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乱清TXT下载乱清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乱清全文阅读

作者:青玉狮子     乱清txt下载     乱清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章 奇异的礼物,神秘的女士,公然的挑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定也包括卡尔亲王本人他的被视为唐突和冒犯的‘第五骷髅骑兵团’制服,会有如下的峰回路转:当天的欢迎晚宴上,卡尔亲王向辅政王赠送了两套‘第五骷髅骑兵团’制服包括两顶巨大的、带着骷髅标志的狼皮帽子,而主人愉快的接受了这份古怪的礼物。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不是现场赠送卡尔亲王根本没有带备这样的礼物是客人在晚宴上向主人做出了这样的承诺。”

    “这真是……不可索解啊!”

    “两位亲王关于‘第五骷髅骑兵团’制服的交流,没有当着其他与宴士人的面儿两位亲王都能操流利的英语,无需翻译,便可直接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因此,时迄笔者撰述本回忆录至此之际,那个著名的疑问依旧没有答案:哪一位亲王先开的口?这件奇异的礼物,到底是辅政王主动相索,还是卡尔亲王主动相赠?”

    “有人认为,是卡尔亲王主动相赠,主人出于礼貌,只好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份荒唐的礼物。”

    “对这种看法,我表示怀疑。”

    “持这种看法的人,因为卡尔亲王治军、作战的独特风格,就以为他是一个粗鲁、冒失的人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卡尔亲王只不过是‘固执’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并坚定不移。”

    “他绝不会幼稚到这种程度:因为自己喜爱‘第五骷髅骑兵团’制服,就认为别的人还是和欧洲人有着巨大文化差异的中国人必然也喜爱这套特立独行的制服。”

    “我倾向于一个较小众的观点这份礼物,是辅政王先开的口主动相索。”

    “没有和辅政王直接打过交道的人,很难认同上述观点中国人怎么可能对这种‘奇装异服’感兴趣呢?不当面表示他们的诧异,已经算是很有礼貌的了!”

    “可是,如果你和辅政王直接打过交道,你就会发现,他和我们印象中的中国人或者说,和其他的中国人,有太多的不同拿李福思的说法,某种意义上,辅政王殿下‘比欧洲人还像欧洲人’。”

    “因此,他对‘第五骷髅骑兵团’制服发生兴趣,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然,如果真的是辅政王先开的口,那么,也有这样一种可能辅政王的要求,只是一种高超的外交手腕,和‘兴趣’无关;可是,我也有我的证据第一,前头已经提过了见到卡尔亲王的‘奇装异服’的第一眼,辅政王脸上的表情,和他的下属们大异其趣分明就是‘感兴趣’。”

    “您可以说我看花了眼,不过,我还有更加有力的证据卡尔亲王致送的‘第五骷髅骑兵团’制服,为什么是两套呢?”

    “其中一套,是辅政王的尺寸;另一套非常奇怪,尺寸不仅要小许多,而且,胸部、腰部、臀部,都有微妙的、特别的变动实在不大像一位成年男性的尺寸。”

    “写到这里,我似乎听到了尊贵的读者的讥笑:‘总不会是成年女性吧’?”

    “呃……我认为,这套尺寸奇异的‘第五骷髅骑兵团’制服,就是为一位成年或者青年女性准备的。”

    “我听见,读者们的讥笑声一下子就高了起来:‘匪夷所思!请问,这套制服,辅政王是为哪位女士准备的?难道是皇帝陛下?’”

    “‘中国的皇帝和皇夫,穿着普鲁士的军服还是那样古怪的一套军服焉有是理?’”

    “我不晓得,这套尺寸奇异的制服,是否是为皇帝陛下准备的,不过,我敢肯定,这个尺寸,一定是辅政王自己提供的你能够想象,如此奇异的尺寸,是出于卡尔亲王的意思吗?”

    “还有,我们都晓得,辅政王并非只有皇帝陛下一位妻子他一共拥有四位法律承认的妻子;我们还晓得,他至少拥有两位半公开的情妇都是美国人;除此之外,以他的权势、学识、风度,您怎么可以肯定,他没有更多的未公开的情人呢?”

    哼哼,这班没见识的欧洲人,别说“未公开”的了,就是“半公开”和“法律承认”的,都给俺算少了俺还有翠儿和小熙两位“试婚格格”呢!

    “多年来,许多人都好奇的问过卡尔亲王关于这两套制服的问题包括王储殿下,可是,不论提问者是谁,卡尔亲王都含笑不答,既不肯说明,到底是谁先开的口是辅政王主动相索?还是他自己主动相赠?更不肯说明,那套较小尺寸的制服,是为哪一位神秘的女士准备的?”

    “问多了,卡尔亲王就如中国人说的,‘王顾左右而言他’。”

    “辅政王从未在公开场合穿过‘第五骷髅骑兵团’制服这是自然的;就是私下底也不晓得他穿过没有?反正,既没有人看过,也没有任何相关的照片流传于外。”

    “至于另一套‘神秘尺寸’的那一套,就更加不必说了。”

    “所以,这件事请,迄今还是一个悬案,而且,我估计,永远都是一个悬案了。”

    “能够肯定的是,这件特殊的礼物,对两位亲王的个人友谊,以及中、普两国的‘敦睦邦谊’,都起到了非常正面、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花了偌许篇幅讲述这件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之后,让我们把时间稍稍回推一些从晚宴回推到码头的欢迎仪式上。”

    “辅政王殿下和王储殿下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辅政王表示,王储殿下伉俪不远万里,到访中国,充分反映了普鲁士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他深为感动,亦深感荣幸。”

    “王储殿下代表国王陛下对皇帝陛下的登基,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对主人热情而隆重的接待,致以深深的谢意,并表示,到访伟大的中国,是他和妻子少年时就有的愿望,如今终于踏进这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国度,夙愿得偿,不胜欣慰。”

    “好吧,我得说,作为王储殿下的副官,我并不晓得,原来,王储伉俪在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就对中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辅政王殿下和王储殿下不约而同的提到了普、中两国的‘传统友谊’,并且,都表示要尽其所能,‘深化和巩固’这份‘传统友谊’笔者私以为,普、中两国,‘友谊’是一定有的,不过,‘传统友谊’嘛”

    “辅政王说,在中国人民支持美国人民追求国家统一、反对奴隶制暴政的斗争中,普鲁士人民伸出了宝贵的援手;王储殿下说,在普鲁士为德意志民族‘主张权利’、努力达成德意志‘民族和解’的过程中,中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这说的是,中国参与美国内战时,普鲁士向‘轩军’提供军火,以及,普奥相争时,中国发表支持普鲁士的声明于先,呼吁止戈息争于后,最后,辅政王充当普奥两国的调停人,促成了《布拉格和约》的签署。”

    “哦,原来,所谓的‘传统友谊’,在这里呀。”

    “辅政王殿下和王储殿下都含蓄的对目前欧洲和亚州的局势表达了忧虑,强调了‘传统和均衡’的重要性。”

    “王储殿下说,普鲁士支持中国主张和恢复自己的合理、合法的‘传统权益’。”

    “辅政王殿下说,中国政府认为,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是欧洲大陆达致‘平衡’的关键因素中国政府支持德意志民族走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反对一切外来势力对德意志民族内部事务的干涉。”

    “两位殿下的讲话,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也使普、中之间之前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的结盟首次半公开于世普、中两国都认为,时已至此,低调和保密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给第三方足够的刺激,以达到尽快挑起战争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都晓得,‘码头讲话’发表不久,巴黎政府就做出了激烈的反应。”

    “讲话之后,在辅政王殿下的陪同下,王储殿下检阅了‘轩军’的仪仗队。”

    “所有的客人包括两位女士,都对这支仪仗队给出了最高分的评价,咸以为,无论动作之齐整、精神之饱满,都不在普鲁士近卫军仪仗队之下。”

    “卡尔亲王尤其惊喜,我看见,他眉头微蹙,两眼放光,那个神情,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既好像……一只凶猛的猎豹觑到了猎物,又好像……嗯,一个小孩子看到了渴望已久的心仪的礼物。”

    “我们都晓得,步操在卡尔亲王治军中的重要地位,虽然,仪仗队的人数有限,未必能够反应一支军队的全貌,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晚宴的时候,卡尔亲王主动对辅政王表示,他‘惊艳’于轩军仪仗队的表现,希望明天的阅兵,能够带来更大的惊喜。”

    “王储殿下虽负有觐见皇帝陛下、对她的登基当面致贺之责,不过,考虑到时间的紧凑,中、普双方还是决定,先阅兵,再进京。”

    “据我所知,卡尔亲王‘惊艳’一论发表之后,他和辅政王就达成了赠送‘第五骷髅骑兵团’制服的约定。”

    *

第一零一章 风云变色,我武惟扬

    欢迎“普鲁士访华代表团”的晚宴,宾主尽欢而散。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腓特烈王储伉俪携露易丝公主,下榻“官港行宫”据说,这座行宫,是专门为巡幸天津的皇太后陛下修建的。

    代表团其他成员,包括卡尔亲王、克虏伯先生等,下榻行宫的附属建筑“配殿”。

    客人对主人的安排十分满意,女客人尤其惊喜本来,到访中国,两位公主已经做好了生活起居不便的心理准备,但这座“官港行宫”,建筑、园林、陈设基本“欧化”之外,各种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如抽水马桶、自来水、煤气灯、暖气,亦是一应俱全,入住之后,真正叫“宾至如归”了。

    前半夜休息的很好,后半夜,天气似乎变过了,有半梦半醒的客人,听到了窗外呼啸的风声。

    一大早起床,拉开窗帘,不由一怔。

    彤云密布啊!

    推开长窗,寒风扑面,不由就缩了缩脖子,打了个哆嗦。

    透一口气,抬起头,半空中疏疏落落、飘飘洒洒、在北风中打着转儿的,竟然是雪花?

    伸出手去,过了一会儿,终于接到了一片儿。

    入手即化果然是雪花。

    天气不是已转暖了吗?昨儿个还春光明媚呢!

    中国的天气,还真是古怪。

    也罢了,关键是今儿个的阅兵,会不会受什么影响?

    当然不会。

    别说一场小小的“倒春寒”,不过飘了几片雪花儿,就是下了雹子,既定的军事行动,也不会改变。

    过“官港行宫”接代表团去小站军营大校场的钱尚书,很贴心的提醒:大校场的阅兵台,是没有阳篷的,看今儿个的天气,说不定会有些雨雪要不要替各位准备雨伞、雨衣什么的呀?

    客人微愕:阅兵台……没有阳篷?

    钱尚书说:是啊,打一开始修大校场的时候,阅兵台就是没有阳篷的这是辅政王的明确要求,取一个“寒暑雨雪共之”的意思如果下雨下雪,那么,台上、台下,当官的、当兵的,都一块儿淋着。

    这是普鲁士人到达中国之后,受到的第一次真正的冲击超过了昨天欢迎仪式上那只得到“最高分”的仪仗队。

    彼时,欧洲各**队,等级森严,阶级分野也很明显军官,特别是中、高级军官,基本由贵族和富家子弟担任,官兵待遇,差异极大,而且,不论什么等级、什么阶级,不论是官、是兵,皆视这种差异为天经地义,官也好、兵也好,都没有什么“同甘共苦”的概念。

    “寒暑雨雪共之”?如果是排长、班长一类的低级军官也就罢了,可是,高级军官哎,即便是在前线、在战斗中,高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也不可能“寒暑雨雪共之”啊?何况,现在是在后方、是在阅兵?

    更何况,站在阅兵台上的,是辅政王、是王太子?

    有些……不可思议啊!

    钱尚书之“贴心”,颇有点儿“激将”的意思,在中国人面前,普鲁士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示弱的,腓特烈王储以下包括两位女士,皆婉言谢绝了主人的“好意”,表示“一切入境随俗”。

    再者说了,看这天儿,大约只会下雪,不会下雨,就是下雪,也未必能下的多大毕竟已经是春天了嘛,男士的大氅、女士的斗篷,都是有一定的“防雪”的功能的。

    还有,俺们自己的行李里头,雨伞、雨衣什么的,也是带了的真到了不能不用的时候,其实也不必你钱尚书费心。

    出发。

    北风愈紧,不过,雪花儿总是疏疏落落的几片儿,这个雪,始终没有正经下起来,客人们的心里,多少安定了一些。

    大校场在望,在铅云四垂的背景下,在隐约的金鼓军号声中,远远的便觉得一股肃杀之气迎面而来。

    主人辅政王携钟郡王、曾侯爵、文大臣在大校场西门前相迎。

    对辅政王邀请自己参与检阅名闻天下的“轩军”,腓特烈王储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特别代表身边的妻子以及妻子的妹妹表示感谢普鲁士人晓得,在中国,女子的地位远不及欧洲,除了身份最特殊的皇太后和皇帝,别的女子,几乎是不可能出现在阅兵台上的。

    关卓凡先对维多利亚公主姊妹颔首致意,然后对腓特烈王储说道,“王储殿下伉俪莅临,是本人和轩军的荣幸。”

    一进大门,连卡尔亲王在内,都微微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大校场”,果然是大!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场地,目测东西长……至少二百五十米左右,南北宽……至少一百五十米左右吧!

    阅兵台位于大校场北部中央,坐北朝南。

    嗯,果然是没有阳篷的。

    不过,目下,阅兵台上,倒也不是光秃秃的搭起了一座大大的彩坊,顶端拉起了一条长长的横幅,几同阅兵台同宽。

    距离尚远,风又大,横幅绷的虽紧,却也为风所鼓,不住颤动,一时之间,倒看不清楚,上面写了些什么?

    只是看的出来,上面的文字,是用“德、中双语”书就的。

    不过,普鲁士人注意力,都不在阅兵台校场之东,密密齐齐,是一个又一个受阅方队

    这才是焦点所在!

    一眼看过去,受阅部队分成了三大块:北边儿的一大块,是步兵方队;中间的一大块,是骑兵方队,南边儿的一大块,是炮兵方队。

    不知纵深,不好判断准确的人数,不过,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两位,都是带老了兵的人,直觉上受阅部队的总人数,总在一万上下吧!

    金鼓已歇,阔大的校场上,虽然摆了上万的军人,却不闻一丝人声,除了战马偶尔的嘶鸣,只有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关卓凡介绍:此次受阅部队,共有一个礼兵方队、三十个步兵方队、十一个骑兵方队、八个炮兵方队合五十个方队。

    其中,礼兵方队,横十三人,纵十二人,旗手一人,护旗二人,共一百五十九人其实就是昨儿个您检阅的那支仪仗队啦!

    步兵方队,横二十五人,纵十四人,领队二人每个方队三百五十二人,共一万零五百六十人。

    骑兵方队,横十二骑,纵十骑,领队二骑每个方队一百二十二骑,共一千三百二十骑。

    炮兵方队,横四门大炮,纵四门大炮,每门大炮前连弹药车,由一匹骏马牵引,马上骑一位驭手;每个方队领队一骑每个方队十七骑、十六门大炮,共一百三十六骑、一百二十八门大炮。

    “嗯,对了,这一百二十八门大炮,全部是贵国生产的克虏伯后膛钢炮。”

    客人们个个脸上放光,尤其是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先生,一张脸亮的好像一盏煤气灯似的。

    “总计”关卓凡继续说道,“官兵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人,马一千四百五十六匹,大炮一百二十八门。”

    果然上了万!

    普鲁士人既满意,又得意,如卡尔亲王者,更难以掩饰自己的兴奋眼睛中又射出了那种光芒“既好像一只凶猛的猎豹觑到了猎物,又好像一个小孩子看到了渴望已久的心仪的礼物。”

    不过,今日的阅兵,只行分列式,不行阅兵式。

    阅兵式,即诸军列队而立,检阅者在队列前徐行而过,阅看军容;分列式,即诸军列队步操,依次通过阅兵台,接受检阅。

    分列式是一种对检阅者的“致意”,阅兵式却代表上位对治下的检视,过于敏感,即便是盟国的领袖,也没有这个资格,这一点,普鲁士人充分理解,事实上,较之阅兵式,他们更想看分列式队伍在行进中,才能够真正体现步操的水准。

    走近阅兵台了,才看清楚,横幅上“德、中合璧”的是什么字:

    “热烈欢迎普鲁士王国腓特烈王储殿下伉俪一行莅临指导!”

