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舌尖上的九零年代TXT下载舌尖上的九零年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全文阅读

作者:薄荷雨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txt下载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十六章 小聚会

    “我就一个老老实实开店挣点生活费的学生,要不是因为要养孩子,我也不会这么劳心费力的去弄这个。说实话,我现在凭我的专业接的翻译稿已经足够我开支了,安全省事来钱快。”陈馨下意识的卖了个惨,“但是翻译虽然能让我跟张璋的生活无忧,可要存钱买房就有点难。我们之前买房花的还是我姐跟姐夫的抚恤金。开早餐铺也是,不过我们运气很好,早餐铺才开了一年就赚回来了投资,之后转给铁叔他们家,转让费买的沿河的房子。”

    易百问陈馨为什么这么喜欢买房,陈馨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才开口解释。

    “我们家的情况周哥是知道的,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所有东西都得靠自己。你们有单位有工资,还有福利房可以住,但是我们没有,如果不买房就只能租房。但是张璋要读书必须得要户口,不然就得回去我姐夫的老家。那边是大山,人均年收入估计还没有你一个月的工资高,张璋回去之后能接受的教育想想都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水平。那是我姐留下的孩子,跟我骨血相连的亲人,我怎么可能看着他吃苦?所以当初买那个厂区宿舍就是为了要给张璋落户口,这事儿还是军区帮忙落实的对吧。”

    周昊点头,跟易百简单说了下当初的操作,这个是随便去问就能知道的,也没必要隐瞒什么。

    “至于后面买房,我其实是觉得吧,与其把钱搁银行存着,不如买成房产,租出去的收入可比银行的存款利息高多了。”

    旁边厚着脸皮旁听的宋轶也附和说陈馨太有投资意识了,钱放银行实际是贬值的过程,只有在流通中才能获得收益。宋轶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关于投资理财方面的东西,听得易百额角青筋直蹦。

    他就是个吃薪水的,什么投资不投资,完全没必要!

    倒是周昊因为家里有人在经商的缘故,跟宋轶很多观点都相同,交谈的时候也更有共同话题。而陈馨虽然有后世很多先进的观念在脑子里,但她一直就专注于美食和旅游方面的咨询,投资这玩意儿,她的认知还在买房买理财产品上,那些什么期货啊基金什么的,完全没欲.望去了解。

    两个对投资一窍不通和只通了一窍的人相视一眼,都有些无奈。

    差不多说了半个小时,宋轶才在陈馨的强烈撺掇下,兴致勃勃的去给他们做自己新研发的菜品。

    “怎么感觉你有点不怀好意?”周昊眯了眯眼睛,偏头看向斜对面的陈馨,“宋轶做的东西能吃吧?”

    “当然可以吃,不然我请他当厨师干嘛?”陈馨抱着张璋在玩拼图游戏,闻言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只是宋轶有时候思维很开阔,特别是他新认识了朋友的时候,总有各种各样的灵感迸发,所以做出来的食物就如同潘多拉的盒子,你不打开永远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易百听陈馨这么一说反倒来了兴致,不去逗着张璋玩拼图了,而且起身跑到玻璃间外面看宋轶做饭。

    “对了,我昨天也找了朋友去跟人打了招呼,我估计那个曾增的追求者不会来找你麻烦,但是你那两位朋友小心些,最好先避开一段时间,别去跟那些人硬碰硬,对方的命可没有你们的命值钱。”周昊告诫了陈馨一句,就是想让她去跟毛晓洪说一下,别太杠,连白家父母都忍下了这口气,他一学生何必去跟人硬碰硬。

    陈馨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没错,如果毛晓洪继续闹下去,别说学校领导不待见他,说不定还要把那些混混给激怒,到时候出了事找谁说理去?

    她想着等周一上课的时候去跟毛晓洪好好说道说道,谁年轻的时候没遇到几个渣男渣女?总不能为了打老鼠而伤了玉瓶吧。

    他们没聊几句,宋轶就端了新做的餐点出来。

    跟在宋轶后面端着盘子过来的易百,一脸的一言难尽。

    “这是怎么了?你咋这个表情?”周昊有点好奇,他这个发小可是个很沉稳的人,别看人一张娃娃脸,做事比老干部还滴水不漏,难得见他一脸苦相,这是见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了?

    “没,就是有点接受不.良。”易百放下盘子,犹豫的坐下,犹豫的拿起刀叉,半天都下不去手。

    “别光看啊,来尝尝,我新做的,肯定味道不错。”宋轶大剌剌的催促众人赶紧趁热吃,这里面加了海鲜,要是冷了味道就不好了。

    小张璋虽然年纪小,可是十分有眼力见儿,他果断的要求喝奶来解决晚餐,反正对面前的小碗里那混沌不明的物体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跟张璋的感觉差不多,但是又多了一股强烈的好奇心的陈馨带着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下了手,切下一块混合了肉、薯类、蔬菜泥烤制而成的综合派,放进嘴里一尝,表情有些一言难尽。

    并不是说不能入口,但跟好吃也没太大关系,这种口感让人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去形容。但是宋轶自己觉得味道还不错,甚至还跟易百讨论那些原料需要改进。

    “这个东西……一定要吃完吗?”周昊很艰难的咽下一块,实在有些忍不住小声问了陈馨一句。他好歹是当兵出身,若说比这个难吃的他也吃过,但那时候不是没办法嘛,现在不同以往,他一定要如此苛待自己的胃?

    反观易百,最初的时候虽然很有些迟疑,但是吃过之后接受度却比周昊要高得多,甚至还能对宋轶提出自己的建议。

    “算了,你别吃了,我去给你做点吃的。”

    陈馨酷爱美食,实在接受不了宋轶的这个新菜式,她拱手对宋轶表示了佩服,之后二话不说就去厨房忙活了。

    旁边的服务员看得好笑,闷头耸肩的有好几个。宋轶挑眉,一脸陈馨不懂欣赏的表情,却也没有表露出一丝不悦来。

    “让陈馨给你炒意面吧,正好我之前的材料没用完,做其他的不太够,炒面是完全没问题的。”

    陈馨从厨房那边探头出来,问他们俩要不要吃,正好听到宋轶的话,直接说她不打算炒意面,做的中式的炒面和番茄浓汤。

第四十七章 小聚会2

    刚过心的面条快速滤过冰水,以便于面条变得劲道爽滑,因为还要下锅翻炒,若是不多这么一道手,炒出来的面条就会变成油腻腻的一坨。

    肉丝,青椒丝,笋丝,葱和调料分先后下锅,炒出香味后下入面条,加一点点白糖提味,酱油中勾入一点高汤,汤汁一下锅便被翻炒中的面条吸收,适当的水量让面条根根顺滑,不干不腻。

    周昊对吃的不挑,加上陈馨的手艺的确很好,一大盘面条配上紫菜虾皮汤放在他面前,袅袅白气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他先试着挑了几根入口,咸香恰到好处,面条劲道嚼实,配菜和面条的口感层次分明,每一样都适得其位。

    又喝了一口紫菜虾皮汤,淡淡的海鲜独有的香味混合在滤过浮油的高汤中,中和了高汤的油脂,又让原本寡淡的海菜多了几丝柔滑。

    “这手艺真棒,难怪人家说你该去开餐厅,这咖啡厅简直埋没了你的技术。”

    “其实我煮的咖啡也很不错,要不要试试?”

    可惜的是周昊跟易百对咖啡完全无感,他们宁愿喝老鹰茶都不想尝试咖啡的苦涩。

    宋轶举着杯朝陈馨示意两人喝咖啡无异于牛嚼牡丹,得来易百狠狠的一巴掌拍在宋轶背上。

    “兄弟,你这样就不厚道了啊。咱们是中国人,喝什么咖啡,这都洋鬼子的玩意儿。”

    “易警官这话就不对了。我们国家也有咖啡出产的,这就是一种饮料,跟爱国思想可挂不上边儿。”陈馨顶了易百一句,“我们店里的咖啡豆有从国外进口的,也有本国自产的,都是非常不错的咖啡豆,只不过在口感上有不同而已,最多就是烘焙豆子的技术有高有低,这个是需要学习改进的。”

    “得,大学生,我说不过你。”易百拱手示弱,他也不想就这个苦啦吧唧的东西跟陈馨来一场辩论。

    “算了,便宜你们了。”陈馨抿嘴笑,上楼去拿了一盒茶叶下来,还让店里的妹子帮忙把她楼上休息室里的茶具也拿了下来。

    “喜欢喝茶是不?我这里的茶叶是南边的朋友专门给寄过来的,虽然赶不上特供的品质,但是市场上也很难见到,这是他们老家村子的自产,每年量不多,给了上面的以后就剩不了多少了。平时我都舍不得给人喝的。”

    她一边说一边动手烧水,熟练的烫壶洗杯,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似的,别具美感。

    “我说你一天累不累啊,喝个茶而已,这么多规矩?”

    陈馨白了易百一眼,有点不想跟他说话。

    “这是茶道?”

    “茶什么道啊。”陈馨分了茶,都懒得再弄了,直接让店里小姑娘上,“这是泡这种红茶的流程。我就是学了个皮毛,看着像那么回事而已,但在内行人眼里,我这个根本就不堪入目,所以你也别说啥茶道了,人茶艺师看了绝对能喷死我。”

    易百一向粗枝大叶惯了,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了破案抓捕犯人身上,这些生活中的小情小趣他压根儿懒得去弄。喝茶就喝茶呗,那么一小杯一小杯的,他一口气能喝个十几杯,倒茶都累死人。

    陈馨也看出这点了,干脆直接拿了紫砂茶杯给他单独泡了一杯让他自个儿喝去,她则跟周昊交流起了茶经来。

    这一点上,周昊就要比易百强,毕竟周妈妈是混商界的,免不了要接触这些场合,耳濡目染的,周昊也能知道一些。

    宋轶是铁打的西化人士,喝茶都喝英式奶茶,对于国内的茶叶了解仅限于他家那边的绿茶,还是很不出名的那种。

    陈馨喝茶喜欢喝绿茶,毛峰一类的,价格不算高,但是香气很浓郁。龙井、银针一类的对她来说显得淡了些。

    四人就着混搭的茶和咖啡,不中不西的吃了饭,聊了好一阵,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天都要黑了。

    “对了,上次你问我有没有关于烈士家属的扶贫政策,我去帮你问过了,目前国家只有补贴类的优待,其他的政策好像没有,不过你们可以试着去申请一下政策优先,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到时候需要军区这边出证明的话,你直接给我说就行。”

    一旁的易百插了句嘴,知道是因为张璋的大伯想要申请养殖补助后,直接给了她一个电话号码,说是他以前警校的同学,现在就在张家所在的县公安局当副局长,人很不错的,如果有需要帮助的话可以去找对方。

    陈馨记了下来,但是没打算动用这个号码,毕竟人家是公安系统的,他们也没啥违法犯纪方面的问题需要求助。更何况雷邦已经说了找人帮忙,这些事情上最忌讳一事托多主。

    送走了易百他们,宋轶直接下班去了酒吧,他最近认识了两个小伙伴,晚上会约到一起玩,也不咋喝酒,就是去迪吧酒吧混上几个小时,然后各回各家。

    还带着孩子的陈馨是不可能跟着他们一起浪的,加上陈馨也不喜欢迪吧的氛围,与其耳膜都要炸裂的浪一晚,还不如在家看本书,陪着张璋读点诗歌来得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易百的原因,反正这段时间陈馨过得还算平静。毛晓洪已经被他爸妈警告过了,不许他再去纠缠那件事,但是对于曾增这个女孩子,毛晓洪的妈很是厌恶,还把曾增的辅导员狠狠的喷了一通。

    大家都知道事情有内幕,但是也没有谁有证据证明是曾增指使的,加上曾增以实习为幌子直接请了长假,只回来参加考试和毕业答辩,连她的辅导员都很难找到她,这事儿闹一阵之后也就慢慢被人淡忘了。

