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北宋振兴攻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北宋振兴攻略全文阅读

作者:吾谁与归     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     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三十二章 跳蛙战术

    赵桓接过了赵英递过来的札子,详细翻阅了岳飞在太行山的剿匪日志,看完连连感慨,果然是金翅大鹏岳鹏举啊。

    这开挂一样的人生,开始了。

    太行山的流匪,因为山地道路复杂,又是冬日剿匪,其实极其难以剿灭。

    在河东路雁门关失守后,河北两路被金军三万人打的溃不成军的时候,无数的流民和被击溃的军卒,就成为了太行山流匪壮大的契机。

    相比较伏羲山上的那十七万人,太行山的流匪就少了许多,只有八万人。

    但是仅仅这八万人,战斗力却远超伏羲山那十七万的流匪。

    伏羲山的是一群疯子,那么太行山的匪徒,就是一群训练有序的疯子。

    河东路是最开始均田的是地方,深得民心河北两路的填坑行动,是现在最大的工程,不愿意落草为寇的人,就会下山做工养家糊口。

    即使没有一技之长,在太行山的义军八字军,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去处。

    依旧在山上的都是真正的悍匪,还有一些禁军的低级军官的补充,大大的提高了这群流匪的战斗力。

    岳飞配合当地的义军八字军数万人,在太行山内进行为数数月的剿匪计划。

    初期的作战极为不利,因为缺少对地形的了解,岳飞的河间军和王彦的八字军,遭到了数次埋伏。

    牛皋醉酒巡山,差点被太行山的人给杀了。

    岳飞大怒,连降牛皋三级,军棍五十,后又亲自引兵,击溃了太行山匪徒一只一万人的军队,打开了缺口。

    而后耿氏兄弟作为内应,潜入了太行山敌人的大营,而岳飞更是亲自伪装成了一名亲卫,以下战书为名义,进入了太行山流匪的大营之内,才摸查清楚了太行山内营地的详情。

    进而一举击溃了太行山流匪。

    可是这群流匪都是惯犯,甚至有的人手上有数条人命,被击溃的流匪们,扎进了山区,对河东路和河北两路形成了新的威胁。

    岳飞和王彦这数月扎根在太行山里,就是在不断的追寻着被击溃流匪的军队,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终于将这群流匪杀了个干干净净,才开始返京。

    “系统,你说你是不是太咸鱼了?你看人岳飞都有无敌挂,自瞄挂!你说要你有什么用?”赵桓呵呵笑道。

    【哦。】

    ……

    赵桓无奈,系统这个挂,一点都不给力,他已经习惯了。

    岳飞的自瞄挂是石锤的。

    因为他要去太行山营寨下战书,需要进入营寨侦查,在岳飞离开的时候,居然被人认了出来。

    岳飞一把弹弓打的太行山的流匪节节败退,才算是从太行山营寨中安全撤退。

    真百发百中,弹无虚发的弹弓,甚至射瞎了太行山营寇的大当家杨虎一只眼睛。

    赵桓放下军报,看到了渡口的三万河间军卒和八字军。

    不管是伏羲山的七十二寨,还是太行山的三十六洞,其实本质上,还有由流匪和溃散的禁军组成,这些禁军在当官兵的时候,手无缚鸡之力,一天走个二十里路,就会哭爹喊娘。

    可是当了流匪,那是真的一等一的凶残。

    这些流匪之所以为害一方,迟迟无法剿灭,因为地方的厢军战斗力更差。

    面对武装到了牙齿的河间军,这些流匪,其实就有点不够看了。

    当地百姓和义军对剿灭流匪极为配合,人和,也没有了。

    赵桓之所以定了秋天出发,冬天剿匪的战略计划,就是因为冬日里大雪封山,流匪无处可逃,方便聚而歼之。

    在失去了天时和人和,只剩下地利之后,其实面对训练有素的河间飞军,自然和土鸡瓦狗一样,一触即溃。

    飞军的损耗并不是很大,仅有一百三十多名军卒死亡,而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冬日山路难行,不慎滑落。

    还有三百多人受伤,而这些受伤的军卒们,多数都是冻伤。

    赵桓看到了绵延的军卒等待在渡口旁,还有只裹着棉服,甚至连一件甲胄都没有的八字军。

    八字军赵桓早有耳闻,由王彦所建。

    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所部,孤军奋战,抵抗完颜宗望的攻打之后,所率八千人溃散。

    将八门之人,守在大城里闭门不出,被完颜宗望以跳蛙战术打到了磁州。

    什么是跳蛙战术?

    就是避开坚固的城池,避开重病防守的城池,从燕京一路南下,打下战略要点的几座城池之后,直逼汴京,进行斩首行动。

    斩首后,之前的坚城就真的变得孤立无援,殊死抵抗,也只是围而不攻,生生饿死城中百姓。

    完颜宗翰在太原城打了二百多天,那是没有办法,因为太原城的位置太过重要,而太原的守将王禀,守城并不是坚守不出。

    他曾经亲自率领军卒出城作战,阵斩了叛逃的义胜军节度使李嗣本,稳定了太原城的民心。

    完颜宗望在燕京城打了两个月多,才劝降了郭药师,完颜宗望无疑是一名大将,燕京被围,他就敏锐的感觉到了大宋的官军互相掣肘。

    进而一路南下,兵锋之快,短短三个月,就从燕京,推到了汴京。

    当然完颜宗望根本不知道自己这种绕开敌人坚城的行为,在后世美军手下,再次发光发热,连发明权都被夺了去。

    这种跳蛙战术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节节胜利还好说,若是稍有不慎,战事不顺或者失利,那军心不稳,粮草补给之类的问题,就会变得极为可怕。

    这也是完颜宗望看着汴京城无法攻下,大宋皇帝又是一个脑袋顶到了天上那种主战派,不得已撤军的理由。

    跳蛙战术被蒙古人执行的更加彻底,铁木真曾经派兵围困金国中都,派出大军在河北和山东等地肆意劫掠,满载而归。

    而王彦所属部众溃散以后,在太行山内,组织了抗金义卒,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大字,就成了赫赫有名的八字军。

    王彦在河北河东素有威望,建立义军之事,河东河北两路的义军风闻此事,纷纷投靠了王彦。

    如果不是赵桓派出了宗泽组织河北义军,岳飞也会投奔王彦。

    正常的历史线里,岳飞还和王彦发生一些龌龊。

    而这个龌龊之事,甚至差点要了岳飞的命。

    而后岳飞治鄂州的时候,王彦的八字军归南宋时,路过鄂州,岳飞设下宴席款待王彦,王彦却过门而不入。

    到绍兴五年,王彦被朝中的投降派秦桧等人解除了兵权,岳飞曾经上书赵构,让赵构留下王彦性命,才保住了王彦。

    但是王彦依旧被降职成为观察使,绍兴九年郁郁而终,享年五十。

    即使如此,王彦依旧没有和岳飞和解。

    岳飞在王彦手下时,自恃武功,屡屡主动出击,迎战金人,不慎引得金兵主力袭击了王彦的主力,王彦都差点死了。

    这两个上辈子自太行山分别之后,再没有和对方有过一句交流的抗金名将,就这样并排的站在了风雪里,有说有笑的讨论着什么。

    赵桓笑容满面的命车驾走到了两位将军面前,笑着问道:“两位在讨论什么?这么高兴。”

    “参见官家。”岳飞和王彦一个翻身下马,俯首说道。

    “臣和王都统在说,官家下诏书骂我们。”岳飞俯首说道。

第四百三十三章 完颜晟病逝

    “哦?”赵桓笑着下了车,自己什么时候骂过大宋军卒?禁军那么废物,自己好像都没干过下诏书骂人的事。

    赵桓看着铺满山岗的军卒,有些担心。

    这些八字军的装备很差,几乎等于没有,和甲胄俱全的河间飞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宋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只能优先给边军分派,然后才是赵桓的天子亲军性质的河间飞军。

    八字军这些民间由结社而来的义军,赵桓并没有能力给他们武装到牙齿。

    “官家说金人逞凶,不就是在骂我大宋军卒无能吗?”岳飞笑着回答道。

    “之前的大宋禁军的确无能,他们甚至变成了痞子,最后成为了流匪中的中流砥柱,官家其实骂的对,不过官家不是说的现在的大宋军卒。”王彦搭了一句话,毕竟是第一次见面,虽然他久闻官家的仁善和大度,但是依旧有些小心翼翼。

    小心大宋官家过河拆桥,是大宋文臣武将们默认的生存法则。

    赵桓点了点头,八字军在金军退后,正式被赵桓收编。

    仿照河间军卒军训之法,让王彦带着训练,现在看精气神上也就稍弱于岳飞训练的河间军。

    王彦也是一个极擅长治军的人,上一辈子的他给金人的推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官家,八字军盼战已久,还请官家准许八字军随官家北上。太行山匪祸已平,待在太行山,只是凭白吃大宋的粮饷罢了。”王彦俯首请命。

    本来赵桓让八字军待在太行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钳制已经颇具规模的流匪。

    现在流匪已经被灭了,再待在太行,变得没有意义。

    “先跟着到了燕京,再熟悉新的军马和器具,等到全副武装起来,再上战阵吧。”赵桓点了点头说道。

    这些汉子眼神中,充斥着渴望和期盼。

    赵桓明白他们在期盼着什么,建功立业耳!

    王彦俯首说道:“八字军,赤心报国、誓杀金贼!但凭官家定夺。”

    赵桓看到了王彦心中的不甘心,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他扶起来王彦说道:“朕知道八字军渴望战阵,一雪前耻。也知道大宋的军卒敢战,敢打。悍不畏死。”

    “但是朕舍不得他们死啊。”

    “你看看这穿着棉服能上战场吗?等朕调配了甲胄,再议上阵不迟。”

    赵桓这次去燕京指挥攻伐燕京之战,压根就没打算和金人硬碰硬的肉搏。

    他准备让大宋已经武装好了的永定军和河间军为主力,打碾压对面的富贵仗。

    用武器装备,砸死他们。

    他前往北地,更多的是一种军心的鼓舞,具体作战的谋略,赵桓身边缺少了一个像当初种师道一样的灵魂人物。

    但是自己手下这么多的大将,大可以弄个战略目标,让众将参详。

    “官家所言极是。”王彦说道。

    “那一天等不了多久的。”赵桓拍了拍王彦,可能王彦误会了自己。他并没有准备拖延太久。

    根据计省的统计,去年仅仅在大同和峰峰矿区这两地,兴建的煤钢联合坊,就给大宋的产铁量带来了飞速的整张。

    靖康元年,大宋产铁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吨,环比增长了66%。

    之前大宋的产铁量稳定在了十万到十五万的样子,现在已经有了极大的增长。

    而且因为是官府兴办,赵桓手中可支配的铁料比以往年份多了太多。

    赵桓能够大气的给永定军配上同样的步人甲,实属不易。

    钢制盔甲已经在路上了,要不了一年的时间,永定军和河间飞军,就可以完成换装。

    王彦他们等不了太久了。

    “就是这板甲护具配件,生产量极为有限。着实让朕有些焦急,路过峰峰的时候,去矿区看一看。”赵桓无奈的摇头说道。

    “岳校尉将笼手拿来看看。”赵桓对着岳飞说道。

    板甲护具配件,是赵桓现在手头钢材产量低下的一种具体体现。不能武装全身,只能做点配件。

    岳飞卸掉了笼手,递给了赵桓。

    赵桓拿着笼手仔细端详了半天,连连叹气,这是赵桓为了怕岳飞出事,专门挑选的优质钢材打造出的笼手,但是已经有了极多的划痕。

    质量还是有些次了。

    这就是小报里传说依旧的金翅大鹏岳鹏举从满天风沙中,伸出去的金爪。

    显然还不够坚不可摧。

    赵桓瞄了一眼岳飞手上的老茧说道:“岳校尉辛苦了。”

    “臣之志也。”岳飞赶紧说道。他这手上的老茧,肯定不是为了邀功,他也没想到官家会看他的笼手。

    “金翅大鹏岳鹏举啊,希望你真的成为我大宋的金翅大鹏。”赵桓对岳飞寄予厚望,岳飞回馈了更多。

    相比较去年相见的时候的岳飞,现在的他,身上多了一股睥睨的气势,这是为帅的潜质,岳飞正在从一个悍将,向着一个帅才转变。

    这是好事。

    “渡河!”赵英大声的喊道,赵桓踏上了等在渡口的平底船,看着黄河,脸上露出笑容。

    自己登基不说别的功绩,至少这黄河的堤坝是稳固住了,也算是大功一件。

    没有决堤的黄河,温顺了很多。

    赵桓看着蜿蜒的黄河弯弯曲曲的向着远方伸去,匍匐在华东平原的大地上,这条母亲河,暴躁起来,着实有些可怕。

    黄河的水面上有无数的挖沙船在不断的清理着河床下的淤泥,堆叠到堤坝之下,让堤坝变得更加稳固。

    当然越往下游,这河水之下,就不是淤泥,而是砂土了。

    赵桓的船舶在不断的行进着,划开了阵阵昏黄色的水波。

    一路走过,赵桓看到了河北路上的田地上吐出的嫩芽,看到了田间劳作的农夫和送饭到田间地头的农妇,还有一个个孩童奔跑在田垄之上,伴随着父母的喝骂声。

    一路走过,伴随着鸟语花香,赵桓踩着冬天的尾巴,向着燕京行去。

    相比较关内的鸟语花香,关外的辽东郡就显出了大自然的冷酷。

    会宁府依旧被大雪封着,黄龙府中之前辽国建立的行宫内,完颜晟已经病入膏肓。

    但是他的周围连一个侍女都没有,甚至整个粗狂的大殿,都没有一个其他的人影。

    赵桓没有浇筑赵佶艮岳宫的宫门,完颜宗望回到黄龙府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完颜晟的宫门给浇筑上了。

    病在看,饭在吃。

    但是完颜家的太祖系的十几个皇子,太宗系的十几个皇子,都在冷漠的看着他的老迈和死去。

    完颜宗望在等着完颜继位,让皇帝的世系再次回到太祖一系,重新拿回金太祖一系的皇位,自然不愿意完颜晟继续坐在御上发号施令。

    完颜晟的儿子们,也在抱怨他们的父亲,没有把皇位留在自己一系,他们同样选择了冷眼旁观。

    两家对立的情况下,朝政停摆,成了必然,朝堂站队成了最大的事,

    这就导致了宇文虚中发到金国皇城司的札子,如同石沉大海了一般。

    启动皇城司的后手,杀死完颜晟的计划胎死腹中。

    不过也没关系。

    毕竟完颜家的人,做的更狠,更绝。

    赵桓总是用一种后世人或者宋人的角度,去度量金人的礼义廉耻,显然是一件错误的认知。

    他毕竟没有来过金国,不太明白金人的做事逻辑,唯一见过的两个金人,一个襁褓中的完颜斜保,一个宇文虚中的弟子,完颜宗干,还改了汉名。

    “水!我要水!人呢?都死到哪里去了!”完颜晟虚弱的在宫殿的榻上喊着。

    这个在完颜阿骨打四处征战时,小心处理国政,保证完颜阿骨打没有后顾之忧,理事周全的金国皇帝,失去了他的一切。

    他能弄出兄终弟及的戏码,顺利登基,并且完成对金人的实质性统治,和他本人的功勋有极大的关系。

    可惜的是,过去的荣耀,现在只能保他能够自己死去。

    没人理会他的喊声,宫殿外剑拔弩张的对峙着,等待着完颜晟的死去。

    完颜晟现在有些后悔,自己不应把完颜宗干撵出黄龙府。

    毕竟完颜宗干在的时候,作为主事人的完颜宗干依旧对他极为尊敬,他还是实质上的皇帝。

    但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几个月的时间,他的病情极速恶化,他高估了自己的身体情况,也高估了金国宗亲的无耻。

    低估了完颜宗干在朝中的作用。

    他努力的坐起身子,撩开了身上的被子,匍匐着向着桌子爬去。

    用尽了全力的他,终于爬到了桌角,坐在了凳子上。

    桌上的瓷壶里,并没有水。

    “悔不该呀!悔不该呀!”

