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TXT下载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全文阅读

作者:小桥静水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txt下载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82

    新任族长要来晏村,晏慈表示很意外瞄向自家父亲,晏慈想也不想地建议道:“老爹,莫要理会……田氏家族虽说强大,但却不能持续太久,并且女君也肯定不愿意晏氏与田氏有所往来,还请老爹拒绝罢?”

    晏非瞄了一瞄慈非,一巴掌拍了过去,啐道:“早不说,晚不说,偏等对方上门了才说……早些时候你在做甚?请他过来罢,横竖也就那事儿!”

    “甚么事?”晏慈好奇地追问。

    晏非伸出一只脚来,踢了一下晏慈,催促道:“问甚么问?自已不动脑子?赶紧请人进来!”

    晏慈不敢躲开,硬生生地吃了一记晏非的脚踢。揉了一揉被踢的地方,晏慈微微地抱怨,去请田恒去了。

    少时,田恒走来,直对晏非鞠了鞠躬,拱手道:“晏老安好?”

    晏非跪坐于席,一边吃酒,一边道:“田家小子?有何贵干?”

    田恒道:“晏老不请恒喝两杯么?”

    晏非便对晏慈骂道:“你这混小子,还不给人斟酒?”

    晏慈板着脸,出屋片刻,端来一盅酒,递给田恒,粗声粗气道:“喝。”

    田恒盯着酒壶,奇道:“没有酒杯,如何饮之?”

    晏慈道:“爱喝不喝。”

    说罢,晏慈重重地将那酒壶置在桌几上。

    “晏兄,是否对愚弟有所不满?”田恒不理晏非,干脆地询问晏慈。

    晏慈当真连掩饰都懒得掩,径直道:“对。”

    晏非不动声色地饮酒,却竖起了双耳。田恒亦敛了笑意,严肃道:“哪里不满?你能否说与愚弟听去,也好让愚弟改之?”

    晏慈冷冷地瞥了一瞥田恒,说道:“俺有话直说,也不拐弯抹角艾陵之战……田先生的指挥力当真令俺佩服!”

    艾陵之战的惨败,几乎成了所有齐人们的痛处若无意外,几乎都没人愿意提及!便见田恒听罢,笑容微微一僵,哑然许久,说道:

    “正因艾陵之战的战败,愚兄才想找你帮忙。”

    “帮甚么忙?”晏慈挑眉地问。

    “你不想一洗前耻么?”田恒冷静地反问。

    晏慈陷入沉默。

    艾陵之战的惨败仿佛发生在昨天,而他和田恒等几个残兵们逃回临淄城的情景亦历历在目再也不想受到这份战败的屈辱,晏慈握紧了拳头,厉声道:“休要激俺!俺才不上套!……”

    ……的确,晏慈他一点也不想再尝到失败的滋味,但这不意味着他还要一门心思地报仇报仇也可以,但要他跟随田恒,那就值得他迟疑了!

    是的,经过上次的战役,晏慈直觉田恒当不好一名统帅他太年轻了,亦缺乏资历,兼之艾陵之战的败亡,委实让人产出不了信任!

    田恒却苦笑道:“愚弟唐突了……不久以后,愚弟将要出征,实在担心自已统帅不够,会有损伤,这才想起了慈将军还记得艾陵之战,多亏了慈将军,愚弟才保得一命!愚弟每次想起,总会不由地感慨,更希望能和慈将军一同作战,不知慈将军肯满意愚弟的心愿否?”

    田恒的确好口才:张口闭口地自谦愚弟,拉近彼此的关系……更兼他那略带感伤与期冀的语气,竟使晏慈微略地心软沉吟片刻,晏慈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把目光转向自家父亲,看一看自家父亲是何想法。

    却见晏非抚了抚胡须,说道:“这事你自行决定……为何不能替你作一辈子决定,不是么?你若想,便去罢!为父还健朗得很,不需要你照顾!”

    晏慈再三思量,张了张嘴,答道:“吴军八万,而齐军两万以此悬殊,田将军有何计划?……硬拼么?”

    这是晏慈松口的表现田恒暗喜,严肃道:“女君虽未要求吾军对抗八万吴军……只要咱们能拖住吴军,便可完成任务!迷惑敌军,让敌军误以为齐军人数亦不少于八万,这点恒倒能做得到,只是需要慈将军的帮助!”

    “哦?”晏慈追问,“如何帮助?”

    “恒可与对方统帅会见不瞒慈将军,恒与对方统帅略有几分交情,倘若小聚,想来对方不会拒绝……”快速地思量,田恒想出一条计策,“两军直面交战,皆会重损,不如选取小部分,以小队对战的形势决定大军的动向……恒会诱得对方答应一种游戏,以此游戏来拖延吴军!”

    晏慈两眼一亮,赞道:“壮哉!此计可行!”

    于情于理,吴军若没足够的理由,一直驻于齐国夷城的沿海一带委实没有理由……如若可以,可选一名能言善辩之士,说服对方辙退亦可,如同当年的齐相晏婴、鲁国孔子!

    然而,自齐相晏婴去逝之后,齐国已无能言善辩之士……因此,齐国若想让吴军退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对方统帅的熟人,看在交情的份上,委婉迂回地进行劝说,待到吴王夫差率兵战败之后,他们也就没了理由逗留那里!

    双方似是想到了一处,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一丝兴奋。

    田恒含笑不已,自信道:“进行小规模游戏,需要本领高强之士不知慈将军敢助愚弟一臂之力否?”

    “好!”晏慈猛地起身,“俺……咳~是慈,慈愿助田将军一次!”

    “哈哈哈哈”田恒放声大笑,举起酒盅,与晏慈遥遥相对,痛痛快快地饮下盅里所有的美酒,举止端得豪迈大气,顿时引起晏慈的好感。

    晏慈也嘴角含笑,顺势地问道:“田将军还有人选否?若再缺一员武将,不如去拜访阚氏罢!”

    想了片刻,晏慈也只记得阚止这个人选如果国夏还在,根本轮不上阚止……奈何国夏已逝,阚止勉强算个武艺高超之人。

    对于阚氏,田恒抿了抿嘴,委婉道:“慈将军说的是阚氏族长么?愚弟倒有更合选的人选:国敏!……不晓得慈将军可有印象否?”

    “国敏!……”晏慈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立即浮出国敏的身影:那年,此人连续单挑他和大司马田穰苴都丝毫不落下风!

    竖起大拇指,晏慈夸道:“佩服,佩服!”

    田恒微微一笑,从容地起身,拱手道:“晏将军都同意了,想来国敏的身手的确很好……如此,愚弟可放心地寻他了。”

    言下之意,是田恒竟还没通知国敏啊?也对,自从国夏逝世之后,国敏甚少露面,低调得让人都快忘记了此人!

    见田恒即将离村,晏慈亦拱手,拜别道:“慈侯在晏村,以作准备,听从田将军通知……”

    目不转睛地,晏慈目视田恒离开。

    随后,田恒离开晏村,返回临淄城,再前往国府,拜见国敏。

    可是,国敏不在。

    揉了揉额头,田恒心道:他竟这样……?

    接着,田恒改道,前往临淄宫

    终是见着了国敏!

    此时,国敏已任虎贲氏,掌管齐王的内侍们简单地说,国敏悄悄地守望齐国女君吕邗姜,成了她的内侍统领!

    ……若不是知晓齐国女君吕邗姜一心一意地对待田穰苴,田恒都要认为吕邗姜为了拉拢国敏这名高手,直接地施展美人计,拉拢国敏的心意!

    微微地喘气,田恒一边默念女君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一边对国敏发出邀请,请求道:“本将不日将会远行夷城,敢问国将军愿随本将否?”

    国敏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愿。”

    田恒:“……”

    亏得国敏曾屈身在黔府,居然……好歹他娶了公子黔的亲生妹妹,成了公子黔的亲戚,国敏竟也这般不给面子?!

    咳了一咳,田恒道:“女君为夷城驻守的吴军很是头痛,一直找不着理由赶走他们……你若能助本将驱走吴军,想必女君定会对你更为观注。”

    国敏耳根子微红,就此改口道:“田将军真的需要敏么?好罢,敏愿帮田将军,驱走那群吴军!”

    田恒:“……”

    唉~果然……果然女君是国敏的软肋!就像田穰苴一般,只要一提女君,必能劝服成功!

    藏住内心的腹诽,田恒动容道:“那么,多谢?待到本将出征时,会来知会国将军一声,还请国将军莫要拒绝!”

    “嗯。”国敏点了点头,从容地告退。

    望着国敏离开的身影,田恒长舒一口气:行了,该叫上的人都已叫上剩下的,就看自已的发挥了……但愿他能成功!

    目光一转,田恒握紧了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就在齐国上上下下有所行动之时,远在莒国的吴王夫差却烦躁不已:为甚么?为甚么还没拿下莒国?

    要知道他也很忙啊!

    若没在规定的时期内攻下莒国,那对他的个人威严很有影响啊!

    并且……

    遥望远方,吴王夫差十分焦急:会盟的日子即将到来,他却在莒国被绊住了手脚,这和他预想的计划完全不符!

    冷冷地环顾四周,吴王夫差冷声地下令,命令道:“攻!攻!务必攻克莒国从明天起,全军进攻!……”

283

    新任族长要来晏村,晏慈表示很意外瞄向自家父亲,晏慈想也不想地建议道:“老爹,莫要理会……田氏家族虽说强大,但却不能持续太久,并且女君也肯定不愿意晏氏与田氏有所往来,还请老爹拒绝罢?”

    晏非瞄了一瞄慈非,一巴掌拍了过去,啐道:“早不说,晚不说,偏等对方上门了才说……早些时候你在做甚?请他过来罢,横竖也就那事儿!”

    “甚么事?”晏慈好奇地追问。

    晏非伸出一只脚来,踢了一下晏慈,催促道:“问甚么问?自已不动脑子?赶紧请人进来!”

    晏慈不敢躲开,硬生生地吃了一记晏非的脚踢。揉了一揉被踢的地方,晏慈微微地抱怨,去请田恒去了。

    少时,田恒走来,直对晏非鞠了鞠躬,拱手道:“晏老安好?”

    晏非跪坐于席,一边吃酒,一边道:“田家小子?有何贵干?”

    田恒道:“晏老不请恒喝两杯么?”

    晏非便对晏慈骂道:“你这混小子,还不给人斟酒?”

    晏慈板着脸,出屋片刻,端来一盅酒,递给田恒,粗声粗气道:“喝。”

    田恒盯着酒壶,奇道:“没有酒杯,如何饮之?”

    晏慈道:“爱喝不喝。”

    说罢,晏慈重重地将那酒壶置在桌几上。

    “晏兄,是否对愚弟有所不满?”田恒不理晏非,干脆地询问晏慈。

    晏慈当真连掩饰都懒得掩,径直道:“对。”

    晏非不动声色地饮酒,却竖起了双耳。田恒亦敛了笑意,严肃道:“哪里不满?你能否说与愚弟听去,也好让愚弟改之?”

    晏慈冷冷地瞥了一瞥田恒,说道:“俺有话直说,也不拐弯抹角艾陵之战……田先生的指挥力当真令俺佩服!”

    艾陵之战的惨败,几乎成了所有齐人们的痛处若无意外,几乎都没人愿意提及!便见田恒听罢,笑容微微一僵,哑然许久,说道:

    “正因艾陵之战的战败,愚兄才想找你帮忙。”

    “帮甚么忙?”晏慈挑眉地问。

    “你不想一洗前耻么?”田恒冷静地反问。

    晏慈陷入沉默。

    艾陵之战的惨败仿佛发生在昨天,而他和田恒等几个残兵们逃回临淄城的情景亦历历在目再也不想受到这份战败的屈辱,晏慈握紧了拳头,厉声道:“休要激俺!俺才不上套!……”

    ……的确,晏慈他一点也不想再尝到失败的滋味,但这不意味着他还要一门心思地报仇报仇也可以,但要他跟随田恒,那就值得他迟疑了!

    是的,经过上次的战役,晏慈直觉田恒当不好一名统帅他太年轻了,亦缺乏资历,兼之艾陵之战的败亡,委实让人产出不了信任!

    田恒却苦笑道:“愚弟唐突了……不久以后,愚弟将要出征,实在担心自已统帅不够,会有损伤,这才想起了慈将军还记得艾陵之战,多亏了慈将军,愚弟才保得一命!愚弟每次想起,总会不由地感慨,更希望能和慈将军一同作战,不知慈将军肯满意愚弟的心愿否?”

    田恒的确好口才:张口闭口地自谦愚弟,拉近彼此的关系……更兼他那略带感伤与期冀的语气,竟使晏慈微略地心软沉吟片刻,晏慈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把目光转向自家父亲,看一看自家父亲是何想法。

    却见晏非抚了抚胡须,说道:“这事你自行决定……为何不能替你作一辈子决定,不是么?你若想,便去罢!为父还健朗得很,不需要你照顾!”

    晏慈再三思量,张了张嘴,答道:“吴军八万,而齐军两万以此悬殊,田将军有何计划?……硬拼么?”

    这是晏慈松口的表现田恒暗喜,严肃道:“女君虽未要求吾军对抗八万吴军……只要咱们能拖住吴军,便可完成任务!迷惑敌军,让敌军误以为齐军人数亦不少于八万,这点恒倒能做得到,只是需要慈将军的帮助!”

    “哦?”晏慈追问,“如何帮助?”

    “恒可与对方统帅会见不瞒慈将军,恒与对方统帅略有几分交情,倘若小聚,想来对方不会拒绝……”快速地思量,田恒想出一条计策,“两军直面交战,皆会重损,不如选取小部分,以小队对战的形势决定大军的动向……恒会诱得对方答应一种游戏,以此游戏来拖延吴军!”

    晏慈两眼一亮,赞道:“壮哉!此计可行!”

    于情于理,吴军若没足够的理由,一直驻于齐国夷城的沿海一带委实没有理由……如若可以,可选一名能言善辩之士,说服对方辙退亦可,如同当年的齐相晏婴、鲁国孔子!

    然而,自齐相晏婴去逝之后,齐国已无能言善辩之士……因此,齐国若想让吴军退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对方统帅的熟人,看在交情的份上,委婉迂回地进行劝说,待到吴王夫差率兵战败之后,他们也就没了理由逗留那里!

    双方似是想到了一处,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一丝兴奋。

    田恒含笑不已,自信道:“进行小规模游戏,需要本领高强之士不知慈将军敢助愚弟一臂之力否?”

    “好!”晏慈猛地起身,“俺……咳~是慈,慈愿助田将军一次!”

    “哈哈哈哈”田恒放声大笑,举起酒盅,与晏慈遥遥相对,痛痛快快地饮下盅里所有的美酒,举止端得豪迈大气,顿时引起晏慈的好感。

    晏慈也嘴角含笑,顺势地问道:“田将军还有人选否?若再缺一员武将,不如去拜访阚氏罢!”

    想了片刻,晏慈也只记得阚止这个人选如果国夏还在,根本轮不上阚止……奈何国夏已逝,阚止勉强算个武艺高超之人。

    对于阚氏,田恒抿了抿嘴,委婉道:“慈将军说的是阚氏族长么?愚弟倒有更合选的人选:国敏!……不晓得慈将军可有印象否?”

    “国敏!……”晏慈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立即浮出国敏的身影:那年,此人连续单挑他和大司马田穰苴都丝毫不落下风!

    竖起大拇指,晏慈夸道:“佩服,佩服!”

    田恒微微一笑,从容地起身,拱手道:“晏将军都同意了,想来国敏的身手的确很好……如此,愚弟可放心地寻他了。”

    言下之意,是田恒竟还没通知国敏啊?也对,自从国夏逝世之后,国敏甚少露面,低调得让人都快忘记了此人!

    见田恒即将离村,晏慈亦拱手,拜别道:“慈侯在晏村,以作准备,听从田将军通知……”

    目不转睛地,晏慈目视田恒离开。

    随后,田恒离开晏村,返回临淄城,再前往国府,拜见国敏。

    可是,国敏不在。

    揉了揉额头,田恒心道:他竟这样……?

    接着,田恒改道,前往临淄宫

    终是见着了国敏!

    此时,国敏已任虎贲氏,掌管齐王的内侍们简单地说,国敏悄悄地守望齐国女君吕邗姜,成了她的内侍统领!

    ……若不是知晓齐国女君吕邗姜一心一意地对待田穰苴,田恒都要认为吕邗姜为了拉拢国敏这名高手,直接地施展美人计,拉拢国敏的心意!

    微微地喘气,田恒一边默念女君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一边对国敏发出邀请,请求道:“本将不日将会远行夷城,敢问国将军愿随本将否?”

    国敏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愿。”

    田恒:“……”

    亏得国敏曾屈身在黔府,居然……好歹他娶了公子黔的亲生妹妹,成了公子黔的亲戚,国敏竟也这般不给面子?!

