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楚怀王TXT下载大楚怀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楚怀王全文阅读

作者:腊月青梅子     大楚怀王txt下载     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一十章 交战

    “将军,不好了,齐军要准备进攻了。”

    第二日,天色还是朦朦胧胧间,成陵君就被副将曹武叫醒。

    成陵君立即清醒过来:“当真?”

    曹武道:“斥候来报,齐军已经在动员了。”

    “好,本将等他来攻等了很久了。”成陵君信心满满的道:“传我将令,准备迎战。”

    时隔一年,魏军与齐军再次在濮水对决。

    和上次一样的是,齐军有船只,魏军没有船,即便之前有,也已经被齐军水师清理完毕。没有正规水师的魏军,在对河流的掌控上,远不是打过海战的齐军水师的对手。

    不一样的是,上一次双方实力旗鼓相当,而这一次齐军接近魏军的两倍。

    东岸,大军之中,声子在自己一方准备好后,声音冰冷道:“传令,擂鼓,渡河。”

    “诺。”

    齐军一分为三,声子帅主力在中,高唐大夫田义在左,将军田协在右,相隔十里,分别攻击魏国濮水防线。

    成陵君得到消息,立即也将军队集中在对应的三个地区,与齐军隔河相对。

    中军主战场。

    濮水西侧,干干净净片木不存,濮水东侧散布上千大小船只

    最先出现在河边的是一群手中拿着已经制作好的木架的军队,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搭建浮桥。

    其后便是准备着木筏的齐军。

    成陵君中军。

    见对方开始架桥,曹武提醒道:“将军齐军已经开始在对岸搭建浮桥。”

    “好,传令弓箭营,重点防御对方的浮桥。”

    “诺。”

    齐军架桥的速度很快,很快十座木桥就从东岸延伸到河心。

    “将军,浮桥已过河心。”

    声子点头道:“好,令大军乘船只木筏渡河,今天之内,本将就要击垮魏军。”

    “诺。”

    随着声子一声令下,齐军准备已久的先锋,立即将踏上河边准备好的船只,拿着盾牌,向西岸而去。

    随着船离岸,后面的齐军拿着木筏冲进濮水,跟在船只之后,向西岸杀去。

    船只进入魏军射程,立即迎来一波箭雨,但在盾牌的防御下,效果甚微。

    魏军弓箭手对此也不以为意,只是继续向河中射箭,等到齐军后面乘木筏的队伍进入射程之后,弓箭的杀伤力这才徒增。

    齐军先锋下船上岸,还未整顿队列,就遭到等候已久的魏军长矛营的攻击。

    一方以逸待劳准备许久,一方匆忙上岸,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东岸一直关注的声子见状:“好,先锋营已经开始上岸,传令,第二军立即渡河。”

    第二波齐军乘坐木筏到达西岸时,齐军先锋已经所剩无几。

    等到短兵相接,那边齐国的船只才回到东岸,齐国的第三波军队才上船

    而搭建浮桥的齐军,进入魏军射程后,则遭到魏军的重点打击,面对重重箭雨,齐军的浮桥缓慢但坚定的向西岸延伸

    日中。

    一直板着脸的声子终于露出笑容:“好,浮桥即将建成,传令大军渡河。”

    见对面的齐军已经上桥渡河,成陵君冷声道:“传令,在浮桥处列阵。齐军即便有桥,也别想在西岸站稳脚跟。”

    浮桥建成后,双方再次血战一个多时辰。

    只是,即便在十座浮桥的支持下,齐军依旧无法突破魏军的防线。

    对此,声子始终面不改色。

    日头偏西。

    满脸是汗的曹武突然快步走到成陵君身旁道:“将军,方才右军前来求援,齐军攻势猛烈,请将军派出援兵。”

    成陵君看着对岸道:“左军如何?”

    曹武用手抹着脸道:“将军,据斥候来报,左军虽然遭到齐国高唐大夫的强攻,但是现在还能顶的住。”

    成陵君点头道:“好,现在距离日落已经不远,本将从中军调五千人,你亲自去支援右面。只要再过一个时辰,就会天黑,今天就算过去了。”

    “末将领命。”

    曹武离开不久。

    一个斥候匆忙跑过来,气喘吁吁道:“将军,不好了,我方右军已被齐军攻破,全面溃败,请将军早做准备。”

    “什么?”成陵君满脸懵逼:“怎么回事?右军统领不是刚刚才求援吗?为何会如此之快就全蹦了?”

    斥候急忙道:“将军,是齐国的技击士,我军落入下风后,齐国技击士突然进入战场,并且迅速打破我军前列阵型,而后突入中军,结果前军中军败退中打乱了后军阵型,我军在援军到来之前就全崩了。”

    “技击士!”成陵君傻眼,喃喃道:“根据情报,齐国技击士不是随主将匡章一同南下抗楚了吗,为何技击士出现在这里?”

    “将军,我们应该怎么办?”成陵君身侧的将领方盛见他一时失神,立即提醒。

    “怎么办?”成陵君自问道。

    “报将军,曹将军来报,齐军在齐将田协的带领下,正在向中军杀来,如今曹将军正在前方与齐军厮杀。但是齐军已经有近万人渡过濮水,对岸剩下的齐军还在源源不断的渡河,曹将军人少,很快就坚持不住了,请将军早做打算。”

    “这”成陵君稳了稳心神,见前方还在濮水厮杀的战场,齐魏两军各有数万人还在争夺河岸,不由悲痛道:“事到如今,濮水已经不可守,本将打算退守成阳城。”

    “传我将令,本将亲率三千人继续压制渡河的齐军,方盛你带余部万人退守成阳。”

    “将军,你是三军之主”方盛正要劝说,却被成陵君挥手打断。

    “不必说了,大王令我抵御齐国,我与齐军对持数日,结果交战不到一日,濮水便失守,本将已无颜再面见大王。”

    方盛:“将军”

    “方将军,本将命令你立即带着军队回成阳城,死守成阳。”

    “”方盛悲伤的看了成陵君,然后拱手道:“诺。”

    方盛离去后,成陵君一咬牙:“传令,擂鼓,将我的将旗前移,本将要亲自督战。”

    “诺。”

    两刻钟后,曹武满身狼狈的跑了过来:“将军,右侧齐军已经渡河,如今兵分两路,一路正在向中军杀来,另一路已经向成阳城而去。”

    全身是汗的成陵君木然的向右侧看了一样,见不远处已经烟尘滚滚,叹气道:“大势已去,曹将军你立即指挥军队后撤,本将亲自断后。”

    “将军,末将身为副将,怎可先主将而退。”

    说着,曹武对成陵君亲卫道:“尔等还不带着将军撤退,本将自会断后”

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

    两刻钟后,声子与田协在濮水西岸会和。

    声子看着不远处溃逃的魏军,以及即将落山的太阳道:“田将军,如今魏军已崩,那就不可再给他们重新组织起来的机会,所以本将决定亲自去追魏军主将。本将留再给将军一万军队,你立即前去围住成阳城,攻破城池后,你再按计划行事,沿济水西进。”

    “是将军。”

    接着,声子对传令兵道:“传令给高唐大夫,渡河后立即追击魏军,不能让他们重新聚集起来。”

    “诺。”

    “传令后军渡河后,立即向本将靠拢。”

    “诺。”

    传令兵离开后,声子手中的剑向成陵君离去的方向一指:“传令,追击。”

    此时成陵君一马当先的向西方逃亡,身边零零散散地跟着数千魏军。

    没过多久,一个校尉来报:“将军,齐军向我们追过来了,是否留下一只队伍断后?”

    “不必了,马上就要天黑,只要进入夜晚,齐军就会停止追击。”

    成陵君说着加快了逃跑的速度。

    太阳落山后,校尉再来报:“将军,后面的齐军已经准备好火把,看样子打算连夜追杀。”

    “什么?”成陵君大惊失色:“难道齐军一定要赶尽杀绝不成。”

    成陵君大喊道:“加快速度,撤。”

    身侧的魏军虽然听到了成陵君的大喊,但是作战一天后,现在的体力已经是极限了。

    天色全黑。

    成陵君见后面一片火光跟着自己,显然齐军还在紧追不舍,只能咬牙切齿的继续逃亡。

    齐军。

    “将军,如今天黑已晚,我等此时行军速度已经慢下来了,是否还要追击。”

    声子呵呵笑道:“告诉士卒,再追半个时辰,就原地驻扎休整。”

    “诺。”

    半个时辰后。

    成陵君见后面的火光停了下来,大骂道:“他娘的,这群狗娘养的终于不追了。”

    “传令,再往前走半个时辰,然后停下休整。”

    第二日一大早起来,成陵君见身边只剩下五六百人,还包括自己的两百亲兵,其他数千人,全都走散了。

    成陵君脸色铁青:“传令,去句阳城。”

    往前才走一个时辰,成陵君的前方突然出现一支两千人的军队,打着魏军的旗号,撞上成陵君带领的败兵。

    “来人止步,你们是哪里的逃兵?擅自逃跑,难道不怕军法处置吗?还不快束手就擒,等候本将发落。”

    成陵君还没有说话,对面就走出一个龙眉凤眼,双目炯炯有神的大汉,大声的向成陵君他们呵斥。

    成陵君暗赞一声对方是个汉子,再看对方前列的壮丁,令行禁止,一看就是久经训练的精壮。

    成陵君给自己的亲兵使了一个眼色,自己矜持的没有回话。

    亲兵点头出言:“你是哪个县的军队,现在我大魏成陵君在此,还不快来拜见。”

    那大汉不屑笑道:“成陵君乃是我魏军东部主将,如今正在濮水与齐军对阵,如果他是成陵君,那么”

    大汉停顿了一下大声道:“你是成陵君,难道我们魏国被齐国打败了?”

    成陵君心口上刚开的伤口,还没愈合又被撒了一把盐,还没有恼羞成怒。

    就见对面一片哗然。

    “败了”

    “我们败了”

    “败了”的声音在对方队伍中此起彼伏。

    “肃静。”那大汉大吼。

    但结果全然无用。

    相反随着那一声大吼,队伍中传出另一个声音:“我们败了,齐军渡过濮水了,快跑。”

    紧接着,好像约好的一样,“哗”的一声,两千人的队伍一哄而散,飞快的向后跑去,只留下前面的三百人在原地纹丝未动。

    那大汉尴尬的向成陵君笑了笑:“成陵君,在下需要即刻返回煮枣布防,告辞。”

    成陵君:“”

    句阳城。

    成陵君刚刚吃下一顿饱饭,拿起水杯正要喝水。

    句阳县令匆忙来报:“将军,不好了,齐军已到城外十里。”

    成陵君将水喝下,问道:“句阳城还有多少壮丁。”

    “回将军,之前召集的壮丁已经送往濮水,如今重新召集的,不到两千男丁。”

    “两千男丁”成陵君道:“好吧,你先固守待援,本将这就去向大王求援。”

    “”

    成陵君离开半个时辰后,句阳城被齐军攻破。

    第二天,成陵君赶到蒹密县城。

    第三天一大早,成陵君啥也不说,直接离城而去。

    成陵君走后两个时辰,蒹密城面对两万齐军直接开门投降。

    傍晚,成陵君过吕都而不入,第四天早上,吕都城投降齐军。

    第五天,成陵君再次绕过煮枣城。

    下午。

    声子带着不到两万齐军来到煮枣城前。

    煮枣县令见齐军到来,直接穿着白衣,让人绑着自己,而后独自一人披头散发出城投降。

    见齐军在前方停下,煮枣县令立即开口:“我乃煮枣县令叔碧,得知齐国王师到来,不敢顽抗,故出城投降,请王师勿要惊扰百姓。”

    声子见煮枣城门打开,而煮枣县令出降,顿时松了口气,过了煮枣县就是此行的目标济阳,而济阳城的西面,就是魏国都城大梁,可以说大局已定。

    声子让人将煮枣县令带过来问道:“可知你们魏国的成陵君何在?”

