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北宋振兴攻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北宋振兴攻略全文阅读

作者:吾谁与归     北宋振兴攻略txt下载     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八十一章 雩舞祈雨

    “官家,曹贤妃在殿外,想要求见官家。”孙历急匆匆的赶了回来,在赵桓耳边耳语道。

    赵桓皱着眉头看着孙历,早知道如此麻烦,就该让赵英跑上一趟。

    “好好想想你为什么不是大宋皇宫的老祖宗,而人赵英是!”赵桓喷了孙历一脸唾沫星子。

    见?一哭二闹三上吊,弄的文德殿都不得安宁。

    不见?赶明曹娴带着一双儿女投了井,大宋皇帝就成了天下的天大的笑话!

    憋着劲看热闹的大宋百姓,眼巴巴的等到了大宋皇室的一个爆料,怎么可能放过?

    评书、说书、话本、皮影戏和现在已经流行开的小说体,都会全面开花!

    “宣!”赵桓气急败坏的对着孙历说道。

    赵英这出恭恰到好处,立刻就出现了,他站在赵桓身侧盯着孙历,眼神里带着凶狠。

    “行了,别瞪了,你溜号了,他也没办过这等事。”赵桓略带心浮气躁对着赵英说道。

    曹娴带着拖着长尾的宫裙就出现在了文德殿上,怯生生的行了个大礼:“见过陛下。”

    赵桓上下打量着曹娴,这葫芦形的身材果然不是盖得,稍一打扮,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赵桓更在意的是曹娴的打扮,这么盛装的打扮,纡青佩紫,带着一丝丝雍容华贵的模样,是赵桓从未见过的模样。

    这是准备逼宫?

    赵桓脸色一整,严肃的说道:“大宋后宫不得干政,廷议之事,朕告诉了你,就代表着此事已经形成了定案,令出文德殿,无再改之可能。你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结果。”

    “朕是大宋的皇帝,朕不能用自己百姓的性命,换西夏百姓的性命。”

    大宋有钱,但是眼下的局势是粮食不够,赵桓绝对不会用大宋的粮食安全问题换取西夏的安泰。

    曹娴站起身来,不悲不喜的说道:“臣妾今日觐见,是为西朝之事而来,但并非为西朝勋贵而来,实乃为西朝百姓而来,陛下仁善恩照四方,西朝满朝文武有罪,但西朝百姓无罪。”

    赵桓略皱着眉,品了品曹娴这些话,敲着桌子没有言语。

    大宋的朝臣和曹娴的称呼很有趣,他们对西夏的称呼是西朝,而并非赵桓口中的西夏。

    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从始至终,大宋朝臣和曹娴都不认为西夏的自立为王具有合法性。虽然赵桓这个后来者,知道西夏实质上已经自立为王。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西朝之事。”赵桓顺其自然的改口,自古以来,固有领土都是高举法理大棒,出师有名的好理由,他没有理由拒绝。

    其实之前大宋朝对西夏的称呼都比较混乱,直到最近几次廷议,说道西夏之事,朝臣们的口径才统一下来,左右御史的文书上,也正式定名为西朝。

    看来是李纲在私下里叮嘱了朝臣们,对西夏动手已经成为定局,这种提前找理由的行径,赵桓非常赞同李纲这种统战的做法,意识形态建设,李纲抓的很紧。

    “请陛下恩准西朝部分百姓入箫关、磴口入大宋为宋民。”曹娴再次俯下腰身说道。

    “朕没有粮食去养他们。”赵桓解释了一句,他还是不同意。

    曹娴赶忙说道:“陛下,西朝百姓很多人有粮,这也是壮我大宋的好机会,蝗灾未起之时,能够意识到蝗灾已成定局社会动荡,必然是有识之士,也是心念大宋之人,此时他们随宋民入关,又自带口粮,在大宋谋生,自可壮我大宋江山社稷。等到蝗灾起,关闭关隘便是。”

    “若那日大宋天兵占据西朝全境,这些人还可以返回关外,稳定西朝局势。”

    曹娴这个角度一分析,赵桓觉得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

    倭国、高丽、占城可是有不少人都因为大疫,从塘口和津口来到了大宋,其中不乏一些人才。

    心念大宋,这句话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动了赵桓。这些人就是以后拿下西夏的时候,稳定西夏的中坚力量!

    李仁孝,当然现在叫赵仁孝作为西夏三百余年,唯一能拿的出手的西夏王,他这位母亲,绝对是其最大的帮手。

    “朕明日常朝的时候,再和朝臣们商议一下,看能不能发一张招贤榜,赵英你把这件事记下。”赵桓没有把话说满,他有自己的局限性,他要拿出去跟朝臣们商议。

    曹娴冷不丁的说道:“陛下,臣妾请旨雩舞祈雨。”

    “不可!”赵桓断然拒绝了曹娴的要求!开什么玩笑,再不济曹娴也是大宋朝的贤妃,哪里有雩舞祈雨的说法!

    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是中原王朝的一种祈雨的手段,为什么要用女子求雨?

    大旱者,阳灭阴也。胡崇阴而厌之,用女巫舞雩也。这是祈雨用女子的官方解释。

    而巫这一个词,在祈雨的语境里,为: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何为无形以舞?就是不穿衣服。

    雩舞祈雨,就是不穿衣服引诱男性神灵,或者引诱旱魃至,达到降雨的意思。

    在赵桓看来,就是狗屁不通的逻辑,钦天监已经多次上书要求祈雨,赵桓都以君子远鬼神的说辞给拒绝了。

    “若是久旱未有雨呢?”曹娴施施然的问道。

    久旱未有雨皇帝就得下罪己诏,赵桓瞬间明白了曹娴的逻辑。

    若是久旱,那皇帝就得站出来背这个锅,谁让皇帝是天子呢?天不降雨,你皇帝就是有责任。

    所以,曹娴说的雩舞祈雨,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谁承担责任的问题。

    钦天监求雨而未降雨,那自然是钦天监的责任,曹娴雩舞祈雨未果,是曹娴的责任。赵桓对封建迷信深恶痛绝,但是大宋的百姓需要慰藉。

    赵桓答应了曹娴的建议,准备朝议,在曹娴心中就是大恩,衔草结环为报太晚了。

    “久旱,朕还是下罪己诏妥帖些。”赵桓摇头拒绝了曹娴的提议,这个不下雨的责任,曹娴压根扛不住。

    按理说,求雨无果的女巫会被烧死,这种陋习东西方都有,也算是全球特色。

    “陛下不能下罪己诏。”曹娴脸上挂着微笑。

    哦?

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

    赵桓仔细琢磨了下曹娴的这句话,的确现在的赵桓不适合下罪己诏。

    他既没有因为打仗弄的国家内外交困,反而因为打仗,将国内的多股势力绑在了一条绳子上,这也是他能作为皇帝一言而决的主要原因。

    蛋糕做大,哪怕是皇帝吃了最大的一口,他们也乐意跟着后面喝一口汤,就以辽东为例,多少人闻着腥味儿就扑了上去,批条子的衙门口,那已经不是行贿可以批复了,必须要有过硬的关系网才可能拿到。

    燕云两路如此,辽东亦是如此,国帑和内帑对黄龙府和大鲜卑山的开发已经提上了日程,所以岳飞进兵突然停止,让多股势力瞬间吵开了锅。

    大宋骤逢水患、水疫,辽东突然有了鼠疫,在大宋皇帝的领导下,都完美的解决了问题,辽东开发计划与鄂州空出来一大片的官吏空缺,又有多少人盯着?尤其是两荆地区的春耕做的极好。

    大宋的朝臣们闲的没事干,出来恶心皇帝?是肉不够多,不够分吗?

    没有大疫、大灾、大规模百姓举大旗的时候,皇帝因为突如其来的大旱,发罪己诏,不符合朝廷的规则。

    所以钦天监才牟足了劲上札子要求雨,目的就是背锅,这锅不能是皇帝,因为大宋的皇帝还会带着他们攻城略地,发家致富。

    所以,曹娴才会说,不能下罪己诏,因为大宋的军队在外征战,而这个作战计划乃是大宋皇帝的根基。

    “你说的有理,但还是不行。雨是求不来的,钦天监日夜观测,已经有了对水循环的一些了解,朕也不能愚弄朕的百姓。”赵桓想明白归想明白,还是严词拒绝了。

    但是他大力推行的教育改制,目的是最大幅度的增加民智,降低百姓们被忽悠的风险,封建迷信往往是忽悠百姓最好的招数。

    “只为陛下一人舞。”曹娴说完这句话,罕见的脸红了一下,紧接着大大方方的站直了身子,女人最好的年华就那么几年,自己已经孕有两子,在大宋的战略明显放弃和平解决西夏问题的时候,她得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这不丢人,也不寒碜,女子以色娱人,尤其是知道自己不久后,连最有优势的皮囊都会变质,不赶紧怀上个大宋皇帝的孩子,她的未来可预见会多么的糟糕,尤其是宫里进来这么多新人的时候,她霸占着四妃之一,却连夫妻之实都没有。

    在后宫,宠幸就是最大的恩赐。

    赵桓琢磨了半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对着赵英说道:“你来安排吧。”

    曹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行了个礼说道:“臣妾告退。”

    赵英没有去送曹娴,因为他知道官家这句,让他来安排,压根就是一句空话,显然曹娴也听明白了官家的敷衍。所以没有接触才是好事。

    官家登基以后,赵英已经在身边伺候了六年之久,自然知道官家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赵桓看着曹娴婀娜多姿的模样,靠在椅背上,说道:“朕不是不喜欢她,你知道她很温顺,朕很喜欢她这个性子,知书达理育子有方,放普通人家里,贤妻良母也,朕这么敷衍,是不是显得有些残忍?”

    赵英乐呵呵的说道:“官家心里始终忧心国事,害怕因为女子心软耽误了军国大事,臣明白官家的为难,但世上事哪里有事事称心如意?”

    “对,哪怕是皇帝。”赵桓点头,他作为皇帝已经比常人有太多的事称心如意,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赵英,你说奇怪不奇怪,为何这次的反剥削的律法,就这么通过了,那可是刑律,是要杀头的!他们居然就这样让宋世卿把那段给加上了?”赵桓眯着眼考虑。

    之前他就觉得哪里不对劲,现在回过神来仔细一琢磨,的确是不太对。

    赵英仔细考量了一番,他在犹豫是说实话还是说假话哄官家开心。

    “说实话,朕不是不能容实话的人。你大胆说。”赵桓一看赵英的模样,就知道他没按什么好心。

    宦官和外廷朝臣们的争锋,永远是存在的,这明摆着琢磨着怎么给朝臣们下套。

    “官家,这立法尽管立,执法要是能执行下去,算臣对咱大宋不了解,臣一定没事多出去溜溜弯,长长见识。嘿嘿。”赵英将手中的茶盏放下,刚温好的一杯茶。

    赵桓面色变了数变,感情自己做了这么久的从立法层面,来确定反剥削律法,以及人人平等的理念,在朝臣们眼里就是一时起了兴致?!

    赵英看这把火点的还是不够旺盛,笑盈盈的说道:“官家是皇帝。”

    官家是皇帝,显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显然赵英不是在表述这个事实,而是在说这件事朝臣们不反对的本质。

    什么是皇帝?

    就是中原王朝剥削层级最顶级的存在!

    什么是律法?

    就是皇帝为了这个社会体系更好的运转剥削而制定的游戏规则。

    当一项律法妨碍到了皇帝的利益的时候,皇帝就会去修改这条律法,践踏这些律法,来适应自己,大多数皇帝都会这么做,尤其是一些不孝子孙。

    自己坐着皇帝的位子,还想反剥削律法能够普遍遵守,怎么能实现?!

    赵桓嘴角抽搐,感情这一个多月关于律法的核心问题的讨论,都是无用功,只要皇帝存在一天,就会有被改回来的那么一天,这帮朝臣都在跟自己玩虾扯蛋的游戏?!

    淦!

