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阉党二世祖TXT下载阉党二世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阉党二世祖全文阅读

作者:有限无敌     阉党二世祖txt下载     阉党二世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零四章 双喜临门

    马铖在西华门和卢氏叔侄告辞后离开皇城,卢嗣业站在宫门口看着马铖的背影小声的问道:“叔叔,为何让我去跟着马铖这么一个二世祖?”

    卢九德摸着光滑的下巴笑道:“小子,今天这件事马铖做的虽然差些火候,但是心狠手辣性子果决,将来必定不是凡类。叔叔年纪大了,没几年好活,以后的天下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你跟着他绝对不会吃亏。”

    卢嗣业原本是卢九德哥哥家的孩子,卢九德发家后过继过来继承自己的香火。太监这种职业风光时权倾天下,失意时还不如路边的老狗。卢九德在深宫中见惯了起起落落,当年魏忠贤那么厉害最后还不是上吊了事?所以卢九德准备为侄子卢嗣业找一条退路,就算自己有倒霉的一天最起码还有侄子能给养老送终。

    卢嗣业听叔叔这么说不免暗中撇嘴,自己对这个马铖实在太了解了,这家伙现在人五人六像个样子,在凤阳时飞鹰走狗、坑蒙拐骗什么事都干。无非就是运气好点进入皇帝的法眼,要是自己有那么一个姐姐,自己一定做得比马铖更好。

    马铖不知道卢氏叔侄在后面对自己品头论足,今天能升到提督让马铖信心满满。想到二十四个卫十三万人马就要到手,马铖感觉就是对上满清的巴牙喇精兵也不在话下。

    从西华门出了西安门就算离开皇城了,马铖的十一个亲兵这时也被锦衣卫放了出来,正在门口等候马铖。

    在这段时间里小舅子顾忠心中很是自责,没想到自己一时没控制住就让大人承担这么重的责任,顾忠心中盘算,如果大人真被皇帝免官或者下狱,那顾忠就要以死谢罪。

    顾忠看到马铖满脸笑容的从西安门出来,赶紧上前问道:“总镇大人,那件事怎么样了?”

    马铖看到顾忠焦急的样子笑道:“小子放心吧,你家大人命硬的很,自然没什么事情!除了这些还有好事情宣布,本大人以后就要改称军门了!”(军门是清代对提督的称呼,明代怎么叫没查到,姑且就用清代称呼吧!)

    军门是提督的尊称,明末因为战乱频繁,武将立功就要给封赏,所以到崇祯末期总兵都烂大街了,带着几千人的武将可以叫总兵,带兵数万乃至十数万的武将也可以叫总兵,所以总兵在南明时期真不算什么显官。

    不过提督就不同了,明代提督始于嘉靖年间,当时为了统一京城防务,才在北京设立京营提督总兵官,当时这个官职都是勋贵担任。这个职务没有定例,都是随战事设立,战事结束后职务撤销,在万历年间才成为定例。

    顾忠等十一人都是马铖的心腹,听大人升官自然高兴,这样也就代表自己可以升官了,顾忠等人赶紧单膝跪倒恭贺大人升官。马铖笑了笑将顾忠拉起来:“好说,顾忠你这几天干得不错,先当个百户吧!”

    马铖定的新军制中百户就已经相当于连长了,手下掌管一百二十人,顾忠在跟随马铖以前只是个大头兵,连军籍都没有。跟了马铖后成为

    小旗,现在更是连升两级成为百户,顾忠激动的满脸通红,跪地说道:“请军门大人放心,属下愿为大人效死!”

    其他十人也跪地对马铖表着决心,马铖笑道:“好说,只要你们忠心跟着老子,以后吃香喝辣那是基本,娶几个老婆生一大堆孩子也不是不可能!”

    马铖说完骑上马,在亲兵的护卫下回家。今天马铖升官,这种喜事自然要回家显摆一下,毕竟再怎么说马铖也算正一品了,比自己老子马士英的品级还要高。

    马铖因为在阮大铖家耍流氓调戏阮小姐阮丽珍,被老爹马士英厌恶,让他没事不要回家气自己,所以马铖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

    马铖骑着马到了家门口,守门的家丁看到马铖回来了一个个上前献媚道:“二爷回来了,几天没见小的发现二爷越发的帅气了!”

    马铖本来就心情好,听家丁们捧臭脚哈哈大笑道:“好,二爷就喜欢说实话的人!你们去管家那里每人领一两银子,就说二爷赏的!”

    家丁们有银子领,一个个大喜道:“二爷,可是有什么喜事?”

    “这是当然,你家二爷承蒙皇帝恩典,提拔为提督了!”马铖真是小人得志,在门口和一帮家丁大放厥词,那些家丁也是媚主舔菊的货色,什么武圣转生、军神在世的话从这帮家伙嘴中不要钱般甩了出来。

    马铖回家当然不是专门听这帮家丁的好话的,而是想要给老子马士英看看,自己也并不是一个只会耍流氓的二世祖。马铖挥手制止住家丁的马屁,然后问道:“老爷在家吗?”

    “在家,今天老爷修沐,正在后院!”

    马铖点点头,将马匹交给家丁,然后昂首阔步的走进马家大门,刚进去马铖又回来了,指着一个家丁说道:“那个谁,你去给我大哥送信,就说二爷回来了!还有在院里喊一喊,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那个家丁得了命令飞奔而去,马铖则迈着方步走进后宅,来到马士英和老娘顾氏的房前。

    现在正是七月酷暑,老娘的房子开着门,马铖站在院门口就喊道:“爹!娘!儿子来请安了!”

    马铖的老娘顾氏对马铖最好,前一阵子虽然恼怒马铖将姐姐送了出去,但毕竟是自己亲儿子,等气消了后不免埋怨马士英为什么不让儿子回家。

    现在听儿子就在门外,顾氏喜道:“老爷,儿子回来了!快出去看看!”

    马士英正在屋中读书,听顾氏这么说怒道:“向来都是儿子拜望老子,那有老子出门迎接儿子的道理?”

    顾氏瞪了马士英一眼,不管这个老东西站起来亲自来到门口迎接儿子马铖。

    看到马铖喜形于色的走进屋中,顾氏上前好顿打量,然后喜道:“不错,黑了,也瘦了,不过更壮了!”

    顾氏拉着儿子走进里屋,然后对马士英说道:“老爷,儿子回来了你也不出来看看?”

    马士英看了一眼马铖,哼了一声黑着脸不说话。

    马铖知道马士英还在生气,赶紧上前跪倒行礼,然后高声说道:“爹!娘!儿子有好消息要报告大家!”

    马士英沉声问道:“什么好消息?你还有什么好消息?是不是在外头又纳了一房小妾?”

    顾氏听马士英这么说生气道:“老爷,你怎么就不喜欢铖儿?怎么就不念铖儿好?”

    马铖站起来拉着老娘顾氏的手说道:“娘,爹说的很对,儿子以前让二老伤心了,不过儿子也大了,知道二老养育儿子不容易,所以儿子这一个月来刻苦训练军士,皇帝刚才听儿子训练得法龙心大悦,升儿子为大校场提督了!”

    父母对儿子的爱都是盲从的,自己儿子在怎么不是东西,在内心中也认为自己儿子最好。顾氏听自己儿子升官了,感动的留下了眼泪。马士英虽然不相信皇帝能这么容易给马铖升官,但是毕竟是自己儿子有出息,所以马士英的面色也温和了不少。

    这时门外马铖的大哥马銮走了进来,顾氏上前拉着大儿子的手说道:“銮儿,你二弟升官了,现在是提督了,比你外公的职务还大!”马铖外公是贵州卫都指挥使,官职是正二品和总兵平级,但是人家的官职是世袭,含金量比马铖的流官大得多。

    马銮在来的时候已经听家丁说了,现在又听母亲这么说,赶紧笑道:“爹,娘,现在二弟也已经出息了,二老应该放心了!”

    顾氏想到以前马铖的不着调,不免流下了欣喜的眼泪,顾氏对马士英说道:“老爷,现在铖儿已经是正一品,是不是应该昭告祖宗知晓?”

    马士英听顾氏这么说面色一板:“他一个武职有什么了不起?等封侯再说吧!”

    顾氏听马士英这么说十分不满意,老大马銮在中举时马士英可是回到贵阳老家祠堂拜祭,怎么马铖现在成了一品大员就厚此失彼?在顾氏心中两个儿子一样重要,当年老大能祭祖,为什么老二就不行?

    马铖看到父母要争吵赶紧在边上说道:“娘,现在兵荒马乱的怎么回贵阳?再加上儿子以后还要当兵马大元帅,如果每次升官都回乡祭祖,那不累死了?”

    顾氏听马铖这么说连连点头说道:“铖儿说的好,说的好!我的宝儿将来是要做大元帅的!”

    家中经马铖这么一闹,大家都知道马铖升官的消息,马士英的两个妾、马銮的老婆张氏、马铖的小妾顾喜英,都来到后院恭喜马铖。

    顾氏看到顾喜英来了,拉着马铖笑道:“今天真是双喜临门,铖儿你升官,喜英有孕,真是祖宗眷顾啊!”

    马铖听到顾喜英怀孕高兴的一下跳了起来,赶紧拉着顾喜英问道:“小妹,你有了?几个月了?”

    顾喜英红着脸说道:“二爷,下午老夫人刚找的大夫,已经两个多月了!”

    马铖听顾喜英这么说大喜,自己在后世混的十分失败,在北京送快递多年也没给自己亲爹亲妈留个后,没想到穿越到这个时代却有了后代。

第一百零五章 马锡也升官了

    老娘顾氏原本对顾喜英的态度很冷淡,毕竟顾喜英抢了自己侄女的饭碗,不过现在顾喜英怀孕可就不一样了。老大马銮结婚很早,也有一个五岁的女儿,但是没有儿子一直是老娘顾氏的心病。现在老二马铖的小妾有了身孕,这实在让顾氏太高兴了。

    顾氏一改以前对顾喜英的冷淡,笑着说道:“喜英以后月例增加到五两,在配两个稳重的婆子伺候,这是铖儿的第一个孩子,一定要保护好!”

    顾喜英以前每月的零花钱才八钱银子,现在涨了六倍多,顾喜英赶紧要行礼感谢老夫人。

    顾氏拉着顾喜英的手笑道:“你现在身子重,以后不用天天来后宅请安了!”

    马家是世家大族,规矩很严,子女只要在家,每天都要起早来后院给马士英和顾氏问安。年轻人都想睡个懒觉,顾喜英也不意外,听老夫人顾氏这么说大喜,赶紧感谢道:“奴婢多谢老夫人恩典!”

    顾氏现在看顾喜英真是满脸慈祥,但是转过脸看老大马銮的媳妇张氏就变了,顾氏对老大马銮说道:“銮儿,你已经快到而立之年,还没有儿子接继香火,为娘身边的丫环秋月,眉清目秀家世清白,为娘做主,明晚就和你圆房做妾,也好早日传承我马家香火!”

    马銮是嫡长子,他的儿子是马士英的嫡长孙,这在一个大家族中十分重要,所以马銮生不生儿子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事情了,而是成为马家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马銮虽然和张氏十分恩爱,但是也架不住礼法的束缚,听老娘这么说没办法只好点头答应。

    马士英坐在屋子中看到屋中女人谈论这种事,站起来说道:“你们女人谈心,銮儿铖儿,跟为父到前院书房去。”

    张氏看自己相公要走,这下留她一个面对恶婆婆顾氏,不免面露难色。这种神色被婆婆顾氏看到眼中,顾氏原本就讨厌这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张氏,现在竟然还敢拦着相公去做大事,顾氏不免大骂自己儿子:“銮儿,你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怎能如此婆婆妈妈?还不跟着老爷出去?”

    马銮知道母亲这是间接的在骂张氏,但是马銮能有什么办法?马銮只好轻拍张氏的小手,让她放心,然后跟着马士英出去。

    在路上马铖对大哥马銮低声问道:“大哥,娘给你找个小妾不是很好吗?如果娘再给我找一个就更好了!”

    马銮听马铖这么说苦笑道:“二弟,我和你嫂嫂伉俪情深,找个小妾夹在其中不是左右为难吗?哎!可是母命难为啊!”

    马铖听马銮这么说暗中撇嘴,这帮臭老九一个个嘴里说的山响,真要碰到漂亮美人那个能坐怀不乱?就是马铖最仰慕的陈子龙,听说家中都已经有五六房小妾了,在南京这里还和自己老师钱谦益的老婆柳如是有一腿,大哥马銮也是这帮臭老九的一员,马铖不相信马銮真能做到守身如玉。

    马士英走在前面听着后面哥俩的

    讨论,作为大家长的马士英是不会管儿子纳妾这种小事的,不过今天马銮的身份地位十分特殊,马士英就要说上一说了。

    马士英父子三人走进书房坐下,马士英先开口说道:“銮儿,你作为嫡长子身负马家重责,你和你弟弟不同,他喜欢胡闹没问题,但是你必须要承担嫡长子的责任,你娘为你纳妾都是为了你,你可知道?”

    大家族的嫡长子十分辛苦,出生就肩负一个家族的兴衰,马銮从小就被教育要承担这种责任,现在听自己父亲正言厉色的说自己,马銮赶紧站起来保证不会辜负父亲和母亲的期望。

    和二儿子马铖不同,马士英对这个嫡长子寄托了全部的希望,自然要求也是最严格的,现在看马銮承认错误,才不再说话。

    马士英看了看马铖说道:“铖儿,你也不要以为没你什么事情,现在你也是为人父母,记住以后不要在胡闹下去。”

    马铖吐了一下舌头赶紧站起来保证自己一定不会让父亲失望,马士英知道这个儿子听不进去自己说的,叹了口气说道:“哎,铖儿等你到了为父这般年纪就知道辛苦了!”

    马士英让自己两个儿子到书房自然不是训斥儿子,而是想要借着马铖提升提督这件事,安排跟着马士英到南京的标兵部下。马士英以前是凤阳总督,手下设有标镇,一共三千人马,这其中有三百人是跟着马士英从贵州来的的贵阳军户。这些人跟着马士英多年,很多人在宣府的时候就是马士英的手下,现在马士英成了首辅不能配置标镇,自然要对这些老部下有个交代。

    “铖儿,你现在是提督,为父手下这些标兵就归你了,这些人很多人都是你的叔叔辈,你要善待他们!”

    马铖一听原来今天老头子找自己是为这件事,马铖对马士英手下那些老家伙十分看不上,其中最讨厌的就是那个张国柱,仗着自己和老头子关系不错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

    现在听马士英要将这帮家伙都交给自己,马铖赶紧说道:“爹,他们年纪都大了,还是让他们颐养天年吧,儿子想重新招兵,重新训练!”

    马铖的打算挺好,自己要像神机营那三千人一样从头开始,但是马铖忘了现在他是提督,是大明帝国最高级的武官之一,不再是以前那个总兵。按照编制马铖手下可以有十三万人马,朝廷那里肯让你自己招满十三万人,那样这十三万人是姓朱还是姓马?

    马士英听马铖说完笑道:“铖儿,你还是太天真了,以前三千人你可以自己招收,皇帝对你这点人也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但是十几万的人马皇帝绝对不放心让你自己掌握的,最多只能允许你独立招兵五千人,其他人都要从南都城外的军户中抽取!”

    南京城外一共有二十四卫,在加上归应天府所管的州县,一共有四十八卫二十七万士兵,名义上这些人都归大校场提督管理。但是马铖已经不是刚穿越那时

    了,这几个月马铖对明末卫所了解很多,就连南京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都能找一帮农民代替,其他普通卫所更不用说了。

    马铖听马士英这么说也很为难,他也知道虽然皇帝对自己很信任,但是真要自己手握二十多万的军队,并且这些军队还不听皇帝的,那等待自己的可能就不是皇帝的信任,而是锦衣卫的缇骑了。可是那些卫所那个样子,马铖也不知道能不能训练出合格的士兵。

    “爹,这个道理儿子也知道,可是城外的卫所那个样子,儿子怕这帮家伙成不了士兵反而拖后腿。”

    马士英听儿子这么说笑道:“铖儿,为父也带过兵,知道卫所是什么样,你的那个训练法子也不错,神机营的三千人能算的上精兵,但是你可算过,这两个月你的三千人花了多少钱?难道你准备将手下都训练成这种精兵吗?”