    叔碧摇头答道:“回将军话,在下未曾见过成陵君,只是中午的听说过,好像有一伙三百多人的盗贼绕过煮枣城,向西方去了。”

    “中午!三百多人的盗贼?”声子点头道:“在吕都县的时候,成陵君还有四百多人,看来成陵君那些士卒又出现逃亡了。”

    说着,声子让人解开叔碧身上的绳子,道:“我们齐国的军队乃是仁义之师,既然县令主动出降,我齐国必然以礼相待,从今往后,你还是煮枣县令。”

    叔碧闻言拜谢道:“在下多谢将军。”

    说着感激涕零道:“将军大恩在下无以为报,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顿了顿,叔碧建议道:“将军,如今天色已晚,何不让在下做东,在煮枣城内为将军接风洗尘呢。”

    声子摇头拒绝道:“行军在外,自有军规。而且本将身为主将,怎可贪于享受。”

    叔碧自责道:“将军所言甚是,这是我的不是。将军,如今在下已经在城内准备好食物,请大军入城,以让煮枣县略尽心意。”

    声子笑道:“我齐军乃是仁义之师,怎会大军进城扰民。”

    说着,声子下令道:“传令,大军准备扎营。”

    接着声子向叔碧道:“本将打算用三千人帮助县令防备盗贼,不知县令以为如何?”

    叔碧感激道:“如此一来我就放心了,多谢将军!”

    当下,声子着人安排守卫煮枣城的事宜。

    不久,三千齐军开始进入煮枣城。

    齐军进入一大半时,城内突然传出喊杀之声。

    接着,就在齐军以为遭到偷袭准备戒备间,城门处“轰”的一声巨响,一块巨石落下,顿时将城门封死。

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

    “咚咚咚”煮枣城中传出震天般的鼓声,接着又传来一片厮杀声。

    然后城中冒出一片火光。

    “将军,不好,我们上当了。”

    声子嘴角一抽,冷冷地道:“无妨,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传令,立即组织士卒攻城。”

    “诺。”

    接着声子咬牙看着还在一旁的叔碧:“诈降死间,好,忠义之士,本将成全你。来人,拉出去砍了。”

    叔碧:“”

    煮枣城中,东面城门的区域,已经被一道土墙围住,千余齐军被困其中。

    先前与成陵君在濮水边相遇的大汉,正指挥三千多壮丁站在土墙外射击被关在街道内的千余齐军,而冲天的火光,正是魏军在放火焚烧房屋,防止齐军躲避。

    前路被阻、后路已断,面对箭矢火攻,齐军大乱。

    “县尉,外面的的齐军准备攻城了。”

    大汉点点头,看着城内的齐军的大声喊道:“传令,继续放箭,一个不留。”

    来到城东,大汉见齐军拿着二十几个简易的梯子打算攻城,不由哈哈大笑道:“我们煮枣城的城墙高达一丈六,而齐军攻城只有这么一点梯子,这究竟是想徒手爬上城墙,还是想恐吓我倪良啊?”

    “哈哈哈”周围的人闻言大笑,凝固的气氛顿时消散不少。

    笑声传到城下的齐军处,而齐军不为所动,全然没有反应,倪良见状,顿时眼睛一缩,暗叹:果然是精锐之师。

    接着,又看到齐军修长的影子,旋即露出轻松的表情。

    然后便将自己精心训练的三百精壮派到前线。

    “兄长,齐军攻城才刚刚开始,这就将你精心训练的士卒派出去,是不是太早了点啊?”倪良的弟弟倪匡不解的问道。

    倪良摇头道:“不,现在派出去正是时候,如今天色已晚,留给齐国攻城的时间已经没有多少了,对齐国来说,给他们的机会只有一次。所以这第一波攻击将会是最凶猛的。”

    “而我煮枣的精锐大部分已经被犀武将军调走,剩下只是一些没有经验的壮丁,现在我们只有轻松的把齐军的攻势打下去,才能提升大家士气。否则,守城那就悬了。”

    “而且我还听说,齐国这次把技击士也派来了,技击士虽然拿钱办事,但是论一对一单打独斗,恐怕我魏国的武卒都不是对手。所以,等会若是技击士攻城,我训练出来的这些壮丁,恐怕也顶不住,还需你我亲自杀敌提升大家的士气。”

    倪匡一听说技击士,顿时脸色一白:“兄长,如果是技击士,我们守住吗?”

    倪良轻松的笑道:“当然可以,岂不闻强弩之末不能穿缟!现在的齐军,也就是看着吓人罢了。”

    说着,倪良却在内心暗骂成陵君徒有虚名。

    最初成陵君在濮水驻守要求各县出兵的时候,倪良就觉得这么做有问题。

    齐国不仅在兵力上占有优势,而且都是精锐的齐军,而魏军主力不在,临时拼凑的军队,能打得过精锐齐军吗?

    至于把兵力集中在濮水与齐军决战,这更是下策。

    濮水不是河水,渡河的地点很多,而且魏军在水上压根就不是齐军的对手,上次齐魏在濮水相持,除了齐魏主力都在以外,更重要的是魏国是主攻方,齐军是防守方,齐军有水师相助,防守起来自然就轻而易举。

    按照倪良的想法,在魏军主力不在,但是却又他国援军的情况下,那就应该坚守城池,让齐军一座城池接一座城池的攻城,将兵力聚集在大点的城池里,只需城池坚守四五日,那么等齐军攻破濮水西部的成阳,恐怕其他各国的援军全都到了。

    所以倪良得到调兵的命令后,除了加强煮枣城的防守外,还截留了大部分的壮丁,而且临走之时还嘱咐了所有人: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魏军战败,齐军渡过濮水,那么就立即逃回煮枣。

    “咚咚咚”城外响起鼓声。

    “兄长,齐军进攻了。”

    “知道了。”倪良看着齐军弓箭手上前,立即躲到城墙之后,大喊:“注意隐蔽。”

    “叮叮叮”数只箭矢飞上,撞到城墙,然后落在倪良脚下。

    倪良拿起箭矢,叹道:“可惜城中的齐军还没有清剿完,否则我们的弓箭手也可以还以颜色。”

    数轮弓箭之后,箭雨停下,接着又听到木头撞到城墙的声音。

    一直负责监视齐军的人道:“将军,齐军停止射箭,开始爬墙了。”

    倪良点点头,起身,拔出剑,大声道:“兄弟们,杀敌。”

    数个齐军士卒刚爬上城墙,接着就被墙上的精壮顶了下去,一些跳上城墙的齐军,还没来得及有所动作,就被数个壮丁乱刀砍死。

    “哈哈哈”倪良见状大笑道:“疲敝之军,不堪一击,此战我煮枣已胜。”

    齐军的第一波攻击,如同浪花打在河岸的磐石上,除了发出一些声响,没有任何效果。

    “将军,守城的魏军人数众多,而我们轻装急进,攻城武器太少了”

    声子闻言不为所动,只是听着城内还未停止的厮杀声,面无表情道:“继续攻城。”

    小半个时辰后,倪匡笑着禀报道:“兄长,城内齐军大部清理完毕。”

    “好,今天的战斗结束了。传令,让人灭火。”

    声子先是听见城内的厮杀声渐渐变小,不久城中的火光也消失了,摇头叹气道:“传令,鸣金收兵,今夜休整,明日继续攻城。”

    城外的鸣金声传来,倪匡大喜道:“兄长,齐军退了。”

    倪良笑道:“好,你带五百人,将城中的所有齐国杂碎全部清理干净。传令,其余壮丁立即准备吃饭睡觉。告诉城中百姓,连夜准备食物,明日的早饭,今天夜里就要送来。”

    “是!”

    当夜三更。

    倪匡来到倪良的房间:“兄长,三更已到。”

    倪良从榻上爬起来:“三更了吗!你去叫醒其余丁壮,准备用膳。等会我们偷袭齐军大营!”

    “是。”

    ps:倪良不是魏国人就是赵国人,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间段的人吧。著有《倪良兵法》,西汉时还有,被汉代列为十三篇上等兵法之一,已失传。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

    倪匡安排好人后,拿着一些吃食过来,满腹疑惑:“兄长,白日我们已经小胜一阵,城中的士气已经提升,何不凭借城墙的优势阻拦齐军,为何要夜间偷袭。而且城中的壮丁战争经验太少,在平地与精锐齐军面对面厮杀,可能力有不逮。”

    倪良知道可能大部分人都有同样的迟疑,开口解释道:“大家都知道,这次齐国来的军队都是精锐,白天的那一战,不过趁着天快黑,打了齐军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现在城外的齐军,恐怕上到将军下到士卒,全都对白天的失败不服气。若是今夜我们没有动作,那么休息一夜的齐军,明天心中憋着一口气前来攻城,我担心我们守不住。”

    “至于现在的齐军,从濮水赶到煮枣,仅比亡命狂奔的成陵君慢不到两个时辰,比我们急行军赶回煮枣慢几个时辰,要知道之前齐军可是成陵君在濮水厮杀了一整天的。”

    “所以,咱们这些人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胜在众志成城,且熟知周围地形,而齐军虽是精锐,但是已经筋疲力尽。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偷袭,怎么可能会输。”

    五更时分,倪良倪宽带着四千人,兵分两路,一南一北摸到齐军军营外。

    南营外。

    倪匡再次吩咐:“按照来时商量好的,等会我们冲进齐军军营后,大家四百人一伙,除了放火,剩下的就是哪里齐军人多向哪里杀。记住天色放亮之前,就要离开齐营回城。”

    “是”

    “好,那就上吧。”

    在齐军大部分人熟睡中,军营的木篱笆被轻易的推倒,接着两千壮丁在倪匡的带领下杀进齐营,一边放火一边杀入。

    倪良在北面见齐军南方出现一片喊杀声,接着就冒出一大片火光,大喜道:“倪匡已经在南面得手,现在轮到我们了。”

    倪良带着三百精壮率先冲进北营后,大喊道:“杀齐将”

    其余人跟着大喊:“杀齐将。”

    “偷营”声子一爬起来,齐军的南面与北面都已经被攻破。

    出了军帐,向南北看了一眼。

    “南面火光大而且声势浩大,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南面是主力,但已经被挡住了。或者,南面只是骚扰。”

    “北面声势虽不及南面,但是厮杀声却迅速接近,魏军主力肯定是在北方。”

    就在声子出营的一瞬间,立即传令道:“来人,让亲卫营向我靠拢,向北摆出防御阵型。”

    “另外聚集将士,抵御来自北方的攻击。”

    声子刚刚聚集了三四百人,摆开阵型,那边倪良就杀了过来。

    倪良看着齐军已经设下两道防线,外侧是三四百人,阵型较乱,而内则还有三百人,阵型十分严谨。再看了看自己身边还有千余人,又见齐军的士卒还在不断向中间汇聚,不由叹道:“唉!齐将反应太快,来迟一步。可惜,若是我手中有十辆战车,或者三百匹马,齐将贼首已经是我囊中之物了。”

    “如今事不可为”

    说着,便带着人避开声子,向还处在混乱之中的齐军杀去

    第六天,成陵君带着三百人逃到济阳城。

    吃饱喝足后,成陵君把济阳守魏广召来问道:“我们济阳城现在还有多少军队。”

    魏广小心翼翼的答道:“回成陵君,还有六千人多人,其中精锐五百,壮丁五千余。”

    成陵君怒道:“济阳乃是大梁东面的门户,而且之前本将调走兵力时,济阳的援军并未到达濮水,为何只有这么一点精锐了?”

    魏广答道:“成陵君,济阳虽大,但是靠近大梁,先有将军犀武调走大部精锐,后有大王调兵,接着又有将军调兵,济阳哪里还有精锐士卒?”

