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贞观攻略TXT下载贞观攻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贞观攻略全文阅读

作者:御炎     贞观攻略txt下载     贞观攻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三百八十八 吐谷浑攻略

    侯君集失魂落魄的离开了李二陛下的书房,一路上看到侯君集的人都觉得很奇怪,以往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侯大将军,侯大将军总是昂着头,挺着腰杆,气宇轩昂,说的难听点就是一副嚣张的模样,所以平素无论在什么地方他的人缘都不太好,人们怕他,所以不曾亲近他,他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直到他萌生出了想要做宰相的想法之后,发生了改变。

    读书,学习,弥补早年的缺失,立志要成为一个出将入相的国家重臣,继而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英才人物,让万人敬仰,让后人铭记,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成为泡影,李二陛下大怒之下下令削减他二等公爵位,降为三等公,削减食邑三百户,罚三年俸禄,削去参谋总部总长职位,回到家中面壁思过,看情况再决定今后的处置!

    这是李二陛下自贞观年以来对跟随着自己起家并且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老臣子第一次下狠手,以往李二陛下对于这些功勋旧臣稍微的嚣张跋扈都会容忍,但是这一次,却把视为心腹的侯君集给收拾了,一把撸到底,一点儿职位没有留,直接把官职都给褫夺了,然后削减爵位和食邑,严令侯君集闭门思过,无召不得离开家门。

    这还不止,为侯君集说话的四名将军被连降三级,褫夺爵位,打回原形,接受了侯君集的礼品并为他说话的四名文臣也被连降三级,受到李二陛下的严重警告。至于没有为侯君集说话反而提醒李二陛下关注侯君集的五个人,包括苏宁在内,没有受到惩罚,更没有被提起,这是奖励。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自从山东士族覆灭之后,文官力量大为衰落,而在之前李二陛下为了对抗山东士族大力扶持的军方力量则有些太过强大,以至于在文官极其衰弱的时候,竟然有将军直接打起了文官职位的念头。在参谋总部成立的时候。李二陛下就明言,从今往后文不掌军武不干政,两不相干,军政分开。但是在文武力量严重失衡的关头。还是有人打起了干政的主意。把李二陛下定下来的规矩当成了耳旁风。

    这要是别人大概也不会让李二陛下这样愤怒,偏偏这人是大唐军队自李二陛下以下的最高统帅,参谋总部参谋总长侯君集。还纠集了几个将军和文臣上书请战,意图获取军功,得到宰相职位的奖励,这样一来,不仅仅是在挑战刚刚确立的军政分开原则,更是在挑战李二陛下的权威,挑战贞观朝没有朋党的底线。

    李二陛下如何可以不恼怒?

    这一恼怒之下,好多人倒了霉,李二陛下趁此机会狠狠地敲打了一下军方,虽然大唐需要你们,但是不是让你们来干政的,属于你们的权利文官拿不走,属于文官的权利你们也别想碰!军方的力量有些强了,一旦强大了就会有些不该有的念头……

    李二陛下决心下一阶段的政策大方向是扶文抑武,并且在这个规矩没有完全深入人心之时,要对任何一个敢于挑战此规则的人进行最为严厉的处罚,哪怕这个人是皇帝的心腹!惩治侯君集就是杀鸡给猴看,告诉所有武人和文人,不论是谁,哪怕你高贵如侯君集,也照样收拾!

    李二陛下竭尽全力的维护刚刚确立的脆弱规则的权威,李世绩那儿也在竭尽全力的对付吐谷浑,面临大唐帝国的亡国攻势,吐谷浑上下都充满了悲观绝望的气息,一开始有很多人都主张不抵抗,逃离这里,去更西边求生存,或者干脆投降,反正这年头做个大唐人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是就像曹操劝降东吴时诸葛亮说的话,别人可以投降,但是唯独孙权不可以,天柱王就拿这个汉人典故劝诫伏允可汗,谁都可以投降,唯独他伏允可汗不能投降,一旦投降,肯定会失去现在所拥有的全部权力,别人无伤大雅,不过是换一个国籍,大不了付出一点儿代价,可是伏允可汗降了,估计就要去和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去一起研习舞蹈技巧了。

    天柱王心里面还嘀咕着,除了你,我也不能投降,否则一旦投降,肯定有人把这些年来自己推动吐谷浑做的那些事情给抖出来,到时候伏允不会死,自己却极有可能死,所以只要有一线生机,都不能放过!哪怕为此把吐谷浑所有的男丁都推向死路!

    要是放在以前,估计他们还有西域这条退路,但是如今西域各国联合起来要截断他们的退路,他们除了正面迎击唐军以外没有别的退路,用三分之一国土资源和人口换来的吐蕃三万精兵也不知道能不能派上用场,反正他们国内征发了十二万军队,算上吐蕃的三万军队,连在一起有十五万军队,进攻的军队包括唐军本部四万人,西突厥三万骑兵和西域联军六万人,一共十三万人,人数上还少于吐谷浑一方。

    但是无论是伏允可汗还是天柱王,都不认为这是一场轻松的战争,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不是靠着仅仅两万人的人数优势就可以战胜的,哪怕对方真的只有四万人的军队,也不可小觑,唐军自立国以来和外国作战的时候,就没有一次不是以少胜多创下奇迹的,最多的一次也不过派遣了十二万军队 ,但是对手却是东突厥三十万军队。

    结果不言而喻,被唐军打得哭爹喊娘,最后三万成建制的军队被一个叫做苏宁的小将率领五百铁骑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东突厥亡国。

    所以无论唐军军队数量有多少,他们都不敢小视唐军,至于吐蕃的援军,他们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他们和吐蕃人交过手。吐蕃人凶狠,打起仗来不要命,可是相对于唐军的训练有素和装备精良,他们每一次攻打兰州的时候都有深刻的体会,要是面对面交战,吐蕃军队还不一定是唐军的对手。

    那应该是在没有高原反应的情况下。

    甘肃和青海所在地地势相对于西藏而言是低得很多了,所以军队徒步而上,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是如果是西藏的话,那样的影响真是不小。所以才会有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不能乘飞机直接去西藏的说法。否则一定会难受好多天才能缓过来,氧气太少了。

    唐军和吐蕃交战失利的一大原因就是高原反应,在高原上作战唐军败多胜少,而在平原上交战虽然唐军战胜的次数比较多。可是吐蕃军队依然不弱小。下了高原。吐蕃人的平均战斗力平添三成。

    只是这个时代没有人重视而已,但是苏宁来了,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苏宁已经决定建议李二陛下设立一支专门针对吐蕃人的军队,拉上高原进行适应性训练,适应之后才能和吐蕃人对战,否则一定会吃亏,为了这个,苏宁还准备了很多关于高原反应的说辞来说服李二陛下,给这个科学盲补补课。

    但是在青海和甘肃地区作战的话,凭借兰州地区的府兵和中央卫戍军的强悍战斗力,没什么可怕的,所以李世绩率军在兰州补给整军之后,就气势汹汹的杀向吐谷浑,同时派人传令西突厥兵马从北向南突击吐谷浑腹地,牵制其快速机动的骑兵军队,重点是避免与之进行大规模骑兵决战,而要充分利用骑兵机动性牵制其更多数量的军队,为正面的唐军进攻减轻压力。

    至于西域联军,李世绩没有抱太多的希望,只是命令他们团成一团缓缓推进,遇见小规模抵抗就消灭之,遇见大规模抵抗就与之对峙,不要鲁莽与之进行大兵团交战,否则很有可能吃亏;接着李世绩派人去当地羌族地区寻找党项羌族人作为大军向导,和苏宁估计的一样,当地党项羌族首领拓跋赤辞亲自前来和李世绩交涉。

    交涉的内容也和预计的差不多,关于前隋失信和他们对唐军的不信任,这让李世绩对苏宁的预测能力感到惊讶,这就是传说中的决胜于千里之外?也因此李世绩更加重视苏宁的担忧,将李道彦死死的看住,没有给他独自统兵的权力,只是让他率军跟随自己的中军前进,同时与拓跋赤辞歃血为盟,赢得了拓跋赤辞的信任。

    拓跋赤辞对唐军表现出了友好的善意,为唐军提供了部分粮食和草料,并且派熟知山路和小路的人给唐军做向导,李世绩随身带着的纵横司探员在这种情况下用最快的速度绘制出了这一带的大概地图,充实了唐军资料库里的资料,并且为李世绩搭建作战沙盘争取了便利,李世绩很快就下令建设作战沙盘,准备研究战术。

    根据研究,这一带的地形是西高东低,也就是说唐军看上去走的是平缓的路,实际上是上坡路,就兵法而言,对于唐军来说这不是好的战场,吐谷浑人居高临下反而更加占有优势,而唐军仰攻则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李世绩就开始致力于寻找小路和吐谷浑人的设防希望穿过吐谷浑人的防线而突袭之,这样就可以缩小伤亡。

    吐谷浑对于大唐的军队也相当戒备,在派遣了三万骑兵北上迎击西突厥三万骑兵之后,吐谷浑集中了五万人的精锐军队向着东边出发,准备找到唐军与之决战,统兵将领就是吐谷浑第一猛将迟允,而背后的西域联军则由天柱王率领两万军队和吐蕃三万援军一起去对付,伏允可汗率领两万精锐留守国都,随时支援或者逃跑。

    这个战略还是不错的,但是面对着李世绩这样一位名将,这个阵容则有些不太奢华,迟允的确是一个勇猛善战打遍吐谷浑无敌手的将军,但是大唐这儿也不是没有能征善战的将军,而且伏允可汗太小看了李世绩,李世绩的武艺或许不算太厉害,但是他的智谋和战策,迟允是拍马不及。

    吐谷浑这场抵抗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了。

    贞观七年十二月初三,李世绩率领军队在库山和迟允率领的吐谷浑五万精锐相遇,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战斗中,唐将苏定方表现抢眼,亲率一支千人马队冲进吐谷浑防御圈中,将之搅的七零八落,数次接近迟允中军,迟允心惧,狼狈逃窜,却被苏定方一箭射死了坐下马匹,引起混乱,被李世绩抓住机会大军压上,一举击溃吐谷浑之抵抗。

    第一战,唐军大获全胜,斩首八千有余,俘获六千余,苏定方一人斩首敌将十三员,迟允侥幸逃脱性命,率领败军后退数十里,依着地势扎营,不再出战,李世绩率军追击,眼看地势不利,未曾发起强攻,遂扎下营寨,等待战机,同时遣人向李二陛下报告此战的胜利情况。

    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些出乎李世绩的预料了。(未完待续。。)

五百九十 李道彦的小算盘

    事情发生在贞观七年十二月十二,大唐获得第一场胜利之后第九天,此前在攻城器械到来之后,李世绩率领军队对固守不出的吐谷浑军进行了一轮箭雨和投石机的打击,摧毁了吐谷浑费尽心力营建的防御工事,大军合围之下大破吐谷浑,迟允仅仅带着不到一万人的残兵逃脱了,李世绩率军穷追不舍,五天之后抵达了吐谷浑国都东边十二里地的地方扎营。

    吐谷浑所谓精兵的确能打,但是碰上了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大唐军队,只有挨打的份儿,投石机和箭雨成功的摧毁了防御工事以后,苏定方再次率领三千铁骑进行突击,苏定方统御骑兵的强悍能力被李世绩充分挖掘出来,并且派上大的用场,外围数支军队合围之下的战果还抵不上苏定方一轮突袭的战果。

    吐谷浑五万精兵军团崩溃,四万余人中两万五千人被俘,一万五千多人被斩首,苏定方立下赫赫战功,同时齐头并进的李道宗兵团也在北方数十里地的地方打了一个埋伏,把吐谷浑的一支驰援的骑兵军团打的全军覆没,迟允心惊胆战之下带头逃跑,这家伙也算是运气好,两场败仗都没被抓到,这让苏定方很是恼怒。

    战局一片顺利,迟允狼狈的逃入吐谷浑国都,和伏允可汗合兵一处,勉强集齐三万兵马,打了打败仗本来应该惩处,但是眼下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伏允可汗自断臂膀,只好再次委任迟允为大将。统帅三万兵马保护国都,自己已经开始准备着要逃跑了。

    迟允回到国都之后就知道这里不可能守得住,唐军的攻城利器实在是太厉害了,他的工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被唐军毁掉,然后就失守了,吐谷浑的国都说好听点叫做国都,说难听点就是个土城,哪里挨得住唐军一轮轰击?直接投降算了……

    当然,迟允对伏允可汗还算是忠心,虽然情况极其不妙。可是他还是把自己该做的都做好。严密防范唐军攻城,同时四处联络外出作战的军队,看看能不能找回援军,至少争取一些逃跑的时间。否则唐军的速度太快的话。连跑都没得跑。尤其是那个虎背熊腰的大将,那个气势啊,迟允想一想都觉得浑身冒冷汗。

    只是暂时停战一个晚上而已。唐军追击到吐谷浑国都的时候已经是夜色降临了,李世绩下令大军休息,明日一早攻城,然后派使节进入城中给吐谷浑可汗送劝降书,没有作用,吐谷浑拒绝了最后的劝降,让李世绩相当恼怒,下令明日攻城,一定要击破之,但凡反抗者杀无赦!

    可就在这个晚上,贞观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晚上,李世绩接到了两个让他很不高兴的消息,第一个消息就是可以预料到的党项羌部分部族担忧唐军消灭吐谷浑之后会顺道消灭他们,产生了唇亡齿寒之感,联合起来凑了两万多兵马连夜奔赴前线想要支援吐谷浑,可是唐军一路打吐谷浑一路败,速度太快,以至于羌族联军都赶不上唐军的速度。

    但是如今他们已经抵达了战场,和唐军的殿后军队李大亮部展开激战,一战之后李大亮成功击退羌族偷袭军,但是损伤比较严重,请求李世绩支援。

    第二个消息就更让他不开心了,西域联军惨败,在吐谷浑边境被吐谷浑和吐蕃联军打得丢盔弃甲,几乎全军覆没,高昌国王麴文泰受伤,六万军队损失了五万多,只剩下一点点军队被狼狈的带回了西域本土避难,好不容易夺回来的一些领土又丢掉了……

    目前吐蕃两万军队和吐谷浑一万军队已经离开西域驰援国都,剩下来的一万吐蕃军和一万吐谷浑军仍然持续进攻大败的西域联军,并且进一步进军,打算狠狠地收拾西域各国,让他们不敢再继续进犯。

    西域诸国的羸弱战斗力再一次让李世绩无语凝噎,都和他们说了不要和吐谷浑打大兵团作战,结成营寨固守自卫就可以了,要的就是你们牵制他们的兵马,等到我们收拾掉了吐谷浑主力军队以后再掉过头来帮助你们干掉吐蕃军队,你们干什么偏要和他们对战呢?

    看看西突厥多懂事儿!三万骑兵硬是可以分出两万交给李道宗统帅正面进军,剩下的一万军队四散出击把吐谷浑的骑兵部队弄得团团转,时不时就能一头钻进李道宗的包围圈被全部干掉,合作的相当愉快,现在整个吐谷浑北部疆域几乎都被丢掉了,算上李世绩一路而来攻取的东部领土,吐谷浑真的只剩下三分之一的领土了。

    不过吐蕃军队的战斗力还真是不错啊,求援文书里面说吐蕃军队战斗力强悍,一人突击,西域联军五兵莫御,就是这样,西域联军才会被短时间内打垮,而且吐蕃军队凶狠,一旦打败了西域联军就不停息,见到就杀,不要俘虏,西域联军损失惨重,各国国力大损,请求大唐看在他们帮助攻打吐谷浑的情分上帮帮他们。

    大唐目前的国土范围在西北边疆只能止步于玉门关,而吐谷浑的西部边疆可以穿越大唐的防御范围绕道进攻西域,大唐鞭长莫及,这个时候再让西突厥出兵也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从这里抽调一支骑兵军队从背部已经被攻取的领土中绕过去,从战场直接奔袭西域诸国的后方,然后截击吐蕃吐谷浑联军。

    但是此一去何止千里,哪位将军可以率领数量不多的骑兵军队做到这一点?李道宗肯定不行,西突厥骑兵只能打仗,用于救援怕是要坏事,肯定要派大唐本部军队去帮助西域诸国抵挡吐蕃吐谷浑联军的进攻,哎呀呀。这些倒霉的家伙啊!猪一样的队友啊!

    显然,李世绩对于这群一点作用都起不到只会拖后腿的队友相当恼怒,但是又不得不救,无奈之下调派一支军队去后方支援李大亮,消灭羌族联军,然后准备召苏定方过来,他觉得这些天大放异彩的苏定方应该可以,他统帅骑兵相当有一套,而且敢打敢冲,冲击力强悍。目前唯一可以托付这件事情的貌似也只剩下苏定方了。

    可是没想到苏定方还没来呢。李道彦倒是不请自来了,李世绩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李将军,你为何而来啊?本帅并未召见你啊?”

    李道彦一脸自信的说道:“大帅。末将方才听闻后方军队遭遇党项羌偷袭。是来请战的!大帅。末将早就说过,这些羌人都不是好东西,直接灭了就可以了。现在好了,他们来偷袭了不是?”

    李世绩心中正是烦恼,一听这话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些羌人部族和之前与我军歃血为盟的羌人部族不是同一部族,各自之间相互没有筒属,与我军歃血为盟的羌人部族并未参与此事,两者不可混淆!”

    李道彦脸色一滞,随后抱拳道:“那,那就请大帅让末将率军痛击羌人,末将定然将其全歼,不使一人漏网!”

    李世绩摇摇头:“本帅已命契苾何力将军率军前去攻打羌人,目前契苾何力将军已经出兵,就不用李将军再次出击了。”

    李道彦被拒绝不怒反喜,笑道:“那就请大帅让末将率军去支援西域诸国吧!那群人实在太不经用,小小的吐蕃才三万人就把他们的打得全军覆没,实在是无用之极,末将请骑兵三千,千里驰援,定然将吐蕃军队全歼!定然将西域诸国残军保住!不使其坠了我大唐威严!”

    李世绩一愣,问道:“本帅何时告诉你西域联军惨败?”

    李道彦一笑道:“方才在外面遇到了传令兵,所以询问了一下,与其将之交给苏将军,倒不如交给末将,苏将军已经立下大功了,可是末将才立下一些小功,大帅可不能偏袒任何一人啊!”

    言辞里,李道彦就是在暗示李世绩自己是在徇私,因为和苏宁关系好,所以就照顾苏定方,这实在是太不好了。

    李世绩一皱眉头,沉声道:“苏将军取得这样的战果是他自己奋力拼杀所致,当日本帅询问诸将何人可率领千骑撕裂吐谷浑防线之时只有苏将军一人请命,本帅才允许其出击,但是李将军就在本帅身旁,为何没有请命?苏将军乃是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战功,每逢大战必身先士卒,李将军难道不认同?”