    咳了一咳,田恒道:“女君为夷城驻守的吴军很是头痛,一直找不着理由赶走他们……你若能助本将驱走吴军,想必女君定会对你更为观注。”

    国敏耳根子微红,就此改口道:“田将军真的需要敏么?好罢,敏愿帮田将军,驱走那群吴军!”

    田恒:“……”

    唉~果然……果然女君是国敏的软肋!就像田穰苴一般,只要一提女君,必能劝服成功!

    藏住内心的腹诽,田恒动容道:“那么,多谢?待到本将出征时,会来知会国将军一声,还请国将军莫要拒绝!”

    “嗯。”国敏点了点头,从容地告退。

    望着国敏离开的身影,田恒长舒一口气:行了,该叫上的人都已叫上剩下的,就看自已的发挥了……但愿他能成功!

    目光一转,田恒握紧了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就在齐国上上下下有所行动之时,远在莒国的吴王夫差却烦躁不已:为甚么?为甚么还没拿下莒国?

    要知道他也很忙啊!

    若没在规定的时期内攻下莒国,那对他的个人威严很有影响啊!

    并且……

    遥望远方,吴王夫差十分焦急:会盟的日子即将到来,他却在莒国被绊住了手脚,这和他预想的计划完全不符!

    冷冷地环顾四周,吴王夫差冷声地下令,命令道:“攻!攻!务必攻克莒国从明天起,全军进攻!……”

284

    新任族长要来晏村,晏慈表示很意外瞄向自家父亲,晏慈想也不想地建议道:“老爹,莫要理会……田氏家族虽说强大,但却不能持续太久,并且女君也肯定不愿意晏氏与田氏有所往来,还请老爹拒绝罢?”

    晏非瞄了一瞄慈非,一巴掌拍了过去,啐道:“早不说,晚不说,偏等对方上门了才说……早些时候你在做甚?请他过来罢,横竖也就那事儿!”

    “甚么事?”晏慈好奇地追问。

    晏非伸出一只脚来,踢了一下晏慈,催促道:“问甚么问?自已不动脑子?赶紧请人进来!”

    晏慈不敢躲开,硬生生地吃了一记晏非的脚踢。揉了一揉被踢的地方,晏慈微微地抱怨,去请田恒去了。

    少时,田恒走来,直对晏非鞠了鞠躬,拱手道:“晏老安好?”

    晏非跪坐于席,一边吃酒,一边道:“田家小子?有何贵干?”

    田恒道:“晏老不请恒喝两杯么?”

    晏非便对晏慈骂道:“你这混小子,还不给人斟酒?”

    晏慈板着脸,出屋片刻,端来一盅酒,递给田恒,粗声粗气道:“喝。”

    田恒盯着酒壶,奇道:“没有酒杯,如何饮之?”

    晏慈道:“爱喝不喝。”

    说罢,晏慈重重地将那酒壶置在桌几上。

    “晏兄,是否对愚弟有所不满?”田恒不理晏非,干脆地询问晏慈。

    晏慈当真连掩饰都懒得掩,径直道:“对。”

    晏非不动声色地饮酒,却竖起了双耳。田恒亦敛了笑意,严肃道:“哪里不满?你能否说与愚弟听去,也好让愚弟改之?”

    晏慈冷冷地瞥了一瞥田恒,说道:“俺有话直说,也不拐弯抹角艾陵之战……田先生的指挥力当真令俺佩服!”

    艾陵之战的惨败,几乎成了所有齐人们的痛处若无意外,几乎都没人愿意提及!便见田恒听罢,笑容微微一僵,哑然许久,说道:

    “正因艾陵之战的战败,愚兄才想找你帮忙。”

    “帮甚么忙?”晏慈挑眉地问。

    “你不想一洗前耻么?”田恒冷静地反问。

    晏慈陷入沉默。

    艾陵之战的惨败仿佛发生在昨天,而他和田恒等几个残兵们逃回临淄城的情景亦历历在目再也不想受到这份战败的屈辱,晏慈握紧了拳头,厉声道:“休要激俺!俺才不上套!……”

    ……的确,晏慈他一点也不想再尝到失败的滋味,但这不意味着他还要一门心思地报仇报仇也可以,但要他跟随田恒,那就值得他迟疑了!

    是的,经过上次的战役,晏慈直觉田恒当不好一名统帅他太年轻了,亦缺乏资历,兼之艾陵之战的败亡,委实让人产出不了信任!

    田恒却苦笑道:“愚弟唐突了……不久以后,愚弟将要出征,实在担心自已统帅不够,会有损伤,这才想起了慈将军还记得艾陵之战,多亏了慈将军,愚弟才保得一命!愚弟每次想起,总会不由地感慨,更希望能和慈将军一同作战,不知慈将军肯满意愚弟的心愿否?”

    田恒的确好口才:张口闭口地自谦愚弟,拉近彼此的关系……更兼他那略带感伤与期冀的语气,竟使晏慈微略地心软沉吟片刻,晏慈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把目光转向自家父亲,看一看自家父亲是何想法。

    却见晏非抚了抚胡须,说道:“这事你自行决定……为何不能替你作一辈子决定,不是么?你若想,便去罢!为父还健朗得很,不需要你照顾!”

    晏慈再三思量,张了张嘴,答道:“吴军八万,而齐军两万以此悬殊,田将军有何计划?……硬拼么?”

    这是晏慈松口的表现田恒暗喜,严肃道:“女君虽未要求吾军对抗八万吴军……只要咱们能拖住吴军,便可完成任务!迷惑敌军,让敌军误以为齐军人数亦不少于八万,这点恒倒能做得到,只是需要慈将军的帮助!”

    “哦?”晏慈追问,“如何帮助?”

    “恒可与对方统帅会见不瞒慈将军,恒与对方统帅略有几分交情,倘若小聚,想来对方不会拒绝……”快速地思量,田恒想出一条计策,“两军直面交战,皆会重损,不如选取小部分,以小队对战的形势决定大军的动向……恒会诱得对方答应一种游戏,以此游戏来拖延吴军!”

    晏慈两眼一亮,赞道:“壮哉!此计可行!”

    于情于理,吴军若没足够的理由,一直驻于齐国夷城的沿海一带委实没有理由……如若可以,可选一名能言善辩之士,说服对方辙退亦可,如同当年的齐相晏婴、鲁国孔子!

    然而,自齐相晏婴去逝之后,齐国已无能言善辩之士……因此,齐国若想让吴军退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对方统帅的熟人,看在交情的份上,委婉迂回地进行劝说,待到吴王夫差率兵战败之后,他们也就没了理由逗留那里!

    双方似是想到了一处,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一丝兴奋。

    田恒含笑不已,自信道:“进行小规模游戏,需要本领高强之士不知慈将军敢助愚弟一臂之力否?”

    “好!”晏慈猛地起身,“俺……咳~是慈,慈愿助田将军一次!”

    “哈哈哈哈”田恒放声大笑,举起酒盅,与晏慈遥遥相对,痛痛快快地饮下盅里所有的美酒,举止端得豪迈大气,顿时引起晏慈的好感。

    晏慈也嘴角含笑,顺势地问道:“田将军还有人选否?若再缺一员武将,不如去拜访阚氏罢!”

    想了片刻,晏慈也只记得阚止这个人选如果国夏还在,根本轮不上阚止……奈何国夏已逝,阚止勉强算个武艺高超之人。

    对于阚氏,田恒抿了抿嘴,委婉道:“慈将军说的是阚氏族长么?愚弟倒有更合选的人选:国敏!……不晓得慈将军可有印象否?”

    “国敏!……”晏慈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立即浮出国敏的身影:那年,此人连续单挑他和大司马田穰苴都丝毫不落下风!

    竖起大拇指,晏慈夸道:“佩服,佩服!”

    田恒微微一笑,从容地起身,拱手道:“晏将军都同意了,想来国敏的身手的确很好……如此,愚弟可放心地寻他了。”

    言下之意,是田恒竟还没通知国敏啊?也对,自从国夏逝世之后,国敏甚少露面,低调得让人都快忘记了此人!

    见田恒即将离村,晏慈亦拱手,拜别道:“慈侯在晏村,以作准备,听从田将军通知……”

    目不转睛地,晏慈目视田恒离开。

    随后,田恒离开晏村,返回临淄城,再前往国府,拜见国敏。

    可是,国敏不在。

    揉了揉额头,田恒心道:他竟这样……?

    接着,田恒改道,前往临淄宫

    终是见着了国敏!

    此时,国敏已任虎贲氏,掌管齐王的内侍们简单地说,国敏悄悄地守望齐国女君吕邗姜,成了她的内侍统领!

    ……若不是知晓齐国女君吕邗姜一心一意地对待田穰苴,田恒都要认为吕邗姜为了拉拢国敏这名高手,直接地施展美人计,拉拢国敏的心意!

    微微地喘气,田恒一边默念女君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一边对国敏发出邀请,请求道:“本将不日将会远行夷城,敢问国将军愿随本将否?”

    国敏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愿。”

    田恒:“……”

    亏得国敏曾屈身在黔府,居然……好歹他娶了公子黔的亲生妹妹,成了公子黔的亲戚,国敏竟也这般不给面子?!

    咳了一咳,田恒道:“女君为夷城驻守的吴军很是头痛,一直找不着理由赶走他们……你若能助本将驱走吴军,想必女君定会对你更为观注。”

    国敏耳根子微红,就此改口道:“田将军真的需要敏么?好罢,敏愿帮田将军,驱走那群吴军!”

    田恒:“……”

    唉~果然……果然女君是国敏的软肋!就像田穰苴一般,只要一提女君,必能劝服成功!

    藏住内心的腹诽,田恒动容道:“那么,多谢?待到本将出征时,会来知会国将军一声,还请国将军莫要拒绝!”

    “嗯。”国敏点了点头,从容地告退。

    望着国敏离开的身影,田恒长舒一口气:行了,该叫上的人都已叫上剩下的,就看自已的发挥了……但愿他能成功!

    目光一转,田恒握紧了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就在齐国上上下下有所行动之时,远在莒国的吴王夫差却烦躁不已:为甚么?为甚么还没拿下莒国?

    要知道他也很忙啊!

    若没在规定的时期内攻下莒国,那对他的个人威严很有影响啊!

    并且……

    遥望远方,吴王夫差十分焦急:会盟的日子即将到来,他却在莒国被绊住了手脚,这和他预想的计划完全不符!

    冷冷地环顾四周,吴王夫差冷声地下令,命令道:“攻!攻!务必攻克莒国从明天起,全军进攻!……”

285

    听了田穰苴的解释,二十名齐国精兵们暗地流泪:呼吸声?大司马说对方呼吸声太大了……可是,他们怎么没听见?

    面面相觑地,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出一丝苦涩:好罢原以为大司马说鲍将军武艺不如他是调侃,没想到竟是真的……估计他们二十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大司马罢?

    由此可见,大司马是真正的高手!

    也因此,大司马比他们提前感知,他们被人跟踪!

    对比眼前之人,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骤然生出一缕危机感:貌似他们也比不上眼前之人啊?还好,还好,眼前这人比不上他们的大司马!

    想到这里,二十名齐国精兵们佩服之余,亦相当惭愧:亏得他们是大司马亲自挑选的人员,哪知还没潜进莒城,就倍受打击而且,听着大司马的口吻,似乎大司马认识此人?

    二十名齐国精兵们纳罕不已,却默不作声,只保持戒备的模样。

    田穰苴看罢,满意地点头:嗯~不亏是他选的悍兵……或许武力值比不上他,好在他们的警惕心能加上不少分!

    “他是公子穆,莒王的嫡公子。”田穰苴顺势地开口,直替这二十名齐国精兵们解惑。尔后,田穰苴斜视公子穆,“你倒是大胆本将以为你会呆在临淄城,乖乖地当个贵族,谁知你竟会一路尾随……不愧是从莒城逃难出为的,功夫不弱啊!”

    公子穆拱了拱手,应道:“多谢大司马夸奖……今见大司马愿意解救莒国,穆感激不尽想着此乃莒地,大司马再熟莒地,亦没穆这个当地人熟轩?敢问穆是否有幸,充当这次的领路人呢?”

    “壮哉!”田穰苴抚掌,“若无公子穆,恐怕吾等没法顺利地潜入莒城呢?”

    公子穆微微一笑,又黯然道:“大司马过奖了……且随穆来罢。”

    言罢,公子穆带路,带着田穰苴他们,抄上了小径。

    这条小径,似是被人刻意地藏起:若无熟人,当真觉察不到若走官道,田穰苴他们免不了一番酣战!

    经过田地,绕过山洞,当公子穆带领田穰苴他们出去的时候,他们堪堪来到一片树林。

    手指前方,公子穆道:“再走一里,便可抵达莒城……可是,这条路上,恐怕会有吴军巡逻罢?”

    “莒城是不是封锁大门了?”田穰苴皱了皱眉,突然想出一条法子,“他们若来了,正好咱们可以换取他们的衣甲,乔装成吴军,顺利地抵达莒城的城下……接下来,就靠公子穆你了。”

    双手搭在公子穆的肩膀,田穰苴目光炯炯道:“莒城的城门再是关闭,亦有守卫护着罢?他们认得你罢?请他们开城门,可否?……幸好天色已黑,吴军尚不会攻来,正是潜入莒城的好机会!”

    公子穆两眼一亮,亦道:“正好!穆的确认识两名守卫只要轮到他们看守城门,想来咱们入城,应该不费事儿。”

    听罢,田穰苴抿嘴一笑,大手一挥,带着众人,浩浩荡荡地走向莒城。

    天色虽晚,却仍有吴军时不时地巡逻而田穰苴他们大大方方地走在路上,生怕吴军瞧不见……很快地,田穰苴的心愿得到满足:一支十名的吴军小队看到了他们,立即握紧兵器,朝他们围来!

    听了田穰苴的解释,二十名齐国精兵们暗地流泪:呼吸声?大司马说对方呼吸声太大了……可是,他们怎么没听见?

    面面相觑地,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出一丝苦涩:好罢原以为大司马说鲍将军武艺不如他是调侃,没想到竟是真的……估计他们二十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大司马罢?

    由此可见,大司马是真正的高手!

    也因此,大司马比他们提前感知,他们被人跟踪!

    对比眼前之人,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骤然生出一缕危机感:貌似他们也比不上眼前之人啊?还好,还好,眼前这人比不上他们的大司马!

    想到这里,二十名齐国精兵们佩服之余,亦相当惭愧:亏得他们是大司马亲自挑选的人员,哪知还没潜进莒城,就倍受打击而且,听着大司马的口吻,似乎大司马认识此人?

    二十名齐国精兵们纳罕不已,却默不作声,只保持戒备的模样。

    田穰苴看罢,满意地点头:嗯~不亏是他选的悍兵……或许武力值比不上他,好在他们的警惕心能加上不少分!

    “他是公子穆,莒王的嫡公子。”田穰苴顺势地开口,直替这二十名齐国精兵们解惑。尔后,田穰苴斜视公子穆,“你倒是大胆本将以为你会呆在临淄城,乖乖地当个贵族,谁知你竟会一路尾随……不愧是从莒城逃难出为的,功夫不弱啊!”

    公子穆拱了拱手,应道:“多谢大司马夸奖……今见大司马愿意解救莒国,穆感激不尽想着此乃莒地,大司马再熟莒地,亦没穆这个当地人熟轩?敢问穆是否有幸,充当这次的领路人呢?”

    “壮哉!”田穰苴抚掌,“若无公子穆,恐怕吾等没法顺利地潜入莒城呢?”

    公子穆微微一笑,又黯然道:“大司马过奖了……且随穆来罢。”

    言罢,公子穆带路,带着田穰苴他们,抄上了小径。

    这条小径,似是被人刻意地藏起:若无熟人,当真觉察不到若走官道,田穰苴他们免不了一番酣战!

    经过田地,绕过山洞,当公子穆带领田穰苴他们出去的时候,他们堪堪来到一片树林。

    手指前方,公子穆道:“再走一里,便可抵达莒城……可是,这条路上,恐怕会有吴军巡逻罢?”

    “莒城是不是封锁大门了?”田穰苴皱了皱眉,突然想出一条法子,“他们若来了,正好咱们可以换取他们的衣甲,乔装成吴军,顺利地抵达莒城的城下……接下来,就靠公子穆你了。”

    双手搭在公子穆的肩膀,田穰苴目光炯炯道:“莒城的城门再是关闭,亦有守卫护着罢?他们认得你罢?请他们开城门,可否?……幸好天色已黑,吴军尚不会攻来,正是潜入莒城的好机会!”

    公子穆两眼一亮,亦道:“正好!穆的确认识两名守卫只要轮到他们看守城门,想来咱们入城,应该不费事儿。”

    听罢,田穰苴抿嘴一笑,大手一挥,带着众人,浩浩荡荡地走向莒城。

    天色虽晚,却仍有吴军时不时地巡逻而田穰苴他们大大方方地走在路上,生怕吴军瞧不见……很快地,田穰苴的心愿得到满足:一支十名的吴军小队看到了他们,立即握紧兵器,朝他们围来!

