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楚怀王TXT下载大楚怀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楚怀王全文阅读

作者:腊月青梅子     大楚怀王txt下载     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大楚怀王全文阅读

第一章 楚国怀王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不会禽兽不如,而要做一个货真价值的禽兽。”熊槐在淹死之前,心中留下一个强烈执念。

    今天是他交往一个月女友的生日,和女友共进晚餐后,他将女友送回她家,本想趁机禽兽一番。

    结果不知是女友太紧张还是交往时间太短的缘故,女友将他推开,骂了一句禽兽。

    当时他脑袋一懵,以为女友不愿意,就给了自己巴掌,道歉后,在女友诧异的眼神中离去。

    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大喊有人落水了,就前去救人。

    结果,那个小女孩救上去了,他却没有上去。

    临死前,熊槐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他还是处男,这辈子真不值,如果有来生

    迷迷糊糊中,熊槐听到有人轻唤。

    “大王,你怎么了?”

    “大王?”熊槐听到声音,猛地一下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一个一丝不挂的倾国倾城女子,坐在床上,正担忧的看着他。

    只见她一头如丝缎般的黑发随意的散落在肩上,细长的凤眉,一双眼睛似水凝珠,玲珑的琼鼻,粉腮微晕,滴水樱桃般的朱唇,肌肤白皙滑嫩,吹弹即破煞是可爱,蛮腰纤细,楚楚动人。

    一只玉手摸着她的心口,遮住一半春光,一幅担心受怕的模样,格外惹人垂怜。

    “大王,你刚刚吓死我了。”女子怕怕道。

    “吓死你,难道我还没死?”熊槐一双贼眼直射那一半春光。

    见到熊槐那直勾勾的眼神,女子从容的把手从心口移开,露出所有的春光,一双纤纤玉手放在熊槐的胳膊上,娇声道:“大王春秋鼎盛,为何出口不吉!”

    “你是谁?”

    “大王我是郑袖啊!”

    “郑袖?”熊槐满眼的疑惑,这个女人他不认识,这个名字他没有听过。

    熊槐清晰的记得自己被淹死了,现在怎么会出现这里,不由伸出一只手勾住女子的下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道:“难道我这是在做梦。”

    女子一转眼珠,一双媚出水的眼睛半眯着,笑道:“大王你没有做梦,却在说梦话哩。”

    猪蹄一路向下,翻山越岭,感受着女子身体上传来的清晰触感,熊槐自己身体明显产生本能的反应,让他意识到,这好像不是做梦,他应该穿越了。

    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他究竟是谁。

    不,这个问题不重要,看着面前这个一丝不挂的绝色美人,他究竟是兽性大发禽兽一番呢,还是禽兽不如呢?

    这个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

    于是

    熊槐好似有了无穷的精力,天上的月亮都用云彩遮住自己,害怕的躲藏起来。

    心满意足,郑袖昏睡过去后。

    熊槐开始回味刚刚所发生的一切。

    不想,这一回忆,前任的记忆碎片,就开始一段一段的冒出来。

    不管是近期的记忆,还是很久远之前的记忆,全都在脑海中浮现。

    一阵头晕脑胀之后,熊槐一阵懵懂。

    我是楚王?战国时代楚国的楚王!

    这是熊槐吸收了前任的记忆后,率先在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念头。

    熊槐露出惊喜之色,没想到他这个饱受唯物主义熏陶的现代化青年,也会有穿越这么离奇的一天,而且还是穿越到楚王的身上。

    接着,熊槐再次看向床上昏睡过去的丽人,这个自称名叫郑袖的女子。

    看着她那慵懒疲劳的娇容,前任脑海里一段段关于郑袖的记忆,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这是前任最喜爱的女人。

    一股亲近喜爱之感油然而生,不知道是受前任的影响,还是受到自己第一次的莫名感情,不知不觉间,熊槐的手再次伸向郑袖如花似玉的脸颊。

    感受到郑袖身上传来的真实触感,熊槐总算将自己心中的不安感稍稍驱散。

    现在的他,唯恐自己在做梦,然后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刚刚所发生的一切,仅仅只是一个黄粱美梦。

    犹不自信的熊槐,最后在自己的大腿上,狠狠的捏了一把,一股刺痛传到脑海中,明确的告诉他,这不是一个梦。

    “我成了楚王!”熊槐自言自语的傻笑道:“酒池肉林,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从此不再是梦想。”

    “等等,这些东西以后再说,先确认一下时间,要是自己是战国末期的楚王,那就不太好了。”

    一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熊槐顿时打了一个冷颤。

    很快熊槐就从记忆中得到现任秦王的信息,现在的秦王名字叫赢驷。

    至于赢驷是谁?这个不重要,不用在乎这些细节了。

    熊槐这个历史业余专家,表示毫无压力,只要不是嬴政政哥就行,其他的秦王都无所谓了!

    确认了秦国的秦王不是政哥后,熊槐毫无压力的回忆起楚国的事情。

    在前任的记忆里,记忆最深刻的楚国大臣是令尹昭阳。

    昭阳是谁?

    熊槐表示,来自后世的他,对于这个人物毫无印象,可能是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家伙吧。

    接下来的楚国大臣,前任记忆力最深刻的人物是

    屈原!

    屈原是谁?

    熊槐第一印象是粽子。

    接下来是端午节。

    然后是学过的课文《离骚》。

    我擦

    这是一个千古流芳的名人啊。

    要不是他跳江,后世就少了一个节日,如果不是纪念他,哪来的国家法定节假日?

    屈原,好人啊!

    等等!

    屈原为什么要跳江来着?

    熊槐绞尽脑汁,终于想起来了,好像是楚国亡国了,然后这个伟大的诗人,受不了打击,就跳江自杀了。

    “”熊槐顿时无语,弄了半天,貌似自己还是亡国之君啊。

    话说屈原时代的楚国,究竟是怎么亡国的?

    熊槐冥思苦想,终于从有限的历史知识中,想起语文老师讲《离骚》时所发出的感慨。

    “唉,每次读《离骚》,总是叹恨楚怀王听信谗言,而疏远了伟大的诗人屈原。”

    一想到楚怀王这个名词,熊槐猛然一惊。

    “我擦,我居然成了楚怀王,千古傻缺楚怀王!”

第二章 满朝恭贺

    楚怀王最出名的事情是什么,哪怕是历史小白都知道,他最出名的事情有两件。

    其一是疏远屈原,其二是听信张仪割地的谎言。

    一想到张仪,前任的记忆立即冒了出来。

    熊槐顿时懵了。

    因为就在今天白天的时候,前任接见了从秦国来的使者张仪。

    张仪是来送礼的。

    商於之地六百里。

    只要求楚国和齐国绝交。

    而且前任已经很高兴的同意了,决定明天在朝会宣布自己的伟大胜利。

    “这”

    哪怕只是历史业余专家,熊槐也知道这一件事。

    这件事成就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张仪,简直巧舌如簧,骗死人不偿命,纵横家美名百世流芳。

    另一个就是楚怀王,简直智商不在线,成为愚蠢的代名词,千古留名。

    熊槐唯一庆幸的是,前任还没有正式派出使者和齐国绝交。

    一旦楚国和齐国绝交,那么楚国必然走上历史的车轮轨迹中。

    如果这样,那么前任,不,是自己,必然会和历史中的楚怀王一样,成为遗臭万年的大傻帽。

    这简直不能忍。

    就在这一刻,熊槐下定决心,明天是死活不同意和齐国绝交的。

    至于大诗人屈原。

    熊槐一想到他,前任的记忆力立即冒出《离骚》。

    这一首将楚怀王比作美人,然后移情别恋的诗,满满的都是基情。

    熊槐最初学《离骚》的时候,心中就满怀对屈原和楚怀王两人不正当关系的猜测。

    现在自己成了楚怀王,当然知道这只是瞎扯,前任和屈原可是清清白白的。

    屈原和前任的关系现在并不重要,重要是另一件事情,那就是《离骚》已经写出来了。

    “”熊槐无言。

    熊槐承认《离骚》写的很好。

    但是令熊槐崩溃的是,这部瑰宝级别的诗,在成就屈原爱国诗人的同时,还将楚怀王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楚怀王听信谗言,识人不明,不会用人的铁证。

    前任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将屈原从左徒的位置上,贬成了三闾大夫。

    但是,问题是光是贬谪了屈原没有用啊。

    《离骚》这么优秀的史诗巨作,已经流传大江南北,传遍各国了。

    这让熊槐想起自己那个时代,以后很红的歌,那首老板带着小姨子跑了的歌。

    现在熊槐感觉自己就成了歌中的那个王八蛋,而且估摸着要一直传唱到宇宙末日那一刻。

    怎么办?

    熊槐茫然。

    在屈原没有写出来之前,熊槐还有办法补救,但是现在屈原已经把诗写出来,那么该怎么把《离骚》收回去呢?

    难道要焚《离骚》坑屈原?

    熊槐冥思苦想,却没有任何办法。

    或许因为太过劳累的缘故,就在熊槐思索间,竟然不知不觉的昏睡过去。

    “大王,令尹昭阳以及诸位大臣已经等候多时,请问大王今日是否前去议事。”

    熊槐睁开眼睛,迷迷糊糊间被叫醒,一眼望见昨夜风流无数的郑袖,得到前任的记忆,顿时感觉郑袖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过往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顿时看呆了。

    察觉到熊槐的异样,郑袖妩媚的一笑,楚王后宫佳丽无数,但真正得宠的,只有她一人。

    如今楚王寡人有疾,她自然要满足楚王,想到这,郑袖开口对外面的宦官道:“大王有恙,今日不朝,明日再议。”

    这种事郑袖已经不是第一遇到,说的极为顺口。

    “慢。”熊槐突然开口,此时他已经记起今天即将要商议的主题,那就是跟齐国绝交和秦国结盟的问题,这件事可是楚国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他千古名气的大事,熊槐一刻也不想拖。

    通盘楚怀王一生,除了误信张仪,以及驱逐屈原这两件事,其他的问题都不大。

    只要他自己不作死,送上门让秦国绑架,基本上富贵一生。

    作为后来者,熊槐可是有追求的人,即便是做不了楚始皇,那也不要遗臭万年。

    想到这里,熊槐大声对外面的人道:

    “请令尹以及诸位大臣稍候,寡人随后就来。”

    “唯。”门外的宦官应到,随后一阵脚步声,由近及远,有大变小,消失在远处。

    郑袖见楚王当场打脸,也不反驳或者撒娇,反而立即起身向外唤道:“来人,速速伺候大王更衣。”

    这就是郑袖的争宠手段,那就是绝不违背楚王的意志,哪怕楚王抛弃她,移情别恋宠爱另一个女子,她也从不在明面上违背楚王。

    昔日,魏国送给楚王一个绝世佳人,楚王喜欢的不得了,对魏女的宠爱程度超过了郑袖,结果郑袖表面上不生气不争宠,对魏女的照顾,面面俱到,对她比对自己还好,成功的在楚王和魏女那里树立起形象。

    结果等楚王和魏女放下戒心,她利用楚王和魏女的信任,仅凭一句话,不仅成功夺回楚王的宠爱,还把魏女的鼻子削掉。

    在郑袖的服侍下,熊槐穿好衣服,在数位宦官的引路下,来到议事的大殿,以令尹昭阳为首的楚国重臣,已经在大殿中等候多时。

    大殿恢弘而大气,熊槐根据记忆,走到大殿的正上方,跪坐下。

    “拜见大王。”众人行礼道。

    “免礼。”

    “谢大王。”

