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北宋振兴攻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北宋振兴攻略全文阅读

作者:吾谁与归     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     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纲的信到了

    “快快请起。何罪之有,何罪之有。”赵桓赶忙近前把王禀扶到了病榻之上。

    “罪将据守太原,差点让蛮狗把太原城给破了。若那蛮狗胆敢屠杀太原百姓,我就是化成厉鬼,也要索他性命。”王禀还是沉浸在城破的惶恐中,依旧激愤。

    “无罪,无罪。”

    太原城都打成这样了,怪王禀守城不利?

    赵桓觉得自己还没有石乐志。

    “罪将带五百刀斧手,威逼河东宣抚使张孝纯守城,臣有罪。”王禀又说道。

    这可不是玩笑,携带刀斧手威逼上官,按制是要流放三千里的,只不过现在赵官家在眼前,能博得一个从轻发落也是好的。

    这就是王禀内心的想法,守城战打的稀巴烂,还威逼上官,王禀怎么都觉得自己罪责难逃。

    “战时的一时权宜之计,无罪。你砍了张孝纯,朕都不心疼。”

    跟在身后的种师道和种师中互相望了一眼,这官家说这话没有三思而后行,不过房间里也没几个人,这话只要不传开,谁也不会乱说。

    就是传开了,张孝纯能干什么吗?不能……

    不管是张孝纯愿意不愿意,主观还是客观,都是坚守到了最后时刻。

    一个纯粹文人,面对铺天盖地的金人,你还能指望他怎样?

    王禀一个愣神,大宋重文轻武已经一百六十年了,这战时威逼上官,是必然要流放的。

    怎么到了新帝这里,好似就变了样子了?

    他疑惑的看着种师道和种师中。

    王禀这才晃过神来,未曾给西军老种经略相公见礼,慌忙说道:“拜见种少保。”

    种师道点了点头,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跟随童贯到西军后,也是见过的,算是个能将。

    这次太原之战的表现,种师道自问自己这个年纪,做不出来。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英雄迟暮,让种师道有些黯然。

    “王军都,以后得叫你王将军了,上将军衔,河东路保卫指挥副使。以后你归我节制了。”种师中笑着说道,官家的圣旨没有传到这屋舍来。

    王禀惶惶不可终日,以为自己守城不利、威逼文臣会被流放,结果新官家不仅没罚他,还给了他升了官。

    “这王将军是什么?能带多少兵?”王禀一听有些愣神的问道,先问带多少人。

    “大概相当于之前的厢军军都指挥使,指挥四万人。预计常设三十六人。”赵桓笑着解释道。

    这是他军改的第一步,让大宋人熟悉自己这套军制。

    然后在想办法弄地,均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官家,汴京城金字牌急信。”一个传令兵喘着粗气,将信递给了赵英,整个人就趴在了赵桓的脚下。

    从李纲手里拿到信件的第一时间,他就没有休息,换了十多次马,才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跑到了并州太原城。

    “胡元!过来!给这位信使看看!胡元!”赵桓喊御医过来给信使看病,拆了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信件。

    李纲的信件用蜜蜡封的好好的,可是朱琏皇后的信,却密封了两次,是何等道理?

    古怪。

    赵桓先打开了李纲的信,他不觉得朱琏这个妇道人家能说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军国大事优先。

    “官家知臣谨慎,故亲征受命臣以辅国大事也。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唯恐有负官家所托。”

    “然臣愚钝,上未能匡主,下亡以益民,尸位素餐,有负圣望。”

    “今日河北八将门与永定军三家连结,北八将门发兵十四万,以勤王为名,赶往汴京。”

    “各部军卒出发已有半月,臣愚钝未敏,未能先知先觉,早做防范。”

    “大势已去,遂迁工赈监、军器监于河东路。虚与委蛇,得一月喘息之际。望官家珍重,臣当以死报国。”

    赵桓手中的信一个没拿稳,滑落在了地上。

    将门以勤王之名起兵。

    一群王八蛋!

    趁着自己不在的时候,他们搞了一桩大新闻出来!

    赵桓眉头紧蹙,事情超过了自己的预料。

    自己这后院,起火了啊!

    临走的时候,他放权给了李纲,连三衙总指挥都没有设立,梁世成南逃,他都没有增补三衙总兵一职。

    蔡攸现在就是个人形图章而已,就是为了让李纲放开手脚。

    让李纲,把这大宋给朕看好了!

    给了赵谌皇太子之位,任命了开封府尹,就是在安抚军头和八门节度使,不要在自己平定金祸的时候,给自己在后面惹是生非。

    可是还是出事了,李纲毕竟经验不足,只是一味的想做事,近十四万大军,向着汴京云集。

    赵桓知道自己低估了这群勋贵们的下限,平定河东路,收服燕云十六州的举措,真正的阻力来源于内部。

    如果拿下燕云十六州,那么八门所在的八处河北禁军大营,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他们为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势,也要阻拦燕云十六州的归附。

    在郭药师在燕京被围困的时候,他们见死不救。

    他们在金兵南下之际,丝毫不顾江山社稷,按兵不动,看着金兵南下,转战千里。

    现在趁着种家军出兵河东路和营州之际,行如此之事!

    不怕朕腾出手来!

    灭他们满门吗?

    赵桓细想,这帮人还真的不怕。

    能打的西军,三家已经和八门连接,大宋再无可用之兵。

    种师道所管辖的到永定军呢?

    打下大同府,拿下山海关,不需要精锐防守吗?

    所以将门不怕啊!

    不怕种家军的原因是,种家军因为金兵,被困在了河东路,出不去啊!自己最有力量的拳头,腾不出手来揍他们!

    他们不是不害怕朕的铁拳,而是知道自己的拳头现在打不出去!

    罔顾江山社稷,何谈勋贵?

    他们不配!

    赵桓有些头晕目眩,他恍惚间想到了一句话。

    任何的妥协、绥靖都只会换来得寸进尺。

    无数历史证明了这一切,自己在汴京所做的一切,感动的只有汴京的百姓。

    勋贵,毫无感觉。

    赵桓扶着门柱,觉得头晕目眩,这对他的冲击太大了。

    “官家没事吧。”

    赵英捡起了书信,没敢看折好,放在了信封之中。

    “朕没事。把信给种师道看一下吧。”

第一百六十六章 这是在玩狼人杀,谁都不能信了?

    种师道看完信,久久无言,示意刘将转椅推到门外,也请官家离开了人群,才说道:“官家,此非新兵制之祸。也非李纲之罪。”

    赵桓点了点头,揉着太阳穴,他听到了心脏砰砰砰跳动的声音,太阳穴的血脉在不停的暴动着,他的心情并不如表面那么平静。

    新兵制还在纸上,今天到太原是第一次拿出来,自此之前,唯有赵桓和种师道两人知晓。还有个刘知晓我这么个事。

    不过也是十日之内的事了,八门和西军三家的连决之事,绝对不是最近发生的事。

    可能在自己登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做好了打算,等待时机,就发兵汴京,控制都城。

    种师道放下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赵英,说道:“官家,此时应该布局了。西军三家并未发兵至汴京,东拿下潼关、函谷关,布兵三万,西拿下萧关,布兵一万,大散关、武关各布兵五千。可保证关中之地,尽在掌控。”

    “关内,早在秦汉之时,就有田产八万万亩,到了如今,虽然因为定都汴京,荒废了不少田地,但也是相差无几。均田是够用的。”

    “只是现在老臣心中有一问,请官家明言。”

    “这大同府,还打不打了。”

    种师道问出了自己的问题,燕云十六州还打不打。

    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不打,就那就是自动放弃燕云之地,召回韩世忠,围困汴京,为个皇位打的头破血流。

    如果打,那就是占领太行八径,踞潼关以守,再谋天下。

    这是大战略、大方向上的问题,而现在必须有官家做出这个抉择。

    毕竟,皇位是他的。

    赵桓从宽袖中掏出了天下堪舆图,仔细盯着渭河平原和汾河平原,这里的土地就够自己搞均田了。

    拿下燕云十六州之后,土地更是多到分不完的地步。

    他在思考种师道这个问题的实质。

    皇位的归属。

    自己要是继续打燕云,那将门很有可能把自己老赵家的皇位给拱了,如果自己不打燕云,就是和将门打的肝脑涂地。

    虽然他们只有十四万和猪一样的禁军。但是十四万猪也要打上好久。

    宁予外贼,不分天下泥腿子分毫的大宋,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啊!

    这群家伙还有一个月到汴京,怕不是在自己前脚离开汴京,后脚就有已经向汴京进军了!

    他们凭什么?凭他们拳头大吗?!不是凭借的是赵桓现在抽不出拳头来,想把事情办成既定事实。

    此事,就是攘外先安内,和安内先攘外的区别。

    赵桓没什么好犹豫,这种抉择,简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后世有人用自己血的教训,告诉了他,瞎胡闹,是要下海的!

    还是回不来那种!

    “拿下大同,燕云十六州尽在大宋境内。云中路和燕京路尽在我们手中。云中路产马,可组建马军,时间成熟之时,从燕京南下,从潼关东出,腐朽的禁军,安能挡朕的兵锋!”

    赵桓下了决定,继续打,先把金人彻底打出大宋领土,只有拿下了大同府,燕云十六州在手,就有了马军,也有了更多的田产可以均田。

    种师道点头,说道:“那种家军之前留守的五万军队,三万布置于潼关,两万布置于萧关,再从秦凤路抽调一万人,布置于大散关、武关。稳住关内,太行八径可派四万人把守即可。”

    “河东路二十五万兵马,只需调拨四万兵马守住太行八径即可。”

    “那就去吧。”赵桓挥挥手,让种师中安排下去,继续进兵,拿下大同府。

    王禀撑着身子想起来,可是这伤筋动骨一百天,他现在还是站不起来。

    杀金狗,怎么能少得了他?

    “王将军暂且休息。朕还有事要做。”赵桓原来计划在这到太原城休息片刻,等等那帮禁军掉队的人,现在看来,没有那个时间了。

    赵桓一边走一边说道:“把之前的札子拿出来,对就是那个《吏制》,还有《均田》的札子拿出来,贴到太原城中。”

    “李纲的札子上说,孙博不日即到,命河东路,和秦凤路的各路营田使把各路田产报上来。”

    “命沈从将一千五百名亲从官全部撒出去,限期十天内,厘清所有河东路和关中田产。”

    赵桓算是想明白了,原来他还想着均田之事,可以等着战事平定之后,再缓缓图之。

    可惜啊!

    将门并没有给他缓缓图之的机会。

    那就撕开均田的口子,释放军功爵均田,这头拥有无限可能的凶兽,看谁先扛不住。

    自己定多丢个皇位,他们,要付出满门的代价啊!

    “官家,官家,还有一封信呢,这是皇后娘娘的信。官家不看一下吗?”赵英一边记下了差事,一边说道。

    赵桓停下了脚步,抽出了那封封了两次的书信。

    这封由李纲转呈的信件,蜜蜡居然是启封过的!

    到底是朱琏疏忽大意,还是李纲拆开了天子家信?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赵桓一愣,这首诗鼎鼎大名,他当然听说过,没想到这封信里,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诗?

    几个意思?

    【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这份心思永远不会消减。除非山平了,江干了,冬日里雷雨阵阵,夏天里大雪纷纷,天与地合而为一,我才会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大约表现了对你忠贞不渝。】

    【吧。】

    老子看的懂!

    赵桓皱着眉,一个将门虎女,还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宋钦宗,做了准皇后的人。

    干净的像朵白莲花,贤惠的不像人,这会儿逼着李纲辞相的女人。

    写这么首诗?

    鬼才信呢!

    这个朱琏,不简单啊!

    要说赵桓对李纲没有一点点怀疑,那是假的,将门进兵之事,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通知自己?时隔半月,才快马送到?

    他想要做什么?

    这一手密封了两次的信,让赵桓有些怀疑自己的眼光。

    是自己选错了宰相,还是看错了皇后的为人?

    不管了,先打下燕云十六州,那守住大同府、居庸关、山海关。

    关内打的再热火朝天,也是汉人的事,和他金人没关系了。

重要通知!重要通知!

