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沙漠中的农场TXT下载沙漠中的农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沙漠中的农场全文阅读

作者:千年胡杨树     沙漠中的农场txt下载     沙漠中的农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七十二章 又是一个亿

    有时候人的笑点就是这么简单,大伙可能是因为和李好久没聚,今天冯瑶姐又不在场。

    集团里现在的状况是所有的高管们集体都怕冯瑶姐,虽然李是老板,但反而都和李在一起能放松。

    今天说是大伙一起,但也只是年轻人,就像老胡,他现在也算是集团里的一名高管了,但是他对于和年轻人在一起玩没兴趣,他除了去各地的连锁店转转,回到魔都基本都在刘叔哪里喝茶,他受刘叔的影响很大。

    可以说老胡现在比以前在酒店做大厨轻松多了,这也是刘叔劝的他,别舍不得放手,多给年轻人机会。

    现在花卉酒店的菜也登录了集团旗下所有的餐饮店,今天桌上的菜就有,边疆菜、淮扬菜、花卉菜,还有海鲜,四种交汇。

    虽然看起来有点乱,但是满足了在座众人的口味,这也是老胡交待他徒弟给做的,让大伙尝尝菜的味道怎么样,这些菜都是已经推广到下属餐饮店的或者准备要推的。

    用的主菜原料全由集团出品,不管是那种菜,都是集团的风格,要尽量突出菜的本质,不管是那种烹饪方式,都是为了让菜的本味发挥出来。

    老胡在他的徒弟们推广了一项奖励措施,谁研究出来的菜品,经过集团内部评审后推广到各家餐饮店,然后那种菜卖的最好,就会有奖励,奖励的是所卖菜总款的5%,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就按照旗下餐饮店的营业规模,如果作为主打菜推荐,一个月,多了不敢说,卖个上千万不是问题,别忘了,现在集团所属的餐饮店,在魔都、京城、羊城三地达到了20多家,还有正在筹备和筹备好了准备开业的没算,小师妹计划明年会推广到省会和副省级城市。

    冯瑶姐正准备把酒店和餐饮单独列出来,不在和旅游公司放在一起,今年不算农场,在下属各个企业中,就是旅游和酒店餐饮发展的最快,旅游方面,办了拖拉机大赛和越野车大赛后,旅游公司在国内的特色游中夺得了头筹,树立了自己这方面老大的旗帜。

    连锁餐饮店,本来是准备在京城、魔都、羊城,依托各地的分公司开三家,主要还是作为宣传集团所出品为主,谁想到三家开业后出现了排队堵门现象,小师妹看着这情况,就决定马上选址继续开店,最快的时候,在一座城市里,接连三天三个店营业。

    开店的速度,导致了老胡培养了一辈子的徒弟都不够用,没办法,他低下头找他的师兄弟帮忙,看来不管那一行,人才储备都很重要。

    席间,相互喝了几巡酒,大伙就敞开了话匣子,不一会全放在了李伟身上,他这次是来和师傅商量他和小师妹结婚的事,日子都已定好,只是其中一些细节还没商定好。

    那些事别人没法管,但是现在丹尼尔又开始抢活了:“李伟,我决定了,给你当伴郎,你看我这仪表堂堂的,绝对给你张脸,并且我作为一个老外,别人也不好和我太过不去,会替你挡掉不少麻烦。”

    丹尼尔越来越向华夏人靠拢,知道利用自己的肤色了。

    李伟由于自己年纪最小,他也不好说行还是不行,只是傻笑着,不说话。

    那边高义丰说:“李伟,我也保命当伴郎,也得给自己以后结婚预演一下。”

    好吧,他这是拿李伟结婚当给自己演练了。

    白东接着说:“我这脸也不比丹尼尔差,伴郎还是轻松胜任的。”

    ........

    接下来都挨个给自己脸上擦粉。

    看李伟那不知怎么说为难的样子,李替他开解说:“都别挣了,这事李伟自己也定不下,还得师傅拍板。到时候不管安排大家是当伴郎还是作为新郎家的或者新娘家的人,大家都别推辞,到时大伙封红包,包个千儿八百的就行,别包多了,就是大伙一起乐呵乐呵,给李伟和小茹撑起场子就行。”

    李这么一说,众人也就不再自告奋勇的自荐了。

    不过听李伟说,他家里的意思是婚礼还是要在团场里办,那里毕竟是李伟的家,不过现在在团场还是在唐城办一个样了。

    师傅的意思是也要在姑苏办一场,毕竟他就小茹这么一个女儿,出嫁也是一件大事,他要让小茹风风光光的嫁人,师傅一生交友广泛,嫁女肯定要大摆宴席。

    这样办婚礼如果是在一个城市里无所谓,但是这是相差了直线距离四千多公里的两个地方。

    不过这样的疑难对于现在的李不是问题,咱有私人飞机啊!

    “白东,你让咱们的飞机在李伟结婚的那几天待用,不但那天要接新娘,等结婚三日回娘家也要用,你告诉机组,只要别给误了事,每人都会有一个大红包。”

    这话让一旁的李伟接上了:“白大哥,你跟机组的人说,最低一万的红包。”

    现在的李伟也是财大气粗,说出一万的红包,都不带眨眼的。

    他对于小师妹的爱,都是在这些实际的事情上,为了能和小师妹顺利的举办婚礼,他是不在乎花多少钱。

    其实李伟花的再多,他都是赚了,李可是知道,师傅给小师妹的压房钱可是一个亿,一个亿啊,这是无数人一辈子都挣不来的钱。

    李伟相比普通老百姓算的上是个有钱人,但是和小师妹一比,差远了。

    他俩结婚那天,李是作为大舅哥要送小茹的,到李伟家,是作为娘家人给小师妹撑腰的。

    这也只是一个传统,就是没李,就光凭那一个亿,谁能欺负得了小师妹!

    小师妹早就预定了鑫瑜和小古丽做她的伴娘,这次她给鑫瑜准备的是江南旗袍,小古丽是丝绸的民族盛装,她自己则是婚纱,也不知她这是什么欣赏水平,是要仨女斗艳,还是要另外两人衬托她。

    女人的脑洞,不是男人可以理解的!

