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北宋振兴攻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北宋振兴攻略全文阅读

作者:吾谁与归     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     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章 场面一度失控

    “自是没有。”岳飞回应了一句,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又没做亏心事,何惧之有?

    “陛下请阅。”岳飞遵从了赵桓的指令,不过他也没有走的太过靠前。

    走到御前台阶两步,将包裹递给了赵英这个都知。

    他既遵从了赵桓的命令,又守住了规矩,如果没有分寸,何以实现自己内心的志向?

    赵桓打开了包裹,仔细阅读着种师道、李纲、宗泽的批注,那个欧阳澈的陈安边十策早就被否的一无所有的了。

    一个书生意气之人,提出的建议能有几分实用?但是推翻了十条岸边之策,并不代表这三个人没有提出其他安边之策。

    相反种师道,给出了更加完美的策论。

    而李纲也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马政宗泽也是鞭辟入里,直指要害,让赵桓颇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当然也仅仅是感觉罢了,若有所悟。

    仅仅是一种错觉。

    “陛下,容臣僭越,能看一下陛下所书写的这首词吗?”岳飞皱着眉,他看着书案上的词,久久不能挪开,才贸然开口问道。

    词?那首词?赵桓为了锻炼自己写毛笔字的技巧,最近写了不少的词,他低头一看,暗道不妙啊……

    这是李鬼碰到了李逵,盗版诗词,盗版到了原作者头上!

    他写得是《满江红》……

    尴尬,而且是大写的。

    场面一度失控,赵桓不断的安慰自己,别慌别慌,自己长在红旗下,什么场面没见过?

    小场面而已,稳住,别慌,问题不大。

    不就是个抄袭遇到了原作者吗?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这叫摘抄。

    “满江红怒发冲冠?还是这首夏日绝句?”赵桓不动声色的把自己写的满江红卷好,意有所指的问道。给自己这个沉稳点个赞。

    岳飞聪慧过人,自然知道新帝并不想让他看那个更对胃口的满江红,否则怎么会卷起来,于是就坡下驴的说道:“夏日绝句吧。”

    额,这个诗作李清照还没写,应该不会涉及到版权问题吧。

    赵桓心里没谱,甚至想把这首次词也卷起来,不过他看着下面那句诗词,觉得这个夏日绝句合适。

    因为他下面写的是黄巢写的我花开后百花杀,满朝尽是黄金甲……

    这是一首反诗!让臣子看见,大为不妙。

    难道陛下也要造反吗?

    吟诗是不能乱吟的,吟错了诗要出大事的。

    “生当作人杰,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陛下大才!”岳飞读完,唯有陛下大才四个字,再无从点评这首词,

    他看到了那句生作人杰,死作鬼雄,心中颇为触动。

    而李纲在御下却闭上了眼睛,他听到的却是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兵败,乌江自刎,以谢天下。

    作为危如累卵的大宋新帝,赵桓的真实想法不言而喻。

    届时亡国,君为亡国之君,臣为亡国之臣。

    他也终于放下了自己内心的疑虑,能写出这样诗词的新帝,内心绝对不会为了苟活而投降于金廷。

    那他李纲、七十五岁的种师道、远赴边关生死未卜的韩世忠、不通军务却勤勤恳恳的宗泽、太原守军大宋军民的牺牲才变得有意义。

    “陛下圣明!苏太师之父苏洵曾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陛下有此见识,不愿做江东项羽,臣必竭尽所能,忠于王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纲伏跪在地,长跪不起。

    【因为你的诗词,李纲对你的忠诚度+5,现在忠诚度55点。】

    赵桓满脑门子的汗,一首抄来的词,这个跪,他觉得有些受不起。

    不过他还是明白李纲为何称他圣明,他不愿做亡国之君的意思如此明显。

    而李纲的奏对,也是却是以强秦灭六国奏对,其中深意,他一时还未曾参透。

    但是一个年过半百之人跪在御下,怎么都让他不是很舒服,朗声说道:“李少卿,快快请起,一首杂诗而已。”

    在璀璨的泱泱中国史上,还有更多璀璨的篇章,就是一天拿出来一首,用到死都用不完。

    诗词不可强国灭敌,要做的事还是要做,但是诗词可以明志。

    李纲站了起来,对这个新官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点明君的模样。

    赵桓看到了种师道对于燕云十六州的布防,这种久经战阵威震西北的老将,老臣。比他想象的更加靠谱,燕云十六州的布防,按图索骥都能固若金汤。

    李纲则是对燕云十六州的兴废做了更多的规划,不过这都是建立在韩世忠拿下平洲的山海关,御敌于关外,才能实现。

    赵桓放下了这两篇,拿起了宗泽对马政的描述,所言句句在理,陇右都护府与西域相交,可从西域买马,可惜西域送过来的马都是阉割的马匹,不能作为种马改良中原马种不良的问题。可从灭国的辽人手中买点种马!再建马政!

    金华火腿?咦咦咦?

    赵桓发现了华点。好主意。

    决胜战车?有点中二的名字里,透着宗泽的无奈,大宋无良马啊!这种人力战车真的有效吗?

    【宋靖康二年即1127年,宗泽任汴京留守时为抗击金兵所造。每乘55人,1人使车,8人推车,2人扶轮,6人执牌,20人执长枪,18人执“神臂弓弩,随枪射远”。战车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了宋军弓弩的安全,并且由床弩升级为了车弩,是为步坦协同作战,战术思维之巧妙,世间罕有。】

    【宗泽在靖康之难之后,做汴京留守期间共造1200辆决胜战车,效果极佳。宗泽被完颜构气死以后,新的汴京留守杜冲以战车费木、开历史倒车为由,销毁了决胜战车。】

    除了改良金华火腿之外,还是个发明家?

    这个宗泽有点秀啊。

    “李少卿,近前来,宗泽有个不错的想法,你看看。”赵桓招呼着李纲近前。三人围着案牍对着宗泽的战车指指点点,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宗泽这个想法不是很成熟,在三个人不断的指指点点之中,一个新的战车图案成型。

    “官家,军士与金兵战于野,每每受到拐子马的侵扰,都无法抵御其冲锋,往往自溃。这个战车前面加上铁刺,可结车阵,抗击金兵骑兵的冲击,”李纲提出一条建议。

    赵桓敏锐的把握到了李纲称谓上的变化,之前是陛下,天的儿子。现在是官家,大宋的皇帝。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种师道和赵英都一直称他为官家,而其他人都是称他为陛下。

    “陛下,这里可加支架,以抵抗骑兵冲击。十八张神臂弩也有些多,可匀三人到牌上,增加战车周防。”岳飞说道。

    也是个不错的点子。赵桓给两个人点赞。

    赵桓也想到了一点,说道:“这个木质结构会不会不牢固?要不要换成铁的?可是现在没有那么多铁啊!而且木材易燃,敌人火箭攻击,会烧毁战车的。”

    “造车的废铁还是能凑出来的,可是铁车太重了些,不过可以蒙一层铁皮,不怕火矢,也可备一些土,随时盖灭车上的火,再来一个华盖。可挡流矢。”李纲做了这么多年的兵部侍郎,军器监的种种他很清楚。

    铁是有的,只不过铁车太重了,不过倒是关键易损的位置可以铁铸,外蒙铁皮,增加车辆本身的防御。

    写写画画之后,新的车辆终于露出了雏形,这次作画的乃是赵英。

    “这样的车,广备攻城作几天能做出来?”赵桓问道,战车是无奈之举,如果有好马,谁不愿意武装具状骑兵?

    可惜他没有马。大宋也没有良马。

    “一天可做十余架,前面可能做的慢些,后面会快些。最多一天只能做二十架。这还是广备攻城作匠人日夜轮转的结果。”李纲想了想,说了个略微低于实际的数字。

    赵桓差点把刚喝的水喷出去,一天十多辆战车?这牛皮吹得是不是过分了!他的内心预期一天一辆。

第三十一章 武库里的箭头,又尖又扁

    以赵桓对古代的了解,宋朝有这么高的生产力?一个全新未曾验证过的铁皮包裹的战争用品,居然一天可以生产这么多吗?

    【广备攻城作,下属作坊高达近三百座。其作共计十一种,犬药作、青窖作、火油作、金作,火作,大小目作,大小炉作,皮作,麻作,窑子作等。流水线生产,各司其职,连张全蛋那样的质检员都有。

    【广备攻城作仅皮作一类作坊,从成立,到北宋末年就贡献超过三千万弓弦。】

    【这仅仅是广备攻城作,而广备攻城作属于前端高级科研向作坊,专事攻城向科研,专用于攻城的有短刃枪、抓枪、蒺藜枪、拐枪等。专用于守城的有拐突枪、抓枪、拐刃枪、钩竿等。都是广备攻城作的发明。】

    【而广备攻城作隶属军器监,还有其他基础八作司。】

    【而军器监统管天下地方诸州武器作坊,直属京师的还有南北作坊和弓弩院。仅弓弩等凡一千六百五十余万,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弓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

    【造几辆破车而已。看把你吓的。】

    赵桓仔细研究了下,就这三百座的作坊,做他这个破车还真不是个事啊!啧啧,这大宋果然富裕啊!

    “官家?”李纲看着默不作声的官家,有点疑惑,莫不是自己报的太少了?

    这是新的战车,匠作在造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能再多报了,万一完不成可是欺君之罪。

    “哦,安排下去吧。咱大宋有钱造吗?”赵桓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设计再好的战车,没钱没资源也造不出来。

    “武库还有不少的铁锭,木材不是要求松柏梨桃这些的话,光从武库里拿些存货就可以。等到金兵退了,再补上即可。”李纲回答道。

    战略资源仓库也有。

    这大宋……

    “汴京武库里还有什么?”赵桓再问道。

    “大小弩约五十三万把,长弓短弓约七万把,小计弓弩约六十一万五千余把。弩矢一百一十四万支,弓矢约四十二万支。长柄矛、锤、锻、铍、戟、有方、枪约六十一万,短兵刀剑、匕首、锯刀、刀、大刀小计三十一万吧。还有铁斧约三千柄,当初金兵南下之初,太上皇下令锻造,发现不如锤破甲好用,就换成了锤。金兵凶悍,着铁甲横行,锤这样的钝器很多。”李纲小心翼翼的把自己执掌的武库数字报了上去。

    这个数字相比较太祖年间大幅减少,甚至比哲宗时都少了不少,这些年他执掌军器监之后,就一直在做去冗,将老化腐朽的武器都回了炉,因为前面的武备都有些松弛,滥竽充数的太多,回炉后,火耗有点大了……

    六十万的弓弩,一百五十万的箭矢,把汴京城的老百姓组织起来,射两轮,金兵人均中四十只箭……

    可惜打仗不是算数。赵桓对此还是有极为清楚的认知。

    赵桓终于对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生产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比自己想想的要强太多了。

    沈从、岳飞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等机密之事,惊讶到了极致,怪不得从兵部领武器,从来没有任何犹豫过,感情里面藏着这么多的武器啊!

    “咳咳,这个决胜战车就如此吧,尽量抓紧建造。以一千之数为止,看看效果再说。”赵桓下令,一千决胜战车,就是六万多人,足够用了。

    今天刷新了他对大宋朝的认知,一直听说大宋富裕,没想到富裕到这种地步。

    实在是过分啊!

    这么多的武器储存,怎么输?!

    赵桓看着岳飞,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秉义郎,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化作龙。你有大量饮酒的习惯,改掉为妙,毕竟军营是军营,若是饮酒误事,岂不不妙?”

    岳飞哑然,他不觉得自己有认识赵桓的机会,自己喜爱大量饮酒的习惯,怎么会被新帝知晓?

    不过他还是点头称是,宗泽让他送信,其实算是再向新帝举荐自己,应该是详细的说了自己的情况,他朗声说道:“陛下吩咐,自然遵从。”

    “待直捣黄龙,与军士们痛饮!”赵桓冷不丁说道。

    所有人都记得岳飞的故事里有个秦桧,知道岳飞的故事里有十三道金牌,知道岳飞的故事里有尽忠报国,但是赵桓刚才所说这句才是之前历史线上的岳飞,念念不忘之事。

    直捣黄龙府!

    岳飞猛然抱拳,欠下身子大声说道:“待直捣黄龙!与君共饮!”

    他倒是不意外,既然新帝知道自己大量饮酒之事,那就是宗泽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新帝,那自己心中那最大的愿景,直捣黄龙府!

    自然也会被新帝知晓,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他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心中的壮志!

    李纲心中大骇,不管是种师道还是李纲,亦或者宗泽的想法,都是守住汴京城,保住太原,如果能够进而进入大同府,或者占领山海关,那就是一件天大的美事了。

    可是新帝和这个秉义郎已经将目标放到了黄龙府吗?

    黄龙府是哪里?是金人的龙兴之地!是金人的首府!直捣黄龙府,自然是要灭掉金国。新帝壮志凌云,他也是第一次知晓。

    “都且退下吧。让朕安静一下。”赵桓挥手,让他们离开,他需要静一静。

    沈从李纲岳飞皆称是离开,整个文德殿只剩下赵桓和赵英二人。

    “官家,城防进展顺利,军民护国之心热切,是有心事吗?”赵英问道,新帝接管神器社稷之后,表现还算不错。

    有肱股之臣的支持,算是稳住了帝位,这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料。

    只是看着赵桓的表情,看起来并不是很开心,所以才有所一问。

    赵桓摊开了《满江红怒发冲冠》轻轻自言自语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靖康耻啊,金兵陈兵城下,算不算耻辱?自己的臣民肆意被掳掠,算不算耻辱?大宋将士有热血报国,却在城中苟延残喘,算不算耻辱?

    这都是耻辱!赵桓想要洗刷这种耻辱,随着自己当皇帝的时间越来越久,这种强烈洗刷耻辱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此首词为岳飞所作,考究为岳飞写给友人祝允哲,小题为《与祝允哲述怀》,原词与流行版本稍有不同,与现在通行本略有删减。后祝允哲回敬一首《满江红和岳元帅述怀》。满江红一词,最早可见陈郁所著《藏一话腴》。】

    【后人有疑虑,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为明朝大将王越所做,简直无稽之谈,一些断脊之犬妄图将登上神坛的英雄拉下神坛,睁着眼睛说瞎话,对任何史料置若罔闻,看似自恰的逻辑,在史料面前如同跳梁小丑一般滑稽可笑!自己为断脊之犬,妄图断天下人之脊,其心可诛!】

    【真有人作出此等词作!换成任何一个人,署名发表《满江红武穆祠怀古》,必然青史留名,高中课本必有一课,背诵并默写全文!放着青史留名不干,也要作伪,做历史发明家?这是何等气魄?!带发明家?】

    【全球有文字以来,1100亿人中,历史名人又有几人?做此等事,简直荒唐。】

    赵桓想起以前看的地摊文学,就不自觉的好笑,这个逻辑十分简单,可是当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然不会多想,现在一看不就是这样吗?