    怪不得朝议律法,都是宋世卿一个人在喋喋不休!旁人一句话也不说。

    “反了他们了!”赵桓拍着桌子,极其生气的说道:“知道没什么用,为什么都不说破!浪费时间!”

    赵英赶紧劝道:“官家,大宋眼下没什么紧要的大事,就连最大的事,岳将军进兵都是停滞的状态,官家想玩,他们自然只能陪官家玩呀。”

    “而且官家,这律法也是开个口子,真的要施行下去怕是要很久。但是李相觉得有必要,就组织群臣们商量此事。宋少卿不也是心知肚明,但还是准备的极为的充分。”

    “用李相的话说,我们朝堂要走在百姓的前面,正如律法要摆脱民众的偏见。”

第八百八十三章 对情报安全的自信

    “最近没事吗?”赵桓也发现了,自己最近好像真的清闲了一些。

    过年的那段时间才是最为忙碌的时候,各种新驰道、新直道的基建项目,以及各种工赈院、军器院的账目汇总,国帑和内帑的财政如何支出等等,忙得不可开交。

    他清闲了。

    最好的证明是连张棠华都有了娃娃,大宋的皇帝终于想起了他的后宫,并且做了一些正常皇帝最常做的事。

    但是经过赵英的提醒,赵桓才知道自己已经忙碌了六年有余,甚至连后宫都很少去。

    “有,最近皇城司破获了几起叛逆的案子,都是黑水司支持的,有读书人、契丹人、农夫的案子,他们都是受到了上京路黑水司的指示,来大宋以传教的性质活动,不过很快就被县尉举报了。”赵英拿出了几本札子放在官家的案几之上。

    赵桓翻看了几下,就失去了兴趣,他将一本札子揣在了袖子里,对着赵英说道:“拿去给李邦彦,让他宣传一下战果,尤其是举报之后会有五百贯奖励这件事大肆宣扬一下。”

    让金人黑水司的探子进入大宋,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尤其是大肆宣扬之后,大家的眼神绝对会亮上几分。

    抓敌对势力渗透,往往都是宁杀错不放过的道理,五百贯可是一个中人之家一半的资产,相信可以调动起百姓们的能动性。

    他忽然想起了邓奎泄露大宋的军事机密,将汴京的堪舆图以及城防军备图送到完颜宗望的大帐里,在种师道打扫金人大营的时候,发现的那张图纸。

    在登基之初,这的确是大宋的心腹大患,金人要是攻打大宋,泄露这些机密,大宋很有可能因此遭受巨大的损失。

    是这些案子消失了吗?其实并没有,这几道札子里,的确有很多的敌对势力渗透,但是这已经不再是大宋朝的心腹大患了。

    哪怕现在把大宋汴京城的防务图送到完颜宗望手里,完颜宗望也只能当手纸一样丢弃,那城门五凤楼上的两门镇远大炮,以及数百门的蒺藜炮就让人望而生畏不说,他完颜宗望现在也到不了汴京城。

    这就是自信。

    “还有吗?”赵桓意兴阑珊的问道。他在问还有没有他需要处理的札子,这还没月上柳梢头,自己就已经处理完了札子,这让已经习惯了忙碌的他有些不适应。

    赵英摊开手,指着已经空荡荡的分类夹说道:“没了,真的一本都没了。”

    “那安排下侍寝。”赵桓伸手拿过了当初赵英给他做的小抽屉,那可以一抽屉的嫔妃。

    “怎么只有曹贤妃?”赵桓手里拿着一张牌子,这后宫难道跟札子一样,也没了?!

    “刘婕妤来了天葵,已经有三日没有送牌子过来了,朱贵妃、朱德妃都有了身孕。”赵英赶忙解释道。

    “那李大家呢?”赵桓疑惑的问道。

    提到这个,赵英就是笑容满面的说道:“李大家前几日孕吐,胡神医给切了脉,脉象还比较弱,胡神医说等等再报备。”

    “所以曹贤妃今天才会亲自到文德殿来?也是提前报备过的,然后朕让你去传信儿,你才不去?”赵桓瞬间都懂了。

    “官家圣明。”赵英麻溜的送上一句马屁。

    “圣明个屁。摆驾吧。”赵桓将曹贤妃的牌子递给了赵英,让其在写起居注的左右御史那里登记。

    皇帝宠幸妃嫔是涉及到国本的大事,也是要上起居注的。

    “安娜长公主前两天给臣封了五百枚大宋银元,说让臣把她的牌子放在抽屉里。臣没敢答应。官家要是不想去曹贤妃那里,安娜长公主等着呢。”赵英没接牌子,反而多说了一句。

    五百两银子买赵英一句话,这还是看在都是宫里人的面子上,当初赵英给陈子美说了多少好话?由此可知,赵英到底拿了陈子美多少银子。

    但赵英这个人的胆子,肯定不如刘瑾、魏忠贤之流的胆子大,他贪的那些银子,九成都归了内帑,剩下的都用在了这大宋皇宫的维持上。他也没个对食,更没有收养义子的习惯,要钱也无用。

    尤其福宁宫关着的那一位孟太皇太后,王奇从知枢密院事卸任死后,就是赵英在看顾福宁宫,这笔银子见不得光,自然不能走内帑的账目。

    大宋皇宫的安定,绝对有这内侍省都知的功劳。那些老宫宦们都听赵英的话,肯定是因为赵英的身份,但是认他这个老祖宗,就不是身份可以压得住的事。

    所以赵英才是老祖宗,而其他人不是。

    “这是玩的哪一出?”赵桓来到雨花阁,看着雨花阁的装扮就是一阵挠头,这整的还挺有情调。

    大红色的帷幔将阁楼的窗栏围上,氤氲的灯光,穿过蒙着红纸的华灯洒在地上,落下一个个灯影,阁楼里还传来了阵阵的琵琶声,胭脂水粉特有的香气在弥漫,熏香的烟雾袅袅。

    “花费不菲。”赵桓慢慢踱步走进了雨花阁内,左右看着雨花阁内装饰,奢侈至极,这哪里是准备求雨,分明是在准备求欢。

    曹娴妆容还是那个妆容,只不过大长的宫裙已经褪去,只穿着一身轻薄的青色纱衣,倒是将姣好的身材给衬托的淋漓极致。

    “赵英你也去歇息吧,朕今天留宿雨花阁了。”赵桓挥挥手打发走了赵英,像极了急不可耐。

    赵英只是觉得有些奇怪,大宋的皇帝不是个急色的人,怎么今天前脚推脱了曹贤妃,后脚又来到了雨花阁?只不过赵英没有多问,拱手离开了这充斥着暧昧的雨花阁。

    赵桓靠在椅子上,紧紧的盯着曹娴。

    曹娴刚开始还一脸的羞涩,但是官家就这么一言不发的盯着她,让她面色终于变了数变。

    “臣妾死罪。”曹娴猛地跪在地上,浑身颤抖的说道。

    “今天在文德殿为何不说?”赵桓将袖子里的一本札子,扔在了桌子上,那几本抓渗透势力的札子里,有一本是黄彦节写的月汇的札子。

    使官的札子走的皇城司的线路,因为使官本身也是皇城司察子,是皇城司情报系统里的一份子,所以黄彦节的札子,也在皇城司那堆抓渗透势力的札子里。

    赵英无权翻看赵桓没有看过的札子,这是宦官不得干政的规则,他之所以知道大概内容,仅仅是因为封皮而已。黄彦节这本月汇的札子显示,李仁友的那封家书并不普通,信封有夹层,里面有见血封喉的毒药。

    “臣妾若是在文德殿上说了,来的就是皇城司的察子了,臣妾怕死。此事官家一定会知道,臣妾知道交给官家处理才是正途,多说多错,臣妾不敢多言。”曹娴跪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回答着。

    “信封拆了没?”赵桓问道。

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夜鱼龙舞

    见血封喉的毒药和大宋的千机药毒性等同,服用者数个时辰之内就会暴毙。

    李仁友给曹娴的家书中使用了阴书这一个小技巧,信封中有夹层,里面有毒药。李仁友命令曹娴诱大宋皇帝来到她的寝宫,然后毒杀大宋皇帝。

    当然,这个主意是梁炳焕出的主意,他在大宋不断的示好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西夏,结果李承顺表现欠佳,被任得敬刺杀于大殿之上。

    梁炳焕已经没有了退路,才选择了这么一条疯狂的道路。

    这封家书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能够成功,当然是泼天之幸运,只要大宋皇帝死了,西夏就能够北上收复两套地区,蝗灾引起的矛盾,就可以由两套地区的战争而转移。

    河西九州在西夏是除了兴庆府最肥沃的地方,也将是蝗灾最严重的地方。

    哪怕是毒杀大宋皇帝的计谋没有成功,大宋皇帝得知了消息,绝对不会留下曹娴和李仁爱的性命,能够杀死李仁爱,西夏王室的合法继承人,就只剩下了李仁友一人,更有助于西夏的“团结”。

    而且大宋皇帝一旦兴兵征伐西夏,蝗灾带来的社会矛盾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蝗灾和饥荒带来的种种恶果,都由发动战争的大宋来背负。

    所以,梁炳焕用这封带着毒药的信件,最终的导向就是挑起两国的战争。

    面对蝗灾和饥荒,西夏绝对没办法赢,但是面对战争,西夏有可能会赢,毕竟战争存在着很多的变数。

    “没有拆。”曹娴穿着青衣,端着托盘来到了赵桓面前,信封的火漆还在,赵桓也找到了夹层。

    赵桓拿着信件,看着曹娴略微疑惑的问道:“你想没想过杀了朕?”

    曹娴看着雨花阁外,迟迟没有皇城司的察子和亲从官进来,知道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神情略微放松了一些,她嫣然一笑的说道:“想过与陛下日月同眠,想过把陛下榨干。”

    “我不想死,我也不想我的孩子赵仁爱和梦姥死。”

    为母则刚。

    赵桓点了点头,把曹娴从自己的身上抱了下来,这人妇就是人妇,言谈没有其他人的青涩,也最擅长给男人拱火。

    这一个不留神,曹娴就坐在了赵桓的身上。

    赵桓压了压枪,先把正事办了要紧:“取火盆来,此事不要声张,烂在肚子里就是。”

    赵桓将曹娴的信封丢到了火盆里,顺便将黄彦节的那道札子也扔到了火盆里。

    赵英会在第二天的早上盘点所有的札子,然后将大宋皇帝认定是垃圾的札子拉倒御膳局当火烧,当然对于其他札子也需要归档。

    黄彦节的札子归内侍省管理,而作为天下最大的情报头子,赵英当然会看黄彦节的札子做到心里有数。

    赵英作为大宋皇宫的老祖宗,一定会用尽所有的办法,将曹娴这个不稳定的因素排除,哪怕是曹娴没有一丁点要害大宋皇帝的图谋,但是赵英也会除掉曹娴。

    在皇宫里,皇帝的安危最重要。尤其是还是个没有被宠幸过的曹贤妃。

    至于皇帝知道后震怒,要杀了他赵英,他赵英也要这么做,这是他内侍省都知的职责。

    至于召回黄彦节后,黄彦节会不会乱嚼舌头根,赵桓觉得应该不会。

    在宫里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这些宦官们比他这个皇帝更清楚。尤其是看到曹娴还活着的情况下。

    当火苗逐渐熄灭的时候,赵桓还特地搅和了下,看到没有未燃尽之物,才松了一口气,倒了半盆水进入才彻底放心。

    “不至于如此谨慎吧。”曹娴看着谨慎的大宋皇帝如此作为,轻咬着嘴唇说道。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非常至于。”

    赵英曾经给赵桓反应过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宋的皇城司的察子们,对大宋皇帝的忠诚越来越狂热,审案子的手法越来越粗暴,赵桓当时让赵英把皇城司的察子经常调岗解决了忠诚狂热之事。

    但是赵英的忠诚狂热,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也不会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赵桓之所以要保曹娴,的确是因为赵桓很喜欢曹娴这葫芦形的身材,以及身上那股知书达理的气质,他不否认。

