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北宋振兴攻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北宋振兴攻略全文阅读

作者:吾谁与归     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     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六章大宋绝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阵图

    “这个阵图……好像和以往有些不同。”首先发现异常的是韩世忠。他是领兵之人,自然见过阵图,而新帝赐的阵图,更像是地形图而不是行军指南。

    种师道一愣,这阵图还能有什么花活可以玩?他不解的拿过来李纲的阵图看了半天,从怀里掏出一副透明的镜片看了半天,连连感慨的说道:“果然大不相同。敢问陛下,这等精密地形图,乃是皇家密传?”

    他有此一问,自然是看到了阵图下角所写【大宋绝密不可外宣。】

    系统连作假都做的如此专业,省了赵桓解释的口舌。

    赵桓很满意这新的阵图带来的效果。既不违背祖制,有阵有图有地形,省的文臣聒噪,又能让大宋将士真的去打仗,而不是去过家家。

    具体到多少人守夜,几天到哪里,用什么军阵打仗,不就是在战场过家家是什么?

    “不过系统啊!这个大宋出现老花镜真的没问题吗?”赵桓看着种师道手中透明的小圆片问道。

    【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幕照之则见。由如钱大者,形云母,而质甚薄,以金镶轮,纽之合则为一,歧则为二,老人目皆不辩细书,张此物于双目,字大加倍。】

    说人话!

    【史沆磨水晶磨出的老花镜的镜片。】

    这才对嘛。

    赵桓接受了这玩意儿的出现,不过自己好像又少了一个金手指啊,原来还打算磨点老花镜笼络一下这些朝臣,让他们说话好听点,夸赞一下自己的文治武功。

    看来又是白瞎了一个金手指啊。

    “陛下,童贯说:陛下要斩,随时可斩。他欲乘快马追赶太上皇而去。只等到日暮时分。若陛下不斩,他便离去。”赵英在赵桓耳边说道。

    “欺人太甚!”赵桓气急,自己就是个受气包,谁都能捏一下?

    【一个无后的太监,终身只能侍奉一个主君。对于朝臣而言,皇帝是他们的陛下。对于太监而言,皇帝是他们的主子。】

    额……赵桓坐在了椅子上,这才切实的反应过来,自己穿越到的是宋朝,这个封建王朝,自己的身份是这大宋的国君,而那个童贯,是个太监,童贯是个权倾朝野的大臣不假,但是他是个无后的宦官。

    在他心里,他认为这种权倾朝野的宦官应该是朝臣,而不是太监,自己好像出现了些许误解。

    【唐朝之前的宦官分为内、外两部分,原则上内侍省皆为太监,而外侍省在唐末宦官把持朝政之后,就再无外侍省宦官。无后,是宋以后宦官们最大的软肋。】

    赵桓不再琢磨童贯的事了,现在正是国难时刻,还顾不上一个交了兵权,准备离开的太监。

    “安排下去,就去做吧。”赵桓挥了挥手,结束了这次的庙算。

    赵桓待在文德殿内,思考自己今天上朝的表现。

    开始时候的因为早有打算,接连用后世的人物例子,怼的朝臣哑口无言,后又用赵楷的死震慑了朝堂。

    本来是大好开局的情况下,自己却因为朝臣大声附议金人过万不可敌和满朝的投降派怒火中烧,在朝堂上掀了桌子。

    这一个点,做的不好啊!

    电视剧里的皇帝都是运筹帷幄千里之外,智珠在握一切尽在掌控。

    自己似乎和那种将朝堂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能力,差距着实有点大。

    自己掀了桌子,是让自己心气爽利了不少,可是文臣一定会看轻他,以为他急躁易怒,最后的几句无能狂怒,让文臣上札子写反省,他们拒不配合,岂不是打自己脸?

    不过这满朝文武皆为投降派,让他着实没有想到。

    【一个人可以用言辞来掩饰和伪装的自己的动机,却无法掩饰和伪装自己的怯懦。朝臣怯懦、投降派横行这些都是表象,国弱方为内因。】

    一位浑身披甲的亲从官突然从文德殿外探了个身子说道:“陛下,太学生陈东请求觐见,在宫门外滞留良久,驱赶不走。”

    看看这帮子文臣,看看这帮文臣的所作所为,赵桓才知道自己误会那童贯,童贯好歹听话的把捷胜军的军权给交了,这帮文臣居然直接闹到了现在!

    而且差遣个学生来给自己添堵!着实可恶!

    “轰出去!”赵桓有些不耐烦,本来今天就足够闹心了,现在又一学生前来闹腾。

    自己本来就是个学生!知道学生的脾性,血气方刚,年少轻狂,也最容易受人蛊惑,一副天老一、地老二、自己老三的狂傲,别人稍微挑唆两句,就让人当了枪使。

    这陈东不用想,就是为了朝堂的大人物被扔出朝堂的事而来。想到文德殿聒噪,想都不要想!

    【陈东:太学生,素有贤名,五世耕读未曾出士,洒脱不羁。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曾在宣和七年,也就是1125年,去年时上书请诛六贼。南宋宋高宗期,一力主战,上书乞留被罢黜的李纲。鼓噪上万人联名上书,斥责宋高宗赵构宫禁宠乐,被赵构剁了头颅,挂在了城墙之上示众。】

    【忠诚度:50/100,对国朝忠诚度100/100.】

    “等一下,请陈东进来!”赵桓三下五除二看完了这个陈东的简介,大喊了一声。

    啧啧,真香。

    这命令比朝令夕改还要快,直接在亲从官还未下达指令之前,就把命令改了。

    “太学生陈东,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陈东在宫门口,就五体投地跪倒在地,缓慢的站了起来,来到了御前。

    “今日陛下在朝堂所问,金兵凶悍,威逼都城,今日之困局,究竟为何。臣有一言,不得不奏。”陈东手拿奏章的手都在发抖,新帝今日表现,已然超过了他的预料。

    有明君之相啊!

    大宋文官把持朝政的已然数百年之久,盘根纠错,即使是太上皇在位也无能为力,只能随波逐流。

    而今日新帝之表现,超过了他的预期。皇权萎靡不振,文官横行当道的后果,就是天下民不聊生。

    “太祖皇帝时,天下初定,但斗米也仅十文。安定至元符年间,斗米也仅五十文一斗,一晃而过二十六年已经匆匆过去,今日斗米已涨至三百文一斗米。”

    “太宗年间,天下初定,百废俱兴,一匹绢仅一千文,安定至元符年间,一匹绢也仅一千二百文一匹。一晃而过,二十六年,今日一匹绢已涨至三千文一匹。”

    “仅斗米涨价六倍之巨!陛下!臣再请,请诛六贼!”

    “今日困局,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缅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蔡京睥睨社稷,内怀不道,效王莽自立为司空,效曹操自立为魏国公,视祖宗为无物,玩陛下如婴儿,专以绍述熙丰之说,为自谋之计。京不孝夹持人主,下以谤讪诋诬天下。大臣保家族,不敢议,小臣护寸禄,不敢言。颠倒纪纲,恣意妄作,自古人臣之奸,未有如京今日之甚者!当诛此獠!还天下朗朗乾坤。”

    陈东慷慨激昂的诉说着自己诉求,言语极为愤恨恳切。

    还天下朗朗乾坤这几个字是第二次听闻,第一次是昨日从赵佶口中而出,现在是从陈东口中所出。

    赵桓到不尽以为然,这种事能怪奸臣当道?

    那任命奸臣的太上皇赵佶呢?

    陈东还是没把准点子,可是赵桓一下子就想明白这一大堆话中,缺少一个核心。那就是这一切源于赵佶惰政!他懒得在朝堂上付出精力,自然选择任用蔡京等奸臣,把持朝政,至于天下苍生和他有什么关系?

    这个核心就是太上皇赵佶!

    这是大宋文臣认为皇帝是不会犯错的圣人?完全不是,陈东上谏只字不提赵佶,只是因为现在的新帝,还不足以震慑天下。所以才只字不提。

    赵桓迫切的需要军功证明自己!

    而庙算的三处战场的最终结果,将会影响到了他真的亲政后的话语权!影响到他对整个大宋的掌控程度!

第十七章 漏成筛子一样的大宋情报系统

    现在已经不是口含天宪的汉天下时代了,君权在这个时代已然没落到了需要奸臣把持朝政,才能让整个朝堂听话的地步。

    这不是赵桓想要的朝堂,但是现在的他无能力为。

    赵佶面对这样的朝堂也只能无奈的选择同流合污。自己和他一样的选择,就会被金人抓起来玩牵羊礼去。

    朝堂之乱,根子不在朝堂。

    赵桓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具体出现在哪里,他还不清楚。现在他也没有功夫搞清楚这些事,因为他的主要精力必须放在应付金兵之上。

    他必须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是有德之君!是兵强马壮之君!

    才可有可能在这个遍地奸臣的朝堂安稳的待下去。

    要不然,哪天一句失德,一句拥立,自己就得麻溜滚下台了。废帝的日子绝不好过。

    他忽然觉得自己今天在这个朝堂上的表现还不错,至少像陈东这样的忠诚之士,会得到自己整顿朝纲的决心,不会寒了天下志士的心。

    赵恒忽然心生一计说道:“刚才与众位将军商定,要割地赔款称侄。”

    “臣不信,种少保笑容满面的走了。这么多年了,可曾有人见过种少保笑过?”陈东拱手说道:“虽然臣只是太学生,但也有一腔热血尽忠报国,有何吩咐,但请陛下明言。必当竭尽全力。无需试探。”

    赵恒点头,陈东对大宋的忠心值为100/100,竭尽全力,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而且在这个十三岁法定结婚年龄的时代,赵东也很成熟。

    “你在学生之间,把这句话传开,今日早朝,陛下听从右丞李邦彦和康王谏言,与金议和,赔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绢帛百万!”赵恒准备用流言蜚语这种下作手段,把这俩挑头投降的家伙,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赵构不是想当皇帝?自己先把他渲染成卖国贼,卖国贼能当皇帝吗?这是触碰到了他知识盲区。

    他不确定有没有卖国贼还能登基称帝。

    只知道,这天子之位有德者居之,他要是失了德,想登基的难度只会直线上升。

    陈东直起腰来,考虑了片刻,说道:“臣领命。”

    他自然知道赵恒的手段不光彩,但是现在赵恒手里有牌可以打吗?

    看种师道的笑容可知,庙算的结果必然是战,而且很可能是血战到底。

    军队已经在外征战,亲从官三千兵马只能守卫宫城,再想做事,怕是宫城都要出事,毕竟有赵楷做前车之鉴。

    万一蔡攸脑子发了昏,带着数万京师禁军进宫城,这三千戍卫可是寸步不能离。

    虽然朝堂看似温和,其实早就是暗流涌动了。

    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帮太上皇控制天下禁军,天下兵马不属于现在的新皇帝。

    满朝文武皆为蔡攸、李邦彦等人的朋党,只想把新皇帝做成提线木偶。

    就连勤王的大宋西军,也是种家军,是种师道嫡系,要不是种师道无子嗣,怕是早就再现陈桥事变,也不无可能。

    新皇帝能想到利用太学生,用天下悠悠之口攻讦朝堂二名奸臣,又有何不可?

    陈东认为已经很不错了,虽然陈东不认同这种方法,但新皇帝所说也是实情。

    今天朝堂哐哐哐跪下的一群老贼,不就是在逼宫?

    他们做的初一,不许新帝做的十五?

    陈东毫不犹豫的领命,让赵恒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还是个皇帝。

    只不过能做多久,还是要看这三处战场的结果。

    金兵南下,兵临汴京,徽宗禅让,仓促荒唐。

    这一切的责任都需要赵恒来承担,因为原来的宋钦宗赵桓已经魂飞魄散了。

    徽宗,郓王,康王,朝臣都让自己不爽利,一报还一报,自己用这下作的手法,也不让他们爽利!

    一天的忙活也让赵恒头大,第一天皇帝生活以闹剧收场,拟好诏书,盖了章,下放到了中书省,令其传闻天下。

    不过中书侍郎白时中挠了头,按理说这诏命依然下达到了中书省,他这个中书侍郎自然负责传闻天下,可是,这里面哪一条都不是他,或者说蔡攸想要看到的内容。

    “将诏书尽快发往各衙门,通传各衙,至于他们执行不执行,就不关我的事了。”白时中最后决定听从现在皇帝的命令,将这份诏命通传各衙。

    一皂服小吏脸色有些为难的看着诏书说道:“蔡少保那里,要不要禀报一声?”

    白时中飞快的说道:“该通报通报,该通传各衙通传各衙。只要这蔡攸一天不是皇帝,这皇命就得多听一天啊。得罪蔡攸不会死,得罪了新帝可是要挨刀子的,哎。”

    ……

    太学书舍,陈东居所。

    陈东很好的执行了新皇帝的命令,将李邦彦和康王赵构早朝表现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遍。

    “康王真的自请为议和使,谏言金千万两,银亿两,牛马十万头,布绢千万匹?这是要把大宋卖掉吗?!不当人子!”一名布衣少年,听闻陈东描述,义愤填膺的怒喝道。

    “我早已写好奏章《陈安边十策》,以委托迁京西路转运副使陆宰,帮我转呈新帝!朝堂之上,尽然是些蔡京、童贯、梁世成、李邦彦等这种货色,怎可安邦定国!我要再修一封《请诛大宋四贼》!”布衣少年看着皇宫方向的宣德楼,满眼悲愤!

    赵佶在位二十六载,着蔡京建立西城扩田所,专事搜刮民脂民膏,设生辰纲,大兴土木!民不聊生,现在已然禅让,那蔡京之流还有何依仗立足朝堂?!

    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更多人!他要更多人和他联名上书,诛杀四贼!让朝堂再变得政清人和!

    “请诛大宋六贼,再加上朱、王黼在朝堂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荒淫无度。在民间鱼肉百姓,将我大宋弄的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否则安有梁山、方腊义举?!我今日谏言请诛六贼,陛下虽然按下不表,可是能看得出陛下的内心对现在的朝堂相当不满!”陈东喝了点酒,拍着桌子大声说道。

    布衣少年说道:“梁山、方腊乃是叛乱,何曾成为义举?切不可胡言。你既然将如此重要消息告诉了我,我这就去告诉汴京百姓。传闻天下,让天下众人皆知,朝堂尽是蝇营狗苟之辈!”

    太学院太学生有旁听大庆殿议政的权利,陈东的这个消息实在是让这名少年为之震惊!

    朝堂之上,一品大员大谈卖国,赵氏宗亲居然亲做议和使,大宋朝堂居然已经腐朽如斯!

    陈东看着布衣少年离去,非常满意,新帝让他将消息散播出去,他可不准备只在太学中散播。找布衣少年,是想让他将此消息传的汴京遍地都是!

    “诶!你回来!哪里是金千万,分明是金五百万!喂!”陈东忽然想起来,布衣少年听岔了那赔款的数目,他仓皇去找夺门而出的布衣少年,可惜人已经离开。

    此人名为欧阳澈,乃是一位布衣,并非太学学生。

    陈东性子洒脱,进京入太学后,经常针砭时弊,对蔡京和童贯之流,百无禁忌,平时参加宴会、集会,旁人都远远的避开他,唯恐他出了事,自己也惹上麻烦。他倒不在意,日子过得更加洒脱。

    欧阳澈乃一介布衣,与陈东臭味相投,善谈世事,慷慨尚气,悯国忧时,见识明达。平日里谈论国事,切中要害,其心赤诚,陈东自是知晓。

    只是让陈东没想到的是,这位比他还要热忱的家伙,不出一天已经将此事,宣扬的整个汴京人人皆知。

    李邦彦和赵构并不知道整个汴京城已经将他们议和之事,传的沸沸扬扬,并且赔款的数目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金亿两,白银十亿两,牛马百万,绢帛千万的恐怖数字。

    两个人接到新帝诏命,命其议和使立刻出发议和,康王就明白这新帝还是屈服了。

    向金国乞和,本来就是太上皇在位时,就定好的章程。当时自己那个哥哥,现在的皇帝也在场!

    是朝堂庙算,得到的唯一答案,是现在汴京困局的唯一解决办法,金兵何其凶残,朝堂上,有谁不知?

    李邦彦莫名其妙的抬头看了一眼主心骨赵构,这个康王现在也是面沉如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赵构非常奇怪的是,金兵凶残擅战,太上皇赵佶望风而逃,一向软弱的大哥,居然在第一天上朝的时候,掀了桌子。

    难道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皇帝威风?简直莫名其妙。

    不过赵构还是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套路,来到了金兵大营。

    金兵大营就驻扎在黄河北岸,离汴京仅有十里左右!坐着马车,也就半个时辰就到了。

    赵构来这里,就是为了刷声望,当皇帝讲究名声,如果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那个位置岂能顺利坐上去?他就是为了皇位而谋划的亲为议和使这桩事。

    他们俩将早就准备好的礼物装上了马车,向着黄河对岸的大营而去,

    顺利的进入了金兵大帐之中,所见甲士极为精悍,身高马大膀大腰圆,帐前大兵身上的凶悍之气,让在妇人之手长大的赵构瑟瑟发抖。

    金兵凶悍早有耳闻,但百闻不如一见,眼中凶煞之气,形如实质一般,刺的他皮肤生疼。手中朴刀血迹早已渗入握柄之中,隔着老远都能闻到血腥之味。气息绵长,呼吸之声,如同牛哞。

    金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

    大帐之外,无数的军帐之中,尽然是如此甲士!

