能量一个比一个大。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a·怀特海德曾经制用了一组骨牌,共13张,第一张最小。长9.53mm,宽4.76mm,厚1.19mm,还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后每张体扩大1.5倍,这个数据是按照一张骨牌倒下时能推倒一张1.5倍体积的骨牌而选定的.最大的第13张长61mm,宽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于扑克牌,厚度相当于扑克牌的20倍.把这套骨牌按适当间距排好,轻轻推倒第一张,必然会波及到第13张.第13张骨牌倒下时释放的能量比第一张牌倒下时整整要扩大2000多倍.因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能量是按指数形式增长的.若推倒第一张骨牌要用0.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张骨牌释放的能量达到51焦。可见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能量的确令人瞠目。不过a.怀德特毕竟没有制作第32张骨牌——高达415m,两倍于纽约帝国大厦。假如真有人制作这样的一套骨牌,摩天大厦会在一指之力下被轰然推倒!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她们在做游戏时,吴国的姑娘不小心踩伤了卑梁的姑娘。冲动的卑梁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吴国人出言不恭,冲动加气愤让卑梁的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矛盾开始升级,吴国人去卑梁报复,又不分青红皂白的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当地的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打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俘虏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国。从做游戏踩伤脚,一直到两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直到吴军攻入郢都,中间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无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转眼之间,纽约110层高的世贸中心“姊妹楼”就轰然倒地。从表面看,造成这一惊世之灾的直接原因是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向大楼。但是美国建筑专家评论指出,该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就难以承受大的冲击,特别是无法应付随之发生的大火。据美联社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tuftsuniversity)土木工程教授萨纳业表示,世贸大楼的设计存在问题,设计的楼房即便是遭受同样的袭击也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同样的悲剧。

    他还说:“在我看来,大火隔断了被撞楼层的上下联系,并使一些地板开始垮塌,这些地板都是加固水泥地板,非常沉重,所以一旦倒塌砸向另一层时,就发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层层相砸,直到整个大楼彻底倒塌。”同时,另有一些专家也指出,他们通过观看大楼倒塌的录像认为,虽然飞机冲撞对大楼确实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随后燃起的大火才是造成楼房倒塌的直接原因。科罗拉多一所大学的土木工程教授黑曼·布朗也认为,冉冉烈火使得大楼的钢铁支架熔化,最终导致大楼失去支撑而轰然倒塌。他说:“即便是飞机猛烈撞向大楼,它也不至于倒塌。

    不过,飞机上载有数量巨大的燃油,燃起的大火使得楼墙中的钢筋熔化了。”布朗还指出,这两座大楼当初设计时考虑到耐冲击的因素,但它却对大火和爆炸无能为力。如果飞机撞在大楼的底层,消防部门完全可以控制住火势的蔓延,阻止悲剧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恐怖分子的袭击是精心策划的,这些恐怖分子简直是“聪明绝顶”。

    多米诺骨牌效应告诉大家:一个最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有点类似于蝴蝶效应,但是比蝴蝶效应更注重过程的发展与变化。

    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在人的身上也存在着“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弱不禁风”、“惊弓之鸟”。人在精神极度受挫,情绪极度低落时,身体各部分的破坏能力达到了极点,这时,对于自身而言极其脆弱,以至于对着某个人大吓一声就很有可能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给吓死。当然,这是脆弱的极端表现,一般人不会这么惨的,但是,它使人或多或少也会产生身体和精神的低潮期。

    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位天之娇子就葬送在自己情绪失控中。当自己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就好像进入了一片密林,看不到出口在何方。如果这时我们能以积极的心态加以调整,那么不久就会找寻到那个出口;而如果只是一味的灰心挫败,那么你就只能徘徊在心灵的同心圆中,永远跳不出来。《周易》说过:“物不可以终通,故泰极否来;但物亦不会终否,故否极泰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的观点。

    所谓蝴蝶效应(the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它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第三百九十四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四

    蓝色星球m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于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

    蓝色星球m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

    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他称之为混沌学。当然,“蝴蝶效应”主要还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也是蝴蝶效应的真实反应。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这句话的来源,是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这个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表示。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因而他形象地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

    罗伦兹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后来,罗伦兹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性很小,也有可能在过程中将结果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形成巨大的大气运动。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于是,罗伦兹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他于是认定这为:“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

    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以此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

    微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从而使长期天气预报具有不可预测性或不准确性。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是对于地球大气这个复杂系统进行观测计算与分析判断,它受到地球大气温度、湿度、压力诸多随时随地变化的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可想其综合效果的预测是难以精确无误的、蝴蝶效应是在所难免的。

    我们人类研究的对象还涉及到其他复杂系统(包括“自然体系”与“社会体系”),其内部也是诸多因素交相制约错综复杂,其“相应的蝴蝶效应”也是在所难免的。“今天的蝴蝶效应”或者“广义的蝴蝶效应”已不限于当初爱德华·诺顿·罗伦兹的蝴蝶效应仅对天气预报而言,而是一切复杂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性的代名词或同义语,其含义是:对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即初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这往往是难以预测的或者说带有一定的随机。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蝴蝶效应”的初始就是混沌的,在不准确或者说是不精确中产生的,所以什么样的可能都会发生。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蝴蝶效应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

    科学家给混沌下的定义是:混沌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一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牛顿确定性理论能够完美处理的多为线性系统,而线性系统大多是由非线性系统简化来的。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中,混沌是无处不在的。从洛伦茨第一次发现混沌现象至今,关于混沌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社会学家、人文学家所关注的。研究混沌,其实就是发现无序中的有序,但今天的世界仍存在着太多的无法预测,混沌,这个话题也必将成为全人类性的问题。在此,由于知识有限,我们只是做了极其肤浅的介绍和引入,希望有更多人能走进混沌之门,以更深邃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今后或许能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以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如果这个差异越来越大,那这个差距就会形成很大的破坏力。为什么天气或者是股票市场会有崩盘和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有可能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蝴蝶效应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蝴蝶效应指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当一个人小时候受到微小的心理刺激,长大后这个刺激会被放大,电影《蝴蝶效应》中作了精彩诠释。

    2003年,美国发现一宗疑似疯牛病案例,马上就给刚刚复苏的美国经济带来一场破坏性很强的飓风。扇动“蝴蝶翅膀”的,是那头倒霉的“疯牛”,受到冲击的,首先是总产值高达1750亿美元的美国牛肉产业和140万个工作岗位;而作为养牛业主要饲料来源的美国玉米和大豆业,也受到波及,其期货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但最终推波助澜,将“疯牛病飓风”损失发挥到最大的,还是美国消费者对牛肉产品出现的信心下降。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恐慌情绪不仅造成了美国国内餐饮企业的萧条,甚至扩散到了全球,至少11个国家宣布紧急禁止美国牛肉进口,连远在大洋彼岸中国广东等地的居民都对西式餐饮敬而远之。这让人联想到时下的禽流感,最初在个别国家发现的禽流感,很快波及全球,就算在没有发现禽流感的地区或国家,人们也会谈“鸡”色变。

    1998年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和美国曾经发生的股市风暴实际上就是经济运作中的“蝴蝶效应”;1998年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运动引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混沌运动的表现形式。当我们进而考察生命现象时,既非完全周期,又非纯粹随机,它们既有“锁频”到自然界周期过程(季节、昼夜等)的一面,又保持着内在的“自治”性质。蝴蝶效应也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压倒一切的差别,好像一只蝴蝶今天在北京扇动翅膀,可能在大气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某个月纽约一场暴风雨的发生。

    1、一滴很小的水滴,如果在雪坡上向下滚动,慢慢形成雪球,最后雪球越滚越大。

    2、洛仑兹将仅仅相差0.0001的两个初始条件输入一个数学方程,计算得出的两条曲线不久就分道扬镳,相差很远。

第三百九十五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五

    蝴蝶效应作为混沌理论(简称“混沌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语言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术界用蝴蝶效应来解释和研究混沌语言现象,例如《人民日报》于2010年11月10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文章,由于其权威性和号召力,一直仅限于网络使用的“给力”一词一夜之间红遍中国,扩散到全民词汇系统中,并被收录进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

    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开始采用混沌论及其蝴蝶效应来研究语言问题。1991年在美国伯克利举行的“语言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视野”研讨会上,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教授曾建议创立“语言混沌论”。他指出,语言混沌论主要从混沌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运用混沌论的方法解决语言及其相关现象的非线性问题;为了促进混沌语言研究的发展,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语言研究范式。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种语言研究新范式正在兴起。??

    “余切序列”是蝴蝶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你看,以下三个数列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余切;初值分别为1、1.00001、1.0001,但是从第10项开始,三个数列开始形成巨大的分歧。这就是混沌的数列,经过足够多项后,得到的数字完全可以看作是随机的,混沌的。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关于蝴蝶效应的描述:

    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卑梁公怒,曰:“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吴王夷昧闻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邑,克夷而后去之。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师与楚人战于鸡父,大败楚人,获其帅潘子臣、小帷子、陈夏啮。又反伐郢,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中,其次知终。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楚不能之也。(《吕氏春秋·察微》)

    用蓝色星球c国现代白话文翻译为: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游戏时,吴国的姑娘弄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

    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获得楚平王的夫人而回。这就是鸡父之战。凡是主持国事,最上等的是要了解事情开始时的情势,其次是要预见到事情的结局,再次是要知道事情发展的经过。这三点都做不到,国家一定危险,自身一定困窘。《孝经》上说:“高却不倾危,就能长期保持尊贵;满却不外溢,就能长期保持富足。富贵不离其身,然后才能保住他的国家,而且安定他的人民。”可是楚国做不到这一点。

    庞多拉之意“意识场能”内核的“天毁计划”,关键点就是如何推动以小击大,利用那十几缕庞多拉之能“意识场能”,在银河系太阳系的小行星带,推动从小到原子级别的粉尘击打大的颗粒,再用大的颗粒击打更大的颗粒,从而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顺便也带动蝴蝶效应,最后将目标达到十几千米大小的小行星,推动到冲往蓝色星球的轨道上,造成多枚巨大的小行星撞击蓝色星球,同时还带有无数的蝴蝶效应造成的流星雨,做到了对蓝色星球轰击的万无一失,真正是一个万无一失的险恶计划。

