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TXT下载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全文阅读

作者:小桥静水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txt下载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23、(八)

    即便田穰苴把话说得再委婉、沉深、令人省思,亦掩不了田穰苴实质的意思那就是:认输!

    是的,尽管田穰苴没把认输两个字明晃晃地说出口来,众人却品出其味:暂避对方的锋芒,可不就指认输么?……不和对方死磕,才有活命的机会!

    众人鄙视地看着田穰苴,料不到田穰苴竟会提议向吴军认输。

    “你们都是甚么眼神?竟敢这样看着本将?!”田穰苴脸色一黑,仿佛对众人很是不满。

    巧了,众人也是这种想法!

    回过神来,弦施道:“大司马,您消极面对,不太好罢?”

    夷城县令附和地点了点头,扬声道:“夷城士兵宁可战死,亦不退缩八万吴军算甚么?来八十万吴军,夷城士兵照样不眨眼!……”说罢,瞪大了双眼,夷城县令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田穰苴扶额,都不想直视夷城县令,叹气道:“硬抗有甚么用?全死了,岂不如了吴王的意愿?意义何在?……怎地都不用脑子想一想,亏你们一副精明状儿!”

    田穰苴张了张嘴,还想再说甚么,却见议室忽被人打开鲍息面色不善地走了过来,开口第一句话是:

    “息哪里做得不好?竟让你们排斥?”

    众人瞪着第二个不请自来的鲍息,说不出话来。

    鲍息顿了一顿,先是随手把门一关,再是拱手道:“大司马的意思是,不与吴军正面对决,对罢?息也有一点想法,想与众人倾诉,还请众人给息一次机会。”后半段话才是重点。

    众人连忙道:“好说好说,请说请好。”

    于是,鲍息便毫不客气地说了

    “各位,夷城士兵有多少人?”鲍息首先地发问。

    施弦道:“齐国水师有两千五百人可战!”

    夷城县令不甘示弱道:“夷城有三千精兵,誓与夷城共生死!”

    鲍息道:“那么,加起来一共五千五百人,是罢?那么,吴军呢?吴军八万,是也不是?”

    夷城县令和施弦一阵气短:不得不承认五千对八万……委实困难了些。

    田穰苴眼里划过一丝赞赏,不冷不淡道:“继续。”

    鲍息道:“倘若吾军以五千兵力,对战吴军八万战力,有几成胜算?”

    众人面面相觑:五千对八万,一人要敌一百六十人,方有胜算……但这可能么?!

    真要以一敌百,那必是战场大将才能做得到!

    或许……如果有好的计策,亦能以少敌多

    但这亦很吃力:齐军人数不敌吴军,唯一的优势是水师可是,水师才两千余人,就算加上夷城精兵,也只才五千出头,若要与吴军一战,必要将他们引去河畔、海边,以远程方式击之,但是他们会傻乎乎地送死么?

    更何况,吴王夫差亦在军中尽管吴王夫差勇猛威武,但若齐军幸运地弄死吴王夫差,以致吴王夫差死在齐国……

    且不提齐军是否有能力杀战吴王夫差,光是吴王夫差死了,吴国与齐国必成死局,到时吴国举兵与齐国决一死战……众人缩了缩脖子,不敢幻想下去:其惨烈的结果不是单凭他们所能承受!

    叹了一口气,吕瑞姜适时地提问:“那么,鲍将军的想法是……?”

    鲍息瞄了一眼田穰苴,略带拘谨,答道:“息恐与大司马的方案一致。”

    “认输?”夷城县令和弦施同时撇了撇嘴。

    “是‘避战’。”田穰苴磨了磨牙,“避战不是认输!苴可不会在夷城的城墙上竖起白旗!”

    “怎么避战?”夷城县令和弦施眨了眨眼。

    鲍息抚掌道:“大司马之意,正合息意避战,避战,不和吴军发生冲突,保下夷城,就算咱们赢了!”

    “如何不发生冲突?”夷城县令继续地发问。

    田穰苴道:“辙”

    “辙?!”夷城县令大惊。

    弦施若有所思。

    鲍息紧接道:“对,把人辙走!只留一座空城,吴军要与谁战去?”

    夷城县令挑了挑眉,兴奋道:“主意虽好,但要辙去哪里呢?辙退只是暂时性,总归还要返回罢?”

    这是一个好问题。

    鲍息一愣,还真没想好要辙去哪儿。

    眼珠子一转,鲍息道:“辙去海上,如何?夷城船舰不少,应该能载够所有夷城人罢?……”

    “自是不够。”田穰苴轻扣桌几,“要辙,就辙往夷城北部一带,人人最好把生活用品全部搬去,只当搬家,去往深山老林里住上几晚!”

    闻言,所有人都默默地瞅着田穰苴:深山老林?若是遇见豺狼虎豹,那要怎么办?

    可是,田穰苴仿佛没看见众人的疑惑,直接地决定道:“好主意!就让夷城人们全都暂迁夷城北部,把能带上的东西全带上,务必留下一座空的夷城要空,就空得彻底!”

    这一项庞大且费财、费力的工程,换作一般县令,十有**会拒绝田穰苴的提议幸好,夷城县令不是常人,当即就同意田穰苴的指令,立即通知夷城,要求众人在一天之内,将家里搬空……如若缺少运载车辆,可到县府免费领取!

    不光如此,夷城县令还派出一千名士兵,挨家挨户地确认,以免有人不乐意长途跋涉再一次庆幸夷城民风彪悍,乍一听到夷城县令的布告,只才讨论短短两个时辰,便自觉地回家收拾一切!

    在田穰苴的惊异目光、弦施的目瞪口呆、吕瑞姜的满脸佩服、鲍息的无声惊叹之中,夷城人们用了短短两天,便将夷城彻底地搬空了真的搬空:吕瑞姜特意地查看了几户人家,家里只有光秃秃的房屋架子,甚么桌几、柜已等通通不见!

    敬佩地看向夷城县令,吕瑞姜除了服气,仍是服气:真是看不出,夷城县令的威望宛如一座大山,令人仰望不止。

    ……夷城人们既已收拾完毕,夷城县令自是带着他们前往夷城北部一带。

    夷城的北部一带,几乎都没甚么人烟,尽是山川河流,勉强地度过几日,也能支撑但若一直住下去,恐怕就要另费工夫了……田穰苴再三地保证,只需他们住上一周,即可归家。

    田穰苴暗忖:一周足够吴军落脚地离开罢?

    为了监督吴军的动向,保证吴军是否离开,田穰苴自愿地留下,与他一起的还有十名夷城精兵,包括弦施和吕瑞姜鲍息则率领齐国水师,辅助夷城县令,护送夷城人们,率先地离开……

    望着鲍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去,吕瑞姜用胳膊肘了一肘弦施,好奇道:“你怎么会选择留在这里?”

    弦施反问:“瑞姬好胆魄,不也留这?”

    吕瑞姜:“……”吕瑞姜当然不会告诉弦施:主角光环你懂不懂?只有傍上主角,才不会被炮灰!

    哼了一哼,吕瑞姜扭过脸去,不理弦施。

    弦施亦沉默,显然不想讨好吕瑞姜。

    田穰苴将夷城人们迁走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夷城之外找一处安静且隐藏的场所,先把已方小队藏匿起来如今他们满打满才十人,正易躲藏……只要他们不犯蠢,他们绝不会被人发现!

    然后,当他们在遮掩的石洞里藏上一天,轮流潜入夷城附近侦察消息时,吴王夫差便带吴军杀到。

    一如田穰苴所想,眼见夷城沦为空城,吴王夫差好不失望当吴王夫差又不死心地将城内逛了一圈还不止,仍无所获时,他终于发怒了:“出来!快出来!……”

    当时,恰巧是田穰苴巡逻。

    田穰苴理所当然地听到吴王夫差的刺探:“不信?随便罢!待孤离开夷城,必要放一把大火,烧了这里不可,以解孤的心头之恨。”

    “还不露面?很好,等孤明日启程,就是夷城被火烧之日。”

    就算田穰苴不露面,听到吴王夫差的威胁,亦是心惊:此时,田穰苴对吴王夫差的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假如他一直不出现,吴王夫差是不是会放过夷城?

    可惜,田穰苴想得太简单了。

    即便他不露面,吴王夫差亦是决定放火烧城为甚么他非和夷城过不去?!难道是因夷城主要造船,毁了夷城,就是毁了齐国的船业?……

    田穰苴猜他想对了。

    于是,就在吴王夫差真要烧城之前,田穰苴不得不现身。

    而吴王夫差亦和他讨起价来。

    田穰苴方才明白吴王夫差做了两手准备:假如吴王夫差真的把夷城烧为平地,那么齐国的船业就真的遭到重大损失;假如有人阻止,吴王夫差就会借机敲诈对方……

    反正,无论选择哪一方,皆都齐国不利,而吴国总占上风!

    总之,怪齐国的军事实力不敌吴国……

    目光一闪,田穰苴心道:就算吴王夫差诈走了齐国五十艘船舰,他亦要想方设法,让吴王夫差吃一记闷亏,让他占了假便宜,却又反驳不得……

    而田穰苴引开吴军之后,最让夷城人们开心的是:他们可以回家了!

    住在深山,夷城人们委实不适合。

224、

    即便田穰苴把话说得再委婉、沉深、令人省思,亦掩不了田穰苴实质的意思那就是:认输!

    是的,尽管田穰苴没把认输两个字明晃晃地说出口来,众人却品出其味:暂避对方的锋芒,可不就指认输么?……不和对方死磕,才有活命的机会!

    众人鄙视地看着田穰苴,料不到田穰苴竟会提议向吴军认输。

    “你们都是甚么眼神?竟敢这样看着本将?!”田穰苴脸色一黑,仿佛对众人很是不满。

    巧了,众人也是这种想法!

    回过神来,弦施道:“大司马,您消极面对,不太好罢?”

    夷城县令附和地点了点头,扬声道:“夷城士兵宁可战死,亦不退缩八万吴军算甚么?来八十万吴军,夷城士兵照样不眨眼!……”说罢,瞪大了双眼,夷城县令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田穰苴扶额,都不想直视夷城县令,叹气道:“硬抗有甚么用?全死了,岂不如了吴王的意愿?意义何在?……怎地都不用脑子想一想,亏你们一副精明状儿!”

    田穰苴张了张嘴,还想再说甚么,却见议室忽被人打开鲍息面色不善地走了过来,开口第一句话是:

    “息哪里做得不好?竟让你们排斥?”

    众人瞪着第二个不请自来的鲍息,说不出话来。

    鲍息顿了一顿,先是随手把门一关,再是拱手道:“大司马的意思是,不与吴军正面对决,对罢?息也有一点想法,想与众人倾诉,还请众人给息一次机会。”后半段话才是重点。

    众人连忙道:“好说好说,请说请好。”

    于是,鲍息便毫不客气地说了

    “各位,夷城士兵有多少人?”鲍息首先地发问。

    施弦道:“齐国水师有两千五百人可战!”

    夷城县令不甘示弱道:“夷城有三千精兵,誓与夷城共生死!”

    鲍息道:“那么,加起来一共五千五百人,是罢?那么,吴军呢?吴军八万,是也不是?”

    夷城县令和施弦一阵气短:不得不承认五千对八万……委实困难了些。

    田穰苴眼里划过一丝赞赏,不冷不淡道:“继续。”

    鲍息道:“倘若吾军以五千兵力,对战吴军八万战力,有几成胜算?”

    众人面面相觑:五千对八万,一人要敌一百六十人,方有胜算……但这可能么?!

    真要以一敌百,那必是战场大将才能做得到!

    或许……如果有好的计策,亦能以少敌多

    但这亦很吃力:齐军人数不敌吴军,唯一的优势是水师可是,水师才两千余人,就算加上夷城精兵,也只才五千出头,若要与吴军一战,必要将他们引去河畔、海边,以远程方式击之,但是他们会傻乎乎地送死么?

    更何况,吴王夫差亦在军中尽管吴王夫差勇猛威武,但若齐军幸运地弄死吴王夫差,以致吴王夫差死在齐国……

    且不提齐军是否有能力杀战吴王夫差,光是吴王夫差死了,吴国与齐国必成死局,到时吴国举兵与齐国决一死战……众人缩了缩脖子,不敢幻想下去:其惨烈的结果不是单凭他们所能承受!

    叹了一口气,吕瑞姜适时地提问:“那么,鲍将军的想法是……?”

    鲍息瞄了一眼田穰苴,略带拘谨,答道:“息恐与大司马的方案一致。”

    “认输?”夷城县令和弦施同时撇了撇嘴。

    “是‘避战’。”田穰苴磨了磨牙,“避战不是认输!苴可不会在夷城的城墙上竖起白旗!”

    “怎么避战?”夷城县令和弦施眨了眨眼。

    鲍息抚掌道:“大司马之意,正合息意避战,避战,不和吴军发生冲突,保下夷城,就算咱们赢了!”

    “如何不发生冲突?”夷城县令继续地发问。

    田穰苴道:“辙”

    “辙?!”夷城县令大惊。

    弦施若有所思。

    鲍息紧接道:“对,把人辙走!只留一座空城,吴军要与谁战去?”

    夷城县令挑了挑眉,兴奋道:“主意虽好,但要辙去哪里呢?辙退只是暂时性,总归还要返回罢?”

    这是一个好问题。

    鲍息一愣,还真没想好要辙去哪儿。

    眼珠子一转,鲍息道:“辙去海上,如何?夷城船舰不少,应该能载够所有夷城人罢?……”

    “自是不够。”田穰苴轻扣桌几,“要辙,就辙往夷城北部一带,人人最好把生活用品全部搬去,只当搬家,去往深山老林里住上几晚!”

    闻言,所有人都默默地瞅着田穰苴:深山老林?若是遇见豺狼虎豹,那要怎么办?

    可是,田穰苴仿佛没看见众人的疑惑,直接地决定道:“好主意!就让夷城人们全都暂迁夷城北部,把能带上的东西全带上,务必留下一座空的夷城要空,就空得彻底!”

    这一项庞大且费财、费力的工程,换作一般县令,十有**会拒绝田穰苴的提议幸好,夷城县令不是常人,当即就同意田穰苴的指令,立即通知夷城,要求众人在一天之内,将家里搬空……如若缺少运载车辆,可到县府免费领取!

    不光如此,夷城县令还派出一千名士兵,挨家挨户地确认,以免有人不乐意长途跋涉再一次庆幸夷城民风彪悍,乍一听到夷城县令的布告,只才讨论短短两个时辰,便自觉地回家收拾一切!

    在田穰苴的惊异目光、弦施的目瞪口呆、吕瑞姜的满脸佩服、鲍息的无声惊叹之中,夷城人们用了短短两天,便将夷城彻底地搬空了真的搬空:吕瑞姜特意地查看了几户人家,家里只有光秃秃的房屋架子,甚么桌几、柜已等通通不见!

    敬佩地看向夷城县令,吕瑞姜除了服气,仍是服气:真是看不出,夷城县令的威望宛如一座大山,令人仰望不止。

    ……夷城人们既已收拾完毕,夷城县令自是带着他们前往夷城北部一带。

    夷城的北部一带,几乎都没甚么人烟,尽是山川河流,勉强地度过几日,也能支撑但若一直住下去,恐怕就要另费工夫了……田穰苴再三地保证,只需他们住上一周,即可归家。

    田穰苴暗忖:一周足够吴军落脚地离开罢?

    为了监督吴军的动向,保证吴军是否离开,田穰苴自愿地留下,与他一起的还有十名夷城精兵,包括弦施和吕瑞姜鲍息则率领齐国水师,辅助夷城县令,护送夷城人们,率先地离开……

    望着鲍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去,吕瑞姜用胳膊肘了一肘弦施,好奇道:“你怎么会选择留在这里?”

    弦施反问:“瑞姬好胆魄,不也留这?”

    吕瑞姜:“……”吕瑞姜当然不会告诉弦施:主角光环你懂不懂?只有傍上主角,才不会被炮灰!

    哼了一哼,吕瑞姜扭过脸去,不理弦施。

    弦施亦沉默,显然不想讨好吕瑞姜。

    田穰苴将夷城人们迁走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夷城之外找一处安静且隐藏的场所,先把已方小队藏匿起来如今他们满打满才十人,正易躲藏……只要他们不犯蠢,他们绝不会被人发现!

    然后,当他们在遮掩的石洞里藏上一天,轮流潜入夷城附近侦察消息时,吴王夫差便带吴军杀到。

    一如田穰苴所想,眼见夷城沦为空城,吴王夫差好不失望当吴王夫差又不死心地将城内逛了一圈还不止,仍无所获时,他终于发怒了:“出来!快出来!……”

    当时,恰巧是田穰苴巡逻。

    田穰苴理所当然地听到吴王夫差的刺探:“不信?随便罢!待孤离开夷城,必要放一把大火,烧了这里不可,以解孤的心头之恨。”

    “还不露面?很好,等孤明日启程,就是夷城被火烧之日。”

    就算田穰苴不露面,听到吴王夫差的威胁,亦是心惊:此时,田穰苴对吴王夫差的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假如他一直不出现,吴王夫差是不是会放过夷城?