    铁渣男自然是一渣到底,这没有什么好掩饰的。

    但是他最主要的目的是留下一线和平解决西夏问题的机会,杀戮只能增加仇恨。而西夏又不能按照金国的解决方案血仇血报去操作。

    西夏的问题极为复杂,河西九州多数都是汉儿,梁家为首的都是汉人。而党项人自汉归附之后,也一直还算安稳,李思恭闹腾独立,更多是利益诉求。

    折家为大唐和大宋守着西北大门三百余年,他们是党项人;靖康元年种师道率领十万永定军勤王,其中也有不少的党项人;种师中的秦凤军也有不少党项人;而在永定行路、秦凤路、关中、河东路也有很多的党项人。

    征伐西夏,若是和金人那般将党项人杀的干干净净,势必引起宋境之内的党项人离心离德。

    大宋和平解决西夏的机会越来越渺茫是客观事实,但是曹娴当初能进宫,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西夏问题的时候,更加平滑。

    而不是闹得血雨腥风,成为历史的包袱留给后人。

    “你那个什么祈雨的舞真的会跳,还是诓骗朕的?”赵桓拍了拍手笑着问道。

    曹娴轻声的说道:“雩舞。”

    曹娴轻轻推了推赵桓的肩膀,走到了雨花阁的中央,今天精心的布置,目的就是为大宋皇帝起舞,她当然早有准备。

    “啪啪!”曹娴拍了拍手,乐师鱼贯而入,显然早就等在了阁外。

    丝竹之声绵绵而起,清风带起衣袂翩翩,如玉的素手在空中婉转流连,而裙裾随着周身起复,一双如烟的水眸,欲语还休,在长袖中不断的如隐若现,像是鱼儿游荡在莲叶之间,又像是飞龙荡漾在白云之上。

    丝竹声渐急,水袖甩将开来,衣袖飞动延展,若水波充斥着雨花阁,又像是无数的花瓣在空中飘荡一样。

    “咳咳,穿上衣服。”赵桓这才明白了曹娴这身青衣的门道,是一块长布裹在身上罢了,随着丝竹声渐急,这布就成了曹娴舞动的工具。

第八百八十五章 兴以单骑入阵

    “官家,少了一本黄彦节的札子,官家瞧见了没?”次日的清晨,准备好早膳的赵英,来到了雨花阁接官家用膳。

    赵桓用力的垂着腰身,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这俗语绝对有几分道理。

    朱琏是赵桓在太子的时候娶的太子妃,即使如此,朱琏也比赵桓小了三岁,在房第之间,也是一朵含苞欲放的性子,可是曹娴绝对不是个善茬,将遇良才,棋逢对手,赵桓差点就在这极其自信的事上翻了车。

    得亏是他凭着多年的苦练不断的五禽戏,再三征伐,得胜乃还。

    当然也有可能是曹娴发觉了大宋皇帝的力不从心,选择了满足男人那点大男子的小心思,毕竟伺候人这件事上,曹娴岁数大赵桓一岁,人妇在这种事上,总归是更加善解人意。

    曹娴满目春风的和官家用着早膳,进宫四年之久的她,除了上次熬粥以外,这是第一次陪官家用早膳。只是她听到了赵英的问话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些慌张。

    “黄彦节的札子我昨日焚了。”赵桓抿了一口米粥,点头说道:“又起了个大早自己熬得?”

    “官家圣明。”赵英摸着脑袋嘿嘿的笑着,不经意间看了一眼曹娴,马上又转走了视线。

    早饭要吃得舒心,官家的胃口因为长年奔波,对早饭的要求更高几分。

    赵桓招呼着躲在门外的赵清露和赵仁爱让他们一起吃饭,笑着说道:“梦姥又长高了呢。”

    “爹爹,娘亲说要我多喝牛乳还要多吃鸡子,可是我喜欢米粥。”赵清露坐在凳子上规规矩矩的说道:“还不让吃蜜饯。”

    赵桓理所应当的说道:“当然要多喝牛乳,多吃鸡子,还要多吃肉!但凡是以后让孩子只喝米粥的都是坏人!”

    “尤其是那些诓骗我大宋孩子只喝粥,诓骗我大宋孩子长得矮矮瘦瘦!说什么吃鸡子喝牛乳消化不良的恶人,都是混账东西!”

    赵桓还在后世的时候,就曾经听说个一个说法,说中国每吃一片牛肉,亚马逊的原始森林就会多冒一股烟的说辞。

    以环保的名义,诓骗中国人不吃肉、不喝奶、不吃鸡蛋、只喝粥的人,都是居心叵测!

    都是人,没道理你洋人的孩子喝奶、吃鸡蛋、大鱼大肉,中国人的孩子就得喝粥、吃馒头、吃稀喝糠,凭什么!

    等着你洋人长得高高大大,壮的跟只牛一样,来欺负食草的中国的孩子?

    在各种领域,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中国产业升级,想要享受高技术产品带来的丰厚回报,就有原罪?就活该活的低人一等?

    “没错,肉蛋奶,一样都不能少!”赵桓肯定的说道。

    曹娴笑着说道:“是御医院的胡神医,上次看孩子有点柴色才对臣妾说,让吃点鸡蛋,适当饮一些牛乳。”

    赵桓点头说道:“这想法不错,食草肯定会影响我大宋的武德充沛,还是吃肉来的痛快一些。赵英你记下这事,让李邦彦扯开了嗓子把这事宣传开,有条件的先上。”

    赵英疑惑了很久,都不清楚食草和武德充沛有什么因果关系,但是有将军肚的岳将军,总归是让人更加心安几分。他还是将官家的话记下了,准备找到胡元要一片文章,有大宋胡神医背书,这宣传才会得力一些。

    “赵英,你没事教教孩子们武艺,这赵仁爱一看就是个书生,这不行。”强身健体,营养均衡才是王道,整日里读书,都把脑袋读的锈掉了。

    “臣这武艺太过阴柔不上台面,王禀将军的武艺又是战阵杀技,也不大合适。臣去找找徐徽言,他是大观年间的武状元。”赵英点头答应着。

    徐徽言是大宋朝的进士及第,后来改了武官之后,又夺了武状元的名头,可惜岳飞和韩世忠的名头太盛,他之前也没带过兵,慢慢又做回了文官,现在礼部做侍郎,主持宗泽之前负责的赵家家谱和祭祀。

    赵桓对徐徽言了解最深的就是,当初赵桓问岳飞有多厉害,徐徽言说他不是岳飞的对手。

    “说起徐徽言,岳飞那边有军报传来吗?”赵桓疑惑的问道。

    “有。”赵英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札子,递给了官家。

    他知道官家的习惯,没当外有战事的时候,官家起来就会问一下大宋的军报,当初是种师道,后来是王禀,再后来就是岳飞了,这都是官家的一些小习惯。

    “完颜宗望到现在还没北伐?他的大撵已经到了会宁府防线?在跟韩将军和岳将军们僵持?他完颜宗望脑子被驴踢了?费了这么大劲儿就是为了征伐漠北诸部,他到会宁防线做甚?”赵桓看完了札子,不明就里,一头雾水。

    完颜宗望当然没疯,哪怕是岳飞和韩世忠在辽河江畔钓鱼,他也没有到会宁府前线来,大宋军队搭建了桥梁通过了狭窄的河道,意图到达辽河东侧,这也不是完颜宗望来到前线的原因。

    发生了一些事,让完颜宗望不得不亲到前线提振会宁防线的士气,否则会宁防线的士气就崩了。

    在冷兵器时代,什么情况下,一个人可以杀死数百人,全身而退?

    在完颜宗望看来,一层岳飞身上那层让他极为艳羡的板甲,长弓两张,弓箭若干,长柄武器几把,最好是沥泉枪这种级别的镔铁武器,四五匹马,马上有饮水、食物可以支撑十几天。

    对手只有是那种无甲、只有短兵而无长兵,没有马,地势平坦的情况下,完颜宗望自认自己可以做到以一当百。

    当初他们金人二十七骑撵着两千宋兵打,就是这样打出来的,完颜宗望是亲身参与者,他当然知道这可以实现。

    【兴以单骑入阵,擒敌酋真珠大王而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

    完颜宗望看着这样的战报,就已经知道前线士气已经崩溃到了什么样。

    杨再兴单枪匹马闯进了中军大帐,想要抓走完颜真珠,没抓到,杀了数百人又回去了。

    现在没事人一样躺在辽河西岸与岳飞、韩世忠一道在钓鱼,着实让完颜宗望不得不到会宁防线提升下士气。

    否则那个比杨再兴还厉害的岳飞要是玩这么一处,说不定会宁防线真的就一溃千里了。

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金融工具

    “你手不要抖,完颜宗望正用千里镜看你呢。你要是漏了怯,他就回会宁府直接北上了,唬住他!”岳飞小声的揶揄着杨再兴,他钓鱼的手,微微颤抖。

    “那是一个两个,那是上百个人,就是猪杀起来,也废不少力气呢,能不累嘛!”杨再兴嘟嘟囔囔的抱怨着。

    “你是真的猛,换做是我,我做不到这种事。厉害。”韩世忠给杨再兴竖了个大拇指,这真的猛,他没有这样的战绩。

    岳飞淡定的钓着鱼:“说起来我们第一次交手,是你和岳翻打过,身受重伤的时候,第二次交手是你大病初愈,新力未稳之机,第三次交手是你杨再兴长途奔波,我们比的消耗体力的摔跤。”

    “得亏你不是全盛状态,以后不要找我打架了。我已经赢了你三次了。”

    杨再兴满脸不屑的说道:“哼!那完颜真珠是个怂货!他居然让人装扮成他的模样,要不我就抓到他了!”

    杨再兴闯入中军阵中擒人,并非不获,而是抓到了假冒完颜真珠的人,这一点让杨再兴始料未及,等回到宋军阵中,稍加询问,结果不是真的完颜真珠,气的杨再兴嗷嗷直叫。

    至于和岳飞打架三战三负之事,就是杨再兴这个丑夫的一些小心思了,结果还被岳飞看穿了。

    杨再兴本身是个马匪,是个流寇,他也为自己的身份感到担忧,虽然他是个莽汉,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大宋军队谁执牛耳。

    他在大病初愈和长途奔波之后,跟岳飞较量,其实有故意输的成分在,岳飞并不是个大气的人,这一点大宋谁都知道,岳飞到现在还在明目张胆的针对这孙翊,并且在官家调停之后,依旧如故。

    他也担心自己这马匪的身份还有砍了岳翻这件事上,在岳飞心中留下芥蒂被穿小鞋。哪怕是他现在沈从的手下当差。

    结果最终还是被看穿了。

    “我有个远方的妹妹张的很俊,上次官家选秀落选了。我就给她看了你的画像。唉,她不乐意。”岳飞说起了旁的事,劝着杨再兴不要生些奇怪的心思,他针对孙翊完全是因为大宋需要搞定永兴军路的顽疾。

    作为大宋军队最大一只的老狗,岳飞不能输给任何人,随着他的职位越升越高,就越不能输。

    韩世忠自从当了将军以后,就再也没有和人单独比武动过手,哪怕是岳飞激将,他也不接。

    每一支军队的领军人物,在将士们心中必须是完美的。

    现在岳飞发现了杨再兴的武力值可能在自己之上的时候,瞬间就决定以后不再跟杨再兴动手。

    杨再兴摇头说道:“其实吧,也分人,你看对面那群鞑子,面黄肌瘦的,高不过五尺,瘦的跟个麻杆一样,三五个人里面还没有一副甲胄,要是换成背嵬军来俩人,我估计就得躺了。”

    杨再兴说着看了看在阳光下忙碌的到背嵬军和山岚军,那都是精锐,个个五大三粗,每一个站在那都是一座小山,再加上马具,甲胄的优势,对面那群金兵,要说是一头猪,那还真没猪壮实。

    岳飞看了一眼自己带领的背嵬军说道:“官家在后方顶着着朝臣们,还有些诗社的名嘴们的唠叨,给我大宋军队造甲,从内帑支赏钱,从国帑支月俸,也都是官家更朝臣们撕扯。咱们这群武人能帮得到官家吗?不能。”

    “就拿背嵬军来说,一个背嵬军月俸三枚大宋银元,八千人总计月俸就三万银元,一年光养这背嵬军就得三十六万银元。而这身板甲光甲胄一人就是十五头牛,一头牛价百贯,光板甲背嵬军就造了八百万枚银元。”

    “战马、马具也很贵,至少的一个人得三匹马,这多少钱?武器呢?寄养呢?打造这只背嵬军就花了官家将近三千万银元,也就八千人。”

    “山岚军还便宜些,两千万银元弄了六千兵马,但是也便宜不到多少。”

    “仅仅打造河间军和山海军这两只能战之师,就花费了万万枚大宋银元,这不算米粮和马粮,这两样可一点都不便宜,背嵬军和山岚军军卒都是肉管饱,战马可是吃豆子的,咱大宋种豆子的地方还少。”

    “我们这个十四万大军,是我大宋一年半的税赋打造出来,塔塔尔部现在是疫区,我能带着这一年半的税赋去冒险吗?况且还有这骑卒军士,哪一个不要培养两三年?”

