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秦时小说家TXT下载秦时小说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秦时小说家全文阅读

作者:偶米粉     秦时小说家txt下载     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一十九章 灭韩(三)

    “你们听说了吗?”

    “其实秦国灭韩是假的,主要是大王割让了两百里之地,又想要反悔了,故而想要夺回两百里之地,甚至夺回南阳地,才惹怒秦国,有了现在的局面。”

    新郑城外的大军中,不知何时,开始流传这等的言语,而且似乎传的有鼻子有眼,细细问询之,还十分的有道理。

    好像真的是这样的,自从大王前往了宛城,归来之后,就开始整军备战,岂不是有了反悔之意,否则,焉得会扩招兵卒。

    如今冬日好不容易过去了,虽然春日不远了,但军营里的炭火却是不多了,几次催促,都没有任何回应,有传闻,好像新郑内的粮草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你们知道吗?”

    “韩王如今正在王宫内歌舞酒肆,丝毫不管他们的粮草辎重,而且城内的那些官员过的一个比一个好,就留我等在军营里受苦。”

    传言一个接着一个的传出来,一开始,还能够寻找第一个说的,但后来,传遍整个军营上下的时候,连带守备军将都有些无奈了。

    军营内部,那些兵卒已经一个月没有闻过肉的香味了,为此,诸人纷纷请命想要撤回新郑之内,安稳享受一段时日,等待秦军真正攻来的时候,再行出去。

    反正在洧水两岸,还有十万精兵,不会有问题的。

    守备军将韩仇无奈,只好将消息上禀韩王安。

    可是王书才刚刚上传,便是有批示下达,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撤军,如此,更为无奈。

    自来城堡防御战的兵家准则,最佳方略无不是城外驻军御敌。

    真正退入城圈之内,凭借城墙固守,任何时候都是万不得已之法。韩国毕竟有大国兵争根基,对诸如此类的基本法程还是上下都明白的。

    韩王安当年也是有军功的,也是明悟这一点,三道防线如今无论如何也得存在,否则,夜里睡觉的时候,都觉不安。

    韩仇也是明白,但其人更是明白如今军中的状况。

    不几日,本来就非常薄弱的粮草辎重输送莫名其妙的断了,新鲜的粮草几日都没有送过去,连带最劣质的木炭都没有了。

    没有木炭与粮草,天寒之下,新郑城外的守军更是怨声载道,纷纷想要归于新郑之内,成千上万的兵士天天围着中军幕府,大有哗变逃亡之势。

    一开始,杀鸡儆猴,还能够稳住三五日。

    后来,却是无论如何都稳不住了,不让返回新郑,兵卒就要逃散。

    为此,韩仇惊恐万分,请教了幕僚军师卫庄先生,只好下令撤回。

    不曾想,回到城下的时候,守军大将却又不开城门,刹那间,城外的兵卒更为大怒,骂声四起,有甚者,更是一支支羽箭飞上箭楼。

    此等威压之下,城门才轰隆隆的打开,兵卒高声怒骂的进入新郑之内。

    “大王,城外近十万守军,将会分批次入城。”

    韩仇神色有些难看,虽然己身为守备军将,添为大将军,但如今没有粮草,没有粮饷,没有木炭,自己又能够如何。

    想要让一支兵卒服从,连他们的肚子你都填不饱,还有何用?

    王城西宫之内,心神忐忑不安的回禀着韩王安,身侧左右,文武重臣分列,人数又少了不少,已然屈指可数了,见状,也是叹了一口气。

    “太子,调集粮草可有何策?”

    韩王安近来精气神损耗颇大,神色苍白的看向韩宇,殿宇之内,张开地请病假不在,只有其孙张良。

    于军中的形势也知晓不少,粮草、木炭等物都开始短缺了,缘由率先供应洧水两岸的十万精锐之兵,对于城外的兵士忽略些许。

    但第二道防线不存,倘若秦军攻来,一战而溃,那可就是直入新郑了。

    “父王,如今之计,只有向山东六国求援粮草辎重了,他们不愿意即刻出兵,想来粮草等物还是无碍的。”

    太子韩宇,神情也是有些不好看,身为韩国的太子,对于韩国现在所处的局面,也是相当清楚,再加上近来父王怠政,不愿意理会朝政,更是令局势堪忧。

    “嗯,此事交由你处理了。”

    韩王安无力的点点头。

    随即,朝会结束,太子韩宇令张良亲自携带王书前往五国,希望可以求得粮草。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

    张良从五国归来,神色难看至极。

    赵国推脱,只要韩国一战无忧,无论是粮草,还是兵卒,都会源源不断。

    魏国如此,燕国如此,齐国根本不理会,楚国也是如此。

    北城那处宅院之内,流沙诸人汇聚,沉默的气息越发浓郁了。

    对外的通道已经被秦国尽数封死,人出去可以,但想要运送什么东西进入,根本不可能。

    春日之前的一个晚上。

    颖川段氏三族族人全部离开新郑,回归自家封地,如今新郑的局势越来越不堪了,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既然秦国对于颖川三族有承诺,自然回归。

    消息传出,整个新郑为之一阵,韩王安更是震怒,欲要将三族的族人逮捕并且给予击杀。

    可惜,三族之人花费重金,携带新郑内大量的财货消失不见,无论怎么追查,都没有半点动静,回禀的是,离去那天,天降大雨,路途看之不清。

    消息传出,新郑内的其余王室贵胄与老士族再一次开始逃亡了。

    追捕不到,查勘又不清楚,每一件事落在韩王安的耳边,都是那般的无力,都是那般的无奈,韩王安长吁短叹,张开地的病情也越来越重。

    没有张开地的存在,只有太子一人,再加上新郑庙堂上不足双手的臣子,正常的政事运转都有着巨大问题。

    “天若灭韩,何使韩成大国!”

    “天不灭韩,新郑焉有今日?”

    韩王安神情悲戚,领着太子在太庙内悲戚,难道劲韩之名就要真的消失不见。

    “父王,九弟和红莲来了。”

    不知何时,太子韩宇在韩王安身侧拱手一礼,轻声语道。

    “让他们进来吧。”

    韩王安此刻也没有心思多想了,叹了一口气,摆摆手。

    ******

    “武真侯,斥候来报,如今洧水两岸的韩国十万精兵都开始出现粮草短缺了。”

    “新郑内部,更是早已短缺,再加上士族逃亡,流言混乱,叶腾以为,灭韩时机已至!”

    宛城周清所在的宅院偏厅之内,冬日逐渐远去,春日即将到来,等待这般场的时间,似乎……最后的战机终于明显了起来。

    韩国通向山东五国的通道都已经被他们掌控了,从去岁冬日开始,就没有半点粮草入韩国,为此,罗网没少和农家、墨家、百家之人对战。

    虽然损失不少,但那些都是一些流浪剑客,无伤大雅,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喜人的。

    “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

    “再等上一个月,春日破晓,柳绿连绵,便是大军出动,一举灭韩之时!”

    周清摇摇头,这个时候的韩国,虽然粮草少,而国政乱,但岂不闻奋力一击,如当年的齐国一样,越是受到强大的压力,越是迸出强大之力。

    如今,再等上月余,便可将韩国最后一片锐气消磨,如此,韩国安稳可灭。

    “喏!”

    叶腾不疑,今日前来,主要还是军中诸将觉得战机到达,可以出兵了,既然武真侯如此抉择,倒也不无不妥,如此,拱手一礼,而去。

    “公子,月余之后我们就可回咸阳了?”

    月余之后,一战而起,不出意外,韩国可灭,如此,待在南阳近一年的时间,也可以结束了,可以回归咸阳的府邸,云舒有些欢喜。

    “一战而定,那一战应该很快!”

    对于月余之后的一战,周清很有信心,如今的韩国已经没有什么凭借了,山东诸国的援兵也需要韩国能过支撑下去。

    而韩国是绝对不可能支撑下去的。

    进来新郑相国张开地病重,即将身陨,能够扛起庙堂重担的更是一个都没有了,庙堂无人,军事无力,岂可抵抗。

    “公子。”

    弄玉烹茶,素手献上。

    自从上次从她母亲那里归来,便似乎有心事一般,不过周身上下清静缭绕,倒是不显于外,只是,落在周清眼中,却是很明显了。

    “弄玉,是否在想着你那位姨母?”

    韩国新郑王城之内,胡美人与弄玉之母份属姐妹,当初在新郑的身后,倒是结下浅浅的缘分,如今韩国将灭,不出意外,对于王城内的所有人,都会如史册上所言。

    要么杀!

    要么任由兵士们掳掠!

    亦或者填充咸阳后宫!

    “公子明鉴。”

    弄玉神色一愣,想不到公子竟然知道,上次自己去见母亲,听到母亲提及此事,这次,公子为灭韩统领之人,若然护手,救下姨母不过轻而易举。

    母亲与姨母相交多年,自是不想要姨母落得那般下场。

    “历代诸侯国破灭的时候,都有不少王室中人逃窜,隐姓埋名于诸夏之内。”

    “想来胡美人应该也是这般。”

    周清微微一笑,从弄玉手中接过茶水,回应着,此事于自己来说,翻手可为。

    “这……,多谢公子。”

    弄玉眉目喜意忽闪,先是一愣,而后明悟公子之意,既然这般,想来到时候,也能够回禀母亲,以全母亲想念之意。

第七百二十章 以汤止沸(灭韩终)

    立春之后,韩国新郑内的粮草越发之少了,先前还能够以洧水两岸的十万精兵为重心,粮草源源不断,诸般好物供给。

    但随着新郑城内的乱象不住而起,连带着每一次粮草的出动要么消失不见,要么火势频生,消息传出,整个新郑内外,彻底乱作一团了。

    城外去岁刚招募的十万军早已经不堪韩王安对待,要么偷偷的逃亡颖川之地了,要么不为兵卒,就待在新郑城内了。

    总之继续在城外守候,绝对不干了。

    “终究……还是让你们失望了。”

    登高而望,整个新郑北城尽收眼底,如今城池之内,所有的人都变得异常惊慌,粮草短缺,兵卒挨家挨户的搜索余粮,以供军用。

    更有一位位适龄的民力,被强行征发着前往城池各处,加固城池,加固城外的防线,或是派遣至前线,以为洧水两侧的防御工事。

    纷乱之时,乱象而显,掳掠之时、不法之事频生……,张良虽为司寇,一时间,也是无可奈何,况且,进来府上张开地似乎已经不行了。

    “你……没有让我们失望。”

    “你的法会流传不朽的。”

    贴身的紫色长裙着身,屹立于韩非身侧,同样看着此刻的新郑,多年来,对于新郑内的一切熟悉至极,而今,似乎一切就要消失不见了。

    遥想当年流沙初立的时候,诸人意气风发,欲要逆改如今韩国劣势,复归劲韩,而后以谋诸夏,不曾想,一切过往,具成烟消云散。

    “我的法……或许会流传不朽。”

    “但我的国却要被埋葬了。”

    “紫女姑娘,你我互为知己,韩非今日有三件事相托,万望答应。”

    自己的法流传不朽,但自己的家,自己的国却是要真正的消失不见了,韩非心神为之慌乱,脑海中翻滚诸般,身躯微转,迎着紫女那一双秋水明眸,拱手一礼。

    “你……决定了?”

    闻此,紫女神色之上掠过一丝哀伤,静静看着面前的潇洒人儿,曾几何时,新郑之内,夜幕那般强大,也未见其求过人,如今却……。

    他终究还是打定了主意,或许,他所言自己应该清楚的。

    “是的,我已经决定了。”

    韩非挺立身躯,看向紫女,轻轻一笑,近前一步,从怀中拿出三封信函,双手持之,递给紫女。

    “我会的。”

    紫女秀首点动。

    “九公子。”

    忽而,房门突然被打开了,一袭身着浅绿色锦衣的张氏子房神容悲戚无比的走进,看向窗前的二人,痛楚而言,满是无助。

    “九公子,祖父去了。”

    相国张开地走了。

    张氏一族在新郑内的最大核心人物走了,而如今的韩国也似乎风雨飘摇,莫不是这就是韩国的定数,莫不是这就是张家的定数。

    闻张良之语,韩非与子女二人相视一眼,均陷入久久的沉默之中。

    ******

    春日三月!

    南阳郡,宛城郊野,幕府军帐之内。

    众将齐聚,兵马蓄势而动,一位位巡逻的兵士精气神高昂无比,这可是去岁武真侯秋日之后,再次来到这里,意蕴不言自明。

    他们立功的时候到了。

    “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者便是兵战,看来韩王并不给我们这个机会,即如此,我等也应该好好给韩王一个交代才是。”

    随意踱步在幕府上首,身前诸位军将抱拳而立,一个个同样是惊喜万分,原本在一个月之前,就可以出兵的,但等到现在也是不晚。

    如今终于等到战机欲要攻灭韩国了。

    灭国之战,岂不有功。

    “叶腾,你为领军主将,一切军务交由于你。”

    伴随先前语落,周清对着身侧的南阳守叶腾看了一眼,一步踏出,归于上首座位之上,调兵征战事宜自有先前定下的谋略。

    “喏!”

    身着红色重家的叶腾一礼,从怀中拿出一卷布帛文书,形势军帐内前方,左右看了一眼,顿时幕府内肃然的气息扩散。

    “众将听令!”

    一言喝道。

    “在!”

    “……”

    诸人抱拳回应,一道道明耀的目光自动汇聚在叶腾身上。

    “白葱,你为领军右先锋,率军四万,由长社之地出,直压洧水东岸!”

    语出。

    一位身着黑色重甲的中年军将出列,拱手一礼,同时从上首叶腾的手中接过军中调令。

    “汲祥,你为领军左先锋,率军四万,由雍氏之城出,直压洧水西岸!”

    语出。

    一位身着暗灰色重甲的年轻军将出列,抱拳一礼,从叶腾手中接过军中调令。

    “李开,你当率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精锐骑兵,前往颖川之地,拦阻韩国后退之路!”

    语出。

    一位身披银甲的中年军将出列,抱拳一礼,从叶腾手中接过军中调令。

    “本将当坐镇幕府,随后压上,统筹粮草辎重与军械器物,。”

    “此战,务必灭韩!”

    “必要一战灭韩!”

    己身虽出至韩国,但韩国太让自己失望了,先前有夜幕,其后有着血衣候,如今更是庙堂混乱,争锋一天下大势,理应顺应大势。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要一直走下去。

    自己所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之命,更有整个家族与南阳地的命运,无论如何,韩国必须灭。

    随即,叶腾身躯微转,看向上首的武真侯。

    周清轻轻颔首。

    刹那间,整个南阳地为之一动,早就准备好的大军,直接开拨;早就准备好的粮草辎重,直接前进;早就准备好的民力,直接近前。

    俯览而下,此刻诸夏中原之地韩国洧水南岸旁,黑压压的十万秦军营地而显,隔岸相望。

    与此同时,驻守在北边宅阳之地的关外大营上将军蒙武也是兵动,调兵不绝,封锁韩国北方入赵国、魏国的通道。

    若非此次王书命令是南阳地灭韩,关外大营也早已忍受不住了,灭韩是一块大大的肥肉,若是能够吞下去,整个关外大营都会受益良多的。

    春日的微凉清风掠过,洧水南岸,旌旗飘扬,黑龙旗高悬,北岸之上,同样属于韩国的军旗而动,从去岁就驻守在此的十万精锐兵士为之驻防,以为应对。

    “先生,如今局势,当如何应对?”

    韩国北岸的军中自然也有斥候,对于秦国南阳地的部署也是清楚,如今陈兵洧水的有十万大军多一点,还有一些陈兵在颖川之地。

    但无论如何,洧水是重要之地,没有洧水,秦国便可直接奔入一百五十里外的新郑,故而,他们所处的这道防线重要非凡。

    中军幕府之内,韩仇神色万分焦急的看向那位黑衣银发男子,拱手一礼,轻声问着。

    “劲韩之名非虚妄之名。”

    “南有洧水拦阻,诸般工事可曾齐备?”

    卫庄立于幕府之内悬挂的一张舆图之旁,伫剑静静看着,闻身侧韩仇之音,清冷的声音落下。

    “自当齐备,万万不敢有失。”

    虽有洧水,但洧水毕竟不是横跨诸夏之地的江水、河水,整个洧水宽度不过五丈有余,对于秦国来说,怕是不算天险。

    若然秦兵强渡洧水,便是正面交战了,以如今兵营内兵卒的精气神,不复去岁的巅峰,怕是难以,韩仇心中虽这般想,却未敢多言。

    “整个韩国四周被秦兵封锁,欲要存韩,非有撑下去秦国的攻势,坚持三月,等待列国求援。”

    “洧水的十万精兵,加上如今的存储粮草,还能够坚守多少日?”

    卫庄回问着。

    “半个月!”

    韩仇给了一个肯定的数字。

    “还不够,你继续派人前往新郑,只要兵戈之器、粮草不绝,我便可以守住三个月!”

    卫庄冷冷一语落,而后,身躯一转,脚下黑色的玄光衣衫,消失不见。

    “……,是!”

    韩仇心中稍安,如今自己早已不图所谓的能够战胜秦国,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就足够足够了,以鬼谷弟子的能力,坚持三个月,援兵到来。

    期时,一切的形势当大变。

    “武真侯,看来洧水北岸的韩兵是不想要与我们做正面对抗,仅仅是防御的工事都修筑了五道,据说如今还在修筑第六道。”

    “那些防御工事我曾听闻,若然将其一个个正面攻破,怕是会花费不少的时间,少不得半个月,乃至更多,而且还会损兵折将。”

    “拖延下去,对韩国来说,是有利的。”

    幕府军帐内的沙盘上,洧水南岸无须看,北岸之上,由着斥候的来报,再加上武真侯自己的修整,便是成为面前工事繁多的模样。

    当真是壕沟林立、箭阵齐列,虽然秦军无惧那些,但强攻之下,损失自当不小,叶腾有些担心。

    “你有何策?”