    自己做条狗还不愿意,非拉着天下人一起做狗。

    既然这一世,自己成了宋钦宗赵桓,那这类的悲剧,自是不必再现!

    “赵英,从后宫取十二面……不十三面金牌,赐予岳飞,告诉岳飞,每一面金牌可抗命一次,直到用光为止。”赵桓不觉得自己是个完人,但是他自问做不来赵构做的那些事。

    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赐予了十三面抗命金牌,防止自己什么时候犯糊涂。

    这赵构他自己老婆、孩子都被金人玩死了,居然还能杀岳飞,甘愿俯首称臣?!真是完颜构啊!赵桓无不感慨。

第三十二章 发现了发家致富的好方法!

    宇文虚中准备使宋的各项事宜,将准备好的所有关于金国的资料,作出了一卷厚厚的书,握在手中。

    准备完全之后,在军士的掩护下,向着城墙走去。使节在手,士兵无甲无刀斧,自然是使者。

    宇文虚中带着自己使节,来到了汴京城下,被人用提篮吊上了城墙。

    他乃是金太宗御赐正使,本来是有走城门的资格,两军使节往来则不复战的大好传统,在这种灭国之战中,显得不那么重要。

    他没有在乎这种事,再次踏上汴京的城墙,俯瞰整个汴京城,说不出的回忆涌上心头,日与岁眇邈,归恨积蹉跎。

    东华门外唱名亦如昨日一般,奈何已过七年有余。

    大宋的都城汴京依旧如当初一般繁华,战乱也无法阻挡这个城池的熙熙攘攘。

    尤其是这御街,一如既往的人满为患,摩肩擦踵,好不热闹,好似庙会一般。

    额,好像不太对啊!

    他看到了代表皇室的旌旗在整个御道上飘荡,文臣武将排列左右,御道前的的方台上跪坐这两个人,人声鼎沸,喧闹声,站在城墙上都听到了。

    副使是金人,好奇的看着城中,眼中尽是征询之意。

    “这是做甚?”宇文虚中问迎接的官员,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上元节早就过去了,怎么还在集会?

    接待鸿胪寺的典客署掌客,专门负责接待国外使节的部门,这名官员品阶不高,从九品,他倒是精通契丹语,不过面对这个明显是宋人的家伙,自己那口流利的契丹语,没什么用。

    “呸!叛徒!”小官吏啐了一口,径直往前走了,一点不想回答他的问题。

    宇文虚中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他知道自己回到宋廷一定会这样,只是没想到连个小官对他的态度都如此恶劣。

    他是叛徒吗?如果是为了活命趋炎附势算叛徒,那他就是叛徒。

    活在金国做了更多的事,有人知道吗?

    没有。所以,他现在在宋廷,就是个叛徒。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他长叹一口气,跟着小官到了鸿胪寺,御街那边看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在做。不过小官看起来并不打算让他去凑热闹。

    赵桓端坐在椅子上,看着御街尽头跪在方台上的两个人,证据确凿,罪该万死的李擢,还有失察之罪的吴敏。

    正如李清照所言,在法律范畴中,李擢活该千刀万剐,吴敏的确罪不至死。

    但是谁让他是皇帝呢?

    现在汴京城内群情激奋,陈州门被破,汴京城军士付出了近四万人的性命,以死相搏,才打退了敌军。

    吴敏明知李擢饮酒作乐,既不上报也不管理,纵容李擢行事,只为党争文官集团利益。

    赵桓要杀他,完全是顺应民意,连蔡攸都闭嘴不说话!静静的站在一旁。

    宋太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没有说过,赵宋终其一朝不可杀士大夫。

    之前的皇帝不能杀士大夫,其实有本身的无奈,虽然有遣将的权利,可是没有兵权,那文官还是不是为所欲为之为所欲为,所作所为全凭个人节操。

    但是赵桓很巧妙的绕过了皇帝无兵这个尴尬的情况,现在汴京城里,最强盛的是大宋西军的六万精锐,种家军。

    现在的种师道堪比当年霍光权倾朝野的状态,皇帝废立皆在一言之间。但是种师道却是个忠臣,而且没有子嗣。

    大宋西军在开辟了陇右都护府之后,上下其手,开盐池创收摆脱了宋廷财政对西军的束缚,军队经商这种事,最容易滋生的就是军阀。大宋西军在陇右都护府,开辟盐池和与西域诸国开始做生意回易创收之时,就已经是实质化的军阀了。

    皇帝用兵完全看这些节度使们的脸色行事。

    宋廷节度使乃是荣誉衔,本身就不是大唐藩镇节度使可以媲美的,但是陇右都护府的通商和盐池,让大宋节度使变得实至名归。

    幸好最先到的是种家军,要是来了折家军杨家军或者刘家军,现在赵桓已经成了案板上的肉,予取予夺了。

    种家无后,不代表刘家、折家、杨家无后。

    赵桓的位置最高,虽然离陈州门很远很远,但是他这个位置还是能看到陈州门的大概情况,那里一直有人在瓮城里进进出出,整个空气都蔓延着淡淡的血腥味。

    隔着这么远都有如此强烈的味道,可见战况之凄惨。

    他一直想去看看陈州门的战况,可是赵英一直拦着他,陈州门附近现在太过危险,这些死去军民的家属们,并没有得到抚恤,正在群情激奋当中。

    稍有不慎,他这个皇帝就有可能被裹挟。

    赵桓很想抚恤这些死伤的军民,奈何大宋没有这个传统,而且他现在没钱。内帑虽然有点小钱,但也仅仅够几家人所需,大部分财产都被太上皇南幸给顺走了。

    “沈从,带着皇城司的察子,把李擢和吴敏的家抄了吧。”赵桓想到了个生财的办法,人都看了,不抄家说得过去?

    沈从的面色有些犹豫,往前走了两步说道:“在抓捕吴敏时,在吴敏家中发现强弩一千把,金脊铁甲上千具。已经查抄了他的家财,目前正在盘点,还想等到盘点完再禀报。”

    沈从有些奇怪,杀人都是大宋提刑司在做,可是抄家这个活儿一直是皇城司在做。

    这是惯例,不管砍谁的脑袋,都要抄家,翻找证据,有罪证最好,没有也可以伪造一些。

    虽然大宋未斩士大夫,可不代表大宋不砍头。

    赵桓脸色数变,这吴敏看来是真的是有点意思,一个文臣家中出现几把武器已经了不得了,这会儿直接强弩千把,这是准备造反吗!

    我滴个乖乖,辛亏我先下手为强啊,要不然这后下手,岂不是要遭殃?

    “大约查抄现钱三千万缗,田契无数,良田万顷,各地府州房契约九千多件,这还没有查抄吴家子侄……陛下,国贼也。”沈从也是被这笔帐给惊呆了。

    【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万间,夜眠八尺。真乃国贼也。】

    你倒是说清楚多少价值啊!我自己又不知道是多少!都说国贼能不能说清楚这些东西值多少钱?!赵桓对着系统在心里咆哮着,整的大家都是文化人,自己跟个文盲一样。

    【岳少保既死狱,籍其家,仅金玉犀带数条,及锁铠兜鍪南蛮铜弩镔刀弓剑鞍辔,布绢三千余匹,粟麦五千余斛,钱十余万,书数千卷而已。】

    【岳飞死时被秦桧抄家,除了御赐腰带以及兵器、少量钱财之外,剩下的就是书了。而宋廷档案记载的对岳飞所有家产的一个折算包括房产和田地,总数也不过九千缗,约合现银272两有余。】

    【吴敏家财三千万缗,约一千万两白银,万缗,中人十家之产也。一万缗相当于十个中产之家的总资产,三千万缗,相当于三万户中人之家的财产总和。】

    【房契近万张,仅四百两一处房产,也高达四百万两白银。近两千万缗,约合两万户中人之家。】

    【良田万顷,约合五十万亩田产,按照良田价值,一亩地约三十两白银核算,约一千五百万白银,约合四千五百万缗,约合四万户中人之家总资产。】

    【不算金银珠宝、铺面、营生等其他财物,约合十万中人之家总资产。】

    十万中人之家总资产,赵桓的指头已经用不完了!

    这吴敏还仅仅是尚书右丞相,副相,还有个尚书左丞相的太宰李邦彦啊!

    这货现在在金兵大营里,根本没空组织家里人散财,这要是抄家,也是赚的盆满钵满啊!

    现钱抚恤的话,一家人发多少合适呢?

    赵桓有点弄不清楚。但是他已经知道了,自己要是缺钱,就去抄家,这些大臣挨个抄一遍,金国都能给他砸晕了!

    【抚恤一人十贯,百姓感恩戴德,抚恤一人五十贯,百姓结草衔环,抚恤一人百贯,百姓额手相庆,抚恤一人五百贯……】

    恩?说下去啊。

    【抚恤一人五百贯,汴京百姓能把城外金兵生吞活剥……】

    【中人之家需要三代积蓄,无病、无灾、有粮、有田、有铺面,才能供得起一人脱产读书,千贯家财,即为中人之家。可供一人脱产读书,博取功名。】

    四万人,一人五百贯,也就两千万贯而已,吴敏家里都抄家抄了三千万贯现钱!

    发钱!用钱砸死金人!

第三十三章 新成就:心系军民

    当然,赵桓想要用钱砸死的金兵的想法,很快就被自己扑灭了。

    在瓮城这种有利地形下,金兵付出三千五百人的死亡,而汴京城军士却付出了近四万人的伤亡!

    要将城外近三万精锐,近十万之众的汉贼军全数歼灭,又会死多少人?

    打仗什么时候成了百姓的事了?打仗是军人的事!

    赵桓来自红旗下,自从红色旗帜在中华大地飘扬,何时百姓上过战场?

    倒是不少人吃的太饱,没事攻讦子弟兵,不知兵事险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

    “沈从,交代你个事,拿出四百万缗的现钱,抚恤下此次牺牲军民。”赵桓下了个令。

    沈从皱着眉,战死拿钱?这是什么政策?他一头雾水的问道:“陛下,抚恤是特例,还是以此成为常例吗?战死一人,抚恤百缗?资出国库还是内帑?”

    赵桓想了想,反正花的是意外之财,当成常例也不错,鼓舞一下士气也不错。

    自己这个皇帝还不知道能当几天,在乎这些银钱干什么。索性说道:“资出内帑,常例。”

    他看着一排奸臣,没钱了抄一个就是。

    沈从大骇,弯腰俯下身说道:“陛下,如若此次战死一人抚恤百缗,以后会被当成常例,别说陛下内帑,哪怕算上大宋岁收,也支撑不起这样的抚恤,请陛下三思。”

    他骇然的不是钱多少的事,新帝长于妇人之手,久居深宫,不知道物价也数平常,没说出何不食肉糜已经很不错了。

    他骇然的是战死抚恤。

    【大宋国库跑老鼠,李纲兵部侍郎管理汴京武库,整理的井井有条,乃是用各种军器监的作坊接私活,接非朝堂订单,搞到的钱财,才有了进货的钱财,顺便将前面积攒的垃圾回炉,才有了那么大的规模。来补充武库。】

    【武库是李纲和作坊匠作们的功劳,你可别以为管理国库的户部侍郎能给你经营有方,你要问国库要钱,大概率的回答是,陛下!国库没钱啊!您要不要垫上点?】

    【有钱了,也省着点花。】

    赵桓的目光看向了立下下面的蔡攸、白时中、张邦昌等人,蠢蠢欲动啊!在他眼里,这些人已经不是奸臣那么简单了,而是移动提款机。

    “为国捐躯战死一人,抚恤五十贯。以此定为常例吧。”赵桓深吸了一口气,降了一半。

    不能再减了!好歹也是为国捐躯,连点抚恤都没有,像话吗!

    “陛下,仁义如天,妙智如神,近之如日,望之如云!尤若尧舜再世!敬谢陛下!”沈从跪在地上,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自古以来,从无此例。

    【沈从说你有昊天一样的涵养和品行,有神灵一般的微妙智慧,接近你如同接近了太阳一般温暖,远远看过去,如同云霞一样璀璨,像是尧舜再临世间一般。他谢谢你。】

    系统实时翻译,赵桓听不懂这文绉绉的话,不等赵桓要解释,就直接翻译了沈从的话。

    【因为你的言行,皇城司上一指挥沈从对你的忠诚度增加20点,现在忠诚度:55/100,对大宋忠诚度100/100.再接再厉。】

    嘿嘿,这沈从看起来是个武夫,这夸起人来,也太浮夸了!太浮夸了!

    这赞美真的过了。自己也是慷他人之慨嘛,那吴敏的钱抚恤军士,也成了明君了?

    这明君也实在太廉价了吧。真是让人不好意思。

    至于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自西周以来,泱泱中华史上,兵士战阵中受伤或战亡,主要有赐药、赐钱、赐绢,当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好一点王朝,安葬兵士尸体,减免子女徭役依然是天大的恩德了。】

    【马革裹尸,赞军士之忠贞,也是无奈的现实,战死之时有一张草席都是奢望,仅能和马匹一样暴尸荒野,还奢求抚恤?这是封建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予以泥腿子分毫的宋朝,更是如此!】

    【凡行军,吏士有死亡者,给其丧具,使归邑墓,此坚军全国之道也;军人被疮,即给医药,使谨视之。医不即治视,鞭之!】

    赵桓这才了解到自己这一句话,有多么大的分量。

    【恭喜你获得成就心系军民,第一个抚恤战死士兵的皇帝,宅心仁厚,军心大振!获得成就点10点。】

    “沈从,兹事体大,你说文臣们会激烈反对吗?这万一军官上下其手,在其中贪腐如何解决?”赵桓想了想,其实自己的担心有点多余,自己巴不得现在这帮人跳起来。

    有种师道西军在京城内,跳出来,就是给他抄家的理由啊!

    倒是贪腐一事,还需从长计议。

    “官家,抄家所得算是内帑,内廷之事,而且资出内帑,外臣管不到。反对也没有用。再说,真的反对的话,怕不是被现在这四万死于战阵的军士家属生吞活剥?亦或者是天下军士熙熙攘攘,这得罪太多了人了。”沈从说着。

    文臣不敢反对,当然不是怕天下的悠悠之口,而是怕军士手中刀斧,陛下天恩浩荡,这群文臣真的从中作梗,怕不是活不过五更天。

    陛下这是要反悔吗?