    而在几乎真空的太空中,一旦有了一个小小的推动力,就会形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以此来推动这些小行星粉尘,进而一步一步逐步扩大,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直至推动到大于十几千米的巨大小行星进入撞向蓝色星球的轨道,这仅仅是庞多拉之意“意识场能”内核的“天毁计划”的前半部分。

    庞多拉之意“意识场能”内核的“天毁计划”的后半部分,则是利用前半部分造成的蝴蝶效应,带动无数的大、中、小型小行星,并入轰击蓝色星球的轨道,将会形成对蓝色星球撞击的巨大连续的流星雨,这对于蓝色星球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同样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毁灭性计划。

    流星雨时蓝色星球每年都要发生的天文现象,从银河系太阳系蓝色星球诞生之时,流星雨就伴随着蓝色星球的成长,

    位于彗星轨道的尘埃粒乌云被称为"流星群体"。当流星体颗粒刚从彗星喷出时,它们的分布是比较规划的。由于大行星引力作用,这些颗粒便逐渐散布于整个彗星轨道。不过这个过程还不是十分清楚。在地球穿过流星体群时,各种形式的流星雨就有可能发生了。每年地球都穿过许多彗星的轨道。如果轨道上存在流星体颗粒,便会发生周期性流星雨。当只有母彗星运行到近日点时才发生的流星雨,称为近彗星流星雨。这说明流星体群仍在彗星附近。周期在几百年以内的彗星所形成的流星雨多为该类型。

    由于行星的引力摄动作用,长周期彗星的流星体群可能与母彗星相差甚远。在母彗星不在近日点时也有可能发生流星雨,这种流星雨便是远彗星型流星雨。

    为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通常以流星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例如每年11月17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它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

    其他流星雨还有宝瓶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流星雨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的不同。有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看起来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中"流出"的,因此也属于流星雨的范畴;而有时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同一个辐射点中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就像节日中人们燃放礼花那样壮观。当每小时出现的流星数超过1000颗时,我们称其为“流星暴”。

    流星雨(meteorshower)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发生摩擦),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流星雨看起来像是流星从夜空中的一点迸发并坠落下来。这一点或这一小块天区叫作流星雨的辐射点。通常以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以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

    例如每年11月17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宝瓶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也是这样命名的。单个出现的流星,在方向和时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何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不同的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是在公元前687年,中国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记载:“夜中星陨如雨”。

    《左传》的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更早的古书《竹书纪年》中写道:“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彗星、小行星以及一些更小的天体。小天体的体积虽小,但它们和八大行星、矮行星一样,在围绕太阳公转。

第三百九十六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六

    如果它们有机会经过地球附近,就有可能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其上面的物质由于与蓝色星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引起物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流星。

    有的流星是单个出现的。流星雨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的不同,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

    流星雨的规模大不相同。有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看起来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流出”的,因此也属于流星雨的范畴;有时在短时间内,在同一辐射点中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就像节日中人们燃放的礼花那样壮观。当流星雨的每小时天顶流量(zhr)超过一千时,称为“流星暴”。

    偶发流星每天都会产生,发生的天区和时间都具有随机性,流星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有些可以科学地预测,因此流星雨也被称作周期流星;另外,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是流星雨的重要特征。

    流星雨的发现和记载,也是蓝色星球c国最早,《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最详细的记录见于《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蓝色星球c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大约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大约有9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约12次,狮子座流星雨记录有7次。这些记录,对于研究流星群轨道的演变,也将是重要的资料。

    流星雨的出现,场面相当动人。中国古记录也很精彩。试举天琴座流星雨的一次记录作例:南北朝时期刘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晓而止。”(《宋书·天文志》)这是在公元461年。当然,这里的所谓“数千万”并非确数,而是“为数极多”的泛称。

    而英仙座流星雨出现时的情景,从古记录上看来,也令人难以忘怀。请看:唐玄宗:“开元二年五月乙卯晦,有星西北流,或如瓮,或如斗,贯北极,小者不可胜数,天星尽摇,至曙乃止。”(《新唐书·天文志》)开元二年是公元714年。

    流星体坠落到地面便成为陨石或陨铁,这一事实,中国也有记载。《史记·天官书》中就有“星陨至地,则石也”的解释。到了北宋,沈括更发现陨石中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他在《梦溪笔谈》卷二十里就写着:“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宋英宗治平元年是公元1064年。沈括已经注意到陨石的成分了。

    在欧洲直到1803年以后,人们才认识到陨石是流星体坠落到地面的残留部分。

    在中国,现在保存的最古年代的陨铁是四川隆川陨铁,大约是在明代陨落的,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掘出,重58.5千克。现保存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

    根据西方古老的说法,“因为一颗星坠落就必须有一份灵魂补上去,人死了,灵魂就升天,升天时也就把你的愿望带给上帝了。”

    流星是偶然经过的,抓住此刻的时间对着流星许愿,这样流星会带着你的愿望逝去,那样你的愿望才会实现。

    流星是撞入大气的星星,是“现在进行时”;满天星光,不过是远古的星星的影子,是“过去时”,许愿当时的愿望当然要请流星来帮助。

    当然,这是古人对于科学了解不过的情况下的不科学地的说法,身为有科学知识的现代人,应该对这类说法心中有数。当然这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物理现象我们能看到的某些星星的光经过几十甚至几万光年的光,光年是很长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几年前的星星。

    流星雨的观测方法有以下几种:目视观测、照相观测、分光观测、光电观测、电视观测、雷达观测、空间观测等。但业余爱好者多用目视观测和照相观测。根据长期观测事实表明,天空流星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表现如下几点:

    一、流星数与其大小有关,对于肉眼不能见的暗弱流星平均每降低一个星等(因为星等数小的星更亮,所以天文学上习惯把星等数增加称为降低),流星数平均增加2。5倍。即流星体质量越小,数目越多。

    二、在同一天中,流星出现的概率以黎明前为最大,傍晚时为最小,即下半夜的流星比上半夜多。

    三、在同一年中,下半年的流星数比上半年多,秋季的流星比春季多。尽管每天落向地球的流星数目由于观测手段不一,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大体上能反映出一定规律是相仿的。

    观测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熟悉星空,认识流星雨辐射点周围的星座及主要星名,还要准备好星图、记录表、笔、小手电筒(用红布或红纸包住)及校对好的钟表等必备用品及座椅、衣服等防寒防露物件。

    观测时要对流星进行计数。若以2人为一组进行观测,一个人数流星数目,另一个人记录时间和颗数。有时流星多的来不及记住,可以准备一个小本,看见一颗流行就在本子上用铅笔画一道,数出笔道数除以时间间隔就得出看见的流星率。计数时记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同时需认真填写“狮子座流星雨目视观测记录。表”.由于需要长时间的观测,保持舒适的姿势是很有必要的。当然,狮子座流星雨都出现在11月份,冬季的深夜非常寒冷,必须注意保暖。

    观测流星雨还可以进行拍摄流星雨的美好景象。摄影时需使用一架带有b门的照相机以及感光度较高的底片.具体拍摄方法是:将照相机固定在一个稳定的三脚架上,将镜头焦距设置无穷远,光圈开到最大,然后对准选择好的天区,就可以开始曝光了,每次曝光时间一般短于5min,此法可谓“守株待兔”。

    例子:流星雨是很高级的天文观测,没有望远镜不能完成,这个概念是极端错误的。观测流星雨需要有宽敞的视野,如果使用了望远镜,视场会大大减小,观测到的流星的数量会大大减少,而且看到的流星也只能看到镜头中一亮,什么都看不清,所以,要观测流星雨时最好不要使用望远镜,只须我们的双眼和晴朗黑暗的天空。其次,观测流星雨并不是象想像的那样如同下雨一般,f4的专辑让许多人对流星雨产生了错误认识,其实如果观测一些流量比较小的流星雨,或者是观测流星雨的条件不佳(天空不够黑暗),几小时才看到一颗流星也是很平常的事。

第三百九十七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七

    开头所说的流星雨都是些流量较大的著名流星雨,如果在观测的当天有着晴朗的天空,这些流星雨的流量一般是不会令各位失望的,但无论多大的流星雨,一般而言,在1分钟内平均只能看见几颗,某些可能达到几十颗(如2001年的狮子座流星雨),而像下雨一样多的流星雨是极少的(历史上有发生过,如1833年11月的狮子座流星雨,那是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次大流星雨,每小时下落的流星数达35000之多)。

    观测流星的时候,我们的视野方向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要固定,并记录下自己视野的中心位置,用赤经和赤纬表示。

    如果大家一起观测,可以各自负责一块天区。即便别人观看的天区出现了流星,也不要随意转过去,以免会错过自己天区中出现的流星。这对于观测者的确是一个考验。

    我们观测视野范围越大,就越可能看到更多的流星。因此,我们应尽量选择没有障碍的环境进行观测。视场中被遮挡的情况要记录下来,采用占总视场的百分比来表示。

    如果是建筑物或树木还好确定,因为它们是静止的,只需要在改变观测区域的时候记录一次即可。而如果是天空中的云,情况会复杂一些。由于云经常变化,我们应该经常记录云占观测视场的百分比。

    如果视场中被遮挡的范围超过20%,就应该中断观测,也可以改变观测方向。当然在出现流星暴雨的时候可以例外。

    有一些著名的流星雨如:狮子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金牛座流星雨(金牛座南流星雨,金牛座北流星雨)、天龙座流星雨、天琴座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现。一般来说,流星的数目大约为每小时10至15颗,但平均每33至34年狮子座流星雨会出现一次高峰期,流星数目可超过每小时数千颗。这个现象与谭普-塔特而彗星的周期有关。流星雨产生时,流星看来会像由天空上某个特定的点发射出来,这个点称为“辐射点”,由于狮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狮子座,因而得名。

    双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2月13至14日左右出现,最高时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120颗,且流量极大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双子座流星雨源自小行星1983tb,该小行星由iras卫星在1983年发现,科学家判断其可能是“燃尽”的彗星遗骸。双子座流星雨辐射点位于双子座,是著名的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固定在7月17日到8月24日这段时间出现,它不但数量多,而且几乎从来没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过,是最适合非专业流星观测者的流星雨,地位列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彗星swift-tuttle是英仙座流星雨之母,1992年该彗星通过近日点前后,英仙座流星雨大放异彩,流星数目达到每小时400颗以上。

