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弥天大话之爱爱情TXT下载弥天大话之爱爱情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弥天大话之爱爱情全文阅读

作者:润水春荣     弥天大话之爱爱情txt下载     弥天大话之爱爱情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弥天大话之爱爱情全文阅读

弥天大话之爰爱情 笫一章 笫二章

    弥天大话之爱爱情

    第一章在路上

    这座占尽江南秀色,被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喻为西施美女的杭州城,在夜幕降临之际,又摇曳一变,尤如华清宫里的醉酒贵妃!

    唐诵诵认为妹妹诗诗是醉疯了,不然怎么会如此轻狂地作出这个决定。

    市区灯火迷离,立交桥上飞金流彩,身在其中恍如梦境,而驾车者不得不抽身现实,比白天更加小心地操纵骚动的铁驴,以防驴与驴之间的鲁莽**。

    唐家姐妹那辆红色宝莱出了市区,上了一座通往钱塘江的立交桥。这时,车火稀落,车速加快。远处,有人挥手拦车,但所有车辆都不约而同地加速从他身边闪过。

    唐诵诵正要提速,不料前面的白色宝马慢慢减速了。

    “看样子,宝马想捡宝了?!”唐诵诵揶揄道,“最好是遇到个亡命之徒,劫财又劫色!”

    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唐诗诗瞟一眼姐姐,说:“姐,凡事总不能往坏处想。”

    唐诵诵说:“好,我不往坏处想,你当他是丢队的游客吧!”

    唐诗诗笑了,说:“职业病。”

    “你才病!你没病,今天用得着来杭州吗?”唐诵诵刚说出口,见妹妹脸色陡变,急忙讨好道;“诗诗,我可没咒你……”

    唐诗诗呶呶嘴不语。

    前面的宝马兀地飞驰而去,根本不理睬拦车的人。唐诵诵正要加速,唐诗诗说:“你看那人那么焦急,我们送他一程吧。”

    唐诵诵气恼地瞪一眼妹妹,欲言又止。

    车子慢慢靠边,那个陌生人迫不及待地冲出路肩向车子扑过来。

    唐诵诵十分警惕地先把门窗再锁一次,再将车停入路肩。那个人挨到车窗前。姐妹俩看到拦车者是个英俊的年轻人,一脸善意的微笑。唐诗诗扣下窗玻璃。但姐姐仍十分警惕地将玻璃窗自动扭按下,只留半掌缝,能听清对方的讲话声。

    年轻男子笑道:“您俩去哪?”

    诗诗好奇地愣住。诵诵啐道:“嚯,你想搭车,反问我们去哪?想打劫吗?!”

    “您误会了。”

    “那你想去哪?”诗诗说。

    “离开杭州就行。”

    唐诵诵看一眼妹妹,说:“怎么样,不是打劫的,就是逃犯!”说罢,踩开油门,车子箭般向前冲去。年轻男子被车风打了半个转圈,又向前追喊。

    唐诗诗急忙叫姐姐快停停快停停。唐诵诵不理睬。唐诗诗心里一个激灵,笑道:“姐,就算他是个逃犯,或打劫的,我们也不怕”

    “什么意思?”

    “师姑教我们的防身术可以用得上!”

    “你我那点三脚猫功夫,挡得了真枪实弹?!”

    “我看他不像歹徒!”

    “小偷脸上写贼字吗?!”

    “我看你是见死不救!”唐诗诗怒吼起来。

    唐诵诵见她生气,讨好地说:“对对对,兴许他是个被人追杀的好人!”

    “就是嘛!”唐诗诗笑了,“师姑不是常说……”

    “师姑说救人即救已!”唐诵诵一个急刹车,唐诗诗的头差点撞到前方的挡风玻璃。

    年轻男子气喘吁吁地跑上来,双手扶着车窗笑道:“谢谢!谢谢!”

    唐诵诵说:“还没让你上车,谢什么。”

    “我真不是逃犯,也不是打劫的。”年轻男子说,“不信,我让你们看我的身份证。”

    唐诵诵说:“假身份证还是真身份证。”

    “要是假身份证,我们就带你去公安局!”

    “难道你俩是便衣警察?!”年轻男子惊喜地叫道:“那就太好了!我总算拦对了车,人民警察为人民!人民警察就是好!”

    唐诵诵示意妹妹拿过身份证,唐诗诗仔细看过身份证,说:“上车吧。”

    年轻男子叫司马龙,二十八岁,家住杭州西溪别墅区。他上车后,唐诵诵转身细细打量他。奇怪的是他连个包都没带,手里就拿着一部a8苹果手机。

    “说实话,你到底要去哪?”唐诵诵打着方向盘,说。

    司马龙说:“我真的是你们去哪,我就去哪。”

    “我们去公安局!”

    “行,只要不是杭州市的公安局。”

    “真的?”

    “真的!”

    “姐”唐诗诗说,“别再说了,开车吧。”

    “催什么催。”唐诵诵说着,猛踩油门。

    红色宝莱下了立交桥,直奔钱塘江对岸,灯火闪烁的杭州城被抛在身后。唐诵诵不时地从倒车境中观察司马龙的情态。从车外漏进的灯光碎片落到司马龙身上,尤如酒吧般的朦胧。司马龙瘫坐着,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轻松。唐诗诗有些累,合上眼休息。唐诵诵却恼了,说你睡我也睡!唐诗诗笑道,那我陪你聊聊。

    “高速开车能说话吗?!”

    唐诗诗明白姐姐的心思,笑了笑,不语,也不睡了,打起精神看前方,当好姐姐的“副驾驶”。

    车子快到绍兴服务区时,司马龙很不好意思地说能不能让他方便一下。唐诗诗看一眼姐姐,不敢回答。出乎意料的是,这回姐姐一点也不发脾气,痛痛快快说:“好呀!”

    车子进了服务区停稳后,司马龙急忙下车,直奔卫生间。这时候,唐诗诗也准备下车方便一下,却被唐诵诵拉住胳膊,说:“你笨呀,还不快走!”不由妹妹分说,加大油门冲出服务区。

    唐诗诗埋怨道:“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把他中途抛下。”

    唐诵诵说:“对这种人用得着言而有信吗?”

    唐诗诗说:“他是哪种人?”

    唐诵诵瞪眼道:“你以为他是又帅又富的宝贝男!做梦去吧!充其量是个骗财骗色的帅骗!”

    唐诗诗看姐姐愤恨的样子,禁不住笑了:“姐,您真有灵感,渣男的雅号又多了一个帅骗!”

    唐诵诵得意地笑道:“所以说,处处往坏处想就能避险情。如果事事往好处想,只会踩陷阱!”

    “可我总觉得司马龙不是像你说的帅骗。况且,我在杭州地铁出口处见过他。

    “你见过,我怎么没见过。”

    “当时你在一旁只顾打电话。”

    “不管见没见过,反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话音刚落,手机响了,分明是从后车位上传来的,姐妹俩对视一眼。

    “回去吧!”唐诗诗说。

    姐姐的气又上来了:“为什么要回去?”

    唐诗诗说:“要是不回去,人家反告我们抢劫他的手机怎么办?”

    唐诵诵喟然长叹:“冤家路窄!”

    回到服务区,司马龙激动地说谢谢二位,当他拿过手机时,又真诚地说:“谢谢,二位送我一程,耽误你们时间了,你们还要赶路。如果有缘,我们还会相遇的。”

    唐诗诗心里有些愧疚,柔声道:“我们是回来接你的。”

    司马龙深沉地说:“你们能让我上车,我就万分感谢了!要知道,我在立交桥上,拦了97辆车都没停,你俩的车是第98辆,我很幸运。在当下这个谁不相信谁的社会里,我还能遇到相信我的人,我太幸运了!我再次说声谢谢!”

    一时沉默,一束转弯的车灯照到司马龙脸上,双眼闪着泪光。

    唐诗诗想了想,下了车,站在司马龙面前,看他一看,垂下头,说:“对不起,刚才我们不应该把你一个人扔下……”

    “不……不……不……”司马龙说,“您千万别这么说,换作我也会这么做的。”

    唐诗诗说:“这么说你也就成了‘谁也不相信谁’的人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司马龙歉歉地一笑。

    “那是说我们是‘谁不相信谁的人’了。”

    “我真的没这个意思。”

    “那就回车上吧。”

    司马龙迟疑着。

    唐诗诗又说:“我相信你,我告诉你,我们回天台。”

    司马龙惊叫一声:“天台?!就是杭州地铁上介绍的天台山?”

    唐诗诗笑道:“对,李白说‘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李白喜欢去的地方,我能不想去吗?”司马龙转忧为喜,高兴地跳上车。

    唐诗诗回到车上,发现姐姐的情态平和多了。

    第二章佛国仙山

    天台县位于杭州的东南部,坐高速公路过萧山、上虞、绍兴、嵊县、新昌,不到二小时便到天台县境内。而天台的“台”不读“ti”,要读“ti”。原来,天台县因其山之神奇而得名。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古人划分地域是以天上的十二星次位置相对的地面为标准。天台所处的吴越国、杨州正好与二十八宿中的“斗牛女”星座相对应。天台山上空从西到东,分布着属于太微垣的上台、中台、下台这三组两两相对的六颗星,总称“三台星宿”。

    天台山历史悠久,《山海经大荒南经》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莽莽中千峰竞秀,万壑争流,云起霞飞,风动雪霁。神秀的天台山蜿蜒于东海之滨。东晋大文豪孙绰赞叹道“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缘于此,远古的黄帝“披山通道,迁徙往来无常处”,千里迢迢来天台山琼台受金液神丹。周灵王太子晋驾鹤来桐柏掌管吴越水旱。自此以后,更是仙道释子择栖之地。汉茅盈三兄弟、葛玄,唐司马承祯……入山成道,而宋朝张伯端将中国道教文化推向一个高峰,他的一简《悟真篇》成就了道教南宗。

    天台山又是将从印度传入的佛教进行中国化,而创立“天台宗”的发祥地。隋朝智者大师选址建造的国清寺成为日本天台宗和韩国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山被誉为“山水神秀,佛宗道源”。

    山水、文化还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在唐朝,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孟浩然、韦应物、贾岛为代表的400多位诗人从长安出发,溯剡溪而上,入“大荒”之中的“冥奥”与“幽迥”,游历歌吟,留下了一千多首优美诗章。这一文化现象,被后人称为“浙东唐诗之路”。

    听唐诗诗介绍到这里,司马龙说:“我没猜错的话,你们姐妹俩一定是天台山旅游的形象大使!”

    “我们要是形象大使,还开这种龟巴吗?!”唐诵诵没好声色地吼道。

    司马龙笑道:“你俩漂亮,热爱家乡,又对我这个游客十分信任,就算不是形象大使,起码也是与国家五星级旅游胜地相匹配的十星级导游!”

    唐诗诗抿嘴一笑:“过奖了!”

    司马龙说:“能不能再说说天台山最好玩的地方在哪?”

    唐诗诗说:“天台山处处是景。有道是有大八景、小八景,无名无姓三十景,到底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比如桃源隽永,有福建武夷九曲之势;赤城秀丽,有江西丹霞万仞之观;国清之静深,可以敌广东曹溪;桐柏之萧远,可以俪江苏勾曲。所以呢,天台山不仅受佛门道家、文人墨客的喜爱,还有大批驴友也爱上了天台山。明朝江苏有个人,出生在有钱人人家,少时好学,博览群书,但不愿走仕途做官之道,立志‘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父母理解他,支持他,二十二岁那年,他开始出游,直到五十四岁病故,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旅游考察中度过,并留下了60多万字的游记文学作品。他曾三次来天台山,在他游记的首篇就是写天台山的。***主席说:‘这个人没有官气,他跑了那么多路……’,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司马龙说:“这个驴友不做官,不经商,出门旅游却是坐马车带保镖……拿现代人作比较十足一个‘啃老族’!”

    唐诗诗说:“你怎么这样喷他,他可是世界级的旅游家,也是我们天台山旅游的形象大使!”

    司马龙说:“别误会,我的意思是徐霞客要是家里没钱,能成为旅游家吗?!充其量是个流浪汉,谁还记得他!”

    “喂!”唐诵诵沉不住气了,说:“你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让你上车?”

    司马龙愣了一下,笑道:“你们相信我不是坏人。”

    “屁话!”唐诵诵说,“说到钱,你就打糊涂了。”

    司马龙恍然大悟:“对不起,你不提醒,我真的是高兴得忘了,搭车的钱,你说多少就多少。”

    “一仟块!”

    “一万也行。”司马龙说,“不过,要过几天给您。”

    唐诵诵猛地将方向盘一偏,唐诗诗身子一斜,惊恐地看一眼姐姐。车子停到路肩上,唐诵诵转身对司马龙说:“给我下车。”

    四周黑茫茫,灯花在远处。

    司马龙说:“车钱,我一定不会赖你们的。难道我司马龙的人格都不值一仟元吗?!”

    唐诵诵说:“没钱,谈什么人格,快下车!”

    “你俩真要赶我下车?”

    唐诗诗觉得司马龙这话分明是在试探她的意思,慢慢转过脸,望着姐姐说:“前面就到新昌了,我们好事做到底吧。”

    唐诵诵说:“这要看对什么人做好事。刚才,他还喷徐霞客是‘啃老族’,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想占我们的便宜,没门!”

    司马龙想了想,说:“你俩都要我下,我就下。”

    唐诵诵提高喉咙说:“谁反对,就让她和你一起下!”

    “你!”唐诗诗气愤地说,“你太过份了!”说罢,跳下车。

    司马龙急忙推门下车,他习惯性地看一眼车尾,冲着唐诵诵喊一声快打开应急灯,不然太危险了,接着,追上唐诗诗。唐诗诗在护栏边驻足,喘着粗气。唐诵诵愣愣地坐着。司马龙回头看一眼,又大叫一声:“快打开应急灯!”

    唐诗诗转过身子,用感激的目光看一眼司马龙,灯光在唐诗诗脸上闪动,显得那样清丽柔美!司马龙很想把一切告诉她,但他还是控制住自己。

    “回车上吧,这里太危险……我不为难你姐姐。”司马龙小声道。

    唐诗诗说:“你在这里就不危险吗?”

    司马龙说:“我这是自找的。”

    唐诗诗说:“你为什么要这么神秘?”

    司马龙惨然一笑:“我真的是自找的。”

    唐诗诗莞然笑道:“有意思。不过,这里太野外了,送你到下个出口吧。”

    司马龙说:“爬下高速,灯火便在不远处。”

    唐诗诗说:“那人家可真把你当作坏人了。”

    司马龙说:“真把我当作坏人,也是一件好事。”

    唐诗诗抬头看他一眼,说:“我真不明白。”

    这时候,唐诵诵跑过来喊道:“两个冤家,都快回车上!”

    司马龙迟疑着,唐诗诗望着他笑道:“我姐脾气一过,就没事了。”

    回到车上,唐诵诵忙解释说:“其实,我要是收你的钱,你完全可以去告我开‘黑车’。”

    司马龙说:“没想过。”

    唐诵诵回头一笑:“所以嘛,我觉得你不是恩将仇报的小人!”

    “谢谢你的夸奖!”司马龙也开心地笑道。

    “但是呢”唐诵诵又说,“你竟敢挑拨我们姐妹的关系,我能不赶你下车吗?”

    唐诗诗说:“姐,你专心开车,快到新昌出口了。”

    “别扫我的兴。”唐诵诵说,“其实车上多了你这个无赖,也免得我们姐妹俩无聊,现在你想下车也没门!再说了,像你这样的潜在游客,怎能送给新昌人,要不然,我妹刚才是白费口舌了。”

    司马龙讨好地说:“广告决不会白做,我会在天台多住几天。”

    三人都笑了。

    车子过了新昌县城,转眼间就进入新昌与天台交界的崇山峻岭。一弯冷月随车移动,星儿随动,天空由此变得淡黑,淡黑中那一座座黛色的山峰构成了一幅天大地大的水墨画。在这般意境中,独品自然造化,独享山水韵味……而此刻,汽车的马达声似乎成了优美的伴奏曲。

    谁都不说话,车里出奇地静,彼此的呼吸亦如和音。

    当车穿过长长的关岭隧道,唐诗诗禁不住吟道:“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司马龙惊喜地叫道:“终于到天台了!”

    山谷变得开阔起来,开过引桥,眼前便是白鹤平野,黛色的山脉远开了,点缀在平野上的灯火让人想起乡村的静谧与闲逸。车里又一次沉默,这种沉默是留恋?是期待?唐诗诗突然感到时间过得太快。不一会儿,穿过桃源渡槽,与三茅溪并驱齐驾了。三茅溪是以高道茅盈三兄弟命名,静静地流淌从不干涸,流到高速天台新城的出口前才与天台山的母亲河始丰溪汇合,形成一大围清流,古时便是天台八大景之一的清溪落雁,只是现在的溪岸万家灯火,不见芦苇,偶然还有白鹭栖息,而在清溪的上方便是新建的始丰湖。

    夜幕下的天台城山水交辉相映,赤城山顶上高耸的梁妃塔灯光闪烁,从老城东外的金盘大桥到新城的始丰湖,沿溪而建的湖滨公园张灯结彩。从北到南,天台老城像一把琵琶,在这不夜城琴声委婉动听,更显宁静雅韵。

    唐诗诗每每看到这闪光的梁妃塔,心中总会掠过一丝伤感,今晚也一样。唐诵诵发现她目光投向这边的窗外,知道她又想什么了,便讪笑道:“看什么看,就算你长得比梁妃娘娘漂亮,能比得上她的荣华富贵吗?!”

    唐诗诗不理会,直到梁妃塔被抛在车后看不见了。因为沉默,唐诵诵讨了个无趣。车子进了出口收费站,唐诗诗开口问司马龙在哪下车。

    司马龙说:“你俩能不能送我去国清寺。”

    “国清寺山门早就关了,要去也得明天去。”

    “我的意思想住国清宾馆。十年前,我去温州爷爷家路过天台,和父母一起住过国清宾馆。”

    “你还真会得寸进尺!”唐诵诵接过话茬,“十足一个无赖,下了匝道,马上给我滚!”

    司马龙说:“我不是无赖,我是‘落难’,今晚,你送我到国清宾馆,来日,我必重谢!”

    听到“落难”两字,唐诵诵似乎动了恻隐之心,但她故意朝妹妹说:“是你让他上车的,现在你拿主意吧。”

    唐诗诗笑道:“好事做到底吧。”

    “是的,好事做到底。”唐诵诵又挖苦道,“还能满足你的虚荣心,到了宾馆,大堂经理会说你又接到来天台宗祖庭朝拜的日本大居士!”

    唐诗诗没生气,故意问司马龙:“你会日语吗?”

    司马龙笑道:“我既然是来朝拜天台宗祖庭的大居士,那一定会讲中文。”

    “看来,你这个无赖还挺爱国的。”唐诵诵说。

    国清寺座落在县城北郊外5里处的五峰山麓。国清宾馆与其隔溪而建,一期工程由天台乡贤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齐康设计,扩建的工程随山势延伸而上,错落有致,又添活力。

    到了宾馆,司马龙却要唐诗诗陪他进大堂登记住宿。正当唐诗诗犹豫时,唐诵诵气急败坏地吼道:“你这个无赖,太不识抬举了!诗诗,你要是还听他的,就别回家!”

    唐诗诗进退两难,司马龙急忙央求:“你千万要再帮我一次,不然,我会住不成的。”

    “为什么?”

    “因为……,到里面告诉你吧。”

    唐诵诵又姐,和司马龙一起踏进大厅。

笫三章:导游姐妹花

    第三章导游姐妹花

    司马龙告诉唐诗诗他手机里有钱,但今天不能用。唐诗诗明白他的意思,到前台用手机为他支付了住宿预付款。

    当班服务员是新来的,不认识唐诗诗,用审视的目光看一眼唐诗诗又看一眼司马龙,柔声道:“请出示你俩的结婚证。”

    唐诗诗笑道:“你误会了,他是我的一名游客。”

    服务员急忙起身道歉。

    这时,大堂经理,一名三十多岁的优雅女子,从侧面的茶座走过来,看见唐诗诗热情地叫道:“呀!我的小姐妹花,有团队过来,怎么不通知一下。”

    唐诗诗说:“方姐,一名散客,用得着兴师动众吗?”

    方经理打量一眼司马龙,望着唐诗诗放低声调说:“嗳,哪方大神?你可要让他爱上天台,年年来天台度假。”

    唐诗诗莞然一笑:“暂时保密。”

    司马龙大方地走到她们身边,十分得体地向方经理一笑,然后,转脸对唐诗诗说:“我送你回车上。”

    “谢谢,不用了,你早点休息吧。”唐诗诗说,“方姐,再见!”

    司马龙想了想,悄然跟在唐诗诗身后,出了大厅,不见车子,忙问:“对不起,你姐真生气了。”

    唐诗诗小声道:“没事,她会回来的,你回去吧。”

    司马龙看一眼她的背影,又说:“刚才,你怎么不问我什么时候还你钱呢?”

    唐诗诗说:“你想多了,我这只是帮助你,不存在契约关系。”

    柔和的灯光下,唐诗诗秀发披肩,亭亭玉立。

    司马龙由衷地说声:“谢谢!”