    字不是写上去的,是用金线绣上去的。

    咦,这种行文、措辞,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这个花样,有点儿意思啊。

    *

第一零二章 天地回响,一发千钧

    登上阅兵台,各就各位关卓凡、腓特烈王储居中,关左、腓右,关卓凡的左手边,依次为钟郡王、曾国藩、文祥、钱鼎铭,腓特烈王储的右手边,依次为维多利亚公主、露易丝公主、卡尔亲王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一名骑士自受阅部队处疾驰而至,定睛一看,却是金发碧眼敕命轩军松江军团军团长华尔是也。

    华尔勒转马头,正对阅兵台,举手行礼,高声说道:“报告首长!受阅诸军准备完毕,恭请检阅!阅兵总指挥华尔!”

    华尔的中国话,早已字正腔圆,普鲁士人自然是听不懂的当然啦,说的不标准,一样是听不懂滴不过,主人事先早做了细致的交代,因此,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两位,并未冒失回礼,只关卓凡一人,举手回礼,朗声说道:“开始!”

    “是!”

    华尔调转马头,疾驰而回,在受阅方队正面中央停下,取出一面小小的“轩”字令旗,高高举起,拉长了调子,大声吼道:“全体都有”

    微微一顿,令旗向下,猛力一挥。

    只听“刷”一声闷响,不晓得军士们做了个什么举动,幅度极微以卡尔亲王目光之锐,都没有看清楚但动作虽小,动静却大!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人齐齐动作,犹如打了一个闷雷,整个大校场,似乎都微微的摇动了一下。

    接着,四周树林里的飞鸟,惊觉感应,呼啦啦飞起了一大片,盘旋翔舞,久久不肯回落。

    这么小小的一下子,便直有天地回响之威!

    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都动容了!

    看阅兵,如维多利亚公主姊妹者,只能看个热闹,方才这一下子,不过叫她们心头大大一跳,腓特烈王储兄弟,却是当世名将,深知关窍,晓得这一简简单单的动作,其实是一等一之高难

    华尔不是站在高处,他和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名受阅官兵,同在一个平面上,他虽然骑着马,但对于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这点儿高度,几乎是可以忽略的,受阅部队有相当的纵深,后面的军士,未必看得清、甚至未必看得见总指挥挥动令旗的动作,那么,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名官兵,是如何同时接受到了这个命令,不差一丝一毫呢?

    密集的鼓点响了起来。

    普鲁士人都以为,鼓声一停,受阅方队就将开动,不过还要略等一等。

    鼓声歇止,远远传来吼声:“标兵就位”

    不是华总指挥的声音。

    紧接着,传来皮靴砸地的声音听上去不过一人一靴,但一入耳便觉有异,普鲁士人不由齐刷刷向右即向东声音传来的方向扭过头去。

    一小队着军礼服、短披风、长筒靴的军士,以一纵线,列队于阅兵台右侧不远之处,为首的军士,双手持枪,右臂曲肘于后,左臂伸直于前,枪托下,枪口上,昂然前指。

    同时,脚尖绷直,腿高高抬起,超过了膝盖的位置,然后用力踏下整个过程,整条腿,伸得笔直,大腿至脚尖,不稍弯曲。

    如此一步一步,踏地而来。

    客人们都是心头一跳,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两位,更是惊喜莫名:这不是“正步”吗?

    彼时欧洲各**队之步操,行“正步”者,唯普鲁士一家耳。

    第一个军士走出五米左右,第二个军士起步,第二个军士走出五米左右,第三个军士起步,此时,第一个军士已走出了十米左右。

    如此依次起步,每一步,皆为“正步”。

    这一小队军士,一共十五人,在阔大的校场内,在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名受阅同袍的庞大背景下,本来无足轻重,可是,大校场虽大,人数虽多,但除了这一十五名军士,余者别无动作,不发一声,于是,他们每一步踏地的声音,皆清清楚楚,前一步、后一步的间隔,又不差分毫,同时,还伴有隐约的回响,于是,这一小小的一支队伍,便隐隐然有千军万马之威了!

    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心跳之余,都转着相同的念头:轩军师法美军,但美军步操,绝对没有“正步”一说,则此“正步”,岂非……只能是师法我普鲁士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

    嗯……中国的海军,倒不是师法美军,而是师法英军,可是,参加受阅的部队,应该都是陆军,没有海军

    再者说了,即便英军,也没有“正步”一说啊!

    难道以美为师的中国国防军,改为了……以普为师?

    如是,这个结盟的诚意,可就……“诚”的不能再“诚”了!

    可是,俺们一个军事顾问也没有向中国派过啊?

    中国……也从来没有向俺们提过类似的要求啊?

    又或者,这个“正步”,仅仅是主人对客人的“致意”?

    不对!

    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何等眼力?这一小队军士的“正步”的水准,实不在普鲁士近卫军仪仗队之下,绝非三几个月功夫就可以练的出来,非经年累月不能为的怪了!

    另有一样物事,也吸引了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的注意力:这一小队军士手中的步枪,都上了刺刀,不过,刺刀的形状,颇异于欧洲军队,还有,刺刀居然是装在枪口正下方的这可就又奇怪了!

    彼时,欧洲军队使用的刺刀,处于主流地位的,依旧是“套管式刺刀”这种刺刀,其实不能算“刀”,而是一支有着锐利尖端的细长的铁棒,铁棒的另一端,有一个套管,可以将“刺刀”紧紧的套在枪口上。

    这种刺刀,叫做“枪刺”,更加合适些。

    为了不影响瞄准以及装药,“套管式刺刀”一般是装在枪口的一侧或者斜上方,从没有装在枪口正上方的后世的许多人,都有彼时的刺刀居于枪口上方的错觉,不好意思您纯属看花眼了。

    这种刺刀,更没有装在枪口正下方的枪口下要插通条,通条的长度,长于枪管,插进枪身之后,留在外面的部分,几同枪口平齐,根本没有“套管”的位置。

    前膛枪让位于后膛枪,不再从枪口填装弹药了,但通条并没有跟着前膛枪一起退休,彼时的弹药之药,还是黑火药,燃烧并不如何充分,还不能跟后来的无烟火药相提并论,因此,对后膛枪来说,通条虽然已经没有了填装弹药的功能,但是,还得靠它舒筋活络、清肠通便什么的。

    “套管式刺刀”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多少技术含量,其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发明,要知道,在此之前,所谓“刺刀”,可是直接插在枪管里的呢就是一支两边开刃的矛头,以一支长长的锥形木柄,插入枪口,谓之“插塞式刺刀”。

    “插塞式刺刀”之弊端,是一目了然的插上刺刀之后,就不要指望再次开枪了。

    而且,这个“插塞式刺刀”,或者不大牢靠格斗的时候,“刺刀”松松垮垮、摇摇晃晃、甚至自顾自的从枪口中掉了出来,都不要太常见;或者太过牢靠打完了仗,怎么使劲儿,都拔不出来。

    “套管式”刺刀的发明,不但大大提升了作战效率,更彻底的将长矛从兵备中淘汰出去,将长矛兵变成了一个“消失的兵种”。

    时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的今日,出现了一种新式的刺刀其实是一把真正的军刀,只是刀格即护手以及刀柄,都经过了特殊的设计:刀格的一边做成一个铁环,可以套在枪口之上;同时,刀柄上开一细槽,可以卡在枪口一侧的金属凸起上。

    这种刺刀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安装、拆卸,都十分方便;第二,装了上去是刺刀,拆了下来是军刀,可谓“一刀多用”。

    不过,迄今为止,真正开始大规模换装这种刺刀的,欧洲诸国,只有法国一家。

    原因呢,如前所述,这种刺刀是要卡在枪口的金属凸起上的,在设计上,它和步枪,必须一体,因此,并不适用原本使用“套管式刺刀”的步枪。

    欧洲诸强之中,近一、两年来大规模换装新式步枪的,只有法兰西一家就是拿破仑三世吹嘘过的“夏赛波步枪”,因此,大规模换装新式“军刀式刺刀”的,也只有法兰西一家。

    当然了,平心而论,“夏赛波步枪”也确实是一种好枪。

    普鲁士军队目下使用的步枪,还是以普奥战争期间的“德莱赛步枪”为主,因此,普军的刺刀,还是以“套筒式刺刀”为主。

    好了,说了这么大一篇儿,该转回到两位普鲁士军人的讶异上了。

    这一小队军士所持步枪上的刺刀,毫无疑问,是“军刀式刺刀”,不过,法国人的“夏赛波步枪”刺刀,长达二十英寸,而且有一定的弧度便于做军刀时劈砍之用,可是,中国人的刺刀,明显更短一些,而且,没有弧度。

    最关键的,还是之前那个问题:怎么会把刺刀装在枪口正下方呢?

    “夏赛波步枪”刺刀,和“套筒式刺刀”一样,都是装在枪口一侧,刀面平行于地面中国人的刺刀,装在枪口正下方,刀面是垂直于地面的。

    难道,中国人的步枪,不需要通条了吗?

    还有,这一小队军士,到底是拿来做什么用的呢?

    *

第一零三章 龙行于野,挟雷裹电,天玄地黄

    一十五名军士在阅兵台前企定,左转,背向阅兵台,下枪,拄枪于地,紧贴右腿外侧,立正,每名军士之间,相隔五米同他们行进中的距离,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变化。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距离近了,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看得清楚:中国人的步枪,也是有通条的,之所以没有同安装在枪口正下方的刺刀产生冲突,原因也很简单刺刀的刀格即护手较长,套住枪口的铁环和刀身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这个空间,就让给了通条。

    就是说,刺刀的位置,不但在通条之下,甚至还在枪身之下当然,紧贴枪身。

    感觉……好违和啊!

    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都想不出来:中国人为什么要对刺刀进行这样子的“改革”?

    这是一个武器创新、换代异常频繁、甚至可说是“日新月异”的大时代,欧洲诸强,你追我赶,谁也不肯后人,在这上头,尤以法、普两国起劲儿。

    不过,从一开始,欧洲人就是一个重火力的思路,普鲁士尤其如此,于是,对于普鲁士人来说,刺刀就成了武器创新、换代的一个例外在普鲁士人心目中,刺刀属于“冷兵器”、“附属品”,并不值得如何上心,随大流就好。

    普鲁士的军事训练中,也没有专门的“拼刺刀”一类的科目。

    所以,实在想不明白刺刀何以转到了枪口正下方?

    至于这一十五位军士是做什么用的,卡尔亲王倒是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几分他发现,每一个军士的脚下,都有一个白粉划就的小圆圈,里面是一个十字交叉。

    这十五位军士,都分毫不差的踩住了这个小圆圈。

    鼓点再起。

    这一次,不会错了鼓停之后,“分列式”便要正式开始。

    鼓声骤停,紧接着,军乐奏响。

    受阅方队那边儿有了动静,礼兵方队第一个“开动”了。

    很快,阅兵台上的客人们,便隐约觉得,脚底微微颤动。

    其实,五十个方队,依次开出,此时“在路上”的,不过一个礼兵方队和一个步兵方队,礼兵方队一百五十九人,步兵方队三百五十二人,加起来不过五百一十一人,距阅兵台,也还有一段距离,但步子实在太过齐整,五百一十一只军靴齐齐落地,遥遥传导过来,阅兵台上的人,便隐隐有地动之感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两位,并没有马上如两位公主一般,向左受阅部队开来的方向转过头去,而是齐齐竖起了耳朵

    第三个方队也开出来了,那么,“在路上”的,就是八百六十三人了

    一百五十九人也好,五百一十一人也好,八百六十三人也好,竟都好像一个人一般,每一步,都合着军乐,踏在了点儿上,不差分毫!

    两位将军都不由心跳加快,卡尔亲王更是浑身上下起了一层微栗,心里暗暗叫了一声:好!

    终于,表兄弟二人也向东扭过头去。

    受阅方队愈来愈近。

    礼兵方队打头,后面,是一个又一个的步兵方队,连绵不绝,一层尘雾,贴着大校场夯得极结实的黄土地面升了起来,尘雾之上,受阅部队犹如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在雄壮激昂的军乐声中,翻翻滚滚,呼啸而来。

    唔,“呼啸”二字,似乎用的不对,受阅部队无一人出一语,可是,就是有这种感觉龙行不语,若闻吟啸!

    最前头的礼兵方队终于逼近了阅兵台。

    除了旗手,方队其余士兵,皆右手持枪托,左手握枪身,斯潘塞连珠枪紧贴胸腹,枪口斜指左上方向,一百五十九名军士,好像一个模子浇出来的一样。

    这时,只听一声高呼“敬礼”,接着,“哗啦啦”一声大响,持枪的动作齐齐变过:双手端枪前指,右手后,左手前,枪托下,枪口上,雪亮的刺刀几乎抵至前面士兵的后脑勺了。

    几乎同时,步伐亦跟着变过:腿高高抬起,超过了膝盖的位置,然后用力踏下

    嗯,正步!

    第一步踏下,阅兵台上诸人,便觉得整个阅兵台微微一颤,紧跟着,除最边儿上的一列外,其余军士,齐刷刷向右转头,然后,整个方队的军士,一齐大吼:“乌拉!”

    好一声暴喝!

    好像一百五十九名军士,每一个人的肚子里,都装了一门小炮,都点着了火,一张嘴,炮弹就齐齐飞了出来!

    这个精气神儿嘿,不得了!

    “乌拉!”

    “乌拉!”

    如是者三,响遏行云。

    关卓凡、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皆以军礼还礼。

    其余的人,两位公主,举手示意;男人们不论中国人还是普鲁士人,都做一个相同的动作右手按在左胸之上。

    这是一个新花样。

    轩军规定,文职人员参加阅兵,应以右手按左胸的姿势对受阅官兵还礼;另外,文职人员参加“升旗礼”,军旗升起的时候,也应以这种姿势对军旗致礼。

    回礼的时候,依旧不错眼的盯着

    横排纵列,每一排、每一列,都好像拿刀切出来的一般,甚至,就连对角线,也几乎是一条直线!

    这是队形,动作亦然一举手,一投足,一张嘴,也都像刀切的一样!

    每踏一步,阅兵台上诸君,便和阅兵台一起,颤上一颤。

    卡尔亲王手心微汗:他的第三军也好,国王陛下的近卫军也好普鲁士最精锐的两支部队,也未必能百分百做到这些啊!

    当然,礼兵个个精中选精,必定是全军步操最好的一拨,且看一看接下来的几十个方队吧!

    礼兵方队之后,第一个步兵方队即将到达阅兵台。

    走在方队前头的两个领队,不同于另外三百五十人手持步枪,而是腰带上扣皮套,里面装一支左轮手枪,近阅兵台了,举手至额,高声吼道:“敬礼!”

    “啪”一声大响,后头三百五十名军士,端枪前指,腿高高抬起,踢出正步,紧接着,齐声大吼:“乌拉!”

    没有区别。

    队形、动作、精气神儿,皆不逊礼兵方队!

    还是那个感觉横看、纵看,都像刀切出来的一般!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区别,就是平均起来,步兵方队的个头,较之礼兵队,矮了一些,而且,也有些参差,不比礼兵方队,个个高矮平齐,几乎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般。

    队形、动作的水准,则几无任何差异。

    而且,人数既比礼兵方队多了一倍有多,气势便来的更加猛烈一些。

    “乌拉!”

    “乌拉!”

    一个又一个的方队,一声又一声的“乌拉”,犹如怒雷滚滚,连绵不绝,回响天地,无始无终。校场四周,惊鸟回翔,一群又是一群,在飘洒的雪花中,在低垂的云层下,盘旋往复,忽起忽落,始终不肯着地。

    真正叫天地变色!

    阅兵台上的每一个人,包括最冷静的关卓凡,都觉得自己好像行进在汹涌澎湃的滚滚波涛之中,百脉贲张,心旌摇动。

    普鲁士人相信了:高水准的步操,对轩军来说,不止于仪仗,更不是点缀,不是奢侈品,而是和水、米一般,是地地道道的“必需品”。

    掌心出汗的,不止卡尔亲王一人这个步操的水准,较之普鲁士军队,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尤其是这个精气神儿,真的是……咳咳,有过之而无不及!

    卡尔亲王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原本是“既好像一只凶猛的猎豹觑到了猎物,又好像一个小孩子看到了渴望已久的心仪的礼物。”

    现在呢?

    “猎物固然美味,可是,体型过于庞大,我……捉得住吗?”

    “这件礼物,固然心仪已久,可是,我原先想要的,只是一个‘简装版’,现在摆在面前的,却是一个‘精装版’”

    惊喜过逾,难免患得患失“这件礼物,还能是我的吗?”

    步兵方队走过了,到了骑兵方队,普鲁士人的震撼,才算告一段落。

    军士们左手控缰,右手持刀,抬肘曲臂,马刀的刀背靠在右肩上面,领队一发出“敬礼”的号令,“刷”的一声,方队所有官兵,直臂举刀,斜向上指,大吼,“乌拉!”

