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重生之最强王爷TXT下载重生之最强王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最强王爷全文阅读

作者:海天升明月     重生之最强王爷txt下载     重生之最强王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重生之最强王爷全文阅读

第一章 深山古墓

    神农山是一座横跨华夏湘省中部的一座大山,东西绵延长千余公里,南北宽有四五百公里,堪称一座面积广大的山系,相传此处是人类始祖神农氏的升天之处,所以被后人称为神农山。

    在山区中生活着不少山民,这些人世代生活在神农山中,山里资源丰富,靠山吃山,自给自足日子虽不富裕却也逍遥自在。在神农山的深处,有个叫东溪的小山村,整个村子只有几百户人家,村民以野生山货和在不多的平地上种地为生,随着外界的生活丰富多彩,村内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因为村子地处深山之内,交通不便,去最近的乡镇也要走7个小时的山路,外出打工的人也几年才回来看看,所以村内大多是一些留守的老人和儿童。

    此时在村民老宋的家中,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坐在院子中的桌子旁边狼吞虎咽的吃着一碗汤面。“慢点,慢点,还有多着呢,没人和你抢”老宋坐在一旁看着吃饭的年轻人,一边笑呵呵的说着,一边拿手轻抚年轻人的后背,生怕他吃得太猛噎着了。“唔,宋大爷,您下的汤面太好吃了,停不下呀”年轻人一边吞咽着嘴里的面条,一边说着。老宋叫宋城,今年62岁,自小就生活在这东溪村,年轻人叫李炎,是湘南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组组长。

    按照他的年龄担任组长实在是让人惊奇的一件事,因为能担任考古工作组组长的人一般都是经验丰富,参加工作二十年以上的老资格担任,而李炎才三十一岁就担任了组长,可见他的能力也是不一般的强。作为一名从上学开始就是学霸的李炎来说,小学跳2级,中学跳2级,大学4年课程2年毕业,硕博连读2年半毕业拿到汉语言文学博士证书,不要太轻松。毕业后他拒绝了老师留校任教的请求来到了湘南博物馆进入了考古工作组,因为他从小就对古代文学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而进入考古队则可以亲眼看到古代的遗留下来的书籍,碑文,印章等等这些让他热血沸腾的东西,每天研究这些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

    因为醉心于工作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女朋友,更别说结婚生子了,而住在湘南省会潭州的父母一直对他多有抱怨,说小他两岁的弟弟李柯孩子都3岁了,而他还没有女朋友。李炎每次面对父母的抱怨都笑笑说,有弟弟照顾你们,也有小孙子了,你们就别管我了,我有自己的计划,父母对此也是非常的无奈。

    而这次李炎来到神农山就是来为工作组打前站的,因为一个月前博物馆下达一个任务,说神农山附近发现疑似有古墓的报告,在东溪村北面有一个叫南窑的村子,村子里的村民在上山采山货的过程中,在一个小溪里发现了几片陶瓷的碎片,村民拿着瓷片回来后到了村委会,村支书觉得事有蹊跷就拿着瓷片来到了博物馆请帮忙鉴定,博物馆的专家鉴定后认为应该是距今八百年左右的瓷器碎片,但是具体是哪个朝代的瓷器因为碎片太小无法确认,不过瓷器碎片出现在山中溪水里还是比较诡异的,有很大的可能是山中有古墓,因年代久远古墓坍塌,又被雨水的渗漏冲刷而顺着水流被冲到了溪水中。当考察任务下来以后,李炎非常兴奋,他觉得这是又一个增长见识的好机会,就自告奋勇的来打前站。

    今天已经是他来到这里的第四天了,刚来到这里时他先到南窑村找到发现碎片的村民了解了一下情况,按照村民的指点,他去了那条小溪,顺着溪水一路跋涉来到了东溪村,天色渐晚就借宿在老宋的家中,并且这几天一直都在这里,一面勘察地形勘测古墓有可能在的位置。今天他出去在山里跑了一天,傍晚刚回到老宋家中,一天只吃了几块压缩饼干,所以一闻见老宋做的汤面的味道,口水都流出来了。

    李炎胡撸胡撸的吃了两大碗的汤面才拍拍肚子,靠在椅子上。“啊,太爽了,宋大爷您这面真是绝了,好吃”李炎一边拍肚子一边对老宋说。

    “那是你呀太饿了,我这只是普通的一碗汤面”老宋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对李炎说,“小李今天进山发现什么了吗”

    “有一点进展,我发现溪水是从神农山主峰登天岭流下来的,而且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势,古代陵寝讲究依山环水,今天我看出了点眉目,明天再去看看,如果能定位出大概的位置就是胜利”李炎回答老宋道。

    “那你今天要好好休息呀,这几天连着进山你也够累的了”,老宋收拾好了桌子对李炎道。

    “好,我再看一下地图一会就睡了”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树林里还弥漫着丝丝的雾气,李炎就起床了,洗漱之后老宋做了早饭,吃完饭李炎告别老宋,带着登山工具和一些补给就直奔登天岭而去。

    经过3个小时的攀登,李炎登上了登天岭半山腰的一个小平地上,站在小平地上向四周望去,周围全是郁郁葱葱的森林,随着山风的吹拂,片片林海发出一阵一阵的波涛,李炎看着此情此景不由得心生感慨,景色太美了,登山3个小时的劳累也化作乌有。

    坐在地上休息的空当,李炎拿出地图对照着附近的地形看了起来,他发现登天岭附近的地形很像是风水学中的极品风水五龙捧圣之地,何为五龙捧圣?五龙便是东方贪狼星君狭龙千里节节而来,西方武曲星君乘龙滚滚而住,南方廉贞星君携妻带儿万里奔波而来,北方文曲星君踏浪驱龙来贺。西南巨门星君赶龙入会,此为五行行龙,五龙聚处当中有一山峰与五行龙脉脉相连,墓穴在当中的山峰上所谓五星聚讲,祥云捧日,众山朝众水归,千年难遇的一地,其后人也必出帝王而登天岭正处于中间的山峰之中,李炎大惊失色,这么千年难遇的极品宝地竟然就在自己的脚下吗?他又拿出罗盘和一本名为寻龙点穴的书翻看起来,看了将近一个小时,期间与地图和实际地形相互对照,终于确定登天岭附近包括周围的五座大小山峰是极品风水上格之地五龙捧圣,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这么一个极品宝地必有大墓而且极有可能是某个帝王墓。

    李炎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大墓如果是真的极有可能是近些年华夏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一想到这点李炎浑身的疲惫一扫而空,恨不得立即找到墓穴入口,可是他知道如果这里是帝王墓那么不说内部必然机关重重,而且就是进入墓穴的入口都未必能顺利找到。

    想到此处,李炎激动的心情渐渐平静,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找到入口再说吧。

第二章 进入古墓

    李炎在山上待了整整一天,直到天色渐晚才匆匆下山回到东溪村。刚刚回到老宋家中,老宋就端上了早就准备好的晚饭,李炎一看桌上摆着三个炒菜和两大碗米饭,炒菜很简单就是普通的辣椒木耳炒肉片,炒菜花和剁椒鸡蛋,食材都是自家采的山货和自己种的菜,香气扑鼻的饭菜一上桌,李炎的肚子就咕咕的叫了起来,一天的奔波早就让他饥肠辘辘了。“小李啊,在外面跑了一天早就饿了吧,快吃,快吃”老宋一边说着一边递给李炎一双筷子,“好咧,宋大爷真是麻烦您了,还天天给我做饭”李炎略带歉意的说到。

    “唉...你这孩子怎么能这么说呢,从你第一天到我这,我就觉得和你投缘,我老伴走的早,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就我一个人在家,你来了我真是高兴啊,天天做点饭算什么,我呀希望你多待些日子呢”老宋带着责怪的语气说道。

    “呵呵,好咧宋大爷那我以后可少麻烦不了您啊”李炎哈哈一笑说道。

    “唉,这就对了,你就踏实的住我这,安心工作就是,其他的我包了,哈哈哈哈”老宋听李炎这么说非常高兴。

    “对了,宋大爷我问您点事”李炎一边吃饭,一边与老宋开始聊天,“您知道不知道这山里有没有什么古墓的事?”

    “嗯...”老宋沉吟了一下说道“早年前,听老人们聊起过,这山里可能有个墓,但是没人知道是谁的,也没人知道这墓在哪,全是听老人们传下来的,也有人进山去找过,但是没有任何线索,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当真了”。

    “哦...”李炎听了也沉思起来,这五龙捧圣本身就是千年难遇的极品风水,如果不是对风水有深厚研究的人是根本看不出来的,而且这个五龙捧圣之地面积广大,如果不是站在主峰登天岭上,是根本看不出这个宝地的,也许这就是这么多年来都无人能发现这里的原因吧。

    不过这也可以说明这个墓极有可能没有被破坏而保存完好,保存完好的帝王墓如果进去看一下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想到这李炎不由得又兴奋起来。

    吃完晚饭,李炎又和老宋聊了起来。

    “宋大爷,这登天岭附近有没有比较大的河流或者溪流?”李炎这么问也是有根据的,因为风水宝地必有水,这才问老宋附近有没有水,老宋想了想说道“比较大的应该就是登天岭东面的荆溪了,这荆溪说是溪,其实水量不小,不过前些年这里下了场大雨,山洪暴发山上的泥土和石块把河道堵了一部分,这个溪就改道了,从北面的山谷里流走了”

    “噢...山洪暴发?”李炎一听眼睛一亮,想到了瓷器碎片,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山洪暴发破坏了墓穴的一部分而导致里面陪葬的瓷器破碎而顺流而下留在了水势缓和的地方。

    李炎又拿出地图和寻龙点穴这本书,互相对照着查看起来,老宋见他又开始写写画画,笑着摇了摇头收拾起碗筷拿去厨房了。李炎拿着地图制定了明天要查看的路线,他准备顺着荆溪的河道走一段然后从登天岭东面上山,寻找可能存在的入口。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炎告别了老宋,背着一身装备出了村子直奔荆溪而去。顺着荆溪走了2个多小时左右,他转到了登天岭的东面,走到这里他拿出指南针辨别了一下方向,然后顺着一条从登天岭上发源的小溪流上了山。

    顺着溪流走了两个小时,李炎已经筋疲力尽了,而这个小溪基本上也已经断断续续了,不少地方都藏在了岩石下面,如果不是地面还留有下大雨时冲刷的痕迹,李炎可能已经无法在找到它了。此时李炎已经来到了一个小的草甸上,这里面积不大地面比较平整,他找了个大石头坐在上面休息吃点东西,恢复一些体力。此时李炎身上已经没多少力气了,从早上到现在他已经连续走了5个小时左右了,疲惫已经让他精神萎靡不振了。

    坐在石头上休息了一会,李炎恢复了一些体力,他此时已经有精力四处打量了,他左右观察了些许时间,脸上渐渐出现了疑惑的神情,“嗯...怎么会这样?”李炎发现这个小草甸有点特别,与四周的山势有些格格不入,按照山势走向观察这个草甸平台就像是被硬生生砸出来的一样,而且这里没有高大的树木与周围树木相比这里的树要小很多。李炎决定验证一下便从背包中拿出工兵铲蹲下身子挖起土来,挖了一会他已经挖出一个有一个人小腿那么深的坑,他仔细观察了一下挖出的土,是黄土。“难道这是封土”李炎吃惊的想到,古代帝王陵墓有以山为陵的传统,它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的坟头,以山为陵,不过是利用人工难以造成的山岳雄伟的气势,以体现帝王气魄宏大,而且还可以达到防止盗掘的目的。如果这个草甸是封土形成,很有可能陵墓入口就在这下面。整个山腹内都是陵墓,而入口就用厚厚的封土盖住,这个猜测让李炎兴奋异常。

    他又绕着草甸转了几圈,发现在靠近山体的地方有个断崖似的小坑,坑距草甸边缘大概7,8米左右,坑内全是积水李炎下到坑边仔细看了看,这个坑应该是被山上的水流冲出来的,每到雨季从山上流下的雨水顺着山体流下,天长日久之下就把靠近山体的土冲走了不少形成了这个水潭。

    李炎蹲在坑边看到水潭并不脏,水还算比较清澈,他拿了一块有人两个拳头大小的石块,抛起扔进了水坑中心附近,溅起的水花不大,李炎自己的经验判断估计水深应该在2米多左右最多不超过4米。

    李炎觉得自己真是很幸运,这个坑内有可能就是可以进入墓道的入口,他决定不管是不是都要下去看看。他的随身装备中有一些简单的游泳装备,比如潜水镜和一个小号氧气瓶可以支持他在水下活动大概15分钟左右。他在水潭边脱去了外套,把背包中部防水的东西套上防水套,随后他带着装备就潜入水中,进入水中下潜了大概3米多深左右,他看到潭底散步着大大小小的碎石,应该都是从山体上滚落如潭中的,越靠近山体水潭就越深,向着山体潜泳了大概5分钟左右他看到这里应该是整个水潭最深的地方了,这里距水面大概5米左右,顺着山体搜索了一会没有任何发现,李炎不禁暗自纳闷,我的判断错了吗?这里不是入口?