    唐诗诗感觉到司马龙的脚步声远去后,迈下台阶,向大门口走去。月光淡淡的,四周树影娑婆。唐诗诗感到有点累,也能感受到门外绕国清寺流淌的水声。

    唐诗诗和唐诵诵是一对孪生姐妹。姐妹俩从小一个班一起读书,直到高中毕业。考大学时,她俩又一起选读浙江省旅游学院,毕业后又一起回天台做导游。皮肤白,身材好,脸儿俏,是她俩选择导游职业的天然优势,也使得她俩打小就受宠有加,小学二年级时,被社区选中“骑抬阁”。抬阁是天台人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之一。“舞台”由1平方米大小的木阁框做成,根据神话故事或戏曲故事构成人物造型,再由童男童女扮饰故事的造型角色,重要的是这些人物要通过抬阁特有的工艺“发阁”像雕塑一样定型。抬阁由四人扛着参加像元宵节这样的喜庆活动,是流动的舞台,每个村、社区都要选送抬阁参加活动,并进行评比。

    唐家姐妹扮演的抬阁叫《桃源遇仙》,这个故事在天台也是老幼皆知。它源于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后经民间不断加工,形成现在的《桃源遇仙》:汉明章永平年间新昌县二位郎中到天台山一个叫桃源的山中采药,迷了路。正当饥饿时,有二位仙女从桃花丛中给他们送来了米饭,并引他们入山洞成亲。在山中与仙女相处半年,二郎中回到新昌老家,人间已过三百年。

    唐家姐妹扮饰的仙女一红一青,色彩分明,再加上姐妹俩那乌溜溜的大眼睛在灯光下闪动闪动的,所到之处人声雀跃,众望所归地获得一等奖。从此,小仙女的美名传开了。也就是从这年开始,姐姐喜欢穿红色衣服,妹妹喜欢穿蓝色衣服,性格也渐渐分明起来:姐姐外向,妹妹内敛,更神奇的是元宵节过后一个星期,姐姐的左额上出现了一米粒大的黑痣。尽管如此,但她们的举止、语音仍十分相似,让人分不清彼此。有趣的是她们参加国家级导游考试时,主考官错认唐诵诵为唐诗诗代面试。

    一阵风迎面吹来,唐诗诗打了个寒颤,心想也许姐姐说得对,这个司马龙就是“帅骗”,这类案例网上常有披露。还是向姐姐讨好吧,免得成为被姐姐嘲笑的话柄。她给姐姐打电话,姐姐开口便骂。唐诗诗叹道:“完了,她真生气了?!”便打电话叫出租车。刚拨号,一道强光射过来,手一遮,车子停到她身边。来接她的是准姐夫宋义。宋义是画画的,但**型的画家形象,光头、黑皮肤,像个广州街头偷渡的非洲人。姐姐对他总是颐指气使,唐诗诗很反感。

    “以后,你别什么都听她的。”唐诗诗说。

    宋义笑道:“她说的对,我还是听她的。比如今晚,她说她不该把你一个人扔下,可又放不下面子,只好叫我代劳了。”

    唐诗诗说:“她真的这么说?”

    宋义反诘道:“你们姐妹俩不是有心灵感应吗?”

    唐诗诗掠了一下额头的刘海,故意说:“今晚失灵了。”

    唐家住在桥南,是一套不到九十平米的公寓。四口一家,姐妹俩至今仍睡同一个房间。宋义送她到小区,说他不上楼了,就开车走了。

    父亲唐之风和母亲杨岚坐在客厅里焦虑不安。因为听诵诵说,诗诗究竟是什么病还查不出来。听到脚步声,父亲连忙去开门。母亲旋即到厨房端来红豆粥。

    唐诗诗只感到累,但怕父母担心,还是勉强坐下来慢慢地吃着。

    母亲挨着她坐下来,说:“多吃点,不会有什么大毛病的。”

    父亲说:“这几天都在家休息,下星期叫你姐一个人去杭州帮你拿检查报告。”

    唐诗诗笑了笑,说:“姐吃了吗?”

    母亲说:“她说被你气饱了,你就是不该多管闲事。”

    “她都告诉您啦。”

    “是啊,”母亲说,“不过,你也别尽往坏处想,要是真遇到个落难公子,那算是救对啦!”

    父亲瞪她一眼说:“做好事,图回报,非君子,小人矣!”说罢,悻悻地去书房。

    唐诗诗说:“爸,您说得对!”

    父亲回头一笑。

    母亲吼道:“做你的君子去吧,一辈子受穷!”

    父亲不理睬,进了书房,砰一声关上门。

    母亲张大嘴,愣了一下,转脸对诗诗说:“以后,嫁男人,千万不能找你爸这样的书呆子!”

    唐诗诗听惯了母亲的牢骚,不以为然地一笑,说:“我给姐姐送去。”母亲知道诗诗是烦她,本想骂她几句,但想想她的身体,沉住气,说:“吃完了,碗你们自己洗。”说着,欠起身子去卧室。

    唐诗诗到厨房舀了一碗红豆粥,进了房间。唐诵诵穿着睡衣躺在床上玩手机,看都不看诗诗一眼。唐诗诗端着粥到床前,讨好地说:“姐,你吃点吧。”

    唐诵诵转个身,说:“你回来干嘛?”

    唐诗诗说:“是你叫我回来的呀!”

    唐诵诵扔下手机坐起来,看着妹妹,自嘲道:“是我犯贱!是我怕你!”

    唐诗诗看出她的气是消了一半,一屁股坐在床沿上,舀起一匙粥,伸到姐姐嘴边,说:“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你吃,以后,我都听你的。”

    “不要骗我。”

    “不骗你。”

    “那好,我问你是不是对他动心了。”

    唐诗诗板起脸,说:“姐,你还不了解我,从高中开始,有多少人追求过我,我动过心了吗?我对他只是帮助,帮助!”

    唐诵诵见她认真的样子,笑道:“既然是帮助就到此为止。”

    唐诗诗点点头,又把粥递到她嘴边。

    唐诵诵说:“答应我,不再理他,我就吃。”

    “好吧”

    “坚决一点!”

    “好!好!好!”

    “这才对!”

    唐诵诵一张嘴,唐诗诗马上用力把汤匙塞进去不拿出来。

    唐诵诵鼓起腮帮:“呜……呜……呜……”

笫四章:夜读国清 笫五章:真假“帅骗”

    第四章夜读国清

    夜深了,司马龙没有睡意。山间的夜色比起都市的夜色显然干净而明朗多了。一弯月亮升高,淡白色的丝云像轻纱一般飘在黑得均匀的苍穹中,山上的松树林在月光的抚摸下,安祥而静谧。司马龙伫立在阳台上,仿佛能感受到一棵棵松树那轻微而有节奏的呼唤。他想起十年前和父亲同宿国清的那一晚。父亲为什么要独自一人走进夜幕中?那时候,他才十八岁,他不理解,只看到父亲返回宾馆时脸色有了光彩。当时,他开玩笑地说父亲是不是一个人偷偷去城里做了一次水疗。父亲愣了一下,自豪地说:“这里的月光真的像水疗!”

    今晚,司马龙心中也有了体验“月光水疗”的**。

    月光下,五峰高耸。国清寺建在八桂峰的向阳坡地上,东西二道涧流萦绕在寺西汇合而流,灵气氤氲。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跨在东边的涧流上,岁月不老。寺前,溪边的唐樟、宋柏,还有古松、古桧、古枫、古椴……繁叶虬枝,攒起一个诺大的华冠,阳光月色在它们的筛选下,与水气浸淫,形成独特的凉暖气象。一个人,尤其是在月夜,会感受到法雨的滋润,心灵穿越时空。

    司马龙走到石拱桥上,润心的凉意,使他的灵性通达。

    一千四百多年前,一位名叫智的大师,离开繁华喧嚷的京城(南京),前往东海之滨的天台山坐禅行道。

    在山中的佛陇南峰,他遇见了在此修行的定光禅师。

    定光禅师对他说:“等到北齐、北周和陈三方统一后,国家清平,必定有大贵人为你造寺。寺若成,国即清。”此话一语成谶。

    隋杨广恩赐在智者大师生前选定的五峰山麓建寺,即国清寺。

    智者大师,字德安,俗姓陈,原籍河南许昌,出生于湖北监利一户显宦之家,从小有佛缘,常去寺院。20岁受具足戒,潜心佛门。

    天台山的神奇山水给了他精研律藏,坐禅止观的外部环境。在天台十多年的苦行参悟,深入境界,由此首创了中国化的佛教天台宗,共著作《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对后来的中国佛教产生深刻的影响。智者大师被尊为“东土迦父”、“释迦再现”。天台国清寺成为天台宗的根本道场。

    桥下水光幽幽,水声如絮,司马龙隐隐听到有人在叫他,抬起头,只见桥头立着一位老僧。

    “施主,为何久久不进山门?”老僧说。

    司马龙满怀虔诚,合掌道:“山门不是关着吗?”

    老僧说:“阿弥陀佛,国清寺山门无时无刻不开!”

    司马龙醍醐灌顶,激动地说:“谢师父,司马龙天台缘!”

    唐一行禅师跨过石拱桥,刚走到山门的屋檐下,只听得从寺内传来布算的啪啪声。不一会,布算声嘎止,住持高僧对徒弟说:“今日合当有一位远方弟子前来向我求教算法。”徒弟说:“师父何以知?”住持高僧说:“门前溪水向西流,弟子必到。”他回头一看,惊奇地发现,东边的涧流如蛟龙翻腾急湍而下,一时难以宣泄,直灌西涧。原来住持不仅懂算术还懂天文气象。虽然山下是阳光灿烂,但北山方向却是雷雨狂轰。山洪到达之际,恰是他进山门之时。是巧合还是天意?!他是唐朝高僧一行。

    一行在国清寺住持的点拨下,解开了天文数学的难题,只花二年时间就制订出《大衍历》。

    “一行到此水西流”的石碑矗立在西边的涧岸上,像一块巨大的璞玉泛起柔和的光彩。

    “若见月光明,照烛回天下。圆晖挂太虚,莹净能潇洒……”

    司马龙眨眨眼,自己仍立在桥上。树上有瑟瑟声,是二只松鼠在枝桠上跳跃,司马龙又眨眨眼,此刻,心境特别干净。

    突然从寺里传来一声虎啸,不一会,一位僧人坐着一只老虎走出山门,一位小和尚跟在后面。老虎带他们来到桥下,水边倒着一位蓬头污面的青壮男子。僧人从虎背下来,抱起他,小和尚用双手掬起水送到他嘴里,他渐渐地苏醒过来。

    “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他双眼盈满泪水。

    “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僧人道,“随时……随时……”

    师徒两人将他扶上虎背。

    “多少醒人作寐语,异形同趣谁知汝?四头十足相枕眠,寒山拾得丰干虎。”

    月亮升高了,夜更宁静了。

    拾得背着青壮男子回到虎啸堂。丰干早已准备了一碗姜汤。拾得扶住他,让丰干给他扒开嘴喝下姜汤。男子喝完姜汤,又合上眼。丰干拍拍他的脸说:“随时……随时……”这姜汤加偈语,真神了。不一会儿,男子有了精神,但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让丰干和拾得吃了一惊。他说:“寒山何在?”

    丰干大声说:“寒山非山!”

    拾得亲切地叫道:“寒山兄。”

    寒山意味深长地说:“寒山非山。”

    寒山终于想起来了,又笑道:“东海之滨,天台神山,清风秀水,佛道双栖……”

    丰干也说:“东海之滨,天台神山,清风秀水,佛道双栖……”

    原来,丰干大师曾云游至咸阳,与寒山巧遇。那天,少年寒山策马向前,差点撞上丰干,连忙下马作揖道歉,并自报家门。丰干一听寒山的名字,就知道他是咸阳城里的名诗人。觉得两人“相撞”很有缘。寒山问他来自何方。丰干吟道:“东海之滨,天台神山,清风秀水,佛道双栖。”寒山非常向往天台山,又问大师:“如何才能成仙成佛。”丰干说:“超然物外,静心修炼。”并赠他《道德经》、《摩诃止观》几本书。想到这里,寒山急忙从包里掏出那几本赠书,说:“大师,您的书完整无损。”

    丰干说:“你现在安心养伤。”

    寒山说:“谢大师救命之恩。”

    丰干说:“是虎子和拾得救了你的命。”

    寒山看一眼拾得,把目光伸向老虎。不知为什么,他大胆地下床,走到老虎面前,伸手摸摸它的头。老虎睁开眼,他也不畏惧。第二天一早,他一个人悄悄地出了寺院大门,把一路上防身用的剑、弓扔下涧流。

    司马龙不知什么时候回到宾馆,也无睡意。

    第五章真假“帅骗”

    吃早饭时,唐诗诗的手机响了,她一看号码,跑进卧室接听。唐诵诵猜到是谁,看着父母说:“病入膏盲,无药可救。”

    “大清早,你就这么咒你妹。”父亲严厉地说,“下周你不用陪诗诗去杭州,我这把老骨头去!”

    母亲忍俊不禁地一笑:“书呆子就是书呆子,诵诵是为她妹妹好,你知道诗诗为什么要躲着我们接电话吗?”

    父亲云里雾里一般,摆摆手,不语。

    母亲望着诵诵又说:“如果他真是个又帅又富的宝贝男,那诗诗就福气了,我们全家也沾光。”

    唐诵诵瞪起眼啐道:“我说过他决不是帅富,是帅骗!帅骗!”

    父亲听出一些眉目,说:“我相信诗诗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知女莫如父矣!”

    这时,唐诗诗回到餐桌前,搂住父亲笑道:“爸,我今天准备去工作,您要支持我哟!”

    父亲打量一会诗诗,觉得她精神很好,那双大眼睛扑闪扑闪地像少时一样明亮,便开心地说:“你的工作就是亲近大自然,大自然能疗好你的病。”

    唐诗诗笑眯眯地挨着父亲坐下来,说:“爸,今天这单工作是您的功劳。”

    这下母亲和姐姐云里雾里了。

    唐诗诗不理睬她们,给父亲搛一块煎蛋,亲切地说:“爸,您有一位年轻的新粉丝了。”

    父亲乐哈哈地说:“一定是有人喜欢《嗨,天台山》这本旅游散文了,快告诉我,他是谁!”

    “叫司马龙,杭州人。他看了您这本书一定要在天台好好玩玩。”

    “我早就说过游客看了这本书,一定会爱上天台山的。”父亲高兴地给诗诗搛煎蛋。

    母亲耐不住吼道:“又是书呆子,你以为那个帅骗会喜欢看你的书,他是冲你女儿来的,想骗财骗色!”

    唐诵诵觉得妹妹成心是想气气她,一肚子恼火,甩开椅子便走。

    “诗诗,你千万不能引狼入室!”母亲又说。

    父亲气愤地说:“什么引狼入室?什么骗财骗色?诗诗,你说我的粉丝会是这种人吗?!”

    唐诗诗撒娇道:“爸,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你怎么没信心?!”

    母亲说:“有戒心才对。”

    父亲见她语气平和起来,笑道:“说这话才像个做母亲的,再说,师姑会保佑你的。”

    提起师姑,母亲叮嘱道:“到了山上,一定要去桐柏宫,师姑一眼便能识破真假帅骗。”

    唐诗诗说:“爸,妈,其实都是你们想多了,我跟他完全是一个导游跟游客的关系。”

    父母对视一眼,不语。在他们心中诗诗又漂亮又温顺,乍就还找不到男朋友。一个“急”惹得他们心神不安。

    唐诗诗走后,姐姐冲出房间,指责父母太放任妹妹了。父亲看着她说:“你要妹妹好吗?”

    “那当然。”

    “既然如此,你陪她一起去!”

    唐诵诵气急败坏地啐道:“爸,你偏心,你过去偏心!现在还偏心!”

    母亲拍着她的肩膀,哄道:“妈站在你一边,永远站在你这边。”唐诵诵双眼一闪,连忙摘下母亲的手,退到一边,说:“妈,您不会说今天又是一个好日子吧。”

    “唷,你这倒是提醒我了。”母亲佯作糊涂,看着挂在墙上的万年历,说,“今天是黄道吉日。”

    “又要问我借钱打麻将了吧。”唐诵诵说,“今天我心情不好,我不借!”

    “你,你这死丫头,怎么说变就变?!”

    唐诵诵见母亲脸露难堪,说:“除非您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把妹妹叫回来。”

    “能叫回来吗?”

    “打个电话当然不会回来。”唐诵诵说,“我送您去宾馆,攒也要把她攒回来。”

    “这行吗?”母亲用征求的目光看父亲。父亲想了想,说,“去,我也陪你一起去。”

    唐诵诵摇摇头说:“爸,您不能去。”

    “为什么?”

    “因为,您只会出卖我们。”

    父亲哈哈大笑,指着母亲的鼻子说,“杨岚哟,杨岚,你中了女儿的‘金蝉脱壳’之计还沾沾自喜。这样吧,今天打麻将的钱还是我给你吧。”

    杨岚乜他一眼,说:“你的还不是我的……”

    唐诵诵扑地一笑:“爸,您的‘离间计’对妈不管用。”

    母亲推一把女儿说:“我们走。”

    母女俩下了楼,只见诗诗还在等出租车。母亲正要喊,诵诵说,赶在妹妹前面先给帅骗一个下马威。诗诗看到妹妹的车子坐着母亲,而车速又是那么急,心里咯噔一下。正思忖着,父亲来电话说你妈和姐姐追你来了。唐诗诗恍然大悟,旋即拨打司马龙电话,叫他在二楼的聚宝斋等她。她想姐姐真的是不可理喻。

    宋义的越野车来了。唐诗诗喜出望外。

    “去国清宾馆,越快越好。”唐诗诗上了车说,“最好追上我姐。”

    宋义懵了一下,说:“你们姐妹俩怎么了?”

    唐诗诗气愤地说:“她想砸天台人的形象。”

    “有这么严重吗?”宋义不安地说,“怪不得昨天晚上开始她就发牛脾气了。”

    “好了,现在什么都别说,注意开车,到了那里一起阻止她。”

    “好,我决不偏护你姐。”

    唐诗诗看他认真的样子,莞然一笑。

    车到“天台山门”红绿灯处,宋义的越野车咬上了诵诵的“驴尾巴”。诵诵从左耳镜中看到了,脱口而出:“宋义怎么来了?”

    母亲说:“他是接你爸一起去寒岩的。不好,他们全来了,怎么办?”

    唐诵诵说:“什么怎么办,既然全来了,就换个法子办,你要立场坚定!”

    母亲说:“我都听你的,我坐得头都晕了。”

    唐诵诵要母亲给宋义打电话叫他在高速桥下停车。宋义问唐诗诗怎么办?唐诗诗说停吧。

    两辆车子过了红绿灯,一前一后停在了高速桥下。唐诵诵和母亲下了车,向后走去。不见父亲,诵诵小声对母亲说:“叫宋义回家送爸爸。”走到他们身边,她又给母亲使眼色。母亲忙说:“宋义,你回家吧,这里有我们。”

    宋义一脸尴尬,唐诗诗说:“你走吧。”

    宋义走后,唐诗诗气愤地说:“姐,你太过份了。”

    唐诵诵说:“是妈要见见司马龙。”

    母亲说:“对,对,对。”拉过诗诗的手说,“上车吧。”唐诗诗摘开母亲的手,退到一边,双眼落到姐姐身上。姐姐显得异常冷静,笑道:“妹妹,上车再说吧。”“对,对,对,先上车,先上车。”母亲说着,又拉起诗诗的手。诗诗不耐烦了,使劲一甩。母亲“唉哟”一声,哭诉起来:“我的胳膊断了……我的胳膊断了……”

    “你演的苦肉计我是不会上当的。”唐诗诗说罢走到姐姐身边,又说:“姐,我答应过的事,不能言而无信。”

    唐诵诵脸色陡变,瞪眼道:“我不管你的事了,你问妈去!”

    唐诗诗说:“别假惺惺了,难道不是你叫妈来的。”

    “妈在你面前,你为什么不问妈?!”

    “我就问你!”

    “你”

    “都别吵!”母亲吆喝道:“诗诗,你给我打麻将的钱,我就走,你不给我打麻将的钱,你就别走!”

    唐诵诵听到这句话,倒抽了一口冷气,不知是母亲老糊涂了,还是“出卖”了她,乜一眼母亲,跳上车。

    唐诗诗见母亲一脸沮丧,委屈,走到她身边说:“妈,给你伍佰块够了吗?”

    母亲破涕为笑:“你姐就是小气,你一定要找一个比宋义有钱的人。”

    唐诗诗笑了笑,从包里掏出钱递给母亲,说:“上车吧。”

    唐诵诵一肚子怨恨,一踩油门,车咕一声向前冲。她拿宋义出气,打他手机,说:“你‘死’哪里去啦!”宋义说:“好戏谢幕了?!我一直在北门车站恭候!”唐诵诵说:“快‘死’回来接我妈!”