    陈馨也很忙,忙着帮张家大哥收集资料,他们已经决定要建一个养殖场了,张大哥和张二姐还专门去个邻省的养殖基地参观学习了一段时间,对方也答应如果他们真的建起来养殖场,就派个技术员过去教他们,为期两个月,不过技术员的来回路费和吃住都要张家解决。

    这点完全没有问题,而且人家养殖场老板还答应帮他们出具资料去申请优待政策,这要是能办下来,节约出来的钱远远高于给技术老师的费用。

第四十八章 事件背后的曾增

    在距离C大有三个省的距离以外的某个二线城市的一间公寓里,曾增把能砸的东西都砸了。

    她此刻的表情完全跟甜美毫不沾边,甚至称得上有点狰狞了。

    “怎么会没死,怎么会没死?!”喘着粗气,曾增坐在狼藉的沙发上,“没用的东西,撞个人都撞不死。”

    隔了好一会儿之后,曾增才将情绪稳定下来。随意找了个借口让清洁阿姨上门打扫,曾增换了一声成熟性.感的衣服出了门。

    她是在实习,不过在实习的工作之外,她更重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她要去见的那个人。

    跟那人约在了商场外的咖啡厅见面,曾增过去的时候,男人正拿着一份资料在看。

    “你这么急找我出来干什么?”男人看了曾增一眼,若无其事的将资料放进包里,“之前你闹出来的那些事情还没完,别在闹了,不然我可保不了你。”

    “哪里有!”曾增的声音放低两度,甜度再添两度,“那个人我真不认识嘛。我听到这事儿都吓坏了,这两天晚上睡觉做梦都是血淋淋的。”

    男人也不知道信没信她说的话,只说她若是真不知道就算了,以后少跟以前的认识的人联系。

    “这次我帮你扫尾,但是没有下次了,如果你继续这样,出了什么事我不会再管。”男人笑嘻嘻的开口,目光却一如既往的冷淡,“天底下年轻漂亮的女孩多的是,听话的孩子才会有糖吃,你说是不?”

    曾增脸僵了一瞬,下一刻把自己贴上男人的身体,柔柔的道:“我真的很听话的,你让我别跟外人说,你看我现在跟人说过你没有?我知道你不会跟你妻子分开,我只是想要你多陪陪我嘛。这两天我是真的被吓坏了,这才忍不住打电话给你的。”

    声音中带上了几分委屈,男人终于看了她一眼,安抚的拍了拍她的背。

    “我给你报个旅游团,出去玩一玩。就去海边好了。过段时间你实习期满了,先去办个护照,我想办法给你弄出去进修一下,等以后回来你也就是海归了。”

    对于听话的女孩子,男人有很好的耐性。曾增的样貌虽然说不是特别出色,但是知情识趣,又能放得开,他现在还没打算换人。

    听了男人的话,曾增眼底掠过一丝不甘,但随即又有一抹惊喜。她知道男人跟他妻子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不是离婚两个字就能斩断一切的。她现在年轻貌美还好,等以后年纪大了,怎么可能竞争得过更年轻貌美的女孩子,不趁现在给自己攒点家底她就是蠢到家了。

    跟能看得到的利益相比,给了她莫大难堪的白梦清和毛晓洪等人也就不算个啥。特别是白梦清虽然没死,但听说伤得不轻,她心里的气也差不多出了一大半,剩下的以后有机会再说。

    至于那个“肇事者”,曾增完全没放到心上,在她看来,那就是一条不自量力的狗,还想肖想她?也不撒泡尿照照,一个混混而已,说前途没前途,说势力没势力,能被她利用一下已经是看得起他了。

    很快将这一切抛于脑后,只殷勤小意的讨好男人的曾增并不知道,那个被她视为一条可以随时抛弃的狗的男人,已经循着气味去找她了。

    而与此同时,陈馨忙得不可开交。

    黄总今年很幸运,事业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全公司上下都投入到激动中,连主动加班的情况都几乎日日发生。陈馨虽然不是黄总公司的人,但是因为黄总两口子人好,平时对她也不错,这会儿有事找到她,她毫不推拒的接了下来。

    “真是辛苦你了。”黄姐拿到陈馨翻译出来的说明书和厚厚的一叠资料,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一次机会难得,就是时间上太紧了,幸好有你帮忙,等这个合同正式签订下来,姐给你发个大红包。”

    陈馨眼睛下的青黑都掩不住了,她遮着口打了个呵欠,一脸疲惫的送走了黄姐,打算先给刘爷爷那边去个电话,说她明天下午去接张璋放学,再谢谢刘爷爷老两口这一周辛苦帮她看孩子。

    刚拿起电话,电话就先响了,是刘爷爷的女儿打过来的,说是要去南边出差一个月,问陈馨要不要跟她一起过去。

    陈馨她们已经开始放暑假,张璋的幼儿园要在月底开始放假,一个半月时间,这期间全得陈馨自己看孩子。

    “我这次过去是跟人谈一个合作,那边有个食品厂要出售,我这不是没啥事儿嘛,上那个班一个月挣的钱还不够给孩子买两套衣服的,所以就想着要不要过去看看,如果行,就把食品厂接下来继续做。不过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太多,就想让你跟我一起过去看看。”

    陈馨没做过食品加工,也不太了解这个行业,但是她跟杂志社那边的编辑关系不错,曾经有次聊天,知道编辑的丈夫就是一家食品厂的管理人员,估计对这方面很了解。

    问了下刘姐是哪方面的食品加工后,陈馨立马决定跟着过去,但是张璋那里是个问题,她这次过去的时间肯定比较长,也不可能让刘爷爷老两口一直帮忙照顾,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张璋送回他爷爷奶奶那里暂时住一个月,等到她从南边回来再来接。

    正好她给张大哥弄的资料也要寄回去,这会儿就顺便带过去了。

    去张家老家来回花了四天。去的时候张大哥跟二姐不在,听说还在养殖场那边等着采购设备。陈馨也来不及等他们回来,跟张家爷爷奶奶交代了一番后,就急冲冲的离开了。

    她走得匆忙,都没在张家多住一晚,弄得村里人看到后还以为是陈馨不愿意带孩子了,特意把张璋给送回来的。

    “你们这胡说啥咧。”张大娘抱着孙子笑得合不拢嘴,“小馨要去南边办事,得小一个月,带着孩子不方便,正好张璋的幼儿园也放假了,所以就把孩子送回来让我们看着一下,也让我们祖孙亲热亲热。”

    自从上次过年分开后,张大娘可想自家白白胖胖的大孙子了,原本就想着要不要厚着脸皮问陈馨可以不可以送孩子回来住一段时间,没曾想她还没想好怎么开口,陈馨就主动提出来。虽然不太清楚陈馨说没时间是真还是假,但是能有机会和时间跟大孙子待一块儿,张大娘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也没啥想不开的了。

    等到陈馨离开的第四天上,张家大哥跟二姐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大姑娘。

第四十九章 难得的机会

    “这位就是养殖场给我们介绍来的顾问严老师。”二姐跟她妈介绍了大姑娘的身份,转头看了一圈,果不其然看到自家院子外面探头探脑朝这边张望的村民,“严老师是农业学校毕业,专门研究养殖的,这次能过来帮我们家建养殖场,也是想要积累经验。”

    严老师的名字很接地气,叫严春华,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对张家父母并没有表现出一点点傲气。相反,来了之后就主动帮忙做事,丝毫不摆架子。

    “严老师您别累着了,跟我妈聊会儿天,我去做饭,中午将就着吃点,晚上再弄好的。”

    “没事儿,随便吃吃就行,下完面条吧,早点吃了大家都好休息,等下午点就上山看看环境。”

    严春华刚毕业一年多,是她老师介绍到张家大哥去的那家养殖场工作的,因为人勤劳肯干又好学,在养殖场里也是一朵花儿,这次跟着张家兄妹上山是她主动提出来的,想要独立做个养殖场的设计以积累经验。

    在那边接触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张家兄妹跟严春华的关系不错,年纪差距也不算太大,平时说话也投机。加上大家出身的环境都相似,更有共同语言。

    张大哥回来之后换了身衣服就去后面劈柴,家里之前烧的柴是他走之前劈好的,烧了这么久已经所剩不多了,这段时间要给小张璋做饭,更费火,如果张大哥再不回来,就只能张家爷爷去劈柴。他有老寒腿和腰椎变形,劈柴时间长一点就会痛得受不了。

    “这个是谁的孩子?长得好乖。”

    “这是我小弟的儿子,叫张璋。”二姐看了一眼,从厨房的窗口回答严春华的话。

    严春华对张家的情况也有点了解,知道他家老三是个烈士,家里还有个遗腹子,看样子就是这个孩子了。

    “张璋小姨要去南边办事,不方便带着他,就把他送回来住一段时间。正好天气热,山上还凉快一些,就是有蚊子,张璋身上都被咬了好几个包了。”

    张家奶奶愁啊,大孙子白嫩的肌肤上豆大的疙瘩连成一片,痒起来大人都受不了,更别说张璋这么个嫩生生的小人儿了。晚上都被痒得做梦都在哼哼。

    “我知道个方子,熬水给孩子洗澡能止痒祛痱,还能有驱蚊的效果。等会儿上山的时候采一些回来熬上,晚上就能看到效果。”

    严春华看了张璋身上的疙瘩,也觉得心疼,想起老师教他们的一个土方,就是为了避免他们上山实践的时候免遭蚊叮虫咬之扰。

    上山逛了一大圈,顺便采了些药草回来。严春华将薄荷、炉甘石、石菖蒲、银花藤、豨莶草、生百部加冷水浸泡十分钟,大火烧开后换成小火煮十分钟后倒出上面清亮的液体,滤去渣滓,等温度适宜时,给张璋泡了个澡。捞起来之后又给扑上陈馨带回来的爽身粉,之后才把洗得香喷喷的小胖子丢给他奶奶抱去院坝里的凉床上玩。

    山里晚上没有其他的娱乐项目,都是一家人坐在外面乘凉,聊一聊周围的八卦,然后就早早去睡了。

    农村里常用来驱蚊的不是蚊香,而是路边摘的艾草等植物晒干后扎成的草束。

    张璋最初不太适应艾草的烟和气味,狠狠的打了几个喷嚏,让张家奶奶犹豫着要不要把艾草灭了,但是灭了之后晚上的蚊子肯定厉害,张璋柔嫩,一咬一个大包,她看着心疼,张璋也痒得难受。

    但是没让张奶奶纠结太久,张璋很快就适应了这个味道,继续将注意力放在手上的玩具上。

    玩具是陈馨给他买的九连环一套,还有魔方。这两个是张璋的心头好,怎么玩都玩不腻的。

    张二姐现在身子很不错,也没有最初的孕辰反应,反而是胃口大开,一顿能赶上张大哥的饭量了。

    她住在娘家的时间长,原本婆家那边有意见来着,还是二姐夫去跟自家老娘说了一天才说通的。加上前个孩子被岳丈家带走,这个孩子严格算起来才是跟他们一起生活的,所以张二姐的婆婆就算心里头还是有点疙瘩,却也没有继续纠缠这事儿。

    二姐这次回来打算休息两天后就跟丈夫去婆婆家走一趟,她离开快两月了,现在肚子已经不小,家里搭建养殖场的事情她估摸着是帮不上忙了,只能帮着整理资料,去乡上要扶助。另外二姐夫跟单位上打了报告,要跟踪监督几个高海拔试点农业项目,他是小组负责人,工作时间也长,基本一个月能有一个周末在家就算不错了。

    不过这样虽然很累,但是过得很充实,而且他打上去的报告听说还被县上农牧局要了一份过去,听说是因为农牧局也在想方设法为高海拔贫困村脱贫致富寻找门路,如果他们农研所能找到合适的路子,县里肯定会大力扶持他们的研究。

    一家人今天都忙碌了起来,虽然很累,可心里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因为他们能看到可期的未来,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

    在张家准备投入“巨资”大干一场的同时,陈馨跟刘春燕也在南边打算接手那家罐头厂。

    这家食品厂是专门做肉类和鱼类罐头的。但是因为合伙人闹矛盾的缘故,才投产两三年的食品厂就完全做不下去了。转让的价格倒是公道,但最大的问题是以前的合伙人自己有技术,而她们接手的话,还得去找技术顾问进行监管。这一笔的开支不会太低。