    赵构颤抖着走进了金帐之中,看到了完颜宗望。

    一身白色长袍,左衽,窄袖,衽襟之中藏有一白色方巾,正盯着汴京布防图,看的入神。

    如果赵恒在此处,一定会发现,此地图和自己宫中悬挂一模一样。金廷并非临时起意兴兵攻宋,而是早有谋划,此汴京堪舆图乃是不传之秘,如何来到金兵军营,耐人寻味。

第十八章 要在汴京城吃晚饭

    “赐座。”完颜宗望瞄了一眼赵构和李邦彦,就没再理会他们。

    他在汴京布防图上看的仔细,不想放过一丝一毫的可乘之机,汴京城坚器足,绝对不是之前破的那些州府可以比拟的。

    事实上,他兴师南下到现在,并没有攻克任何一个府州的城池,都在诱敌而出,击败。虽然大败真定府守军,但是面对极其恐怖的城池攻防战,自己手头那三万精兵还是用在正地方更合适。

    “谢将军。”赵构和李邦彦正襟危坐,等待着宗望忙完手头的事。

    他们俩四处打量着金帐,金帐的主座上有一张虎皮,铺在椅子上。据传说,每一名金人在成年的时候,都会独自猎杀一只老虎,作为成人礼。

    当然,传说也仅仅是传说,事实上,金国的成年礼,却是牵羊礼。

    完颜宗望看了一小会儿,对着旁边一名汉人说道:“郭万户,你说我们从此处进兵汴梁如何?此处乃是外城补防最为薄弱之处。东南陈州门,补防最为薄弱,而且旁边乃是蔡河水门,可惜天寒地冻,护城河已结冰,要不然也是可乘之机。”

    这名汉人就是投降金廷的郭药师。

    本是辽国汉人的郭药师,是辽国大将,先是效力辽国,再投降宋国,担任了燕京府的守将,花费数千万贯建立了燕云守军,被他带着现叛降到了金国。

    他看着地图,如此周详汴京布防图,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对完颜宗望的敏锐嗅觉也十分佩服,攻城之战,或突袭,或持久,或诱敌出城。也仅有这三样,可以破城。

    但是指望大宋那怂包皇帝的性子,出城作战无疑难如登天,诱敌出城,在汴京城下,是这三个里面,反而是最困难的选择。

    而持久战,宗望部不可为之,并不是宗望部金兵不擅持久之战,而是宋廷勤王之兵正在赶来,持久战对宗望部不利。

    而且兵器、粮草、马匹、士气都不足以支持完颜宗望长久围困京城。

    “大帅洞若观火,明察秋毫,远不是我能置喙,宋人谨小慎微,此处确实是不多的可乘之机。我认为我们可在紧邻的戴楼门处,发动佯攻,宋人必然调动陈州门守军支援戴楼门,此时正好出奇兵,一举拿下陈州门!打开城门,届时两千铁浮屠铁骑入城,汴京可破。”

    郭药师先是夸耀完颜宗望,再小小的提出了自己的合理建议,作为降将,他只能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能好好活下去。

    “前日得到军报,宗翰部围困太原城,攻破了城门,结果被城里的军民给赶了出来。还死了数千精锐金兵。大宋民心尚可,亦不可轻敌啊。”

    “当然郭药师所言,正是我所想说之事。金汉军共计十三万人,正好可以做佯攻之选。声势浩大,宋人惊慌之余,必然调兵遣将,正好挑选金汉军善战之人,攻城开城门。届时一同入城即可。”完颜宗望确定了作战的主要策略,突袭,声东击西。

    对于攻城,他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

    对付辽国城池,最好用的“蚁附”战法!一拥而上或云梯,或竹梯或缆绳一拥而上即可。

    但是宋廷富硕,远不是辽国可比,宋廷城池的守城器械不要太多,这种战法根本无用。

    就燕京武库里的各种武器装备,都让他人马的装备换了个遍!

    金人一人拿五十枚箭都没把燕京武库掏空,一人配了一张新的弓箭,换的新的马镫,连拐子马这类轻骑,都有小万人获得了盔甲。各种长短兵换了个遍。

    不可用蚁附”战法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附到金兵的汉贼军实在是太少了。

    攻辽之时,金兵所到驱逐近百万辽人蚁附攻城,安有城池不破?

    可宋军一路南下,搜刮了这么久,也就聚拢了十三万的乌合之众。想要拿下汴京,无疑是痴心妄想。

    完颜宗望歪着头看了看赵构,说道:“你是康王赵构?”

    “正是。”赵构赶紧回答,他很想用双手捂住耳朵,这作战计划和作战地图一看就是机密之中的机密,就这样被他们两个宋国来使听到。

    看来是不准备让他们回去了。

    完颜宗望长叹一口气,对着郭药师说道:“你们宋人也是奇怪,抢他们牛羊、粮食、蚕桑、铁器、盐巴,只要不杀人,就不会有人奋起,反而会乖乖配合。对最重要的钱财,粮食不看重。反而对人命看的比天还重,劫掠任意,杀人不可?这是什么道理?”

    “还有在辽蒙境内杀掉彼国王爷,用人头恐吓城邦内的守军,无不开城投降。到宋国内,反而相反,杀掉大将去恐吓,反而会激起城民誓死守城。大宋太原守将王禀的儿子被宗翰部生擒,用王禀儿子威胁其打开城门,反而被王禀一箭射杀。何其怪哉?”

    “我自认为通晓中原文化,但至今无法解惑。不知道郭万户,能否解惑?”

    郭药师此人为汉人但生活在辽地,此前和完颜宗望有同样的疑问,不杀人好说,要什么给什么。只要出了人命,必然会让辽人劫掠陷入极大的麻烦。

    让他困惑很久的问题,在他降宋之后,才终于解开这个疑惑。

    郭药师想了一下说道:“因为宋人有钱。他们一天吃三顿饭。”

    完颜宗望大为惊奇,为何是这个答案?还有宋人一天吃三顿饭吗?

    “一天三顿饭看似不稀奇,但是宋民全部可以吃三顿饭,这背后代表了宋人的富有。”

    郭药师继续解释道:“辽人也好,金人也罢,抢夺了他们牛羊,粮食之类的财物,他们只要有些其他财物藏好不被发现,紧紧裤腰带,从别处购得粮食,三两年就挺过去了,可是在咱们草原没了牛羊、粮食连冬天都挺不过去。当年会冻死在草原之上。”

    “至于那太原守将之事,大概只能用士可杀不可辱去解读,我也不甚了解。”

    完颜宗望眼睛里露着惊讶的目光看着郭药师,这个角度解释,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因为富硕,对财货不在乎,对命更在乎吗?不管是辽国、金国、还是蒙古,谁不是没了粮食、牛羊和等死无误?

    他看着康王说道:“这位康王?你们中原之人?真的每人一天都吃三顿饭吗?”

    完颜宗望非常惊奇!他有汴京防务图,自然有探子在大宋。这么重要的情报,却无人禀报!

    探子大约觉得一天吃几顿饭的情报,有些上不了台面,无人报过。

    康王赵构一愣,这陷入了他的知识盲区……

    他可是王爷,钟鸣鼎食,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他也没关注过这个问题。这个完颜宗望的关注点为何如此奇怪?

    “郭药师所言不错,宋国确实一日三食,晨阳初升为早饭,太阳落下余晖为小食,夜间下工为晚饭。此为一日三食。不过大宋一些贫瘠的地方,依旧一日两食。不过,这种地方,不是很多,多数在边境和苦寒之地。”李邦彦作为尚书左丞,这些小事自然知晓。

    不过,这是在议和吗?为何讨论一天吃几顿饭?

    “中原果然富有啊。”

    何时能定鼎中原?让我金国百姓,人人一日三食啊!

    辽东苦寒,完颜宗望一清二楚,多少金民饥不果腹,只要大雪,就有人饿死,冻死。一天三顿饭?金国碰到灾年一天一顿饭都是稀罕事,连金君都不能幸免。

    完颜宗望得到确认,眼中的神情更加坚定。入主中原,势在必得!

    郭药师弯腰一拜,中气十足的说道:“大帅,两日之后,打秋风的后军归营,就可渡河!汴京距黄河不足十里,不用半日可到。渡河之后直扑汴京城,战法无误,军士奋勇,或许可以在汴京城内吃上晚饭。”

    “万户为何如此信心十足?”完颜宗望脸上也有些许喜色,只是眼中还是有些担忧。中原王朝不同于辽蒙,这攻城还需要好好商榷。不过他的内心已经火热。

    郭药师看了眼赵构说道:“宋有可战之兵,也有可战之将,更有忠义之士数不胜数!可惜,宋国勋贵,早已吓破了胆子啊!”

    “这位康王从进了大帐,腿就一直抖个不停。听到我们谈论攻城策略,抖得座椅都哗哗作响。”

    “郭药师!我大宋对你不薄,许你金银高官,你为何背信弃义?这位完颜将军,此等三姓家奴,不堪重用!所言之语,自然不可轻信!宋与金有兄弟之义,海上之盟如同昨日!岂是他这个狺狺狂吠之徒,可轻易挑拨?”李邦彦看赵构腿抖,也是无奈,这老赵家净出些怂货草包。

    郭药师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李邦彦,嘲讽之意,不要太明显,他笑了一会儿才说道:“完颜宗望主帅,正是认为你宋违背海上之盟在先,收留大金叛贼张觉在后,又杀了一个相像的人欺骗他,才上书吾皇,讨伐弱宋。你在这里跟宗望大帅谈海上之盟,你确定是来谈判的吗?”

    “至于我三姓家奴,张觉乃是我至交好友,宋主畏金如畏虎,首鼠两端。先是想保住张觉,后又反悔,在我家中,搜出张觉,枭首示众。可问,宋主可曾问过我的感受?我与张觉都是辽国降将,宋如此对待降将?可是久留之地?”

    “良禽择木而栖,宋日暮西山,金如日中天,我自是知道选择哪里,三姓家奴,我自知不可能被重用。但我只求苟活!”

    张觉为辽将,投了金国,有带着平州降宋,宋国接受了张觉的投降,有畏惧金国,杀了个假张觉糊弄人。如果事情仅仅到这里,郭药师还无话可说,金强宋弱,有此选择也没什么。

    可是在之后,金国发现张觉尸首是假的,就责令宋廷必须斩杀张觉!

    李邦彦带着人从郭药师家中搜出了张觉,然后当着他的面枭首示众。郭药师还跟金国打了几天才投降,他觉得已经很给宋国面子了。

    李邦彦亲自督办此事,自然知晓一切始末,长叹一声,无话可说。

    当初他也曾上书谏言赵佶,力保张觉,平州营州紧邻,只要守住山海关,自是一切无忧。

    可惜的是赵佶最后还是把张觉给杀了,把人头送到了金国。

    一顿操作猛如虎,文臣武将皆心寒。

    李邦彦可不是什么忠诚之士,可是摊上赵佶这么个废物皇帝,他偶尔也会被赵佶秀的头皮发麻。

    完颜宗望玩味的看着争吵的两人,他算半个中原通,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一个王爷,一个当朝宰相和一个降将争吵。

    他对攻入汴京又多了几分信心,即使一次打不下来,下次再来就是。

    这康王为宋廷天下兵马大元帅,就这样子,宋廷迟早要完。那辽国不也是这么完的吗?

    金国鲸吞天下指日可待,定鼎中原,让所有的金人一天可以吃三顿饭。这就是他最朴素的想法。

    大汉世宗武皇帝曾言: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

    这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者皆可觊觎神器,神器帝位,能者居之。

    他挥了挥手说道:“远来是客。我金人也不是未开化之辈,也有待客之道,两位使节,请你们休息几日,金人必将热情款待,先带下去吧。”

    账外大兵进来两人,将赵构和李邦彦从座位上拉了起来。

    李邦彦挣扎了两下,在金兵凶恶眼神中,不再挣扎,大声问道:“和谈之事,乃重中之重,何时和谈?”

    “待后天破汴梁之时!”完颜宗望的笑容一如既往,可是在李邦彦眼中,却如同择人而噬的猛兽!

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们准备了猛火油!

    金兵根本不准备和谈!李邦彦眼中满是绝望!

    千里奔波而来,谈一谈就走?这是我金人的性格?!完颜宗望嘲讽的看着李邦彦和康王。当然面子上,也要过得去,毕竟金人已经建国,有了国号,总不能像过去一样,随意杀掉使者。

    “带他们下去吧。”完颜宗望挥挥手,如同驱赶苍蝇一般。

    一座小小金帐之内,李邦彦和赵构面面相觑,美酒美女美食环绕。酒是羊羔酒,女是汉家女,食是黎冻鱼头。酒醇香浓厚,女妖娆多姿,食美味可口。

    可惜两位可没什么把酒言欢的兴趣,赵构失魂落魄的问道:“士美,这是怎么了…”

    “我们被扣了。”李邦彦挠头,城破两人没有价值,必将被弃之敝履。城不破,俩人还有活命的希望。只是大宋能挡得住金人进攻的脚步吗?

    “哦…先吃饭吧。”赵构狼吞虎咽的啃着羊腿,抓起酒杯喝了一大口,手伸向了旁边的美妇。

    赵构好女色,非常好人妻,整个宋朝人人皆知,说不定连金国也知道此事,否则专门安排些美女陪酒?还是美妇。

    看着赵构的模样,在金帐之中被扣押之时,还能寻欢作乐。李邦彦有点理解,郭药师为何投降,因为赵佶不比这康王好到哪里去。

    只是现在想想,那个新帝看着,就尤为顺眼了些,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毛病,身在金营的时候,李邦彦突然觉得宋廷比这金营好太多了。

    大宋汴京城中灯火通明,自从宵禁被废止以后,汴京城也成了首个不夜之城,羹店、茶摊、酒店、香药铺,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即使是纷纷大雪,也挡不住汴京人逛夜市的兴趣。雪中散步,更加别致。

    妓馆更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朱雀门外街巷,西通心新门旁,有一小巷名曰甜水巷,向内有两座知名妓馆,正是夜宴之时,往来宾客把酒言欢,一片歌舞升平之中。

    在妓馆后,有大片作坊,乃是大宋广备攻城作,隶属于军器监。各大作坊正在日夜不停的熬制着猛火油。

    作坊里呛人的气味让工匠不停的皱眉,而又没有太好办法,平时上工,都有掩鼻之物,但是这会儿四壁守御使要猛火油要的急切,守城急需,昼夜不停。所以嫌掩鼻之物碍事,就拿掉了。

    现在这鞑子马上就要进京了,那里还管得了呛人这事?

    “这群鞑子,天寒地冻居然跑到汴京作祟,不让他们尝尝,我汴京爷爷们的猛火油,怎么能算是来过汴京!王二!风填三,煤加满,火油马上出锅!”一个匠人头上戴着方巾,骂骂咧咧的说着话。

    在他们的心里,可分不清鞑子和金人的区别。反正都打北边来的骑马的贼。

    “老何!不是说了吗!不带掩鼻方巾,不可烧炼猛火油!这火气是会害死人的!还有风填三,煤加满,不怕把猛火作坊给点了?风减五,准备停工。”一个两鬓略有斑白的官员大声呼喝着。

    “李少卿!这种作坊腌之地,怎么是您这种贵人来的地方?停工?不打了吗?这新的赵官人又不打了?怂包!甘特娘类,这赵官人就没一个靠谱的吗?”老何一摘头上方巾,用力摔在地上,气不打一处来。

    来人是最新被任命的四壁守御使,就是李纲。

    他在这汴京城里已经待了十四年了,自从政和二年,登进士第之后,就一直在汴京城里,家乡风华早已成为记忆,现在汴京就是他的家,妻儿老小皆在城内。

    听到这名工匠的抱怨,李纲摇了摇头,说道:“种师道现在是知枢密院事,而且商定了北定燕云之策,你说这仗打不打?肯定打!让你停工是因为猛火油够了,再堆下去,就没地方放了。这火油可不是寻常物,稍微保管不利,后果难料。大家都歇一歇,这都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再出了事,麻烦就大了。”

    广备攻城作猛火作生产的火油已经不知凡几,堆满了仓库,这要是着火,整个汴京都得震三震,说不得那完颜部都能看到火光。以为汴京城迎王师放了个大烟花呢。

    老何一边指挥猛火作的伙计们停风停煤准备熄火,一边说道:“种少保现在是知枢密院事了?那岂不就是枢密使了?啧啧,这新官家有点眼光啊!你这也从兵部侍郎升到了四壁守御使,不容易啊。这都快七年没升官了,话说回来,你看那新皇帝怎么样?”