    吼声如雷,刀光胜雪。

    嗯,水准也很不错,不过,到底超不过普鲁士的骠骑兵,别的不说,单论战马,就和俺们的颇有差距了。

    欧洲的战马,高大矫捷,神骏非凡,中国的战马,个头既矮,也不比欧洲战马那般肌肉虬结,看起来,嗯,要“低调”不少嘛。

    最后是炮兵方队。

    每一个炮兵方队,有十六门大炮、十六个驭手和一个领队,人数是少了一点,但有大炮的“加持”,气势上并不输步兵方队和骑兵方队。

    不过,炮兵方队就谈不上什么“步操”了,队形虽然齐整,却怎么也超不过骑兵方队大炮都是马拉的嘛。

    关键是,这一百二十八门大炮,统统都是俺们普鲁士的出品啊!

    客人的心理,终于平衡了。

    可是,心潮依旧汹涌澎湃、甚至几乎不能自己的,大有人在,不过,不是客人,是主人关卓凡左手边的那三位“主人”。

    钟王、曾国藩、文祥。

    *

第一零四章 髡发明志,无顾无惜

    阅兵台为万众瞩目,不过,“万众”所瞩目者,只是最中间的两位辅政王和普鲁士王太子,这是“注目礼”的要求。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余者,两位美丽的“洋公主”,多少能够吸引血气方刚的军士的一小部分眼角余光。这四位之外,别的人,就真的是“视而不见”了。

    因此,没有什么人留意辅政王左手边的几位大人的神情。

    如果有,该人士一定会觉得,“咦,有点儿意思啊……”

    最有意思的是最年轻的那一位钟郡王。

    一张俊秀的面庞,忽红,忽白,忽青,眼睛忽而睁大,眉头忽而紧蹙,嘴巴忽而微张,如果靠近了,还能看见,钟王爷额头上亮晶晶的那是一层又一层细密的汗珠。

    虽然,钟王爷头上戴着暖帽,可是,今儿个是“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倒春寒天气,您又没有如校场上的军士们一般,抡胳膊伸腿,扯着嗓子吼,您那汗,不能是热出来的吧?

    钟王爷旁边儿的曾中堂,整个“分列式”,由头至尾,几乎都是眯着眼睛,叫人看不清他的眼神儿。可是,今儿的这个天儿,一丝儿阳光也没有,您眯着眼睛,是啥意思呢?当然啦,曾中堂的三角眼本来就不大,别人也闹不清楚,他老人家是故意眯着眼睛呢,还是本来眼睛就介么小涅?

    哦,也许,曾中堂的眼疾又犯了?

    事实上,犯的不是眼疾,是“心疾”。

    曾国藩是理学大家,最重“持志养气”的,可是,面儿上看着平静,心头却是狂潮汹涌,这个“志”,怎么也持他不定,这个“气”,怎么也养他不住,于是,只好拿一个“挺”字诀来硬撑曾中堂之所以眯着眼睛,那是在施展“挺功”呢!

    不如此,就会泄了气儿,在脸上挂出幌子来。

    各位明白了?

    至于曾中堂的心头,何以“狂潮汹涌”,狮子不是他老先生肚子里的蛔虫,这个,咳咳,不大清楚,不大清楚。

    文祥是兴奋的甚至,可以说是“亢奋”。

    不过,他的亢奋,夹杂着莫名的惆怅和不安,五味杂陈,异常复杂。

    在来天津的火车上,文祥就难掩兴奋之情。

    两个原因:第一,这是生平第一次做火车;第二,就像他对关卓凡说的那样:“王爷,以前,轩军的步操,我不过管中窥豹,只见了一斑;明儿个,这‘窥’的,可就是‘堂奥’了!哈哈,大慰平生,大慰平生!”

    文祥到过丰台大营,走马观花的看过些吴建瀛部的操练,此即“管中窥豹”之谓。

    文祥是练过兵、打过仗的人神机营就是他的手创,醇王之前,亦一直由他管带,表现的也不错曾经出关剿马贼,奏凯而归;只是醇王接手之后,路数大变,才急转直下,终于烂的不可收拾。

    文祥不带兵了,眼光不失,虽然“只见了一斑”,却已得出“神机营和‘御三营’拢在一起,也不是吴建瀛一部的对手”的结论。

    “御三营”,即前锋营、骁骑营、护军营。

    “管中窥豹”得出了上述结论,“进窥堂奥”之后呢?又得出了什么结论?

    文祥的结论是:

    雪耻在望!中兴可期!

    将来盛世之隆,过于康、乾,也是有把握的!

    一念及此,浑身血热,何能不亢奋?

    不过,他还有第二个结论:

    某些人心底的那丝儿“拨乱反正”、“恢复乾纲”的念想,赶紧彻底打消了吧!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现在,除了祈祷轩邸到此为止、不再进窥神器之外,无可为者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有可为者,亦不能为啊!

    中国,断乎少不得此人呀!

    唉!

    这就是文祥的“莫名的惆怅和不安”。

    *

    “分列式”行过,阅兵并未结束。

    鼓点再起。

    接下来?

    一个念头还没有转完,阅兵台上诸君,除关卓凡之外,不论客人、主人,都睁大了眼睛。

    数百名精壮的军士,由东而西,跑步进入场内

    咦,怎么?居然都是**着上身?

    上帝!这个天儿……正飘着雪花儿呢!

    不过,眼睛睁的最大的,还不是客人尤其两位女客人,而是上面提到的三位主人钟王、曾国藩、文祥。

    其中,一直在“养气”的曾国藩,眯着的三角眼,一下子睁大了,灼灼的闪着异样的光芒。

    曾中堂带老了兵的,军营之中,战阵之上,男人打赤膊,寻常之事也,反应这么大,至于吗?

    呃,是这样子的

    这数百名军士,“打赤膊”的,不仅仅上身,还有头。

    啥意思啊?

    意思是几百颗脑袋,全部都是光秃秃的。

    三千烦恼丝,统统无寻踪,一根儿也没剩下。

    呃,这么说,也不是很准确,目下,这几百名军士的头皮上,有一层极薄的发茬,长不过一、两分的样子,不过,这明显不是刻意剃的这么短大约也没有哪个剃头师傅有这么好的手艺而是原先的头发剃光了,刚刚新长出来一点儿的样子。

    一分十分之一寸也。

    文祥心念电转:之前,隐约听说过,轩军之中,有一个“髡发营”原来,竟然是真的?!

    入场之后,六百名军士迅速企定,分成十五排,每排四十人,左右、前后间隔,皆三米左右,每一个军士,都是双脚分开,不丁不八,双手反背于身后,昂首挺胸。

    他们的袒裸的身上,似乎涂了什么膏油,本来一个个就都是一身的腱子肉,这下子,愈发显得条儿是条儿,块儿是块儿。

    在铅云低垂、雪花飘舞的大背景下,这六百半裸的健壮青年男体,好生……咳咳,火辣啊。

    阅兵台上,某公主的脸儿,莫名其妙的微微有些发热了。

    男人、女人的关注点不同,主人、客人的关注点更加不同,文祥快速的转着念头

    传言之中,轩军“髡发营”之“髡发”,并不是东胡、契丹、蒙古的那种“髡发”头顶的头发剃光,只在两鬓或前额留少量余发,以为装饰或者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或者在耳边披散鬓发;或者将左右两绺头发编成辫子,下垂至肩。

    轩军“髡发营”之“髡发”,就是剃光头跟和尚一样。

    传言说,轩军的“髡发营”,其实相当于“选锋”亦即敢死之士,之所以要“髡发”,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光了头发,即意味着斩断牵绊,无顾无惜,乃可一往无前,断胫决腹,赴死疆场。

    这一点,同和尚剃光头,倒是“异曲同工”。

    只是“选锋”都是临时招募、组建,战事结束,或者遣散,或者各回各的本来建制,而轩军的“髡发营”,却是自成一营,为常设建制。

    传言隐约,并不如何确实,文祥也从来没有拿这个去向关卓凡求证过如果根本没有其事呢?

    那不是太尴尬了吗?

    毕竟,头发的事儿……咳咳。

    未曾想竟然是真的!

    正在思潮起伏,华总指挥已再次来到阅兵台前,勒定坐骑,举手敬礼。

    “报告首长!特种合成营军武演练准备完毕!请指示!”

    关卓凡还礼,“开始吧!”

    “是!”

    “特种合成营”?

    哦,这个“髡发营”,原来叫做“特种合成营”?

    啥意思呢?

    念头还未转定,只见华尔取出一面小红旗不是之前的那面“轩”字令旗用力一挥,阵前一个领队模样的,本来面对阅兵台,立即转过身去,大声吼道:“全体都有预备!”

    “刷”一声大响,六百名军士本来背在身后的双手,分了开来,握拳贴腰。

    “军武演练第一项军武拳走!”

    *

第一零五章 血肉砸地,生死相搏

    “轰”的一声,大校场中,暴诺如雷,紧接着又是“刷”的一下,六百名“特种合成兵”右腿横跨,张开马步,拳出如风,开练了!

    招式的好处,第一回见识“军武拳”的,仓促之间,不好评断,但是,场内的光头兵们,精气神儿太足,动作太过齐整,闪着光泽的头颅和肌肉又太过炫目,六百人齐齐施为,一举手,一投足,都有挟风带雷之势;加上做的是“分解动作”,每一发力,必暴吼一声,声震四野,就更叫人有魂摇魄动之感了!

    观者客人也好,主人也罢,莫说女士,就是男士,也不禁血涌上头了!

    但是,等等

    怎么这么……眼熟?

    “弓步冲拳”、“穿喉弹踢”、“马步横打”、“内拨上钩”、“交叉侧踹”、“外拨横钩”……

    靠!

    《乱清》见多识广的读者们,不由大喝:呔!什么“军武拳”?此非我大tg之“军体拳”哉?关卓凡你个小贼,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公然行盗版之事……还什么辅政王呢!

    喂,话说回来,给了版权费没有啊?

    好吧,这个“军武拳”,实实在在,就是原时空tg的“军体拳”,这个版,关卓凡盗的干净彻底,不但动作,就是招式的名称,亦不易一字,唯一的变动,就是把“军体拳”改成了“军武拳”。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或有人说:此处应有bug!想那关某人,就一学历史的,又没有入过伍、参过军,为什么会啥“军体拳”呢?

    关某人确实没入过伍、参过军,可是军过训啊!

    这套“军体拳”,就是关卓凡的军训成果之一。

    “军武拳”是和轩军的“标准化建设”一并推行的,刚开始的时候,下头的人,多有疑惑,但不久之后,轩军上下,便众**誉包括打小就习武的练家子:

    吾们的爵帅,真正是天纵英才!非但用兵如神,还是一位武术大神!这个“军武拳”,看似洗练无华,其实出神入化,一招一式,皆不可易!

    嗯,彼时的辅政王,还是“爵帅”。

    自然是“一招一式,皆不可易”的。

    “军武拳”“军体拳”,乃经过tg无数大能,千锤百炼,始入操典,本身虽不能克敌制胜不过实是克敌制胜之基础但勤加习练,一招一式皆做到位了,既能强壮体魄,更能培养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作风,这在原时空的军事实践中,是已经被反复证明了的事情。

    个中曲折,普鲁士人自然是不晓得的,不过,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都看得出来,这套体操似的花样,包含着强烈的技击元素这个时代,并不存在后世的中国武术是否具有足够技击功效的争议,两位普鲁士将军,也根本不会有什么“花哨”的感觉若说“花哨”,走正步,难道就不“花哨”了?

    表兄弟俩,都转着相同的念头:融体操和技击于一体而为步操之一种,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

    中**队的步操,实在是

    哎,走到全世界的最前列了!

    一套“军武拳”演毕,腓特烈王储打头,几位普鲁士客人,不论男女,皆轻轻鼓掌这不是“指定动作”,毕竟,这不是在观赏歌剧,可是,这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动作,非如此,不足以宣示心头满涨的激越之气。

    客人既开了头儿,主人便含笑跟随,关卓凡先“动手”,钟、曾、文、钱诸人,皆轻轻鼓掌。

    六百军士高呼:“乌拉!乌拉!乌拉!”

    “军武拳”后,是“倒功”,一共五项:前倒、后倒、侧倒、前扑、大后倒。

    若不加注解的说给普鲁士人听,客人一定云山雾罩“倒功”?什么东东?

    马上就晓得什么东东了。

    第一排兵先行动作,从右首边第一个兵开始对于阅兵台而言,就是左首边第一个四十个兵,双臂屈肘于胸前,一个接一个,像骨牌一般,直挺挺地向下扑倒在坚硬的地面连膝盖都不稍弯曲!

    阅兵台上,两位女士忍不住发出了低低的惊叹哎呦!

    这摔的……多疼啊!

    关卓凡的左手边,也不可抑制的出现了倒吸冷气的声音。

    没完呢!

    第一排扑倒在地之后,轮到第二排了,不过,不是一个一个来,而是四十个兵一齐动作,齐齐扑向地面

    “轰”一下,那个**砸地的声音,听着都觉得疼啊!

    接着第三排、第四排……一排又一排,犹如汹涌的巨浪,一次又一次砸在坚硬的礁石上,直到第十五排。

    至此,整个“特种合成营”全部扑倒在地,只听齐齐一声大吼,六百人一撑而起,然后,轰然大响,六百人一齐再次扑倒在地!

    大校场上,激起了一层淡淡的尘雾。

    腓特烈王储和卡尔亲王两位,也不能不动容了!

    这六百名军士,个个不过血肉之躯,就那么硬生生地摔到夯得极实的黄土地上

    唔!

    不过,这项“步操”的好处,是不消说的了!

    第一,极大的增强了军士的抗摔打能力;第二,极大了增强了军士坚忍果决、不怕牺牲的精神!

    “前倒”只是“倒功”的基础,后边儿还有“后倒”、“侧倒”、“前扑”、“大后倒”,难度愈来愈高,看起来,也愈来愈“疼”。

    程序都一样:六百军士,从第一个到第六百个,依次施为;最后,六百人再同时一“倒”。

    其中,最“疼”的,当数“前扑”和“大后倒”

    “前扑”是高高跃起,从半空中平平地摔将下来;“大后倒”则是一跃而起,半空中扭身向后,扑倒在地

    看到这两项的时候,客人们就不止目眩神摇,简直张口结舌了!

    露易丝公主甚至讶异出声清清楚楚的“哎呀”了一声。

    声音既出,自知失礼,赶忙用戴着白蕾丝手套的柔夷,捂住了自己的檀口。

    捂嘴巴的动作嘛,嘿嘿,也是“失礼”的哟。

    “大后倒”之后,六百军士恢复了最早的姿势双脚分开,不丁不八,双手背于身后,然后,齐齐高呼一声:“乌拉”

    这表示,“倒功”的表演,结束了。

    喘息未定,六百精壮的胸膛微微起伏,袒裸的躯体沾满了黄土,却愈发的光亮上面不仅仅是膏油,还有遍体流淌的汗水。

    大校场内,一片寂静。

    过了片刻,腓特烈王储第一个鼓起掌来不比“军武拳”结束时的“轻轻鼓掌”,这一回,王储殿下之击节,节奏甚缓,用力却重,掌声清清楚楚的回荡在大校场内。

    卡尔亲王第二个鼓起掌来,节奏更快,也更加用力。

    维多利亚公主、露易丝公主姐妹,好像如梦初醒,也跟着轻轻的鼓起掌来。

    当辅政王也“应和”起来的时候,场内军士再次高呼,“乌拉!乌拉!乌拉!”

    “倒功”之后,六百军士,两两结对,分成三百对,进行“格斗术”演练。

    这个环节,其实是“军武演练”之精华,但前面种种“倒功”,震撼过甚,到了这里,阅兵台上的观者客人也好,主人也好,注意力反倒有些分散了。

    不过,“专业人士”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依旧全神贯注。

    “格斗术”,不仅是一整套的东西,还是一套“标准化”的东西。

    本书前文交代过,关卓凡组织了一个高级别的小组,自己亲任组长,第一副组长为副军团长张勇,第二副组长为参谋长施罗德,召集相关人士,按照爵帅的“直、准、狠”三字要求,设计出了一套“标准化”的“格斗术”招数。

    所谓“直、准、狠”,即一招一式,不带任何花巧,务求“一击即中”,“一招制敌”。

    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的眼光,都极敏锐,一套“格斗术”没有看完,便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这些招数,虽说狠辣凌厉,其中部分动作什么撩阴锁喉、分筋错骨之类,亦会对敌人造成相当伤害

    可是,呃,似乎,这些招数,并非以致敌人死命为第一目的?甚至,亦非以对敌人造成重伤害为第一目的?