    完颜晟绝望的无力的怒吼着,喊着喊着,失去了全身的力气,噗通一声,摔倒在了地上。

    没有人听到他的喊声,也没人知道完颜晟到底是在后悔不应该大举伐宋,还是在后悔不该撵完颜宗干出城。

    或许,都有吧。

    完颜宗望坐在撵上,歪着头看着对面完颜宗磐,笑着对身边亲从说道:“他太蠢了。”

    完颜宗磐气急,抽出了身边的配剑,指着完颜宗望气不打一出来。

    “哟,哟,哟,小长虫,还生气了。哈哈哈!这是太宗皇帝亲笔传位诏书,可惜,不是给你。”完颜宗望拿着诏书,摇头说道。

第四百三十四章 历史总是有很多的巧合

    “完颜晟死了,东帅。”一个亲从在完颜宗望耳边说道。

    完颜宗望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亲从,说道:“你再说一遍?!”

    “完颜晟死了。”亲从极为肯定的说道,这个亲从一直趴在宫墙上看着完颜晟的动作。

    瓷壶里没有水,完颜晟最后倒在了凳子上,直挺挺的,没有了动静。

    他进去看过了,完颜晟凉了。

    “哈哈哈哈!苍天助我!”完颜宗望大笑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如此狷狂,变脸比翻书还快的他,迅速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悲苦的对着完颜宗磐说道:“先帝崩,群龙能无首,迎完颜登基是头等大事,处理先帝遗骸之事,就交给你了。”

    完颜宗望没空搭理完颜宗磐有何说辞的意思,他带着人火速的冲向了前往了胙王府。

    完颜老二是韩世忠给完颜宗望起的外号,金人都称呼其为二太子,故此得名。

    但是真正的完颜老二,其实是完颜宗峻。

    是完颜阿骨打的嫡子中最长的人。

    可惜的是完颜宗峻在攻辽之战中负伤极重,一直拖着伤,自然不适合登基。

    完颜是完颜宗峻的嫡长子,今年刚刚七岁,他懵懂的看着喜欲狂,冲进院门的完颜宗望问道:“二叔,你怎么了?”

    “儿啊,你要登基了!完颜晟死了!”完颜宗望抱起了孩子,向着行宫走去。

    完颜宗望一遍走一遍说道:“大宋也有个儿,是现在大宋的皇帝,后来改的名字,改成了赵桓,他干得不错!你也要好好干啊!”

    “皇爷爷死了吗?”完颜问道。

    他脸上带着悲苦,完颜晟对他很好,常常带着他打猎,还有他大伯完颜宗干常常带着他在雪地里打狍子。

    大伯被赶出去的时候,完颜亲眼看着的,他想不明白,平日里见面嬉笑的宗亲们,为何会变得那么面目可憎。

    他怯懦的随着完颜宗望来到了行宫,穿上了冕服,跪拜了金太庙,奉香成为了金国的皇帝。

    他多了一个皇后,是一个比他大了十多岁的女人,来自裴满氏婆卢火部人。

    他多了一个父皇,新皇登基,自然要追上尊,完颜宗望做主,追封了他的父亲,完颜宗峻。

    给他父亲上的谥号,曰景宣皇帝,追的庙号,曰徽宗。

    他对自己的父亲全无印象,他父亲走的时候,他才刚刚三岁,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一个躺在床上不停的哀嚎,喜欢摔东西的父亲。

    他不是很喜欢这个追封,因为他的汉学老师韩,跟他讲过宋国宋英宗,追封皇考之事,弄出了一轮朝堂党争,争的国政混乱。

    他认为那样不对,但是最疼他的完颜宗干离开了皇城,很喜欢逗他的皇爷爷完颜晟也死了。

    他不知道和谁说,他紧张局促的坐在龙椅上,坐在了皇位上,现在的自己,就是金国的皇帝了吗?

    他不自觉的抓紧了大自己十多岁的媳妇,牢牢的抓住。

    他唯一做的决定,就是释放了诬告自己老师,韩的一名家奴。

    那名家奴居然诬告韩是宋国的察子。

    皇宫内的喧嚣、喜庆和黄龙府的坊间形成了显明的对比。

    黄龙府的合扎军们,正在城墙上,不断的射出弓弩,驱逐着想要进城的流民。

    若是射中一人,自然引得哈哈大笑。

    这些流民都是奚人、契丹人和汉人。

    他们衣衫褴褛的祈求着金国的合扎军能够打开城门。

    去年的大雪比往年都要大很多,雪化的时间,也往后延了,无数的牲畜活活冻死,那已经是他们唯一的货物了,他们没有等来春天,反而等待了狂风。

    最后的财货被冻死之后,奚人、契丹人和汉人终于开始了迁徙,而他们的贵族老爷,金人们,却没有这个顾虑,他们住在厚厚的帐篷里,甚至他们的牲口圈都有毛毡裹着。

    金人家中屯着足够整个屯吃的粮食,可是他们就是放了无数的恶犬守着粮仓,丝毫没有放粮的迹象。

    要说粮食,还是汉儿手里的粮食最多。

    可惜这个冬天有点长,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天气的严苛,还有金人不断的横征暴敛。

    当他们拖家带口离开了自己的居住地,向南迁徙的时候,首先想到了前往金国的都城黄龙府。

    可惜的是黄龙府的守军,并没有救济他们的意思。

    奚人、契丹人、汉人组成的迁徙队伍只好继续向南走,至于走到哪里,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目标。

    不仅仅是整个会宁以北的黑土地上的百姓开始了迁徙,连辽阳本溪一带的奚人、契丹人、汉人也没有了活路。

    为什么不反抗呢?因为他们连一把菜刀都没有,那什么跟大全装的金人斗呢?

    金人的统治是极为血腥的,他们的胃口是绝对不会被填满的,尤其是失去了来自上层的统治之后,他们暴露出了最残忍的一幕,肆意劫掠自己的国民。

    “啐!一群低贱的杂种,还想进城?他们走了倒也好,听说今年大宋江南的商旅将会大肆收购羊毛,这些人就想着种地,种地那几口粮食,哪里有卖货赚的多呢?”黄龙府的合扎军卒,恶狠狠的啐了一口。

    失去了完颜宗干的金人勋贵,再也听不到有人跟他们讲什么民以食为天的大道理。

    那声音满聒噪的,按着圣人的方式活着,太不痛快了。

    韩是个辽国汉人,是燕京人,先祖仕辽,累世通显。

    他也在天庆二年,在天祚帝耶律延禧手下考了个状元,累迁少府少卿,耶律延禧被抓了以后,他就跟着耶律延禧来到了黄龙府。

    现在任金国的礼部尚书,完颜宗干在的时候,他和完颜宗干私交甚好。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燕京的汉儿贵族,属于南人南治,北人北治的成果,当然这是明面上的身份。

    背地里,他是宇文虚中招纳的汉儿察子之一。

    他早就收到了宇文虚中的信件,可是他知道,放任金国皇帝在行宫里吊命,激化矛盾,更为妥当。

    大宋联合金国夹攻辽国之际,韩作为辽国使节拜会宋军统帅童贯,恳请宋朝念及两国一百一十九年睦邻友好的邦交,停止进兵,辽国愿降为宋朝臣属,永为屏藩。

    这是耶律延禧最诚恳的祈降诏书,被童贯拒绝了。

    韩在账外大骂:“辽宋两国,和好百年。盟约誓书,字字俱在。尔能欺国,不能欺天!”

    韩作为辽国贵族,自然要尽忠,随着耶律大石打的童贯落荒而逃。

    有时候,忠诚这两个字就很奇怪,等到耶律延禧投降的时候,韩尽了最后一丝的忠诚,在金国开始了自己两面政治生涯。

    完颜宗干清楚的知道宇文虚中的身份,但是却依旧谨守弟子的礼仪,是因为当时大宋的孱弱,就算是有一个贵为金国太师的宇文虚中又能如何?

    完颜宗干却不知道韩也被宇文虚中给招纳了。

    金人也决计无法想到,这个贵为金国礼部尚书,高丽节度使的韩,背地里居然是个察子。

    “宇文少卿送来的札子说,让我好好教导金国的新皇帝程学。这个倒是极为有趣啊。”韩拿着札子笑出了声。

    他当察子,可不是想起了自己汉儿的身份,而是为了钱帛。

    为了钱财,才是大多数察子们的主要目的。

    “宇文虚中真的是越来越大方了,三十万贯!好多钱,就是选个学派而已,教司马学,教苏学都是教,程学也能教嘛。”韩烧了札子,看着城下赶路的百姓,叹了一口气。

    奚人、契丹人和汉儿在辽东郡过的很苦,他们甚至连个菜刀都没有。

    每天黄昏的时候,将准备好的菜和肉食,准备好,等待着金人经纪,把菜刀拿出来给他们切。

    当然最后还能剩下多少,就看这个金人的经纪里正的心有多黑了。

    完颜宗干是个聪明人,韩对此再清楚不过,但是这个聪明人,并非没有糊涂的时候。

    比如当初朝臣们大肆宣扬的收束兵戈安地方的政策,完颜宗干认为是个不错的主意。

    为了稳定刚刚开疆拓土拿下的契丹人的地盘,这个政令看起来没有什么错误。

    但是完颜宗干绝对想不到,金人把这条收束兵戈安地方的政策,玩出了如此高深的花活。

    将剥削贯彻到了每一顿饭之上。

    “老爷,黄龙府府尹将之前告发你的家奴,还了回来。要不要打死他?”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站在韩的背后问道。

    家奴告发他是宋国的察子,结果死活没有证据,黄龙府的府尹就是完颜,韩是完颜的老师,这新天子刚登基,就把那个家奴还回来,向他这个礼部尚书示好。

    “算了,也是个可怜人。奴告主有罪,就是为了求个良人的身份罢了,大宋的渤海奴做五年自动为良,金国的奴仆呢?可是要做一辈子的。”

    “也是个可怜人,没什么稀奇的。把他安排的远一点。”韩叹气的说道。

    他是一个性情仁厚,待人接物甚为宽容的人,这是他的本性,这一点他和宋人非常的像,所以他才才会登高,看着流亡的百姓感怀。

    这会的黄龙府,凡是不站队的都是奇人一个了。

    “老爷,真是宅心仁厚。仁善的大善人。”管家俯首说道。

    “你说的倒是不错,倒是听说大宋的官家是一等一的仁厚。我要是能立个功勋,你说大宋官家肯要我这个三姓家奴吗?”韩的脸色有些悲苦的说道。

    三姓家奴是一个极为难听的词汇,但是他现在的确是个三姓家奴。

    管家劝慰的说道:“老爷是个仁厚的人,现在也为宋国做事,按理说,大宋的皇帝,应该能给老爷个位子。”

    “我和宇文虚中不一样啊,他那不是投降,他那是归宋,我这是贰臣再叛,能信了我才怪。”

    “可是我能怎么办?宇文虚中是对的,金国真的要完了。你看太祖家和太宗家里的这二十多条狗,咬的多欢快!”韩嗤之以鼻的说道。

    韩不如完颜宗干聪明,但是他也看出来,金国要完了。

    “要不要听宇文虚中的话,把金国的小皇帝砍了呢?”韩喃喃的说道。

    宇文虚中的札子里,可不仅仅让他杀完颜晟,还有完颜。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军卒需要的自信(中秋节快乐!)

    赵桓的车驾走的很慢,因为岳飞还有事没忙完,那就是继续未尽的剿匪事宜。

    “也就是说,我们明日就可以进入燕京了吗?”赵桓愣愣的出神的问道,他以为还要好久,结果出发一个月,燕京城已经很近了,

    岳飞终于又带人把一出名为连云寨的地方给砸的稀巴烂。

    一群江湖流匪,早就望风而逃,在金翅大鹏的金爪填了几道划痕之后,岳飞也回到了赵桓的面前。

    “官家,臣回来了。”岳飞面色极为沉重的说道。

    赵桓看着岳飞的表情,一阵奇怪,剿匪归来应该是满心欢喜,又拯救了一方的黎民百姓才是。

    “岳鹏举啊,说说你为何这个样子。”赵桓将一盏茶放在了案上问道。

    岳飞摇了摇头说道:“那臣就说了。”

    “官家,臣在京畿路河北略河东路转战千里剿匪,接连平定了伏羲山七十二寨,太行三十六洞,和连云一百零八分舵。”

    “臣觉得今年关中、河东、京畿路河东路需要赈灾的粮食,可能用的不多。”岳飞的脸色有些痛苦。

    “为何?”赵桓问道。

    “官家,这些地方死了太多的人了。人少了,需要的口粮自然就少了,本就不是产粮大路,自然需要的粮草就少了。”

    “臣觉得我们现在用的这些粮草,如果没有金兵寇边,可能这些粮草就是他们的口粮。臣总觉得吃饭的时候,吃的就是他们的口粮!”岳飞的话如同一道惊雷让赵桓捧着茶杯的手都有点抖动。

    赵桓找了无数的理由灭金,但是最根深蒂固的还是报仇这两个字。

    “我们这些活人把他们的口粮吃了,帮他们把仇报了就是。”赵桓用力的拍了拍岳飞说道。

    “谨遵圣诲。”岳飞俯首说道,他的心情依旧沉重。

    户部的人并不是疯了。

    他们能拿出这么多的粮草,是今年河东路和河北路的人少了。

    “那岳鹏举,你来说说,要是你来统率所有大宋军卒,你会如何灭金?”赵桓问道。

    岳飞想了想说道:“分化金国,策反金地汉儿和契丹人,然后一步步的蚕食掉他们。”

    赵桓看着岳飞目光炯炯的说道:“哦?那岳校尉,朕问你,领永定军六万,河间飞军三万,其他军卒辅助,能否一战灭国?”

    “若官家有命,臣定当死战,为国尽忠!”岳飞斩钉截铁回答道。

    赵桓点头,岳飞果然是岳飞,连这场面话都说的这么的慷锵有力。

    他看着堪舆图,越看越美,自己这个计划,直接奔袭他们金人的会宁府,然后凿穿金人防线!

    杀死所有见到的金人,完美的斩首行动。

    他默默的规划了线路,觉得越来越合适。

    这个战略得到了岳飞的认可,更加深了他想要指挥大军北上的计划了!

    就这么着!

    【朱祁镇率领大明二十万精锐在土木堡被也先两万人灭了。】

    【你是想效仿机枪往前挪十米,还是想效仿驴车皇帝双股中箭?可怜朱琏皇后一个温润如水的大美人,守活寡哟。】

    系统的吐槽让赵桓皱眉,他看了一眼岳飞,自己的战略计划被岳飞赞同了。

    等等不太对。

    官家有命,必当尽忠,这话怎么看,都是岳飞准备带着军队,为了自己命令送死的节奏啊。

    赵桓擦了擦脑门的汗,没成想浓眉大眼的岳飞,都学会了拐着弯儿说话了,而且说得这么慷慨激昂。

    赵桓赶忙说道:“那岳校尉把你的想法,写成札子,让韩世忠、李彦仙、杨宗闵、王禀、种师中他们一起参详参详,北边还没解冻,咱们现在也没办法出关。”

    “至于朕刚才说的那个领一只精兵,直入金国腹地的说法,岳校尉就不必宣扬出去了。朕觉得朕的策略有失妥当。”赵桓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这没什么,中账中只有自己、赵英和岳飞。只要岳飞不说出去,没什么大事。

    承认错误,在赵桓看来并不丢人,只有敢于承认错误,才能改正错误,才能获得进步。

    金国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甚至去年它们的兵锋直指大宋的国都,这样一个国家,赵桓想要一战灭国,显然有些赵佶了。(并非笔误。)

    “分化金人,金人并非金国的主要人丁,最主要的金国人丁还是汉儿。之后是契丹人,再往后是奚人,渤海人。”

    “分化他们的百姓,才能让金国彻底陷入动乱,金人打的再凶,只要这些百姓还在,他们就有资格翻盘。臣以为联袂会宁府附近的汉儿,是最好的选择。”

    岳飞指着赵桓的沙盘说道。

    只是他的眼神里都是些疑问,他指着那些黑色的土地问道:“官家,那是什么?”

