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欺世盗国TXT下载欺世盗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欺世盗国全文阅读

作者:司史     欺世盗国txt下载     欺世盗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三十六章 二日同辉帝星摇(十)

    三州兵马全都听从了陈佑的调动。

    这对梁王一方来说是个好消息。

    一如当初陈佑被迫提前退位计划一般,这次起事也是被迫提前。

    纸钞还未完全崩溃,朝廷信用还在。

    各地民乱不断,但都不成气候——陈佑那些优秀的弟子们大都在边疆海外活动,没来得及调回来。

    如今那些闹起来的百姓,只知道拼命也是死,不拼命也是死,不如拼一把,但他们还没想通要如何去做才能避免日后再次陷入这般境地。

    复兴国旧政的口号还没喊响,也没人去对比兴国年间的制度和现在的制度有什么优劣之分。

    简而言之一句话,天下百姓还没有做好思想建设,只是无组织无纲领的自发自救。

    陈佑骤然树旗反周,各地文武官员能保持中立固守辖区已经是他威望无匹的表现了。

    而愿意听从调派,无疑是看好梁王。

    丙寅,成德军通过相州,抵达黎阳。

    相州知州本想依城而守,可惜他手底下不过数百团练,千余民兵,实在挡不住成德军,最后甚至来不及弃城而走,被党进斩了

    葛福善此时已离开封丘,但尚未抵达白马,如果成德军强行渡河,滑州与卫州团练拦不住。

    他一面通知后方江昌嗣最新计划,一面命令两州兵马放任成德军渡河,等成德军渡河之后,卫州兵封锁河岸,滑州兵配合开封兵逼迫成德军背水而战。

    而尚未赶到白马的曹州兵,不必急着赶路,放慢速度,等待与开封军一道抵达白马,趁势从侧翼进攻成德军。

    丁卯,成德军上午渡河,下午进攻滑台。

    白马虽是义成军驻所,但义成军兵马先前调了一部分去郑州,城中守军只得五千团练。

    幸而葛福善领兵及时赶到,成德军未能破城。

    成德军攻城并未有太多损伤,但成德军主体乃是团练,间杂一路上收罗的民兵。

    而开封兵除了开封团练外,还有先前驻扎在开封的禁军。

    葛福善根本不虚。

    抵达滑台,他没有入城,而是驻扎在城外,与成德军对峙。

    傍晚,曹州兵也赶到滑台。

    次日,两军交战。

    没有什么奇谋妙计,葛福善直接依仗旗下精锐兵马冲阵,硬是从正面将成德军军阵撕开一道口子。

    葛福善本欲乘胜追击,没想到原定留在北岸的卫州兵悍然渡河,反戈一击。

    若非葛福善发现卫州兵渡河就提了几分心思,差点就要被成德军翻盘。

    两军各自退去,重又陷入对峙。

    葛福善本欲休整一番,来日再战,不料党进向死求生,当日午后尽起兵马突袭开封兵营寨。

    这种时候,手下有精锐的效果体现出来了。

    轮值岗哨在成德军接近营墙之前发现示警,团练尚未集合完毕,禁军已经整起队列迎战,给了葛福善调派团练的时间。

    旁边的三州兵马也很快加入混战,此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才落下帷幕。

    开封兵连同滑、曹兵马,付出了战死五百人的代价,击溃成德军并卫州兵,且将两军溃兵大部俘虏。

    党进等人不知逃往何处,未寻到尸体,也未擒住生人。

    己巳,白马大胜的消息传到陈佑手中,综合各方信息,陈佑终于下令,各军西进洛阳!

    就在葛福善迎击党进的时候,洛阳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乙丑那天早上,报刊还在报道濮州百姓起兵抵抗叛军。中午,坊间就有传闻,天武军未经一战便过了荥泽,正快速朝洛阳赶来。

    而这一天,京城将校有心向梁王者的谣言愈传愈广。

    更要命的是,武德司那位从柳逢春手里接过情报细作的勾当官为了展示其办事能力,将这个谣言传到天子耳中!

    这个谣言,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王江。

    且不说武德司记着他曾经走陈佑的路子提拔一个亲戚,单是这次击败慈涧卫之后没有追击周山书院师生,加上保住书院藏,就足以让人产生联想。

    好在赵德昭知道轻重缓急,眼下京城兵马的指挥权已经托付给王江,人已经用了,暂时没有空间让他去怀疑。

    于是,赵德昭仅仅是召见王江,询问何时能够擒杀陈孚,率兵东去剿灭叛军。

    王江不得不保证道:“陛下勿忧,臣旦夕可破贼寨,致其魁首。”

    赵德昭心中满意,直言等王江破敌归来,亲自为其设宴庆功。

    拍胸脯下保证的时候自然是豪气干云,但离了皇宫进了军营,愁绪顿生。

    以敌我人数和粮草对比,显然只要将城外叛军营寨团团围住,不出三天,其必自败。

    只可惜天子等不得三天。

    王江不得不调派兵马,准备次日决战。

    十分讽刺地是,王江的命令还没有传遍朝廷各部兵马,就先出现在陈孚案头上。

    翌日,北司兵马提前一个时辰准备朝食。

    在朝廷兵马尚未出营时,吃饱了的北司兵马带上最后一天粮食,往龙门卫靠拢。

    驻扎在营寨左近的北邙卫和偃师卫虽然发现叛军偷跑,但他们只是一边警惕地吃早饭,一边派人通知蒋树和王江。

    一直到人去营空,追击的命令终于传到两卫手中,他们这才慌慌忙忙出营列阵。

    王江早就从前几日的表现中看出这两不靠谱,他把希望放在神卫军和龙卫军身上。

    之前龙卫军因天雷军的突袭伤了不少战马,但身为纯粹的马军,他们有备用马。

    东挪西凑凑了一个师的完整建制,昨日已被王江调入城中。

    收到命令后,直接从南门出城,往东边转,准备冲击北司阵列。

    与此同时,在城南和龙门卫对峙的神卫军被迫放下饭碗,匆忙列阵逼近龙门卫营地——他们要阻止龙门卫接应北司和天雷军。

    陈孚大约是卯正出营,至辰初,前方斥候回报大批马军结阵冲来!

    这正是他们之前不敢缓缓东撤的原因!

    朱宪反应迅速,立刻传令前军就地列阵。

    同时命令中军分作两部,分别自前军两翼前出,后军加速填补中军留下的空缺。

    整体勉强算是不规则的月牙,天雷军就在中军,依照阵型,分别在月牙的两角。

    若是阵势能成,或可令骑兵陷入泥淖,进退维谷。

    只是骑兵来得太快!

    快到前军方才摆好阵型,中军后军尚未运动到指定位置,跑在最前方的龙卫军先锋已经出现在北司视线中开始列阵准备冲锋了!

第八百三十七章 二日同辉帝星摇(十一)

    朱宪快速估算敌我双方移动速度之后,立刻命令各部就地布阵。

    面对骑兵,哪怕阵型不理想,一个稳定的军阵也比混乱的军阵更安全。

    当战斗力相差无几时,情报战将会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此时此刻,昨夜送出城的消息立了大功!

    因知晓能战之骑兵全都被调入城中,今日出发之时,朱宪将军中长刀长枪全都安排在前军和中军。

    军令下达,无论是已经早就排好阵势的前军,还是无奈停下的中军,皆立时停住脚步。

    前军猬集,数排士兵挤在一处。

    最前列持盾下蹲,随时准备掀盾而起。

    紧贴着他们的便是交叉站着的两排平端长兵的军汉,等敌骑兵近前,他们会稍稍屈膝,改端为抱夹,尾下而头上。一来兵器抓得更紧,而来便于卸力。

    再往后,数排军汉随时准备向前顶,顶住前方同袍。同时他们手中也紧紧握着兵刃,防备敌骑兵越过前排跳将过来。

    往前运动的中军此时已经成了前军两翼。两翼皆成斜拐,锋面长短兵交杂,其后弓弩齐备,火器将发。

    后军就是一个纯粹的方阵,避免敌军绕后或追军赶上。

    敌我接触之前,诸军已然列阵,在阵中观察的陈孚、朱宪、彭明石等人不由松了口气。

    敌军骑兵指挥不知是何人,原本直愣愣地朝着正面冲的骑兵在看清前军阵势之后,速度不减,瞬间分作两股,划过漂亮的弧线往两翼去。

    这两股骑兵并非均分,一边占了约七成,另一边只有三成。

    重点进攻方向是左翼!

    朱宪身边旗手立刻挥动旗帜,左翼锋面不动,中后部士兵在基层校尉的指挥下改变阵型,面对骑兵排成条列。

    后方变阵,不影响前方迎战。

    弦如霹雳,箭羽激飞。

    只一瞬间,十数骑或是骑手栽倒在地,或是马匹翻滚倒下。

    损失极小,但却让一部分骑兵速度下降,原本完美的锥形阵就好像锈蚀的铁锥一般满是斑驳。

    三轮箭、两轮弩,骑兵组成的高墙已经占据了七八成的视野!