    可惜,田穰苴想得太简单了。

    即便他不露面,吴王夫差亦是决定放火烧城为甚么他非和夷城过不去?!难道是因夷城主要造船,毁了夷城,就是毁了齐国的船业?……

    田穰苴猜他想对了。

    于是,就在吴王夫差真要烧城之前,田穰苴不得不现身。

    而吴王夫差亦和他讨起价来。

    田穰苴方才明白吴王夫差做了两手准备:假如吴王夫差真的把夷城烧为平地,那么齐国的船业就真的遭到重大损失;假如有人阻止,吴王夫差就会借机敲诈对方……

    反正,无论选择哪一方,皆都齐国不利,而吴国总占上风!

    总之,怪齐国的军事实力不敌吴国……

    目光一闪,田穰苴心道:就算吴王夫差诈走了齐国五十艘船舰,他亦要想方设法,让吴王夫差吃一记闷亏,让他占了假便宜,却又反驳不得……

    而田穰苴引开吴军之后,最让夷城人们开心的是:他们可以回家了!

    住在深山,夷城人们委实不适合。

225、

    即便田穰苴把话说得再委婉、沉深、令人省思,亦掩不了田穰苴实质的意思那就是:认输!

    是的,尽管田穰苴没把认输两个字明晃晃地说出口来,众人却品出其味:暂避对方的锋芒,可不就指认输么?……不和对方死磕,才有活命的机会!

    众人鄙视地看着田穰苴,料不到田穰苴竟会提议向吴军认输。

    “你们都是甚么眼神?竟敢这样看着本将?!”田穰苴脸色一黑,仿佛对众人很是不满。

    巧了,众人也是这种想法!

    回过神来,弦施道:“大司马,您消极面对,不太好罢?”

    夷城县令附和地点了点头,扬声道:“夷城士兵宁可战死,亦不退缩八万吴军算甚么?来八十万吴军,夷城士兵照样不眨眼!……”说罢,瞪大了双眼,夷城县令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田穰苴扶额,都不想直视夷城县令,叹气道:“硬抗有甚么用?全死了,岂不如了吴王的意愿?意义何在?……怎地都不用脑子想一想,亏你们一副精明状儿!”

    田穰苴张了张嘴,还想再说甚么,却见议室忽被人打开鲍息面色不善地走了过来,开口第一句话是:

    “息哪里做得不好?竟让你们排斥?”

    众人瞪着第二个不请自来的鲍息,说不出话来。

    鲍息顿了一顿,先是随手把门一关,再是拱手道:“大司马的意思是,不与吴军正面对决,对罢?息也有一点想法,想与众人倾诉,还请众人给息一次机会。”后半段话才是重点。

    众人连忙道:“好说好说,请说请好。”

    于是,鲍息便毫不客气地说了

    “各位,夷城士兵有多少人?”鲍息首先地发问。

    施弦道:“齐国水师有两千五百人可战!”

    夷城县令不甘示弱道:“夷城有三千精兵,誓与夷城共生死!”

    鲍息道:“那么,加起来一共五千五百人,是罢?那么,吴军呢?吴军八万,是也不是?”

    夷城县令和施弦一阵气短:不得不承认五千对八万……委实困难了些。

    田穰苴眼里划过一丝赞赏,不冷不淡道:“继续。”

    鲍息道:“倘若吾军以五千兵力,对战吴军八万战力,有几成胜算?”

    众人面面相觑:五千对八万,一人要敌一百六十人,方有胜算……但这可能么?!

    真要以一敌百,那必是战场大将才能做得到!

    或许……如果有好的计策,亦能以少敌多

    但这亦很吃力:齐军人数不敌吴军,唯一的优势是水师可是,水师才两千余人,就算加上夷城精兵,也只才五千出头,若要与吴军一战,必要将他们引去河畔、海边,以远程方式击之,但是他们会傻乎乎地送死么?

    更何况,吴王夫差亦在军中尽管吴王夫差勇猛威武,但若齐军幸运地弄死吴王夫差,以致吴王夫差死在齐国……

    且不提齐军是否有能力杀战吴王夫差,光是吴王夫差死了,吴国与齐国必成死局,到时吴国举兵与齐国决一死战……众人缩了缩脖子,不敢幻想下去:其惨烈的结果不是单凭他们所能承受!

    叹了一口气,吕瑞姜适时地提问:“那么,鲍将军的想法是……?”

    鲍息瞄了一眼田穰苴,略带拘谨,答道:“息恐与大司马的方案一致。”

    “认输?”夷城县令和弦施同时撇了撇嘴。

    “是‘避战’。”田穰苴磨了磨牙,“避战不是认输!苴可不会在夷城的城墙上竖起白旗!”

    “怎么避战?”夷城县令和弦施眨了眨眼。

    鲍息抚掌道:“大司马之意,正合息意避战,避战,不和吴军发生冲突,保下夷城,就算咱们赢了!”

    “如何不发生冲突?”夷城县令继续地发问。

    田穰苴道:“辙”

    “辙?!”夷城县令大惊。

    弦施若有所思。

    鲍息紧接道:“对,把人辙走!只留一座空城,吴军要与谁战去?”

    夷城县令挑了挑眉,兴奋道:“主意虽好,但要辙去哪里呢?辙退只是暂时性,总归还要返回罢?”

    这是一个好问题。

    鲍息一愣,还真没想好要辙去哪儿。

    眼珠子一转,鲍息道:“辙去海上,如何?夷城船舰不少,应该能载够所有夷城人罢?……”

    “自是不够。”田穰苴轻扣桌几,“要辙,就辙往夷城北部一带,人人最好把生活用品全部搬去,只当搬家,去往深山老林里住上几晚!”

    闻言,所有人都默默地瞅着田穰苴:深山老林?若是遇见豺狼虎豹,那要怎么办?

    可是,田穰苴仿佛没看见众人的疑惑,直接地决定道:“好主意!就让夷城人们全都暂迁夷城北部,把能带上的东西全带上,务必留下一座空的夷城要空,就空得彻底!”

    这一项庞大且费财、费力的工程,换作一般县令,十有**会拒绝田穰苴的提议幸好,夷城县令不是常人,当即就同意田穰苴的指令,立即通知夷城,要求众人在一天之内,将家里搬空……如若缺少运载车辆,可到县府免费领取!

    不光如此,夷城县令还派出一千名士兵,挨家挨户地确认,以免有人不乐意长途跋涉再一次庆幸夷城民风彪悍,乍一听到夷城县令的布告,只才讨论短短两个时辰,便自觉地回家收拾一切!

    在田穰苴的惊异目光、弦施的目瞪口呆、吕瑞姜的满脸佩服、鲍息的无声惊叹之中,夷城人们用了短短两天,便将夷城彻底地搬空了真的搬空:吕瑞姜特意地查看了几户人家,家里只有光秃秃的房屋架子,甚么桌几、柜已等通通不见!

    敬佩地看向夷城县令,吕瑞姜除了服气,仍是服气:真是看不出,夷城县令的威望宛如一座大山,令人仰望不止。

    ……夷城人们既已收拾完毕,夷城县令自是带着他们前往夷城北部一带。

    夷城的北部一带,几乎都没甚么人烟,尽是山川河流,勉强地度过几日,也能支撑但若一直住下去,恐怕就要另费工夫了……田穰苴再三地保证,只需他们住上一周,即可归家。

    田穰苴暗忖:一周足够吴军落脚地离开罢?

    为了监督吴军的动向,保证吴军是否离开,田穰苴自愿地留下,与他一起的还有十名夷城精兵,包括弦施和吕瑞姜鲍息则率领齐国水师,辅助夷城县令,护送夷城人们,率先地离开……

    望着鲍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去,吕瑞姜用胳膊肘了一肘弦施,好奇道:“你怎么会选择留在这里?”

    弦施反问:“瑞姬好胆魄,不也留这?”

    吕瑞姜:“……”吕瑞姜当然不会告诉弦施:主角光环你懂不懂?只有傍上主角,才不会被炮灰!

    哼了一哼,吕瑞姜扭过脸去,不理弦施。

    弦施亦沉默,显然不想讨好吕瑞姜。

    田穰苴将夷城人们迁走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夷城之外找一处安静且隐藏的场所,先把已方小队藏匿起来如今他们满打满才十人,正易躲藏……只要他们不犯蠢,他们绝不会被人发现!

    然后,当他们在遮掩的石洞里藏上一天,轮流潜入夷城附近侦察消息时,吴王夫差便带吴军杀到。

    一如田穰苴所想,眼见夷城沦为空城,吴王夫差好不失望当吴王夫差又不死心地将城内逛了一圈还不止,仍无所获时,他终于发怒了:“出来!快出来!……”

    当时,恰巧是田穰苴巡逻。

    田穰苴理所当然地听到吴王夫差的刺探:“不信?随便罢!待孤离开夷城,必要放一把大火,烧了这里不可,以解孤的心头之恨。”

    “还不露面?很好,等孤明日启程,就是夷城被火烧之日。”

    就算田穰苴不露面,听到吴王夫差的威胁,亦是心惊:此时,田穰苴对吴王夫差的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假如他一直不出现,吴王夫差是不是会放过夷城?

    可惜,田穰苴想得太简单了。

    即便他不露面,吴王夫差亦是决定放火烧城为甚么他非和夷城过不去?!难道是因夷城主要造船,毁了夷城,就是毁了齐国的船业?……

    田穰苴猜他想对了。

    于是,就在吴王夫差真要烧城之前,田穰苴不得不现身。

    而吴王夫差亦和他讨起价来。

    田穰苴方才明白吴王夫差做了两手准备:假如吴王夫差真的把夷城烧为平地,那么齐国的船业就真的遭到重大损失;假如有人阻止,吴王夫差就会借机敲诈对方……

    反正,无论选择哪一方,皆都齐国不利,而吴国总占上风!

    总之,怪齐国的军事实力不敌吴国……

    目光一闪,田穰苴心道:就算吴王夫差诈走了齐国五十艘船舰,他亦要想方设法,让吴王夫差吃一记闷亏,让他占了假便宜,却又反驳不得……

    而田穰苴引开吴军之后,最让夷城人们开心的是:他们可以回家了!

    住在深山,夷城人们委实不适合。

227、

    即便田穰苴把话说得再委婉、沉深、令人省思,亦掩不了田穰苴实质的意思那就是:认输!

    是的,尽管田穰苴没把认输两个字明晃晃地说出口来,众人却品出其味:暂避对方的锋芒,可不就指认输么?……不和对方死磕,才有活命的机会!

    众人鄙视地看着田穰苴,料不到田穰苴竟会提议向吴军认输。

    “你们都是甚么眼神?竟敢这样看着本将?!”田穰苴脸色一黑,仿佛对众人很是不满。

    巧了,众人也是这种想法!

    回过神来,弦施道:“大司马,您消极面对,不太好罢?”

    夷城县令附和地点了点头,扬声道:“夷城士兵宁可战死,亦不退缩八万吴军算甚么?来八十万吴军,夷城士兵照样不眨眼!……”说罢,瞪大了双眼,夷城县令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田穰苴扶额,都不想直视夷城县令,叹气道:“硬抗有甚么用?全死了,岂不如了吴王的意愿?意义何在?……怎地都不用脑子想一想,亏你们一副精明状儿!”

    田穰苴张了张嘴,还想再说甚么,却见议室忽被人打开鲍息面色不善地走了过来,开口第一句话是:

    “息哪里做得不好?竟让你们排斥?”

    众人瞪着第二个不请自来的鲍息,说不出话来。

    鲍息顿了一顿,先是随手把门一关,再是拱手道:“大司马的意思是,不与吴军正面对决,对罢?息也有一点想法,想与众人倾诉,还请众人给息一次机会。”后半段话才是重点。

    众人连忙道:“好说好说,请说请好。”

    于是,鲍息便毫不客气地说了

    “各位,夷城士兵有多少人?”鲍息首先地发问。

    施弦道:“齐国水师有两千五百人可战!”

    夷城县令不甘示弱道:“夷城有三千精兵,誓与夷城共生死!”

    鲍息道:“那么,加起来一共五千五百人,是罢?那么,吴军呢?吴军八万,是也不是?”

    夷城县令和施弦一阵气短:不得不承认五千对八万……委实困难了些。

    田穰苴眼里划过一丝赞赏,不冷不淡道:“继续。”

    鲍息道:“倘若吾军以五千兵力,对战吴军八万战力,有几成胜算?”

    众人面面相觑:五千对八万,一人要敌一百六十人,方有胜算……但这可能么?!

    真要以一敌百,那必是战场大将才能做得到!

    或许……如果有好的计策,亦能以少敌多

    但这亦很吃力:齐军人数不敌吴军,唯一的优势是水师可是,水师才两千余人,就算加上夷城精兵,也只才五千出头,若要与吴军一战,必要将他们引去河畔、海边,以远程方式击之,但是他们会傻乎乎地送死么?

    更何况,吴王夫差亦在军中尽管吴王夫差勇猛威武,但若齐军幸运地弄死吴王夫差,以致吴王夫差死在齐国……

    且不提齐军是否有能力杀战吴王夫差,光是吴王夫差死了,吴国与齐国必成死局,到时吴国举兵与齐国决一死战……众人缩了缩脖子,不敢幻想下去:其惨烈的结果不是单凭他们所能承受!

    叹了一口气,吕瑞姜适时地提问:“那么,鲍将军的想法是……?”

    鲍息瞄了一眼田穰苴,略带拘谨,答道:“息恐与大司马的方案一致。”

    “认输?”夷城县令和弦施同时撇了撇嘴。

    “是‘避战’。”田穰苴磨了磨牙,“避战不是认输!苴可不会在夷城的城墙上竖起白旗!”

    “怎么避战?”夷城县令和弦施眨了眨眼。

    鲍息抚掌道:“大司马之意,正合息意避战,避战,不和吴军发生冲突,保下夷城,就算咱们赢了!”

    “如何不发生冲突?”夷城县令继续地发问。

    田穰苴道:“辙”

    “辙?!”夷城县令大惊。

    弦施若有所思。

    鲍息紧接道:“对,把人辙走!只留一座空城,吴军要与谁战去?”

    夷城县令挑了挑眉,兴奋道:“主意虽好,但要辙去哪里呢?辙退只是暂时性,总归还要返回罢?”

    这是一个好问题。

    鲍息一愣,还真没想好要辙去哪儿。

    眼珠子一转,鲍息道:“辙去海上,如何?夷城船舰不少,应该能载够所有夷城人罢?……”

    “自是不够。”田穰苴轻扣桌几,“要辙,就辙往夷城北部一带,人人最好把生活用品全部搬去,只当搬家,去往深山老林里住上几晚!”

    闻言,所有人都默默地瞅着田穰苴:深山老林?若是遇见豺狼虎豹,那要怎么办?

    可是,田穰苴仿佛没看见众人的疑惑,直接地决定道:“好主意!就让夷城人们全都暂迁夷城北部,把能带上的东西全带上,务必留下一座空的夷城要空,就空得彻底!”

    这一项庞大且费财、费力的工程,换作一般县令,十有**会拒绝田穰苴的提议幸好,夷城县令不是常人,当即就同意田穰苴的指令,立即通知夷城,要求众人在一天之内,将家里搬空……如若缺少运载车辆,可到县府免费领取!

    不光如此,夷城县令还派出一千名士兵,挨家挨户地确认,以免有人不乐意长途跋涉再一次庆幸夷城民风彪悍,乍一听到夷城县令的布告,只才讨论短短两个时辰,便自觉地回家收拾一切!

    在田穰苴的惊异目光、弦施的目瞪口呆、吕瑞姜的满脸佩服、鲍息的无声惊叹之中,夷城人们用了短短两天,便将夷城彻底地搬空了真的搬空:吕瑞姜特意地查看了几户人家,家里只有光秃秃的房屋架子,甚么桌几、柜已等通通不见!

    敬佩地看向夷城县令,吕瑞姜除了服气,仍是服气:真是看不出,夷城县令的威望宛如一座大山,令人仰望不止。

    ……夷城人们既已收拾完毕,夷城县令自是带着他们前往夷城北部一带。

    夷城的北部一带,几乎都没甚么人烟,尽是山川河流,勉强地度过几日,也能支撑但若一直住下去,恐怕就要另费工夫了……田穰苴再三地保证,只需他们住上一周,即可归家。

    田穰苴暗忖:一周足够吴军落脚地离开罢?

    为了监督吴军的动向,保证吴军是否离开,田穰苴自愿地留下,与他一起的还有十名夷城精兵,包括弦施和吕瑞姜鲍息则率领齐国水师,辅助夷城县令,护送夷城人们,率先地离开……

    望着鲍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去,吕瑞姜用胳膊肘了一肘弦施,好奇道:“你怎么会选择留在这里?”

    弦施反问:“瑞姬好胆魄,不也留这?”

    吕瑞姜:“……”吕瑞姜当然不会告诉弦施:主角光环你懂不懂?只有傍上主角,才不会被炮灰!