    “黑土区。”赵桓平静的回答了一句。

    岳飞疑惑的追问了一句:“黑土区什么?”

    他隐隐的感觉到了不一般,但是却说不清楚,那是什么。

    “苦寒绝塞,漠漠大荒。荒凉而寒冷的地方,却藏着金人的崛起的秘密。”赵桓笑着拉了两张凳子说道。

    “这里有一座城,名为兀惹。而这座城可不简单,是金人一直死守的秘密。”

    “那里有几个金人的大姓,完颜氏就起源于那里。现在那里应该是李氏吧。这是当初宇文虚中在金国研究了数年,得到了结论。”

    “金人的皇帝的皇妃中,每一代都会有兀惹李氏,或者乌氏,亦或者裴满氏。”

    “这是金人隐晦最深的秘密,他们禁止一切异族进入那片土地,因为那里有整个世界,最肥沃的土壤,黑土。”

    “那里的兀惹人和那乃人是生活的极为痛苦的,他们用辛辛苦苦种植了一年的粮草和打猎攒下的皮毛,从金人的商人手中,换取一丁点的盐巴或者打猎用的铁器。”

    “金人常年驻扎在兀惹城,防止汉儿或者契丹人发现他们的秘密。甚至在金国中,都没有相关的任何的文字记载。但是它却真实的存在着。黑土区,世间最大的财富。”

    赵桓指着黑土区说了很多,岳飞听着连连摇头,说道:“这天下还有如此肥沃之地?”

    赵桓说道:“宇文虚中在他给朕的札子上,说到他随金太祖祭祖的时候,就到过一次兀惹城,朕不知道真的假的,这个你得问宇文虚中。”

    岳飞没有等第二天清晨再问,直接就跑到了宇文虚中的房间里,说起了黑土区之事。

    宇文虚中端坐着看着岳飞,摇头说道:“也就是官家宠着你。一个武官,问那么多营田之事干什么?”

    “营田、军备,两个加起来是什么?大唐的节度使!那是藩镇。”

    “你呀,莽莽撞撞的,差点犯了大宋的忌讳啊。你知道吗?”

    赵桓这个皇帝,就很奇怪。

    宇文虚中归朝已经数月,这个皇帝着实有趣。似乎不在乎武将们造反这个大忌讳。

    “那片土地是真实存在的,我给官家里的札子,所言非虚。”

    “只是金人对此把持甚为严苛,根本不给旁人接触的机会,我也是接触到了一些兀惹城商队和那乃人才了解到了那边土地的一些消息。”宇文虚中说道。

    “所以,金人手握着那片土地,哪怕整个辽东郡只剩下了他们金人,也不是很好拿下。所以,你的计划是对的,分化金国百姓,联袂汉儿,谋国啊,哪有那么简单。”宇文虚中连连摇头的说道。

    岳飞同样点了点头,金人是极为坚毅,这一点毫无疑问。再加上手里握着天下最肥沃的土地,看起来真的有点不好对付。

    不过岳飞抓了一下自己的笼手,不好对付又如何?只要官家敢战,肯战,他觉得凭借着自己的双手,足以将一切阻挡的敌人撕碎。

    他有这个自信。

    大宋也需要他这样的自信。

    一个军队丧失了自信心,那就太可怕了,岳飞攥了攥自己的笼手,笑着说道:“再厉害也是人,也会死,杀光就是。”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子进京

    岳飞的信心是来源于他的军队,他的军队给了他足够的信心。

    所以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而此时的王禀一脚踹开了完颜宗干的房门,完颜宗干当然没有继续自杀,他只是来兴师问罪的。

    “你特还在这里睡!看看你特么干的好事!老子现在被官家调派到了山海关!”王禀愤怒到了极致的说道。

    完颜宗干睁开了带着朦胧的眼,掏出破败的堪舆图看了半天,摇头说道:“官家这是怕你继续出城卖命,给你个好差事干啊。”

    “在山海关,不是绝对优势,绝对有出城的作战命令,正需要你这样的防守能将啊。”

    “等到你出山海关的时候,就是宋金之战最大优势的时候,出击就是捞功勋的时候,你这样的命令还不满意,你还想咋样?”

    完颜宗干皱着眉头看着王禀,仿佛在看一个白痴一样。

    这是绝对大的恩宠!

    灭金过程中,绝对是最肥的差事,打最轻松的仗,躲在城里射箭就完事了,出击就是灭国之功,从节度使在往上蹦一级,就是封王。

    这王禀还有啥不满意的?

    “你懂个锤锤战略!”王禀气呼呼的坐在了凳子上。

    “这样老子怎么打金人?和韩世忠换防,韩世忠该开心了。妈的!都怪你!建议什么山海关换将之事,换来换去,没上李彦仙,我去了!”王禀闷闷不乐的说道。

    完颜宗干皱着眉头,转着王禀一圈又一圈的看着王禀,带着疑问问道:“你的官家,给你赐婚,赐宅子,让你儿子上军校,让你孙子住在汴京城里,让你带着老婆上前线。这都是为了让你卖命吗?”

    “你特么在太原城就死了一次,在黄龙府又死了一次。没死够吗?”

    王禀叹气的说道:“王家彦!我告诉你!谁不怕死啊,有办法,谁愿意死?谁不愿意过安泰日子?只是官家说,任何的和平都是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会换来。”

    “我憋屈啊!反正就是憋屈!”

    灭金之战,自己只能龟缩在山海关?这是何等的憋屈。

    “你得了便宜还卖乖,我看你就是来炫耀的!没错,就是这样!遇到这样的官家,你就糊涂着活着吧。”

    “我太难了。”完颜宗干拍了拍额头,倒头准备继续睡。

    韩世忠接到赵桓调动命令的时候,喜色颜开!终于从这个龟壳子里离开了!

    “等到官家到了燕京,你带着咱们的娃,去燕京的府邸住吧。战阵就不要去了。”韩世忠对着梁红玉说道。

    赵桓的军功爵均田征兵制里,可是有明确规定赏赐宅院,而韩世忠为将衔,自然有燕京的房产,现在燕京的一幢院子,太值钱了。

    韩世忠可买不起。

    梁红玉点了点头,抚摸了一下日益隆起的小腹,说道:“我倒是想随你一起征战,可是我这身子不是很方便,你在战阵的时候,一定记得不要冲动,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韩世忠用力的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自己身上的那些毛病,尤其是梁红玉不在身边的时候,一定要主意这些事。

    赵桓的车驾终于来到了燕京城的城门,这座高三丈的城墙,就这样静静的立在了平原之上。

    赵桓老远就看到了城池的轮廓,直到抵进的时候,他才看到了这座城池的恢弘。

    围七十四里的大城,就这样静静的站在了平原之上。

    当然赵桓清楚,这座大城也就外面光鲜,里面还是一大片的工地,甚至连内城都还没建好,只有主干道修好了。

    赵桓已经研究过了孙博提交上来的札子,这座城为什么建着建着就开始赚钱了?

    最后甚至拨款建皇宫的钱,都赚了出来?

    完全是因为炒房团的介入,当然在大宋他们还没有这个名称,赵桓给他们起的名字。

    赵桓兴建的燕京府,是正儿八经燕京路的首府,四通八达,在砸地基、燕京还在图纸上的时候,户部就将所有的土地,竞价扑买出去了。

    当然这种扑买是经过赵桓的同意,并且扑买七十年,也就是一代人之后,还要收回国有。

    而这种扑买出去的土地,多数都是临街的商铺。

    大兴土木的商户们,雇用工赈监的农夫建房,那肯定是要付钱,在经过了友好的协商之后,工赈监在建城的过程中,一并把宅子给修好了。

    炒房团要把房子建好,再扑买出去,即使留在手里,炒房团也不会认为自己有任何的损失。

    他们坚信赵桓会在灭金之战中取得一个良好的结果。

    商人的鼻子在灵敏不过了,燕京是一个绝对能发财的地方,他们怎么可能不先下手为强呢?

    这就是赵桓一年来的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军民商的高度认可。

    这才让燕京城还是图纸的时候,就被炒房团抢购一空。

    甚至有些地块,已经抄上了天价。

    比如赵桓规划的王府街附近,规划的三省办公场所两侧,还有皇宫御街两旁,赵桓看着那个价格都有点下不去手的样子。

    让赵桓都看着自己的钱袋子一阵沉默,实在是太贵了些。

    所有的炒房团签署的协议,几乎就是霸王条约,朝堂征用土地时,以原价赎回,而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这一点上,在扑买会上也做过反复的强调。

    按照户部侍郎柳成卿的说法,这些地皮平均翻了三倍的价格过的手,再扑买几次恐怕会价格继续翻涨。

    所以户部在里面发了一笔大财,虽然入的是国帑,但那都是政绩!

    而工赈监的工匠们也有活儿干,扑买制后的土地,需要建房,建房就需要砖瓦和新发明的水泥,砖瓦还好说,水泥都是御制,都在等皇城完工之后,才能用。

    这些都是制造了无数的工作岗位,同样给工赈监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利润。

    太原城也是如此模样,土地价位没有翻涨三倍,但是也有了两倍多的价格,而且看起来还会继续涨下去。

    赵明诚为何每天大手大脚的,甚至连樊楼都有钱去潇洒了?

    完全是李纲走了个户部的门路,给赵明诚原价批了三块地皮。

    这是赵桓特别批准的关系户,毕竟在赵桓眼里,李清照远比三块地皮值钱。

    赵明诚以三倍的价格转手了一处。剩下两处正在建,若是建成之后,那每年租金,就够他在汴京城潇洒快活了。

    而这场盛宴之后,是无尽的贪婪。

    李纲通过台谏就搞掉了在其中贪腐的三十多名官员,赵桓得知之后,更是严令皇城司彻查,又翻出三四个隐藏很深的蛀虫来,这贪腐之风才刹住了车。

    赵桓看着面前巍峨的城墙,躺在晨曦阳之中,这个新生的城池,蕴含着无尽的活力。而这种活力,其实是民间对赵桓执政的信心的体现。

    而阳光下的燕京城外,也有无数的马场在兴建,这是为了以后的军马场所兴建。

    青草刚刚吐出嫩芽,鲜花懒散的伸开了花瓣,清晨的露水从叶片上滑落,折射出了如梦如幻的光影。

    “进京吧。”赵桓对着赵英说道。

    “天子移驾燕京府!开城门!”赵英大声的喊道,城内的守将姚平仲打开了城门。

    铁链搅动的声音,哗啦啦作响,朱红色的城门缓缓打开,而护城河上的吊桥也缓缓放下。

    赵桓的车架缓缓启动,向着燕京府内驶去。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观+1

    燕京府内是一片又一片的工地,没有大卡车、水泥车和搅拌机的工地,是极为安静的。

    只有木香的味道在空气中淡淡的传开,比赵桓预想的极度恶劣的工地环境,相差甚远。

    毕竟没有噪音污染,没有空气污染和粉尘污染,天蓝的像个蓝宝石的燕京城,赵桓真的没有见过。

    风轻轻吹过了街面,御街依旧是汴京一个样式修建而成。

    而这条御街也是整个燕京府花销最高的地方,砖石地面的地砖都是来自苏州的金砖。

    而这种金砖,光滑细腻,还略带金黄色,敲起来铿锵有声,但是烧制起来是非常麻烦的,至少要二十多道工序。

    在户部的报备中,整个御街连带着赵桓修的皇宫,需要整整一亿一千万块这样的金砖铺地。

    而这样一块砖,从苏州运到燕京城,需要整整七百钱,大宋七百钱一贯,也就是说一块砖一贯钱。

    赵桓直接把户部侍郎柳成卿骂的狗血淋头!

    这是在浪费国帑和内帑!大宋富有,也没有富有到这种地步!

    赵桓劈头盖脸的骂了柳成卿后,陈冲及时的献出了金砖的制作工序,才算是把这件事平息下来。

    为此陈冲在朝堂上,留下了长袖善舞和八面玲珑的名头。

    这不是在骂陈冲,而是陈冲由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人,向着合格政客的转变。

    赵桓收到陈家的配方之后,也是一阵的心痛啊!

    这砖就是值这个价!

    运输一块砖算上折损费用,真的价值一贯一块!

    但是不算折损运输费用后,一块金砖也就两百钱的样子。

    而燕京城外的金砖坊,就是工赈监兴建,专营金砖的金砖坊,铺满御街也花费了三百多万贯。

    而铺面了整个皇宫更是花费了三千万贯。

    但是这笔钱,工赈监赚了回来。

    因为烧制金砖是一件垄断的活,毕竟是皇家御制金砖,怎么说都是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号。只有苏州苏家和山东韩家有这个生产的资格。

    孙博让建好的金砖坊,开始按每块三百五十钱给燕京城新修的宅子供货,和苏州苏家的供货价格一样,供货整个燕京所有的在建的宅子,获利颇丰。

    当然孙博为了不让八面玲珑的陈冲难堪,还专门每块给了苏家二十钱的利润。

    皆大欢喜的局面是孙博的追求,有些智慧真的自古就有。

    而赵桓就看到了这个满地金砖的燕京城。

    可惜的是,金砖这个买卖赚回本之后,开始填补其他城建的窟窿,剩下不是很多。

    赵桓打算下次倭国的海船来的时候,给日本的鸟羽天皇和崇德天皇一人带过去一些样品,试试样,看能不能打开一个新的财源。

    嗯,赵桓坑起人来,都不用过脑子,直接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坑,挖的贼深。

    他走过御街之后,就来到了朝臣们阻拦赵桓北上,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担心官家受委屈。

    燕京行宫太过寒酸。

    整个燕京行宫,支出最多的就是铺了一亿块的地砖。

    其他的都是按照赵桓的要求,能省就省的指导方针下,这个皇宫在朝臣们看来,有些破烂,不够精致,不足以彰显皇家威严。

    赵桓始终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艮岳宫倒是建的极为精美,难道赵佶就有皇家威严?

    自己弄出来的这个大城,不禁创造了就业,而且小气的没用什么金丝楠木、鎏金瓦、烫金窗纸、红木宫器等等乱七八糟的奢靡之物,就没有皇家威严了吗?

    燕京大朝会用的大庆殿,琉璃瓦居然不是纯粹的明红色,居然是五彩斑斓,这在帝王的规格中,实在是过于不伦不类。

    但是,反而有人夸赞他的绮丽,连燕京城的大多数房上的瓦,都成了如此模样五彩斑斓。

    赵桓没觉得丢人,恰恰相反,赵桓觉得自己非常的有威严。

    一个皇帝给国民带来了尊严,就是黑色,都能冠以五彩斑斓的黑来夸耀。

    从迹不从心的中原王朝,就是这么实在。干得好,就会有人夸。

    赵桓通过午门踏进了这座燕京行宫。

    赵英指着正前方说道:“大庆殿!面阔十八间,进深五间,长三十丈,宽十丈,高约八丈。丹陛台宽约十步。”

    “我让你装的避雷针你装了没?”赵桓问道。

    他很关心这个问题,高二十四米的建筑物,在这空旷的地方,不是找着挨雷劈吗?