    突然,他发现前面的山体上好像有个黑乎乎的东西,他游近一看原来是洞口,洞口是个半圆形黑乎乎的不见底,按照露出的部分观察,这应该是个圆拱形的通道,只是下面被埋住了之露出了上面的圆拱。

    李炎大喜,看来自己的判断没错就是这里。他兴奋的拿出水下手电向洞中照去,里面的大小足可以让一个人进入,他毫不犹豫的就游了进去。往进游了大约几分钟,他发现水面越来越近,应该通道是个向上的坡地势越来越高水面就越来越低,最后他已经可以站在水底,头露出水面了。

    出了水面,李炎休息了一会,然后打开手电顺着通道向前走去,一边走他一边用手电照向四周的山壁,果然发现山壁上人工开凿的痕迹。两边的山壁被人工的削平,越往里走加工的越精细。而且这些通道并非完全人工开凿而是依着原先山内自然形成的山洞修建,这样不但省时省力而且山洞洞洞相连可以换气通风,修建陵墓时就方便太多了。

    走了大概5多分钟,李炎发现通道开始向下,又走了大约10分钟,只见手电灯光照到了一个巨大的石门,石门上刻着两个怪兽模样的门神。走进一看石门大约高4米多,宽有3米左右,不过石门已经被铅水封固打不开了。

    不过没关系,李炎知道每个陵寝修建时必有一生一死两门,这个通道是生门在铅水封固后变成了死门,那么一开始的死门就变成了生门,能进去的通道就是这个隐藏起来的生门。

    他在两边山壁和地面上仔细打量,就在距大门不远的地面上,他发现了九块整齐的青石板,青石板呈九宫格排列与地面平行而且因为年代久远颜色与周围地面几乎一样,如果不是李炎观察仔细还真发现不了。“哈哈,就是这个,这九个石板应该就是生门的钥匙”蹲下身仔细的看了看,李炎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这应该是传说中的九宫阴阳锁,这个锁必须输入九次密码,每次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依次按下石板,也就是要按八十一次石板,一次都不能错,错了就有可能生门变死门,李炎也许永远都出不去了。

    看着九宫阴阳锁李炎眉头紧皱,“没想到这种传说中的东西都能碰上,这也太夸张了啊!”李炎边看边思量,“生门应该就在这石板下,可是密码是多少呢?”不如试试这个,李炎突然想起一个东西,这是一个很多考古的人都不知道的东西-太一九宫占盘,这个东西早在汉代就有,只是没人去研究他,李炎也是偶然的机会才接触到这个东西,研究了一阵子,没想到今天可以用上。

    拿着占盘,李炎一边对照石板上的刻字一边用占盘计算,终于耗费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终于算出了八十一个密码排列顺序,但是李炎也不知道这排列对不对,只能硬着头皮试试了。

    “阿弥陀佛,太上老君,耶稣基督,保佑保佑!”李炎嘴里碎碎念着祈祷漫天神佛保佑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李炎依次用力按下石板,按下第八十一次石板后,李炎的心“咚咚”的跳着,完全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过了一小会儿,就听脚下的地面发生轻微的震动,不一会儿震动越来越大,只听“咔”一声脆响,地面上的一块石板塌了下去,露出了一个黑洞洞的洞口。

    李炎吓了一跳,小心翼翼的走到洞口边用手电向里面照了照,发现是个向下的石阶,而且一股凉风扑面而来,“啊,难道下面是与外界相通的吗?”李炎很是惊奇,既然有风说明洞内与外界是相通的,就算进不去陵墓也可以出去。放下心得李炎大胆的走下阶梯。

    顺着阶梯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李炎的眼前突然开阔起来,他用手电四处一照,发现自己竟然处在一处宽阔的广场上,地面不知是什么石材铺就,打磨的非常光滑,手电的光芒照在上面产生了朦朦胧胧的反光。接着这些光芒,李炎看到这个广场其实是甬道的头,道路两边是排列整齐的人物和动物石俑,甬道笔直向前,在尽头是个高大的门楼。李炎慢慢走过甬道来到门楼前,门楼有3层楼高,通体由青砖垒砌,大门紧闭。来到门前,李炎发现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个黄铜门钉,完全是帝王规制啊,还真是帝王陵墓,李炎异常兴奋,这绝对是近年华夏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只是不知道这是哪朝哪代哪个帝王的陵墓。

    李炎摸了摸大门,没有锁,他使劲推开了一扇门,迈步走了进去。

第三章 铁人铜马军

    李炎进入大门后,看见一天笔直的大道直通深处,大道两边没有任何建筑只有大片的空地但是空地上确摆放这不少人形甬,借着手电筒的光亮李炎慢慢靠近路边的一个人甬,他发现这个人甬身高大约1米8至2米之间,通体是黝黑的生铁浇筑,面无表情,但五官生动栩栩如生。铁人甬身披全身甲胄右手杵着一只长枪,左手下垂握住身后腰间挂着的腰刀,整个铁人甬站在这里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战士杀气腾腾。

    “我的天呐,这些不会都是铁人甬吧”李炎发出阵阵惊叹,拿着手电四处照了一圈,目测这天大道两边大概有数百个姿势相同的铁人甬,“这工程也太大了吧,”生铁浇筑的一个真人大小的铁人甬大概重数百斤,这里几百个铁人甬至少几百吨铁啊,这工程真大啊。李炎用手电照着铁人甬仔细观察,他发现人甬的脸部,身体,四肢等部位除了甲胄之外还刻画着不少深浅不一的线条,周身上下到处都是。“这些线条好怪,不是花纹也不是衣甲的一部分,到底有什么用呢?”李炎看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

    想不通就先放着,继续往里看看吧。李炎暂时放下心中的疑惑,继续迈步顺着大道向里面走去。走了一会儿大道的尽头是个螺旋向下的阶梯,顺着阶梯下去下面又是一个宽大的广场,道路两侧依然是整齐的铁人甬密密麻麻的排列着,目测之下这里似乎比上一层人甬更多一些。

    并且这里又多了一些与真马大小一般的铜马甬,这些铜马甬周身用黄铜浇筑,头尾鬃毛五官等都是栩栩如生与真马一般无二,并且身上也都画满各种花纹。看着这些铁人铜马甬,李炎心里纳闷这么多的铁人甬到底干什么用的呢?殉葬吗?可是为什么从进入这里开始只有这些铁人甬其他的陵墓里常见的陪葬品,墓室等等都丝毫不见踪影呢?

    实在太奇怪了,李炎压下心中的疑惑,顺着大道继续前进,到了大道的尽头又是一段向下的螺旋阶梯,顺阶梯而下又来到第三层大广场,这里与前面两个广场没有什么区别依旧是两边的人甬整齐排列,只是越往下广场似乎越大,排列的人甬也越多,而且这里每个人甬方阵前面还多了几个单独的铁人甬,从衣甲服饰和兵器等地方判断这些应该是地位比较高的将军人甬。

    李炎没在过多查看这些人甬,他现在只想知道这一层一层的广场到底尽头是哪里,顺着大道下一层又一层的广场,终于走到第九层的时候,他看到眼前的广场上不止是密密麻麻的人甬了,尽头处一个气势恢宏的大殿屹立眼前。

    这个大殿的格局与京城故宫的太和殿一般无二,它长64米,宽37米,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小一些的偏殿。李炎看到此时知道这里就是陵寝的终点了,他慢步走近大殿,只见大殿上方悬挂一个巨大的牌匾上书“垂拱殿”三个古篆体字,右边偏殿牌匾上书“福宁殿”,左边偏殿牌匾上书“崇政殿”。

    李炎从事考古多年看这三个大殿的名字已经基本判断出这个地宫是哪个朝代的,这里应该是一千一百年前左右的魏朝陵墓,就是不知道这里葬的是哪一位皇帝。

    李炎缓步走上垂拱殿的台阶,来到大门前,伸手使劲推大殿正门,封闭了千年的大门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缓缓打开。

    顺着打开的大门向内望去,大殿内除了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石碑和石碑后面的巨大棺椁,其他的地方空空荡荡。“不是吧,这是皇帝的陵墓吗?怎么什么都没有啊?”李炎纳闷的四处观望,一般陵墓中的陪葬品在这里统统没有,不由得让李炎大感意外。

    走近石碑仔细打量上面的碑文,只见石碑上刻有密密麻麻的小篆字,上书“万里黄河,春潮浩荡;千载陈桥,溢彩流光。造父后裔,齐聚一堂;追念祖德,神思飞扬。夫唯赵氏,源远流长;出自黄帝,少昊高阳,皋陶伯益,大廉彦翔,皆为帝胄,苗裔非常!始祖造父,大功无量,得封赵城,赵姓显扬,赵衰赵盾,主政晋邦,以仁养德,子孙兴旺,终列七雄,封侯称王。代有英烈,开来继往。及至五代,十国轮岗;战争连绵,烽火八方;山河破碎,黎民遭殃。歧路纵横,谁引方向?重建华夏,谁堪栋梁?惟我太祖,民心所向。沧海胸襟,气吞八荒;侠肝义胆,菩萨心肠;龙韬虎略,九州名扬。黄袍加身,众意难挡。顺天应人,当仁不让。滴血未流,王朝更张,揽尽英雄,扫平豪强,四海归心,日月重光。天下既定,忧心未央。夙兴夜寐,深谋远望。以文治国,百业兴旺。以仁兴邦,国运隆昌。人文鼎盛,千古流芳。财富丰饶,万国神往。京都汴梁,人间天堂。抚今追昔,我心激荡。神龙智慧,融通万邦。河清海晏,国富民强。敢教明珠,倾倒万方。太祖在上,饮我琼浆!珍馐奉祭,伏惟尚飨!”

    看了石碑上的铭文,李炎知道了,这里竟然是魏太祖赵洪武的陵寝,这碑文上正是记载了赵洪武的出身,文治武功。赵洪武出身低微,但胸怀大志,崛起于微末,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带领华夏子民南征北战,最终一统河山,创立了统一的中原王朝大魏,并且延续了二百七十九年。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李炎的内心激动万分,这里竟然是大魏开国皇帝赵洪武的陵寝,怪不得外面那么多军人甬,这赵洪武是马上皇帝最信任的就是手下的军队,他带领军队南征北战几十年每逢大战都身先士卒,麾下将士无不用命。所以他死后这墓里这么多陪葬铁铸军人甬就说的通了。

    那么不用说,后面的棺椁里肯定就是赵洪武了,李炎激动的手都抖了起来。不过他没有马上去看那个棺椁而是,退出垂拱殿,走向了旁边的福宁殿。

    推开福宁殿的大门,他看到,大殿靠近山体的一侧已经被垮塌的山体压塌了一部分,应该是雨水渗水到山体内部,造成山体松软而垮塌,压垮了大殿的一角。而福宁殿内整齐的摆放了一排排的铁架,上面摆满了瓷器,金银珠宝,古籍字画等陪葬品,粗粗一数不下万件。原来这里是放陪葬品的地方,看来瓷器碎片也是从这里流出去的。

    退出福宁殿,李炎又来到崇政殿,推开大门一看,里面也放有的一个个铁架,不过这些铁架上摆满了各种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应有尽有。看来这位开国皇帝还是偏爱武功多一些呀。

第四章 聚魂宝珠

    李炎站在赵洪武的棺椁前,打量着这个巨大的棺椁。这个棺椁长约3米,宽约1.1米,高约1.6米,通体漆黑。李炎用手摸了摸,触手冰凉,但质感滑腻摸上去犹如玉石一般,“难道是罕见的墨玉?”李炎大惊失色,这么大一块墨玉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见了。墨玉是和田玉石的一种,与羊脂白玉齐名,因其产量稀少,十分珍贵,颜色比较低调,市场少见,其实,品质好的墨玉,色浓质腻,也拥有独特别致的美丽,精美珍贵很难得。墨玉大致分为几种墨玉白玉底,墨玉碧玉底,墨玉墨底,戈壁墨玉四种,但是能用来做棺椁的只有质地坚硬的戈壁墨玉才行,其他的墨玉都是软玉是做不了的。

    戈壁墨玉顾名思义,此玉产于大戈壁,也分等级。但戈壁墨玉的特殊性在于硬度与密度,经过亿万年的风霜雪雨的磨练,玉质非常好,但戈壁墨玉实在难找,尤其是好的戈壁墨玉,真是难得,故而好的戈壁墨玉价格不菲。但是这里这么大的一块简直颠覆了李炎的认知。

    “奢侈啊,太奢侈了,这么大一块戈壁墨玉得多少钱啊?”李炎一边仔细的抚摸着棺椁的外壁,一边感叹。绕着摸了一圈这个墨玉是整个的玉石雕琢而成,没有一丝一毫的缝隙非常平滑圆润。

    李炎摸完四周,有拿手电照向棺椁的上面,在手电光芒的照射下,他发现棺椁的盖子上有7个按七星方位排列的小孔。每个小孔之间有纹路相连。整个纹路布满棺盖之上。

    看着这些纹路李炎发现与外面广场和铁人甬身上的纹路非常相似。这些纹路看来是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到底是什么呢?没有文字记载,没有图形说明,李炎心里百爪挠心一般的难受。

    突然,他发现棺盖正中有一个突起,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小盒子。盒子的位置是棺盖的正中央,而下面的纹路也好像都汇集到了这个盒子下面。

    这个盒子是什么呢?李炎无比好奇,他决定打开看看,为了保护里面的文物他戴上了手套。他小心翼翼的伸手拿向盒子,但是轻轻试了试,盒子好像不能被移动,就像被黏在了棺盖上一样。

    李炎没敢继续用大力,他怕把文物损坏,于是就轻轻的掀起了盒盖。

    打开盒盖李炎定睛往盒内观察,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婴儿拳头大小的碧绿的宝玉。借着手电的光芒,这颗碧玉发出阵阵蕴蕴的豪光。“这是个极品帝王绿啊”李炎再次感叹,这么大的帝王绿也是异常罕见的,不过这个玉石放在棺盖上是为什么呢?