    周清瞥了那沙盘一眼,眼眸深处,紫色的玄光闪烁,直视洧水北岸,数十里的区域浮现在眼眸深处。

    “末将以为,当启动新郑内的暗子,洧水北岸如今的凭借,不过一条不断运送粮草的道路,只要将其截断,辅以流言,则军心必散。”

    “诚如是,韩兵不攻自溃。”

    己身也曾领兵征战多年,对于兵中的事情,也是清楚无比,既然韩国想要拖延,那就打消韩国拖延下去的念头。

    如何做!

    最为直接的方式,便是让韩兵没有退路,只得一战,将韩国仅剩不多的粮草焚烧殆尽。

    “哈哈哈,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此为釜底抽薪!”

    周清笑而对曰。

第七百二十一章 灭韩(终一)

    “子房,这一趟就劳烦你押送了!”

    相国张开地已卒,按理说,这个时候,不应该劳动张良的,但如今的新郑之内,能够值得太子韩宇重视和信任的已经不多了。

    看着面前的三百车粮草,虽然不多,但想来应该可以坚持一段时间,洧水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只要新郑这边的粮草齐备,坚持三个月不成问题。

    既然对方如此承诺,太子韩宇又如何不给予支持。

    尽管如今的新郑之内,粮草已经短缺了,王室的用度早已经削减,甚至于如今北城区域之内,都已经上缴全部粮食,每天由官府两餐准备,以应对如此局面。

    “太子请放心,这批粮草自当安稳的送入军中。”

    一袭浅白色的劲装服饰着身,祖父刚死,未敢侵扰,逢如今新郑局面,也只能舍弃小家,以全韩国,看着眼前的这批粮草,是府库内好不容易筹集来的。

    此行有着运送粮草之责任,也会和前线说道一二,尽可能的节省使用,因为……新郑内的粮食也不多了,新郑四周都已经被封锁,根本没有半点粮食运送过来。

    如今虽为春日三月,但待到新郑周围五谷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日子。

    他们现在最为短缺的就是时间!

    撑过三个月,韩国无忧!

    “千乘,你此行当好生护持子房。”

    于张良之心,韩宇自然清楚,对其深深颔首,随即,对着身侧一位精壮干练的男子看去,那是自己的义子千乘,武道不凡。

    此去洧水大军有一百五十里,路途之上,难免不会出什么事。

    “太子放心。”

    韩千乘背负弓弩,手握利刃,躬身一礼,走向张良。

    “多谢。”

    张良也是一礼。

    进来新郑缺粮,一人零散之人自动汇聚,运送粮草的途中,保不准会有人争抢,有人生乱,有一位武道高人护持,自当为上。

    城门拜别,五百骑兵护持前后,张良与韩千乘并列前进,南下洧水。

    两日之后!

    一骑一人,血染白衣,神情苍白无力的行入洧水军营之前,手中利刃紧握,一头精致梳拢的发丝零散无比,眉宇之间,愤怒无边。

    “军营重地,你是何人?”

    马匹自由前进,军营巡逻之人呵斥到。

    豁然,马匹上的那人为之跌落,重重的摔在大地之上。

    ******

    “粮草被烧了?”

    军帐之内,张良刚从恐惧的梦中醒转,直接坐起,迎面便是看到一位黑衣银发之人,顿时心中稍安,但是想着此行自己的任务,不由面上满是痛楚之意。

    脑海中再次掠过那日的景象。

    他们一行数百人刚从新郑城内走出,两个时辰后,已经过五十里远离新郑了,道路也变得狭窄许多,四周而观,尽皆是断壁残垣与许久才见到的一缕炊烟。

    但随后,噩梦降临,一群数十位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黑衣人,直接冲上前来,他们武道不弱,奔向三百车的粮草,直接一把火烧了。

    随行的五百名士兵也被杀了不少,若非韩千乘拼死相救,以及那些人想要快速离去,不然,怕是自己也难逃一丝。

    可惜,如今的情况,自己还不如自己死了。

    没有那三百车的粮食,自己有何颜面前往洧水军中,有何颜面一见卫庄,有何颜面一见洧水守卫的十万将士,更是无言回见新郑诸人。

    “消息已经传开了。”

    卫庄继续一个人自顾自的说着,张良已经昏睡了两天,但两天的时间,粮草被烧的消息已经传遍军营上下,凭借如今的军需粮草,还能够支撑十天。

    十天的时间,已经做不了什么了。

    对于新郑的情况,卫庄知道的也很详细,张良此次运送的三百车粮食已然不容易了,想要再有三百车,怕是难上加难。

    “卫庄兄,良……愧然。”

    值此之际,说再多,也是无用。

    “军中粮草还能持续几何?”

    随后,落到正题。

    “十日。”

    卫庄清冷的回应着。

    看来是上天要注定韩国沦亡了。

    “十天!”

    “卫庄兄,你通兵事,如今奈何?”

    张良心中一突,越发的愤恨自己起来了,倘若有那三百车粮食,总能够支撑下去的,坚持三个月,列国求援,一切无忧。

    如今,脑海中乱作一团,实在是无法,军中粮食还有十天的用度,等待下一批粮食运送过来,起码还得半个月的时间准备。

    年纪那般局面,张良强忍着身体的疼痛,行下软榻,看向卫庄。

    “我欲要回防新郑。”

    粮草被烧毁的情况,肯定是秦国所为,仅仅的流民,不可能有那般的力量。

    对于洧水韩兵的情况,秦国肯定是知晓的,进攻之日怕就是在近几日,如今,军中已经有些许不稳,强撑着一战,颇为不妥。

    以韩国如今的兵力,据守新郑虽为下策,但总归可以坚持下去。

    不然,战线拉长,徒增变数。

    至于去岁招募的那些新军,卫庄早已不报任何希望。

    “回防新郑,可以坚守三个月?”

    张良问了一个最为直接的问题。

    “城池不破,可以守下去。”

    卫庄略有沉思,给了一个回应。

    新郑之城从去岁就开始加固,由着上次秦赵交战出现的猛火油之力,这一次的加固城墙,足以扛住那般的压力,任由猛火油之力也是无用。

    城池不破,以如今新郑内的储备,只能说勉勉强强,但城池不破,就有机会。

    “何时回去?”

    张良再问。

    “五日后。”

    卫庄说完便是离去了。

    留下在军帐内,神色凝重至极的张良。

    没有后续粮草,只能够后撤。

    只是,纵然可以退回新郑,韩国真的可以撑到三个月,自己长期留在新郑,对于城内的储备很清楚,能够坚持两个月,就顶天了。

    三个月,怕不是史册之上,惨事淋漓。

    念及记载的那般凄惨之语,张良更为沉默。

    三日后的深夜!

    洧水南岸,人影憧憧,趁着今夜的月色有些暗淡,大军徐徐而进,拉着早已经做好的浮桥,兵士入水,搭建其上。

    身后,则是一种种大型的壕沟车跟随,战车推进,无言的杀伐之气流转。

    “嗯,果如武真侯所料,今夜月色有异,韩军定会防守。”

    南岸三百丈之外,周清常服着身,骑乘马匹之上,身侧跟着叶腾,眺望远方,那里洧水北岸,灯火大盛,羽箭飞舞,射入洧水之内与洧水南岸。

    好在先前已经预料到这一点,一位位兵卒早有盾牌拦阻,前进路线虽停顿一二,但很快又恢复原样,南岸的秦兵同样大型射弩机、抛石机、弓弩手压阵。

    漫天星辰不显,灵觉扩散,万千羽箭横飞。

    洧水之中,浮桥有条不紊的搭建着,大量的秦兵汇聚在岸边,以期渡过洧水,兵临新郑。

    “他们果然是今夜攻我。”

    “看来今日我们就该走了。”

    原定虽为五日后,但临阵决断,自有变化,看着南岸那不断逼近的秦军,同样静静观看战场的韩仇、卫庄、张良等人鲜语。

    “留下一万步卒拦阻,以六道防守之线,足以对他们造成不小的损失,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返回新郑。”

    卫庄看向韩仇。

    “也只有如此了。”

    韩仇本就想要快速返回新郑,如今,这却成为了第一选择。

    一炷香过后。

    秦军付出数百人的代价,在洧水之上,搭建浮现,随即,万千之人涌入洧水北岸,大量的军器推进,羽箭压阵,沟壕开路。

    未等那些留守的韩兵反抗与躲避,大军便是压倒头顶,后方的南阳秦军剑盾、长矛步兵黑森森的压来,步伐整肃如阵阵沉雷。

    三步一喊!

    五步一喝!

    声势滔天,狞厉杀气扩散,争夺战功的渴望之意浮现,短短两个时辰,卫庄留下的六道防御工事全线崩溃,一万韩兵被杀,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踏过韩军在洧水北岸停留数月的营地,军令下达,没有任何片刻停留。

    十万大军渡过洧水。

    各种攻城器械轰隆隆的在大地上开过。

    骑兵咆哮,步兵欢悦,战车推进,逢着天色逐步亮堂起来,距离新郑还有一百多里。

    “今日当是一决!”

    周清一骑当先,叶腾随后,军令快速下达,今日必须围困新郑,定下最后之局。

    消息传出,全军振奋,也不枉他们等待了这般久,终于到了最后收割的时候了,刚才的一万韩兵只能算作小头,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

    三个时辰之后,值正午时分。

    骑兵快步,已然先到新郑城前二里之外,安营扎寨,一道道目光眺望着远处的新郑之城,周清微微颔首,在南阳地待了近一年,如今,战机到手,一夜之功。

    “叶腾,发出文书!”

    是投降,还是坚守,就看韩国自己的决定了。

    “喏!”

    文书早就已经准备好,如今的局势,韩国已经算是灭了,十多万大军围困新郑,韩国已然没有任何退路了。

    将文书交由骑兵营的一位弓弩手,纵马前进,一箭射出,带着那封文书,硬生生的钉在城门箭楼之上,昨晚这一切,归于军营之内。

    等到新郑的选择。

第七百二十二章 走好(终灭)

    “城头将军立报韩王,一个时辰内,韩王若降,可保新郑人人全生!”

    “韩王不降,三军齐到,立马攻城,期时,玉石俱焚,韩王咎由自取。”

    距离射上城门箭楼的文书过去半个时辰后,又有喊令官高声而喝。

    城外二里开外,十万大军连续赶至,枕戈以待,就看韩王抉择。

    ******

    “太子,有何策退敌?”

    韩王安越发显得苍老起来了,眉宇之间,已然再无半点往昔的运筹帷幄之气势,有的仅仅是不住的叹息,不住的轻咳,求助的目光不住落下。

    新郑王城西宫之内,如今,朝堂上的臣子只手不存,太子韩宇在列,张良在列,韩仇在列,除此之外,中枢重臣一应不来。

    或是已经离去,或是称病告假。

    “父王,如今近二十万大军留守新郑,当防守之,待三个月后,自有山东五国援救,期时,当重整山河,以震劲韩之名。”

    韩宇心中略有些苦涩,自己这个太子还没当几年,还没好好尝过王上的荣耀,万万不能够投降,而且,自己乃是韩国太子。

    如果父王选择投降,那么,父王或许会无忧,但韩国王室一脉,当会被屠掠殆尽,这是必然的。亡,亦死,防守下去,则有一线生机。

    自然好抉择。

    “当真可以防守住三个月?”

    韩王安心中忐忑无比,对于新郑的情况,近来自己虽理会不多,但也知晓,存储的粮食已经不多了,王宫内早就已经削减了用度。

    “可以!”

    太子韩宇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大将军以为何?”

    韩王安心中稍定,但还是将视线落在韩仇的身上。

    “可守。”

    韩仇想了想,也给了一个回应。

    “即如此,新郑防务就交由太子与大将军,务必守住新郑。”

    韩王安不想要成为亡国之主,防守对抗城外的秦军,既然二人都言语有一定把握,想来当有一定的可能性,心中虽安,但仍旧惊慌的念头忽闪。

    “不负父王所望。”

    太子韩宇拱手一礼,深沉而道。

    韩仇也是行礼。

    王宫之内,寂静非然,但此刻的新郑之城,却是纷嚷杂乱一片,由着洧水的九万大军归来,加上原有的十万兵卒,整个新郑城池内部,早已经混乱不堪。

    秩序也都已经失常,欲要兵士维护,但为之不满的就是归来之兵,回归新郑之后,没有合适的住所,没有足以饱腹的粮食,更是受到新郑其他人的冷言相待。

    均为之不满。

    “九公子,大王决意坚守。”

    张良归来,回应这个消息。

    而这个消息对于韩非来说,属于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个时辰时候,秦国强攻如何?”

    神容之上,仍为那般的平静,在知晓子房粮草被烧之后,就知道卫庄会退兵的,如今防守在新郑之内,凭空多了二十万兵士。

    加上原有的新郑之民,统共加起来,超过四十万民众,每一天,对于新郑的粮食储备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按照秦国文书来讲,一个时辰之后,就要攻打新郑了,语落,看向卫庄。

    “城在,新郑在!”

    如果秦军猛火油之力,未能够攻破新郑城池,苦守三个月不算什么。

    猛火油之力,在秦赵交战的时候,秦军攻破井陉关便是被列国所知,那种极强的力量,对于城池的损伤是毁灭性的。

    “城……若不在,奈何?”

    秦军攻城,绝对不会给韩国三个月的防守时间,绝对会采取各种手段的,如果可以直接破城,万事不消说,若是不能够破城,新郑之内,恐惨事连连。

    “你若在秦国存韩,想来也没有如今之事?”

    对于韩非,被封印记忆的卫庄虽陌生,但以前应该有接触的,韩非入韩,本可护持韩国的,再不济,也不会有如今局面,哪怕和卫国一样,想来韩王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现在说那些也是无用。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抉择,付出应有的代价。

    算算时间,距离一个时辰不远了,不知道秦军会如何动手。

    “且等待片刻。”

    韩非神色未改,身躯微转,环顾一周,看向新郑四门所在,诸般往事翻滚在脑海深处。

    双眸悄然眯起,静听天地之音。

    身侧其余人感此气氛,尽皆不言,如今的新郑已经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候。

    等待他们的就是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之后,秦军未可直接破城,韩国或有希望!

    若然破城,万事皆休!

    轰!轰!轰!

    等待之中,一个时辰似乎过的也是飞快,伴随着新郑东侧城门处传来的一阵阵轰鸣之音,整个新郑大地为之震动不已。

    “武真侯,早有传闻猛火油之力霸道非凡,今日一观,果真如此。”

    壕沟之车压上,弓弩手压阵,攻城云车上前,数百上千的兵士齐动四门,处于新郑东门之外,看着此刻城门出迸出的璀璨火焰,尽管相距甚远,仍旧能够感觉到一丝丝能量余波。

    “猛火油之物,如今诸夏内,秦国陇西之地有,燕国辽东之地有,岭南百越也有,不过据本侯所知,燕国并未出售。”

    “城池虽固,但这毕竟是一座数百年的城池了。”

    新郑乃是原先郑国的都城,在郑国的时代就传承了数百年,百多年前,韩国灭郑之后,便是将国都迁移至这里,如今虽加固了。

    也不过是一位孱弱的老者披上一件新衣服,不堪大用。

    “一击之力,城墙已经有裂缝了。”

    刚才的猛火油之力迸出澎湃之力,大地颤动,城墙明显的晃动,不出意外,墙体内部已经损毁了,只消轻轻的推上一把,城墙就塌了。

    闻此,周清单手挥动,看向叶腾。

    旋即,大型的攻城车推进,百人合力,有着漫天羽箭压阵,背负盾牌,盯着城墙上落下的诸般火油、石块等物,硬生生的撞在城门之上。

    有着先前的猛火油霸道之力,又是一击。

    豁然间,整个高达的厚重城门化为碎片。

    新郑东门失守。

    “嗯,武真侯,是韩国公子韩非?”

    城门不存,已然宣告此次灭韩大胜,三军正要齐动,却是一观一辆青铜战车从城门缓缓而出,虽然行走之间发出的声音很难听,但却是劲韩之时的象征。

    叶腾眺望过去,看向武真侯。

    “让他近前。”

    一令而下,三军驻足。

    混乱的城门战场之前,自动留出一条足够青铜小车通过的道路,然诸般弓弩手仍旧在压阵,驽马拉着,半柱香之后,近周清等人之前。

    “韩非先生,你……做了一个很不明智的决定!”

    去岁之时,韩非从咸阳中央学宫,留下一封辞呈,便是飘然离去。

    对于此事,王兄并没有多言,朝野之内,也没有多言,周清也没有多言,该做的事情,自己也做了,但他……还是要自寻死路。

    “此为韩国珍藏的法酒佳酿,请武真侯品鉴。”

    紫衣铜车,俊逸非凡,浑身上下扩散一道道清静之气,面对眼前的秦国十多万大军,没有任何畏惧,放下手中的缰绳,弯腰从车内取出一坛陈酒。

    又从车内取出两只碗碟,揭去封口,一缕缕酒香弥漫,一手持坛,一手持碗碟,倾倒一盏,迎向周清。

    “固所愿耳。”

    挥手一招,一股无形的劲力扩散,韩非手中的那盏酒水平稳的飞入手中,轻嗅之,的确非普通佳酿。

    “韩非入秦,得武真侯看中,劫难不加身,请!”

    一语出,双手持酒盏,一饮而尽,周清亦是如此。

    随后,年头通达,自有一束佳酿迸出,落入盏中。

    “韩非入秦,得秦王看中,欲行法之天下,此乃韩非之幸,虽有说难,但秦王未曾轻慢,此为知音之举,请!”

    再次的斟倒一盏。

    迎着看向周清,一饮而尽。

    周清也是如此。

    数息之后,再次续满。

    “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韩非不若商君!”

    “商君节操,护法护学也!韩非节操,存韩存朽也!”

    “韩非之于商君,泰山土之别也,愧亦哉!”

    “有大道之学,无天下之心,韩非无颜立于人世哉!”

    法家大才的韩非,终究还是没能够战胜尊荣王室血统的韩非。

    这一点,或许从一开始自己就知道,就已经洞察到,战胜不了与生俱来的族群认同,只要自己还活着,就注定要永远下去。

    韩非欣赏自己,但……也厌恶自己,治学之韩非,屈从了王室血统之韩非,那般的韩非,还有什么价值呢?

