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楚怀王TXT下载大楚怀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楚怀王全文阅读

作者:腊月青梅子     大楚怀王txt下载     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

    不过,好在洞庭的百姓数量并不多,人口密度远不如江汉地区,而且麦米全都囤积在长沙县的仓库中,没有与其他地方的麦米混在一块。

    于是,为了防止麦米会发霉的消息走漏,引起江汉江淮的恐慌,楚国上下便主动掩盖了这个消息。

    同样,为了避免楚国遭到大量的损失,楚国便将长沙县囤积的麦米调出,然后全部制成面粉,再出售给其他国家赚黑心钱。

    只是,洞庭的麦米数量虽然远远比不上江淮之间,但是数量也不少,洞庭麦米制成的面粉,太府卖了一年,也卖出不到三分之一。

    为此,楚国见齐国的麦米一直维持在一百八十钱后,便策划了这个计划。

    意图用洞庭的麦米赚齐国的钱,然后再用齐国的钱去收购其他国家的麦米。

    知道太府在洞庭部署完毕,熊槐再向陈轸问道:“刺史令,不知各国的麦米价格现在是多少?”

    陈轸张口应道:“回大王,因为麦米正在收割,所以,各国的麦米的价格,从两个月前开始,就一路下跌。如今,我楚国的麦米价格只有四十七钱,而三晋的麦米价格,也已经跌到四十三钱。”

    “而且,麦米价格的跌势并没有停止,还在继续下跌。臣预计,等到三晋的麦米收割完毕,麦米会跌至正常水平,最多二十钱出头,甚至也会跌到十几钱。”

    熊槐露出一丝喜色,若是各国的麦米价格全都跌至正常水平,那么楚国无疑是大赚了一笔。

    想罢,便笑着对斗由道:“太府尹,既如此,那么贤卿可以按计划行事。”

    斗由亦笑着应道:“臣领命!数日后,粟米的价格便会开始向正常价格回归!”

    熊槐微微颔首。

    现在齐国的麦米价格之所以还维持着百钱以上,那是因为齐国对楚国的麦米有想法,想要收购楚国的麦米。

    所以,只要楚国的粟米价格下跌,那么齐国就完全没有必要继续维持高价,如果齐国的粮价跌到五六十钱的正常水平,那么楚国就算与齐国竞争,那么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接下来,随着大量麦米从洞庭经江水,走水路运出楚国,随着江淮的麦米逐渐收割完毕,随着各国的麦米开始进入收割,楚国的粟米的价格也开始下跌。

    时间慢慢步入到六月。

    所谓七月流火,就是指火星西行,一年之中最炎热的酷暑已经过去,天气正在逐渐转凉。

    故,六月(农历),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从日出热到深夜。

    此时,天下各国,除了齐燕两国,其他各国的粟米基本已经全都种植完毕,在精耕细作还没有成型的年代,此时,也没有多少事可做,只等粟米成熟收获。

    国内无大事,国外无战事,正是难得的清静时候。

    随着南后的肚子日渐隆起,熊槐待在南后宫中的时间愈发的多了。

    南后静静地坐在楚王身侧,听着耳旁的丝竹之声,见楚王接连咽了咽数次喉咙,便对一旁的侍女使了一个眼色。

    而后,南后从侍女手中接过一个大杯,十分体贴的递给楚王。

    熊槐见状,对南后一笑,而后接过铜杯,一饮而尽。

    “有劳王后了!”熊槐放下水杯,深情款款道。

    南后冲楚王微微一笑。

    见此,熊槐看了一眼殿内藏冰的大冰鉴,关切向南后问道:“王后,不知感觉殿中是否舒适,会不会有些凉。或者,是否依旧炎热,需要再加一些冰。”

    听到楚王关心的询问,南后美美一笑:“多谢大王关心,臣妾并无不适。”

    熊槐放心的点了点头,感叹道:“似乎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一些!”

    南后应道:“好像正是如此,今年用冰的速度,比往年要多不少。”

    熊槐微微颔首。

    过了一会儿,一位侍者进来禀报道:“大王,太府尹与刺史令求见。”

    熊槐脸色一正,开口道:“请两位贤卿去侧殿,寡人随后就到!”

    “唯!”

    使者退出后,熊槐对南后打了一个招呼,便向外而去。

    一到殿外,离开冰鉴的笼罩范围,顿觉一股热浪扑来,汗水瞬间就侵湿了薄薄的衣襟。

    熊槐略带烦躁对李秋道:“司宫,让太官准备一些冰汤,然后送往侧殿。”

    李秋应道:“唯!”

    侧殿,斗由与陈轸见楚王到来,立即行礼道:“拜见大王!”

    “免礼!”说完,出了一身大汗的熊槐,见斗由二人的头上也在冒出丝丝细汗,开口道:“司宫,赐汤!”

    二人闻言,再次行礼道:“谢大王!”

    三人喝完冰汤,缓了缓,斗由这才开口道:“大王,臣在两个月前,开始下调楚国的粟米价格,如今楚国的粟米已经从一百六十钱跌到五十五钱。”

    “与此同时,各国的粮价也在下跌,其中,除了齐国,各国的粟米价格全都跌到五十钱左右,只有齐国的粮价最高,跌到了八十三钱。而且,齐国依然维持麦米价格与粟米相同,如今,齐国国内收购麦米的价格,也是八十三钱。”

    熊槐面色一沉,开口道:“八十三钱,似乎半个月前从齐国传来的消息,就是八十三钱吧!”

    斗由应道:“大王,正是如此,之前,我们各国的粮价跌到七十钱时,齐国的粮价就是八十三钱,如今,各国的粮价已经没有高于六十钱的了,但是齐国的粮价一直没有动静。”

    熊槐迟疑道:“贤卿的意思是,齐国打算将粮价维持在这个价位,切图通过高价收购各国的麦米?”

    斗由点了点头:“大王,臣正有此虑。”

    陈轸此时开口道:“大王,根据从各国传回情报,如今各国对齐国将粮价维持在八十三钱,并没有太多的防备,以至于,除了我们楚国,其他各国的麦米,经过集中聚拢之后,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流向齐国。”

    对各国来说,正常的粮价,一般区间在三十钱至九十钱之间,只有超过这个范围,才是不正常的。

    而齐国经过大难,粮价比各国高一点,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高价,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

    斗由接着拱手道:“大王,八十三钱的价格,对于已经连续三年大量收购各国麦米的我们来说,价格实在是有一些偏高,若是我们也罢麦米的价格提高到八十钱,那么以太府的钱财,恐怕难以承受。”

    “所以”斗由沉吟道:“大王,我们是不是再对齐国进行试探,进一步降低粮价。”

    熊槐闻言沉默了一下,然后缓缓摇了摇头,开口道:“不必再试了。”

    “如今已经是六月,各国的麦米基本已经集中起来,进入出售的环节。而且,继续降价,诱使齐国降价,一来一回就需要一到两月,那时,恐怕大部分粮食全都流入齐国,即便齐国接下来继续降价,我们也只能跟在齐国背后喝汤。”

    斗由迟疑道:“大王的意思是我们也用八十钱的高价收购各国的麦米?”

    “可是,这样一来恐怕钱财不足!”

    熊槐摇头道:“不,如果我们也将各国的收购价格定在八十钱,那么太府的钱财应该足够了。”

    斗由反应过来:“大王是说,我们放弃一些国家?”

    熊槐点头道:“不错,寡人的意思是,燕赵两国毕竟离楚国太远,齐国从两国收购麦米,具有天然的优势。而韩魏宋三国中,韩国里楚国近而离齐国远,而且从韩国运粮到楚国,拥有汝水颖水两大水流,比从河水运到齐国容易一些。”

    “同理,宋国位于泗水上游,运粮到楚国也要方便一些,但是,宋国与齐国的薛地极近,即便走陆运,也不是很麻烦。”

    “所以,寡人决定,今年收购各国的粮食,以韩国为主,以宋国为辅,争取魏国,至于其他国家,那就让给齐国吧!”

    往年,没有竞争对象,各国的麦米全被楚国收购,如今,齐国一行动,楚国就要用同样甚至更多的代价,却只能获得不足以前三分之一的收获,斗由身为太府尹,心中觉得憋屈。

    沉默一会儿,在别无办法的情况下,却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斗由拱手道:“唯!”

    接着,熊槐思索许久,然后对陈轸道:“贤卿,虽然寡人这次放弃了对燕赵两国的想法,但是,齐国也别想轻易地就从燕赵两国获取麦米。”

    “卿立即安排使者接触两国中亲近楚国的大臣,让他们游说赵王与燕王,严防齐国从两国获取麦米,以渡过这次缺粮危机。”

    陈轸应道:“臣领命。”

    “还有,韩国现在依然与我楚国亲近,没有倒向齐国,安排使者去拜访公叔,让公叔为我楚国提供便利,并驱赶其他国家收购麦米的商人。再派人传讯给宋国的惠盎左成,让他们为我们楚国提供便利。”

    “另外,魏国的相国楼庳,他能坐上魏相的位置,寡人可是出力不少,现在到了他报答寡人的时候了。”

    “这”

    陈轸还没有开口说话,斗由猛然一惊,急忙开口道:“大王,之前我们收购麦米的事情,本来就让各国疑虑重重,若是我们这次再动用各国官方的力量,无疑就是告诉各国麦米之事有异。”

    “就算这次各国帮助了我们,恐怕来年我们再想收购麦米,恐怕没有这么容易了!”

    熊槐不以为然道:“贤卿多虑了,现在齐国已经发现了面粉的制作方法,这就说明消息已经泄露。一个人知道的秘密,还可以说得上是秘密,现在既然有两个国家知道了,那么面粉的事情根本就瞒不住其他国家。”

    “所以,寡人打算趁其他各国还没有反应过来,趁各国还没有与楚国翻脸,趁寡人余威犹在,先把今年的麦米弄到手再说。”

    “更何况,寡人也就只想能瞒过这次罢了,来年,会发生什么事情,恐怕连鬼神都不清楚。”

    说着,熊槐笑道:“再说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之道,变换无穷!”

    “这”斗由愣了愣,这才想起来,楚国收购其他国家的麦米,也就是这一两年时间罢了,想了想楚王后面的那一句话,便拱手道:“大王英明!”

    陈轸见斗由认可了楚国的计划,应道:“大王,臣这就去安排。”

    韩国宫中。

    韩相公叔一脸正色道:“大王,不久前,楚王派人前来拜访臣,许臣以重礼,希望臣能驱逐各国粮商,并且为楚国的粮商提供便利,帮助楚国的商人收购我韩国的麦米!”

    “嗯?”韩王一怔,这种贿赂大臣的事情,公叔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怎么还向寡人坦白呢!

    这种事情,出言训斥,只会疏离二人的关系,不妥!

    出言支持,这就是鼓励臣子私通他国,别管这个国家是不是韩国的盟友,总之,私通他国就是不对。

    想着,韩王便模糊两口道:“公叔,此时卿可自绝!”

    公叔一听,便知韩王想偏了。

    “大王,臣的意思不是臣收受楚国礼物的事情,而是再说麦米。”

    “麦米?”韩王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公叔的意思是麦米有不妥之处?”

    “不妥,而且大大的不妥!”公叔开口道:“大王,是否还记得数年前楚国与我们三晋会盟之时,楚国向三晋大量收购麦米的事情?”