    “妄议圣上,你想被砍头吗?”李纲面容一整,端起了架子,严肃的说道。

    “耶耶的!这还端上了,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花花肠肠子多。看得上眼的赵官家,就是妄议圣上。看不上眼的赵官家,就是朝中奸臣当道。现在这朝中就不是奸臣当道了?感情换了个皇帝,把这帮奸臣的心肝脾胃挖出来洗了一遍?啧啧,你这个人!果然是读书人,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老何笑骂了两句。

    谈论赵佶就是满朝奸臣当道,讨论新帝就是妄议圣上,这差别还有有点大了。

    李纲长长出了口气,脸上有些笑容,左右看了看没人,小声说道:“新的官家,现在看是个正常人,不懂的不瞎掺和,读书勤快。”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今天傍晚时分,李纲进宫了一趟,又见了新官家一面,

    新官家手里捧着一本太祖时候传下来的《武经总要》看的津津有味。

    不过赵桓宣李纲觐见,自然不是为了看书这点芝麻小事,叫他来,是因为今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札子。

    来自汴京后勤大队长,京西路转运副使陆宰代为转呈的一份札子,让他心头一热。

    谁说大宋读书人都是群狗王八的!等等,这句好像是他自己说的。

    这当然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一下子发现俩对大宋忠心耿耿的读书人,陆宰,主管汴京后勤,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陆游他爹。

    著名爱国诗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已经上线,只不过今年才两岁。

    对这城外汹涌金兵,他两岁还不能破敌。

    这陆宰忠于王事,勤勤恳恳。请求觐见之后,还把蔡攸威逼他不得给西军供应粮草的事抖露出来。

    第二个对大宋忠心耿耿的读书人是这个札子的作者,名为欧阳澈的布衣书生。

    欧阳澈与著名诗人欧阳修没啥关系,就是一个寒门布衣,但是其赤诚之心,从奏章内就能感受其炙热。

    ……

    李纲看了欧阳澈那个札子,并且那个札子现在就在身上,他还记得临走前新官家对他说的那句话。

    “你和种少保、宗泽研究一下,然后写个新的章程出来。选个沉着稳重之将,再选个年轻有为之少才,一起递过来。”

    《陈安边十策》,一份漏洞百出的边防图,如果燕云十六州按照这名欧阳澈的搞法,绝对……比现在强。

    因为现在幽云十六州对金国不设防……

    他之所以觉得这个新帝还算是正常人,就是因为这个幽云十六州设防工作。

    新官家以久居深宫,不通军事为由,交给了他们这些武人。

    赵桓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对军事布防不甚了解,没有胡乱指挥,李纲已经很满意了。

    稍微在燕云十六州部署点兵力,建点关卡,这金国大兵,还是能过得了燕州?

    朝中当初举国之力赎回燕云,目的就在于此。

    金兵依仗的铁浮屠,可是具装重骑兵,浑身铠甲,连脸都能被罩住,只留两个眼睛。而拐子马则是金兵的侧翼轻骑兵,迂回包抄突袭。

    拐子马,铁浮屠,金兵主力。

    可是燕云十六州都是山地,具装重甲骑兵可不能爬山,只要将燕云补防,金兵再无南下之机遇!

    如果拿下了山海关,再在燕云布防,北地就会固若金汤!

    为什么太上皇赵佶不设防呢?

    无他,燕云路远,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

    赵桓正准备休息,忙活了一天,吃饭都在书桌上吃完的,奏章一大堆,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他看半天才能断句,明白对方表达的几个意思。

    这大大的降低了他批阅奏章的速度。不过,宋朝的官制虽然杂乱,旁人难懂,但还算井然有序。

    新上班的老板钦宗陛下的案牍劳累,也就进行了近二个半时辰就结束了。

    他津津有味的看着《武经总要》,完全是因为这本书带插画,经史子集,连个标点符号都木得,他懒得翻动。

    等这次汴京之战结束,搞定那个妄图复辟的徽宗,再把燕云十六州牢牢守住,自己就是北宋最大的功臣!

    省的后世的人,再哔哔什么崖山之后无华夏,华夏正统在倭寇这种鬼话,在这里就直接给他断了!

    等到一切安定,到那时候的自己,还不是为所欲为之为所欲为?

    先来一波新文化运动,让这帮九百年前的土鳖,见识下什么叫无障碍阅读。

    再来一波土改?农民翻身把歌唱,歌颂万世明君?

    啧啧,想想就很美。

    他想着想着,看着书就睡着了。

    赵英这个太监极其忠诚的站在大柱子旁,看到官家睡着了,挥动着手,让宫女们把官家抬到了后面的榻上盖好被褥。

    这个赵官家,登基之前和登基之后完全不同,兴许是登基时,那一场哭闹彻底让他变了性子吧。希望这个变得有点不一样的新官家,能给这破败的大宋带来些许好运。

    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谁不愿意这片土地越来越好?

    就连贪官、奸官也是如此愿景,毕竟所有人都好了,才能贪的更多。

    李邦彦身在金兵军营,看着正在美妇身上驰骋的赵构,就无比的厌恶,他贪得无厌,为了钱自是什么都能做得,但也没心大到如此地步。这赵构得亏不是皇帝啊。

第二十章 金人夜战猛如虎,但还是要夜袭

    赵桓睡觉做了一大堆的梦,金兵光着膀子,挥动手里带血的利刃,大叫着,砍向他的头颅。

    有便宜老爹赵佶桀桀的笑着,手里提着线操纵他。

    有赵楷发动了东掖门事变弑兄夺位,在延福宫逼迫他写退位让贤的禅让诏书。

    还有赵构拿着斧头准备敲他的头。

    还有自己做的小火车,在小轨道上跑的一幕又一幕。

    噩梦不断,但是他总是醒不过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庆殿上的琉璃瓦时,赵桓也终于喘着粗气猛然惊醒。

    金兵围困汴京、太上皇赵佶栈恋权力,随时准备复辟,两个弟弟一个比一个猛,一连串的压力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赵桓虽然没有觉察,但是对自己现在的内外交困、朝不保夕的时局,内心异常惊惧。

    还是原来的日子舒坦,每天上上课,玩玩游戏,做做手工diy,在网上做个键盘侠,日子如此惬意,哪像现在如此?

    彻夜的支离破碎的梦境,在他早上醒来的一瞬间,都化作了泡影,再也留不下一点点记忆,唯有那种恐惧,依然在他的心底滋生着。

    下了整整三天的大雪终于停了下来,整个皇城白雪皑皑的模样,配上雕甍画栋,曲尺朵楼,朱栏彩槛,别有一番景象。

    “官家,几位将军现在都在文德殿候着。”赵英赵都知看到赵桓醒来,拍了拍手,无数宫女端着衣物,洗漱用品伺候新皇洗漱。

    文德殿内,种师道闭目养神,李纲脸上有些焦急,他忍不住说道:“少保,康王和李相被金兵扣了。并以此二人为质,这该如何是好?”

    种师道摇了摇头,连眼睛都没睁开,这种事只能皇位上的皇帝来定夺。

    如果只有一个李邦彦自然是照着原计划进行,但是现在康王赵构同样被扣,这件事,就不是他们这些大臣,特别他们还是武将的人说话了。

    同样莫名其妙的还有陆宰,自己一个转运副使也被叫到了文德殿这个常朝的殿内,实在是有些奇怪。

    这里可是尚书左右丞,知枢密院事和同知枢密院事才能来的地方。李纲还好说,现在是四壁守御使,金兵围城自然需要汇报防务。自己一个汴京转运副使,怎么看都不该来这文德殿。

    他手里还有一封奏疏,就在宽大的袖子里藏着,欧阳澈和陈东的请诛大宋六贼。

    乃是那个布衣欧阳澈所书,由陈东等三千太学学子与近九千志士联名上书,这一封奏疏实在是有些沉重,他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名字实在太多了,稍不留神,就是血雨腥风。

    “陛下万岁。”赵桓刚坐到座位之上,三名老臣已然拜了下来。让赵桓不觉得那么尴尬的是,这大宋朝不兴跪礼,省去了很多麻烦。

    “汴京城内,防务皆安排妥当,各城门遥相呼应,只要一处有难,相邻城门必可增援。汴京城立于广川之上,高不近旱,而且水源充沛,城墙防御工事,去岁刚刚翻建,一切运转良好,守城器械具,昨夜作坊我自去查验过了,守城用的器具准备充足。武库一切一应俱全。”

    “汴京城人多粟多,官仓粮草可供三年之需。昨夜又有五千义士壮汉加入军务,各带器物,兵源充沛。连甜水巷这种勾栏瓦舍之地,昨日送上不少钱财,以供军需。约有二十万贯。”李纲率先汇报防务。

    “如果不出现太大太大的纰漏,汴京在金兵锋芒之下,最少可守城三年。天下勤王之兵最迟半年之内可到。官家,汴京守城之战,已然立于不败之地。”李纲其实也不喜欢待在城里,这种被动防御实在不符合他的性格,但现在他是守御使,做好防御工作是他的本职。

    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

    他已经考虑了所有的可能,金兵不可能在两年之内攻破汴京。

    将不为,兵则闲矣!将为者,兵则为之!

    李纲日夜奔波,城头上巡查完守城士兵,在到作坊的地方,查看武备情况,所有的事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而城墙上的士兵们,也受到了鼓舞,知道自己的领导十分重视城防,巡查更加小心仔细。

    “官家,李少卿所言乃守城五全,汴京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破城之事,绝无可能。”种师道俯首说道。

    赵桓没说话,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这俩人说了这么一大堆,就是告诉他,这仗不会败,让他不要畏战而已。

    至于守城五全,赵桓倒是在武经总要里看到过,不过他一目十行,知道有这回事,具体上,还是需要这些武将去忙活。

    赵佶下了一份罪己诏的诏书,连夜决定长子赵桓即位,赵家长子赵桓登基前哭晕过去,被抬上皇位,第一次早朝就掀了桌子,在这群大臣心中,这新皇怕也是个懦夫,还喜怒无常。

    担心他畏战也实属正常,可惜这群大臣们不清楚的是,赵桓的灵魂早就吓的魂飞魄散,现在这个壳子里装的是另外一个灵魂。

    长在红旗下的新世纪五好青年,他的脑子里,真的没有投降这个词。

    因为投降的结果,只会带来更沉重的灾祸。绥靖当个鸵鸟,只会被人打的头破血流。

    “七万种家军已然收营。可虽然入城,协防城防。”种师道汇报了一下西军的情况。

    边军进城,在哪个朝代都是大事,他也没想到赵桓有这个魄力,放七万种家军进城。

    “陆宰,城外西军和秦凤军的粮草可曾转运完成?”赵桓看着陆宰问道。秦凤军和西军在原来的历史线里,就是因为粮草而亡,他把陆宰叫过来,完全不是为了看他那个尚在襁褓里的陆游。

    而是为了大宋西军的人吃马嚼。

    “全部准备妥当。”陆宰回答了一句,昨日已经将全部的转运详情呈到了御前。

    赵桓倒是很想渐渐陆游,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说,难道直接说:我想看看你儿子长啥样?这是要被误会成为隔壁老王的!

    他赵家还有这个爱人妻的传统,赵桓可不敢开这个口。自赵匡胤以来,赵宋官家人人爱人妻这个传统,实在不为人齿。

    他找来陆宰自然不是单纯为了看人家儿子,他对着陆宰说道:“有一件事切记保密,耳提面命,陆宰你可知道份量,切不可对外胡说!”

    “今日,金兵要渡江,十六万之众,虽然黄河业已冰封,但是十六万人过黄河也需要数个时辰,到时,天色已晚,金兵必然在城外驻扎,明日攻城。”

    “今夜,西军将要去金帐袭营!找可靠之人,将猛火油转运到西军大营,切不可走漏一点风声,李纲会配合你的行动。”

    古人夜盲,赵桓这个现代人,自然知道这玩意儿可以用食用动物肝脏解决。

    赵桓与种师道定下了今夜袭营的策略,战略目标最低预期是驱赶汉贼军,最高预期为全歼金军。

    当然赵桓也不是一叶障目,觉得自己来自九百年后,就小瞧宋朝,他对军事两眼一抹黑,他初来乍到自然不知道具体情况。是与种师道详细商量后得到的结论。

    金人渔猎,小到鱼虾鳖蟹贝、大到捕鲸战海兽,金人都是一把好手,只不过缺少坚船巨舰,才让他们看起来像是一个游牧民族,食用大量鱼类的金人,并没有夜盲症这种让人可以抓住的弱点。

    金人夜战猛如虎!全天候作战,乃是金人的特点,也是让辽国无法力敌最终败北的原因之一。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种师道作为老将自然知晓。

    种师道在赵桓提出夜袭的第一时间就被种师道否决,因为金人没有夜盲症,将领都知道。

    而且早在唐朝的医学巨作《千金要方》内,就记载如何解决夜盲症的方法和处方。

    西军和秦凤军乃百战之师,大宋最后的精锐,自然没有夜不能视这样的缺点。

    不过,种师道还是决定夜袭,无他,完全是因为十三万汉贼军有夜盲症。

    这十三万汉贼军多数都是些河北、京师禁军,因为贪墨的问题,长期被克扣粮饷,导致军士长期不良,这十三万汉贼军,多数都有夜盲症。

    普通人家还能一日三餐,这群军士一日两餐,一年还看不到一次肉食,这样的禁军,乃是一群乌合之众。

    但是就是这群乌合之众,就是现在让种师道和赵桓最头疼的事。

    驱赶大宋百姓和大宋降军攻城,可是金人的不二法宝,他们利用降军攻城,如若裹足不前,等待的就是金兵的大刀,城墙卫兵对此也异常头疼,对同族下手,总是会手抖。

    夜袭敌营,大火猛烧,驱赶汉贼军第一阶段的小目标。

第二十一章 金华火腿的改良者

    宗望部在收拢后军之后,开始渡河。

    后军当然不是只有四处劫掠的汉贼军,还有大批的辎重,这些全都是攻城必备的用品,还有粮草。

    是的,在完颜宗望的心里,那些不是金汉军,而是汉贼军。

    对于叛国者,不限种族,都是报以敌视的态度,就连郭药师,这个故辽叛将。

    即使郭药师从投金开始,尽心尽力的帮助金兵攻城略地,即使如此在他心里,这个郭药师也是一个标准的三姓家奴。

    现在有用,待其如座上宾,到了没用的时候,自然封个闲散的官儿,不再起用就是。

    完颜宗望站在黄河之上,驻足不前,这条河乃是蛮夷界限,千年来,无人可以度过这条天然的防线。

    匈奴,东胡、回鹘、契丹、党项、柔然、辽国都未曾从踏过黄河一线的防御,对于中原而言的狄夷之族,黄河是他们心中绕不过去的坎儿,渡河进逼中原。

    狄夷心中绕不开的一条神圣界限,黄河线,这一条横跨在辽阔平原上的大河,是中原王朝的最后一道防线,踏过这条天崭就是中原王朝的首都,汴京。

    “渡河!”宗望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嘶吼着,数万兵马踏上了黄河的堤坝,走向了冰封的黄河。

    渡河,这个梦,今天在金人手中实现了!

    从有狄夷之称,直至今日!所谓北狄终于渡河,从今日起,杀穿中原王朝!

    在中原文化中的狄夷中,只有金人,堂而皇之的从相州,黄河中下游,撕开了中原的防线,彻底进入中原!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管结果如何,他做到了前无古人之事!即使兵败,也丝毫不悔!

    秦撵着东胡匈奴打,汉直接把匈奴打进了漠北,即使是汉末纷争的三国,中原人也时不时的长驱千里,来一出封狼居胥,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

    我狄夷就是你们汉人立功扬名之地吗?一说文治武功,就说出关长驱多少里?

    完颜宗望相当自豪,今天自己也长驱数千里,来到了汉人的都城,汴京城下!

    今日越过黄河,破汴京!定鼎中原!他的野心也随着跨过这条结冰的河流,肆意的生长着!

    完颜宗望的加快步,战马裹足前行踩在冰面上缓缓前行,虽然缓慢,但还是一步步的度过了黄河之地。

    宗泽领河北制置使职责,统管河北军务,两天之内近两万义士投奔他而来。

    他领三万兵马,悄然来到了黄河北岸,完颜宗望渡江之地。一边狼藉的废弃营寨之中!

    按照庙算,他们的战略目标就是拦截对方兵败之后的溃兵。

    他收到了种师道的命令,堵截金兵后路!

    还未战,先言胜?会不会过分了些?宗泽摇头,把这种心思收了起来,开始忙碌军营之事。

    快速修缮营寨,三万军士整装修整。

    他本身位卑权轻,是在御史大夫陈过廷的安排下,以宗正少卿身份位列朝堂。

    在此之前他从未统领过军务,做的活儿,就是修修皇帝的家谱,分一下嫡系和庶出,掌宗亲名籍部,每年做一份同姓诸侯王世谱。

    在赵桓授予他河北制置使的时候,他满心的不愿意,虽然从正四品升到了从三品的正议大夫,但差遣也从文官转到了武官之上。

    大宋重文轻武,武官地位低下。但是赵桓在任命之时,他没有拒绝,也无法拒绝。

    国难之时,容不得他多想。为此他回到家中,还被母亲责骂一番。

    “宗大夫,种少保特使!”一位帐前大兵,进账禀报的声音,打断了宗泽的遐想,他虽然没有实际触碰过军事,但这两日,军事有条不紊,也算不错。

    难道我天生就是武官的料?不,不,不,我要做文官!宗泽十分想要拒绝承认自己有做将领的资质,这在大宋朝堂是一种极其被动的天赋。

    嗯,他不想做武官。

    反正制置使是差遣,不算纯粹的武官,打完仗,还去做自己的宗正少卿。

    但是整个大营在他的手中,如臂使指,井井有条。在整理军伍的时候,也是如此的畅快!

    仿佛自己天生就是干这个似的?难道自己有军事天分?