    猎户座流星雨有两种,辐射点在参宿四附近的流星雨一般在每年的10月20日左右出现;辐射点在ν附近的流星雨则发生于10月15日到10月30日,极大日在10月21日,我们常说的猎户座流星雨是后者,它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会回到太阳系的核心区,散布在彗星轨道上的碎片,由于哈雷彗星轨道与地球轨道有两个相交点形成了著名的猎户座流星雨和宝瓶座流星雨。

    金牛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25日至11月25日左右出现,一般11月8日是其极大日,encke彗星轨道上的碎片形成了该流星雨,极大日时平均每小时可观测到五颗流星曳空而过,虽然其流量不大,但由于其周期稳定,所以也是广大天文爱好者热衷的对象之一。

    天龙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6日至10日左右出现,极大日是10月8日,该流星雨是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一,最高时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400颗。giacobini-zinner彗星是天龙座流星雨的本源。

    天琴座流星雨一般出现于每年的4月19日至23日,通常22日是极大日。该流星雨是中国最早记录的流星雨,在古代典籍《春秋》中就有对其在公元前687年大爆发的生动记载。彗星1861i的轨道碎片形成了天琴座流星雨,该流星雨作为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一在天文学中也占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于流星,科学的解释为:外空间的尘埃颗粒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热,从而使尘埃颗粒气化。在该过程中发光形成流星。尘埃颗粒叫做流星体。

    火流星:看上去非常明亮,发着“沙沙”的响声,有时还有爆炸声。流星体质量较大(质量大于几百克),进入地球大气后来不及在高空燃尽而继续闯入稠密的低层大气,以极高的速度和地球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出耀眼的光亮。火流星消失后,有时会留下云雾状的长带,称为“流星余迹”,可存在几秒钟到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

    一个微小的流星体就足以产生在近百公里处就能看见的亮光,其原因就在于流星体的高速度。

    一个流星的颜色是流星体的化学成分及反应温度的体现:钠原子发出橘黄色的光、铁为黄色、镁是蓝绿色、钙为紫色、硅是红色。

    流星通常不会发出可以听见的声音。如果你没有看到它的话,它就会悄无声息的一扫而过。对于非常亮的流星,有可能听到过声音。这些声响主要集中在低频波段。一个非常亮的流星,如火流星,可能会听到声音。

    流星有时会在它通过的轨道上留下一条持久的余迹。余迹主体颜色多为绿色,是中性的氧原子。持续时间通常为1到10秒。可见余迹亮度迅速下降。这些亮光来自炽热空气和流星体中的金属原子。

    流星雨是一种成群的流星,是坠落下来的特殊天体。在某些时间,可以看到一定数量的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一个很小的天区。这些就是流星雨。

    zhr:表征流星雨大小的一个量,指在理想观测条件下,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头顶正上方时,每小时能看到的流星数量。如果目视极限星等到不了6.5等,或者辐射点不在头顶,能看到的流星数量都会减少。

    一些流星体体积较大,在大气层中来不及全部烧为灰烬,落到地面即为陨星。

    陨星因成分含量的不同而分为陨石(石质为主),陨铁(铁质为主)。

    地球上有许多陨石坑,它们是陨石撞击的产物。然而由于地球地区的风化作用,绝大多数早已被破坏得无法辨认了,已经确证的还有15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坐落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荒漠中的一个大陨石坑。它直径有1245米,深达172米,在坑里人们已搜集到好几吨陨铁碎片。据推算,这是约2万年前一块重10多万吨的铁质陨星坠落所造成的坑洞。

第三百九十八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八

    在蓝色星球上,流星雨分季节。第一季:一月象限仪座流星雨;二月半人马座流星雨狮子座γ流星雨;三月矩尺座γ流星雨;

    第二季:四月天琴座流星雨船尾座π流星雨;五月宝瓶座η流星雨,天琴座e流星雨;六月6月牧夫座流星雨;

    第三季:七月南鱼座流星雨宝瓶座δ南流星雨摩羯座a流星雨;八月英仙座流星雨天鹅座k流星雨;九月英仙座流星雨御夫座δ流星雨;

    第四季:十月天龙座流星雨、双子座e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小狮座流星雨;十一月金牛座南流星雨、金牛座北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麒麟座a流星雨凤凰座流星雨;十二月船尾座流星雨、麒麟座流星雨、长蛇座a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后发座流星雨;小熊座流星雨。

    蓝色星球流星雨月份分布,1月为:流星雨名称——象限仪座流星群(quadrantids),彗星母体——2003eh1,辐射点——牧夫座(bootes),预计出现日期——3日-4日。

    概况描述:每小时流量大约为40颗,颜色为蓝色,速度较快(大约每秒40公里左右),亮度较高的可能会划过半边天空,有一小部分甚至会在天空中留下划过的轨道尘迹。有明显的峰值,一般仅持续一小时左右。

    4月为:流星雨名称——天琴座??流星群(lyrids),彗星母体——c/thatcher,辐射点——天琴座(lyra),预计出现日期——21日-22日。

    概况描述:明亮而迅速(大约每秒48公里左右),会在天空留下划过的轨道痕迹,几秒钟后才会消退。

    5月为:流星雨名称——宝瓶座eta流星群(etaaquarids),彗星母体:1c/halley,辐射点:宝瓶座eta(aquariuseta),预计出现日期:5日-6日。

    概况描述:流星密度较高,但流量不是很稳定(最低仅数十颗,最高可能达每小时上百颗)。赤道和南半球可在天亮前几个小时内观测到,北方不利于观测。很多群内流星会在天空留下很长的轨道痕迹。

    6月为:流星雨名称:天琴座??流星群(lyrids),彗星母体——c/thatcher,辐射点——天琴座(lyra),预计出现日期:14日-16日。

    概况描述:流量较低,即使在峰值时,每小时流量也仅有10颗左右。观测时需要耐心。

    7月为:流星雨名称——宝瓶座delta流星群(deltaaquarids),慧星母体:1c/halley,辐射点:宝瓶座delta(aquariusdelta),预计出现日期:28日-29日。

    概况描述:峰值时20颗左右,呈现出明亮的黄色,速度中等,约40公里左右。

    流星雨名称——摩羯座流星群(capricornids),慧星母体——尚未确定,辐射点——摩羯座(capricorn),预计出现日期:29日-30日。

    概况描述:峰值时15颗左右,火流星比例较大,呈现出明亮的黄色,速度较慢,仅25公里左右。观测高度较低。

    8月为:流星雨名称——英仙座流星群(perseids),慧星母体——109p/swift-tuttle,辐射点——英仙座(perseus),预计出现日期:12日-13日。

    概况描述:流量较高,峰值每小时流量约60颗左右。亮度较低,观测时需要耐心。

    10月为:流星雨名称——天龙座流星群(draconids),慧星母体——21p/giacobini-zinner,辐射点——英仙座(perseus),预计出现日期——12日-13日。

    概况描述:流量较低,每小时流量仅10颗左右。

    流星雨名称——猎户座流星群(orionids),慧星母体:1p/halley,辐射点:猎户座(oruon),预计出现日期:21日-22日。

    概况描述:猎户座流星雨每小时流量20颗左右,颜色呈黄色或绿色,速度较快,约每秒66公里。有火流星出现。

    11月为:流星雨名称——狮子座流星群(leonids),慧星母体——55p/tempel-tuttle,辐射点:狮子座(leo),预计出现日期:17日-18日。

    概况描述:狮子座流星雨33年出现一次流量高峰,峰期每小时流量可上百颗。下一次峰期约在三十年以后,虽然不是峰期,但仍然可以看一些零星的流星划过天空。

    12月为:流星雨名称——双子座流星群(geminids),母体——3200phaethon(行星),辐射点:双子座(gemini),预计出现日期:13日-14日。

    概况描述:一年中最为稳定、最为炫丽多彩的流星雨,其中白色大约为65%、黄色26,其它的为呈蓝色、红色和绿色。双子座流星雨是唯一一个非慧星母体的流星雨,其母体是小行星3200phaethon。峰值时每小时流量可上百颗。

    小熊座流星雨:正式名称——小熊座流星雨ursids(urs),活动时间:12月17-26日,极大时间:12月22/23日,极大流量(zhr):10,r值:3。0,平均速度(无引力影响):33km/s,极大中心:赤经348度赤纬+75度。

    北纬20度(南宁、广州、海口):全夜可观测,清晨最好。

    北纬30度(拉萨、成都、重庆、武汉、杭州、南京、上海):全夜可观测,清晨最好。北纬40度(北京、呼和浩特、大连):全夜可观测。北纬50度(塔城、哈尔滨):全夜可观测。

    望远镜视场中心:赤经348°赤纬+75°和赤经131°赤纬+66°(纬度>+40°)

    赤经063°赤纬+84°赤经156°赤纬+64°(纬度北纬30°-40°)

    虽然,这些莅临蓝色星球的流星雨的质量都很小(一般小于1mm),在进入大气后大部分烧掉,流星暴雨对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不会造成直接危害,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因速度极高,流星暴雨对太空中的航天飞行器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对地球大气高层的电离层和其他物理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大批流星体尘埃散入地球大气,提供了额外的水汽凝结中心,会使云层和雨量增大。

    流星雨对蓝色星球智慧人类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可能对航天器造成威胁。1993年英仙座流星暴使欧洲航天局的olympus卫星因遭到一颗流星体的撞击而一度失控。

    2、陨星可能击中人类或牲畜。关于人体被陨星直接击中尚未见报道,1969年澳大利亚曾发生过陨星击穿屋顶事件。

    3、大批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造成的电离效应可能使远距离电讯发生异常。

第三百九十九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九

    4、可以利用流星出现时,流星体燃烧形成的长条电离子柱对无线电讯号的反射作用,进行高频或甚高频通讯,作用距离可达1800公里。因流星通讯不受太阳活动或核爆炸影响,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

    流星暴雨的观测研究,对于近地空间环境监测、航天灾害**件预防、电离层通信安全以及深入了解太阳系天体相互关系和起源、演化,都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探索流星暴雨之迷,只靠专家的理论研究是不够的,要靠全球专业的、业余的观测网联手观测。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长期观测流星可取得很有价值的资料,可以了解流星体在太阳系空间的分布状况,对于研究太阳系演化提供有用的线索,保证航天飞行的安全。

    而流星余迹可以利用来进行不干扰的无线电通讯,在军事上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流星体在大气中产生的声、光、热、电磁等效应,还可以研究地球大气的物理状况。

