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坐飞机(叉叉加更)
八十年代有两个电视最高奖,飞天和金鹰。飞天奖是****主办,代表政府;金鹰奖由《大众电视》投票评选,代表观众。
白玉兰奖去年刚创办,尚无影响力,而且为了契合国际电视节的主题,人家评的都是外国作品,自己人根本捞不着。
直到2007年才改变制度。先弄了一个电视剧类,专评华语作品,又弄了一个电视电影类,评外国作品。
至于其他的,还有什么“十佳演员奖”、“优秀演员奖”,都是地方性刊物评选,权威不足。
到了四月中,第5届金鹰奖抛出了获奖名单。
没错,这年头获奖都是提前公布,没有红毯,没有提名,没有各种花里胡哨。到现场真的就颁一个奖,然后开座谈会。
许非看着名单都惊了!
优秀连续剧:《凯旋在子夜》、《红楼梦》、《秋海棠》。
优秀男演员:石兆琪《凯旋在子夜》。优秀女演员:朱琳《凯旋在子夜》。
优秀男配角:王群《甄三》。优秀女配角:邓洁《红楼梦》。
别的也就罢了,《红楼梦》和邓洁怎么回事?还没正式播出就能拿奖了?
这届金鹰奖什么内幕,他不清楚,不过今年还有个飞天奖,倒是知晓一二。
今年广电部提倡艰苦朴素,觉得开大会颁这么一个奖,兴师动众,干脆由组委会把奖送到各单位去,因此就没搞活动。
其中《红楼梦》最独特,给吧,批评太多;不给吧,又觉得这帮人不容易。
于是组委会就弄了一个飞天特别奖,在家小饭馆的走廊上,颁给了王扶霖。奖金一万,分到王扶霖名下,剩四百。
这个态度非常有意思,哪怕观众喜欢到天上去,专家该怎么评还是怎么评。
话再转回来,第5届金鹰奖于4月25日在西安举办。李沐带队,尤晓刚也从《胡同人家》的筹备中抽身,数人前往参加。
许非这次凑不了热闹,为见不到朱琳姐姐而痛不欲生,痛不欲生,痛不欲生。
…………
转眼到了4月29日。
清晨,东边翻出了一抹亮色,刚刚苏醒的京城已清晰可见。
四两面包车,在宽敞的大道上奔驰,抵达首都机场。车门一开,西装革履的王扶霖先下来,可能不太得劲,伸胳膊踢腿,一双新皮鞋嘎达嘎达直响。
八十年代末到整个九十年代,是皮鞋最流行的时候。有句顺口溜叫“尖皮鞋,钉铁掌,走起路来嘎嘎响。”
皮鞋买来必钉掌,减少磨损为次,装逼为主。
这年头,你要扛着台双卡录音机,裹着高仓健的风衣,下配喇叭裤,脚蹬铁掌皮鞋,鼻梁上架一副蛤蟆镜,衬衣白领子翻出来,烫个爆炸头,长鬓角爬满了腮帮子……
就俩字:帅(sha)气(bi)!
“哟,王导您做广播体操呢?”东方文樱道。
“啥广播体操,这叫霹雳舞。”邓洁纠正。
“啥霹雳舞,这叫踢踏舞!”许非纠正。
“你们几个,没大没小。”
王扶霖有点不好意思,缩胳膊收腿,还是不得劲。
欧阳瞧了眼,道:“您这身都好,就是腰带太旧了。您看我这个,我这是朋友送的,我箱子里还有根新的,您系着试试。”
他从箱子里翻出一根新皮带,王扶霖一系,果然是红楼最靓的仔。
一行十八人,没几个坐过飞机,都是老帽。机场人也不多,个个矜持,觉得坐飞机是件挺荣耀的事儿。
这几年管理还好了,若是八十年初,你要认识机场人员,都能免费蹭飞机汪朔就干过这事。
临近登机,小伙伴们愈发兴奋。
许非最安稳,正看着一份亚视发过来的行程表。原定五天改成了六天,不算来回,密密麻麻的几页纸:
今天抵达,那边有接机,先休息。
明天上午举办记者招待会,下午广告商茶话会,晚上丘德根夫妇私人宴请。
之后又有文化艺术界茶话会、中文大学师生座谈会、服装展览开幕式、参观宋城、剧照展览开幕式、签字售书活动等等。
排山倒海般吞没了短短六天。
“丘德根……”
许非念叨着这个名字,如果亚视老板是这位,那真有的谈了。
“你看什么呢?”
他正琢磨着,陈小旭忽从旁边探过头。
“没事,随便看看,你们聊啥呢?”
“我们说香港规矩大,过去别丢人,你不是什么事儿都知道么,给我们讲讲?”
“呃,好,那我就讲讲……”
许非迎着小伙伴热切的目光,正襟危坐,认真道:“香港呢众所周知,主要的语言是粤语和英语。英语我们不管它,先说粤语。
粤语是古语言,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跟普通话不同。比如我们叫先生,他们叫生,我们叫许先生,他们就叫许生。
那边不叫同志,叫先生、小姐,称呼配偶也不叫爱人,叫太太。比如许先生,许太太,许太太,这样……
然后他们还有一个习惯,把好看的男生称呼为靓仔。比如欧阳,如果听到谁喊你,靓仔啊!哇好靓啊!
要淡定,要淡定,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迷失,它会腐化你的心灵,彻底倒向资本主义的**生活……”
什么鬼???
开头还挺像回事的,后来就云山雾罩了,几人不懂,但觉得他在扯淡。
等了一会,大家陆续登机。
跟后世比,硬件设施要差一些,空间挺大。陈小旭和张俪坐一块,俩姑娘非常新鲜,直到飞机起飞还在小声谈论。
“哎,你带了多少钱?”
“我把存款都带上了,一千多块吧,那边要用港币,也不知道能换多少。”
“我也带了一千块,想去逛逛街,又怕不够。听说香港的东西都很贵……”
陈小旭扭头向后方看了一眼,回来道:“听说女演员也很漂亮。”
“阿嚏!”
许非正闭目休息,莫名其妙打了个喷嚏,一睁眼,又觉旁边细细碎碎的。
转头一瞧,欧阳居然在解腰带。
“你要干什么?”他惊道。
“我这个皮带太短,肚子一压钩掉了,现在系不上。”
“那怎么办?”
“我,我去问问王导。”
欧阳胖脸通红,提着裤子跑到最后一排。
王扶霖一瞧,头疼,“亏得我那根旧皮带还没扔,换回来吧……”
于是俩人一前一后的往卫生间跑。
噫!
许非直咧嘴,世风日下!世风日下!
飞香港时间不短,俩钟头过后,新鲜劲消失,一个个歪在椅子上补觉。许老师不管多困,只要是坐着,打死都睡不着。
又熬了一会,嘎吱嘎吱声响,两位空姐推着小车出来。
“醒醒,吃饭了!”
他捅了捅欧阳。
欧阳迷迷糊糊的直起身子,一瞧那小车,顿时精神,“嘿嘿,我当初见王导的时候,就是坐飞机。这叫飞机餐,免费的!”
丫还转着身子,到处知会:“免费的,免费的。”
“丢人啊!”
许非不想理,要了一份饭,出乎意料的不错,居然还有牛排飞香港可是国际航班。
在改开之前,首都机场的飞机餐难吃的要死,通常是午餐肉、凤尾鱼罐头、水果、饼干之类的。
连二代目都有意见,说“面包掉渣子不像话。”
改开之后,在一位香港商人伍沾德的大力帮助下,成立了京城航食公司,从此水准大大提升。
吃完了饭,空姐又推车过来,摆着水果和各种饮料。
哎呀,这玩意儿居然算饮料啊?
许非眼睛一亮,浑然忘了刚才怎么训斥欧阳的,“那个,同志,给我来瓶茅台!”
第一百五十二章 香港1987
大概从1975年开始,坐飞机的旅客可以免费赠送一瓶茅台,后来又改为免费喝,这一规定持续了13年左右。
许非没赶上送茅台的好年景,只能小喝两杯,微醺的眯着,算是休息了一会。
“女士们先生们,飞机即将着陆,请您再次确认系好安全带……”
随着广播响起,大家又精神起来。
许非贴着窗户看,下面全是密密麻麻,好像丛林般的楼群,楼群之间穿插着街道,车流繁忙。
飞机很快降落在国际机场,众人小小惊呼,机场居然建在一个岛上,四面临海,四面又都是山。
走出通道时,都不用找,有数人高举标牌:欢迎《红楼梦》剧组临港。
戴临风大步过去,本想握握手,结果咔嚓咔嚓,一阵按快门的声音响起。老头吓一跳,发现一帮记者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
“戴先生,请这边走,车在这边!”
“请大家排好队,排好队!”
接机的人口音古怪,一边阻挡记者,一边指引大家上车。
“你是戴先生么?能谈一谈初来香港的感受么?”
“谁是黛玉?谁是黛玉?”
“你们跟亚视会不会有后续的深度合作?”
“中葡草签关于澳门的联合声明,请问对香港方面有影响么?”
“……”
大家有种被蝗虫包围的感觉,还好那三人经验丰富,迅速登上一辆豪华巴士。
“太吓人了!”陈小旭抹了抹汗。
“是呀,大陆的记者可没这么疯狂。”张俪也心有余悸
“这是香港媒体的特色,大家习惯就好了……”
一位矮瘦黝黑的男子,普通话相对标准,笑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阿隆,他叫阿元,这两位是尹小姐和刘小姐,负责大家六天内的行程安排,有事情都可以找我们。”
四个香港人打量着大家,大家也在打量着他们。
心里都有些想法,但气氛融洽。
“这个地方叫赤角,原本面积不大,填海扩充之后,才建了机场。喏,那边就是大屿山……”
“我们现在在过桥,对面是洲仔,再过桥就是荃湾。”
“我们亚视在九龙塘的广播道,那边电视台、电台比较集中。当时香港只有五家电子传媒,都在广播道,而且地势高,所以我们叫它五台山。”
“我们现在去市区,先到酒店休息。”
阿隆一路介绍,众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已经被这座城市牢牢吸住了眼球。
从郊区往里开,双向四车道,中间绿化带路灯一应俱全,附近是成片的高层住宅。巨大的圆形立交桥横亘中央,四周的停车场满满当当,岸边则是林立的起重吊装机械。
再往里走,到了核心区,大都市的气派更是扑面而来。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英文标识随处可见,还有双层巴士在等着红灯。
最显著的是店铺招牌,横的竖的全都凸显出来,横在街道上方,错乱又有层次,给人一种非常奇妙的和谐感。
“真繁华啊!”
小伙伴纷纷惊叹,bulingbuling的放光。
许非的视角跟他们不同,他看到的是《古惑仔》、《ptu》、《重庆森林》、《旺角黑夜》、《新不了情》……
他一直觉得有两个城市最适合拍街头电影,重庆和香港。
那种古怪又美妙的空间感和密集感,独一无二。
“银龙粉面茶餐厅,九龙冰室,飞龙夜总会,小龙鱼蛋……”
欧阳都贴在了窗户上,奇道:“怎么这么多带龙的,香港人喜欢龙么?”
“不仅喜欢龙,不少人还相信有龙呢。”尹小姐笑道。
“呃……”
欧阳没好意思说这是封建迷信,捅捅许非,“哎,许老师,你说有龙么?”
“有啊,那就是一条龙。”
“哪儿呢?”
欧阳急忙瞧去,见一块大招牌,上面写了好多字:美女郎,人体按摩,泰国佳丽……
嗯?
他十分困惑。
巴士开到市区,停在了一家酒店门前,其豪华程度再次让小伙伴感叹。亚视极为阔气,一人一间房,还带露台。
阿隆他们也陪住,简单说了下安排。今天没有事情,自由活动,但要逛街的话,最好叫他们一起,免得人生地不熟惹麻烦。
许非先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京城还挺凉的,香港已经很热了,简单的衬衫长裤,两条大长腿丧心病狂。
他泡了杯茶水,端着走到露台,一览无余尽是1987年的香港!
你以为前面那些是正文嘛,不,都是铺垫!
接下来自己就可以抄剧本,识金庸,拍电影,破票房,收王胖子做小弟,跟龙五哥装逼,尽收美人,霞玉芳红,贤贞敏欣,终成一代大亨!
“哎呀,真是热血沸腾!”
许老师豪情壮志的站了会儿,端着缸子回来,“想想就得了……”
休息了半天,晚上安排吃饭。
正儿八经的西餐,除了他没人会用,欧阳的叉和刀子总搅在一起,陈小旭忍了八百次手撕牛排的冲动,张俪表现最好。
因为她温吞,慢悠悠尝了几口,其实根本没饱。
阿隆几人还不错,没表现出明显的鄙视。有些时候,人难免会产生优越感,别表现出来,就算挺有教养了。
……
“邝美云真好看啊,就是腮帮子宽了点。”
入夜时分,许非躺在柔软的大床上,正在看一部tvb的电视剧《猎鲨行动》。
主演吕良伟、邝美云,比较冷门,大概讲一个年轻有为的警察,如何自毁前程的故事。
说实话没啥意思,演戏也尴尬,满满的时代特征。播完了,出现歌神唱的片尾曲,《谁之过》。
这歌倒还有点印象。
“咚咚咚!”
“咚咚咚!”
正赶上广告时间,外面忽有人敲门。他过去打开,欧阳、邓洁、张俪、陈小旭都在。
“我们想去逛街,你去不去?”
“逛街?是吃饭吧。”他一眼看穿本质。
“吃饭怎么了?我刚才就没吃饱,那牛排怎么也切不开,最后气的都不吃了。”邓洁道。
“可我吃饱了啊。”
“啧,找你还拿捏着,快点快点!”欧阳不耐烦。
许非只好穿鞋,拿了件外套,“你们换港币了么?”
“换了点。”
“那走吧……哎,你兜里怎么那么鼓?”