    岳飞很少长篇大论,这一次是因为他收到了李纲给他写的书信,大约就是官家又在朝堂为大宋军卒站台的事,这引起了岳飞的些许不快,他带的这两只军队,是整个大宋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能战之军!

    他要是因为贪功,把这只军队折了进去,他怕是自刎都无法挽回这样的损失。

    杨再兴忽然神秘兮兮的说道:“我听说官家准备弄个什么大宋股行,给你们扩军用。燕京军没戏了,但是河间军和山海军还是有戏的。”

    “什么东西?!”岳飞疑惑的看着杨再兴,他从未听说过还这什么股行。

    杨再兴伸着手让两位凑近点,说道:“是官家给沈将军透露的,说是要成立一个军队为核心的多个集团,辅助的兵种还有工赈院组成的民夫与工匠,每征伐一地,雇用当地的百姓,对矿产进行采挖,雇用当地的百姓耕种、桑田、畜牧等。”

    “比如山海军集团,共计一千股,你们当年获利一千万枚银元,这些持股的人,每人就可以分得一万银元。当然一千股太少了,肯定不够分。官家说唯有战争金融工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没错,这话是官家说的。”

    “官家的意思是燕京军在名单之外,只有河间军和山海军有这份资格。还会在水军里,立一个到两个这样的集团。”

    韩世忠琢磨了半天才说道:“这不对呀,我大宋的军队是官家的,工赈监也是官家的,军器院也是官家的,也不用给别人分钱呀。官家这是哪一出呀。”

    杨再兴摇头说道:“别问我,我就是一莽夫,我只会打仗。官家说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第八百八十七章 两军阵前,狺狺狂吠

    “他们过来了。”韩世忠小声的提醒了一句,他在提醒岳飞和杨再兴不要再讨论这等问题,因为完颜宗望下了大撵,泛舟向着岳飞的钓鱼的地方来了。

    张宪一看对方下了船,大声的叫喊了一声:“列队,备战!”

    响箭上天,在大大的云朵之下的天穹下孟猛地炸裂开来,整个黄龙府外的背嵬军和山岚军闻鼓声、箭哨声以及空中炸裂开来的响箭,宛若一条条游鱼,在黄龙府外不断的游弋,三三一队汇集成一班,三班一排,三排一连,三连一营组成五百人左右的方阵。

    背嵬军八千,山岚军六千,共计一万五千人在渡河的这段时间迅速完成了列队,人着甲上马,披坚执锐,大风起,吹拂着大宋军队的旗帜翻飞。

    为首的是两杆红底黄字赵字大纛,这代表了这支军队直属于大宋皇帝派遣,也代表了这支军队的归属。之所以有两杆大纛,代表着背嵬军和山岚军两支军队。

    而后就是代表着岳飞和韩世忠的牙旗,还有为了传信用的信幡,以及最近兴起可以使用旗语的青、赤、白、黑、黄五方旗。

    旗语的推广需要大宋的官兵,尤其是军官拥有较深的文化素养,能够读懂旗语,而背嵬军和山岚军是大宋唯二可以熟练的使用旗语来进行命令的下达的军队。

    而五方旗作为旗语进行指挥战斗,正是驴车战神赵光义的发明,可惜这项发明在推广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军队战斗素养的要求,以及作战状态下负责指挥的军将们,也在阵中的客观事实。

    为此赵桓专门培养下达命令和翻译旗语的旗兵。但是他很讨厌旗兵这个词汇,最后这类的人被赵桓定名为通讯兵。

    在阳光之下,背嵬军从人带马都是亮白色的板甲,这种板甲的表面掺着王重阳的独家秘笈,添了红土铬是为了防锈,但是又不能填的太多,要不然钢就会变得脆弱,当然可能因为工艺的问题,这些亮白色略显发红,而板甲上的花纹,都是大红色。

    而山岚军的装备则是过去的步人甲,两层冷锻甲都是黝黑色,这些甲胄多数都是由背嵬军换装时候,代替给山岚军的装甲,对此山岚军颇有怨言,两方时至今日依旧在别着牛劲。

    大宋的生产力就这么点,能给步人甲换装,大同府和磁州的两座矿山和附属的军器院日夜不熄炉的锻造,这已经被言官疯狂弹劾,不恤民力,乃暴政的论点此起彼伏。

    弹劾的札子都被大宋皇帝留中不发,让言官们一拳又一拳的砸在了棉花之上,而且李邦彦改变战略方针之后,言官们的愤怒和大宋军队的战绩相比,显得不那么重要。

    亮白色和黝黑色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颜色,屹立在松嫩平原上,背靠大鲜卑山的松林,肃杀之气在辽河江畔弥漫。

    “战!战必胜也!”爆吼之声在空旷的辽河江畔传出了老远,在黄龙府的西侧耕种的民夫,都疑惑的抬起头看着气贯云霄的军卒方阵。

    完颜宗望站在船头,千里镜扫过了大宋的军队,面色凝重而略显痛苦。

    “早知今日,当初在汴京城下,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进攻汴京。唉。”完颜宗望略显痛苦的揉着肿胀的额头,大宋军队从士气到军容军貌,再到纪律性以及装备已经全面碾压金人军队。

    打不过了。

    当初奉行避战原则的完颜宗望,怎么都没想到大宋军的觉醒会这么的快。

    “岳帅之名,暴于南北两地。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我见生畏呀。”完颜宗望上来就拍了一记马屁。

    完颜宗望的汉学可不输于完颜宗干,双方的会面压根就不需要通译。

    完颜宗望看着已经恢复了几分往日繁荣的黄龙府,不由的感慨万千,他们没有大宋朝的组织能力,在鼠疫爆发之际,只能壮士断腕,将黄龙府锁为孤城,可是这黄龙府几个月里,就被大宋军队控制的如此得当,让他怎么能不心惋惜?这本来是他们的粮仓。

    他坐在了岳飞钓鱼的毯子之上,拱手对韩世忠和杨再兴说道:“此前在沈州我金国勃极烈文帅韩昉与大宋皇帝达成了议和的协定,岳帅、韩帅和杨将军为何今日陈兵辽河江畔,这给了会宁府极大的压力。两国交战,民有生灵涂炭之苦啊。”

    生灵涂炭之苦这话从完颜宗望口中说出的时候,引得韩世忠阵阵狂笑!韩世忠可不是朝堂上那群嘤嘤作妇状的文臣们,他亲眼目睹了河东、河北两地百姓饱受兵祸之苦的模样。

    生灵涂炭之苦,这笔账应该栽在金人头上才对!

    “完颜老二,你这颠倒是非黑白的本事,和大宋文臣们有一拼呀,两军阵前狺狺狂吠,待到某日擒你于太极殿里,与大宋文臣座儿争辩,也不失为一件乐事。”韩世忠狂笑之后,揶揄着完颜宗望。

    “不知岳帅以为如何?”完颜宗望没有搭理韩世忠,这个人说话贼难听,而且越搭理他,他就越上劲儿,若是说着说着,粗鄙不堪之语出口,他这个大金国勃极烈的面子还往哪搁?

    岳飞指着身后的背嵬军和山岚军说道:“不知道西帅以为,我大宋眼下的军队,比之金**队如何?”

    完颜宗望再次眼馋的看着背嵬军身上的板甲,这玩意儿在大宋都是高度机密,他们想要师宋长技以制宋,可是这技术他们根本偷不到。

    他倒是十分坦然的说道:“大宋军远盛我金**卒,岳帅,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燕雀安能和鸿鹄相提并论。”

    完颜宗望带着合扎军来的,最精锐的合扎军有约一万人,战力大约和山岚军等同,都是双层冷锻甲列装的重骑兵,但是他们现在的问题是,合扎军死一个少一个,尤其是在本溪和鞍山的辽阳城被大宋夺走之后,他们无处补充甲胄。

    金国打不起,才是眼下的关键。

    岳飞点头说道:“一如当初,金兵和大宋军卒之对比。遥想当年,西帅陈留门一千斩我宋军民四万之众,仿若昨日,历历在目!”

    完颜宗望闻言,勃然变色。

第八百八十八章 开花弹

    岳飞的话非常不客气,完颜宗望强忍着翻脸的冲动,现在黄龙府是宋人的地盘,虽然以前这里是金人的地盘。

    韩世忠眉毛一挑,眼睛瞪得极大,晃着脑袋说道:“其实鹏举的意思呢,很明确,就是你只要北上,金人必灭。”

    “你!”完颜宗望彻底被韩世忠的话激怒,而跟随完颜宗望登船的几名士兵,直接将手中刀抽了半截,显然对于宋人的羞辱,他们已经无法忍受。

    “对,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岳飞点头,底气十足的说道:“你看到了,你所谓坚不可摧的防线,在我大宋面前并非坚不可摧。”

    “只要我愿意,渡河之后,十八门神威镇远大炮齐射,投石机以及轰天雷之下,我不觉得你的壕堑堡塞,可以阻挡我大宋的火炮。”

    说到这里,岳飞的眼神中充斥着回忆,其实在六年前,种师道的战略规划里,大宋朝在攻下燕云十六州之后,会在燕山一代修建足够的长城,来抵御金人的进攻。

    当初东胜卫营建的时候,岳飞就看到过大宋皇帝案桌上的图纸,只不过在修建了东胜卫后,大宋的这个浩荡无比的长城工程,就被大宋迫切的修路需求所代替。

    岳飞曾经问过官家为何停止了营建长城工程。

    大宋皇帝是一个固执的人,他制定了计划后,很少有人能够改变,过去是种师道,现在是岳飞,尤其是在军事上,大宋的皇帝说一不二。

    大宋的皇帝是一个很听话的人,至少到目前为止,种师道留下的种家遗录以及安边之策,官家都非常认真的履行着,哪怕是上京路已经归大宋所有,但是在大同府、奉圣州营建的种种防御设施,依旧发挥着它的作用。

    唯独当初商定好的长城,无疾而终。

    对此官家的解释是在出现重型火炮之后,长城防御已经失去了他本身的作用,那么长城就只剩下进攻运兵的一个路线。

    但是现在运兵的作用,已经被驰道所代替,驰道所及,则处处都是长城。

    当时岳飞总觉得官家的这个决定说不上好,说不上坏,但是此时此刻,他带着大宋的火器来到金人修建的壕堑堡塞之前,这薄薄的一道墙,真的阻挡不了大宋军队的进攻步伐。

    至于野战?

    岳飞看了看自己身后的一万四千人的精兵,再看着完颜宗望不断变化的脸色,从激奋,到难掩的愤怒,到一丝丝落寞,再到最终的一声哀叹。就知道他心里不确定和大宋作战可以赢。

    大宋可以输十次,金人只能输一次,这就是比的国力。

    完颜宗望是一个百战老将,他正是看到了火器的威力,才会力排众议的实施师宋长技以制宋的国策,但是他们依旧跟不上大宋的步伐。

    “我大宋有一种新式武器,西帅要不要看看?”岳飞看着完颜宗望笑着说道。

    完颜宗望面色凝重的露出了疑惑的眼神:“什么新式武器?”