    二十世纪以来的百年间,曾有几次流星暴雨出现,中国均无缘与之相会,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中国首次成功地观测到狮子座流星暴,又迎来二零零四的英仙座流星雨极盛,这对推动中国的天文学研究,向公众开展科学普及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对人类了解太阳系的流星体(群),认识人类如何在宇宙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零一六年八月十四日,德克萨斯州捕捉到了英仙座流星雨划过夜空。英仙座流星雨是地球上最容易看到的流星雨。

    每年,地球都会绕太阳公转一周,回到一年前的相对位置。二零一九年八月十二日晚,英仙座流星雨将达到其峰值,几乎与前一年相同的日期,因为地球每年都会穿过彗星碎片流,这些彗星碎片流会在天空中形成壮观的光条纹。

    英仙座流星雨在流星雨中非常特别,原因有很多:它们速度快、亮度高、稳定地出现。即使现在是满月,英仙座流星雨也经常上演一场其他任何流星雨都无法比拟的表演。然而,它们也提醒着我们即将到来的厄运:我们最终会与一颗轨道交叉的彗星或小行星相撞。如果英仙座流星雨与地球相撞,那将是比恐龙灭绝更严重的灾难。

    英仙座流星雨在流星雨中非常特别,原因有很多:它们速度快、亮度高、稳定地出现。即使现在是满月,英仙座流星雨也经常上演一场其他任何流星雨都无法比拟的表演。然而,它们也提醒着我们即将到来的厄运:我们最终会与一颗轨道交叉的彗星或小行星相撞。如果英仙座流星雨与地球相撞,那将是比恐龙灭绝更严重的灾难。

    从仙后座的下方,可以看到英仙座流星雨的光芒。流星雨将从天空的这一点呈放射状划过,所以用广角视角观察这部分天空就能看到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景象。

    当我们想到太阳系时,大多数人会想到太阳和八大行星,也许包括环绕地球运行的物体,比如卫星。事实上,如果把所有这些来源加起来,它们是太阳系中最大、最庞大的组成部分。它们总共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96%。

    但远不止是太阳和行星。有些小行星主要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行。还有柯伊伯带天体,它们在海王星外的一个扩展盘中运行。还有奥尔特云,在柯伊伯带之外延伸了一光年甚至更长时间。总的来说,可能有超过100万个对象填充整个太阳系。

    柯伊伯带是太阳系中已知天体数量最多的地方,但是奥尔特云,颜色更暗,距离更远,不仅包含了更多的天体,而且更有可能被类似于另一颗恒星所扰动。所有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的天体相对太阳的运动速度都非常小,而且大部分都是未经加工的物质,自太阳系行星形成以来,这些物质从未发生过变化。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是太阳系中大多数彗星和流星雨的来源。

    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它附近或附近的任何物体那里受到引力的冲击。它们中的一些,当它们经过另一个巨大的物体时,将被完全从太阳系中驱逐出去。其他的则会被毫不客气地抛向太阳。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该天体的新轨道很有可能会带它进入太阳系内部的椭圆轨道,在那里它有机会成为彗星或类似彗星的物体。

    只要有挥发性粒子构成这个物体(包括像甲烷、氮、二氧化碳和水这样的冰冻冰),那么近距离经过太阳就会使这些粒子升温、蒸发或升华。不可避免的是,这个物体会排出气体粒子,并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尾巴。

    柯伊伯带是太阳系中已知天体数量最多的地方,但是奥尔特云,颜色更暗,距离更远,不仅包含了更多的天体,而且更有可能被类似于另一颗恒星所扰动。所有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的天体相对太阳的运动速度都非常小,而且大部分都是未经加工的物质,自太阳系行星形成以来,这些物质从未发生过变化。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是太阳系中大多数彗星和流星雨的来源。

    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它附近或附近的任何物体那里受到引力的冲击。它们中的一些,当它们经过另一个巨大的物体时,将被完全从太阳系中驱逐出去。其他的则会被毫不客气地抛向太阳。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该天体的新轨道很有可能会带它进入太阳系内部的椭圆轨道,在那里它有机会成为彗星或类似彗星的物体。

    只要有挥发性粒子构成这个物体(包括像甲烷、氮、二氧化碳和水这样的冰冻冰),那么近距离经过太阳就会使这些粒子升温、蒸发或升华。不可避免的是,这个物体会排出气体粒子,并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尾巴。

    nasa的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形成流星雨的碎片流,以及恩克彗星的尘埃尾巴,这张照片摄于2005年。地球上的金牛座流星雨是由泥石流造成的。在某些时候,彗星也会有一个离子尾巴,它直接远离太阳(不会撞击地球)。

    但尾巴根本不是导致流星雨的原因。这些粒子被吹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比物体本身所占据的更扩散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彗尾可能是壮观的景象,但每颗彗星都有自己独特的绕太阳轨道,不太可能与地球发生互动。

    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主体本身也会有小块的碎片脱落,其中一些碎片在主体前面轨道运行,另一些碎片在主体后面轨道运行。在许多这样的轨道运行过程中,这些从母体中脱落出来的微小物质将会占据彗星状物体所遵循的整个轨道。这些碎片分散在延伸的环上,形成了一种物质,当一颗行星穿过它时,就会产生流星雨。

    彗星的碎片流沿着它的轨道运行,并产生流星雨。虽然整个尾巴可能有数百万公里宽,但峰顶要窄得多。当地球穿过中心线时,如果它和我们同时占据同一空间表明我们有被母彗星撞击的危险。

    这是十九世纪的一项重大发现,将周期性彗星与流星雨联系起来,在随后的几年和几十年里,我们已经确定了地球上大多数流星雨的母体。如果在地球上能看到流星雨,那是因为我们的星球穿过了由类彗星或类小行星天体形成的碎片流。

    英仙座流星雨通常是一年中最壮观的流星雨,原因有很多,包括:一、造成碎片的是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它体积巨大,直径26公里;二、它已经形成英仙座流星雨数千年了,这给了它充足的时间来形成一股厚厚的“泥石流”;三、由于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高度偏心,它的轨道运行了133年,所以流星的移动速度非常快。

第四百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十

    从地面(左)和太空(右)同时拍摄到的许多流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撞击地球的景象。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这是彗星对地球唯一的影响,但这可能会在第5个千年发生改变。

    把所有这些因素放在一起,会得到大量的彗星碎片,它们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地球:接近100千米/秒。在英仙座流星雨的高峰期,流星雨的发生率极高,每小时最多可接近或超过100颗流星。

    但英仙座流星雨最引人注目的特性可能是它的‘始作主彗星’斯威夫特塔特尔,它可能是人类已知的最危险的天体。1992年12月,这颗彗星最后一次近距离进入太阳系内部,直到2126年才会回来。但是每133年,当它穿过地球轨道时,所有的东西都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方。如果斯威夫特-塔特尔与地球相撞,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都将玩完。

    彗星的碎片流是地球和太阳系所有其他星球上流星雨的成因。约翰·库奇·亚当斯在19世纪用狮子座流星雨发现了坦普尔-塔特尔彗星,这是这两种现象之间的第一个联系。

    据估计,在大约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导致我们最近一次灾难性大灭绝的物体,是一颗直径约5至10公里的小行星。考虑到斯威夫特-塔特尔的移动速度比大多数穿越地球的小行星要快得多(大约是它们速度的四倍),而且它的质量也应该大得多,我们可以预计,斯威夫特-塔特尔的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将是地球远古时期恐龙杀手所产生能量的28倍。

    如果它撞击地球,将释放超过10亿吨的能量,相当于大约2000万颗氢弹同时爆炸。盖瑞特·韦舒尔是关于彗星和小行星撞击的权威著作的作者,他认为,产生英仙座流星雨的彗星毫无疑问是人类已知的最危险的物体。

    引发英仙座流星雨的彗星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在1992年最后一次进入太阳系时被拍到。然而,其他行星引力的影响有可能极大地改变其轨道,使其在4479年对地球构成潜在的威胁。它被美国宇航局称为人类已知的最危险的物体。

    好消息是,至少在近期内,我们是安全的。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轨道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它的轨道,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轨道。它绝对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天体,因为它的近日点距离地球轨道约800万公里。

    它的下一次接近,在2126年。在那之后的六个轨道也不会靠近我们,但是在3044年,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将在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范围内经过。它未来2000年的轨道规划得很好,在这段时间里,地球100%不会与斯威夫特-塔特尔相撞。但在4479年,这一切都可能改变。

    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轨道轨迹,它经过的地方非常接近地球绕太阳的实际轨道。虽然至少在2400年内地球不会受到威胁,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来自彗星碎片的流星每年都会以英仙座流星雨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天空中。

    每一次进出太阳系的时候,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都有可能经过其中一个气态巨行星,这样的引力牵引可能会影响这颗彗星的轨道。将来的某一天,木星或海王星的轻微推力或拉力可能会对斯威夫特-塔特尔的轨道产生微小的改变,足以让它与地球发生碰撞。

    计算地球风险的天文学家深入研究了斯威夫特-塔特尔未来的路径,发现在4479年,斯威夫特-塔特尔撞击地球的几率约为0.0001%。如果没有任何引力相互作用,斯威夫特-塔特尔距离地球最近的地方约13.3万公里。然而,由于引力的相互作用,碰撞变得非常可能。

    一个类地行星与地球相撞,类似于斯威夫特-塔特尔与地球之间的撞击。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所携带的能量只有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撞击地球所携带能量的1/28,而那次撞击足以毁灭地球上75%的物种。

    英仙座流星雨,即使是近满月,也应该是今年最壮观的流星雨之一。当你抬头看的时候,看看日落后的东北天空,寻找快速移动的条纹从仙后座的“w”下方放射出来。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每小时也会出现几十条明亮的条纹。

    但是当你观察天空时,有一颗巨大的彗星造成了这次的光秀,它每133年返回一次。即使不是斯威夫特·塔特尔,也只是时间问题,迟早会有一个像它一样的物体向我们袭来,威胁到人类的灭绝。我们有一个选择,要么让它过去,要么做好准备。有史以来第一次,彗星撞击造成的灭绝不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需要投资于我们自己的宇宙安全,以避免这种灾难性的命运。

    自从我们的蓝色星球诞生以来,的确发生过多次的巨大天外来客造成的灾难,但我们的蓝色星球也有自己的保护系统,这就是蓝色星球的大气层和电离层。

    电离层(ionosphere)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电离层(ionosphere)受太阳高能辐射以及宇宙线的激励而电离的大气高层。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除地球外,金星、火星和木星都有电离层。电离层从离地面约50公里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6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部分电离区域。