    小茹还非要韦欣带着小庄作为她的嫂子也去,让妈妈硬给拦住了,说小庄太小了,不能出远门。

    韦欣在家拦了一年了,其实内心是想去凑热闹,但是看妈妈那坚定的语气,没提出自己的要求。

    谁知妈妈接着说:“小欣,你在家也憋的不轻,你把小庄留家里,你跟着去玩玩吧,反正第二天就能回来。”

第三百七十三章酒后吐真言

    妈妈还挺通情达理的啊!

    李的一顿饭既让牛云顺利的融入进了集团,还进一步凝聚了大伙的心,席间可以聊对于集团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在饭桌上,不论职务大小,不管身处那个位置,都可以对集团或者某一个企业说说自己的意见,这个氛围加上李的亲和力,让大伙是真的说出了不少的实在话。

    丹尼尔让灌了几杯酒后,吐了一肚子苦水。

    “来了华夏这几年,我是努力的想融入进你们的圈子,可是你们都是看我的肤色说话,就是跟我说着哥们,转过身还得说一句,你个老外,我是什么老外?我可是每年给华夏交税了,交的还不少,鑫瑜知道,都是她那边给我代扣了,交税的凭证我都留着呢,说起鑫瑜,她为了孝顺牺牲了爱情,我可是对她痴心一片啊,到现在我还是爱她..........”

    这家伙越说越过火了,李赶紧给他夹了一筷子菜放到他面前的小碟里。

    “赶紧吃点东西,光喝酒不吃菜,伤胃,你不知道吗,这是咱们华夏的讲究。”

    “好,说道华夏的讲究,在座的,你们有我知道的多吗?我可是每天的业余时间都在研究华夏文化,你们说我算不是华夏人?”

    “好了,你算,你肯定是算我们华夏人啊!你的入籍申请不是通过了吗!只是需要等年底在表彰会上,市领导要亲自给你颁发,你的面子可是够大的。”

    “这个我知道,市里的通知我收到了,嘿嘿,还给我一个荣誉市民的奖状,在座的你们有吗?”

    他这越说越要招惹众愤了,果然有不服气的要反驳他,是高义丰,李知道他的意思,赶紧朝他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跟丹尼尔犟。

    丹尼尔别看是泡酒吧的常客,但是他都是喝红酒,并且目的稍有不纯,都是控制自己不喝多。

    但是几天喝的可是二锅头,这是李专门嘱咐的,今天要的就是都喝醉,酒后吐真言也好,醉了出洋相也罢,就是要给他们一个发泄放松的机会,酒店可是都给他们留好了房间,并且餐厅的男服务员都调到这个班,就是准备他们喝醉后,把大伙搀扶到房间。

    他说的荣誉市民李知道,那是市政府年底的一项活动,是表彰今年的纳税大户企业,由于丹尼尔一直想要入籍,为此冯瑶姐打报告到市政府,望能解决他的问题,市政府把报告转给市公安局,有市公安局报到部了,才把丹尼尔的入籍解决了,除了解放前,他这是魔都外国人入籍的第十人,可以说这个名额是千万里挑一。

    别看国人有点门路就想移民国外,可是咱们大华夏的籍贯对于老外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丹尼尔的入籍问题算是政府对于集团工作的支持,这力度不可谓不大,市政府干脆就来个好事做到底,再给他颁发个荣誉市民的奖状。

    自从知道了这消息,丹尼尔是嚣张的不行了,认为自己成了香饽饽了,遇到人就和人讲,具体什么原因没点数吗,不说别的,政府早就派人来问过冯瑶姐,要给冯瑶姐和李都颁发一个优秀市民的称号。

    记住荣誉市民和优秀市民的区别,荣誉市民一般都是颁发给外人的,优秀市民是给自己人的。

    所以说李实在是看不下去丹尼尔的自夸。

    所以说丹尼尔成为一个真正的华夏人还任重而道远。

    高义丰这个人吧,踏实能干,但是就因为太实在了,看到丹尼尔洋洋得意的样子,他就光想戳穿是怎么回事。

    总体来说,今天的聚餐达到了李的目的,不过大伙喝多同时,李也没少喝,回到家果然又遭了妈妈嫌弃。

    不过在这里,不用睡沙发了,书房的床上,韦欣都把被褥给铺好了。

    第二天起来,头有一点疼,是宿醉的原因,摇晃着脑袋出来,让妈妈看到了,又是好一顿埋怨。

    不过这酒喝的值,昨晚那些人,除了李伟按照行程去了师傅家,别的都是出差的出差,就是留在家里的,那办公的效率绝对是提高了。

    丹尼尔更绝,今天一大早就搭乘国际航班去了m国,那边的工作现在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按说配送是属于孔祥东的活,但是在m国的配送还是有丹尼尔一手爪,虽然配送的员工名义上是物流公司的,管理是用的以前集团最早时候的办法,但是账目是采用了现在的管理。按照小师妹的说法就是盈利要知道在哪里,亏也要知道在那里,不能全都一个篮子装着,到时弄的不清不白的。

    不过由于管理的办法,那边的配送处于一个微利的水平,还不如在国内利润高,但是李对于能是微利还兴奋不已,这说明了集团的出海措施是正确的。

    开始阶段就能盈利,这说明了办法确实可行,为接下来的扩展提供了资料,并且在把现有的架构改变一下应该会更好。

    现在还是在摸索阶段,对于市场还不是太了解,由于政策的原因,集团在m国的员工里一定要15%的本国员工,这样就不免在m国的公司出现了三种工资的机算方式。

    m国本国的员工还不算最高,最高的还是配送的从华夏来的员工,因李规定,集团里,所有的员工,不论职务、工龄的限制,在哪里工作就按照当地的工资水平发放。

    在m国的员工当人是按照当地的平均工资发放,他们本国的员工到点就下班回家,那有把工作场所当家的概念,只要一下班,他们就扔下手里的活,撒腿就跑,那还管手里的活。

    配送的员工都是在国内干习惯了,加班不是问题,绝不会因为送货路途不好走为借口不干或者是磨蹭。

    物流的员工,都是孔项东派来的骨干组成,有他们的带动,物流的员工是一路小跑的配送货,速度快了,干的活就多,酬金是用算盘算的。

    在就是集团在m国聘请了一些小时工,基本都是学生做的兼职,不过也解决了不少问题。所以在m国有三档工资待遇,第一就是物流配送的那伙,第二就是柜台售卖的那些当地人,他们是拿的月薪标准,第三就是小时工。可以说物流配送的那伙人来m国后,工资水平是翻了个番。