    岳飞伸手,从旁侧的军卒手中拿起了一枚铸铁球,笑着说道:“官家叫它榴弹,但是广备攻城作叫它开花弹,大同小异。”

    铸铁球下压着一个木制底座,而在铸铁球上插着一个木制的引信,岳飞笑着说道:“这个官家叫它木质信管,和轰天雷上的一样都是延时引爆的效果。想必西帅已经知道了,而这个发射的时候,木质弹托是不会被去掉的。”

    “这主要是因为铸造铁壳爆破弹由于强度低,根本承受不了长管炮的膛内压,因此只能在低膛压的蒺藜炮里上使用。但是你知道蒺藜炮打的很近,但是只要加木质弹托就可以在神威镇远大炮上使用了。”

    “而且这样带一个木质弹托的话,会产生一种类似箭矢的头重脚轻的箭矢效果,更有利于弹丸的飞行,更加稳定。”

    岳飞将手中的铸铁球递给了完颜宗望,他之所以告诉完颜宗望,就是因为告诉他们,他们也造不出来。

    造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直到现在金人只能仿造技术程度不高的蒺藜炮,即使如此,他们的火药的配方,依旧很差,导致爆破起来炸伤他们自己人。

    完颜宗望看着岳飞的模样说道:“能打一发看看吗?”

    “没问题。”岳飞点头,认可完颜宗望的想法。

    没多久一架神威镇远大炮,就被拉到了空旷的松嫩平原之上,随着一声炮响,硝烟在炮身周围环绕,炮弹激射而出,完颜宗望用千里镜盯着炮弹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落在了将近两千步外的距离。

    还未落地之时,炮弹猛地炸裂开来,弹片四射而出,带着尖啸声划过了草原。

    正好有一个傻狍子待在五步之外,弹片穿膛而过,深深的插在了泥土之中。

    “我们有十八门神威镇远大炮,一旦发生了野外冲突,两千步的距离,大炮的大约可以齐射三轮,而重骑的起步距离恰好比两千步多一些,这一轮齐射对骑兵的杀伤……”岳飞没有说完,悠闲的坐在架起的鱼竿前继续今天的活动,钓鱼。

    “能卖我几门吗?”完颜宗望失神的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

    韩世忠眉头一皱,忿忿的说道:“想屁吃!我山海军还没有,就河间军配着这种炮,还卖你,还几门!做你的狗屁午时三刻的大梦吧!”

    韩世忠当然有理由愤愤不平。

    大宋皇帝着实偏心,就说这板甲和板甲护具锻造困难,河间军优先列装,没问题。

    不就是他河间军天下第一军吗?战绩武力都是第一,优先也没问题。

    可是这大炮十八门,他山海军一门就没有,可是岳飞就有十八门!

    当然他也不好说什么,大宋的官家也就八门,还都按在汴京皇宫的城门上。

    官家对岳飞比对自己还好。

    可是完颜宗望居然张口想买,韩世忠当然有理由非常愤怒!

    “也是,大宋不会卖。”完颜宗望非常的失望,这东西要是能够拉倒漠北,在和漠北骑兵对阵的后手,猛地发炮,马匹受惊,绝对会赢得压倒性的优势!

    “你心心念念是北伐,也不是不可以。前段时间韩昉和我大宋议和,并未签订什么文书,今天我把文书带来了。”岳飞掏出一本札子。

第八百八十九章 蒙兀合不勒汗

    其实岳飞恨不得一刀把完颜宗望砍了,但是这正好遂了完颜宗望的意。

    完颜宗望渡河而来,目的就是试着和大宋军谈判,如果谈判不成,那就会想办法激怒大宋的两个元帅。

    若是两军阵前,完颜宗望自己被杀了,能够激起会宁防线的军卒的愤怒,这也算是够了。

    完颜宗望已经老了,虽然才不到五十岁,但是这六年来,他每时每刻都活在噩梦里一样,殚心竭力,他已经有些筋疲力尽了,能够像完颜宗翰一样战死,或许还能在青史上留下一句殉国的名声,赢得一些宋人的尊敬。

    对于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娄室和完颜宗干他们这代人而言,跟随完颜阿骨打起兵的老将们,他们经历过金国最困难的时代,也经历过最辉煌的时代,现如今日子好过太多了,可是他们金人却失去了向死而生的勇气。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二十年前,完颜宗望还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跟随完颜阿骨打在出河店前,怒吼着冲向辽人十万大军的无所畏惧,那种锐气,在金人身上,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金人失去了勇气吗?是的。

    完颜宗望已经想要以死来换取金人的愤怒,可想而知,局势已经多么的糟糕。

    但是大宋的皇帝似乎如同喜欢戏谑食物的大虫和猫一样,总是喜欢玩弄猎物,明明可以一口吞下,却反复的放了又抓,抓了又放。在完颜宗望视死如归的时候,又给了他一丝喘气的希望。

    岳飞看着迟迟不接札子的完颜宗望,笑着说道:“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大宋皇帝要求金国勋贵,保证大宋商贾在金国范围行商的安全和利益。第二条,主要是关于黄龙府的归属。第三条主要是关于倭国金人遣返的问题。第四条是关于海参崴港口租借。第五条是开放会宁府沿海的一些港口,供给大宋船舶停靠。”

    “大宋今年的战略任务是拿下黄龙府,现在显然已经达成了。也可以给大宋的百姓朝臣们交待,我们大宋的军卒不喜欢一次性把仗打完。”

    才怪。

    岳飞在心底加上了两个字,大宋之所以愿意和谈,完全是会宁府现在大宋眼里,同样是疫区!

    大宋的军队不愿意攻打会宁府的主要原因,只是会宁府现在不适合进入罢了。所以这封和谈的札子,就是大宋皇帝捞好处的工具。

    所谓的不喜欢一次性把仗打完,这句话对他们这些从底层爬到现在的军官来说,他们绝对不希望这仗打的时间,越打越长。

    他们本身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而且根据孙子兵法所言,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没有任何的国家可以从长久的兵事中获利,大宋的军队也是如此。

    哪怕现在的大宋军队战斗**依然十分的昂扬,但是久不在君侧,大宋的皇帝心里不起疑惑,他们自己心里也会疑惑,自己是不是会被皇帝怀疑。

    君臣相隙,是赵桓也是岳飞,也是大宋朝臣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

    “效力大约持续一年,你如果不同意,大可拔营北上,北上之日,就是金国覆灭之时。”岳飞重复了一遍韩世忠的话,他也展现了大宋军队的实力,至于完颜宗望愿意不愿意割肉,那就看北伐在他心中的重量了。

    整个会盟,突出一个字,骗。

    但是岳飞丝毫不以为意,兵者诡道也。

    哪怕不通过攻打,紧紧靠着武力威慑,就可以达到战争的效果,这种在兵法中叫做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签好了,我会送到黄龙府。”完颜宗望不敢赌,会宁防线的确是无法抵御火炮的威力。

    岳飞点头,笑着说道:“那么,我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告诉你,你要攻打的漠北诸部,蒙兀,你知道吧,根据我们大宋的侦查,这个部族已经南北征战,统治了数个部落,实力非同小可。”

    完颜宗望点了点头,乘船回到了辽河东岸。

    “你最后还是骗他的吗?”韩世忠看着渡河的完颜宗望,对于上兵伐谋他一直觉得很扯淡,大刀片子招呼上,打出个胜负来,才能谈,哪里有放一炮就能赢的道理?

    这天底下,放一炮就能止戈,还要他们这些当兵的作甚?

    “没有,免费送给他的消息罢了。”岳飞摇头,蒙兀的确很强,克烈部改变过去一贯亲宋的策略,积极备战,和蒙兀部的崛起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已知的情报,金人很有可能不是蒙兀部的对手,哪怕是和塔塔尔部联手,金人、塔塔尔部联军铩羽而归的可能性很大。

    岳飞面色沉重的说道:“七万骑卒。”

    “七万骑卒?!这是岳飞写的?这个浓眉大眼的书生,也学会骗朕的军费了?”远在汴京的赵桓看着眼前的札子,不敢置信的说道。

    “七万骑卒是什么概念?大宋军到现在,只有不到六万的骑兵!其他还在地上跑呢!”赵桓拍着手中的札子,他的情绪非常激动,这哪里又冒出一个蒙兀来?!还特么七万骑!

    赵英翻动着他手里的大部头,这是他的备忘录,记着很多的事,他翻动了很久说道:“官家,靖康元年五月初,孙翊破云中百万军马场后,那百万军马大多数都找不到了,据云中牧民说,当时附近有一支漠北来的勤王军,想来就是他们了。”

    【历史事件提醒:靖康二年,1127年,漠北草原上的孛儿只斤部落酋长合不勒,拓土开疆,威势日盛,周围部族推举他为蒙兀部长,遂称合不勒汗。不久,金太宗完颜晟宣召合不勒汗入朝,席间合不勒汗酒醉失态,冒犯龙颜,自此便与金廷构隙。】

    【合不勒汗回国后,金使前来诱他投降,他一怒杀死来使,整兵抗金。金廷先遣胡沙虎往讨,大败而还。】

    【适逢金太宗逝世,合不勒汗起兵连寇金边,陆续攻取了金朝的西平等地二十七团寨。金朝既而又遣名将完颜宗弼出征蒙兀,两年未分胜负,最终议和,金廷割二十七团寨,岁给衣食,册封合不勒汗为蒙兀国王。】

    赵桓看着历史事件的提醒,心里五味杂陈,按照原来的历史线,完颜晟死时,金人已经占据了整个淮河秦岭以北,甚至都已经搜山检海抓了次赵构,得胜乃还,占据了整个淮河以北的金国都没打过合不勒。

    现在金国就剩下一个会宁府和扶余府不说,合不勒貌似还趁火打劫弄了不少的马匹,实力进一步强大,完颜宗望这次北伐,恐怕真的不太妙。

    【蒙兀,出自唐书。意蒙古。】

    赵桓看着系统的提醒,知道这个敌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了,化铁熔山的蒙古呀!

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乱政,臣不奉诏

    “克烈部,铁勒诸部是突厥系。蒙兀崛起,战胜克烈部,铁勒诸部变成了蒙古三十六部。因为蒙古赢了。”赵桓嘟嘟囔囔的算是把漠北诸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整理完整,才稍微理清楚他们的关系。

    突厥厉害的时候,他们都叫铁勒诸部,后来契丹厉害了,他们就变成了契丹诸部。等到蒙古厉害,他们又叫做蒙古诸部。

    对于习惯了大一统的王朝的赵桓来说,他一直把克烈部当成漠北诸部的王者看待。

    可是漠北是一片很大的疆域,克烈部的确很强,但是蒙兀部也一点也不弱。

    “扩军!干就是完事了。”赵桓看着情报想了半天,索性不想了,该来的还是回来,不会因为他的担心而离开。

    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到最后还不是打仗?!