    哼了一哼,吕瑞姜扭过脸去,不理弦施。

    弦施亦沉默,显然不想讨好吕瑞姜。

    田穰苴将夷城人们迁走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夷城之外找一处安静且隐藏的场所,先把已方小队藏匿起来如今他们满打满才十人,正易躲藏……只要他们不犯蠢,他们绝不会被人发现!

    然后,当他们在遮掩的石洞里藏上一天,轮流潜入夷城附近侦察消息时,吴王夫差便带吴军杀到。

    一如田穰苴所想,眼见夷城沦为空城,吴王夫差好不失望当吴王夫差又不死心地将城内逛了一圈还不止,仍无所获时,他终于发怒了:“出来!快出来!……”

    当时,恰巧是田穰苴巡逻。

    田穰苴理所当然地听到吴王夫差的刺探:“不信?随便罢!待孤离开夷城,必要放一把大火,烧了这里不可,以解孤的心头之恨。”

    “还不露面?很好,等孤明日启程,就是夷城被火烧之日。”

    就算田穰苴不露面,听到吴王夫差的威胁,亦是心惊:此时,田穰苴对吴王夫差的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假如他一直不出现,吴王夫差是不是会放过夷城?

    可惜,田穰苴想得太简单了。

    即便他不露面,吴王夫差亦是决定放火烧城为甚么他非和夷城过不去?!难道是因夷城主要造船,毁了夷城,就是毁了齐国的船业?……

    田穰苴猜他想对了。

    于是,就在吴王夫差真要烧城之前,田穰苴不得不现身。

    而吴王夫差亦和他讨起价来。

    田穰苴方才明白吴王夫差做了两手准备:假如吴王夫差真的把夷城烧为平地,那么齐国的船业就真的遭到重大损失;假如有人阻止,吴王夫差就会借机敲诈对方……

    反正,无论选择哪一方,皆都齐国不利,而吴国总占上风!

    总之,怪齐国的军事实力不敌吴国……

    目光一闪,田穰苴心道:就算吴王夫差诈走了齐国五十艘船舰,他亦要想方设法,让吴王夫差吃一记闷亏,让他占了假便宜,却又反驳不得……

    而田穰苴引开吴军之后,最让夷城人们开心的是:他们可以回家了!

    住在深山,夷城人们委实不适合。

228、

    即便田穰苴把话说得再委婉、沉深、令人省思,亦掩不了田穰苴实质的意思那就是:认输!

    是的,尽管田穰苴没把认输两个字明晃晃地说出口来,众人却品出其味:暂避对方的锋芒,可不就指认输么?……不和对方死磕,才有活命的机会!

    众人鄙视地看着田穰苴,料不到田穰苴竟会提议向吴军认输。

    “你们都是甚么眼神?竟敢这样看着本将?!”田穰苴脸色一黑,仿佛对众人很是不满。

    巧了,众人也是这种想法!

    回过神来,弦施道:“大司马,您消极面对,不太好罢?”

    夷城县令附和地点了点头,扬声道:“夷城士兵宁可战死,亦不退缩八万吴军算甚么?来八十万吴军,夷城士兵照样不眨眼!……”说罢,瞪大了双眼,夷城县令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田穰苴扶额,都不想直视夷城县令,叹气道:“硬抗有甚么用?全死了,岂不如了吴王的意愿?意义何在?……怎地都不用脑子想一想,亏你们一副精明状儿!”

    田穰苴张了张嘴,还想再说甚么,却见议室忽被人打开鲍息面色不善地走了过来,开口第一句话是:

    “息哪里做得不好?竟让你们排斥?”

    众人瞪着第二个不请自来的鲍息,说不出话来。

    鲍息顿了一顿,先是随手把门一关,再是拱手道:“大司马的意思是,不与吴军正面对决,对罢?息也有一点想法,想与众人倾诉,还请众人给息一次机会。”后半段话才是重点。

    众人连忙道:“好说好说,请说请好。”

    于是,鲍息便毫不客气地说了

    “各位,夷城士兵有多少人?”鲍息首先地发问。

    施弦道:“齐国水师有两千五百人可战!”

    夷城县令不甘示弱道:“夷城有三千精兵,誓与夷城共生死!”

    鲍息道:“那么,加起来一共五千五百人,是罢?那么,吴军呢?吴军八万,是也不是?”

    夷城县令和施弦一阵气短:不得不承认五千对八万……委实困难了些。

    田穰苴眼里划过一丝赞赏,不冷不淡道:“继续。”

    鲍息道:“倘若吾军以五千兵力,对战吴军八万战力,有几成胜算?”

    众人面面相觑:五千对八万,一人要敌一百六十人,方有胜算……但这可能么?!

    真要以一敌百,那必是战场大将才能做得到!

    或许……如果有好的计策,亦能以少敌多

    但这亦很吃力:齐军人数不敌吴军,唯一的优势是水师可是,水师才两千余人,就算加上夷城精兵,也只才五千出头,若要与吴军一战,必要将他们引去河畔、海边,以远程方式击之,但是他们会傻乎乎地送死么?

    更何况,吴王夫差亦在军中尽管吴王夫差勇猛威武,但若齐军幸运地弄死吴王夫差,以致吴王夫差死在齐国……

    且不提齐军是否有能力杀战吴王夫差,光是吴王夫差死了,吴国与齐国必成死局,到时吴国举兵与齐国决一死战……众人缩了缩脖子,不敢幻想下去:其惨烈的结果不是单凭他们所能承受!

    叹了一口气,吕瑞姜适时地提问:“那么,鲍将军的想法是……?”

    鲍息瞄了一眼田穰苴,略带拘谨,答道:“息恐与大司马的方案一致。”

    “认输?”夷城县令和弦施同时撇了撇嘴。

    “是‘避战’。”田穰苴磨了磨牙,“避战不是认输!苴可不会在夷城的城墙上竖起白旗!”

    “怎么避战?”夷城县令和弦施眨了眨眼。

    鲍息抚掌道:“大司马之意,正合息意避战,避战,不和吴军发生冲突,保下夷城,就算咱们赢了!”

    “如何不发生冲突?”夷城县令继续地发问。

    田穰苴道:“辙”

    “辙?!”夷城县令大惊。

    弦施若有所思。

    鲍息紧接道:“对,把人辙走!只留一座空城,吴军要与谁战去?”

    夷城县令挑了挑眉,兴奋道:“主意虽好,但要辙去哪里呢?辙退只是暂时性,总归还要返回罢?”

    这是一个好问题。

    鲍息一愣,还真没想好要辙去哪儿。

    眼珠子一转,鲍息道:“辙去海上,如何?夷城船舰不少,应该能载够所有夷城人罢?……”

    “自是不够。”田穰苴轻扣桌几,“要辙,就辙往夷城北部一带,人人最好把生活用品全部搬去,只当搬家,去往深山老林里住上几晚!”

    闻言,所有人都默默地瞅着田穰苴:深山老林?若是遇见豺狼虎豹,那要怎么办?

    可是,田穰苴仿佛没看见众人的疑惑,直接地决定道:“好主意!就让夷城人们全都暂迁夷城北部,把能带上的东西全带上,务必留下一座空的夷城要空,就空得彻底!”

    这一项庞大且费财、费力的工程,换作一般县令,十有**会拒绝田穰苴的提议幸好,夷城县令不是常人,当即就同意田穰苴的指令,立即通知夷城,要求众人在一天之内,将家里搬空……如若缺少运载车辆,可到县府免费领取!

    不光如此,夷城县令还派出一千名士兵,挨家挨户地确认,以免有人不乐意长途跋涉再一次庆幸夷城民风彪悍,乍一听到夷城县令的布告,只才讨论短短两个时辰,便自觉地回家收拾一切!

    在田穰苴的惊异目光、弦施的目瞪口呆、吕瑞姜的满脸佩服、鲍息的无声惊叹之中,夷城人们用了短短两天,便将夷城彻底地搬空了真的搬空:吕瑞姜特意地查看了几户人家,家里只有光秃秃的房屋架子,甚么桌几、柜已等通通不见!

    敬佩地看向夷城县令,吕瑞姜除了服气,仍是服气:真是看不出,夷城县令的威望宛如一座大山,令人仰望不止。

    ……夷城人们既已收拾完毕,夷城县令自是带着他们前往夷城北部一带。

    夷城的北部一带,几乎都没甚么人烟,尽是山川河流,勉强地度过几日,也能支撑但若一直住下去,恐怕就要另费工夫了……田穰苴再三地保证,只需他们住上一周,即可归家。

    田穰苴暗忖:一周足够吴军落脚地离开罢?

    为了监督吴军的动向,保证吴军是否离开,田穰苴自愿地留下,与他一起的还有十名夷城精兵,包括弦施和吕瑞姜鲍息则率领齐国水师,辅助夷城县令,护送夷城人们,率先地离开……

    望着鲍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去,吕瑞姜用胳膊肘了一肘弦施,好奇道:“你怎么会选择留在这里?”

    弦施反问:“瑞姬好胆魄,不也留这?”

    吕瑞姜:“……”吕瑞姜当然不会告诉弦施:主角光环你懂不懂?只有傍上主角,才不会被炮灰!

    哼了一哼,吕瑞姜扭过脸去,不理弦施。

    弦施亦沉默,显然不想讨好吕瑞姜。

    田穰苴将夷城人们迁走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夷城之外找一处安静且隐藏的场所,先把已方小队藏匿起来如今他们满打满才十人,正易躲藏……只要他们不犯蠢,他们绝不会被人发现!

    然后,当他们在遮掩的石洞里藏上一天,轮流潜入夷城附近侦察消息时,吴王夫差便带吴军杀到。

    一如田穰苴所想,眼见夷城沦为空城,吴王夫差好不失望当吴王夫差又不死心地将城内逛了一圈还不止,仍无所获时,他终于发怒了:“出来!快出来!……”

    当时,恰巧是田穰苴巡逻。

    田穰苴理所当然地听到吴王夫差的刺探:“不信?随便罢!待孤离开夷城,必要放一把大火,烧了这里不可,以解孤的心头之恨。”

    “还不露面?很好,等孤明日启程,就是夷城被火烧之日。”

    就算田穰苴不露面,听到吴王夫差的威胁,亦是心惊:此时,田穰苴对吴王夫差的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假如他一直不出现,吴王夫差是不是会放过夷城?

    可惜,田穰苴想得太简单了。

    即便他不露面,吴王夫差亦是决定放火烧城为甚么他非和夷城过不去?!难道是因夷城主要造船,毁了夷城,就是毁了齐国的船业?……

    田穰苴猜他想对了。

    于是,就在吴王夫差真要烧城之前,田穰苴不得不现身。

    而吴王夫差亦和他讨起价来。

    田穰苴方才明白吴王夫差做了两手准备:假如吴王夫差真的把夷城烧为平地,那么齐国的船业就真的遭到重大损失;假如有人阻止,吴王夫差就会借机敲诈对方……

    反正,无论选择哪一方,皆都齐国不利,而吴国总占上风!

    总之,怪齐国的军事实力不敌吴国……

    目光一闪,田穰苴心道:就算吴王夫差诈走了齐国五十艘船舰,他亦要想方设法,让吴王夫差吃一记闷亏,让他占了假便宜,却又反驳不得……

    而田穰苴引开吴军之后,最让夷城人们开心的是:他们可以回家了!

    住在深山,夷城人们委实不适合。

229、

    蒙城?!

    那些流民们来自蒙城么?

    吕邗姜目光一闪,只有一抹念头浮上心头:果然,该来的还会来呢?

    尽管在艾陵之战发动之前,吕邗姜就已将齐国边境的散落居民们全体迁进内地……虽然是大部分齐民们。

    仍有少数齐民们,因眷念故土,并未搬离而一场大战之后,那些齐民们是生是死,就不是吕邗姜所知了。

    如今看来,或许是那些齐民们吗?

    仿佛看出吕邗姜的为难,田穰苴走上前来,握住了吕邗姜的右手,冷声道:“确定是蒙城来的么?蒙城距离临淄有多远,想必你不是不清楚罢?至少要七天的样子,才能抵达目的地……”

    言下之意,蒙城人们要闹,早就闹开了为甚么时机赶得如此之巧,偏在他回来的时候呢?……或许是他田穰苴想多了。

    但是,宁可思忧,亦不能安逸,这使田穰苴不得不多想。

    那名侍女瞠目结舌,傻傻地看着田穰苴,接不上话来。

    见罢,田穰苴嫌弃地斜视那名侍女,替吕邗姜说:“还不带路!”

    “啊?哦……”那名侍女慌张地低下头去,连忙地给吕邗姜和田穰苴带路去了。

    迈开脚下,田穰苴跟随吕邗姜,在一群宫正们的拥簇下,直朝临淄宫的城门走去。

    来到临淄宫的城门,吕邗姜一行人一眼就见一伙穿着破旧的齐人们满脸愤怒,脸红脖子粗,骂骂咧咧,想闯临淄宫,却被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给联手地拦下。

    “尔等刁民,再敢乱闯,别怪吾等不客气了!”十名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挥动兵器,再三地警告那伙齐人们,“退下!这里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

    “女君何在?!女君何在?!”那伙齐人们被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威胁,想闯又不敢闯,想退又不甘心,“女君凭甚么要割蒙城给吴国?!吾等不服!吾等不服!女君快出来!……”

    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冷着一张脸,喝道:“住口!住口!退下!退下!”

    “大伙儿,莫要慌张,他们不敢乱来……!”一位人高马大的齐人双手握成拳头,恨恨地叫嚷,“咱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们做甚?!”

    的确,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只才十名,而那伙齐人们却有近百!

    ……看至此处,吕邗姜面上一急,刚想冲上前去,便被田穰苴给拽住“邗儿,你想做甚么?”

    “割城是邗儿一人决定,他们要怪,邗儿怎能躲避?”吕邗姜皱了皱眉头,“把话说开了,他们自不会再闹……并且,安置他们这些人,邗儿还是能做到的……”

    轻轻地挣脱田穰苴,吕邗姜稳稳地走了过去。

    “本君乃齐国邗姜君,尔等有何要事,要问于本君?”清了清喉咙,吕邗姜扬声地询问吕邗姜不愧是吕邗姜,刚一发问,全场寂静!

    那伙齐人们怔了一怔,似是没想到他们真能见到吕邗姜迟疑片刻,仍是那位人高马大的齐人迟疑道:“你……你是女君?”

    “大胆!”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齐声地发怒,“既要见女君,为何连女君都不识?你们分明是来捣乱的!”

    “绝无此事,绝无此事……”那伙齐人们大惊,纷纷地反驳。

    吕邗姜抬了抬手,示意那伙齐人们冷静下来。

    见罢,那伙齐人们当真平静了不少。

    心知那伙齐人们的想法,吕邗姜仍是认真地问道:“本君乃是齐国邗姜君本人……诸位有甚么紧急之事,需要面见本君?”

    那伙齐人们面面相觑,仿佛一时忘记了此行的目的。

    良久,仍是那位人高马大的齐人开口,质问:“女君,俺们并没恶意,只是痛恨蒙城被割给吴国……蒙城乃是俺们的故乡当初,俺们之所以会离开蒙城,是因为通告说只需离开蒙城一段时日,如今却成了吴国的,您说这是怎么回事?俺们就算想回故土,也没法回去了罢?”

    吕邗姜沉声道:“是的,你们没法回去了。”

    瞪着吕邗姜沉着的模样,那位齐人气不打一处来,怒道:“那么,俺们岂不是无家可归了?女君,您说罢,您说要怎么安置俺们?莫非,您想赶起俺们吗?!”说至此处,那位齐人气得浑身发抖。

    吕邗姜心下一惊,隐约地明白了他们的不满,反问:“把你们迁去外地居住,还要额外交钱不成?”

    “啊?……”那位齐人眨了眨眼,“难道不要?”

    “荒唐!”吕邗姜勃然大怒,“本君既将你们迁往外地,非但不用你们交钱,反而还会送钱你们,以作贴补……是谁说要交钱的?!”

    脸色阴沉,吕邗姜怒不可遏。

    那位齐人张了张嘴,脱口而出道:“是田氏家族要求上供的!”

    “田……”轮到吕邗姜吃了一惊,不敢相信地说。

    “没错!”那位齐人咬牙切齿地叫道,“他说他叫田章,是田氏家族的子弟!假如俺们不交足份量,就把俺们赶出城去!”

    吕邗姜:“……”

    田穰苴,田氏家族的成员之一、吕邗姜的丈夫,就站在吕邗姜的背后,这让吕邗姜又惊又怒,一时茫然不已。

    眼见是本家闹出的麻烦,田穰苴重重地咳了一声,肃然道:“此是田氏家族之错也,田氏家族必会你们一个圆满的交待,还请各位耐心地等待。”

    “等待?!”那位齐人上上下下地打量田穰苴,眼里划过一丝不屑,“你又是何人?竟敢说大话?”为难那位齐人认不出田穰苴,实是田穰苴一身邋遢,堪比他们流民……但若仔细地观察对方,必不难发觉对方与众不同。

    至少,没人敢在一国女君面前肆意地插话。

    田穰苴干巴巴地介绍道:“吾乃田穰苴,田氏家族的成员……”

    抿了抿嘴,田穰苴略显尴尬。

    那伙齐人们却齐齐地瞪大双眼,不思思议地惊呼,叹道:“你是田夫人?”

