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舌尖上的九零年代TXT下载舌尖上的九零年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全文阅读

作者:薄荷雨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txt下载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六章 第一次回乡下

    打消了于干事他们的疑虑之后,陈馨也在考虑这件事。

    她的打算是让姐夫的哥哥出来帮忙做事,但是其他的她就没多想了。现在想想其实她当初的想法还是有些天真了。

    钱财迷人眼。这句话可能不是指的所有人,但是在钱财的影响下,人是会变的,这点陈馨深信不疑。

    若是只有当初的那个早餐铺子,姐夫的哥哥来帮忙也就帮忙了,横竖流水不算太多,至多也就比普通人好一点而已。但是开了咖啡厅之后这个就不太好解释了,人家会不会以为她是拿着姐夫的钱在乱用?哪怕她把账户交给对方去管,也不能完全封堵住旁闲人的口舌。

    就这个问题,陈馨再度去拜访了刘爷爷,想要征询下刘爷爷的意见。

    “你是说你打算把你姐夫留下来的钱分成两份,其中之一交给他父母去处理,另一份以张璋的名义存在银行里?”

    “是啊,虽然钱不多,但是对姐夫家的老人来说,这笔钱已经不菲了。而且我听说姐夫的哥哥腿不好,说亲事都有点困难,所以我这次回去还有个目的,是想在县城给他弄个什么营生,让他也能攒点钱下来。”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的。”刘爷爷沉吟了片刻后点头,“那你想好没有,给他弄个什么生意做做?”

    “这个还真没有想好。”陈馨也是为这事儿苦恼,“我的长处是制作特色美食,但是姐夫的哥哥好像不太擅长这个,另外我对姐夫的老家那边没有太多了解,他们那边的人喜欢什么,爱吃什么,我都不知道。”

    “不如这样,你这次回去之后先跟你姐夫的哥哥聊一聊,看看他是个什么想法。如果他不想出来做事,在家务农也不错。”

    刘爷爷起身去书房拿了一本书和一叠旧报纸过来。

    “我记得你姐夫是巴南的人,那边山高人少,气候不错但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不过那边有一种市场上很受欢迎的经济作物,如果你姐夫的大哥愿意的话,我可以找人托托关系,让他去农校那边学习一下,没有文凭,只是跟着老师下试验田进行实际操作。可能还需要给点钱什么的,这点我想你不会不乐意给。”

    给钱当然没问题,如果姐夫的哥哥愿意去读书,她也可以承担对方的学费什么的。

    刘爷爷给陈馨看了他收集的那些资料,有本笔记本还被他送给了陈馨做参考。

    等年前所有的工作学习都停止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左右了。陈馨去跟铁磊夫妻道别,另外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房子后,就带着张璋小胖子大包小包的上了火车。

    走之前跟于干事那边已经联系好,对方在老家那头帮忙找了辆单位的车,给了司机一个红包,让帮忙将姨侄俩送到村子里,等初七八的再去接一趟就好。

    对方也是退伍的战士,听到是牺牲的烈士的遗腹子要回去看爷爷奶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还专门到火车站来接的陈馨跟小胖子。

    “那边村子一天就一趟车,这过年的时候还不一定坐得上,你们要是不找老于的话,我估计要么被敲,要么就只能走回去了。”

    雷邦一米八几的个子,两手就将陈馨带回去的行礼给抓在手里,让她好好抱着小胖子。

    “这火车站人多手杂,你把孩子给看好了,不然孩子掉了你得气死。”雷邦是东北人,他爸妈都是支援建设从东北过来的,落地生根,到现在两口子退休了也没打算回去,就在本地住下了。雷邦在家里说的东北话,做事也是风风火火的,但细致起来就没女人啥事儿了。

    雷邦开来的车是他们电力局的工程车,BJ吉普。

    “你姐夫他们村子在山上,路不太好走,不是吉普车都上不去。一般的班车到山脚下就停,你带着孩子上山起码还得走一个多小时。路很颠,你给孩子抱实在了,别等会儿撞着。”

    路上拐了个弯,去市场买了很多过年的东西,还有两套老人的衣服。

    幸好家里有姐夫父母的照片,她根据照片勉强能估计出老人穿多大码的衣服,但是姐夫的哥哥就不太好办了,而且这边也没有未婚女子给未婚男子买衣服的先例,除非是一家人。

    陈馨看了下塞得差不多快满了的车后箱,才停下了买买买的冲动。

    “你这是打算让叔叔阿姨吃到年中去啊?”雷邦笑得厉害,对陈馨也比之前更加热情。

    他人高马大心思却是细腻的,之前是看在于干事的面子上,还有张璋父亲是烈士的份上,对陈馨跟张璋很照顾。可现在看到陈馨毫不犹豫的就给姐夫的家里老人买了各种过年的年货,连衣服鞋袜都考虑到了,就知道这姑娘是个人美心善的。

    “我大爷大娘也遭大罪了,好不容易盘了个儿子出来以为能享点福了,结果我姐夫去得突然,家里只靠姐夫的哥哥照顾。大哥他腿脚又不方便,所以家里的日子不太好过。我能帮点就帮点吧,要想让两老过上好日子,只能看张璋的了。”

    这话实在,她毕竟是媳妇的妹子,跟张家没有关系,就算她不回来看老人也没人能说她什么,但是她来了,带着孩子一起,还置办了不少东西,这一切都表明陈馨没打算让孩子跟张家断掉关系,等以后张璋长大了出息了,自然该由他来承担他父亲没有尽到的赡养义务。

    来之前,陈馨还是去于干事那里要来了张家所在村子村长家的电话,她总得跟人说一声要带孩子回去过年的事。

    但是陈馨绝对没想到,迎接她的超过了她以往的认知。

    张家所在村子位于半山腰,以前是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家家户户都沾亲带故,往上数多少辈都可能是同一个祖宗下来的。

    以前张璋的父亲是整个村子的希望,可是这份希望破灭得太快,他们也不可能将盼头搁到还是个包子的张璋头上,所以这两年全村也在尽力帮扶另外两家的孩子,希望能出息一个,回头反哺一下村子。

    而陈馨打电话过来说要带张璋回来看老人,村长顿时觉得陈馨人很不错,想要让她对老张家留下个好印象,所以在知道了陈馨哪天回来之后,村长就直接跟村支书商量着,把杀猪宴摆到了村头的坝子上。

    所以当陈馨抱着张璋下车之后,就看到热火朝天的坝子里人头攒动,那种过年的气氛十分的浓烈,跟她想象中凄风冷雨的场面差异过巨。

第十七章 给出主意

    当然也不是说陈馨看不起张家的老村子,而是在她的印象中,这边真的还没有开始开发,在区域版块里都是原生态农业的标识。

    再加上从记忆中姐夫和姐姐的对话中可以得知这个村子是非常封闭的,人倒是淳朴,但问题是淳朴也不能当饭吃啊,日子要过得花钱,这点不管你是不是自给自足都是必要的,除非你完全不需要外界的东西,所有物件都自己做,所有调料都自己产。可这一点是明显不可能的。

    在陈馨想来,贫穷一定伴随着悲哀和绝望,但是这里的人却不一样,他们是没有钱,放眼看去,周围的房子最高的两层小楼都是自己烧的土窑的青砖建起来的,楼体外面没有光滑的瓷砖,更不会有什么欧式的罗马式的漂亮建筑。简简单单的青砖瓦房和撑着二楼阳台的原木柱子,这一切都显示出条件的艰难。

    雷邦下了车,正好迎面对着过来的村长。他不认识对方,但是对方似乎认识他。

    “雷同志,您怎么过来了?这位是?”

    “哦,这是你们村张德刚的小姨子跟儿子,我送他们姨侄俩过来过年,等初七我会来接他们走。”

    雷邦跟村长介绍了陈馨之后,便在村长的带领下,把车开到了陈馨姐夫家门外。

    老人还在屋里忙活,陈馨姐夫的大哥张德兵在院子里劈柴,他们要趁年前多存些,好方便晚上烧火取暖。

    在看到陈馨和胖乎乎的张璋后,老人忍不住泪如雨下,抱着小胖子哭得不能自已。

    “婶子,婶子,孩子回来是喜事啊,你可别哭了。”隔壁的媳妇抱着老人慢慢哄着,村长则看着这一幕直抹眼泪。

    陈馨站在一边觉得有点尴尬,看看左右又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

    说到底她不过是借了人家儿媳妇妹妹的壳子重生的,只带着张璋的时候不觉得,真的跟这些亲戚处一块了,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特别明显。

    好在村里也有从外面打工回去的年轻人,帮忙劝了一会儿后,年轻的姑娘们就拉着陈馨跟她说话,也缓解了张家悲伤的气氛。

    雷邦要赶着回去,找了人把车上的年货下下来,放到张家的院子里之后,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开车走了。

    陈馨第一次到姐夫老家,也不知道该买些什么,看到市面上的爆品基本都买了一份,然后就是各地的特产也买得不少。除此之外的鸡鸭鱼肉反倒买得不多,横竖农村里也不可能没有杀猪宰羊的,到时候直接买新鲜的更好。

    看到老人已经稳住了自己的情绪,而小包子张璋也有点克制不住烦躁想要她抱了,陈馨才过去接过小包子拍了拍他的背,从包里掏出一瓶娃哈哈塞到他嘴里。

    “大妈,我姐夫以前就经常跟姐姐说要带我们回来看你们,只是工作忙一直没有时间,现在才找到机会回来,对不起。”

    “没,没事,大妈知道你是个好姑娘,要不是你,张璋就,就……”

    活是能活的,可想要活成现在这副小金童的模样根本办不到。当初他们也不是没后悔过,是张璋的爷爷最后做了决定把孩子和所有的钱都留给陈馨,只盼着陈馨能把孩子养大,别过于苛刻他。现在看来人家陈馨不但没有苛待孩子,反而养得很好,就是亲生的也不过如此了。

    眼瞅着中午了,杀猪宴也摆好,这个村子的人不多,所以除了中心的主桌是坐着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村委的一班子人外,其他桌都是自由组合,没有啥女人不能上桌的规矩。

    陈馨抱着张璋跟在张璋奶奶的身后去了坝子,坐下之后才发现左右都是女人,估计也是为了不让她感到不自在才刻意挑选的位置。

    陈馨喜爱美食,对吃的也比较挑剔,但是这种乡村的原滋原味的宴席虽然不如她以往吃的精致,但从味甘上来说,完虐后世的那些什么乡村九大碗了。

    吃完之后有村里的女人们负责收拾,而陈馨则跟着老人回去了自家。

    院子里的东西已经收到屋里去了,堆了半张床。

    “我也不知道家里缺什么,所以都买了一些。这两套衣服是我给大爷大妈买的,这瓶酒和烟是给大哥的。不知道姐姐回不回来,我没敢买别的什么,给买了一条围巾一双手套。”

    陈馨从那一堆东西里把自己特意买的挑出来,放到堂屋的桌上。

    “里面的东西还有一部分是军区的慰问品,本来是要送到我家的,不过我要带着张璋回来,所以军区就把东西折算成了钱让我带回来。然后在县城的时候,雷大哥说他们今年也要慰问烈士家属,就直接把咱家那份一起拖回来了。”

    慰问是慰问,每年县里的武装部都要下来慰问,但是这么多人,也不可能每家每户都走遍,所以像张家这么偏远的,基本就是镇上的工作人员领了东西在年前送过来,武装部的人真顾及不到这么多。

    在张德兵的帮助下把武装部的慰问品单独拎出来放一边,剩下的还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年货。

    “这里面的东西还请大爷帮忙分一分,给村里的几位长辈和村长支书送一份。当年姐夫出去的时候,村里人都帮了的,姐夫一直说不能忘恩,现在咱家还没有那么多的钱回报大家,所以这次我带了一万块过来,想请村长村支书做主,把这钱分一分,看哪些家里实在困难的,就给添点帮助。”

    听了陈馨的话,张家老两口不住的点头。张德兵也坐在门口听着,心里有些说不出的酸楚。如果弟弟还活着,他们的日子可能会过得更好,可惜好人不长命。

    “大兵,你陪着小馨去找村长……”

    “不不不,大爷,这该您去的。”陈馨婉拒掉,“这钱是姐夫当年留下的抚恤金投资后的一部分收益,说到底也是姐夫留下的钱,所以该您家去做这个安排。”

    张老头想了想,把烟斗在鞋底磕了磕,点头:“那行,大兵啊,你干脆跑一趟,去请村长支书和你三爷爷过来。”