    听了田穰苴的解释,二十名齐国精兵们暗地流泪:呼吸声?大司马说对方呼吸声太大了……可是,他们怎么没听见?

    面面相觑地,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出一丝苦涩:好罢原以为大司马说鲍将军武艺不如他是调侃,没想到竟是真的……估计他们二十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大司马罢?

    由此可见,大司马是真正的高手!

    也因此,大司马比他们提前感知,他们被人跟踪!

    对比眼前之人,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骤然生出一缕危机感:貌似他们也比不上眼前之人啊?还好,还好,眼前这人比不上他们的大司马!

    想到这里,二十名齐国精兵们佩服之余,亦相当惭愧:亏得他们是大司马亲自挑选的人员,哪知还没潜进莒城,就倍受打击而且,听着大司马的口吻,似乎大司马认识此人?

    二十名齐国精兵们纳罕不已,却默不作声,只保持戒备的模样。

    田穰苴看罢,满意地点头:嗯~不亏是他选的悍兵……或许武力值比不上他,好在他们的警惕心能加上不少分!

    “他是公子穆,莒王的嫡公子。”田穰苴顺势地开口,直替这二十名齐国精兵们解惑。尔后,田穰苴斜视公子穆,“你倒是大胆本将以为你会呆在临淄城,乖乖地当个贵族,谁知你竟会一路尾随……不愧是从莒城逃难出为的,功夫不弱啊!”

    公子穆拱了拱手,应道:“多谢大司马夸奖……今见大司马愿意解救莒国,穆感激不尽想着此乃莒地,大司马再熟莒地,亦没穆这个当地人熟轩?敢问穆是否有幸,充当这次的领路人呢?”

    “壮哉!”田穰苴抚掌,“若无公子穆,恐怕吾等没法顺利地潜入莒城呢?”

    公子穆微微一笑,又黯然道:“大司马过奖了……且随穆来罢。”

    言罢,公子穆带路,带着田穰苴他们,抄上了小径。

    这条小径,似是被人刻意地藏起:若无熟人,当真觉察不到若走官道,田穰苴他们免不了一番酣战!

    而当公子穆带领田穰苴他们出去的时候,他们堪堪来到一片树林。

    手指前方,公子穆道:“再走一里,便可抵达莒城……可是,这条路上,恐怕会有吴军巡逻罢?”

286

    听了田穰苴的解释,二十名齐国精兵们暗地流泪:呼吸声?大司马说对方呼吸声太大了……可是,他们怎么没听见?

    面面相觑地,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出一丝苦涩:好罢原以为大司马说鲍将军武艺不如他是调侃,没想到竟是真的……估计他们二十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大司马罢?

    由此可见,大司马是真正的高手!

    也因此,大司马比他们提前感知,他们被人跟踪!

    对比眼前之人,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骤然生出一缕危机感:貌似他们也比不上眼前之人啊?还好,还好,眼前这人比不上他们的大司马!

    想到这里,二十名齐国精兵们佩服之余,亦相当惭愧:亏得他们是大司马亲自挑选的人员,哪知还没潜进莒城,就倍受打击而且,听着大司马的口吻,似乎大司马认识此人?

    二十名齐国精兵们纳罕不已,却默不作声,只保持戒备的模样。

    田穰苴看罢,满意地点头:嗯~不亏是他选的悍兵……或许武力值比不上他,好在他们的警惕心能加上不少分!

    “他是公子穆,莒王的嫡公子。”田穰苴顺势地开口,直替这二十名齐国精兵们解惑。尔后,田穰苴斜视公子穆,“你倒是大胆本将以为你会呆在临淄城,乖乖地当个贵族,谁知你竟会一路尾随……不愧是从莒城逃难出为的,功夫不弱啊!”

    公子穆拱了拱手,应道:“多谢大司马夸奖……今见大司马愿意解救莒国,穆感激不尽想着此乃莒地,大司马再熟莒地,亦没穆这个当地人熟轩?敢问穆是否有幸,充当这次的领路人呢?”

    “壮哉!”田穰苴抚掌,“若无公子穆,恐怕吾等没法顺利地潜入莒城呢?”

    公子穆微微一笑,又黯然道:“大司马过奖了……且随穆来罢。”

    言罢,公子穆带路,带着田穰苴他们,抄上了小径。

    这条小径,似是被人刻意地藏起:若无熟人,当真觉察不到若走官道,田穰苴他们免不了一番酣战!

    经过田地,绕过山洞,当公子穆带领田穰苴他们出去的时候,他们堪堪来到一片树林。

    手指前方,公子穆道:“再走一里,便可抵达莒城……可是,这条路上,恐怕会有吴军巡逻罢?”

    “莒城是不是封锁大门了?”田穰苴皱了皱眉,突然想出一条法子,“他们若来了,正好咱们可以换取他们的衣甲,乔装成吴军,顺利地抵达莒城的城下……接下来,就靠公子穆你了。”

    双手搭在公子穆的肩膀,田穰苴目光炯炯道:“莒城的城门再是关闭,亦有守卫护着罢?他们认得你罢?请他们开城门,可否?……幸好天色已黑,吴军尚不会攻来,正是潜入莒城的好机会!”

    公子穆两眼一亮,亦道:“正好!穆的确认识两名守卫只要轮到他们看守城门,想来咱们入城,应该不费事儿。”

    听罢,田穰苴抿嘴一笑,大手一挥,带着众人,浩浩荡荡地走向莒城。

    天色虽晚,却仍有吴军时不时地巡逻而田穰苴他们大大方方地走在路上,生怕吴军瞧不见……很快地,田穰苴的心愿得到满足:一支十名的吴军小队看到了他们,立即握紧兵器,朝他们围来!

    听了田穰苴的解释,二十名齐国精兵们暗地流泪:呼吸声?大司马说对方呼吸声太大了……可是,他们怎么没听见?

    面面相觑地,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出一丝苦涩:好罢原以为大司马说鲍将军武艺不如他是调侃,没想到竟是真的……估计他们二十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大司马罢?

    由此可见,大司马是真正的高手!

    也因此,大司马比他们提前感知,他们被人跟踪!

    对比眼前之人,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骤然生出一缕危机感:貌似他们也比不上眼前之人啊?还好,还好,眼前这人比不上他们的大司马!

    想到这里,二十名齐国精兵们佩服之余,亦相当惭愧:亏得他们是大司马亲自挑选的人员,哪知还没潜进莒城,就倍受打击而且,听着大司马的口吻,似乎大司马认识此人?

    二十名齐国精兵们纳罕不已,却默不作声,只保持戒备的模样。

    田穰苴看罢,满意地点头:嗯~不亏是他选的悍兵……或许武力值比不上他,好在他们的警惕心能加上不少分!

    “他是公子穆,莒王的嫡公子。”田穰苴顺势地开口,直替这二十名齐国精兵们解惑。尔后,田穰苴斜视公子穆,“你倒是大胆本将以为你会呆在临淄城,乖乖地当个贵族,谁知你竟会一路尾随……不愧是从莒城逃难出为的,功夫不弱啊!”

    公子穆拱了拱手,应道:“多谢大司马夸奖……今见大司马愿意解救莒国,穆感激不尽想着此乃莒地,大司马再熟莒地,亦没穆这个当地人熟轩?敢问穆是否有幸,充当这次的领路人呢?”

    “壮哉!”田穰苴抚掌,“若无公子穆,恐怕吾等没法顺利地潜入莒城呢?”

    公子穆微微一笑,又黯然道:“大司马过奖了……且随穆来罢。”

    言罢,公子穆带路,带着田穰苴他们,抄上了小径。

    这条小径,似是被人刻意地藏起:若无熟人,当真觉察不到若走官道,田穰苴他们免不了一番酣战!

    经过田地,绕过山洞,当公子穆带领田穰苴他们出去的时候,他们堪堪来到一片树林。

    手指前方,公子穆道:“再走一里,便可抵达莒城……可是,这条路上,恐怕会有吴军巡逻罢?”

    “莒城是不是封锁大门了?”田穰苴皱了皱眉,突然想出一条法子,“他们若来了,正好咱们可以换取他们的衣甲,乔装成吴军,顺利地抵达莒城的城下……接下来,就靠公子穆你了。”

    双手搭在公子穆的肩膀,田穰苴目光炯炯道:“莒城的城门再是关闭,亦有守卫护着罢?他们认得你罢?请他们开城门,可否?……幸好天色已黑,吴军尚不会攻来,正是潜入莒城的好机会!”

    公子穆两眼一亮,亦道:“正好!穆的确认识两名守卫只要轮到他们看守城门,想来咱们入城,应该不费事儿。”

    听罢,田穰苴抿嘴一笑,大手一挥,带着众人,浩浩荡荡地走向莒城。

    天色虽晚,却仍有吴军时不时地巡逻而田穰苴他们大大方方地走在路上,生怕吴军瞧不见……很快地,田穰苴的心愿得到满足:一支十名的吴军小队看到了他们,立即握紧兵器,朝他们围来!

    听了田穰苴的解释,二十名齐国精兵们暗地流泪:呼吸声?大司马说对方呼吸声太大了……可是,他们怎么没听见?

    面面相觑地,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出一丝苦涩:好罢原以为大司马说鲍将军武艺不如他是调侃,没想到竟是真的……估计他们二十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大司马罢?

    由此可见,大司马是真正的高手!

    也因此,大司马比他们提前感知,他们被人跟踪!

    对比眼前之人,二十名齐国精兵们骤然生出一缕危机感:貌似他们也比不上眼前之人啊?还好,还好,眼前这人比不上他们的大司马!

    想到这里,二十名齐国精兵们佩服之余,亦相当惭愧:亏得他们是大司马亲自挑选的人员,哪知还没潜进莒城,就倍受打击而且,听着大司马的口吻,似乎大司马认识此人?

    二十名齐国精兵们纳罕不已,却默不作声,只保持戒备的模样。

    田穰苴看罢,满意地点头:嗯~不亏是他选的悍兵……或许武力值比不上他,好在他们的警惕心能加上不少分!

    “他是公子穆,莒王的嫡公子。”田穰苴顺势地开口,直替这二十名齐国精兵们解惑。尔后,田穰苴斜视公子穆,“你倒是大胆本将以为你会呆在临淄城,乖乖地当个贵族,谁知你竟会一路尾随……不愧是从莒城逃难出为的,功夫不弱啊!”

    公子穆拱了拱手,应道:“多谢大司马夸奖……今见大司马愿意解救莒国,穆感激不尽想着此乃莒地,大司马再熟莒地,亦没穆这个当地人熟轩?敢问穆是否有幸,充当这次的领路人呢?”

    “壮哉!”田穰苴抚掌,“若无公子穆,恐怕吾等没法顺利地潜入莒城呢?”

    公子穆微微一笑,又黯然道:“大司马过奖了……且随穆来罢。”

    言罢,公子穆带路,带着田穰苴他们,抄上了小径。

    这条小径,似是被人刻意地藏起:若无熟人,当真觉察不到若走官道,田穰苴他们免不了一番酣战!

    而当公子穆带领田穰苴他们出去的时候,他们堪堪来到一片树林。

    手指前方,公子穆道:“再走一里,便可抵达莒城……可是,这条路上,恐怕会有吴军巡逻罢?”

287

    新任族长要来晏村,晏慈表示很意外瞄向自家父亲,晏慈想也不想地建议道:“老爹,莫要理会……田氏家族虽说强大,但却不能持续太久,并且女君也肯定不愿意晏氏与田氏有所往来,还请老爹拒绝罢?”

    晏非瞄了一瞄慈非,一巴掌拍了过去,啐道:“早不说,晚不说,偏等对方上门了才说……早些时候你在做甚?请他过来罢,横竖也就那事儿!”

    “甚么事?”晏慈好奇地追问。

    晏非伸出一只脚来,踢了一下晏慈,催促道:“问甚么问?自已不动脑子?赶紧请人进来!”

    晏慈不敢躲开,硬生生地吃了一记晏非的脚踢。揉了一揉被踢的地方,晏慈微微地抱怨,去请田恒去了。

    少时,田恒走来,直对晏非鞠了鞠躬,拱手道:“晏老安好?”

    晏非跪坐于席,一边吃酒,一边道:“田家小子?有何贵干?”

    田恒道:“晏老不请恒喝两杯么?”

    晏非便对晏慈骂道:“你这混小子,还不给人斟酒?”

    晏慈板着脸,出屋片刻,端来一盅酒,递给田恒,粗声粗气道:“喝。”

    田恒盯着酒壶,奇道:“没有酒杯,如何饮之?”

    晏慈道:“爱喝不喝。”

    说罢,晏慈重重地将那酒壶置在桌几上。

    “晏兄,是否对愚弟有所不满?”田恒不理晏非,干脆地询问晏慈。

    晏慈当真连掩饰都懒得掩,径直道:“对。”

    晏非不动声色地饮酒,却竖起了双耳。田恒亦敛了笑意,严肃道:“哪里不满?你能否说与愚弟听去,也好让愚弟改之?”

    晏慈冷冷地瞥了一瞥田恒,说道:“俺有话直说,也不拐弯抹角艾陵之战……田先生的指挥力当真令俺佩服!”

    艾陵之战的惨败,几乎成了所有齐人们的痛处若无意外,几乎都没人愿意提及!便见田恒听罢,笑容微微一僵,哑然许久,说道:

    “正因艾陵之战的战败,愚兄才想找你帮忙。”

    “帮甚么忙?”晏慈挑眉地问。

    “你不想一洗前耻么?”田恒冷静地反问。

    晏慈陷入沉默。

    艾陵之战的惨败仿佛发生在昨天,而他和田恒等几个残兵们逃回临淄城的情景亦历历在目再也不想受到这份战败的屈辱,晏慈握紧了拳头,厉声道:“休要激俺!俺才不上套!……”

    ……的确,晏慈他一点也不想再尝到失败的滋味,但这不意味着他还要一门心思地报仇报仇也可以,但要他跟随田恒,那就值得他迟疑了!

    是的,经过上次的战役,晏慈直觉田恒当不好一名统帅他太年轻了,亦缺乏资历,兼之艾陵之战的败亡,委实让人产出不了信任!

    田恒却苦笑道:“愚弟唐突了……不久以后,愚弟将要出征,实在担心自已统帅不够,会有损伤,这才想起了慈将军还记得艾陵之战,多亏了慈将军,愚弟才保得一命!愚弟每次想起,总会不由地感慨,更希望能和慈将军一同作战,不知慈将军肯满意愚弟的心愿否?”

    田恒的确好口才:张口闭口地自谦愚弟,拉近彼此的关系……更兼他那略带感伤与期冀的语气,竟使晏慈微略地心软沉吟片刻,晏慈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把目光转向自家父亲,看一看自家父亲是何想法。

    却见晏非抚了抚胡须,说道:“这事你自行决定……为何不能替你作一辈子决定,不是么?你若想,便去罢!为父还健朗得很,不需要你照顾!”

    晏慈再三思量,张了张嘴,答道:“吴军八万,而齐军两万以此悬殊,田将军有何计划?……硬拼么?”

    这是晏慈松口的表现田恒暗喜,严肃道:“女君虽未要求吾军对抗八万吴军……只要咱们能拖住吴军,便可完成任务!迷惑敌军,让敌军误以为齐军人数亦不少于八万,这点恒倒能做得到,只是需要慈将军的帮助!”

    “哦?”晏慈追问,“如何帮助?”

    “恒可与对方统帅会见不瞒慈将军,恒与对方统帅略有几分交情,倘若小聚,想来对方不会拒绝……”快速地思量,田恒想出一条计策,“两军直面交战,皆会重损,不如选取小部分,以小队对战的形势决定大军的动向……恒会诱得对方答应一种游戏,以此游戏来拖延吴军!”

    晏慈两眼一亮,赞道:“壮哉!此计可行!”

    于情于理,吴军若没足够的理由,一直驻于齐国夷城的沿海一带委实没有理由……如若可以,可选一名能言善辩之士,说服对方辙退亦可,如同当年的齐相晏婴、鲁国孔子!

    然而,自齐相晏婴去逝之后,齐国已无能言善辩之士……因此,齐国若想让吴军退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对方统帅的熟人,看在交情的份上,委婉迂回地进行劝说,待到吴王夫差率兵战败之后,他们也就没了理由逗留那里!

    双方似是想到了一处,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一丝兴奋。

    田恒含笑不已,自信道:“进行小规模游戏,需要本领高强之士不知慈将军敢助愚弟一臂之力否?”

    “好!”晏慈猛地起身,“俺……咳~是慈,慈愿助田将军一次!”

    “哈哈哈哈”田恒放声大笑,举起酒盅,与晏慈遥遥相对,痛痛快快地饮下盅里所有的美酒,举止端得豪迈大气,顿时引起晏慈的好感。

    晏慈也嘴角含笑,顺势地问道:“田将军还有人选否?若再缺一员武将,不如去拜访阚氏罢!”