    陈馨跟刘春燕最开始的时候是打算用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但是程洁不愿意,她觉得现在公司的家底还不足以支持她们遍地开花,最好是在最熟悉的行业里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

    对程洁的意见她们也听进去了,但是这个机会也很难得,如果放弃的话,至少几年内都不太可能再遇到。

    就在她们俩打算要不厚着脸皮去借点起始资金,然后进行抵押贷款的时候,刘春燕的嫂子打来电话,说她愿意跟小姑子合作,但是不想要外人掺和。

    这意思很明白了,就是不想和陈馨搭伙,正好陈馨也不乐意跟她打交道,于是就放弃了这次的投资,只当是陪着刘春燕走了一圈。

第五十章 原来如此

    “我这个嫂子呢,其他还好,就是太想着娘家。头几年好一些,她家里兄弟姐妹都在上班,一家人不缺钱用。这两年企业破产下岗分流,她家就成了重灾区,这不,天天都想着怎么贴补娘家。”

    陈馨笑笑没搭话,她也是看到了这点才果断的放弃跟刘春燕的合作的。人家俩还算是亲戚,自己要掺和进去的话,撕破脸皮就不好看了。不过她觉得自己有义务要跟刘春燕提个醒,别到时候她辛辛苦苦弄出来的厂子成了她嫂子娘家的提款机。

    “没事儿,我明白呢。她最好懂得适可而止,要是太过分了,我非得让她偷鸡不着蚀把米。”刘春燕也不是啥纯良的小女人,她有她的精明跟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上什么都好说,要是谁踩着了她的底线,她能跟你拼个鱼死网破。

    “你别看我哥像个耙耳朵,那是他觉得事情还能讲究,但是我哥心里也有根线,我嫂子这会儿就是在试探,看着吧,总有一天她得后悔。”

    刘家兄妹俩对彼此都很了解,也知道什么对方能够能耐的范围,所以通常情况下都会体谅对方。但是一旦不想忍了,他们爆发起来的烈度也很可怕,属于那种打死都不会去挽回的人。

    既然刘春燕心里有数,陈馨也不乐意去当恶人。跟刘春燕不同,陈馨将目光投向了生产线,想要了解国内的生产线跟国外有没有区别。

    九十年代的水果罐头就是好东西了,即便是到了后来,黄桃和椰果罐头也是常年排在销售榜前端的两大主力。

    但是现在国内的水果罐头还是以橘子跟苹果梨为主,南边多了些荔枝等热带水果。

    陈馨并没有想做传统水果罐头的念头,她只是在考虑要不要想办法提前将奶茶配料等进行生产化。比如红豆、椰果、珍珠等等。这些东西现在在国内的销售很少,最多的就是珍珠,可这个珍珠跟湾湾那边的珍珠完全没法比。一些想走中高端路线的甜品店,都是直接在国外采购的原材料,在国内进行的二次加工。

    但是这必须是量大的店铺才方便做,像是奶茶店之内的,基本就是雇人熬红豆,然后用一些人工香精色素合成的配料,且不说味道好不好了,毒害性就是首当其冲被人诟病的。

    陈馨的咖啡厅虽然是主打咖啡跟简餐,还卖一些英式红茶等,但她觉得奶茶这个市场也不该被忽略,相较于咖啡来说,奶茶的受众更广。别小看一杯几元,一天卖个几百杯,纯收入一个月就很可观了。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我建议你参股就行,具体的事项交给其他人去做比较好。”

    晚上吃饭的时候,陈馨的编辑跟他们一起聚了聚,还有编辑的丈夫吴先生也在。吴先生做食品行业快二十年了,最初也是从生产线上入手的,到现在成为好几个厂的顾问,其能力足以充当两个小白萌新的老师。

    “小馨的想法很不错,没必要去跟人抢食,自己单开辟出一个市场并强占市场份额是件很难成功的事情,你如果铁了心要做,以你目前的情况怕是没办法做好的。所以我建议你去找人合伙,或者请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你们名下的公司要怎么分隔管理也必须有个章法。”

    陈馨点头,她明白吴先生的意思。而且程洁也是这么想的,贵精不贵多,所以程洁比较反对她去插手食品源头这个行业。但是陈馨的想法又不一样,她可以提供技术跟资金,还能联系销售的渠道,不一定事必躬亲。而且如果能掌握食品源头,对她以后想要从事的饮食行业也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只是这点她现在就算跟程洁他们说,对方也无法理解她的想法。毕竟她所知道的世界的发展要比程洁她们多二十多年。

    日新月异这个词可不是说着玩的,很多东西在世人不知不觉间就普及开去,但是这些东西被人研究了多久,怕是只有研究的人才会知道。

    陈馨重来一次,不想继续上辈子的老路,一直追赶潮流。她更想借这个机会创造潮流,或者是带动潮流。

    对陈馨思维的广阔,程洁他们完全无法探知,但是吴先生却能在交谈中察觉一二。两人越谈越投机,到后来几乎是陈馨一个人在说,而吴先生则习惯性的拿出随身笔记本刷刷的记录着。

    “你们俩至于么?”编辑很无奈的看了两人一眼,“先吃饭,等饭吃完了,你们俩找个地方好好聊,反正小馨明天没事儿,你们聊通宵都行。”

    编辑大姐相信自己的老公,她不担心两人会发生什么,反而给了两人充分的相处时间。

    “老婆,我觉得你们可以开辟一个专栏,让小馨把她的想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传递出去。我已经能够看见未来食品业的发展有多广阔了,那是一个十分瑰丽的世界。”

    “但是也充斥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陈馨适时的给吴先生泼了一盆冷水,“科技在进步,然而人心的复杂却可以将单纯的科技玩出很多让人深恶痛绝的花样来。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源头造假。”

    一想到后世的奶粉危机,婴幼儿用品的不合格率,陈馨就觉得应该防微杜渐,在大家还没意识到这方面的危害的时候,就给大家提个醒。

    对于吴先生说的专栏,其实她也有这个想法,只是她只是个单纯的美食小作者,还达不到在杂志上开设专栏的程度。

    刚才跟吴先生交流的时候,两人也有涉及到这方面的讨论。陈馨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么早就已经有了苗头,而吴先生他们就是坚定的站在反对者这一方的。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吴先生目前在行业内的处境比较艰难。大家都想方设法的赚钱,为此连基本的良心都能抛弃,而坚持认真踏实做事的吴先生等人,面临着被造假者围攻的局面。

    “你们要接手的这个厂,其实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两个合伙人关于这个方面的看法产生的完全相背离的分歧,没办法调和,才彻底撕破脸,出售这个食品厂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吴先生这才将里面的猫腻给他们透露了一些。

第五十一章 好下饭

    关于专栏的事情,编辑说她会去杂志社问问情况,如果可以的话,她会尽量帮陈馨争取。

    食品安全这一块,不做食品这个行业的可能不敏.感,但是她丈夫是做这一行的,他们的杂志也涉及到美食这一块,甚至很大概率会跟品牌商谈合作,也因此保证合作方的质量不出问题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聚餐完的第二天,刘春燕的嫂子就跟她娘家兄弟赶了过来。

    陈馨没有跟他们照面,直接买了同时间的火车票走人了。

    她没回去C大,而是转道去了张家老家的县城转悠了一圈。

    张家老家那边喜欢吃辣,家家户户都栽种有辣椒,而且这边的人做辣酱的手艺也是非常厉害的,陈馨去周围转悠的时候,就特别买了好几家的辣酱品尝。在辣度上基本差距不大,但是大部分的辣酱都很简单,就是单纯的剁椒,只有一家的辣酱做法不同,在剁椒中还加入了其他的配料,一共做了四五样出售。

    刚好这家人所在的村子就在张家村子的同一个镇上,只不过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

    老板家除了辣酱还卖米粉,据说是百年的祖传手艺,他家的辣酱也是给米粉配搭的。陈馨就住在镇上的旅馆,每天早上起床后就下楼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随便加个羊杂,羊肉之类的。

    镇子旁边是地质勘探局的一个下属单位,单位本身有食堂,可很多职工宁愿自己花钱出来吃,就是冲着这家的粉和老汤,还有特别好味道能下饭的辣酱来的。

    陈馨跟老板娘聊了三四天之后,终于道出来意,她想购买老板娘制作辣酱的秘方。

    “哪里有什么秘方啊。”老板娘笑得爽朗,略微黑红的脸上带着抹羞涩,“你喜欢吃我教你做就好。我看你是外地人,反正也不会跟我家抢生意。”

    他家主打的是米粉,辣酱只是配菜,卖得也便宜,甚至在他家吃粉的人随便吃辣酱,只是不能带走而已。所以听到说陈馨要买辣酱秘方,老板娘还觉得这姑娘傻乎乎的。这方的人谁家主妇都会做,只是做得好坏而已,再加上辣酱也跟辣椒有关系,没有好的辣椒是做不出来好吃的辣酱的,所以老板娘根本没和陈馨多说,拉着她就去了后院。

    “正好我今天要做辣酱,你跟着我做一遍就知道了,很简单的,只是发酵的时间和程度你得自己掌握,还有配料,根据你的口味来选择就好了。”

    老板娘是个实在的人,说教就教一点不含糊。陈馨只是付出了两天的劳动,就把老板娘的手艺学了去。跟老板娘说的一样,做辣酱的办法基本大同小异,只是在选择材料和配搭上要看天赋了。

    陈馨觉得自己的天赋还行,试着在老板娘这里买了一点材料,然后自己做了一罐子。大概要发酵个七到十天才能进行翻搅,之后就可以食用了。

    这种没有浸过油的剁椒存放的时间不久,若是想要存放时间长一些,还得加入植物油进行浸泡。

    陈馨直接把罐子放在老板娘这里,约好七天之后她再来开罐,如果成了她就带走,没成就直接扔了吧。

    “你要是想做好吃的辣酱,可以去林山村看看,他们那里的辣椒特别好。早前我公公还在的时候,做辣酱是必须用林山村的辣椒的,只是后来公公婆婆都走了,我男人也忙,我也要带孩子帮忙做事,就没时间去林山村买辣椒了。”

    老板娘也很遗憾。林山村离他们有点远,一般不会专门送辣椒过来,他们家的需求量又不大,专门让人跑一趟所花的钱还不如多给孩子买点好吃的。特别是这两年吃辣酱的人也少了,就更不可能专程跑山上了。

    陈馨眉头一扬,林山村这个名字很熟悉,她好像在哪里听到过似的。

    再拿来地图一看,居然只跟张家的村子隔了一条山沟。

    说很近其实也很远,这边的山都大,一条山沟就要爬两座山,来回一趟一个成年人也得花大半天的时间,如果是让陈馨走,估计她早上出发,能在入夜前到另一个村子就算厉害的。

    既然知道了这个消息,陈馨就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打算去了张家之后再跟张大哥张二姐谈谈这事儿。而且她觉得吧,既然林山村的辣椒好,基本处于同一个维度和海拔的张家村应该也不会弱。有机会得好好的比较一下。

    做好辣酱的当天下午,陈馨就搭车去了张家村,等她到张家已经晚上吃饭时间。看到突然出现的陈馨,张家人还吓了一跳。

    “小馨,你回来怎么不说一声,好歹让大哥去接你啊。”

    “说啥啊,我又不是找不到路。其实我回来有几天了,在县里转悠了一圈,又在镇上耽搁了几天,这不,看着假期都要结束了,我才急急忙忙上山的。”

    听了陈馨的话,二姐随口问了一句她在镇里看啥。

    “看做辣酱的。”陈馨端着面条往嘴里塞,她是真心饿了。中午没怎么吃,又爬山,现在饿得能吃下一海碗。

    严春华是第一次看到陈馨,对于这个大家口中的张璋小姨,大城市里的大学生,她很好奇,也有些拘谨。

    “这位就是来教大哥技术的严老师吧?你好,我叫陈馨,是张璋小姨。你叫我名字就好。”

