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香港1968TXT下载香港1968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香港1968全文阅读

作者:汪公子在年     香港1968txt下载     香港1968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32【世界哲学大会】

    避税的事情,霍耀文全权交给了罗德丞,顺带着也让罗德丞所在的罗氏律师楼帮忙从美国购买印刷设备,虽说目前最好的印刷机产品是德国货,但美国货目前来说也不算差,而且那笔钱要想运作避税回香港也需要一段时间,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先买了印刷机回来再说。

    中午吃完饭,霍耀文跟马克还有罗德丞三人一同去了之前为马克开好的那间客房里,商谈接下来第二部《1999》的稿费分成。

    这次谈判不同于之前在美国那次,那一回霍耀文只是个名不经传的新人作家,还是个华人,马克能给出百分之六的分成,已经可以说是很看好《1999》这本书了,否则的话,按照出版公司一贯的做法,都是百分之五。

    但这次就不同了,霍耀文的作品经过了美国市场的考验,不仅畅销还马上就要大卖百万册,这已经是一流畅销作家才能办到的事情,更别说今年美国市场科幻作品大热的情况下,霍耀文的价值自然就越发的突出。

    再加上去年美国反战游行以及反种族歧视**,霍耀文这位中国作家在美国出版的书大卖,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符合美国当下的国情,如果把他的消息对外公布出去,是能够缓解美国国内反对种族歧视的热潮。

    “百分之十五?这太多了!”马克一听到罗德丞的话,忙不迭的摇头道:“这已经是最顶尖作家的分成比例了,埃文的作品虽然在美国的卖的很不错,但不可能达到百分之十五的,除非等到他接下来几部作品继续畅销,这才有可能让公司给出这个价格。”

    一听马克不同意这个分成比例,罗德丞也不着急,他对美国作家稿费分成了解的不是很多,这次突然被霍耀文叫过来,也是仓促的很,没有提前做任何的准备,看他不同意,罗德丞倒是松了一口气,瞄了一眼霍耀文,朝着他使了个眼色。

    之前罗德丞就跟霍耀文说过他不是很了解美国出版行业的情况,而且也不清楚《1999》这本书在美国卖的到底是个什么样,所以罗德丞希望霍耀文能够把谈判的事情拖个几天在继续,这样的话就能做足准备好好的谈判。

    霍耀文看罗德丞朝着自己使眼色,心中会意,沉思了几秒道:“那暂时就不谈这事了马克。刚刚在吃饭的时候,你说希望我公开自己的身份?”

    “是,这是公司的主意。”对霍耀文转移话题,马克也不在意,商谈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他张口说道:“埃文,我们班坦图书公司认为如果你公布了自己的身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这本书在美国的销量,而且这样一来,你也能够获得更高的知名度,作为全美第一个畅销百万册的中国科幻作家,这份荣誉您应该获得。”

    有件事情马克没有说出来,那就是美国目前国内局势比较紧张,各行各界为了响应美政府的号召,决定再次推出“美国梦”这个虚幻的梦想。

    霍耀文的经历就非常符合美国梦这个标题,来美国参加写作交流会,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写了一本科幻小说,又只用了半年的时间,畅销了快百万册,这无疑是对美国梦的最好解释,另类的解读,那就是任何肤色的人来美国你都能成功!

    除了霍耀文外,在去年的时候,同样也有一位华人发明家被推崇而出。

    对于马克的话,霍耀文虽然有很多的疑问,但想了想,还是点头答应下来,反正随着自己的书越来越畅销,迟早也是会被美国媒体报道出来的,与其如此,不如正大光明的说出来,哪怕是销量不增反降,对于霍耀文来说都没有多大的损失,他清楚自己未来写书的市场是在亚洲,现在公布出去,倒也是能够提高自己在亚洲的知名度,某种程度来说,好处还是有很多的。

    虽然霍耀文不想承认,但在美国镀金之后,最起码在日韩国两地,能都为他带来巨大的名气。

    一个作家作品是最主要的,但名气同样不比作品差,往往有时候名气更能够带动一个好作品的销售。

    而且,有了在美国畅销百万册的知名作家头衔,对于接下来出版社的规划就能够更加顺利的多。

    ......

    香港大学,校务会议室。

    卢克教授正在极力的同校长乐品淳劝解着某件事情。

    “罗宾逊,这是个好机会,我们不能就这么错过了,要不是去年奥地利政府耽误了,我们可能就要再等五年的时间啊,这对我们哲学系组建是一个天大的好机遇,我们不可以就这么错过了!”

    卢克教授激动的都有些语无伦次。

    坐在会议室一角的张承颐抬眼看了一下激动的卢克教授,低下头又再次看起了手上的文件,这是一封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邀请函:

    “在此诚恳的向全球所有的哲学家们表达由衷的歉意,由于去年的一些情况,世界哲学大会未能如期举办,是奥地利和全球哲学家们的损失,所以再次向诸位表达最由衷的歉意……”

    乐品淳翻阅着手中的文件,扶了一下滑落的镜框,深吸了一口气,抬头看向卢克教授,珍重的说道:“卢克教授,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这次去维也纳参加世界哲学大会,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做的决定,他们并没有邀请我们香港大学参加,也没有邀请我校任何一名哲学老师参加,这么冒然恐怕不好。”

    卢克教授拼命的摇头,忙不迭的激动道:“不不,这一届哲学大会的举办方为了能够挽回去年未能如期举办的遗憾和愧疚,决定以另外一种方式来举办这届哲学大会,凡是愿意参加这次哲学大会的个人或者团体,只要邮寄出信件和相关人员的名单,维也纳举办方都会下达一份邀请函,这是一个最佳的机会,我们香港大学绝对不能错过!!”

    不得不说卢克教授这人还是很不错的,自从被校长乐品淳邀请来香港大学担任哲学系教授以及哲学系开办者后,他对香港大学亦如他自己的母校伦敦大学一样,精心尽力,从教材书课本,到这次世界哲学大会,无一不是想要让香港大学变得更好,让全球的人都能够知道在香港有这么一间大学。

    乐品淳一听,心里想要拒绝的话,也是不知从何说起,看了一眼坐在另一头的张承颐,忍不住问道:“张老师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我们学校有必要参加这次世界哲学大会吗?”

    卢克教授一脸期盼的看向张承颐,他认为张承颐是一名哲学讲师,又从未参加过这么盛大的哲学大会,自然会想去参加。

    张承颐深思了良久,心中意动,张口说道:“校长,事实上我心里是很想去的,世界哲学大会从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办至今,去掉战乱而停办外,已经走到了第十四届,本来这届世界哲学大会本应该是在去年举办,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停办了,这次奥地利政府决定重新举办这届哲学大会,还给出了这么诱人的条件,我心里是认为可以去参加的。这无论是对我个人,还是对于学校即将开办的哲学系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非常重要的机遇!”

    1926年,第六届哲学大会在美国的波士顿举办,张承颐当时就在美国西雅图读书,那时候的他是无比渴望去参加这场世界性的哲学大会,不仅能够见到那些闻名全球的哲学大师,也能够听到更多的哲学观点和论文,这无疑是个非常棒的体验。

    可惜,每届哲学大会都是以邀请函的方式来选择参加人员,张承颐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哪里有机会去参加这种大会,哪怕是后来当了老师,没什么名气,也没有提出或者写出任何爆炸性的论文,所以只能偏安一偶,无人知晓。

    不等校长乐品淳说话,一旁的卢克教授看张承颐答应,激动的又再次朝着乐品淳道:“这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所以罗宾逊,我认为这一次我们香港大学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这次好的机会,这无论是对我们学校,还是对学校的一些年轻老师,例如埃文,安娜来说,都是一次很棒的机会,聆听全球知名哲学家的演讲,对于他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是错过这次往后很难再有机会的好事情!”

    校长乐品淳看着极力想去的卢克教授,又瞥了一眼学校的教师元老,同时也是马上要退休的张承颐,真的是不忍心拒绝他们,而且卢克刚刚说的话很对,这次哲学大会对学校,对学校的年轻教师,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毕竟没有了邀请函的限制,这可能是唯一一次了,往后再想参加,没有举办方邀请,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乐品淳想通这里面的关键,把手中的文件放下,耸耸肩,朝着卢克和张承颐无奈的笑道:“好吧,你们既然这么坚持的话,那我就写信给这一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举办方,但能不能通过我就不知道了。”

    “一定可以的!”

    卢克教授对于能否通过这事,可以说是信心十足,因为在这之前他收到伦敦大学好友的信件,这一届世界哲学大会,可能是往届最盛大的一次哲学大会,没有了邀请函的限制,只需要报名就可参加,这无疑是能够让全球哲学界轰动的大事件!

    张承颐同样希望能够顺利的通过,毕竟他今年就要退休了,这一次可以说是唯一一次能参加世界哲学大会的机会了,错过了,往后没有发表什么实质性的论文,是不可能被哲学大会邀请的。

    .....

    本来这一章是昨天已经发出去了,但被起点吞了,因为有人自动订阅,一天过去没恢复,马上发新章了,怕大家没看到这一章内容,先发免费的出来。

133【立刻派人去美国】

    等从马克的客房内出来,霍耀文同罗德丞一块下了楼,到了停车场,他伸出手道:“罗律师这次麻烦你了,避税和购买印刷设备的事情,我希望贵律师楼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我目前很缺这一笔资金。”

    罗德丞把公文包夹在怀里,同霍耀文握了握手:“应该的霍先生,作为你的律师,我们自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帮你把这笔钱和设备从美国带回来。如果霍先生急着用钱的话,或许我们律师所可以帮忙操作一二。”

    霍耀文皱皱眉,不解他的意思:“罗律师的意思是?”

    罗德丞抓住怀里的公文包,回答道:“香港有很多银行在美国都有开办业务,他们不缺少港币,缺少的是美金储蓄,如果霍先生急需用钱的话,我可以帮忙从中周转一下。”

    “会不会有什么影响?”霍耀文对这银行方面的事情不是很懂,不过如果可以的话,能够提前拿到钱,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会有什么影响,这种事情我已经操作很多次了。”罗德丞浅笑着信心十足。

    闻言,霍耀文沉思了几秒,点点头答应下来:“既然如此的话,那罗律师你在估算买完几台印刷设备后,还能有多少结余,就全部按照港币的汇率从银行拿给我。”

    “可以。”罗德丞从公文包里掏出车钥匙,看了一眼霍耀文问道:“霍先生是开车来的?需不需要我送你一程?”

    “不用了罗律师,我有开车来,你先回去吧。”

    “那好,霍先生我先走一步,有什么事情直接联系我,我这边也会尽快让人调查一下霍先生的书在美国的销量。”

    “好的。”

    霍耀文婉拒了对方的相送,等开车罗德丞离去后,他这才难掩心中的喜悦,嘴角一笑,抓着车钥匙的手捏的更紧了。

    第一笔稿费十三万三千多美金,差不多六十多万港币,去掉买几台印刷设备的钱,最少还能落个二十多万,足够他换个新屋和把耀文图书出版公司给建起来了。

    ......

    ......

    文学世界报馆内,邓麦基起身相送聂花苓和她的先生保罗,临别前邓麦基笑着道:“聂女士,保罗先生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把这个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出去的,到时候我想参加这一届国际写作计划的年轻作家,将会有很多,到时候你们恐怕还要好好的筛选一二才行。”

    “邓总编麻烦你了。”聂花苓同邓麦基握手道:“邓总编要是想要报道霍先生的话,我想应该是要同他联系联系的。”

    “这是自然,我会尽快跟霍生联系的。”邓麦基一口答应下来,报道霍耀文在美国写英文科幻小说大卖的新闻,自然不会这么草率的在报纸上刊登出去,最少也要派遣记者前往美国去实地看看,如果真的如聂花苓所说的那样,那这个报道绝对能够轰动整个香港!

    把聂花苓夫妇俩送走以后,邓麦基立刻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拿起桌上的电话打给了采访部的主任,让他立刻到总编办公室来。

    陈友谅敲开办公室的房门,走进去看着一脸兴奋的邓麦基,疑惑走近问道:“邓总编,您找我?”

    邓麦基看人过来了,连忙把手里的写的信递给他道:“你来的正好,你抓紧安排报馆里几个英文最好的记者到美国那边去。”

    “这是?”陈友谅看着手上不知名的信封,心里疑惑的很,这时候去美国干嘛?

    邓麦基坐在椅子上,发号施令道:“这封信是我写给美国华侨日报的,他们的总编跟我认识,今天你安排几个英文最好的记者到美国去调查一下一本叫《1999-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本出版图书的所有情况,务必一定要拿到详细的真实的销售数量,顺便在美国各个书店内采访一下购买这本书的读者,或者书店的老板,要询问美国人对这本书的喜好如何。”

    陈友谅有心想要问问邓总编去美国弄这本书的销售情况,和采访当地读者对报馆有什么用?一本美国出版的图书,香港人又不会去关注这个事情。

    但看邓麦基没有想要解释的念头,陈友谅也没多问,只是点点头答应下来:“我知道了邓总编,我会尽快安排人去美国的。”

    “不是尽快,是今天就要安排人去!”邓麦基皱着眉头道:“我要你们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务必把美国那边对这本书的情况写的详细,还有顺便搜集一下最近半年美国纽约时报的报纸,看看上面有没有对这本书的评价。”

    “知道了总编。”陈友谅一阵头疼,现在就要安排人去也就罢了,还无端端的搜集美国纽约时报这半年来的报纸,这个工作量可有些太大了吧!不过上司轻飘飘的话,下属跑断腿,反正又不是陈友谅他自己去美国,到时候交给下面的采访记者就好。

    “行了,你先出去吧。”

    “是邓总编,我现在就安排采访记者去美国。”

    “嗯,一切支出都有报馆报销,让采访记者如果可以的话,就立刻动身去美国。”

    邓麦基目送陈友谅离开,心里的激动难掩其表,捏了捏手,忽然想到了霍耀文,琢磨了片刻,决定还是要先同霍耀文沟通沟通,到时候等美国那边的信息传过来了,再配上霍耀文的采访,想必效果会更好。

    拨通了霍耀文宿舍楼下的电话,接电话的人还是那个叫王伯的,从他的嘴里得知霍耀文还没回学校,邓麦基只好让王伯帮忙晚点等他回来后,通知霍生文学世界的总编找他,务必让他今天回个电话。

    王伯笑呵呵的答应道:“好的,我会通知霍老师的。”

    ......

    ......

    霍耀文开着车转弯刚到香港大学,隔着老远就看到了老师张承颐正在同卢克教授二人一路畅聊着什么,似乎是说到了什么激动之处,卢克教授兴奋不已的在那手舞足蹈的。

    将车子停靠在停车场,霍耀文下了车,径直走向迎面走来的张承颐和卢克教授。

    看二人一直聊着天,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霍耀文也是挥了挥手喊道:“张老师,卢克教授!”

    “耀文你又出去了?”张承颐看了一眼霍耀文旁边的汽车,撇了撇嘴,没好气的说道:“最近学校忙的很,你别总是往外跑,虽然你的课程比较少,但有空就在宿舍里多学习学习,或者找安娜问问下半年新办哲学系的课程。”

    从去年确定好使用伦敦大学的教材书后,张承颐就让霍耀文多去找安娜和卢克教授学习一下伦敦教材书的内容,提前熟悉熟悉,别免得等新学期开学以后,连课本都不熟还怎么教导学生。

    霍耀文讪讪笑了一下,他最近的确比较忙,不过新教材书的事情,他也有在学习了。

    印刷厂那边近段时间都一直在印刷新的哲学系教材书和法学系教材书,霍耀文依靠便利早就拿到了哲学系所有课程的教材书,每天都会有看,不懂得地方也会去咨询安娜。

    卢克教授倒是不在意霍耀文出没出去,而是激动的走到他身边:“埃文,有个好消息要通知你。”

    “哦?卢克教授是什么好消息?”霍耀文面带笑意的问道,随即瞄了一眼张承颐。

    卢克教授没有直接说出这个好消息:“知道世界哲学大会吗?”

    “世界哲学大会?”霍耀文眉头紧锁,在脑海里思虑了许久,这才在记忆深处找到了这个词,“卢克教授你是说fisp(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举办的世界哲学大会?”

    卢克教授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本来这一届是去年举办的,但因为举办地维也纳因为某些原因停办了,今年他们准备重办第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学校已经向维也纳的举办方提出了申请,我想我们要不了多久就会去参加这场世界哲学盛况了,你同安娜到时候也要一同过去的。”

    霍耀文惊愕的看向张承颐,见他微微点头,算是肯定了这事,不由吃惊道:“什么时候举办?”