    不!就是给皇帝修家谱,也不在军伍之列!这就是宗泽的想法。

    “请!”宗泽不会统兵,种师道派遣的几个副官帮了大忙。

    再有天分,没有人教也是白扯,几个副官把他的指挥意图贯彻的十分彻底。

    而且他提出的几点建议,遭到了副官们的一致好评。

    开始他还以为自己是文官属性加成,导致对方高看。后来才发现不是如此,几点建议下去,整个军营,连招募的义军都有了几分正规军的模样。

    “种少保吩咐宗大夫,不可轻举妄动,禁军武备孱弱,义军更是毫无训练,驻扎此地之后,等待溃散的汉贼军逃到此处时,将他们俘虏即可。还有…”特使拿着一份奏章递给了宗泽。

    “陛下口谕:李纲、种少保、宗泽研究一下,然后写个新的章程出来。选个沉着稳重之将,再选个年轻有为之少才,一起递过来。”

    “哦?”这个新帝在这个紧急关头搞些什么?宗泽打开《陈安边十策》的札子,种少保和李纲已经研究过了,林林总总写了好几大张纸上,写满了字。

    特别是种师道的文字里透着焦急,一种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的感觉,跃然纸上。

    极力劝谏新帝构建燕云十六州的等地防务,陈述利害,连燕京以及山海关的防务图都画好了,看来,种师道考虑幽云十六州的防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自己没什么太多的见地,他在种师道和李纲的基础上,做了一点关于后勤的补充,包括在幽州建立军器监还有燕京府、山海关互为犄角等方面的建议。

    他犹豫再三,写下了自己关于幽州马政上的意见。大宋马政烂到了骨子里,燕云十六州,为新地,自然可以从新开始。

    而且上书了一点自己的小想法,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

    【宋军少马,与敌野战时,多有不便之处,经常被敌军骑兵冲散,野战不利。仿战国时战车,画战车图一张,名曰“决胜。”取决胜巧意。献丑之作,贻笑大方。】

    【金华之地多有腌制火腿的风俗,经过臣的改良,保存时日更长,正好可以当做军粮,补充军士肉食方便快捷,配方一张,请官家定夺是否采买。】

    “五郎,带着这份奏章,以及这三份批注,送到汴京城内。”宗泽写完之后,叫进来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将信件交给了这名年轻人。

    “五郎,你家里可曾安顿好?这是你第三次入军伍了吧。”面前的年轻人像书生更多于武夫,相貌堂堂,饱读诗书,一手行书写的人眼花缭乱,但是此人却更喜欢军伍之事。

    这也是他第三次从军。

    少年郎说道:“我这次和舍弟一次从军,自然是征得了家母的同意,家里一切安顿好了。国朝风云飘摇。不是谈论儿女私情之时。”

    “有此见识,倒是不错。不过一个小小的秉义郎,还是屈才了。智勇才艺,古良将也不为过。此次官家征良将据守燕京府,谋求营州山海关,我举荐了你。”宗泽挥挥手,让五郎前去送信。

    三天大雪的天气,在阳光下,刺的人眼疼,完颜宗望前军躲过黄河之时,已然晌午时分,金兵驻扎在黄河以南,等待着后军安全渡河。

    让完颜宗望十分意外的是,他们渡河的时候,大宋军士,居然没有趁他们渡河袭扰,大宋西军的军营,也是十分安静,只有些巡逻的卫兵。

    即使只有一些巡逻的卫兵,完颜宗望依旧看得出,这只军队和他之前碰到的所有军队都不相同,其精悍完全不是过去碰到的禁军可比。

    “传令下去,今晚敌人可能袭营。做好万全的准备。”完颜宗望下令,这安静的西军看起来如此诡异,敌军夜袭的几率很大,不过现在他们刚刚驻扎,如无必要,不接战的好。如果敌人夜袭,金人可是夜战的行家,怎么会输给宋人?

    ……

    黎明时分,夜鸦鸣叫的声音格外让人讨厌!完颜宗望果然听到了喊打喊杀的声音,看来是夜袭!

    他披甲而眠,听到动静猛的起身,冲出大帐,站在望台上,观察敌人情势,在喊打喊杀声音刚起的时候,整个金兵如同复苏了一样,从各个帐篷里跑出了穿着整齐的金兵。

    金兵手中提着朴刀,背上背着弓箭,很快的找到了马匹,准备应对袭营的敌军。

    夜战,金兵非常擅长,他们那双眼睛,可比宋人在夜里看的更加清楚!

    在他们的对手里,还没有碰到夜里敌手!

    正当他们准备应敌的时候,却发现夜袭的目标居然不是金兵主帐的方向,而是向着汉贼军而去!

    那里是降金的宋人所在,这些夜袭的军队,嘴里喊得也不是喊打喊杀,而是高声疾呼着:“陛下大赦!逃而不杀!”

    种师道之所以同意赵恒的建议,同意夜袭的原因,目的就是驱散降金的汉人!

    他们将是攻城的急先锋,同样也会大量消耗西军的精锐之军士,趁着刚刚驻扎,人心未定的时候,将他们驱散,就是最好的办法!

    完颜宗望有些忧心忡忡,汉贼军军纪涣散,也不知道战况如何。他倒是叮嘱了郭药师警惕,也不知道郭药师放在了心上没有。

第二十二章 横在金国咽喉的一根刺

    完颜宗望挥手招来副将,询问自己的加强防备,防止夜袭的命令是否传达,得到副将的肯定回答之后,他心里舒了口气,这些杂牌军严重拖累了他们的行军进度。

    但是也是接下来,攻城的关键。

    如果没有汉贼军先行冲锋,自己这三万精兵,耗在攻城之上,实属不智的行为,攻城战消耗精锐,那城战用什么打?用脚打吗?

    西北方向燃起了大火,那是那些降军的位置,这两天本来月初,天上的月牙早就消失不见,黎明时分,又是一整天最黑的时候,远处的大火燃烧,照的灯火通明。大火偶尔还会生疼起来

    将各部金兵组织好以后,才发现,金兵各部居然没有一处遇袭,敌人的主攻方向,是降军方向!战略目标极为明确!

    等到完颜宗望赶到西北方向的时候,看到的是撤退中的大宋军士,还有不断狂奔,跑到河面上的降军。

    完颜宗望气恼的把自己的马鞭甩到了地上,自己加强防备防止夜袭的命令,完全没有得到贯彻!这个郭药师真的该死!

    “报!大帅!东北营地,发生袭营。已被拦下,击杀二百死士,目标粮草。”

    “报!大帅!中心校营,发生袭营,已被拦下,击杀三百死士,目标康王。”

    “报!大帅!辎重大营,发生袭营,已被拦下,击杀五百死士,目标攻城辎重,烧毁四台投石机。”

    “报!大帅!中军大帐,发生袭营,众参将被杀,击杀五百死士,目标…大帅!”

    “报!大帅!各营清查人数,十名千户郡候被暗杀,发现毒物千机散,应是宋人所为。”

    “报!大帅!吴王完颜母遇刺、陈王完颜希尹遇刺、郭药师遇刺、刘彦宗遇刺……”

    最后一名金兵跪在地上泣不成声,但还是哆哆嗦嗦的开口继续说道:“除陈王完颜希尹皮肉之伤外,吴王完颜母、降将郭药师、汉军都统刘彦宗皆已身亡多时。在午夜时分遇害。”

    完颜宗望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楞在了原地,看着不断逃窜向江北的汉贼军,他终于知道为何这群汉贼军如同丧家之犬一样被赶着跑了。也知道了自己的命令为何没有得到贯彻,是因为郭药师死了。

    那个梦魇一般的组织,在他的军营了兴风作浪!这让他非常抓狂而又无可奈何!

    汉军都统乃是汉人刘彦宗,此人乃是金国知枢密院事,统领枢密院,掌管军事,乃是金国官制建立者之一,与种师道齐名的帅才!

    郭药师也是汉贼军的都统,现在两人皆遇害身亡!群羊无首,乱成一团!

    最让他郁结的是吴王完颜母的遇刺,这是他的弟弟,征战沙场多年,未尝一败,就这样去了?!

    他不敢置信的看着报信的金兵,用沙哑的嗓子说道:“去,带我去看看。”

    “还有,汉军副都统也都遇刺了吗?!没有的话赶紧组织汉贼军!天亮之前,如若还是如此杂乱,取其狗头,悬挂城墙!”完颜宗望快马加鞭的赶到了完颜母的大帐之内,心情复杂的走进了大帐之内。

    大帐之内,完颜母如同睡着了一般安详,但是却看不到胸膛的起伏,午夜时分遇害,居然无一人发现。完颜母的身体已经变得冰凉。苍白的脸色显得极为诡异。

    “死因。”完颜宗望愣愣的问道。

    一个身着长衫的人摸了一把脑门上的汗珠说道:“查毒发现吴王死于五石散,但是我在完颜母的脖颈处,发现了米粒大的血洞,才断定为刺杀。长约半扎,米粒大小的尖锐铁器,刺入了脖颈之处,致其死亡。”

    “汉军都统刘彦宗与副都统郭药师也是死于此种手法之下。三名死者死前都有大量服用五石散。导致其精神恍惚,未曾呼喊。”

    “三人皆死于此法?一人所为?”完颜宗望皱着眉头问道,这次的刺杀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该死的察子!这个笼罩在辽国和金国宗亲头上的梦魇一样的组织,他们又无可奈何!

    “并非如此,三人前后死不超过一刻钟,并非一人所为。亲兵所言,最后进入吴王大帐的乃是一名女子。而都统和副都统的大帐内,最后进入的也是女子。应该是大宋的察子所做。宋国皇城司的察子遍布大辽和我金国,为祸已久。哎。”身着长衫的人摸着脑门的汗继续说道:“三名女子已趁乱逃跑了。”

    身着长衫之人,名为宇文虚中,本位宋人,他作为使者出使金国,被扣长达七年之久。完颜阿骨打在世时,甚喜其才,官至金国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承旨,做的工作大约相当于宰相一职,一力策划了连宋灭辽战略!被人称为国师,封河内郡开国公。

    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宋皇城司监事,统管宋皇城司察子在金的一切事宜,是金国皇城司的最高话事人。

    他就是自己口中的危害辽金两国已久的皇城司察子的头头。贼喊捉贼,雕虫小技耳。

    此次随军南下,完全是新帝完颜晟觉得他原为大宋官员,准备让其做使臣前往汴京劝降。

    完颜宗望看着宇文虚中,有些揶揄的说道:“国师果然大才,不到片刻,就把事情梳理的如此清楚。”

    不过他倒是没有怀疑宇文虚中的身份,此人在金国坏事做尽。做礼部尚书时,多次接待宋国使臣都是耀武扬威,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尖酸刻薄。

    更是在宋赎回燕云十六州之时,作为使臣大肆要价,甚至将宋国的帝姬,以一个抵价一百两金锭,弄了五个宋国公主,给金国皇帝完颜晟玩儿,可谓是坏事做尽。

    他的揶揄只是在揶揄宇文虚中作为一个汉人,却勤于金事,对一个汉贼的揶揄而已。

    “不敢不敢,哪里有魏王胸有韬略?我这也就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恰好先帝耳根子软,喜欢听我说好听话,就留了我一命,苟活至今日而已。魏王谬赞了。”宇文虚中更是一把一把的摸着汗。

    “皇城司察子遍布整个大辽,就连金国也是遍地都是。当真是无孔不入,而且无所不用其极。为祸良久,但却无根治之法。”完颜宗望叹息。

    这是第几个完颜氏宗亲被杀了?宗望已经记得这好像是第三个宗亲,遭皇城司察子刺杀的了。

    而今天完颜阿骨打的嫡系血亲,被杀完全出乎了他的所料!

    “国师为何一直汗流不止?”完颜宗望终于发现了宇文虚中的异常,心有疑虑的问道。

    “魏王有所不知,臣也遭到了暗杀。凌晨时分,一女子着薄纱进大帐,说仰慕臣许久,相与臣下敦伦。”

    “臣下觉得异常,留了个心眼,结果看到了凶器,辛亏当时臣机警,反手干掉了这个女子。这女子尸首还在臣下帐中。”

    “今日本来就是渡河之日,我原以为是因我侍奉二主,遇到了激愤之人,挡不了金国大兵,拿我一个书生撒气。就不愿多招惹事端,直到吴王殿下遇害,我才醒过神来。原来是皇城司的察子。”

    宇文虚中将话说完,头上的虚汗直冒,今日他的确受了伤,不过却是自己打伤的而已。

    今日之刺杀乃是他一手策划所为。

    他的背上,也有一个米粒大小的血洞,还在汩汩的留着鲜血,稍微有些寸进,或者稍微偏差一些,自然死的透彻,现在已然和完颜母一样,凉透了。

    世上再无皇城司监事宇文虚中,而只有金国大国师宇文虚中遇刺身亡了。

    苦肉计,三十六计之一。

    完颜宗望心有戚戚,这大宋皇城司的手段着实狠厉,这伤口也就是稍微偏了点,再深入一点,死的就不能再死了。

    完颜宗望查看了那名皇城司女察子的尸首,才发现这女子居然还有些面善,似乎在哪里见过。

    仔细想过之后,完颜宗望才想起来,这女子是五年前进金宫的歌姬!谋划五年之久!只为今朝这一次刺杀!

    “国师!我有一事不明!既然父王尊国师为先生,先生自有独到之处。”

    “今日宋军悍不畏死,共计一千五百名死士入军营妄图袭扰辎重大营、东北大营、中心校营、中军大帐,意图烧我辎重、粮草、解救康王、杀掉主帅。千五死士无一生还!宋军不可谓不悍勇。”

    “昔日西军种师道在横山山脉,杀数十万西夏军士,兵锋直至天都山,设西安州,种师道更是经营有方,仅三处盐池月产盐就达数十万钱,足以供给西军军资,更是在灭辽之战中,与耶律大石会猎云州,大败耶律大石。宋军大将可谓善战,贤明。”

    “金国辽国汉人遗民自组皇城司察子,为祸辽国、金国已有百年!今日南下,大宋百姓更是步步抵抗,想要组建汉贼军,难上加难!而太原城门被叛徒打开,宗翰部五千余铁浮屠入城!被太原军民一心,处处反击甚至将宗翰部后续的数万精兵,赶出太原城,太原再现僵局。可谓民心可用。”

    “但为何我部金兵所到之处,皆不堪一击,行三千里路,竟无一敌手!眼下已然逼近都城,尚无可一战之敌人,请先生教我!”

    完颜宗望这个问题困扰在心里良久,他问过郭药师,可惜郭药师是个汉血辽人,降宋不久,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说出宋人富裕这种话来。

    完颜宗望十分想知道,究竟为何这宋国和辽国差距如此之大。

第二十三章 三年又三年!

    宇文虚中默然,他也想问问为什么。

    其实他这个皇城司监事,乃是自封。

    根本没拿过宋廷一毛钱的俸禄,这七年来,他自己在金国举步维艰,根本没得到过任何来自宋廷的任命和支持。

    而他自己也仅仅凭借书信和皇城司上一指挥单线联系。

    因为有这样的联系,也越来越多的皇城司察子投靠了他,说起来可笑,他甚至连对方叫什么都不知晓。

    皇城司的提举大人,也根本不知道金国还有这么一号人在。

    皇城司监事,乃是金国察子们这么叫他,时间久了,就连他自己都以为自己是皇城司监事。

    他也很想问问自己这七年来,究竟为了什么活着。

    这个已经全然忘记他的国度,他为何还在坚持。

    开始时候,只是为了活命,那会儿出使被扣,宋廷为了海上之盟,联金灭辽大计,刻意的忽略了他的存在,完颜阿骨打喜欢他说书,觉得那汉末三国故事有趣,就让他天天说书。

    说书人诶,读书人怎么能做这么低贱的事?

    但是他做了,而且做得十分称职。因为他这样的废子,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

    后来完颜阿骨打时常问政于他,他倒是有真才实学,几次奏对都让完颜阿骨打收获颇丰,继而任为礼部尚书。

    他忘记了自己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金国的皇城司察子,不过这皇城司察子的身份一干,就是七年。

    他也成为了金国最大的碟子,刺探情报、暗杀宗亲贵族、诛杀叛宋逆贼,对金国也是无恶不作。

    不过,即使如此,金国和辽国的皇城司察子,也是自发活动,直到某天他与宋廷皇城司的上一指挥书信开始了单线联系,这一联系就是三年。

    狗屁的三年让老子从金国回来!三年又三年!这都七年了,都没让他回宋廷的意思!

    自己的老母亲年事已高!膝下无子,老子想回宋廷啊!

    自己到底何时才能回到宋廷?

    宇文虚中其实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自己做的那些事,回到朝堂,会被那些文官们弹劾到生吞活剥。背个弃主卖国的名头,说不得老母亲都不愿意让他进门。

    不过是问心无愧罢了!

    不过是在滚滚大势中,他如同螳臂一样,只想稍微阻挡下宋廷之衰亡罢了。

    仅此而已。

    “燕云十六州被赎买回去,可曾补防?没有。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北禁军百年未战,武备不振,自然被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般收拾掉。”

    “但是这大宋西军不同,魏王殿下还要万分小心才是。今日夜间袭营,就是如此。”

    “魏王殿下之前从未曾与西军交手,西军悍勇不假,但更擅长用计。这一招直逼敌营中军大帐的打法,在西夏身上尤为好用,参将屡次被袭杀,偶尔还能杀掉中军主帅。西夏有三名驸马主帅就是被这么干掉的。”

    “金辽夏,察子无数,大宋西军死士们,根据情报绕开巡逻岗哨,直扑中军大帐十次有七次可诛杀参将,战术执行依靠察子情报,悍不畏死宁肯全军覆没,也要达到目的。”宇文虚中给不了完颜宗望答案,他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坚持着什么。但是他能给一些建议。

    “一报还一报,我金国也不是没有谍子在汴京,今夜必报此仇!”完颜宗望面色已经趋于平静,胜败乃是兵家常事。

    不因一时长短得失而窃喜或失意,为将为帅的基本素养,他还是有的。

    这让他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汴京恐怕非常难以拿下,不过只要自己这只精兵驻扎在城下,就能给大宋足够的压力,使其调兵遣将都非常麻烦。

    金营逐渐恢复平静。

    四壁守御使李纲与三衙步军司,军都指挥使姚友仲,站在城头之上,长吁短叹。

    今夜西军袭营之后要进城协防,如果此时金兵一拥而上,就会让事情变得麻烦。

    但是也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在种师道的计划中,他更愿意金兵尾随西军入城!