    马士英的话说的马铖哑口无言,现在手下的三千人除了装备,每日的训练、吃饭就要花费三百多两白银,一年就要一万两白银,这还是普通训练,如果在战时加上抚恤、奖赏,花费的更高。

    想到这马铖知道自己梦想的编练出数十万火枪兵横扫天下根本不现实,就是现在的西班牙帝国富甲天下,也不敢说弄上十万的火枪兵。只有在完成基本的工业化,才能大幅降低武器装备的成本,这样纯火枪部队才能成为现实,而现在的大明,最实用的还是那种火枪和冷兵器相结合的部队。

    马士英看到自己儿子低头不语,知道儿子听进自己的话了,马士英现在和阮大铖掌握朝政,对马铖的要求真是有求必应,但是朝廷财政现在十分吃紧,为了安抚江北四镇和武昌的左良玉,就在七月份已经拨付一百六十万的军饷给他们,现在马铖还要组织上万的火枪兵,朝廷实在没钱了。

    所以马士英打算除了神机营外,其他京城部队都使用冷兵器,反正城里武器库还有那么些盔甲刀枪,不用也是落灰。

    “铖儿,爹知道你的心大,可是你的官职提拔太快,手下并没有可用之人。大校场提督和你的总兵可不同,就算南都这里武备废弛,但是城外也还有数万军队,这些人分属不同派系,你自己一个人能压制住他们吗?”

    马铖听马士英这么说感觉也对,自己现在能信任的只有顾长卫他们十几个人,难道都将这些人提拔成总兵?那样并不是帮他们反而是害了他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父亲的旧部,这些人跟随马士英多年,忠心上完全没问题,可以将带兵成本降到最低。

    “既然如此那儿子遵从父亲的命令!”马铖决定还是按照马士英安排的来,毕竟老马混了这么多年的官场,经验肯定比自己要多。

    看到儿子同意马士英笑道:“很好,张国柱跟为父多年,这次可以提升为总兵。你的弟弟马锡,这几个月训练很刻苦,也可以提升为总兵!”

第一百零六章 四大总兵

    张国柱升官在马铖的意料之中,可是马锡是什么东西?刚才还是大头兵一个,怎么一下就成了总兵?马铖自己升官速度就够快的了,可是在三个月前马铖也是个千户,再怎么说也是个中级军官。可是马锡现在只是神机营中的普通士兵,一下成为总兵,这速度比马铖还要快。

    马铖并不担心马锡是不是总兵,而是担心是不是自己手下的总兵。按照马铖的设定自己这些手下将来都要上阵与满清对阵的,马锡那种废物怎能当实职总兵?

    “爹,三弟还只是普通士兵,现在骤然提拔为总兵,让手下难以信服啊!”

    马铖说的很好,但是那知道马士英早有计划:“这个铖儿放心,为父已经为锡儿讨了一个锦衣卫都督的荣衔,在加上军中有你帮助,镇住那些兵痞应该没什么问题。”

    没想到马士英对三儿子真不错,不声不响就给弄了一个都督的差事。马铖听马士英这么说也没办法,老子都定了他一个当儿子还能怎么办?

    马士英看儿子答应十分高兴,这样一来马锡的出路也有了,现在是个乱世,什么也没有兵权牢靠。现在长子马銮跟着自己步入仕途,二儿子马铖和三儿子马锡掌握军队,这样一来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也能稳些。(历史上马锡提督京营是弘光元年二月份,现在将时间提前。)

    从马士英处离开,马铖回到自己的小院,原本双喜临门的好心情被冲淡不少,不过回到家中看到顾喜英还是挺不错的。马铖想到未来自己不在是孤家寡人心中发誓,一定要将满清阻挡在长江以北,绝对不能让他们来破坏自己的幸福生活。

    马铖这一个月都在军中,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自然要和顾喜英温纯一下,所以马铖这几天都在家中等候兵部的行文。按照马铖对明朝官僚体制办事速度的了解,这个行文没个十天半个月下不来。但是马铖没想到这件事是首辅亲自督办,速度出奇的快,在第三天上午,兵部就将大大小小三百多个武将任命的公文准备完毕,交到马铖手中。

    马铖拿着厚厚一摞文书翻了翻,第一个是自己的任命行文,上面写的很简单,钦命神机营总兵官马铖,署理提督大校场,官职从一品。这份行文上只是说明马铖是代理,和皇帝的圣旨不太大一样,大概是老子马士英害怕马铖年纪轻朝中非议太多,所以才弄了个代理的名义。

    第二个任命行文是张国柱的,任命他为马铖的副手,兼正阳门总兵官,正阳门是天子之门,这个总兵权利很重。

    马铖又翻了翻,一共四个总兵,分别是正阳门总兵、聚宝门总兵、通济门总兵、三山门总兵,正阳门是张国柱,聚宝门是一个叫马宝的人,这个人马铖不认的,马铖知道马家在贵阳还有一帮子亲戚,大概这个马宝是自己的什么亲属。

    通济门是水关,秦淮河就从这里流出南京城,马铖没想到这个总兵竟然给了罗炳然,马铖想起那个

    如同地缸成精的罗炳然,没想到这家伙跟着来南京了,这次还弄了个总兵的职务,马铖记得这家伙以前是守备,没想到连升五六级成了总兵,大概没少给马士英送银子。

    最后一个三山门总兵正是马铖的弟弟马锡,三山门这里地处南城,商业繁华,最为关键的这里距离通天宫不远,里马铖的家也不远,马士英给马锡弄了这个职位看来是做好了跑路的准备。

    除了四门总兵其他人都是副将、参将、守备等职务,职务最低的也是百户,看来马士英是准备将军队牢牢握在手里。

    跟着兵部行文一同送来的还有一件大红飞鱼服,马铖一开始还不知道,还以为兵部怎么送来了龙袍。幸亏马家是世家大族,府中识货之人有的是,经过懂行的家人指点马铖才知道,这种长了两个翅膀的龙就是飞鱼。

    明代赐服中蟒袍最为尊贵,只有帝师、一品大员才能穿戴,第二级的就是斗牛服,这种赐服四品以上立过大功的文官可以穿戴。最后一种赐服就是马铖面前的飞鱼服,这种衣服相比前两种就低级多了,除了一二品的武官,一些位高权重的锦衣卫也可以穿戴,不过他们身上只能带飞鱼补子,和马铖穿的这种大红过肩飞鱼服可不同。

    马铖穿上衣服带上官帽,再穿上官靴,站在铜镜前好生看了看,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马铖原本长的獐头鼠目,但是这么一弄竟然有一种威严感透镜而出。

    小妾顾喜英站在边上看到自己相公英姿勃发很是高兴,女人看到自己的男人当官都是一个样子,顾喜英笑道:“老爷真是衣服架子,这种飞鱼服还是老爷穿好看,比那些锦衣卫穿的强多了。”

    马铖听顾喜英这么说笑道:“你啊,也不看看锦衣卫穿的是什么,他们只有一个补子,自然没有这种过肩的好看!”马铖说完整理一下衣服走出门去,马铖原本想在家中陪顾喜英几天,但是现在军令来了,马铖没办法只好告别小妾去军营。

    马府中还有许多家人不知道马铖升官的事情,现在看到马铖身穿大红飞鱼服,一个个赶紧跪倒说着恭喜的话,马铖自然也不能小气了,吩咐下去每人赏了一两银子。

    出了马府大门,顾忠等十一个亲兵正站在门口,看到红彤彤的马铖出来,赶紧跪倒高声叫道:“标下恭迎军门大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马铖感觉军门就是比总镇好听。现在顾忠已经成了百户,马铖对顾忠说道:“顾忠,传令张国柱、马宝、罗炳然、马锡四人去南城提督衙门听命!”

    顾忠躬身领命,带着几个人去了,马铖带着剩下的人离开马府赶往提督衙门。

    大校场提督衙门在南城城外,距离马铖的神机营不远,以前马铖接任神机营的时候也来过这里拜见当时的提督刘肇基,不过当时马铖门子硬,根本没将刘肇基放在眼中,过来也只是礼节上的拜见。

    现在马铖成了

    提督,并且还被皇帝御赐飞鱼服,这种宠幸的程度远在刘肇基之上。所以提督衙门的大小官员早已经接到消息,都站在辕门等候这位新任提督大人。

    马铖骑着马来到提督衙门,看到门前已经站了一百多人,这些人高矮胖瘦什么人都有,看到马铖来了赶紧双膝跪倒口称军门大人!

    马铖下马后将最前面的一个中年将领扶起来,看这家伙穿着三品官服,大概是提督衙门的中军官。

    马铖笑道:“这位老哥,你是。。。”

    那人赶紧躬身道:“末将是中军官朱同!”

    中军官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是除了正副主官以外最重要的军官,马铖现在是提督,他的中军官要降两等,这个朱同也就是参将。

    整个南京的军队大部分都被勋贵把持,这个中军官姓朱,难道是那个勋贵的后代?

    马铖问道:“老哥是那个勋贵之后?”

    朱同听马铖这么说赶紧客气的回答道:“岂敢,末将的祖父是第三代抚宁侯朱岗庶子!”

    抚宁侯?那不是南明最大的废物朱国弼的封爵吗?马铖对朱国弼太熟悉了,秦淮八艳寇白门的老公,最后带着二十万守城部队投降的也正是这个朱国弼,没想到今天碰到这个大汉奸的族人了。

    马铖笑道:“原来是自家人,老哥是保国公的什么亲属?”

    抚宁侯世家是一本烂账,第一代抚宁伯是朱谦,在景泰元年被封为抚宁伯,朱谦死后其子朱永承爵抚宁伯,后累封保国公,子孙获准世袭公爵。但朱永死后,仅有朱晖获准袭封保国公,子孙的爵位不知道怎么降了一等,成了世袭抚宁侯。

    不过到这代抚宁侯朱国弼是个挺能折腾的家伙,朱国弼和诚意伯刘孔昭很好,自然也借着刘孔昭搭上了马士英的关系,就在半个月前马士英上书为朱国弼提了一等,又成了保国公,有这层关系马铖才说和朱同是自己人。

    朱同听马铖这么说心中很高兴,毕竟他不了解马铖的脾气,只知道这家伙是个二世祖,现在看到这个二世祖很好说话,朱同也放下提着的心。

    接下来朱同为马铖引荐提督衙门的属官,什么辕门官、粮运官、长史、南城各卫的都指挥使等等。马铖到没有什么架子,按照后世电视上学的,和每一个属官都握了握手,弄得真是一片和谐。

    朱同看到马铖没有架子很高兴,将属官引荐完毕后对马铖说道:“军门大人,这次和大人初见,末将等人没准备什么,这是一点儿心意,请大人笑纳!”朱同说完从怀中取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马铖。

    马铖接过后掂量一下,如果都是一百两的银票这里足有一百多张,看来南城这里很富吗,这帮家伙一个个出手都这么阔绰。

    马铖并没有打开,而是笑了笑说道:“好说,今天兄弟第一天点卯,咱们聚将吧!”

第一百零七章 下马威

    点兵聚将,是检验一个军队是否合格最直接的手段。明代初期军法严酷,有聚将三通鼓不到斩首的军法。但是明代末期朝廷**军法废弛,这种军法形同虚设,除了边军中还保留这种军法外,内地的部队早已经放弃这种军法多年。

    第一任大校场提督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当年他定下的规矩是每五日一聚将,十日一会操,但是到崇祯年间这项规定已经停止了上百年。上一任提督刘肇基也只是走个形式,每半个月和手下的总兵、参将们见见面,大家喝喝酒聊聊天,意思一下而已。

    现在朱同听新任提督马铖要聚将,赶紧在边上低声提醒道:“军门大人,咱们已经一百多年没聚将了,手下很多兄弟都在城里居住,这一时半刻怕是来不及啊!”

    刚才马铖给人的印象很和善,所以朱同才敢大着胆子说这话,但是没想到马铖一转脸沉声说道:“怎么?当年文正公定下的规矩被废止了吗?有兵部的行文或者陛下的圣旨吗?”

    马铖这么说纯粹是没事找事,兵部那里能下这种行文,朱同听马铖这么说赶紧解释:“军门大人,上任提督刘大人。。。”朱同的意思是说人家刘肇基都没搞过聚将,你马铖逞什么能。

    马铖没等朱同说完,打断他说道:“我不管,现在老子是提督,老子说要聚将,朱同你不同意吗?”

    朱同听马铖这么说那敢反对,马铖可是钦命提督,在军中不遵将令可够砍头的,朱同没办法只好组织手下提督镇标准备聚将。

    提督在明代军队中已经是最高的武将了,军中用来通信的大鼓一共八面,仅次于亲王出征的十面。这八面大鼓都是用整张生牛皮蒙制,每面鼓要六个鼓手才能敲响,震天的鼓声可以传到五里开外。

    这几面大鼓还是成化年间制成,估计近一百年根本没用过,上面落满了灰尘。看到这样子朱同赶紧命人取来抹布将鼓面上的灰尘擦掉。

    这一擦才发现,八面牛皮大鼓有两面鼓面已经破损,不知是天气干燥还是虫吃鼠咬,反正是不能使用了。

    朱同看到站在一边的马铖神色越来越不好,赶紧命人将剩下的六面大鼓收拾完毕,然后开始擂鼓聚将。

    牛皮大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马铖站在边上感觉自己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所以马铖带着手下亲兵走进提督衙门,在白虎堂正中的座椅坐下来等待。

    一通鼓声是五分钟,三通鼓就是十五分钟,也就是十五分钟不来马铖这里报道,那马铖就有理由收拾这帮将领,这也是马铖准备利用手中权利要给这帮懈怠的家伙一个下马威。

    第一通鼓毕二通鼓响的时候,张国柱等人都已经赶到,这帮家伙有马铖的提前通知,所以已经有了准备,这才能在短时间内赶来。

    第二通鼓毕第三通鼓响的时候,大校场周围几个营的参将游击赶来了,这帮家伙虽然衣衫不整,但是毕竟在规定时间赶来,也算是合格。

    等第三通鼓毕,中军官朱同走进来单膝跪倒说道:“禀军门大人,三通鼓以毕,请大人训示!”

    看了看屋中稀稀拉拉的十几个人,马铖说道:“再等一等!”

    就这样马铖带着所有高级将领在白虎堂等了半个时辰,除了又来了五个指挥使外,其他各卫指挥使、守备都没来。马铖看到这个情况笑着问道:“张国柱,你是本督的副将,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张国柱知道这是马铖要立威,赶紧站出来拱手说道:“回军门大人,呼名不应、点时不到,犯者斩之!”

    马铖点点头,对朱同问道:“你是中军官,你说今天都谁没来?”

    朱同这时那里还不知道马铖要立威,虽然朱同和那几个指挥使关系不错,但是这个紧要关头谁管谁啊,还是顾自己吧!

    “回军门大人,本部所辖共有二十四卫,现在金吾左卫、金吾右卫、江淮卫、济川卫、孝陵卫、池河营、振武营、神机营主官已到,其他应天卫、留守前卫、留守中卫等十六卫主官没到!”

    十六个指挥使没到,好!马铖对张国柱说道:“张国柱,你带领本督三百标兵,去将没来的指挥使都抓来!”

    张国柱拱身接令,带着手下三百如狼似虎的标兵,开始在南京城里城外抓人,一时间弄得整个南城鸡飞狗跳。

    张国柱带人走后马铖并没有动,还是坐在大堂中的座椅上,其他的将领看到主官没动一个个也没敢动,不过私底下却用眼神在交流,不是说新来的提督是二世祖吗,怎么刚来就弄了一出下马威?

    马铖一言不发的坐在大堂中,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张国柱终于带着抓来的十六个指挥使回来了。

    这十六人形象各异,有穿员外服的,有穿军装的,还有一个胖家伙光着身子穿了一件女人的衣服遮羞,大概是没干好事的时候被张国柱抓回来了。

    张国柱带着这帮家伙走进大堂,躬身说道:“军门大人,末将交令!十六人全部带到!”

    “中军官朱同!”

    朱同听马铖叫自己赶紧站出来说道:“末将在!”

    “朱同,你是中军官,你说点时不到应该怎么办?”

    朱同看了看这十六人,心中默念:兄弟们,不是兄弟不够意思,但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你们这次倒霉不要怨兄弟了!

    “回军门大人,点时不到,斩!”

    马铖点点头:“好,来人,将这十六个家伙带出去砍了脑袋!”

    马铖此言一出整个大堂如同开了锅一样,那十六个家伙纷纷叫嚷:“凭什么杀我们?你算老几?”

    “军中从一百年前就这个德行,为什么杀我们?”

    还有人求饶道:“军门大人,末将以后不敢了,请军门大人饶过末将!”

