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从小兵到帝王TXT下载从小兵到帝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从小兵到帝王全文阅读

作者:吐槽是福     从小兵到帝王txt下载     从小兵到帝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21 读书人

    用史国府的粮食征用史国府的色目人,李察是一点道德压力都没有,谁叫双方处于交战状态呢?

    李察大军全歼史国府主力,昭武狄遮单骑落荒而逃的消息如同旋风般传遍了史国府和安国府!

    史国府麾下的县镇城池无一不紧闭城门,不分日夜的在城头警戒巡视,生怕李察大军抵达……

    很快,伴随着李察大胜的消息,李察的恶名也逐渐传开,原因无他,李察为了进攻史国府,开始在乡野中大肆强拉色目人壮丁!

    好在,这种行径在汉人阶级眼里不算什么,所以并没有引起史国府汉人士绅阶级的对立。

    汉人士绅阶级看似是一个整体,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松散的阶级组织,他们互相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一般而言,只要不撬动汉人士绅阶级的根本利益,引起兔死狐悲的连锁反应,汉人士绅阶级都是非常识时务的一群人。

    他们往往具备灵敏的政治嗅觉,而且政治立场非常不坚定,只要有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对方还愿意维护原本的士绅阶级利益,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拥护新主子!

    正因如此,大唐治下很多豪门世家都经历了好几个朝代,仍然屹立不倒!

    他们不关心谁当皇帝,只关心自己的阶级利益是否可以继续享受下去。

    因为士绅阶级往往垄断者知识分子这一阶层,任何一个有点脑子的君主都知道治理天下要靠读书人,而不是一群武夫,所以一般而言不会去打击士绅阶级。

    大唐的士绅阶级可都是有自己武装的,一旦引起众怒,很容易出现一大群地主团练武装来!

    李察前世中的明末闯王李自成之所以最终兵败身亡,就是因为他的做法得罪了全天下的士绅阶级,从而导致他在山海关被打败后,就变得墙倒众人推,地方不断冒出一个又一个恨不得李自成死的武装力量……

    要知道,李察前世历史的明末士绅阶级是不掌握武装力量的,跟现今异世界大唐的士绅阶级完全是两种生物!

    大唐的士绅阶级要是集体反对你,根本不用临时编练地主武装,直接就能拉出一群家丁护卫组成的铁甲军来!

    带队的还全都是武者!

    这就是李察一直注意不去得罪西域地区汉人士绅阶级的原因,西域地区的汉人士绅阶级的力量虽然远不如内陆,但也不容小觑,李察在没有掌握绝对力量的时候,自然不愿意节外生枝。

    李察的大军缓缓向史国府府城而去,跟当初史国府大军开向安国府一般,一路劫掠粮食……

    虽然李察拥有足够的粮草,但这种军用物资自然是越多越好!

    更何况,李察的色目人炮灰队伍也在行军中不断扩大!

    李察的大军引起史国府昭武世家恐慌的同时,得知李察大胜消息的陶安邦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他万万没想到,李察竟然打败了昭武狄遮,还赢得非常彻底,昭武狄遮连裤衩都输掉了!

    仅仅带了几个心腹狼狈逃回史国府!

    那可是上万大军啊,结果全被李察料理了……

    当初这上万大军可是让陶安邦感觉要完蛋的节奏,为啥放在李察那里却如同蚂蚁一般被一脚踩死?

    陶安邦唯一能想到的理由就是,李察的道士境界又大大提升了!

    后续送过来的情报也证实了陶安邦的推测,李察的队伍中出现了大量铁甲骑兵道兵!

    人数高达3000多!

    有三千多骑着战马的铁甲道兵,李察能全歼史国府的主力似乎也不算奇怪……

    不过问题来了,史国府的主力能压着安国府的陶安邦揍,李察又全歼了史国府的主力,进行简单兑换的话,岂不是说安国府的力量现如今在李察眼里就是盘菜?

    陶安邦悲观的推测出,曾经不被自己放在眼里的李察叛军,如今的军事力量很可能已经凌驾于安国府之上!

    等到李察彻底消灭史国府的昭武世家,转头对自己用兵,自己是臣服还是拼死抵抗?

    嗯,这是个严重的问题,绝不能自己扛下!

    在李察大军开向史国府府城的时候,陶安邦开始派人召集整个安国府的名门士绅,除了高象县之外!

    在陶安邦眼里,高象县已经被李察征服,自然不能继续算作安国府的一份子。

    陶安邦将是否抵抗李察的困境扔给了安国府的汉人世家面前。

    因为陶安邦很清楚,若是没有安国府士绅阶级的帮助,以他手下不足2000唐军和一堆没有啥士气的府兵县兵,想要对抗李察纯粹是痴心妄想!

    不过要是安国府的士绅阶级团结一致,哪怕团结八成以上,也可以跟李察对峙下去。

    陶安邦很清楚这群汉人士绅手里的力量,单独一个世家拿出来不算什么,哪怕是安国府首屈一指的公孙世家,也不是陶安邦的对手。

    然而,若是所有的士绅阶级联合起来,在安国府没人可以跟他们对抗!

    至少在李察出现以前是这么回事……

    至于陶安邦引诱安国府士绅阶级对抗李察的筹码,很简单,大家看看高象县,身处权力核心的士绅家庭的子弟都被排除在外,李察宁愿用贫寒出身,最先跟随自己的普通汉人,也要将汉人士绅家庭出身的子弟排挤出核心权利层。

    在这方面,公孙家应该最深有感触……

    除了被当作吉祥物榜样供出来的公孙康安外,其他公孙家的子弟没有一个早高象县当官!

    安国府的汉人士绅跟官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为汉人士绅家庭就是读书人阶级,他们有钱,自然可以请最好的老师教育子女。

    而且有钱人的子弟不用为了生机忙碌,整日里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平民子弟怎么跟他们竞争?

    师资力量被甩了八条街,学习时间更是无法相提并论,除非是贫寒子弟中真正意义的天才,不然的话根本无法跟士绅家庭的子弟竞争!

    然而,即便平民中除了才子,也会迅速被士绅阶级通过各种手段拉拢过去!

122 进攻史国府

    拉拢平民天才的手段太多了,常用且牢固的就有师生关系以及联姻。

    在古代,贫寒出身的子弟考取功名后,迎娶一个大家闺秀真是太正常不过了!

    结果,本来平民天才就不多,一冒头就被拉拢过去,知识分子的阶级就此牢牢掌控在士绅阶级手中!

    理所当然的,在安国府中,大多数文官都是汉人士绅家庭中走出来的,剩下的也跟地方汉人士绅阶级有着各种各样亲密利益关系。

    只有武官层面被汉人士绅阶级渗透的不严重,原因很简单,士绅家庭的子弟一个个锦衣玉食的,脑子犯抽了才加入唐军上战场!

    这可不是和平年代,而是战乱频繁,人命不如狗的时代!

    就算士绅阶级的子弟习武,往往也会担任家丁护卫的领头人,而不是加入军队上战场跟绿皮拼命……

    士绅阶级顶多花费大价钱收买军队中的主官,就好比当初公孙康安收买薛明智,尹立人收买龙立果一样。

    至于中低层武官,在士绅阶级眼里连收买的价值都没有,他们的阵亡率太高了!

    而且还没有多大权利……

    毕竟,士绅家庭里的家丁护卫比县兵和官差还要能打!

    只可惜,陶安邦低估了安国府士绅阶级自保至上的理念!

    最重要的是,高象县的士绅阶级现在活得都好好的,他们在官府的权势虽然被剥夺了,但根本的田产一样没少,连税赋的优惠待遇都没有被李察取缔!

    李察仍然按照以往人头税的方式收取田赋!

    在这种情况下,士绅阶级拼死抵抗的决心自然不大,即便有几个地主家庭看李察不爽,得益于李察连战连捷的大势,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赌注。

    他们跟陶安邦不同,陶安邦投降了就不再是节度使了,哪怕李察再大度也不可能让陶安邦保留原本的职务,他手下的兵将被拆分吸收混编也是必然的事情,陶安邦最好的下场也就是被安置一个显赫却没有实权的位置,被当作投降受到优待的榜样供起来……

    与现在的公孙康安和尹立人差不多的性质。

    所以,陶安邦自然是不甘心投降,但这帮地主士绅失去的顶多是官府的门路,他们本身权位也不高,损失不大,凭什么要陪着陶安邦一起玩命?

    结果不言而喻,这场探讨结束后,陶安邦非常不满意!

    他也没有好办法,要是让他现在进攻高象县,攻下来没问题,但到时候就是跟李察彻底撕破脸,没有转圈的余地,连投降的后路都没有……

    至于扩兵备战,陶安邦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之前面对史国府主力他都要不计前嫌的拉上李察叛军才有保命的希望,现如今他还能拉上哪个盟友?

    康国府么?

    康国府的主力早就加入安西四镇的战争了!

    陶安邦在焦头烂额的自救时,一路搜刮强拉壮丁的李察已经来到了史国府府城下。

    这时候,李察麾下不光有3000多百分百披甲的明军营和3000系统本部兵力。

    还有大好几千的色目人炮灰!

    这些色目人炮灰连有过战斗经验的色目人仆从军都不如,不过李察将俘虏的色目人仆从军跟这些色目人炮灰混编起来,以‘老兵’带农夫的方式,一对一拉出来了超过一万五千大军!

    如此规模的大军,立刻将缴获了丰厚粮草的李察吃成了穷光蛋……

    现在李察算是明白为何安西都护府的各个节度使大战,一般不愿意拉出过多色目人炮灰的原因了,人数一上来,粮食消耗太恐怖了!

    不过人多也有好处,李察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打造出来足够的攻城云梯。

    随后,李察向史国府派去了劝降使者。

    李察给出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投降,他可以保证昭武世家不用死一个人,而且可以保留一部分不动产和全部的浮财。

    当然,李察只给出了财产和生命上的保证,至于昭武世家在官府和军队中培养的势力,自然是会被全部取缔!

    昭武世家现在已经打败了仗,能有这个下场已经不错了,如若昭武世家背后没有吐番王国的支持,或许真的会同意李察的劝降协议!

    在李察大军抵达史国府府城,派出劝降使者的时候,昭武狄遮正跟一位吐番王国的密使对话。

    “吐番王国的援军一日后真的会抵达么?”

    “当然,这种消息我自然不会骗你,只要你们在史国府坚持抵抗一天一夜,吐番大军一到,昭武世家仍然是史国府的天!

    而且吐藩王已经下达了谕旨,昭武世家可以永镇史国府。”

    昭武狄遮得到确定答案后,咬了咬牙回道:“我知道了,我一定会拖延一天!”

    与密使商谈过后,昭武狄遮亲自会见了李察派来的劝降使者,客客气气的请对方吃‘大餐’,无论劝降使者说什么,昭武世家的人都面带笑容的迎合着。

    然而,当劝降使者提出立刻放下武器开城门的时候,昭武世家的人却总是找各种借口理由推脱,当然不是拒绝,而是举出一大堆事例说需要时间来说服城内的其他人……

    总之,言语有据,态度恭敬,一副丢李察的劝降条件感恩戴德的模样……

    当劝降使者将这番话告诉李察后,刚刚做好攻城准备的李察冷哼一声。

    他倒不是猜到了昭武世家拖延的计策,仅仅只是觉得昭武世家给脸不要脸!