第六章:北京来的“毕加索”

    第六章北京来的“毕加索”

    宋义返回到高速桥下时,唐诵诵早已不知去向,于是,他先把诗诗送到国清宾馆,再送母亲回家。

    宋义是三年前来天台山写生爱上唐诵诵的。宋义在北京画家村时,每年都要去香山写生。他画的一组以香山枫叶为题材的抽象画被一名油画爱好者的企业家收藏,给出的价格高于像他这类学生辈的同等价位。宋义一激动,反问企业家为什么给他这么高的价位。这位企业家打量一眼他的光头,风趣地说:“你如果成为中国的‘毕加索’,我会大赚一笔。”宋义又问要是成不了呢?企业家说:“商人如果不敢担风险还算商人吗?”圈外人的一句感叹,却让宋义醍醐灌顶。艺术突破同样需要胆量,过去也曾这么想,就是没有具体行动。现在该行动的时候了。

    他想起几个月前,一次聚会上,有个天台籍的北漂作家提起过天台山的神秀山水。作家说天台山不仅是唐诗之路,而且是书画长廊,魏晋时期,顾恺之画过天台山题材的作品《瑶岛仙庐图》,唐朝的大画家郑虔、崔山人、景云、王洽、顾况、杜光庭等都到过天台,并留下作品,特别是天台籍的项容是开创中国泼墨山水的一代大师。近现代游历天台山的画家可以说是纷到沓来。他们中有吴昌硕、黄宾虹、弘一法师、潘天寿、张大千、陆俨少、赖少其、吴冠中……还有目前就隐居在天台山的现代派艺术大师梁绍基。作家说,天台山自然风光和佛风仙道能给艺术家带来创作灵感。说到天台山的自然风光,作家还以枫叶为例:比如现在的香山枫叶,人为造景的太多。而天台山的南黄古道,那是纯天然。说罢,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处爬满青藤的纯石头砌成的路廊,让人的思维定格。

    时值深秋,正是层林尽染的欣枫时节,他立马决定去看看江南的枫叶南黄古道。他以野马般的激情日夜兼程,到达天台山已是子夜。那天夜里他就住在南郊的山头郑村。明月皓洁,山泉清洌。宋义一下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惊讶这一口空气,尤如绿茶般清香。夜难眠,一觉醒来,已是太阳高照。

    这时候,宋义感到了累,本想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再上山,但,不知怎么回事,冥冥中有一种召唤,村子离南黄古道还有七、八里路程,因为没有开发,古道仍处于无可复制的原生态,平时来赏枫的大多是天台人与邻县的人。民宿的主人热情好客,义务当他的向导,车到山脚的一处旷地停下,宋义看看周围泊的车不多,兴奋地说:“很静,没有商业味,太难得了!”向导笑道:“我们希望开发的跟国清寺景点一样被评上5a级哩!”宋义说:“你们想的是挣钱,我想的是艺术,熊掌与鱼不可兼得矣!”向导说:“我们的开发是不破坏原生态的,只是为游客提供方便的吃、住、行。”宋义说:“但愿如此。”这样说着,二人已踏上山坡的古道。

    古道用凹凸不平的石块铺成,这些天然石块受岁月的雕磨显露出的纹肌就像一件件艺术品,落地红叶半掩半露,弥得珍贵。两旁的百年古枫虬枝交错,以其生命的火热向挚爱的造化致敬。宋义小心翼翼地踩步,唯恐踩坏脚下的艺术品。当一片满红丰腴的红叶飘落,宋义情不自禁地捡起来。他驻足端详:这里的红叶与北方的红叶不同,她红得均匀透彻,她有火的热烈,水的润滑,更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照片中那个石块砌成的路廊就在一个平坡上。这路廊是过去过往人们的休息处,今天却成了建筑艺术品。宋义就在这里开始写生。渐渐地,枫树、路廊、古道、蓝天进入他的画面。

    突然一片硕大的红叶飘入他的眼睑,他眨眨眼,惊呆了,从山坡的台阶上下来一名身穿红色风衣的漂亮姑娘,那光洁雪白的脸庞在红色的衬托下光彩四溢。

    “哇,大家看,比加索来这里写生了,南黄古道要红了!”姑娘看到大光头宋义,回头对几个同伴喊道。

    宋义再眨眨眼,红衣姑娘和同伴已围到他身边。红衣姑娘指着蓝天上的一大笔红,笑道:“喂,太神了,你这画的不正是我吗!”

    这时候,宋义回过神来,刚才不经意把笔按到油布上,这一笔一重一轻,成了身材苗条的红衣姑娘。宋义感到惊讶,一时不知说什么。

    众人都夸宋义画得神。宋义定定神,目光落到红衣姑娘身上,说:“如果不嫌弃,我替你画一张。”

    红衣姑娘说:“我不需要刻意地画,如果你不小气,你这幅画送给我。”

    “你喜欢,现在就拿去!”

    红衣姑娘看他激动的样子,咯吱一笑:“装上画框再送给我吧。”说罢,向同伴们挥挥手就走。

    “喂,你不告诉我地址,我怎么给你送?”

    红衣姑娘回过头,指着向导说:“汤老板,你告诉他怎么送。”

    宋义目送红衣姑娘姗姗而去,等到她像片红叶一般融入枫树林,又远去了,不见了,猛一转身搂住向导说:“快告诉我,她叫什么?住哪?我要给她送去,越快越好!”

    向导摘下他的手,说:“你们搞艺术的就爱冲动。”

    “我就爱冲动怎么了,她是我心中的女神!”

    向导退到一旁说:“你知道她是谁吗?”

    “不管是谁,就是我心中的女神!”

    “你可以把她当女神,但人家不会买帐!”

    “快告诉我,她是谁?”

    “她是大名鼎鼎的国家级姐妹花导游,追她的人有日本人、韩国人……”

    “你知道我是谁吗?”

    “不知道?”

    “告诉你,王府井格格家的千金我都看不上!”

    向导看他这般自负的样子,笑笑不语。

    第二天一大早,宋义赶到唐诵诵所在的赤城旅行社,当班的客服说她陪团队去景点了。他要电话号码,客服说有什么事可以跟她说。宋义说是私事,客服打量他一眼,笑道:“诵诵每年遇到像你这种情况的人太多了,她是不会接受工作之外的任何邀请的。”宋义说:“你不给我电话号码我就不走了。”客服说:“不是我为难你,是她有过交代的。”宋义看一眼客服,说:“那我也不能为难你了。”客服说:“谢谢您的理解。”

    宋义回到车上,心想我要天天来,不信见不到她。这时,一辆红色宝莱开到泊车位旁,从驾驶室下来一位穿淡绿色上衣的姑娘。她望着宋义温和地笑道:“先生,您就走吗?”

    宋义这才意识到自己发动汽车已经好久了,条件反射地看一眼姑娘,好眼熟,再看看,惊喜地叫道:“唐诵诵小姐,我给你送画来了!”

    姑娘打量他一眼,又笑道:“我不是诵诵。”

    宋义又睁大眼看她:白脸蛋,黑眼睛,披肩长发好身材。

    “你就是唐诵诵,昨天在南黄古道碰见你的唐诵诵,我画家的眼睛会看走眼吗?!”

    姑娘噗呲一笑:“你真看走了眼,我不是诵诵,我是她妹妹唐诗诗。”

    宋义忙说:“想起来了,汤老板跟我说过你姐姐是导游大姐妹花,你是小姐妹花。姐妹俩太像了。”

    唐诗诗说:“谢谢您的夸奖,你还真守信用把画送来了。”

    宋义说:“我不能言而无信。”

    唐诗诗说:“我替姐姐收下可以吗?”

    宋义说:“我要亲手交给她,我还想给她画肖像画。”

    唐诗诗又打量他一眼,笑道:“好吧,我破例,把她的手机号码告诉你,你自己跟她联系吧,不过现在不要影响她工作。”

    宋义喜出望外,激动地说:“太谢谢您了!唐诗诗小姐!”

    中午,宋义给唐诵诵打手机。唐诵诵不冷不热地说,要么把画放在旅行社,要么过二天,她还要去南黄古道,顺路到汤老板家拿。挨过二天,到中午还不见她来,宋义又给她打电话,唐诵诵说:“大画家,不好意思,忘了告诉你,我在旅途了,一个星期后回来拿吧。”

    宋义怅然叹道:“完了,没戏了……”

    汤老板说:“没戏好,你可以用心画画。”

    宋义说:“没有她,我画不了啦!”

    汤老板说:“那你再等一个星期,我给你打折吃住。”

    宋义猛地一眨眼,盯住汤老板说:“吃住我不要你打折,你替我打听她家住哪里?”

    汤老板迟疑一下,说:“我试试看。”

    唐诵诵这次带团旅游回来第二天,在家休息。宋义选择这天来到唐诵诵家,而且事先也不打电话,来开门的是唐之风。宋义大方得体地说:“伯父,我叫宋义,北京人,给唐诵诵送画来的。”唐父一向对文化人有好感,热情地请他进屋坐,给他沏茶。唐诵诵还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听到有动静,问父亲谁呀。唐父说:“给你送画来的北京画家。”

    唐诵诵自嘲地笑了笑,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双手搓搓脸,照照立柜前的镜子:尽管有些疲惫,但仍光彩四射。她猛地推开门,冲着宋义大声训斥:“谁让你找上门来的?!你以为你真是‘毕加索’呀?!”

    唐父马上喝住她说:“不许对客人没礼貌!”

    宋义十分镇定的放下茶杯,站起来,说:“你说得对我不是毕加索,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履行我的承诺。我说过我送画给你就送画给你,至于要在什么地方交到你手里,没有事先约定,所以我只能登门而来。”说罢,拿起画,双手递到唐诵诵面前。

    “请接受我的画。”

    唐诵诵呆住了,不知所措。

    “我再重复一遍,请接受我的画。”

    “要是我拒绝了呢?”

    “可以,但你这样做就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跟您的导游职业十分不般配。”宋义严肃地说,把画往腋下一夹,大步向门口走去。

    “站住!”唐诵诵吆喝道:“你把画放下,我不允许任何人玷污我的职业!”

    “既然你接受我的画,我就收回我的话。”宋义说,“告辞了。”

    宋义又说声伯父再见,然后轻轻拉开门,轻轻关上门,像来时一样得体大方。

    回到山头郑村,宋义高兴地请汤老板陪他喝酒,宋义举起酒杯说:“感谢汤老板调动所有人际关系,为我提供准确的姐妹花家庭住址,让我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汤老板举杯说:“大画家,您把她征服了?!”

    宋义干了酒,说:“在姑娘面前,尤其是在你所心仪的漂亮姑娘面前,一定要自信,对她们的傲慢、嘲讽,甚至咒骂,千万不要乱了方寸;要审时度势,抓住对方的弱点,迎头痛击,这样你就能反败为胜,以智慧拨动她的芳心……”

    汤老板给他斟上酒,说:“能不能讲具体点。”

    宋义趁酒兴,绘声绘色地叙述整个过程,汤老板听后,说“我怕这戏还是接不下去……”

    宋义胸有成竹地说:“你放心,我从她目送我的眼神里看出,她内心非常喜欢我,不出三天,她就会主动找我。”

    “你以前追过多少女人……”汤老板兀地盯住宋义的脸说。

    宋义说:“北京既是文化的中心,也是美女云集的‘雀巢’,但让我动心的只有在这枫叶燃烧的南黄古道!唐诵诵,我的女神!”

笫七章华顶巧遇

    第七章华顶巧遇

    莲一般的山,莲花瓣一般的一道道山脉向四周伸延。那瀑布,泉涧又像一颗颗闪光的水珠从花瓣上轻轻滑落,滑出山谷……

    司马龙望着车窗外一座座山峰,脱口而出。唐诗诗惊叹他的记忆力。这段文字是《嘿,天台山》书中概述天台山的导语。

    天台山脉的主峰华顶,海拔1098米,峰峦面积达8公里,树木茂盛,吐云纳霁,观日抱月……四季景致色中幻美。那里有不少人文景观,更是一处天然氧吧,远离都市喧嚣与浮躁。

    唐诗诗和司马龙是乘坐旅游班车去华顶的。车上游客不多,且大多是外地人,喜欢自由,不愿随团出游。

    坐在他们后座的是一对母女,母亲三十多岁,女儿十来岁样子。女孩听到司马龙的背诵,站起来说:“叔叔,我给您背一首《华顶观日》的诗,好吗?”

    司马龙和唐诗诗不约而同地转过脸,只见女孩瘦瘦的,扎着长辫子,令人怜爱。

    司马龙高兴地说:“太好了,快背给叔叔、阿姨听。”

    小女孩很有感情地背诵道:“莲花峰似莲花样,付萼重重万象罗。夜向寥天邀海日,晓来大地辩山河。”背到这里,小女孩咳嗽起来,说,“妈妈,下面几句我忘了……”

    母亲按住女儿,深沉地说“我们一起背,‘仙人井上留霞气,内史池头漾锦波。我欲乘风凌八极,手扪折星斗一高歌。”

    “太棒了!太棒了!”司马龙和唐诗诗鼓起掌。

    周围的游客也被感染鼓掌。

    细心的唐诗诗发现,女孩母亲的双眼闪动泪光,而且从她的平舌的普通话听出她是天台人。

    她纳闷,今天不是双休日,孩子怎么不去读书。正想问,孩子又自豪地说:“叔叔,阿姨,您俩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唐诗诗说:“是清朝的一位天台籍文人写的,他的名字叫陈溥。这陈溥不但诗写得好,还是一位替老百姓办实事的清官。这首《华顶观日》就出自他的《台山十景诗》。对不对呀,小朋友?”

    小女孩兴奋地叫道:“太对了!太对了!他还是我外公的外公的外公哩!”

    司马龙翘起拇指夸道:“小朋友,你真幸运。”

    唐诗诗笑道:“小朋友,你外外公十岁的时候就能吟诗作赋,你今年几岁了,今天去了华顶能不能也写首诗呀!”

    小女孩说:“我今年也正好十岁,晚上我要住华顶,明天早上看日出。”

    “万一明天天气不好,看不到日出怎么办?”

    “那我就等,一直等到看到日出那一天。”

    这时候,唐诗诗发现女孩的母亲双眼红湿了。

    华顶景区有华顶寺、归云洞、黄经洞、葛玄茗圃、拜经台、太白读书堂、王羲之墨池等二十多个景点,而森林公园与徐霞客古道又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必经之地。

    在这群游客中就有十几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他们都带着行囊。唐诗诗一眼就看出。

    下车时,小女孩问唐诗诗先去哪个景点,唐诗诗想了想说:“小朋友,你想先去哪?阿姨和叔叔就先陪你去哪,这里的所有景点,阿姨都熟悉。”

    “真的吗?”小女孩好奇地望着唐诗诗,“阿姨是不是导游呀?”

    唐诗诗点点头,笑道:“你真聪明。”

    “那叔叔也是做导游的吗?”

    司马龙下意识地看一眼唐诗诗说:“我是从杭州来的,阿姨说天台山特别美,我就叫她陪我看看,看看什么地方让我最喜欢,我就来搞开发。”

    “咿原来叔叔是大老板啊。”小女孩惊喜地叫道,“我家就住在《桃源遇仙》的地方。《桃源遇仙》的故事太美啦,阿姨,您一定要带叔叔去那里看看,叔叔一定会喜欢那里的。”

    司马龙拍拍小女孩的脸蛋笑道:“好的,到了那里,还来看你,怎么样?”

    小女孩高兴地蹦蹦跳跳,小女孩母亲也开心地笑了。

    华顶讲寺建前是智者大师刚到天台时结庐修头陀行的地方。后晋天福元年(936),为禅宗法眼宗二祖慧韵国师创建。寺院几经兴衰,1988年又开始修复,雄伟的大雄宝殿于1995年落成开光。

    寺院左前侧有一水池,便是王羲之墨池。王羲之是书圣,年轻时曾到华顶跟白云先生学习书法。白云先生是隐居华顶的高道,精通书道。他授于王羲之“永”字八法。王羲之不停地练,直把一池的清泉都染黑了。正是这番苦功才成就了他后来永恒的《兰亭集序》,王羲之有“独笔鹅字牌”留在华顶寺,到明朝寺毁,碑也不知去向,后人在院子里挖掘出半边残碑,经补笔的独笔“鹅”现存国清寺。

    进了华顶寺,小女孩母女俩虔诚地烧香拜佛。司马龙说,他是逢寺必进,有佛必拜的,也点起香来。

    这时候,唐诗诗坐在大殿外的台阶上小憩。过了一会儿,三人出了大殿,唐诗诗迎上前。小女孩母亲第一次开口说:“谢谢你俩一路相陪,我们现在要去见大师父……”唐诗诗明白她的意思,笑道:“那我们就不陪了,有什么需要尽管打电话。”

    出了寺院,唐诗诗脸带愠色,乜一眼司马龙说:“你也许真是个帅骗……”

    司马龙懵懂:“碎片?!是钻石碎片还是玻璃碎片。”

    唐诗诗忍俊不禁地一笑,见司马龙也笑了,又怏怏道:“你刚才连小孩子都敢骗,接下来是不是还想骗老年人?”

    司马龙忙说:“不敢,不敢,七天后见分晓嘛。”

    “用得着七天后吗?我现在就走。”

    “不行,不行。”司马龙慌了神,“你这一走,我不是前功尽废了吗?!再说你是最言而有信的人。”

    唐诗诗笑道:“好吧,我言而有信,但你必须保证,从此以后不再吹牛!”

    “决不吹牛。”

    华顶景致有:云海、日出、杜鹃、雾淞“四绝”之称,时值人间四月天,杜鹃花正处花蕾期。

    华顶杜鹃叫云锦杜鹃,有紫红、玫红、粉红、粉白色彩,这些花又巧妙地分十几朵簇拥在一起形成如碗口大的花球。

    司马龙说他急于想看云锦杜鹃有二个原因:《嗨,天台山》上说“山道两旁杜鹃花枝干虬错,疏密有致,那覆盖在树冠上的花球五彩缤纷,像杂技演员手里玩转的彩碟。”花球,彩蝶很特别,还有就是说这云锦杜鹃太有禅味了,而且演绎出寒山拾得的‘和合’故事。

    相传寒山隐居到寒岩后,拾得常去看他,他也常来国清寺看拾得。寒山每次到国清寺,拾得都要把寺院里的一些剩饭剩菜装进一支竹筒里让寒山带回寒岩吃。这年春天,到了拾得到寒岩的日子,却过了好几天还不见拾得,寒山心想情况不妙。赶到国清寺,果然,拾得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拾得觉得自己的病是好不了了,便对寒山说:“小弟看来要步师父后尘了。”

    寒山着急地说:“丰干师只是去了五台呀。”

    拾得说:“哪是去五台?师父定是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不愿拖累我们,悄悄到山里某处坐化了。”

    寒山恍然大悟,又说:“那仁弟为何不去照顾师父?”

    拾得说:“小弟去了,谁人来照顾兄长呢?”

    寒山顿时热泪盈眶,简直说不出话来。

    拾得听到屋外的鸟鸣声,说:“昨夜梦见师父,师父终于告诉小弟,小弟能见到佛祖了。”

    寒山又惊又喜,惊叹的是拾得真的要离他而云了,喜的是拾得虽然在寺院里是个烧火和尚,却也能修得真果。便说:“去哪,为兄带你去。”

    拾得说:“娑椤峰。”

    娑椤峰在华顶山。相传天台华顶杜鹃也叫娑椤。佛教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河边的娑椤树下涅。娑椤,又叫娑椤双树,东南西北各生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娑椤树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天台的华顶山有一片娑椤树,那地方叫娑椤峰,站在树丛中能见到东海日出。

    寒山强忍悲痛点点头。

    第二天,寒山扶着拾得出了寺院,拾得走不动了,寒山背起拾得行走,走了一阵,拾得说,仁兄,歇会吧。寒山松开手,两人坐在地上,背靠着棵大树。

    突然从森林里传来虎啸声。

    拾得激动地说:“虎子……是虎子的声音。仁兄,虎子来给我们带路了……

    寒山再也克制不住自己,泪如泉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拾得说:“仁兄为什么哭了,小弟快要见到佛祖了,应该高兴才是……”

    寒山哆嗦道:“仁弟,我是太高兴,太高兴了,虎子是我们的福星。想当初,是虎子带路找到我,救了我……今天又是虎子给你带路……”

    拾得幸福地笑了。

    寒山紧紧把他搂在怀里。

    虎啸声又响起。虎子引路,他们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到了华顶山的娑椤峰。

    那起伏的山岗上,娑椤花树干高大,虬枝疏条交错有致。那五颜六色的柔细花朵像天空的星星一样点缀。

    寒山背着拾得过来,把他放在树林下。

    拾得说:“这是娑椤花?”

    寒山说:“是的,太美了!”

    拾得说:“真的,阿弥陀佛……”

    风吹落点点花朵落在拾得怀里。

    “阿弥陀佛……”拾得端坐,幸福地合上眼睛。

    这时,寒山发现拾得嘴唇干裂,便云不远处的归云洞口取水。等他回来,满山岗的娑椤花变成一朵朵硕大的如彩云布开的花海,山岗上的天空一碧无云。那花朵纷纷飘落,却不见拾得了。寒山不停地呼唤拾得的名字。良久,从天空传来拾得的声音:“更登华顶上,犹待孤鹤期。”

    寒山脱口而出:“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花儿渐渐地覆盖了寒山的脚踝。

    花蕾饱满,丰润,微微露出嫩色。穿梭在杜鹃花树下,唐诗诗讲解婆椤峰的故事,问司马龙这花蕾像什么?