    由于受地球以外射线(主要是太阳辐射)对中性,原子和空气分子的电离作用,距地表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除地球外,金星、火星和木星也有电离层。

    在电离作用产生自由电子的同时,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碰撞复合,以及电子附着在中性分子和原子上,会引起自由电子的消失。大气各风系的运动、极化电场的存在、外来带电粒子不时入侵,以及气体本身的扩散等因素,引起自由电子的迁移。在55公里高度以下的区域中,大气相对稠密,碰撞频繁,自由电子消失很快,气体保持不导电性质。在电离层顶部,大气异常稀薄,电离的迁移运动主要受地球磁场的控制,称为磁层。

    电离层的主要特性由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碰撞频率、离子密度、离子温度和离子成分等空间分布的基本参数来表示。但电离层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分布。电子密度(或称电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随高度的变化与各高度上大气成分、大气密度以及太阳辐射通量等因素有关。电离层内任一点上的电子密度,决定于上述自由电子的产生、消失和迁移三种效应。在不同区域,三者的相对作用和各自的具体作用方式也大有差异。

第四百零一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十一

    电离层的发现,不仅使人们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各种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对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及形成机制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1899年尼古拉·特斯拉试图使用电离层进行远距无线能量传送。他在地面和电离层所谓的科诺尔里亥维赛层之间发送极低频率波。基于他的试验的基础上他进行了数学计算,他对这个区域的共振频率的计算与今天的试验结果相差不到15%。1950年代学者确认这个共振频率为6.8hz。

    1901年12月12日古列尔莫·马可尼首次收获跨大西洋的信号传送。马可尼使用了一个通过风筝竖起的400英尺长的天线。在英国的发送站使用的频率约为500khz,其功率为到那时为止所有发送机的100倍。收到的信号为摩尔斯电码中的s(三点)。要跨越大西洋,这个信号必须两次被电离层反射。继续理论计算和今天的试验有人怀疑马可尼的结果,但是1902年马可尼无疑地达到了跨大西洋传播。

    1902年奥利弗·黑维塞提出了电离层中的科诺尔里亥维赛层的理论。这个理论说明电波可以绕过地球的球面。这个理论加上普朗克的黑体辐射理论可能阻碍了射电天文学的发展。事实上一直到1932年人类才探测到来自天体的无线电波。1902年亚瑟·肯乃利(arthurkennelly)还发现了电离层的一些电波-电子特性。

    1912年蓝色星球m国国会通过1912年广播法案,下令业余电台只能在1.5mhz以上工作。当时政府认为这以上的频率无用。致使1923年使用电离层传播高频无线电波的发现。

    1947年爱德华·阿普尔顿因于1927年证实电离层的存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莫里斯·威尔克斯和约翰·拉克利夫研究了极长波长电波在电离层的传播。维塔利·金兹堡提出了电磁波在电离层这样的等离子体内的传播的理论。

    1962年加拿大卫星alouette1升空,其目的是研究电离层。其成功驱使了1965年alouette2卫星的发射和1969年isis1号和1971年isis2号的发射。这些卫星全部是用来研究电离层的。

    大气的电离主要是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和x射线所致。此外,太阳高能带电粒子和银河宇宙射线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地球高层大气的分子和原子,在太阳紫外线、x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形成等离子体区域即电离层。电离层从宏观上呈现中性。电离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电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而电子密度达到平衡的条件,主要取决于电子生成率和电子消失率。

    电子生成率是指中性气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发生电离,在单位体积内每秒钟所产生的电子数。电子消失率是指当不考虑电子的漂移运动时,单位体积内每秒钟所消失的电子数。带电粒子通过碰撞等过程又产生复合,使电子和离子的数目减少;带电粒子的漂移和其他运动也可使电子或离子密度发生变化。

    电离层形态是电离层中电子密度等基本参量的空间结构(高度和经纬度分布)及其随时间(昼夜、季节和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情况。电离层可从低到高依次分为d层、e层和f层等,其中f层还可分为f1层和f2层。e层和f1层中,电子迁移作用较小,具有查普曼层的主要特性。层的临界频率П(其平方正比于峰值电子密度)与太阳天顶角ě近似地满足由简单层理论所导出的关系式П=ɑcosě(兆赫),式中ɑ和b为常数。这个关系式反映了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和地区变化的基本趋势。在较高的f2层,电离输运起着重要作用;在地球磁极,存在着外来带电粒子的轰击,形态更为复杂。d层和f1层的峰形一般并不很凸出。

    4.2d:层离地面约50~9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md和相应高度hmd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和85公里左右。无线电波中的短波在该层受到较大的吸收。太阳活动最高年的吸收几乎是最低年的两倍。一年之中,nmd的夏季值大于冬季值,但在中纬地区,冬季有时会出现异常吸收。夜间,电离基本消失。

    4.3e层:离地面约90~13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me及其相应高度hme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和115公里。nme的昼夜、季节和太阳活动周期三种变化,大致符合简单层理论公式,分别于中午、夏季和活动高年达到最大值;这时,公式中常量ɑ≈0.9,b≈0.25,r为12个月内太阳黑子数流动平均值。夜间,nme下降,hme上升;nme≈5x10厘米,hme的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20公里。

    4.4f层:离地面约130公里以上,可再分为f1和f2层。1f1层(离地面约130~21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mf1及其相应高度hmf1的典型值分别为2x10厘米和180公里。f1层峰形夜间消失,中纬度f1层只出现于夏季,在太阳活动高年和电离层暴时,f1层变得明显。nmf1和hmf1的变化与e层类似,大致符合简单层的理论公式,这时ɑ≈4.30.01r,b≈0.2。

    2f2层(离地面约210公里以上):反射无线电信号或影响无线电波传播条件的主要区域,其上边界与磁层相接。白天,峰值密度nmf2及其相应高度hmf2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夜间,nmf2一般仍达5x10厘米。在任何季节,nmf2的正午值都与太阳活动性正相关。hmf2与太阳活动性一般也有正相关关系,除赤道地区外,夜间值高于白天值。在f2层,地球磁场大气各风系、扩散和其他动力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态变化不能用查普曼的简单层理论来描述,于是f2层比起e层和f1层便有种种“异常”。所谓日变化异常是指f2层电子密度的最大值不是出现在正午(通常是在本地时间13时至15时),同时nmf2还具有半日变化分量,其最大值分别在本地时间上午10~11时和下午22~23时。季节异常是指f2层正午的电子密度在冬季要比夏季高。赤道异常是指f2层电子密度并不在赤道上空最大,它明显地受地磁场控制,其地理变化呈“双峰”现象,在磁纬±20度附近达到最大值。在高纬度地区,可观测到许多与带电粒子沉降有关的异常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f层“槽”,这是地球背阳面上从极光圈开始朝向低纬宽约5~10度的低电子密度的带区。

    峰上固定高度的电子密度和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时间变化,与nmf2有类似之处。图2为电离层各层的峰值密度nm和相应高度hm在中纬度地区的平均昼夜变化。

    除上述各均匀厚层外,电离层还存在着两种较常见的不均匀结构:es层即偶发e层(见es层电波传播)和扩展f层(见电离层不均匀体)。

    太阳辐射使部分中性分子和原子电离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它在大气中穿透越深,强度(产生电离的能力)越趋减弱,而大气密度逐渐增加,于是,在某一高度上出现电离的极大值。大气不同成分,如分子氧、原子氧和分子氮等,在空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为不同波段的辐射所电离,形成各自的极值区,从而导致电离层的层状结构。电离层在垂直方向上呈分层结构,一般划分为d层、e层和f层,f层又分为f1层和f2层。

第四百零二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十二

    最大电子密度约为10厘米,大约位于300千米高度附近。除正规层次外,电离层区域还存在不均匀结构,如偶发e层(es)和扩展f。偶发e层较常见,是出现于e层区域的不均匀结构。厚度从几百米至一二千米,水平延伸一般为0.1~10千米,高度大约在110千米处,最大电子密度可达10厘米。扩展f是一种出现于f层的不均匀结构,在赤道地区,常沿地磁方向延伸,分布于250~1000千米或更高的电离层区域。

    电离层分层结构只是电离层状态的理想描述,实际上电离层总是随纬度、经度呈现复杂的空间变化,并且具有昼夜、季节、年、太阳黑子周等变化。由于电离层各层的化学结构、热结构不同,各层的形态变化也不尽相同。

    电离层模式是电离层诸参量随高度变化的数学描述。这种变化与地理位置、季节、地方时,以及太阳和地磁活动性有关。复杂的电离层形态给实际应用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人们在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用较简单的数学模式描述电离层形态和结构,以便在无线电通信和宇宙航行等工程设计中应用。研究最多的是对无线电波传播有直接影响的电子密度模式。

    式中n(h)为离地面高度h处的电子密度;h0为起算高度;a为常数;ɑ为层的半厚度。这些模式只能描述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的某一部分。为了完整地描述剖面,须在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数学表达式。

    对f层峰值以下的电子密度剖面,可按照不同的实际应用,采用不同的组合模式。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推荐用于短波场强计算的布雷德利-杜德奈模式,是抛物模式(f2层)-线性模式(f1层)-抛物模式(e层)的组合模式。模式参数可以从电离层观测站所得到的特性参数推算出来。一般情况下,所得的电子密度分布与实际分布的高度差别小于20公里。其他的模式还有:余弦模式(f2层)-正割模式(e-f层)-抛物模式(e层)的组合模式,可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射线追踪计算;抛物模式(f2)层与多项式组合模式,便于从电离层垂测仪的频率-高度图计算f2层的峰值高度、峰处标高和等效峰下平板厚度。

    《国际参考电离层》(iri,1979)给出的电子密度、电子温度和离子温度剖面。

    包括f层峰值区域在内的电子密度剖面中,较典型的有本特模式和宾夕法尼亚州1号电离层模式。本特模式的高度范围约从150公里到2000公里。峰值高度以下为抛物平方模式,峰值高度以上为抛物模式;更高的高度上为三个相接的指数模式。