    后方天雷军立刻高呼掷弹,本就缭乱的锥形阵再次受到影响。

    这一次只有极少数马匹受惊,但多数战马虽未惊慌,却不由自主地放缓速度。

    有快有慢,阵型割裂,带来的冲击没有之前那么大。

    终于,跑在最前方的骑兵冲抵阵前,只见此人伏在马背上,右手斜拖长刀,就这么直愣愣地撞向军阵!

    进攻右翼的骑兵只是骚扰,掠过北司侧翼时放慢速度射了一轮箭,留下十来具尸体后调转方向又来一轮。

    而在左翼主攻的骑兵则是一箭不发直冲军阵,硬是撕开了几道口子,不少撤退不及的弓弩手和掷弹兵们染血当场。

    好在后方变阵及时,突入阵中的骑兵们很快被迫降速。

    这一降速,非是猛将再难生还。

    骑兵主将及时反应,带领尚未陷入阵中的骑兵调头再度冲杀,如此几番,冲乱了北司军阵,救出大部分幸存下属后当机立断带兵撤退。

    北司虽追之不及,然此前两军胶着时,朱宪便已命令前军变阵准备包夹。

    如今见敌军要跑,赶忙命令长兵直冲。

    只可惜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加之先前袭扰右翼的骑兵转过头来试图袭击变阵的前军,朱宪不得不做出应对。

    终于,在付出百余伤亡之后,骑兵与北司脱离接触。

    此战胜,气愈盛。

    当斥候传来龙门军已同神卫军交战的消息,陈孚接受朱宪的建议,同意立马赶去支援。

    于是朱宪传令各部以车轮阵前行。

    原先的前军、中军暂且留在原地整顿兵马,救护伤兵,未曾参战的后军变为前军,往龙门卫营地方向赶去。

    骑兵先前一战死伤不到一千,尚有一战之力。

    朱宪不敢走得太快,把斥候散开死死盯着骑兵动静。

    不过骑兵将领显然无法接受如此损失,退却之后,直接往城东马军的临时营地去,根本没有攻击行进中北司的意图。

    朱宪收到回报后,持着谨慎的态度,没有命令加速。

    他这边缓缓前进,却苦了龙门卫。

    龙门卫早上按照约定出营准备接应北司退往龙门,却不料走了没多远就被神卫军拦住。

    若不是有天雷军的火器帮助,在人数上有劣势的龙门卫面对神卫军的突然袭击,哪怕以吃饱喝足之态面对腹内空空的敌军,也讨不到多少好处。

    得知北司击败骑军,龙门卫放开手脚大开大合,试图拖住神卫军,等待携势而来的北司收割战场。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

    赶到城外亲自指挥的王江听闻马军败退,只花了短短一瞬,就判断不能再打下去了,着手调派兵马压制龙门卫,以便停战。

    等北司兵马赶到战场,战斗已经进入尾声,只剩零星几处仍有拼杀。

    官军气稍沮,但无论是人数还是补给,都占据绝对优势。

    只是这一战,却让那些将领们心思浮动。

    原本慢腾腾跟着北司的偃师卫和北邙卫直接退回城东营地,王江这边也令神卫军据守营寨,坐视北司在龙门卫营地左近安营扎寨。

    下午,王江入城。

    天子来了诏令,要见他。

    入宫见天子之前,他先等到了一个远房亲戚,就是曾经托陈佑关系提拔的柳文彦。

    将一封信交给柳文彦送往汴梁,王江才带着请罪表入宫。

    应天门楼上,柳逢春看着风风火火往宫内赶的苏凤羽,面露思忖之色。

    过不多时,一宦官自同明殿方向赶来,带来了任喜要见柳逢春的命令。

    柳逢春不敢耽搁,连忙走下城楼。

    匆匆忙忙朝同明殿去,路上正遇到苏凤羽神情肃然往应天门去。

    见到任喜,不等他行礼,就听任喜开口道:“辽国遣使议和,你带人去怀州迎接。”

    柳逢春一愣,躬身问道:“不知鸿胪寺何人前去?”

    “没有鸿胪寺的人,就你去。”

    任喜双目微狭:“官家不想在这时候见到辽使。况且,陈贼起叛军,自然也不想让天子见到辽使。你可明白?”

第八百三十八章 西狩征尘出洛阳

    话不说透,只能靠猜。

    柳逢春向来猜得极准。

    他应下此事,拟了一份名单叫下属去一个个通知。

    今晚就得出发。

    在人手到齐之前,他收到了眼线的通知:前往汴梁送信的柳文彦还没出城就被武德司抓到了。

    虽然从柳文彦身上搜到的信件中并没有什么实锤的证据,但这件事导致王江下狱。

    柳逢春之前看到的苏凤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急召入宫,领下了查抄王江家宅、接管城外兵马的任务。

    一个人坐在武德司衙门里,柳逢春静静思索这件事会有什么影响。

    当晚,天武军过虎牢的消息传来。

    结合上午神卫军、龙卫军大败的消息,城内人心惶惶。

    这种情况下,临阵换帅一事也传遍了洛阳诸军。

    据传,前几日被抓到的陈贼细作程有道禁受不住严刑拷打,供出了一份名单,排名第一的就是王江!

    程有道的确是陈佑的细作,他被抓获后,武德司也的确依据线索抓到几名下线。

    九成事实,再联系昨天“禁军有将领心向叛贼”的消息,打消了旁人最后一丝怀疑。

    暮色渐浓,炊烟散去。

    下午才建成的城南军营里,突然有了动静。

    先是增加斥候密度和巡视范围,确认周边无人观察之后,两座军营涌出兵马,

    人衔枚马衔嚼,悄悄往南撤去。

    以他们现在的战绩,留在洛阳城下等待天武军甚至陈佑抵达,是收益最大的选择。

    问题在于,加上龙门卫的粮食,他们最多只能坚持两天就彻底断粮了。

    为了防止出意外,必须往龙门方向退,同时得分兵去寿安、伊阙或者颖阳寻粮。

    城南大营在行动,城内殿前司也没停着。

    苏凤羽安抚好神卫军和龙卫军之后,立刻安排殿前司准备粮草辎重。

    夜幕降临后,他开始抽调各军值得信任的中底层校尉所掌控的都、营至城西周山书院。

    各类辎重也都往周山转运。

    过了子时,任喜叫醒赵德昭。

    半个时辰后,天子并皇子郑王、宋皇后、卢太后一道出宫,在武德司、殿前司的护卫下往周山去。

    在官军忙碌的时候,城南大营终于彻底空了,负责殿后的龙门卫一都兵马没有丝毫留恋地转身踏上返回龙门大营的道路。

    片刻之后,侍卫马军司副都指挥使田胜军带着几名亲卫来到城南大营边上。

    “将军,这义军看起来有些不对劲啊。”

    眼见离营寨不到一里地,却依然没有遇到巡夜游骑,跟着田胜军一道过来的龙卫军都指挥使皮友松忍不住开口。

    “是有问题,如此松懈,实是不该。”

    田胜军也是神情严肃。

    如果陈孚等人真的膨胀到这种程度,小胜几场之后就如此大意,恐怕不是一个好的效忠对象。

    继续向前,田胜军突然止住众人:“不对!”

    几人勒马停住,侧耳倾听一阵,田胜军突然指派一人入营查看。

    过不多时,营门洞开,依然毫无动静。

    不用等回报了。

    田胜军拍马上前,进入空荡荡的营寨。

    “将军,这……”

    皮友松有些不知所措。

    毕竟准备投降的时候,发现投降对象不见了,这种事让谁遇到都会难以接受。

    田胜军没有说话,引了一支火把走出营门,朝地上一照,跟着杂乱的脚印走了几十步,才将火把一扔,叹道:“往南去了。”

    “那我们怎么办?”

    “回营吧,走一步看一步。”

    翻身上马,田胜军突然顿住,他左右看了看,最终选定一人,马鞭指着那人道:“你往南看能不能追上义军,通知陈家二郎,说是周帝已经出城西去。”

    寅初,殿前司敲开一部分朝廷重臣的家门,十分强硬地带上他们的妻子儿孙一道出城往周山去。

    而田胜军派去的信使也终于追上了陈孚一行。

    得知消息后,陈孚同朱宪等人商讨一番,索性兵马需要休整,便命令大军安营,同时派人返回洛阳城下查探消息。

    另由安排了千余精兵先行往伊阙去,早点征纳粮草运到龙门。

    天光大亮,朝廷兵马大都在朝城西进发的消息传来。

    紧接着传过来的是城内出现火光和浓烟!