    “官家,至于上下其手贪腐之事,死人财也发,会引起军营哗变的。既然资出内帑,分发抚恤之事,交于皇城司亦可。做好回访的事,自是可防止上下其手。”沈从的语气有些阴森,真的有人发死人财,他绝对不会让此人,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当然这事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抚恤之事,他也要做个章程出来,写成札子,递给官家批了,才能彻底执行。

    皇城司可不是什么好相与,这可是大宋特务机关,而且直属皇帝。

    而且皇城司的所有一切权利来自皇权,如果连皇帝的命令都无法执行彻底,皇城司关门大吉就是了。

    查案办案中饱私囊极为常见,可是不该碰的钱,绝不能碰。

    比如查办卖国贼时候,绝对没有亲从官、亲事官或者察子,收受贿赂,那可是通敌卖国之罪,只要发现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皇帝的钱也是此类不能碰的钱。

    沈从心里打起了算盘,如何将这笔钱,彻底发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而不是发到吃空饷的大户手里,才是此策执行的难点。

    不过这不就是要自己这个臣子的作用吗?事事都要皇帝操心要自己有什么用?钱都是出自内帑了,这些闲散的事,留给自己操心就是。

    他心里已经有了很多章程,这事不难办。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拟个札子,呈上来。”

    札子是宋朝的公文,可以盖章那种,只要确定下来,跟后世立法一样,就有了法律效力。

    正如沈从所言资出内帑,这文臣还真管不到他头上。

    “是,官家。”沈从也是心情大好,这个新官家看起来挺不错。至少比那个黄泉下的赵楷强多了。

    赵桓抬头看了看太阳,已经接近正中午,而高台之下,已经围满了观众。

    午时三刻问斩,不仅仅是阳气正盛,可以抵消杀人之怨气,或者让被斩之人魂飞魄散那么玄学的东西,一点都不靠谱。

    中国人历来都是实用主义者。

    午时三刻问斩,从早上开始筹备,广发通告,聚拢人气,无事的百姓都会过来围观,历数被斩之人罪状,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巩固朝廷的权威。

    当然,斩了忠贞之士,就会起到反作用,午时三刻问斩就会成为笑话,

    百姓又不是傻子,谁忠谁奸,早有公论,根本不会等到死后盖棺定论。

    “李擢,中书舍人。东壁御守,在其位不谋其政,夜夜饮酒作乐,致使金兵破陈州城门,金兵入城,幸军民一心,驱逐鞑虏,但汴京也有近四万军民长眠陈州门之下。判:斩立决。”

    提刑司的知事摸着脑门子的汗,这可是杀士大夫啊!二十多年来独一份的事!

    “陛下圣明!”这次的山呼海喝之声,不是来自于亲从官,而是来自汴京百姓,这台下有多少战亡之士的遗孀,就有多大的喊声。

    赵桓也终于找到了点做皇帝的感觉,不是很难,明辨忠良,任贤使能。

    就能收获百姓的五星好评,这皇位就安稳!

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

    杀掉一个碌碌无为国之蛀虫的士大夫,能换一拨民心,赵桓觉得这个买卖不亏啊,没事可以多做做。

    只是文官集团寂静无声,总觉得有点像暴风雨前的宁静,总觉得他们想搞大事。

    一个个站的笔挺,脸上也是一脸的严肃,难道一点都没有感同深受吗?

    吴敏苍老的面庞上全是汗滴,他怎么都没想到顺风顺水的一生,居然在老的时候,被判了斩立决,他很想乞骸骨回乡,可惜皇帝似乎并不准备给他辩驳的机会。

    连个辞官致仕的机会都不给他,按照默认的朝堂规矩,自己怎么看都不应该死才对。

    他被带到皇城司的军舍的时候,并不慌张。事实上,他已经做好了辞官的准备,毕竟已经垂垂老矣,这个朝堂他已经没有多少竞争力。

    任由自己的属下花天酒地而不制止,明知他很有可能带来城防的压力,他依旧选择漠视。

    他在皇城司的时候并不慌张,皇城司可没有处死朝堂大员的权利,皇帝处死赵楷是因为赵楷是宗亲,他们管不到。

    皇城司短暂停留之后,他转到了大理寺。

    左右两寺在元年间合并一寺之后,大理寺已经成为了最高的审讯机构。

    他以为自己终于走上了正常的审讯流程,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受审的不在朝堂,不在公堂,而是在狱中。

    当他在大理寺看到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等人,而且还有皇城司的察子头子沈从一起出现在牢房中的时候,才意识到事情不妙。

    即使三司会审的时候,他依然不觉得自己有性命之忧。

    定多就是抄家流放而已。他已经将自己的一部分家财,转移到了另外的地点,绝对可以富贵余生。

    只是没想到沈从直接把他藏财资的地方找了出来,且全数查获。

    牢中吴敏面对铁证,依然选择闭口不言,可惜没顶得住刑狱大刑,大刑直接掰开了他的嘴。

    最主要的事私藏弓弩,乃是谋逆死罪。

    虽然沈从等人破了大宋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但是吴敏依旧不认为自己会死。

    直到他躺在铡刀之下之时,他依然以为自己活在梦里,这个新帝是疯了吗?

    居然敢士大夫?杀掉自己,朝臣人心惶惶,天下读书人人人自危,谁还帮他治理国家?

    他就不怕天下大乱吗?

    可惜新帝似乎没有和他对话的意愿,而素来与他交好的朝臣大员们,也像修了闭口禅一样,亦是一言不发,似乎已经忘记了过去一起喝过的酒,称兄道弟的时光。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他终于感觉到了绝望,因为刽子手拔掉了他脖子上的亡命牌,高大的虎头铡高高举起,反射着明媚的阳光,猛然落下。

    吴敏总觉得天旋地转,他听到了围观百姓们的欢呼声和喝彩声,还看到了新帝脸上强烈的不适,以及绝大多数朝臣脸上的漠然。

    他的视线天旋地转了几圈之后,终于感觉到了巨大的疼痛,眼前一黑,再没有了意识。

    李擢是主犯,这才被架到了虎头铡之下,他张大嘴巴哭喊着,但是已经没人能够听清楚他在说些什么,因为他的嗓子已经极为沙哑,根本发不出声音来。

    他以为赵明诚能救他,他以为李清照能救他,只是赵明诚未曾救他,李清照说他罪该万死。

    虎头铡手起刀落,头颅一颗滚动的落在了方台之上。

    大宋的刑罚多种多样,死亡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凌迟、腰斩诸如此类,不过这样的方式太过残忍,结束对方的生命,就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何苦折磨他?

    他犯了错,用终结生命的刑罚,这个惩罚已经足够。

    说到底自己还是个现代人的思想,见不得血啊!

    赵桓无不感慨的想到,自己又不是变态,看个砍头已经让他强烈不适,要是其他血肉模糊的场景,岂不是直接当场失礼?

    还怎么在群臣面前保持自己天子明君的风范?

    啧啧,自己倒是越来越适应皇帝这个身份了。

    “回文德殿吧。”赵桓对赵英说道,这场戏从早上开始持续了一早上的时间,终于在午时三刻剁掉了吴敏和李擢的脑袋。

    虽然都没吃午饭,但是赵桓没胃口,相信朝臣们,同样没有胃口。

    这两个人让汴京城军民付出了四万条性命,仅仅为了党争,死有余辜。

    他还以为会有劫法场,或者刀下留人的场景诞生,可惜现实不是戏精,没那么多的套路。

    这帮朝臣也着实奇怪,今天居然没有一个朝臣为吴敏和李擢求情,这让他着实有些纳闷。

    他准备了一大段准备怒喷群臣的戏,可惜没人配合。

    该配合他演出的时候,朝臣们也选择了视而不见。

    是为了吴敏屁股下的尚书右丞的位子?还是为了党争?又或者是为了所谓的明哲保身?

    【历史事件提醒:大宋并不是不杀士大夫,此言最早出自《避暑漫抄》,乃是历史发明家,明朝人士陆揖所做,誊抄《宋唐笔记》二十四则,大幅修改,出处多为子虚乌有,为炫声价,而伪托名作者为陆游。】

    【有宋以来,仅宋太祖斩立决就处决了八十多名士大夫,不给任何辩护机会的斩立决。】

    【苏轼当年因为乌台诗案被下了死狱,连狱卒送条鱼都能把他吓哭。】

    【宋神宗熙宁八年余姚县主簿李逢谋反案中,宗亲赵世居死的最体面。赐下了一尺白绫而死。做了吊死鬼。】

    【主犯:李逢、刘育、徐革皆为凌迟处死,开刑法志先河,率先使用了凌迟的手法,将案犯千刀万剐而亡。后元明清三代争相效仿,在杀死犯人的刀数上展开了竞赛。】

    【将作监主簿张靖武、进士第郝士宣被腰斩弃世。连收尸都不让,腐烂街头。其他涉案人员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岭南荒野自生自灭。】

    【所犯之罪,仅仅是宗亲赵世居,以宋太祖赵匡胤的嫡系宗亲身份,喊了一嗓子,承复天命,继承太祖天下。是为因言获罪。】

    【若凌迟、腰斩之法,熙宁以前未尝用于元凶巨蠹,而自是以口语狂悖致罪者,丽于极法矣。盖诏狱之兴,始由柄国之臣藉此以威缙绅,逞其私憾,朋党之祸遂起,流毒不已。】

    怪不得这群朝堂忠臣个个都不说话,感情是自己看的地摊文学让自己误会了大宋朝堂的格局。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种师道的大宋西军在城里,他们是真的不敢动,否则手起刀落就是几颗人头而已。

    啧啧,这大宋皇帝手中的权利原来没那么想的弱嘛。

    赵桓回到了文德殿坐在了龙椅上,看着朝堂上的大臣,腰板挺直了一些。

    投降派为何投降金国,完全是因为金国能要了他们的命,能把他们优越的生活统统化为乌有。

    而现在的赵桓,在种师道军威下,显然也有这个能力。

    “陛下,金国议和正使宇文虚中到了大理寺,请陛下决断。”大理寺卿何铸,站了出来说道。

    鸿胪寺卿在苏轼查抄高丽使臣之后,就搁置了,再没有任职。后来也完全将大理、李朝等地的朝贡体系给停了。

    宇文虚中,沈从问自己要了个皇城司监事一职。

    “宣吧。”赵桓倒是想见见这个人,现在金兵围城,他这国事其实少之又少,闲着也是闲着。

    朝臣被刚才的杀头戏吓得不轻,杀就杀呗,还拉着群臣一起看,杀鸡儆猴的意思不要太明显了。

    没多久,宇文虚中气宇轩昂大踏步的走进了文德殿,仰头挺胸,脸上满是冷峻,完全像是金人一般的打扮,走进了朝堂之内。

    他看到城墙上的小官啐的一口,就知道自己在大宋早就没了立锥之地。

    自己察子的身份无人知晓,怕也不会有人知晓了。

    “金国使臣宇文虚中参见宋王。”宇文虚中就欠了个身,别说跪了,连个弯腰都没有。

    “宇文国师一路车马劳顿,真是辛苦了。”赵桓无不感慨的说道。

    “赐座,赐座。”

第三十五章 我有奥斯卡小金人,你要不?

    蔡攸一脸懵逼,这个国师的称呼倒不过分,在金国宇文虚中可是身挂数职的国师,称之为其中最大的官职就是金国国师,虚职类比宋国太傅,看似没有实质的权利,确实金国皇帝最信任之人。

    大宋进士第,金国讲书人。

    只是赵桓的殷勤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在此之前,新帝是绝对正式的主战派,种师道直接变成了枢密使,知枢密院事,中书省到现在看着那份圣旨头皮发麻,不敢发往各州府。

    李纲四壁守御使,韩世忠不知去向,宗泽老矣,依然挂着河北制置使的名头在河北两路收拢义军,怎么看都是一副死战到底,决不投降的样子。

    之前派出去了康王和左丞相去议和,不过是照顾朝堂的颜面,夜袭也是派了点人,象征性的营救了一下。

    这会儿怎么对金国的使节如此殷勤。

    这新帝的心意变了吗?

    “陛下,金使远道而来,赐座本是应有之义。我于尚膳酒楼准备酒席,今夜大宴宴请宇文使者,请陛下准许。”白时中率先出列,这新帝的变化,他非常敏锐的感觉到了。

    大概是陈州门城门被破吓到了新帝,吓得他都把李擢给杀了,李擢身上可是有元丰党人和元党人两派的赌注,可是中书侍郎的热门人选,直接把他给剁了,一下子得罪了最大的两个派别,看来是真的慌了。

    “准奏。”赵桓很大方,朝堂这群投降派,个顶个的都得感谢宇文虚中,如果不是宇文虚中的情报,说不定现在都城已经破的干净了。个个都在草原上玩牵羊礼呢。

    汴京无宵禁,无戍卫值守。

    禁军驻扎很远,不是宇文虚中的情报,以完颜宗望的进度,说不定打到汴京城的时候,汴京城的防务还没准备呢。

    青山有幸埋忠骨,毫无疑问,宇文虚中是大宋的忠臣,身在异国,依旧满心故国。

    讲道理,完颜阿骨打也好,还是后来继任的金太宗完颜晟也罢,对宇文虚中不薄,虽然做了一段时间的讲书人,可是在金国履任之时,就直接就是文散官升为特进,类比的话大约相当于副国级。

    实际担任礼部尚书。

    如无大才,安能如此委此大任?

    完颜晟继位之后,直接散官再升一级,成为了金国的国师,类比就是蔡京那种权倾朝野的太傅。

    不管是辽国,还是宋国的降臣、降将?哪里有这个待遇?

    赵桓看的简介里,礼部尚书和文散官特进,还是完颜阿骨打硬塞给宇文虚中,三推不就,最后威胁才当了官。

    “坐就不必了!宴也不饮了。吾王曾言,金宋两国若要议和,唯有岁币、割地、赔款尔!岁币百万两白银,割地河东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三镇之地,赔款就依宋使所言,赔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绢帛百万!”

    “请宋王赐岁币国书、割据文书、赔款限期一月凑齐!不然金国大兵瞬至,汴京倾覆只在须臾之间!望宋王慎重!”宇文虚中慷锵有力的回答,丝毫不像是个身受重伤之人。

    赵桓准备打造个小金人,名为奥斯卡,下次颁给他。

    宇文虚中对大宋的忠诚度依然是百分之百,对自己的忠诚度也有三十点,和开始的沈从一个样子。

    宇文虚中这奥斯卡受之无愧,七年时间里,他都是带着面具生活着,即使进了这宋廷的文德殿。大宋的权利枢纽,他依然戴着面具。

    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金国细作?自己态度稍微有异常,怕是回到军营就是一个死字。

    他刚才的情绪激动,背后的伤口再次殷出鲜红的血迹,透着长衫都能看到。但是他置若罔闻一样,似乎感觉不到痛苦一般。

    他对大宋的朝堂是极为失望的,他走的时候,朝堂内还有几个铮臣,现在满朝堂都是佞臣,这些朝臣看自己的眼光里只有怯懦和讨好。

    白时中他怎么不认识,自己一个使节尚且如此巴结,要是换了个金国皇帝,岂不是立马跪下?

    他的情绪有些激动,所以说话更加慷锵有力。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赵桓忽然想到了这句话,如果不是知道宇文虚中的身份,他一定以为这宇文虚中借着金国的势,在咆哮朝堂,但是他却品出了几分无奈。

    种师道眨了眨眼睛,那天赵桓和沈从的对话中,他已经知道了这一号人,他脸上没有任何波动,一如既往,一言不发。

    沈从也是一脸郁结,他不知道宇文虚中是怎么样的心情,一直希望回到的故国,居然是如此模样,还要在朝堂上作为金国使臣耀武扬威。

    “欺人太甚!小贼!若不是在朝堂,定取你狗命!”一直在朝堂上不说话的一名武将姚平仲终于忍不住了,大声的呵斥!