    韩王迟疑的点了点头:“寡人自然还记得,那一次会盟,寡人与楚王盟誓,约为婚姻,交换人质,并且”

    说着,韩王恍然大悟:“并且楚王说楚国不种麦米,因为制作面粉的缘故,希望寡人每年提供五十万石麦米给楚国,因为麦米的数量不多,所以寡人同意了。”

    公叔接着道:“大王,不仅如此,这些年楚国不仅每年从我们手中拿走了五十万石麦米,而且,大肆从各国百姓的手中收购麦米,这几年,流入楚国的麦米,恐怕不计其数。”

    韩王瞬间反应过来:“公叔的意思是,现在麦米的价格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楚国依旧大力收购麦米,甚至不惜贿赂他国大臣。也就是说,楚国不是想将麦米做买卖,而是别有所图。”

    公叔点了点头,想到这几年韩国同样因为当年也对麦米有疑,所以留了一手,也囤积了不少麦米,便松了一口气。

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

    顿了顿,公叔出言建议道:“大王,既然麦米之事有异,臣建议,加大对百姓手中麦米的收购数量,囤积起来,以观后效。”

    韩王应道:“好。”

    接着迟疑道:“那么我们这次是否要帮助楚国的商人?”

    虽然楚国没有正式派出使者前来找韩王自己帮忙,但是,既然楚国已经找到了韩相公叔,而且还是麦米这么重要的事情,那么显然,这事就是楚王的意思。

    若是拒绝了楚王,韩王担心会引起楚韩之间的不快。

    韩王不担心楚国因此而攻打韩国,只担心秦国搞定赵国后,兵出函谷关,要是楚军反应迟缓,止步不前怎么办?

    公叔沉吟片刻后,道:“大王,不如我们按楚国说的去做,然后传出消息,说这是楚国的意思,所以才驱逐各国的粮商。然后在南部为楚商提供便利,在其他地方,我们韩国自己也收购麦米。”

    韩王想了想,赞同道:“寡人以为可行!”

    燕国。

    看着楚国使者离去的背影,燕王职摇了摇头,数年过去,现在的燕王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即位之初,听到各国要针对齐国就喜悦的燕王了。

    现在的燕王,已经是一个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燕王。

    最初,齐国粮食被烧,因此陷入缺粮之中,所以,燕国自然要针对齐国,控制粮食,免得齐国轻易度过危机。

    而现在,齐国的麦米已经收获之后,基本已经度过此难,此时继续与各国一同针对齐国,还有什么意义呢?

    时也!势也!

    燕王职沉默许久,在自己没有两全之策的情况下,召来郭隗以及上大夫孟卯问道:“两位贤卿,刚刚楚国使者前来拜访寡人,向寡人游说,希望寡人能大力监控燕国境内的麦米,以免齐国趁机获取燕国的麦米,以恢复元气。”

    “本来,粮食,乃是百姓之本,百姓乃是国家之本,就算没有楚国使者的提醒,寡人也会重视粮食的流通。只是,经过楚国使者的事情之后,寡人若是严厉打击粮食的走私,又担心会引起齐王的敌意,认为寡人对齐国充满敌意。”

    “故而寡人左右为难,难以决断,不知如何是好?”

    燕王职说完,双目深深的看了一看台下的两人。

    经过上次的打击,燕王职深刻的意识到,对于燕国来说,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以弱击强,无疑是以卵击石,并不可取。

    而且,燕国不仅不能攻打齐国,就算是侧面拖齐国的后腿,也不能站在台前,走进齐王的视线中,免得遭到打击报复。

    所以,对燕王来说,要想报仇雪恨,首先就在收起獠牙,然后积蓄实力,再等待一个机会,一击必中。

    为了这个机会,燕王职近一年来,每日深居宫中,不是与后宫妃嫔嬉戏,也不是饮酒解闷,而是研究齐国与齐王。

    随着研究的深入,燕王愈加觉得恐慌,发现燕国要想向齐国复仇,真的好难好难!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现任齐王。古往今来,除了上古传说中的圣贤,恐怕就没有那个国君的功业能超过齐王,论武功,齐王灭燕的赫赫战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搅动天下的事迹,不逊色数百年来的任何霸主。

    而在文治,齐国稷下学宫的繁荣,已经到了鼎盛阶段,诸多大贤济济一堂,哪怕是上古圣贤,恐怕也比不了齐王,可谓前无古人。

    面对这样一个齐王,燕王职直接跳了过去,就如郭隗经常对他说的,齐王比他大一轮呢!齐国太子地才是他的真正对手。

    只是对于太子地,燕王职也倍感困难,从齐国传来的消息,经过燕国再三验证,现在的太子地,饱受诸多大贤熏陶,聪慧异常,不似平庸之君。

    燕王职对此很无奈,似乎燕国想要雪恨,真的不是一时之功。现在的燕国,需要的似乎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强君,而是一个懂得藏锋的明君。

    现在燕国能做的,就是隐忍,就是对齐国装孙子!

    郭隗看着台上面无表情的燕王,不由微微颔首,现在燕王能收起他对齐国的仇恨,即便在楚国的鼓动下,也没有透露出对齐国的仇视,轻易附和楚国,这就说明燕王已经日渐成熟,成为一个合格的燕王。

    不过,对于燕王的询问,郭隗并没有回答,而是将这个问题让给了一旁孟卯。

    孟卯本是齐国人,一直在齐国混的。

    只是因为他的兄长去世,他不忍寡嫂孤苦无依,于是,便自己娶了嫂嫂为妻,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不到三年就生下两个孩子。

    不过,齐鲁之地,礼仪厚重,他的行为并没有得到齐人的理解,反而周围的人全都认为这是一种禽兽行径,周围的人对他进行了强烈谴责。

    因此,名声大振的孟卯在齐国混不下去了,便打算到其他国家发展。

    就在这个时候,燕王求贤若渴而且不避德行的消息传过来,于是,孟卯便带着老婆孩子投奔燕王。

    最后,燕王职与他谈话数次后,觉得其可堪一用,便被任命为上大夫。

    此刻,孟卯见郭隗把这个机会让给了他,想了想,开口道:“大王,粮食乃是根本,打击粮食走私,正是大王应该做的,所以,臣以为应该答应楚国的要求。”

    燕王闻言一怔,不由看向孟卯。

    孟卯见燕王与郭隗全都看了过来,笑了笑,继续道:“大王,虽然我们可以答应楚国的要求,但是,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燕国现在需要的是韬光养晦,而不是听从其他国家的唆使与齐国为敌。”

    “更何况,臣离开齐国之前,见齐国百姓为了防备饥荒,已经种下了大量的麦米。麦米这东西,不过是备荒之物罢了,既然齐国已经储备了大量麦米,那么,我们燕国也没有必要为了麦米而让齐王气恼。”

    “所以,依臣之见,我们在答应楚国要求的同时,可以主动向齐国出售麦米,以示燕国对齐国的谦卑与恭顺,尽可能的让燕国不要暴露在齐国的视线之内。”

    燕王职不动声色,问道:“那么寡人应该如何回复楚国使者?”

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

    孟卯应道:“大王,臣以为,可以向楚国使者解释,就说燕国破败,接连遭到祸患,急需一大笔钱财稳定燕国。”

    “正好,燕国麦米获得丰收,齐国愿意以百钱一石的价格向燕国收购麦米,但是大王考虑齐楚两国的情况,决定先问问楚国的意思,不知楚国是否有意收购这批麦米,若是楚国有意,那么大王可以用七十钱一石的价格,对楚国出售麦米。”

    “若是楚国有意,那么我们就拿出一百万石麦米出来,若是楚国拒绝,那么我们就拿出二十万到五十万石麦米讨好齐国!”

    燕王沉吟一下,然后相通了孟卯的意思。

    虽然卖给楚国的麦米只有七十钱,但是燕国距离楚国太远,若是楚国真要购买燕国的麦米,那么算是运输的花费,那么成本非得翻一倍不可。

    所以,楚国应该不会要燕国的麦米的。

    既然楚国不要,而燕国现在又缺钱,那么燕国卖齐国麦米,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二十万或者三十万麦米,不过一万人一年的口粮,其实也并没有多少。

    这就是燕国同时向齐楚两国卖好的方法。

    当然,若是楚国执意要买燕国的麦米,那么燕国自然就会按楚国的意思去做,到时再将齐国的怨恨转移到楚国身上。

    想着,燕王职不置可否,转而看向郭隗,问道:“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郭隗听到燕王的询问,应道:“大王,臣以为可行。”

    燕王职点了点头,看着孟卯道:“孟卿,寡人打算将接待楚国使者事情交给卿,不知卿是否愿意为寡人分忧!”

    孟卯精神一振,立即高兴拜道:“臣领命!”

    时间缓缓推进到七月,各国的消息也陆续传会郢都,麦米的收购已经进入尾声。

    大殿中,陈轸喜忧参半道:“大王,魏韩宋三国如同之前所预测,不敢拒绝我们的要求,所以三国全都为楚国商人提供了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各国全都加大了对麦米的囤积,甚至,不惜大幅度提高麦米的价格。”

    “以至于今年的麦米收获后,在一个月内,直接从二十多钱涨到如今六十多钱。”

    熊槐闻言面不改色,这种情况早在当时提出要各国高层帮忙是就有所预料,所以,熊槐并没有多大的意外。

    熊槐真正在意的乃是楚国在今年收购到了多少粮食。

    想着,便向一旁的斗由问道:“太府尹,今年太府从各国收购了多少麦米?”

    斗由拱手道:“大王,由于这次我们以八十钱的价钱,向各国收购麦米,出于钱财不足的问题。所以,路途遥远的赵国燕国直接放弃了,并没有派人去收购麦米。”

    “而韩国宋国,虽然有两国高层出手,但是因为这两国自己也在收购麦米。所以,今年我们楚国从韩国收购的麦米,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二,这还包括了韩国卖给我们楚国的五十万石麦米。而宋国,只有往年的一半。”

    “至于魏国,因为齐楚魏三国相争的缘故,加上魏国自己出手,以及齐国价格比我们楚国高,所以只有往年的四分之一。”

    熊槐点了点头,虽然不如以往,但是,好歹保住了韩国宋国的大头。

    而且各国纷纷出手购粮,总算也没有让粮食大部流入齐国,一番心血没有白费。

    想着,熊槐笑道:“刺史令,不知燕赵两国那边怎么样,有没有对齐国采取行动,齐国从两国购得多少粮食?”

    陈轸摇了摇头,应道:“大王,燕赵两国全都拒绝了我们的使者。”

    “赵国因为秦赵两国在上郡龌龊不断,所以赵国不愿彻底交恶齐国,所以,对麦米的态度,并没有太过在意。等魏韩两国关于麦米有变的消息传到赵国,赵王再想出手限制麦米时,齐国已经从赵国获得了大量的麦米。”

    “而燕国那边,据燕王职答复,燕国仓库手中握有一大笔麦米,想要出售,而齐国给出了百钱一石的价格,但是燕王没敢同意。然后愿意七十钱一石的价格,低价出售给楚国。”

    “但是我们楚国缺钱的情况,使者也十分清楚,所以没敢答应燕王,用拖延计策,说要回复大王,这才稳住燕国。”

    “据使者回讯说,燕王答应了使者的请求,并愿意奉上骏马十匹,为大王寿。”

    熊槐闻言笑着摇了摇头:“吃一堑长一智,看来燕王经过上次的打击,变得油滑许多啊!”

    燕王说燕国的仓库中有大笔麦米,这肯定是真的,楚国之前收购各国的粮食,全是各国商人贵族手中的粮食,这部分粮食并不是大头,真正的大头,还是各国通过收税收上来的粮食。

    之前的几年,除了第一年,楚国的手直接伸向三晋的国库以外,接下来,为了避免引起各国注意,并没有在向其他国家的国库伸手。

    现在麦米的价格这么,燕国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想要出售麦米自然理所当然。

    只是,从燕国运粮到楚国,就算全程走水运,经河水入泗水进入楚国淮北地区,路程远不说,还要经过赵魏宋三国。路上的消耗,沿途的关税,七十钱的价格,太高了!

    要是二十钱一石,楚国还真要了!