    等大臣们全都跪坐好,熊槐直接抛出今天的主要议题,“众位爱卿,昨日秦国使者张仪来访,愿意以商於之地六百里,换取我们楚国与齐国绝交,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虽然熊槐心中有一万个不答应,但是这件事作为当前楚国最重要的大事,还是要拿出来和群臣商议,不能自己一言而决。

    另外即便是有前任的记忆,熊槐也想把这问题抛出来,看看楚国的大臣们究竟是怎么想的,试探一下楚国群臣的水准,究竟有多少人目光长远。

    听到楚王的问题,以昭阳为首的大臣,对视一眼,全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了然。

    其实在张仪面见楚王之前,已经将楚国的重臣们疏通不少,对症下药,将他们说服。同时,昨日张仪以六百里地,以及赠送秦国美人给楚王做妾的代价,换来楚王的龙颜大悦的消息,也在张仪离开楚宫后传遍郢都。

    既然楚王有意,而且大家都不反对,那就这样吧。

    然后,殿中的大臣整齐的直起身体,向楚王一拜,齐声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损分毫,而获得商於之地六百里。为大王贺,为楚国贺。”

    熊槐被大家如同排练好整齐一致的动作和声音吓了一跳,见大伙全都同意与齐国绝交,投入秦国的怀抱,顿时心中充满沮丧。

    自从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日渐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中的超级大国。

    为了限制日益强大的秦国,五年前,在公孙衍的周旋下,六国合纵,一同进攻秦国,企图削弱秦国,结果秦国兵出函谷关,以少击多,大败合纵联军。

    那一次的联军总指挥,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前任,害的楚国在各国面前丢尽颜面。

    而另一个史上牛逼哄哄的赵武灵王,也是在一战以后,痛定思痛,认为赵国和秦国差距太大,赵王的王号名不副实,只会招人笑柄,于是把自己赵王的名号去了,回到赵君的位置。

    昔日六国伐秦都失败了,即使有六国不团结的缘故,但是秦国的强大,也是可见一斑,已经远远不是一个国家能对抗的了。

    熊槐心中哀悼,自己的臣子尽然一个有点眼光的都没有,难怪历史上前任以及诺大的一个楚国,居然会被一个张仪所骗。

第三章 王佐陈轸

    熊槐看了看殿中的群臣,这就是我大楚国的精英,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目光从长拜不起的大臣身上扫过,这些人都是目光短浅的家伙,熊槐遥遥头,暗想:“或许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还好本王来自后世,目光长远到未来两千年,开挂人生真爽。”

    突然,熊槐看到两个坐在原地,一个人摇头,一个人沉思。

    熊槐通过记忆得知,摇头的人是客卿陈轸,从秦国前来投靠的大臣。

    至于另一个,就是成就楚怀王千古昏庸美名的屈原,加上成就楚怀王愚蠢的张仪,这就是熊槐成为楚王后,最担心遇到的两人。

    张仪昨日已经被前任召见,现在屈原又碰上了。

    松一口气的同时,内心也是崩溃。

    “卧槽,这就那个传说中的基友,为什么屈原动笔如此快?”熊槐惨然,脸色一变,不怀好意的瞪了屈原一眼。

    《离骚》这一首楚辞,在后世就是显示楚怀王的昏庸,衬托屈原伟大的最好证据,牢牢的将楚怀王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屈原见楚王看来过来,本来以为楚王回心转意,要和他再续激情,正要起身说话,不想接下来就被楚王一瞪,不明所以,直接哑了,僵在原处。

    见屈原呆在原处,熊槐嘴唇微微翕动,知道自己干了一件蠢事,于是忽视屈原,转头向陈轸问道:“寡人不发一卒,而且没有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认为这是一次外交上的重大胜利,朝中文武大臣都向寡人道贺,偏偏只有贤卿一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

    “大王,臣陈轸有话说。”

    熊槐见陈轸一脸庄重的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文武两侧中间,对自己行了一礼。

    熊槐点点头,楚国还是有人的,最起码陈轸就是一个。

    然后在其他人差异的眼神中,陈轸镇定自若道:“因为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於之地六百里,反而会招来祸患,所以臣才不敢随便向大王道贺。”

    熊槐见陈轸出面反对,心中松了一口气,这家伙不错,目光长远,知道楚国得不到土地,张仪就是一个骗子。

    至于另一个被自己瞪住的屈原,等等再续前缘。

    不过,见楚国其他人全都不出所料地表情,面色古怪的看着陈轸,一幅准备看好戏的模样,不禁觉得奇怪。

    难道我忘记什么,怎么大家全都认为陈轸会跳出来反对,全都打算看好戏的样子呢。

    仔细一回忆,顿时记起,陈轸原本是秦国的大臣,就是因为和张仪争宠失败,才投入楚国怀抱的,如今张仪出使楚国,陈轸会怎么样?

    熊槐心中愕然,难道这是为反对而反对,专门对人不对事。

    “这是何故,陈卿为何会如此说?”熊槐面无表情问道。

    陈轸回答:“大王,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楚国有齐国这样的强大国家作盟友。如今秦国还没把地割给大王,大王就跟齐国断绝邦交,如此就会使楚国陷于孤立状态,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何况如果先让秦国割让土地,楚国再来跟齐断绝邦交,秦国必不肯这样做;要是楚国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张仪欺骗而得不到土地。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交,西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

    陈轸的分析鞭辟入里,深入浅出,令人深省。

    熊槐深以为然的微微点头,楚国离秦国近,而齐国离秦国远。按照后世那个大名鼎鼎的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要选择结盟国家,肯定会优先考虑齐国,而不是尽在咫尺的楚国。

    当然,现在提出远交近攻的第一人,为楚国续命出馊主意的春申君黄歇,而熊槐身为历史业余专家,现在也不知道春申君出生了没有,但是想来即便已经出生,也还在吃奶之中吧。

    反正秦国现在还没有这个策略,秦国未来脑袋犯抽,劳师远征齐国,还是发生了好几次的。

    熊槐的眼中流入出极为赞赏的目光,屈原还没有说话,现在还不知道他的态度如何,但是陈轸的智慧已经相当厉害了,用三国演义的话说,这就是王佐之才。

    熊槐欣喜问道:“那么依贤卿只见,我们楚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陈轸答道:“为楚国算计,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

    “啥”熊槐目瞪口呆的看着陈轸,你刚刚卓越的智商去哪了?难道刚刚费用用完,现在智商欠费中?

    如果秦国已经把商於之地割让给我们楚国了,为何还要同齐国绝交。我们得到了地,然后不与齐国绝交,既能得到好处,还能好好的秀一秀楚国的智商,顺便嘲笑秦国的智商,这不是完美的结局,为什么还要和齐国绝交。

    熊槐诧异的看了一眼陈轸,感情这位也同意和齐国绝交,只是担心秦国不讲信用,要求秦国先给地,然后楚国再与齐国绝交。

    虽然这一先一后进行换位,但是最根本的绝齐连秦的思路还是没变。

    熊槐眼睛中的亮采一暗,暗叹:“我大楚国这是怎么了,从外国引进的高级人才,目光同样短浅,只看眼前微末利益,而把长远的打算抛在一边,难道真的要我赤膊上阵!和这些大臣开撕?”

    “唉,也不知道我楚国春申君现在在哪,不知道断奶了没有,真是人才匮乏。”

    “不对,虽然春申君还不知道在哪,但是那个前任的基友屈原就在面前,后世对他的评价可是很高的,只叹前任不会用人,没用重用罢了。”

    想到这,熊槐把目光转向刚刚被瞪了一眼的屈原,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屈原见楚王将目光看过来,略带期待的眼神,让他精神一振,顿时残血变满血,神采飞扬。

第四章 屈原进言

    身为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操的人,从小立志报效楚国的人,一个准备将自己奉献给楚国和楚王的人,身为一个对楚国的感情仅次于楚王的人,是时候出面打消楚王的顾虑,进行最后的决策了。

    受到楚王鼓舞的屈原,走了出来。

    站到陈轸一旁,向熊槐一礼,起身道:“大王,平以为客卿所言乃是稳重之言,秦国乃是虎狼之国,张仪也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们的话决不可信。如果正如客卿所言,秦国只是假意要与我楚国结盟,而我们轻率的与齐国断交,必然同时得罪秦齐两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熊槐听到屈原的第一句话,就是同意陈轸的意见,顿时有种要骂人的冲动。

    这就是我寄予厚望的万年好基友,这就是后世认为才气冲天的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这就是后世被认为才华横溢的屈原?

    见楚王坐在上方,一时间陷入思想斗争中,屈原在此向前走了一步,大声道:“大王,切不可听信张仪一面之词。秦国要我们楚国和齐国绝交,可以,除非秦国先割地,以示秦国与楚国交好的诚意,否则绝齐一事绝无可能”

    屈原说完再次向前一步,弯下腰,请楚王早下决定。

    陈轸见屈原同意自己的建议,同样向前一步,和屈原并列站在一起,同时弯腰行礼。

    “”面对慷慨陈词的屈原,熊槐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连被后世认为最有才华的屈原都同意和齐国绝交,连楚国唯一一个引进的外国高级人才,两个被寄予厚望的人都同意和齐国绝交,这是说明和齐国绝交楚国上下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了吗?

    令尹昭阳也觉得刚刚同意的似乎太过草率了,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屈原陈轸弯腰了一会儿,上官大夫见楚王脸色变化,隐隐有变卦的迹象,在见自己的死对头屈原一身正气的弯腰行礼,好像除了他屈原,其他楚国人就不爱楚国一般,其他楚国人就是酒囊饭袋一般。

    心中有气,立即转为行动。

    上大夫上官大夫站出来。

    向楚王道:“大王,臣对客卿和三闾大夫之言不敢苟同。先前,我们之所以要和齐国结盟,是因为秦国威胁太大,担心秦国对我们楚国进行报复,以血我们楚国带领五国联军围攻秦国的仇恨。”

    “现在秦国主动与我们楚国结盟,不仅不计较五年前我们楚国率领五国围攻函谷关的仇恨,而且还不计较去年我们和联合齐国夺取秦国重镇曲地、包围于中的仇恨,反而与我们楚国结盟。”

    “大王,齐国欺骗了我们楚国,如今秦国想要进攻齐国,这正是我们楚国的天赐良机,乘机与齐国绝交、跟秦国讲和,然后用客卿的话说,就是坐山观虎斗,坐观秦国和齐国大战,无论谁输谁赢,都是我们楚国的胜利。”

    熊槐一见上官大夫站了出来,先是不喜,然后立即意识到自己是收到后世的影响,主观上同情屈原,先入为主,带着情绪看人。

    再在内心将屈原评判一番,目光短浅,身在局中。

    这样一想,再看上官大夫,果然顺眼不少。

    只是等他一说,顿时目瞪口呆,合着按他意思,楚国应该连商於之地都可以不要,直接和秦国结盟得了。

    强忍着用竹简往他头上砸的冲动,勉强听他说完,熊槐心里才好受了一点,原来这货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没有后世秦国一统天下的认识,熊槐差点就点头同意了。

    只是一想到后世的过秦论以及六国论,熊槐心中发凉,六国之所以被灭,就是因为不团结,相互拖后腿的缘故。

    要是今天楚国拖齐国的后腿,以后难免齐国要拖楚国的后腿。齐国还好,离秦国最远,秦国一时半会儿还打不到哪里去,但是楚国就在秦国边上,这可不得不防。

    尤其是听上官大夫的说法,楚国去年还和秦国打了几战,夺取了秦国的曲地,包围了于中。听到提示,前任的记忆立即冒了出来,好像还真有这么一回事,战胜秦国的大将,就是在下面看戏的大将军屈。