    堂堂大宋朝堂!胆敢如此说话!朝堂蝇营狗苟之辈,居然没有半点激愤!气急之下的姚平仲终于忍不住的跳了出来,除了亲从官之外,朝堂不可带刀,否则现在宇文虚中怕是小命不保。

    “虚张声势。”宇文虚中头稍微一扬,不稳不吐的说了一句,傲慢和张扬尽显。

    “我要杀了你!啊啊!羞煞我也!我要杀了你!沈从把刀借我!”姚平仲面红耳赤的喊着。

    蔡攸脸色一整,严声厉气的喊道:“胡闹!这是文德殿!朝堂岂能容你咆哮?!耽误军国大事,是你这个小小的都指挥使能担待的起的事吗!还不退下。”

    赵桓拍了拍手说道:“好了,好了,宇文使者曾是我大宋进士第,这刚进城还是歇歇脚的好,议和之事,从长计议即可。若金兵真有破城之能,也没有这么多的饶舌了。还是坐下来慢慢谈的好。”

    “今夜还是好生休息为好。既然金使不愿赴宴饮酒,自是不去。沈从,送金使去休息。”赵桓打圆场,骂宇文虚中,赵桓真的骂不出来。

    骂蔡攸,他实在懒得骂,在他心里,蔡攸就是个随时可以提款的atm。

    “宋王,金国廷议条件如此,少一分!少一毫!都绝无可能议和,还请明白金国之决心,今日议和,明日议和都是这个结果。晚一天早一天而已。莫要推延了,毫无用处。”宇文虚中看起来十分客气的说着,话中带刺。

    “时势如此,金强宋弱,即便此次魏王殿下未曾攻下汴京,但是还有下次!宋根本无力抵抗,拖沓毫无意义!宋王,推一两天的也无关大局。还是早些看清时局为妙,莫要自误!”宇文虚中步步紧逼,看似要逼迫赵桓现在就低头。

    “朕说,让你暂且休息。宇文虚中。”赵桓的声音已经趋于平静,这个宇文虚中这个表现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演戏归演戏,太过火,自己易怒爱杀人的人设就崩了啊!

    “宋王!昔齐庄公出游,有一虫举起前肢阻挡,准备与马车的轮子进行搏斗,负隅抵抗,今日宋王拖延几日,自无议和之决心,不日再战,与这螳臂当车有何不同?金国大兵气势如虹,辽国尚且不能力敌,何况是宋国?莫要学夜郎自大,螳臂当车。”宇文虚中继续硬生生的说着。

    这让赵桓非常不舒服,不气不气,这也是和沈从一样的家伙,有能力的人都这个模样,恃才傲物,自视甚高,更何况是一个在金国屈辱的呆了七年的忠臣,看在受了不少罪的份上,不气,不气。

    “大宋幅员辽阔,百姓安居乐业。金国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屠掠百姓,此时要朕缔结城下之盟,甚至连时间也不给任何考虑,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欺人太甚了些?”赵桓这句话实打实的问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有些失望,这个新帝好像没有听懂自己的深意。他眼中透着失望。

    赵桓一愣,这个眼神他读懂了,这又是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典故啊!

    这群进士第说话能不能不要那么拐弯抹角!

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

    宇文虚中其实意有所指,能在这朝堂上满是进士第的地方,传个话真的是太难了。

    “陛下,臣请与金国议和之事,到时有了结果,上书札子,请陛下用印。”白时中一看僵持住了,心思灵动的出班说道。

    蔡攸连回头看一眼都没看,白时中在他的眼里,已经和死人没啥两样了。

    这新帝内心肯定是不愿议和,这点揣摩的本事都丢掉了,到底是金兵南下围城吓的,还是本来就是如此蠢笨?

    这个时候跳出来,跟找死没有任何区别。

    赵桓连搭理白时中都没搭理,只是盯着宇文虚中看,品味着宇文虚中的话。

    【历史事件提醒:螳臂当车: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赵桓不傻,看到那句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赵桓又不笨,一点即通,他只是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而已。

    他也终于知道宇文虚中到底在说些什么了。

    螳臂当车比喻自不量力,但是如若为人,自然是天下少有的勇武。

    这宇文虚中说话拐的弯儿真的是大,引经据典不说,还要理解说话人的背景,才能彻底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有话直说嘛!

    “宋王,盟约今日签下和明日签下,没有丝毫区别,如此拖沓,与那妇孺又有何异?今日,必须签下盟约!否则明日,金兵必然倾巢而出,攻破汴京!”宇文虚中掷地有声的朗声说道。

    他必须知道这位新帝到底是何等脾性,自己要效忠的新的大宋新帝,到底是怎样的人。

    大宋已然危如累卵,千疮百孔,如若无勇、无谋、无智、无量,这大宋只会一日胜于一日的衰败下去。

    他等不及了,因为他时日已然不多。

    天下人都一样,一对眼睛,两只耳朵,会看会听,他做下了刺杀亲王盗取情报之类的事,是真的做下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金国的君臣已经有人在怀疑他了。

    金国皇帝派他随军遣宋,就是在看他的表现。一旦信任出现了裂缝,怀疑滋生,皇城司的探子,就已经开始了死亡倒计时。

    这也是他为何在刺杀郭药师当天,要自己伤自己的原因,即使如此,他也没看到完颜宗望的信任。

    时日无多,只能如此。

    赵桓站了起来,扶着面前的案牍,大声的问道:“真当要如此欺人太甚?”

    “当真如此!”宇文虚中也是丝毫没有相让。

    赵桓猛的一拍桌子,低声说道:“大宋国祚一百六十余年,自澶渊结盟以来,百年未兴刀兵,非不能,实不愿。刀兵起,则百姓流亡,安边休憩与民生息,则民安国泰,歌舞升平。汴京不宵禁,百姓乐得其中,今日金兵兵逼汴京!真当我汉家无男儿?真当我汉家儿郎不善战?昔汉朝武皇帝长驱数千里击溃匈奴,前唐朝高皇帝数万里之遥,灭突厥于金牙山上!赫赫文治武功,岂容小小金国这等撮儿小国能够置喙我汉家儿郎不擅征战?”

    “那今日朕就告诉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告诉这天下黎明百姓,你也告诉你背后的主子!”

    “从即日起,我大宋!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此前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生生如此!至死方休!”

    赵桓最后的几句话声音非常低沉,没有歇斯底里的咆哮,也没有肆意的狂怒,如同陈述着一个事实一样,他的确在陈述一个事实。

    都是历史上真是发生过的事,汉家儿郎并非不善战,只是不愿轻易兴刀兵罢了。

    “陛下,能说出这样的话,想必您也是一位读书人吧。”忽然一个一身白色长袍,左衽,窄袖,衽襟之中藏有一白色方巾的金人俯首说道。

    赵桓这才看到宇文虚中的身后有一名金国人,说的也是,宇文虚中毕竟是一名宋人,金人怎么可能放心他一人来此议和?

    虽然主使是宇文虚中,但是主事的人,是这位!

    “此人是?”赵桓问宇文虚中,正使是宇文虚中,这位毫无疑问乃是副使。

    “金国万户少主完颜宁吉。少时聪慧,曾在大宋太学就学,重合元年取进士第后,回到金国。金国宗亲。”宇文虚中说道。

    赵桓等着系统的人物简介,等了半天还是没有等到任何提醒。

    系统,出人物简介啊!赵桓催促道。

    【国别不同,无法读取人物简介,请自行处理此事。】

    ……这破系统不仅仅无法加载各种模块,仅有的模块居然还区分国别。

    啊呸!垃圾。

    完颜宁吉笑着说道:“陛下,想必您也是一位读书人,我是重合年间的进士第,也算是读书人,既然是读书人,金宋两国之事,不妨用读书人的方式解决?正所谓道理不辩不明,无从有道而正焉,如若陛下输了,就把议和的协议签了如何?”

    赵桓倒腾着自己的系统,没有搭理完颜宁吉的话。

    “怎么不敢吗?”完颜宁吉继续追问道。声音高了几分,整个朝堂都是这种带着浓郁口音的中原话。

    赵桓都懒得搭理这个连衣服都穿不好的金人,宇文虚中乃是宋人,从身体到内心都是,他才愿意,见一下,聊两句。

    如若是这金人作为使者,怕是要直接被射杀了。

    “不是不敢,而是不屑。”赵桓坐到了椅子上,看猴戏一样看着完颜宁吉。

    完颜宁吉歪着嘴问道:“读书人之间,辩经明理,以正大道,何以不屑?”

    “不识仁爱忠恕,不懂礼仪廉耻,何敢称读书人?手持屠刀,暴戾凶残,枉杀良善,又与那禽兽何异!是以不屑。”赵桓笑着问道。

    读书人,中国的读书人是什么模样?即使满朝堂的大宋朝堂,也比这个完颜宁吉更像读书人。即使是孔乙己,也比这个完颜宁吉更加像读书人。

    “陛下,这话说的不对啊!”完颜宁吉狞笑着说道。

    赵桓身体前倾,问道:“哦?难道你的手上,没有我大宋臣民无辜之人的鲜血吗?!你的手未曾染红吗?!那你配当读书人?就是这满朝堂的大臣,个顶个的奸臣,可曾像你这衣冠禽兽一般?”

    完颜宁吉点了点头,笑的更加猖狂,哈哈大笑之后说道:“是,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可我记得老聃曾经说过:甲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圣人也有举起屠刀的时候,这要看他举起屠刀对准谁!举起屠刀干什么!虽然这是贵国的先贤所言,但我女真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擅取他人之长,永远锐意进取,绝不自视高明,固步自封!”

    “不像有的人,时至今日,依然坚信什么蛮夷之辨!永远睡在往日旧梦里,却不知天理昭昭,变者恒通!”

    “不识进取,腐朽守旧的民族,早已为今日世界抛在潮流之后。早已成了应该被淘汰的垃圾!”

    “我手上是沾满了鲜血,可我粘的是废物的血。我所做的是扫除废物!消灭落后!这就是兵者不祥,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

    “现在大宋就是蛮夷对抗王化,是优秀扫除垃圾,先进消灭落后的障碍!是我大金帝国平蛮攘夷,必须搬掉的绊脚石!”

    “现在汝为蛮夷,大金乃是王化之战。是正义之战!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哈哈哈哈!”赵桓简直要被笑死了。这等强词夺理到如此模样,果然是北夷之人,即使他来自后世,不擅长这辩论,就这几句话的逻辑,都能驳斥。

    “陛下。不知您笑什么?”完颜宁吉问道。

第三十七章 从来如此,便对吗?

    赵桓将身子猛的探出了案牍,伏在桌子上,对完颜宁吉说道:“笑歪嘴和尚念不了真经,笑橘过淮水而为枳。笑蛮夷始终为蛮夷。”

    “请陛下赐教!”

    “什么叫先进,什么叫优秀,什么叫平蛮攘夷!什么叫推行王化!你这乳臭未干的金国副使,真的不是来搞笑的?”

    “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中原之国,自古以礼仪立邦,以德化服人。何曾暴戾欺人,何曾以强凌弱!”

    “你们金人所依仗的重骑兵铁浮屠,不也是学我唐朝的冷锻甲技术?你们女真一族,金国一系在百年前,就来我中原大地学习,因为我们比你们优秀,比你们先进。”

    “那我们先进优秀之中国,去扫除你们这些垃圾了吗?去消灭你们那些废物了吗?”

    “没有!我们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导之,不以你女真一族粗鄙落后,愚昧无知而将其视为可欺可压任我宰割的犬羊!”

    “而是敞开国门,大张教化,我之先进,我之优秀,任尔学之!你金国蕞尔之邦,蛮夷之地,才得以有了文字,有了衣冠,才有了礼数,才学得了三分人样!这才是真正的王化!”

    “再说说平蛮攘夷,是,中原之国,兴兵动武也在所难免,可那也是蛮夷跳梁,先扰我疆土,一如今日!”

    “你们侵我家园,杀我同胞,中原遍地义士,奋起抗争,这才是真正的平蛮攘夷,这才是为真正的佳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

    “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王化是什么,德化也,何谓德?道义二字,可惜啊,可惜你们学不会,三分人样还没学出来,七分兽性却根深蒂固!”

    “圣人之言,怎么到了你们金人的口里,就变成了烧杀抢掠,野蛮凶残的遮羞布?”

    “铁蹄之下,中原大地大地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漂杵。以你们这般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禽兽,也配谈先进?也配谈优秀?也配谈平满攘夷?也配谈推行王化吗?!”

    “不!你们根本就不配做人!”

    赵桓说完一大段话,慢慢收回了身子,做到了椅子上,喝了一口茶,如果完颜宁吉就这点战斗力,他根本无所畏惧。

    完颜宁吉愣住了,他准备了一大套说辞,就这样止步于这个看起来有些孱弱的新帝手中。

    他手颤抖着,不知如何应答。这场辩论,他输掉了。

    “沈从,带金使去休息。”赵桓下了命令,让沈从带宇文虚中下去,既然金使已经彻底输掉,就没留在这的理由了。

    而朝堂到宇文虚中完全离开之后,依然陷在寂静无声之中。

    “陛下,万万不可啊!金兵此次南下即使破不开我汴京城防,下次一定会做足准备,到那时才是国朝倾覆的危急时刻啊!陛下,得罪金使,就得罪了金国,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哎!陛下啊!”白时中一脸慌张,虽然惊讶于赵桓的嘴炮的战斗力,但是事情还是没能解决。

    如何才能让金兵不攻大宋?

    仿照祖制和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一样,与金国再签一遍就是,不就是点岁赐吗?

    大宋国还是能出得起这点钱的。这是白时中的想法,也是大多数朝臣的想法。

    花钱买和平而已。

    实在不行少贪点就是,当然也可以再往下加点苛捐杂税就是。

    大宋不一直如此吗?今日给辽国岁赐,明日给西夏岁赐,还给过吐蕃岁赐,这给金国岁赐而已。这新帝为何如此大的反应。

    金人兵逼汴京城,比其他的周围国度都凶悍了很多,那就多给一点就是。

    “金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果诸公依旧以为金国南下是为了打秋风而来,还停留在些许钱财,就能把金兵打发走的幻想中,就好好想想刚才的金国使臣的那些话,平蛮攘夷。我大宋堂堂正朔,今日被蕞尔小国称为南蛮,不知诸公何等心情?”赵桓无不叹息的说道。

    这群人对自己没有忠诚度,对大宋也没有忠诚度,利用朝堂谋取私利,自古以来,多少贪官污吏皆为如此?可能这才是大多数官员的常态。

    但是他们对敌人抱有幻想,通过不平等的条约,换来什么?

    只会换来更多的入侵,换来更多的压榨。换来大宋的颠覆。

    大青果已经用自己的种种不平等条约告诉了他,绥靖的后果,只能是灭亡。拥有身份证的溥仪正看着他呢!