第三百七十四章父亲的心

    做农业的就这样,来了冬天就是休息,虽然农场里还有大棚忙碌着,但是实际上就是比春、夏、秋三季活少,包括农场里的员工都是选择这个季节休假探家,特别是从豫省来的那些。

    他们很多都在农场申请了宅基地,准备盖房子安家在农场,但是毕竟在老家还有亲人好友,对于亲情的渴望,让他们在冬天,一年即将结束的季节,一年的工作换来了口袋的饱满,

    更让他们回老家探家的想法强烈。

    这也算是管理上的一个问题,情况让农场的人事汇报到张慧这里,张慧也拿不准主意,她来找李问怎么处理。

    这个情况在李的预料之中,从豫省来的员工,想家乡是人之常情,到农场安家是现实选择,但是能衣锦还乡也是人之常情,他们的意愿是可以理解的。

    李想想后告诉张慧:“我的意见可以批准他们的探亲假,具体等李伟从师傅哪里回来,咱们坐下商量一下具体的细则。”

    这事离不开李伟,人情是允许他们可以探亲,但是工作不能允许都一起走。

    李伟去师傅家很快就回来了,他对师傅还是有敬畏,不敢在师傅家多呆,虽然是去商量,但是实际都是师傅做的决定。

    师傅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没有仰仗自己的强势,去提一些为难李伟的要求。基本上都同意了李伟家里的要求,比方婚礼要在团场举办,还有彩礼,师傅就按照普通人那样,要了个9999块钱,图个他们俩能久久长远,按照姑苏现在的行情,要个99999块钱都不算多。

    但是师傅的话是:“咱们都不是那种在乎这些钱的家庭,图个意思就行,只要俩人能过好,比什么都强。”

    李伟回来转述了师傅的这话,让李听了有点难受,师傅是一个开朗要强的人,他对于小师妹的爱全在心里,他说的这话,目的就是让小师妹嫁过去,能过得好,能幸福,他不会让小师妹因为自己而在婆婆那边留下什么不好的把柄。

    他是个为了女儿做什么都可以的父亲,从师傅的这个话感受到他老了。

    李忍不住的对李伟说:“你和小师妹以后要常去看师傅,即使你们在农场,但是咱们的交通方便,你们和我不一样,小师妹毕竟是师傅的心头肉,虽然你俩在这里也有房子,这里也算你们的家,但是你的工作还是在农场,小师妹算是远嫁边疆,做父母的想到女儿稼这么远,谁心里也不好受。”

    “哥,我知道,我以后努力做到每个星期都去一趟,我坐夜间的航班,也不耽误工作。”

    “行,你有这心就行!”

    虽然自己是师傅的徒弟,算是半个儿,但是怎么也是和小师妹不一样。

    在李伟回来的第二天,让他到了集团,李叫上冯瑶姐、张慧一起,商讨农场的员工探家问题。

    开头李先给定下调子:“原则上我是同意员工探家,这个在当时招内地员工时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协调好他们探家和工作之间的矛盾。”

    张慧作为人事主管跟着谈了自己的看法:‘农场的员工也是集团的一份子,集团的下属企业都没有探亲假这个待遇,年假有,但是时间最多也就十天,这个时间对于农场的员工探家稍有不够,如果给他们假期长了,会不会引起别的企业员工的攀比呢?”

    李伟说:“在边疆,不管是政府还是团场,都有探亲假这个待遇,这是因为大家的老家都不是边疆,在老家都有亲人朋友,这个算是边疆的特殊情况。”

    冯瑶姐接着说:“看现代的企业制度,越是大的公司,越是在管理上人性化,对于满足员工的休假会更开放,休假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也是赞同给他们探亲假。”

    看看四个人有三人倾向于同意,张慧只是站在管理人事的问题上说了自己的观点,也不是不赞同。

    这就好办了。

    “既然都赞同给探亲假,我建议按照一个月的时间来批,是两口的要安排一起,但是在安排上一定不能耽误工作,这点,李伟你要把控好,另外在探家休假阶段,工资可以给发基本工资,并且给报销来回火车硬卧,在这一块,张慧你协同鑫瑜搞一个具体的细则出来,另外也不要担心别的企业员工攀比,这个政策,只要是在边疆的都可以适用,张慧你到时以集团的名义下文到下属企业,告诉大家不要攀比,如果谁有不服,可以调到在边疆的企业试试。”

    管理企业不但要讲人性,但是也要讲制度,边疆的企业有自己的特殊性,不提在农场里开荒的那些小伙子农耕手,就是管理田地的那些,每天的工作不轻松,给他们一些特殊的待遇是无可厚非的。

    就因为这个考虑,李才要举办拖拉机大赛的,目的就是为了开荒机耕队小伙子的工作情绪,他们可以说是除了在牧区放牧的那些牧民之外,工作环境最为艰苦的工种。

    牧民是给了高工资待遇,机耕队除了工资外,还要解决他们一些实际的问题,像是个人的婚恋,他们在农场的边缘,除了沙子,就连蚊子也是公的,母蚊子都不愿去那种地方。

    要问这个怎么知道的,戈壁的蚊子个头大,咬人那是一个狠,在沙漠讨生活的都知道,公蚊子咬人轻,母蚊子咬人狠,为什么在戈壁的人去厕所非要拿一盘蚊香,如果你不拿,好吧,会让你的屁股回来坐着摩擦个不停。

    农场给机耕队配备了不少的蚊香,但是用的不多,毕竟要是蚊子不咬,谁也不愿拿个蚊香在自己身体周围画圈。

    可以说为了让员工能在农场安心的工作,李是煞费苦心。尽量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条件,环境不好就用条件来补。

    张慧答应后,这问题也就算是解决了,剩下的交给她们来办就行,这事具体还得有李伟来办。

    就这样,在集团也解决了农场的问题,还算是自己有点用,每天上班帮着冯瑶姐解决些小问题,大问题就召集有关人员集体讨论,这段时间是李在集团最长的一段时间,也算是庄户人猫冬一样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适合农场的乐器

    猫冬的这个季节,没什么特殊的事情,只有喜事接踵而来,先是在腊月的小年的日子,一家人飞赴旅大市,给哥哥把婚事办了。

    由于哥哥的假期就只有短短的三天,没法回老家操办,只能选在旅大市,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全由嫂子一人操劳办了,当时张慧派来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过来帮忙,让嫂子给打发回去了。