    曲地和于中不熟,但是汉中熊槐还是很熟的,三国演义看来那么多,汉中可是连接蜀中和关中的重要通道。

    巴蜀之富

    等等,按照前任的记忆,现在的巴蜀还没有都江堰,还是一片不毛之地,根本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顺流而下,直接攻击楚国的腹地。

    而楚国之所以和齐国结盟,就是因为四年前秦国攻占巴蜀后,对着楚国的汉中[注1]流口水,这对汉水长江下游的楚国威胁太大了。

    一旦秦国攻占楚国的汉中地,就会对楚国形成势胜,连都城郢都都在秦国的打击范围之内。秦国顺流而下攻打楚国,简直不要太方便,而楚国逆流而上攻打秦国,简直就是恶梦难度。

    对于这一情况前任有着清晰的认识,前任加入合纵攻秦前,曾经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相接,秦国有夺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如果和他们深谋,恐怕他们反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没有付诸实行,楚国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不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飘荡不止,终无所托。”

    所有秦国夺取巴蜀后,楚国惊恐之下,才在刚刚与齐国打了一仗的情况下,舔着脸,低声下气的去和齐国结盟,然后调转枪头,全力对付秦国。

第五章 请诛屈原

    现在则不一样了,去年楚国在全力以赴的情况下,在齐国的帮助下,攻取了曲地,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汉中被包抄后路的危险。

    现在汉中还有楚国的精兵十万把守,由久经战阵的将军昭鼠统领,只要秦国不从背后包抄,可以说已经固若金汤安枕无忧了。

    如此一来,楚国就解决了心腹之患,和齐国的结盟的意愿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熊槐貌似已经把住下面这些人的心态了。

    楚国自古以来就是大国,先是打败了齐国,如今又大败秦国,尾巴翘上天,已经完全不用在乎究竟是和齐国还是和秦国结盟,反正都是手下败将。

    这时又有一人走了出来。

    熊槐一看,是和郑袖关系很密切的下大夫靳尚。

    只见靳尚行了一礼,不紧不慢道:“大王,臣以为上大夫所言极是,齐国一向是背信弃义的国家,昔日六国伐秦,结果会师的只有五国,唯独齐国的军队迟迟不到,导致诸侯离心,伐秦一事功亏一篑。”

    “正如上大夫所言,如今我们和秦国的关系太过恶劣,秦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楚国和秦国屡次发生大战,全都在武关函谷关止步,未能削弱秦国分毫。正好秦国把目标对准了齐国,李代桃僵,让秦国教训一下齐国,正符合我们楚国的利益。”

    “微臣认为,和秦国结盟宜早不宜迟,宜速不宜缓。”

    靳尚刚刚说完,屈原立即再拜道:“大王,臣以为下大夫所言不妥,齐国虽然背信弃义,但是在五国伐秦之时,却没有攻击五国的后路。而秦国就不一样,昔日秦国与魏国大战,秦国商鞅利用叙旧喝酒的机会,进行绑架劫盟,以极端卑劣的手段大败了魏国。

    五年前,巴蜀两国请秦国调解纠纷,结果秦国却趁机灭了巴蜀两国。

    如今秦国意欲与我们楚国结盟,谁知道这会不会是秦国的计谋,只是用结盟的手段,先让我们楚国与齐国绝交,等我们轻心大意后,大举进攻我们楚国的汉中地。”

    屈原说的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谈判让对方掉以轻心,然后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予以绝杀,这在之前的时候以及发生很多次了。

    这种无耻的行径,最早出现在春秋早期,实施这就是曹刿。大名鼎鼎的曹刿论战,通过一鼓作气打败齐国后,遭遇接连失利,鲁国处在灭国的边缘。

    无奈之下,曹刿通过鲁国与齐国结盟的机会,私藏一把匕首将齐桓公劫持,用刀顶着齐桓公的脖子,要求齐国归还鲁国的国土。

    齐桓公无奈之下,只得同意。

    曹刿劫盟这一事情爆发后,瞬间引起天下一片哗然,突破了各国的道德下限。

    接下来再次刷新各国三观的是商鞅,就是屈原所说的商鞅诈盟。

    再往后的未来,似乎秦国尝到了劫盟的甜头,再接再厉,策划了一起举世震惊的绑架案,冒天下之大不韪,绑架了楚怀王,要求楚国割地赎人。

    结果就是前任宁死不从,最后死在了秦国。

    所以屈原说的秦国有诈的事,是极有可能的。

    屈原接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秦国占据关中,尽有地利,只需要精兵两万在函谷关闭关自守,我们六国之兵,就算有百万之师,也无法攻破函谷关进入秦国。秦国现在占有巴蜀南郑,后方稳固再无后患,对我们楚国来说这恰恰就是灾难。”

    “大王,正如两位大夫所说,如今我们楚国和秦国的关系太恶劣,而汉中对我们楚国太重要,我楚国不惜代价,与齐国结盟,全力固守汉中,就是为了避免秦国将关中汉中以及巴蜀地区连成一片。”

    “楚国近而齐国远,秦国一直在南郑地区聚集重兵,试图攻打我楚国的汉中,解除我们楚国对南郑巴蜀的危险。对于近在咫尺的秦国,不得不防。为了显示秦国的诚意,必须让秦国先割地,然后我们楚国才会和齐国断交。”

    凡是屈原赞成的,上官大夫就反对,凡是屈原想要促成的,上官大夫就极力破坏。

    见楚王对屈原的话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上官大夫再次开口道:“大王,三闾大夫的话,实在是危言耸听,如今将军昭鼠率领十万精兵把守汉中,汉中之地易守难攻,将军昭鼠久经战阵,试问天下,谁能飞跃重重障碍,攻破汉中。”

    “微臣以为三闾大夫之所以反对我们楚国连秦抗齐,全是因为昔日我楚国与齐国联盟是屈原一手促成的结果。如今时移事异,屈原依旧支持与齐国结盟对抗秦国,只是为了他一己之利,而弃楚国利益与不顾,这是对楚国的不忠对大王不义。”

    “大王,微臣冒死进言,请诛杀屈原。”

    上官大夫说完,直接跪倒在地,大有一副楚王不同意就长跪不起的架势。

    “你”屈原涨红着脖子,大怒,本来只是正常的朝政辩论,一转眼被上官大夫带偏,演变成人身攻击,欲他于死地。

    熊槐完全没有想到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原本只是好好的讨论楚国与秦齐两国关系的问题,一下子就被上官大夫扯到屈原身上,要求诛杀屈原,好像歪楼了。

    “大王,请诛杀屈原。”一阵整齐的呼喊,让熊槐诧异不已,此时除了昭阳屈昭雎陈轸四人,以及又惊又怒的屈原,场下的十二人,有七人要求诛杀屈原。

    屈原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居然引起众怒?

    此时前任的记忆冒出一大串信息,熊槐立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事还得从五国伐秦这件事说起,那就是五国伐秦失败后,前任觉得自己受到了打击,决定变法图强,恢复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结果此事只有屈原积极响应。

    于是在前任的大力支持下,屈原在楚国开始进行变法运动,变法严重影响了楚国贵族的利益,大臣们不好对楚王做什么,只好视屈原为眼中钉,全面打击屈原,只要屈原有一点小错,也会在楚王面前说上足足三天。

    耳根子一向很软的前任,在大臣们日以继夜的诋毁中伤下,开始疏远屈原,结果屈原就悲剧了,彻底被群臣孤立,两头不是人。

    工尹昭雎见到屈原遭到围攻,立即站了出来。

第六章 燕国灭亡

    昭雎向楚王行礼,没有理会其他跪倒在地的人,不急不缓道:“大王,当世大国有三,我们楚国,东面的齐国,西面的秦国。如今秦国打败了三晋,赵魏韩三国与秦国结为同盟,共同对抗我们楚齐联盟。”

    “以秦国为首的联盟,接下来的攻击目标,不是强大的齐国,就是我们楚国。对于秦国来说,楚国近而齐国远,如果不是赵魏韩三国要求先对付齐国,恐怕四国联军已经杀到楚国边境。”

    “秦国要想攻打齐国,却因为我们楚国的关系,迟迟不能出兵。”

    “魏国积弱,赵国力孤,难以与强齐抗衡,秦国虎狼之国,想要远征齐国,却一直担心我们楚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才不得不与我们楚国讲和。”

    “臣以为齐国未败之前,秦国肯定会遵守盟约的。”

    听到这里,熊槐突然想起战国七雄有七个国家,楚齐联盟,秦魏赵韩结盟,这只有六个国家,那么燕国现在哪去了?

    一想到燕国,前任的记忆顿时跳了出来。

    “我勒个去,燕国已经被齐国灭了。”

    此时,熊槐脑海里终于将这几年的事情连成一串。

    四年前,秦国采用客卿司马错的计划,大举进攻南方的巴蜀两国,将两国灭亡,设立了巴郡蜀郡汉中郡。

    楚国有感巴郡蜀郡汉中郡,尤其是秦国南郑所在的汉中郡对楚国太危险,于是和齐国结盟,对抗秦国。

    前年,秦国打败了赵国韩国,去年,秦国攻打魏国,夺取了魏国的曲地,在东部打开了缺口,向关东各国伸出了爪子。有感秦国威胁太大,齐国终于决定出兵帮助楚国攻击秦国。

    于是齐楚联军在曲地大败秦军,楚国攻占了原属于魏国的曲地区,接着在齐国的怂恿下,大军西进,包围秦国的于中地区,企图进一步削弱秦国。

    就在秦楚在于中大战的时候,齐国那边传来消息,齐国一边利用秦国攻打赵魏韩的机会,一边怂恿楚国大举进攻秦国,在秦楚赵魏韩无暇顾及齐国的情况下,趁机派大将匡章攻燕。

    这个时候的燕国,已经混乱了长达数年之久,两年前燕王哙沽名钓誉,效仿尧舜把燕国国君的位置让给了丞相子之,自己做臣子,用整个燕国买禅让的名誉,弄得燕国一片混乱。燕王哙的太子和子之相互攻伐,燕国大乱。

    齐国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终于抓住其他各国无力顾及的机会,出兵燕国。

    齐国大军长驱直入,收到燕国的热烈欢迎,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燕国箪食壶浆迎齐军。燕国臣民纷纷投降不抵抗,五十天不到,齐军攻破燕国都城蓟城,杀掉燕国乱政的君王哙以及子之。

    本以为齐国要从新立下一位燕王,收获燕国的财宝土地以及好感,携大胜之威确定天下霸主的地位。

    结果全天下的人全都下巴掉一地,全都被齐国的大手笔震晕,齐国没有另立燕王,反而全面占领了燕国,大有一口将燕国吞下的架势。

    这一举动震惊了世人,此前从来没有一个大国吞并另一个大国的先例,各国对其他大国的惯例,都是只削弱不灭国,否则秦国早就被魏国灭了。

    或许应该是齐宣王和匡章没有沟通好的缘故吧,匡章只想替齐国在燕国捞一把就走,压根就没有想到齐宣王胃口这么大,竟然想要一口吞下燕国。于是齐国的军队,在匡章的有意纵然下,如同鬼子进村,该干的不该干的全都干了。

    为此,燕国的人纷纷醒悟,一边向其他五国求援,一边在燕国之内到处串联,试图驱赶齐国,不想请神容易送神难,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回天乏力,全被齐国镇压下去。