    陈馨跟严春华做了个自我介绍后,表示自己就先不客气了。

    等她吃完放下碗,张璋眼巴巴的贴了上来,抱着陈馨的脖子,小脸有着淡淡的委屈。

    “哎哟小胖子,你又重了。奶奶给你喂什么好吃的了?有没有给小姨留啊?”陈馨好好的逗了张璋一番,又给他看了专门从南方带回来的玩具后,才算把小家伙给安抚下来。

    “这次过去也没多少时间去逛街,没带啥回来,给大哥带了一块手表,二姐给你带的一件外套,还有张爷爷张奶奶的衣服,不过我一个人不太方便,是发的邮递包裹回来,估计这两天就该到了。”

    只有给张大哥的手表她随身带着,还有就是张璋的一些小玩具也是随身带的。

    来之前并不知道教他们技术的是个女孩子,因此也没给人准备东西,幸好她从南边回来的时候,看到有一家丝绸织品在打折,那围巾的颜色花型都不错,还便宜,她就买了十条打算送人,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了。

第五十二章 跷脚牛肉

    第二天赶场,张大哥去了镇上,买了一块牛肉五斤牛杂和十斤猪肉回来。

    最近因为严春华在他们家指导养殖场的事,所以家里伙食开得比较好。这也是之前陈馨又给带了些钱回来,并特别嘱咐过他们一定不能在伙食上太节俭,免得让人家老师觉得是看不起自己。

    严春华并不是浪费的人,也劝过张家人别弄太好,说她跟着他们吃就行。但是张家人一向实诚,加上可期待的未来跟严春华息息相关,所以再怎么尽心尽力都觉得是应该的。

    加上这次陈馨又回来了,他们更不可能在吃的上亏待两女。

    除了牛肉牛杂外,张大哥还买了牛腿骨跟猪脊骨回来。这是用熬汤的,小胖子张璋最喜欢吃骨头汤,不管是煮稀饭还是下面条,他都特别的喜欢。

    张大哥回来的时候,陈馨正跟二姐在张家的土里看辣椒。这还不是到辣椒盛产的时间,但是也有部分辣椒可以吃了。听说在县城附近的某个镇下面,弄了二十亩地来做大棚辣椒,今年才第一季,市场反应还不错。很大可能会全县推广大棚种植。

    “你说要不我家也弄个大棚?”

    陈馨看了看周围的地势,觉得费工夫不说,很大可能入不敷出。但是小型大棚还是可以用一个,种一点高级的水果,比如蓝莓之类的还是不错的。但是照她看来,现在弄这些还早了点,大部分人的生活还不到这个消费层次,连省市的人都不敢想吃啥买啥,他们这边二三线甚至四线的城市,普通民众的消费观念还停留在吃饱的阶段。

    “行吧,我也就想想而已。”二姐见陈馨反对,她也没说啥,挺着个肚子坐在土边的大石头上,手里拿着山里摘回来的果子啃。

    那果子有点像山梨,但是季节不对,听说是这边独有的野果,除了怀孕的喜欢吃以外,其他人敬谢不敏。刚陈馨切了一小块来尝,差点没把牙吐出来。

    辣椒早熟的不多,陈馨摘了一些回去打算做点酱试试。而且她听二姐说,张奶奶以前也很会做酱,只是后来老三走了,她伤心得很就没有再做,现在家里的酱都是二姐做的,一般般。

    “老三特别喜欢吃我妈做的辣酱,每次回来探亲,啥都不要,就冲着辣酱吃,走的时候还会带些给他战友。后来人没了,我妈每次做酱就要想起老三,哭得不行,大哥就不许妈再做了,说要把眼睛弄坏。”

    辣酱本来就辣眼睛,加上不停的哭,不停的揉,肯定会对眼睛有伤害,这一点不能否认。不过现在说起陈馨她姐夫来,张奶奶要好多了,可能是时间长了伤心要淡了些,也可能是有大孙子在,延续了儿子的血脉,让老人有了个寄托。总之现在的张奶奶不会再轻易的崩溃了。

    等她们回到家,张大哥已经到家有会儿了,正在洗肉。旁边严春华也在帮忙,两人虽然谈不上说说笑笑,但是面对严春华的时候,张大哥的表情轻松很多,也偶尔有点笑容。

    陈馨冒出个念头,但是这会儿不是好时机,等再观察一下,过两天跟二姐聊聊再说。

    “这骨头全部拿来炖汤吗?”

    陈馨看了眼,是牛腿棒骨,便让张大哥用斧头砍断,洗干净了扔大锅里炖上。

    “先炖腿骨,猪脊骨放一放,过两天再炖。”转头又跟张二姐说,“二姐,我看要不去镇上买个冰柜回来吧。这天气肉不能放,容易坏,腌了的话,再吃又不如鲜肉好吃了。”

    一个冰柜要好几大千,张家就算有钱也不敢买这么昂贵的东西。再说他们平时也用不上,所以陈馨这么说,张家人就沉默了。

    “有个冰柜也不错,你们要养竹鼠,到时候有些东西也需要冷藏存放,不然每天都要采买会浪费人力。”严春华帮了句腔,不过她说的也是实在话,就算陈馨不说,她到时候都会提出来,至于买不买,还得由张家人自己决定。

    “那就买,明儿我下山去镇上定一台,到时候让人开车送上来就好。”

    今年的路要比往年好一点,虽然说没有大修,但是村长也召集了人手,跟再下面的一个村子合计了一下,安排人把那条土路平整了,有大坑的地方垫了山石,又用泥巴压实在,虽然下雨会让泥土流走,但是只要安排人再补一下,行车完全没问题,比之前要强太多了。

    镇上也是看到村里的决心,研究之后同意了村上的要求,并给他们联系了农业大学的专家过来考察。一期的计划还在制定中,但是先期的准备工作,和第一批资金已经到位了。所以这段时间村长和支书,还有村里的几个壮劳力都忙得不沾家。

    如果不是张大哥脚不好,村长肯定也会叫着他一起,这都是给上面留好印象的机会,以后想要干点啥都好张口。

    但是村长也知道张家是铁了心要弄养殖场了,人家来技术员都请到了家里,所以也不拿其他事情打搅张家,还允诺说张家需要村里支持的尽管开口。

    村长仗义,张家也不是那种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人,他们尽心的只做自己的事情,不随便给村里添麻烦。

    陈馨在熬牛骨汤的时候,村支书的儿子跑了过来,趴院头朝里张望,嘴里还嚷嚷着说镇上来电话了,说张家申请的农业扶持已经批下来,还给了三年的无息贷款,让张大哥明天带着身份证和资料去镇上办手续。

    说完之后人也不走,睁着眼张着嘴问陈馨在弄啥怎么香。

    “二哥要不留下来吃饭吧,我大哥买的牛肉牛棒骨,我给熬汤,打算弄个跷脚牛肉吃。”

    “翘脚牛肉?那是什么东西?”

    牛肉知道,但是翘脚的牛肉,他也是第一次听说。难道这牛跟一般牛不一样?

    陈馨哈哈笑两声,解释道:“这是眉州地方的一道特色菜,其实很简单,重要的就是这锅汤,汤鲜味美颜色清亮才是好汤,牛肉漂水之后在汤里煮熟,捞出切片,牛杂同样处理。之后要吃的时候,用竹捞子装了蔬菜烫熟,垫在碗底,上面烫了牛肉片和牛杂盖上去,撒香葱跟芫荽即可。要吃辣的就沾点干炒后磨碎的辣椒面跟花椒面,香得很。因为以前这种都是在街边上卖的,很多人没有位置规矩的坐着吃,就端着碗随便找个地方坐下翘着脚吃,所以就叫跷脚牛肉。”

    陈馨说得很简单,但是想要熬这一锅汤很不简单,里面涉及到不少的中药材,此汤有防病驱寒的功效,所以才深受眉州地区人民的喜欢。陈馨也是专门去那边考察过,才知道制法。

    只是张家这边条件有限,没有她需要的全部的药材,只有一些常用的,所以这汤于她来说还很有欠缺,但是对其他人来说,这汤的香味鲜味已经没法言说了。

第五十三章 或许有希望?

    很可惜,支书的儿子还得回去吃饭,只能眼巴巴的咽下口水离开。

    陈馨想了想,让大哥找来两个汤盆,分别盛了半盆,又将切好的肉和杂混在一起装了两小碗,便让张大哥给村长和支书家送去,就说这次买的不多,又是第一次试着做,所以少了些,大家尝个味就行。

    然后拜托二姐去了三爷爷家里,把老人两口都请来家里吃饭。这汤鲜肉嫩,便是老年人也不怕咬不动。

    弄了一大锅的汤肉杂,陈馨干脆再做了几个素菜,用辣椒炒了个湘南那边最喜欢吃的辣椒炒肉,这种菜最是下饭,吃完出一身的汗,还能祛湿。都是农人为了少生病而发明出来的菜式,没有太大花样,味道还好,又实在。

    多了陈馨这么个厨艺高超的,严春华都忍不住添了两次饭,实在是吃不下了才放下筷子。

    张二姐不敢吃太多辣椒,正好牛肉汤里的菜味道好还不辣,她就吃素菜都整了两碗饭下去,也是猛女子了。

    三奶奶他们比张家奶奶还要高一辈,年纪大了,平时吃肉都是炖的肥肉,虽然油重,但是老年人吃太肥对身体并不好,所以这次的跷脚牛肉连他们两老都能吃,让三爷爷看陈馨的目光更加的和蔼慈祥。

    跷脚牛肉也演变为汤锅,吃完之后的汤底再来烫菜和粉条,也很有滋味。

    一顿饭吃完,除陈馨和三奶奶外,其他人都吃得汗淋淋的。他们平时做的劳动多,代谢很快,反倒是陈馨长期在室内工作,身体内湿气比较重,所以代谢比较慢,而三奶奶是单纯年纪大了,更适合这种养身的汤锅。

    晚饭后张奶奶在院子里洗碗,另两家的媳妇把汤盆送了过来,顺便还送了些自家做的盐菜。

    她们听二姐说陈馨喜欢吃辣酱,所以两家的女人都舀了自家做的辣酱和辣酱腌的菜。这些小菜拿来下稀饭,下面条都是极好的配搭。支书家的媳妇就是林山村的姑娘嫁过来的,她做的辣酱比起村长家的要辣很多,而且加了不少的蒜在里面,比起纯粹的辣酱要多了几分蒜的辛辣。

    蒜茸辣椒酱用来配海鲜的味道更好,或者是烧烤蔬菜刷上一点,那滋味比起撒辣椒粉要柔和丰富得多。

    另外一个妙用则是用来烤制一些腥味比较重的动物内脏,比如腰花,比如脑花等等。城里很多人不太喜欢吃脑花,总觉得那东西看上去很可怕,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在吃过之后都会喜欢上那种细腻绵润的口感。

    陈馨也会做脑花,特别是脑花烧豆腐,做出来之后不仔细看根本分不出什么哪一块是豆腐哪一块是脑花。当然了,做豆腐脑花的豆腐不能是老豆腐,必须是内脂嫩豆腐,就是那种吹弹得破的嫩豆腐。