    想了片刻,晏慈也只记得阚止这个人选如果国夏还在,根本轮不上阚止……奈何国夏已逝,阚止勉强算个武艺高超之人。

    对于阚氏,田恒抿了抿嘴,委婉道:“慈将军说的是阚氏族长么?愚弟倒有更合选的人选:国敏!……不晓得慈将军可有印象否?”

    “国敏!……”晏慈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立即浮出国敏的身影:那年,此人连续单挑他和大司马田穰苴都丝毫不落下风!

    竖起大拇指,晏慈夸道:“佩服,佩服!”

    田恒微微一笑,从容地起身,拱手道:“晏将军都同意了,想来国敏的身手的确很好……如此,愚弟可放心地寻他了。”

    言下之意,是田恒竟还没通知国敏啊?也对,自从国夏逝世之后,国敏甚少露面,低调得让人都快忘记了此人!

    见田恒即将离村,晏慈亦拱手,拜别道:“慈侯在晏村,以作准备,听从田将军通知……”

    目不转睛地,晏慈目视田恒离开。

    随后,田恒离开晏村,返回临淄城,再前往国府,拜见国敏。

    可是,国敏不在。

    揉了揉额头,田恒心道:他竟这样……?

    接着,田恒改道,前往临淄宫

    终是见着了国敏!

    此时,国敏已任虎贲氏,掌管齐王的内侍们简单地说,国敏悄悄地守望齐国女君吕邗姜,成了她的内侍统领!

    ……若不是知晓齐国女君吕邗姜一心一意地对待田穰苴,田恒都要认为吕邗姜为了拉拢国敏这名高手,直接地施展美人计,拉拢国敏的心意!

    微微地喘气,田恒一边默念女君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一边对国敏发出邀请,请求道:“本将不日将会远行夷城,敢问国将军愿随本将否?”

    国敏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愿。”

    田恒:“……”

    亏得国敏曾屈身在黔府,居然……好歹他娶了公子黔的亲生妹妹,成了公子黔的亲戚,国敏竟也这般不给面子?!

    咳了一咳,田恒道:“女君为夷城驻守的吴军很是头痛,一直找不着理由赶走他们……你若能助本将驱走吴军,想必女君定会对你更为观注。”

    国敏耳根子微红,就此改口道:“田将军真的需要敏么?好罢,敏愿帮田将军,驱走那群吴军!”

    田恒:“……”

    唉~果然……果然女君是国敏的软肋!就像田穰苴一般,只要一提女君,必能劝服成功!

    藏住内心的腹诽,田恒动容道:“那么,多谢?待到本将出征时,会来知会国将军一声,还请国将军莫要拒绝!”

    “嗯。”国敏点了点头,从容地告退。

    望着国敏离开的身影,田恒长舒一口气:行了,该叫上的人都已叫上剩下的,就看自已的发挥了……但愿他能成功!

    目光一转,田恒握紧了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就在齐国上上下下有所行动之时,远在莒国的吴王夫差却烦躁不已:为甚么?为甚么还没拿下莒国?

    要知道他也很忙啊!

    若没在规定的时期内攻下莒国,那对他的个人威严很有影响啊!

    并且……

    遥望远方,吴王夫差十分焦急:会盟的日子即将到来,他却在莒国被绊住了手脚,这和他预想的计划完全不符!

    冷冷地环顾四周,吴王夫差冷声地下令,命令道:“攻!攻!务必攻克莒国从明天起,全军进攻!……”

288

    新任族长要来晏村,晏慈表示很意外瞄向自家父亲,晏慈想也不想地建议道:“老爹,莫要理会……田氏家族虽说强大,但却不能持续太久,并且女君也肯定不愿意晏氏与田氏有所往来,还请老爹拒绝罢?”

    晏非瞄了一瞄慈非,一巴掌拍了过去,啐道:“早不说,晚不说,偏等对方上门了才说……早些时候你在做甚?请他过来罢,横竖也就那事儿!”

    “甚么事?”晏慈好奇地追问。

    晏非伸出一只脚来,踢了一下晏慈,催促道:“问甚么问?自已不动脑子?赶紧请人进来!”

    晏慈不敢躲开,硬生生地吃了一记晏非的脚踢。揉了一揉被踢的地方,晏慈微微地抱怨,去请田恒去了。

    少时,田恒走来,直对晏非鞠了鞠躬,拱手道:“晏老安好?”

    晏非跪坐于席,一边吃酒,一边道:“田家小子?有何贵干?”

    田恒道:“晏老不请恒喝两杯么?”

    晏非便对晏慈骂道:“你这混小子,还不给人斟酒?”

    晏慈板着脸,出屋片刻,端来一盅酒,递给田恒,粗声粗气道:“喝。”

    田恒盯着酒壶,奇道:“没有酒杯,如何饮之?”

    晏慈道:“爱喝不喝。”

    说罢,晏慈重重地将那酒壶置在桌几上。

    “晏兄,是否对愚弟有所不满?”田恒不理晏非,干脆地询问晏慈。

    晏慈当真连掩饰都懒得掩,径直道:“对。”

    晏非不动声色地饮酒,却竖起了双耳。田恒亦敛了笑意,严肃道:“哪里不满?你能否说与愚弟听去,也好让愚弟改之?”

    晏慈冷冷地瞥了一瞥田恒,说道:“俺有话直说,也不拐弯抹角艾陵之战……田先生的指挥力当真令俺佩服!”

    艾陵之战的惨败,几乎成了所有齐人们的痛处若无意外,几乎都没人愿意提及!便见田恒听罢,笑容微微一僵,哑然许久,说道:

    “正因艾陵之战的战败,愚兄才想找你帮忙。”

    “帮甚么忙?”晏慈挑眉地问。

    “你不想一洗前耻么?”田恒冷静地反问。

    晏慈陷入沉默。

    艾陵之战的惨败仿佛发生在昨天,而他和田恒等几个残兵们逃回临淄城的情景亦历历在目再也不想受到这份战败的屈辱,晏慈握紧了拳头,厉声道:“休要激俺!俺才不上套!……”

    ……的确,晏慈他一点也不想再尝到失败的滋味,但这不意味着他还要一门心思地报仇报仇也可以,但要他跟随田恒,那就值得他迟疑了!

    是的,经过上次的战役,晏慈直觉田恒当不好一名统帅他太年轻了,亦缺乏资历,兼之艾陵之战的败亡,委实让人产出不了信任!

    田恒却苦笑道:“愚弟唐突了……不久以后,愚弟将要出征,实在担心自已统帅不够,会有损伤,这才想起了慈将军还记得艾陵之战,多亏了慈将军,愚弟才保得一命!愚弟每次想起,总会不由地感慨,更希望能和慈将军一同作战,不知慈将军肯满意愚弟的心愿否?”

    田恒的确好口才:张口闭口地自谦愚弟,拉近彼此的关系……更兼他那略带感伤与期冀的语气,竟使晏慈微略地心软沉吟片刻,晏慈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把目光转向自家父亲,看一看自家父亲是何想法。

    却见晏非抚了抚胡须,说道:“这事你自行决定……为何不能替你作一辈子决定,不是么?你若想,便去罢!为父还健朗得很,不需要你照顾!”

    晏慈再三思量,张了张嘴,答道:“吴军八万,而齐军两万以此悬殊,田将军有何计划?……硬拼么?”

    这是晏慈松口的表现田恒暗喜,严肃道:“女君虽未要求吾军对抗八万吴军……只要咱们能拖住吴军,便可完成任务!迷惑敌军,让敌军误以为齐军人数亦不少于八万,这点恒倒能做得到,只是需要慈将军的帮助!”

    “哦?”晏慈追问,“如何帮助?”

    “恒可与对方统帅会见不瞒慈将军,恒与对方统帅略有几分交情,倘若小聚,想来对方不会拒绝……”快速地思量,田恒想出一条计策,“两军直面交战,皆会重损,不如选取小部分,以小队对战的形势决定大军的动向……恒会诱得对方答应一种游戏,以此游戏来拖延吴军!”

    晏慈两眼一亮,赞道:“壮哉!此计可行!”

    于情于理,吴军若没足够的理由,一直驻于齐国夷城的沿海一带委实没有理由……如若可以,可选一名能言善辩之士,说服对方辙退亦可,如同当年的齐相晏婴、鲁国孔子!

    然而,自齐相晏婴去逝之后,齐国已无能言善辩之士……因此,齐国若想让吴军退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对方统帅的熟人,看在交情的份上,委婉迂回地进行劝说,待到吴王夫差率兵战败之后,他们也就没了理由逗留那里!

    双方似是想到了一处,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一丝兴奋。

    田恒含笑不已,自信道:“进行小规模游戏,需要本领高强之士不知慈将军敢助愚弟一臂之力否?”

    “好!”晏慈猛地起身,“俺……咳~是慈,慈愿助田将军一次!”

    “哈哈哈哈”田恒放声大笑,举起酒盅,与晏慈遥遥相对,痛痛快快地饮下盅里所有的美酒,举止端得豪迈大气,顿时引起晏慈的好感。

    晏慈也嘴角含笑,顺势地问道:“田将军还有人选否?若再缺一员武将,不如去拜访阚氏罢!”

    想了片刻,晏慈也只记得阚止这个人选如果国夏还在,根本轮不上阚止……奈何国夏已逝,阚止勉强算个武艺高超之人。

    对于阚氏,田恒抿了抿嘴,委婉道:“慈将军说的是阚氏族长么?愚弟倒有更合选的人选:国敏!……不晓得慈将军可有印象否?”

    “国敏!……”晏慈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立即浮出国敏的身影:那年,此人连续单挑他和大司马田穰苴都丝毫不落下风!

    竖起大拇指,晏慈夸道:“佩服,佩服!”

    田恒微微一笑,从容地起身,拱手道:“晏将军都同意了,想来国敏的身手的确很好……如此,愚弟可放心地寻他了。”

    言下之意,是田恒竟还没通知国敏啊?也对,自从国夏逝世之后,国敏甚少露面,低调得让人都快忘记了此人!

    见田恒即将离村,晏慈亦拱手,拜别道:“慈侯在晏村,以作准备,听从田将军通知……”

    目不转睛地,晏慈目视田恒离开。

    随后,田恒离开晏村,返回临淄城,再前往国府,拜见国敏。

    可是,国敏不在。

    揉了揉额头,田恒心道:他竟这样……?

    接着,田恒改道,前往临淄宫

    终是见着了国敏!

    此时,国敏已任虎贲氏,掌管齐王的内侍们简单地说,国敏悄悄地守望齐国女君吕邗姜,成了她的内侍统领!

    ……若不是知晓齐国女君吕邗姜一心一意地对待田穰苴,田恒都要认为吕邗姜为了拉拢国敏这名高手,直接地施展美人计,拉拢国敏的心意!

    微微地喘气,田恒一边默念女君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一边对国敏发出邀请,请求道:“本将不日将会远行夷城,敢问国将军愿随本将否?”

    国敏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愿。”

    田恒:“……”

    亏得国敏曾屈身在黔府,居然……好歹他娶了公子黔的亲生妹妹,成了公子黔的亲戚,国敏竟也这般不给面子?!

    咳了一咳,田恒道:“女君为夷城驻守的吴军很是头痛,一直找不着理由赶走他们……你若能助本将驱走吴军,想必女君定会对你更为观注。”

    国敏耳根子微红,就此改口道:“田将军真的需要敏么?好罢,敏愿帮田将军,驱走那群吴军!”

    田恒:“……”

    唉~果然……果然女君是国敏的软肋!就像田穰苴一般,只要一提女君,必能劝服成功!

    藏住内心的腹诽,田恒动容道:“那么,多谢?待到本将出征时,会来知会国将军一声,还请国将军莫要拒绝!”

    “嗯。”国敏点了点头,从容地告退。

    望着国敏离开的身影,田恒长舒一口气:行了,该叫上的人都已叫上剩下的,就看自已的发挥了……但愿他能成功!

    目光一转,田恒握紧了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就在齐国上上下下有所行动之时,远在莒国的吴王夫差却烦躁不已:为甚么?为甚么还没拿下莒国?

    要知道他也很忙啊!

    若没在规定的时期内攻下莒国,那对他的个人威严很有影响啊!

    并且……

    遥望远方,吴王夫差十分焦急:会盟的日子即将到来,他却在莒国被绊住了手脚,这和他预想的计划完全不符!

    冷冷地环顾四周,吴王夫差冷声地下令,命令道:“攻!攻!务必攻克莒国从明天起,全军进攻!……”

289

    新任族长要来晏村,晏慈表示很意外瞄向自家父亲,晏慈想也不想地建议道:“老爹,莫要理会……田氏家族虽说强大,但却不能持续太久,并且女君也肯定不愿意晏氏与田氏有所往来,还请老爹拒绝罢?”

    晏非瞄了一瞄慈非,一巴掌拍了过去,啐道:“早不说,晚不说,偏等对方上门了才说……早些时候你在做甚?请他过来罢,横竖也就那事儿!”

    “甚么事?”晏慈好奇地追问。

    晏非伸出一只脚来,踢了一下晏慈,催促道:“问甚么问?自已不动脑子?赶紧请人进来!”

    晏慈不敢躲开,硬生生地吃了一记晏非的脚踢。揉了一揉被踢的地方,晏慈微微地抱怨,去请田恒去了。

    少时,田恒走来,直对晏非鞠了鞠躬,拱手道:“晏老安好?”

    晏非跪坐于席,一边吃酒,一边道:“田家小子?有何贵干?”

    田恒道:“晏老不请恒喝两杯么?”

    晏非便对晏慈骂道:“你这混小子,还不给人斟酒?”

    晏慈板着脸,出屋片刻,端来一盅酒,递给田恒,粗声粗气道:“喝。”

    田恒盯着酒壶,奇道:“没有酒杯,如何饮之?”

    晏慈道:“爱喝不喝。”

    说罢,晏慈重重地将那酒壶置在桌几上。

    “晏兄,是否对愚弟有所不满?”田恒不理晏非,干脆地询问晏慈。

    晏慈当真连掩饰都懒得掩,径直道:“对。”

    晏非不动声色地饮酒,却竖起了双耳。田恒亦敛了笑意,严肃道:“哪里不满?你能否说与愚弟听去,也好让愚弟改之?”

    晏慈冷冷地瞥了一瞥田恒,说道:“俺有话直说,也不拐弯抹角艾陵之战……田先生的指挥力当真令俺佩服!”

    艾陵之战的惨败,几乎成了所有齐人们的痛处若无意外,几乎都没人愿意提及!便见田恒听罢,笑容微微一僵,哑然许久,说道:

    “正因艾陵之战的战败,愚兄才想找你帮忙。”

    “帮甚么忙?”晏慈挑眉地问。

    “你不想一洗前耻么?”田恒冷静地反问。

    晏慈陷入沉默。

    艾陵之战的惨败仿佛发生在昨天,而他和田恒等几个残兵们逃回临淄城的情景亦历历在目再也不想受到这份战败的屈辱,晏慈握紧了拳头,厉声道:“休要激俺!俺才不上套!……”

    ……的确,晏慈他一点也不想再尝到失败的滋味,但这不意味着他还要一门心思地报仇报仇也可以,但要他跟随田恒,那就值得他迟疑了!

    是的,经过上次的战役,晏慈直觉田恒当不好一名统帅他太年轻了,亦缺乏资历,兼之艾陵之战的败亡,委实让人产出不了信任!

    田恒却苦笑道:“愚弟唐突了……不久以后,愚弟将要出征,实在担心自已统帅不够,会有损伤,这才想起了慈将军还记得艾陵之战,多亏了慈将军,愚弟才保得一命!愚弟每次想起,总会不由地感慨,更希望能和慈将军一同作战,不知慈将军肯满意愚弟的心愿否?”

    田恒的确好口才:张口闭口地自谦愚弟,拉近彼此的关系……更兼他那略带感伤与期冀的语气,竟使晏慈微略地心软沉吟片刻,晏慈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把目光转向自家父亲,看一看自家父亲是何想法。

    却见晏非抚了抚胡须,说道:“这事你自行决定……为何不能替你作一辈子决定,不是么?你若想,便去罢!为父还健朗得很,不需要你照顾!”

    晏慈再三思量,张了张嘴,答道:“吴军八万,而齐军两万以此悬殊,田将军有何计划?……硬拼么?”

    这是晏慈松口的表现田恒暗喜,严肃道:“女君虽未要求吾军对抗八万吴军……只要咱们能拖住吴军,便可完成任务!迷惑敌军,让敌军误以为齐军人数亦不少于八万,这点恒倒能做得到,只是需要慈将军的帮助!”

    “哦?”晏慈追问,“如何帮助?”

    “恒可与对方统帅会见不瞒慈将军,恒与对方统帅略有几分交情,倘若小聚,想来对方不会拒绝……”快速地思量,田恒想出一条计策,“两军直面交战,皆会重损,不如选取小部分,以小队对战的形势决定大军的动向……恒会诱得对方答应一种游戏,以此游戏来拖延吴军!”

