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舌尖上的九零年代TXT下载舌尖上的九零年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全文阅读

作者:薄荷雨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txt下载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全文阅读

第一章 包子啃脚趾

    陈馨是被大脚趾的疼痛给惊醒的。

    她猛的坐起来,感觉脚上好像踢开了什么东西,下一刻,她混混沌沌的脑子被刺耳的哭声给划破了一道缝隙,紧跟着是大量的信息涌入。

    还好,这信息就像是磁盘文件转移,涌进来之后很规矩的分门别类的占了一个位置,就安安静静的隐藏了起来,也让陈馨不至于被海量的信息给弄成傻子。

    顾不得去管脑袋里的那些莫名其妙的信息,陈馨趴到床边,一探头就看到了穿着一件小体恤的奶娃躺在地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还好还好,床边应该是有先见之明的铺了一圈用旧衣服旧棉絮弹成的褥子,奶娃掉地上也没摔疼,只是被吓坏了。

    一碰到奶娃,脑中很自然的就浮现出关于这娃子的信息。

    这是她姐的孩子,不,应该说是原主姐姐的孩子。可怜的娃还在他.妈肚子里就没了爹,一出生又没了妈,原主这个姨妈也不过刚成年,才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连自己都是个孩子,根本不会带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

    不过原主也很优秀,为了这个孩子,她去学校申请了延迟一年入学。因为奶娃的父亲是军人,牺牲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所以很多事情都开了特例,也留下了足够的抚恤金供孩子生活。当然,这个抚恤金中还包括了娃他爹的战友和原部队的捐助,另外加上娃他.妈留下的保险金,勉强能活到十八岁。

    而原主就惨了。姐妹俩本就是孤儿,靠着父母当年留下的不多的遗产,姐姐艰苦的将她拉拔长大,后来认识了姐夫,结了婚还没过两年幸福日子,就带着小侄儿又变成了孤儿。

    她姐夫的家里条件也不太好,父母是农村的,一个哥哥还因为小时候上山砍柴摔断了腿,到现在都没找到老婆,一个姐姐为了给家里贴补一下,决然的嫁了个鳏夫,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

    这样艰难的一家人,在面对家里唯一出息的孩子去世后留下的遗产也没动过一分心思,甚至每半年瘸腿的哥哥还会给他们送来家里自己种的菜养的鸡攒的蛋。

    原主为了节省一点开支,白天将侄儿托付给隔壁奶奶帮忙照看,自己去两个地方打工挣钱,晚上又要带着孩子看书,避免自己因为一年没有接触书本而无法跟上暑假后的学习。

    长期这么休息不足加上过于劳累,原主在感冒加重之后没办法呼救,就这么去了。换来因为救一个孩子而意外丧命的陈馨。

    陈馨出意外之前有二十七岁,是个美食博主,在直播网站开开美食直播,也在杂志上和个人社交网站上写一些美食探访跟旅游介绍相关的文章,一年挣的钱不算多,却足够她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唯一的遗憾就是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没办法拥有一个软绵绵奶乎乎的儿子。

    但是现在好了,不需要另一半她就有儿子了!

    等她稍微捋顺了下原主前半截乏善可陈的人生后,炉子上的牛奶也煮开了。

    熟练的拿出杯子将撇开油皮的牛奶倒进去,又用剩下的牛奶加入米粉和水果熬成水果奶糊糊后,陈馨抱起儿子给垫了张小手绢在下巴那儿,坐在窗边的小饭桌那儿喂了起来。

    喂到一半,门被敲响。陈馨抬头看了看,问是谁,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馨妹儿你在家吗?怎么今天没把孩子送过来?”

    陈馨放下碗,抱着儿子开了门。门外是隔壁刘奶奶,正一脸紧张的看着她手上的孩子。

    “馨妹儿你感冒了?这几天天气冷,你小心些,要不把璋娃子送我那边去住两天,等你感冒好了再接回来?”

    “不用了刘奶奶,我就是昨天有点厉害,晚上回来吃了药要好多了。你赶紧进来,外头冷得很。”

    把刘奶奶拉进屋子,关上门,顿时没觉得冷风呼呼了。

    刘奶奶看了眼桌上的奶糊糊,想要接手来喂。

    她家儿子儿媳也是军人,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而且因为工作忙一直没要孩子。女儿倒是给她生了个外孙,但是常年养在孩子爷爷奶奶那里,也是寒暑假的时候才会过来看看他们。所以刘奶奶帮陈馨带儿子非常乐意不说,还时常倒贴。

    陈馨想着下午去打工那里要跟人交代一声,就喂了儿子后托给刘奶奶照看,她骑自行车去了打工的快餐店。

    快餐店的店长知道陈馨的情况,在得知她想要辞职之后,问她是不是遇到麻烦了,如果要帮忙就说一声,临走的时候不但跟经理请示发齐了陈馨一个月的工资,还私下掏了两百块给陈馨,说是给儿子的生日礼金。

    陈馨犹豫了片刻,接受了店长的好意。其他的店员虽然没有给陈馨凑钱,却把今天他们应该享受的用餐福利领了出来,全部给陈馨打包了回去。

    大家家里也不是多宽裕,这样的好意已经让陈馨感受到了温暖,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回去之后,刘奶奶担心的问陈馨没有了工资能不能生活,要不中午就跟着他们老两口一块儿吃饭算了,反正她们一大一小也吃不了多少。

    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陈馨见过不少,她也不想因为占便宜而跟刘奶奶的家人发生矛盾,所以婉拒了刘奶奶。

    “我打算去找朋友接点私活。我听人说现在有些商务公司会外包翻译的活出来,给的钱也不少,最重要的是这个工作能在家里做。我想着张璋也不小了,半岁大的孩子正是费力的时候,刘奶奶您帮了我这么多,可别给您累着了。我在家做工能看着他,实在忙不过来再请您帮把手也能松活点。”

    陈馨做美食旅游直播和软广的,英语不敢说有多强,普通的商务翻译在结合字典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完成。更重要的是,她想要尽快凑一笔钱出来,等下半年她上学之后,就把儿子送到附属的幼儿园去。这点原主之前就咨询过学校的老师,对方也答应帮她向上面申请一下。

    陈馨刚才去辞职回来的时候,就给以前的同学打了个电话问了下,那同学也答应帮忙去帮她找工作机会。

    很可惜现在还没广泛的使用网络,更不用说直播了,否则她完全可以走以前的路子,成功的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来。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她出去逛了这一圈后发现了一个机会,如果能抓住的话,至少未来几年内他们家的资产能够顺利翻个三五倍。

第二章 买房落户

    “刘奶奶,我记得爷爷是在房管局工作的对吧?我想在科大那边买一套二手房,可以帮忙问问刘爷爷这种情况能让我跟张璋把户口迁过来吗?”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还是租的,是税务局的老宿舍,当年陈馨的姐姐陈艾跟她姐夫就是在这里租房结的婚,然后打算存点钱,等着单位福利分房的时候争取买一套来着。

    哪里知道陈艾的命不好,丈夫因公牺牲,自己因为伤心过度在生产的时候大出血连手术室都没能出得了。剩下陈馨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孩子带着奶娃,只能继续住在这套房子里。也幸好当时跟房东签了五年租房协议,本来说两年一涨价的,结果房东魏姐看他们俩可怜,直接维持了原价,也不催着他们交房租,有钱了就收。

    “你怎么想着要买房子?”刘奶奶抱着张璋皱眉头,“你手上的钱还是留下来的好,万一有个什么需用的,你到时候去哪里借钱?”

    “不是啊奶奶,我想着张璋一天天大了,以后读书进幼儿园都得要户口,如果是我姐跟姐夫还在倒没的说,他跟着我姐就行了。可问题是,我姐以前在单位是集体户口,张璋上户口的时候只能跟着我上在了老家那边。我暑假之后上大学了,也得把户口转去学校,到时候张璋怎么办?难道让他上回农村去?我想来想去,就想着能不能在科大那边买个小房子,不需要多大,能让我们俩落个户就行。”

    陈馨恍惚记得曾经是有过买房落户的政策,但是哪一年开始实施的她并不知道。

    刘爷爷下午跟老朋友下完棋回来,听到陈馨这么一说,给出了个主意。

    “现在没有买房落户的政策,只有投亲政策,你们买房子落户也行,不过手续只能你毕业之后凭应届毕业生的派遣证办理落户,到时候张璋就五岁了,离读小学还有一两年,倒也不着急。读幼儿园的话,你可以试着去找找武装部那边,看能不能凭着他爸的政策给个优惠条件。你姐当初就没有去找过武装部求照顾,现在你们俩这样子,也该他们部队想办法帮帮忙了。”

    陈馨的行动力很强,第二天就带着相关的资料跟证明去了武装部。

    武装部的人在核实了陈馨姐夫的相关情况后,直接当着陈馨的面给首长去了电话,当然这是私人行为。他也是想要从首长那里知道个底线,能不能帮怎么帮都得要在规则内找条款。

    那个首长对陈馨的姐夫还有印象,知道了她的难处后,首长直接拍板让武装部这边派人去帮忙落实户籍。最后那个干事还跟陈馨交代,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幼儿园,可以再来找他,他给想办法弄到军区幼儿园进行全托,只需要陈馨周末来接孩子就好。费用这方面他们也可以想办法申请优惠或者减免,不过要全托的话,必须得要张璋会自己尿尿,还能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才行,约莫最早也得两岁左右才能全托。

    “你嫂子就是军区幼儿园的,实在不行你干脆把孩子送我家来。”

    当然这话也就说说,且不说陈馨乐不乐意,就是姜干事他老婆乐不乐意都还是个问题呢。

    陈馨没直接拒绝,只笑着感谢了姜干事的好意,说自己现在还能凑合,真要不行了恐怕还得再来麻烦他什么的。

    姜干事人好心正,陈馨也不会打蛇顺杆上,两人的情商都在线,笑着聊了一会儿之后陈馨就提出告辞。

    这边上户口的事情差不多落实了,那边就要自己出面买个房子才能上到户口。

    九五年的房价还不高,一套六十多平米的房子也就三万出头。

    刘爷爷领着陈馨去看了一圈。科大那边曾经是好几个厂矿的家属区,后来有破产的,也有合并搬迁的,留下的老家属区人多且杂,房子也是六七十年代那种小套房,没有专门的客厅,所谓的一套一,也就一个单间一个过厅加厨卫了。

    过厅不大,估计有个五六平米,加上卧室差不多十五平米,再连着一个阳台,总共不到二十。然后厨房卫生间连着的,约莫有个十来平米,再就是多了一个阴台,可能有个三四平米,这里可以用来放洗衣机晒衣服什么的。

    反正总共算下来,不足四十平米,房主要价二万六。刘爷爷觉得太贵了,这房子他最多给二万二顶天。

    只是这家人是儿子出息了,要带着爸妈去享福,所以家里的大件家具家电都留给买主,折合一下也能值个三千多。

    又去了周围转悠了一圈,看得上的要价贵,要价便宜的那房子简直需要重新翻整后才能入住。

    最后找了之前看的那个房东再谈,对方知道陈馨的情况后,主动降了价,所有东西打包一起给她,二万三千六。这个打包价格包括了全部的电器和没用拆封的床用之类的。可以说只要交了钱办了手续,陈馨就能带着儿子拎包入住。

    更重要的是这家人还给两人留下了卫生间的浴霸和卧室的暖风机。这样一来,天气再冷也不会把儿子冻着。还有这家人的儿子也有个小孩,老两口说他们还把孩子用不着的冬衣冬裤也给留下来了,都是洗干净晒过的,小张璋直接就能穿。

    花了一周的时间弄完房产权的问题,在过年之前,陈馨带着儿子搬进了小套房。

    科大这边离之前租的房子也不远,就一条半街的距离,隔三差五的,陈馨会带着儿子出去散步,顺便去刘奶奶那儿看看,天气好的时候刘家老两口也会溜达过来看看一大一小。

    说起来还有个事儿也挺好。之前那个房东知道陈馨想要接私活,就把自家一个亲戚介绍给了她。那个亲戚是在隔壁市做商贸的,偶尔需要翻译,还需要找人帮忙写广告之类的东西,陈馨给试了两次,对方反馈她做得不错,干脆就达成了一个不太正式的长期协议。因为对方给钱挺爽快,陈馨也不想坐吃山空,哪怕对方给的价格稍微低于市价她也接了。

    这样口碑做出去之后,陈馨一个月接的活也勉强够养活她跟儿子。

    但是这样的收入在陈馨看来还不够,她必须得在入学前存够自己的学费,还有儿子读幼儿园的费用。

第三章 人要有个寄托

    好的是这会儿才九五年,还没有实行高校扩招政策,每年交的学费并不算多。要再晚两年读大学,每年的学费都能让她愁死。

    到了三月份的时候,儿子已经八个月大了,能在地上蹬两步,小腿儿特别有劲,每天都闹着要出门去玩。

    这天正好出太阳,风和日丽,陈馨把稿子交了,就抱着儿子换了身衣服下楼去玩。

    走到家属区外的大门口,看到早餐店老板在贴转租的红纸。一问才知道,老板是河南人,家里老父亲做农活的时候伤了腰,这会儿躺医院起不来,他们两口子只能赶回去照顾老人收拾家里,所以打算把店铺给转出去。