    李道彦张张嘴,他知道李世绩说的是实话,当时吐谷浑五万精兵结成军阵,颇为雄壮,李道彦就没敢去,一千人冲击五万人,那不是找死吗?谁知道苏定方这个生猛海鲜还就真的去了,并且打了一个大胜仗,把地方诸将的坐骑都给射死了,那家伙,回来的时候浑身浴血,那副剽悍的模样让谁看了都会胆战心惊。

    可是如今,那边只有两万吐谷浑和吐蕃联军了,谁去不都是去?不就路途远一点吗?李道彦都想好了,只要去了,立刻征发西域诸**队上前线当炮灰,消耗吐蕃吐谷浑联军的实力,等到消耗得差不多了,他再率军突袭,捡桃子,渔翁得利。

    可是李世绩很明显想让苏定方去争取这个军功,李世绩之子李震和苏宁的关系很好,这不是秘密,两家互通有无也不是一次两次,这一次苏定方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李世绩给了他机会,而自己作为宗室被降了王爵成为公爵本来就很不爽,还有那个任城王李道宗在自己面前晃悠,李道彦自己的当然也想立下一个大的军功好重新获得王爵。

    收拾羌人很容易,不足以让他获得大的军功,但是千里奔袭西域本土的话性质就不一样了,那是大胜,上阵上获,只要成了不怕没有功劳拿,那个时候再找些家中亲戚走走门路,给李二陛下说一说,这个王爵不就回来了吗?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好,李世绩却不这么看,李道彦这家伙嚣张惯了,颇有些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更加瞧不起外族满蛮夷,大唐要攻略西域诸国,就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苏定方威武雄壮,更难得比较温和谦恭,讲礼仪,正是最好的人选,再加上之前苏宁的警告,让他本能的不能相信李道彦。

    “此事事关重大,不仅关乎大唐威严,更关乎大唐未来的战略战策,不可莽撞,李将军经验尚浅,还是留在中军随军作战,自然有功劳拿,至于西域,还是让苏将军前去吧!”李世绩用不容置疑的威严声音说道。

五百九十一 结怨

    李二陛下登位之处,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安抚皇族,给了皇族不少好处,但是伴随着李二陛下地位的巩固和权力的增大,这些好处就被慢慢收回,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收回好处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不让外姓臣子说闲话,说什么皇帝只重视皇族而苛待大臣之类的话,李二陛下也就选择了一批皇室典型,堵住悠悠之口。

    李道彦就是这批典型当中的一个,由王爵降为了公爵,他的不爽,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对于他而言,重新取得王爵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贞观大拓边以来,封侯赐爵者更多的倾向于军功者,而非政绩者,他想要取回王爵,最大的希望就是从军立军功。

    这一次征伐吐谷浑就是他的机会,也算他运气不错,正好撞上了李世绩派出去的急匆匆的传令兵,就势询问一下,就询问出了一些事情,眉头一皱,就知道机会来了,急忙赶在苏定方之前来到了李世绩的军帐,想要争取一下,凭着他的身份,他觉得这样应该不难,虽然只是公爵,但是好歹是皇族不是?

    同为皇族的李道宗可以独自领军征伐吐谷浑,那么他也是皇族,他也有资格单独领一军作战不是吗?说实话,和羌人打仗没什么意思,要打,就要打一场大的战斗,拿一个大军功,这样才能拿回属于自己的王爵。

    可是李世绩的态度很坚定,要将这个人物交给苏定方。本来这是无可厚非的,诸将也都知道苏定方的能耐,可是李道彦从中插了一脚,这个事情就有些麻烦了,再怎么,他也是皇族不是?得罪一个皇族实在是没有必要,可是这也不能拿国家大事开玩笑不是?万一这家伙坏了事儿,自己可是要连坐的!

    更何况,李世绩才是本次征战的统帅,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哪有别人说话的机会?大唐的军规极其严格,就算你是皇帝,在军中也要穿军装,奉行军令。正是如此。大唐的军队战斗力才如此强悍。

    李世绩决定不破例。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李道彦可就不干了,眼看着一个那么大的战功落入旁人口中。恢复王爵遥遥无期,要说他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人一急就容易缺心眼儿,一缺心眼儿就容易坏事儿,李道彦一怒之下指着李世绩骂道:“你这便是徇私枉法!故意针对我是不是!?我就早看出来了,你一直把我放在中军,不让我出去!李道宗都可以独领一军,为何我李道彦就不行?我也是皇族!”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这话,李世绩当下大怒,一下子拔出腰中佩剑大怒道:“混帐!本帅不管你是不是皇族,这里是军营!这里只有一种人!军人!大唐军规乃是令行禁止,任何人都要遵从军令!就算是陛下来此,也只能下达军令,而不是皇命!你此言乃是公然质疑本帅之公允,顶撞上官!不尊军中号令,你该当何罪!来人,召集军中诸将!今天,就把这话给说清楚!”

    李世绩不是菩萨,虽然为人沉稳谦和,可是到底还是一个人,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就别提堂堂七尺男儿的李世绩了,李道彦心中咯噔一下,意识到大事不好,说说苏定方也就算了,是平级,当时说了李世绩,那就麻烦大了,军中皇帝的头号都不太管用,唯一管用的就是大帅的军令。

    作为将领,不遵守统帅的指令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甚至按照情节轻重,统帅有先斩后奏的便宜权力,也就是说,按照李道彦公然质疑李世绩的命令这样的情况,李世绩可以先斩后奏,即使他是皇族,但是他违背军令,执法若要严格,完全可以取下他的性命,所以李世绩话音一落,李道彦的脸唰地一下就白了……

    李世绩在军中的威严无人可以质疑,这道命令从下达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军中召集将帅的战鼓响起,诸将正在关心后方战事,结果李世绩竟然命人敲起了聚将鼓,众将纷纷怀疑是不是后方战事不利,契苾何力没有战胜羌人,就连受命前往李世绩军帐途中的苏定方也是一头雾水。

    苏定方第一个抵达李世绩帅帐,一进去就愣住了,眼睛圆瞪,不为别的,只是李世绩一脸冷意的举着手中佩剑指着李道彦的脖子,那个距离大概是只要把手往前伸一下就能取他性命的距离,苏定方愣在那里不知所措,不一会儿,军中诸将全部聚集,看到这一幕,也是大脑当机,纷纷不知所措,傻愣愣地站在那里站着。

    李世绩看了一下愣住的诸将,开口道:“你等都进来,卫兵守住帅帐,不允许任何人进来!”

    “诺!”几个卫兵转身离开帅帐,剩下的诸将也回过神来,李世绩解释道:“本帅接到消息,西域联军六万人惨败于吐谷浑吐蕃联军,损兵五万,只剩下不到万人狼狈撤离,他们发来文书请求本帅支援,本帅决定派军支援。

    至于人选,本帅决定任命苏烈将军率领五千铁骑驰援西域联军,可是李道彦将军不满,竟然质疑本帅乃是徇私枉法,本帅唤来你等,就是想请诸位将军说一说,到底是苏烈将军胜算大一些,还是李道彦将军胜算大一些!”

    李世绩说完便收起佩剑,依旧冷冷的注视着李道彦,李道彦松了一口气,可是身体还在不停的颤抖,诸将晃然大悟,可是旋即又犯了难,苏定方这个生猛海鲜有多能打他们是看在眼里的,猛打猛冲,就好象不要命一样,带头冲锋,一千骑兵就能搅乱对方五万人的军阵,这绝不仅仅是勇猛就可以做到的。

    他用兵颇有章法,率领骑兵冲击懂得临时变换阵法以对抗敌军。搅乱阵型后懂得及时发出信号求援,并且还将个人勇猛发挥到了极致,率领一骠亲卫队直接朝着吐谷浑中军而去,一箭射死敌主将战马,冲破了层层足迹的中军,差点儿生擒敌主将,给众将的感觉就是那只听说却没有亲眼所见的李二陛下百骑破十万的传说再现。

    这种勇气和勇武,要是率领五千铁骑直接冲锋的话,估计能正面击溃五万人以上的敌军,要是将这些铁骑的数量再涨十倍变为五万。估计横行天下的就是他苏定方了。大唐的猛将很多,但是如此勇猛的,估计也就是当初跟随李二陛下一起冲阵的尉迟恭程咬金和秦琼那一批家伙才有了。

    中生代将领第一猛将诞生了。

    所以对于李世绩的命令,众将都认为这应该是很正确的很有道理的命令。李世绩的名号那是响亮的。人的名树的影。没人会质疑他徇私枉法,唯独这个李道彦提出来了,还是在军中!要是在朝中的话顾忌他的皇族身份。李世绩还不会把他怎样。

    但是这是在军中,就是皇帝都要谨言慎行生怕坏了军规,这李道彦不过是一个皇族,还是三等公爵,竟敢如此嚣张?李世绩本人都是二等公爵了,论起爵位和官职,李世绩总是比李道彦要高上许多,就连王爵在身的李道宗都乖乖的遵从李世绩的指令,你李道彦居然敢质疑李世绩的人品?

    作死!

    这是所有人的感觉,本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就是因为李道彦这个皇族的身份,众将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这个事情要是说了出去,肯定要被李道彦记恨,李世绩身居高位,深得皇帝宠幸,他没关系,但是其余的将军们却要三思而后行,得罪皇族的下场可不是很好。

    他们看了看苏定方,突然想起来,苏定方的兄弟苏宁的老婆就是李孝恭的女儿,苏宁是皇族,苏定方就是皇族的亲戚,也勉强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了,而且苏宁的前途绝对比这李道彦要强得多,军中大将们大多都在西突厥商队当中有股份,对于给他们带来财富的苏宁,也多少有些好感,这个一旦涉及到这种问题,对苏定方好一些,是没有错的。

    于是众将纷纷表示李道彦太过狂妄,这是不正确的,这是要受到严惩的,顾念此时战况紧急,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请李世绩判一个活罪吧!

    李世绩心中无奈,要是把众将也给拉下马,自己就不单单得罪了皇族,也得罪了这些将领,所以让他们抽身事外,甚至求求情什么的,他们相安无事,自己也仅仅得罪了李道彦而已,自己倒还不用太过担心,要是让军中诸将和自己一起得罪李道彦,那么自己可就要小心一点儿了。

    于是李世绩面色一冷,哼道:“既然诸将为你求情,那就免去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公然质疑主帅,大逆不道!处以军杖五十,来人!拖出去!行刑!”

    立刻就有几个亲兵进来,把面如死灰的李道彦押了出去,不一会儿,杀猪般的惨叫声就响了起来,诸将心中戚戚,不敢说话,对李世绩也多了一份愧疚之心,李世绩心中有些郁闷,但是还是很威严的开口道:“此次严惩李道彦,意在告诫诸将,军规不可动摇,谁人触犯军规,本帅绝不留情!现在,诸将听令!”

    众将急忙站直身子双手抱拳道:“末将在!”

    李世绩大声喝道:“西域联军惨败,吐谷浑已去后顾之忧,据闻,吐谷浑已征集二万吐蕃兵马与一万吐谷浑军共三万人驰援国都,算上其国都兵马三万,便是六万,加上我等后方二万羌人,便是八万,两倍于我军,我军形势不好,但是若要解决,倒也不是太难,苏烈将军何在?!”

    苏定方出列,抱拳道:“末将在!”

    李世绩说道:“本帅令你率领五千铁骑,自我军已攻取之吐谷浑北部疆域横穿荒漠抵达西域,相助西域联军,争取全歼吐蕃吐谷浑联军!吐蕃吐谷浑联军之位置本帅会以飞鸽传书及时通报与你,你要记住,通讯不可断!否则你若是迷路,五千大军危矣!你可明白?!”

    苏定方大声喊道:“末将明白!末将定然竭尽全力!”

    李世绩点点头,而后对其余诸将说道:“苏将军离开之后,我军就要以三万五千人的兵马和西突厥两万骑兵应对敌军八万军队,本帅命令,今夜,就要彻底击破我军后方之羌人!明日一早,开始攻城!但凡有抵抗者,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吐谷浑或是吐蕃,斩尽杀绝!”

    众将齐声大喝:“诺!”

五百九十二 作战开始

    唐军在李世绩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做出相对应的战略战术改动,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战局,所以整个军营都在高速运转当中,这在旁人的眼里就是忙乱;相对于唐军的忙,城里面的吐谷浑军队却显得有些放松了,这种放松是由上而下传播开来的,最放松的自然就是吐谷浑伏允可汗还有天柱王这位大臣。

    西域联军惨败,六万人只剩下几千人狼狈撤退,党项羌很多部族联合起来聚兵两万人偷袭唐军后军军营,已经打起来了,打得如火如荼,现在两万吐蕃军队和一万吐谷浑军队正在回援途中,加上后军的两万羌人军队,只要再有几天,这里就会有八万己方军队,而唐军不过四万人,还有一支军队不在攻城序列当中,满打满算,唐军可以用来攻城的军队不过三万人。

    虽然之前五万人败给了唐军四万人,但是如今算上那些骁勇善战的吐蕃人,还有羌人,一共八万军队,还对付不了那三万人的唐军?

    他们是这样想,但是李世绩为了配合苏定方千里驰援西域联军的兵马调动,已经下令李道宗将一万军队和两万突厥骑兵带回来,配合上大本营的军队,就能聚合出差不多六万人的军队,加上契苾何力已经传来战报,说两万羌兵虽然战斗力强大,但是也仅仅是勇猛,前汉尚且可以将之驱逐至此,我等又谈何不能战胜?明日一早,大军总攻之前。末将一定率领军队赶回!

    李世绩很满意,就开始整备军队,面对这种土城,想要打碎它的外壳很容易,投石机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床弩也是为此准备的,一轮轰击之下,就不信这土城不碎掉,土城一碎,一马平川之下。突厥骑兵的战斗力是很可观的。明日一早李道宗就能带领军队赶回,到时候发起总攻,一战定乾坤!

    可是如今伏允可汗和天柱王似乎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着的危险,他们还以为可以坚守住城池。他们的忧患意识很明显不够。倒是迟允忧心忡忡地看着彻夜忙碌的唐军军营。相当忧虑,他不止一次的向伏允可汗和天柱王说起唐军的攻城利器,他们的土城估计连一轮都挨不住。一旦城池被唐军攻破,唐军强悍的野战能力就不是他们可以抵挡的。

    但是无论是伏允可汗还是天柱王似乎都不是很在意这种情况,就算城池塌了还是可以依靠军队作战的,反正我们的老祖宗也不是住在城池的人,大不了继续迁徙就是了,关键是唐军只有三万人,我们只要联合羌人和吐蕃人把这三万唐军给全灭了,那么我们就赢了,吐蕃军队再有两天就可以赶到,我们只要再坚持两天就可以了。

    他们很自信,按照他们的看法,就算城池破了,坚持两天不是问题,但是迟允却怀疑,要是城池破了,羌人万一也被打败了,那么恐怕一个时辰都坚持不住,就要狼狈窜逃了,到时候就要和唐军打遭遇战,就算是加上吐蕃军队,估计效果也不会很大,这支军队的野战能力他是知道的,太恐怖了,汉人都那么能打吗?

    迟允忧心忡忡,但是整个城池里面的军队,似乎都不是很在乎,就连被他带回来的那些军队也有些不是很在意,到最后,迟允也只是摇摇头,叹了口气,下令军队严密监视唐军动向,不要出战,之后就离开了城头,打算睡一觉,看这个架势,明天唐军就要攻城了。

    李世绩一夜没睡,他睡不着,他很担心苏定方那里能不能顺利抵达西域联军所在地,对抗吐蕃和吐谷浑剩下的两万军队,要是他们就在这里,五千骑兵足以干掉吐蕃和吐谷浑的两万军队,但是那是千里之外的地方,苏定方千里驰援之后,大唐军队还能战胜他们吗?李世绩没有把握。

    规定好了一天至少要有一次飞鸽传书报告方位和路线,现在还没有到时候,而且这边马上也要开战,李世绩分不出太多的精力管这个事情,一切都只能看苏定方自己的了,而且李世绩自己也有麻烦,把李道彦狠狠地打了一顿,现在就趴在营地里面起不来,哼哼唧唧的,也不知道心里面把李世绩给恨到了什么地步。

    要是单纯的一个部将,哪怕是公爵,李世绩也不怕,但关键就是他是皇族,身后还有一大群李氏宗族,若是惹得李氏宗族不痛快,李二陛下倒也不一定能护的自己周全,这才是最麻烦的,现在李道彦恨毒了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帮自己说些好话,比如李道宗之类的,毕竟李道宗已经立下了大功劳,他也是李氏宗族,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王爷。

    唉,这一切还真不是好说的,之前自己率军出征已经得罪了侯君集,现在又得罪了李道彦,还这是让人感到郁闷啊,很少树敌的自己现在却也树敌了,不过,或许只有这样,皇帝才会感到安心,才会放心的使用自己,乃至于,顺着他的意思来说,把侯君集拿下来,把自己扶上去。

    李世绩并不觉得担任参谋总长这个类似于太尉的职位有什么好处,太尉这个职位从诞生开始就是虚职,因为它的职责是统帅全**队,全国最高军事长官,这和皇帝的权力有冲突,所以从秦始皇开始,这个职位就没有实权,但是如今的参谋总长这个职位,从地位上来说和太尉差不多,权力上却是天壤之别。

    因为参谋总长有统帅军队调度兵马之权力,手上有一块虎符,和太尉这个虚衔完全不同,参谋总长是军队第二统帅,直接受李二陛下的指挥,是李二陛下和军队决策层之间的枢纽,李二陛下通过设立军事大学和参谋总部把军权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但是也要设立相对应的职位协助,比如军事大学祭酒李靖,和参谋总长侯君集,他们都有实际权力。

    乃至于很多事情上皇帝失去了独断专横的权力,没有参谋总长和大学祭酒的同意,李二陛下的一些命令是无法得到贯彻实施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李二陛下给了军事大学和参谋总部便宜行事的权力,将一部分权力下放,只有在军国大事上不放手,抓住属于自己的那块最重要的虎符。随时下达调度军队的命令。

    但是同样的。这两个职位也很敏感,但是军事大学的职位却安全一些,因为和官员不同,军事大学有自己的独立职位称呼。叫做教员。军事大学教员不参与朝政。却直接执掌大唐军队的未来,李靖因此具备了特殊的地位和权力,谁遇到了都要忌惮三分。

    可参谋总部就不一样了。参谋总部总长是官员,还担负着割裂文官与武将之间联系的责任,这就使得这样一个重要职位显得相当敏感,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剧烈震动,李世绩越来越羡慕李靖了,他的那个职位,基本上就是不倒翁了,再过八年等他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就是一个真正的不倒翁,大唐军界泰斗,没人可以威胁他的生命,皇帝也不敢。

    军事大学的祭酒只有十年任期,但是这十年任期却会带来一生的安稳,十年内培养出来的军官到了十年之后就会成为军中的主要力量,那个时候,退下来的祭酒就会使军中大多数军官的恩师,享有极高的名望,谁敢动他?就算是在军事大学祭酒任上,那也是安全的。

    要是自己也能当上祭酒,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看目前这个样子,八年以后,还真有可能是自己担任这个职位,当然,那个时候自己要是还活着才可以,或者说,李靖早死,不过苏宁那个小子的医术奇诡,要想保住李靖的生命,怕不是太难,秦琼现在就在三原县悠哉悠哉的过日子,上回去看了一次,可把李世绩给羡慕坏了。

    唉……这官,真不好做啊……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距离大唐军队展开总攻的时间慢慢临近,李世绩看了一下时辰,很快,李道宗的骑兵部队就要抵达了,到时候攻城组先上,把土城砸烂,骑兵部队再压上去,敢抵抗这悉数杀掉,不抵抗的就地俘虏,然后运送到后方,从大军出发开始,兰州地方军队就接到了李二陛下的指令,跟随军队接受俘虏,然后安置下来,等候命令,一路上抓到的几千军队和两三万的百姓都已经被送走了。

    攻下这座城池,想来可以抓到更多人,那样的话,任务就差不多完成了,还有,剿灭吐蕃军队,那个胆大妄为的国家的军队,还有那些不懂事的党项羌族,是你们先动手的,怪不得我,回去的路上顺手把党项羌给解决掉,免得麻烦!至于那个拓跋赤辞,恩,大唐在当地需要代言人,就他吧!