    晏慈两眼一亮,赞道:“壮哉!此计可行!”

    于情于理,吴军若没足够的理由,一直驻于齐国夷城的沿海一带委实没有理由……如若可以,可选一名能言善辩之士,说服对方辙退亦可,如同当年的齐相晏婴、鲁国孔子!

    然而,自齐相晏婴去逝之后,齐国已无能言善辩之士……因此,齐国若想让吴军退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对方统帅的熟人,看在交情的份上,委婉迂回地进行劝说,待到吴王夫差率兵战败之后,他们也就没了理由逗留那里!

    双方似是想到了一处,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一丝兴奋。

    田恒含笑不已,自信道:“进行小规模游戏,需要本领高强之士不知慈将军敢助愚弟一臂之力否?”

    “好!”晏慈猛地起身,“俺……咳~是慈,慈愿助田将军一次!”

    “哈哈哈哈”田恒放声大笑,举起酒盅,与晏慈遥遥相对,痛痛快快地饮下盅里所有的美酒,举止端得豪迈大气,顿时引起晏慈的好感。

    晏慈也嘴角含笑,顺势地问道:“田将军还有人选否?若再缺一员武将,不如去拜访阚氏罢!”

    想了片刻,晏慈也只记得阚止这个人选如果国夏还在,根本轮不上阚止……奈何国夏已逝,阚止勉强算个武艺高超之人。

    对于阚氏,田恒抿了抿嘴,委婉道:“慈将军说的是阚氏族长么?愚弟倒有更合选的人选:国敏!……不晓得慈将军可有印象否?”

    “国敏!……”晏慈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立即浮出国敏的身影:那年,此人连续单挑他和大司马田穰苴都丝毫不落下风!

    竖起大拇指,晏慈夸道:“佩服,佩服!”

    田恒微微一笑,从容地起身,拱手道:“晏将军都同意了,想来国敏的身手的确很好……如此,愚弟可放心地寻他了。”

    言下之意,是田恒竟还没通知国敏啊?也对,自从国夏逝世之后,国敏甚少露面,低调得让人都快忘记了此人!

    见田恒即将离村,晏慈亦拱手,拜别道:“慈侯在晏村,以作准备,听从田将军通知……”

    目不转睛地,晏慈目视田恒离开。

    随后,田恒离开晏村,返回临淄城,再前往国府,拜见国敏。

    可是,国敏不在。

    揉了揉额头,田恒心道:他竟这样……?

    接着,田恒改道,前往临淄宫

    终是见着了国敏!

    此时,国敏已任虎贲氏,掌管齐王的内侍们简单地说,国敏悄悄地守望齐国女君吕邗姜,成了她的内侍统领!

    ……若不是知晓齐国女君吕邗姜一心一意地对待田穰苴,田恒都要认为吕邗姜为了拉拢国敏这名高手,直接地施展美人计,拉拢国敏的心意!

    微微地喘气,田恒一边默念女君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一边对国敏发出邀请,请求道:“本将不日将会远行夷城,敢问国将军愿随本将否?”

    国敏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愿。”

    田恒:“……”

    亏得国敏曾屈身在黔府,居然……好歹他娶了公子黔的亲生妹妹,成了公子黔的亲戚,国敏竟也这般不给面子?!

    咳了一咳,田恒道:“女君为夷城驻守的吴军很是头痛,一直找不着理由赶走他们……你若能助本将驱走吴军,想必女君定会对你更为观注。”

    国敏耳根子微红,就此改口道:“田将军真的需要敏么?好罢,敏愿帮田将军,驱走那群吴军!”

    田恒:“……”

    唉~果然……果然女君是国敏的软肋!就像田穰苴一般,只要一提女君,必能劝服成功!

    藏住内心的腹诽,田恒动容道:“那么,多谢?待到本将出征时,会来知会国将军一声,还请国将军莫要拒绝!”

    “嗯。”国敏点了点头,从容地告退。

    望着国敏离开的身影,田恒长舒一口气:行了,该叫上的人都已叫上剩下的,就看自已的发挥了……但愿他能成功!

    目光一转,田恒握紧了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就在齐国上上下下有所行动之时,远在莒国的吴王夫差却烦躁不已:为甚么?为甚么还没拿下莒国?

    要知道他也很忙啊!

    若没在规定的时期内攻下莒国,那对他的个人威严很有影响啊!

    并且……

    遥望远方,吴王夫差十分焦急:会盟的日子即将到来,他却在莒国被绊住了手脚,这和他预想的计划完全不符!

    冷冷地环顾四周,吴王夫差冷声地下令,命令道:“攻!攻!务必攻克莒国从明天起,全军进攻!……”

290

    新任族长要来晏村,晏慈表示很意外瞄向自家父亲,晏慈想也不想地建议道:“老爹,莫要理会……田氏家族虽说强大,但却不能持续太久,并且女君也肯定不愿意晏氏与田氏有所往来,还请老爹拒绝罢?”

    晏非瞄了一瞄慈非,一巴掌拍了过去,啐道:“早不说,晚不说,偏等对方上门了才说……早些时候你在做甚?请他过来罢,横竖也就那事儿!”

    “甚么事?”晏慈好奇地追问。

    晏非伸出一只脚来,踢了一下晏慈,催促道:“问甚么问?自已不动脑子?赶紧请人进来!”

    晏慈不敢躲开,硬生生地吃了一记晏非的脚踢。揉了一揉被踢的地方,晏慈微微地抱怨,去请田恒去了。

    少时,田恒走来,直对晏非鞠了鞠躬,拱手道:“晏老安好?”

    晏非跪坐于席,一边吃酒,一边道:“田家小子?有何贵干?”

    田恒道:“晏老不请恒喝两杯么?”

    晏非便对晏慈骂道:“你这混小子,还不给人斟酒?”

    晏慈板着脸,出屋片刻,端来一盅酒,递给田恒,粗声粗气道:“喝。”

    田恒盯着酒壶,奇道:“没有酒杯,如何饮之?”

    晏慈道:“爱喝不喝。”

    说罢,晏慈重重地将那酒壶置在桌几上。

    “晏兄,是否对愚弟有所不满?”田恒不理晏非,干脆地询问晏慈。

    晏慈当真连掩饰都懒得掩,径直道:“对。”

    晏非不动声色地饮酒,却竖起了双耳。田恒亦敛了笑意,严肃道:“哪里不满?你能否说与愚弟听去,也好让愚弟改之?”

    晏慈冷冷地瞥了一瞥田恒,说道:“俺有话直说,也不拐弯抹角艾陵之战……田先生的指挥力当真令俺佩服!”

    艾陵之战的惨败,几乎成了所有齐人们的痛处若无意外,几乎都没人愿意提及!便见田恒听罢,笑容微微一僵,哑然许久,说道:

    “正因艾陵之战的战败,愚兄才想找你帮忙。”

    “帮甚么忙?”晏慈挑眉地问。

    “你不想一洗前耻么?”田恒冷静地反问。

    晏慈陷入沉默。

    艾陵之战的惨败仿佛发生在昨天,而他和田恒等几个残兵们逃回临淄城的情景亦历历在目再也不想受到这份战败的屈辱,晏慈握紧了拳头,厉声道:“休要激俺!俺才不上套!……”

    ……的确,晏慈他一点也不想再尝到失败的滋味,但这不意味着他还要一门心思地报仇报仇也可以,但要他跟随田恒,那就值得他迟疑了!

    是的,经过上次的战役,晏慈直觉田恒当不好一名统帅他太年轻了,亦缺乏资历,兼之艾陵之战的败亡,委实让人产出不了信任!

    田恒却苦笑道:“愚弟唐突了……不久以后,愚弟将要出征,实在担心自已统帅不够,会有损伤,这才想起了慈将军还记得艾陵之战,多亏了慈将军,愚弟才保得一命!愚弟每次想起,总会不由地感慨,更希望能和慈将军一同作战,不知慈将军肯满意愚弟的心愿否?”

    田恒的确好口才:张口闭口地自谦愚弟,拉近彼此的关系……更兼他那略带感伤与期冀的语气,竟使晏慈微略地心软沉吟片刻,晏慈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把目光转向自家父亲,看一看自家父亲是何想法。

    却见晏非抚了抚胡须,说道:“这事你自行决定……为何不能替你作一辈子决定,不是么?你若想,便去罢!为父还健朗得很,不需要你照顾!”

    晏慈再三思量,张了张嘴,答道:“吴军八万,而齐军两万以此悬殊,田将军有何计划?……硬拼么?”

    这是晏慈松口的表现田恒暗喜,严肃道:“女君虽未要求吾军对抗八万吴军……只要咱们能拖住吴军,便可完成任务!迷惑敌军,让敌军误以为齐军人数亦不少于八万,这点恒倒能做得到,只是需要慈将军的帮助!”

    “哦?”晏慈追问,“如何帮助?”

    “恒可与对方统帅会见不瞒慈将军,恒与对方统帅略有几分交情,倘若小聚,想来对方不会拒绝……”快速地思量,田恒想出一条计策,“两军直面交战,皆会重损,不如选取小部分,以小队对战的形势决定大军的动向……恒会诱得对方答应一种游戏,以此游戏来拖延吴军!”

    晏慈两眼一亮,赞道:“壮哉!此计可行!”

    于情于理,吴军若没足够的理由,一直驻于齐国夷城的沿海一带委实没有理由……如若可以,可选一名能言善辩之士,说服对方辙退亦可,如同当年的齐相晏婴、鲁国孔子!

    然而,自齐相晏婴去逝之后,齐国已无能言善辩之士……因此,齐国若想让吴军退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对方统帅的熟人,看在交情的份上,委婉迂回地进行劝说,待到吴王夫差率兵战败之后,他们也就没了理由逗留那里!

    双方似是想到了一处,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一丝兴奋。

    田恒含笑不已,自信道:“进行小规模游戏,需要本领高强之士不知慈将军敢助愚弟一臂之力否?”

    “好!”晏慈猛地起身,“俺……咳~是慈,慈愿助田将军一次!”

    “哈哈哈哈”田恒放声大笑,举起酒盅,与晏慈遥遥相对,痛痛快快地饮下盅里所有的美酒,举止端得豪迈大气,顿时引起晏慈的好感。

    晏慈也嘴角含笑,顺势地问道:“田将军还有人选否?若再缺一员武将,不如去拜访阚氏罢!”

    想了片刻,晏慈也只记得阚止这个人选如果国夏还在,根本轮不上阚止……奈何国夏已逝,阚止勉强算个武艺高超之人。

    对于阚氏,田恒抿了抿嘴,委婉道:“慈将军说的是阚氏族长么?愚弟倒有更合选的人选:国敏!……不晓得慈将军可有印象否?”

    “国敏!……”晏慈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立即浮出国敏的身影:那年,此人连续单挑他和大司马田穰苴都丝毫不落下风!

    竖起大拇指,晏慈夸道:“佩服,佩服!”

    田恒微微一笑,从容地起身,拱手道:“晏将军都同意了,想来国敏的身手的确很好……如此,愚弟可放心地寻他了。”

    言下之意,是田恒竟还没通知国敏啊?也对,自从国夏逝世之后,国敏甚少露面,低调得让人都快忘记了此人!

    见田恒即将离村,晏慈亦拱手,拜别道:“慈侯在晏村,以作准备,听从田将军通知……”

    目不转睛地,晏慈目视田恒离开。

    随后,田恒离开晏村,返回临淄城,再前往国府,拜见国敏。

    可是,国敏不在。

    揉了揉额头,田恒心道:他竟这样……?

    接着,田恒改道,前往临淄宫

    终是见着了国敏!

    此时,国敏已任虎贲氏,掌管齐王的内侍们简单地说,国敏悄悄地守望齐国女君吕邗姜,成了她的内侍统领!

    ……若不是知晓齐国女君吕邗姜一心一意地对待田穰苴,田恒都要认为吕邗姜为了拉拢国敏这名高手,直接地施展美人计,拉拢国敏的心意!

    微微地喘气,田恒一边默念女君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一边对国敏发出邀请,请求道:“本将不日将会远行夷城,敢问国将军愿随本将否?”

    国敏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愿。”

    田恒:“……”

    亏得国敏曾屈身在黔府,居然……好歹他娶了公子黔的亲生妹妹,成了公子黔的亲戚,国敏竟也这般不给面子?!

    咳了一咳,田恒道:“女君为夷城驻守的吴军很是头痛,一直找不着理由赶走他们……你若能助本将驱走吴军,想必女君定会对你更为观注。”

    国敏耳根子微红,就此改口道:“田将军真的需要敏么?好罢,敏愿帮田将军,驱走那群吴军!”

    田恒:“……”

    唉~果然……果然女君是国敏的软肋!就像田穰苴一般,只要一提女君,必能劝服成功!

    藏住内心的腹诽,田恒动容道:“那么,多谢?待到本将出征时,会来知会国将军一声,还请国将军莫要拒绝!”

    “嗯。”国敏点了点头,从容地告退。

    望着国敏离开的身影,田恒长舒一口气:行了,该叫上的人都已叫上剩下的,就看自已的发挥了……但愿他能成功!

    目光一转,田恒握紧了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就在齐国上上下下有所行动之时,远在莒国的吴王夫差却烦躁不已:为甚么?为甚么还没拿下莒国?

    要知道他也很忙啊!

    若没在规定的时期内攻下莒国,那对他的个人威严很有影响啊!

    并且……

    遥望远方,吴王夫差十分焦急:会盟的日子即将到来,他却在莒国被绊住了手脚,这和他预想的计划完全不符!

    冷冷地环顾四周,吴王夫差冷声地下令,命令道:“攻!攻!务必攻克莒国从明天起,全军进攻!……”

291

    新任族长要来晏村,晏慈表示很意外瞄向自家父亲,晏慈想也不想地建议道:“老爹,莫要理会……田氏家族虽说强大,但却不能持续太久,并且女君也肯定不愿意晏氏与田氏有所往来,还请老爹拒绝罢?”

    晏非瞄了一瞄慈非,一巴掌拍了过去,啐道:“早不说,晚不说,偏等对方上门了才说……早些时候你在做甚?请他过来罢,横竖也就那事儿!”

    “甚么事?”晏慈好奇地追问。

    晏非伸出一只脚来,踢了一下晏慈,催促道:“问甚么问?自已不动脑子?赶紧请人进来!”

    晏慈不敢躲开,硬生生地吃了一记晏非的脚踢。揉了一揉被踢的地方,晏慈微微地抱怨,去请田恒去了。

    少时,田恒走来,直对晏非鞠了鞠躬,拱手道:“晏老安好?”

    晏非跪坐于席,一边吃酒,一边道:“田家小子?有何贵干?”

    田恒道:“晏老不请恒喝两杯么?”

    晏非便对晏慈骂道:“你这混小子,还不给人斟酒?”

    晏慈板着脸,出屋片刻,端来一盅酒,递给田恒,粗声粗气道:“喝。”

    田恒盯着酒壶,奇道:“没有酒杯,如何饮之?”

    晏慈道:“爱喝不喝。”

    说罢,晏慈重重地将那酒壶置在桌几上。

    “晏兄,是否对愚弟有所不满?”田恒不理晏非,干脆地询问晏慈。

    晏慈当真连掩饰都懒得掩,径直道:“对。”

    晏非不动声色地饮酒,却竖起了双耳。田恒亦敛了笑意,严肃道:“哪里不满?你能否说与愚弟听去,也好让愚弟改之?”

    晏慈冷冷地瞥了一瞥田恒,说道:“俺有话直说,也不拐弯抹角艾陵之战……田先生的指挥力当真令俺佩服!”

    艾陵之战的惨败,几乎成了所有齐人们的痛处若无意外,几乎都没人愿意提及!便见田恒听罢,笑容微微一僵,哑然许久,说道:

    “正因艾陵之战的战败,愚兄才想找你帮忙。”

    “帮甚么忙?”晏慈挑眉地问。

    “你不想一洗前耻么?”田恒冷静地反问。

    晏慈陷入沉默。

    艾陵之战的惨败仿佛发生在昨天,而他和田恒等几个残兵们逃回临淄城的情景亦历历在目再也不想受到这份战败的屈辱,晏慈握紧了拳头,厉声道:“休要激俺!俺才不上套!……”

    ……的确,晏慈他一点也不想再尝到失败的滋味,但这不意味着他还要一门心思地报仇报仇也可以,但要他跟随田恒,那就值得他迟疑了!

    是的,经过上次的战役,晏慈直觉田恒当不好一名统帅他太年轻了,亦缺乏资历,兼之艾陵之战的败亡,委实让人产出不了信任!

    田恒却苦笑道:“愚弟唐突了……不久以后,愚弟将要出征,实在担心自已统帅不够,会有损伤,这才想起了慈将军还记得艾陵之战,多亏了慈将军,愚弟才保得一命!愚弟每次想起,总会不由地感慨,更希望能和慈将军一同作战,不知慈将军肯满意愚弟的心愿否?”