    感谢书友们长期以来的推荐、打赏的支持,与扑街吾风雨同舟,走到了今天,走到现在,着实不易。

    感谢你们的不离不弃。也希望我们能一起一直走下去,直到匡扶宋室。

    感谢全起点最可爱的虎牙、最帅气的主编锐利大大给的关爱,要不然扑街吾也没有今天些感言的份儿。

    嘴上说的那么好听,拿出点实际行动来啊!-----------某不愿意透漏姓名但是留下了本章说的读者留。

    1、上架七天乐,每天都快乐,七天内五更起步。共计三十五+章爆更计划持续一周。

    2、今日起至本书完本,1000均订以上,均订每增加200,爆更一章。

    3、今日起至本书完本,每万赏,也就是一万起点币爆更一章。

    4、今日起至本书完本,在月初结算月打赏,每满一万起点币,爆更一章。

    5、今日起至本书完本,每增加200月票,爆更一章。

    6、保底更新计划。均订1000以上,每日三更。均订2000以上,每日四更。

    7、按照阅读习惯,我会在早上九点放出最后一章免费章节。中午十二点上架。

    那均订3000以上呢?-----------某不愿意透漏姓名但是留下了本章说的读者问。

    精品?日万。

    如果达到了,日万更新又何妨?但是好难啊。

    扑街吾,你醒醒,现在是中午十二点。读者们马上要排队接龙滋醒你了!

    读者们最关心的事加更,说完了。

    不愿意听扑街吾瞎比叨叨的,现在可以点击下一章,继续匡扶宋室了。

    …………………………………………………………………………………………………

    这本书的起源,起始动机就是在分享你刚编的故事的某平台,看到了关于岳飞的讨论。

    扑街吾的老家名叫岳城。听名字就知道这地名是几个意思。

    非常不服某些刚编er的肤浅的言论。

    奈何本人文化程度低,一句卧槽走天下,没有史料,不能反驳。

    扑街吾只好开始查资料,所以就有了挂在本书作品相关里的岳飞小传。

    而后又读了王增喻先生的《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当时的感觉就是:冲进书里,把赵构和秦桧这对君臣生死活剥了。

    后来看到这本研究性的书籍,王增喻老先生,在书的最后用极为有趣的标题:秦桧有后乎?无后乎。

    对秦桧和赵构的后代进行了考证,确定没有后人。

    我是非常的开心啊!

    为什么不写一本书,如果是没有赵构和秦桧的大宋呢?

    然后就有了这本《回到北宋当明君北宋振兴攻略》。

    扑街吾更喜欢《回到北宋当明君》,当然明君的原型是谁,大家都知道。

    随着查资料越来越多,发现了八门按兵不动,坐看完颜宗望南下。

    发现了第一次开封之战,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经济上的理由遣散了大宋勤王军,导致无兵可用。

    发现了俩读书读傻了的何栗、孙博,迷信妖人郭京。也看到了他们国破时的忠勇、毁家纡难。

    发现了中兴四大将之一的张浚贪腐成性,铸无奈何的大银球推着玩。

    发现了中兴四大将之一的刘世光畏惧金军,每逢战,奉诏移驻前线,大多不奉诏而设法退避,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部属,成为当时人数最多的军队之一。

    刘光世还常虚报军额、多占军费,作战时又多不亲临前线,而是坐守后方,以便必要时逃跑。唯亲是用任命了两个垃圾,导致了淮西军变。

    发现了杜充掘开黄河阻拦金兵。

    发现了无数的汉人降将,郭药师、李嗣本……

    发现了大宋似乎已然无药可救。。。。

    那这本书还写个蛋蛋。

    扔笔,谁爱写谁写。

    而后,发现了王禀誓死守卫太原城,每战必冲锋在前,身中十五创投河而亡。三千捷胜军拦了完颜宗翰二百五十天!

    发现了宗泽的金华火腿,发现了决胜战车。

    发现了虽然跟个痞子一样的韩世忠的赤诚,黄天荡四十五天血战。

    发现了赵立、赵鼎、李彦先、李若水以死报国的无奈何的怅然。

    发现了满门忠烈的山西巨室种家,发现了誓死抵抗的宋人李彦仙等人,发现了科技进步的陈规发明了火铳。

    这大宋似乎不是无药可救,那就想办法打破这一切的腐朽,建立一个新的大宋就是。

    查阅资料的途径有:狗东买书和百度学术。

    可以看到很多很多论文,对小吾写书很有帮助。历史学者的研究更是足够透彻和深邃。

    嘿嘿嘿,就有了这本书的大纲。

    这本书谨小慎微的开始写了,然后带着大毒系统进入历史圈的这本书,走到了现在。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开无双啊!

    反正出了事有作者兜着!

    合理什么的你不累吗?

    确实挺累的,然后就稍微用些腌的手段开了些无双技能,嘿嘿嘿。

    一时无双一时爽,一直无双一直爽啊!

    后面的大纲也都架构好了,扑街吾会写好每一个字。

    本人也是老扑街了,这次机会得来不易,大家会发现有些晚上两点,我会回答本章说,那是刚码完字。

    凌晨四点的太阳扑街吾没见过,倒是凌晨两点的月亮经常看到。

    扑街吾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签到上班,偶尔上班摸鱼会码一章,但是也是很偶尔。

    下了班疯狂查资料码字。

    正如前面所说,我是个对历史两眼一抹黑的人,我就跟主角一样,历史白痴。

    在书开始之前,对大宋朝堂两眼一抹黑,连宋徽宗叫什么都不太清楚,甚至发生了第一章把主角名打错的恶**件。

    而后随着对宋史和两宋知名学者邓广铭和他徒弟王增喻的著作的不断研读,心里才有了大宋的模样。

    那个《清明上河图》里的汴京,那个《东京梦华录》中的汴京,才变得具体起来。

    这是一个有外卖的朝代啊!

    所以,这本书小吾写的偶尔会泪目。数不尽的叹息。

    在新书期的第一个月,共修文四十余次。

    不是修改错别字,而是修改章节流畅度和删去不必要的煽情和心理描写,以及硬性历史常识性的错误。

    我很认真的对待我的书。

    我也曾经彷徨,我这么写会不会暴毙?读者会不会厌恶?自己准备的地图,他们会不会看?自己准备的**,他们是不是没有感觉?

    后来,有个大佬告诉我,他的套路就是瞎写八写,火不火看缘分。

    不对,大佬告诉我,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现在扑街吾,终于走到了上架这一天啊,这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就靠大家的支持了。

    订阅的事,就拜托大家了。

    月票的事,就拜托大家了。

    推荐票的事,就拜托大家了。

    找错别字的事,就拜托大家了。

    本章说提供剧情灵感的事,就拜托大家了。

    总之,明天要上架了呀!

    以上。

第一百六十七章 会猎朔州,敢不敢?

    “汴京之事,既然已成定局。就不要多理会,安心做好河东路的事吧。这事,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赵桓摇头,他没在京城,他也不是包拯,手下也没有神探狄仁杰,这种断案的事,总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令种师中雁门关,全军压上,拿下朔州!岳飞在前线,先出城侦查。”

    朔州是宁武关到大同上的一个小城。周不过十里的小城一座。

    朔州真正的四战之地,勾注山下,大同府南。

    不管是汉人出关,还是北夷南下的必经之路。

    但是地势平坦,易攻难守,稍有差池,就是城毁人亡,这么些年,朔州人丁不兴,完颜宗翰不会死守朔州才对。

    这是赵桓的判断,也是几乎所有大宋将领的判断。

    岳飞也是这么判断,所以他放下了栈道,准备出雁门关。

    岳飞的内心有一些不安,虽然决胜战车屡建战功,但是他不会认为这么一辆车改装的木头车,能够无敌于天下。

    两战捷胜的原因,他心里更清楚,其实是地形的原因。

    狭窄的地形,自然可以发挥床子弩上车的最大威力,要是到了旷野呢?

    而雁门关外,勾注山下,就是这样的平坦的地形。

    “此次出城,战车不出,八百马军,轻装出关,见机不妙,立刻转回。”岳飞对即将出城的傅选如此说道。

    只是他想了又想,说道:“此次出关只为侦查敌军情势,切不可轻易交战。”

    傅选称是离开,走了几步,摇了摇头,自语道:“岳指挥升了中校尉,官做大了,胆子却变小了。”

    “官家真是个妙人。此战亲事官人人升三级官衔,人人上士,俸禄翻了个,士气正旺的时候,出雁门,拿朔州,决战大同,何其痛快!”

    赵桓并没有忘记雁门关的亲事官,他们在邢州峡谷证明了自己忠贞,又在雁门关之战中,拿下了雁门关之先登之功。

    与太原城之战中的以血戍卫城邦的百姓一样,亲事官人均升了三级的官衔,人人来到了上士衔。

    与太原城的百姓不一样的地方,太原城百姓连升三级,也就是个下士,可是亲事官人人的之前的武功爵,换算成新衔,最少都是下士起步。俸禄翻倍,士气正旺。

    而参与到了突破晋中驰援太原的军卒人人升了一级。

    傅选领兵出雁门关,策马扬鞭,没有四十里,就挥手让众人停下。

    他站在一个小山坡下,看到了让他极为震惊的一幕!

    金人正在集结,光看规模都超过了五万人之多!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契丹奴!

    这是连大同府的人都调出来了吗?!

    傅选立即响箭为令,全员最快的速度返回雁门关!这是要出大事啊!

    “刚才还说岳都尉小心谨慎过了头,转头就看到了五万金人,我这张嘴,真的是乌鸦嘴啊!”傅选快速的跑回了雁门关。

    “收栈道木料!收栈道木料!敌人云集与四十里外!精锐至少五万之众!”傅选进了关隘就大声的喊着。

    岳飞暗道果然啊!

    “速度通禀种少保和种太尉!”岳飞马上命令道。

    雁门关易守难攻,这几十步的垂高,想攻进来,完全是痴心妄想,如果不是李嗣本投降,金人想进雁门关,那就是痴心妄想。

    这一座经营了近千年的城关,只要不是内部崩解,想进关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现在官家就在太原城中,种朴就驻扎在身后,源源不断的后勤和兵卒,守住雁门关,和玩没有两样。

    得到军报的种师道也是一脸讶然,咄咄怪事!

    种师道和种师中也是商量了很久,才找到了中军大帐堪舆图前的新帝。

    种师道也是开口说道:“官家雁门关军报,我们想要出雁门,取朔州的决策落空了。”

    “完颜宗翰没有踞城以守,而出选择将军卒云集城外,看来是和想和大宋决战啊。这真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啊!”

    “好胆魄!”赵桓也是以为金人会守城,这是所有汉人的一贯想法。

    有城池不守,出城决战是什么路数?

    他也是想了好久,才想明白。

    金人宋人的本质是不同的,宋人擅于守城,而且给北地游牧民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以太行、燕山为核心的长城防御体系,也多次阻拦了北夷进中原的想法,哪里都是硬骨头,哪里都不好啃啊!

    但是金人善野外作战,可是他们不擅长守城啊!

    说不定连最简单的城墙上装木栏的这种基本操作都不会。

    而且金人可是擅长马战啊!

    守城骑兵变步兵,待在城头上射箭?

    金人才不会像宋太宗赵光义那样,没事就砍断自己的手脚。

    头疼砍脚这种骚操作,实在是世间罕有。

    金人守大同?

    还不如出城,决一死战,赢家通吃。

    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

    这是要决战啊!

    “出天门关,绕道娄烦、宁武,再图朔州。兵贵神速,四天时间里。拿下朔州!”

    “雁门关险要,出城不易,进城亦是不易,未虑胜先虑败。种少保,这是当初在汴京的时候,种少保告诉朕的。”赵桓忽然说道。

    种师道摇了摇头,不管是太原之战,还是雁门关之战,亦或者是忻州之战,都进展顺利。

    让种师道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战败之情景。

    万一雁门关外作战实力,雁门关前狭窄的山道,就成了大宋军卒的催命符。

    但是如果绕道娄烦、宁武,在图谋朔州,绝对不会出现撤退不利的问题。

    赵桓作为战场新嫩,自然不懂军阵的道理,但是种师道作为经年老将,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然不是。

    因为娄烦、宁武现在都在大宋西军折家的手里。

    想要借道……

    要过晋宁军、保德军、火山军、岢岚军的地盘,而这三处地盘正是杨家的地盘。

    种师道下意识的排除绕道,完全是为了避开和永定军各将门的冲突,防止战事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而赵桓现在能想到绕道,完全是因为他依然认为自己是大宋的皇帝!