    赵桓可不想自己上朝的时候,一道闪电划过,自己这大庆殿就没了,这样的人场面,实在是有些让人害怕。

    “那是必然,官家。”赵英赶紧点头。

    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原理,但是自从官家拿出那个奇形怪状的叉子,插在汴京的双铁塔和大庆殿之后,真的再没有雷殛了。

    赵桓点了点头,这种宫廷失火很容易引得朝臣议论,避雷针的原理并不复杂,赵桓简单描述之后,大宋大庆殿用的效果是极为不错的。

    他不希望因为什么狗屁倒灶的宫廷雷殛,让大家丧失了信心。

    赵英陪着赵桓继续往前走说道:“官家,按着周礼,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太庙在左边,社稷坛在右面,行宫正前面是朝臣们处理公务的三省衙门,皇宫后面是集市。”

    “再往后走就万岁山了,是挖开护城河后,堆叠的土堆出来的小丘,已经修成了庄园,漂亮谈不上,但还算宜人。倒是整个燕京最高的地方。”

    赵桓心里咯噔一下!这个万岁山,怎么听得这么背后发凉呢?

    “赵英,我问你,这万岁山上,有没有一棵长歪了的槐树?”赵桓问道。

    “官家,臣早一步到燕京,这万岁山的山顶,确实有几棵长歪了的槐树,不过树木曲折乃是自然之理,官家。”沈从在旁补充道。

    他早早的来到了燕京,布防亲从官和清理整个皇宫里的垃圾,将户部早就准备好的皇家用品,搬进宫中,忙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砍了,万岁山上的树,只能直着长!”赵桓说道。

    这让沈从有些莫名其妙,一向对万事都不是很在乎的官家,怎么突然和几棵树较上劲儿了?

    不过他点头称是,让园丁好好修建,让槐树长得周正些,他还是办得到的。

    赵桓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这要是战事不顺,连弑帝神器老歪脖子树都备好了吗?

    他现在非常理解孙博为什么要弄祭祀河神再筑堤了,心里安慰啊!

    “官家,走累了吗?”朱琏小心的给赵桓擦了擦额头的汗。

    官家依旧是那个官家,除了最近临幸她的次数多了点,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她有些担心,是不是官家的身体吃不消了。

    赵桓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走吧。”赵桓自嘲的笑了笑,自己这是大宋,又不是大明,一棵歪脖树而已。

    赵桓率先走到了月台之上,看到了常朝用的文德殿和寝宫延福宫。

    但是燕京行宫也是一大片的工地,至少还要一年的时间,这个城市的主要工程才能结束。

    比如六局、浣衣院等地方,都还在修建当中。

    朝臣的劝说是有道理,早上十八道菜,中午三十六道菜和晚上十八道菜的宫廷御宴,这会儿肯定开不起来了。

    不过赵桓早就习惯了赵英的小食堂,倒是无所谓,就怕朱琏不习惯。

    赵桓对这些不是很精致,但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大宋翻刻版本的紫禁城,极为满意。

    “不错,督促工匠建造就是。”

    “对了,朕让建的文庙武庙建好了没?”赵桓笑着说道。

    赵英为难的说道:“文庙没有,武庙倒是建好了。官家。”

    “官家文庙主祭的仓颉,国子监和太学联名反对,到现在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楼、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配套的都建好了,就是立不起来主祭来。”

    “哦?”赵桓满含深意的笑了笑。

    他不立孔子为主祭,但是并不是不祭祀孔子,他很尊重孔子的各种经典和人生哲学,那是泱泱中华史上的璀璨的明珠,和他一样站在一起的是先秦的百家争鸣,照亮了整个中华的思想领域。

    但是现在的儒家过分解读孔子的言论,整个儒学早就和孔子的思想不同,甚至有些地方背道而驰。

    儒家在独尊儒术之后,慢慢变了味儿,赵桓并没有想一下子打破这种局面,现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和金人的矛盾。

    正常的文庙里有的都有,赵桓只是在二圣之上,加了个仓颉而已。这帮文臣们就受不了了。

    措大,迂腐。

    “武庙主祭武成王姜太公,没人反对吧。”赵桓问道。

    沈从笑道:“武庙建成,还没武将去祭祀,都还不知道这个事,可能是比较忙吧。”

    赵桓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忙用的极为精妙。

    武庙主祭武成王姜太公,配享的是张良。

    这都是历朝历代武庙的主祭和配享,赵桓也没有改变自从赵匡胤传下来的武庙配祭的十哲和两庑六十二人。

    只不过大宋的武庙和唐朝的武庙略有不同,唐朝立起来的十哲之一,杀神白起,被降到了两庑六十二人。

    这是赵匡胤的个人喜好,把白起从十哲席位上去掉了,赵桓又把白起换到了殿上十人。

    赵匡胤的理由是白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而赵桓没打算留金人俘虏,自然悄悄的把白起升回来才是。

    这一切都悄无人知,因为大宋的武人,毕竟不像文臣那么清闲,忙着和金人打仗的他们,哪有空管这个?

    赵桓向着武庙走着,该有的忠魂铭碑,昭勋阁,也加入了武庙的规制建筑套餐之中。

第四百三十八章 奇观到底会不会误国?

    赵桓在武庙里给武圣姜子牙敬了个香,然后祭祀了所有的立着陶塑、挂着的画像的赫赫武将们,上了一炷香。

    他来到这里,和孙博在建造黄河堤坝时,搞什么升龙会是一个道理。

    都是追求一个心安。

    要是大宋武德不昌,下次朕就不来了。赵桓默默的想到,退出了武庙。

    赵桓也跟着沈从到歪脖树下参观了下,反复确认了歪脖槐树还不能挂人以后,终于心安了几分。

    人光脚的时候,就是最有勇气的时候,在国家富足起来的时候,反而开始畏手畏脚。

    赵桓清醒的意识到自己还是个人,而不是个神,所以,他才会有这种担心的情绪。

    “这么多路都是通向哪里的?”赵桓问道。

    赵桓发现燕京城居然修了这么多的路的时候,才问起了宇文虚中这件事。

    宇文虚中是赵桓最新任命的燕京路的经略使。

    毕竟之前燕京路在建,主持大局的依旧是户部的员外郎,在赵桓打开燕京的这一瞬间,算是彻底把这片土地掌控在了大宋的手中。

    “这条向北的路,通向北古口和热河,那条向东的大路,是通往山海关和海津镇,毕竟大宋在燕京定了行在,粮草转运上,海运也会方便些。”

    “上次往平州运粮,也充分证明了,海运的便利。”

    “向西那条路通往居庸关和荆门关,居庸关前就是奉圣州的军堡群,现在修着一条驰道,可从奉圣州直通大同府,而大同府、朔州、宁武到太原的路,也在修了。”

    “太原到长安,长安到潼关,潼关到洛阳、郑州和开封府的路,也在修了。”

    宇文虚中看着赵桓,掏出一副天下堪舆图说道。

    这幅图是宇文虚中参加多次朝议之后,自己画的天下堪舆简图,他偶尔会掏出来这张图纸,然后狂笑上半天。

    不认识他的人当他是个傻子,认识的人却知道,他在黄龙府的时候,有多么希望大宋的版图如此模样。

    “这条从燕京到汴京的驰道,也在计划中了,工赈监快把图样出了。大宋处处都在修路,官家。”他指着地图对赵桓笑意盎然的说道。

    赵桓连连摇头说道:“你是御史大夫,这个时候应该提醒朕,大兴土木的危害,而不是在这里跟朕说什么条条大路通燕京。”

    他这么说,是因为他收到了一封来自仙源县的一名国公的札子。

    衍圣公孔端友的札子。

    这封札子让赵桓的心里有点堵,自己这么费劲的整出燕京这么大的宫城,来度过这段因为金人南下,带来的困难时间,居然被比喻成了秦始皇。

    大兴土木!

    太高看朕了,和秦始皇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是你孔端友的飘了?还是我赵桓提不动刀了?

    当然这封札子,主要是说的国文庙中的那个主祭位的事,劝谏之事只是顺带。

    “没什么好说的啊,大宋有钱,而且修这些路工赈监蛮赚钱的。”宇文虚中依旧是那副笑容。

    赵桓在强光下,才注意到,宇文虚中的头发居然有很多的白发,而且眼睛周围有很多的皱纹。

    他这才四十多岁,就这幅模样,虽然宇文重的母亲精心给他梳理了发髻,但是依旧掩盖不住白发。

    在金国那段时间,应该很辛苦吧。

    赵桓收到的那份札子,是孔端友自己总结的历朝历代灭亡的根由。

    比如秦始皇又是万里长城,又是阿房宫,又是骊山陵,哪一样都是耗费了巨大的民力,生灵涂炭。

    但是在赵桓看来,秦国的灭亡和秦二世胡亥的昏聩有极大的关系。

    汉朝凭借着万里长城守住了匈奴人的一次次攻击,然后远出大漠,把匈奴打的除名。

    札子里还有隋炀帝杨广修隋唐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

    在赵桓看来也是杨广无能的表现。

    李世民搞的奇观也不少,隋唐大运河他也修了,东都洛阳,他也建了,还建了大明宫,仗更是没少打,颉利可汗打出了便桥之盟,也变成了舞蹈文工团的团长。

    征吐谷浑、征高句丽,征突厥,少一样了吗?

    除了孔端友所说的秦、隋二世而亡之外,赵桓还知道一个朝代,大兴土木。

    大明朝搞出的明长城,九镇卫所,哪一个不是大动干戈?

    在草原上修城堡,十里一城。也没见大明因为大兴土木,大力锤奇观,锤出祸事来。

    倒是没有什么基建,没有搞什么大工程的大宋,倒是没锤奇观,最后呢?

    还不是被人打穿了?

    大兴土木的背后,还是一个皇帝的能力,赵桓的能力不说,至少眼光还是有一些。

    自己建的这些奇观,不管是燕京城、太原城、还是四通八达的直道、驰道,目前还没有赔钱的买卖。

    修这么多路,花销自然是个天文数字。

    但是它背后是商贸贯通带来的税收、民生的恢复、战略安全等等价值,都是无可估量的。

    赵桓很欣慰的看到了大宋深藏在灵魂里的基建基因的崛起。

    在赵桓知道的消息里,很多乡民自发组织修路和直道连通。

    但是这个札子还是让赵桓有些闹心。

    他能从这个札子里读出的经验和教训,就是好好培养继承人,关系到了江山的稳步,黎民的安泰。

    所以,他掏出了札子想了想,批复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孔端友上书要求君王与民修养,减少私欲。

    所言尽是程学!

    他对孔端友极为失望。

    孔子的嫡长孙,居然用程学来解释孔子言论,实在令圣人蒙羞。

    赵桓批复了札子之后,将札子藏在了袖子里,现在正在和金人正面开片的时间点。

    维持国内局势稳定,是赵桓要做的事,现在这一道札子下去,折腾的士林动荡,对战局不利。

    毕竟现在天下皆为儒生,赵桓准备好了一份大礼包,县学九年制教学书籍,等到局势稳定,就打出去,断了他们对于知识的解释权。

    当然现在还是以宋金之战为主。

    一个合格的君王,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一种必备的技能。

    国内、国外两线作战,赵桓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驾驭。

    为了不被挂在歪脖树上,他选择忍一手,解决主要矛盾。

    “让岳飞和韩世忠到文德殿,商议下如何分化金国。”赵桓让沈从去通知岳飞和韩世忠到文德殿。

    这个远比高句丽还要强盛的国家,赵桓只能趁着他们内乱,能尽力多削弱其国力一分,就是一分。

    宇文虚中想了想说道:“臣觉得官家既然知道黑土区,不妨派一支精骑兵,绕道契丹人的领地,将那些金人的奴仆兀惹人和那乃人驱逐或者杀死,这样金人缺少粮草,更好攻伐一些。”

    “臣是一个文臣,这就是臣在金国这几年的一个想法。官家还是和朝臣们商议下的好。”

    赵桓的眼睛越来越亮,笑着说道:“宇文少卿谦虚了。”

    宗泽也就是给皇帝写家谱的,他懂个屁军事!也就能指挥个两百万百姓打的孔彦舟节节败退被生擒而已。

    赵桓想到了自己的宗正少卿,看着宇文虚中的眼神就有点不同了,拿到这也是个军事天才?

    赵桓打开了系统的人物界面。

    宇文虚中的军事还是只有60多点,仅仅在及格线上。

    看来真的跟他所说那样,在敌占区长期潜伏,想到了一策。

    “让岳飞和韩世忠参详一下,然后看看有没有实施的可能。”赵桓笑着说道,不是人人都是军事天才。

    赵桓回到了文德殿,让朱琏带着宫人们,向着延福宫而去,整理寝宫。

    “我认为宇文少卿说的很有道理,可以一试,不过毕竟是金人腹地,没有人知道他那里情况如何。臣觉得臣可以去。”韩世忠一脸跃跃欲试的说道。

    三思而后行?那是什么?

    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第四百三十九章 颜值并不是一切

    赵桓看着跃跃欲试的韩世忠,怎么可能把这样的任务交给他?

    韩世忠是眼馋王禀的节度使的军阶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赵桓叮嘱了韩世忠不可私自出兵。

    韩世忠无奈,然后想了想,自己这性子,真不适合在黑土区这种地方,跟金人打仗。

    但是派谁去?

    赵桓觉得王禀最为合适,但是王禀已经为大宋流了多少血了?

    赵桓真的不愿意他再打硬仗了,王禀还打的动硬仗,但是赵桓有点舍不得。

    再折腾王禀,恐怕王禀这身子骨撑不住,林幼玉说王禀一到下雨下雪天气,就浑身疼的要命,在床上咬着牙忍着。

    这次去的地方可不是黄龙府,而是金人的黑土区,核心中的核心区域。这么远的长途跋涉,赵桓有点于心不忍。

    虽然他知道,只要他有命令,王禀一定会杀过去,但是赵桓有点舍不得折腾王禀了。

    而且王禀并不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他从临潢到黄龙府,就谋划了整整几个月之久,还只谋划了去,没谋划回来。

    这次去会宁府背后的黑土区,赵桓害怕他稍有不慎死在那里。

    自己就这么一个节度使,再用他去黑土区,王禀伤上加伤,恐怕自己真的再也看不到他。

    也无法完成对金人粮草形成骚扰的战略目的。

    必须派去有一个有组织百姓经验的人,去偷袭黑土区才可以。

    “臣有一人举荐。八字军都统制,王彦。”岳飞出列说道。

    “王彦心思细腻,善于保全,而且有足够的经验组织民卒,联袂会宁府的汉儿百姓这件事,臣觉得王彦极为合适。”岳飞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赵桓眼睛一亮,王彦这个人的资料中赵桓是看过的,对大宋的忠诚度是绝对够用的。

    而且他本人在太行山的战绩,也是足够的保证。

    太行山三十六洞本来有三十六万人之多,都被王彦给感化的感化,劝降的劝降,而且深入百姓中,组织过百姓抵抗流匪的劫掠。

    王彦,很合适啊。

    “那就派王彦去?”赵桓点了头,让赵英宣王彦上殿。

    王彦吃着饭就被拉到了燕京行宫,看到御上的官家,说道:“臣愿领命前往会宁府以北的黑土区,可是官家,臣可能需要马匹。”

    “金人和太行流匪完全不同,若是在敌后展开,联袂会宁百姓,没有马匹,我大宋军卒和归附汉儿,在金兵至时,绝无可能逃离。”

    王彦实事求是的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太行山流匪也没有马,王彦需要马匹来增加自己的机动性,想在敌后破坏敌人的粮草补给,没点机动性,实在是一件困难到极致的事。

    “说到马,这次王将军归来的时候,送了朕一件宝物。”赵桓听到王彦说出了困难,笑着说道。

    “走,随朕去看看王将军送给朕的宝贝。”赵桓兴致盎然的站了起来,走到了月台。

    赵英非常知趣的带着马倌,将王禀送到宫中的马匹拉了出来,说道:“官家带到了。”

    众多将领看着这马,一顿迷惑……

    这马给他们的直接观感就是丑。

    而且体格太小,肩宽就四尺,挺宽,长得看起来也比较瘦弱,躯干和腿有点粗。

    这就一个个头很低,肩膀宽,肚子很大,但是躯干很壮实的人一样,这样的人在樊楼蛮受娼妓的喜欢,因为体力好。

    这是众将对这批劣马的第一印象,很丑,而且黑白相间,让人第一眼无法喜欢。

    “这是朕的雪花骢。”赵桓看着这匹马,越看越喜欢,而朝臣们面面相觑,这个黑白相间的劣马,叫雪花骢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赵桓看着朝臣们的脸色,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当初王禀拉着这匹马到赵桓面前的时候,赵桓也是觉得这马,太丑了。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这是一匹地道的良驹。”赵桓卖着关子说道。

    “大宋的军卒长期缺马,这种劣马跑的满草原都是,半野生,也有牧民将这些马驯服,但是性情暴虐,常常踢伤牧民,后来,慢慢就让他们满世界跑了,没人管他们。”赵桓笑着说道。

    王彦要骑着这种劣马绕着大圈,去黑土区,这种马关系到了他和他带着的义军的身家性命。不能马虎。

    他眉头紧锁的问道:“官家,便宜,再便宜不能用来做军马,这个打仗的时候,低了人一头,实在是没什么价值啊。”

    “这种马日行五百里,夜间休息,可持续十八日而不停歇。”

    “王禀告诉朕的,他测过。跑的不如千里马快,但是胜在持久。”赵桓说出了第一个优点,这是王禀测出来的最高时速的行军,差点把王禀给吓到。

    王彦看着这匹马的目光骤然变了,王禀这个节度使实至名归,全军都知道他的事迹,而且这个耿直的汉子,不擅长撒谎。

    如果这是真的,足以改写大宋缺马的现状。

    至于马战?