    笑毕,熊槐开口道:“传令给使者,就说寡人要不起。”

    “另外,替寡人向燕王表示感谢,多谢燕王送出的骏马。为了表示感谢,寡人也送一份大礼给燕王,就说现在各国的麦米价格已经涨到六十多钱,七十钱的价格太低了,寡人愿意开价九十钱一石,让燕国狠狠的咬一口齐国,让齐国流流血,以出燕王心中怨气。”

    陈轸笑道:“唯!”

    熊槐顿了顿,开口道:“既然麦米的事情基本上结束了,那么接下来,就要跟齐国算算这一笔帐了。”

    “传令,寡人打算”

    熊槐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个侍者便从殿外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

    熊槐先是一皱眉,接着认出这个侍者是南后宫中的人后,立即一惊,一下子站了起来,走下台去,担忧的快速开口问道:“为何如此慌张,可是王后出了什么事?”

    侍者喘着气道:“大王,王后即将临盆,故,臣特来相报!”

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

    熊槐听到南后即将临盆,立即又惊又喜慌慌忙忙的向外走,走了四五步,这才想起殿中还有两个大臣,接着,转身对斗由陈轸道:“王后临盆,寡人心中已乱,明日召集重臣朝议,议伐齐之事。”

    “唯!”斗由陈轸应道,接着拱手一拜:“臣恭喜大王再得子嗣。”

    熊槐听到二人的声音时,人已经到了殿外,望南后寝宫而去。

    “拜见大王!”

    到了寝宫,此时宫中忙碌的人见到楚王到来,立即慌慌张张的行礼。

    熊槐“嗯”了一声,也不在意,心急如焚的直往南后寝室闯。

    “大王。”

    熊槐到了门外,却被两个侍女拦下。

    “怎么?寡人不能进去!”熊槐立即瞪圆了眼睛,大怒。

    两个侍女胆怯的低头,但是拦住楚王的手却没有放下,道:“大王,这不合规矩!”

    “”熊槐一滞,愣了愣,张了张口,发现他什么忙也帮不上,便退了回来,在殿外焦急的张望着,好像透过层层阻碍,看到殿中的南后一般。

    不多时,太子横闻讯赶来,见楚王正伸长脖子在殿外焦急的左顾右盼,立即上前行礼:“拜见父王。”

    “免礼!”熊槐回头看了一眼太子,虽然有转头看向殿中。

    太子横起身后,问道:“父王,不知母后现在如何!”

    熊槐心不在焉道:“还好!还好!”

    太子横见此,便不再询问,而是担忧的站在熊槐身侧。

    两个多时辰后,随着一声啼哭,殿外的熊槐终于放心下来。

    过了一会儿,一满脸喜色的老妇,小心翼翼的抱着一个啼哭的孩子走出殿来到熊槐身前:“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王后生了一个公子,母子平安!”

    太子横见状立即俯身恭贺道:“恭喜父王!”

    随着太子起头,殿中响起一片祝贺声。

    “好!好!好!”熊槐抱起孩子,一连三个好字,笑道:“赏,重赏!全都重重有赏!”

    殿中的人闻言全都欣喜的拜道:“谢大王!”

    太子起身后,本想看看幼弟,顺便抱一抱,但见楚王一副宠溺的样子,完全插不上手,顿了顿,提醒道:“父王,如今王弟已降,不知父王打算为幼弟起一个什么名字?”

    “名字?!”

    被太子提醒,熊槐这才想起来,还没有起名。

    想着,熊槐看向怀中啼哭的儿子,见其白白胖胖,如同秦美人之子公子旺财二三月大小,轻轻一掂,感觉没有十斤也有八斤。

    想了又想,沉吟许久,灵光一闪,福临心至,开口道:“寡人见其与寻常孩子不同,比普通的刚刚降生的孩子大了一圈,比太子你刚刚出生时也胖不少。”

    太子横向楚王怀中小家伙的确有些大,便问道:“不知父王打算唤幼弟何名?”

    熊槐得意道:“寡人沉思许久,决定赐名为彘,希望他能如同小彘一般,平安长大。”

    太子横若有所思,看着楚王怀中的幼弟,脸色浮现出一丝笑意,轻声喃喃道:“公子彘”

    次日。

    楚国朝会。

    新得一子的熊槐,本想露出一脸悲痛之色,奈何完全控制不住,最后,酝酿良久,才喜气洋洋笑容满面的对群臣道:“去年齐国遭遇不幸,寡人对此深感遗憾,这是齐国百姓的不幸,寡人深为哀悼!”

    群臣见状,面色古怪,异口同声道:“大王仁慈。”

    熊槐摆了摆手,继续道:“他国有难,趁难而伐,这是不仁义的,寡人不取。所以,虽然去年是攻打齐国的良机,但是寡人并没有因此出兵伐齐。”

    “而是希望齐国能修养生息,度过这次劫难。但是”

    说着,熊槐一脸正色地看着群臣到:“齐王却没有休养生息的打算,先是不顾百姓疲困,强行调集大军准备攻打宋国,被寡人劝阻后,却又强行提升粮价,以致齐国百姓全都买不起粮食,破产无数。”

    接着,熊槐停顿了一下,声音愈加高昂道:“这还不算,更加令人不岔的是,齐国为此扰乱天下各国的粮价,以致于各国的粮价全都涨了数倍。现在,在麦米丰收的时节,原本应该十几钱的麦米,结果涨到了六七十钱,各国百姓现在连麦米都吃不起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齐国的残暴,寡人已经忍无可忍了。故,寡人决定出兵伐齐,给齐国一个教训,还天下太平,给百姓一个交代,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熊槐话音落下,殿中的众臣立即群情激奋,楚王的意思就是攻打齐国,这是伐越的前奏啊,今年伐齐,正是为了来年伐越做最后的准备啊!

    吞并越国的功劳。

    怎么说呢,反正只要大战获胜,那么在座的最起码也能混一个封号吧!

    因此,景鲤立即附和道:“大王,齐国这一年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过分了。不仅齐国百姓难以承受,其他各国的百姓也遭到波及,所以,臣请联络各国,也请各国一同出兵,以攻打齐国。”

    熊槐点了点头,若是只有楚国一个国家出兵,恐怕胜负难料。而且,这次出兵伐齐,不仅是为了削弱齐国,更是为了攻打越国,所以,怎么说也得把越国拉上。

    想起去年越国急不可耐的鼓动楚国一同出兵伐齐,熊槐脸色浮现出一丝笑意,若是这次楚国出兵攻打齐国,想必越国也会跟上的吧。

    想着,熊槐应道:“可。”

    见楚王点头,昭雎立即开口道:“大王,去年因为齐王仓促之下,强制推行麦米的缘故,导致齐国今年种植粟米的时间推迟了近一个月。”

    “故,臣以为,要想攻打齐国,需要趁齐国南部收割粟米之前。也就是说,我们楚国需要在八月的时候就调集大军,然后大军杀向齐国,赶在九月的时候抵达齐国,抢夺齐国田中的粟米,就食于敌!就算难以抢夺粮食,也要把地里的粮食付之一炬,让齐国的百姓白费一番功夫!”

    “如此一来,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对齐国进行最大的打击。”

    “八月!”熊槐点了点头,八月虽然早了一些,但是要避开农忙时间,那么就只有征召洞庭彭泽的兵力了。

    现在是七月,江南的稻米已经在收割了!江水以北的粟米,也快进入成熟时间了。

    所以,时间虽然有些仓促,但是却并非困难。

    想着,熊槐应道:“可,司马,立即传令给洞庭彭泽的县尹以及封君,八月二十,江南各地的兵力就要聚集完毕,在寿县会师。”

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

    只是,洞庭人口不比江汉地区,能征召的兵力有限,不过五万左右罢了。而彭泽的兵力更少,正常情况下,恐怕还没有两万。

    所以,江水以南满打满算七万兵力,剩下的还要在其他地方补齐。

    想着,熊槐开口道:“司马,传令各部,备好船只,八月初一,郢都各部的军队就要做好战争准备,这次寡人要从郢都带走八万精锐前去讨伐齐国。”

    “另外,传令江淮各地,九月份开始征兵,十月,寡人将在钟吾城等候江淮的援军到来。”

    “传令广陵鄂君,让他做好战争准备,死守不出,不要给越国机会。”

    昭雎应道:“唯!”

    接着,熊槐向群臣看了一圈,然后开口道:“诸卿是否还有补充?”

    唐昧拱手行礼道:“大王,臣听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下攻城。臣有一策,那就是趁出兵之前,派出使者前去齐国,要求齐王停止哄抬粮价,并降低粮食价格,保持粮价低于四十钱,还天下百姓以太平。否则,若是齐王不愿,休怪我楚国言之不预。”

    “而且不仅是如此,我们还需派出使者前去各国,在联络各国伐齐的同时,还需让各国派出使者,一同前去齐国谴责齐国。”

    熊槐一愣,在攻打齐国之前,派出使者前去齐国谴责齐王,有着必要吗?

    就在迟疑的一瞬间,下面的昭雎已经开口赞道:“妙啊,大王,派出使者前去齐国,谴责齐王是假,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各国以及齐国的百姓,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告诉齐国的百姓?”熊槐被昭雎一提醒,立即反应过来,这是一个高明离心之计。

    前面的那几个月,各国粮价高涨,破产或者处在破产边缘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虽然齐国想出来了一个清点人口,按时按量低价售粮的策略,以缓解百姓的压力。

    但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本身,就表示在齐国,已经出现众多百姓难堪其负的现象了。

    不只是齐国,其他各国也一样。粮价普遍上涨,除了权贵大富之家,对其他人来说,谁也跑不掉。

    因此,各国之中,普通积累起一股怨气。

    这股怨气冲着谁去的?

    大家心中都有数,不过现在则不然,不管原来这股怨气是冲着谁去的,现在,楚国已经为天下人包括齐国百姓找到一个出气筒了。

    若是齐国的百姓对他们的国君充满怨气,一场侵略战争变成吊民伐罪的正义战争,那么战争还没有开始,楚国就赢了一半。

    当然,这件事成功的关键,还是要动用大量的探子,将此事对齐国百姓进行反复宣传,告诉齐国,这次楚国出兵攻打齐国,全是因为齐国的不义之举。

    熊槐笑了笑,赞道:“果然是一个好计策,此事可行。”

    昭常作为楚国使者再次出访越国。

    从郢都出发,顺着滚滚江水而下,不过两天多,便到了吴城。

    接着,昭常频频拜访越国重臣,说以伐齐之利。

    到达吴城的第三天,昭常得到越王召见。

    越宫中。

    昭常进言道:“大王,齐国遭到灾难,各国本着仁义之心,没有趁机攻伐。但,齐国不仅没有对各国表示感谢,反而将灾难带到各国,以致各国粮价疯涨,百姓困顿,民不聊生。对此,寡君已经忍无可忍,希望各国共同派出使者,一致谴责齐国的不道德行为。”

    “希望齐王能幡然醒悟,不在以邻为壑,停止哄抬粮价的行为,向齐国的百姓道歉,给各国以交代。”

    “为了避免齐王不听劝告,寡君军希望越国大王能派出使者,与楚国使者一道前往齐国,以规劝齐王。同样,为了避免齐王无视各国,敝国已经征召军队,并请贵国也能做好准备,免得规劝失败,遭到天下人耻笑。”

    越国群臣闻言,立即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楚国的意思很明显,使者还没有派出,就已经征召军队,明显是要趁机攻打齐国。

    越王看了看群臣,然后应道:“此时事关重大,且容寡人细细思量,三日后,寡人必有答复。”

    昭常拱手行礼道:“臣愿静待佳音!”