    司马龙左顾右盼地看了又看,然后双眼一亮,说:“像宝石,像珍珠,像眼睛……”

    唐诗诗看他动情的样子,噗呲一笑。

    山上气温变化大,到了晚上,寒气逼人,晚饭后,唐诗诗在住宿的山庄服务部买了一件棉背心,送到司马龙的房间。司马龙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了。”唐诗诗衿持地一笑:“这是我作为导游应该做的。”

    “那你的服务真是国际水平的!”司马龙说:“为表谢意,请你进屋喝杯茶。”

    唐诗诗说:“不必客气,明天还要起早去看日出,你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凌晨,唐诗诗一觉醒来,看到微信上司马龙的留言:我和驴友们去拜经台宿夜……

    拜金台是华顶的最高峰,因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在此拜读《楞严经》而得名,当年智者大师在这里看出“千山如莲花,华顶为花心”的奥妙,从而顿悟《妙法莲华经》为著述《妙法莲花经玄义》,创建佛教天台宗打下理论基础。

    比起“泰山观日”,“华顶观日”要质感得多,因为这里离东海仅1000km,而泰山距黄海是这里距海的四倍。

    唐诗诗和小女孩母女俩登上拜经台,东方还是一片迷朦的云海。那十几名宿在这里的驴友早已架好相机。司马龙正拿着手机在取景,看见她们来了,笑容满面地迎上去。一夜外宿,虽在帐蓬里,应该是睡不好的,可司马龙脸上不见半丝憔悴,唐诗诗心想他不是从小娇生惯养之辈。

    司马龙给她们三人拍了几张照片。

    不一会儿,云天相接处,渐渐露白,紧接着黄、红、紫等暖色彩像水墨一般渗开,绚丽多彩。正当人们赞叹时,猛地几束金光冲出橙色云层,扑面而来,倍感亲切。这时,水天相接处露出一点红。小女孩惊喜地叫道:“妈妈,现在的太阳像爷爷种的樱桃……”

    渐渐地红点变大,变成半个圆。

    小女孩又惊喜地叫道:“妈妈,现在的太阳像您那把红梳子,梳出金色的头发……”

    太阳终于跃出海面,圆圆的。

    小女孩抱住母亲跳起来,“妈妈,太阳升天了,太阳升天了,她像欢庆的大气球,大气球……”

    所有人被小女孩的奇妙“观日出”赞叹吸引,纷纷鼓掌。

    唐诗诗不止一次来此,这次让她最为感动,感动的不止是因为小女孩母女,还有因为司马龙。而司马龙又是怎么租到帐蓬的呢?

    司马龙说:“你感到我的‘骗术’高明吗?”

    唐诗诗说:“我只觉得你神秘。”

    司马龙说:“那就好,相遇是缘,言行有因。这是出租户外用的男子对我说的。他还说夜宿拜经台的人都是有信念的人。信念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你说七天后再给我租金,我何必计较。”

    “他不知道,你是我带的游客。”

    “他问都没问。”司马龙感慨地吟道,“在莲之上,不带走一叶茶,只要一壶绿茶花色的空气。在莲之上,他是一颗闪光的水珠……”

笫八章一石横空能度谁

    第八章一石横空能度谁

    那一颗水珠也是石梁瀑布。大凡天下瀑布多以气势夺名。天台山的石梁瀑布却以“奇”“险”让世人惊叹。苍郁的山谷中有一处直立的岩壁,岩壁之上横架一石桥,水从石桥下直泻,丝丝如弦弹奏。山洪来时,水溢过石桥,冲天喷射,如雷轰鸣。元代天台文人曹文晦有诗云:“两龙争壑那知夜,一石横空不度人。潭底怒雷生雨雹,松头飞雾湿衣巾……”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天下第一奇观”就摩崖在石梁上游,现代大画家张大千的《石梁飞瀑图》在1994年就拍得209万元的高价。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少林寺》电影中的小和尚双手平衡拎水的镜头就在此拍摄。

    有道是“天下名山僧占多”,这石梁上下游一带就有三个寺院,上方广寺在解放初毁于火灾,石梁飞瀑旁的中方广寺与下游的下方广寺至今香火不断。

    唐诗诗带着司马龙沿石梁上游的涧流走向倚崖而建的中方广寺,途中,司马龙看见清澈的涧水沿着光洁的岩石流淌,水是那样的柔,岩是那样的硬,司马龙突发奇想说:“原来水是有骨头的。”

    唐诗诗驻足凝视,说:“你会写诗?”

    司马龙说:“只会胡诌……”

    唐诗诗本想走马观花式地带他看看,有了这句话,她决定陪他听瀑品茶。

    茶室在临瀑的昙花亭。昙花亭是宋代贾似道出钱建造的,贾似道是宋史盖棺论定的大奸臣。但许多天台人很忌讳。尽管有人将他与秦桧相比说秦桧主要是议和为主,还有是杀岳飞,而贾似道吃喝玩乐,说打仗不是逃跑就是称臣纳贡。比秦桧更无耻。天台人说他从小聪明,过目不忘。有一次走过一条街,家人问他有几间客栈,几间饭店,几间布行,几间药房……他对答如流,准确率100%,他还写了一本斗蟋蟀的名著《促织经》,至今有科普意义!

    贾似道的确智高,才会有灵悟。当年这个昙花亭的名称,就是他在品茶时,看到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时,觉得像昙花一般绽放,短暂却美丽(昙花在梵语中称优昙花,是祥瑞的象征),于是,即兴写下《天台石桥》“古路行终日,僧房出翠微。瀑为煎茶水,云作坐禅衣。尊者难相遇,游人又独归。一猿桥外急,便是不忘机。”

    因为唐诗诗的面子,寺中一老僧拿出寺院种植、采摘、炒制的绿茶让他们品尝。

    茶叶在杯中展姿、吐绿、溢香后,唐诗诗问司马龙:“你看现在的茶像什么?”

    司马龙诡秘地一笑:“茶就像茶。”

    “像什么?”

    “茶就像茶。”

    “再说一遍。”

    “茶就像茶。”

    唐诗诗正想数落他,老僧双眼一亮,说:“施主不凡,贫僧敬你一口茶。”

    司马龙连忙双手举起茶杯,说:“大师抬举了,司马龙自小顽皮,个性固执,至今一事无成,还望大师父指点迷津。”

    老僧端着茶杯说:“出家人不谈名利富贵,也无所谓成与不成,万物皆因缘,众生皆平等,做人与修行一个道理。阿弥陀佛……人情浓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岂知?空有人情无道用,人情能得几多时。”

    老僧最后吟诵的禅诗,唐诗诗和司马龙听得似懂非懂。

    老僧吃完杯里的茶,退到一旁禅坐。阳光斜射进来,一明一暗,窗外的瀑声一高一低,这小小茶房似慈航普渡。唐诗诗与司马龙品着茶,彼此都能感觉到呼吸的明净。

    突然一阵骚动声打破了这里的静谧。老僧慢慢站起身子,似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两龙争壑不知夜,一石横空不度人。一石横空能度谁?一石横空谁能度……”

    这时,司马龙跳起来说,“走,快出去看看!”

    牛脊般险峻的石梁上站着一名妙龄女子,在昙华亭下方通下石梁的陡峭石阶上,一对中年夫妇向桥上的女子哭着劝说。石梁上方的四周陆续围来游客,游客神态各异,有的似观看风景。

    唐诗诗见状心被悬起;听父母说过,在她出生前的一年,一对年轻情侣曾从石梁桥上跳下去徇情。也曾听老僧说过,当年的主持僧救过一名十八岁小青年的命。那小青年斗胆要“横度石桥”,走到中途却害怕得哭了。主持走到桥边,教他控制住情绪,让他慢慢冷静下来,趴下往回爬,保住了性命。其实石梁飞瀑的落差并不大,如会水性,跳到潭中,不一定丧生,但这里的瀑布不是直落水潭,而是与悬崖连体的巨石发生冲击后再流入水潭,跳下去必死无疑。石梁的那一头又有巨石挡住,只能往回走,正应验了“回头是岸”这句佛语。

    司马龙说声太危险了,就一个人跑向台阶。

    石梁上的女人转身对父母喊道:“阿东半小时不到,阿拉就跳下去……跳下去……”

    父母哆嗦着哀求道:“阿芳……阿东会来的……侬千万不能想不开……”

    这时,司马龙跑到了中年夫妇身边,中年夫妇转眼一看,大吃一惊,旋即激动地叫道:“阿东,侬终于来了……”

    司马龙变了个人似的,眨眨眼,忙说:“阿拉来迟了,阿拉叫阿芳,回头是岸。”

    一直跟在司马龙背后的唐诗诗感到眼前一道眩光,退上台阶。

    变了个人似的司马龙走到石梁边,喊了声:“阿芳,阿拉路上阻车,来迟了,现在就回上海……”

    女子转过脸,看到司马龙张开双臂,转忧为喜:“阿东,侬终于来了,侬还爱我吗?”

    “爱,永远爱……,侬回来吧。”

    “阿拉害怕……”

    “侬趴下,慢慢往回爬,这叫‘回头是岸’,佛会保佑侬的……”

    她爬回到岸边,站起来,像换了个人似的,亲切而有礼貌地对司马龙说:“导游先生,谢谢你刚才给我讲石梁五百罗汉道场的故事。”

    司马龙想起去中方广路上,唐诗诗曾指着石梁介绍过这个故事。

    一千六百年前的一个明朗之夜,昙猷法师独坐在石梁边,入定间,隐隐约约听到诵经鸣磬之声,睁开眼,忽见对岸岩洞洞口大开,平常狭窄的石梁变得宽阔起来。昙猷走过石梁,穿过山洞,眼前是一片树林葱郁,梵声缭绕的佳地,五百位罗汉或坐或卧或嬉笑,姿态各异,悠闲自得。

    昙猷正纳闷,五百罗汉为何在此处。一位罗汉告诉他:他们曾是西汉初期齐国田横手下的五百名壮士。汉高祖登基后,田横带我们离开齐国,乘船向东海方向驶去,在一个小岛上,接到汉高祖派人传旨,要他们回洛阳听令,田横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只身前往,他们则按田横的嘱咐前往普陀岛。有一天,他们在捕鱼时,捕到一人鱼,人鱼说,他是观音菩萨的信使,特意前来为他们指点,在东海之滨,有一仙山叫天台山,那里地缘广阔,最便于他们修行。此时,狂风大作,壮士们乘风东去,到了天台山,在石桥这个地方居住下来。不久,他们得知田横已自刎身亡,悲愤至极,拔出刀剑,要冲下山去,为大将军报仇。但细细一想,这样区区五百人去拼也是以卵击石。再想想,大家深受田将军恩惠,舍生求义才是上策。于是,纷纷纵身跳下石梁桥。然而,壮士们刚跳下去,桥下的潭水就升起一团云雾,把他们全部接住。壮士们坐上云团升腾,随着全身骨头一阵“咯咯”作响,便身轻如燕,转眼间,脱了凡胎,换了佛骨。

    罗汉说过他们的身世,又对昙猷说:“再过十年,你会到这里来的。”正要追问,眼前的景象消失了。石梁还是原来的石梁。后来,昙猷就在石梁旁结庐修禅。

    司马龙回过神来,笑道:“我不是导游,我刚才只是劝你不要想不开……”

    年轻女子说:“你不是导游,那谁是导游?谁给我讲五百罗汉的故事?”

    司马龙懵懂住,不知如何回答。中年夫妇喜形于色,笑道:“阿芳,谁是导游不重要,你想开了就好了。”

    “爸、妈,我是想开了。”年轻女子说:“等我去拜过五百罗汉,我们就回上海,我准备下个月的答辩论文。”

    唐诗诗看着,突然,疾步向昙华亭跑云。屋里不见老僧的人影,他用过的那杯茶,弥漫着一缕透明的水雾。唐诗诗呼唤老僧的法名,渐渐地听到老僧的吟诵声:“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唐诗诗感到今天的石梁太神了。

    五百罗汉堂在下方广寺。下方广寺位于石梁水潭旁的山坡上,可仰望对岸的上方广寺。下方广寺为东晋兴宁年间昙猷尊者开山,也是智者大师所创建的十二道场之一。关于五百罗汉天台道场。东晋高僧法显经西域去印度取经,回国后著《西域记》中说:“佛言,震旦天台山方广圣寺,五百罗汉大阿罗汉居焉。”梁代慧皎的《高僧传》记载五百罗汉天台山显灵,即昙猷走过石梁的传说。到五代时吴越王钱(852-932)下旨在石桥寺供奉五百罗汉铜像,开设香会,罗汉道场得以确定。

    罗汉堂正中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玉佛,两旁供着檀香木雕成的五百罗汉像,神态各异,非常传神。

    司马龙和上海人一家在大殿里朝拜,唐诗诗一个人坐在阳光下休息。她的心仍悬起来,上方广寺的老僧会去哪里呢?不一会,父亲打来电话问她身体怎么样,吃没吃药。唐诗诗说这两天精神挺好的。父亲说,“开心就没病了。”唐诗诗说:“不但开心,还神了。”“神什么?”唐诗诗说了原委

    “我的眼光没错。”父亲得意地说,“这个司马龙不是等闲之辈!”

    唐诗诗感到眼角一闪,警惕地转过脸,只见司马龙挨到她身边,气愤地啐道:“你偷听!”

    司马龙笑道:“真相是我长得太帅,太像上海姑娘的男朋友了。”

    “你”唐诗诗努努嘴,“你真是个帅骗!”

    司马龙又笑道:“我骗的不是老人,我骗的是上海姑娘!”

    唐诗诗也扑地笑了。

笫九章鸣鹤观

    第九章鸣鹤观

    从石梁景区出来沿盘山公路而下,一座座莲一般的山峰尽收眼底。行至半山腰处,只见西边的山脉中,有群峰环拱一圈的“仙都”桐柏宫和奇峰飞泉相依的琼台仙谷。

    桐柏宫被称为道教南宗祖庭,它“肇于周,灵于晋,盛于唐,扩于梁宋,重兴于清”,是中国道教南宗的祖庭,道观依山而筑,设有山门、灵宫殿、真武殿、紫阳殿等建筑,气势宏伟。只可惜这般宏伟永远成为曾经,在金庭湖水库底下长眠了。新建的桐柏宫座落在水库岸边,另有一番格局,并继续谱写辉煌。司马承祯、徐灵府、冯惟良、叶藏质、张天梦、张伯端、白玉蟾、高东篱、范青云等高道辈出。

    建在玉泉峰巅的鸣鹤观依然古色古香,青蔓藤、石头墙似乎时刻在感应水库底下那不灭的灵魂。

    唐诗诗和司马龙到桐柏山已是下午四点钟。她打算看过新桐柏宫,再去鸣鹤观宿夜。第二天,由上而下,顺栈道看琼台仙谷。

    师姑就隐居在鸣鹤观。

    师姑的年龄、身世是个迷,在唐诗诗的记忆中,师姑仍像二十多年前一样精神焕发。举止灵动,谈吐畅快,特别是眼神有一种直抵对方心灵的穿透力。唐诗诗一家与师姑结缘,真是天意!

    那时候,唐母杨岚在桐柏小学教书,上下山都是山路,极不方便,有时候一上山就是个把月不回城。生女儿前天,她还在上课。那天,秋高气爽,杨岚吃过午饭,走到操场,一边欣赏山坡上的映山红(十月小阳春),一边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突然,她感到肚子疼起来,急忙返回宿舍,可走到半路上,疼得走不动了。校长看到后,立马叫上一名女教师送她下山。山道弯而陡,校长和另一名教师扶着她没走过一个弯,她就再也坚持不住了。杨岚坐在台阶上,血已经渗出来。校长是农村长大的,听母亲说她是坐在猪圈旁生产的。她奶奶还是用破碗片割了脐带。现在的情形,也只能就地生产了,于是,俩人将杨岚扶到一个斜坡上,让她躺下来。

    这时,树木里响起一阵树叶抖动的瑟瑟声,俩人刚一抬头,只见一名身穿道袍的女子站到面前。校长一眼认出来者是鸣鹤观女道士,大家都称她师姑,其实她看上去才三十出头的年龄,而且身材苗条,脸庞俏丽,听说师姑什么都知,什么都会。校长激动地叫了一声师姑。师姑点一下头,看一眼抱着肚子呻吟的杨岚,说:“我送她下山。”说罢,敏捷而轻快地抱起杨岚。校长和女老师只感双眼一黑,再睁开眼,只见风声中,师姑怀抱杨岚到了下一个山弯。她俩又双眼一闭,风声远了,师姑她们不见了。等她俩赶到山下的卫生院,杨岚已顺利产下一对孪生姐妹。

    百日那天,唐之风夫妇带着两个女儿来鸣鹤观谢礼师姑。师姑说:“天台上应‘三台’,东临大海,山水神秀滋养人,我不远千里来天台,何求何为?天知地知。‘上尽峥嵘万仞巅,四山围绕洞中天。秋风吹月琼台晓,试问人间过几年’。桐柏真是人间天堂,你们要谢,就谢日月之辉,山水之灵。”

    唐之风心领神会,连忙点燃香火,和杨岚一起拜天地。此刻两个婴儿一左一右枕在师姑的胳膊弯里睁着大眼睛笑。

    “‘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色甚美……’”师姑感慨道。

    唐之风用敬仰的目光望着师姑:她不但能背诵唐孟浩然的诗,而且还通晓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的《天台二女》故事(即桃源仙女》,他深信桐柏宫至今仍有高人隐居。而他的二个女儿,师姑的言外之意非常明确。又想,如果不是妻子性格耿直,得罪了教育局的某领导,也就不会发落到山里任教,正所谓“因祸得福”,桐柏山有仙气!

    从此,唐家与鸣鹤观结缘。

    令人惊讶的是,唐家两姐妹能说话后,第一次见到师姑便脱口而出:“云姑姑”。

    云是师姑的字号。

    太阳西沉,霞光映红金庭湖水面,玉泉峰半明半暗。鸣鹤观的粉墙黛瓦在暮色中显得更有神韵。紫阳殿前,一名年轻的道士舒展双臂,专注每一个细节动作。

    司马龙说:“他练的是什么功?”

    唐诗诗说:“《易筋经》。”

    “能不能介绍一下?”

    “你爱看武侠小说吗?”

    “读中学时,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

    “那你应该知道《天龙八部》里,说游坦之轻轻一练《易筋经》就能跟南慕容、北乔峰过招了。”

    “说起来倒还有印象,不说也一时想不起来。”司马龙说,“原来《易筋经》是练内功,一个武术高手,没有内功支撑的招式就算是最精妙也发挥不少应有的威力。”

    “所以说《易筋经》练成了,其臂、指、掌,神力无比,硬如铁石。有道是‘指可贯牛股,侧掌可断牛头’更有甚者,‘手托城闸,力能举鼎’。”唐诗诗说,“不过,这都是武侠小说把《易筋经》神化了。现实中,它是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目的是强身、防病、益寿,而《易筋经》侧重‘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使人的五脏六腑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疏理。宋朝的高道张天梦就云游天台山,常住鸣鹤观,他练的仙功,以静见动,睡非睡,以99岁高龄羽化,还有道教南宗创始人张伯端的《悟真篇》把人身作为鼎炉,以人的精气神为药和火候,进行‘炼丹’,达到健身益寿。清朝的老寿星高东篱,炼得一身超凡的道术,人家打他,他不还手,结果打者通体青黑。当代龙门派传人谢希纯,1950年来鸣鹤观,他独创‘胎息’气功,做到像人在胎胞中,能不以鼻口呼吸。谢希纯长老,93岁无疾而终。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炼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人的精气神。”

    司马龙觉得这鸣鹤观太神了,迫不及待地问:“现在这里有身怀绝技的高道吗?”

    唐诗诗脑子里猛地闪过师姑的形象,但马上又改变主意,笑道:“这《易筋经》是明代天台紫凝道人宗衡撰写的,在天台现如今学《易筋经》的人上万。”

    “你学《易筋经》吗?”

    唐诗诗衿持地说:“这个问题似乎不在我导游的回答范围。”

    司马龙歉歉一笑:“对不起,我一高兴,就忘了自己的身份。”

    唐诗诗望着他去紫阳殿的高佻背影,开心地笑了。

    这时,青年道士收气,眼睛仍望着前方,说:“唐家姐妹,师姑外出了。”

    唐诗诗感到双眼一痒,说:“师姑回来啦!”说罢,疾步向寮房小跑而去,跑到楼下的茶室,听到师姑清亮的声音:“诗诗,你站住,听我说。”

    “听师姑的。”

    “罗汉显灵的事我知道了,这几天你就好好陪司马龙。”

    “诗诗明白。”

    “你的身体,我也知道了,大自然像是一台机器,人是这台机器的零件,少了谁都不行。大自然也像人,有五脏六腑。泱泱大地,它的五脏在哪里?神奇的天台山它的五脏又在哪里?你哪天都明白了,我的无字《通经》自然会传授于你。”

    唐诗诗听到《通经》二字,激动不已,因为《通经》是师姑的秘方,至今无一人知晓。

    “谢师姑!”唐诗诗说:“师姑还有什么嘱咐吗?”

    “你走吧,司马龙在找你了。”

    唐诗诗回到大殿前,司马龙说:“又遇到什么好事,这么高兴?”

    唐诗诗看他一眼,发现他目光有温情,如同这霞光脸一红:“又想分享?”

    “想!”

    “一起吃鸣鹤观素食!”

    “你又甩我啦!”

    唐诗诗抿嘴一笑,灿烂如云。

    晚饭后,唐父打来电话,激动又焦急地说,给我找个英语翻译。还要她明天一起去寒岩(后岸村)。

    原来唐之风退休后,酷爱寒山子的诗,并把他一生三百多首诗作出校注,出版。这本书被西欧的一名寒山迷看上了。他特意从上海转道到天台参观寒岩洞,一到天台直接联系上唐之风。

    唐诗诗说:“老爸,您厉害了,不但国内有粉丝,国外也有粉丝了。我这就给您联系英语翻译,像您这样的研究寒山诗的专家,不配翻译太掉价了是不是?明天去不去寒岩,我得征求我游客的意见,看他愿不愿意改变路线。”

    司马龙盯住她的侧脸,显得踌躇满志的样子,兀地用流畅的英语说:“如果不嫌弃,我愿义务为你爸爸的粉丝做翻译。”

    唐诗诗好奇地睁大眼:“你再说一遍。”

    司马龙用英语重复一遍。

    唐诗诗兴奋地说:“你还能当英语翻译,太好了!”

    “我在国外呆了六年。”

    “留学?!”