    那大宋军卒并不擅长,也指望这辈子能在马上功夫,超过金人了,玩不过金人这种马背上长大的。

    这绕道敌人身后,最重要的是什么?机动力。

    日行五百,驰十八日如此耐力,完全可以和金人在黑土区玩出花来!

    “这种马好养活,不用粮谷捣碎,普通草料就能活,就是瘦了点。耐力会差些,你要是用谷粮喂,长膘很快。”赵桓说出了第二个优点。

    好养活,不怕冻,这对去北方,丧失了大宋补给的王彦,有了这等马,就有了更多的转圜的余地。

    后勤补给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赵桓笑着将王禀所叙述,例如铁蹄踏狼头,在战场可以不惊不惧这些优点都和王彦说了说。

    “臣能试试吗?”王彦问道。

    赵桓却意外的摇了摇头,说道:“这马就比较怪,比较认人,王将军说军卒倒地,生人勿近之,这匹是朕骑过的,你骑不了。”

    “不过这种马很多很多,你要试可以去城外的马场试试。”

    赵桓带着群臣回到了殿内,笑着说道:“王校尉,你还需要什么?”

    “臣需要皮草,北方太过苦寒,风烈雪大,没有皮草无法御寒,棉服恐怕难以抵挡。”王彦想了想说道。

    赵桓点了点头,现在考虑的越周全,到了黑土区才不会那么捉襟见肘。

    “你可以先去山海关找王禀取取经,详细问问他如何在雪地作战的技巧,听说北地白毛风吃人啊。具体需要什么报备一声,朕给你准备周全,做好了万全准备再去。”赵桓说道。

    大宋什么都有,唯独没有马,现在这个问题,更加严峻。

    大宋军队原来是战略防守,在奉圣州军堡建成后,转为战略进攻的时候,大宋对良好战马的需求,愈加紧迫。

    “这种劣马草原上都是,听说他们那边有一种后山马,王校尉到了之后,帮朕留意一下。”赵桓说道。

    后山马,是蒙古马中的翘楚,是真正适合做嫡系部队的战马,除了矮点以外,各方面都是极为优秀的军马。

    王彦俯首拜谢,离开了朝堂。

    岳飞提出的第一步,分化敌人,赵桓已经开始着手准备,金国皇城司回报,金人流民有大规模迁徙的征召。这是一个好的契机。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谋划一下,如何把金人、奚人、契丹人、瀚海人、扶余人、汉儿分化吧。极为重要的一步。”赵桓说道,赵英搬出来了沙盘。

    “报!官家!东胜卫,建城农夫被袭!杨忻中力战西夏,阵斩八百人,带领民夫和军卒返回大同府!”一个亲从官带着一个加急的军报,递给了朝堂中的沈从。

    西夏人?!他们终于动了吗?

    其实想想也对,自己东胜卫都快骑到西夏人脸上了,这要是给自己建好东胜卫,西夏人整个河套平原都处在赵桓的兵锋之下,这会儿再没动静才是奇怪。

    赵桓打开军报的时候,面色变得极为严肃。

    攻打东胜卫民夫的不仅仅是西夏人,还有完颜娄室!

    金人东朝的完颜宗翰显然是这场联合进攻的幕后策划,而这场偷袭战中,杨忻中的处理冷静,把偷袭战打成了遭遇战。

    打的你来我往,杨忻中且战且退,勉强保住了主力和民夫。

    西夏人和金人终归还是联手了!

    这是来者不善啊!

    赵桓盯着云中路的地方,指了指大同府,说道:“敌人的目标可能是这里。”

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军威

    赵桓指的是大同府,这是他们唯一可能的目标。

    金人去年已经在奉圣州碰了一鼻子的灰,这次怎么都不会再去了。

    上次奉圣州的军堡群,仅仅建了一半,金人十数万大军堪堪推进到了最后一层,最后还是败退。

    而这个冬天,奉圣州虽然是大雪纷纷,可是并没有停止军堡的建设,现在完全建成的奉圣州的军堡,对没有什么好的破城手段的金人来说,就是噩梦。

    大同府的城防设施,金人对此了若指掌,打下了大同府,继续图谋云中路,才是金人正确的选择。

    岳飞和韩世忠领命向着居庸关的方向进发,带着三万飞军,四万永定军,向着大同府扑去。

    赵桓皱着眉头看着堪舆图,想了很久说道:“西夏人有多少兵力?”

    赵英一愣,说道:“西夏人全民皆兵,战时十五岁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皆入伍,大约有一百万户的西夏人”

    “大观八年,上次进攻了大宋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处筑的永乐城,,最多一次是抽调了将近五十万人。平日里能抽出三十万人。常备约十万军卒。”

    赵桓听闻点了点头,放弃了想要命令种师中从永定军路出击的打算。

    这次的西夏攻打了赵桓筑城的部队充其量就两万,西夏人的主力并不是这个方向,贸然出去,万一中伏,西北大门失守,自己在这边攻略金人的战略目标会被干扰。

    这金国面对自己的征伐,并不是没有任何的反抗余地!

    此时的大同府春风和春雨齐下,杨忻中看着城下的西夏和金人的联军,不住的挠头。

    “祖父,他们为什么不攻城?”杨忻中有点想不明白,这些金人和西夏人分开驻扎之后,就再没有了动静。

    “大约是分赃不均或是起了争执吧。”杨宗闵皱着眉看着这两拨人在城下的模样,笑着说道。

    他们没有援兵,大同府的面前开阔,有援军早就被撒出去的斥候发现了。

    现在等在城下,应当是为了谁先送死起了争执。

    杨宗闵连连摇头说道:“守城最重要的是补给是否周全,其次是防止内奸开门,做好这两点,等到岳校尉和韩将军领兵杀到,出城共击之,大可破敌。”

    “现在最紧要的问题是东胜卫怎么建城?”

    “我等进,西夏人必定退,我等建城,他们必然阻拦,就是强行建好城,草原上一座孤城也很容易孤立无援,西夏人金人联袂而来,绝对守不住,难办啊。”

    “难道驻扎在城中十万人?”杨宗闵皱着眉,他考虑的不是退敌,而是之后的战略谋划。

    东胜卫必然要建,否则大同府就跟现在一样,随时都有被打的可能,不利于以燕京为中心的两翼展开。

    这在战略是大忌。

    但是杨宗闵没想到多好的方法,威逼利诱?

    这些年大宋和西夏来来往往打了多少年?

    西夏人什么德行,杨宗闵再清楚不过了,就是草原上的狐狸,滑不溜根本抓不着。

    “此战乃是大宋之灵武之役啊。”杨宗闵叹了一口气,看着城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灵武之役,东汉时的段在灵武谷大破东羌人,后来都用灵武之役,来形容战胜异族关键战役。

    而东胜卫建城之战,与东汉灵武大破羌人之战,一样的重要。

    是由战略防守,转向战略进攻的关键性的战略布局,要是无法建城,后续作战计划根本无法展开。

    杨宗闵的疑虑,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大宋和西夏、金人,在东胜卫和大同府之间展开了拉锯战,大军前进,西夏人和金人就四散而退,建城就大兵过来侵扰。

    得亏有了劣马这种耐艹的马,才没有吃什么大亏。

    “不能这样了。我们能够受得了,但是民夫受不了如此来回的折腾,有些工赈监的民夫已经不敢去了。”岳飞看着堪舆图,对着韩世忠、杨忻中、杨宗闵说道。

    民夫在来回的拉锯战之中,损失并不是很大,敌人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骚扰,而这种骚扰,军卒还好点,民夫有些疲惫不堪。

    东胜卫就在云中路向河套进发的大门口,若是建城,西夏人的都城兴庆府,就有了危险。

    因为一马平川,全是草原,根本没有任何的城池可以守。

    “岳校尉有什么好的谋略吗?”杨宗闵摇着转椅靠到了堪舆图前。

    岳飞的手在堪舆图上,画了一条线说道:“从这里,到这里,九百四十九里路。以现在的速度,可以三日从东胜卫,到达兴庆府!”

    这条线的起点,是东胜州,这条线的终点,是兴庆府,西夏的都城。

    “孤军深入,兵家大忌。”杨宗闵摇头说道,这战略有些天马行空,大宋就没有过这种打法。

    “我们现在有马,携带几日的口粮,攻敌之必救,才能让西夏人彻底龟缩,否则这建城之事,就只能这样一直拖着,最后不了了之。”岳飞叹气的说道。

    他看着堪舆图越看越有可能,春天少雨,路不是十分泥泞,再往后拖,拖到初夏,这样的奇袭,就会变得困难起来。

    “大宋之前没有这样的打法,但是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具在,即使无法攻克兴庆府,也可以让西夏人长长记性!”岳飞说道。

    “万一被人合围,大大不妙,我认为不妥。”杨宗闵还是如此说道。

    岳飞想了想说道:“那就交给官家决议吧。”

    赵桓接到岳飞的军报的时候,皱着眉看了半天,岳飞的谋划,是一条极好的计谋,这条千里行军的计谋,压根不是为了攻城略地,目的就只有一个,武装游行。

    用岳飞的话就是,耀我军威!

    向西夏人和西夏国王展示自己的实力,让其在大宋和金人之战中,选择好自己的定位。

    赵桓批复了这条命令,在他看来,反正打不了遛就是了,倒不失为一道良策,要不东胜卫就这么僵着,也不是个事。

    岳飞做的比赵桓想的还要好。

    岳飞领命之后,带着河间飞军,趁着天色尚好,向着兴庆府奔去,而这一路千里行军,捷报频传!

    接连攻克了盐房、义和,由青达门攻入了朔方城,由朔方城,转向杭锦城,兵锋直达乌海后原路返回,并不是岳飞不想延着黄河一路南下,直逼兴庆府,而是因为官家就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

    千里转进最危险的事,就是被敌人合围,但是岳飞这种以威慑为主的战斗,打一个地方,根本不会停留太久。

    但是赵桓依旧只给了岳飞一个月的时间,枢密院的参事和杨宗闵判断,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就会出现危险。

    而这一趟,共打下了十八县,两州之地。

    满载而归的岳飞回到了云中路的时候,恰好一个月的时间。

    “西夏人退了,仓皇而逃。”杨忻中在东胜卫的城池上看着岳飞归来,笑容满面的将岳飞一行人迎进了城池。

    这一趟,西夏人差点被吓死。

    什么时候,中原人也玩起来这种千里转进的把戏了?

    而且已经打到了乌海,距离兴庆府不到三百里的地方!

    岳飞接过了杨忻中递过来的水壶,笑着说道:“还是在一些地方停留的时间久了些,要不至少能打到平罗,西夏人的战斗力,不堪一击。”

第四百四十一章 官家是个仁善的人

    西夏,兴庆府。

    西夏国王李乾顺,气急败坏的将手中的札子摔在了地上!

    他坐在御座上唉声叹气,用力的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都不知道敌人是谁的情况下,乌海就被拿下了。

    这对李乾顺来说,根本不能接受!

    因为大宋的咄咄逼人,李乾顺在南边灵武一带布置了重兵防守,而在北面,他驻守的军队不是很多。

    而后他得到的回禀,是汤阴岳飞拿下了乌海。

    李乾顺依旧是一脸的茫然,汤阴岳飞是谁?

    不过这一次乌海陷落,给他敲响了警钟,这金宋之战,自己不能再掺和了。

    本来南边的种师中就数万军队虎视眈眈的看着他,现在北面又来了一个汤阴岳飞,两面作战,李乾顺觉得再这样打下去,自己玩完了。

    全民皆兵,听起来是一件很热血的事,但是其实更多的包含着西夏人,夹缝里生存的无奈。

    当初宋辽两国,西夏人在夹缝里生存,现在金宋两国征伐,西夏人并没有掌握一丝一毫的主动权,不管是哪一方,自己貌似都惹不起。

    “陛下,岳飞在乌海城头,留下一封大宋国皇帝的诏书!”李仁忠带着一张诏书跑进了元吴宫,颤抖的拿着手中的诏书。

    【大宋皇帝敕夏国王诏书】

    李承顺赶紧打开了信件,至少他们确定了敌人是谁。

    上面只有四个字,莫要自误。

    李承顺软绵绵的靠在御座上,喃喃自语的说道:“完了,完了。”

    李仁忠看到了自己的君主这个模样,也是连连擦着额头的汗说道:“要不把之前拿下的领地丢弃了?专心守着朔方城好了,那东胜卫以北之地,都留给金人和宋人去打吧。”

    李承顺之所以答应了完颜宗翰的建议,完全是因为他们需要从金人手中确定疆域界限。

    金伐宋的时候,西夏人趁机进占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地带,攻占了大宋的建宁砦、天都寨。

    建宁砦、天都寨,都是宋当初攻打西夏的重要出关隘,但是现在看来,大宋缓过神来了。

    本来以为金人可以吸引大宋的目光,他们在后面趁机在摘些桃子,并且金人答应了李承顺,待到战事平定,这些地方都归西夏所有。

    现在看来,自己若是继续贪图这些地方,怕是连兴庆府都得丢掉!

    千里转进,在自己头上留下了一封诏书,扬长而去!

    这就是现在的大宋吗?

    李承顺有些怕,大宋的悍将种家的种师中,在箫关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出击,现在北方乌海的陷落,让他彻底怂了。

    “给大宋国王献表,言我西夏国,愿意与大宋通好!那些地方,不管之前是辽国的还是宋国的,现在都是宋国的了!让北方全面回防,朔方城和乌海城,都要重兵防守!”

    李仁忠领命而去。

    “朕太难了!不,是孤,孤太难了。”李承顺用力的揉着太阳穴。

    一名温婉的女子,将手搭在了李承顺的额头上,纤纤素手,温软柔滑的手掌不断揉动着。

    他娇柔婉转说道:“陛下啊,不要焦虑。一切都会好的。”

    这是李承顺的贤妃,名为曹娴。

    以贤德而得称道,生有一子义女,男名为李仁孝,女子名为李清露,小名梦姥(mu,注1)。

    曹娴叹气的说道:“陛下,臣妾觉得任得敬,应该遣返大宋,防止大宋责怪。臣妾觉得他的女儿,无论家世还是才貌品德,后宫无人能及,但是任得敬他……”

    李承顺将曹娴的手拿开,说道:“孤知道你想说什么!”

    “任得敬本来是宋臣,看大宋在金人手下,无一合之敌,就投奔了孤,孤收留了他。”

    “现在这任得敬的女儿是宫中后妃!我要把任妃的父亲送回大宋,任妃岂不是可怜至极?”