“嘿嘿,有个朋友跟我说香港治安不好,每天都有抢银行的,街上随时都有小偷……”
欧阳居然还挺得意,拍拍衣兜,“我塞了点手纸,让他们抢去。”(此为真事)
“……”
许非无语,讲真,他不止一次觉得,这货有点缺心眼。
(还有……)
第一百五十三章 香江行1(czlb加更)
欧阳那破手纸被强令掏出来,自己还挺委屈。几人没叫阿隆,由许老师带领,紧张刺激的下了楼。
从酒店出来,走上三五步,对面有一条窄窄的小胡同,从里面穿过去,便是繁华区域。
在车上看和自己身在其中,是两种感觉。四人都很茫然,许非上辈子来过多次,八十年代虽有不同,大体方向不差。
他领着几人来到一家陈记牛什粉面,店面极小,座位爆满,桌子都摆到了街边。吃着吃着,有车过,你还得起来把车让过去。
主要卖牛杂、牛腩、牛肚、牛肠配的面、河粉和米线,另有鱼蛋丸面和杂碎面。
许非当然要杂碎面啦!
挺伤感,这个梗只有自己懂。
价格跟内地比,非常之高,不过味道真不错。一大碗香喷喷的杂碎面,猪血、鱼丸、猪皮、猪大肠,最注入灵魂的,就是那几块炖入味的萝卜。
吃完了饭,几人已经不太舍得花钱,看啥都贵。他便找了家商场,随便带着逛了逛。
四人看的眼花缭乱,许非却直奔服装店,在各个铺子间乱转,看香港流行服装的版型和款式。
走了一圈,发现箩卜裤、灯笼裤和运动套装,是最常见的几种。
“哎,这件有意思!”
许非忽然停步,在一家女装店里看见一条蛮有创意的裙子,忍不住掏出相机。
服务员见了,过来道:“先生,唔好意思呀,我地呢度唔准影相。”
“i'm the editormetropolitan beauty magazine。can you just bend the rules a little?”
嗯?
服务员愣了下,瞧他又高又帅又说英文,不由讪笑,默默让开。
许非拍了好些照片,又买了一打牛仔裤,几双运动鞋。
内地牛仔裤特别少,且贵,以至于深城有一帮人,专门收购香港的二手牛仔裤。比如十五块钱收一条,转手能卖好几倍。
末了跟小伙伴集合,那几人啥都没买,看他大包小包各种恰柠檬。
逛到十点左右,五人才回到酒店。
“哎呀,我不行了,回去就得睡觉。”
“我也不行了,才走几条街就累死了。”
“那都歇着吧,明天记着把新衣服穿上,有记者会。”
许非摆摆手,往自己房间走去,却忽地咳了三声,进了门,门留一道缝。
“……”
陈小旭和张俪齐齐翻白眼,你当你是菩提老祖啊?
她俩故意磨蹭了一会,待欧阳和邓洁进屋,才跑到某人房间。
“这是你俩的……”
他翻出四条女式牛仔裤,两双运动鞋,没等二人拒绝,又翻出两条,“这是给吴小东和沈霖的……这裤子耐穿,几年都磨不坏,我也买了好几条。”
许非坐在床上,自顾自道:“我刚才看了看商场的衣服,确实比内地多彩多样,甚至有本土设计师的品牌。
我记了几款,抽空画出来你们瞅瞅。
之前不是说,我想开个铺子么,其实就是想做服装生意。确切的说,是包括服装生意在内的影视周边产业。”
what?
你大晚上叫我们过来,就为了说这个?
“什么叫影视,影视周边?”张俪不懂。
“比如《胡同人家》,那个陶蓓是模特,我准备给她专门做几款衣裳。等这部剧一火,我就跟着卖,你说有没有人买?
还有你俩那书签子、笔记本,全给赵妍妮用上,然后我们再一卖,这就叫影视周边。”
“哦,还是蹭热度。”陈小旭懂了。
“热度蹭的好,赚钱赚到老,这可是大学问。”
许非笑笑,“服装产业和影视行业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将来肯定都有大发展。
你们这几天呢,多看看香港的时尚杂志,提高提高审美,瞧你俩那眼光,惨不忍睹,惨不忍睹……”
他摇头叹气,在俩妹子发飙之前,直接轰出门外。
话说在60年代,香港兴欧美风。男装都是细襟领,贴身的;女装是仿西装款长衫,a字裙。
70年代,香港举办第一届时装节。本土服装开始出现,再加上影视剧兴起,也大大带动了本土设计。
到现在,香港制衣业已经比较成熟,开始有自己的品牌和设计师。
那么在内地呢,大概等同于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兴洋货,盲目追风国外,欧、美、日系,只要传到国内的,都流行。
服装、时尚、设计这些概念非常淡薄,甚至服装还叫纺织工业。
这个想法他也是逐渐形成的,之所以现在启动,是因为有个非常好的平台和推广渠道,就是他正在做的这份工作。
…………
第二天一早,众人吃过早饭,阿隆几人已经等候在外,车辆备好。
大家陆续下楼,抱着不能丢人的心思,一个个都穿上了新衣裳。戴临风浅蓝色西装,紫领带,不知道谁给配的。
邓洁一身连衣裙,蓝青花纹,白色凉鞋,中规中矩。
欧阳没穿那破西装,是一件蓝色方格子衬衫,同样惨不忍睹,惨不忍睹。
东方很大胆,宽宽肥肥的连衣裙,白底,红花纹,长长的耳链子,包着同色头巾,特别有范儿。
“……”
阿隆几人问着好,实则在心里评分,目前东方最佳。
但跟着就眼前一亮,钗黛下来了,穿着许老师给配的那身衣裳,不是流行款,但极为合适。
“不错呀!”
尹小姐和刘小姐对视一眼,非常意外,随即又瞪大眼睛。
许非下来了。
白衬衫,长裤,皮鞋,没了……
众所周知,能把绿装穿出橙武的感觉来,那才是天生的衣架子。
许老师一米八出头的个子,高且精壮,有肩、有腰、有胯、有腿,脖领露出的少许肌肉,随着走动就像自来水拧下来,鲜活的不得了。
“哇,许老师好帅啊!”
“以前就觉着帅,没想到打扮上更帅!”
东方和邓洁瞬间兴奋,就像男的见美女一样,恨不得吹个口哨耍耍。
陈小旭和张俪看了眼,低头,又看了眼,也有点惊喜。有趣的灵魂固然重要,但好看的皮囊更重要!
众人到齐,巴士离开酒店,前往广播道81号亚视。
广播道在九龙塘,七十年代时,亚洲电视台、香港电台、无线电视台、商业电台、佳艺电视台聚集于此,故称五台山。
1978年,佳艺电视倒闭,这里又被称为四台山。
而内地观众知道五台山这个说法,很多是通过一个身世堪怜的女人,蓝洁瑛。
不多时,巴士抵达亚视。
楼不算高,两扇篱笆状铁门,上印橙色的“atv”台标,矮矮的保安亭驻立一旁。
另有一溜宣传墙,贴满了亚视精品,电视剧、综艺节目、新闻节目都有,包括耳熟能详的《霍元甲》、《陈真》。
众人在院里下车,已经有几位等候在此。
当先一人,头发花白,精神矍铄,正是亚视老板丘德根。
(萌主加更完了!!有没有看《xx堡垒》的,到底咋样?)
第一百五十四章 香江行2
丘德根生在大陆,后来逃难去香港,经营戏院起家,后开设远东银行,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富豪。
82年收购丽的电视台,改名亚视,请来李壮烈和徐晓明,分任总监制和节目经理。
在丘氏执掌下,亚视靠着《霍元甲》、《陈真》、《霍东阁》、《武则天》、《秦始皇》等精品剧飞速崛起,并推出亚洲小姐选美大赛……自此,香港电视界形成亚视、无线双雄争霸的局面。
后世总有人评价,香港这帮富豪,谁谁谁亲大陆,谁谁谁嗯嗯嗯。
其实除了少数几个,如霍氏,那是在抗美援朝时期就为祖国运送物资的豪杰。当时国际上对中国实施封锁,很多香港商人以次充好,卖物资给大陆。
但霍氏不涨价,不卖次品,甚至港英政府为了阻止,一度把他的大厦停电半年……
这叫一颗拳拳之心。
至于其他的,特别是《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后,才开始往内地建厂,建楼的,本质上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但甭管怎么说,确实做了不少好事。
“戴先生率队莅临,荣幸之至!”
丘德根个子不高,声音嘶哑,又有点短促,听着不太舒服。他态度非常热情,亲自在院中等候,又跟十八个人一一握手。
跟着介绍几位亚视高层,许非一心找徐晓明,结果没看着,应该已经出走了。
徐晓明可是个全才,导演、演戏、武指、唱歌样样都行,两地早期的合拍片《木棉袈裟》、《海市蜃楼》都是他导演,且一手挖掘了于荣光。
一帮人上楼,先在后台化妆。丘德根露了一面就走了,约莫九点半左右,记者会正式开始。
在一个大厅里,前方摆着一排桌子,众人出来都吓到。
阵仗比机场还厉害数倍,《电视周报》、《星岛日报》、《大公报》、《文汇报》、《东方日报》、《天天报》、《晶报》、《信报》、《华侨报》等数十家媒体,一百多号人在等候。
许非是小配角,自我介绍了一句,便跟孙孟泉、李尧宗、东方等人下来,宝黛钗凤才有资格坐上去。
“请问陈小姐,初来香港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呃,是活力吧。香港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城市,有一种不断生长的气质,我觉得很难得。”
陈小姐跟许先生混久了,耳濡目染也开始嘴炮。
“请问戴先生,为什么会跟亚视达成这次合作呢?”
“因为《红楼梦》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虽然两地环境略有不同,但骨子里的这份东西是不变的……丘先生本身也热爱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弘扬推广,基于这一点,才有了双方进一步交流的基础。”
嗯?
许非听了很诧异,不像港媒作风啊,居然一本正经的问正事。
记者会开了两小时左右,赶上中午,亚视特意准备了茶点招待,自由采访。
好嘛!刚才像模像样的各路记者,嗡的一下散开,七八个人把欧阳围住,七八个人把小旭围住,巴拉巴拉巴拉……
诶,这回画风对了!
许非没人搭理,找了张桌子,拽盘点心开始吃。旁边乌央乌央,欧阳被裹在中间,胖脸上全是汗。
“欧阳先生,你的感情也像贾宝玉一样么?”
“我比他专一多了。”
“那你有女朋友么?”
“有了。”
“什么时候结婚?”
“还没计划呢。”
“欧阳先生,你看过香港的电视剧么?”
“看过《霍元甲》、《陈真》,哦,还有《上海滩》。”
“你喜欢那个戏?”
“我挺喜欢上……”
听到这儿,许非忽然咳嗽几声。
欧阳正想说,透过人缝一瞧,许老师在旁边。
他难得聪明一回,马上道:“你们也别光问我,来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演贾芸的许非,他对香港很熟悉的。”
众记者皱眉,贾芸什么鬼?
但人已经被欧阳拉过来了,遂随口问:“许先生看过香港的电视剧么?”
“看过,像什么《天蚕变》啊,《再向虎山行》啊,《四大名捕》啊,《天涯明月刀啊》,《九月鹰飞》啊,我都喜欢。
我觉得亚视改编的武侠剧有深度,有境界,编剧都很棒,台词写的也好,就好比电视剧界的楚原,是一绝。”
你特么在哪儿看的?
众记者懵逼,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三板斧被干的透透的。
“你最喜欢哪个戏?”
“当然是《天蚕变》,这个设定太有意思了!”
许非没说瞎话。
《天蚕变》的主演是徐少强,边拍边播,这货拍一半玩失踪。编剧没办法,就弄个蝉蛹放那里,说主角练功闭关。
后来徐少强直接撂挑子,编剧更绝,直接换了个主演。说云飞扬苦练天蚕神功,破茧而出时,已成了另一个模样。
哎呀,这种创意,不亚于黄女郎晕在奥斯卡门口。
“许先生知道楚原,看来对香港电影也有了解喽?”
“不能说了解,周闰发、钟楚红都知道一点,林青霞、成龙也略懂。
我们昨天下飞机,还去街上逛了逛,本想看电影,可惜时间太晚。哎对了,最近有什么电影好看?”
“《一屋两妻》吧?”
“对,是《一屋两妻》。”
许非搜索自己的记忆库,“哦,陈友和夏文夕那部吧,这个名字好,真好。”
闲逼扯淡了半天,一帮记者也不知道谁问谁,蒙圈而去。
欧阳问:“你刚才为什么咳嗽,那问题怎么了?”
“你肯定想说喜欢《上海滩》。”
“本来啊,《上海滩》多精致,《霍元甲》我觉得太粗糙。”
“《上海滩》是无线的戏,《霍元甲》是亚视的戏,俩家死对头。你要是捧无线,明天报纸怎么写?”
哦!
欧阳这才明白,是个坑。
…………
经过上午采访,大家都认识到了一些香港媒体的某种特性。
他们才不关注《红楼梦》怎么样,那是文化界的事儿,他们只关注你的料。不管真料假料,还是挖坑从你身上扒出来的料,都喜欢。
陈小旭没有许非保护,就被引诱大夸了一番许文强……
下午,亚视又安排了广告商茶话会。
大陆这边就没听说过,还得跟广告商茶话的。其实就是邀请商界人士,跟演员见见面,增强一下对《红楼梦》的信心。
行程密度大,活动时间长,一天下来苦不堪言。这还没完,晚上丘德根夫妇还有宴请。
第一百五十五章 香江行(3)
夜晚的香港好像变成了另外一座城市。
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人们的夜生活已经较为丰富。那些灯箱陆续亮起,横在街道上空,层层叠叠,霓虹闪烁,仿佛构成了一片迷乱诱惑的钢铁森林。
巴士缓缓行驶,陈小旭翻着一本时尚杂志,眼睛贴的很近。
“你看这件好不好?”
“挺好看的。”
“这件呢?”
“也好看。”
陈小旭合上书,“你能不能用心点?”
“可我真觉得都好看呀。”张俪委屈。
“那说明你没思考,衣服怎么可能都好看?”
陈小旭低声教育,“我们现在搞这个东西,不仅仅是帮他,更为了自己有事情做。
反正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有当演员的天分,又不能这么闲着。现在有的做,总得试试。何况我这么聪明,还挺适合搞,搞创意的。”
她戳了戳对方,“但你看看你,温温吞吞的,女孩子要有事业呀。”
“这都谁教你的?”张俪被逗乐了。
“不是谁教,以前没太懂,现在慢慢体会到了……”
她抿抿嘴,“你想白吃白住一辈子么?”