    “应该是在七月份,那个时间节点维也纳天气不错,我想很适合这场世界哲学大会的开办,到时候全球所有闻名的哲学家们都会到达现场,这是一场国际哲学界的盛会,埃文这对你来说是一个很棒的机会,你一定要好好珍惜。”

    说完,卢克教授拍了拍霍耀文的肩膀,示意他到时候要多听多问多学,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参加哲学大会的,这一届要不是维也纳哲学大会的举办方临时改变了规则,按照正常程序走的话,霍耀文能够参加这场盛会的几率等于0。

    对于能不能参加这场哲学届的盛会,霍耀文其实不是很关心,他心里默默的估算了一下时间,七月份的话,香港大学已经在放假了,学校方面不用担心,至于出版社那边教材书想必也已经在印刷当中,距离八月底新生开学,时间上倒也正正好。

    .......

134【太白海鲜舫】

    “咚咚”

    房门突然被人敲响,霍耀文看了一眼手表,此时已经是傍晚六点多了,转身开了门,门外来客是王伯。

    “霍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你了。”王伯看霍耀文在宿舍,也是连忙道:“下午的时候,文学世界的总编打来电话找你,但当时你不在,说让霍老师回来后回个电话给他。”

    邓麦基找自己?

    霍耀文眉毛一挑,虽然不清楚邓麦基找自己干嘛,但现在都六点多了,报馆那边想必也早就下班了,想了想点点头道:“我知道了王伯,现在文学世界报馆应该下班了,明天在回电话不迟。”

    “好的霍老师。”王伯也没在意,又跟霍耀文聊了几句,便下了楼,回去休息了。

    送走王伯,霍耀文重新坐回书桌边,继续写着《1999》第二部,准备把这部收尾。延续着上一部的剧情,这一部讲述的故事是在阿尔法星相继毁灭火星文明和土星文明后,操控着宇宙战舰向地球逼近。

    同大刘的三体不同,这本书霍耀文虽然借鉴了黑暗森林法则,但整体故事已经跟三体完全不同了,除了讲述宇宙中的黑暗法则外,剩下的数部将会讲述人类在面对地外文明的种种反应,和科技高速发展中与地外文明的更多接触。

    有带着善意的地外文明,同样也有如阿尔法星那样带着恶意的地外文明,每一种文明在寂静幽闭黑暗的宇宙中,摸黑前行,而人类将会在地球被外星文明几近摧残后,踏出人类面相宇宙的最后一步,破碎黑暗森林,征服整个星辰大海。

    这一部,将讲述的是独立日外星文明的入侵,也是地球人类最黑暗的最痛苦的一段时期。

    ......

    ......

    罗德丞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摸清了美国出版行业的一些潜在规则,还托人在美国了解到霍耀文的那本《1999》目前在美国不仅大卖,还受到了很多美国科幻作家的青睐,就连美国当下最著名的科幻杂志analog,都在杂志的封面上刊印了霍耀文那本书的封面,标题写着:“寂静黑暗的宇宙,地外文明潜伏在这片宛如森林的宇宙之中,手持猎枪,静等着暴露自己的猎物。”

    当霍耀文听到罗德丞说的这些消息后,心里倒是平静的很,他人在香港,美国那边的报道再怎么激烈也影响不到他的生活,不过被美国人吹捧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最起码霍耀文这两日的心情一直很好。

    了解到更多霍耀文这本书在美国更多的信息后,第三日罗德丞同马克谈判的时候,慎重的提出第二部《1999》的稿费分成百分之十四的时候,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谈,对于谈判的事情,霍耀文没有插手,只是坐在一旁看着二人你来我往。

    也不知道是不是马克这几日一直在酒店里待的有些无趣,在罗德丞退让一步,提出百分之十三点五的分成时,马克便直接答应下来。

    不过对于接下来几部的稿费分成,罗德丞坚持着按照第二部出版以后的情况再做决定,这点霍耀文肯定是支持的,毕竟哪怕多个0.1的分成,卖的多了这钱自然也就多了。

    马克看罗德丞和霍耀文坚持,倒也没在这事上多纠缠,只是想着要签订了一个优先合作的协议。

    对于这份协议,霍耀文没有拒绝,只要对方到时候开出的价格合适,继续合作也没什么不好的,所以直接唰唰的在纸上签上了自己的英文名和中文名。

    马克再收好优先合作的协议,以及签订好的第二部《1999》的稿子和合约后,伸出手满脸笑意的恭喜道:“埃文先生提前恭喜你,等这本书出版以后,我想要不了多久,在今年你就会成为美国新一代的拥有百万稿费的作家了!”

    第一部霍耀文的分成只有百分之六,畅销百万册,他能分到三十万美金的稿费,这一次的分成合约是百分之十三点五,如果再度畅销百万册,百万美金可能有些困难,但七八十万肯定是有的。

    “希望如你所说。”霍耀文浅笑着跟马克握了握手,如果第二部同第一部一样畅销的话,百万美金的稿费,那可实在是太诱人了。

    到了正午,马克急着把稿子和合同带回美国,准备尽快安排第二部的宣传和出版,霍耀文也没有挽留,亲自送他去了机场上了飞机。

    马克这边刚签约结束送走了人,莉莉丝那边从英国来的泰晤士出版公司的几个负责人,也在这两日坐飞机赶到香港来。

    有了同美国班坦图书出版公司签订的合约,以及马克支付给霍耀文的稿费存单,谈判的过程虽然有些波折,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毕竟《1999》这本科幻小说经过了美国科幻图书市场的考验,哪怕是换了个国家,销量想必也不会差很多,更别说几乎是同源的英国了。

    不过,霍耀文的这本书始终是没有经历过英国市场的检验,哪怕在美国图书市场大卖,依旧是让顽固的泰晤士出版公司的人认为这本书目前所能得到的分成比例,只有百分之八。

    这一分成比例要比新人作家好,但比不了一流和二流作家,充其量应该是属于三流。

    作为曾经留学英国读法律的罗德丞,他虽然没怎么帮人处理过这类出版事务,但也清楚从二战后开始,作为曾经不屑美国的日不落帝国落寞后,很多东西都渐渐的向美国靠齐,特别是五十年中旬,美国掀起了一阵流行假发的狂潮,这个浪潮顺着太平洋一路席卷到了整个欧洲。

    所以严格来说在美国大卖的书,在英国同样也有不小的市场,而且这是本科幻小说,罗德丞虽然没看过,但清楚科幻小说是没有国界的,对于未来世界的科幻幻想,应该不会局限在一个地区。

    在罗德丞的坚持争取下,以及莉莉丝时不时的帮衬,泰晤士出版公司的人,最终给出了百分之十的分成比例,和首批印刷不低于十万册的承诺。

    也就是说,哪怕这本书在英国卖不到十万册,泰晤士出版公司的人也会按照十万册的销售分成支付给霍耀文。

    对于这个商谈结果,霍耀文很满意,第一部在英国的分成是百分之十,已经超过了之前在美国的分成比例了,虽然这看上去可能有些吃亏,但英国市场是一个新的市场,《1999》没有检验过,泰晤士出版公司自然不可能同班坦图书出版公司的人给出的分成一样。

    等出了酒店。

    罗德丞跟在后面说道:“霍先生,作为你的律师,我认为你应该聘请一个专业的代理人来负责你创作的书籍在国外的合同和版权,我虽然精通英国法律,但我想往后你的作品肯定还会有别的国家出版公司来寻求合作,这点我可能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罗德丞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虽然是律师,但对于出版商业谈判这块还是弱了很多,同班坦图书公司和泰晤士出版公司谈判,让他明白了自己的薄弱点,要不是自家的罗氏律师楼里有很多律师帮忙,他也未必能够顺利的跟这两家公司谈妥。

    霍耀文思虑着罗德丞的话,他说的很对,现在只是美国和英国,以后要是还有别的国家出版公司的人想要找自己合作的话,有一个专业的代理人去负责这些事情,也避免了他自己跟在后面到处跑。

    霍耀文笑着点点头:“我知道了罗律师,谢谢你的提醒,我想的确是要找一个专业的代理人来负责这些事情了,我可不想往后还要亲自跟出版公司的人谈判。对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人选?”

    罗德丞摇摇头说:“人选我这肯定是没有的,不过建议倒是有一个。世界知识版权公约自1955年生效以后,目前国际知识版权最正规的国家就是美国和英国,而且这两个国家是能够申请国际版权的,所以霍先生如果想要找个专业的代理人的话,可以找猎头公司,从这两个地方找。”

    “嗯,罗律师你们律师楼应该接这个委托吧?”霍耀文抬眼看着罗德丞笑呵呵的询问道。

    罗德丞满口答应:“当然,如果霍先生需要委托我们的话,我们会尽快找到猎头公司,寻找一个专业的代理人。”

    在香港,律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懂法律或者在法院同别人辩解,只要有钱,律师能够为你完成很多很多的事情。

    ......

    ......

    当天入夜,香港仔避风塘海口,太白海鲜舫外。

    “哇!”莉莉丝看着这艘庞大的中国古代木质船只,满眼的震撼,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木质船只渐渐的被淘汰,到今日,英国大型的木船已经少之又少了。

    莉莉丝作为伦敦人,自幼在泰晤士河附近长大,虽然哪里一到夏季有些地带恶臭难忍,但整体来说看上去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她经常在泰晤士河内坐船游玩,可几乎都是乘坐的是钢铁打造的渡轮,哪里看到过这种宛若一座东方宫殿一般的木质船只。

    莉莉丝笑着挽着安娜的胳膊,朝着霍耀文问道:“埃文,我们这是出海游玩吗?虽然我不介意,但这么晚了,你确定要出海?”

    “不不,这是一艘海上美食船。”霍耀文摇摇头,太白海鲜舫后世他来港的时候去过一次,但那时候已经翻新成为了珍宝王国,比现在这个要大要奢华的多。

    “海上美食船?”安娜耸了耸鼻子,从这艘庞大的木质海船上闻到了一丝丝诱人的香味,眼前一亮道:“这里面是吃海鲜的?”

    “不错,太白海鲜舫内的海鲜味道很鲜美,在香港这里是吃海鲜最好的地方。”

    霍耀文站在太白海鲜舫的外围,瞄了一眼安娜和莉莉丝,本来今天是想约莉莉丝一个人出来看看香港夜景的,毕竟对方明天就要跟同事一块回英国了,错过了今日,再想看夜景就几乎没有可能了,可谁知道安娜居然也跟了过来,这让他心里一阵受挫,暗想这回开洋荤的机会恐怕要泡汤了。

    ........

135【埃文?霍耀文!】

    三人进了太白海鲜舫内,在服务员的带领下,上了船二楼,在一个靠近窗户的位置上坐下,遥望着香港仔避风塘海口的夜色,那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此起彼伏着,一些打渔的小木船也在周围徘徊。

    霍耀文点了几个太白海鲜舫的招牌菜,忽然目光注意到菜单上居然有清蒸东星斑,这令他眼前一亮,忙不迭的又加点了一份这道菜。

    此时楼梯口上来两人,为首那人嬉皮笑脸的揽着友人的肩膀道:“友仔,这里的海鲜味道是全港最正的,今晚你有口福了。”

    友人嘴角一笑:“那今天我就跟着黄哥享享口福了。”

    待二人找了个位置坐下,友人忽然注意到靠窗边坐着的霍耀文跟两个鬼妹,朝着黄沾道:“黄哥你看那边,那个靓仔好威,居然身边带着两个鬼妹。”

    黄沾顺着友人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真看到一男两女的组合,其中那两个鬼妹长的的确够靓,又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霍耀文的样貌,总觉得有些眼熟,嘴上感叹道:“果然长的靓什么都好说,媾鬼女都轻轻松松,哪像我俩空有才华,却是连妞都泡不到。”

    “是啊。”友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羡慕的望向对面跟两个鬼妹卿卿我我热聊的霍耀文。

    还在二人羡慕的时候。

    靠窗的台桌边,服务生端着各类海鲜菜肴上了桌。

    看着各式各样的美味海鲜,安娜和莉莉丝一时无从下手,因为她俩都不会用筷子,这时传菜的服务生也是机灵,上菜的时候也一并把刀叉给带来。

    “尝一尝这的招牌菜东星斑。”霍耀文招呼二女品尝这的海鲜。

    安娜用叉子挑起一块鲜美的鱼肉放进了嘴里,细细的品尝了一下,眼前一亮,笑着说道:“味道很不错。”

    莉莉丝有样学样,但不知是不是没习惯吃中餐,在品尝了清蒸东星斑后,发现味道一般般,不过面上还是笑盈盈的赞扬了几句。

    等几人吃了差不多了,霍耀文拿起桌上的白开水举起对着莉莉丝道:“莉莉丝这次感谢你的帮忙,不然我想跟你公司的谈判不会这么顺利的。”

    莉莉丝浅笑一声,同样拿起桌上的白开水跟他敬了一下说:“这可不是我的功劳,要不是你拿出了同美国班坦图书出版公司签订合约以及稿费存单的话,我想我的那几个同事肯定还会继续压价的。”

    “我可不这么认为。”霍耀文轻轻说道。

    之前在谈判的时候,莉莉丝说了一句:埃文先生最开始选择的出版公司是培格曼出版公司。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泰晤士出版公司的那几个人,英国的出版公司有很多,泰晤士出版公司只是其中一家规模中等的公司罢了,但霍耀文这本书就不同了,毕竟并不是所有科幻作家的书都能在美国大卖百万册的销量。

    “如果你真要感谢我的话,那么下次就不要拒绝我的邀请。”莉莉丝嘴角狐媚的笑了笑,眼睛弯弯的很迷人。

    不等霍耀文说话,旁边的安娜猛地咳嗽了两声,看二人的目光注视着自己,她连忙喝了一大口水道:“这鱼好辣!”

    鱼辣?霍耀文低头一看,桌上的几道菜肴都是广东菜,以清淡为主,不过安娜说的辣可能是火焰醉红虾,这道菜是用米酒略醉浸泡,再用火焰烧煮,可能有些许米酒味道的残留。

    .......

    .......

    此时美国正午时分,纽约大都会布鲁克林区,一间麦当劳快餐店内,文学世界外派到美国来的记者杨宗升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渍,手上拿着记事本,朝着旁边的同事陈少敏问道:“少敏你那边记录的怎么样了?”

    陈少敏喝了一口冰镇可乐,长呼了一口气道:“我在前面哪家书店随即采访了二十多个人,包括书店的老板,绝大多数人都听过这本《1999》,只有少部分不看科幻小说的人没听过。”

    “搞不懂总编好好的派我们来美国记录这本书干嘛。”杨宗升看陈少敏喝可乐,也是感觉嘴巴干干的,喝了一大口可乐,打了个嗝后,这才舒缓下来心里的燥热,拿起桌上放着的新买到的《1999》这本书,看着怪异的封面和上面的署名,撇撇嘴道:“作者埃文,少敏你有听过这个作家名字吗?”

    “我从不看科幻小说。”陈少敏望了一眼书上刊印的名字,耸了耸肩膀道:“可能是美国新出名的科幻作家吧,我采访的人中,有好多人都说这本书写的很棒,他们都有购买,还说什么黑暗森林法则,是整个宇宙一种墨守成规的规则。”

    “是啊,我搜集到的最近几个月的纽约时报,其中有七张报纸连续报道了这本书,《我,机器人》的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也在报纸上赞扬这本书的创意和思想。”

    杨宗升倒是看过一些科幻小说,不过几乎全都是倪框写的,唯一看过的一本国外科幻小说,就是艾萨克阿西莫夫撰写短篇的《我,机器人》。

    陈少敏没听过这人的名字,所以不甚在意,摸了摸有些干瘪的肚皮,站起身子问道:“你要吃点什么?汉堡?薯条?”

    “来个汉堡吧。”

    “好。”陈少敏转身走到柜台,点了两份汉堡,默默等待的时候,目光忽然被麦当劳柜台边摆放的报纸栏上的一个醒目的标题所吸引。

    “神秘的《1999》作者埃文到底是谁?”

    陈少敏拿起那张报纸,仔细的快速的浏览了一遍,整个人惊在了原地,要不是旁边的服务生喊他,陈少敏还会一直愣在那。

    端着装着两个汉堡的托盘快速的走到了杨宗升的旁边,陈少敏激动的朝着他说道:“你快看看,快看看这张报纸!”

    “什么?”杨宗升狐疑的接过报纸,在看到标题是写着《1999》的时候,倒是眉毛一挑,又是这本书的报道,顺着报道一路看下去,在看到其中一句话的时候,猛然惊愕的抬头看着陈少敏:“埃文是香港人?”

    “你继续看下去!”陈少敏捏着拳头,他总算明白邓总编为什么会无端端的派自己二人不远万里来到美国,采访这么一本在美国出版的畅销科幻书了,原来作者是他啊!

    “huo yaowen!”

    “霍耀文!”杨宗升满脸惊骇的看向陈少敏,眼里面满是不可思议,睁大眼睛,瞳孔在这一刻微缩又放大:“是写《甜蜜蜜》的那位霍先生?”

    身为文学世界的采访记者,杨宗升自然知道报馆去年大卖的《甜蜜蜜》作者浮生本名叫霍耀文,有一回在报馆里还碰到过对方,只是万万没想到这霍先生写了一本英文科幻小说,写也就罢了,居然还在美国畅销了百万册!