    昭常离去后,越王问道:“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公子蹄眼睛余光瞥见公子玉正要开口,想起这两日他与公师隅的筹谋,楚国邀请越国伐齐,正是对公子玉乘胜追击,趁机获取更加强大实力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还需瓦解公子玉这一方来自楚国的强援。

    想着,立即抢先出言道:“父王,儿臣以为可以答应楚国的请求。”

    “这半年来,因为齐国的缘故,导致天下粮价猛涨,平常只需二三十钱的粮食,竟然涨到百钱以上,更过分的是,齐国竟然丧心病狂将粮价涨到一百八十钱一石。结果导致我越国的百姓难堪其负,贫者破产富者贫困。”

    说着,公子蹄气愤万分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为了给百姓一个交代,为了给百姓讨一个说法,此事必需要让齐国给一个解释。”

    “故,儿臣请命,愿意领兵伐齐。”

    听着公子蹄的话,越王满意的点了点头。

    之前各国为了针对齐国,纷纷提高了粮食价格,虽然各国不仅没有吃亏,反而因此大赚了一笔,从百姓手中收刮了不少。

    当然,国内怨声载道,这也是免不了的。

    但是,这不是越国或者越王的错,要怪就怪齐国,这场纷争是齐国挑起的。

    公子蹄的话,就是顺着楚国的意思,将民怨转给齐国,十分符合越王的心意,是个不错选择。

    现在的确需要一场战争来发泄百姓心中的情绪。

    想着,越王笑了笑,再次向群臣问道:“不知诸卿以为公子蹄之言如何?”

    公师隅立即附和道:“大王,臣以为公子蹄所言有理,臣附议,并且,臣愿为公子蹄副将,出兵伐齐。”

    公师隅说完后,殿中的大臣立即又近一半的人开口附和。

    公子玉见状又急又怒,情况不对劲,本来,他身为楚国的联络人,越王询问对楚国建议,应该是他先开口才是。

    结果,一不留神,公子蹄抢先了,而且还将他要说的话说了出来。

    这

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

    公子玉顿时脑子一乱,说不出话来,既然公子蹄赞同了,那么他总不可能为反对而反对吧!若是此时出言反对,那么就是中了公子蹄的计策,无疑是自绝于楚国,失去了楚国的支持,他就彻底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就在公子玉还没有想出好办法的时候,另一边,章义从群臣中出来,大声开口道:“大王,臣以为也需要同意楚国使者的请求,派出使者前去质问齐国,并且开始征召军队准备伐齐。”

    说着,章义见吸引了殿中所有人的目光后,这才继续道:“但是,此战乃是楚国提出联合各国攻打齐国,楚国的军队还没有集结,楚国主将人选还没有确定,现在我们越国就议论主将人选,实在是为时过早。”

    “这”

    越王迟疑了,章义的话也有道理,尤其是楚国主将的人选,越国需要对等才是。

    尤其是楚王这几年接连作战的情况下,若是楚王亲征,而越国派出公子蹄作战,那么地位不对等下,也容易吃亏。

    章义见越王迟疑,立即松了一口,只要能缓过这一次,让公子蹄不能顺势拿下伐齐的主将位置,那么局势还不会瞬间大坏。

    接着,眼睛余光向周围看了一圈,发现公子蹄冷眼看过来,章义无所谓的撇了撇嘴。而后,有看到殿中冷眼旁观的昭滑,想了想,又出言道:“大王,就算要攻打齐国,那也需要楚国派来联络的使者到达之后,这才方便两国相互呼应,协同作战。”

    “如今议论谁为主将,尚且为时过早。”

    公子玉闻言立即附和道:“父王,儿臣以为将军章义所言有理,当务之急还是应该答应楚国的要求,派出使者前去齐国劝说齐王,若是齐王在各国的压力,同意各国的要求,这不就是皆大欢喜吗?”

    虽然公子玉也认为,看出楚国这架势,无论齐王答不答应,最后都免不了与齐国开战,但是现在,在自己这方还没有出战人选的情况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最起码,要拖过今日

    公子玉开口后,他这一派的大臣立即出来附和。

    越王见此,微微颔首,而后把目光看向越蒙,见其也点头同意,想了想,开口道:“众卿所言有道理,既如此,那么就先同意楚国使者的请求,至于伐齐一事,还需等待齐王的答复,再从长计议。”

    继越国那边传回消息之后,宋韩两国相继同意与楚国联合,派出使者前往齐国。

    而燕赵魏三国,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将百姓的怨恨转向齐国,同意向齐国施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答应派出使者前往齐国。

    就在楚国使者前往各国联络的时候,楚国安插在齐国的探子,开始在齐国的大小城池中散布各种消息。

    莒城,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小院前,薛尺在自家门前,带着苦涩的笑容,将自己这几年结交的六位好友迎入自家门房。

    薛尺数年前本是齐国的一个贫困的士人,因为能写会算且为人机灵,而被一个大商人雇佣,被安排在莒城经营一家小布店。

    大商人交给他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用心经营在莒城的小店,并将所有的经营状况全部记录下来,包括布匹的收购价格以及出售价格,每月能从乡下收购多少布匹,能卖出多少布匹等等,全都是看似正常的经营行为。

    而薛尺的六位好友,也都是莒城的一些小商人,家中算不得大富,但是也算是略有家产。

    七人进入堂中,分宾主坐下,仆人上好酒菜,一番酒肉后,一个好友问道:“薛兄,不知今日你请我们一聚所谓何事?”

    薛尺闻言叹了口气,问道:“诸位,不知这一年来生意如何?”

    此言一出,在场的其他六人全都脸色一变,屋内气氛瞬间压抑起来。

    沉默了一会儿,严空幽幽的问道:“薛兄这么问,难道这一年来赚了不少?”

    薛尺摇头道:“严兄说笑了,在下的情况比起大家来还要差一些,能够不亏本,尺就算谢天谢地了,怎么会奢望赚钱呢?”

    六人闻言全都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在座的七人,都是一条街上的熟人,只有薛尺是做布匹买卖的。

    齐国最重要的特产,除了名声在外的鱼盐之外,布也是齐国的一个大头,一直由实力强大的大商人把持。所以,如果没有很深的背景,根本无法进入布匹这个市场。

    薛尺到了莒城后,经过三年的摸爬滚打,这才勉强将小店经营起来,勉强能收支平衡,不再亏损。

    这一情况,大家都清楚,薛尺的布店根本就是从来都没有赚过钱。

    薛尺看了看六人,长叹道:“不瞒六位,若是去年临淄的粮食没有被烧,在下倒也不负主家所托,勉强能将小店做到不在亏本,只是,世事难料啊”

    说着,薛尺露出一脸苦色。

    去年齐国遭遇灾难,粮价大涨,结果,莒城的百姓不得不把所有的钱都用来购买粮食,而削减了其他开支。因此,薛尺的小店再度遭到沉重打击,布匹积压数月,没有半点收益。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齐王宣布对百姓低价限量售粮才有所好转,但是依然处于亏损中。

    其中不仅仅是薛尺的店,其他的布店也一样,或者说,除了卖粮的,其他的商人基本都亏了。

    六人心有所感,看着薛尺结合自己,郁闷的心情更加郁闷了。

    世道艰难!

    薛尺顿了顿,开口道:“过去近十个月时间,我的那一间布店,一次都没有进货。甚至我经常去收购的乡下,乡民都主动将织好的布匹送到莒城来了,我也没有敢要,因为担心卖不出去啊。”

    严空闻言心有戚戚道:“不错,薛兄你做布匹生意的还算好了,大家总不能不穿衣服出门吧!空做的木案生意,这几个月来,莒城的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了,哪里还要什么木案,过去的十个月,还比不了前年的一个月,惨不忍睹啊!”

    “说的是啊”

    “惨”

    大家纷纷诉苦之后,薛尺突然压低生意道:“诸位,昨日尺从临淄的东主家哪里得到一个消息!”

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

    “什么消息?”正在发泄抑郁之气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纷纷开口问道。

    六人都清楚,薛尺不是布店的老板,只是一个店主,布店的主人,其实另有其人。

    薛尺得意道:“你们可知其他各国的粮价消息?”

    严空开口道:“略有所闻,听说其他国家的粮价虽然比齐国好一点,但是也低不到哪去!”

    薛尺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尺听东主说,其他各国的国君不如咱们齐王仁义,没有低价售粮,所以,有许多百姓破产了。”

    做铁器生意的东郭水点头道:“这个消息是真的,两个月前,我从边境购买低价铁石的时候,就听说其他国家的百姓很不好过,已经有不少平民过不下去了。”

    “原本麦米收获之前,各国的粮价已经开始下跌了,但是没想到,麦米收获之后,天下的粮价再度暴涨,许多人都坚持不下去了。”

    薛尺应道:“不错,正是如此,我得到的消息就是这样,最严重的就是鲁国的属国费国,我听东主说,费国在半月前,粮仓意外走水,粮价又出现暴涨,结果这次费国没有扛过去,出现大量百姓破产逃亡了。”

    “什么,此言当真?”六人同时大惊,面面相觑。

    “嗯,此事绝对不假。”薛尺千真万确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因为莒城离费城近,所以我家东主传讯于我,让我去费城附近招买奴仆。因为尺与六位亲近,这才将消息透露给六位,希望大家一起去费城大发一笔。”

    在座的七人都是商人,略有资产,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也就是说费城哪里有许多廉价奴隶啊!

    做买卖的人,最希望的就是这种只需一口饭就行的奴隶了。当然,如果连这口饭都省了,那就更好了。

    而且,就算自己不需要奴仆,也可以把这些人卖到临淄或者其他国家去。

    严空咽了咽口水,赞道:“薛兄果然高义,不知薛兄打算什么时候出发,不如你我结伴而行!”

    “对啊薛兄,不如同去同去!”作为最需要劳力的东郭水,满脸感激道:“薛兄如此大恩,以后有事尽管开口,在下必能鼎力相助。”

    接着,其他五人也开口向薛尺致谢!

    薛尺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正是临淄的哪位东主交给他的任务,因为事发突然,莒城钱粮不足,所以这才把消息散步出去。

    一则为了分摊风险,二则为了广结善缘,打开局面,方便以后做生意。

    于此同时,齐国各地纷纷传出其他国家的国君不如齐王仁义,没有低价售粮,导致百姓贫困破产的消息。

    而在这个消息的掩盖下,一个齐国缺粮,齐王以邻为壑的消息,也在悄然传播。

    临淄。

    齐王得到费国的消息也是一阵愕然。

    齐相储子面色沉重道:“大王,鲁国国君不久前向我们抗议,说我们齐国趁火打劫,趁费国遭到祸患,派出大量的商人在边境抓捕奴仆。”

    齐王皱眉道:“此事当真?”

    储子点了点头:“据莒大夫所报,因为费城百姓逃亡的消息在莒城快速扩散,的确有一大批商人前去低价购买奴隶。”

    “这”齐王一滞,发生这种事情,明显影响齐鲁关系,顿了顿,问道:“不知费国损失如何?”

    储子答道:“从鲁国传回的消息,费国百姓逃亡过半,因为此事,鲁君已经将费君抓捕审判,据消息说,这次费国完了,鲁君要削爵除国。”

    “另外,莒大夫来报,费国太子投奔莒城,希望以费国归齐国,其愿意侍奉大王,只希望齐国出手保住费国。”

    齐王摇了摇头:“此事断然不可,告诉费太子,寡人可以富之。”

    “唯!”