    他们的新房都装修完毕,婚礼仪式是在当地的一家酒店举办,整个过程在婚礼公司的操办下,简单不失隆重。

    给哥哥办完婚礼,妈妈没跟着一起回,留下来住了两天,哥哥自己在旅大市,这也算是成了家,妈妈的心事算是全部了了,她也不好直接跟着李回去,说的住两天就自己回,李明白妈妈的心情。只是嘱咐嫂子等妈妈走的时候给她买机票直接回魔都就行。

    嫂子现在负责了旅大的分公司,在市内有十多个店面和直营柜台,收入算是稳定,一年她能赚个千多万块钱,算是比较不错的了。

    给她是按的参股方案,她负责旅大市的销售,但是店面和直营柜台的费用都是有集团投资,当时高义丰问李给嫂子多少股,李就给定了个30%的股份额度给她。

    对于以前和哥哥一样在船厂当电焊工的嫂子,现在的生活完全可以让她满意了,只要她满意了,哥哥的日子就好过。

    这个世界上钱买不了所有的东西,但是在一些方面可以补充,这样能用一些钱让自己的亲情维系的更好一些,李乐于这样做。

    因为李一家子是乘坐私人飞机到的旅大市,飞机停在机场,还上了当地的晚报,标题:魔都来的一位著名企业家来我市考察投资环境!配图用的就是飞机停在机场的画面,上面的欣号清晰可见,细心的人完全可以查到是集团的飞机。

    甚至在哥哥婚礼的酒店可以看到有记者在蹲守,具体拍没拍到李就不知道了,由于这次有小庄这个宝贝跟随,冯瑶姐调派了集团保安部的两名一起,他们全是从魔都武警总队的机动总队退役的,有他们在,没有预约的记者根本就靠近不了李身边。

    不过听冯瑶姐说,晚报社的电话打到集团去落实情况,冯瑶姐只是跟他们说,李是因为私人原因去的旅大市,别的就没多说。

    不过后来好像,记者又挖到了哥哥的头上,但是由于哥哥在船厂参加的是一个国家的保密项目,报道又是不了了之,也不知那名记者的阴影能有多大。

    从旅大市回到魔都,接下来轮到了李伟的婚礼,他的婚礼没有那么多的约束,自然就搞的能有多热闹就有多热闹,不说别的,就光为了他的婚礼,就调动了两架飞机,五辆号称是陆地飞行舱的商务中巴车接送嘉宾,当然李带小飞人的车子肯定是作为头车,由于讲究,这辆车子是接上新娘后直接装运到飞机货舱跟随新娘到农场,直到把新娘送入李伟的新房。

    在姑苏迎接新娘还好一点,和当地的接新娘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到了农场的机场,这场面完全就是搞的非常的热闹,不但弄出了个99个礼炮,头车载上新娘后,凡是农场的小车都来了组成车队不说,天上直升机还在盘旋,在出机场的道路上,还有拖拉机排在了道路的两侧,婚车经过时,按响了汽笛,像是老牛在低吼。

    这算是个什么婚车车队,有拖拉机也到罢了,问题是有个冒失鬼,你拖拉机后面的犁都没摘下来,撅在后面颤悠悠的,跑着有点吓人。

    今天算是农场的第一对新人结婚,这样的仪式在边疆象征的是扎根,然后就会开花结果,繁衍第二代。

    这样的象征意义,在边疆地区,任何一个新开荒的地方,无论怎么大操大办都不为过,这也就在农场里,有了拖拉机的普及,没有毛驴车了,不然肯定也会有毛驴车来凑热闹。

    车队快到李伟的房子跟前,早就准备好的乐队奏响了乐曲,有民族的都塔尔有鹰笛声,但是你一个唢呐掺进来,这不是标准的耍流氓吗!

    就你这个调,什么乐器能压住你啊!唢呐就属于这种人来疯的环境氛围,最后新娘就在这“滴哒哒”的声音下让李伟抱着入了新房,后来小师妹回忆起,就说只有唢呐声,你说这让那些抱着都塔尔演奏的那么投入的民族艺人如何不掩目,就连吹鹰笛的那位最后眼珠子都差点鼓出来,那是边疆的民族乐器里算是最高亢的了,这也没斗过唢呐,不亏是乐器中的流氓。

    吹唢呐的这位是豫省来的新员工,他在老家是一个红白喜事乐队班子的唢呐手,这次李伟的婚礼,让他又找到了在老家一鸣惊人的感觉,唢呐就这样,越是在场合里,越是来劲,他一曲曲的吹着,最后竟然吹出了《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本来李已经进了屋里了,听到这首曲子接着掉头出来了。

    本来李进屋只是给小师妹挂门帘的,挂门帘的挂钩早就弄好,李只是把门帘的两端给放好就行。

    这是老家的风俗规矩,有新娘的哥哥给挂,小师妹没有亲哥哥,李这个师哥就是她的哥哥。

    所以在今天的这个场合,李不是作为他俩的老板参加,是作为小师妹的娘家人来的。

    出来后,曲子已到尾声,等曲子落下,那名唢呐手也累的不行,他放下唢呐,可以清晰的看到胸膛在剧烈的起伏。边上有人给他递过一杯水。

    他的唢呐停下,旁边别的乐器才又鼓起劲演奏起来,随着手鼓的鼓点,他们慢慢恢复了演奏的节奏。

    李没去听他们的演奏,而是走到那名唢呐手跟前,等他放下杯子,他用手背抹去嘴角露出的水渍。

    李面对着他,伸出自己的右手,他慌忙的把唢呐夹在自己的咯吱窝里,双手握住李的手。

    李没抽出他的手,对他说:“你好,你的唢呐吹的很好,不是今天,我也不会知道在农场里还有你这么一个高手,你们里面还有没有你这样的民间乐器的高手?”