    一想到这两日采访到的美国人,无不例外全都是夸赞《1999》这本书如何如何的好,本来杨宗升是不敢什么兴趣的,只是为了完成报馆安排的任务,但在看到这张纽约时报的报道时,整个人莫名的有些激动!

    陈少敏兴奋道:“不是他还有谁?香港同名同姓的有不少,但邓总编为什么让我们来美国报道这本书,肯定是早就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就是那位霍先生啊!”

    .......

136【轰动全美】

    纽约时报:

    “随着nasa航空局在前日正式公布了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飞船将于1969年7月16日发射,整个世界都开始为此欢呼起来,这不仅仅是美国载人登月飞船的一大步,同时也是人类走向宇宙的一小步。

    这是nasa阿波罗计划第五次载人飞船发射,但同时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我们暂且无法获知具体的登月计划,但得利于人类对未知的幻想,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科幻作家的诞生,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科幻小说。

    随着世界上第一本玛丽雪莱撰写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诞生后,科幻这一题材久经不衰,一百多年后的今年,世界闻名的科幻大师有很多很多。

    但在最近半年内有一本叫《1999-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科幻小说,不仅畅销全美,还登上今年美国畅销图书榜科幻小说榜的第一名,更是受到了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赞扬。

    通过本报采访班坦图书出版公司得知,这本书目前已经大卖了九十三万册,同时印刷厂还在加紧印刷当中,预估将会在明后日正式突破一百万册的销量,或许在这篇报道公布出去时,已经完成了百万册销量,这将是今年第三本突破一百万册销量的图书,同时也是今年第一本大卖百万册的科幻小说。

    我相信有很多喜欢《1999》这本书的读者都很好奇埃文是谁?这位在撰写《1999》之前名不经传的埃文,到底是怎么想到撰写这么一本创意和思想同时具备的科幻小说?

    通过本报采访班坦图书出版公司的总编齐奥尔斯得知,这位一鸣惊人的埃文,居然不是美国人,而是一位来自东方香港的华人。

    在1968年11月与爱荷华州爱荷华大学举办的国际写作计划交流会中,这位来自香港的华人,在短短的半个月交流会期间,创作了这本畅销全美的《1999》,在国际写作计划的创始人保罗先生的推荐下,班坦图书出版公司的专业编辑马克接受了投稿……”

    随着纽约时报的报道,只是在短短两三日的时间里,埃文是华人的消息迅速的传遍了整个美国。

    美国多家报纸都以此为噱头,在报纸上刊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标题。

    “新一代的美国梦!自1776年以来,美国梦一直是美国人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同样是美国自由,平等,民主的象征!”华盛顿邮报

    “年轻的华人作家埃文,只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就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畅销全美的科幻作家,赚取了难以想象的财富,这无疑是对美国梦最好的解释,任何人任何种族任何肤色,一旦来到了美国这片自由平等民主的土地,都必然会发挥出他所有的价值,这将是你最大的舞台!”纽约日报

    “只要你肯努力,够勤奋,够聪明,美国将是你发挥你最大价值最大潜能的地方,两百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人民最向往的圣地,去年一位王来到了华尔街不仅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更成为了今年股市的新宠儿!”《华尔街日报》

    一连数日,全美超过上百家报纸清一色的以埃文是华人的噱头,来宣扬美国梦的真实性,通篇报道除了提及了埃文这个名字外,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在讲但凡是个人,只要来到美国,他就能获得成功!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欺欺人式的宣传文化手段,在后世全世界都看清美国人丑陋嘴脸的时候,对这种报道肯定是不以为然,还会露出几分嗤笑。

    但是在1969年,这却是美国对外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宣传。

    在去年十月份华尔街有一名华人王创办的电脑公司,以每股12.5美元的价格上市,当天收盘的股价高达40.5美元,一日之间,这位华人王成为了身价五千万美金的超级富豪,短短几日的时间里就轰动了整个美国,少数肤色人种在美国缔造的财富神话就此诞生。

    至今为止,还有很多很多的报纸以王的例子来宣扬美国梦,同时今年又出现了一位华人科幻作家埃文一书成名,在全美畅销百万册,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这种当代亲眼看到的美国梦所缔造出的财富神话,在几家能够发行到世界各国的传媒集团的宣传下,倒是吸引了很多人来美国,试图重复霍和王的财富之路。

    随着时间的发酵,在往后十几年里,王和霍的成就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也掀起了70年代全世界人民对美国梦的执着和热潮,但同时也让他们尝到了苦果。

    ......

    ......

    纽约时报公布霍耀文的身份后,《1999》倒是如班坦图书出版公司所预料的那样,在短短数日的时间里,就再度在全美大卖了三十万册,一举冲到了一百二十五万册的惊人销量,伴随着美国媒体继续吹捧埃文缔造的美国梦、缔造的财富神话,这本本应该只局限在科幻迷中的科幻小说,一下子成为了全美读者所中意的书籍。

    往日不看科幻小说的人,也都跟风前往书店去买了一本《1999》,想要看看这本书到底是有多么地精彩,能够大卖百万册。

    但绝大多数跟风买这本书的人,都只是想要看看华人写的科幻小说是个什么样的,更是有些人是想试图重复埃文的成名之路。

    纽约兰登书屋高级编辑托妮莫里森就是试图重复埃文这位华人的成名之路,作为兰登书屋的高级编辑,她拥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去年更是帮助拳王阿里编写个人自传,但她从未想过自己写书。

    在看到全美报道霍耀文是新一代的美国梦时,托妮莫里森心中火热,她生在美国,长在美国,自然清楚美国的种族歧视是有多么地严重,可是有了霍耀文这个华人科幻作家轰动全美的新闻,而且都是以正面来报道的时候,她心动了。

    托妮莫里森坐在公共办公室里,看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名同事,他的办公桌都是在三米开外,咬着牙,拿出桌上的纸笔,开始撰写起一个早就在她心里有了概念的故事,在白色的纸张最顶端,写下了一串漂亮的英文《最蓝的眼睛》。

    ......

    ......

    随着美国媒体大肆宣传美国梦的时候,杨宗升和陈少敏可以说内心激动不已,他们看不透美国媒体宣扬美国梦的目的,但能够明白经过美国传媒如此轰动的报道,霍耀文可以说是一飞冲天了!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此时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体系中一个庞然大物,绝对是很多人很多人向往的“圣地”,霍耀文能在这个地方成名,更是让全美超过数百家报纸电台电视台报道,一旦把消息传回香港,可想而知带来的轰动是有多么地巨大。

    不仅仅是香港会轰动,恐怕大半个亚洲的文坛都会轰动,从未有过作家能够在美国这个地方成名,更没有那个亚裔作家能够撰写出在美国大卖百万册的畅销书。

    光就这些内容,都够杨宗升和陈少敏二人写个几十篇不带重复的报道文章了,但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劲爆新闻,他俩决定以香港媒体记者的身份找纽约时报的人进行采访。

    但没有人推荐,杨宗升和陈少敏进了纽约时报大楼,就被人请了出来,无奈之下,他俩决定找班坦图书出版公司的人,毕竟霍耀文的书是在这里出版的,对方想来应该会提供一点便利。

    事实上也正如杨宗升所想的那样,班坦图书出版公司的人,很欢迎他俩的到来,还特意让马克帮忙联系了美国多家媒体,以及几个公司安排在报纸电视台吹嘘霍耀文是当代美国梦的科幻作家和一些所谓的专家教授。

    这些班坦图书出版公司请来的人,有不少是在美国报纸界颇具影响力的撰稿人,他们在收了钱的情况下,不管是处于本心还是别的目的,自然全都是一顿乱吹,把霍耀文的书捧的极高。

    这一系列美国各种名人对霍耀文的吹捧,也让杨宗升和陈少敏二人更加的激动,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搜集并且整理了美国知名报纸、知名撰稿人、电视台主持人等等的发表的正面言论后,以最快的速度坐飞机赶回了香港,试图把这个在亚洲此时还未有波澜的轰动新闻,尽快的在文学世界上刊登出去。

    ......

    ......

    对于这一切还不知情的霍耀文,此时却是拿着罗德丞帮忙运作下提前获得的二十万港币,准备在香港岛买一套千尺豪宅,也算是圆了他重生来的第一个梦想。

    霍母满怀欣喜的参观完了这套一千三百尺的豪宅,特意的比划了一下厨房和卫生间的宽度,高兴的跑到客厅朝着霍耀文说道:“耀文啊,这套房子挺不错的嘛,刚刚过来的时候,我看这的环境又好,附近的菜市场又近,屋子也有三个房间两个客厅,以后你生了孩子,我也能过来帮你带带孩子。”

    “还是伯母你有眼光!”

    旁边的旧屋房产经理人朝着霍母竖起大拇指道:“伯母的眼光是真的好,我们这个小区环境优美,前面一条街就有专门的菜市场和海鲜市场,再过去东头又有一间新开的百货商店,无论是出行买办还是日常生活都极为的方便,最主要的是这套屋子风水绝佳,之前住在这的主人家可是发了大财,都移民到加拿大了,否则这么好的屋子,他们也舍不得卖。”

    被房产经理人一顿乱夸,霍母别提有多高兴了,看着儿子的眼神,好像是在说就买这套。

    霍耀文看了一眼霍母,又转过头看了一眼霍父和阿,看他俩眼中也是比较中意,犹豫了一下,朝着房产经理人问道:“刘经理,这套屋是挺好的,但我想买两套,不知道这个小区还有没有。”

    “有!”刘经理一听对方要买两套,下意识的捏紧拳头,激动的说道:“前面那栋楼,昨天刚好有人委托我们卖一套屋宅,不过只有七百多尺,比这个屋子要小了很多,但我可以保证,那屋子虽然比不了这套,可绝对不差,要不我们去那边看看?”

    霍耀文心里算了一下70多平米的屋子,应该是足够了,点点头朝着刘经理道:“可以,现在过去看看,如果合适的话就买了。”

    “保证霍先生您满意!”刘经理一拍胸脯。

    .......

137【专访】

    霍耀文买的两套宅子都是在上环的文咸西街,这里地段虽说不是特别的繁华,但周围的一些公共设施还是非常齐全的,菜市场、海鲜市场等等都一应俱全,而且距离香港大学不是特别远,不像以前每次都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从九龙半岛过海到港岛这边来,可以说是省了很多的时间。

    霍耀文从随身带着的公文包里掏出了几包香烟,递了一包给明仔道:“明仔装修的事情就麻烦你了。”

    明仔看到万宝路香烟,皱皱眉头,推开来道:“耀文哥我们俩什么关系啊,这点小事而已,这烟就算了。”

    霍耀文瞪了一眼明仔:“让你拿就拿着,一包烟你还跟我计较?你不拿,那些工人怎么拿?”

    明仔瞥了一眼在里屋丈量房子的几个工人,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谢了一句,接过霍耀文手中的香烟。

    “这些你都拿着,等会散给他们,我最近没时间过来,这里又比较远,我妈她们平时也不会经常过来,你就多照看一下,有什么材料缺少的,直接先买了,到时候我一并结算给你。”

    霍耀文也懒得一个一个的去送,把手头上的几包烟一股脑的塞给了明仔,忽然想到一件事,思虑了一下说道:“明仔你有没有考虑成立一个装修队啊?”

    “装修队?”明仔接过香烟,拆了一包,想散给霍耀文一根,却想起耀文哥戒烟了,只好自己点上。

    “我买这两个屋的时候,听那个房产经理人说最近买旧屋的人比较多,我琢磨着你召集几个瓦工水工什么的自己搞个装修队也不错。”

    对于明仔,霍耀文还是想着尽量能帮衬就帮衬一下,但对方读到中学就没读书了,出版社的事情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心想他学了木匠自己办个装修队,往后也算是个谋生,总比老是跟在别人后面做事要强了不少。

    “还是算了吧耀文哥,我没那个本事。”明仔摇摇头婉拒道:“我这人又不怎么会说话,都是别人有活找我,我就过去捞,师傅那边有活也联系联系我,让我自己弄个装修队出来还是算了,现在就挺好的,有的捞就捞,没的捞就在家里休息。”

    明仔心里虽然不喜欢木匠这个工作,但干了小一年了,熟手不说,赚钱倒是挺赚钱的,但装修队的事情没那么简单,不仅要找好工人,还要有活干才行,以前都是跟在别人后面做,有活接活,但自己单独出来搞装修队的话,自己没活干无所谓,但底下的人没活就麻烦了。

    霍耀文看明仔拒绝,找的理由居然是自己没本事,心里也是不由叹了口气,明仔没什么主见他倒是早就看出来了,没想到连一点野心都没有。

    明仔现在也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想法,既然不想做劝也没用,霍耀文只能说道:“那行吧,我那边还有点事情,屋子装修的事情就麻烦你了。”

    明仔二话不说拍着胸脯道:“没问题的耀文哥,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

    下了楼,霍耀文特意在新小区附近转悠了一圈,周围的店铺不算特别多,但该有的商品也一应俱全,日常都有军装警在巡逻,毕竟这里是港岛上环地带,周围住的人有不少也是富贵人家。

    等转悠一圈,他心里对这地方越来越满意,不算特别繁华热闹,但往来的人流也不算少,这倒是挺符合家里日常起居的。

    上了那辆霍成才买的二手车,霍耀文径直朝着文学世界报馆的地址开去,前几天跟邓麦基通了电话后,本来是想着第二天就过去的,但要跟班坦图书出版公司的马克签约给耽误了,之后就是英国的泰晤士出版公司,来回折腾了好几天,今天才总算是腾出空来。

    悠哉的开着车,半个多小时后,到了文学世界报馆门外,找了个地方把车停好,霍耀文走进了报馆里。

    前台姑娘在看到霍耀文,眼前一亮,立马从前台走出来,一摆手:“霍先生,邓总编在办公室等您了。”

    “谢谢。”霍耀文道了句谢,跟在前台姑娘的后面,穿过了公共办公区,直接往总编办公室内走去。

    “咚咚。”

    前台姑娘敲了敲办公室的门,便直接打开房门,侧过身子让霍耀文进去,想来是一早就收到了嘱咐。

    “霍生来了!”邓麦基抬眼看去,见来人是霍耀文,立马欣喜的从座椅上站起,快步走到其跟前,热情的邀他坐到了休息区:“小刘去泡两杯茶水进来。”

    “是。”前台姑娘的目光停留在霍耀文身上,这才点头应了下来,转身出门泡茶去了。

    霍耀文看邓麦基这么热情,有些摸不着头脑,电话里他也没说清楚是什么事情,只是说邀请自己来报馆一趟,本以为是约稿,但看这样子似乎不是,不由皱皱眉头,好奇的询问道:“邓总编不知道你找我来是有什么事?”

    “霍先生你难道不知道?”邓麦基愣了几秒钟,看他满脸的疑惑不似作假,这才哈哈一笑道:“霍生你就别瞒着我了,我从聂女士那已经知道了。”

    “聂女士?”霍耀文皱眉思虑了片刻,恍惚过来,应该是自己写的书在美国大卖的事情,让聂花苓同邓麦基说了,“邓总编是为了我在美国出版的那本书?”

    “是!”邓麦基激动的走到自己的办公桌边,在桌子上拿起了厚厚一叠文件,这是杨宗升和陈少敏今天早上从美国坐飞机带回来的。

    “霍生这是我派人去美国搜集到的信息,你过过目。”

    邓麦基把厚厚一叠文件交给了霍耀文,这时恰好前台姑娘端着两杯茶水走了进来,邓麦基接过茶水,呵退了小姑娘,静静的等着霍耀文看完。

    文件里面的内容,大多都是美国媒体对霍耀文的报道,这些都是他没看过的,初看下还是颇有些吃惊,这么厚厚一叠文件,还有一些特意剪辑下来的报纸内容,全都是报道自己和《1999》的。

    邓麦基注意到霍耀文的脸色是惊讶之色,也是笑呵呵的说道:“这些都是我派到美国的记者,在美国各大报纸上剪切和采访到的,保证绝对的真实,我想霍生你也没想到自己在美国现在这么出名吧!”

    邓麦基说的很对,霍耀文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现在在美国这么的出名,在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也是心里惊讶的很。

    纽约时报,华盛顿日报,华尔街日报,美国abc广播公司,**广播电台,如此多的知名媒体都在报道埃文和《1999》,可想而知自己的在美国的名气有多高了。

    怎么会这样?不同于邓麦基为找到轰动新闻而兴奋,霍耀文却是眉头紧锁,哪怕自己的书在美国卖了一百万本图书,也不应该这么轰动吧?

    当在看到剪切的各个报纸所写的标题:

    “埃文新一代的美国梦!”

    “少数肤色在美国缔造的财富神话!”

    “华人科幻作家埃文一书成名,大卖百万册!”

    “美国是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圣地”,来到这里你将会成为下一个埃文,下一个美国梦的缔造者将是你!!”