    “种家所率的十万定远军,乃是大宋精锐中的精锐,既然在永定军路的时候,能够震慑他们外三家!现在就不行了吗?”

    “朕是大宋皇帝!他们西军将门,有外三家现在举旗谋逆,直接把他们灭了!汴京军头八门入京,是朕远在河东路,离得远,战事吃紧回不去。”

    “这永定军路可就在这附近!朕连绕个道,都要掣肘吗?反了天了!”赵桓冷冰冰的说道。

    经此一事,他已经完全知晓,敌人,只有死去的敌人才是好的敌人。

    “他们不敢!就是有点麻烦。”种师道叹气的说道。

    将门有这个胆子,能躲一百六十年在做事?

    而且种师道分析西军将门和内八门的目的根本不同。但是官家正在气头上,这事不说为妙。

第一百六十八章 杨家归附(求订阅!!)

    “灭是可以灭的,毫无疑问,以现在河东路的兵力,守住雁门,出兵永定军路,外三家互相掣肘,各个击破极为容易。”

    “可是官家,完颜宗翰为什么要劝降李嗣本,而不是绕道宁武娄烦,目的就是让大宋内讧。”

    “老臣虽然行将朽木,可是永定军路上,还是有几分薄面,让老臣修书一封吧。劝杨家退百里吧。”种师道劝道。

    灭是能灭,但是大宋自家打起来,岂不是让金人看笑话?

    赵桓点了点头,无不怅然的说道:“朕知道现在不是打永定军路的好时候,朕也拎的清楚轻重。种少保修书就是。若是杨家不知好歹,那就打掉他就是。”

    杨家,能否顾全大局?

    赵桓还不想和宋人动手,其唯一的结果就是金人摘桃子。

    “杨沂中是杨家昭庆军节度使,臣与其祖父有过交情,希望杨沂中能够深明大义。”种师道感慨这多事之秋,这拳头本就无力,居然不能拧成一股绳。

    杨沂中收到种师道的信的时候,扬天长笑!

    因为他现在就在宁武关,想寻个机会拿下朔州城。

    他的父亲乃是杨震,知麟州,于建宁寨,为国战死,谥号忠毅。

    而他的祖父是杨宗闵,曾经和种师道同为天子爪牙,现任永定军路总管!

    杨宗闵和种师道一同震慑西夏和永定军路的将门。

    西军未动,其实和杨宗闵在关中巍然不动有很大关系。

    这几年,朝堂昏招迭出,先是让西军辗转数千里平定宋江,而后再次逼反宋江。

    而后平定方腊之后,大宋粮仓被霍霍的不成样子,不思与民休养生息,十户抽一,杀尽中人之家,彻底把粮仓的人心丢的干干净净。

    再与金人海上之盟,联金灭辽。

    征召西军打辽国的时候,他们杨家连调令都没听。

    果然种家军被打的大败而归。

    他们杨家也不是脑后长有反骨,为什么要反对天子诏命?

    为什么八门意图进京,他们不动弹?

    他们只是谋求自保而已。再不自保,就被大宋朝堂把大宋最后一丝精兵耗尽了。

    他收到信的时候,才知道新帝真的来到了太原城。

    他最开始以为新帝即位,打退了完颜宗望,扬言要御驾亲征,只是准备跑到蜀中去避难呢。

    毕竟太上皇复政,逃到蜀中是赵官家们最上等的选择,只要大散关堵上,白帝城重兵把手,又能苟延残喘好长时间。

    本来以为是个孬种,没想到真的到了前线,而且就在太原!

    这让杨沂中简直喜出望外。

    金兵坚韧,多马军,杨沂中那几万人,虽然多数小全装,可是没有兜鍪,难道拿天灵盖接金人的狼牙棒吗?

    “快快快!寻一批快马,我要去太原城觐见官家。”杨沂中大声喊着。

    他的父亲死后,他恩荫了节度使。

    他崇宁元年出生,比新帝还小上两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岁,哪里能受得了那么多的朝堂蝇营狗苟。

    以他对新帝的了解,懦弱的新帝,真的能北上抗金?

    结果还真来了!

    【杨沂中收到你亲临河东路,御驾亲征为真,躲避蜀中为假的消息,喜出望外。对你的忠诚度增加10点,现为43点。】

    赵桓突然收到这个提示,也是为之一愣。自己这亲征还能提升忠诚度?

    10点啊!

    朕搞了这么大一套军功爵制度出来,都没见哪个武将的忠诚度飙升,就因为确定自己亲征为真,就这么涨的吗?

    大宋如此魔幻?

    杨沂中也没管天黑路不好走的事,一路骑马狂奔,单人单骑,来到了天门关前。

    看把守的乃是宋人,大为放心的叩开了城关,进了太原府地界。

    马不停蹄赶到了种师中的大帐之中,看到了新帝。

    他又不确信的揉了揉眼,确定自己看到的就是赵桓,和当初在太学一起上学的模样,没有多大的变化。

    将门可不是文盲,他杨沂中在太学进修的时候,也曾见过中安换。

    那个唯唯诺诺,连说话声音都有点小的赵桓,和现在这个满脸英气的新帝。

    是一个人?

    “参见陛下,昭庆军节度使杨沂中见驾来迟,还请恕罪。”

    赵桓得到杨沂中要见觐见的消息的时候,还怀疑听错了,错非和传令兵一样,日夜不停,一天一夜,怎么可能从昭庆军赶到太原来?

    这一路并非全部通途,有山有水,路不好走。

    这家伙坐飞机来的?这么快的吗?为什么这么急切?

    “车马劳顿,快快请起。”赵桓先让杨沂中起来,刘也在帐中等着杨沂中,看到杨沂中脸上的神情,就知道,这杨沂中怕也是和当初他一样。

    不确定新帝真的要亲征河东路的消息,非要亲眼看看才行。

    “不辛苦,不辛苦。有水吗?一天没喝水,口干舌燥的。”杨沂中脸上挂着笑,接过了茶杯,牛饮而尽,觉得不过瘾,拿起来了茶壶喝了起来。

    辛亏这水不烫,要是烫出个好歹,找谁说理去?

    【杨沂中:天资忠孝勇敢,一生征战两百多次,身上有五十道左右的伤疤,可以引后世女子尖叫。出入宿卫四十年,过错极少。藕塘大败刘猊,而后在柘皋破完颜宗弼。于濠梁战败之后,再无出战之机遇。】

    【带发明家,改良克敌弓,发明了马皇弩,思巧制工,发易至远,人人佩服其精妙。】

    【为岳飞长子岳云和岳飞大将张宪监斩官,此为其一生之污点。】

    【对你的忠诚度43/100,对大宋的忠诚度90/100.】

    还是个发明家啊!

    等等?监斩官?

    现在的杨沂中无疑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心中怀着忠义二字,数百里骑乘而来,眼眶之中皆为血丝。

    脸上的笑容也不似作伪。

    杨沂中喝完水,脸上的笑容渐去,跪倒在地,朗声说道:“官家,臣愿在官家面前,鞍前马后,只为报父亲血海深仇!否则无颜面见祖父。还望官家成全!”

    血海深仇?

    “刚刚盘点太原城军报,才发现发现了杨军都的父亲,率领部众驰援太原时候,被原辽北神木北建宁察主持政务的蒋小鞠,联合宋军叛卒和西夏人数千名,包围在了建宁寨。”

    “此时建宁寨宋军不足百人,杨震死战不退,由于敌众我寡,殒命建宁,仅四十四岁。”

    “其子杨存中、杨执中力战而亡,全家具没。门俱丧,只剩长子沂中从征河北而独活。”

    “杨震的父亲,任永定军路总管的杨宗闵,把守关中,以关中粮草震慑永定军路。”

    “老臣勤王的时候,与关中与杨总管见过一面。可怜老翁,七十五岁高龄,白发人送黑发人。老臣到了汴京,请太上皇恩荫了节度使,未曾想还有此等内情。”种师道无不怅然的说道。

    他也是刚刚才翻到了建宁寨的种种军报,才知道,杨家满门,卫国而死,全家俱丧。

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德充沛(求订阅!!)

    赵桓为义士死难感到悲伤之余,也听出了种师道的潜台词。

    粮草、七十五岁高龄、独子。

    联系起来,种师道想表达的,大约是只要能够搞定金兵,让杨沂中手刃仇敌,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关中均田之事,就会进展的异常顺利,有了杨家军队的支持,永定军路,将会被杨家摁在军路上,无法搅局。

    “快快请起,朕既然来到了河东路,自然是不是驱逐金人那么简单,朕欲出宁武,袭击朔州,不知杨军都,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赵桓指望杨家不给自己捣乱就是,没成想还引来了一股援兵。

    “万死莫辞!”杨沂中沉重的磕了一个响头。

    仅靠他率领的三万兵马,想出宁武关迎战金人,无疑是痴心妄想。

    即使是完颜宗翰在不断的在河东路攻城略地,战略重心放在太原的时候,仅仅朔州那一万守军,他都无能为力。

    而杨宗闵守关中,年岁已高,无力出战。

    父亲兄弟俱丧的感觉是何种模样?

    这几个月的时间,他一直活在悔恨和痛苦当中,恨不得与父亲兄长,一起死战,而痛苦到回到关中,未曾觐见祖父,就直接赶到了宁武关。

    已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他,没有错误的判断形势,轻易出关攻打朔州,已经是他仅存的一些理智了。

    “说来惭愧,官家,末将虽然驻扎在宁武关,可是太原这边的天门关被金兵堵着,大宋军的各种消息,都无从得知。不知道官家到了河东,也不知道河东路的布防,臣不知应当如何配合?”杨沂中问道。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朕不通军务,到河东路只是安定军心。诸多事务,最多只提自己的意见,打仗你还是得看种少保的安排。”

    一军怎么可能有二帅?

    赵桓并不准备在自己不懂的领域里瞎折腾,害人害己。

    种师道、种师中和杨沂中三人对着河东路的地图,商量起对敌策略。

    杨沂中不断感慨着朝堂就是朝堂,连堪舆图都是如此的精密,如果有此堪舆图在手,自己岂能在宁武关束手无策?

    太原城迎来了庞大的工赈监队伍,这是第一批从黄河工地上,转道大名府的民夫。

    共计七十余万人丁,一眼看不到头的从晋中缓缓而来。

    他们是趁着天寒地冻的最后时刻,走过了邢州峡谷,而赵桓也终于有了可以一用的大臣。

    孙博和何栗,两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太原城。

    赵桓几乎认不出来,这两个人是自己当初任命的大宋右丞!

    孙博的脚上鞋子都磨烂了,身上也是跟刚从泥地里翻滚而出的一样,他们不断的呼喝着,一队队骑马的民夫,也在不断的巡逻,这是防止民夫在转移的过程中,恶意离队。

    要知道这车上,装的可是官家近半数家财和大宋近半数粮草。民夫有条不紊的推着车进了破败的太原城。

    这只是第一批而已,先头民夫只有五万多人,但是依然在晋中和太原之间,排成了长长的一条线,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盘亘在大地上的长蛇的尽头,太原城。

    就是民夫们的希望。

    本来以为黄河堤坝竣工之际,他们就是没有工去做的时候,官家开始准备修城了。

    一天五十枚大钱,还管三顿饭的日子,去哪里找?

    结果呢,传言要到太原城修太原城!

    修城!

    至少都需要十多个月的日子才能起一堵城墙,而修一座大城,更是需要数年之久。

    这意味着工赈监的民夫们,至少还有两三年的安稳日子可以过。

    安稳日子,对于这些前身是流民、流匪的民夫来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即使是两三年,也可以得到喘息之机。

    “臣等参见陛下。”孙博和何栗缓缓跪下,他们身上那股文弱书生卷气,已经消失的一干二净。

    眉宇间仿若有化不开的愁一般,实在是在大名府转到邢州,再到晋中,再到太原这一路看到了太多的人间悲剧。

    所看到的的处处都是残破,每天都能看到大股的流民,目光呆滞的向南逃难。经常会看到尸体随意卷一张草席,随意的丢在路边。

    更惶恐这遍地都是尸骨的太原城了。

    在此之前的传闻中,太原城乃是龙城,无数王朝兴龙之地!