    “咳”即便被承认为吕邗姜的亲属,田穰苴仍旧郁闷:这个称呼果然太奇怪了……扶了扶额,田穰苴小声道:“请唤苴为大司马或田将军比较好。”

    那伙齐人们听话地改口,便道:“见过田将军。”

    那位人高马大的齐人眼光闪了一闪,轻叹:“大司马?你就是大司马么?……”顿了顿,那位齐人立即把他的同伴们叫至一处,和他们嘀嘀咕咕说了一通,仿佛是在协商。

    良久,那位人高马大的齐人才走来,拱手道:“既是大司马开口,俺们也不敢不给面子……也罢,俺们就耐心地等待几天,还请大司马给俺们讨好说法,俺们也不是不讲理之人!”

    吕邗姜适时地站出,关心地问道:“多谢各位体谅!说实话,把蒙城割给吴国,本君也很心痛……可是,齐国不敌吴国乃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你们且放心,总有一天,蒙城会再次重回齐国的土地,相信这一天并不会太远!”

    最后一句话,吕邗姜说得分外自信。

    那伙齐人们怔怔地望着吕邗姜,似被她所感染,不约而同地喊道:“重回!重回!重回!……有女君这个保证,俺们总算放心啦!”

    “就是~就是~女君会收回蒙城……俺们就别闹了!”

    “话是这样说,但俺们要住哪儿?为了见女君,俺都把家底都完了……这些日子,俺们漂泊在外,混成流民,真不好受哇!”

    ……那伙齐民们先是赞美吕邗姜,后是烦恼自身的住处。

    吕邗姜听了,立即宣布道:“诸位也莫要着急……这样罢!诸位可以迁去临淄城外的一座村落或许那座村落比不上你们原先住的,但总好过露宿街头罢?待到时机成熟,本君再送你们回乡。”

    田穰苴听罢,顿时明白吕邗姜所说的村落,自是指晏村不错,的确是个好去处,暂时能解这伙齐人们的难题。

    “真的吗?”那伙齐人们又笑又跳,“太好了!在哪里呀?”

    “你们且在这里侯着,本君这便给你们找那引路人去。”吕邗姜可不会忘记她还得与众大臣们议事正好,负责晏村的晏慈亦在其中,“只是,这似乎需要耗费一点时辰,你们可愿等本君回来?”

    那伙齐人们听罢,爽快地退让一步,答道:“只要今晚有着落,等上半天也没关系……女君,俺们就在这里等您,行么?”

    “当然可以。”吕邗姜露出一抹笑容,暗地舒了一口气。

    有一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低声道:“女君,这大概不太好罢?让这群人堵在宫城附近,是不是……?”

    “这有甚么?”吕邗姜不以为然说,“他们是因本君的失误才无家可归,如今堵在宫城附近找人说理,又有错了?就让他们留下罢!反正也只是一小会儿……”

    那个临淄宫的城门守卫有口难言:不是错不错的问题罢?让一支流民们随便地堵在宫城出口,岂不是藐视女君?……

    这要传出去,女君威严何在?!

230、

    蒙城?!

    那些流民们来自蒙城么?

    吕邗姜目光一闪,只有一抹念头浮上心头:果然,该来的还会来呢?

    尽管在艾陵之战发动之前,吕邗姜就已将齐国边境的散落居民们全体迁进内地……虽然是大部分齐民们。

    仍有少数齐民们,因眷念故土,并未搬离而一场大战之后,那些齐民们是生是死,就不是吕邗姜所知了。

    如今看来,或许是那些齐民们吗?

    仿佛看出吕邗姜的为难,田穰苴走上前来,握住了吕邗姜的右手,冷声道:“确定是蒙城来的么?蒙城距离临淄有多远,想必你不是不清楚罢?至少要七天的样子,才能抵达目的地……”

    言下之意,蒙城人们要闹,早就闹开了为甚么时机赶得如此之巧,偏在他回来的时候呢?……或许是他田穰苴想多了。

    但是,宁可思忧,亦不能安逸,这使田穰苴不得不多想。

    那名侍女瞠目结舌,傻傻地看着田穰苴,接不上话来。

    见罢,田穰苴嫌弃地斜视那名侍女,替吕邗姜说:“还不带路!”

    “啊?哦……”那名侍女慌张地低下头去,连忙地给吕邗姜和田穰苴带路去了。

    迈开脚下,田穰苴跟随吕邗姜,在一群宫正们的拥簇下,直朝临淄宫的城门走去。

    来到临淄宫的城门,吕邗姜一行人一眼就见一伙穿着破旧的齐人们满脸愤怒,脸红脖子粗,骂骂咧咧,想闯临淄宫,却被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给联手地拦下。

    “尔等刁民,再敢乱闯,别怪吾等不客气了!”十名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挥动兵器,再三地警告那伙齐人们,“退下!这里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

    “女君何在?!女君何在?!”那伙齐人们被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威胁,想闯又不敢闯,想退又不甘心,“女君凭甚么要割蒙城给吴国?!吾等不服!吾等不服!女君快出来!……”

    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冷着一张脸,喝道:“住口!住口!退下!退下!”

    “大伙儿,莫要慌张,他们不敢乱来……!”一位人高马大的齐人双手握成拳头,恨恨地叫嚷,“咱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们做甚?!”

    的确,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只才十名,而那伙齐人们却有近百!

    ……看至此处,吕邗姜面上一急,刚想冲上前去,便被田穰苴给拽住“邗儿,你想做甚么?”

    “割城是邗儿一人决定,他们要怪,邗儿怎能躲避?”吕邗姜皱了皱眉头,“把话说开了,他们自不会再闹……并且,安置他们这些人,邗儿还是能做到的……”

    轻轻地挣脱田穰苴,吕邗姜稳稳地走了过去。

    “本君乃齐国邗姜君,尔等有何要事,要问于本君?”清了清喉咙,吕邗姜扬声地询问吕邗姜不愧是吕邗姜,刚一发问,全场寂静!

    那伙齐人们怔了一怔,似是没想到他们真能见到吕邗姜迟疑片刻,仍是那位人高马大的齐人迟疑道:“你……你是女君?”

    “大胆!”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们齐声地发怒,“既要见女君,为何连女君都不识?你们分明是来捣乱的!”

    “绝无此事,绝无此事……”那伙齐人们大惊,纷纷地反驳。

    吕邗姜抬了抬手,示意那伙齐人们冷静下来。

    见罢,那伙齐人们当真平静了不少。

    心知那伙齐人们的想法,吕邗姜仍是认真地问道:“本君乃是齐国邗姜君本人……诸位有甚么紧急之事,需要面见本君?”

    那伙齐人们面面相觑,仿佛一时忘记了此行的目的。

    良久,仍是那位人高马大的齐人开口,质问:“女君,俺们并没恶意,只是痛恨蒙城被割给吴国……蒙城乃是俺们的故乡当初,俺们之所以会离开蒙城,是因为通告说只需离开蒙城一段时日,如今却成了吴国的,您说这是怎么回事?俺们就算想回故土,也没法回去了罢?”

    吕邗姜沉声道:“是的,你们没法回去了。”

    瞪着吕邗姜沉着的模样,那位齐人气不打一处来,怒道:“那么,俺们岂不是无家可归了?女君,您说罢,您说要怎么安置俺们?莫非,您想赶起俺们吗?!”说至此处,那位齐人气得浑身发抖。

    吕邗姜心下一惊,隐约地明白了他们的不满,反问:“把你们迁去外地居住,还要额外交钱不成?”

    “啊?……”那位齐人眨了眨眼,“难道不要?”

    “荒唐!”吕邗姜勃然大怒,“本君既将你们迁往外地,非但不用你们交钱,反而还会送钱你们,以作贴补……是谁说要交钱的?!”

    脸色阴沉,吕邗姜怒不可遏。

    那位齐人张了张嘴,脱口而出道:“是田氏家族要求上供的!”

    “田……”轮到吕邗姜吃了一惊,不敢相信地说。

    “没错!”那位齐人咬牙切齿地叫道,“他说他叫田章,是田氏家族的子弟!假如俺们不交足份量,就把俺们赶出城去!”

    吕邗姜:“……”

    田穰苴,田氏家族的成员之一、吕邗姜的丈夫,就站在吕邗姜的背后,这让吕邗姜又惊又怒,一时茫然不已。

    眼见是本家闹出的麻烦,田穰苴重重地咳了一声,肃然道:“此是田氏家族之错也,田氏家族必会你们一个圆满的交待,还请各位耐心地等待。”

    “等待?!”那位齐人上上下下地打量田穰苴,眼里划过一丝不屑,“你又是何人?竟敢说大话?”为难那位齐人认不出田穰苴,实是田穰苴一身邋遢,堪比他们流民……但若仔细地观察对方,必不难发觉对方与众不同。

    至少,没人敢在一国女君面前肆意地插话。

    田穰苴干巴巴地介绍道:“吾乃田穰苴,田氏家族的成员……”

    抿了抿嘴,田穰苴略显尴尬。

    那伙齐人们却齐齐地瞪大双眼,不思思议地惊呼,叹道:“你是田夫人?”

    “咳”即便被承认为吕邗姜的亲属,田穰苴仍旧郁闷:这个称呼果然太奇怪了……扶了扶额,田穰苴小声道:“请唤苴为大司马或田将军比较好。”

    那伙齐人们听话地改口,便道:“见过田将军。”

    那位人高马大的齐人眼光闪了一闪,轻叹:“大司马?你就是大司马么?……”顿了顿,那位齐人立即把他的同伴们叫至一处,和他们嘀嘀咕咕说了一通,仿佛是在协商。

    良久,那位人高马大的齐人才走来,拱手道:“既是大司马开口,俺们也不敢不给面子……也罢,俺们就耐心地等待几天,还请大司马给俺们讨好说法,俺们也不是不讲理之人!”

    吕邗姜适时地站出,关心地问道:“多谢各位体谅!说实话,把蒙城割给吴国,本君也很心痛……可是,齐国不敌吴国乃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你们且放心,总有一天,蒙城会再次重回齐国的土地,相信这一天并不会太远!”

    最后一句话,吕邗姜说得分外自信。

    那伙齐人们怔怔地望着吕邗姜,似被她所感染,不约而同地喊道:“重回!重回!重回!……有女君这个保证,俺们总算放心啦!”

    “就是~就是~女君会收回蒙城……俺们就别闹了!”

    “话是这样说,但俺们要住哪儿?为了见女君,俺都把家底都完了……这些日子,俺们漂泊在外,混成流民,真不好受哇!”

    ……那伙齐民们先是赞美吕邗姜,后是烦恼自身的住处。

    吕邗姜听了,立即宣布道:“诸位也莫要着急……这样罢!诸位可以迁去临淄城外的一座村落或许那座村落比不上你们原先住的,但总好过露宿街头罢?待到时机成熟,本君再送你们回乡。”

    田穰苴听罢,顿时明白吕邗姜所说的村落,自是指晏村不错,的确是个好去处,暂时能解这伙齐人们的难题。

    “真的吗?”那伙齐人们又笑又跳,“太好了!在哪里呀?”

    “你们且在这里侯着,本君这便给你们找那引路人去。”吕邗姜可不会忘记她还得与众大臣们议事正好,负责晏村的晏慈亦在其中,“只是,这似乎需要耗费一点时辰,你们可愿等本君回来?”

    那伙齐人们听罢,爽快地退让一步,答道:“只要今晚有着落,等上半天也没关系……女君,俺们就在这里等您,行么?”

    “当然可以。”吕邗姜露出一抹笑容,暗地舒了一口气。

    有一临淄宫的城门守卫低声道:“女君,这大概不太好罢?让这群人堵在宫城附近,是不是……?”

    “这有甚么?”吕邗姜不以为然说,“他们是因本君的失误才无家可归,如今堵在宫城附近找人说理,又有错了?就让他们留下罢!反正也只是一小会儿……”

    那个临淄宫的城门守卫有口难言:不是错不错的问题罢?让一支流民们随便地堵在宫城出口,岂不是藐视女君?……

    这要传出去,女君威严何在?!

231、

    可是,尽管那伙齐人们的做法,有损女君颜面,女君吕邗姜,却丝毫没有任何不愉拂了拂袖,吕邗姜转身,带人离开。

    留下那伙齐人们在临淄宫城门的附近,吕邗姜等人快速地来到临淄宫的议殿,不出意外地瞧见众大臣们已然侯在那里。

    “见过女君。”田乞拄着拐杖,略感意外:平日准时的女君,竟也会迟到?……难道发生了甚么事么?

    “让诗位久等了。”踏进议殿之前,吕邗姜特意冷冷地瞥了一眼田乞:即便知晓田乞本人不会做出那种事来,却仍旧有些迁怒他吕邗姜不得不先摆脸色,也好让田乞有点心理准备!

    不出意外地,田穰苴又朝田乞暗地使个眼色,只差没用口型对他说明原委果不其然,田乞低眉顺眼,就算面上没何表示,吕邗姜和田穰苴却不约而同地了解田乞明白了当前的处境!

    总之,待到正式议事结束后,田乞他就会遇上麻烦了。

    临淄宫,议殿。

    一如往常地,吕邗姜正襟危坐,说了一句“今日有何要事需要上表?”后,众大臣们便照旧地建议

    首先,众大臣们仍是老掉牙地谏言道:“女君,有关运河一事,微臣仍是认为弊大于利邗沟一日在齐,齐国就一日会有威胁……微臣以为,将齐国境内的运河填堵为佳,至少让外国莫要轻易地来犯!”

    依旧也有大臣持反对的意见,呸道:“你说填就填?哪有这般轻松?!真的填了河后,齐国的税收要少了许多……况且,便是填河后,吴国又要咱们开河,那该怎么办?若是不依,怕又免不了一场硬仗!”

    “是啊!再起战事,齐军可要负担不起了……”

    “怕甚么?好歹吴国和齐国是联盟呢?他们再攻齐国,总要找个理由罢?到时他们又用甚么借口?”

    “联盟?哼!自与吴国联盟起的这些年,吴国隔三差五地攻击齐国……要这种盟国有何用处?!女君,微臣请求齐国结束与吴国的联盟!”

    吕邗姜:“……”

    听着众大臣们的抱怨,吕邗姜心头只有一抹念头:唉~又来了……

    即便反感吴国的好战和多次挑剔,但在目前,齐国不如吴国,真要断绝两国友好来往,恐怕齐国承受不了吴国单方面的怒火……但若有了结盟这层关系,好歹是一层遮羞布至少,吴国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攻打齐国!

    ……聊有胜无,齐国倒想公布新的盟国,却碍于新的盟国暂时不便公布身份内心痒痒的,吕邗姜垂下眼帘,愉悦地心道:联盟之事,先且不提,待到时机成熟,绝对会给众人一份大大的惊喜。

    又听众大臣们争辩片刻,直至众大臣们又将运河邗沟的留否搬到台面上来:大部分臣员们都强烈地要求将运河堵住,只有几名臣员们弱弱地反对,却架不住众臣们的一面倒。

    “诸位,请安静下来。”扬了扬声,吕邗姜打断了众大臣们的发言。

    于是,从大臣们勉强地静下心来,齐齐地瞅向吕邗姜。

    吕邗姜则把目光放在某人的身上“苴儿,你有何看法?”眨了眨眼,吕邗姜直接地询问田穰苴。

    就算在众人的面前,吕邗姜也习惯地称呼田穰苴的昵称,没了拘束与羞涩而田穰苴,亦无视了众大臣们欲言又止的眼神,从容地说道:

    “将运河堵住,实为不可取!”

    最后三外字,田穰苴说得分外大声。

    殿内一片寂静。

    田穰苴道:“诸位,为甚么要堵上运河?”虽说运河最初是吴国开凿的,田穰苴吃味非常,但凭心而论,若无运河,反令齐国……

    看这情况,似乎田穰苴是想说服他们众大臣们便道:“仍有运河,吴国会来攻打齐国……吴国想打齐国不是一次、两次了,若再被他们得逞,齐国还有颜面可留?!尔等还想再尝一回艾陵之战么?!”

    提起艾陵之战,众人面色如灰:十万齐军葬身艾陵……再有相同规模的战役发动,齐国百分百地求和

    “可是,堵住河运,就能挡住吴军的脚步么?”田穰苴沉声地反问,“河道被堵,就没其他方式入侵齐国了?……莫要忘记了,运河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想攻齐国,还有许多方法!”

    “还有甚么方法?”一名齐臣脸色通红,忍怒地质问。

    田穰苴想也不想地回答:“陆战、海战!你们真以为运河被堵,就能阻止吴国了?没了河道,吴国还能翻山越岭、借国远行,总会有办法再来攻齐……所以,还请你们不要再把目光放在运河的去留方面了!”