    总攻发起前一个半时辰,契苾何力回来报告,已经将两万羌兵解决掉,斩首八千,剩下的悉数俘获,李世绩大喜,立刻飞马传报兰州军,让他们准备过来接受俘虏;距离总攻一个时辰,李道宗率军加入总攻阵营,向李世绩报告战果,剿灭吐谷浑骑兵万余人,夺得马匹两万余,军资器械无数,已经悉数运往兰州,所以如今身边只有不到三万差不多二万五千余骑兵,五千多汉兵,二万突厥兵。

    李世绩满意的点点头,给他记上一功,下令诸军抓紧时间休息吃饭,填饱肚子,养足精神,一个时辰以后,发起总攻,成败在在此一战,如有畏缩不前者,斩立决!

    诸将全部做好准备,等待着总攻的那一刻。

    一个时辰飞速过去,李世绩整理了自己的着装,带上了头盔,出了帐门,亲兵将战马为他牵来,他点点头,翻身上马,纵马来到大军阵前。

    数万军队,排起来都能占地数十里,体型巨大的攻城器械排在前列,那是他们的射程范围,打碎城池,后排的骑兵就要第一个冲锋陷阵,最后排的步军紧随其后,保护攻城部队的同时,加强骑兵军队的战果,抓捕俘虏这样的事情主要是步军负责的,骑兵负责迅猛突击,打乱敌人军阵,让步军扩大战果。

    数员悍将已经做好准备,武器都抓在手上,戴上了威慑敌军的鬼脸面具,只留下两只眼睛,骑兵部队也尽皆如此,万余汉军骑兵纷纷戴上了鬼脸面具,看起来就像一支恶鬼军队,将突厥骑兵看的一脸胆寒,想当初,就是这样的鬼脸骑兵把他们打得哭爹喊娘,如今再一次见到,就算是合作者,也有些胆怯。

    李世绩满意的点点头,来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目视前方,同时看了一眼缓缓升起的朝阳,微微笑了一下,沉声说道:“开始。”

五百九十三 破城

    李世绩的声音不大,和他一直以来的样子都很一致,沉稳,冷静,声音也是如此,但是他是主帅,主帅的声音就算再小,在其他人听来也足以惊天动地,伴随着身边亲兵齐声大吼,战鼓隆隆响起,“咚!咚!咚!”的战鼓声让人热血沸腾,攻城部队接到了进攻指令,立刻开始第一轮设计,投石机和床弩早就准备好了发射,一听到鼓声,前线指挥员大吼一声:“发射!”

    一阵巨响过后,巨大的石块和粗大的弩箭朝着远处的土城呼啸而去,攻城部队并不停息,在接到停止轰击指令之前,他们要一直攻击,绝对不允许停息,很快,几乎是第一轮投出的石块与弩箭刚刚抵达目的地的时候,第二轮进攻的石块与弩箭就发射了。

    迟允刚刚起床,昨天夜里他始终睡不着,心中总是七上八下的不安稳,躺在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睡,原本沾枕头就着的能耐也失效了,三个时辰就是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袋里面全是那一天的战斗景象,铺天盖地的黑色石块与粗大弩箭,稍不注意不是被压成肉饼就是被射穿肚子,钉死在墙上或地上,救都救不出来。

    吐谷浑不是第一次吃这样的亏,但是它的技术始终就是达不到唐军的技术水平,原本还指望着可以偷师学艺,唐庭不接受吐谷浑的留学生,但是其他国家有留学生,到时候出重金挖角不就好了?结果大唐接二连三的的动作,先是中止和亲政策。然后颁布保密法令,大唐的一切重要技术都不允许外族人学习,可以学习的仅仅只有大唐的语言和儒家经典,就连农家书籍都不允许外族人学习。

    有不少外族人想要突破这个限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死了也不知道多少人,差点儿引发战争,大唐为了这两个政策的顺利实施可是付出了很多的,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不过大唐也并没有完全不允许外族人学习这些知识。但是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举族迁入大唐,放弃原有国籍,归化入大唐,就好比契苾何力这种外族将领。举族内迁大唐。成为大唐子民。他的小儿子现在就在军事大学学习,据说还有一个小儿子正准备报考下一年度的政法大学第二期。

    关于这个事情,大唐是有规矩的。苏宁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将身份证这种东西都给带到了大唐,要在普查全国人口的同时,给每一个大唐子民发放这种身份证,从此能证明你是大唐子民并且享受大唐提供的一切福利的证明就是这张身份证,请务必保存好,因为一旦丢失,想要再一次补办的话,就要亲自前往大唐国都户部办事部门补办了。

    第一轮的发放是免费的,发放身份证的部门是户部,只有户部有权力办理身份证,中央往各地派遣特派员,把人口普查一遍,带回名册到户部,然后由户部统一制作身份证明下发到各地,各地民众自己保管,所有可以享受到的政府福利,都要凭借身份证来做证明,没有身份证,对不起,你就不是大唐子民,大唐官府有权利立刻抓捕你。

    因为就算是外族人进入大唐也需要得到鸿胪寺亲自发放的通行证,也就是说,可以在大唐国土上行走的只有两种人——拿着大唐身份证的大唐子民和拿着鸿胪寺发放的通行证的外族人,没有这两种证明,就是破坏分子,即刻缉拿,然后上报管事部门开始审查。

    除此之外还有特殊情况,就是外族归化人员,这种人就要得到鸿胪寺颁发的临时居住证明,拿着这种证明的人可以暂时享有大唐子民所享受的部分福利,居住满三年并且族内任何一人不得离开大唐国土,之后才可以去鸿胪寺注销临时居住证,去户部办理正式身份证,参与大唐子民可以进行的一切活动,比如入学学习等等。

    但是这些人依旧不可以进入大唐核心技术部门工作学习,必须要在大唐居住满十年之后,才可以报名进行相关的技术学习和工作,而且还有限制,这些进入学校学习或者进入技术部门学习工作的人,终身不允许离开大唐本土,只有下一代后代才可以正式享受到大唐子民一切应该具备的权利。

    条件苛刻,却是最好的方法,苏宁提交议案之后大唐朝廷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鸿胪寺举双手赞成,自从纵横司设立之后,鸿胪寺的地位就相当尴尬,变得好像可有可无一样,苏宁此举,也有给鸿胪寺增加权力,使其感到安心,稍微补偿一下的意思,鸿胪寺自然愿意。

    其他几个部门相互讨论了一下,觉得这样做的确可行,可以真正的统计大唐的人口,然后还可以避免外族间谍破坏大唐安定,想要学习技术更是不可能,需要三年的时间和举族迁入大唐,更不能离开大唐本土范围,还会受到监视,但是对于那些一心想来大唐定居并且没有不好意图的外族人而言,只要住满三年,就没有什么别的了,就是大唐子民,还可以入学学习做官,没什么不好的地方。

    至于某些文官提出的外族人做大唐的官员是不是不太妥当,苏宁只说了一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李二陛下一锤定音,政策即刻颁布实施。

    从此以后,大唐的保密法令得到了最好的执行与保护,大唐的技术要向外流,几乎不可能,许多外族为此伤透了脑筋却无计可施,来大唐的外族人也在第一时间被要求到鸿胪寺办理通行证,否则就不可以离开鸿胪寺国宾馆到外面走动。

    外族人也被通知哪些地方可以去,哪些地方不可以去,同时大唐国内目前只对外族开放居住长安、洛阳、北平、襄阳、金陵五个城市。进入大唐的渠道只开放北方灵州渠道、西北兰州渠道、西南松州渠道、东北幽州渠道和东南扬州渠道,只有通过这五个渠道进入大唐才能算是和平合法移民,否则就是非法。

    之后外族移民就要集体前往大唐国都长安城办理临时居住证或者是通行证,这一套流程才算合法,这就让不少外族人直接傻了眼儿,大唐的保密工作做得一丝不漏,边防军防守相当严密,想要偷偷进入大唐境内的话,一但被发现没有身份证,就会死得很惨。因为大唐还出台了规定。想要居住客栈的话,就必须要出示身份证。

    这年头交通还没有整合,各种交通手段都可以,在交通上下功夫没用。只有在各地客栈下这个功夫。就算是有非法进入的外族人。也能逼得他不得不在外面流浪,住不了店。

    吐谷浑不是没下过功夫,而是所有办法都没有用。大唐在那一场瘟疫之后似乎一下子变得相当谨慎,各种限制措施层出不穷,外族移民还要经过什么体检什么玩意儿的,确定自己没有病才可以被允许进入,否则就不允许进入,吐谷浑连着派出了好几批进入大唐境内的偷渡者,结果一个都没联系上,全死了应该。

    迟允深深叹了一口气,大唐的可怕,他算是见识到了,对内防范严密,对外进攻猛烈,几乎就是一个水泼泼不进针插插不进的铁桶,上面还带尖刺,碰着就要受伤,撞上就要死,迟允觉得这一回吐谷浑是撞上了。

    摇摇头,叹了口气,在侍卫的服侍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离开府邸要去巡视城墙,准备迎敌,结果走到离城墙不远的地方,已经脱离居民区的时候,迟允突然听到了一些奇怪的声音,仔细地听了听,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把头往天上一抬,顿时双目圆瞪,呼吸急促,正准备大喊一声让大家注意的时候,一根从天而降的床弩就把他身边的一个亲兵穿透了,一下子钉死在地上,一大块石头在他面前几米的地方掉落,狠狠地把一个骑兵连人带马砸成肉酱,连血带碎肉溅了迟允半个身子……

    凄厉的嚎叫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伴随着天降石块和床弩,唐军的攻击开始了!

    迟允傻傻的站着,好一会儿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一个亲兵将他扑倒一旁,而他原来站着的地方插上了一根粗大的弩箭,迟允被这一摔才回过神来,他随即意识到,这面土墙挡不住大唐的攻城利器,土墙一旦崩塌,唐军铁骑会迅速冲进来,那个时候,能不能逃掉都还是一个问题!

    现在要做的不是守城,而是集合军队准备突围!对了,要保护好伏允可汗和天柱王!带着他们一起跑!

    迟允立刻让人把战马让出来,翻身上马,要立刻去城内军营调动兵马,准备保护伏允可汗和天柱王从后门撤退,留下一部分军队在城内和唐军作战,争取时间!还有全城民众,全部征发作战!

    可是他还没有奔入军营调动兵马,就听到身后一阵巨响,随后脚下的土地一阵抖动,他回头一看,脸色瞬间变得极其精彩,然后他立刻回头,不要命的抽打马屁股让它跑得更快一些……

    土墙已经被唐军攻城部队轰塌,这轰隆隆的震动想来就是万马奔腾的声音,唐军骑兵要来了!完了!

    争分夺秒!

    迟允只有一个想法,还有一些时间,还有一些时间!让没有马的全部留下来死战,有马的跟着自己率军保护迟允可汗和天柱王离开!逃!

    迟允奔入军营,看着慌乱的景象,不由得大声喊道:“所有有马的骑兵全部跟我来!在这里集合!快快快!”

    迟允大吼不止,素来的威望让这些士兵竟然安定下来,一会儿,一骠成建制的马队就集合了,迟允迅速带队冲锋,往伏允可汗所处方位而去,他不敢回头看,也没有让骑兵们回头看,也不管不顾到处奔逃的士兵与民众,挡路者纷纷被他杀死,他也下了命令,挡路的,无论是谁,全部杀掉!

    他到底还是找到了伏允可汗和天柱王,两人慌慌张张地在一群骑兵的保护下不知所措,见到迟允带着一队人马过来了,伏允可汗才大喜道:“迟允将军!情况怎么样了?我们击退了唐军吗?我怎么看到城墙……”伏允说不下去了,看着这队人马人人带血的样子,他就知道了……

    迟允大声喊道:“可汗!唐军军械太过犀利,我城墙完全承受不住,已经完全崩塌,唐军骑兵与步兵已经杀入城中,城已经无法坚守,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后门撤退,会合回援的军队,再打回来!目前只有这一个方法了!可汗,快一些,城中兵马抵挡不了多久的!快走!”

五百九十四 最后一战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要是在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伏允可汗也就不要做可汗了,所以伏允可汗非常果断的下达了撤退命令:“步兵留下来抵挡唐军进攻,骑兵突围!去会合援军,然后再打回来!”说完,掉转马头拍马就走。

    所以说当上可汗的人跑起来也是很快的……

    天柱王紧接着就跑了,他的命已经和伏允可汗系在了一起,保住伏允可汗才能保住他,现在不跑更待何时?迟允一看管事儿的都跑了,也不等了,大喊一声“弟兄们撤退”就跑了,骑兵们有马做脚力,当然会非常方便,一看大官们都跑了,他们自然也要跑走,可是步兵们就不一样了,城池里面的骑兵不多,大部分都派出去和北面的突厥人对抗去了,也没回来几个,差不多全军覆没了,现在城里面的马匹也很紧缺,没几个人有马骑。

    逃走的只是少数,没逃走的还傻愣愣的和唐军展开肉搏的人占了大多数,他们不知道他们所保护着的大官儿们已经走了,面对着如狼似虎的大唐铁骑和突厥骑兵,他们只有死,被投石机和床弩打乱了阵型,可以指挥他们的将军迟允又逃走了,面对着骑兵,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军阵,真的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是带着鬼脸面具的恶魔一般的唐军。

    看着那些带着鬼脸面具的唐军冲过来的时候,他们真的感觉到时魔鬼在冲过来,所以。没有像样的有效的抵抗,三万人直接就崩溃了,算上城池里面居住的数万人,快十万人在城池里面四散奔逃,乱成一团,唐军只要挥舞钢刀就能砍杀吐谷浑人,这种感觉可真是爽。

    不过唐军不是兽军,而是有严格军纪和军规的正规军,杀了一阵子发现没什么抵抗之后,就开始要求这些人投降。知道了大唐对外开战的意义所在之后。他们就明白了这些人都是工具,是财富,是他们的亲人免于徭役的重要财富,所以能抓一个是一个。到时候家人也可以不用服徭役了。都让这些人代替了。

    老弱病残看不上。这些当兵的青壮才是真正的劳动力,所以能不杀就不杀,唐军不明白吐谷浑的话是怎么说的。但是那些突厥人长期和他们打交道,找到几个懂吐谷浑语言的不在少数,于是在这个时候,一些劝降的人就出现了,高喊着“放下武器就免死”之类的,一下子就有大量吐谷浑人放下了手中武器,跪伏在地上求饶。

    这只是少数,毕竟这个城池不算小,十余万人的城池,唐军只是攻占了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只有骑兵在穿插进攻,步军步步为营,一边占领,一边招降,收获很大。

    唐军在进攻,但是吐谷浑军却在这个时候产生了内讧,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人都知道了伏允可汗已经先一步逃走了,唐军在后面追,领头的人却已经逃走了,兵无战心,大家纷纷商量着要逃走,几个想要阻止的军官被砍死之后,这种浪潮再也无法阻止,军心已经散了,在抵抗也没有意义,所以大家都在争夺要逃命所必备的东西——马匹。

    大部分马匹已经被骑兵们骑走了,留在城中的马匹还不知道有没有五百匹,能逃走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于是大家就开始打起了各自的心思,从第一个人拔出战刀砍死身边两个人翻身上马撞飞踩死好几个人却顺利逃走之后,混战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了,吐谷浑的历史上肯定要记下这一笔,在亡国之境时,居然还自相残杀。

    不少人抢到了马匹,但是翻身上马想要逃走的时候却会被手持弓箭的人一箭射死,我走不了,你也别想走,在这个关头,什么东西都是清清楚楚的,你想跟我抢马?那我就杀了你!杀了你之后还要上马,纵马奔驰,砍死踩死挡路的,还要环顾四周有没有人拿弓箭对准着自己,跑起来还不能走直线,还要不时地扭动身子,冲出了后城门才算是真的安全,然后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一共只有五百匹马,想要争夺的人却数十倍于之,所以,当大唐军队打到这里准备再来一场苦战的时候,却经验的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了尸山血海,并不是大唐的军队所造成的,而是他们自己所造成的……

    李世绩得到消息之后觉得很不满意,但是并没有出乎预料,这个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反正每一次打大型战争的时候总是很难把他们的领导者给抓住,毕竟领导者总是被万军保护住要说李世绩自己的话,就算是大唐军队被打败了,他也会是最安全的一个,相反,若是主帅死了,仗却打赢了,不说这种结果几乎没有出现过,就算出现了,军队中也会为此而死一大批人。

    军队里的惯例,主帅或主将战死,身边亲兵首先就要被处死,因为亲兵存在意义就是为主将而死,现在主将死了亲兵还活着那就是没有遵守命令,直接就可以去死了,大将率军出征的时候基本上是不会亲自出战的,而是被大军和战将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起来,苏定方这种悍将那是个人勇猛的极限,不会常常出现。

    所以古代史书上谈论到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这种事情都会忍不住的惊叹,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一件事情的人也没几个,主要是大将都被严密的保护起来,想杀掉真的很难,苏定方拼了命的进攻吐谷浑中军,吐谷浑大军虽然溃败,但是中军始终严密的保护着迟允,中军被突破后亲兵是一个接一个的上来送死,最后逼得苏定方没办法才想射死迟允,结果还是被一个没死透的亲兵撞了一下马匹,箭射偏了。迟允捡回一条命。

    苏定方也有专属自己的亲兵,专门负责为自己而死,李世绩的亲兵就更多了,足足五百人,围在他身边就是铜墙铁壁,想要杀进去真是比登天还难,所以伏允可汗还有迟允这些人逃走了一点儿都不奇怪,当初打东突厥之战的时候,要不是苏宁放火烧山逼得颉利可汗无处可逃,那还真不好说能不能抓到颉利可汗。

    他们逃了。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去会合三万来援的军队了,大概这三万人是他们的依仗,他们原本的打算就是靠着两万羌兵和三万守城军队坚持到三万援军赶回来,然后和唐军展开决战。结果没想到两万羌兵太没用。一个晚上就被打垮了。被墨家子弟改造过后的攻城武器又太犀利,三下五除二解决了这个土城,攻破了他们的防守。

    估计他们还会打回来。不过,防守不是大唐军队的特长,大唐军队擅长进攻进攻再进攻,特别是野战和遭遇战,更是大唐所有将军最喜欢的,因为大唐军队的野战能力,即使是放眼整个中华帝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巅峰时期的大唐军队,每战死一人就能换走五十个异族士兵的性命。

    相对于和大唐走了两个极端的宋代军队的野战能力,倒也不能说多差,只是实在太缺少马匹,没有骑兵的策应,只能够用步兵作战,那么只能被动挨打,大唐的野战能力之所以强大就是大量的骑兵,宋军战斗力孱弱却是战马极端短缺导致,以至于宋军脱离城池作战败多胜少,泱泱大国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收拾不了。

    大唐却不一样,大唐的将军和士兵最喜欢的就是野战,尤其是骑兵,就是为野战而生的,这仗一打,骑兵们都嗷嗷叫着往前冲,带着鬼脸面具,一冲起来确实是震撼人心,打起仗来一个比一个猛,汉人的尚武之风的确是在大唐得到了最大的发展,乃至于绝响,也只有大唐才能诞生专门的边塞诗派,连文人都能跃马扬刀,来一个不破楼兰终不还,何况武人乎?