“我……”
在某些方面,张俪更趋向于传统,像书签子什么的都是小旭的主意。她晓得要赚钱,积极性却不高。
白吃白住这话讲的直接,她甚为触动,半响道:“说的也是,反正我们现在不知道干什么,有的做,就先努力看看。”
“嗯,所以要用心呀!”
……
巴士开了好一会,才停在一家酒店门前。
宴请么,本以为是私人性质,结果进去一看,里面摆了好几桌。
记者依旧阴魂不散,先拍照,后就座。丘德根夫妇,戴临风、阮若琳、四位主演一桌,许非还是没排上。
可能昨天西餐的效果不佳,今天改成了中餐,恰对胃口。
丘德根刚来香港时,跟妻子白手起家,赚下一份家业。后妻子去世,他又娶了妻子的妹妹,也就是现在的丘太太。
丘太太比他小十岁,八面玲珑,能说会道,三言两语就拉近了关系。
“你们不用叫我太太,生分,叫我阿姨,叫他伯伯就好。我以前就爱看《红楼梦》,看的时候就想,贾宝玉这么个人物,谁能来演呢?
今天总算见着了,果真是怡红公子……而且黛玉也好,宝钗也好……哎,听说你们朝夕相处了三年,小儿女就没动点什么心思?”
“我跟林妹妹玩的好,宝姐姐就冷淡,不太理我。”
“哟,那你什么想法?”
“我,嘿嘿,自然有点想法。”欧阳挠挠头。
丘太太活跃场子,忙道:“那就大胆些,有时候男女之间就差一层纸……哎哟,你看她,也急了!”
众人瞧去,却是张俪吃一块甜点,不小心蹭到了脸上。
“宝玉,机会来了,你去帮她擦擦,我再帮你说媒!”丘太太拍了下桌子。
啊?
欧阳刚才纯口嗨,朋友妻不可欺啊!而且他瞄到几台相机已经悄悄盯上,连忙拒绝。
张俪自己擦了脸,道:“丘阿姨,别听他胡说,他早就有女朋友了。”
“哦?我一番热情,原来你早就有了?罚酒!”丘太太佯怒。
欧阳自知理亏,连罚了三杯。
丘德根不掺和小孩的事儿,低声跟戴临风聊天。
而许非坐在另一桌,也挺郁闷,找不着机会搭话。因为他不是主演,冒然上去,“嗨,丘先生,你好啊!”
这就傻缺了。
社交有社交的一套规则。
陈小旭注意到这边,见他愁眉不展,时不时看看丘德根,遂借着去洗手间的档口,凑过去道:“你想跟丘先生说话?”
“嗯,有点事。”
“……”
小旭点点头,回到座位上,拉过张俪:“你去跟丘先生搭个话,许老师有事情。”
“嗯?”
张俪回头瞅瞅许非,也懂了,“你怎么不去说?”
“你比我会讲,我敲边鼓。”
无法,她只得想了想,笑道:“丘阿姨,不知您看没看过内地的电视剧?”
“哎哟,这个机会可少,你帮我推荐几部,我一定看看。”
“现在最受欢迎的就属《便衣警察》了,已经重播到第三遍。全京城都在讨论,听说里面的女主演,现在上街买菜都不要钱的。”
“《便衣警察》?是部职业剧么?”丘德根来了兴趣。
“这我还说不好,不过那边有一个,他很了解。”张俪笑道。
“许老师,过来讲讲,丘伯伯想听呢。”陈小旭连忙招手。
嘿!
许非太意外了,俩丫头可以啊!
戴临风无语,胳膊肘向外拐啊,拍完的红楼,泼出去的水,连盆都捡不回来!
“呵,是你,演贾芸的。”
白天见过一次,丘德根有印象,笑道:“你在《便衣警察》里演什么?”
“我做了些幕后工作,美术服装道具什么的。”许非临时加了个座。
“哦?年轻有为。我觉得这个题材很有趣,这是部职业剧?”
“说是,也不完全是。职业剧主要体现在技术上,观众看了觉得很专业,专家看了挑不出什么错。如果其他因素过多,比如爱情,喧宾夺主了,就称不上一部真正的职业剧。
《便衣警察》呢,虽然描述了一个普通警察的故事,但主要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营造一种厚重感,可以称作历史中的小人物。”
“历史中的小人物……说的好。”
亚视近些年以古装戏为主,tvb却多点开花,去年的《流氓大亨》,今年的《新扎师兄》等等,玩花活儿得心应手。
丘德根一直想丰富题材,不免有些感触,“可惜香港底子薄,谈历史就数十年,拍不出那种感觉。”
“香港有自己的商业方向,真要拍一个小警察的故事,也可以融入时代背景的。”
“比如呢?”
“吕乐。”
咝!
丘德根和丘太太非常惊讶,此子竟恐怖如斯!居然知道吕乐。
一位高层眼睛一亮,“丘生,这个主意很棒,我们真可以尝试一下。”
“嗯。”
丘德根没当场表态,又看向许非,笑道:“年纪轻轻,见识不小,难得,难得。”
“您过奖了,我只是喜欢看书,胡思乱想。”
“那你比我强,我可能老喽,乱想都没精神。你说的《便衣警察》很有趣,我相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陆剧,可惜没时间关注。”
“你还没老,还没老……”
丘太太连忙安慰。
许非翻了个白眼,道:“其实大陆呢,近些年电视剧发展很快,从每年十几部到一千多部(为完成指标,凑数的烂剧)。
我们起步较晚,人才都是从电影行业转过来的,像摄影、灯光、服化道方面,水准都不差,主要资金不足,设备跟不上。
但有一点,我觉得要努力提高。”
“哪一点?”所有人都来了兴趣。
“动作指导。”
“哎,这话我不同意了,《少林寺》就很不错嘛!”戴临风道。
“《少林寺》的指导是马贤达、于海几位老师,本身就是武术家,电影的动作设计也偏向套路。
但影视作品的类型丰富多样,有些是都市戏,有些是民国戏,有些是喜剧,总不能还一板一眼的打吧?
所以我真心觉得,内地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嗯。”
丘德根点点头,笑道:“如今形势明朗,两地交流会越来越多。国家的底子摆在那里,相信过不了几年,人人都会北望神州的。”
“呵,丘先生说的是。”
许非见对方有端茶送客的意思,遂及时收尾。
他目前这个级别,做不了什么主,这次来本就是探探路,有丘德根这句话就ok。
(开始还月票加更……)
第一百五十六章 香江行(4)
第三日,闷热无风。
铜锣湾电车站,停着一辆装扮得古色古香的双层花车。欧阳、小旭、张俪、邓洁、东方已经穿上戏服,化好妆,耷拉着脑袋怏怏不快。
一群埋伏的记者围上来,咔咔又开始拍照。
“看这边,看这边!”
“黛玉笑一笑,笑一笑!”
“宝钗,这里这里!”
几人勉强笑了笑,小声嘀咕,“原来这就是花车游街啊,我还以为是坐在车里呢。”
“怎么能让我们站在车顶上呢,那不是耍猴的了?”陈小旭不开心。
“封建社会才游街示众呢,香港影视界怎么继承了这种风气?”欧阳附议。
“就是,我们死刑犯才站在车上游街呢!”邓洁道。
“不去不去!”
“不去不去!”
亚视的招待不可谓不隆重,其中一项便是花车游行。但由于两地文化差异,在香港无比荣耀的一件事,却引起了几人极大反感。
任大惠和王扶霖在旁边劝,“人家拍完一部电视剧,都得这么宣传。”
“既然安排了,还是上去吧,不然脸面不好看。”
“你们就当逛逛街,暂且忍耐一下。”
“那你们怎么不去呢?”
“哎,人家看的是演员,又不是看我们!”
一帮老无赖纷纷摆手,表示不丢这人。
欧阳往里头一扫,喊道:“许老师,你也是演员,你怎么不上来?”
“我一配角上去干嘛,谁认得我啊?”
许非蹲在阴凉地方,吃雪糕吃的很愉快,“一会就完事了,听话啊。”
“李纨,你好歹十二金钗,你上来啊!”邓洁也喊。
“我这么大岁数,就不抛头露面了。”孙孟泉才不傻。
好说歹说,五人上了花车,从铜锣湾电车站出发,缓缓驶向闹市区。
花车游行嘛,得站到车顶上,结果这帮人躲在车厢里,死活不上去。阿隆等人快哭了,“欧阳先生,求求你了,上去站站吧!”
“给个面子好不好,你们不上去,我们会挨骂的!”
大家一瞧也不忍心,不情不愿的上了车顶。几人站在上面,面部僵硬,愈发觉得像耍猴,别说挥手致意,连点笑容都提不起来。
两边记者也奇怪,花车看的多了,还头一次见着这么苦逼的花车。群众更奇怪,有些知道是《红楼梦》剧组,有些不清楚,纷纷议论。
“系边个?”
“亚洲小姐?”
“点可能,仲有男仔的。”
如此情景,亚视也非常无奈,只逛了一个闹市区,便灰溜溜败了回来。
五人换了衣服,卸了妆,这才舒服点。
大家回到巴士上,阿隆也愁,“行程全打乱了,本来要花大半天游街,现在怎么办?”
“请示一下吧,看能安排什么活动?”尹小姐道。
“那个,阿隆!”
许非忽然举手,道:“能不能带我们去片场参观一下?”
“片场?”
几位公关部的人员略微商议,“可以,不过可能没什么意思,你们多担待。”
“没事,没事,我们还真想看看。”王扶霖附和。
于是巴士调转方向,又开到广播道的亚视总部。
之前粗略看了一下,今天才较为详尽。众人绕过前楼,来到后院,院里停着几辆采访车,高端大气,让戴临风极为羡慕。
跟着上后楼,阿隆介绍道:“这边是我们制作节目的地方,包括布景房、道具房、录影厂、新闻部、工程部等很多部门,一些电视剧也在这里拍摄。”
“在楼里拍电视剧啊?”王扶霖惊讶。
“搭的景,一会就明白了。”
众人三转两转,在迷宫似的楼层里行走,许非忽然看见一个牌子,写着“道具房。”
“阿隆,我们能进去看看么?”
“可以。”
他推开门,众人齐齐震惊,尤其搞制作的几位。
偌大的一间屋子,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先按古装、民国、现代分,再按用途类型分。一排排架子上摆着锅碗瓢盆、瓶罐杯碟,钟表装饰、刀剑枪支……粗略看去能有几千件。
连通的另一间大屋里,则密密麻麻挂满了衣裤鞋帽,旗袍、短衫、铠甲、长袍应有尽有。
许非随手拿起一个瓷瓶,纸糊的,做工粗糙,远不如《红楼梦》精细。他跟戴临风、王扶霖、李尧宗几人流连半响,才继续往上走。
上面空间豁然开朗,长且高,全搭的古装室内景,两组人马正在紧张拍摄,互不干扰。
“我们亚视最大的一个软肋,就是没有自己的片场,不过丘生已经买下荃湾一个农场,准备修建我们自己的电视城。你们下次有机会过来,可能就会看到了。”
阿隆一脸自豪,许非却知:丘德根在明年因“远东银行造假账”一案被调查,退出亚视,由林百欣接手。
亚视后来在粤省塘厦镇建了影视城,不过迅速走下坡路,各种倒闭,连荃湾这块地也卖了。
两个剧组都是古装戏,拍的热火朝天,根本没功夫搭理。
王扶霖偷偷摸摸的挪到一角,伸手捏了捏“房屋的柱子”,又按按“地砖”。
李尧宗悄声问,“怎么样?”
“地砖是泡沫的,柱子纸糊的,里面可能有杆子支撑,不然不能立这么高。你发现什么了?”
“我听有人喊貂蝉,应该是东汉末年的戏,但那桌椅是明清样式的,还有那窗户、烛台、酒盏都不对,你看,那还摆个青花瓷。”
俩人诧异啊,本想着香港同行多高洋,结果忒糙。
这般站了一会,见一组镜头拍完,拍下一组打戏时,想法立时又变了。
两个人对打,一个人指导,大意是:先甩过去一把椅子,然后跳起来飞踢,把椅子踢散。
“action!”
“想杀我,也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一个络腮胡子拎起把座椅,狠狠砸向对方,对方明显有点功夫,跳的老高,一记漂亮的踢腿。
啪!
哗啦!
木头椅子顿时四分五裂,散落一地。
“卡!”
“下一场!”
“……”
王扶霖瞪大眼睛,这,这怎么做到的?难道真是自己踢坏的?
戴临风也凑过来,“那个,就是小许说的动作指导吧?”
“应该是,可这椅子怎么,怎么……”
他百思不得其解,看也看不出来。
大家围观了好一会,深受震撼,一个是武指,一个是拍摄速度。太快了!一组接着一组镜头,跟走马灯似的。
而且演员好像没有完整的剧本,自由发挥,喊ng的时候,好几次说的台词都不一样。
大家震撼又疑惑,电视剧还能这么拍?!
许非的感受更深一点,香港影视剧的拍摄周期短,众所周知,但短不意外着烂。
《枪火》19天,《倚天屠龙记魔教教主》一个礼拜,《东成西就》半个月,《古惑仔猛龙过江》11天。
圈内充满了浮躁、圈钱、跟风、黑道、幕后交易,可牛逼就牛逼在这种环境之下,居然还能诞生那么多经典。
所以他一向认为香港娱乐圈在**十年代,就如同位面之子,各种开挂。
导演、编剧、演员、歌手、摄影、美术、音乐……似乎这块弹丸之地所有的灵气,都集中在这二十年里。
港人本身不怀念,因为环境糟烂。但我们作为看盗版碟的旁观者,一提老港片,总有种特殊的眷恋。
那个时候,烟火缭绕,走位风骚,美人不仅美,还有演技。
连李嘉欣、关之琳公认的花瓶,演戏也起码是合格的。还有老王,一向被低估,《青蛇》里跟张曼玉鸳鸯戏水那一段,仇笑痴忽然闯进来。
老王那个眼神变化,吊打一票小花。
不过话说回来,待这奇迹的二十年过去,香港好似被掏空了灵性,一落千丈,连演员都青黄不接。
“好了,大家来认识一下。”
好容易等剧组休息,阿隆招呼双方过来。
“电视剧《武林故事》,讲江湖恩仇的,这是我们男主角尹添照。”
嗨,况天佑你好啊!