    结果呢,还没走到城边,远远就看到那堆叠层峦叠嶂如山包一样的尸骨,无数的乌鸦在尸体周围盘亘着,以尸体为食。

    当然走近之后,孙博也才知道那小山包一样尸身,都是契丹奴的尸体,而大宋军卒的尸体已经统一安葬了。

    那些尸身,都会在半个月内成为走兽飞禽的口粮。

    赵桓想过用这些尸身做肥料,物尽其用。

    只不过想到这是满是迷信,连尚书右丞孙博,都是迷信的忠实拥趸的大宋年间,他放弃了这个念头。

    不能物尽其用啊!

    赵桓当然不准备任由这些尸体腐烂,带来瘟疫,他在等太原城所有的尸体分门别类的分好之后,汉人全部入土为安,金人、契丹奴付之一炬,或埋上封土。

    孙博和何栗无疑是极为劳累的,从他们充满血丝的眼睛中,就能看出他们的疲劳,甚至何栗的嘴唇都崩出了血口。

    但是他们不能休息。

    “孙少宰和李少卿,快快请起,虽然旅途劳累,可是汾河渭河两岸之地,马上就到了春耕之时,田亩盘点,和集中均田,以及乡吏的安排,还要有劳二位了。”赵桓无不怅然的说道。

    本来他打算河东战事平定,回到汴京,明年开春的时候,找一县之地做个试点,看看这集中均田的制度,能不能行,如果可以,再缓缓图之。

    可惜八将门并不打算给他缓缓图之的机会。

    他也只好操刀子直接莽了。

    其实集中均田的制度,也是从秦汉之法中而来,军爵均田,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天下所有的土地,皇帝都要负责,这句话周天子自然喊得底气十足,秦始皇自然也能敞着嗓门,说,六国一,四海毕。汉朝的皇帝,说这句话也是没有问题。

    因为武德充沛。

    汉武帝汉宣帝两次打的匈奴找到北,甚至汉宣帝直接把匈奴给灭了,光武帝刘秀,凭借着一手毫陨石术,精兵简政,东汉一朝仅十五万大军可保四海安定。

    大宋,说不起这个话啊!

    但是随着军功爵均田的全面展开,武德充沛不日再现。

第一百七十章 神器出世,谁与争锋(求订阅!!)

    说不起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话,那就让普天之下,所有人都有田。

    孩童两亩,妇女三亩,壮劳五亩,老人三亩,牛一亩地。

    而壮劳参军,只要通过训练考核,就可以分田十亩地。

    爵越高,俸禄越高,待遇也就越高,仆从也就越多。仆从的来源,就是契丹,西夏,金人。

    打,打赢了,什么都有。

    简单而粗暴的田制,赵桓原来是打算全面仿照秦汉时候的均田制,那么平民之家少说分田百亩。

    但是赵桓做出这样少分地的决定,并非大宋没那么多的地去均田。

    事实上,大宋这一亿人口,把整个天下的地盘一盘,总归能盘出人均五十亩田来。

    怎么都够分了。

    可是要是弄到分无可分的地步,像秦朝一样,老秦人分楚地,那就异常麻烦,弄不好就会丢了自己的基本盘。

    可是分这么少的地,人不会饿死吗?

    当然不会饿死。

    与秦汉,唐朝前期相比的大宋,更小的地盘,养出了近亿的人口,自然是有它的独到之处。

    精耕细作就是赵桓这么减少分田亩数的理由。

    与秦汉,唐朝前期的撒下去种子,看老天爷赏饭不太一样,大宋更加繁杂的水利工程,还有耕地的农具,以及对天时地利的把握,更加精准。

    还有引入了更多的种子来丰富田地种植效率,例如占城稻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大宋人领先全世界,先吃了三顿饱饭。

    勤劳的人民,总是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可惜大宋朝堂没能对得起这勤劳的人民。

    “孙博,何栗,均田之事的细则,就在这里,你们安排官吏,挑选合适的人,送进关中、河东路等地的各个县,以村为单位,在春耕之前,把分地的事做了。”赵桓对孙博何栗说道。

    孙博和何栗面露苦涩,这不是个轻松的活儿,不是所有的地主都跑了,他们会拿着地契,疯狂的抵抗赵桓的分田大事。

    赵桓看出了孙博和何栗的种种担心,自信的说道:“朕知道你们的苦楚,这大宋天下久没有田制,打破一些旧的,就一定会有新的矛盾。还记得那个铁屋子的故事吗?”

    “大胆的去做,现在必须要给这个铁屋子造个门了。由不得他们同意不同意,这滚滚大势就会督促着他们必须顺应时势。”

    “从汴京赶到河东路太原城的时候,我看到了无数的南下的百姓和地主们,区分起来异常简单,没有鞋子,衣衫褴褛的是失地或少地的农户,而那些穿着锦袄的是地主。”

    “你说百姓不渴望分田吗?不渴望朝廷出田制吗?肯定是渴望的,但是没有人组织他们,他们如同一盘散沙一样,这种对地主、朝廷的怨恨只会埋在心里,愈演愈烈。到哪一天突然爆发开来。”

    “形如当初方腊百万民夫起事,差点掀了大宋朝堂的盖子一样。所以,有民心基础,大胆的去做。”

    赵桓的笑容,并没有让孙博和何栗赶到多少安慰,他们清楚的知道其中的压力官家家所言的南下的流民中,跑的最快的地主,锦衣玉玉,跑的慢的只是贫农。

    那些依靠田地为生的中农和上农,是留在关中和河东路的人!

    只有他们既不是光脚的,不怕再丢任何的东西。

    他们也不是地主,到了别的地方,也可以另起炉灶,没了地就再买就是,甚至可以用十亩关中地换一亩江淮地这样的标准去换地。

    肯定有胆大的贫农愿意换地,对地主而言,逃难,从新起步而已,用心经营两代,又是一大片家产。

    可是这些地少到不愿意跑路,没么多到从新起步的中农和上农,才是阻拦的主力啊。

    民心这东西,说的是这些人的心,可不是泥腿子什么都没有的贫下中农的心。

    赵桓皱了一下眉,知道他们肯定会担忧这个担忧那个,说不定孙博在搞分地之前,还会上一把香,祈祷老天爷保佑。

    他从宽大的衣袖里掏出了一本书,这本书自然也是来自系统,精心挑选的一本书,这本书共五卷。

    这本书里面,非常清楚的讲解了应该如何团结一大批,打击一小批的常规操作。

    也有一大堆的关于贫下中富农地主等阶级,应该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他拍了拍手中的书,说道:“此书非同小可,我只能代太祖传下第一卷中少数几篇,供你们俩参考。细细品味,仔细研读。”

    “此书万万不能胡乱传阅,如果亲从官禀报有临摹、刊印等举动,其罪要诛九族。二位爱卿可曾晓得厉害?”

    赵桓也不敢把这个《语录》中的五卷全部传下去。

    那后面都是屠龙术,也就第一卷没有太多如何屠龙秘籍,不是那么敏感。

    可是他也是异常谨慎的挑选了几篇出来用。

    赵桓说的这么厉害,可是孙博和何栗还是有点不相信。

    虽然早就传闻所谓大宋密制出品的图纸和文书,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文书,可是他们并没有亲眼看到过。

    直到二人拿到手里,稍微翻阅,字里行间弥漫的人间大恐怖的大道至理扑面而来,如同有神明低语,不断的呢喃着人间最大的真实。

    “臣等唯命是从,不负圣恩。”

    孙博和何栗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了至净至纯的道理。

    赵桓漏出了一个笑容,这个笑容有些诡异,这几篇的内容,已经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的哪里都是。

    他非常确信,这是个朝堂漏洞跟个筛子一样的大宋朝啊!

    汴京堪舆图都给搞到了金国的大帅手中,还有什么不能泄密的?

    赵桓可不相信,孙博和何栗二人,会把这几篇真的珍藏起来,不外传,这不符合文人的习惯。

    秘密这个东西,只有死人才能真正的保密,活人的嘴,靠不住。

    他也没有真的想要打算深究这卷书肆意传播,那不现实。

    他就是想要何栗和孙博二人把这卷书传的哪里都是!

    赵佶、赵构、汴京八门、地主们不是都不愿意他当皇帝吗?

    不都想当皇帝吗?

    不是想让自己留在河东路吗?

    做得好!

    趁着朕在河东路跟金人拼死拼活的时候,你们趁机入京?

    不让朕当皇帝?那这个皇帝,谁都不要当了好了。

    “你们安心施展手段,把政策执行下去,乡绅、地主自有酷吏去对付。别忘了,朕有二十五万大军在河东路。”

    赵桓又不是个实傻子和嘴炮,没有军队,他的这一切将没有基础。

第一百七十一章 会猎朔州?那就来吧!(求订阅!!)

    九尺九终究是九尺九,而不是一丈。

    赵桓这摘抄的几篇农村报告和农村阶级综述,绝对还没有达到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地步。

    但是,九尺九离一丈只有一寸的距离,二者也仅有一寸的距离。

    只要这大宋,做的稍有不对,自有大能会将这一寸补全。

    当然赵桓换出来的这几篇,连一寸都没有。

    至于太原新城。

    它图纸并不复杂,是当初赵光义烧毁的晋阳城的旧图纸。

    那座周四十里的大城,才是太原应该有的模样。

    赵桓在出宫的时候,就找了这份图纸,在原来的城基础上,建立一座新城。

    当然必要的排污排水是一定会有的,太原四战之地,汾水、渭水都过太原,敌人万一丧心病狂水攻的话,也有排水的手段。

    古代城防的设计相当巧妙,不用着墨太多,他只是做了极为简要的修改。就按旧图纸施工了,万一以后有蒸汽机了,打造一个蒸汽朋克风的大宋,也未尝不可。

    城池的建设要比宫殿快,不用金丝楠木之类奢华之物,他修个土城墙也用不了太长时间。

    三年也就够了。

    三年啊!

    三年修墙,十年缮补,百年聚气,方为大城。

    王八蛋毁晋阳城,千年聚气毁于一旦!

    啊呸!

    赵桓安排了太原城修城之事、安排了均田之事、二十多万军民的民爵均田之事、安排了乡吏之事。

    他也踏上了车驾,准备绕道娄烦和宁武,亲眼看看这大仗的阵仗。

    御驾亲征,亲上前线的意义很重要,鼓舞军卒士气、亲自犒赏三军、发表战前宣讲等等之事,都是必要的步骤。

    赵桓知道自己为什么一意孤行,非要彻底赶走金人,再收拾旧河山。

    但是这不妨碍他对战前宣讲这件事的抵触。

    他在的印象里,肉吃饱,银钱在亲从官的监督下发够数,再犒赏一番,加上自己御驾亲征的加成,足以让宋军的气势达到一个顶峰。

    但是在种师道的不断劝说下,他终于还是走到了台前,站在巨大的演武台前,他看着脚下十数万大军就这样站在宁武关下,有点腿抖,好在他扶着演讲台。

    四处有些军汉等着传他的话,毕竟这么多人,他的话可传不过一个营,就会变得声音很小。

    传令兵就是做这件事,将官家讲的话,传给军卒们听。

    每次军前宣讲,也是检验队伍沟通是否流畅的必备技能。

    军队不是普通人,军令口口相传,搞出个三人成虎,岂不是要出大麻烦?

    每次宣讲外,也有有人专门负责查验是否宣讲正确。

    赵桓终于在十几万人面前站定,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太原城,军民四十余万人,守城两百余天,人人皆为勇士,义士。”

    “现仅剩下十八万妇孺,两万少壮。而仅剩的两万少壮,亦是人人带伤。”

    “朕就问自己,是谁,给朕的子民带来了如此可怕的伤口?”

    “是金人。”

    “朕在太原城的街上走着,四处都是残垣断壁,哪里都有哀嚎之声,有一位眼睛不大好的老大娘拦着朕,问:官家,你看到我家大郎了吗?朕说没有,你去别处转转。”

    “其实朕知道她家大郎在哪里,不是在城内的伤兵营里,就是在城外的勇义冢里。”

    “是谁,让朕的太原城,从四十万军民变成了二十万?”

    “是金人。”

    “从汴京到太原,走了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四处都是流匪,四处都是流民,哪里都能看到仍在路边的尸首,数不胜数。”

    “他们就那样被裹着草席,丢在路边,朕就在路上问自己,是谁,让朕的子民,颠沛流离沦落如此?”