    当自己不知道史国府是昭武世家说的算么?

    不开城门完全是不给我李察面子啊,这种世家留着何用?

    于是,李察直接下令吹响攻城的号角!

    本来跟劝降使者相谈甚欢,恭恭敬敬将对方送走,以为万无一失的昭武狄遮突然听到城外响起连绵进攻号角声,面色陡然变得苍白起来!

    “李察小儿竟然如此无耻!”

    昭武狄遮不顾颜面的破口大骂,紧接着昭武世家的成员忙不迭的穿戴盔甲,上城头指挥守城士兵准备作战……

    现在李察掌握着主动权,昭武世家只能硬着头皮接招……

123 绝望的昭武狄遮

    色目人降兵都见识了李察军队在与昭武世家的战斗中很辣作风,所以他们对李察下达的命令非常顺从,连带着那些被强拉过来的色目人壮丁也跟着顺从起来。

    古往今来,能令人类听令的方式只有两种:感恩和恐惧。

    当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感激某人时,自然会愿意听从他的命令去做事,然而,人的内心太过复杂,你永远也不知道一个人是真的感激你还是表面迎合奉承你……

    不过恐惧就很简单了,辨别一个人是否真的怕你只需要将刀子架在对方的脖颈上,就能甄别出来。

    很显然,起于微末没有什么家底的统治者更喜欢用简单高效的恐惧来驾驭下面的人,特别是那些用来消耗的炮灰!

    李察在这条路上走到了极致,因为他有一批忠心耿耿的系统士兵保护着,并不需要恐惧压榨到极限后会爆发反抗自己的不利因素。

    超过一万五千的色目人炮灰被李察编为先锋营,他又一次恢复了先锋营的称号,比起俘虏营和负罪营的名号,先锋营听起来至少像一支正常的军队……

    不过这一次,李察没有在先锋营中设立汉人军官,仅仅以明军营士兵驱使着他们,夏侯玉成再次干起了老本行,从一万五千多人的先锋营中抽取了少数乖巧懂事的色目人降兵作为自己的助手,配合明军营一起管理这支庞大的队伍。

    这种临时建制是非常不牢靠的,而且也一点不像正常的军队,连民兵都算不上!

    当然,李察也没指望将先锋营变成一支军队,无论是色目人降兵还是被强拉过来的色目人壮丁都得到了李察的承诺只要攻下史国府,他们就可以获得自由!

    没有赏钱,更没有放手劫掠史国府府城的诺言,但一个‘自由’足以让先锋营中的色目人安心!

    色目人降兵是戴罪之身,能获得自由不被卖做奴隶自然是最好的出路。

    色目人壮丁则都是有家有室的人,李察仅仅只是在史国府‘征粮’和拉壮丁,并没有干出大规模屠村的行为,大屠杀对李察而言完全没有必要……

    毕竟,他需要大量的人口去耕种田地,没有人口再富饶的土地也不会产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从这一点来看,李察的行径比当初史国府大军进入安国府境内要温和一些,毕竟那些吐番部落战士可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手里拿着木杆长矛和带着缺口老旧刀剑的色目人先锋营抬着攻城木梯,在明军营的押阵下向没有护城河的史国府府城冲去。

    史国府府城才是李察见过的正儿八经古代城池,箭塔角楼一样不缺,虽然没有瓮城,但城高也足足有5、6米了,主体是坚固的砖石,李察也看不出是什么制成的,但坚固程度一定远超土垒的县镇城墙……

    此时,史国府城内主要骨干战力都是昭武世家的家丁护卫和少量的官差衙役。

    史国府府兵都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殆尽,昭武世家为了冲人数,从城内拉了大量的色目人壮丁登上城墙协助守城……

    那些守城的色目人壮丁战斗力连城外的李察先锋营都不如,至少李察先锋营的色目人炮灰士气比城头上的守城色目人壮丁高那么一丢丢……

    昭武世家的家丁护卫因为人少只能充当督战队,官差衙役的职能也差不多,由此能看出来,史国府府城此时的守卫力量有多么薄弱!

    可以说,这种力量根本扛不住上万大军的围攻,哪怕上万大军都是水货一般的色目人!

    如果昭武狄遮没有得到吐番密使的保证,绝不会下令抵抗,因为这是不可能打赢的战斗,史国府失陷不过是时间问题……

    城头上零零散散的箭矢落下来,力道出乎意料的弱,本来有点消极的先锋营色目人看到城头的箭矢密度‘感人’后,士气大振,迅速将攻城木梯架了上去!

    先锋营的色目人发现城头的守军根本没有打仗的心思,与其说是在射箭,不如说是在点(打)卯(卡)……

    士气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虽然有时候高的不科学,有时候下降的令人乍舌,但有一点不会变,敌人的士气低迷了,己方的士气理所当然就上升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对手是一个懦弱之人!

    在战场上同样如此,你弱我自然也就强了……

    就这样,在李察满意的目光下,第一轮进攻先锋营的色目人就登上了城头,还战斗了足足大半个小时才被打下来!

    这对于降兵和壮丁组成的先锋营色目人而言,绝对是超常发挥了!

    经过第一轮进攻,李察也算看出来了,城头的色目人守军手里虽然拿着武器,但只要木梯子架上去,他们保准立马崩溃,真正守在城头战斗的只有人数不多的官差衙役以及穿着铁甲的家丁护卫。

    登上城头的先锋营色目人炮灰之所以被赶了下来,主要就是那些穿着铁甲的昭武世家家丁太能打了,装备太好,以先锋营色目人手里的破铜烂铁连防御都很难破开……

    既然敌人这么弱,李察打算在第二轮进攻中一鼓作气拿下史国府府城!

    攻城战来回拉锯对进攻方而言可不是好事,一天能攻下来李察自然不会等到第二天!

    提前一天进入史国府,李察就能提前一天解散先锋营的一万五千多张嘴,降低自己的粮草压力。

    随着势力逐渐扩大,李察已经开始注重个人名誉,如非必要,他是不会如同以往那般赶尽杀绝的。

    色目人好歹也为自己的征服事业贡献了一波,杀自己人哪怕杀得是色目人,对个人名誉也是一种损害。

    与乐观的李察相比,城内的昭武狄遮就满脸绝望了,第一轮进攻的仅仅只是一群色目人炮灰,守城队伍都堪堪将其怼下去,下一波要是敌人上来的是主力呢?

    不用李察派那只核心精锐,光是明军营就能依靠人数碾碎城头那点家丁!

124 神机营

    此时,昭武狄遮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在犹豫是否要现在开门投降,天色还早着呢,李察的大军完全可以组织第二轮第三轮攻城!

    经过第一轮攻城后,守军虽然将进攻方赶了下去,但士气反倒更加低迷,因为大家都知道占据大多数的色目人壮丁不堪大用,敌人一来跑得贼溜……

    理所当然的,史国府的官差衙役战斗的士气都非常低,第一轮进攻他们死伤可不少!

    甚至连昭武世家的家丁都满脸忧郁,经过第一轮攻城战,他们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史国府府城守不住了!

    对方仅仅只是派上来一波色目人炮灰就打成这样,交过手的昭武世家家丁都知道,那些色目人中甚至有近半都是没上过战场的平民!

    下一轮进攻自己还会这么幸运的碰到一群垃圾色目人么?

    外面的攻城大军中可是有几千铁甲军呢!

    昭武世家的家丁护卫士气都不高,可以说史国府府城的主心骨已经没有了拼命的勇气,昭武狄遮也是知兵的人,自然能看出来!

    不是昭武狄遮不想打,而是真的打不下去了!

    昭武狄遮自然不愿意看着昭武世家的基业葬送在自己手里,永镇史国府不敢想,但那些田产至少保住一些吧。

    仔细想想,李察给出的条件还是蛮不错的……

    于是,趁着李察准备第二轮攻城的时候,史国府府城城墙上突然放下了一个吊篓,打着白旗向李察大军走来。

    很快,李察得知了昭武狄遮真心投降的消息,这个消息是昭武狄遮命心腹私自送来的,守军士兵和吐番王国的密使都不知道这么一回事。

    李察得知对方来意后,直接开口道:“现在的投降条件改了,浮财和昭武世家的族人性命我可以饶恕,但不动产和田产我都要没收,作为他没有及时投降浪费我兵力的惩罚!

    我只给你们一刻钟的考虑时间,包括你在道上的消耗,一刻钟之内不开城门,我立马发兵攻城!”

    这位信使以平生最快的速度奔驰到城下,从吊篮升了上去。

    好在昭武狄遮也急着等待李察的答复,就呆在城楼里,第一时间得知了李察给出的条件!

    一刻钟的时间根本不够昭武狄遮召集昭武世家高层商议,更不用说拖延时间了……

    昭武狄遮权衡利弊后,以昭武世家家住和史国府节度使的身份下达了投降献城的命令。

    守军中的官差衙役和昭武世家的家丁护卫无不大松一口气,他们可不想在这里送了性命。

    李察看到史国府大门洞开后,自信满满的笑了起来,对身边众人下令道:“先锋营在城外待命,明军营分出左右两营看着先锋营和粮草辎重,明军营其余三营先入城掌握所有要点,并卸除城内所有武装力量的武器,维持城内治安,随后我会带着本部人马进城!”

    即便到了这时候,李察也没有放下谨慎,而是让明军营中三个营头先进去探路并掌控城池,防止昭武世家在最后狗急跳墙来个鱼死网破。

    当然,以李察开出的条件,昭武世家拼死抵抗的概率还是蛮低的,虽然剥夺了所有的不动产,但昭武世家的族人和浮财得以保留,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昭武世家现在的局面可比当初大石镇镇守步浩宇出逃的境况强百倍!

    明军营入城后,史国府府城中拉出来守城的色目人壮丁已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那些官差衙役也乖乖向明军营交接了武器和府库等重要建筑。

    至于昭武世家的家丁护卫,则早已散入府城中继续当自己的本职工作,昭武狄遮可不会让李察的士兵将自家家丁的装备一起缴械了!

    家丁的装备可老值钱了!

    当然,这也是对昭武世家主动献城的优惠。

    在明军营彻底掌控史国府府城后,李察脑海里猛地蹦出一个系统提示。

    【恭喜宿主攻占第一座府城级城池,获取10万枚气运币!