    “一个小小的通判,宋国不会计较。”

    “唉。”曹娴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大宋真的不会计较任得敬的事吗?

    李承顺为什么不愿意让任得敬遣回大宋?

    完全是因为这后宫不宁导致。

    辽国皇帝耶律延禧的女儿,成安公主耶律南仙,是李承顺之前的王后。

    当初李承顺也是因为耶律延禧的扶持,才从母妃梁氏的手中夺回了权力,灭梁氏而亲政。

    亲政之后,李承顺向耶律延禧请婚,耶律延禧许下了成安公主给他。

    耶律南仙是一个极为温润的人,就连曹娴的两个孩子,耶律南仙也极为亲昵。

    元德二年,金人向辽国发起了猛攻,耶律延禧被打的节节败退,临近西夏边境的时候,向李承顺发下了诏书,说要进入西夏躲避。

    李承顺派人接应耶律延禧,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当时就在大同府,向西夏许下了承诺,如果李承顺能将耶律延禧“让”给金国,可以获得西夏拿下的辽国土地主权,金人将不再追究。

    李承顺审时度势,看出了辽国大势已去,答应了辽国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让”出了耶律延禧。

    这一让,把自己的老婆孩子让没了。

    李仁爱由耶律南仙所生。

    他听闻辽国灭亡,忧愤而死。

    耶律南仙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弱女子。

    自己的父亲被俘、故国被灭、爱子夭亡、丈夫冷漠无情,继而悲伤过度,绝食而亡。

    李承顺终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把归附的大宋通判,任得敬还给大宋。

    因为他现在的宠妃任妃是任得敬的女儿。

    曹娴的叹气,让李承顺有些心浮气躁,让曹娴离开了元吴宫。

    而西夏的使者也骑着快马,向着大宋的新行在,燕京而去。

    全天下都知道大宋皇帝在燕京,所有人也都看出来了,大宋皇帝为报血仇,准备和金国不死不休了。

    不到五天的时间,使者就赶到了燕京。

    使者看到巍峨的燕京城,绕着城转了一圈,他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也算不出来,燕京行在,到底比兴庆府大了多少!

    兴庆府是一个东西六里,南北三里,围不过一十八里的人字形城池,而面前的燕京城,比他想的要大很多很多。

    他只绕着燕京的外城转了一圈,这是一个围七十四里,而周围绵延百里都是超大马场的城池。

    这还是个行在!

    赵桓倒是接见了西夏的使者,他不愿意两线作战,确保对金作战的顺利,是现在赵桓的战略目标。

    “你说你们西夏国王让出了之前所有攻伐辽、宋、金的土地?”赵桓打开了札子看了半天,才确认了西夏国王为了求和,割让了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土地。

    这些地方大多数都是西夏趁着金灭辽之机遇,夺下来的飞地。

    而天德州,就是赵桓在建的东胜卫城所在的位置。

    赵桓琢磨了半天,才回过味儿来,西夏人这全民皆兵,乍一听,挺牛的。

    但是只能常备十万军队,其实和种师中的永定军路旗鼓相当。

    本来种师中就给了西夏人足够大的压力,现在赵桓让岳飞由东胜卫出发,拿下朔方城和乌海,西夏人让出一块飞地,实属正常。

    赵桓的城,建在人西夏的地头上,西夏不打才怪。

    但是岳飞这波千里转进,真的把西夏的过往李承顺吓住了。

    “朕同意了。你回去告诉你们李承顺,现在的金宋之战,不是他能够染指的契机,不要想着捞好处,小心把自己的项上人头捞没了。”赵桓将札子扔给了使者。

    连写一封回书的想法都欠逢。

    任得敬的事,他还是知之甚详。

    西夏占得地方,在秦时候,就是九原郡!

    是自古以来之地!

    西夏立国!本就是叛宋!

    西夏皇室都是叛徒!

    现在腾不出手来收拾他,等到捋顺了金国,在去仔细对付他。

    西夏使者哆哆嗦嗦的捡起了札子,哭丧的脸说道:“大宋皇帝请赐臣一封回书,这没有回书,某这回不去啊。”

    “行吧。”赵桓是一个仁善的人,最看不得别人受罪。

    赵桓看着西夏使者离开之后,对着赵英说道:“让岳飞趁着金国上下风声鹤唳之时,惶惶不可终日之机遇,带着人再去一趟乌海,如果能够再往前进些,也可以,还是一月为期。”

    “吓一次,吓不住这群墙头草!”

    赵桓已经看出了西夏人的本质,驴粪蛋子外面光,看着光鲜,其实就是一坨粑粑。

    不趁着西夏还没有将布防做好,再去一趟,岂不是浪费机会?

    西夏人性子反复无常,自己不把他们彻底吓住,他们能知道自己姓的李,不是李唐的李?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六足四翼王正臣

    岳飞接到命令的时候,真的相信了,官家是个仁善的人,然后领兵去了。

    因为沿途的城池已经破过一次,第二次轻车熟路打的更快,半个月打到了乌海,岳飞想了很久,领兵继续南下,向着兴庆府而去。

    当然岳飞是一个非常机敏的人,他当然不会孤军深入到别人都城的地方。

    大宋的禁军稀巴烂,完颜宗望能那么玩,自己要是被堵在了兴庆府,那才是笑话。

    他将部众驻扎在了石嘴山下,自己带着三百亲从跑到了兴庆府城下。

    耀武扬威了一番之后,将官家的信件射进了兴庆府,然后扬长而去。

    西夏国王李承顺看着面前的两封大宋国皇帝敕西夏国王书。连连叹气。

    第一封回书里面写的蛮好的,说了李承顺大观年间,向赵佶请求册封的往事,看起来是在忆往昔两国交好。

    第二封由汤阴岳飞射进城的这封手书,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勿谓言之不预也。】

    李承顺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面前柔魅的任妃,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将任得敬,送回大宋。

    “让李志忠再跑一趟大宋的行在,再三向大宋皇帝说明,西夏无参与此事之心。也祈求那个汤阴岳飞不要再来了。”李承顺有些惊惧的说道。

    本来任妃在前,他早就该食指大动了,但是现在他已经兴趣全无。

    李志忠是第一次去燕京行在的使者。

    这第二次来,跑的也很快,这次他没有祈求大宋皇帝的回书,万一请出一个什么兴兵发夏的诏书来,他李志忠,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赵桓还是让西夏人使者离开了行在。

    他给种师中下了一个诏令,随时都要保持对西夏的高压,若是有妄动,立刻进兵,兴师问罪!

    直到这个时候,西夏人才算,彻底退出了金宋两国的战场。

    赵桓才舒了一口气,同时对两国作战,现在的大宋还没强到那个地步。

    “李太宰给官家的札子。”赵英递过来一道札子说道。

    赵桓打开了札子,看着看着就乐了起来。他走的时候,依旧是让储君赵谌建国,太宰李纲辅国。

    出大事倒是没有。

    赵桓这些部队都驻扎在燕京及其两翼附近,谁这个时候敢作妖,赵桓可以随时南下汴京,告诉作妖的家伙,花儿为何这样红。

    倒是出了不少让李纲和李邦彦两个老狐狸,非常非常头疼的事。

    大宋的进奏院办的邸报,因为内容空洞,卖的不是很火爆,而李邦彦主持的晨报,也是官方口舌,说话只能严肃,虽然销量还不错,但是还不被汴京人特别追捧。

    倒是小报因为都是私刊,虽然受到进奏院的管理,但是内容上,不太容易审核。

    现在大宋京城,汴京的小报,真的是群魔乱舞。

    把李纲和李邦彦给愁坏了。

    标题党横行无忌,金翅大鹏岳鹏举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六足四翼王正臣,成为了新的潮流。

    在小报里,王禀成为了新的流行词汇,只要带上王禀这两个字,就能大卖特卖。

    【又西去三百五十里名曰天山,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凶,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振翅而翱翔九天,名曰帝江,帝江转世开封,是为王正臣。

    【金贼见王禀,如见帝江,围困之,只见其变化出了原形,翅展万里,八千捷胜军卒,两万契丹人,藏其羽,展翅腾空而起,脱困而出。】

    岳飞是金翅大鹏,王禀是六足四翼的帝江,赵桓看了真的笑的合不拢嘴。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小报,还不足以李纲和李邦彦挠头。

    赵桓照着那些小报的头刊,翻译了一下,大约就是uc新闻的那种报道。

    【佣弄每天做这些,五年可变成大地主。】

    【你只抱怨自己啃树皮,却不埋怨自己随遇而安。】

    【雇农们看到周员外每天做的这些努力,哭了。】

    【几十万顷大地主从来不会告诉你的事。】

    【你只看到了王爷们的花天酒地,却没看到他们背后的不易。】

    ……

    赵桓沉默的看着这些小报,怀疑这些小报,真的能卖出去吗?

    但是从李纲和李邦彦反馈上的消息来看,这些掺杂着成功学、经济学、震惊党、标题党的内容,反而卖的非常的火爆!

    让李纲担心的事,赵桓不在京城,有些人利用这些小报宣扬一再被赵桓压制的党争之风。

    【元元丰党人碑名单大揭秘。】

    【起底李清照的父亲,隐瞒了数年之秘。】

    这两篇是李纲专门挑出来,扇动党争的报刊。

    其中一份书写者,是真的想要为了销量,卖更多的小报所写的报刊。

    李邦彦请他们喝了个茶,严厉的警告了一番,传达了一下上意,让他们离开了。

    但是另外一篇小报,程褚的皇城司都亲自出动了,硬是没找到人。

    赵明诚被李纲深夜拜访了。

    发现根本不是赵明诚,这个家伙当场都吓哭了。

    放着好日子不过,招惹入宫了的李清照,他疯了?!

    李纲在解除了对赵明诚的怀疑后,才从这篇这篇揭秘李清照父亲过去的小报中,读出了另外一个味道。

    意图再掀朝堂党争。

    背后的主谋,却杳无音讯,查不出任何一丝一毫的线索,连小报的纸张、墨水、雕版都没有任何的特质。

    纸张是江南的,墨水是山东的,而雕版居然是洛阳的!

    赵桓拿着最后一份札子,想了很久,党争之祸,根由是皇帝从御上丢下草叶,让朝臣们互相狗斗,借此控制朝臣。

    赵桓的手段是借着武人压制朝臣,走的是刀尖上起舞的路线。

    哪个武将不受控制,带兵干掉自己,并不稀奇。

    只要自己的国策不变,就没有用到丢草叶的手段。

    赵桓细细研究了一番这篇小报,才发现这份小报,居然是专门写给自己看的!

    文章里详细的介绍了李清照的父亲,以及李清照的生平,痛斥了当年李格非遭到的不公!

    如果旁人看,还没什么感觉,只感觉到了一代风流才子晚年的落寞,和时代变化莫测的世事无常。

    但是站在赵桓的角度看,李清照现在是他的人。

    这岳父…伯父受到了如此不公正的待遇,现在朝中,还有残余的当年迫害李格非的元丰党人!

    赵桓很快的冷静下来,自己和李清照又没什么,不要冲动。

    赵桓敲着桌子,换换思考着这份小报的书写者,到底抱着怎样的目的,把这份札子送到了自己的面前。

    难不成是李清照写的?

    赵桓很快就把这个想法给甩出了脑海,李清照那种眼睛长在天灵盖上的人,不屑于用这种下作的手段。

    她真的想报复,早就找自己当面说了。

    他并没有想出到底是谁搞得这份小报,李纲和李邦彦两个老狐狸都看不明白的札子,他同样也弄不明白。

    他小心的将小报收好,自己只要不兴党争,这个人迟早有一天会跳出来的!

    “官家,山海关,北古口,奉圣州急报!金国数百万百姓云集关口,请求放行!”沈从气喘吁吁的将一封军报送到了御前。

    赵桓看过之后,说道:“严格筛选,不能让金人混在其中。放行吧。”

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纠结!

    赵桓让沈从传达的谕旨,是他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并没有遭到从王禀、李彦仙到杨忻中这些武将们的反对,因为这太威胁边关的安全。

    只不过还需要将放行的方案再此商议一番而已。

    金人现在要是扇动这数百万的百姓,一起来攻打关隘,多么强大的关隘,都在这茫茫人群中,都会化为灰烬。

    宇文虚中大半夜打扰赵桓赏月,找到了赵桓,商量这件事。

    “臣不太同意开关放人。”

    “即使开关,这些北地逃过来的百姓,必须十年为奴。如果不兴教化,这些人会把大宋翻了天的!”宇文虚中当面而坐,面色极为严肃,他了解金国人。

    赵桓点了点头,朱琏给他们倒上了茶水之后,离开了延福宫的大殿,走进了偏殿。

    朝政的事,朱琏听了那是后宫干政,虽然赵桓没有让她走,但是她还是离开了大殿。

    将大殿留给了要说正经事的两个人。

    赵桓将茶杯放在了中央,倒了点茶水在桌上,说道:“金地百姓从朕来到燕京就开始集结于边关,开始的时候,是辽阳本溪一代的金国百姓,只有十数万人。”

    “但是随着黑土区,会宁府和黄龙府附近的百姓到达,现在山海关外、北古口、奉圣州、大同府这四处地方,已经有了数百万人。”

    “到底有多少,朕不清楚,也没人清楚。”

    “如果他们冲关,别说北古口这个关隘,就是大同府围五十里的大城,依旧挡不住数百人万的迁徙的冲击力。朕开关放人,实属无奈。”

    “事实上,现在这些百姓没有冲关,完全是在等在朕的决定。他们快饿死了,再等下去,不出半个月,就要冲关了,到那时,局面会变得异常的艰难。”

    赵桓看着桌面上四个水滴,愣愣的出神。

    宇文虚中摇头,说道:“可以射杀之,大宋的弓弩很多,而且现在有蒺藜炮,这些金国百姓连一把菜刀都没有,根本不足为虑。”

    “死掉的这些人,就是他们身后蜂拥而至的金国百姓的肉食,哄抢之后,畏惧刀兵之利,自然会退去,回到金国折腾。”

    “他们还是死对吧。”赵桓出神的问道。

    宇文虚中点头,说道:“是的,死不是很正常吗?两国交兵,死伤不是极为正常的事吗?莫说百姓,王公不也会死吗?他们是金国人。”

    “战争是残忍的,他们的君主在掀起战争的时候,他们没有阻拦,他们就是有罪的人。”

    “他们是金国人,但不是金人,是汉人、契丹人、奚人、渤海人、瀚海人。”

    “他们没有能力阻拦他们的君主发动战争,因为他们手中并没有刀兵。我们发动战争,审判的是金人,而不是所有的金国人。肆意屠杀百姓,我们和金人将毫无区别。”赵桓又点了几个点说道。

    宇文虚中的面色越来越严肃的说道:“官家一向仁善,心怀天下百姓,众所周知。臣待在汴京这段时间,感觉到最大的变化,就是百姓变得富足而且安居乐业。”

    “仓廪实而知礼节,百姓有了粮食,才会有精神上的追求,他们开始喜欢看小报,也算是一桩美事。”

    “但是官家,放这数百万人入关,就要消耗粮草养他们。那这些粮食从哪里来?常平仓、富商手中购买,这天下的粮食是有数的,归根到底从大宋的百姓手中扣出这些粮食来。”

    “敢问官家,金国百姓吃了粮食,我大宋百姓饿肚子,大宋的百姓会答应吗?”

    宇文虚中的言辞已经极为犀利,他目光炯炯的看着赵桓,赵英在旁边满头大汗,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新上任的燕京经略使,还没俩月,就这么直面官家,如此说话?!