    大帐中其他按时点卯的武将也赶紧跪地为这帮家伙求情,大堂中属于马铖一系的神机营

    将领,还有张国柱、马宝等人看了看周围,感觉就自己站着不好,也随大流跟着跪地求情。

    如果换成其他提督,今天原本就是立威,现在人家服软了也就就坡下驴,你好我好大家好完了。但是马铖不同,他需要在短时间整训这只军队,在有半年多满清就要来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使用怀柔手段,所以今天马铖是真的起了杀心。

    看到大堂中所有将领都在为这十六人求情,马铖高声对门外喊道:“顾忠,你进来!”

    顾忠虽然成了百户,但是他这种低级军官没资格进入大堂,所以和一众百户千户们站在大堂外,现在听军门大人召唤自己,顾忠赶紧走进大堂躬身问道:“军门大人,末将来了!”

    马铖指着跪在地中间十六人说道:“顾忠,你带人将这十六个违反军令的家伙拉出去斩首!然后传首各卫!”

    顾忠是马铖的嫡系,再加上顾忠出身贵州卫,和南京这帮家伙没什么关系,自然不管那些,冲门外一招手,进来一百多个标兵,将十六人押了下去。

    十六人被押到提督衙门辕门外,排成一排开始挨个砍脑袋。这时这帮家伙已经知道马铖真的要杀他们,一个个开口大骂:“马铖,你知道我们是谁吗?你敢杀我们,你等着吧!”

    虽然这帮家伙骂的凶狠,但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很快十六人被杀,十六颗脑袋送到马铖面前,供军门大人验看。

    看到十六颗龇牙咧嘴的脑袋摆在自己面前,马铖强忍着恶心说道:“看到了吗?以后不遵将令、不守军法,这就是下场!”说完马铖挥了挥手,让顾忠将这十六颗人头拿下去传首各卫。

    杀了十六个人立威效果很明显,马铖看到其他将领在望着自己的眼神透着震惊和恐惧,马铖就需要这种效果,现在时间紧迫什么怀柔手段都来不及了,只能用严刑峻法来梳理这帮兵痞。

    马铖看了看屋中将领大声说道:“以前你们什么样老子不管,但是现在老子是提督,就要按老子定的办!老子不管你们什么出身,是什么公爵伯爵,只要犯了军法都一视同仁!”

    马铖说完指着四个总兵中的马锡说道:“总兵马锡是老子的亲弟弟,但是他如果犯错,老子一样要砍了他的头!所以你们就不要报什么其他幻想,想要在老子手下当兵,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训练训练在训练!从今天开始,将五日聚将改为三日,十日会操改为五日!张国柱、马宝、罗炳然、马锡你们四个,挑选各卫健壮老实之人组建四营,每营五千人,你们四个担任营官!”

    张国柱四人也没想到马铖这么狠,十六个人说杀就杀,现在听马铖让他们四个挑选士兵组建四营,赶紧站出来躬身接令。

    都安排完后马铖对大堂中诸将说道:“从今天开始老子就要钉死你们,俗话说得好,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怕死的孬种最好马上离开老子的队伍!”

第一百零八章 家丁制度

    十六颗人头换来的是绝对服从,虽然大家心中可能不服,但是没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冲马铖的肺管子。

    马铖巡视一下看到各个总兵、指挥使心悦诚服,满意的点头说道:“好,今天聚将就到这里,大家回去吧。记住以后每三天聚将每五天会操,本督不定时还要抽检,如果被本督抓到那就不要怨本督不讲面子!”

    大堂中的十几个高级将领赶紧躬身齐声说道:“请军门大人放心,末将回去就按大人说的办!”

    马铖看这帮家伙一个个恭敬的很,就是不知道心中怎么想,不过马铖也没放在心上,这帮家伙已经懒散上百年,那里是这一时半会能学好的?马铖寄予希望的是手下那四营士兵,这才是马铖的本钱。

    马铖看到这些高级将领一个个鱼贯而出,对走在后面的张国柱说道:“张国柱,你们四个等一下!”

    马铖虽然十分讨厌这个张国柱,但是毕竟这家伙现在算是自己的心腹,一些事还要指望他们去办。

    张国柱等四人听马铖叫自己赶紧停下脚步,重新回来问道:“请问军门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马铖看了看这四个马士英塞进来的军官,张国柱和罗炳然不用说了,都是高级军官出身。那个马宝是马士英的旗牌官,也是参将的身份。这四人中地位最低的就是马锡,这家伙昨天还是个普通士兵,今天就成了一个总兵,所以马铖对马锡最不放心。

    “几位,这里没有外人,你们都是我马家的心腹将领,所以我马铖也就不说什么套话了。这次我爹让你们来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

    张国柱、罗炳然、马宝都是老油条,自然知道马士英让自己来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帮助马家掌握一只军队而已。

    张国柱抱拳说道:“请军门大人放心,末将一定在短时间内为大人训练出一只靠得住的队伍!”罗炳然和马宝听张国柱这么说也在一边表着决心。

    不过马铖对他们的回答并不太满意,他们说的只是第一点,除了忠心外马铖还需要一只有战斗力的队伍,要不费这么大劲为这四个家伙撑腰干什么?

    “张国柱说的很对,但是还有一点,那就是除了靠得住还要有战斗力!你们每人管理一营五千人,都要按照家丁的要求来训练!”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明朝卫所制度也逐渐崩坏,导致军队兵力不足,尤其是北方边境士兵大量逃亡,使得这一问题日趋严重。在明代中后期频繁的战事之中,可以经常看到边将率领家丁作战,家丁也逐渐成为军队中的中坚力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卫所制度崩溃后,嘉靖皇帝开始推行募兵制,推行军士职业化,像闻名天下的戚家军和俞家军就是募兵制,募兵制让大明在中期军事力量得到了短暂的恢复,但是明朝整个官员体系的严重腐化,让募兵制只经历短暂的崛起就迅速衰落,文武官员矢志不

    渝的以贪污为主导,军饷军费绝大部分被贪官瓜分,下层士兵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就更不用提战力了!

    但是一个国家总的有拿得出手的军事力量,所以就催生了明朝的另一种军事体制:家丁制度,其实家丁制度并不是明朝独创的,历朝历代的军事将领中都有家丁的存在,一般都是高级军官拥有的,但是最多的也就是几百人的家丁,不会作为战争的主流力量,但是明朝就不同了,底层的士兵一点战力没有,明朝后期所有的战争基本是都是靠着家丁在打。

    明朝的军官不管官职大小都有拥有家丁,少则几人,多则达几千人,成为战争的主力,想要获得更多的军功就得拥有更多的家丁,明朝万历年间辽东名将李成梁拥有近万人的家丁部队,而且全部都是精锐骑兵,就是凭借这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李成梁在辽东百战百胜,李家也因此成为辽东的将门领袖。

    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死后,这些家丁就被辽东几个将门瓜分,其中祖大寿、吴三桂等人都是出自李成梁的部下,而辽东铁骑也成为唯一能正面硬扛满洲八旗的精锐之一。

    张国柱等人都是老军户,自然知道家丁制度,但是现在马铖要编练两万人的家丁,这实在太耸人听闻了。当年李成梁占据辽东大片土地,才养得起不到一万的家丁,现在你马铖只是个提督,就算你老子是首辅,但是想要养的起两万家丁根本是痴人说梦。

    张国柱虽然归马铖管,但毕竟是马士英的亲信,所以在四人中他并不怎么惧怕马铖,现在听马铖这么说赶紧问道:“军门大人,编练两万家丁是元辅的意思吗?”

    马铖听张国柱这么问一皱眉说道:“怎么?非要我爹的命令你才肯听吗?”

    张国柱听马铖的语风不对,赶紧解释道:“军门大人,末将归军门大人统辖,自然听军门大人的命令!可是这两万家丁可不是小数目,没钱。。。”张国柱的意思很明显,没钱练个屁兵啊!

    “军饷这方面你放心,本督来解决,你们只管挑选人手训练即可!还有本督要在军中推行新式练兵法,每营给你们派一百老兵,训练交给他们!”

    张国柱等人听马铖这么说并没怎么放在心上,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四百人正是马铖要控制这四营的手段。张国柱等人的忠心自然没问题,但是他们的忠心是马士英的。现在马家还是一个整体自然没问题,但是将来怎么样谁也保证不了,历史上为了权利父子、兄弟相残的例子多不胜数,所以马铖必须要先做一下准备。

    这四百人都是当年在凤阳招来的,这些人跟着马铖一同生活了好几个月,感情自然不是张国柱这样的人能比的,在加上马铖每天为他们上一个时辰的洗脑课,所以这四百人完全忠心于马铖。

    至于武器装备更简单,南京这里有兵部的仓库,马铖问过,兵部兵器局每月都要为仓库送去上百套兵器盔甲,这一百多年里积攒

    了大量武器装备,这些东西虽然没有新造的好,但是也比赤手空拳强吧。

    张国柱等人看到马铖主意已定,互相看了看没办法只好躬身接命,反正马铖是马士英的儿子,只要你马铖能弄来军饷和武器装备,我管你编练多少军队。

    马铖看着张国柱四人出去,心中叹气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现在已经是七月末,在有十个月的时间满清就要南下了,可是自己这里还一点头绪没有,想到这马铖就满心的失败感。

    这时门外亲兵禀报:“军门大人,参将卢嗣业求见!”

    马铖听亲兵这么说才想起来还有卢嗣业,赶紧让亲兵将这个真正的阉二代请进来。

    卢嗣业已经在神机营待了两天,当时马铖让他第二天就去报到,那想到马铖第二天就给忘了。好不容易今天马铖聚将,卢嗣业这才跟着神机营的顾长卫和许大虎一起过来。

    但是卢嗣业职务太低,大堂中指挥使、总兵都十多个,守备副将一大堆,他这个参将实在不够看,现在好不容易等到马铖有空了,所以卢嗣业赶紧提出求见。

    卢嗣业是锦衣卫都督,按理说和马铖品级都一样,都是从一品,但是卢嗣业今天并没有穿从一品的武官服色,而是按照实职,穿的是从三品参将的官服。

    卢嗣业的心思很小巧,害怕第一天上班长官给他穿小鞋就不好了。但是马铖现在忙得焦头烂额,那里能顾得上这种细节。

    看到卢嗣业进来马铖笑道:“老卢,这几天本督事情太忙,将你忘了,千万不要挑理啊!”

    卢嗣业笑道:“军门大人日理万机,末将没什么事可以等的!”

    “哈哈,老卢啊,不知道你想要什么职位呢?”说句实在话马铖真没想好这个卢嗣业怎么安排,这家伙的叔叔是卢九德,安排不好了他叔叔不高兴,但是让他去基层部队马铖还不放心。

    卢嗣业听马铖问起也害怕让自己去基层部队,毕竟卢嗣业还不想当一个大头兵,每天累得要死。

    “军门大人,末将不会领兵,但是还识些字,担任军门的旗牌官可好?”

    旗牌官是仅次于中军官的重要职务,有些相当于后世军法官,掌管王命旗牌,负责全军的虞候、检校。

    马铖没想到这个卢嗣业倒是不见外,上来就想要第二重要的官职。不过经过卢嗣业的提醒马铖发现自己还缺少一个最重要的部门,就是情报部门。

    明军中也有管理军情的部门,就是锦衣卫,在历次对外战争中锦衣卫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比如嘉靖年间的东南倭寇之乱、万历年间的三大征等等。马铖作为穿越人士,自然知道情报在战斗中起的什么作用,不过明朝军情都归锦衣卫管理,马铖虽然挂着一个锦衣卫佥事的身份,但是和正牌锦衣卫并没有半毛钱关系,现在军队已经成了规模,组建军情机构就提上了日程。

第一百零九章 军情司

    马铖看着满脸希望的卢嗣业说道:“老卢啊,你看中军三个位置都满了,人家做的好好的,总不能为了你就让人家回家不是?”

    明代提督属下有三属官,相当于参谋长的中军官,相当于军法官的旗牌官,还有一个就是管后勤粮草的督粮官,这三个官职中中军官是副总兵级别,其他两个都是参将级别。现在的中军官是朱同,旗牌官是一个叫宋忠的家伙,督粮官目前空缺,还没有人选。

    不过马铖并不想将督粮官这个重要职位交给卢嗣业,行军打仗粮草为先,所以这个职位一定要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

    卢嗣业听马铖这么说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大人,如果不行末将当一个坐营总兵也行。”

    坐营官也是个重要官职,专收新补之兵,以备营兵之变,和后世的新兵团长差不多。训练新兵马铖已经交给了自己心腹手下,那里能让卢嗣业这个废物染指?

    “老卢,你身份贵重,还是本督的心腹,那里能让你去当一个小小的坐营总兵?你看这样可好,本督想要在三属官之外在设立一个机构军情司,由本督直接掌管,这个机构就归你掌总!”

    明朝军队可没有军情司这个部门,军情都是由锦衣卫负责,战时由虞候、巡检等老兵组成的斥候负责。这时整个大明还没有一个合理的、专业的衙门管理军情这一块,基本上是几个机构共管。

    卢嗣业听马铖这么说眼睛一亮,这个军情司虽然不知道具体工作是什么,但是通过字面也能理解到了,一看就是一个位高权重的部门。

    “既然大人信任末将,那末将就幸不辱命了!”卢嗣业对这个职位也很满意,毕竟不用到基层部队和那些大头兵混在一起,没得掉了卢爷的身份。

    马铖看卢嗣业点头答应心中高兴,赶紧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马铖将小册子交给卢嗣业:“老卢,这是本督编写的指南,你按照这上面的组建军情司。”

    这是马铖利用空闲时间编写的情报指南,反正就是马铖将后世谍战电视剧中的桥段复述出来,至于卢嗣业能搞成什么样子马铖就不管了。

    卢嗣业接过小册子翻了翻,小册子是由蹩脚的字体写成,大概是马铖亲笔。卢嗣业虽然没有功名,但是叔叔卢九德家中有钱,卢嗣业也跟着家中师爷学过几年。看到马铖这种如同儿童一样的字体,卢嗣业不满心中耻笑。

    但是等卢嗣业翻着看了几页却大为惊讶,这上面详细记载如何潜伏、如何编写密码本、如何与接头人联系、如何利用种种手段获得情报等等。卢嗣业的叔叔卢九德是太监,当年在东厂也干过一段时间,所以卢嗣业对东厂的业务也懂一些。

    但是东厂和锦衣卫的那些手段,和小册子上记载的一比完全成了儿戏,就一个利用论语传递消息就比锦衣卫高明许多。卢嗣业赶紧放下小册子问道:“大人,这本小册子是您编写的吗?实在太高明了!”

    马铖大言不惭的点

    点头说道:“没什么,都是一些小道!人手不够你可以去找顾长卫要,还有你要去找你叔叔,让他抽调些锦衣卫中经验丰富之人来帮忙,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本督猜想,具体实施还需要锦衣卫的熟手来办。”

    对于军情司的设置马铖并不想让这个部门局限于军情,而是想要将这个部门搞成如同锦衣卫那样的权力部门。

    一个多月前马铖在码头为左懋第送行,原本想要拉拢左懋第为自己服务。但是那想到左懋第油盐不进,对自己这么一个阉二代没有半点好感,自然马铖想要利用左懋第也就行不通了。

    南明虽然在前期昏招频出,但是也不能说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在南明一共三十九年的岁月中,也有三次机会翻盘。

    第一次就是满清占领南京后颁布的剃头令。其实剃头令在满清占领北京后就实行过一段时间,只是北方各省民众纷纷起义,满清才被迫停止。在历史上满清占领南京后,多尔衮满以为天下大势已成,不管朝中汉族大臣的反对,在全国上下开始严酷推行剃头令。

    这下多尔衮可捅了马蜂窝,全国上下各个省的普通民众纷纷起义,如果不是当时南明各个政权都在互相争权夺利,很可能有机会将满清撵回长江以北,重新光复南京。

    第二次机会就是李成栋和金声桓的反正,这两个家伙原本是江北四镇的手下,被满清官员欺辱在加上满清的剃头令,让二人起兵反清。可是当时满清已经成了气候,在加上当时南明政权没有给这二人强有力的支持,所以这次反正也失败了。

    第三次是李定国两厥名王,这次除了李定国在湖南弄死了满清两个亲王,还联络台湾的郑成功攻占福建和广东沿海。可是当时郑成功还是因为拥鲁拥桂的问题,没有配合李定国的湖广战役,而是派去攻打满清在南方的老巢南京,结果抽调两广的部队围堵李定国,让李定国在湖广功败垂成。而郑成功在南京城外也吃了大亏,手下最精锐的三万铁人军也丢在南京城外,至此南明在没有翻盘的机会。

    马铖来自后世,后世在网络上对南明几次的机会得失分析很透,作为穿越人士的马铖自然不能放过这三次机会。但是满清的整体实力要比南明强大,要想利用好这几次机会,就要在满清内部种下种子,利用党争消耗满清的实力。

    让马铖欣慰的是不止南明这边朝政一片糜烂,满清那边朝政也差不了多少,如果两方比较一下,大概满清这边还要烂一些。满清朝廷中除了满人各派实力,还完整的继承了北京官场的党争。这种党争并没有随着崇祯皇帝上吊而结束,反而汉臣的党争在加上满人内部自己的政治*斗争,让满清朝堂上的花花事比南明朝堂还多。

    马铖深知这一点,自然想在满清朝堂这盆稀屎中在搅和搅和。所以马铖才要拉拢左懋第,让他去当这个搅屎棍。可是没想到左懋第根本不搭理马铖,让马铖准备好了的一肚皮说辞都没用了。

    没办法马

    铖回到家中思前想后,既然明朝的这些官员现在自己还不能用,那何不自己单独组建一个情报机构?所以军情司这个在后世臭名昭著的部门就在马铖的脑海中形成了。当然现在军情司刚组建,权利也没有后世那么大,组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往北方派遣间谍和收拢北方原锦衣卫的人手势力。

    这个军情司的主官马铖挑选了卢嗣业,倒不是真为了拉拢他叔叔卢九德,而是马铖看上了卢嗣业阉党的出身。卢九德出身东厂,俗话说得好厂卫不分家,有了卢九德的帮忙,卢嗣业可以最快速的整编北方锦衣卫和东厂的旧部。

    至于忠心问题现在不是马铖考虑的时候,现在马铖主要是求生,等挺过明年满清第一波攻击,那时在考虑卢嗣业的忠心问题。当然如果马铖能抵挡住满清,马上就会成为明末军功第一人,到时候卢嗣业肯投靠自然没问题,就算卢嗣业想要为朱明尽忠,马铖也不会吝啬一颗枪子的。

    卢嗣业现在还不知道马铖准备怎样对付自己,还沉浸在掌握军情司的喜悦之中,卢嗣业站起来拱手说道:“请军门大人放心,末将现在就回去找叔叔借人,一定不能耽误大人的大事!”