    转头又跟陈馨解释,这位三爷爷是村子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也是村委的会计,其他辈分高的要么已经年迈得头晕耳花了,要么大字不识一个,所以三爷爷在村子里的地位不比村子低。

    没多会儿村长就跟支书一起陪着三爷爷到了张家,跟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村长家的小儿子跟大侄女。

第十八章 打好关系

    陈馨重复了一遍她的打算后,便说自己对村子的情况也不了解,只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至于应该怎么做才最好,还是得让村长他们来做决定。

    说完之后也不再掺和,抱着张璋到了侧屋,陪着张璋的奶奶说话,一块儿说话的还有村长家俩孩子。

    村长的儿子今年高三,过完年不多久就要高考了,他对自己的目标还不是太明确,这次过来也是想要问问陈馨,看她有没有什么建议。而村长的大侄女则是纯属对陈馨好奇,才跟着表弟一起过来的。她没读书,高中毕业后就去了省城当服务员,现在挣的钱也不算少,她自个儿还觉得挺美滋滋的。

    陈馨跟村长的儿子聊了一会儿,确定他对计算机更有兴趣后,便建议他报省城那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这样建议有两个原因,第一,C大的科技学院在十几年后国内高校的排名里不算低,但是收分相对来说不是最高的那一批。第二,省城的开销比起其他地方来说真的便宜很多。如果考到沿海那边去,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如果想要维持生活,就必须要勤工俭学,可这样一来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必然减少,而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是最快的,不一直汲取最新的知识,就很可能一事无成,最后只能当个面临猝死威胁的基础码农。

    “对了,C大有加分项,你可以去问问你的老师,我记得你们这里是老三线,应该有加分的。还有优秀学生干部之类的也要加分,实在不行,你去考一个国家级运动员的证书,这些工作你得先做在前面,不然到时候就差个一两分你才亏呢。”

    陈馨来之前在宋老师家里就听宋老师给他家一个表侄提过这事儿,她也是现学现卖。

    村长儿子听了之后默默记了下来,看陈馨的目光都亲切了不少。

    其实陈馨这么做也是帮张家卖村长家一个人情。就算村子里的人淳朴,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家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无伤大雅的时候,大家会照顾着你,但是如果跟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那肯定是紧着自家来。

    张家的大儿子一看就是个木讷的老实人,加上腿瘸后有些自卑,不像是个能撑得起门户的人。两老年纪大了,日子只会越来越不好过,所以跟村里的掌权人打好关系是最重要的一步。接下来,她会慢慢的帮张家大哥立起来,希望等张璋长大后不会埋怨她这个姨妈自管自己。

    村长的儿子是个健谈的年轻人,自小在村子里长大,后山被他玩得熟透了,哪里产什么都知道。

    陈馨套了他的话,得知他们日常的经济来源最大的就是上山收山货。但是山货要卖出去却不太容易。毕竟他们这边的山区,很多人都在做这个,人家来收山货也要看交通方便不,他们村在半山腰,路不好走,而且因为村子人越来越少,所以山货的量也在逐年下降,这样一来,收货的人就更不愿意为了他们这点东西专门跑一趟了。

    “能看看你们这边的山货都是些什么吗?”

    陈馨提出的要求不难达到,旁边的婶子直接带着陈馨去了侧边的储藏室,拖出一麻袋的山货。

    里面都是用塑料袋包成一包一包的,有木耳,银耳,野菌,葛根之类的山上常见的东西,还有一些晒干的松花,野菜什么的。

    “厨房的梁上还有山鸡和野兔斑鸠,山下的人都喜欢吃,就是买卖不方便。”

    陈馨看了之后有了个主意,但是能不能成还得试试才知道。

    “我来之前,我的邻居刘爷爷跟我说现在国家在努力提高农村的收入,鼓励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畜的养殖。我专门去翻了下资料,这边盛产木耳和银耳,我觉得这个可以利用起来。”

    这山上没有工厂,人也不多,自然污染少,种植出来的作物肯定营养价值比其他地方高。再养些跑山鸡和兔子竹鼠之类的,也是一笔收入。但是同样的问题依然出在交通上。想致富先修路是必须的,不管是种子和幼畜运进来,还是收获的物产送出去,这些都要依靠便利的交通才能实现。

    “我爸去镇上问过修路的事,镇上也没说不给修,但是我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国家拨了经费过来,但是轮不到我们这些条件恶劣的村子,其他地方就给分走了。”

    “为什么?”陈馨不太明白,既然是扶贫款,为啥不仅着最困难的地方用?

    “还能为什么,业绩和政绩呗。”少年虽然不懂其他,但是父亲时常在家里跟妈妈和大哥大嫂说的一些话他还是能理解的,“我们这几个在山上的村子,要发展需要花费的资金太大,而同样的资金在山下就能盘活一个村子。上面的领导都是几年一个任期,到时候升迁还不是要看你当政的时候有没有发展好经济改善民生什么的,山下的村子发展起来了,业绩政绩明晃晃的,上面来人检查,拉着走一圈,说啥都好使。”

    这个问题很具体,也不能说人当官的是错误的做法,国家还提倡先富带动后富呢,他们不过是先发展好发展的地方,最后有富余了才来考虑山上的村子,这也不能说他们是错误的做法,只是这事儿落到自己身上,肯定是觉得不痛快的。

    “发展的事情暂时不说,那修路的事情呢?”

    “这个我知道,上次我跟大姨去镇上,就遇到那个副主任,他说我们村申请的修路款倒是可以批,但问题是金额不足以修一条通到村子的水泥路,除非村子也自筹资金。可我们村子穷得这样了都,哪里还能筹资修路啊。”

    他们正聊着,堂屋那边的几位也商量完了,之后就招呼大家一起出去摆龙门阵。

    听到说陈馨在问修路的事情,村子也正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吐,他之前跑了好几趟镇上,可那边就给出这么个态度,要修可以,大家一人一半。

    他也不是不知道就这样都已经是镇上开恩了,隔壁山水村去要修路款,镇上还是一点不松口呢。

    “如果我们不修水泥路呢?先用修路的资金把路基拓宽,然后用石头泥巴碳渣垫底,上面压泥,看看能不能用柏油,如果不能,哪怕就是这样的机耕道也是好的,至少能通车,不会因为路上过于坑洼不平而让汽车不愿意上来。”

    “这样能行?”

    “去问问呗,当然不能就这样去问。我想的话,如果村长你拿着村子的发展规划去问,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规划?什么规划?”

    “村长就没有想过如何发展村子的经济产业?”陈馨有点傻眼,怎么好像这个村长跟她想的有些不太一样?

    “我们想过啊,等路修好了,就可以把山货运下去了,然后村子就能有收入,大家也更有激.情去山里找山货,这样不就能挣钱了?”

    陈馨想扶额,真的,她完全没想到村长会是这样傻白甜的村长,难怪人家不给批呢,就你这样没有一点规划,修了路也是看天吃饭,人家傻了才给你投资。

第十九章 申请示范村吧

    还好,村长的儿子是个聪明的,看到陈馨的脸色就知道自己老爸肯定很多东西都没去想过。而且刚才在屋里的时候,陈馨姐也说了要发展经济作物,他们村的银耳跟木耳就是好东西。

    “陈馨姐,要不你给我们说说人家村是怎么发展的行不?我们山下的几个村子,一半是种植大棚蔬菜,还有一半是靠河养鱼。我们山上不适宜大棚,也没法养鱼。”

    “不适宜大棚这个是先天不足就不说了,不能养鱼但是可以养其他的啊。”陈馨说着干脆从包里拿出一支笔,又让村子儿子拿来几张纸,就开始写写画画。

    “之前我上山的时候,雷哥跟我说你们这边山高路陡,但是水源丰富,说这山背后就是一条小河沟是不?”

    村长儿子点头,简单给说了下周围的山地情况。

    “行,这个需要具体去看了之后才能分析。但是山里养鱼养泥鳅的不少见,我听我同学说,他们黔南那边的山里就养稻花鱼,这个怎么个养法我不太清楚,不过可以去请教专家。泥鳅什么的应该有人养过,具体你们这里能不能养也需要请人上来看看才知道。这两个你们可以写进计划里,提请镇上的工作人员帮你们联系相关的专家。国家要扶持农业,只要是正当的要求,政府也不会拒绝。”

    说穿了就是几个电话的问题,人家专家也需要地方来试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村长能跟人专家搭上线,请来看看,合适的话这不就有了技术支持了?

    陈馨在院子里说话,原本还围着好几个女人,现在都被自家男人给赶到一边去了,大家伙儿围着陈馨,跟好学的孩子一样,眼巴巴的看着她帮忙分析如何发展家园。

    “接下来就说咱们村子自己就能知道成不成的计划。第一,木耳跟银耳的种植我想应该有人知道怎么弄吧,不要想着去山里摘,那都是杯水车薪。而且人工种植跟天然野生是两种价格,以后可以分开来售卖。再一个,我之前在山坳那边看到对面上有一片老茶园,不过看上去没人打理的样子,能问一下是怎么回事吗?”

    这事儿还真有人知道,三爷爷开的口。

    那还是三爷爷小时候的事情了,在建国之前,他们这边有个地主让人平了一匹山,说要弄个茶园,茶树还是专门从外地买回来的,可没想到茶园才弄了两三年不到,就开始爆发动乱,那地主没奈何只能举家迁走,这茶园自然就荒废了。

    陈馨记得她以前在研究一道菜的时候,需要用到茶叶,世人多用的龙井,而她则选用了一个不太知名的茶叶,原因是那茶叶富含硒这种矿物质。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而我国是缺硒大国,所以一旦食物跟保健扯上关系后,身价立马百倍上涨。

    当时陈馨就是冲着这个去的,那个茶叶的产地她也了解过,应该是就是在这一带,只是从来没有专程来产地看过。而且硒含量最丰富的也不是本省,是隔得不远的另一个省的少数民族地区。

    “我建议你们过完年请专家过来验一下这里土壤的元素组成,如果可以的话,申请恢复茶园并扩展规模。”毕竟不是十分的肯定,所以陈馨也没有强烈的建议他们上马这个项目,“但是就算不管微量元素的多少,高山茶园的茶质量也不会低,你们这边还是差不多上百年的老茶树,包装一下,打个百年老茶的招牌也是能制造一点噱头的。”

    大致把自己了解的一些情况说了下之后,陈馨觉得自己不如跟雷邦联系一下,看能不能从县里请一个靠谱的规划师来帮忙规划一下村子的发展框架。她只是个厨子,提点建议还行,真要让她来做这事儿,她自己都心虚。

    但就算这样,村长也激动得不得了。他觉得老张家的风水就是好,出了张德刚这个英雄烈士,还引来了一只金凤凰。如果能把金凤凰留下就更好了。然而村长扫视了周围一圈之后,自己就熄了这个心思,他们村里这些歪瓜裂枣怎么可能让人省城里的大学生看上,还是算了吧,不提这事儿或许人家还肯帮帮忙,真要提出来,人家甩袖子就走,他们能把人强留下来?

    陈馨粗粗的讲了一下,至少给村长他们理清了思路,也让他们有了努力的方向,其他的事情和趁过年这段时间合计合计,等到年后该去镇上哭穷求资源的还得去,但是跟陈馨说的一样,不能白白去哭,人家看着也心烦,他们带着章程去,政府那边总得给他们一点答复吧。

    “对了,村长大伯,你去找镇政府的时候,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申请一个示范村。”

    “啥示范村?这有好处?”

    “当然有。”陈馨笑了,“示范村顾名思义就是做示范作用的,山下的村子已经发展起来了,再给扶持也只是锦上添花,但是若镇政府同意在山上拿咱们村子当示范点,一来可以申请特殊政策扶持,二来政府很多优惠政策和扶贫资金都会往示范点上倾斜。如果你们有关系找几个农大的老师和学生来这里建一块高山示范田什么的,估计申请会更容易一些。”

    到底村长也是混了几十年的老狐狸,之前只是不懂这些弯弯绕绕,但是陈馨一给捅穿了那层窗户纸,哭穷这事儿他简直是熟练工啊。不然同样是高山贫困村,为啥镇政府就同意给他们一半的资金合资修路?