    那名齐臣张了张嘴,驳不出半个字来。

    田穰苴又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也有坏的,均取决于自己的认知运河再被吴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难道咱们就不用运河了?……他们敢用运河攻击齐国,咱们就不能借运河反攻吴国?只是你们没想到而已!”

    这是田穰苴的逆向思维:田穰苴凭借他的军事眼光,早已看清齐国亦能反击吴国,惜叹众人却是死脑筋,只想防守罢了……说到底,是齐国少了一份骨气!环顾众大臣们,田穰苴厉声道:

    “以后,莫要再提运河是不是需要堵住实话告诉你们,根本堵不住!假如堵了,亦会给齐国造成损失……还请你们同意运河邗沟的存在!”

    田穰苴这一番话,终将众大臣们说服了至少目前被说服:他们没人都再反对……满意地点了点头,吕邗姜把脸一沉,言归正传道:

    “运河的存在与否,本君和苴儿是持相同的态度:留下!各位,以后不要再提运河一事了……本君实在不想再听!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目光一转,吕邗姜直盯田乞。

    田乞不动声色,却明白了吕邗姜向他发难了。

    便听吕邗姜道:“有谁认识田章,据说他是田氏家族的子弟……”

    嘴上说着,吕邗姜却目不转睛地盯着田乞,分明是等田乞的开口。

    田乞虽没开口,开口的却是田恒

    田恒拱了拱手,答道:“田章,乃为一支田氏支庶的子弟……年纪四十余岁,性格暴烈,因谋了一份差事,被族长除名。”

    吕邗姜:“……”

    “被除名了?”吕邗姜扬了扬眉,“可有他最近的消息没?”

    田恒道:“不知。”

    吕邗姜却松了一口气,板脸道:“你们可知今早就在刚才,有一伙流民们聚集城外……?”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隐有所知,却不答话。

    于是,吕邗姜自言自语道:“那伙流民们说是被田章赶走的田章正是田氏家族的子弟,本君当时听了,真是气坏了,还想严惩田氏家族呢?……幸好,你们倒把人给除名了,也算勉强逃过一劫。”

    众大臣们听罢,嘴角抽搐:这是想替田氏家族开脱吗?

    田乞和田恒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似愿任由吕邗姜处置。

    吕邗姜道:“本君原想重罚田氏家族,但若重罚,岂不冤枉了你们?……这样罢,你们再派一名子弟前去处理此事,若是办得好,本君便免了你们这次过失;但若办砸了,本君就将你们田氏家族通通罢去职务!”

    也就是说,将田氏家族贬为平民?

    众大臣们眼里闪过一丝惊异:真的假的啊?……这惩罚颇为严重啊?

    却见田乞和田恒相继地行礼,应道:“微臣必不辱命。”

    “嗯。”吕邗姜点了点头,又对晏慈说,“那伙齐人们现今无家可归,你能不能将他们暂时安置在晏村呢?……”

    晏慈拱手道:“荣幸之至。”

    “田氏家族的子弟们也要注意言行!”扭过脸去,吕邗姜慎重地叮嘱田乞和田恒,“虽说没有必要,本君却还是想说:本君的丈夫虽出自田氏家族,但田氏上下若敢因此而耍小心眼者,别怪本君心狠!”

    田乞仍旧稳如泰山,而田恒却略有惊异很快地, 两人又再次保证道:“今后小臣定会规整族内子弟,绝不让他们出格!”

    眼见事情圆满解决,不但吕邗姜相当满意,连田穰苴亦是田穰苴曾经万分唾弃本家,奈何本家仍是他的立命之所……兼之他在族中长大,真要眼睁睁地看着本家衰亡,田穰苴却是不愿意!

    因而,当他瞧见吕邗姜竟然隐晦地替田氏家族开脱,内心又感动又愧疚,又庆幸又喜悦!只是,这种欢快的心情还没持续太久,便被吕邗姜徒手地打破冷不丁地,吕邗姜突然道:

    “公子宝还有下落么?”

    众人:“……”

    鸦雀无声。

    真正的鸦雀无声。

    众人僵住,额头渗汗:惨了……公子宝还流浪外头,他们仍没找到线索,这该怎么办呢?

    环顾众大臣们的神色,吕邗姜掩住失望,淡淡地下令:“找不着,继续找,直至找到为止生要见人,死……”

    想到可怕的后果,吕邗姜浑然发抖。

232、请侯条

    可是,尽管那伙齐人们的做法,有损女君颜面,女君吕邗姜,却丝毫没有任何不愉拂了拂袖,吕邗姜转身,带人离开。

    留下那伙齐人们在临淄宫城门的附近,吕邗姜等人快速地来到临淄宫的议殿,不出意外地瞧见众大臣们已然侯在那里。

    “见过女君。”田乞拄着拐杖,略感意外:平日准时的女君,竟也会迟到?……难道发生了甚么事么?

    “让诗位久等了。”踏进议殿之前,吕邗姜特意冷冷地瞥了一眼田乞:即便知晓田乞本人不会做出那种事来,却仍旧有些迁怒他吕邗姜不得不先摆脸色,也好让田乞有点心理准备!

    不出意外地,田穰苴又朝田乞暗地使个眼色,只差没用口型对他说明原委果不其然,田乞低眉顺眼,就算面上没何表示,吕邗姜和田穰苴却不约而同地了解田乞明白了当前的处境!

    总之,待到正式议事结束后,田乞他就会遇上麻烦了。

    临淄宫,议殿。

    一如往常地,吕邗姜正襟危坐,说了一句“今日有何要事需要上表?”后,众大臣们便照旧地建议

    首先,众大臣们仍是老掉牙地谏言道:“女君,有关运河一事,微臣仍是认为弊大于利邗沟一日在齐,齐国就一日会有威胁……微臣以为,将齐国境内的运河填堵为佳,至少让外国莫要轻易地来犯!”

    依旧也有大臣持反对的意见,呸道:“你说填就填?哪有这般轻松?!真的填了河后,齐国的税收要少了许多……况且,便是填河后,吴国又要咱们开河,那该怎么办?若是不依,怕又免不了一场硬仗!”

    “是啊!再起战事,齐军可要负担不起了……”

    “怕甚么?好歹吴国和齐国是联盟呢?他们再攻齐国,总要找个理由罢?到时他们又用甚么借口?”

    “联盟?哼!自与吴国联盟起的这些年,吴国隔三差五地攻击齐国……要这种盟国有何用处?!女君,微臣请求齐国结束与吴国的联盟!”

    吕邗姜:“……”

    听着众大臣们的抱怨,吕邗姜心头只有一抹念头:唉~又来了……

    即便反感吴国的好战和多次挑剔,但在目前,齐国不如吴国,真要断绝两国友好来往,恐怕齐国承受不了吴国单方面的怒火……但若有了结盟这层关系,好歹是一层遮羞布至少,吴国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攻打齐国!

    ……聊有胜无,齐国倒想公布新的盟国,却碍于新的盟国暂时不便公布身份内心痒痒的,吕邗姜垂下眼帘,愉悦地心道:联盟之事,先且不提,待到时机成熟,绝对会给众人一份大大的惊喜。

    又听众大臣们争辩片刻,直至众大臣们又将运河邗沟的留否搬到台面上来:大部分臣员们都强烈地要求将运河堵住,只有几名臣员们弱弱地反对,却架不住众臣们的一面倒。

    “诸位,请安静下来。”扬了扬声,吕邗姜打断了众大臣们的发言。

    于是,从大臣们勉强地静下心来,齐齐地瞅向吕邗姜。

    吕邗姜则把目光放在某人的身上“苴儿,你有何看法?”眨了眨眼,吕邗姜直接地询问田穰苴。

    就算在众人的面前,吕邗姜也习惯地称呼田穰苴的昵称,没了拘束与羞涩而田穰苴,亦无视了众大臣们欲言又止的眼神,从容地说道:

    “将运河堵住,实为不可取!”

    最后三外字,田穰苴说得分外大声。

    殿内一片寂静。

    田穰苴道:“诸位,为甚么要堵上运河?”虽说运河最初是吴国开凿的,田穰苴吃味非常,但凭心而论,若无运河,反令齐国……

    看这情况,似乎田穰苴是想说服他们众大臣们便道:“仍有运河,吴国会来攻打齐国……吴国想打齐国不是一次、两次了,若再被他们得逞,齐国还有颜面可留?!尔等还想再尝一回艾陵之战么?!”

    提起艾陵之战,众人面色如灰:十万齐军葬身艾陵……再有相同规模的战役发动,齐国百分百地求和

    “可是,堵住河运,就能挡住吴军的脚步么?”田穰苴沉声地反问,“河道被堵,就没其他方式入侵齐国了?……莫要忘记了,运河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想攻齐国,还有许多方法!”

    “还有甚么方法?”一名齐臣脸色通红,忍怒地质问。

    田穰苴想也不想地回答:“陆战、海战!你们真以为运河被堵,就能阻止吴国了?没了河道,吴国还能翻山越岭、借国远行,总会有办法再来攻齐……所以,还请你们不要再把目光放在运河的去留方面了!”

    那名齐臣张了张嘴,驳不出半个字来。

    田穰苴又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也有坏的,均取决于自己的认知运河再被吴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难道咱们就不用运河了?……他们敢用运河攻击齐国,咱们就不能借运河反攻吴国?只是你们没想到而已!”

    这是田穰苴的逆向思维:田穰苴凭借他的军事眼光,早已看清齐国亦能反击吴国,惜叹众人却是死脑筋,只想防守罢了……说到底,是齐国少了一份骨气!环顾众大臣们,田穰苴厉声道:

    “以后,莫要再提运河是不是需要堵住实话告诉你们,根本堵不住!假如堵了,亦会给齐国造成损失……还请你们同意运河邗沟的存在!”

    田穰苴这一番话,终将众大臣们说服了至少目前被说服:他们没人都再反对……满意地点了点头,吕邗姜把脸一沉,言归正传道:

    “运河的存在与否,本君和苴儿是持相同的态度:留下!各位,以后不要再提运河一事了……本君实在不想再听!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目光一转,吕邗姜直盯田乞。

    田乞不动声色,却明白了吕邗姜向他发难了。

    便听吕邗姜道:“有谁认识田章,据说他是田氏家族的子弟……”

    嘴上说着,吕邗姜却目不转睛地盯着田乞,分明是等田乞的开口。

    田乞虽没开口,开口的却是田恒

    田恒拱了拱手,答道:“田章,乃为一支田氏支庶的子弟……年纪四十余岁,性格暴烈,因谋了一份差事,被族长除名。”

    吕邗姜:“……”

    “被除名了?”吕邗姜扬了扬眉,“可有他最近的消息没?”

    田恒道:“不知。”

    吕邗姜却松了一口气,板脸道:“你们可知今早就在刚才,有一伙流民们聚集城外……?”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隐有所知,却不答话。

    于是,吕邗姜自言自语道:“那伙流民们说是被田章赶走的田章正是田氏家族的子弟,本君当时听了,真是气坏了,还想严惩田氏家族呢?……幸好,你们倒把人给除名了,也算勉强逃过一劫。”

    众大臣们听罢,嘴角抽搐:这是想替田氏家族开脱吗?

    田乞和田恒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似愿任由吕邗姜处置。

    吕邗姜道:“本君原想重罚田氏家族,但若重罚,岂不冤枉了你们?……这样罢,你们再派一名子弟前去处理此事,若是办得好,本君便免了你们这次过失;但若办砸了,本君就将你们田氏家族通通罢去职务!”

    也就是说,将田氏家族贬为平民?

    众大臣们眼里闪过一丝惊异:真的假的啊?……这惩罚颇为严重啊?

    却见田乞和田恒相继地行礼,应道:“微臣必不辱命。”

    “嗯。”吕邗姜点了点头,又对晏慈说,“那伙齐人们现今无家可归,你能不能将他们暂时安置在晏村呢?……”

    晏慈拱手道:“荣幸之至。”

    “田氏家族的子弟们也要注意言行!”扭过脸去,吕邗姜慎重地叮嘱田乞和田恒,“虽说没有必要,本君却还是想说:本君的丈夫虽出自田氏家族,但田氏上下若敢因此而耍小心眼者,别怪本君心狠!”

    田乞仍旧稳如泰山,而田恒却略有惊异很快地, 两人又再次保证道:“今后小臣定会规整族内子弟,绝不让他们出格!”

    眼见事情圆满解决,不但吕邗姜相当满意,连田穰苴亦是田穰苴曾经万分唾弃本家,奈何本家仍是他的立命之所……兼之他在族中长大,真要眼睁睁地看着本家衰亡,田穰苴却是不愿意!

    因而,当他瞧见吕邗姜竟然隐晦地替田氏家族开脱,内心又感动又愧疚,又庆幸又喜悦!只是,这种欢快的心情还没持续太久,便被吕邗姜徒手地打破冷不丁地,吕邗姜突然道:

    “公子宝还有下落么?”

    众人:“……”

    鸦雀无声。

    真正的鸦雀无声。

    众人僵住,额头渗汗:惨了……公子宝还流浪外头,他们仍没找到线索,这该怎么办呢?

    环顾众大臣们的神色,吕邗姜掩住失望,淡淡地下令:“找不着,继续找,直至找到为止生要见人,死……”

    想到可怕的后果,吕邗姜浑然发抖。

233、

    可是,尽管那伙齐人们的做法,有损女君颜面,女君吕邗姜,却丝毫没有任何不愉拂了拂袖,吕邗姜转身,带人离开。

    留下那伙齐人们在临淄宫城门的附近,吕邗姜等人快速地来到临淄宫的议殿,不出意外地瞧见众大臣们已然侯在那里。

    “见过女君。”田乞拄着拐杖,略感意外:平日准时的女君,竟也会迟到?……难道发生了甚么事么?

    “让诗位久等了。”踏进议殿之前,吕邗姜特意冷冷地瞥了一眼田乞:即便知晓田乞本人不会做出那种事来,却仍旧有些迁怒他吕邗姜不得不先摆脸色,也好让田乞有点心理准备!

    不出意外地,田穰苴又朝田乞暗地使个眼色,只差没用口型对他说明原委果不其然,田乞低眉顺眼,就算面上没何表示,吕邗姜和田穰苴却不约而同地了解田乞明白了当前的处境!

    总之,待到正式议事结束后,田乞他就会遇上麻烦了。

    临淄宫,议殿。

    一如往常地,吕邗姜正襟危坐,说了一句“今日有何要事需要上表?”后,众大臣们便照旧地建议

    首先,众大臣们仍是老掉牙地谏言道:“女君,有关运河一事,微臣仍是认为弊大于利邗沟一日在齐,齐国就一日会有威胁……微臣以为,将齐国境内的运河填堵为佳,至少让外国莫要轻易地来犯!”

    依旧也有大臣持反对的意见,呸道:“你说填就填?哪有这般轻松?!真的填了河后,齐国的税收要少了许多……况且,便是填河后,吴国又要咱们开河,那该怎么办?若是不依,怕又免不了一场硬仗!”

    “是啊!再起战事,齐军可要负担不起了……”

    “怕甚么?好歹吴国和齐国是联盟呢?他们再攻齐国,总要找个理由罢?到时他们又用甚么借口?”

    “联盟?哼!自与吴国联盟起的这些年,吴国隔三差五地攻击齐国……要这种盟国有何用处?!女君,微臣请求齐国结束与吴国的联盟!”

    吕邗姜:“……”

    听着众大臣们的抱怨,吕邗姜心头只有一抹念头:唉~又来了……

    即便反感吴国的好战和多次挑剔,但在目前,齐国不如吴国,真要断绝两国友好来往,恐怕齐国承受不了吴国单方面的怒火……但若有了结盟这层关系,好歹是一层遮羞布至少,吴国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攻打齐国!

    ……聊有胜无,齐国倒想公布新的盟国,却碍于新的盟国暂时不便公布身份内心痒痒的,吕邗姜垂下眼帘,愉悦地心道:联盟之事,先且不提,待到时机成熟,绝对会给众人一份大大的惊喜。

    又听众大臣们争辩片刻,直至众大臣们又将运河邗沟的留否搬到台面上来:大部分臣员们都强烈地要求将运河堵住,只有几名臣员们弱弱地反对,却架不住众臣们的一面倒。

    “诸位,请安静下来。”扬了扬声,吕邗姜打断了众大臣们的发言。

    于是,从大臣们勉强地静下心来,齐齐地瞅向吕邗姜。

    吕邗姜则把目光放在某人的身上“苴儿,你有何看法?”眨了眨眼,吕邗姜直接地询问田穰苴。

    就算在众人的面前,吕邗姜也习惯地称呼田穰苴的昵称,没了拘束与羞涩而田穰苴,亦无视了众大臣们欲言又止的眼神,从容地说道:

    “将运河堵住,实为不可取!”