    如此,陈孚等人终于相信天子真的要往西边去了!

    只可惜他们现在做不到立刻拔营追赶。

    无奈之下,陈孚一面派人赶往汴梁通知父亲,一面安排人手回洛阳寻找未曾跟随天子西去的文武官员,想要先接手籍簿粮草。

    至中午,洛阳消息先传回来。

    城内粮仓起火,因有人阻止救火,哪怕粮仓周边的防火铺子反应及时,也仅救下来不到四成粮食。而且大部分不是过了火就是过了水,保存不了多久就会**变质。

    另就是洛阳兵马分作三批,最得天子信任的那部分护着天子朝臣走在最前面,稍次一点的在天子离开周山后也动了起来,算是殿后。

    最后剩下的那一部分在洛阳城内起火之后,便乱了起来,部分军汉在营正等带领下入城劫掠,丝毫不考虑现在处境如何。

    而那些有些追求却被丢下的,或者说没来得及收到西进通知的将校们,一个个严令部下谨守营寨,然后亲自往南想要面见陈孚,邀请他入城主持局面。

    直到这时,陈佑从龙门卫、北司和天雷军各挑了一部分精兵随行,甩开大部队直接往洛阳赶。

    人生就是这般奇妙,六个时辰前他还巴不得离早点离开洛阳抵达龙门,六个时辰后他不免懊悔昨晚怎么跑得那么快。

    小股部队行进速度很快,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到了洛阳城。

    在洛阳城下,陈孚见到了洛阳现有的,还在能控制住的兵马。

    步军三万余人,马军两百多骑。

    值得注意的是,留下来的基本都是北邙卫和偃师卫的人。哪怕之前反过一次的慈涧卫,也被苏凤羽打包带走了,由此可见他是多么不待见这两军人马。

    不过问题这都不是事。

    投奔梁王嘛,不寒碜!

    陈孚自己带来的三千多人驻扎在城南大营,而留下的兵马全都被他调动起来入城镇压骚乱。

    待确认洛阳城安稳之后,他通知朱宪等人把兵马全都带来,另外安排信使,抄近路给京兆府送信,看看能不能东西夹击抓住赵德昭。

第八百三十九章 紫薇星落天日改(一)

    朱宪还没到,石守信派来的使者先到了。

    使者出发时,天武军已经抵达偃师,大约明日午时之前就能抵达洛阳城下。

    这批使者不但带来了好消息,也带来了坏消息。

    此时此刻,开封军正在白马与成德军交战,无法为陈孚提供支援。

    这是早有预料的事情,陈孚并没有太过在意。

    当朱宪带领大部队抵达洛阳城,西面也传回消息:赵德昭已经过了慈涧,不过根据速度推算,今晚到不了新安县城。

    粮草问题暂时解决,这些天可以先用洛阳存粮撑过去,再难吃也比没得吃好。而且陈孚也安排人手前往周边各县抽调粮食,只要没有旗帜鲜明地反对梁王,至少都会“被迫”提供粮食给他。

    陈孚现在最大的短板是没有大规模的骑兵,无法迅速追击官军。

    无奈之下,只能以梁王嫡子的名义劝说关隘守将阻拦天子过关。

    信已送了出去,就是不知道函谷关和潼关的守将会不会听。

    距离新安县城十多里处,一连三座营寨立在谷水北岸。

    天子居所在中间那座营寨中,苏凤羽的帅帐则是放在了西边的神卫军营寨。

    如今的苏凤羽,除了是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还临时加了行营节度使一职,尚且忠于天子的十万禁军他尽可指使。

    只是这时候他坐在中军帐中,却是面露愁容,全无重兵在握的意气风发。

    “友臣,眼下这形势,如何是好啊?”

    苏凤羽叹了口气,忍不住问出声来。

    他的幕僚,侍卫步军司管勾机宜文字方世诚闻言道:“大帅乃先帝纯臣,当今股肱,安心王事便可。”

    顿了顿,他接着道:“即便是梁王,也不会太过为难忠君之人。”

    苏凤羽闻言摇头,正要开口,帐外传来亲卫声音:“大帅,曹旅长求见。”

    同方世诚对视一眼,苏凤羽坐直身体,沉声道:“进来。”

    一阵细微的交谈声后,门帘被掀开,一个身形壮硕的校尉走进来。

    此人走了两步,站住抱拳道:“神卫二师一旅指挥使曹铭远参见大帅!”

    苏凤羽对曹铭远的来意已有猜测,故而直接问道:“今夜非是你部值夜,曹校尉来此何事?”

    曹铭远没有开口,而是看向老神在在安坐一旁的方世诚。

    见此情景,苏凤羽愈加肯定,只是不敢放松警惕,故而一面摸向案下剑柄,一面朝方世诚点头:“吾之事,无方机宜不可知者。”

    曹铭远仍然有些犹豫,不过苏凤羽都这么说了,他也无计可施,只得低头压着声音道:“好叫大帅知晓,非是铭远有事要说,而是梁王有事要说。”

    此言一出,苏凤羽登时握紧剑柄,竖眉怒目:“贼子安敢欺我!”

    哪怕含怒而发,他依然压低声音,似乎并不想被外面听到。

    这时候观察到曹铭远慌乱之色一闪而过,面上渐露狠厉,方世诚当即抚须劝道:“大帅不必生怒。”

    继而转向曹铭远:“大帅之忠,日月可鉴。如今梁王造反,乃大帅之敌。你一个大帅帐下的校尉,怎就能替梁王传话?”

    曹铭远面色变换,终于做出“苏凤羽能被说服”的判断,咬牙道:“铭远亦是忠于大帅,只是梁王郎君遣人寻我,说是要给大帅分说前程。”

    方世诚笑了,他看着怒色未收的苏凤羽道:“既如此,大帅不如听一听是何言语。”

    说着看向曹铭远:“那人何在?”

    片刻之后,一名穿着普通士兵衣服的中年男子走进帐内。

    环视一圈后,此人揖道:“苏文彦参见步帅。”

    苏凤羽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

    倒是方世诚起身道:“原来是苏先生,听闻先生乃是王府二郎的谋主,怎会来我营中?”

    确认身份,方世诚便不再遮掩。

    苏文彦肃容道:“文彦是为救苏步帅而来。”

    苏凤羽微眯着眼不说话,方世诚笑道:“先生何故作此惊人之语?”

    都是千年的狐狸,何必走程序呢?

    苏文彦却没受影响,继续道:“王兵部以参政之尊,执掌京营兵马,一日稍挫,即被刀兵。步帅比之王兵部如何?”

    这时候,苏凤羽终于开口:“王定波乃是遣人勾连梁王,我一心忠于天子,岂会慑于其事?”

    苏文彦笑道:“王兵部是梁王故交,步帅难道就不是了么?”

    不等苏凤羽反驳,苏文彦继续道:“这朝堂之上,赵中令、胡史馆、皇甫侍中,哪个不是梁王故旧?数十年的交情,一时的矛盾又算什么。”

    苏凤羽默然。

    苏文彦接着道:“天武军明日便至洛阳,郎君也以写信命令函谷关守将拦截天子。到时前有阻拦,后有追兵,步帅或可胜一时,然稍有挫败,天子岂可安心?”

    “这就不劳先生操心了。”方世诚站出来打断苏文彦的话,“先生乃是朝廷反贼,久留营中无益。”

    苏文彦闻言,笑着拱手:“不劳远送。”

    言毕,直接转身出帐。

    方世诚瞥向不知所措的曹铭远:“曹校尉不去送一送苏先生?”

    “啊,是,是!”

    曹铭远点点头,顾不上观察苏凤羽的神态,连忙追了出去。

    帐内留下二人,苏凤羽问道:“如何?”

    方世诚摇头:“君臣相疑,社稷难安。”

    苏凤羽默然。

    他无法确认天子会不会怀疑他。但为了保命,必须假定天子可能会怀疑他。

    “无论如何,曹铭远不能留。”

    方世诚说出这话,苏凤羽稍一思忖,点头以示赞同。

    营寨之外,苏文彦安慰好曹铭远,一再保证苏凤羽已然动心,之后才独自一人上马离开。

    走了百多米,翻过一道土坡,十多名骑手等在此处。

    “先生可算是回来了。”

    一人迎上来。

    “还算顺利,之后不必在此等待,我们直接往函谷关去。”

    说着,他大概点一下人数,随口问道:“柳司巡还没回来?”

    说话间,五六骑从中军营方向过来。

    打头一人正巧听到苏文彦的话,当即开口:“遇到点事,耽搁了。”

    来到跟前,那人开口问道:“咱们是现在走还是再等等?”

    “现在就走吧。”

    苏文彦抬头,来人面容映入眼帘。

    此人正是勾当武德司公事、武德副使柳逢春!

第八百四十章 紫微星落天日改(二)

    “我等是直接往函谷关去,还是先过渑池?”