    这一仗打得的确精彩,十多万人的城池被唐军缓缓包围,先是堵住了后门,又堵住了其他几个门,把退路都堵死,然后下达命令,凡是放弃抵抗的都可以活命,待在家中不要出来,否则杀无赦,等待大唐官员前来统计,然后前往兰州,投入到劳动改造事业的大浪潮中,为大唐百姓减轻生活的压力做出杰出的贡献。

    吐谷浑的精华就毁在了这里,人口和财物被唐军一扫而空,伏允可汗走得急,大量的珍宝都在这里没带走,李世绩立刻组织人手收缴这些财物,上报朝廷,准备论功行赏,同时也在预备着和吐谷浑最后的决战的到来,他们得到了三万援兵之后必然会卷土重来,大唐军队就在这里重整声势!

    李世绩下令李道宗率领一万突厥铁骑和五千大唐铁骑做先锋,冲杀而去,他认为要先试探一下吐蕃人的实力,因为在此之前大唐军队并没有和吐蕃人交手的经验,要试探一下吐蕃人的战斗力,然后再进行战略策划,所以用突厥人来试探是最好不过的,不过也不能把突厥人用的太狠,否则西突厥会说闲话,五千大唐铁骑就是最好的烟雾弹。

    李道宗领命而去,带着一万五千铁骑呼啸而去,一路追着伏允可汗他们狼狈逃离的路线而去,期待着可以迎面撞上来援的吐蕃军队,大唐和吐蕃第一次交战就在自己指挥下进行,然后取得胜利,击溃吐蕃援军,一举击破吐谷浑最后的力量,将其悉数捕捉!

    李世绩率领军队在吐谷浑王城内做修整和善后工作,同时满城视察,看到军营里面一片狼藉的时候还很惊讶地询问大唐军队是不是在这里击溃了吐谷浑最后的抵抗,结果一个知情者说并不是这样,他们来这里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看来是争夺马匹逃跑所导致,李世绩冷哼一声道:“如此焉能不败!”

    不过挺可惜的,一万多人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手上,对于吐谷浑而言是一场大失败,但是对于大唐而言也不是好事,这毕竟是一万多青壮,打散了编入各地劳动改造军团中,也是一支很大的助力,可以干苦力,干一些老弱病残干不了的事情,现在这一万多劳动力就这样没了,李世绩不由得有些郁闷。

    战果统计出来了,除去死掉的和伤势太重无法救治的吐谷浑人以外,还有八万多人,青壮三万余人,老弱妇孺五万多,青壮可以做苦力,老弱妇孺可以做一些缝制衣物手工活之类的,反正只要是个俘虏,就有他的用处,大唐如今这方面研究的相当透彻,不会有劳动力浪费的情况出现。

    大唐方面自开战以来战殒一千六百五十三人,和吐谷浑人比起来,这个损失比例还算是比较小的,吐谷浑全国不过三十万人口,加上之前的损失,他们已经失去了二十多万的人口,等于是亡国边缘了,最后一战,把吐谷浑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军队干掉,他们就彻底完蛋!

五百九十五 悍勇吐蕃

    李世绩还特别关注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军事大学此次随军出征的三百人的伤亡情况,结果就是无一人战死,只有两个人受了伤,但是不妨碍战斗力,李世绩点点头,带着军事大学的三百优秀学子出征,对于他而言,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据说这是侯君集提出来的,军事大学的学子是未来的军官,他们总要参与各种各样的战斗,不可能总是和内部的叛军作战,也会和外部敌人作战,所以开拓视野很重要,大将们可以讲的绘声绘色,但是终究不如亲眼所见,所以侯君集虽然被拿下了参谋总长的位置,这个建议却是被采纳了。

    军事大学学子接到命令,大唐军队即将对吐谷浑展开灭国战,军队即将出征,军事大学学子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随军出征,在军中担任一个代理下级军官,磨练一下,见识一下真正的国战,开拓自己的视野,当然了,这并不是强制的,而是自愿的,愿意去的就可以报名,不愿意的也没有人强迫你,毕竟是出国远征,情况不一样。

    结果就是整个军事大学集体报名,包括第三期刚刚入学的学子也要报名,军事大学快三千人群情激愤,都要报名,最后房玄龄上表说若是取得太多,损失也必然加大,这些学子太宝贵了,尤其是第二期和第三期学子,国内战场都没有上过,更别提国战战场了,要是损失过多。那可就太可惜了。

    所以到最后李二陛下还是做出了限制,只允许第一期学子当中三百人参加此次作战,其余学子都不允许加入,三百人的名额还要有李靖全方位考虑过后才允许批准,李靖经过慎重考虑之后选择了三百名最优秀的学子,他们的保命能力要强上一些,若是活下来,会更加优秀,提前进入军队感受军队的气氛,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同时为了安抚其余的一期学子。李靖也安排他们进入军营中体验军旅生活。执行军队所要执行的任务,勉强安抚他们一下也就是了。

    李世绩的压力就很大了,上一回一期学子出战损失了四十个人,可让他心疼了好一段时间。但是这已经是非常少的伤亡了。相对于其余军队而言。这样的伤亡已经是惊人的少了,他也不敢追求过多,只是这一次出征的三百学子实在是军校的宝贝疙瘩。损失一个李世绩都要担心自己回去之后会不会被军校的那群老家伙生吞活剥了,侯君集不可怕,李道彦马马虎虎,要是得罪了军校的大将们自己也就不用混了。

    薛仁贵、王玄策、赵良、程处默、长孙冲、尉迟宝林以及他自己的儿子李震都参加了此次作战,除了薛仁贵和王玄策跟着苏定方参与了千里长征以外,其余的学子都在主力军队里面参加战斗,李震斩首六人,立下了一些战功,让他颇为高兴,李道宗的军队里面也有几十个学子,他们是去迎战吐蕃的,李世绩不免的还是有些担心。

    很快,唐军整理了一下城池里面的事情之后,就留下部分留守军队维持秩序,其余军队出城安营扎寨,休息一天之后,等待李道宗的战果,再决定后面的事情,这时天色刚刚黑掉,李世绩就接到了李道宗的战报,打开一看,李世绩的面色有些凝重。

    李道宗率军追击了伏允可汗,到了一处开阔视野的平原地,探马来报发现了一支敌军骑兵,人数差不多有一千人,衣着怪异,不像是吐谷浑人的衣着,李道宗立刻就知道了这是吐蕃骑兵来了,心情激动之下,李道宗立刻命令突厥骑兵一千人充分而去,将这一千吐蕃骑兵给彻底收拾掉。

    突厥人的千人将领命而去,脸上还喜滋滋的,觉得这是一个拿功劳的好机会,李道宗也耐心等待,结果没过多时候,只有几十个突厥骑兵浑身带伤的跑了回来,那个千人将已经不见踪影,李道宗这才知道他们吃了败仗,一千多人差不多全军覆没,只剩下他们五十人,而吐蕃那方面大概还有三四百人,他们是死命逃命回来的,他们的骑射技术比吐蕃人要高明。

    李道宗谨慎起来了,大唐骑兵的战斗力比突厥人要好一些,但是也高不了太多,吐蕃人依靠自己的实力和突厥人大战打赢了,也就是说使用六百人换了突厥人一千人,换作唐军铁骑和突厥铁骑正面交战,估计也就是这样的数字,看来吐蕃人的战斗力不弱,相反,应该还很强!

    现在看来西域联军的惨败未尝没有吐蕃人战斗力太强的原因在里面,若是这样来算的话,李道宗觉得自己有必要更加谨慎一些,于是下令全军迅速前进,让大唐铁骑去试一试吐蕃人的战斗力,看看是否是在伯仲之间,双方的第二战发生在一个时辰之后,大唐三千铁骑对抗吐蕃三千铁骑,李道宗亲自批甲出战,以军事大学五十学子为亲兵组成卫队上了战场。

    一场大战下来,吐蕃三千铁骑全军覆没,大唐方面战陨一千零六十八人,几乎人人带伤,吐蕃三千铁骑全军覆没也有突厥铁骑以骑射击杀吐蕃骑兵的原因在里面,吐蕃人里面还有医院将领特别悍勇,连斩八名大唐铁骑都不停下来,直接朝着李道宗的中军而来,五个军事大学学子合力战他都打不过他,一个被杀,四个受伤,李道宗大怒不已,亲自上阵与之搏杀,终于将其击杀。

    大唐铁骑到底还是战胜了吐蕃骑兵,但是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从大唐一直打到吐谷浑国都都没有损失那么多士兵,可是这一仗就损失了那么多,可想而知这支吐蕃军队是多么悍勇,李道宗没占到多少好处。却损失了这样多的士兵,几乎是一个大唐士兵只能换三个吐蕃兵,打完仗之后骑兵们都在交流吐蕃骑兵的悍勇。

    大唐铁骑遇上了真正的对手!

    李世绩看完了战报,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说实在的,这三万吐蕃兵马并不够他看的,只要他想,这三万吐蕃兵就是全都来了,也不够他一顿吃的,但是吐蕃兵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却让他比较在意。这样强大的战斗力。唐军没办法用很小的代价把他们全部干掉,若要使用计谋的话,却又失之光明磊落。

    李世绩觉得剩下的两万多吐蕃兵并不是很好对付的,这令他更为担忧苏定方。毕竟西域联军哪里还有一万多吐蕃兵。而且西域联军基本上是废的。只能依靠苏定方自己的五千铁骑,可是这样真的够吗?面对一万多吐蕃兵和一万多吐谷浑兵,苏定方只有自己的五千铁骑。真的够吗?

    李世绩飞鸽传书给苏定方,希望他可以重视一些,采用更加保险的战术,否则这五千铁骑不仅起不到作用,形势却会更加糟糕。

    整理完这些事情,李世绩亲自挥军准备连夜赶到李道宗扎营的地方,这种时候两军联合在一起才比较好,集合主要战力,就算面对吐蕃和吐谷浑最后的攻击也不怵,只是要付出太多代价的话,未免有些得不偿失,而且李世绩还得知了军事大学学子战死两人,都是最优秀的学子,又战死了两人,叫他好一阵郁闷。

    李世绩不知道,他郁闷,吐谷浑和吐蕃人更加郁闷,伏允可汗还指望着吐蕃人给他收复国都,结果第一轮接触打了胜仗还让他挺高兴,全歼唐军一千人,他连忙催促吐蕃主帅再一次出兵,吐蕃主帅也颇为自得,吐蕃出兵以来连战连胜,那号称天可汗的李世民的军队也没那么厉害,损失了六百人就把一千人给干掉了,看来吐蕃可以试着攻略中原了,那高原上,实在是苦寒到了极点。

    不过接下来的第二场战斗却让伏允可汗和吐蕃主帅都感到郁闷了,三千吐蕃骑兵全军覆没,一个都没回来,大败特败,就连之前连连立下很大战功,连迟允都打不过的一个吐蕃战将都被人家把头给砍了下来然后送回来了,看得伏允可汗一阵心惊肉跳,向身旁脸色不善的吐蕃主帅问道:“禄东赞将军,这?”

    吐蕃主帅,禄东赞!

    如果苏宁在这里,听到了这句话,应该会感到惊讶,不过相对于大多数人对禄东赞文臣的印象来看,禄东赞也的确不负这个称号,只是禄东赞的军事才能也非常优秀,吐蕃一同高原绝大部分的战争都少不了禄东赞的直接指挥和间接谋划,当禄东赞替松赞干布向李二陛下求亲的时候,李二陛下还以右卫大将军的官职赐给他,想将他留下为大唐出力。

    能被李二陛下如此看重的人才,在外族当中实在是少见,也可以想见这位禄东赞先生的才华是多么的吸引人,只是世事难料,这个时空,禄东赞作为吐蕃国内首屈一指的统帅之才,亲自率领三万吐蕃精锐进入吐谷浑,与大唐作战!

    看着面前的人头,禄东赞的脸色也不好,这位将军是吐蕃国内相当有名的勇将,有万夫不敌的勇力,很被吐蕃统治者松赞干布看重,此次出战也是他和这位将军联手,将西域联军六万人打的全军覆没,立下了巨大的战功,之前第一战也将唐军打败,结果这第二战却是出乎预料,三千骑兵被打的全军覆没了。

    三千人对于人口稀少的吐蕃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带出来的这支军队也是吐蕃国内首屈一指的精锐军队,因为吐谷浑许给吐蕃三分之一的国土和口众这样大的报酬才让松赞干布痛下决心让三万精锐出战,而禄东赞的意思却是先让吐谷浑和唐军火拼,打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先打败唐军再掉过头把吐谷浑给灭了,直接把吐谷浑的国土给抢走!

    这就是禄东赞自己的意思,松赞干布也很赞同,所以之前的作战吐蕃没有出力,让唐军和吐谷浑战斗,吐谷浑的主力军队被唐军消灭之后,禄东赞觉得自己的机会快要到了,吐谷浑只剩下残兵三万,而自己还有三万雄赳赳气昂昂的精锐军队,国内的军队也准备好,随时可以北上吞并吐谷浑,结果就在这样的关头,吐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三千人覆灭的战败。

    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更别提军队是松赞干布一手带出来的精锐军队,统一高原所依仗的重要战力,结果现在居然被唐军打的全军覆没,一员猛将因此丧生,这让禄东赞觉得事情有些不妙,计划估计要更改了。

五百九十六 禄东赞的谋划(上)

    要说禄东赞对于唐军没有担忧那是不可能的,人的名树的影,就算是在高原上也能听到来自于西域的商人们传言的关于一个超级大帝国的故事,这个大帝国名叫大唐帝国,听说他可以强大到让东突厥覆灭,西突厥臣服,曾经压在中原汉人头上的两大帝国都被大唐给收拾掉了,现在的大唐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强盛的不像话。

    就好比这一次作战,大唐本军只有四万人,却能让西域出兵六万,让西突厥出兵三万协助作战,人数轻松上十万,逼得吐谷浑在全国范围内穷兵黩武,闹得家家户户家破人亡,若是没有吐蕃军队助阵,禄东赞有理由相信吐谷浑现在已经亡国了,身边的这位愚蠢的伏允可汗也应该被大唐抓走了。

    禄东赞原本的想法就是依靠精兵把被大唐重创的吐谷浑给灭掉,然后全国大军北上,将四万唐军给灭掉,强占吐谷浑国土,调集军队占据这块土地,和唐军分庭抗礼,掌握了这个交通要道之后,就算唐军要和他们动手的话也要重新调集军队,到时候吐蕃可以从南方出兵袭扰大唐,让大唐两面作战。

    不得不说的是,从上往下打和从下往上打,那个难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禄东赞颇有些有恃无恐,觉得对付大唐也不是很难,虽然灭不掉他们,可是他们也休想打败吐蕃帝国,要不是吐蕃帝国太过贫穷,是完全可以支撑一场大战的。

    一想到这里。禄东赞就恨的牙痒痒,国内那些不可理喻的愚蠢祭司,宁可将美味珍贵的肉食和美酒烧掉献祭给那看不见摸不到的神明,也不愿意让嗷嗷待哺几近饿死的吐蕃人民食用,每一次自己提出要拿这些食物赈济灾民的时候,那些掌握了大权的祭司总能用各种理由应付自己,从而利用他们的人对抗自己,使得自己寸步难行。

    即使是赞普,也没有办法和他们正面对抗,人民虽然被饿着肚子。却一直虔诚的信奉着那些神明。出身大家族的禄东赞从小就明白,信奉神明只是一个托辞,在他家族的领地里面,所有人都明白吃饱肚子才是真正的道理。当你快要饿死的时候。神明是不会来救你的。

    可是国内的压力太大。让他几乎寸步难行,他只有向外争取空间,国内已经行不通了。就把吐谷浑的土地给抢过来,而且还要松赞干布正大光明的把它作为自己的封地,这样才能让那些饿着肚子的民众吃上饭,他们饿不死,才有办法扩充军队,才能和大唐分庭抗礼,那个传言中强大的让人感到绝望的大唐帝国的人民,应该都可以吃饱肚子的。

    这一次和大唐帝国的交锋,让禄东赞知道了吐蕃和唐帝国之间的差距,之前之所以获胜,是因为那支千人队根本不是唐军,而是突厥兵,吐蕃精锐骑兵打败了突厥骑兵,这一点并不让他感到奇怪,之后三千骑兵败给了强大的大唐骑兵,让他觉得也很正常,只是这样一来,想要执行自己的计划,似乎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禄东赞知道自己的对手很不简单,第一次是试探,第二次才是正面交锋,这个对手起码还是很谨慎的,大唐军队之所以强大,之所以可以打败东西突厥,想来也和他的将军很有才华脱不开关系,所以,禄东赞觉得,自己的计划,需要有些变动,不能和唐军面对面的硬碰硬,否则就这三万军队,估计撑不到大军抵达。

    不过,就算是大军抵达了,足足十万军队,真的会和大唐发起正面对抗吗?如果那样的话,即使打败了这四万唐军,那么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会少,而且一定会引来唐军的血腥报复,大唐帝国的疆域非常广阔,据说人口也很多,那么军队的数量也不会少,攻击突厥的时候就是十万军队,要是那个时候大唐也派来十万军队的话,吐蕃会有底气和大唐对抗吗?

    大唐人口多,打得起这场仗,可是吐蕃不一样,唐军的战斗力强于吐蕃军队,连最精锐的军团都无法和唐军正面抗衡而失败,换成那些普通军队,也就可想而知了,大唐的十万军队打过来,绝对是一场灾难,若是那个时候再叫上西域诸**队和西突厥军队联合攻击,吐蕃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这十万军队绝对是吐蕃的命根子,万一被打败了,加上国内那些人的掣肘,估计自己再无翻身之日,松赞干布赞普估计也要被架空,吐蕃就真的没有希望了,这个后果是自己无法承受的,家族被消灭,吐蕃失去崛起的希望,这是禄东赞无法承受的,这里不是高原,大唐军队和吐蕃军队在同一地形上,吐蕃军队没有任何的优势。

    所以,若想避免这些连锁反应的发生,就只有一个办法了,禄东赞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只有这个办法,才能帮助吐蕃走出困境,不仅仅不用承担责任,若是在等些年头,等到大唐露出了颓势的时候,一举消灭大唐也不是不可能,听说大唐的互市贸易给西突厥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西域诸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若是吐蕃也可以这样的话,还用担忧国内的阻力吗?