    打仗大宋有铁骑、有火炮、有岳飞韩世忠,大宋的军队也就是机动能力差点,赵桓不信以现在蒙兀国的实力,能够打败岳飞和韩世忠的合流,这明显不可能。

    赵桓有点小看岳飞这个【长生天之下,无人可以匹敌第一勇士】的称号了,岳飞能打探到这么多的情报,还是克烈部送给岳飞的,因为岳飞是克烈部第一勇士,同样是漠北第一勇士。

    他一直以为是一个尊称,没想到这还是个职位。至少在漠北诸部都通用的一个类似神使一样的宗教头衔。

    “尉迟憨憨都走了这么久了,一封书信也没有?朕还等着他的回来呢。”赵桓叹气的整理着案台,安娜给赵桓弄了根鹅毛笔,已经习惯了毛笔的他突然不习惯这鹅毛笔的握姿了。

    尉迟恭舒,高昌国使者、于阗国王族、盛唐遗民。在领了将族人迁回内地的诏令以后,再没有了消息。

    赵桓转动着手里的鹅毛笔,这鹅毛笔的唯一好处,就是让他重新找回了儿时转笔的乐趣。

    当然很快,鹅毛笔里的墨水甩到了宣纸上,撒出点点墨迹,赵桓再无半点转笔的意思了。

    他拿起了一本札子,这是李纲对赵桓前几天提出的战争金融资本的若干意见。

    战争金融资本,就是当初大航海时期欧罗巴玩烂了的一种经济手段,就是建立各种公司,将公司分成若干股,发行股票,进行扑买,筹措资金组建远洋公司。

    股票自由交易的同时,筹措的资金可以用于扩张公司规模,而这其中必然建立一定雇佣性质的军队,伴随着大航海的船舶,四处征伐,掠夺财富。

    赵桓的打算是给大宋的河间军、山海军做一个类似的试点,但是遭到了朝臣们的一致反对。

    他们不是不同意所谓的成立公司,这对宋人来说,也不是一个很难理解的事。对于设立股局,扑买股票来筹措资金资金,他们也不是不愿意尝试。

    毕竟当初大宋能把诸如码头、邸店的各种商税都扑买出去,对于商贸行为上,他们有更强的承受能力。

    但是他们不接受以河间军、山海军为基,而且是坚决反对。

    扩军,大宋的文臣们也就捏着鼻子认了,毕竟大宋皇帝喜欢武夫,而且是那种不加掩饰的喜欢,他们改变不了皇帝的喜好。甚至建立大宋远洋军,对大宋朝臣来说,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但是这支军队的粮草供应以及归属权,必然是大宋所有!这一点绝对不容许改变。

    在中原王朝的字典里,军队保护自己的商船是天经地义,而且军队不能掺杂其他的性质。

    李纲甚至都将永兴军路控制的陇右都护府的盐田说事,眼下永兴军路的为何到难以收拾的局面?

    陇右都护府的盐田每月可出产几十万贯的山盐,这些山盐和西夏境内的青白盐贸易,就是永兴军路的底气之一,若是官家出面鼓励军队参与所谓的公司,就是将大宋军队推向藩镇。

    这对大宋文臣来说,就是底线,这也是大宋朝立国的根基之一。用李纲的话说,就是:【军屯营造,此乃乱政,臣不奉诏。】

    这一点上,和后世某位大贤说军队不得经商,有异曲同工之妙。

    赵桓想明白之后,也是一身的冷汗。

    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原王朝没有生存根基,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就会从上到下被掐死?

    没有军队保护的资本,就是一堆堆的钱组成的肥羊,压根无法进化到战争金融资本的地步,进行自保。

    所以只有萌芽,没有成长,更别说开花和结果。

    为什么赵桓闲的没事干,提出这种杀鸡取卵的政策?

    其实和之前塘口遇到的瓶颈相同,大宋印钱的速度,已经赶不上大宋发展的地步,导致大宋朝出现了钱荒。

    韩世忠对优先配给山海军的板甲护具、神威镇远大炮真的没有任何的意见吗?

    说到底,还是大宋的银钱现在有些不太够用了,没有足够的钱来满足市场的贸易,民间再次陷入了钱荒的窘境,没办法进行投资,甚至在一些邸店内,出现了一定的恶性通缩。

    这让赵桓极为挠头,他没有处理这方面的经验,还有发展速度太快导致钱不够用的事真的存在吗?

    他已经竭尽所能的压榨倭国供给白银了,可是白银依旧不够用。

    两个办法,小幅度的开放大宋银庄的印钱发动机,定量超发一定比例的银票。

    第二个办法,发行一定的代币,收回百姓手中的银票,再投入整个大宋朝。

    现在摆在赵桓面前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有限开放印钞机。第二条路,发行国债,收回百姓手中银票,二次投放。

    一时印钱一时爽,一直印钱火葬场。

    赵桓看着两条路就是一阵挠头,左选选,右选选,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涉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发行代币,发行国债,届时百姓会拿着债券到大宋银庄,兑银或者兑换银票,这法子压根就是饮鸩止渴,届时再次爆发钱荒,通缩的规模会比眼下更加严峻。

    印钱?

    赵桓叹气,他倒是想印钱!

    可是上任皇帝赵佶,生生把大宋钱引制度给玩烂了,将大宋朝廷的信用完全透支,大宋银庄为何不能超发?还不是在恢复大宋朝廷的信誉?

    “都怪李纲!”赵桓将手中的鹅毛笔一扔,甩锅给了李纲。

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贸的潜力

    大宋朝是如何发展到这个地步的?超快速的发展,哪怕是收割倭国的银矿都无法满足宋朝商贸这饕餮?

    是赵桓重开市舶司吗?有一定的原因,但是重开市舶司的意义,只是将民间海贸,承认其合法,大量减少的仅仅是私贩和海盗罢了。

    大宋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海贸,哪怕是朝廷禁海,但是朝堂没有一支战备的海军,怎么完成片甲不下海的海禁?

    是赵桓推出的银本位的大宋银庄对金融的刺激?有一定的原因,但是本身大宋的民间都存在钱庄、票号、银市这样的民间组织,大宋银庄的作用,更多的是将这个市场规范化,并且具有了调解的作用。

    那是什么刺激的大宋如此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商贸发展的速度,连银子作为新的法定货币,都无法满足它的胃口?

    赵桓已经琢磨了很多天了,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是李纲。

    他的商税改制和依托于退役军卒建立的大宋新商税税稽查,将商税彻底规范化,这不仅仅给朝堂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也给民间商贸发展注入了发展的强劲的动力。

    大宋朝的商税改制,将错乱不堪的大宋商税,彻底规范化之后,打消了百姓们投资顾虑,他们将藏在地窖里的银子和铜钱,拿到了大宋银庄,换成了银币和银票,举着大把的钞票,雇用百姓进行生产,哪怕是小手工形式的作坊,都拥有无限的潜力。

    而为了让商税改制进行到底,赵桓也对大宋的流匪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整改,再加上驰道和兴修水利让货物更快的流转,都让大宋朝的发展,爆发出了让人侧目的威力。

    历史,永远是由人民去创造。

    所以,这一切罪魁祸首就是李纲,面对钱荒对发展的限制,李纲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小幅度可控制的超发,国债金融工具,不足以调控市场普遍的钱荒。

    “这搞个商税改制就这么厉害?”赵桓皱着眉头,他在怀疑是不是有朝臣在其中玩什么他不懂的把戏,但是他又看不出问题。

    【历史事件提醒: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清廷岁入4,250万两白银,农业赋税3,281万两,占比为77%,工商杂税969万两白银,占比23%】

    【清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岁入29,696万两白银,接近三亿两白银,其中农税4,810万两,占比16%,工商杂税20,441万两,占比69%,其他收入4,445万两,占比15%,其他收入中最大的一项为关税,为3,617万两,剩余皆为种植、贩售土药(罂粟)所得。次年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廷亡。】

    【清晚期岁收,在五十年间,从四千万两涨幅至三亿两,很多人将其归功于英吉利对清政府关税的帮扶,而从咸丰十一年至宣统二年全国海关历年各项税收统计总表可看出,关税并非清廷主要增长点,而是商税改制、放开土地对百姓的束缚后,带来的巨大影响。】

    “所以系统你的意思是,清廷亡的时候还是用力挣扎过的吗?怪不得晚清又是搞北洋水师、又是赔款、又是建园子,都快玩出花来了!”

    “崇祯就不一样了,十七年连自己的床都没修过,金銮殿的琉璃瓦都掉色了,惨呀。”

    赵桓看着这表,他一直看不太上的清廷,居然在亡国之际,岁收三亿?

    他算了算现在国帑的收入,大宋银元折算成库平银来计算,大约要打六六折,还不到一个亿,只有九千四百多万两库平银。

    崇祯要是能岁入三亿两,那简直想都不敢想!

    【……】

    赵桓看着这一串省略号,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宣统三年时,清廷已经实质上失去了对大部分地区的控制,否则溥仪不会下退位诏书,哪怕溥仪不眷恋自己的皇位,清勋贵也会逼他眷恋,清廷的灭亡,是在失去了大部分地区控制权之后。在交税全看自愿的宣统三年,依旧实现了商税的迅速增长。中原王朝在商业潜力上,大有可为。】

    【崇祯年间的大明,有大明的国情,正值转型期的万历年间,张居正锐意改革中道崩殂,劳瘁而死,他要是能多活十年,大明龙虎将军努尔哈赤,敢不敢举反旗,宣七大恨反明,尚未可知。】

    【崇祯皇帝面临着的阉党祸国,皇宫戍卫队锦衣卫的都指挥使,需要给一条狗磕头,因为那条狗是魏忠贤养的,而你面对的是不贪权的内侍省伙夫厨师长赵英和选择为忠诚大宋的沈从。】

    【崇祯朝中无肱股之臣,众正盈朝,皆为夸夸其谈之辈,你这边随便匀给他一个李纲、赵鼎、宗泽哪怕是种师道,他也不至于那么艰难被人耍着玩。】

    【你手下大将云集岳飞、韩世忠皆为帅才,武力忠心都不用考虑,敞开了用就是;崇祯面对的是袁崇焕、毛文龙、祖大寿、吴三桂,还未定势就已经待价而沽。】

    【你面对的是守住太原,而你的太原守将王禀死战不退,守城百姓,哪怕是战死、饿死,也绝对不投降金人,而崇祯需要守住的山海关,前是不听调令不听宣的祖大寿家族,而后是随时准备把山海关卖个好价钱的吴三桂。而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

    【你的李纲是个独臣,你给俸禄他给你拼命,崇祯的首辅背后站着七个股东,在入阁的时候,就以每股一万两白银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温体仁。】

    【你要改革商税,有李纲为你背书,百姓们箪食壶浆,乡绅豪族们不成气候,崇祯连商税都只能看上一眼,还是倒欠。你吃饭都是赵英给你精心挑选准备,而崇祯平日都是群英荟萃萝卜汤一碗。】

    【你的淮商在你亲征的路上,给你送瘦马,不要就夸你明君,动不动就给你送钱,需要粮食时,自备干粮帮你运粮,需要船舶,自掏腰包给你建船坞的淮商。崇祯面对的是和关外贸易、清兵入关后直接成为内务府红顶商人的晋商,大明已经亡了,还在搞党社、党争的浙商、楚豪。】

    【你的大宋朝拥有无数的弓社、甲社、武社,募兵可从各社拉出一只具有一定战斗能力的预备役,而崇祯的大明,只有逃军屯逃到一干二净的军户。】

    【你要做的是躺赢,然后开后宫、生孩子,顺便让世界变得更好的生活,崇祯皇帝驾驶的是一艘已经要沉没、四处都是窟窿的破船。】

    “哈哈!”赵桓狂笑不已,这么一对比,他真的觉得自己极其幸运。

    【正在计划你的下一个穿越目标,崇祯。】

    赵桓脸上的笑容瞬间失去,愣愣的问道:“你不是开玩笑吧。”

第八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特有属性

    系统有没有在开玩笑,赵桓不知道,但是他脑子里这个辅助他的系统,不受他的控制,这让他略微感到了一些惶恐。

    当这个念头陡然升起的时候,赵桓忽然发现,自己现在真的有了帝王心态。

    掌控一切。

    面对大宋朝出现的钱荒压力,赵桓下意识的不想印钱,而片面的忽略了现在大宋王朝的信誉,其实已经不需要通过收缩银根去建立。

    他忽视了现在的大宋朝还是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官僚系统还有极大的效率、既没有藩镇、也没有裹挟百万的民乱、也没有众正盈朝的朝堂。

    民间对朝廷的信任,在接连的对外战争胜利,和有序的对内优化政权下,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

    而赵桓不愿意放开印钱这个口子,其实就是君王想要掌控一切的情绪在作怪,忽略了客观事实。

    整个社会都在迫切的需要大宋的朝廷去印钱,以刺激国家的繁荣,而赵桓为所谓的朝廷信誉,其实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赵桓在后世的生活里,是一个群魔乱舞、牛鬼蛇神并行的年代,成长过程中,因为庞杂而海量的消息,导致他对一些类似印钱这种操作,下意识抵触,认为银行超发银钱,是一种剥削行径,会导致百姓手中的钱变得不值钱,而忽略了钱荒对大宋发展的影响。

    他忽略了这个世界上,经济规律中的恶性通缩、良性通缩、良性通胀和恶性通胀客观存在。

    说到底,他还是想要大宋朝变成他想要的那个大宋,而不是大宋百姓想要的大宋。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皇帝,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

    “开放一定的比例的超发,放宽民资对各行业的投资,刺激大宋朝的发展。”赵桓写完这几个字,靠在了龙椅上,笑的十分惬意。

    赵英其实一直非常的紧张,官家在拿起李纲的札子之后,神情一直变幻不定,嘴里嘟嘟当当的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在他准备喊来胡元看一看官家是不是得了失心疯的时候,官家突然变得正常起来。

    这也让赵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笑着说道:“官家,亨伯特主教从克烈部离开了,赶到了大同,前几日来到了相州,昨日进京了。”

    “安娜给了五百两?”赵桓看了一眼赵英笑着问道。

    赵英略有些尴尬的摸着脑袋说道:“官家说笑了,现在涨价了。”

    涨价了?!