    翻身上马后,苏文彦开口询问。

    柳逢春稍一思量,回道:“宫里已经有一队宦官往渑池去了,我们这时候过去也没用。直接去函谷关,陕州刺史前日伏杀保义节度使,正要整顿保义军前来勤王。函谷关镇将应该不会硬顶着不听号令。”

    “宦官?”苏文彦不由皱眉,“宦官能有什么用?”

    他对当朝宦官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监军”一事上。

    柳逢春咧嘴笑道:“武德司不少关键位置,都是宦官充任。”

    “原来如此。”苏文彦点点头,“那便直接往函谷关去。”

    一行二十余骑往西边去时,安排好监视曹铭远一事的苏凤羽回到帐中。

    方世诚还没回去休息,依然留在此处翻阅文书。

    “友臣怎地不去歇息?”

    “大帅回来了,曹铭远安排妥当了?”

    苏凤羽走到主案后坐下:“为防营啸,今晚不好动手,留待明日。”

    方世诚闻言笑道:“却是巧了,我方才突然想到,明日或可设下埋伏,叫叛军讨不得好。”

    “哦?”苏凤羽撑着桌案,身体微微前倾,“愿闻其详。”

    “听那苏文彦的口气,陈二对那函谷关颇为自信,且明日就会将兵来追。”

    “嗯。”苏凤羽点头,神情严肃,“那厮轻慢如此,非是无因。”

    “得知函谷关事,若我等欲降,则会缓慢而行;不欲降,则必速行以求拿下关隘。”

    “的确如此。”

    附和一声,苏凤羽皱眉问道:“仅仅为了知晓我等态度,此举未免太过轻巧。”

    “是。如果官军真的趁他们立足未稳拿下陕州封锁关隘,他们也只能隔山兴叹。”

    沉默一阵,苏凤羽缓缓开口:“友臣以为,彼等有何谋划?”

    “这也是我所疑惑的。”

    方世诚叹了一声,继而道:“不过可以试一试陈二的后手。世诚想着,明日可做出急行赶往陕州的假象,安排人手在缺门硖石一带设伏,或可占些便宜。”

    思虑良久,苏凤羽点头道:“也可。”

    此时此刻,殿前司营寨内,任喜匆匆忙忙走进天子营帐。

    武德司的探子发现有外人夜入营寨!

    虽然没能抓到人,但趁着夜色鬼鬼祟祟出入军营,显然同叛军有关。

    得知这个消息后,赵德昭顿觉毛骨悚然。

    军中果然有心向叛军的!

    不等他考虑当如何处置,殿前司吴肃便在帐外求见。

    吴肃进门之后,首先奉上一封书信:“启禀官家,方才臣发现有人将此信丢在臣之营帐外,臣不敢擅专,特送来请官家定夺!”

    收到天子的示意,任喜接过信封仔细查看。

    “封签完好,未曾打开。”

    任喜说着,招呼过来两个小宦官,将信递过去:“去营外用刀挑开。”

    宦官出门,赵德昭这才朝吴肃点头:“吴卿有心了。可发现是何人所送?”

    “回禀官家,臣暂未发现。且夜色渐深,不敢大肆排查,须得等待明日方可讯问。”

    两三句话的功夫,小宦官拿着拆开的信走进帐中,将信交给任喜。

    这就是一封普通的劝降书信,落款是陈孚,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事物。

    看完之后,赵德昭不由嗤笑:“此文粗鄙,不值一读。”

    话音刚落,帐外再次传来通禀:蒋树和包牯牛一同来了。

    甫一进门,蒋树便说出一个震惊众人的消息:“今夜臣之下属多持信寻臣,欲以臣为首,挟天子降叛贼。”

    紧接着,他从怀中取出数封拆开的信:“臣借口销毁物证,将一干信件都收了过来。之后又去训了包马帅,果然贼人也有投信于马帅处。然臣同马帅等待一阵,却无马军将校持信示忠,臣不敢再等,连忙同马帅一道赶来求见官家。”

    听到这话,赵德昭猛然一惊,将目光投向吴肃,强忍着恐慌缓缓问道:“吴卿,卿军中可有将校……收到信件?”

    吴肃紧抿嘴唇,眉眼间带着沉重:“回禀官家,臣来之前,尚未有。”

    帐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

    好一会儿,包牯牛突然恶声道:“忘恩贼臣恁多!咱非得砍了那些鸟人不可!”

    蒋树连忙劝道:“现如今情况不明,不可妄动。”

    赵德昭这才回过神来,长舒一口气后,开口道:“若是人人都如卿等忠心,吾也不会在此。”

    这话一出,吴肃等人连忙下拜,口称“本分”。

    赵德昭走过来将他们一一扶起,之后吩咐任喜:“去把赵相公、皇甫相公和郭相公请来。”

    然后转向吴肃三人:“卿等且等候一阵。”

    任喜离开后,赵德昭坐了一阵,脸色越来越沉郁。

    不知过了多久,赵普三人联袂而来。

    进门扫了一眼屋内众人,赵普禁不住出声问道:“苏凤羽、贾云城都没来?”

    “或许他们没有收到信。”

    郭振注意到天子的脸色,开口解围。

    显然任喜已经将事情原委告知他们了。

    ……

    “这不是坑人吗!”

    划分给南城近卫司的营区里,贾云城看着桌上的空信封,愁容满面。

    这个信封上写着他是收信人,封口已经被拆开,但里面并没有装信纸!

    他甚至不敢找人来商量。

    任谁都不可能相信,这劝降的信封里面竟然没有装劝降信。

    纠结了好一会儿,贾云城终于下定决心,拿起信封凑到烛火上。

    反正他就当没收到这个信封。

    ……

    送走赵普等人,任喜正要去侍候天子洗漱,武德司谍报负责人突然找了过来:“细作发现侍卫步军有异动,似乎是步帅苏凤羽特意安排人手监视一个叫曹铭远的旅指挥使。”

    任喜闻言,神情肃然地点头:“我知道了,继续盯着曹铭远。”

    次日一早,谷水沿岸的三座营寨渐渐苏醒。

    趁着军中伙夫尚未准备好早饭,苏凤羽赶往天子营帐,想要定下今日行止。

    尤其是急行至缺门后分兵埋伏这件事,得提前确定好,免得露了破绽被叛贼探子得知虚实。

    今早侍候在帐外的是王继恩。

    他虽不知信件一事,但昨晚“三相公三将军齐聚御前,而苏凤羽和贾云城缺席”的事情早有人告知与他。

    此时见了苏凤羽,他不露声色地让苏凤羽在外等待天子接见,趁着入内通禀的功夫,令人去寻赵普。

第八百四十一章 紫微星落天日改(三)

    苏凤羽在帐外站了一阵,唐思恭带着几名健壮的宦官走进帐内,之后王继恩才出来将苏凤羽迎入帐中。

    进门之后,不等苏凤羽行礼,赵德昭首先开口:“军营之中,苏卿不必行礼,今日有何安排?”

    苏凤羽依然长揖,之后才道:“回禀官家,臣预备快速行军,争取今日全军通过缺门,之后在缺门和硖石堡一带设伏迎击叛军。若能迟滞叛军,则可为我等西行留下余裕。”

    赵德昭皱着眉考虑一阵,开口问道:“吾闻‘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这十万兵马,如何能一日通过缺门?”

    苏凤羽解释道:“此正为诱敌之计也。

    “臣得知叛贼石守信将至洛阳,若彼至,则叛军兵力不弱于我,故假借急行诱使贼酋陈孚率兵急趋。

    “京卫两军虽未能阻拦叛贼,然其也叫叛贼不敢尽出,且叛贼并无大部马军。臣估摸着,若彼此时追来,最多只能将两万之兵,以求扰疲我军。

    “我军争利,敌军亦争利,十万对两万,优势在我。”

    说话间,赵普在任喜的引导下走进帐内。

    赵德昭顺势问道:“苏卿欲急往缺门设伏,赵卿以为如何?”

    “或许可行。”赵普回了一句,继而朝赵德昭躬身行礼,“官家吩咐便是。”

    沉默良久,赵德昭终于出声:“便如此吧,苏卿可以回营了。”

    这话有些奇怪,但苏凤羽没考虑那么多,一边行礼告退,一边想着等下把其他将领召集过来该怎么说。

    刚走出营帐,苏凤羽愣住了。

    营外百余持枪士兵将营门处围住!

    苏凤羽连忙回头,只是这片刻的犹豫,帐内几名宦官拥在一处朝他挤来。

    猝不及防之下受到撞击,苏凤羽腿脚不稳朝外踉跄倒去!

    “欲杀大将乎?欲杀大将乎?”

    苏凤羽一面试图稳住自己,一面高呼不已。

    瞬息之间,一帮人拥上来将其擒住,苏凤羽犹自高呼:“一再临阵杀将,何其不智!”