    衔尾追杀,听起来不错,但是现在在完颜宗望部,能够组织起来的士兵之后金兵精锐!如若衔尾追杀,只不过是提前决战罢了!

    正中种师道的下怀!

    只要敌人追过来,倍于敌军的大宋西军,与金兵硬碰硬之下,肯定能够大量杀伤金兵,即使大宋西军战败,也会消耗大量金兵的精锐部队。金兵再无力攻城!

    只需要一战,就可以奠定汴京之战不败之地!

    只要汴京不败,那其他两处的战场结果将会决定这次金兵南下的最后结果。

    汴京不败,则战局不败。

    可惜的是完颜宗望没有下令追击。让种师道可惜,也让李纲可惜。

    他是四壁守御使,拱卫京城。

    可是京师禁军糜烂不堪,真正能守城的也就七万余人,诺大的汴京城墙,遍地都是窟窿。他做了多少年的兵部侍郎?对京师禁军的战斗力很清楚。

    能上城墙泼油的都是胆子比较大的了。

    让这群废物守城?还不如让西军与金兵决战!

    届时,攻城主力,将变成汉贼军,废物对上废物也是正好。

    这种田忌赛马似的谋略,需要对方配合,可惜完颜宗望视所谓的“战机”而不见。

    他已经能想到朝堂的大臣们的嘴脸,京师禁军久疏战阵,战斗力薄弱,让西军上城墙防御汴京,岂不美哉?!

    阿呸!误国误民!

    种师道已经接到了战报,手里握着战报,说不出的失落,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时日无多。

    如若金兵选择衔尾追杀,西军与金兵决战,短时间内即可奠定京师不败,死亦可瞑目。

    而且大宋西军入城的决策,实在是上册,如果在城外,金兵只要日夜骚扰,是西军疲惫不堪,几次拉扯士气就会降到极限,到时候,金兵铁浮屠一出,大宋西军很难抵挡。

    但是西军入城,涉及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那就是边军入城。自古边军入城都是腥风血雨,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让边军入城,特别是在禁军武备松弛的情况下。

    但是新帝在庙算的时候,非常决绝的让大宋西军入城,保存实力!这一点魄力上,种师道也尤为佩服!

    如果完颜宗望部能够追过来,依托城防的各种弩箭投石机、放火炮,种师道很有信心与敌人决战,进而避免必须入城驻扎。

    可惜了。

    “少保,金营察子说,我军死士全数阵亡,一千五百死士的结果,没有击毁对方核心的攻城器械,也未曾袭杀主帅,着实有些可惜。只杀死了敌方的一些参将,杀了不少的千户郡候。倒是察子们干掉了郭药师、刘彦宗、完颜母。将士死亦可瞑目了。击杀金兵精锐千余人。”沈从推着种师道往皇宫里走,汇报着察子们的情报。

    这都是军务,既然种师道为总指挥使,这些消息,本应该知道。

    当然这也是在赵桓的授意下,沈从才敢告知。

    “官家万安。”种师道没有起身行礼,不是不想,是身体真的吃不消了,七十五的岁数,熬夜处理军务,燃烧了他本来就不多的寿数。

    赵桓得知自己的第一个计划被执行,而且将不少汉贼军驱赶之后,他也是心气为之一振。

    自己第二阶段西军入城,也被执行。他倒是知道边军入城的恐怖后果,不过能怎么办?

    一如当初一样,他只能赌一下,种师道的忠诚了。

    战报让人喜出望外!最主要的事破了金兵不可败的神话!

    就说嘛!

    都是碳基生物,大刀片子砍上去,都会掉肉。

    猛火烈油扑上去,也会逃跑。

    总不会金人有高达?

    事实上,金人没有高达,甚至在包围西军死士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打出太过漂亮的战损比,1:1.5战损比。

    还是在合围的情况下,赵桓完全能够接受这种强度。

    “官家,接下来就是以逸待劳。等金兵攻城了。只不过,官家谨记,大宋西军要对阵的是金兵精锐,汉贼军交给禁军去处理,练练他们禁军的胆气。”

    “太原被围,折家军,刘家军这两股精锐,无法勤王,官家您的精锐就只有这六万人,万万不可用在汉贼军这种军队上,凭白消耗了。”种师道慢慢的将自己的话说清楚,生怕新帝被猪油蒙了心。唯恐君臣生嫌。

    把西军派上城墙守城,万一哪一门失手,城门洞开之时,哪来的精锐阻挡金人铁浮屠入城?

    如若只有城外金兵,汴京城说固若金汤也不过分。

    但是这最坚固的城池,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出几个叛徒打开城门,出几个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大臣,城门洞开。

    无兵可用的话,岂不是让金人直接进了皇宫?

第二十四章 没有火药的战争是安静的

    种师道虽然袭营成功,但是十分害怕自己坚持不到金兵退兵之时,朝堂之上如此强烈的议和之声,也怕这个新帝真的选择议和,金兵的目的绝不对不是些许银钱能够打发的。

    “种少保放心,朕晓得轻重。即使朕不知道,也可以问沈从李纲等人。完全可以应付的了现在的局面。”赵桓回答了一声。

    “陛下,金人欲遣使者进城谈判。来人乃是宇文虚中。”沈从说道。

    对于宇文虚中,沈从的心情如此复杂,如果不是知道他潜在的身份,此人只有千刀万剐才能泄心头之恨。

    可惜这个人已经和他单线联系长达三年之久,他清楚的知道宇文虚中的为人。

    宇文虚中?又是自己不知道的历史名人?赵桓一愣。

    【宇文虚中:原宋廷资政殿大学士,签枢密院事,七年前进金国商议海上之盟之事,被金廷扣留,因口才绝佳,说书讲书头头是道。被金太祖赏识,封为礼部尚书,此后在宋廷赎买燕云十六州之时,以五百金锭的价格购买了宋廷五位帝姬(公主),以供金主享乐。七年间曾诛杀宋廷使者十七名,放荡狂傲,臭名远扬。】

    得,又一个叛贼……赵桓脑阔疼,这宋廷怎么经出些叛徒。

    只不过没等赵桓感慨完,又出了一行小字,让他目瞪口呆!

    【其隐藏身份为宋廷间谍,多次传递信息给宋廷,参与过十五次袭杀金国宗亲之事,多次诛杀宋廷叛将、臣。其诛杀的宋廷使者人人该死,其罪罄竹难书!自封皇城司监事,多行义事。】

    无间道吗?感情这宇文虚中居然是间谍!赵桓兴致勃勃的看着宇文虚中的资料,偶尔也会皱眉。

    宇文虚中在金廷的生涯,并不如表面上那么风光无限,两道通吃。

    事实上,他已经多次被金廷怀疑其身份,只不过被宇文虚中巧妙的化解掉了。不过这种怀疑还是有愈演愈烈之势。

    此次南下,他居然随军而行,返回宋廷,充当使者进大宋谈判。

    金人的试探意味极为浓郁!

    宇文虚中在金国有一妻一妾一子,如若真的是叛臣,这两个女人和孩子的下场可想而知。

    不容易啊!

    赵桓无不感慨的想到。这间谍的生涯,远不是想想的那样,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宇文虚中乃是……”沈从左右看了看宫女和太监,选择避而不谈宇文虚中的真实身份。

    沈从停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本是我大宋状元,太上皇对他多有恩宠,没想到他还没走到金国就大肆夸赞金国,到了金国就直接归降了金国,实乃国之罪人!其罪当诛!”

    赵桓却是从宇文虚中的个人资料里看到了沈从的名字,知道宇文虚中乃是和这个上一指挥单线联系。

    从沈从的反应上来看,这皇宫里,恐怕并不干净。

    “朕与种少保和沈指挥有军国大事商量,你们暂且退下。”赵桓看到了沈从欲言又止的样子,让立侍左右的宫女太监洗漱退下,只留下了赵英在身边。

    等到宫女等人退下,赵桓看着沈从说道:“宇文虚中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当真国之栋梁,背负如此污名行事,也是为难他了!”

    沈从低着头,但是脸上满是疑惑,这宇文虚中与自己单线联系,难道是哪里出了岔子?

    “宇文虚中,实乃忠臣!陛下,请赐皇城司监事一职与他。”沈从直接跪在了地上。

    虽然不知道新帝如何知晓如此隐蔽人物,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已经知晓了宇文虚中此人。

    那宇文虚中必要有的官爵,必须请领。这才对得起这些年宇文虚中在金国的努力。

    “海上之盟之时,宇文虚中探查到了金国国主的底线,并且通传宋使,使宋使在谈判过程中游刃有余,仅此一条,便可封公。”沈从当然是有功可请。

    “昨日午夜时分,更是策划一起对大宋叛臣郭药师、刘彦宗,金国宗亲完颜母、完颜希尹的刺杀。诛三人,伤一人。”

    赵桓点头说道:“此等有功之臣自然要封赏,还有什么,一并说了就是。”

    沈从摇了摇头,说道:“臣与宇文大学士多有书信往来,他别无所求,只求金国皇城司监事一职即可。做事即占有大义之名。”

    “倒是臣有一请,陛下,宇文大学士有一老母亲,年过半百膝下无子,日子过得极为清贫。臣请陛下迁其母入京城之内,善待之,一则可照顾起居,二来可以牵扯宇文虚中。防止其东摇西摆。”

    沈从这段话也是思虑了良久,找了个牵扯宇文虚中的理由,希望能得到新帝的恩准。而这个看似牵强的理由,却是沈从手中最大的权利。

    察子多行风闻之事,难免有人会收买,掌控其家人,是控制察子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接宇文虚中的老母亲进京城,则完全是处于对朋友的照拂。

    大宋朝廷没有赡养这个条目,想要在规则里找个理由,十分困难。

    赵桓听到这个不情之请,也是感慨这忠臣就是好糊弄,照顾一名老人而已,还搞出个这么不上台面的理由。

    他点点头说道:“一应支使,全部算到内帑即可。”

    “谢陛下。”沈从兴奋的说道。自此以后这宇文虚中在金国行事,便不再是野狐禅,而是来自大宋朝堂的授意。

    有无大义的名分,对宇文虚中来说,极为重要!方便宇文虚中行事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了结他的心愿。

    “报!陛下,金兵调动云集,陈兵城下,辱没大宋!军都指挥使姚古仲请求出战杀敌!”一个亲从官跑到御前,呈上了一份战书。

    【听闻宋廷换主,特来道喜,不知少主可敢出城一叙?必扫榻相迎。】

    对不起,我不搞基。

    还扫榻相迎,谁去谁是大傻子!赵桓吐槽这个战书,看起来更像是个文臣写得札子,而不是一个武将能说的话。

    “官家,这等战书,还是回应一句好。”种师道突然说道,战阵之前,战书以回应,是自汉至今都有的流程,不宣而战视为偷袭。

    当然这种战书宣战的方式,早已流于形式了,但是没有回应,却显得大宋小气了。

    赵桓想了想说道:“赵英,拿笔来。”

    【不敢】

    他就写了两个字,没有谩骂,也没有多余的话,没有深意,就是表达了他内心的想法。

    这原来宋钦宗的身体写字已经成为本能,书**力深厚,字很好看。

    沈从接过了赵桓批注过的战书,他想过赵桓各种反应,就是没想到就这俩字的回应,让他有点摸不清楚头脑。

    种师道看了看,随手给了等待的亲从官,说道:“官家还要修改吗?不修改就发给完颜宗望吧。”

    他之所以没有点评,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白扯,实力才是王道。

    虽然夜袭之后,汉贼军已经散了不少,但是依然有数万人之多,只不过斥候没有将准确的消息传过来。

    “陛下,四壁守御使李纲请求觐见。”又一名亲从官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说道,脸色十分慌张。

    “陛下,陈州门破了!”李纲没等召见,直接闯了进来,刚进来,就猛扑在地,俯身颤抖的说道。

    赵桓猛的站了起来,种师道面如死灰,就连跪在地上的沈从都站了起来,对着趴在地上的亲从官说道:“现在马上护送陛下出城,前往应龙府!”

    他的语速很快的继续说道:“立刻前往武库取甲上弦,携带少量辎重,带够半月干粮,还有日前寻到的替身,一并寻来!”

    “陛下,请移驾应龙府以避免金祸!”

    赵桓的手有点抖,自己要死了吗?可是自己看到的提示,还有217天才会覆灭才对!

    【大宋预计覆灭时间:217天。】

第二十五章 历史的车轮动来动去

    种师道的脸色逐渐恢复了正常,说道:“我去指挥西军迎战!”

    李纲拦住了种师道和沈从,才大喘气的说道:“戴楼门在清晨时分发现了大量的敌军攻城,但是进攻多为汉贼军,仅仅戴楼门的守军完全可以守住戴楼门,臣在戴楼门指挥守城的时候,听到城破的消息,赶到陈留门的时候,看到护城河被填了,城门被金国碟子在里面打开了,金兵顺势入城。”

    “所幸的是,金兵被赶出了城,现在城门已经完全关闭,不过护城河被填埋,这里将是敌军重点突破的地方了。”

    “赶出去了?”沈从摸了下脑门的汗,这李纲说话不能一次说完吗?吓人一大跳。

    “陛下,臣刚才一时慌乱,越俎代庖,请陛下宽恕。”沈从向赵桓请罪,刚才事发突然,他也是着急才将备用方案说了出来。

    赵桓听到金兵被赶出了城,也是长出一口气,这说话大喘气要人命的!

    不过好在城守住了,不过他看着沈从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这沈从深得朕心,不错,不错,居然连替身都准备好了。

    等等……替身。

    宋钦宗长于夫人之手,久居深宫之内,这要是用替身把皇帝换了,神不知,鬼不觉。

    再联想到沈从那35点的忠诚度,怎么都觉得这个替身有些诡异……

    这个想法着实大胆,赵桓赶紧止住了这个想法,手底下唯一能用的几个人,自己还猜忌,这是入戏太深,代入赵家皇帝的角色太深,导致患上了被害恐惧症吗?

    “陈州门有什么特异的地方吗?为何完颜宗望选择陈州门而不是其他门呢?”赵桓问道。

    李纲看了眼种师道,再看了眼沈从说道:“中书舍人李擢,於城楼上修饬坐卧,处如晏阁宾馆,日与僚佐饮酒烹茶,或弹琴燕笑,或日醒醉,少保蔡攸、少宰吴敏、太宰白时中,皆知而不问,将士莫不扼腕者,南壁统制官何庆源,告擢敌人以木板垒桥渡河,桥将成矣。”

    “幸军民同心,血战御敌,以血为墙,没有酿成大祸。”

    赵桓有点脑瓜子疼,这些文臣奏对时喜欢用这样的古言,听得他云里雾照。

    【中书舍人李擢,经常在城楼上载歌载舞,偶尔喝了个通宵,陈州门的禁军师长何庆源发现了敌人渡护城河,告诉李擢,李擢呼呼大睡,不闻不问。护城河被填了,在金兵内应的配合下,攻下了陈州门。】

    【幸好军民给力,才没把你抓着,剁了脑袋当球踢!】

    最后一句老子听得懂!赵桓特别想把这个系统的脑子当成球踢。

    “按律这中书舍人李擢应如何处理?”赵桓皱着眉问道,这是玩忽职守啊!而且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官降两级。”赵英是宋钦宗的大伴,专门负责辅佐新帝,这些事到还是门清。

    官降两级?卧槽……?原谅他词汇的浅薄,实在是无法置信,居然还有这样的鬼操作!

    这么严重的玩忽职守,还造成了城破的危险,居然仅仅是官降两级?

    李纲也是皱着眉,他是兵部侍郎,平时掌管的都是兵事文书,还真不知道这种程度的玩忽职守,居然只有这么点惩罚,他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李擢是赵明诚的妹婿,赵明诚乃是崇宁年间尚书左丞赵挺之之子。赵挺之乃是元丰党人。”

    “赵明诚的妻子是李清照,其父乃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乃是元党人,在士林里自成一脉。李清照本人也是多有诗词,在士林中名声俱佳。”

    “动李擢就得罪了元丰党人、元党人两系的人。差不多算是把朝臣都得罪光了。”李纲虽然是兵部侍郎,但这个兵部侍郎是文治。

    自己也是文官出身,对这里的门门道道极为熟悉,他也是怕新帝贸然下手,吃闷亏。

    咦咦咦!历史名人李清照哟!赵桓瞬间把握住了关键信息。

    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的铮铮奇女子李清照!

    现在这个年月,应该是沉醉不知归路的曼妙女子才对!

    啊呸!想什么呢!老赵一脉的皇帝都好人妻,随意打听会让人误会的!

    元丰、元党人?那是什么?能吃吗?

    【不能。】

    【元丰、元党人,两个称呼,来源于大宋朝第三次朋党之争,文人们一旦失去来自上层的枷锁,或者失去自己的内心的枷锁,就会变得穷凶极恶。】

    【作为一名皇帝,请不要有任何理由相信文人们的节操,他们除了会治国以外,最擅长的还是朋党之争,为祸朝堂,平白消耗国力,将江山日下的大宋江山,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有位吊在煤山上的皇帝,用生命验证了这个道理。】

    一个简单的名词解释,没有再多的解释,赵桓依旧莫名其妙。只是经历了朝堂狗斗之事,他对系统的敬告,表示赞同。

    相信文人们的节操,还不如相信老母猪会上树。

    当然他知道文人之中有大量的忠诚爱国之人,但是这依旧无法改变他内心对文人们的偏见。

    实在是第一次面对文官集团的时候,给他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解释清楚啊!说话说半截的人都没有***的!