    这下子,倒是让霍耀文心里渐渐的有所顿悟,回想起前段时间跟马克的交谈,抿了抿嘴唇,心想这应该是班坦图书出版公司的运作,只是一看到标题所写的美国梦,不由心里嗤笑,当初最早跟马克签约的时候,对方主动询问自己有没有英文名字,说等书出版后必须要用英文名。

    别看后来马克对霍耀文很不错的样子,提醒他美国的税务,又是给了个很高的分成比例,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霍耀文能够给他、给班坦图书出版公司带来利益。

    这厚厚一叠的剪切的报纸和杂志很多,霍耀文看了几个知名报纸的新闻后,就没了兴趣,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在夸自己,但文章内容除了提及自己的名字和华人的身份外,几乎全都是在赞扬美国,赞扬美国梦的真实性,这种套路后世网络上看了不知凡几,早就索然无味。

    霍耀文把文件合上,放回桌上,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抬眼看着一旁有些激动的邓麦基问道:“邓总编你的意思是?”

    “我想为霍先生做一个报纸专访!”邓麦基言简意赅的只说了一句话。

    霍耀文琢磨了几秒,也没有多深思下去,便点头答应道:“可以。”

    专访的事情,对邓麦基来说是一个能够让报纸销量激增的好事情,但何尝不是让霍耀文名气提升的好机会,双方一个得利一个得名,可以说是合作双赢。

    而且邓麦基早已搜集到这些新闻,直接发出去都没有什么问题,毕竟都是事实发生的新闻,又不是弄虚作假的假新闻。但能够主动的找上霍耀文,同他商量,这可以看出邓麦基还是很尊重他的。

    “那太棒了!”

    邓麦基狠狠的捏了一下拳头,从早上他收到陈少敏和杨宗升递上来的这些美国媒体的赞扬,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个轰动新闻的构思,有没有霍耀文都无关紧要,但能够得到正主的同意,获得一个专访的机会,自然是更好。

    .......

138【华人之光】

    清晨,香港如往日一般,上班的人起来上班,上学的人早早出门坐车上学,一些起早去吃早茶的老人,相互结伴走进了茶楼里。

    陆羽茶楼。

    金镛坐在包厢里,一边喝着早茶,吃着点心,一边看着手中的《明报》报纸,他有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都会看一遍自家报纸,虽说很多新闻和专栏都经他之手,也早就看过了,但在报纸上重新看一遍,也好审读一下其中的错误。

    “老查!”倪框打开包厢的门,看着坐在那品早茶的金镛,笑呵呵的打了个招呼,走到其身边坐下,也没客气,直接用手抓起桌上盘中的虾饺,一口吞了下去,美味在嘴中芬芳,忍不住赞叹道:“陆羽茶楼的虾饺真是一绝!”

    “你一个人到的?”金镛没在意倪框的不卫生,直接将手中的报纸放下,抬眼扶了一下镜框。

    “嗯,我自己开车来的,没跟老沈一块来。”说完,倪框喊来服务生,重新点了几份早茶茶点。

    金镛看着自己这位老朋友,皱皱眉询问道:“你跟霍生有什么恩怨?怎么好好的在报纸上说人家。”

    本来前段时间金镛就想找倪框聊聊这件事情的,但报社比较忙,再加上倪框自己又经常宅在家里写稿,出门的话就是跟友人一块去喝酒,难得约了今天一块饮茶,谈谈下本书的构思,恰好想到此事,也是询问出来。

    “霍生?边个?”倪框疑惑,自己都不认识几个姓霍的,哪来的什么恩怨。

    “就是写鬼吹灯的浮生。”金镛回了一句。

    一听到浮生,倪框脸色垮了下来,狐疑的看了一眼金镛,不解的问道:“你跟那个浮生认识?”

    金镛随口道:“见过几面,宝新很喜欢看的鬼吹灯,还向他约稿,只不过对方一直没有交稿子。”

    倪框撇了撇嘴,喝了一口茶,说道:“我跟他能有什么恩怨,也只是在记者面前随口一话,你也是知道我这人口不遮拦,后来我妹还因这事跟我僵了一段时间,怎么你们都认识这个浮生的?”

    金镛劝道:“你这嘴臭的毛病要改一改了,你写六指琴魔的时候就跟卧龙生闹翻,还不是因为你这嘴口无遮拦。”

    “知道了,知道了,我写我的科幻,他写他的盗墓探险,我也就是当时随口一说。”倪框摆摆手,丝毫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要别人不挡他的道,他才没时间跟人家在报纸上吵,与其如此还不如多写点字,多卖点钱来的实际。

    这时,服务生推车小餐车走了进来,把倪框点好的几个茶点放在桌上,准备出去的时候,差一点跟一个跑的急躁的男人撞上。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掉在地上的我赔,等会你直接记账上就好,走前我一并结算。”沈宝新连忙跟服务生道歉,帮他把倒塌的几个笼子收拾好,这才忙不迭的走进屋内。

    “你这么着急干嘛?”倪框看着一身狼藉的沈宝新,咧嘴一笑。

    沈宝新没有在意身上的狼藉,略带兴奋的把买来的几份报纸递给金镛和倪框二人:“你们看看这个大新闻!”

    “文学世界?”金镛接过报纸,先是看了一眼是哪家报馆的,发现是文学世界,也是有些惊愕的看向了沈宝新,这家报纸可不是以报道新闻为主的,大多都是以散文,文章,小说。

    不过惊愕归惊愕,金镛还是默默的看起新闻来,标题很醒目:“惊!轰动整个美国的香港作家!”

    轰动整个美国的香港作家?

    看到这个标题,金镛整个人都皱起了眉头,以为是跟一些小报一样弄的噱头,可顺着文章内容一路看下去,整个人都惊住了,忙不迭的抬头看向沈宝新:“这是真的?霍耀文的书在美国大卖了一百万册?!”

    “应该不是假的!”沈宝新坐下来拿起茶壶往嘴巴里灌了几口茶水,长呼一口气,双目灼灼道:“这上面还有很多美国报纸的文章,文学世界的人就算想要编造也不可能编造这么虚假的新闻,我刚刚打电话给报社的人,让他们赶紧托人联系美国那边,看看这则新闻到底是不是真的!”

    金镛听沈宝新这么说,再度低下头看了一眼报纸内容,注意到其中一句话“霍耀文先生参加1968年11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举办的国际写作计划……”

    国际写作计划,金镛是有印象的,当初聂花苓有邀请他,但被他以公务繁忙为理由给拒绝了,却没想到居然成就了霍耀文!

    如果文学世界的人报道的都是真实的,那这个新闻可就大了!

    这下,金镛连吃早茶的心思都没了,忙不迭的站起身子朝着沈宝新道:“我们赶紧回报社,让人从美国那边查查看是不是真的!”

    金镛拽着沈宝新离开前,跟倪框打了个招呼,但此时倪框却是一点心思都没有,他整个人都失神的望着报纸上写的内容,霍耀文在美国出名跟他有个毛的关系,可这人写的居然是科幻小说,还在美国卖了一百多万册,引起了全美的轰动,这就跟倪框有直接的关系了!

    要知道前段时间,香港各大报纸还在夸他头脑好,是香港第一科幻大师,但现在出了个在美国卖出一百多万本书的科幻作家,他这头衔恐怕就要拱手相让了!

    “霍耀文!”倪框看着报纸上的名字,忽然回忆起刚刚金镛跟他提到的那个霍生,不由皱起眉头,暗想这两人不会是同一人吧!

    想到此,倪框连忙起身去追离开的金镛。

    ......

    本来按照邓麦基的意思,是想把搜集到的新闻分个十天半个月的慢慢报道出去,但考虑到怕别的报馆的人也从美国那获知了该消息,也是在跟霍耀文谈好专访后,在第二天就把这新闻刊登到了报纸上。

    一开始,这个新闻只是在文学世界的忠实读者之间流传,但随着众口相传,以及其它报馆参与进来报道这件事情。

    一瞬间就点燃了整个香港!

    毕竟迄今为止,还从未有过任何亚洲作家能够在美国出版书籍大卖一百多万册!

    别看美国现在人口有上亿人,一百万本书分摊下去看起来不是很多,还比不了霍耀文写的《甜蜜蜜》在港台大卖三十万册,但地方不同,所带来的影响自然不同。

    只是短短几天的时间,全港媒体都或多或少的从美国那边得到了有关霍耀文的新闻,如果说文学世界的报道让他们半信半疑,可真的在美国上百家媒体报纸的内容中看到霍耀文的名字时,却无一例外都在报纸的头版新闻上刊登了这则消息。

    “霍耀文,华人之光!”《东方日报》

    “被美国纽约时报评论为当代美国梦的香港科幻作家霍耀文,只花了短短半年的时间,一书成名,在美国大卖一百万册,掀起了美国科幻狂潮!”《星岛日报》

    “无限的宇宙,无限的可能,无限的畅想。中国科幻有据可考的第一本,刨除掉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目前发现最早的本土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由荒江钓叟撰写的《月球殖民地小说》。

    六十多年来无数中国科幻作家撰写了一本又一本科幻小说,却至今从未出现过一本在海外有任何影响的书籍。时至今日,香港科幻作家霍耀文先生撰写的《1999-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一书,在美国畅销百万册,引起了全美轰动,足以说明中国科幻已经走向了世界!”《大公报》

    “金镛亲笔:曾经有幸跟霍先生见过几面,那时他还在撰写鬼吹灯,同他约稿,他说了一个有关国术的故事,但遗憾的是至今他都未交稿给我。

    后来听闻他写的《甜蜜蜜》一书,在港台两地大卖,心中惊讶之余,感叹霍生的才华不局限与一个类型,却没想到今日霍生再次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竟然写了一本科幻小说在美国出版,还大卖了百万册!

    探险、鬼志,言情,科幻,本是多种类型的小说题材,一个作家能够写好一个题材就已经是很厉害了,却没想霍生竟然全都能写的好,真是天纵奇才。”《明报》

    随着《文学世界》报道出这篇新闻,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几乎香港所有的传媒都有报道这件事情。

    翡翠台和丽的电视台更是亲自派遣了采访记者,到美国实景拍摄当地书店和报纸电台的新闻,那排队购买《1999》的长龙,引的香港为数不多家里有电视机的人,心中惊叹不已。

    这些香港报纸,电台,电视台从最开始报道霍耀文在美国写的科幻小说大卖引起全美轰动,到后来一些记者也不知从哪里弄到了霍耀文的一些信息,直接到屋那去堵,但霍耀文早已将家人转移到了新屋这边,让这些记者白跑一趟。

    可还是有聪明的记者想着采访不到本人,采访采访邻居也不错。

    面对报纸记者的采访,屋的那些阿婆阿嫂阿婶们都很高兴,一个劲的跟记者夸赞霍耀文多么多么地聪明,读书的时候学习好,不仅是整个屋第一个考上香港大学的人,更是留校当起了香港大学的教师。

    一听霍耀文是香港大学老师,这些记者又再度转到了香港大学,试图采访到霍耀文本人,但霍耀文这段时间深居浅出,基本上除了回学校上课外,就是在出版社那边,所以这些记者又转头采访起学校的学生和其余的教师,就连校长乐品淳都受到了记者的采访。

    如果说这些报道只是为霍耀文这个名字增添名气外,但伴随着《文学世界》新的一周杂志上,刊印了霍耀文的专访和一张他本人的照片,那张照片上,霍耀文穿着得体西装,戴着金丝边镜框,两道修长的剑眉下,一双迷人的大眼睛,嘴角浅笑的端坐在椅子上。

    一经刊登出去,一下子令霍耀文成为了全港三十万少女心中的梦中情人。

    长的英俊,文质彬彬,有才华,又是香港大学的哲学教师,还有香港报纸传媒的吹捧,这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霍耀文的名气从香港一下子就传到了临近的澳门和台湾。

    .......

139【佳期如梦】

    九龙弥敦道,拔萃女书院校门外。

    霍耀文坐在车里,掏出手帕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渍,摇下车窗探出头看了一眼外面天上的灼热的大太阳,不由长呼了一口气,郁闷的拍了一下这辆老爷车的方向盘:“过两天就去重新买一辆带冷气的新车。”

    步入五月中旬,香港的天气越来越热,太阳灼热也就罢了,这辆老爷车是十几年前的产物了,要不是现在这个时代车辆报废没那么严格,它恐怕早就应该丢进废弃车厂报销了。

    这辆老爷车平时开起来没什么多大的问题,但没有冷气是个硬伤,在这个即将进入炎炎夏日里,开车不是享受,而是遭罪。

    霍耀文看了一眼手表,已经是上午十一点钟了,距离细妹放学也就十几分钟,本来是想在车里继续等着的,但艳阳高照,火热的太阳丝毫没有在意这个季节应该还是处于春末,他只好下了车,走到女校门口的小店里,买了一根雪糕慢慢的吃了起来。

    一根雪糕吃完,女校里面的铃声也是突然响起,几分钟后,乌拉拉一群女学生踩着欢快的放学步伐,相互结伴从学校内走了出来。

    这时,霍婷婷跟吕素贞以及一帮女同学一块慢悠悠的从学校内走了出来。

    跟在霍婷婷旁边的一个女同学捏着手指,有些不好意思的朝着她问道:“婷婷你能不能帮我找你哥哥要个签名啊?”

    “可以啊。”霍婷婷像个大姐大一样,听女同学找自己帮忙,一口答应下来:“签名什么的都好弄!等下个星期我就带给你们。”

    “真的!”

    那女同学一听高兴坏了,忙不迭的从书包里掏出一张夹在书里的彩色纸,这张纸是文学世界杂志专访霍耀文时拍摄的照片,被她给剪切了下来,将这张剪切下来的照片递给霍婷婷道:“让你哥哥在这上面签名就好。”

    “好!”霍婷婷也不在意,这张照片她看过很多次了,班里的很多女同学都有买那期的文学世界,几乎无一例外全都剪切下来,就连寝室里住的几个同学都有把这张照片贴在墙上。

    身边围聚的女同学们,看霍婷婷这么好说话,愿意帮忙向她哥要签名,也是纷纷从书包里掏出了这张珍藏起来的照片,递给霍婷婷道:“婷婷帮我们也向你哥哥要个签名吧!”

    看这么多同学找自己帮忙,霍婷婷咧开嘴,得意的说道:“放心吧,我哥最疼我了,都交给我,到时候签好名带给你们。”

    乌拉拉,一瞬间霍婷婷的手里就多了二十多张从杂志上剪切下来的霍耀文照片,一旁跟着的吕素贞,有些犹豫,她也买了那本文学世界,也同样剪切下来,不过她跟霍婷婷太熟了,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找她帮忙。

    就这样走出了校门,还在吕素贞犹豫着要不要跟霍婷婷说说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婷婷!”

    霍耀文站在一处阴影下,看着霍婷婷被一帮女同学围着,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也是连忙挥手高声喊道。

    霍婷婷此时正忙着应付同学,没有听到霍耀文的呼喊,吕素贞忙不迭的拽着她的衣服道:“婷婷,你哥来了!”

    “我哥来了!”霍婷婷眼前一亮,连忙踮起脚尖,四目眺望,终于在校门口小店下看到了阿哥霍耀文。

    “走,素贞,我哥来接我了!”霍婷婷高兴的拉着吕素贞的胳膊,朝着那个方向奔去。

    自从霍耀文的书在美国大卖的新闻被香港报纸报道以后,霍婷婷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可是风光的很,不光是许多认识不认识的女同学来找她,问她哥哥的事情,就连还有学校的几个年轻女教师也是或多或少的以各种借口找她隐晦的问。

    看着跑走的霍婷婷,那一帮女同学凑在一起,望着站在小店门口的霍耀文,眼花缭乱道:“婷婷的哥哥跟照片上一模一样,长的好英俊啊!”

    “真羡慕婷婷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哥哥,我看报纸上说,她哥哥在美国出版的书都卖了一百多万册了。”

    “浮生当然厉害了,真可惜,为什么不是我哥呢!”

    这话一出,一帮女同学羡慕的看着站在霍耀文面前的霍婷婷。

    ......

    “哥!”

    霍婷婷高兴的扑到了霍耀文的身上,这一个星期,她在学校过的别提有多开心了,有个厉害的哥哥就是好!

    “怎么了?”霍耀文有些无奈的扯开霍婷婷抱着自己胳膊的手,不明白她今天怎么这么兴奋,“这天热死了,你就别搂着我了。”

    “好吧。”霍婷婷撇撇嘴,好奇的问道:“哥你今天怎么来接我了?”