    陈馨瞄了一眼,心里冒出个主意来。

    她会做早点,东南西北各地方的特色早点都会,做的包子让朋友们大呼过瘾,还会做西式的快手早点,也能用小石磨做豆浆豆腐脑儿什么的。

    她想把这个铺子转到手,然后做一个干净卫生的快餐早点铺。所有的食材和做工都在前面的玻璃工作间完成,这样人家看着卫生干净又放心,她稍微卖得贵一点,也不用担心生意不好或客源太少什么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家属院跟科大的后校门就隔了五六十米,早上很多学生也会出来买早点,她做得与众不同点,那些学生会更喜欢。横竖她也不是走量的。

    跟老板谈了谈转让费,一番拉锯后,花了三千块将这个店铺给转了下来。当然,有些东西她不要,但是火炉跟蒸小笼包的锅灶必须得留下来。另外她问了下房东能不能自己给改造一下,然后签长一点的合同。她可不想才收拾好有点生意了就被老板收回去。

    好在这个时候的人相对都单纯,直接签了五年的合同。依旧是每两年随行就市涨房租,但是每次的涨幅不能超过现有房租租金的百分之五。

    签订了合同付了定金之后,跟早点铺老板约好第三天交房,陈馨就要开始张罗请人的事情。

    要请的对象其实陈馨早就瞄准了,就是她住那栋楼后楼的一家两口。

    那两口子也命苦,生了两个孩子,老大十岁上生病走了,老二都读技校了,结果在去实习的时候,路上被车撞死了。中年丧子已经让这两口子没了奔头,结果去年厂子效益不好,裁员下岗,两口子都在名单上。

    明明才四十多不到五十岁的人,头发花白没有精神,看上去跟行将就木一样。

    陈馨之所以想要请他们两口子,却是听说在他们没丧子之前,这家女主人做饭的手艺是家属区里数一数二的。

    她想着请了两口子来帮忙,其实也是拉他们一把。两口子这么憔悴不就是因为没了奔头吗?可明明他们还不算年纪大,如果养好了身体,再要一个孩子也不是不可以,实在不行去领养一个也成啊。日子还得过下去不是。

    见陈馨抱着孩子上门说要请他们两口子帮忙开个早点铺,这家女人都愣了。

    自她儿子去世后,旁边人都说他们家风水不好,两口子是鳏寡孤独的命,等闲都没人上门找她说话,出去买个菜都被人在背后指指戳戳。

    “你,你不知道我们家的事?”

    “什么事?就是大哥二哥不幸走了的事?我知道啊,可这跟我请叔叔嬢嬢来做事有关系吗?要说不幸,我家也很不幸的。我爸妈当初因为意外双双去世,是我姐把我拉扯大的,结果好日子不长,我姐夫在部队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幸牺牲了,我姐受不了打击,加上难产,生了孩子就走了,留下我跟张璋相依为命。但是这有啥呢?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未必然我就只能抱着张璋去死?别人咋个看不重要,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

    陈馨没有说让他们再生一个或是领养一个的事,主要现在还不熟,说不到这份上去。

    两口子说他们考虑一下,送走了陈馨之后,他们夫妻第一次提到了两个不幸早逝的儿子。痛依然是痛,但好像也不是想象中那么不可忍受。

    “老铁啊,我觉得我们还是去帮忙吧。挣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两个不可能就这么过下去,要是儿子们地下有灵,恐怕也要替我们担心。”宋嬢嬢擦干了眼泪做了决定。

    就像陈馨说的,他们是不幸,但是这世上比他们不幸的人更多,难道都不活了?既然他们当时没伤痛欲绝的跟着儿子走了,那就干脆好好的活下去,替两个可怜的孩子多看看这个世界。

    “老铁,你表哥家的那个孩子不是妈改嫁了,现在一个人在乡头生活吗,要不你回去问问他,如果愿意就到我们家来,想读书也行,想学个手艺也行,我们就当自己的孩子养了。”

    铁磊有点犹豫,那孩子都已经十来岁了,养不家。

    “又不是养猫啊狗的,养得家养不家有啥,横竖我们也不需要他给我们养老。只是我们老两口没有孩子也冷清了些,当初你那个大表哥对我们和儿子也好,人不幸生病走了,老婆改嫁不想带着拖油瓶也能理解,但是那个孩子还没成年,一个人生活总是艰难了些。所以你去问问,我们不要他改姓,也不给他迁户口,只是抚养他到成年,以后他想咋个办都随他自己。”

    铁磊是个实心眼,家里都是听老婆的,既然老婆说了他就去试试,他这边考虑那么多还不见得人家孩子愿意。

    两口子也是个利落的,这边宋嬢嬢去找了陈馨说愿意帮忙,等她早点铺子装修好了就开工。另一边铁磊当天就坐班车回了乡下老家,找到村长做中间人,去找了辍学在家的表侄儿说这件事。

    铁磊的表哥比他大,但是结婚晚,生娃又晚,所以铁磊的儿子都那么大了,他儿子才十一岁。

    之前铁磊还有点纠结,结果在看到表侄儿之后,他立马就坚定了态度。主要是这个表侄儿太惨了,这么冷的天气,穿的毛衣还是他爸当年留下的,外套也是破了自己补的,脚上没有棉鞋,就穿了一双解放胶鞋,连袜子都没有。

    去的路上村长就跟铁磊说了这孩子的情况。他.妈在他爸去世半年后就改嫁了,走的时候把家里的钱全部带走了,只留下搬不走的东西和孩子爸的衣物。因为孩子的爷爷奶奶都不在了,村里其他人家的条件也不好,只能偶尔接济一下他,这过年都是村上给送了些米面粮油才勉强过的。

    “娃儿也有个叔叔,不过那个叔叔跟他爸关系本来就不好,早些年就去了南边打工,这两年根本就没回来过。村上也去找过他,电话打过去对方只说自己都养不活了绝对不养他,就挂了电话,之后再也不接了。你看看嘛,娃儿本来成绩多好的,现在也没办法读书了,每天自己去地里种点东西换钱吃饭,看到都造孽。”

    他们这边离城里其实也没有多远,但是就跟再富裕的城市也有贫穷的角落一样,杨家村的位置就位于穷山恶水的地方,跟城市旁边的几个农村相比差得不是一点两点。

    那娃虽然穿得差,但是自己收拾得比较干净,家里东西少,也是利利整整的。看到村长和表叔来了,还想给他们煮糖水吃。

    在听到说表叔想接自己走的时候,孩子很纠结。他想读书,但是他不想自己成为负担。连自己亲妈都能放弃自己,亲叔都不肯管自己,一个远方的表叔凭啥要管自己?

    铁磊看了眼村长,说他今晚不打算回家,问娃儿能不能收留自己一晚上,还说早些年他爸在的时候,自己回来也是住的他们家,还指着西厢房的墙说当初二娃学他们家黄狗在墙上撒尿什么的。

    娃儿抿嘴笑,犹豫了一下同意了铁磊留下来住一晚。

    当天晚上,铁磊跟娃儿聊了很久,回忆了当初跟娃他爸相处的场景,惹得娃儿哭了半宿,最后终于答应跟铁磊去城里生活。

    临走之前,铁磊让娃儿带着他去给表哥上了坟,把这事儿说了一遍,也说了自己两口子对娃儿的安排。

    当时坟堆那边还有其他村民在,也听了一耳朵,有两个老辈子也过来说铁磊这事做得好,是在积福。

    还说娃儿是个好娃,人聪明也懂事,跟他爸一样厚道。又跟娃儿说让他去了表叔家要勤快点,帮忙做点事,不能好吃懒做。

    “老辈子们,我带娃儿去不是让他去家里帮忙的,他学习好,我跟我老婆打算让他继续读书,只要他读我们就供,以后他出息了,我也算对得起表哥当年对我们两口子的好。”

    絮叨了一阵之后,铁磊带着杨毅走了。老屋子的东西没有带,只带了些娃他爸留下的当纪念的东西。然后吃不完的东西和养的鸡也都处理给了村长家。因为不涉及到迁移户籍,所以手续也简单,到村委会去做了个备案说明后,两叔侄就赶下午的班车回城了。

    到家的时候才五点多,宋嬢嬢还在家收拾屋子,看到瘦骨嶙峋的杨毅一个没忍住抱着就哭了。

第四章 效仿者众

    陈馨知道杨毅还是在第三天上,铁磊两口子带着杨毅来拜访陈馨,并想知道具体的上班时间,他们好安排杨毅的生活作息。

    来的时候陈馨正在家里做萝卜糕,胖儿子则在过厅的地板上爬着玩。

    地板上铺了陈馨用旧毛巾编织成的厚实的地毯。软软的毛巾扎好后差不多有六七厘米的厚度,小胖子在上面滚来滚去也不怕凉着。加上暖风机呼呼的吹,本就不算太冷的天气更加的暖和了。

    宋嬢嬢进门后看到陈馨在忙,赶紧洗了手去帮着切萝卜丝。铁磊则带着腼腆的杨毅坐到了软软的沙发上,半天都不敢放松自己。

    “铁叔你要喝啥自己动手啊,还有小毅也是,别客气,顺便帮我看着下小胖子。”

    陈馨把原来的茶几搬到了阳台上放着,留出中间的空地专门给胖儿子玩,就是怕他不小心给撞到茶几的转角。

    “儿子,有小哥哥陪你,姨姨去给你做好吃的萝卜糕,乖乖的哦。”

    捏了捏小胖子的脸,陈馨端着面盆进了厨房,不多会儿里面就传来陈馨指导宋嬢嬢做萝卜糕的声音。

    萝卜糕是广东那边的名小吃,这边并不多见。宋嬢嬢也是第一次看人做萝卜糕。

    陈馨没有买到新鲜的虾仁,只好用了泡发切碎的海米。

    白萝卜切成丝,再将冬菇切碎和海米放一起。然后热锅翻炒腊肠丁和一点点的肥腊肉,出油后放入切碎的海米冬菇继续翻炒,最后加入萝卜丝。炒过之后会出很多的水,这时候加入盐,胡椒调味,之后关火晾凉。

    粘米粉加入一丁点澄粉混合,放入晾凉的萝卜丝盆子里调匀,之后倒入饭盒中隔水蒸熟就行了。

    “这个可以切片就这么吃,也可以切了之后放锅里稍微煎一下吃。吃白味的这就差不多了,要吃辣的还能弄点辣酱蘸着吃。配稀饭更好,最好的是生滚鱼片粥或者海鲜粥。”

    因为没有买到新鲜的海鲜和不带刺的活鱼,加上胖儿子也还没有正式开始吃肉,所以陈馨熬了一锅青菜骨汤稀饭。

    铁磊两口子来之前是吃过了的,倒是杨毅因为正长身体,加上之前饿得很了,被宋嬢嬢严格控制少食多餐,等到肠胃适应了之后才许他放开吃饭。

    看到胖小子吃得香甜,杨毅没忍住腹中叫了一声,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陈馨抿嘴微笑,出来厨房的时候手里端了一碗稀饭和一叠四片的萝卜糕。

    “这个量不大,离午饭也有一阵了,小毅吃这么点不会有事。”

    宋嬢嬢也知道不能太拘着孩子,所以不带犹豫的就接了过来,领着杨毅坐到旁边小桌子那里吃。原本杨毅不好意思,结果小胖子爬过来抱着他的腿站起来,要把自己手里捏着的没有煎过的萝卜糕往小哥哥嘴里塞。为了不让小胖子得逞,杨毅只好拿起盘子里的萝卜糕当着小胖子的面咬了一口,顿时小胖子乐得小米牙都露出来了。

    “铁叔早上可以先去送小毅上学,宋嬢嬢来帮忙就好。我们是早点铺子,到中午十一点多就差不多可以收摊了,下午你们需要负责准备第二天的材料,铁叔要辛苦一下,早上得早点起床帮我去市场买菜。”

    “这个没问题,我早上过来早一些开门,老铁买了菜回来就回家准备送小毅,然后再过来帮忙。我今天去看了铺子,里面有个冰柜,可以提前将第二天的东西做成半成品,早上就不用太赶时间。”

    之前陈馨就跟宋嬢嬢说过自己的打算,她要做的早餐跟传统早餐不太一样,大部分都是半成品然后现做现卖,这就需要一个熟练度了。

    宋嬢嬢还不能当做主力用,所以一切辅助工作就交给她,陈馨每天早上把孩子带下来放铺子后面的屋里,然后在前院卖早餐。等到东西卖完,宋嬢嬢和铁叔负责收拾并准备第二天的食材。

    他们三个大人商量事情,胖儿子跟杨毅坐在地板上玩玩具。杨毅很小心的护着小胖子,一点不嫌弃小胖子不时滴下来的口水,还不断的用手绢帮他擦嘴。

    “小毅的学校联系好了吗?”陈馨看着玩得很好的两个孩子,“小毅的年纪应该是五年级了吧?开春能入学吗?”