    赵桓还是决定了解清楚,万一栽到了不该栽的坑里岂不是完犊子?

    【元丰年间,王安石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开始变法。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遭到了大量的反对,宋神宗去世,王安石失去了最强大的支持者,年近九岁的哲宗即位,宣仁皇后垂帘听政,启用了司马光等人全面否定王安石。历时九年,终于将历史的车轮,倒回去了。】

    【九年时间里,王安石差点被写进奸臣传里。】

    【支持变法的革新派被称为元丰党人。】

    【支持旧法的守旧派被称为元党人。】

    【宋哲宗亲政,重新启用元丰党人开始全面恢复新政,严酷打击元党人,历时六年有余,终于将历史的车轮往前挪了一步。】

    【哲宗去世,宋徽宗赵佶即位,向太后垂帘听政,再次全面废止新政,严酷打击元丰党人,历时九个月,新法再次被毁。历史的车轮又倒了回去。】

    【向太后病重,赵佶亲政。】

    【蔡京再次仿照制置三司条例司设立部省讲议司,彻底将自己的权利凌驾在尚书左右丞之上,从此朝臣任免、国家财政、宗室事务、祭祀典礼全部归部省讲议司管理。】

    【蔡京启用的熙宁新法,将王安石的安国定邦之法变成了自己的私货,青苗法变成了高利贷,市易法变成了横征暴敛,方田均税法变成了土地兼并的利器,农田水利法变成了捞钱神器。】

    【大权在握举世无敌的蔡京,将目光再次看向了保守派的元党人,将元年间,所有守旧派以及言论过激之人,列籍上书,并且邀请大宋知名书法家赵佶先生御书刻石。】

    【被伺候的极为舒适的赵佶欣然应允,用天下闻名的瘦金体,写下了一百二十个名字,雕刻于石碑之上,放置于瑞礼门,并且传召天下,令天下所有府州雕刻“元党籍碑”,后又在石碑之上,增加三百余人。】

    【朋党之争,早已不再为新法是否有益天下而争,而为权利而争。新法、旧法已然不重要了,早就成为了文臣集团的打压异己的棍棒而已。多次争夺朝令夕改的宋廷彻底失去了朝廷的威信,民不知法,法不管民,放眼天下,土地兼并蔚然成风,可谓是民不聊生。】

    【上百次的失地农民的起义,彻底将宋廷的潜力消耗殆尽。】

    【此为元丰、元党人的来历。】

    系统的一大段的字,让赵桓更深刻的理解了为何好好的大宋朝,在赵佶登基之后二十六年时间里,变成的筛子一样,四处透风。

    朝臣打架赵佶不仅不拉架,还帮着一边打压另外一边,这种操作着实让人目瞪口呆!

    自己动了这个李擢,就动了元丰、元党人的利益。而且有拉偏架的嫌疑。

    蔡攸、吴敏、白时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明知道李擢夜夜笙歌,作为顶头上司居然不管,国难当头,净想着朋党之争如何得利,要不是自己弄清楚了这中间的脉络,岂不是被这群人当了刀斧手?

    “沈从!”赵桓心中有了想法。

第二十六章 还记得一招从天而降的……箭法吗?

    李擢之罪,罪无可恕!玩忽职守,酿成大祸!

    如果没有任何惩戒,轻轻打两板子,官降两级?太便宜他了!

    还有那坐看好戏的蔡攸等人,也没一个好东西!

    “沈从,派亲从官前往捉拿李擢、吴敏二人。连夜审讯,明日午时问斩。”赵桓的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大宋的立国策略是什么?平衡方略。

    种师道一生贡献于朝堂之上,早就把老赵一脉的治国方略研究的明明白白,唯平衡二字。

    今日启用元丰党人,明日启用元党人,折腾完这边折腾那边,今日与武将联姻,明日又重文轻武打压将门集团。武将在前方浴血奋战,好不容易顶着过家家的阵图,打出一些胜仗来,文臣必定空降摘桃子,桃子摘不掉就责罚立功武将。

    文臣武将权势平衡。

    一百八十年间,这种平衡方略从未改变过。

    文臣和文臣的朝堂狗斗,光是朋党之争就发生了三次!可想而知这种朝堂狗斗的平衡方略执行的多么频繁。

    守旧和革新两派各打五十大板,他早已想到,听到抓捕李擢和白时中二人之时,种师道以为新帝深谙平衡之道。

    直到听到明日午时问斩时候,他已经惊讶到了极致,以至于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这很不符合赵家那一套啊!

    诛杀士大夫??

    这可是刑不上大夫,与士大夫共天下,不分泥腿子分毫的大宋?杀了文臣,谁帮新帝限制武将?

    特别是现在韩世忠外派攻营州,而种师中驰援太原,进逼大同,如若立下不世之功,谁来平衡?

    这赵桓想干啥?

    沈从很久都没有应答,他在考虑做这件事的后果,他是一名臣子,经历赵楷一事之后,朝堂已经无他立锥之地,他从头到尾打上了新帝的标签。

    那就做吧。

    沈从称是,带着手中完颜宗望的战书走出了文德殿。

    今日即将开一个大宋建立至今,180年未曾有的先河,斩士大夫。

    李纲气喘吁吁终于消停了点,马上心脏就剧烈的跳动起来,斩士大夫?这个是不是再商量下?

    不过他很敏锐的察觉到种师道没有反对赵桓的决定。

    大宋西军进城之前,城里最强的势力其实是蔡攸等人所掌控的京师禁军,他虽然为四壁守御使,但也只是统筹军务,具体各营,各军的禁军还是听令于军都指挥使。

    而这些军都指挥使,都是蔡攸的人。

    但是现在,大宋西军进城,已然大不相同。

    能征善战的西军成为了最强的势力,种师道不反对,就是杀蔡攸,杀张邦昌,这京城都没人拦的下。

    沈从大兄弟,你能不能先回来?我们从长计议啊!

    赵桓以为自己斩立决命令一出,一定会遭到几个人的反对,这李纲文臣出身,这种师道也是文臣出身,现在这个知枢密院事其实也是文官,专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不负责作战。

    他本以为自己一张嘴斩立决。

    这两个重臣会反对,自己就坡下驴,暂时绕其狗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趁机加重惩罚,官降两级,实在是太轻了。

    杀赵楷是因为涉及到了自己的安危,当时刚刚来到大宋,心中焦虑,碰到宫变情绪激动下做的决定,现在这个决定完全是为了和两位重臣谈判。

    但是,李纲和种师道都成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自己这个命令到底正确与否?赵桓心里有点疑惑。

    种师道看到赵桓脸上的犹疑,说道:“官家,李擢罪名按律当斩,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夕有商君惩治秦惠文王赢驷犯禁,商君流放秦惠文王千里,公子虔受鼻刑,太子少师公孙贾刺面。于是秦法才得以彻底贯彻下去,秦法也让秦国一扫寰宇,成不世之功勋。”

    等一下……商鞅他自然知道,还有立木取信的成语流传。但是在他的印象里,商鞅立了根柱子,搬运柱子,可以拿钱,有人搬了,得到了赏金,秦法才取信于民。

    当时读立木取信的典故的时候,他一直以为那个搬木头的人是个托儿。

    感情秦法得以执行下去,是太子流放,公子虔刮了鼻子,权贵刺面才执行下去的……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

    赵桓想到了这句话,现在大宋朝堂昏暗无道,民间更是疾苦万分,国力式微,再不流血牺牲,怕是要完啊!

    “金国国主,现在的完颜晟也将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执行的非常彻底,还是王子时候的完颜晟,曾经因为用度过于奢侈被朝臣抓到把柄,被打了二十下板子,皮开肉绽,官家。”种师道的第二句话,让赵桓为之一振。

    一个刑不上大夫,一个王子受罚,金国和宋国到底哪个才是正统!

    赵桓已经无力吐槽这宋朝糟糕的制度,既然下定决心,这李擢和吴敏通通杀了就是,一个玩忽职守,一个御下不严,有不察之责。

    种师道看到新帝脸上的犹疑不再,安了心。

    自己无后,自己弟弟种师中家里的孩子也不争气,一个学了医,一个沉迷于算学,毫无继承种家将门的意思。

    他这番劝解,完全是为了这郎朗天下。文人这些年实在是太放肆了些,悬在他们头上一把剑,也能够稍微铩一下文臣的锋芒。

    当然,从今天起,他要学会闭嘴,他发现自己说话,恐怕新帝必须要听……这恐怕会招致君臣生嫌啊!

    ……

    城外完颜宗望极为可惜的看着从陈州门不断退出来的铁浮屠。

    非常无奈。太原城破城门一次,被打了出来。

    汴京城啊!这个汉人的都城,差一点点就栽在了他的铁浮屠之下!

    他利用情报和大宋朝堂的狗斗,以及自己的策略,牺牲埋了多年的钉子,取得的战果,就这样在缓缓关闭的大门之下,化为乌有。

    同样被打了下来,这些年他一直在了解南国的种种,仿照皇城司察子建立了金国的皇城司,明面上是守卫宫城,其实是为了刺探情报。

    而且金国皇城司做的相当不错,他大帐中那副汴京堪舆图就是证明。这次城门洞开,也是证明。

    奈何,大宋国运不灭啊!

    这军民受了二十六年的压迫,居然还为了守城而浴血奋战,让他着实没有料到。

    为什么会这样?

    他问过郭药师,郭药师的答案是因为宋朝富有。可是他看到的宋朝百姓也就是勉强饱食而已,如若遇到灾年也是要挨饿。

    宇文虚中不知道,也没有给他答案。

    他很想知道为什么?

    他以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反而是奋死抵抗。

    从百姓手中递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简陋武器,甚至有锄头……

    凭什么!大宋朝堂已经失信于民!极尽所能的苛责压榨!百姓苦宋已久!

    完颜宗望以为自己是大义之师,可惜,现实告诉他,他们完全不是大义之师,而是入侵者。

    “大帅,铁浮屠死伤三百余人,侧翼骑兵死伤过三千余人,依然没能拿下陈州门,军士血积刀柄,滑不可握,其他城防戍卫军伍赶到,弩箭遮天蔽日,不得已退了出来。”一位传信兵汇报着战果。

    完颜宗望头疼的挠了挠头说道:“传令下去,下次在遇到这种情况,以布帛系武器与手,奋力杀敌,一举拿下。”

    不过完颜宗望知道,这陈州门未曾拿下,再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简直难如登天啊!

    他忽然一个懒驴打滚,扑到了在地,因为他看到了一个黑点在他的眼睑中逐渐放大!床子弩的一枪三剑箭!

    差点直接插在他的脑袋上!

    虽然懒驴打滚姿势非常难看,但是他还是成功的在床子弩下活了下来。他趴在地上大声疾呼:“卫兵!中帐卫兵!速度回营!回营!快!”

第二十七章 金人南下的节点在太原!

    宋威虎军张瑰以床子弩射出大箭,击中萧挞凛的脑袋,直接杀死了他,辽国被迫与宋军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

    这件事完颜宗望知之甚详,自己离汴京城墙将近千步!

    居然差点被大箭击中,如果当时自己没有抬头看着天,自己瞬间暴毙的后果,就是宗望部已过黄河,深入敌国内部的孤军,被团团包围。

    金主为了这支精锐部队只能议和了事,再次出师即为师出无名,南下将成为空谈!

    怎么可能射这么远!

    完颜宗望回到中军大帐异常狂躁的摔了不少碗碟,才将自己内心中的那丝生死之间的大恐怖宣泄。

    “魏王殿下。”宇文虚中也听到了完颜宗望遇袭的消息,作为随军军师他自然要过来看看。

    现在整个金兵大帐还能商议军事的大将,就只有自己和宇文虚中了。

    “国师,这宋军军器如此厉害?”完颜宗望心有戚戚的问道。

    宇文虚中表示真的不知道,他在大宋的时候只是一个大学士而已,搞搞经典还可以,说书也不错,真的说军备,他知之不详。

    “魏王殿下,要不让我先去试试劝降?要知道大宋朝堂上可是有不少的人对金国抱有善意。陈州门没攻下来,战机已逝,如果能弄点军资也是不错。”宇文虚中的建议极度中肯。

    完颜宗望应该能够明白他的意思,现在宗翰部被太原城牵制了前进的步伐,如果没有宗翰部合兵一处,想取汴京城,难上加难。

    进攻已经失去了先机,利用大量布置的先手,发动陈州门攻城之战,结果已出,胜负已定。

    站损伤看起来只有三千金兵死去,而汴京城将近四万军民死去。但是战略上,金兵已经输了。

    现在继续滞留在汴京城,不是等着被勤王军包饺子吗?

    “我们金帐之中,还有一位亲王和丞相李邦彦,也算是筹码之一。宋廷怯战,我们露出议和的意思,对方绝对瞬间同意,多索要一些赔款,也好过在这里干耗着,黄河解冻,反而会变得麻烦。”宇文虚中继续劝说道。

    完颜宗望无力的点了点头,自己突袭已经失败,围城兵力不足,汉贼军本来就只有十数万,本来就不是很多。

    被夜袭冲散了一部分,佯攻损失了一部分,现在也只有四五万余人。

    而关键是夜袭一战之中,金兵损失上千人。这次攻城之战,陈州门下又死了近三千五百余人。

    宗望部精兵总计就三万,这一天,就死掉了六分之一。

    再在攻城战中消耗下去,说不定宋廷还没用床子弩射穿他的脑袋,就被自己的属下剁了去。

    军队哗变的底线伤亡过大也是其一。减员两成就已经非常危险了。

    “如果能够把新帝骗出城来,抓着宋廷新帝威胁汴京守军,汴京不攻自破。奈何这新帝看起来不是个傻子啊!”完颜宗望的想法很大胆。

    赵桓要是知道完颜宗望的想法,一定给他一个带预言家的头衔,在原来的时间线里,宋钦宗真的开了城门,来到了金兵大营议和,操作之骚,让人目瞪口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没想到吧。自己送上门,估计当时完颜宗望也是一脸懵逼这就躺赢了的状态。

    宇文虚中对这个提议也是为之一笑,谁能做出这种事,只要不是失了智,就做不来。

    而且这个新帝,胆子很小。

    他已经看到了战书上那两个漂亮的不像话的“不敢”二字。这个时候,胆怯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太坏的选择。

    既然自己不敢应战,让愿意应战的将士去就是了。

    “那我这就准备下,明日清晨进汴京劝降,争取多弄点赔款出来。”宇文虚中告退。留下完颜宗望对着“不敢”这两个字发呆。

    完颜宗望现在有点后悔渡河了,要是在黄河北岸,他哪里有这么多的顾虑,也会敲诈出更多的钱来。

    种师道和李纲又和赵桓商量了半天的军机大事,其实多数时间,赵桓在听,李纲和种师道在讲,对这次金兵南下的局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少保,这次金兵南下的节点,不在汴京,而是在太原?”赵桓脸色十分惊奇,再看着汴京堪舆图都觉得有所不同。

    虽然他说不出个狗屁倒灶来,但是还是觉得大不一样。

    太原之战尤为重要,种师道给出的观点是站在西军立场,太原被围困,阻挡了除了种家军以外的大宋西军的勤王,折家军就被阻止在了太原,而刘家军也是如此。

    种家军因为出发的早,才到了汴京城下。

    新成立的秦凤军也是绕道赶往汴京,绕路很远,现在赵桓一纸调令,也让秦凤军直接领着童贯交出来的七万捷胜军前往了太原。

    李纲站在四壁守御使的角度上分析,完颜宗望只有三万精兵,已然伤亡了近五千人,无力再战不说,就是金兵悍不畏死,这两万五千精兵,想要攻下汴京,也是痴人说梦。

    但是宗翰部拥有五万精兵!

    如果宗望部和宗翰部合兵一处,只要在潼州,也就是潼关设防,大宋西军无法突破潼州,那汴京才真的是岌岌可危。

    李纲描述的太原城坡,宗翰部五万精兵直至汴京,潼关被设防,汴京独自面对宗望部和宗翰两部,在原来的历史线上,就发生在两百天后!

    那时整个汴京城人人自危,勤王兵也是被阻碍,到那个时候人心浮动,说什么都晚了。

    赵桓也终于明白,当初自己下令支援太原,意图兵指大同府的时候,种师道为何没有反对。

    原来真正决定战场格局的恰恰就是太原!

    “折家军和刘家军还是原地不要动了。就在横山山脉布防,防止西夏军队东进。”赵桓听到汇报,反而镇定了下来。

    三万秦凤军加七万捷胜军已经支援太原,自然不必再拉上剩余西军一起了。

    赵桓可是知道大宋西军折家军刘家军的主力,离开防区之后,西夏人干了什么,刨了折家和西军的祖坟,直接导致西军在山西战场战意崩解了!

    他可不想这大宋最后的尊严,大宋西军这样被消灭。而且如此没有尊严的消亡。

    “可是宗翰部坐拥五万精兵,十万多万的金辽军协同,单纯靠秦凤军、捷胜军那十万人,再加上太原城守军,解决不了太原围困部队,太原城也是僵持局面。”李纲也是着急。

    大宋能战的只有大宋西军,秦凤军也是大宋西军,新成立的陇右都护府的守卫军,战斗力自然强悍,无须多疑。

    但是捷胜军七万兵,乃是童贯训练的,童贯治军不严,能把骁勇善战的西军治理成兵痞,可想而知其带兵能力。

    乌合之众再多,在这种大战之上,只是给敌人增添些许战绩而已。

    太原守军在这么久的守城战中,还有几分战斗力可言?