    “新屋那边装修好了,阿母怕你又坐车自个回了屋,让我来接你回家去。”

    说完,霍耀文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吕素贞,一阵头大,自从上次被雷洛约去谈论此事后,他就尽可能的避开吕素贞,差不多有两个月没见过她了,这次过来接细妹,也是想着遇到吕素贞该怎么办。

    “耀文哥。”吕素贞看霍耀文盯着自己,面色红了红,汗水从鬓角的碎发处缓缓流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太热的缘故。

    “嗯,素贞好久不见了。”霍耀文微微一笑。

    看着这个笑容,吕素贞羞涩的低下头。

    一旁的霍婷婷没有注意到好友的变化,只是高兴的举起双手:“哥,新屋装修好了?太棒了,终于可以换新屋企住了!”

    她自从上上周知道霍耀文买了新屋后,就一直想要搬过去住,但当时还在翻修,虽说那间屋早就装修过了,但很多东西都有些老旧,需要安排人重新弄,所以霍婷婷一直没有去看过,这会儿听可以搬去新屋住了,她心里自然高兴坏了。

    “嗯。”看着兴奋的霍婷婷,霍耀文忽然注意到她手上拿着的一叠纸,问道:“你手上拿着的是什么?”

    “哥,这些都是从文学世界杂志上剪切下来的你的照片。”

    “我的照片?”霍耀文一愣。

    霍婷婷高兴的解释道:“是,都是我同学的,她们帮托我找你要签名,你看,都是你在文学世界那个专访的照片,哥你不知道我们学校有好多女同学都有你的照片!”

    “是吗?”霍耀文面露苦笑。

    自从前段时间记者到香港大学试图找他采访,被他躲过去后,大学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了学校有个教师在国外出版了一本英文科幻小说大卖的消息。

    就连香港大学一周校报上,都拿这事当了头版新闻,还附带了霍耀文的照片和他所教导的哲学班,更是把霍耀文是香港大学出版社社长的事情再度报道出去。

    这下子,让平时本来只有三四十人的哲学班,一到开课的时候,就有许多学生跑来旁听,一连数日过去,来的人不减反增。

    霍婷婷眼巴巴的看着哥哥:“哥,你一定要帮我签名的,我都跟同学说了,一定会帮她们要到的!”

    “行了行了,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说完,霍耀文看二女额头汗渍流淌,明显是热的,在旁边小店里买了几根雪糕,递给二人。

    吕素贞小口小口的吃着牛奶味的雪糕,站在霍婷婷的身侧,目光看似是盯着前面,却是偷瞄着打量着好友身边的霍耀文,望着那英俊的侧脸,想着自从春节后就再也没见过耀文哥,这会儿再次看到对方,心里倒是甜滋滋的。

    霍婷婷啃了一口雪糕,忽然问道:“素贞,昌叔什么时候过来?”

    “啊?”吕素贞回过神来,看了一下手表道:“快了,今天学校放学早,昌叔不知道,还有几分钟就应该到了。”

    霍婷婷点点头问道:“素贞你明天有空吗?我想去买几件夏天的衣服。”

    “可以啊,明天我让昌叔送我过来。”吕素贞笑着点头答应。

    “不用了,刚刚我不是说了吗?我搬家了,现在是在上环的……”霍婷婷想了想,转头朝着霍耀文问道:“哥,我们新屋在那?”

    霍耀文回了一句:“文咸西街。”

    “对,就在文咸西街。”霍婷婷笑着道。

    “那距离半山区也不是很远,以后我们就能经常一块出来玩了!”

    吕素贞一听是文咸西街,不由眼前一亮,哪里距离半山区不是很远,不像是在九龙,还要过海,以往放假的时候,二人都是提前约好了日子再出来的,就是路程太远不方便,这回霍婷婷搬了新家,岂不是说可以经常看到耀文哥了?

    一想到此,吕素贞心里高兴极了,面上也是露出灿烂微笑。

    霍婷婷看吕素贞笑,只以为是觉得路程近,大家可以多见面,笑着应道:“是啊,等放了暑假,我们就能经常一块出去逛街了,我好早就想逛逛中环那块了,之前一直嫌路远,现在就方便的多!”

    没过一会儿,昌叔开着车匆匆赶了过来,当他注意到霍耀文的时候,面露一丝诧异,但还是装作不认识的接走了吕素贞,只是临走上车前,他回头露出的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让霍耀文看的不是很舒服,总不能走过去跟他说,自己只是来接妹妹的吧!!

    霍耀文开车把细妹送回港岛新屋后,准备转道去中环香港大学出版社的,但开到一半的时候,车子因为天热,引擎高温过烫,直接抛锚了!

    这下子,他也只好花钱找了几个路人帮忙,把车子推到了道路边的停车道上,随手招了一辆的士车,直奔出版社而去,也没去管这辆算是彻底报废的老爷车了。

    .......

140【克利斯托费·利脱】

    香港大学出版社内,伍连德端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的霍耀文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社长你是应该换一辆新车了,开到一半好好的半路抛锚了!这也幸好是在大道上,要是在印刷厂那边,就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霍耀文露出一丝苦笑,微微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今天的天这么热,这辆车之前都还挺好的,谁知道引擎这么差,一点高温就直接抛锚了。”

    “那还是趁早买辆新车,你现在可是香港的华人之光啊,怎么能没有一辆好车呢?!”伍连德一想到最近一个多星期来报纸上的报道,满脸笑意的同时,也是带着一丝抱怨:“对了,社长这件事你怎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不然我就让人再多印刷一点鬼吹灯了,何苦现在存货全都卖完了!”

    霍耀文浅笑道:“我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报纸报道,要是知道的话,我肯定一早就通知你抓紧印刷鬼吹灯。”

    自从《文学世界》将这个新闻发布出去后,短短几日的时间,香港各大报纸媒体全都在报道这件事情,不仅令霍耀文名声大噪,更是连带着他写的几本书都被报纸宣传出去,之前还有几千本存货的鬼吹灯,只用了一天的功夫就被各个书店要走全卖光了。

    “卖光了也好,刚好能腾出了仓库。”伍连德也不在这事上多纠结,能把存货卖光就很不错了,随即他将最近一段时间出版社的内务跟霍耀文一一讲道:“银行那边的贷款已经下放,张主编那边最近也一直监督印刷厂的工人们印刷香港大学的教材书,预计这两天就能全部印刷完了,教育署那边也把前期款项打了过来,我估计就这个星期内就会开始印刷九龙各校的小学教材书了。”

    霍耀文一边点头一边将桌上的报告拿起来看了看,抬眼朝着伍连德问道:“辅导书印刷的怎么样了?”

    伍连德回答道:“辅导书这段时间来,慢慢的也印刷了四万多本,新的印刷机我已经找人在买了,大概在月底前就能够送来,到时候如果24小时不间断印刷的话,一天大概能出五千多本。”

    “一天才五千本?还远远不够。”

    霍耀文深深的皱起眉头,对这个每日印刷量不是很满意:“教育署那边不是给了我们九龙各官立小学的学生数量吗?八万多个学生,按照各校科目教材书,一个学生八本书,六十五万册,你这一天印刷五千,要印刷到几号?总不能开学前都还没印刷完吧!”

    现在已经快六月初了,距离教育署那边给的订单时间,也只有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必须要赶在九月开学前全部印刷完,一天五千,一个月也才十五万册,三个月的时间才堪堪印刷一大半。

    “但钱不够了。”伍连德也很头疼,他这次叫霍耀文来就是为了这个事情的,叹息道:“印刷厂那块地加上厂里的设备,总共才贷款了二十多万,买了三台旧式印刷机,至于教育署给的前期款项全都用来买纸张和油墨,以及发放工人工资,我跟财务部的会计核算了一下,没有多余的钱了。”

    霍耀文疑惑不解道:“之前不是说能多买几台印刷机吗?”

    伍连德无奈不已:“是,本来是可以花更低价多买几台印刷机的,但那家关门的承光出版公司突然不卖了,我也只好重新联系人,在别的渠道买了三台来。”

    “突然不卖了?”

    霍耀文皱皱眉,狐疑的问道:“怎么会好好的不卖了?”

    伍连德摇摇头:“不知道,我让人去联系承光出版公司的人,他们就说不卖了。”

    本来早在出版社向银行贷款的时候,伍连德就已经联系好倒闭的承光出版公司的老板,准备从他那把对方的印刷厂给打包买过来,但等钱到位以后,承光出版的老板却好好的不卖了。

    闻言,霍耀文琢磨了一下,说道:“伍老你应该知道出版社是我跟香港大学合作的,财务上我已经贴补很多了,所以钱我就不给了,不过近期我那个耀文图书出版公司会有一批新的印刷机从美国运来,等我弄好了新的厂房,你就安排工人过去用那批印刷机先开工完成教育署的订单再说,剩下的就全力印刷辅导书。”

    伍连德是知道霍耀文现在虽然是香港大学出版社的社长,但也清楚对方自己也重新办了一家出版公司,完全控股的一家出版公司,听到这个方法,也是点点头应道:“行,我会再让人招一批印刷工的。”

    霍耀文在香港大学出版社外,这么麻烦的重新又弄一家耀文图书出版公司,主要还是因为当初没钱,虽然现在香港大学出版社社长是他,管理者也是他,可归根到底股份大头还是香港大学校方。

    当初霍耀文是想着借鸡生蛋,以香港大学出版为栏板,先赚到钱之后,再慢慢的发展自己的出版公司,但他万万没想到《1999》这本书在美国卖的这么好,第一笔支付的稿费就有十几万美金,这还不包括第一部后续销量的稿酬。

    所以事已至此,霍耀文只能将两家出版公司一块发展了,想着往后香港大学出版社除了教育署的订单外,就优先出版教育和学术类书籍,而他自己的耀文图书出版公司则是以大众化的各类题材书籍出版。

    等把这事聊得差不多了,霍耀文站起身子,整理了一下褶皱的裤腿,朝着伍连德话道:“既然这样,伍总编最近就多劳累一下,等新的印刷机从美国运过来,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不过耀文图书出版公司印刷厂的事情,伍总编让下面的员工多注意注意,哪里有合适的地方。”

    “没问题,我会尽快安排人去找的。”

    伍连德起身准备相送霍耀文,不过被他婉言拒绝了,但想到一件事情,霍耀文停下脚步回头又道:“对了,美国那批印刷机到了以后,留个几台出来,我有新书要出版,明天我让人把稿子送过来,你安排几个编辑帮忙审读一下,然后报备上去。”

    “你写的新书?”伍连德诧异的说道:“又有新书了?”

    霍耀文点点头道:“嗯,之前就已经写好了,就是那本《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伍连德一听这书名,恍惚过来,这件事情很早之前就商定好了的:“那本书啊,你不是说等李瀚祥把电影拍出来再一块宣传出版吗?”

    霍耀文随口道:“昨天他打电话给我,说电影已经拍完在剪辑了,我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上映了,趁着现在我们先囤一批书放在仓库,等真正上映后一块宣传发行就好。”

    伍连德点点头应道:“那行,我会一一安排下去的。”

    又聊了几句,霍耀文再次谢拒伍连德的相送,独自拎着公文包走出了办公室,一路上跟路过的出版社文员打了招呼后,便走出了出版社的大门。

    在走过前台的时候,忽然听到前台边站着一个男人说道:“你好,我是中和出版公司的陈有志,之前跟贵出版社的伍连德伍总编有约。”

    前台文员何弟低下头看了一眼来访者名单,在找到陈有志的名字后,从前台走出来,满脸笑容的伸手道:“有的陈先生,你跟我们总编约好下午两点见面,这边请。”

    中和出版公司?

    霍耀文扫了一眼那个叫陈有志的人,也没多太在意,走到电梯口,按下电梯的按钮,下楼回去了。

    刚走出大厦准备往停车场去的时候,霍耀文才想起自己那辆老爷车已经报废了,无奈之下招了辆的士车打车回去,至于那辆抛锚在半路的车,他只能让老豆霍成才第二天拿着钥匙,找人帮忙拖走,总不能一直放在马路边停着。

    ......

    几天后。

    还在学校上课的霍耀文,突然接到了罗德丞打来的电话,说是已经帮忙从猎头公司找到了一个专业的代理人,据说是英国很知名的书籍版权经纪人,从事这一行业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为很多英国作家代理过版权事务。

    九龙,半岛酒店。

    霍耀文匆匆的坐车赶了过来。

    罗德丞看到霍耀文走进来,起身相迎,同时他旁边坐着的一名英国男人面带笑容的跟着起身,他介绍道:“霍先生,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从猎头公司找来的英国书籍版权经纪人克利斯托费利脱。”

    克利斯托费利脱笑着伸出手道:“埃文先生你好,我叫克利斯托费利脱。”

    霍耀文看着面前这位四十多岁,穿着得体西装,头发虽少但梳理的很整齐,一副典型的英国人做派,说的英语偏向安娜所讲的牛津英语,笑着跟对方握手:“克利斯托费利脱先生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坐下来聊。”罗德丞招呼二人坐下,之前已经把这位克利斯托费利脱的资料托人交给了霍耀文,现在两人见了面,剩下的面试环节,就要看霍耀文自己满不满意了。

    “利脱先生我之前看你的资料上,显示你曾经帮助很多作家获得成功,为什么不继续下去?反而会选择来香港为我一个人工作?”

    霍耀文很疑惑面前这人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来到香港,之前罗德丞给的资料里,看对方在英国做的很不错,为好几个名不经传的小作家推广书籍因此而大卖,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克利斯托费利脱耸了耸肩膀,带着一丝无奈的语气道:“埃文先生,我在英国为很多名小作家代理过书籍版权上的业务,开始他们都很高兴有人能够帮他们卖出去版权,帮他们联系出版社出版,可随着我帮他们卖出去的版权越来越多,我抽取的利润也越来越高,他们就认为我是个吸血鬼,认为没有我的帮助他们同样能够获得成功!可他们也不想想,没有我去跟那些出版社周旋谈判,他们的书怎么可能会在市面上出现,怎么可能会卖到那么多国家去?”

    霍耀文面无表情的看着对方,心里倒是有些认可他的话,毕竟这种事情倒也是常态,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经纪人这个职位永远都是很尴尬的。

    “而且做我们这行的,很难跟在一个作家身后长期工作下去,埃文先生你应该知道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瓶颈。所以在听到有猎头公司找我,询问我有没有想法去香港为埃文先生你工作的时候,恰好我看到了英国报纸上有报道埃文先生在美国的成功!”

    克利斯托费利脱继续道:“我托人买了一本埃文先生在美国出版的科幻小说,不得不说写的十分的精彩,我想埃文先生如果聘请我来当你的经纪人的话,我有信心和把握把这本书推广到全世界,我在英国、德国、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认识很多的出版公司,与他们曾经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合作,我还认识美国好莱坞的一家电影公司,我认为这本书完全可以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所以我很有信心帮埃文先生处理书籍版权上的业务,为埃文先生带来更多的财富。”

    克利斯托费利脱性格不像是顽固的英国人,反倒是很像那些利益为主的美国人,一番话说下来,几乎全都是在讲能够为霍耀文带来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利益。

    不过这也正和了霍耀文的心思,他缺少一个这样专业经纪人,为他处理海外版权的一切业务。

    面前的这位克利斯托费利脱就非常适合,最起码对方认识很多国家的出版公司,但就这一点,就免去了霍耀文的很多麻烦事。

    霍耀文笑着道:“利脱先生,我已经把英国的版权卖给了泰晤士出版公司。”

    “泰晤士出版公司?”克利斯托费利脱皱皱眉道:“埃文先生,我想你必须要聘请我为你的代理人了!”

    “怎么?”霍耀文面露不解。

    克利斯托费利脱说道:“泰晤士出版公司虽然是英国前十的出版公司,但他们的主要出版的书籍并不是科幻为主,反倒是培格曼出版公司每年都会出版数十本科幻题材的书籍,在英国科幻小说界可以说是第一的出版公司。”

    “我之前就是准备把这本书交给培格曼公司出版,但我没时间去英国,所以只能委托他人帮忙。”霍耀文这下子倒是对克利斯托费利脱印象很好,之前他就是想着交给培格曼出版公司负责的。

    克利斯托费利脱笑了笑:“没关系埃文先生,我想这不影响你的书在英国的销量,毕竟有关埃文先生的书在美国大卖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英国,英国那边很多人都很期待你书。”

    等二人又畅聊了半个小时,克利斯托费利脱也讲了自己作为代理人所需要的抽成比例,不过不同于新人作家,霍耀文的书在美国大卖,已经有了知名度,抽成上来说是比较低的,但如果全权负责的话,各个国家的版权加在一起,他也能赚取到丰厚的利益。

    克利斯托费利脱信心十足道:“埃文先生,我认为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处理,就好比我,如果埃文先生将你的《1999》的海外版权交给我来运作的话,能够带来的利益,绝对是你本人亲自去谈要更多,而且这也不耽误埃文先生您继续下一本畅销书的创作。”

    霍耀文沉思了片刻,对方的抽成比例不算很高,而且主动权在自己的手中,他只是帮忙负责牵引以及商谈版权业务,最终拍板的人还是自己,最主要的是,他最后一句话说的很对,不耽误自己的时间。

    想到此处,霍耀文笑着起身伸出手道:“利脱先生说的很对,专业上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士来负责,所以除了英国和美国外,剩下的海外版权,其余国家的市场就需要利脱先生你帮忙了。”

    “荣幸之至!”