    陈馨也明说了自己只是来之前稍微做了些了解,至于具体要做什么工作,还得村长去想办法找关系求支持。

    等送走了村长他们,都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左右邻居来帮忙弄了饭菜,又端了些自家的硬菜过来凑桌子,摆了满满一桌,三四家人凑在一块儿吃了个热腾腾的晚饭,之后张璋困了要陈馨抱着睡觉,他们姨侄就去了东侧的厢房。那是以前张璋爸爸的房间,这么几年都收拾得很干净,也没人进去住过。

    因为怕他们姨侄冷,还给灌了热水袋,就这样,半夜张璋都冷得直往她怀里钻。

    第二天起床时,天才蒙蒙亮。小胖子依旧在睡,陈馨爬起来穿上衣服,在屋里蹦了一会儿才觉得身上热乎了些。

    她出门来的时候,厨房已经有了火光。张璋奶奶在做早饭。

第二十章 张家二姐

    农村的早饭都是干饭炒菜,只是少见荤腥。这也是快过年了,加上陈馨带着他们的大孙子回来过年,张家的饭桌上才多了些肉。

    陈馨跟张家大哥在最初那一两年见得比较多,但是张大哥每次来去匆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客厅里将就一晚就走,后来见陈馨跟张璋的日子好过些了,才没有再来的。

    知道自己对大灶没任何实际操作经验,再加上她想跟张大哥单独聊聊,所以陈馨打来热水洗漱之后,就拐去了后面坡地上找张大哥说话。

    原本砍柴是在院子里做的,但是张大哥怕吵醒了陈馨他们,就搬到了后面来,砍完之后再拢到一起搬回前院的墙边上码好。张大哥除了走路的时候看上去腿瘸外,站在那里不动是看不出太大毛病的。他虽然走路不利索,但是做事还是很有力气,家里的重活都是他跟张大伯两人在做。

    “大哥,我想问问你以后有什么打算。”陈馨也没有一上来就说我可以怎么怎么帮你,她跟张大哥接触过几次,这个老实的乡下男人其实有一颗很强的自尊心。

    “我昨晚上想过了,你跟村长说的那些很好,我打算跟着村长一起试试。”张德兵放下斧头,拿袖子抹了下额头的汗。

    他没说他昨晚几乎整夜失眠,就是在想陈馨说的那些话。那些本来都是很浅显很简单的东西,但是她没说之前却没有人能想到那里去,所以读书人真的很厉害。

    “大哥,我有个建议,说来你听听,如果觉得不好就当我随便聊几句。”

    陈馨组织了下语言,揣着手蹲在门边上,看着周围的坡地:“我刚才过来的时候也顺便看了下家周围,咱家这边占地还挺大的,我看这后面的竹林好像也是咱家的是不是?”

    “嗯,山上没什么可耕种的土地,所以每家每户分的山林比较多,只是这两年不许随便砍伐了,所以占着山地也没啥收入。”

    “这边盛产竹子,我在想,要不大哥你去弄个竹鼠养殖怎么样?”

    这个竹鼠养殖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到现在养殖技术也趋于成熟了,而且竹鼠的市场价值比较高,属于经济类养殖。但是养殖竹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技术上的难题就需要时间去学习,所以陈馨是希望张大哥能同意她的建议,去广西那边找一家竹鼠养殖基地学习之后再回来自己做。

    她昨晚就想过,如果村长那边进行得顺利,等路修通至少也得一年的时间,而这一年大哥完全可以去广西那边学习,等到明年回来就可以计划自己盖个竹鼠养殖房了。最重要的是,她今年手上的钱也用得差不多,想要一次性到位弄个养殖园也不是不行,但是压力很大,特别是大哥如果不积累经验就直接上,很可能会折戟沉沙。

    等到了明年,她的咖啡厅上路了,加上她做翻译和美食作者挣的钱,投资一个竹鼠养殖园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她没直接跟张大哥说经济上的困难,只是细细的跟他分析了一下如果不去学习就直接上可能产生的后果,还有就是竹鼠养殖的过程中很费心思,如果施工的动静太大,或许也会对竹鼠养殖造成影响。再有一个,大家都风风火火的上马,到时候想找人帮个手都找不到,这也是个大麻烦。

    “谋定而后动是最合适的选择,大哥你可以多考虑考虑,要不等二姐回来了,你跟她也商量商量?”

    张家二姐早些年在陈馨姐夫还没当兵的时候就为了家庭生计而嫁给了隔壁镇的一个鳏夫。

    二姐夫对人倒是很好,可家里也是过得紧巴巴的,加上他前妻病逝欠了些债,虽说是还完之后才娶的二姐,但是俩人结婚的时候家里也是一穷二白。

    不过唯一比较安慰的是,二姐夫跟前妻的孩子没有养在他们跟前,直接被二姐夫前妻的父母接走了。那老两口是教师,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中年丧女之后便只得一个外孙在跟前。

    二姐跟二姐夫也不是狠心的人,日子稍微好过点之后,每个月照给生活费,每周二姐夫也会去看孩子。还有二姐之前一直没要自己的孩子,就是想着等丈夫前妻的儿子大一些,懂事些之后再考虑。

    这几年下来,那孩子已经读初二了,成绩还好,人也踏实懂事。他外公外婆教得很有礼貌,对二姐虽然没叫妈妈,但是一口一个姨还是很亲热的。去年的时候,那孩子主动找到他爸,说让他们赶紧再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所以今年二姐打算要个孩子,也不知道怀上没有。

    二姐夫以前是农校毕业的,后来在农科所工作,做的是种子培育方面的研究,很老实本分的一个人,也是真正穷研究员一个。

    陈馨不在乎他其他如何,只想知道这个便宜姐夫能力如何,如果可以的话,倒是可以试着合作定向培育一些东西。前世她为了美食走遍世界,接触到的研究员也不少,见过的稀奇古怪的植物更是数都数不清。很多东西没用实际使用价值,但是有些东西只要运作得好,那就是下金蛋的母鸡。

    腊月二十八的时候,二姐带着二姐夫回来了。

    他们原本是要去二姐夫的老家看望老人的,但是在知道陈馨带着孩子回家过年后,二姐就一直心神不宁,加上她又确定怀孕了,所以二姐夫干脆跟家里老人商量了一下,等到陈馨他们走了之后两人才回去。

    二姐夫的老家离他工作的地方并不远,坐班车也就两个多小时就到。知道儿子的日子也过得艰难,那边的老人虽然有点不高兴,但是还算开明的同意了他们回丈人家过年。

    张二姐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自家老娘带着张璋在院子里玩,隔壁的婶子也在陪着说话。

    “这是我大侄子吧?他姨呢?我给带了点我们那儿的特产过来,也不知道她吃得惯不。”

    张二姐手里拎着一串风干的用篾条串在一起的豆干,她男人手里则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那边镇上卖的年货。

    “小馨在厨房忙活,我说不让她干,她还很不乐意,说要露一手让我们尝尝她的手艺。”

    张璋奶奶很开心,虽然嘴里说着,但是脸上很久都没展露的笑容说明她现在心情极好。

    “那可不行,我得去帮把手。”张二姐放下东西就往厨房走,她丈夫想说什么又忍住没说,可目光一直盯着二姐不放。

第二十一章 一桌美食

    “怎么了斌子,二姐她身体不舒服?”

    旁边的婶子本是打趣这么一句,没想到朱斌搓着手,瘦削的脸上露出个羞涩的笑容:“二姐她怀了孩子,不过医生说她年纪大了点,让仔细着别伤到了。在家我都不敢让她做家务,她却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我这不是紧张她嘛。”

    “哎呀呀,这是好事儿啊,也是,二姐快三十了,这又是头一胎,是得小心。”婶子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就想去厨房叫她出来,又被朱斌拦下。

    “婶子别急,让二姐去吧,她心里难得这么高兴。”听了朱斌的话,大家伙心里一酸又是一喜。

    这俩人也是命苦,好不容易稍微舒坦点了,人年纪也大了,就算能享福又能享多久?朱斌今年都四十五了,他跟前妻也是三十才生的儿子,这会儿老大正好十五岁,老二生出来就比哥哥小这么多,以后还怎么着可难说呢。

    他们这边说了没两句话,就看到张二姐跑了出来,扶着墙呕了几下,吓得朱斌赶紧过去扶着老婆,手足无措。

    “没事儿,就是小馨在弄鱼,我被腥着了,让我缓缓就成。”

    里面传来陈馨的声音,说是刚煮好了红豆汤,还有酒酿小丸子加鸡蛋,让二姐夫端出去给二姐润一润。

    朱斌扶着老婆不知道该先去端汤呢,还是先安顿了老婆再说。这时候隔壁家的婶子主动帮了把手,端了一块托盘出来,上面盛放了几只碗,里面有蜂蜜红豆沙小丸子,还有酒酿小丸子加鸡蛋。

    朱斌给老婆端了酒酿小丸子,就差没亲手给喂食了。躁得二姐耳朵尖都红透了,白了丈夫一眼,先招呼了老娘跟婶子端碗,之后又给丈夫端了红豆汤,最后自己才吃了丈夫给她端的那碗酒酿小丸子。

    倒不是说舍不得给丈夫吃鸡蛋,主要是朱斌鸡蛋过敏,吃了就不舒服。没想到连这点陈馨都考虑到了,张二姐对这个兄弟的小姨子感觉更好了。

    “二姐,大伯和大哥去后面砍竹子了,让二姐夫吃完去叫下他们,别弄太多,够吃就行。”

    “啊,吃竹子?”张二姐愣了一下,下意识看向老娘。

    “小馨说给我们弄什么竹筒饭,你爸跟你哥就去后山砍竹子了,他们前脚刚走你后脚就到。”

    “竹筒饭是什么?用竹子煮饭?”

    “姑姑我知道。”张璋小胖子现在能说比较流畅的话了,之前是因为不熟悉的缘故,不太爱开口,现在都过了好几天,也知道这是疼爱自己的长辈,所以平日里活波的性子也慢慢的展现了出来。

    听到姑姑的话,小胖子举手:“姨姨会用腊肉香肠和小蘑菇做好吃的饭,用竹筒装上,放在灶上烤熟。好吃!”

    小胖子的语言能力到底只有两岁孩子的水平,能把事情说清楚已经非常不得了了,加上他说到最后还吸了一下口水,那个小馋猫的样子,顿时让他奶奶跟隔壁叔婆都笑了起来。

    “竹筒饭最初是苗族那边喜欢食用的,后来被传到外面,现在也有些餐馆会做,但是要做得好吃还是很难。我以前去南云那边出差的时候吃过几次,味道很不错,有种竹子的清香味。”

    朱斌到底要见多识广一些,他给出了解释,也让众人对竹筒饭产生了极大的期待。

    除开竹筒饭之外,陈馨还打算做一个双椒鱼头,一个风暴鱼片,然后酸菜煨耙泥鳅,再来一个山胡椒烧野兔。

    鸡就做成了白切鸡,鸡头鸡屁.股鸡爪子原样摆好,看上去就是一只没毛的鸡趴在盘子上,旁边用碗调了酱油醋,白糖味精,花椒油,姜葱蒜茸,还有刚才热锅的时候现做的熟油辣椒。这调料等会儿直接淋在白切鸡上就可以了。

    她在斩鸡的时候就将之前腌好的鱼头放在大盆子里上锅蒸。这鱼是昨晚张大哥跟隔壁小三去河里抓回来的,足足有七八斤重,膘肥体壮头大肉嫩,正好一鱼两吃。

    斩好了鸡,她又顺手将鱼身子对半斩开,剖了鱼腹处的大刺,留下两条白嫩.嫩的鱼肉。然后快刀将鱼肉片成薄片,用盐跟胡椒粉料酒码了味,放到一边腌制几分钟。

    菜板重新洗干净,将洗好的青红辣椒分开切碎剁茸,再拍了姜蒜也剁茸,地里摘回来的香葱洗净切成葱花待用。

    等到这些都做好了,鱼头也快蒸熟了。

    重新换了大盘子,将鱼头小心的移到盘子里,再分别将青红辣椒碎铺在两块鱼头上,姜蒜茸也撒在上面,调了些许米酒胡椒粉白糖,加上一些刚才盆子里蒸鱼的汤,淋到鱼头上,继续上火蒸了三四分钟。

    这是因为如果之前就一起蒸的话,辣椒会蒸得很烂不成型,而且汤汁过于辛辣,对老年人的胃不好。这样多费一点手脚却能有效降低辣度,再加上最后淋上的热油一激发,香气顿时迸射出来,让人禁不住直咽口水。