    司马龙诡秘地一笑:“我要是告诉你,你又会骂我帅骗,骗了国人还不够,还想骗老外。”

    唐诗诗腼腆一笑:“怎么会呢……”

第十章寒山与《冷山》

    第十章寒山与《冷山》

    李白在华顶住过一些日子,便来到桐柏山,他被琼台仙谷的美景迷住了。欣然歌吟:“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碧玉莲环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青衣邀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天风飘香不点地,千片万片绝尘埃。我来正当重九后,笑把烟霞俱抖擞。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龙蛇空自走。”

    琼台道观长老看过李白写的《琼台》诗,推荐他去寒山看看。李白说,我游了石梁、五峰、华顶,却不知寒山?天台山真乃别有洞天。

    长老见李白有兴趣,像丰干一样说了句禅言:“寒山非山。”

    李白先是怔了一下,但他天生悟性,旋即笑道:“寒山一定有高人。”

    李白带着一名随从下山,跨过始丰溪,一路向西行走。当太阳西下时,眼前展现一幅壮丽的景观:连绵十余里的陡峭山崖被夕阳染红,山崖上空彩云朵朵,山崖底部一片葱绿。

    李白惊叹不已,加快步子来到山脚的树林里,只见一块巨石上刻着一首诗:“余家有一窟,窟中无一物。净洁空堂堂,光华明月日。”

    李白看过诗,一边喊叫,一边找山洞。夜幕降临时,突然传来一个苍劲有力的声音:“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每放旷,长律向云闲。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

    李白循着声音,终于找到了洞口。

    洁白的月光撒进山洞,瘦削的寒山头戴桦皮帽,身穿破衣服端坐在石凳上。

    李白悄然走到他身边说:“长安李白拜见寒山子。”

    寒山仍然背朝李白,说:“山人不管李白李黑,只想知道客官为何称我寒山子。”

    李白说:“天子就是皇帝,寒山子非你莫属矣!”

    寒山慢慢转过身子,打量一眼李白,哈哈大笑。

    李白也笑了。

    寒山说:“李白乃天下第一诗仙,聪明过人,果然名不虚传。”

    “我李白纵游遍千山万水,也不过是浮光掠影之作,你寒山子坐拥自然,直抒胸意,字字句句掷地有声。”说到这里,李白叹了口气,“只可惜,这么好的诗被埋在深山里。”

    寒山子说:“寒山的草木虫鸟都能读懂我的心声,山人死而无憾。”

    李白说:“寒山子的诗必将流传百世,千年以后,所有人都能读懂你的心声。”

    寒山子又是哈哈大笑

    是夜,两人谈得甚欢,李白甚至劝寒山子随他一起去长安。寒山子早已看破红尘,一口谢绝。

    第二天,寒山子陪李白畅游奇山异水直到黄昏两人才道别。李白走到不远处,驻足回首夕阳下那陡峭的山崖,又一次拨动他的心弦。随从小声问他是不是想写首寒岩夕照的诗。李白摇摇头说:“写寒山唯寒山子矣!”

    “那就赶紧上路吧。”随从说。

    李白流连忘返,突然,大声说:“龙楼凤阙不肯住……龙楼凤阙,你瞧,这一大幢的石屋不正是上天赐予寒山子的龙楼凤阙吗?”

    正如李白所言,一千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寒山的诗不但在国内被主流文化所推崇,而且飘洋过海,在美国这个高度文化自由的国度受到青睐。上世纪五十年代,寒山的诗从日本传到美国。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在《常绿译论》杂志上发表了24首寒山译诗,在青年中产生了共鸣,成为“垮掉一代”的精神食糖;寒山那样“衣衫破烂,长发飞扬,在风里大笑”的形象,又成为他们追求的偶像。寒山对美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杰克凯鲁亚的代表作品《在路上》和《达摩流浪汉》就是以寒山精神为标榜。20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歌手鲍勃迪伦当年就是寒山的粉丝。

    2003年寒山的名字登上了美国好莱坞的银幕。原来美国作家查尔斯弗雷泽小说《冷山》于1997年出版,受到热烈欢迎,连读四十五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1999年因小说“描写人与土地复杂关系及情感”而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书商协会年度图书奖,并成为美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同时,评论界誉之为近代以来“美国文学中的巨作之一”,与《飘》并称为“20世纪美国文学双璧”。小说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际,一位士兵为了自己所爱而返回家园的多灾多难旅途。很快,该小说被大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看中,于2002年7月在罗马尼亚开拍,2003年12月开始公映,好评如潮。好莱坞女星蕾妮齐薇格以精湛的演技获得第76届奥斯卡最佳配角奖。

    2004年该片在国内上映,一个月后接力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小说。遗憾的是影片片名与小说的名称均被直译成了《冷山》。其实作为一名真正的翻译家只要在落笔前稍加思考就会在“冷”字“寒”字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况且在弗雷泽小说的扉页上写着作者引用寒山诗中的一句“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寒山”作为一种象征,至今仍能融入美国文化,而国人们,尤其是文化类“翻译”国人,除了遗憾,还有什么呢?!

    唐之风介绍到这里,司马龙说:“看来晚上我得多看点书,不能给乔特斯这位寒山的大粉丝留下‘直译’遗憾。”

    “所以,明天诗诗也要一道去的道理就是,我说的方言,先由诗诗用普通话向你表述,再由你翻译,那就少些‘遗憾’了。”唐之风说。

    唐之风得知司马龙会当英语翻译要女儿马上带他下山,为他接风。现在,他们在国清寺外不远的和合小镇,一边尝尝天台山小吃,一边聊寒山。当唐之风兴致勃勃地谈起和合小镇与寒山拾得和合故事时,司马龙突然说:“唐老师,对不起,我出去一会儿。”

    司马龙一走,唐之风又兴奋地对女儿说:“才俊,当今难得的才俊。”

    唐诗诗觉得难得爸爸这么开心,笑道:“那你就收他当学生吧。”

    “岂敢!”父亲说:“哎,诗诗,你想挖苦我这个老土是不是?”

    “爸,我是真心真意的。”

    “那好,你能说服他,把寒山的三百多首诗加上我的校注,全部翻译成英文。”

    “好哇,你准备付他多少钱?”

    “像我利用业余时间嘛!”

    “那就等他也退休以后吧。”唐诗诗说:“人家免费为你当一回翻译,你就自以为是啦!”

    唐之风看看女儿,兀地试探道:“诗诗,你跟司马龙才认识几天,怎么就开始护着他说话了?”

    唐诗诗脸一热,小声道:“爸,您是寒山迷,但您不能要求人人都像您。”

    唐之风摆摆手,说:“女儿言之有理!”

    良久,不见司马龙回来,唐之风叫女儿打一下他的手机。关机!父女俩呆住了。

    “应该是手机没电了,我们等着,他会回来的。”唐诗诗见父亲还楞着,突然道。

    “对……对……对……你应该了解他的。”

    “应该个屁呀!”唐诵诵突然闯了进来。一屁股坐下来,阴阳怪气地说:“爸,您的哪位老外粉丝呢?”

    唐之风说:“叫你给我找翻译,你说没空,现在来凑什么热闹?!”

    “爸,我现在就给您联系翻译。”

    “姐,你就别操这份心了。”唐诗诗乜她一眼,“司马龙会回来的。”

    唐诵诵揶揄道:“上午,石梁显灵的事我知道,如果说司马龙,这个宝贝男还真有点神奇,那你自己和老爸就是白痴!”

    “我就相信他会回来的。”

    “打个赌行不行。”

    “行。”

    “如果你输了,送我一部最新款的‘苹果’。”

    “如果我赢了呢?”

    “我送你‘苹果’呀!”

    “我不要手机,我要你向司马龙道歉。”

    “可以呀”唐诵诵讪笑道,“等他成为唐家的乘龙快婿!”

    唐诗诗脸一红:“你?!”

    唐之风训斥唐诵诵:“你来了准没好事,你快走快走,我们还要等!”

    唐诵诵偏不走,还拿起筷子吃起来。大约又过了半小时,她说:“诗诗,走吧,到‘大唐’给我买手机。”

    唐诗诗说:“急什么,他会回来的,等着你当面向他道歉吧。”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你没耐心,你自己走呗!”

    “对”唐之风说:“你一走,我就宣布本次比赛取消唐诵诵的参赛资格!”

    姐妹俩对视一看,忍俊不禁地笑了。

    回到家里,唐诵诵见妹妹忧心忡忡地样子,抱住她,说:“好妹妹……这两天的费用我买单,手机也不要你买了,只要你开心,开心,再开心!”

    唐诗诗一把推开她,走到窗口,说:“我相信他明天一定会来的……”

    唐诗诗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担心司马龙会不会出事了。

第十一章寒岩城堡

    第十一章寒岩城堡

    第二天一大早,唐诗诗的手机传来一个陌生号码,她迟疑一下,还是接了。

    是司马龙的声音,他说他现在在始丰广场等着。

    唐诗诗忙说:“你……你没出什么事吧?”

    “只是发生了点小意外。”

    “为什么要换手机?”

    “没换,只是暂时被人保管,我现在是借路人电话打给你的,你爸不是说今天早上要去始丰宾馆接乔特斯的吗?所以我就直接先到了。”

    唐诗诗喜形于色,推推装睡的姐姐,说:“起来吧,我给你买手机。”

    唐诵诵打了个呵欠,坐起来说:“刚才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爱上了帅骗。都说梦是相反的现实,可我觉得有时候梦是移位的现实……好妹妹,你说是不是?”

    “‘相反’也好,‘移位’也好,反正你得去始丰广场向司马龙道歉!”唐诗诗说罢,一骨碌下床。

    唐诵诵说:“好吧,我送你和老爸去始丰广场。”

    唐诗诗开心地一笑:“其实也用不着道歉,因为这是我们姐妹俩的事,但今天的车,应该让我们用。”

    “那就用不着我送了。”

    “必须送。”

    “为什么?”

    “对你的惩罚!”

    “够狠的。”

    唐诗诗做个鬼脸,跑到爸妈的卧室门口,大叫:“老爸,司马龙回来啦!”

    唐诵诵送他们到始丰广场。她看到伫立在晨光中的司马龙那轩昂的身子,那线条分明的脸庞,心中突然萌动一种异样的情愫,在蹬上公交车的那一刹,蓦地回首,只见他动作洒脱地拉开车门,彬彬有礼地让父亲与妹妹上车,然后,坐上驾驶室,平缓地启动车子。唐诵诵情不自禁地咕哝道:“还真像个宝贝男……”

    乔特期已在宾馆大厅等候。他个子又瘦又高,留着胡子,四十多岁的样子,见到唐之风他们,用中国人的礼节,跟大家握手,还用涩巴巴的中文问好。

    唐之风向乔特斯介绍司马龙时说:“这位是……是诗诗的朋友。”不等司马龙翻译,他高兴地用英语说:“他们真是天生的一对!”

    司马龙迟疑了一下,凑到唐之风身边小声道:“要直译还是要意译?”

    “当然是意译!”

    司马龙仍小声道:“他说见到你的女儿女婿十分高兴,十分荣幸!”

    唐之风连声道:“谢谢!谢谢!”

    乔特斯笑了笑,看看诗诗看看司马龙,改用中文说:“你们真是天生的一对!”

    唐诗诗脸一红,说:“谢谢。”

    唐之风恍然大悟:“有时候,直译还真比意译强。”

    寒岩景点在天台山西部,开车四、五十分钟即可到达。一路上的公路美景让乔特斯赞不绝口。从新城到街头镇的一级公路,有鲜花、绿树点缀,像新铺的地毯,在花市一段公路两旁开阔起来,草坪上花团锦簇,树荫错落有致,还建有仿古的驿站,公园一般的雅致。过街头镇,便是窄又弯的乡间公路,公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展枝相拥,把公路上空覆盖点点碎光如花瓣洒落,时光仿佛在此停留。

    寒岩古洞不远了。

    寒岩是寒明岩景区的一个部分。一道十余里长的天然屏岩从东向西耸立于始丰溪畔,东边的山叫明岩,两边的山叫寒岩。当地人称它为十里铁甲龙。山中布满深幽玄妙的洞穴。有怪石洞、朝阳洞、飞鱼洞、龙须洞、情侣洞、通天洞……各有各的妙处。寒岩洞就堪称气势恢宏了,是天台第一大洞。

    寒岩洞顶部由巨嶂构成拱型的开阔大门口,洞内更加开阔,且大部分地势高于洞外,在最高处又自然形成一个小洞。小洞处干燥,大洞处有泉水。大洞处有二个网球场大,小洞处有一个篮球场大。

    寒岩洞洞壁题有米芾真迹“潜真”二字。而历代文人雅士写寒岩洞的诗文就数不胜数了。

    现代人就更聪明了。采风写诗是雅兴,开发利用是致富。于是,寒岩洞前的寒岩村在山洞前开辟七彩荷塘,村里建起寒山茅舍。溪对岸的后岸村建立了省级农家乐兼民宿。

    唐诗诗一行到了后岸村,下车步行迹溪,穿过一片桃园,就走荷塘边。荷塘青青,花开待夏时。乔特斯好奇地问这里为什么不种桃树要种荷花呢?唐之风说告诉他“和合”传说的一种传说:唐朝的时候,寒山脚下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塘,夏天一到,水塘里开着荷花。有一天拾得从国清寺来寒岩洞看望寒山。两人见山下的水塘里荷花亭亭玉立,茶叶层层叠叠,便一起下山赏荷。巧的是这天岩前村有一户人家娶亲。寒山拾得见送亲的队伍过来,跑到路边双手合十,表示贺喜。

    这时,送亲队伍在他们跟前停下来,媒婆上前向二位师父“讨彩”。拾得顺手将手中的荷花献上说:“祝两位新人和和美美,百年好合!”众人听了都说:“小师父说得真好!”

    寒山觉得自己总不能学拾得再送荷花,想了想,径直跑到送亲队伍中,从新娘嫁妆中端来一只扁圆有盖的盒桶。寒山念念有词地摇晃几下盒桶,然后,走到新娘轿子前,慢慢地打开盒盖。众人惊喜:从桶里一只接一只地飞出五只蝙蝠!寒山笑道:“这叫五福临门,祝新郎新娘福禄双全!”

    从此,天台民间将荷花和盒桶作为吉祥喜庆的象征。因为荷花的“荷”字谐音“和”,盒桶的“盒”字谐音“合”。到了清朝,雍正王看到“和合”的政治意义,便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有了皇帝的点赞,老百姓就更加大胆地美化“和合二圣”了。民间故事有了更多版本的和合传说,但他们手持的吉祥物始终是荷花和盒桶。和合二圣的画图、雕塑作品也离不开荷花、盒桶。

    乔特斯说:“原来新城车站广场上的雕塑就是‘和合二仙’。”

    唐之风说:“是的。寒山在国清寺门外的赭溪被丰干拾得救起后,就隐居到了寒岩洞,拾得常到这里看寒山,寒山也常去国清寺看拾得,两人以兄弟相称,于是便有了真情之‘和合’。寒山去寒岩洞一住就是70多年,与当地百姓和睦相处,于是便有了友情之‘和合’,而他那些山水诗,便体现了野情之‘和合’。‘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闲’……”

    司马龙翻译过这段话后,又望着唐之风说:“简单地说,‘和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可以用真情、友情、野情来诠释。”

    唐之风十分欣赏地看他一眼说:“精辟!”

    司马龙又向乔特斯翻译。

    乔特斯听后激动地用中文诵道:“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闲。寒山有野情,所以他能变出蝙蝠来,是不是?!”

    “太对了!”唐之风说,“寒岩洞的洞顶布满小孔,这些小孔正是蝙蝠的栖息处。”

    乔特斯说:“原来寒山天天跟‘幸福’在一起,难怪这么长寿。”

    唐之风难得遇上一个海外知音,又感慨地说:“根据我的研究,我发现寒山的幸福称得上是一等做人。因为做人可以分四个等级。一等做人是:有人生的厚度,又有生命的长度。二等做人是:有人生的厚度,却没有生命的长度。三等做人是:有生命的长度,却没有人生的厚度。第四等就最可恨可悲了:既无人生厚度,又无生命长度。”

    司马龙惊讶地看唐之风,差点忘了翻译。唐诗诗也是第一次听到父亲的这番论调,惊讶之余,似乎又多了一份联想。

    乔特斯听了,伸出大拇指夸道:“太有哲理了!”

    这样交谈着,很快就到了山洞口。

    洞内那庞大的弧形洞顶更显得气势恢宏。布满小孔的岩影大如繁星点缀的苍穹。只是不见蝙蝠出入。乔特斯惊叹道:“这是上帝赐予寒山的天然城堡!太美了!”

    唐之风开心地笑道:“跟李白说的龙楼凤阙一个道理。所以说,寒山住上帝造的房子,吃上帝种的野果,比皇帝还享受。难怪当地人称寒山为寒山子,意思是大自然之子,寒山子可以跟天子称兄道弟也!”

    不等司马龙翻译,唐诗诗接过话茬说:“爸,您这话也太夸大了吧。其实寒山子不过是寒岩山这座城堡的一个房客,它的房东是岩前村呢!”

    司马龙突然发现唐诗诗也很幽默,便把他们父女俩的对话全盘翻译过去。乔特斯听了,开怀大笑。

    进了山洞,唐之风又深情地吟诵起寒山的诗来:“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白羡幽居乐,长为世外人。”

    乔特斯兴奋地说:“晚上我想住在山洞里,像寒山一样做一回世外人。”

    唐之风一拍大腿:“老夫作陪!”

    唐诗诗说:“爸,您可别冲动,夜里山洞会很冷的,您的心血管病是最怕冷的。”

    唐之风说:“有寒山保佑,我不会着凉的。”

    唐诗诗说:“那我也住下来,让寒山保佑我什么病都没有了。”

    “不……这不行……”唐之风说,“传说毕竟是传说,应该相信科学医疗。再说你一个女孩,跟我们大男人住一起也不方便。”

    唐诗诗笑看父亲,觉得老人家对寒山的痴迷不至于昏了头脑。

    夜,一轮明月挂在寒岩上空,山前的荷塘、桃源及始丰溪披上了一抹柔和的白光;幽暗的寒岩显得安详。

    唐诗诗住在后岸村一家临溪的民宿里。她伫立在窗前,望着这处的寒岩,心想今晚父亲和两个陌生年轻人又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来……不过,她最担心的是明天起来,有人会感冒。而对于自己的病,她反而不去多想了。感到有些累了便上床休息,不一会就睡着了。

    深夜里,父亲的电话吵醒了她。父亲叫她快找医生。唐诗诗问谁病了。

    父亲说:“两只受伤的兔子跑进山洞里,你快到村里找个兽医。”

    唐诗诗愣了一下,心想,这个乔特斯一定是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

    唐诗诗好不容易通过民宿老板找到村里的一名兽医。兽医以为是养猪场有猪瘟,立马起床。兽医一听原委,说:“脑子进水呀!明天拿到农家乐美餐一顿,多痛快!”

    唐诗诗说:“作为医生,你说这话不损吗?”

    兽医说:“我医的是家畜,是鸡鸭牛猪,医好了是多长肉多卖钱,横竖都是死。”

    “是死是活不关你的事。”唐诗诗说,“你出诊需要多少钱,我一分不少给你。”

    “唐姑娘啊,你当我是见钱眼开吗?”兽医笑道,“不管是兽医还是人医,都不能见死不救!”

    月光像舞台的灯光斜射进寒岩洞,布满洞孔凹凸不平的洞顶又像星星点灯。偌大的寒岩洞犹如舞台画面:司马龙和乔特斯怀里各抱一只兔子,唐之风像个老顽童在来往逗着兔子。

    唐诗诗见状,心想,现在我也该来陪陪,陪陪两只可爱而受伤的兔子!

笫十二章古城“笫一山”

    第十二章古城“笫一山”

    天台老城是南宽北窄的长型,像琵琶;其地势是北高南低,城里的几条小溪流就像丝丝琴弦。月色当空,城门一关,百姓便在轻柔的琴声中入眠。

    现今的老城几经改造,新旧不一,新的劳动路大街与工人路大街一纵一横,贯穿东西南北。有人说这两条街像老人镶了金牙齿,装嫩……不管怎么说,城里唯一的一条小溪流也被覆盖在地下充当排污的功能。老城的白天黑夜都在上演交响乐,热闹了!

    不过,老城的上千年文化气脉是断不了的。有的地方还焕发朝气。比如新建的济公故居,还有正在修缮的张文郁旧居……

    送走乔特斯,唐诗诗对司马龙说:“今天带你去看天台‘第一山’。”

    司马龙说:“难道华顶不是天台‘第一山’?”

    唐诗诗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天台‘第一山’在老城区。”

    “到了城里,别忘了去张文郁旧居看看。”唐之风说。

    唐诗诗说:“爸,您不是常说张文郁是奸臣,怎么突然喜欢起他来了。”

    唐之风说:“我不是喜欢他这个人,我是喜欢他的建筑作品。”

    司马龙听到“建筑”两字,双眼一亮,说:“他的旧居建筑一定很有特色!我一定要去看看。”

    “一个曾经管理北京故宫金銮殿修缮工作的明朝建筑大家,他家的房子能不特色吗?”唐之风说。

    司马龙说:“中国的古典建筑不仅讲究风水学,而且能很好地利用自然条件藏暖取凉,而今天有了空调到处是千篇一律的盒子楼。”

    “你别借题发挥了。”唐诗诗打断他的话,说:“你小心开车。”

    唐之风感到很扫兴,瞪了一眼女儿。车子很快到了桥南公寓。唐之风下车后,诗诗探过来开车,到了老城区,停好车,然后,乘公交车到工人西路。下了公交车,诗诗递给司马龙500元钱,说“去买件外套吧。”

    司马龙下意识地看一眼衣襟,衣襟上沾着野山兔的血迹。

    “你想得真周到。”司马龙说,“我会好好感谢你的。”

    唐诗诗一本正经地说“好!按小时计利息,逾期翻倍罚息。”

    司马龙故作惊讶:“‘套路贷’吗?还不了,就报警!”