    利脱高兴的跟着站了起来,跟霍耀文握了握手,保证道:“埃文先生放心,我一定会帮你把书卖到更多的国家,为你带来更多的财富,只有这样我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抽成!”

    “期待你能为我带来更多的财富。”

    霍耀文嘴角一笑,这人不听口音,真的跟美国佬一样,嘴上都是钱钱财富财富什么的,跟他认识的几个英国人完全不同,或许只是因为自己认识的安娜,卢克教授他们并不是商人的缘故吧?

    .......

141【同步发行】

    在聘请了克利斯托费利脱担任自己的版权代理人后,霍耀文就没有在去管这方面的事情,全权交给了他来负责,自己则是全心全力的一直在学校和出版社来回奔波忙碌。

    没过一段时间,有了之前霍耀文的吩咐,伍连德安排人花了几天的时间,就在薄扶林那一块租下了一个工厂。

    工厂租下来了,罗德丞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从美国买来的那一批印刷机也已经顺利的到达香港海港,这两个大开销几乎花光了霍耀文第一笔《1999》的分成稿费,而且这一批运到香港来的印刷机,总共有十台,价格超过七十多万港币,已经远超了之前霍耀文的第一笔稿费。

    不过幸好班坦图书出版公司也是将第二笔稿费分成以邮寄的方式送来了一份稿费结算单,整整二十三万五千美金,折合港币有一百二十万左右,去掉印刷机的尾款,剩下的钱还是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拿到手,要等罗德丞那边操作避税之后才能转回香港来。

    新的耀文印刷厂距离香港大学印刷厂只有大约两公里的路程,不算远也不算近,因为耀文图书出版公司目前还算是个空壳公司,除了有个印刷厂外,一个员工都没有,张志德暂时也是带了一部分新招的员工来这边操作新的机械,除了加紧印刷教育署的订单以及辅导书外,就是全力印刷《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本书。

    日子匆匆流逝,在《云》印刷了十万册的时候,霍耀文接到了李瀚祥打来的电话,说是电影已经定档了,十五天后将会正式在香港上映,台湾那边只差一天的时间。

    台湾青木出版社的方总编也发来电报,说书已经准备好了二十万册,可以正式开始对外宣传发行。

    不得不说方总编对于霍耀文新写的言情小说可谓是信心十足,有了上一本在台湾大卖的《甜蜜蜜》,他丝毫不担心这本新书是否会扑街。

    对此,霍耀文自然是早早的联系上了伍连德,让他通知营销部的朱文庆同那些书店报亭联系,尽快安排人从印刷厂的仓库里拉货运送到香港各地,等万事齐全以后,配合着李瀚祥那边的宣传一同发行。

    为了配合自己新书的宣传和发行,霍耀文联系上了香港商台的何佐芝,跟他话之前的名人面对面这个节目,对此何佐芝自然乐意至极,毕竟最近一段时间霍耀文在香港的名气有多大他自然是知道的,虽说是为了宣传新书,但对方能来自然就会带动电台的收听率。

    .......

    香港商台。

    晚上六点多,《名人面对面》节目组内,霍耀文笑着接过了罗惠珍递过来的耳机,坐在主持人李我的旁边,静静的等待着工作人员的指示。

    距离正式开播还有几分钟的时间,主持人李我瞥了一眼霍耀文,笑着问道:“霍生刚刚台本你也看过了,如果有什么不方便回答或者不想回答的问题,你就摇摇头,我这边会帮你接话下去的。”

    “李先生客气了,台本我看过了,没什么不可以回答的问题。”霍耀文摇摇头,他又不是那些艺人,虽然台本上有问他有没有女朋友之类的私人话题,但这些又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那就好。”李我跟霍耀文算是见过几面,当初鬼吹灯制作成广播剧配音的时候,他就对霍耀文的僵尸叫声印象深刻,只是没想到一眨眼半年多的时间过去,对方的成就越来越高,写的书一本比一本畅销,这态度自然有所转变。

    倒是旁边的罗惠珍有些兴奋,自从情感节目的原主持人萧萧生了孩子回来以后,她就只有《名人面对面》这一个节目主持,还是跟李我一起,开始还是有点不习惯这种访问式的节目,但伴随着渐渐熟手,她发现这种你问我答的访问电台节目倒是挺有意思的,更别提今天的嘉宾是霍耀文了,几个月没见,罗惠珍发现霍耀文似乎变的更有魅力了。

    这时,在对面玻璃窗内的工作人员比了个手势:“李哥十秒后倒计时!”

    “好。”李我点点头,他主持电台节目七八年的时间,早就对这一套熟悉的不行,不过还是转头看向霍耀文说:“霍先生就当是我们平时聊天就好。”

    “嗯。”霍耀文刚嗯了一句,李我那边就掐算好了时间张口道:“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这里是《名人面对面》,我是主持人李我!”

    罗惠珍跟着道:“我是珍珍!”

    李我没有急着介绍霍耀文,而是跟罗惠珍仿佛是聊天的口气笑着询问道:“珍珍,今天的嘉宾似乎一直是你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对吗?”

    “是的,他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一位作家,无论是鬼……”罗惠珍刚说完就停住了嘴巴,她发现只要一说书名,听众就能猜到是谁。

    李我:“哈哈,我想珍珍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说出今天嘉宾的名字了,那么我就正式的介绍一下,欢迎知名作家霍耀文先生!”

    珍珍:“欢迎!”

    霍耀文:“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霍耀文。”

    李我:“霍先生似乎不是很紧张?之前参加我们这档电台节目的几位嘉宾们,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紧张感,说话不流畅等等问题。”

    霍耀文浅笑一声:“可能是我职业的问题。”

    李我夸赞道:“是,霍先生不仅是一位知名的作家,更是香港大学哲学课的讲师,深受香港大学学生的欢迎,据我了解似乎霍先生是从香港大学毕业以后就应聘上了香港大学哲学讲师的工作!真是了不起啊,我除了读了中学外,还从没上过大学,一直羡慕那些能够考上大学的人,更别说是大学老师了,这可是我一直以来最敬佩最尊敬的职业。能否问一下霍先生,你是怎么应聘上香港大学讲师这个工作的吗?”

    霍耀文哈哈一笑:“可能是运气比较好吧,香港大学哲学课是一门比较生僻的课程,我读书的那一届只有三十多个学生选修了这节课,恰好我的老师张老师年纪大了,准备今年退休,学校就有意向培养一名年轻的讲师,我就稀里糊涂的应聘上了。”

    李我惊叹道:“这可不是运气好稀里糊涂应聘上的,这说明香港大学校方认可霍先生的才华和教学本领,否则的话怎么会选择你呢?”

    本来李我以为霍耀文会谦虚一下,但没想到他却说:“呵呵,我也是这么想的,可能是学校认可我的才华吧!”

    “哈哈……”旁边的罗惠珍忽然捂着嘴发笑,但不管怎么捂住,这声音还是透过收音话筒传到了香港各个收听这档节目的听众耳朵之中。

    .......

    霍婷婷同表姐二人躺在床上,拿着新买的收音机,收听着这档节目,在听到阿哥这么不要脸的回答,霍婷婷笑着道:“阿哥太逗了。”

    就连一向文静的张婉君也是笑的捧着肚子,她也没想到耀文哥居然会这么回答主持人的问题。

    另一边,在收到霍婷婷消息的吕素贞,也是坐在桌前听着收音机里的对话,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这一幕发生在香港很多的地方,早在几天前商台的人就已经在宣传新的嘉宾,只是一直未有透露出名字,倒是吸引了不少听众收听。

    开始听到嘉宾是霍耀文的时候都还惊讶,毕竟最近一个多月来香港报界这么夸一个人可是十分罕见的,不认识的,认识的,都是颇为吃惊。

    这会儿听到霍耀文如此无厘头的回答,都感觉跟报纸上写的文人形象似乎有些不对。

    李我也没想到霍耀文会这么回答,忍着笑夸赞的圆了这句话:“霍先生真是风趣,或许这也是霍先生能够写出这么多不同题材却都能本本大卖的原因吧,毕竟一个风趣的人,往往在创作的思路上能够更加的广阔而不受约束。”

    “李先生,过誉了。”霍耀文没想到李我夸人的本事居然这么厉害的,难道说主持人对圆话都很精通?

    或许是看到霍耀文说话比较风趣,李我的问题也是渐渐的不在局限于台本之上,本来他以为对方会生气,但在看霍耀文面带笑容的点头时,倒是明白霍先生似乎不是很在意,这才继续找了一些台本之外的话题聊了下去。

    长达半个小时的访谈,从霍耀文第一本书开始聊起,又聊起在美国出版的经历,然后兜兜转转回到了新书上。

    “我听说霍先生最近新创作了一本言情小说叫《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更是被李瀚祥导演翻拍成了电影,据悉下个月七月七号正式在香港上映?”李我问道。

    “是的。”

    旁边的罗惠珍忽然问道:“七月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佳节,霍先生这本书是一本言情小说,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吗?”

    李我笑着打岔道:“珍珍,七夕是八月十九号,那天是农历七月七,才算是传统的七夕佳节。”

    虽说现在香港采用的是西历,但农历在民间同样也在用,电影上映的七月七日是西历,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七夕情人节,要等到八月十九号的时候才是。

    罗惠珍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是我记错了。”

    霍耀文笑着讲道:“没关系,不过说到农历和西历,我倒是想到小时候我细妹同我讲过生日,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每年只有过节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肉,我细妹有天趴在日历上,跟我说,哥明天是我生日,妈妈会买肉吗?我心中疑惑,看了一眼日历,发现不是她生日,一问下,才得知今天是细妹的西历生日,她馋嘴想过农历和西历两个生日,哈哈……”

    “哈哈,霍先生的妹妹真是有趣啊,西历和农历两个生日?”李我在一旁哈哈大笑。

    罗惠珍也是呵呵笑个不停。

    霍耀文跟着笑了起来,完全不知道此时的霍婷婷红着脸,气愤的拍打着自己的枕头。

    话到最后,李我准备做个结尾,忽然想到什么,侧目看向霍耀文问道:“霍先生,你这本书《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特别的含义?”霍耀文浅思几秒,笑着说道:“或许李先生到时候可以在电影或者书中找到这个答案。”

    “是吗?那我到时候一定要仔细的看一看电影和小说了,我对这个书名很感兴趣。”李我笑了笑。

    等节目结束后,霍耀文婉拒了李我和罗惠珍的饭局邀请,开着新买的一辆平治车赶在晚上最后一班轮渡前回了香港岛,明天新书将会正式宣传发行,他肯定是要在出版社里等待着好消息的。

    ......

    因为身份被报纸公开,霍耀文也就没有在继续单纯的沿用笔名,而是在笔名的下面加上了自己的名字,如此一来,倒也是能够增添几分销量和知名度,毕竟前段时间报纸一直在宣传霍耀文他的本名,对浮生这个笔名倒是所写甚少。

    台湾宣传发行方面,霍耀文和伍连德不是很担心,毕竟青木出版社作为台湾知名出版社,从业二十多年,早就根深蒂固。

    但港岛这边的宣传,霍耀文还是有些忧心忡忡,早先鬼吹灯的失利,倒是让他看到了自家出版社的不足之处,比不得文学世界那种开办了十几年的报馆人脉。

    不过,这会有了之前香港报界的大力宣传,他就算有些担忧,但心里还是比较平稳的。

    事实上也正如霍耀文所想,不管是因为之前《甜蜜蜜》的大卖引动了浮生这个笔名在女书迷中的名气,还是一个多月前各大报纸新闻的报道,亦或是李瀚祥那边带着甄珍和谢闲到处宣传,都让这本新书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只用了短短三天的时间,《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在香港就大卖了两万多册,远远的超过了之前《甜蜜蜜》三天破万的销量。

    而台湾那边卖的就更好了,只是第一天就破了一万的销量,连续三天就直接突破了四万册销售,可以说轰动了整个台湾小说界,无论是言情作家还是武侠作家或者科幻作家,在看到霍耀文三天破四万册的销量纷纷叹为观止。

    等消息传到香港这边来,倒是再度带动了书的销售,在十天后,七月七电影上映前,港台两地总计突破了三十七万册的惊人销量,按照之前朱文庆和青木出版社的方总编预估,电影上映后有极大的可能带动一些平时不看小说的人购买这本原著。

    毕竟电影里面的剧情是精选了小说中的情节,想要看完整的故事,就必须要购买小说,不过对比台湾此时还是言情电影的时代,香港恐怕就会逊色很多了。

    自从张彻1967年拍了《独臂刀》票房大卖一百三十万后,香港言情电影就慢慢的走入了夕阳,这两年来王羽所拍的几部传统的老式武侠片成为了扛鼎之作,郑佩拍摄的女扮男装的电影《金燕子》在去年票房卖了一百四十五万,直接成为了香港电影票房冠军,也带动了武侠片打女的诞生。

    这下子,香港各个电影公司全都一窝蜂的跟拍武侠片,导致原本喜好言情电影的影迷们,纷纷被这硬桥硬马的武侠片所吸引。

    所以《云》上映后,在香港只卖出了三十多万的票房,这其中有大半还是原著书迷贡献出来的,但台湾就不同了,电影刚上映,一个星期就直接破了五十万惊人票房,半个月后直接突破百万,到这部电影下映前票房惊人的达到了一百二十三万,成为历年来言情电影的票房冠军。

    连带着霍耀文同名原著新书《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又在台湾畅销了五万多册,一直到霍耀文准备跟张老师,卢克教授,校长乐品淳等人坐飞机去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世界哲学大会前,

    港台两地这本书总计卖出了四十五万册,一举打破了当年金镛出版《射雕英雄传》在港台两地的四十三万册首版销量,要不是没有出版界没人搞出个畅销榜,恐怕这本书应该会稳稳的登顶首版第一名的宝座!

    当然了,这只是首版的销量,金镛后来多次再版《射雕》,几版加在一起在港台早已突破百万册。

    不过当霍耀文听伍连德提及自己大卖并且打破了金镛的销量时,还是很高兴的,赶在离开香港前,又去了一趟出版社。

    .......

    香港大学出版社。

    霍耀文喝了一口茶水:“伍老,耀文图书出版公司招聘的事情就麻烦你了。”

    新书大卖,美国的稿费也在罗德丞运作下,成功避税转移回了香港,此时财大气粗的霍耀文,准备把自己哪家空壳公司给填补满,成为一家正规的出版公司。

    “这碗闲饭可真不好吃啊,不仅要帮你照看新书,还要帮你成立公司招聘人手!”

    伍连德哈哈一笑,将手头上下面员工刚刚递交上来的财务报告交给霍耀文看:“这是你新书的财务报告,扣除掉香港大学印刷厂这边的一些人工费和一些成本,包括书店和报亭的利润,你这本书纯利润在香港就赚了三十多万!”

    香港这边卖了十五万册,一册五元港币,去掉各项成本开支,纯利润能达到三十万,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了,还不包括台湾青木出版社那边的分成,台湾那边可是整整卖了三十万册,哪怕利润降低了很多,最少也能有个十几二十万,一本书在港台两地赚了五十万,简直是暴利了。

    霍耀文简单的翻阅了一下财务报告,就把它放在了一边,面带笑容的看着伍连德道:“财务上的事情,稍后我会安排人过来跟出版社交接的,我这次来主要是跟伍老说一下,最近我要出国一趟,去奥地利的维也纳参加世界哲学大会,七月底才能回来。辅导书方面我已经安排朱文庆去联系各校老师和主任了,这方面伍老可以不用在多关注,但教材书方面还是要多费点心思,现在还只印刷了四十多万册,距离教育署的订单还有不少差额。”

    “这个我知道,你的新书现在也印刷的少了,空出来的机子可以多印刷印刷教材书,我跟张主编沟通了一下,完全可以赶在八月初前把订单量完成,辅导书方面也已经印刷了十几万册,暂时我没让张主编继续印刷了,囤积多了我怕卖不完。”伍连德心里还是对辅导书的销量感到担忧。

    霍耀文笑着道:“伍总编就放心吧!我已经交代朱文庆了,把辅导书的宣传和一系列的操作手段都跟他讲了,等到九龙那批新生开学,十几万册的辅导书完全是吃得下的,哪怕再多都行!”

    伍连德看霍耀文信心十足的样子,虽然搞不清他的宣传手段,倒也是没多问,只是点点头应了下来:“那行,等会儿我打电话给陈主编,让他继续让工人们赶工印刷各类辅导书,不过还是有件事情要跟你说一下。”

    “什么事?”看伍老面色凝重,霍耀文不解道。

    “仓库可能不够用了。”伍连德无奈的说道:“教材书这段时间我已经让朱文庆通知九龙各个官立小学,按照每个学校的所需要的数量,找车子拉过去了,但辅导书现在是在囤积,我们的仓库只能放十五万册,继续印刷下去,没地方怎么办?。”

    闻言,霍耀文皱着眉头道:“这的确是个麻烦的事情,如果现在建仓库恐怕要花不少时间吧?”