许非上去就握手,热情劲儿让尹添照莫名其妙。
想当年,凤凰卫视播《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他正上初中。家长管得严,晚上得早睡,于是就第二天凌晨五点爬起来,看重播。
然后去学校跟小伙伴讨论,王珍珍啊,将臣啊,山本一夫啊,马小玲的大长腿,大长腿巴拉巴拉。
“这边是《貂蝉》,我们女主角俪智。”
阿隆的态度又有不同,甚至带点讨好,“她可是我们去年的亚洲小姐冠军,丘生力捧的。对了,她也是大陆人。”
“你们好,我是上海人,前几年来的香港。”
俪智穿着古装,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笑容非常得体。
一听从内地过来的,众人不免亲切几分,多聊了一会。
她给人的印象,就是好看,身材劲爆,其实人家很有头脑的。81年随父亲移居香港,最初到新艺城试镜,结果新艺城嫌她土,拒之门外。
于是她请了个人教自己英语,随即到美国旧金山大学攻读商业经济学,去年参加亚姐选美。
许非也握了握手,感受了一下八十年代的服化道水准,暗自摇头。
俪智嘛,还是短发好看。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返京(罗德尼加更)
俪智,这位美女经常出现在某些流派的小说里,堪比另一些流派中的黄蓉。
不过眼下对她的兴趣不大。
之前许非说动作指导,大家没个直观印象,现在清楚了。
一帮人就对那把椅子好奇,明明是完整的,实木的,怎么一脚踢散了?趁着休息档口,戴临风就问,阿隆叫过一个武指。
普通武师地位很低,屁颠屁颠拎过一把椅子,几人轮流摸了一遍。
原来是先把椅子肢解,再用细线绑好,留两个活扣。两边各站个人,一人拽一头,演员踢的时候,这俩人一拉。
哗啦!
椅子就散了,然后线也细,看不出来。
许非抱着椅子研究那个系法,越看越巧妙,问:“这是你想的?”
“我哪有这份本事,是香港武师一代代琢磨的,现在都这么用。”
“您贵姓?”
“我叫金童。”
没听过。
许非暗叹,没听过的一个家伙,就能单独指导一部武侠剧……
说实在的,内地影视业饱受波折,改革开放后还能迅速崛起,是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跟香港影视界比,多数方面都不差,主要设备和脑洞跟不上。
就说特效,其实香港也没特效,徐克的老蜀山,还是找星球大战团队做的。更多的是土法特效,代表人物蓝乃才,代表作《力王》。
而内地也不差,比如《西游记》和《封神榜》。
不是兰天野版,是89版《封神榜》,只拍了五集,也只播了五集。妲己是孙二娘,喜来乐的老婆,女娲则是大桃红。
尺度能吓死人,堪称国内最cult的一部电视剧。
女妖精洗澡,直接露点你敢信?
在电视剧里直接露点!
还有梅伯被绑在柱子上炮烙,姜皇后被挖掉眼睛,宫女被放蛇在裙子里,蛇就在里面动,将其活活咬死。
妲己和纣王打赌,剖开孕妇的肚子取出胎儿验看,又砍了两个人的小腿来验证腿骨中骨髓有多少……
这些镜头,全部呈现。其实也是土法特效。
所以许非目前最想要的,就是香港武师的指导经验,好好培育一下内地的江湖土壤。
总之,一帮人参观完亚视片场,各有收获,各有思考,好歹补上了花车空白。
……
第四日。
报纸立时登了几个人站在花车上,哭丧着脸的照片,写道:“大陆演员,黑口黑牙,在车上不向观众招手,还说是游街示众……大概他们不习惯这种宣传方式,一点都不欢喜。”
有委婉的,则写:“亚视为了宣传,日程安排紧密,她们一定疲惫不堪云云……”
大家初时还在意,现在看觉得可笑。
许非对港台媒体的形容词特感兴趣,黑口黑牙,怎么写出来的呢?内地记者就不行,像“翘屁嫩男”这种震古烁今的词汇,绝逼想不出来。
第四日,已经是5月2号。
央视的《红楼梦》已经播出了,他们不晓得啥情况,就觉得香港这边挺脱线。因为亚视把《红楼梦》买来,粤语配音还没搞定,怎么播啊?
但又不想自己打脸,于是想个招,先播了个《红楼梦》介绍专辑,里面有一些电视剧片段。
然后定在6月7日,每周日晚九点半,播一集配音版。再在下一周的周四,晚十一点四十五分,播一集国语版。
如此穿插着来。
后世总在说,《红楼梦》在香港一经播出,受到了热烈欢迎,收视率居高不下。
真没有,真没有,真没有。
之后两天时间,一帮人又参加了服装展览、签字售书等活动,最后还去海洋公园玩了一圈。
欧阳特意穿上了那身西装,让陈力帮忙拍照。陈力咔嚓咔嚓拍了一天,发现没装胶卷,也不知道咋拍的。
许老师才真专业,留了好些纪念,当然更多的是游走于各大商场,借(chao)鉴(xi)服装款式。
六天转眼结束,香港之行收尾。
讲真,大家没感受到啥交流,文化界和学校师生这类群体比较关注。大部分市民,只对“内地演员”这个身份感兴趣。
不过白玩了好几天,就挺愉悦。
返程的飞机上,许非闭着眼睛想事,欧阳跟李尧宗巴拉巴拉。张俪忽然走过来,细声道:“我们能不能换个座?”
“呃,可以啊!”
欧阳一愣,起身跑到邓洁那边。
“怎么了?”许非睁开眼。
“你不是让我们多看杂志么,我跟小旭翻了好多本……”
张俪取出一摞卡片,自己用白纸裁的,“我们也不懂,见到还行的就把款式记下来,你看看?”
“嗯?”
许非意外,这一摞起码一百张,全是服装版型。白描勾勒,细节详尽,连花边都不差。
不知怎地,他忽然有种夫复何求的赶脚,“这个,说谢谢有点矫情,但我还是想说谢谢。”
“呵!”
张俪瞧他的德性,笑道:“你不用这样子,我们也想用心做点事情。”
说着,她又跟欧阳换了回来。
下午,飞机抵达京城。
从下飞机那一刻起,气氛好像突然不一样了。大家紧张兮兮的,感觉每个人都在看自己,那目光中的热切和惊喜,似形成了实质在周身缠绕,扯都扯不掉。
“陈小旭!”
“啊!”
小旭吓了一跳,发现是个姑娘在喊。
那姑娘见她转头,自己先害羞,跟小伙伴叽叽喳喳。
“呀,真是黛玉,居然在机场碰见了!”
“还有呢,那个是宝钗!”
“那是宝玉,那是探春,那是李纨!”
而这么一喊,全场瞩目,兴奋的不得了,却无人上来攀谈纠缠。
“黛玉平时也这么好看,娇娇弱弱的。”
“宝姐姐也好看,探春也好看。”
“宝玉邋遢了点,看着好胖。”
“那个是贾芸,春节时候我看过,就露过一面,不过好帅啊!”
眼瞅着越来越热闹,戴临风怕出事,催促众人快走。
直到上了面包车,大家才缓过神来,然后砸吧砸吧滋味,浑身都暖洋洋的。这感觉,跟香港完全不一样。
戴临风心中有数,怕是安排的一系列宣传方案启动了,正式播出的效果远超试播。
当然他还是低估了,这部《红楼梦》会在国内掀起多大的热潮和争议。
第一百五十八章 撂挑子
“哎,还是家里的空气清新。”
“啪啪啪!”
“看这敲门声就不同凡响。”
“啪啪啪!”
院门口,许非扣了几下门环,俩姑娘直翻白眼。
今天休息日,沈霖跑出来开门,“回来了?还以为晚上到呢。”
“飞机飞的快啊,小东呢?”
“换煤气去了,来我拎一个。”
仨人进了院子,见打扫的干干净净,猫狗貌似又肥了一圈,俩王八扑腾的杠欢,石榴树迎风摇曳,一面墙爬了青藤紫花,葫芦架翠色盎然。
短短数日远行,回来却觉心安。
许非分出一个袋子,“给你俩买了条牛仔裤,先试试。”
“这,这不行,牛仔裤挺贵的,我不能要。”
“在香港便宜,拿着拿着!”
推让了一番,各自回屋收拾。许非换了件白衬衫,穿上牛仔裤,又蹬上一双运动鞋。原地蹦了两下,涌出一股久违的熟悉感。
他整整买了一打,自己留了六条,另有三双运动鞋,够穿十年的。
稍微歇了一会,门咣啷咣啷响,吴小东扛着煤气罐进来。
“回来了,香港怎么样?”
“没啥意思,都是资产阶级腐化思想,咱这几天有啥事么?”
“大事倒是没有,哦对了……”
俩人把煤气罐装好,吴小东摸出钱包,拈出两张纸币,“说是新钱,你有空也去银行换点。”
姑娘们也围过来,见一张五十,一张一百,正是刚发行不久的第四套人民币。
这个许非很熟悉,用过好长一段时间。50元,正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背面黄河图。100元,正面四位领袖像,背面井冈山全景。
其实最初设计时,还有个20元,后来取消了。
“以前最大才10块,现在都有100了,以后会不会出1000的?”
陈小旭拿着老人头反复看,“哎,这个怎么看真假?”
“看那个头像吧……”
张俪也拿过来,叹道:“东西贵了呢,我们在圆明园那会,几毛钱就能吃一顿,现在可不行了。”
“东西贵,工资也涨了啊,我觉得都一样。”沈霖道。
“我觉得不一样,就怕你工资涨不过物价。”吴小东摇头。
呵呵!
许老师笑而不语,这算个啥?你在9012年翻出一百块钱,响儿都没听见,就特么花完了,然后还不知道买了点啥。
“啪啪啪!”
“啪啪啪!”
正聊着,又有人敲门,一听就是居委会大妈的破锣嗓子:“平儿在家么?平儿在家么?”
“……”
几人看向沈霖,沈霖贼难堪,匆匆过去开门,“刘大妈,有事儿啊?”
“这不号召给亚运捐款么,我们居委会想搞个联欢会,呼吁一下,你们院里都是大明星……哎哎,黛玉,宝钗,你们都在啊!”
刘大妈直接闯进来,握住陈小旭就不撒手,“哎哟,这姑娘长的真俊!你说说,红楼梦都住进咱们百花胡同了,街坊邻居也光荣啊!那个刚才都听见了吧,居委会搞个联欢会……”
“您等会,您等会……”
许非连忙打断,道:“刘大妈,我们原则上很愿意为人民服务,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国家任务要完成,真没时间,您找找别人吧,不送了啊!”
他连轰带哄的把对方撵出去,姑娘们都抹了把汗。
春节试播的时候,几人都在老家,等来京城了,热乎劲早过去。现在正式播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刷的一下就起来了。
……
晚上,堂屋。
电视机里还放着《红楼梦》的片尾曲,许非坐在马扎上,翻看近些天的报纸。
前六集试播过,没引起多大反响。昨天第七集《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评论界又开始热闹,但以褒扬居多。
因为除去开头收尾,中间的大段剧情,水准相当不错。
试才题对额,主要体现大观园的布局,还有贾宝玉的才气。宝玉诗文写的不错,只是碰上两个开挂的姐姐妹妹。
今儿是第八集,《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元妃省亲和可卿出殡,是规模最大的两场戏,用心用到了极致。以这年代的电视剧水准,怕是封建贵族奢华场景中的巅峰之作。
而且演员选的好,成梅一看就珠圆玉润,富贵大气。
不像少红大师,书里明明写男丁在西街门等,女眷在大门口等,结果少红让男丁女眷都挤在大门口。
然后凤銮过来,帘子一掀,呀,出来个大马猴!
第八集结束之后,便是许非跟戴临风建议的,增加一个谈话小节目。提前录制好的,请些主创、学者讲讲里面的风俗典故,拍摄趣闻。
此外,老头果真联系教育部门,在各中小学开展写观后感活动,选佳作登在报纸上。
我滴个妈妈!
许非一阵心虚,为那帮可怜的孩子默哀。
…………
“全国人民都是东道主!”
“人人关心亚运,人人为亚运出力!”
“亚运为国争荣誉,我为亚运添光彩!”
7日一早,许非去上班的路上,发现隔了短短几天,京城街头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宣传标语。
广播在播,大喇叭也在喊,各居委会专门设立了捐款箱,扯着横幅,来捐款的还能得到一张小凭证。
第一个捐款的,是苏省建湖县湖中小学的颜海霞。
她就是在两个月前,在报纸上看到了京城副市长的演讲,不知亚运会为何物,只晓得国家要举办一项活动,然后穷。
她便将省下的1块6毛钱全捐了出去,遂被铭刻在历史之中。
却说许非骑到电视台,人刚露面,就被李沐叫了过去。
在主任办公室里,李沐笑呵呵道:“去香港感受怎么样?”
“感触良多,三言两语讲不完,我打算写出来。”
“又打算写内参了?”
“也不算内参,是一本,呃……”
他比划了一下,道:“主任,能不能搞个内部刊物。就是大家投稿,然后每期印个十几本,我们自己看。”
“详细说说。”
“其实就是一种包装,这年头不兴酒香不怕巷子深了,得会自我宣传。
比如《胡同人家》,尤导没事写点工作日记,大钢子拍拍现场照片,往里面一放,再来点游记散文什么的。
一是能作为资料存档,二是能展现风采。人家领导来视察,我们把这东西端上去,妥妥的就是新时代电视人的精神风貌啊!”
你丫怎么就不能消停一会?
李沐皱眉想了想,还真可以,“成本小,见效快,嗯,这事我心里有数。”
“嘿嘿,一看您就是英明神武,千秋万代,在您的领导下,我们披荆斩棘……”
“行了行了,少拍马屁!”
李沐打断,又道:“那个拉广告的事儿,台里批了。但怎么拉,我们没经验,我已经号召大家都试试,有路子找路子,有人找人。你提出来的,更得加把劲,经费多了都高兴。”
“我明白,明白。”
俩人聊了聊,知道《胡同人家》布景差不多了,剧本已经写了二十集,暂时停一停,把这二十集先打磨完善。
“主任,服装方面我有点想法。别的照往常来,白奋斗和陶蓓能不能交给我?”