    这些招数,似乎不大像是……用于两军生死肉搏?

    只除了那个扭脖子的招数他娘的,看那一招的时候,俺自己的脖子,似乎都“咔嚓”的响了一声。

    不过,这一招,两军生死肉搏之时,不易施展吧?而且,这一招,对使用者的力量、技巧要求太高,能真正练成的,十个士兵中,顶多只有一、两个吧!

    咳咳,您们想得对,当然不是“用于两军生死肉搏”的,您们想啊,都“两军生死肉搏”了,几百人、几千人的裹在一起,什么招数也不好用啊!彼时,如果手上没有什么器械,最好用的招数,无非三种

    第一,掐脖子;第二,抠眼珠子;第三,上牙咬!

    可是,如果用于警察逮捕疑犯,又未免过于狠辣了吧?

    也是,也是,未经审判,就扭折了人家的骨头筋,甚至伤了人家的子孙根,确实不大人道。

    那么,这套东东,到底是拿来做什么用的呢?

    反正,不同于之前单人演练的“军武拳”,这套二人对战的花样,一定不会是什么“步操”了!

    虽然没有完全看明白,军士们收势之后,客人们依旧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一项表演,则毫无疑义一招一式,皆要取人性命。

    拼刺刀。

    *

第一零六章 寒光闪烁的划时代军事革新

    六百名上身袒裸的军士流水价般退场,同时,六百名衣冠整齐的军士流水价般上场,一下一上,“无缝衔接”。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新上场的,摆出了相同的阵势十五排,每排四十人,只是前后两排的距离,略略拉宽了一些,原因呢,自然是他们手中上了刺刀的步枪。

    寒光耀目,枪刺如林。

    阅兵台上,不止一人,定睛细觑,只见这新上场的六百名军士,虽然都戴了军帽,但鬓角脑后,皆是趣青趣青的毫无疑问,也都是剃了光头的。

    这个“髡发营”……啊,不,这个“特种合成营”,较之普通营级建制,兵员要多出不少啊!

    正在转着念头,只听令官高喊:“预备!”

    “哗”一声大响,六百军士齐齐动作:单手拄枪变双手持枪,平端枪身,枪口前指,略略上斜,枪托贴于右腰;双脚分开右脚不动,左脚斜斜跨上半步,同时,微微俯首、躬身,目光聚于刺刀刀尖。

    那个样子,就如六百只觑到了猎物的豹子,一瞬之间,便将浑身上下的肌肉都绷紧了,下一秒,便要一跃而出。

    观者的心,不由自主,都微微的提了起来。

    令官大吼:“走!”

    只见六百军士,先将手中步枪,“刷”一个后摆,然后,左腿向前,猛跨一大步,随着这一冲之势,含胸弓背,手中步枪,平平送出,至于极限左臂伸的笔直,同时,暴喝一声:“杀!”

    这个“杀”字,不懂中国话的,也明白是什么意思,莫说两位公主,就是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二位,都是心头一震,不过,两位将军的震动,不仅仅因为场内摄人的气势,更是因为

    好吧,且看下去。

    没过多久,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都确定了:这个“拼刺刀”,虽然也有格、挡、砸的动作,但主要的进攻手段,其实只有一种就是左腿跨前成弓步,随着一冲之势,身体前倾,双手平端步枪,用力送出。

    这个

    不仅违和,简直叫人……凌乱了啊!

    违和?凌乱?

    这不就是一个寻常不过的“突刺”的动作吗?怎么会叫两位普鲁士将军嗯,“当世名将”呢!“凌乱”了呢?

    寻常不过那是二十世纪的事情了,目下,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这个时代,并不存在规范的、科学的、可载入操典的拼刺技术,大多数国家的军队,连专门的拼刺刀的训练都没有包括以“魔鬼训练”著称的普鲁士军队。

    短兵相接,基本靠士兵自己的发挥。

    这不奇怪,这是前膛枪向后膛枪转化的时代,连刺刀的安装位置都五花八门,况乎拼刺技术乎?

    实战中,类似于“突刺”的动作,自然是有的,不过,不是主流。

    原因呢,也并不复杂。

    自一六八八年法国的沃邦元帅发明了“套管式刺刀”,迄今两百年,刺刀就一直呆在枪口的侧上方大伙儿可以想一想,端着这种刺刀装在枪口侧上方的步枪,平平刺出,是一个什么感觉?

    呃……不太好发力啊!

    是吧?别扭吧?

    因此,在实战中,出于本能,士兵们会有意无意的避免“刺”这个动作,更多的采取更顺手的动作“扎”。

    长矛兵时代的最基本的攻击动作“刺”,慢慢儿的退居次席了。

    那么,“扎”较之于“刺”,有什么不同或者优劣呢?

    都是双手持枪,“刺”是虎口朝前朝枪口方向,“扎”是虎口朝后朝枪托方向,同时,还要保证装刺刀的一侧向外。不过,因为刺刀一般是装在枪口右侧,所以,这一点倒不是什么大问题除非你是一个左撇子。

    问题在于发力。

    “刺”,主要是沿水平方向发力;自下而上,亦很得力;自上而下,相对来说没那么顺手,不过,大致也过得去。

    就是说“刺”这个动作,可以沿各种方向发力。

    “扎”呢?

    基本上,只有沿一个方向自上而下。

    水平方向发力,已经很别扭了而且,不仅别扭,攻击的时候,自身还门户大开大伙儿略加想象,就明白了。

    自下而上,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就是说,“扎”之发力,较之“刺”,局促了许多。

    “扎”的问题,还不止于发力。

    射击、冲锋的时候,都是平端步枪的虎口朝前,格、挡的时候亦然;只有“最后一击”之时,为便于发力,才改“端”为“攥”虎口朝后。

    那么,问题就来了

    动作转换,是要花时间的,短兵相接,瞬息可决生死,有的时候,这个“枪花”一耍,就那么微微一顿,“发球权”就交回到敌人手里了,形势顿时逆转,弄得不好,连命都转了进去。

    因此,总的来说,“扎”较之“刺”,几乎没有“优”,只有“劣”。

    既然如此,怎么还拿这个“扎”……啊,对了,前头说过了,刺刀装在枪口的侧上方,“刺”不顺手。

    怎么样才顺手呢?

    像中国人这样,将刺刀转到枪口的正下方,“刺”,就好发力了就顺手了!

    卡尔亲王的身上,隐隐的起了一层寒栗。

    而且卡尔亲王看出来了,中**人演练的“突刺”的动作,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沿水平方向攻击的动作,还包含着一个顺势上挑的动作,如此,刺刀装在枪口的正下方,就愈加之顺手了!

    他进一步想明白了

    为什么同为“军刀式”刺刀,中国人的比法国人的要短一些?而且,中国人的刺刀,是平直的,没有法国刺刀那种微微的弧度?

    法国人的设计思路,是“刺刀”、“军刀”两用,因此,刺刀较长,还有一定的弧度以做劈砍之用。

    “夏赛波步枪”刺刀的长度,几近一柄正经的军刀,装上之后,整支步枪的重心,前移过甚,不宜把握,会大幅降低“突刺”的效率。

    如果刺刀还有弧度,“突刺”的效率就更加之低了。

    因此,中国人的刺刀,短,平直。

    中国人的刺刀,拆卸下来后,自然也可以做军刀使用,不过,是“短刀”,或者一把较长的匕首。

    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卡尔亲王身上生出来的,就不止于“寒栗”了,还有“冷汗”。

    他想:如果普鲁士军队包括我的第三军,同场内这六百名中**士短兵相接,胜负如何?

    卡尔亲王微微的咬着牙,过了好一会儿,暗暗的吐出一口长气。

    我得承认:不是对手。

    呃,您的判断……嗯,是对的。

    近现代军队拼刺刀的突刺动作,是人类自有战争以来,在平地上,步兵一对一肉搏战中,最有效率和杀伤力的动作没有之一;步枪加刺刀的长度,亦是这种肉搏战中,长器械最合适的长度更长或更短,都会影响威力的发挥。

    就人类遭受攻击的响应时间而言,成功闪避或格挡一个标准的突刺动作,概率是很低的除非事先就晓得对方要发动这样的攻击,并全力防范。

    不夸张的说,一个完全到位的突刺动作,足以干掉任何一个对手包括所谓的“武林高手”。

    “突刺”,真正叫做“一击即中”,“一招制敌”。

    虽然,在普鲁士人看来,刺刀属于“冷兵器”,而使“冷兵器”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并非普鲁士人军事建设之着力点,可是

    还是很感慨啊!

    卡尔亲王敏锐的意识到,刺刀的位置,自枪口侧上及一侧下移至枪口正下方,貌似并不如何起眼,其实却是一项重大的军事革新,不久的将来,世界各**队,必纷纷跟进

    万万没有想到啊,这项划时代的军事革新,居然出自中国人之手!

    哎,你说,我怎么就从来没往这上头想呢?

    明明已经出现了“军刀式刺刀”,为什么还是照着“套筒式刺刀”的路数,将之置于枪口一侧呢?

    根本就没有去想过,可不可以想个法子,将刺刀装在枪口正下方?

    好像,刺刀装在枪口一侧,是自古以来……呃,天经地义的?

    唉,两百年过去了,我们都忘记了,刺刀是怎么来的?它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又是什么?

    惯性的力量,竟然如此强大!

    惯性的力量确实强大,卡尔亲王不晓得,在另一个时空,在“军刀式刺刀”出现了半个世纪后,“套筒式刺刀”依旧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某些国家的军队中譬如沙俄,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套筒式刺刀”都大行其道。

    至于“突刺”这个动作,出现的更晚,一直到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才由日本人发明出来,并加以定型,日本的“皇军”也成了全世界最注重拼刺刀的一支军队。

    原因呢,并不是日本人特别喜爱冷兵器什么的,而是日本太穷了,工业能力有限,不比欧美强国,没那么多钢铁、火药可砸,不得不在冷兵器上下功夫。

    至于普鲁士一完成工业革命,军队就走上了火力至上的“重金属”道路,直到希特勒挂掉了,德**队也没有真正重视过拼刺刀这回事。

    相对于二十世纪的日本,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更加是穷逼一枚,所以,关公卓凡要大力发展拼刺技术。

    于是,本时空,这套玩意儿,就提前面世了提前了整整七十年。

    这个时代的战争,火力投送的距离和密度,都还有限,因此,拼刺刀具有极高的实战价值,甚至扮演着“最后一击”的角色许多战斗,哪怕对阵双方实力悬殊,优劣之势已十分明显了,但不决以白刃,亦不能言最后之胜利。

    两次鸦片战争,许多时候,英、法军队,攻入中**队的阵地、炮台之后,都是靠刺刀,驱散和消灭顽抗的守军。

    农业社会的军队,最爱幻想“洋夷徒恃火器之利,不善肉搏,若短兵相接,吾必痛灭之”,等到真的和受过严格训练的近现代军队的刺刀碰上了,才知道自个儿的长矛大刀片子根本不好用,要么被人家一个个捅倒,要么一哄而散。

    “拼刺演练”的最后一个动作,在实战中是绝不会出现的耍枪花。

    这个旋转枪身的花式动作,一般只会出现在礼兵表演里面,不过,“特种合成营”耍枪花,可不仅是为了增加演练的观赏性,而是用来训练士兵掌控枪支的能力白刃格斗的时候,敌我枪支彼此剧烈碰撞,难免把握不定,甚至脱手,经过这种训练,就能够迅速重新掌握枪支,抢得先手。

    这个动作看起来花哨,其实并不复杂,只要协调能力过得去,略略花些功夫,就能大致掌握,并不会挤占其他更重要的科目的训练时间。

    大校场内,六百支步枪风车般转动,六百把刺刀在空中划出六百个飞速旋转的闪亮圆孤,异常壮观。

    最后,六百名士兵齐齐一声大喝,满场飞速旋转的弧光,倏然消散,止于胸前,恢复了最开始的“起手式”

    单手拄枪变双手持枪,平端枪身,枪口前指,略略上斜,枪托贴于右腰;双脚分开右脚不动,左脚斜斜跨上半步,同时,微微俯首、躬身,目光聚于刺刀刀尖。

    好!

    还有更好的,可惜,不大能够在这个场合演练。

    这就是“三人小组”拼刺技术。

    按照轩军操典,一旦开始白刃相交,士兵们立即三三成组;每个“三人小组”,都是以下的格局:两人在前,一人在后,成一个倒“品”字形,前面的两个士兵,负责包抄向前,后面的士兵,主要负责保护小组的两翼和后方。

    当然,需要的时候,后面的士兵也可突然插上,出其不意,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三人小组”的组织基础,是轩军的连、排、班建制改革一个班九到十二人,刚好组成三到四个“三人小组”。

    “阵势”的灵感,则来自关卓凡的偶像戚继光的“鸳鸯阵”;同时,也参考了原时空二战早期的日本鬼子的玩儿法。

    有意思的是,这个战术的第一次大规模施为,亦是用在日本人头上长州征伐,小郡城木渎谷之战,轩军就是靠拼刺刀,把大村益次郎苦心集结起来的攻击部队,压回了木渎谷内。

    事实证明,在这种肉搏战中,敌我数量基本对等的情况下,轩军的“突刺”和“三人小组”战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日本武士,个个凶悍异常,对砍的经验也十分丰富按中国的标准,得算“练家子”,甚至是“武林高手”了吧?但常常是刚把太刀举过头顶,正要大吼一声,轩军士兵的刺刀就捅进了他的肚子妈的,哪来这么多废话!

    在战斗中,“三人小组”能够迅速形成局部优势;过不多久,一组组的局部优势,就会滚雪球般转化为全军的整体优势,优势愈扩愈大,直至取得战斗的胜利。

    木渎谷一役,给大村益次郎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他降顺关卓凡,归化中国,改名田永敏,并出掌陆军军事学校之后,对“三人小组”拼刺战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新的操典,要求白刃战之时,不但同组之内,三人互相照应,不同小组之间,也要相互照应,互为犄角。

    新战术还未得到实战的机会,不过,在多次的演习中,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攻击力,甚至可以以少打多。

    不过,“三人小组”的牛逼,是不好在“军武演练”中吹的,因为,“演练”不同“演习”,“三人小组”的胜利,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哎,哪个晓得,你们是不是在演戏啊?

    好吧,我先拿去演给法国人看吧。

    *

第一零七章 开战!

    “武技演练”的最后一个环节“硬功”。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硬功”即“硬气功”,对于这样东西,作为个人,关卓凡原本是没有太大的兴趣的,关某人虽然文科出身,可也知道“硬气功”云云,其实质不过是一种肌肉紧绷及发力技巧的训练,和“气”神马的,并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

    不过,创建他的“特种合成营”的时候,关卓凡还是将“硬功”列入了训练项目虽然,在实际的格斗中,“硬功”直接作用不彰,不过,无论如何,练习“硬功”,可以增加士兵忍受疼痛及抗打击的能力;击打能力,也多少能够得到一定的增强。

    当然,“硬功”不是“特种合成营”的重点训练项目,基本上,能够徒手劈砖就可以了,并不要求每一个士兵都去“胸口碎大石”。

    “硬功”成为“特种合成营”的训练项目,还有一个原因:在“军武演练”中,“硬功”非常好看。

    叫观者看的兴高采烈乃至目瞪口呆,以此鼓舞民心士气,并达到其他的可以告人以及不可以告人之种种目的,也是“军武演练”的重要任务之一嘛。

    不然,为什么后世那么多国家的军队都有类似的表演涅?

    当然,俺们大tg已经取消了“类似的表演”,可是,这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不是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啊!

    还有,关某人穿越的时候,tg军队中“类似的表演”,还是没有取消的吧!

    不过,无论如何,“硬气功”之“气”字,被关卓凡拿掉了装神弄鬼这件事,俺是不干的。

    好啦,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演练拼刺的六百名军士已经全部撤场,目下,场内,是二十名袒裸上身的士兵,个个一身油亮的腱子肉,一眼看过去,寒风凛冽之中,隐约热气蒸腾。

    不晓得,这二十位,在不在之前演练“军武拳”及“倒功”那六百位之列?

    现在,“返场”了?

    嘿嘿。

    二十名军士一字排开,每个人面前垒两摞红砖,每摞四块,一共四十摞这个做什么用的呢?

    念头还没有转定,场中军士已扎好马步,一声断喝,挥掌劈下,二十摞红砖,齐齐应声而碎!

    维多利亚公主、露易丝公主,都忍不住轻轻的“咦”了一声。

    好吓人的手劲儿!

    可是,这个手……不疼吗?

    芳心未定,场上相同的动作,再来一次:又是一声断喝,余下二十摞红砖,亦应声而碎!