    “是的,最少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伍连德点点头。

    “那就租个仓库,看看薄扶林那一片有没有什么没用的仓库或者工厂的,租下来整修一下,当作备用仓库来用。”

    霍耀文皱着眉头道:“这么多书放在仓库里,本来就不安全,我都准备计划等这次印刷完了,重新把印刷厂给翻新一下,之前是没钱弄,现在肯定要尽可能的保证好消防安全。”

    伍连德忧愁道:“可出版社现在没什么多余的钱了,租个工厂或者仓库都是按照年份来算,又要翻新,这……”

    霍耀文挥挥手:“走耀文出版公司的账,反正印刷厂那边弄好了,也还没有配套的仓库,刚好租下来,也免得以后麻烦。”

    “那行,我会尽快处理这件事情的。”

    等正事谈好,伍连德忽然想起之前霍耀文说的话,诧异道:“社长你说你要去参加世界哲学大会?”

    霍耀文笑了笑:“是学校方面安排的,后天就要出发了,今天过来也是交代一下社里的情况。”

    ........

142【音乐之都WYN】

    香港跟奥地利航空公司是没有合作的,想要坐飞机从香港到奥地利,就必须从英国转机,如此一来最少要耽误两到三天的行程,不是说飞机慢,而是未必能够买的到票。

    自从1969年5月13日起,第十四届国际哲学大会举办方,奥地利的维亚纳当地协办政府对全球哲学界公布了一份致歉信和邀请函后,来自全世界喜爱哲学的人踊跃报名,无论是享誉世界的哲学大师,还是普普通通的哲学爱好者,都按照大会举办方的要求,将各自的名单寄信给了维也纳举办方。

    本来维也纳的举办方只以为会比往届多一点人数,可全面放开更改了邀请制度后,有超过三万人申请参加这次哲学大会。

    一开始头半个月,举办方收信收到手软,但还是坚持给每一个人回信回邀请函,可到了六月中旬,世界各国各个大学渐渐放假,申请参加的人就更多了。

    最后折腾到实在没有办法,举办哲学大会的组织只能通过各个渠道,向那些喜爱哲学来参加大会的人,发布了无需邀请函皆可进入大会的条例。

    这下子倒是免了很多人的麻烦,不过也让维也纳方面有了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来的人太多了,不光是航空交通出现了问题,连带着当地居住的酒店都拥挤的很。

    此时的维也纳还不是后世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世界的音乐之都,距离奥地利独立成国,也只有短短的的十四年而已,维也纳的经济发展还不是特别的理想。

    所以一次性接纳几万来自全球各国爱好哲学的人,吃住方面都成了问题,更别提早先准备好的大会堂,此时都未必能够容纳的下如此多的人数,这些事一直困扰着举办方,毕竟话已经说出去了,想要收回就太难了。

    不过幸好这一届维也纳举办方采用的是私人自费制,不像之前几届邀请来的人举办方都会补贴路费食宿费用,否则的话几万人的路费食宿费,可不是一点小钱能够解决的。

    ......

    英国距离奥地利不是很远,三四个小时就的路程就到了,霍耀文在飞机只是打了个小盹,一睁眼就到了后世金色殿堂的维也纳。

    待飞机安全降落以后,张承颐透过玻璃窗望着外面的机场跑道,心中倒是激动的很,距离哲学大会开幕只有两天的时间了,刚刚在飞机上他跟卢克教授聊天的时候,就有七八个人说自己也是来参加哲学大会的。

    虽然这些人张承颐和卢克教授一个都不认识,也不是什么知名的哲学大师,但说明了此次大会参加的人数是有多少,一个航班飞机上就能碰到七八个,那之前排的密密麻麻的班机想来恐怕有更多。

    这次来维也纳除了香港大学的霍耀文、安娜-伊莎贝尔、卢克教授、张承颐、校长乐品淳外,还有香港中文大学的牟宗三、唐君毅、劳思光、陈柏,张智等五人。

    作为比香港大学早几十年就成立哲学系的中文大学,哲学教师的人数和学生都远远比香港大学多的多,此次来的五人都是中文大学哲学课的高级讲师和教授。

    两帮人是偶然坐一班飞机来的,但下了飞机,两个学校的人相互交流了一番,便一同找了几辆的士车共同去酒店,这时候两个学校还是处于竞争的状态,每年都会为学生和教育署的拨款而一直互掐,但这会儿是一同出国参加大会,自然是要互帮互助一下。

    得利于卢克教授在欧洲哲学界小有名气,所以这次住宿上的事情,早已经就安排好在维也纳歌剧院的东南部,哪里距离开幕会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方便的。

    一辆的士车上,霍耀文坐在后座,旁边是安娜和张老师,前座是牟宗三,对于牟宗三霍耀文是认识的,他还买过牟宗三的新书《心体与性体》。

    《心体与性体》包含哲学和宋明时期的儒学,整体篇幅有一百多万字,可以说是一篇学术巨作了,但霍耀文买来半年多了,到现在都没有时间看完,主要还是内容晦涩,想要认真看,那所需要查的资料就太多太多,更别提其中有关宋明儒学的部分,这些霍耀文根本不懂,后世没学过多少,这辈子又是读的英文学校。

    张老师和牟宗三聊着这次哲学大会的事情,霍耀文则是同安娜把目光放在了对岸的一座巨大的欧式风格的宫殿之中。

    “那就是维也纳的歌剧院?”霍耀文看着这个古老的建筑,不由好奇的朝着身边的安娜问道。

    安娜探出身子,凑到霍耀文的跟前,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看清对岸的那栋宫殿式的建筑,笑着点点头道:“嗯,那的确是维也纳的皇家歌剧院,距今已经有整整一百年的历史了,我前几年跟朋友来这里听过一场贝多芬的歌剧《费得里奥》,不得不说维也纳的歌剧表演的确很棒!”

    前面开车的司机乐呵的用英语笑道:“哈哈,这位女士说的很对,我们维也纳可是歌剧的发源地之一,维也纳皇家歌剧院更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等人都是我们维也纳人。”

    维也纳之所以被人称之为世界音乐之都,就是因为这里涌现了无数的音乐大师,不提别的,但就著名的维也纳三杰海顿、贝多芬、莫扎特,随便一个说出去都是如雷贯耳。

    安娜浅笑着跟司机问道:“司机先生,请问你知道最近歌剧院在表演什么歌剧吗?”

    司机笑着回答道:“今天的不知道,不过后天的我知道是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我答应我太太后天陪她去看的。”

    “暴风雨吗?”安娜抿了抿饱满的唇,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又过了七八分钟,当司机将车子停在了维也纳圣德保酒店门外时,卢克教授他们也刚好坐车赶到。

    一行人进了酒店,订了六个房间。

    因为来的人中只有安娜一人是女性,所以给她单独订了一间房,其余的人都是两人一间,凑合着住几天。

    霍耀文和张老师一间屋,进屋后把行李箱放下,就听张承颐道:“耀文,我先去洗个澡。”

    “嗯,老师你先去吧。”霍耀文随口回了一句,一边把行李箱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些换洗的衣物,准备等会张承颐洗完自己洗,可突然听到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走过去打开门,只见安娜站在门外,笑脸迎人道:“埃文,你现在有空吗?”

    “怎么?”

    “我刚刚打开行李箱发现忘记带洗漱用品了,酒店的那个我不是很喜欢,想自己出去重新买一套。”

    闻言,霍耀文没做多想,直接点头答应:“好啊。”

    .......

143【电车难题】

    出门前,霍耀文先回了屋换了一套干净的衣物,跟浴室里张承颐说了一句自己陪安娜出去买东西,这才一块跟在安娜的后面坐电梯下了楼。

    问过了酒店前台的接待人员最近的商店在那后,两人晃晃悠悠的就出了酒店,朝着不远处的商店走去。

    或许是最近举办世界哲学大会的缘故,维也纳的街头到处都是巡逻的警员,一路走来,二人光看到的就有十几个,分摊到整个维也纳,可想而知举办方是花了多大的功夫在治安上。

    等霍耀文陪着安娜在商店买好了几样洗发水毛巾等洗漱用品,准备回酒店的时候,安娜忽然指着不远处的一个餐厅道:“埃文,你陪我买东西,我请你吃饭怎么样?”

    霍耀文看了一眼那家餐厅,一家普普通通的西餐厅,想了想笑着说:“没问题。”

    “那就走吧。”安娜浅笑着带头走入了餐厅里。

    当霍耀文跟在后面进去时,突然听到餐厅一角有数个人正在激烈的争辩着什么,而旁边就餐的顾客们不仅没有露出不满,反而是饶有兴趣的聆听着几人的交谈,就连餐厅服务生和经理也都默默的在那看着几人的争吵,丝毫没有想要上前制止的样子。

    就在霍耀文不解的时候,安娜看他一动不动的,直接上前挽着他的胳膊,走向了餐厅的左侧一角,刚好同那几个争辩的人面对着。

    服务生拿着两份菜单默默的走了过来,交给二人,面露微笑道:“先生女士,请问需要点些什么?”

    安娜看了一眼菜单,上面都是一些普通的西餐,没什么可以点的菜,抬头看了一眼霍耀文问道:“埃文,菲力牛排怎么样?”

    “可以。”霍耀文对吃的没什么讲究。

    “那就麻烦你两份菲力牛排套餐。”安娜将菜单叫还给服务生。

    “好的,女士先生请稍等。”

    服务生收好菜单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安娜喊住对方:“不好意思,能请问一下,那一桌人在交流些什么?”

    服务生歉意道:“不好意思两位,可能有些吵到你们,但最近我们维也纳在举办世界哲学大会,他们都是来参加的人员,他们交流的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和其它顾客都很感兴趣,所以如果有吵到二位,我会去提醒他们小声一点的。”

    “是什么哲学问题?”安娜起了兴趣,瞥了一眼那一桌的人,听不太清讲的是什么,有为尾无头,有些迷糊。

    “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这个问题倒是挺有意思的,其中有提到电车杀人什么的。”服务生回忆了一下说道。

    “电车杀人?”安娜瞥了一眼霍耀文,眼睛里满是疑问,仿佛是在询问你知道吗?

    霍耀文面上是摇摇头,心里则是一笑,这个问题在后世的贴吧,q群里经常发,他自己有次也来了兴趣,上网搜索了这个经典的思想问题。

    安娜从袋里掏出了一张二十奥地利先令:“你能简单的跟我们讲一讲吗?我跟我朋友对哲学也很感兴趣,想要听听这个电车杀人到底是个什么问题。”

    看到小费,服务生眼前一亮:“可以,不过我要先帮二位去点餐。”

    “没问题,你先去点餐吧。”安娜等服务员离开去点餐后,侧目一直盯着那几个激烈争辩的人,听他们的口音,有几个是牛津语,另外几个似乎是美式英语。

    .......

    电车难题是一个著名的思想疑问,最早出现在1967英国哲学家菲利帕福特在《牛津评点》中发表的《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中提出。

    这个思想疑问,分原始版和各类修改的精简版,但服务生的阐述则是较为原始的版本,精简下来就是讲:假设一个电车驾驶员,他面对两个轨道,只能决定走其中之一;有五个人在其中一条轨道上工作,而另一条轨道上只有一个;电车无法停止,但可以选择走那一条轨道,是选择杀死一个,还是杀死五个。

    这个疑问虽然早在1967年就被菲利帕福特提出来了,但他的名气此时还不是很高,影响的也只是牛津大学哲学系和一些读过《牛津评点》的读者,真正令这思想疑问传遍全球的,正是这次世界哲学大会。

    安娜在听到服务生提及电车轨道的时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眨了眨眼睛,朝着霍耀文说道:“埃文,这个我在伦敦大学的时候听过,不过跟这个有点不同,我记得是一个叫菲利帕福特哲学家提出来的。当时我还跟朋友们讨论过,有人认为杀一个,有人认为杀五个,还有人认为闭上眼,看电车自己往那跑。换成你的话,你是怎么想的?你是选择杀死一个,还是杀死五个?”

    “你问我是吗?我认为这个问题有很多种回答。”霍耀文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后世网上所看到的一些内容,说道:“从伦理道德角度去考虑的话,不能简单认为五个人的生命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

    安娜点点头,反问道:“我知道不杀人是道德义务,救人亦是道德义务,但现在这两种道德义务发生了冲突,你认为该如何去选择?”

    这个问题,后世讨论过无数次,霍耀文也看过很多种解释,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太多的意义,反而会引起谈论双方的不满,他摇摇头道:“我认为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在于杀死一个或者杀死五个,而是你并不是这个问题中的电车驾驶员,所以这个事情我不需要去想,也不需要去选择!”

    “你这是典型的不作为!”

    还不等安娜说话,坐在对面的那几个争论的人中,其中一个头发乱糟糟的年轻鬼佬气愤的站起来走到霍耀文的身边,指着他的鼻子说:“这个社会就是因为有你这样冷血的不作为的人,才令这个世界如此的冷漠。”

    被人指着鼻子,霍耀文面色不悦,安娜也连忙坐过来拉住他,生怕发生冲突,霍耀文拍了拍安娜的手背,站起身看着这人问道:“那么你认为怎样才是不冷血,才是你口中的有作为?”

    这时候服务生和经理也走了过来,试图劝解这人回到位置上,但那人不搭理,而是趾高气扬道:“从数量上来看,五个人明显比一个人要多,我们应该拯救那五个人,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更多的人,而并不是单纯的默不作声,就犹如你口中所说的你不是电车员!”

    “是吗?”霍耀文轻笑一声,看了一眼旁边的几个服务生和附近就餐看戏的顾客,笑了笑反问道:“为了救更多的人,你就要杀死那个同样无辜的人是吗?”

    .......

144【另一个难题】为Q木头盟主加更

    “当然!”那人高昂道。

    跟他一起来的几个人,此时也是坐在位置上,静静的听着二人的对话。

    “那么你认为你有权利去剥夺一个无辜人的性命,就是为了你口中的能够拯救大多数人是吗?”

    “是的!”那人点点头说:“你不认为这很合理吗?救多数人我想在座的诸位都是这么想的对吗?”

    此话一出,餐厅内的大部分人都下意识的认可点头,毕竟从数量上来看,的确是五个人的性命比一个人重要。

    听着这人的回答,霍耀文心里想笑,这感觉就是在跟网上的人争辩一样,笑着问道:“那如果那一个人是一个对人类社会有巨大帮助的科学家呢?他能够发明出很了不起的科技,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失去了他我们的科技就会倒退几十年。”

    “这……”那人明显犹豫了起来,一个对世界都有帮助的科学家,和五个普通人,想来大多数人都是选择救那个科学家,可是刚刚他已经说出去了救大多数,自然不可能改口。

    “你犹豫了?你还是坚持选择救五个人吗?”霍耀文呵呵笑道,当杠精谁不会啊?

    “当,当然!”那人咬着牙道:“我是从生命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哪怕那个人是国家元首,我都认为需要救更多的人。”

    “好,不提那几个人贡献。”

    霍耀文讥笑道:“生命是无价的,没有人有权利,也没有人有能力去比较五条命和一条命孰重孰轻。在你认为五个人的生命比一个人重要时,你就没有资格提从生命的角度去考虑,这就跟你脱裤子放屁一个道理,没有人放屁会去脱裤子对吗?”

    “哈哈哈……”

    脱裤子放屁这个有趣的话,一下子令餐厅内的所有人都是哄堂大笑,是啊,有谁会傻乎乎的放屁还去脱裤子?

    那人被反驳的面红耳赤,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去辩驳,倒是他的几个朋友看不下去,其中一个戴着又厚又大镜片的眼镜男走上前说道:

    “先生,你说的很对,生命是无价的,但五条命比一条命不是更有价值吗?或许你刚刚说的很不错,没有人有能力去比较五条命和一条命孰重孰轻,但这个问题摆在了你的面前,你不能漠视也无法去拒绝去比较,或许比较是个残酷的事情,但往往生活就是残酷的,我们没有能力去比较生命的价值,但我们有能力去选择保护更多的生命,对吗?”

    霍耀文瞥了一眼这人,他的话听起来倒是有几分道理,但实际上还是如刚刚那个杠精一样,他笑着说:“ok,你说的不错,生活很残酷,我们没有能力去比较生命的价值,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作出的选择是否正确呢?我们来把刚刚这个问题换个思路,一辆电车行驶过去,要路过一个天桥,天桥下面被绑了五个人,你的面前有一个很胖的胖子,你推他下去,就能堵住电车,拯救那五个人,你是选择推还是不推?当然不考虑法律问题。”

    虽然是换了个思路和说法,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你是否会选择去拯救。

    眼镜男思考了一下,犹豫不决,看了一眼身边的同伴,他硬着头皮道:“推!”