    他小心翼翼拿出玉石,靠近观察,他发现玉石中似乎隐隐有光华流动,他反复用手电照射,但是光华仿佛隐没了一般不再出现。正当他仔细观察玉球的时候,他没发现位于棺盖中央的盒子慢慢沉入了棺盖中,紧接着棺盖上的纹路开始散发出一股一股的豪光。

    随着棺盖上的豪光渐强,紧跟着大殿的地面,外面广场的地面甚至铁人甬身上的纹路也都跟着开始散发出阵阵豪光。李炎正在观察玉石,突然发觉四周似乎明亮了不少,他抬头一看,四周的地面墙壁,棺盖纹路都亮了起来,并且发出有节奏的明暗闪烁。这下可把他吓得够呛,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光,他反应过来想把玉石放回盒中的时候却发现盒子已经没了,他大惊失色知道有可能因为拿了玉石而触发了陵墓的机关,他顾不上仔细查看情况了,只想马上离开这里,这光一闪一闪的鬼知道是不是跟定时炸弹的倒数时间一样。

    他一反手把背着的背包拽到身前,把玉石放了进去。就在他放玉石的时候,纹路的闪光越来越亮,与此同时棺盖上的七星空洞一个接一个亮起,这些空洞的亮光非常亮,就像一个个手电筒一样直射到大殿顶部。李炎看到这个情况知道不能再耽搁了,再不离开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他拔腿往大殿外就跑,就在他刚跑到门口的时候,突然觉得背包变得异常沉重,压的他差点摔倒。

    他大惊失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紧放下背包伸手掏向包中,发现刚刚放进去的玉石也开始发出明亮的光芒,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变得非常沉重,好像一个大秤砣一样。李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他马上决定扔掉玉石赶紧跑。

    他想扔掉玉石却发现玉石已经产生了一股吸力吸住了他的手掌,“啊......”李炎吓死了快,这是什么鬼玩意。短短几十秒的时间,整个大殿包括外面的广场和铁人甬都发出了越来越明亮的光芒,同时李炎手中的玉石的吸力越来越大,四周所有的光芒都好像被玉石吸引了过来。

    玉石的沉重让李炎无法摆脱,同时强大的吸力和四周闪烁的光芒让他开始产生了一阵阵的晕眩的感觉,李炎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然自己就真的出不去了。

    忍着阵阵的头晕,他踉踉跄跄的来到大殿外面,此时大殿外已经变成了一片明亮的地带,所有建筑和人甬都发出了闪烁的光芒,李炎就像喝醉了一样,摇摇晃晃的跑向大道,而他手中玉石的吸引力也在持续增强。

    李炎跌跌撞撞的跑了几十米后还是因为强烈的晕眩而摔倒在地,倒下后他的意识已经渐渐模糊,“不,不,我不要死在这里,这到底是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李炎在意识中大声的呐喊,但是他的身体已经做不出什么动作了,最后失去了知觉。

    李炎虽然失去了知觉,但是他手中的玉石却依然不断的增强这吸力,不一会儿,一个透明的人影飘飘荡荡的从李炎的身体上飘了出来,人影懵懵懂懂的望向四周,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就被玉石的巨大吸力拉了进去中。

    玉石的吸力随着光芒的越发明亮,这时,距离玉石最近的一个铁人甬突然飞起,直奔玉石而来,越是靠近玉石铁人甬就神奇的越来越小,到接近玉石的时候只有芝麻粒的大小了。

    随着这个铁人甬被吸入玉石,一个又一个铁人甬如同飞蛾扑火一样陆续飞向玉石。一个又一个的进了玉石,不多时整个广场上的铁人甬和铜马甬都被吸了进去。每吸入一个铁人甬玉石就明亮一分,玉石越明亮吸力就越大。

    时间不大,整个广场的铁人甬都被吸光了,这时从螺旋阶梯上飞来了另外一层的铁人甬,就这样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整个9层广场的铁人铜马都被吸进了玉石。

    此时的玉石如同一个小太阳一般,明亮的光芒让人无法直视,它吸光了铁人铜马之后似乎还不满足,吸力还在不断加大,此时,福宁殿突然发出阵阵巨响,原来吸力竟然将被损毁一部分的福宁殿从地面拉了起来。

    福宁殿被吸入似乎让玉石吃了大补丸一样,吸力陡然增强,旁边的崇政殿也被轰隆隆的从地面吸起来,拉进玉石之中。而地面上的纹路光芒也越来越亮,地面开始发出阵阵轰鸣,好像地震一般。

    东溪村,老宋正在家准备晚饭,突然感觉地面有震动,他跑出家门向四周观望,突然看见登天岭的山坡上有巨石滚下,“哎呀,地震了,小李还在登天岭呀,这可怎么办?”老宋一看就知道坏了,李炎可能出事了。随着登天岭上大片的巨石滚落,老宋的心沉了下去,这么强烈的地震,在山坡上没遮没拦的李炎凶多吉少啊。

    玉石的光芒越来越亮,吸力越来越大,四周的纹路似乎是供应不了这么多的能量了,开始陆续出现光芒明暗的闪烁,最后地面的石板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而断裂,随着石板的断裂纹路也无法再发出光芒。

    越来越多的石板断裂,导致玉石无法再收到更多能量,突然玉石暴发出一个明亮的光团,一个桌面大小的黑洞出现在玉石旁边,把玉石吸了进去,在玉石进去的一瞬间黑洞关闭了,仿佛从来没有出现一样。

第五章 重生皇七子

    魏永康二十一年,大魏都城晋阳。

    自一百四十年前,赵洪武登基称帝,定国号魏,都城为晋阳后,历经七代帝王,晋阳就成为大魏第一大城市,城内户籍人数超过一百五十万,加上其他来往行商,临时居住的人口,城内常年居住超过一百八十万人,堪称天下第一。

    晋阳的中心是皇城长安宫,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四面围有高15米的城墙,城外有宽40米的护城河,长安宫东西南北各有一门,对应四条城内主街。

    此时,在长安宫御花园内的一座假山上的凉亭内,坐着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嘴里咬着一个草根,正百无聊赖的看着假山下池塘中的锦鲤发呆。

    这个小男孩就是被吸入玉石内的李炎,而他又是怎么会变成一个小男孩的呢?原来,那个玉石并不是普通的玉,而是一个仙家之物,名为聚魂珠。这个珠子本身并无任何攻击与防御能力,它的能力只有一个就是储存,而且只能储存死物和灵体,任何有血肉的生命都无法进入。

    这个珠子是大魏开国皇帝赵洪武从前朝大内宝库中得来,一番研究之后他发现了珠子的作用,他知道天下没有万世的王朝,为了护佑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和保护自己的后代子孙,他秘密进行了一个庞大的计划。

    计划的核心就是这颗聚魂珠,他秘密派遣精通风水阴阳之术的方士寻找龙气汇聚之地,就是神农山五龙捧圣之地,之后他一边在山体内开凿地宫,一边命当时的工部铸造局铸造了两万铁人铜马,这个浩大的工程历经十年才完成,完成之后他在自己的禁军和卫军中挑选了两万最忠贞的士兵,以利用聚魂珠的抽魂之术将士兵的魂魄从**中抽出然后灌输进铁人俑中,制造了一批不死的铁人军团。

    地宫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在地面刻画了九转阴阳阵,阵眼就是大殿中的墨玉七星棺。九转阴阳阵会缓缓吸纳五龙捧圣之地汇集的龙气,龙气汇集到七星棺上的聚魂珠内,就可以蕴养珠内士兵的魂魄保持他们魂魄的完整。

    赵洪武的目的就是当有一天自己的帝国或者后代面临危机之时,这批无敌的不死军团就是他们赵家的回天之术,而且只有身具赵家血脉之人才可操纵聚魂珠以及由珠子控制的铁人铜马军。

    李炎当天拿下聚魂珠导致九转阴阳阵失去吸纳的阵眼,同时聚魂珠失去龙气来源导致能量爆发,在能量爆发的瞬间空间被撕裂,聚魂珠凭借珠子上的血脉印记,回到了一千年前的大魏。

    血脉印记指引着聚魂珠投入了当时还在怀孕期的永康帝后宫之主王皇后的体内,与腹中胎儿结合到一起。而李炎的魂魄也顺势与还未产生意识的胎儿结合,再不分彼此。

    当李炎恢复了意识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还未出生的婴孩,当时的心情是崩溃的,他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等到他在自己的识海看见了那颗安静的聚魂珠猜到应该是这个珠子搞的鬼。

    等他的意识沉入聚魂珠查看,才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不尽感叹命运的奇妙,这么离奇的事情如果不是自己遇上,任你去想象也不可能相信这是事实。

    在聚魂珠中还又个意外的发现,珠子内是一片迷蒙的空间,上下左右都是一片迷雾,只有中心位置悬浮着一小片陆地,地方只有几亩地大小,中间是个冒着水的水潭,水潭旁边有一个小茅草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东西。

    在珠子的空间内,李炎可以看到自己的意识具象出的身体,他走进小屋里面只有一个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一本书。李炎拿起书一看,书名叫“引气长生诀”,他打开书翻看起来,发现这是一部仙家的养生秘笈。

    如果按照书中所写,此功练至最后可脱离**的束缚,魂化元婴,羽化升仙。

    李炎觉得好奇就按照书中所写修炼起来,不成想,他现在是未出世的婴儿之身,也就是仙家所追求的先天之境,修炼起来速度飞快,只月余时间便完成了第一步的筑基。

    而此时,他也足月出生了,王皇后叫王是永康帝赵翊钧的原配,是当朝太师王商的嫡女,在赵翊钧还是太子时期15岁的王就嫁给了他,期间王皇后生了现在的大皇子也就是现在的太子赵承佑。

    在大皇子2岁的时候,也就是元丰三十年,元丰帝赵熙恒驾崩,时年二十岁的太子赵翊钧即位,年号永康,而两岁的大皇子赵承佑被封为太子。

    永康十四年,王皇后再次身怀有孕,让赵翊钧惊喜不已,他与王皇后感情甚笃,虽然其他嫔妃已经帮他生了5个皇子,但他对由王皇后所出的第七子依然充满期待。

    永康十五年正月初四,大雪纷飞,王皇后的寝宫,坤宁宫。

    此时,殿内传来王皇后的阵阵痛苦的呻吟,永康帝正在大门外焦急的来回踱步,不时的向宫内张望,但紧闭的大门死死的挡住了他的视线,只能不甘的叹口气,然后继续来回踱步。

    而台阶下,步廊中都站满了太监和宫女。“陛下,您还是到偏殿等候吧,这天气太冷了,您的龙体重要啊!”一个眉毛刷白的老太监躬身对着永康帝轻轻说道,老太监叫冯直,在永康帝还是孩童时期就伴随左右,至今已经近三十年的时间。

    “不行,朕哪也不去,就在这里等着,朕委实放心不下稚儿”永康帝的语气略带焦躁。

    老太监冯直似乎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神色没有任何波动继续躬身说到“陛下的心思老奴明白,老奴为陛下准备了一件棉斗篷,请陛下披上吧,毕竟陛下的龙体关乎到江山社稷”。

    永康帝没说话转身背对冯直,而冯直也立马从旁边侍立的小太监手中拿过一件黄锦面棉斗篷披在永康帝的身上。披上之后立刻躬身后退了一步,以示不在打扰皇帝。

    就在这时,只听屋内传来阵阵婴儿的啼哭声,“啊,生了”永康帝眼睛一亮,马上站在门口向内观望。不大会功夫,宫门打开一条缝,里面闪身出来一个半老徐娘的妇人。

    那妇人出来,转身看见永康帝站在门口,立马跪倒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民妇崔氏给陛下请安。”

    “哎,起来,起来,免了”永康帝不耐烦的说道,“皇后情况如何,朕的皇儿怎么样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是位小皇子,皇后娘娘一切安好,待会给小皇子洗过澡就可以抱给陛下看了。”崔氏献宝一样的说着。

    “哈哈哈,好,太好了,冯直“永康帝龙心大悦。

    “老奴在”听皇帝叫自己,冯直立马上前两步躬身答道。

    “传朕旨意,皇后母子平安,赏崔氏白银百两,坤宁宫上下赏三个月例钱,其他内廷人员一个月例钱。”

    “是,陛下,老奴这就去办”

    此时,坤宁宫内,婴儿已经洗完澡,包上了厚厚的棉被,放在了皇后的身边。永康帝迈步进了殿内来到床边。

    “稚儿,真是辛苦你了!”坐在床边握着皇后的手,永康帝轻声的说道。

    “能给陛下诞下麟儿,稚儿不辛苦,稚儿心里高兴!”王皇后虽然神情疲惫,但脸上抑制不住高兴的神色。

    “陛下,给孩子起个名字吧”王皇后轻声说道。

    “嗯,朕早就已经想好了,就叫承琰吧,你看可好?”

    “陛下想的名字,必然是好的,就叫承琰吧。”王皇后边说边扭头看向旁边正闭着眼睛睡觉的婴儿。

    此时,闭着眼睛装睡的李炎也听见了他们的说话,心里想,这一世我便是皇七子,赵承琰了。

第六章 引气长生诀

    赵承琰出生后,永康帝非常高兴,对这个最小的儿子也是宠爱非常,不但每天都来坤宁宫还赏赐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并且让太医院派人常驻坤宁宫,天天检查健康情况,生怕孩子出现意外。

    赵承琰在母体内的时候就已经修炼“引气长生诀”筑基成功,现在早已经是寒暑不侵,根本不可能生什么病。

    如果不是现在身体发育还不完全,他早就下地到处跑了。对这个千年前的朝代他也是异常有兴趣。不过现在他只能每天躺在床上睡觉,说是睡觉其实就是一直在运行“引气长生诀”的功法修炼第二层金丹境。

    皇后又诞下一名皇子,一时间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后宫嫔妃等纷纷送来厚礼祝贺。礼物满满的堆了几间屋子,尤其是皇后的父亲,当朝太师,龙图阁大学士王商更是喜不自胜,不但送来大批贺礼,还有不少珍贵药材和补品,给自己的女儿和外孙补身体。

    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天下各郡的郡守和驻军将军的礼物也陆续送到,最后礼物实在没地方放了,只能登记造册放入内库中。

    这段时间以来,赵承琰每天就是吃了睡,睡醒了吃。不哭不闹,有事情就咿咿呀呀的叫几声,告诉伺候的人赶紧换尿布,没事就安静的睡觉(其实是在修炼)。弄的皇后惊喜异常,这孩子太乖巧可爱了。

    每天皇后都抱着赵承琰不撒手,越看越喜爱。现在的赵承琰小脸红扑扑的,两根眉毛像两只弯弯的新月,小嘴巴还经常一动一动的,就像个瓷娃娃一般。

    每天清晨时分,太子赵承佑都会来给母后请安,请安之后就是去太学上课。每次来都会喜欢逗弄一下这个小自己十六岁的弟弟,不是捏捏小脸就是按按小鼻子,弄的赵承琰非常郁闷,话说你还是亲哥哥吗?