    最后三外字,田穰苴说得分外大声。

    殿内一片寂静。

    田穰苴道:“诸位,为甚么要堵上运河?”虽说运河最初是吴国开凿的,田穰苴吃味非常,但凭心而论,若无运河,反令齐国……

    看这情况,似乎田穰苴是想说服他们众大臣们便道:“仍有运河,吴国会来攻打齐国……吴国想打齐国不是一次、两次了,若再被他们得逞,齐国还有颜面可留?!尔等还想再尝一回艾陵之战么?!”

    提起艾陵之战,众人面色如灰:十万齐军葬身艾陵……再有相同规模的战役发动,齐国百分百地求和

    “可是,堵住河运,就能挡住吴军的脚步么?”田穰苴沉声地反问,“河道被堵,就没其他方式入侵齐国了?……莫要忘记了,运河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想攻齐国,还有许多方法!”

    “还有甚么方法?”一名齐臣脸色通红,忍怒地质问。

    田穰苴想也不想地回答:“陆战、海战!你们真以为运河被堵,就能阻止吴国了?没了河道,吴国还能翻山越岭、借国远行,总会有办法再来攻齐……所以,还请你们不要再把目光放在运河的去留方面了!”

    那名齐臣张了张嘴,驳不出半个字来。

    田穰苴又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也有坏的,均取决于自己的认知运河再被吴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难道咱们就不用运河了?……他们敢用运河攻击齐国,咱们就不能借运河反攻吴国?只是你们没想到而已!”

    这是田穰苴的逆向思维:田穰苴凭借他的军事眼光,早已看清齐国亦能反击吴国,惜叹众人却是死脑筋,只想防守罢了……说到底,是齐国少了一份骨气!环顾众大臣们,田穰苴厉声道:

    “以后,莫要再提运河是不是需要堵住实话告诉你们,根本堵不住!假如堵了,亦会给齐国造成损失……还请你们同意运河邗沟的存在!”

    田穰苴这一番话,终将众大臣们说服了至少目前被说服:他们没人都再反对……满意地点了点头,吕邗姜把脸一沉,言归正传道:

    “运河的存在与否,本君和苴儿是持相同的态度:留下!各位,以后不要再提运河一事了……本君实在不想再听!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目光一转,吕邗姜直盯田乞。

    田乞不动声色,却明白了吕邗姜向他发难了。

    便听吕邗姜道:“有谁认识田章,据说他是田氏家族的子弟……”

    嘴上说着,吕邗姜却目不转睛地盯着田乞,分明是等田乞的开口。

    田乞虽没开口,开口的却是田恒

    田恒拱了拱手,答道:“田章,乃为一支田氏支庶的子弟……年纪四十余岁,性格暴烈,因谋了一份差事,被族长除名。”

    吕邗姜:“……”

    “被除名了?”吕邗姜扬了扬眉,“可有他最近的消息没?”

    田恒道:“不知。”

    吕邗姜却松了一口气,板脸道:“你们可知今早就在刚才,有一伙流民们聚集城外……?”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隐有所知,却不答话。

    于是,吕邗姜自言自语道:“那伙流民们说是被田章赶走的田章正是田氏家族的子弟,本君当时听了,真是气坏了,还想严惩田氏家族呢?……幸好,你们倒把人给除名了,也算勉强逃过一劫。”

    众大臣们听罢,嘴角抽搐:这是想替田氏家族开脱吗?

    田乞和田恒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似愿任由吕邗姜处置。

    吕邗姜道:“本君原想重罚田氏家族,但若重罚,岂不冤枉了你们?……这样罢,你们再派一名子弟前去处理此事,若是办得好,本君便免了你们这次过失;但若办砸了,本君就将你们田氏家族通通罢去职务!”

    也就是说,将田氏家族贬为平民?

    众大臣们眼里闪过一丝惊异:真的假的啊?……这惩罚颇为严重啊?

    却见田乞和田恒相继地行礼,应道:“微臣必不辱命。”

    “嗯。”吕邗姜点了点头,又对晏慈说,“那伙齐人们现今无家可归,你能不能将他们暂时安置在晏村呢?……”

    晏慈拱手道:“荣幸之至。”

    “田氏家族的子弟们也要注意言行!”扭过脸去,吕邗姜慎重地叮嘱田乞和田恒,“虽说没有必要,本君却还是想说:本君的丈夫虽出自田氏家族,但田氏上下若敢因此而耍小心眼者,别怪本君心狠!”

    田乞仍旧稳如泰山,而田恒却略有惊异很快地, 两人又再次保证道:“今后小臣定会规整族内子弟,绝不让他们出格!”

    眼见事情圆满解决,不但吕邗姜相当满意,连田穰苴亦是田穰苴曾经万分唾弃本家,奈何本家仍是他的立命之所……兼之他在族中长大,真要眼睁睁地看着本家衰亡,田穰苴却是不愿意!

    因而,当他瞧见吕邗姜竟然隐晦地替田氏家族开脱,内心又感动又愧疚,又庆幸又喜悦!只是,这种欢快的心情还没持续太久,便被吕邗姜徒手地打破冷不丁地,吕邗姜突然道:

    “公子宝还有下落么?”

    众人:“……”

    鸦雀无声。

    真正的鸦雀无声。

    众人僵住,额头渗汗:惨了……公子宝还流浪外头,他们仍没找到线索,这该怎么办呢?

    环顾众大臣们的神色,吕邗姜掩住失望,淡淡地下令:“找不着,继续找,直至找到为止生要见人,死……”

    想到可怕的后果,吕邗姜浑然发抖。

234、

    可是,尽管那伙齐人们的做法,有损女君颜面,女君吕邗姜,却丝毫没有任何不愉拂了拂袖,吕邗姜转身,带人离开。

    留下那伙齐人们在临淄宫城门的附近,吕邗姜等人快速地来到临淄宫的议殿,不出意外地瞧见众大臣们已然侯在那里。

    “见过女君。”田乞拄着拐杖,略感意外:平日准时的女君,竟也会迟到?……难道发生了甚么事么?

    “让诗位久等了。”踏进议殿之前,吕邗姜特意冷冷地瞥了一眼田乞:即便知晓田乞本人不会做出那种事来,却仍旧有些迁怒他吕邗姜不得不先摆脸色,也好让田乞有点心理准备!

    不出意外地,田穰苴又朝田乞暗地使个眼色,只差没用口型对他说明原委果不其然,田乞低眉顺眼,就算面上没何表示,吕邗姜和田穰苴却不约而同地了解田乞明白了当前的处境!

    总之,待到正式议事结束后,田乞他就会遇上麻烦了。

    临淄宫,议殿。

    一如往常地,吕邗姜正襟危坐,说了一句“今日有何要事需要上表?”后,众大臣们便照旧地建议

    首先,众大臣们仍是老掉牙地谏言道:“女君,有关运河一事,微臣仍是认为弊大于利邗沟一日在齐,齐国就一日会有威胁……微臣以为,将齐国境内的运河填堵为佳,至少让外国莫要轻易地来犯!”

    依旧也有大臣持反对的意见,呸道:“你说填就填?哪有这般轻松?!真的填了河后,齐国的税收要少了许多……况且,便是填河后,吴国又要咱们开河,那该怎么办?若是不依,怕又免不了一场硬仗!”

    “是啊!再起战事,齐军可要负担不起了……”

    “怕甚么?好歹吴国和齐国是联盟呢?他们再攻齐国,总要找个理由罢?到时他们又用甚么借口?”

    “联盟?哼!自与吴国联盟起的这些年,吴国隔三差五地攻击齐国……要这种盟国有何用处?!女君,微臣请求齐国结束与吴国的联盟!”

    吕邗姜:“……”

    听着众大臣们的抱怨,吕邗姜心头只有一抹念头:唉~又来了……

    即便反感吴国的好战和多次挑剔,但在目前,齐国不如吴国,真要断绝两国友好来往,恐怕齐国承受不了吴国单方面的怒火……但若有了结盟这层关系,好歹是一层遮羞布至少,吴国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攻打齐国!

    ……聊有胜无,齐国倒想公布新的盟国,却碍于新的盟国暂时不便公布身份内心痒痒的,吕邗姜垂下眼帘,愉悦地心道:联盟之事,先且不提,待到时机成熟,绝对会给众人一份大大的惊喜。

    又听众大臣们争辩片刻,直至众大臣们又将运河邗沟的留否搬到台面上来:大部分臣员们都强烈地要求将运河堵住,只有几名臣员们弱弱地反对,却架不住众臣们的一面倒。

    “诸位,请安静下来。”扬了扬声,吕邗姜打断了众大臣们的发言。

    于是,从大臣们勉强地静下心来,齐齐地瞅向吕邗姜。

    吕邗姜则把目光放在某人的身上“苴儿,你有何看法?”眨了眨眼,吕邗姜直接地询问田穰苴。

    就算在众人的面前,吕邗姜也习惯地称呼田穰苴的昵称,没了拘束与羞涩而田穰苴,亦无视了众大臣们欲言又止的眼神,从容地说道:

    “将运河堵住,实为不可取!”

    最后三外字,田穰苴说得分外大声。

    殿内一片寂静。

    田穰苴道:“诸位,为甚么要堵上运河?”虽说运河最初是吴国开凿的,田穰苴吃味非常,但凭心而论,若无运河,反令齐国……

    看这情况,似乎田穰苴是想说服他们众大臣们便道:“仍有运河,吴国会来攻打齐国……吴国想打齐国不是一次、两次了,若再被他们得逞,齐国还有颜面可留?!尔等还想再尝一回艾陵之战么?!”

    提起艾陵之战,众人面色如灰:十万齐军葬身艾陵……再有相同规模的战役发动,齐国百分百地求和

    “可是,堵住河运,就能挡住吴军的脚步么?”田穰苴沉声地反问,“河道被堵,就没其他方式入侵齐国了?……莫要忘记了,运河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想攻齐国,还有许多方法!”

    “还有甚么方法?”一名齐臣脸色通红,忍怒地质问。

    田穰苴想也不想地回答:“陆战、海战!你们真以为运河被堵,就能阻止吴国了?没了河道,吴国还能翻山越岭、借国远行,总会有办法再来攻齐……所以,还请你们不要再把目光放在运河的去留方面了!”

    那名齐臣张了张嘴,驳不出半个字来。

    田穰苴又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也有坏的,均取决于自己的认知运河再被吴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难道咱们就不用运河了?……他们敢用运河攻击齐国,咱们就不能借运河反攻吴国?只是你们没想到而已!”

    这是田穰苴的逆向思维:田穰苴凭借他的军事眼光,早已看清齐国亦能反击吴国,惜叹众人却是死脑筋,只想防守罢了……说到底,是齐国少了一份骨气!环顾众大臣们,田穰苴厉声道:

    “以后,莫要再提运河是不是需要堵住实话告诉你们,根本堵不住!假如堵了,亦会给齐国造成损失……还请你们同意运河邗沟的存在!”

    田穰苴这一番话,终将众大臣们说服了至少目前被说服:他们没人都再反对……满意地点了点头,吕邗姜把脸一沉,言归正传道:

    “运河的存在与否,本君和苴儿是持相同的态度:留下!各位,以后不要再提运河一事了……本君实在不想再听!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目光一转,吕邗姜直盯田乞。

    田乞不动声色,却明白了吕邗姜向他发难了。

    便听吕邗姜道:“有谁认识田章,据说他是田氏家族的子弟……”

    嘴上说着,吕邗姜却目不转睛地盯着田乞,分明是等田乞的开口。

    田乞虽没开口,开口的却是田恒

    田恒拱了拱手,答道:“田章,乃为一支田氏支庶的子弟……年纪四十余岁,性格暴烈,因谋了一份差事,被族长除名。”

    吕邗姜:“……”

    “被除名了?”吕邗姜扬了扬眉,“可有他最近的消息没?”

    田恒道:“不知。”

    吕邗姜却松了一口气,板脸道:“你们可知今早就在刚才,有一伙流民们聚集城外……?”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隐有所知,却不答话。

    于是,吕邗姜自言自语道:“那伙流民们说是被田章赶走的田章正是田氏家族的子弟,本君当时听了,真是气坏了,还想严惩田氏家族呢?……幸好,你们倒把人给除名了,也算勉强逃过一劫。”

    众大臣们听罢,嘴角抽搐:这是想替田氏家族开脱吗?

    田乞和田恒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似愿任由吕邗姜处置。

    吕邗姜道:“本君原想重罚田氏家族,但若重罚,岂不冤枉了你们?……这样罢,你们再派一名子弟前去处理此事,若是办得好,本君便免了你们这次过失;但若办砸了,本君就将你们田氏家族通通罢去职务!”

    也就是说,将田氏家族贬为平民?

    众大臣们眼里闪过一丝惊异:真的假的啊?……这惩罚颇为严重啊?

    却见田乞和田恒相继地行礼,应道:“微臣必不辱命。”

    “嗯。”吕邗姜点了点头,又对晏慈说,“那伙齐人们现今无家可归,你能不能将他们暂时安置在晏村呢?……”

    晏慈拱手道:“荣幸之至。”

    “田氏家族的子弟们也要注意言行!”扭过脸去,吕邗姜慎重地叮嘱田乞和田恒,“虽说没有必要,本君却还是想说:本君的丈夫虽出自田氏家族,但田氏上下若敢因此而耍小心眼者,别怪本君心狠!”

    田乞仍旧稳如泰山,而田恒却略有惊异很快地, 两人又再次保证道:“今后小臣定会规整族内子弟,绝不让他们出格!”

    眼见事情圆满解决,不但吕邗姜相当满意,连田穰苴亦是田穰苴曾经万分唾弃本家,奈何本家仍是他的立命之所……兼之他在族中长大,真要眼睁睁地看着本家衰亡,田穰苴却是不愿意!

    因而,当他瞧见吕邗姜竟然隐晦地替田氏家族开脱,内心又感动又愧疚,又庆幸又喜悦!只是,这种欢快的心情还没持续太久,便被吕邗姜徒手地打破冷不丁地,吕邗姜突然道:

    “公子宝还有下落么?”

    众人:“……”

    鸦雀无声。

    真正的鸦雀无声。

    众人僵住,额头渗汗:惨了……公子宝还流浪外头,他们仍没找到线索,这该怎么办呢?

    环顾众大臣们的神色,吕邗姜掩住失望,淡淡地下令:“找不着,继续找,直至找到为止生要见人,死……”

    想到可怕的后果,吕邗姜浑然发抖。

235、

    可是,尽管那伙齐人们的做法,有损女君颜面,女君吕邗姜,却丝毫没有任何不愉拂了拂袖,吕邗姜转身,带人离开。

    留下那伙齐人们在临淄宫城门的附近,吕邗姜等人快速地来到临淄宫的议殿,不出意外地瞧见众大臣们已然侯在那里。

    “见过女君。”田乞拄着拐杖,略感意外:平日准时的女君,竟也会迟到?……难道发生了甚么事么?

    “让诗位久等了。”踏进议殿之前,吕邗姜特意冷冷地瞥了一眼田乞:即便知晓田乞本人不会做出那种事来,却仍旧有些迁怒他吕邗姜不得不先摆脸色,也好让田乞有点心理准备!

    不出意外地,田穰苴又朝田乞暗地使个眼色,只差没用口型对他说明原委果不其然,田乞低眉顺眼,就算面上没何表示,吕邗姜和田穰苴却不约而同地了解田乞明白了当前的处境!

    总之,待到正式议事结束后,田乞他就会遇上麻烦了。

    临淄宫,议殿。

    一如往常地,吕邗姜正襟危坐,说了一句“今日有何要事需要上表?”后,众大臣们便照旧地建议

    首先,众大臣们仍是老掉牙地谏言道:“女君,有关运河一事,微臣仍是认为弊大于利邗沟一日在齐,齐国就一日会有威胁……微臣以为,将齐国境内的运河填堵为佳,至少让外国莫要轻易地来犯!”

    依旧也有大臣持反对的意见,呸道:“你说填就填?哪有这般轻松?!真的填了河后,齐国的税收要少了许多……况且,便是填河后,吴国又要咱们开河,那该怎么办?若是不依,怕又免不了一场硬仗!”

    “是啊!再起战事,齐军可要负担不起了……”

    “怕甚么?好歹吴国和齐国是联盟呢?他们再攻齐国,总要找个理由罢?到时他们又用甚么借口?”

    “联盟?哼!自与吴国联盟起的这些年,吴国隔三差五地攻击齐国……要这种盟国有何用处?!女君,微臣请求齐国结束与吴国的联盟!”

    吕邗姜:“……”

    听着众大臣们的抱怨,吕邗姜心头只有一抹念头:唉~又来了……

    即便反感吴国的好战和多次挑剔,但在目前,齐国不如吴国,真要断绝两国友好来往,恐怕齐国承受不了吴国单方面的怒火……但若有了结盟这层关系,好歹是一层遮羞布至少,吴国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攻打齐国!