    马铖笑了笑让卢嗣业出去,下一步马铖要接见王显。

    王显在跟随马铖后可帮了大忙,在前期马铖手下一个文人没有,王显就成了马铖的大管家,从征兵到后勤管理,都是王显一手操办,现在马铖成了提督,自然有功要赏。

    王显空着一只袖子走进大堂,躬身问道:“军门大人,不知叫小吏还有何吩咐?”王显现在是神机营的书办,没有品级只领着一份工资。

    马铖看到王显进来笑道:“王先生来了,现在本督掌管整个大校场,属下还缺少一个督粮官,不知王先生可愿意?”

    后勤部门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最重要和最肥的部门,明代督粮官是三属官之一,提督衙门的督粮官挂参将衔,这已经是正三品的高官了。

    王显听马铖说完后面无表情的说道:“属下在追随大人时已经说过,属下的命就是大人的!”

    马铖知道王显一家惨死对他的影响很大,马铖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王先生就去上任吧,本督的后勤粮草就拜托你了!”

    王显点头刚要出去,马铖又接着说道:“王先生,本督知道你和张国柱有仇,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王先生。。。”王显一家死在张国柱的命令下,自然和张国柱不死不休。马铖害怕王显为了私仇耽误军国大事,所以要敲打一下。

    王显听马铖说起自己的家人浑身一震,转回身来躬身说道:“属下知晓,属下知道事情轻重,请大人放心!”

    看到王显这么说马铖挥了挥手,让王显出去。

    都布置完毕,下一步就要开始大练兵计划,现在距离明年还有四个月,这四个月必须要将兵练成个样子,如果不行马铖就要准备船只跑路了。

第一百一十章 二进宫

    马铖在南京城外大刀阔斧的整治军队,但是后院却着了火。马铖杀的那十六个倒霉鬼各个身份不凡,其中两个指挥使还是勋贵的直系血脉,这帮家伙被杀后他们的家人马上找到自家的主事人喊冤,在加上魏国公在后面推波助澜,原本只是一场很普通的军法案就变成了御前官司。

    第三日,在魏国公徐弘基的串联下,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安远侯柳祚昌、定远侯邓文囿等勋贵,带着那十六家苦主,气势汹汹的去见皇帝朱由崧。

    朱由崧这时正在后宫听戏,听说一群勋贵进宫要朝拜自己,朱由崧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赶紧让人将这些勋贵带进来。

    那知道这帮勋贵一进入乾清宫就开始跪地痛哭,除了从说祖宗当年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功绩,还将马铖骂的一无是处,根本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狗屁不通在世赵括。

    七八个勋贵再加上十六家苦主,一时间整个乾清宫成了菜市场,弄得朱由崧根本听不清什么东西。

    朱由崧怒喝一声骂道:“别哭了!到底怎么回事?徐弘基,这里你爵位最高,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弘基听皇帝这么说赶紧往前爬了几步,然后说道:“圣人在上,那个马铖仗着圣人的宠幸,上任第一天就斩了十六卫的指挥使,并且还传首各营,这。。这完全是将圣人威严、朝廷法度视如无物啊!”

    徐弘基这顶大帽子扣的很严重,蔑视皇帝是大不敬,十恶之一,够马铖夷三族了。不过徐弘基也不算冤枉马铖,被杀的那十六个指挥使其中就有府军前卫和府军左卫的指挥使,这两卫从洪武年间就是天子亲军,无缘无故杀了他们也算是对皇帝不敬。

    朱由崧听徐弘基说完勃然大怒,倒不是朱由崧恨马铖杀了自己的亲军护卫,朱由崧生在北京长在洛阳,认得你府军前卫指挥使是那位?今天朱由崧生气是因为前几天刚和马铖谈过,让他不要招惹这帮勋贵,现在才过去几天,马铖就将勋贵的人杀了十多个,这明明就是将皇帝说的话当放屁。

    朱由崧这个人虽然不是傻瓜,但也只是中人之姿,朱由崧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才将朝政交给马士英等人,只要保证他自己的权利不受损失,其他的朝政朱由崧是不管的。现在马铖在几天内为朱由崧惹了两次麻烦,所以朱由崧才真的有些生气了,命令小太监去城外传旨,让马铖即刻觐见。

    这时马铖还不知道朝中勋贵将他告了,还在军营中带领手下整编。

    这几天马铖手下的四大总兵一共收编了五千四百人,这些人都是从二十四卫中挑选出来的精壮士兵。虽然人数不少但是和马铖预计的还差很多。没办法马铖只好故技重施,再次在南城外的流民营中招兵。好在南京城外流民众多,两天功夫就招了万人,估计再有两天就能将兵员招满。

    就在这时马铖接到消息,皇帝传旨的小太监

    就在大营外。马铖听说后眉头一皱,皇帝这么快找自己又干什么?不过马铖现在实力弱小,可不敢对传旨的太监半点不敬,赶紧命人摆下香案,然后亲自去大营门口迎接。

    等宣读完皇帝中旨后马铖更糊涂了,中旨里什么也没说,只是让马铖速速进宫,皇帝有要事找他。 不过这难不倒马铖,在一百两银子的威力下,马铖很容易的知道了事情始末。

    原来是那十六个死鬼的苦主给自己告了!马铖心中暗骂:这十六个死鬼真是该死,既然如此就不要怨小爷手狠。

    马铖对身边的顾忠说道:“顾忠,去将前几天那十六个指挥使的脑袋都丢入粪坑!”

    张国柱就在马铖身边,虽然他是马家嫡系,但是看到马铖手段如此下作不免站出来说道:“军门大人,这样是不是太。。。”

    马铖没等张国柱说完瞪眼道:“怎么?他们犯了军法被砍脑袋是应该,现在却去皇帝面前告老子,难道不让老子泄愤吗?”

    张国柱听马铖这么说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皇帝的命令要马上执行,马铖起身带上一百亲兵,骑上马赶奔皇宫。马铖的大营在南城外大校场,进城要经过聚宝门,在经过南城府东街的时候,马铖看了看自家的方向,对身边的顾忠说道:“顾忠,你去千步廊找我爹,将事情经过告诉我爹!”

    马铖虽然不怕勋贵的反扑,但是前几日的功败垂成让马铖心中有了些阴影,万一这帮勋贵是用什么未知手段下绊子,老子别在弄个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马铖才要知会马士英,依着老马的政坛经验,肯定能想出完美的解决办法。

    顾忠领命而去,马铖带着亲兵跟着小太监又一次经过西安门进入皇城。

    这次朱由崧没让马铖等太久,听到马铖来了马上让他进入乾清宫。马铖刚进屋中就被朱由崧一顿臭骂:“马铖,前几日朕和你怎么说的?难道你都忘了吗?”

    屋中跪着的几个勋贵听皇帝生气一个个心中叫好,恨不得皇帝直接下令将马铖千刀万剐。

    徐弘基赶紧在边上敲边鼓:“圣人,这马铖手段狠毒、目中无人,根本没将圣上放在眼中,这种人就应该立即处死!”

    安远侯柳祚昌的祖宗是永乐时期的明将柳升,同时柳升还担任过神机营的统制,但是现在柳祚昌一点不念和神机营的香火之情誓要弄死马铖。

    “圣人在上,小臣的外甥是府军前卫的指挥使,就因为点卯晚去了一会儿,马铖竟然将小臣的外甥砍头示众,请圣人为小臣做主啊!呜呜呜。。。”

    其他几个勋贵听柳祚昌这么说也一个个痛哭不已,反正就是让皇帝砍了马铖的狗头为自家亲属报仇。

    朱由崧原本就是一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听那些勋贵在这里哭诉,在加上心中恨马铖为自己惹麻烦,怒道:“来人,将马铖押入锦衣卫诏狱,由锦衣卫会同五军都督府一同审理

    !”

    五军都督府就是这帮勋贵的地盘,柳祚昌更是中军都督府的佥事,马铖要落到他们手里自然生不如死。柳祚昌听皇帝这么说心中大喜,赶紧保证道:“请圣人放心,臣等必定能秉公审理!”

    马铖进屋话还没说呢,就要被锦衣卫押走,气的马铖骂道:“徐弘基,你们这帮王八蛋,竟然敢蒙蔽陛下!”

    这时锦衣卫已经走进屋中要押走马铖,马铖知道现在不说话以后在没说话的机会了,落入这帮勋贵手中还能有好果子吃?

    马铖急中生智的叫道:“陛下,臣有话说!”

    朱由崧听马铖这么说感觉不让马铖说话是有些过了,毕竟马铖的姐姐是后妃之一,想到这朱由崧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锦衣卫听皇帝让马铖开口,也就不在动手而是站在马铖身后等待命令。

    马铖看到终于争取到说话的机会,赶紧说道:“陛下,臣杀这些人是有原因!第一这些人确实是犯了军法,臣按照军中法令杀的他们。第二是这些人到了军营后口出狂妄之言,对陛下多有不恭,为了正视听,臣才下令杀了他们!”

    马铖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对策,对付这帮勋贵只用朝廷的法度不好使,这帮勋贵一个个都是超品侯爵,和皇家的关系特殊,其中几家勋贵在第一代更是和朱元璋的儿子结亲,军法用在他们身上还真不一定管用。

    不过马铖这几个月没学会别的,跟着马士英倒是学了不少指鹿为马、栽赃陷害的手段。正常手段不行那就用非常手段,泼粪耍埋汰马铖绝对是行家里手。

    朱由崧是藩王上位,最在乎的就是合法性问题,所以朱由崧听有人在背后理论自己,赶紧问道:“马铖,你说,他们在背后如何对朕不恭敬?”

    “陛下,安远侯柳祚昌的外甥,府军前卫的指挥使张全礼,被臣的亲兵抓来后,不仅不跪拜陛下的圣旨,还说陛下出身污浊,根本不配当皇帝,自然臣也不配做这个提督!还有定远侯邓文囿的侄子邓通,更是在军中大势传播陛下在后宫夜毙二童女的妄言!臣听这帮家伙口出狂言,所以才当机立断将这十六人斩杀!”

    马铖说的这些都是后世流传的花边新闻,大部分都是东林党一些遗老遗少编排朱由崧的,可是在当时南京,确实有些人怀疑朱由崧的出身问题,认为他根本是个假福王,马铖说的只不过是在传言的基础上添油加醋而已。至于朱由崧毙二童女的是完全是马铖按照后世传说编的,反正那十六个人都死了,马铖还不是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马铖编的过瘾但是朱由崧可是当真了,朱由崧最在乎的就是自己合法性问题,现在竟然有人又来旧事重提,如何不让朱由崧发火?还有朱由崧的作风问题纯粹是谣言,朱由崧好色不假,但是宫里就有几百个女人,那里还需要去外面找什么童女?

第一百一十一章 罚银了事

    朱由崧听马铖说完气的说不出话来,朱由崧是个二百多斤的大胖子,在加上人到中年,原本就有些高血压的疾病,现在被气的脸色煞白,好悬没驾崩了。

    朱由崧边上的小太监看到皇帝这样,赶紧上来捶打后背,好半天朱由崧的这口气才顺过来。

    朱由崧指着跪在地上的柳祚昌问道:“说,你外甥说的那些谋逆的话听谁说的?是不是你?”

    南京这些勋贵都是拥护潞王的,当时更是不看好朱由崧,自然嘴中也不怎么尊重这位皇帝,背地里什么笑话都说过,所以现在柳祚昌也不敢保证自己外甥到底说没说过这些话。不过就算说过柳祚昌也要抵赖到底,这可不是玩笑,真触怒皇帝定远侯到柳祚昌这里就要断了传承。

    柳祚昌赶紧跪地爬行几步哭道:“圣人,这都是马铖栽赃陷害!请圣人想一下,大帐中那么多武将,我外甥也不是呆傻之人,就算对圣人有什么怨言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这一定是马铖在胡说!”

    柳祚昌这人没什么心眼,为了撇清自己有些着急,有些不该说的话没经过大脑就说了出来。柳祚昌身边的徐弘基可是老油条,马上听出了柳祚昌的病语,心中大叫不好,赶紧要站出来解释。

    那知道马铖动作更快,柳祚昌刚说完就听马铖阴沉沉说道:“看来你外甥张全礼真对陛下有怨言了,只是人多不说而已!”

    柳祚昌听马铖这么说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紧磕头如捣蒜般的解释:“圣人,臣不是这个意思,臣不是这个意思啊!”

    朱由崧虽然恼怒柳祚昌不会说话,但还是听懂柳祚昌的意思,张全礼不是傻子,这种政治笑话只能跟亲近人说,那里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所以马铖说的真不一定对。可是刚才柳祚昌说错话也表示这帮勋贵肯定在背后编排过自己,想到这朱由崧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处理马铖吧不对,马铖完全是按照军令在办,虽然杀人有些多,可是也算是执法有据。如果放过马铖也不对,这帮勋贵在南京能量甚大,如果不安抚好他们朝政也会混乱一片,想到这朱由崧真的十分头大。

    就在朱由崧左右为难的时候,门外小太监进来禀报,保国公朱国弼、诚意伯刘孔昭、忻城伯赵之龙、求见!

    朱由崧听到这三人来就是一愣,说道:“让他们进来!”

    马铖听这三人来了就知道自己的救兵来了,朱国弼和刘孔昭都是第一批投靠马士英的勋贵,赵之龙看到马士英势大,也投靠过来。马铖看到这三人来了,知道是自己老子马士英暗中使的力,要不马铖和这三人根本没什么关系,人家也不可能进宫为你说话。

    朱国弼三人进入乾清宫大殿,行完礼后朱由崧问道:“你们三个有何事要见朕?”

    朱国弼站出来说道:“圣人,臣等三人是来弹

    劾大校场提督马铖的!”

    朱国弼这话一出满大殿的人都蒙了,谁都知道朱国弼是马士英的铁杆,怎么今天这家伙来弹劾马士英的儿子?

    朱由崧也是一愣,问道:“保国公,你为何要弹劾马铖?”朱国弼是第一批倒向朱由崧的南京勋贵,所以朱由崧对朱国弼很是信任。同时朱由崧也知道朱国弼也马士英阮大铖关系都不错,可是现在听朱国弼要弹劾马铖,难免要问一下为什么。

    “圣人,臣的远房侄儿朱同担任马铖的中军官,臣听朱同的家人说,朱同已经几天没有回家,这几天一直在军中训练!当年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是五日会操,可是现在马铖却改为三日,这样军中将士得不到休息,各个将领也不能回家尽孝,所以臣今天来弹劾马铖!”