    时光飞逝,转眼已经是永康十七年。

    赵承琰今年已经是三岁了,本来三岁的孩子还是稚气未脱的时候,可是他早就如同小大人一般,宫内的人也早已见怪不怪了。按照永康帝的说法就是“天降麟儿”,赵承琰六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话了,一岁已经可以满地跑了,两岁的时候开始翻看书房的藏书。当初知道这些后,永康帝和王皇后都是面面相觑,惊的不知所措,这是天才还是怪胎?

    最后,永康帝叫来赵承琰问他都看了什么书,里面的字都认识吗?赵承琰随口就背了一段三字经出来,这下永康帝和王皇后相信这孩子真是天才啊,永康帝龙心大悦口称“我的麒麟儿”,说罢抱起赵承琰在脸上亲个不停。

    不久,宫内宫外全都知道了这个七皇子的“神童”之名,半岁说话,一岁能跑,两岁背诵三字经,这长大以后岂不是国家栋梁之才啊。一时间,文武百官又对永康帝开始歌功颂德,说是文曲星下凡降于皇家,永康帝闻言也是喜不自胜。

    而赵承琰这三年来,每天修炼“引气长生诀”丹田内已经凝结成一团金色的薄雾,虽然出生后先天返后天,但是他自母体内打下的基础牢靠,而且皇宫大内天才地宝也多,所以进境不慢。原本筑基后丹田内的雾气是白色但是三年后已经变为金色,待到继续修炼下去,金色雾气越来越浓,最后凝结成一个金色水滴,便是金丹境大成了。

    这几年,赵承琰也在宫内到处观察,四处打听,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有修仙的存在,不然这个“引气长生诀”又是从何而来呢?但是,他打听了许久也没发现这个世界有任何修仙的痕迹,连传说都没有,倒是武道非常昌盛,天下间正邪各有几个实力强大的门派,比如执正道魁首的少林,武当,昆仑,青城,峨眉五大门派,其他还有长乐帮,神水宫,太白剑派等大大小小数百个门派,而邪道则是地府,欢喜教,黄泉教,百花宫为首,双方对立了数百年确仍然无法奈何对方。

    而大魏朝廷为了尽量管束这些武林人士,不让他们为祸普通百姓成立了六扇门,但是六扇门捕快的个人武力偏低,虽然人员众多,但是管理效果却是不好。

    为此,朝廷也是颇为无奈,只能对这些正道门派进行拉拢,比如封少林方丈为护国禅师,对各大门派施行免税政策等,虽然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让这些武林门派的势力越来越大,对此,历代大魏君王都无比头疼。

    赵承琰从侍卫口中得知了这些消息后,不禁思量起来,武林门派的势大,势必影响地方官府的威信,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当武林门派的话大过官府命令的时候,过不了太长时间,大魏就会被彻底拖垮。按照历史来看,现在的大魏是正值繁盛时期,但是过不了几十年,北方异族的南下,天灾不断导致的农民起义等等,会将大魏的血一点点流干,最后直至亡国。

    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么必须要在这些毒瘤成长之前就将它彻底割掉,才能保证大魏这个身体的健康,才能有力气去对抗北方的草原异族。

    不过现在自己这具身体太过年幼,永康帝是不可能让自己做任何事的。如果要想早点出宫开府建衙,必须表现出与现在的年龄不匹配的成熟来才有可能。

    想到这,赵承琰打定主意要提早出宫,不然等到15岁成年才能出宫,那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第二天,赵承琰一大早就在自己的贴身内侍张保的陪同下来到宫内抱素书屋的太学堂,刚走到门外就听见里面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正在教课。

    “这么早?张保”赵承琰有些诧异,回身叫了一声。

    “殿下,奴才在”张保听赵承琰叫自己,立即上前一步躬身答道。

    “现在是什么时辰?这太学怎么都开始读书了?”

    “回殿下的话,太学是寅时点卯,卯时上课。”

    “靠,这么早,天黑着就开始上课了,当个皇子真不容易呀。”赵承琰暗自腹诽着。

    “去,叫门吧”

    “是,殿下”张保轻声答应了一声,随后迈步走上台阶,站到屋门前,轻轻的敲了两下门,听到敲门声,里面的声音停下了,随即有人问到“外面是谁?”

    “奴才是坤宁宫七皇子殿下内侍张保,七皇子殿下来了,请先生开一下门。”张保隔着门轻声的说。

    “七皇子?”里面的声音有些疑惑,但还是“吱呀”一声将房门打开,随即里面迈步走出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只见他身高七尺左右,身形消瘦,脸上有些皱纹,头发花白但是梳理的非常整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颌下三缕花白长髯散满前胸,正是诸位皇子的老师,龙图阁大学士,左都御史吴良镛。

    张保看见吴良镛走出屋内,忙躬身一礼,“吴大人,七皇子殿下来听课了。”

    吴良镛看了张保一眼,“嗯”了一声,随后走到赵承琰面前,躬身一礼,“见过七皇子殿下。”

    “吴大人不用客气,快快免礼”赵承琰连忙伸手虚扶,“承琰来的唐突,打扰吴大人讲课,还请大人海涵”

    “殿下客气了,不知殿下来此有何贵干?”吴良镛问道。

    “噢,承琰是来听吴大人授课的”赵承琰答道。

    “哦,据吴某所知,殿下今年才三岁,还不到授课年龄啊”吴良镛眉头一皱说道。

    “不错,只是承琰在宫内呆着无聊,所以想早点听先生的教诲。”

    “哦,原来如此”吴良镛本就是诸位皇子的老师,皇子要来上课他也不能拒绝“那殿下请入内听讲吧。”说罢吴良镛一闪身,躬身施礼。

    “多谢吴大人”赵承琰一拱手,随后迈步进了抱素书屋。

第七章 神童

    赵承琰进了屋内,看见里面坐了七八个孩子,其中有几个是自己的哥哥姐姐。比如自己五哥宁贵妃所出的赵承武,六哥郑淑妃所出赵承方,还有三公主赵颖萱,四公主赵妍等都在坐。

    赵承琰与大家打了个招呼就在赵承武身边找了位子坐了下来。

    赵承武看着他坐在自己身边,抬头看了眼外面,吴良镛正在与张保说着什么。随后他压低声音对赵承琰说道“老七,你怎么来了?这鬼地方躲都来不及呢,你怎么还跑来了呢,在外面玩多好啊?”赵承武今年已经12岁了,生的肌肤黝黑,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

    赵承琰看着这个五哥笑了笑,“五哥,外面好无聊的,没什么可玩的,所以我过来听听吴先生讲课。”赵承琰知道自己的这个五哥是个最不爱习文的人,他名字里有个武字长大以后还真是只喜欢舞枪弄棒,整天和宫中的侍卫们混在一起。还喜欢带着一帮皇亲国戚的孩子去打架,到处惹祸。

    为此宁贵妃也是头疼不已,所以这次强行要求他来听吴良镛讲课磨磨他的性子。

    这时,吴良镛也迈步从外面走了进来,他来到桌子旁,拿起刚才放在桌上的书说道“下面我们继续学,仔细听我先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赵承琰一边听着吴良镛对论语的讲解,一边与前世所知道的论语相对照,看看有没有不同之处。

    书的内容没有不同,只是在注解上还有些不一样,后世一些精彩的注解现在并没有出现,赵承琰寻思这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这节课赵承琰只是随便听听,看看与自己所知道是不是有出入,慢慢了解这个时代的一些东西,毕竟自己的空间还只是局限在这个皇宫里,而且年纪太小无法做任何事情。

    此后几个月,赵承琰每天都来听听课,有时还会提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吴良镛对此也是惊异连连,不知道一个才三岁的孩童怎么会想到几十岁的人都想不到的问题。

    在一日朝会之后,吴良镛将赵承琰的情况上奏给了永康帝,说七皇子是难得的美玉梁材,只要稍加雕琢就是国之栋梁。皇帝听了也是一阵惊讶,回到后宫将事情告诉了王皇后,王皇后听了也是一阵高兴,“陛下,不如让琰儿过来我们考教考教他,看看是不是如吴大人所说这般优秀。”

    “嗯,稚儿说的不错,来啊,叫琰儿来御花园”

    听到皇帝下旨,站在一旁伺候的冯直立刻上前一步,躬身答应。

    随后,冯直快步来到抱素书屋将正在上课的赵承琰叫了出来。

    “殿下,皇上有旨,叫殿下去御花园考教功课。”

    终于来了,赵承琰心中暗自高兴,自己表现的这么突出皇帝必然好奇,肯定会叫自己去考教。想让自己快速出名,坐实神童之名,不在被人当做小屁孩,就看今天了。

    “好,那冯公公请带路吧”

    “这是老奴的分内之事,不敢当殿下的请字,殿下请随老奴来”

    冯直不敢托大,连忙躬身回答。他知道这个七殿下虽然年纪小,但是绝不能小看他,看今天这意思皇帝也是异常喜爱他。

    赵承琰跟着冯直一路来到御花园,只见永康帝和王皇后正站在御花园中的静漪湖边的码头上,手里拿着馒头屑在喂湖中的锦鲤。

    此时的静漪湖波光粼粼,远处荷塘里的荷花随着微风不时摇曳,离码头不远的地方,几只白天鹅在水面悠闲的游动。

    赵承琰来到永康帝和王皇后身后大声说到“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听见赵承琰的声音,永康帝回过身来笑呵呵的说到“哎呦,朕的麟儿来啦,快过来让父皇好好看看”,赵承琰迈步来到永康帝跟前,皇帝一把将他抱起,然后哈哈大笑说,“朕的麟儿又重了些许,再过些时日父皇都要抱不动了”。

    王皇后在一旁看着,也是微笑不语。

    一家人在一起调笑了许久,永康帝对赵承琰说道“琰儿,朕听说你最近一直都在和吴先生读书,都学了些什么呀?”

    “回父皇,儿臣听吴先生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

    “噢?琰儿还会诗词歌赋?可否给父皇背一首呀?”永康帝听完张嘴问道,他的意思只是以为赵承琰可以背诵几篇古人的诗词,如果能背下几篇完整的,他也非常高兴了。

    “切......儿臣不但会背还会作诗呢?”

    “噢?琰儿你竟然还会作诗?那你都做了什么诗念给父皇我听听。”永康帝闻言眼睛一亮,高兴的说道。

    “好,父皇你放我下来,我这就做一首诗给你听”赵承琰闻言,心中一喜,嘿嘿装13的时候终于到啦。

    永康帝放赵承琰到地上,然后饶有兴趣的看着他,准备看看这个天降的麒麟儿有什么惊人之举。

    赵承琰站在地上转身面向湖面,走了一步,用手一指湖面上游荡的天鹅,说道“鹅,鹅,鹅”,“嗯?”闻言,永康帝与王皇后面面相觑,这叫什么诗?他是看见鹅想过去玩吗?

    赵承琰不理众人的反应继续向前走了两步说道“曲项向天歌”,“嗯,这句还有点意思”永康帝听完手捻长髯微微点头。接着赵承琰又走了两步继续说“白毛浮绿水”,“呦呵,可以啊”永康帝听到第三句脸上已经浮现出惊讶的神色。紧接着赵承琰又走了两步继续念道“红掌拨清波”。说完,他回头看向永康帝,“父皇,这是儿臣刚刚看见远处的天鹅,即兴赋诗一首,您看可还行?”

    永康帝回想着刚才的这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好诗啊,如果这是个有学问的人所做,那是不需要惊讶的,甚至可以说相当一般。但是,赵承琰才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去听讲也才几个月的时间,竟然能做出如此规整和有意境的诗来,实在是太了不得了,从古至今也没听说有哪个三岁的孩子会做出如此完整的诗来,何况他还只是在地上走了七步就做出,简直如神人一般。

    “哈哈哈,好诗,真是好诗”永康帝大笑着抱着赵承琰狠狠地亲了一口,王皇后在旁也是笑靥如花,喜不自胜,如此聪慧的孩子让她也是异常高兴。

    “朕的麟儿绝对是文曲星下凡,天家之幸,大魏之幸啊”

    “稚儿,你看到了吗,咱们的麟儿实在太棒了,今天朕实在是高兴,高兴啊,哈哈哈!”永康帝乐的手舞足蹈。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托陛下洪福,琰儿才能如此聪慧”王皇后不失时机的拍了马屁。

    “哈哈哈,冯直,传朕口谕,今天后宫大排宴宴,朕高兴要与众妃同乐”

    “是,奴才这就去办”冯直连忙躬身答应。

    ..........

    当天晚上,永康帝再坤宁宫大排宴宴,叫来所有的后宫嫔妃,皇子公主,一起喝酒庆祝。众人初时不知皇帝为何要大排宴宴,随后在宴席之上,永康帝把白天事说了一遍,众人一时间都无法想象,太妖孽了吧,三岁就七步成诗,说这孩子文曲星下凡还真没准啊。

    在随后的时间里,京师便盛传,皇七子承琰人间神童乃是文曲星下凡,静漪湖边七步成诗,同时那首咏鹅也流传出来,让闻着无不惊叹连连。

第八章 金丹

    在随后的时间里,赵承琰每天去上课都会有皇亲国戚,勋贵大臣的孩子借故与他套近乎,他是来者不拒和这些人都是有说有笑,非常亲热。

    赵承琰知道这些人靠近自己的目的,无非就是多下一个注,多压一个宝而已。

    如果自己有机会登上皇位,那这些人就会更加不遗余力的支持自己,因为按照自己的年纪即使登上皇位也是毫无根基,必须要依靠这些人才行,这样他们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些勋贵朝臣,皇亲国戚全都是如此,每个皇子身后都有一批这样的人。甚至还有人多下几个注,这样赢面更大,可惜赵承琰没有去争那个位置的想法,他可不想被困在这皇宫里,再说修炼了“引气长生诀”后他的天地早就不是这里了,他想去更广阔的世界去看看。

    不过目前总的来说还是赵承琰的亲哥哥太子赵承佑支持的人最多,毕竟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每日清晨时分,赵承琰都会打坐修炼,从丹田的金色雾气中引一缕进入自己的经脉里,顺着奇经八脉运行七十二个周天。

    当这一缕雾气返回丹田时都会壮大那么一丝,虽然不多,但是每天坚持不懈的情况下,境界也是每天都在进步。

    这一日他修炼完毕意识沉入识海,在他识海中的聚魂珠空间也因为他修炼有进步而发生了变化。珠子空间中间的平台也在缓慢的变大。原先的那个小水潭,不但面积变大了,而且现在在中间的位置有了泉水咕嘟咕嘟的冒出。

    水潭里的水清澈见底,赵承琰心里嘀咕,这水应该可以喝吧,这么神奇的地方应该也没有什么细菌吧。他爬在水边喝了一小口,顿时感觉神清气爽,一股通透的凉意从头顶直灌到脚下,“哇,爽啊!”