    恭喜宿主击败史国府府城守军,迫使对方投降,获得1000枚气运币,完成声望任务赢得三场万人规模的战役。

    你的声望等级从10星提升到11星,新的声望任务发布:累计获取2万枚气运币(0/2万),完成后声望等级提升。

    声望等级突破10星,今后招募的所有系统士兵获得战后自动修复装备和坐骑的能力。

    举例说明:如果一名明朝边军精骑的战马阵亡,骑兵未死,战斗全部结束后,在进行战役结算的时候,可以自动获得一匹新的战马,若是战马受伤,则战马伤势痊愈,武器装备以此类推。

    如果系统士兵阵亡,则系统士兵所拥有的所有装备和战马,除黑火药和铅弹外全部自动回收消失。

    恭喜宿主解锁明朝5阶兵神机营。

    神机营简介: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

    明代京城禁卫军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

    系统神机营全部为火器化部队,使用的是成熟的单兵火绳枪,哑火率极低,且不会出现炸膛,耐久度永久,有效射程内可以轻松穿透大唐境内任意铠甲。

    神机营除火绳枪外,还穿戴有明军制式轻型铁甲,头戴明盔,配有明军制式腰刀,具备正规军士兵拥有的肉搏能力,远超明军火铳手。

    神机营士兵的枪法更准,且可以快速熟练的进行各种火器化军阵的变换,包括交替前进射击,二列齐射,三段式射击法等等战术动作,每人配备百发配套黑火药和铅弹,不会随着神机营士兵阵亡而消失。

    该兵种为明朝体系等阶最高的职业火枪兵,兑换价格为20枚气运币一人。】

    “不错,这神机营完全是明朝火铳手的强化版本,无论是武器枪法还是肉搏能力和装备都得到了进步,战场生存能力大大提升,若是以后需要火器部队的话,倒是可以作为主力使用。”

125 大明王

    看过神机营的介绍后,李察开始忙着占领史国府,将史国府的财富真正纳入掌控当中。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昭武世家一路的史国府地方士绅进行有限度的抄家。

    由于昭武世家是主动投降,李察自然不会直接下一道命令对他们进行粗暴抄家对待,而是让昭武世家的人自己将财产供出来,然后将所有的田产地契都拿出来交给李察为首的官家。

    这是一个很繁杂的工作,一时半会是弄不完的。

    李察在史国府住下后,第一件事就是兑现自己的承诺,将城外众多色目人降兵和色目人壮丁遣散。

    他们都是史国府地界的色目人,倒是不用担心他们会找不到生存出路。

    正因如此,哪怕李察没有给他们支付任何伤亡抚恤金和军饷,重获自由的色目人也对李察有了那么一丢丢感激。

    当然,这份感激主要来自于那些色目人降兵,放在以往,他们这种投降的色目人往往会被贬为奴隶……

    李察这么做一方面是降低自己的粮草压力,另一方面就是想要恢复史国府的农产品生产力。

    从军的色目人可都是男性青壮,耕地的主要劳动力,李察自然不可能一直押着他们不放。

    实际上,安西都护府控制的西域地区的色目人,除了常年刀口吃饭负责清剿绿皮的色目人仆从军,大部分色目人士兵都是在战时征召的,打完了仗官府都会将他们放回去,以免影响下一季度的田地耕种。

    遣散色目人的事情自然有下面人去做,坐上史国府官衙高堂的李察拉开了个人面板,开始总揽自己的收获。

    【姓名:李察16

    所在地区:异界唐朝安西都护府史国府

    个人境界:普通人

    声望等级:11星

    抽奖权限:初级(100)

    可招募1阶兵:卫所民兵(1)

    可招募2阶兵:明军长枪兵(2),明军弓箭手(2)

    可招募3阶兵:明军重步兵(5),明军重弩手(5),明军轻骑兵(5)

    可招募4阶兵:明军五军营步兵(10),明军火铳手(10),明朝边军精锐骑兵(10)

    可招募5阶兵:明军神机营步兵(20)

    麾下系统士兵:1000名五军营步兵,2000名明朝边军精骑

    占领地区:高象县,史国府

    气运币:113000

    声望任务:累计获取2万枚气运币(0/2万),完成后声望等级提升。

    备注:你已经初步具备了自立的实力,可以考虑打出自己的旗号对外争霸,请谨慎挑选敌人,如今在安西都护府交战的双方都比你强大许多。】

    “不知不觉中,我也是身具10多万巨款的男人了,果然,削弱昭武世家的力量,趁机夺取史国府这一步战略走对了,有了这十多万气运币,足以为我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提供牢靠的保障!

    我也可以安心在占领的地区建立自己的根基了,西域这片地界虽然汉人人口不多,主体民族是色目人,但这种环境也是有优势的,我可以将汉人阶级牢牢拉拢在自己身边,组建以我为核心的军事贵族集团!

    想要将官兵和我绑定在一起,形成牢固的利益集团,最高效的方法好像就是分田地了,这一招无论是我前世华夏的太zu还是历朝历代的明君都用过,历史证明还是非常好用的。

    其实这个世界的大唐也用过,大唐刚建立时候的府兵制度就是以土地捆绑军队士兵效命,只可惜,因为绿皮的入侵和地方世家门阀的坐大,府兵制度已经完全崩坏了……

    不过这个制度在初期还是很管用的,西域这片地方本身肥沃的田地就不多,还都被那些汉人士绅阶级瓜分掉了,普通汉人不是当了佃户就是当兵吃粮,比色目人平民唯一强出的地方就是不会被饿死。

    我要是给明军营士兵分田地的话,首先要有那么多田可分,现在明军营只有3000多个兵,拿高象县抛荒的田地和昭武世家贡献的田地足够分了,暂时应该不用触碰地方汉人士绅阶级的利益,可以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他们不至于狗急跳墙。

    等到今后明军营扩编到几万人,田亩不够分的时候,再拿汉人士绅阶级开刀,想必他们也不敢反抗我了!”

    李察在构思今后如何用土地组建自己的军事贵族利益集团的时候,整个史国府在昭武世家的配合下,全部城头变幻大王旗,换上了代表李察势力的‘明’字旗。

    与此同时,李察正是在史国府府城打出了大明王的旗号,并派出使者要求安国府中陶安邦为首的势力向自己臣服。

    李察打出自立为大明王的旗号后,系统并没有给出任何建国的提示,很显然,这个自立为王在系统眼里水分颇大,够不上资格获取建国奖励……

    当然,李察也没指望换了个大明王旗号就能得到奖赏,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在名义上压制陶安邦这种安西都护府中,俨然自成一方军阀的节度使。

    很多时候,名义这种政治象征还是蛮有用的,现在李察占据了一府之地,胜迹连连,麾下数千‘百战精兵’,自立为王倒是也勉强够格了。

    这主要得益于现在的西域政治版图动荡,安西四镇分为两派大战连连,根本没有势力有精力去制裁李察这个大明王,所以大部分民众认为李察这个大明王一时半会是不会覆灭的。

    想要获得民心,首先要让大多数人相信你这个势力不是风一吹就倒的样子货。

    比起李察这个如日中天的大明王,安国府的政治环境就十分悲催了,那些安国府的地方士绅阶级在得知昭武世家兵败投降李察后,纷纷跟陶安邦划清了界限,生怕李察大军一到将他们打为陶安邦一派……

    陶安邦下面的官员们也出现了投降派首次压倒主战派的声音,人都是惜命务实的。

    李察派过来的使者给出的条件中,除了陶安邦要失去全部兵权外,文官几乎都可以保住自己的饭碗,顶多如同高象县那般进行职务调动,武官也不会完全被一撸到底,安国府的官员们为啥还要打这场必败的战争?

126 安国府投降

    昭武世家完了,这是史国府汉人士绅阶级的普遍看法。

    喜欢招安的李察和以往不同,这一次没有向昭武狄遮伸出招安重用的橄榄枝,要知道,李察之前的征服中,可是特别喜欢将投降的军将招揽到麾下。

    比如说韩立和夏侯玉成就是典型投降过来受到重用的,还有之前跟李察打生打死,最后又改投李察麾下的龙立果。

    在李察的明军营进入史国府府城后,那些府城的汉人士绅大户们很快就将李察的老底子探清楚了……

    当然,探清楚后他们对李察的力量更加畏惧,换谁知道占领府城的人是一个挥手间能呼唤千军万马的存在,也会感到惊悚畏惧!

    然而,擅长使用降将降官,来弥补手底下人才匮乏现实,建立自己统治的李察,竟然将昭武世家一撸到底,除了不多的浮财外,昭武世家算是在史国府被连根拔起……

    史国府有的人觉得是因为昭武世家投降的太晚,惹恼了李察,所以没有任用任何一个昭武世家的子弟。

    还有人觉得是李察看上了昭武世家的田产和在史国府的根基,要侵吞昭武世家的家产来充实他的势力,并且还不用担心在史国府根深蒂固的昭武世家在未来闹事。

    总之,李察的行为让昭武世家的上千口人失去了赖以为生的饭碗,昭武狄遮不得不带着自己的族人迁移离开史国府……

    允许昭武世家这么做,也是李察对外宣传的一个口号。

    大家看看,哪怕是在最后投降的敌人,只要是我大明王李察许下的诺言,也可以兑现!

    被变相驱逐的昭武世家成为了宣扬李察信守诺言形象的榜样。

    同时也警告了那些敌对势力的官员,在投降面前千万别犹豫,如果动了刀兵,再好的条件也会无限下降!

    昭武世家的境遇安国府的汉人士绅阶级是完全看在了眼里,安国府的汉人士绅阶级为了自己的财产,开始频繁跟李察派出的使者接触。

    双方在私下里达成协议后,没等李察大军出征,安国府的汉人士绅阶级就在安国府闹了起来!

    是带着民众一起闹事,软硬兼施要求陶安邦接受李察的劝降条件!

    汉人士绅阶级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自然不会跟老百姓一样拉个横幅上大街上胡乱喊,更不会雇佣一帮人去堵衙门门口,那可是给陶安邦送去派兵镇压的借口……

    汉人士绅阶级劝降的方式很简单高效,他们纷纷买通节度使府下能说的上话的官员,向陶安邦营造出一种‘民心愿降’的假象。

    理所当然的,安国府的府兵体系和其他县镇的卫戍部队也被渗透严重,甚至都做好了随时投诚李察的准备!

    投降的民心自然是没有,安国府虽然不满安国府的汉人官府,但同样也不鸟李察的政权,自然不会支持官场上的投降言论。

    然而,这占据多数的民心话语权其实是最低的,没有人会搭理,至于普通的汉人平民,同样因为人微言轻不受重视,节度使陶安邦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不过节度使麾下控制的大唐野战部队的士兵,是真心不想打仗,他们已经听说了史国府的同行们在战场上被李察砍菜切瓜的战绩,当然不想和这种恐怖的对手交战。

    再加上地方汉人士绅阶级的推波助澜,陶安邦引以为根本的大唐野战部队已经在政治立场上‘跳反’了!

    结果,地方汉人士绅阶级、官府的大部分官员、节度使麾下直属的大唐野战官兵三者,形成了所谓的民心,将陶安邦逼到了投降一路……

    真正的民心陶安邦不知道,但这三个层面上的人合力起来,就是这个时代能决定政治局势的民心!

    特别是在西域地区这种多数人为色目人的环境下!

    最终,李察的大军还在接受史国府的下属县镇,建立大明王的官僚统治时,安国府那面的降表送了上来。

    李察看到降表后面色大喜,将明军营留在史国府2000人,拉着剩下的1000人明军营和系统本部兵马,向安国府赶去。

    李察知道,如果他不亲自带兵前往安国府接受,安国府仍然是节度使陶安邦的天下!

    不过,陶安邦投降的行径还是让李察非常满意的,没受到兵灾的安国府对李察的意义显然更重要。

    因为接下来他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大扩军参与争霸,一个稳定的后方大本营才是李察所在意的。

    不说别的,李察的系统本部兵马也需要吃喝拉撒啊!