    赵桓将眼前的赵英和心目中的魏忠贤的形象逐渐合在了一起。

    在皇帝面前,他赵英是一个憨厚老实、时常出丑、偶尔会办错事、很有能力但是却没有威胁很贴心的一个人。而背地里却是一肚子坏水、勾结朝臣、陷害忠良、横行乡里、面首无数、鹰犬横行、豪宅连绵数十里、干子干孙遍地爬、利用皇帝的信任甚至妄图控制皇城司的奸宦!

    不是没有可能!

    赵桓眯着眼看着赵英,上下审视了一遍,这咋看也不像呀。

    “官家,臣脸上有什么吗?”赵英疑惑的看着官家审视的眼神,琢磨着最近自己也没有领会错圣意,官家对曹贤妃恩宠日隆,雨花阁每个月多了几十两的例钱,应该没做错才对。

    赵桓越想越觉得可能,说道:“没什么,你早上没洗脸,有眼屎,把亨伯特主教请到延福宫吧。”

    赵桓走出文德殿的时候,忽然对站在文德殿门口的程褚问道:“赵英最近有没有欺负你?”

    程褚被这突然的问题搞得晕乎乎的,一脸迷茫的看着官家,愣愣的说道:“没有呀。怎么了?”

    “哦,没事。”赵桓点了点头,又是狐疑的看了赵英一眼,给程褚整理了下兜鍪说道:“挺好,赵英,赏五百银元。”

    赵英紧跟着官家的步伐,看了看程褚征询的眼神,赵英也是满头雾水,官家这是咋地了?

    赵桓怎么了?

    其实没什么,就是大皇帝系统突然提了一嘴魏忠贤,让赵桓内心深处,皇帝特有的多疑属性抬头,所以才会对身边的近人有了一丝丝怀疑。

    “官家,要不叫胡神医来看看?”赵英总觉得官家今天不大对,精神头到还算好,就是行事有些古怪。

    赵桓既不坐轿子,也没乘大驾玉轳,大宋的皇宫,尤其是汴京这皇宫,很小家子气,从文华楼一眼就看到了头,西华门外就是尚膳楼的酒字招牌。

    “赵英,你说朕现在是不是德不配位呀。”赵桓晃晃悠悠的看着大红色的宫廷雕栏,笑着说道。

    霍!

    赵英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看着官家,目瞪口呆,官家今天绝对是哪里出问题了。

    “天底下这么多人,凭什么朕就是皇帝呢?”赵桓看着自己的双手,喃喃自语着。他扭头一看,赵英用他最快的速度跑向了御马局方向,背影已经成了缩影,留下了大宋皇帝和身后的亲从官面面相觑。

    赵英冲进了御马局骑上一匹快马就奔着城外的天工城而去,气喘吁吁的拉住了胡元,二话不说,又快马奔驰着跑回了大宋皇宫。

    “怎么了!怎么了!你为什么这么惊慌,你倒是说话呀!是官家病了,还是妃子有了身孕?贵妃和德妃也还没到日子呀,你慢点!”胡元被赵英拖拽着奔向了延福宫的方向。

    “你不知道,官家说了一些极其可怕的话。”赵英依旧是快步向着延福宫走着,而胡元则快跑都有些跟不上胡元的步伐。

    胡元眼睛一瞪问道:“什么可怕的话?官家要下诏让岳将军进军了?还是要修宫舍了?咦!工部尚书到工赈院还不得乐疯了?”

    “比那个还要可怕!”赵英极其认真的说道。

    胡元面色终于严肃了起来,说道:“难不成官家要天下选秀女了吗?还是官家要亲征金国了?”

    赵英连连摇头:“比那个还要可怕,到了你就知道了!”

    赵英拉着胡元喘着粗气说道:“官家,胡神医到了。”

    “那正好,给李大家把把脉,看是不是有了。”赵桓示意胡元去给李清照诊脉。

    赵英笑着说道:“官家也让胡神医号号脉?天气多变,官家日理万机,调理调理也是好的。”

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协与纠错

    赵桓听到赵英这么说,连连摇头,他看到胡元那一瞬间,就知道赵英其实是在担心他。

    一个皇帝问自己凭什么是皇帝的时候,如果不是得了失心疯,那就是要杀人了。

    其实那个问题,赵桓已经想的很明白了。

    他当然没有得失心疯,也不是要杀人,他问那个问题,不是问赵英,而是问自己,赵英也不敢回答。

    他只是在思考皇帝这种职业存在的意义。

    皇帝是代表着秩序的具现,当一种秩序在不断的被破坏之后,人民就会用脚去投票,来建立一个新的秩序,形成王朝的更替。

    而开国皇帝是秩序的建立者。他的后人,是秩序的维护者。

    当维护者对秩序的维护中,不断的对各种利益集团妥协,而没有在解决问题之后,审视改正错误,这种错误才会导致秩序的逐渐的崩塌。

    当秩序崩坏到一定的程度,灾难就会被无限的放大,因为中央王庭已经失去了他本来的作用,他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就会失去他本应该承担的责任。

    不管是大旱、水患、瘟疫还是兵祸,都会放大数倍,对秩序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看似稳定的王朝,就会轰然倒塌。新的王朝就会兴起,建立新的秩序,或者说入关。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就是这种内核。他将所有的天灾,归结到了皇帝身上,其实就是归结到了秩序的崩塌之上。

    王朝在发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皇帝作为秩序的维护者,就需要向各方利益集团妥协以解决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之后,再审视自己的妥协是否是对秩序的最小破坏,甚至有益于秩序,并且及时的做出政策的调整。

    妥协,不可避免的存在。

    比如赵桓想要实现教育公平,而私塾的存在,就是教育不公平的最大存在,连起跑线都不一样,何谈公平?

    而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所以妥协一定存在,而妥协之后,可以纠正错误。

    而衡量、决定皇帝的妥协是否错误的唯一标尺,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需要代表的是大宋朝绝大多数百姓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他自己。

    因为他是皇帝,他负责维护秩序。

    用宋太祖赵匡胤的执政理念就是:革故鼎新。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不断的深化改革,因为实践是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劳永逸。

    后世的政体是否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那必然是代表了根本利益。

    在某一个时间节点里,为了快速发展。中国走了很多的弯路,留下了很多的坑坑洼洼。

    但是一段时间后再去审视,就会发现那些十分让人在意的坑洼,或者已经被彻底填平,或者已经在填平的过程中。比如高新武器装备,高新科技、外交、经贸等等领域,悄然间,这些坑洼已经被填上了或者填上了一部分。

    而在为了发展的这一时间节点里,做出的种种妥协,它就无法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了吗?显然不是。

    这就是革故鼎新的魅力。

    没有饿肚子的大同世界,一句话道尽了时代的无奈和人民的期望。

    这也是为什么赵桓到现在虽然是赵二家的身子,但是执政理念还是赵大家的理念,因为祖宗之法已经不能代表根本利益。

    当然这都是他作为皇帝,对前后不一的钱政,得到的领悟。

    “官家没什么事呀,一切都很好。”胡元盯着赵桓的瞳孔,说道:“官家,翻个白眼,臣看看眼白。”

    “起开。”赵桓一把推开了胡元,自己本来就没什么事,只不过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说漏嘴了罢了。

    赵英依旧不大信,拉着胡元到远处耳语了半天,赵桓似乎听到了一些关于补肾食补调养的话题。

    曹娴的确是一个榨汁机,以至于赵桓这两天都盼着曹娴有点孕吐的反应,好歇息歇息身子骨。

    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

    赵桓也能理解曹娴想要在西夏蝗虫灾起,大宋武力解决西夏问题之前,怀上大宋天子孩子的迫切需求。只是理解归理解,他这身子骨都快被榨干了。

    “官家,臣有个想法。”胡元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小心的说道。

    自从沈从被刺客刺伤,赵桓不同意胡元用尿液冲洗伤口后,胡元一直对不是医生的大宋皇帝,插手具体的治疗抱有极强的怨念,当然他对官家给他的那本《护理札记》对卫生之道的理解深表赞同。

    胡元和官家的关系不大好,这是连完颜宗望都知道的事,胡元可从来没有这么恭敬的说过话。

    胡元挠着头说道:“臣想着惠民药局的事,能不能跟官家打个商量,县级以上药局正官,归到官籍之中,按月发银啊?”

    “之前不发银钱吗?朕怎么记得是要发银钱呀。”赵桓疑惑的看着赵英,这事当初是剐了赵承佑后做的,赵桓当然记得当时规定了诊金不要钱,药价也是较低的价格。

    惠民要担得起这个惠字,不仅要惠百姓,自然也要保障医者的利益。

    而且他还专门为惠民药局提了字,拯疗贫病军民疾患。这也是从周朝就有的养疾之政,他又不是螨清的皇帝,怎么会光干活不给钱呢?

    “胡神医要的是给这些大夫官身。官家,现在很多民间的医堂开的价格更高,坐堂的大夫们没有官身,从药局里离开的很多,很多惠民药局都有点撑不住了,被挖墙脚的太多了。”赵英赶忙说道。

    这银钱是有的,但多数惠民药局的医生,都是从工赈院医者评定里雇用的,人家来去自由,现在惠民药局出现了新问题。

    【历史事件提醒:明知府衙门设医学博士一名,设正科一人,品秩从九品,为府属之医官。】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嗯,可以。知府正科从九品,知县正科下九品。”

    “陛下万安,在聊什么?”安娜摆着纤细的杨柳腰就来到了延福宫。

    亨伯特穿着一身黑色的教士服,行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宋礼说道:“参见陛下,陛下安泰。”

    赵桓示意两人就坐,坐在雁回池旁,看着安娜又拿出了她的十日谈笔记本,就是一阵头疼。

    赵英在得到赵桓的首肯之后,解释了一番惠民药局的来历和规模,这是中原王朝的周礼,也算中原王朝的文化之一。

    亨伯特的脸色变了数变,面色带着挣扎说道:“长公主殿下一直说她找到了她要找的约翰王,但是听闻她在大宋国的遭遇,我认为这里不是她的归宿,但是现在看来,她的确找到了心灵的港湾。”

    马屁精!

    赵桓直接给亨伯特在心里定了位,他一直没有放弃景教在大宋的传教破冰工作,他这车轱辘的好话,只是为了传教罢了。

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传播的充分必要条件

    亨伯特的脸色有些讪讪,明明安娜长公主说大宋的天子,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为何自己一顿夸赞之后,只得到了一个冷脸?