    成陵君愣了愣,叹气道:“也罢也罢,继续征召城中的壮丁,准备守城吧。”

    第七天一大早。

    “将军不好了,齐军杀到济阳了。”

    “”成陵君听到亲卫的禀报,脸色一白:“知道了。”

    “将军我们赶紧撤吧。”

    成陵君白脸一黑,呵斥道:“本君深受大王之恩,临危受命,怎可不战逃。再出此言,休怪本君无情,格杀勿论。”

    亲卫退下后,成陵君喃喃道:“就这样回到大梁,大王一定会杀我的。”

    “报,将军,齐军派人前来劝降。”

    成陵君大怒道:“不见,将他叉出去,告诉齐使,本将誓与济阳共存亡,有种就来攻城。”

    而济阳城外。

    高唐大夫带着一万出头的齐军杀到济阳城下,得到济阳城驱赶使者后,看着济阳城上密密麻麻的魏军后,正在寒风中一片凌乱。

    “主将声子带领的齐军主力在哪?”

    “还有,将军田协带领的军队在哪?”

    “将军不是说好在济阳城等我的吗?”

    “现在我一路狂奔到了济阳城,可是你们在哪?”

    “”

    魏国大梁。

    “濮水大败”

    “副将曹武战死,主将成陵君下落不明”

    “成阳失陷”

    “濮水东部八城全部沦陷也就罢了,如今濮水以西十余城也都沦陷了”

    “成陵君在哪?寡人要砍了他。”

    “传寡人之令,找到成陵君后,让他来见寡人,寡人要亲自剁了他”

    魏王看着手中的战报,眼中的怒火好似喷涌而出,双手忍不住的颤抖。

    接着魏王想田需问道:“相国,事已至此,寡人打算向齐国求和,如何?”

    田需摇头反对:“大王,如果只是齐国一国,那么与齐国交好自无不可,但是现在齐国与秦国联合,与齐国交好,同时也会交好秦国。”

    “大王,想要联合我们魏国是齐楚,而想要夺取魏国领土的,确是秦国,所以臣以为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向齐国求和。哪怕齐国夺取了我们的土地,只要我们魏国缓过劲来,迟早还可以再夺回来。”

    魏王冷冷的道:“相国,请问什么时候才是万不得已?”

    田需一惊,魏王的语气不对,但是自己现在还有什么畏惧的呢

    田需答道:“大王,这还需要齐国派使者前来联合,才能答应与齐国交好。”

    魏王一愣:“有区别吗?”

    “有。”田需叹道:“大王,我魏国被逼降,这就是楚国身为盟友没有尽到盟友的责任。若是我魏国主动投靠齐国,那么在楚国已派出援军的情况下,这就是我们理亏,楚国肯定会大怒的。”

    魏王闻言脸色一白,若是楚国的援军一瞬间变成了敌军,攻打魏国南部,那就

第二百一十四章 济阳城下

    “父王”此时,殿外走进一个全身戎装的人,进来后行礼道:“父王,刚刚济阳传来战报,齐军已经杀到济阳城下”

    这个口称魏王父王的人,正是魏王太子。

    濮水战败的消息传来,魏王再次打算派人去前方守城,而太子正是主将,只是齐国的推进速度太快,大梁城前天才收到消息说濮水战败,结果大梁的军队还没有出发,齐军已经快杀到大梁了。

    “济阳”魏王惊呼:“好快,离大梁也就一两天的路程了。”

    “太子,齐国可有使者过来?”

    太子摇头道:“回父王,齐国未曾有使者前来,而且成陵君传讯,他已经在济阳与齐军激战一日,数次打退齐军的进攻,并打算死守济阳,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魏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好好好,好在济阳还没有丢。”

    “太子,告诉成陵君,若是济阳也丢了,那么成陵君他就不用回大梁了。”

    太子心中一突,恭谨道:“是父王。”

    太子离去后,魏王想田需问道:“相国,如今齐国先锋已道济阳,却没有使者过来,怎么办。”

    田需道:“大王,既然成陵君已经在济阳挡住了齐军,那我们就等待数日即可,楚国的援军很快就会到达,到时让齐楚两国交战,到了现在这一步,谁赢了咱们就投靠谁,若是两败俱伤,那就再好不过了。”

    “好,依相国之言,派人请楚军加快速度,让楚国去和齐国打一场。”

    “什么?成陵君在濮水惨败!”

    “齐军推进速度极快,正在向大梁进发!”

    “齐军先锋已到济阳!离大梁只有一日路程?”

    “”

    唐昧得到魏国的消息,顿时一脸的难以置信。

    离开陈地时,魏国与齐军还在对持,与韩军会合时,他们还没有开打。

    这才走了六七天,不仅齐魏两军的决战打完了,而且齐军就快到魏都大梁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唐昧身侧的韩军主将公叔诧异道:“唐将军,在下可是记得,上一次齐国接受燕太子平的邀请,哪怕燕国百姓箪食壶酒迎接齐军,齐**队打到蓟城都花了一个月,难道这次魏国也发生了箪食壶酒的事情?”

    唐昧一幅深以为然的表情,实在太令人意外了。

    齐军的战斗力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出现这种情况,只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魏国压根就没有抵抗,直接降了。

    “公叔,如今魏王传讯说济阳被围攻,请我们不必继续去濮水西岸,而是改道去救援济阳城。”

    公叔叹气道:“既然魏王有请,那就去济阳吧。”

    唐昧传令道:“传我将令,大军改道,向济阳出发。”

    济阳城下。

    高唐大夫驻营后,立即去打探声子与田协的消息。

    当天傍晚,声子传来消息。

    声子在煮枣受阻,正准备指挥三万齐军明日正式攻城。

    至于为什么今日没有攻城。

    那是因为昨日小挫一阵,而后夜间遭到偷营,今日虽有援军到来,但是人心惶惶,士气全失,只能再休整一日,决定明日一战而下煮枣。

    第二天中午,高唐大夫终于得到了田协的消息。

    得到消息后,高唐大夫恨不得一刀劈了田协。

    田协所率的两万大军,在路上耽搁了,现在距离济阳还有两天多的路程。

    至于耽搁的原因,是在魏国城池那里受阻了。

    与声子不一样的是,田协不是被受阻,而是主动受阻。

    田协所部攻破成阳后,大肆烧杀掳掠一日,才离开成阳。

    接着忍了两座城池,在第四座城池时,再次把那座小城里里外外洗劫了一遍,于是大军就此耽搁。

    第三天。

    望眼欲穿的高唐大夫没有等来任何援军,声子依旧被阻煮枣,田协还在路上。

    倒是自己手下那些掉队的军队陆陆续续跟了上来,手中重新集聚了一万三千人。

    但是,对面的济阳城增加的兵力更加多,濮水之战的溃兵,陆续逃到济阳,有的进入了济阳城,有的继续向大梁而去。

    这些全都是成陵君从大梁带去濮水的精兵。

    如今济阳城的总兵力已经比城外的高唐大夫还多了。

    原本就对攻城有疑虑的田义,现在更不打算攻城了。

    第四天。

    高唐大夫从早上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下午。

    终于有大军过来了。

    不过不是从东面而来的齐军,而是南面来的楚韩联军。

    “”高唐大夫得到消息后,满脸铁青,然后嘴角里迸出命令:“传令,加强戒备,入夜后,我们连夜撤往煮枣。”

    “另着人快马传讯将军,就说楚国援军已到,请将军做好准备。”

    “传讯给田协,告诉他楚国援军已到的消息。”

    接着拿出一张帛布,向外大声道:“拿笔墨来,我要向大王上书,弹劾将军田协贻误军机之罪。”

    楚军。

    唐昧带着大军赶到济阳的时候,见到的就是魏军正在与齐军冷战。

    一个不出城,另一个不出军营。

    再看济阳城下,干干净净,没有任何交战的痕迹。

    当下心中又惊又疑。

    难道是齐国发生了以外?

    还是魏国已经叛变了?

    扎下军营后,唐昧传令道:“请济阳城主将与韩军主将来见我。”

    成陵君与公叔到来后。

    唐昧冷笑问道:“成陵君,不知你们与齐军这是怎么回事?”

    公叔也是一脸不善。

    先前魏王向楚韩联军告急,说济阳遭到围攻,结果到了济阳,魏国与齐国根本没有打起来。

    若是成陵君没有亲来楚营,唐昧已经打算向后撤了。

    成陵君开口解释道:“将军不必多疑,齐军本来是要攻城的,但是因为现在到济阳的只是其齐国偏师,齐国主力未至,实力不足,所以还没有开始攻城。”

    “齐国主力未至?”

    唐昧与公叔对视一眼,都是满腹疑惑,齐军偏师都已经到了济阳数日,而齐军主力还没有到?

    那齐军主力在哪?

    成陵君再次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齐军主力就在济阳东面不远的煮枣,在煮枣受挫后,这几日一直在进攻煮枣城,只是一直没有攻下来罢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

    “煮枣?”唐昧惊疑地问道:“煮枣有多少人守城,主将是谁,齐军有多少人,已经进攻几日了?”

    成陵君恨恨的道:“据我所知,煮枣城中有五千壮丁,由煮枣县尉统领。至于齐军,之前是三万,如今是五万,已经进攻四天了。”

    “五千壮丁?坚守四日!”唐昧恍然大悟道:“看来煮枣县尉一定是一位名将了。”

    话虽这么说,但是唐昧心里还是将信将疑:“既然齐军主力在煮枣只有五万,那么本将明日就去会一会齐将,不知成陵君是否愿往。”

    成陵君点了点头:“在下愿听将军调遣。”

    “好!”

    浑身轻松的成陵君与满腹迟疑的公叔离开后,唐昧看着济阳城道:“传令,立即向四方派出斥候,严防敌军偷袭。另,让人打探煮枣城的情况,是否遭到了齐军的攻击”

    第二天一大早,唐昧得到前往煮枣城的斥候的回报。

    跟成陵君所说一样,齐将声子强攻煮枣四日,煮枣城依旧稳如磐石。

    另一边。

    声子接到高唐大夫的来信,顿时面如土色,百般算计,功亏一篑。不过,好在这一战还不亏。

    虽然在煮枣城迟迟不能攻下时,自己就有了计划失败的打算,但是,当这一刻真的到来时,还是觉得这么突然,终究是未尽全功。

    声子旁边的将领见声子迟迟不下令攻城,便询问道:“将军,不知今日何时攻城。”

    “不必攻城了。”声子闻言摇头道:“命令大军修建防御工事,我们准备与魏国重新对持。”

    “传令将军田协,让他不必去济阳了,立即向我靠拢。”

    “传令即墨大夫,立即赶来与我会合。”

    “诺。”

    当日下午,楚魏韩三国联军抵达煮枣,随后魏军进城,楚韩两军分开扎营,互为犄角,与齐军对持。

    次日,齐国即墨大夫带领八万齐军到达煮枣,同时,田协所部来到煮枣与大军会合。

    齐军军营。

    田协一见到声子,立即下拜请罪:“将军,末将无能,特来请罪。”

    “无能,请罪,不知田将军何罪之有啊?”声子声音有些冰冷。

    若是田协的两万大军杀到济阳,此时说不定魏国已经投靠齐国,区区两座城池,能与整个魏国相比吗?

    田协浑身是汗道:“将军,末将无能,无法控制桀骜不驯的技击士,攻破成阳后,技击士彻底失控,大肆奸淫掳掠,末将无法制止,结果,不幸,最后,末将手下的军队也疯了,跟着技击士洗劫了整个成阳城。”

    “末将本想把技击士留在成阳,自带着本部人马前进,结果两天后他们自己跟了上来,扬言要为大王打头阵,结果,第二天,再次洗劫了一座城池。”

    “末将无能,请将军治罪。”

    说着,田协的头颅彻底低了下去,并且把自己的头盔也脱了下来。

    “”

    高唐大夫闻言瞥过头去,上一次攻打燕国的时候,匡章带领的齐军就是因为大肆劫掠,结果逼反了整个燕国。

    现在又是这个问题。

    难道是在燕国尝到了甜头?