    不调动刘家军、折家军,太原之战根本拿不下来,这是块硬骨头,不啃也得啃的硬骨头!

    而整个大宋除了西军,再无兵可用。

    “那也不能调兵,金兵也是血肉之躯,攻城久而不破,他们也会倦怠。我们只要保持支援,太原城坚粮足,支撑两百多天没有问题。”

    “我们有兵可用!那就是这城里的种家军还有六万!只要能够解决城外宗望部那十万混编部队,我们就能够让西军出城驰援太原,变成压死太原敌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只要破宗翰部,夺大同府,才能保证我危如累卵的大宋有口喘息之机。”赵桓一口气说完自己的想法。

    李纲和种师道互相看了一眼,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城外这群金兵,怎么解决?

    如果能够让完颜宗望舍命攻城,依据地利,勉强能够做到消灭完颜宗望部,还保留精锐保证驰援太原。

    但是现在怎么看,完颜宗望刚刚在陈州门受挫,留下了三千五百多人的尸体,短时间内,只要完颜宗望不傻,就不会决绝攻城。

    这是个死局啊!

    大同府在金人手中,可以从金国源源不断的进兵,而大宋不调用刘家军折家军,真的无兵可用,太原战局不改变,完颜宗望可随时撤兵,进退有据。

    怎么才能逼迫完颜宗望攻城?亦或者是逼迫其退兵?

第二十八章 是个人都敢威胁朕?

    种师道没有想让赵桓改变命令的想法,大宋西军的情况他知道的更多一点。

    自从童贯领着西军在征战辽国中大败而归后,大宋西军已经有种听调不听宣趋势。

    自陇右都护府开辟盐池,不仅从朝堂要军费养军队,自己也回易创收养军队。

    当然,这并不是说西军已然自立门户,更多的是一种和朝堂赌气的成分在。

    据种师道了解,不管是折家军,亦或者刘家军都派出了一些军队支援太原。

    固守陇右都护府的命令其实维护了西军将门的利益。

    他也无从反驳,只要是个人就有立场,不可能大公无私,一切为公。

    他也不能免俗。他是国之柱石不假,但国之柱石也有自己的地基在,否则这个柱石就是一个笑话。

    而且他现在开口驳斥新帝,很容易让新帝以为他以势压人,导致君臣离心离德。

    种家军在城里这种敏感状态,他还是少说话,或者不说话的好。

    “诱惑完颜宗望全力攻城,唯有两种方法,激怒完颜宗望,用一切的手段羞辱他。使其起的头昏眼花发起攻城。但是这种可能性太小了。毕竟完颜宗望乃是金国名将,征战沙场多年,不管是胆识还是眼光都非常独到,而且非常了解中原文化,轻易不会冒进。”

    “或者战局发生改变,逼迫其攻城。唯有平州被韩世忠攻克,或者太原城敌军被退,这样影响全局的事情发生,完颜宗望才会孤注一掷试着攻下汴京,或者直接逃跑。不过真的发生了这样改变整个战局的事发生,完颜宗望一定会第一时间逃亡。”

    “或者看到破城的希望。才会下重注攻城。不过,就连陈州门城门洞开,都未曾攻下汴京,怕是不会上当。”种师道分析了一下局势,想要完颜宗望疯狂攻城,希望渺小。

    李纲想了一会儿说道:“还有一种方法,大宋西军出城应敌,决战与野,战之胜之,驰援太原,解开死局!可金兵乃是开国之兵,而这完颜宗望完全是开国之将,士气正高,想要一战定胜负。困难重重。即使惨胜,怕也是无力驰援太原。”

    “难啊!”

    赵桓听到种师道和李纲这么说,也是这么以为,技不如人,兵不如人,即使七万对三万,最精锐的大宋西军也不见得能在野外打得过完颜宗望。

    因为对方是重骑兵和轻骑兵混合部队,而汴京城内,都是步战,决战与野,真的那么做,那就太头铁了。

    “多管齐下如何?想办法消磨其士气,激怒完颜宗望。或者等待天下勤王之兵吧。”赵桓无奈的说道,种师道和李纲脸色不是很好看。

    新帝的决定是他们商量了一天的结果,因为国力衰弱,而无法实现。壮志未酬的无奈。

    种师道被李纲推走,赵桓拿着一本兑换的书籍,看的津津有味。

    一直看到太阳西下,一直看到宫殿外的华灯在宫女的纤纤玉手挂在了屋檐之下。

    朝堂上嘴炮威力高于一切,如果没有嘴炮他下令杀了赵楷这事,怎么可能到现在还这么风平浪静?

    这群读书人自视清高,凡事要讲道理,正好赵桓知道一个人讲道理能讲的所有人都哑口无言,讲道理能把人讲的羞愧万分,不自觉的在他的文字里,寻找着自己的影子。

    当然,后世的孩子们都蛮讨厌他的,因为他的文章都要背诵全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他手中的书,名为《鲁迅全集》。

    他并没有太高的阅读能力与修养,深层次的东西,没人教他,他也无法理解通透,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他对这个世界的批判。

    然后总结出一些例子,形成自己的战斗力。

    不是嘴炮吗?我有最强攻略!看谁喷的过谁!

    厚厚的文集,在他手里其实明珠蒙尘了,他能发挥这些文集中的多少东西?不过也足够对付这群九百年前的文臣集团了。

    “陛下,李擢吴敏已经抓捕归案,供认不讳。这是供词。查抄了不少的家产。”沈从将审讯的结果报上。

    很简单的一份报告,除了没有标点让他头疼以外,之所以这个案子办的这么快,是因为事实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

    赵桓看着这份供词,就头皮发麻,李擢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满篇供词都趾高气昂,丝毫不认为自己是罪人,反而坐等官降两级,继续出去喝酒。

    【三钱银两,去御街东头打些羊羔酒,嘴有些馋了。】

    供词中公然出现了这种语句,沈从也是无奈,朝堂对文臣是在太好了,好到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身为臣子,货于帝王,帝王可是有生杀之权的。

    “按着他的意思,吃好喝好,送他们俩上路。”赵桓面沉如水的说着,有这样的文臣充斥着朝堂,就是自己背后连着天顶星!召唤高达也无济于事!

    这大宋,该覆灭还是得覆灭。这群文臣都该治一下这个骄纵的毛病了!

    他让大宋西军如此敏感的边军入城,完全就是为了以势压人!

    “陛下,赵明诚夫妇在宫外候着,来求情的。说起来,这文德殿跟筛子一样,这边刚廷议完,就人尽皆知了。虽然已经收押了不少宫女,可是该传出去的消息,还是传出去了,陛下,后宫该整顿了。”沈从说这事,是跪着说的。

    大宋不兴跪礼,沈从的话,有些越线。不过赵桓从来都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以后廷议暂时屏退左右。等到金兵退了,局势稳定些再做这些事吧。”赵桓想起了不好的回忆。

    就是他刚清醒的时候,有个丫鬟跑去给赵佶告密的事。

    “赵明诚和李清照吗?让他们进来吧。”赵桓其实不愿意现在见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却满心浪漫主义的千古第一才女,是他对李清照的印象。

    当然,他也全篇背诵过不少李清照的诗,相比晚年的凄凉,满是国仇家恨的她。

    他更喜欢那个沉醉不知归路的浪漫洒脱的词人。

    “陛下万岁。”赵明诚和李清照两个人从宫外一步步的走进了文德殿内。

    灯火通明,打在李清照的脸上,脸上丝毫不见岁月的痕迹,身材妖娆多姿,脸上挂着恬静的笑,似乎对什么都不在意。

    赵桓摇了摇头,赶紧把目光挪开。

    赵家皇帝有个爱人妻的坏习惯,太祖赵匡胤灭了后蜀,夺了后蜀皇帝的贵妃花蕊夫人。太宗赵光义牵机药毒杀唐后主李煜,强行临幸了李煜的皇后,小周后。

    嗯,赵桓不敢多看,万一误会了,岂不是大大的不妙。

    真漂亮啊!不施粉黛的颜面,充斥着书卷气的气质,一弯柳叶眉,似有化不尽的愁,还有历史在她身上的沉淀,都让赵桓有点心猿意马。

    不行,这赵明诚还没死呢……呸!什么跟什么!

    “如果为了李擢求情,大可不必。吴敏本来罪不至死,因为李擢的身份,朕给他拉了个一个人陪葬。要是还要求情,就真的大开杀戒了。”赵桓放下了手中的全集,冷冷的说道。

    文臣缺一把悬在他们脑门上的一把剑,赵桓正好愿意做这把剑,冷冰冰的声音,在文德殿上回荡着。

    “金兵围城,大宋骤然风雨巨变,臣子不思其职饮酒作乐,城门洞开,金兵入城,如不是军民一力阻挠,朕现在怕是在金兵大营里喝茶了。其罪当诛。”赵桓又说了一句。

    这一句其实是给元丰、元党人说的话。

    不管是元党人得势,还是元丰党人授意,这个朋党之争该结束了,再不结束,大宋都争没了。

    “陛下…李擢平日里一向严于律己,从未玩忽职守,一定是有人挑唆,请陛下明察。李擢尚且年幼,不通事务,请陛下开恩。”赵明诚颤颤巍巍的说完了这段话,赵桓却撇了撇嘴。

    杀人的刀,肯定不是凶手打造的,凶手就可以无罪了吗?

    “年幼?二十好几了,说年幼是不是有点过了?”赵桓问道。

    赵明诚再拜,说道:“陛下,自大宋开国以来,未有士大夫遭此待遇,请陛下网开一面,罢官,对,罢官!罢官之后,回到家中一定好生看管,不再让他惹是生非。”

    “而且陛下诛杀士大夫一定会引得朝堂震荡,于国事不利,请陛下开恩。”

    啧啧,这是用朝堂非议来威胁自己吗?

岳飞小传

    本来是正文的内容,一个五千五百字的大章节,说的是一个人,也是一段历史,总觉得到了正文里有水文嫌疑,所以放到此处。

    不读,不影响正文阅读。

    强烈建议食用一下。

    ………………………………………………………………………………………………………………………………………………………………………………

    岳飞啊!赵桓被这个人的简介砸的晕乎乎的至今没有转过来。

    【岳飞,出生在相州即安阳汤阴县,传闻出生时,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取字鹏举,寓意大鹏一日同飞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然了穿越就是传说而已。斩白蛇起义,泥马渡江之类的传闻,听听也罢。】

    【岳飞乃是第五子,被称为五郎。岳母对其要求甚为严苛。】

    【幼时熟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嗜书如命,常常夜不能寐,食不可安,若天下安定,自可做一潇洒书生,说不得也是一名酒如愁肠,三分化月光,七分呼为剑光,张口就是半个盛世名垂千古的大诗人,奈何生于大宋多事之秋。】

    【后拜师陈广,周同学习骑射,练刀枪,练就一身本事,挽弓三百宋斤,腰弩八石,时人惊奇,号称汤阴小无敌,也曾有过浪荡的岁月。人家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人生赢家的时刻。】

    【大宋联金灭辽,童贯招募河南河北两地义士从军,岳飞第一次从军,做了敢战士小队长。贼寇陶俊、贾进在安阳作乱,岳飞请命前去除害。】

    【第一次上战场的他并没有胆怯,毕竟汤阴小无敌的岳飞经常出去杀马贼,带领百骑骑兵找到了贼寇老巢,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同时接到噩耗,父亲病重而亡,回乡守孝,期满归营,升为偏校。】

    【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其母姚氏在其背上刻下“尽忠报国”四字为训,再上战场!】

    【靖康元年累有军功升为保义郎、又迁秉义郎,投宗泽部。】

    【当时宋高宗赵构,在应龙府谋划登基称帝,宗泽率一万人马前往汴京支援,靖康二年春,岳飞在汴京与金兵大战十三战,屡战屡胜,打的金人哭爹喊娘,想要回去找妈妈。累军功升为修武郎。】

    【二月与金兵,战与曹州,因功升为武翼郎。】

    【因宗泽军战果卓硕,赵构任命黄潜善为广济军军都指挥使,让宗泽“休息一下”,此处休息与其登基大业而言,自是相映成辉。】

    【此时已经扩军至两万五千人的宗泽军继续在汴京城外奋战,谋求入城机会。黄潜善率领主力作壁上观。宗泽军陷入苦战。】

    【靖康二年,汴京城破,金兵掳人北上,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而早就等不及的赵构在应龙府登基称帝,改元建炎。这波操作,前后不过半个月,操作之快,令金人都意想不到。这大宋咋的这么快就有新皇帝了?我这不刚抓了俩?】

    【已是宋高宗的赵构与朝臣一商量,准备继续南幸,想要躲避金兵锋芒,时仅为武翼郎的岳飞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千言,收复失地。句句忠诚,这千言的札子,反而扎了他的心。】

    【赵构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为由,革除岳飞军籍,军职,逐出军营。】

    【逐出军营时的岳飞,家乡已经陷入了失地,连家人都在金人之手,茫然失措。意兴阑珊。】

    【他渡黄河北上燕州,即为现在的北京城内,继续抗金,挂名张所手下,在河北招抚司补军籍军职。】

    【很快张所因为抗金有力,而被罢黜,流放岭南。对,抗金有力而被罢黜。】

    【河北招抚司被撤销,意味着赵构已经泥马渡江,还因为不断南逃,在马背上颠簸,老天开眼啊!变成了一个阉人,从此无后。是的,南宋一脉,一百八十年,并非原来那个赵家血脉了。】

    【岳飞在河北招抚司被撤销后,转战太行山区做了敌后游击队。生擒拓跋耶乌,刺杀敌酋奥敦扎鲁。】

    【建炎二年元月,岳飞再归汴京留守宗泽手下,听凭调遣,时金兵渡河南侵,宗泽命岳飞为踏白使,岳飞率五百骑兵在汜水关击败金兵,升为统领,不久就升为统制。】

    【宗泽坐镇汴京,金兵和宋军在黄河南岸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虽然四面受敌,但军民一心,宗泽指挥有度,将金兵打回黄河北岸,甚至平推数里,收相州、磁州、邯郸、邢州、赵州等地。】

    【汴京城内百姓张灯结彩,载歌载舞的过了最后一个上元节,时人皆言宗少保救国与危难,当世冠军侯也。】

    【城内百姓过上元节时,岳飞在滑州城附近的胙城县、黑龙潭、官桥等地作战均表现突出,颇有战功。其屡次不使用高宗所赐阵图作战,被宗泽发现,问起原因,岳飞言,兵家一事,在于出奇,不可测识。这按着阵图大帐,跟在战场过家家不一样吗?嫌命长?宗泽深以为然。】

    【赵构觉得宗泽有尾大不掉之嫌,命杜充为汴京留守,宗泽抑郁而终,三声疾呼渡河而亡。】

    【杜充性残忍而好杀,短于谋略,将宗泽所有布置防御尽数废除,按着自己的思路打造新汴京防线,被金兵捅了个对穿。黄河北岸尽数丧于敌手。】

    【岳飞大战于金兵竹芦渡,因功升为武功郎。杜充排除异己,认为岳飞乃是宗泽之人,命令其出城与金兵交战,在南熏门外,岳飞以八百背嵬具装骑兵破金兵数万散兵游勇,一战成名,因功升为武经大夫。】

    【屡战屡胜,因战功升为武略大夫、武德大夫。】

    【当时苗刘兵变,杜充以勤王之名,扒开黄河堤坝,水淹两淮之地!顺便将汴京城内精锐尽数带走,前往建康城勤王。赵构躲避苗刘兵变,从临安跑到了建康城避难。】

    【岳飞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杜充懒得理会岳飞。汴京不日陷落,汉十八省就此陷入敌手三百载,再无歌舞升平日,亦无张灯结彩时。】

    【汴京陷落,金兵一路南下。杜充因为“勤王阻敌”有功,被升为尚书右丞,同平章事,兼御营使、兼江淮两路宣抚使,管理长江防务,对付金兵。】

    【深受信任的杜充在金兵刚到还没歇脚的时候,迫不及待的投了敌,速度之快,连完颜宗弼都没想到他能这么快的投降!】

    【韩世忠弃守镇江直接开溜、刘光世兵败九江躲在蜀中看戏,这些兵败如山倒的消息,吓坏了泥马渡江的赵构,赵构只好化身赵跑跑,准备继续南幸,这次南面只剩下未开发的地域,无处可逃只好下海了。】

    【自古以来,从无帝王乘舟兴于海上,赵跑跑乃是天下第一人也!赞!第一个下海的皇帝,当得此赞!当然后面有个人,下了海再没上来,还在岛上建了“正统”国。】

    【金兵搜山检海抓赵构,而不可得,怒火中烧的完颜宗弼,放火烧了南宋都城临安。】

    【岳飞却收拢原来杜充手下,不愿投降的军士,组军战于建康城,一举拿下。率三百具装重骑,步兵两千,打下牛头山大捷,撼山易,憾岳家军难,自此而来。】

    【在靖安大破金兵,金兵陈尸十五里,收复失地建康城。】

    【绍兴元年至绍兴三年南征北战三年,平定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又平吉、虔州的叛乱,累功升为军都指挥使,赵构赐下精忠岳飞,收残兵游勇不断扩大。】

    【绍兴四年,岳飞上书《乞复襄阳札子》,赵构应允,但他不允岳飞收服汴京之事,岳飞从江城渡江,破金立伪齐政权,收服襄阳六郡。】

    【岳飞获得军衔清远军节度使,当时仅三十岁的岳飞,甚至比北宋名将狄青建节还要年轻很多,成为终宋一朝最为年轻的建节之人!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到来了!】