    “是金人。”

    “最为残暴、狂妄的金人认为,一切都应归它所有,听它摆布;”

    “应当由它决定我们同谁交战、同谁媾和;”

    “它还说,不得越过勾注山,不得干预西夏自立;”

    “应当由它划定界限,以我们不得逾越的山脉河流把我们封锁起来,而它却不遵守自己规定的界限,轻启战端。”

    “当初,完颜宗翰就站在大同府的城头,告诉你们,你们不得朝任何方向跨出一步!然后拿走了我们最古老的的城池,大同府和燕云十六州。”

    “现在,完颜宗翰依然站在朔州城头上,告诉朕,他要拿走朔州。我们依旧不得朝任何方向跨出一步,然后准备拿走我们的古老城池,太原。”

    “然后是西安,潼关、洛阳,汴京。”

    “朕不答应,所以朕来到了河东路。”

    “朕今日到了这河东路,到了这太原,到了这宁武,并不打算退回去。”

    “朕就在这里,就在这宁武,军士们!你们只要后退一步,就是朕。”

    “你们只要后退两步,金人就会踏着朕的尸首!再次走进大宋这郎朗万里河山!”

    “走进千家万户!尔等妻儿任由奸淫掳掠!就连朕的妻儿,也不例外。”

    “我们为什么而战?!为了这大宋数万里的大好河山!为了这大宋一万万的大宋子民!我们要用我们的血肉之躯,如同太原军卒一样,为郎朗大宋,守住国门!”

    “若再有一枚弓箭,再射到了大宋境内!若再有一名金人军卒,跨过我们的防线,再踏进大宋境内!那就是我们大宋军人的耻辱!”

    “拿起你们的长枪!跨上你们的战马!将碗中酒水饮尽!”

    “战争就在等待着我们!”

    “军卒们!抓紧手中的牌!牢牢握紧手中长枪!带好自己的兜鍪!抛却恐惧与退缩!”

    “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杀死他们!”

    “金人说他们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什么叫做勇气!他们少的可怜的胜利,只是由于敌人的怯懦才获得!而我们!不是懦夫!”

    “要证明这一点,非常容易,拿起手中武器,杀死他们!”

    “因为些许微末的胜利,金人愚蠢的以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的英勇,我认为他们勇敢而坚毅的尸体,今夜非常适合喂给乌鸦和蚂蚁!”

    “我们在胜利和覆灭之间绝无回旋余地,或者战胜,或者死亡。”

    “如果命运未卜,与其死于逃亡,毋宁死于沙场。”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用手中的武器,告诉敌人!这就是我们确实不变的决心!”

    “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杀死他们!”

    “战,必胜之!”

第一百七十二章 朕梭哈了,你跟吗?

    “战!战必胜之!”激扬的声音在整个宁武关,不断的呼喝着。

    这声线,由零散,变成了一条恢弘的声的洪流,由散乱变得整齐划一,十几万人的呼喝,如同一把锋利的巨剑一样,从宁武关直扑天穹。

    而赵桓也被这股声浪,所震慑。

    这就是民兴。

    大宋,并非没有可战之兵。大宋也并非没有善战之将!但就是因为最顶层的绥靖和不断的妥协,一步步葬送了大宋的前程。

    赵桓,也终于理解自己来到这里的意义,给大宋的军卒、将领,甚至是民众!一个和金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他们需要一个机会证明自己,并不是亡国之兵,并非亡国之臣。

    赵桓也需要一个机会,证明自己不是亡国之君。

    没有上层的掣肘,彻底放开手脚,与金人堂堂正正的对决,倘若败了,那就真的死吧。

    赵桓将手中的海碗举起来,说道:“诸君饮甚!”

    就是有些涩的羊羔酒,酒的味道甚至带些苦味,但是赵桓还是将海碗中的酒一口饮尽。

    岳飞、宗泽、种朴将率军从雁门关而出,而赵桓这里,种师中、刘、杨沂中、张叔夜将率军从宁武关出关,在朔州城下,与金兵决战。

    金人善长野战,想要彻底拿回大同府,就要在战场堂堂正正的证明自己,大宋男儿也是铮铮铁骨!

    海碗被摔碎的声音此起彼伏,战前饮酒,乃是常理,刺激军卒士气。

    哈!哈!哈!

    整齐划一的军卒呼喝的声音不断传来,战鼓轰隆隆的响起,号角悠远而震人心魄充斥着整个宁武关。

    赵桓将手中的海碗倒过来,放到了地上,大声喊道:“出关!”

    传令兵应声而去,关前的栈道应声放下,军卒们开始鱼贯而出,向着预定的战场行进。

    赵桓喘着粗气坐在了龙椅上,坐在关头,看着外面的战场,看着不断出关的军卒,也不知道是酒精的作用,还是战阵的刺激,他感觉自己听到了心脏跳动的声音。

    他这是第一次面对十几万军阵宣讲,有些不太适应,如果不是在汴京城,见识过了山呼海喝,他觉得自己很难扛得住这军卒们的声浪。

    这不仅仅是声音,更是军卒的决心,也是宋人的脊梁。

    还是他赵桓的责任。

    他端坐在龙椅上,他确定自己要兑现自己对军卒的承诺,只要他们后退,第一个死掉的就是宁武关城头上的自己。

    大宋,输不起了。

    大宋,经不起几个不小心了。

    他想起自己刚魂替宋钦宗的时候,那会儿的自己,还想着南下江南造肥皂做富家翁的想法,就觉得十分可笑。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但是他却不会嘲讽过去怯懦的自己,没有人在没有经历和认同的情况下,以命相搏。

    他端坐在龙椅之下,旁边是种师道的转椅,他坐在新帝的旁边,看着远处的战场。

    种师道的精神头还不错,睁着眼睛来回巡视的说道:“童郡王这厮,战阵上有可取之处,就是治军不严,官家你看那些西军的娃娃,居然有几骑马军冲到了最前面,这要是老臣带着绝对不会如此。”

    “孙琦不错,你看他所率的军卒,阵型极为整齐,就是人的性格还是不够锋利,听说有军卒违了军规,偷偷私自喝酒,按制是需要打上十军棍以儆效尤,可是这孙琦怜惜军卒,就以无人知晓为由,没有打这十下军棍。”

    “军阵怎么可以有妇人之仁?长此以往军队还是军队?心肠软,在战场上不是好事。敌人的妇孺都有可能要你的命的战场,必须十万个小心。”

    种师道还在唠叨着,赵桓脸上挂着笑,他在说己方几员大将的不足,其实就是受兵法的影响,未虑胜先虑败而已。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是此战,必须胜,连经年老将的种师道都开始紧张的唠叨起来。

    “要说这治军严苛,还是这岳飞,现在也是岳都尉了。胆略见识过人,监军极为严苛,军纪如山一般,是最好的年轻将领。就是每战必冲锋在前,恐有不测。他现在是将领,不需要每战身先士卒了。”

    种师道还在唠叨,而赵桓却挂着笑容,看着战场。

    他笑着问道:“种少保这也是紧张了吗?”

    种师道点了点头,说道:“要是没有汴京的事,八门禁军不进京。潼关、武关、箫关、太行八径的守军可以倾力决战,那此战,老臣信心十足,必胜。”

    “可是因为汴京八门的反叛,凭白多了些军卒,去防守潼关这些地方,我们的兵力足足少了五万有余,老臣有些担忧。”

    赵桓点了点头,知道种师道的担心不无道理。

    赵桓沉默了很久说道:“种少保有所不知。杨沂中连夜赶路觐见那天,朕已将关中防务全部交给了杨宗闵,永定军路总管。他负责守护潼关等地。调往潼关的军队,已经返回。”

    “而太行八径的守军,前几日已经从关隘出发,现在大约已经到了雁门关了吧。”

    种师道满脸骇然的扭过身,目光炯炯的瞪着赵桓,脸上都是不可思议!

    “官家!此举等同于将太行防线拱手交给了汴京八门!他们如果趁机进兵,河东路不保啊!官家!要是蓄意谋反,官家就危险了。”种师道骇然的问道。

    赵桓点了点头,他能不清楚太行八径守军皆到雁门的后果?

    不过他脸上露着不屑说道:“一群无胆匪类罢了。朕就是敞开太行八径!种少保觉得他们有那个胆子进兵河东路吗?”

    “但凡是有点血性!但凡是有点胆识的人!能够做出看着金兵屠掠,按兵不动的举动来?能够趁着皇帝亲政,私自入京吗?”

    “就是一群无胆匪类!彻头彻尾的鼠辈!朕为什么要怕他们!”

    赵桓站起来慷慨激昂的说道:“朕要这朔州城下的胜利!朕要攻克大同府!朕要拿到燕云十六州!朕不惜倾尽全力,也要拿下这场决战!”

    “种少保可懂朕的决心?”

    种师道重重点头。

    纵然早已知晓自己跟随的这位官家心里,外战永远大于内战,但在此时,在此地,听到官家如此言论,哪怕是他早已身经百战,仍然唏嘘不已。

    要多少年了,这大宋才出了这么一位英武的官家!

    唏嘘的同时,带给他的是无限的欣慰。

    老种无后,早已将这副日趋衰老的身躯许国。

    他并不介意为国赴死,哪怕是赵佶当皇帝,或者是那个登基之日就晕过去的菜鸟皇帝,纵是过去他瞧不上官家,都动摇不了他为国死难之决心。

    但是,不知道怎么,欣闻新帝这一席话,蓦然就觉得,自己的几十年的沉沉浮浮没有白费!

    终于盼来这样的官家,大宋真的中兴有望!

    赵桓盯着关外的战场,完颜宗翰啊!

    朕梭哈了,你跟吗!

第一百七十三章 朕决心已定!誓于宁武共存亡!(为“王天明真帅”加更!)

    完颜宗翰待在金兵大帐之中,满脸的惆怅,下面跪着的,是自己的胞弟完颜宗敏,他怎么也下不去重手狠狠的责罚.

    但是雁门关失守的责任在他,不顾旁人劝解的也是他,大意轻敌的也是他。

    军纪如山,就是再怜爱自己的胞弟,也不能置军法于不顾。

    更何况还有监军看着呢。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金人学起了宋人那一套,宦官监军的把戏,完颜宗翰相当的反感。

    金国将领没有一个不反感宦亲信、宦官监军之事。或者说,普天之下,所有的将领都极为反感这一套。

    “报!西帅!入内内侍省中令刘鹤已经伏诛。”

    完颜宗翰点了点头,他非常反感监军之事,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胞弟受罚。

    那就杀了监军好了,在文书上,换个雁门关守将做替死鬼就是。

    完颜宗翰甚至已经将人选备好了。

    耶律余睹本来就是贰臣,现在已经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自己只要制造好文书,谁知道雁门关是完颜宗敏丢的?那就是耶律余睹丢的!

    知道真相的监军已经死了。

    自己对自己本部的军队还是很有信心,这点掌控力都没有,他还称什么西帅!【注1】

    完颜宗翰扶起了完颜宗敏说道:“此次之事,为兄替你担下了,但是如有下次,你知道后果。”

    完颜宗翰看着账外,满脸愁容,自己应该如何抉择?

    自己率领的可是本部兵马,金人可不是像宋朝一样的将门林立,但是也有十五子能征善战,自己的本部兵马全部投入这朔州城决战,值得吗?

    他有些犹豫,假如这决战自己赢了,战胜之后呢?

    还有雁门关要攻打,那地方真的要攻下,岂止是尸骨无数。

    不走雁门关,绕道宁武关。

    那边有个天子,更是难打啊!他已经接到了军报,大宋新帝到了宁武关。

    自己摆出决战的态势,对方丝毫没有软弱,兵马尽出!意图决战!

    这大宋的天子,什么时候这么有骨气的了!

    居然亲上前线,还在宁武关城头玩起了死战不退的把戏!

    完颜宗翰知道,此战的重点,就在宁武关城头上的那个皇帝!

    杀掉他!战事结束!

    大宋军卒届时必然溃不成军!

    “全军听令,待敌军深入朔州关隘,我部兵马绕道朔州城北,进攻宁武,杀掉大宋皇帝!”

    多么简单的斩首战术,又不是就你们大宋西军会用,我金人也极为擅长啊。

    只是几位参将欲言又止,这大宋的皇帝真的那么好杀的吗?

    这皇帝亲政的消息满河东路都是,那大宋皇帝真的在宁武关城头吗?

    是谁放出的这个消息?

    事实上,就是赵桓放出的自己在宁武关的消息,而且有大量的斥候在朔州城到宁武关一线散播消息!