    声子大怒道:“匡章是匡章,我是我,自从本将在稷下学宫被大王任命为将军后,本将与各国作战,那次会出现如此混乱的劫掠行为,更不会因为劫掠而影响大事。”

    说着,声子冷眼看着田协道:“你自己去外面领四十军棍,另外,此事我会上书大王,请大王亲自处置。”

    田协出去后,声子道:“我们齐国这次出兵的目的,乃是为了迫使魏国投向我们秦齐联盟,而不是一口气打败楚魏韩三国联军。”

    “所以本将决定军事行动暂时停止,一面牵制三国之军,一面等候秦国的消息。”

    “最后,传我将令,立即派人搬运占领的魏国各县的府库,将里面的东西全部搬回齐国。”

    “诺。”

    “想要对持待变!”

    一连两日,唐昧都不见齐军进攻,而是一味的修建防御工事,便知道齐军的打算。

    唐昧站在军营前,远远的望向东方,心中默默的思索对持的利弊。

    如果自己在此与齐军对持,那么即将生变的有两个地方。

    一是齐国南部战场,二是魏国西部战场。

    齐国南部。

    对楚国来说,无非就是攻打齐国是否成功的问题,即便现在战败,楚国都已经捞到大好处了,怎么看都不吃亏。

    若是战胜,则可趁虚而入,攻入齐国腹地。

    对于薛公田婴,先王楚威王可是恨了一辈子。

    更进一步,那就是逼迫齐国从魏国撤军。

    而魏国西部战场。

    魏国一直对秦国有阴影,从先王魏惠王后期到现在的魏王,都对秦国充满警惕,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魏国夺回汾阴后,一直在加强西部的防御,结果导致被齐国偷袭成功。

    现在想要破局,就要看是秦国先攻破汾阴,还是楚越两国先攻破下邳了。

    对此唐昧充满信心。

    不对。

    唐昧突然看向北方,或许变化来自北方也说不定

    时间慢慢的向前推移。

    十二月末。

    局势明朗后,楚国从广陵城调兵三万,以鄂君司马为主将,庄辛族弟庄为辅,并越国援军一万,共同驰援下邳。

    与此同时,昭雎带着邓宛叶三地三万楚军,出方城经韩国,前去支援魏国汾阴。

    另一边。

    为了攻破汾阴,秦国相国张仪亲自带着十万援军支援前线。

    一月继续激战中

    二月,一个消息传来,天下一片哗然。

    燕**北夹击中山国,中山国在节节败退中,苦苦支撑数月后,来了一个咸鱼大翻身,于二月初大破赵军,而后追杀数百里,不仅一口气收回了全部失地,而且还夺取了赵国一小块土地。赵国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城,这个进攻与防备中山国的前沿基地被中山夺取了。

    燕国得到消息后,立即从中山国撤军,放弃了所有攻占的中山国领土(其实也没有几座城),在原中山国与燕国的边境线驻防。

    列国:“”

    一时为之侧目。

    接着纷纷派出使者前往燕赵两国,试图拉拢赵国,再不济,也要燕赵两国保持中立。

    然后该干嘛继续干嘛。

    反正燕赵中山三国打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快筋疲力尽,没有多少实力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

    赵国邯郸。

    “败了”

    赵王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愤怒的问道:“怎么回事,乐池不久前不是说进展很顺利吗?中山国已无还手之力,为何突然之间,会遭遇大败?”

    肥义答道:“大王,据乐池回报,我赵国大军本来进展顺利,攻占了中山国十余城,其后进攻中山国腹地之时,因为中山境内多山,道路不便,所以放弃了战车。”

    “其后,继续攻打中山国城池时,突然有数千单骑从后面杀来,一时间箭如雨下,我军防备不足,后军大乱,被中山军打败,随后中山军趁势掩杀,我军全面溃败。”

    “而城因为地处后方境内,不仅十分空虚,对中山国防备不足,加上单骑速度太快,城的城门还没有来得及关闭,就被中山军控制城门,趁机夺取城池。”

    “单骑?!”赵王脑海中浮现出北方胡人的身影:“中山国出现的单骑,可是北方胡人那种单人匹马的军队。”

    肥义点点头:“回大王,正是胡人的那种军队,完全舍弃步卒,全部采用单骑。虽然单骑比不上战车,战力低下,而且容易被弓弩射杀,但是胜在速度极快,极为灵活,一旦偷袭没有防备的步卒,很容易就可以打乱步卒军阵。”

    “不想单骑除了抢劫在行,用来偷袭也会如此有利。”赵王微微一愣。

    单骑这是一个仅百余年才出现新兵种。

    最早的时候,无论是中原还是四周,全都只有步兵,其后出现了车兵。

    再后来,车兵不仅是一个兵种,而且还成为一个编制,一辆战车,除了车上的人,另有标准配备七十五个步卒,步车协同作战。

    以前的大国就是千乘之国,意思就是举国之力能拉起近十万人,在当时许多小国家总人口都不到十万的情况下,想想就觉得吓人。时至今日,冶炼业已经成熟,技术不断进步,人口迅猛增长,现在没有万乘都好意思自称大国。

    但是到了现在,战车在战争中的地位已经下降很多,这当然不是因为骑兵,而是因为步兵,尤其是成建制的步兵。

    吴起的魏武卒就是对这一情况的彻底颠覆,吴起打战虽然也带车兵,但是魏武卒没有车兵,全是步卒,而且全是重装步卒。

    魏国横推天下的那些年,也是战车衰弱的年代,各国全都组建起步兵,尤其是孙膑关于步卒十种阵型应对各种情况的论述,战车地位进一步衰弱,同时也象征步卒已经成熟,步卒的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在两军对垒时,尤其是平原上的厮杀,战车强大的攻击力,依然不可被替代,各国全都保留了战车。

    至于单骑这种新兵种,出现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不仅胡人有单骑,中原各国也都有,不过都是用来侦察的,成群结队的单骑,那就只有胡人哪里才会出现。胡人与中原出现单骑的时间,基本相差无几,最初都是骑在马上的步兵,不过因为胡人是游牧民族,所以胡人的单骑数量很多,而且这些年无论战力还是战术都在不断提升。

    正如肥义所说,单骑的攻击力与防御力都比不上战车,射箭时的准确度与杀伤力也比不上步卒的弓弩手或者战车上的射手,但是胜在速度快并且灵活。

    就因为这,胡人这百余年来逐渐出现了大量的单骑,虽然正面对决远不是摆好阵型的步卒或者战车的对手,但是去其他地方抢劫时,抢完就跑,步卒与战车只能干瞪眼,全都追不上。

    (至于骑马用刀枪冲杀,在这个还没有单马镫的年代,或许数量极少天赋异禀的人可以做到,其余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全都是骑射。)

    “单骑”

    赵王的脑海中浮现出成群结队的单骑进行大规模会战的场面,随后又想起单骑的缺陷,不禁摇了摇头,单骑正面对决的缺陷太大,不要说战车,恐怕连步卒也干不过

    可若是骚扰劫掠偷袭,单骑远比其他的兵种来的方便快捷,防不胜防。

    或许

    赵国应该仔细考察一下单骑的优劣了

    只是赵国没有大量的单骑

    想到这,赵王对肥义道:“相国,寡人欲观单骑成军后优劣,但是苦于赵国单骑太少,不知相国何以教我。”

    肥义闻言思索片刻,而后建议道:“大王,如今各国单骑都不多,但是胡人哪里却不少,若想快速聚集大量的单骑,只能向胡人哪里要了。”

    赵王立即明悟,随后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楼烦王,这个在自己即位之初帮忙偷袭燕国与中山国的家伙,他的手中就有大量的单骑。

    笑道:“相国,代地位于赵国北方,与胡地多有接触,传令给代相赵固,让他在代地招募胡人的单骑。”

    “跟赵固说,只要胡人会骑马射箭的,投靠我们赵国后,待遇从优,可享受赵国士卒的待遇,寡人不仅管饭而且管饱,不仅管人饭而且管马草。”

    “至于人数,这次就招募三千人吧,招募完成后,寡人要亲往代地观察。”

    肥义行礼道:“是,大王。”

    接着,赵王又想到现在的残局,不由“唉”的一声长叹,问道:“现在前线如何?”

    肥义沉重道:“大王,如今赵军已经前线与中山军陷入相持。因为之前我们赵国一直保持对中山国的优势,并于去年的对决中大胜中山军,中山国损失惨重。”

    “如今中山国无力西进,但这次的惨败,导致我赵国同样大损,我们赵国虽然还保持这中山国的优势,但是攻略中山国的行动已经失败了。”

    赵王闻言满是遗憾道:“可惜了,好不容易与魏韩结盟,并同秦齐交好,在各国相互牵制的情况下,得到了攻略中山的机会,结果却是功亏一篑。”

    “下一次再想有这样的机会,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肥义沉声道:“大王,既然这次的机会已经失去了,那么就等待下次,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与中山国相持下去,不过是继续损耗我赵国的实力。”

    “所以,我以为现在应该趁着各国的战争还没有分出胜负,而我赵国实力依然强于中山国,中山国孤立无援的情况,趁机与中山国讲和。”

    “嗯。”赵王点头道:“相国所言正是寡人所想,与中山国讲和不难,但寡人所忧心的确是其他。”

    肥义斟酌道:“大王是说秦齐联盟与楚魏韩三国的大战。”

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

    赵王点点头,而后又摇摇头:“相国,不仅如此,如今寡人好不容易同时与秦齐交好才获得攻打中山国的机会,所以寡人不打算与秦齐交恶。但是魏韩皆是兄弟之国,寡人不知如何是好。”

    肥义知道赵王问的其实是加入秦齐联盟还是继续留在合纵联盟的问题。

    思索片刻后,肥义道:“大王,对我们赵国有威胁的不是楚国,而是秦齐两国。现在秦齐两国结盟,想要对付的国家不是我们赵国,而是楚国。这次秦齐两国同时对魏国下手,针对的也不是魏国,而是楚国。”

    “所以,臣以为,只要楚国没有被秦齐削弱,那么秦齐两国必然先要针对楚国。只有楚国的实力被削弱,那么秦齐两国才会把目光转到其他国家。如果楚国削弱后,秦齐两国散伙还好,一旦他们继续结盟共同进退,那就是我们三晋的灾难。”

    “与其赌秦齐两国的关系,直面秦齐的压力,还不如让我们赵国再次躲在楚国的背后,让楚国与秦齐周旋,而我们赵国继续积蓄实力。”

    “至于大王担心与秦齐两国的关系,臣以为大可不必担心。只要我们赵国与燕国紧紧的贴在一起,抱成一团共同进退,那么在楚国战败之前,秦齐两国只会拉拢我们燕赵两国,让我们保持中立。”

    赵王点点头,叹气道:“看来下一次攻略中山的时机,只能等秦齐两国与楚国决战了。”

    “相国,昭告天下:战争是危险的,和平是令人向往的,如今天下接连烽烟四起,这是寡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寡人决定与中山国停战,重新建立友邦关系。”

    “另派遣使者前往各国,就说寡人愿意居中调停,平息各国的争端。若是秦齐两国不愿接受寡人的调停,那么我们赵国只能履行盟友的责任,与楚魏韩越四国盟友共同进退了。”

    “传令,以赵何为将,将一万离石之兵,随时率兵南下随时支援魏国汾阴。以赵成为将,帅两万赵军,驻兵在河水北面,随时准备南下救援煮枣,以表明我赵国对盟友的支持。”

    最快得到赵国消息的,正是魏国一直滞留赵国邯郸的使者。

    得知赵王重申赵魏韩三国的兄弟之情,并且愿意遵守盟约后,立即快马将消息传回大梁。

    得到使者传回的消息,魏王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

    自从得知赵国战败后,这段时间,魏王一直担心赵国向秦齐两国服软,打算把在中山国丢掉的损失,乘机从背腹受敌的魏国身上找回来。

    现在,援军将至,魏王可以睡一个安慰觉了。

    齐国。

    “大王,赵国使者来访”