    “没问题,昨天去找了我们厂子弟校的校长。陈校长答应给办个借读,但是考试要回原籍去考。上初中的话可能要好办一点,之前我儿子的老师现在就是子弟校初中的校长,到时候去求求他,也能办个借读。”

    陈馨点头,既然他们已经打算好了,她自然不会多事的去建议什么。如果铁叔两口子需要帮忙,她现在的能力也帮不了啥,反而还让双方尴尬。

    不过很显而易见的,铁叔两口子接了杨毅过来后,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要强多了,虽然白发还在,但是看上去没有那么颓丧,走路的背都挺直了许多。

    周围不是没有说三道四的人,但铁家两口子为人一向正派,加上人缘也还不错,那些老朋友老同事见他们能打起精神来,也替他们高兴。

    现在下岗的职工那么多,还有单位破产的,早些年还觉得天都要塌了,这两年大家心思也都活了起来,能有点手艺的都开始做起了小生意。他们这片家属区,各种小吃铺子还有手推车能把两条街占满。

    加上他们这个家属区跟旁边高校距离不远,那么多大学生也不是个个都吃不起小炒,论起购买力,这些学生才是真正的生力军。

    陈馨就瞄准的这些学生,加上周围的铺子还是苍蝇馆子的布局,而她的早点铺子窗明几净,操作间也是用玻璃隔出来的,所有的制作过程都透明,使用的材料不敢说全是牌子货,但也是叫得出名的牌子,绝非那种三无产品地沟油之类的东西。

    陈馨卖的类似后来风靡全国的手抓饼,只是她用的饼子是比较厚实的春卷皮。一个小炉子上放着平底盘,铁叔穿着干净的厨师服带着帽子和卫生口罩,熟练的烙着春卷皮。

    馅料用干净的盆子装好,三个不锈钢小盆规规整整的放在案板上。佐料是事先就调好的,需要辣的不辣的,点了之后宋嬢嬢快速的拌匀,用春卷皮裹上,再用小食品袋装好递过去。因为有食品袋兜着,酱料汁儿并不会滴在衣服上,又避免了用手直接拿着东西吃,弄得满手都是。还有事先就熬好的八宝粥黑米粥蔬菜粥跟豆浆,都用了奶茶杯装好,塑封了杯口,要吃的时候一根粗吸管插上就行,方便快捷。

    两口子做春卷,陈馨则在另一边做简易版手抓饼和马拉糕萝卜糕等等。还有提前做好的烧麦用蒸笼蒸在火上,一口一个的小笼包也白白胖胖的装在蒸笼里,这些都是可以提前做好直接上笼蒸的。

    另外陈馨还准备了做三明治的材料。里面的馅料都是可以自己选择组合的。当然,因为食材现在并不多,真正能做的就只有土豆三明治、牛肉三明治和火腿三明治。

    买春卷和烧麦小笼包的基本是小区里的人,外加路过的上班族。但是买三明治的很显然大部分是学生,而且他们需求的量还不小,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要帮室友同学带一份或几份,有时不等九点就卖完了。

    从二月份开张到五月一号,短短三个月时间,陈馨就差不多把花出去的钱给挣回来了。

    连铁叔宋嬢嬢都没想到一个早餐铺子居然这么赚。

    当然了,现在旁边也出现了好几家类似的早餐铺,毕竟陈馨他们做的早点都没有啥难度,别说看多了,多吃几次也就知道怎么做了,唯一不同的是各家的调味差异,但是大部分人对这个都不太讲究。

    “怎么办?现在的人都没有以前多了。”宋嬢嬢替陈馨着急,看着左一家店右一家店的跟他们抢生意,她眉头都皱起来了。

第五章 稳定进项

    “不着急,这些东西都简单,只要多看看就会了。他们喜欢做就让他们做好了,我们做其他的就行。”

    前些日子陈馨去买了一个二手的烤箱,她打算自己烤面包蛋糕什么的来卖。

    以前还专门学过做汉堡包胚子,现在倒是可以将那些快手汉堡给做出来卖。而且汉堡还有个好处,里面的配料都可以提前做好放在保温箱里或者烤箱拿一个空格来保温就行,有人需要直接做,熟练的话,一个汉堡做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

    卖汉堡还能卖点炸鸡块什么的。这个时候的炸鸡块可没有后来那么多的花样,就连香料都需要自己配,而特殊香料根本想都别想。

    也恰好陈馨以前的室友就喜欢吃这些东西,又怕外面的油和肉不好,就磨着陈馨在家里做来吃,时间一长,陈馨一手炸鸡的手艺直接收服了她们的左邻右舍,基本上每周都会在她家的小露台上弄BBQ。

    炸鸡好做,调料和面包糠的配比比较麻烦。调料关系到味道这就不说了,面包糠的多少跟炸鸡的口感有直接关系,这点就没太多人知道。

    还有一种炸鸡不需要面包糠,但是鸡肉必须预处理,费的功夫更多程序更麻烦。陈馨这家早餐铺还不需要花那么大的心思去弄。

    第二天早上,来早点铺买早饭的人发现陈馨他们的早点铺又多了几个品种。首先是鸡肉汉堡和牛肉汉堡。

    鸡肉汉堡中的鸡肉是选的鸡脯肉,用刀背反复敲打,使其肉质松弛,再用调料腌制一晚,早上用之前裹上面包糠下热油中炸五到七分钟即可。刚好外酥里嫩,半个手掌大的一块夹在汉堡中间,再加上切片的西红柿跟小黄瓜,还有一片冷盐水泡过的生菜叶,酱料是番茄酱和自己调出来的沙拉酱,张嘴一咬,炸好的鸡肉还微微冒出些油珠,加上三种蔬菜和酱料的中和,不但没有油腻的感觉,反而觉得鸡肉比家里做的更香。

    牛肉汉堡看上去没有鸡肉汉堡那么大,但是厚厚的牛肉饼预炸过一次,叠放在沥油架上,有顾客点了牛肉汉堡,铁叔用不锈钢餐夹加一块放入油锅中,清亮的热油瞬间冒出一股白烟,热辣辣的滚油两三下就将牛肉饼炸成金黄色,微微带着一丝焦香。捞起来沥干油,加上生菜和沙拉酱,喜欢西红柿的可以加一片,或者想吃辣的也能撒一点炒的干香的辣椒面上去,两片面包一夹,热腾腾的吃在口中,胃都觉得暖和了。

    汉堡是一个方面,若是不喜欢吃汉堡的微甜,可以要求夹馒头。

    这种馒头不是普通的白圆馒头,而是陈馨去定做的那种荷叶面饼,一指厚的馒头对折过来,将鸡肉或者牛肉饼夹在里面,要吃辣就刷一点自制的香辣酱,配上一碗稀饭,简直好吃得能让人把舌头都吞下去。

    除了原先就有的豆浆牛奶,陈馨还在店铺靠墙的那边定做了一排四个液化气排灶,上面垛着砂锅,透明的玻璃盖能直接看到锅里的菜品。

    银耳汤、蔬菜粥、绿豆粥、皮蛋瘦肉粥四种接受度最好的粥品一直温在灶上,要吃的时候直接舀就行。打包带走的粥是之前就装好杯子,一个一个的码在泡沫箱里保着温。毕竟带外带的人都是边走边吃,锅里舀出来的太烫,没法入口是一个,太高的温度对一次性的塑料杯也不好,容易变形烫手。

    以前家属区的人都喜欢在外面买包子馒头煎饼什么的,回家自己熬一锅粥就可以吃了。现在陈馨他们推出了好几种粥品,选择的余地多了,很多人干脆都懒得自己弄,要吃什么就提个保温桶下去买,还能换着口味来。

    很多小孩子还特别喜欢那种荷叶面饼夹鸡肉不要菜,再配一杯豆浆或者银耳汤,吃得美滋滋的。

    陈馨的铺子开到上午十一点就关门,剩下的时间她要做自己的事,加上要开学了,陈馨并不想因为晚入校就晚毕业,她还是希望能在三年后跟以前的同学一起领取毕业证书。

    做到七月份的时候,早点铺的客源已经彻底稳了下来。很多人都是老主顾回头客,哪怕旁边有新早点铺也卖同样的东西,他们也更习惯在陈馨这里买。

    一个是陈馨家的东西都实在,不存在偷工减料,二来是味道确实好,特别是陈馨自己做的各种酱料,是其他店买来的成品所没办法达到的美味程度。

    再有一个,其他店铺都是跟风型的,只有陈馨他们店是带领潮流,坚持新品开发。

    当然到了后期,陈馨他们将几个销售很好的单品保留了下来,其他的东西则根据季节食材和口味的变化进行调整,做到基本每一周都有新品改换口味。

    到底他们也只是个早餐铺子,一个家属区加上学校的人流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能提供的餐品总数,所以在很多时候,客人有其他需要,陈馨也会根据客人的口味爱好给他们推荐附近的早餐店。这样一来,就算有人眼红也没办法诋毁什么,更多的店家对陈馨他们抱持好感。

    八月中的时候,陈馨去学校办了复学手续,另外申请了校外住宿。她的情况比较特殊,之前的辅导员就单独帮她向学校申请过,所以这次一并将手续办理了。另外学校附属的幼儿园也特别给了她一个指标,让她能将儿子送到校内的幼儿园就读,这样有什么事情也能第一时间通知到她。

    这个幼儿园跟校外的幼儿园不一样,有托幼班,就是满了一岁不满两岁半,没办法入读幼儿园的孩子可以送到这里读,一个班最多十个孩子,有四个老师一个保育阿姨负责照看。当然收费也要比幼儿园贵一些,可那些双职工家庭,又没有老人能帮忙照顾孩子的宁愿花点钱送孩子过来,这比找保姆要强多了。

    一岁多的张璋已经能自己撒尿,说话还不流利,可以两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而且张璋说话的时候,小脸十分的严肃,就好像是在想要如何表达一样,看上去奶萌奶萌的。当然了,这个时候还没有“萌”这个字眼,老师们只觉得这孩子长得好,脾气好,不哭不闹的好照顾。而且张璋会自己用勺子吃饭,吃得很小心,很注意不要洒落食物到餐盘外面。虽然他自己喂自己都是小半勺小半勺的,但是因为动作连贯,所以整个吃饭的时间并不比老师喂要慢多少。

    去上了一周的托幼班,四个老师都特别的喜欢张璋,觉得这孩子是他们照顾过的孩子中最省心的一个。年轻的田老师更是对张璋宠爱有加,因为她才结婚,正打算要孩子,看到张璋这么可爱乖巧,都恨不能直接把孩子抱回去自己养了。

第六章 美食街成型

    陈馨提前一个月送张璋去托幼班就是想让他先适应适应,如果有不妥当的,她还有时间来调整。不过这一个月的时间上下来感觉还行,偶尔张璋也会尿在裤子里,那个时候他就会自己跟自己生气,瘪着小.嘴,小眉头皱成一团,蹲屋子角一个人默默的难过。

    连生气都气得这么清新脱俗的也就张璋小胖子了。

    一岁多的团子,很多都还走不好路,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的地板上爬着玩的。因为张璋可爱,小朋友也喜欢往他身边凑,连他自己生闷气的时候也不例外,围着张璋在的那个角落趴着四五个奶娃娃,有的拿着积木敲敲打打,有的拖着啥都往嘴巴里凑,还有的不遗余力的想要吸引张璋的注意,甚至去抓张璋的小脚来啃。

    相比其他班时不时就有孩子哭闹,张璋小胖子在的小太阳二班简直已经是所有老师都想带的天使班了。连带陈馨这个孩子家长在老师们的眼里也是可爱的。在知道张璋小胖子的身世后,他们班的班主任老师还特别嘱咐田老师多照看着小胖子一点,还跟陈馨说如果她下午来不及接小胖子回去,也可以给他们打个电话,田老师跟她都乐意帮忙照看一两个小时,直到陈馨来接。

    有感于老师们的好意,陈馨也会在下午去接的时候,带上自己做的一些小点心。量不多,基本上一家三口一顿就能给消灭掉的分量,而且甜咸兼搭,甚至还考虑到老人和小孩的口味。

    懂事的人通常会得到更多的照顾,这点在陈馨两姨侄的身上体现得很突出。甚至幼儿园的园长也偶尔会介绍一点事少钱多的兼职给陈馨。

    虽然陈馨并不太想去做那些兼职,但是她从没有拒绝他人的好意,那些兼职的机会也会为她带来更多的灵感。与其排斥,不如想办法让自己接受。

    “小馨,我爱人说他们杂志需要一张美食照片,问你可不可以帮忙去做那个小吃然后拍照。”

    这天也是去接儿子放学,在幼儿园门口遇到了张璋的同学的家长,她在一个地方杂志社当撰稿人,她先生是媒体人,跑社会新闻的。

    “宋哥他们报纸要登照片?”