    只要完颜宗翰来袭,那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已经妥善安排。

    “官家啊,沈指挥不是给官家准了替身吗?用替身,用替身,咱们不在这宁武关待着了!要是官家出点意外,让老臣怎么给皇后娘娘交代啊!这让老臣怎么活啊!”赵英在赵桓耳边不停的聒噪着。

    赵桓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呵斥道:“闭嘴!”

    赵英哪里肯罢休,这是小事吗?

    官家坐在城头上,看着金宋两国,超过五十万的军卒在朔州城决战?

    万一哪个流矢飞过来,岂不是要翻了天?当然宁武关这么高的城头,流矢很难飞上来。

    但是也是极度危险啊!

    而且官家还故意把自己在宁武城头等待军卒凯旋的消息,放了出去,让完颜宗翰得知,那金兵一拥而上,那大宋官家……

    大宋官家就没了啊!

    “官家,老臣求求你了,就下了城墙吧。下来吧。这打仗有什么好看的?不都是一群泥腿子互相斗殴吗?官家要是喜欢这个,咱回到汴京,老臣给官家找几千人,天天打着玩。”赵英还在劝,喋喋不休。

    “你有完没完了!再叨叨朕把你丢下城头去打仗去!”赵桓非常生气的说道。

    赵英连连点头,说道:“官家把老臣扔下去就扔下去吧,只要官家肯下城头,让老臣去当先登军,老臣都是在所不惜。”

    赵英说着就看着旁边的亲从官说道:“你把盔甲给咱家,咱家去会会这完颜宗翰。”

    种师道看着连连摇头,这赵英肯定不如那历史留名的高力士,但也算是忠仆一名了。

    他的眼里,什么最重要?官家。

    其他人的命?不重要,甚至连大宋的江山社稷,都不重要。

    只要官家活着,就是一切。

    种师道笑着说道:“官家也别怪罪赵都知聒噪,他也是心切了些。毕竟宁武关危险了些。赵都知可是这个道理?”

    赵英连连点头,说道:“官家你看种少保都知道这里危险,官家咱们赶紧下去,要看打仗,老臣回家给官家演一演就是。”

    “哈哈哈哈哈!”种师道和赵桓两个人哈哈大笑,而赵英不明所以的看着发笑的两个人。

    莫名其妙!你们俩笑什么!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赵都知,你呀,被种少保下套了,他话里有话,骂你聒噪,你没听出来?”

    赵英一愣,不过随即反应过来,但是他依然坚持说道:“钟少保骂老臣也好,杀老臣也罢,官家咱下去吧,军卒都走,不用搁着演了。”

    “朕必须在这。此战不容有失。赵都知不用再多说。”赵桓摇了摇头。

    自己梭哈,赌上了所有,可不仅仅是赌上了军卒的性命,还赌上了自己的命。

    宁武关只有一千五百名亲从官,还有一万人的守军,负责投石机的投石,砸毁对方的投石机。

    他设伏与宁武关外,如果完颜宗翰真的袭击宁武关,种师中会率军杀他们的后路,而自己这一万人守军就必须抵挡完颜宗翰军队的狂风巨浪。

    顶住了,完颜宗翰损失惨重,无力守城,大同府他拱手相让,自己的战略达成。

    如果顶不住,顶不住。

    那就没了。

    没?没就没了吧。

    所以,他才会想知道完颜宗翰跟不跟。

    真的野外决战,他不怕,大宋军士也不怕。

    如果完颜宗翰想要保存实力,奇袭宁武关,他也不怕。

    他相信大宋军卒能够完成自己的谋划。他也相信凭借着宁武关的地利,能顶得住敌人的冲击。

    如果皇帝都不信任军卒,那军卒自己能相信自己吗?

    “无需多言,朕意已决。”赵桓坚定的说道。

    自己是天子之躯,不能上阵杀敌。

    但是自己连一点牺牲的觉悟都没有,凭什么军卒们有觉悟去效死奋战?

    “若朕死了,就把准备好的后手,撒到金国去。朕死了,也不能让他们安生。”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宋原子弹!(为舵主“小走狗1”加更!)

    后手很简单,共计一千五百死士,到金国的各大城市中,扔老鼠和得了黑死病病死的病人。

    利用老鼠身上的跳蚤,将黑死病,人为的投放到金国去。

    真正的做鬼也不放过金人。

    而不是王禀那种口头说说。

    顾忌到大宋人没有完整的防疫体系,担心放火反而引火上身,不愿意用生化战。

    倘若自己死了,大宋危如累卵的情况下,投放黑死病,而且是人为的进行投放,到时候威力可想而知。

    要知道黑死病在欧罗巴大洲,在三年的时间里,造成了将近两千五百万人的死去,这还是在不断的控制的情况下。

    如果是人为投放呢?无异于大宋的原子弹啊!甚至比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强大。

    不是到最后关头,赵桓绝对不会如此做,到时候大宋同样是人间炼狱。

    既然无法共生,那么大家共死,一同走进阿鼻地狱!谁都别想好好活!

    之所以如此,因为赵桓知道,如果此战不胜,那么将来的大宋不会比黑死病下的欧罗巴,好到哪里去。

    同样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民不聊生,金人会用屠刀杀掉所有敢于反抗的人。

    这就是赵桓的后手。若是自己死了,保大宋最后一丝安定。

    自己这个皇帝,做到这个份儿上,应该算不错了吧。

    种师道劝慰道:“官家,咱们这宁武关垂高十七丈,占据了地利,石会打的更远,打掉对方的投石机,他们甚至连箭矢都射不上来。”

    “我大宋军卒最擅长的就是守城,这宁武关要是那么好破,他完颜宗翰还会过雁门吗?官家不必忧虑。”

    赵英还是着急,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他武功倒是很高强,也曾想过强行将官家带下城墙,但周围亲从官,会在他下手的第一时间,把他射成一个刺猬。

    “天佑大宋!天佑大宋!”赵英不断的嘟囔着。

    赵桓的心态还算平和,他很快的等到了军报,完颜宗翰从朔州营地,开拔,绕北侧意图避开种师中所率军队,奇袭宁武关。

    来了!

    赵桓有些忐忑,一如当初在面对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赵楷,冲击皇宫的时候一样。

    不过当年那个缩卵的赵桓已经消失了,他已经在这个位子上,他知道自己肩膀上需要肩抗怎么样的责任!

    果然啊,完颜宗翰没有选择决战,只是摆出了一副架势而已。

    吓唬谁呢?

    想要斩首自己吗?哪里有那么容易!

    赵桓看到了远处的黑线,二十五万前进那是何等恐怖的场景?

    这其中精兵只有七万左右,其余都是契丹奴,衣衫褴褛,连双鞋子都没有。手中拿着木质长矛,眼神多为空洞,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被金人驱赶着。

    他们的行军速度极为缓慢,因为契丹奴有些畏惧,不敢向前。

    “令宁武关守军收起栈道,关闭关隘大门,没有将令,即使宋兵扣关,也不可开启关隘大门。竖起井栏,所有人到预定位置,准备应敌。”种师道冷静的下着命令。

    宁武关如同巨人翻身一样,开始活跃起来,守军一万,亲从官一千五百余人,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敌人的冲锋。

    赵桓站了起来,看着远处,那密密麻麻的人影如同蚂蚁一般在旷野上挪动着,人头攒动的模样,让人不寒而栗。

    这就是战争吗?

    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鼓声号角声如同催命符一般,金戈铁马之景,也是赵桓生平第一次看到。

    轰隆隆的马蹄声在远处响起,乌鸦和秃鹫的声音穿刺而来,让赵桓产生了一丝丝幻觉,仿若金人的大刀已经逼近,一刀砍在了他的脖颈处,血花四溅。

    当然,也有可能是将太阳光芒遮蔽的箭雨,倾泻而下,将他扎成一个刺猬,毕竟金人善射。

    而赵桓的这种臆想,并不是幻觉,只不过这将太阳光芒遮蔽的箭雨,并没有洒向宁武关的城头,而是箭如雨下一般的洒在了契丹奴和金人的头上。

    以赵桓为核心的诱敌深入之计策。

    最重要的是赵桓这个饵,如果这个饵被金人咬掉,还谈什么诱敌深入?

    那是送肉!

    所以在宁武关的两侧就埋伏了近五万精兵。而这箭雨就是这五万人的第一轮齐射。

    腰弩,需要躺在地上借住腰力才能上弦的弓弩,射程约为两百步。

    “仰四十,预备!”张叔夜站在军阵前,目测着距离朗声喊道。

    传令官如同流水一般,在军阵之中穿梭,精兵扬起弓弩,再次准备抛射。

    “放!”

    张叔夜怒吼,身后的传令官手中的彩旗猛然落下,箭矢再次飞射而出,落在了金兵大军之中。

    这种抛射没有任何技巧性可言,就是覆盖性的射击,目的就是击杀敌人的炮灰,那些顶在前面的契丹奴。

    完颜宗翰皱着眉头,因为弓弩的威力,契丹奴畏惧不前。

    他皱眉的原因也并非契丹奴不前进,而是怪自己当初杀戮过重,现在只能驱赶契丹奴。

    如果不是杀戮过重,还能从掠夺的汉地里,签军一些汉儿军。

    宋人优柔寡断,如果有汉儿做先锋,做炮灰,宋人往往会犹豫不决,导致贻误战机。

    但是现在都是契丹奴的情况下,汉人的弓弩跟不要钱一样,从天而降,收割这契丹奴的生命。

    “令契丹奴前进,如有后退,立斩不赦!督战队近前!”完颜宗翰下令。

    契丹奴的命那是命吗?那都是奴隶!

    亡国之民,何来尊严之说?

    只要能抵近宁武关,杀掉大宋皇帝,这场大战他就赢了!

    甚至宋金之战,他就赢了!

    他可以想到大宋守军在皇帝死后,一泻千里的模样!

    那时候自己再收灭国之功,那皇位上的完颜晟安敢跟自己再争锋芒?

    宋人的弓弩很强劲,箭如雨下,但是依然不能够阻拦契丹奴前进的步伐。

    甚至契丹奴的步伐更快了几分,越早冲到宁武关的城头,就越容易活下去。

    契丹奴的脚步加快了几分,宋人的弓弩一振再振,一**的收割这契丹奴的性命。

    完颜宗翰脸上带着得逞的笑容,只要契丹奴冲到宁武关下,那站在关隘城头上的大宋皇帝还不得吓的屁滚尿流,仓皇而逃?

    皇帝都跑了,那下面的泥腿子,贼配军们,还会拼死拦着自己吗?

    绝对不会!

    嗯?

    他看着那个身着大红色朝服的皇帝,还站在那里,而且似乎在看着自己这边!

    怎么可能!

    腐烂到骨子里的大宋勋贵,本应望风而逃的宋朝皇帝,为何还站在城墙上!

    他不应该转身逃跑吗?

    赵桓眯着眼看着远处的大撵向种师道问道:“咱们那个新式的投石机,能打的到大撵的地方吗?”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尝尝朕的意大利……超大型投石机!(1/5)

    赵桓指着远处的完颜宗翰的位置问种师道自己的新式投石机能不能打到那个位置。

    “如果李少卿做了太宰之后,没有学会吹牛的话,咱大宋那个新式投石机,完全能够打到那个大撵的位置。官家要试试吗?”种师道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

    如果李纲没吹牛,那两千步外,也就是那完颜宗翰的大撵的位置,完全没有问题。

    “十辆投石机一起发射,增加一些命中吧。”赵桓转身回到了自己坐的位置。

    完颜宗翰会斩首战术,自己就不会了吗?