    张家村这边做豆腐都是胆水老豆腐,吃起来有一股涩涩的口感。做家常豆腐和熊掌豆腐比较适合这种,但是做淮扬菜系的蟹黄豆腐之类的清淡菜色,这种豆腐就不能用了。

    跟张大哥先打了个招呼,让他下一个赶场日早点去买两副猪脑花回来后,陈馨就琢磨着用张家的小石磨推嫩豆腐了。

    他们这边没有内脂卖,但是嫩豆腐还有一种做法,就是用白醋来点。家里自制的豆花一般都是用的白醋。

    城里没有石磨,做豆花的时候,陈馨都是用的家用料理机,可那种机器打出来的豆浆绝对没有石磨磨出来的好。

    豆子得提前一天泡上,中途要换一次水。用的是自家的井水,干净还清甜。

    泡好的豆子经过石磨的碾磨,浓浓的豆浆顺着凹槽流到桶里。这是生豆浆,不能喝,需要经过熬煮过滤。

    煮好的豆浆滤过两层纱布后,得到浓郁细腻没有豆渣的液体,这时候舀些起来,加一点糖,陈馨一口气能喝两碗。

    当然了,张璋小胖子从他小姨开始磨豆子的时候就守在旁边寸步不离,生怕大人们趁他不在喝完了好喝的豆浆。

    豆浆最好是现做现喝,所以陈馨给留出了一天的量后,剩下的就开始准备点豆花。

    她用凉白开水兑了白醋,等到豆浆温度降至七八十度的时候,将兑好的酸浆慢慢注入锅中。在注入酸浆的时候,需要轻柔的划圈搅拌豆浆,使其充分跟酸浆进行作用。

    几分钟之后,豆浆开始凝结,这时候的凝结产物就是豆花。白生生的嫩豆花不管是甜口还是咸口,那种吃进嘴里即化的口感让吃惯了老豆腐的张家人一个个恨不能将之当成主食来吃。便是严春华在外面也吃过好多次的豆花,论口感和调味都比不上陈馨做的。

    而张璋最喜欢甜豆花,放一点红糖汁进去,他可以不停口的干掉一大碗。

    这次做豆花,陈馨依然做了有多的,除开村长和支书还有三爷爷家,连左右邻居都送了些过去给他们品尝。

    村子里的小孩在陈馨磨豆子的时候就守在他们家屋外,之前都已经一人干掉半碗豆浆了,这会儿又是半碗甜的半碗咸的,年纪最小的两个肚子都挺起来了。

    吃完了豆花,剩下的就该来压豆腐。

    模具是村里张七叔给做的,花了半天时间做好,还给抛光过,免得有木刺伤到手。

    二姐跟严春华帮忙将纱布铺在模具里面,然后倒入豆花,七分满后,将多余的纱布折叠回来盖住,上面用木制的盒盖盖上,再压上重物。

    嫩豆腐只需十几分钟就可以了,老豆腐压的时间就需要再长一些。

    陈馨觉得难得摆弄家伙什,干脆一次性就做了三块老豆腐两块嫩豆腐。

    一块豆腐上称的话,差不多是五六斤的样子。吃不完还能放冰柜里冷藏,下顿再吃也不怕酸。

    隔壁邻居吃了豆花,觉得味道很不错,见他们家在做豆腐,就开口问能不能卖一些给他们。

    照陈馨来说,她根本懒得收钱,反正东西也不多。但是张二姐悄悄扯了她衣角,阻止了她开口。

    等到了里间,严春华才帮忙给陈馨解释。

    “大家都是乡亲,你送这家不送那家就会得罪人。之前给村长支书和三爷爷,那是因为他们地位不同,但是左邻右舍不一样,尝一口还行,送多了就会惹人说闲话。倒不如直接卖一些给他们,钱收少点就行了。”

    陈馨恍然大悟,点头道:“那你们看着办吧,我对这个不太懂。”

    只要陈馨没生气就好,严春华笑笑,帮忙张二姐给人称豆腐去了。

    陈馨靠着厨房门寻思着,看严春华这样子,恐怕对张家大哥还是很有好感的嘛,要不找人悄悄问问?

    这个人选问题还得好好琢磨一下,可别不会说话又大嘴巴,到时候事情没成不说,还让人尴尬得没法留下来就不太好了。

    思来想去,陈馨想到了一个好人选。

第五十四章 求助贾大姐

    镇上兽防站的贾大姐是个热心人。之前张家想要养竹鼠,去兽防站咨询的时候,就是贾大姐给他们找的关系介绍的严春华工作的那家养殖场。

    贾大姐丈夫也是军人,转业有五六年了,在镇政府的农业站工作。她那口子也是个实在的人,为了更好的参与制定农业技术推广和组织实施,况大哥跟大禹似的几过家门而不入,差点弄得他儿子提前进入叛逆期。

    之前张家村的村长去镇上咨询农业政策就是找的况大哥。

    陈馨跟贾大姐见过两次,聊过一个多小时,对贾大姐的为人虽然不敢十分保证,但是从对话和言行中可以判断出这位人很正直,而且张二姐也说过,贾大姐对他们家建竹鼠养殖场的事情很关心,还专门给他们搜集了资料送到家来。

    不过这件事情也不能让陈馨一个人做决定,她打算跟二姐商量之后再考虑怎么拜托贾大姐帮忙。

    “我也觉得春华很好,就是,人家看得上我们家吗?”

    春华虽然也是农村姑娘,可人家是正儿八经读书出来的,就算嫁到镇上或是县上,找个吃皇粮的也很轻松。

    “二姐你别妄自菲薄了。我跟你说,你别小看了大哥,真要把这个养殖场搞起来,以后等路修好了,再弄点其他的事情做,在山上不比在城里差。”陈馨可是知道到后来想要一个农村户口有多难,多少人想要去农村租地而不得。

    “城里有啥啊,住的都是楼房,一大家子人就挤那么几十个平米的空间里,有钱还好,多买两套房子,父母孩子分开住还成,挤一块儿久了,可要闹些矛盾出来。虽然说着婆媳问题农村也有,但是张奶奶可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老年人,应该不会闹得不愉快。实在不行,让大哥再去批一块宅基地,就修隔壁,又有自己的空间又能随时照顾老人。”

    二姐不太同意。农村里儿子赡养老人是必须的,她家以前有两兄弟还好说,现在就大哥一个,要是分开住了,一定会被人戳脊梁骨。

    陈馨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处理经验,也不想有,所以丢了一句到时候再说,就再度把话题扯到严春华身上去。

    “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春华是怎么看大哥的,还有她家里要是不允许她打算怎么做。所以我觉得找贾大姐帮忙问一下最好,又不用急着挑明,就算春华不乐意,等教学时间到了,她走了就行了,不伤和气。”

    二姐有点不甘心,但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陈馨说的对,如果她跑去找严春华问对方的想法,若是人家乐意还好,要是不乐意,这剩下的时间就尴尬透顶了。

    既然已经决定了,陈馨跟二姐说好暂时不给其他人说,她私下里悄悄去问贾大姐愿不愿意帮忙就行。为了找个借口不惹人怀疑,陈馨趁着周五又做了一次豆腐,这一次用的是高山黑豆做的,做出来的豆腐颜色看上去没有黄豆那么白皙,但营养上要更胜一筹。

    豆浆不方便带,只将豆花和豆腐各装了一个小桶,用稻草包好放在竹筐里,陈馨坐着上来送农资的农用三轮车下了山。

    她先去的米粉店老板娘那里。给了老板娘一桶自己做的豆花,顺便看了看十天前做的辣酱能不能吃。

    “我昨天给你看过了,还行,就是辣度我觉得弱了点,花椒有点多,你下次可以试着调整一下。这辣酱炒肉沫可下饭了。”老板娘高高兴兴的收下陈馨送过去的豆花,还送了一小坛自己做的辣酱当回礼。辣酱也就那种两斤装的小坛子一坛,估摸着一家人能吃一个月左右。

    陈馨从老板娘店门口找了个人力三轮车,拉着竹筐和两坛子辣酱去了兽防站找贾大姐。

    这年头没有后来那么谈腐色变,农民朋友给站里的老师们送点吃得用并不会引来受贿的非议。说实话,这兽防站都是按制度做事的,除非有疫情,否则也没啥机会受贿。

    陈馨大剌剌的找到贾大姐,她正跟办公室的同事聊天。都周五下午了,站里没有其他事情,大家都混时间等下班呢。

    “陈馨你怎么过来了?是张家的养殖场有问题了?”

    贾大姐因为丈夫负责了张家村那边的农业发展计划的关系,对张家的养殖事业也多了几分关心。

    “没事儿,我下山来办事儿,正好家里自己做了豆花儿豆腐,都是用的自家产的豆子,就说给你送些过来尝尝。”

    桶都不大,那种小木桶装个五斤就是满载了。陈馨把豆腐跟豆花各装了三分之二,差不多分别有三斤多不到四斤的样子。顺便她把米粉店老板娘的辣酱也送给了贾大姐,这辣酱用植物油煎一下,加点蒜末姜末和葱花,吃豆花儿是绝配。

    陈馨在蜀地的一个小县城里吃过那里最有名的豆花,那边做豆花的水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但也并没有出色太多,唯一让人称绝的,就是吃豆花的蘸水,鲜香麻辣又不会掩盖掉豆花本身的清甜,每一种调料搭配得恰到好处。听人说那里的酱料都是一个老师傅亲手调的,家里祖传数辈都做这酱料,还不肯收徒,一定是父传子的那种传承方法。陈馨想尽了办法都没有让老师傅松口教她。

    贾大姐打开木桶盖子就闻到豆子的清香,当即忍不住馋的把饭盒拿出来,舀了一些,就着辣酱吃下。老板娘给的辣酱是鲜辣口味,除了辣基本没有其他味道,就这样,跟豆花搭配在一起也是非常的美味了。

    看到贾大姐吃得香,她同事也不客气的拿出饭盒要了一些,一入口就睁大了眼,问陈馨这豆花有没有要卖的。

    “都是家里做来自己吃的。家在山上,可不太方便拿到镇上卖。”

    贾大姐的同事好生失望,转头就跟贾大姐商量分她一些,说她家婆婆牙口不好,只能吃软和的,这豆花入口即化,又能咸甜皆宜,给老人吃肯定受欢迎。

    贾大姐没怎么犹豫,也知道陈馨不是小气的人,当即就分了一饭盒的豆花给同事,还切了一块豆腐,用自己的饭盒装了让她带回去吃。

    分完之后正好下班,贾大姐直接拉着陈馨往家走,说要回去露一手,请陈馨尝尝她的手艺。

第五十五章 答应帮忙

    贾大姐家里条件还不错,两口子都有工作,双方父母也是职工,孩子在况大哥父母那边读书,周六会送过来跟贾大姐两口子聚两天,周日再送回去。

    回去的路上,贾大姐买了半只鸡,还有半斤糍粑辣椒。她做得最好的菜就是辣子鸡。这边的辣子鸡跟蜀地和湘江那边的略有不同,区别就在这个糍粑辣椒上。

    蜀地那边的辣子鸡是油炸出来的,鸡肉干香有嚼劲,辣椒则以辛辣为主,没有糍粑辣椒丰富的层次感。

    湘江那边的辣子鸡比蜀地的口感更加火爆,属于吃一口感觉都能喷火的那种。

    这边的辣子鸡由于是跟糍粑辣椒一起翻炒出来的,辣度没有那么火爆,余味更加悠长,而且鸡肉也不柴,还能吃出几分细嫩来。

    “要说吃的,还是你况大哥的妈妈做的好吃。我这炒鸡的手艺也是跟她老人家学的。她妈妈做的酸汤鱼是一绝,每年做好的酸汤都不够分的。改天你况大哥去那边看他.妈妈,我让他给你带两瓶回来。”

    贾大姐动作快,回到家才半个多小时,两菜一汤已经做好了。

    辣子鸡和折耳根炒腊肉,外加一盆酸汤豆腐。

    况大哥又去乡里了,家里只有贾大姐一个人。原本陈馨不来的话,她多半就是下点面条解决。

    “你是想说让我去探探严春华的想法?”

    贾大姐眯眼想了想,对严春华的印象不太深,只记得那是个很安静利索的女孩子,上次去张家的时候,还看到她跟张家老大一起上山砍竹子做篱笆。

    “我记得严春华不是本地的人吧?她愿意嫁到山上的可能性不大啊,你确定要去问?”