    赵承琰感觉这水绝对是好东西,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水,但是绝对不是凡间之物。

    这时他感觉喝下水后,自己的丹田金色雾气好像又壮大了那么一点,这个发现让他惊喜不已,再喝一口试试。

    想到这里,他又用手捧了几把水喝下,果然金色雾气又壮大了一点点。“太好了,这样可以加速自己的修炼进度。”于是他盘膝坐在水潭边运行丹田内的雾气开始修炼起来。

    运行了一个大周天之后,赵承琰缓缓将雾气收归丹田,喝了潭水再修炼果然效率比自己修炼要高了三成左右。

    这个发现让赵承琰非常兴奋,按照这个速度,结成金丹的时间又会提前不少,他的计划中结成金丹就是自己要求出宫的时候,同时也是自己庞大计划的开始。

    在他的计划中,首先是肃清中原武林各大门派,不管是正是邪,只要不遵朝廷的召令,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之后的第二阶段,就是利用整合的武林和朝廷的力量对付北方异族,北方异族不是一个民族而是鞑靼,回纥,契丹,羌,犬戎等数十个民族的统称。这些民族虽风俗,习惯,信仰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者为尊。

    这些民族生活环境艰苦,而且全民皆兵,互相之间也是冲突不断,导致各族武道高手层出不穷。如果不是这些异族之间矛盾重重,他们早就集结起数十万骑兵南下攻魏了。

    对于中原的繁华富庶,他们数百年来一直垂涎欲滴。即使如此,每年秋季大魏边境驻军也是异常警惕,这些异族的一些大部落会不时组织小股部队南下打草谷,劫掠人口,抢夺财富。这些部队从不和魏军正面交战,而是利用机动性和魏军打游击战,弄的机动性不好的魏军疲于奔命。

    而赵承琰的目的就是彻底解决掉北方异族的威胁,让大魏的疆土拓展到北方草原,西方大漠,甚至西出到中亚欧洲,他知道这些地方看似荒芜但是资源丰富,一但占住可以让大魏在以后不愁发展的资源。

    赵承琰之所以有信心解决北方异族最重要的就是他拥有这个聚魂珠的空间。这个空间随着他“引气长生诀”修炼的精进,空间会越来越大不但可以将军队的后勤物资放入其中,还有一个底牌就是和他一起穿越回来的两万铁人铜马军。

    虽然他现在的魂力还无法支持放出他们的消耗,但赵承琰相信随着自己的修炼,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这支无敌军队出现在自己面前。

    赵承琰想到那些异族在这支砍不动,撞不倒,打不死的军队面前那种绝望的模样就暗暗得意。

    现在的任务就是加紧修炼,等到突破金丹期,自己就可以洗筋伐髓,炼筋锻骨。这些武道高手对自己的威胁就会降到最低,毕竟他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

    大魏永康二十一年。

    此时七岁的赵承琰正坐在御花园的假山上,嘴里咬着个草根,正百无聊赖的看着假山下池塘中的锦鲤发呆。

    自三天前他的“引气长生诀”突破金丹期,丹田内金色雾气终于凝聚成了一颗手指盖大小的金丹,他兴奋异常。

    他在刚刚突破之后就偷偷跑到演武场试试自己的力气。他虽然不会任何武功招式,但他不在乎,修仙功法修炼有成,抬手投足自然深具天然的威势,这就是境界上的差距。

    他拿侍卫们练力气的石锁单手举起试了试,这个石锁至少有百十斤重,但他举起毫不费力。双手一手拿一个一样没什么感觉,他把石锁舞动起来“呼呼”挂风,半晌过后他依然没有累的感觉。

    “哈哈哈哈,爽啊”赵承琰喜不自胜。接下来该利用金丹之力洗筋伐髓了,在洗筋伐髓的时候会耗费大量的能量,所以需要一些大补的灵丹妙药来进行补充,不然会伤及根本。

    但是,丹药从何而来啊,符合要求的灵丹只能自己炼,药材这皇宫里倒是不少,只是炼丹确是没人会。

    看来只能自己炼丹了,赵承琰郁闷的想着。吐掉草根,站起身“嗖”一下,他从几米高的假山上一跃而下。站在山下伺候的张保看着眼皮一阵突突,暗自捏了把冷汗,“我的爷,您可别摔着,不然奴才人头不保啊”

    张保想罢,快步来到赵承琰身边躬身说到“殿下,您可千万小心呐,奴才看着都心惊肉跳啊!”

    “哈,没事,放心吧,我自有分寸”赵承琰耸耸肩说到。

    为了自己的炼药大业,赵承琰来到太医院仔细看了药师制做药丸的过程,从修治,粉碎,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一系列的流程最后制出合格的药丸。

    他仔细梳理了一下整个过程,“嗯,应该自己实践一下了。”他从太医院拿了一些工具,准备自己回去试试炼药。

第九章 易筋炼骨丹

    回到武德殿自己的寝宫,赵承琰吩咐张保去找个小炉鼎来,并且从太医院取几十味药材,不需要年份太高,普通级别的就好,毕竟只是练手,高级材料还是留着熟练之后正式炼丹再使用。

    不多时,张保抱着一个普通蒸锅大小的炉鼎进了屋,“殿下,您要的炉鼎已经找到了,您看可还行,如果不合用奴才再去找。”放下炉鼎,张保对赵承琰说到。

    “嗯,这个可以了,现在只是练手,材料拿回来没有?”赵承琰绕着炉鼎走了一圈说。

    “已经按殿下的吩咐拿回来了,就在外面已经分类放好了。”

    “抱进来吧,放在外屋放好了,然后你们就都出去吧,这几天不要进来打扰我,送饭放在外屋就好。另外去母后那里说一声,就说我这几天要读书,先不过去请安了。”赵承琰对着张保说道。

    “是,殿下奴才这就出去。”张保有点犹豫的往外走着,毕竟看小主子的意思是要自己制药,可是一来小主子身体健康不需服用药剂,二来制药让太医院的人做就好了,干嘛要自己动手呢?这要是在制药的过程中烧着烫着小主,自己这脑袋是铁定不保啊。

    想到这,张保往外走的脚步停了下来,回身轻声说道“殿下,要不奴才留下来伺候殿下吧,端个茶,倒个水,添个柴火什么的,就不用殿下动手了。”

    “噢,这样啊”赵承琰转念一想也对,打下手的事是该有个人来干,“行吧,那你留下给我打下手,记住按我说的做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误,知道吗?”

    “是,是,奴才明白,保证误不了殿下的大事。”张保一听赵承琰同意他留下来,高兴万分,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有自己看着小主子一定不会出危险。

    张保转身走到外面向伺候在外面的人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并且安排人去王皇后那里打了个招呼,这才转身回到屋内。这时,赵承琰已经站在一堆的材料前,仔细的挑选起来。挑出合格的药材,然后放在秤上称称重量,然后在旁边的纸上记下此次试验的药材比例,都记好了以后,拿着药材对张保说“张保,把这些药材洗干净,然后按种类切好,我一会儿用”。

    “明白,殿下”张保答应了一声,拿着药材就开始收拾起来。赵承琰此时来到炉鼎旁边,点燃了炉鼎下面的火,看着火一点点大了起来,此时屋内已经能感觉的一股股的热浪。

    过了一会儿,赵承琰看着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就拿空间潭水倒入炉鼎内,同时对张保说“快把材料拿来,按我说的顺序放进去。”“来了,殿下放心一定没问题。”张保抱着药材站在炉鼎旁边答道,此时炉鼎下面的火焰已经变成纯橘色,按照赵承琰的认知,应该是已经到了摄氏1100度左右,如果不是炉鼎比较小,同时炉身被包裹的比较严实,屋内早已不能待人了,就是这样人如果靠近炉鼎,也是被热浪熏的睁不开眼。

    张保听着赵承琰的吩咐,将药材一一放入鼎内,放完推出几步后才张口大喘了几口气,在炉鼎旁边连呼吸都不行了,好像吸入肺里的都是火一样。

    此时的赵承琰正仔细观察鼎内药材的变化,这些药材放入鼎内之后立刻就被高温融化在水中,随着水的翻滚,各种药材被融合在了一起。慢慢的,水越来越少,鼎内的药汁变得越来越粘稠,同时颜色也从开始的黑褐色一点点变淡。

    终于,鼎内的药汁已经完全变成了药膏状物体,此时赵承琰对张保说,“张保,关掉炉鼎吧,应该已经成了。”

    “是,殿下”说着张保走到炉鼎边,关闭了火门,一会儿没有空气进入,炉鼎的火慢慢熄灭了。火灭了确不能马上拿药,因为需要等药膏凉一凉,才能剥离药渣和药膏。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炉鼎彻底凉了下来,鼎内的药膏和药渣也已经变成温的,赵承琰走上前去,用一个小勺将最上面一层褐色的药渣轻轻刮去,露出了下面淡黄色的药膏。

    药膏所出不多,全刮下来大概有一个成人的拳头大小,赵承琰找来一个玉盒,将药膏放了进去,然后挖下一点搓成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药丸。

    他拿着这个药丸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药草的清香进入鼻腔,没有其他异味,“嗯,从闻着的味道来看,应该不算失败”赵承琰思量到,想罢,他又伸出舌头轻轻舔了两下药丸,入口一股清凉的药草味道直入腹中。

    这时,张保在旁边劝道“殿下金身,不可轻试啊,奴才愿代劳”,赵承琰一听也对“嗯,也好,你试试,放心吧绝对不是毒药,顶多也就是个没效果而已”说着将手中的药递给了张保。

    张保躬身接过药丸,一张嘴就吞入腹中,赵承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问道“吃下去,你可有什么感觉?”

    “回殿下,这药丸入口即化,一股清凉直入腹中,奴才现在没有任何不适。”

    “其他感觉呢?有没有疼痛什么的?”

    “殿下,没有任何疼痛之处,不过奴才感觉好像卡在瓶颈的内功有点松动的迹象”张保突然有点惊讶的说道。

    一般的皇家重要人物身边的侍太监都会学一些武功,这样万一主子遇险,陪伴在主子身边的太监就可以挡一挡。大内有一门功夫叫金刚凝血功只适合太监修炼,虽然修炼有成也是个一流高手,但是,太监一般都事务繁多大多数时间都陪伴在主子身边,能修炼有成的非常少,而能出宫的就更少了,所以在外界名声不显。

    张保也一样,他的资质一般,从10岁入宫后就开始学习,直到20岁被派到赵承琰身边,他的这门功夫也只是刚修炼到第三层,算个二流高手都勉强,而且已经多年没有任何进展了。

    没想到今天吃了赵承琰这个试验性质的丹药竟然让他的瓶颈有了松动,这如何能让他不惊讶。

    “噢?还有这个功效吗?”赵承琰马上又搓了一个药丸直接放入口中,顿时一股清凉之气带着草药的芳香直入腹中。这股清凉之气进入腹中就开始向五脏六腑和四肢蔓延,赵承琰马上运功吸收,没想到腹中的凉气马上就没了,而自己的金丹也毫无变化。

    “看来药效不够好啊,应该还要加大剂量和改进配比才行。”赵承琰思量到。“张保,这些都给你了,拿去吧。”说着,他把装药膏的盒子扔给了张保。

    “奴才谢殿下恩赐”张保接住玉盒,激动的跪下边磕头边谢恩。

    “起来吧,起来吧,这是个失败品,给你就是不会浪费了那些材料”赵承琰挥了挥手,不在意的说道。

    “我的天,这还是失败品,我的殿下你不知道这药要是放到江湖上可是会让人疯狂的呀。”张保听了赵承琰的话暗自咋舌。不过他一想到自家殿下的妖孽程度也就释然了,咱家的小主子可是神仙下凡转世,早晚还要回到天上去的,这会仙术当然就不一样了。

    第二天,赵承琰修改了药材的配比继续试验他的丹药。每次丹药出炉他都小尝一下,不满意效果就直接丢给张保让他吃了,美其名曰:不浪费。

    一开始张保还欣喜若狂,当宝似的还不敢多吃,结果越往后赵承琰丢过来的药丸药效越好,张保到最后想多吃都不敢,因为多吃点会把他撑爆的。

    就这样过了二个多月,浪费了无数的珍贵药材,终于在这一天赵承琰得偿所愿“哈哈哈哈,终于成了,这才是我要的,哈哈哈”一边大笑着,一边看着手中的玉盒。

    只见玉盒中成着数十粒洁白如玉的丹丸,每一个都有珍珠般大小。刚才赵承琰尝了一个,一股火热的气息在体内的经脉中来回游走,它经过的地方一丝丝的热气融入筋脉之中,在用金丹之力易筋锻骨的时候这个丹药可加速筋脉恢复的速度。

    哈哈,易筋锻骨丹终于炼成了,易筋锻骨的速度可以提升至少一半的时间。

第十章 药园

    炼制成功易筋炼骨丹,赵承琰异常兴奋,因为成功的炼制丹药对他的帮助非常大,金丹期的进境和基础都会更加牢固。而且,引气长生诀中所列还有其他丹药,学会炼丹以后他就可以将这些丹药炼制出来,增加自己的功力。

    赵承琰的丹药炼制成功另外一个高兴的人就是张保了,他这些日子是痛并快乐着,痛是丹药天天吃感觉自己快被撑爆了,快乐是因为丹药吃得多,他的金刚凝血功已经大成,如果现在放在江湖上也是一名一流高手了。而且,不止他一个因为丹药受益,武德殿内伺候的太监大大小小有几十号人,都被赵承琰的丹药喂得饱饱的。