    八月初五。

    经过一番运作,以楚国为首,楚越宋韩四国联合派出使者前往齐国,然后向齐王递交七国国书,一同向齐国施加压力。

    齐国大殿中,上官大夫将七国的国书献给齐王后,一本正经的开口道:“大王,寡君听说齐国发生灾难,无数粮食付之一炬,闻之哀叹不已,为齐国百姓感到哀伤。”

    “而后,贵国不顾国内艰难,在南方聚集大军,想要向楚越宋三国强行借粮。敝国群臣激愤,向寡君请命,要向贵国表示敝国不容轻欺。但是寡人却拒绝了群臣的建议,反而替贵国向群臣解释。”

    “说:贵国的行为不是想要向三国强行借粮,而是因为发生灾祸,大王您担心我们三国趁齐国大难而出兵攻伐罢了。所以,只要我们楚越宋三国按兵不动,派出一个使者前去向齐王解释,自然就可以消除误会同归于好。毕竟,那时发生战争,遭受灾祸的难道不是齐国的百姓吗?”

    “寡君说服了敝国的群臣,并且同时致书于各国之君,劝说他们不要冲动,免得战端再起。而后,宋越接受了敝国的劝说,与楚国一起派出使者劝说大王不要冲动。”

    “结果,不幸的是,贵国竟然把三国的仁慈当作软弱,进而以为三国可欺,强行向宋国借粮三十万石。”

    顿了顿,上官大夫见齐国大臣满脸愠色,而齐王没有任何反应,咽了咽口水,继续道:“而后,宋国前来敝国求援,希望寡君能主持公道。但是,寡人思索数日,最终还是决定再给齐国一个机会,劝说宋王,并向宋王道歉,说:这并不是齐王以为宋国可欺,而是齐国实在缺粮,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希望宋王看在齐国百姓的面上,暂且息怒。”

    “最后,经过寡君再三劝说,宋王这才平息心中的怒火。”

    齐王听着楚使的话,见宋国使者一副委屈的模样,心中一惊。

    这宋国与楚国的关系似乎没有这么铁吧?

    为何宋国会如此紧靠楚国呢?

    还没有相处想出结果,那边,殿中的上官大夫继续道:“寡君本以为齐国从宋国这里得到三十万石粮食,又从魏国哪里得到五十万石粮食,应该会有所消停,安心渡过这次危机了。”

    “但万万没想到,贵国为了解决本国的危机,竟然大幅度抬高粮价,一致天下的粮价超过百钱。”

    “当时,各国已经忍不住要报复贵国了,但是寡君依然劝说各国,说齐国已经种下大量麦米,所以只要麦米成熟,齐国就会渡过危机,粮价就会恢复正常,左右不过几个月而已,何必劳烦百姓冒着死亡的危险向齐国开战呢!”

    “各国”

    上官大夫还没有说完,齐王见楚国将所有的事情全都栽在自己头上,不由冷冷的道:“这么说来,四位使者出访敝国,这是来向寡人宣战的吗?”

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

    “呃!”上官大夫自然知道此行的目的,虽然战争是一定会爆发的,但是各国最起码还得给齐国一个机会,以示诚意。

    于是摇头道:“非也,战争是危险的,死亡是令人厌恶的,寡君仁慈,怎么会贸然攻打齐国呢!”

    “寡君的意思,是希望大王能够悬崖勒马,降低粮食价格,归还宋国三十万石粮食,并下诏向各国百姓认罪,保证不再提高粮价。”

    此言一出,齐国大殿中一片哗然,前面两点还好说,关键是认罪的事情,根本不可能。

    若是齐王真正按各国的要求去做了,那么齐国还有什么脸面在各国中立足,这简直是对齐国的莫大羞辱。

    孟尝君率先站出来,气愤道:“大王,臣闻君辱臣死,楚国使者出言无状,辱及国君,臣羞愧难耐,唯有一死才能洗刷耻辱,臣愿为先锋,与楚国决一死战。”

    说着,孟尝君便长拜在地。

    其实早在数日前,楚国那边大幅度调兵的消息就已经传到齐国,在薛地已经沦为齐楚前线的情况,孟尝君得到消息,就寝食难安了。

    尤其是得知宋国也派出使者前来临淄后,孟尝君更是如同火烧眉毛一般,急匆匆的就赶来临淄。

    不为别的,就因为薛地已经被宋国包围,孟尝君担心宋国也对薛地有想法。

    故而孟尝君迫切希望齐国能做好战争准备,仅凭薛地的实力,肯定是难以抵挡楚国的,更别提要有宋国虎伺一旁。还有一点,薛地不仅是他的地盘,而且基本上已经成为齐国的飞地,孟尝君唯恐齐国放弃薛地。

    齐王见状点了点,孟尝君都知道的情况,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现在楚王提出如此毫无诚意的要求,明显就是来宣战的。

    沉默了片刻后,齐王看着以楚国使者为首的四国使者,冷笑一声,缓缓开口道:“既然楚王有意与寡人一战,那就战吧!”

    上官大夫闻言立即大怒道:“既然齐王一意孤行,不听各国好言相劝,那么就战吧!”

    说罢,上官大夫冷哼一声,便与其他三国使者拂袖而出。

    寿县。

    楚国大军已经在寿县云集。

    熊槐命昭雎留守郢都后,令景翠唐昧公孙衍三人为副将,亲率八万楚军,从郢都出发,经过二十多日的赶路,在八月十七日抵达寿县。

    刚到寿县,陈轸就一脸沉重的禀报道:“大王,大王从齐国传来的消息,十天前齐王下诏,焚烧了莒城以南所有的粮食,并且坚壁清野,将所有的百姓全都迁往各地县城中坚守。”

    熊槐哑然道:“看来我们就粮于敌的计策失败了。”

    景翠笑道:“大王,虽然就粮的计策失败,但是最终目的,通过战争打击齐国的策略却是成功的,齐国自己焚烧粮食,肯定比我们去抢粮方便,而且还要干净!”

    “不错,正是如此。今年莒城以南的百姓颗粒无收,寡人倒想看看,这场战争齐国能坚持到什么时候?”熊槐冷笑一声,顿了顿,然后又向陈轸问道:“宋越两国准备的如何,是否已经出兵?”

    虽然十几天前,有七个国家向齐国施压,但是真正出兵的只有三个,即便是同样派出使者的韩国,最后也以齐国太远,并且韩国需要防备秦国为由,拒绝出兵。

    至于燕赵魏三国,燕国表示实力不足,赵国表示要防备秦国,都没有出兵。

    对此,熊槐早有预料,各国三国谴责齐国,这是为了转移国内的压力,之前没有派出使者,就说明不想与齐国开战。

    出乎意料的是,魏国没有出兵也就罢了,竟然还写信劝楚国不要出兵,免得战端一起,生灵涂炭。

    对魏王的来信,熊槐只能表示呵呵,楚魏两国已经渐行渐远了。

    另一边,陈轸听到楚王的询问,应道:“大王,越王来信说,越国的军队还在集结中,这次越国出兵十五万,由越王亲自带领,与齐国作战。”

    “另,据越国传来的情报,在我们的推波助澜之下,这次公子蹄压倒公子玉,成功加入伐齐大军之中,跟随越王伐齐。”

    熊槐听到越国已经出兵的消息,顿时松了一口气,宋国无所谓,越国这才是关键。

    而且公子蹄也在军中,这简直就是完美。

    恐怕现在公子玉已经在吴城急红眼了吧!

    至于公子蹄能不能立功的问题,在熊槐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谁叫他是越王的公子呢!

    陈轸见楚王露出笑意,顿了顿,才道:“至于宋国,宋王传来的消息,说宋国因为秋收之事,调集军队的速度有些迟缓,目前宋军还在聚集中,等我们赶到钟吾城时,宋王必定会在钟吾城相候。”

    最后,熊槐向景翠问道:“柱国,现在寿县已经聚集多少军队了。”

    郢都只出了八万军队,其他的军队都是从江水以南还有江淮调集,这段时间楚军正不断的在寿县聚集。

    景翠应道:“大王,据报,这次我们从江南调用了七万军队,目前赶到寿县的已经接近六万,剩下的一万多军队,都是洞庭以南的军队,因为路途遥远,还在赶来的路上。”

    “另外,江淮的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调用。”

    “好!”熊槐点了点头。

    又过了两日,江水以南的楚军才全部赶到寿县集结。

    接着,大军修整三日,熊槐这才下令军队向齐国进发。

    半月后,楚军赶到钟吾城。

    此时,宋王已经在城外等候数日,而越王此时还在路上,离钟吾城尚有三日路程。

    楚军安营扎寨后不久,熊槐就见在钟吾城等候的上官大夫过来禀报道:“大王,宋国使者来访,说宋王欲与大王一会!”

    “宋王?”熊槐一怔。

    他才到钟吾不久,怎么宋王还没有接到楚使的邀请,就急匆匆主动要求一见呢?

    莫非伐齐一事出了什么状况?

    想着,熊槐立即应道:“好,回复宋国使者,就说寡人在营中等候,宋王抵达楚营时,寡人必亲自相迎。”

    “唯!”

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

    当夜。

    宋王便带着惠盎外加五百随从,赶到楚营,而后被熊槐亲自迎入大营。

    大帐内,见礼之后,熊槐看着比他还要年长数岁,人高马大魁梧非凡的宋王,好奇的问道:“宋王,不知此时来找寡人有何事?莫非齐国那边有出现了什么问题?或是宋国出现什么问题?”

    宋王摇了摇头,开口道:“都不是。寡人所以来见楚王,只是有一事相询,不知此次楚国出兵,打算攻打齐国的什么地方?”

    熊槐诧异的看了宋王一眼,三国誓师伐齐,不应该等越王抵达之后,三国再一同研究吗?

    想着,熊槐笑着道:“此时越王未倒,何不等越王抵达钟吾城,到时我们三国一同商议一番!”

    宋王哈哈一笑,点点头:“不错,本次三国伐齐,理应等越王到了之后,再一同商议。”

    “不过”说着,宋王略带迟疑的开口道:“如今楚越两国已经占据钟吾,此时伐齐,将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向北攻打郯城,继而讨伐齐国的重城莒城,另一边则是齐国的薛地,寡人想听听楚王的意思,不知楚王打算进攻那个方向?”

    熊槐深深的看了一眼宋王,郯城薛地的问题,对楚国来说,只是进攻方向的问题,而对宋国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得失问题。

    若是楚国进攻郯城,那么宋国独自攻打齐国,恐怕力有未逮。

    若是楚国进攻薛地,那么合楚宋两国之力,攻打薛地不能说轻而易举,但总得来说,替宋国拔掉这颗钉子,还是有希望的。

    想到这里,熊槐轻松下来,既然宋国有攻打薛地的迫切要求,那么楚国自然就不急。

    “宋王,对于此事寡人与诸将还没有商议出结果,薛公那是寡人先王所仇恨的,但是先王已逝,先薛公也死,伐薛难以削弱齐国。而郯城所在,联通齐鲁两国,战略要冲之地,寡人欲取之。”

    听到楚王似乎更倾向于攻打郯城,宋王身旁的惠盎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开口道:“大王,如今齐王亲往莒城坐镇,齐国名将匡章率领齐国主力驻守郯城,而郯城墙高池深,背靠齐鲁,援兵不断,臣担心,就算楚越两国全力进攻,恐怕也难以在一年半载之内攻破郯城。”

    说着,见楚王身侧的景翠唐昧全都点了点头,便继续道:“故,臣的意思,与其攻打难以攻克的坚城郯城,莫不如攻打薛地。薛地的城墙,不过才修建一两年,远不如郯城坚固。薛地的主将乃是那个只会卖义买名的田文,大军也是齐鲁等国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

    “而且薛公奶是贵国的仇人,攻下薛地,这就是为先王报仇雪恨。更何况,郯城虽然重要,但是远不如薛地富庶。”

    “所以,臣建议,大王何不与宋国联手,攻打薛地。到时我宋国出兵十五万,联合二十五万楚军,薛城必定一鼓而下。届时我们两国瓜分薛地的土地财富,岂不美哉!”