    那人有点激动的说:“李...李老板,还有,平时我们哥几个下班也凑一起玩一下。”

    “哦,你们这不是玩,是正事,咱们农场里不但要上班工作,这文化生活也是不可缺的,这样吧,你联络一下你们一起玩的那些人,等李伟上班后,让他给你们安排一个固定的地方供你们排练,以后农场有活动了,就需要请你们给大伙鼓鼓劲,到时排练演出时间上可以用上班的时间,不但不妨碍工资,还另有补贴。”

    这话说出来,让唢呐手更是激动,他不但是因为累,而更多的还是激动。

    李也没等他说话,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走了,今天自己是作为娘家的大舅哥来的,是主宾,下面的一切仪式还等着自己呢,不过李想着等明年一开春,自己就要把农场的这个业余演奏班子给搞起来,旅游公司有那个民族的演出队不错,但是那个都是民族的舞蹈和音乐,主要是给来旅游的内地游客欣赏的。

    随着豫省员工的加入,农场里的人员构成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从内地来的占了多数,主要就是豫省和川蜀来的。

    对于员工队伍的稳定,在待遇上面要做到让他们难以割舍,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在文化生活方面着手,让他们能够在除了工作外,有可以消遣的事情,要让他们尽快的融入边疆这个大家庭里来,无疑他们当中的这个小演出团体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再说了,丰富农场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可以促进农场的生产工作,这件事情跟刚开始的拖拉机大赛是一个道理。

    豫省是文化大省,有他们自己的剧中黄梅戏,李就喜欢听黄梅戏,那一腔一调都让人着迷。

    还有唢呐这样老百姓喜欢的乐器,高兴的时候吹,难过的时候吹,吹的人投入,听的人也投入,就一个简单的唢呐,让老百姓可以简单的掌握,让它演奏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它不像钢琴那样阳春白雪。

    吹它可以在富丽堂皇的大厅了,它也毫不畏惧那些贵族喜爱的乐器,谁也挡不住它的音色,在田间地头,它照样能吹出人们心中的感情,这样的乐器是适合农场这样恶劣环境的地方,适合人家说的泥腿子的需求,别看李作为老板,在魔都让人家在表面上很尊敬。

    但是肯定也有人说李是个泥腿子,就是个种地的。这种观念不是谁或者时间轻易的改的了的,这是华夏社会几千年以来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

    自古以来受人尊敬的人群,种地的庄户人从不在列,和土地打交道的人,就代表着粗鄙,没文化、脏、不干净....等这些名词。

    不管别人怎么看,但是自己要看的起自己,对于唢呐这种平民乐器,李是天然的喜欢!

第三百七十六章 我是唐城人

    结果李伟结婚,让李弄了一个地头乐团。

    等婚宴结束后,专门找来那个吹唢呐的人,李告诉他:“你找好班子,我给你批费用,你弄出来个章程,明年农场还要举办音乐节,到时你们可以上去试一下。”

    那豫省汉子不好意思的问道:“老板,人家都是明星什么的,我们这样本来就是在田间地头,村头吹的些小曲,哪能上的了舞台。”

    “你就别自卑了,到时你们尽管上就行,就允许他们阳春白雪,不允许咱们唱小曲了?是听他们的人多,还是听咱们的人多?”

    “要是在老家,那当然是听咱们的人多了!”这话说的是斩钉截铁。

    这话李信,豫省的乡下,李不清楚,但是在自己的老家,地方戏:柳琴戏,那是相当的流传,到了冬闲时,每家赶集都要买上几盘碟片,不亚于年轻人追星,下雪天,去谁家,那影碟机里放的都是柳琴戏。

    农场里现在豫省和川蜀的多,弄个班子,先把这两个地方的戏搞起来,对于稳定他们的人心是大有帮助的。

    农场现在的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不像以前那样,时间紧,人员少,都是一个人当几个人用,哪有那功夫来弄这些事。

    现在虽然农场的开荒要比以前多,但是现在是有条有序的,工作虽忙但不乱,可以有精力来操办一下农场的文化建设了,这项工作不但是农场的,也是唐城市的。

    李不是推这事,但是这个工作以政府的层面来推进要比自己强。

    等刘义符也从婚宴中出来后,把他拉到自己家里,两人趁着人都在参加婚礼凑热闹去了,在家泡上壶茶,抱着茶杯还能清静的聊聊。

    刘义符现在因为工作忙,或者是这一年来发号施令的,身上的威严也凝聚了起来,除了因上级领导来还能让他喝酒,在市里,现在每人能在让他喝酒了,今天他也是给李伟面子才连喝三杯。

    不过他不像李,可以在吃饱后离场,因为今天他也算是主家陪客的,怎么也得等客人散了,他才能离桌。

    李先开口说道:“大哥,我今天是突然有了这个想法,嗯,也不能说是突然,只是以前没有时间来搞这事,同时也是因为这段时间有员工提出探家要求,我才深刻的思考,现在看来把这事提上日程有必要了。”

    这话把刘义符说的摸不着头脑,他着急的问道:“到底是什么?你的说啊!”

    “嘿嘿,大哥,我认为怎么到了成立一个剧团的时候到了,这个是以为今天那个吹唢呐的老乡,让我才定下想要促成这事。”

    “哦,你说的这个啊,市政府有这个文化事业的编制,只是今年以来都是忙于招商,没有腾出功夫来做这事。”

    “我觉得现在应该成立了,我的想法就是编制,你政府来给,但是这个编制不是为了让他们当官的,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工作,我建议运营模式按照企业来运作,政府的拨款全部用于举办活动,他们的待遇有市场来给,不说别的,就凭每年的游客,演出节目好看了,保管他们吃的饱饱的,同时他们还得坚持下团场,到田间地头上演出。

    除了咱们的民族音乐,内地的那些地方戏曲也要有,这些戏曲的观众基础还是有的,咱们是处在沙漠,但是不能让文化生活也成了沙漠,不但这些剧种、戏曲、民族音乐、咱们还要搞书画展,摄影咱们有了基础,就是咱们这里的风景,成为了那些摄影名家的必选之地。

    你放心,这钱我来出,开始缺多少,我给补多少,但是我要求他们必须尽快的自立更生,不是我要求高,而是不想最后培养成了一群光开会,不唱戏了的一些官老爷。

    如果你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演出让老百姓不喜欢了,不捧你的场了,那留你还有什么用。“

    嗯,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个人同意你的意见,但是这作为政府的一项工作,是必须要全体研究的,咱们唐城作为新立城市,一切可以以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基础,你的建议是从群众需要的角度说的,我认为可行,没有群众基础的文艺工作者就不配咱们的文化事业工作。。”