    用了七天的时间,赵承琰炼制了上百颗易筋炼骨丹,算算这些丹药差不多够他完成全身的洗筋伐髓了。他算了一下,全身的洗筋伐髓大概要三天的时间,再有一个月就是秋祭的日子了,永康帝和王皇后都要忙祭祀仪式的事没工夫理会自己,这时候才是闭关修炼的最佳时机,要不然自己三天不出现,永康帝和王皇后一定会怀疑自己的。

    秋祭是大魏朝一项比较重要的祭祀活动,这是为了感谢上天这一年风调雨顺让粮食能顺利成熟,天下的百姓都有饭吃。同时也是祈祷上天保佑第二年没有灾祸百姓安乐。

    在秋祭这一天,永康帝和王皇后包括后宫的嫔妃,成年的皇子公主,朝廷重臣,皇亲国戚全都要盛装出席。秋祭的仪式在南门外五十里的天坛举行,整个仪式从出晋阳城的南门开始,一共进行三天。这个时间恰好可以让赵承琰进行闭关。

    赵承琰早已准备好了,皇帝和皇后一出宫,他就吩咐张保三天内不许打扰他,也不许进入他的寝殿。张保躬身答应,随后亲自守在寝殿门口防止有人打扰赵承琰。

    此时的赵承琰,已经坐在床上运起“引气长生诀”的功法,缓缓从丹田的金丹中引出一缕金色丹气,这缕丹气锋芒毕露顺着筋脉游走,赵承琰觉得丹气经过的地方好似被刀子割过一般的刺痛,他吃下一颗易筋炼骨丹马上宁心静气一边引导丹气运行周天,一边控制丹药的药力修复被丹气破坏的筋脉。

    就这样,运行一个周天丹气,他就要吃下大概10颗丹药来修复筋脉。三天时间他整个运行完十二周天丹气,他的易筋锻骨丹也吃完了,洗筋伐髓已经完成了洗筋这一个阶段,下一个阶段就是伐髓也就是炼骨。

    但是,赵承琰发现易筋炼骨丹对筋脉的修复是非常好的,但是对炼骨的修复却是事倍功半效果一般,起初他不明白问题所在,后来仔细分析才知道,原来是药材的原材料的限制,材料的药力不够伐髓的标准。但是目前他炼丹的材料已经是宫中最好的材料,要想再获得更好的药材就只能碰运气了。

    可是极品药材难得获得一种已是幸运至极,获得数十种那就是痴心妄想了,为此,赵承琰也是颇伤脑筋。这一日他正在御花园闲逛,走着走着来到御花园北边一处角落,发现此处有几间屋子,外面还扎着一大圈的篱笆,里面有十几个人在忙忙碌碌。他站在篱笆外向内望去,原来这里是一个苗圃,里面种的都是各种花草树木,这些花草树木都是给御花园培育的,花园内的花草如果有死亡或者品相不好的,都会用这里的拿去替换。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我也自己弄个苗圃自己种药材呀。”赵承琰突然醒悟,外面收购不到可以自己种呀,自己的魂珠空间里应该种这些药材,而且用空间水浇灌品质应该会更好。

    想到这里,他转身快步回到了自己的武德殿,“张保,你去找些药材的种子来,我有用。”赵承琰对张保吩咐道。“是,殿下,奴才这就去弄来。”张保不知自己的小主子又有什么突发奇想,不过他还是用最快的速度从太医院找来了不少药材种子给了赵承琰。

    “你出去吧,没我吩咐不要进来打扰我。”

    “是,殿下”张保躬身答道,转身出了武德殿,还将大门带上。

    带着种子到魂珠空间,赵承琰来到空地上,先在水潭边挖了几排浅坑,将每种种子都种了几颗下去,埋上土后用水潭里的水浇在上面,等了一会儿眼看水已经渗透了地面,他蹲在旁边满心的期待的看着。

    等了半天也不见动静,他也没了耐心,打算过段时间再来看看。过了几天,他趁着午睡的时间,进入魂珠空间,突然发现种下的种子有的已经破土而出一个小小的嫩芽,有的还在努力往外挤着。

    “哈哈,果然可以,空间水用来种药材品质一定非常高,而且看样子生长速度也是飞快”赵承琰蹲在地上,欣喜的看着这些破土而出的小芽。

    知道自己种植药材是可行的,他马上吩咐张保去多拿些各种药材的种子,没有也要去尽力收购。接着赵承琰在魂珠空间里划出了一片地方,用自己动手做了一圈篱笆墙,有弄了块石碑上面写下药园两字立在门口,忙忙碌碌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药园算是初具规模。

    里面各种药材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种的早的已经开始发芽,种的晚的还没破土。虽然这些药材生存环境,生长所需的资源都天差地别,但在这里全都健康茁壮的生长。

    根据赵承琰观察,以空间水浇灌的这些药材,比在外界生长速度要快数十倍,也就是说外界要数十年上百年才能成材的药材,在这里只需几年的时间就可以了。这简直太惊人了,极品药材他都可以批发了,赵承琰美滋滋的看着这些小苗,以后再也不会发愁材料问题了,哈哈哈。

    ........

    大魏永康二十四年,初春。

    寒冷的冬季刚刚过去,现在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地面上甚至还有些积雪。再过些日子就是春耕时节了。赵承琰今年已经十岁了,一年前他靠着自己种的极品药材炼制了品质高级的炼骨丹,终于完成了全身的洗筋伐髓。不必刻意入定修炼丹田金丹丹力随时随地的都在自如运转,如遇攻击瞬间反应在体外形成罩气护体。十岁就可以护体罩气外放简直是骇人听闻,现今的江湖之上能做到护体罩气外放的不超过五人,这些人都是各大门派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现在的赵承琰已经可以做到自保无虞,离他实行计划又近了一步。

第十一章 刺客

    正月十五刚过,永康帝颁下旨意,二月初二将去西郊皇庄“演耕”,众皇子和后宫嫔妃随行。“演耕”就是皇帝每年都要亲自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躬耕一番,以给天下百姓做一个重视农业生产的榜样。

    皇帝出行必然不能马虎,宫内的内廷四卫,千牛卫,骁骑卫,羽林卫和仪鸾卫全都忙活起来,旗帜,车撵,仪仗等等都开始准备。内廷四卫是皇帝亲军不属于兵部管辖,由皇帝内库出资组建,所以内廷四卫的领兵大将军都是皇帝的心腹。内廷四卫的不少官兵都是祖上世袭,对大魏对赵家忠心耿耿。

    内廷四卫中的千牛卫是皇帝的贴身侍卫,领兵大将军是御前侍卫总管,威武大将军“神枪无敌”李含光。李家从祖上就一直是大魏的武将勋贵,李含光的父亲李远航在元丰帝赵熙恒时期开始担任御前侍卫总管,千牛卫威武大将军。李含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家祖传的枪法“疾风射日”配合神兵“沥泉”枪,在武林天榜上排名第二十一位。

    骁骑卫是四卫中的骑兵卫,负责皇帝出行时的外围护卫。骁骑卫领兵大将是龙骧将军“狂刀震天”叶君离,和李含光一样是武勋世家,不过他的武学不是家传而是学自西疆玉镜山“轩辕武圣”于和之处,天榜排名第三十位。

    羽林卫是四卫中的重装护卫,他们身披重铠手持巨盾,专为阻挡可能出现的敌人骑兵。羽林卫领兵大将是虎贲将军“力拔山河”柯振岳。他不是武将勋贵出身,而是在永康帝还是太子时期微服私访碰上的一位奇人,此人力大无穷,手持一对玄铁狼牙棒,武功高绝天榜排名第三十三,二人在巧合中相遇相谈甚欢,共同携手闯荡江湖,虽时间不长但也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后来永康帝即位不久,原羽林卫领兵大将上官恒告老致仕,永康帝想起了这个至交好友,随任命柯振岳担任羽林卫领兵大将。

    仪鸾卫严格来说不是护卫,而是负责礼仪,举旗,驾车,鼓乐,皇帝仪仗等事物的队伍,这些人只有少部分人腰挎礼仪长刀,其余的人穿着亮丽的礼服用来显示皇家威仪的。因此它没有领兵大将,而是由侍监负责统领。

    接到旨意之后,赵承琰所在的武德殿也忙碌起来,皇子的礼服,出行的车撵,陪同和护卫的人员全都要准备妥当,张保这几天是忙的脚不沾地。各个皇子都有一队专属护卫,一般是由千牛卫派出的一个队负责。不过赵承琰这里不一样,他没要千牛卫的护卫队,而是把自己殿内的太监一共六十人组成了一队护卫,这些太监年龄有大有小,不过各个被赵承琰的丹药喂得武功不弱,比一般的千牛护卫要强的多。

    转眼间已经来到二月初二。

    一大早吃过早膳,赵承琰就穿上华丽的礼服,来到了垂拱殿。殿下七个皇子和众位嫔妃也都已经到来,这时随着冯直一声“皇上驾到”永康帝和王皇后缓步进入殿中。永康帝看看四周发现人都已经来齐了,就说道“各位爱妃,众皇儿随朕出发吧。”众人应了一声,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出来殿外。

    赵承琰是最小的一位皇子,按照先后顺序他的车撵应该是在最后,不过永康帝在上了御撵后就派冯直叫他与自己同车。赵承琰来到御撵上,看见永康帝居中而坐,王皇后坐在左手边。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赵承琰躬身施礼。

    “哈哈,皇儿不必多礼,来,过来坐”永康帝显然心情不错,笑着说道。

    赵承琰过去坐在永康帝右手边,在一家三口谈笑风生中,车撵已经启程赶往西郊的皇庄。

    ......

    因为古代的马车没有避震,路也不平,车走在路上非常颠簸,所以为了舒适一点,所有的车撵速度都不快。虽然向御撵这样有九匹骏马拉车但是速度依然和步行差不多。西郊皇庄距晋阳城三十里左右,按照现在的速度至少要中午才能到了。赵承琰在车中倍感无聊,只能与永康帝和王皇后闲聊,期间不时冒出点奇言妙语,逗得皇帝和皇后哈哈大笑。

    临近中午,队伍已经行进到离皇庄不到七里的一处地方,叫落石沟。这个地方两边是矮山,山上都是灌木和不太密的树林,官道从中间穿过,弯弯曲曲直通远方。刚进入山谷,赵承琰突然感觉一丝杀气,有情况,这是金丹期对危险的一种感应,他找了个借口钻出御撵的车厢,站在车撵上向四周望去,四周的林木现在还没长出树叶,但是如果藏点人还是没问题的。

    越向谷内前进,危险的感觉就越强烈,他马上招来张保说道“张保,这里不对劲,很肯能有凶险,你把咱们的人都招过来,保护御撵。”“什么?危险?难道还有人敢刺王杀驾不成。”张保听了赵承琰的话,不由得大惊失色,“快去,别废话,另外招三位将军近前搭话”。“是,奴才马上就去”张保不敢耽搁,立刻招呼武德殿的太监护卫包围了御撵,告诫他们要警惕四周,同时马上派人招三位大将军上前搭话。

    不一会儿工夫,三位将军骑马来到御撵近前,“殿下,不知招我等三人前来,可是陛下有何吩咐?”三人中的老大李含光对着赵承琰一抱拳说道。

    他知道永康帝最喜爱这个小儿子,连出行也是要带在身边,所以语气十分客气。

    “三位将军,不是父皇有事吩咐,而是我找三位前来的”赵承琰不敢托大,也抱拳拱手示意。

    “噢?不知殿下有何吩咐?”李含光三人对望一眼,显然有些惊讶。

    “三位将军,我觉得此处有诡异,很可能有刺客要刺王杀驾。”赵承琰语出惊人。

    “什么?”三人听后大惊,“殿下,此事可有证据,这等大事可不能玩笑啊。”李含光脸色阴沉,眉头紧皱说道。

    “三位将军,我绝不会拿此事开玩笑,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我敢肯定此处一定有问题。”赵承琰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个......”李含光三人对望一眼,颇感无奈,没有证据的事要如何相信啊,“三位将军,现在咱们可以加强护卫,无事便罢,若有事也可立于不败之地。”赵承琰道。李含光略一沉吟,说道“殿下所言极是,我等这就布置下去”。说罢拱手一礼,便带着另外二人下去部署,尽管他们半信半疑,但是万一真有事发生呢。不多时羽林卫两个统领率四队巨盾手来到御撵边上警戒,同时骁骑卫的骑兵也四散开始侦查。千牛卫的侍卫全都面向两边,警惕的目光四处扫射。

    又往前走了一里路左右,突然只听左边山上树林一声哨箭声响起,“不好,有埋伏”这声哨箭是骁骑卫的紧急信号。显然是骑兵在树林里发现了敌人。就在此时,树林中一声唿哨响起,只见两边的树林里顿时飞出一阵弩箭,看飞行速度是军用的重弩,此时,羽林卫的巨盾手已经站在车撵上举起了巨盾,巨大的盾牌犹如金属墙壁一般将整个车厢护了个密不透风,不但是皇帝的御撵,其他嫔妃皇子的车撵也是一样。

    林中的弩箭只射了两轮就停止了,因为这些弩箭除了杀伤一些车撵周围的士兵以外,没有发挥半点作用。见弩箭没有发挥作用,林中又是一声唿哨响起,只见两边的林中窜出不少黑衣蒙面人,每人都手持利刃,而且身上还装备有轻便的皮甲。“护驾”李含光一声大吼,随即挺起手中大枪,迎上黑衣蒙面人。

    黑衣蒙面人数量不少,两边林中至少杀出来几十人,而这些人各个功夫不俗,普通士兵根本不是对手,只有羽林卫因为身着重铠还能抵挡一二。眼见刺客离御撵越来越近,赵承琰面色阴沉,“张保,准备护驾。”他对着张保喊了一声,“是,殿下,奴才早就准备好了。”张保此时也精神紧绷,不停的扫视四周。赵承琰回身进了车厢,此时永康帝和王皇后听见外面纷乱的声音,有些惊慌失措。大魏承平日久,刺王杀驾的事百年来都没有过,这次让他们赶上了,见赵承琰进来马上开口问道,“皇儿,外面什么情况?”