    【节度使无唐朝之实权,但是极为尊贵,如同后世之上将,俸禄400贯每月,尚书右仆射,当朝宰相只有三百贯。知枢密院事,军事委员会会长,也就三百贯。】

    【韩世忠大为不服啊!】

    【所以韩世忠与岳飞交恶,后在平定杨么水寨时,韩世忠骄兵悍将,拖拖延延走到杨么水寨时,岳飞已经平定杨么水寨,岳飞不计前嫌分给韩世忠一些功劳,韩世忠羞愧,与岳飞和好。】

    【绍兴六年,岳飞母亲姚氏与世长辞,岳飞目疾复发,请求按制守孝三年,自动解除兵权,将部众交给了深受赵构信任的张浚。然后真扶柩守孝,休养,一直在打仗,他的身体有点吃不消了。】

    【赵构三下诏书,要求其不得守孝,岳飞只好将母亲下葬,再回前线,岳飞再次升迁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岳家军再次扩充,亲自手书《乞出师札子》,保存完好至后世,陈述收服中原诸多事宜。】

    【当时宋徽宗死于五国城,赵构再不表面迎回二圣了,但是在国书中,对宋钦宗赵桓的称呼,让赵构犯了难,岳飞敏锐的把握到了这一个赵构的痛点,在《乞出师札子》中将在金国做俘虏的宋钦宗赵桓,称之为天眷,就是天子亲戚,解除了赵构的尴尬。】

    【因此岳飞被朝臣骂成了狗,说他是幸进!岳飞当时目疾再次复发,请辞回到庐山守孝,懒得搭理朝臣。赵构也觉非议过多,就让岳飞回了庐山。】

    【张浚在收编了岳家军,收编了刘世光的军士,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张浚任命的郦琼率领刘世光军士投了金兵,致使南宋失去了最后的一次收服中原失地的机会。】

    【岳飞在养病期间收到了金国谍报,为了挑拨离间,金国准备放归宋钦宗太子赵谌,重新在汴京建立新的宋朝,让南宋打北宋,岂不美哉?】

    【赵构挠头,朝臣欢呼雀跃。当然,这些文臣的脑回路很奇特,为何欢呼雀跃,不得而知。】

    【岳飞上书请立赵构养子赵瑗为太子,以示高宗一脉乃是正统,就是养子也是正统。就是养子,也比立的伪朝正统!】

    【赵构无子,靖康之耻发生时,他还是康王,他的王后已经怀孕,被金兵绑在马上颠簸数百里,流产。而王后不堪羞辱自杀而亡。泥马渡江把赵构的子孙根给渡没了,赵瑗乃是民间选育,根本不是赵构的儿子。但这也算是把皇位留在了自己这一脉。赵构应允。】

    【这次,岳飞再次被朝臣骂成了狗,因为赵瑗乃是选育并非嫡出,何以继承大统?岳飞躲在庐山不出,眼不见心不烦。】

    【绍兴十年,金国,完颜宗弼发动军事政变,彻底废除和宋的议和诸多事宜,再次南下准备一举拿下南宋。岳家军已经在鄂州修正了三年,扩军练兵,还打造了近万的人披甲,马上具的具装重装骑兵,在郾城把完颜宗弼的铁浮屠打成了狗。】

    【完颜宗弼自称天气过热打不过,仓皇而逃。】

    【岳飞联系敌后武工队,实施连结河朔的战略,鼓噪失地四十万义军起义,断了完颜宗弼的后路,完颜宗弼率十万大军驻扎在朱仙镇,岳飞亲率五百背嵬铁骑,在朱仙镇以五百冲十万,再现李世民五百玄甲军冲窦建德十万骑兵之壮举。】

    【当时完颜宗弼部早就在郾城大战中打的溃不成军,没想到刚刚稳住脚跟,大宋军又特么追了过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瓦解土崩、节节败退,完颜宗弼逃进了开封城,前面有岳家军不断赶来,后面有起义军断其后路。】

    【完颜宗弼绝望了……】

    【赵构见马上打下了汴京,这还得了,打下来朝臣再吵吵着还都汴京如何是好?那到时候,金国万一放归宋钦宗,他又无后,这皇位只能拱手让人!】

    【十二道金牌一日急下,岳飞莫名其妙的看着班师回朝的诏书,奈何岳家军不是他的私军,乃是南宋编制的神武后军,如果执意北伐,恐生事端,凭白消耗军力,只好班师回朝,临长江,仰天长叹: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岳飞回到临安,见了赵构,言明解甲归田,并且解军权,交给了不放心将在外的赵构,心如死灰。赵构挽留“以未有息戈之期”拒绝了岳飞解甲归田的想法。】

    【绍兴十一年,完颜宗弼再次南下,慌乱之下的赵构再次启用了岳飞。岳飞还没打两仗,就被召回了临安枢密院,做了枢密副使,北伐无望,岳飞心如死灰。被秦桧构陷,收入大理寺。】

    【绍兴十年,赵构终于成为了完颜狗,向金国俯首称臣,并每年向金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

    【完颜宗弼言:必杀飞,始可和。签订了议和盟约,但是必须以岳飞的死来为盟约背书。】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完颜构下令: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岳飞于大理寺中被杀害,时年39岁,得知自己长子岳云、部下张宪被斩首,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含恨而终。】

    【秦桧言岳飞家中必有厚财,上书请求抄岳飞家,完颜构同意。】

    【岳少保既死狱,籍其家,仅金玉犀带数条,及锁铠兜鍪南蛮铜弩镔刀弓剑鞍辔,布绢三千余匹,粟麦五千余斛,钱十余万,书数千卷而已。】

    【意是除了御赐腰带以及兵器、少量钱财、御赐之物之外,剩下的就是书了。而宋廷档案记载的对岳飞所有家产的一个折算包括房产和田地,总数也不过九千缗,约合现银272两有余。】

    【当时抄家的秦桧首席马仔何铸,看着手头这点东西都哭了,上演了玛丽苏剧本,跑到秦桧府上大闹一场。悔不当初。也因此事,何铸还混了个史书留名忠臣传,而不是遗臭万年的奸臣传。】

    【秦桧在岳飞死后任宰相十三年,权倾朝野,堂堂一国宰相,麾下笔杆子和狗仔无数,居然连岳飞这么明显的大奸臣的黑材料都没挖出一点来,最后用莫须有搪塞,不仅仅让自己留下了千古骂名,还连累我神文胜武的高宗皇帝完颜构被泼脏水,你说要你何用?!后世民国大师,新朝键盘侠们,分分钟整出迎回二圣,撺立太子这等岳飞必须要死的理由,让你杀得理直气壮,冠冕堂皇!你说,秦桧,你作为宰相十三年编不出一个理由来,有何脸面在武穆祠前跪着?!】

    【后世之人看到伟大的英雄竟然是被冤死的,就会萌生一个想法,那就是他一定不是那么伟大和优秀。大众的心理渴望这个世界美好,以至于无视这个世界的无常和残酷,渴望英雄的拯救,却极力否认英雄的存在,这本身一种逃避,只要依然浅薄和软弱,人云亦云,终碌碌无为一生耳。】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他的忠魂;爱民如子爱兵如子是他的美德;苦心孤诣谋策北伐是他的信仰。他唯一的“错漏”就是只知注意前方的剑戟,却忘记了背后的匕首。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他只是一个纯粹的人,想要收复失地,解救在失地的黎民百姓,他认为不该如此,汉地不该沦落。凭白内耗反而再无力北伐,观其一生,皆为北伐所谋。尽心于此,亦死于此。】

    赵桓忽然想到刚刚看完的全集上的一段话。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上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第二十九章 两位历史名人接踵而至,有点遭不住!

    赵桓看着赵明诚,内心五味陈杂,他早就知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大宋的朝堂,有忠义之士。

    种师道七十五岁高龄,眼睛都看不清楚了,依然尽心尽力的为国事操劳。

    李纲昼夜不断的巡视者城防,尽忠尽责,还管着武库和军器监。

    韩世忠因为他一句话,率兵离京,长奔三千里外夺取营州。

    宇文虚中以身饲虎,常在金国,用自己的全力去维护江河日下的大宋,宁肯自残也要达到目标。

    太原军民、汴京军民以死力争,拒敌于城门之下,血流成河。

    他虽然端坐在朝堂之上,可不是一无所知,其中的艰难与牺牲,他自然明白,那一个个牺牲虽然只是数字,但其后都是大宋军民的鲜血组成。

    但是一个大臣,跪在御下,用朝堂非议来威胁自己的时候,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屈辱和悲哀!

    这些人,何德何能端坐在朝堂之上,食朝廷俸禄,而不忠于国事!

    为那些流血牺牲的人感觉不值!

    朝堂有奸臣,而且奸臣当道乌烟瘴气,但是!朝堂更多就是这种碌碌无为,不思为国,只以小家为主的读书人!

    他用了极大的力气,才忍住了自己的愤怒,他来到大宋之后,变得越来越容易愤怒!

    “赵楷死的时候,不也是非议?能如何?赵明诚,朕告诉你,朕也告诉你身后的人,朕不怕非议!看是你们笔尖锋利,还是朕的兵戈锋利?”

    “大宋三年一次科举,就能录用一大批读书之人。有的是人报效国家。朕不缺你们这些元党人,也不缺元丰党人,告诉你身后那些人,朕,不怕血流成河!问问他们怕不怕!”

    不杀能行吗?整个朝堂都是卖国贼!不威慑行吗?整个文臣的骨头都软了!

    赵桓也不愿意撕破脸皮,但是再不撕下脸皮,国破家亡的日子在等着他!整个中原十八省陷落,这个责任谁来负责?!

    到时候崇祯都能嘲讽他!

    大宋西军在城里,七万精锐,对上七万杂碎,谁怕谁?西军也是他的底气!

    【赵明诚:崇宁年间尚书左丞赵挺之之子,年少时就显现天赋异禀读书一把好手,出任莱州知州,淄州知州。】

    【任江宁府知府时,高居一路高官的高官!时御营军都指挥使王亦叛乱,有察觉的江宁转运副使李谟,发现了这一情况告诉赵明诚,赵明诚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有任何应对措施。】

    【王亦叛乱,赵明诚仓皇逃窜,利用绳子从城墙上溜了,抛弃城中的李清照和小妾。幸好这位转运副使李谟十分给力,击败王亦,平定叛乱。】

    【赵明诚因此被革职赋闲在京,虽然李清照未曾与其争吵,但她深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往昔鱼水和谐的夫妻生活一去不返。】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气势豪迈悲壮直击心灵的诗作,以此为背景,诗词迸发出了更深刻的光芒。当然这首事写于汴京城破,李清照南逃时候所作。现在还未问世。】

    【赵明诚不仅有一名侍妾,而且余性不耐,侯素性急,李清照早已与其疏远。】

    【忠诚度:10/100,对大宋的忠诚度:20/100.】

    赵桓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李清照,她不再是诗词里那个铮铮女才子,而是一个婚姻不幸的女人。

    她为什么不离婚?脱离苦海?

    【因为李清照性别女。这一点,不会因为她是千古第一奇女子,而有任何的改变。李清照的婚姻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错误。】

    【她的父亲,之所以将女儿嫁给赵明诚,完全是看在赵明诚的父亲,是当时是尚书右丞的赵挺之。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物质和权利为基础的包办婚姻。】

    【不会因为李清照在十多岁写出不知负国有奸雄,单说成功尊过劳,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将安眠而改变。】

    【也不会因为李清照在十多岁写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而有任何改变。】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赵桓皱着眉,心中五味陈杂。他忽然想到了一个疯子说的这句话。

    就连李清照这样的奇女子依然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其他女性地位可想而知。

    ……

    笔尖锋利,还是兵戈锋利?要是在此之间,赵明诚肯定大呼必然是笔尖锋利,青史留名和遗臭万年,任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不过现在他的回答是兵戈锋利。

    他曾悄悄跑到陈州门下看着陈州门惨状……

    兵戈着实比笔锋锋利,而且不是锋利了一星半点儿。

    他不认为自己刀斧加身,能不害怕,在赵桓的步步紧逼之下,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用力一拜久久不起。

    这是耍流氓了吗?不放人就不起来的行径吗?

    赵明诚拜倒在地,拉了下李清照,希望这位名冠京城的才女能为自己说点好话,妹婿李擢可不能死了!

    赵明诚好金石之物,家资很薄,只能依靠李擢的接济,要是李擢死了,他就是去了经济来源。

    李清照在江州之事之后,就已经彻底看不起赵明诚了,今天被强拉着过来,完全是想借着自己的名气增加点求情的分量而已。

    看到陈州门惨状的李清照,根本不愿意为那个玩忽职守,导致四万军民,倒在金兵刀斧之下的李擢说情!

    赵明诚再拜,她也不为所动。

    “陛下,李纲求见。”沈从进来汇报,他对李清照没什么兴趣。

    “宣。”

    “朕意已决,你们走吧。这还有军国大事。”赵桓直接赶人了,对于赵明诚他是在懒得搭理。

    李纲进来也是好奇的看了一眼正在离开的李清照,心中骇然,果然是老赵家的种儿,爱人妻这一点,一点都没变啊!

    不过这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而且这种风流韵事,眼不见为净就是。

    “陛下,金兵驱赶汉贼军投掷了大量瘟疫的衣物,飘进了汴京城内!”李纲有正事要做,将知道的事说了一遍。

    赵桓心中大喊卧槽,这生化战都来了,要不要这么先进!

    “本来陈州门已有近四万军民死伤,城内准备好了防止瘟疫的青蒿,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防瘟疫。只是陛下,此等绝嗣之事都做出来了,金兵亡宋之心昭然若知,请陛下一定了解,金兵的决意。”李纲还是在劝谏。

    即使赵桓做了这么多事,杀李擢都干出来了,但是李纲还是害怕赵桓耳根子软,听了朝堂上投降的话,选择投降。

    “太原传来消息,金兵扬言,如若太原继续负隅抵抗,破城之后,十日不封刀,任意劫掠。陛下,金兵要亡大宋,而绝非为了些许钱财。”李纲伏地劝谏。

    赵桓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不想做投降派的决心,他是个理工狗无疑,但是也上过学,投降不会换来和平,只会换来更多的杀戮和侵略!

    “李少卿勿扰。朕心已决,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即使议和,也会在优势之下议和。少卿安心。”赵桓随着大宋的主流称呼,称呼李纲为少卿。

    “臣还有一事,宗泽已经对陈安边十策作了注释。所言句句在理。送信的人在门外等候,陛下要不要见见?”李纲有此一问,完全是因为刚才看到了李清照刚刚踏出了文德殿的门槛。

    “见,为何不见?”赵桓也是一个愣神,随即反应过来,李纲活到了知天命之年,早就活的明白,或许是误会了他召见赵明诚和李清照的目的!

    得,没占到便宜,还惹了一身的骚!

    “陛下无事的话,那就见见这位秉义郎,实乃人中龙凤之姿,战场悍将,见识也着实不凡。”李纲委婉的劝谏。

    一个壮汉走进了文德殿,与壮硕身材不符合的是一身的书卷气,似乎从书中走下来的人一般。这种不协调的气质完全没有任何违和感,仿佛原来就是如此。

    “御前前军秉义郎岳飞觐见陛下!”

    卧槽?岳飞?

    原谅他贫瘠的词汇,在这个大脑空白的一刻,他只能一句卧槽走天下。

    他刚才还在想,这个人似曾相识,而且进殿之时,就如同一股蓬勃的生机在整个腐朽的文德殿里散开。

    不仅如此,他感觉到的那股从书中走出来的感觉,在岳飞开口的时候,终于达到了顶峰。

    活着的传奇啊!

    “陛下,这是宗制置使所批注的陈安边十策。”岳飞递上了一个油纸包裹,里面是他一路赶到汴京带的宗泽的批注。

    赵桓还在看着岳飞的介绍,越看越是心惊,眼中满是悲凉,这是一个传奇,同样也是一个悲剧。

    “陛下?”赵英在旁边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下面的秉义郎已经举着手中的油纸包裹良久,不见赵桓回应。

    “秉义郎岳飞,你且上前来。”

    天色已黑,站在远处的岳飞,他根本看不清楚面庞,他当然不是有什么不良的嗜好,只是想见一下南宋北宋国难之间,充斥着灰色调中的唯一一个耀眼的色彩。

    赵英左看右看,小声的提醒道:“陛下,防止有诈,万一是金兵派来的探子,其不是不妙?”

    赵桓置若罔闻,仿佛没听到一般。

    他当然不是没听到赵英的提醒,知道这个老宦官是为了自己好,他不认识岳飞,自然会怀疑他。不知者无罪,他当然不会怪罪。

    岳飞看了眼李纲,眼中都是询问,刚才这位朝堂大员曾经在门外和他攀谈了许久,四壁守御使虽然是差遣,可是升为四壁守御使,自然正要晋兵部尚书,乃是正二品的重臣,他这个秉义郎也就是个从八品的小官,武官六十阶,他大约在第四十六阶,即使武官最高阶为太尉,也只是一个正二品而已。

    李纲可不敢点这个头,要是这个秉义郎是个刺客,岂不是把自己折了进去?

    不过他并不觉得这个秉义郎是个刺客,否则他也不会推荐给赵桓了。

    “怎么,你这包里,有匕首,随意不能上前?”赵桓打趣的问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521/ 第一时间欣赏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作者:吾谁与归所写的《北宋振兴攻略》为转载作品,北宋振兴攻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北宋振兴攻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北宋振兴攻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北宋振兴攻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北宋振兴攻略介绍: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北宋振兴攻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北宋振兴攻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