    齐国如此给力,一时间吓傻了其他五国,和齐国敌对且接壤的赵魏韩楚四国最先反应过来,一同在赵国邯郸会盟,赵魏韩三国在齐国的边境驻扎重兵,试图武力干涉,给齐国施加压力,企图让齐国立下一位燕王,从燕国撤军。

    面对各国的威胁,尤其是实力比自己还强的盟友楚国的威胁,齐宣王害怕了。

    为了这事齐宣王特意去请教孟子,没错,就是孔孟中的孟子。

    结果孟子说了一段话:“我听说过只占有七十里地而能统一号令天下的例子,就是商王汤。没听说过拥有千里之广的国家而总是畏惧别人的”

    因为孟子前半段的话,给了齐宣王极大的启发,于是一时间信心爆满,拒绝其他国家的干涉,出兵和赵魏韩对峙,在燕国驻扎重兵,表示齐国有能力有信心吞并燕国。

    这件事过后,齐楚的联盟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

    齐楚关系的破裂,最倒霉的还是屈原,虽然和齐国结盟的事情,是楚国上下一致决定的,但是和齐国结盟的大臣,却是屈原。

    因为这件事,几乎所有的大臣全都说屈原把楚国卖了,楚国遭到齐国的欺骗,因此负责内政外交的左徒屈原,被楚王调为三闾大夫,去管理楚国的王室贵族。

    燕国那边的转机很快就出现了,被齐国从东北两面包围的赵国,见齐国铁了心要吞下燕国,赵武灵王想出一个办法,先是和秦国结交,缓和双方的关系,然后从韩国接回燕国的公子,力推公子职为燕王,这个公子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燕昭王。

    当然这时候公子职还只是一个燕国在韩国的人质,连燕王都不是。但是他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他的母亲是秦王的女儿,他是秦王的亲外甥。如此一来,秦国迅速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担心受怕者,变成了局中人。

    秦王一见赵国要力挺自己的外甥做燕王,公子职哭着喊着叫外公,想要当孙子抱秦国的大腿。秦王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同时收获燕国的支持和打击齐国的嚣张气焰,立即举双手赞成,决定和赵魏韩三国结盟,出兵攻打齐国。

    但是秦国要想出兵齐国,先要解决一个后患,那就是依然和齐国结盟的楚国,楚国不从前线撤军,秦国不敢出兵攻齐,免得被抄了后路。

    此时楚国已经对齐国很不满,自己出兵和秦国硬拼,以一己之力抗下了秦国的压力,只得到一块曲地,而齐国轻松的吞下了燕国。

    这收获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啊,楚国心中不平衡。

    而且齐国吞下燕国后,实力一跃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论威胁程度,远远超过了秦国,赵魏韩楚宋越直面齐国庞大的压力,不得不想方设法削弱齐国。

    齐国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吸引了天下的仇恨。

第七章 为之奈何

    在齐国攻下燕国的那一刻,楚国就陷入了被动,如果不是因为楚国和秦国处在敌对交战状态,前任楚怀王早就杀向齐国了,就像他父亲楚威王围攻齐宣王父亲齐威王一样。

    一方面自己正在与另一个大国对峙,轻易不能脱身。另一方面自己的盟友实在是太厉害,只要秦楚不插手,仅凭赵魏韩的力量,难以支持燕国复国。

    一旦齐国将燕国内部的反抗势力全部扫平,齐国的政权在燕国的土地上发挥效力,得到燕国的人力物力,十年之后,齐国再也没有那个国家能单独对抗。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也不想再和楚国对持下去,想要出兵攻打齐国,张仪来到了楚国,开出商於之地六百里的代价,请求楚国和秦国讲和,和齐国断交,各国合力围攻齐国。

    秦国的这一举动,立即与早就不想和秦国对持下去的楚国一拍即合,张仪没有多费口舌,就将楚国上下说服。

    毕竟敌人的壮大是我的不幸,原本比我弱小的盟友,一下子就强大起来,实力远远超过了自己,这也是不能接受的。

    昔日魏国强大,齐楚秦赵四国联合进攻魏国,终于把魏国打残。

    之前秦国强大起来,六国会盟,共同讨伐秦国,只可惜齐国拖后腿了。

    现在出现一个比秦国还要厉害的齐国,那么该怎么做,各国全都心照不宣,只是秦国和楚国还在对持,都不肯率先撤军,才僵持下来。

    现在楚国情况很微妙,一方面和齐国是盟友,如果出兵攻齐,一来属于背信弃义,二来后面还有秦国虎视眈眈。如果继续与齐国结盟,已经快忍不下去五国联盟,极有可能率先攻打楚国,这个是更加不能接受的。

    但是什么也不做,贸然和齐国绝交,其他国家见齐楚全都被孤立,身为盟主的秦国,先攻打楚国,还是先攻打齐国,这个赌局楚国赌不起。

    如果楚国先与秦国求和,秦国态度不明不说,楚国身为胜利国,面子很重要。因为面子问题,齐威王称王一事,楚威王还出兵伐齐,魏国窜梭五国相王,结果楚怀王攻取魏国重镇襄陵,可见楚国对面子的重视。

    好在赵武灵王的办法,立即给了秦国一万出兵齐国的理由,将秦国绑上战车,于是秦国顺着台阶,向楚国求和,代价就是商於之地六百里。

    于是原本熊槐认为应不应该和齐国绝交的问题,到了群臣这里,就变成了秦国可不可以信赖的问题,会不会在楚国和齐国断交后,不给楚国地反而会偷袭楚国。

    想通这一节,熊槐惊出一身冷汗,幸亏没有脑子一发热,根据后世的记忆,就直接拒绝了秦国的和谈。

    要是楚国再和秦国对持下去,那就是妥妥的为齐国做嫁衣,一旦齐国强大,究竟是楚国先吃亏还是秦国先遭难,这结果不言而喻。谁让楚国地盘大,大到同时和秦国齐国接壤。

    齐国乃是老牌强国,底蕴实力都比秦国强大,尤其是齐威王变法之后,实力更加强大,再吞并燕国,那就是吊打六国一统天下的节奏。

    面对这样的齐国,就算秦国有函谷关守护,那也是心里发毛,不能不害怕,更何况是其他四个国家。

    所以和齐国绝交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熊槐看了看还在争论的屈原和上官大夫,轻咳两声,打断道:“诸位爱卿,现在燕国怎么样了?”

    昭阳闻言,起身道:“回大王,据在赵国的昭滑汇报,齐王不久前已经将肆意纵兵劫掠的主将匡章调回齐国,但是赵国势单力薄,魏国被削弱的厉害,赵魏联军依旧无法与齐国抗衡,赵王所立的燕公子职,一直滞留在赵国境内,无法突破齐军的防线,回到燕国。”

    熊槐继续问道:“那么如果我们不与齐国断交,只是和秦国讲和,将前线的军队撤回来,你们认为秦国会因此进攻齐国吗?”

    “大王,秦王虽然已经老了,但是还不会那么糊涂,要是等他们把军队派出去和齐国交战,齐国向我们楚国求援,就算我们不出兵,他们也不会放心。”大将军屈笑道。

    熊槐听到屈的笑声,轻笑两声,继续问道:“那么我们楚国不与齐国绝交,将柱国景翠的军队调往东方,驻扎在齐国边境,秦国会放心进攻齐国吗?”

    “可能会吧。”屈想了想,给了一个不确定的答案。

    “大王,臣以为不可,国无信则衰。且不说秦国会不会攻打齐国,只要我们楚国将主力调往齐国边境,就是对齐国的挑衅,就是不宣而战,届时必将引起齐国大军前来对持,如此一来,就是我楚国与齐国相争,其他各国坐收渔翁之利。”

    屈原听楚王说完,急忙劝阻。

    昭阳亦道:“大王,三闾大夫所言极是,一旦不宣而战,那么背信弃义的国家就是我们楚国,这比我们楚国直接与齐国断交还要恶劣,事后,齐国无论有没有从燕国撤军,都会怨恨我们楚国。”

    听到屈原和昭阳的劝阻,熊槐立即知道自己想当然了。

    “诸位爱卿,如果我们楚国从前线撤军,并与齐国绝交,那么秦国会不会攻打齐国。”

    众人齐声道:“回大王,肯定会的。”

    “那么秦国会不会把商於之地让给我们?”

    “会。”

    “不会。”

    听到大臣再次分成两派,各持一词,进入争辩的模式,熊槐张了张嘴巴,好像又把问题拉到原处。

    这个问题身为穿越者,在熊槐这里,已经不是问题,张仪这个骗子,可是让楚怀王被嘲笑了两千多年。

    每当熊槐想到这个,心中就恨不得杀了张仪。

    “咳咳。”熊槐再次打断群臣的争议,道:“诸位爱卿,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已经很明显了。”

    “那就是和齐国绝交,秦国要用商於之地来交换,换取我楚军从前线撤军。”

    “如果秦国将土地割让出来,自然一切皆休。但问题的关键是,秦国如果等我们和齐国绝交后,万一不给我们土地怎么办?”

第八章 今时往日

    面对楚王的询问,陈轸和屈原面带喜色,楚王明显已经偏向他们了。

    还未等下大夫薛尚出来说话,大将军屈信心满满地高声喊道:“大王,既然我楚国能打败秦国一次,那么就能打败秦国第二次,秦国若是不给,末将请战,愿意带领楚军自己去取。”

    几个月前屈他就带领齐楚联军好好的教训了秦国,想来几个月后,再次教训秦国一顿,自然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咳咳咳咳。”昭阳猛地咳嗽数声,脸上流露出一股异样的潮红,站起来训斥屈一句,向熊槐行礼道:“大王,万万不可听信屈将军妄言,这是误国之言。”

    屈的言论直把熊槐惊得心惊肉跳,历史上的楚国就是因为楚国要自己去拿商於之地,才会接连惨败,让楚国由盛转衰,沦为笑柄的。

    听到昭阳的反驳,熊槐立即询问道:“令尹这是为何,之前我们不是已经打赢秦国了吗,为何现在不行了?”

    在前任的记忆里,令尹昭阳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重臣,昔日从魏国手里夺回楚国重镇襄陵,战功显赫,对军事极为了解的名将。

    昭阳答道:“大王,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去年我们楚国联合齐国,之所以能打败秦国,那是因为我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秦国自五年前五国伐秦开始,先与五国大战,而后义渠偷袭秦国后方,秦国大军回师与义渠军队大战经年。打败义渠后,又接连与赵魏韩大战,劳师远征巴蜀两国,实在是疲惫之师。”

    “我楚军修养数年,以逸待劳,此为天时。秦军舍弃了函谷关,出关东向,攻取魏国曲地,这是抛弃地利。秦国虎狼之国,关东各国全都敌视,尤其是赵魏韩三国,恨之入骨,这就是人和。”

    “我扶危助困的仁义之师,以逸待劳攻打秦国疲敝不堪的残暴之军,自然能大获全胜。”

    昭阳顿了顿,接着道:“现在则不然,齐国攻取燕国,灭国断祀,天下诸国惶恐,纷纷合纵抗齐,而我楚国正是齐国的盟友,也是诸国要打击的目标。”

    “要不是大王英明,第一时间与赵王魏王会盟,对齐国施加压力,逼迫齐国改立燕王,从燕国撤军。恐怕此时,秦赵韩魏诸国已经大军进逼,攻打我楚国了。”

    “如今因齐国之故,大势已不在楚国这边,一旦再次攻打秦国,齐国不必多说,原本明面暗中支持楚国的赵魏韩三国,尤其是极度敌视楚国的韩国,不仅不会给予楚军帮助,反而会转头帮助秦国,届时我楚军出战,必败无疑。”

    昭阳说的头头是道,各国的态度一一指出,听得熊槐接连点头,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难道历史上楚国和秦国的大战,就是这么失败的?