    果不其然,当安国府府城中的陶安邦见到李察亲自带领的大军来接管安国府后,只能无奈的下令全部军队迎降李察的队伍。

    李察也十分大度的兑现了之前派出的使者承诺。

    安国府近九成的官员仍然在原来的职位上干活,只是安国府的知府,也就是行政首脑将由高象县县令宋志成担任,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宋志成的心腹来到安国府。

    不过高象县抽调的官员除了在安国府任职外,还派往史国府一部分,接管了史国府的官衙。

    李察下面的家底再次进行了大规模整顿,因为李察麾下实行的是严格的军政分离,知府看似行政权势极大,但连地方的巡捕房都无权插手。

    宋志成任命为安国府知府,尹立人被任命为史国府知府,尹立人的家族势力很小,全家只有他一人为官,而且家里也没有多少田亩,连士绅阶级都算不上,所以李察用他跟用宋志成一样放心。

    这种没有根基且没有兵权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动摇李察的统治根基。

    高象县县令则移交给了李老财,牢牢压制公孙康安这个地头蛇,李察的这种任命就是让公孙家警醒,他们再也别想进入地方官府的高层!

    对于这些地方实力派士绅家族,李察一直在防备着。

    官府中的汉人士绅子弟几乎都被调任到了无权无势的清水衙门……

    重要的位置上,则清一色都是没什么势力的读书人。

127 第一野战军团

    李察的队伍接管安国府后,先是将高象县的一整套幕僚班子抽调出来,分别掌控住安国府和史国府的重要官职,然后就开始了李察最重视的军事整编任务。

    安国府的近两千大唐职业正规军士兵,李察自然不会浪费掉,那隶属于陶安邦的数百牙兵(骑兵),更是被李察当成了宝贝!

    这些牙兵可是西域这片地区最好的斥候!

    这帮节度使牙兵都是实打实通过军功晋级上来的,基本上掌握了这个时代常规冷兵器作战的所有技能。

    由于他们经常被当作斥候侦骑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牙兵自然也掌握了大量斥候的能耐。

    在古代战场上,斥候侦骑是非常难得的精兵,因为他们不光要可以掌握多种辨别方向的野外生存技能,还需要熟悉运用环境来估算敌军的规模。

    比如说通过敌军野外驻营遗留的土灶数目判定敌军的大致人数和规模,甚至是通过粪便的遗留物,来辨别敌军的骑兵步兵比例!

    至于在远处通过望的方式分辨出行军状态中的敌军中大致有多少战兵,多少是后勤辎重的民夫更是基本技能。

    除此之外,因为斥候侦骑经常成小队甚至是三两人出去执行任务,对个人作战能力要求很高。

    不然的话,斥候侦骑出去了遭遇敌方侦骑或游荡的绿皮,很容易稀里糊涂的被杀死!

    那些识别敌军人数的技能只要进行系统的学习,掌握并不困难,但作战能力这东西却不是依靠训练可以累计的,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因此,大唐主要负责对外战争和戍边的节度使们,渐渐开始喜欢用牙兵作为侦骑斥候使用。

    原因无他,因为这些牙兵士气高,单兵作战能力强,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

    只要对他们进行一番斥候侦骑的理论教导,很快就能培养成一名出色的侦骑斥候。

    在缺少战马的西域地区,牙兵更是承担起了兼职侦骑斥候的重任,任何一支大唐正规野战部队都会配备牙兵作为侦骑斥候。

    这也是牙兵待遇远超普通正规军野战士兵的原因之一。

    李察之前使用的那些斥候,跟牙兵比起来都比较业余,也就是李察接触的敌人都是一群弱渣,所以才没有被封杀斥候侦查的范围。

    若是一支专门用于平叛的大唐野战正规军,李察那些业余斥候没等接近唐军队伍就被散开的牙兵屠戮一空!

    最开始跟李察对战的昭武狄遮之所以没有派出大规模牙兵封锁李察的斥候,主要是因为昭武狄遮需要麾下的牙兵管控下属的一万多色目人仆从军,根本无力派出太多的牙兵当斥候……

    正儿八经的大唐野战军,是不会携带那么多军纪混乱色目人仆从军的,顶多征调少数民夫用来运送辎重。

    可以说,征调大量色目人仆从军当炮灰,属于安西都护府的西域特色。

    与昭武狄遮的战斗中,李察没有俘获牙兵,但安国府的陶安邦却一下子给李察贡献了数百人。

    这数百人牙兵没有被李察单独编为骑兵队,而是拆分开来到各个队伍充当斥候侦骑使用,剩下的大部分则被李察单独设立了一个侦察骑兵营。

    在一系列拆分和军官任命后,陶安邦在数百牙兵中的影响力被降到了最低……

    牙兵被改编成了专门的斥候侦查营,安国府和史国府两地的府兵县兵乃至镇子中的汉人巡防营全部都接受了李察的收编整顿。

    李察提出了各地县兵府兵乃至巡防营中的老弱兵丁,将他们编入当地的巡捕房,同样的道理,地方的官差衙役则改编成了用于治安的巡捕房,不过官差衙役中的少数‘精英’则上调到了一线战兵行列中!

    这些从府兵县兵巡防营和地方官差衙役中精选出来的能战之兵,也就是大唐治下的地方卫戍部队,和李察麾下的明军营全部整编到一起。

    在一番裁剪精选后,明军营的规模一下子扩编到了一万多战兵!

    理所当然的,再用明军营的称号显然不行,李察干脆将其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团。

    第一野战军团是李察整合了安国府和史国府两府之地所有汉人地方卫戍部队和正规唐军,优胜劣汰之后的队伍。

    战斗力虽然参差不齐,但却都是经历过地方卫戍部队军事训练,且有过实战经验的士兵!

    训练不足,实战经验不够,年龄大的地方卫戍部队士兵都转职成了巡捕房巡捕,成为了地方的治安部队,理论上不用承担军事作战任务,只有治安和守土之责。

    如此整编过后,安国府和史国府麾下的治安部队相对于之前的官府地方卫戍部队战斗力下降很大,但却集中了所有的敢战之兵形成了过万人的野战兵团!

    这种整编对李察是利大于弊的,因为他可以集中两府之地所有的汉人战兵,对他接下来的对外战争益处极大。

    然而,对两府之地对抗游荡绿皮的作战弊端很大,如今两府之地的地方官府只能依靠雇佣的色目人仆从军对付绿皮,巡捕房中都是一群纯粹治安性质的部队,守城都比较勉强,更不用说出城跟绿皮打仗了……

    李察自然不会坐视地方县镇被零散的绿皮袭扰而无动于衷,第一野战军团整编过后,下分5个团级作战单位,分别从第一野战团到第五野战团。

    第一野战团集中了全军团的精锐,其中大部分都是收编的原安国府正规野战士兵,不足的人数则是从原明军营中抽调军功最高的老兵加入。

    最重要的是,第一野战团的士兵全员披甲,个个都装备了强弓硬弩,完全是按照唐朝正规野战部队的配置来走。

    只要完成士兵和新任军官的磨合,在战场上积累下配合作战的经验,第一野战团将与大唐正规野战部队没有任何区别。

    第一野战兵团可以说是第一野战军团的主力部队,也是仅次于李察本部系统兵的精锐。

    书友群群号554858681

128 军功授田

    李察麾下的系统兵对外称呼为大明王亲卫营,五军营步兵被成为亲卫步兵营,2000边军精骑被成为亲卫骑兵营。

    当然,这都是临时编制,跟已经定型的第一野战军团是不一样的。

    李察的系统兵随时都可以扩编,他自然不会仅仅局限于一个亲卫营。

    李察没有消耗气运币大规模扩充系统兵,不过是为了节省粮食压力罢了。

    完成第一野战军团整编后,李察很快将注意力放在了地方县镇巡捕房战斗力羸弱的问题上,李察倒不是担心清剿绿皮的色目人雇佣兵叛乱的事情。

    色目人雇佣兵就是一群贪财的军头管控,连一个统一的领导都没有,被官府牢牢把持着,根本不会叛乱。

    县镇动辄就能拉出数千色目人雇佣兵,也没见到这些色目人雇佣兵在地方作乱过……

    在西域这片地区,真正作乱的色目人其实大部分都是普通的色目人平民和色目人奴隶,因为色目人雇佣兵常年清剿绿皮,加上汉人官府重视军功的态度,都是可以吃饱饭的。

    能吃饱谁没事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

    然而,被压迫剥削的色目人平民乃至奴隶却生活境遇十分困苦,只要遇到个灾年就会出现大面积饥荒,人都快饿死了,自然是一扇风就起火……

    所以,只要李察不更改色目人雇佣兵清剿绿皮的军功赏罚制度,地方上的色目人雇佣兵是非常稳固的。

    色目人雇佣兵接触的都是绿皮,驻地都不在城镇中,很少会起乱子。

    不过,色目人雇佣兵若是没有汉人地方卫戍部队的弹压,却容易浮现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在与绿皮的战场上,没有足够的汉人队伍当督战队,一触即溃真的不算什么!

    依靠被削弱过的巡捕房,显然无法承担大规模战事的督战队!

    因此,第一野战军团成立后,李察将第一野战军团中的第四团放在史国府弹压地方色目人雇佣兵,第五团放在安国府弹压地方。

    这两个团是第一野战军团中披甲率最低的部队,只有队正级往上的军官才有铁甲。

    当然,若是其他当兵的有钱自己购买铁甲,李察是不会搭理的,不过单靠那点军饷,扣除生活费用和寄给家人的唐币,估计没有个大几十年存款普通野战军团士兵是买不起铁甲的……

    第四团和第五团自然不是全都驻守在两府之地的府城,其实府城中仅仅驻守了一个营的部队。

    第一野战军团是团营队的编制。

    第一野战军团总共5个团,第一野战团是主力部队,人数最多,全员披甲。

    第二团和第三团则只有一成士兵披甲,这一成士兵主要是负责战斗时站前排的方阵兵,用来抗线用的,军官百分百披甲。

    第二团和第三团人数差不多,比第一野战团略少一些。

    第四团和第五团则是安国府和史国府的驻守队伍了,别说士兵皮甲,连军官也只有队正级以上才有资格披轻甲。

    自费购买的不算!

    理所当然的,第四团和第五团的兵力也是最少的,弓弩使用的都是普通军用品,跟原本的县兵弓弩没啥区别。

    这两个团的兵力散步在安国府和史国府的各个县镇当中,作为弹压色目人雇佣兵的汉人队伍。

    一个团是四个营的编制,一个营是五个队的编制,一个队两个伙,一个伙五个什。

    一般而言,府城中最多驻扎一个营的队伍,剩下的都分部在县镇当中。

    村级单位只有汉人村才会驻守一个到两个什的兵力,色目人的村落只能靠他们自己防护了……

    安国府和史国府的汉人村落极少,在李察崛起之后的一连串战役中,大量汉人青壮战死,有的汉人村落因为人丁凋零,干脆回迁到了县城或城镇当中生活……

    汉人村落其实是汉人繁衍过多,才迁移出一部分出去生活。

    现在汉人因为战乱变少了,自然大家更愿意回迁到安全的城里居住。

    正好补充变少的城市人口。

    如此一来,两个步兵团的兵力成为了安国府和史国府的主要防卫力量。

    这两个步兵团不负责地方治安和缉捕盗贼,只负责弹压色目人雇佣兵和防备有可能出现的野兽人(人类对残暴兽化人的蔑称)和绿皮潮流。

    其实,第一野战军团中真正会被带出去打野战的,只有前三个编号的野战团。

    只不过,第四团和第五团也是野战部队的编制,在有必要的时候,也需要跟随李察踏上战场!