    ……聊有胜无,齐国倒想公布新的盟国,却碍于新的盟国暂时不便公布身份内心痒痒的,吕邗姜垂下眼帘,愉悦地心道:联盟之事,先且不提,待到时机成熟,绝对会给众人一份大大的惊喜。

    又听众大臣们争辩片刻,直至众大臣们又将运河邗沟的留否搬到台面上来:大部分臣员们都强烈地要求将运河堵住,只有几名臣员们弱弱地反对,却架不住众臣们的一面倒。

    “诸位,请安静下来。”扬了扬声,吕邗姜打断了众大臣们的发言。

    于是,从大臣们勉强地静下心来,齐齐地瞅向吕邗姜。

    吕邗姜则把目光放在某人的身上“苴儿,你有何看法?”眨了眨眼,吕邗姜直接地询问田穰苴。

    就算在众人的面前,吕邗姜也习惯地称呼田穰苴的昵称,没了拘束与羞涩而田穰苴,亦无视了众大臣们欲言又止的眼神,从容地说道:

    “将运河堵住,实为不可取!”

    最后三外字,田穰苴说得分外大声。

    殿内一片寂静。

    田穰苴道:“诸位,为甚么要堵上运河?”虽说运河最初是吴国开凿的,田穰苴吃味非常,但凭心而论,若无运河,反令齐国……

    看这情况,似乎田穰苴是想说服他们众大臣们便道:“仍有运河,吴国会来攻打齐国……吴国想打齐国不是一次、两次了,若再被他们得逞,齐国还有颜面可留?!尔等还想再尝一回艾陵之战么?!”

    提起艾陵之战,众人面色如灰:十万齐军葬身艾陵……再有相同规模的战役发动,齐国百分百地求和

    “可是,堵住河运,就能挡住吴军的脚步么?”田穰苴沉声地反问,“河道被堵,就没其他方式入侵齐国了?……莫要忘记了,运河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想攻齐国,还有许多方法!”

    “还有甚么方法?”一名齐臣脸色通红,忍怒地质问。

    田穰苴想也不想地回答:“陆战、海战!你们真以为运河被堵,就能阻止吴国了?没了河道,吴国还能翻山越岭、借国远行,总会有办法再来攻齐……所以,还请你们不要再把目光放在运河的去留方面了!”

    那名齐臣张了张嘴,驳不出半个字来。

    田穰苴又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也有坏的,均取决于自己的认知运河再被吴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难道咱们就不用运河了?……他们敢用运河攻击齐国,咱们就不能借运河反攻吴国?只是你们没想到而已!”

    这是田穰苴的逆向思维:田穰苴凭借他的军事眼光,早已看清齐国亦能反击吴国,惜叹众人却是死脑筋,只想防守罢了……说到底,是齐国少了一份骨气!环顾众大臣们,田穰苴厉声道:

    “以后,莫要再提运河是不是需要堵住实话告诉你们,根本堵不住!假如堵了,亦会给齐国造成损失……还请你们同意运河邗沟的存在!”

    田穰苴这一番话,终将众大臣们说服了至少目前被说服:他们没人都再反对……满意地点了点头,吕邗姜把脸一沉,言归正传道:

    “运河的存在与否,本君和苴儿是持相同的态度:留下!各位,以后不要再提运河一事了……本君实在不想再听!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目光一转,吕邗姜直盯田乞。

    田乞不动声色,却明白了吕邗姜向他发难了。

    便听吕邗姜道:“有谁认识田章,据说他是田氏家族的子弟……”

    嘴上说着,吕邗姜却目不转睛地盯着田乞,分明是等田乞的开口。

    田乞虽没开口,开口的却是田恒

    田恒拱了拱手,答道:“田章,乃为一支田氏支庶的子弟……年纪四十余岁,性格暴烈,因谋了一份差事,被族长除名。”

    吕邗姜:“……”

    “被除名了?”吕邗姜扬了扬眉,“可有他最近的消息没?”

    田恒道:“不知。”

    吕邗姜却松了一口气,板脸道:“你们可知今早就在刚才,有一伙流民们聚集城外……?”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隐有所知,却不答话。

    于是,吕邗姜自言自语道:“那伙流民们说是被田章赶走的田章正是田氏家族的子弟,本君当时听了,真是气坏了,还想严惩田氏家族呢?……幸好,你们倒把人给除名了,也算勉强逃过一劫。”

    众大臣们听罢,嘴角抽搐:这是想替田氏家族开脱吗?

    田乞和田恒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似愿任由吕邗姜处置。

    吕邗姜道:“本君原想重罚田氏家族,但若重罚,岂不冤枉了你们?……这样罢,你们再派一名子弟前去处理此事,若是办得好,本君便免了你们这次过失;但若办砸了,本君就将你们田氏家族通通罢去职务!”

    也就是说,将田氏家族贬为平民?

    众大臣们眼里闪过一丝惊异:真的假的啊?……这惩罚颇为严重啊?

    却见田乞和田恒相继地行礼,应道:“微臣必不辱命。”

    “嗯。”吕邗姜点了点头,又对晏慈说,“那伙齐人们现今无家可归,你能不能将他们暂时安置在晏村呢?……”

    晏慈拱手道:“荣幸之至。”

    “田氏家族的子弟们也要注意言行!”扭过脸去,吕邗姜慎重地叮嘱田乞和田恒,“虽说没有必要,本君却还是想说:本君的丈夫虽出自田氏家族,但田氏上下若敢因此而耍小心眼者,别怪本君心狠!”

    田乞仍旧稳如泰山,而田恒却略有惊异很快地, 两人又再次保证道:“今后小臣定会规整族内子弟,绝不让他们出格!”

    眼见事情圆满解决,不但吕邗姜相当满意,连田穰苴亦是田穰苴曾经万分唾弃本家,奈何本家仍是他的立命之所……兼之他在族中长大,真要眼睁睁地看着本家衰亡,田穰苴却是不愿意!

    因而,当他瞧见吕邗姜竟然隐晦地替田氏家族开脱,内心又感动又愧疚,又庆幸又喜悦!只是,这种欢快的心情还没持续太久,便被吕邗姜徒手地打破冷不丁地,吕邗姜突然道:

    “公子宝还有下落么?”

    众人:“……”

    鸦雀无声。

    真正的鸦雀无声。

    众人僵住,额头渗汗:惨了……公子宝还流浪外头,他们仍没找到线索,这该怎么办呢?

    环顾众大臣们的神色,吕邗姜掩住失望,淡淡地下令:“找不着,继续找,直至找到为止生要见人,死……”

    想到可怕的后果,吕邗姜浑然发抖。

236、

    可是,尽管那伙齐人们的做法,有损女君颜面,女君吕邗姜,却丝毫没有任何不愉拂了拂袖,吕邗姜转身,带人离开。

    留下那伙齐人们在临淄宫城门的附近,吕邗姜等人快速地来到临淄宫的议殿,不出意外地瞧见众大臣们已然侯在那里。

    “见过女君。”田乞拄着拐杖,略感意外:平日准时的女君,竟也会迟到?……难道发生了甚么事么?

    “让诗位久等了。”踏进议殿之前,吕邗姜特意冷冷地瞥了一眼田乞:即便知晓田乞本人不会做出那种事来,却仍旧有些迁怒他吕邗姜不得不先摆脸色,也好让田乞有点心理准备!

    不出意外地,田穰苴又朝田乞暗地使个眼色,只差没用口型对他说明原委果不其然,田乞低眉顺眼,就算面上没何表示,吕邗姜和田穰苴却不约而同地了解田乞明白了当前的处境!

    总之,待到正式议事结束后,田乞他就会遇上麻烦了。

    临淄宫,议殿。

    一如往常地,吕邗姜正襟危坐,说了一句“今日有何要事需要上表?”后,众大臣们便照旧地建议

    首先,众大臣们仍是老掉牙地谏言道:“女君,有关运河一事,微臣仍是认为弊大于利邗沟一日在齐,齐国就一日会有威胁……微臣以为,将齐国境内的运河填堵为佳,至少让外国莫要轻易地来犯!”

    依旧也有大臣持反对的意见,呸道:“你说填就填?哪有这般轻松?!真的填了河后,齐国的税收要少了许多……况且,便是填河后,吴国又要咱们开河,那该怎么办?若是不依,怕又免不了一场硬仗!”

    “是啊!再起战事,齐军可要负担不起了……”

    “怕甚么?好歹吴国和齐国是联盟呢?他们再攻齐国,总要找个理由罢?到时他们又用甚么借口?”

    “联盟?哼!自与吴国联盟起的这些年,吴国隔三差五地攻击齐国……要这种盟国有何用处?!女君,微臣请求齐国结束与吴国的联盟!”

    吕邗姜:“……”

    听着众大臣们的抱怨,吕邗姜心头只有一抹念头:唉~又来了……

    即便反感吴国的好战和多次挑剔,但在目前,齐国不如吴国,真要断绝两国友好来往,恐怕齐国承受不了吴国单方面的怒火……但若有了结盟这层关系,好歹是一层遮羞布至少,吴国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攻打齐国!

    ……聊有胜无,齐国倒想公布新的盟国,却碍于新的盟国暂时不便公布身份内心痒痒的,吕邗姜垂下眼帘,愉悦地心道:联盟之事,先且不提,待到时机成熟,绝对会给众人一份大大的惊喜。

    又听众大臣们争辩片刻,直至众大臣们又将运河邗沟的留否搬到台面上来:大部分臣员们都强烈地要求将运河堵住,只有几名臣员们弱弱地反对,却架不住众臣们的一面倒。

    “诸位,请安静下来。”扬了扬声,吕邗姜打断了众大臣们的发言。

    于是,从大臣们勉强地静下心来,齐齐地瞅向吕邗姜。

    吕邗姜则把目光放在某人的身上“苴儿,你有何看法?”眨了眨眼,吕邗姜直接地询问田穰苴。

    就算在众人的面前,吕邗姜也习惯地称呼田穰苴的昵称,没了拘束与羞涩而田穰苴,亦无视了众大臣们欲言又止的眼神,从容地说道:

    “将运河堵住,实为不可取!”

    最后三外字,田穰苴说得分外大声。

    殿内一片寂静。

    田穰苴道:“诸位,为甚么要堵上运河?”虽说运河最初是吴国开凿的,田穰苴吃味非常,但凭心而论,若无运河,反令齐国……

    看这情况,似乎田穰苴是想说服他们众大臣们便道:“仍有运河,吴国会来攻打齐国……吴国想打齐国不是一次、两次了,若再被他们得逞,齐国还有颜面可留?!尔等还想再尝一回艾陵之战么?!”

    提起艾陵之战,众人面色如灰:十万齐军葬身艾陵……再有相同规模的战役发动,齐国百分百地求和

    “可是,堵住河运,就能挡住吴军的脚步么?”田穰苴沉声地反问,“河道被堵,就没其他方式入侵齐国了?……莫要忘记了,运河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想攻齐国,还有许多方法!”

    “还有甚么方法?”一名齐臣脸色通红,忍怒地质问。

    田穰苴想也不想地回答:“陆战、海战!你们真以为运河被堵,就能阻止吴国了?没了河道,吴国还能翻山越岭、借国远行,总会有办法再来攻齐……所以,还请你们不要再把目光放在运河的去留方面了!”

    那名齐臣张了张嘴,驳不出半个字来。

    田穰苴又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也有坏的,均取决于自己的认知运河再被吴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难道咱们就不用运河了?……他们敢用运河攻击齐国,咱们就不能借运河反攻吴国?只是你们没想到而已!”

    这是田穰苴的逆向思维:田穰苴凭借他的军事眼光,早已看清齐国亦能反击吴国,惜叹众人却是死脑筋,只想防守罢了……说到底,是齐国少了一份骨气!环顾众大臣们,田穰苴厉声道:

    “以后,莫要再提运河是不是需要堵住实话告诉你们,根本堵不住!假如堵了,亦会给齐国造成损失……还请你们同意运河邗沟的存在!”

    田穰苴这一番话,终将众大臣们说服了至少目前被说服:他们没人都再反对……满意地点了点头,吕邗姜把脸一沉,言归正传道:

    “运河的存在与否,本君和苴儿是持相同的态度:留下!各位,以后不要再提运河一事了……本君实在不想再听!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目光一转,吕邗姜直盯田乞。

    田乞不动声色,却明白了吕邗姜向他发难了。

    便听吕邗姜道:“有谁认识田章,据说他是田氏家族的子弟……”

    嘴上说着,吕邗姜却目不转睛地盯着田乞,分明是等田乞的开口。

    田乞虽没开口,开口的却是田恒

    田恒拱了拱手,答道:“田章,乃为一支田氏支庶的子弟……年纪四十余岁,性格暴烈,因谋了一份差事,被族长除名。”

    吕邗姜:“……”

    “被除名了?”吕邗姜扬了扬眉,“可有他最近的消息没?”

    田恒道:“不知。”

    吕邗姜却松了一口气,板脸道:“你们可知今早就在刚才,有一伙流民们聚集城外……?”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隐有所知,却不答话。

    于是,吕邗姜自言自语道:“那伙流民们说是被田章赶走的田章正是田氏家族的子弟,本君当时听了,真是气坏了,还想严惩田氏家族呢?……幸好,你们倒把人给除名了,也算勉强逃过一劫。”

    众大臣们听罢,嘴角抽搐:这是想替田氏家族开脱吗?

    田乞和田恒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似愿任由吕邗姜处置。

    吕邗姜道:“本君原想重罚田氏家族,但若重罚,岂不冤枉了你们?……这样罢,你们再派一名子弟前去处理此事,若是办得好,本君便免了你们这次过失;但若办砸了,本君就将你们田氏家族通通罢去职务!”

    也就是说,将田氏家族贬为平民?

    众大臣们眼里闪过一丝惊异:真的假的啊?……这惩罚颇为严重啊?

    却见田乞和田恒相继地行礼,应道:“微臣必不辱命。”

    “嗯。”吕邗姜点了点头,又对晏慈说,“那伙齐人们现今无家可归,你能不能将他们暂时安置在晏村呢?……”

    晏慈拱手道:“荣幸之至。”

    “田氏家族的子弟们也要注意言行!”扭过脸去,吕邗姜慎重地叮嘱田乞和田恒,“虽说没有必要,本君却还是想说:本君的丈夫虽出自田氏家族,但田氏上下若敢因此而耍小心眼者,别怪本君心狠!”

    田乞仍旧稳如泰山,而田恒却略有惊异很快地, 两人又再次保证道:“今后小臣定会规整族内子弟,绝不让他们出格!”

    眼见事情圆满解决,不但吕邗姜相当满意,连田穰苴亦是田穰苴曾经万分唾弃本家,奈何本家仍是他的立命之所……兼之他在族中长大,真要眼睁睁地看着本家衰亡,田穰苴却是不愿意!

    因而,当他瞧见吕邗姜竟然隐晦地替田氏家族开脱,内心又感动又愧疚,又庆幸又喜悦!只是,这种欢快的心情还没持续太久,便被吕邗姜徒手地打破冷不丁地,吕邗姜突然道:

    “公子宝还有下落么?”

    众人:“……”

    鸦雀无声。

    真正的鸦雀无声。

    众人僵住,额头渗汗:惨了……公子宝还流浪外头,他们仍没找到线索,这该怎么办呢?

    环顾众大臣们的神色,吕邗姜掩住失望,淡淡地下令:“找不着,继续找,直至找到为止生要见人,死……”

    想到可怕的后果,吕邗姜浑然发抖。

232、

    邗沟河畔,一如既往地热闹,丝毫不因艾陵之战而流失了人口乘舟顺流而下,皆都瞧见岸边三三两两的妇人们端来衣物,在河边清洗;偏远的地方,还能瞧见渔夫们在忙忙碌碌地撒网,或多或少地捕到肥美的河鱼;亦有不少来自国外的商贩们,乘着漂亮的客船,想来齐国……

    齐国,仿佛没受战争的洗礼,依旧繁华热闹,尤其是开了凿的运河,尤显特别这条河道虽是吴国凿起,却被齐国女君灵活运用,在很短时期便以渔业、运输而闻名,很快地吸引大部分人们,围着运河整日奔波。

    任谁看了这番景象,都会生出这样一种感慨:齐国好强……

    似乎不比吴国逊色!

    目不转睛地,一名游侠打扮的年青男子正是这样想的。

    握了握拳,拍了拍肩上的包袱,那名年青男子想到来此目的,不由地咬了咬牙:无论如何,他定要完成任务

    目光闪了一闪,那名年青男子再次地陷入思考:以他与那人的关系,应该能顺利地见到罢?……不管怎么说,他都必须前往临淄宫!

    “哎呀~你听说了吗?瑞姬要与田氏少宗子结亲啦!”“哦~又和田氏家族么?这回竟是田氏少宗子?……当年女君嫁的却是田氏家族的旁支啊!这番比较,女君会不会妒忌呀?”

    “你说甚么傻话呢?女君那般大度,哪会妒忌?想多了罢?”“啊~说得也是……不管瑞姬嫁得多好,依旧比不上女君!”“喂~你太过分了啊!凭甚么老拿瑞姬与女君相比?这话若是传给女君听去,女君可要生气的!”

    “哈~刚才你还说女君大度,回头又说女君要生气……你到底是站在哪边的?”“俺哪也不站!瑞姬要嫁人便嫁人罢!你管那么多做甚?”“假如嫁的不是田氏家族,俺才懒得理会!大家没觉得田氏家族势头很高么?”