    “大王,末将出言不察,死罪死罪。”听到昭阳的分析,其他人全都点头,但是屈吓得面无血色,急忙长拜请罪。

    “屈将军何罪之有,寡人怎么可能以言罪人。”熊槐笑道,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接着,熊槐在目光看向昭阳,询问道:“那么依令尹看来,我们楚国应该如何应对。”

    “大王,如今合纵抗齐乃是当务之急。时间拖得越久,齐国对燕国的掌控就越深入。一旦燕国百姓不再排斥齐国的统治,对于我们楚赵魏韩四国来说,就是一个灾难。因此无论秦国是否将商於之地让给我国,我们都要立即与秦国讲和,将军队从前线撤下来,免得引起赵魏两国的怨恨。”

    “而且大王,商於之地不仅对我们楚国来说很重要,是我们楚国的故地,但是对秦国来说,更加重要,不要说割让给我们楚国,哪怕我们楚国打败了秦国,秦国也会死守武关,不会将商洛之地让出。这其中缘由,客卿陈轸曾数次往返于秦楚之间,对商於之地异常熟悉,可以请客卿细说。”

    陈轸原本就是秦国的大臣,当初奉命出使楚国的时候,就和昭阳勾搭上,他们两人可是有着十几年的交情了。

    当陈轸离开秦国后,就是昭阳力邀陈轸来楚,推荐陈轸担任楚国的客卿。

    陈轸闻言,向楚王和其他的重臣道:“大王,微臣之前之所以要求秦国先割地,就是因为商於之地对秦国太过於重要,认为秦国不会放弃的缘故。”

    “昔日微臣曾经数次作为秦国的使者出使楚国,也曾作为楚国的使者,出使秦国。每次往来秦楚之间,都是走的商於武关一带的商洛古道,所以对商於之地很熟悉。”

    “商於之地六百里,是一条交通要地,东面最靠近我们楚国的是於地,中间是秦国重地武关,武关之后是商地,合称商於之地六百里。”

    “武关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易守难攻。武关的东面於地群山重叠,道路崎岖,崖高谷深,狭窄难行。而武关的西面商地则不然,地处关中,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百姓富庶。”

    “昔日商君贪图商地的富庶,不惜用欺诈的手段打败魏国,将商地收为封地。而商地以西,就是秦国故土,从商地到咸阳,一片坦途,无关可守。”

    “一旦秦国将商於之地割给楚国,我们楚**队从武关出商地,直达秦国重镇蓝田,只要攻下蓝田,大军就可以直扑秦都咸阳。”

    “大王,试想以商於之地对秦国的重要性,秦国会将商於之地割让给楚国吗?只要商於之地不再秦国的手上,秦国就是损失一半的地利,我们楚国和秦国之间将会攻守转变,秦国将会时刻面临我们楚国的威胁,对于秦国来说,这是不能忍受的。”

    熊槐听完陈轸的叙说,这才知道商於之地对秦国的重要的性,秦国根本就不会割让出来。

    “既然张仪无意割让商於之地,难道我们楚国拒绝秦国的和谈?”熊槐迟疑问道。

第九章 目标巴蜀

    “大王,万万不可,和谈一事乃大势所趋,切不可拒绝。

    现在秦楚和谈已经刻不容缓,一旦继续僵持下去,赵魏两国迟迟等不到秦国的援军,很有可能会在和齐国的对持中采取守势,从而抽调兵力,与秦韩两国兵合一处,四国联合伐楚,用武力替秦国接近后顾之忧。”

    这样一来楚国将会更加糟糕,昭阳立即劝阻熊槐道。

    “令尹,依你之见,我楚国该如何应对,难道要受张仪的愚弄吗?”熊槐再也不敢小瞧手下的这帮大臣,自认哪怕两世为人,还得到了前任十几年的楚王经验,貌似和令尹昭阳比起来,还有那么一丝距离。

    “大王,依微臣之见,与其要一个秦国不可能割让的商於之地,还不如要巴中之地。巴中之地与我楚国相邻,经巫郡逆流而上,大军从枳邑出发西进,只要攻下江州东面的阳关,之后就是一片坦途,占领江州,占据巴国全境,可以与秦国一争蜀中南郑。其中道理有六:”

    “其一,巴蜀两地和南郑一般,地处我楚国上游。我们楚国要想逆流而上,攻打这两个地方,实在是困难重重。但是从汉中以及巴蜀顺流而下,攻打我国腹地则很简单,秦国拥有巴蜀,实在是楚国的心腹之患。”

    “其二,巴中之地与商於之地不一样。商於之地对秦国太过重要,秦国是不可能割让出来的。而巴中之地则不然,巴中地偏民贫,乃是一个穷乡僻壤,秦得巴蜀,只是为了抢夺巴蜀立国以来积累的财富。”

    “其三,巴蜀乃是秦国新得之地,趁着巴蜀两国相争的机会,以调解纠纷的借口,灭亡了巴蜀两国。巴蜀两国由来已久,民心归附,自秦国灭巴蜀以来,两国遗民顺流而下投奔我楚国者,不在少数。因此只要我楚国现在攻打巴蜀,必能获得两国遗民的支持。”

    “其四,昔日秦国伐蜀主将乃是客卿司马错,而非秦相张仪。若我楚国可从张仪手中得到巴蜀之地,那么不可避免司马错会对张仪产生怨。只要我楚国得到巴中之地,可以让张仪司马错结怨,离间秦国将相关系。”

    “其五,若是我楚国要求巴国而秦国答应却不给,在巴国布下重兵防守,那么秦国就要同时防守巴国南郑武关三处,以防止我们楚国出兵。届时秦国必然兵力分散,没有多余的兵力出兵伐齐,只要我们楚国的军队在国内不动弹,不与秦国对持,那么就是秦国同时失信于我们楚赵魏韩四国,促使赵魏韩三国再次投靠我们楚国,我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合四国之兵,无论伐齐还是伐秦,都会获得天下的支持。”

    “其六,若得巴蜀,兼并汉中,我楚国再无后顾之忧。请大王明察。”

    熊槐听到这里,向其他人问道:“诸位爱卿,不知令尹之策如何。”

    其他人对视一下,全都长拜在地,“唯大王是从。”

    熊槐点头道:“好,既然诸位爱卿无异议,那就这么决定了。来人,传张仪上殿”

    熊槐不由感叹道:“有令尹在,我楚国无忧矣。”

    “咳咳。”昭阳咳嗽两声,脸色潮红道:“大王过奖了。”

    不久,在楚国使者的接引下,张仪从外面走了进来。

    张仪入殿后,脚步不急不缓,从容有度,犹如闲庭信步一般,来到大殿的中间,向楚王行礼道:“外臣张仪见过楚王。”

    “免礼。”

    礼毕。

    张仪气定神闲道:“今齐国残暴,肆虐燕国。昔日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燕,自召公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燕王贤明,有上古尧舜之高尚品德,齐国却派兵将燕王杀害。杀燕王,夺燕国,灭燕国的血祭,凌辱君子,残害百姓,齐国的残暴,亘古未有。”

    “天下各国闻之,全都义愤填膺,要求齐国退出燕国,重新确立燕王,恢复燕国的宗庙祭祀。”

    “敝国国王最敬重的人莫过于大王了,我做臣子,也莫过于希望给大王你做臣子;敝国所最痛恨的国家莫过于齐国,而臣张仪最不愿侍奉的君主莫过于齐王。现在齐国罪大恶极,对秦王来说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因此秦国才准备发兵征讨齐国,无奈贵国跟齐国缔结有军事攻守同盟,以致使秦王无法好好侍奉大王,同时也不能使臣张仪做大王的忠臣。”

    “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

    熊槐等张仪说完,向群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大王,存亡续断,恢复燕国的祭祀,这是顺天应人的好事,理应支持。”昭阳回答。

    大司马景鲤接着道:“大王,令尹所言极是,我楚国虽然与齐国是盟友,但也不能忍受齐国的此等天怒人怨的行径,必须与齐国绝交才是。”

    工尹昭雎跟着道:“大王,我们楚国与齐国乃是盟友,不方便直接出兵替天行道,为了表示对秦燕赵魏韩五国的支持,秦国割让商於一事,臣以为可以作罢。免得其他诸国认为我们楚国贪图商於之地,而将盟友齐国出卖。”

    “工尹所言正是,大王,为大王着想,为楚国着想,商於之地不要也罢。”上官大夫附和道。

    “”熊槐刚刚还想着应该怎么推辞商於之地,究竟找谁来说,结果如同排练好的一般,昭阳四人一唱一和就搞定了。

    一群好演员。

    熊槐赞道。

    张仪虽然早就知道楚国要和齐国绝交,但是以楚国的贪婪,连商於之地都不要,这是怎么回事,楚国想要什么?

    张仪一时间陷入沉思之中。

    熊槐见大臣们没有人出来说话,立即点头道:“既如此,我们楚国就与齐国绝交。”

    “大王,且慢。”此时陈轸站出来阻止。

第十章 绝交齐国

    “陈卿,有何异议?”熊槐心如明镜,这是大家把恶心张仪的机会让给了他的死对头。

    “回大王,微臣对绝齐一事并无异议。”

    “奥,你认为我们楚国应该接受商於之地吗?”

    “微臣同样也认为商於之地可以不要。”

    “那爱卿这是何故?”

    “回大王,微臣只是对秦国的用心表示怀疑。”

    “奥,爱卿请说。”

    张仪一看是陈轸跳出来,心中立即知道正戏来了。昔日他为把陈轸排挤出秦国,数次在秦王面前造谣中伤,导致陈轸来到楚国,如今他到楚国来求和,陈轸肯定会大搞破坏的。

    “张丞相,在下有一问,不知可否解惑。”陈轸向张仪问道。

    “请客卿指点。”

    陈轸问道:“我曾经听说,数年前巴国与蜀国相争,为此向秦国请求调解,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张仪一听陈轸提到巴蜀,心中生疑,难道楚国想要巴蜀之地。

    昔日张仪和司马错在秦惠文王面前相争,因为巴蜀两国请求秦国干预,正好碰上韩国被楚国坑了,前来攻打秦国,秦王不知道是出兵巴蜀还是攻打韩国,于是让张仪和司马错辩论。

    其结果是张仪在嘴巴上输给了司马错,秦王决定出兵巴蜀。

    秦国攻打巴蜀的目的有三个,其一是得到禁暴平乱美德的名声,其二是获得巴蜀两国的财富,其三是顺流而下攻击楚国腹地。

    如今前两个目的都达到了,第三个目的因为楚国死守汉中的原因,实现的机会已经遥遥无期。

    巴蜀如今对秦国来说,作用不大,但是对楚国来说却是心腹之患。

    想到这,张仪点点头,道:“确有此事。”

    陈轸接着道:“我还听说秦国派兵进入巴蜀以后,巴蜀两国就被秦国灭亡了。”

    张仪闻言打断陈轸的话道:“客卿这话有误,我秦国出兵不假,但是巴蜀两国却不是秦国灭亡的。”

    “昔日巴蜀两国相争,相持不下,民不聊生,听闻秦王贤明,同时向秦国求援,请求调解。可惜秦王道德不及文王,巴蜀两国使者到了秦国后,见到秦国盛况,不思羞愧,反而指责对方有错,要求秦国评判。”

    “应巴蜀之请,我秦**队进入巴蜀,平息了巴蜀两国的纷争。事后,巴蜀两国思慕秦国的仁义恩德,有感秦王贤明道德,自请为候,要求并入秦国。”

    “我秦国岂是贪恋土地的国家,于是拒绝了两国的要求。巴蜀再三请求,我王依然不许。最后巴王因为得不到秦王的恩泽成为一个伟大的秦国人而羞愧自杀,为了避免蜀王殉难,秦王才同意了蜀王的请求,以蜀王为蜀候,将巴蜀并入秦国,让巴蜀化外之民,也能沐浴在秦王的恩泽之下。”

    熊槐听得目瞪口呆,难怪张仪是纵横家,而前任就是智商余额不足的蠢货,这张嘴也太能说了,不服不行。

    秦国大兵压境,巴蜀两国主力全灭,面对秦国的兵锋,巴王宁死不降,结果巴王死了,蜀王胆小,可耻的投降了,结果被封为蜀候,成为秦国的标杆,变成秦王仁义道德的象征。

    难道秦王道德高尚到其他国家的大王哭着喊着做小弟,不,是连小弟都不算的仆从的地步了。

    如果真是这样,其他各国还会围攻秦国么!