    “至少燕京路的百姓同意了。”赵桓满脸笑容的说道。

    他已经就是否放金国百姓入关这件事,在燕京各州府张榜通传,也派出了皇城司的察子们风闻言事,搜寻百姓对这件事的反应。

    他的大宋国百姓并不是忘记了仇恨,而是同样可怜被金人压迫的金国的汉儿,言辞多为赞同,极少数反对也是害怕金人混进关来,尤其是黑水司的探子。

    “那还不是百姓们信任他们的官家,能够把这事处理的周全吗?”宇文虚中摇头说道。

    现在大宋的百姓对赵桓有一种盲从,事涉燕京路,甚至整个大宋粮食安全的问题,民间居然反应平平,这超出了宇文虚中的预料。

    但他是朝廷的御史大夫,是朝中台谏的首席,官家的政令显然不符合大宋的利益。所以才有这场月夜下的谈话。

    “这些金国的百姓入关之后,会以十年为期,成为奴仆,作为赏赐军卒的奴仆,还会送到大同府煤田,峰峰矿区的煤洞铁山里挖煤挖铁。会在大宋修路,建城,修长城,十年过后转良,送到全国各地分居。”赵桓再在桌子上点了两个点。

    这是他对处理金国百姓的态度,给他们一条活路,但是依旧对他们进行审判。

    他们并不是无辜的,提供给了金国粮草和签军,就是他们的罪过,不管他们愿不愿意,现在想要投靠大宋,就要付出代价。

    挖铁、挖煤、修路、造桥、建城都是苦差事,而这些人将会是做这些苦工的主力。

    宇文虚中依旧在摇头,说道:“大宋百姓的双手足够强力,足够撑起大宋的天空,就是没有金国的百姓,我大宋百姓,也能把这些做好。”

    “工赈院在籍农夫千万,正在趋于稳定,这数百万的百姓入关,那我原来大宋的民夫如何自处?他们如何养家糊口?”

    “金国百姓的男人,会挤占大宋民夫的工作,金国百姓的女人和孩子,会挤占大宋百姓的口粮。”

    赵桓看着宇文虚中说道:“你是一个文臣,你应该满口的仁义道德。”

    宇文虚中无奈的笑了笑,说道:“而不是如此血淋淋的,说这样话?臣是大宋的臣子,其次才是一个文人。”

    “金国百姓中已经没有多少孩子了,都被煮着吃了。”赵桓沉默了许久说道。

    宇文虚中点了点头说道:“不意外,金国常常出现这种惨剧,臣见过很多次。”

    “臣的方略官家思考一下,蒺藜炮的威力,足够吓退这些手无寸铁的金国百姓,投放些长短兵,让他们回金国闹腾,是最优的选择。”

    赵桓默不作声的盯着桌面,他已经说了这么多,从关隘战略安全,到百姓的反应,到自己对他们的处理,而宇文虚中逐条的反对,赵桓无法反驳。

    最优解,蒺藜炮炮轰百姓,驱赶他们成为灭金之先锋。

    这个话题又绕了回来。

    “他们是汉儿啊!是汉人!里面几百万人中,九成都是从秦时设立了辽东郡之后,不断从内地迁过去的汉人!你让朕炮轰他们?!”

    赵桓依旧在抵抗,他不愿意自己变成冷血无情的统治者,也不愿大宋的百姓变成如此冷酷无情的金人。

    残忍而无道的统治方式,最终会将大宋国带着走向毁灭。

    “可是他们已经不是大宋的百姓了!是金国人!”

    “官家,你太过仁善了,我们是在战争,谋划灭亡金国!”宇文虚中指了指赵桓画的水滴说道。

    “内圣外王。”宇文虚中就着赵桓倒出来的茶水写了四个字。

    “若是官家一意孤行,放金国百姓入关,那臣无话可说,定当竭尽全力转运粮草。”

    “若是官家只是碍于君王本本纪留残暴之名,臣可以下令全线开炮驱赶流民,这残暴之名臣来留就是。”宇文虚中站了起来,俯首说道。

    “你先走吧,容朕缓思一晚,明天给少卿准确答复。”赵桓也同样起身,将宇文虚中送出了延福宫。

    “官家莫生气,宇文少卿也是为了国政,气坏了身子,就不好了。”赵英搬了个凳子出来,让赵桓坐下。

    “天下万事没有两全之法啊。朕也没有生气。”赵桓坐在凳子上,看着天空的一轮圆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从秦开始移居辽东郡的百姓,已经不能再当一名宋人了吗?朕,大纠结啊!”赵桓皱着眉头问着明月。

    做皇帝好难,做好皇帝更难。

    他还不至于和宇文虚中的冲撞生气。

    自己的气量也没那么小,这是大宋铮铮铁骨的忠臣、直臣、能臣,自己为这个生气,那就是是非黑白不分。

    要是为了这种事生气,自己还当什么皇帝,早早去后山那颗槐树上挂着得了,省的给皇帝这俩字抹黑。

    他甚至设想过暂停东胜卫城的建设,放金国的百姓,去西夏霍霍去。

    西夏在岳飞一塔换基地的打法下瑟瑟发抖。

    但是依旧改变不了西夏两面三刀的本质,让金国的百姓,到西夏霍霍,绝对能把西夏国霍霍的不成样子,无力参与到宋金之战中。

    但是赵桓有点舍不得这些劳力这么平白无故的让给西夏人。

    他在纠结,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劳动力。

    只管饭,就可以用十年不用发工资的员工。

    送人口给西夏,自己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赵桓看着明月发呆,金国的金人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居然能玩出这种自决于百姓的决定来。

    百姓迁徙之路上,居然没有任何一个城池打开城门,接纳这些流民,金国没有常平仓,接收这些百姓大概要给他们分粮?

    而且居然没有任何救济,就任凭他们逃离?

    赵桓左思右想,帝王无情才是正确的,这些流民可以充当极好的先锋,敲开赵桓构建的燕京、云中防线的大门。

    赵桓突然感觉到了一双冰凉的小手,环抱住了自己。

第四百四十四章 开关门!

    “在想什么呢?”朱琏的手,环抱住了赵桓,温柔而婉转的声音在赵桓的身后响起,她的丈夫眉头紧皱,让她极为担心。

    “没想什么。你说如果朕变得不那么仁善,像始皇帝那样,暴戾一些,会不会变得容易一些?”

    “或者像文皇帝一样,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会不会不这么为难?”

    “或者朕变得昏聩一些,像太上皇那样,会不会这么纠结呢?”

    赵桓伸手看着明月,似乎是在问自己,也好像在问朱琏。

    朱琏轻笑了一声,出神的说道:“官家既不是始皇帝,也不是文皇帝,更不是太上皇呀,官家就是官家呀。”

    “我就是我?”赵桓哈哈大笑起来,手指刮蹭了朱琏的鼻子。

    “朕是皇帝,朕就是朕。”赵桓终于站了起来,对着明月说道。

    朱琏看着月色下的赵桓,一时间眼神有些迷离,她的丈夫,逐渐变得伟岸起来,从庇佑一个家庭,到庇佑一个国家。

    到现在,他的身影愈加高大起来,这个男人变得愈加的迷人。

    “官家…”朱琏的手用力的搂住了赵桓,轻声而妩媚的说道。

    “嘤…”

    次日清晨,宇文虚中收到了赵桓的诏书,命令燕京、云中路开关放人。

    依旧是之前的命令,没有丝毫的改变。

    “官家果然是一个言行合一的仁善之君啊。”宇文虚中感慨了一声,而他并不准备抗命,他真切的执行了赵桓的命令。

    把早就准备好的书信,发给了汴京的陆宰。

    作为汴京转运使的陆宰和户部沟通,启动京畿路的常平仓,准备开始沿着大运河向燕京送粮,而陈家也在第一时间开始是通过海运,向平洲运粮。

    俯瞰整个大宋的领地,平底船、粮车、楼船,蜿蜒的运粮车队船队,排成了一条条长龙,向着燕京和云中路进发。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执行赵桓的意志。

    山海关的城门前,一名传令兵,甩下了红色的旗帜,大声的喊道:“开关门!”

    完颜宗干蹲在山海关的门前,看着衣衫褴褛,连双鞋都没有的金国百姓,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

    他就这样躺在草垛车上,怡然自得,脸上依旧是那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

    “你让老子一顿好找,以为你趁着开关,跑了呢!”王禀把完颜宗干的草垛车一脚踹翻,说道。

    “王正臣!你就是有六足四翼,老子今天也不会放过你!”完颜宗干忿忿不平的喊道,欺人太甚!自己躺在干草垛的车上,挨着你王禀什么事了!

    王禀和完颜宗干赤手空拳,乒乒乓乓的打了起来。

    “停停停,不打了。”王禀率先喊道。

    他扶着胯,连连摆手,自己不能玩了。

    “新婚燕尔哟,你王正臣这腰也不行了?哈哈。”完颜宗干笑得极为惬意。

    “说屁话。”王禀无奈的笑了笑,自己扶着的地方又不是腰。

    “你不会是旧伤复发了吧?”完颜宗干看着王禀的样子,脸色有些严肃的问道。

    “嗯。”王禀点了点头,从黄龙府到热河这千里转移,天气一直比较严寒,得不到好好休息的身体,其实并没有大好。

    这一下雨身上就有些痒,隐隐发痛。

    “抱歉,我忘了。”完颜宗干一脸歉意的说道。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一头就扎进了干草垛里,在干草垛里不断的翻找着。

    “呐,刚才从这些入关的平民,献出来的东西,都是你的了。辽东千年老参。一天切一小片,一丁点,多了会出事的,这玩意儿,大补。”完颜宗干伸出手,比划了一个一小点的手势,将老人参递给了王禀。

    “你这也太狠了,那些百姓身上本来就没多少东西了,你还收他们东西?”王禀的眼神都变了。

    这人也太狠了!

    “哪有的事!我在这看金国百姓入关,有百姓认出我来了,死活塞给我的。”完颜宗干笑着说道。

    王禀点头,接过了老人参,笑着说道:“官家还是随了你的意,把金人放进关了。”

    “哪有随了我的意,你看那些尸体,难道还能是汉人吗?”完颜宗干指着门在的金人的尸体说道。

    他夸张的划拉了一个巨大的半圆,说道:“查的很严,金人很难混进来,那一大片的尸体,都是金人。”

    “有选择的筛选入关,让流民开始主动将金人筛选出去,你们官家好狠的心啊。”完颜宗干看着王禀摇头说道。

    “我有些明白了,你们官家说的那句话,就是他下了谕旨要北地百姓饶过金人,北地百姓也不会放过金人的含义了。”完颜宗干看着王禀郑重的说道。

    而此时的宇文虚中,再次被赵桓叫到了文德殿内。

    “朕昨夜想了一晚,最后还是决定,把金国的百姓放进了关。这是一个极为艰难的决定。”赵桓坐在御上说道。

    宇文虚中摇了摇头说道:“臣将贯彻官家的诏命,丝毫不敢有任何的违背,官家说如何,那就如何。”

    赵桓开口说道:“朕昨日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谋划灭掉金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们从踏入关内以后,就是朕的子民了。为奴十年是对他们过去的惩罚。”

    “朕就在想,若是我们踏平了金人,辽东郡的那些百姓也就变成朕的子民,一千万户,皆为故民,朕举起屠刀对准百姓,朕于心不忍。”

    “朕带兵平定辽东郡,是为了大宋之安定,为了子民安泰。这些汉民,也是朕之子民。他们脱离关内以百年之久,但是依旧不能改变他们是汉民的事实。”

    赵桓将昨夜思考了一夜的问题,说了出来。

    他将自己灭金之战,正式从灭金,定义为了收复故土,庇护故民。

    否则很容易把灭金之战,打成治安战,进而让自己的国家陷入战争的泥潭。

    宇文虚中拜服说道:“臣,谨遵圣诲。”

    他是御史大夫,他站的角度是大臣的位置,他劝谏官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戮。

    而是让大宋官家知道这个政令的背后,有怎么样的危害,会有怎么样的后果,早做准备。

    正如赵桓所言,他是一名文臣,先是臣,再是文人。

    他的骨子里装着的是礼,他接受的教育,很难让他对屠掠平民无动于衷,但是他必须要讲。

    那是他作为一个臣子的职责。

    “官家放心,金人万万不敢这个时候,随着难民破关。他们不敢。数百万人,我们站着天时地利,都害怕百姓暴起,金人万万不敢触这个霉头。官家。”宇文虚中说道。

    赵桓点头,他的百姓、他的臣子、他的后妃都没有让他失望,和他站在了一起。

    这就够了。

    “不过臣有一条想法,兴教化之事,应该抓紧时间安排了。将民愤对准金人的残暴压迫,将仇恨的种子在他们心中埋下,让王彦王军都深入他们,先练练手也无妨。”宇文虚中建议道。

    王彦还没有出发,他前往山海关跟王禀取经之后,就被金人的百姓们给堵住了,出不了关,现在放金国的百姓入关,王彦也估计要等很久,那不如趁机练练手。

    “倒是个不错的主意,那就这么办吧。”赵桓点了点头,让王彦先练练手再说。

第四百四十五章 拦在山海关外的人墙

    赵桓想不通的问题。

    完颜也想不通这个问题,他待在龙椅上,什么都没做,自己就少了数百万的百姓。

    他呆呆的看着完颜宗望和韩,希望他们给自己一个答复。

    而皇后裴满氏也端坐在自己的身旁,这是他特许的,没有一个身边的人,他害怕端坐在台上看人。

    “陛下,放流民进入大宋,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完颜宗望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陛下可知,为何完颜晟执意要发动金宋之战吗?”

    完颜点了点头,说道:“皇爷爷跟朕解释过,说是因为一个叫张觉的临海军节度使,在知平州的时候,带着平州投靠了宋国,之后皇爷爷才大举兴兵伐宋。”

    “朕是不太信这等话,毕竟宋朝的国王,已经将张觉的人头送回了金国。”

    完颜宗望连连摇头,这等宣战理由,连七岁的小孩子都不相信,更惶恐诓骗天下之人?