    本特模式忽略剖面(特别是f部区域)的细节,着眼于精确地表达电离层电子含量。它适用于计算无线电波由于折射所造成的时延和方向的变化。宾夕法尼亚州1号电离层模式(120~1250公里)是在一个经验所得的高度范围内,模拟电离层的物理化学过程,通过调节电离反应速度和垂直电子流计算电子密度。这一模式主要用于研究输运过程和风的衰减等理论问题。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和美国空间研究委员会根据电离层的实测资料编制成《国际参考电离层》,它是一套专门的计算机程序,输入数据为地理经度和纬度、月份、本地时间、太阳黑子数。输出数据为电离层诸参量的垂直分布。图3为输出剖面示例。

    由于来自外空,太阳和地球大气本身的各种扰动源的激发,电离层还会产生相应的扰动变化和不规则结构,表现各种不同的形态(见电离层扰动、电离层不均匀体、电离层调变)

    实际上电离层不像上面所叙述的那样由规则的、平滑的层组成。实际上的电离层由块状的、云一般的、不规则的电离的团或者层组成。

    夏季由于阳光直射中纬度地区的f2层在白天电离度加高,但是由于季节性气流的影响夏季这里的分子,对单原子的比例也增高,造成离子捕获率的增高。

    这个捕获率的增高甚至强于电离度的增高。因此造成夏季f2层反而比冬季低。这个现象被称为冬季异常。在北半球冬季异常每年都出现,在南半球在太阳活动低的年度里没有冬季异常。

    朝阳面电离层里的电流在地球磁赤道左右约±20度之间f2层形成一个电离度高的沟,这个现象被称为赤道异常。其形成原因如下:在赤道附近地球磁场几乎水平。由于阳光的加热和潮汐作用电离层下层的等离子上移,穿越地球磁场线。这在e层形成一个电流,它与水平的磁场线的相互作用导致磁赤道附近±20度之间f层的电离度加强。

    太阳活跃时期强烈的耀斑发生时硬x射线会射击到地球。这些射线可以一直穿透到d层,在这里迅速导致大量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吸收高频(3-30mhz)电波,导致无线电中断。与此同时及低频(3-30khz)会被d层(而不是被e层)反射(一般d层吸收这些信号)。x射线结束后d层电子迅速被捕获,无线电中断很快就会结束,信号恢复。

    耀斑同时也释放高能质子。这些质子在耀斑爆发后15分钟至2小时内到达地球。这些质子沿地球磁场线螺旋在磁极附近撞击地球大气层,提高d层和e层的电离。极冠吸收可以持续一小时至数日,平均持续24至36小时。

    地磁风暴是地球磁场暂时的、剧烈的骚扰。地磁风暴时f2层非常不稳定,会分裂甚至完全消失。在极地附近会有极光产生。

    电离层图显示使用电离层探测仪测量的电离层层次的高度及其临界频率。电离层探测仪垂直向电离层发送一系列频率(一般从0.1至30mhz)。随频率增高,信号在被反射前可以穿透更高的层。最后频率高到不再被反射。

    太阳流是使用加拿大渥太华的一台射电望远镜测量的太阳辐射在2800mhz频率的强度。测量结果证明这个强度与太阳黑子活动相称。不过导致地球大气上层电离的主要是太阳的紫外线和x射线。地球静止业务环境卫星可以测量太阳的x射线流。这个数据与电离层的电离度更加相应。

    科学家使用不同手段研究电离层的结构,包括被动观测电离层产生的光学和无线电信号,研究不同的射电望远镜被反射的信号,以及被反射的信号与原信号之间的差别。

    1993年开始的为期20年的高频主动极光研究计划以及类似的项目研究使用高能无线电发射机来改变电离层的特性。这些研究集中于研究电离层等离子体的特性来更好地理解电离层,以及利用它来提高民用和军事的通讯和遥测系统。

第四百零三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十三

    超级双子极光雷达网研究高高度和中高度对8至20mhz频率的相干散射。相干散射与晶体的布拉格散射类似,是由电离层密度差异造成的相增衍射散射。这个项目包括全球11个不同国家的多部雷达。

    科学家还测量卫星和其它恒星的无线电波经过电离层所产生的变化。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本来就是打算用来研究地球电离层的。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如无线电通讯、广播、无线电导航、雷达定位等。受电离层影响的波段从极低频(elf)直至甚高频(vhf),但影响最大的是中波和短波段。电离层作为一种传播介质使电波受折射、反射、散射并被吸收而损失部分能量于传播介质中。3~30千赫为短波段,它是实现电离层远距离通讯和广播的最适当波段,在正常的电离层状态下,它正好对应于最低可用频率和最高可用频率之间。但由于多径效应,信号衰落较大;电离层暴和电离层突然骚扰,对电离层通讯和广播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讯号中断。300千赫至3兆赫为中波段,广泛用于近距离通讯和广播。

    百年前,三声短促而且微弱的讯号,向世界宣布了无线电的诞生。一九〇一年,扎营守候在讯号山(signalhill位于加拿大东南角)的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终于接收到了从英格兰发出的跨过大西洋的无线电讯号,这个实验向世人证明了无线电再也不是仅限于实验室的新奇东西,而是一种实用的通讯媒介。此后短波用作全球性的国际通讯媒介便开始发达起来了。

    在地震多发区,其上空的电离层常常异常,这是由俄罗斯及日本的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多年对电离层电子浓度的观测发现,得出的结论,它将对人类研究地震形成及地震前期预报提供帮助。他们分析了由原苏联发射的一颗卫星在五年半时间内对电离层观测得到的相关数据和全球各地的地震发生记录,并进行了比较。电离层扰动,就像一盆水放在地面上,即使没有风吹,自己内部有泡泡也会导致水面不平静,因此,跟踪大气电离层电子浓度的变化可预测地震的发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较公认的地震影响电离层的理论有两种:一是地震区产生的内重力波对电离层的影响,二是地震区的异常垂直电场进入电离层从而引起电离层扰动。

    参与共同研究工作的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及俄罗斯科学院航空宇宙监测科学中心通过多年研究发现,地震前震中上空大气电离层电子浓度发生着急剧改变。过去曾有科学家指出地震与电离层变化之间有联系,也有在地震发生的前后观测到地磁波的存在和电离层的变化等相关记录,但在关于“地面上的电磁波是不是会对电离层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人们普遍存在怀疑。此次,科学家们将一九七七至一九七九年的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包括日本在内的太平洋西部地震多发区,在这段时间内共发生了一百五十次以上的里氏五级以上大地震,而这些地区的上空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也远远高于平常密度。而那些很少发生地震的地区,电离层的电子相对较低。

    电离层中电子浓度的变化比较复杂,参与研究工作的日本专家儿玉哲哉指出,假如增加观测电离层的卫星数量,那么准确预报地震将不会再是一句空话。但借助于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卫星系统就可以监测电离层状态的变化。该方法对预测短期地震很有价值,条件是大气电离层电子浓度的变化应该是周期性测量得到的。为了周期性的观测大气电离层的状态,俄研究人员使用了无线电信号,卫星释放出的双频无线电信号可以被地面站接收到。在卫星定位系统双频信号的基础上,科研人员研制出了计算信号参数变化的算法,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

    2009年3月,国内首个根据大气电离层变化来监测地震的探测试验站在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建成。

    研究人员指出,跟踪大气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预测地震的这种方法在2004年9月16日至22日发生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地震事件中得到了验证。这次地震是在同一地方以2.5小时为间隔发生的,地面卫星信号接收站距离震中在260千米到320千米之间。观测数据表明,震前的3至5个昼夜的时间内电离层电子浓度在增长,而在震前2个昼夜的时间内电子浓度的最大值大大下降了,电离层电子浓度急剧下降只发生在震中附近,位于震中1100千米的地面设备记录的信号没有任何改变。因此,可以认为,电离层电子浓度的急剧下降是由于地震效应引起的,电离层的这种状态就是要发生地震的征兆。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5级以上的地震,在地震附近地区一般会出现电离层扰动,概率约为74.1%。

    从2008年5月5日到15日,汶川以东至日本冲绳、南至海南南部地区的电离层出现明显扰动,电离层tec出现了明显增加,而平时,这样的增加很少能看到。5月9日的扰动,则是“往水中扔了一块石头”,后来发生大地震的所在地附近出现了大范围的电离层参数异常增加。

    由于热运动和电磁力的作用,从某个分子逸出的电子可能与另一失去电子的阳离子碰撞而复合,也可与中性分子暂时结合而成阴离子。在电离层中,电离与复合总在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块地区内,自由电子和阴离子的浓度与阳离子的浓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因而总体呈电中性。这是物质的第四态,称为等离子体态。电离层的温度最高不超过1000k,属于冷而弱的等离子体。

    太阳辐射的各种成分对大气的作用不同,短紫外线和x射线使大气电离,较长的紫外线使大气分子分解为单个原子,更长的紫外线使o2变为o3。微粒流能引起大气电离和升高温度等多种作用。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因被吸收而衰减。穿越相同的气层,辐射的波长越短,衰减越多。因此,只有波长较长的紫外线能达到地面,大气的成分也因吸收紫外线而随高度改变。

    研究和火箭实测表明,大约90km高度以下大气分子量没有明显变动,但在高度l0~50km范围内o3含量的百分数较大,极大值约在20~35km处。35~40km以上出现no。90km以上o2开始分解为氧原子,在更高处n2也开始分解,在约100km以上,大气的主要成分为o、n2和n。在约500km以上,n2和o2就都不存在了,he和h含量的百分数则逐渐增加,到2000km以上就只有这两种原子了。

    大气分子有向外散逸的趋势。这种趋势与地球引力对抗的结果,大气压力随高度按指数规律衰减。各种成分所含的离子数可能在某一高度上出现最大值,但因各种因素(包括地磁场)对电离层同时作用以及带电粒子的迁移、散逸的结果,实际的离子浓度随高度的变动并不是几种成分理论分布的叠加。大体上,阴离子只存在于70km(白天)或90km(夜晚)以下,其上主要是浓度基本相同的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浓度随高度的分布曲线在某几个高度上出现逗留,这些高度对于电磁波的反射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区域从下而上命名为d层(约在地面以上40~90km)、e层(约90~160km)和f层(伸展到数千公里以外)。

第四百零四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十四

    电子浓度随高度的分布受时间、季节和太阳的活动性影响很大,浓度值和各区的范围都不是固定的。在夜间由于受不到太阳的照射,而低层大气的密度又较大,复合较强,d层会消失,e、f层的电子浓度也会降低一、二个数量级。在很偶然的情况下,e层中会出现es层,电子浓度程高,甚至能反射50mhz左右的电磁波,其寿命则只有数小时或更短。在太阳表面黑子较多而喷出大量粒子流时,f层可能因受热膨胀而浓度大大下降,以致短波通信中断几小时乃至几十小时。这种情况在高纬度地区比较严重。