    一念至此,禄东赞下定了决心,看向了身边的伏允可汗还有他的大臣和武将,露出了一丝冷笑……

    李世绩正在军营里面和李道宗仔细讨论着关于他们所遇到的吐蕃军队的情况,李道宗作为直接与之交战的将领,最有发言权,一群将军围在一起,听李道宗讲述吐蕃军队的实力:“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相当强悍,打起仗来不要命,好些将士都是被吐蕃兵的临死一击给取了性命,他们的战斗本能相当强大。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头猛兽。

    被我斩杀的那一员吐蕃将领的武力非常强大,给我的感觉就算是苏烈将军也不过如此,我之所以可以斩掉他也多亏了突厥不骑兵的骑射正中他的后心,让他缓了一下动作,我才可以一剑斩了他的头颅,之前五个军事大学学子围攻他都战不下他,反而被他杀了一个,伤了四个,我不知道诸位是如何看待的,反正我是无法在五个军事大学学子的围攻下全身而退。

    所以我以为。吐蕃生长于高山之上。气候苦寒,穷山恶水之下,那里的民风彪悍也就不足为奇,盛产精兵也不足为奇。要说我大唐的军队的话。估计也就陇西秦兵和塞北燕兵可以与之相抗衡。随我等出征的军队正是从关中调集的陇西兵,所以战斗力强盛,饶是如此。也几乎付出了一半的代价才战胜这三千吐蕃兵,所以其战斗力可想而知,我等对面还有一万四千多的吐蕃兵,想要消灭他们,我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在少数。”

    众将面色凝重,李世绩眉头紧锁,正在这时,帐篷外传来了李世绩亲兵的声音:“大帅,营门外有人送来信件,说是要大帅亲自观看,看其装束,应当是吐蕃人!”

    李世绩一愣,随即说道:“将他带进来!”

    李道宗皱眉道:“大帅,此时此刻吐蕃人前来,莫不是有什么阴谋?大帅切不可放松警惕。”

    李世绩点头道:“本帅到要看看这吐蕃人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众将且安心,看看这吐蕃人有什么目的!”

    众将齐声道:“诺!”

    不一会儿,两个虎视眈眈的卫兵带着一个尖嘴猴腮的吐蕃男人走了进来,长成这副模样,让李世绩看了就觉得厌恶,于是说道:“你就是前来送信之人?”

    这尖嘴猴腮的吐蕃男人笑着行了一个标准的汉家礼仪道:“正是!敢问将军就是大唐军队的统帅是吗?”

    李世绩好奇道:“本帅就是大唐统帅李世绩,倒是你,你还会说汉话?还会汉家礼仪?你不是吐蕃人吗?”

    吐蕃男人笑道:“大帅说笑了,在下自然是吐蕃人,只是从小仰慕汉家文化,时常学习之,您看我这身体自然也当不成兵,在吐蕃那样的苦寒之地,当不了兵几乎就是废人,要是不能有些长处的话,会直接被当成祭祀品给祭祀掉,所以,在下才努力学习汉话和汉家礼仪,这才能活到现在啊!”

    且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皱眉道:“那是什么规矩?人生下来就可以活着,当不了兵还可以种地,种不了地还能做工,再不济做不了工还能去做环卫,每个人都是宝贝,怎么会直接当作祭祀品给祭祀了呢?吐蕃到如今还有活人祭祀之事?当真不识礼数!也难怪会和大唐作对!什么也别说,你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吐蕃男人露出无奈地苦笑道:“将军自幼生活在大唐,自然不知道吐蕃之苦寒,还有那些祭司是如何的权倾吐蕃,就是赞普都不能与之对抗,何况我们这些人?能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哪里还奢求其他的呢?大唐丰饶,人人有饭吃,都能活下来,在下是羡慕不已,但是吐蕃却是万万做不到,在下此来,正是奉主将禄东赞之命,前来将此事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李世绩皱眉道:“禄东赞?嗯,你有什么要说的?”

    吐蕃男人说道:“此次我吐蕃之所以出兵援助吐谷浑,并非是赞普之意,乃是吐谷浑人直接拿三分之一的国土和口众作为酬劳,买通了那些祭司,祭司就说这是神明的旨意,要我等顺从神明的指引,出兵协助吐谷浑,禄东赞将军并不相信那些祭司,自然赞普也不相信那些祭司,但是实在是无奈,无力与之对抗,万般无奈之下,只有出兵。”

    李世绩深思了一下,若是此话的确是真的话,吐蕃国内还真和当初的大唐有些类似,山东士族的实力强大,大唐朝廷也不得不妥协,不过如今好多了,山东士族全灭,大唐已经彻底摆脱了掣肘,如今吐蕃人也来说这些事情,到底是什么用意呢?想来告罪?

    李世绩一下子猜出了吐蕃来使的真实意图。

    于是说道:“所以,你家禄东赞将军就要你前来告知本帅,你等所作所为皆是无可奈何,都不是你们的错?那封信呢?拿来给本帅看看!”

    吐蕃男人连忙从怀里掏出了一卷羊皮,帐中诸将一看,不由得发笑:“都何年何月了,居然还用羊皮?没有纸吗?”

    李道宗不屑的笑道:“吐蕃苦寒之地,连饭都吃不饱,何谈读书习字?天下之大,估计也就大唐可以办到。”言辞之中,一股高人一等的傲气,帐中诸将都随之而笑,为自己是一个大唐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吐蕃男人看在眼里,苦在心里,看来,禄东赞将军的所作所为,还真是对的,大唐,不能与之对抗……

五百九十七 禄东赞的谋划(下)

    李世绩打出生以来就很少看过羊皮卷,所以在卫兵验明无毒之后,倒也接过来仔细地瞧了敲,翻来覆去看了看,笑道:“粗糙不已,连之前的竹纸都比不上,更不用说如今的白纸了,我且问你,这造价怕是不菲吧?”

    吐蕃男人苦笑道:“大帅就不要问了,这些事情,我们自叹不如。”

    李世绩笑了一下,仔细地看了起来,是汉字,写的还挺漂亮,禄东赞的亲笔信吗?这人对大唐的文化也了解颇深啊,李世绩打起精神阅读下去,一口气看完了全篇的文字,放下了羊皮纸,对着满堂诸将笑道:“吐蕃将军对本帅说,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无奈之举,他本人反对此次出兵,之前与我军交战的那员将领是祭司一派的人物,他不听指挥,贸然出兵,冒犯之处,还请本帅谅解,呵呵……”

    李世绩倒没说什么,李道宗站了起来,冷眼看着吐蕃男人喝道:“你等当我大唐将士是什么?猪狗吗?就算是杀了旁人的猪狗也要道歉赔礼,更何况是我大唐将士,一战之下,我大唐战死将士千人,这一千人的性命,且还助纣为虐,这一封信就解决了?哼!你等要是不给一个交代,本将军立刻挥兵杀你们一个片甲不留!”

    吐蕃男人惊慌地看向李世绩:“大帅,这……”

    李世绩笑道:“道宗且宽心,若仅仅如此,本帅都要亲提大军去为战死将士复仇。不过,这吐蕃将军倒也明白事理,他说,为了弥补大唐的损失,他愿意戴罪立功,趁夜偷袭吐谷浑军,将吐谷浑军队打败,将吐谷浑伏允可汗以下所有高层人物全部抓来,献给大唐。

    另外也会派人通知西域一万军队停止进攻,转而消灭那里的一万吐谷浑军队。然后立刻退兵。到这里接受大唐的处置,消灭吐谷浑之后,吐蕃军队什么也不要,土地和人口还有一并财物全部献给大唐。若是大唐还不满意。吐蕃也可以付出钱财弥补大唐的损失。请大唐不计前嫌,允许吐蕃军队撤回国内,并且会向大唐朝贡。”

    诸将纷纷愣住了。暗自感叹吐蕃人出手当真大方,李世绩接着却问道:“这位禄东赞将军当真有这样大的权限可以答应大唐这些条件?”

    吐蕃男人说道:“此次出征之前,赞普就告诉将军,若是事情不可为,可以向大唐投降,一切条件,只要不是太苛刻,就都可以答应,吐蕃人口稀缺,每一个士兵都是财富,能少一些损失,就少一些损失,为此,吐蕃愿意付出代价,这些条件如果大帅不满意的话,还是可以继续商量的,现在要商量的就是,大帅能否答应我方的请求?”

    李世绩沉默了一会儿没说话,其他将军们交头接耳的倒是觉得这些条件很不错,毕竟吐蕃人的战斗力不弱,老祖宗不也说穷寇莫追吗?人家已经开出了这样的条件,我们可以免去一场苦战,就可以取得这样的成果,那是再好不过了。

    李道宗对李世绩说道:“大帅,苏将军那里?”

    李世绩愣了一下,随后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既然如此,本帅答应你们的条件,你即刻回去,告诉你们的将军,今天晚上就把这些事情解决了,明日一早本帅要看到伏允可汗,天柱王和大将迟允在本帅面前投降,还有,在此之后,吐蕃军队交出武器,居于此地,等一切处理完毕之后,大唐自然会有使节与你们谈判,在此期间,你们的安全可以被保证,这样,如何?”

    吐蕃男人面露喜色道:“这样再好不过了!多谢大帅!在下这就回去和将军通报,明日一早,一定将此三人献给将军,联通吐谷浑的所有俘虏和财物,请大帅静候佳音!”

    李世绩面露微笑点了点头,目送吐蕃男人离去,帐中诸将开始略带兴奋的交头接耳,似乎遇到了什么大喜事,李道宗的眉头却紧紧地皱了起来,正要对李世绩说些什么,却看见李世绩也是一脸的严肃,李世绩看了李道宗一眼,又看了看其余诸将,叹口气说道:“这禄东赞不简单,凡能成大事者,皆不拘小节,其一出手便是一个吐谷浑,想来所求不小。”

    李道宗说道:“吐蕃做出这样大的让步,若是什么也不需要,仅仅是为了和大唐结个善缘,恐怕说出去谁也不信,就是不知,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

    两人这一说,帐中诸将这才回过神来,既然付出了这么多,恐怕需要的东西一定不简单,西突厥和西域诸国都已经朝贡大唐,所以才会派兵援助,难道吐蕃也要学习西突厥,那么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对,通商!

    他们意识到了他们国内的困局需要借助大唐的商业力量来改变,让大唐的商业力量和吐蕃国内的宗教势力相抗衡,他们从中渔翁得利!李道宗稍微了说了一些,诸将可就明白了,大唐高层人物都明白所谓通商其实是纵横司的一个手段,一个毒计,通过商人的渗透从敌国获取大量的财富,榨干他们,然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消灭之,消灭之前,还能牢牢地掌控住他们,让他们无法与大唐对抗。

    这一招,说实话,每一个大唐高层都拍案叫绝,但是,李世绩却敏感的察觉到,吐蕃的情况稍微有些不同,吐蕃引入大唐的商业力量,肯定有他们的目的,而且,这个禄东赞,一出手就是这样大的礼物,还有吐蕃的赞普,叫松赞干布来着,他能允许禄东赞对大唐交付这样重大的代价,其所图肯定不简单。

    吐蕃人已经意识到他们无法战胜大唐,就算是李世绩手上这四万军队被打败了。大唐很有可能为了报复出动大军来复仇,那个时候,吐蕃就是损兵折将,得不偿失,费了好大的劲儿多来的吐谷浑转瞬之间就要被大唐夺回去,搞不好本土都要丢失,所以干脆卖大唐一个好处,帮大唐料理了吐谷浑,换取大唐的好感,对他们今后的谋划有好处。

    利用大唐的商业力量。在改善吐蕃人的生活的同时。又可以对抗宗教力量,而且吐蕃苦寒之地,估计没什么正常的东西,食物稀缺。否则也不会有很多吃不饱肚子的人。虽然大唐的商人们一定不会吃亏。高原苦寒之地一定有大唐稀缺之物,可是那个禄东赞和松赞干布,给李世绩的第一印象很不好。这对君臣,给他的感觉,相当可怕。

    吐蕃是一个让大唐下半辈子不得安生的国家,是一个大唐建立单极世界巨大的绊脚石,大唐收拾掉了东西突厥,收拾掉了高句丽,收拾掉了日本人,收拾掉了西域人,就是收拾不掉吐蕃人,吐蕃人和大唐来来回回打了几百年,最终还是在九世纪末期签订了双方的和平条约,这才稳定下来,大唐灭亡之后,吐蕃也步入了衰退期,不久之后,吐蕃分裂,一蹶不振,也算是为大唐殉葬了……

    如今的大唐处于强劲上升期,但是吐蕃也并不弱小,不夸张地说,李世绩觉得十万军队不一定可以彻底消灭吐蕃,彻底消灭吐蕃,需要的准备太多了,大唐对吐蕃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和吐蕃展开通商互市是十分必要的,大唐派去的商人都是纵横司的探员,他们在吐蕃内部到处乱窜,很容易就能为大唐打探清楚吐蕃的真实情况。

    但是,松赞干布和禄东赞……李世绩总是觉得心中不安,于是立刻写了一份奏表给李二陛下,讲述了这里发生的事情,李二陛下已经知道吐蕃出兵援助吐谷浑了,但是目前的情况,李二陛下并不清楚,李世绩觉得有必要和李二陛下讲一下这里的情况,请求李二陛下的指导,吐蕃人给他的感觉,很不妙。

    奏表送走之后,李世绩就在军营中等待天亮,这样的晚上估计每一个知情者都无法入睡,为了防范吐蕃人是声东击西,三位将军轮番守夜,军队分成三波轮番睡觉,保证无论什么时候有战斗,都可以迅速整合出战斗力,不至于被敌人击破,防人之心不可无。

    时间慢慢流逝,李世绩让军中伙夫给他弄了一点食物吃吃,提提神,养养精神,准备应付明日的局面,吐蕃人那里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吐蕃军营和吐谷浑军营是分开的,但是离得不远,两军的主要领导人倒是待在一起,伏允可汗担心唐军一来会攻击吐谷浑大营,所以觉得还是吐蕃大营比较安全,就带着天柱王一起住在了吐蕃大营,迟允一个人作为主将留守大营,想来也是颇为郁闷。

    伏允可汗还是比较放松的,虽然吐蕃人败了一阵,但是禄东赞亲口承诺吐蕃援军已经要到来了,唐军的强大出乎他们的想象,所以一定会在必要的时候出兵援助,不会耽误吐谷浑,也不会背弃盟约,伏允可汗得到保证之后就安心的和天柱王在帐篷里面喝酒吃肉,养足精神,毕竟是大战之前,又没有战胜的把握,虽然营中有女人,却没有一个人有心思玩弄那些可怜的女子。

    那倒也是,都这个份儿上了,谁还有心思玩弄女子?只是吐谷浑人都不知道,他们的末日,已经到来了……

    夜色渐渐深了,大多数人都进入了梦乡,为明日的战斗积蓄体力,吐谷浑人大部分都入睡了,吐蕃大营里面也是一片寂静,只有少数巡逻队来来往往,看上去也是都睡了,只是属于禄东赞的那顶帐篷里面的灯火依然亮着,里面有两个人,一个站着,一个坐着,没一会儿,那个坐着的也站了起来,走来走去一会儿,掀开幕帘走出了帐篷,赫然是全副武装的禄东赞和之前给李世绩送信的吐蕃男子。

    “吾希啊,你说,那些唐商,当真可以为我等打开一条道路吗?吐蕃实在是太穷了,经不起那些人的折腾了,但是唐商真的可以办到这一切吗?”禄东赞开口问道。

    吾希看了看茫茫夜色,尖嘴猴腮的脸上露出了与他这幅长相极其不和谐的深沉与冷静,叹了口气,吾希缓缓说道:“主人,既然吐蕃已经无法继续被这些人折腾下去,那么不作为是灭亡,有所作为,则是还有希望,所以,汉人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做最后一搏。”

    禄东赞点点头,笑道:“是啊,若要就此坐以待毙,我还真不甘心,那么,就做最后一搏吧!吾希,准备完成了吗?”

    吾希点头:“万事俱备。”

    禄东赞笑着点头:“我便是那东风,动手!”

五百九十八 吐谷浑的末日

    伏允可汗呆呆的看着眼前发生的景象,有些愣神儿,他无论如何没有办法把眼前手持刀尖面色阴冷的人和之前那个谈吐高雅风度翩翩的吐蕃贵族禄东赞联系到一起,当时的禄东赞带着一脸和煦的笑容,谈吐优雅,风度翩翩,几乎让他以为遇到了汉人贵族。

    可是,眼前这个手持利剑,一脸阴鸷,恍若一头凶兽一般的人,哪里像是之前的禄东赞?明明几个时辰以前还在一起愉快的谈笑,在一起愉快的喝酒吃肉,怎么,这才过了多少时候?沧海桑田?

    “伏允可汗,天柱王殿下,还有迟允将军,你们是大唐统帅李将军点名要见到的三个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你们一下,把你们绑起来,免得逃走才是!”禄东赞一挥手,吐蕃士兵凶狠地扑上去,将已经被制住的三人五花大绑,全然不顾他们的挣扎与怒吼,迟允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大吼道:“禄东赞,你这背信弃义的小人!你居然勾结唐军!背信弃义!小人!”

    天柱王也随之怒吼:“你这小人!亏我等如此信任你!你居然如此对待我等!小人!小人!小人!!!”

    伏允可汗还是一脸的愣神,完全没有说话,禄东赞见状,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说我是小人?背信弃义?呵呵呵,何必呢?你们是为了你们的国家,我也是为了我的国家,我又不是你们这一边的人,只是你们花钱请我来而已。如今有人花更高的价钱请我来收拾你们,这人又比你们强上太多,我为何不与他们合作,反而要为你们殉葬?

    为你们失去了三千多勇士已经让我相当心痛,如今要是继续与你们合作,我这三万勇士恐怕一个也回不去,既然如此,我当然要为将士们的生命负责,为你们而死?笑话,区区三分之一的土地就抵得上我三万军队的性命?”

    伏允可汗终于回过神来。却是出奇的冷静。说道:“禄东赞将军,你告诉本可汗,唐军给了你多少好处,给了你多少钱!本可汗加倍给你!三分之一的国土不够?那就一般的国土。带上所有的财物和口众。都归吐蕃。只要你继续帮助本可汗打退唐军,本可汗什么都可以答应你!”

    禄东赞笑着摇摇头说道:“伏允可汗,您还不明白吗?这不是出价多少的问题。而是大唐实在太强大,国土实在太广阔,我完全看不到你们可以打败大唐的可能性,大唐军队的战斗力你也看到了,我吐蕃战士难以与之抗衡,难道要我吐蕃举国为你们殉葬?

    这真的是一个笑话,我抓住你们,把你们献给大唐,大唐就会给我们数之不尽的好处,你们全部的国土和口众还比不上大唐的一支商队,你可以给我的,大唐可以千百倍的补偿给我吐蕃,所以,你自己算算,我是与你们合作划算,还是与大唐合作划算?”

    伏允可汗闭上了眼睛,然后猛然睁开,大声吼道:“禄东赞!你这小人!你背信弃义!你不得好死!我要诅咒你,我诅咒你不得好死!你整个家族,所有的族人,都会为此付出代价,都会为此付出代价!吐谷浑所有丧生的人都会诅咒你,每死一个人,诅咒就会加深!直到你全家死光!断子绝孙!!!”