    陈轸笑道:“大王,存亡续断,上应天道下对人伦,如今巴国的祭祀已经断了数年,巴王之弟来我楚国也数年,日夜哀叹,望西流泪,感叹巴国先祖的血祭不存。”

    “既然巴国不是秦国所灭,那么我们愿意送巴王之弟回国,祭祀巴国的先祖。存亡续断,我们楚国也不会让秦国专美于前,想来秦王仁义,也不会阻止吧。”

    “”熊槐愣了愣,暗道:“我楚国手里有巴王的弟弟吗?这事前任怎么没有印象,是他疏忽了吗?还是刚刚陈轸制造出来的?”

    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熊槐还是转眼看向张仪,问道:“不知秦国以为如何。”

    张仪见楚王问话,立即明白过来,楚国不要商於之地,原来是打算要巴国的地盘。

    巴国的人力物力全都比不上蜀国,楚国控制巫郡,顺流而下成为一句空话。

    再说,每次张仪听到巴蜀的消息,就想到了司马错,想到司马错,就心中有气,如果楚国拿去巴蜀,对他来说也是去了一块心病。

    最后,最关键的是,他张仪只想让楚国和齐国断交,压根就没想过割地给楚国,无论楚国要哪里,结果都是一样的。

    张仪此时对楚王行礼笑道:“如果巴国还有后裔健在,那实在是太好了。外臣可以许诺巴王之弟,许他以巴候之位。”

    熊槐听张仪一说,立即明白,这就是张仪同意让出巴国。只要楚国的军队进入巴国,巴国顷刻间就会变成楚国的领土。

    至于说法,刚刚张仪已经说了,这是巴候仰慕他楚王的仁义恩德,想要沐浴在楚王的荣光之下。

    熊槐传令道。“既如此,传令,我楚国即刻起与齐国断交。立即派出使者前往齐国,向齐王说明楚国的的本意,另向各国通告,我楚国和齐国断交的消息。”

    “屈何在?”

    “末将在。”

    “令你即刻启程回到前线,率领一部分兵马,准备接应巴候回巴。”

    “末将听令。”

    “传令,柱国景翠,立即从秦国边境撤离,归国休整。”

    “传令,派使者进入秦国,和秦王商议巴候回国一事。”

    听到楚王一系列的命令,将前线的军队全部撤下来,张仪立即行礼道:“楚王英明。”

    “大王英明。”其他群臣亦道。

    至于楚国在楚汉中布置的十万重兵,以及秦国在秦汉中布置的重兵,双方都有默契的没有提,这种事提了也没有用,双方都不会相信对方。

    秦国攻下楚国的汉中,那么楚国的江汉一带就全面暴露在秦国的兵锋之下。一旦楚国夺取秦国的南郑汉中,那么秦国的关中就会和巴蜀失去联系。

    熊槐等了一会,见大臣都没有其他要上报,宣布退朝。

    在其他人全都退出之后,昭阳慢吞吞的站起来,道:“来人,带我去见大王,我有事要对楚王说。”

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

    不一会儿,在楚宫的一座偏殿,熊槐见到了正在咳嗽的昭阳。

    “见过大王。”昭阳见楚王走进来,立即起身行礼道。

    “令尹免礼,请坐。”熊槐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然后等昭阳在位置上坐好,问道:“不知令尹此时找寡人,可有要事相商。”

    昭阳坐在位置上道:“回大王,正是有事要禀报,不得不再次面见大王。”

    熊槐今天可是见识到了昭阳的厉害,光是总属性力压群臣不说,谋略眼光全都高人一等,连大名鼎鼎的屈原都比不上。

    当然这也是和如今屈原太年轻有关,如今的屈原不到三十岁,而昭阳已经行将就木,半截入土,姜还是老的辣。

    “令尹有话请说。”

    “大王,那就是柱国景翠带领的楚国主力,老臣希望等秦国出兵后,立即调往齐宋鲁边界之处。”昭阳道。

    “嗯?”熊槐微微一愣,刚刚昭阳可是说过,不能把军队调往齐国边界,怎么现在突然变卦了,要把景翠所带的楚国主力,调往齐国边界,这不是造成齐楚的矛盾吗?

    而且大将军屈要走一部分军队,名义上是送巴候回国,其实是准备要用武力攻取巴国的,必须要有楚国这个大后方的支持,免得遭遇不测,毕竟巴蜀之地太难走了。

    熊槐疑惑问道:“令尹,这是为何?”

    “大王,当今天下,各国实力哪国最强。”昭阳反问道。

    “应该是我们楚国吧!”熊槐说这话的时候,强忍住没有脸红,有了两世为人的强大心里素质,说个大话怎么了!

    身为楚王,总不可能说楚国不如秦国吧,尤其是楚国刚刚打赢秦国的情况下。

    “大王所言甚是,我们楚国地域广大,立国已久,人杰地灵,兵精粮足,屡败齐国,数攻秦国,自是天下第一强国。”昭阳点头道。

    既然楚王都不清不楚地说了,他身为楚国令尹,自然要顺着楚王的话说,况且他也是这么认为的,深以为然。

    “那么其次呢?”昭阳继续问道。

    熊槐一怔,讪讪道:“如今齐国吞下燕国,无论人力财力,都应该是其他六国之冠,现在以齐国最强。”

    “大王,那么接下来呢?”

    “接下来应该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逐步强大,关中之地,易守难攻,昔日我们六国攻秦,结果功败垂成,秦国强大,可见一斑。”熊槐若有所思道。

    “正是如此,大王,秦国强大,且易守难攻。自从秦国打败魏国收回失地之后,本土再也没有受到攻击,只有秦国不断出关攻打其他各国,没有他国攻入关内,削弱秦国的。”

    “所以秦国这些年总是在不断的强大,而从来没有被削弱过。齐国虽强,然而我们楚国这二十年来,却被我们楚国打败了三次。秦国则不然,我们楚国要想打败秦国,要么攻破函谷关,要么攻破武关,要么经汉水入南郑,从南郑进攻。”

    “但是这三条路都困难重重,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而秦国攻打我们楚国则不然,兵出武关,过商於,入汉水,就可以直达我楚国腹地。要是汉中也落在秦国手中,那么秦**队顺流而下,我们的郢都也在秦国的打击范围之内。”

    “所以说齐国对我们楚国的威胁,远远不上秦国对我们楚国威胁。我们攻打秦国困难重重,而秦国攻打楚国却很容易,这也是我们楚国实力比秦国强,却不能削弱秦国的原因。”

    “大王,如果齐国被秦燕赵魏韩五国大败,齐国还能守住燕国吗?”

    昭阳说了一大串话,再次开口询问。

    “恐怕不能,需要从燕国撤军。”熊槐摇头道。

    “大王,如果齐国把燕国从肚子里吐出来,那么齐国实力如何?”昭阳继续问道。

    “仅凭齐国之力,恐怕和秦国难分上下。而且如果齐国新败,恐怕还要逊色秦国一筹”熊槐答道。

    “正是如此,一旦齐国战败从燕国撤军,那么我们楚国的首要敌人就重新变成了秦国。那时齐国就再次变成了我们的盟友,我们把景翠的军队调往宋鲁边界,就是为了等齐国战败,可以适时出兵救援齐国,对各国进行调停休战。”昭阳指出大军移防的目的。

    熊槐恍然大悟,原来昭阳的意思还是连齐抗秦啊,但是一个强大到极点齐国不符合楚国的利益,因此要和齐国断交,以削弱齐国。

    而一个被严重削弱的齐国,同样也不附和楚国的利益,关键时候还要救援齐国,已获得齐国的感激。

    “令尹,要是我们楚国移兵道齐国边界,齐国误以为我们楚国背信弃义,认为这支军队是去攻打齐国的,而派出军队和我们对持,岂不是不能达到齐国全力与五国交战,尽可能的削弱齐国的目的。”

    “大王勿忧,老臣有办法,我们楚国齐国与越国相连,越国身处中原之外,一向与中原各国不相往来。只需要派出一位多智之士前往越国,说服越王出兵侵扰我楚国淮泗地区,那么我楚国主力出现在宋鲁齐三国边境,就有了可以解释的说法。”

    “而且越国出兵侵扰楚国,我楚国自顾不暇,无力外争,也可以使其他各国放下心来,全力准备接下来的大战。”

    熊槐点了点头,突然想起越王勾践来,这个家伙也是一个狠角色,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霸,越国好像也很给力啊,不由问道:“那么如何保证越国不会真的全力攻打楚国呢?万一假戏真做,越过举国攻楚怎么办?”

    “大王放心,越王昏庸,只要是我们派出的说客领军,那么只需给越国一点甜头,付出一点军旅费,就可以轻易满足越国。”

    “好,令尹以为谁可作为使者?”

    “回大王,昭滑可以。”

    “好,依令尹所言。”

    顿了顿,熊槐突然问道:“令尹,要是齐国侥幸赢了五国联军呢?”

    “要是齐国赢了!”昭阳眯着眼睛,射出一道寒光道:“那就立即联合越国,说服宋国,集结楚越宋三国之力,进攻齐国南部,给秦燕五国争取时间,重新集结军队,到时八国联军攻齐,难道齐国还有侥幸的机会”

    “齐国胜五国,威震天下,越国与齐国多有龌龊,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齐国壮大。宋国弱小,却紧挨着齐国,对齐国的恐惧比赵国还要严重,肯定会在惊恐之下,主动和我们楚国联合,连楚伐齐的。”

    熊槐点了点头,道:“令尹老成谋国,就依令尹之言。”

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

    昭阳离去后,因为昨天上半夜战况太过激烈,下半夜忙着接受前任的记忆,因为睡过头,连早饭都没有吃,一起来就与大臣商议朝政,接着和令尹昭阳商议了许久,此时已经饿的头晕脑胀。

    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作为一个再穷不能穷嘴巴,再苦不能苦舌头的常人,有机会可以体验楚王的待遇,自然要大饱口福。

    “传令,寡人要吃饭。”

    这话一出口,一个尊贵高雅的楚王顿时变成了一个饥渴难耐的泥腿子。

    战国的时候,吃饭的时间和现在不一样。现在是一天三餐,早中晚三餐。而在战国之时,只有两餐,大概早上九十点,开始吃早餐,下午四点左右吃晚饭。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到晚上,节约灯油的贫民,除了睡觉也没有可以进行的活动了。

    一日两餐是贫民的标准,贵族不适用于这个标准,战国之时,贵族已经流行一日三餐,但是这是后的一日三餐和现在有区别,那就是依旧没有午餐,而是与当时相适应的夜宵。

    当然其他时间吃点点心填填肚子之类的,不算正式吃饭。

    作为负责楚王饮食的太官,虽然感到惊讶楚王的言辞,但是依然上前询问:“大王想吃什么?”