    徐弘基听朱国弼这么说心中大骂:朱国弼你这是来弹劾的吗?你这是在表扬马铖好不好!

    朱由崧听朱国弼这么说也很好奇,他对马铖问道:“马铖,保国公说的可是实情?”

    马铖听朱国弼这么说心中大喜,真想上前亲这个老家伙几口。现在听皇帝问起赶紧回答道:“陛下,南都卫所荒废已久,现在北都沦陷正是需要人的时候,臣看不得那些士兵懒散的样子,所以擅自将五日一操改为三日一操,请陛下责罚!”

    朱由崧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也知道刀越磨越快的道理,听马铖这么说笑道:“爱卿何罪之有,你这是有功!”

    魏国公徐弘基原本以为自己带着勋贵来逼宫,肯定能让皇帝杀了这个该死的马铖,但是那想到马铖小小年纪手段下流,泼粪栽赃玩的熟练,现在保国公朱国弼也过来为马铖说好话,眼看这个马铖就要逃出升天,这样自己儿子的仇还怎么报?

    想到这徐弘基赶紧说道:“圣人在上,管理军户训练士兵是马铖的应有职责,但是无故斩杀高级武将却是犯了国法,请圣人圣裁!”

    徐弘基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你马铖虽然是皇帝简拔的提督,但是你并没有皇帝给的天子剑,也没有临机决断的权利,在加上南城距离皇城不远,有什么紧急军情非要不请示皇帝就杀了十六个正二品的指挥使?

    朱国弼听徐弘基说完一笑:“魏国公说的很对,但是时机不对。现在北都沦陷,国家正需要马铖这种敢打敢冲之人,难道非要选一些循规蹈矩的将领吗?当年中山王领兵在外,难道要杀了一个总兵也要千里迢迢请示太祖高皇帝吗?”

    朱国弼说的还算客气,因为朱国弼也是南京勋贵,并不想将徐弘基得罪死,但是诚意伯刘孔昭就不同了。诚意伯一系从刘伯温开始就和淮泗将领不对付,刘伯温当年更是和李善长斗的你死我活,所以历任诚意伯都流离在南京勋贵圈子之外,现在刘孔昭看到有机会弄死徐弘基自然不准备放弃。

    “圣人,魏国公一系把持南

    都镇守二百多年,南都城里城外的军中都是魏国公的亲支近脉,这些徐氏族人良莠不齐,很多人打着魏国公的旗号为非作歹,现在马铖下狠手收拾这些军中败类,也算给魏国公清理门户了!”

    刘孔昭这话说的客气但是其中意思一点不客气,以前南京这里是陪都,你干什么都行,安排几个小舅子当军官也没什么。但是现在不同了,南京从陪都升格为首都,现在军中全都是你魏国公的人,你要干什么?是不是想当郭威、赵匡胤呢?

    马铖心如毒蝎,听刘孔昭这么说赶紧在边上敲边鼓:“陛下,臣没读过书,但是喜欢听大鼓书,臣记得当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不是被部下黄袍加身才当上的皇帝?魏国公虽然忠于大明忠于陛下,但是难保手下人有这个想法啊!”

    徐弘基听马铖这么说真想上前掐死这个王八蛋,但是当徐弘基看到朱由崧看向自己的目光都变了,马上吓的跪倒哭道:“圣人在上,臣对大明,对圣人都是忠心一片!当年臣的先祖中山王对高皇帝忠,二世祖徐辉祖公对懿文太子、对惠帝忠,臣的叔祖徐增寿对世祖皇帝忠,所以臣必定对圣人忠心不二!”

    徐弘基知道生死就在眼前,情急之下将自己几个祖宗都扯了出来。不过徐弘基说的也在道理,当年徐达对朱元璋不用说了,二世祖徐辉祖对朱允忠贞无比,就是朱棣占了南京后也绝对不臣服朱棣。至于徐增寿和哥哥完全不同,从一开始就站在朱棣一方,最后想要献城被朱允发现,在被杀之前也要忠于朱棣。虽然这哥俩忠心的君主不是一个人,但毋庸置疑的都是忠心无二。

    朱由崧听徐弘基这么说脸色才转变过来,朱由崧对跪在地上磕头的徐弘基说道:“徐弘基,你起来吧!虽然朕相信你的忠心,但是军中你的家人太多,难免朝中有人非议,你回去收拾一下吧!”

    徐家的势力来源于军队,现在朱由崧一句话就将徐弘基的权力一撸到底,但是徐弘基有什么办法?只好躬身保证,回去后马上让自己的家人退出军队。

    刘孔昭原来的目的想要弄死徐弘基,但是看到这个家伙只是掉层皮,心中还不太满意,想了想又站出来说道:“圣人,这次马铖秉公执法无罪,魏国公、临淮侯、怀宁侯、安远侯、定远侯等人为了自己私利却诬告大将,臣以为断不能助长此风,长此以往军中主将如何约束部下?所以臣以为对魏国公等人要重罚!”

    朱由崧一听也对,如果以后杀了一个人这帮勋贵就来闹,那自己还那有功夫听戏喝酒?想到这朱由崧问道:“那诚意伯因为该怎么罚呢?”

    刘孔昭刚要说将这帮家伙全部免掉爵位,但是他还没说朱国弼那边抢先说道:“圣人,臣以为应该罚银!魏国公作为国公罚银十万两,其他几位侯爵罚银减半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蹬鼻子上脸

    刘孔昭的原意是弄死这几个不对付的勋贵,但是没想到朱国弼抢先说了出来,刘孔昭没办法只好瞪了朱国弼一眼。当然朱国弼绝对不是什么慈悲心发作,而是想借机交好魏国公徐弘基。

    朱国弼和南京坐地炮刘孔昭不一样,保国公一系以前是在北京生活,在崇祯元年被派到南京这里当官,因为弹劾温体仁和唐世济徇私受贿,引起唐世济忌恨,最后朱国弼被诬陷夺爵。

    在崇祯十七年不知道朱国弼又走了谁的路子,再次被崇祯启用成了漕运提督,正因为朱国弼不是南京本土勋贵,所以这几年朱国弼一直想要结好魏国公徐弘基。但是徐弘基那里能看上朱国弼这么一个二流勋贵,前几年也一直对朱国弼不咸不淡。

    朱国弼今天看到刘孔昭要下狠手收拾徐弘基,他知道依着徐弘基的爵位和功劳,只要不是谋反大罪,皇帝是不会把他怎么样的,既然这样为何不卖一个人情给徐弘基呢?所以朱国弼才站出来为徐弘基说情。

    徐弘基跪在地上原本以为今天肯定倒霉,但是听朱国弼这么说放下心来,虽然十万两银子也是一笔巨款,但是在与国同休的魏国公家还不算什么。

    朱由崧听朱国弼这么说点了点头,问道:“徐弘基,你们几个可愿罚银?”

    朱由崧既然已经这么说了,谁还敢说不愿?以徐弘基为首的几个勋贵赶紧如同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

    有了钱拿朱由崧原本烦躁的心情好受不少,挥了挥手说道:“既然如此你们退下吧!马铖有功无过继续编练新军!”朱由崧说完起身离开,后宫的戏班子还在等他去观看。

    马铖和朱国弼等人出了乾清宫,赶紧躬身感谢道:“马铖多谢三位叔父赶来相救,要不今天就要着了徐弘基的道了!”

    其实这三人不来马铖也没什么危险,依着马铖的口才皇帝最多斥责他一顿,但是人家三人已经过来了,马铖就不得不说一些感谢的话。

    朱国弼笑着说道:“贤侄,这都是小事,我等与令尊交情莫逆,这个忙自然要帮!”

    这时徐弘基等人也从乾清宫出来,瞪了马铖一眼后纷纷离去。刘孔昭看着徐弘基的背影问道:“保国公,今天为何阻止小弟收拾这个废物徐弘基呢?”

    朱国弼叹了口气说道:“贤弟,咱们都是勋贵,现在国家危难之际,何苦我等在窝里斗?平白让外人看了笑话!”

    这番话放在朱国弼身上没毛病,朱国弼是过江龙,和南京这些地头蛇没什么利益纠结。可是刘孔昭和赵之龙就不同了,他们两家受魏国公的气二百多年了,自然想要报仇雪恨。

    忻城伯赵之龙在边上也说道:“保国公,您不知道徐弘基就是一条毒蛇,如果不一棍子打死,等他缓过劲来就是咱们倒霉的时候!”

    朱国弼知道这二位和徐弘基的恩怨,但是朱国弼心思很大,远远不是只想当一个游手好闲的勋贵这

    么简单。明代中后期因为文官势力崛起,传统的功勋集团被压制的厉害,同时作为勋贵大本营的五军都督府也被文官管理的兵部取代。夺回曾经的权利,重新将勋贵荣光恢复到洪武、永乐年间,一直是南北二京勋贵的梦想。

    朱国弼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放徐弘基一马,因为徐弘基虽然现在手中没了权利,但是魏国公毕竟在南京经营了二百多年,暗中的影响力还是有些的。现在朱国弼、刘孔昭等人借助拥护朱由崧当皇帝这件事,手中已经握有一定权利,现在正是恢复勋贵荣光的时候,既然如此朱国弼肯定不希望同是勋贵的魏国公一系受损太大。

    刘孔昭和赵之龙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还看不到这点,可是现在马铖就在面前,朱国弼当着马铖的面还不能将实情说出来。没办法朱国弼只好对马铖说道:“马贤侄,既然没事了我等就回去了,有空可到叔叔的府上坐坐,叔叔府中的歌伎还是不错的!”

    朱国弼只是意思意思,那想到马铖打蛇随棍上,直接说道:“既然叔叔盛情难却,那择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当日,正好今天小侄有空,不如去叔叔家见识一下?”

    朱国弼的意思只是客气一下,那知道马铖到不见外,直接提出要去看看。朱国弼没办法只好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吧!诚意伯、忻城伯二位也一起去吧!”

    刘孔昭和赵之龙一想也行,这个马铖现在就是一品提督,将来毕竟前途无量,为了自己儿孙着想也应该结交一下,就这样四人离开皇城来到北城的保国公府。

    保国公朱国弼是外来户,自然没有当年朱元璋赐给的大宅子,徐弘基的徐府就在夫子庙旁边,那里可是寸土寸金的好地方。朱国弼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在南城购置田产,没办法只好将家安在人口相对稀少的北城,这里的地价要便宜些。

    朱国弼府中就备有歌伎班子,主人要招待客人自然准备迅速,很快就在四人面前开始吹拉弹唱。

    马铖看着一个个庸脂俗粉十分不满意,他根本不懂戏曲,这次来朱国弼家也不是真为了来看戏,马铖的真正目的是想来见识一下秦淮八艳中皮肤最好的寇白门。

    秦淮八艳中马湘兰已经死了四十多年,这个可以不用考虑,剩下其他的七人都在二十四五岁,虽然在明代属于中年妇女了,但是在马铖眼中这可是最有魅力的年纪。

    想到柳如是的丰满性感,陈圆圆的倾国倾城,李香君的温柔可爱,卞玉京的才思敏捷,董小宛的楚楚动人,顾横波的个性豪爽,寇白门的娟娟静美,马铖的小兄弟就不争气的跳动几下。

    马铖在后世看电视、电影、小说,只要涉及到明末,那一定就会有秦淮八艳,弄得马铖耳朵都起子了。所以穿越到这个时代第一要务就是保证小命,在小命没问题的情况下,马铖就要考虑一下小兄弟的感受,毕竟到了明末,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艳不去见识一下岂不白来了

    不过现在秦淮八艳都是有主之人,马湘兰死了,柳如是嫁给水太凉钱谦益,陈圆圆被吴三桂带在身边,李香君和侯方域成婚,卞玉京感情受挫出家为尼,董小宛嫁给冒辟疆,顾横波嫁和龚鼎孳在北京当了二臣,现在唯一能知道消息的就是寇白门,所以马铖才不跟朱国弼客气,非要厚着脸皮过来。

    可是到了现场,马铖看到出来献唱的都是一些普通货色,心中十分不满意。其实这些歌伎都是朱国弼府中上好的美女,不过明代的审美观点和后世不同,明代讲究娇小可爱,所以马铖喜欢的那种大洋马完全在明代没有市场。

    马铖耐着性子看了几段昆曲,实在忍耐不住,开口问道:“保国公,听说昔日江南名妓寇白门在府上,怎么没见到呢?”

    朱国弼原本就不想招待马铖,但是谁想到马铖这么厚脸皮非要过来见识一下歌伎,朱国弼没办法才将这个二世祖请来家中。但是没想到这个小混蛋蹬鼻子上脸,要看自己的美人寇白门,这就让朱国弼有些不高兴了。

    边上的刘孔昭和赵之龙刚才听戏听得入迷,正在端着茶杯细品,现在突然听到马铖这么说,二人口中的茶好悬没喷出来。

    刘孔昭笑道:“贤侄你不知道,寇大家被保国公收入闺中后就不再见客,贤侄你怕是要失望了!”

    其实不见客也是分见谁,如果今天朱国弼宴请马士英,不要说安排寇白门出来唱首小曲,就是安排寇白门侍寝,朱国弼也半个屁没有。但是你马铖吗,那就不行了。

    马铖那里不知道刘孔昭的意思,但是他今天来就是想见寇白门,所以装傻充愣的问道:“几位叔叔,小侄没读过书,不过小侄听说只要关系好,可让小妾陪同客人侍寝,不知道对不对?”

    朱国弼听马铖这个无理要求再也控制不住怒火,站起来喝道:“对不起,老夫有事,请几位回吧!”

    刘孔昭和赵子龙二人听马铖这么说也十分生气,你马铖是什么东西?要不是看在你爹的面子上我们能吊你?现在你仗着你老子的势力人五人六装大尾巴狼,跑我们勋贵这里来要小妾侍寝,你也不撒泡尿看看你自己是什么德行!

    朱国弼生气站起来走了,刘孔昭和赵之龙也一声不吭的起身回府了,院中原本弹唱的歌伎也没了,只剩马铖孤身一人坐在椅子上。

    看到自己被晒台马铖气的要死,原本他只是想要看看寇白门什么样子,现在反而被朱国弼这个老王八蛋侮辱,不报复一下马铖怎敢自称二世祖?

    马铖二杆子脾气上来谁也拉不住,站起来就要四处放火,但就在马铖要动手的时候他冷静了,马铖想到以前就因为自己这个脾气得罪了很多人,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以后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马铖想到这收了收心,起身离开朱国弼府上,出门带着自己二百亲兵回营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应星到了

    暑去秋来,时间很快到了八月末,南京的气温经过七月份的酷暑开始慢慢转冷,但是马铖的新军训练确是一片火热。

    经过一个月前的二进宫事件,马铖算是彻底的得罪了南京勋贵集团,不过马铖身后站的是首辅马士英。现在马士英和阮大铖这对奸臣二人组风光的紧,对朝中东林党开始不留余地的打击,目前已经将东林党逼到死胡同去了,用马铖的话说现在只差临门一脚就能将东林党这帮搅屎棍彻底解决。

    有了马士英的支持马铖的新军编练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将四营两万人招满,同时马铖的核心神机营也被扩大到五千人。马铖的底气是巨额的军费投入,在八月份一个月,兵部就为马铖的新军投入白银十万两,打造新式燧发枪一千杆,短枪三百杆,其他盔甲冷兵器无数。

    可是就这样马铖还是有些不满意,因为现在火枪有了,可是火炮却还没头绪,马铖的所有知识都是理论,站在高层指导没问题,但是真要涉及到具体施工就不行了。马铖那里知道机床怎么架设、淬火液如何配置、火炮如何浇筑、失蜡法如何操作?所以现在马铖迫切的需要一个懂生产的明白人来帮自己。

    现在距离安镇南去江西接宋应星已经快两个月了,算算时间也应该快回来了,所以马铖现在真是度日如年,希望这个明代大科学家早日来帮助自己。

    在过完中秋节的十日后,也就是八月二十五日,马铖正在军中观看新兵会操,这时有一名虞候回来禀报,安镇南带着宋应星一家已经回来了,目前正在大营外等候。

    马铖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赶紧将会操的事务交给副将张国柱,自己带着亲兵赶往大营门口,欢迎宋应星的到来。

    到了大营门口,马铖下马步行,因为马铖答应过陈子龙,要拜宋应星为师的,徒弟见老师当然不能骑着高头大马,要不是营中土地崎岖不平,马铖真想学一把曹操,来一个跣足出迎。

    来到大营门口,马铖让守门的士兵打开大门,然后装出一副感动的模样,冲出去叫道:“老师在哪里?老师在哪里?本督的老师呢?”