    见惠盎鼓动楚王攻打薛地,陈轸笑了笑,拱手向宋王行了一礼,开口道:“大王,惠子所言极是,伐薛一事诚然有利可图。但是这次讨伐齐国,乃是为了为天下百姓讨一个公道,讨伐齐国的不义之举。”

    “薛地,这是薛公的地盘,即便攻下薛地,尽取薛地财富,恐怕也不能让齐王低头,只有郯城这个要冲之地,才能让齐王低下他那高傲的头颅。”

    宋王听着陈轸那冠冕堂皇的话,心中不喜,这些游说客,就会说些高大上的虚言!

    说的倒好听,但是在座的众人又没有田间的愚夫,难道还不知道其中内幕?说这些难道不怕被人耻笑吗?

    虽然不屑陈轸的言辞,但是陈轸毕竟是楚臣,宋王也不能把他咋的。

    惠盎见宋王目光一冷,一起相交多年的他,立即明白的宋王的不悦。

    接着,立即皱眉摇头一叹。

    陈轸面色一沉:“惠子为何叹气,可是轸有何不妥之处?”

    惠盎摇头道:“非也,只是在下担心联军一年半载内无法攻克郯城,结果,非但不能让齐国低头,反而还会让联军遭到天下嘲笑罢了。”

    陈轸闻言一滞。

    虽然陈轸不擅长指挥作战,但是他也清楚,如今齐国主力在郯城的情况下,若想攻克郯城,绝非易事。

    上次楚越两国围攻钟吾城这座小城,都耗费数月并且还没有攻下来,更别说高大的郯城。

    不仅是陈轸,楚国的将领同样没有哪个出言夸下海口的。

    宋王见楚国君臣全都没有办法保证必定能攻克郯城,便开口道:“楚王,寡人有一个建议,以越军为疑兵牵制匡章的军队,而后楚宋联军全力拿下薛地,而后挥师东进,压服鲁国。”

    “只要鲁国投降,那么莒城也将暴露在楚军眼中,可以直接让大军围攻齐王,届时郯城也就没有坚守的必要,自然就会不攻自破。”

    熊槐闻言微微颔首,宋王的建议到时一个可行之策,不必面对坚城,就可以达到打击齐国的目的。

    而且,现在攻打郯城,对楚国来说,弊大于利,的确得不偿失。

    况且攻下薛地,这就是在齐宋两国间埋下钉子,让宋国的触手更加深入齐国的势力范围,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将土地交给宋国,比起与越国一同攻打郯城,然后楚越两国寡人获取的土地,更加有利。

    毕竟一个残破的越国,根本挡不住齐国的攻势,而宋国则不然。

    想着,熊槐便有所决定。

    只是

    熊槐撇了宋王一眼,没有轻易答应这件事。

    不仅是因为越国,而且还因为想要宋国付出代价,薛地可是宋国的心腹之患,不能就这么便宜了宋国。

    宋王楚王意动,却依旧没有松口,脸色微微一笑,开口道:“楚王,寡人还有一个想法,若是楚宋两国攻下薛地,寡人想要与楚国平分薛地。当然,作为代价,寡人愿割蒙城等八城作为补偿。”

    熊槐闻言立即笑了笑,这就是宋王的代价,但是这还不够。

    蒙城是宋国靠近楚国的城池,庄子他们一家就居住在这里。蒙城等八座城池虽然不差,但是与薛地相比,依旧有所不足。更何况比起蒙城等城池,薛地更是宋国的战略要地,心腹之患。

第三百七十章 会师

    熊槐想了想,便摇了摇头,开口道:“薛地富庶,虽然薛城不比郯城,但是在薛公父子两代人的经营下,同样不容乐观,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攻克的。故,要想攻打薛地,寡人想向宋王借五十万石粮食,以做军用。”

    “毕竟薛地里宋国近,而立楚国较远,楚军补给起来,十分麻烦。”

    宋王闻言一愣,本以为楚王还会加价,索要更多的城池,却不想楚王竟想要粮食。

    五十万石粮食,楚军一个月的口粮,不多,同样也不少。

    粮食这东西,虽然重要,但是不比土地,土地没有了,想要打回来,那就很艰难,但是粮食没有了,再种便是。

    宋王略一估计,宋国这几年基本没有发生战事,粮食倒也充足,这笔粮食,宋国还出的起。

    想着,立即应道:“好,那就一言为定!”

    熊槐见宋王同意,亦开口道:“一言为定。”

    两国谈妥之后,熊槐便立即宴请宋王。

    宋王离去后,景翠迟疑一下,向楚王行礼道:“大王,臣有疑虑,伐齐一事在越而不在齐。若是我们这次与宋国联合进攻薛地,那么越国这次就需要在东部牵制齐军。”

    “如此一来,就是我楚国强攻坚城,而越国在一旁观望。我楚国实力受损,而越国实力没有损伤,这于伐越不利。”

    之前宋王开口的时候,景翠本以为楚王会再与群臣商议一番,却不想楚王直接答应了宋国的要求。

    虽然对此不解,但是为了维护楚王的威严,景翠并没有开口,现在宋国的人离去,景鲤便问了出来。

    景翠说完,熊槐还没有开口,唐昧便摇头道:“不然,比起薛城,郯城更加坚固,与越国一起攻打郯城,虽然能同时消耗齐越两国实力,但是能否打下郯城也未可知。若是楚越联军在郯城碰壁,齐国因此而声威大振,到时各国见楚国陷入疲态,趁机联合齐国与楚国对抗,那么等到明年,别说伐越,恐怕楚国会自顾不暇。”

    “所以,此战的目的不仅仅只是齐国,还有赵魏秦等国,只要楚国获得大胜,才能震慑各国,让他们轻易不敢图梦楚国,为来年伐越争取时间。”

    景翠反驳道:“薛城的防御虽然不比郯城,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攻克的。齐国见我们主攻薛地,而越国的军队负责牵制,必然会从郯城调军驰援薛城。那时,我们攻打薛城的难度恐怕还要超过郯城。”

    说着,景翠向熊槐行礼道:“大王,攻打薛地一事,比起无法攻克薛城,臣更担心的是,齐国会趁机重金贿赂越王,不仅会从薛地从容调军,而且还会交好越国。”

    听着景翠与唐昧的争论,熊槐轻咳了两声,打断了二人。

    对于攻打郯城还是薛地的问题,其实楚国内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

    此战的首要目的是削弱齐国,其次是削弱越国,再次,是为了诱使越国明年接着跟随楚国伐齐。

    如今前一个目的已经达成一半,而次要目的就是接下来的目标。

    先前,熊槐与诸将商议之时,景翠与唐昧就各执一词,好像都有道理。

    熊槐最初在唐昧的伐交的劝说下,本想站在唐昧这边,但是景翠的说法也有道理,若是越国劳而无功,恐怕会心生怨气。

    若是越国见楚国从薛地获得了丰厚的收获,而越国什么都没有捞到,结果导致越国趁机与齐国结交,那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越国是否会与齐国结交的问题,熊槐心中有数,不是不可能。

    现在宋王送上这份大礼,熊槐便想到了一个注意。

    想着,熊槐便开口道:“柱国司败所言都有道理,只是,宋王送出八城,已经表明宋国伐薛的决心。若是不答应宋王,寡人当心宋王会暂缓出兵,这样一来,会对我们的士气造成打击。”

    “至于攻打薛地,越国劳而无功的事情,寡人打算从淮北拿出五座城池贿赂越国,让越王牵制齐军。而且,寡人还打算告诉越王,这次楚宋联军将会吸引齐军主力,待齐国东部空虚,越国尽管向北进攻,最好能光复越国都城琅琊城。”

    众臣见楚王开口,顿了顿,行礼道:“唯!”

    过了三天,越王这才带着大军赶到钟吾城。

    次日,三国高层齐聚钟吾城中,共商伐齐一事。

    在几天里,齐国的兵力部署已经被楚国探子查探清楚,汇总楚宋两国情报后,唐昧走到大厅中间,向越王宋王行了一礼,而后指着厅中地图上的郯城开口道:“据探子来报,目前齐军主力由齐将匡章带领,十五万齐军驻守郯城,另外还有数万齐军分布在郯城附近的各县,并且齐王就在郯城北面的莒城中,莒城兵力不下五万,郯城莒城一线的齐军,大约在二十五万左右,而且全都是齐军精锐。”

    顿了顿,等众人消化了这个消息后,唐昧指着郯城的西面道:“至于薛地,齐王只给了田文五万精锐齐军。但是,据探子来报,田文已经征发了薛地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所有男丁,共得约五六万人,加上鲁国等国派来的援军,共得十五万大军,打算死守薛城。”

    唐昧说完,楚宋两国的人全都没有反应,这情况两国早就知道了,此时的介绍,不过说给越国君臣听的。

    越王点了点头,唐昧所说与越国自己探听的差不多,只是,越王心中有一个疑惑。

    “唐子,齐国两大名将,章子在郯城,另一个名将声子,如果不在薛城,那么他在哪里?”

    越国的探子虽然也查到声子的下落,但是声子下落飘忽不定,令越王很疑惑。

    唐昧应道:“回越王,据探子来报,经楚宫两国再三确认,声子之前曾抵达齐国北地,主持防御事宜,半月后,声子抵达平原,接着去了高唐,而现在,声子正在平陆城。似乎齐王打算用声子防守燕赵魏三国,以防三国见齐国空虚,趁机而伐。”

    声子这一路的行程,正是齐国西部北部的防守要地。而平陆城正是防备宋魏两国的重要城池,声子在哪里,显然是为了防守宋国的。

    越王闻言点了点头,燕赵魏三国不久前也曾向齐国施压国,此时齐国有此担心,理所当然。

    想着,越国便不再询问。

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议

    唐昧说完,见无人询问,便退了回去。

    接着,熊槐与宋王对视一眼,而后收回目光,施施然道:“越王、宋王,如今摆在我们面前有两个进攻方向,攻郯城或者攻薛地,不知两位以为如何进军?”

    熊槐的话音刚刚落下,越王立即开口道:“当然是进攻郯城了,郯城莒城,这是齐国的重要城池,只要打下郯城,那么齐国南部最重要的城池莒城就将暴露在我们三国面前。失去了莒城,齐国长城以南,将会尽归我们三国所有。”

    越王说着,眼睛的余光不由看向宋王,若是进攻郯城,那么宋国这一次出兵,很有可能会劳而无功。

    所以,宋国可能会出言反对。

    果不其然,越王刚刚说完,那边宋王就反对道:“寡人以为不妥,若是主攻郯城,那么我宋**队势必要在东面牵制薛城平陆的齐军,虽然这样一来于我宋国无碍,寡人也乐得清闲。”

    “但是,如今郯城汇聚齐军主力,而且还有鲁国莒城为援。凭楚越两国之力,寡人不担心两国攻不下郯城,只担心郯城高大坚固,没有一年两载,恐怕难以攻克。”

    “时间太长,若是期间出现什么变故,恐怕会劳而无功。”

    越王闻言呵呵一笑:“那么宋王的意思是主攻薛地了?”

    宋王理所当然的点头道:“不错,正是此理。现今那薛城,虽然也有十五万之众,但不过是各地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罢了,根本不堪一击。破薛服鲁,携大胜之威,一举荡平郯城莒城,岂不比攻打坚城容易。”

    “毕竟,攻打重兵防守的坚城,这是下下之策,必然会损失惨重。”

    越王不屑的笑了笑。

    宋王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其实很没有道理,不是说这说法没有道理,而是这做法对越国没有道理。

    郯城比薛城坚固不假,比薛城难攻也不假。

    但是难道薛城就容易打吗?