    一个韩非不能够融化另一个韩非,何如同归于尽,使得学说留存世间,使得灵魂也一同殉葬,脑海中翻滚昔年逆鳞剑中看到的画面。

    自己终究还是死了。

    一语而落,一饮而尽。

    对着面前的武真侯轻轻一笑,单手轻轻抚摸着身侧的逆鳞剑,也许今后只有他可以长久的陪伴自己了。

    “武真侯,看来韩非是看不到法行天下的那一天了。”

    略整衣衫,回身看着此刻的新郑,目光彷如透过诸般,看到了流沙诸人,紫女姑娘、卫庄兄、为之怜爱的红莲公主、少有大才的子房、四哥、父王……

    “走好!”

    手中的碗碟化为灰烬,翻身下马,对着韩非拱手一礼。

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回来了(求票票)

    “叶腾。”

    “收其尸身,厚其棺椁,即刻派人前往洛邑北邙山之地,寻堪舆家,寻上佳之地,以为葬之!”

    屈指一点,将那来时就已经服下毒药、又借着酒水之力身陨的韩非周围为之冰封,玄冰之力扩散,寒气逼人,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自己虽可以将其救回,但一个人心死了,救活之后,又有何用?

    “喏!”

    叶腾随伺身后,拱手一礼,以韩非之才,足堪如此。

    “这架青铜战车予以陪葬!”

    城池已破,韩非来见自己,他的意思自己清楚,不过,他所言之事,自己也早已经知晓。

    “喏!”

    “武真侯,韩王降了!”

    叶腾又是一礼,正欲要行动,豁然间,只见一道白色的旗帜在城墙上竖起,已经被摧毁的城门深处,韩王安素车出城。

    立于青铜伞盖之下,垂垂老矣,不复冕服,双手捧着一方铜印,那是韩国两百年传承的王印,近前三丈,无可奈何的从车上走下。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叶腾上前,从韩王安手中接过铜印,递给周清。

    “剩余之事交由你了。”

    打量着手中的韩国王印,周清点点头,对着叶腾看过去。

    “喏!”

    “铁骑驻扎在城外,步军四万入城!”

    一声令下,传令官奔走四门所在,数息之后,整个诺大的新郑再无半点抵抗之力,伴随着秦军入城,正式接管新郑支撑。

    至此,诸夏战国中,韩国不存!

    秦国一天下首战而胜!

    这是大秦王嬴政十七年春的事情!

    ******

    “太子,如今新郑城门洞开,只消隐匿一二,寻良机便可出走,前往山东列国,将来未必不可成事。”

    新郑东城区域,太子韩宇所在的府邸之内,其人锦衣玉袍,束发而冠,正静静的端坐在厅殿之前,品味着酒水与佳肴。

    身侧幕僚门客为之不住的劝说,当初赵氏孤儿之事在前,如今未必不可再现。

    “父王降秦,九弟自陨,宇虽不若二人,但也不远,卿家不必劝我,若是念及一点缘分,卿家当带着成儿离开新郑吧。”

    “成儿还小,不应该承担这般的下场。”

    韩宇轻轻一笑,似乎没有想太多,口中之语喃喃而落,看着左右的两位卿家,值此之际,仍旧陪伴在自己身边,可为良臣。

    也不枉自己那般看中他们。

    成儿是自己的子嗣,韩国如今灭亡,自己该付出代价的,否则,诸夏之内,秦国不会善罢甘休的。

    “太子!”

    “……”

    二人眉目低垂,泪珠倾洒,甚为不甘。

    “卿家且去吧,待会秦军来了,就走不了了。”

    韩宇起身,将左右二人搀扶而起,嘱咐道。

    “我等必不负太子所望,定将公子抚养长大,以期将来重振劲韩之名。”

    二人相视一眼,眉目坚毅,承诺道。

    未几,二人带着韩宇之子韩成,悄然离开府邸,隐匿新郑之内。

    四万秦军入新郑,快速接管一切府邸诸事,太子韩宇被擒,新郑内的其余重臣也被擒拿,王城之内,更是被重兵把守。

    一应的王宫侍女、夫人、美人尽数封镇在后宫,以惯例将来带回咸阳,作为封赏之用。

    “这是他留给你们三人的信。”

    新郑西城一处普通的宅院内,登高而望,此刻的新郑彻底沦陷,秦军接管一切防务,而韩非之前出城,一应之事也传荡而出。

    一袭浅灰色麻衣布袍着身的红莲公主美目红润,一滴滴斗大的晶莹之珠垂落,如今,父王落入秦军手中,九哥哥也死了,四哥哥也被抓了,自己又该前往那里。

    一袭浅青色麻衣布袍着身,俊逸不显的张良同样伤心悲痛无比,与九公子之间,亦师亦友,如今,新郑沦陷,九公子也去了。

    诺大的新郑之内,五代相门更像是一个笑话。

    自己接下来又该做些什么,是逃亡山东列国,以为他日重新复韩,还是继续留守在韩国的土地上,以为抗争,一时之间,心中思绪纷杂。

    “韩国如此,乃是必然,又有何伤心之处?”

    黑衣银发,一如过往,单手持鲨齿之剑。

    如果满足自己的要求,凭借十多万大军,自己绝对可以抵挡秦军三月,奈何韩国已经彻底的腐朽不堪了,闻紫女之语,从其手中接过一封信函。

    一旁的红莲公主、张良亦是先后从紫女手中接过信函。

    “哼,诸般之事,待来日再定。”

    卫庄阅览完毕手中之信函,冷冷一笑,手中劲力闪烁,纸张化为乌有,看着窗外新郑的乱象,没有迟疑,一步踏出,离开此处,自己已经在韩国停留太久了。

    也该远去了。

    “紫女姐姐。”

    手中之信尚未看完,却是看到卫庄冷然离去,红莲心神一震,不知为何,心中越发的悲痛起来了,强忍着阅览完毕手中之书。

    泪眼婆娑,更为伤心,近前一步,轻轻抱住紫女姐姐的胳膊,用力的哭泣起来,以往……有父王在,有四哥哥在,有九哥哥在,有他在,自己有着坚实的依靠和臂膀。

    如今,他们都不在了,自己该怎么办,自己又能够做些什么?

    “红莲,无需太过伤心,以后有我在身边,韩国虽灭了,但我们也要好好的活下去。”

    “这是他对我的嘱托,也是你应该要走的路。”

    对于红莲的安排,先前韩非就和自己说过,遍数身边诸人,以后,也只有自己和她作伴了,诸夏之大,为了韩国,已经有太多人付出鲜血了。

    听此,红莲浑身更为剧烈的颤抖起来,哭泣之音不住而起,止不住一般。

    “九公子。”

    一旁的张良阅览完毕手中信函,俊逸的神情上亦是伤痛累加,口中低语不绝,满是无助,以往新郑之中,有着九公子在,自己心中总是有底的。

    如今,九公子自陨,五代相门不存,虽有族人,也都烟消云散,日后,自己也要变成一个人了。

    “紫女姑娘,红莲公主就交给你了。”

    “良,告辞了。”

    卫庄兄已经远去,新郑如今被秦国接管,已经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红莲公主有着紫女姑娘照料,定当无碍,自己也将前往桑海,暂避风波。

    “你……去吧。”

    紫女点点头,对于张良的安排,数年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如今不过更为提起,多加了一些嘱托。

    目送张良的身影消失在眼眸深处,对于张良的去路,紫女不担心,他是一个聪明人,而是待在韩非身边,也受益良多。

    早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三日之后!

    韩王安与一众韩国王室、重臣尽数被押送至咸阳,王城美人亦是如此,期间,一切之事交由叶腾处理,周清则是亲往三川郡洛邑北邙,为韩非寻一处上佳之地。

    七日之后!

    从咸阳传来的快马文书而至,南阳守腾封镇新郑内的一切,驻军留守在新郑,大军纵横,整顿整个韩国旧土,统合一片。

    半个月之后,秦国国书告诸夏:

    韩国并入秦国,建立颍川郡!

    灭韩快捷利落,虽说花费了近一年时间,但整个秦国朝野上下,却是淡然处之。

    能够直接灭韩,倒是令老秦人好奇不已,毕竟韩国怎么说也是战国之一的,精锐骑兵开道,韩国君臣被押送咸阳的那日。

    南门外的车马汇聚,来至山东诸国的商旅也是云集,颇为感慨的看着眼前这一幕,老秦人更是拍手相贺,虽然韩国不算什么,但怎么得也算是一个大的诸侯国的。

    一时间,咸阳内外,无论士农工商无分酒肆田畴,但凡聚首者,均会心一笑。

    而,与此同时,远离咸阳近已在,统筹灭韩大事的周清返回咸阳。

    嗡!嗡!嗡!

    一行盛大的驷马王车刚行至咸阳都城内,悄然间,从东侧的咸阳宫内传来一道道沉闷的钟鸣之音。

    “公子,钟响二十七下,为大丧之音,堪为尊贵之人!”

    马车内的弄玉闻声,秀眉一挑,这等礼仪不是秘密。

    “是赵太后!”

    天眼扫视,咸阳宫内的场景落入眼中,虽有些惊异,但想着去岁宗琼和自己说过的,咸阳宫内,赵太后病重,如今终于薨逝了。

    “你们先回府吧,我前往宫中一趟。”

    从马车上走下,跨乘马匹,看着马车行进咸阳城中西侧,周清则是与随伺的护卫一同前往咸阳宫。

    大丧之音落下,整个咸阳宫内,为之巡逻戒严,门禁之旁,碰到卫尉李仲,简单询问一二,周清便是前往兴乐宫殿内等候。

    未几,少府令赵高亲至,移步甘泉宫。

    感此,周清也是无奈,只好前往甘泉宫所在,那里是后宫尊贵之地,一路走过,尽皆赢秦王室中人,恢宏的宫殿内外,寂静一片。

    “见过大王!”

    少府令在前,如甘泉宫内厅里殿,尽皆繁华,那里,正看到一身常服着体的秦王政静静立于床榻之前,那里,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虽有诸多不堪,但血脉之间的牵扯,终究还是羁绊。

    “武真侯,你回来了。”

    闻声,秦王政身躯微转,轻叹了一口气,轻语之,不复多言。

第七百二十四章 好孩子(大章求票票)

    数年前,自从文信候吕不韦被罢黜的时候,赵太后便是被打入雍都故宫,后来因为茅焦的缘故,再加上对于山东六国策略的调整。

    便是将赵太后从雍都故宫接回来,再入甘泉宫。

    秦王政静静看着眼前的这位已经眼下最后一口气的女子,无论如何,是这个女子给了自己生命,尽管她也给自己带来莫大的羞辱。

    但是她毕竟已经老了,昔年长平之战的时候,母亲正是一生中最为靓丽的岁月,时间一晃,近三十年过去眼前这位女子,眼角已经出现细密的纹理。

    对于眼前这个母亲,秦王政的印象不算很深,二十多年前,自己出生在赵国邯郸,少年之时的教导全部由老仆完成,虽然处于一间府邸,但却难以相见。

    后来,吕不韦将他们母子接回秦国了,对于吕不韦,秦王政是感激的,但又不得不采取那般策略,将吕不韦从朝堂罢黜。

    先王临死之前,自己根基未稳,是母亲亲自向先王提起,让吕不韦为仲父,监理国政,短短数年,整顿长安君成周围的势力,将所有的力量凝聚在自己身边,虽然大权仍是在吕不韦手中。

    但,后来,在王翦、昌平君、王弟……等人的帮助下,击溃吕不韦,取得大权,那个时候,自己并没有一定要杀吕不韦的意思。

    于己身来说,吕不韦是有大功的,罢黜他,亦是必然,因为,整个朝堂之上只能够留下一个声音!

    可惜,吕不韦被王弟所杀,涉及杀王室子弟,吕不韦罪行如此。

    而在那所有的期间,自己这位母亲却是做出令自己蒙羞之时,与吕不韦秽乱宫闱,再有后来的之事,更有蕲年宫之乱。

    但……,事后,廷尉府并未公布出来,只要母亲能够交出所有的权力,不在涉及朝局国政,自己可以满足她任何请求。

    所以,自己又给了她尊贵的一切。

    近年来,也常去拜见,却话语不多,如今,其人薨逝,一时间,心中竟是生出浅浅的哀伤,感王弟之言,陷入久久的沉默。

    “赵高,诏令长史拟定文书,下传相邦府邸。”

    “太后薨逝,以为国丧,三月如初,以为哀悼!”

    再次看了母亲一眼,从今日过后,自己身边又少了一个亲人,挥手间,少府令赵高近前,口令落下,其人虽死,诸般礼仪而进。

    “喏!”

    赵高接令,躬身拱手而退。

    “召后宫诸位夫人、良人等入甘泉宫,守孝三日!”

    又是一语落下。

    自由专人应下。

    随之,秦王政离开甘泉宫。

    咸阳宫陷入一股无言的寂静状态,陷入一股浓郁的伤悼之意中。

    “武真侯,寡人虽不喜她,但她终究与旁人不同呐。”

    “无论是在邯郸,还是在咸阳,她……从未尽过一位母亲的责任,但寡人不需要,因为寡人今天站在了这里,更是要开创前所未有之事。”

    “然,在她身上,寡人却看到一丝生死无常,命由天定的意蕴,世间真有长生否?”

    生命的感觉很好,死这个词秦王政不喜欢,曾祖父昭襄王何其伟岸,但一朝薨逝,如今仍记得他的人太少太少了。

    母亲带给自己的羞辱很多,但如今她一死,那些事情,也将随着她消失不见,推及己身,若是将来自己也薨逝呢?

    自己如今所做下的一切,又能够几人记得?

    诸子百家中,道家是最有多言长生之术的,秦王政带着一丝期待,看将过去,希望王弟能够给予自己一个确切的回应。

    而且,从王弟如今流传诸夏的诸多篇章之中,想来对于长生神魔之事,也是了解的。

    “道家祖师老子身融万物,西行函谷关消失不见,有人说祖师已然长生,逍遥世间,也有人说祖师坐化不存,世说纷纭,莫可一观。”

    “道家实则由关尹子所立,所以,对于长生虽有探究,至今没有实证,如今阴阳家言语海上仙山,倒是可以一观。”

    周清摇摇头,自己虽来到这个世界,但要说真的有长生之事,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

    是故,自己也没有答案的。

    到时可以将这个事情推及到阴阳家的身上,反正阴阳家现在所谋就是如此,他们应该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武真侯,你啊!”

    “放心吧,寡人如今大业未成,纵然有长生之事,也会一切诸定之后,才会慢慢的探询的。”

    “不过,阴阳家传承源至上古,比起道家更为流长,说不得便是有线索。”

    秦王政摇头轻笑,对于生死这个事情,记得以前就曾问过王弟,可是,王弟没有给过自己答案,而且从道家的历代先贤来看,似乎也没有长生的。

    诸夏来看,虽说有长生的,但是也没有确定之线索。

    明悟王弟之意,怕自己这个时候分心,但……那些东西现在可分不了自己的心思。

    ******

    赵太后薨逝。

    咸阳大丧,关中之内大丧,消息传出,各大郡县也有不同的表示。

    好在赵太后身死的时间之前,已经灭韩,不然,按照惯例,乃是要班师回朝,以为安稳民心,如今却是不用了,也算一得。

    “我王,韩王安在北城府邸,欲要求见大王,此为文书!”

    咸阳宫内外诸般丧事按部就按,但此刻兴乐宫内,仍为政事畅通,文武之臣汇聚,商议韩国之事的收尾,以及接下来一天下的进一步措施。

    廷尉王绾上前一步,说道此刻韩王安的请求,同时,双手奉上韩王安所写的文书、

    “作践不世之才,韩王还有颜面见寡人?”

    谈及此事,秦王政为之冷哼,丹凤明眸扫着昌平君熊启,无视赵高呈上来的文书。

    韩非死了!

    这个消息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却非自己希望看到的。

    数年前,自己亲往新郑,所为便是韩非,希望韩非能够入秦,协助自己调理阴阳,梳理乾坤,共创法治,千古一国。

    但韩非让自己失望了!

    自己想要用大才而不可得,但韩王安空有大才而不用,更是令秦王政鄙夷和愤怒,如此之国,焉得不被大秦攻灭。

    “我王,当如何安置韩王?”

    昌平君熊启神情不变,似是对秦王政的反应知晓,旋即,又落到另外一处话题。

    “按照去岁所定,韩王安置于南阳幽谷之内,重兵看守!”

    “其余韩国王室中人,尽皆杀之!”

    秦王政这些时日,心情正不算很好,对于处理韩国王室的事情,并未多做探究,区区一个孱弱韩国,纵有些许族人逃出,又能够有什么作用。

    “喏!”

    熊启颔首以对,语落,归于原位。

    “我王,上卿顿弱不日将从临淄归来,期时,便可一图攻赵事宜。”

    国尉尉缭子出列,说道接下来的秦廷要事,山东六国,韩国为首灭之国,其次便是整个三晋之地,而三晋之地中,最为棘手的便是赵国。

    “灭赵,事关重大,诸卿当先行准备。”

    “待顿弱从齐国归来,定下最后之策。”

    韩国已灭,秦国百年来的劲敌赵国便入眼眸深处,长平之战后,秦赵遂成世仇,三十年过去,赵**力倒是有所恢复,但在近年来的几场大战中,再次将赵军兵力击溃一半。

    整个山东六国中,唯一能够在秦王政心中有些分量的,也就赵国与楚国,如今楚国正处于政乱,正是秦国的大好时机。

    若可一举灭赵,统合赵国的力量,将来灭楚也是轻而易举。

    但要灭赵,非有行人署上卿姚贾、顿弱二人相参,近一两年,秦国的目光多落在韩国,对于赵国之事有些忽略。

    而灭国大事,岂无详谋。

    一炷香后!