    她在第二次蒸鱼的时候,就在旁边小一些的灶上取锅放油,等油温热了之后,将姜片花椒粒下入,再放一把辣椒进去翻炒一下,等辣椒的颜色微微变黄就赶紧用漏勺捞起来沥干油放一边待用,锅里的油这会儿温度正高,下入自家做的豆瓣酱一炒,那火.辣辣的味道就随着油烟散开,惹得屋外的人频频往厨房瞧,心里跟猫儿抓似的,想要去看看陈馨到底在做什么。

    豆瓣酱炒香了之后,加入清水,然后丢进去大葱头和一小把蒜瓣,等到红艳艳的水开了,放入豆芽和切细的莴笋丝烫熟就捞起来放在一旁的盆子里做垫底的菜。菜捞干净之后就可以下入腌制好的鱼片了。鱼片很薄,水开几滚就变成了雪白的肉片。捞起来铺在刚才烫熟的垫菜上,再将鱼汤也倒入盆里,然后再把之前炸过的辣椒和花椒放在鱼肉上,舀一勺蒜茸倒在中间。最后锅里洗干净放油烧热,一勺热油淋到蒜茸上,发出刺啦的声音,原本看上去因为烫了菜而显得有些寡淡的汤汁顿时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油水。

    耙泥鳅是头一天晚上就收拾出来过了油的,在做鱼之前就用酸菜炒过放入瓦罐里煨在灶后面的风眼上。两个风眼一个煨水一个煨菜,十分的方便。

    山胡椒野兔是家常菜,他们这边也常吃,做起来很快,半小时就能烧好。再加上头一天晚上炖的大骨萝卜汤,炒了两个快手蔬菜,一桌子的饭菜摆满了,可以开动了。

第二十二章 有了盼头

    明明都是往日吃过的东西,可从陈馨手里出来就是味道大不一样。

    农家人没有城里人那么讲究,还谦让啥的,除了给老人和孩子多夹一些软和的嫩肉,其他的都各凭本事去抢了。

    二姐肚里揣了一个,虽然平时也没有太大的反应,可这一次毕竟走了那么长的路,原本都没啥胃口,也是本着给陈馨扎场子才端碗坐下的。

    结果其他的菜还不觉得,吃到耙泥鳅的时候,那酸辣的味道一下子把她的胃口给打开了,就着酸菜和泥鳅肉,她直接干了两碗干饭,要不是胃都塞不下了,她还想再添点,用油汤泡着吃。

    泥鳅这东西看上去不咋样,但营养很丰富,特别是能有效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而且泥鳅本身就有补中益气、祛除湿邪、消肿护肝的功效,所以孕妇适当的吃炖熟的泥鳅是有好处的。

    知道二姐怀孕了,大家也都紧着她吃,但是看她吃得那么香,偶尔也有人从盆子里捞一条去抿。

    泥鳅很肥,而且肉嫩,炖煮入味后,只需轻轻一抿就骨肉分离,拈着泥鳅脑袋往外慢慢一扯,一条整刺就出来了。而且相比其他的肉类,泥鳅和鱼没有那么油腻,再加上老坛子的酸菜一中和,只剩香糯在口。

    泥鳅给了二姐吃,其他人就对着双椒鱼头跟风暴鱼片下了手。至于白切鸡,虽然味道也很不错,但凉拌鸡嘛,他们自己也会做,只味道不如陈馨调制得好。

    可双椒鱼头跟风暴鱼片他们都是第一次吃到,之前吃鱼,除了酸菜炖的,就是油煎了再烧的,还真没有人这么吃过。第一次吃到这样的城里人吃的美食,大家都恨不能自己有两个肚子两个胃。

    “陈姨,我下午跟我哥去抓鱼,晚上还能吃吗?”

    隔壁的小四儿咬着筷子看着只剩一盆红汤的鱼盆眼泪都要出来了,他年纪小抢不过大人和哥哥姐姐们,感觉自己都还没吃两口就没有了,特别的委屈。

    “行啊,你们下午去抓鱼,多抓点草鱼回来,我给你们弄酸菜鱼,其他的鲤鱼也行,只是鲤鱼做汤不好,烧着吃比较合适。”

    河沟里有鱼,还多,但是山里人不太喜欢吃鱼,而且老是豆瓣酱烧鱼,吃了这么多年也吃烦了。

    听到陈姨晚上还给做鱼,还是什么酸菜鱼,虽然感觉可能没有风暴鱼片好吃,但比酱烧鱼强多了,所以几个半大小子相互对了对眼神,搁下碗就去屋后找工具要去捕鱼了。

    陈馨做饭的时候看了家里存的菜,除了白菜萝卜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的蔬菜。她问了下,明天是山下镇子赶场的时间,就跟二姐说了下,打算早点起来去山下买些食材回来。

    “你要什么菜让大哥去买,你没走过山路,怕是走不了那么远。”

    不是张二姐看不起陈馨,就陈馨那个小身板,估计空着手走个来回就能让她倒下,还别说要背菜回来。她哥虽然腿脚不方便,可走路还是没有问题的,也做惯了活,就买个菜而已难不倒他。实在不行让她男人去也成,肯定都比陈馨来得强。

    “我得去看看有些什么菜啊,我都没去过赶集,也不知道市场上有些什么,怎么跟大哥说买啥?”

    最后还是隔壁婶子拍板,说让陈馨跟她一起走,让张老大也跟着一起,帮忙背点东西就行。

    二姐想了想,自己现在的身子不太爽利,心有余力不足,也只能这样了。

    到下午四点多,隔壁三个小子提了两个桶回来,里面装了五六条草鱼,最大的一条估计有两斤重,其他都是一斤左右的。另外还提了一只鳖回来,用草绳捆着的,饭碗那么大一只,看样子还是只老鳖。

    “这东西不错啊,纯野生的。”陈馨瞅了一下,没说要吃,三个小子有点小失望。

    “你们仨想啥呢,这么好的一只鳖,拿去卖的钱能买三四只大公鸡回来。”陈馨笑着拍了拍四儿的头,“要过年了,镇上的人也要团年走亲戚送礼什么的,拿回去给你爸,看他怎么安排。”

    这是人家弄到的,卖出去得好几百。陈馨也不是给不起这个钱,但是她真要开了口,隔壁婶子是收还是不收?还不如直接挑明了,让他们拿去镇上卖钱,都能抵他们平时好几个月的收入了。

    “陈姨,我老汉说这鳖卖不了几百,要不我们吃了吧。”

    陈馨蹙眉,不可能!这老鳖看甲壳的颜色都知道是纯野生的,如果在省城,七八百是肯定没问题,就算是在镇上,卖个四五百也不成问题。一只大公鸡活的称也就五六元一斤,十来斤重还换不到一百块。所以她才建议拿去卖了,怎么会隔壁叔叔说卖不起价?

    旁边张二姐看到陈馨的表情,笑起来。

    “你别奇怪,我们这边镇上的消费水平不行,花个一两百还成,要是花四五百去吃个老鳖,肯定要被老人骂的。”

    但陈馨觉得也有可能是他们没找到好门路。这东西自然不能丢街边上去卖,最好是找个有需求的直接出价。她想了想,回屋翻腾了一下,给雷邦打了个电话过去。

    “雷大哥,有个事儿想麻烦你一下,你周围有没有人喜欢吃野味和山货什么的?我家这里弄了只老鳖,还有些腊山鸡腊鱼,想换点钱。”

    没跟雷邦说虚的,张家什么个情况雷邦也清楚,陈馨这么当着张二姐的面给他打电话,也是想让二姐他们知道,离开这个山疙瘩,外面其实处处都有机会。

    雷邦还真需要陈馨说的这些东西。他都寻摸了好久,一些比较少见的山货也弄到了,可纯天然的还得到乡下去买,之前本来也打算找陈馨打听的,可就怕陈馨以为他想白拿,所以不好开这个口。现在人主动找到他了,正好一拍即合。

    陈馨拉着二姐在家里捣腾了一阵,又跟隔壁婶婶嘀咕了几句,找了些卖相上好,平时也很少见的山货野味出来。另外又让小四儿他们几个找些小伙伴,继续去山里河沟摸鱼。鱼摸回来不能直接杀了,养在废弃的水缸里,等明天雷邦开车过来拿。

    看着陈馨跟二女一起忙活,大二和女婿帮着做些修整屋里屋外的杂事,老两口坐在院子里,抱着小胖子张璋眼角都有水光了。

    这家自从老三走了之后就跟死寂了一般,没想到也有闹腾起来的一天,看着儿女们的笑脸,看着宝贝大孙子,老两口又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第二十三章 做养殖吧

    晚上做的酸菜鱼,用的家里老坛子的泡菜。那个老坛子据张二姐说,有七八十年以上的历史了,还是她祖祖在的时候给起的泡菜水,每年夏天翻一次滤一次,然后吃陈菜泡新菜,这酸菜水就没混过,看上去清清亮亮的,跑出来的酸菜也是脆生生的。

    这也是交通不方便,否则她都想弄一瓶子酸菜水回去起新坛了。

    这边的粉丝都是自家用红薯做的,陈馨扯了一大把泡在清水里,等鱼肉吃完,把蔬菜和粉丝煮进去,依然能下饭。

    酸菜鱼这种菜品,能上得大雅之堂,也可以是普通百姓的桌上菜,精致有精致的做法,农家有农家的风味。

    大铁锅烧了热油,爆香了姜蒜片,再加入切丝的酸菜和酸辣椒酸姜进去翻炒,香味出来之后,撒十几颗花椒调味,放一点点白糖,然后倒入清水烧开。等熬煮个十来分钟,酸菜的香气飘散出来后,加入鱼头跟剔去鱼肉的鱼骨入内熬煮。

    待到汤色开始泛白后,减小火势,让水温稍微降下来一些,冒气眼那种就成。这个时候将之前剔下来的鱼肉片成一厘米厚的鱼片,用胡椒料酒盐跟生粉腌制一会儿,等到可以下锅的时候,用筷子快速的将鱼片一片片的放进汤里,等到鱼片全部下锅后,火势稍微大一点,不让其翻滚,保持微开得状态就好,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让鱼片保持形状完整。

    起锅之后,在上面撒两勺剁茸的蒜粒和花椒粒,然后一勺热油浇上去,让蒜粒泛出香气并变得微黄即可,之后再汤上放香菜跟葱花就行了。

    除了这用大盆装的酸菜鱼外,还炒了酸萝卜肉丝,酱烧腊猪蹄,弄了个凉拌红油菜,再加上隔壁婶婶端过来的菜,又摆满了一张大桌子。

    这次陈馨专门用小盆也装了一盆,让大哥给村里的三爷爷家送过去。

    三爷爷是辈分最高的长辈,中午那顿不方便分菜,但晚上这酸菜鱼老人吃也是合适的。而且陈馨提前用锅煮了粉条青菜头片之类的软糯的素菜垫底,上面才是浓香的酸菜鱼。这一盆也差不多够一家四口吃的了。

    张大哥端着菜往三爷爷家去,一路上不少人在问他端的啥,怎么这么香。知道是他家的贵客亲手下厨做的,当时就有几个婆娘心里打起了主意。

    她们在想什么陈馨不知,但是隔壁婶婶却私下里跟张二姐说到了这事儿。

    “婶婶你想多了,不可能的。”张二姐一边洗碗一边跟婶婶聊天,“陈馨是大学生,还是城里人,人家不可能同意嫁到我们这里来。”

    “你不试试咋知道?你看她也像是个过日子的人,如果能跟你大哥在一起,你那侄儿不就不用担心以后他小姨嫁人后他怎么过日子了嘛。”

    婶婶的想法很好,但是张二姐到底跟她丈夫在外面见识多一点,知道陈馨愿意带着张璋回来是因为她心善,如果自己家再不知足,人家凭啥要到你这里来吃苦受罪?再说了,看陈馨那样子,虽然做事很利落,但说话行事都是城里人的风格,短时间在这边待几天还好,时间长了肯定呆不住。

    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哥身体有残疾,学历也才初中毕业,跟陈馨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如果是小弟那样的还能想一想,大哥这样的,还是老老实实找个本分的本地人结婚的好。

    见张二姐一直摇头,婶婶也没再继续说。她也不过是突然冒出的这个念头,如果她家有合适的都不肯让张家老大占这个便宜。

    到了夜深的时候,二姐跟自家丈夫躺床上,不知咋滴就说起婶婶的意思来。

    “还是别这样的好。”二姐夫是个明白人,在单位工作跟在农村讨生活的概念完全不同,“我今天下午跟陈馨聊了一会儿,那姑娘对自己的未来很有规划,而且她以后怕是还要继续读书的,差距太大,连个共同话题都没有,又是女强男弱,这日子没法过。”