    唐诗诗扑哧一笑,“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张文郁旧居离这里近,是一座典型的礼制性传统民居。由三进主屋,九个厅堂,三个大院,四条弄堂,外围10个小院组成,即“三推九明堂”。整个布局既按常规的纵横推进,形成四平八稳的方正院落,又能“稳中有变”各显特色,尤其是运用大量的天井布局,彰显出江南园林风格,加上回廊、门道、窗户的合理搭配,不仅采光、通风良好,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同时,由于内院回廊的巧妙连接,穿梭于诺大的建筑群“不浞天雨”,这样的建筑功能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

    山区木、石资源丰富,张文郁在材料选择上以木、石为主,其建筑风格基本采用抬梁式,三重檐悬山顶与歇山顶做法,其余建筑均用硬山屋顶,这使整个建筑群既突出重点,又不失轻巧之妙。

    石材的大量运用是张文郁的成功之处。所有台基均用石材砌成,边缘盖阶条石,地面用大青石交错铺成。柱础形式多样,阴阳雕刻手法娴熟,花样奇丽。月洞门、石桥、水池、栏板、门楼、踏步及石匾、石碑坊设计精致,制作典雅。石材还运用到墙体上:单体建筑的外部窗下至地面用8厘米厚的石板竖起,显得坚固而简洁。

    纵观整个建筑群,那些镂刻在门、窗、柱、轩、檐、栏杆、月洞门等各个细节处的石雕、木雕、砖雕、灰雕、泥雕等技法无不显露其勃勃生机。在张文郁看来,这仅仅是建筑的基本要求。今天,他要把心中那个想法融入建筑,创建只属于他的生命体。

    始丰溪是天台山的主河道,千百年来滋润着美丽而富饶的天台盆地,它也是连接县境外的唯一一条水上通道。度予亭就设在南边正门的前厅。进月洞门,渡一拱型石砌的玉带桥,便是轩昂高敞的度予亭。主人在此迎接远方的客人。这天,诤友祝徵来了。他有感于主人的“救命之恩”,不禁“因忆往事,不觉忻感交并,而知今日之得获聚首者,熟非太兄苇筏之所普度也,题其上曰‘度予’,比之谢傅东山焉。”意为茫茫巨浪一苇普渡。“度予”二字赋于“始丰溪”新的生命力。

    三逸阁在度予亭之西,是张文郁与儿子元声及孙子亨梧的住所,“斯楼也,玲珑轩敞,翼然凌空,举琼台赤城诸名胜,尽收诸几席间。”晨起登楼,如华顶观日出,心胸开阔,激情荡漾。晚霞中,西边的赤城山景致显得分外妖娆。三逸阁真有“一览众山小”之妙!邀三二知已,披风戴月,酌酒赋诗,其乐无穷。张文郁《度予亭集》、《文雅约》中的许多诗文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清风来故人”是点缀在来紫楼东墙上的一块匾额,这清风来自始丰溪对岸的大雷山,来自于老家莪园村的缕缕乡愁。那乡愁既有蛙声牛哞,又有父母的叮嘱和恩师的教诲……来紫楼独自成院,是主人读书养性的处所。道地内砌有小山,造型峻峭。山上疏种花草,姹紫嫣红。山脚有一口古井,清澈见底。假山西南角的一颗古柏,虬枝繁叶。在这个自我创造的青山绿水中,张文郁暂时忘却世事的纷扰。

    公元1644年,清军打下北京,明皇逃到南京,改元弘光,即南明。第二年,清遣使来台州以貉皮人参招聘。张文郁却将使者拒之度予亭外,与此同时,与张煌言、张国维、钱肃乐等人在临海谋奉鲁王朱以海监国(代理皇帝暂掌国政),移到绍兴即位。张文郁升工部尚书。胞弟文郊也率义勇军赴杭州为张国维参赞军务。南明曾一度生机有望,这是张文郁为明朝所作的最后的效忠,但南明还是败在鲁王与唐王朱聿键之间的互相倾轧下。1646年,杭州守将方国安败走绍兴,与马士英密谋劫持鲁王降清。鲁王乘隙脱逃到天台,住在度予亭。度予亭的小桥、流水,还有月洞旁的那尊巨石和一颗丹桂,让鲁王颇有感慨,当他举头望着“度予亭”匾额时,喟然长叹:“茫茫沧海,渡得了我大明国吗?”张文郁沉吟片刻,说:“杭绍已失守,台州无振兴之日,入海与唐王联合,也许能够重振社稷。”鲁王接受张文郁的建议,在度予亭只住了两宿便去了福建。

    送走鲁王,张文郁一个人去了来紫楼,他又一次在青山绿水中寻找心灵的抚慰:蛙声、牛哞……父亲母亲……恩师……

    明灭后,清政府多次劝张文郁出仕,但每个使者均被他拒之度予亭外。顺治七年(1650年),张文郁告别了用一生心血打造的建筑杰作。那天,他在儿孙的陪同下最后一次巡视偌大的建筑群。从明天起,他就要彻底退隐乡间去了,这里的一切都由儿孙们打理了。张文郁默默地走着,看着。儿孙们期待老人能说点什么。回到度予亭,张文郁伫立在亭内,双眼一合,儿孙们以为他累,劝他坐下。张文郁罢罢手,猛地又睁开眼,脱口而出:“假山真石垒,新草旧根生。”

    现在的张文郁旧居仅存二千多个平方米。度予亭与两旁的厢房已修缮一新。

    司马龙看到“假山真石垒,新草旧根生”这对楹联,感慨道:“古人告诉我们建筑是有生命的。”

    唐诗诗说:“而她的灵魂是文化。”

    司马龙说:“那么如何在现代建筑中注入文化呢?”

    唐诗诗回答不了,便狡黠一笑:“我是导游,不是建筑学家。”

    司马龙说:“我也不是建筑学家,但我想只要少一点功利性,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你又想借题发挥是不是?”唐诗诗啐道,“别嗦,走,去看‘第一山’。”

    所谓“第一山”就是在古城东边的一座海拔约50米的小山,山顶平坦,称:妙山。妙山之妙应是观景之妙处。古时,人们登上妙山,便能全方位欣赏城外的景色。

    “妙山正前方的景致最吸引人。”唐诗诗边走边说,“山脚是小巷、民居、店铺,城墙外是田野、始丰溪,再远处是沿溪蜿蜒的大雷山山脉。随着四季轮转,展现多姿风采以及昏晨阴晴之间的变幻。有一年的秋天,宋朝的大书法家米芾登上妙山,只见三、二男子兴冲冲地在一铺前打酒,便觉酒香夹着桂花香随风而至,不禁大吸一口;再向远处眺望,那田野上的一颗一颗桕籽树抖动片片红叶,而成熟的白色果子像玉珠一般点缀红叶之中;始丰溪水面如绸,鸬鹚一竹排划来,却怎么剪也剪不断;暮色中,大雷山如巨龙奔腾于溪边。米芾再吸一口那酒香桂花香混在一起的空气,便醉。这一醉便醉出了‘第一山’的美名。”

    “米芾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司马龙说,“他在杭州当过官,留下不少墨宝,特别是书秦少游的《龙井记》太有名。但是,杭州西湖那么美,也不见他的题字。我觉得妙山观影的最大特色是能看到画中有香,有闻香认画之妙。不过,这‘第一山’是指天台还是天下,只有米芾心里清楚。”

    唐诗诗说:“是个谜吧。”

    司马龙说:“不妨试解一下。”

    “你能解开,今天我不计导游费。”

    “钱有什么了不起!”司马龙突然提高喉咙说,“七天结束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

    “对不起。”唐诗诗柔声道,“我不是故意的。”

    “不……不……不……我不该说这么重,不该指责你。”司马龙说,“现在时间已经过半,你一定要帮我坚持到底……”

    唐诗诗说:“好吧。”看他忧郁的样子,小声问:“你这么恨钱,能说说为什么吗?说出来也许心里好受点。”

    司马龙驻足看着她,灿然一笑,“你真美!”

    唐诗诗没有避开他的目光,只见他眼睛湿润。

    “还是继续我们的猜谜吧。”司马龙迈开步子说,“我想米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点赞妙山为‘第一山’是一种寓意。就像是人的心脏在五脏六腑里不是最大,但它是最重要的。也许没有妙山就不成天台县了。”

    唐诗诗双眼一亮,惊叫道:“哎呀!你还真厉害!怪不得古时县堂都设在妙山旁。怪不得……”

    “还有怪不得什么?”

    唐诗诗想到师姑给她的有关《通经》的“谜语”,但这是绝秘不能说。于是,灵机一动,说:“怪不得到了明朝有个叫陈体斋的大财主要在此建楼,取名‘花楼’,怪不得到了民国期间,洋教士们也看上妙山,要在此建教堂……还有清同治七年,就是公元1868年,出了一位南国武状元陈桂芬,他家就在妙山旁。历史上江南一带都以出文科状元出名,而作为天台人的陈桂芬能夺武状元桂冠,为南人一雪文弱之耻,也是一个‘第一人’。”

    司马龙说:“我猜得没错,米芾不但是书法大家,还是风水学高人。天台能出武状元太了不起了。当代还有什么名人吗?”

    唐诗诗说:“有呀,搞建筑学设计的,他叫齐康,中科院院士,曾参与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纪念堂的设计。天台国清宾馆第一期项目是他设计的,赤城山上的济公院也是他设计的。”

    “齐康应该是杭州人。”司马龙打断她的话。

    “齐康是出生在杭州,但他爷爷也住在妙山旁,而且齐康小学是回天台读的。他一直把天台当作他的故乡。”唐诗诗说到这里,双眼一闪,又问,“哎,你怎么知道齐康的?”

    司马龙淡淡一笑:“齐康在设计界很有名。”

    “你也搞建筑设计的?”

    “我懂英语就当翻译了?”

    “有道理。”唐诗诗看他一眼,说,“不过呢,我不能带你去看‘第一山’了。”

    “为什么?”

    “因为‘第一山’目前还不在天台山旅游范围内。”

    “这不是让你突然改变的真正理由。”

    “你还是厉害!”唐诗诗笑道,“这个理由就是刚才我说今天不计你导游费的原因。”

    “等于什么都没说。”司马龙说,“好吧,我不强人所难,接下来准备去哪里?”

    “时间不早了,先去吃饭,再去济公故居和赤城山。”

    济公,俗名李修缘,出身宋朝宦官之家。他天资聪慧,十二岁已通览经史,后又到赤城山的瑞霞洞与经书作伴四年。终于顿悟:原来中国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思想与中国大乘佛教的道济天下兼达众生的理念是殊途同归。

    修缘十八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他抛弃万贯家财离家出走,循着当年父母携他走向国清寺拜谒的松间小径,在沉寂的钟声中义无反顾地踏进了国清寺。他拜悟空一本为师,做了沙弥。不久,国清寺的瞎堂法师去了杭州的灵隐寺,李修缘随去,受其足戒,赐名“道济”。

    头戴破僧帽,身穿破袈裟,手握破芭蕉扇,脚踏一双破鞋的济公开始他的行善行侠的“癫狂”人生。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济公故。上世纪八十年代游本昌主演的《济公传》电视连续剧风靡全国及东南亚地区。“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这首主题歌流传至今。近年,又有动漫片《小济公》在央视播出。

    赤城山上的济公院就是以济公身上的三件宝:僧帽、袈裟、芭蕉扇为主要文化元素设计建造的。

    “你觉得济公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会有吗?”在济公东院,唐诗诗说。

    司马龙说:“我觉得只要社会公正了,平等了,就不需要济公单枪匹马地去行善行侠了。”

    唐诗诗说:“我问你这花好看吗,你却回答说花开得好看需要阳光雨露……”

    司马龙犹豫一下,笑道:“对,有哇!”

    “说具体点。”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唐诗诗说:“你可别误会。我是导游,你是游客,我的服务是有偿的。”

    “我指的是你让我上车那才是真正的大善大侠风采!”

    “别抬举我……其实……”唐诗诗想起那天在杭州地铁出口发生的事,但马上又改口道,“其实,我只想听听你的感想而已呗!”

    司马龙猜不出她的心思,也不想探问,走到一边,念起双联亭上的一副对联“‘做人正直无私若走歪门邪道求我何用,行事方圆有度能否绳矩循规看你所为’,我不走歪门邪门,我求济公必灵。”

    唐诗诗看他虔诚地跪在济公圣像前,微微一笑。

    下山时,已近黄昏。到了山脚,只见彩霞漫舒。唐诗诗背诵起邑人曹文晦写“赤城栖霞”一景的诗:“赤城霞起建高标,万丈红光映碧寥。美人不卷锦乡缎,仙翁泻下丹砂瓢……”

    司马龙回眸仰望,诗情涌动:“夜幕降临,塔上灯火通明,如梦中梁妃翩翩而至……”

    晚饭后,唐诗诗安排好司马龙的住宿,临走时,笑道:“今晚别再次‘失踪’了。”

    然而,她没想到自己遇到了意外。

    在停车场,一对陌生男女闯进她的车内。

笫十三章谜团

    第十三章谜团

    这对男女看上去并不像打劫的一脸杀气。听口音不像本地人。他们说你别害怕,我们不会伤害你的,只想找个地方跟你谈谈。

    唐诗诗还是有些惊恐,说:“谈什么?不能在车上谈吗?”

    “你真的别害怕,我们不会伤害你的。”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女子说,“这样吧,你带我们去什么地方,我们听你的。”

    唐诗诗说:“我要知道谈什么?值不值得谈?”

    女子转身看看后座上的男子,男子说:“告诉你也无妨,是关于你和你的游客司马龙。”

    唐诗诗说:“附近有家茶室,我们下车吧。”

    到了茶室,唐诗诗觉得有了安全感,情绪上镇定多了,大胆地审视这对男女。一壶茶上来,男子主动给她和女子倒茶。

    “我们找您是想让您务必帮个忙。”男子说。

    “我们素昧平生谈不上帮忙。”唐诗诗说。

    “那我就不客套了。”男子说,“请您从现在开始中止跟司马龙联系,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两天旅游取消。已经旅游的五天费用以及今后两天取消的旅游费用,全部由我们以十倍费用支付。”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那不能取消。”

    “别为难我们,我们的客户也没有给我们‘为什么’。”

    “但我作为导游不能违约。”

    “给你五分钟时间考虑。”

    “用不着五分钟,五秒钟就够。”唐诗诗说,“我说过我不能取消。”

    “好吧,那就谈第二个方案。”男子说,“再加50万。”

    “更不会接受。”

    “给你考虑十分钟,50万不是个小钱。”

    “一秒钟也不用考虑了。”

    这时候,男子呷了口茶,站起身子,踱步一个来回,打量着唐诗诗,淡淡一笑,说:“唐小姐不愧是见过世面的人,就算50万现金放在你面前你眼睛也不会眨一眨。这样吧,我们也不想磨时间,我把最后的码价给你:在天台老城或新城随你选一套250平方米以下的叠加式公寓,精装修的。同意了,明天我们就一起去办手续。”

    唐诗诗说:“先生,我想你是误会了,对我一个导游来说,甭说50万,就是5块钱也值得珍惜,因为我们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至于你说的‘最后码价’,请先生转告给你们的客户,本小姐不吃这一套!”

    “唐小姐,您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我们会有很大耐心的。”

    “你们不让走,我就报警。”

    “我们是请您帮忙,用得报警吗?!”男子仍心平气和地说。

    唐诗诗说:“这个忙,我真的帮不了。”

    沉默一会,女子上阵了。她说:“唐姑娘,我看你是不但长得美,心灵也美。这天台山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怪不得当年寒山要到天台来,把‘和合’圣地给了天台人。一千多年来,‘和合’故事在民间传为美谈太多太多了。《让巷》的故事对我印象太深太深了。‘千里寄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规劝诗写得太有太有风格了。您是土生土长的天台人,您爸爸还是研究和合文化的专家。您就为我们这件事和合和合,成人之美,皆大欢喜。您的美德无价,什么钱,房子都不值得一提!”

    “可你忘了当年鲁迅先生说的‘台州人的硬气’就是指我们天台人,我可以成人之美,但不会不明真相,去帮倒忙,也许就是助纣为虐!”

    女子哑口无语,望着男子。男子想了想,说:“唐小姐,我们能不能聊一下题外话。”

    “长话短说,我很累,想早点回家休息。”

    “你是不是喜欢上了这个身无分文的司马龙?”

    “我再说一遍,我跟司马龙是导游与游客的关系。”

    “那是不是司马龙喜欢上了你?”

    “这不是我能回答的。”

    男子望着女子做了个无可奈何的动作,然后,伸手按响服务铃。服务生进来,男子说:“买单。”

    唐诗诗回到车上,联想到前天晚上司马龙的突然“失踪”,却怎么也想不透这七天期限对司马龙意味着什么。去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他,也许他会给出答案,但她觉得不该让他多了份担忧。况且,这对男女也没对她造成什么伤害。

    夜晚的小城有一种灯火通明的安静。此刻,广场舞的大妈们已散场,街上的行车声反倒凸现出来。

    唐诗诗调整好情绪,像往常一样轻松自如地驾车穿过古城最繁华的劳动大街。上了南门大桥,她欣喜地看一眼彩灯点缀的江滨公园,长长舒了口气。

    在小区门口,她看准一个空位停好车。刚打开车门,一个大汉冲过来,一只手捂住她的脸,另一只手像老鹰捉小鸡一般把她拎到一辆越野车上。

    “快开车。”

    没回答。大汉定眼一看,只见他的伙伴被捆绑,嘴上被贴了胶布,在呜呜地挣扎。再转眼看驾驶座,惊叫道:“见鬼啦!”正伸手去摸,那人一把捏住他的手腕,箍得大汉唷唷唷惨叫,另一只手松开了唐诗诗。

    大汉见自己不是他的对手,连忙求饶。

    “两个小妖,敢到天台圣山撒野!说谁是你们的主子?”大侠喝斥道。

    大汉说:“是老大叫我们来的。他说这次去不是要债,也不是劫色劫财,是保护好一个人,让她吃好睡好,不受伤害,两天时间一到,就‘背背’……”

    大侠说:“老大是什么人?”

    大汉说:“我们都叫他鹰哥,他说他除了杀人放火强奸抢劫的犯法生意,什么生意都做。”

    “你们劫持公民,不算犯法吗?”

    “是是是,我们都是法盲,请大侠饶了我们吧……”

    “回去告诉你们鹰崽子,如果再让我撞见你们的人,就别怪我手下无情!”说罢,示意唐诗诗下车。惊魂未定的唐诗诗留恋地看一眼大侠:身穿黑色唐装,头戴黑色鸭舌帽,黑布捂脸,只露一双闪电一般威严的双眼。

    唐诗诗下了车,楞楞地立在一旁。不一会儿,大侠跳下车,那车灰溜溜跑了。

    唐诗诗冲上前,望着大侠,感激地说:“多谢大侠救命之恩。”

    “举手之劳,姑娘客气了。”

    “大侠,您能不能告诉我您是谁?哪天我可以登门答谢!”

    “‘落尽山花不见人,白云堆里一声钟’。姑娘,请保重!”

    大侠纵身跃上一辆摩托车,飞驰而去。

    唐诗诗听出这两句诗出息清朝潘来的《咏华顶茅蓬》。她想一定是师姑在暗中保护她,可刚才怎么看,怎么听,都不像是师姑。

    回到家里,父亲忙从书房出来问她今天玩得好不好。唐诗诗说:“我想跟你说个事。”

    唐之风一看女儿脸色苍白,说:“你太累了,早点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唐诗诗撒娇道:“不,我就要现在说,而且不许告诉妈妈和姐姐。”

    “还保密?!快说来,是喜让我分享,是忧让我分担,怎么样?”

    “这还差不多。”唐诗诗笑道,“爸,刚才我在小区门口遭人劫持了。”

    父亲说:“开什么玩笑,你是富二代,还是官二代?”

    唐诗诗说:“我到现在还觉得像是做梦,可事情还真的发生了。”接着,她把今晚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父亲。

    唐之风听后,觉得有点可怕,担心女儿的安全,要她明天不要带司马龙去桃源仙洞了,这两天就让他呆在宾馆里,七天后,一切谜团都明朗了。

    “其实我这也是为司马龙的安全考虑。”唐之风说。

    “真有这么可怕吗?”唐诗诗似乎忘了刚才的恐惧。

    “这个司马龙肯定不是一般的人。”唐之风说,“你们相遇是天意,就像当年你妈生产时,遇见师姑。是福不要错过,是祸躲不过。不过,还是小心点好,对你和司马龙都有好处。”

    唐诗诗笑道:“爸,我明白您的意思,明天我到宾馆跟你解释一下,为他好,他会呆在宾馆里的。”

    唐之风放心地笑了,又问起女儿的身体。唐诗诗像孩时一样撒娇道:“爸,要不过两天,您陪我一起去杭州,我怕打针!”

    父母俩正有说有笑的,突然,那对陌生男女敲门进来。

    唐诗诗没好声色地吼道:“你们还想干嘛,请自重!”