    兴乐宫群臣退去,由着秦王政的相召,周清随伺偏殿之中。

    “去岁,骊姬本已怀上寡人子嗣,却不幸小产。”

    “数月来,心性有些沉闷,也消瘦许多,太医令以观,言语无大事,思虑过深,但寡人不放心,所以想要请武真侯一观。”

    “小产之事,对于骊姬身体创伤不小,有武真侯诊断,寡人也更为安心。”

    偏殿之内,如今的诸多政令大都落在相邦府邸,除非要事上禀,简单阅览完毕呈送上来的政事,一边批阅着,一边对着此刻正在品味茶水的王弟轻语。

    “此事,玄清有所耳闻。”

    “骊姬是武者出身,位列先天,小产之事不会轻易出现的,想来大王已经惩戒那些暗手了。”

    周清轻抿一口今年的新茶,却有一丝淡淡的清香,闻秦王政之语,轻轻颔首,这个事宗琼去岁就和自己说了,为此,后宫之内,还死了许多人。

    “虽死了一些人了,但具体的暗手却不曾寻到。”

    “不过,寡人心中有数。”

    秦王政神色凝重,历来后宫之内的纷争也是不断,她们对骊姬下首,不外乎自己对丽儿太过于宠爱,更怀有自己的子嗣,若然诞下公子,怕为储君之类。

    这些事情,自己当年也是经历过的,所以,是何人下手,心中也是有数。

    “武真侯,近来有朝臣提议,寡人膝下既然已经有了多位公子,也该选择一位,立下王储,以安稳国政,此语,你觉如何?”

    诸般朝堂秘事,秦王政也只能够同王弟一语,放下手中批阅完的一份文书,话锋一转,落到另外一个话题上,去岁开始,关于立下王储的声音,就未曾削弱。

    而且,据罗网密查,参与此事的重臣不少,是故,秦王政不敢轻心。

    “既然有人提议,可有具体人选?”

    周清眉目微动,于此事,数年前就有,不过被王兄压下去了,如今,又有人提议了。

    “武真侯应该知道的。”

    秦王政轻轻一笑,执笔蘸了蘸墨汁,继续批阅文书。

    “即如此,想来……参与此事的人无论是宫外,还是宫内,应该都有不少。”

    公子扶苏。

    如今王兄膝下子嗣中,唯一有资格和能力的也就公子扶苏了,屈指一算,也十岁上下了,有着文武之事的教导,中枢重臣中也有不少对其很有好感。

    再加上其人宽厚,自幼成长在华阳宫,更是受到华阳祖太后的宠爱。

    若然立下扶苏为子嗣,华阳祖太后肯定会赞成的,而且原有的岁月长河中,宫外的那位中枢重臣近来未免有些太过于急躁了。

    此行灭韩,就已经露出不少痕迹。

    “不错!”

    听王弟之音,秦王政执笔的动作为之一滞,神色不自觉的凝重起来,抬起头,对着王弟深深颔首。

    不曾想王弟也看到了这一点。

    “扶苏是个好孩子。”

    “那些人……有些过了。”

    对于扶苏,周清很有好感,刚开始见他的时候,他还很少,不过三四岁的样子,浑身上下流转一股楚国贵族的气息。

    近年来,历经文武的教导,已然有些不同了。

    是否立下王储,和扶苏自己的关系不大,根本缘故还是有些人坐不住了,这才是最为重点,这个时候推出扶苏,于正值壮年的王兄来说。

    只会减弱扶苏的份量。

    “他们的确有些过了。”

    秦王政于此语深以为然。

    是否立下王储,是自己所决断,扶苏是自己的孩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自己清楚了解,不需要别人插手。

    如今,自己还不满三十岁,相较之曾祖父昭襄王,乃是权柄的刚刚开始,对于立下王储,没有半点心思,那些人这个时候提出来,其心可诛。

    “所以,为此事,寡人已经决意纳韩国多位美人充实后宫。”

    政事批阅完毕,秦王政放下手中之笔,从条案后起身,舒展了一下身躯,对着王弟点点头。

    后宫之内,多山东六国之女子,如今大秦谋略一天下,那些女子也有些不安分了,更是令秦王政厌恶,为首者,当是楚国夫人与赵国敏夫人。

    近来韩国已灭,少府令赵高挑选了不少韩国美人充实后宫,这一点很合自己心意,除却骊姬之外,对于那些人,她们只需要服从就可以了。

    “纳韩国美人?”

    “是否有些过于危险了?”

    韩国战败,宫廷美人尽皆掳至咸阳,充实后宫,乃是正常,但若要宠幸一二,怕是韩国刚灭,有心人心有仇怨,就不妙了。

    “哈哈哈,无妨,那些人的身份都已经经过三次筛选,且没有任何武道修为。”

    “而且,有着武真侯送与寡人的护身之物,也是无忧。”

    王弟之语,令秦王政朗声大笑,那些女子的事情赵高会办妥的,自己也并非真要宠幸她们,不过是给予后宫诸多美人一个警戒罢了。

    语落,秦王政与周清二人便是一前一后离开兴乐宫偏殿,前往咸阳后宫。

第七百二十五章 华阳祖太后(第一更)

    “见过大王!”

    行至后宫区域,一条条平坦有序的道路上,一位位侍女往来不断,昭德宫途中,倒是碰到五位脚步紧促的太医令之人。

    观秦王政车驾,躬身一礼。

    “何事?”

    后宫之内,五位太医令如此,莫不有重要之人病患,秦王政轻咦。

    “大王,华阳祖太后今晨有恙,故而相召我等。”

    领头的一位太医令近前一步,轻语。

    “华阳祖太后!”

    “你等且去吧,寡人稍后便到。”

    论起来,华阳祖太后的年龄比赵太后还要大上许多,其人乃是孝文王的王后,也曾在宣太后的膝下聆听教诲,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然高寿。

    于情于理,都该亲往一观。

    摆摆手,便是让那五人离去。

    “华阳祖太后有恙,怕是有些人更为动作了。”

    周清静静的跟随在身侧,听刚才之言,华阳祖太后可是如今秦国内楚国外戚的支柱,也是如今秦国与楚国姻亲之好的一个见证。

    但数十年来,华阳祖太后干预的政事也不少,先是庄襄王的继位,而后秦王政的继位,而后斗倒以夏太后为首的韩国外戚,长安君成为牺牲品。

    若非近年来楚夫人一直没有子嗣出,怕是动静更大,但其人垂老,如今怕也是要行至尽头了。

    “李仲,从今日起,戒严咸阳宫!”

    秦王政闻声,微微颔首,华阳祖太后所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秦国的祖太后,还牵扯多方面,其人有恙,担忧者定然很多。

    旋即,对着一旁的卫尉李仲下令。

    “喏!”

    李仲拱手一礼,接下王令。

    “武真侯,待会诊断完毕骊姬,随寡人一观华阳祖太后。”

    说起来,王弟待在咸阳甚久,似乎还没有真正一观华阳祖太后,从身份上来说,却为他们的祖母,观其寿元,怕是不长。

    秦王政想了想,轻语道。

    “也好。”

    “嗯,这座宫殿有新人?”

    周清没有推辞,见见也好,虽然彼此之间注定没有什么交集。那些太医令之人远去,诸人继续前往昭德宫的方向,路过一处略小的宫殿,嗅着鼻息之间的一股异样。

    身形微微驻足,天眼扫视其内,这座宫殿很小,是给予后宫那位地位不高的女子居住的,此刻鼻息间嗅到的那股幽香……似乎就是从内部传出来的。

    “这座宫殿?”

    “赵高,其内何人?”

    感受到王弟的异样,秦王政脚步也是一滞,细细一观,这座宫殿在自己的印象中也没有人居住的,如今倒是有人的,后宫之事,多由少府令协助处理。

    如今询问赵高,再合适不过了。

    “大王,其内是从韩国来的一位长使,是从韩国王宫内挑选出的上佳之人,精通舞乐与调制香料,历经筛选,其人无碍,便是安排此处。”

    赵高近前一步,轻轻回应着。

    “调制香料?”

    “这股香气的确有点意思。”

    嗅着鼻息间的这股清香,感知一二,于肉身倒是无碍,反而还有清静之妙,也算是赵高有心了,但是从灵觉的本能来看,此人似乎有些不俗。

    “比起老秦人,那些山东六国之人颇喜调制香料。”

    “武真侯可是对此人有兴趣,此次灭韩大功,一应封赏均在筹谋之中,如今武真侯身边之人多在陇西,没有合适之人服侍可不行。”

    “赵高,传寡人令,将此人送至武真侯府邸之上,再从少府内挑选十名美女、十名奴仆送过去,添为武真侯所用。”

    对于美女,秦王政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身边有一个骊姬就够了,其余之人,不过**所至,后宫之内,美女从不缺少,少她一个不少,多她一个不多。

    既然王弟有兴趣,念及王弟府上的白芊红等人正在陇西,便是有语落下。

    “哈哈哈,大王此语可不是有些辜负少府令心思?”

    “想来这些女子都是少府令精挑细选的,就让她们留在后宫内吧,也好有些用处。”

    美女这个东西,周清同样没有太大兴趣,修炼至这般地步,内外罡气临近圆满,周身百脉、筋脉运转,尽皆罡气凝练。

    再有一两年,加持纪数之下,修炼至悟虚而返的巅峰境界不难,依靠性命交修也不能够带给自己更大的收获,除非有玄关境界的女子出现。

    至于寻常之人,不过普通人,清朗一笑,摇摇头。

    一旁的赵高听此,心中微微舒缓,连忙一礼。

    “你啊。”

    秦王政亦是轻笑,对着王弟无奈一语,又看了看少府令赵高。

    随之不在这个话题上多言,不过对于这个宫殿的女子倒是记下了,能够引起王弟注意的可是不多。

    半柱香之后,至昭德宫。

    “丽夫人身体并无大碍,也未损耗本源。”

    “却为心脉之中,有些淤积之气,此为外力不可控者,终究还是要丽夫人自己调节的。”

    看着此刻躺靠在床榻上的明艳女子,神容虽亮丽,但却少了一分神色,抬手一道玄妙之气打入其体内,清静加身,只能够缓解。

    数息之后,对着秦王政点点头。

    “哎,丽儿,如今那件事已经过去快一年了,你且宽心些,寡人会为你出头的。”

    心脉淤积之气如何产生,秦王政自然知晓,本来怀有的子嗣无辜流产,虽然自己已经杀了百多位后宫之人,但主谋者仍在,丽儿想来心中也是不满的。

    但……如今却非对她们下手的最佳时刻,看着近月来颇有消瘦的人儿,有些心疼起来。

    “大王,天明呢?”

    薄薄的绒毯盖在身上,公孙丽脆音流转,虽然已经知晓后宫黑暗无比,但万万想不到竟然会落在自己身上,自己那可怜的孩子还未出世,就遭到毒手。

    思念如此,眉目更是有些通红,挣扎着做起来,而后向着宫殿内看了一眼,腹中的孩子不存,身边也就只有天明一个依靠了。

    “这个时候,天明应该在和扶苏一起。”

    秦王政连忙近前,稳住公孙丽的身形,如今还不到正午,按照往常的惯例,是和扶苏在演武场演练武道的,下午才是文道的教授。

    “大王,可否允许天明接下来休息数日,陪在妾身身边。”

    公孙丽心中微安,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天明。

    “自然可以。”

    如此请求,秦王政自然应允。

    “多谢大王。”

    公孙丽强撑着一笑,复归先前的模样。

    “丽儿,你且好生休息,今日华阳祖太后抱恙,寡人先去华阳宫,午时再来陪你。”

    丽儿如今形态,秦王政也是无法,只能够其人自身调节了,但近一年了,仍为如此,着实令人怜爱,没有在昭德宫多做停留,留下一言,便是前往华阳宫所在。

    ******

    华阳祖太后!

    乃是当年秦国华阳君的子嗣后裔,华阳君更为宣太后的异母弟,同穰侯一起为楚国外戚的支柱人物,其后,成安国君夫人,为孝文王王后,如今更是被尊称华阳祖太后。

    华阳宫位于整个咸阳后宫之地的山水俱佳之所,深宫数十年,整个华阳宫堪为富丽繁华,更是整个后宫的权力中心所在。

    然,今日,伴随着华阳宫的戒严,伴随着华阳宫内外进出之人的盘查,伴随着一位位太医令之人进入,使得整个后宫的风波不住为之一紧。

    “妾身见过大王!”

    “武真侯!”

    赤红色的裙衫罩体,其上云纹缭绕,彩凤鸾飞,着五凤朝阳之冠,玉簪束发,尊荣而显,眉目精致中带着一丝愁容,年岁不过二十有余。

    观大王进入华阳宫,连忙近前一礼,又看着大王身边的武真侯,也是一礼。

    “楚夫人!”

    夫人之位,在后宫之内,仅次于王后,侯爵虽尊贵,但还不若如此,周清拱手一礼,对着楚夫人点点头。

    “祖太后如何?”

    进入华阳宫以来,一位位脚步匆忙的侍女令秦王政眉头紧皱,行入内宫偏殿之外,太医令之人正在诊断,倒也没有着急。

    看着跟在身侧的楚夫人,询问道。

    “大王,祖太后今晨用膳的时候,突觉有些头痛,不曾想,没多久便是昏过去了。”

    “妾身只好急召院医。”

    楚夫人福身一礼,言语间可显一缕焦躁之意,语速也快了不少。

    如今的楚国外戚中,如果华阳祖太后出事,那可就是塌天之祸,现存的外戚中,昌平君虽为相邦,但一直与他们之间都不算很亲密。

    自己在宫内又没有子嗣,扶苏虽养在膝下,但近年来却被大王单独教养了,宫内、宫外失去依仗,如今的楚国更是政乱之时。

    如何不忧心。

    “大王,昌平君在外求见!”

    还未等秦王政出言,停留在外的少府令赵高缓步入内,近前一礼。

    “昌平君?”

    秦王政点点头。

    其人自幼生长在秦国,养在祖太后膝下,如今得到这个消息不难,虽然得知消息的速度有些快。

    “臣熊启见过大王。”

    “武真侯!”

    “不知祖太后现在如何?”

    束发高山冠,眉目俊朗,气宇不凡,身穿红色锦袍,入偏殿之内,观大王与武真侯,当即近前先后一礼,随即,也是问询华阳祖太后情况。

    这个时候华阳祖太后出事,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咸阳朝堂上的楚人,还是对后宫内的楚人。

第七百二十六章 可有此事?(第二更)

    “大王,近日来,寒热交替,祖太后乃是夜里受凉所至,并无大碍。”

    “但祖太后年事已高,此病或许缓慢而愈,故需要静养。”

    院医先后从偏殿内走出,看到大王等人,又是一礼,随后将华阳祖太后的病症说道出来,虽无大碍,但放在祖太后身上,可就不一样了。

    这种病放在年轻人的身上,猛药下去,三两日便可无忧,但对于祖太后,怕是得十天半个月,才有可能痊愈。

    “嗯,你等下去吧。”

    秦王政颔首以对,既无大碍就好,随之,左右看了一眼,行入偏殿之内,来往的侍女诸人行礼,楚夫人、周清、昌平君随后。

    内殿极大,服侍的人仍有许多,有专人已经持方抓药去了,对于华阳宫,秦王政很熟悉,因为自从十多年前归于咸阳之后,便是经常来此。

    倒是近年来因为国事的缘故,少了一些。

    “祖太后!”

    大殿深处一隅,红木雕纹木榻之上,一位妆容华贵的夫人半躺着,一头发丝已经有些许银色出现,精致的梳拢起来,金簪穿插,金凤隐现。

    皮肤不复少年之人的柔滑亮丽,眼角处已然有了纹理,容颜之上,有着浅浅的苍白之意,双眸半睁着,有些无神,看着秦王政等人进来,轻轻颔首。

    “烟儿见过祖太后!”

    楚夫人近前福身一礼。

    “玄清见过祖太后!”

    周清近前拱手一礼。

    “熊启见过祖太后!”

    昌平君亦是如此。

    “大王无需多礼,烟儿,替本宫看茶!”

    身上盖着厚实的红色绒毯,华阳祖太后轻轻一笑,在身侧侍女的搀扶下,半坐而起,单手扬起,而后又看向楚夫人。

    “喏。”

    楚夫人接令,福身又是一礼,便是在殿内走动,有条不紊的吩咐下去。

    “大王国事繁忙,近来刚攻灭韩国,想来有要事处理,本宫这点小病不算什么,修养数日便可无忧。”

    “这位应该就是道家天宗的玄清子,如今大秦武真侯吧,本宫闻你之名久矣,不曾想,今日真正一观,不错,真的不错。”

    华阳祖太后看向秦王政,苍老的眼眸深处平静如水。

    眼前这位大王是自己看着成长的,从他被接回咸阳的第一天起,就见过他,更是见证他击败成,登临太子之位,登位尊位,如今更是要登天诸夏尊位。

    心中感慨,遥想当年自己在昭襄王旁边之时,已然感觉昭襄王是大秦难得的雄主,想不到,如今的大王更有其曾祖父之风。

    只是……如今的楚国,念及此,心中有些叹息。目光转过,落在另一位身着淡青色锦袍的年轻人身上,听其自语,已然知晓身份。

    近年来,自己虽处于深宫,但对于外面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秦廷中枢重臣,对他们的情况,自己都很了解,正因为如此,也更加知晓这位武真侯的分量。

    大王今日带着他拜见自己,已然彰显不同了。

    “武真侯添为道家高人,入秦数年来,功勋卓著,理应如此,此次灭韩便是武真侯所谋。”

    秦王政面上轻轻一笑,从祖太后口中听到这般夸赞,倒是罕见,近前一步,坐在祖太后木榻一隅,顺着祖太后的目光看过去,也是有些赞誉。

    “韩国,无耻之国也。”

    “当年上党长平之战,便是韩国祸水东引之策,好在武安君白起领军督战,战败赵国,如今灭韩,也合先王之意。”

    “启儿,你也要助力大王完成大业。”

    对于韩国,华阳祖太后同样没有好感。

    深宫之内,先前庄襄王夏姬夏太后便是韩国人,为长安君成一脉的支持者,欲要与自己争锋,打掉楚国外戚之力,不过,韩国终究是弱国。

    数年前,其人身死,如今国灭,心中也是高兴,但想起其他之事,目光又落在昌平君熊启的身上,轻声嘱托道。

    “大王,请用茶!”