    细觑,一百六十块红砖,已尽数碎裂,再无一块整齐的。

    挢舌难下啊。

    碎砖之后,二十名军士,两两成对,一人扎好马步,另一人手执一根木棍,转到同袍的身后。

    这是要做什么?

    难道

    只听“嗨”一声,微微一顿,紧接着,手执木棍的军士便高高挥棍,猛力砸向扎马步的军士的后背,“啪”一声大响,十根木棍,已断成了二十节!

    断棍打着转儿,飞出了老远。

    真打呀!

    阅兵台上,维多利亚公主、露易丝公主都是花容失色,都不自禁的低低的“哎呀”了一声。

    受击的十个军士,身子微微一晃,吐一口气,面色不改,马步不变,只是挺了挺胸膛。

    腹肌隆起,或者六块,或者八块,清晰可见。

    “打人”的军士转回到同袍的前面,手中已换上了一根完好的木棍。

    这是

    还要打?!

    是滴。

    “打手”大喝一声,微顿一下,然后横向挥棍,猛砸同袍的腹部,“啪”一大响,手中木棍,再次断为两节。

    不过,这一次,出了一点儿小小的意外十根木棍,断了九根,剩了一根。

    好吧,那就再打一次。

    “啪!”终于断了。

    这种小小意外,在这种表演中,乃是寻常之事有那天赋异禀的木棍,狠砸了四、五次也不肯断,最终表演者只好放弃的事情也是有的呢!大伙儿就不必介意啦。

    当然,客人们正在目眩神摇,是没有人介意这个小小插曲的。

    接下来,第三项,“腿功”。

    二十名军士,依旧两两成对,一人双手持握一块尺余见方的木板,高举于距颜面两尺之处,另一人飞腿踢去,木板应声碎裂。

    接着,增加难度,木板换成陶罐一手抓紧罐口,一手握紧罐底,依旧高举于距颜面两尺之处。

    这一次,是“回旋踢”。

    纵身跃起,向后飞踢,陶罐四分五裂,尘屑飞扬,比一脚将木板断成两片,好看的多了。

    第四项,也是最后一项,“胸口碎大石”。

    二十名士兵,分成五组,每一组都是这么个格局:一人躺在条凳上,胸口压上一块长方形的青条石,大约二尺长、一尺宽、半尺厚的光景;一人手执长柄大铁锤,在一旁虎视眈眈;另两人,一左一右,单腿跪地,扶住了青条石。

    两位公主的心儿,提了起来这是要做什么?

    拿个大铁锤砸大石头吗?

    我的上帝,下头的人,受得了吗?

    方才拿木棍砸人,已经够可怕的了,这一次

    哎,到底是血肉之躯啊!

    令官一声“走!”右手边第一组,执锤者抡起大铁锤,大喝一声,猛力砸下,一大块青条石顿时四分五裂!

    虽然已有了心理准备,两位公主,还是不由自主的“啊”了一声。

    条凳上的那位,一跃而起,面朝阅兵台,抱拳行礼,气定神完。

    连卡尔亲王在内,都不由低低地说了声:“好!”

    惭愧,惭愧。

    接着,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

    五块大条石,尽数碎裂,大石下、条凳上的军士,个个一跃而起,个个神完气足。

    整个阅兵,最后的这个“硬功”,给两位女性客人留下了最深的印象,男性客人嘛,看的是门道,并没有两位公主那么大惊小怪,不过,对于“硬功”演示中表现出来的那股凌厉狠辣的精气神儿,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都十分欣赏,因此,亦如两位公主一般,报以“热烈的掌声”。

    至此,“军武演练”结束,今天的阅兵,也就算圆满结束了。

    华尔正要上前报告相关事宜,只听蹄声急骤,一骑自西门疾驰而入。

    阅兵之时,大校场内外都是戒了严的,能够在这个时候进入大校场,并纵马狂奔的,只有一种情形紧急军报。

    顿时万众瞩目。

    骑手在阅兵台侧跳下马来,匆匆拾阶而上,图林迎上,骑手立正行礼,“报告,八百里加紧!”

    说罢,双手将一封电报递了过来。

    图林还礼,将电报接了过来。

    目下,不仅沿海,内陆不少较大的城市,也通了电报,“八百里加紧”什么的,在通了电报的地方,其实早已有名无实,不过,“八百里加紧”、“六百里加紧”、“六百里”、“五百里”、“四百里”的名目,并没有取消。

    这一来,毕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通了电报,许多地方还是要靠驿马传递消息的;二来,“八百里加紧”、“六百里加紧”、“六百里”、“五百里”、“四百里”云云,作为一种紧急程度的表示,不但形象,而且,目前正处于新旧过渡的阶段,沿用旧名目表示“急度”,不至于发生误会和混乱。

    关卓凡接过电报,就在阅兵台上,当着客人和一万两千余名部下的面儿,拆开了这封“八百里加紧”的急电。

    是紧急军报吗?

    哪儿出事儿啦?

    左手边的钟王,很想斜一斜目光,偷觑上一眼,可是到底不敢。

    他刻意做出目不斜视的样子,但矫枉过正,头颈略略向左歪斜,那个样子,颇有点儿滑稽。

    过了片刻,关卓凡抬起头来,淡淡的说了句什么。

    钟王竖起了耳朵,可是,听不懂“三哥”说的,是英吉利话。

    腓特烈王储可是听懂了

    “法军进攻升龙,我军奋起还击这一次,可不是‘肢体冲突’了。”

    另一边厢的卡尔亲王,耳朵极尖,虽然和关卓凡隔了腓特烈王储、维多利公主、露易丝公主,却依旧是听清楚了。

    兄弟俩心头,同时大大一跳。

    当然,关卓凡的这句话,既然是用英语说的,自然就是说给客人听的;另外,语气虽然“淡淡”的,但音量大小,却控制的恰到好处刚刚够传到卡尔亲王那里。

    “升龙?”腓特烈王储略微吃力的问道,“越南?”

    “是的,”关卓凡说道,“也叫做‘东京’,或者‘河内’。”

    “我军?贵**队?”

    “是,”关卓凡微微一笑,“不过,参与保卫升龙的,自然也包括越南的军队。”

    一瞬间,腓特烈王储兄弟俩都转过了许多念头。

    到达香港之后,晓得中国向越南派出了一支远征军,并和法国人发生了“肢体冲突”,他们立即找来了越南的地图,仔细查看,因此,都晓得升龙的具体位置这是越南北部最大的城市,即所谓“北圻”的中心。

    可是

    中**队进驻的,不是顺化和土伦吗?

    这两个城市,都在越南的中部啊!

    呃,这个

    没听说中**队进入了越南的北部啊!

    腓特烈王储沉吟了一下,试探着问道:“请问辅政王殿下战况如何?”

    关卓凡摇了摇头,“还不晓得这封军报,只是报告法人开衅的消息。”

    顿了一顿,“我想,咱们到了北京之后,进一步的战况,大约就会送过来了。”

    说到这儿,笑了一笑,“说不定,彼时,胜负谁属,也已经分出来了。”

    *

第一零八章 降龙行动

    袭占升龙,被开宗明义的命名为“降龙行动”。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为筹划、准备“降龙行动”,西贡的交趾支那总督府和土伦的沱驻军司令部,都很花了些心思力气。

    首先是人手的问题。

    拉格朗迪埃尔总督和穆勒将军经过商议,为安抚沱驻军的“群情激奋”,“给小伙子们一个发泄的渠道”,“降龙行动”就由沱驻军司令巴斯蒂安上校主责,兵员亦以沱驻军为主。

    巴斯蒂安上校说,我很乐意负责“降龙行动”,不过,我的人手不足船够了,兵不够,得给我加人。

    前文说过,沱常川停泊着两条军舰,较大的一条叫做“蝮蛇号”,较小的一条叫做“梅林号”,前些日子,巴黎派了一支勘测队到越南来,探测红河航道以及北圻矿产分布,交趾支那总督府奉命保护,拉格朗迪埃尔便叫巴斯蒂安上校抽调一条军舰护送勘测队北上,“梅林号”接了这个差使,于是,两条军舰二去其一,“蝮蛇号”形单影只这是巴斯蒂安上校无法更加强硬的对待进驻沱的中国人的重要原因。

    如今,勘测队初步完成了任务,“梅林号”已经回到了沱,因此,巴斯蒂安上校认为“船够了”。

    人呢?

    除了两条军舰,巴斯蒂安上校手下,只有三百名海军陆战队。

    这个……不够。

    为此,巴斯蒂安上校专程来到西贡,面谋于拉格朗迪埃尔总督和穆勒将军。

    “有人以为,”拉格朗迪埃尔慢吞吞的说道,“南圻脱幅之后,越南人心气已散,不堪我之一击,升龙的城防,亦非常之朽败,三百名海军陆战队,尽够用了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

    一家之言?谁家的啊?

    “您说的不错,总督阁下,”巴斯蒂安上校说道,“如果不考虑中国人的因素,三百名海军陆战队,确实尽够用了。”

    微微一顿,“也许还用不着在法兰西积威之下,面对坚船利炮,升龙的越南人很可能不会做任何实质性的抵抗。

    “中国人的因素?”

    “是的现在的越南,可是多了一大帮子的不速之客,三百人还够不够用,就难说的很了。”

    穆勒眉毛一挑,“什么意思?你是说,中国人可能介入……‘升龙事件’?”

    “我以为,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巴斯蒂安的话没有说完,就被穆勒打断了:

    “介入?怎么介入?只要我们的行动足够迅速,在中国人做出反应之前拿下升龙,就不怕他们任何形式的‘介入’!难道,中国人还会大张旗鼓动用武力替越南人夺回升龙不成?这不成了中国主动向法兰西宣战?这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巴斯蒂安微微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因为中国人的存在,越南人的心态,可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拉格朗迪埃尔明白巴斯蒂安的意思了,“你是说,越南人可能受到鼓舞,抵抗的意志,可能因之发生变化,可能嗯,会比我们预期的……更加坚定一些?”

    “是!”巴斯蒂安微微透了口气,“我就是这个意思!”

    顿了顿,“如果战事胶着哪怕只是拖多两、三天,都可能给中国人的介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拉格朗迪埃尔和穆勒对视一眼,“怎么,有什么这方面的迹象吗?我是说,有什么‘越南人的心态,可能已经发生变化’的迹象吗?”

    巴斯蒂安沉吟了一下,“我也不能说有非常确凿的证据,不过,荣盛商行和春红楼的冲突,已经能够说明些问题了:在这两起事件中,越南人官方也好,民间也好,甚至当事人荣盛商行和春红楼的经营者的态度,都很暧昧。”

    顿了一顿,补充了一句,“沱还算是我们法兰西的势力范围。”

    他的言下之意,拉格朗迪埃尔和穆勒都听了出来:升龙可不是我们的“势力范围”沱尤如此,何况升龙?

    “还有,”巴斯蒂安继续说道,“我的这个判断,本参办和阮先生,都是赞同的。”

    “本参办”是驻沱的“土著事务监督员”通称“参办”本沙明,“阮先生”是“法兴商行”买办阮景祥,这两个人掌握舆情的能力,在驻军之上,他们的意见,交趾支那总督府一向重视,尤其是阮景祥,此人下牵会社,上通皇城,极具手眼,是交趾支那总督府经略中圻、北圻的极得力的“带路党”。

    沉吟片刻,拉格朗迪埃尔终于缓缓的点了点头,“上校,你说的有道理大多数的越南人,都是冥顽不灵的,都容易受到幻像的鼓舞和挑动,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

    “是!”巴斯蒂安松了口气,说道,“除此之外,我们也要考虑到,拿下升龙之后,维持当地治安的问题。”

    说起治安,南圻的治安,迄今未完全靖定,颇叫人头痛。

    拉格朗迪埃尔再次点了点头,“也是。”

    然后,转向穆勒,“将军,你说呢?”

    穆勒皱着眉,没有直接回答拉格朗迪埃尔的问话,过了片刻,说道:“你要增加多少兵力?”

    这么说,即等于同意了巴斯蒂安的判断了。

    “一倍吧!”

    “一倍?”

    穆勒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穆勒将军的手头,其实很不宽裕。

    整个越南的驻军,拢在一起,不过两千余人,目下,其中的大部分,都投在了南圻的治安战中。

    南圻六省新附,人心未定,时不时就冒出来一个“大越南南圻招讨使”或者“大南南圻统督”什么的,这班名头唬人的草寇,常常是一排枪放过去,扔下几具尸体,便一哄而散,倏起倏灭,并不能给交趾支那总督府造成什么实质性的麻烦。

    可是,非常牵扯精力以及兵力若不在当地驻军的话,“倏起”就未必能够“倏灭”,纤芥之疾可能变成心腹之患,小麻烦可能变成“实质性”的麻烦。

    留在西贡的兵力,已不足一千。

    自个儿都捉襟见肘了,还得照应西边儿的柬埔寨那边儿也是“新附”,类似南圻的大小麻烦事儿也多。虽然,柬埔寨有柬埔寨的驻军,但是,穆勒这个西贡海军司令,是法兰西帝国派驻印度支那的最高军事长官,柬埔寨的驻军,也归他节制,因此,柬埔寨若“有事”,他是有支援的责任的。

    还有,沱的驻军派出去了,沱不能空着呀那不成将整个沱让给中国人了吗?哪怕象征性的,也得摆条船,放一、两百人呀!

    不过,穆勒对巴斯蒂安的要求,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紧皱的眉头,不过是为接下来的讨价还价“造势”。

    经过一番你来我往,最后,达成了这样一个方案:

    “照如所请”,“升龙行动”的兵力,增加一倍,不过,新增加的三百二十人,并不都是来自本土的部队正规军只有一个连,一百二十人;其余的,一百名阿尔及利亚轻步兵,一百名安南“狙击手”。

    所谓“狙击手”,只不过是一个好听的称呼这班“伪军”,用的还是前膛枪,只是在后膛枪早期,部分精工制造的前膛来复枪的精准度,确实犹在普通的后膛枪之上,狙击手不要求射击速度,有的就宁肯继续使用前膛枪,因此,不知不觉的,就倒转了过来,把还使用前膛枪的,统统叫做“狙击手”了。

    “伪军”的好处是不占用正规军的“编制”,花费也少得多,因此,为弥补兵力的不***趾支那总督府招募、训练了一千多名越南本地人,协助正规军打治安战,不过,不肯把最新式的“夏赛波”步枪交给他们用,配发给“伪军”的,都是库存的前膛枪统统充作“狙击手”。

    拿安南“狙击手”去攻城略地,好不好用,哪个也不晓得,不过,既经过了我**兰西的训练,无论如何,总比他们的升龙同胞强些吧?

    巴斯蒂安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个方案,毕竟,安南人之外,还有一个连的正规军和一百名阿尔及利亚轻步兵这批戴绿头巾、穿大红灯笼裤的北非人打起仗来,悍不畏死,还是颇有战斗力的。

    为了迷惑中国人,达致“降龙行动”的突然性,避免中国人的“介入”,西贡和沱方面,都煞费苦心。

    首先,对中国人抛出“橄榄枝”当然,法国人自个儿,不能上赶子,不然,莫说低不下高傲的高卢头颅,就是中国人那边儿,也未必不会生疑。

    出面的是阮景祥。

    阮买办以兜揽生意的名目,和中**队的后勤部门,进行了“友好的接触”,鉴于“法兴商行”的法资背景以及阮买办和法国官方的密切关系,当事者以及旁观者都以为,阮买办此举,“颇有深意”。

    其次,“蝮蛇号”和“梅林号”,以“换防”的名义,搭载三百名海军陆战队离开沱港,到了外海,汇合了搭载三百二十名援兵的商船“玛丽公主号”后,组成编队,向北驶去。

    之后,护送“玛丽公主号”的兵舰“沃邦号”,驶入沱港“接防”,船上,有一个一百二十人的连队。

    嗯,弄的好像天衣无缝似的。

    *

第一零九章 英雄所见

    带领援兵的,是一位叫做马利.安邺的上尉,大约二十八、九岁的样子,不过,别看安上尉年纪不算大,军衔不算高,在西贡军界,却是浑身金光闪闪的,不但被视为“印度支那通”,还被视为“中国通”。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原因呢,他有过一次非常牛掰的“壮行”自柬埔寨的桔井出发,一路上溯,直至中国的上海。

    关于如何由印度支那进入中国,一直有两种意见,主流意见是沿红河上溯,进入中国云南,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沿湄公河上溯,亦可以进入中国,安邺便属于“湄公河派”。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前年,在印度支那总督的资助下,安邺参与组建了一支探险队,任副队长,从柬埔寨的桔井出发,溯湄公河北上。

    半路上,队长特拉格莱中校染病身亡,安邺没有气馁,接任队长职务,鼓舞士气,继续北上,终于闯进了中国。

    进入中国之后,安邺没有止步,由云南而四川,由澜沧江而长江,然后沿着长江,一路东去,最终抵达了上海。

    有趣的是,虽然安邺带着他的探险队,成功的由湄公河进入中国,然而,在写给印度支那总督的报告里,他却“打倒昨日之我”,得出了和自己原先所持观点完全相反的结论湄公河并不适合大规模通航,不论商业还是军事,湄公河都不是一条理想的航道。

    唉,这条路,俺走的实在是太辛苦了。

    既如此,红河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安邺的报告,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法国人对越南攻略的加速不比湄公河流经整个印度支那,红河出中国之后,只流经越南一国,想从红河大举进入中国,就一定先要搞定越南。

    因为是次勘察所作之贡献,安邺还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金质奖章此前文“金光闪闪”之谓也。

    对这枚金质奖章,许多人是不服气的:靠证明一条大多数人都认为行不通的路线确实是行不通的而获上赏,这叫什么事儿?