    “我就是这样想的,可看婶婶那意思,估计是觉得我不肯为大哥打算。”张二姐叹了口气,“我家这情况在村子里还算好的,至少有三弟以前留下的一点钱,这日子虽然紧巴巴的也不是过不下去,但就算这样,因为我哥的腿脚不好,人家姑娘都看不上,愿意跟我哥谈的都是些寡妇,我妈又不乐意。”

    “其实大哥的年纪也不算太大,等过两年日子松活一些,你多给家里备点,迟早有姑娘愿意的。”

    二姐夫说这话的时候也不是凭空说来安慰妻子的,他们单位就有个后勤的合同工,是丧偶的,人很好,也没孩子,他寻思着年后去探探口气,看人家乐不乐意,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找点关系把大哥弄到单位或者单位的下属单位去做个保安或传达室的工作。这次回来也是想让妻子劝劝丈母娘,别对丧偶的有太多抗拒,得分情况来看待。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跟陈馨也谈谈,如果让陈馨去跟丈母娘说的话,可能成功性还要高一些。

    但这不是才见面就能聊的话题,至少也得再等两天,熟悉一些了再说不迟。

    第二天早上才四点半,二姐就轻轻的叫醒了陈馨,把张璋抱到了她房间去睡。二姐夫跟婶婶已经收拾好了,就等着陈馨起床吃了早饭就出发。

    这边赶集得去得早,加上路上还要花费一些时间,等他们到镇上起码都要六点半快七点了,那个时候出摊的都到了,要买东西的选择性更多。去得晚了很多东西都被人买光了,相当于白走一趟。

    村子里去赶集的人不少,甚至有人要去占位置出摊,三点多就起来出发了,到了镇上买个馒头就当早餐。

    陈馨就着手电筒的光,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婶婶身后,她后面是大哥跟二姐夫,两个男人是主力。

    因为陈馨到底不如农村的人脚程快,到了镇上已经七点,天色渐亮,到处都是地摊和人,卖啥的都有。这是年前唯二的集市,后天在隔壁石桥镇还有一次,之后就是冷集,要到大年初二街上才有人摆摊卖东西的,所以基本上需要什么东西都得趁这两天给备齐了。

    前两年二姐跟二姐夫都是去婆家过年,张家这边就三个人,随便弄点肉菜就算过年了,可今年人多热闹,张大娘给儿子塞了钱,让他多买些东西。

    到了镇上之后,隔壁婶婶要去给家里人买衣服鞋袜,他们就分开了走。张家的这些东西之前陈馨已经给买齐了,只需要买新鲜菜和肉蛋之类的荤菜。另外她也是想趁赶集的时候过来看看这边有没有商机可以利用。

    然而到了之后才发现这边的山区小镇还是破旧了些,比不得平原大城市附近的地方,这里的店铺有,都是大锅大灶只做赶场天的生意,而且大部分是自家的自建房弄出来的铺面,没有外来人专门租地方开店。

    看了一圈之后,陈馨打消了让张大哥到镇上开个铺子的主意,感觉还是竹鼠养殖更适合他一些。

第二十四章 卖山货

    逛了一大圈,陈馨心里有数了,开始指挥两个男人买买买。钱她是不会让张大哥给的,而且张大哥身上带的钱恐怕也不够她买。看着略显窘迫的男人,陈馨体贴的笑着解释说她用的这些钱都是姐夫当初留下的,她之前拿了一部分来做投资,收益还不错,至少养活她跟张璋没问题,加上她开早餐铺子的事情张大哥也知道,所以陈馨说的话并没有让两个男人怀疑。

    “说起来当初我还跟大哥说,让他留在省城帮我,可大哥说家里只有大爷大娘他不放心,我也不能说让大哥不管爹娘吧,所以这次回来,我把姐夫当年留下的钱也带回来了,只留了四分之一给张璋存着,以后读书用。其他的钱我想让大哥用来搞养殖,这样能多点收入还能在家照顾父母。”

    听了陈馨的话,二姐夫点点头,这倒是比他想把大哥弄到单位上要强。在单位虽然看上去稳定,可收入很少,一个人生活是没问题,要养家糊口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他之所以还是那么打算,也是想着大哥出去了就可以见更多的人,有更多的结识女人的机会。

    但是陈馨的考虑也不错,家里真要有了个挣钱的项目,不怕那些姑娘们不愿意嫁过来。到时候在家里就能挣到钱,还能奉养父母,可不比在单位要强?只是陈馨说的那个养殖项目他的了解不多,需要回去问问同事有没有清楚的。另外他们单位也有试验项目,如果真的村子这边能找镇上或是县上要到扶持,他自然也可以去试着跟领导建议一下,把试验点设一个在村子这边,自己也能多些时间过来看看岳父岳母。

    张大哥对两人口里说的那些都不太懂,听得略有些糊涂。陈馨没着急,而是慢慢的揉碎了给张大哥解释,有些东西二姐夫能补充,有些连二姐夫都不太了解,听了陈馨的话都觉得自己应该再去充下电了。

    挨边到九点多一点的样子,雷邦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到了镇子口,问陈馨这边买好没,如果都买好了,他就把他们一起带回去。

    有车坐自然是比走路强,他们买的东西零零碎碎的装了两个背篓,陈馨手上都还拎了两个袋子。

    找到婶婶问她要不要一起走,婶婶说她跟其他人约好了一起回去,而且还有些东西还没买好,让陈馨他们先走。反正他们这些村民走路都习惯了,对自己的体力也有很清晰的认知,不会有买东西超出自己承受能力范围的事情。

    既然不需要等婶婶,他们仨也就果断的直奔镇口,上了雷邦的吉普车。

    “老妹儿,我寻思着你能不能帮我多买点腊鸡,最好是山鸡,还有腊肉腊肠什么的也帮我弄点,我有个兄弟要去东北看他老丈人,想要带点这边的土产走。”

    “那没问题,大哥对村子里的情况熟悉吧,哪家做得多做得好的,你给雷哥介绍一下。”

    张大哥虽然木讷,但是到底在村子里生活了三十来年,对情况再熟不过了,当即给说了两家,然后答应回去就去问问看人家卖不卖。

    在张大哥看来卖肯定是要卖的,就是价格要谈一谈,因为没有提前说,人家准备的都是自家过年要吃用的,现在卖出去就等于过年的时候吃得要简陋些,价格太低了恐怕有点不好开口。

    他那张脸就藏不住心思,雷邦这个人精一搭眼就看出来了,当即说只要张大哥帮他去问,价格他自己去谈,不会让老乡们吃亏。

    雷邦其实是个官二代,只是外面的人没多少知道的。他家里背景很深,自己因为跟人起了矛盾,因为闹得太过才会被爷爷发配到这个老区来锻炼,所以他买这么多东西,基本都是要去走人情用的。

    回到山上,张大哥果然带着雷邦一家家去问了一圈,收了不少好东西,像那些陈年的老药酒,还有外面少见的野味什么的,装了满满一蛇皮口袋。

    “你们这里真是个宝库,就是路太烂了。我听张家大哥说你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让他们去镇上申请资金修路?”

    陈馨正在捏糯米团子,听到雷邦的话,点点头:“是啊,这边其实土地质量空气质量都不错,种出来的果子也好吃,连蔬菜都透着股清甜。他们不是没有发展的潜力,就是不懂得规划设计。山上的发展自然跟山下是不一样的,这需要专业人士给他们提供规划建议。我也只是随便说说,他们要想成功,必须得跟政府申请扶持,再去找专家来论证规划。”

    这个流程在后世是很成熟的一套手续,但是在现在,在这个穷山僻壤的县城里,陈馨提出来的这一套想法就显得十分的新颖,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雷邦本身也是个做事的人,他虽然是在部队工作,但是他工作中也会接触到很多跟农村相关的事宜,就算他没办法亲自去做,把这个点子推荐给需要的人,对方也得领他一份大大的人情。

    当即,雷邦跟陈馨大致打听了下整个建议的全套操作,最后连需要哪些专业人士进行论证都问到了,让陈馨一脸黑线。

    “我有个想法,这要是能成,我敢拍胸口承诺你姐夫这个村子一定可以成为示范点。行了,我也不耽搁你了,我这就先走,等年后找个时间咱兄妹好好说说话。”

    好吧,这就变成兄妹关系了……陈馨也是有槽无口。

    “哎等等,在几分钟就好,我给你做些天鹅蛋,你带回去吃,路上饿了也能填填肚子。”

    这个天鹅蛋可不是真的天鹅蛋,是陈馨吃过的一种小吃点心。

    糯米粉和水揉了,跟做汤圆一样,掰成拇指头大小的一颗一颗实心园子,在掌心搓揉圆后,放到盘子里稍微搁置一下。

    在揉面的同时,火上垛锅,放入小半锅油,加红糖粉末进去熬化,控制油温,使其处于一个比较高但是又不至于让糖油烧糊的温度上。而后将之前搓揉好的汤圆丸子小心的滑入糖油中,等到丸子受热膨胀开,就变成婴儿拳头大小,且外表裹满了融化的糖浆。这个火候需要很熟练的掌握,否则时间过长,外皮变得焦脆且爆裂开就不好看也不好吃了。最后用漏勺将糖油丸子滤起来,放在竹萝塞上滤干浮油,再用削好的竹签串上就能吃了。

    因为大小形状似天鹅蛋,所以这明明是糯米糖油果子就被取了个天鹅蛋的名字。

    油锅子雷邦吃过,但是这种糖油果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一口气让陈馨给装了十几串,要不是陈馨再三说冷的不好吃,他估摸着想要一锅端的。

第二十五章 上山看看

    送走了雷邦之后,陈馨跟二姐一起把剩下的都炸了,分送给村里的亲近的长辈们,这也是讨个好,希望长辈们能在明年继续帮忙照顾张家。

    现在整个村子都知道张家三子的小姨妹很会做吃食,特别是村里的小孩子们,恨不得长在张家的墙头上。

    陈馨对小孩子们也很好,她之前买了圆砂和粗盐回来,让张大哥在大铁盆里淘洗干净,放到废弃的大锅中,就在院子墙边砌了个土灶,烧柴的那种,之后就开始炒盐砂。等到盐砂受热之后,加入植物油跟麦芽糖继续翻炒,同时将清洗好的板栗也放进去一同翻炒。

    圆砂最初还是那种深灰色,在放入粗盐和糖稀翻炒后,逐渐变成黑褐色,再加上跟板栗的外壳上的付着物一起翻炒接触,就变成了黑乎乎的颜色。但是别看砂的颜色不好看,这样炒出来的板栗却最是香甜。

    炒板栗这种力气活就交给张大哥做了,陈馨只需要掌握火候和味道就行。因为板栗受热会炸裂开,所以炒的时候需要勤翻动,不能让板栗停留在同一个位置太久。

    大概半个多小时,板栗香甜的气味就传出来了,板栗壳也微微裂口,让糖分能更有效的渗入进去。

    二姐让丈夫给捞了一颗出来剥开一吃,顿时眼睛一亮,直接拿个碗出来,示意将碗装满。

    捞板栗的是专门买的那种铁网漏勺,网的眼子不大不小,正好能让粗砂漏下去,抖动几下,勺子里就是干干净净的板栗了。

    就着刚才炸丸子剩下的油,炒了二十多斤板栗,张大哥已经累得一身汗,跟二姐夫还换着做了几次。

    板栗炒好后装在簸箕里,上下都用旧棉絮包着,以保持温度不会太快消失。

    这种糖炒板栗是京津地区有名的小吃,后来大江南北都风靡透了,基本上全国境内只要不是十分具有地域性的美食,都能四处开花。

    除了糖炒板栗外,陈馨还窝在厨房里用板栗炖鸡。

    刚才在张大哥清洗板栗的时候,陈馨就让他帮忙单独处理了一些板栗,用温水泡软,去壳,去掉板栗外面包裹的软膜。

    陈馨将一年多的小母鸡去毛去内脏,砍成大块,热水焯过方便去掉鸡身的血水。

    之后在铁罐中放入清水,姜片,大枣和焯过水的鸡肉。等到烧开之后,加入板栗,将铁罐搁在蜂窝煤炉子上慢火炖煮。基本上要肉烂汤浓得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所以现在虽然才下午四点多,可等汤炖好了,正好炒菜吃晚饭。

    把厨房里的东西收置好,出来院子里,就看到坐了小半院子的人,都是村里的老人,女性居多。他们中间摆着两张小桌子,上面搁着两个竹篓,都用棉布包着的,里面装着炒栗子。

    还有些小媳妇则坐在二姐的房间里跟她说话,也是人手一把栗子。

    看到陈馨出来,二姐跟她使了个眼色。陈馨点点头,说先回屋换件衣服,收拾妥当了才出来。

    “诶,陈馨妹子,要不你干脆留下来算了,正好张大哥也没结婚……”

    有个嘴快的说了一句还没说完,就被二姐虎着脸打断。

    “说什么呢?”二姐没客气的把栗子扔到竹篓里,“你这么爱嚼舌头你回去嚼去,人陈馨还在读书,说什么结婚不结婚的事情,再说了,她是张璋的小姨,是咱家亲戚,你这么编排,是想挑拨我们跟陈馨和张璋的关系?”