    整编完第一野战军团后,李察再次面临一个问题军费大增,财政不堪重负!

    整编过程中为了安定军心,李察按照野战军团标准集体发放了一笔安家费,这可是一万多战兵,其中军官的安家费更高!

    安国府和史国府经历两次大战后,府库所剩也不多,再加上李察整顿文官体制又花了一大笔钱,唐币现钱差不多已经快入不敷出了……

    因为李察需要留出一笔钱用于大军出征,大军在野外作战和在本土作战的花销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个时代又没有铁路运输系统,后勤运输靠的就是人力和骡马骆驼等牲畜拉力,在运输途中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这也是限制古代冷兵器帝国对外扩张的重要因素,不是打不过敌人,而是后勤线太远……

    除非像游牧民族那般,打一片地盘就地取食,不用依赖后勤线,但那么做打下来的基本盘非常不稳固。

    在未来巨大的军费开支下,李察终于祭出了自己反复思索的政策军功授田!

    李察拿出了安国府和史国府中查抄的田亩以及所有在官府名下的官田,给每一位第一野战军团的士兵授予军功田。

    李察为此顺便推出了一整套军衔制度,和军功田挂钩!

    军功田具有不可转让和买卖的特性,如果士兵战死,只能他的直系家人才可以继承,若是没有直系家人,军功田将会被收回并给士兵生前立下的遗产受益人一笔抚恤金。

    显然,这个政策从侧面鼓励了汉人士兵娶妻生子的主观能动性!

129 农奴政策

    李察直接拿出了后世的军衔制度,士兵从列兵开始,每一个列兵可以获得5亩军功田,这军功田不可转让和售卖,只有直系亲属可以继承,而且只需要缴纳一成租金!

    仅仅一成租金啊,要知道在西域这片土地,汉人佃户需要缴纳5成租金,色目人佃户更惨,七八成租金起步!

    这一成租金,在平民眼中绝对是良心之作了,最重要的是,军功田除了租金外,无需缴纳任何田亩税赋!

    除此之外,当兵的也不用缴纳人头税,当兵家属只需缴纳一半人头税即可。

    这也是一种鼓励士兵结婚多生育的政策。

    因为现在官府税收中人头税是大头,挂靠在汉人士绅阶级手里的田亩是没有田亩税的,所以李察不可能免除人头税,不然的话用不了多久李察政权的财政就会连官员俸禄都发不起……

    列兵其实是一个过度军衔,参军超过一年或者参加过一次战役,上过前线,就可以转正为正兵。

    成为正兵后,军功田就可以扩大为十亩地!

    以此类推,正兵上面是下士,中士,上士,士官长,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一星元帅,二星元帅,三星元帅,四星元帅,五星元帅……

    这个军衔跟职务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区别是军功田的差别,每增加一个级别,军功田的面积增加十亩地!

    正兵是十亩军功田,下士就是20亩军功田,中士就是30亩军功田,上士是40亩军功田,士官长是50亩军功田以此类推。

    其实,士官长往下的军衔,都是为士兵准备的军衔,用以给士兵一种晋升军功的空间和军功田扩大的激励。

    只有到了准尉,才有资格担任伙长职务。

    而士官长最高只能做到什长。

    不过李察公布的军衔最高只到大校,将军的军衔还没有放出来,大校以下军衔足够给一万多人的第一野战军团军官职务设立了。

    看似用途不大的军衔跟军功田挂钩后,立刻被官兵们重视起来。

    而军功田就是李察发放给士兵们的军饷,从此以后,李察只负责士兵们的吃喝拉撒和武器装备,军饷啥的他们就不用领取了,当然,战场表现优秀获得额外的犒赏另算。

    如此一来,李察用一堆土地成功减轻了未来沉重的军费压力!

    这一制度跟大唐的永业田府兵制度类似,只不过因为军衔制度的加入变得更加精细。

    除此之外,李察为了防止获取军功田的士兵被坑骗,让第一野战军团中的士兵按照军衔由低到高开始挑选肥沃的土地当作军功田!

    第一野战团的士兵初始军衔就是正兵,谁叫他们的战斗力最强呢?

    所以第一野战团的正兵们成为第一批挑选军功田的幸运儿。

    在李察的强力干涉下,士兵挑选军功田的行为没有受到任何阻碍,第一野战团的正兵挑选的田亩绝大部分都是原本抄没的昭武世家田产。

    在军功授田的改革下,李察并没有动汉人士绅阶级的蛋糕,所以没有遭到汉人士绅阶级的反抗。

    然而,李察大规模给士兵授田的行为却引起了两府之地汉人士绅阶级的警惕,如今李察的第一野战军团才一万多人,拿查抄的倒霉士绅田产和原本的官田和无主之地倒是可以满足。

    但是,这一套制度定下来,今后李察若想继续扩编野战部队,军功田从哪里获得?

    虽说李察很可能对外战争获取大面积田亩,但在西域这片土地,官田和无主之地都是小数目,大头可耕种的田亩可都在汉人士绅阶级手里!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还是懂得……

    如今李察用田产笼络了第一野战军团官兵的军心,这个时代的底层民众都是有将耕地视作家庭根基的思想,与李察前世21世纪文明社会中,人人以房产为重一样。

    士兵们对军功授田的政策当然是非常欢迎,虽然5亩10亩的土地不多,但却可以让他们优先选择上好的田亩,而且未来还可以通过晋升军衔获得更多的田亩,哪怕不用当军官,升到无门槛的士官长,那也是50亩地啊!

    有50亩耕地,在这个时代就是富户了,若是上好的耕地,当一个小地主都足够了!

    要知道,在士官长以前的军衔晋级,因为不涉及到军官职务问题,只要敢打敢拼听从军令,晋升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打的战役够多且能活下来,基本上老兵都能成为士官长!

    理所当然的,官兵们没有理由不支持李察的军功授田制度,更不用说那只有一成的租金了!

    在这个时代中,一成租金跟白送区别不大……

    有对比才有优越感啊!

    这只是一个当兵的军功田,然而,这个时代可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一个汉人家庭有几个兄弟一起当兵太正常不过了,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只需要有两个男丁当兵,就可以获得双倍的军功田!

    租金低廉,不用担心强买强卖,还可以优先选择……

    不过,对于士兵而言,只要家人没有死光,将土地交给家人耕种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军官而言,这军功田的面积动辄几十上百亩,就需要佃户去耕种了。

    佃户耕种的话,就要分出一些利润……

    因此,李察在放出军功授田的利益后,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军官的军功田亩过大,雇人耕种的问题,一方面是为了获取汉人士绅阶级的支持,颁布了充色目人为农奴的政策!

    李察死去了原本官府最后一层窗户纸,将所有的色目人佃户家庭贬为农奴!

    想要不当农奴,就必须有一个男丁去当清剿绿皮的业余雇佣兵!

    凡是家里没有参军男丁的色目人,全部贬为农奴!

    除此之外,官府还会为那些田亩超过50亩的官兵,和家里人丁稀缺,不足以照顾田地的士兵配发色目人农奴!

    这个政策受益者不光是军功授田的汉人官兵,最大的受益者是汉人士绅阶级啊!

130 色目人的出路

    从此以后,汉人士绅阶级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将自家田产上的色目人佃户变为剥削更彻底的农奴!

    那些色目人农奴也会沦为汉人士绅阶级的财产!

    不过,李察可不想自己麾下的汉人士绅阶级变为封建领主,他在颁布农奴政策的时候,以法律的形势规定所有的色目人农奴人身所有权都是官府的,各个地主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如果农奴无故身死,需要向官府报备缘由,若是意外,只需要自己承担缺少农奴的损失,向官府另行购买农奴,如果不是意外,还需要向官府交一笔罚金……

    当然,虽然色目人被变为农奴,但管理方式还是由那些汉人士绅阶级负责,其实,为了激发色目人农奴的耕地积极性,大部分汉人地主仍然沿用抽成租金的形势,只不过比以前更过分罢了。

    以前是七八成,现在基本上没有低于九成……

    色目人农奴政策对色目人平民最大的伤害在于,原本他们是自由的佃户,现在他们成为了被土地绑定的农奴!

    不过,因为他们成为了官府和地主共有的财产,人身生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农奴要是死了,地主就要费劲脑筋提供证据摆脱干系,否则就要交罚金……

    而且死掉一个农奴,田地里劳动力就缺少一个,终归是要外购补充的……

    至于色目人摆脱农奴的方式,则有两个,男子摆脱农奴身份就去参军为大明王效力,女子想要摆脱农奴身份就找个汉人嫁了……

    当然,彩礼是肯定不会有的!

    很显然,这种政策极大的损害了色目人阶级的利益,只可惜,在安国府和史国府,没人为色目人说话!

    李察则获得了汉人士绅阶级和汉人官兵的全体拥护!

    随着这一色目人农奴政策的传播,那些目光短浅的其他西域地区汉人士绅阶级,一定也会期待李察的到来,至少,他们不会成为李察的敌人。

    谁不想让耕地的泥腿子永远绑定在土地上,一家老小为自己耕种致死?

    而且,欺压色目人这些异族,哪怕是汉人中脑子灵活和性情善良的知识分子,也不会反对。

    反对这个政策,就是反对自己的人种阶级!

    傻子才会反对自己的肤色等级!

    这与将汉人同胞贬为农奴有着本质区别。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在汉人群体中根深蒂固,压迫剥削西域的色目人,汉人阶级无论贫贱富贵都毫无道德压力。

    因为这套农奴政策,汉人士绅阶级将军功授田的顾忌完全抛到脑后,在加上李察当众透露出来的,今后扩军的军功授田会在新征服的土地上执行,让安国府和史国府两地的汉人士绅阶级更加放心了!

    至于农奴政策的执行力,李察完全不担心,西域地区的汉人士绅阶级可不是没有武装力量的地主老财,人家的家丁护卫装备不比大唐正规军差,那些色目人农奴敢造反,不用李察出手,利益被触动的汉人士绅阶级自己就会摆平!