    只不过自己用的是居高临下的重力投石机。

    李纲的得到《机械原理》之后,就一直没有停下对机械原理的探本溯源,而后经过反复改良,结合赵桓当初要投竹筒猛火油的思路。

    弄出了个奇怪的巨型机械。

    一刻钟才能发射一次的巨型重力投石机,也就是岳飞听说的那种可以移动的巨型投石机。

    长臂下挂着弹框,可以挂上百公斤的巨石,而短臂上挂着的将近一吨配重,重力投石机,以重力为核心,杠杆原理为主要应用的战争利器。

    高达十米高的投石机早就组装好了严阵以待,而投石机下,就是挂着两个两人高的笼子。

    这两个笼子和仓鼠笼非常的像,只不过这个笼子更大,里面装着踏板。

    一个笼子里可以放三个人,军卒不断的踩踏笼子,让笼子转动,通过齿轮,也让配重臂缓缓升起。

    整个木质框架的投石机,其实是钢筋铁骨,单纯靠木头已经不能承受的住这种巨型投石机的自重了。

    相比较旁边那只有两米高的投石机,李纲拿出来的这个人力转轮重力投石机,带着来自巨型器械的压迫力,静静的卧在城头上。

    如同来自蛮荒的巨兽一样,拥有着极为恐怖的震慑力。

    只不过完颜宗翰因为角度的问题,看不到。

    赵桓之所以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赶到晋中,也是因为这种投石机实在是很难运输。

    “左十五,仰十,满力,预备!”刘经,亲事官的神射手,负责车阵床子弩射击的指挥官,现在的重力投石机使用者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喊道。

    红色的小旗子竖了起来,微眯着眼的刘经,又翻看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图册,这是刘益写的使用手札,里面对各种距离,还有角度都有详细的阐述。

    最后再次确认自己确定的角度无误后。

    刘经擦了一下脑门上的汗,用力挥下了红色小旗!

    发射手用力的将自己手中的顶栓绳索拉动,配重臂猛然下落,弹框中的石块,呼啸着向着城关下猛然飞去。

    完颜宗翰看到了那个小红旗落下,心中就警兆陡升!这宋人又在玩什么花活?

    然后他就看到十块巨大的飞石头从关隘的城头上,飞了出来。

    在这个时候,战场如同静止了一般,大家都抬头看着那巨大石块在阳光的照耀下,打着旋飞快的划过他们的头顶。

    这是什么东西?

    所有人的心中都升起了这种疑惑。

    石头不是不认识,那玩意儿满世界都是。

    可是这么大的石头,在空中翻动着飞动,他们这是第一次见。

    “躲避!”完颜宗翰用尽自己的全力喊着,自己全甲,往大撵上一趟,就开始往大撵下滚动!

    这飞石绝对是冲着他完颜宗翰来的!

    十块飞石伴随着所有人的视线,落在了敌军大撵的附近,发出了巨大的声响,扬起了漫天的烟尘。

    战场静止。

    这大宋的皇帝是什么来头,能让巨石飞舞?山神吗?

    赵桓有些遗憾,这投石机的准头就是有点差,这落差和空中轨迹,没有长时间的纠正,怎么可能一次命中,虽然十架投石机齐射,但是完颜宗翰的大撵安然若泰。

    让赵桓无比遗憾,这一击,要是杀了完颜宗翰,岂止美哉!

    做梦都能笑醒了!

    完颜宗翰非常不雅的扶正了自己的兜鍪,灰头土脸的摇了摇头,连啐了几口,才把口鼻中的烟尘吐出。

    虽然有些狼狈,但是巨大的飞石,没有砸死已经是万幸。

    损伤不大,可是士气却低到了冰点。

    附近的军卒都为之大乱,连前面的契丹奴都有回撤的迹象。

    “看什么看!传令下去!杀了大宋皇帝!晋国公!可世袭恩荫!掌万户!弦控三万披甲之士!”

    完颜宗翰状若疯癫的咆哮着,这差点死掉的大威胁,让他的理智有些失控。

    士气低下的时候,应该率军撤退,做修整在图后事。

    但是完颜宗翰无疑是个疯子。

    “三千精卒骑兵随我出阵,我要亲自砍下大宋皇帝的狗头!没有人可以如此羞辱大宋西帅!没有人!”完颜宗翰依旧在咆哮着。

    参将们嘟囔着嘴,想要提醒自己的大帅。

    你是金国西帅。

    不过这个时候,也没人敢纠正完颜宗翰的口误。

    契丹奴十数万,精兵数万,齐聚宁武关下,即使是城关高大,垂高数丈,依然有金人攀附附近的岩壁,爬上宁武关城头。

    “官家,该走了,金兵上来了。”赵英搓着手,焦急的说道。这时候再不走,等到金兵攻上城池,就为时晚矣。

    “朕不能退。”赵桓依旧没有挪屁股的意思。

    零散的金兵契丹奴根本不能拿下城墙,赵桓这个时候露怯,自己谋划尽数全歼完颜宗翰部众的想法,会彻底的变成空中楼阁。

    种师道也是一脸淡然,死国而已。

    完颜宗翰的骑兵队很快的冲到了城下,攀附着高达的云梯,上到了宁武关前。

    他虽然状若疯癫,但是最基本的军事素养依旧在,绕开了最为密集的箭雨的正面,选择了从旁侧的薄弱点登上了城墙。

    “今日步卒皆为壮士,待大宋皇帝做了我等的刀下亡魂,定有高官厚禄封赏。若畏战不前,则军法无情!尔等可曾明白!”完颜宗翰待在云梯的木楼里对着身后的步卒高声喊道。

    “敢为将军战死沙场!”金兵的面具非常狰狞,从面具的眼孔中,能看到那种已经泯灭人性的疯狂。

    百战之兵都是疯子,他们知道如何在战场上活下去,同样知道战场何种功劳最大。

    拿下敌国皇帝狗头,这种功绩,足以恩荫后代。

    云梯的铁钩,勾住了城墙,完颜宗翰踏上了宁武关的城头。

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宁武关城头(2/5)

    完颜宗翰带着足够的猛安谋克军来到了城墙之上,瞬间就打开了一个缺口。

    还是新式的投石机数量太少,否则这巨大的云车,怎么可能靠近这宁武关?

    赵桓自然看到了完颜宗翰等人的冲阵,虽然他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是能够猜出来是一队足够精悍的军卒。

    赵桓向后退去,替身出现。

    这个替身是早就计划好的替身,而且不止一个。

    穿着和赵桓一样的红色朝服,站在宁武关的城墙上,分散开来。

    这都是他的疑兵,而他本人,退到了城楼之下。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该怂就怂。

    自己与军卒誓死共存亡的意志,已然表达的淋漓尽致,敌人冲上城头还不退去,那才是石乐志。

    已经足够鼓舞士气了。

    而且诱敌深入的计划已经达成,自然没有在城头上再待下去的理由。

    完颜宗翰看到了那个大红色的朝服的大宋皇帝,大喜过望。

    猛安谋克,是金国最凶残的直属部队,也称之为怯薛,宫廷直属卫队,和亲事官亲从官一样,都是精心挑选的悍卒。

    带着如同猛虎下山一样的军卒,扑向了大红色朝服的大宋皇帝。

    亲从官和猛安谋克军狠狠的碰撞在了一起,双方带着大全装的装甲,扭打着,金属碰撞的火花在城头上不断的闪现着,而铿锵之声响彻整个城头。

    亲从官乃是从整个大宋六十万的禁军和西军中选出的精锐,人数多了自然能挑出不少好手。

    沈从双手紧握着麻扎刀,小心谨慎的对阵金人的猛安谋克军,这些军卒同样强悍,双方披着重甲在猛烈的厮杀着。

    他忽然将手中麻扎刀挡在了背后,一把抓住敌人长枪的枪杆,掼在了地上。

    呼,要不是义父训斥,这一下要是没注意到,又是伤口。

    他将敌人踹倒在地,抽出环首刀,插进了顿项的缝隙里,又猛的抽出,杀死了一名金兵。

    这种双层冷锻甲之间的对决,是毅力、耐心和谨慎的对决,谁不小心,离开就会被砍翻在地,再无生机。

    此战,必须胜利。

    沈从比任何人都知道新帝心中多么希望获得这次战斗的胜利。

    完颜宗翰也注意到这个多次击杀金兵的沈从,在战场上,快速的逼近了沈从。

    可惜两个人谁都奈何不了谁。

    一个是战场宿将,久经沙场,生死搏杀不知道多少次,而一个年富力强,武艺精湛,谨小慎微。

    战场不是单打独斗的地方,两个人的捉对厮杀,也一直被打扰。

    完颜宗翰忽然长枪刺向了沈从的面门,沈从躲开这一击,刚要反击,才看到完颜宗翰趁着这一下猛击,迅速跑向了那个大红色朝服的皇帝!

    “去死吧!”完颜宗翰怒吼着,眼中带着兴奋,声音高亢而有力的在城头上回荡。

    噗!

    赢了!

    完颜宗翰面具下的嘴角轻扯,自己还是赢了,突破了层层封锁来到了大宋皇帝的面前,还杀死了对方。

    吗?

    不对!这个手感不对啊!

    完颜宗翰马上察觉到了异常!这根本不是活人!这就是个稻草人!

    完颜宗翰疯狂的将大红色的朝服剥开,可是里面是无数扎在一起的稻草,好像在嘲弄着已经彻底失去了心神的完颜宗翰一般。

    完了。

    完颜宗翰总觉得不对,这大宋的皇帝就站在城墙上,他分明亲眼看到的!

    而且他也不是随意就来攻打宁武关!

    他也是收集到了很多的情报,多方印证之后,才制作的作战计划,突破宁武关,杀死皇帝!

    可是这一切,好似变成了虚幻,大宋的皇帝,居然不在宁武关吗?

    完颜宗翰扭头张目,看到了城头上无数的红色朝服……

    诡计,如此简单诡计,却让他心若死灰。

    这里每一个大红朝服都有可能是大宋的新皇帝,每一个都可能是稻草人……

    自己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轻举妄动,战场轻进的?

    是从朔州、山阴、雁门、忻州举城投降开始的吗?

    还是从太原城久攻不克,心气变得浮躁,开始的?

    还是雁门官失守,自己变成孤军,然后狼狈逃窜开始的?

    还是从杀死监军绕过完颜宗敏开始?

    完颜宗翰有些恍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今天这个下场吗?

    “噗!”

    完颜宗翰在自我反省和发呆的时候,沈从可没闲着,手中长刀猛的递出去,在完颜宗翰的背上划出了巨大的伤口,然后一脚踹了出去,被一名金卒猛的挡住。

    “死!”沈从怒喝!这一脚将对方踹下了宁武关的城头!

    而完颜宗翰也完全回过神来,上阵厮杀,免不了会有伤亡,他一辈子冲锋在前,身上不知道多少伤口。

    而这一道如同婴儿牙口般宽窄的伤口,从他的肩部,划到了他的腰部,如果不是双层冷锻甲,将他全身包裹,说不定这一下,就可以将他腰斩!

    “竖子欺我!”完颜宗翰想要还手,可是大量的失血,让他有些脚步浮夸,导致他连续两次进攻都被对手轻易的躲开。

    完颜宗翰也趁着这两下进攻,来到了城墙边,突然暴喝道:“全军撤退!”

    他第一个踏上了云车,拾级而下!

    他根本不是想和沈从继续厮杀,而是想到了撤退!

    再不撤退,他这条老命,就交代到这里了!

    沈从完全没有料到这个看似很猛的金人,居然就这样跑了,有些愕然的时候,金人已经开始分批向云车逃窜。

    主将都跑了,他们能不跑吗?

    “泼猛火油点燃云车!快!”沈从大声喊着,来自永定军路的种家军早就在旁边策应,也早就泼了不少的猛火油在云车之上。

    沈从一喊,一只只火箭,应声而出,落在了云车之上,大火轰然而起。

    沈从的手有些抖,这也是他第一次面对如此规模战争,心思翻动,如果真的疏忽大意,刚才的他就已经死了。

    亲从官在这不到半个时辰的激战中,倒下了将近五百。

    而金人的精锐,也倒下了五百多人。

    这种正面硬悍,堂堂正正的对敌,这个交换很正常。

    守住了城头,交换正常,自己守城有功,军爵进一级,美哉!

    呼,沈从猛的摔倒了在地上。

    他也是倒下去那五百人之中的一员。

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儿!你给我等着!(3/5)

    金兵开始有序撤退,而赵桓却来到城头上,看到了倒在血泊里的沈从。

    这就是圣恩不眷的作用吗?