    二姐这话说的声音有些大,也是顺势摆明张家的态度和立场。

    “二姐你消消气,我都没说啥你急啥,小心肚子里孩子。”陈馨赶紧拉着二姐劝了几句,旁边的小媳妇也顺势拉着张二姐让她别激动,那小蹄子也就是嘴欠说说而已,真没有坏心思。

    也是,真有坏心思就不是想撮合她跟张大哥了,肯定是要截胡的那种。不过陈馨也知道,如果不是自己表现出来的见识和财力让张家不敢小觑,否则也不是没有过想要让她嫁给张大哥的打算的。倒不是说张家人心脏,而是因为这样做对张璋是最好的,并且张大哥也能顺利娶到老婆。

    但是现在肯定不可能啊,人陈馨是省城大学的大学生,还有钱有关系门道,连县里武装部那个雷大哥都觉得陈馨是个能耐人,他们家自然是连想都不敢去想了。不想反而好,念着张璋这么个侄子,陈馨发达了也不会不管张璋,等张璋长大了,总不会不管他大伯大姑,所以这样就挺好,真的挺好。

    小媳妇们的说话声也传到了外边,本来有点小心思的几个妇人也熄了这个念头。本来么,他们之前只是觉得陈馨这姑娘勤快又能干,现在被张二姐这么一说,他们总算想起了对方还是个大学生,人家一个电话就能找来人收山货,关系网比他们村长还强。你没看到跟张家走得近的那几户,因为卖出去了山货,今年过年手头都宽裕多了,这才是大家伙儿不约而同聚到张家说话的根本原因所在。

    感觉自己在那里呆着大家都没办法说话,反正张璋小胖子跟其他家带来的孩子玩得很开心,也不需要她看着,干脆陈馨就招呼了隔壁小四儿,让他带自己上山走走。

    因为陈馨会做很多吃的,还都是山里就有的食材,所以小四儿他们这些半大孩子对陈馨崇拜得不得了,听到陈馨的招呼,直接背上背篓带上镰刀就领着她往山里去。

    他们也是要帮忙做家事的,上山的时候顺便打点猪草下来,就不用再专门跑一趟了。

    除开小四儿外,还有几个跟小四儿玩得好的小子姑娘也都跑回去带上装备,一行七八人就这么上了山。

    “这边这匹山是我家跟张家的,对面那个是妞妞他们家的,他们家人多,分的地也多,那边山要小一些,所以北坡都是他们的。”

    这边的村子除了耕种的田地外,山地也是承包到户的。这两年不许砍伐树木,所以除了自然枯死的树可以砍下来运出去之外,并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第二十六章 二姐夫的野心

    妞妞他们家的那片山有一小片板栗树林。妞妞说她家婆说过,这片板栗树是很多年前老祖宗栽下的,当年闹饥荒,山里人没有山下人饿死的多,就是因为山里吃的东西更多,这片板栗林就救过他们村子里人的命。

    在山上还发现了一大片的沙棘树,只是这种沙棘的籽很小,甜度和水分都不够,所以没有开发的必要。

    继续往山里走,基本都是十几年以上的大树,还有好几颗三四个人才能环抱的巨树,但是其中两棵都已经死去,却在树桩的旁边长了几颗细瘦的树苗。

    跟靠近村子那边多竹林不同,山里的树比较杂,青杠树和松树比较多,还有其他的陈馨认不出来的树种。

    但是青杠树多有个好处,这种树做木耳和蘑菇的培养基是最合适的材料,加上这边的水质气候都适合菌类生长,所以如果发展蘑菇木耳种植应该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再就是茶树园可以规划一下。这边的土壤要真的是含硒量比较丰富的话,富硒茶也是一种比较高端的经济作物。

    另外在山腰以下可以开辟果园,这边的红桔很出名,大量的种植红桔,可以卖新鲜果实,还能在山下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罐头厂,生产水果罐头。

    当然这个罐头厂的建立应该让镇上甚至是县上出面承头,因为就张家这个村子,能种植的果树也根本无法满足一条满负荷的生产线的全力运作。更何况一个罐头厂至少也要两三条生产线才能有营收利润。

    罐头厂这事儿陈馨没有打算现在就提出来,她想着要利用这个点子给张家争取点好处,肯定不能直接交出去,否则受益的绝对没有张家。

    板栗和菌类还有茶树,这三样已经足够支撑村子中短期的发展了,等到大家手里有了钱,自然会开动自己的脑筋寻找机会,那样村子才有独立发展的可能,而不是完全依靠外界力量的提点。

    了解了大概之后,陈馨彻底放开的跟着孩子们在山林里扑腾,其间他们运气很不错的抓到了好几只野鸡。

    经过秋日的积蓄,现在的野鸡膘肥体壮,正是油脂最为丰富的时候。

    两只老野鸡,三只仔鸡,足够他们晚上好好吃一顿了。

    等到众人拎着野鸡和现挖的新鲜冬笋回到村子的时候,正好是做饭时间。张家的院子里人都走光了,就剩下村长跟支书两人在跟张大伯说话。他们领了陈馨的情,就想着这次去镇上把张德兵带上一起。

    “不是小馨给大娃出了个点子,让他申请竹鼠养殖嘛,我看这事儿可以办,让大娃跟着我们去,问问镇上有没有相应的扶持款,如果有的话,你们再自己凑点,基本上能成。”

    张德兵在旁边洗腊肉香肠,听到村长的话,抬头想说什么,还没开口就看到陈馨他们往家门口在走,几个孩子手上还拎着东西。

    “大哥,今晚多煮点饭,我们在山上弄了几只野鸡,晚上做来吃,让他们都在这边吃饭。”

    不过是费点火跟米,张家还不至于小气到这样。张德兵赶紧去重新洗米下锅,这边隔壁小四儿已经开始招呼小伙伴们杀鸡了。

    陈馨打算做两种味道的鸡。其中一只母山鸡拿来炖汤,和着前两日在后面竹林里抓到的竹鼠跟晒干的蘑菇一起炖,那汤色奶白香甜,没有山鸡肉粗糙的口感,又兼之有竹鼠肉的鲜嫩,还有蘑菇的清香,一碗汤下去整个人都会暖和几分。

    另外一只公山鸡和三只仔鸡则打算用啤酒烧着吃。

    这边有一种本地产的啤酒,就这么喝的话,口感不算太好,陈馨那天尝了一口,一股子泔水味让她想吐。但是用来烧菜却十分合适,特别是烧兔子和鸡肉,比放料酒的效果都好。

    孩子们帮忙杀鸡,她这边就开始准备佐料。泡菜坛子里的小米辣和嫩姜是必须的,然后蒜,豆瓣酱分别剁茸放在碗里待用。八角山奈香叶花椒是山里人常用的烧肉的香料,再加上自家种的二荆条辣椒,选了青红两色的斜切成马耳朵状。

    大灶大锅,锅里倒油烧热,滑入洗好斩成小块的肌肉进去慢慢煸炒,撒入少许盐,等水分煸干开始炸油时,倒入豆瓣酱、香料和剁茸的蒜、泡椒泡姜粒一起炒香。待泡椒的辣味出来后,倒入啤酒至没过鸡肉,然后少许酱油调色,少许白糖提味。水开之后减低火势,维持中小火慢慢将鸡肉焖熟。

    等到汤汁收干开始冒油,倒入切好的青红辣椒翻炒至断生便可出锅装盆了。

    因为这道菜重油重味,不需要葱和香菜提味,最多撒几粒炒过的芝麻增香。

    在炒鸡的时候,另一边的灶上已经炖上了鸡汤。用的是大锅炖,肉不算多,但蘑菇不少,还加了几只竹鼠肉块进去,香气不多时就弥漫出来,让人口舌生津。

    腊味之前就有煮好的,这会儿直接切好摆盘上笼蒸热就好。另外陈馨还做了藕盒,一半炸成金黄酥脆蘸干辣椒粉黄豆粉和花椒粉的混合碟,另一半则做成了鱼香味的藕饼。吃完了藕饼再用鱼香汁拌饭,好吃得连舌头都要吞下去。

    其他的家常菜,做法都跟平时差不多,但从陈馨手里出来的菜比其他人做的就是要好吃两个度。

    一顿晚饭,食材也不是什么难得一见的东西,吃完之后连锅碗盆都清空了,也就啤酒烧山鸡的盆子里还剩了些没法吃的香料跟辣椒。

    竹鼠也不是没有吃过,但问题是以前怎么就没觉得竹鼠有这么好吃?若说对晚篱建议做竹鼠养殖有点犹豫的话,今晚吃完之后张德兵也下了决定。他都快三十的人了,如果再不拼一把,以后也不可能有机会给他去拼。

    二姐夫的想法跟张大哥一样,他甚至觉得这个竹鼠养殖可以分成几个点来运作,每个点之间控制距离,也就是销售的覆盖范围,这样的话,不至于大家一窝蜂的去做,而后产生恶性竞争。

    “二姐夫说的在理。有政府和科研机构出面管理和控制是最好的,不然大家一看什么有钱就一窝蜂的去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谷贱伤农。有效的控制恶性竞争,实现利益最大化是最好的结果。但是我觉得,如果你们研究所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和气候地理条件进行量身定制发展计划,这样可能更具有说服力。不然你们不许别人去做,又没有替代的办法,只会让老百姓将怨气发泄到你们身上。本来是一片好意,反倒弄得怨声载道就不美了。”

第二十七章 干脆利落刘春燕

    张家二姐夫在研究所是老人了,如果他愿意争取的话,也不是不能往行政上走的,但是一则他喜欢单纯的做研究,二来是研究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他也不是有后台的人,想要拉到资金十分有难度。

    但是如果陈馨说的那些能够通过他们研究所来实现的话,他们就可以向上级申请专项研究资金,可以项目立项,甚至可以找点关系接点高级研究所的外包任务来做。

    二姐夫开始在心里权衡得失,也在犹豫要不要去出这个头。

    二姐没去过问丈夫的想法,她觉得自己对那些东西都是一窍不通的,胡乱出主意不是明智的选择,但是只要丈夫下了决定,不管怎样她都支持。

    在山上的这短短数天里,二姐夫也没拿架子,跟老乡们各种聊,也收集了自己想要的资料。而陈馨的收获更多,她基本上摸透了各家都有什么拿手的炮制野味山货的手段,还趁机定了不少东西,让大哥没个季度给她发一些过去。

    初七的时候,雷邦如约来接,还带了一辆车过来。

    “我兄弟,是你们县新来的副县长。”雷邦没跟其他人说,只悄悄的跟陈馨透露了他兄弟的身份。

    “我兄弟主管农业,过年的时候我们一起喝酒,他听我说起你们张家村,就想要过来看看。”

    陈馨觉得这事儿自己不好出面招待,而且自己马上要走了,得找个合适的人选去接待对方。想来想去就看到了二姐夫,对方似乎对这位副县长有点面熟又不敢肯定,正疑惑的隐晦的打量对方。

    得了雷邦和副县长的同意,陈馨叫过来二姐夫,低声嘱咐了两句。对方毕竟是个文化人,一点就通,当即拍胸口说他会带着副县长上山走走看看。对外就说是他们农研所的高级研究员,想要来做个生态农业的调查。

    具体的操作陈馨交给二姐夫去负责,他则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抱着小胖子张璋,跟张家人道了别,准备离开了。

    之前没怎么相处还不觉得,这处了有十来天,张家二老实在有些舍不得大孙子,可也明白孩子留在农村是没前途的,只有跟着他小姨才是正确的选择。

    看到老两口抹眼泪的不舍模样,张璋也咬着嘴巴抱着小姨,大眼睛里水蒙蒙的。

    “跟爷爷奶奶道再见。我们放暑假的时候再过来好不好?”