    “父皇,母后,不必担心,外面有些不长眼的刺客,要刺杀父皇,不过三位将军已经做好万全之策,父皇不必担忧,儿臣就在门口护卫父皇母后。”说完,赵承琰转身出了车厢。听见三位将军有了准备,永康帝和王皇后轻舒了口气,对于赵承琰说的护卫他们到是没放在心上,一个十岁的孩子还能怎么保护自己。

第十二章 刺客(2)

    出了御撵车厢,赵承琰转头望向四周,三位将军已经和刺客打上了,不过刺客当中能人不少,三位将军的身手都是一等一的高手,竟然有几人能和他们战的不相上下。

    和李含光交手的是一个使棍的人,此人身高过丈,高大魁梧,手中一条紫金盘龙棍,棍子有成年人的手臂粗细,沉重异常,但是在此人手中却是舞的上下翻飞,好似没有重量一样。李含光的神枪“沥泉”也是舞出漫天的枪影罩向此人,枪棍不时相交,迸发出阵阵“铛铛”巨响,李含光要想快速拿下此人却也不易。

    和叶君离交手的是个使软鞭的女子,此人手中一条金刚九节鞭,将自己的周围舞动的密不透风,叶君离的狂刀竟然破不了这个九节鞭舞成的围墙。而女子的软鞭则不时的在叶君离身边出没,如果稍不注意很肯能会中招,惊的叶君离怒吼连连。

    而柯振岳对上的是个瘦小枯干的老者,这人没戴帽子露出一头花白的头发,脸上蒙着黑巾,从裸露的肌肤来看岁数应该不小了。老者的功夫明显走灵活多变的路子,柯振岳力大无穷,招式刚猛,但老者并不与他硬拼,身形滴溜溜转来转去,抽冷子给柯振岳一掌,虽然只能让他退上一两步,但是形式却对柯振岳不利。

    赵承琰看着场中的情况,脸色阴沉,因为这伙刺客明显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同时分工明确,有专门的人去克制三位将军,缠住他们让他们无暇分身保护皇帝,而他们的杀手锏应该还没出现。就在他四处观察之际,突然,从黑衣人群中飞起一人,此人混在刺客群中毫不起眼,但是靠近车撵后突起发难,让人措手不及。

    只见此人手中一柄长剑,飞身而起长剑空中一划,一道剑气劈向护卫在车厢外的羽林卫,羽林卫身披重铠,竟然被这人一道剑气劈开。顿时,好几名羽林卫士兵惨叫着倒地,而此人,脚尖轻点一名士兵的头顶又再次飞起直奔御撵车厢而来,距离车厢不到一丈的距离时,又挥出一剑,只见一道白色剑气直奔车厢的而来,突然一声怒吼“好贼子,尔敢。”只见一灰袍人如同一只大鸟,从车厢旁飞起,伸手一抓,一道气劲飞出与剑气对碰双方都消弭无形。

    灰袍人落在车厢边,站在倒地的羽林卫士兵身前,挡住了刺客用剑气辟出的空当。赵承琰定睛一看,灰袍人原来是张保。张保一直在车撵下守着,见到车厢防守露出破绽,不及细想立即出手阻拦了刺客的一次进攻。

    张保的武功在赵承琰丹药的帮助下,进展神速,从一个三流身手到现在可以劲气外放,隔空伤人只用了三年时间,可谓是神速。以他现在的功力,天榜前十应该都是有位置的,而这个黑衣人的武功也是不弱,从剑气飞出就可见功力不一般。

    张保运起金刚凝血功,闪身扑向黑衣人,看气势势必要拿下这个刺客。黑衣人挥动长剑与他战在一处,黑衣刺客的剑术的确不凡,剑光闪闪,剑气不时到处四溢,显然是拼了全力,而张保也是运起凝血神爪,双手如同精钢一般竟然与长剑相碰发出金铁般的声响。

    而赵承琰看着张保没什么危险,又四顾环视,他心中危险的感觉并没有消失,应该是还有刺客隐身在一旁。突然,他猛的向左边山丘上望去,只见几百丈之外的山丘上树林之中一点光芒闪现,果然还有后手,“哼,让你知道知道厉害。”赵承琰背在身后的右手一张,地面上一片枯黄的树叶被瞬间吸入他的手掌。

    树叶入手,他看似随意的一抬手,手中的树叶对准几百丈外的光芒激射而去。此时,树林内赫然有一架军队使用的攻城重弩,弩身上架着一支手臂粗细,长约五尺的巨大弩箭,而一名蒙面黑衣人正操作弩箭瞄准数百丈外,御撵的车厢,如果这支弩箭射正,不管车厢外的羽林卫身穿多少层重甲都没有用,只会像纸一样被射穿,同时后面的车厢也会在弩箭的巨大威力下被射穿,里面的人自然也绝无幸免的可能。

    这个蒙面人刚刚瞄准了车厢,还没等手扣动扳机,突然眼前一花,只见眼前的重弩弩身轰然炸裂,同时自己的胸口一阵剧痛,身子也不由得倒飞出去。

    倒飞而出几丈远的黑衣人张口吐出一口鲜血,他到现在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抬头一看,重弩已经被巨力打的四分五裂变成废品了,他茫然的看了看四周,然后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胸口,赫然发现,自己的胸口贴着一片枯黄的树叶。他大惊,难道自己就是被这片树叶击飞的吗?不对啊,自己面前是重弩啊,树叶怎么击中自己的?

    难道是......黑衣人想到了一个骇人的结果,那就是,这片树叶是在击毁了重弩之后又打到自己身上才留在自己胸口的。这个结论,让他瞠目结舌,重弩离御撵数百丈的距离,而一片树叶不但飞过数百丈,还能击毁重弩并且将自己击伤,这是什么功夫?从来都没听说过能有人有这般功力。

    黑衣人知道,对面的皇家队伍里有高手,而且这个高手还不是自己这些人能对付的,他咬牙掏出一颗丹药放入嘴中,然后站起身调息了片刻,然后拿出一个唿哨,吹了三声,然后也不看下面的结果,只见闪身进入灌木丛消失不见。

    山下的刺客听见三声唿哨响,也都毫不恋战,纷纷逼退对手,闪身进入林中撤退。此时,与张保对战的蒙面剑客也听见了撤退的信号,一挥手一道剑气飞向御撵,同时闪身飞退,张保见剑气飞向御撵连忙飞身过去拦住剑气,可此时黑衣剑客已经飞退了数丈,眼看就要推入林中了。

    赵承琰看到这种情况,心说“你们这些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问过小爷我了吗?”只见他右手一张又是一片树叶飞入掌中,紧接着他右手微抬,一道劲风飞向黑衣剑客。

    黑衣剑客刚要闪身如林,突然觉得一道劲风飞来,知道有人攻击自己,但是不挡自己势必被击中,只能回身挥剑挡向劲风,只听“铛”一声巨响,黑衣剑客手中长剑崩断,同时他人口喷鲜血向后飞出,飞出十几丈远才摔倒在地,口中鲜血不停喷出,直接半死了。

    张保见状,知道是自家小主子出手了,连忙飞身过去,点了黑衣人的穴道,防止他重伤身死,然后命周围士兵绑了他,然后回到御撵前复命。

    此时,三位将军也来到车撵前跪下请罪,皇帝遇刺几位将军都是心情忐忑,不知道永康帝该如何发落。赵承琰见刺客全部退走,随返回车内,对永康帝和王皇后说道,“父皇,母后,刺客全都跑了,不过抓住一个活的,父皇,母后咱们回宫吧,这里还是不太安全。”永康帝此时也已经心情平复,点点头道,“就依皇儿所言,回宫吧,让李含光他们回宫再说”。“是,儿臣明白”赵承琰来到外面,对李含光说,“三位将军,父皇命现在回宫,有什么事回宫再说”“臣等遵旨”李含光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随保护永康帝掉头回了晋阳城。

第十三章 御前亲军拱卫司

    回到皇宫长安城的永康帝,先是安抚了一下王皇后和众皇子嫔妃,刺客此次的目标只是皇帝,所以这些人都受了些惊吓,却并未有任何损伤。太子赵承佑还特地来到赵承琰的跟前,询问他是否有事,对这个小自己十六岁的弟弟,他也非常喜爱,这次他和皇帝同乘一车竟然遇到刺客,也是把太子吓了一大跳。赵承琰笑了笑和太子说自己没事,一直和父皇在一起。太子闻言也就放下了心。

    永康帝此时已经来到养心殿御书房,下面站着李含光,叶君离,柯振岳三位将军,三人自回到皇宫就一直提心吊胆的,他们深知这次的事陛下绝不会轻易罢休,只是不知陛下现在的怒气会不会朝他们三个发。

    沉着脸的永康帝,重重的哼了一声,他看着下面躬身垂垂首站立的三人,心中一阵的不满。“三位爱卿,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调查清楚都是什么人干的?”永康帝语气不善的问道。三人一听皇帝的语气就知道,皇帝的怒气还没撒出来了呢,为首的李含光随即小心翼翼的说道“回陛下的话,进入山谷的时候,七殿下提醒我们说谷内可能有危险,让我们加强布防,我等听从殿下的调遣,加强了车驾的护卫,就在此时骁骑卫侦骑发现了贼人的踪迹,发射了告警哨箭。而贼人利用地形之利,冲入我们的队伍当中,因贼人的武功都是不弱,所以普通士兵无法抵挡,我们三人也被贼人高手所缠,以至于有贼人潜入的陛下车驾旁行刺,惊了圣驾,幸亏七殿下身边的张公公身手过人才护得陛下周全,贼人被阻后发现行刺已无法得逞,随即撤退,不过撤退途中我们擒获一名贼人,现在正严加看管中,臣等有罪,往陛下开恩。”

    永康帝听了李含光的话,沉默不语。他不是傻瓜,一听就知道这次的事是有预谋的,精心策划的,而且有心算无心,李含光三人毕竟只是三个人,不可能事事周全,而普通士兵无法对抗武林高手,如果不是张保出手,这次还真难说贼人是否能得逞。想到这,永康帝不禁怒气丛生,大魏近百年来从未发生如此严重的事件,贼人竟然能纠集起这么多人刺王杀驾,而且还差点成功了。

    “你刚才说是朕的七皇儿提醒你们要注意是吗?”永康帝突然想起李含光所说是赵承琰提醒他们的,就张口问道。

    “回陛下,的确是七殿下提醒我们,如果不是殿下提醒这次可能臣等会铸成大错。”李含光立刻躬身回答。

    “你们先下去吧,朕会去找皇儿问问的。”李含光三人听皇帝如此吩咐,只能躬身施礼告退。

    永康帝背着手,从御书房往坤宁宫走,等到一进坤宁宫,正看见赵承琰在给受到惊吓的王皇后讲笑话,不知说了什么好笑的东西,正逗得王皇后笑的前仰后合的。

    看见永康帝走了进来,赵承琰马上起身施礼“儿臣见过父皇。”“皇儿不必多礼,坐下吧”永康帝挥了挥手说道。“琰儿,朕问你,刚才李将军三人说,你曾向他们示警说有刺客,此事可真?”赵承琰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不错,父皇我的确是给三位将军说可能有刺客埋伏,但是这只是我的直觉,没有任何证据,可能这就是天意吧,或者我赵氏祖宗保佑,我也只是向三位将军建议加强守卫,没想到真的有贼人行刺。”

    “嗯,可能我儿真是天仙下凡,这样事都能警觉到,可见上天是保佑我大魏的。”永康帝听了,也感觉冥冥中也许真是老天保佑,祖宗保佑。

    过了几天,这次行刺事件在京城已经传遍,满朝文武俱是惊诧万分,没想到皇帝去演耕的路上竟然能发生这样的事,六扇门,京城守军,内廷卫军大规模出动,在事发地点周围方圆百里大肆搜捕嫌疑人,可惜这伙人来去无踪早已不知去向。

    二月初十,千牛卫大将军李含光正式向永康帝禀报了调查结果,事发现场贼人留下十具尸体,重伤一人已经被捕。在山丘上发现被击毁的攻城重弩一架,说到这里李含光又是一身冷汗,不知这重弩是如何被击毁的,但是幸亏弩箭没有发射要是发射出来伤到皇帝,自己铁定人头不保。

    现场贼人留下的兵器都是普通兵器没有记号,同时内廷四卫的士兵伤亡超过百人,尤其以仪鸾卫最多,因为这些人只是仪仗士兵,几乎没有战斗力在第一波弩箭的攻击下,伤亡数十人。

    被捕的贼人目前还在昏迷中,此人伤势颇重,还要调养些日子才能审问。

    六扇门根据几位将军的形容,查找那几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初步锁定了使棍的可能是,武林六棍中的,“震天棍”方阔海,使金刚九节鞭的女子有可能是“霓裳仙子”凤飞飞,瘦小老者则有可能是“偷天手”宇文钟,六扇门已经派下大批干探去查探这几人的消息了。

    按照李含光的禀报,现在刺客还没有半点线索,全是猜测。永康帝退朝后,闷闷不乐的走回后宫。这时冯直走到近前躬身说道“陛下,七殿下来给您请安了。”

    “噢,琰儿来了,快叫他进来。”永康帝现在一天看不见赵承琰就想的慌。

    “父皇,儿臣来给您请安了。”赵承琰一进屋就躬身施礼说道。“我儿,快来朕身边,今天真是不顺,朕心里烦闷的很”永康帝叫赵承琰来到身边,“父皇,是刺客的事还没有结果吗?”

    “这些饭桶,什么都查不出来,真是气死朕了。”

    “父皇不要着急,儿臣有个建议,您想不想听听?”

    “噢,琰儿有何好办法快说给朕听。”永康帝一听有办法查出真凶,眼睛一亮急忙说道。

    “父皇,六扇门干探与江湖牵扯太深,让他们查凶手事倍功半,不如我们自己派人查,也许会更快。”赵承琰说道。

    “自己查?咱们自己怎么查?又让谁去查?”永康帝不明所以。

    “父皇,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直属皇家的机构,这个机构的职责是对外查探所有情报,尤其是关于朝廷和皇家的,这样我们可以第一手的得到外界的一切消息。”赵承琰说道。

    “对啊,朕怎么没想到,哈哈,琰儿你这个提议好”永康帝屡屡胡须顿了一下,“这个机构让谁负责呢?”