    “不管大不大吧,我就觉得她跟张大哥之间关系蛮好的,而且两人有共同语言。你也知道我张大哥那人性子木讷,但在严春华跟前就不一样了,感觉有股活力。”

    “行,那我去帮你问问去。这样吧,正好周一我们要下乡去检查防疫工作,我跟领导说说,先去你们村那边,顺便跟她聊一聊。不过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人姑娘不乐意,你们可别生气。”

    “哪儿能生气呢。”陈馨笑笑,“这事儿本就是个你情我愿。我也是看到严春华跟张大哥之间好像关系还不错才想着要不问问她,若是不成那就算了。我跟二姐算过,现在竹鼠已经安顿下来,再过十一二天,严春华的教学也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若是她不同意,到时候走了就是,以后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不会太尴尬。要是乐意跟张大哥处处,那就跟那边的老板说一声,继续聘请她当顾问,多待一个月看看情况。”

    陈馨把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差不多考虑到了。这算是变相的相亲吧,买卖不成仁义还在呢。他们又不是贩卖老婆的,还能强迫人家姑娘?

    贾大姐又问了下张家的情况,听陈馨把张家对以后的打算都说了一遍后,点头:“挺不错的,虽然张德兵脚不好,不过也不算碍事,他做农活还成,而且以后家里养殖场弄好了,也不需要他太奔波,到时候再多请两个人就行。”

    之前贾大姐就是担心张家底子虚,弄了个养殖场后就家徒四壁。现在听陈馨说起来,张家其实还是有点钱的,只不过这钱张家人不乐意动,觉得是他们家牺牲的儿子给大孙子留下的。

    “其实张家考虑太多了。我姐夫跟姐姐留下的钱我分成了两份,一份去年过年给了张家,另一份我在城里买了套房子,以后就是张璋的。”陈馨说她去做了公证,军区的干事也知道这事儿,只等张璋成年可以单独落户了,这房子就过到他的名下。

    “我姐就这一个儿子,我也就这一个侄子,怎么都不可能少了张璋的。倒是张家更需要这笔钱,所以我劝了他们好久,他们才肯答应拿一部分出来弄这个养殖场。”

    陈馨的意思是,这个养殖场因为是张大哥跟张二姐合力建起来的,所以以后养殖场赚钱了,就由他们两家自己协商分配,然后每个月固定给老人一笔生活费。至于陈馨姐夫留下的抚恤金就给老人傍身用,万一有个三灾五病的,也不用担心没有钱医治,同时也不会对张大哥跟张二姐加注太大的经济压力。

    贾大姐看了陈馨一眼,叹气:“你考虑得很周到。说说吧,你一个外姓人都能为姐姐的婆家考虑,可我下乡的时候看到太多人为了一点钱争得死去活来,一家人不像一家人。”

    陈馨也叹气:“还不都是没钱闹的。真有钱了,谁还能不管自己爹妈?”

    贾大姐想说什么,又忍住没说出口。只是对陈馨更加喜欢了。她倒是没想过劝陈馨留在张家,跟这姑娘谈过就知道,她的眼界高着呢,还想着要出国长长见识,一个农村男人怕是留不住她的。

    这不是看得起看不起的问题,是生活环境,眼界见识造就的观念上的差异。她的孩子以后要是能跟陈馨一样想要出国,有能力出国,她肯定也不会让孩子留在这个小镇上的。

    说通了贾大姐后,陈馨抱着自家做的那坛子辣酱回去了山上。是贾大姐帮她找的车,给了双倍的车资人家才肯送她上山。这都还得是现在路勉强能走了,搁以前,就是给钱人也不乐意送。那点钱还不够给磨损费的。

    等回到家,天都黑了。山上没有镇里那么多灯光,不过今晚月光明亮,加上一家人坐在院坝里烧了驱蚊的药草,明明灭灭的火星似乎也在暗自欢喜。

    “怎么样,贾大姐怎么说?”

    “她说周一会过来检查工作,到时候找机会跟春华聊。”

    两人快速的交谈了两句,陈馨放下辣酱坛子去洗澡了。张璋小胖子穿着背心短裤,扒着桌子角想要去够那个坛子。他觉得小姨今天巴巴的带这么个东西回来,一定是给他买的好吃的!

    大人们一个没注意,就听到啪叽一声,坛子盖掉地上,而坛子则滚了一圈,砸到了小胖子身上。

    “哇”,震天的哭声在夜色中传出去老远,都能看到村长家的灯亮了起来,有人循着声音朝这边张望,怕是以为张家破天荒的打孩子了。

第五十六章 糍粑辣椒

    “哎呀我的天,张璋你个熊孩子。”陈馨一把捞起被糊了一脸一身辣酱的张璋就往厕所跑,一边跑还一边催促二姐去烧水给张璋洗个澡。

    辣酱经过几天的发酵,已经没有最初沾手都辣到疼的程度,但是小孩儿皮肤嫩,辣酱的水抹上去还是会有火.辣辣的感觉。

    不许张璋去摸自个儿的脸,陈馨顾不得其他,先用毛巾擦了他脸上沾着的辣酱,之后才把小背心小短裤给扒下来顺便擦去皮肤上挂着的辣酱跟汁水儿。

    这辣酱还不敢直接用热水洗,必须先得用冷水擦干净,否则热水一去,毛孔打开,那种火.辣辣的痛大人都受不住。

    幸好是自家的井水,打上来之后又在水缸里镇过,跟常温差不多。

    折腾了老半天才把小胖子洗干净,隔壁家的婶子听到张璋身上沾了辣酱和汁水儿后,就让他们家小子去地边割了两片芦荟叶子回来。

    把芦荟叶上的表皮用刀削去一层,露出里面晶亮的叶肉,还有黏糊糊的汁液。再把削出来的叶肉片成薄片儿,拿起一片就给小胖子往身上擦。

    芦荟有镇定消炎的作用,晒伤烫伤后用鲜芦荟叶擦拭伤处能最有效的防止进一步恶化跟感染。

    辣酱沾染过的皮肤跟烫伤的感觉有点类似,在没有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芦荟是最好的治疗药。

    幸好小胖子头发里没有沾上辣酱,否则还得给他把头发剃掉。就这样,小胖子也被吓坏了,紧紧的抱住小姨不肯松手,连睡觉都不安稳,睡到半夜还会抽泣两声。

    不过小胖子这次犯熊也让陈馨做的辣酱被人看上了。

    隔壁婶子学做辣酱都学了几十年了,可做出来的辣酱总是被家人嫌弃。之前老太太在的时候,还能老太太指挥着干,现在没了老人在旁边指挥,她每次做出来的辣酱不是坏的就是酸的,反正吃在嘴里总有种让人嫌弃的怪味道。

    “我也是按着方子做的啊,我还把我家老太太做辣酱时的分量称了重,然后一步一步的照着配方做的,可就是不对劲。你说这辣酱怎么就这么跟我犯拗呢?”婶子抱怨了几声,帮着把弄脏的屋子桌子收拾好之后才抱着剩下的辣酱回了家。

    “二姐,家里什么时候该收辣椒啊?”哄睡了小胖子的陈馨,出来洗脸换衣服,顺便听完了隔壁婶子的自怨自弃,然后就想着要不要在走之前先弄点辣椒来试试做辣酱,如果好的话,说不得以后自家店里的辣酱就全部用张家这边产的辣椒来做了。

    “我们这边海拔高,辣椒要熟得晚一些。你要是想吃新鲜的辣酱,不然到山下的村子去买点回来做?”

    “不了,我就是想要尝尝自家的辣椒做出来的如何,好吃的话,我打算在村里设置一个收购点,到时候让大娘给帮忙看着,请几个人做辣酱。做成的辣酱我直接拉到我那边去出售。”

    “那不是豆腐都盘成肉价钱了?”张二姐咋舌,她心里估算了一下,如果照陈馨说的这样做,原本一两块一斤的辣椒酱,不卖个七八块一斤都回不来本钱。

    “这个可不是拿到市场上去卖的便宜货。在店里出售的辣酱必须要用单独的配方,我还没想好怎么操作,只是先做个打算。到时候别说七八块一斤了,就算卖个十块十五块,也有不少人会买。”

    虽然现在做私房菜的还少,但是已经开始了这个苗头。

    这次在南边就看到好几家私房菜馆,人家做的可不是普罗大众的生意,想要在那里进餐,需要提前预约不说,吃什么还不能由你决定。一顿饭下来花费的钱能在普通大餐厅吃两三顿了。

    就这样,预约都能排到十天半月之后。听她家编辑说,最有名的一个私房菜馆,一周就开一天,现在已经排到半年之后了。人过年过节的还不开门营业!

    陈馨没打算进军餐饮业,她就是个美食爱好者,做点小吃或者家常菜地方特色菜还行,让她做宴席大菜,她没这个能耐。

    “要吃新鲜的辣椒也成。我听人说隔壁林山村今年弄了个蔬菜大棚,里面就有辣椒,是试种的,数量不多。小馨要吃,我明天去林山村帮你买点回来。”

    之前的张大哥是个木讷的男人,一天到头说不了一句话,这一两年在陈馨的带动下,家里的气氛好了很多,他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养殖场马上就要建成投产的现在,实现了自己价值的张大哥已经开朗了很多。虽然还是不太爱说话,但也不是一棍子打不出个屁的男人了。

    “诶对,我妈做糍粑辣椒的手艺特别好,这几年身体不行都没让她做了,要是小馨你喜欢吃,改天让妈给你做一些带走。”

    “太麻烦大娘了……”

    “麻烦啥,其他我都能帮忙,就是配料的量和炒制需要我妈亲自做,最后摏辣椒交给我哥就行了。”

    张大哥也说没有任何问题,反正家里每年也要做,只不过之前都是二姐来做的,这次二姐身子重,就只有请他.妈亲自出手了。

    其实糍粑辣椒不难做,就是配料的多少需要丰富的经验来判断,然后就需要石臼和木棒来摏,摏茸了之后再下锅用油炸香,之后连油一起装入瓶中,能保存四五个月。如果是放冰箱里,分开装,没有动过的基本能保存七到十个月的样子。

    “以前山上穷,这种糍粑辣椒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好东西,煮土豆当主食,蘸着辣椒吃能捱过最难的日子。那个时候还没有用油炸呢,直接吃,辣得不行,还越吃越想吃。”

    山上也就这几年日子稍微好过点,但在更高的大山上,还有些少民不肯跟外界多接触,他们的日子更加难过。

    “你姐夫上去做过一个农业调查,当时去的那个寨子最好的人家,吃饭也是只给你姐夫蒸了一碗粳米,他们都是吃的土豆,甚至有些人家连土豆都不能由着吃,每天的主食就只有一人两个,早晚各一,家里女人甚至就靠土豆糊糊汤过日子。就算这会儿,到了过年前,镇上也会安排人给他们送些食物上去,不然一个年能饿死好多老人。”

    二姐说得很沉重,陈馨听得也很沉重。她生来家境就不错,虽然不说大富大贵,但从没有饿过肚子,也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借了陈馨的身份生存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里,最难的也就才醒过来那段日子,但是当时也没有说吃饭都困难。

    一旁听她们聊天的严春华突然开口:“其实别说你们这边山上了,就是我家那里,生活困难的家庭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

    严春华半低着的脸上有抹悲伤,在这个夜色中不经意的流淌出来。

第五十七章 是借口吗?

    严春华的家还算好的,但是她两个姨妈和小叔叔的家里却是日子难过。

    “一家人没病没灾的还好,苦就苦点,等到孩子大了总能熬出头。但是若家中有病人,这日子就跟没了指望似的,看不到出头的那一日。”

    严春华的两个姨妈之所以家里日子难过,是因为她们两的丈夫本就是一个村的,出去打工的时候,工地发生事故,两家的男人都遭了难,一死一伤。小叔日子难过则是她小叔的大儿子小时候生病没引起注意,等到发现不对的时候,人都烧糊涂了,之后便被告知得了脑膜炎,智力受损且不可恢复。

    他们一家子里面就严春华家情况好一些,所以这些年都在力所能及的帮助两个姨妈和小叔。严春华打工挣的钱,自己也只留下一半,剩下的都寄了回去。

    “我爸妈说不让我管家里的事,可怎么能够呢。我能读书是因为我俩哥哥在帮我,特别是我二哥,说他成绩没我好,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挣的钱来供养我读书,到现在都没娶上媳妇。我大哥的情况要好点,当年读的农校,出来之后就在镇上工作。大嫂也是镇上的居民,家里条件好,也不嫌弃我们家负担重。”

    她说完之后抽了抽鼻子,眼角带着点水光,很快借由偏头的小动作擦拭掉。

    严春华这女孩子的心思其实很敏锐,她早就看出来张家人对她的好所包含的意味,今日她把自己的情况说出来,也是不想让张家为难。她其实早就想好了,这辈子就自己打工挣钱养活自己,能找个靠谱的就找,找不到就一个人过。

    张家的情况她了解,说好不算好,比她家的日子要好过一点也看得见。如果跟她结婚,她肯定是不会丢下娘家不管的,对张家来说,她的娘家负担太重,重到她都不忍心拖累张家。

    张家人也没想到严春华背后的家庭会是这样,顿时张二姐就有些犹豫了。但是张大哥却更觉得严春华是个好姑娘。

    “那要不我先把这两个月的钱给你?你给家里寄回去吧。”

    张大哥说着就要起身去拿钱,被严春华阻止了。

    “别,说好最后结算的就最后结算,咱们按照协议约定来办就行。”

    陈馨在一旁看了一会儿,问严春华家里是怎么打算的。

    “总不可能一辈子就你们家供养三家人啊。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打算,你要不要帮忙什么的?”