    正是汉人士绅阶级的支持,才使得引起色目人普遍反感的农奴政策得以顺利执行下去。

    在农奴政策下,第一军团官兵军功田亩过大,无人耕种的顾虑也消失了,有官府分配的色目人农奴,多大的田亩也不用担心抛荒。

    官兵的家人安心在家里当督促的地主老财就足够了。

    若是农奴敢暴动,去找地方巡捕房即可。

    在李察的命令下,地方巡捕房都将军功田当作第一照顾目标,而且因为军功田士兵先选,官职越高越是后选的方式,士兵们的军功田往往靠近城镇,安全性很高。

    至于那些野战部队的高官田亩,那些高官本身就有一大家子,不少人都是原本投诚的军官转换阵营而来,虽然不如汉人士绅阶级财大气粗,但雇佣几个家丁看管军功田还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哪怕野战部队里的高官军功田分配的再远,也不用担心农奴暴动的问题。

    实际上,那些高官已经在接受军功田之前就收买了一批家奴,并且多蓄养了一批色目人农奴打手,他们聪明的在色目人设立了两个等级,普通干活的农奴,和负责管理和暴力看管的家奴。

    色目人家奴便宜也不用他们上战场打仗,雇佣一批花不了几个钱。

    很快,这一方式引起了汉人士绅阶级的注意,他们发现,自己似乎不需要花费大价钱去雇佣汉人家丁,若是仅仅负责管理色目人农奴的话,完全可以廉价雇佣一批色目人打手管理。

    财大气粗的汉人士绅家族甚至可以雇佣人数不少于色目人农奴的色目人家奴,在农忙的时候还能帮把手!

    因为李察整编野战部队建立巡捕房的原因,两府之地经过战乱后剩下的汉人青壮大部分被冲入官府当差,不是进了野战部队就是成了巡捕,结果导致汉人家丁的招募价格陡然直升……

    所以,廉价的色目人家奴渐渐进入汉人士绅阶级的眼界中。

    因为色目人的奴籍问题,这些色目人家奴的生死完全操控在汉人士绅家主手里,杀了色目人家奴顶多赔一笔钱,找到合情合理的借口甚至只需要报备一下。

    李察虽然下令奴籍色目人的所有权归官府,但使用权在地方汉人士绅手里,他们有很多方法可以规避色目人奴隶死亡后的罚款。

    当然,死一两个没事,大面积死亡的话,官府就会派专人彻查了!

    毕竟,人口在李察眼里也是一种资源!

    军功授田收拢军心,解决军费问题,农奴制度安抚汉人士绅阶级,解决军官缺人耕地问题,李察又颁布了已经在高象县实施的色目人不平等婚配制度。

    也就是一套鼓励汉人男子三妻四妾迎娶多个色目人适龄女子,在未来几十年中慢慢改变西域人种的国策!

    如今,色目人女子想要摆脱奴籍只能靠嫁入汉人家庭,所以这套婚配政策引起的色目人社会负面影响远没有预想中恶劣。

131 内阁(1/4)

    以军功授田笼络底层士兵的军心,激励整个军队的作战士气,再以色目人农奴的利益笼络地方汉人士绅,获得这一西域地区最富裕阶级的支持,同时依靠地方汉人士绅阶级的力量压制底层占据多数的色目人平民,以此来推行改变色目人人种成分的婚娶制度。

    这就是李察一系列的统治组合拳,牢牢将两府之地的所有汉人阶级牢牢掌控在手里,并且还隐蔽的在改变未来控制区中汉人和色目人的比例成分。

    不得不说,李察的婚娶政策对色目人而言是真的狠毒,不过正因如此,效果出奇的好,既让色目人无法反抗,也让广大汉人男性同胞得到了偌大的好处。

    这个时代的人婚配年龄都非常低,男的16岁女的14岁就是法定结婚年龄,再小的话结婚也没人说啥,甚至女的12岁在底层平民眼里就可以嫁人生孩子!

    再加上汉人普遍存在的多子多福思想,加上夜晚娱乐方式的匮乏,有老婆的汉子除了喝酒造人外还能做啥?

    理所当然的,也不可能有什么节育措施,就算双方不想要孩子,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也阻止不了……

    普通家庭甚至连打胎药都买不起!

    原因很简单,官方朝廷不支持打胎药的普及,一直鼓励人口生育,所以对打胎药进行严格监管,从原材料开始就收取专项税收,久而久之,医师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弄打胎药了,自然而然的这价格就噌噌噌往上涨!

    其实,打胎药的受众也不广,普通家庭根本没有堕胎的意识,认为那是不吉祥的征兆,只有富贵人家才会因为子女出现意外,为了遮蔽丑闻偶尔购入打胎药。

    不过,富贵人家的家教一般都很严,丑闻并不多,对打胎药的需求自然也不高。

    在这种大环境下,只要男子能娶得起老婆,身体没啥毛病,生孩子一年一个都不是梦!

    若不是古代的婴儿孩童夭折率太高,粮食所限供不起太高的人口增长,人类早就挤满地球了!

    不过李察现在用不着担心养不起过多人口的担忧,连番大战让两府之地失去了大量青壮,李察巴不得下面的平民多生多育!

    在新的婚娶制度下,有汉人血统的新生儿比例会大幅度增高,哪怕是混血儿,李察也会给予汉籍,毕竟这也是具备汉人血脉的人口,如此宽容的收容人口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得西域地区的汉人人口基数不断扩大。

    比起原本大唐朝廷实行的人种等级隔离的政策显然更具备优势。

    李察对军队和底层的改革外,还重组了他的核心幕僚,也就是现在的内阁。

    李察自立为大明王,他的核心机构自然也更名为内阁,李察可不仅仅局限于换一个名头,内阁中李察沿用了明朝的六部制度。

    只是李察作为历史文盲,记不清楚明朝六部的名称了……

    好在,李察p社游戏玩得挺多的,所以将内阁简单设立了财政大臣,由最老实可靠,最早跟随自己的宋志成担任。

    宋志成担当的知府只是过渡职位,因为现在李察手底下的可用文官太少,所以让宋志成先兼任着,他主要的职务是财政大臣,负责两府之地的税收以及后勤物资的调配,可以说是李察手下最重要的文职人员,没有之一!

    另一个内阁大佬则是尹立人,这一位本身的家庭没有什么势力,但本人的才学却非常高,而且在高象县多年的执政为他积累了非常多的行政经验,对李察的投诚表现也非常积极,所以被夹袋里没什么文官人才的李察提拔为内阁中的行政大臣。

    尹立人投靠李察后能得到火速提拔,不光是因为尹立人的能力摆在那里,最重要的还是尹立人的家庭根基单薄,出身贫寒的尹立人容易被李察控制。

    陶安邦则被李察任命为工部大臣,作为他投降的奖励,李察虽然剥夺了陶安邦的兵权,但陶安邦作为安国府节度使,在实力没有受损的前提下投诚,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作为第一个投诚的节度使级别大人物,李察封赏给他一个内阁大臣的位置可以给其他西域地区的节度使做一个表率。

    工部大臣其实就是掌管两府之地的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事务,然而,两府之地没有水利可修,土木工程更是停留在表面上,交通运输也不需要,李察没有那么多钱去修路,而且原本大唐留下来的官道十分好用,犯不着重修……

    至于官办工业,别说安国府和史国府,就算是整个安西都护府也没有啊!

    陶安邦这位工部大臣看似入了内阁,进入大明王麾下权力核心,其实真正管理的也就是一群工匠,算是李察麾下工匠们的总‘工头’……

    李察对工匠打造的武器器械有着严格的审核制度,并且有专人监督打造成本,工匠们根本没有利润可言,所以陶安邦这个工部大臣其实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陶安邦当了这个工部大臣除了地位显贵外,并没有多大实权。

    然而,这都是只有李察官僚体系内部人才知道的事情,对于底层的平民和外面势力,能进入李察新成立的最高权利机构内阁任职一把手的大臣,本身就是一份厚待。

    夏侯玉成被李察任命为刑部大臣,不过李察麾下的刑部和古代刑部功能可不同,实际上历史学渣的李察根本不知道刑部是干啥用的,前世里的刑法他倒是略闻一二……

    夏侯玉成的这个刑部大臣名义上是专管司法执行的,其实主要职责是管理和监督两府之地的农奴政策!

    对官兵的农奴分配,两府之地贬为官家农奴的色目人家庭管理,以及对地方汉人士绅阶级的各种农奴生死分配购买等案件负责。

    这就是夏侯玉成的主要任务,真正的民间纠纷,夏侯玉成反倒不用插手,那都是行政大臣尹立人的事务。

132 练兵目标(2/4)

    内阁5位大臣中最后一位兵部大臣则是明升暗降的韩立,明军营扩编为第一野战军团后,人数突破了一万大关,成为李察麾下重要性不亚于系统本部士兵的军事力量,李察自然不可能继续将这支军队交给韩立一个降将统领。

    然而,韩立在投靠李察后,为李察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是韩立的强力压制才使得明军营忍受着巨大的伤亡为李察卖命,而且韩立对李察的军令执行也是不折不扣。

    虽说韩立这么做是因为畏惧于李察的力量,但韩立的功劳属实是李察麾下最高的!

    自然而然的,这么一个功臣李察不可能因为顾及他掌握兵权就让他滚回家,韩立在军队中的威望也是蛮高的。

    因此,韩立被李察直接从军队里拔了出来,放入内阁担任兵部大臣。

    李察的兵部大臣和历史上的兵部尚书根本不是同一个概念,既没有调兵权也没有征兵权,做的只是军功记录和武官士兵登记的活计,因为李察自己管理军队,地方的治安部队巡捕房又由地方官府管理,所以兵部大臣理论上下面是没有任何兵力的。

    兵部大臣其实就是帮助李察管理军队的一个‘文秘’。

    不过,这个位置因为入了内阁,地位还是蛮高的,韩立和陶安邦一样,被李察高高供了起来,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内阁大臣。

    其他三位大臣可都是大权在握,宋志成掌握了税收等全部李察麾下的财务大权,完全是李察的钱袋子。

    尹立人更是承担了所有民间事务和文职官员升降评判的行政大臣,职能相当于明代时期的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权利合体!

    夏侯玉成这位刑部尚书权利虽然没有前两位大,但却掌握了影响李察麾下大部分色目人农奴生计的事情,因为掌管关于农奴的所有事宜,那些汉人士绅阶级也要仰仗夏侯玉成的鼻息。

    不然的话,汉人士绅阶级家里如果死了色目人农奴,夏侯玉成一个严查命令下来,足够那个士绅家族出一次血……

    夏侯玉成本身也是底层出身,而且曾经就为李察专门掌管色目人仆从军和色目人奴隶营,手段酷烈,表面上看起来仪表堂堂,但性格十分阴狠,非常适合担当酷吏!

    可以说,夏侯玉成就是李察手里的一把政治刀子。

    至于军权,则由李察亲自操控,巡捕房他下放给了地方官府,但所有的野战军团都需要他亲自下达的谕令才可以调动和出战。

    所谓的兵部大臣不过是一个传声筒和负责记录军功和武官士兵信息的‘军事秘书’。

    因为李察对军队的重视程度过高,所以兵部大臣根本没有丝毫揽权的余地。

    李察设立的5位内阁大臣除了陶安邦之外,全都是贫寒出身,家族势力约等于无,即便是陶安邦,也是大唐本土家族的人,在西域这片地区根本没有多少实力。

    在权利顶层李察非常谨慎的限制了地方士绅阶级的触角。

    内阁制度确立后,李察的基本盘明面上已经完全安定下来,军队也完成了合并整编和适应性训练,农奴分配也进入了正轨。

    那些不服从分配的农奴家庭直接被打为官奴,成为李察军队的免费劳力,为野战军团免费服务。

    整顿好内务后,李察带领三个作战主力野战团,和本部的系统士兵向安国府西北方向的一支万人规模的豺狼人部落出征!