    不过,从柬埔寨一路走到上海,确实也不大容易,好吧,好吧,算你啦。

    这一次的“降龙行动”,是自红河入海口沿河上溯至升龙,拉格朗迪埃尔总督和穆勒将军都认为,安邺沿湄公河一路上溯的探险经验,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就派了安邺管带援兵,加入“降龙行动”。

    同行的,还有那支“梅林号”护送的、刚刚“初步完成了任务”的“红河勘探队”的队长弗朗西斯他是以顾问的身份参加“升龙行动”的。

    弗朗西斯并不是军人,而是一位地理学家,水文亦是其专长,他的“红河勘探队”的主要任务,并非确定红河是否可以“大规模”通航至中国,而是勘测红河越南段的水文,以及流域内的矿产分布其实,就是为了进一步的“北圻攻略”做准备。

    所谓“初步完成任务”,是说弗朗西斯这一趟,大约只完成了红河越南段二分之一的水文的勘测由红河口上溯至越池;至于“流域内的矿产分布”的勘探,这一回,就基本欠奉了。

    之所以不甚顺利,不是技术原因,而是政治原因。

    越南北圻的地方官员,对勘探队的敌意很深,反复申明,《壬戌条约之》中,许富浪沙人通航的,只有湄公河,并不包括红河;更不见有许富浪沙人在北圻自行勘探矿产的条文,因此,请你们赶紧打道回府,以免彼此不便,甚至生出有伤两国和好的事端来。

    “梅林号”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一路慢吞吞的驶去,该抛锚就抛锚,该放铅锤就放铅锤,越南人不敢强行阻拦,除了怒目而视,啥也做不了。

    一路过了升龙,越南人忍无可忍,开始设置河栅,试图阻止法国人继续前行,火药味儿愈来愈浓。

    勉强达到越池,河面愈来愈窄,周围越南兵船出没,也愈来愈频繁了,勘探队评估,再往前去,冲突可能难以避免,虽然没什么可怕的,不过,一旦发生了冲突,“勘探”什么的,就谈不上了此行到底不是来打仗的,于是,只好打住、掉头。

    因为越南人的敌意,这一路,除了必要的物资补充之外,“梅林号”即便泊岸,也基本没有什么人上岸岸上不比船上,安全难以保证,因此,“流域内的矿产分布”的勘探,就付诸阙如了。

    就是补充物资之时哪怕只是买几筐鸡蛋,也必有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随行护卫。

    不过,对于“降龙行动”来说,“红河勘探队”掌握的信息,暂时也够用了越池在升龙的上游,即是说,红河口至升龙的这段水文,已经弄清楚了。

    此即弗朗西斯所“顾问”者也。

    *

    “蝮蛇号”、“梅林号”在沱外海和“玛丽公主号”汇和之后,安邺和弗朗西斯就乘坐小艇,转到了编队旗舰“蝮蛇号”上。

    巴斯蒂安上校对弗朗西斯教授和安邺上尉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弗朗西斯不是军人,参加“降龙行动”,并非其义务,可谓是次行动唯一的客人,作为行动的负责人,巴斯蒂安自然要对之表示欢迎和感谢;安邺呢,虽然军衔比巴斯蒂安低许多,是次行动亦归巴斯蒂安节制,不过,到底是“西贡来人”,并非自己的直接下属,作为行动的主官,对之也应该有个“态度”的。

    客气话说过了,随即进行职责划分:

    “蝮蛇号”舰长丹尼斯少校统一指挥“蝮蛇号”、“梅林号”和“玛丽公主号”组成的编队,并负责对陆上的炮火攻击和支援。

    六百二十名登陆部队,包括两个连的海军陆战队、一个连的轻步兵、一百名阿尔及利亚轻步兵、一百名安南“狙击手”,由安邺上尉指挥,图尼森中尉副之。

    巴斯蒂安上校抓总。

    这位图尼森中尉,在本书中,也是出过场的:

    “荣盛商行事件”中,就是他带了十几个兵,出来找场子,赶到“荣盛商行”之时,刚刚好碰上三个中国兵赶着满载鲜牛肉的大车,驶出商行大门,于是一拥而上,将三人扯下车来,一顿暴打。

    三个中国兵都受伤甚重,其中一个脾脏破裂,几乎性命不保。

    “荣盛商行事件”引发了“春红楼事件”,“春红楼事件”成为“降龙行动”的导火索,某种意义上,今日之种种,皆肇端于这位图尼森中尉了。

    沱的海军陆战队,一共是两个连,图尼森的本职是副连长,这顶登陆部队副指挥的帽子,本来是落不到他的头上的,不过,架不住图尼森中尉的“运气”好呀!

    “荣盛商行事件”发生的时候,因为连长染了疫病,送去西贡就医,图尼森正署理连长;“降龙行动”,沱驻军倾巢而出,可是,总得留个人看家,并管带过来“换防”的那个连呀?这个差使,派给了另一位连长,于是,图尼森就成了参加“降龙行动”的海军陆战队中军衔最高的一位了。

    于是,图中尉做登陆部队的副指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一切安排妥当,巴斯蒂安上校邀请弗朗西斯教授和几位军事主官到“蝮蛇号”的舰长甲板上“小酌”。

    天蓝云白,海风拂面,一群海鸟追逐着舰艉的浪花,飞舞盘旋。

    惬意呀!

    勤务兵开了一大支白兰地,替几位长官一一斟上了。

    “教授,请”巴斯蒂安对着弗朗西斯举了举杯,“不晓得您在国内,喝开的是哪一种白兰地呢?”

    “谢谢,上校”弗朗西斯也举起了杯,“是干邑白兰地。”

    “这是阿尔玛涅克白兰地,”巴斯蒂安说道,“也许和干邑白兰地的口味略有不同,不晓得您能不能喝的惯?”

    弗朗西斯点点头,“阿尔玛涅克白兰地和干邑白兰地的口味,确实略有不同二者除了蒸馏方式有别之外,贮酒用的木桶,也是不同的。”

    微微一顿,“干邑白兰地用的是白橡木桶,阿尔玛涅克白兰地用的是黑橡木桶阿尔玛涅克当地产的黑橡木,酒桶的质材,会对酒的味道产生一定影响黑橡木所含的丹宁酸成分较多。”

    几个军人都不由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教授,”巴斯蒂安赞道,“您真是博学!啊,我的意思是,在您的专业之外,您也是如此的渊博!”

    弗朗西斯笑了一笑,“我是地理学家,某种意义上,这些也算是我的专业”

    说着,抿了一口酒,微眯着眼睛,回味了一下,然后睁开眼睛,说道,“按照产地划分,阿尔玛涅克白兰地可分为上阿尔玛涅克、特那勒兹、下阿尔玛涅克三种,我想,这应该是上阿尔玛涅克白兰地。”

    巴斯蒂安不由大笑,“好!教授!您真正了不起!我不敢再班门弄斧了!”

    “上阿尔玛涅克是阿尔玛涅克白兰地最好的产区,”弗朗西斯说道,“上校,能够在去国万里之遥的东南亚喝到如此佳酿,我很感慨。”

    “您的欣赏,我的荣幸!”

    顿了顿,巴斯蒂安继续说道,“话说回来,教授,您是第一次到越南来吗?”

    “是的,上校。”

    “还习惯吗?”

    “还好没有我想象中的热。”

    “目下是越南最好的季节!”巴斯蒂安兴致勃勃的说道,“教授,您晓得的,越南一年分成旱、雨两季,现在是旱季,如果是雨季”

    微笑着摇了摇头,“我可不建议你雨季来越南旅行。”

    “热?”

    “不但热,交通也非常不便,”巴斯蒂安说道,“有些地方,旱季是有路的,到了雨季,所谓的‘路’,可就不见了。”

    “这么说,”弗朗西斯说道,“在这块新的海外属土上,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

    “是的,”巴斯蒂安说道,“任重道远啊!”

    顿了顿,“就是旱季,也分凉季和热季,现在还处于凉季,但是,下个月,就将进入热季了旱季的热季,热起来,较之雨季,不遑多让呢!”

    这时,安邺插嘴说道,“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升龙,稍好一点,越南以海云岭分南北,北越地区,相对来说,四季更加分明一些,不像南越,一年之中,几乎只分成旱季、雨季两个季节。”

    “这么说,”弗朗西斯说道,“越南的河流,汛期、枯期的分野,也是十分分明的喽?”

    “是的,教授,”安邺说道,“不过,即便是在枯期,越南河流的水量,依旧是丰沛的;到了汛期,水量就过于丰沛了不少河段,反倒不宜通航了。”

    弗朗西斯点了点头,“我明白洪水。”

    “是的,”安邺说道,“在越南,几乎每一条河流较大的河流,每一年,都要发生洪水,只是规模大小不同罢了。”

    说到这儿,看向巴斯蒂安,“所以,我认为,还应该再组织一次对汛期红河水文的探测。”

    巴斯蒂安一笑,“这是印度支那总督府的事情,不过,我个人当然支持事实上,安邺上尉,只要这一次顺顺当当的将升龙拿了下来,咱们对红河做多少次的探测,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说着,看向弗朗西斯,“还有教授,到时候,您可以继续您的北圻矿产分布勘探的工作至少,在红河三角洲一带,您将畅行无阻。”

    弗兰西斯微笑着点了点头。

    “还有河!”安邺来劲儿了,“我认为,应该搞搞清楚,河的航运价值大吨位的船只,是否可以沿河上溯至升龙?”

    “河?”

    “是啊!”安邺说道,“河在广安入海,在升龙和红河交汇,如果大吨位的船只,可以沿河上溯至升龙,则红河三角洲的航运海运、河运,就真的连成一体、四通八达了!”

    广安北距红河入海口约一百公里左右。

    “说起广安”丹尼斯少校终于找到插嘴的机会了,“我不晓得《西贡条约》为什么要将之列为通商口岸?实话实说,我以为,即便大吨位的船只可以沿河上溯至升龙,广安也不算一个理想的口岸”

    微微一顿,“广安在河入海口的北侧,我以为,还不如在河入海口的另一侧南侧,另觅新址,从无到有的建立一个新口岸呢!”

    安邺眼中倏然放出光来,猛一拍大腿,“不错!英雄所见略同!”

    *

请假一天,明后天大章还账,另外再啰嗦几句

    请假一天,明天或后天大章还账,谢谢。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另外,接着这个机会,嗦几句。

    有书友批评狮子:“连说说也能删?我说了几句实话就这样子?你这书我看了几年了?作者就这心胸?”

    首先,衷心感谢这位书友长期的支持,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您能够继续给予狮子支持和鞭策。

    其次,删帖不是因为“实话”类似的“实话”,本章说也好,书评区也好,随处可见,都好好儿的呆着,没有人去动它们。

    书评区有批评狮子的帖子还被加了精这个“心胸”,狮子自认,还是有的。

    删帖,是因为其中包含了疑似某种人体器官的字眼。

    我明白,您说这句话的时候,本身并无任何恶意那个字眼,只不过相当于一个语气助词,不过,很遗憾,狮子还是认为它不适合留在本章说里。

    狮子以为,对彼此人格的尊重,是读者和作者交流的基础。

    您说呢?

    另一位书友的帖子,就不一样了:“这不是水,人与自然的事,能叫水吗?”这种吐槽,着实有趣,狮子虽然被揶揄了,还是禁不住会心一笑。

    您看,如果咱们也拿这种方式交流,多好呢?

    好吧,又说到“水”了。

    一零九章《英雄所见》发布之前,狮子就预料到会有书友喊“水”,可是

    唉,如果在进行小到一场战斗、大到一场战争之前,关卓凡不去仔细了解敌军领兵将领的经历、脾性、习惯,不去仔细了解预设战场的地理、气候、水文,我想,这个仗,他打不赢。

    《英雄所见》,只是换一个方式通过法国人的嘴,将这些内容交代清楚。

    事实上,这一章提到的越南的地理、气候、水文,对轩军接下来的作战,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些,真的都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吗?

    拿今后的情节出来讨论,近乎“剧透”,实在是狮子很不愿意做的一件事情,可是

    无可奈何。

    *

第一一零章 龙蛇撩乱入大泽

    “北圻的海岸线虽长,”巴斯蒂安上校说道,“略微像样些的海港,却只有广安一家,《西贡条约》的宗旨,是北圻、中圻、南圻三处,都要辟有商港,所以,不选广安,也没有第二家好选了。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顿了顿,“不过广安到底哪里不合适呢?在河入海口南侧,另行择地,从无到有,建立商港?你们这个主意,倒是新鲜!”

    安邺、丹尼斯对视一眼,同时张嘴,又同时意识到了这是“抢话”,不由同时一笑,安邺随之对丹尼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这个话头,是丹尼斯挑起来的,安邺只是附和,若有所陈述,自然该请丹尼斯先发,再者说了,丹尼斯是少校,安邺是上尉,论尊卑,也该长官先说话的。

    “河入海口的地理,”丹尼斯说道,“同红河入海口的地理,全然不同前者较之后者,不晓得要开阔多少倍?水深前者亦非后者可比!不然,也不能拿相关地方来做海港”

    顿了顿,“可是,河入海口虽然开阔,却被吉婆岛一分为二,吉婆岛的附属小岛,都在主岛的北侧,广安居海口北侧,如此一来,出入的航道,不但逼仄了许多,还兜来拐去的,颇为不便。”

    “是的!”安邺插嘴,“还有,广安的位置,相对来说,过于偏入内陆了,从港口到外海,距离过远,也是不便之一如果没有吉婆岛,自然问题不大,可是,既有了吉婆岛,就不能不先绕了过去,方始南下。”

    巴斯蒂安仰起头,微微眯起眼睛,想象北圻一带沿海地理,过了片刻,不由轻轻失声:“咦!还真是你们说的这么回事儿!河入海口南侧,就好的多了!水深不输北侧,航道较之北侧,则开阔的多了!”

    “是啊!”丹尼斯说道,“广安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吉婆岛的附属小岛,星罗棋布,已经算是很非常之多了,可是,吉婆岛以北,地理愈发特别,这种小岛,愈发之多整个海湾,大小岛屿,怕不有好几百?上千、甚至几千,也说不定!相较之下,吉婆岛已经算是最大的一个了!”

    顿了顿,“这些小岛,自古以来,就是海盗的渊薮!海盗在外海劫了货、杀了人,往里头一躲,根本无从追剿试想,几百、几千的岛屿,哪里去找人?官军追进去了,自个儿还出不出得来,都是个问题!”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巴斯蒂安说道,“广安出入外海的航道,距离海盗的巢穴太近,”容易受到骚扰。”

    “是的!”

    “茅塞顿开!”巴斯蒂安微笑说道,“这些话,很该说给印度支那总督府听听!”

    这时,军衔最低的图尼森第一次发话了,“奇怪了既然广安的地理,并不如何理想,距离海盗的巢穴又近,怎么会成为……嗯,北圻唯一像样的海港呢?”

    丹尼斯微微一愣,正在转着念头,只听安邺说道:“正是因为海盗啊!海盗不能总是呆在岛上,他们也要上岸的要销赃,要购买各种必需的物资;还有,许多海盗,其实就是附近的人士,他们的家,其实都在岸上。”

    这就大致明白了

    这个广安,竟是因海盗而兴的?

    弗朗西斯的兴趣点,倒不在海盗身上:“吉婆岛以北的这个海湾,我也听说过,是叫做‘云屯’或者‘绿水’吧?地理如此特殊,这一回越南之行,我一定要见识见识!”