    赵桓觉得不是,沈从只是一个对大宋百分百忠诚的悍卒。

    他有些力竭,也有几处不算很大的疮口。完全不会致死。

    事实上大部分宁武关城墙上的亲从官,都是人人带伤的状态,力竭之后躺在城头上,双层冷锻甲的防护力很强。

    胡元领着一大堆人,快速的冲到了宁武关的城头上,将铠甲解开,将亲从官放在了木质的担架之上,迅速的向着宁武关内的伤兵营而去。

    “别乱动!想死啊!一直抓伤口!”胡元大声呵斥着,伸手拍掉了一个亲从官抓扣自己伤口的手,开始动手解除伤病身上的铠甲。

    赵桓摇头,胡元已经成了所有军卒口中口口相传的神医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人说话难听,但是能救命,没人会在乎。

    赵桓也不在乎,他站在宁武关城头上。

    意气风发的看着城下不断退去的金兵。这一战,他赢了。

    宁武关下的决战甚至能够影响到大同府的归属,完颜宗翰抽调了大同府无数的契丹奴和精兵,来到朔州城下,摆出一副决战的模样。

    可是到最后还是怂了。

    选择了奇袭宁武关,想要斩首大宋皇帝。

    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大宋军卒也用这守城之战,证明了自己同样是钢筋铁骨。

    赵桓已经看到了无数的披甲雄兵从远传不断的侵蚀着完颜宗翰的后军,辎重营都在后军,前后夹击,而地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完颜宗翰终于做出了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撤退。

    这一撤,赵桓知道,大同府,他完颜宗翰也很难守得住。

    “种少保,朕赌赢了。”赵桓笑着说道。

    种师道点了点头,赵桓足以自傲。

    毕竟大宋官家里,敢御驾亲征还亲上前线的,有几个?

    而且还取得了如此胜利。

    地平线上,不断的涌来了大宋军队,这都是在朔州驻扎的宋军,种师中和岳飞两个人带头冲锋,不断的绞杀着金人和契丹奴。

    赢了,毫无疑问。

    赵桓静静的看着,金兵开始还有序的抵抗着,可是前后夹击之下,完颜宗翰的主力精锐又在缓缓撤退的时候,契丹奴终于率先崩溃,四散而逃。

    正面对垒的局面,已经变成了一边倒。

    而赵桓下了宁武关的城墙,来到了自己的屋舍内,倒下呼呼大睡。

    虽然不在皇宫那个大大的榻上,但是他却睡得无比安稳。

    谁都不知道这三个月,他是何等的小心翼翼的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

    而现在终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岳飞带着七百余人的大全装的马军,在金兵阵中冲杀着,所到之处,血液四溅。

    然后慢慢归阵,见到了种师中,他朗声说道:“雁门关守将少都尉上一指挥岳飞见过制置使!”

    “好!”种师中大声道彩!岳飞拿下雁门关,可以说是今天局面的奠基者,如果没有雁门关,现在的局面,会复杂太多。

    “种帅,为何停滞不前,现在金兵正在溃散,此时正是拿下大同的好时机!”岳飞问出了自己的不解。

    他看到了种师中所率大部都在回缩,心中有些疑虑,官家的意图就是大同府。

    种师中哈哈大笑了两声,指了指宁武关的方向说道:“岳都尉有些心急了。你看那是什么?”

    “而且大宋军卒不如金兵军纪严明,如果散乱队形冲锋过去,反而会被完颜宗翰的部队绞杀。收拢军阵,以军阵缓缓推进,步步为营。不给对方任何可乘之机。”

    岳飞看到了宁武关不断推出了一架架投石机,这是赵桓的新式投石机,而且他看到了已经有整军的军阵已经开始向前不断的推进。

    他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种师中的图谋。

    “种帅老谋深算,是某考虑不周了。”岳飞略带腼腆笑了笑,自己的确是心急了一些,他率领的是亲事官,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不管是行进还是战阵中,都能保持比较好的阵型。

    可是种家军和禁军就略逊一筹了。

    整理好军队,不给对方更多的可乘之机,才是一个大帅所该有的沉稳。

    种师中又是哈哈大笑,岳飞几次大战,表现不可谓不亮眼,战略节点都是岳飞拿下,不管是在邢州峡谷阻拦完颜宗望进入太行,还是拿下雁门关,不管哪一件,都需要足够的胆识和谋略。

    “岳都尉自谦了,等到岳都尉再历练两年可独当一面,或金人,或西夏人,总有岳都尉一展身手的时候。”种师中说道。

    “既然种帅有更妥帖的安排,某率亲属官继续追绞敌人!”岳飞选择告辞,他不是很适应这种夸奖,所有人都在夸赞的时候,就越要小心不要翻船。

    小心的并非别人的歹意,而是自我膨胀可能带来的伤害。

    自满,是伤害一个宿将的致命一击。

    轻敌冒进的后果就是完颜宗翰的今天。

    岳飞拍马而去,继续率领亲事官不断向前,不断的有亲事官倒下,但是有更多的契丹奴或者金人倒下。

    军卒崩溃是何等局面?

    岳飞终于见识到了,互相推搡,对自己身后的危险下意识的逃避,使得更显得凌乱,而且速度极慢。

    这种推搡很容易造成踩踏,地上被推搡倒在地上的人,也成了逃亡的阻力。

    岳飞带领这亲事官奋力的收割着敌人的性命,他毫无怜悯,这只战争!

    在战争中怜悯,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

    不知道过了多久,岳飞觉得自己都有些脱力的时候,岳飞让亲事官的军卒,停了下来。

    车兵最大的敌人是投石机,而大同府城中,无疑有无数的投石机。

    他贸然接近城郭,后果就是被投石机砸的满头包,然后悻悻然的退去。

    嗖!

    一个黑影从远处飞射而来,狠狠的扎在了地上,是一个床子弩的一枪三剑箭。

    弓弩上系着一张布绢,上面似乎有字迹一样。

    岳飞拍马上前,将布绢上的字迹认了个清楚。

    “皇帝老儿!可敢饮茶与大同府城下?”上面印着个大大的印章,上面是西帅的印章。

    字迹里充斥着漫天的怨气,

    而这字是用血写出来的,看来完颜宗翰心中的怨气已经到了一种顶点。

    啧啧,这是求和,还是恼羞成怒?

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

    岳飞将床子弩的弩箭拔了出来,仔细的看着字迹,露出了笑容。

    金人也有忿恨的时候吗?也有这种怨气朝天的时候吗?!那想过中原大地,赤地千里,那些死在金人手中的汉人的怨气该是何种模样吗?

    他长长的喘了几口粗气,才将自己内心的那种冲天的怒气所压制住。

    现在的金兵已经归城,随意冲击一座三十二座城门的大城,他这几千人,根本不够几轮齐射。

    他看着床子弩的箭镞叹气,这是辽国的床子弩。

    自从大宋床子弩立下不世之功,辽宋二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床子弩的威力就一直在草原上流传。

    如同筛子一样的大宋朝堂,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床子弩的图纸被泄露了出去。

    岳飞手中拿着系着布绢的一枪三剑箭,回到了大营之中。

    赵桓在宁武关熬夜好几天,制定作战计划,安排方方面面的后手,还抽空见了耶律余睹一面。

    终于在金兵撤退的时候,他一直紧绷的那根弦才断了。

    结结实实的睡了一整天的时间。

    这个觉并不是那么安稳,金人如同从蛮荒里走出的恶神一样,也如同寻找食物的野狗,不停的撵在他的身后,想要杀掉他。

    还有赵佶、赵构、朝堂大臣、将八门诸将的脸不断闪过。

    还有赵楷不断的的喊着还我命来,向他索命。

    不过梦终归是梦,从梦中醒来的一瞬间,赵桓已经忘记了梦的内容,只记得那都是自己的仇人。

    仇人,死掉的仇人果然好仇人啊!

    “官家,大同前线递来的战书,说是完颜宗翰下的战书。”赵英服侍赵桓起床之后,递上了文书。

    赵桓将布绢展开,看到了血书,上面血红的大字,略带腥味的血迹,让人鼻子发痒。

    “饮茶于大同府城下?”赵桓喃喃自语,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同府,自己一定是要拿下的,如果不拿下,整个燕云都在金人的控制之下,北有金人、南有赵佶、西有永定军路外三家和西夏、东有将门。

    自己还怎么匡扶宋室?

    应接不暇的战争和频繁的侵边,足以消耗掉所有河东路的潜力。还怎么一统寰宇,再现中兴?

    可是怎么才能拿下大同府?这让赵桓非常头疼。

    现在摆在赵桓面前的只有一个办法,围城。

    当然也可以选择玉石俱焚的招数,鼠疫。

    围城耗时太长,围点打援还有可能被内外夹击,一溃千里,河东战局直接崩溃。

    这可怎么办?

    “官家,可万万不能答应这北夷之人的话,饮茶于大同府,这金人不配官家挪地方。官家咱回太原城吧。这前线太危险了。”赵英还在劝,这前线着实危险了一些。

    自从赵桓来到了宁武关的前线,他就一直处于一种极度惶恐之中。

    这要是出点什么事,对他来说就是天崩地裂之事。

    “当日完颜宗望在城下问朕,敢不敢出城,朕说不敢。那是真的不敢。赵都知,你说那群朝臣有没有骂朕是个懦夫?”赵桓忽然想到完颜宗望在城下的威胁。

    当日的自己是真的不敢。

    “噫,他们凭什么嘲讽官家?长着两个脑子吗?他们还不如官家呢。官家英武是他们能比得了的吗?”

    “官家咱不去前线了。官家,这战阵之事,交给军卒就是。哪里有皇帝天天在前线。官家咱不去。”赵英跟哄小孩一样哄着新帝。

    亦如当初哄赵桓不要跟赵楷和赵构抢木马一样,那是太上皇赏给赵楷和赵构的,他赵桓不能拿。

    和现在一样,皇帝就应该坐在皇宫里,发号施令,决胜于千里之外才对。

    以身做饵,已经是天下独一份了。

    大不易啊,已经足以证明了。

    赵桓却摇了摇头,自己这前线还是得去啊。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要么胜,赢下所有。要么败。输掉所有。起驾吧。”

    赵桓这个决定,有绝对的意义。

    现在整个关中和河东路都在风风火火的搞均田之事,赵桓已经抛弃了地主和将门来作为自己的基本盘。

    而是将基本盘转换成了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军卒。

    如果此战不胜,万事休矣。

    均田之事必然半途而废,汴京的军头们,恐怕也会彻底拥立新的太子登基,或者直接把伪孤儿寡母给宰了,那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还有那赵佶,躲在临安,跟个鬼一样,伺机而动。

    不胜,自己躲在太原也是苟延残喘罢了。胜了自己还有图谋天下的资本。

    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可是他赵桓不是兵家,而是皇帝,他不能败。

    即使是压上了一切,那就堂堂正正的打下去吧!

    赵桓起驾,前往大同府,战法很简单,围点打援,伺机而动,彻底把大同府围住,再徐徐图之。如果配合好点,说不定今夜能在大同府吃夜宵。

    ……

    而耶律余睹的风寒早就好了,披着大氅,带着数万连鞋子都不完整的契丹人来到了大同府城中。

    在赵桓还未到太原城的时候,他就已经出发了,带着三千的契丹奴来到了宁武关,在匆匆见了赵桓一面后,就前往了大同府。

    而现在他这三千人的契丹奴,已经变成了数万人之多。

    这一切,都来自于金人的残忍统治,在辽国被灭之前,虽然有很多的辽人都过不上好日子,但是温饱还是可以保证。

    可是金人来了以后,大同府这座草原上的明珠,已经蒙尘,而天穹下最雄壮的汉子,也成了奴隶。

    不知何时起,契丹人再不是狼神的信徒。

    而变成了喇嘛教的信徒,靡靡之音让人毫无斗志,而毫无斗志的草原民族,最终的结局就是灭亡,没有其他的结果。

    耶律余睹作为辽国最大的叛贼,现在五十多岁,居然成了契丹人反抗的领袖,着实让人唏嘘。

    耶律余睹将一个契丹奴仆的手中佛珠拿下,说道:“契丹人崇拜山,崇拜天,崇拜太阳。因为崇拜而敬畏,担心自己的无知而冒犯了神灵。”

    “山神暴怒,则大雪崩塌,淹没我们的牛羊,天神暴怒,则大雪纷飞,冻死我们的孩童。太阳暴怒,蝉喘雷干则无粮度日。”

    “祭山仪、设天神、地木叶山,巫衣白著,隐以素巾拜而冠之。这靡靡之物,可以丢掉了。”

    “耶律余睹!你一个契丹叛徒,金国贰臣!安敢说这等话?”契丹奴隶愤恨的喊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521/ 第一时间欣赏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作者:吾谁与归所写的《北宋振兴攻略》为转载作品,北宋振兴攻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北宋振兴攻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北宋振兴攻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北宋振兴攻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北宋振兴攻略介绍: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北宋振兴攻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北宋振兴攻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