    马铖做的很像,可是摆在马铖面前的确实另一番样子。只见大营门口站了一群士兵,为首的正是马铖的亲兵队长,现在的督标游击安镇南。可是在安镇南身后却没有宋应星一家的身影,只有七八辆囚车跟随。

    安镇南看到马铖出来,赶紧带着手下士兵单膝跪倒说道:“末将幸不辱命,带回宋应星一家!”

    马铖没看到宋应星十分意外,赶紧问道:“老安,本督的老师呢?”

    安镇南听马铖这么说十分尴尬,只好低声说道:“军门大人,末将带人去见了宋应星,可是这个老家伙死活不肯来,没办法末将只好自做主张,将宋应星一家打入囚车抓到南都!”

    原来安镇南得了马铖的吩咐,带着人去江西奉新去请宋应星。安镇

    南因为有兵部的行文,所以很容易就从当地官府找到了宋应星的老家,奉新县城外的宋官村。

    宋家这辈子虽然混的失败,但是祖上可是牛逼的很。宋应星的曾祖当过三个部的尚书,后来以从一品的职位致仕,这在当时可是实打实的官宦家庭。不过到了宋应星爷爷这代,因为死的早,在科举上只是混到了举人。到了宋应星老爹宋国霖这代,因为父亲死的早无人教导,所以当了四十多年的秀才,一生都没考上举人。

    宋国霖虽然学习不怎模样但是身体不错,奉行“多方撒网,重点培养”的家族复兴战略,一口气连生四个大胖小子。宋应星排行老三,在众兄弟之中最为聪敏。虽说当年没有被计划生育罚到倾家荡产,但家里的娃娃们组团上学,光是每年的学杂费就受不了。宋国霖那点微薄收入,连大明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不过幸好宋应星的二大爷是村办小学校长,所以宋家哥四个都是村办小学毕业。

    村办小学师资力量有限,宋应星和他大哥宋应升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只是考到举人,不过这在穷乡僻壤的宋官村也算是大人物了。

    万历四十三年江西乡试,全省一万多名考生中,宋应星排名第三,宋应升排第六,而整个奉新县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他们兄弟俩中举。当县令派人用高头大马接送他俩回家,那一年宋应星才二十八岁,他意气风发的对大哥说:来年,我们京城再战!

    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你一个农村高中出来的毕业生,怎么跟人家北京四中的竞争?所以很简单,第二年的北京会试兄弟二人双双落榜。

    宋应星和大哥拎着铺盖卷,悄悄站在北京永定门前,两人谁也不说话,宋应星咬牙发誓道:三年后,老子会回来的。

    这次兄弟二人学乖了,人家可以进名师补习班我们也行,所以他们联络几个落榜同学,跑到九江的白鹿洞书院报了复读班。班主任是知名教育家舒曰敬,招生口号是:一时名公巨卿皆出其门下。

    宋应星埋头苦读三年,第二次参加会试的结果还是名落孙山。兄弟俩又灰溜溜的来到永定门前,站在当年发誓的地方说道:三年后,老子会回来的。

    那知道北京不相信眼泪,宋氏兄弟就这样三年又三年,参加了六次会试全部失败。宋应星也从单身青年变成了两个娃的爹,你饿肚子读书可以,但是老婆孩子不能不吃饭,没办法宋应星只能向这个无情的社会低头,在崇祯八年,以四十八岁的高龄,宋应星才找了份正经工作,在县城的教育局当一个不入流的局长。

    崇祯八年正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全国都缺少有能力的官员,宋应星在当满四年局长后,因为成绩斐然,考列优等,升任为福建汀州府推官,也就是汀州府司法局局长。

    在崇祯十六年,宋应星被提拔为凤阳府亳州知州,这已经是正五品的中级官员了,在升一级就是高级官员。可是宋应星

    在十几年的宦海中看透了这个**的官场,在加上当时凤阳总督是马士英,宋应星对马士英这种人多有不齿,所以在知州的任上干了不到一年就以身体原因辞官回家。

    现在马士英的儿子马铖找到宋应星,让他出山帮忙,宋应星听安镇南说完后马上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虽然安镇南手持陈子龙的书信,但是宋应星连看都没看,你陈子龙虽然名头很大,什么云间三子之一,但是宋应星今年快六十了,也不想在官场上发展,自然不用给陈子龙面子。

    安镇南是一个彝人,原本汉话就说的不流利,现在看宋应星一副死样子,火气上来指挥手下将宋应星一家七八口子全都抓了起来。

    马铖听安镇南说完详细经过,气的大骂道:“老安你真是废物,老子让你抓人了吗?他不同意你不会想别的手段?”

    安镇南听马铖骂自己也心中气苦,这件事太难办,让安镇南去杀人放火完全没问题,但是去当说客确实有些难为他了。

    马铖看到安镇南红头涨脸的样子知道确实有些难为他了,马铖放缓语气说道:“好了,既然请回来了那就算了,长途辛苦,你带着人去休息吧!这次新军扩编你已经成为游击,一会儿去换了官服。”

    安镇南还穿着百户的衣服,听自己又升官了,还连升五六级,所有不开心一瞬间全都没了,马上跪倒感谢马铖之恩。

    马铖现在哪有心情管安镇南,赶紧来到囚车前问道:“这位可是老师宋大人?”

    第一辆囚车里面关着一个干瘦老头,这老头穿着一身灰布短衫,花白的胡子垂于胸前,正在闭着眼睛在囚车中养神。马铖看到宋应星是这个样子真是不敢相信,这哪里是五品知州,明明就是个种地的老农。

    马铖看到这个老家伙没搭理自己,再次问道:“可是宋师?”

    囚车里面的老家伙这时睁开满是眼屎的双眼,看了下马铖然后说道:“你可是马士英的二儿子?老夫可不敢当你的老师!”

    马铖听老家伙这么说知道这就是宋应星了,赶紧双膝跪倒说道:“老师在上,学生马铖拜见老师!老师在亳州为官虽然只有一年,但是亳州百姓上下传颂老师的清名,称赞老师是海瑞第二!徒儿在凤阳多年,也听过老师的清名,但是当时年纪幼小不知礼数,不能去亳州面见老师!现在徒儿身为从一品提督,有了身份地位,自然要请老师全家过来颐养天年!”

    马铖不亏在后世干过销售,这一张巧嘴能把死人说活。其实宋应星在亳州当了一年官,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政绩。但是好话谁都爱听,宋应星虽然明知道这小子顺嘴胡说,但是也满意的点点头。

    看到宋应星脸色转变,马铖马上顺杆上说道:“老师您知道徒儿手下都是军人,他们不懂礼数慢待了老师,徒儿真是诚惶诚恐,不过徒儿早已经在城中为老师布置好安身之所,请老师进城安歇!”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工开物

    马铖说完后马上站起来吩咐手下打开囚车,将宋应星全家放了出来。

    宋应星的家眷很少,除了宋应星以外还有两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不过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农民,看到马铖一身一品大员服色吓的唯唯诺诺。剩下的就是两个中年妇女,大概是宋应星的儿媳之类,除了这些还有几个孩童,看样子是宋应星的孙辈。

    马铖挥了挥手让手下去南城外找几顶小轿,然后来到宋应星面前问道:“老师,敢问师娘怎么没来?”

    宋应星没答话,但是宋应星的大儿子宋士慧害怕面前这个大官生气,代父亲答道:“我娘在十年前已经仙逝!”

    原来老家伙的老婆死了,马铖听宋士慧说完眼睛一亮,面前这个老家伙宋应星看年纪不到六十,男性的功能应该还有一些,现在老婆死了成了鳏夫,那自己投其所好送给他女人,应该能减轻老家伙的怒气。

    这时士兵将小轿雇来。马铖亲自搀扶宋应星上轿,然后等其他家眷上轿后,骑上马带着一行人进入南城。

    马铖为宋应星安排的住宅就在南城,距离马府不远,这里虽然寸土寸金,不过对于现在的马铖根本不算什么。马铖现在白糖生意已经全部铺开,每月能入账两千多两白银。还有炼铁厂的钢材铁器,现在炼铁炉已经起了六座,每天熟铁就能生产数千斤,钢材百斤。如果不是马铖要留着铁料炼制大炮,就这些铁料每月也能入账近万两白银。

    所以马铖看好这个前四进后五进的大院子后,眉毛都没眨就用一千五百两白银卖了下来,同时还招收了十几名家人,准备伺候宋应星。

    来到新家门口,马铖搀扶宋应星出了轿,然后指着大门说道:“老师,这是徒儿为您准备的府邸,以后老师全家就在南都安家吧!同时徒儿为老师在城外购买了一千亩上好农田,可交于两位师兄负责。”

    南京城外的农田可不便宜,上好水田每亩要七八两银子,现在马铖一出手就是一千亩,让老神在在的宋应星都是心中一动。其实一千亩农田不假,不过都是军田,马铖就是大校场提督,管理二十四个卫所,要弄个一千亩农田还不简单。

    宋应星的两个儿子宋士慧和宋士意,听有一千亩土地拿,一个个都十分兴奋,但是被宋应星瞪了一眼后赶紧低下头。

    马铖来自后世,知道世界上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如果有那就是你的钱财还不够多。所以这将近一万两的大手笔砸下去,马上看到了效果。

    不过马铖想的有些简单了,宋应星虽然当的官不大,但是久在基层,什么没见过,宋应星对自己还是有一定自知之明的。这个马铖是马士英的嫡二子,现在还是从一品的提督。反观自己呢?年过半百,官职只是当过五品知州,人家肯花这么多的钱笼络自己肯定有什么企图。

    不过宋应星什么也没说,跟

    着马铖来到府中。这时府中早得了消息,在大厅已经准备好了两桌丰盛的酒宴,就等宋应星一家到了开席。

    宋应星带着两个儿子坐了一席,其他女眷和孩子坐了一席,宋应星不管其他,甩开面袋子嘴放心大嚼,其他家人看到老爷这样,也都放下心思开始吃饭。马铖在边上反倒成了倒酒的小厮,端着酒壶站在宋应星身后伺候。

    吃饱喝足后,宋应星示意两个儿子带着家眷先下去,然后宋应星对身后的马铖说道:“马小子,你坐下!”

    这还是宋应星进府后第一次说话,马铖赶紧放下酒壶坐在宋应星的身边洗耳恭听。

    宋应星上下打量一下马铖然后说道:“马小子,刚开始见到你老夫以为你也就是靠着马士英余荫才当的官,但是现在一看你小子还是有点才干的,不次于你老子马士英!”

    马铖听宋应星这么说赶紧谦虚道:“老师夸奖了,小子那里赶得上老师半分!”

    宋应星听马铖又要说废话,挥了挥手打断马铖问道:“废话不要说,老夫也不是你的老师,老夫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可当不起你的老师。实话跟你说,老夫对你父亲没有好感,不管你说出什么来,老夫也绝不会出仕!”

    马铖听宋应星这么说并不例外,马士英得罪了东林党,被这帮掌握话语权的家伙贬低成一无是处的奸臣,宋应星只是一个五品知州,不了解上层是怎么回事,偏听偏信东林党的一面之词也合情合理。

    马铖在宋应星来之前,就知道这个老家伙绝对不能这么容易答应帮自己,所以早已经准备了一套说辞。

    “老师,敢问两位师兄贵庚?”

    “长子宋士慧,今年三十六岁,次子宋士意今年是而立之年!”宋应星不知道马铖有什么手段,不过年纪这东西也没什么保密的,所以很快的说了出来。

    “两位师兄都过了而立之年,却还在家中务农,难道老师没有考虑过吗?就算两位师兄不是读书的材料,可是老师的孙辈呢?难道也学老师在家务农?”

    马铖这句话可是击中宋应星的死穴了,宋应星的老子宋国霖当年当了四十多年的秀才,在临死前也念念不忘教导自己的儿子们不要断了科举正途。可是到了宋士慧这辈,因为宋应星沉迷于其他杂学,将家中钱财花的精光,所以也没钱送两个儿子去读书。

    马铖看宋应星沉吟不说话,接着说道:“老师,只要您能留下来帮学生忙,学生可以保证为两位师兄引荐进入钱谦益的门下,将来就算两位师兄不当官,可是钱尚书门生故吏遍天下,对老师的孙辈也有一定帮助。”

    宋应星这一辈子就是吃了没有后台的亏,堂堂举人起步只能当个不入流的县城教谕。可是看看同为举人的杨文骢和越其杰,一个起步是七品知县,另一个起步是从五品夔州府同知,现在二人更是成了正

    二品的巡抚,这就是有后台的力量。

    钱谦益不用说了,东林大佬理学大家,门生故吏遍布大明官场,如果得了东林党的助力,想入阁可能有些难度,但是当一个四品知府那太容易了。

    马铖说这些话倒不是吹牛逼,现在钱谦益不要脸投靠马士英阮大铖一伙,成为礼部侍郎,所以钱谦益还是能卖马铖这个面子的。

    宋应星听马铖这么说真的有些意动,家族的未来实在是太重了。可是宋应星已经看透了这个官场,当年辞官回家就是不想在趟官场这个臭水,可是家族的未来又让宋应星难以取舍,一时间宋应星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马铖看宋应星这个样子知道这个老家伙肯定是内心矛盾中,不过不怕,马铖还有最后一个杀招。

    “老师,徒儿和陈子龙交好,陈大哥是徐光启的再传弟子,同时整理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徒弟听说老师也著有一本天工开物,徒儿想要为老师将这本巨著刊行天下,让全大明的人世代记住老师的名字!”

    如果刚才宋应星还犹豫的话,现在听马铖说完再也不犹豫了。天工开物是宋应星一生的心血,他用八年时间汇总多行业制造技术,并且搭建出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最后以“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之意,取名为天工开物,为了这本书宋应星花光了全部的积蓄。其实以前宋家并不像现在这样,虽然不富裕但也能算上小康之家,毕竟宋应星当过十多年的官。

    可是宋家的钱全被宋应星去刊印天工开物了,为了印这部书宋应星将祖传的田地都卖了,老婆当年有病都没钱治疗,就这样也只能把天工开物将将印了几套,除了宋应星送给几个好友,其他一套没卖出去,都在家中收藏,这次安镇南去绑票,将这些书也一股脑的装车打包运到了南京。

    明代虽然有活字印刷,但是因为活字印刷质量不好,一些精品书还在使用雕版印刷。想要出版一本书可不是个小数目,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部使用雕版就要上千两银子,当年宋应星为了这部书真是耗光了家产。

    但是书虽然印出来了,可是没人购买。出版商更喜欢兰陵笑生这些畅销类作者,不管印出多少本都不愁卖。不然就是科考类教辅材料,大小私塾常年稳定采购。谁会买天工开物这玩意?动不动就整工程原理图,一点都不考虑读者的感受。

    没有投资人和出版商赞助,宋应星就打算自己印。省吃俭用攒的钱不够,他就向当县令的大哥借钱。然后买木板请人刻字,买纸墨排序印刷,最后再一张张装订成册。

    没有打字机的时代,印一本书非常艰难。这个吃饭都成问题的穷书生,明知道自己的书是赔钱货,却还要死命去干。第一本书印出来后,宋应星双眼含泪捧着她。半生辛苦终未白费,他在序言中写道:所愿此简流传后世,敢求知己于目下哉。

第一百一十五章 拜师

    中国有亿万人口,只要不是痴呆傻就有自己的希望,农民希望能多打几斤水稻,可以给自家婆娘做上一套衣服,也可以让自家的崽子去村上学堂旁听几节课。

    普通士绅希望自己的后代勤奋学习,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大门楣。商人希望能多赚一些钱,可以为爹娘捐一份诰命,也好有身份在社会上立足。

    考上科举的进士希望得到君王的信重,可以实施自己心中的治国理想。而帝王们则希望国家长治久安,到时候让自己的帝国可以流传万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当年宋应星刚入科举时,也想过考上以后到地方如何为官,如何为国家、为朝廷做一些事情。可现实是残酷的,当宋应星真的当上官后,才发现这个官场、这个社会和他想的完全不是一个样子。

    正因为对官场、对社会失望,宋应星将所有精力全部放在编撰天工开物这本书上,这可是集中了宋应星一辈子的心血,所以当马铖说可以出钱为宋应星刊印这本书,并且推行天下的时候,宋应星真的有些控制不住,很想不计后果的答应马铖的一切要求。

    可是宋应星混迹官场十多年的自制力最后制止了他,宋应星知道没有白来的好处,他和马铖根本认识,和陈子龙也完全不熟,人家凭什么肯为你出钱出力?