    田恒的确好口才:张口闭口地自谦愚弟,拉近彼此的关系……更兼他那略带感伤与期冀的语气,竟使晏慈微略地心软沉吟片刻,晏慈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把目光转向自家父亲,看一看自家父亲是何想法。

    却见晏非抚了抚胡须,说道:“这事你自行决定……为何不能替你作一辈子决定,不是么?你若想,便去罢!为父还健朗得很,不需要你照顾!”

    晏慈再三思量,张了张嘴,答道:“吴军八万,而齐军两万以此悬殊,田将军有何计划?……硬拼么?”

    这是晏慈松口的表现田恒暗喜,严肃道:“女君虽未要求吾军对抗八万吴军……只要咱们能拖住吴军,便可完成任务!迷惑敌军,让敌军误以为齐军人数亦不少于八万,这点恒倒能做得到,只是需要慈将军的帮助!”

    “哦?”晏慈追问,“如何帮助?”

    “恒可与对方统帅会见不瞒慈将军,恒与对方统帅略有几分交情,倘若小聚,想来对方不会拒绝……”快速地思量,田恒想出一条计策,“两军直面交战,皆会重损,不如选取小部分,以小队对战的形势决定大军的动向……恒会诱得对方答应一种游戏,以此游戏来拖延吴军!”

    晏慈两眼一亮,赞道:“壮哉!此计可行!”

    于情于理,吴军若没足够的理由,一直驻于齐国夷城的沿海一带委实没有理由……如若可以,可选一名能言善辩之士,说服对方辙退亦可,如同当年的齐相晏婴、鲁国孔子!

    然而,自齐相晏婴去逝之后,齐国已无能言善辩之士……因此,齐国若想让吴军退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对方统帅的熟人,看在交情的份上,委婉迂回地进行劝说,待到吴王夫差率兵战败之后,他们也就没了理由逗留那里!

    双方似是想到了一处,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一丝兴奋。

    田恒含笑不已,自信道:“进行小规模游戏,需要本领高强之士不知慈将军敢助愚弟一臂之力否?”

    “好!”晏慈猛地起身,“俺……咳~是慈,慈愿助田将军一次!”

    “哈哈哈哈”田恒放声大笑,举起酒盅,与晏慈遥遥相对,痛痛快快地饮下盅里所有的美酒,举止端得豪迈大气,顿时引起晏慈的好感。

    晏慈也嘴角含笑,顺势地问道:“田将军还有人选否?若再缺一员武将,不如去拜访阚氏罢!”

    想了片刻,晏慈也只记得阚止这个人选如果国夏还在,根本轮不上阚止……奈何国夏已逝,阚止勉强算个武艺高超之人。

    对于阚氏,田恒抿了抿嘴,委婉道:“慈将军说的是阚氏族长么?愚弟倒有更合选的人选:国敏!……不晓得慈将军可有印象否?”

    “国敏!……”晏慈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立即浮出国敏的身影:那年,此人连续单挑他和大司马田穰苴都丝毫不落下风!

    竖起大拇指,晏慈夸道:“佩服,佩服!”

    田恒微微一笑,从容地起身,拱手道:“晏将军都同意了,想来国敏的身手的确很好……如此,愚弟可放心地寻他了。”

    言下之意,是田恒竟还没通知国敏啊?也对,自从国夏逝世之后,国敏甚少露面,低调得让人都快忘记了此人!

    见田恒即将离村,晏慈亦拱手,拜别道:“慈侯在晏村,以作准备,听从田将军通知……”

    目不转睛地,晏慈目视田恒离开。

    随后,田恒离开晏村,返回临淄城,再前往国府,拜见国敏。

    可是,国敏不在。

    揉了揉额头,田恒心道:他竟这样……?

    接着,田恒改道,前往临淄宫

    终是见着了国敏!

    此时,国敏已任虎贲氏,掌管齐王的内侍们简单地说,国敏悄悄地守望齐国女君吕邗姜,成了她的内侍统领!

    ……若不是知晓齐国女君吕邗姜一心一意地对待田穰苴,田恒都要认为吕邗姜为了拉拢国敏这名高手,直接地施展美人计,拉拢国敏的心意!

    微微地喘气,田恒一边默念女君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一边对国敏发出邀请,请求道:“本将不日将会远行夷城,敢问国将军愿随本将否?”

    国敏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愿。”

    田恒:“……”

    亏得国敏曾屈身在黔府,居然……好歹他娶了公子黔的亲生妹妹,成了公子黔的亲戚,国敏竟也这般不给面子?!

    咳了一咳,田恒道:“女君为夷城驻守的吴军很是头痛,一直找不着理由赶走他们……你若能助本将驱走吴军,想必女君定会对你更为观注。”

    国敏耳根子微红,就此改口道:“田将军真的需要敏么?好罢,敏愿帮田将军,驱走那群吴军!”

    田恒:“……”

    唉~果然……果然女君是国敏的软肋!就像田穰苴一般,只要一提女君,必能劝服成功!

    藏住内心的腹诽,田恒动容道:“那么,多谢?待到本将出征时,会来知会国将军一声,还请国将军莫要拒绝!”

    “嗯。”国敏点了点头,从容地告退。

    望着国敏离开的身影,田恒长舒一口气:行了,该叫上的人都已叫上剩下的,就看自已的发挥了……但愿他能成功!

    目光一转,田恒握紧了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就在齐国上上下下有所行动之时,远在莒国的吴王夫差却烦躁不已:为甚么?为甚么还没拿下莒国?

    要知道他也很忙啊!

    若没在规定的时期内攻下莒国,那对他的个人威严很有影响啊!

    并且……

    遥望远方,吴王夫差十分焦急:会盟的日子即将到来,他却在莒国被绊住了手脚,这和他预想的计划完全不符!

    冷冷地环顾四周,吴王夫差冷声地下令,命令道:“攻!攻!务必攻克莒国从明天起,全军进攻!……”

292

    新任族长要来晏村,晏慈表示很意外瞄向自家父亲,晏慈想也不想地建议道:“老爹,莫要理会……田氏家族虽说强大,但却不能持续太久,并且女君也肯定不愿意晏氏与田氏有所往来,还请老爹拒绝罢?”

    晏非瞄了一瞄慈非,一巴掌拍了过去,啐道:“早不说,晚不说,偏等对方上门了才说……早些时候你在做甚?请他过来罢,横竖也就那事儿!”

    “甚么事?”晏慈好奇地追问。

    晏非伸出一只脚来,踢了一下晏慈,催促道:“问甚么问?自已不动脑子?赶紧请人进来!”

    晏慈不敢躲开,硬生生地吃了一记晏非的脚踢。揉了一揉被踢的地方,晏慈微微地抱怨,去请田恒去了。

    少时,田恒走来,直对晏非鞠了鞠躬,拱手道:“晏老安好?”

    晏非跪坐于席,一边吃酒,一边道:“田家小子?有何贵干?”

    田恒道:“晏老不请恒喝两杯么?”

    晏非便对晏慈骂道:“你这混小子,还不给人斟酒?”

    晏慈板着脸,出屋片刻,端来一盅酒,递给田恒,粗声粗气道:“喝。”

    田恒盯着酒壶,奇道:“没有酒杯,如何饮之?”

    晏慈道:“爱喝不喝。”

    说罢,晏慈重重地将那酒壶置在桌几上。

    “晏兄,是否对愚弟有所不满?”田恒不理晏非,干脆地询问晏慈。

    晏慈当真连掩饰都懒得掩,径直道:“对。”

    晏非不动声色地饮酒,却竖起了双耳。田恒亦敛了笑意,严肃道:“哪里不满?你能否说与愚弟听去,也好让愚弟改之?”

    晏慈冷冷地瞥了一瞥田恒,说道:“俺有话直说,也不拐弯抹角艾陵之战……田先生的指挥力当真令俺佩服!”

    艾陵之战的惨败,几乎成了所有齐人们的痛处若无意外,几乎都没人愿意提及!便见田恒听罢,笑容微微一僵,哑然许久,说道:

    “正因艾陵之战的战败,愚兄才想找你帮忙。”

    “帮甚么忙?”晏慈挑眉地问。

    “你不想一洗前耻么?”田恒冷静地反问。

    晏慈陷入沉默。

    艾陵之战的惨败仿佛发生在昨天,而他和田恒等几个残兵们逃回临淄城的情景亦历历在目再也不想受到这份战败的屈辱,晏慈握紧了拳头,厉声道:“休要激俺!俺才不上套!……”

    ……的确,晏慈他一点也不想再尝到失败的滋味,但这不意味着他还要一门心思地报仇报仇也可以,但要他跟随田恒,那就值得他迟疑了!

    是的,经过上次的战役,晏慈直觉田恒当不好一名统帅他太年轻了,亦缺乏资历,兼之艾陵之战的败亡,委实让人产出不了信任!

    田恒却苦笑道:“愚弟唐突了……不久以后,愚弟将要出征,实在担心自已统帅不够,会有损伤,这才想起了慈将军还记得艾陵之战,多亏了慈将军,愚弟才保得一命!愚弟每次想起,总会不由地感慨,更希望能和慈将军一同作战,不知慈将军肯满意愚弟的心愿否?”

    田恒的确好口才:张口闭口地自谦愚弟,拉近彼此的关系……更兼他那略带感伤与期冀的语气,竟使晏慈微略地心软沉吟片刻,晏慈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把目光转向自家父亲,看一看自家父亲是何想法。

    却见晏非抚了抚胡须,说道:“这事你自行决定……为何不能替你作一辈子决定,不是么?你若想,便去罢!为父还健朗得很,不需要你照顾!”

    晏慈再三思量,张了张嘴,答道:“吴军八万,而齐军两万以此悬殊,田将军有何计划?……硬拼么?”

    这是晏慈松口的表现田恒暗喜,严肃道:“女君虽未要求吾军对抗八万吴军……只要咱们能拖住吴军,便可完成任务!迷惑敌军,让敌军误以为齐军人数亦不少于八万,这点恒倒能做得到,只是需要慈将军的帮助!”

    “哦?”晏慈追问,“如何帮助?”

    “恒可与对方统帅会见不瞒慈将军,恒与对方统帅略有几分交情,倘若小聚,想来对方不会拒绝……”快速地思量,田恒想出一条计策,“两军直面交战,皆会重损,不如选取小部分,以小队对战的形势决定大军的动向……恒会诱得对方答应一种游戏,以此游戏来拖延吴军!”

    晏慈两眼一亮,赞道:“壮哉!此计可行!”

    于情于理,吴军若没足够的理由,一直驻于齐国夷城的沿海一带委实没有理由……如若可以,可选一名能言善辩之士,说服对方辙退亦可,如同当年的齐相晏婴、鲁国孔子!

    然而,自齐相晏婴去逝之后,齐国已无能言善辩之士……因此,齐国若想让吴军退兵,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对方统帅的熟人,看在交情的份上,委婉迂回地进行劝说,待到吴王夫差率兵战败之后,他们也就没了理由逗留那里!

    双方似是想到了一处,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一丝兴奋。

    田恒含笑不已,自信道:“进行小规模游戏,需要本领高强之士不知慈将军敢助愚弟一臂之力否?”

    “好!”晏慈猛地起身,“俺……咳~是慈,慈愿助田将军一次!”

    “哈哈哈哈”田恒放声大笑,举起酒盅,与晏慈遥遥相对,痛痛快快地饮下盅里所有的美酒,举止端得豪迈大气,顿时引起晏慈的好感。

    晏慈也嘴角含笑,顺势地问道:“田将军还有人选否?若再缺一员武将,不如去拜访阚氏罢!”

    想了片刻,晏慈也只记得阚止这个人选如果国夏还在,根本轮不上阚止……奈何国夏已逝,阚止勉强算个武艺高超之人。

    对于阚氏,田恒抿了抿嘴,委婉道:“慈将军说的是阚氏族长么?愚弟倒有更合选的人选:国敏!……不晓得慈将军可有印象否?”

    “国敏!……”晏慈倒吸一口凉气,心头立即浮出国敏的身影:那年,此人连续单挑他和大司马田穰苴都丝毫不落下风!

    竖起大拇指,晏慈夸道:“佩服,佩服!”

    田恒微微一笑,从容地起身,拱手道:“晏将军都同意了,想来国敏的身手的确很好……如此,愚弟可放心地寻他了。”

    言下之意,是田恒竟还没通知国敏啊?也对,自从国夏逝世之后,国敏甚少露面,低调得让人都快忘记了此人!

    见田恒即将离村,晏慈亦拱手,拜别道:“慈侯在晏村,以作准备,听从田将军通知……”

    目不转睛地,晏慈目视田恒离开。

    随后,田恒离开晏村,返回临淄城,再前往国府,拜见国敏。

    可是,国敏不在。

    揉了揉额头,田恒心道:他竟这样……?

    接着,田恒改道,前往临淄宫

    终是见着了国敏!

    此时,国敏已任虎贲氏,掌管齐王的内侍们简单地说,国敏悄悄地守望齐国女君吕邗姜,成了她的内侍统领!

    ……若不是知晓齐国女君吕邗姜一心一意地对待田穰苴,田恒都要认为吕邗姜为了拉拢国敏这名高手,直接地施展美人计,拉拢国敏的心意!

    微微地喘气,田恒一边默念女君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一边对国敏发出邀请,请求道:“本将不日将会远行夷城,敢问国将军愿随本将否?”

    国敏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愿。”

    田恒:“……”

    亏得国敏曾屈身在黔府,居然……好歹他娶了公子黔的亲生妹妹,成了公子黔的亲戚,国敏竟也这般不给面子?!

    咳了一咳,田恒道:“女君为夷城驻守的吴军很是头痛,一直找不着理由赶走他们……你若能助本将驱走吴军,想必女君定会对你更为观注。”

    国敏耳根子微红,就此改口道:“田将军真的需要敏么?好罢,敏愿帮田将军,驱走那群吴军!”

    田恒:“……”

    唉~果然……果然女君是国敏的软肋!就像田穰苴一般,只要一提女君,必能劝服成功!

    藏住内心的腹诽,田恒动容道:“那么,多谢?待到本将出征时,会来知会国将军一声,还请国将军莫要拒绝!”

    “嗯。”国敏点了点头,从容地告退。

    望着国敏离开的身影,田恒长舒一口气:行了,该叫上的人都已叫上剩下的,就看自已的发挥了……但愿他能成功!

    目光一转,田恒握紧了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就在齐国上上下下有所行动之时,远在莒国的吴王夫差却烦躁不已:为甚么?为甚么还没拿下莒国?

    要知道他也很忙啊!

    若没在规定的时期内攻下莒国,那对他的个人威严很有影响啊!

    并且……

    遥望远方,吴王夫差十分焦急:会盟的日子即将到来,他却在莒国被绊住了手脚,这和他预想的计划完全不符!

    冷冷地环顾四周,吴王夫差冷声地下令,命令道:“攻!攻!务必攻克莒国从明天起,全军进攻!……”

293

    一开始的麻乱,在吕邗姜精心的打理下,总下见到了成果:田穰苴率领齐国水师,打赢了吴王夫差;田恒率领齐国陆兵们,亦成功地拖住吴国胥门巢,让他得知他的恩师伍子胥已然去逝……

    现在,想必胥门巢恼火得很罢?嗯,就算他想报复吴王夫差,那也是没问题的!

    嘴角微微地扬起,吕邗姜心情愉快极了,决定进行第三步:见越国勾践!

    不过,想见越国勾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吕邗姜并没有和越国直接联系的方式以前都交给田穰苴做来着,哪知……摸了摸下巴,吕邗姜决定等到田穰苴返回后。

    哪知,田穰苴是最晚回来的……田恒才是最先回来的。

    当然,吕瑞姜是最高兴的。

    当吴国崛起之时,齐、晋、楚三国都已经相继称过霸了。这三个国家与吴国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为“边缘国家”。所谓的边缘国家,意味着他们的背后没有能够对其形成威胁的势力。当然,吴国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吴人自以为已经扫清的后院不久以后就要起火了。

    边缘国家的身份,只是表明他们的地缘实力,有可能支持他们成为霸主,但要想成为中央之国的霸主,还有一个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到河济相交的中原地带和大小诸侯举行一个仪式,以昭示天下自己的霸主地位,而这个仪式即被称作“会盟”。一般而言,如果要让霸主的地位更加名正言顺,还需要周王室派使者到场,以示认可。现在已经打败了楚、齐两国的吴国,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个仪式。

    相比于晋、楚、齐三国而言,吴国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以船为马”。同样作为交通工具,船与马的区别在与,前者的运能巨大,成本低,只是必须有合适的水道;而用马在陆地上运输,虽然性价比不及前者,但更加灵活机动。如果与现在的交通工具类比,就是火车与汽车的区别。

    通过开挖邗沟,吴国连通了江、淮二水,并通过泗水,让吴国有能力将它的力量延伸至中央之国的东、南两条边缘地带。问题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央之国的任督二脉还是在于河济两渎。吴人已经通过泗水在中原的东侧,山东丘陵以西延伸了它的地缘力量,实际已经介入了河、济流域。但如果不想办法让吴国的战舰出现在这两条河流上,那些分布于河、济流域的诸侯们并不会感觉到真正的威胁。试想一下,要是美国的海军只能在夏威夷以东活动,它对中国的压力还会这么大吗?