    赵桓不想当俘虏,他现在所有的挣扎,都是基于这个目的而做。

    而且看到陈州门前数万军士的死的时候,看到宇文虚中的时候,他就知道,大宋还没到亡的时候。

    说句玄学的事,那就是大宋气数未尽,在整个民间还是有很大的市场,只要好好经营,未必没有翻盘的余地。

    虽然现在三路高地被破,敌人打到了高地塔前,但是赵桓依然不想选择投降,结束本局比赛。

    游戏可以从新开局,但是这人生能从新开局吗?

    只是他的话依然没能惊醒沉浸在幻想中的朝堂大员们,他们依然寄希望于能够通过谈判解决,不愿放弃自己现在优越的生活,不愿放弃自己现在躺着数钱的日子,醉生梦死,或许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吧。

    “自太宗皇帝起,对外之战,胜了,岁赐显得皇恩浩荡,输了岁赐换取和平,从来都是如此,陛下。”蔡攸俯首说道,新帝总会如此,选择励精图治,可是没过多久,故态萌发。

    他相信现在这个新登上皇位的赵桓的内心,是励精图治想要开创一番事业,想要选择不一样的路,可是真的有的选吗?

    他到最后还是要议和。

    禁军无作战之勇,怯战畏战,在金兵手下无一合之敌。

    天下失地农民接连起事,前有方腊、梁山,现在天下失地农民,在国仇家恨面前,暂时止住了起事,但是大宋河东路被打的稀巴烂,河北西路,河北东路也被打了个对穿,来年岁收绝对惨不忍睹,

    江南岁收士绅把持,稍有风向,就是天公不作美,无粮无钱。

    禁军已然成为了招降纳叛,安抚流民的工具,军纪涣散,战斗力几乎没有,战时怯退,若无钱无粮,几十万手持武器的禁军哗变,那个画面,实在太美,冗兵之疾,岁收十有五六就在其上。

    冗官,唐时一次科举录取仅三四十人,到了大宋太祖太宗之时,动辄四五百人。

    而大宋对宗亲和亲信弟子极为优厚,随意授官,很多宗亲在襁褓里就有了寄禄官,获得俸禄。

    而其他的旁支、异姓、门客、都可以得到荫补官,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融入官员体系。

    朝堂官员臃肿,地方官员上也是如此。

    唐朝的道州县三级制度,宋朝设置了路、州、县三级。

    但仅大宋路一级,就为了分权划分了四个大司,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还有大小通判官,臃肿到了极致。

    元丰改制之后,冗官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观,科举每次录取限一百二十人以内,荫补官也有了限制,可惜这一切在赵佶上位之后,都化为了乌有。

    元丰改制想要解决冗官问题,彻底爆发。

    他的父亲蔡京与赵佶,公开卖官鬻爵,直言“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冗官制度经过反弹之后,更为恐怖,直接把大宋最后一口气给断了。

    蔡攸也不是天生就是卖国贼,少有壮志,入了朝堂才发现身不由己。

    在新帝身上,他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从来如此。

    不得已而为之啊,不同流合污,哪有立锥之地?

    到最后还不是变成了当年自己讨厌的模样?

    蔡攸长长的叹息,他叹息的是当年的自己,可惜少年已乘黄鹤去,现在空余一身油了。

    他相信,新帝也会慢慢变成如此。

    大宋朝没得救了,积重难返,非人力可胜天。

    “陛下,从来便是如此,还能怎么样,赐些岁币,让金人且先离开,从长计议吧。”蔡攸劝慰着,新帝的手很长,眼睛很毒,至少在大宋西军还在城里的时候,他们还真的不敢翻出什么浪花来。

    “从来如此。便对吗?”赵桓问着蔡攸。

    他是文臣之首,在奏对之时,只要他还没有停下,旁人极难插手。

第三十八章 没有人能够救得了大宋!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赵桓说道,他闭上眼回忆,自己刚刚看过的全集里的一个序。

    蔡攸和朝堂的大臣面色突变!

    金兵围城,如果不议和自然是军士们的事,与他们无关。他们其实没什么好怕的。

    诛杀赵楷,其实也不可怕,那是宗亲,赵桓作为皇帝,处理赵氏宗亲,和他们的关系不大。

    杀死李擢和吴敏,恩,哪个皇帝不杀人?早就知道了伴君如伴虎,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

    他们唯独怕一样,赵桓讲故事!这让他们感觉到了屈辱!因为无从反驳。这对他们的自信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打击。

    上次讲的孔乙己,他们到现在还没找到一个确切的说法来论证孔乙己那个老头偷书是对的。

    如果强用上那句读书人的事不算窃,和那个孔乙己又有什么区别?

    现在赵桓又要讲故事了,他们觉得自己又要感觉屈辱了。

    上次那个还没完,现在又来了,这个新帝到底有多少个故事?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赵桓朗声说完了自己的小故事。

    希望啊!希望是不能抹杀的,虽然希望在将来,但是决不能以不能证明的未来,来断定毫无希望!

    他看着下面的朝臣,贪腐问题,是所有政权都有的弊病,宋朝严重了点,但是完全没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现在的朝堂里,最紧要的事,是打破朝臣们对金人的幻想。

    蔡攸俯下身子,赵桓的故事总是直指本心,有哪个读书人在最开始的时候,不是认为自己是最清醒的那个人,并且试图唤醒其他沉睡的人?

    其实大家都曾醒来过,只是面对暮气和冷气构建的坚固的铁房子,谁有勇气去打破?

    “谢陛下教诲。”蔡攸朗声继续说道:“陛下,上次问着大宋为何走到了今天的模样,让我们都写个札子出来,这是臣写得札子。”

    赵桓大为惊奇!啧啧,居然真的写了札子啊,他还以为自己上次留的作业没人会理他,今天朝会他连提都没提,谁知他还真的写了?

    白时中目瞪口呆!他没写……

    “这是臣的札子。”张邦昌将从宽阔的袖子了掏出了札子,出班附身说道。

    一个个朝臣们出班将自己的札子拿了出来,赵桓目测一半写了,一半没写。

    他想到了当初高中班主任检查星期天作业的场景,剩下没写札子的人,面色无比惶恐。

    “陛下,臣的札子拉在了家里,等傍晚时,臣就递上来。”白时中忽然灵机一动,伏倒在地说道。

    蔡攸这家伙实在是可恶,居然写札子不通知旁人。

    赵桓看着至少一半的朝臣写了札子,已经相当满意,这算是意外之喜,他总算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想要做皇帝了。

    虽然他一无所有的登基,但是有大宋忠臣为了正统的名义投奔了他,例如沈从,例如种师道。

    自己上次朝会点名留下了几人,也都听从了自己的安排,只有一个童贯扬长而去,但是也留下了捷胜军七万人马,交出了兵权,只是因为他是正统吗?

    赵桓觉得不尽然,更有可能是谁都不愿意做那亡国奴,谁都不愿意朝纲崩坏。

    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正统二字的威望啊!

    “赵英,收起来。”赵桓决定收起来作业,然后真的看看这些朝臣们说了些什么。

    他先翻动了下蔡攸的札子,很长很长的一大段字,没有标点符号,详细的阐述了大宋冗兵,冗官,冗费的问题,看到了积弱的原因,岁收十有七八都用在兵事和官事之上,整个大宋朝廷,依然像是被堵塞了气道的老人一样,垂垂老矣,老态尽显。

    这文章直至问题本源,连朝臣忌讳莫深的宗亲问题都是一长篇的论述,他读了一句说道:“天禧年间,太尉王丹薨,录其子、弟侄、外孙、门客、故吏授官十数人。假有任学士以上官经二十年者,则一家兄弟子孙出京官二十人,仍接次升朝,此滥进之极也。恩荫之易,恩荫之众,冗官之症此因为一。”

    “蔡少保字字珠玑啊!”赵桓无不感慨,大宋朝堂这些大臣们,怎么说也是近亿国民,通过科举,层层筛选出来的人杰,肚子里怎么可能没有丁点的货儿?

    稍微刺激一下,杀了几个大臣,笼络一批,打一批,就吐出来这么多干货出来。

    这是赵桓第一次称呼蔡攸为蔡少保,这是他的爵位,此前,赵桓都是以提款机看待他们,现在想想,这些提款机可能还有大用。

    他继续往后看,居然看到了蔡攸攻讦他父亲他爹的话,还将俚语的卖官鬻爵写到了札子里。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据赵桓所知,这些札子都会保留起来,到后朝时候,由后朝编写史书所用,这蔡攸看来不仅仅要在朝堂上打败蔡京,还要将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蔡京为六贼之一,而蔡攸为社稷之贼,两者略有不同,但还是很像。蔡京非一事无成,蔡攸亦素有贤名,然一人之力不可胜天,从官至今从美名,到社稷之贼,其过程多为铮铮报国到同流合污之变化。朝堂大臣皆如此。因人费事,不可取也。】

    【一个人失去了勇气,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果党原60军,长春起义后改编为新中国第50军,在抗美援朝之中表现卓越,第一个挺入汉城。一场战阵中,一营部上阵地时有880余人,下阵地时只有79人,人人负伤,依然高喊杀敌报国。人还是那些人,就是换了个帮派,就变得骁勇善战了?】

    【还是那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皇帝熊了,整个朝堂自然也就熊了。赵佶死后,金国赐其昏德公,昏庸惰政不无道理。】

    咦?原来果党这么能打,可是为什么在微操大师、运输队大队长常队长手中,却如此萎靡不振?

    三年四百万美械军队败退,真乃是世间罕有啊!

    【有一则笑话:话说崇祯死后,见到了昊天上帝,昊天上帝表示同情崇祯的遭遇,问崇祯,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怎么做。】

    【崇祯已经全然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说道:自己要狠狠得镇压读书人,读书人都是坏心肠!谁相信读书人的节操,谁倒霉!】

    【他还有言:要建立一支嫡系部队,让那群实质化的将门军阀,在前面死战,自己的嫡系部队捡便宜。】

    【崇祯想了想继续说道:要和最有钱的商人们建立关系,以他们为依靠。防止没钱调兵遣将,再吊死在煤山之上!】

    【崇祯还说了一句,先平流寇,再讨东掳攘外必先安内,还要加强厂卫!】

    【昊天上帝最后问一个问题,如果你必然亡国,你希望亡再谁手上?】

    【崇祯说道,宁亡于流贼!昊天上帝,随意的挑了个姓氏说道:好,你可以投胎了,这次你姓蒋,好好干吧,孩子。】

    【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

    这系统啥时候有这个讲笑话的功能了?

    这是升级了吗?不过升级了,还是咸鱼啊!

    要是能换几辆坦克,岂不美哉?不用多,59式坦克就行。

    【给你坦克,你能开吗?还是谁会开?跑几十里地没了油,又能怎样?好了不要做中午十二点的梦了。】

    “陛下谬赞,受之有愧。”蔡攸是发自肺腑的说这句话,当初刚中进士第的时候,是何等的朝气蓬勃,沦落至今,已成社稷之贼,碌碌无为,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尸位素餐,怎么一愁字可言?

    但是能如何呢?

    谁能救得了这天下吗?没有人可以!大宋已经彻底的烂掉了!

    不是朝堂几句撕扯,就能够拯救的了!

    积重难返这几个字,沉重的压迫在了大宋的头上。

    自己不行!赵桓就可以?他同样不可以!没有谁能够改变大宋的命运。

第三十九章 大家都很弱

    札子堆叠在赵桓的眼前,军民效死奉忠,大臣虽然多数都是绥靖之辈,倒也是暂时可用,

    他算是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他扫视了一圈,凡是没有递上札子的低下了头。这种朝堂的变化,是一些稍显迟钝的人所始料未及的。

    人世间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什么好话。

    他忽然想到了这句全集里的话,那些迟钝的人不是坏人,那些精于世故的人,也不见得都是好人。

    只是不写札子这件事,代表着什么,赵桓清楚,这些没有递上扎子的大臣也清楚。

    这个蔡攸也真是,写札子也不通知一声。

    “李纲、种师道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赵桓说了一声,赵英往前走了一步,用尖锐的声音喊道:“退朝!”

    朝臣如同泉水一般退去,李纲和种师道留了下来,种师道的转椅是李纲推着,他已经不能站起来了,自己的子侄没有可以得登文德殿之人,现在上朝都是李纲推着。

    “少保,少卿。你们俩留在皇宫吃饭,然后下午陪朕去广备攻城作看一看。”赵桓留下了两人吃饭,是真的留下两人吃饭。

    宋朝皇帝都比较节俭,饭菜也很平常,御膳局的御厨手艺自然没的说,几个人吃的还算有些滋味,赵桓单独拿出了蔡攸的扎子,认真的看着。

    这货儿肚子里墨水不少,可惜想让他往外倒,真的是太难了。

    整篇札子只谈国事,无派无党,单纯从一个知枢密院事的角度,分析了这天下为何如此局面,可惜了,是个奸臣。暂且用着吧。

    ……

    沈从带着宇文虚中和完颜宁吉回到了鸿胪寺的休息之地,只是完颜宁吉寸步不离,沈从和宇文虚中没有单独相处的机会,沈从只能用蜡丸封的密信,塞到了宇文虚中的手里,才告辞而去。

    之所以沈从有机会将蜡丸密封的密信递出去,完全是因为完颜宁吉今天在朝堂上受到的打击太大了。

    在此之前,完颜宁吉一直以为自己是正义之师,以为自己是在平蛮攘夷,自己是在王化宋国,用先进去替代落后,他一直理直气壮,知道今天才开始怀疑人生。

    完颜宁吉是完颜阿骨打最后一个孩子,在幼年时候,就表现出了他的聪慧,后来被完颜阿骨打送到了大宋读书,当时的宋哲宗给了完颜宁吉一个太学生的资格,入了太学读书。

    而后参加了大宋的科举,成为了进士第,时完颜阿骨打去世,完颜宁吉才回到了金国。

    还是太年轻了啊!

    宇文虚中摇了摇头,这就是涉世未深的表现。

    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金国南下,是为了中原沃土,如果求之不得,退而求其次,也可打劫些银钱改善金国财政。

    最主要的是现在的完颜晟和宋太宗赵光义一样,都是兄终弟及,重重迷雾,当年的真相已经无法窥视,只是现在的完颜晟必须用自己的文治武功来稳定朝局,这就是这次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两人率大军攻宋,主要原因之一。

    转移矛盾而已。

    当然已经在金国呆了这么久的宇文虚中,知道金国面临的问题极为严重。

    金国的主体民族女真族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契丹人、高丽人,蒙古人、汉人反而占了多数,抛弃故国,投奔金国的目的,就是利益。

    女真如果没有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笼络这些人,瞬间就能被这些投奔而来的人撕成碎片。

    而兄终的完颜阿骨打,光儿子就有十五个之多,而从大同出发的完颜宗翰的官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居西元帅府,同赐铁卷的完颜希尹和完颜娄室,完颜阿鲁补直接“以敌在近,独不赴”为由拒绝了完颜宗翰的征召……

    而金国的官制正在从蛮荒部落勃极烈制度,转为辽国的南北面官制,而这种制度也不是很完善,契丹人用的也不是很顺手,最近完颜晟正在寻求全面汉化的时机。

    宇文虚中时常在想自己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些文章,挑拨离间这种事,简直不要太好用啊!