    丹尼斯又是一愣,“云屯”、“绿水”这两个名字,他竟是第一次听到,略一迟疑,接话的又是安邺,“是,教授,您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大自然的奇观!”

    顿了一顿,“这个海湾的小岛,几乎都是岩石岛依我之见,应该属于喀斯特地貌;岛上草木葱茏每个小岛,都像从头到脚,罩上了一件翠绿的丝袍,明**人;教授,如果人可以像鸟儿一样飞到空中,俯瞰下去,一定会发生这样的错觉:上帝将几百、几千颗绿宝石,一次过撒在了海面上!”

    “啊……非常美丽。”

    “美不胜收!”安邺说道,“我从没有见过至少,我认为,这个海湾,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顿了顿,“至于‘云屯’、‘绿水’,是官方或者说,是顺化的说法,当地的人,几乎没有这么叫的。”

    “哦?那叫什么呢?”

    “‘下龙湾’。”

    “‘下龙湾’?很有趣的名字有什么来历吗?”

    “这个海湾,”安邺说道,“同海盗一样著名的,是海蛇当地人言之凿凿,在这个海湾里,生活着一种巨大的海蛇怕不有十几米长?”

    “哦?这么大的海蛇?你们见过吗?”

    “没有,”安邺笑了一笑,“这或许……只是一种传说。”

    顿了顿,“教授,你晓得的,越南人龙、蛇不分,蛇也叫做‘小龙’,海蛇下海‘下龙湾’,大约就是这样得名的。”

    弗朗西斯的脑中,灵光一闪,“这真是一个好名字!我是说,我们这次的行动,叫做‘降龙行动’你们看,‘降龙’、‘下龙’,多么奇妙的呼应!我想,这一次的行动,一定会圆满成功的!”

    几位“主人”都是微微一愣,然后,齐声大笑,“教授,您说的对!”

    *

    第三天破晓时分,红河口在望了。

    几位军事主官、弗朗西斯教授以及“梅林号”派驻“蝮蛇号”的联络官勒内少尉,都来到了舰桥上。

    本来,舰只之间,以旗语联络,并不需要什么“联络官”,不过,之前,负责护送弗朗西斯教授的“红河勘探队”的是“梅林号”,红河口至升龙,一路上的情形,“梅林号”的人,最为熟悉;弗朗西斯教授参加“降龙行动”,只负责水文方面的顾问,并不及其余,因此,要拿“梅林号”的人放在“蝮蛇号”上,以备顾问。

    海面上有几个小岛,船队须从岛屿间穿过,才能够进入河口。

    不过,这几个小岛,海拔极低,上面几乎没有任何起伏,叫做“沙洲”,也许更加合适些。

    “这几个岛屿的海拔,”巴斯蒂安说道,“如果足够高的话,在上头设置炮台,拿来扼控河口,倒是不坏。”

    勒内微微摇了摇头,“我们没有在这几个岛上看到任何军事设施和军事人员一点儿迹象都没有;岛上应该只生活着为数不多的渔民,能不能够算做一个‘渔村’,恐怕都不大好说。”

    “就算这几个岛屿的海拔足够高,”丹尼斯说道,“并设置了炮台,我们也可以轻松的将其敲掉越南人的炮台嘛,沱也好,西贡也罢,我们都见得多了。”

    巴斯蒂安一笑,“也是。”

    岛屿沿岸,零零星星的泊着几条渔船,挂着几张渔网,其间,晃动着早起的渔民的身影。

    有渔民停止了手中的劳作,默默的注视着“蝮蛇号”、“梅林号”、“玛丽公主号”鱼贯而过。

    海边的渔民,早已经见惯了吞云吐雾的大汽船,不过,这几条船,显然是要进河口的,嗯,对了,前些天,就有一条大汽船听说是富浪沙鬼的钻进了河口,过了好些天,才又钻了出来,在那儿之前,几乎从来没有过

    哎,不对,也有过一次那是更早一些时候的事儿了,也是差不多的一只汽船比富浪沙鬼的那一只,多少小一些吧,也是钻进了河口,也是过了好几天,才又钻了出来

    就是不晓得,那条船,是哪个国家的?

    反正,那条船新崭崭的,不是越南自个儿的。

    这一回,拢共三条,第一条、第三条,瞅着都比富浪沙的那条大这是要出什么大事儿了吗?

    唉,这个世道啊。

    咦,等等,眼前的这支船队

    排在第二位、也就是中间的这条,怎么瞅着……介么像前些天富浪沙鬼的那条涅?

    难道是同一条?

    富浪沙鬼又回来了?

    上一回,富浪沙鬼的那条船,好像就整的官老爷很不高兴,这一回,竟一下子过来了三条瞅着还更大些!天爷,这真是要出事儿出大事儿的节奏啊!

    可别打仗!一打起来,第一个倒霉的,还是我们小老百姓!

    唉,算了,上头的事情,咱们也搞不明白,外头的事情,更加搞不明白,不去伤那个脑筋了,听天由命吧!

    船队从两个小岛间缓缓驶过,河口近在眼前了。

    几条趸船,停泊在岛屿和河口之间的海面上。

    “看来,”巴斯蒂安说道,“这一带,虽然没有什么合适的港口,不过,多少还是有些商业活动的?”

    红河口不是港口,没有像样的码头,无法停泊大吨位的船只,于是,无动力的趸船就充当了浮动的码头和仓库,外洋的商人将货物卸载到趸船上,岸上的买家,坐小船、划小艇,到趸船上来选购,并拿自己的小船、小艇,将选购的货物,运载回去。

    “是的,”勒内说道,“还是有些商贸活动的。”

    “好像”弗朗西斯说道,“这些趸船,较之上一回,还多了两、三条?”

    勒内数了一数,想了一下,“似乎是的。”

    看来,生意不坏嘛。

    船入河口,丹尼斯少校下令编队提高戒备。

    戒备不是多余的,很快,桅杆上的“望台”就发现状况了。

    “前方河面,发现河栅!”

    *

第一一一章 富浪沙鬼的凶暴之旅

    船队减慢了速度,最终停了下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不远处的河道中央,出现了一长溜的“拒马”,一个“拒马”宽约四、五米的样子,两个“拒马”并排设置,彼此相间,亦是四、五米;前后两排,间隔二、三十米。

    不过,这些“拒马”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前后交错,成“s”形分布,像一条体宽十四、五米的长蛇,向着上游的方向,蜿蜒而去。

    望台报告,一共三十三排、六十六具“河栅”,前后绵延约半海里。

    参加“降龙行动”的,有当年打过嘉定即后来的西贡的,见识过这种“河栅”:先将木桩一端削尖,夯入河底,然后,将“拒马”固定在木桩露出河面的另一端,即成为阻碍敌军舰只前进的“河栅”了。

    眼前的“河栅”,是拿来阻碍哪支敌军的舰只呢?

    这似乎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

    可是

    巴斯蒂安微皱眉头,“难道,越南人已经提前知晓我们的行踪了?”

    六十六具“河栅”的安置,绝不是叱咤立办的事情,至少也要一整天的功夫,这批“河栅”必定是在舰队达到红河口外海之前就已经布置好了,所以,如果这批“河栅”确实是拿来对付“降龙行动”的,则越南人必定是提前知晓了法国人的行踪。

    可是……说不大过去呀!

    除非

    丹尼斯微微摇头,“除非‘蝮蛇号’、‘梅林号’离开沱港的时候,越南人就判断出我们其实是北上跟他们为难来着,然后,不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快马加鞭,通知升龙,如此,才可能勉强赶得及布置这些‘河栅’可是,不可能啊!我们明明说了,这个……我们是‘换防’啊!”

    “就算越南人真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了一回,”安邺上尉说道,“可是,从沱到升龙,再从升龙到红河口嗯,我其实说少了,十有**,相关消息,还得先经顺化,才能到得了升龙越南人的效率,能有这么高?!”

    “越南人确实颟顸,”巴斯蒂安还是微皱者眉头,“不过……”

    他还在沉吟,图尼森插话了,“或许,这些‘河栅’,跟咱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也许……也许是拿来对付海盗用的呢?这儿距海盗的巢穴,不是没多远吗?”

    “距海盗巢穴不远的是河口,不是红河口,”丹尼斯说道,“红河口距河口,还是有些距离的。”

    “海盗沿海岸抄掠,”安邺说道,“是寻常之事,红河口一带,也不是没有受过海盗的骚扰的,不过,似乎还没有听说过,有海盗敢溯红河而上,一路抢向升龙的?那也未免太嚣张了!”

    巴斯蒂安沉吟片刻,断然摇了摇头,“这些‘河栅’,不是拿来对付海盗的!你们看”

    一边指点,一边说道,“‘河栅’只在河道中央蜿蜒一线,前后两排‘河栅’的间距,足有二、三十米,排列的十分疏落,因此,小船是拦不住的舢板甚至可以从两具‘河栅’间穿过;稍大一点的船,可以慢慢绕行‘河栅’,或者避开中央的河道,往两边走”

    顿了一顿,“真正的大船,就不可以了!”

    大伙儿一看,再一想,果然。

    因为“河栅”是“s”形排列,大船绕过第一排“河栅”,因为船体较长,无论如何,避不过第二排“河栅”;另外,河道的水位,中央深,两边浅,现在又是枯期,大船如果不走中央水道,在某些河段,就可能有搁浅的危险。

    所以,这个“河栅”的布置,专拦大船,不拦小船。

    海盗的船,一般都较小,因此,这个“河栅”,不会是拿来对付海盗的。

    那么,谁的船比较大呢?

    嘿嘿。

    “也许是这么回事儿”勒内说道,“这些‘河栅’,确实是拿来对付我们法国人的,不过,和‘降龙行动’没有什么关系‘梅林号’返航之后,越南人为不发生第二次的……嗯,‘梅林号事件’,就拿‘河栅’堵住了红河的河口?”

    顿了顿,“反正,‘河栅’如此排列,并不如何影响小型船只的通航即是说,在拦住了类似‘梅林号’的大型船只的同时,对越南人自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影响还是有的,”弗朗西斯说道,“你们看,‘河栅’相当于一道简易的水闸,流经‘河栅’的水量减少,流经‘河栅’之间、‘河栅’旁边的水量,相应增加,水流因之加快,对于小型船舶来说,阻力大增。”

    顿了顿,“还有,流经‘河栅’的水流,流经‘河栅’之间、‘河栅’旁边的水流,彼此流速不一,容易形成漩涡,对小型船舶的通行,造成进一步的危险你们看,事实上,漩涡已经形成了!”

    众人细看,果不其然。

    嗯,果不愧为专长水文的地理学家。

    “如果确如勒内少尉所判断的,”安邺慢吞吞的说道,“越南人此举,拿中国人的话说,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好吧,”巴斯蒂安说道,“咱们不必去理越南人设置这些‘河栅’的初衷是什么了不论他们的初衷是什么,都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先生们,让我们为红河的安全通航做一点贡献来,移除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吧!”

    如果是冷兵器时代,对付这一类“河栅”的办法,一般是举火焚之,不过,现在可是热兵器时代了,哪里还用如此低效率的法子?

    “蝮蛇号”的二副,指挥水兵,用极粗的缆绳,套住了最前面一排的两具“河栅”,然后,“蝮蛇号”转舵,缆绳绷直了,支撑“河栅”、夯入河底的木桩,便被轻轻松松的“拔”了出来。

    所谓“河栅”,便成了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排”了。

    舵手及轮机部门皆表示,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

    河底沙土松软,“河栅”的“根基”,本就不见得多么结实,在大功率的蒸汽机面前,更加是不值一提了。

    您以为接下来的三十二排“河栅”,“蝮蛇号”都要如法炮制吗?

    嘿,哪儿有那么麻烦!

    “拔桩”只是“试水”试一试这些“河栅”,到底有多牢固?既有了谱儿,就再不必特意搭理它了根本不必闪躲,放慢了船速,一路慢慢儿“碾压”过去,便ok了!

    “河栅”和“蝮蛇号”一经接触,立即四分五裂,“梅林号”、“玛丽公主号”跟上,船队就这么一路“趟”了过去,一排又一排的“河栅”,在“吱吱格格”声中分崩离析,河面上到处漂浮着断裂的木板、木桩。

    究其竟,这六十六具“河栅”,没能对船队造成任何实质性的阻碍,不过就是叫法国人放慢些脚步罢了。

    不过,“河栅”只是一个开头,大大小小的骚扰和麻烦,陆续有来。

    刚开始的时候,船队上的人,听到一些奇异的尖锐的破空声,不明所以,后来终于搞明白了有人在岸上向船队放箭。

    呃……向蒸汽兵舰射箭?

    要不要这样搞笑?

    河面宽阔,飞的最远的一支箭,也在距船队十几米的距离处跌入河中,而且,动能早已衰竭。

    这样的“骚扰”,连“搔痒”都算不上,更加算不上什么“麻烦”,巴斯蒂安上校本来不想理会,可图尼森代表士兵们抗议,说不管能不能对船队造成实质性的危害,这样的攻击,都是对法兰西帝国**裸的挑衅,如不予以还击,帝国以及帝**人尊严何在?

    放任不管,敌人必以为我等怯懦,其气焰必愈发嚣张,接下来,还不定整出什么幺蛾子呢!

    再者说了,目下河面宽阔,尚无大碍,再往上游走,总有河面变狭的时候,到时候,即便弓箭,也未必不能威胁到船上人员的安全啊!

    巴斯蒂安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下令,“酌情还击”。

    当然,仅限于开枪,开炮是无论如何不必要的拿舰炮去打弓箭,传出去,不叫人笑掉了大牙?

    命令传达下去,很快便走了样,“酌情还击”变成了“自由射击”。

    “玛丽公主号”上的兵,都是西贡过来的,还好一些;“蝮蛇号”和“梅林号”上的,却都是沱的兵,同中国人对峙的这些天,已经憋足了火气,这一趟出来,从上到下,本就都有“发泄”的意思,一得了“开火”的命令,还不大打特打?

    可是,大打特打也得有大打特打的对象,不然,凭空放枪,可算不上什么“发泄”,放箭的小贼,一排枪过去,便无影无踪了,接下来,打什么好呢?

    管他呢!岸上但有活物,便是射击的目标,人也好,牛也好,统统照打不误!

    岸边距离船队甚远,中的不易,因此,一旦命中目标,便引起一片欢呼,到了后来,竟发展成了赌赛,而且,目标愈小,赌金愈高。

    赌金最高的,就是体型最小的儿童了。

    这一路,不晓得有多少无辜的越南男女,包括黄发稚童,就这样命丧于富浪沙鬼的枪口之下?

    *

第一一二章 烈焰飞腾,终为灰烬

    这场游戏般的杀戮,一直持续了好几个钟头。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期间,巴斯蒂安上校一度想下令停止射击,副官阿兰少尉婉言劝谏,说越南人主动攻击于前,我们被迫反击于后,并没有什么理屈的地方;再者说了,士兵们既然“已经进入状态”了,就应该叫他们“发泄”的彻底些,不然,那股子邪火憋在肚子里,不上不下的,迟早还是要出状况的。

    巴斯蒂安皱了皱眉,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事实上,阿兰自个儿都恨不得加入“自由射击”的行列。

    “春红楼事件”之后,他受命去中国人那儿办交涉,要求“逞凶”和“赔偿”,结果被“以我之道,还施我身”,中国人将“荣盛商行事件”后法国人对中国人说的那些话原封不动的砸回给了他。

    阿兰记得清清楚楚,中国的郑将军冷冷的说完那句“是次的冲突,法**人挑衅于先,中**人的反应,是合理且适度的”之后,他的一个下属对着自己大声讥笑:

    “没动枪,没动炮,连刀子、棍棒也没有使,不过就是‘肢体冲突’罢了军人之间,较量拳脚,不是极平常的事情吗?怎么,法**人都是纸糊的?碰一下就整个的塌掉了?”

    另一个中**官“接力”:“只有小孩子打架输了,才会哭哭啼啼的到处告状!怎么,法**人都还趴在女人的肚皮上喝奶吗?”

    然后,一众中**官放声大笑,“哈哈哈哈!”

    彼时,阿兰气得浑身发抖,从牙齿缝中挤出一句话,“笑?有你们哭的时候!”

    娘的,这辈子,我还没有受过这么大的侮辱!

    事实上,更大的侮辱,阿兰少尉也是受过的不过,那是法国人之间的事情,中国人他娘的,凭什么?!

    回到军营,向巴斯蒂安上校汇报之后,上校还告诫他,不可将交涉的具体情形透露出去,有人问起,只说“正在交涉中”就好了。

    阿兰晓得,上校是怕中国人的无礼,激起士兵们更大的怒火,使局面彻底失去控制可是,我本来就被中国人怼的郁闷无比,又一句瓷实话不能对外说,他娘的憋的是真难受啊!