    电离层是色散性媒质。当折射率成为虚数时,电磁波受到截止衰减,不能传播。

    电离层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其运动方式是随机的热运动与有规则的振动相叠加。在与其它较重粒子碰撞时,其振动动能由被撞的粒子吸收,而这种动能是由对电子施力的电磁场能流转化而来,因此碰撞使电磁波受到吸收衰减。在d层,由于大气密度高,碰撞频率约有8x107次/秒。在f层,除在太阳爆发时(热骚动)以外,其碰撞几乎可以忽略。电离层中自由电子的运动还受地磁场的影响。电子热运动的轨迹并不是直折线。在电离层中有外电磁场作用时,由于电离程度弱,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波中的磁场对电子的作用都相对很弱,决定电子有规运动的力来自电磁波的电场和地磁场。地磁场力的方向正交于地磁场与电子速度所共的平面,使电子随时得到横向加速度,因而电子的有规振动不与电场共直线,于是等效电极化强度矢量与电场强度矢量不平行。电离层在地磁场影响下成为磁旋各向异性媒质。电离层的等效折射率具有双值n1、n2,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和地磁方向的夹角有关,在n1、n2,都是实数的情况下,n1
    电离层并不是整体静止的,那里也存在着随机的流动。带电粒子的分布是在其平均值上叠加着随机的起伏,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存在浓度较高的团块,而且起伏和团块都是随时间变动的。电离层精细结构的探测与机理分析,正吸引着很多人的注意。

    蓝色星球的大气层则是蓝色星球最好的防护盔甲。地球大气层的自然形成,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保护水圈的循环。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都必须要依靠水才能良性生存,大气层渗透着地球每天阳光蒸发的气态水,并能以下雨或下雪和早上大雾的方式回归到地球上,能确保地球水圈的循环,能实现生物圈及时补充水份,有利于生物圈的良性生存。

    二是保护地表氧气的适度。在大气层围封的作用下,由海洋和植物圈每天散发出来的氧气,不能散出外层空间,保持适度氧气在地球表层,有助于生物圈供氧生存。

    三是对太阳热辐射起盾牌作用。太阳光的紫外线热辐射十分猛烈,大气层能对其起盾牌作用,能将阳光紫外线辐射降低到地球生物圈生存适应性范围,有利于地球生物圈的良性生长。

    四是确保液态水体(海洋)的稳定性。在大气层围封作用下,能保持着地球地表液态水体的稳定性,确保海洋、江河、湖泊等液态水体的存量,有利于地球生物圈的良性生存。

    五是起到保护地表环境稳定性的作用。依据天文学家监测表明,大气层每天会有约为36千吨来自太空的物质进入,通常都是些小石块、中石块和大石块的情况,但还间歇会有巨石块或小行星进入的情况发生,当巨石块或小行星进入时,如果没有大气层对其产生摩擦分离变少之作用,而直接撞到地球地表上,将会破坏地表生存环境的稳定性。

    大气层是由各种气体所混合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有氮气和氧气,还有一些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这些混合气体因重力的关系围绕着地球,在地球最外部行成了一个气体圈层,这层大气既为生命所必需,又为地面生物提供良好的保护。

    接下来我主要从6个方面来总结性的介绍一下大气层所产生的作用:

    1、大气与人类发展联系紧密,大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尤其是在人地矛盾突出的现在,空气质量恶化,pm2.5重要性的凸显,无不显示着大气无可替代的作用;

    2、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微尘、及稀有气体等,为生物生存提供氧气及其他所需元素;

    3、大气可以吸收有害光线,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等,保护生物免受宇宙射线伤害,达到保护地球表层生物的作用;

    4、大气圈如同一层厚厚的保暖层,可以防止地表温度发生剧变和水分散失,使得地表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为万物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5、雨、雪、云、雾、风等天气状况,都在大气层中发生,大气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6、大气是促成地表物质作用的主要因素,主要指的是风化作用对地表的塑造,其中包括吹蚀、磨蚀等。

    如果没有大气层的话,我们人类就呼吸不了,事实上不光是人类,所有生物都不会存在,还有,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海洋将会蒸发,各种宇宙射线射入地球,有磁场保护还好点,如果磁场消失了,光太阳风就会把地球吹成火星那样的沙漠星球。

    如果没有大气层,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地球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有人会说,每次小行星撞击都会受到巨大冲击呀,但是如果没有大气层的话,小行星冲击的力量将十分惊人,地球上会遍布陨石坑。

    其实小行星每天都在袭击地球,只是这些小行星很小,大部分都还没有鸡蛋大,而且每天都有大量的宇宙尘埃落入地球,可我们为什么没事儿呢?就因为地球大气层,那些尘埃在还没有落到陆地上时,就在大气层中已经摩擦蒸发殆尽,而没有了大气层,就没有东西能摩擦它们,它们会落到陆地上。

    地球大气层对地球的影响和保护很多,上面那只是一部分,总之没有地球大气层,地球上将没有生命,现在的你也不会拿着手机看这篇文章。

第四百零五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十五

    地球现在已经45亿岁了,在他诞生的45亿年里,宇宙中有着很多星球被陨石雨或者其他小行星撞击毁灭,而地球依然完好无损,还诞生了很多不同的文明,这是为什么呢?

    地球受到的最大的伤害应该是在远古时候那一次陨石撞击地球吧,但是其实那场危机相比与其他的星球遇到的陨石雨来说应该说是只是一场不痛不痒的伤害而已。这么多年地球的平安无事,全都是由于地球有着保护他的"三大屏障"。这"三大屏障"分别是木星、月球以及地球本身的大气层。

    众所周知,木星的质量很大,所以他的引力也非常强,但凡是靠近地球的陨石,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木星吸引过去粉碎掉。所以真正能够来到地球的陨石很少。其次就是月球对于地球的保护,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就像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卫士,为地球承受着大量的伤害。

    这一点,我们从月球上看到的大量的陨石坑就可以知道,月球这些年为地球承受了多少伤害。最后一道防线就是地球自身的大气层了,无论是废弃的火箭残骸还是坠落的陨石,在经过大气层的时候,都会随着大气的摩擦而燃烧,最终能够下落到地球本体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这一部分对地球造不成什么特别大的伤害。

    这三大防线,完美的形成了一种保护体系。无论是从任何地方的来的陨石砸向地球,都要经过这个体系,即使逃过了体系中的前两层保护伞,也绝对逃不过最后的大气层,到最后地球受到的伤害也只会是不痛不痒。

    有传言表明,地球会不会是被刻意保护着。因为有研究表明,在很久以前,木星其实是不存在与太阳系中的,而是在宇宙中游荡。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他最终来到了太阳系,并且在太阳系定居了下来,而且正好处在了可以对地球进行保护的位置。

    其实,无论怎么说,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它有没有刻意被保护起来我们暂时不谈,但是如果地球没有被外力毁灭,反而被我们自己毁灭掉,那不就是一种笑话嘛!所以,对于地球,我们自己还是要认真的,好好的保护起来,保护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星球!

    防范外来天体的撞击主要有以下四项策略:

    (1)使其偏离原轨道防范空间来犯者,首先测定潜在撞击物体的位置并掌握他们在地球附近的活动,只需一个很小的冲力,就可改变天体的运行速度,即可使小天体偏离原来的轨道,它们就不会同地球相撞,使其在冲击地球前几十年就脱离原来的轨道。改变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其质量来实现。具体办法有以下两种:1激光束

    通过一种巨大的激光装置把极大的能量投射到危险天体的一侧,激光束使危险天体被投射一侧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使它裂开并最终分离出来,这样就减少了天体质量,从而改变其运动速度和轨迹。

    2质量转移器——想办法在危险天体上安装一台质量转移器,让其在上面不断挖掘矿物,并不断抛入太空。这样持续数年或数十年,最后可使危险天体的质量减轻,进而也可改变其运行轨迹。

    当然,人们的想法是好的,但目前要达到这样的技术要求并完成这种机械任务,难度还很大。

    (2)在目标上空引爆核弹——该措施是在目标物上空几百米处引爆一枚核弹,可使用一个巨大的俄国发射装置装上美国核弹头的拦截导弹射向目标上空。该办法的原理同前面讲到的“激光束”一样,炸弹的能量可以使目标物一侧急剧升温使之分裂。

    科学家们计算了各种可能性:包括质量达到1万吨,可偏转1千米直径的物体;达到1000万吨,可偏转10千米直径的物体。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最节能的并且能使潜在杀手发生偏斜的手段。

    (3)摧毁来犯者——想避免宇宙大碰撞,最有效的办法是摧毁来犯者,但是,严重的问题是这类爆炸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数量巨大的、无法预测的碎片。为了摧毁撞击物,爆炸必须使每个碎片直径小于10米,以确保它们在地球大气层中全部烧光。想要取得效果最好的爆炸,最好的办法是把爆炸物深深地埋置于撞击物的内部。这种技术不仅要求有性能良好的深埋装置(目前尚未发明这类产品),同时还得具备炸毁天体所需的巨额能量。一枚百万吨级的核弹头能摧毁一个直径750米的球体,与偏转办法相比,粉碎行动不仅危险得多,所耗能量之大也是偏转办法所无法比拟的。

    (4)“以毒攻毒”方案——“以毒攻毒”方案,又称“灵巧卵石”计划。这一计划堪称是一种争议中的星球之战。有人建议把体积很小的小行星准确地引入地球轨道,用它们攻打一颗较大的小行星。这一办法纯属异想天开,因此尚未经过认真研究。

    总之,外来天体的侵犯无论如何都给地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这种面临毁灭性的威胁面前,无论怎样的防范措施都不应说是太过分!