    朝堂狗斗最消耗国力了,大宋的例子照着呢,如果不是元丰党人、元党人你方唱罢,我登台,大宋也不至于到现在这种模样。

    可以说,金国的朝廷格局完全如同一个炸药桶一样,稍微有点火星,一点就炸。

    哪个皇帝愿意轻起刀兵?安稳的日子不过,兴兵数万,后勤补给一大堆事,还有将在在军令不受的隐忧,谁闲的没事干?

    而且金国的军队都是重装骑兵,这种骑兵战场好用,但是在国内的时候,消耗实在是太大了!都是用土地来进行封赏,类似唐朝的府兵制度,兵凶不假,但是隐患很大。

    说到底,金国兴兵,还是在转移国内的矛盾而已。

    辽宋两国承平百年,就是因为没有诸如此类的问题,辽国从宋国进了大量的货物,在西域做二道贩子赚的盆满钵满,国内也是一片和谐,兴兵南下的后果,打赢了一切好说,万一打输了,这个责任谁来付?

    而且现在降金五大将的蒙古人和契丹人已然叛变金国,完颜晟也为此抓耳挠腮。

    宇文虚中无不感慨,只要这次宋国顶住了攻击,只要能打个平手,即使议和,金国知道宋国难啃,就会将目光转向平叛之上,而不是再啃硬骨头。

    可惜这一切现在他知道,宋国无人知道。

    自从完颜阿骨打死后,他想要传递情报越来越难,有时候,他在想,是不是完颜阿骨打知道自己是表面臣子,只不过因为自己的才能,而不想杀掉自己而已。

    毕竟当时宋金两国刚刚缔结海上之盟,联手灭辽。毕竟完颜阿骨打是真的雄主,不在乎自己这些小的手脚。

    不过这个完颜晟,就没那么大气了。

    “成王殿下,莫要焦虑,这宋王就是嘴上逞强而已。就那那句,中华兴兵动武也在所难免,可那也是蛮夷跳梁,先扰疆土,乃是戏言,做不得真,比如汉室灭匈奴,唐人北击突厥,灭突厥于金牙山,这金牙山何等遥远,数万里了,都快到丝绸之路的终点了。这也是匈奴先侵汉?还是突厥先惹中原王朝了?所以,这宋王也是强词夺理。”宇文虚中劝慰着。

    而完颜宁吉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这是安慰人吗?他心情更加不好,不过他也无可奈何,这宋王所言的每一句,他都无法反驳,比如敞开国门这一点,西夏的铁鹞子,辽国的铁甲军,金国铁浮屠,哪个不是学的中原王朝的冷锻造甲术?

    “今日本王甚是郁闷,军中管理甚为严苛,无功不不可饮酒,今日本王要在这鸿胪寺饮酒作乐!国师你看可行?”完颜宁吉问道。

    宇文虚中点了点头,说道:“想来不难。”

    大宋面子工程还是做得不错,至少在完颜宁吉要酒的时候,敞开了供应,完颜宁吉喝上了羊羔酒。

    这种酒在大宋极为常见,虽然是寻常百姓家的酒,但是完颜宁吉依旧大呼过瘾,是因为金国无人酿酒,粮食都不够吃,哪里来的酒?

    酒实在是太少了些。

    也就大宋能这么奢侈了。

    “国师,此次使宋,看来只能无果而终了,没想到这新帝这么强硬,不过国师这次在宋廷咆哮,怕是再也回不了宋国了啊。你看当时宋国大臣那个眼神,啧啧,你回来也是被生吞活剥。”完颜宁吉端起碗来示意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背上的伤口,根本不允许他饮酒作乐,对此完颜宁吉并没有太过怪罪。

    “关键是顶撞了宋王。只要他在位,我估计永远也回不来了。”宇文虚中这次的表现,暂时赢得了金人的信任。

    做一个谍子,哪里有那么容易,稍不留神就是死。

    “国师对现在时局怎么看,宗望部完全无望攻下汴京,而新帝这个强硬的态度,怕是和谈无望。这样怎么回国交差?”完颜宁吉再饮一碗,满是惆怅。

    宇文虚中也是点头,站在金国的立场上,这仗三个月内必须撤退或者胜利,如果没有撤退必然被勤王之兵围困,金兵就是再精锐,也打不了近百万的勤王军,哪怕他们是乌合之众。

    “关键还是看太原之战,宗翰部若能攻克太原,引兵南下,据潼关险地,阻挡大宋西军精锐,与宗望部合兵一处,方有可乘之机。”宇文虚中完全切中了要害。

    他相信完颜宗望和宗翰对战阵的敏锐,他不说,两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也能看明白。

第四十章 盲生发现一个华点不容易啊!

    赵桓带着李纲来到了甜水巷后的广备攻城作。

    看着连绵的作坊中,进进出出的无数匠人们,不断的搬运着一箱又一箱的材料在仓库和作坊之间穿梭。

    偶尔还有一些商人讨好的和一些官员说话,态度谄媚。

    “这是怎么回事?”赵桓问道。明显的官商勾结啊!这么明显,他要再看不出来,岂不是石乐志?

    李纲看着赵桓所指方向,眯着眼看了一会儿说道:“这是军器丞,专门负责军器监广备攻城作的各种事物,他在和商人谈生意。做一些商人的订单,否则军器监怕是开不下去了。”

    “武库荒废长达十三年之久,而各大作坊因为兵器修造事权分散、令出多衙,效率低下。这军器监的多种作坊都是荒废状态,从未有人关注武备,也没有拨款,只能接一些民间的单子,收点资财,以便修造装备和将军器回造,弩翻新弦,废弃的木材、铁器都做了民用。”

    废弃十三年的军器监,在他担任兵部侍郎之后,就兼任了同判军器监,在武库和军器监兢兢业业十数年,终于将这军器监变成了他原来的作用。

    “每一类作坊都设有军器监丞一名,各大作坊设有军器主簿和军器监管,而作坊内每一小作坊内,都有一名军器少监作为管理。全国共有十三名军器监丞,四百三十名军器主簿和监管,共计有四千余军器少监,有大约三万多名匠人劳作在各大军器作坊。官家,这军器监已经是可用之地了。”李纲继续介绍着军器监的编制。

    编制如此庞大吗?赵桓想到了冗官的问题,说道:“这些都是领朝廷俸禄吗?”

    李纲摇了摇头,说道:“臣和军器丞是国家俸禄,包括军器主簿和军器监管和少监,以及匠人们的俸禄都是出自作坊本身。本来元丰改制之前,这些人的俸禄都是出自朝廷,元丰改制之后,这些人就没有了事做,臣召集了很久,才把这些人召集回来。”

    元丰改制立意是不错,意图解决冗官问题,而且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冗官问题。

    当时看,歌舞升平的时候,砍掉这些匠人,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想想,改制还是砍掉了很多不该砍的官。

    “你继续领着军器监,等金兵退了我们好好研究下这个军器监的改制问题。”赵桓说道,准备进入作坊之内。

    李纲皱了皱眉,还是点头称是,他现在是四壁守御使,身上的担着防守汴京军务的事,现在还是兵部侍郎,每天都要忙很久文书之事,军器监的事,他本来想要推出去,现在军器监已经走上了正轨,完全无碍。

    可是把军器监交出去,交给谁?成了个问题。

    “官家,您且稍后,进入作坊带上掩鼻之物,作坊内火气重。”李纲看着直挺挺准备进去的赵桓说道。

    而种师道自然不是第一次来这作坊内,他从袖子里拿出了掩鼻的罩子,扣在了鼻子上,只留下个眼睛,摇着车走进了作坊内。

    赵桓心中讶异,这北宋的作坊都有了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了?

    他顺应的带上了掩鼻的方巾,走进了工坊之内,看到了劳作的工匠,这地方是锻造短兵器的地方,人丁稀少。

    赵桓扫了两眼,打造的多是厨具和农具。至于刀剑这些短兵器,只看到了三四个匠人在铁毡上敲打着。

    大大的淬火池也是活水,取自城内河流,缓缓流入流出。对于这种情况,他的目光看向了李纲。

    “官家,短兵现在不适用了。不管是辽国,还是西夏,亦或者现在的金国,都是披甲在身,剑、刀这样的短兵,不再适合战阵使用了。现在战场都是长柄枪或者锤,这样才能有效的杀伤敌人。”李纲立刻闻弦而知雅意。

    “哦。”赵桓信步往前走着,整个短兵作坊很快就参观完了,走进了下一处作坊。

    这地方是印刷作坊,隔着厚厚的口罩,赵桓都闻到了墨的味道,匠人们将一个个雕版放到了印刷台上,一印就是一张。

    然后印好的一大张纸片,就对方在那里,等待切割。

    活字印刷术应该是发明了吧。

    盲生发现了华点!

    用活字印刷术,效率岂不是起飞?他指着匠人说道:“不知道李少卿听说过活字印刷术吗?”

    种师道本来也在左右看着,听到赵桓这话,直接笑的咳嗽了起来。

    “种少保为何发笑?”赵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又是怎么了?

    李纲笑着解释道:“活字印刷术都是御用作坊才用的,在这军器监,很难用。官家,这些匠人,多数都不识字,怎么可能挑出的出合适的字来印刷?”

    “一版雕版印刷能用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而不坏,但是活字的话,铜版还好点,铁版易锈维护起来是在是太贵了,用不起啊!”

    文盲用活字印刷术……赵桓觉得自己还是找个地缝钻下去的好!网文害人啊!

    都说穿越金手指造纸、活字、造肥皂……

    不识字的匠人印刷,用活字印刷……

    “如果是泥版的活字模,又太容易形变,也非常不妥,还不如雕版。事实上,御用作坊活字印刷,也主要是印传天下的圣旨,其他的公文一类文本,都是刻成雕版,在作坊里印。”李纲继续说道。

    赵桓掩面而走,活字印刷术既然已经发明,在实用主义的中国没有大规模用,肯定有问题在其中。

    再次进入的作坊,是长兵作坊,而赵桓不停的巡视,这次他真的发现了华点!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是失蜡法铸造吧。”赵桓问道。

    一个个匠人将用蜡做成一个个模型,然后给蜡模上,摸上泥浆,放在阳光普照的地方晾干,在晾干的地方,他看到了早就晾晒好的泥模。

    而泥膜中的蜡膜再被融化,将剩下的泥膜放进窑中,烘成陶模,再进行浇筑。

    赵桓非常确定自己发现了华点,这次不再是之前的活字印刷术的笑话了!

    “官家,的确是失蜡法铸造,官家的涉猎之广,臣下佩服。不过,官家,这有什么问题吗?”李纲有些纳闷,失蜡法由来已久,从春秋就有记载,一直沿用至今。

    制造佛像之类的物件,都是用失蜡法铸,不知道官家想表达的含义。

    “朕早前就见过这失蜡法铸造的立雕伏兽,透雕饰繁复多变,外形华丽而庄重。当时我就在想,这种失蜡法铸造用到军器之上,会不会有更大的用途?”赵桓说道。

    李纲摇了摇头,这个官家真是有趣的很,失蜡法广泛用于铸造佛印,工艺成熟不假,可是用于铸造兵器,铸造出的铁器岂不是一触即溃?

    铸造兵器,这陛下连军器是锻造的都不清楚吗?这怕不是开玩笑吧。

    “官家所言兵器之事,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人试过了,铸造出的兵器都是生铁,一触即溃,怎么可能能用?”李纲解释道,不过陛下关心军务、军备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

    君子远庖丁,连厨房都不下,进入工坊,已经很不错了。

    “我说的是军器,并非兵器。李少卿。”赵桓很有信心,他看到国床子弩,要是床子弩上面的那些转轴之类的东西用失蜡法铸造,肯定会更加好用。

    李纲摇着头说道:“兵器不行,军器更……”

    他说了个半截就停了下来,他已经意识到了失蜡法能做些什么!

    他做了这么久的兵部侍郎兼军器监同判,尽心尽责,就是对军器的了解。

    铸造兵器,自然是开玩笑,可是军器不仅仅锤子之类硬碰硬的武器,还有弩、弓这些东西。

    就比如说床子弩!

    还有很多改进的方案,因为需要的零件太过精密,而无法制作,让他非常遗憾。

    官家提点的失蜡法铸造军器,大有可为!

    “谢官家教诲。果然,从来如此,不全是对的。”

    李纲大喜!床子弩和配套的车弩,都有这样的问题,无法在进行改良,原因是再改造,要的零件是在太过精细了。

    而且有些地方根本无法缩减尺寸!陛下这个建议当真不错!

第四十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床子弩经过改良射程已经高达一千步,我有个新的改良图已经画出来许久,可是工匠们制作不出来,如果能用失蜡法铸造,岂止是妙哉啊!谢官家教诲。谢官家教诲。”

    李纲非常兴奋,搓着手,如果现在陪着赵桓视察,现在他就去找老何商量去了。

    赵桓挥了挥手,说道:“不急,不急。我这里还有一物,你看一下。此名曰齿轮。”

    赵桓直接从袖子里掏出一本书来,这本书了不得,花了他5点成就分才换出来,名字叫《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在他看来这本书讲的都是如何去画齿轮,当然他对机械学理解极为浅薄,也就是曾经做手工diy的时候,了解过一些浅显的内容。

    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既然大宋军器监如此先进,自然交给他们研究即可。

    当然,他知道失蜡法,也是完全因为当初喜欢做手工diy才了解过相关的知识,他曾经自己手搓出过一个四冲程的内燃机来,拼装了个轨道车出来玩。

    当然了,他现在失去了后世的各种材料以及教程视频教学,想做出内燃机,拼出轨道车来,完全是中午十二点的美梦,怎么都不可能了。

    他看那个床子弩,就是一台极为特殊的机械,如果能够把这种冷兵器的大杀器和后世成熟的机械理论结合起来,想想都十分恐怖啊。

    赵桓将书递给了李纲,说道:“此书极为珍贵,天下只此一本!大宋绝密密制不可外宣之物。李少卿可明白?”

    赵桓将手中的书递了过去,机械原理这本书,当然经过了系统的改良,变得更符合宋代的文风。

    但是赵桓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这本书提前了九百年拿出来,会不会出岔子?

    可不能给敌人学了去!

    现成的例子,西夏、辽国、金国都学了不少中原的技术,现在冷锻甲穿着,皮革内衬舒服的很,动不动就南下中原,技术还是机密的好!