    “父皇,咱们身边最亲近的除了亲人,就是贴身侍了,他们一入宫就相当于是皇家的下人了,交给他们可以放心。”

    “嗯,你说的也有理”永康帝点点头。

    ......

    一个月后,宫中发出旨意,在侍监成立御前亲军拱卫司,由救驾有功的武德殿总管太监,侍监首领公公张保任掌印都督,七皇子赵承琰任监督官,同时,裁撤内廷四卫中的仪鸾卫,人员并入拱卫司任职。

    在旨意***卫司的职责是掌管刑狱,下设诏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等。朝臣们一看知道这是皇帝对行刺之事及其不满准备自己抓人了。

    没过几天时间,内廷三卫就接到旨意,要求配合拱卫司在三卫中挑选精干人员进入拱卫司,与此同时,晋阳守军,各地驻军都先后接到旨意,要求派精干力量入京配合拱卫司选人。

第十四章 赚钱

    拱卫司衙门设立在皇宫长安城东门外东长街三号,这里原来是个官员的宅邸,后来该官员致仕,宅子就卖给了内侍监,拱卫司成立后就将这个宅子划给拱卫司做衙门使用。

    拱卫司将宅子分为南北两块,南边是理刑衙门,又称南衙。北边是缉事衙门,又称北衙。两个衙门的关系就像法院与警察的关系。

    缉事衙门负责侦缉,抓捕,监察等职责,北衙下设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以及专门做卧底的缉事密探。

    而理刑衙门则是诏狱的所在,负责审理和刑讯,下设理刑千户和百户。

    随着众多从各地驻军调派来的人陆续抵达,晋阳城内南校场已经安排不了这么多人。所以,兵部将南门外五里的禁军城南大营腾了出来,安置这些人。

    过了月余时间,南大营已经进驻了近两万人,拱卫司从中挑选了数千人,并开始进行培训。这些人员都是隶属缉事衙门的总旗,小旗等基础骨干,校尉,力士等普通士兵将在民间和驻军中招募。

    这些骨干将被派往大魏各个郡建立拱卫司衙门以及联络处和秘密据点,同时,他们将在当地大肆招募本地人员充当眼线和密探。

    张保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南大营负责安排各种事物,赵承琰看他忙的脚不沾地,又派了几个人来帮他。等到拱卫司的事物基本上安排妥当,时间也已经来到了六月。

    六月初六,张保带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太监来到武德殿,赵承琰刚刚修炼完毕,正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着什么。见识张保来了,就放下笔说道“张保,你怎么来了,拱卫司那边弄的怎么样了?”

    “回殿下的话,奴才已经把事办完了,不过有些事还需要殿下拿主意。”张保躬身答道。

    张保知道自己这个拱卫司掌印都督其实是个虚职,真正做主的是这位七皇子殿下,皇帝之所以没让赵承琰当这个都督是因为赵承琰现在年纪太小,不足以服众所以才让他来坐这个位置。而且张保也知道自家这位小主子是个什么人物,不但才华惊人,而且武功高绝,头脑还很聪明,所以他一般不能决断或者比较重要的事都会和赵承琰汇报。

    今天他就是有了难题才来找赵承琰的,“殿下,今天奴才有事要请殿下给出个主意”。

    “什么事?说吧,如果不是重要的事你应该不会来找我”赵承琰饶有兴趣的说道。

    “是这样的,殿下,拱卫司成立这几个月来,因为招收人手,建立联络处,人员训练等等这些事物,耗费太大,现在内库的钱财暂时跟不上了,所以想请殿下给出出主意,这位就是内库监总管卢炳文”说着张保用手一指身边的跟着他的这个中年太监。

    卢炳文听张保介绍了自己,连忙上前一步跪倒施礼说道“奴才内库监卢炳文,拜见七皇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嗯,行了,免礼吧”赵承琰说道。“谢殿下”卢炳文又叩首谢恩之后才站起身来垂首而立。“说说具体情况吧”“是,殿下,之前内廷四卫今年的俸禄在年初的时候已经全额下发了,拱卫司成立后,招收人员花费了白银一百五十万两左右,人员训练花费了五十万两,各郡建立衙门,人员招募,联络处的房产等等花费超过四百万两,另外最耗费的是密探的掩护身份,有时一个商人的身份就需白银上万两,这几个月拱卫司已经花了近千万两白银,内库已经暂时拿不出再多的银子了,奴才恐耽误殿下的计划,要是耽误了皇上的要事,奴才万死也无法赎罪。”卢炳文说完又跪倒在地。

    “嗯,我知道了,我也没想到会花这么多钱”赵承琰听完也有点头疼,这钱凭空变不出来,可是花起来又如流水一般。“你说说,这内库的收入都从何而来?”

    “回殿下的话,内库的收入主要有几块,一个是国库每年拨付给内库的五百万两,第二个是皇庄每年收上来的租子,如果年景好可以收上来八百万两左右,第三个是皇商每年的收入,一般在一千万两左右。”“嗯”赵承琰摸摸下巴,沉思了一会儿,问道“皇商都是什么人经营?经营的都是什么东西?”

    “回殿下的话,皇商是内侍监派人经营,经营的都是布匹,粮食,酒坊,食肆等”

    这些都是普通的商业行为,虽然能赚钱但是赚的确不多,要想解决目前的困境需要一种暴利的行业来做。

    突然赵承琰想到,自古以来暴利的行业有两种一个是盐,一个是海外贸易,海外贸易投入比较大,建造船只,招募水手,开辟航路等等耗费时间太长。

    看来能下手的只有盐了,想到这赵承琰问道“现在的盐是谁在专营?”

    “回殿下的话,现在盐是户部卖给盐商盐引,盐商凭借盐引到盐场买盐贩运”卢炳文回答道。

    “那现在盐都怎么生产?”赵承琰又问到。

    “现在的盐以井盐,池盐和煮盐为主,产量都不高,所以现在盐价很高,质量确不好。”

    “看来现在还没出现晒盐法制盐那我就用这个晒盐法来赚钱。”想到这,赵承琰对卢炳文说到,“我知道一个大规模制海盐的法子,出盐量大质量好,你回去准备一下,找好运输队伍销售渠道,我会告诉你法子然后你就买盐筹措资金。”

    “啊,殿下有大规模制盐的法子?”卢炳文一听惊的目瞪口呆,他知道一旦如殿下所说有大规模制盐的法子,那内库以后就不愁没钱了啊,可以说是日进万金了。

    “殿下放心,奴才这就回去办妥此事”卢炳文满心欢喜的退下了。

    张保见卢炳文走了,就走到赵承琰跟前轻声的问道“殿下,真有这大规模制海盐的法子吗?”

    “当然,怎么?你不信是吗?”“奴才信,只是奴才从未听说过如何大规模制盐,有些好奇罢了,呵呵”

    “嗯,也难怪你不信,这样吧等卢炳文准备好了,咱们一起去海边,让你看看我的法子是怎么制海盐的,哈哈”赵承琰说完笑了几声,很是得意。

    “对了,张保你去趟我外公那跟他说一声,就说我有个制海盐发财的法子让他准备商队跟我一起走,另外让他压下朝中的反对声音。”为了万无一失,赵承琰又准备拉自己的外公太师王商一起下水。因为一旦大规模制海盐的事被朝臣知道必然是一场大风波,像户部,像背后有盐商支持的朝廷官员必然要分一杯羹,而王商有足够的资历和能力压下这些声音。

第十五章 赚钱(2)

    听了赵承琰的吩咐,张保起身告退去往太师府。赵承琰来到书房,坐在椅子上细细思量,盐利之丰厚,他非常清楚,能大规模的制盐贩盐利润是多么惊人,古时能做大的盐商全都富可敌国。

    而拱卫司背靠皇帝,只要几年的时间就可大规模获利,那么朝中众臣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内库大把挣钱,不说别人就说自己的外公当朝太师,龙图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洛阳王氏的族长王商,就一定会眼红。王氏家族中有数人在朝中做官,像九原郡郡守王珩,剑南郡郡守王离等人。而族中经商的人也有不少,遍布大江南北的商号聚宝源就是王家的产业。如果这次不分配点利益出去,那么拱卫司和内廷势必会直接面对朝臣的炮火,就算王商是自己的亲外公也难免心生嫌隙。

    所以这次赵承琰打算单独建立一个商号,拱卫司占一半股份,另一半股份交给王商,由他去分配。分配给谁,配额多少都由他定,这样王商就成了挡箭牌,朝中的官员就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被利益分成两派,这把火再大也烧不到拱卫司和内廷身上。王商担任吏部尚书十几年,门生故吏满天下,纠集起来是一股很大的力量,足以抵挡朝中的各种压力。

    现在的拱卫司刚刚成立,还处在发展阶段,朝中官员还只是以为这个机构是皇帝为了保护自己而成立的卫队,并未过多干涉。然而等过几年的时间他们就会发现,拱卫司实际上是皇帝监视天下,维护统治的工具,其中监视天下也包括他们在内。而赵承琰也要利用拱卫司当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江湖武林,北方异族,南方蛮族,他通通都要去扫平,所以加速壮大拱卫司是他当前的要务。

    刚刚吃过午饭,张保就回来了,同时,王商也跟着张保一起来到武德殿。赵承琰心知肚明王商的来意,但是面子上的事还要做的足足的,“原来是外公来了,孙儿给外公见礼”赵承琰笑眯眯的给王商施礼。“见过七皇子殿下千岁,不敢当殿下的礼”。在宫中王商不敢托大,君臣礼仪不可废,“哈哈,外公不要见外了,今天难得您入宫来一趟,一定要在孙儿这好好盘桓一二。”赵承琰笑着说。

    “哈哈,好啊,好,今天就和我的乖外孙好好聊聊。”王商也哈哈一笑说道。

    “张保,去拿些点心,茶水来”赵承琰对张保说道,“奴才这就去,殿下稍候”张保立刻躬身施礼,然后转身出去准备了。“外公过来坐。”赵承琰用手虚扶这王商走到书房的椅子边扶着他坐下。“好,好”王商笑着坐下说道“琰儿你可好久都没去外公家里玩儿了,现在又领了皇上的差事,这以后想看见你可就更不容易了啊。”王商的语气略带些许责怪。

    “外公,我也想出去玩啊,可是父皇交给我这个差事不能不尽力呀,现在拱卫司刚刚成立诸事都要过问,所以等忙完了这阵子一定去外公家玩。”赵承琰微笑着说。

    “唉,你现在才多大呀,皇上就交给你这么重的担子,真是......”王商看着赵承琰语气感慨。眼前的这个大男孩才10岁,可是才华之名,尽人皆知,从小就跟个小大人似的,到现在没有人还拿他当10岁的孩子看,说话之间都当他是同龄人,就连永康帝都有很多事和他商议。

    现在又将拱卫司交给他,虽然顾忌他年龄小怕人非议,让张保当了掌印都督,但是谁都知道赵承琰这个监督才是真正的做主的人,毕竟张保还是武德殿的总管太监。

    这时,张保端着几盘点心和一壶茶水走了进来,“殿下,王大人,茶水点心到了,二位主子边吃边聊。”说罢,放下了点心盘子和茶壶,随后退了出去。

    “外公,您今天来是找我问制盐的事吧?”赵承琰拿起茶壶给王商倒了一杯茶说道。“是啊,你让张保给我带了话,可是他说的不清楚,所以我过来找你问问详细。”王商喝了口茶说道。

    “好,那我就和您说说,我这有个大规模制盐的方法产量比现在的煮盐要提高效率上百倍,我打算成立一个商号专门做制盐和贩盐,这个商号拱卫司占一半股份,另外一半由外公你拿着,如果需要上下打点的,也需要外公你出面,毕竟拱卫司代表着父皇和内廷,很多事不好出面,外公意下如何?”赵承琰一五一十的说道。

    王商目瞪口呆的听完,声音颤抖的问“真,真的产量有上百倍的提高?我没听错?”“不错,产量比现在煮盐高上百倍甚至更多。”赵承琰看着王商的样子有些好笑。

    王商听了赵承琰的话,皱着眉半晌没有说话,他也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关系,财帛动人心这里面的利益大到让人无法想象。足足一刻钟,王商才对赵承琰说道,“一半的股份就是我也拿不下,我会找各个世家分配配额,这里面的利益没有任何人可以无视,琰儿,你这是拿我当挡箭牌啊。”

    “哈哈,外公您这话就错了,虽然需要您出面摆平那些人,但这个买卖可不是一般的买卖,这个买卖不会赔本,还能流传万世,绝对是赚的呀。”赵承琰听出了王商的意思,他已经同意了。

    “如果不是你是我外孙,不是为了你母亲,我绝不会接下这一半的股份,这事我回去要好好合计合计,还要召集同僚商议,你先不要往外放消息,不然我这边可招架不住。”

    “放心吧,外公,我已经吩咐内库监的皇商准备商队了,他们没有我的话不敢乱说,此外就只有您知道了,我等您的好消息。”赵承琰笑着说道。

    大事已经谈妥了,剩下的爷孙俩开始拉家常,最后,又去了坤宁宫与王皇后吃了晚饭,王商才告辞回家。

    第二天,赵承琰吩咐张保准备人手先去做准备工作,一,派人去胶东郡的盐场寻找适合晒盐的盐场,海边必须有大片的空地,地势要够平坦,而且还要招募好人手用来挖晒盐的大坑。二,要准备护卫队伍,晒制的盐要运回晋阳沿路必须有武装保护,放止有人见财起意。三,自己要出宫,还要跟永康帝和王皇后那边打好招呼。他还没有分封,出宫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710/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最强王爷最新章节! 作者:海天升明月所写的《重生之最强王爷》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最强王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最强王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最强王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最强王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最强王爷介绍:
一个考古学家在一次考古过程中,误触机关导致灵魂重生到千年前的王朝成为皇帝的七皇子,从此引气长生诀制霸武林,铁人铜马军纵横疆场,大魏王朝最强王爷就此诞生......建了一个QQ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群讨论:699158328重生之最强王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最强王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最强王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