    语落,旁侧的楚夫人已然准备好香茗,缓步近前,素手持盏,进献秦王政,身后的侍女则是持茶水以供武真侯、昌平君。

    “启定不负祖太后所托,定不负大王所望。”

    闻华阳祖太后之言,昌平君熊启又是一礼。

    “你虽在我身边长大的,但走到这一步,也是你的能力。”

    “大王,近来赵姬薨逝,诸般事情如何?”

    对于熊启,华阳祖太后很是重视,对其心性也是十分了解,对着点点头,话锋一转,倒是落在另一个话题之上。

    “祖太后请放心,母后之事交由宗正等人处理,一切礼毕,有条不乱。”

    秦王政轻抿着手中茶水,于祖太后之言回应着。

    赵太后的一应后事,以秦国现在的情况,很安稳的处理着,陵墓也都已经选好,待良日便可下葬,期时,一切事情也就可以结束了。

    “大王今日既然前来,本宫倒是想起一桩事情。”

    “如今,大王欲要雄图大展,匡合诸夏大业,然山东六国立国均数百年,怕是艰难,故而,有朝臣提议欲要立下王储之位,大王之意如何?”

    中枢定策,一天下大势于秦,成大周八百年来恢宏之事。

    所行者,便是将诸夏各国一一灭掉,灭韩都需要花费一两年,灭其余诸国,怕是需要更长时间,而且接下来的目标赵国,也是不弱。

    没有在政事上多言,但立下王储之事,却是可以建言一二。

    “王储?”

    “哦,祖太后心中已有人选?”

    秦王政面上仍为轻笑,只是略有惊讶,瞥着身侧的楚夫人、昌平君等人,没有避开这个话题。

    “本宫不过后宫一妇人,焉得有王储之选。”

    “但王储之位向来事关重大,孝公岁月,若非献公临死之前指定孝公接位,怕是无如今秦国盛事,其后武王猝死,引得公子争斗。”

    “大王如今虽盛年,但立下王储,也可一安国事民心,更合大业。”

    迎着秦王政的目光,华阳祖太后摇头轻笑,大王性子刚硬,直接建言,怕是不妥,但如今武真侯、昌平君俱在,无论如何,大王也该有所表示才是。

    据自己所知,武真侯对于扶苏还是喜欢的,而且昌平君也常常教导之。

    中枢重臣中,如果言语立下扶苏为王储,怕是无人反对,而……那也是自己所希望看到的。

    “祖太后之言,乃是谋国之举,政自当遵从。”

    “然,如今诸公子年幼,扶苏虽长,但也稚嫩,多日之前,政便是于武真侯有言,待诸公子尽皆学道中央学宫、护国学宫,已分高下,再行考量。”

    “后宫无王后之位,诸公子当择优而选!”

    秦王政放下手中茶盏,对着华阳祖太后一礼,想不到王储之位连祖太后都关注起来了,似乎还已经有了人选,没有避讳这个话题。

    既然他们要立下王储,自然可以,但自己也要立下王储入位的规矩。

    “学道中央学宫、护国学宫?”

    “公子为尊贵之躯,如今咸阳宫文武教养,大王以为不足?”

    华阳祖太后略有苍老的眉目一挑,中央学宫、护国学宫自己是知晓的,每个学宫三年而毕,诸公子入内,怕是六年。

    纵然扶苏六年之后足够出色,但如今的年幼公子也都长大了,未来不可知。

    “学宫乃大秦根基所在,那也是政给予诸公子的机会。”

    秦王政颔首以对。

    韩非有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不经历诸般之事,将来又怎能担当大任,纵然是自己,每岁都要花费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巡逻关中各处。

    诸公子可以不入学宫,但不入学宫将没有任何争夺的资格。

    “如此之言,大王现在并没有立下王储的打算?”

    华阳祖太后直言,她有直言的资格。

    王后之位、王储之位,这两个位置对于楚国外戚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如今咸阳宫内,最为合适的当属扶苏,但大王却没有任何表示。

    声音略有些高昂,殿内的楚夫人神色微动,不知道大王如何应对。

    “待政大业有成,再立不迟。”

    “如今正是满朝文武齐心协力之时,立下王储,或有分心分力之患。”

    秦王政颔首以对。

    “大王如今也大了,本宫本不想要多言。”

    “但后宫之内,没有王后之位,没有王储之位,引起诸多纷争,去岁,丽夫人小产,或是人为,但未必不是一个警示。”

    “果然立下王后、王储,也能够平息一些人的心思,同样可以朝政后宫安稳,无损大王之业。”

    华阳祖太后面上有些不好看,想当年,若没有自己的助力,没有楚国外戚的助力,孝文王、庄襄王,乃至如今的大王,如何等够登位。

    然,现在,大王似乎忘记了这一切,想要将楚国外戚打压下去,这是自己不允许的,可惜,自己的身体怕也撑不了多久。

    烟儿虽为楚国公主,但胸无手腕,近年来,也不得大王宠幸,自己若薨逝,怕是要有祸患之事出,无论如何,在自己临死之前,也要定下最后之局。

    “而且,本宫还听闻,大王曾在昭德宫有语,若然丽夫人诞下公子,即刻晋封王后尊位。”

    “可有此事?”

第七百二十七章 唇亡齿寒(求票票)

    华阳祖太后言语未停,从楚夫人手中接过一杯茶水,轻抿数口,又是一句深言落下。

    近年来,后宫之内的尊卑秩序有些失常,一切都是那个公孙丽带来的,她区区一个卫国民女,身份下贱,却被大王这般宠幸。

    不仅入宫便是良人,诞下阳滋公主以后,更是晋位夫人,直接同楚国夫人、敏夫人并列,何其荒谬,更有之言,大王要赐封其王后尊位。

    以大王对她的宠幸,如果是先前,华阳祖太后还不以为然,但现在不同,大王大权独揽,唯其独尊,一切诸事,自己也难以插手。

    “哦,果有此事?”

    “政却是不知,想来是祖太后过虑了。”

    秦王政神色未改,轻轻一笑,摇摇头。

    “没有此事最好,国政大事有着大王处理,本宫虽无才能,一个后宫还是可以料理的。”

    “丽夫人今岁身体不好,多有不来觐见,本宫不予为难,不过,她身边的那个孩子终究越来越大了,咸阳后宫,大王也要慎之。”

    对于那个话题,华阳祖太后同样没有深究,无论如何,那个民女身份卑贱,纵然大王想要将其扶上王后尊位,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的。

    提及那人,又想起近来的一件要事,近年来,跟随扶苏身边一同习练文武的,还有那个叫天明的,他非大王子嗣,如今也大了,虽可荣耀,但后宫毕竟是赢秦一族的后宫。

    “对于天明,政自有安排。”

    “烟儿,祖太后近来身体抱恙,你当随时入内伺候,后宫诸事有你协助处理。”

    “叨扰祖太后甚久,政还有要事处理,暂行离去,待明日再来一见祖太后。”

    闻祖太后之语,秦王政神情如旧,看不出太多,伴随口中轻言,从榻上起身,拱手一礼,吩咐一侧的楚夫人,便是转身离去。

    “祖太后!”

    周清亦是一礼,离去。

    “大王,祖太后于臣有抚养之恩,待臣尽孝一二。”

    昌平君熊启也是一礼,不过,其人却是未曾离去。

    秦王政轻嗯一声,没有多做理会。

    ******

    “启儿,中枢之内,对于立下王储看法如何?”

    半柱香之后,昌平君熊启同华阳祖太后轻言宫内外趣事,一旁的楚夫人则是将厅殿内的侍女吩咐出去,未几,内殿之内,并无外人在场。

    躺靠在软榻之上,看着烟儿从外殿归来,华阳太后话锋一转,落到如今秦廷内的一个话题之上,启儿如今为相邦,份量很重。

    “这个……,有过半重臣都倾向于立下王储,扶苏公子也是最佳人选,但大王却没有任何意见落下,故而,我等也未敢多言。”

    “近年来,大王威势日重。”

    大王如今已经不是十多年前刚刚登位的大王了,那个时候的大王,身边诸多事情,由相邦文信候一手办理,反抗的可能性都没有。

    然而,随着文信候被罢黜,长信侯被杀,大王收拢军中势力,再加上郑国渠之事,如今的朝堂之上,威势正盛,鲜少有人敢于对抗。

    熊启身为相邦,更是清楚的直达这一点。

    “只怪当初没有提前立下王储,如今想要立下,却是艰难,扶苏自小也是生长在华阳宫,他性情宽厚,颇有仁德之风,本宫很看好他。”

    “有你在身边,本宫也放心。近来楚国的形势如此,负刍可有什么举动?”

    对于公子负刍,华阳祖太后知晓他的存在,当初考烈王还在秦国的时候,自己也与之相交过,加上都是楚人,负刍当初离开秦国,自己也是助力过的。

    想不到,现在却是蹦了出来,而且带给自己的消息,还揭露楚国王室之耻辱。

    “公子负刍势力逐步增强,有着鬼谷弟子相助,有着诸子百家相助,灭杀李园不过近期之事。”

    从血脉上而言,公子负刍为自己的异母弟,虽没有见过对方,但如今先考烈王的子嗣中,除了自己,也就只有负刍了。

    根据自己掌握的渠道,加上罗网的消息,公子负刍近两年在出国发展的很顺利,虽然李园身边也有高人相助,但毕竟屈昭景三大家族已经表态。

    李园败亡已成定局。

    “春申君实乃楚国之贼,枉费考烈王那般信任他,他却做出那般之事。”

    “如今大秦攻赵,形势如何?”

    春申君祸乱宫闱,实在是可恨之极,华阳祖太后身为楚国王室一脉,与有同感,其人虽死,但仍为楚国之贼,如今的李园也是如此,盗国之贼。

    好在负刍还算争气,有了重整楚国秩序的可能性,对于大秦一天下之策略,也是知晓,楚国乃是放在最后,虽为世代姻亲,但天下之主只能有一个。

    “若无意外,灭赵已成定局,长平之战后,赵国已然不是秦国对手,近年来,又先后折损兵力二三十万,而大秦主力未动,高下立判。”

    迎着祖太后看过来的目光,熊启答曰。

    “大概需要多长时日?”

    秦国可以灭赵,这一点华阳祖太后并不觉得意外,因为这个结果在长平之战后就已经注定。

    “短则一年,长则二三年,必有分晓。”

    当初长平之战持续了三年之久,如今的赵国绝无可能支撑三年,是故,三年之内,灭可看到最后的结果。

    “三年之内便可灭赵!”

    “果真如此,烟儿倒是要看看那敏夫人如何在后宫逞威风!”

    敏夫人,乃是赵国王室一脉的族人,入秦后宫,便为夫人,在公孙丽入宫之前,后宫之内,堪为自己的劲敌,如今,其人母国将灭,还有何颜面在自己面前摆谱。

    念及此,华阳祖太后尚未出言,楚夫人已然面有喜色。

    “喜怒形于色,往日本宫交于你的东西,你都忘了不成。”

    “赵国灭了虽好,但赵国若灭,怕是接下来的燕国、魏国都难以支撑,大秦兵锋不日将落在楚国身上,以楚国现在政乱的模样,难以抵抗。”

    “启儿,赵国之内,如今可还有何良将?”

    唇亡齿寒,赵国灭了,从眼前来说,后宫之内,当以楚国外戚为上,但长远而观,没有赵国拦在前面,山东诸国更为孱弱不堪。

    观烟儿面上喜色,华阳祖太后略微呵斥道。

    “良将者,不多也。”

    “能够抵挡大秦兵锋的,怕也只有北方边军的李牧了,能够守住的赵葱等人也算可以,其余诸般,皆不堪。”

    身为相邦,这般事情自是了然于胸,不过灭赵是早晚的事情,将希望寄托于赵国身上,非智者所谓,祖太后乃是智者,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故而,熊启并不担心。

    “本宫也知道一天下乃是大势所趋,但希望赵国能够坚持的时间长些,楚国也能够有整顿之机。”

    “本宫的身体本宫心中有数,怕是支撑不了数年了,启儿,你虽生长在秦国,但体内流淌的仍是楚国王室血脉,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

    “大秦正盛,本宫也是欢喜,但母国衰弱,也非所见,扶苏的事情,你要多上点心,无论是对于秦国,还是楚国,都是有好处的。”

    嫁到秦国数十年间,眼见秦国将山东诸国一个个打服,无论是强兵的赵国,还是三晋一体,都是如此,国势至强,独霸诸夏。

    自己身为秦国祖太后,享受无上尊荣。

    然而,母国毕竟是自己的根基,如今的朝堂之上,启儿也算有能力,只要给楚国十年的时间整顿一二,想来也可以无忧。

    若能够立下扶苏为王储,以扶苏的性子,定会怀柔山东,更是无忧。

    “启,明矣!”

    熊启拱手一礼,轻叹道。

    虽如此,但自己能够做的其实不多。

    “你且退下吧,无需做的太多,你为大秦相邦,做你应该做的,顺从大王的心意为上。”

    华阳祖太后点点头,大王如今有了自己的主见,若然启儿贸然助力楚国,怕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况且,如今还没到那个时候。

    “祖太后!”

    熊启起身,再次一礼,离去。

    “祖太后,熊启体内虽流淌楚国血脉,但毕竟从未在楚国生长过,他……会按照祖太后的意思办吗?”

    有着先前的呵斥,楚夫人也未敢多言,送走熊启,归于内殿,上前服侍一二,轻声脆语。

    自己和熊启之间,也没有打过太多交道,而且其心所想,自己也不知。

    “他会的。”

    “因为他已经在做了,既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楚国。”

    华阳祖太后看着面前的烟儿,入宫也有多年了,但待在自己身边,仍和一个孩子一样,身上又无盛宠,又无丽夫人一般子嗣不断而出。

    今日自己说道这般多,也是为了她着想,自己去了之后,宫外好歹还有昌平君支撑,使得烟儿不至于如此艰难。

    历来的后宫之内尊卑,都是在朝堂之上体现的。

    至于熊启,他是自己一手教导的,对其性情也是了解,对于今王的性情,自己也是了解,无论如何,他也会自己找寻退路的。

    可惜,扶苏现在不为王储,否则,一切形势当大不同。

    “是,祖太后。”

    楚夫人虽不甚明了,但也知晓熊启的重要性,以及扶苏公子成为王储的重要性。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家齐聚(求票票)

    “烟儿,你对于少府令赵高了解多少?”

    看着烟儿双眼中的一丝迷茫,华阳祖太后无奈的又是一语,百多年来,楚国之人入秦的后宫之人,前有宣太后,如今有自己,都算明智之人。

    怎么……烟儿却于这般之事不太敏感,可是,后宫之内,烟儿毕竟是楚国外戚的依靠,只能够多多指点一二了。

    “少府令赵高?”

    “大王幼年还在邯郸的之时,其人便是跟随在大王身侧了,而且还以身为大王挡了数次刺杀,故而,大王对其很是重视。”

    “蕲年宫之乱后,为少府令,堪为卿士之列,虽不入中枢,但丝毫不逊中枢。”

    少府令赵高?

    对于此人,楚夫人还是知晓的,是大王身边最受器重的宫内之人,无论是出行,还是行事,都在身边的,再加上办事很得大王之心。

    所以,一直以来,对于赵高,楚夫人还是关注的,但宫内又祖太后在,区区一个少府令也算不得什么。

    “本宫得知,近年武真侯灭韩之后,充实后宫的人选,都是由少府令赵高一手而成的,后宫之内,子嗣为上,若得少府令出力一二,你……应该知道好处的。”

    “而且,大王国事诸般,其人都在侧随伺,得一点消息,也可大用,其人虽卑贱,但卑贱之人也有独特之用,今日起,结交他,纵然不为所用,也可不为祸患。”

    华阳祖太后一言一句的指点着烟儿,后宫之内,想要有权势,有地位,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大王!

    而少府令赵高,就是一个最佳的桥梁。

    “这……,祖太后,平日里,烟儿同少府令之间也没有什么交集,其人为少府令,执掌内库,钱财、珠宝、美人,怕是都不缺少。”

    “如何为之?”

    楚夫人秀眉一挑,结交对方自然没有问题。

    不过,若是结交,定要投其所好,其人为少府令,更高的职位,自己也没办法。

    执掌大王内库,钱财想来也是不缺。

    美人的话?

    祖太后刚才也说了,是充实大王后宫便是其所为,更是不缺。

    “任何人都有**,**便是突破点!”

    “赵高也不例外,烟儿,让本宫看看你的手段。”

    没有弱点的人根本不存在,如同大王这般之人,都有着明确的弱点,除非是如百家先圣那般的人物,但数百年来,也不过寥寥数人罢了。

    少府令岂能够例外?

    华阳祖太后摇头一笑,若是这件事烟儿都办不成,那就真的令自己失望了。

    “天明如今也渐渐大了,寡人确实将天明当作子嗣一般,位同公子,比起扶苏,也丝毫不差。”

    “但,丽儿终究对寡人有些防备,后宫之内,再过数年,天明的确不适合继续停留,武真侯可有良策?”

    另一边,一前一后走出华阳宫的秦王政与周清倒是落在另一个话题上。

    华阳祖太后先前之言不无道理,后宫之内,以扶苏如今的年龄,也鲜少进入,何况再过数年的天明。只是,想着骊姬那边的反应。

    秦王政又是无奈。

    当年扶苏之母郑夫人在后宫的时候,因为其人身份的缘故,在当时文信候吕不韦擅权的情况下,自己总能够在郑夫人身边找到一丝安慰,故而独宠,未几,有了扶苏。

    如今,自己权势正盛,后宫之内美女虽多,合心者,却也只有一个骊姬,若可以,自己愿意给她诸夏女子最高的荣耀。

    但她对此却无动于衷,虽这般,自己更喜之。

    “哈哈,此为丽夫人心结。”

    “如今有阳滋公主在,已然有所不同,玄清还是那般之策,待丽夫人有公子诞下,一切又当不同,更甚者,玄清亦是不通。”

    这种事情,周清可是无能为力,单手轻轻摆动看向秦王政。

    先前公孙丽身边只有一个天明在,却为难以分开,但如今有阳滋公主在,如今已经有所不同,心结深种,缓缓行至。

    “此等之事,除武真侯外,寡人也无人述说。”

    “赵高,阳滋公主近况如何?”