    此时任喜也走了出来,他示意下属将苏凤羽嘴堵上,同时眯着眼开口道:“苏将军莫非以为昨夜之事真的无人能知?”

    这话一出,苏凤羽怔住。

    待苏凤羽被堵住嘴拉走,任喜回到帐内将苏凤羽的表现仔细说来,赵德昭倒没说甚,反而赵普摇头叹息:“果然昨夜他也收到了劝降信。”

    早前一段时间,苏凤羽进入殿前司营寨后,皇甫楠就带着十多名亲卫赶往侍卫步军所在的西大营。

    进了营门,他直奔中军帐去。

    在营中巡视、观察士气的方世诚得知此事,没敢阻拦,甚至来不及回去收拾随身物品,直接寻个借口出了营寨。

    控制了印信兵符的皇甫楠安排中军帐周边护卫召集步司各部将领前来议事。

    曹铭远焦虑惊慌之下以为谋划暴露,直接点起兵马,宣称受梁王命令去保护天子,带着人往营外冲。

    他这一动,皇甫楠的目标再难达成。

    那些磨磨蹭蹭还没到中军帐的将领还好,他们有了借口留在本军,还能约束从属不动如山。

    而动作迅速已经抵达中军帐的将校就惨了,他们的部署没有中高层将校的约束,接近曹铭远旅的全都乱了套。

    要么成一盘散沙各自冲突不断,要么在基层校尉的带领下跟着曹铭远旅一同往营外冲。

    皇甫楠不得不把聚在中军帐的将校放回去,没有直属部队的他,面对这种乱象,一时也没什么应对手段,只能先把还没乱的部分安抚住。

    同一时刻,郭振入东大营,召集南城近卫司将校。

    他这边倒是顺利,贾云城没有升起旁的心思,丝毫没有心虚。他一边请郭振在南司中军帐上座稍等,一边派人通知手下将校。

    将校们还没到,贾云城坐在郭振身侧陪他闲聊。

    郭振突然问道:“贾将军昨夜受到的信是怎么写的?”

    贾云城顿了一下,立马反问:“什么信?”

    之后又挤出笑容补充道:“参政派人送信来了吗?”

    郭振不回答,就这么盯着贾云城。

    贾云城不敢躲避,只得带着僵硬的笑容同郭振对视。

    好一会儿,一直到有将领进来,郭振才扯出笑容移开目光:“没收到啊,挺好的。”

    南司将校陆续抵达,人到齐后,郭振刚说了个开场白就被打断了。

    侍卫步军乱战的消息送了过来。

    郭振不得不长话短说,安排兵马出营准备镇压侍卫步军。

    只是,从曹铭远选择了孤注一掷起,事情似乎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

    步司生叛的消息很快在将领间传遍了,同这个消息一道传开的,还有苏凤羽遭擒杀的消息。

    马司的田胜军先后得知这两件事,不敢再继续等待,直接翻脸擒下了主将包牯牛,召集诸将校统一思想。

    过不多时,南司兵马出营的时候,马司也做好了游离战场的准备。

    是的,游离。

    在填充了十万人的高密度战场上,仅有几千的骑兵游离在外等待时机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时机很快就来了。

    创造机会的,是曾经经历过主将死亡、内部互相进攻的偃师卫。

    划分给偃师卫的营区在中大营的角落,也不知偃师卫这群将校从哪得知苏凤羽是“被怀疑与叛军有关联”而遭横祸的。

    总之,他们这群有过造反记录——哪怕是被动且抗争过——的将校顿时慌了。

    苏凤羽并不是第一个因为被怀疑而遭逮捕的人。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很快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于是,偃师卫这群人,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为了防止被冤枉和叛军勾结,他们决定直接投了叛军!

    不愿意的将校被关押起来,出声反对的则被杀了。

    更为神奇的是,明明直接冲击天子营帐是最佳选择,他们偏偏不这么干,而是往营墙方向冲,想要出营同曹铭远会合。

    无论如何,中大营也乱了,这意味着天子再难控制谷水边的这十万兵马。

    田胜军立刻分兵,大部进攻南司兵马,阻碍其镇压曹铭远旅;小部分冲击中大营,接应偃师卫的同时,干扰殿前司出营布阵的行动。

第八百四十二章 紫微星落天日改(四)

    成规模的骑兵对没有做好准备的步兵来说,是极难抵抗的天敌。

    马司加入战场后,郭振、皇甫楠等人镇压乱兵的努力宣告失败。

    从外而内,原本就混乱的营寨愈加混乱,甚至出现将领找不到下属,下属寻不见将领的情况!

    仿佛膨胀的肥皂泡骤然炸裂一般,乱到一定程度后,在某个瞬间,突然有士卒成群结队地脱离战场。

    田胜军没有带人阻拦,冲了几阵后,他为保全实力,带领麾下骑兵撤出战场,远远地看着。

    他的目标是可能会逃离乱军之阵的天子,而不是那些可有可无的士卒。

    四处奔逃的士卒越来越多,始于谷水大营的这场混乱终于波及到新安和慈涧。

    一大早出发往西追赶的陈孚派出的前锋斥候在慈涧西边捉到了逃兵,审出谷水大营暴乱的消息后不敢耽搁,迅速回奔禀报陈孚。

    说是快速追赶,实际上陈孚带着两万人才走了十多里,得知消息时正在路上休整。

    陈孚一面让朱宪准备加快速度,一面焦急地等待更多消息传来。

    一连三四波斥候送回同样的消息,而且越往后得到的消息越有利于己方,陈孚终于坐不住了。

    “朱将军!以最快速度前行,我军几时可至新安?”

    随行指挥的朱宪稍一思忖,回道:“要保持战力,最快也得到申时。”

    说完,他又补充道:“中间必须停一段时间进食饮水,而且整顿阵型极为耗时。如果此时只有两千多人,快速奔袭,晌午差不多能到。”

    “到中午就只剩残羹冷炙了。”

    陈孚来回踱步,走了好一阵,突然停下来,目光炯炯地看着朱宪:“军中大概有百多骑,全部召集起来,我带着先行一步赶往新安。”

    “不可!”

    不等陈孚说完,朱宪立刻出声反对:“郎君千金之躯,怎可自蹈险地!敌军即乱,我等坐视即可。”

    “正是因为敌军乱了。将军也听到了,有那心向吾等的将校举义,此时僵持不下。吾父远在开封,正需某前去鼓舞士气。况且马军在外,可为我恃。“

    “郎君当真以为十万人马纠缠难解之地可任人进出耶?战乱之地,一发流矢便可取人性命!”

    陈孚却哈哈笑道:“若无亲临箭矢之胆识,天命何以在我?”

    豪迈姿态,直叫周围将士哄然赞叹。

    笑罢,他看着朱宪,神情自信道:“将军可着先锋领两千兵急行军赶上,大部后方缓行,如此,吾无忧矣!”

    朱宪熟视良久,肃然长揖:“宪预祝郎君一战功成!”

    陈孚这边匆忙安排追击事宜,谷水大营那边依然乱作一团。

    乱战是从西大营开始的,当赵德昭反应过来就已经迟了。

    他无法在武德司的护卫下脱离战场,只得留在营帐中,焦急地等待将校镇压乱军。

    坐镇中大营的吴肃在偃师卫持刀相向的时候还比较紧张,当发现偃师卫一门心思朝外冲的时候,便放下心来。

    他只是下令做出追击阻拦之态,逼迫偃师卫匆忙突围。

    相比于攻击已经反叛的偃师卫,更值得他关心的是如何稳住还在手中的殿前司。

    世事总是事与愿违,命令各部谨守营寨的命令传达下去没过多久,就收到有所属士卒作乱的消息。

    好在目前无人冲击中大营,便是马军,也只想接应偃师卫、阻止殿前司出营。

    吴肃带着亲卫和匆匆拉起来的预备队四处奔走,也不知花了多长时间,终于将殿前司控制住。

    将所有显露反意的将校和挑事的刺头尽数斩杀之后,大头兵们安稳下来,吴肃得以调动人手整顿中军营。

    当先一事就是休整被偃师卫冲垮的营墙。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卒们体力下降,战斗的烈度也降了下来。

    接连打退试图冲入中大营的乱兵后,再无人敢冲击戒备森严的中大营。

    观察到局部战场有休战的情况,吴肃心知不能再等。

    匆忙赶到中军大帐,向天子说明情况之后,赶紧安排所部准备突围。

    指挥接近两万人的军队,说是突围,其实和一场小规模战役也没什么两样了。

    这样一只以逸待劳的有生力量介入,顿时改变了战场的整体态势。

    冲出中大营的偃师卫虽然建制混论,但人数摆在这里,他们接受曹铭远的指挥后稳住了阵脚。

    尝试进攻中大营失败后立刻掉转矛头,有马司帮忙阻挡南司,曹铭远得以抽出大部分力量返身冲击东大营。

    反应迟缓的东大营很快就成了一团散沙,有奔逃的,有抵抗的,也有顺势加入曹铭远的。

    这种情况下,郭振驱使的南司诸将大都起了旁的心思,直接抗命反叛的极少,但出工不出力的为数众多。

    在殿前司出营之前,一直是叛军占据上风,曹铭远甚至能抽出兵力紧盯中大营,准备突袭营寨抢夺天子。

    但很可惜,眼下的优势并不稳固。

    他安排的人手无法拦住殿前司的先锋。

    随后以轮阵破墙而出的殿前司前军以无可阻挡的姿态往西面行进。

    曹铭远调派前去进攻殿前司的兵马接连受挫之后,那些因为恐惧而反叛的偃师卫将校重又想起之前的恐惧。

    反观之前被压着打的南司,却是军心振奋。

    原本划水的将校也打起精神来,开始反击。

    当天子车驾离开营寨,偃师卫骤然崩散。

    吴肃立刻传令变阵,想要一举歼灭叛军。

    就在此时,等待时机的田胜军当机立断,下令往天子车驾处突进!