    “不是他们报社,是他同学在南边跟人合办了一个啥美食旅游的杂志,也不知道能不能办下去,现在在找我们两口子约稿,我爱人想把本地的美食写成一个系列文,从早餐开始,需要家常型的,我听人说你在校外开了个早点铺子,所以想说你要不要帮个忙,他照价给钱。”

    “那需要说那些啊,宋哥能找我也是看得上我的手艺,我都不知道能不能行呢。这样吧,要不先约个时间跟宋哥聊一聊,看他需要什么样的早点,然后我做出来给他看看,要是行就用,不行也不能耽搁宋哥。”

    程洁想了下爽快的答应,直接说要不就周六的早上,到他们家去做。他们家的厨房宽敞明亮,适合拍照。

    陈馨让程洁留下了地址和电话,并约定了大概的时间上门,另外的话,需要什么食材都由程洁他们家提供。

    “那你记得一定要把张璋带上,我家那个小丫头就喜欢跟张璋一起玩,听田老师说,两个小家伙在一起,吃饭都乖得多。”

    对这个要求陈馨当然是同意了,就算程洁不说,她估计也会主动提出来,毕竟周六托幼班不上课,她要去的话,中午肯定回不了家,张璋就没人照顾了。

    虽说铁叔两口子也能帮着照顾胖儿子,但是铁叔前几天才跟陈馨商量,铺子中午下午的时候能不能租给他们做。

    宋嬢嬢的手艺好,加上陈馨也跟他们说了很多关于快餐的事儿,所以两口子想要借陈馨的这个铺子开一个快餐店。

    宋嬢嬢开始还很不好意思,毕竟这铺子是人陈馨费了力气租下来又重新装修过的,他们原本是来帮忙,结果要占了人家的地盘做自己的事,这样弄下来就太对不住陈馨了。

    但是陈馨想的不同,她开这个铺子原只是给自己找个来源稳定的收入渠道,如果不是铁叔两口子省心,凭她那种要上课没时间守的经营方式,想要挣钱也不太现实。当然了,她也可以另外请人来做,但是谁都知道饮食店最重要的就是食材的采购和制作,稍微不懂行的,就会被请来打工的厨师骗走大部分的利润,甚至还可能老板亏钱厨师赚钱。

    铁叔两口子做事算很凭良心了,买菜卖东西都老老实实的记了帐,所以在知道两口子想要利用其店铺的其他时间后,陈馨并没有生气,反而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并指点他们两口子去五金店定制了一套后面十几年才流行的那种不锈钢保温锅架。

    这种不锈钢锅架原理特别简单,一个大的液化气罐子加一个气灶,上面做成双层空间的锅架,中间那层可以灌水,下面气灶保持一定的火力使之水温维持在需要的范围内,然后最上层的台面做成六口或者八口的空架,再根据架口的大小定制十五厘米深的菜盆。菜盆放在空架上,底面接触到热水,就能维持长时间的热度,使炒好的菜不容易变冷。到时候需要打什么菜,直接舀就成了,既能享受到类似小炒的味道,又比点小炒更节省时间。而且一套八元两荤两素,饭随便吃,素汤随便舀。对大部分节省的打工者来说,这种快餐比快餐店一套十一二元的便宜了三分之一,味道也不差多少。

    甚至要更节约的,可以六元两素一荤,五元三个素什么的,这就是丰俭由人的街边快餐。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快餐形式可以提前备好,两口子就能搞定大部分的饭菜,最多需要请个帮工收拾碗筷什么的。

    “你们最好去火车站那边的小商品市场看看有没有学校用的那种不锈钢餐盘汤碗,这种不怕摔,而且分了饭菜格子,看上去比混在一起好多了。”

    陈馨随手给画了个样板出来,然后又说可以提前卤点鸡腿什么的,这种不占地方,也可以提前一晚上准备好,甚至早上买回来直接丢卤水里卤上,等到早餐卖完,鸡腿猪肉什么的也差不多好了。

    “对了铁叔,你家邻居不是那天找你帮忙想要支个摊子吗?我听你说他老婆卤鹅是高手,其实可以开一个烧卤店,卖卤菜的时候也卖饭。一份饭配四分之一的卤鹅或鸭子,再或者是蹄髈什么的,两个素菜一个汤,费的功夫不多,生意也应该不会差的。”

    自古就没有说哪一家能把天下食客的生意做完的,只有做的人多了,市场才会有竞争,商家也才会花更多的功夫去开发新品。

    而且贪多嚼不烂不仅仅是指学业,做小饭馆也是如此,与其什么都想赚,不如认真做一个特色的,味道做得好了,自然有忠实的用户支持,老主顾带新客人,也就能源源不断的做下去了。

    到了正式开学的时候,陈馨早餐铺的这条街被旁边的那所大学和再远一点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称为美食街,很多学生的午饭晚饭都在这里解决。有些店看到了商机,卖的早餐也延时到一整天都有,并同时增加了些新的品种,以供学生选择。

第七章 第一次专题拍照

    程洁家在C大的另一边,她公公以前是大学的教授,退休之后在图书馆当了个顾问,负责古籍的整理修复。

    他们的家是典型的老式建筑,临河的院子并不太宽敞,但是进深比较长,中间是个天井,再后面是小花园,小花园的后门出去是一条夹道,对面是一座寺庙的院墙。夹道并不宽,两辆自行车并排就能占满。

    前面院子住的是程洁一家三口,天井后面的小花园两侧的厢房住着宋教授老两口和照顾他们的保姆。厨房在前后两个厢房的中间位置,对面的房间就是餐厅。重新装修之后,老院子也安装了现代化的设备,并且在餐厅前面加盖了玻璃瓦,以垂吊的绿植做隔离,分成了室内室外两个部分。

    天气好的时候,老两口和保姆就在天井里用饭,晚上人多则在餐厅的大餐桌进餐。

    程洁跟宋老师的打算是利用天井的小餐桌进行小资情调的布置,到时候照几张美美的照片就可以了。

    但是陈馨跟宋老师碰头之后,研究了下他的计划,发现他其实主要是想推荐本地的地方特色美食,从早餐开始到夜宵,一共三正餐两点心外加一顿宵夜。

    陈馨直接提出建议,不用重新布置小餐桌,直接找了宋教授平时在小花园喝茶的木头小桌子小椅子,用粗棉布铺上,大盘子大碗的盛上饭菜,再摆两副粗陶的小餐具,筷子用竹筷,勺子用原白色的瓷勺。

    这种东西刚好喜欢老文化的宋教授都有搜集,这个时候听了陈馨的建议,大家试着布置出来,就摆在天井的坝子里,旁边就是老式的木制楼梯。在他们摆桌椅碗筷的时候,陈馨快手做了两道地道的本地早餐。

    一道是面食,而且是红艳艳的干拌面,上面用肉哨子,榨菜粒,用刀背剁碎现炒的花生米,随意切成小粒的鲜辣椒,切成花的细葱摆了一圈,红红绿绿的浇头配上微黄的面条,看上去就十分有食欲。

    另外用大碗调了一勺面糊,加入一个鸡蛋,放进之前拌面没用完的葱花,和匀之后用平底锅煎了四个碗口大小的软面饼,放盘子里搁好。另外剥了四根火腿肠,小刀打花刀,锅里微微加热菜籽油,将火腿肠放下去,滋溜一声,受热之后的火腿肠被切开的花刀部分受热翻卷,成了一条肉花卷。长条形的小碟子将四根火腿肠装好,跟面饼摆放在一起,再用小碗装了两勺本地特产香辣酱,卷饼就做好了。

    干货足够,就差稀饭。

    没有煮绿豆粥,那个比较费时。之前陈馨用剔去肉的大骨熬了汤,虽然骨头汤还不够火候,但是舀一些起来熬粥已经足够了。

    骨头上剔下来的碎肉随便剁几下,成黄豆大小的肉粒即可,用盐,味精,胡椒粉加点水调匀,等到加了姜片的骨头汤稀饭熬好,翻滚得最厉害的时候,关火,将剁碎的肉倒下去,搅匀盖上盖子,稍微焖个十分钟后就可以揭盖了。

    揭盖盖子,撒上一把葱花,那种鲜香的气味随着白色的水汽升腾出来,顿时引起一片腹鸣。

    在刚才加入肉末之前,陈馨已经提前舀了一碗出来,这没有放肉末的是给两个孩子吃的。他们还小,肉骨头汤熬煮的稀饭已经足够了,油气太大反而容易拉肚子。

    “看了人小馨做的饭,我觉得我煮的就是猪食……”程洁眼巴巴的看着锅里,已经很克制自己了,而且她早上是吃过饭的,可现在又觉得饿得慌。

    “难怪小馨有胆气开店,就凭这手艺肯定食客如潮。”

    “宋老师你们太夸张了,这些都是家常饭菜,只是平时我们吃的时候没有这么讲究好看,随便弄弄就好了,这不是要拍照嘛,肯定得配点色啊,但是味道都一样的。”

    听她说这话,宋老师还想要再说点什么,还是程洁反应过来悄悄戳了丈夫一指头,才止住了他的话。

    在旁边看着的保姆姚阿姨已经开始垮脸了,从头到尾都没有上去帮忙,一副冷眼旁观的模样。她倒是看着宋老师家的孩子,而另一边的张璋她一根手指头都没碰一下。

    程洁也没说啥,见姚阿姨抱着自家孩子,她就去抱张璋,结果手才挨着孩子的衣服,就听姚阿姨阴阳怪气的说她不抱自家孩子去抱人家的孩子,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才是她儿子呢。

    “你做好你自己的就行了,不乐意带孩子你给我放下。”程洁自己娘家也不弱,根本不怕得罪老两口,再说了,她一个保姆,拿人钱,不就该做应该做的?还阴阳怪气的讽刺主人家,谁给的她脸?

    被程洁当着大伙儿的面怼了回去,姚阿姨脸一红,继而冷哼一声,放下怀里的小丫头,说后面还有事情没做,她就转身走了。

    宋教授的夫人有点不高兴,想要说程洁不应该这么对姚阿姨,结果她儿子先开口了。

    “爸妈,我觉得你们还是让姚阿姨回去自己家享福吧,她年纪不小了,也做不了啥事儿,万一磕着碰着我们也没法跟她儿子女儿交代。再说了,小云现在都在托幼班,早晚我跟程洁也在家,你们要是觉得不方便,要么我们搬出去住,要么就重新请个年轻点的阿姨。”

    这个姚阿姨是他.妈老家的远方亲戚,之前家里吃不起饭,在他家帮忙干活,挣的钱养活一家老小,那个时候她扣扣搜搜的从这个家里寻摸些东西送回去,他也没说啥,毕竟东西再好也没人命值钱。但是长时间的纵容让这个老阿姨心都养大了,简直是明目张胆的往她家拿,还一不高兴就给脸色给他们看,特别是对程洁很不礼貌,因为她原本是想让她女儿嫁给宋老师来着。

    宋老师的妈妈姓辜,外婆姓姚,所以姚阿姨自认为他是宋老师的长辈。但是她也没想想,从族谱上来说,她跟辜婆婆都是出了五服的远方亲戚,只不过跟辜婆婆的母亲是同姓之谊而已,却在人家的宽容中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还想倚老卖老。不是念在辜婆婆的面子上,老早宋老师就想请姚阿姨走了。

    今天算是个小爆发,也因为有外人在,宋老师没有继续拽着这事儿不放,但是之后一点没去管辜婆婆的心情,还是宋教授安慰的拍了拍老伴儿的手背,直接打电话让姚阿姨的儿子来接人。

    到底宋教授严肃惯了,平时是不计较,但决定了的事儿他就不会再反悔纠结。

    姚阿姨得知自己要被送走,还想着来闹一场的,结果宋教授说如果老老实实的回去,该给的钱他们给够,算是照顾自家多年的辛苦费。如果想要闹,那就报警,让警察来清算她从这个家偷走了多少东西。

    “你上次从我书房偷走的文具是件文物,估价也值个两三万的,如果你要闹的话,凭这个东西你就能去坐牢。”

    看着宋教授冷淡的眼神,姚阿姨终于没胆子闹,灰溜溜的收拾了行礼,下午就被她儿子接走了。

    姚阿姨的儿子相比之下还要老实点,知道是自己老妈彻底惹怒了宋家,加上心里有鬼,来接老妈的时候就把上次差点卖出去的砚台也给送了回来。

    看到砚台的时候,姚阿姨差点没忍住想要伸手去抢,那可是两三万块钱啊!但是最终在她儿子的阻拦下,心气不平的被带走了。

    “去请个家政来吧,让儿子去就好,你我都老了,顾好自己就行,其他的事情别操心太多。”拍了拍老伴儿的肩膀,宋教授很有兴致的去了前面院子,看着年轻人们折腾,感觉自己都年轻了一些。

第八章 接受邀约

    拍照要做很多美食出来,有些拍完照觉得效果不好就不能采用,所以陈馨做的菜品比较多,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家常小菜。

    这些菜做完了也不可能扔掉,干脆就直接吃进肚子里好了。

    宋家看着人多,可食量都不大。那个姚阿姨在他家做了这么多年,手艺没见多少长进,唯独就打扫清洁还能胜任。以前还是辜奶奶下厨,这两年她身体不太好,做得少了,家里的伙食也不如以前了。

    不过大家都不是特别重口食之欲,只要不是特别难吃也没多计较。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今天陈馨做菜的手艺一显露,顿时宋家人就觉得之前吃的虽不至于是猪食,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到了晚上,陈馨看剩下的食材还有点多,想一想就直接弄了碳炉在天井里,然后一口炖锅垛上,放了腊排骨进去慢慢炖,另外把剩下的冬瓜土豆莴笋等切成滚刀块,又取了五花肉一块,切成半厘米厚的肉片,还有剩下的午餐肉的边角料,和一盘子蛋饺。另外泡了些龙口粉丝,豆筋也用开水泡软待用。零零碎碎的摆了一桌子,都是之前做菜剩下的,单用来炒菜嫌不够的那种。

    腊排骨炖软了之后,陈馨将炖锅端开,取了砂锅放在炉子上。

    土豆、青笋、萝卜、冬瓜一层一层的码在锅底,再放入切成块的西红柿,最后舀了炖排骨的肉汤进去,加了姜片和几颗花椒,煮开之后再将排骨码在菜上面,切好的五花肉片码在排骨上,最后盖上盖子咕嘟咕嘟的煮上半小时。吃之前再揪一把香菜丢进去,增加鲜味的同时还能解腻。

    等到把排骨和肉片吃完,下面的土豆之类的已经炖得快烂了,放进嘴里一抿就化。再蘸点自己调的蘸水,能一口气干下三碗饭。

    宋老师父子胃口不错,两人差不多干了三分之二,等到锅里的菜捞得要干净了,再放入洗好的蔬菜叶和粉条。肉汤煮出来的粉条亮晶晶的,有着绝佳的口感,捞一碗干的,再舀一勺蘸水拌匀,比吃干拌面还爽。

    等到最后,他们把那么大一锅汤都刮干净了,这战斗力实在有些惊人。

    两个孩子没有吃腊排骨汤锅,单独给熬的鱼汤,煮了两碗银丝面,也是吃得香喷喷的,小肚子都滚圆滚圆的了。

    其实就那些照片来说,陈馨觉得还不够好。主要是布景不行,而且修图要专门用电脑软件来处理,不像后面十几年,直接手机就操作完了。

    “宋老师,如果稿件采用了,我以后能不能用你的照片给我自己打打广告?”