    禄东赞的手上青筋暴起,脸色阴沉的让人感到害怕,这样恶毒的话都说的出口,天柱王和迟允都有些担心禄东赞会不会杀了伏允可汗,不过到最后,禄东赞还是没有动手,而是露出了阴冷的笑容,说道:“那么就要请你活到那一天,活到我全家死光的那一天,可千万不要在那之前死去,当然了,我不敢保证大唐能让你一直活下去。”

    说完,禄东赞一挥手,吐蕃士兵将他们全部带了出去,准备装车送往大唐军营,三人还在不住的破口大骂,有些话连吾希听了都忍不住想要封住他们的嘴巴:“主人,还是封住他们的嘴巴吧,这些人的话实在是太难听了。”

    禄东赞摇摇头,摆手道:“我相信那些祭司诅咒我的话更加恶毒,但是被他们诅咒了那么多年,我不也好好的吗?儿子也很健康,家人也很平安,诅咒啊,只是一些失败者在失败之后最后的抵抗而已,你见过有谁被诅咒死吗?诅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我宁愿被诅咒,也不愿意和那些我无法应对的人作对。”

    吾希说道:“主人是在担心唐国?”

    禄东赞说道:“唐国实在是太强大了,知道的越多我越担心,如果我们不能学习到他们所有的东西,并且为我们所用,那么我们将不会是他们的对手,目前和唐国结盟是有好处的,要是能娶到唐皇的女儿就更好了,一定会有很多的陪嫁,那些东西都会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沉下心来学习,总有一天,我们可以超越唐国,甚至消灭唐国。

    为了那一天的到来,我被诅咒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吐谷浑人实在是太愚蠢了,我们之前也很愚蠢,居然想到和唐国作对,但是既然发现了错误,就要改正,好不容易知道了错误,要是不改正的话,那就是白犯了这个错误,我们也去吧,争取和唐国把事情定下来,商量一下通商的日期,然后,通知一下赞普,退兵吧,那十万军队可是吐蕃的命根子啊!”

    吾希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禄东赞叹了口气,翻身上马,前往唐军大营。

    大唐贞观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大唐对吐谷浑开战一个月以后,吐谷浑兵团彻底崩溃,抵抗结束,吐谷浑国灭亡,吐谷浑自伏允可汗一下王公贵族千余人悉数被擒,最后三万军队被俘虏。送往兰州准备转送到各地的生产建设兵团,从事他们应该从事的劳动,吐谷浑的贵族们悉数被送往大唐国都长安城。

    能够被优待的只有伏允可汗一个人,其余人包括他的儿子在内,都会被要求进行劳动改造,男子做苦力,女子缝制军衣等军用物资,天柱王全族被灭,迟允宁死不降,李二陛下下旨斩之。

    吐谷浑口众三十万。除了战死的被牵连的人以外。有二十余万活了下来,只有三万人获得赦免,可以继续生活在他们的土地上,其余十七万被统统发配入大唐的生产建设兵团做苦力。加快国内劳动改造的进程。

    而之所以留下三万人的原因就是大唐决定在吐谷浑的故土上建立行政机构——谷州与浑州。将其彻底纳入大唐的国土范围。所以才需要留下三万人在这片土地上做苦力,建造房屋,构筑城池。然后大唐军队将会在这里进行屯驻,不久的将来,这里还会迎来第一批移民,大唐商队也获得了了更快抵达西域的道路,故汉丝绸之路被打通了,安西都护府的设立被提上了日程。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提出了设立安西都护府,主要是由于此次作战行动中西域联军遭遇惨痛失败,第一批六万人的西域联军被消灭了五万多人,第二批西域联军的组建则是因为苏定方还没有赶到而吐蕃吐谷浑联军联袂杀到,所以第二批西域联军十万人也组建起来,可惜的是三战三败,失去大片土地,军队也损失了四万多人,几乎被打残。

    就在最关键的时候,苏定方率军赶到了两军决战的战场,侧面偷袭吐蕃吐谷浑联军,大唐铁骑纵横在战场上,掀起一阵反攻的旋风,吐谷浑军队被一战全灭,吐蕃军队损兵大半,狼狈逃窜,苏定方紧追不舍,终于在一个山谷将吐蕃军队全歼,随后的四千人战死三千多,被俘获一千余人,苏定方仅凭五千铁骑千里驰援西域并且打败了吐蕃吐谷浑两万军队,挽救西域诸国,立下大功。

    也亏得苏定方的速度够快,李世绩也故意连续五天没有给苏定方下达最新指令,知道苏定方彻底消灭了吐蕃军队之后才下达了吐蕃已经和大唐签订了停战协议的消息,为时已晚,一万吐蕃军队覆灭,只剩下一千多战俘,禄东赞愣了一会儿,咽下了这颗苦果,大唐方面的理由很充足,他无法反驳,就算这是故意的,也没有证据。

    大唐答应把这一千多俘虏转交给吐蕃方面带走,这是最大的让步,同时李世绩下令苏定方率军撤退,但是苏定方却回信说西域诸国君主联名恳求自己暂时留下,理由是军队损失太多,暂时无力保护自己,恳求苏定方率军留驻一段时间,直到军队重新组建完毕,所有的花销全部都归各国政府负责,不需要大唐出一分钱。

    这个消息传回来,李世绩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五个大字——西域都护府。

    汉代在西域设立都护府的事情让李世绩突然意识到,这好似一个好机会,西域诸国被吐谷浑吐蕃联军伤了元气,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恢复,他们主动请求苏定方率军留驻就是希望苏定方可以保护他们,苏定方在西域诸国有了崇高的威望,被视为保护神,这正是重置都护府的好时机!

    李世绩立刻上表李二陛下,请求李二陛下允许苏定方屯驻一段时间,并且提出了仿照故汉西域都护府的方式,也设立一个西域都护府,表面上是安置军队,保护西域诸国,并且承诺不干涉诸国内政,只是负责调停等等,主要活动范围限于吐谷浑故土内,即大唐谷浑二州,同时对周边无主土地进行开发与管辖,适当扩充领土。

    实际上,西域都护府的权利会渐渐扩大,军队也会逐步增多,在商人的力量逐渐控制了西域各国的经济和民生之后,这种行为似乎就可以放在明面上,将大唐控制西域的时间表往前推十年,加快对西域的掌握,到时候西突厥也被掌握,西域也被掌握,剩下一个吐蕃已经完全成不了气候,被大唐几面合围之下,连他们的本土都离不开。

    到时候一旦情况生变,就可以从谷浑二州直接出兵南征吐蕃,将其灭国,直接掌握高原苦寒之地,在那里训练出来的军队,一定非常能打,可以为大的国土继续向西扩张奠定基础,由此看来,设立西域都护府的行为,对大唐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唯一的问题就是西域诸国如果不愿意该怎么办,但是李世绩相信,纵横司不是吃白饭的,既然杜如晦可以给大唐理由讨伐吐谷浑,就一定可以给大唐找到置办西域都护府的理由,专门对外的机构,这点能耐,还是有的。

五百九十九 咱们过过招(上)

    大唐一战而灭吐谷浑的消息不胫而走,长安城欢欣鼓舞,百姓们载歌载舞,为大唐再一次取得辉煌的胜利感到骄傲,贞观革新多次的政策改变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百姓们对于大唐的认同程度大大上升,这一点让李二陛下非常惊喜,直接下令今晚长安城彻夜狂欢,并且免除出征将士所在军府州县民众一年的赋税,没有推广劳动改革和教育普及的地区将列为第一顺位的普及地区,以此嘉奖这些地区的人民让自己的亲人上战场为国争光。

    将士们自然有军功可以领,亲人们也该得到嘉奖,大唐目前并不缺少财富,征伐吐谷浑得到的财富在赏赐了一些给有功将士之后,还有很多的富裕,尤其是牛羊马等重要物资,以至于大唐设立谷浑二州都不需要耗费太大的力气和财富,直接就在当地取材建设,省下了一大笔钱。

    因为此次大胜,李二陛下还特意宴请了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和侯爵以上的贵族,出征大将的亲属则由长孙皇后在宫中设宴款待,吐谷浑不能算小国,也不是弱国,一战灭之,算得上是大胜,所以皇家这样的奖励也不算过分,只是大将们暂时不能回师,因为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所以才有家眷代为承受恩泽。

    苏宁很有幸被列入了邀请名单中,不仅仅他本身是一等侯爵,他的兄长苏定方在此次大战中被列为首功获得者,宫中有传言说苏定方的年纪和战功已经达到了李二陛下赐封公爵的要求。很有可能此次大战回来大唐就要多一个公爵了,而且凭着皇帝对苏宁的宠幸,这爱屋及乌之下,真的很有可能。

    苏宁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苏定方已经四十多岁了,不年轻了,甚至可以算是一个中生代将领,比李世绩的年纪还要大两岁,所以他获封公爵并没有年龄上的问题,只是资历和战功的缺失。还有之前和李二陛下做过对。有前科,但是有苏宁这样的兄弟和秦琼这样的老丈人,苏定方的劣势已经完全消失了。

    可以说,就算苏定方被封为公爵。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比他小的李世绩都已经是二等公爵。此次立下大功之下很有可能就要升任参谋总部总长了,之前侯君集被免官之后,李二陛下并没有任命新的参谋总长。只是命令原来的参谋右次长高士廉暂代总长职权,主持参谋总部的日常工作,很明显,李二陛下就等着李世绩立下灭国大功,然后让他做参谋总长。

    所以苏定方获封公爵,乃至于在最近传出的李二陛下很有可能效仿前汉设立的西域都护府中担任职位,都没什么不可能的,苏定方的家书已经送到了,苏宁看了看,里面也说明了苏定方被西域诸国君主联名请求率军暂留,此战苏定方出现的正是时候,两战两捷,大破吐蕃吐谷浑两万联军,全歼之,所以一下子就成为西域诸国心中的救世主。

    在这个时候设立西域都护府,其实是很有可能成功的,西域诸国力量被大大减弱,以高昌王国、焉耆王国、龟兹王国、于阗王国、疏勒王国五大国为首的西域诸国的军事力量被严重打击,彻底暴露出了西域诸**队的衰落,虽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魏晋以后中国三四百年的分裂给了西域诸国很好的发展时机,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抓住这个时机。

    当然他们也有发展,从汉代的西域三十六国变为了少数几个大国,可即使如此,他们的军事力量并不强大,否则也不会被西突厥压制了那么些年,也不会连吐谷浑和吐蕃的联军也打不过,互相之间战斗不断,但是互相之间的战斗力都是菜鸟级别,当初班超一个人进入西域平定西域,现在苏定方有五千铁骑,为何不能办到?

    现在的历史已经没有多少是正常的了,被苏宁破坏得不成样子,西域都护府提早一点出现又有什么不可以?再者说了要是第一任督护是苏定方的话,那该有多好?反正苏宁肯定是支持的,要是西域诸国不答应的话,那么大唐就可以撺掇吐蕃和西突厥佯装进攻西域诸国,而大唐无力管辖,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至于吐蕃,这个事情苏宁也知道了,李世绩的文书讲得很详细,吐蕃大将禄东赞亲自给李世绩来信要和李世绩和谈,并且愿意向大唐朝贡,要求也很简单,那就是大唐答应和吐蕃通商,具体的商谈细节还没有确定,但是吐蕃已经表现出了诚意,把吐谷浑最后的三万军队献给了大唐,免去了大唐御吐谷浑的最后一战,使得大唐减少了数千人的死伤,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苏宁却不能不打起十二万分的警惕,可以说,吐蕃之所以能够在安史之乱大唐衰落之后打入长安城,乃至于一度占据大唐前期辛辛苦苦打下的西部领土,就是这个禄东赞给闹腾的,这个家伙真的不能小看,一招和亲就让吐蕃平白无故地得到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文化,和日本一样,都是吸取大唐的营养壮大自身的。

    大唐对外政策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养了两只白眼狼,一只让大唐的后半辈子不得安生,另一只则在一千年以后让中华帝国在耻辱中落幕,并且让新生的中华民国徘徊在亡国边缘,苏宁不知道如果李二陛下知道了自己养的两只白眼狼会狠狠的反咬一口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和想法,但是苏宁却知道,无论是文成公主入藏,还是遣唐使,这两个著名的历史名词在这个时空将不会出现。

    大唐已经废除了和亲,大唐公主只嫁功勋,不嫁外族。文成公主入藏不会出现了,吐蕃不会平白无故飞跃二三十年,以至于尾大不掉;保密法令一出台,各国留学生全部都被限制学习范围,只能学习儒家经典,学习诗书礼仪,核心的技术和工艺不对大唐子民以外的人开放,这已经是一个铁律,遣唐使将失去属于他们的舞台。

    苏宁对这些国家的敌视和防范让李二陛下有些意外,但是仔细地想了想。难道让他们学会了大唐的先进工艺再来对付大唐?脑子终于转过了弯。另一个时空中大唐给中国带来的隐患被消除了。

    李二陛下的宴会还是非常的无聊,一群老不要脸的脱光衣服光着膀子角力,李二陛下喝醉了酒,坐在一旁坐庄开赌。李渊阁下一边喝酒一边在美女身上上下其手。顺便往李二陛下的赌盘里面扔金块。显示自己大唐第一土豪的财力,却丝毫不避讳苏宁这个大唐的花骨朵,整个宴会就像是一场混乱的酒会。哪里还有大唐帝国最高统治集团的礼仪和风范?

    当然,苏宁相信,明天一早,这些如今老脸臭不要的家伙就会重新戴上面皮,重新做好自己的高级贵族和高级官员,该威武的威武,该威严的威严,该温和的温和,该狂暴的狂暴;今天晚上,就算是放纵一下吧,苏宁知道,这样的放纵,有一次就少一次,伴随着老家伙们一个个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样的宴会,也没几次了……

    宴会自然是快乐无边的,苏宁作为年纪最小的和没有官位只有爵位的家伙本来是坐在很靠后的,他也乐的自己吃自己的,自己喝自己的,时不时的和那些欲图结交自己的官员贵族碰碰酒杯,哈拉两句有的没的,挺快活的,却不想飞来横祸,苏宁被喝高了的程咬金一把揪到了最前面,看着那些已经喝的没有样子的大唐最高统治者们一个个像看着猎物一样的看着自己,苏宁意识到自己摊上大事儿了。

    苏宁的记忆里面,自己好像是被同样受到皇家邀请的秦梓月给带走的,被尉迟恭这个老家伙掰开嘴巴灌了一肚子的酒之后他就失去了自我意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知道被丢到了一旁,昏过去之前看到了秦梓月的脸,但是再一次恢复意识之后却发现自己在一个很熟悉的地方……

    这不是李承乾的床吗?

    苏宁有些奇怪,自己明明被灌醉了丢开了,好像还看到了秦梓月,要说醒来以后在自己的床上和李芮涵睡在一起倒也不奇怪,但是为什么却在李承乾的床上?这不科学!

    “醒了?”李承乾的声音传了过来,苏宁扭头一看,李承乾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拿着书本看自己,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苏宁摸摸脑袋,问道:“我怎么在你这里?我不是在陛下的宴会上被尉迟老……尉迟将军灌醉了吗?怎么会在你这里?”

    李承乾笑道:“我怎的知道?昨夜我身体有些不适,就吃了药早早睡下,没有去参加宴会,结果还没睡着就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披上衣服一出门就看到你被抬了过来,是赵琛把你送来的,说是父亲的意思,让你到我这儿睡一晚,好像今日还找你有事请,就没有让你回家。”

    苏宁郁闷的摸摸脑袋,说道:“难怪,真是飞来横祸,我自己一个人好好的,就被揪到最前面喝酒去了,还不让一碗一碗的喝,要一坛一坛的喝,那么大一坛,要命啊,就算是水也要把肚子撑爆了!”

    李承乾放下书本说道:“你先别说这个,我听说这一仗打赢了,大唐要和吐蕃还有西域诸国谈判设立西域都护府是吗?”

    苏宁皱着眉头想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西域诸国被吐蕃还有吐谷浑给收拾得惨兮兮的,损兵近十万,没办法了所以才让我大兄留下来,李将军就上表说正好趁着这个机会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我之前就被陛下喊回来了,都在长安待了好几天了,天天都在说这个事儿。”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那就难怪了,这些日子东宫的那些属臣都在讨论这个事情,要我说啊,就应该设立西域都护府,方便掌控西域不是?前汉能做到的,我大唐一样能做到,这才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李承乾很骚包的样子,让苏宁有些好笑,摇摇头,苏宁说道:“设立西域都护府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控制西域,仅仅是西域诸国还真不被大唐放在眼里,给我大兄一万铁骑就能纵横西域无敌手,加上三万步军,四万军队足以打垮西域诸国的抵抗,设立西域都护府最大的意义在于对付吐蕃!否则陛下早就下令设立西域都护府了。”

    李承乾一愣,问道:“吐蕃?一个那么大的西域都护府就为了对付吐蕃?”

六百 咱们过过招(下)

    李承乾很明显对于苏宁的说法不太理解,一个偌大的西域都护府自然是为了管理西域,然后向西开拓大唐的疆土,和吐蕃有何关系?据说吐蕃在此次战争中还立下了功劳,马上就要通商了,一大批商人都涌到纵横司门口请求参与通商,把纵横司给堵得水泄不通,杜如晦都上表让李二陛下帮忙了。

    苏宁叹了口气说道:“你知道这一次吐蕃是在什么情况下和大唐合作的吗?那之前大唐和吐蕃交战两次,第一次是派了一千突厥骑兵试探吐蕃骑兵的战斗力,吐蕃方面也是一千人,结果突厥骑兵只有五十个人逃了回来,其余的人全部战死,吐蕃骑兵损失六百人,可以看出来吐蕃骑兵的战斗力强于突厥骑兵。

    第二次是大唐三千铁骑在任城王的带领下和吐蕃三千骑兵交战的,任城王表示吐蕃军队及其悍勇,将领更是武艺精湛,最厉害的一个五个军事大学学子围攻他都拿不下,战死一个伤了四个,任城王亲兵死伤殆尽,遂亲自上前与之搏杀,废了好大的功夫才将他斩于马下。

    这一仗大唐骑兵战死一千三百多人,虽然全歼吐蕃三千骑兵,却也算不上大胜,军事大学学子损失了四个人,你也该知道军事大学的那些第一期学子是多能打,要说五个人围攻一个,估计军事大学里面的那些将军都不敢夸海口能全身而退,就不提其他的损失了。可是这些吐蕃人的悍勇,超乎我们的想象。

    但是悍勇不可怕,即使勇如吕奉先,不照样死于小人之手?最可怕的是智谋,吐蕃统帅叫做禄东赞,是吐蕃的一个贵族,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亲信,就是他在吐蕃骑兵全军覆没之后立刻提出和大唐讲和,为此甘愿付出吐谷浑可汗以下数百贵族和三万俘虏,加上吐谷浑全境和所有人口。并且还答应赔偿给大唐一些财务。表示吐蕃对战死的大唐将士的抚慰。

    要知道,吐蕃苦寒之地,能有多少兵马?举国之兵大抵也就二十余万的样子,此次一战。三万吐蕃兵损失了一大半。只剩下一万多人可以活着回去。可是吐蕃人却不要补偿,反而付出了很多,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你知道在哪儿吗?”

    李承乾正听得来劲儿,听苏宁这一问不由得立刻问道:“在哪儿?”

    苏宁借着说道:“纵横司的探员传来消息,在大唐和吐蕃定下停战协议的当天,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十万军队就已经抵达了吐谷浑南部边境几十里的地方!”

    李承乾一愣,随后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说,吐蕃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整个吐谷浑?”