    “好,夏天还来。”张璋很聪明,听话的去跟爷爷奶奶抱了抱,还亲了两口,最后在小姨的怀里还是掉了金豆子。

    车里的东西陈馨没有全部带走,她给来接她的雷邦留了三分之一。这些都是她挑选出来的好东西,市面上可找不到。

    找了关系,雷邦直接把姨侄俩送进站上了车。

    陈馨没有亏待自己,她买的是软卧票。回去的时间刚好是三分之四个白天加一整个晚上,要坐快二十八个小时的车,硬卧的话人太多,她带着孩子没办法跟人挤,不如花钱少受罪。

    到省城的时候,是程洁来接的,开着一辆面包车。

    “程姐你怎么会想起买这个车?”

    “这个车是单位给了一部分补贴的,方便我们外出采访。要带着各种设备还有那么多人,不买面包车塞不下啊。”

    她们单位今年改革了,栏目之间有竞争,如果想要增加收入,必须要主动出击,这就增强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一辆面包车四五万,配置齐全加办证之类的下来总共差不多花了六万出头。单位以交通补助的形式,每个月给补贴五百的费用。当然这是程洁这种小头目骨干才有的待遇,普通员工根本别想。

    差不多也就从今年开始,各个行业还是主动的进行改革,打破大锅饭,提倡能者上的模式。在之后的几年,金钱至上的观念会影响很多人。

    陈馨没有多说啥,正好程洁开了车,有些东西本就是给他家带的,直接拿回去就行了。

    另外一部分是带给刘爷爷刘奶奶的,都是山里人自己留着吃的好东西,分她一份都是看在钱的份上。

    当然给刘家送东西就不用程洁帮忙了,她打算等回家收拾休息好了再找个时间过去,或者请爷爷奶奶到这边来吃饭。

    结果晚上的时候,陈馨才刚把脏衣服洗干净晾上,就听到有人在敲门。

    开门一看,是刘奶奶和她闺女。

    “刘奶奶怎么晚你过来是有啥事吗?”

    刘奶奶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她之前就跟老头子商量过,想要让闺女把儿子的钱还了,然后让闺女跟陈馨他们合作。儿子那两口子情商简直感人,那种合作还不如没有呢,感觉跟施舍似的,可让他们老两口伤了面子也伤了心。

    闺女不一样,打小就会说话,眼光也好,在家里也是能管住丈夫掌握经济大权。正好她想找人合作创业,虽然现在晚了点,不过刘奶奶觉得陈馨不会就这么小打小闹就罢手,所以这次不行还可以期待下次,先把关系稳住才是要紧的。

    刘奶奶的闺女叫刘春燕,以前是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后来自学了会计,嫁人之后到了丈夫老家的县城里,凭借关系找了个单位进去当出纳,做了三年就成了会计。也借此可以看到刘春燕为人的确很不错,至少关系处得很溜。

    跟对方聊了一会儿,陈馨觉得这人很不错,知道分寸,而且对商业这块儿也熟,如果程洁也同意的话,完全可以替代她兄弟进行合作,而且对方的会计能力应该还行,现在公司没有聘请会计,以后的话也是请个兼职。如果刘春燕参与了合作,他们或许可以省下这笔开支。

    当然,成熟稳重的做法是以后还得请个会计师,跟三方都没有关系那种,或者直接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处理。但这是以后才需要考虑的,现在就一个咖啡店,完全没有请专业会计的必要。

    “那行,我明天还得先回去我婆家,今天就是过来先问问你的想法的,要是行的话就找个时间咱们聚聚,聊聊具体的情况。”

    刘春燕很爽利,给陈馨留了自家的电话后,就扶着刘奶奶溜达回去了,走的时候还大包小包带了不少好东西走。

    “妈,你说健民是怎么想的?我刚刚跟陈馨聊了,她简直就算是个天才,只要不盲目扩张,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她肯定能把那个公司做起来的。健民跟她要是合作稳固,以后就是不上班也不愁吃喝。这样的话,我都有点不太敢接手了,别到时候弄得我们姊妹间闹起矛盾就不妥了。”

    “理他干嘛?那就是个榆木脑袋不开窍的。你爸跟我都给他说过好几次了,越说他越不乐意,你看今天说起这事儿,他们两口子一副解脱的模样。”刘奶奶想想就生气,“以后你发达了也跟他无关,是他自个儿不乐意的,又不是你逼着他放弃的。”

第二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相撞

    刘春燕也就这么说说,真让她放弃是不可能的,就算这次不能接兄弟的锅,她也打算找个机会跟陈馨从其他地方进行合作,甚至她都乐意直接把钱投给陈馨,每年啥事儿不干只分红就成。

    说到分红这事儿,刘春燕也有点气婆家。之前她跟小姑子合伙买的房子,明明他家给的钱要多点,结果这次小姑子结婚,催着把房子卖了,卖了房的钱除开他们之前的投资外,还赚了小五万。她原本想着自家拿三万小姑子拿两万,结果婆婆找到她男人,私下就决定了给小姑子三万,只给她们家两万。

    刘春燕没吭声,就当这一万是给小姑子的礼钱了。转头她就从男人那里把钱给转走,这次过来看她爸妈,直接把钱给存这边了,回去就说跟人合伙做生意!

    初十那天程洁让陈馨带着张璋去她家吃饭,就在小二楼那边,还请了几个谈得来的朋友一起。她安排着在家吃了饭,然后就去咖啡厅感受一下,正好也开始培训店员了,他们还能顺便做个培训考核。

    陈馨对这个安排也没有异议。正好试制出来的咖啡不用全部倒掉,算是一举两得。

    来程洁家吃饭的都是二十多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大部分已经结婚了,有孩子的只有两家,加上程洁和陈馨家的两个小宝贝,一共四个孩子。

    张璋跟程洁的女儿囡囡玩得要好,两人年纪也差不多大。另外就是程洁朋友的女儿要大两岁,另一个更小,才八个月。

    陈馨把咖啡厅的一角用泡沫垫铺了六七个平米大小的空间出来,还定做了轻木的篱笆。半人高的篱笆柱子做成的蘑菇形状,没有尖锐的凸角,颜色也是用的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明亮的彩色。泡沫垫上摆了一个从附近幼儿园拖回来的二手的塑料滑梯。

    这个滑梯在幼儿园不太适用了,款式比较老,而且幼儿园人多孩子大大小小的也没个轻重,每次上滑梯都必须要老师守着,不然很可能因为争抢而将塑料滑梯推到砸到更小的孩子。

    陈馨这边本来面积就不大,一个滑梯就占了三分之一,靠墙角的地方做了个玩具屋,大大小小的布偶毛绒玩具摆了十来个。

    这个地方本来是她专门布置出来给张璋和程洁的女儿玩的,用的东西都是无毒害的好东西。这次正好让带娃的几位也暂时解脱了。就连八个月大的宝宝都被他.妈妈给丢到地垫上爬着玩。

    两个女孩子喜欢布娃娃,张璋喜欢看绘本,所以没人去玩滑梯,几个孩子各自找了位置坐下来玩,也就八个月的宝宝需要人看着。

    程洁的朋友们也都是见过世面的,喝过咖啡的人不少,喜欢喝茶的人更多。

    陈馨现场教学,教服务员们做经典美式咖啡和拿铁。这两种是最基础的,但是想要做出来好喝也考手艺。她教的自然是手冲和虹吸两种,这两种想要做好,经验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陈馨并没有想过第一次就教会他们。当然了,店里还有专门的咖啡机,这种机器只需要按照标准刻度进行操作就好,是咖啡店的必备,却不是咖啡爱好者喜欢品尝的。

    男士们大都选了咖啡,女士也有,但是只有一位选择美式,另外两位都要了拿铁。剩下的是对咖啡没太大兴趣的,所以陈馨给煮了水果茶。

    漂亮的玻璃茶壶中装上三分之二切成丁的水果,再加入几颗枸杞,倒入矿泉水就行了。玻璃壶下面是玻璃的烛台,里面点一根蜡烛就可以对玻璃壶进行加热,维持壶内水果茶的热度。

    除开漂亮的玻璃壶水果茶之外,陈馨给程洁单独泡了一杯玫瑰花茶。泡玫瑰花茶的杯子也是选的造型精致的玻璃杯,热水冲入后,玫瑰花在水中缓缓绽放,打着旋儿的上下沉浮,看上去就十分赏心悦目。

    “这种玫瑰花还不是最好的玫瑰花,我在国外的时候见过一种可食用玫瑰,大朵的花泡在玻璃杯中可以装满三分之一的杯子,深红的花朵舒展开来,就像是芭蕾舞者在徐徐舞蹈,那种视觉才叫享受。”

    现在国内的玫瑰花还没有培育出那样大的可食用花朵来,连花茶这个概念都只限于菊花和茉莉腊梅桂花等常见的几种。这种玫瑰花还是陈馨托了人从玫瑰的产地专门收购过来的。

    菊花泡水和金银花泡水,国人都当成药水在喝,这两种的药用功效也比保健功效更强。除此之外,腊梅,茉莉一般都是配着绿茶一起泡水,主要取其香气。而桂花则常用在桂花酱和食用糕点上。

    就水果茶和花茶的搭配,陈馨就能写一本书出来,而此时国内还没有这样的书籍。大家谈了一会儿,便建议陈馨跟杂志社那边联系一下,看有没有关系找到出版社问问这方面的出版可能。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对出版这块儿了解但不够深入,具体的最好是直接问出版社的人比较好。

    陈馨想了想,点头应下。她这又不是抄袭,而是比别人更早的整理出来。加之她本身就特别的研究过花草茶的搭配和药用功效,虽然不敢说全部记得住,但是根据记忆去查找资料并整理出来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她现在缺钱着呢,有挣钱的渠道不用那叫傻子。

    聊了一个下午,大家在程洁的带领下去找了一家老灶火锅,吃了个肚子溜圆,才携家带口的各自打道回府。

    程洁两口子今晚要带着孩子回程洁妈妈那边去住,顺路就将陈馨姨侄俩送了回去。

    等陈馨把张璋收拾妥当换了衣服塞进被窝的时候,都已经要十点了。张璋玩了一下午,也困得很,刚才洗澡的时候就不停的打瞌睡,这会儿才塞进被窝就睡得跟小猪仔似的了。

    确认了门窗都关妥当后,陈馨才去洗了个战斗澡,出来赶紧上.床抱着小猪仔,那家伙到冬天就是个小火炉,特别的暖手,还软乎乎的。

    第二天大早,陈馨起床出门买早餐,刚走到巷子口就跟人撞上。

    “怎么又是你?”一抬头,好嘛,又是上次那个走路不带眼的家伙!

第二十九章 周昊的来意

    “不好意思,我走得太快了。你有没有事?”周昊在部队习惯了快步走路,一路上又在分神想事,没注意到撞着了人。

    他刚说完就听到对方说怎么又是他,这话一入耳,周昊细看了对方一眼,果然是上次撞到的姑娘。

    “哎真巧,怎么又撞上你了。”周昊咧嘴一笑,他还在纠结找个什么借口去见陈馨呢,这不就自己撞上来了?

    “算我倒霉,好了好了,麻烦让让,我要去买东西。”再耽搁下去胖儿子就该醒了,陈馨顾不得跟这人多说,绕过对方就往街口小跑过去。

    原本她早上都是给张璋自己做来吃的,但是刚巧昨晚米没了,周围的粮油店也关了门,没办法,只能一大早去买胖婶儿家的菜粥和豆包。

    胖婶儿家隔壁就是个粮油店,店主是胖婶的小叔子,平时对人很不错的,陈馨打算跟他说一下让送点米面油到家去。

    走了几步,陈馨一转身,那个撞了她的家伙还跟在她身后。

    “你要干什么?”陈馨退了一步,警惕的看向对方。

    “别紧张,我是军区新来的干事,是想来找你了解一下情况的。”对方也退了一步,还从兜里掏出自己的证件。

    周围正好有路过的两个男同学,看到陈馨的样子也警惕的站住没动,见对方掏了个证件出来,其中个头比较大的那位让陈馨别上去,他过去接过对方的证件看了一眼,然后递给陈馨。

    陈馨见过军官证,当然就算对方造假她这会儿也看不出来。不过她可以问姜干事。

    对方这个时间已经上班了,接到陈馨的电话后,他核对了军官证上的证件号和姓名,笑着对陈馨说:“这人是我们军区的,新分来的干事,负责登记核实军烈属的资料,估计是直接根据档案找你去了,你可以信任他。”

    当然,姜干事也说了,如果不想跟对方私下接触,可以跟他约个时间到军区来进行登记照相。这是新的军烈属福利政策落实之前的核实阶段,最好是早点登记,以便于早点领取张璋的生活补助。

    有了姜干事的作保,陈馨才放下了一半的戒心,另一半还警惕着。她之前就跟这人见过面,对方当时都没有自报家门,这会儿又专程找过来,她总觉得对方不像是单为了登记的事情过来的。

    快速的买了早餐,陈馨犹豫了一下,还是让那人跟着自己进了屋,但是警惕心很强的没有关上大门。

    她进屋之后就把早餐放到院子里的桌子上,招呼周昊先坐下,然后就急冲冲的跑进屋,果然张璋已经醒了,还自己穿好了毛衣,窝在被子里玩七巧板。

    棉袄太厚,张璋有点肉呼呼的,他没办法给自己套上棉衣棉裤。等到陈馨给他穿妥当了,他蹬蹬的跑到院子里想要去吃东西,一出去就看到周昊,小胖子就趴在门槛上看着对方。

    “是张璋吗?”