    提及阳滋公主,秦王政面上便是掠过一丝宠溺之感,此为自己和丽儿第一个结晶,比起丽儿,自己更为宠爱她。

    “大王,阳滋公主由乳母哺养,身体康健,又得武真侯一缕真元护持,丽夫人国色天香,公主将来定为聘婷天资!”

    少府令赵高的存在感一直很低,但只消秦王政语落,便是直接出现在身侧,一应诸事,完全在心。

    闻大王之语,赵高轻轻一笑,近岁以来,丽夫人心中淤积之气,以至于未能够好好哺乳公主,便是交给乳母了,虽年幼,眉目不俗。

    “哈哈哈,寡人的女儿定然是天下最尊贵的公主!”

    秦王政大喜。

    随后,一行人返回兴乐宫之地,未几,周清离开咸阳宫。

    ******

    竹林摇曳,海风吹袭,对于远在齐鲁之地的民众来说,春日早已经到来,气温早已回暖,苍翠遍地,不似中原与西秦寒风仍存。

    小圣贤庄矗立在桑海之地已经数十年了,作为儒家的根基之地,一位位儒者从内部走出,经世致用,入山东诸国。

    三晋之地似乎不显,但在齐国境内,已然经营的牢固无比,数十年前,齐国险些被灭,但小圣贤庄如旧,不受任何影响。

    山脉起伏有序,花香遍地袭人,临近海域,竹舍林立,幽深处,更有些许清朗之音回旋,那是儒家的早课,大儒为弟子解惑。

    晨课完毕,便是早饭,巳时之后,还有儒家六艺要学习,这是每一位儒家弟子必须精通的技能。

    “子房,荀师叔叫你过去呢。”

    饭食完毕,一位近日来同张良交好的儒家弟子传音,拱手一礼,看向庭院深处,荀师叔近年来,多在那里研习道理,精进修为。

    “是!”

    从韩国新郑而出,前来小圣贤庄已经一个月了,故国不存,心间深处的那一丝伤感也淡了许多,虽如此,每夜睡梦之中,仍会时不时的惊醒。

    想着九公子的离去,想着国土的沦丧,想着流沙的不存,想着五代相门彻底不存,想着……,一切种种,似乎全部涌现上来了。

    整理了一下衣衫,和同行的儒者轻语,便是寻路,朝向庭院幽深处行进,初来小圣贤庄的时候,那里,便是自己最先到达的所在。

    “见过颜路师兄!”

    荀师叔的所在,诸弟子很少前进,故而是因为荀师叔鲜少教导的缘故,也是因为荀师叔自身的脾性怪异,令人心中忐忑。

    道路变得狭窄起来,不过三尺之宽,迎面遇到一位静雅如水的男子,年岁比自己大上一些,发丝束冠,步履之间,忘尘脱俗,气息不凡。

    这是颜路师兄,是数年前从赵国求学于小圣贤庄的儒者,听身边的儒者说,颜路师兄先前是赵国陉城书馆的弟子,秦赵交战,陉城书馆被灭,便是来到了这里。

    念及此,张良不由的顿生一股相惜之意,同是远离故国,同是亲友皆亡,同是内心伤悲不显,拱手一礼,轻轻而落。

    “子房,荀师叔正在竹亭等你。”

    面上无悲无喜,平静自然,手中握着一卷纸质书籍,回礼一言,颔首以对。

    “是。”

    张良回应。

    旋即,颜路师兄便是离去。

    张良轻叹一声,不知道何时自己也能够如颜路师兄这般,心性坐忘,无拘无束。念头纷乱,脚步却是自动向着幽深处行进。

    “师叔!”

    持着九公子于自己的信函,其上之意,是让荀师叔收自己为弟子,但荀师叔早已经不理会儒家要务,故而,并未如此。

    虽如此,但荀师叔还是安排了一位儒家已故大儒为自己之师,辈分而言,同伏念掌门一般,幽深处尽头,便是一处背靠丘陵的竹林庭院。

    春日生机,满庭柳绿,姿态昂扬,方圆足有百丈,但其内居住的唯有荀师叔和身边的两个侍者,目光所致,荀师叔正坐在一处竹亭内。

    侍者在旁烹茶,近前一礼。

    “子房,你来了?”

    “且随我来上一局。”

    竹亭之内,荀况正一身红色儒冠着身,静坐在一张放置棋盘的条案后,身侧放置着许多古谱,正饶有兴趣的黑白对战着。

    观张良到来,点点头,单手指了指面前的空位。

    “是!”

    又是一礼,未敢推辞,缓步入竹亭内,眼角的余光扫着师叔所下的棋局,似乎在新郑的时候习练过,心中微安。

    刚刚入座,便是看到前一刻还百多枚黑白棋子对战之势消失不见,棋子尽皆归于棋盒之内。

    “子房,你先落子吧。”

    荀况单手轻捋颔下灰黑色的短须,对着张良轻轻一笑。

    “是!”

    未敢推辞,想着刚才荀师叔摆下的棋局,略思忖,夹起一枚白色棋子,落于棋盘之上,清脆之音荡出。

    “嗯,不错。”

    见白色棋子所在之处,荀况又是颔首,轻赞一声,子房这一手有点意思,应该棋艺功力不浅,呼吸之后,也是一枚黑色棋子落下。

    观此,张良没有迟疑,白色棋子跟随。

第七百二十九章 小教训(求票票)

    “嗯,荀师叔在棋局中露出这么大的一个破绽,是为了考验我吗?”

    相互落子二十枚以后,整个不小的棋盘上,虽没有棋子被围困出局,但大势初显,张良细细一观,心中想着此刻的棋盘局势。

    以荀师叔的棋力,想来远超自己,即如此,自己也该表现一二,以免荀师叔以为自己棋艺不堪,有损儒家颜面,更是有损九公子美言。

    当即落下一子,以合荀师叔之心。

    随着面前荀师叔黑色棋子落下,张良心中一动,果然是考验自己,并未在那个破绽上拦阻自己,即如此,自当跟上。

    步步围拢,十枚棋子落下,拾起荀师叔的六枚黑色棋子。

    “嗯,我的阵势尚未摆开怎么就丢子了?”

    荀况神情如故,一双看似苍老的明眸盯着面前棋局,看着自己的六枚棋子不存,心中一突,细细一观,发觉问题所在。

    想了想,一手补上!

    “这……,荀师叔怎么又露出一个破绽于我,是怕我难以赢下吗?”

    又观荀师叔落子所在,张良心中又是一动,先前那个破绽本不算大,但如今荀师叔这枚棋子就不一样了,既然这样,也不能够辜负师叔好意。

    六枚白色棋子落下,吃掉黑棋九枚。

    数息之后,荀况再次落下一子。

    七步之后,大龙被斩首!

    “……。”

    “子房,你果然……不错,韩非在信函所语,你比他更适合儒家,别的不说,单是这棋艺之道,已然不俗。”

    “到了桑海月余,观你之心,仍有杂念,可是仍放不下往昔?”

    荀况手中拿着一子,看着张良将自己的黑棋先后拿出,自己想要落子,却是发现无子可落。不由的单手轻轻把玩着棋子,称赞一声,开启另外一个话题。

    “子房不敢违心。”

    “故国被灭,国土沦陷,子民流散,挚友不存,良……岿然,孑然之身,落于小圣贤庄。”

    提及此事,张良眉目便是低沉些许,作手一礼,看着面前的棋局,纵然棋局再好,终究大势不在我,往昔流沙扩散,新郑本有逆改之势。

    可惜,一切都成为了过往。

    繁闹中翻滚道道画面,近月来,韩国那边的消息也在不断传来,先是被设立颍川郡,其次便是一众韩国老士族大臣投诚。

    欲要反抗者,直接被杀,据传韩国也有追捕文书落在自己身上,若然自己还留在故土,怕也是危险至极。

    “国者,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子房,韩国被秦国所灭,这既是天道的选择,也是韩国自身的抉择。”

    “你所忧心者,是韩国?是韩人?是五代相门血脉?还是其它?”

    己身虽独坐小圣贤庄深处,但诸夏大事任何一件荀况都很快知晓,秦国武真侯领南阳之兵灭韩,至此,韩国国祚断绝,王室不存。

    但这个结果对于荀况来说,并不意外,韩国在自己眼中,本就是名存实亡了。大道不存,术治权谋横行,此为取死之道。

    数年前,韩非辞别自己,返回韩国新郑,欲要逆转韩国的国势,甚至于图谋诸夏大位,荀况也觉得并非不可能,然而,秦国终究没有给韩国时间。

    韩国也没有给自己时间。

    闻张良之音,更是摇摇头,怕是现在,其人都未能够明悟到底为何而悲伤,到底为何而伤感?诸般之语落下,张良为之沉默。

    “子房,你是聪慧之人,不在韩非之下。”

    “当初,韩非问道于我,欲要拜我为师,追寻大道,可是我并没有直接应下,而是给他出了一题?”

    “今日,你可愿意解之?”

    荀况继续轻语,韩非为自己最为器重的弟子,其人虽死,但其名永存史册,那些年,膝下弟子中,只有韩非、李斯寥寥数人可以与自己相合。

    “师叔!”

    张良以头叩地,拜请之。

    “诸夏茫茫诸人,从不缺少有才之士,然则如百家之长那般之人却是罕见无比。”

    “你……可知为何?”

    春秋以来,诸子百家并起,但凡能够执一家牛耳之人均非凡,更别论创始之者,但为何世间却只有他们成功创下百家,流传如今。

    同时代其余之人,却泯然众人矣。

    张良细细品味,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脑海之中也有很多,百家之长历来不俗,想要说些什么,但似乎又说不上来什么。

    道家?由关尹子所创!

    儒家?由孔丘诸弟子所创!

    墨家?由墨翟与诸弟子所创!

    法家?由道者而出,将天地自然知道融入治国之内!

    是因为他们博学?

    不是!

    任何一个人也不敢说在己身所处的时代,勇智无双!

    是因为他们有追随者?

    也不是,百家有强弱大小,有的百家甚至只有一两人,道家初立的时候,更是如此。

    ……

    ……

    “子房……愚钝,未可参悟透彻!”

    杂乱无比的信息穿梭不断,想要寻找出自己觉得最为适合的答案,一个个可能的答案出现,但随后便是被否决,神情纠结万分,眉目紧锁。

    整整一炷香的时间。

    张良也思忖一炷香的时间,心中有数十个,数百个答案,但自己都觉得不甚满意。

    “哈哈哈,不……,其实你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你与鬼谷门的卫庄相处时日不短,看来你并未从他身上学习到鬼谷门的精髓所在,每一代鬼谷纵横弟子为何令诸侯恐惧?”

    “是他们的权谋?是他们的胆略?是他们的武道?这些都不为主要,那个答案需要你自己寻找!”

    荀况清朗的笑声传荡开来,悠然从蒲团上起身,略整衣冠,子房却为一块璞玉,越是如此,越不能够外力亲自雕琢。

    若可自行蜕变,将来当为不世之才。

    “师叔。”

    张良俊秀的容颜上,更为狐疑起来,看着师叔起身,亦是跟随。

    “今天你的棋下的不错,不过其他的功课也不能够拉下。”

    “今日回去,抄写十遍《论语》!”

    想不到子房年岁不大,棋艺倒是不错,荀况转身离去,单手负立身后,今日落败,倒是有些丢却颜面了,看来最近得精研棋谱了。

    至于子房,怎么就不知道让一让自己呢?

    得小小的教训一二。

    “十……十遍《论语》?”

    “是!”

    张良正要拱手辞别荀师叔,听得师叔最后一语,顿时心中一突,尽管不明白师叔是什么意思,但十遍《论语》,似乎有点太多了。

    难道师叔刚才问自己的题中,答案就在《论语》之中?

    一时间,张良脑海深处,又是纷杂无比。

    ******

    “紫女姐姐。”

    “我们接下来就要在楚国了吗?”

    从秦国南阳郡出,便是跨入楚国的土地,一条相对平缓的官道之上,数驾马车一隅前进,或是承载着人,或者承载着货物。

    楚国之内,河流纵横,交错不断,掀开马车一侧的帘子,一张绝美的容颜显露,看着陌生的一切,低音而落,秀首转向马车内的另外一人。

    “新郑与原先的颖川之地成为秦国颍川郡,南阳郡与三川郡都有所扩大,秦国在那里很快会施行法治的,于我们而言,不是一处好地方。”

    “秦国欲要攻灭山东诸国,楚国绝对是最后的目标,而且以楚国的底蕴,也有极大的抵抗之力,我们或许会在楚国停留很久。”

    华美的紫色裙衫着体,柔顺秀丽的紫色发丝不若盘髻,垂落脖颈之侧,眉宇之间,平静淡然,迎着红莲看过来的目光,紫女轻声回应着。

    当初流沙还在新郑的时候,欲要应付夜幕的势力,在楚国也有落子,如今也算用得上了。

    “他呢?”

    “他现在还没有想起过往?”

    九哥哥死了,四哥哥也死了,父王被囚禁再南阳幽谷,秦国重兵把守不得见,小良子也远去桑海小圣贤庄了,如今的身边也只有紫女姐姐了。

    如今到了楚国之地,他……也在楚国。

    但他……记忆不存,待在新郑的一段日子,终究没有言语。

    “公子负刍登位之日,便是庄身上的封印不存之时。”

    “那时候,他会亲自找我们的。”

    庄身上的封印,自己也从农家的人口中得知,为阴阳家的封眠咒印,甚是霸道,对于这种束缚力极大的封印,庄肯定是第一个想要将其解除的。

    又观庄如今在楚国所谋,看似纵横捭阖,实则都是在为解除封印而动。

    “公子负刍?”

    “他会什么时间登位?”

    对于此人,红莲不甚了解,但既然相关那人,自是要关心一二。

    “一两年之内。”

    紫女想了想,给出一个答案。

    “一两年!”

    “紫女姐姐,我们会去寿春吗?”

    红莲又问。

    “不,我们直接去兰陵之地。”

    “寿春现在已经乱象纷呈。”

    紫女回应。

    “紫女姐姐,从今天起,我的名字就是赤练了,韩国不存,红莲也就不存了,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可以了。”

    “……”

第七百三十章 灭赵(求票票)

    “公子,这是刚从陇西传来的密信。”

    府邸之内,初夏的时节缓缓而至,周清着一身宽松的绸袍,闲逸的躺靠在偏厅之内,悠悠的听着弄玉弹琴,护国学宫内的事务,自己每隔三五天去一趟就足够了。

    离开学宫一年多,桓将一切事物处理的很是妥当,并没有太大疏漏。

    “陇西。”

    周清轻语一声,挥手一招,云舒手中的密信便是入手,打开内部的具体信息,目光凝视其上,倒也没有太大的事情。

    商路如今已经被拓通了,但是根据乌氏倮的探子所报,似乎匈奴人进来多出现在月氏与乌孙之国,所谋隐秘,外界不清楚。

    乌孙之国内,焰灵姬也与不少身怀奇异之道的人交手,似乎还遇到一位半步玄关境界的武者,原本应该不敌的,有着自己留下的鹰魂之剑,倒也无碍。

    章邯训练的一万兵马初显锋芒,天水之城也基本上建造的差不多了。

    屈指一算,距离离开陇西天水,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芊红做事果然没有令自己失望,而且其内透漏的消息也是不少。

    前几日,关于灭韩之战的封赏已经下来。

    叶腾仍为南阳守,但爵位直接提高三级别,由右庶长直达右更,堪为如今秦国高爵之人了。

    麾下各军将士,亦是如此。

    至于周清自己,爵位上虽没有变化,但是其它的方面倒是给予不少补偿,诸位珍宝、美人之类,也是甚多,于那些,周清并不在乎。

    “公子,接下来攻打赵国,应该不用公子督战了吧?”

    南阳一行,倒是令云舒开了不少眼界,血衣候身死,脑海后的昔日噩梦也徐徐淡化许多,近日来,灭韩之事逐渐淡化起来了。

    但,取而代之的则是另一件事灭赵!

    秦赵虽然同源,但从长平之战以来,已然为世仇了。

    数十年来,虽然两国交战中,以秦国胜况虽多,但赵国也并未损失太多,而且老秦人看得更为清楚,君不见灭韩的时候,出动的是南阳十三万偏军。

    关外大营、蓝田大营数十万主力都没有任何出动,为何不出动?

    因为韩国不值当出动,哪一个诸侯国值得出动?

    唯有赵国!

    公子甚为受大王宠幸,灭韩之战,原本南阳守叶腾足以,但公子还是为督战将军。

    如今将要举兵攻赵,不知道大王又该如何决断?

    “你近来倒是聪慧许多。”

    “此事大王决断就可以了,云舒,待弄玉这一曲了毕,你与之共奏,让本侯一观你的进境。”

    闻云舒之语,周清轻轻一笑,灭赵的确在近期,朝野上下也不是秘密。

    自己是否为督战军将,心中自然清楚,没有多言,听着耳边弄玉那即将完毕的一曲,对着云舒点点头,南阳一行,云舒的修为倒是提升很快。

    虽然距离先天巅峰有一段距离,但也在快速的靠近。

    “是。”

    着云色锦袍,略有修身,曼妙的身躯凸显,云鬓垂落,玉簪束发,秀丽的容颜上笑意扩散,福身一礼,取出自己的床琴,行至偏厅一侧。

    未几,虚空上下,清静扩散,鸟兽而动,琴音缭绕,久久不绝。

    ******

    “此次朝会只论一事,便是灭赵方略。”

    “诸卿自行论述,寡人聆听之!”

    行人署的上卿顿弱从赵国终于归来,为了此次朝会,秦王政特意推辞月余。

    赵太后身后的诸般事,已经处理完毕,三月之期也快到了,如今,咸阳内外都在议论纷纷,身为中枢,又岂能不知晓。

    章台宫内,秦王政冕服加身,九旒之珠垂落,端坐上首,一眼而落,不复多言,背靠王案,已然表明己身之意,虽未初夏时节,但厅殿内部却仍未清凉许多。

    左右文臣武将而立,身着各式锦衣官袍,束发而观,闻上首之语,彼此相视一眼,均格外的肃然凝重起来,灭赵非小事。

    “我王之意,我等明矣。”

    “三晋之地中,韩国已灭,秦国以坐镇紧要之所,而对赵方略之胜败,更为要害之处。”

    “两年来,我等目光多汇聚在韩国,如今,上卿顿弱归来,当一论赵国详情!”