    赵国使者离去后,齐王对齐相储子道:“相国,赵国派使者来调停,请各国相互讲和,暂停纷争,不知相国以为如何。”

    储子眼中闪过一抹寒光:“大王,赵国不仅派了使者过来,而且据臣所知,赵国不久前以赵成为将率兵两万南下,驻扎在魏国邺城的北方,看来是想要插手煮枣战事了。”

    “如果臣所料不差,赵国在西部,必然也准备插手汾阴之战。”

    “嗯!”齐王点点头,然后不屑的笑了笑:“各国现在这次的战事,虽然是因为燕赵攻打中山而起,但是什么时候结束,可由不得赵国来决定。”

    “如今寡人的二十多万大军正在与十几万楚魏韩联军对持,即便加上赵国两万援军,寡人何惧之有,不外乎还是对持罢了。些许粮草,寡人还拿得出来,不必理会赵国的威胁,继续与联盟的军队对持,等待秦国的消息。”

    “唯。”

    储子行礼后还未起身,田盼急匆匆的走进来。

    “大王,不好了,匡章急报,下邳失守。”田盼喘了口气,继续道:“好在在莒大夫的接应下,匡章并没有全军覆没。”

    齐王开口询问道:“盼子,下邳城内有章子率领的五万大军,外有莒大夫的六万援兵,为何会突然失守,此前一点消息也没有传来。”

    田盼脸色难看的解释:“大王,下邳城在莒大夫的支援下,本来还可以坚守一段时间。可是不久前楚军之中突然出现一种新的攻城武器,一种能投掷大石的投石机。”

    “据章子所言,当时城外出现近两百架投石机,放置在城外,向城内投射巨石,士卒首次面对此物,一时间惊慌失措,心神为之夺,被楚军趁机攻取一段城墙,然后在楚越联军的疯狂进攻之下,虽然我齐军血战一日,奈何楚越之军源源不断,下邳城就此失守。”

    “投石机?”齐王口中喃喃了一会,脑中闪过一道灵光,好奇道:“盼子,寡人记得《墨子》里面的记载,就有向远处投射东西的武器吧。”

    田盼应道:“大王所言不错,《墨子》里面就有籍车的记载,专门向城外投射炭火等轻便物件的,我齐国一些重要的城池里面,都有布置籍车的场所。若是所料不差,这投石机应该就是籍车的改进版,使之能够投射巨石。”

    齐王淡淡的道:“寡人听说楚国的墨家已经大部投靠楚王了,现在看来墨家已经在楚国发挥作用了。”

    顿了顿,齐王问道:“如今章子在哪?”

    田盼答道:“如今匡章已经与莒大夫合兵一处,共同退往下邳城北方的钟吾城,只是钟吾城小,恐怕难以抵挡楚越联军的攻势,请大王早做打算。”

    “钟吾城”齐王闭目沉思。

    钟吾城原是以前钟吾国的国都,后来钟吾国被吴国所灭,成了吴国地盘,接着吴国被灭成为越国的地盘,然后越国衰退,钟吾下邳一带就变成了齐国的地盘。

    钟吾城的西北是薛地,而东北是郯城,郯城北面就是莒城。

    想着,又见一个侍者急匆匆的快步走进来:“大王,靖郭君之子田文求见大王。”

    靖郭君

    齐王知道靖郭君的薛地一直都没有城墙,若是楚越两**队杀到薛地

    齐王闻言笑了笑:“看来靖郭君是真的急了,来向寡人求援来了。”

    侍者喘了口气,继续道:“大王,田文穿着素衣而来”

    素衣

    齐王一惊。

    素衣,孝衣。

    田文穿着孝衣

    难道田婴死了?

    是了,田婴妻室早就死了,而田文的母亲只是妾,能让田文穿孝衣的,除了寡人也就只有田婴了。

    齐王痛苦的闭上眼睛:“靖郭君,寡人兄弟也,如今离寡人而去,寡人悲痛莫名,现在如今寡人心绪已乱,难以理政,传令,罢朝三日。”

    “相国,寡人打算接受赵王的调停,从魏国撤兵,与各国休战。”

    顿了顿,齐王理了理心情,对侍者道:“让田文来见寡人!”

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

    楚国郢都。

    “哈哈哈”楚宫之中传来一串爽朗的笑声,熊槐大笑道:“赵国虽然在中山国遭遇惨败,但是依旧重申与寡人的盟约,便表示不会与秦齐两国媾和。”

    “柱国不愧是我楚国名将,能力克下邳城,逼迫齐军从魏国撤兵,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正是柱国之功。”

    熊槐拿着陈轸递上来的情报,满脸笑容。

    更令熊槐意想不到的是,没有经过自己的推动,楚军竟然自己点亮了一个新的科技树,制造出了投石机,这算是意外之喜吗!

    “庄、邓豕”熊槐看到帛书上出现两个新的人名,这两个人自己之前全无印象,但却是这次攻破下邳城的功臣,正是投石机的发明者。

    熊槐看向陈轸好奇问道:“贤卿,这两个人,不知是何人物?”

    陈轸对此早有准备:“大王,这庄出自楚国公族庄氏,乃是庄辛的族弟,这次与庄辛一同跟随鄂君前往广陵。而邓豕此人,乃是楚国墨家之中专修守城之法的门人,邓地人氏,鄂君前往广陵后,向墨家重金礼聘了一位墨家守城大师,墨家派去广陵的,正是这位邓豕。”

    “大王从广陵调兵支援柱国时,庄是援军的副将,邓豕受邀前去助阵。”

    熊槐对鄂君的举动不置可否。

    墨家三派虽然各有擅长,有游侠,有辩客,也有工匠,但是要说墨家最有名的特长,也是最受各国追捧的长处,无疑还是守城。

    从墨子提出非攻开始,墨家就开始致力于从事守城大业,发明了为数众多的守城武器。昔日墨子与鲁班两人的攻防推演,留下一句话:公输班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简单来说,就是守城武器比攻城武器多,论守城,墨家比绝大多数的专门带兵打仗将领还要擅长。

    因此各国对墨家的人,那是又爱又恨。

    守城时都希望自己城池中有一位精通守城之法的墨家门人,而攻城时,最担心的就是碰到墨家的人在守城,那就只能拿命去填,但结果却是未必能攻下来。

    熊槐将手中的帛书放下:“这次柱国攻打齐国的目标已经全部完成,而且连齐国的田婴也病死在撤离的路上,至于攻打钟吾城,乘机兵进薛地,那还是算了吧。”

    “传令柱国,齐国已从魏国撤军,援兵到来在即,那就撤兵吧。”

    “另传令司败,齐军撤回国内后,大军西移,逼迫秦军退兵,结束这场战争吧。”

    “唯。”

    汾阴。

    张仪与魏章正在后方观看秦军攻城。

    魏章叹气道:“相国,齐国来讯,不久前楚越两国大军攻克下邳城,齐军败退,随后齐国从魏国撤军打算回师自救。”

    “如今东方的楚魏韩三国联军正在收复魏国的失地,一旦齐国退回国内,恐怕三国联军会西进”

    “唉!”张仪长叹一声,良久,道:“齐军已退,我秦国独木难支,退兵吧。”

    “末将领命。”

    魏国大梁。

    魏王得到秦齐两国撤兵的消息,顿时喜笑颜开:“相国,战争结束了。”

    “犀武在汾阴顶住了秦国的攻击,这说明我们魏国打造的河水防线并没有问题,未来只要交好齐楚两国,那么寡人就无忧了。”

    田需露出一副轻松的表情:“好好好”

    魏王吐出一口气,看向田需:“相国,你说”

    魏王话还没有说出口,立即露出惊恐之色。

    之见田需笑意还浮在脸上,接着全身无力的倒在地上。

    “相国”

    魏王如弹簧一般跳了起来,冲到田需身边,扶起田需:“相国”

    “什么?田需死了。”正在撤回楚国的唐昧闻言大吃一惊。

    田需的死亡,不仅是魏国的重大损失,也是楚国的重大损失。

    田需是惠施的学生,接收了惠子在魏国的遗产,在魏国势力强大,威望很高,两度出任魏相,是魏国之中重要的亲楚派人士。只要田需还在魏国,楚国想要拉拢魏国,实在是不要太方便。

    而现在,魏国这个盟友对楚国很重要,也就是说,接下来魏相的人选,对楚国至关重要。

    那么楚国支持谁来做魏相呢。

    唐昧想到了与自己同路,被魏王派去楚国表示谢意的楼庳。

    唐昧向外大声道:“来人,请魏使楼庳想来相会,另快马传讯大王。”

    楚国郢都。

    熊槐看着众臣道:“众卿,魏相田需死,如今魏国前来拜谢楚国的使者楼庳已经于中道回国。对魏相的人选,楼庳一向都是魏国的亲楚派大臣,寡人打算支持楼庳担任魏国相国。”

    “但是寡人有些当心,楼庳此人的威望不足,远远不足以压倒魏国群臣。而魏王此人不仅耳根子极软,而且如昔日从魏国传出的谣言所说: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所以,若是没有一个强势的相国,寡人还担心魏国会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熊槐本来想让公孙衍回到魏国继任相国,但是武卒的训练时间太长,哪怕公孙衍现在每日都住在军营之中,亲卫的训练才训练一小半,战阵之法这才开始不久。

    若是用一支强军换一个魏国,那自然是可以的。

    可是用一支强军拉拢一个注定会背叛的盟友,那还是算了。

    对于这个问题,群臣最后也没有给出什么好的办法,盟友的内政,只能影响,而不能强势插手,要不然散伙会更加快。

    与此同时,张仪魏章也回到了咸阳。

    秦国咸阳。

    “大王,臣等未能攻克汾阴,臣等无能,特向大王请罪。”

    大殿之中,张仪、魏章向秦王下拜请罪。

    秦王叹气道:“相国请求,此战非你们之过。河水凶险,本来就很难渡过。而这些年,我们秦国攻打韩魏两国太急,导致两国对我们秦国充满警惕,戒备森严,久攻难下,也在意料之中。”

    “令寡人没有想到的是,楚国的援军居然会如此之快,更令寡人没有想到的是,魏国居然如此硬气,死抗到底。”

    张仪二人起身后,秦王询问道:“相国,不久前魏相田需猝死于魏宫之中,如今魏国大臣翟强向寡人求助,希望寡人能支持他返回魏国争取魏相一职,不知相国以为如何?”

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

    “唉!可惜田需死的太晚了,若是田需在秦齐两国攻打魏国之前就死了,那么这次说不定就成功逼迫魏国倒戈了。”

    张仪心中默默的感叹田需死的太晚,然后摇头道:“大王,依臣看此事成功的机会不大。”

    “虽然田需这个敌视我们秦国的大臣死了,但是魏国国内亲齐楚派势力依旧不容小觑,而且在我们秦齐两国刚刚攻打魏国的情况下,以魏国与楚国的友好关系,魏国断然不可能会用亲秦派大臣的。”

    “所以我们秦国若是支持翟强,不仅不会达到目的,还会极大的恶了新任魏相,让其更加敌视我秦国,支持翟强一事不可行。”

    秦王点点头,这事他自己也认为很悬,只是想问问张仪有没有办法,结果和自己一样,也没有办法。

    张仪顿了顿道:“大王,臣不担心楼庳成为新任魏相,更担心的是楚国支持公孙衍继任魏相。”

    “公孙衍”秦王嘴角一抽,顿时感到恶心无比。

    虽然公孙衍昔日曾帮助秦国夺取了魏国的河西地,但是自从公孙衍因为与魏国有勾结,牺牲秦国利益来帮助魏国后,就被自己驱逐。

    结果,不想秦国在关东出现一个死敌。

    若是公孙衍继任魏相,那么魏国的国策肯定与田需在魏相时结齐楚以抗秦的策略不同,肯定会进一步演化成连同三晋楚国一同进攻秦国的。

    那么秦国永无宁日矣!