    数前骑兵分成四支利箭,提速,再提速,卷起烟尘冲向因变阵而露出破绽的殿前司!

    “官家速走!”

    观察到不对劲,护持着天子的任喜连忙爬上车驾想拉着赵德昭弃车上马。

    赵德昭此时脸色发白,依然维持着镇定,他站在车内,挑着帷幕眺望迅速接近的骑兵,微微摇头:“我等在中军,骤然离去,定会打乱吴卿部署,反而帮了叛军。在此等候就是。”

    叹了口气,他说出一句低不可闻的话:“且看天意何属。”

第八百四十三章 紫微星落天日改(五)

    关键时刻,老将的作用体现出来。

    前往步司收兵权的皇甫楠因未竟全功,一开始能直接指挥的也就四千多人。一边消耗一边收拢兵马,到殿前司出营时已经有了五千多人。

    先前中大营一片混乱,不知天子情况,皇甫楠全部精力都放在中大营上。

    后来同吴肃联系上,得知殿前司已经安稳,天子无恙,皇甫楠便一边驱赶乱兵冲叛军阵势,一边防备马司骑兵。

    当偃师卫崩溃,殿前司变阵追杀时,注意到马司调整阵型预备冲锋,皇甫楠立刻命令下属兵马放弃追击敌军,转而往殿前司侧翼移动。

    只可惜步司这群人并不是他的直属部队,而且高层指挥体系已然瓦解,哪怕皇甫楠的命令已经提前不少,但当马司骑兵冲至阵前,步司只有堪堪六成兵马抵达皇甫楠预设阵地。

    好在皇甫楠对此早有预料,并没有奢求靠单靠步司击退骑兵。

    三千步兵扰乱了骑兵的攻势,给了殿前司调整的时间。

    明白自己指挥失误的吴肃没有沉浸在懊悔之中,当机立断改变战术。

    原本追击冲杀的队伍直接原地休整,同时命令部下腾出一条通道,方便天子车驾远离骑兵进攻方向。

    但骑兵毕竟是骑兵,步司只是扰乱了攻势,未能让马司陷入泥淖。

    田胜军调整之后,继续朝天子车驾冲击。

    哪怕争取到了一点时间,殿前司薄弱的侧翼也不可能立马变得厚实起来。

    另一面,注意到殿前司异动,已经准备逃命的曹铭远狠下心来,带着自家亲信的六七百军兵驱赶难以指使的偃师卫乱兵往殿前司方向涌去。

    他下手极狠,但凡有试图后退的,不论何人,直接斩杀。

    整个谷水战场分成四个部分,由西到东分别是:

    被曹铭远驱赶着往殿前司方向挤的偃师卫,最南边的士卒已经脱离大部队当了逃兵,北边这些一路压迫殿前司,终于激起殿前司的反抗。在死亡的恐惧下,西部士卒想后退,东部士卒想前进,两边挤作一团。此时此刻,已经有偃师卫士卒反杀曹铭远下属的情况发生,要是殿前司不崩溃,就得曹铭远崩溃了。

    奋力冲锋的马军,一小部与步司交战,大部骑兵分成三道弧形箭头插向天子车驾。

    两面受敌的殿前司,西部直面骑兵的部分有些混乱,东部面对乱兵一退再退,试图脱离接触。同一时刻,天子车驾东边兵马正勉强运动,想要让开一条道。

    最后是一团散沙的南司,就在马司冲锋的那一刻,贾云城的帅旗遽然倒下。南司诸军刚刚振奋起来的军心如同浇了一盆冰水,各部进退不定。有试图进攻马司侧翼救援殿前司的,也有趁机进攻殿前司援军的,早就混乱的阵型愈加混乱。

    南司兵马再往东一里,百余骑正朝谷水战场狂奔!

    一瞬之间,殿前司这边风云突变。

    曹铭远的几百人再也拦不住乱兵,偃师卫彻底崩溃,便是曹铭远本人,也不得不顺着人流往战场外奔逃。

    而匆忙列阵的殿前司侧翼也未能拦住骑兵,三柄利刃干脆利落地划开殿前司阵型,最前方一骑举例天子车驾仅有百米!

    “保护官家!”

    一干近卫高声呼喊,内侍曹奉神咬牙带着亲从挡在车驾前。

    任喜爬上车驾:“请官家赐奴婢天衣!”

    赵德昭扭头看向周边紧张混乱的士卒,抬手扶了扶头上金冠。

    “君子死,冠不免。有朋不必替我而死。”

    “官家!”任喜喊了一声,趴在车上砰砰磕头,涕泗横流,“忠君之人何其多也!官家脱难则贼臣必亡!”

    赵德昭起身欲扶起任喜,却不料车驾猛然一晃,他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任喜连忙爬起来扶住他:“官家仁爱,是臣所以效死也!请官家速离险境!”

    “请官家速离险境!”车外唐思恭等人也一道呼喊。

    战场的最东边,南司的一部兵马停在原地,他们也就一开始拼杀了一阵,之后一个多时辰都在边缘来回移动,挤不进中央战场。

    这时候失了主帅指挥,索性停下来等待最后结果。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东边传来。

    有那等机警的士卒扭头看去,只见尘土飞扬,数面旗帜飞奔而来。

    “梁王!”

    “是梁王!”

    “梁王来了!”

    有第一声呼喊,很快,呼喊声向西传开。

    天子车驾就在眼前!

    田胜军面露狠厉之色,高声喝道:“拿椎来!”

    接到兵器,他后退几步,随即拍马加速。

    身前士卒纷纷让开。

    直到面前出现武德司亲从,一个个挤在一处坚决不退。

    田胜军没有继续前冲,而是呼喝一声,猛然将手中金椎甩向前方的车驾!

    “咚!”

    一声巨响,金椎弹开,砸倒一片亲从!

    田胜军也因用力过猛侧翻在地,快速起身,却见完好无损的天子车驾,他不由愣住。

    被砸到的车厢壁凹陷进去,但并不严重。

    宰相都有金属马车,天子也不会死守旧规。

    虽然天子无碍,但这一声巨响,却震得这片战场安静下来。

    也就在此时,“梁王来了”的呼喊传了过来。

    田胜军立马反应过来,振臂高呼:“梁王来了!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车驾另一侧,已经翻身上马的赵德昭停住动作。

    四下望去,绝大部分士卒都停下厮杀,面露茫然地站在原地,更有为数不少的人随众高呼梁王。

    赵德昭叹了口气,不理会焦急催促的任喜,拍马转到东边。

    静止的战场上,一队狂奔的骑兵引人注目。

    打头的两面旗帜,一面“梁”字王旗,一面“陈”字帅旗。

    那面帅旗,赵德昭十分眼熟,那还是当年陈佑辅佐他南下灭国时使用的旗帜,如果凑近了看,还能看到残存的“保信节度”字样。

    今时今日,这两面旗帜所到之处,士卒皆让开通道。

    很快,这一队骑兵来到距天子车驾百步处,缓缓停下。

    恍惚间,赵德昭似乎看到了年轻时候的陈佑。

    回过神来,眼前是掀起了洛阳之乱的陈孚。

    “吾乃梁王嫡子陈孚!”

    陈孚看着赵德昭,口中话语却是对诸将校所言。

    “梁王令!诸军罢战,就地驻扎!”

    就在他说话时,一张弓悄悄拉开。

    “贼子敢尔!”

    护持在陈孚身侧的刘延忠眼角寒光闪过,猛然转头目光追去,同时掷出手中长枪。

    一支箭歪歪扭扭射出,未能击中任何人。

    而刘延忠的长枪却穿过一名亲从的胸膛,牢牢钉在地上,枪尾还在颤动。

    赵德昭眼中带着难言的情绪,从此人身上收回目光,看着陈孚,缓缓开口:“梁王,何以为梁王也?”