    吴国新开挖的这条运河叫作“深沟”,起点在现在的山东济宁(曲阜边上),终点则在菏泽。关于“菏泽”,我在齐鲁一节中已经有过解读。这个位于济水南侧的古泽又叫作“雷泽”,在济水为它补充水源的时候,也为它带来了泥沙,特别是黄河夺济出海之后,因此这个古泽后来湮没了。并不十分确定吴国决定开挖“深沟”时,雷泽是否存在,规模又如何(有一种说法,最初并未与济水相连,而是由另两条河流汇聚而成的),但雷泽一带当时的地势肯定是较低的,否则也不可能有机会汇聚成泽。因此吴国选择向这个方向挖掘运河,可以更为节省人力。至于深沟与“菏水”的关系,则有些模糊不清。有认为菏水就是深沟的,也有认为菏水是菏泽的延伸,或者是水量减少后的泽。由于上古的水患频繁,河流湖泊迁移的情况较多,实际情况如何已经不可考,但夫差在泗水与济水之间连通了一条新的运河是可以肯定的。至于这条运河究竟有多少是天然河道,有多少是人力所为并不重要。

    吴国挖通深沟,所花的时间大约也是两年,在艾陵之战后第三年(前482年),夫差决定向他的最后一个对手“晋国”发起挑战了。挑战的地点被选定在一个叫作“黄池”的地方,具体的地点在现在的河南省封丘县。对于我们而言,黄池现在划归哪个省县管辖并不是重点(对于有志于靠旅游拉动gdp的领导来说很重要),我们所要关注的是,黄池是在哪个地理单元。从〈吴.北伐争霸路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黄池是位于河济平原的东侧。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位于河济相交的这个夹角是最适合会盟的地点了。当年最早搞会盟的郑庄公,也正是在黄池西面的“恶曹”(今天河南延津地)确立他春秋“小霸”的历史地位的。

    如果从整体来看,吴国的最后一个对手“晋国”的情况还算不错,因为在晋国几大著名家族的共同努力下,晋国在春秋末年已经基本控制了山西高原,并进而将控制范围渗透至河北平原了。但晋国的政治结构并不稳定,公室在春秋后期已经被架空了,那些大家族所做的,正如当年诸侯做大之后,架空王室一样。而这种结果的出现,实际是是跟山西高原的地理结构有关的。这其中的缘由在春秋最后一节“三家分晋”中会有详细解读的。

    无论晋国的内政如果发展,在吴国决定争霸的时候,它还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的。春秋之时的会盟,其实和小说中的江湖之争很象,光靠谈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需有很强的实力、军力作后盾。当然,这并不代表“会盟”就一定会变成“邀战”(春秋时很流行的,约定好地点,双方摆好阵势决战的形式)。在参与会盟者都保持理性的情况下,各方都会对对方所展示的军力作个评估,并结合对方的地缘实力作出个判断,以决定自己的立场。这也是为什么吴国一定要挖通深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深沟将吴军强大的舰队运送到济水,停泊在黄池边上,吴国的那些步军在北方诸国的战车面前,气势上很难占据上风。

    总之夫差当时摆下的阵势,的确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那场行为艺术秀也为后世留下了“如火如荼”的成语典故。只不过,黄池之会虽然让吴国出尽了风头,并让夫差的的争霸事业达到了顶峰,但**背后所隐藏的危险甚至没有等到会盟结束就暴露出来了。而吴越春秋的另一个主角“越”,在退居钱塘江以南多年后,又将卷土重来,并终结吴国的霸业了。

    越王勾践的那次复仇,在中国的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这一方面是“卧薪尝胆”的典故对于励志教育的卓越贡献;另一方面则要拜美女“西施”的影响力了。对于这两者的演绎,二千多年来已经有无数文人骚客在做了,我们今天所关注的仍然是其中的地缘背景。至于西施是否真有其人,亦或勾践尝的是什么胆就不做讨论了。

    在这个戏剧化的故事中,有一点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那就是夫差的妇人之仁,放勾践归国,以至于最后国破身亡。这也被认为是吴国败亡的根本原因。如果从根源上来说,这种说法并没有错误,毕竟越国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反攻倒算成功。不过我们之前也分析过了,“灭国不灭祀”在春秋之时是很普遍的事情;另外吴国其实也没有能力,将越人一网打尽。

    如果说勾践回到“会稽”的史实很多朋友都有所了解,那么在后来夫差又让越人回到杭嘉湖平原的情况,相信很多人就不甚清楚了。在最初越国的确是被控制在钱塘江以南,整个太湖部地区,包括杭嘉湖平原,以及有可能对其造成威胁的“黄山”、“天目山”两山都成为了吴人的控制区。吴人为了加强对杭嘉湖平原的控制,在吴淞江与杭州湾之间修筑了一条新的运河“胥溪”,大致位置在今天浙江的嘉善与上海的金山之间。这条水道无疑接近了吴都与杭嘉湖平原之间的关系,也让苏锡常平原已经成熟的水面交通网能够向南沿伸。

    在伍子胥看来,保留越国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在无法劝说夫差同意自己观点的情况下,将越人的活动范围限定在钱塘江以南,便成为了退而求其次的方案。而为吴国在杭嘉湖平原上修建一条新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则是为吴人消化掉整个杭嘉湖平原,所做的准备工作。如果吴人不是那么急于北向争霸,而是休养生息,花上二、三代人的时间将杭嘉湖平原消化掉。那么越人将很难有机会重返太湖平原了。

    “你就是越国勾践?”上上下下地打量勾践,吕邗姜好奇地出声。

    勾践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吕邗姜,亦道:“你就是齐国女君吕邗姜?”

    “是的,是本君。”吕邗姜微微地点了点头。

    勾践亦轻轻地颔首,答道:“是的,是勾践。”

    吕邗姜和勾践相视一笑,都对双方的印象很好。

294

    一开始的麻乱,在吕邗姜精心的打理下,总下见到了成果:田穰苴率领齐国水师,打赢了吴王夫差;田恒率领齐国陆兵们,亦成功地拖住吴国胥门巢,让他得知他的恩师伍子胥已然去逝……

    现在,想必胥门巢恼火得很罢?嗯,就算他想报复吴王夫差,那也是没问题的!

    嘴角微微地扬起,吕邗姜心情愉快极了,决定进行第三步:见越国勾践!

    不过,想见越国勾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吕邗姜并没有和越国直接联系的方式以前都交给田穰苴做来着,哪知……摸了摸下巴,吕邗姜决定等到田穰苴返回后。

    哪知,田穰苴是最晚回来的……田恒才是最先回来的。

    当然,吕瑞姜是最高兴的。

    当吴国崛起之时,齐、晋、楚三国都已经相继称过霸了。这三个国家与吴国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为“边缘国家”。所谓的边缘国家,意味着他们的背后没有能够对其形成威胁的势力。当然,吴国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吴人自以为已经扫清的后院不久以后就要起火了。

    边缘国家的身份,只是表明他们的地缘实力,有可能支持他们成为霸主,但要想成为中央之国的霸主,还有一个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到河济相交的中原地带和大小诸侯举行一个仪式,以昭示天下自己的霸主地位,而这个仪式即被称作“会盟”。一般而言,如果要让霸主的地位更加名正言顺,还需要周王室派使者到场,以示认可。现在已经打败了楚、齐两国的吴国,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个仪式。

    相比于晋、楚、齐三国而言,吴国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以船为马”。同样作为交通工具,船与马的区别在与,前者的运能巨大,成本低,只是必须有合适的水道;而用马在陆地上运输,虽然性价比不及前者,但更加灵活机动。如果与现在的交通工具类比,就是火车与汽车的区别。

    通过开挖邗沟,吴国连通了江、淮二水,并通过泗水,让吴国有能力将它的力量延伸至中央之国的东、南两条边缘地带。问题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央之国的任督二脉还是在于河济两渎。吴人已经通过泗水在中原的东侧,山东丘陵以西延伸了它的地缘力量,实际已经介入了河、济流域。但如果不想办法让吴国的战舰出现在这两条河流上,那些分布于河、济流域的诸侯们并不会感觉到真正的威胁。试想一下,要是美国的海军只能在夏威夷以东活动,它对中国的压力还会这么大吗?

    吴国新开挖的这条运河叫作“深沟”,起点在现在的山东济宁(曲阜边上),终点则在菏泽。关于“菏泽”,我在齐鲁一节中已经有过解读。这个位于济水南侧的古泽又叫作“雷泽”,在济水为它补充水源的时候,也为它带来了泥沙,特别是黄河夺济出海之后,因此这个古泽后来湮没了。并不十分确定吴国决定开挖“深沟”时,雷泽是否存在,规模又如何(有一种说法,最初并未与济水相连,而是由另两条河流汇聚而成的),但雷泽一带当时的地势肯定是较低的,否则也不可能有机会汇聚成泽。因此吴国选择向这个方向挖掘运河,可以更为节省人力。至于深沟与“菏水”的关系,则有些模糊不清。有认为菏水就是深沟的,也有认为菏水是菏泽的延伸,或者是水量减少后的泽。由于上古的水患频繁,河流湖泊迁移的情况较多,实际情况如何已经不可考,但夫差在泗水与济水之间连通了一条新的运河是可以肯定的。至于这条运河究竟有多少是天然河道,有多少是人力所为并不重要。

    吴国挖通深沟,所花的时间大约也是两年,在艾陵之战后第三年(前482年),夫差决定向他的最后一个对手“晋国”发起挑战了。挑战的地点被选定在一个叫作“黄池”的地方,具体的地点在现在的河南省封丘县。对于我们而言,黄池现在划归哪个省县管辖并不是重点(对于有志于靠旅游拉动gdp的领导来说很重要),我们所要关注的是,黄池是在哪个地理单元。从〈吴.北伐争霸路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黄池是位于河济平原的东侧。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位于河济相交的这个夹角是最适合会盟的地点了。当年最早搞会盟的郑庄公,也正是在黄池西面的“恶曹”(今天河南延津地)确立他春秋“小霸”的历史地位的。

    如果从整体来看,吴国的最后一个对手“晋国”的情况还算不错,因为在晋国几大著名家族的共同努力下,晋国在春秋末年已经基本控制了山西高原,并进而将控制范围渗透至河北平原了。但晋国的政治结构并不稳定,公室在春秋后期已经被架空了,那些大家族所做的,正如当年诸侯做大之后,架空王室一样。而这种结果的出现,实际是是跟山西高原的地理结构有关的。这其中的缘由在春秋最后一节“三家分晋”中会有详细解读的。

    无论晋国的内政如果发展,在吴国决定争霸的时候,它还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的。春秋之时的会盟,其实和小说中的江湖之争很象,光靠谈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需有很强的实力、军力作后盾。当然,这并不代表“会盟”就一定会变成“邀战”(春秋时很流行的,约定好地点,双方摆好阵势决战的形式)。在参与会盟者都保持理性的情况下,各方都会对对方所展示的军力作个评估,并结合对方的地缘实力作出个判断,以决定自己的立场。这也是为什么吴国一定要挖通深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深沟将吴军强大的舰队运送到济水,停泊在黄池边上,吴国的那些步军在北方诸国的战车面前,气势上很难占据上风。

    总之夫差当时摆下的阵势,的确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那场行为艺术秀也为后世留下了“如火如荼”的成语典故。只不过,黄池之会虽然让吴国出尽了风头,并让夫差的的争霸事业达到了顶峰,但**背后所隐藏的危险甚至没有等到会盟结束就暴露出来了。而吴越春秋的另一个主角“越”,在退居钱塘江以南多年后,又将卷土重来,并终结吴国的霸业了。

    越王勾践的那次复仇,在中国的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这一方面是“卧薪尝胆”的典故对于励志教育的卓越贡献;另一方面则要拜美女“西施”的影响力了。对于这两者的演绎,二千多年来已经有无数文人骚客在做了,我们今天所关注的仍然是其中的地缘背景。至于西施是否真有其人,亦或勾践尝的是什么胆就不做讨论了。

    在这个戏剧化的故事中,有一点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那就是夫差的妇人之仁,放勾践归国,以至于最后国破身亡。这也被认为是吴国败亡的根本原因。如果从根源上来说,这种说法并没有错误,毕竟越国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反攻倒算成功。不过我们之前也分析过了,“灭国不灭祀”在春秋之时是很普遍的事情;另外吴国其实也没有能力,将越人一网打尽。

    如果说勾践回到“会稽”的史实很多朋友都有所了解,那么在后来夫差又让越人回到杭嘉湖平原的情况,相信很多人就不甚清楚了。在最初越国的确是被控制在钱塘江以南,整个太湖部地区,包括杭嘉湖平原,以及有可能对其造成威胁的“黄山”、“天目山”两山都成为了吴人的控制区。吴人为了加强对杭嘉湖平原的控制,在吴淞江与杭州湾之间修筑了一条新的运河“胥溪”,大致位置在今天浙江的嘉善与上海的金山之间。这条水道无疑接近了吴都与杭嘉湖平原之间的关系,也让苏锡常平原已经成熟的水面交通网能够向南沿伸。

    在伍子胥看来,保留越国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在无法劝说夫差同意自己观点的情况下,将越人的活动范围限定在钱塘江以南,便成为了退而求其次的方案。而为吴国在杭嘉湖平原上修建一条新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则是为吴人消化掉整个杭嘉湖平原,所做的准备工作。如果吴人不是那么急于北向争霸,而是休养生息,花上二、三代人的时间将杭嘉湖平原消化掉。那么越人将很难有机会重返太湖平原了。

    “你就是越国勾践?”上上下下地打量勾践,吕邗姜好奇地出声。

    勾践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吕邗姜,亦道:“你就是齐国女君吕邗姜?”

    “是的,是本君。”吕邗姜微微地点了点头。

    勾践亦轻轻地颔首,答道:“是的,是勾践。”

    吕邗姜和勾践相视一笑,都对双方的印象很好。

295

    经这一战,吴国水师大败,不少吴兵们狼狈地游泳,试图登岸。

    齐国水师们则奋力地拖住吴国水师们的行踪,恨不得他们永远呆在河里才好

    在水里泡得久了,看他们如何存活!

    “快!快上来!”岸上,逃得一命的吴国水师们朝河里的同伴们大喊。

    他们紧张得都忘记拿弓箭替他们的同伴们作掩护了。

    “别让他们逃了!”河上,乘坐小舟的齐国水师们随意地射箭,不求命中,但求捣乱。

    为了保护自身的实力,他们只远远地放箭,并不驱船追逐吴国水师

    机智地,齐国水师们就只在河面乘舟挑衅吴国水师们。

    吴国水师们咬了咬牙,有心想要反击,却力不从心:他们已没船只可用!

    更何况,他们的大王,吴王夫差,抿了抿嘴,径直地立于岸边,死死地盯向齐国水师们。

    齐国水师们也不会夸张地想去射杀吴王夫差:一来相隔较远,力道不足;二来他们亦不敢……若真射死吴王夫差,吴国恐怕要找齐国拼命这次,他们的行动始终只是暂击吴军罢了!

    ……并且,吴军真正具备威胁的不是他们的水师,而是吴国的悍兵!

    莒王站在远处,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切,失态地揉了一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已的双眼:话说吴国战败了?……怎么可能?吴国怎么会轻易地战败?是不是哪里出了甚么问题?

    莒王说不上所以然来。

    公子穆则抚掌道:“不愧是大司马,大司马的确很厉害!”

    吕思姜想了一想,也轻声地附和道:“大司马的风姿,的确令人惊叹。”就是不知若他拜倒在自已的石榴裙下,自已会是何等风光!

    目光微微地迷离,吕思姜再次地妒忌起远在齐国的吕邗姜。

    鲍息嘴角含笑,喜悦不溢言表若不是担心自身擅自地驶船靠近会破坏田穰苴的计划,鲍息他早就乘船参战了!

    “这下……这下莒国真的被救了?”莒王仍旧不敢相信对了,就算齐军击退吴军,莒国也要向齐国称臣啊?而且,吴军也只是水师战败罢了,吴国……还尚有五万兵力留存呢?

    莒王头皮发麻:在此之时,对于莒国的未来,莒王也没了主意。

    目不转睛地,莒王看着田穰苴的身影,突然觉得投奔齐国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要大司马一日还活着,莒国就一日安全……吴国就算想攻击莒国,也要看一看大司马同不同意!