    想到这,秦王脸色很不好看:“相国所言正是寡人所担心,不知相国有什么办法能阻止这剑事情发生。”

    张仪点头道:“大王,现在魏国与楚国是一个紧密的同盟,魏王接下来挑选的魏相,肯定是一个亲楚国大臣,以免魏国与楚国的关系出现裂痕。”

    “所以,与其让楚国送公孙衍回到魏国,莫不如请齐国出手,让齐国同样也支持楼庳继任魏相。楼庳此人,除了与楚国交好外,与齐国的关系并不差。”

    “对我们秦国来说,魏相的人选,公孙衍不如楼庳,楼庳不如翟强,既然翟强不行,那么就让楼庳上吧。”

    秦王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相国所言不错,那就支持楼庳吧。”

    “不过,相国,寡人从来都没有把魏国放在心上,令寡人耿耿于怀的只有楚国,如今这次计划失败,不知相国可有新的计划,能为寡人削弱楚国。”

    张仪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大王,臣在归来的路上思索良久,思考楚国这个与天下大部分国家全都接壤的国家,为何同时与我们秦齐两个大国开战,并且还能战而胜之。”

    “臣的结论是,这是因为楚国的力量并没有分散的缘故。而臣曾经考虑楚国的弱点,发现楚国的缺陷显而易见。”

    “楚国与我们秦国不同,不是四塞之国,我们秦国能攻击楚国的巫郡、汉中、丹淅地区;韩国能攻击楚国的邓宛叶等地;魏国可以攻击楚国的陈蔡等地;齐国能攻击楚国的淮北;越国能攻击楚国杨汉淮南等地。”

    “而更加令人绝望的是,楚国的领土,方圆五千里大小,边境线长达千余里,所以,要想完全守住楚国的领土,这就需要百万大军才勉强足够。而楚国的核心地带,不过区区两个地方,一个是江汉之间,另一个是江淮之间,两地之师加在一起,不过五六十万而已。”

    秦王听的连连点头,处在这样的环境,无论是谁头痛。

    昔日天下攻秦,因为秦国四周都有坚固的险关,所以各国有百万大军,也拿秦国没办法。

    而齐国这个号称二十万大军就可以守住的东秦之地,结果在天下围攻面前不堪一击。

    至于楚国这种四面都漏风的国家,那就只能呵呵。

    “相国,你说的情况寡人也知道,楚国人少地盘大,难以守住这么庞大的领土,可是现在楚国与临近的韩魏越三国同时交好,只需面对秦齐两国则可。”

    “这一次事实证明,即使没有燕赵两国帮助合纵联盟,我秦齐两国对阵楚魏韩越四国,依旧处于下风,奈何不了楚国啊。”

    张仪点头道:“大王,臣的计划是继续分化合纵国。”

    “韩魏两国地处中原,是我们秦齐楚三国都需要拉拢的对象,只要哪一个国家能获得韩魏的支持,那么就意味着获得了争霸的主动权。这次我们秦齐两国一动,楚国便立即出兵援助,便可知楚国对魏国的重视。同理,楚国对韩国也会如此。”

    “大王,魏韩两国之所以倒向楚国,不是因为楚国仁义,而是因为之前我秦国逼迫太盛,并且齐国吞并了燕国。”

    “魏国之前外交策略,自惠施担任魏相以来,都是以抵抗秦国为核心,连楚结齐以自保。”

    “到了现在,我秦国难以离开关中,而齐国已经吐出燕国,所以魏韩两国投靠楚国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

    “魏韩之所以还与楚国紧密相连,不过是因为害怕我们秦国兵出函谷关,或者渡河东进。”

    “所以,如果我们秦齐两国接下来的出兵目标集中在楚国方向,并且拉拢魏韩两国,那么用不了两三年,这两个国家就会自己与楚国渐行渐远。”

    秦王沉默许久,而后感叹道:“这依然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啊,不过相国你说的对,先前是寡人急躁了。”

    接着,秦王问道:“那么接下来如何?”

    张仪咽了咽口水,接续道:“大王,如果魏韩两国能保持中立,那么剩下的就只剩下越国。”

    “越国也是霸主遗业,实力不弱,并与楚国的矛盾难以调和。越国先前数十年一直与楚国作战,可谓世仇,所以越国是很容易就可以拉拢的。”

    “上一次天下伐齐的时候,虽然我们请越国攻击楚国东面的请求被越国拒绝了,但是我们派去越国的使者却受到了越王的优待,这说明越国始终保持对楚国的警惕。”

    “若是我们秦齐两国再次拉拢越国,并且越国淮南的失地为条件,那么越国肯定会心动的。”

    张仪见秦王露出了然之色,声音徒然提高了数分:“大王,臣的计划是,利用楚国地大兵少的弱点,使用之前吴国的策略,秦齐两国在东西两面骚扰楚国,以消耗楚国的国力。”

    “楚国国力下降,士卒疲敝之后,那么不仅是我们秦齐两国有机可乘,同样也是魏韩越三国的机会。只要楚国露出疲态,那么我们就以楚国为诱饵,邀请其他各国共同围攻楚国。”

    “在此期间,我们秦国只需做两件事,一是离间楚国与各国的关系,二是与齐国骚扰楚国。”

    “好。”秦王思考了片刻,点头道:“相国,这件事寡人就交付给你了。”

    “臣领命”

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

    四月。

    南方的暖意总是比北方来的早一些。

    和煦的春风吹在公子玉的身上,却没有带给他半丝温暖。相反,此刻,他全身都在发寒,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不久前楚越联手削弱齐国,可谓大获全胜。

    两国的劫掠行为,自然让两国的士卒与将领全都狠狠的赚了一笔,而打败齐国名将匡章的功劳,更让参与此事的人名声大噪。

    越国公子蹄身为本次伐齐的越国副将,自然名利双收。镀金归来后,大有一举成为越国名将的架势,受到了吴城勋贵的追捧。

    站在船头,身边的景色不断东退,望着西方,现在公子玉的脑袋和内心一片火热,渐渐地驱散了身体的寒意。

    现在,公子玉正在一路向西,前往楚国郢都。

    不久前,难以忍受吴城那种气氛的公子玉,在忍无可忍下,正式向越王提出加强楚越两国的友好关系,楚越两国互换大臣。

    于是,得到越王的同意后,作为越国对楚国的联络人,公子玉决定亲自访问楚国,以获取楚国对自己的支持。

    熊槐得到越王长子亲自来访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这可是楚越两国关系更加亲密的象征啊!

    为此,在昭滑与鄂君的建议下,熊槐决定给予公子玉他国太子身份的待遇,以楚国太子横为使,亲往郢都城外的渡口迎接公子玉。

    城外渡口。

    太子横与上官大夫在渡口不远处相对而坐,上官大夫正在述说着,而太子横则在一旁不断的点头。

    这是太子横行冠礼后接受的第一件任务,为了避免太子出现失礼的情况,熊槐特意以上官大夫为副使,辅佐太子。

    不久,渡口来人:“禀太子,越国使者已经下船上岸。”

    太子横面无表情道:“好,知道了。”

    侍从退下,太子横对上官大夫道:“大夫,现在我们迎接越使。”

    上官大夫应道:“太子请。”

    不多时,太子横便迎上公子玉一群人。

    礼毕。

    太子横亲自作陪,陪同公子玉向郢都而去。

    车上,公子玉在与太子横的交谈中,不断的看到车外的楚人在纵意狂欢举办喜事,诧异的问道:“敢问太子,不知楚国最近可是发生了什么大喜之事,为何我一路走来,都见楚国各地都在办喜事,连这郢都也不例外。”

    太子横摇头道:“确有大喜之事,若是公子早来一断时间,就会赶上我楚国举办的盛会了。”

    公子玉眼前一亮:“敢问太子,这是何故。”

    太子横感叹道:“无他,不过是仲春之会罢了。”

    仲春之会!

    公子玉顿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只是现在仲春之会已经快被各国淘汰,难道楚国还在流行。

    想着,公子玉便问了出来:“太子,难道这上古的遗风还在贵国流传?贵国还能在全国组织起仲春会!”

    太子横脸色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尴尬,看着公子玉的注意力在车外,便模棱两可道:“大概还行吧。”

    说话间,太子横想起去年楚王重新组织仲春会的情况,那一次倒也是一场大盛会,只是,有人欢笑有人愁。

    去年,按照规定,所有的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都应该参加,不少贵族为了响应楚王号召,也派自己的子女去了。

    结果,许多贵族联姻成功,但是也有一部分的贵族君子没有带回妻子,却带回来了一个妾。

    更加糟糕的是,还有少量贵人家的女儿失踪了,等找回后,不少人今年已经是孩子他妈了。

    可谓颜面尽失。

    在楚王不同意按照身份等级,划分不同区域,禁止参会人员乱闯乱走的情况下。

    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出现未婚先娶妾这种失礼的情况,更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女儿被人骗了。

    于是在今年的仲春会前,家中有适龄子女的贵族们,便提前订好婚约,不再参加那个仲春会了。

    对于普通人也一样,儿子就算了,至于女儿,做门当户对人家的妻,总比被人骗去做妾或者不知道被骗到什么地方强吧!

    于是,今年这个准备许久的仲春会,参加的人数,连去年那个举办的较为仓促仲春会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而对于楚国来说,怎么说,仲春之会失败了,但是这个政策是成功的,过程并不重要,目的已经达到了。

    所以,哪怕没人参加,这个仲春会也得继续进行下去。

    直到习惯成自然。

    公子玉自然不知道这背后的事情,只是看着车外正在大办喜事人群感慨道:“楚国真是道德之邦民风淳朴啊。”

    当天夜里,公子玉就携带重礼拜访楚国的重臣,开始寻求楚国重臣对自己的支持。

    第二天。

    楚宫大殿。

    公子玉行礼完毕后,正式道明来意:“外臣奉寡君之命前来拜访大王,寡君听闻大王左右有一贤臣名唤昭滑,寡君与其相交数次,仰慕其贤能,恨我越国不生其人。今楚越交好,互通有无,为加强两国交好,寡君愿重礼相聘”

    “”熊槐顿时睁大了眼睛。

    虽然早就知道公子玉此来,是为了加强楚越两国的友好关系,本以为越王长子亲来,一是显示诚意,二是两国交换礼物罢了。

    竟不想越国想要让昭滑去做越国的大臣。

    熊槐暗道,这的确也是加强两国友好关系的一种手段。

    只是昭滑愿不愿意呢?

    若是昭滑不能在楚国攻越越国前脱身,那么这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退朝后,熊槐立即传召尚在军营的昭滑。

    来到楚宫,静静的听楚王将事情道出,还未等楚王询问,昭滑便行礼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这正是上天要灭亡越国的征兆啊。”

    熊槐看着拜倒在地的昭滑,淡淡的道:“贤卿的意思是让寡人答应越王的请求,让卿去越国用事?”

    “请大王恩准。”昭滑再拜。

    熊槐沉默了一会儿道:“若是楚越两国真的是友好的盟友,那么贤卿去越国维护楚越两国关系,自然甚好。可是贤卿也是知道的,寡人从来都没有想过削弱越国,而是想要灭亡越国,一旦寡人的大军进攻吴城,那么贤卿在越国,恐怕”

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

    昭滑一脸郑重道:“大王所言微臣自然明白,但是微臣身为楚国臣子、昭氏族人,不仅愿意为大王征战沙场,也愿意为大王行间。”

    “”熊槐盯着昭滑看了一会儿,大笑道:“好。”

    “既如此,寡人便同意了越国的请求,至于越国送来的那些礼物,贤卿全都带回去吧。”

    顿了顿,熊槐问道:“贤卿,你多次前往越国,对越国朝中甚是熟悉,不知寡人应该向越国讨要何人为好。”

    说着便把公子玉提供的越国前来楚国的大臣一一道出。

    交换大臣自然有来有往。

    楚国损失一个大臣,越国自然也要损失一个大臣。

    昭滑脑海里闪过这几人的信息,全都是位高权重但没有实权,而且也没有多少有真材实料的。

    把他们请到楚国来,并不能让越国损失一个大才。

    想着,昭滑拱手道:“大王,这些人臣以为全都不可,依臣之见,大王可向越王讨要越王三子公子慵或者四子公子臼来楚用事。”

    “越王三子、四子?”熊槐疑惑道:“此二人可有什么才能,此人来楚能让越国遭受重大损失吗?”