    宋应星害怕掉进马铖的陷阱,谨慎的问道:“马小子,这天下就没有白吃的午餐,你说你到底要老夫干什么?不要用那些什么仰慕老夫的托词,老夫还有些自知之明!”

    马铖听宋应星这么问也就不在忽悠他了,而是笑道:“老师果然痛快,其实小子有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些困难,以前陈子龙陈大哥倒是能帮上忙,可是陈大哥在两个月前已经辞官,现在小子的工厂一直在停产阶段,这次请到老师就是希望老师帮小子一把,尽快恢复工厂的生产!”

    宋应星听马铖这么说放下心来,原来是这点事情,宋应星其他的不敢保证,但是这机关算数可是强项。宋应星也知道马家是大家族,这大家族历来都有自己的工坊产业,不过这种产业都是交给庶子在打理,怎么马家用嫡子打理?不过宋应星虽然有疑问,但是也没问,这都是马家的事情,不关宋应星的什么事,只要他宋应星为马铖解决生产问题,到时候拿钱走人即可。

    宋应星虽然讨厌马士英的所作所为,但是现在可不是马士英让他出来当官,在加上人家马铖说了,只要解决生产问题后马上就给钱,到时候宋应星拿着钱回家刊印自己的天工开物,马家继续用工坊赚钱,各取所需两不耽误。

    想到这宋应星问道:“这个倒不是什么问题,马小子你说你碰到什么难题了?”

    马铖听宋应星这么说一愣,他在陈子龙的信件中已经附上蒸汽机的图纸了,怎么宋应星没看?

    “老师,小子在陈大哥的信中附上图纸了,老师没看到吗?”

    应星听马铖这么说老脸一红,当时他看到陈子龙信中让他帮助马士英的儿子马铖,气的剩下的都没看直接将信撕了,所以没看到信后的图纸。

    “老夫当时手抖,不小心将信撕毁了,也就没看到什么图纸。”

    马铖听老家伙这么说那里还不知道原因,肯定是这个老家伙将信看也没看就撕毁了。想到这马铖也没办法,只好让手下在去家中取来蒸汽机图纸。好在马家距离这里不远,亲兵很快将图纸取来交给马铖。

    宋应星接过蒸汽机图纸后一开始并没有认真观看,在他以为马铖一个富二代,那里懂这些机关算术的东西,这肯定是手下工匠制作的。在大明如果玩机械制造还真没有比宋应星更厉害的专家,就是徐光启也不行,徐光启属于妥妥的理论派,而宋应星可是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派。

    可是当宋应星看到这份图纸后傻了眼,这种图纸不要说宋应星,就是整个大明,整个天下都没有人看得懂。只见这张图纸上画满了线条,每条线条上还标注出各种数字。当然马铖使用的数字都是阿拉伯数字,在宋代传入中原后并没有大规模推广开,不过宋应星就是玩技术的,所以还认得这种西洋数字。可是认得归认得,具体代表什么就不知道了。

    没办法宋应星只能拉下老脸问道:“马小子,你这上面标的都是什么数字?”

    马铖听宋应星这么问就是一愣,这个老家伙不是明代最有名的科学家吗?怎么这么点几何知识都不知道?

    “老师,这时徒儿用西洋数字标注的长度和体积,您看,这个锅炉是圆形,他的直径是四尺五寸,所以体积就是三分之四乘圆周率乘半径的三次方。”

    马铖说的是最简单求球体的公式,可是宋应星听到确实一头雾水,赶紧又问起圆周率是什么,三次方是什么。

    宋应星根本不懂后世这种几何术语,等听马铖解说完后才知道,原来圆周率就是约率,早在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就已经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只是中国和欧洲的叫法不同而已。至于三次方那就难了,不管马铖如何解释宋应星也没搞懂是什么东西。

    马铖看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宋应星竟然不懂这些基本的数学符号,气的马铖都想将这个老家伙在装进囚车里。不过这并不是宋应星学问不够,而是中国古代的数学知识和西方完全不同,而马铖在后世所学的都是西方数学知识,这还是宋应星看过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对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懂一些,如果换一个普通的数学家来,根本就是鸭子听雷。

    马铖一看这样也不是办法,只好从最基本的小学数学教起,将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详细的讲了个遍,什么重要原理也都讲个透彻。

    宋应星原本很看不起马铖,但是听马铖越讲越是心惊,这种数学知识不要说马铖,就是马铖的老子马士英都不懂,他是怎么学来的?

    宋应星拉着马铖的手问道:

    “马小子,你和老夫说实话,这些你都是如何懂的得?”

    马铖一愣,没想到宋应星会这么问,马铖赶紧说道:“小子以前在凤阳救过一个佛郎机传教士,是他教会小子的!”

    明末有大量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所以马铖这句谎话也算合情合理,但是马铖忘了他的数学知识可不是一点半点,这可是人类上千年的知识积累,那里是一个普通传教士能懂的。在加上宋应星也是行家,也读过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马铖的知识比几何原本多上十倍都不止,怎可能是一个传教士能懂得?

    马铖看宋应星这个样子也知道他不相信,所以马铖说道:“那个传教士只是教了小子一些皮毛,剩下的都是小子推导出来的!”

    “马小子,你说你的话老夫能信吗?”

    马铖听宋应星这么问强词夺理的说道:“那没办法,小子天生聪颖,这点东西是小子一晚上想出来的!”马铖心中暗骂,高中数学算什么,老子还没拿出来微积分呢,难死你个老家伙。

    宋应星知道这个小子不说实话,但是宋应星也不管其他了,马铖说的数学知识以前他都没接触过,现在听马铖的讲解如同醍醐灌顶,以前很多在工程上的难题竟然迎刃而解。

    老少二人就在这大厅中开始探讨数学,从下午到深夜,又从深夜到天亮,最后宋应星终于将马铖的高中数学学个七七八八。当然这不是马铖具有教育家的素质,而是宋应星确实是这个时代中国最厉害的数学家之一,在加上高中数学很多原理中国数学典籍都有涉猎,宋应星要做的就是和自己所学互相认证而已。

    等马铖终于讲完高中数学,外面天色已经大亮,马铖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叹气道:“老师,原本昨晚想要和您说一下图纸的事,那想到光解说各种符号原理就用了一晚上。”

    宋应星经过这一晚对马铖的印象大为改观,现在听马铖叫自己老师宋应星笑道:“马铖,你为何称呼老夫为老师?”

    马铖没想到宋应星能这么问,当时他称呼老师完全是想拉近二人关系,想利用宋应星为自己卖命。当然这话马铖可不能当面说出来:“老师,徒儿仰慕老师的才华,所以在自做主张称呼老师,如果老师不同意那徒儿就改过来!”

    宋应星到很喜欢马铖这个脾气,昨晚上为了几个数学问题二人争得面红耳赤,宋应星属于技术派专家,很喜欢马铖这种钻牛角尖的脾气。

    “哎,老夫的两个儿子都是中人之姿,老夫今年五十九了,估计以后这身所学就要跟着老夫进坟墓了。如果马铖你不嫌弃老夫年纪老迈,那老夫就收了你这个徒弟,你说怎么样?”

    马铖一听心中大喜,拜宋应星为老师好处很多,最起码这个老家伙肯定能为自己卖命,还有这个老家伙官声甚好,有了他的帮助自己的臭名也可以淡化一下。想到这马铖赶紧双膝跪倒说道:“徒儿马铖,拜见师尊!”

第一百一十六章 蒸汽机

    收马铖当学生并不是宋应星吃饱了没事干,宋应星这个人虽然正直,但并不是愣头青。在马士英刚成为首辅时也让宋应星出山当官,当时给他的官职是滁和兵巡道,这已经是从四品的高官了。宋应星因为讨厌马士英并没有去当这个官,当然宋应星也没大骂马士英,而是提出自己身体不好,用这么一个委婉的理由拒绝了马士英的招揽。

    当宋应星看到马铖那份蒸汽机的图纸后,就动了留下来的心思。马铖那份图纸虽然都使用看不懂的公式标注,但是基本框架宋应星还是能看懂的,在加上宋应星在物理化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眼就发现这个蒸汽机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宋应星是明代大科学家,向来自视甚高,认为这天下没有他不懂的机械。可是看到马铖的图纸,发现这种奇怪的机器根本超出了自己认知,宋应星这时的心情如同寡妇遇鳏夫一样,恨不得马上动手将这个机械造出来。

    宋应星虽然心中着急,但是毕竟当了十多年官老于世故,如果自己做出很上心的样子反而被马铖看不起。当宋应星看到马铖的算术很好,这时才生起收马铖为徒的心思。

    成为马铖的老师,宋应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讨要图纸,同时还可以光明正大的住学生的房子,当然也可以减轻官场上对自己的非议。老夫可不是要来投靠马士英,是马铖派人到江西将老夫抓来的,到了南京老夫看到马铖是可造之材,所以才勉为其难的收马铖为徒。

    马铖不知道面前这个老家伙的小九九,还在为能收拢这么一个大科学家而高兴,马铖喜道:“老师,既然如此徒儿回家禀报父亲,让老师出任工部营缮司郎中!”

    六部的郎中都是正五品,和宋应星以前的知州一样大,但是郎中可是京官,选派到地方就是四品知府,这对宋应星可以说得上是重用了。

    马铖想的挺好,可是宋应星并不领情,他已经推卸了马士英的招揽,那里能没到两个月就出尔反尔,自己跑到南京为官?自己还要不要这张老脸了?

    宋应星脸色一沉道:“仲和,你知道为师和你父亲不合,所以为师并不想当官,只是留在京中以白身帮你即可!”

    马铖还要劝说,但是看宋应星很坚定的拒绝了自己,马铖没办法只好答应下来,反正现在工部兵器局是徐振业在管理,让宋应星去掌总也就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宋应星肯留下帮忙一切都好说,二人这时正是精神亢奋,稍稍吃了点饭后,就骑上马出门赶往北城的兵器局。在兵器局的内部马铖早就建有一个蒸汽轮机,当时这是马铖和陈子龙一同制造出来的,大部分都已经完工,只是在试运行的时候气缸漏气。

    这个蒸汽机的主体建筑是一个直径将近六尺的空心大铁球,这个铁球由两个半圆形铁球组成,中间用铆钉连接。正是这个铆钉出现问题,因为整个气缸体积太大,一共使用了三百多个铆钉,其中有一多半铆钉漏气。蒸汽机的

    灵魂就在这气缸上,同时蒸汽轮机还需要高压蒸汽,现在气缸漏气那就一切都不要提了。

    宋应星来到蒸汽机面前,好好打量一下这个足有十多尺高的大家伙,这个大家伙中间是一个铁灰色的大钢球,大概就是马小子说的气缸,气缸下面用耐火砖建有燃烧室,只是现在蒸汽机没有完工,里面并没有炉火。在气缸最上部是一串由粗到细的铁筒,铁筒最末端是一个喷嘴,正对着一个足有二十尺直径的大轮子。

    马铖研制的蒸汽轮机十分简单,说的简单些就是一个烧开水的大水壶,然后利用蒸汽推动轮子上的扇叶转动,从而带动机械。早期的蒸汽轮机热效比不如往复式蒸汽机,但是马铖现在手头没橡胶,再加上对往复式蒸汽机不了解,只能使用这种原理简单的蒸汽轮机。

    宋应星上前看了看气缸中部的铆钉,这是普通的铆钉,将一个铁条烧红后塞入预先打好的孔洞,然后一个人在内部用铁锤将铁条捶平。这种铆接是最原始的铆接,在宋代的工匠就已经熟练掌握这种工艺,因为铁条直径稍微比孔洞要大,所以在用力打进去后,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水。

    可是这种铆钉在蒸汽机上就不奏效了,蒸汽机的气缸需要高压蒸汽,由内而外压强太大很容易漏气,马铖这几个月也在为这个蒸汽机上火。

    马铖看到宋应星详细观看气缸,赶紧上前问道:“老师,可有解决漏气的办法?”

    宋应星一边看一边说道:“仲和,你这个蒸汽机真是先进啊,这样一来就可以淘汰江边的水轮了,以后在内陆省份也可以设立各种工坊了。”

    马铖看到这个老家伙答非所问,气的暗骂:这他娘的用你说,老子不止会造这种垃圾的蒸汽轮机,内燃机老子也会。

    马铖虽然心中暗骂但是嘴上可不敢有半点不尊敬,耐着性子问道:“老师,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目前能不能解决气缸漏气的问题?”

    宋应星从蒸汽机底部出来,笑了笑说道:“这个简单,无非是铆钉不合格,再换一种铆钉就行了。”

    马铖听宋应星说的简单,赶紧问道:“老师,我问过兵器局的工匠,他们就会这一种铆接,难道老师还会其他种铆接?”

    宋应星不回答马铖的问题,低头从地上捡起一个废旧的铆钉说道:“仲和,你看这是普通铆钉,只要在铆钉前面加一个铜套子,在铆接的时候铆钉头部变大,就会将铜套死死的压在缸壁上,同时因为气缸内部气压要比外部高,再加上铜质性软,自然可以堵住一切漏点。”

    宋应星说的正是后世使用的抽芯铆钉,在二战前电焊工艺还没发明,英国上万吨的战列舰都是由这种一个个抽芯铆钉铆接而成。

    马铖一听心中十分佩服,看来还是专家懂得多,赶紧找来手下让他们按照宋应星的吩咐去准备。

    宋应星的建议很好,在第二天就将整个气缸三百多个铆钉全部铆接完成,经过注水检查后也

    没发现漏水。马铖看到后很满意,马上命令手下开始生火。

    为了安全马铖带着宋应星远远躲在一处高墙后面,马铖听报事的伙计说气压已经达到两个大气压,并且气缸并没有漏气的现象,知道自己成功了。

    马铖研制的蒸汽轮机最高可达五个大气压,也就是在一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在五公斤左右,这种锅炉虽然不能和后世那种二十公斤每平方厘米的蒸汽机车相比,但也比每平方厘米只有1.3公斤的瓦特蒸汽机先进太多了。

    马铖听那个伙计说已经有了两个大气压,赶紧命手下打开喷嘴,开始试生产。

    随着喷嘴的打开,一股高压蒸汽从喷嘴呼啸而出,吹动了面前的汽轮扇叶,随着汽轮的带动,传动轴带动一边的机械做功,马铖的蒸汽轮机算是大功告成。

    马铖在保护墙后待了足足半个时辰,等蒸汽轮机各项指标都检查完毕后,才带着宋应星来到现场观看。透过马铖研制的简陋气压表,马铖看到气压稳定在三个大气压,这个蒸汽轮机设计最高气压可以达到五个,现在三个大气压完全没什么问题。

    宋应星看到面前这个大家伙呼哧呼哧冒着蒸汽,心中不免有些惧怕,这也是人的正常反应,人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都能感到自己的无助和渺小。

    “仲和,现在你的蒸汽机已经可以运转,但是你需要他干什么呢?”宋应星还不知道这个大家伙有什么用,在院子里他只看到汽轮在带动传动轴转动,同时传动轴带动皮带转动,只是皮带很长,至于带动的什么机械宋应星看不到。

    马铖听宋应星这么问笑道:“这个用途可大了,老师请跟着徒儿来,到另外一间院子看看!”