    马上博客就要出来,陈馨已经做好了第一批吃螃蟹的准备,如果能借用宋老师这个渠道进行宣传证明,她相信自己能在第一时间就甩开其他竞争者很长一段距离。

    宋老师跟陈馨聊了几句,得知她以后想要开个自己的私房菜,便一口答应了。

    他自身不擅厨艺,但能吃得出好坏,写得出优劣,所以跟他没有任何竞争的陈馨想要借用他的名气宣传自己,对宋老师来说并没有任何损失,反而会让人觉得宋老师的评价很有用,这也给他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很有帮助。

    总而言之,他们俩的合作还可以深入一下,互帮互助互利互惠,共同挣钱共同富裕,一点毛病没有!

    抱着张璋回去之后,宋教授拉着儿子到河边散步消食。

    “你.妈妈这个人就是心软,她对程洁没有任何不好的心思。你姚阿姨虽然有点贪小便宜,但这么多年照顾你.妈妈还是很尽心尽力的,有些事情得饶人处且饶人。”

    婆媳问题自古就很难处理,加上辜奶奶又是个耳根子软的人,而程洁早就看不惯姚阿姨的性格做派,闹到今天才爆发都已经是忍了又忍的结果。

    宋老师身为人子人夫,既想要让妈妈高兴,也不愿妻子伤心,夹在中间很是难受。而姚阿姨之前还总是在挑拨他.妈跟妻子程洁的关系,所以这次将姚阿姨赶走也是必须为之。

    宋教授没有多跟儿子说什么,只说过段时间打算带着辜奶奶去北方海边城市疗养两个月,到时候看是把孩子送她外婆那里去暂时看一下呢,还是再请个全职保姆来帮忙带孩子。

    照片和稿件寄过去五六天之后,对方杂志社来电话说采用了,因为照片和稿件都需要结算稿费,所以杂志社想要问宋老师他提供的照片需要什么价格,太贵的话,杂志社恐怕不会想要。

    宋老师也是第一次写这种配图的文,所以对照片的价格要求不高,就市场水平,但是他希望能直接给结算成两份钱。

    虽然陈馨没有说,但是宋老师决定照片的稿费分一半给陈馨是必须的,他的文配上陈馨的手艺,让读者更容易体会他想要表达的情感。当然,另一方面他也是知道陈馨跟张璋的身世,想尽量帮这两姨侄一把。

    国庆节之前,杂志社寄了样稿过来,随同寄过来的还有两份稿费以及专栏作家的约稿函。

    约稿函也是两封,一封是给宋老师的,专栏作家的约稿,另一封是给陈馨的,想要让她提供更多的美食照片。前者每个月都有任务,而后者不一定,可以自己投稿,也可以由杂志社进行命题约稿。

    陈馨原本没有考虑过当杂志的特邀作家,可宋老师跟她说完全没有影响,反正她现在在读书,有灵感的时候,做点创新菜式出来,拍个照写个食谱过去就能投稿,如果没时间就直接跟对方说除寒暑假之外不接任务就好。

    宋老师想表达的意思是陈馨以后想要多条路,杂志社这个渠道其实很有用,而且她的专业想要工作对口的难度比较大,到杂志社的话,还能翻译点国外的文章之类的,也不算浪费了四年所学。

    而陈馨想得更多。在网络媒体没有大盛之前,杂志承载了国人对国内外资讯需求的绝大份额,她以后是想要做一个网络美食评论大V,如果有杂志社的工作经验,对她推广自己的博客非常有利。所以在稍微考虑了一下之后,就果断接受了约稿函。

第九章 路遇拆迁风波

    盯着桌上的物品清单,陈馨抓了抓头发。

    作业本纸上写了一大篇,绿色记号笔勾出来的是必须要买的,主要以蛾子的用品居多,黄色记号笔是需要用但是不需要立刻购买的,是她为未来的路储备的。红色勾掉的几个是可以去借用的不必须的东西,但还有五六样她拿不下决心勾掉。

    买单反是买不起的,她暂时在十年内也用不上单反,就算要用,也可以去租借甚至勾搭一个合作的照相师。而且再往后她明知道手机的像素堪比普通的数码相机了,当然不太想要为迟早会被淘汰的东西买单。所以相机她很果断的换成了一款国内的中高档相机,至少能用个五六年不会被淘汰的那种。

    她犹豫的是电脑这一块。现在买台电脑的价格轻轻松松就上万。这个价格在郊区都能买一套房子了。当然她也可以不买,要么去文印店弄,要么去学校机房蹭。但问题是她不太想把自己的打算摊放在别人面前,学校的学生虽然相比之下要单纯很多,但是谁都不知道你身边的人会不会因为差距太大而心生黑暗。

    可要是把电脑放家里也不妥当,现在住的那个房子周围环境太杂,而且她跟张璋的人设可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如果上了半年学就买了一台电脑,恐怕会有些人盯上她们。

    想来想去权衡了好多天,陈馨还是放弃了买电脑的打算。反正现在的电脑才386,而且她需要的很多功能都还没开发出来,买来除了修图写稿也没太多用处。

    倒是是时候买一套商铺了,他们两姨侄的生活靠早餐铺是不太靠得住的,看现在的发展,每天的收入已经固定,而且铁叔他们要兼顾两头也有点心有余力不足了。

    不过短时间里她还没想好再弄点什么营生出来,并且如果现在就说不做了,怕铁叔两口子会自责。

    他们也是苦命人,心地好又勤快,陈馨不想因为这事儿跟他们闹得不开心。再说了,早餐铺子原本就是陈馨用来遮掩旁人的窥探的,有个明面上的收入来源,她私下想做点什么也就不会太过引起别人的关注。

    一边上课一边趁这时间逛了下周围。

    这跟她记忆中的城市不太一样,很多地方现在都还是农田,那二三十年后的扩张了一倍地盘的水泥森林此刻连影子都没有。

    沿河那段开始闹着要改造了,可问题是那边是最早的棚户区,改造不难,难的是如何安置。虽然临河这段年年夏天都要被水淹,请愿改造也不是一年两年,然而更多的老人不愿意搬离这里,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是他们祖辈居住的地方,要让搬走给其他人腾位置,他们死都不愿意。

    陈馨路过河边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围在一起,说什么出人命了,又有人在说那家子为了一套房子简直六亲不认。

    “大姐,这是怎么回事啊?”

    看陈馨小胳膊小腿儿,穿得又简朴,那个大姐嘴角扯了扯,抬抬下巴:“还不是为钱闹的。那家的老头子前年走了,太婆身体也不好,不是说要拆迁了整改河岸嘛,太婆问了说还要一年吧才能动工,就不想搬,说是要跟老头子死在一起葬在一堆。结果她那个儿媳妇听了就跳起脚脚闹,骂太婆是个老不死的,看到都讨厌得很,还说她不想搬不是要跟老头子死在一个地头,是想鼓捣把房子留给小儿子小女儿。小儿媳妇听了就当真了,说大儿子都不赡养老人,没得资格分这个房子,还有小女儿是嫁出去的人,也没得资格。这不,一家人闹起来,小儿媳妇把大儿媳妇推到地上,脑壳撞了个洞洞,转头大儿子把小儿子打得头破血流,小女儿去劝架,被大儿家的儿子拿了水果刀捅到屁.股上了。哎哟喂,简直是没得眼看。”

    周围看热闹的人看到救护车来了,警车也来了,这才散开一条道,让警察和医生护士进去处理。

    闹了好半天,受伤的人被送到医院去了,行凶的也被带走了,其他人才三三两两的散去,一边还在议论那个拆迁的事情。

    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去关心下老太婆到底咋样了。

    陈馨不认识他们,也不可能贸然的去看,只能张望了一下打算离开。

    走到街头那里,就看到有告示贴在路边的报栏上头,是关于拆迁的公示,还有临河拆迁的范围。

    她走近了仔细看了好半天,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临河房屋都要被拆,拆的只是低洼的那一段,然后另一边的房屋因为离河边还有一段距离,可能会直接沿河修建一条观景道。

    暗暗将这地方的名字记下,打算过段时间再去那条路看看。虽然拆迁不了,但是那条街的位置也不错,离她印象中的二环都还有好一段距离。只可惜她只是曾经路过这座城市待了一周时间,而且关注点还在美食和著名的景点上,这种不属于景点的老街她根本连印象都没有。

    但是没关系,虽然地段不是后来最有名的那条路,可距离也不算太远,有种闹中取静的雅致。反正她也不打算开酒吧什么的,作为私房菜馆,或者兼卖简餐的咖啡厅的话,这地方却是恰恰好的。

    不着急去看的原因是她想着手上钱不多,如果能在现在还没开发出来的那条著名的景点买一间房的话,以后只收租金都够他们用了。

    时间晃一晃的就到了元旦。程洁邀请陈馨带着张璋去他们家过节,顺便给她介绍个朋友认识。

    这个朋友是个摄影师,专门拍风景的,人物不是太擅长,但是静物拍摄比非专业人士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程洁跟陈馨俩人现在交情莫逆,对陈馨的打算也知道一些,所以这位摄影师如果愿意跟她合作的话,她完全可以在杂志社开一个美食专栏。

    宋老师原本就不是以这方面见长,他是历史系毕业的,现在写的文章也多偏向于民俗风情,还有社会评论,偶尔也会写一些书评,字句犀利,论点切入一针见血,在报纸上和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已经吸引了不少读者,每天收到的读者来信都是厚厚一叠。

    上次他介绍的本地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美食跟饮食习惯,在杂志上刊登连载后,引起读者很大的反响,其他地方也出来不少跟风的文章,都是在推荐他们本地的特色。

    宋老师当时就明说了,自己文内的菜肴是好友亲手制作的,甚至应不少读者来信的要求,在第二期的时候还刊登了其中三样的制作方法。

    然而这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杂志社也在跟他商量,能不能加开一个美食专栏。但是要求不能只是菜谱,最好是能融合每一道菜背后的风俗故事。

    宋老师对民俗历史毫无问题,然而让他去发掘美食背后的故事,就有点强人所难了。这不,他干脆借元旦这个机会找上了陈馨,问她愿不愿意接手这个专栏。

    陈馨当然愿意,她以前就是做这个的,不过那时候是在网络上发表而已,配上当地的风景照片跟食材照片,让人能了解得更深。现在不可能直播,那么只依靠照片也不是不行,这就需要一个摄像师的全力配合了。

第十章 用美食收买

    要想把这个美食专栏做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陈馨在跟杂志社的编辑沟通之后,打算试着先做一期内容。

    第一期的三道美食为凉拌蕨菜、焦皮肘子、蒸蒸糕。

    蕨菜在本地是种十分常见的野菜,山区的人特别喜欢将之拿来凉拌。还可以制成蕨根粉,无论是煮食还是凉拌都是十分美味的一道菜。

    《诗经》上有提到过蕨菜:徒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这里面的“蕨”就是现在吃的蕨菜。陈馨以前很喜欢吃,不过因为有专家发现蕨菜中的某些物质有致癌的可能,少量食用无妨,不可长期大量食用,所以除了夏日天热外,陈馨一般很少食用蕨菜。

    她之所以拿这道菜试水,也是因为蕨菜的食用人群不多,特别是杂志社所在的南方,基本很少有人吃这个。但是不吃就代表了新奇,可以有一定的吸引读者的作用。

    蕨菜采摘后折成手指长的小节,过水汆熟后捞出沥干,整齐的码在白瓷盘里。

    另取小碗,加入生抽、香醋、食盐、味精、花椒油和少许白糖提味,最后加入切成小圈儿的红辣椒圈儿,搅匀之后淋在蕨菜上即可。酸辣回甜,夏天吃起来特别的开胃。

    焦皮肘子是脱胎于东坡肘子,郊县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也是注重酸辣咸香。

    肘子洗干净去毛后在柴火上燎过,到猪皮微黄起泡即可。这一步骤关系到做出来的肘子皮是否软糯,工序一点不能马虎。

    陈馨做菜的时候,除了负责照相吕老师外,其他人都拖着小板凳守着她聊天,还指指点点的评论为啥要这样做。陈馨也是服气他们了,为了蹭口吃的,这么没脸皮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嫌弃归嫌弃,手上还是不能停的。

    他们这次是在铺子上做的菜,因为铺子上才有那么大的锅,灶的火力也更合适。

    肘子清洗完之后,控干水,用老抽给肘子皮做个按摩,等到锅内油温到了七八十度,下肘子入锅,直到将肘子皮炸得金黄了,才捞出沥油。沥油之后还得上锅蒸,在上锅之前用椒盐抹一层,放置十分钟之后,等蒸笼上汽了,才将盆放进去。

    “要蒸一个来小时呢。你们真的不打算去吃点饭垫个底?”