    李察的这一举动让众人大为不解,现如今安西四镇正内战当中,地方汉人士绅阶级因为李察的农奴制度也没有了对李察的敌意,为何不趁机扩充地盘,却要打一个穷苦的豺狼人部落呢?

    那群野兽人有什么值得李察觊觎的么?

    然而,下面人虽然不解,因为李察的个人威望太高,惩治异己的方式太酷烈,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

    在韩立问了一句为何打豺狼人部落,李察回答说为了保证安国府周边地域安全后,就没有人再去触碰这个霉头。

    李察说的没错,安国府西北方向的豺狼人部落距离人类聚居地不远,确实是个威胁,但作为野兽人的一个分支豺狼人是有脑子的,不像混乱无序的绿皮那般到处找敌人干架,只要安国府有人类军队在,豺狼人是不会凭白无故进攻的。

    所以为了安国府民众安全清理豺狼人部落,纯粹是一句屁用没有的政治口号……

    普通民众或许会相信,但当官的肯定会嗤之以鼻。

    不过野战军团中的官兵刚刚被分配了军功田,士气高昂,所以对李察的莫名军令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反响。

    老大都给自己分田分地甚至分农奴了,自己还有啥不满意的?

    而且将那些吃人的豺狼人杀干净,也没什么不好,装备不咋地,除了一身肌肉一无是处的豺狼人可比安西四镇的大唐军队,和号称百万规模的吐番王国大军好对付多了!

    其实,李察进攻豺狼人部落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为了赚取气运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练兵。

    第一野战军团是安国府唐朝正规野战部队、明军营、地方府兵县兵以及巡防营整编融合的队伍,里面的士兵单兵素质或许过关,但相互之间根本不熟悉,更不用说作战配合了。

    为了打破陶安邦那个老人的影响力,李察可是将投诚的汉人军队拆分得十分彻底……

    这种隔阂不是依靠短时间整编可以磨平的,想要让第一野战军团真正具备战斗力,还需要实战的磨合才行!

    实战的机会对李察来说有很多,但第一野战军团都被分了地,可以说对李察的忠心很高,他可不想将这支军团当作消耗品使用,在西域这片地区补充汉人士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李察需要挑选一个既不是很强,又能起到练兵效果的对手。

    理所当然的,打仗没什么章法,只知道一窝蜂猛攻的豺狼人成为李察的练兵目标。

133 斥候的碾压(300均订加更3/4)

    李察自然不会将自己想要练兵的意图透露出去,第一野战军团在李察的宣传下,士气正盛,除了李察的系统本部兵马外,觉得自己最能打,连大唐正规军都敢一较高下!

    这主要是原明军营士兵带去的风气,谁叫李察屡战屡胜呢?

    哪怕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直打胜仗也会大幅度提升士气,更不用说李察麾下的明军营比乌合之众要强出一筹……

    在如此高的军队荣誉感下,李察当然不能透露出练兵的意图,那岂不是说不相信他们的战斗力?

    连自己效忠的对象都不相信自己能打,还有什么比这更打击军心士气的……

    所以,李察拿出肃清安国府周边环境的借口带兵出征,他打算灭了豺狼人部落后,将安国府和史国府周围标记过的绿皮部落也清理一遍,绿皮部落距离或许远一些,但跟人类是世仇,消灭绿皮是政治正确,不会有人敢反对的……

    以前安西都护府不打绿皮,主要是因为花钱和死人,以及绿皮部落太穷,打下来没啥好处……

    说白了,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谁愿意打一场劳民伤财,没有任何油水的战争?

    若不是绿皮整日就知道waaaaaaaaaaaaaaaaaaaaagh!

    大唐早就寻求跟绿皮停战了……

    其实,野兽人的部落就经常与大唐朝廷处于停战状态,一般而言,除非野兽人出现大面积饥荒,否则是不会开启与大唐战争的。

    当然,零星的人类村落被野兽人袭击不包括在内,那是地方官府的事,大唐朝廷的精力都被绿皮牵扯过去,根本没有余力集中大军扫荡野兽人。

    野兽人的繁殖力不弱于人类,甚至还有将人类转换为劣角兽人类的神秘仪式,大唐不出动百万大军,很难彻底消灭所有的野兽人部落。

    实际上,绿皮和野兽人的存在也让大唐获得了巨大的好处,若是没有绿皮洪流出现,大唐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将版图扩张到西域,也不可能将北方大草原全部收入囊中,设立安北都护府,东南半岛上的三韩之地也不会成为大唐的后花园。

    李察大军出征,带了三个野战团总共近7000人的战兵,3000名系统本部兵马,以及数千人的色目人官奴辎重队和随军苦力。

    浩浩荡荡一万多人开向豺狼人部落,可把那个万人规模豺狼人部落的酋首吓坏了!

    这个万人规模的豺狼人部落就是之前李察崛起前剿灭的那个千人豺狼人部落的上级。

    也是安国府所在地域全部豺狼人的大本营。

    说是万人规模,其实这座大部落豺狼人酋首掌握了超过2万豺狼人人口。

    只不过因为生存资源的问题,很多豺狼人并没有生活在这座豺狼人大本营中,而是千人规模不等分散在豺狼人部落大本营周围。

    正因如此,豺狼人部落的酋首才提前得知了李察大军朝着自己而来的消息。

    豺狼人的社会等级十分简单,除了少数靠脑子上位的豺狼人萨满外,剩下的豺狼人都是靠武力决定社会等级,从豺狼人战士开始,分别为豺狼人十夫长,豺狼人百夫长小头目,豺狼人千夫长大首领,以及独裁的豺狼人酋首。

    并不是所有的野兽人社会等级都如同豺狼人这般简单,比如说在野兽人中占据霸主地位,以及掌握了将人类转化为劣角兽的嗜血牛头人一族,社会制度就要比豺狼人更加完善一些。

    野兽人部落之间遵循着**裸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所以豺狼人一族其实也算是嗜血牛头人一族的小弟,只不过天高皇帝远,没有需要的情况下,嗜血牛头人一族不会搭理豺狼人这种野兽人部落。

    豺狼人部落的酋首发现自己成为人类目标后,倒是想起来自己头顶还有个老大,立马派出数名豺狼人充当信使,向更北方赶去求救。

    虽然以双方部落的距离,嗜血牛头人即便愿意援救也来不及,但这已经是豺狼人的酋首唯一能想到的自救办法……

    除此之外,豺狼人酋首就只能将周围的豺狼人小部落一个个召回。

    豺狼人是全民皆兵的种族,所以豺狼人酋首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豺狼人!

    好在,由于生活聚居地距离安国府人类聚居地不远,豺狼人部落分布的不算太远,在李察大军赶到之前,豺狼人的酋首蛮大锤成功聚集了2万豺狼人!

    蛮大锤派出了豺狼人部落中最聪慧的豺狼人斥候对李察的大军进行侦查,然后被安国府牙兵转职的李察斥候营杀得血流成河……

    豺狼人奔驰的速度比普通人略快,但跟人类骑兵比还差的很远,豺狼人斥候只要被发现,基本上就是精通骑射和马术的牙兵斥候手里的军功。

    因为军功授田制度跟军衔直接挂钩,晋升军衔最快的方式又是战场杀敌,而斥候统计军功的方式只能用敌人人头来评判。

    打听敌人军情属于斥候的本职工作!

    谁叫牙兵斥候起步军衔就比普通士兵高,能达到下士等级呢?!

    军衔高可不是李察优待,而是他们的职责更大!

    结果,李察的牙兵斥候开始了愉快的狩猎之旅,那些连一套甲胄都没有的落单豺狼人斥候,在牙兵斥候手里没有任何反抗力。

    先是绕圈几轮骑射下去,杀得豺狼人斥候胆寒,等到他们转身逃跑的时候,拔出马刀几轮冲锋下来,就可以下马收割首级了。

    在短短两天的斥候战中,酋首蛮大锤损失了数百个‘聪慧’的豺狼人斥候!

    要知道,由于豺狼人普遍智力水平较低,能成为斥候的都是其中的‘高智商’人才,可不好培养!

    最后,酋首蛮大锤只能放弃探查李察军情的想法,收缩剩余的豺狼人斥候在本部老巢周边警戒。

    以豺狼人的脑瓜子,指望他们想出什么出奇制胜的战术那就太难为人了,豺狼人酋首蛮大锤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将豺狼人的力量集中起来,依托部落那不高的木栅栏防御人类军队的进攻。

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

    可笑的是,豺狼人的酋首蛮大锤连对面的人类军队主帅是谁都不知道!

    哦对了,豺狼人连安国府已经易主的事情都不清楚……

    自从那个千人规模的豺狼人部落因为袭击人类村落,被一支人类军队出兵灭掉之后,酋首蛮大锤就变得非常老实。

    根据逃回来的豺狼人叙述,那只人类军队以一敌十击败了豺狼人大军,属实让蛮大锤吓了一跳。

    人类现在都这么猛了么?

    作为豺狼人的酋首,简单数学题蛮大锤还是理解一些的,一百多个人类能打败一千个豺狼人,也就是说一万个豺狼人连一千个人类军队都打不过?

    安国府何止一千人类军队啊,摆在明面上的就大好几千呢!

    所以,蛮大锤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一个和平主义者……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蛮大锤看不出简单数学题跟战争完全是两个概念的区别!

    在豺狼人的战争观念里,打仗的因素只有两个,兵力和体型。

    体型壮就能打,兵力多就能赢!

    豺狼人为啥不敢招惹绿皮?

    绿皮兽人又高又壮,一打架成群结队的,繁殖力变态得让豺狼人望尘莫及,当然是有多远跑多远!

    说白了,豺狼人就是典型欺软怕硬的野兽人!

    比起脾气暴躁的嗜血牛头人差了十几条街!

    对弱者,豺狼人表现的比任何人都凶残,对强者,豺狼人就跟一个哈巴狗一般,跑得比谁都快!

    哦不好意思,我不应该侮辱哈巴狗……

    在斥候碾压之战后,李察就单方面掌握了战场讯息,这在战争中是不常见的,因为斥候是非常灵活的单位,再厉害的斥候顶多也就能遮蔽己方军队的范围,敌对的斥候哪怕打不过,还躲不了么?

    就算放弃对敌军行军队列的直接探查,也可以根据敌军行军留下的痕迹和屎尿等判断出敌军的大概人数。

    只可惜,豺狼人的脑子想不到那么多,他们的斥候侦查很直接,就是跑到敌人行军队列外围用眼睛看,‘聪慧’的豺狼人会计数,能大致看明白敌人的兵力数目。

    结果,李察的牙兵斥候轻松遮盖了己方行军队列的外围,豺狼人斥候自然是来一批死一批,被杀得胆寒……

    在单方面的战场情报下,李察自然得知了豺狼人的军事部署,其实也没什么部署,就是将所有的豺狼人都聚拢在部落老巢中吃老底存粮……

    若是李察大军将豺狼人部落老巢围住,以豺狼人部落老巢严重的超编人口数目,早晚会把存粮吃空闹饥荒。

    只可惜,李察没有那么多时间跟豺狼人去消耗,他也不需要那么做!