    薛地历经田婴田文两代人经营,已经超过三十年了。作为薛公的根本,若不是因为害怕遭到齐王猜忌,没有修缮城墙,恐怕薛城的防御不必莒城差,即便是现在,恐怕也不必郯城差到哪去。

    更别提薛地人心归附,众志成城了。

    所以,越王担心,即便楚宋联军能攻克薛城,恐怕也会损失惨重。

    虽然越国乐见其成,但是越国出兵之后,还是在他越王亲自领兵的情况下,颤颤兢兢的为楚宋两国牵制齐军,然后劳而无功,什么好处也没有捞到,白白给楚国做嫁衣,这就不行了。

    没好处的事情,越王不想干。

    想着,越王开口道:“其实不然,这次我们三国之所以围攻齐国,那是因为齐国缺粮。去年齐国粮食被烧,接着,今年为了避免粮食遭到我们劫掠,齐国已经提前焚烧了还在地里的粮食,可以说,齐国目前是缺粮的。”

    “所以,依寡人之见,此战无需强攻,只需我们围城不攻,那么不出一年,齐国不战自败。”

    宋王心中冷笑一下。

    围城一年?

    亏越王想的出来。

    如果不是薛地卡在宋国之内实在难受,宋国有何必来趟这次浑水呢!

    与各国一眼,在家中观望不久行了,免得浪费粮食,消耗国力。

    所以说,这次宋国参与伐齐,那就是一定要主攻薛地,如若不然,也就没有参战的必要。

    接着,宋王的目光不经意间从楚国那边掠过,心中笑了笑,还好,宋国已经提前做通楚国的工作了。

    想着,宋王笑道:“越王所说的确有几分道理,但是齐国富有,并且与赵魏两国交好,若是齐国在关键时候向赵魏借粮,那么赵魏两国是否会接粮食给齐国,以此让我们三国与齐国两败俱伤呢!”

    “而且,虽然说齐国去年粮食被烧,但是也仅仅只是烧掉了临淄的粮食而已,其他大城的粮食,可是没有被烧。今年齐国烧掉的也仅仅只是莒城以南的粮食,莒城以北,齐国的本土,可是丝毫未曾受损。”

    “所以说,若是真的与齐国坚持下去,宋国离齐国很近,寡人到时无所谓。但是楚越两国的产粮区,主要可是集中淮南,要是运到齐鲁之地,若是时间托上一两年,寡人当心越国的粮食会先耗尽啊。”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开口道:“宋王所言有理,围城以待齐国粮食耗尽,寡人也十分担心。莒城乃是齐国南部的中心,且不说那里积聚的大量粮食,就说郯城,战略要冲,经过齐国这几年的不断加固,其中堆积的粮食也不再少数。”

    “所以围城以待齐国粮食耗尽,寡人以为并不可取。”

    听到楚王出言反对越王,宋王得意的笑了笑。

    越王见此,直奔主题,问道:“不知楚王有何高见,不知是打算攻打郯城?还是攻打薛地?”

    说着,越王目不转睛的盯着楚王,想要看看楚王是否已经站在宋国那一边了。

    熊槐无视了越王的目光,沉默了一下,才摇头道:“薛地容易攻打,但是我们这次的目的却是齐国,所以寡人也难以决断,需要细细思量!”

    说着,熊槐看了看宋王,然后又看了看越王,开口道:“不如我们明日再议?”

    宋王闻言立即点头,三国联军,自然要达成一致,免得还未与齐国交战,自己这边就闹翻了。

    虽然楚宋已经达成一致,但是还得说法越国才行。

    于是宋王开口道:“好,寡人也需在仔细想想。”

    越王见楚王开口宋王点头,便也不再强求,开口道:“好,那就明日再议。”

    越军大营。

    越王回到营地,将刚刚三国商议的事情一说,然后询问道:“宋国打算让楚宋两国攻打薛地,而让寡人在东面牵制齐国主力,如何?”

    公子蹄方才并未随同越王前往钟吾城议事,而是与越国淮北守将王行一同守卫大营,此时听到越王所说,立即出来反对道:“父王,此时儿臣以为不可,楚宋两国攻打薛地,对我们越国有什么好处?”

    “难道楚宋两国攻下薛地,还会分好处给我越国吗?”

    公子蹄这次跟随越王伐齐,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功劳,取得更高的人望,趁机打垮公子玉的。

    若是这次越国什么仗都不大,那么他就不是白来一趟了吗!

    对此,公子蹄坚决反对。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

    越蒙见公子蹄急不可耐的跳出来反对,心中略带不满。

    利令智昏!

    接着,越蒙想起留在吴城的公子玉,貌似这俩兄弟都差不多,都是先考虑自己的得失,然后才考虑越国的利弊。

    之前越国伐齐朝议中,越国见楚王亲征,于是越王也打算亲征齐国。

    接着,公子玉为了自保,而公子蹄为了打垮公子玉,纷纷请战,打算趁机获取军队以及功劳。

    只是公子玉本来势力就不及公子蹄,再加上原本中立派的数个大臣,不知接受了公子蹄什么好处,竟然倒向公子蹄这边,力挺公子蹄出征。

    结果公子玉溃败,再次奉命留在吴城监国。

    原本越王打算让越蒙与公师隅辅助公子玉监国,但是因为越蒙之前一直隐隐为公子玉说话,所以公子蹄便趁着大胜,将越蒙也拉入伐齐军中,留公师隅在吴城与公子玉打擂台。

    不提公子玉在吴城举步维艰的事。

    这一边,听到越王的询问,王行想了想,不打战,那就没功劳,这怎么能行呢!

    于是,开口道:“大王,公子所言有利,这次我们越国出兵十五万之众,不能劳而无功。”

    公子蹄见淮北守也赞同自己的话,便冲王行微微点头。

    越蒙担心越王被二人说动,坚决要求攻打郯城,便出言道:“大王,公子与王将军所言有理,这次我们越国不能没有丝毫好处。”

    公子蹄闻言一喜,本以为越蒙转性了,却又听见越蒙开口道:“所以,我们应该趁机向楚宋两国要好处。”

    越蒙话说我,公子蹄立即僵住,这老货还是那个老货。

    越王一听此言,正合心意,立即向越蒙问道:“愿闻其详!”

    越蒙点了点头,知道越王这是让他解释给公子蹄与王行听的,于是开口道:“大王,如今齐国已经在莒城以南的地方坚壁清野,固守各个城池。郯城坚固,即便楚越两国齐心协力,也难以攻克郯城。所以,楚越两国攻打郯城,其实不过是为了郯城南面的十几座小城罢了。”

    “可若是我们无法攻克郯城,齐军主力未损,那么只要我们一退兵,齐国就可以立即收复这些城池。不仅如此,若是齐国有意,恐怕连现在我们所在钟吾城,也会被齐国收回。”

    公子蹄本想反驳,楚越两国联军加起来有四十万之众,而郯城只有十五万齐军,怎么就攻不下来呢?

    但是最后一听越蒙提及钟吾城,顿时熄火了。

    上次楚越两国攻打小城钟吾城,耗费了几个月,同样也没有攻下来,最后,还是齐国为了转移矛盾,主动将钟吾城送给楚国。

    郯城比钟吾城大多了,能不能攻下,公子蹄迟疑了。

    越蒙可没管公子蹄是怎么想的,说完攻打郯城的不好之处,接着道:“可若是楚宋两国攻打薛地则不然,臣闻孟尝君贤,名声远传各国,士人纷纷归附,薛地不是那么好打的。”

    “若想攻下薛城,楚宋联军必需付出惨重的代价不可,即便如此,成不成还在两可之间。若是薛城最后被攻克,那么齐国遭到重创,孟尝君封地丢失,齐国与孟尝君一定会联合各国报复楚国。而各国为了防止楚国进一步强大,也会响应齐国的。”

    “若是楚宋联军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依然未能攻克薛城,齐国战胜楚国,必定声势大盛,各国也会向齐国靠拢。到时,齐秦两国为了报复楚国,而三晋为了从楚国身上获取利益,只要有人从中周旋,那么各国就会围攻楚国,这就是我们越国苦等已久的机会。”

    公子蹄一怔,微微晃了晃脑袋,询问道:“可是薛地的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能不能在楚宋联军的围攻下守住薛城都是问题,又如何能让楚国损失惨重?”

    越蒙意味深长的笑道:“我们越国这不是在牵制齐军主力吗!”

    公子蹄一愣,然后恍然大悟。

    既然牵制齐军主力的是越军,那么只要越军放水

    不!

    公子蹄想到了另一种方法,不是放水,而是直接与齐国联合,倒戈一击,攻打钟吾城,截断楚军后路,将这二十多万的楚军坑死在薛地,到时楚国必定元气大伤。

    想着,不由心有余悸地看了越蒙一眼。

    还好这个老家伙只是倾向于公子玉,而不是一屁股坐在公子玉那边。

    越蒙顿了顿,继续开口道:“大王,让楚宋联军进攻薛地,这对我们越国有利,但是为了避免楚国生疑,所以,不能轻易答应此事,楚宋两国必须付出代价。”

    越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入夜之后。

    唐昧带着一队亲卫来到越营前,对守将开口道:“劳烦通报一声,楚国司败唐昧求见越王。”

    越营大门守将向外一看,正是与越国打过多年交到的楚国司败唐昧,愣了愣,立即应道:“请司败稍后,在下立即上报大王。”

    “嗯!”唐昧应了一声,便在越营之外等候。

    “唐昧来访?”越王得到消息,与越蒙对视一眼,立即开口道:“看来楚王这是要与寡人相商明日攻打薛地还是郯城的问题啊!”

    “传寡人之命,请唐昧进来一会!”

    唐昧来到营中,见越王亲自在大帐外相迎,立即道:“昧见过越王。”

    “免礼。”

    就在招呼间,众人走进大帐中,分宾主坐下后,越王开口问道:“不知唐子夜间来访,不知有何指教吗?”

    “不敢!”唐昧拱手道:“大王,昧夜间来此,乃是奉寡君之命,有一事与大王相商。”

    “不知何事?”

    “乃是攻打郯城还是薛地的问题。”

    越王顿时一喜,开口道:“莫非楚王已经决定攻打郯城,这才来知会寡人吗?”

    唐昧笑道:“并非如此,寡君打算攻打薛地,希望能获得大王的支持。”

    越王闻言变了脸色。

    楚国还没有与越国商议,达成一致意见,这就决定与宋国一起攻打薛地吗?

    这置越国与何地,把他越王当成什么人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游说

    唐昧见越王脸色一变,立即继续道:“为了避免越王白走一趟,寡君打算将淮北靠近越国的东边五座城池割让给越国。”

    “五座城池!”越王闻言脸色稍稍好转。

    只是比起淮北,越王更在意淮南,现在越国的都城在江水以南的吴城,淮北有些远了。更何况楚国的广陵城,实在是让越国难受。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楚国一直都在把淮北的百姓往淮南迁移,可以说,现在淮北各县的百姓比起十年前,几乎少了一半,尤其是楚国这两年从齐国获取的地方,基本已经被楚国迁空没有多少人了。

    比起富庶的薛地,淮北五城

    这代价不够。

    想着,越王为难的摇了摇头:“这”

    越蒙见状,立即开口道:“唐子,楚王这是在看不起我们越国吗?”

    “误会,这是天大的误会!”唐昧矢口否认。

    越蒙对此没有理会,自顾自说道:“寡君之所以亲自带领越军来此,乃是以为楚王要为天下百姓讨一个公道,这才出兵攻打倒行逆施的齐国。难道仅仅只是贪图土地吗?”

    越蒙摇头道:“不是,若是敝国贪图土地,在去年齐国受难的时候就出兵了,何必等到现在。”

    “”唐昧无言。

    莫非去年公师隅秘密访楚的事情是一个错觉?