    保证中原王朝的领先才对。

    “大宋绝密?”李纲翻动了几下,目不转睛的看了好久,才庄重的合上书,放到了袖子里。

    他用一只手扶着书,低头问道:“官家,是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看?还是可以给一些关键的忠诚之人看。”

    “官家这本书涉猎之广前所未见,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我需要找几个人一起研究。”李纲刚才就看了几段,才发现这本书跟以往可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书,非常不同,这本书非动手,不可能明白其中关键。

    “是军器监的人吗?如果是,现在带过来,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必须经过朕的问询。”赵桓那里是问询,只是想通过系统的自动识别,看看忠心度而已。

    “是,官家。我这就去找来。”李纲说完就走。

    种师道伸手拦都没拦住,李纲走了,自己没人推车,怎么走动!

    真是肤浅!李纲都四十好几的人了,居然还如此莽撞,跟个小孩子一样。

    “种少保这几天廷议也好,庙算也罢,亦或者是常朝,都未曾说话,不知是怎么了?”赵桓自然而然的推上了种师道的转椅,这很平常。

    他是一个红旗下的少年,推长辈的轮椅,也没少干过。

    种师道慌慌忙忙的准备说话,赵英直接跳了出来说道:“官家,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臣来推,臣来推。使不得使不得!”

    这是个什么道理!

    好不容易装个逼,效仿周公吐铺一样收拢一波朝臣的心,被这个宦官头目赵英给搅和了。

    种师道看到了赵桓眼中的不悦,笑着说道:“官家莫怪赵英,他也是为我好,官家您要是碰了车,老朽岂不是当场撞在这作坊里,才能报的官家之隆恩浩荡?的确使不得,臣是臣,君是君。”

    “官家问臣,这两天臣为何不说话,是因为官家这两天做的事,老朽也没什么好说的。有点小毛病,也是年轻人该有的毛病,毛毛躁躁,总想一天把事办成。都挺好的。如果官家能持之以恒,坚持三年,大宋可中兴。”

    “官家能坚持五年,大宋可恢复鼎盛,如果陛下能坚持十余年,不变初心,大宋可窥大食国也未尝不可。”

    大食国?

    【历史事件提醒:大食国:唐国在中亚之大敌。即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超级帝国,阿拉伯帝国。】

    这……

    赵桓看着种师道的眼神都变了,感情大宋朝臣夸起人来,都是这么会夸的吗?

    “我大宋富裕,不禁商贸,所以商贸发达,岁收过亿贯,这还是缺少燕云十六州之地的时候,要是夺回燕云,这岁收还能增加一些。”

    “打仗是要很多钱,前朝汉唐,都吃了商贸不发达的亏,打仗没钱,只靠依靠枝叶繁茂。咱大宋却多了些书卷气,少了英气蓬勃的时候,但也有了枝干繁茂。”种师道非常感慨的说道。

    他奔波这数千里,从秦凤路来到这汴京城,消耗了他最后的一些生机,虽然,还能支持些许时日,可是他可能看不到那个时候了。

    垂垂老矣也。

    “官家,人都到了,总计十人。”李纲匆匆回来,拖着几个军器监丞。

    赵桓扫了一圈,绝大多数的人的忠诚度,都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对大宋的忠诚度超过了90分。已经十分合格。

    只不过其中一个人,让他眼睛一眯。

    【人物介绍:刘益:字益之,以字行,京师人,数学家。元丰三年时,年近十五岁的他,完成了一部《论古根源》,提出了二次方程的求根法,用到了增乘开方法,系统的使用了正数、负数、整数、小数的相关概念,同样将增乘开方法推行为一般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

    【北宋共《孙子》、《五曹》、《九章》、《海岛》、《张邱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缀术》、《缉古》、《记遗》、《三等数》共计十二本数学教材,共学习十四年,方可参加算学科举。】

    【中国讲究和合性,外国人讲究分别性,在朱程理学出现,在八股取士之后,数学与科学才变成了奇技淫巧,匠人变成下九流。再无人研习数学与科学,再无人探索天地之奥秘,嗟乎哀哉!】

    赵桓看着刘益发呆,感情自己来到的大宋,是数学家与科学还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最后辉煌色时刻吗?

    “官家,此人不妥?”李纲愣愣的问道。

    这人是自己的好友,在军器监帮忙,也仅仅是帮他设计点东西。

    此人不爱仕途,喜欢画画,尤为擅长,鱼虫鸟兽。

    还曾经帮助太上皇赵佶画过一段时间的画,现在赋闲在家,自己是特聘过来,帮自己计算武器射程等数理之事,他是进士科,并非算学博士。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不妥,只是此人,可研究一下这本《几何原本》和《同文算指》,同样大宋绝密之物。培养下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或许会有很多很多收获?”

    两本书的价值一共才1点成就积分,而赵桓那本机械原理,却高达5分之巨!

    刘益现在同样四十多岁,如果不是李纲不断的央求,他断断不会参与到这赵宋的任何事中,对于大宋朝堂他早已绝望了。

    他接过两本书的时候,还略微不屑。这小家子气的赵家能有什么好东西?

    等到他翻了两下之后,直接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细细研读起来。

    差临门一脚踹进微积分大门的刘益,可能会从两本书上得到不同的答案,也可能从两本书上一无所获。

    赵桓看了看其他人说道:“你们要研习的《机械理论》一书,切记不可外传。李纲,你负责盯着他们。”

    九十点的忠诚度,掉落到卖国的0点,怕是要很久了。

    大概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这李纲蛮周围的人忠诚度蛮高的,不错,给他点个赞。

    李纲点头称是,他本来就是个文官,对这些机械并不是太过热爱,相比较之下,他更喜欢匡扶天下。

    剩余这九人,乃是此中好手。但是耳闻目染自己对机械的兴趣也已然变成了本能。

    “等研习完,汇编一本教学用书来,等到金兵退去,匠作这块必须要抓起来,省的被人金兵用铁浮屠和拐子马打的出不了门,丢人丢到大漠去。”

    赵桓发现自己来到这个时间点,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让数学和机械系统化,成为科举的一门项目。

    科学啊!是第一生产力啊!

第四十二章 怎么当一名皇帝?在线等,很急。

    赵桓志得意满,自己这个未来人,总归是在这些古代人面前,找补回来一些面子,没有再闹出活字印刷术的笑话来。

    看李纲和刘益的反应,他非常满意,可惜他的积分在几次兑换之后,已经变成了孔乙己手中的茴香豆了,多乎哉,不多也。

    一点积分没有了。

    要不然,将小学到大学的教科书兑换个遍,大宋会发生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沈从匆匆赶来之后,赵恒不得不停下了自己视察的脚步,因为完颜宁吉居然喝的酩酊大醉。

    “陛下,这完颜宁吉,怕是有诈。还是在试探宇文虚中。”沈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不想让赵桓现在见宇文虚中。并不为了在中间捞政治资本,而是害怕有诈。

    这个完颜宁吉是不是傻?

    身在敌国,身边还有个宋人,居然就这样喝醉了吗?

    赵桓稍微思量了一下,叹气了一下,自己当然不会轻易上当。想见面,以后机会多的是。

    大概吧。

    他思忖良久,问道:“宇文虚中已经被怀疑了。恐怕会有很大的危险,你问问他,愿不愿意回来宋国。朕可以让他官复原职。”

    宇文虚中在宋国的时候,也仅仅是个学士的寄禄官而已。这个位阶的官职,他作为正统的皇帝,还是完全没有问题。

    沈从摇了摇头,没有回应,他知道宇文虚中不会回来的。

    赵桓继续在作坊里转悠,大宋的作坊比他想的更加先进,虽然有很多地方都是经验归纳出的方法,但是,赵桓也看的津津有味。

    他最后离开军器监的作坊的时候,夕阳已经西下,落日的余晖铺洒在整片作坊的屋檐之上,给整个房顶的琉璃瓦,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熠熠生辉。

    站在作坊的出口处,赵桓看到了来来回回,进进出出的马车,将一辆辆货物装运,然后再不远处的码头上装船,异常的忙碌。

    现在河道冰面冻结,这些漕运都是等开春之后,一股脑运出去。

    作坊的出口处就是陈州门,这个无数军民付出血的代价后,守住的城门。

    一走到这里,他就感觉格外的安静,过往的行人,刻意的压低了自己的声音一样,仿佛怕吵醒了沉睡中的亡魂。

    赵桓站在这里,耳边似乎能听到某种癔语,他确定那是幻听,他二十年的教育告诉他,人死了,就是死了,绝不可能有灵魂可言。

    但是这个地方的这些幻听,仿佛就出现在耳边一样。

    “守住这里!不能让他们上到城墙之上!”仿佛是军官的嘶吼声。

    “我要死了吗?”仿佛是临死前军士的呢喃。

    “杀!顶住啊!”仿佛是军士们浴血奋战的时刻。

    “嘿!哈!死!”仿佛顶在最前面的军士,明知必死,依然愤怒的咆哮着。

    赵桓觉得这种吵闹声越来越大!

    这群亡魂在浴血奋战之后,居然连抚恤也没有!

    虽然赵桓自己钱不多,但是一个人五十贯,四万人,也就二百万贯的铜钱而已。

    他刚查抄了超过三千万贯的铜钱,这个钱还是舍得出的!

    他忽然觉得自己一人百贯都不舍得出,实在是有些过分,但是一个皇帝,统筹钱粮。

    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他也无能为力。

    哎。

    做一个皇帝,就是把钱粮统筹放到该放到的地方,就这一点,就十分艰难!

    “不要怕,即使战死又能如何呢?官家仁德,刚刚下了令,但凡战死之人都有抚恤。卫国而亡,咱也算给家里长脸了。”一名身上连甲都没有的军士,从亲从官旁路过时,互相交谈,他们俩看着光鲜亮丽的亲从官,十分羡慕。

    大宋的披甲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军士都是用天灵盖接敌人的狼牙棒。

    沈从旁边跑来一个军士,在沈从耳边耳语了几句。

    沈从脸色数遍,慌忙的说道:“陛下,完颜宗望部的汉贼军,突然黄昏攻城,陛下是不是暂避一下?”

    赵桓这才知道,自己刚才原来听到的不是幻听,而是真的发生在城墙外的战斗。

    “暂避,暂避能避多久,朕要上城墙看看!”赵桓从来没有一个当皇帝的觉悟,自己上辈子是个普通人,这辈子更是个昏庸无能的几近亡国之君。

    他快走两步,越过了亲从官,拾级而上,准备上城楼上看看。

    沈从没想到一直都很靠谱的陛下,突然要去城墙上看看。

    现在正在攻城,要是有流矢命中皇帝,岂不是又是一场巨变?

    他刚要追赶,发现赵桓停了下来,站在了城墙外的楼梯前,没有踏上去,这是怕了吗?

    当然不是怕了,赵桓毕竟是死过一次的人,对于死亡,他比旁人有更多的理解,但是这样死去,真的对得起现在城墙上拼了命战斗的军士吗?

    你是一个皇帝,不可肆意妄为。

    你一旦死去,国将不国,反而给城外敌军以可乘之机。

    你一旦死去,天下大乱,多人臣民流离失所?

    赵桓异常艰难的收回了想要登上城墙的脚步,看着台阶上的遗留的之前战斗血迹发呆。

    “陛下要是想看看军阵对抗,也不是不可以,这边是观察孔,可以看到城外的战斗情景。”沈从追了过来说道,新帝显然不是怕了,他只是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李纲倒是嘱咐了身旁之人几句说道:“官家可不能上城楼上,就连指挥的军都指挥使也不会上去,现在投石机正在投石,那里太危险了。不过有观察孔可以望敌军。虽然不能窥得全貌,但也算是见过战阵了。”

    大宋几个皇帝见过战阵?除了太祖皇帝戎马一生,驴车皇帝挨了一箭以外,大宋皇室再没有经历过战阵了。

    见见也是好的,省的说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让世人笑话。

    种师道也点了点头,无数的盾战士手持长盾出现,护卫在亲从官的周围。

    “陛下,这里是陈州门守御军都指挥使所在的望台。等敌军退了,陛下再上城墙看看吧。”沈从在前方引路,几步就走到了城墙的房间内。

    观察孔很深,但并不是很小,赵桓看了两眼,就换了个观察孔,因为这个观察孔,外面是熊熊燃烧的攻城云车。

    通过观察孔只能看到寥寥无几的情报,偶尔会有士兵哀嚎着掉落而下,有金人,但多数还是汉人。

    毕竟现在汉贼军是进攻的主力。只是不管汉贼军还是大宋禁军身上都没有披甲,掉下去身上鼓鼓囊囊似乎是棉服里藏着砖瓦之类的东西。

    可惜,这些东西挡不住长短兵的攻击。

    披甲要花钱,大宋哪里有那么多钱武装所有军士?

    就是有,这些钱层层而下,上下其手的官员们,能剥几层皮下去?

    这甲胄,怕也是装不上吧。

    赵桓叹了口气,穷啊,国库跑耗子,现在的他也弄不出一毛钱来。内帑更是小的可怜,还是砍吴敏那点钱过日子。

    要不再砍几个奸臣,充实一下内帑,给大宋禁军全都披甲?