    苏宁点头:“对的,这才是吐蕃一开始的目的,估计他们收到吐谷浑的求援文书之后就开始谋划了,一开始先出三万兵马,和吐谷浑一起合作,让吐谷浑在前方集中精锐和大唐主力交战,他们跑到后方和吐谷浑的普通军队对付战斗力较弱的西域联军,轻而易举的就战胜了他们。

    与此同时,大唐主力击溃了吐谷浑精锐,吐谷浑的精兵一旦崩溃,吐谷浑的国力也就完蛋了,他们只有三十万人口,按照古人的说法,十人取一为兵都是穷兵黩武,更何况他们一共集合了十二万军队,就算他们是马上国家也不至于如此夸张,所以精锐军队只有那么五六万,剩下的都是东拼西凑的。

    吐谷浑的精锐兵马一旦被大唐消灭了,吐谷浑就完蛋了,他们第二步的计划,就是和大唐正面交战,顺便消耗掉吐谷浑最后三万兵马,他们和大唐鹬蚌相争,打到最后,大唐也该精疲力竭了。

    接着就是吐蕃赞普带来的十万军队就可以趁虚而入,一举击破大唐军队,然后占据吐谷浑全境,至于西域的那一万军队,完全不是吐蕃军队的对手,这样一来,整个吐谷浑加上之前攻取的领土都归属吐蕃所有了,他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大块土地,遏制住大唐西去的道路,独霸西域,快速发展,到那个时候,情况可就要改变了。”

    李承乾倒吸一口冷气,惊叹道:“吐蕃那样的国家竟然也有这样智计深远之士?我觉得都能和房相公还有杜相公相比了,要正是如此,估计还真不好说啊,但是,吐蕃既然定下了全盘计划,为何又要改变计划,和大唐合作,还要自请为番属呢?”

    苏宁说道:“因为吐蕃和大唐的一战让他们看到了大唐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强,也知道大唐的军队和人口远在吐蕃之上,纵使消灭了这四万军队,你觉得按照咱们的脾气,会放过他们吗?别人不说,我第一个请缨上阵!让整个吐蕃都给将士们陪葬!!更别说其他的将军们和军事大学的那群小老虎了,开玩笑,和大唐做对?活腻了!找死!”

    看着苏宁恶狠狠的模样,李承乾觉得心中豪气万丈,的确,这几年来大唐每战必胜,要是打败了反而是头条新闻了,要真是那样,估计大唐会让那个吐蕃亡国灭种,现在的大唐,可绝对不是软脚虾,估计李二陛下御驾亲征都有可能。

    “吐蕃这样一做,就离亡国不远了,大唐一定会出动大军报复,到时候吐蕃不仅仅损兵折将,更连一点土地都得不到,搞不好还要被大唐攻取大量领土,得不偿失,曹公上表所言中,吐蕃国内也甚为复杂,一些祭司掌握大权,吐蕃赞普也无法与之争斗。

    那些祭司宁愿把食物烧掉祭司神也不愿意把食物给快要饿死的人吃,甚至还会让体质羸弱没有办法当兵种地的人当作祭品,献给什么神明。也多亏了他们,吐蕃人口才一直上不去。”苏宁接着说道。

    李承乾皱紧了眉头:“祭司?竟敢如此大胆?大唐境内要是有这等人,非要满门抄斩不可!哪有吃活人的神明?那是厉鬼,不是神!那种人也能在吐蕃掌握大权?那吐蕃会是什么景象?”

    苏宁说道:“高原闭塞,民智未开,吐蕃自然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对于大唐而言却是好事,吐蕃穷山恶水,人口少,却几乎全民皆兵。每一个活下来的人都很能打。战斗力强大,我大唐之兵只有陇西秦兵和塞北燕兵在身体上能与之抗衡,但是吐蕃因为那些祭司和那些所谓神明而一直缺乏人口,发展不了。

    对于他们而言是致命疾患。对于我大唐而言却是可以限制吐蕃实力的良招。此次吐蕃如此做态。又赔礼又道歉,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他们所求会不大吗?通商之事。用在西突厥和西域诸国以及薛延陀都是克制他们的妙招,但是用在吐蕃,却很有可能被禄东赞和松赞干布反过来利用,对付那些祭司,到那个时候,对于大唐绝对不是好事。”

    李承乾深思良久,问道:“可有解决的方法?”

    苏宁说道:“目前还没有想到,但是既然大唐已经接受了吐蕃的礼物,通商之事就不可避免,否则将失信于人,可是一旦通商,我很担心会有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所以拍过去通商的商人,都会是纵横司的密探,绝对会万分小心的做事情,吐蕃人的一举一动都会严密监视,比如松赞干布和禄东赞,特别是那个禄东赞,我总觉得,这家伙会是我大唐的大敌。”

    李承乾说道:“第一次看到你也会忌惮外族,平常看你对外族不是打就是杀,要么就是榨干钱财之后直接吞掉,我父亲常常说你是对付外族的大家,什么阴损招数都想得出来,连商人都被你用的比军队还有效果,怎么这一次如此忌惮外族了?那禄东赞当真如此可怕?”

    苏宁说道:“狮子搏兔亦须尽全力,无论是东西突厥,还是薛延陀,乃至西域,都没有给我那种感觉,但是如今这个吐蕃,还有那禄东赞,却让我觉得很不妙,幸好大唐已经废止和亲,颁布保密法令,保证吐蕃没办法从大唐这里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技术,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知道他们还会有什么招数?

    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松赞干布和禄东赞没有被一时的利益蒙蔽双眼,反而是忍住了冲动,注意到了未来可以得到的更大的好处,从这一点就看得他们所图不小,松赞干布有雄心,禄东赞有野心,这一对碰在一起,对我大唐可不是好事情,谁知道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吐谷浑?西域?大草原?乃至于……大唐!”

    李承乾一愣,随后悚然一惊,一拍桌子站起身子大吼道:“大胆!小小吐蕃竟敢如此狂妄!?竟敢觊觎天朝上国之土!?孤定要亲提十万兵荡平吐蕃!”

    看来李承乾真的很生气……

    苏宁摆摆手,说道:“这只是我自己的猜测,算不得真,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次的谈判,我要向陛下请缨,我要见见他们,然后才能决定后面的路怎么走,这两个人不可小视,真想不到,大唐周边的异族里面,居然能出现这样的人物,若是可能的话,我真想派人将他们暗杀,永除后患!”

    苏宁真的动了杀机,若想将吐蕃的崛起扼杀在萌芽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干掉松赞干布和禄东赞,尤其是禄东赞,吐蕃对唐国策就是他一手缔造的,干掉他,才能一劳永逸,但是,留着他们,苏宁到底还算是熟悉他们,对他们有影响,能防备他们,要是真的干掉他们了,万一又出现几个苏宁不熟悉的更厉害的人物怎么办?

    中华大地周边能出现这些异族精英的概率不大,但是一旦出现了,对于中华而言就不是好事,汉代有冒顿可汗,打的刘邦魂飞魄散,匈奴三代单于把汉朝压在身子底下几十年翻不了身;唐代有吐蕃,有高句丽,有回鹘;宋代最多,前期有李元昊和耶律阿保机萧燕燕等人,后期有完颜家族,最后还遇上了千年难得一遇的草原天骄,把北宋南宋闹得不可开交;明代则遇上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又上演了一次蛇吞象的悲剧。

    这些异族精英人不多,但是奸诈狡猾绝对不在汉族精英之下,苏宁觉得,就算是杜如晦,在没有修习纵横之术以前,恐怕都对付不了禄东赞的计谋,更别说房玄龄了,但是修习了华夏族历史上最著名的权谋之书《鬼谷子》之后,加强版杜如晦,应该能和禄东赞过过招儿了。

    当然,我也要和你们过过招儿,我倒要看看,你们还能不能让大唐下半辈子不得安生!哼!

六百零一 府兵的缺陷

    大唐的环境真的是很不错的。

    关中地区没有被完全破坏了生态系统之前,千里旷野,万里沃土,不愧是天府之国,一路走去,只觉得神清气爽,若不是正处于冬季,恐怕这种感觉会更好,哪里像如今的黄土高原?满身伤痕,几乎是无法恢复的致命伤,哪里还能和前秦时代诞生了横扫六国的大秦帝国的那个关中相提并论?

    大秦以五百万之民养了一百万的军队,相当于是五个人里面就要有一个人当兵,几乎是所有的壮丁数量了,不单单说商鞅变法带来的成果和大秦发达的农业科学体系,关中地区肥沃的土地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若是换作什么贫瘠的土壤,无论是谁也没有办法打造一个铁血大秦出来。

    谈论到秦朝,人们都会说是强秦,谈到唐朝,那叫做盛唐,苏宁一直都以为中华帝国里面最强的朝代不是大唐,而是大秦,唐朝最盛,秦朝最强,大唐军队的主力就是陇西兵,关中地区的军府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在府兵体制下,唐军主力都是出身陕西的秦国故地的秦兵。

    就算是在宋朝,军队战斗力极其衰弱的时代,岳飞还未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关中地区还是出产了大宋战斗力最强的专门对付西夏的西兵和最富盛名的种家将,自汉代以来就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之说,汉代著名将门皇甫家族和马氏家族以及不少名将也都是出身关中地区,以后无论哪个朝代。西北地区的军队战斗力一定是非常强大的。

    地区的限制,生活不易,环境不好,唐代之前的所谓关西,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凉州地区,而非具体的关中,从汉朝自唐朝,关西凉州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使得关西的概念逐渐往关中长安地区偏移,这就是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汉代尚且树木葱郁的凉州地区。放到如今,已经是一片荒漠了。

    若是没有开发江南和山东复兴计划,估计再过一百多年,关中地区还是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伴随着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崩溃。关中地区的衰落是毋庸置疑的。大唐时代是关中最后一个辉煌的时代,而大宋的关中则是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最后的牺牲,几百年的时间里面为了对抗西夏和辽人金人。百万西兵代表关中尽了最后一份力。

    大宋以后的关中,已经难以为中华民族做出什么贡献了,关中之血在抵抗金人南下的战斗中已流干,关中对得起中华了。

    苏宁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大秦的强悍,大汉的强大,大唐的兴盛,大宋的悲壮,无一不和关中地区有着无法隔开的联系,一直到金兵南下南宋再也无力收复关中为止,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面,关中儿郎为华夏民族付出了他们能付出的一切,直到满身伤痕奄奄一息为止。

    “怎么了,三明,总觉得你好像兴致不高。”杜如晦骑在马上,看到面色有些黯然的苏宁,不由得开口问道,作为此次大唐谈判团的正副代表,杜如晦自然要关心苏宁,大唐谈判团此次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不仅仅要应付极难应付的吐蕃人,还要让西域诸国答应西域都护府的重新设立,为此免不得还要有一些明争暗斗,所以才会让大唐右仆射杜如晦亲自出马,苏宁作为屡次参与谈判的谈判高手,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多次不辱使命的经历被任命为副使。

    苏家只有两子,一个在千里之外的西域屯驻,一个出使吐蕃与西域参与更加激烈的唇枪舌剑的斗争,对于苏家像火箭一般快速崛起的大致缘由,明眼人都看得很明白,不说四十多岁的苏定方拼了老命的征战沙场,年仅十七岁的苏宁也为了国家屡次外出作战与谈判,富贵都是拿命搏回来的,人家比你会搏命,比你敢搏命,那么人家就能得到应该得到的。

    苏宁抬起头看了看杜如晦,笑笑说道:“无他,只是有些怀古伤今而已,关中为大唐付出了太多了,也为华夏付出了太多,前秦横扫六国的便是关中兵,前汉对抗匈奴、开拓西域和对抗羌人的大多数也是关中兵,到了大唐,收拾突厥人僚人吐谷浑人的还是关中兵,关中人太苦了啊。”

    杜如晦闻言一愣,随即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正如你所说,大唐之兵可以与高地之兵相抗衡的唯有陇西秦兵和塞北燕兵,塞北燕兵还要镇守北平,防备薛延陀高句丽等外族,动弹不得,任务同样严峻,所以对付西边外族的重任只好压在陇西秦兵身上了。

    其他地区,虽说江南和山东地区已经开始初步建设军府,可可是数量还是少,维持地方治安已经不容易,出国征战的话,恐怕只能给大唐丢脸,不谈训练,只谈身体也是略有所差,江南温暖湿润,民皆短小,气力不如北兵,不善弓马,南兵北上作战者,自古以来失败者居多。

    东吴孙权十万兵北上合肥,却被张辽七千兵马击溃,晋室南迁之后北伐也不在少数,败多胜少,若是防御倒还可行,但是若论进攻,除了陈庆之七千白马军和宋帝刘裕之外,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所以大唐对于南兵北上的事情一直都拿捏不准,主要战力,还是关中兵。”

    苏宁说道:“其实不说环境身体因素,陈庆之与刘裕并非是偶然,用兵不在猛,而在精,南兵也不是不如北兵,若论水军,自然是南兵优先,那些熟识水性的水中汉子,打起仗来,不一定比北兵差到哪儿去,我以为,大唐若要发展军队,增加军队数量,就一定要开发江南,将江南之兵也纳入到主力军队中,哪怕仅仅是水军。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少江南之军若成,江南战事就无需北兵南下,北兵南下水土不服者也不在少数,曹孟德不也是因此而败吗?江南之军完全可以用来对付江南之敌,若事事都要用上北兵,那关中民众岂不是苦不堪言?”

    杜如晦笑着点点头,无奈的说道:“却也是如此,但是,无论如何,对付吐蕃和开拓西域。用的还是关中兵。在那些荒凉之地作战,江南兵不行,塞北兵也不一定的派的上用场,距离最近最熟悉当地气候的关中兵还是要派上大用场。西域都护府若成。估计也需要大量关中兵戍守。”

    苏宁皱眉道:“府兵虽好。却是有一大缺陷,府兵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并不是完全脱离土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活儿需要府兵去做的,一旦西域都护府成,在当地设立军府设立军队恐怕不太可行,都是外族人,和大唐不是一条心,要说移民过去也不能一下子就移个几十万过去,苦寒之地,就算是关中之民也不大愿意过去吧?

    这样一来戍守时间就要加长,即使是轮换制度,也不免的要对农务产生影响,关中建设就要受损,粮食产量也要受影响,马上就是春耕了,戍守西域起码需要几万军队,这样一来,就不会对春耕造成影响吗?大唐全国之兵也不过六十万,这样一来,确实有些麻烦啊!”

    杜如晦摇摇头说道:“所以才会有长征健儿一说,但是,老夫始终觉得不妥,这是府兵一大缺陷,需要改进,否则大唐日后开拓更多土地,拿什么戍守?”

    苏宁也点点头,曾经被压制下去的设立义务兵役制度的想法再一次抬起了头,不得不说,如果说在大唐本土实行府兵制度,而在大唐一些难以直接设立军府就地征收军队的地方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将府兵制度和义务兵役制度分割开来使用,招收一批职业军人,或许会是一条出路也说不定。

    苏宁试探着问道:“杜相,您以为,如果大唐可以建立一支并非是府兵而是完完全全的军队会如何?不需要种地,大唐发给兵饷供养,吃穿用度都是朝廷供给,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随时待命,主力军队将土地打下来,他们去镇守,或者干脆让他们去出国征战,他们不需要种地,只需要当兵打仗就可以了,您觉得这样如何?”

    府兵制度下,府兵出战要自备武器和口粮,只有朝廷只会准备一部分粮食以备不时只需,也就是说大唐府兵的性质和欧洲骑士差不多,自备装备口粮打仗去,打完了回家领赏,战死了朝廷发给抚恤金,就类似于雇佣兵一样,和义务兵役制度下的职业军人是不同的。

    所以苏宁此言倒是让杜如晦有些意动,若是有一支那样的军队的话,估计如今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只是朝廷花费养一支军队,这个消耗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数量肯定不能少,起码五万人,那样的话又是多少钱?不打仗也要朝廷供应吃穿用度,这倒是有些浪费了,只是这支军队随时待命,指哪打哪,还可以随处镇守没有家乡的牵挂,这是多好的事情,但是……

    杜如晦苦笑道:“这样的军队恐怕难以招募啊,谁人不思乡呢?更别说异国他乡一待就是那么多年,谁能经受住?”

    苏宁说道:“倒也不能这样说,说起来的话一些父母双亡者或是天生无父无母者不就可以了吗?还有一些无家无室者,在大唐找不到女人,干脆就到外族去找,把土地打下来之后戍守在那儿,那儿肯定缺男人,大唐的这些精壮男子不就可以占据那里了吗?不需要多少年,第二代民众都要喊大唐男人叫爹!地方就是这么占领的。”

    杜如晦一愣,随后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此言甚是,此言甚是,三明啊,等谈判回来你把这个事情和陛下说一说,看看陛下是什么反应,哈哈哈,不过大唐国内找不到妻子的男人可不多,不就是无业游民吗?大唐也不缺女子,你这样一来,就不知有多少男子可以享受齐人之福了,哈哈哈!”

    苏宁阴险的笑着,这事儿要是办成了还真是好处多多,这不就是同化吗?把外族男子干掉,女子留下和大唐的光棍儿们生活,不需要多久,剩下来的孩子都是正宗的大唐子民,喊大唐男人叫爹,那效果有多好?

    倒是这样的制度要和李二陛下说清楚,与其搞一个不伦不类的长征健儿,倒不如招一批无牵无挂的职业军人,也好为义务兵役制度探探路,虽然不能全部实行,可是混合一下应该还有用处,不是吗?

六百零二 初见禄东赞

    杜如晦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很有建树和能耐的国士,在军国大事上他的谋略或许没有房玄龄那么犀利,但是若要论决断,从房玄龄的种种建议当中选择出适合大唐的决策,所以苏宁就会将一些想法说出来,告诉杜如晦,听听他的看法,对于这些事关重大的决策都有很大的好处。

    杜如晦既然对设立一支常备军队很有好感的话,那也就是说这个事情十有**是可以实行的,大唐国内总归是有这样的人的,入军校无望,也不喜欢读书,那么没有别的出路之下,就加入这支军队,成为一名职业军人,终身为大唐作战,五十岁退役,之后的日子会有大唐政府全面负责,只要你活下来,五十岁以后的生活政府承担。

    这支军队,就是以后征战西域收拾吐蕃人的主力,不论是在西域还是在吐蕃,都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战斗,所以长期驻军就很有必要,中国古代军队最大的缺失就在于难以扩大胜利果实,往往出兵外族取得一场胜利之后就收兵回国,胜利果实无法被保障,过一段时间他们的实力又恢复过来了,接着骚扰中原,中原帝国耗不起。

    汉武帝是怎么对付匈奴的?大范围持续性的打击,以消耗掉文景之治留下的一半的人口作为代价,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最后一战之前朝中的反对势力空前庞大,都认为没有必要再继续打下去了,汉武帝孤注一掷。力排众议,集合十万铁骑和五十万步军民夫发动了汉匈之间的最后决战漠北决战,终于彻底击败匈奴,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当时的生产力和交通环境之下,注定了农耕民族在和游牧民族的交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游牧民族只要有马有羊有水草就能生活,飘忽不定,农耕民族却是定居在某一地点不会离开,而且所谓以战养战的策略被认为是有损天朝上国威仪,战后条约从来没有被重视过。所以农耕民族发动一场战争的损耗是惊人的。

    汉武大帝之所以会遭到几乎满朝文武的反对就是因为最后的决战一旦发动。那么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事实上世界上的历史研究者也为中国汉王朝的那一场漠北决战感到震惊,一个农耕民族可以对一个游牧民族发动那样长时间持续不断的连续打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世界范围内只此一例。

    虽然汉王朝为此付出了一半人口的代价。文景之治留下的充沛国力被消耗一空。汉武帝下了轮台罪己诏,开始休养生息,但是结果却是匈奴再也没有力量和汉王朝交战。压在汉王朝身上几十年的匈奴被彻底干翻,再也翻不起大的风浪,至于几百年后威震欧洲的阿提拉所代表的匈人帝国,已经不是汉代时期单纯的匈奴人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绝响,甚至大唐帝国也没有对一个外族进行过如此猛烈的打击,事实上除了突厥以外,唐王朝并没有那样危及到国家安全的强悍对手,只有大汉帝国和汉武大帝能够有这样的实力与魄力,合奏一曲世界历史上的绝响。

    这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自古以来故土难离的习俗和国家军队制度上的缺失,以及作战指导思想上的不足,但是如果可以解决掉后面两者,第一个要素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的,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要家乡何用?说难听点,项羽的话其实非常现实,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但是如果乡中没有亲人与旧友,回去又如何?