    无论楚王有没有提前要求,太官都会自动预备一些楚王喜欢吃的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听到询问,熊槐想了想,回忆前任的饮食习惯。

    这一回忆,顿时傻眼了。

    身为楚王,吃到嘴里的东西,自然是这个时代制作最精美的食物了。

    但是楚王吃的食物,因为楚国位于南方的缘故,贵族主食以大米为主。至于菜品,有一个成语,叫做脍炙人口,这就是整个战国时代制作最精良的两种菜品。

    其中脍指的是用刀切出来的细薄的肉片,和现在吃火锅不一样,战国的脍都是生吃的,沾点酱汁,直接入口。

    脍以鱼肉居多,其他动物的细嫩部位也有,都是生吃的。

    不要以为生鱼片是日本的特产,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但由于未经蒸煮,极易产生寄生虫和染病的缘故,未来逐渐被舍弃。

    吃未经处理的生鱼片会导致体内长寄生虫的问题,早就引起古人的注意,三国时期华佗就曾经为陈登诊断这种病情。

    但是,在战国时期,还没有这种认识,所谓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指的就是精细的主食以及细薄的肉片。

    作为一个穿越来的普通人,熊槐一时难以接受,心中隐隐作呕。

    脍炙人口中的炙,看这个字的火字底,就可以望文生义,就可以知道这是烧烤。

    除此以外,次一等的菜品,就是生不能九鼎食,那么死就九鼎烹中的烹。这个说的就是贵族与平民吃的最多的东西------汤。

    纯肉汤叫,蔬菜和肉混在一起得汤叫羹,贫民吃的一般是野菜汤。

    除此以外的菜式,前任这个楚王还没有遇到,在君子远庖厨的战国,要么就是烤,要么就是煮。

    想到这,熊槐的头开始隐隐作痛,难道这辈子就只能吃烧烤外加喝汤。

    肚子传来雷鸣一般的巨响,熊槐想起了红烧肉、宫保鸡丁、剁椒鱼头、鱼香肉丝

    “要是我以前是一个厨子就好了”

    熊槐自嘲完,向负责楚王饮食的人道:“寡人现在没有食欲,拿一碗羹,再拿些饼饵过来吧,记得多拿一些。”

    太官听得一愣,大王没有食欲,却要多拿一些饼饵,这是怎么回事?

    大王究竟是有食欲呢,还是没有没有食欲,大王心思好复杂,得小心了。

    饼饵这东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糕点,用大米等主食制成的糕点。一大早的,熊槐吃不下烧烤,同样作为纯肉汤的,也不习惯这时候喝,现在只用些糕点江湖救急。

    看着楚王狼吞虎咽的将送过来的糕点吃完,太官松了一口气,楚王虽然没有食欲,但还是很有胃口,至于食欲和胃口的区别

    熊槐将口中的最后一块糕点咽下,一口气将整碗羹全部喝下,压了压惊,暗暗感叹:“悲催,看来以后都得吃清汤火锅了,不过,这味道还真不赖。”

    吃饱喝足,接下来就应该干正事。熊槐想了想,自己刚刚穿越过来,还是低调一点吧,胡乱干预楚国国政,只会闹笑话。

    尤其是上午朝会的那一幕,果然不能想当然。

    回忆前任的记忆,貌似前任几乎没有微服私访,饱经电视轰炸的熊槐,顿时又了极大兴趣,说不定外出走一段时间,可以一个人出去两三个人回来。

    问题是前任的记忆除了楚宫,对其他地方全都不熟,需要一个向导,免得迷路了。

    找向导,当然要找自己最熟悉的了。

    “来人,传三闾大夫屈原来见寡人。”

    不久,屈原一脸担心无奈激动的表情,跟在熊槐后面,在数个随从的跟随下,出了楚宫,随意走着。

    屈原自从被群臣造谣中伤后,就和楚王的关系渐渐疏远,自打写下离骚后,和楚王的关系进一步疏远。

    难得今日楚王召见,却是想要离开楚宫,到外面逛逛。

    楚王的要求差点把屈原吓出心脏病来,屡劝无果之下,只好跟着熊槐出宫。

    熊槐一出楚宫,就知道屈原为什么阻止他出宫了,因为人太多,太危险了。

第十三章 初见端倪

    郢都作为楚国的都城,地居江湖之会,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北联中原通衢,南凭长江天险,是中国战国时期南方的第一大城。

    郢都城内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街道两边勾栏瓦肆,贩夫走卒,弹奏吆喝,不绝于耳,大街上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人流,好一派热闹气象。

    第一次见到外面的世界,熊槐大为好奇,原来楚国的郢都这么繁荣。

    “爱卿,你曾经去过齐国的临淄,临淄号称天下第一大城,不知比郢都如何。是否真如书中所说的那般,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大王,确实如此,齐国临淄自献公建城以来,已近八百年历史,时间久远,繁华异常。”

    “那么我们楚国的郢都和齐国的临淄相比,如何?”熊槐问道。

    临淄的盛况令熊槐十分向往,只可惜那是人家齐国的都城,他身为楚王,要想到临淄去,除非证道成帝,否则很难想象。

    屈原头颅微微扬起,神采奕奕,骄傲的道:“我们楚国现在的郢都虽然历史没有临淄的长,但是郢都的繁荣,丝毫不比临淄差。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暮衣弊。”

    后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车轮撞击着车轮,人与人的肩膀互相摩擦,街道纵横排列,市面繁华,街上一天到晚都是如此人流不断,你早上穿的鲜丽的衣服出去,晚上回来都给挤坏了!

    听到屈原的话,熊槐点点头,他自己深有感触,虽然没有一天就可以把新衣服挤坏那么夸张,但是人口稠密,还是很直观的感觉到。

    车轮撞击着车轮,熊槐也注意到了,身边不时经过的马车,表明郢都富有的人也相当多。

    路上的行人,穿着并不单一,颜色多种多样,丝麻绢罗材质不一。

    最重要的是,从路上行人的脸色看,并没有露出菜色的人,显然楚国郢都的人,最起码衣食无忧,家给人足。

    而后在闲逛中,熊槐发现奇怪的一幕,那就是街上有许多车马,全都向着一个地方赶去。

    好奇之下,熊槐跟着马车之后,来到一座府邸。

    那是屈府。

    “爱卿,这是谁的府邸?”熊槐奇怪的问道。

    看着屈府外面车辆一辆接一俩到来,宾客一位接一位进入府中,热闹非凡的样子,屈原叹了一口气道:“大王,这是大将军屈的府邸。”

    熊槐在屈府之外好奇的观看起来,短短半个时辰,就有十几辆车到达屈府上,进去六十多人,出来了八十几人。

    熊槐若有所思,对屈原道:“走吧,回宫。”

    自楚国重臣离开楚宫后,郢都顿时一片沸腾。

    大将军屈的府邸,顿时车马如龙,人流如潮。

    屈接下了一个重任,那就是送巴王之弟回国。

    巴国已经被秦国灭了,巴国离楚国极近,而离秦国极远。楚国对巴国攻伐,已经维持数代国君,尤其是现在的楚怀王即位以后,多次攻打巴国,夺取了巫山一片区域,设立了巫郡。只要秦国答应割巴国给楚国,那么楚国入主巴蜀,就会成为定局。

    要是秦国不同意割让巴蜀,以当前巴蜀那些孤立无援的秦军,楚国凭借那些恨秦军入骨的巴蜀遗民,也可以在巴蜀迅速打开局面,剿灭巴国的秦国秦**队,将巴国收入楚国的怀抱。

    因此,这次攻略巴过的大战,楚国上下一致认为就是异常难行的武装游行,只要楚军翻山越岭,越过重重阻碍,就可以将巴国吞下,如果运气好,得巴望蜀,顺便将蜀国的地盘也吞下,那就更好了。

    楚国的贵族,似乎已经见到一大票军功封地来袭,就看自己有没有机会参加这次的盛宴了。

    为此,郢都各大家族,纷纷携重礼拜访大将军屈,请求让他们的家族子弟,进入军中历练。

    各大家族相互提携,礼尚往来,楚国已经进行数百年,全都默契的心照不宣。

    对于这种事,屈身为屈式一族的武将代表,早已轻车熟路。

    等喧嚣落下。

    屈家臣张行抱着数捆竹简走进来,见屈面带喜色,恭贺道:“君上,大喜。”

    “今天一共来了多少家族。”屈问道。

    “君上,今日以昭景屈三大家族为首,加上其他楚国郢都的贵族,一共来了四十多家。”

    “四十多家,这么说在郢都的大家族基本上都来了!”屈点点头,大家还是很热情的,对他护送巴王之弟的行动十分看好,表示了极大的支持。

    要不然,就像上次,齐楚联军攻打秦国的时候,整个楚国境内,送族中子弟进入军中的历练的家族,加起来都不到二十家。

    不想今天,得到消息后,光是郢都就来了四十多家。

    “君上正是如此。”张行点头道。

    “一共送来了多少贵族以及贵族子弟。”屈问道。

    张行将手中的竹简放下,拿着最上面的竹简递给屈道:“君上,总计一百六十七位贵族君子,其中不能继承爵位,只是白身的有九十三位,拥有继承权已经获得官职的人共七十四位。而已经继承爵位,有官职在身,请求随军参战的有三十七人。”

    屈接过张行递过来的竹简,自己看了起来,看完后卷起竹简,将竹简放在自己身边。

    张行说完,等了一会儿,再次拿出一个竹简,交给屈,道:“这些贵族君子,以昭景屈三姓为主,因为君上的缘故,其中以屈姓子弟最多,共三十七位,昭姓景姓以及其他公族弟子加在一起一共五十八位,其他各大家族加在一起,一共七十二位。”

    屈把竹简看完,叹气道:“自从数年前大王连五国之兵攻秦不胜之后,意图恢复吴起在楚国进行的变法,获得左徒屈原的鼎力支持,试图变法图强。”

    “但是吴起贪而好色刻薄寡恩,变法暴虐,引得天怒人怨,连吴起变法都失败了,就凭他年纪轻轻不知深浅的屈原,能办成什么事。最后不仅自己搭了进去,还连带我们屈式,成为众矢之的,差点给他屈原陪葬。”

    “幸亏大王英明,迷途知返,将屈原疏远贬斥,否则楚国还得再经历一次大乱不可。”

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

    张行微微一顿,摇头叹道:“君上,屈原有才不假,但是恃才傲物,不知深浅,意欲消弱封君贵族,恢复吴起之政。却不知他自己也是屈式贵族的一员,昔日他能从区区一介县丞,被大王看中,驺然被提拔到楚国左徒的位置上,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屈原有才?仅仅是因为他被大王看中?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屈式一族的族人,如果不是屈式一族在背后出力,他能走到左徒的位置上?。”

    “结果他屈原不仅不思报答屈式一族,反而还将吴起的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的这条政令,进行演变,变得更加刻薄,变成功臣二世而绝禄,一时间民怨沸腾,天下哗然。他自身也失去了屈式一族的支持,在齐国的问题上,遭到群臣的攻讦,由可以接替令尹之职的左徒,变成了三闾大夫,实在可惜可惜。”

    张行这番话,屈深以为然,道:“如今令尹昭阳年老体弱,即将从令尹的位置上退下,按照楚国令尹选拔的原则,接替昭阳位置的人,不能是昭氏的人。接下来的令尹,不是我们屈式就是景氏。”