    “嗯,这事,你研究通过后,咱们尽快的把这事办起来,让他们能够把班子配合好,准备参加明年的音乐会,不能是咱们花了钱,都是捧红了人家,咱们的团体即使争不了名词,但是可以通过音乐会让喜欢音乐的人知道他们,知道咱们这里,沙漠不代表死寂、荒廖,这里有生机、有文化。

    如果说农场是咱们的物质基础,那文化就是咱们的灵魂,这是不可缺的一部分。”

    “是啊,咱们唐城的百姓真的是来自五湖四海,文化也是独具特色,应该推出咱们的独特文化。”

    “对,古迹,咱们有三千多年的屯军卫、烽火台、还有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坎儿井”,中有像我岳父他们那样的,告别内地舒适环境,来艰苦的边疆建设边疆的新移民,这是新的屯垦文化,后有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屯垦大军,这都是咱们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民族团结,有文化交融,有戏曲的交融借鉴,有语言文字的借鉴,这都是咱们的独特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咱们的胡杨灵魂,没有胡杨般的意志,咱们是干不出这里的事业的;没有胡杨般的坚韧,咱们的意志很难坚持,这是尤为重要的精神。

    咱们的文化宝藏其实是十分丰厚的,只是咱们还没完全的发掘出来。

    另外咱们的文化,是能促进咱们老百姓的团结交融,咱们要做到让咱们的群众,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仰着头的说:我是唐城人。”

    “好,我是唐城人,为了这一句话,我也得拼了。”

    “好,咱哥俩就为了这句话,拼了。”

    “我是唐城人”简短的五个字,很简单,说的话也就一秒钟就能说完,但是要让这一句话能仰着头说,需要做的还要很多。

    物质上光有钱不行,如果光有钱没有素养,出去后人会说:没素质,土包子,爆发户。

    但是要让唐城里团场、农场的百姓出去,能达到那样的素质,真的不是一日之功,首先就是教育,这个对唐城来说不是空白也差不多,只是名义上各个团场里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算是唐城市的,但是可以细细说一下,幼儿园那是没办法,团场的幼儿园其实就是个看孩子的地方,小学还凑合,有些老师还是疏勒或者首府的师范培养出来的老师,初中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大多都去疏勒的初中就读,或者到师里的初中就读。

    所以说唐城的教育方面可以说是很差劲,要想人的素质提高,只有增强教育。

    针对这事,李想出一个办法来,就是在解放前后,为了帮助老百姓提高文化水平,办各种的夜校,在老家还有大名鼎鼎的“识字班”。当时还获得了伟人的批示: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学习班,各地应当普遍仿办。

    这也造就了以后”识字班’这个称谓成了老家未婚女子的称呼。

    那个年代的识字班是为了扫盲,现在农场里的员工基本都识字,但是可以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音乐鉴赏班、舞蹈班,针对所处古迹、古董和宝石、玉石存在比较多的特点,可以请像是小胖的老师,或者师傅也行,来普及古董、玉器知识,要是这个入了门,不管去什么场合,谁都不敢小看。

    听师娘说,最近央视来找师傅,想请他出任一档鉴宝节目,专任玉器这一块。

    师傅虽然是家传祖艺,但是以前也就是个当地有点名气,他现在的名气主要还是因为玉器店现在成了国内前三的原因,可以说他提升了玉器店的声望,玉器店也成全了他大师的名气。

    现代的社会就这样,有手艺没有商业价值,也是埋没的命运,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特点,老的手艺也得做改变,也得适应这个时代。

    现在谁要是想求师傅雕刻个物件,那除了人情和玉石的好坏,还要看师傅的兴致,手工费都是次要的了。

    可以说师傅的话针对玉器这一块是比较有价值的,他如果说那个玉件值钱,那肯定是值钱,他如果不看好,那就不好意思了,你就真的卖不出价来。

    央视请他应该就是看中了他的商业价值,再说就凭师傅的身价,别人想收买他说假话,也不可能。

    如果央视真的请师傅做这档节目了,李就想请他们栏目组到农场来做一期节目,相信农场的员工,包括从山上下来的牧民家里还是有不少宝贝的。

    就是没有古董,就光凭牧民他们捡的宝石就能亮瞎一大片人,李都是亲眼见过有的牧民家里有鸽子蛋大小的红宝石。

    在边境的隔壁,那个遍地都是戈壁的国家,可是出产红蓝宝石的国家,咱们的边境可是和他们连在一起的,牧民能捡到红蓝宝石,这个不稀奇。

第三百七十七章 成为居民是每个农民的期望

    所以综上所述,李认为唐城市民,农场的员工,缺的不是自己的底蕴,而是认可自己的身份,在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宣传,农场也要配合政府的宣传引导,作为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看出了短板,政府在老百姓的眼中还是有威信力的。

    市政府出面做这样的宣传,唐城的市民和团场的员工是认可的。

    团场的员工对于自己的身份转变还是淡然面对,从团场的职工成为唐城的市民,对于他们一贯在团场是以连队为基本组织生活的人来说,只是头上了多了一个称呼,他们还是在连队里种棉花,在连队里退休,是享受国家职工退休待遇的农民,称谓的改变,改变不了他们的这种待遇。

    但是这样的转变对于农场里的员工和山区迁移下来的牧民,变化就大了。

    农场的员工构成有三部分,第一就是从团场招来的那些农机手,他们人数虽少,但是在农场里的影响力最大,他们并且都是农场里现在的骨干力量,他们也是对于自己身份的转变最为积极的一部分,当时从团场出来到农场,虽然是因为待遇优厚的原因,但是现在因为唐城市的建立,又有了和团场人一样的身份,可以算是意外之喜。

    第二部分是周围的村民和山区迁移下来的牧民家属,其中也包括还留在山区放牧的那部分牧民,对于这一人群,当时是作为农场员工定居农场的,现在唐城市建立,作为辖区常住人口,当然是自然的成为唐城市民,不过这部分人群就有市政府和升级为公安局去解决,因为这部分人群的户籍实际还在以前的乡里,现在是需要把这群人从原籍迁移出,身份从牧民改为居民,也就是市民,这样户籍迁移过来后,就会统一纳入社会劳保体系,实际上这一部分工作农场已经完成。