    “完全是因为我们金国养不了那么多的百姓,必须要进行扩张,至少占领燕京和云中路才能养活这么多人。”完颜宗望俯首说道。

    他对皇帝并不是尊敬,而是溺爱一样的培养着,他希望完颜能够代表金太祖一系,将金国带的蒸蒸日上。

    七岁的孩子很难听懂其中的矛盾,为何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丁,不去开垦荒地,而是去攻打大宋。

    这是在转移国内的矛盾,他们金人只有不到三百万的人丁,却统治着一千万户左右的人口,这种矛盾的宣泄,是金国高压统治必须要走的路。

    “如果时机得当,可以利用这些流民,冲关破开大宋的关隘。”

    “可惜大哥不在了,否则让大哥来教导你,才是正理。”完颜宗望摇头说道。

    完颜宗干是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人,甚至他知道如何让金国这个不太稳定的国家,过度到稳定。

    但是完颜宗干在完颜杲死后,就在朝堂狗斗中,被完颜晟撵出了城,了无踪迹。

    最新的消息时完颜宗干出现在了山海关。

    完颜宗望没有丝毫接回完颜宗干的想法,摄政的权力就这么点,让完颜宗干回来,很容易影响到他的权威。

    比如不给流民开城门这种命令,如果完颜宗干在的时候,绝对会坚决的反对,进而无法将这条政令贯彻彻底。

    比如完颜宗干的好友,韩就坚决反对这项计划,但是他没有什么权柄,一个礼部尚书,还不能左右国政。

    金国的上下的阶级矛盾,始终是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矛盾,甚至比赵桓移驾燕京的威胁还要大。

    “也就是说,攻伐燕京和云中的计划失败以后,不得已让出部分的百姓,来缓解国内的压力吗?”完颜愣愣的问道。

    完颜宗望的眼神中流露出了喜色,七岁就有如此见识,在完颜宗望眼中已经极为出色了。

    除了极度依赖裴满氏这一个缺点以外,在完颜宗望眼里,完颜是完美的金国的继承人,挺过风雨飘摇的时间,日子就会好起来。

    “陛下,臣以为,送金国百姓进入关内,并不是什么好的办法。甚至不如和大宋议和,然后广开海贸,让百姓养羊,收割羊毛卖给大宋,都够买粮养活自己了。”韩站了出来说道。

    他提出了一道看似极为合理的国策,这是宇文虚中告诉他的话。

    他想不明白,为何宇文虚中会提出这么一条,能够快速缓解金人贵族和百姓之间矛盾的一个政令,助纣为孽。

    但是他依旧在完颜面前说了出来。拿人钱财,帮人办事。

    完颜宗望摇了摇头,说道:“放羊需要草地,那就需要将过去的田地,变成牧场,这个时候,送走的人丁,就会自然让出这部分土地来,正好满足放羊的需求。”

    “二叔说的有理。”完颜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裴满氏,裴满氏同样点了点头,这段朝论才彻底的停歇了下来。

    “该上路了,陛下。”完颜宗望做了一个请的资质。

    黄龙府不能再呆下去了,完颜晟的嫡长子,完颜宗磐已经蓄势待发,随时可能率领合扎军进宫了。

    完颜宗望得到了密报,完颜宗磐已经对行宫内的完颜虎视眈眈,而完颜宗望能做的就是带着完颜,逃离西朝,向东朝而去。

    完颜宗翰是金太祖一系的拥趸,而完颜宗磐手中依然掌握着绝对强大的力量,包括黑土区在内的控制权,要是在黄龙府刀兵相向,完颜宗望有些劣势。

    带着完颜到东朝,应对大宋的进攻,等到完颜长大之后,再一举将西朝收入囊中才是正理。

    一举多得。

    内讧,军事械斗都会损耗大量的国力,所以完颜宗望的选择是逃,逃到东朝,完颜宗磐只能看着完颜长大,然后回到会宁府,彻底控制整个金国。

    完颜点头,离开了御座,牵着完颜宗望的手,上了车架。

    而韩也紧随其后,这次的转移悄无声息,甚至连宫人都没惊动,不显眼的三辆马车很快的就驶过了黄龙府的御街,而黄龙府的清远门是完颜宗望的人在把守。

    三辆马车离开之后,军卒们也迅速撤离,完颜宗望四万人的大军,就这样在完颜宗磐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完颜宗磐带着人闯进行宫的时候,才发现早已人走楼空,连茶水都凉透了。

    而这个时候山海关外,金国的流民们组成了一道人墙,手拉这手,肩并着肩,倔强的看着金人的铁浮屠和拐子马。

    和完颜宗望预期的没有差别,完颜宗翰也打算利用流民趁机破关,但是面前的人墙,让完颜娄室有些怀疑。

    他猛的将手中铁槊一摆,指着面前的人墙,高傲的喊道:“让开!”

    以往时候,自己的命令对这些流民无往不利,他们会低着头,慢慢退倒两侧,然后让开一条条的道路,让自己通行。

    他相信这次也应该如此,因为他们金人在辽东一直如此。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这次的金国百姓,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命令,反而将手拉的更近,肩膀抵在一起。

    他们不能再退了,身后是他们的家人,妻儿老小。

    这人墙之后,最前面是老年男子,后面是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再往后是一群懵懂而恐惧的孩子,他们瞪着大大的眼睛,在汉人军卒的指挥下,一步三回头的走进了山海关内。

    这种年龄由大到小排列的人墙,阻挡在了金人的铁蹄之前,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完颜娄室和他们身后的骑兵,眼神中只有疯狂。

    老人们退,他们的儿子和孙子们就真的会死,汉人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他们哪怕是自己死去,也不会放弃这种希望!

    易子而食和为了孩子拼命的虎毒不食子,这种完全冲突的事情,在这群流民上诡异和和谐的发生着。

    完颜娄室有些头破发麻的看着这一幕,默默的选择了撤军。

    这冲过去杀死一堆老弱,也冲不过绵延数十里的人墙!

    在完颜娄室撤军的一瞬间,人群中爆发出了震天的喧嚣声。

    都差点吓住了守城的王禀,他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能下令全城戒备,随时关闭城门。

    完颜娄室骑着高头大马,慢慢的带着士气低迷的军卒们离开了山海关前,回到驻地的时候,这名金国的战神,怀疑的看着自己的双手。

    自己战无不胜的铁槊就在他的身边放着,一如往昔伴随着自己。

    他曾经给山海关去过一封信,给完颜宗干。

    劝说他趁机从山海关逃出来,还送了一根辽东千年老参,让他用老参来贿赂城池的守卫。

    不过完颜宗干没有给他回信,而且据黑水司回禀,那辽东老人参,确实给了守将。

    不过不是为了贿赂,而是为了给那个千里直捣黄龙府的王禀补了身子。

    这样行径,让完颜娄室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完颜宗干为何会如此的选择。

    现在他看着自己的铁槊,看着自己的双手,看着一轮圆月,愣愣的出神,这个随着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征战了整整十三年的战神,略有些怀疑自己。

    自己的铁槊,可能守不住金人的江山了。

    金人变了,从上到下。

    就连自己,今天差点将手中的铁槊砸到自己的子民身上。

    这还是自己吗?

    赵桓待在延福宫里,最近的日子过得惬意了许多,需要送到行在的札子本来就少,他处理朝政的速度越来越快,不用浪费大量的时间了。

    “朕把他们充了十年的奴籍,十年啊,说不定十年还没过完,人就死了。他们居然还要对朕感恩戴德。咄咄怪事。”赵桓恰了一颗葡萄说道。

    “那还不是官家英明神武,天子之气折服了他们。”赵英将葡萄放好,乐呵呵的说道。

    赵桓啐了一口,说道:“你咋不说王八之气呢?”

    “官家,他们现在最紧要的是活着啊,活着是他们现在唯一的想法啊。”

    “官家让他们活着,他们自然要感恩戴德,金人皇帝不要他们了,官家收纳了他们,这就是恩。”赵英笑着说道。

    他知道一心活着是什么感觉,如果不是为了活下去,他也不会入宫来了。

    “况且官家还让人教他们读书、识字、知礼这都是教化之功,官家。”赵英笑着说道。

    这是宇文虚中提出,赵桓审批,朝臣们在汴京的文德殿吵了不知道多久,终于决议的一套政令。

    工赈院、军器院、全大宋的军卒们都要做的一件事,读书识字知礼,大规模的扫盲政令。

    绑腿草鞋刺刀战,土改文工识字班。

    赵桓学的是先进经验!这是在扫盲!是真正的教化之功!

    而且还能给大宋无数落榜,没有考取大宋官职的读书人,一条生路。

    当然教什么,是扯皮的重头戏。

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论和应用的碰撞

    赵桓让李纲和刘益各自出了一套不那么生涩难懂的教材,适合从小培养的那种教材。

    李纲出了一本机械原理,搞出了一些简单的杠杆、连杆、凸轮、齿轮、螺旋等机械结构的初级科目。

    还有稍微复杂的间歇性运动机械原理的中级科目,赵桓审定后认为初级可以让十四岁以上的孩子学习,而中级教材就适合十七岁以上的学生学习。

    至于高级版本的机械原理,李纲还在摸索。

    纯粹力学还没有开端的情况下,应用力学倒是研究了很多。

    经过了同文算指洗礼的刘益,他现在手里的数学工具非常的丰富,和李纲一样编纂了一套适合六岁到十四岁的教材,和十四岁以上的教材。

    赵桓兑换了两本后世初中高中的数学书和物理书,让他俩研究去了,纯粹理论科学,这些东西要研究明白,实在太难了。

    李纲收到从燕京邮寄回来的书籍的时候,满眼的绝望,自己这是得罪了赵家大官人了吗?

    他很忙,他在辅国!

    研究这些,真的消耗太多太多的精力了!

    当然,李纲和刘益不敢腹议赵大官家,就把气撒到了还只有九岁的赵谌小朋友身上。

    “牧场上有一片青草,每天都生长得一样快。这片青草供给十头牛吃,可以吃二十二天,或者供给十六头牛吃,可以吃十天,期间一直有草生长。如果供给二十五头牛吃,可以吃多少天?”

    赵谌咬着笔头看着坐在台前的刘益,痛苦的看着这道题,他真的不会。

    “夫子,怎么做?”赵谌拿着空白的答卷给了刘益,刘益瞧了瞧,抽出了一把戒尺,说道:“伸手吧。”

    岳云、宇文重和赵臣夫一起伸出手来,眼巴巴的看着刘益,这题真的好难,他们都不会做。

    就连最聪明的赵臣夫都不会。

    刘益心里狂笑,这是大宋官家从汴京送过来,专门为难他刘益的!

    幸好刘益自己有几把刷子,差点被这云里雾绕的题给吓住。

    不过在他的方程术下,仅仅用了一刻就做出来了,不过里面的此消彼长的数学思想,还是让刘益往前更近了一步。

    “算了,把手放下。我来给你们讲解一下。”刘益笑着让几个人把手缩了回去。

    “要解决此类此消彼长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基本特点,原草量和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找到了这个基本特点,我们就可以从这道题里找出两个不变的量。”刘益在黑板上,写出了两个量。

    岳云不是很喜欢数学,他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窗外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他发誓,他就看了一眼。

    刚回头,就看到了刘益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常用公式和四个基本公式。

    “岳云,你重复一遍我刚才说的话!”刘益非常严肃的盯着岳云说道。

    “我不知道。”岳云是个老实孩子,老实承认了自己在课堂上走神了。

    刘益的戒尺唰的一声,带着破空的声音,落在了岳云的手心上。

    “啪!”

    “嘶……”岳云甩了甩自己的手掌,赶紧坐好,认真听课,刘益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他重新将数量关系梳理了一遍,说道:“好了,由此,我们易得,二十五头牛,需要五又二分之一天吃完这些草。”

    “夫子,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呢?”岳云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刘益看了一眼岳云,他和朝堂上那群经学博士提出的问题,完全的一致。

    这些问题完全脱离了实际,完全没有任何的用处。

    赵桓将这种数学命名为了纯粹数学,而将运用实际的叫做应用数学。

    “你种树的时候,刨坑吗?”刘益笑着问道。

    “刨。”岳云快速的说道。

    “你种树的时候,浇水吗?”

    “浇水。”

    “你种树的时候,要树苗吗?”

    “要。”

    “你种树的时候,会种在天上吗?”

    “不会,会旱死的。”

    “这就对了,没有任何的苍天大树可以不立足于大地,我们现在学的数学,是纯粹数学,他们的作用,就是锻炼我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然后让数学这颗苍天大树茁壮的生长,结出的果实,才是应用数学。”刘益让岳云坐下,看着他说道。

    “专门研究数学本身,不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学问,就是纯粹数学,研究从客观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学规律的内在联系。”

    “也可以说,纯粹数学,就是在研究数学本身。让数学成为我们的工具,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我们学这些的意义。”刘益将自己的话说完,继续着今天的课程。

    纯粹数学的概念并不成熟,只是赵桓在回答刘益札子里的一句简单概括,他进行了总结而已。

    他说这些,孩子们不见得能懂,但是也不见得不懂,只要他们知道,自己学的东西不是没有用就是了。

    李纲端坐在朝堂里,今天面对的不是朝臣,而是面对太学和国子监里的博士,这些博士都是一群老学究。

    改变他们的思想实在是太难了,李纲负责的军器监的各种军器的改良,都是数学在实际中的运用,这些东西跟这群老学究讲明白实在是有点难。

    今天这群博士们,终于找上门来,问李纲要个说法,这教材到底是学太学里的教材,还是用你李纲的教材。

    “今天话摆在这!这新学是官家推行的!这教材是官家钦定的!你们要是找人说理,去找官家说去!官家在燕京呢!快车十天就到,慢悠悠的二十天也就到了!”

    “新学就是这些教材!必须推行!”李纲将圣旨拍在桌子上,扬长而去。

    经学博士们,面面相觑,他们本以为自己的老资格可以跟李纲坐而论道,讨论下这些教材有没有修改的余地。

    结果李纲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李邦彦站在文德殿的门口,都笑弯了腰。

    他走了进去笑着说道:“教材都在这里,大宋书局都给刊印好了,你们得自己学会,才能教学生,赶紧拿回去研究研究。”

    “还有工赈监的西席先生们,也是同样的道理,三个月后的新学就要全面普及下去,西席先生要是在课堂上被问倒了,那可是要丢脸的。”

    李邦彦让经学博士们离开了文德殿,李纲摆明了耍流氓,抬出了官家压他们,这要是不遵守,就是违抗圣命!

    这才是一个宰执该有的模样,事事都要自己扛下来,那官家这大杀器,留着干啥?

    经学博士们当然没胆子去燕京行在,问官家说理去。

    据传闻那里遍地的流民,四处起的刀兵,他们可不敢去淌那淌浑水。

    这新学的教材,用最快的速度向着大宋的全国各处蔓延开,仅凭大宋书局一家根本没有可能将这些书籍刊印完成,自然让各地的书坊积极配合刊印,统一了授课内容。

    赵桓收到李纲的札子时候,也笑了笑,这个李纲终于学会了利用皇帝去背锅。

    不过赵桓哼着小曲,走出了延福宫,溜达着向皇城左侧的集市走去。

    在燕京行宫的左侧,有一条街是集市,这里云集了天下几乎所有的货物,行商坐商云集,赵桓今天的活动,就是跟着朱琏去逛街。

    燕京不同于汴京,这里几乎没人认识他,所以他安排了一些亲从官跟随,也没有清场,就溜达着从侧门,走出了行宫。

    赵桓站在这条街的街首看着街尾,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样子,一阵舒坦。

    他没有把自己的政令玩脱,大宋的粮价经过了小幅度上扬之后,再次平稳了下来,燕京汴京两处的粮价仅仅涨了半成。

    大概从两块一斤的米,涨到了两块一毛钱一斤米。

    宇文虚中和赵桓两个人都小看了大宋国的底蕴。

    这是一个人口近亿的国度,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世界上最繁荣的东方世界。

    而这种繁荣在乡绅地主的严苛剥削之下,依旧繁衍了近亿人口的繁荣。

    而彼时的欧罗巴,人口才堪堪达到五千万不到的模样。

    在赵桓为期一年多的土改和商改之下,这次的接纳数百万人进关,完全没有任何的波澜,像是水滴汇入了大海一样。

    这次的北地难民一共接收了两百万人,相对于大宋一亿的人口,人丁仅仅增加了2%

    赵桓对此松了一口气,他害怕宇文虚中说的那些变成真的,但是好在,结果皆大欢喜。

    赵桓明白了什么叫大一统王朝,这个大一统,统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

    这是一个整体。

    “烟雨寻春迹,大地纳灵气,百花相争艳,盛世看今时。”赵桓准备踏入集市之中,带着朱琏好好的逛逛街。

    繁华盛景,自己却不能融入其中,岂不是可惜?

    当赵桓踏出第一步时,无数的亲从官从自己的身后,跑到了前面,将街面上所有的人清的干干净净。

    赵桓愣愣的看着这一幕,他扭头看了一眼沈从,小心谨慎这四个字完全符合现在沈从的一举一动。

    你有点莽夫的样子好不好!你看是砍废了金国东帅的沈从啊!

    “官家,请,清场了。”沈从张望了一下,笑着说道。

    “你都人赶跑了,这还有什么意思?”赵桓气急,笑骂着说道。

    沈从低头说道:“官家,若是百姓不慎冲撞了官家,对百姓也是一件祸事。官家,毕竟是官家啊。”

    沈从清场的理由是为了保护赵桓,也是为了保护百姓。

    谁让赵桓的身份这么特殊呢?

    皇帝这两个字,跟个山一样,压在所有人的头上,即使百姓再尊敬他,盲从他,沈从也不愿意赵桓涉险。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赵桓叹了一口气,这辈子与民同乐的机会,怕是没有了。

    “官家小心。”朱琏突然说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521/ 第一时间欣赏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作者:吾谁与归所写的《北宋振兴攻略》为转载作品,北宋振兴攻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北宋振兴攻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北宋振兴攻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北宋振兴攻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北宋振兴攻略介绍: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北宋振兴攻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北宋振兴攻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