    “金人似乎退了。”赵桓离开了观察孔,踱步上了城墙。

    盾甲兵也紧随其后,将赵桓的周围团团围住。

    赵桓待在陈州门的五凤城楼前,看着远远撤退的金兵。

    几十个人拉动着攻城锤车离开,这次进攻,攻城锤车压根没排上用场,因为陈州门下早已经尸横遍野,攻城锤车完全过不去。

    本来今天的目标就是将尸体清理一下,让锤车能够逼近城门,奈何留下了更多的尸体。

    云车数十辆已然远离,不断的有火箭凌空,和金黄的苍穹相映成辉,落在云车上,点燃了木制的云车,能看到忙碌的敌人用土掩灭火焰。继续夺路而走。

    还有数架云车挂在城墙上,燃烧着烈焰,无人扑灭,因为这云车上的火烧不到城墙之上。

    城下都是尸体,远处还是三三两两的尸体躺在地上,到了两百米一百米的范围尸体骤然变多了起来,赵桓猜测那是弓箭的射程范围,才造成了这种泾渭分明的现象。

    血腥味已经变的极为粘稠,让人隐隐作吐。

    赵桓觉得有点不舒服,但还没弱不禁风需要人搀扶的地步。

    所以他拒绝了赵英的搀扶。

    只是扶在城墙之上,看着远处熊熊燃烧的投石机发呆,巨大的投石机,超过了赵桓的认知,从他这个角度看三百多米外的投石车,依然如同一头头巨兽匍匐在地上一样。

    看来是大宋这边的投石车更加精准一些,准确的点燃了对方。

    城墙上的官兵,正在巨大的栅栏后面,收拾着友军的尸首,这是这次攻城之后的伤亡。

    赵桓也第一次感觉到了生命原来如此的脆弱。

    被石头砸死,被迸溅的碎石贯穿了喉咙,还有三个被武器穿在一起的汉贼军、大宋禁军、金人的尸体挂载栅栏之上。

    似乎是汉贼军被这名大宋禁军的长枪所杀,但是临死前的汉贼军还是将手中的长矛递到了这名军士的身上,而这名军士手中的长刀,砍在白袍、身上藏着白色方巾的金人的脖颈处。

    但是金人也把手中的长枪刺进了这名军士的眼中。

    三个人定格在空中,因为这名军士挂在栅栏上,导致这三个人就这样挂在城墙之上,在风中摇摇欲坠。

    “大宋将士伤亡多少?城下这些尸体不处理不会产生瘟疫吗?”赵桓不耻下问,他想更快的吸收更多的经验,防止自己的认知错误,导致更多的军士为他的昏聩而死。

    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做一个皇帝的责任这么重,重到他呼吸都有些沉重。

第四十三章 我要当个好皇帝

    “军都指挥使姚平仲见过官家,陛下巡防防务,末将来迟,全因战事紧急,还请官家赎罪。”

    【姚平仲:世为西军大将,系出将门,很小的时候父母离世,年仅十八岁,就与西夏人大战与臧底河,斩获得无数,大杀特杀,号小太尉,素来悍勇。现为御前后军军都指挥使,东壁御守,领陈州门等城门防务。】

    【素来骁勇,曾进言出城袭金兵大营,时宋钦宗同意了姚平仲的提议,出城应敌,奈何被卖国贼李透露给奸细邓圭,袭营失败,反而被围,单骑走万里路,隐居太华山不出。因愤恨奸贼卖国,多次征召而不出,潜心修道,被封神仙。】

    【对你的忠诚度65/100,对大宋的忠诚度100/100】

    姚平仲,赵桓有点印象,今天早上在早朝的时候,他呵斥了宇文虚中,现在单独出现在他的面前的姚平仲,铁甲之上,尽是鲜血,看来刚刚下了战阵不久,还未整理就来觐见。

    “说说伤亡。”赵桓更关心刚刚的战斗的结果。

    “殿前后军的禁军大约损失了上千人左右,但是汉贼军损失更大,约有五千多人留下了性命,现在正在统计。如果仅仅是汉贼军袭城,守城绰绰有余,奈何金兵在后掠阵,无法出城追击。”姚平仲不无遗憾的说道。

    战机稍纵即逝,如果刚才击退敌军时候,开两侧城门追击,只要几个冲锋,汉贼军阵亡和逃跑的人数只会更多,守城会更加轻松。

    可惜金兵的拐子马和铁浮屠混编军,严阵以待,丝毫不给守军冲击敌军的机会,让他大为可惜。

    只有一千人阵亡?赵桓看着瓮城里摆满的尸体,就那样一张张裹尸布下的尸体,在刚才之前,还都是热血男儿,现在都倒在了陈州门之上。

    那么多的尸体,就只有一千余人,那前几日的门破之战该有多么惨烈?赵桓无法想象,四万多尸体摆在那里,是何其可怕的模样!

    战争从来都不是儿戏,都是用血肉之躯堆成的尸山血海。

    “且先下去,按制论功行赏,如果国库不充盈,可先从内帑提钱。赵英你和沈从将这事督办起来,有功而不赏,会寒了军士们的心。”赵桓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对着赵英说道。

    要不是砍了一头奸臣,现在他也说不起这么硬气的话来。有钱说话就是气实。

    “谢官家。”资出内帑,看来都是全部赏金都归将士,而不是之前层层克扣了!

    虽然沈从还在写抚恤规则的札子,但是并不妨碍之前阵亡军士的抚恤,已经有不少家庭受到了抚恤的五十贯。

    千贯中人之家,普通上农三代都积累不了如此财富。

    赵英看赵桓无栈恋的意思,就朗声喊道:“回宫。”

    赵桓回到了宫中,沈从递上了一本书。

    来自宇文虚中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平常无奇的封面之下,居然是关于金国的情报!

    赵桓为宇文虚中的胆大捏了一把汗,这本书一看就是时常握在手中,已然有了握痕!

    这家伙的胆子是真的大,把自己是间谍的铁证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握在手里,时常把玩,这种灯下黑的胆识,赵桓自问没有。

    【收获金国来的重要情报一份。】

    赵桓打开细细揣摩着本书里的种种内容,这本书倒不是公文,标点虽然不全,但还是有一些,在大皇帝系统的帮助下,他倒是看得明白。

    他看完这书才知道,金国南下的真正原因,根本不是因为张觉带着平州叛逃,而大宋收留了叛将这个原因。

    而是因为去年年末一场大雪,今年大旱,导致了金国境内的粮食大量欠收,饿殍千里,原来降金的五路辽军叛乱。

    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才南下攻宋。

    战争的一切还是利益二字。即使输掉战争,劫掠大量的粮食对金国而言也是不亏。

    度过这个黄青不接的时候,就能正式平定原辽国五路叛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完颜宗望驻扎在黄河岸边那么久,等待后军,完全是在等待劫掠的粮草。

    文臣们其实说的没错,就是为了打秋风而来。

    但是打着打着,完颜宗望的野心越大越大,他想要一战亡宋!

    灭国之功啊!完颜宗望怎么能不心动?

    “沈从你看了吗?”赵桓问道。

    沈从点头说道:“臣看过了,宇文监事在文中说的各种事,与多方情报验证,的确如此,难得可贵的是宇文虚中身居高位,有些事情从大局上,看的更加清楚。这是其他察子们所无法比拟的。”

    “而且宇文监事现在受了重伤,车马劳顿,陛下应多留他几日,等伤势好些了,再为陛下尽忠。这些情报得来不易,是用无数察子的血换来的,也请陛下珍视。”

    赵桓扶额,沈从看来是个宇文吹啊!

    自己问的压根不是这个意思,赵桓继续说道:“朕的意思是,宇文虚中所说种种,我大宋该如何应对?”

    沈从俯身说道:“是战是和,皆在帝心。”

    赵桓这才明白,沈从是故意避而不谈,完全是因为这事牵扯实在是太大了,他一个从五品的上一指挥,真的很难对自己的话负责,他也不想掺和。

    得,这些朝臣,个顶个的精明。

    赵桓敲着案牍,思考着对策,好好利用好这些情报,才对得起宇文虚中的出生入死。

    王室纷争、五路辽军反水这些事,如果能利用好,可抵挡十万大军,要是五路辽军一路势如破竹,不用打到黄龙府,打到金国腹地,金兵自然不战而退啊!

    “沈从,将这份地图,交于察子,命令其日夜赶路,前往耶大石部,将地图交给他,这是一份金国辽东的地图,相信耶律大石知道该如何做。”赵桓对沈从说道。

    【辽详稳挞不野来奔,言耶律大石自称为王,置南北官属,有战马万匹。】

    是情报里的最重要的一段,耶律大石曾经率领辽国铁骑铁林军,在燕京与大宋进行了决战,并且打败了大宋西军,威名远播。

    只是大石回头一看,自己的老家被掏了,天祚帝已经被俘虏,他也无奈投降金国。

    现在自立为王,自称东辽,可是苦于山地崎岖,久攻不入金国腹地。

    赵桓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送的小地图上,仅有一条路,名为霍林河河谷,这条河谷不太宽敞,顺着霍林河顺流而下,可直达金国都城黄龙府!

    河谷现在冬季结冰,可供骑兵通过,如果金国腹地有数万的骑兵突然出现,完颜晟,金太宗怕是连睡觉都睡不安稳啊!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且他送的这幅地图,现在完全用得上!

    沈从点头称是,他对新帝的决策没有意见,只是这个新帝手头的资料为何这么多?

    大宋绝密到底是怎么来的?难道是太祖皇帝的遗留?

    当然,这不是他能够觊觎的东西,他点头称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只要十多天就可以到达耶律大石的大帐,一份地图,很有可能改变整个战局!

    到时候,金兵必退,衔尾追杀这种事,就轮到大宋干了!

    赵桓看着沈从离去的身影,看来自己的这皇帝干的还不错,沈从准备的那个替身一直没上场,算是证据之一了。

    他有时候对沈从颇为头疼,一方面是第一个投靠自己的的人,而且手中握着三千亲从官,忠心耿耿护卫他的周全。

    另一方面,沈从对他的忠诚度真的不够高,就连一个姚平仲对他的忠诚度高达65点,沈从才只有55点。再加上他深夜入种家军军营这件事,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赵桓思考了三秒钟,决定不管了,准备好好用这个沈从,管他心里咋想的,不是对大宋忠心耿耿,为了大宋置生死与度外吗?

    自己只要一直让大宋不断的前进着,让大宋不断的强大!

    这沈从自会一直跟随自己!

    这种直男,最好对付!只要做个明君就行了!

第四十四章 神鬼莫测的策论!

    明君有那么好当的吗?

    赵桓不认为,这几天的时间,就让他感觉到了内外交困的困局,不是那么容易打。

    就连忠心耿耿的沈从说话都是满是禁忌,自己个破系统也不给自己一点点指点。

    但是赵桓可以保证自己不那么昏聩,这对眼下的局势还是足够用了。

    沈从带着赵桓给的地图准备出门执行任务,迎面就看到了白时中,这个家伙局促不安的站在了文德殿前,想要进去又不敢的样子。

    “白少宰,天寒地冻,用不用进去通禀一声?”沈从问道。见了面,总归要打个招呼,毕竟是朝廷大员。

    白时中连忙说道:“劳烦沈指挥通禀了。”

    白时中在犹豫,蔡攸写札子并没有通知他,这让他心里产生了些许疑惑,有种被抛弃了的感觉。

    他在文德殿前的犹豫,完全是对于犹豫在蔡攸一系继续这样不受待见,还是进宫投奔新帝。

    碰到沈从,他也顾不得上想太多。

    新帝的脾气不大好,稍有不慎落个御街斩首示众的下场,该如何是好?

    吴敏的大脑袋还在那看着他呢。

    他在两浙做的那些事,可比吴敏严重的多。现在投奔应该还来得及吧。

    沈从通禀了一声,就让白时中进去了。

    “参见陛下。”白时中三拜九叩,高呼万岁的样子,虽然有些狼狈,但是赵桓却不敢小瞧他。

    此人管着两浙的盐铁专营事项,一年能给国库弄不少的银钱。

    算是大宋的钱袋子之一。

    “陛下,早朝时候忘记带的札子,现在带来了。请陛下过目。”白时中从袖子里掏出了札子,递给了赵英。

    赵桓打开看了两眼,一片锦绣文字,歌唱大好河山,将金兵南下围困汴京,描述成为了一时不察,赵桓看了两眼就放下了。

    锦绣文章写的不错,但是对时局毫无作用,再锦绣的文章,这个功夫,还不如一个大头兵有用。

    这种文章赵桓在后世看到过很多次,不外乎小确幸们写的感动天,感动地,感动自己的泛泛之谈而已。

    没有一句落到了实处。

    “太宰,你说现在的困局乃是一时失察所致,那你讲一下,该怎么把这一时失察捅的篓子给补上?”赵桓问道。

    他很想知道文人对军事的理解,毕竟大宋的战斗指挥官其实是文臣。

    白时中既然选择这个时间点觐见,早就考虑周详,此时发问,正中下怀,他早就大好了腹稿,信心满满的说道:“陛下,臣有一良策献给陛下!”

    “黄河之水天上来!以水代兵!掘黄河一口,可当百万雄兵,陛下,黄河堤坝比汴京铁塔还要高一些,现在完颜宗望陈兵数万与汴京城下,臣想,掘黄河岸堤,可一举重创金兵!只需三千精兵,日夜不息,只需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可掘开堤坝,届时……”

    白时中异常兴奋的说着,兴高采烈的模样,仿佛想到绝世好主意一样。

    他仿佛看到了泼天的功劳迎面而来。

    的确有异物迎面而来,一只鞋子直接砸在了他的脸上,打断了他的话。

    赵桓有点忿恨的指着白时中,这老匹夫原来是这个东西!

    本来他从蔡攸那里找回的一点对文人的好感,瞬间荡然无存!

    这特么的是什么狗脑子才能想出的绝户计?

    不对,这样说,有点侮辱狗了。

    【历史事件提醒:宗泽忿忿而终,杜充独揽大权,杜充为阻拦金兵南下,掘黄河以水代兵,此时众人皆非议杜充废弃宗泽所置办的防务,但杜充心有妙计,成竹在胸,常言一切局面皆在掌控。】

    【金兵再次南下,节节大胜,兵逼汴京,杜充命人掘开黄河,具体损失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此次杜充让黄河入淮,仅有一句民死者百余万,有一句歌谣流传,名为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黄河之水咆哮着像是脱缰的野马一样,向南狂奔而去,入泗水,插入了淮河之中。彻底造成了淮河流域泛滥成灾。】

    【杜充因为苗刘之变,勤王有功,因徇国忘家,得烈丈大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比守两京,备经百战,夷夏闻名而褫气,兵民矢死而一心,升官发财。】

    【自杜充解开了黄河的缰绳,黄河就彻底失去了枷锁,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如同神龙摆尾一样,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肆无忌惮的神龙摆尾一般玩耍。贻害无穷。直指明清时候,黄河依然入东海而非黄海。】

    【东汉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唐沿旧址不断修堤,黄河安稳了长达四百七十五年之久。】

    【宋初,黄河积沙已然变成了地上河,三易回河而不得善终,金入住中原的一生,都在与黄河战斗,元也想大力整治黄河反而挖出了“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独眼石人,把自己折腾没了。】

    【黄河兴废与天下兴衰密切有关。】

    如此重要的河流,如此易怒的河流,居然想出掘黄河的堤坝的馊主意!

    这要是采纳了,那完全是自掘坟墓啊!

    刚刚还说要做明君的赵桓,收到的第一条策论居然是这个!

    “壮士断腕啊!壮士断腕啊!陛下!”白时中连连高呼,这明明是一个绝好的主意。

    “你特娘壮士断腕,可是伤在脚上啊!滚!”

    赵桓把白时中的札子直接扔出去了!这是真的蠢。

    【历史事件提醒:白时中之绝妙计策未曾实践,但是杜充后来真的干了,死了近百万人。】

    【后世有人曾效仿杜充掘开黄河大堤,以水代兵。】

    【此人也成了继赵构后,第二位海上皇帝,比第一位海上皇帝赵构更惨的是,此人,再没上过岸。】

    【沦落如此,还不如在煤山歪脖树下,挂一根绳,死了干净。】

    这是在告诉我怎么当一个皇帝吗?系统你终于开窍了,肯吐货了!

    别人家的金手指,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自己这金手指,,实在是太废物了!

    白时中连滚带爬的走了,他害怕赵桓一生气将亲从官召过来,直接给他一刀。

    岂不是完了?

    他跑的很快,甚至跑出了残影。

    沈从交代完赵桓说的地图的事,在回来文德殿的时候,只看到了一道速度飞快的身影,他暗自心想,这么快的速度,要是到了战场之上,当个传令兵或者信使也是不错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521/ 第一时间欣赏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作者:吾谁与归所写的《北宋振兴攻略》为转载作品,北宋振兴攻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北宋振兴攻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北宋振兴攻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北宋振兴攻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北宋振兴攻略介绍: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北宋振兴攻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北宋振兴攻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