    昌平君熊启为相邦,统辖国政,秦王政不语,自当出列,拱手一礼,左右而观,语落,看向身后不远处的行人署上卿。

    其余文臣武将也是如此,将目光看向顿弱。

    于顿弱,他们有些印象,毕竟也是秦国的上卿,堪为高位,更何况还是行人署出来的上卿,更是罕见,除了顿弱之外,也就姚贾了。

    灭韩一战,行人署上卿姚贾发挥的能力不自多言,无论是对于韩国新郑的论述,还是对于三晋诸国的分化,诸人心中有数。

    但顿弱远赴齐国、燕国,又兼具赵国之行,到已经数年不在咸阳宫露面了,关键每一岁的财货支出巨大,足有数万金乃至十万金之多。

    但是从齐国、燕国对秦国的态度来看,并无太大变化,然而,大王却器重之,想来是心中别有韬略的。

    周清位列文臣首位,爵位尊贵,但官职低了一些,故而,也是静静聆听。

    “我王,诸位。顿弱东去数年,路途遥远,消息传递甚慢,形势而言,燕国、赵国如故,没有大的变化,然则,均为表象也。”

    顿弱的身形还是那般魁梧,只是皮肤显得越发黝黑些许,双眸闪烁精光,恭敬出列,上首一礼,左右一礼,旋即,直入主题。

    闻此,诸人细细听之。

    “实则而观,无论是赵国,还是燕国,两国的根基已然大为松动,赵王骄奢淫逸,奸佞当道,才具之士贬黜,大将岌岌可危。”

    “燕国之内,燕王怠政,诸般之事落于燕丹手中,虽有些许仁德之政,但国内右北平之东千里之地,北胡侵扰不断,根基有损。”

    顿弱声音脆响,雅言纯正,有条不紊的说道着,争取将两国的形势,用最为精炼的言语表达而出,因为这里是朝会,他们需要的是结果。

    “具体何如?”

    相邦昌平君轻语,顿弱之言所精炼,但也应该表里兼具。

    语落,诸人颔首。

    上首的秦王政一动不动,静静听着,虽然这些东西,顿弱都已经先后文书呈递上来,只是,听着顿弱亲语,已然不同也。

    “赵国,亦是强弩之末也。”

    “一者,长平之战后,赵国孝成王醉心于恢复军力,忽视平原君、蔺相如、赵奢等人推行的第二次变法,再加上春平君的存在,使得昔年赵武灵王留下的痕迹荡然无存。”

    “二者,赵国吏治浑浊不堪,赵国武灵王、孝成王岁月的人才济济之气象不存,陉城书馆、中山剑馆乱象不已,朝堂**,阴谋丛生,能臣名将边缘者多。”

    “三者,赵国疆土上佳者鲜矣,数十年来,秦国攻赵,取走的城池超过百座,文信候领国政之时,赵孝成王也送与文信候河间之地五百里。”

    “为报答信陵君救赵,割让方圆三百里重镇于信陵君,为了对付燕国,赵国以五十七城的代价,请来齐国田单,诸般种种,不可计数。”

    顿弱一口气说了这般之多,既然是对赵之方略,于燕国没有多言。

    待在赵国一两年,于此感悟自然很深,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先前神情激昂的奋进之意,赵国不足惧,灭赵正为大好时机。

    “如此诸般,国无良将,内无谋臣,只消秦国大军压上,全力一击,灭赵易事而!”

    此为总结之言,顿弱上前一步一礼,心中慷慨万分。

    自己虽未行人署上卿,但灭赵之事,自己已然先行者,念及如今赵国邯郸内的乱象,于口中之言,更有把握。

    “目下,赵国内军力如何?”

    国尉尉缭子出列,看向上卿顿弱。

    “赵国内的军力,如今分为三块,一块被北方李牧的十万精锐边军,近来已经扩充至十五万。另一块是邯郸大营统辖的国府大军。”

    “上次宜安之战,邯郸大营损兵一般,进来已经恢复,再加上腹地漳水大军,约有近二十万上下。最后一块是驻守在各大城池的守备之军,零碎约有数万。”

    “虽然统合一起,约有四十万,然,杂乱无章,军力不齐,原本腹地大军握在春平君手中,只是,近来春平君暗地与郭开交好,更为不堪。”

    军力的部署分析,顿弱自然不会忘记,如今的赵国之内,兵力加在一起,虽也有四十万上下,但这个四十万战力同蓝田大营的四十万战力,高下立判。

    而且,先前以春平君为首的王公贵族,是打算整合赵国内的军力,以应对秦国攻势的,奈何,郭开先一步出手,春平君已然沦陷不低。

    “太陉八口如何?”

    尉缭子又是一语,上次一战,此处险关入口仍被赵国占据,若要再次攻赵,太陉八口乃是攻破口之一。

    “驻军十万!”

    顿弱答曰。

    “……”

    “……”

    章台宫内,殿内群臣不住的商议讨论着,无论是何关于赵国之事,上卿顿弱总能够详细说道,不知不觉,群臣拜服。

    与此同时,对于整个赵国目下的形势也清晰起来。

    似乎……灭赵时机已到!

第七百三十一章 沙盘论战(求票票)

    “兄长,你说熊启会见我们吗?”

    咸阳南城乌氏居内,临窗条案,视线俱佳,两位身材雄武的年轻人相对而坐,看着咸阳城内的繁华,又想着此刻楚国郢都内的乱象,不由的轻叹一口气。

    又想着此刻前来咸阳的目的,更是为之忐忑。

    “会的。”

    “因为他的身上终究流淌有楚国王室的血脉。”

    另一人闻声,左右而观,轻声回应,虽然自己兄弟二人并不认识熊启,但论身份,熊启的确是楚国公子,比起近年来的公子负刍,更为楚国人知晓。

    可惜,从出生之后,对方就一直留在秦国,如今更是秦国的相邦,位高权重,如今秦国灭韩,速度甚快,韩国竟然连一天都没有撑下去。

    令列国失望不已,下一步,秦国欲要对赵国用兵,也不是秘密,尽管与楚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纠缠,但赵国能够坚持的时间越长,间接来说,楚国越是能够重整朝纲。

    “可是,他毕竟从未踏足过楚国的土地,对于楚国是一个什么态度,我等也只是猜测。”

    先前那人又语。

    他们前来咸阳,写道秘密文书。

    如果被昌平君扣留、擒拿,那可就真的是惨事。

    “他能够做到如今秦国相邦的位置,固然因为他的能力,但如果他体内没有楚国血脉,你以为嬴政会优先选择他?”

    “秦廷中枢之内,武真侯、李斯、郑国、冯去疾、王绾等也是不弱,昔年范雎定下的远交近攻,三晋之地为秦国首要目标,楚国必然为拉拢之势。”

    “有这么一位楚国公子,又有政才,你若是秦王,你会如何抉择?”

    为兄长的那位年轻男子有条不紊的分析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此行心中也是有一定的把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熊启这个相邦能不能长久做下去。

    取决于楚国的强大存亡,楚国强大,熊启的相邦位置不会有任何动摇,因为在整个楚国人看来,楚国人在秦国为相邦数十年,那是秦国对楚国示弱的一个表现。

    倘若楚国孱弱,他的位置绝对不稳,甚至于如父亲所言,果然秦国攻赵,首当其冲的不是楚国,而是昌平君,因为秦王嬴政不允许这么一个变数出现。

    “秦国东出,首要三晋,如今灭韩,正欲攻赵,其次便是魏国。”

    “兄长,我等入函谷关以来,所见种种,秦国却为强大不俗,不知道楚国何时也能够有这样的风采?”

    项伯颔首以对,对于兄长项梁所言,很是赞同。

    算起来,楚国现在虽有些乱,但也不是三晋之国能够媲美的,待公子负刍登位,父亲便可为大司马之位,期时,统帅楚国兵马,纵然强秦又能够如何。

    但一国之力量,又不仅仅是兵力!

    西行函谷关,他们也是真正第一次进入秦国的腹地,以往诸般,都是从文字、传言中所得,亲自一观,却有不同感受。

    民众安泰耕种,炊烟袅袅不断,官吏法治施展,都言秦法苛刻,但无论如何,秦国如今的耕战之策却为诸夏之首。

    更有一点,前些时日,秦国灭韩,出动的仅仅是南阳偏军,而非秦军主力,但南阳之地与父亲现在镇守的淮水一线,相距不远,探子所报,南阳守叶腾麾下的十三万兵卒,堪为精锐。

    就是如此,还不是秦国主力部队!

    “季弟不比忧心,再过不久,那李园当被诛杀,期时公子登位,一切当有不同。”

    “现在已经临近午时,我们也该走了。”

    面前的条案之上,并无珍羞美味佳肴,不过一壶秦酒,三碟素菜罢了,抬起头看着骄阳所在,时间也不早了,他们也该行动了。

    ******

    “大人,门外有人求见,这是拜帖!”

    咸阳西城所在,乃是秦廷诸臣与赢秦支脉族人所处,相邦昌平君的府邸便在其内,位列相邦之位多年,但府邸还是当初被封昌平君的所在。

    今日朝会所论乃是灭赵攻略,群臣对于赵国现况都有一个大致了解,身为相邦,更是要总理诸般,准备调遣后勤诸般之事,保证大军的正常运转。

    红袍着体,眉目颇为俊朗,体态修长,虽已过而立之年,但风采更盛,加持高位养气,浑身上下更是扩散一丝不俗意蕴。

    刚回到府邸正厅,侍者送来茶水润喉,便是有专人管家送来拜帖,熊启伸手将其接过,看着手中看似寻常的拜帖,眼眸深处,倒是奇异的光芒一闪。

    “来者几人?”

    随意问道,手中将拜帖打开,一观其内文书。

    “两人。”

    管家轻声回应。

    “嗯,领他们前往偏厅吧。”

    将拜帖收起,对着面前的管家吩咐道。

    “是。”

    管家躬身一礼退下。

    看着手中的拜帖,昌平君熊启沉吟片刻,这份看似平常的拜帖上有着独特的标示,但一般那些人不会亲自寻上门来的,因为风险太大了。

    如今……他们却是上门拜帖求见!

    实在是不符合他们的行事风格。

    但既然前来拜帖,自当一见,若无要事,再行细说。

    半柱香之后。

    正厅旁侧不远的偏厅之内,项梁与项伯已经在专人带领下,入其内,侍女献上清香弥漫的茶水、精致的点心,随后,便是退出去了。

    “你们是军伍之人?”

    熊启孤身入内,关上房门,看着面前两位明显身材与众不同之人,身上明显显露出一丝军人独有的气韵,自己虽未领兵,但整天也和军人打交道。

    这股气息自己是不会认错的。

    “在下楚国项氏一族项梁,见过公子!”

    “在下楚国项氏一族项伯,见过公子!”

    身穿普通的麻衣素袍,束发如寻常秦人一般,看着面前锦衣贵气之人,毫无疑问便是他们此行的目标,二人相视一眼,半跪一礼,拱手而拜。

    论身份,对方也是楚国公子,当得起他们一拜。

    “你们……不是农家的人?”

    熊启眉头一挑,刚才那拜帖之上的印记,是农家所独有的,而且是农家和自己之间联系独有的,本以为是农家之人欲要见自己。

    想不到……是楚国的人,还是项氏一族的。

    听熊启喃喃一语,项梁二人又是相视一眼,均摇摇头,前来的时候,父亲只是说凭借拜帖,绝对可以见到熊启的。

    似乎……还真的很顺利,又闻熊启之言,莫不是刚才的拜帖和农家有关联?

    但他们身为项氏一族的核心成员,也没和农家打过交道,对于那些游侠之人,项氏一族不甚喜欢,因为他们不喜欢守规矩。

    “项燕……是你们的父亲?”

    既然不是农家的人,而是项氏一族的,那就有趣了。

    熊启踱步偏厅,对着二人摆摆手,示意二人起身,思忖片刻,又问道。

    “是!”

    二人拱手一礼。

    “见我何事?”

    并未与眼前二人多言,直入主题。

    “为公子带来两封文书。”

    “一封为公子负刍亲笔,一封为父亲亲笔。”

    语落,项梁从怀中拿出两道烙印火泥的信函,对于信函上的内容,虽有猜测,并不知晓,双手持之,近前一步,递与昌平君熊启。

    “嗯。”

    “你们可以走了。”

    看着眼前的两名项氏一族成员,熊启并未多余理会,从先前的反应来看,他们也并不知晓太多事情,如此,和他们详谈也是无用。

    怕是他们此行的目标,就是将这两封信交到自己手上。

    “这……,是!”

    项梁神色一怔,想要多说些什么,但似乎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来的时候,父亲也说了,此行主要就是一见昌平君熊启,以及将信交到对方手上。

    其它的并没有交代。

    旋即,二人便是躬身而退,在管家的带领下,徐徐而出相邦府邸,出咸阳城,返回楚国,并未引起太大的风波之事。

    另一方面,熊启细细阅览完毕手中之书,在偏厅独自一个人待了许久。

    其后,直入咸阳后宫,以看望华阳祖太后之名入华阳宫。

    不几日,咸阳宫章台宫朝会再起。

    迥异先前相谈的对赵攻略,如今则是细商攻赵事宜。

    章台宫内,对于攻赵,群臣心中早已有数,并没有太大的阻碍,况且,以秦国现在的兵力,国力,加持顿弱所言,配合秦国收拢讯息,灭赵颇有可能。

    半个时辰之后。

    中枢重臣位列兴乐宫,谋略军方作战方案。

    文武重臣均在,武真侯周清、昌平君熊启、长史李斯、廷尉王绾、咸阳令冯去疾、上卿顿弱、国尉尉缭子、蓝田大营上将军王翦、从关外归来的上将军蒙武。

    “如今太后的三月之期虽未到,但一应诸事,当可谋定而后动。”

    “王翦,可有所语?”

    此行攻赵,蓝田大营定要出动,身为蓝田大营上将军,一应兵事由王翦调遣,秦王政冕服上首,朗声之语落下,目光落在其身。

    “我王。”

    “近日来,蓝田大营之内,于攻赵之事,也有诸般争论,臣请沙盘论战!”

    上将军王翦漆黑色的重甲着身,腰腹长剑,鹰盔束发,眉目间虽略有黝黑,但神光隐现,出列一礼,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绽露。

第七百三十二章 举世皆敌(求票票)

    “赵高。”

    闻王翦之语,秦王政将目光看向赵高,轻语之。

    旋即,一道身影离开兴乐宫。

    “早在武真侯领南阳之力灭韩之时,蓝田大营之内,便是有攻赵方略。”

    “乃是集中蓝田大营主力,从河内安阳之地北上,绕过太陉八口,直压武安之城,进而兵压邯郸,如此,赵国主力若来,我则大决赵军。”

    “赵军主力若是不来,我则四十万大军徐徐推进,吞没赵国一个一个城池,逐一将战线推至邯郸之下,只待最后一决!”

    迎着文武诸臣看过来的目光,上将军王翦徐徐而谈,身为中枢重臣,对于诸夏舆图心中都有数,故而,于自己口中这个方略,应该不算难以理解。

    “绕过太陉八口,走当年武安君的路径?”

    秦王政略微思忖,倒是有些明悟。

    数十年前,长平之战的时候,大军便是从漳水安阳,北上武安之城,直压邯郸,若非相邦范雎进言,怕是武安君趁着秦国兵势,当可一战灭赵。

    虽然,后来因为信陵君的缘故,赵国又存在数十年,但如顿弱所言,赵国如今已经丢掉昔年赵武灵王留下的一切,再也没有任何底蕴与秦国争锋。

    “若然如此行进,以赵国如今腹地内留存的二十多万兵力,维持数月不成问题。”

    “上将军,如今秦国灭韩,山东诸国警惕万分,三晋之国中,韩国可有可无,但赵国堪为山东列国屏障,若然不能直接灭赵,徐徐图之,山东诸国兵援如何?”

    “秦国虽底蕴不俗,但耗费其上,也是麻烦至极,而且此策,北上李牧边军可动可不动,也是一个极大的变数。”

    同样懂兵事的国尉尉缭子品味一二,也是出列,上将军王翦之策,虽不差,上佳之处在于稳打稳扎,将赵国的土地城池一一占据,而后顺水渠成,攻占邯郸。

    但怕是僵持的时间过长,突增变数。

    苍老的评论之言落下,群臣相视一眼,均低语探讨。

    与此同时,少府令赵高已经吩咐人将偏殿之内的精细沙盘分块搬出来,快速的在兴乐宫殿内组合而成,整个诸夏的区域显化。

    秦国的标示自然很是详细,但山东诸国也是不差,亦是越来越精细了,原本只有县域一地的城池指向,如今乡里也出现不少,相应的,整个沙盘面积扩大不少。

    组合而上,方圆丈许三尺有余。

    “既是先前之攻赵方略,上将军之意,莫不如今又有新的兵策?”

    周清同样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高山冠,眉目俊逸,身躯微侧,看向殿中的王翦,岁月长河中,自己也只是知晓王翦领兵灭赵。

    但具体如何而灭却是不清楚。

    不过按照先前之策,虽也不错,也有灭赵的几率,但风险不小。

    “正是!”

    王翦朗朗一笑,对着武真侯一礼,而后,看着已经组合成的沙盘,拔出腰腹长剑,指着面前的沙盘。

    “由着前些时日顿弱之语,赵国之内根基已然有损,那么,大军直接推进,倒是有些浪费时间了,而且还会使得赵国有足够的时间求援。”

    “故而,历经军将推演,又拟定一侧,将一支整军化作多头行进之兵,分路而今,合围邯郸,虽然分兵有损,但多头行进,赵国也不敢笃定我军主力,也定然分兵而进。”

    “如此,整个赵国之内,遍生压力,加持庙堂根基不稳,则军中必乱,期时,我军或可以最少之伤亡攻灭赵国,定下三晋局面。”

    王翦持剑虚落在沙盘之上,指着秦赵交界之处,一条条路线分化,或是北上,或是东进,或是推进,多头分兵而入。

    最后,兵力合拢在邯郸北侧、南侧、西侧,如此行进兵力,当可将整个赵国上下扫荡一番。

    “如此,北边李牧的边军必然南下!”