    大唐在今后若要长时期的控制西域和藏地,那么府兵制度就完全无法供应足够的军队,当地没有足够的汉民,没有汉家人口,府兵制度下哪里有兵可以用,当地的外族还不能进入大唐军队当兵,所以只有从内地征调,内地的士兵都是府兵,他们也有农活需要干,也要承担家庭任务,一下就离开好几年,府兵一定不满意。

    常备军就很有必要了,常备军一旦设立,对付西域和吐蕃就不需要那么困难,大唐也不会出现恒罗斯之战战败以后就无力继续向中亚发展的事情,有一支职业军队在手,无论多远,都可以派出去征战,虽然消耗很大,但是若是大唐的财政充裕,李二陛下看中了这个制度的优点之后,府兵制度是否还可以继续发展下去,就有待商榷了。

    谈判团只有一百人,除了杜如晦和苏宁以外,还有十个纵横司的主要官员陪同,剩下的除了卫兵就是纵横司新近学员,很有前途和能力,就带到外面去见识一下,学以致用一下,纵横司不是学习儒家经典的地方,纵横司是学习如何唇枪舌剑为大唐争取最大利益的地方。

    从这些地方出来的学员,都是大唐政府相当倚重的谈判高手,每一场战争以后都会有他们的存在和战败的部族国家签订不平等跳跃,废掉他们东山再起的能力,这一点从西突厥兵变事件以后就得到了大唐朝野的广泛认同,后来的屡次谈判都是纵横司在杜如晦的率领下独自完成,任务完成的相当完美,纵横司的名望越来越高。

    而在政法大学建立以后,原来属于纵横司内部的纵横学院也被纳入了政法大学,面对全社会招生,当然,最隐秘的血滴子的招募和培训还是只能够放在纵横司内部执行,纵横司已经走上正轨,全大唐也默认了纵横学派的崛起和复兴,而杜如晦已经成为纵横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比起复兴始祖苏宁还要有威望。

    兵家觉醒,纵横家崛起,法家复兴在即,墨家已经在工部工作,诸子百家中最实用重要的四家已经重新走上复兴之路,至于儒家和道家这两个主要探究人伦道理的哲学性质的学派。暂时被人们忽视了,虽然文士依旧以儒生自居,可是儒生究竟能干什么,他们自己也觉得很迷茫,所以大量儒生也进入了政法大学学习法学和纵横学,苏宁觉得,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最好还是用作哲学用途比较好,用来治国,太消极了。

    法家力图打造的法制国家。却因为皇帝的存在而存在致命缺点。因为皇帝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什么时候,皇帝也要俯身于法律之下,才算是真正的法制大成。治理国家需要以法治为基本。以儒术和道术为辅助。向董仲舒那样,只能引来酷吏,什么也得不到。

    其实苏宁很想批斗董仲舒的。但是考虑到他的天人感应很受李二陛下的推崇,而且涉及到皇权的根本意义,苏宁还是决定缓一缓,董仲舒这厮当真是狡猾透顶,一招天人感应就把儒家和皇室绑在了一起,要不是儒家豪门自绝于天下,苏宁还真没有办法对付他们。

    以后的道路,且艰且险啊……

    十三天以后,杜如晦和苏宁率领的谈判团抵达了吐谷浑原先的边境处,在那里,李世绩亲自带人迎接,见到了杜如晦这位纵横司大佬,李世绩也不免的要上来巴结一下,纵横司现在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唐第二部门,第一是尚书省,第二就是纵横司,级别是司,但是李世绩总是觉得这纵横司极有可能要在将来升级为纵横省,成为三省之后的第四省,没办法,涉及太广了。

    “此间小事居然劳烦杜相亲自前来,某当真过意不去啊!”李世绩一脸笑容,看在苏宁的眼里就有些鄙视他了,这家伙也聪明得很,知道什么人应该巴结,什么人不巴结,虽说参谋总部设立以后文武相互不相干,但是杜如晦是个例外,纵横司也是个例外,纵横司是文官部门,但是却掌握着武将集团的核心利益——西突厥商队。

    所以任何一个武将都不敢给杜如晦什么脸色看,就算是侯君集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也会乖乖的喊一声“杜相公”,不过现在没什么必要了,李二陛下亲自下令,把侯君集家族在西突厥的利益全部剥夺了,侯君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彻底震慑住了那些不太安分的武将,同时武将们也意识到,纵横司其实就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剑。

    掌握纵横司侍郎这样一个关键职位的一定是李二陛下的绝对亲信,而且一定是一个相当公允的人物,否则诸将不服,也会觉得相当不安全,因为无论怎样,纵横司掌管着他们的经济命脉,纵横司直接对皇帝负责,那就是皇帝掌握着他们的经济命脉,这样一个职位如果是一个谄媚的小人,大将们还能有好日子过?

    杜如晦是一个可以让他们感到心服口服的人物,事实上杜如晦做的也是很不错的,所以武将们可以不理睬其他文官,却绝对不可以不理睬杜如晦,历史归为武将集团第二号人物,马上就是一号人物了,却还是被杜如晦把持住了命脉。

    杜如晦当然明白其中的猫腻,于是温和的笑笑说道:“李将军谬赞了,老夫不过是奉陛下之命前来谈判,不懂之处,还需要李将军多多相助啊!”

    李世绩立刻说道:“那是自然,哈哈哈哈!哦?三明啊,你也在啊,哈哈哈,正好,那一群小子现在都在军中,成天念叨你,你快过去和他们见见面去吧!”

    苏宁一翻白眼,我去!你这老家伙,我饶不了你!

    杜如晦和李世绩一路笑谈着来到了军营中,李世绩立刻下令大摆宴席,让军中诸将全部都来参加此次的宴会,好好儿的款待杜如晦,苏宁被丢出了营帐,被程处默和尉迟宝林这两个壮汉一人提一边带走了,兄弟们不要命的征战四方,你小子在长安享受,好不容易把你小子盼过来了,你可要出点儿血……

    军帐中的宴会还没有正式开始,李世绩正在和杜如晦聊天,聊得正有兴致的时候,外面亲兵来报:“将军,吐蕃主帅禄东赞来了。”

    杜如晦眉头一皱,想起了苏宁对禄东赞的忌惮,不由得起了防备之心,李世绩却很轻松的说道:“禄东赞将军就是此次吐蕃方面的谈判使节,今日杜相既然来了,那么就和他见一面,也算是认识认识,了解一下,等明日正式和谈开始之后,再说其他的。”

    杜如晦点点头,李世绩见状就说道:“去请禄东赞将军进来!”

    亲兵领命退下,没一会儿,亲兵就在外面喊道:“吐蕃统帅禄东赞将军到!”

    李世绩喊道:“请!”

    亲兵掀开幕帘,一个身材高大的吐蕃男子走入了军帐中,一入军帐,杜如晦双目精光一闪,紧紧盯住了这吐蕃男子的双眼,吐蕃男子便是禄东赞,看到了一个身穿文士服装的中年汉人看着自己,心中一紧,毫不犹豫地把目光对上了杜如晦的目光,就这样对视着,禄东赞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六百零三 鹰视狼顾(上)

    “吐蕃国正使禄东赞,见过李将军,见过杜相!”对视了一会儿,禄东赞低下头弯腰鞠躬向李世绩还有杜如晦行礼,杜如晦看着禄东赞的眼睛眯了眯,随后露出了和煦的招牌笑容道:“禄东赞将军如何知道老夫便是杜如晦?”

    禄东赞抬起头直起身子笑道:“能坐在李将军身旁的文士,除了今日到来的杜相,还有何人?就算是吐蕃苦寒之地,交通闭塞,在下也听闻过房谋杜断的传说,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可以和杜相会面,在下感到万分荣幸。”

    杜如晦笑着点点头没说什么,李世绩伸手道:“禄东赞将军既然来了,那么就坐下吧,今日只是为杜相接风洗尘,有什么正事,明日再说即可。”

    禄东赞点头称是,就在李世绩指明的位置上坐了下来,跪坐的姿态相当到位周全,应该是接受过很好的贵族教育,只是身材上的强壮与掩饰不住的彪悍之气显示出他也是一位可以纵横沙场的将军,出将入相之人,没想到吐蕃也有一个。

    大唐诸将接二连三的抵达了军帐内,与杜如晦亲切交谈,气氛融洽,宾主尽欢,一个半时辰以后,宴会结束,诸将退去,禄东赞在和杜如晦敲定了明日的会面时间与细节之后也告辞离去,大帐内只留下李世绩与杜如晦两人,火头军收拾好了宴会残余之后,李世绩和杜如晦跪坐两旁,中间隔着一张小几。两只杯子一壶饮品,李世绩为杜如晦倒了一杯,也给自己满上,而后两人共同举杯,笑着喝了一杯。

    “杜相如何看待禄东赞?”李世绩也不兜圈子,该兜的圈子在宴会上已经兜完了,三个小时的圈子也够了,现在只有两个人,出他之口,入他之耳。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既然如此,就完全没有必要做些虚假的客套了。

    杜如晦露出微笑道:“司马懿。”

    李世绩的瞳孔猛然缩了一下,面色上有些不自然的笑道:“司马懿那样的人物华夏几千年来也没有几人,杜相如此夸赞禄东赞。倒是让某有些意外了。这禄东赞何德何能让杜相如此看待?”

    杜如晦说道:“直觉。”

    简简单单两个字。却让李世绩的面色变得相当凝重,杜如晦的话他不敢不信,更何况。他自己也有些感觉,这个禄东赞很不简单,是个做大事的人,周边异族李世绩见的也不少,交手的更多,只有禄东赞给了他这种感觉,如今杜如晦也有了这种感觉,两个大唐顶尖的将相都有这种感觉,那就不会错了。

    但是,若是他是司马懿的话,那么……

    李世绩紧接着问道:“司马懿虽然未曾自己称帝,但是他的后代可是有人称帝了,而且若说禄东赞为司马懿,岂不是说松赞干布就是曹孟德?华夏千古唯有一个曹孟德,古往今来,某却不认同松赞干布可比曹孟德。”

    杜如晦笑道:“老夫未曾见过松赞干布,倒也不好说什么,但是,曹孟德在世,可未曾将兵权交付司马懿,亦是看出司马懿鹰视狼顾之相,对其多加防备,另有贾诩严密监视之,才使其无法翻天覆地,只是曹丕死前一时不查,贾诩也逝世,没有出色谋臣可托付,司马懿才等到掌兵之权。

    但是即使是曹睿继位,也不曾相信司马懿,只是为了对抗西蜀诸葛亮和东吴孙权才用之,一直到曹睿死,曹爽死,司马懿才等到篡权之机,数十年蛰伏一朝篡权,虽是可说明司马懿忍辱负重,未尝不可说明曹氏势力强大,使得司马懿不敢贸然篡权。

    老夫不太了解吐蕃国内有何动作,但是老夫也可断言,禄东赞有司马懿之能,松赞干布断无曹孟德之才,也就堪堪比得曹睿,如此之人,松赞干布看不出其鹰视狼顾之相,吐蕃国内也放任此人掌兵权,反对者不过是些无能祭司,若是被禄东赞找到了机会,比之曹爽更加无用,松赞干布在世其还有些忌惮,松赞干布一去,他未尝不可立一个幼主,自己掌权。

    其人给老夫的感觉就是,他不该身在吐蕃,若是在其他地方,比如大唐,在陛下手下,他翻不了天,覆不了地,陛下之能可比曹孟德,禄东赞也只能为大唐做事,但若是在吐蕃,这等苦寒之地,能生出这等智谋之士,实属意外,可一不可二,他怕是终身也跳不出吐蕃一国。”

    李世绩深思一下,消化了一下杜如晦的话,而后问道:“吐蕃蛮夷之国,未尝有我中原礼法,周围异族篡权夺位乃是家常便饭,杜相缘何以为其乃司马懿而非是司马炎?”

    杜如晦笑道:“直觉。”

    李世绩无语,郁闷道:“杜相一句直觉却是叫某好生无奈,既然知其为司马懿,那么明日和谈当如何做?可还需要与之通商?”

    杜如晦深思了一会儿,说道:“人这一生啊,难得遇到几个对手,老夫自研习纵横术以来,未尝遇到对手,如今终于遇到一个堪比司马懿之人,老夫又如何能放弃与之交手之机会?老夫有百种方法除掉禄东赞,可却没有十足把握战胜之,既是如此,老夫如何可以怯战?哈哈哈,老夫可是等不及要和他交交手过过招了!哈哈哈哈哈哈!”

    禄东赞从军营中走出来,在卫兵的护卫下慢慢离开,他把步子放得很慢,因为他想思考一下,今天,刚才,他遇到了一个中年男子,这个中年男子给他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吐蕃国内的一切他都有自信可以掌握,虽然现在不可以,但是十年之内,自己一定可以掌握住大局,赞普一旦离世,吐蕃将再无自己的敌手。

    但是今天遇到的这个男人却让他好生担忧。总觉得他的眼睛可以看穿一切,自己平常用来伪装的防护被他的一双眼睛刺的一点儿不剩,那一个半时辰看上去自己是开怀大笑,其实浑身不自在,被他的一看,就会感到自己暴露无遗,这个男人太恐怖了,真不愧是唐皇看重的人物!

    这样一来,会不会对自己的计划有些影响呢?禄东赞并不敢保证,因为他不了解这个男人。他从这个男人的眼睛里面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却感觉被他看走了许多东西,要回去好好儿的谋划一下,定下来的计划可不能有所改变,否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要是不能得到大唐的帮助。自己起码还要再多好几年的时间才可以。

    但是人能活多久。没人知道。

    幸好这个男人看上去不强壮,反而有些瘦弱,面色也颇为苍白。应该是身体不好,看来应该是活不过自己,倒是那个将军,身体很结实,看起来是个长寿的样子,自己没有把握战胜他,至少在这群人还活着的时候,吐蕃不能贸然向大唐挑衅,否则,真的很难说。

    走着走着,禄东赞突然听到了一阵喧哗声,而后一个黑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冲到自己面前,撞了自己一下,禄东赞被突然袭击,身子后退了几步稳住心神才稳住了身体,没有跌倒,然后颇有些生气的看向了那黑影,却发现是个少年人,他也是站在地上,一腿前一腿后,稳住了身体……武力不错,这一瞬间,禄东赞下了定义。

    但接下来的情况就让禄东赞有些疑惑了,这少年人只是略微看了自己一下,然后皱了一下眉头,上上下下打量了自己一会儿,脸上露出了犹豫探究的神情,然后从嘴里面蹦出了三个汉字,自己听的懂的三个汉字,也是自己在汉人面前的自称:“禄东赞?”

    带着疑问的口气。

    禄东赞微微皱起了眉头,正待询问一些话,却听到了另外的声音:“三明!你跑不掉的!我让你再跑!”

    禄东赞闻声过去一看,四个穿着军装的年轻军人面红耳赤的跑了过来,喘着粗气,目光有些迷离,应该是喝了酒的,然后禄东赞就看到了之前那奇怪的少年人大惊失色的窜逃起来,一下子就跑的没影儿了,四个军装少年就这样在自己面前冲了过去,禄东赞大概明白了一些,刚才的少年人应该是被这四个少年军人追逐的,所以才撞到了自己。

    只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些不太好说,三明?是名还是字?汉人平辈不称名只称字的规矩禄东赞知道,十有**是个字,那也就是说他们是好友?可为何这个少年穿的并非是军装,反而是有些华丽漂亮的棉衣?看起来身份不低,身旁的两个卫士都没有上前阻拦,军中喝酒闹事不是小事,而这些卫兵并未审问其身份,也只有这一个解释。

    不多时,禄东赞听到身后响起了李世绩的怒吼声,禄东赞转过头快步离开了,他有很多事情要考虑。

    回到了军营中,禄东赞找来了自己的心腹吾希,很多事情禄东赞都是和吾希商议的,他就相当于禄东赞的智囊,吾希一进帐篷就问道:“主人见过杜如晦了?”

    禄东赞点点头道:“身体不太好的中年男人,不像是长寿的样子,虽然给我的感觉很恐怖,很难对付,但是他活不过我,等我们想要动手的时候,他应该已经死了,他已经是大唐国内最厉害的谋士了,房谋杜断,只是不知道房玄龄又是何许人也,想来也和杜如晦差不多,但是只要我们小心一些,应该没有问题。”

    吾希说道:“汉人多狡猾,能人辈出,随便一个都不可以小看,我们若要在他们眼皮底下做事情,就不能不小心,汉人有句话叫做小心驶得万年船,就是这个道理,明日的会谈,主人务必要做出弱势的样子,大唐强大,不会对弱小的国家太过苛责,若是我大蕃表现得太过强横,反而会让唐国感到不妙,提前动手,那就不好了。”

    禄东赞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样的意思,明日小心一些,姿态放低一些,我们也算是立下了大功,要是大唐还不满意,送钱送两也无不可,大不了出兵帮他们对付羌人就是了,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通商,更好就是帮赞普娶到唐皇的女儿,那样的话,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很大的发展。”

    吾希点头道:“若是能这样倒是最好不过了,只是迎娶唐皇的女儿没那么容易,这段时间我们也没有向外面打听这方面的消息,之前和大唐也没有来往,怕是有些难度,主人可要小心些。”

    禄东赞点头称是,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些什么似的开口问道:“对了,吾希,你对汉人比较了解,你说,三明是一个名还是一个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40/ 第一时间欣赏贞观攻略最新章节! 作者:御炎所写的《贞观攻略》为转载作品,贞观攻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贞观攻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贞观攻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贞观攻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贞观攻略介绍:
一闭眼,一睁眼,沧海桑田,却是横越千年时空,来到了贞观四年。 人总归是要活下去的,苏宁也不例外,如此,便只有费尽心力,攻略贞观! 所需之物,不用很多。 穿越神机一只,助我知晓天下之事;三寸舌头一条,助我纵横庙堂之高;铁石心肠一副,助我驰骋万里山河;极厚脸皮一张,助我蔑视悠悠青史!贞观攻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贞观攻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贞观攻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