    陈馨拎了把细葱出来剥,还有豆瓣酱生姜和蒜都得剁细点,另外的小碟子装了花椒粒和切碎的小红椒。之前已经先照过肘子了,现在得用美美的小碗小碟子将需用的佐料也拍个照。

    他们没有找到古色古香的瓷碗瓷碟,干脆就用了玻璃碗和白色的小瓷盘,下面铺了陈馨在市场上淘来的桌布,经过精心的摆放后,照出来的照片看上去就特别的精致。

    原本肘子这道菜看上去是相当粗犷的,结果从相机的小屏幕上看来一点都不让人觉得肥腻,卖相挺不错,感觉吃起来也会很不错。

    蒸了四五十分钟后,陈馨插了支筷子进去,很容易就插入肉中,这就代表已经蒸透了。

    小心翼翼的将整个肘子夹出来放入大瓷盘里,盆中剩下的蒸肉的汤汁正好可以用来调酱汁。

    用小火将姜蒜和花椒豆瓣煸炒出香味,再倒入刚才蒸肉剩下的汤汁,看水量多少决定是否需要加入另外的高汤。等到大火将汤汁煮开后,倒入一点酱油调色,等汤汁变得香浓时,然后加入剁好的小红椒煮个半分钟,倒入勾兑好的水淀粉使汤汁更加浓稠,再将汤汁淋在肘子上,最后撒上葱花。一道酱香浓郁的焦皮肘子便出锅了。

    最后那道点心蒸蒸糕需要用到特制的模具,一般的家庭很少能做,但是如果不那么讲究的话,配料配置好后,用小碗上锅蒸也是可以的,只是吃起来没有模具做出来的那种恰到好处的口感。

    但是蒸蒸糕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蔬菜汁调色,还能加入甜的咸的夹心,甚至肉松什么的也可以加进去。陈馨吃过的最鬼畜的蒸蒸糕是血糯米加老干妈的,简直让她一生难忘。

    这三道菜里最费时间的就是焦皮肘子,但是最让人赞不绝口的也是这道菜,特别是男士们,浓油赤酱烧制出来的肥瘦正好的肘子,本来吃到嘴里就是一股肉汁迸射,再在酱汁中裹一圈,那又是一种霸道的侵袭。

    “这肉好吃,小馨啊,要不我再去买俩肘子,你帮我做了我带回去给我爸妈和你程姐爸妈也尝尝?”

    “那行啊,要不你等会儿就去?”毕竟铺子中午晚上是拿给铁叔两口子在做,她要是占用的时间长了,总不太好。

    铁叔两口子当然不会说三道四,甚至说他们今天可以不做生意,让陈馨随便用。

    “那可不行,我晚上还得陪张璋呢,而且这肘子吧,第一次吃觉得很好吃,多吃两次就得腻了。”

    “腻啥腻啊,这样的肘子天天吃我都乐意,可惜我就是个不会做菜的,我家周围的小饭馆儿也做不出来这样的特色菜。”

    吕老师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挣得多花的也多,玩照相机是大头,另一爱好就是吃了。只要听到哪里有美食的,他一准儿呼朋唤友的过去品尝,所以他自己都说他的“酒肉朋友”数都数不清。

    原本被宋老师请来给陈馨拍美食照片还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是看在友情的份儿上才答应下来,现在他恨不能陈馨天天都找他拍照,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蹭吃了。

    陈馨看了吕老师的表情,心里有点乐不可支,她就知道胖子一般都是吃货,这吕老师之前还有点傲,现在看他的小眼神已经彻底沦陷。她敢说,自己要再多做几次菜,这位胖乎乎的吕老师恐怕倒贴都乐意。

    还真被陈馨给说准了,临走的时候,吕老师特意拉着陈馨说了几句,意思是她下次可以提前说要做啥菜,他自己带着食材过来,只希望陈馨做的时候多给做一份,他方便带回去吃。

    这就多费点功夫的事儿,陈馨一口答应下来。便宜她也不会占,该给吕老师的照样给,吃亏就是占便宜,说不准以后网络发展起来了,吕老师就是她最佳帮手呢。

    还有宋老师两口子那里也要维护好,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陈馨对这两口子的感觉很不错,宋老师有点文人的清高,可心很好,柔软而善良,相比起单纯的宋老师,他妻子程洁还稍微厉害一些。但这厉害也是针对外人的,程洁早就将陈馨姨侄俩划归到自己人行列,只要陈馨不作死,或者没有特别大的利益冲突,她相信程洁会一直乐意关照她的。

    刚好第二天是周末,陈馨在铺子上做了些新的早点,又拿了饭盒将做的早点各种都装了些。

    “宋嬢嬢我去老屋子那边瞧瞧刘奶奶去,张璋我带走了,你看着点铺子。”

    这会儿早餐时间已经过去,铁叔去买中午要的菜去了,铺子上就留了宋嬢嬢和杨毅。杨毅年纪虽然小,可帮忙装个早点还是可以的,宋嬢嬢负责收钱就好,人不多的情况下,两人完全没问题。

    陈馨推着儿童推车去的刘奶奶家。这推车还是程洁给她的,是程洁爸妈从老家带回来的那种竹制的推车,孩子坐在里面,面前有个隔板,放点玩具什么的,喂饭的时候特别有用。当然了,张璋小包子吃饭很自觉,坐在小车车里自己就吃了,一点不用他小姨操心。

    刚到了刘奶奶楼下,正好遇到刘奶奶隔壁家的孩子上楼。孩子挺懂事的,帮忙给陈馨拎包,好让陈馨连小车车带胖儿子一起搬上楼。

第十一章 偶遇

    刘奶奶最近有点生病,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没精力起来活动,陈馨听到的时候都已经有一周多时间了,她想了一会儿,干脆带着自己做的食物上门看望刘奶奶。

    进屋的时候就看到刘爷爷正在给奶奶熬粥,那粥熬得清汤寡水的,看着就没什么食欲。

    “你刘奶奶前儿受了凉,让她去医院看看她不乐意去,结果越来越难受,现在吃什么都吃不下去,我又不会弄饭,就只能每天熬点粥给她。”

    刘爷爷也觉得心里难受,可也没办法,刚好家里孩子都不在,他寻思打个电话给孩子们说一声可老伴儿不同意,说屁大点儿事就招孩子回来,耽搁了工作怎么办。

    陈馨不赞同她的想法,但也不好说什么。干脆接过刘爷爷的活儿,重新给刘奶奶熬了粥。

    她熬的杂粮粥,白米里加了些糯米和小米,丢了两片生姜,咕嘟咕嘟的熬了半个小时,要起锅的时候将剁细的鱼肉拨到滚粥里,再撒了一点点的盐和胡椒粉,装入碗的时候再撒了点葱花,勺子一搅,香味儿就出来了。

    “诶,小馨做饭的手艺不错。”刘奶奶的胃口不好,一是因为生病,二来也是因为家里太寂寞,现在多了个胖乎乎的小包子跟她笑个不停,再加上陈馨那手艺也远超刘爷爷,她没怎么觉着就吃了一碗半下肚。

    “锅里还有,不过刘奶奶你现在不能吃了,等晚一点在给你热一下。”因为好一段时间吃的不多,陈馨也怕突然吃太多容易积食,老年人的肠胃消化本就不如年轻人,少食多餐才是正确选择。

    刘爷爷除了粥之外,还吃了陈馨带来的早点。看着老伴儿的精神好了很多,他的胃口也开了,若不是陈馨盯着,他怕是会要吃撑。

    吃完饭后,陈馨让刘爷爷两口子带着张璋小胖子下楼去活动活动,她则在家里忙活弄午餐。

    天气虽然热了起来,但是午饭前的这段时间还能在室外活动,特别是楼下有几棵大树,树下是石桌子石凳子,每天都有人打扫着,一点都不脏。

    小胖子在这边住的时间不短,很多人还记得他,见他现在长得比之前还圆润可爱了,都想要逗逗他玩儿,特别是小胖子一本正经的跟人聊天的小表情,让这些在家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们稀罕得不行。

    到中午快吃饭那阵,刘奶奶的儿子急急忙忙的跑了回来。他是听了邻居说他.妈生病的消息后才特意回来看的,见着自家老妈老爸在楼下逗孩子玩,心里才松了老大一口气。

    刘爷爷对儿子很不满意,没个好脸色给他。成天说什么忙工作,难道就忙得连个电话都没时间打?他要不是听邻居说起,怕是他们老两口死了都不知道。

    刘奶奶心头也窝火,但是又体谅孩子工作确实忙碌,想说老头子吧,老头子也是好意,想责怪儿子吧,看他那着急忙慌的模样也不是个真不孝顺的。

    “刘哥还没吃饭吧,赶紧洗手吃饭了。”陈馨没掺和,但是看房间里陷入僵持,她只能出头招呼,“刘哥帮个忙,把这小炖锅端出去一下,我端其他菜呢。”

    刘奶奶的儿子也正难受着,听到陈馨的招呼,起身去了厨房帮忙,也算是和缓一下气氛。

    “刘哥,你别生气,刘爷爷也是心头难受。之前刘奶奶生病啥都不想吃,没两天人都瘦了一圈儿,原想着叫你们回来看看,奶奶不乐意说怕耽误你们工作。”

    “耽误个啥啊,早知道我妈生病,就算请假也得回来啊。”

    “其实吧,我觉得你们再忙也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的。也不是让你们经常回来,至少一个月半个月的回来陪爷爷奶奶吃个饭总行吧,没事儿打个电话说个三五分钟的也不耽搁事儿吧。总想着时间还多,但其实时间真的不多了。”

    刘建民听了之后沉默了好一会儿,站了起码有两三分钟后,才端着小炖锅出去了。

    吃过饭陈馨打算带着儿子回去,原本是想在这边玩到吃完晚饭走的,但是刘哥回来了,而且看他们家的模样恐怕要好好的谈一谈才行,所以陈馨很干脆的借口小胖子要睡午觉,在刘哥的帮助下下了楼,再跟刘奶奶约好下周她陪着两老去新修的公园玩玩,然后就推着儿子离开了。

    刘家人谈什么她不关心,她只希望刘哥能多回来看看两老,刘爷爷刘奶奶虽然很豁达,但是老人就没个不想身边热闹点的。

    她顺路买了些水果,打算晚上给儿子做个炖蛋,自己就吃点水果当晚餐了。这两天吃肉吃得太多,她都有点腻了,吃点素刮刮油挺好的。

    到了楼下就差点跟人撞上,装苹果的袋子被划拉了个口子,苹果骨碌碌滚了一地。

    “诶你这人怎么回事啊?”被撞得差点没站稳的陈馨生气的抬头朝对方吼过去。

    “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注意。”

    撞了陈馨的是个男人,年纪约莫二十五六的样子,个子挺高的,长得不算英俊,但是绝对在中上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男人身材很好,宽肩窄腰,穿着T恤也掩不住他的腹肌。

    男人手脚麻利的帮陈馨把地上的苹果都收起来,看到袋子坏了一个洞,顿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苹果了。

    陈馨白了他一眼,看到儿子没事,心里的气怒也小了很多。顺手从小竹车里抽了根布袋子出来将苹果装好。

    “行了行了,下次小心些。万一撞到老人怎么办?”她随口说了一句,压根儿没想到现在还没有碰瓷这个技术的诞生。

    “那啥,你不方便的话我帮你搬上去?”男人没走开,反而热心的想要帮陈馨把胖儿子给抱上楼,但是他突然的热心让陈馨下意识的觉得有点不对劲,立马警惕的看向那个男人。

    “不用了,我自己能行。”

    “我真的没别的意思,就是刚才撞了你和你儿子很抱歉,想要弥补一下。”

    男人说得很诚恳,看他的长相也不像是犯罪嫌疑人。可问题是坏蛋也不会把“坏蛋”两字写自己脸上啊,陈馨觉得自己姨侄俩还是小心点为好。

    刚巧这时候铁叔要回去给宋嬢嬢拿东西,看到陈馨跟个男人僵持的样子,以为是有人对陈馨耍流.氓,赶紧小跑过来。

    “铁叔帮个忙,帮我把苹果拎上去一下,我抱张璋上去。”

    转头又对着男人道:“行了没事儿了,你下次小心就成,我叔在呢,他帮我就好。”

    男人看了眼铁叔,又看了眼陈馨,点点头没说啥就转身走了。

    “这怎么回事?”铁叔一头雾水,他之前以为是男人要耍流.氓,可走进看好像又不是这么回事。

    陈馨把刚才不小心撞上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道:“他说帮我把小胖子抱上去,我没敢答应,家里就我跟小胖子,万一他要做点啥可咋办。幸好铁叔你过来了,不然我都想着先去铺子上了。”

    铁叔也觉得要小心为好,帮陈馨把东西带上楼之后跟她讲,以后回来直接去铺子找他,不方便的话就将小车车丢铺子后面的屋里,反正那里也没放什么东西,就杨毅做作业的小桌子一套而已。

    陈馨也觉得这样行,横竖家里跟铺子距离不远,每天这样搬上搬下的也麻烦。

    但是也因此更想要重新买套房子了,最好是一楼带院子的,方便张璋活动。

    正想着,就听铁叔蹭蹭蹭的又跑上来跟她说今天有人来找她,说是要想跟她合伙做生意,还留了个电话号码。

第十二章 再次搬家

    合伙做生意什么的,陈馨现在肯定不会同意。她还是个学生,要保证学业和兼职已经耗费了她绝大部分的精力,剩下的她得留给儿子。如果跟人合伙,一点不管的话会是什么后果,傻子也能想得到。既然明知道做不好那就根本别去做。

    陈馨没打算跟这位留电话的人联系,只跟铁叔说,若是有人再来找,就说她要忙着上课带孩子,没有精力去折腾其他的。

    铁叔两口子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就算陈馨不说,他都打算让老婆找个机会好好跟陈馨聊一聊,最好让陈馨连早餐铺都别管了。