    按照王翦此次兵谋,国尉尉缭子又是一语。

    “不错,赵国之内,论精兵者,当属李牧边军,我蓝田之兵虽分化,但有蒙恬九原之兵,完全可以将李牧围困,李牧到时候只有两个结局,一者南下受阻,待我等灭赵,再行灭之。”

    “二者,直接被攻灭,李牧不存,其余赵国兵将不足为惧。”

    王翦点头以对,却是如此。

    “赵国庙堂之上,郭开对于李牧猜忌慎重。”

    “若然上将军分兵北上,李牧纵然想要南下救援,怕是郭开也不允许,如此,更是良机。”

    上卿顿弱也是出列,比起先前之策,倒是更为完备些许。

    李牧不可能南下,则分兵压进,赵国更加难以抵抗。

    “即如此,上将军领兵攻赵之日,臣也请再出山东诸国,使之不为合纵。”

    念及此,顿弱又是一语。

    如今的山东诸国中,能够以大力援救赵国的,也就魏国、齐国,燕国是一个变数,倒是可以好好的运用一二,齐国之内,以后胜的性子,若然有足够的钱财,也是容易。

    只有魏国难矣,如今上卿姚贾正在大梁城,以为所谋。

    “哈哈哈,诸卿以为如何?”

    秦王政此刻从座位上起身,俯览下方的沙盘,刚才上将军王翦之意,已然明了,心中甚喜,更加持诸卿灭赵均有献策,更为之欢喜。

    “上将军因时因势而变战事谋划,老夫赞同。”

    尉缭子单手轻捋颔下短须,微微一笑。

    “大将军之言甚佳。”

    “只是,据本侯所知,如今头曼单于基本统合北方狄戎,麾下控弦之士超过二十万,如今又在连通陇西西侧的月氏、乌孙之国。”

    “月氏、乌孙两国亦是拥有控弦之士超过十五万,果然被说动,则陇西郡、北地郡、云中诸郡当面临巨大压力,到时候蒙恬九原大军或许难以援手上将军。”

    “顿弱之言虽不错,但郭开身为如今赵国实际上的赵王,一身荣耀系于赵国之上,赵国只有存在,他才有价值,而且,李牧若为赵国大将军呢?”

    周清亦是出列,拱手上首一礼,而后看向身前的群臣。

    屈指一点,便是玄光笼罩整个沙盘之上,浅紫色的光芒闪耀,伴随口中之语,沙盘之上,北方浮现战马之象,陇西之西也是浮现战马之象。

    若然匈奴头曼真的大军攻秦,那么,便是有超过四五十万的控弦之士出现在秦国边境,到时候,蒙恬九原三四十万也是不够。

    赵国国政根基虽有损,但郭开不是蠢人,其一身荣耀均在赵国,没有赵国,他什么都不是,所以面对秦国攻赵,虽然郭开不待见李牧,但重用李牧的可能性也是极大。

    因为这是一个双赢抉择。

    李牧想要守卫赵国。

    郭开想要守卫自己的权势。

    “这……,果真匈奴在连通西方诸国?”

    对于北方的匈奴,秦廷之内,未敢轻视,因为数百年来,仅仅是一个义渠国,都惹得秦国难以应对,何况如今整合狄戎各族的头曼。

    对于西方诸国,群臣也是有所了解,但具体却不甚清楚,今日一听武真侯所语西方小国也拥兵十多万,甚为惊讶,果真如此,蒙恬当自顾不暇。

    焉得有余力支援上将军王翦。

    而且,近年来,为了令蒙恬九原大营早一日拥有对抗匈奴的实力,又从陇西、北地抽调兵卒十多万,此刻西侧诸郡当兵力匮乏,难以支撑。

    诚如是,陇西压力席卷,蓝田大营必然要分兵西去。

    “本侯在陇西天水封地五百里,有商路西行乌孙、月氏等国,故而知晓匈奴人进出乌孙两国王庭。”

    “想来不几日,乌氏倮的相应文书也会提及的。”

    整个厅殿之内,为之一静,先前上将军谋略诸般,倒是有些忽略北方的匈奴与西方小国,按照武真侯所语,怕是其实兵事再变。

    迎着群臣目光,周清点点头,道出消息缘由。

    “陇西诸郡的兵力近半都已经抽调九原之内,若然现在招募,也是战力未成。”

    “如今巴蜀之地、汉中、黔中之地可抽调六万守备之军,行进陇西以为防守如何?”

    秦王政神色也是有些凝重起来,这则消息自己确实还没有收到,但王弟既然此语,不会有假,诚如此,陇西必须由大军驻防。

    语落,目光落在国尉尉缭子的身上。

    “巴蜀、汉中、黔中之地虽大,但民众少,抽调六万之兵,怕是诸郡内略有空虚,不妥也。”

    身为国尉,对于秦国各大郡县的守军军力了然于胸,如果从渭水北侧的诸郡抽调六万不算什么,但渭水以南的诸郡,实在是影响甚大。

    “以关外大营抽调一半兵力如何?”

    如今的关外大营内,还有十七万兵卒,若然抽调一半,加上陇西诸郡的残留守备之军,当有十多万兵卒,加持九原之兵,未必不可。

    关外大营上将军蒙武出列一语,攻赵之战,关外大营乃是策应之兵,主力为蓝田大营,故而,抽调一半,也有不小的战力,若然还需要兵力,抽调三川郡、南阳郡、颍川郡也不是不可以。

    念及此,倒是可以行之。

第七百三十三章 请东君阁下(今日一更)

    “抽调关外大营一半兵力?”

    秦王政念叨一语,对于关外大营如今的现状,也是了解的,但……对于关外大营自己别有安排,攻赵之时,南阳一地的偏军可以应对楚国侵扰。

    而关外便是应外魏国有可能的侵扰,魏国这几年来,大力重练魏武卒,根据消息,已经扩充至十万兵力以上,若然关外大营抽调一半,怕是有损战力。

    是故,眉目紧锁,略有些不认同此策。

    “武真侯,既然陇西之西的消息已然提前知晓。”

    “不知武真侯可有良策?”

    如今秦国大军各有用处,上次为了应对北方匈奴的侵扰,便是从各郡抽调兵士,关外已经抽调不少,那些兵卒如今还有些是三川郡、上党地补充的。

    蓝田大营为助力,关外大营侧应,南阳与巴蜀应对楚国,唯一能够专门迎上的也就九原大营,如果九原大营精兵炼成,群臣也无侵扰。

    但如今九原大营的战力,不过比一些新建立的兵营强上些许罢了。

    昌平君熊启对着站在自己前方的武真侯一礼,这则消息是对方提前得到的,具体如何,想来心中已有图谋,中枢之内,武真侯良策频出,已有先例。

    语出,厅殿内群臣亦是将目光看将过去。

    “这……,以我之决,现在倒是无需太过于行抽调兵卒之事。”

    “陇西之西,小国林立,乌孙、月氏虽强,倘若真要联起手来从北地、陇西而进,我等也可给予分化瓦解,毕竟,乌孙与月氏百年来,同大秦并没有冲突。”

    “只要以钱财开,拖延、甚至断掉他们和匈奴之间的联系,也不是不可能,若是现在调兵,怕是会给乌孙、月氏别样压力。”

    对于西域的情况,周清的确有想过,如果乌孙、月氏真的联合起来,的确是大敌,但是……他们的西侧真正的西域之地,也是有着大量的小国。

    “乌孙、月氏两国在此处!”

    “百年来,两国冲突不断,都想要吞灭对方,一统这处上佳之地,然而,在他们西侧,还有数十个小国,或是拥兵数千、数万之邦国。”

    “如龟兹、焉耆、若羌、楼兰、且末、小宛……等,诚如是,昔者应候范雎之策未必不可行,远者,相交之,近者,攻伐之。”

    伴随口中之语,周清又是屈指一点,将大秦陇西之地的沙盘以玄光补充之,狭长的千里区域,月氏在北,乌孙在南,各占一边。

    斑斓玄光以为不同,两国之西,又有数十个小小的荒漠之国存在。

    大秦和他们之间并无利益纠缠,反而,若是鼓动那些西域小国联合起来,东西夹击,当可令乌孙、月氏迟疑,甚至于不敢轻举妄动。

    不求他们罢手,只要待王翦灭赵,一切可定。

    “武真侯是想要借助异族之手,牵制异族?”

    昌平君颔首以对,看着此刻异彩涌动的沙盘,这种做法只需要付出钱财就可以了。

    比起攻灭赵国所得,区区钱财不算什么,而且,将来若是大秦一天下,挥戈西进,他们今日吞下来的,将来百倍拿回来。

    “不错。”

    大致思路如此。

    “纵然不成,以钱财开道,拖延些许时间不成问题。”

    廷尉王绾觉得可行,比起抽调兵卒,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钱财开道,更为直接,武真侯也说了,那些异族邦国同大秦之间,并无冲突。

    “只有北方匈奴兵动,蒙恬九原可以支撑住。”

    “且,根据对赵战果,也可进行进一步动作,若是攻赵顺利,可以随时抽调兵卒西进。”

    为了补充九原大营,中枢已经打乱过一次国内兵卒部署,为了异族邦国暂时不确定的动作,再次打乱,甚是不妥。

    国尉尉缭子看着沙盘西侧的邦国形态,倒是认同武真侯之语。

    “嗯,抽调兵力,事关重大,待陇西诸国的具体行动传来,再行定策!”

    东出函谷,独战山东六国,韩国虽灭,但韩国本就孱弱无比,每一次出兵,都要面对数个诸侯国,倘若攻赵之时,其余诸侯国不动。

    秦王政定然不假思索将大军抽调十万、二十万应对变局。

    然则,秦欲要一天下,则为诸夏山东诸国共敌。

    ******

    月余之后!

    初春之日,赵姬赵太后薨逝诸般事彻底定下,陵墓落于庄襄王之侧,规格堪为王后,然群臣上下,并无太多一轮,其人已死,见恶大王乎?

    随其后,秦王政同中枢重臣,亲往蓝田大营,再闻详细攻赵方略。

    一番议论,诸多军将又逐一禀报各军备战情形一击军兵求战之心,又是月余的时间过去,时值盛夏,攻赵诸般彻底明确下来。

    文武双方协同共进,昌平君熊启与国尉尉缭子总司粮草辎重民力加持粮草、器械、随军徭役人员的征召,一道道王书之令,不住的从相邦府和国尉府邸下发。

    “顿弱,此行你当为秦国特使,身入邯郸,务求赵国朝局有变!”

    “姚贾,此行你当为秦国特使,身入大梁,务求魏国不为援手。”

    欲要兴兵灭赵,大略定下,诸般杂乱之事不绝,从周清回到咸阳,已经过去四五个月,大军主力仍在蓝田之内,没有任何行动。

    不过,待大军使用的粮草诸般之物,已经开始源源不断的从关中粮仓抽取,运送关外各处要地,以为所用,兴乐宫内,虽未盛夏,但左右之侧皆有寒冰镇暑。

    看着厅殿下的两位行人署上卿,秦王政寄予相当厚望,数年来,他们两个也未让自己失望。

    “喏!”

    顿弱与姚贾相视一眼,明悟此行任务重要性,拱手一礼,转身离去。

    “一应粮草辎重如何?”

    攻赵事大,由不得不这般长时间准备,诸般种种务必没有任何缺少,没有任何遗漏,否则,真正出战之时才发现问题,将会是致命的。

    顿弱二人离去之后,秦王政将目光落在昌平君熊启的身上,这等后勤总物落在其身。

    “已经先后从关内、关外诸郡征伐人力,待今岁冬日,将会有超过六十万的民力前往上党之地,以为所用,大军行进路途,粮草都准备完毕。”

    “将作少府内、护国学宫内,也将一应军需之物送往关外。”

    昌平君熊启出列,拱手一礼,历来大军出动,非有一兵二夫以上不可,蓝田大营出动四十万以上的兵力,民力必须征发达到八十万,乃至一百万。

    当年长平之战便是如此,堪为举国大战。

    然而,于现在的秦国来说,像长平之战那般的举国大战,坚持两次,乃至三次均是可以,此之谓国府底蕴。

    “北胡可有动静?”

    秦王政点点头,这些事情,自己所观文书都是最终呈上来的,具体细节交由相邦不少,内政之事落在熊启身上,于兵事,则尉缭子有发言权。

    “九原传书,却有不少匈奴斥候在长城外出现,应该已经知晓接下来大秦对赵国用兵。”

    一如先前中枢所料,北胡匈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月前,乌氏倮有文书传至寡人手中。”

    “匈奴之人却是欲要连通乌孙、月氏等国,欲令我大秦腹背受敌,寡人决意,着乌氏倮为秦国特使,携带重金,以通西方诸国。”

    “诸卿以为如何?”

    黑色的常服着体,发丝束冠,眉宇间越发显得威势沉积,清朗之音,传遍整个兴乐宫之内,静坐上首,丹凤之眸闪烁灵光,以观群臣。

    如今,护国学宫内有要事,王弟倒是不在,但其先前之策可行。

    “乌氏倮忠心可用,商贾之事素来在陇西、北地、西方诸国,可也。”

    相邦昌平君略微思忖,轻轻点头,想要成为特使,就必须对于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而秦廷之内,能够做到那一点的不多,武真侯算一个,九卿中陇西部族的人也算。

    不过,终究还是乌氏倮的身份不显眼,历来行商,也不会被注意到。

    熊启语落,身后长史李斯、廷尉王绾等亦是点点头。

    “数年前,中枢定策,以谋诸夏,如今,韩国已灭,即将攻赵……,嗯,何人?”

    如此,文武军政交代完毕,静坐在上首的秦王政也徐徐舒缓一口气。

    该做的准备,自己都已经做下了,接下来就要看王翦的本事了。

    口中郎语未落,豁然间,兴乐宫殿外陡然传来一阵喧哗无比的声音,似是有急报一般,登位十多年来,鲜少遇到过。

    “大王,有黑龙旗从陇西来!”

    守卫在殿外的卫尉李仲入内,未曾近前,拱手一礼,神色凝重至极。

    “黑龙旗!”

    “传!”

    刹那间,整个兴乐宫殿内为之一静,秦廷之内,欲要动用黑龙旗,非有几近塌天之事方可,那是秦国内等级最高的传令旗。

    莫不是陇西有敌国入侵了?

    否则,焉得动用黑龙旗!

    不然,其它之事,也就是大的叛乱之举,除此之外,群臣想不出有其它之事。

    “大王,陇西、北地两郡地动了!”

    听闻是黑龙旗之后,秦王政已然从座位上起身,面上也是凝重之色而露,行至上首高台,厅殿之内,已然快步走进一位背负黑龙旗的黑色轻甲着身的男子。

    衣衫尘土,满面风霜,秦王政知晓,这是连夜不停赶路劳累所致。

    “地动!”

    闻此,兴乐宫之内,群臣更是为之骇然,值此攻赵之际,昊天竟然在秦国境内升起这般波澜,还是两郡地动,观来人神色,地动威力不弱。

    “四日之前,陇西、北地两军子夜时分地动,大地为之摇晃,随后多处有地裂而出,末将从陇西赶往咸阳之时,已然听闻有一处地裂三百丈。”

    “具体情况不知,但末将所在之城,为之坍塌,想来危难甚重!”

    那身披黑色轻甲的男子沙哑之音落下,说道此刻陇西、北地的状况,声音带着一丝无言的惊恐,那等天地之力,覆盖整个陇西、北地,非人力所能及。

    城池坍塌,房屋倒闭,牛羊死伤无数,大地裂缝不绝,秦国立国数百年来,陇西绝对是第一次发生这般状况,再加上陇西为赢秦祖地,更是不敢大意。

    “召奉常与太卜!”

    秦王政大怒,陇西、北地发生地动之事,奉常与手下的太卜竟然没有任何反应,都是在睡觉吗?亦或者根本不放在身上。

    随后,殿外的卫尉李仲派人前往。

    “赵高,你即刻前往护国学宫,相召武真侯,一应之事暂交桓。”

    原本陇西、北地郡的事情,不外乎西方诸国的侵扰,但现在却发生这般之事,地动力大,更是涉及赢秦祖地,秦王政心中不安。

    非有重臣亲自前往陇西不可,如今,中枢之内,唯一适合的也就王弟了。

    “喏!”

    少府令赵高出列,近前一礼,消失不见。

    “我王,陇西为秦国祖地,如今地动范围极大,城池、房屋怕是毁坏甚多,半月之前,陇西有文书传至,言语已经半月无雨。”

    “如今,算下来已经一个月了,又有地动连通,怕是不日将会有大量饥民流入关中,饥民事小,怕是山东诸国以此发难,以为滔滔流言。”

    地动之事,诸夏间不算罕见,但也是不多见,但是此刻陇西、北地有地动之事,可不是一个好时候,相邦昌平君出列,神色深沉而道。

    “我王,如此,当暂缓对赵攻势,先行解决陇西之事!”

    长史李斯出列,事有轻重缓急,攻赵虽然事大,但放在此刻发生的地动之事面前,不为大也。

    “大王,地动之事不日将会在关中、关外传开。”

    “如今,当一决诸般对策,应对陇西饥民、山东六国流言、关中六国间人生乱之事,更甚者,如今韩国刚灭,也当令南阳守叶腾整军待备。”

    廷尉王绾出列,述说目下首要之事。

    “寡人知矣。”

    “只是……,此等关头,昊天落下伟岸之力,赢秦祖地震动,寡人心中略忧。”

    “李仲,请阴阳家东君阁下前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614/ 第一时间欣赏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 作者:偶米粉所写的《秦时小说家》为转载作品,秦时小说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秦时小说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秦时小说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秦时小说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秦时小说家介绍:
这里有天下寥寥、苍生涂涂的纵横家!这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这里有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的墨家!这里有地泽万物、神农不死的农家!这里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兵家!……当然,这里也有我们亘古不衰的小说家!秦时小说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秦时小说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