    想到这里,莒王抚了抚胡须,也不觉得烦恼,径直地想向鲍息开口,以示莒国的立场。

    仿佛察觉了莒王的心思,鲍息转过头来,恭敬道:“莒王稍安勿躁,大司马很快就会进行下一步。”

    下一步是甚么?

    下一步自是击退吴军!

    ……不得不说,田穰苴的雄心当真不小!

    眼见吴国水师们全都狼狈地逃上岸后,田穰苴眯了眯眼,直等吴王夫差的反应搁在此时,吴王夫差再是生气,也要考虑军中是否配有船只……毕竟敌军是用船舰航行,想要击退他们,必须用船才行!

    可是,吴国水师的船舰……并不在此处。

    瞳孔微缩,吴王夫差死死地盯向远处疑似田穰苴的身影,用力地大吼:“齐国的田穰苴,敢与孤决战否?!敢不敢再进行一次海战?!”

    远远地,田穰苴听见了吴王夫差的挑衅,却淡淡地笑了一笑,并未将吴王夫差的挑战放在心上尽管他的不回应,会令已军的士气有所降低,但是……眼光一闪,田穰苴理也不理吴王夫差,直将船驶向莒王一行人!

    莒王瞪大两眼,呆呆地看着田穰苴由远及近地驶来,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莒王。”田穰苴对莒王行礼,开门山见地说,“请问您的伏兵在哪儿?”

    公子穆和吕思姜大惊:甚么?伏兵?!

    莒王抿了抿嘴:身为一国之君,倘若没有一丝准备就逃亡,那么莒王也就不是莒王了……一如田穰苴所问,莒王答应田穰苴作诱饵之时,私下地准备了一支伏兵或者说,是暗兵!

    专心保护莒王的暗中莒兵!

    虽说这支暗兵才一千余人,好在个个身手不凡,皆是莒宫里最出色的内侍们!

    “你想……?”莒王若有所思地望着田穰苴,侧面地回答了他的确藏有一支伏兵。

    田穰苴道:“只要吴王夫差敢从莒城辙离,莒王便可行伏兵,以杀吴军,必让吴军伤亡惨重!”

    田穰苴十分自信,吴王夫差经过一系列顺风顺水的莒国之战,早就看轻了莒王,绝对猜不到他会留有伏兵!

    但是,若要莒国伏兵来个突袭,就算能够伤到吴军,莒国伏兵亦会受到损失……暗地发了狠心,莒王恨声道:“好主意!就这样决定罢!孤会命令他们出其不意地暗杀吴军!”

    至于结果……假如莒国被吴国灭亡了,那么暗兵再多,又有何用?!

    田穰苴点了点头,又回到莒王的身边,众人同坐一艘船后,田穰苴方才命令全军驶向岸边。

    吴王夫差本来怒不可遏,正想忍怒地辙军,以便登船,重新再来时,突见田穰苴他们乘船而来,不禁地怔住。

    “本大司马……应你所言!”田穰苴中气十足地大吼,“就让两军再进行海战,以定胜负!”

    “这可是你说的!”生怕田穰苴反悔,吴王夫差想也不想地补充,“孤这便率兵回琅琊,以迎齐将来战。”

    琅琊,莒国的沿海一带,目前已被吴军所占!

    莒王浑身发抖,却拼命地忍住怒气。

    田穰苴瞄了一瞄莒王,待到莒王收敛怒意,再道:“也罢,你们且先离去,再过片刻,本大司马再登岸。”

    吴王夫差挑了挑眉,狐疑地望着田穰苴。

    田穰苴哂笑,笑道:“两军将在琅琊那里决战,吴王该不会现在就想解决吾等罢?”

    吴王夫差抿了抿嘴,尽管恼怒非常,却乖乖地挥了挥手,带领吴国水师们离开濉水河畔。

    田穰苴一行人亲眼吴军完全地离开,这才小心翼翼地踏回岸来。

    “剩下的,就交给您了……?”田穰苴再朝莒王行了行礼。

    莒王直觉被田穰苴重视,心情愉悦,高兴道:“孤的暗兵……即刻就出击!”

    言罢,莒王点上数名莒国精兵们,快步地钻进林中。

    半晌,田穰苴一行人只得极远的地方,似是传来阵阵的吼声,隐隐响起兵器交接的声音,听得田穰苴心中一动又过片刻,莒王满头大汗地返回,脸上藏不住喜意,大声地宣布道:

    “逃了,逃了,他们逃了!”

    吕思姜愣愣地注视莒王,结巴道:“甚么逃了?”

    莒王哈哈大笑,说道:“还能有谁?自是吴王夫差!吴王夫差和他的水师被孤击退了……他们是败军,败得好不凄惨!哈哈哈哈~孤从来都没有这般欢快!没想到吴军也会惨败?”

    一扫往日的颓废,莒王神采奕奕,即便衣角沾有一点尘土或一丝血迹,亦都没在意。

    田穰苴闻言,附和道:“莒王威武!”

    “大王英明!”顿时,陪同而来的莒兵们齐声地响应。

    莒王笑得两眸都快眯成一条线,乐道:“孤能取胜,也多亏大司马相助。”

    不管怎么说,田穰苴的来到,帮了莒国大大忙儿。

    “莒王谬赞,还请莒王早日回莒宫,以安人心。”田穰苴也不废话,简单地恭维了一番莒王,连忙地转回正题,“如今吴军败退之际,他们再想海战,已失先机……苴虽不想与吴军海战,却不得不云履行之,即刻便动身。”

    莒王愣了一愣,猛地记起田穰苴和吴王夫差的约定:话说要不是田穰苴和吴王夫差相互地协商完毕,吴王夫差根本不会掉以轻心,以至于他败给莒兵……这恐怕是吴王夫差最为痛恨得罢?他竟输给了莒王!

    似觉吴王夫差的怒火,莒王也乐得田穰苴去找吴军的麻烦,暗暗窃喜,却一本正经道:“也罢,齐使请小心……就算吴王夫差刚刚战败,那也不能小觑他们。”

    “苴明白,多谢莒王提醒。”言罢,田穰苴转过身后,挥了挥手,召集所有的齐国水师们,快速地离开。

    很快地,一支数量相当庞大的齐军远离了莒王的视线。

    公子穆扶着莒王,随同余下的莒兵们,赶回莒城。

    吕思姜亦一声不吭地,跟侍在莒王的周边。

    粗粗地喘气,吴王夫差带着残兵败将,逃至一处偏僻之地。

    任谁都料不到,上一秒吴王夫差意气风发,下一步吴王夫差便霉运加身!

    望了一望四周的吴兵们,吴王夫差气上心头,却没处发泄愤怒:无论他如何指挥与挽救,吴国水师的确败给莒兵……即便吴王夫差还有数万兵力,又有甚么用呢?

    吴国另一半兵力,正绕莒国而走,想来已然抵达齐国蒙城了罢?齐国蒙城,齐王吕邗姜亲自地割城,献给吴国……然而,另一半兵力纵然再多,一时半会也没法飞快地赶来罢?

296

    经这一战,吴国水师大败,不少吴兵们狼狈地游泳,试图登岸。

    齐国水师们则奋力地拖住吴国水师们的行踪,恨不得他们永远呆在河里才好

    在水里泡得久了,看他们如何存活!

    “快!快上来!”岸上,逃得一命的吴国水师们朝河里的同伴们大喊。

    他们紧张得都忘记拿弓箭替他们的同伴们作掩护了。

    “别让他们逃了!”河上,乘坐小舟的齐国水师们随意地射箭,不求命中,但求捣乱。

    为了保护自身的实力,他们只远远地放箭,并不驱船追逐吴国水师

    机智地,齐国水师们就只在河面乘舟挑衅吴国水师们。

    吴国水师们咬了咬牙,有心想要反击,却力不从心:他们已没船只可用!

    更何况,他们的大王,吴王夫差,抿了抿嘴,径直地立于岸边,死死地盯向齐国水师们。

    齐国水师们也不会夸张地想去射杀吴王夫差:一来相隔较远,力道不足;二来他们亦不敢……若真射死吴王夫差,吴国恐怕要找齐国拼命这次,他们的行动始终只是暂击吴军罢了!

    ……并且,吴军真正具备威胁的不是他们的水师,而是吴国的悍兵!

    莒王站在远处,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切,失态地揉了一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已的双眼:话说吴国战败了?……怎么可能?吴国怎么会轻易地战败?是不是哪里出了甚么问题?

    莒王说不上所以然来。

    公子穆则抚掌道:“不愧是大司马,大司马的确很厉害!”

    吕思姜想了一想,也轻声地附和道:“大司马的风姿,的确令人惊叹。”就是不知若他拜倒在自已的石榴裙下,自已会是何等风光!

    目光微微地迷离,吕思姜再次地妒忌起远在齐国的吕邗姜。

    鲍息嘴角含笑,喜悦不溢言表若不是担心自身擅自地驶船靠近会破坏田穰苴的计划,鲍息他早就乘船参战了!

    “这下……这下莒国真的被救了?”莒王仍旧不敢相信对了,就算齐军击退吴军,莒国也要向齐国称臣啊?而且,吴军也只是水师战败罢了,吴国……还尚有五万兵力留存呢?

    莒王头皮发麻:在此之时,对于莒国的未来,莒王也没了主意。

    目不转睛地,莒王看着田穰苴的身影,突然觉得投奔齐国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要大司马一日还活着,莒国就一日安全……吴国就算想攻击莒国,也要看一看大司马同不同意!

    想到这里,莒王抚了抚胡须,也不觉得烦恼,径直地想向鲍息开口,以示莒国的立场。

    仿佛察觉了莒王的心思,鲍息转过头来,恭敬道:“莒王稍安勿躁,大司马很快就会进行下一步。”

    下一步是甚么?

    下一步自是击退吴军!

    ……不得不说,田穰苴的雄心当真不小!

    眼见吴国水师们全都狼狈地逃上岸后,田穰苴眯了眯眼,直等吴王夫差的反应搁在此时,吴王夫差再是生气,也要考虑军中是否配有船只……毕竟敌军是用船舰航行,想要击退他们,必须用船才行!

    可是,吴国水师的船舰……并不在此处。

    瞳孔微缩,吴王夫差死死地盯向远处疑似田穰苴的身影,用力地大吼:“齐国的田穰苴,敢与孤决战否?!敢不敢再进行一次海战?!”

    远远地,田穰苴听见了吴王夫差的挑衅,却淡淡地笑了一笑,并未将吴王夫差的挑战放在心上尽管他的不回应,会令已军的士气有所降低,但是……眼光一闪,田穰苴理也不理吴王夫差,直将船驶向莒王一行人!

    莒王瞪大两眼,呆呆地看着田穰苴由远及近地驶来,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莒王。”田穰苴对莒王行礼,开门山见地说,“请问您的伏兵在哪儿?”

    公子穆和吕思姜大惊:甚么?伏兵?!

    莒王抿了抿嘴:身为一国之君,倘若没有一丝准备就逃亡,那么莒王也就不是莒王了……一如田穰苴所问,莒王答应田穰苴作诱饵之时,私下地准备了一支伏兵或者说,是暗兵!

    专心保护莒王的暗中莒兵!

    虽说这支暗兵才一千余人,好在个个身手不凡,皆是莒宫里最出色的内侍们!

    “你想……?”莒王若有所思地望着田穰苴,侧面地回答了他的确藏有一支伏兵。

    田穰苴道:“只要吴王夫差敢从莒城辙离,莒王便可行伏兵,以杀吴军,必让吴军伤亡惨重!”

    田穰苴十分自信,吴王夫差经过一系列顺风顺水的莒国之战,早就看轻了莒王,绝对猜不到他会留有伏兵!

    但是,若要莒国伏兵来个突袭,就算能够伤到吴军,莒国伏兵亦会受到损失……暗地发了狠心,莒王恨声道:“好主意!就这样决定罢!孤会命令他们出其不意地暗杀吴军!”

    至于结果……假如莒国被吴国灭亡了,那么暗兵再多,又有何用?!

    田穰苴点了点头,又回到莒王的身边,众人同坐一艘船后,田穰苴方才命令全军驶向岸边。

    吴王夫差本来怒不可遏,正想忍怒地辙军,以便登船,重新再来时,突见田穰苴他们乘船而来,不禁地怔住。

    “本大司马……应你所言!”田穰苴中气十足地大吼,“就让两军再进行海战,以定胜负!”

    “这可是你说的!”生怕田穰苴反悔,吴王夫差想也不想地补充,“孤这便率兵回琅琊,以迎齐将来战。”

    琅琊,莒国的沿海一带,目前已被吴军所占!

    莒王浑身发抖,却拼命地忍住怒气。

    田穰苴瞄了一瞄莒王,待到莒王收敛怒意,再道:“也罢,你们且先离去,再过片刻,本大司马再登岸。”

    吴王夫差挑了挑眉,狐疑地望着田穰苴。

    田穰苴哂笑,笑道:“两军将在琅琊那里决战,吴王该不会现在就想解决吾等罢?”

    吴王夫差抿了抿嘴,尽管恼怒非常,却乖乖地挥了挥手,带领吴国水师们离开濉水河畔。

    田穰苴一行人亲眼吴军完全地离开,这才小心翼翼地踏回岸来。

    “剩下的,就交给您了……?”田穰苴再朝莒王行了行礼。

    莒王直觉被田穰苴重视,心情愉悦,高兴道:“孤的暗兵……即刻就出击!”

    言罢,莒王点上数名莒国精兵们,快步地钻进林中。

    半晌,田穰苴一行人只得极远的地方,似是传来阵阵的吼声,隐隐响起兵器交接的声音,听得田穰苴心中一动又过片刻,莒王满头大汗地返回,脸上藏不住喜意,大声地宣布道:

    “逃了,逃了,他们逃了!”

    吕思姜愣愣地注视莒王,结巴道:“甚么逃了?”

    莒王哈哈大笑,说道:“还能有谁?自是吴王夫差!吴王夫差和他的水师被孤击退了……他们是败军,败得好不凄惨!哈哈哈哈~孤从来都没有这般欢快!没想到吴军也会惨败?”

    一扫往日的颓废,莒王神采奕奕,即便衣角沾有一点尘土或一丝血迹,亦都没在意。

    田穰苴闻言,附和道:“莒王威武!”

    “大王英明!”顿时,陪同而来的莒兵们齐声地响应。

    莒王笑得两眸都快眯成一条线,乐道:“孤能取胜,也多亏大司马相助。”

    不管怎么说,田穰苴的来到,帮了莒国大大忙儿。

    “莒王谬赞,还请莒王早日回莒宫,以安人心。”田穰苴也不废话,简单地恭维了一番莒王,连忙地转回正题,“如今吴军败退之际,他们再想海战,已失先机……苴虽不想与吴军海战,却不得不云履行之,即刻便动身。”

    莒王愣了一愣,猛地记起田穰苴和吴王夫差的约定:话说要不是田穰苴和吴王夫差相互地协商完毕,吴王夫差根本不会掉以轻心,以至于他败给莒兵……这恐怕是吴王夫差最为痛恨得罢?他竟输给了莒王!

    似觉吴王夫差的怒火,莒王也乐得田穰苴去找吴军的麻烦,暗暗窃喜,却一本正经道:“也罢,齐使请小心……就算吴王夫差刚刚战败,那也不能小觑他们。”

    “苴明白,多谢莒王提醒。”言罢,田穰苴转过身后,挥了挥手,召集所有的齐国水师们,快速地离开。

    很快地,一支数量相当庞大的齐军远离了莒王的视线。

    公子穆扶着莒王,随同余下的莒兵们,赶回莒城。

    吕思姜亦一声不吭地,跟侍在莒王的周边。

    粗粗地喘气,吴王夫差带着残兵败将,逃至一处偏僻之地。

    任谁都料不到,上一秒吴王夫差意气风发,下一步吴王夫差便霉运加身!

    望了一望四周的吴兵们,吴王夫差气上心头,却没处发泄愤怒:无论他如何指挥与挽救,吴国水师的确败给莒兵……即便吴王夫差还有数万兵力,又有甚么用呢?

    吴国另一半兵力,正绕莒国而走,想来已然抵达齐国蒙城了罢?齐国蒙城,齐王吕邗姜亲自地割城,献给吴国……然而,另一半兵力纵然再多,一时半会也没法飞快地赶来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347/ 第一时间欣赏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最新章节! 作者:小桥静水所写的《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为转载作品,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介绍:
(欢迎各位读者们勾搭作者~作者微信:pjjaspring)
——自创【运河系列】首部曲——
她是齐王的庶女,自幼不受重视;他是贵族的支庶,自幼受家族排斥。
她和他原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人,是甚么让他们携手一起,登上了王者宝座?
春秋末年,齐王庶女邗姜为了避免将来当作媵女的命运而毛遂自荐地前往吴国,遇上了刚刚继位的吴王夫差,二人结下不解之缘。返回齐国,邗姜一心等待吴国的求亲使团,不料却等来另一段阴差阳错的际遇……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