    “百姓所望,士卒所尊。”陈孚朗声道,“陛下弃国,梁王不弃!”

    赵德昭冷笑一声,正要开口,陈孚直接出声打断:“抵抗无意,降者不杀。”

    田胜军立刻高喊:“降者不杀!”

    马军诸人立刻跟着喊,声浪传开,不拘原本是何立场,此时都一并高呼。

    其实这些底层士卒并不在会谁降谁,梁王不错,天子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反正不打了就是好事。

    赵德昭却不知这一层,听闻呼喊,脸上失去血色。

    他盯着陈孚:“文炳欲杀我也?”

    陈孚闻言默然。

    田胜军、曹奉神等人不由自主握紧兵器。

    良久,陈孚笑道:“若不叫你亲眼看看这天下将来如何繁盛,岂不显得我陈氏心中有愧乎?”

    赵德昭看着神态自信不似作伪的陈孚,整个人精气神突然下降一个层次,缓缓道:“如此,我就看着,这天下百姓是否后悔。”

第八百四十四章 看宇内谁家天下

    陈孚赶到战场,并不能给双方实力对比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但双方士卒在看到梁王旗帜后停战的举动,却让赵德昭同手下将校士兵彼此之间失去了信任。

    虽然赵普等人见到陈孚之后厉声斥责,但在军中有些威望的皇甫楠、郭振等人却未曾现身。

    如此更叫赵德昭心寒不已,不再希冀有什么变故,在武德司亲从的护卫下返回营帐。

    令马司看守好营帐,陈孚就在谷水边上召集师级以上将领。

    这时候他才得知,郭振同贾云城遇刺,贾云城重伤而亡,郭振受伤逃遁;皇甫楠倒是好好的,但在他抵达之后突然昏了过去,直到天子入营,才悠悠醒来。

    枢密院三相公现在只剩皇甫楠一人,有他的协助,陈孚十分轻松地安抚住众将。

    各部归营清点损失,救治伤兵。

    等朱宪带兵赶到,再无出现变故的可能。

    丁卯,帝次新安东。戊辰,军乱,陈孚引梁王旗至方平。己巳,归洛阳。

    洛阳的消息送到陈佑面前时,他才刚离开汴梁城。

    仔细考虑之后,他传信洛阳,中枢诸人暂时不变,全力处置对辽战事。

    陈孚将西狩的天子重又护送回洛阳的消息在有意传播下,连同梁王即将率军入京的消息一道,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各州郡。

    改朝换代?

    还是,魏武旧事?

    很多人在等待,也有人迫不及待。

    陈佑入郑州境时,郑州刺史带着阖州官员等待岸边,上表劝进。

    陈佑对此不置可否,只是把刺史县令等人叫上船谈一谈当地民政,便叫他们各自回衙,一如往昔。

    如此行为,却叫沿途官员大受鼓舞。

    除了原本就站在梁王一边的官员,其他人一面私下里讽刺陈佑连三辞的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一面发动治下拦路劝梁王称帝。

    看似是一场场闹剧,但一路行来却无人站出来阻止,就表明了京畿地区的政治风向。

    丙子,天光未亮,洛阳城便苏醒了。

    圣明仁爱的梁王将于今日抵达他忠诚的洛阳!

    这时候依然有一部分年轻官员忠于周天子,他们本来约定好今天一道拦在城门外斥责乱臣贼子、窃国大盗。

    可惜从昨晚开始,已经归顺的禁军士兵便将这些人的家宅团团围住,禁止人员出入。

    城门外,陈孚同赵普等人站在迎接的队伍前头静静等待。

    赵普身为周国的首相,有义务阻止周国的梁王谋权篡位,所以他亲自来到城外准备劝阻梁王。

    日上三竿,东边官道上接连有骑手出现,通报梁王车驾距此处还有多远。

    在车驾距此一里时,城外众人的视野中出现了渤海军的队列。

    打头的渤海军绕过迎接人群继续往城门方向去。

    这是早就通报过的,渤海军要接管皇城,而且在梁王入城前后,上东门的防卫也要暂时交给渤海军。

    目前来看,除了天雷军,各地海军是梁王最信任的军队。

    过不多时,江昌嗣抵达此处。。

    离着还有三四十步他便翻身下马,走到陈孚面前拱手道:“渤海军江昌嗣参见郎君!”

    “江都指。”陈孚笑着回应,“都指一路行来,辛苦了。”

    “职责所在。”江昌嗣再次一礼,“郎君稍待,昌嗣受命接管皇城,这便去了。”

    江昌嗣入城不久,梁王车驾终于到了!

    十分厚重,必须六匹健马才能拉动的厚重马车缓缓停在众人面前。

    在陈孚的带领下,皇甫楠、石守信等人恭敬下拜:“臣等拜见大王!”

    一时之间,此处还站着的,就只有赵普等政事堂三相公,以及天官杨子任。

    亲卫掀开障尘,陈佑出现在众人面前。

    双方目光对上,赵普沉声问道:“边事未息,大王为何不得诏令即带兵入京?”

    “天子失德,民乱四起,内不安则外难靖,吾此来,是为平内乱、御外敌。”

    赵普沉默一阵,继而问道:“大王入京,置天子若何?”

    “当世袭周王,为吾宾客。”

    话音落下,赵普三人恭敬下拜。

    陈佑把目光转向仍然站着的杨子任。

    不等他说话,杨子任便开口:“如今我为周臣,不可拜外君。”

    陈佑闻言露出笑容,朝着杨子任点点头,抬头看向近在眼前的洛阳城墙。

    他陈将明,又回来了!

    入城之后,陈佑直接往宫城文思殿去。

    原先英华录编纂组留下的痕迹已被打扫干净,在皇城清理完毕之前,陈佑都会住在文思殿。

    渤海军的一部分精锐将驻扎在隔壁的东宫,一旦有事,梁王亲军会立刻护送陈佑进入东宫,固守等待支援。

    安顿好后,陈佑在文思殿内召集亲信。

    被解救出来的方文韬、李昉、沈义伦,以及刘河、宋白、江昌嗣、朱宪、柳逢春等。

    另外就是抛下官职匆匆赶回来的汪弘洋、韩向阳二人。

    当然少不了陈孚,他坐在宋白边上,前头是方、汪等人。

    城内诸事议定,众人交换目光,汪弘洋终于提出最重要的问题:“当今之计,有三件大事需要定下。”

    “平远请讲。”

    “一者,新朝国号为何?二者,大王准备何时登基?三者从龙诸将如何封赏?”

    说到第三点,江昌嗣等将领全都竖起耳朵看向陈佑。

    封赏要是做不好,会出大事。

    陈佑沉吟一阵,缓缓开口:“吾乃虞舜之后,国号便为‘虞’。年号么,就叫‘维新’吧。”

    众皆点头。

    国号来源没问题,而且能让皇室血脉还攀附上古圣王,挺好的。

    年号出自“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虽然有些不妥,但用在“虞是古朝,今承新命”,也勉勉强强。再加上陈佑一直以来的旗号就是革新改政,新朝初立,还算恰当。

    “登基就放在十月初一吧。古时以十月为年始,取一个好兆头。”

    现在是九月二十六,离十月初一也没几天了。

    “对了。”陈佑突然想起来,“没必要带人劝进,也无需周帝禅让。民意即天意,吾自承天意,安民守土,定鼎宇内。吾不负民,则民不负我。”

    不劝进倒没什么,但不禅让,就有些不妥了。

    方文韬、汪弘洋等人连忙劝阻。

    最后定下来的是,让周帝下诏退位,让于贤君。但陈佑的登基诏里面不提受禅,只说从民意受天命。

    “至于封赏。”陈佑扫视诸人,“我准备重定世袭爵位。”

    汪、韩等早就知道,此时尚能平静,方文韬和江昌嗣等人却是禁不住呼吸加重,幸福来得太突然。

    “在此之前,勋爵暂不赐封。职事的话,先把空缺的补上,两府六部以及诸军,只要愿意归顺新朝,半年之内先不动。一切都等击败辽军,平定各地战乱之后再说。”

    显然,以后能有什么爵位,全看这半年的战功了。

    高层将领的封赏可以往后拖,底层士兵的赏赐不能拖,只能先出血发钱。

    次日,新朝建立之后将重启世袭爵位的小道消息在中高层文武官员中传播开来。

    官员们的情绪躁动起来,但这官心,却一下子安定下来。

    登基事宜自有臣属操持,居住在文思殿的陈佑已经把精力放到对辽战事上。

    另有不少地方的官员、豪商、地方豪强起兵反对陈佑,尤以两浙和蜀地最为严重。好在庞中和同白茅能力不俗,总算没叫这两地叛乱往外扩散。

    戊寅,周帝赵德昭召集群臣,宣读退位诏书。

    理论上来说,华夏境内已经没有统一政权了,不过曾经的周国朝廷仍在运转。

    耶律休哥派出的使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洛阳城。

    本该被柳逢春截杀的辽使顺顺利利来到了洛阳,但之后的事情却变得坎坷起来。

    他想见周天子,却被告知天子退位,周国已经没了。想见新帝,却得知现在还没有皇帝登基。

    就在辽使不知所措时,河南府境内百姓在得知周帝退位、让天下另寻贤君之后,纷纷请愿,要求当世圣贤陈公讳佑者登基为帝。

    这都是百姓自发,总不能怪官员们劝进了吧?