    从这个院子出来走到傍边的院子,这里一进去就是一阵闷热,里面正是火枪的钻孔车间。从蒸汽机那里传来的动力在这里带动钻头,开始疯狂的转动枪管。

    马铖估算一下时间,如果用人工来钻,每天只能钻成两根,现在有了蒸汽机,可以带动整个钻孔车间的十五个钻床,每半个时辰就能钻出十五个枪管。

    宋应星看到这样子也瞠目结舌,没行到这种蒸汽机竟然用处这么大,这可比人工强出太多了。当然造枪管只是蒸汽机最简单的一个功用,现在马铖的神机营都已经装备了火枪,在增加火枪也没什么实际意思,国家财政也不允许马铖无脑暴火枪兵,目前马铖迫切需要的冷兵器。

    毕竟火药不好弄,但是南京城里城外人有的是,给他们一把刀一套盔甲,就可以上阵杀敌,所以这才是马铖需要蒸汽机的原因。

    现在兵器局靠人工打制盔甲实在太慢,每套半身甲就需要五十四个甲叶,需要一个熟练铁匠十天的努力,这还没算上人工镶嵌所费的时间。

    现在有了蒸汽机就不同了,有了蒸汽机就有了气压机,就可以成规模的生产板条甲,虽然板条甲的防御比不上札甲,但也比棉甲强上不少吧。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板条甲

    板条甲的学名是罗马环片甲,顾名思义整个甲胄是由不同宽度的环铁片组成。这种板条甲因为制作工艺没有锁甲和札甲那么繁琐,再加上防御力还不错,所以在罗马帝国时期大量装备普通步兵。

    当然这种二流货色防御力还是不如做工精良的札甲和锁甲,所以罗马军团中壮年兵也就是真正的精锐是穿着锁甲和札甲的。

    当年罗马军团选择板条甲也是无奈之举,随着帝**队的日益增多,费工费料的锁甲实在装备不起,没办法只好装备这种生产迅速的板条甲。

    在东亚其实也有过板条甲的出现,在日本曾经因为生产工艺不行,制造不出精美的锁甲和札甲,所以在室町时代也出现过板条甲。中国也一样,在南北朝时期也出现过一段时间板条甲。不过中国因为人口和工业基础远比当年的罗马帝国强,所以只是在非关键部位使用板条甲,胸部等关键部位还是使用的防御能力更好的札甲。

    使用板条甲是马铖的无奈之举,以前马铖以为背靠虎踞龙盘的南京,在武器装备上肯定不会出现问题,毕竟南京就有一个兵器局,从洪武年间到崇祯年间从来没停过产,这二百多年的积累是多大一笔财富。可是等马铖兴致冲冲的跑到皇城内的武库中查看,才发现二百多年的积累都成了一堆破烂。

    当看到仓库内堆放的都是一堆堆绣成一坨的甲胄,还有只剩刀柄的钢刀,马铖真的是出离愤怒了。

    马铖马上请旨将管仓库的管事太监抓了起来,准备好生审问一下武库中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可是等待马铖的却是皇帝轻飘飘的一句话,知道了!以后再无下文。

    马铖看皇帝不管是就怒气冲冲的去找卢九德,希望老卢出面解释一下为什么。卢九德掌管御马监,宫里的武库正是归他所管。

    可是卢九德看到马铖后一句话就让马铖没了脾气,你爹在这里也得了好处!

    卢九德说的很对,朝廷每年要为南京兵器局投入大笔银子,这么大一笔钱自然各路大佬都要捞取好处,从中央管理兵部的阁老,到兵部尚书侍郎,还有兵部各司的主事,到南京兵器局的大使,再到南京镇守太监,还有马士英这种管理地方军队的大员,各层官吏都在这个大缸中吃的溜满。

    中央拨下来的银子经过层层瓜分,到了兵器局和武库手中自然没有多少,没钱还提什么保养?没钱还制造什么盔甲?所以兵器局只能使用有限的资金每年做上一百多副合格的盔甲交差,剩下的都是粗制滥造的样子货。

    就是这一百多副合格的盔甲也到不了士兵手里,因为武库的管事太监还要吃一口,所以前线各督师的士兵装备大部分都是自行制造。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怪圈,朝廷每年为军备投入了大量的白银,可是投入越多前线士兵得到的越少,士兵的战斗力自然不能得到保证。朝廷看到士兵没有战斗力只能增加赋税,再次增加军备投入。最后全

    国上下除了少数实权派满意外,从普通农民到基层士兵都不满意,这个国家自然也就该亡了。

    当然卢九德不会和马铖讲的这么详细,不过马铖现在也算见识过明代的官场,听卢九德说完就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种情况就是个死局,不要说现在皇帝朱由崧只是个混吃等死的大胖子,就是朱元璋朱棣重生,面对这一个烂摊子也会愁眉不展。

    马铖听卢九德说完后就决定不在追查这件事,倒不是马铖多好心,可怜自己老子马士英养家不易。而是马铖现在只是一个丘八,手下只有没有武器的士兵两万多人,这种实力还没有资格同全天下的既得利益阶层对抗。

    没办法马铖只好独立制造盔甲,明代武器制造大部分都是手工业,制造一副合格的札甲需要三个工匠一个月的时间,而制造一个板条甲只需要一个工匠半个月时间。为了节省时间马铖只好被迫使用防御力和灵活性都不怎么样的板条甲。

    其实一副板条甲要比一副札甲轻上不少,一副半身札甲要三十多斤,可是一副半身板条甲只要二十斤。但是因为板条甲都是由板条铁板制成,在腰腹间根本没有受力点,整个盔甲的重量都集中在肩部,这样在原地打防御战倒还行,在大范围机动作战中灵活性就远远不及札甲了。

    幸好马铖现在发明了炼钢技术,钢材的使用让板条甲防御力增加的同时还降低了重量,一副全身板条甲也只有三十斤重,在加上马铖目前面对的都是防御战,对灵活性的要求并不是太高,所以板条甲是目前马铖最合理的选择。

    虽然现在经过马铖的改进,将一副板条甲的生产时间缩短到半个月,可是这其中大量时间还是浪费在板条的生产上。一副板条甲需要二十四个不同形状的环状板条,上身十八个下身六个,这种板条在炼钢车间生产出来后还需要铁匠手工打制,用来减少板条中的气泡,正是这道工序需要大量的时间。

    现在蒸汽机投入使用,那完全可以研制气锤,用气锤代替铁匠的反复捶打,质量上来了不说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而现在马铖需要的正是时间。

    宋应星知道蒸汽机对马铖的重要意义,但是完全不懂这个冒气的铁家伙对工业生产能产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铖兴高采烈的对宋应星说道:“老师,现在蒸汽机成功了,下一步就拜托老师将车间里所有人工的部分换上蒸汽动力!”

    宋应星听马铖这么说轻蔑一笑:“哼哼,马小子,你太小看老夫了,这点事情能难倒老夫吗?”

    马铖听宋应星在这吹牛逼没说什么,从怀里又取出几张图纸,这些都是马铖和陈子龙搞的改良机械,其中就有最为重要的气锤,宋应星接过图纸一看傻了眼,这里面的东西他根本没看过。不过好在宋应星跟着马铖了解了近代数学知识,上面的各种符号到都能看懂。

    宋应星不亏是明代科技大拿,在几

    天内就将马铖的图纸熟悉一遍,然后带着徐振业开始对兵器局的各种机械开始改进。八月底就将板条甲生产出来,在九月底形成生产规模,每月可以生产板条甲五百副,同时因为气锤的研制成功,兵器生产速度也跟了上来。

    明代好一点的兵器都是千锤百炼得来,现在有了上好钢材,在加上代替人工的气锤。工匠们只要做好模具,用钢水生产出粗胚,在经过气锤锻打,接下来就开刃出厂了。一柄百炼钢刀只要半个时辰就可以生产完成,并且因为整个刀身都是精钢打制,坚韧程度远远强于百炼钢刀。当然也不是一点缺点没有,这种工业化生产的钢刀虽然锋利度够了,可是刀身少了那种反复折打的云纹,美观上大打折扣。

    有了宋应星的加入马铖算是彻底的解放出来,同时宋应星根据马铖提出的流水线工艺,在经过明代本土化改良,让兵器局的生产速度大增。

    没了后顾之忧的马铖开始放开手脚投入新兵训练中,有了严格的奖惩机制,新兵训练也步入正轨。

    秋去冬来一晃到了十二月,明代因为小冰河天气影响,在十月份南直隶这里就开始落雪,十二月份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十多度。

    按照明代标准落雪后就不应该会操了,但是马铖不管这些,老子每天用钱养着你们这帮丘八,想要下雪就不训练?门都没有!

    今天是规定的会操时间,在天没亮的时候马铖就穿戴整齐坐在中军大帐中,看着太阳露出第一丝曙光,马铖低声说道:“会操开始!”

    随着马铖的将令,中军大帐外八面牛皮大鼓敲得震天动地,进入十二月份的第一个会操正是开始!

    大鼓一响整个寂静的大营马上沸腾一片,各个总旗小旗等基层军官开始督促手下士兵着甲出训,参将副将等高级将领也赶紧钻出自己的帐篷一边穿衣服一边往中军大营这里跑来。

    第一个赶到的是张国柱,这个家伙虽然四十多岁但是精力充沛,穿着四十多斤的上好札甲还能健步如飞。

    张国柱进入大帐后单膝跪倒叫道:“前营总兵张国柱拜见军门大人!”

    马铖点点头,让张国柱起身站在自己身边,这家伙是马铖的副将,是军中身份仅次于马铖的第二号人物。

    第二个赶到的是马锡,经过半年的训练马锡一改文弱书生的模样,真正的成为一个军中将领。马锡进入大帐也单膝跪倒叫道:“后营总兵马锡拜见军门大人!”马锡说完站起身来站在一旁。

    接下来马铖手下各个将领纷纷赶到,除了四大总兵,马铖手下还有三十多个副将和参将,按照马铖的军制其实不需要这么多高级将领,可是这帮家伙都是马士英、阮大铖一党塞进来镀金的家伙,马铖没办法只好统统接受下来。这帮家伙一个个级别很高,但是管的却是千户百户的事情,马铖打的主意就是爱干就干,不爱干可以滚!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产能不足

    十二月的南京城已经被大雪覆盖成一片白色,随着太阳的升起,南城聚宝门的三重关门缓缓开启,代表着新的一天正式开始。

    城外聚集了大量进城打短工的流民,这些人挤在一起取暖,这时听到三里外传来阵阵的战鼓声,一个四十多岁的家伙骂道:“这帮丘八真是闲得蛋疼,这大雪天不好好呆着瞎折腾什么?”

    边上一个三十岁的家伙小声说道:“那是马军门在练兵,那些丘八吃的真好,我的一个老乡在左营当兵,听说每日三顿干饭,晚上还有大肥肉吃!”

    四十岁的那个家伙骂道:“你小子纯粹胡说,还一天三顿干饭,我老家的地主也不能这么吃啊,这个马军门多有钱,能养的起好几万大军?”

    “大哥,小弟说的是真的,就在昨天,我的那个老乡还回来给他的老娘送来了军饷,白花花的一两纹银,这可是我亲眼所见。”

    “你小子说的这么好,当时你怎么不去当丘八呢?”

    “哎,当时我也去了,可是人家要二十岁以下的,我今年都三十六了,没选上!”

    这两个流民在聚宝门前闲聊,这时城门大门开启,门里出来一队守门的门丁,一边用枪杆驱赶着门口的流民,一边骂道:“你们这帮尸倒排好队,想进城就给老子规矩点!”

    那个四十岁的家伙看着凶狠,但是可不敢得罪这些守门的门丁,进不去城打不了工,今天就要饿肚子,没办法只好一边心中暗骂一边排好队伍。

    在距离聚宝门三里外的提督大帐中,已经站满了顶盔着甲的将领,大帐中并没有生火,气温还在零下。这些将领呼出的热气让大帐中一片雾气缭绕,如同仙境一般。

    这时三通鼓毕,中军官朱同看到将领都已经到齐,来到马铖身边拱手说道:“大人,鼓毕诸将已到,请大人点兵会操!”

    马铖听朱同说完点点头,起身带着营中诸将出了大营,这时马铖手下五营士兵都已经集合完毕,整齐的排成五个大方队站在大校场中间。

    马铖手下一共有两万五千士兵,除了五千火枪兵直属马铖管理外,马铖将剩下的两万士兵分设前后左右四营,交给四大总兵管理。

    这两万五千士兵都是马铖挑选的精锐,平均年纪在二十左右,经过这半年多的训练和超高规模的食品供给,这些人一个个浑身都是肌肉,按照明军标准来看,这些人都够得上精兵了。

    这些人看到马铖出来赶紧单膝跪倒叫道:“标下拜见军门大人!”两万五千人同一个声音,真是声震九霄。

    马铖看到这个样子满意的点点头,这些人现在已经具备了精锐的雏形,在经过几场战斗就可以成为真正的精兵了。

    可是当马铖看到这些士兵的穿着后又满心的挫败感,这些士兵除了直属马铖的神机营五千人,其他人还没有盔甲可穿,没办法只好穿了一身棉衣训练。

    当然这不是马铖的兵器局不干活,其实

    在宋应星加入后,兵器局已经爆出了最大产能,每月的板条甲能生产出五百副。这些盔甲看着数量挺多,但是马铖手下的士兵更多,到目前为止板条甲只生产了两千多副,连一个营的士兵都装备不齐。

    这可不是兵器局不干活,经过宋应星的改进,兵器局已经达到月产盔甲两千副的产量,可是让马铖想不到的并不是产能出现问题,而是原料供应出现问题。

    马铖搞的兵工厂虽然自夸为工业化,其实规模也就相当于十九世纪手工作坊的程度,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兵工厂一个水平,除了将动力源替换为蒸汽机外,大量的劳动还需要手工来完成。

    但是就这个半机械半手工的兵工厂,需要的原材料也不是十七世纪的明朝能提供的。不要说别的,就是炼钢一项,每天就需要上好精煤一百多吨,这还没算上蒸汽机需要的动力煤。而南京需要的煤炭大部分来自江北凤阳一带,糟糕的运输条件,在加上纯手工的采煤工人,凤阳煤矿每天才能出产五十多吨煤炭,这可是要供应整个南直隶的数量,所以现在马铖的兵工厂根本不能全力生产。

    原料的供应不足让兵工厂不能全力生产,没办法马铖只能将兵工厂的产能降低一半,所以到现在为止马铖的士兵还没有全部装备上新式盔甲。

    没办法马铖只能千方百计的收刮盔甲武器,甚至将远在苏州府卫所仓库都收刮一边,好不容易凑够了五六千套各种型号的札甲、锁子甲、棉甲等等,这才让手下四营避免了穿棉衣上战场的境。

    其实按照整个南直隶的规模供应马铖一个兵工厂所需的生铁不算什么,明代因为炼铁大都使用木炭,对煤炭的需求很少,而且南京城外的溧水县就是供应整个南直隶生铁的生产基地,生产的苏铁在全国都很有名号。溧水每年生产的生铁在十万斤上下,整个南直隶生铁年产量可达到一千多万斤上下,而整个大明的生铁产量为十六万吨左右,和同时期整个欧洲的产量持平。

    这种生铁产量供应马铖自然不在话下,可是好死不死这个时期的大明玩的是市场经济,不管你是皇帝老子还是公卿大臣,想要铁料简单,拿钱来!

    这个可不是笑话,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下令罢除各处官冶,允许私人自由采矿冶炼,按产量纳税三十分之二。这也是明后期为什么空有全世界第一的国力,却打不赢区区二十万的满洲人的主要原因。全国上下都是市场经济,你皇帝要买什么也需要拿现钱,可是明代因为糟糕的财政状况,那里有钱去买钢铁。而偏偏关外的满清因为可以劫掠关内,手中银子很多,一个有钱一个有生铁,所以大批大明生产的生铁被商人走私去了关外,然后被满清制成盔甲武器反过来攻打大明。

    马铖现在就深刻体验到这种市场经济带来的副作用,明明南京城外的溧水县就有数十万斤生铁,可是马铖偏偏不敢动用。马铖没办法只好回家找自己老子想办法,可是这种环境就是张居正复生也没

    什么好办法。

    马铖看着手下装备着五花八门的盔甲,暗中叹了口气骂道:最好满清这个时候就兵临城下,到时候老子就有权利没收你们这些奸商的产业。

    马铖虽然这么想可是目前半点办法也没有,现在满清正在陕西和山西与李自成打生打死,南直隶这里一片歌舞升平,马铖也没办法实行军法将这些奸商的产业收归国有。

    马铖身穿全套的上好明光铠,头戴八掰铜盔,腰间挂着高碳钢打造的钢刀,踱步上了高台,站在上面大声说道:“兄弟们,你们让本督很满意!记住本督的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马铖话音刚落,下面两万五千名士兵异口同声的叫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看到士气如虹马铖点点头,然后说道:“中军官朱同,传本督将令,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初一,大会操正式开始!”

    有了马铖的命令,全场士兵开始按照早已经训练好的队形,开始分组演练攻防。

    神机营的战法很简单,就是马铖照搬后世的排队枪毙队形,四到六排士兵,按照分层射击的原则开火,火炮部队在后面掩护。

    其他四营冷兵器部队战法就有些复杂了,马铖为他们挑选的正是由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明代因为火器广泛运用于战争,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中期名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倭寇作战特点等情况,首次应用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鸳鸯阵阵形以十一人为一队,最中间为队长负责指挥,前有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三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824/ 第一时间欣赏阉党二世祖最新章节! 作者:有限无敌所写的《阉党二世祖》为转载作品,阉党二世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阉党二世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阉党二世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阉党二世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阉党二世祖介绍:
三流大学生穿越了,运气还不错,有一个首辅老子,还有一个兵部尚书岳父,但是阉二代是什么鬼?
看阉党余孽马铖如何在南明乱世中逆袭成功,转变身份成为皇二代!
阉党二世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阉党二世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阉党二世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