    “这事羡慕不来啊!田氏家族也是走了好运,竟能走到这一步……不管是大司马,还是田少宗,都是一代人才,娶了女君或姬子,都很正常罢?”“那么,以后有机会的话,俺倒想去田府谋个差事!”

    “算了罢!谋个差事还好,但若借着田氏而做坏事……前一阵子那个‘田章事件’你给忘记了?”“啊?田章事件?甚么情况?”“啊!你居然不晓得?俺告诉你啊~田章是田氏家族的旁支子弟,本因女君处理迁民一事,私下收钱,被一群齐民们举报了!后来,那家伙被开除了田氏家族。”

    “嗯?俺听的版本怎么不太一样?俺听说,那个叫田章的,的确是田氏家族的子弟,但因受贿,被田氏族长开除了家族!可是,那人不甘心,又仗着职务没被辙去,仍在收钱,还赶走了一伙齐民们,致使那伙齐民们不远千里,奔来临淄,向女君陈情这事,女君便把这事交给晏慈将军来处理……”

    “哦~后来呢?”

    “后来?你们不知道晏慈将军是个面慈心狠的,直接将那人凌迟处死!幸好他待百姓们却是极好的:将那伙齐民们安置临淄城外的晏村……而他本人,则在齐地北方开辟一片空地,垦地建房,想将那些齐民们安置那儿!”

    “嘶,这是大工程呀!”

    “是啊!晏慈将军也为这事忙里忙外也亏他身子骨健朗,且手下人众多,只需三天功夫,便将齐地北方打理得有模有样……想来,再过一阵子,晏慈将军就该回临淄了罢?”

    ……踏上岸去,那名年青男子不紧不慢地徒步赶向临淄城。

    一路走来,那名年青男子一路听到无数小道消息。

    齐民们谈天说地,从瑞姬要嫁给田氏少宗子到田氏家族日益壮大,从田氏家族日益壮大再到论当前热门人物,当数晏慈第一……

    嘴角微微地勾起,那名年青男子好奇地东张西望,极尽一切地收听四面八方的讯息关于那个“田章事件”的具体原因,那名年青男子不甚清楚,却摸清大部分过程……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热门人物晏慈要回来了。

    思忖晏慈是谁,那名年青男子特意地打听了去,得知晏慈乃是晏氏家族的子弟、齐相晏婴的后人,他便更有把握:很好~只要他能见晏慈,说不定他能更方便地见到齐国女君……

    只可惜,晏慈和齐国女君一样,不是想见到,便能见到的……顺便地经过晏村,那名年青男子遗憾地没见到晏慈本人。

    深呼一口气,那名年青男子再朝临淄城赶去。

    那名年青男子心想:只要他亮明了身份,不愁见不着齐国女君

    令人惊喜的是,就在他快抵达临淄城时,他遇见了所谓的晏慈将军。

    之所以肯定那人是晏慈将军,是因为那人被一群护卫们拥簇,却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不满道:“你们看着俺做甚么?难道俺会遇到危险么?通通让开,你们挡着俺的路了!……”

    “晏慈将军,求您了,求您乖乖地坐在车里,行不行?您这样,根本没有一点将军的气派,会被别人笑话的……”

    “笑话?谁笑话俺?”那人重重地哼了一哼,“俺必让他尝一尝俺的锄刀威力!”言罢,亮出一柄大得吓人的锄刀,用力地挥舞。

    吓得那名护卫们抱头苦笑。

    短短几步路,那名年青男子听到那人说了好几次让道如此明显,实教人不知那人正是晏慈!

    心头一热,那名年青男子想也不想地,拦在了晏慈等人的前方。

    晏慈还未出声,便听那群护卫们拔刀喝道:“谁?!”

    “请问您是晏慈将军吗?”那名年青男子吓了一跳,连忙地自我介绍,“在下己姓,名穆,来自莒国……”

    “嗯?莒国?”晏慈摸了一摸下巴,一副想不到此人来自莒国的模样,“那么,你叫‘已穆’?来自莒国的朋友,你有甚么事……?”

    露出一抹热情的笑容,晏慈却暗地苦了脸去,努力地回想莒国在哪儿……嗯~原谅他没去过国外,不太清楚莒国的具体位置。

    对方已都报出姓氏和名氏,想必出身大家族……晏慈费了好一番功夫,才能说出正确的称呼。

    眼见晏慈热心而好客,已穆暗喜,拱手道:“在下想见贵国女君,您能否带在下前去觐见?在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请求女君……”

    晏慈想了一想,便道:“你既求于俺,俺也不好拒绝……这样罢,俺带你去临淄宫,但你能不能见到女君,还要看女君本人的意思。”

    已穆微微一笑,笑道:“女君必会召见在下……倘若她不见,能否烦请慈将军在女君面前说一句话?您就说‘来者乃是您的同窗’!”

    同……同窗?!

    晏慈暗暗地纳罕:料不到女君竟有同窗也对,女君不像他这大佬粗,而应念过书罢?……否则,女君如何处理文书呢?

    想到这里,晏慈对已穆略有信任,便高兴地邀请他一同坐上牛车周围的护卫们终于能松了一口气:太好了!将军他总算坐车了……

    两名护卫自觉地充作车夫,驾驶牛车,载着晏慈和已穆前往临淄宫。

    晏慈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赶路。

    路上,晏慈状似无意,明是关心已穆,暗是摸清已穆本人是谁通过了解,晏慈隐约地明白这位名叫已穆之人,亦身世不凡:他乃公子穆,莒王的唯一长子、莒国的继承人……

    “你竟是公子穆!”晏慈吃了一惊。

    万万没想到,眼前的年青男子竟是莒国未来的君王而莒国,则是齐国的邻国,且是邻海之国……嗯~齐国的沿海边边境几乎是相连着莒国!

    对了,昔日公子阳生的妹妹吕思姜嫁去了莒国,正是嫁给了已穆他爹!

    也就是说,已穆他爹……老牛吃嫩草!

    期间,晏慈尴尬极了,多次朝已穆拱手,请求恕罪。

    已穆闻言,却苦笑道:“老哥,莫要打趣穆了……唉,说来话来”

    “那就长话短说?”晏慈顺势地接口。

    已穆顿了一顿,刚想说一说他的那些事儿,却突然掀开车窗,惊喜道:“咦?到了?”

    “到了?”晏慈微微一愣,随即想起到的是哪里。

    “公子穆,是罢?”扭过脸来,晏慈不满地抱怨,“你也太吊人胃口了……为甚么不把故事说完?才起头儿,实教人难受。”

    “抱歉~抱歉~”已穆一脸歉意,语气却完全与道歉无关烦恼伤心被激动人心的表情所取代!已穆简简单单地提出交易,“在下之事的确重要,还请晏将军帮在下一把……待到这事完美地解决完后,在下定要与晏将军您痛饮,到时也会把心事告之晏将军,还请晏将军莫嫌弃!”

    晏慈撇了撇嘴,斜视已穆:才多久,竟敢给本将耍心眼?……

    不过,抱怨归抱怨,晏慈仍是从车内跳下,示意众人侯在宫外,并又嘱咐已穆,这才面见他的女君吕邗姜去了。

237、

    心知女君要说正事,众齐臣们竖耳倾听,齐齐地拱了拱手,便听吕邗姜说:“本君收到来报,吴国出兵八万,攻占了莒国沿海一带,并与鲁军一起,夹击了莒国都城!目前,莒国算是岌岌可危……莒国与本国相邻,本君很想知道诸位是何看法?”

    吕邗姜几乎将公子穆带来的情报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

    众齐臣们面不改色,却暗地心惊。

    一名齐臣许是惧怕吴军,脸上露出担心的模样,颤声道:“女君,何必多管莒国之事?只要吴军拿下莒国,就会心满意足,到时就不会老想攻打齐国……”

    “呸!”另一名齐臣脸色一黑,“说得好听!万一吴军还不满足,仍想攻齐呢?这事你想过么?……你还记得吴军攻打齐国几次么?吴国对齐国这般穷追不舍,不就想争霸中原么?除非咱们大齐迁走,否则吴国早晚会再攻齐国!”

    “……拿下莒国,必会花费很久功夫,才能完全地治理。”那名齐臣涨红了脸,据理力争,“治理少说要几年,这还不够咱们大齐全力备战?吴军会攻咱们,咱们就不能出手攻他们了?他们要是敢来,咱们就将他们打回去!”

    “说得好听!可有想过艾陵之战的损失?”另一名齐臣横眉瞪眼,“艾陵之战损兵了多少?!真被吴军攻来,齐国还有多少可战之兵?!到是将无将,兵无兵,你上战场么?!”

    那名齐臣嗫嚅了嘴唇,说不出话来。

    良久,那名齐臣道:“依你之意,你想出兵了?齐国能有多少可战之兵?”这名齐臣反应也快,直把原话原封不动地还给另一名齐臣。

    另一名齐臣语塞。

    真是奇怪,明明他反对齐军受损,为何变辩成这种情况?!

    “女君,依老朽之见,派兵参战是不可取的……”话说之人,赫然是高张自从国夏战死之后,高张就一夜白发,更显暮年,精神十分不济,若无重大事件,基本不出声,“微臣以为,齐国兵力不足,无法击退吴军。”

    吕邗姜轻皱眉头,说道:“哦?高上卿是反对出兵,对么?”

    “非也,非也。”高张话锋一转,只可惜语调仍显无精打采,慢吞吞地开口,“微臣只是建议:不能正面对抗吴军!”

    吕邗姜点了点头:这还差不多。

    偷袭也罢,侧攻也行,只要不拒绝参战就行!

    如今,齐国兵力空虚,吕邗姜自也知晓……不去参与吴莒之战,是为明理!可惜,若是坐视莒国被灭,下一个被灭的,恐怕就轮到齐国了。

    故意不看田穰苴,吕邗姜又将视线转移到别的齐臣们身上。

    鲍牧定了定神,上前一步,拱手道:“女君,微臣认为,可派齐国水师,在莒国沿海一带干扰吴军吴军不是占领了沿海一带么?假如再去骚扰莒国沿海一带,是不是能转移吴军的注意力呢?”

    “好主意!”田乞扶了扶须,“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要有一名值得吴军转移注意力之人此人必须一出场,就令吴军忌惮……”

    有这样的人么?

    众齐臣们一愣,不约而同地瞥向某人:田穰苴!

    对了!

    或许田穰苴能够!

    只有田穰苴他带兵没输给吴军!

    而且,他是这个时代唯一担任大司马之人!

    但见田穰苴,却低眉顺眼,不看任何人,包括吕邗姜。

    “田老,可有最佳人选?”就算清楚最合适的人选,吕邗姜仍旧明知故问。

    “田恒。”田乞抚了抚须,说出两个字来。

    嗯?

    竟不是田穰苴?

    吕邗姜扬了扬眉,看向默不作声的田恒,说道:“……田恒?”

    田恒上前一步,拱手道:“恒愿率领齐国水师,绝不辜负女君厚望。”

    吕邗姜:“……”

    吕邗姜张了张嘴,纠结地看着田恒,似在思考如何拒绝田恒的请战。

    按理说罢,选择田穰苴,不远比田恒更好?为何田老却推荐田恒,而不是田穰苴呢?……迟疑了一下,吕邗姜道:“本君若没记错,田恒还太年轻,似乎没经历海战罢?”

    言下之意:齐国水师算是齐军最后一道保命锁,交给田恒这个还没经历海战经验的年青人,似乎有些欠考虑呢?

    田恒目光一闪,却道:“恒愿向大司马请教,绝不令齐国水师遭受损失。”

    转向田穰苴,田恒恳切道:“大司马,能否助恒一臂之力?”

    哦~众人恍然,哪能不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敢情田老推举田恒,是想给田恒攒资历啊?……当然,攒资历的前提,自要把田穰苴带上!

    田穰苴面不改色,淡定道:“苴听凭邗儿吩咐。”

    吕邗姜定定地注视田穰苴,思忖:怎么回事?苴儿……莫非田老是提前给他打过招呼了?看他反应,实在很理智啊?

    想到这里,吕邗姜略有生气:苴儿啊苴儿,你是怎么回事?要不是公子穆前来报信,她都不晓得莒国一事!单看田老,竟像早就知道了一般,却不来通知她,而更像是给自已家族谋划甚么……莫非,田老的势力远超她的想像?否则,为何她才知这事,田老却早就想出了一条对策来?

    莫名地心冷,吕邗姜忽然想到:假如田恒统率这次的齐国水师,那么只要这次的海战不失败,田恒个人的威望恐要传遍齐国上下罢?

    兼之田恒是田氏家族的少宗子,想必田氏家族也受益匪浅罢?

    嗯~同为田氏家族的一份子,好虽是好,但却使得田氏家族的影响力太大了罢?假使有一天,田氏家族反叛了……

    怔了一怔,吕邗姜回过神来,心道:怎么回事?她为何会出生这样的想法?明明……明明她曾说过,只要对方忠于她,她必重于对方,而不是怀疑对方,忌惮对方!

    深呼一口气,吕邗姜静下心来,平静道:“田军司马,你愿辅佐田小司马么?”问人的同时,吕邗姜理智地做好权衡准备!

    毕竟吕邗姜也谋划了一件“大事”,必须需要足够威望的人选来应对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目光与吕邗姜对接,田穰苴微愣,不由地握紧了拳头。

    的确,一如吕邗姜所料,当公子穆与晏慈驾车前往临淄之时,有关莒国被吴军围困的消息便迅速地传进了田府!

    田乞第一反应不是告之吕邗姜,而是飞快地叫来田恒和田穰苴田穰苴在临淄宫内,并不晓得田乞在谋划甚么……田乞找他的理由是:位于夷城沿海的那一支吴军好像有点异样,田乞想找他私下问话,了解详情,免得闹出事端!

    田穰苴略有心虚,不疑其他,径直地返回田府。

    这一去,就突觉田府多个田恒在等他!

    也对:田恒住在田府……没错儿!

    然后,带着疑惑,田穰苴和田恒跟着田乞前往偏居议事。

    哪知,这一议,田穰苴便被田乞引进一间密室!

    接着,田乞将房门关住,和田恒一起说服了田穰苴:田乞精通田穰苴的软肋,直以吕邗姜的生命安全为前提,告之吴军进攻莒国的行动,并请求田穰苴助田恒一臂之力!

    之所以说服田穰苴要以田恒为首,是因为田乞说,他想将田氏家族变强,以便更好地辅佐齐国女君艾陵之战使齐国元气大伤,若没有强而有力的家族支持齐国女君,或许齐国女君很快地被流放……

    田穰苴尝过流放之苦,自不愿吕邗姜吃苦思量半天,权衡半天,田乞又时不时地以吕邗姜的性命为重,而田恒亦再三地发誓他必带领整个田氏家族成为吕邗姜背后的支柱云云,终于打破了田穰苴内心的一丝柔软。

    而后,田穰苴也不知怎地,糊里糊涂地应下田恒之请。

    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奉田恒为主么?

    垂下眼帘,田穰苴心底深处仍是不愿的。

    还是那句话:他自负一代军事奇才,并不觉得有人能超越他……想让他臣服,除了吕邗姜,还真没别人能够做到!

    而今,面对吕邗姜的轻声询问,令田穰苴忽觉心头压力巨重,不由地后悔他为甚么要答应田恒如果邗儿只派他为主帅,他必能带领齐国水师赢得完胜,而不是奉田恒为帅,顺便替他提点提点……

    凭甚么?!

    凭甚么庸才要踩在他的头上?!

    他田穰苴

    不服!

    他不乐意!

    他不乐意附属旁人,除非吕邗姜!

    但是……

    田穰苴的神情明显地露出一缕动摇。

    于是,吕邗姜扬声,再道:“田军司马,你愿辅佐田小司马么?”

    握紧了拳头,田穰苴终是道:“不愿。”

    田穰苴一字一句地拒绝。

    一想到他要教导田恒,而田恒对他指东指西,他就浑身不舒服!

    他果然是田氏族人们特别嫌弃的那个呢?

    他当真做不到谄媚相对!

    而他这一改口,直令田乞脸色大变。

    亦令田恒眼里划过一丝惊叹

    纵然与本家产生了一丝嫌隙,田穰苴亦不后悔。

    见罢,吕邗姜放声大笑。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347/ 第一时间欣赏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最新章节! 作者:小桥静水所写的《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为转载作品,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介绍:
(欢迎各位读者们勾搭作者~作者微信:pjjaspring)
——自创【运河系列】首部曲——
她是齐王的庶女,自幼不受重视;他是贵族的支庶,自幼受家族排斥。
她和他原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人,是甚么让他们携手一起,登上了王者宝座?
春秋末年,齐王庶女邗姜为了避免将来当作媵女的命运而毛遂自荐地前往吴国,遇上了刚刚继位的吴王夫差,二人结下不解之缘。返回齐国,邗姜一心等待吴国的求亲使团,不料却等来另一段阴差阳错的际遇……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