    昭滑笑着摇头道:“回大王,此二人并无特殊才能,越王子嗣不少,公子慵与公子臼也并非越王所看中的公子,仅仅只是成年的公子罢了。对越国来说,公子慵或者公子臼来楚,对越国没有任何损失。”

    接着,昭滑意味深长的笑道:“大王,虽然此二人无大用,但是越国公子却对楚国有大用,只要有一个越国公子在我们楚国手里,这就是为我楚国增添了二十万雄兵。”

    熊槐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按照计划,楚国借来攻打越国机会,要么是越王病死,要么是煽动越王的两个公子谋反,引发越国内乱。

    昨夜公子玉拜访令尹景鲤司空昭鱼等人的消息,熊槐自然也知道,这里面楚国也没少推动。

    若是时机成熟,尤其是越王病死的情况下,到时候楚国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打着送越国公子回国即位的旗帜出兵越国,越军的抵抗力必然削弱一半,更甚者,会直接开门迎接楚军。

    对于送公子回国这种事,谁都不会太在意。

    这种事各国干的太多了,大家全都习以为常,不太当一回事。

    最夸张的,就像现在的燕王,不就是赵国大军直接送到蓟都的吗?

    想到这,熊槐哈哈大笑道:“不错,贤卿言之有理,有越国公子在手,的确胜过二十万雄兵。”

    次日。

    熊槐再次召来公子玉道:“公子,越王的请求寡人昨日思考许久,觉得两国互换大臣,的确可以让楚越两国更加友好。为此寡人征得将军昭滑同意后,决定答应越国的请求,与越国交换大臣。”

    公子玉闻言面带喜色,此时已成,自己与楚国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有了楚国的支持,自己的压力减轻不少。

    熊槐说着,摇头道:“但是,对于越国提出交换的人选,寡人并不认同。”

    公子玉心中一惊:“不知大王属意何人?”

    对于越国交换的大臣,可是公子玉精挑细选的,里面既有依附自己的大臣,也有依附公子蹄的大臣。

    若是楚王挑选了自己的人,那就可以加强自己在楚国的势力,若是挑选公子蹄的人,那就是打击公子蹄的势力。

    这些全都是越国权贵,但又不是越国的心腹重臣,不想楚王一个也没有看上。

    熊槐加重语气道:“公子知道昭滑是什么人吗?”

    公子玉应着:“回大王,昭滑乃是楚国少有的大贤。”

    熊槐摇头道:“不仅如此,昭滑出身楚国昭氏,乃是我楚国公族之人。不仅如此,而且还是寡人的心腹重将,统领着寡人的亲卫,这等大贤,岂是公子所说的那些臣子能比的。”

    公子玉弯腰拱手,眼睛余光看着楚问道:“不知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笑道:“昭滑乃是楚国公族中少有的贤才,越国也应该从公族中挑选一位大贤才行吧!”

    公子玉心中一突。

    越国的公族

    越国的公室虽然还有不少人,但是位高权重的公室那就没有人选了。

    以前越国公室内斗残酷,导致现在公室中只剩下两种人,一种是被边缘化的人,另一种是越王自己的心腹。

    楚王想要越国公室,这就

    熊槐见公子玉僵在哪里没有回复,便开口道:“为了避免寡人担心越国故意坑害我楚国贤良,依寡人看,越国如果没有公室中的重臣,那么就必需送一位公子来楚,而且越王公子还必须成年,能够予以用事。”

    “要不然,知道的人会说这是楚越交换大臣,不知道的还以为楚越之间出现矛盾,需要相互交换人质呢?”

    “这”

    公子玉愣住了。

    这种事已经超过他的权限。

    公室重臣,越王肯定不答应。

    若是成年公子

    自己肯定不行,若是其他人,父王肯定会以为自己陷害兄弟,这也不行。

    想到这,公子玉郑重道:“大王所言,臣必定回禀寡君知晓。”

    越国吴城。

    越王得到公子玉的回报,便向越蒙问道:“楚王要用公室重臣或者寡人之子作为条件,不知卿以为如何,寡人是否答应楚国。”

    越蒙看了一眼一旁的公子玉,默默的点了点头,虽然有些急躁,但好在还没有散失理智。

    越蒙答道:“大王,此事臣以为可行,昭滑此人臣有过接触,的确是一个人才,尤其擅长军事以及外交。”

    “这样人若是我们越国的人,那就是一件大喜事,若是出现在敌对的邻国,这就是我越国敌人。”

    “现在我越国把昭滑换过来,只要把昭滑用在对楚越两国都有利的地方,那么就是用楚人的才智帮我们越国办事。”

    “若是昭滑处处为楚国考虑,那么我们就将他软禁在吴城,并且闲置他,如此一来,也是为我越国除去楚国的一个人才。”

    “大王,臣以为此事可行。”

    越王点点头,咬牙一狠心道:“贤卿以为哪位公子可派往楚国?”

    面对越王的这种推脱,越蒙拜倒:“大王英明,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

    越王一愣,接着点头道:“好,那就让公子慵去吧。”

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

    五月,正是麦米成熟之时。

    暖暖的夏风带着一股湿气吹来,庸县的麦田上,稀落落的麦米随风摇摆,一副灾年模样。

    陈幸折下一束麦穗,看着那较为稀疏的麦粒,摇头叹了一口气,接着弯下腰,双手捧着麦穗将他递给许行。

    许行接过麦穗,只是看了一眼,就将他递给身边的门人。

    其他人全都如同霜打的茄子的一般,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陈相幽幽的道:“先生,这麦米果然是下等粮食,不仅难吃,而且即便没有遭到灾难,产量也比不上粟米。”

    许行摇头道:“不然,麦米不比粟米,需要花费的心思要远远超过粟米。而这一个冬天,我们大家全都在为接下来的种植粟米做准备,根本就没有把精力放在麦米上。”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不正是与大道相印证吗?”

    身边的门人哑口无言。

    宋景脸上带着失望道:“先生,这楚国给我们耕种的土地,大都是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需要整理的地方太多,我们得趁着农闲之时整理土地。”

    “麦米低贱,我们自己又不吃,自然就不能让麦米耽误了粟米的耕种了。”

    接着,宋景略带紧张道:“先生,学生听江南的一些商客说,一些在江南也种植了麦米的百姓,已经收获了,而且麦米的价格虽然有所下跌,但目前为止依然维持在五十钱以上,江南种植了麦米的百姓据说全都大赚了不少,看来今年是不用担心灾患了。”

    众多门人闻得此言,精神全都为之一振,兴高采烈道:“先生,现在我们这边的麦米也可以收获了,按照目前的麦米的价格趋势,等我们的麦米收获完毕,麦米的价格应该还能维持在四十钱以上,这价格依然远远超过粟米。”

    许行笑着点点头,看着一众门人急不可耐的模样,知道这些门人全都担心楚国突然变卦,或者楚国太府没钱,一口气拉低麦米的价格,或者干脆不收购麦米。

    许行撸起袖子:“好,我们今天就开始收割麦米。”

    说着拿起镰刀,割下了第一束麦米

    郢都楚宫。

    景鲤拿着一卷木简,向楚王汇报着:“大王,从各地汇集地情况,麦米的收成总量,大概只有粟米的十之二三,其中江南因为人少,所以产量也是最少的,而江淮之间大概要比江汉之间要高出不少。”

    对于这样的结果,熊槐只能无可奈何,这种植量比以往要高一些,但是也没有高到哪去。

    总体来说楚国拉高麦米价格的政策,对许多百姓是有刺激效果的,但是这效果并不明显。

    熊槐接着向斗由问道:“贤卿,现在麦米的价格是多少?太府之内的钱还能支持多久?”

    斗由清了清喉咙,道:“大王,江南的麦米成熟后,臣就开始降低楚国收购麦米的价格,等到江北的麦米开始收获时,麦米已经降到五十二钱,如今我楚国的麦米大部分已经收获完毕,百姓正在前往太府设立的粮店售粮,臣已经将麦米价格降到四十一钱。”

    “魏韩两国的麦米如今也已经收获,但是要等商人将各地的麦米收购上来,并且运到我们楚国,最快也要近一月时间。所以臣的计划是,在未来一月之内,将麦米的价格降至三十三钱,然后数月之后,再将麦米的价格稳定在三十钱。”

    顿了顿,斗由笑道:“大王,因为越国去年开始开放了与楚国的关口,两国商贸往来不断,因此,太府从去年开始,凭空增加了不少关税,再加上之前准备的钱,哪怕与齐国的一战我们楚国动用了近二十万大军,如今我太府除去收购麦米的价钱,依然还有一些富足。”

    熊槐闻言松了一口,现在楚国已经把所有的财力全都搭在麦米上了,若是最后麦米崩盘,必然会元气大伤。

    熊槐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继续向斗由问道:“贤卿,今年算是过去了,但是明年呢?若是麦米稳定在三十钱这个与粟米一样的价格,百姓见有利可图,必然大量种植麦米。不仅仅是我们楚国,还有其他各国,这些麦米的钱,不知贤卿准备怎么办。”

    “这”斗由迟疑了一下,面色沉重道:“大王,去年楚国的困难,不仅仅是因为收购麦米的开支巨大,更是因为大王大量的免税,若是今年各地封君的贡奉送到楚国,那么必然可以缓解压力”

    景鲤拱手道:“大王,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各地税收上做出修改。”

    “修改税收?”熊槐一怔,第一反应是加税,但是接着摇了摇头,现在楚国的税收已经很高了,在加税,恐怕真的没人了。

    想到这,熊槐问道道:“请令尹细说一二,怎么修改税收?”

    景鲤一扬眉道:“大王,各国的向百姓征税,全都是百姓种什么,各国就收什么,可是若是我们楚国对这一形式进行改变,向百姓们宣布,不管你种什么,都可以用等重的麦米抵扣。”

    “如今我们楚国对百姓的税收,已经达到十之四五,也就是接近一半,若是采用这个政策,不仅仅是在价格上将麦米与粟米等同起来,而且麦米的作用同样也会粟米等同起来。”

    “这样一来,只要百姓种植与粟米一样多的麦米,那就可以把麦米全部用来交税,而将粟米全部留下来自己食用。如此一来,百姓也就不必交完税后,再把麦米卖了去换等重的粟米,这对百姓来说,肯定方便不少。”

    斗由在一旁惊叹不已,按照景鲤的计划实施,麦米再也不是空中楼阁,被百姓们认为这是价格虚高了。

    想到妙处,不由心悦诚服地对景鲤行了一礼:“令尹果然是大贤,如此一来,不就是我楚国不花一分钱,就把楚国所有的麦米全都收上来了,而且还把麦米的价格天然的与粟米相等,比起我这强制抬高麦米价格的法子,要高明百倍啊。”

    说着,斗由向楚王行礼道:“大王,只要施行令尹的这一策略,我太府明年就不会有缺钱之虞!”

    “大王,为大王计,为楚国计,请大王实施令尹之策!”

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

    一旁的陈轸惊讶的看着景鲤,好像第一次认识景鲤一般,太意外了。

    熊槐震惊的看着景鲤,突然发现自己的这个令尹今天好像变了一个人,这么高明的策略,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熊槐笑道:“令尹不愧国之相邦,寡人能得令尹相辅,何其荣幸也。”

    景鲤满眼自得的谦虚道:“大王谬赞了,臣不敢冒功,臣只是拾人牙慧罢了,这是太傅的功劳!”