    不是他想占陈馨的便宜,而是早餐铺虽然看上去事情不多,但是起早贪黑的时候不少,看陈馨这才多久啊,都瘦了一圈了。

    铁叔的想法是让陈馨干脆把早餐铺包给他们两口子做,有新研发出来的餐点就按照难易程度加钱。

    不过陈馨现在还没想要这样,毕竟她想在两年之内学完三年的功课,肯定就没有太多精神去发展其他事业,而房产这个项目暂时还起不来,早餐铺就是他们姨侄俩最大的收入进项,一点都不能丢。

    铁叔也是随口说说,本心也不是想占陈馨便宜,既然对方有自己的打算,他也就不再多说,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就成。

    陈馨看好的河边的房子终于有了要出手的打算。中介找到陈馨的时候,还在说那家人的事情。

    也是世事难料。之前那家人还想着等拆迁,结果没多久时间,因为还没影儿的事情就闹得一家子不能安生,更气愤的是,这家的儿子媳妇为此居然在家里大干一仗,还累及到两家的父母长辈也闹得不可开交。

    “前面不是有贴出来的告示,上面有确定了拆迁区域的嘛。他们家的房子刚好就在边儿上,可能拆到也可能拆不到。后来因为拆迁的事情闹起来了,家里有机灵的去找了关系,想要确定下具体的范围。这一问才知道,不仅是他们家拆不到,连同他们家街口上的几户都不会拆。新的市政道路规划直接从河边过桥头五十米就拐了弯,直插出去链接上往琉璃洞那边的公路。”

    中介的人消息也比较灵通,甚至知道要从后年开始改造沿河绿化和污水治理的事情。但是这是市政设施的改建,跟拆迁没一点关系,就算是河堤修好了,可跟他们那条街也还隔了一条滨河路。没有大道就代表没有人气,想要破开围墙把自家改建成铺面也招不来客源。

    “那家的媳妇看到拆迁没了影子,就想要直接离婚。他们两口子只有一个女儿,男人家里是想要让他以后再结婚生个儿子的,所以女儿就归了女方,还把这套平房也给了女方,折算成女儿的抚养费。女方的老家是在北方那边,想着卖了房子拿了钱就干脆带着女儿老爸老妈回老家去生活,免得再跟这男人牵扯。”

    女人要的价也不算高,因为他们家是才装修过的,还加盖了一层,所以比旁边的房子要贵五分之一。

    陈馨去看过,因为他们家的平房正好在街口外拐角,比旁边还多了个扇形的院子。那家人除了加盖了一层之外,还在院子里也盖了个厨房跟卫生间,剩下的地方都还有二十来个平房的空地。

    这种房子已经不算小了,至少左右都没有他们家这个大小的院坝,平时晒个衣服被子什么的也很方便。

    厨房跟卫生间的下水直接接到了公共下水的主管道上,原本这一块都因为地势比较偏低而容易积水,但他们家刚好处于坡度上,在屋子里还不觉得,院子里倒水就能发现水是往院子外头在流。

    屋子里的家具电器都被搬走了,留下一套空空的房子。陈馨看了之后还挺满意的,唯一需要改建的就是楼梯,因为之前这家人的孩子比张璋要大,所以家里装修的时候,楼梯为了不占地方就修得又窄又陡,没有大人看着,孩子很容易从上面滚下来。

    中介也觉得陈馨可以花点钱改造一下,并且介绍说他家亲戚就有做木工的,活挺细致,收费也不高,如果重新做这个楼梯,估计一周时间就差不多了。当然也可以去找外面的人做,只是价格上肯定要贵一些。

    陈馨没有精力守着做,也觉得中介为人还算实在,房子的好坏都没有隐瞒她,甚至在签订协议付款之前还一再的建议她找朋友来一起看看,说买房子毕竟是大事,如果买了之后要后悔了的话,折腾起来费的功夫也能烦死人。

    陈馨并不是不知事的女孩子,在确认过房屋的产权没有问题,也没有其他经济上的牵扯之后,就果断付了款。

    这么一套平房才花了六万多拿下,对陈馨来说千值万值。姐姐和姐夫留下的钱的确不多,但是放在银行里也吃不了多少利息,还不如买成房产来得好,至少几年后房产增值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存款利率。

    等到楼梯和部分需要改建的地方弄完,已经到了快过年的时候。

    转头就是九七年了,这个世界跟陈馨熟知的世界还是有一点点的不同。她生活的那个世界,九七年的时候发生的大事在这个世界完全没有影子,只有民生生活相差不大,而世界格局有一定的偏差。

    因为没有了金融风暴的影响,九七年的国内发展十分迅速,可以说得上是日新月异。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发展的进程远远大于她印象中的那个世界。头一年似乎还高高在上的家庭计算机在九七年年中的时候突然降价,至少比以前低了三分之一。陈馨算了算手里的资金,果断的入手了一台。因为新房已经装修好了,家具什么的都布置妥当,所以陈馨干脆带着张璋搬到了这边来住。

    之前住的那套楼房,陈馨租给了学校新来的一位老师。对方是年轻的博士毕业生,学校虽然分了一套房子,但是面积不大,他跟妻子带着孩子住还勉强,接了老人过来帮忙带孩子就有点转不开身。

    陈馨那套房子离学校的老宿舍区很近,两老带着孙子走路到儿子家也就十五分钟时间,楼下就有菜市场和各种小商店,生活十分便利。那位助教在看了之后果断签了三年协议,并一次性把房租给了一年的。

    陈馨搬家之前还专门去跟刘爷爷刘奶奶说了这事儿。老两口虽然觉得陈馨没必要再去买一套平房,但在看了房子之后也觉得六万块还是值的,特别是刘爷爷很喜欢院子外的那颗老黄角树,而且树下经常有老街坊在那边摆棋局,若是喜欢的话,还能拎根凳子带着鱼竿在河边钓鱼。

    陈馨也干脆,直接给了一套钥匙给刘爷爷老两口,让他们没事儿的时候可以过来走走,哪怕坐在外面跟人聊聊天也是好的。

第十三章 想要创业

    搬到平房这边来住是六月底的事情,搬来之后就面临考试,等到考完正式放假,已经是七月初了。刚好那几日是高考时间,天气热得不得了,人坐在那里不动都一身湿透。

    陈馨算了算自己手上的钱,然后取了五千块给姐夫的父母寄了过去。

    老两口虽然还有个孩子在身边,但是生活上肯定不如陈馨姐夫还活着的时候来得宽裕。之前陈馨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刘奶奶私下里跟她聊天的时候提到的。

    对方老两口也是实在人,儿子儿媳妇不在了,留下一个孙子实在没法养活只能交给儿媳妇的妹妹抚养,为此老两口一分钱的抚恤金都没要,全给了陈馨。若是陈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也不会有谁说她什么,但是现在陈馨买了房买了电脑,要是一点没有表示,肯定会有人说闲话。

    陈馨也不是那种吝啬的人,之前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这点,而且她毕竟不是原主陈馨,对姐夫及其家人完全没有印象,但是刘奶奶既然说了,她也不打算当做不知道。毕竟继承了原主的一切,这其中也包括了张璋的亲缘因果。

    她手上也不是就只剩了这几千块,可还是得留一些下来以防万一,加上她一直在盘算着把早餐铺子脱手,另外开个小饭馆什么的,这钱还得要留一些准备租房子。

    没错,之前铁叔让她把早餐铺子转出来,她当时没同意,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那个小区外面的早餐铺太多,竞争压力相当之大,而且从今年开始,学校的食堂也进行了改革,招来外人竞标食堂的经营,很多学生觉得现在食堂的饭菜已经变好,跟外面没啥区别,就不太乐意跑那么长的路去吃个早餐。更何况现在的人收入也渐渐高了起来,有讲究的自己就买了什么微波炉之类的小电器,早上叮一下就能吃,干净卫生还方便。而在外面吃早餐的,除了不喜欢自己动手的人以外,就只有那些单身的上班青年。

    从五六月份起,早餐的收入就有所下滑,铁叔两口子也跟陈馨说了,街上其他早餐铺都关了两三家,还有两家跟他们一样,除了早餐之外,也兼搭卖中午晚上的快餐盒饭。

    既然早餐的生意不太好做了,陈馨也就不打算继续,她想着干脆把铺子转出去,拿到钱去租一个临河小商铺,开一个咖啡馆兼搭卖一些工作餐什么的。

    这还是受了学校里咖啡馆的启发才萌生的想法。

    他们学校的研究生部那边原本弃置多年没用的一座两层楼老红砖房被清理了出来,也没怎么改动建筑,直接做了外部修缮和内部粉刷装潢后,利用绿植攀爬营造出一种老旧的氛围。然后这座小红楼就变成了一座可以吃饭可以喝水还能用来自习的咖啡馆。据说里面一座难求,特别是那些谈恋爱的小情侣,差不多一大早就在排队等开门的节奏。

    因为学生对咖啡的要求不太高,只要不难喝就成,所以价格也不贵,一杯咖啡几块钱,只要不是天天来,基本上家庭条件稍微好点的学生也能承受。要知道这个时候还是速溶咖啡的天下。

    陈馨对咖啡的研究不多,但基本的一些还是知道的,毕竟她做美食直播的时候,有时候为了提高格调,也得弄点虚头巴脑的东西装装门面,特别是后来很多女孩子为了减肥,天天黑咖啡加轻食,时间一长怎么让草变得好吃也是门技术。

    河边虽然离学校大门比较远,但是跟C大的成教院的侧门是相对着的,右边五十米就有一座桥,过桥就是一排临河的老房子。

    这边的老房子是单位的房子,没有产权,也因为需要一定的级别才能购买所以一直没卖出去。后来福利房政策改变之后,这些房子就变成了无人问津的东西。因为拆迁不会拆到这里,而这些小楼是五十年代修建的,里面的布局跟现在的流行相差太大,如果买下来还得自己花大价钱去改造,加一起花的钱都能在好的地段买一套崭新的商品房了。

    并且这小楼所靠的河岸水流湍急,风景也不好,楼下的道路也是最初建造的双车道,人来人往加上自行车穿插其间,基本每天都要堵车,所以很多人不喜欢走这条街,自然也就没有人气。

    陈馨去打听过,这边的老房子一栋小两层的才卖八万块,简直白菜价。最重要的是靠内侧的正门还有个五六十平米的院子,每家每户都一样大小,并排有七八栋的样子。在这一排房子后面还有十来栋小二层,面积更大,前后两边花园,卖价也不过十二三万。

    陈馨是没钱,要是有钱她绝对二话不说就买个三五套放着,以后光租金就够她姨侄俩躺着吃了。

    知道陈馨又在看房子,刘爷爷都有点小气愤,觉得这小姑娘怎么突然就不稳重了呢,买那么多房子干嘛?她能住多少?

    “刘爷爷,您看现在的福利分房政策已经改了两次了,我听人说以后会停止福利分房,到时候没房子住咋办,肯定得买啊,这样一来房价绝对上涨。我这不是想趁价格低多屯一点嘛,您也知道我跟张璋都没有家人可以依靠,不努力为以后打算怎么办?”

    陈馨软言细语的跟刘爷爷解释,并且拿出了沿海那边开始日渐上涨的房价来现身说法。刘爷爷其实心里也有点感觉房价会涨,但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习惯了国家分配的政策,觉得买房买地就是资本家才会做的,所以他不想让陈馨走岔了路,才会这么严厉的跟她说话。

    陈馨知道刘爷爷是为她好,这要不是真的关心她,谁会管她要不要买什么,谁会为她考虑以后怎么办。

    “另外啊,刘爷爷,我打算弄个咖啡厅,兼搭着做点简单的工作餐什么的,到时候就让我姐夫的哥哥来帮忙买菜,自家的人也放心些。您觉得咋样?”

    她想要开咖啡厅这事儿也跟程洁两口子提过一点,对方是果断赞同的,并且程洁还想要跟陈馨合伙,她说她不管具体经营,只管到时候分红,当个甩手老板就成。

    这事儿陈馨还在考虑,虽然她信任程洁夫妻俩,但问题是这个社会中人都不是独立的,牵扯到的关系实在太复杂,现在程洁说她当个甩手老板就好,可到时候经营起来了,她的家人想要插手怎么办?她是不太想因为这些事情就跟程洁夫妻生疏甚至翻脸成仇的。

    “这事儿好办,你再找个合伙人就成,有些事情你说不出口,第三个合伙人可以说。但是你也要提防一点,万一到时候两方联合起来坑你一个的话,这事儿也不太好解决。”刘爷爷毕竟经历得多,转头就给陈馨把情况分析了个透彻,包括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怎样解决都说了一遍。

    “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问问我儿子,看他想不想插一手,这样你们仨就互有牵扯,以后谁要想退出直接按照初始协议出售手里的份额就好。”

    陈馨想了想,觉得这事儿能干,但问题又来了,她手上的资金不够开一个咖啡馆的。

    “贷款吧,这个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你方叔叔,他妻子就是银行的,看有没有可能给你找点门路贷点钱出来。”

第十四章 刘爷爷的好意

    现在贷款说好贷也好贷,但是像陈馨这种没有根基的学生,想要贷款就有点麻烦了。刘爷爷去帮忙找关系,也是需要她提供抵押的。

    只不过有担保人有抵押物,再加上银行信贷科有关系,还是比其他人更容易贷到,只是这样贷款审批下来的钱不会太多。

    所幸陈馨需要的钱也不多,如果真如刘爷爷说的,三家合作的话,每个人的出资不多,而且陈馨因为是主要发起人,她可以以工抵酬,这样下来如果能贷到五到十万,这个咖啡店绝对能开起来。