“怎么个意思?”
“我想给他们专门弄几套,白奋斗是主角,陶蓓是模特,穿着打扮肯定不能跟旁人一样。”
“也成,你先试试。”
“诶,那没事我出去了。”
许非抬屁股刚要走,尤晓刚忽然跑进来,“主任!哎小许正好你也在……你找的那个王姬,忽然说不演了,要出国。”
“啊?”
他顿时也一惊。
(还有……)
第一百五十九章 化缘(月票加更)
当天下午。
许非从一家茶馆出来,满脸郁闷,他刚跟王姬见完面,没谈成。
当初奔着濮存新才去的人艺,结果发现全是人才,又捎带手的挑中了梁贯华和王姬。她手里有一部话剧,本来说演完之后正好接《胡同人家》,但现在有个出国的机会,不想错过。
你不想错过,我戏怎么办?
他对此人不熟,印象中貌似出过国,可没想到正赶在自己头上。
“……”
许非顺着街边走了一段,愈发糟心,遂蹲在马路牙子上发呆。
史跃进和于兰姑是一对外地夫妻,最初设定就是女的好看,比丈夫大一些,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嫁给史胖子,心中不满,但还尽到一个做妻子的责任。
男的貌不惊人,烧一手好菜,有点精明的小算计,清楚妻子的心思,十分疼人。
梁贯华和王姬非常适合,结果突然撂挑子,不出意外的话,下月就要拍了。
换谁呢?
许非不断合计,丹丹姐?演技没得说,年轻时候也算好看,但气质不对味儿。
吕立萍?不好看。
江杉?小了点。
他不是百科全书,记不住辣么多女演员。
最后没办法,起身走到公共电话亭,掏出一大把硬币。凡是京城的,跟文艺界沾边的朋友,全都打了一遍,帮忙找人。
…………
京城,肥皂厂。
办公室里,厂领导翻着厚厚的一摞策划书,耳边听着赵宝钢白话。
“就是说什么呢,您拿出一点钱,投在我们电视剧里。我们给您的肥皂多几个镜头,主角天天用它洗澡,等电视剧一播出,火了。诶,不存在不火的问题,《便衣警察》知道吧,就是我们拍的。
这剧一火,肥皂肯定也跟着火,您这利润准保翻三番。”
“意思听明白了。”
厂领导合上策划书,苦笑道:“但别说一点钱,半点钱我们也拿不出来,现在厂子亏损,效益不好,工资都靠政府拨款,哪还有闲钱打广告?
就算有,我们也不敢啊,谁知道是什么说法,万一犯错误怎么办?两位还是去别家看看吧……”
“您再考虑考虑,实在不行赞助我们两块肥皂也行啊!”
丢人玩意儿!
许非跟对方告辞,拉着大钢子闪人。
俩人站在厂门口,赵宝钢掏出一张名单,又划下去一个,道:“第四家了啊,跟着是火柴厂,咱继续!”
“也别继续了,我算看出来,这些厂子都特么亏损,找也白费。”
许非挠挠头,没想到国企效益如此糟烂,其实也有盈利的,但估计也不敢掏钱,没这先例。
现在往电视台打广告的,都是外国品牌,合资品牌,还有乡镇企业家那些产品。
“这样,咱去义利看看。”
“能行吗?”
“试试呗,起码人家有钱。”
于是乎,俩人骑车来到西单南口的西绒线胡同,胡同里有个挺大的门脸,进进出出极为热闹。
招牌上写着“义利快餐厅”。
这是京城第一家西式快餐厅,84年开张,中港合资,被誉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从开张那天起,几乎每日顾客盈门,来得最多的是知识分子,还有外地过来出差的。
许非一进去,见格局跟后世的快餐厅差不多,方桌方椅,放着轻音乐。
入口设有烟酒食品柜台和取饭菜柜台,上方挂着价目牌,什么汉堡包、热狗、三明治、西式盖浇饭之类。
“西式盖浇饭是什么鬼?”
他看着滑稽,赵宝钢却误会了,得瑟道:“怎么样,没来过吧?哥哥来过,忒贵,一个饭就要二十块,哎那厕所才好呢,洗完手不用擦,有个热风机……”
许非懒的理,直接走到服务台,晃了晃工作证,“你好,我想见见你们经理。”
“呃,您稍等。”
服务员迟疑了下,跑到后面,叫出一个穿西装的中年人,梳着狗舔似的大油头。
说明来意,经理挺客气,请去办公室商谈。
这间办公室比肥皂厂的厂长室强百倍,还有空调和皮沙发。经理招呼员工倒了点水,矜持且骄傲,笑道:“许先生的意思,是想让我们在电视剧里植入广告?”
“哟,明白人,不错,就这意思。”大钢子乐了。
“没什么难懂的,美国的soap opera里早就有了,只是我们太落后,才觉得有创意。”
“……”
许非一直在观察对方,一听这英文,呵,又是贱人。
“广告是很常见的商业投入,但我认为我们没这个必要,您看外面那些顾客。”经理笑道。
“恕我直言,义利有第一家的名头,但地位不见得一直稳固。深城已经有mcdonald's,kfc也要进来,京城是首都,以后还会有更多。到时候洋快餐泛滥,慢慢也就不新鲜了。
而且我看外面食谱单调,像kfc都有set meal,一个汉堡一份沙拉一杯可乐,优惠方便,更受顾客欢迎,你们还真没什么优势……”
经理收敛笑容,kfc进军中国的消息已经确定,甚至在报纸上公开招聘服务员了。
“电视剧广告的好处就是软性,不会觉得硬宣传,而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艺术中心的口碑你知道,何况我们要拍很多集,还有重播,性价比绝对比电视台强……”
经理也不是傻子,考虑半响,“ok,我们会研究研究,尽快给你们答复。”
他还想招待一下,许非婉拒。
赵宝钢全程没吭声,出门才道:“许老师还会英文啊,刚才把我都镇住了,牛逼!”
“不是我牛逼,是有些人犯贱。”
“行了,下一家!”
俩人又找了几家合资或私营的饭店、服装店,因为只能找这个,跑了一天才回到单位。
累的半死,刚坐下喝口水,电话又响了。
很意外,居然是杨澍云。
“小非啊,我倒是知道个演员,以前也是做舞台剧的。她现在刚好在京城,好像在谈什么戏,不过还没谈成,你要不要先看看?”
“做舞台剧的?她叫什么?”
“李健群。”
“谁?”
“李健群啊。”
哎哟!
许非一下站起来了。
第一百六十章 李健群
当天下班之后,在一个小茶馆里,许非跟杨澍云碰了面。
《红楼梦》播出之后,各方面有褒有贬,唯在服化道上得到了一致赞誉,杨澍云也被央视特聘为美术造型师,留在京城发展。
“她是兰州军区文工团的,以前也做舞台剧,慢慢就认识了。这次是来开会,还谈个什么《格萨尔王》的电视剧,一下子被我逮住……哎,来了!”
杨澍云站起身,“健群,这儿呢!”
许非一回头,见一个女子走来。
长发,身材窈窕,左唇角有颗痣,乍看不惊艳,唯一双眼似含着朦胧水气,波湛横眸。
三十岁的年纪,观感却很嫩,甚至脸上还带着点肥嘟嘟的圆润,不是那种干瘦。
“你好!”
“你好!”
俩人握了握手,重新就座。
许非发现她的身条很顺,是学过舞蹈练出来的一种形体感。张俪和小旭身上也有,但过柔,这位却隐隐透着一股往上挺的感觉。
“李老师,我们艺术中心筹备一部电视剧,有个角色很适合您。不过大杨哥说您在谈另一部戏,不知有没有敲定?”
“还没有。”
李健群的乡音略重,十分客气,“您能讲讲是什么角色么?”
“这是部家长里短的电视剧,由姜黎黎老师出演。这个角色叫于兰姑,跟丈夫史跃进一起到京城打拼,开了家小饭馆。
她年龄比丈夫大,由于家里发生一些事情,史跃进帮了大忙,才答应结婚,有点报答的意思。她不怎么喜欢丈夫,但尽力在做到一个妻子的责任,平时言语很少,带些哀怨气。
史跃进心知肚明,却十分疼爱妻子,后来经过一些事情,于兰姑也慢慢对他有了感情。”
许老师的嘴,骗人的鬼!
什么家长里短啊,什么姜黎黎啊,奏是蒙人的。
“……”
李健群听了有些心动,不是角色,是艺术中心这块招牌和首都的天然优势。她正在谈《格萨尔王》,那是藏族传说中的旷世英雄,要到青海去拍。
青海啊!
“我带了几集剧本,您回去先看看。”
许非递过一摞泛着油墨味的剧本,又瞅了瞅她的衣裳,“李老师,您这身打扮没在市面上见过,是自己设计的么?”
“呃,对。”对方一愣,没想到会问这个。
“这件原型是仿西装的中长衫吧?垫肩去了,腰身往里缩了缩,长襟加了些花边,袖口的花纹很漂亮,扣子却有点不足。可以再配上一件短外套,或者夏天把长裤换成同色裙子,高跟鞋,也会很不错。”
“……”
李健群的眼睛越来越亮,“您也懂设计?”
“略懂。”
许非又像个魔鬼一样在诱惑可怜人,“我们剧中有个角色是模特,想专门给她设计几套衣服,怎奈毫无头绪。听说您擅长这个,如果能加入我们,那再好不过了。”
“我……”
李健群最专注的两件事,拍戏和设计,居然能同时实现,“我明天给您答复好么?”
“当然可以。”
仨人又聊了会,便自散去。
许非从茶馆出来,忍不住的就想笑,这可是大触啊!
李建群,少时学舞,伤退,考入上戏舞美专业。后分到兰州军区文工团,做过很多舞台剧,拿过全军舞台美术设计奖。
画也极好,曾与人合作过《沃土》、《宝藏》,此为人民大会堂甘肃厅的壁画。当时都是过中年的知名画家,唯她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后来担任《唐明皇》、《武则天》、《杨贵妃》、《太平天国》、《康熙王朝》等剧的服装设计,跟毛戈平、杨澍云一起创造了中国影视史唐韵之巅峰!
甚至为设计《唐明皇》《武则天》的服饰,四进敦煌,七下西安,临摹了无数壁画……
而且低调,自矜,不周旋于老男人中间。
不像后世盛传的某位,别人一提,哎哟,才女!但具体有什么才华,从没在电影里体现出来。
略略略。
…………
“今天上午,列车抵达图强。特别列车往返灾区55小时,为灾区送来大米50吨、水60吨、食品6000公斤。运入医疗队一个,运出灾民3000人。”
“黑省、解放军和大兴安岭地区共派出医护人员177名、防疫人员43名,设立野战医院9个,许多伤员的伤口发生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
“据悉,火情已经从灾区中心向四周蔓延。当地的人民解放军、森林警察、人民群众已经齐齐参与到这场扑火战争……”
5月9号晚上。
许宅五口人一眨不眨的盯着电视机,面色沉重。连许非见到李健群的好心情,都瞬间给搅的一团糟。
1987年的5月,有两件事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脏,《红楼梦》和大兴安岭火灾。
火灾始于6号,直接肇事者叫汪玉峰,在启动割灌机时不慎引燃了汽油。如果他当时脱下大衣一捂,可能就会扑灭,结果这货拖着机器跑了七八米,最终酿成大祸。
最无语的是,他被拘留后还在问:“我这个月工资还开不开?”
一开始中央都不知道,在5月8日,央视天气预报发了美国泰勒斯气象卫星的云图,黑省境内亮着两处红色,领导这才发现异常。
《人民日报》从今天开始报道,起初也没人在意,直到新闻联播播出,老百姓才晓得事情的严重性。
许非上辈子才一岁,根本没印象,此刻亲身经历着,才明白是什么心情,就像08大地震那种。
“太惨了,我们能不能捐点款什么的?”沈霖一阵心酸。
“问问居委会吧,应该有渠道。”吴小东道。
“要捐的话,最好是旧衣服、棉被和药品,不过我们也没地儿买,还是捐钱吧。”
许非也不是滋味,又拍了拍眼圈通红的陈小旭,“好了好了,都会过去的。”
新闻联播之后是天气预报,过后便是《红楼梦》的第11集,大家也缓了缓心情。
随着剧情发展,社会上的讨论热度与日俱增,特别搬到大观园之后,是全书/全剧最好看的一段。
人民群众眼睛毒啊!
该夸夸,该骂骂,就像元妃省亲那集。省亲和可卿出殡,是最大规模的两场戏,细节做到了极致。
夸得是“元春选的好,有贵气。场景高度还原,金银焕彩,珠宝生辉,有富贵之相。”
批评的是“书里写掌灯时分,明显是晚上,但剧中给了两次天色镜头,那太阳明明是黎明破晓之东升,倒不如不给了。”
好家伙!许非叹为观止。
当时拍摄的时候,正是天光未亮之时,来代替夜晚,居然被看出来了。
而今天这集,终于轮到贾芸出场了。
(还有……)
第一百六十一章 凡井水处皆谈红楼(月票加更)
仪门外,宝玉骑着马跟贾琏聊了几句,忽从门里转出一人。
身形修长,半新不旧的袍子,兜到马前,打了个千儿,“请宝叔叔安!”
“你连他也认不出来了?他是后廊上五嫂子的儿子芸儿。”
“是了,是了。我怎么就忘了!你母亲好?”
“好,承叔叔惦记着。”
贾芸仰着脸,小心又讨好。
“哎呀,我可真帅啊!”
电视机前,许非拍着大腿发出感叹,小伙伴齐齐白眼,挪了挪小板凳。
“你脸皮怎么这么厚?”陈小旭道。
“我一共没几分钟戏,自己夸夸还不成么?”
许非看着电视,又叹:“哎,真帅!”
他嘴上这么说,其实自己看自己的戏很别扭,尤其还是配音,可能觉得台词不过关。
所以你就想啊,瞧着自己的一张脸,说着别人的声音,就叫一拧巴。
贾芸的戏份少,三段情节集中展现,一个就是11集:先露面认宝玉做爸爸,然后跟舅舅借钱,接着认识小红。
“好姐姐,你给宝二爷带个信儿,就说廊上的二爷来了。”
“什么廊上廊下的,就说芸儿就是了……”
贾芸一撩袍子,从屋里走出来,眼睛像钩子一样盯着小红,热切大胆。
“噗哧!”