    “结果,寡君响应楚王的口号前来,楚王却打算进攻薛地。薛地乃是薛公的地盘,虽然薛公附属与齐国,但是终究不是齐王的地盘,攻打薛地如何能齐王屈服?”

    “莫非楚王见齐军坚守难以战胜,且又贪图薛地的富庶,忧心齐国的强大,而特意让越国前来牵制齐国,以便让楚国轻取薛地吗?”

    唐昧听着便知越国对刚刚开出的条件不满意。

    于是拱手道:“大王,这是莫大的误会啊。非是楚国贪图薛地的财富,而不愿攻打坚固的郯城,而是在为楚越两国考虑啊!”

    “上次围攻钟吾城的事情,寡君一直耿耿于怀,深以为耻,所以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这才避开郯城,而攻打薛地。”

    “对于薛地,寡君已经决定不要寸地,全部送与宋国,又怎么会贪图薛地的富庶呢!”

    “什么?”越王一惊,连忙开口道:“此言当真,楚王竟打算放弃薛地,将薛地全部交给宋国?”

    越王与越蒙对视一眼,全都震惊了。

    楚王不要薛地,然后又打算送越国五座城池,只为越国能牵制齐军。

    这对楚国有什么好处?

    难道楚王真是当代好人吗?

    越王摇了摇头,要是楚王是这等舍己为人的人,他越王就直接退位好了。

    想着,便向唐昧问道:“敢问其故?”

    唐昧见越王询问,当然不会告诉越国,楚国明年攻打越国,楚王担心接下来守不住薛地,这才打算以薛地为饵,让齐宋两国不合。

    而是解释道:

    “大王,兵法有云,先发制人,而不制于人。”

    “如今齐国已在郯城做好准备,要想攻克郯城,楚越两国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这是因为受制于人的缘故。所以,为楚国计为越国计,莫不如避实击虚,攻打薛地,攻其所必救,以调动齐军。”

    “如此,齐国东部空虚,这才是我们楚越两国的机会。”

    越王愣了愣,接着迟疑道:“调动齐军?”

    “可是薛地又不是齐王的地盘,若是齐军不为所动,固守东部,则如何?”

    唐昧笑道:“那当然是强攻薛地,只要拿下薛地,那么鲁国等国就是我们联军的囊中之物,届时楚宋联军从薛地挥师东进,向鲁国借道,直取莒城,那么齐国部署在莒城以南的二十万大军,将会成为无根之木,不攻自破。”

    越王露出震惊之色,若是按照唐昧所说,那么齐国将会元气大伤,并且齐国长城以南的地盘,恐怕除了莒城,其他地方全都保不住。

    顿了顿,越王想了又想,好像很好奇的样子,开口道:“若是齐军真的被调动,前去驰援薛地则如何?”

    说实话,有那么一瞬间,越王心动了。

    话说越国是否可以全力以赴,将齐军主力全部拖在东部,以便楚宋联军顺利攻破薛城,然后挥师东进呢?

    两个呼吸后,越王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十五万越军进攻二十多万齐军防守的城池,他脑子还没有被驴给踢了。

    再说,越国首先需要当心的问题,不是能否拖住齐军的问题,而是万一齐军见越军落单,打算先解决了势力较小的越军,越国如何自保的问题。

    所以说,这是楚国的画饼,这是楚国的诱饵,绝不能相信

    另一边,听到越王的询问,唐昧笑了笑:“若是齐军救援薛地,十万以下,敝国就消灭掉,若是十五万以下的齐军,那么我楚军就先与来援的齐军决战。若是十五万齐军来援,那么我楚军便拖住这一部分齐军。”

    “那时”唐昧意味深长的道:“正所谓虚而实之,实而虚之,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若是十万齐军留在东部防守,那么相必以大王之力,立即就可化虚为实,向北夺取齐国的城池,这不就是手到擒来的吗!”

    越王一怔,没有回答唐昧的问题,而是问道:“那么楚国打算要什么?”

    唐昧正了正脸色,不容置疑的道:“寡君的条件是,三国盟誓,一同对抗齐国。事后,薛地归宋,郯城莒城等城池,这是寡君的目标,至于东部的鄣城以及越国故都琅琊等地,全部交还给越国。而且,未来敝国攻打莒城时,越国宋国必需出兵相助,不知越王以为如何?”

    话音还未落下,那边,唐昧对面的公子蹄眼中就闪过一丝火热。

    其他地方不说,琅琊城可是越国故都,要是这一战能收复琅琊城,凭借这样的功劳,公子玉如何与他竞争。

    想着,公子蹄的脸上瞬间涌现一股潮红,激动不已的看向越王。

    唐昧说话间一直注意着越国君臣的动静,见公子蹄露出如此形态,心中大喜。接着,见越蒙没有半分反应,便把目光看向越王。

    而越王并没有反应,正处在沉默之中。

    琅琊城以前是越国都城,对于越国来说,这一直是心结所在。而薛城,这是宋国现在的心腹之患。至于郯城莒城,这是齐国最重要也是最富裕的地方。

    三国各取所需,全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貌似完美

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

    只是齐国就真的这么容易攻打吗?

    越王看了越蒙一眼,见越蒙微微点头,沉吟片刻后,对唐昧道:“这个条件寡人答应了。只要越国收回都城琅琊,若是楚国依旧未曾攻下莒城,那么寡人必亲自前往驰援楚国,力助楚军攻克莒城。”

    唐昧笑着拱手道:“那么臣就提前为楚国多谢大王了!”

    之后再度商议了一下细节,唐昧便告辞而去。

    越王在唐昧离去后,沉默了一会儿,向越蒙问道:“贤卿,不知卿以为楚国的策略是否能够实现?”

    越蒙迟疑了一下,摇头道:“回大王,臣不知楚国的策略是否能够达成,但是,毫无疑问,此事对我越国没有坏处。”

    “成,我们就北上攻取鄣城,乃至故都琅琊。不成,我们不过是牵制齐军罢了,也没有损失。”

    越王大笑道:“不错,反正对越国没有坏处!”

    另一边。

    唐昧回到楚营,向熊槐汇报了越营的事情。

    熊槐笑问道:“司败,不知卿以为越王会不会认为寡人真的准备攻打郯城以及莒城,吸引齐国的全部目光,然后让越国乘机收服琅琊城?”

    唐昧回想起越王等人的神色,尤其是公子蹄的那一抹潮红,开口应道:“大王,越王会不会相信我们楚国想要郯城薛城,这臣不知。但是臣知道,只要我们在薛城牵制住齐军主力后,越国肯定会对琅琊城感兴趣的。”

    熊槐对唐昧对视一眼,看到他眼中的戏谑之意,不透大笑到:“不错,正是此理,越国故都,对越王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说着,熊槐又道:“既如此,有劳贤卿再走一趟宋营,告诉宋王,寡人想换一个条件。”

    唐昧拱手道:“臣领命。”

    宋营中。

    唐昧将楚国的改变条件的事情告知宋王。

    宋王闻言看着唐昧沉默良久,才道:“好,请唐子回复楚王,就说寡人同意了。”

    唐昧离去后,宋王向惠盎问道:“辛苦筹谋,全都化作流水,且为之奈何?”

    薛地其实宋国也想全部吃下,只是齐国强大而宋国弱小,没有楚国分摊压力,宋王担心宋国扛不住。

    惠盎拱手道:“若是楚宋两国攻下薛城,那么我们就助楚国攻破郯城,届时鲁国以及齐国莒城将会暴露在楚国面前。如此,那么我们宋国即便获取了全部薛城,那么楚国依然还是齐国的首要打击目标。”

    宋王精神一振,豪言壮语道:“不错,只要攻下薛地,在攻破郯城,无论楚国有没有攻下莒城,那么齐国只能从平陆进攻宋国,寡人就毫不畏惧!”

    次日,私下已经将齐国长城以南瓜分完毕的三国,没有半分波折就达成一致意见,议定伐齐事情。

    接着,歃血为盟后,正式出兵伐齐。

    又一日,楚军正式启程,向薛地杀去。

    薛地采取的防守策略与郯城不同,郯城乃是齐王的地盘,实力雄厚,故而采取了分兵的策略,意图通过坚守各县县城,以消耗联军兵力以及士气,然后在郯城与联军决战。

    而薛地则不然,因为实力弱小,再加上军队拼凑的缘故,孟尝君放弃了薛地的其他地方,然后将所有兵力全都聚集在薛城,打算死守薛城。

    故而楚军从钟吾城出发,一路向薛城而去,沿途畅通无阻,行军七日后,抵达薛城。

    此时,因为宋军距离薛城较近,十五万宋军已经抵达薛城两日,正在打造攻城器械。

    翌日。

    薛城外西南方向的一座土丘,熊槐与宋王并立而望,楚将宋将站在两国之君后,遥遥望向薛城,正在商谈如何破城。

    土丘乃是宋军花费两日功夫才建好,专门用来观望薛城内部情况的。

    此刻,熊槐看着不远处,城墙宽度超过三里,高度超过两丈,旌旗密布的城池,叹道:“薛城经过田文父子三十余年的经营,越发昌盛了。寡人所见,这薛城大小,恐怕接近有两万户吧!”

    宋王应道:“不错,若非这几年楚越两国频频进攻齐国,薛城沦为前线,城中许多商户担心遭遇战乱,而迁到其他地方。恐怕这次我们楚宋两国所面对的就是一个城中超过两万户的大城。”

    “两万户百姓,就算不计其中的大户巨室,仅按照一户百姓五口人丁计算,光是城中百姓就超过十万人,即便每户出丁一人,那就有两万壮丁。”

    说着,宋王有转忧为喜道:“好在这几年薛城因为商户逃亡,城中百姓不增反减,否则我们所面对的,就不是只有五万精锐齐军,外加十万乌合之众的薛城了。”

    熊槐点了点头,但是依旧一脸沉重,虽然薛城因为战争的缘故有所衰败,但是同样还是一座大城。

    “宋王,这薛城咱们也看过了,说说怎么打吧!不知宋国可有破城之策。”

    宋王笑了笑:“为了攻打薛城,寡人准备已久,但是现在薛城之内尚有十五万大军,顷刻间,寡人准备的破城之计难以凑效。所以,还需楚宋两军强攻薛城,以消耗薛城实力。不过”

    说着,宋王看着熊槐道:“楚王,寡人记得薛城原来的主人薛君就在楚国吧。寡人意思是,楚王何不把薛君请来,让薛君联络城中旧部,以加快我们破城的速度。”

    熊槐摇了摇头:“宋王的消息过时了。”

    “二十年前齐国正式废薛君,田婴将薛地全部收入囊中,原来的那个薛君逃到楚国后不久就病死了。如今楚国的薛君薛登,刚刚三十出头,在楚国担任一个闲散的大夫,哪里还有什么旧部!”

    顿了顿,熊槐有道:“就算原薛君还在,恐怕为我们提供的帮助也极为有限,薛国被齐国攻占百多年,薛君在薛地经过百多年的削弱,势力那是一日不如一日,已经少到极点。否则,薛君被废之时,也不会一点抵抗之力都没有,带着老婆孩子以及十几个亲随就跑到楚国。”

    虽然宋王本来也没有对薛君有多大幻想,但是一听现在的薛君在二十年前才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顿时大失所望,这薛君虽然还有用,但是在破城上就没有多大的作用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494/ 第一时间欣赏大楚怀王最新章节! 作者:腊月青梅子所写的《大楚怀王》为转载作品,大楚怀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楚怀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楚怀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楚怀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楚怀王介绍:
熊槐刚刚穿越成为楚怀王,就碰到秦国的张仪前来送礼: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写历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怀王,绝不绝齐连秦。结果第二天,和满朝文武商量之后,经过数轮唇枪舌剑,楚国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熊槐意气风发对张仪道:“寡人决定和齐国绝交。”大楚怀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楚怀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楚怀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