    “大姨还好点,我两个表姐马上就要结婚了,等她们出嫁之后就轮流供养大姨。小姨那边情况复杂一些。我小姨父是高位截瘫,躺在床上要人照料,他家也是两个孩子,大姐已经嫁人,只是……”严春华抿了下嘴,没继续,转头说起小表弟,“表弟跟我一样,初中毕业之后就读了中专,读的邮电学校,去年毕业分配到了县邮电局,现在一个月挣的钱也就只够他自己用,辛苦存下来的一点还得给姨爹买药。因为家里离不了人,所以全家就靠姨爹的爸爸种地挣钱。”

    严春华小叔前两年又生了个孩子,是个姑娘,现在才四岁多。他是担心没有其他孩子,以后他跟老婆走了,留下个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大儿子没法生活,可是要让他狠心的任由大儿子自生自灭也做不到,只能苦了小女儿了。

    “就不能送你小叔的孩子去特殊教育学校?”

    “我叔和我婶舍不得。再说了,我那个表弟的身体很不好,三天两头生病,就算送到学校去也待不了多久。”

    这还真是麻烦。

    严春华小姨家的问题好解决,给她小姨找个能在家里做的活计就好。但是她小叔家的事儿就太麻烦了,那孩子肯定是没法好的,但活着总是条命,没人敢说让人家爸妈放弃掉的话。可这照顾就是一辈子的负担,想想都替她那个还不懂事的小表妹着急。

    “没有过不去的坎。”陈馨反而是最淡定的,也可能是她没感受过那种重压,所以才能充满希望,“你有养殖的好手艺,等我张大哥家的竹鼠养殖成功了,你也可以回去你家建一个,让你小哥负责在家搞养殖,比打工也不弱的。”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有技术,我哥有力气,总能把日子过下去。”严春华笑了笑,起身说她有些困了,先去休息。

    张家兄妹依旧坐在院坝里跟陈馨聊天,过了好一会儿,张二姐低声说,是不是严春华不乐意故意说的,就是想要委婉的拒绝。

    “有可能,但我估计她说的也是真的。”陈馨转头看向张大哥,“大哥要是真的非严春华不娶,那就得接受她身后的拖累。虽然不是她家直接的拖累,但就跟她说的一样,都是血亲,不可能真的不管的。如果真狠心啥都不管,估摸着这姑娘的好也有限。”

    “我其实不怕的,就是不知道阿妈怎么看。”

    张大哥没觉得有啥,就像严春华说的那样,她拿一半的工资回去给她父母,他能接受的,反正养家该是男人的活计。奉养父母是当人儿女的义务,人家养大一个女儿也不容易,更别说还养得这么好。

    “这样吧,还是照原计划,让贾大姐来问问她的想法再说。另外我找人去打听一下她的家庭情况,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再说。”

    张二姐也没有其他办法,大哥看样子是真喜欢严春华的,连奉养岳父岳母都欣然接受,她要是一个劲儿的反对,肯定会让大哥伤心。已经没了一个兄弟,她不想连另一个兄弟都失去。

    “我听人说,现在国家在实行什么保障制度,像特别困难的家庭,还能申请一定的困难补助。如果严春华的姨妈和小叔家满足条件,完全可以去申请一下,不管多少总能缓解一下压力。”

    对这个张家兄妹就完全不了解了,只能拜托给陈馨去处理。

    等到周一下午,三点左右,贾大姐他们一行四人坐着农用车到了村里。

    “小馨,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县农业局的赵局长,听说你们家要养竹鼠,还打算种经济作物,特意过来了解情况的,你给赵局长介绍一下。”

    赵局长四十来岁,看上去不像个当官的,一张脸很有些沧桑感,

    “我以前就是在县里搞经济作物调研的,听镇上的报告说你们这里想要做富硒茶,就过来看看。”

    对着张家村的村长,和被贾大姐专程叫过来的陈馨,赵局长很平易近人的做了个自我介绍,废话一句不多说就要求直接去茶园看情况。

第五十八章 贾大姐的建议

    之前村长就让人按照陈馨说的那样,把老茶园修整了一番。原本随处乱长的低矮灌木都仔细的清理掉,还用土垄将茶园围了一圈,找了村里的孤寡老人专门照看。

    老人们也不需要做太多的体力活,只每天按时看一看缺水不,有没有野草或者病虫害。另外就是体力允许的话,就去捡一些石头沿着土垄垒一圈,表示一下这是集体共有的资产。

    “原本这匹山是打算承包出去的,但是后来知道了老茶园是个宝贝,乡里就没有批,让村里直接管理,并且聘请专人进行照管。我们村里没有人会种茶,想要去请一位老师来教,但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啊。赵局长一定要帮个忙,介绍位专家给我们。”

    村长挺能说话的,一路上拍的马屁不着痕迹,简直看不出这是个没啥文化的农村老头子。

    “这次过来我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这个。”赵局长也是个直爽的人,“今年春上我去西南农大听讲座,跟那边一位教授聊到过这类的问题。教授手上有个项目,就是做这方面研究的,我想如果你们村愿意的话,我可以帮忙给你们牵线,看能不能说动教授把其中一个研究点放在你们村。这次我过来也是想要搜集一点资料,跟那位教授介绍的时候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赵局长可见是个干实事的,村长大喜过望,直言若是教授愿意过来,需要什么他们村里一定全力支持。

    “资金方面的问题不需要你们负责,但是最好是能在这边盖几间房屋,毕竟学生来了也要有地方住。住村里的话,路程有点远,遇到什么天气变化想要回去都来不及。”

    “这个没问题啊,咱们村里人别的不会,力气一大把,一个月,不,半个月,一定给盖出三间大瓦房来。”

    “三间可能不够。这样,如果你们愿意合作,我先去跟教授商量,完了之后根据教授那边的要求来做,到时候一定会给你们留足修建房屋的时间。”

    现在还是夏季,也不是观察的好时机,做土壤和样本分析的时候不需要一直守着,临时住的话,一周时间就能搭一座小木屋出来。等到具体情况都落实了,再来盖房也不迟。

    除了茶园外,赵局长还看了张家的养殖场。对于张家人愿意踏出这一步给与了表扬,也告知村民,希望大家都能踏出这一步,抢政策,敢贷款,率先致富。

    村民眼红山下的老乡们已经很久了,只是担心政府不给与他们同样的优待,怕一个不好就落得倾家荡产。再说了,现在的贷款虽然几乎是三年无息,可批不批,怎么批,他们一点底气都没有。张家敢走这一步,一个是张家烈属的身份能得到镇上的政策优待,另一个就是张家老三的抚恤金也是一笔起步资金。虽然村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可看到张家人二话不说就建起了养殖场,想来钱也是不少的。

    这个时候的人还比较单纯,还没人想要打这笔抚恤金的主意。这要是搁几年后的时代,那些人才不会管你钱是怎么来的呢,人人都想要咬一口到自己嘴里。

    不过今天人家县里的大领导都发了话,他们或许也该把胆子放大一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趁着赵局长跟村长和支书还有村里的青壮年们谈话的时候,贾大姐悄摸的找到了严春华,打算完成陈馨的拜托。

    跟严春华聊了也没多久,还不到半个小时吧,贾大姐就回到了村委会的院子里,跟坐在外面的陈馨使了个眼色。

    这会儿赵局该问的都问完了,基本是在回答村民们的疑问,陈馨跟贾大姐的交谈看在赵局的眼里也没有啥可疑的地方。

    “小严家的情况你们都知道了?要我说,还是再考虑下吧。你们家的条件本来就算不上太宽裕,要是再多个拖累,这日子还能过嘛。”

    陈馨拉着贾大姐的胳膊说她也想过这点,但是张大哥似乎不肯死心,所以她打算去严春华的老家问问情况。

    “小严是个好姑娘,谁家有这么个闺女都是福气。但是也不要怪贾大姐市侩,不缺钱的话也就罢了,最多就是拿钱买个好。可张家这边的情况还不明朗,到底能不能挣到钱谁也不知道,就这么答应下来,反正我是不太赞成的。你去问问也好,让你大哥再多考虑一段时间。”

    贾大姐看多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现状,这还不是严春华自己家的事儿,都是她家的亲戚。你说帮个次把次的还成,长期负担下来,两口子不闹矛盾才是怪事。

    当初严春华来帮忙搭建养殖场是跟张家签订了协议的,上面就有严春华的身份证号码和联系地址。

    严家跟张家不在一个省份,但相隔也不是太远,坐火车的话,晚上九点上车,第二天早上十点左右就到那边县城了。

    严家也是农村人,跟这边不同,他们那个省的地势比较平,在修建村落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县城和集镇来修建的新农村安置点。从县城坐个班车到他们村最多就半个小时。

    去严家打听消息的不是陈馨,她还没这么脑残的直接当着严春华的面跑过去。她拜托了跟她关系不错的一个大学同学去私下打听,那同学的家就在县上。

    “我去帮你问过了,严春华家的情况跟她说的一样,现在有问题的是她小叔那边。那个孩子恐怕活不太长了。”同学迟疑了一下,叹口气继续跟陈馨解释,“你拜托我去打听,正好我妈就在县上的医院当护士,听我说这事儿后,跟我说那孩子现在就在他们医院住院,我去核实过,真的是严春华的表弟。”

    孩子脑膜炎引发了智力缺失,结果去年开始又不知为何犯了癫痫,抽了好几次了。这一次住院是上个月他一个人跑出去玩,结果不知道是自己不小心还是被人故意给推到山坡下的,撞伤了腿脚不说,发病的时候都没有人知道。等他爸妈找到他的时候,整个人都陷入昏迷了。

    “听我妈说本来犯病后正常救治就可以的,但是他引发了其他病症,现在肺部问题很大,很可能产生肺衰竭。”

    陈馨挂了电话后都不知道该不该跟严春华说这事儿。很显然,严春华的家人瞒着她的,虽然不知道原因,可如果不告诉她,以后她知道了肯定会伤心失望,但是如果告诉她了,她背着严春华去打听她情况的事情就掩盖不了。

    左右都是为难。

第五十九章 事出突然

    然而事情没等到陈馨想出办法就发生了变化。

    严春华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她表弟在医院走了。当时严春华就瘫坐了下去,半天都哭不出声音来。

    这个表弟很可怜,严春华有空的时候也会去帮把手,所以对这个智力只有两三岁的大弟弟其实是很心疼的。她这些年省吃俭用存了钱,会在过年的时候给弟弟买衣服和糖果。现在人说没有就没有了,她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

    电话是在村长家接的,当严春华坐下去的时候,村长老婆都被吓坏了,以为严春华家里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连忙让自家儿子去叫了张家人过来。

    陈馨正在收拾行李打算在这一两天就带着张璋回去,听到严春华接个电话人差点晕过去,心里就猜着怕是她大表弟没了。

    过来一问果然如此。严春华的妈妈说因为她表弟是夭折的,以他们那边的风俗规矩,这样大的孩子不能立碑,就在老家的坡上随意找了块地下葬,除开家里烧七以外,丧事是不能办的,不然会带累家里其他人。

    严春华妈妈打电话也是不想让女儿以后知道了埋怨她,还告诉张家人一定帮她劝住严春华,别让她赶回去。

    “她是表姐,又是没出嫁的女孩子,没得巴巴的赶回来给表弟奔丧的。她叔也是这个意思,家里人都不去,简单埋了就好。”

    “我婶子呢?她怎么说?”