    男子说:“对不起,这回,我们是想和你的父母谈谈。”

    唐诗诗说:“我的态度非常明确,用不着要我的父母做我的思想工作。”

    唐之风仔细打量一番陌生男女,对女儿说:“你回避一下吧,我知道怎么说。”

    唐之风说:“我是一家之主,到底什么事就跟我说。”

    女子看一眼男子,男子说:“这件事,我们得征求两个人的意见。”

    “我的态度很明确,不想说,请走吧。”

    女的看一眼男的。男子说:“伯父,您一个人能作主就更好。”接着就说明来意。

    偏偏这个时候,杨岚打完麻将回来了。唐之风担心她以为天上掉馅饼,见钱眼开,不想,老婆语出惊人:“房子的事先放一边。今晚我打麻将输了三千块,债主还等在楼下要钱……你们舍不舍得借?”

    男子忙说:“区区三千块,我个人送您也无妨。”

    “送,不敢当,借,不欠人情。”

    “那就算借吧。”

    “时间一个月,利率多少?”

    “无需利息。”

    “我说过我不欠人情的。”

    男子迟疑了一下,沉住气,说:“伯母,您就别跟我兜圈子了,如果不要房子,可以给现金。我们干这一行的至少还懂点法律,借赌钱,是违法的。”

    “这就对了!”杨岚跳起来,说,“我们拿了房子,你的‘客户’两天后就告我们敲诈罪!你们这是引诱我们犯罪!听明白了没有?”

    男女对视一眼,语塞。杨岚又是一声吼:“听明白了,还不快走!”

    唐诗诗在房间里听得一清二楚。那对男女走后,她跑回客厅,搂住母亲说:“妈,您在关键时刻,不但坚持原则,而且能出奇制胜,把他们给吓跑了!”

    杨岚笑道:“你以为你妈真的见钱眼开呀?!不过,你得听好了,你要是真的嫁个富二代,我可真要一套叠加式公寓。这叫聘礼,我拿得心安理得!”

    唐诗诗脸一红,说:“妈,我跟司马龙真的只是工作关系。”

    “工作就工作,明天,你大胆地陪他去桃源。”

    唐之风说:“我觉得司马龙还是呆在宾馆里安全,反正就两天时间。”

    “啧啧啧……”杨岚乜他一眼,“你看你平时好像天不怕地不怕,还很有一副文人的傲骨,怎么到了关键时刻成了缩头乌龟……”说到这里,转身抓住女儿的手说:“根据我的判断,这个司马龙非富即贵。听妈的大胆赌一局,赢了,你就是‘护驾有功’,今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笫十四章桃源仙境

    第十四章桃源仙境

    北宋元期间,天台县令郑至道称得上是一位勤政为民的贤吏,在天台两年深得百姓的爱戴。郑至道还是一位很有雅志的文化人。年轻时除了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还向往人仙相恋的浪漫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似乎太遥远,而《桃源遇仙》的故事既神奇又接地气,给人以无限遐想。唐李白有诗云“百岁几回同酩酊,一年今日最芳菲。愿将花赠天台女,留取刘郎到夜归。”郑至道心想,有一天若能到天台,一定要到桃源醉一回。

    元二年(1087)初,郑至道调任天台县令,欣喜万分。他在工作之余,寻找桃源遗址。但那时候,交通不便,一时难找。后来,他根据唐代旧《天台图经》残本,确定大致方位,来到护国寺。护国寺是五代高僧德韶大师创建的一座名刹,背有青山,前有翠屏,风景风水俱佳。寺僧介丰告诉他:桃源遇仙的故事就发生在寺院东北方向的二里处,循涧而入就能找到桃源洞。景(1034-1038)间,明照禅师曾经在那里采药,看到过二位少女在金桥潭戏水,仿佛当年刘、阮所见的情景。

    郑至道大喜,择日带人沿山脚水边开道,造亭植树,并根据山势水态,分别冠名诸景点,如鸣玉涧、桃花坞、金桥潭、会仙石、双女峰、桃源洞、浮杯亭等等。从此,桃源景点正式确立,成为天台八大景点之一。到元朝,王子一的杂剧《刘晨阮肇误入天台》,把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搬上了戏台,为百姓喜爱。桃源遇仙的故事在海外也产生了影响。日本典籍《风土记》中的《浦岛子传》就摹仿桃源遇仙的故事。这个传说成为日本五大神话故事之一浦岛神话的源头。越南至今盛行的歌舞形式演绎刘阮遇仙,甚至有传说阮肇后代一路南下,定居交趾而成为越南第一大姓阮氏的始祖之一。到清朝,因桃源遇仙故事,刘、阮被定为“桃花花神”。乾隆皇帝是个性情中人,对桃源故事也很喜爱。相传,乾隆皇帝想去天台山看看,又因天台山路途遥远,一时去不了。天台籍的礼部侍郎齐台南看出他的心思,就拿一幅明代画家丁远鹏的《刘阮天台图》让皇帝看。画中有人物有山水,人物山水互动,像是现代的影视宣传片。齐台南见皇上看得入迷,便介绍起刘阮遇仙的故事来,还说唐代诗人李白、白居易、元稹都写过“桃源”的诗。乾隆说,这幅画让我去了一回天台仙境,拿笔来。于是就有了乾隆题丁云鹏《天台刘阮图》的诗:络石绿林湫石凉,远山紫逻更苍苍。溪边列树云和静,洞口落英水亦画。作记未应拟彭泽,成诗早见有曹唐。浙东仙境依然在,可复双鬟侍二郎?

    尽管如此,在古代旅游似乎只是上流人士的“雅兴”。老百姓用不起车马费,也无文化舞文弄笔。

    明代万历年间的王士性是天台临县的临海人,进士出身,从朝廷礼部退休后,到天台的桃源景区游玩。这一游玩可了得,竟在桃源住了下来。那天天空放晴,整个桃源坑仙气氤氲。王士性逆流而上,一弯一青峰一弯一水潭,如入仙境,忽然眼前的一片青翠变灼灼桃花丛。花丛中有两位美丽的仙女翩翩起舞。他飞奔过去,眼前又变成碧绿的水潭,俩仙女又在水边嬉水。王士性心中大喜:他真的如当年刘阮遇到的仙女了。于是,他出钱在桃源坑口的“离别岩”下的“惆怅溪”边筑起小木屋,亲自题字“俪人馆”,天天夜里与仙女相见。接着又按那天的景象在俪人馆四周种上桃树,题名“桃花坞”。这王士性也真是个老来花痴,一住就是十多年,直到去世。

    “君不见刘阮将出洞天,洞门盼埋苍烟,花开花落谁为主,廖落壶天几岁年……”到头来,王士性只能以一曲《桃源行》为他的十年求仙梦作一声长叹!

    明知道桃源遇仙是个梦,但后来者还是痴迷。比如民国时期的天台籍作家王以仁。王以仁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他的自传体小说《孤雁》充满郁达夫式的伤感。故事写了一个青年教员失业后,流浪上海、杭州,备尝“世味秋茶苦”之后,返回故乡天台,又饱受冷眼,精神不振,最后沉溺于赌博和酒精,染疾身亡。他的又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幻灭》,也是自传体,反映当时的热血青年寻找理想而未遂的彷徨与幻灭。他在小说创作的同时,还以新诗抒发真理追求与爱国热情,代表作有长诗《中国》。正当创作井喷之时,王以仁爱上了上海的一位富家之女。但还是因门弟不等告终。王以仁带着伤痛回到天台。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他重新拿起父亲留下的那本元杂剧(王子一)《刘晨阮肇误入天台》。刘阮所处的时代正是晋室衰颓,战乱四起,百姓饥寒交迫。刘阮作为郎中为百姓的疾病所想,爬山涉水,不畏艰辛来天台山采药。红桃、碧桃俩仙女深受感动,不顾天条,与刘、阮相爱。王以仁心想现在也不正是官府**,民不聊生吗?昔刘、阮以医济世,今我用笔讨伐官僚,唤醒民众。

    “我要化成一只翠羽的飞禽,

    带来了我主的福音,

    用婉转的歌喉

    去安慰劳苦的农民,

    去解除工人们的烦懑,

    去唤醒沉沉如梦的人生。

    ……

    我将披着静谧的衣服

    戴着月桂和冠几,

    胸中怀着雪一般的洁白,星一般的灿烂,火一般的热烈,电一般光华的心儿。

    去遮没宇宙的污浊,照耀着未来的光明,融化了冰冷的人生,打破障碍层层。”(《读〈祈祷〉后的祈祷》)

    在故乡小院的月光下,王以仁又一次朗诵起来。但愿这般真诚激昂的诗歌能乘着这般柔和的月光再次打动那个曾经罗曼蒂克的蜜丝黄。于是,他又一次离开故乡,从海门码头,奔向上海。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紧。”(宋周邦彦《玉楼春桃源》)在汹涌的大海上,他是云是雨?高楼林立的大上海成为海市蜃楼……

    现如今,旅游已融入百姓生活,现代白话诗也成为民众的情感喷壶。一个阳光里溢满野花香味的五月,一个来自北方的游客流连于桃源,并以诗如芯片一般植入脑洞:

    妹妹,在这弥漫着爱情韵味的桃源

    沾满红尘的脚步。正随五月的心跳起起落落

    你是射向我心头的箭簇,一根锋利的刺

    只渴望今生缘定,牵住你的红酥手

    我身背竹篓,手持药锄,寻寻觅觅间

    可有一株千年的乌药

    来疗治我内心郁积已久的伤痛

第十五章天籁之音

    第十五章天籁之音

    在去桃源的路上,司马龙说今天正好是星期天,我想叫上小伊伊一起去。唐诗诗笑道:“你真讲信用!”司马龙自豪地说:“君子无戏言!”打通电话,让他们大听一惊。接电话的不是伊伊母亲,而是一个粗暴男人的吼叫:“什么人?是来要债的,还是替人还债的……”

    两人对视一眼,司马龙说:“你是什么人?”对方说:“是她姘头,就快来还钱,不来还钱,滚蛋!”

    司马龙说:“你说话文明点,要不然,我要你好看!”

    “哪个庙的?想跟我们斗?”

    “你们等着。”

    司马龙挂了手机,对唐诗诗说:“伊伊妈一定是中了套路贷的圈套,我们必须马上去救她。这号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唐诗诗说:“你一个人能斗得过他们?”

    司马龙诡秘地一笑:“不是还有你吗?”

    “别开玩笑了,我们还是报警吧。”

    “到了那里再说。”

    伊伊家所在的村子就在桃源坑口,清清的水流绕村而过。隔水有一道翠绿的屏障,村子显得格外幽静。伊伊家就在溪边,是两间两层楼砖瓦房。伊伊的父亲原本是开铲车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前年跟人合伙做工程,赔了钱,欠了债,把铲车也卖了。现在去外地打工。整个家庭经济一落千丈。今年春节后,母亲那只老“苹果”手机坏了,不能看视频(伊伊每天要根据老师的布置去手机上做英语家庭作业,并发在同学群里)。母亲怕耽误女儿的学习,就通过网贷借了三千元。不想半个月后,还不上,欠款成平方上升,不到二个月,已累积到二十万元。伊伊母亲因受恐吓,在满足女儿游过华顶的心愿后,回家服毒自杀,幸好被女儿及时发现,抢救过来。今天她还躺在床上,网贷公司便派来两个手下人。他们威逼她在一张二十万元的借款条子上签字。

    车子到了伊伊家门口,司马龙跳下车,推开围观的人群,冲进屋里。

    伊伊妈搂着女儿横躺在床上。一个牛高男子一只脚踩在床上,涎着脸,说下流话,另一个马脸男子坐在床头柜上,一只手在伊伊妈面前比划。

    小伊伊见到司马龙,惊喜地叫道:“叔叔,您真来了,快把这两个坏人赶走!”

    小伊伊刚挣开母亲的怀抱,被马脸男子攒住了。

    司马龙怒喝道:“放开她!”

    “你来还钱的?”

    “是。”

    马脸男子阴阴一笑,松开手。伊伊向司马龙跑来。这时,唐诗诗停好车,也冲进了房间。她上前搂住伊伊。

    牛高男子走到司马龙面前,把一张借条一扬,说:“二十万,你还了,我们立马走人,否则,我们只好跟她们母女俩同吃同睡喽……”

    “你把嘴巴放干净点。要不然,你们拿不到一分钱,也休想在这再呆一分钟!”

    “妈的,口气不小!”牛高男子正要抡拳,被马脸男子喝住。

    “我们是拿钱的,能拿到钱,让他做爷爷也成。”马脸男子走过来说,“爷,给吧,二十万……我们还得拿这二十万到老板那里领赏呢!”

    “本金和正常利息一分不少。”司马龙说,“这二十万本金是多少?”

    牛高男子吼叫道:“这二十万一分不能少!”

    “本金是多少?”

    “账是老板算的,我们只负责收钱。”马脸男子说。

    “把老板的电话号码给我。”

    “这个不能……是商业秘密……”

    “心虚了?”

    “虚你妈的鸟!”牛高男子拨出手机打他们老板的电话。

    这时候,惊恐未定的伊伊妈坐起来,哆嗦道:“借三千,拿到手才二千块……二个月后,就变成了二十万……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妈,您千万别再想不开……”伊伊脱开唐诗诗投入母亲怀里。

    母亲抚摸着女儿的脸,惨然一笑:“妈已经死过一回了,妈再也不想死了……”

    司马龙和唐诗诗走到她们面前。司马龙说:“他们还对你怎么了?”

    伊伊母亲又是惨然一笑:“谢谢你们来看我。”

    唐诗诗坐到床沿上,说:“大姐,你别害怕,你把前前后后的情况告诉我们,我们会想办法帮助你的。”

    “说他妈个屁!”牛高男子打完电话,走过来对司马龙说,“老板说了你识相点滚蛋,再管闲事,让我们好好教训教训你!”

    “这事呢,我管定了。”司马龙十分镇定地说,“借三千,还二十万,等一百年后吧!”

    “我再说一遍,现在立马还二十万!”牛高男子捏起了拳头。

    那个马脸男子想了想,凑到司马龙面前说:“我看兄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这样吧,现在你身上也不可能带这么多现金,只要你在借条上签上担保人,我们给您三天时间准钱。”说罢,拿过牛高男子手里的借条,送到司马龙面前。

    司马龙淡淡一笑:“兄弟,我也实话告诉你吧,这二十万如果不是高利贷,我立马一个电话三分钟之内转到你们手上。”

    “我就知道兄弟财大气粗,签了吧,你好我好,这位大姐更好。”

    “兄弟,你别坏了我的处事原则。”

    “既然如此,兄弟还是趁早走吧。”

    话音刚落,传来一阵急促的摩托车马达声。

    众人一齐把月光转向门口,倏地只见摩托冲进房间,一个漂亮的弧形急刹车,纵身跳下一名墨镜的矫健男子。他不慌不忙地走到马脸男子跟前,不慌不忙地摘下手套,右手掌在他面前一摊。

    马脸男子嗫嚅道:“什么意思……”

    “嗯?!”矫健男子一声提示。

    马脸男子连忙把条子递到他手里。

    矫健男子又不慌不忙地把条子撕了。

    牛高男子觉得这个陌生男人是在打他的脸,一个箭步上前出手。不想,矫健男子早有防备,上身一个虚晃,一腿把他勾倒在地上。

    两人见势不妙,灰溜溜地跑开。矫健男子旋即跨上摩托紧追出去。

    伊伊和母亲看呆了,一时回不过神来。唐诗诗先是一惊,但联想起昨晚发生的事,觉得也不奇怪了。她想要不要连同昨天发生的事试探一下司马龙对这个戴墨镜的“独侠客”有什么看法。司马龙神态自若,故意避开她的目光,望着伊伊和她母亲,笑道:“不要再害怕了,一切都过去了。”

    伊伊妈双眼噙泪,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伊伊跑到司马龙跟前,说:“叔叔,原来书中的侠客真的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叔叔,您能找到他吗?我要好好感谢他。”

    司马龙说:“侠客是你处在危险时出现的,你找是找不到的,也用不着感谢。”

    伊伊说:“那我要感谢您和阿姨,是你们来了,才会有侠客来。”

    司马龙拍拍伊伊的手笑道:“好了,现在我们一起商量一下下一步怎么办?”

    唐诗诗发现司马龙的笑有点局促,觉得自己的判断不会错。当然,现在没必要点破。

    “我担心他们还会来。”唐诗诗说。

    “坏人是怕侠客的,他们不会来了。”伊伊闪闪清纯的大眼睛。

    伊伊的母亲终于开口说:“你们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不知道怎么感谢……”说罢,吃力地欠起身子下床,扑地跪到司马龙和唐诗诗面前。

    唐诗诗连忙扶起她。

    唐诗诗拿出500元钱给她。司马龙说,过了明天,他会打一笔钱过来。

    伊伊母亲感激地泪落满脸。

    看到她虚弱的样子,唐诗诗叫伊伊在家好好照顾妈妈。

    伊伊母亲说:“我好多了,伊伊答应过要陪你们去游桃源的,叫她去吧,我没事。”

    伊伊点点头,一只手牵起唐诗诗的手,另一只手牵起司马龙的手,高兴地说:“叔叔,阿姨,今天太阳好,我们一定会见到红桃、碧桃两位仙女的!”

    正当两人犹豫时,一位邻居老大娘踏进房间,激动地说:“我什么都听到了,你们就是郎中和仙女!伊伊陪你们去吧,这里由我照顾,你们放心走吧。”

    关于桃源重现仙女的传闻,最早见于宋明照大师遇仙的故事。后来,又传说少年张文郁去桃源遇仙。说是有一天,张文郁到桃源坑村走亲戚,一个人偷偷跑进桃源坑,走着走着,被一名美妙少女带入洞穴。洞穴宽敞、明亮,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少女让他在石桌前坐下,手把手教他读书写字。口渴时,少女舀来一碗泉水;饥饿时,少女从树上摘下一颗仙桃。张文郁有吃有喝,认真读书写字,不觉已过午时,想起老母亲,便说回家。少女叫他下次来要带些书。

    张文郁回到家里,母亲和家人都惊喜不已。原来,天上半天,人世半年。大家都以为他不在人世了呢!张文郁在家陪了几天母亲,要回桃源。母亲对儿子的经历一直将信将疑,便对儿子说:“儿啊,你要妈相信,就把仙桃桃核带回来。”

    仙女见张文郁如期归来,十分高兴。教学时,她发现张文郁有时候走心,以为他是路途劳累,肚子饿了,就摘下一颗仙桃让他吃。张文郁吃下仙桃后,偷偷将桃核藏在衣袖里,不想被少女发现了。

    容不得张文郁解释,少女一把夺回桃核,生气地说:“你太贪心了,回家去吧!”

    这个故事明显是要贬了张文郁的。张文郁官至工部侍郎,在督修皇宫金殿时,贪污巨大。完工后,足足装了十八具棺材的金银财宝谎称废木材偷运回家。要不贪心,张文郁可以做一朝宰相。

    伊伊说:去年学校组织到桃源春游,她在桃花坞这个地方看到二位仙女在桃花丛中向她招手。她惊喜地叫同学们一起看,转眼却不见了。同学们没看见都说她骗人。

    “叔叔阿姨,你们能相信我看到仙女吗?”伊伊睁大眼说。

    司马龙和唐诗诗对视一眼,都笑了。

    “我相信伊伊不会骗人的。”司马龙说。

    桃源坑是一处幽竣的山谷,溪水随山势向上升延,两岸山峰耸立,时有峭壁扑面,如一扇一扇锦绣画屏。那溪水浅处闻声,深处见色,天空显得更加明净。因为这里还没有开发,各个景点还处于原生态,十分难得,又十分可惜。

    唐诗诗沿途讲解景点,司马龙赞叹不已。在谷尽路绝之处,忽见一道白练从山崖抛下,滋滋作响,落入潭中,漾起涟漪。潭水清澈群峰倒影,浮碧荡翠。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金桥潭。二位仙女解下裙带化作金桥引渡刘阮过水潭去桃源洞。

    司马龙见水这么清,就掬水尝了一口。

    “有点甜!”司马龙望着唐诗诗和伊伊笑道。

    唐诗诗和伊伊也蹲下身子,尝了一口,都说真的甜!

    这时,一只水鸟掠过潭面,顺瀑布向山崖飞去。

    司马龙突然听到一阵清纯的女声顺瀑布而下。他连忙站正身子,跟着女声朗诵道:“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那知鹤梦长。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玉沙瑶竹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晓露风灯易零落,此生天处问刘郎。”

    女声在碧潭中戛然而上,司马龙回头看唐诗诗。唐诗诗惊讶道:“我爸那本书中没有引用唐曹唐这首诗,你怎么会背诵得这么好?!”

    司马龙说:“是你背诵得得好,简直就是天籁之音我是跟着你念的。”

    “我……我什么也没说,一直听你背诵的。”

    “对呀,我和阿姨都在认真地听您背诵。”伊伊附和道。

    司马龙和唐诗诗都呆住了。

    伊伊看一眼司马龙,又看一眼唐诗诗,乖巧地一笑:“那一定是仙女的声音!”