    现在唯一要考虑的是,咖啡店如何定位。是做成后世的手工高档店呢,还是街头那种速溶咖啡店。

    陈馨自然是偏向前者。

    虽然现在看起来大家对咖啡的认知还停留在雀巢和麦氏的速溶就是非常高大上的阶段,但事实上很多咖啡爱好者更偏爱手工咖啡。可能也是因为手工自磨的咖啡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也是无形中提高了格调的缘故。

    试想一下,你在街头捧着一杯速溶咖啡,人家坐在咖啡厅里听着音乐磨着咖啡豆,然后一整套的萃取工具将黑色的小豆子变成了一杯浓郁的液体,这种感觉绝对是没办法比较的。

    并且在这个时间段上,大家莫名的有点崇拜国外,连月亮都觉得是国外的更圆一些,更别说这些一听就是舶来品的东西,你说出去都觉得你厉害。但其实在国内也有咖啡种植区,只不过技术和品种乃至营销上都完全不能跟国外的相比。

    陈馨打算把咖啡店做成长期事业,那么就要从源头开始计划,成功以后也可以营销成一个自创品牌,后世的那些什么甜品连锁店还不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资金这边解决了之后,陈馨开始筹备开店的前期事情。

    前期的工作除了办理营业执照外,咖啡厅的设计,人员聘请什么的都要一一过问。

    贷款下来很快,前后一个半月就到手了二十万。

    二十万看上去很多,但用起来就知道什么叫捉襟见肘了。

    程洁两口子更有魄力,直接转了十五万给陈馨,他们看中的那栋房子就以双方共有的名义给买了下来。当然了,为了避免后期各种扯皮,陈馨去注册了一个皮包公司,这栋房子就以公司的名义购置成不动产。

    “现在是三方投资,刘叔叔那边的资金要后天才能到,而且他因为工作的缘故不方便直接参与进来,所以用的是他妻子弟弟的名义,这边也提前注明了,他们的合作只有今年一年,不管收益如何,等到明天这个时候会按照注资比例全数退出。”

    陈馨也没想到刘爷爷的儿子会提出这么个方案来。这摆明了是因为看在刘爷爷的面子上,借了一年钱给她用,一年之后大家就两不相干了。

    陈馨很想说要不就别掺和了,但是看在刘爷爷的面子上,她忍下了这口气。

    虽然对刘爷爷儿子的这种态度有点烦腻,但是这件事本身也是刘爷爷要求对方这么做的。可能在对方的眼里,她就是那种打蛇随棍上的二皮脸,就想哄着老人图点便宜。

    “这人怎么这样……”程洁也是很不想说了,但是看陈馨的脸色有点黑,她抱怨了一句就把话题扯开了,“既然他只投资一年,那也无妨,除开买房的钱之后,我们直接算咖啡店的收益就好了。”

    咖啡店就像是个租客,而注册的那个公司则是房东。陈馨跟程洁他们合伙买了房子作为公司的第一笔投资,这部分的增值就只限于他们两个股东能够分享的。

    在账面上,咖啡店会按照三年一个价格向公司缴纳房租,另外设备的购买,装修施工都是咖啡店自己的帐,而咖啡店的设计费则是走公司的账面,由公司出资提供。

    “这样的话,以后如果开分店或者加盟店,我们就能有效的统一规划控制店面风格,再制定一个LOGO和相应的公司章程,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下,才能有利发展。”

    拟规章制度这方面的工作交给了程洁去做,宋老师做她的助理。为了让程洁了解这种加盟店连锁店的意义,陈馨给推荐了好几本国外相关的书籍,但是有一小半都没有中文翻译,需要程洁自己去找原文书看。

    还好宋老师的英语不错,德语能读会写但是日常对话有点磕碰,他们两口子在看了几本书之后兴趣大增,连同宋教授一起,在家里还开起了读书会。

    陈馨也去参加过一两次,每次参与的人都不全相同,有时候是读的国内经典,参加的是宋教授的老朋友比较多,有时候是国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这部分参与者就是宋老师的朋友同事比较多了。

    读书会办的次数一多,宋老师家的房子没法提供太大地盘,陈馨就干脆建议他们直接开到咖啡厅的小楼那边去。

    说起来陈馨也够狠的,她跟程洁合资买了当街的小楼之后,咬咬牙找到刘爷爷给介绍的方叔叔两口子,咨询之后贷款八成二十年买了后面最靠近围墙的那一栋小楼,跟咖啡厅就隔了一条小路和一个后花园。

    程洁知道后也下手买了旁边那栋。不过她不愿意贷款,而是豁出去借遍了亲戚朋友,凑够十五万买下的。面积比陈馨那栋多了十平米,但是花园少了二十七平米。

    少的这二十七平米就是靠近围墙的那个拐角,留出必要的通道后,将所有的犄角旮旯都围成了花园。

    装修的话,现在是没钱装修的,里面也曾经做了简单的处理,如果不是特别讲究的人,直接搬进去住都是可以的。但是现在陈馨没打算搬过去,只是单纯为了投资而买。

    程洁买这房子的目的稍微复杂一点,但也没想着买了就立马搬。

    在交房之后,陈馨让装修咖啡店的施工队帮忙给起了院墙,用的是仿古砖做了造型,镂空的墙花用植物稍作遮掩,墙头做了防盗处理。

    看陈馨如此做,宋教授拍板拿出了一部分钱,将他们那栋小楼也稍微整改了一下,重点是小楼二楼的平台和相邻的房间。还有前面跟陈馨家正好错开的大花园,也略作布置,开个读书会,甚至春夏午后在这里小睡一番都是十分惬意的。

第十五章 她是真厉害

    咖啡厅装修完毕的时候正好是元旦节。陈馨找人将之前就订好的桌椅和设备安装进去,打扫一番之后就将大门锁了,等到过了元旦才会找个好时间开始营业。

    跟刘叔叔签订的合作协议是从十月一日开始,到九八年的九月三十日止。

    这边装修完的时候,她还特意过去请刘叔叔两口子来看,但是对方借口工作忙拒绝了。

    陈馨也没生气,该做什么还是继续做什么,只是将汇报的对象改成了刘爷爷。刘爷爷老两口对儿子已经失望了,但也没法说什么。儿子两口子的心态就是这样,他们能听从建议拿钱出来帮陈馨一把就自认是对得起陈馨替他们照顾老两口,其他的要求一概婉拒。

    “这两个蠢货,是抱着金鸡都不知道下蛋的。算了算了,他们就没有这个命。”刘爷爷在家里冷冷的哼哼了几句,转头看向老伴儿,“你跟闺女儿说了没有,她咋说?”

    “闺女同意了,但是这两天手头不寸,要等到下个月才能有钱。闺女说了,她也想着房价可能要涨,所以之前跟她小姑子一起买了一套单位的二手房,但是现在小姑子要结婚需要用钱,那套房子只能快速出手,赚得不多。她原本想着继续去买,可她男人不同意,觉得是瞎折腾。闺女就说把那笔钱直接分了,她家这半她到时候寄回来,让我们在这边帮她看一套房子,以她的名义买。”

    “她这么做,嘉明要同意?”

    “闺女说这事儿嘉明还得听她的。之前是因为小姑子掺和在一起,她不好独断独行,这会儿分开了也好,免得多有牵扯。还有,闺女说她也对小馨的咖啡店有兴趣,问能不能现在参进去。”

    “这样不好,我们提出来小馨八成会同意,但是人咖啡店都已经装修好了只等开业了,这会儿再掺和进去就跟捡便宜似的,不行。”

    刘奶奶其实心里也这么想来着,但是转会儿她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那你说,让闺女替小馨把大儿的钱给还了如何?这样的话,让他们自己谈,我估计闺女没有那么短视,说不定还能行。”

    刘爷爷想了想点头,说明后天陈馨还要过来看他们,到时候看情况提一提,如果陈馨同意,就让闺女拿钱出来把儿子媳妇的投资提前了结,完了再说其他。

    这边陈馨其他的人都找好了,咖啡师目前只能她自己上。而且她找教授托关系在港岛那边买了一台商用的半自动咖啡机,花了小两万,不过这套机器功能很齐全,对他们这个才起步的咖啡店来说已经足够用了。其他的什么虹吸式,滤式和滴漏杯也都入手了一批,让喜欢自己动手的咖啡爱好者一偿宿愿。

    咖啡豆也是走的港岛那边的关系弄进来的,毕竟九十年代初期想要走国外进口咖啡豆什么的还不太方便,除非人肉背回来,大批量的话,还得辗转一遍。而国内的咖啡豆她也跟宋老师和程洁提过,他们打算亲自过去考察一下再说。

    现在店员什么的也由程洁那边招聘完成,从大年初十开始进行培训,争取在二月初一之前能够完全上岗。

    唯独只有甜品师傅和糕点师傅需要寻摸一下高手,不然宁愿不上,都不能让店里的食物拖低了档次。

    内心的西点师傅相对沿海来说要弱很多,所以程洁打算跟沿海的同学朋友联系一下,看有没有门路找两位手艺过硬的来撑场面。

    实际上陈馨也会做简单的西点,她学了不少蛋糕的做法,随便做两款出来都能霸场的那种。但问题是陈馨的重心还是学业,不可能因为一个铺子就放弃自己的未来。

    她跟程洁商量的结果是如果请不到师傅,就每天限量提供配搭的糕点,不接受点单服务,有什么买什么。

    将开业的事情大致安排下去之后,陈馨被问及过年要怎么过,如果一个人没地方去,就去宋老师家一起的时候,陈馨摇头婉拒了程洁的邀请。

    “今年我打算带着张璋回去他爸的老家看看爷爷奶奶。之前张璋年纪小,而且我们那个时候经济比较吃紧,所以也没想过要带他回去。现在条件好多了,张璋也能自己走路了,我们坐火车到了县城再搭班车到村里,实在不行看能不能在县城包个车回去。”

    陈馨还是倾向于包车回去,她这次打算多带点东西去看两老,要带着小胖子的话,赶车还要折腾转车,不如直接包车回去来得方便。

    但是长途包车有个不好的是人不熟容易出事,她一弱质娉婷的女子带着一幼童,真被人惦记上了求救都无门。

    刚好年末的时候,部队派人过来慰问烈士家属,来的那位干事是新到岗的,对陈馨家的情况不太了解,跟他一起过来的是军转办的一位战友。那战友跟陈馨姐夫是老乡,两家所在的村子也离得比较近。

    听到陈馨今年的打算后,于干事说他可以去帮忙问问有没有人往那边走,若是顺路可以带他们一程。等到了县城,于干事的同学朋友很多在那边上班,随便就可以帮忙找个车送陈馨姨侄回去乡下。

    听到这话陈馨很高兴的把自己新买的手机号告诉了于干事,说到时候可以直接电话联系。

    九八年的手机虽然很贵,但也不是普通人买不起的东西。只是这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陈馨两次搬家,现在还用上了手机电脑,这一点就让军区来的干事们心里有点嘀咕了。

    陈馨刚好把电话号码写给了于干事,手机就响了起来。

    是杂志社打过来的,说是因为另一位专栏作家临时出事版块空了出来,杂志社正好想做一个春节的专题,就问陈馨愿不愿意接这个活。

    在询问了下要求和时间后,陈馨答应在规定时间里将东西给他们发过去,转头挂了电话就给吕老师打了电话过去约时间来拍照。

    “不好意思,这个工作的时间要求比较紧。”安排妥当之后,陈馨才微笑着打算送客。

    “你现在是在读书吧,要兼顾工作的话,精力够吗?”于干事也是新当了爸爸,生怕陈馨因为忙着挣钱而忽略了张璋。

    “这个工作其实不忙的,是给杂志社的专栏投稿,一般来说都是有固定的时间,这一次是另一位撰稿人有事,才让我顶上的。杂志社那边的收入不错,事少钱多,时间安排上也比较自由,对方编辑也知道我家里有个小孩,所以任务也不重。我跟孩子的日常花用都是靠这个,那些小生意赚的钱我给存了一半,另一半来改善生活环境。等以后张璋再大点读书也要花钱的。”

    于干事也就那么随口一说,心里并没有想太多,见陈馨把自己跟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很妥当后,叮嘱了几句让她平时多注意点自身的安全就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跟他一起过来的战友啧啧的笑了起来:“果然还是要多读书的。之前我听人说起过陈馨跟她侄儿张璋。那丫头也是苦命人,跟姐姐好不容易稳定了些,就遇到老张牺牲的事,她姐姐也走了,家里都没个帮衬的,大家都以为她会拒绝抚养侄儿,谁知道人家不但养了,还养得挺好,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的。”

    “所以说还是得读书呢,你看看,人家才大学就给杂志社供稿,看样子收入肯定不止她说的那点。她住的那套房子也是一次性付款买的,还有之前的小宿舍也没出售。我去打听过,老张的抚恤金账户除了最初的时候动了一下,后来人把提出来的钱给还了回去,那个账户就再也没碰过了。”

    两个大男人八卦了一会儿,最后不得不说陈馨这小丫头片子是真的很厉害。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4654/ 第一时间欣赏舌尖上的九零年代最新章节! 作者:薄荷雨所写的《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为转载作品,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介绍:
还记得校门口的老大爷反手就是一个梅花瓣夹豆沙的蒸蒸糕吗?你手里串着的豆腐泡儿夹萝卜丝浇上甜辣汁儿可还好吃?土灶烧鸡没有在锅边贴馍馍那就是暴殄天物!切细的千张没有加入熬了两天的高汤和虾仁菜心来煨它就是个豆腐皮!九十年代你以为没有美食?傻了吧少年,那年头的美食才叫原汁原味!诶,我是要蒸包子,不是这个小包子啊!敲重点:本文架空,架空,架空。重要的话说三遍!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舌尖上的九零年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