    “叔叔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我都没见过你。”

    张璋说不上是自来熟,但也不怕生,这又是在他家里,他很大方的跟周昊打招呼。

    陈馨端了热水出来给他刷牙洗脸,又给抹了香香,最后啵儿了他脸一边一下,才让他去坐着吃早餐。

    打回来的稀饭是用保温壶装的,在陈馨给张璋洗脸的时候,周昊已经快手快脚的帮张璋把饭舀好,豆包也放在了小碟子里。

    张璋吃饭是在特制的小竹椅里面,前面用竹子编了个托盘架子,等他坐好后,陈馨把特别定制的托盘给卡上去,就是张璋的小餐桌了。他自个儿坐在里面面前摆了碗碟和木勺,都是自己动手吃饭的,哪怕弄脏了也没关系。

    张璋天生爱干净,吃饭很小心,都尽量不会弄脏自己,偶尔手抖撒在桌上,他也会用小手绢轻轻擦掉。

    “小家伙长得不错,习惯也好。”周昊观察了一会儿,转头对陈馨笑,“来之前我还担心你一个人呆着孩子会很恼火,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周昊来之前已经吃过,这会儿就坐在那里看着姨侄俩吃早餐。

    趁这个时候,周昊也把自己来的目的跟陈馨说了一遍。

    “国家想要给军烈士的遗孀和侄女更好的生活保障,特别是像张璋这种父母都不在的,除开国家的补贴外,我们军区有个专门的基金,是只针对军烈士的孤儿的,如果你们不介意,我想给张璋去做个申请。”

    周昊上次过来就是想要私下摸底,但是陈馨的警惕心很高,他的计划没有得逞。这一次他直接光明正大的过来找她,就不信陈馨还把他当贼看。

    陈馨倒是没继续把他当贼看了,但是对他的感官也不是太好。当然了,她很感谢对方能想着张璋,但是同样的,她并不希望张璋被人打上可怜的标签。张璋小胖子有她这么个姨妈,还有爱他的爷爷奶奶和伯伯姑姑,怎么都算不上可怜。

    “国家补贴那个是正该拿的就拿了吧,至于你说的那个基金,我觉得没必要。张璋的生活我还是能保证的,而且我们家过得也不算差,这钱给更需要的人比较好。”

    陈馨对军区的情况不熟悉,但是她印象中也没有那个军区有自己的基金,更大的可能是某个企业或者机构针对军烈属给专门设立的基金会,但是这是属于商业运作的慈善机构,并不是军区提供的钱。

    周昊想说点什么,但想了想还是没说出口,只点头答应会将陈馨的意见提交上去。他之前也走访过一些人,对陈馨跟张璋的情况稍微了解了下,这其中大家都对陈馨的能力比较佩服,一个还在读大学的女孩子,承担起了抚养照顾侄子的责任,不但没有让自己的生活陷入混乱,还越过越好。这一点比起很多成年人都强。

    周昊在之前的单位也做过类似的工作,走访过不少军烈属家庭。其中有一半甚至一半多的军烈属遗孀另组了家庭并将未成年的孩子也带在身边抚养,但是有那么一部分人直接将孩子丢给了去世配偶的年迈家长抚养,甚至有更让人气愤的行为是把孩子一个人扔在一边,只每月提供基本的生活费。

    他们没有立场去责怪这些人,毕竟大家都要生活下去,对方也只是选择了对自己更有利的生活方式而已。但是对他们来说,这种做法太过寒心,若不是因为孩子有血缘至亲在,不符合送福利院的政策,他们都觉得哪怕送去福利院都比这样孤单的生活好。

第三十章 对未来的打算

    陈馨填了一份周昊给她的表格,里面都是一些张璋平时的生活状态和遇到的困难什么的登记,还有就是她这个监护人的生活情况。

    在收入来源一项,陈馨填了兼职专栏撰稿者一职,还有零星的兼职翻译工作,总之收入应该足够他们姨侄生活了。

    周昊告辞的时候留下了自己的电话,说有事情可以直接找他,哪怕是修水电都行。

    陈馨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当她不知道对方在打什么主意呢,没见过这么老套的搭讪的方式。

    送走了周昊,陈馨给张璋擦了脸洗了手,换了件罩衣,抱着他去了刘奶奶家。

    她要打算写那本书,先得去查一些资料,图书馆不方便带孩子进去,只能暂时拜托刘奶奶帮忙照看一下了。

    刘春燕回去了婆家,说好等十五再过来,到时候跟她兄弟把钱结清,然后再跟陈馨程洁签合作协议。

    程洁没见过刘春燕,但是听了陈馨的描述后觉得这个女人是个做事爽利不斤斤计较的,于是同意了对方的入股。当然了,小二楼的房产对方是没资格分一股了,可以后她们还会有其他的资产投资,那时候再进行分配就好。

    正巧刘爷爷身体不太爽利,不想出门,老两口在家呆着略无聊,有了小胖子在家里闹腾,刘爷爷的精神都好些了。

    说好下午再过来接张璋,陈馨背着一瓶水就去了省图。

    她们这边离省图很近,坐公交车也就四站的距离,下来走一百多米就到了。

    过年这段时间省图的人不多,自习室里也空了大半。陈馨选了基本想要的书坐下来慢慢看,有些内容她需要进行挑选,所以不是每本书都需要借回去。她还打算先在图书馆了解个大概,等觉得合适再去新华书店买几本资料书回去。

    选择了一个靠边的位置坐下,不久之后,她对面又坐了个人。

    陈馨抬头看了一眼,那人看上去特别的斯文,戴着一副眼镜,看的书是关于哲学方面的。

    对方似乎发现了陈馨在打量他,抬头跟陈馨笑了笑,复又低下头去继续抄写。

    对这个小插曲陈馨没放在心上,她只想着早点弄完早点回去接孩子。专心起来的时间过得特别快,陈馨最后选了两本书打算借回去继续,抬头的时候,对面那个年轻男子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

    回到刘奶奶家的时候,老两口正打算包饺子。刘爷爷负责剁馅儿,刘奶奶在理菜。看到陈馨回来,刘奶奶让她也留下来吃饺子,说她老伴儿包的饺子特别好,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

    陈馨哪能干坐着让老两口忙活她吃现成的,直接让刘爷爷放下刀,说她来剁肉。看着陈馨个头不大人娇娇柔柔的,干起活来特别利落。两把刀噔噔噔的上下交错,不多会儿就把肉剁好了。刘爷爷跟刘奶奶两人也恰好把要混着包的韭菜给理了出来。

    陈馨接过理好的韭菜,洗干净控了水,放菜板上刷刷就切好了。调馅儿的工作交给刘爷爷来做,陈馨抱着张璋看着他弄。

    “你刘爷爷年轻的时候在东北那地方当兵,因为个头小,人作战部队不肯要他,就去了炊事班,学了一手揉面的好本事。当年我也是吃了你刘爷爷做的手工面条才肯嫁给他的。”

    看着老伴儿精神奕奕的揉面,刘奶奶笑得那个温柔啊,让陈馨觉得自己饺子都还没吃到嘴里呢,就有点撑了。

    “那我得好好跟着学学,以后看能不能用面条拐回来个金龟婿。”

    刘奶奶听了哈哈笑,拍了拍陈馨的背:“用不着学你也能找个好小伙,你人美心善,要不是我家里没有合适的小伙子,我才舍不得让你嫁给其他人呢。”

    陈馨抿嘴笑,没接话。这话听着就是了,真要谈婚论嫁,那里这么容易。她不但父母双亡没有娘家撑着,还带了个小拖油瓶,普通人家谁乐意帮人养孩子?

    陈馨都想好了,能找到合适的就找,找不到她就一个人过呗,等张璋长大了再说,这年头,只要能养活自己,谁乐意去伺候一大家子人。嫁得好了还成,嫁得不好不但要伺候人不说,还要被嫌三嫌四。她是养不活自己了还是觉得不伺候人不舒坦了?反正她都想好了,绝对不会为了要结婚而委屈自己。

    刘奶奶的想法不同,那个年代的人把婚姻跟家庭看得很重,觉得不结婚就是有问题,不生孩子更是有问题。好像整个人生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这两样上面。而且结了婚之后,觉得你伺候婆家一家大小都是应该的,是为人妻子为人媳妇的义务。

    陈馨就想知道,凭什么?对方既没有生她又没有养她,凭什么就该她去做牛做马?赡养老人是应该的,但这不是子女的义务吗?她不拦着丈夫去赡养公婆,却也不觉得自己有义务给他们做所有的事情。

    但是她的这种想法在这个时代是十分另类的,为绝大多数人不理解的,所以为了自己日子好过点,她真没打算这么早谈婚论嫁。

    随便找了个话题把这个岔开,陈馨很有技巧的拐到了周昊今天拜访上来。

    “军区的这个行动倒是很不错的,至少可以保障很大一部分的军烈属日子好过些。不过我听周昊说起来,好多明明有母亲或者父亲却过成了孤儿的日子,心里就很难受。你说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不想养了,送回去给对方父母养育也好啊,让孩子一个人生活,这要是有个头痛脑热的,怕是孩子病死都不知道。”

    “这些当父母的就是丧尽天良!”刘奶奶也挺气愤的,她以前就遇到过这样的事,当时她才生了女儿,就把被遗弃的那个孩子抱自家里来喂养,直到对方的曾祖父以八旬的老迈年纪找上门接走孩子。

    “后来我托人打听过,那孩子也算是个命好的,他曾祖父去世之后,是叔祖父的儿子收养了他。他叔祖父家里条件一般,那儿子也是吃公家饭的,刚结婚没多久,两口子一合计,就把这个隔房的小侄子给抱自家来养了。我跟你刘爷爷到省城来的时候,那孩子都快读书了,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成熟懂事得像个大人,还帮着家里做事带弟弟妹妹。那家的养父母对他也公平,自己孩子有的他都有,教育上也是一视同仁。”

    “是啊,这算是命好了,还有命不好的,怕是活一天算一天。”

    这话题略沉重,陈馨赶紧甩甩脑袋,把这个话题再度甩开,直接问刘爷爷知不知道这个什么基金会的事情。

    “不清楚,但是听你这么说起来,这个基金会应该还是比较正规的,毕竟是跟军区合作,资质上应该没有问题。不过刘爷爷支持你拒绝基金会的救助。你是个能干的人,张璋能被你抚养是他的运气,虽然说同意基金会的援助会让你们每个月多一点钱,但是如果真严格论起来,你们其实是不符合生活困难的标准的,到时候若是有人眼红投诉你们,难得去掰扯。没必要为了几个钱惹上一身的麻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4654/ 第一时间欣赏舌尖上的九零年代最新章节! 作者:薄荷雨所写的《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为转载作品,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介绍:
还记得校门口的老大爷反手就是一个梅花瓣夹豆沙的蒸蒸糕吗?你手里串着的豆腐泡儿夹萝卜丝浇上甜辣汁儿可还好吃?土灶烧鸡没有在锅边贴馍馍那就是暴殄天物!切细的千张没有加入熬了两天的高汤和虾仁菜心来煨它就是个豆腐皮!九十年代你以为没有美食?傻了吧少年,那年头的美食才叫原汁原味!诶,我是要蒸包子,不是这个小包子啊!敲重点:本文架空,架空,架空。重要的话说三遍!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舌尖上的九零年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