    “仙女?!”两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山崖上的瀑布。瀑布依然是滋滋絮语。

第十六章千年隋梅

    第十六章千年隋梅

    国清寺作为中国天台宗佛教的发祥地,经历了一千五百年的行进,现在,其殿宇之雄伟,景观之优美,气势之恢宏,彰显特色。

    国清寺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数十座殿宇随山势缓缓升高,一千多间屋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八桂峰南向开阔平缓的山坡上。全寺共有九殿、九室、十楼、三室、三亭,又连接各式各样的廊庑,构成50多个大小院子。

    在这最后一天,司马龙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踏入国清寺山门,依次跪拜弥勒佛、四大天王和释伽牟尼佛祖、观世音菩萨。然后,来到大雄宝殿东边的梅亭。

    那棵千年古梅在亭前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唐诗诗介绍说:“这棵古梅叫隋梅,是国清寺开山祖师灌顶亲手栽植的。人说古树通灵性,这隋梅可神了!一度曾隋梅濒临死亡,经寺僧精心呵护,枯木回春。1973年以后,花满枝头,硕果累累。方丈用1400岁的梅果款待嘉宾,以介眉寿。日本僧人称它为‘长生不老果’。”

    司马龙说:“这隋梅的果子这么稀罕,我怎样才能成为国清寺的嘉宾,吃到它?”

    唐诗诗诡秘地一笑,不语。

    “好吧,今晚我就住在寺里,体验一下僧人的生活。”司马龙开心地说。

    唐诗诗说:“住在寺内可以,但你只能以香客的身份住,离僧人的生活还远着呢!”

    “能住寺内就行。”

    “真的要住?”

    “当然真的。”司马龙说,“我希望今晚你也能住在寺内。”

    “你这个‘希望’超‘范围’了吧!”

    “是的是的……对不起……对不起……”司马龙欲言又止。

    唐诗诗本想乘机让他揭开墨镜侠客与蒙面人之谜,见他还想瞒住,也不强人所难。

    “走吧,到上面的法华经幢看看。”唐诗诗说。

    三贤殿在大雄宝殿的西边,里面奉供着寒山、拾得、丰干三位贤士。殿门口的墙上装有一块偈语,即著名的“寒拾问答”。

    唐诗诗指着偈语念道:“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司马龙连忙接着念:“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唐诗诗看一眼司马龙说:“一个人能做到这个境界,真不容易……”

    司马龙说:“这‘寒拾问答’让我想起张国荣那首名曲《沉默是金》。”说到这里用粤语哼唱道:“自信满心里。休理会讽刺与质问/笑骂由人洒脱地做人/少年行洒脱地做人/继续行洒脱地做人/继续行洒脱地做人……”

    唐诗诗佩服他的聪睿,感慨道:“张国荣是‘洒脱’到了极致……纵身一跳,往事全没了!”

    “与你同感!”司马龙深情地看她一眼。

    唐诗诗心头一热,忙说:“对不起,讨论到此为止,要不然看到明天也看不完。”

    司马龙微微一笑,跨进大殿。唐诗诗的目光跟进去,望着他跪拜的背影,突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一切皆如梦境……

    在这洁净的世界里,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而纯粹。

    葱郁环抱的青瓦黄墙显得明亮而肃穆。

    穿过长长的甬廊,又向西便是罗汉堂和伽蓝殿。伽蓝殿俗称“土地堂”,供奉一方土地的神像。国清寺的伽蓝神有其特色,是道家出身的天台宗护法神王乔。

    王乔就是西周灵王太子晋,到天台学道修炼,跨鹤成仙。道教封他为右弼真人,治天台山桐柏宫,又称“桐柏真人”,鸣鹤观就是他的道场。相传王乔得道成仙后,拜谒智者大师受戒,任护法伽蓝。天台山寺院普遍供奉他为山神土地。王乔信仰随唐朝的最澄大师传至日本,与当地明信信仰结合成为“天台神道”,极具权威性。

    天台民间传说伽蓝托梦很灵,特别是求子一事。南宋时期的济公,就是父母求拜伽蓝菩萨后得来的。济公的父亲李茂春曾做过官,后归隐天台,以经商为生,礼佛为念,还时常资助贫困人家,人称“李善人”。但他四十岁了还是膝下无子。绍兴十八年(1148)正月初一,李善人偕同夫人王氏一起到国清寺伽蓝殿进香求子,刚一磕头,便听到大雄宝殿哗……一声巨响,有僧人喊道:“降龙罗汉投胎转世啦!”当天夜里,王氏在家里梦见日月交辉,大地一片光亮,第一个月就有身孕,最终怀孕十二个月产下李修缘,即后来的济公。

    司马龙听后,想了想,说:“伽蓝菩萨还能预测谁会当皇帝呢!”

    唐诗诗好奇地看他。

    “想不想听?”

    “佛门圣地,你可不能骗人!”

    “明朝的开国皇帝叫朱元璋应该知道吧?”

    “是的。”

    “朱元璋出身低微。”司马龙说,“他父母都是穷得叮当响的农民,怎么办?四处流浪讨饭,朱元璋五岁就跟随父母流离颠沛,尝尽人间苦水,十六岁那年遭遇天大的不幸,十六天内,父母和兄长先后病亡,所谓‘连遭三丧’,天底下这样的人生不幸几人碰到?!但人总得活下去,朱元璋出家当了八年和尚。可没几年,他栖身的寺院毁于大火。就在这个时候,他想起寺院被毁前几天,在伽蓝殿求得一个上上签:从雄而后昌。于是,他跑到濠州投奔郭子兴的农民革命军。从此,飞黄腾达,直到做了皇帝。”

    唐诗诗说:“你还懂历史。”

    司马龙说:“我是偶然看到一本写明朝皇帝的书,偶然翻到写朱元璋这一段的秘史又是偶然给了我卖弄的机会。”

    唐诗诗莞然一笑:“别谦虚了,走,我带你去看国清寺的一大宝。”

    这一大宝就是王羲之的独笔鹅字碑。这块一米多高的玉石镶嵌在三圣殿一旁的甬道墙壁上。

    唐诗诗指着字碑问司马龙这是什么字。

    司马龙皱皱眉头说:“你是导游,你不介绍,怎么拷问起我来了?”

    唐诗诗佯作生气:“司马龙同学,我再问你一遍这是什么字?”

    司马龙讨好地说:“导师,容学生再想想。”

    “倒计时开始……321……”

    “慢……慢……慢……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导师,七、八岁的儿童都知道这个谜底。”

    “快回答”

    司马龙模仿鹅浮水的样子凑到唐诗诗面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诗诗发觉他的目光热起来,敛笑道:“玩笑到此为止。我现在告诉你这个独笔‘鹅’的来历。”

    “洗耳恭听。”

    “其实这独笔鹅字一半是圣书王羲之写的,一半是清朝天台本地书法家曹抡写的。为什么?”

    “让我仔细看是怎么回事!”司马龙凑近字碑再看了一会儿,说,“这字碑是左右两块玉石合成的,那一边是王羲之的手迹,到后来,王羲之的手迹一半被毁了,于是,你们本地的书法家曹抡模仿王羲之的手迹把这个独笔鹅补完整了。”

    唐诗诗笑了,说:“你的判断完全正确。不过,你还能从中看出哪边是真迹,哪边是补笔吗?”

    司马龙看一眼唐诗诗,做了一个鬼脸,说:“书法我真不懂,只能蒙了。左右右左左右右左左右……右,我选择左。”

    唐诗诗故意逗道:“你确定?!”

    司马龙说:“确定!”

    唐诗诗夸道:“恭喜你答对了!”

    司马龙激动地叫道:“耶!真蒙对了!”

    唐诗诗如入佳境,俨然成了“开门大吉”的主持人,又说,“想不想再向前走?”

    司马龙心领神会,说:“接下来是第几扇门?”

    唐诗诗说:“第四扇门。”

    司马龙说:“奖金积累了多少?”

    唐诗诗说:“五千元。”

    司马龙说:“我想见好就收。”

    唐诗诗说:“为什么?”

    司马龙凑过脸,小声道:“五千元够不够七天的天台游?”

    唐诗诗猛地别过脸,啐道:“不够,继续向前,请打开第四扇门。”

    “那好试试吧。”

    “王羲之的独笔鹅字碑怎么会在国清寺?”

    “这回不能再蒙了。”

    “蒙不了,奖金只好清零……”唐诗诗开心地笑道,“不过,你还有一次求助亲友团的机会,就一次,亲友回答错了,奖金也是清零。”

    司马龙摇摇头,说:“我的亲友团在哪?”

    唐诗诗扑嗤一笑:“这回你输了吧,还想骗旅游费!”

    话音刚落,一声尖厉的女音从他们身后传来:“唐小姐,你终于认清他是一个骗子了吧?!”

    他们转头看见这女子:年轻,时尚,漂亮。

    司马龙瞪眼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在佛门净地损人?!”

    唐诗诗也生气地说:“对呀,你怎么会这样?!”

    女子显得十分沉着,望着司马龙,淡淡一笑:“司马龙,你别再扮演‘富二代’了,你骗了多少女人的钱,你心里最清楚。今天总算被我逮着了。感谢菩萨指引。”说到这里,她转脸对唐诗诗说,“唐小姐,你不要太善良,千万不要被他的花言巧语迷惑,到头来悔不当初以泪洗面。”

    女子说罢,径直走向三圣殿,跪拜过后,又径直穿过长长的甬道,消失在甬道外的一片树林中。

    唐诗诗盯住司马龙的脸,说:“你真的不认识她?!”

    司马龙自嘲地一笑,拉起唐诗诗的手,直奔大雄宝殿。在释迦牟尼佛像前,司马龙对唐诗诗说:“我对佛祖发誓,我真的不认识她!”说罢,双膝一跪,虔诚地拜。

    唐诗诗的心兀地闪过一道光亮,不知不觉中,双手合掌,在佛像前跪拜。

    出了大雄宝殿,唐诗诗觉得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望着司马龙柔声一笑:“继续看吧。”

    司马龙双眼一亮,高兴地说:“遵命!”

    傍晚在一阵肃穆的钟鼓声中,整个寺院弥漫着淡淡的暖红。大雄宝殿前的两棵古樟和古柏,以其拙秀的虬枝擎起一簇簇翠绿,在晚风中,高高低低的一簇簇翠绿浮动佛光一般的金黄。

    三个年轻的僧人在一棵古樟下小憩。

    唐诗诗和司马龙跟留宿的香客们一起吃过晚饭后,便在寺内散步。

    寂静中,寺内细微的响动都显得优美而带有禅意。唐诗诗和司马龙走在方丈楼外的甬道上,仿佛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侧目望去,那棵古樟下的僧人似语非语,夕阳照着他们的侧脸,似幻非幻。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司马龙是第一次看到,禁不住感叹道:“太美了!”

    唐诗诗已不是第一次陪游客入住寺内,也不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境况。但今天似乎有一种异样的不安。寺内的夜显长,不知今夜还会发生什么。

    两只松鼠沿着树干滑下来,跳到僧人面前,僧人们蹲下身子,追着松鼠玩。

    司马龙看一眼唐诗诗,唐诗诗会意地一笑,两人悄悄走到僧人们身边。

    松鼠好像并不在乎他们的到来,依然与僧人一起玩耍。慢慢地他们挤进僧人中,扩大了圈围,在僧人与俗人中间,松鼠玩得更开心了。

    “如是妙相庄严,主伴齐彰,灵山会俨然未散;本来佛身清净,凡圣一体,菩提达当下圆成。”其中一位僧人念道。

    临睡前,司马龙一个人偷偷跑到伽蓝殿。冷丽而幽蒙的月光下,一名婉婉女子跪拜在大殿门口。司马龙没有去惊动她,等她起身绕廊走向罗汉堂方向,才轻步上前。他祈祷伽蓝菩萨赐予他美梦。

    第二天一早,唐诗诗问司马龙,昨晚做梦了吗。司马龙反问她:“你哪?”

    唐诗诗笑道:“睡得特别香,不知有没有梦!”

    司马龙打量着她,发现她洁净的脸上,光亮。

笫十七章玛莎拉蒂

    第十七章玛莎拉蒂

    唐诵诵驾车赶到国清寺景区入口处的花麦地停车场,等候妹妹和那个“帅骗”。此刻,她的心情很复杂,既希望司马龙说的是实话,又不愿她的判断失误。在等候中,她几次打电话给妹妹,催他们快点来。

    花麦地与国清寺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路程,唐诗诗说:“你不愿进来接,你就耐心等吧。”

    “别臭美吧!”唐诵诵说,“等会儿你会后悔啦!”

    唐诗诗下意识地瞟一眼司马龙,说:“我可没你想得那么多。”

    司马龙见她搁了手机,说:“诗诗,我再次感谢这七天来你对我的信任。这次回杭州,我先处理好一些事情,再回天台,我希望你能再次信任我,陪伴我。”

    唐诗诗说:“好啦,我真的不需要呆会儿给我一个什么惊喜,我还是那句话,我只是尽到一个导游的义务,你只要还我这几天的旅游费用就好了。以后,你或者带家人、朋友来天台玩,我依然可以做你们的导游。”

    司马龙突然放慢脚步,深情地望着唐诗诗说:“下次我来天台,我希望你不仅仅是导游……”

    唐诗诗心头一热,小声道:“我们快点走吧,我姐姐等不耐烦又会打电话的。”

    唐诵诵看见他们从台阶上下来,跑过去,冲着司马龙揶揄道:“大‘帅骗’,来接你的狐朋狗友去哪里呀?”

    司马龙挺起胸膛,显得踌躇满志。他扫视一眼偌大停车场,转眼,望着唐诵诵说:“诗诗姐,这几天一直让你担心诗诗受骗,我十分愧疚,先向你说声对不起。”

    “别废话了,把钱打过来,你就走人,不然,我就告你诈骗!”唐诵诵吆喝道。

    唐诗诗说:“姐,大清早你就开口骂人,多不好!”

    “我不好!你跟他好上了!”唐诵诵说,“怪不得昨天晚上还要跟他在一起……”

    “你”唐诗诗气得直跺脚。

    这时候,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和一辆银色玛莎拉蒂轿车徐徐开到他们身边停住。从车上下来两名男子。他俩穿着藏青色轻便西装,看上去精神饱满,大气凛然。他们走到司马龙面前,毕恭毕敬地说:“龙总,您辛苦了!”

    “让你们这么早出来,谢谢了!”司马龙说着跟他们握手。

    唐诵诵吓了一跳,哆嗦道:“你真不是骗子……”

    司马龙笑而不语。

    此刻,唐诗诗的心态却十分平和,脸部表情从容自在。当司马龙牵起她的手时,她十分机巧地转过手势,跟他握手道别。

    “龙总,您上车吧。”唐诗诗说,“感谢您对天台山水的偏爱,欢迎下次再来!”

    司马龙握紧她的手,轻轻一拉,笑道:“跟我来一下。”

    唐诗诗迟疑了一下,迈开步子。

    司马龙牵她走到玛莎拉蒂旁,打开驾驶座,抽出车钥匙,另一只手端起唐诗诗的手,把车钥匙放在她的手掌心上。

    “从今天起,你就是玛莎拉蒂的主人。”司马龙说。

    唐诗诗浅浅一笑,轻声道:“龙总”

    “不,请叫我司马龙,或者叫‘帅骗’。”司马龙说,“钻石碎片,玻璃碎片都行。”

    唐诗诗扑地一笑,转而真切地说:“谢谢你的一番好意,这车我不能要。”

    “为什么?”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司马龙凝视着她的脸,感慨道:“你让我证明了在当下比钱还要宝贵的东西依然存在。”

    唐诗诗又是浅浅一笑:“不管你怎么想,我还是那句话,我只是尽到了一个导游的义务。”说罢,缩回手,把车钥匙插回到车上。

    唐诵诵终于回过神来,激动地跑过来,陪笑道:“龙总,刚才多有得罪,请多包涵。”转身又拉起唐诗诗,大声喝道,“诗诗,你怎么能这样不知好歹,还不快谢谢龙总!”

    唐诗诗甩开她的手,正要骂她,只听得司马龙说:“诗诗姐,诗诗姐这几天太累了,你帮她把车开回家吧。”说罢,蹬上那辆黑色色奔驰,飞奔而去。

    唐诗诗的目光紧随而去,直到轿车拐弯远离。她转过脸,望着唐诵诵怒斥道:“唐诵诵,你简直是财迷心窍!”

    唐诵诵一反常态,心平气和地说:“诗诗,你怎么骂我都行,你要是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会后悔一辈子的。”

    “你什么意思?”

    “这不是明摆着他向你示爱!”

    “示爱?”唐诗诗反诘道,“人家没钱时,骂他‘帅骗’,有钱又说示爱?在你眼里感情像是买卖,是不是?!”

    “难道你希望他是个穷光蛋,骗你的钱才高兴?”

    唐诗诗瞪她一眼,摇摇头:“你真不可理喻!”

    唐诵诵气也上来了:“我不可理喻,让可以理喻的人跟你理喻吧!”说罢,拨打母亲的电话。

    唐诗诗不让她打。

    唐诵诵说:“我来之前,妈说她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在树林中跑,是吉兆。我不相信,我们打赌,司马龙不是‘帅骗’,她这个月的麻将钱,我包了。”

    唐诗诗说:“打吧,告诉她,司马龙就是‘帅骗’!”

    唐诵诵知趣地说:“我不打总行了吧。”

    唐诗诗叹了口气,说:“这车先停放在哪里……”

    唐诵诵说:“你真不想让爸妈知道?”

    唐诗诗说:“妈什么性子,你不清楚吗?能让她知道吗?”

    “那好吧。”唐诗诗把目光落到玛莎拉蒂车上,“你说把车停在哪里?”

    唐诗诗想了想,说:“暂停在‘庐境’吧。”

    庐境酒店就在花麦地停车场上方,很方便。唐诗诗觉得自己的车技不如姐姐,就让姐姐开玛莎拉蒂,她开那辆旧车。唐诗诗觉得风光无限,这么短的一段路,故意拉下车窗,把胳膊肘撂在车窗沿上,车速很慢。

    唐诗诗很快到了酒店门口。她下车看见唐诵诵在上坡处停下来跟一个人打招呼,气又上来。唐诵诵一到,她就把她赶下来。

    “停碰了,别怪我。”唐诵诵说。

    “又不是你的车,你心疼什么?!”唐诗诗啐道。

    “对呀,车是你的,你要显露一下身价,应该停到国清宾馆去,庐境未免太没名气了吧!”

    “我要停哪就停哪!”

    “豪门还没进,就任性!”

    “你别学老妈的性子行不行?!”唐诗诗模仿杨岚腔调,“还没嫁人,就不要我啦……”

    唐诵诵咯吱一笑。唐诗诗也笑了,“姐,还是你开吧。”

    这时,唐诗诗的手机响了。唐诵诵忙说:“先别看,让我猜猜会是谁?”

    唐诗诗心情好多,开心地说:“猜吧,猜中了奖你吃泡芙。”

    “一定是司马龙!”

    “你这么肯定?”

    “热恋中的男人,就是这个德行,他会问你这车喜欢不喜欢?好开不好开……”

    “姐,你别自以为是了。”唐诗诗把手机扬到她面前。唐诵诵一瞧,抽了口冷气。

    “你想怎么说?”唐诵诵窥探道。

    唐诗诗笑道:“你要为我守密!”

    “现在是你最厉害,我当然听你的。”

    唐诗诗打开手机,说:“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宝贝囡,你先听妈说……”母亲的声音很兴奋,“司马龙真的是非富即贵,你也算是‘护驾有功’……”

    “妈,您到底要跟我说什么?”

    “听妈说司马龙真的又懂礼貌又孝顺。刚才,他来家里啦!送给我一盒燕窝,送给你爸一盒冬虫夏草,还是这几天让我们跟着担心受怕,十分过意不去……诗诗,他临走前送你什么礼物啦?快告诉妈,让妈再高兴高兴!”

    “妈,你烦不烦?”唐诗诗怏怏道,“我们要去杭州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宝贝囡,你不会有什么大毛病的。”母亲说,“妈在家等你好消息!”

    唐诗诗挂了手机,唐诵诵说:“看来这个司马龙是认真的……”

    “你什么意思?”

    “宝贝囡,你对他有什么意思呢?”唐诵诵学着母亲的腔调说。

    唐诗诗抿嘴一笑:“我就是这个意思,开自己的车去杭州拿检查报告。”刚说完,手机又响了。

    “这回肯定是司马龙的。”唐诵诵说。

    “你这么想司马龙,早先为啥骂他‘帅骗’?!”唐诗诗揶揄道,“怪不得人家单单不送你礼物。”

    “快接电话。”唐诵诵说,“你说完了,让我向他说声对不起。”

    唐诗诗做个鬼脸,笑道:“是老爸的电话……”

    “诗诗呀,你现在一定要头脑冷静。”父亲在电话里说,“记住:在富贵面前,不可卑躬屈膝;在贫贱面前,不可以盛气凌人。要**情的主人,不可做金钱的奴隶!”

    唐诗诗高兴地回答:“爸,我的血管里永远流淌着您的血液!”

    唐诵诵讥讽道:“老爸是要你摆摆臭架子,提高自己的身价。”

    唐诗诗说:“你跟妈永远是一丘之貉!”

    唐诵诵目瞪口呆。

    唐诗诗笑了:“还不快把玛莎拉蒂停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4561/ 第一时间欣赏弥天大话之爱爱情最新章节! 作者:润水春荣所写的《弥天大话之爱爱情》为转载作品,弥天大话之爱爱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弥天大话之爱爱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弥天大话之爱爱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弥天大话之爱爱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弥天大话之爱爱情介绍:
夜晚,司马龙在立交桥上拦车。他必须身无分文离开杭州七天。他终于搭上孪生姐妹唐诗诗和唐诵诵的车,来到东海之滨的天台山......司马龙是钻石帅哥还是玻璃“帅骗”?是弥天大话的爱情还是弥天大谎的陷井......美丽的天台山见证!弥天大话之爱爱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弥天大话之爱爱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弥天大话之爱爱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