    现在,虽然哭的是越南人,不是中国人,可是,中国人不是过来给越南人撑腰的吗?越南人哭,中国人还笑的出来吗?

    反正爽!

    总要有那么一天,也拿中国人做靶子,一个一个的敲掉,那就更加之爽了!

    “自由射击”一直持续了好几个钟头,直到望台再次示警,才算告一段落。

    彼时,船队已经进入兴安境内兴安过去,就是升龙了上上下下,尤其“蝮蛇号”、“梅林号”二舰,一片欢腾笑闹,个个自觉“发泄”的七七八八了。

    就在这时,望台发现,前方的河面,有浓烟升起。

    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来者是蒸汽船,彼此略略接近,望远镜中看清楚了

    “火攻船!”

    战斗警报发出,上上下下,都动起来了。

    紧张的气氛迅速弥漫开来,弗朗西斯的心,不由的提了起来,“请问上校,这个‘火攻船’,厉害的很么?”

    巴斯蒂安给弗教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何为“火攻船”在小船上堆满干柴,遍浇桐油,内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择敢死之士,驾驶该船,最大限度接近敌船之后,点起火,弃船入水,留下“火船”自行漂向敌船,是为“火攻船”。

    “火攻船”战术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抢在敌船的上游最好再加上风。

    “蒸汽动力舰船出现之前,”巴斯蒂安说道,“欧洲殖民亚洲的过程中,‘火攻船’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对手,彼时,欧洲的造船以及火炮技术,都远远超过亚洲,但是,因为无法克服‘火攻船’的威胁,在某些海战中,依旧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顿了顿,“譬如,荷兰人受挫于中国南方沿海的海盗领袖郑芝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郑拥有庞大的‘火攻船’船队。”

    “郑芝龙?”

    “是的,”巴斯蒂安说道,“哦,对了,他还有一个名字‘郑一官’。”

    弗朗西斯轻轻的“哦”了一声,点了点头,“‘郑一官’我晓得。”

    此时,不仅望台,舰桥上的人,也能够看见,远方的河面上,浓烟升腾,慢慢逼近。

    弗朗西斯尽力保持着镇定,可是,脸上的忧色,难以掩饰,“既如此,那么”

    巴斯蒂安微微一笑,“教授,你不必太过担心,我方才说了,‘火攻船’能够给欧洲战舰造成较大的麻烦,是‘蒸汽动力舰船出现之前’的事儿,现在,可是早已经进入蒸汽动力时代了!”

    顿了一顿,“蒸汽动力舰船的灵活性,不是风帆动力舰船可以比拟的,就算我们未能在‘火攻船’迫近之前,尽数击毁它们,也可以轻松的避开余下的几条漏网之鱼所以,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再顿一顿,“您看,敌人出现了,我却在这里向您好整以暇的做相关的介绍这,大约也能说明些问题了吧?”

    弗朗西斯脸上微微一红,不过,也放下了心,“是。”

    既放松了心情,头脑就敏锐多了,他目测了一下“火攻船”距编队的距离,“以目下敌人距我们的距离,以及河水的流速”

    沉吟了一下,“待‘火攻船’迫近了,是不是……也烧的差不多了?”

    巴斯蒂安抚掌大笑,“教授,您真是目光如炬!您虽然不是军人,可是,您深厚的专业素养却使您和军人……嗯,‘英雄所见略同’!”

    顿了顿,“‘火攻船’战术能够取得成功,第一紧要的,就是‘最大限度接近敌船’”

    “第一,不给敌人过多的反应的机会。”

    “第二,火攻船上的柴草,浇了桐油,又以硫磺引火,因此,燃烧异常猛烈不如此,不能给比它大的多的敌舰造成威胁可是,一条小船,就算满载,又能装多少柴草?因此,‘火攻船’的‘航程’,就如您指出的,其实是很有限的。”

    说到这儿,巴斯蒂安指了指前方,“在如此远的距离上,就开始点火,这样子的‘火攻船’,我还从来没有见识过因此,我赞同您的看法,待这批‘火攻船’迫近了,应该也烧的差不多了!”

    顿了顿,“就算我们不加避让,彼此直接相撞,油枯灯尽的‘火攻船’,怕也不能给我们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害了!”

    这时,丹尼斯笑着插嘴,“不消说,一定是驾驶‘火攻船’的越南人怕死,在进入我们的有效射程之前,便点火弃船了!”

    巴斯蒂安点了点头,“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儿反正,以越南人的脾性,回去能够给上司有所交代就可以了,到底有没有拦住我们,实在也不关他的事情。”

    众人一起点头,不错不错,越南人就是这副尿性!

    “还有,”丹尼斯说道,“正常情况下,如果单独实施‘火攻船’攻击,一定是入夜之后,悄悄迫近敌人,突然发难,以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眼下是大白天,河面又宽阔,这种情形下‘火攻船’发动攻击,一定要在其他较大的战船的掩护下才有意义哪儿能像越南人这样子,零零丁丁,十来条小船就自个儿过来了?”

    顿了顿,“郑一官的‘火攻船’,那可是上百条一起往上扑呢!”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此时,使用测距仪测定的敌船、我船间的准确距离出来了,被河水的流速一除,嗯,确如领导们睿断的那样,这些“火攻船”,大部分都将在半途油尽灯枯。

    俺们呢,无需采取任何行动一发炮弹也不必浪费的,且停下船,静观其变,就好了。

    没过多久,“蝮蛇号”舰桥上的人们就看到了以下的景象:熊熊燃烧的“火攻船”,一只接着一只,缓缓下沉,最终变成了几片漂浮在河面上的焦黑的木板。

    十条“火攻船”,只有一条“成功”迫近了“蝮蛇号”,可是,已经变成了一个黑漆漆的、冒着缕缕青烟的船骸倒不晓得它为什么没有沉了下去?

    “蝮蛇号”轻轻一碰,这只“硕果仅存”的“火攻船”,立即四分五裂。

    越南人的“火攻船”,实在太过搞笑了些!

    之前的“河栅”,无法确定是否针对“降龙行动”;沿途弓箭的袭击,也没有确凿证据为“官方行为”,可是,“火攻船”不是普通草寇可以组织起来的,它的出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第一,目下,升龙的越南人,已经得到了法国舰队溯红河而上、进迫升龙的消息。

    第二,越南人的态度非常明显目法国舰队为敌。

    这和上一回越南人对“梅林号”的态度形成了对比“梅林号”进入红河口,没过多久,就有地方官员过来办交涉,要求“梅林号”中止行程,退出红河,但由始至终,未对“梅林号”采取任何敌对行动。

    这一回,倒转过来了由始至终,没有任何人过来办交涉,但“敌对行动”不断。

    巴斯蒂安冷笑说道,“待咱们到了升龙城下,看有没有越南官员出来办交涉?还会不会继续对咱们采取‘敌对行动’?”

    *

第一一三章 枪口怼到脑门儿上了

    向晚时分,升龙城在望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升龙是北圻最大、最繁庶的城市,但途经的码头,皆空无一人富浪沙鬼一路以人为靶的恶行大约已经传开了。

    水寨皆紧闭寨门,抬枪、鸟铳以及“虎尊炮”等,都架上了堞口;沿河的哨卡,亦同平日里不一样了,士兵们一改或者挺胸凸肚、或者斜倚箕坐的做派,都躲在拒马等障碍物之后,猫低了身子,探头探脑。

    “没有一点儿军人的模样!”图尼森冷笑说道,“这些兵,一定都在瑟瑟发抖呢!我敢打赌,只有我们一排枪放过去哪怕是对空鸣枪,这些所谓的‘军人’,就会跑的一干二净!”

    “恐怕真是这么回事儿,”丹尼斯笑道,“我在望远镜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景象一个原本蹲着的士兵,突然间,莫名其妙的往地上一趴,双手抱住了自己的头就好像有人在他头上放了一枪似的。”

    舰桥上的人,一齐放声大笑。

    不过,嘲笑归嘲笑,“一级戒备”的命令,是早已经传达下去了。

    岸上如临大敌,船队却通行无阻,既没有人过来办交涉,也没有进一步的“敌对行动”。

    当然,不同之前的栅截、箭袭、火攻,在升龙城在望的情况下,船队如果受到了袭击,不管越南人有没有摆明车马,都等同正式向法国人开战了。

    船队在祥符门码头前停了下来。

    升龙算是越南的“陪都”,格局亦同京都顺化相差无几分内、外二城,内城由外而内,又分为京城、皇城、禁城,其中,禁城为帝后妃嫔居停,即顺化之“紫禁城”;皇城为朝仪及办公场所;京城环绕皇城,既为皇城拱卫,亦为集市、街坊以及居民区。

    至于外城,其实是“城外”,相当于郊区,并无城垣围绕。

    升龙的地理,亦同顺化仿佛,都是倚河而建,区别在于,顺化在香河的左岸,升龙在红河的右岸,不过,都算是西岸。

    左、右之异,是因为香河顺化段和红河升龙段的流向不同虽然最终都是东流入海,不过,经过顺化的时候,香河由西南而东北;经过升龙的时候,红河由西北而东南。

    升龙四门,东曰祥符,西曰广福,南曰大兴,北曰曜德,其中,一出东城门祥符门,就是码头,这个格局,同顺化亦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目下,法国人的舰队,就泊在祥符门码头前的河道中央,船身侧对城门,三只船,成“一字长蛇”之势,所有的侧舷炮,都伸了出来,一长溜黑洞洞的炮口,一眼看过去,叫人头皮发麻,浑身起栗。

    需要提一提的是,升龙虽贵为“n朝古都”,为北圻第一大城,也已有了“河内”的别名,可是,目下城区之大小,其实尚不足后世河内的十分之一,停泊在祥符门对开河面上的法国兵舰,舰炮之射程,几可覆盖升龙全城,把炮弹送进皇城甚至禁城,并不在话下。

    船泊半个钟头,巴斯蒂安已经等的不耐烦了,正准备下令有所行动,卫兵来报,有人过来“办交涉”了。

    来人是河内巡抚的一个幕僚,姓黄,带了一个通译,坐划艇到了河道中央,战战兢兢的上了“蝮蛇号”。

    幕僚?

    来人不是正经官员,法国人既恼火,又鄙视不过,巴斯蒂安等人也明白,越南的督、抚、布、按、道、府之流,之所以没有人出面,倒不是蔑视法国人,而是不敢出面哪个晓得,富浪沙人会不会把我扣了下来?以为人质,予取予求?

    哼哼,大清前两广总督叶名琛的殷鉴不远,不可不记取啊!

    俺们可不想做“海上苏武”什么的!

    好吧,管你是官员还是幕僚,都无所谓了,反正也没打算和你们正经谈判什么的。

    原本就没打算对越南人客气,这一来,法国人的脸子,自然更加不好看了,茶没有一杯,椅子没有一张,也懒得请教来人名号,就叫“黄幕僚”站在那儿,听阿兰少尉宣读“法兰西帝国印度支那总督拉格朗迪埃尔阁下致大越南国河宁总督黄耀阁下、河内巡抚阮林阁下”的信件。

    越南的官制,特别是文官制度,基本上是拷贝中国的,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下设布、按、道、府;二、三省设一总督,升龙是一个“督抚同城”的局面,河内省的巡抚,统管河内、广宁二省的河宁总督,皆以升龙为治所。

    阿兰念上两、三句,就暂停一下,留给通译时间,翻译给“黄幕僚”听。

    听着听着,“黄幕僚”的脸色就变了。

    信件大意如下:

    “《西贡条约》规定,越南全境,自由传教,然而,北圻地方,阳奉阴违,传教士的活动,多受阻碍;本地人的宗教信仰,亦多受打压,本总督多次提出抗议,贵方皆置若罔闻,印度支那总督府负印度支那各国包括大越南国保教之责,不能再坐视了!”

    “《西贡条约》亦规定,保证法国在越贸易自由,可是,法兰西商人进入北圻,明里暗里,关碍重重,贵方实未为条约的具体实施做任何具体的努力,‘自由贸易’四字,形同虚设,对于这种视煌煌条约如无物之态度,本总督亦不能坐视!”

    “日前,‘梅林号’溯红河进行正常的科学考察活动,贵方却多方阻挠,甚至危及科考队人身安全,须知,‘梅林号’悬挂法兰西帝国国旗,贵方之行为,乃是对法兰西帝国的严重侮辱,真正是……嗯,婶可忍叔不可忍!”

    “综上所述,本总督以为,贵方既无诚意、亦无能力遵守和实施《西贡条约》相关约定,与其尸餐素位,何不推位让贤?”

    “因此,本总督特派巴斯蒂安上校率领相关军事、行政、技术人员,前来接管升龙之治权,黄总督、阮巡抚两位,愿意的话,可以留了下来,受聘为新政府的顾问;不愿意的话,回家抱孩子可也!”

    “法兰西帝国呢,是最讲道理的,可是,如果贵方听不懂道理,说不得,我方只好先礼后兵,自取升龙之治权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越、法有敦睦之义,本总督既不忍生灵涂炭,亦不愿害损两国邦谊,可是,不予当头棒喝,贵方是不会醒悟过来的!法兰西帝国之合法权益,将永远无法实现!这个……嗯,不用雷霆手段,不显菩萨心肠!”

    “希望贵方不要执迷不悟,不然,到时候,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最后一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你们真挚的朋友,法兰西帝国印度支那总督拉格朗迪埃尔。”

    “黄幕僚”听的目瞪口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到了后来,不晓得是气愤还是惧怕?两只手,不可自控的微微发抖,上下两排牙齿,亦不断“格格”打战。

    阿兰少尉念完了,冷冷的问道,“你听清楚了吗?”

    “黄幕僚”说不出话来。

    阿兰少尉提高了声音,“你听清楚了吗?”

    “黄幕僚”艰难的咽了口唾沫,涩声说道,“我……我要抗议!”

    法国人略出意外,目其人之表情神态,原以为是一个胆小鬼,没想到,还是有一、两分胆气的。

    阿兰看“黄幕僚”的眼神,就好像看个耍猴的,语气是饶有兴致的那种,“抗议?你抗议什么呀?”

    “贵国的要求,于理不合!实在是,实在是”

    说到这儿,打住了,“荒唐”二字,毕竟还是不敢说了出来。

    “实在是什么呀?”

    “实在是,实在是”

    一连说了几个“实在是”,“黄幕僚”一片混乱的脑子,慢慢儿的捋顺些了:

    传教、通商,千头万绪,无从细辨,再者说了,这两件事,己方也确实有理亏的地方,目下,能够拿来反驳法国人的,只有“梅林号”一件事。

    打定主意,暗暗吐了口气,略略从容了些:

    “《壬戌和约》中,许富浪沙人通航的,只有湄公河,并不包括红河;更不见有许富浪沙人在北圻……‘科学考察’的条文!因此,违反《壬戌和约》的,是贵方,不是我方!”

    顿了顿,“我方请‘梅林号’回航,以免彼此不便,生出无谓的事端这不是……呃,这不是为了越、法两国和好的大局着想吗?”

    “哟!”阿兰的脸上,是不加掩饰的讥笑,“还挺会说话的嘛!”

    顿了顿,“好,我姑且不同你说传教和自由贸易的事儿,就说‘梅林号’好了《西贡条约》里,确实没有许法国通航红河的条文,可是,也没有不许法国通航红河的条文啊?‘法无禁止即可为’,你懂吗?”

    “黄幕僚”转不过弯儿来,“‘法无禁止……即可为’?什么意思?”

    阿兰一笑,没搭理他,继续说自己的,“还有,通航和传教、通商,彼此关联,其实是一码事儿不通航,如何传教?如何通商?既许了传教、通商,就是许了通航!”

    “黄幕僚”明白了:“最讲道理”的富浪沙,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讲理”!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442/ 第一时间欣赏乱清最新章节! 作者:青玉狮子所写的《乱清》为转载作品,乱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乱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乱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乱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乱清介绍:
那一年,懿贵妃风华绝代,肃中堂权势炎炎,洪秀全安然打坐,圆明园赤焰遮天。 那一年,胡林翼呕心沥血,曾国藩百战艰难,左宗棠英雄欺人,李鸿章羽翼渐满。 那一年,一名小博物馆的兼职讲解员,经历了史上最悲催的穿越,死而后生,绝地求存,誓要凭一己之力,祸乱宫廷,颠覆王朝,开创一个全新的世代—— 吾今欲将大笔,重写春秋,天下尚且如此,况一家一室和几个嫂子乎? * * 一组签约作品,每天两更,不拖不欠,求收藏。乱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乱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乱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