    “陛下……”亨伯特还要说话,赵桓伸手打断了他那些夸耀,论拍马屁,他亨伯特十个都赶不上一个李邦彦。

    笔杆子能玩出花的人,夸起人来,不显山不露水,心里舒坦。

    比他这种刻意的夸赞,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赵桓看着亨伯特严肃的说道:“你若是想要在大宋传播景教,朕还是那句话,朕从来不反对。但是大宋的百姓接受不接受你的教化,那就得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朕不会扶持你们,朕的手下有一名道教徒,他曾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朕觉得可靠。”

    “若是因为教义起了争斗,在大宋万万没有特权。”

    赵佶办了很多很多的蠢事,例如钱引把钱政玩坏,大宋官钱不如淮浙私钱,蜀中百姓离心离德,弄了个艮岳宫自己享福,大宋天下却民不聊生。江南平叛,十抽一杀令,杀鸡取卵等等,罄竹难书。

    否则当初赵桓也不会有杀了这赵佶的心思。

    但赵佶这人为了搜刮钱财,民无财可搜刮之后,将目光对准了在大宋享有特权的释、道两家的田产。

    直接将僧人的田框在了寺庙之内,不可出寺庙半分,收了一大笔田产。而且还规定了寺庙道观营建的标准,除了要有规划图占地面积以外,对建筑物的数量和宗人数量有严格的限制,度牒前所未有的收进。

    教主道君皇帝赵佶,只是将道家作为统治工具,他也没有丝毫对道观做什么优待。虽然是为了钱财,但是赵桓也贯彻了这一命令。

    中原王朝的教派不要太多,但是经过了千年的演化,汉末平道,南北朝三次灭释,唐末直接驱逐,教派早就学的老老实实,早就从出世变成了入世,逐渐演化成了一项娱乐活动。

    收他们的田的时候,他们一句话都不敢说。

    嘴皮子再利落,也怕刀斧加身。

    景教在大宋传播不开的主要原因,是景教尚未入乡随俗,将严肃的传教活动,变成了一个娱乐活动。

    景教传播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入世,维持他现在这副样子的教义,完全不能在大宋传播,也没人信。

    赵英是个伶俐人,他看出了官家对亨伯特的不耐烦,笑着请亨伯特离开,顺便给亨伯特指了条明路,解决问题的地方,不在朝堂,而是应该去磁州。

    去那里找到王重阳,跟他好好了解下,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的具体含义,了解下什么叫做在大宋官家的英明领导下,和平共处,少弄什么异教徒、净化之类的幺蛾子,才是道理。

    跟官家磨嘴皮子压根没用。

    官家倒腾了几个月的新律法,人人平等反剥削的理念,在大宋朝以后的路都充斥着坎坷,他亨伯特想凭借着官家的一声御令,投机取巧,做梦罢了。

    安娜长公主疑惑的看着亨伯特离开的方向,最终叹了口气。

    “官家就是看上我的细腰,才乐意跟我多说几句话。”安娜放下了手中的笔记本,赌气的说道。

    亨伯特是她的教父,在父亲走后,她万里寻找约翰王,来找到她的教父,可想亨伯特在她心里的地位,可是官家这样对亨伯特,让她略感有些不舒服。

    “细腰?朕要找细腰,天下何止十万?”赵桓站了起来,跟着刚进门的赵英,去了延福宫。

    惯的她!

    若不是为了刷点声望,提高点大宋朝的影响力,他才懒得跟安娜长公主磨嘴皮子。

    赵英的眼神阴鸷的盯了一眼安娜,他不知道这安娜说了什么,但是他知道,安娜应该是惹了大宋皇帝不开心。

    普天之下,能让大宋皇帝不开心的金人,现在正在满世界找逃亡的路。

    安娜目瞪口呆的看着赵桓就这样转身离开,作为一个众星捧月,长大的长公主,虽然经过了万里长途跋涉,但是说到底,她都没有放下心中关于长公主身份的那份尊贵,而这份尊贵,就是她敢抱怨皇帝的勇气。

    安娜用力的一跺脚,两行清泪划过,李清照看着安娜的那副模样,噗嗤的笑出了声,笑着劝慰着梨花带雨的安娜。

    在大宋,皇帝临幸都是一种恩宠,他安娜接受不了这种宫廷文化,何必在这宫廷受罪?官家当初放她进宫,是多少势力在暗中交易的结果?使了多少银子,就为了让官家身边有个番邦人,能够替在大宋行商居住的番邦人说上两句话。

    她倒好,居然耍上了小性子,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官家正在从她寻找的约瑟王,变成住在她心里的人。

    李清照是女人,更懂这些女人的变化,当然官家是个钢铁直渣男,猛然听到这种话,自然不会给她一点好脸色。

    在赵桓心里,安娜和亨伯特加起来,还没有一个曹娴的重量重,跟自己赌气,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赵桓走进了延福宫看着已经有了些身段的朱琏和朱凤英,两个人在宫里扭腰摆臀锻炼身体,他对着赵英说道:“戎狄,人面兽心。”

    “臣知道了。”赵英点头,官家这话的意思,不是要赵英给安娜一些教训,大宋的皇帝也没那么小气,按照官家一贯的做法,是要将安娜赶出宫才对。

    这件事很好办,尤其是对赵英来说,赶出去一个宫女,简单到了极致。

    “让爹爹听听儿子在肚子里叫爹爹了吗?哎呦,他还想踢朕。”赵桓半蹲在朱琏的腹部,在听着胎动的声音。

    “净说胡话,女儿和儿子都还不知道呢,还叫爹爹,踢你还得几个月呢。”朱琏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和赵桓拉着家常。

    而朱凤英凑了上来,在赵桓的耳边小声的耳语着:“官家,让臣妾好生想念。”

    “朕不是每天都在延福宫住着吗?每天见面,说的每天见不到朕一样。”赵桓疑惑的看着朱凤英。

    “臣妾问了宫里的老宫宦,说三四个月后就可以行房了,官家。”朱凤英舔着嘴唇说道。

第八百九十五章 后宫纷争起

    朱琏推了推朱凤英,嗔怒的说道:“净说胡话!你肚子里还有孩子呢。”

    “都大被同眠过了,还胡话,姐姐真是脸皮薄。”朱凤英嬉笑着戳着朱凤英的面皮。

    赵桓不禁一阵头疼,曹娴是个榨汁机,朱凤英也不惶恐多让呀,这也是个妖精。当初一路北上,只要没天葵,就少不了钻被窝的事。

    现在居然都发展到了这等骇然的模样?

    朱琏舔着嘴唇,看着官家像是一匹饿狼一样,甚至连眼睛里都似泛着绿光,随即变得委屈巴巴的说道:“官家眼里不是朝政,就是军国大事,眼里哪里有我这等小女子,臣妾委屈。”

    说着朱琏哀嚎一声,趴在了赵桓的肩膀上痛哭起来,只不过哀嚎的时候,还对着朱琏挤眉弄眼。

    朱琏的脸上一阵羞红,她当然懂朱凤英的意思,这又是一个今夜有行动的暗示。

    她当初答应朱凤英那姐妹一同服侍的想法,还不是存了些官家征战辽东,心中杀伐之气太重,用些淫艳的事,转移下官家的视线,好不让官家心里都是那些金戈铁马?

    戾气太重,终究与国不利。

    现在,朱凤英居然食髓知味,还要再来一次。朱凤英坚定的摇了摇头,这等出格的事,对她来说,做一次就是了。

    虽然那种心惊胆战和突破束缚让她莫名的情绪,但是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能够止的住自己的贪欲,她是大宋后宫的贵妃,再没有皇后的时候,她即便不是皇后,就得撑起母仪天下的架子。

    而且她现在有了别的顾虑。

    赵桓看着朱凤英哀嚎的模样,似乎是痛不欲生,简要分析之下,认为朱凤英得了产前抑郁症,拍着朱凤英的肩膀,劝着:“好了好了,不哭不哭,朕闲暇的时候,多陪……”

    “哼!我去找刘婉。”朱凤英看到姐姐的拒绝,从赵桓的肩膀抬起头来,一跺脚,去了偏室。

    赵桓的手还是维持原状,疑惑的看着朱琏,这演的是哪一出?

    “官家莫要惯着她,胡闹惯了,官家还宠着她,早晚得出事。”朱琏无奈的说道。姐妹共同服侍一个君主,本来就有朱琏姐妹是汉时赵飞燕、赵合德传闻,这传位还屡见不鲜,她也不愿意真的变成祸国殃民女人。

    “有人在你这里胡说了?”赵桓看着朱琏的表情就知道,这事情绝对不简单。无缘无故说这么一句,他当然有理由怀疑有人在挑唆后宫!

    后宫不得干政,朝臣当然不允许在后宫之事上多嘴。

    朱琏看着如同炸了毛一样的官家,赶忙说道:“没有,官家多虑了。眼下官家文治武功,谁敢置喙后宫之事?官家多虑,臣妾就是想着自矜罢了。”

    “再说官家是皇帝,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有人说,也是难免的,官家要是这个样子,臣妾以后有什么事,还敢跟官家说。”

    赵桓看着朱琏,连连摇头说道:“你呀,就是心底太过善良,那群朝臣们、小报笔正们,整天闲的没事干,就指望着宫里出点事,然后弄点小报,大肆指摘一下,满足一下他内心批评的**。”

    “官家,是要赶安娜出宫吗?”李清照从外面飘了进来,笑着说道:“见过贵妃。”

    “姐姐快坐。”朱琏轻笑着示意立侍的宫人看茶。

    “贵妃抬爱,官家,安娜赶出宫去,倒不是不可以,就是眼下这粮贸……”李清照抿了一杯茶笑着说道。

    赵桓摇头,这件事他心里已经定了主意,在他心里也不是个大事,他更在意的是,朱琏和李清照两个人的称呼。

    后宫不宁,已是定局。

    一个叫姐姐,一个叫贵妃,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这一看就不对味儿。

    “胡元是不是给你切过脉了?确定是有孩子了吗?”赵桓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大概是李清照肚子里真的确定有了,才会有这种局面出现。

    李清照嫣然一笑的说道:“是,**不离十了,再等等。”

    朱琏给官家的茶杯里续了点水,笑意盎然的说道:“姐姐有了身孕,就莫要理会那些朝政了嘛。粮贸自有公卿去管,安心养胎才是。说起来,官家为什么要赶安娜出宫?”

    “贵妃说的是。”李清照点头应道,李清照将刚才在雁回池旁的事说了一遍。

    赵桓左看看朱琏,右看看李清照,这唇枪舌战笑里藏刀的话,还是自己认识的两个人吗!

    朱琏当然有顾虑,李清照在朝中组建商部,当初官家不在,李清照带着赵谌处理朝政,事事专权,连李纲都得跟李清照商量朝中大事,朝臣弹劾李清照的札子,被李清照以官家忧心边事,不宜聒噪为由,扣在京城多少?

    本来朱琏对李清照不在意,是因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七年,未曾有过一子,她也一直是以为李清照的身子骨有问题,而且据太医院给李清照切脉,李清照的确有不孕的可能,当初还开了调理的方子。

    结果呢?这铁树开了花,李清照有了身孕,还在外廷有庞杂的势力。

    她怎么能不忧心?

    至于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是否影响李清照登极,登上皇后之位?

    刘娥还是一娼籍,不照样是皇后,皇太后,临朝称制,着龙袍上殿?李清照的身份比刘娥要尊贵太多。

    而且李清照比刘娥的政治资本要雄厚千倍万倍,其志,以她十几岁就褒贬时政看,也对处理政务有想法。

    现在有了身孕,那一切都有了,朱琏也是急在心里,但是又无可奈何。

    赵桓笑着说道:“安娜主要是因为她违反了大宋朝后宫不得干政,教派之事,朕不能让她对嘴,这不是她该管的事。”

    说完赵桓就愣在了原地,看着李清照,李清照就是后宫干政,虽然卸了商部的担子,可是商部尚书空缺,一直到今日,赵桓也让商部推举,可是商部从来没递过名单。

    赵桓终于发现了些问题。

    李清照在违反祖训,而且当着自己的面在喝茶,丝毫不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521/ 第一时间欣赏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 作者:吾谁与归所写的《北宋振兴攻略》为转载作品,北宋振兴攻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北宋振兴攻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北宋振兴攻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北宋振兴攻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北宋振兴攻略介绍: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北宋振兴攻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北宋振兴攻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北宋振兴攻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