    百姓的请求有几分真几分假暂且不去追究,但开国登基的准备已经在有条不紊地准备中。

    这一日,太原报,西线辽军分了大部兵马北返。

    紧接着就收到了河东战报,已在阳武谷同辽军交战,正全力往雁门进发,势要封锁西线辽军北归路线,完成关门打狗的战略计划。

    己卯,河北来报,已经在易县一带稳住防线,同东线辽军多次交战互有胜负,但辽军一直未能突破防线继续南下。

    庚辰,陈佑回应百姓请求,他将于次日在乾元殿登基。

    或许是巧合,庞中和在两浙大胜叛军、正追剿残党的消息在这天下午送到洛阳。

    十月辛巳朔。

    卯正,宫门大开,文武百官陆续身着朝服入宫。

    从端门到乾元殿,卫兵肃立,旌旗招展。

    乾元殿阶下两旁空地上,精挑细选出来的壮硕士卒,文盔饰甲,手持礼器,昂首挺胸。

    士卒外侧,是钟鼓礼乐所在,正在做最后的演练。

    辰初,新朝未来的宰相们从文思殿离开,赶赴乾元殿,站到殿前台阶上。。

    过不多时,陈佑登上玉辂。

    “玉辂过了文成门!”

    所有人紧张起来。

    “玉辂过万春门!”

    鼓乐起。

    片刻后,乾元门豁然洞开。

    钟响,鼓乐息。

    门口仪卫齐声高呼:“天子到!”

    两侧仪卫紧跟着高呼:“天子到!”

    外侧,号角声起。

    纯色白马拉着玉珞,在号角声中缓缓前行,一直到乾元殿台阶前。

    号角声停。

    陈佑走下玉珞,抬头看去。

    透过摆动的玉旒,能看到陈孚、陈元两兄弟并内定的宰相们侧身站在最上一层台阶上,往下是六部六司以及各军将领。

    其余文武,都在台阶前。

    陈佑深吸一口气,提着衮冕衣摆,缓步迈上台阶。

    盯着这边的礼官立刻传信,鼓乐再起。

    每一步,陈佑都走得十分认真。

    就好像这是他曾经走过的路。

    初至此地的无措;

    死中求活的庆幸;

    面临威胁的隐忍;

    剪除敌人的畅快;

    保扶新帝的惊险;

    平灭敌国的威势;

    改革受阻的挫败;

    执政天下的豪情;

    革新改制的艰辛;

    以退为进的筹谋;

    ……

    一步又一步,陈佑将文武百官甩在身后,他越过了尚书都指,越过了两府宰相,一个人走向最高处。

    终于,陈佑踏上了最后一层台阶。

    在他面前,是这个国度最宏伟的议政殿堂;在他身后,是这个帝国最中枢的文武官员。

    直接走到厚实暖和的坐席上,站定。

    鼓乐声在此刻平息,只余旌旗猎猎。

    陈佑闭上眼,回想他一直坚持的信念。

    睁开眼,转过身。

    这是他的天下!

    【全书完】

完本感言

    终于写完了。

    说出来可能朋友们不相信,我原本是想在“抬头看向近在眼前的洛阳城墙。他陈将明,又回来了!”结尾。

    准确地说,这一句话是整个故事最开始的设定。

    当时我脑海里面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一位权臣被赶出中枢,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大家又不得不把他请回来。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故事。可以说是,就为了这点醋包的一顿饺子。

    好在,这顿饺子勉强还能入口。

    当初投稿,定的名字是《国贼》,上传时候发现被占用了,就改成《欺世盗国》。从这两个名字也能看出,一开始想写的就是“当贼的过程”。

    也就是说,成功之后的内容,不在咱们的叙述范围内。

    甚至于,我一开始的想法是到“入京”结束,后面的登基也不写,直接留白,盗国成败与否存乎一心。后来想想,还是给一个完满的结局,也不枉朋友们陪伴陈佑走完这条盗国之路。

    登基之后还有很多事情,如何处理旧朝势力,如何继续推动社会变革,怎么才能在陈佑死后保证科技的持续进步……

    但这都是另一个故事的内容了,就当是给我留点存货,以后再写吧。

    接下来说一说陈佑。

    二十多年间,陈佑的想法和目标改了很多次。

    一开始他只想活下来,权位都是虚的。

    后来,想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想要对得起穿越者的身份。

    然后,他发现把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是不现实的。理想状态下,一个理性的皇帝应该把自己的利益和最广大群体的利益绑定,可惜现实不存在这样的皇帝。那么,虚君就成了一个合适的选择——陈衡正是受了他的影响,才有了虚君的想法。

    最后,十年执政,一次又一次出现借助皇权试图颠覆陈佑新政的对手,陈佑终于下定决心将皇帝搬开,自己去做——这段时间成长起来的陈孚和父亲保持一致。

    至于社会制度的选择,核心在于,由谁创造利益、由谁分享利益。

    在陈佑的设想中,世袭贵族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按照设想,他们只能在爵位和参政之间选择一个,那些不当官的贵族,仅有的两个追求可能就是更高效地赚钱和研究理论追求真理——陈元会做出表率——说白了就是当世的物质享受,和青史留名的精神追求。

    当然,书中的想法都是简化的理想状态,包括陈佑等人面临的旧势力反扑,也都被有意淡化。

    毕竟这只是一个故事,想在故事中表达深刻的思想,对我来说有些困难。

    不过最后一段,陈佑两次重要谋划全部落空倒是我有意为之。

    第一次是罢相离京,陈佑计划罢相时间要更晚一点,他准备在离开之前,推行一系列更激进的措施,同时安排好接班人保证未来一年这些措施能有初步效果。

    可惜他遇袭后众人的应对太过强硬,他如果想继续留在中枢,就必须彻底架空皇帝,再也没有退让的余地,对未来的计划影响太大,所以只能顺势卸任。

    第二次就是最后的起兵。启用陈孚负责纸钞,使经济爆雷的时间延后;雁门关的失守,使得辽军攻势强于预期。最后是有人鼓动灾民以梁王名义起事,陈佑不得不在矛盾还未彻底爆发的时候动手。

    有谋划的不止陈佑一人,无法实现全部目标才是常态。

    故事就说到这里,最后说说我自己。

    其实这几天一直在犹豫,是不是真的就在这里完结,考虑许久才下定决心。

    限于水平,很多想写的没能写出来,勉强写出来的也没达到预期效果,有些遗憾。

    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有五六十位朋友一路陪到最后,十分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陪伴。

    本书创作中留下的遗憾,等我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再来弥补,这次就到这里了。

    既然要积累知识,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写历史。

    下一本书还没考虑好写什么(理直气壮.jpg)。

    总之,再次感谢大家,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感谢你们对故事的喜爱。

    感谢“渝州都督薄亲王”、“书友20181118170424229”、“艾尔法西尔的英雄”、“qdlaozhang”、“埃提亚灬”、“lazyfrog”、“南洼第一帅”、“紫雨寒风2017”、“宁静繁星”、“以屎为贱”、“琴风临晚”……

    名字好多,就不一一列出了,所有订阅过、打赏过、投票过的朋友,感谢你们。

    最后,感谢“又要返回键”的打赏,在这章完本感言发出之后,你们就看不到我专门感谢打赏啦!

    祝福朋友们生活和美、身体健康,也祝你们在生活中,在故事里,得到更多的感动,发现更多的美好。

    江湖路远,青山依旧,咱们有缘再见!

    公元二零二一年辛丑七月乙未十一日庚申

    司史顿首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025/ 第一时间欣赏欺世盗国最新章节! 作者:司史所写的《欺世盗国》为转载作品,欺世盗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欺世盗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欺世盗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欺世盗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欺世盗国介绍:
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官员陈佑穿越成乱世一将领,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国之柱石,又为何蜕变成朝臣口中的窃国大盗。算计、野心、感情、理想,陈佑该如何抉择?景瑞三年四月,外有敌,内不安,上不可依,下不可信,只能靠自己搏出一条生路。欺世盗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欺世盗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欺世盗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