小旭一乐,“哎,当初你们排戏,是不是就排的这段?”
“才没有。”
张俪抿抿嘴,想起当初看自己的眼神,便是这般热切大胆。
“明明就在圆明园的大槐树底下,还背着身儿坐,跟相面似的。”
“你再说,你再说!”
张俪伸手要撕她的嘴,许非急忙拦下,“别闹别闹,看电视!”
“……”
吴小东和沈霖默默的又挪了挪小板凳。
贾芸的戏份小半集就打发了,主要讲宝玉被贾环烫伤,一帮人来探望,赶上赵姨娘请马道婆做法,使得宝玉和凤姐发疯。
有一经典段落:
王熙凤打趣黛玉,“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姑娘们大笑,黛玉害羞,李纨打圆场:“真真是我们二婶子诙谐的好。”
“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贫舌讨人嫌罢了!呸!”
“你给我们家做媳妇少你什么?”
凤姐更来劲,直接把宝玉拉下床,“你瞧瞧,是人物门第配不上,还是根基配不上,是模样配不上,还是家私配不上?你说呀,你说呀!”
黛玉展现了最小女儿的一幕,用手挡着脸,又羞又嗔,起身要跑。
宝钗给拦下,“颦儿急了,快回去坐着,走了倒没意思了。”
哎哟!
吴小东和沈霖看的乐,许非也乐,即便看过八百遍也爱看。
这就叫美好的事物,大家都喜欢,一种人性本能的东西。倘若放在9102年,准保满屏的弹幕:
“凤姐cp狗!”
“宝黛大旗永不倒,ttl!”
“阿伟乱葬岗!”
“钗黛**好,钗黛党头顶燕窝!”
“若向红楼觅佳偶,薛君才合配湘妃。”
“没人喜欢贾芸么,我觉得芸哥很帅啊!”
“楼上滚!”
一集五十来分钟,远比后世的剪辑版长,但都觉时间短暂,好像一会就没了。
很快,交响乐版的《葬花吟》响起,且是四面八方同时响起,好像京城的夜空中只剩下这一段旋律。
吴小东两口子自觉闪人。
许非把门轻轻掩上,一本正经,“有件事说一下,《胡同人家》估摸下月底开拍,时间紧,任务重,要有这个忙碌的心理准备。”
他把俩人叫进卧室,取出厚厚的一摞画稿,有些自己画的,有些她们画的。
另有一摞照片。
“你们对服饰接触不多,但有兴趣也可以帮忙,我们可以仿照,也可以自己搭配、改良,比如这件……”
他拿起一张女士西装的照片,“我觉得上衣好,但不喜欢西裤,那怎么办?脑筋大点一些。”
他又拿起一条裙子的画稿,往起一拼,“小西装外套,配长裙,好不好看?”
“……”
俩妹子惊讶,乍看古怪,细品又有味道。
“不过这个确实很难,需要慢慢积累。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帮我设计一套赵妍妮用的书签,一个日记本,一个发夹。怎么样,有信心么?”
“你都这么说了,我俩做不到,岂不很没面子?”
“我们尽力试试。”
“呵,那好,我过阵子拟份合同,咱们谈谈怎么分成。”
“还要签合同么?”张俪惊讶。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何况我们……呃,天不早了,回去睡觉吧。”
嘁!
…………
“咣啷咣啷!”
“呼!”
次日一早,许非刚推着自行车出门,就被风沙糊了一脸。
“呸!呸!妈的,这破天儿!”
他吐了几口,蹬上车子,正看着一老头遛弯回来,也是百花胡同的,但没打过交道。本想骑过去,结果老头一扭脖子,“上班啊?”
“啊!”
他有点愣神,紧跟着又来一大妈,“哟,上班去啊?”
“够早的,吃饭了么?”
“上班啊,嚯,今儿风可真大。”
“昨儿演的不错,哈哈,差点没看出来!”
那您笑个屁?
一条胡同,他应了七八声,出来又撞见居委会刘大妈。
“哟,小许,我这刚买的糖饼,来尝尝啊。”
“不了,我上班呢……”
他蹬了一下,又停住,“刘大妈,那个大兴安岭火灾,居委会组织捐款么?”
“组织啊,过几天就号召一下,你可够积极的。哎,亚运那份你也捎带手捐了得了。”
“呃,我单位有组织,走了啊!”
许非抹了把汗,出百花胡同,顺着新街口大街往北,再往西过马路。
这两年京城的自行车呈几何倍数增长,私家车也明显增多,以前满大街见不着,现在偶尔就能开过一辆皇冠、桑塔纳什么的。
说起老桑塔纳,可是经典中的经典。
许老师上辈子学车,开的就是老桑,看着破破烂烂,一开贼好使。
等红灯的时候,路口有个书报摊,摊主扬着两份报纸,向行人兜售:“大兴安岭火灾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新华书店《红楼梦》售罄,过几天才有新货,这几天别排队了啊!”
都是上班族,单位有报纸,没人买,但听着有意思。一个戴眼镜的就问:“您还认识售罄呢?”
“多新鲜啊,这年头没点知识敢卖报么!靠才华混社会,懂么?”
“哈哈哈!”
众人一乐,见对面变绿灯,跟七剑下天山似的,嗖地冲过去。
剩下摊主骂骂咧咧,继续喊:“新华书店《红楼梦》售罄,售罄了啊……”
八点过点,许老师到了电视台。
他没因为自己当了副导演就不干人事,照例打水泡茶,然后领了一堆报纸。坐下翻了翻,找关于自己的评论。
还真有。
“贾芸生的容长脸儿,长挑身材,十**岁,斯文清秀。演员的年龄身量非常还原,脸型也对。
有人讲容长脸儿就是大长脸,是错误的。袭人也是容长脸儿,但袭人漂亮,能想象一个大长脸女子,居然还很漂亮么?
所以想来是一种好看的脸形。《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那也是个端正清奇不胖不瘦的容长脸儿。可以参考借鉴。”
咝!
此专家竟恐怖如斯!
许非看得一愣一愣的,不知该说对方严谨,还是说丫闲的蛋疼。
“贾芸形象佳,演的欠妥,对宝玉固有小心讨好,却不够谦卑奉承。跟舅舅也略平淡,似城府过深。对小红倒是不错,得男女情味。”
“贾芸过于俊美,不妥。”
“完全没理解人物内涵,不够入味。”
这年代的红学研究,跟后世的大众理解有相当偏差。比如贾宝玉,八十年代都当他是反封建斗士,反对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
贾芸也一样,奏是一个阿谀奉承,有小机灵,然后讲义气的配角形象。
许非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演,自然不受待见。不过他已经很开心啦,“过于俊美”,哎呀,四个字直击心窝!
没想到自己也有被人夸,“除了帅一无是处”的时候。
“哟,芸儿!”
坐了一会,大钢子贱么兮兮的出现在门口,上来就一熊抱。
“滚,跟特么兔儿爷似的!”
许非一脚踹开。
“不地道了吧?你好歹也是红楼梦露过脸的,小里小气。”
“我一共十分钟戏,我露什么脸?”
“诶,戏不在长短,角儿不在大小。”
冯裤子端着大茶缸子晃进来,“许老师风流倜傥,英武不凡,往那儿一站,就一封建社会上进青年。”
“你还别说,我媳妇儿昨天看的倍儿来劲!”
陈彦民也闪进来,“我特么现在一睁眼,碰着个人都跟我说《红楼梦》,连我们家门口卖豆汁的都叨咕,也不知道哪儿看的电视。”
紧跟着,郑小龙溜进屋,拿张报纸开始翻。
“哎,都在啊!一会过来讨论剧本,得抓紧点,别不慌不忙的。”尤晓刚又探头来了一句。
他刚走,李沐又露面,“九点台里开《红楼梦》研讨会,都去凑个人头。”
“咱们也开啊?”陈彦民诧异。
“社会风潮,号召学习,懂么?你们几个不用去,非《胡同人家》剧组的都来啊!”
李沐闪了。
许非看着一串串走马灯似的,忽觉有趣,“哎,你们知道有个《京都竹枝词》么?”
“得舆的吧?”郑小龙抬头道。
“对,里面有当时文人评价《红楼梦》的。”
许老师摇头晃脑,“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做鬼且神仙。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第一百六十二章 工作狂(月票加更)
《胡同人家》一共拉到了十五万赞助,义利就贡献了十万。
十五万赞助在后世非常滑稽,现在可不是小数目。整部剧的预算才四十多万,一下多了三分之一。
不过许非后来才知道,义利快餐厅的日营业额能达到6000到7000元,年营业额高达200万,以八十年代的消费水平,堪称奇迹。
编剧们对金主极其负责,立马修改。
白奋斗的人生理想从两个变成了三个:当演员,寻找真爱,去义利大吃一顿。
西式盖浇饭要两盘,吃一盘扔一盘,就这种。
此外,李健群很快答应出演,并兼任白奋斗和陶蓓的服装设计。全组无反对,人家履历摆着呢,能给人民大会堂画壁画的,还有啥说的?
5月中,大菊胡同。
26号作为取景地,早已布置完成。违建的全部拆除,然后自己重新违建,这儿弄一个厨房,那儿弄一个鸽子笼,那儿又弄俩窝棚,破烂堆的有秩序,杂而不乱。
一面墙挂上了绿藤,开着牵牛花,底下用碎砖砌一圈,外头放俩木头墩子。正儿八经的木墩子,还能看见年轮。
这是大杂院最小布尔乔亚的地方,主要给白奋斗谈恋爱用。
剩下的空间极力扩大,要留出拍摄场地。
26号东边,连着一个月亮门,便是28号。只把破烂清了清,看着空旷,旧屋新窗,里面摆了几张木板床,另有简易灶台。
最大的一间屋子里,三个老师傅踩着缝纫机,咔嗒咔嗒缝制衣服。梁添帮忙找的,服装八厂的退休员工,许非请过来,自带缝纫机,一月六十块钱。
另一边,李健群正给刘贝量尺寸。
“净高170,腿长104。”
“腰围60……”
李健群咽下另两个数据,道:“你的比例很好,不显瘦,较圆润的一种高挑。你坐下,我再量量脚。”
“脚,脚也量啊?”
刘贝脱了鞋,坐椅子上忐忑。
李健群可不嫌弃,又量了一下,“你的脚踝很美,要重点突出。”
“还有脖子这块,不够长,最好遮掩一下。”许非在旁边比划。
“嗯,锁骨也差了点,一会在研究……葛尤老师,该你了。”
“诶诶!”
葛尤猫腰钻过来,啪的一立,跟站军姿似的。结果俩人没量尺寸,就站那儿商讨。
“我的意思是,要有那种大城市后进青年的典范特征,能不能弄个白色套头衫,然后底下短一块……”
许非在他肚子上划了一下,“衣服小一号,裤子小一号,破运动鞋,戴个三手电子表。”
“要帽子么?”
“不要帽子,他这发型本身就立得住。”
“那就一套衣服么?”
“基本着装就这一套,未来或许有发达的机会,但起码今年没有。”
“……”
俩人一本正经的研究,葛尤瞪大眼,你们说的是人话嘛?
刘贝在边上都快笑抽了。
折腾半天,许非才放俩人回去,又带着她参观一下片场,“这是外景,室内戏在xx部队的一个篮球场,也搭好了,现在就等剧本……哎对了,您看完剧本感觉怎么样?”
“感觉被骗了,但写的真好。”
李健群笑了笑,问:“那些老师傅是你个人请的,还是剧组找的?”
“我个人请的,这个怎么讲,相当于我承包了。”
“哦。”
一说承包,她就懂了。从服装费里拿出一部分,由他负责做男女主角的造型,多了不补,剩的算盈余。
形式很新颖,但因为数额小,李沐也没在意。
李健群看了看那三位老师傅,已经开工在做,做什么呢?自然给某人干私活了。
当然她不会说出来,又回到屋里,道:“白奋斗相对简单,我们先把他的设计出来。国内套头衫还很少,一般是这种款式的。”
她寥寥几笔,就画了一件帽衫,领口有弹力带。
“款式可以,但要做旧,九手套头衫那种。图案我想用这个,beatnik,后进青年。”
“这个不是反传统,反文化的一群人么?”
“嗯?”
许非顿时惊讶,可能表情太过明显,李健群有点不好意思,“一个朋友从香港买的书,我看了几眼。”
“哦。就因为它反传统,放在白奋斗身上才有意思,尤其他本人不明白啥意思,于是就更有意思。”
“您在说绕口令么?”李健群笑。
“没办法,天生嘴皮子利索。”
他谦虚了一句,“上衣就这样,裤子和鞋也容易,我们有冬天戏,裹件军大衣就可以。主要是陶蓓,现在二十集剧本,我打算每集让她换个造型,春夏秋冬都有,各种风格都要,这个就得麻烦您了。
对了,这是我自己平时想的,您过目。”
他取出一叠画稿,李健群接过一瞧:
一套是卡其色的小西装,配吊带斑点长裙。
一套是粉白细格子衬衫,配牛仔裤。
一套是白色短袖t,配现在最流行的黑色灯笼裤,
一套是黑色宽肩带背心,配也是很流行的萝卜裤。
一套是横纹衫,配背带裤。
“……”
李健群看完一张,眼睛就亮一分,这些衣服都有市面上的影子,但自己做了改良,重新搭配。
乍看古古怪怪,像西装配长裙,背心配萝卜裤……但仔细一品,再联想刘贝的气质,味道顿时就出来了。
“您看看这里……”
她提意见也客客气气的,指着格子衬衫的袖子,“袖口卷起来,往上提,再加两颗扣子,装饰用,会不会更好些?”
“横纹衫,刘贝穿上可能显胖,您试试素色,袖子大领口,走起来飘飘忽忽的。”
“嗯,大领口好!”