    从他们成为农场员工的第一天,给他们办的劳动保险就随着他们的工资档案一起建立,不过以前这些都是在疏勒市的相关单位办理,现在要纳入唐城市的体系,这个也需要市政府的出面办理。

    他们这群人当时成为农场员工时就已经接受了虽然还是种地放羊,但是到老了会有退休金的待遇,现在只是换个地方建立他们的档案,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是无所谓的事。

    其实由于留在山区放牧的牧民收入增长,算的上比较有钱的那一类,当地的政府还是想把他们留在当地的,对于他们的想法,李明白,毕竟那个政府的领导都想自己的辖区越来越好,但是边境牧区乡的环境条件实在太恶劣,可以说不适合人类居住。

    就是把他们留在牧区,只是留了户籍,对实际没有任何作用,现在牧民的家都安在了农场,他们挣的再多,也都是在农场这里或者到疏勒消费。

    这个事情就有刘义符和他们交涉,无非到时唐城市退一步,给他们些补偿。

    最后一类人群就是后来的这些内地的移民,主要是闵通贵带来的川蜀人,主要从事于建筑业,虽然不是农场的员工,但是也是集团里的一份子,他们的家也都安在了农场里,并且家属也都在农场里工作,可以说他们和农场是分割不开了。

    再就是后来从摘棉花大军招来的豫省人,他们现在成了农场的主力军。

    他们在来农场之前,老家的农村只是伺弄那几亩地,没有多少收入,不然也不会撇家舍业的到边疆摘棉花。现在他们下定决心,举家迁移到农场,已经有了破釜沉舟的打算。

    虽然还是从事的农业,但是身份改为居民,对于他们也是一个惊喜,户口本的这小小的改动,对于没有出路的农民来说是天大的事,在老家都甚至出现了公开售卖户籍的事情,就是各个单位出售自己单位的集体户口,三千到五千不等,为什么农民争着买,说实话,对于守着几亩地,入不敷出的他们来说,买个户口不亚于是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能吃上国库粮,那是天大的好事,李小的时候都羡慕住在县城的叔叔一家,二叔和二婶是双职工,家庭每月有粮本可以购买细粮,二叔每次回老家说起自己家粮本上每人的定额细粮时,脸上的炫耀,李记得很清楚。

    那个时候,自己家种了四亩多地,小麦也打了几十编织袋,但是李还是吃的地瓜干煎饼,粗、干、难以下咽,到过年,妈妈才蒸一些白面馒头,白面还要分头面,二面。

    肯定是头面细,蒸出的馒头细软可口,但是这样的面妈妈都不舍得用,要留着家里有客人时用。

    想一下,这样条件的农民,谁不想拥有自己的一个粮本,李记得二叔家的粮本是个红色塑料皮包裹的。

    有了这个粮本,就会有天天可以吃的白面馒头。

    即使到了现在,农民也基本都可以天天吃到白面馒头了,现在有了机会可以成为能用粮本买粮食的居民,对于一直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从豫省来的那些员工,可是盼望之极。

    别忘了,现在的户口本,居民的户口本和农民的户口本还不是一个颜色,居民的是红色,农民的是绿色,如果在派出所办事,拿绿色的碰到拿红色的,就好像低人一头似的。

    这样的事对于现在的李是无所谓,自己家的户口本现在就两种都有,自己和韦欣的户口在魔都,是红色,并且也有当地粮食局给发的粮本,每月可以凭本购买平价粮食,即使这个粮本李从来没用过,但是这个粮本就是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分界线。

    妈妈的户口还是在老家,她的户口本就是个绿色封皮的。

    如果当时李没在魔都买房子,那复员回家,户口就只能在落到妈妈的户口本上,成为拿绿色户口本的人。

    可以说能拿红色户口本,对于每个农民来说,这都是梦寐以求的事。

    现在唐城市,要做的就是这件事,针对辖区内实际常住人口做一次调查,该迁过来的就迁,并且要把户口统一,把以前的牧民、农民的户口本统一调整为居民。这也就是新建市的待遇,没有户籍数量的限制,可以转为居民。

    现在的疏勒,从农民转为居民,还是很困难的。

    别看唐城的居民大多数是从事于农业,但是管理全是职工式的管理,不管是团场还是农场,全给职工交纳了养老保险,可以说现在的唐城在人口组成上完成了城镇化的过程。

    相信这项工作的推进完成,会大大的凝聚人心,会让市民觉得骄傲,这是增长员工的凝聚力的一件实在事。

    李给自己明年的工作定下了计划,第一就是促进农场员工的户籍转变。

    第二就是帮助发展唐城的文化事业,做好宣传工作,让唐城市民的观念能深入人心。

    第三就是办几个文化类的活动,像是小师妹的音乐节,和师傅参加的鉴宝栏目请到农场。

    第四就是继续举办拖拉机大赛和越野车大赛,通过赛事展示唐城市和边境牧区的风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扩大唐城市的影响力,争取让唐城市能早日成为西部边陲的一颗明珠。

    李把这几项工作记在工作笔记本上,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回家准备好即将到了的春节,这个春节是小庄来到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春节,是全家人的一件大喜事,按照妈妈的意见,今年还是要回老家过,这样一些准备工作就要提前准备。

    并且李还想自己给小庄准备一件有纪念意义的礼物,这是作为爸爸送给他的第一件礼物,李觉得自己得好好想想。

    从农场回来,等到李伟和小师妹回门,李又作为娘家人在师傅家等他俩。

    今年小师妹新婚是需要在李伟家过,李就邀请师傅和师娘跟自己一起回老家过年。

    可别说师傅的性格就是洒脱。

    “好啊,我和你师娘就到你老家哪里过年。”

    师娘拉着小师妹的手,有点难过的说:“去哪里过年也行,小茹今年不在家了,留在家里过年我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他俩的这话惹得小师妹眼睛也红了,她有点哽咽的说:“爸、妈,我和李伟在他家过完初三,我就回来陪你们。”

    “对啊,师傅师娘,他俩只是回去待那么几天,还马上回来陪你们,就别伤感了。”

    师娘听了破涕一笑:“傻孩子,我不伤感了,只是觉得小茹以后就走出了这个家门了,遇到这样的节日,就是他们李家的人了。”

    “妈,你说什么呢,我永远是咱家的人,是您的女儿。”小师妹撒娇的抱着师娘的胳膊晃着。

    “好、好、好,你永远是我的乖女儿!”