    现在吐番王国和安西四镇没有将目光对准李察,可不代表他们会一直放任李察在安国府和史国府逍遥自在。

    时间对李察而言,是很宝贵的。

    更何况,李察这次出征的目标之一就是练兵。

    于是,李察的本部系统兵将豺狼人部落老巢围住后,派出第一野战军团的三个野战团展开进攻阵形。

    在木栅栏后方守备的豺狼人警惕目光下,第一野战团全员披甲的士兵形成一个个方阵出列。

    首先,第一野战团的士兵掏出了强弓,对木栅栏后面手里拿着破铜烂铁的豺狼人战士展开大面积的抛射!

    哗啦啦的箭雨一层一层落下,第一野战团的配置跟大唐野战军没有任何区别,全员铁甲不说,人手都有一副强弓,这都是李察胜利后获得的战利品。

    结果不言而喻,守卫的豺狼人战士还没跟敌人碰面,就被成群射倒,他们为了守备木栅栏这道‘防线’,可是聚集了大量的人手站在木栅栏后面,结果箭雨落下后,哀嚎一片!

    哪怕是那些穿戴了轻型锁子甲的豺狼人头目也没有幸免于难!

    第一野战团使用的可是强弓和大唐制式破甲箭,轻型铁甲根本防不住。

    第一野战团的各个营头轮番齐射,以便节约臂力,将木栅栏后面的豺狼人射得人仰马翻。

    直到死伤的豺狼人战士超过四位数,后面观战的豺狼人酋首蛮大锤才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下了一个愚蠢的错误让自己的豺狼人战士站在木栅栏后面挨射……

    犯了错就要改,不然的话再多的豺狼人也经不住这么射啊!

    人类军队准备的箭矢绝对超过两万只!

    于是,木栅栏中的豺狼人战士打开了木门,发起了他们最擅长的‘猪突冲锋’。

    “嗷唔!!!”

    豺狼人的嚎叫此起彼伏,其中夹杂着大片被射倒的豺狼人惨叫声。

    第一野战团的箭雨仍在继续……

    结果,刚冲出大门的豺狼人战士被射了回去!

    就这样,豺狼人连人类士兵都没有碰触到,就被射崩了……

    李察看到这一幕后,摇了摇头,将第二野战团派了上去替换体力有所消耗的第一野战团。

    第二野战团的强弓配备率远没有第一野战团那么高,但普通的弓箭管够。

    由于大门周围的木栅栏豺狼人战士已经退了回去,所以第二野战团前进到木栅栏外围才向里面的豺狼人射箭。

    这一次,豺狼人没有再犯站着不动被射杀的蠢事,直接发动了一窝蜂冲锋!

    不知道酋首蛮大锤跟这一波豺狼人说了什么,他们竟然挺过了第二野战团的数轮弓箭冲到了木栅栏的方位!

    紧接着,第二野战团的长枪兵将枪头伸进木栅栏,对贴过来想要翻越低矮木栅栏的豺狼人战士捅刺过去……

    李察看着一个接一个上前送死的豺狼人战士,心里默默数着数,不到一百个数,冲锋的豺狼人战士不出意外的崩溃了……

    反观第二野战团的士兵,唯一的伤者是因为战斗的时候没看脚下,被石头绊倒扭了脚脖子!

    两轮进攻,豺狼人留下了超过3000具尸体,遍布木栅栏和木门周围!

    李察撇了撇嘴,挥手将第二野战团撤了下来,换上第三野战团……

    豺狼人的愚蠢刷新了李察的三观,不过这一次练兵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均定超过400了,感谢大家的订阅支持,求各位读者能来起点和qq阅读订阅正版,还差几十个全订就破500了,破500的话今后保底3更!

135 主动投降

    啪唧一声脆响,一名手里拿着长枪的人类士兵嫌弃的抬起脚看了看,试图将上面的内脏碎末甩掉,不过在前进中,他很快放弃了这个想法……

    豺狼人老巢的大门已经被攻破,遍地都是豺狼人的尸体血肉。

    在第二野战团面前撞了个头破血流的豺狼人战士心气彻底被打没了,虽然在第三野战团换上来的时候,在酋首蛮大锤的强压下又组织了一波大好几千人的攻势。

    但仅仅阵亡数百个豺狼人,就全部溃散!

    这一次,溃败的豺狼人大部分都没有回归后方,而是向着其他方向逃跑,并翻越根本没有防御作用的木栅栏,哪怕蛮大锤亲手杀了数十个豺狼人战士,仍然无济于事……

    结果,收拢了一部分豺狼人的蛮大锤只能退向自己的住处,不是他不想突围,而是部落老巢的其他方向都已经被封锁,只要翻出木栅栏,就是连绵箭雨和大批人类铁甲骑兵的屠戮!

    事实上那些逃离部落老巢的豺狼人战士给蛮大锤设想的差不多,他们翻过木栅栏后,就被外围游荡的牙兵斥候发现,随后就是守在外圈的五军营步兵箭雨覆盖,边军精骑和牙兵斥候轮番上阵,来回在跑路的豺狼人群中碾压。

    逃跑的豺狼人为了尽快跑路,几乎没有携带武器的,再加上他们的脚力无法跟人类骑兵相提并论,基本上是跑出去一群死一群……

    不过随着第三野战团的压进,一波接着一波士气低迷的豺狼人被打崩四散而逃,越来越多的豺狼人翻越木栅栏,李察为了尽可能的扩大战果,将第一和第二野战团全都派到其他方向,帮助其他方向的军队围剿溃逃的豺狼人。

    李察的这一行径彻底将豺狼人逼到了绝路上,当零星几个机灵的豺狼人又跳回木栅栏,向聚拢在酋首蛮大锤身边的豺狼人透露出外围已经被封死的消息后,蛮大锤下面的豺狼人百夫长乃至千夫长纷纷劝解蛮大锤向人类投降。

    真的不能再打下去了,对面结成密集军阵压过来的人类士兵就跟一个绞肉机一般,心气被打崩的豺狼人已经无力发动进攻……

    豺狼人族群欺软怕硬的本性暴露无遗,打又打不过,跑也跑不了,除了投降他们想不出第二条路……

    蛮大锤也是一个靠肌肉上位的豺狼人酋首,被众人一说,脑子也开始犯糊涂,竟然同意了下面人投降的提议!

    当李察收到前线的豺狼人战士放下武器,主动投降的消息后,满脸不可思议。

    难不成那些豺狼人还指望人类对他们法外开恩么?

    豺狼人作为食人种族,只要被人类抓到,只有死路一条,从没有见过有人类蓄养豺狼人奴隶的。

    一方面是因为豺狼人的食人特性遭人类厌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豺狼人兽性难训,还要额外雇佣武装家丁看着,不然的话豺狼人很容易暴起伤人。

    毕竟豺狼人的身体素质摆在那里,一个普通人若是没有武器装备的加成,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单对单是绝对打不过豺狼人的。

    所以,在奴隶市场上没有愿意接受豺狼人的存在,准确来说,残暴的野兽人奴隶一直处于奴隶市场销量最低的存在,人类更喜欢兽化人中温顺的种族,比如说猫人和狐妖一族等等。

    不过因为大唐朝廷明令禁止贩卖兽化人奴隶,所以大唐境内的兽化人奴隶数目很少,即便有也是一些权贵私下里豢养的猫女狐女之类的床上宠物。

    大唐境内除了北方一些没有被同化的游牧民族外,几乎看不见有人豢养兽化人当苦力奴。

    当然,李察是不会拒绝豺狼人主动放下武器行为的,既然豺狼人如此‘懂事’,李察不介意送他们一个痛快。

    现在三个主力野战团的士兵都已经上了一次战场,互相之间配合杀敌了一次,虽然刚开始有点生疏,但架不住豺狼人太弱了啊!

    因此,三个主力野战团只有个位数的伤亡,在大几千的军队中损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投降的豺狼人中肉身力量堪比人类武者的存在都被绑上了大铁链子和粗重的麻绳,普通豺狼人则因为数量太多,事先没有准备足够多的绳索,仅仅只是让他们卸了武器,单独圈地蹲在那里。

    投降的豺狼人足足有上万人!

    也就是说,包括追击杀死的豺狼人溃兵在内,阵亡的豺狼人还不到一万人。

    不过这些豺狼人俘虏虽多,却一个个垂头丧气,满眼都是恐惧之色。

    那个酋首蛮大锤在被绑起来的时候,还一脸懵懂,没有从巨大的失败中回过神来。

    战斗才持续了半天而已,2万豺狼人就灰飞烟灭了?

    自己是怎么指挥的?

    就算是两万头猪给人类杀,也不会这么快结束吧……

    李察的军队如此高效,自然与豺狼人自己的配合密不可分。

    豺狼人先是站着不动被李察的弓箭手射杀,随后又主动以血肉之躯往长矛阵上撞,接着又被箭雨屠戮一阵,崩溃的豺狼人更是主动跳出去让李察的骑兵狩猎……

    在豺狼人部落外围游荡的骑兵平均每个人都能收获至少两三个豺狼人人头。

    “王爷,豺狼人中十夫长以上的家伙已经被单独集中起来,带入了隐蔽的树林中。”

    “很好,动手吧,麻利点。”

    被五花大绑押到树林中的酋首蛮大锤正用不多的脑细胞思索人类会怎么对待自己时,那些押着他们的人类士兵突然散开,将蛮大锤和其他身强体壮的豺狼人包围起来。

    下一刻,蛮大锤被吓得亡魂皆冒,树林中突然冒出来一大群手持强弓的人类士兵,朝着他们就开始密集攒射!

    这一小撮豺狼人虽然力量和反应堪比人类武者,但此时已经被捆住了身体,哪里有反抗的余地?

    蛮大锤身为豺狼人部落的酋首,战斗力堪比人类中后天境初期的武者,哪怕被强弓射成了刺猬,仍然留着一口气。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207/ 第一时间欣赏从小兵到帝王最新章节! 作者:吐槽是福所写的《从小兵到帝王》为转载作品,从小兵到帝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从小兵到帝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从小兵到帝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从小兵到帝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从小兵到帝王介绍:
这是一个被战锤种族乱入的历史平行空间,绿皮和兽化人摧毁了中亚各国,东亚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大唐在绿皮的大举入侵下岌岌可危,地方节度使趁机拥兵自重!黑暗精灵在中东建立了庞大的奥斯曼帝国,高等精灵成为了英格兰人的主宰,矮人让北欧提前进入火器时代,战锤人类帝国的大炮让欧洲霸主哈布斯堡王朝摇摇欲坠!蜥蜴人和鼠人成为美洲原住民的噩梦,吸血鬼和古墓领导的亡灵兵团为争夺非洲大打出手。然而,无性繁殖的绿皮,遍布整个世界,成为这个平行位面最恐怖的‘蝗灾’!在传说中的世界节点中,混沌军团正为入侵这个世界做着最后的准备!这时候,我们的主角带着可以升级的骑马与砍杀系统降临了……从小兵到帝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小兵到帝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从小兵到帝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