    严春华突然从陈馨手里抢过话筒,一个劲儿的追问她妈。严春华的婶子对大儿子的感情是家里人最深的,儿子去世基本就要了那个女人的半条命,要不是还有个小女儿,她估计就直接跟着儿子走了。

    “春华,别回来知道吗?你要是赶回来,可让你叔家怎么办?他们就是想要趁着你婶还在医院赶紧把事情了了,你要是一回来,你婶闹起来你爷奶又该说话了。

    原本就因为这个孙子的事情老两口有些怪罪小儿媳妇,这些年也多在大儿也就是严春华家里,还有两个女儿那里轮流住。现在好不容易拖累没有了,再闹起来他们可就不客气了。

    “我爷奶就这么狠心?”严春华哽咽得话都要说不出来了,“那也是他们的孙子啊,就不能让大弟弟葬到祖坟旁边去?”

    严春华的妈直接挂了她的电话,又让严春华一阵好哭。

    “其实吧,这夭折的孩子还真不能入祖坟的。”一旁听了半天的村长老婆没忍住,“你们女孩子家不以为然,可要考虑考虑你家兄弟啊。要是真被冲撞了,这该找谁负责去。”

    严春华抿了抿嘴,想说什么,但又没有开口,只有些委屈和黯然的低下头,扶着门出去了。

    张德兵还在坡上照顾竹鼠,不知道严春华这边哭成了泪人。二姐肚子又大,眼看着还有半个月就要生了,这些天腿脚肿得一摁一个窝,也只能在院子里走动走动,靠着门等她们回去。

    看到红着眼睛回来的严春华,二姐想问,还没张嘴就被陈馨的眼神给制止了。

    “春华你好好休息一下,别想太多了。现在已经这个样子,你要想他也算解脱了是不是?少受些苦,说不定下辈子能转投个好胎,幸福美满的过一辈子。”

    严春华胡乱的点头,说她想一个人静静。

    陈馨帮她拧了毛巾擦了脸,又顺手拉上房门,这才去院子里跟二姐小声说话。

    “你是说她大弟弟没了?好好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陈馨把自己知道的情况悄悄的告诉了二姐,也说了她同学的猜测,估计是村里的小孩子开玩笑没分寸,才让严春华的大弟弟跌下山坡的。

    “这些孩子怎么心这么狠。”二姐因为怀着娃,一颗心正是柔软的时候,完全无法想象能有人这么狠毒的欺负一个残疾孩子。

    陈馨也觉得那些孩子太过分了,更重要的是,那些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错误,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因为他们过分的举动而逝去。也不知道那些孩子心里会不会留下一点悔恨。

    一个多小时后,张大哥回来了,没看到严春华就顺口问了一句。得知她家的情况后,眉头一拧,犹豫着要不要去安慰下对方。

    他还没想好,严春华就拉开了房门。

    “对不起,我想提前离开。”严春华把行李都收好了,她吸了吸鼻子,声音嘶哑,“不管怎么样,我该去送我弟最后一程的,等过了他的头七,如果你们还需要我帮忙,我再回来。”

    “你现在走能买到票吗?”二姐没计较其他,只担心严春华买不到火车票该怎么办。

    “那趟车应该能买的,实在不行我就先想办法上车去再补票。”

    “你等等,我问问贾大姐能不能帮忙买一张。”

    镇上有火车票的代售点,就在政府旁边,贾大姐去问一声也就走几步路的功夫。

    问了之后还真的只有站票了,严春华毫不犹豫的买了一张,拜托贾大姐帮她垫付了钱,等她下山取票就还给她。

    “要走就要快点,今天没有农用车上山送东西,只能去山下赶车,要走半个多月小时呢。还要取票,还得去县城的火车站,时间很紧的。”

    二姐动作麻利的去厨房给严春华塞了些干粮和咸菜辣酱,让她在车上对付两顿。

    “你那边事情处理完了给我们打个电话。除了我们家的养殖场,隔壁林山村的肖家也打算弄一个,昨天还在跟我说,要是批下来贷款就让我帮他们找你商量去帮个忙,所以你别想太多,这里的事情还等着你的。”

    二姐没跟她说其他宽慰的话,只让她记得早去早回。

    张大哥本想送她的,但是家里的养殖场离不的人,以前还能跟严春华换着来,现在二姐身子笨重不能做,陈馨又不会做,家里能用得上的人只有他跟张爷爷,实在没办法送她。

    “放心吧,我又不是第一次一个人出门,这条路我也走过好几次了,不会有事的。”

    “行,到了贾大姐那里给我来个电话,其他的话也不拖着你说了,赶紧走吧。”

第六十章 生了

    陈馨是在严春华走后的第三天离开的张家村。

    到她走之前,严春华都没有打过电话回来,也不知道她那边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每天张大哥都在担心,整个人比之前还沉默了。

    张二姐比预产期早了一周多发作的,幸好当时她丈夫正好完成了手上的工作,去跟所里申请了茶树研究的项目,搬到山上来住了。

    老茶园那边已经平整出来搭建了三间木屋,另外一处缓平的坡地也被修整好,挖了地基打算开工。

    当时二姐发作的时候,二姐夫正跟着教授的两个学生在采集标本进行植株和土壤的分析。听到说二姐要生了,他莫名的腿软,还是两个学生架着他才让他安全到家的。

    这个年月,很多农村人直接在家里生产,完了让乡镇的卫生院给出个证明就能上户口。只有那种难产的才会送到医院去生。

    陈馨之所以提前带着张璋离开,也是因为怕二姐在家里生了孩子,他姨侄俩不但帮不上忙,还碍事儿。

    本来二姐的婆婆让他们回去那边生,结果也是运气不太好,入夏那会儿,二姐的公公去河里给她钓鱼熬汤,一个不小心踩滑了,直接摔成髌骨骨折,家里人要照顾他还得照顾二姐一个孕妇,忙得都不能歇口气。二姐一瞧这样子不行,干脆跟婆婆商量先回自己娘家去生,以后等出了月子,公公身体好了,还得麻烦婆婆帮忙带孙子。

    她婆婆就是担心她生在娘家这孩子以后都不跟他们亲,一听二姐说还是会送来他们照顾,顿时松了口气,痛快的就答应了。

    二姐身体还不错,加上张家今年的日子好过些,二姐在家里吃得也好,没怎么受罪就把孩子生下来了。

    “是个大胖小子,足足有七斤二两。长得跟他爸一个模子。”

    报喜的电话是村长老婆打给陈馨的,张家人现在忙得团团转,还是村长的妈提了一句,才记起给陈馨报喜。

    这边刚搁下电话没多久,村长老婆正打算提上刚才装好的鸡蛋去给张家人道喜,就看到一辆摩托车开上来。

    “那是不是严老师?”

    因为严春华是专门来教张家人养殖竹鼠的技术的,所以村里人也都把她称为老师,特别的客气。

    “严老师怎么回来都没打个电话?”村长老婆迎过去,“我还正想着问张二姐要不要跟你报个喜呢,没想到你就回来了,正好,张家现在忙得团团转,我看张老大这几天眼睛都熬红了。”

    “二姐生了?”看了眼村长老婆提着的竹篮子,里面装了鸡蛋还有一顶婴儿带的虎头帽,严春华顿时又加快了动作。

    摩托车是她从镇上直接雇的,因为要拖着行李箱,所以她就奢侈了一把,直接让人把她送上山来了。

    “可不是,昨天生的,大胖小子,七斤多。”村长老婆是真的为张二姐高兴,跟生的是自家孙子一样。

    “我看张家现在就是运道好了,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严老师,要不,你就别走了吧。”村长老婆很质朴的一个人,说话也不懂得拐弯抹角,这番话对她来说已经是很委婉了,搁其他人,她都会直接说嫁过来算了。

    “短时间内是不会走了,我还想让张家雇我做长工呢。”严春华笑笑,当做没有听懂村长老婆的话里意思。她这次回来其实也是有几分心思,但是更多的是因为被家人伤了心,想要到张家村这边来躲避躲避。

    “赶明儿我家老二也说想要建个竹鼠养殖场,到时候还得请严老师多帮忙了。”

    严春华点头笑,没吭声。

    走到张家门口,就看到张德兵扛着锄头往外走,看到严春华过来,都愣了一下。

    “你这是要上山?”村长老婆走在前面,没看到严春华的表情,只看到张老大扛着锄头就猜他是上山挖东西。

    “这几日家里事多,晚上可能顾不上那边,所以我想去挖泥封门,顺便弄些篱笆。”

    “我去吧。你用泥封门封不住的,篱笆也只能防山上的狐狸黄鼠狼。晚上我去那边守着就行。”

    “不不不,那边晚上太偏,你一个姑娘家不能单独在那里。要不,你帮我妈照顾下我二妹,我晚上就不回来了。”

    张二姐生了孩子她自己没啥,孩子特别容易哭闹,这两天晚上更是不太安稳,要人时刻注意着。卫生院的医生看了之后说孩子没啥,估计是白天睡太多,让他们白天尽量逗着孩子别睡太长时间,晚上就不容易惊醒。

    但张二姐生孩子的年纪毕竟要大一些,而且她看着很健康,早些年家里条件不好,营养不.良落下的毛病这会儿一股脑儿的爆发出来,虽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精神头肯定不如年轻的产妇。张奶奶心疼自己女儿,白天晚上都不让女儿出来帮忙做事,只让她安安心心的做月子,说趁着月子把身体补好,这样以后年老就不容易受罪。

    张大哥急匆匆的扛着锄头走了,让严春华还是住以前那屋,说里面的东西都没动过。

    严春华把东西放屋里后,洗了手跟脸就去看二姐和孩子。

    她之前在院子里洗脸的时候,二姐就知道她回来了,因为不能开窗受风,两人就隔着窗户聊天。

    “别想那么多了,你现在心里头梗着气,跟家里人一言不合就容易闹起来。就在我家多住一段时间,等到冷静下来了再说。不过春华你还是给你家里去个电话吧,不然你家老人得担心。”

    “他们不会担心我的。”严春华洗了脸,又帮忙把孩子的尿布也拿出洗干净晾到院子里新牵的铁丝上。

    “话说是这么说,可哪里可能不担心。”初为人母的张二姐一颗心全是儿子,特别能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喜爱,“我不知道你家里是个什么情况,也没法给你出主意。不过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想跟人说说话,要不去找小馨吧,她见多识广,肯定比我说的要妥当得多。”

    “再说吧,这段时间我先冷静一下。”严春华转移了话题,问要不要帮忙给孩子兑奶粉。

    二姐的母乳不足,孩子一早一晚还是得喝奶粉。

    “张德兵,有你的包裹,我把单子给你带回来了,你找个时间到镇上的邮局去取。”

    外面传来同村二牛的声音,严春华自觉的擦干净手,开门去接单子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4654/ 第一时间欣赏舌尖上的九零年代最新章节! 作者:薄荷雨所写的《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为转载作品,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介绍:
还记得校门口的老大爷反手就是一个梅花瓣夹豆沙的蒸蒸糕吗?你手里串着的豆腐泡儿夹萝卜丝浇上甜辣汁儿可还好吃?土灶烧鸡没有在锅边贴馍馍那就是暴殄天物!切细的千张没有加入熬了两天的高汤和虾仁菜心来煨它就是个豆腐皮!九十年代你以为没有美食?傻了吧少年,那年头的美食才叫原汁原味!诶,我是要蒸包子,不是这个小包子啊!敲重点:本文架空,架空,架空。重要的话说三遍!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舌尖上的九零年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舌尖上的九零年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