    2017年一个“大块头”陨石近距离飞掠地球,天文学家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发的新系统,成功标记并算出其危险系数。该系统名为“侦察”,旨在探测和预警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另外,“阿波菲斯”正在向地球靠拢,“阿波菲斯”是八百年来最危险的小行星,直径约270米,若撞击地球破坏力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有可能在2032年撞击地球。地球的生命面临威胁,我们必须构建防御系统,阻止撞击的发生,而不是坐等这场灾难夺走无辜生命。

    小行星撞击在历史上发生了许多起,其中最大的要数这几起: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击了我们的地球,一瞬间产生的高温几乎使地球融化掉,这是地球诞生以来遇到的最狂暴的事件,但也在这次事件中因祸得福,从一个核心变为了两个核心的融合体,增大了地球的引力,是的地球能够留下液态水,束缚住大气。而爆炸产生的大量物质弹射到了环绕地球的轨道,碎片在四周形成了一个巨环,再次慢慢聚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而现代科学对月岩的取样也证明其化学成分接近地球,唯一不同的是,月球的年龄从各个地域取样都不一样。

    火星北极撞击事件,约39亿年前,一颗冥王星大小的行星以毁天灭地之势朝着火星飞去,当它撞击火星时撞击能量撼动了火星核,整个火星就像果冻一样晃动,它把接近一半的火星地表喷发到天空,把剩下的地壳变成滚烫扥熔岩海洋,从宜居行星变成了不毛之地。最终用了5000万年从撞击事件中复原成寻找的样子。现在我们仍然能看到火星北极有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向人类述说着当时的惨烈。

    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这颗天外巨石撞击后完全蒸发,释放约95万吨tnt当量,引发大海啸,地震和火山爆发。并使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完全遮蔽了阳光,改变了全球气候,造成了核子寒冬。这次灾难事件,终结了在当时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长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

第四百零六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十六

    2013年2月,一起世所瞩目的俄罗斯陨星事件造成上千人受伤,而全世界的宇航机构居然和普通民众一样,都是通过互联网了解此事的。此后,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内的宇航机构一直致力于查找并预知有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信息。

    2017年一个“大块头”陨石近距离飞掠地球,天文学家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发的新系统,成功标记并算出其危险系数。该系统名为“侦察”,旨在探测和预警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另外,“阿波菲斯”正在向地球靠拢,“阿波菲斯”是八百年来最危险的小行星,直径约270米,若撞击地球破坏力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有可能在2032年撞击地球。地球的生命面临威胁,我们必须构建防御系统,阻止撞击的发生,而不是坐等这场灾难夺走无辜生命。

    蓝色星球建立了全球预警小行星撞击系统:世界各地的天文台都是国际小行星预警系统的一部分,2017年10月12日一大块陨石与地球擦肩而过,此次天文学家早已利用“侦察”计算机程序算出其运行轨道,并提前预知它不会与地球相撞。因此这是首次进行这种类型的“宇宙消防演习”。

    “侦察”系统现正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进行测试,其可被视为一个“天体入侵者警报系统”,通过不间断扫描来自望远镜的大量数据,寻找是否有任何近地天体的报告。一旦发现,将迅速计算出地球是否处于危险中,并指示其他望远镜进行后续观察,以确定来袭危险是否属实。

    蓝色星球m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资助着全球数架望远镜,它们每夜扫描天际寻找着“可疑对象”。喷气推进实验室天文学家保罗·乔达斯称,现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晚至少会收到五颗小行星的报告,但更关键的是确定其中哪个可能会撞到地球。

    “侦察”系统现阶段主要负责发现体积较小但又非常靠近我们的天体,稍后将开启全面运作模式。辅助它的是另一个“哨兵”系统,主要用来识别未来100年内可能击中地球并摧毁一个主要城市的大型天体。

    目前,尚未发现的小行星数量是已知小行星数量的100多倍,其中约有100万颗的尺寸达到了足以摧毁纽约的程度,有的甚至危害更甚。因此,“先下手为强”非常重要——只有精确地早期预警,才有可能快速反应,利用正在研发的技术手段提高成功偏移它们的机会。

    如果小天体一定将会撞击地球怎么办?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征程”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嫦娥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给出了答案。在地球附近,目前已经发现直径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大约800个、直径大于140米的小行星大约8000个。“它们的运行轨道也比较繁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撞上地球了,这对地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欧阳自远介绍说。

    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地球演化的历史上已经留下了180个巨大的撞击坑,中国的吉林岫岩撞击坑就被确认为是五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形成的”,欧阳自远解释说,“小行星的速度是每秒45公里,地球公转的速度是每秒30公里,一旦正面相撞就会速度非常大,即使追尾也可以达到每秒15公里,这对地球表面的生命将是重大灾难”。

    小行星撞击地球到底会带来多大影响?欧阳自远举了个通俗的例子,一颗中等体积、直径接近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会形成一个直径15公里的撞击坑,产生的各种尘埃则会进入大气层,引发火灾、地震、海啸等灾难,还会遮挡阳光,破坏臭氧层,把地球带入冰期,且地表受紫外辐射的威胁,最终使地球变得不太宜居。“地球将变成一个寒冷黑暗的地球。”欧阳自远描述道。

    小行星撞击地球如此可怕,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吗?当然不是。“其实,现有的航天技术完全有能力规避小天体撞击地球。”欧阳自远表示,现在全世界已经在联合监测地球周围的小行星了。当遇到可能的危险时,“可以发射航天器着陆在小天体上,使用发动机轻轻使一点力将小天体推离原有轨道,四两拨千斤,最后让它和地球‘擦肩而过’。”

    必要时采用核武,拖载,推离等方法对付小行星,欧阳自远最后总结到:“防御小天体的撞击,人类应该成为地球的保护神,使得规避小天体撞击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完善,构建全球灾难防御系统,从而保护地球上的全部生命。”

    撞击事件(impactevent)是指地球或其他行星和小行星、彗星等其他天体互相碰撞的事件。根据历史记载,有数百个在特定地区造成死伤以及财物损失的小撞击事件(包含火流星爆炸)被记录下来。在海洋发生的撞击事件可能造成海啸对海洋和海岸造成损害。

    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的事件等于是对人类的一个“警钟”,天文学家们因此开始进行许多寻天计划开始寻找小行星,例如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近地小行星追踪、洛厄尔天文台近地小行星搜寻计划等其他计划,因此大幅提升了小行星的发现率。

    1998年观测到两颗彗星以相当近的距离接近太阳,第一颗彗星是在当年6月1日,翌日再发现第二颗。nasa网站上的一个影片可看到这两颗彗星接近太阳后,太阳戏剧性地喷发出大量物质(可能和撞击无关)。这两颗彗星应是在撞击太阳表面前就已蒸发。根据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泽但尼克·瑟卡尼那(zdeněksekanina)的研究,最近一次真正撞击到太阳表面的事件是一颗“超级彗星”-霍华德-古门-米歇尔彗星(ethoward-koomen-michels)在1979年8月30日撞击太阳。

    2008年10月7日,一个编号2008tc3的小行星当接近地球时被追踪20小时,并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在苏丹上空爆炸。这是首次有物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以前被侦测到,而它的数百个陨石碎片散布在努比亚沙漠。

    2009年7月19日,一位业余天文学家在木星的南半球发现了一个新形成的地球大小黑斑。热红外线分析发现该区域温度较周围高,且在光谱中发现了氨。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确定在2009年发生了另一次撞击事件,可能是因为尚未发现的小型彗星或其他以冰组成的天体撞击造成。

    哈伯太空望远镜的第三代广域照相机拍摄了来自小行星p/2010a2的碎片缓慢变化过程。该小行星可能和更小的小行星撞击。

    2010年5月到6月,哈伯太空望远镜的第三代广域照相机拍摄了小行星p/2010a2和另一颗更小的小行星撞击后的不规则x形残骸影像。

    过去5.4亿年间已经有五次大型灭绝事件被广泛接受,而且每次平均灭绝地球至少一半物种。规模最大的灭绝事件则是发生在2亿5千万年前,二叠纪结束时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造成地球上90%的生物灭绝;灭绝事件发生后三千万年地球上的生物数量才恢复至灭绝发生前的多样性。可能造成该次灭绝事件的撞击坑其年龄仍有争议,该撞击坑即为贝德奥高地,但该撞击坑是否与灭绝事件有关仍有争议。上次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则是巨型陨石于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的白纪-第三纪灭绝事件。至今仍无其他决定性证据可证明其他四个灭绝事件与撞击事件相关。发现1980年物理学家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luiswalteralvarez)与他身为地质学家的儿子沃尔特·阿尔瓦雷茨(walteralvarez),以及柏克莱加州大学的两位核化学家弗兰克·阿萨罗(frankasaro)、海伦·米歇尔(helenmichel)发现在地壳某特定地层有不寻常的高浓度铱。铱是在地球表面相当罕见的元素,但在陨石中有相对较高的含量。根据年龄有6500万年的“铱地层”(iridiumlayer)在全世界的分布以及含量,阿尔瓦雷茨团队估计是因为一颗直径10到14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在k-t界线的含铱地层已经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地方找到。多面体的冲击石英(柯石英)是只在核武爆炸地点或大型撞击事件发生处形成,而该矿物也在全世界30多个地点找到。而在这些地层上找到的煤烟和燃烧的灰烬也是一般值的数万倍。

    k-t界线地层中异常的铬同位素比例也是撞击理论的强力证据。铬同位素比例在地球上是相当平均的,因此,铬同位素比例异常跟铱含量异常高含量都可排除是火山作用引起。此外,在k-t界线量测到的铬同位素比例相当类似于碳质球粒陨石中的量测结果。因此可能的撞击务是碳质小行星或彗星,而彗星的组成物质相当类似于碳质球粒陨石。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124/ 第一时间欣赏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最新章节! 作者:古月木斤所写的《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为转载作品,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介绍:
(晴儿推荐)从古至今,奇空间预言家曾经预言,奇空间会遭遇一次毁灭性的劫难,而这场劫难只有东方的道家始祖及其衣钵传人,方有可能解救这次劫难.....。为争夺道家祖师老子二千四百年的反中微子真芥子米,多国特战、武功精英,齐聚秦岭北麓,一场龙争虎斗箭在弦上。而老子传人古小龙等,用浩瀚的道家武功,轻松化解了这场危机。古小龙在出生之日起,其下丘脑就被上帝粒子-中微子植入,并修炼成了正中微子真芥子米内功,并成为继承老子反中微子真芥子米的唯一传人,担负起化解奇、偶平行空间重大危机的使命。偶空间为躲避其空间重大灾难,妄图入侵并占领我们所处的奇空间,古小龙带领奇空间联合抗击特战队,多次战胜对手,独闯偶空间议会,以渊博的学识,高深的功力联合偶空间,化解了奇偶空间重大危机。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