    “我们屈式将屈原推了上去,让他准备和昭氏一族下一代的昭雎昭滑竞争,结果他自毁前程,连带我们屈式也受难。不得以,我们屈式现在被迫再次屈从昭氏,把景氏的景鲤推了出来,让他和景氏的景翠相争,用来分裂打压景氏一族。”

    “只可惜我屈式已经接连数十年没有人出任令尹,屈原实在是可惜了。”

    张行闻言笑道:“君上,屈式没有屈原,不是还是君上您吗?这次屈式子弟有这么多人随君上攻巴,不就是说明屈式已经将宝压在您身上了吗!而且这次君上攻取巴国,有巴蜀两国内应的支持,简直易如反掌。众多贵族子弟随军参战,君上不仅可以收获众多的人情,还可以就可以在楚国中获得莫大的声望。”

    “景氏之后的令尹位置,只要昭氏的昭雎昭鼠没有灭国之功,君上当仁不让,无人可以与君上一争。”

    屈闻言,哈哈大笑。

    回到楚宫时,已经华灯面目,白天在屈府邸看到的一幕,以及其后与屈原的问答,令熊槐久久不语。

    当时他问屈原这是怎么回事,屈原思考了许久,结果答非所问,说了一句吴起变法的内容:“吴子变法,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壹楚国之俗。”

    吴起变法的一条重要内容,就是罢免无能的人,裁撤无用的机关,废除多余的官吏,杜绝私人的请托,改变楚国的风俗。

    熊槐对于吴起变法了解不多,但是吴起变法失败是肯定的。

    既然吴起变法失败了,那么很明显,楚国依旧没有改变风俗,那么在大将军屈府邸看到的一幕,很显然就是私人请托。

    而且大白天的召开瓜分大会,一点也没有觉得尴尬反而习以为常,这种情况不得不令熊槐深思恐惧,风气已经败坏到这种程度,楚国还能伐秦攻齐,简直不可思议。

    楚国以前怎么样,对现在的熊槐来说并不重要。

    重要的只是当下,以及未来。

    一想到大将军屈府中所发生的事情,熊槐就耿耿于怀。

    一大群贵族,私底下去拜访即将出征的主帅,能有什么事,熊槐就算用脚想,也能想出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只要大将军攻下为楚国夺下巴国,那么肯定出产生大量功能。

    凭借这些战功,催生一大群新晋贵族是肯定的。

    最令熊槐气愤的是,这些新晋贵客肯定不会对楚王或者楚国感恩戴德的。

    他们感激的对象只会是向他们提供机会的大将军屈。

    这就像明明是其他人从自己这里得到了好处,结果这些人非但不感激,还会在心中大骂自己傻逼。

    这种情况简直不能忍。

    熊槐本想派出特工查清,究竟是那些人这在向大将军屈投机,结果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才发现前任那个楚王,居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情报机关。

    这种了解宫外所发生的事情,全靠大臣汇报的情况,顿时让熊槐心惊胆战。

    没有传说中的东厂西厂,有个锦衣卫也好啊。

    就算没有锦衣卫,哪怕是一个探子组也行啊。

    这些通通都没有。

    不仅前任没有,连前楚王也没有。

    或者说,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一个专门监视国家内部的机构。

    也不能说没有,熊槐在前任的记忆里,得到一个类似的事件。

    那还是几百年前周厉王时所发生的事情。

    当时周厉王禁止国人进入山林河湖渔猎,导致民怨沸腾,为此国人对周厉王议论纷纷。

    然后当时的召公劝说周厉王解禁,免得国人继续诽谤周王。

    周厉王听说后,非但没有解禁渔猎,反而成立了时代第一个类似锦衣卫的组织。

    跟锦衣卫那种暗探为主的情报组织不同,周厉王成立的是明探为主的组织,这些探子直接在大街上巡逻监视国人的一举一动,偷听国人谈话的也不少。

    这个情报组织最强大的时候,到了两个熟悉的人在大街上遇到,不敢出声打招呼,只能相互使眼色打招呼的地步。

    这种情况史称道路以目。

    最后,忍无可忍的国人,自发组织起来,攻破了周王的王宫,驱逐了周厉王。

    而随着周厉王的出逃,史上第一个专门对内的情报组织,也因此烟消云散。

    因为周厉王的教训,导致接下来的数百年里,没有那个国家再次设立专门对内的情报组织。

    就连外国的情报,也是由军中的探子打探出来的。

    对于这种情况,饱受锦衣卫大名熏陶的熊槐,表示很蛋疼。刚刚成为楚王的情况下,也只能先适应着,免得出现大问题。

    心中郁闷之下,熊槐就再也呆不住了,打算去散散心压压惊。

    “大王。”

    熊槐走出寝宫,立即有数个侍者过来伺候。

    “不必跟随,寡人想一个人走走。”

    “唯。”

    凭借前任的记忆,熊槐向楚宫中的花园走去,在晦涩的月光中,熊槐走在昏暗的灯光下,听着此起彼伏的虫鸣蛙叫,闻着泥土的清香,嗅着花草的芬芳,吸着清洁的空气,顿时心情好了不少。

    在后宫中随意走着,突然,熊槐隐隐约约听到一阵琴音。

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

    “这么大晚上的,也不睡觉,谁在弹琴?”

    熊槐疑惑,慢慢的向琴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向前没有走多远,琴声越加的清晰了。

    虽然对音乐的了解极少,但是听着这琴音,熊槐顿时感觉弹琴的人造诣极高,哪怕没有用心倾听,也能感觉出琴声中所蕴含的欢快之情,能够引发他内心深处的共鸣。

    原本因为屈和讲课问题,产生的沉闷心情,顿时消散了不少。

    刚听到琴音时,熊槐是缓步前行,而能听清楚琴音后,熊槐顿时被琴音所吸引,一步数停,越陷越深,然后完全被琴音所吸引。

    这一首琴曲初听时带着一股无忧无虑,勾起了熊槐儿时的记忆,无忧无虑的童年,懵懵懂懂的少年,是那么的美好,而又一去不再复返。

    渐渐的曲子开始发生改变,流露出一股期待和担忧,接着担忧散去,琴音中满满的都是喜悦和憧憬。

    可惜很快曲子的风格就发生大转变,喜悦尽去,只留下一股恐惧,恐惧之后是迷茫绝望,绝望中夹杂怨恨,怨恨中隐隐带着期翼,期翼中带着哀伤。

    哀伤过后,只留下无尽的孤独。

    熊槐能听懂那种孤独,虽然身边有人,但是自己却显得极为陌生,不知道是世界抛弃了自己,还是自己抛弃了世界,总之,身边虽然都是人,自己虽然认得,但再也不认识了。

    熊槐最后只留一个念头,自己变了,世界同样变了。

    熊槐从来没有想到,一手简单的琴曲,居然能弹奏的如此不简单,蕴含如此多的感情。他迫切的希望见一见这个内心同样孤独的人,和他产生心灵共鸣的人。

    很快,熊槐就进入一座宫殿,这座宫殿很大,但是却一点也不奢华,反而很冷清。

    宫殿的地上长满了青绿色的茂盛杂草,路上散落着许多落叶,显示这里很少有人过来,同样也很久没有人打扫,有种说不出的凄凉和萧瑟。

    而这诺大的宫殿外面,居然只有一个灯笼,和楚宫其他地方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也凸显出这座宫殿的阴森。

    来到内殿,这里没有琳琅满目的蜡烛,有的只有一盏无力的油灯,放在琴边,照射出一个身材妙曼的背影。

    此时弹琴的人,面对着一扇窗户,正陷入自己编织的世界里难以自拔,根本没有注意到熊槐走到他身后。

    许久,琴音渐渐消散,那女子发出杜鹃啼血的哀鸣: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熊槐继承了前任的记忆,对诗经里面的诗还是很熟悉的,很快就回忆起这首诗的来历,这是诗经中的一篇哀怨诗《柏舟》,一首女子自伤遭遇诸多不幸,受制于小人,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

    熊槐听着女子轻柔的声音,言语中透露出无尽的哀鸣,以及她那数不尽的怨恨,顿时想起这个女子是谁。

    她是魏王的女儿,几年前秦国打败魏国,逼迫魏国割地求和,张仪被秦王派到魏国做丞相,目的是为了让魏国侍奉秦国,结果遭到魏惠王的拒绝,秦国一怒之下,攻取了魏国的曲沃。

    魏惠王惊恐,听从张仪的劝告,全面倒向秦国,结果却被张仪愚弄,花了十几座城,只换回被秦国夺取曲沃。于是魏惠王一怒之下,在其他五国的支持下驱逐的张仪,以倡导合纵的公孙衍为相。

    秦国见魏国合纵谋秦,大怒之下出兵伐魏,魏国再次战败。

    与此同时,齐楚两国爆发矛盾,刚刚即位的齐宣王不敌楚怀王,被楚国压过一头。

    正在找盟友的魏惠王一眼看中的楚怀王,将他的十几岁的岁的女儿送给楚怀王,请求合纵抗秦。

    楚怀王一见这从魏国来的美人,连郑袖都要逊色两分,顿时惊为天人,对他极度宠爱,超过原来宠爱的郑袖。

    前任后来发现魏美人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用手遮住鼻子,不知是什么原因,就去问郑袖。

    结果郑袖支吾半天,才勉强道:“魏美人闻到大王身上有气味,觉得臭,捂住鼻子。”

    前任一怒之下,立即对身边的侍从下令,要割去魏美人的鼻子,并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去见魏美人。一个被割去鼻子的丑八怪,也没有去见的必要。

    因为当时还处在紧张的合纵运动中的缘故,前任也并没有处死魏美人。

    熊槐不是前任,对于美人掩鼻的故事,早就耳熟能详,只是没想到这事发生在前任身上,故事的主角也变成自己。

    魏美人的不幸遭遇,正如魏美人所唱: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一晃数年过去了,公孙衍组织的合纵,前任统领的五国联军,在秦国的大军面前不堪一击,合纵转瞬崩溃。

    但是世事难料,几年后的今天,合纵运动再次兴起,只不过这次六国要对付的目标,不再是秦国,而是变成了齐国。

    昔日的绝代佳人,如今也变成了一个深闺怨妇。

    想到这,熊槐不由微微一叹,不禁感慨造化弄人,对魏美人深表怜悯。一个引起他内心共鸣的女子,居然是这么一个不幸的人,当然,没有这种遭遇,想来魏美人也弹不出感情这样丰富的琴音。

    “谁?”魏美人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叹气,并没有转过身来,而是惊恐的问道。

    “是寡人。”熊槐尽量使自己平静下来。

    “大王!”

    魏美人听到熊槐的声音,立即确认这就是她朝思暮想即恨又爱的楚王,如今楚王再次出现在自己身后,顿时脑袋一片空白,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恍惚间魏美人突然记起自己的现状,立即紧张的直起身体,将油灯吹灭。

    见魏美人突然将油灯吹灭,接着眼前一片黑暗,熊槐顿时急了,“美人,何故吹灯?”

    魏美人闻言,嚎啕大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494/ 第一时间欣赏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作者:腊月青梅子所写的《大楚怀王》为转载作品,大楚怀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楚怀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楚怀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楚怀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楚怀王介绍:
熊槐刚刚穿越成为楚怀王,就碰到秦国的张仪前来送礼: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写历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怀王,绝不绝齐连秦。结果第二天,和满朝文武商量之后,经过数轮唇枪舌剑,楚国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熊槐意气风发对张仪道:“寡人决定和齐国绝交。”大楚怀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楚怀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楚怀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