    “不考虑法律的前提下,你是选择推下去,那你的意思是说,你可以随意的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哪怕是没有法律的制裁,你就能向上帝一样肆意的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去挽救你口中所谓的数量更多的五个人的生命?”

    “这……”眼镜男自然不敢说自己是上帝,支支吾吾的也说不出话来。

    霍耀文嘴角一笑:“回答不上来的话,那我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最心爱的姑娘也是你的女朋友,同你的母亲一同掉入了河中,水势很急,你只能拯救一个人,你是选择救你的母亲还是你的女朋友?”

    “这个……”眼镜男再次支支吾吾起来,同时他身边的几个朋友也是皱起眉头,开始思虑起是拯救女朋友还是拯救自己的母亲?

    一些结伴而来的情侣,在听到这个问题后,女朋友忙不迭的追问男友这个问题,选择拯救那个都不好回答,一时间令男友头疼不已。

    “回答不上来是吗?”

    霍耀文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说:“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可以观察出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习惯性的把自己代入第三视角,还是把最真实的自己代入,你选择了把自己代入进去,令自己艰难两择。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你不是一个能引导别人思维的人,所以换而言之你不是一个聪明的人,聪明的人都不会把自己代入进去来回答这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这一切都只是假如!”

    安娜吃惊的看着霍耀文,她之前有跟霍耀文讨论过一些哲学性的问题,但从来没见过他如此样子。

    “那如果这是真实发生的呢!”眼镜男被骂不聪明,心里大怒,咬着牙恶狠狠的问道。

    “如果真实发生了,你到时候自然会选择去救谁!”霍耀文浅笑一声,拉着安娜的手,朝着旁边几个发呆的服务生道:“可以打包吗?”

    那服务生回过神来,看了一眼经理,只见经理点点头,他才回答道:“哦哦,可以。”

    拎着打包的牛排,霍耀文和安娜一块出了餐厅,留下了这个是先救女朋友还是救老妈的难题。

    回去的路上,安娜一直盯着霍耀文的侧脸,在餐厅的时候她一直没说话,就是因为被那个样子的霍耀文迷到了。

    “安娜!”霍耀文拉停安娜。

    一声令呵,安娜这才醒过来,诧异道:“怎么了?”

    “没什么,我是说走路看着点。”霍耀文指着面前的一个小坑道。

    “哦哦。”安娜红着脸,跨过这个小坑后,她犹豫的问道:“埃文,你刚刚的那个问题,救女友还是救母亲,如果真的发生了,你是怎么选择的?”

    霍耀文一下子头疼起来,这个问题如果是在后世已经有了答案,因为有出台相关的法律,但现在他不清楚有没有这个法律,所以只能说道:“我不是说过了吗?没有如果没有假如,真正的到了现实中,你心里面自然会有一个答案。”

    “如果非要你选择一个呢?”安娜发挥了她女性的天性,追问到底。

    霍耀文无奈的说道:“我还没有女朋友,所以这个问题不用考虑也不用去担心。”

    安娜急不可耐的说道:“假如我是你女朋友呢?我和你母亲,你会选择那一个?”

    刚说完,安娜的脸就红了下来,心里暗自责骂自己,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了。

    霍耀文停下脚步,死死的盯着安娜,直到把她的脸看的红的跟红苹果一样时,才咧开嘴一笑道:“如果你真的是我的女朋友,就应该不会问出这么弱智的问题,你可是个哲学老师,你明白这些问题很多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你不是我女朋友才会问出这个问题。”

    “那如果我是呢?”安娜大着胆子抬头盯着霍耀文的双眸,那双漆黑的如墨玉一般的大眼,宛如宇宙星辰般勾人。

    霍耀文一愣,看着面容精致的安娜,不明白她是在说笑想要知道答案,还是借此来表白,犹豫了一会儿,在不明确的情况下,他只能说道:“没有如果,等你什么时候真正的是了,我想这个问题你也不会问出来的。”

    安娜一听,心里有点不舒服,低下头默默的走着,闷闷不乐自言自语道:“你说的不错,这个问题我是不会问我男朋友的,因为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个大笨蛋。”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大笨蛋???

    霍耀文:“???”

    .......

145【科学,技术,人】

    一到维也纳,霍耀文除了体会到了音乐之都的气息外,在酒店待的这两天,出了房间门就能看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哲学爱好者,倒是对这次世界哲学大会的规模有了一点了解。

    跟安娜在附近转悠两圈,满大街的都是打着旗帜横幅,清一水的用英语和德语双写:“热烈欢迎世界各国哲学爱好者。”

    张老师张承颐这几日也是带着霍耀文拜访了一下牟宗三,顺带着同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唐君毅、劳思光等人开始聊起这次大会的来的世界知名的哲学大师来。

    卢克教授和校长乐品淳也是有各自的朋友来参加这次世界哲学大会,相互之间连续拜访了两日。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维也纳世界哲学大会的开幕式,因为这次来参加哲学交流会的人太多了,举办方按照团队和个人,来分批次的在维也纳的各个学校,礼堂等地方安排讲座讨论研究。

    往届世界哲学大会一般邀请的人数都是在一千人以内,人数最多的一次是二战后的第十届194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那一次,到场的世界各国哲学家人数突破了三千人次。

    但就算如此,也没有今天这么多,在放开邀请函的限制后,光维也纳机场那边获取到的资料,以及上报到举办方在维也纳大礼堂的临时办事处,就有高达2.87万人。

    这人数可以说是严重的超标了。

    维也纳方面有喜有忧,喜在于来的人数多了,对城市的经济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忧的就是目前维也纳还没有一个正式的体育馆,无法接纳如此多的人来开举办这次大会的开幕式。

    虽然不能如往届一样把所有人集中起来,维也纳举办方也是绞尽脑汁的把这差不多三万人分批交给了维也纳的各个中学大学以及一些公共和私人的礼堂。

    把个人参加大会者,以及团队参加大会者给分割开来。

    霍耀文他们作为香港大学校方派遣来的人员,自是算做在团队之中。

    第三天的上午八点多,霍耀文就跟在张承颐,卢克教授,乐品淳等人后面步入了维也纳金色大礼堂之中。

    金色大礼堂,专名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又称黄金厅、维也纳爱乐厅。这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维也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厅之一,共有1744个座位,300个站位。

    能来这参加哲学大会的人,几乎都是以团队或者知名哲学家为主,其余的人早就分配到了各个学校的礼堂或者大型的教室之中。

    金色大礼堂。

    霍耀文一身得体的西装跟在卢克教授等人的身后,得利于卢克教授在英国哲学界颇有名望又是伦敦大学的哲学教授,他们倒是混到了一些席位,不过霍耀文和安娜作为年轻后辈,也只能是混了个站位。

    十几分钟过去,会堂里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此时站在讲台上的是举办方邀请来的法国著名哲学家让-保罗萨特。

    让-保罗萨特浅笑着走向讲台前面,看着台下和二楼三楼的两千多人,面带微笑的说道:“先生们女士们早上好!”

    “啪啪啪……”

    一些认出他的人,纷纷鼓起掌来。

    让-保罗萨特笑道:“我从1938年参加了法国巴黎世界哲学大会至今,已经参加了整整六届,每一届都会有人提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问题,今天1969年,第十四届奥地利维也纳的世界哲学大会,举办方热情的邀请我来当这位开幕式的开场嘉宾,我心里其实是拒绝的。

    但我去年到美国耶鲁大学参加交流会的时候,听到有一些学生,询问我当今哲学和过去的哲学有什么不同?在如今科学、技术、人类飞速发展的时代,哲学到底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价值?

    我来这里不是给诸位普及这些知识的,因为我想在座的诸位都比我有智慧,都比我了解,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卖弄什么。

    延续之前的话题,维也纳举办方此次跟往届不同,邀请了超过三万名哲学家哲学爱好者来此,所以为了能够表明主题,举办方以科学、技术、人这三样为探讨点……”

    让-保罗萨特讲话结束以后,列奥施特劳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诺姆乔姆斯基等诸多世界知名的哲学家纷纷走上了讲台。

    霍耀文站在那听着台上的演讲,开始还是有滋有味,毕竟他接受了原主的记忆,很多东西都能听得懂,但到后面就有些索然无味了。

    一边的安娜却是眼都不带眨的,默默聆听着上面这些很多只在课本中才能看到的大师所发表的演讲。

    最后一位上台的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分析哲学创始人伯特兰罗素,这位年近百岁的老爷子可了不得,杵着拐杖,晃晃悠悠的就走到了讲台上。

    1872年出生的伯特兰罗素,在1900年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哲学会议,同年与各国哲学家联合创办了世界哲学大会,是世界哲学大会的创始人之一。

    “我的天,罗素先生居然也来了!他都已经快一百岁了!”安娜捂着嘴满脸的不可思议,作为英国知名哲学家罗素,她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

    霍耀文在看到这位,也是满脸的惊愕,要知道最近他一直在学习伦敦哲学系的教材书,其中有不少篇幅就是讲这位的。

    “科学,技术,人,这三样是本次世界哲学大会讨论的点,但当今世界科学高速发展,但很多人已经偏离了最初制造这些工具的目的,美国政府利用强大的武力,肆意侵略其他国家……”

    快100岁的伯特兰罗素,走到了讲台边,那苍白的头发,干瘪的脸,难以掩盖其双目之中的锐利,令他看起来十分严肃,说话的声音虽然有些底气不足,但还是铿锵有力。

    不过终究是年纪太大了,只是说了一段就被举办方给请了下去,除了不敢让这位老爷子在大会开幕上出现什么闪失外,剩下的就是不想把哲学大会牵扯到政治。

    67年,美越战争爆发,伯特兰罗素和第一位演讲的让-保罗萨特一起成立了一个被称为“罗素法庭”的民间法庭,以揭露美国的战争罪行。

    这次不顾高龄来参加哲学大会,有八成是为了来宣扬自己这个罗素法庭,好拉拢更多哲学界的人,来共同揭露美国的战争恶行。

    政治上的事情,是很多人所热衷的,这件事情被伯特兰罗素在大会上公开披露出来,在往后几日的大会讨论中,一直都是话题的焦点所在。

    就连美国来的一批哲学家都毫不客气的跟一些朋友或者来自世界各地的哲学家们,来共同抨击美国政府的战争罪行。

    但哲学大会毕竟不是讲政治的地方,没过几日,这个风潮就渐渐的褪去,来维也纳参加这届哲学大会的数万人,有近乎九成的人,都在讨论两个思想问题。

    其中一个,就是霍耀文之前跟餐厅那几个鬼佬争辩的“电车难题”,另外一个是以霍耀文安娜他们在同伦敦大学派来的团队交谈过程中,无意提出来的“缸中之脑”!

    .......

146【黑客帝国】

    作为伦敦大学的教授,现在又是香港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卢克教授就担任起两所大学此次交流的桥梁,邀请来了伦敦大学此次带队的哲学教授詹姆斯霍华德,希望两所大学能够约个时间共同交流一下。

    这事情,校长乐品淳自然是高兴的答应下来,中文大学那边的唐君毅也是带着牟宗三等人跑过来凑热闹,想要参加这次的交流会谈。

    到最后是三校共同找了个地方,来探讨此次哲学大会举办方所提出的三个主题:“科学,技术,人!”

    张承颐,卢克教授他们本来是想带霍耀文和安娜一块去的,但考虑到二人年纪不够,只能把他们交给了此次过来的伦敦大学哲学系的学生,让他们这些年轻人交流交流。

    酒店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围坐着五位伦敦大学此次派遣过来的年轻学生,其中一个女孩子热情的抱住安娜:“安娜,好久不见了!”

    “是啊好久不见了梅里斯!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香港大学的哲学教师埃文。”

    安娜跟她拥抱了一下,这才跟霍耀文介绍道:“埃文,这位是我在伦敦大学时的好朋友梅里斯。”

    霍耀文笑了笑,同她握手道:“你好梅里斯!”

    “你好埃文。”

    梅里斯礼貌的点点头,随即转身朝着剩下的四个朋友道:“我想安娜-伊莎贝尔我就不用介绍了吧,作为哲学系的知名人物,大家就算没见过也早有耳闻。”

    威廉走到安娜的跟前笑着道:“当然不用,伊莎贝尔小姐可是伦敦大学哲学系最漂亮的女士,虽然我没有见过,但在学校毕业生名单中早就看过照片了。”

    剩下的亚历山大,查尔斯,哈维三人,都是纷纷走上前进行自我介绍。

    有美女在,威廉几人都是尽可能的想要表现出自己智慧和才华的一面,就着这次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科学,技术,人”来探讨所延伸而出的各种问题。

    霍耀文虽然没有主动的交流,但在安娜的带动下,也是配合着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聊到最后,渐渐的偏离了主题。

    从科技到人类,再到整个世界,又辗转到了无尽的宇宙。

    就连霍耀文也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脑洞,只是随便讨论讨论,就把这次主题给扩展到了世界,到宇宙。

    到最后,居然又谈论到了哲学中的两大派别,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亚历山大皱着眉头,反驳威廉的话:“在我看来唯物主义才是能够让人知晓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一切,从中世纪以来我们开始了解到各种科学的诞生,它缔造了我们现在的科学世界。”

    威廉摇摇头:“我不这么认为,你怎么知道你所了解的科学物质的世界,就是你真正认知到的世界呢?”

    “难道不是吗?”

    “难道是吗?”

    两人聊到最后,已经不是在讨论,而是在争吵,两人彼此瞪眼,都试图想要说服对方。

    但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开始拉拢周围的人,试图找人一块来说服对方,安娜是偏向唯心主义,查尔斯几人则是偏向唯物主义。

    威廉看支持亚历山大的人比较多,皱着眉头,看向了一边默不作声的霍耀文,张口问道:“埃文你认为呢?”

    对于物质在先意识在后,还是意识在先物质在后,这两个观点,霍耀文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这两个派别在哲学界已经讨论很多年了,那么多的大师都没有争吵出个所以然来,他就算说了也没有意义。

    不过看安娜盯着自己,霍耀文想了想还是说道:“我认为对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是否存在,作出肯定和否定的说法,都是不对的,是同一个错误的两个面。”

    霍耀文说到这,停顿了几秒,又道:“我说个我一直在构思的一个科幻故事。”

    科幻故事??

    怎么好好的扯到这上面来了?

    威廉,亚历山大,查尔斯他们一脸的惊讶。

    旁边的安娜说道:“埃文是一名科幻作家,他写的书在美国卖的很好。”

    这下,威廉和亚历山大等人默默的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继续听着霍耀文所说的话。

    “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计算机吧?”霍耀文看了一眼几人。

    梅里斯皱着眉思虑了几秒,带着不确定的语气问道:“你是说美国研发的电子计算机?”

    “没错,在我的构思的故事中,未来世界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了人类的方方面面,有一个叫里奥的计算机博士在维修计算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端倪……”

    霍耀文以一个能让大家都能听懂的方式,把后世看过的黑客帝国给简单的讲解了出来,不过就算在怎么用简单的语言来阐述这个故事,安娜威廉等人都是一脸茫然。

    他们不懂什么叫虚拟世界,只听到霍耀文提到了机器人,便以为是跟一般的科幻小说一样,机器人侵占了世界。

    威廉笑道:“埃文,你这个故事似乎不怎么样!我也是个科幻迷,看过很多科幻小说,机器人占领地球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

    “不不,或许你们没有听明白。”

    霍耀文摇摇头,沉思了一下,说道:“这么说吧,假设有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对一个人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

    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

    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

    这个大脑甚至可以被输入各种指令,“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听我讲述这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故事。”

    虽然计算机和程序这些东西,威廉,亚历山大和查尔斯等人不太懂,也没有去了解过,但故事中这个被切下来的大脑,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甚至是不知道自己只剩下一个大脑,因为在大脑的意识中,他感觉自己是个正常人,正在一个正常的世界中生活!

    这个看起来有些荒唐而又虚假的故事,但深思下去,却令人细思极恐!

    让在座的几个伦敦大学的高材生,背后汗毛竖起,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惊悚感。

    安娜抿了抿嘴唇道:“埃文,这是你的新小说?”

    霍耀文浅笑着点点头:“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我在读到伦敦大学哲学系教材书中,一篇有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时,我对人类所拥有思想产生了疑惑,人真的能够真正真实的操控自己的思想吗?”

    我思故我在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大致意思是:“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为当我怀疑其他时,我无法同时怀疑我本身的思想”。

    比较权威的一种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

    跟安娜说这么多,霍耀文只是想找个由头,来表明自己提出这个后世很知名的“缸中之脑”是通过“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所延伸出来的其它怀疑和思想。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699/ 第一时间欣赏香港1968最新章节! 作者:汪公子在年所写的《香港1968》为转载作品,香港1968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香港1968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香港1968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香港1968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香港1968介绍:
1968的香港是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刚应聘上香港大学哲学教师的霍耀文走上了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有欢喜,有悲痛,自然也有豪情壮志。香港1968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香港1968,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香港1968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