许非点赞。
或许《唐明皇》《武则天》给人的印象太深刻,误以为她只擅长古装,其实不是。学美术肯定学整体的审美感受,不可能分古装现代来学,只是没机会施展。
“您这六套都好,我刚才给刘贝量尺寸,脑子里老想一副吉普赛女人的油画,那个头巾和裙子太漂亮了,但需要改一改……”
李健群说着,伏身就在一张破桌子上开始画,像极了一个饿肚子的人扑到面包上。
“原吉普赛风太花哨,色彩重叠过重,最好简洁一下。”
“嗯,她们花边也很繁复,领口有些暴露,要往里缩。”
“腰可以细一点,让刘贝勒一勒,反正就穿一集,不细就不好看了。”
“对了,这些衣服的布料你准备用什么?”李健群忽地抬头。
“看价格吧,能便宜就便宜,不能便宜就中等。”
提起布料他就头疼,高级布料贵的吓死人,贱的又真贱,像最低端的白坯布,做一套衣服才用几块钱。
缝纫机咔嗒咔嗒的响着,俩人就在空荡的大屋子里,反复研究,不断修改。
许非以为自己就够工作狂的,没想到对方更厉害,真如饥饿一般。
“您在腰带加碎花,不嫌重复么?”
“您没看这是两种颜色,怎么能重复?”
“您觉得色彩不同,就会形成差异?”
“您……”
李健群忍不住笑,“好好,我们先不争这个,不然今天连一件都弄不完。”
“还继续啊?人家师傅都休息了,要不要吃点东西?”许非摸着肚子。
“我现在不能断。”
行吧。
许老师耸耸肩,跑到附近小饭馆,不一会端着托盘回来。
“吃饭了!”
“怎么带回来了?”
“我总不能一个人吃吧,来,吃完还得给人送回去呢。”
两碗米饭,一盘清炒肉,一盘炒鸡蛋,两瓶北冰洋汽水。
李健群一手扒着饭,眼睛盯着图纸,“我又改了改,碎花干脆不要了,弄些手工编的细绳结挂在腰上怎么样?”
“可以啊,再挂个铃铛呢?”
“铃铛看效果吧,反正随摘随用……这件就算完成了,我刚才又想起一件冬天的大衣,挺适合刘贝的。”
“嗯,刘贝穿大衣必须红的,不红不妖!”
“那叫娇媚。”
俩人直到吃完饭好长时间,也没还给人家,搞的饭店跑过来要。
不知过了多久,许非画着稿,冷不丁觉得光线变暗,才发现都快傍晚了。他起身活动几下,走到那边道:
“几位师傅辛苦了,今天下班。”
“好,好。”
仨老头乐呵呵走了,退休了还能挣钱,谁都爱干。
“行了,咱们也走吧,天都黑了。”
“嗯。”
李健群勾完最后一笔,往起一站,又软了下去。她敲着大腿,笑出一口白牙:“腿麻了。”
缓了缓,许非把画纸收好,锁门出去。
胡同里树荫遮挡,更加黯淡,男的女的下班回来,炊烟袅袅,吆喝叫骂混成一片。
“我送你吧。”
“不用了,我坐公交车就行。”
“车站挺远呢,你自己出点啥事,我担不起责任。”
许非跨上车子,李健群犹豫片刻,道了声谢谢,小心的坐到后座。
一路无话,到了京台对口的招待所。
“今天辛苦了,明天还这个时间?”
“嗯,您也辛苦……”
“那个,咱也别您您的,我耳朵都出茧子了。”
许老师终于忍不住,打断道:“你叫我许非,小许,你啊,都行,可千万别您,我还以为自己涨辈了。”
“那,谢谢你送我回来,我先上去了。”
李健群笑了下,那颗痣随着唇角抹开,转身上了楼。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进心
大菊胡同28号。
葛尤正在做标本展示。
上身是一件白色套头衫,后有兜帽,领口有松紧带。前面印着“beatnik”的字样,这个词跟嬉皮士一样,是美国特有的文化概念,大意是指“垮掉的一代”。
下身是灰色长裤,二手运动鞋,鞋面破损掉色。
衣服短,裤子短,葛尤还爱驼背,配上那发型简直绝了,妥妥的遣返典范。
他伸伸胳膊蹬蹬腿,“稍微有点勒。”
“勒到什么程度?”
“蛋紧。”
“上身呢?”
“上身能忍受。”
“嗯,那下面给你改改。”
正说着,刘贝也换好衣服出来,一条碎花吊带长裙,白色凉鞋。这年头穿凉鞋都带袜子,许非特别叮嘱,一定得光脚。
“……”
李健群看了半天,扭头问:“怎么样?”
“没自信。”
“而且单调,你试试这个。”
她拿过一顶系着丝带的草帽,给对方戴上,“你双手揪着裙子,转个圈……”
“怎么,怎么转?”
刘贝不习惯,还紧张,不知所措。
“我教你。”
许非凑过去,双手揪住裤子的两侧,“往外展,没事,动作大点,长裙走不了光……哎对,笑,脸上带笑,想想夏天的感觉,转圈,轻盈一点……”
“你,你比她柔美多了!”
李健群扶着桌案笑,眸子颤成了一汪水。
许非什么脸皮,一本正经道:“尽快找到模特的感觉,很快就拍了,你这个状态肯定不行。”
“我一定努力。”刘贝抿抿嘴。
“你觉得这件裙子怎么样?”
“挺好看的。”
“不,我们不仅要好看,还要穿着舒服。”
“呃……”
刘贝只得走了两圈,“也挺舒服的。”
“那好,这套完成。”
许非把画稿一铺,跟扑克牌似的,刷的从这头到那头,从中挑出一张,放进另一个纸袋里。
“这套可以做夏季的基本款,戴帽子不戴帽子,穿凉鞋穿运动鞋,再配个小衫或者不配,都可以。”
“不过那凉鞋的带子,我觉得太简单,做成花纹怎么样?”
“花纹累赘了,弄个交叉的就可以。”
“你没考虑整体因素,裙子略单调,鞋子就得中和一些。”
“这套走的就是简约甜美风,没必要中和啊。”
“……”
葛尤和刘贝像俩傻子一样戳在旁边,貌似被遗忘。
站了半天,葛大爷使使眼色,默默出了屋子。
“用不着咱俩了吧?”
“不一定。”
“那走不走啊,你进去问问。”
“我哪儿敢啊,他们吵起来能吓死人,你是女子,你问问。”
刘贝翻了个白眼,探头道:“李老师,许老师,我们能走了么?”
“啊?哦,走吧……哎哎,先别走,有一套马上做完了,你一会试试。”
“那我能走了么?”葛尤在外头喊。
“你没事,你先走吧。”
“嘿嘿嘿!”
那货猫腰捂嘴,跟捡着大便宜似的麻溜闪人。
刘贝只得进屋闷坐,伴着老师傅咔嗒咔嗒的声响,继续看二人争吵。
………………
王府井,文具店。
非休息日的白天,没啥客人,售货员坐在柜台后百无聊赖。
“吱呀”一声,一股妖风卷进来两个女孩子。其中一个摘掉口罩,轻声问:“同志,我能看看书签么?”
“宝钗?!”
售货员捂住嘴,随即又放下,跟着又捂住,“黛玉!”
“请问有书签么?”
陈小旭见其呆愣,又问了一遍。
“啊,有有!”
售货员手忙脚乱的翻出几个盒子,热情介绍:“这是春夏秋冬四季,这是梅兰竹菊四君子,这是徐悲鸿的马,这是《水浒》人物……我们按套卖,也可以单张买,您要哪种?”
“……”
张俪和陈小旭看着那些书签,用卡纸做的,顶端打孔,穿着彩色丝线。图案显得有些旧,但基本都印出来了,十分清晰。
俩人对视一眼,略感无奈,“有日记本么?”
“有有!”
售货员又翻出几本日记本,那种塑料皮的,大红大绿,里面有一两页彩图。
“这个多少钱?”
“两块。”
“哦,谢谢,我们再看看。”
俩人出了门,风沙漫天肆虐,吹的脸生疼,赶紧戴上口罩。
“还看么?”
“我觉得不用看了。”
“我想也是,那就先回去吧。”
张俪蹬上自行车,俩人顶着大风回到百花胡同。沈霖正在院里喂狗,“回来了,吃饭了么?”
“不吃了。”
陈小旭摆摆手,趿拉进屋往床上一倒,“累死我了!”
“我的脚也疼。”
张俪瘫在罗汉床上,叹道:“跑了两天,唯一的收获就是知道这行干不了。”
“是啊,谁能想到呢?唔……唔……”
陈小旭用被子蒙住头,发出很郁闷的怪声。
毛爷爷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俩人站在市场外面看,觉得不过如此,真深入研究,发现人家早把路趟平了。
目前的书签市场,次品很多,精品也不少。
陈小旭原本很得意,她想按套做,什么十二生肖啊,二十四节气啊,春夏秋冬啊,结果人家全有。
而且书签利润薄,印刷麻烦,要做就得大批量,少了根本不给你印。
“失败了!”
她在被子里非常沮丧。
“我们还没开始呢,这应该叫他说的,哦,及时止损。”
张俪喝了口水,又觉身子黏糊糊的,刮进去的沙子混着汗十分不舒服,“我想洗个澡,你去么?”
“不去,我再想想。”
“那我去了。”
她把毛巾肥皂什么的装进洗脸盆里,拿着盆出门,到胡同附近的澡堂子泡了泡。
天蒙蒙黑,风住时,她才回来,跟吴小东打了声招呼,正房却还没亮灯。一进西厢门,发现小旭还在床上卧着。
“还在想呢?”
“嗯。”
“你不吃饭了?”
“不吃。”
“那怎么行,我给你烤个地瓜吧。”
张俪去厨房拿了个大地瓜,生好小炉子,找块薄纸板盖在上面。然后切薄片,一片片的摊在纸板上。
炉火很旺,热度透上来,地瓜水分脱干,很快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甜香。
里屋床上,陈小旭抱着被子,绞尽脑汁。
什么书签子,笔记本啊,文具类根本做不了。除非自己有厂子,大批量生产,这样能赚到钱。但她知道现在木有厂子,纯作坊,而且重心在服装上。
许非明显主打女性市场,跟当初卖挎包一样。
陈小旭跟着练摊,深得其味,思路合拍。于是她又想起卖书包,面向儿童市场,那些孩子撒泼打滚催生出的购买力,令自己震惊。
女装暂时不懂,不过戏里有个孩子,赵妍妮。
赵妍妮,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小姑娘喜欢什么呢?
“来吃了。”
张俪端着盘子进来,拈起一片略带焦糊的地瓜,“给,呼……小心烫。”
小旭下意识张嘴,直接吞。
“傻了你?”
她戳了戳妹妹的头,“我放这了,你记得吃。”
末了,她又去厨房烧了壶热水,见许非还没回来。
院子里影影绰绰,石榴树的枝丫晃动,狗在跟虫子玩,猫在窗台上打着呵欠。东厢里传出两口子的悄悄话,夹杂着一些古古怪怪。
“灯关了。”
“不关,我想看看。”
“看什么……哎呀!”
“……”
张俪听得脸红,急忙提水回屋,陈小旭居然还在那儿歪着。
“你真是着魔了,明天再商量也不迟啊?”
“不行,想不出来我睡不着!”
小旭瞧了她一眼,“你又温温吞吞的了。”
“我这是劳逸结合,来烫烫脚,你也走一天了。”
“嗯?”
张俪见她没动静,叹了口气,倒盆热水端进来,“我上辈子一定欠了你的。”
“才不,你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陈小旭笑嘻嘻的哄得她连气都生不了,随即扯掉袜子,两只白嫩的小脚伸进盆里。脚指头在水里一泡,衬着灯光仿佛是透明的。
“咣啷!”
“咣啷!”
外面忽地一阵声响,某人推车进院,却是回来了。
(晚上了,需要休息。)
第一百六十四章 六月
“回来了?”
许非一进门,就见西厢门口站着个人,影子落在地上,窈窈窕窕。
“嗯,你们吃饭了么?”
“不怎么饿,烤了个地瓜吃,你呢?”
“我刚对付一口,今天晕头转向的……”
许非把自行车停好,跟张俪进了正屋,灯打开,冷清一天的屋子总算有了点生气。
“这风刮的,全是沙子……”
他脱了外套,摸了摸脖子,黏糊糊一层砂粒感,“还有热水么?”
“小旭还剩点洗脚水,你要么?”
“啊?真洗脚,假洗脚啊?”
“当然真的了,你要么?”
“呃,拿来吧。”
张俪笑着出去,不一会,提着半壶水进来。
许非一瞧,嗯,我就说不能坑我。
他又脱了衬衫,剩件白背心,投投毛巾开始擦。脖子修长,肩略宽,胳膊不粗不细,肌肉线条流畅,不是那种壮汉感,而是一种很舒服的男子体态。
“小旭干嘛呢?”
“自己发疯呢。这两天我们跑了十几家店,看了几十套书签子,无论创意还是技术都非常成熟。而且是大印厂批量做,我们一星半点的估计不太行。”
“笔记本呢?”
“笔记本都是那种塑料皮的,倒是能弄些新花样,但问题是货量少,利润薄,除非我们自己开家厂子。”
“哦……”
许非本来也没当重点,就是很惊讶俩人的积极性,居然懂市场调查了。
他擦了一遍,没太干净,张俪拿过毛巾,又投了投,“小旭正在想别的路子,都魔怔了,我脑子笨,也帮不上忙。”
“你不是笨,你是稳,谢谢……”
许非接过毛巾,笑道:“小旭有创意,擅长想点子,有几分灵感就敢尝试。你比较周全,往往有把握之后才肯做。”
“是这样么,我自己没意识到。”张俪疑惑。
“旁观者清嘛。”
许非擦完上半身,坐在床上道:“我这段忙,开拍就更忙了,估摸下半年都得搭进去。开店的事,还得麻烦你们多操心。对了,我妈过阵子可能要过来,常住。”
“常,常住?”
“嗯,我干不了个体户,得用她的名头。哎,你现在转业了,其实也可以试试,有什么麻烦我帮你兜着。”
“我……”
张俪轻轻摇头,“我自觉也没做演员的天赋,但对影视这方面还是很感兴趣,不想过早放弃。”
“影视行业多种多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得多了解。”
许非想了想,道:“这样吧,等我们开拍,我带你去片场转转。好了,不早了,你也睡吧。”
“嗯。”
“……”
许非扯着腰带,见她不动,“你要看我擦下面么?”