    “太傅?”熊槐不明所以。

    环渊担任太府也快有一年,除了刚回到楚国时松了三件礼物,这一年来,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在教授太子,就是在默写《管子》,若不是自己特意相召,恐怕也见不到环渊的面。

    “令尹,难道此策是太傅所出?”

    景鲤摇头道:“大王,并非如此,太傅大贤,只是臣德行浅薄,未能亲自聆听太傅的教诲,只能观看太傅的手书。”

    “数日前,微臣去太学视察时,无意中看到了太傅送到太学的《管子》一书,其中就记有管子昔日筹钱的两件事,就是把独特的茅草与石头定为上贡的贡品,政策施行以后,茅草与石头变得比黄金还贵,于是臣从其中得到启发,本来是想把麦米定为下一次封君们进贡的贡品,然后突发奇想,将这一政策进一步推广,这才有了之前的策论,所有人都可以选择用麦米交税。”

    斗由闻言点点头,暗道:看来我以后也要常去太学才行。

    点头中,无意间看到陈轸也在点头,对视一眼,瞬间瞥过头去。

    “原来如此!”熊槐笑道:“《管子》一书一直都在太学放置着,太傅每默写出一篇《管子》,都被立即送往太学,以供太学学子观看。”

    “令尹仅仅看了一次,就能想到一个治国之策,这不仅仅需要令尹的才能,更说明令尹时时把楚国放在心上啊。”

    “只此一策,令尹就为楚国节省数万金乃至数十万金啊,并将麦米的计划补足了不足,麦米计划若是成功,令尹当记首功。”

    感叹完,熊槐沉默了一会儿,接着站了起来,走道景鲤身边将景鲤扶起道:“令尹之功,不重赏不足以记此功。”

    说着,熊槐抬高了声音道:“令尹献策有功,寡人决定赏令尹黄金千金,封麦君。”

    封麦君,这是封君封号,暂时没有封地,但是这对景鲤来说不算什么,自己才做令尹两年,这就有了封君的封号,可以说超过楚国历代的大多数令尹了。

    景鲤闻言激动的下拜道:“臣谢大王赐!”

    看着行礼的景鲤,一侧的斗由与陈轸不由露出羡慕之色,不过一想到这一政策的好处,只能感叹这是景鲤应得的。

    景鲤起身后,熊槐下令道:“传令,昭告全国的封君以及百姓,今年秋收后,所有缴纳的农税,全都可以用等重的麦米抵扣。”

    齐国临淄。

    齐王得到楚国的消息,与齐相储子商议无果后,便召来齐国对楚国的猜测最合齐王心意的季子,问道:“先生,寡人得到楚国传来的消息,楚国收购麦米的价格,一直从六十四钱跌倒现在的三十钱。哪怕各国的麦米大量涌入楚国,楚国收购麦米的价格一直没有下跌。”

    “不仅如此,根据楚国最近传来的消息,楚国提升了麦米的地位,使麦米的价格与价格最高的粮食相等。”

    “种种迹象表明,楚国在麦米上有大动作,寡人心中疑虑,特请先生为寡人解惑。”

    季子自从为齐王献上奢靡之策后,就得到齐王重用,负责在齐国推动奢靡计划。

    至于楚国的消息,一直都在关注齐国内外各类产品价格的季子,自然也知道,只是知道归知道,至于其中的秘密始终没有参透。

    如今面对齐王的询问,季子只得行礼道:“大王,关于楚国收购麦米的秘密,臣也不知,不过楚国的目的无非两种,一是麦米有大用,楚国在囤积麦米,二是通过麦米打击他国。”

    “所以臣的对策,还是和以前一样,我们齐国也囤积麦米,控制全国的粮价,并且严谨麦米出境。”

    又是一开始的老办法,齐王即失望有无奈,随后问道:“先生,不知奢靡之策施行一年,不知效果如何。”

    一听齐王问起自己的本行,季子立即神采奕奕道:“大王,最近据臣在整个齐国内的观察,自从施行奢靡之策一年以来,齐国国内的贫民,已经在逐步减少。都市内游手好闲的游民更是出现大幅度的减少,不仅如此,我们齐国周围地区的国家,也有不少游民涌入齐国的大都市。”

    齐王闻言大喜道:“先生此言当真?”

    各国百姓慕名而来,这不就是说明了自己的威名和仁义吗!

    之前因为楚国的忧郁,顿时一扫而空,转而满腹欣喜。

    季子拜道:“大王,此事经过微臣的再三验证,不会有错的。”

    此时一旁的储子开口道:“大王,季子所言不虚,此事微臣也略知一二,但是令微臣感到奇怪的是,好像来齐国只有各国的游民。除了被灭亡的滕国有农夫来我齐国,其他各国鲜有农夫来齐的。”

    季子点头道:“大王,相国之言非虚,微臣也正在研究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齐王怡然自得道:“好,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其他国家的百姓到我们齐国来,这就好事。”

    季子顿了顿,接着道:“大王,臣还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

    齐王收拢心思问道:“先生发现何事?”

    季子斟酌道:“大王,微臣奉命使用奢靡之策,动用了大量齐国府库中的财物,最初的数月,府库中的钱财大量减少。但是,从六个月前开始,各地府库的收入开始增加,三个月前开始,不少地方府库的收入已经超过支出,转而达到盈余。”

    “臣还未查清这是何故,故请大王加派人力,臣欲一窥其中之意。”

    “”齐王闻言惊疑的道:“竟然会发生这种事”

    还未继续询问,就见一个侍者走来道:“大王,秦国使者张仪来访。”

第二百二十四章 访齐联越

    齐国宫殿之中,齐王满脸笑容的看着张仪问道:“不知先生此次前来齐国,有何见教吗?”

    虽然张仪上一次的计划,因为秦国不给力,被魏国死死的顶在汾阴,没有突破河水对魏国形成压力,而导致计划破产,但是对齐国来说,张仪的计划是成功的。

    齐国虽然损失了下邳城,但是却收回了被魏国占领的七座城池,算一算,齐国是大赚了一笔,国土恢复了不少。

    所以这次张仪到齐国,受到了齐王隆重礼遇。

    张仪行了一礼,接着将自己的疲楚计划和盘托出

    “疲楚!”齐王眉心微蹙,喃喃道:“并且寡人还要拉拢魏国与越国”

    齐王沉默不语。

    之前齐国送城池给赵国的事情,改善了齐赵之间的关系,而燕国暂时还很虚弱,中山国是盟友。

    也就是说,只要齐国能拉拢魏越两国,那么齐国暂时就可以只需面对楚国一个国家。

    仅仅只是楚国一个国家,齐国根本就不怕楚国。

    更何况还有一个秦国在楚国的西面帮忙

    想着,齐王摇头叹气道:“先生的计划虽好,奈何魏越两国都是楚国的盟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将他们拉拢过来。”

    张仪点头道:“齐王所言极是,所以臣的计划是疲楚,若想使楚国疲敝,非数年之功不可,所以只需接下来一两年内使魏越两国保持中立,这就是疲楚成功的开始。”

    “先让魏越两国保持中立,这个倒是可以一试!”齐王点头道:“好,先生的计划寡人同意了”

    张仪说得齐王同意后,接着一路向南,望越国而去。

    吴城。

    越蒙得知张仪秘密来访后,立即前往宫中通知越王。

    “秦国相国张仪秘密来访越国。”越王露出震惊之色,而后飞快的道:“此事昭滑可曾察觉?”

    越蒙摇头道:“大王,张仪听说我们越国与楚国交换大臣后,进入越国之前就一直隐匿自己的身份,整个越国除了微臣并无其他人知晓。”

    越王松了一口气:“好!那就好,那就好,现在我们越国还不能与楚国翻脸,若是我们与秦国联系的消息被楚国知道,寡人这两年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接着,越王突然问道:“越卿,不知昭滑这段时间在吴城里面越国干什么?”

    越蒙笑着答道:“回大王,如今各国无事,公子玉与章义这段时间轮流邀请昭滑宴饮,现在昭滑深陷歌舞雅乐之中,其乐无穷。”

    “好好好,公子玉干的不错,但是这样还不够!”越王冷笑道:“寡人闻老子有言: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一次寡人就要在昭滑身上试一试,老子的这句话,究竟对不对。”

    “贤卿,明日你去一趟公子玉府中,把寡人的这句话送给公子玉,让他自己安排。”

    “是,大王。”

    越蒙弯腰应道的一瞬间,内心猛然浮现一股担忧,这些堕落的行为,可能不仅会让昭滑陷进去,可能也会让公子玉自己也陷进去。

    看来自己也得提醒公子玉一下,可别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越蒙起身后,便听见越王吩咐:“卿明日安排一下,寡人明日要秘密接见张仪。”

    “唯。”

    次日,越宫之中。

    张仪拜倒:“大王,秦国在天下的最西面,而越国在天下的最东面,秦国是霸主遗业,而越国同样也是霸主遗业,秦越两国距离遥远,没有利益纠葛,这正是天然的盟友啊。寡君听说大王贤明,自大王即位以来,越国一改昔日的疲态,陆续收回了被占领的领土,越国重新兴盛起来。”

    “秦国虽然鄙远,但寡君愿与大王交好,特命微臣奉上千里马两匹,白璧十对,请求秦越两国交好。”

    越王笑道:“秦王昔日以一国之力,大败六国联军于函谷关之外,天下震动,秦国因此而称霸天下,秦王是寡人一直仰慕的,而秦国也是寡人所向往的。”

    “现在秦王不以寡人卑鄙,竟然派遣自己的相国来让秦越两国交好,这是寡人一直期盼许久的事情,寡人愿听先生的建议,与秦国交好。”

    “秦王的礼物寡人收下了,并且愿意奉上象牙一对,海珠一对,犀皮三副,玳瑁一箱,为秦王寿。”

    “微臣替寡君多谢大王美意。”张仪行了一礼后道:“大王,臣此来越国,除了希望秦越两国交好外,还有两件事希望大王能听一听我的建议。”

    “这第一件事,寡君自上次大败于楚国之手,感到十分羞辱,所以打算联合其他各国报复楚国,但是寡君听说贵国与楚国是盟友,所以寡君希望大王能在敝国与楚国交战时,能断绝与楚国的关系。”

    断绝与楚国的关系

    越王闻言猛然摇了摇头,自己为了与楚国交好,让楚国放松对越国的警惕,已经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怎么可能你说放弃就放弃。

    不过若是条件成熟,这也不是不可能。

    想着,越王厉声道:“先生,寡人一向以德服人以信立国,岂是那种背信弃义的小人。”

    张仪劝道:“大王,臣自然知道大王是信守盟约的仁德之君,可是楚国则不然,楚国可是经常背叛盟友的国家,不久前的齐国,就是前车之鉴,愿大王明察!”

    越王异常坚定的摇头道:“先生不必多言,寡人是不会背叛盟友的。”

    张仪见越王面带坚定之色,顿时哑然。

    难道越王真是信守承诺的人?

    张仪想了想越王这几十年的事迹,好像还真没有违背过盟约

    因为以前越国以前压根就没有盟友!

    难道现在这是抓住一个盟友就不放手了吗?

    越王见张仪呆呆的看着自己,微微扬起下巴,顿了顿道:“不过先生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先生对寡人的警告寡人必定铭记在心,不会给楚国攻打我越国的机会的。”

    张仪一听越王改口,顿时一喜,有戏!

    接着又听越王道:“但是寡人信守承偌,是不会违背盟约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494/ 第一时间欣赏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作者:腊月青梅子所写的《大楚怀王》为转载作品,大楚怀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楚怀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楚怀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楚怀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楚怀王介绍:
熊槐刚刚穿越成为楚怀王,就碰到秦国的张仪前来送礼: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写历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怀王,绝不绝齐连秦。结果第二天,和满朝文武商量之后,经过数轮唇枪舌剑,楚国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熊槐意气风发对张仪道:“寡人决定和齐国绝交。”大楚怀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楚怀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楚怀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