“啊?那,那我回去了。”
张俪慌的不知所措,低头跑出门。
……
夜半。
庭院静谧,傻狗在狗窝里睡觉,猫瞪着钛合金眼巡视一圈,江山无恙,遂摇摇摆摆的跳到窗台上。
张俪迷迷糊糊的睡着,忽听旁边一阵躁动。
“我想到了,想到了。”
“嗯?”
“我想到做什么东西,哎呀,你别睡了……”
陈小旭晃着她肩膀,“赵妍妮是个小女孩子,女孩子都喜欢可爱漂亮的小玩意,我们做暖耳怎么样?”
暖耳?
张俪勉强调动了一些思维。
这东西很早就有,书上有记载: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
“有人买么,现在都带狗皮帽子。”她含糊道。
“当物质生活低下的时候,人们往往不追求精致,但现在水平提高了,尤其是京城,女孩子都喜欢美的,谁想冬天戴个破帽子呢?”
陈小旭颇有几分非言非语,道:“再说我们也可以做帽子呀,毛线织的,配上暖耳,凑成一套卖。
哎呀,别睡了,这么大的事情!”
“多大的事也得睡觉呀,明天再折腾好不好?”
张俪把她按回被窝,又拍了拍。
“唔……”
陈小旭一肚子话吐不出来,各种郁闷。
“暖耳?”
第二天一早,许非听到这个词还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就是保暖耳罩嘛!
后世很常见,现在比较少,因为条件不好,冬天太冷,光戴这东西不实用,得把脑袋都包起来才行。
不过没关系啊,加个帽子就ok!
说起帽子,他可太深刻了,想起小时候女生戴的那种毛线帽,粉色的,白色的,红色的,顶端有个小揪揪,可爱又漂亮。
男生戴那种能拉下来的,把脸罩上,露个眼睛,跟反恐精英一样。
当然现在不行,容易被遣返,但女帽和耳罩可以,小孩大人都能用,跟自己的店格调也搭配。
许老师欣慰,感受到了妹子们的成长,索性把这一块交给她们去做。
………………
转眼到了6月初。
整整烧了28天的大兴安岭火灾终于扑灭,5万多人参战,丧生211人,直接损失5亿多元。
期间发生了各种传说和操蛋事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老百姓谈论。
比如有个“四不烧”,即松苑公园、清真寺、厕所和坟地没有烧。
当时民间传言:松苑不烧,因吉祥之地,火魔不忍也;茅厕不烧,因污秽之所,火魔不屑也;坟地不烧,因鬼魔同宗,火魔不犯也。
剩下那个,嗯。
再有什么怪尸事件,巨蟒事件,某县县长调动消防车,率先保全自家房子等等。最牛逼的,就是一个气功大师,非说是自己发功给扑灭。
总之,正是这场大火给中央敲响了警钟,下决心从林区逐年疏散人口,后来又有了90年代的天然林保护工程。
而与此同时,播了一个月的《红楼梦》终于播到了后六集。
风向顿时一边倒,专家、媒体、观众都在骂,之前夸的也不夸了。
首播版有很多未删情节,比如妙玉的结局,“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红楼梦》采用高鹗续书的一部分,自行发挥了一部分。采用续书的,是妙玉在庵中被强盗掳走;自行发挥的,是妙玉未能保全白璧之身。
最后,妙玉流落街头,不知所踪。
有合理之处,但观众不接受啊,更别提流落风尘的湘云,在雪地里被拖拽尸体的凤姐……大观园诸芳流散,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这六集,让《红楼梦》的热度到了一个巅峰。
新华书店的书再次售罄,观众买了回去,一边看电视一边对照书本,然后一边骂街。
一时街谈巷议,盛况空前。
以至于电视剧艺委会、《红楼梦》学会,《中国电影报》、《中外电视》等红学界、影视界、评论界、观众代表,专门举办了一次研讨会。
本来有王扶霖的,结果被骂怕了,连会都没敢参加。
“很多逻辑不通,抽掉了以“理”为基础的金玉良缘,和以“情”为基础的木石前盟的对立冲突。这条线索处理的失当,是导致全剧失败的关键。”
“王熙凤为电视剧增色不少,美中不足的是对她结局的处理,远不如原著“哭向金陵事更衰”来得深沉有意味。”
“人物总谱铺排失当,导演应保一线人物,不应让宝黛钗逊于凤姐儿,而现在凤姐压倒了一切。”
“没抓住贾宝玉的灵魂,揭示出他的叛逆精神,刻画失之细琐平淡,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压不住全剧的阵脚。”
林黛玉受到了一致批评。
“没展现出她的内心世界和美好真挚的情感追求,反而将一个“妒”字作为主要特征,使人反感。导演亦没利用影视手段,有效地弥补演员造型优势与表演劣势之间的差距。”
薛宝钗没有受到过多批评,却也没有赞扬,讲真,宝钗的戏份在87版确实很少。
最集中夸赞的,是探春线。
“编剧大胆尝试了一条新线索,丢失了一桩好姻缘,转被送去和亲,初觉不合情理,细想却在情理之中,且对应前文诸多铺垫。”
“在探春远嫁这场戏中,机位和拍摄角度代替全剧过分倚重的文学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环境空间造型介入情绪,和人物心理活动紧紧扭结在一起,使这个人物的处理卓而不群。”
“续作改编的部分,除探春线外没有任何闪光之处,且一些重要人物的行为和关键情节发展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根据,有的甚至不符合人之常情。可以说后6集的创作基本上是失败的。”
贾环、妙玉、紫鹃、尤三姐、湘云、秋桐等各因形象,气质,表演而受到批评。贾芸也捎带着提了一句:
“贾芸探监一场戏,将其塑造成了一种任侠风范,这是错误的。他外貌斯文清秀,是读书人的一种心机钻营,失之准确。”
许非看了摇头,只能说不同时代的理解不同。
自这部剧起,国内正式掀起了红楼热,一直持续了两年之久,专业的非专业的纷纷著书写作,尤其探春线的改编,引来一大堆学者支持或反对。
这时候,周汝昌和冯其庸两派还没势同水火。
周汝昌写了首诗,“朱楼搬演多删落,首尾全龙第一功。”
冯其庸也认可其成功之处,写道,“这是自有《红楼梦》以来最大的一次普及。”
说到点子上了,87版之前,人人知道红楼,看过的极少,电视剧最具价值的一点,便是普及。
至于观众方面,将剧情和演员分的很开。
里面稍微有些特点的角色都红了,一帮漂亮姑娘,更惹得社会人士仰慕。
尤以黛玉最甚。
(还有……)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八十年代追星(月票加更)
“风吹着杨柳唰啦啦啦啦啦啦,小河里水流呀哗啦啦啦啦啦啦,谁家的媳妇她走呀走的忙呀……”
“噗哧!”
张俪车把子一歪,差点摔了,笑道:“你唱什么乱七八糟的?”
“怎么乱七八糟,多好听。”
后面的陈小旭非常开心的样子,继续唱:“原来她要回娘家……”
话说俩人又跑了几天,季节因素,冬装未上市,但她们问了好多家,真没有暖耳这东西,全是帽子,还是皮和绒的。
这意味着自己的想法大有可为。
“我们明天去问问毛线、棉绒价格,要大批量买,这个能做好长好长时间。帽子手工编织太麻烦,再问问厂子,能不能便宜些。让许老师管电视台要个条子,不用白不用。”
“哟,你越来越像个小老板了。”
“我是小老板,你就是老板娘。”
“啊!”
俩人齐齐惊叫,车子要进胡同的时候,突然从旁边窜出一人,年轻,戴个眼镜。
张俪反应及时,一条腿撑住地,才没翻车。
“黛玉!”
那人见着陈小旭,连眼睛都在放光,就像肥宅见着洛天依一样。
“你,你是谁?”
俩人往后缩了缩。
“你别误会,我没有恶意,我就是想见见你,见见黛玉。”
那人也特紧张,脑门上全是汗,连忙摆手。
“我不认得你,没什么好见的!”
陈小旭催促张俪快走,俩姑娘慌慌的,车子都顾不得骑,推着进胡同。
边走边回头,那人居然还在后面,就不远不近的吊着,遂愈发害怕。
“怎么办?怎么办啊?”
“先别回家,他可能不知道我们具体住哪儿,往里走,往里走!”
俩人匆匆过了25号,继续往前,都快走到新街口了,前面猛地又跑来一人。穿西装,白胖,气喘吁吁。
“陈小姐,哎呀,张小姐也在,太好了!我在这蹲半天了!”
好嘛!
一前一后堵住,陈小旭强装镇定,“你又是谁?”
“鄙人姓张,河北龙腾演出公司的,我们准备搞个活动,请二位去唱首歌。”
“我们不去,你找别人吧。”
“哎,别介,价钱绝对好商量!”
胖子伸胳膊一挡,“路费食宿我们包,三百块钱一首怎么样?四百!五百!不能再多了。”
“陈小姐,你考虑考虑,不吃亏,唱首歌就五百块钱!”
“张小姐,你也考虑考虑,这是我名片,先拿着!”
俩人像两只小鹌鹑似的,战战兢兢的又抹回去。
胖子一路纠缠,冷不丁看着戴眼镜那哥们,误会是同行,“嘿,有点先来后到啊,我这边谈完你再说!”
“……”
张俪脸蛋刷白,不知如何是好,忽地眼睛一瞥,见一老太太在远处溜达。
“刘大妈!”
她高声喊:“这俩人我不认识,非要缠着我们!”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刘大妈小脚迈开,踩着风火轮就过来了,“哟,这一胖一瘦,一圆一扁的,想干嘛啊?调戏大姑娘是吧?我告诉你们,我年轻时候可给鬼子坦克挖过坑,哪特么来的臭流氓啊,赶紧走!”
“我不是流氓,我请她们去演出。”
“演什么出,赶紧走,不然跟我上派出所去!”
老太太战斗力杠杠的,轰走了二人,又护送姑娘们回家,坐了一会才离开。
“可吓死我了!”
“我现在还没缓过来呢。”
陈小旭抚着胸口,半天才喘匀,“他们怎么知道我们住这儿的?”
“你们里里外外的,难免被人注意。”
沈霖也担忧,“现在还没摸清具体地址,以后怎么办啊?”
“砰砰砰!”
“砰砰砰!”
正说着,有人敲门,几个邻居的声音。沈霖过去开门,哗啦涌进来一帮大爷大妈。
“怎么着闺女,听说有人欺负你了?”
“没有,就是被吓着了,不认识的,还非得缠着说话。”
“哟,那不就是耍流氓么?搁严打那会儿,够枪毙的了!”
“没那么严重,她们现在是大明星,难免有些不理智的观众。”
“不理智就耍流氓啊?闺女你放心,我们都看着呢,以后谁敢再来,准保他进不了百花胡同!”
“对,不让他进来!”
大爷大妈嚷嚷一番,义愤填膺的走了。姑娘们心里热乎乎的,情绪也稳定许多。
陈小旭喝了口水,问:“哎沈霖,你今天又没去上班啊?”
“呃,最近没什么活动。”
沈霖尴尬,她是中国电影乐团的临时工,有活动才去主持,没事干呆着。她跟吴小东过的也十分拮据,省吃俭用。
张俪知道情况,一摸那张名片还塞在衣兜里,想想道:“你最近有空,要不你去试试?”
“这,这都干什么的?”
“就是跟观众见见面,唱几首歌,你唱歌还好听,酬劳不低呢。”
一提钱,沈霖有点心动。
陈小旭也道:“你叫上胡则红、姬玉一块,好有个伴。”
“呃,那我先问问吧。”沈霖点头。
话说《红楼梦》播出之后,众姑娘一夜爆红。
这阶段国内的走穴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各种邀请,陈小旭、沈霖、邓洁、胡则红等人,差不多走了两年穴。
挣的不算多,一共能有一万块钱。而期间,就出了那盘“昔日红楼影星,今日歌坛新秀”的磁带。
还有陈力,她唱一首《枉凝眉》就是三百,固定价位,跟阿毛并列为演出费最高的歌手。
同场的有窦大仙和娜英,俩人拿五十……
不过现在么,陈小旭可没心思,要做大事的人。
到了晚上,许非回来。
他听了也犯合计,于是跟派出所打了个招呼,帮忙多看着点,又找于佳佳写了篇稿子。
大意是“不要打扰演员的私下生活,找到家门口这种行为是非常不耻的,如果要谈事情,请拨打电话xxxxx,联系人,许先生。”
没有明星和饭圈的年代,绝大部分观众都很友好,他又专门盯了两天,见确实无事才放心。
………………
“剧本围读?”
当许非提出这个意见时,李沐、郑小龙、尤晓刚全部懵逼。
“怎么个意思?”
“就是把导演、编剧、主演、工作人员聚在一起,对剧本从头至尾进行梳理。演员读角色台词,叙述部分由工作人员来读。”
“这个,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吧?”
尤晓刚倒不是挑刺,是真不理解,“再说演员读也就罢了,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参加?”
“为了吃透剧本!一部好作品的成功,绝不仅仅是演员的作用。我从《红楼梦》出来的,那边连化妆、摄影都堪称半个红学家,大家都吃透了剧本,拍摄期间才会形成一个共性的目标和交流。
而且演员一般只读自己的部分,往往忽略对手。通过这个围读,能让他们从个人提升到整体,更有利于合作。
再说剧本也是编剧写的,人无完人,大家齐心协力,就可能发现一些问题。”
“……”
郑小龙想想,问:“你是打算都读么?那一天可下不来。”
“分阶段吧,每次读几集。”
“我觉得可以,有助于团队配合,也不费什么事。”李沐道。
“呃,那先试试吧。”尤晓刚不太情愿。
“行,那我去准备,就定明天了。”
《胡同人家》基本筹备完毕,很快进入拍摄阶段。许非提这个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必要的一个程序。
剧本围读,或者叫剧本研读,西方那边传过来,韩国严格遵守,近些年才在内地铺开。一般负责任的剧组都会搞,负责任的演员也会参加。
当然你要说什么腕儿没时间,或者小鲜肉话都说不利索这些狗屁倒灶,那也多了去了。
自己保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