    师娘爱抚着小师妹的头顶,喃喃的说道:“没想到你这丫头也长大了,现在已经长大嫁人,妈妈老了!”

    女人就是多愁善感,师娘和小师妹这一抒情,师傅和自己还有李伟,瞪着眼不敢说话。这个时候不注意说错了话,就容易让女人抓住话柄,引起声讨,所以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对,还是闭紧嘴最好。

第四十一章

    李仔细看看师傅的发根也有白的了,儿女催人老啊!

    男人看不得女人动情,不是男人不懂情,而是男人的自尊把自己的感情压住了。

    不是有一首歌唱的好嘛: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

    微笑背后若只剩心碎

    做人何必撑得那么狼狈

    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

    尝尝阔别已久眼泪的滋味

    就算下雨也是一种美

    不如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痛哭一回

    明明流泪的时候

    却忘了眼睛怎样去流泪

    华仔唱的这首歌,算是唱出了男人的心声。

    其实就是冯瑶姐经常说的那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

    师傅刚才扭过头去干嘛了?是擦自己眼角的泪,他不敢当人的面擦。小师妹走了,家里就他

    和师娘相对,作为男人,他不能让师娘因为小师妹出嫁心里难过,他的撑着自己也想念女儿

    的感情,得去劝慰师娘接受女儿嫁人的现实。

    虽然以前小师妹在外求学,毕业后又因为工作在外面,在家待着的时间很少,但是那个时候,

    她还算是家里的一员,但是现在她是李家的媳妇了,要融入到李家。

    这样在情感上让师娘一时难以接受,这个可能是每个妈妈都这样吧!

    师傅在情感上没表达在脸上,但是他给小师妹的嫁妆算是完全表达了他的不舍,这个年代还

    没听过谁家稼女儿能给一个亿的。

    这事也就是在小范围内的人知道,要是流传到外面,让那些小报一说,还不知要掀起多大的

    渲染风波。

    这个时候因为有些为富不仁的人出现,已经有些人有仇富心理,要是知道师傅给小师妹的嫁

    妆就是一个亿,恐怕师傅就该搬家了。

    最后还是李给安排了下才结束师娘的煽情画面。

    “你们在家陪师娘住两天,等29在回去,不耽误你们大年三十,然后初三就回来,师傅师

    娘等你们走了,我让老赵来接你们,到我家去。

    师娘,你去我家给帮忙看着小庄,我妈她们得忙着办年货,在等两年,小师妹有了孩子了,

    抱来让你给看着,你就不想小师妹了。”

    小师妹这个时候还顾得反驳李,即使脸上的妆都让泪水弄花了。

    “谁有孩子,我还没打算要呢!”

    “小茹,哪有不要孩子的,结了婚就赶紧要孩子,趁着我还年轻,我给你们带着,不耽误你

    们的工作。”

    这会李又趁着机会加上一句:“按照政策,李伟和小师妹是可以生二胎的,到时生俩,一

    个跟着妈妈姓,一个跟着爸爸姓,这样两方均沾。”

    这话说的师傅师娘,眼里冒火花,不提他俩的眼神有多期盼,就说师娘的嘴里可是急促的蹦

    出了追问:“小茹,李伟,你们师哥说的能行?”

    这件事,其实李跟李伟讨论过,小师妹是独生子女,虽然现在讲究个男女平等,但是有个

    跟着自己的姓的外甥,对于师傅和师娘是一份慰籍。

    这个不在于什么身份,什么学历,这是华夏人的一份情感,谁不盼自己来世上有个后代,不

    管是女儿的孩子还是儿子的孩子,至少都是有着自己的血脉的后代。

    这种思想传统深深的刻在了华夏人的骨子里,这种观念在现在的社会里是不能公开倡导的,

    但是实际上都这是这么想的。

    李伟这会是必须得表态了。

    “妈!爸!我是这么想的,我和师哥商量过这事,我家里还有个弟弟,再说在团场对于这样

    的事还是很开明的,我打算过年跟我爸商量一下,争取他的同意。”

    师傅这会看不能再不是表态了。

    “李伟,没事,即使你爸不同意也没事,不管姓什么,还能不是我的外甥了吗?”

    好家活,这姿态高,但是您老不也是等着李伟和他爸商量的结果吗?实际上还是盼着呗!

    不过这心里的想法,只能在心里嘀咕两句,可不能说出来。

    经这事一打岔,本来压抑的气氛好转起来,这事转移师娘的心情很有效。

    下午,李自己离开师傅家,小师妹和李伟留在师傅家住下,不过临走时,李提醒他俩,

    不要忘了集团的年会。

    今年的年会还是照旧在欣酒店召开,今年对李来说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一年,有了孩子,

    算是家庭圆满,集团的发展稳步,是事业上的丰收,再加上这一个冬天留在集团里上班,对

    于集团的现况算是还有一些了解。

    所以冯瑶姐特意交待,让李准备在年会上做演讲。

    “姐,那我要讲些什么呢?”

    “具体讲什么,随你,只要你能上台讲就行。”

    其实李今年也想上去讲两句,去年自己就没参加,今年要是在不露面也不好。

    不过讲什么,李还没准备好,以前主要讲的就是工作,但是工作是老总的事,自己要是谈

    具体工作,就是夺了冯瑶姐的权。

    就这样带着问题回了家,家里又准备着收拾行李,过两天开完年会,李就准备全家回老家,

    妈妈昨天就自己回去了,本来李让老赵送她回,但是她不愿意,二哥真好跟着送鸡蛋的车

    来,她就跟二哥一起回去了。

    妈妈虽然块60的人了,但是她的身体还特别好,做送鸡蛋的厢货回家,还不叫累,这也可

    能跟她这一辈子就没闲着有关。

    晚上和韦欣说起集团开年会要讲什么时,韦欣说:“我记得你在农场和刘大哥谈的我是唐城

    人就挺好,你的让集团的人觉的在集团工作骄傲光荣。”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咱们集团的待遇在魔都算是一流,并且高管都是年轻人,上升空间

    有无限可能,这都是值得讲的啊,今天最值得讲的是咱们集团头一次进入国内五百强企业,

    这是最值得讲的,并且年会的主题也是庆祝集团进入国内五百强企业。”

    “对啊,这不就是咱们集团的闪光点吗!老公,你讲这些绝对没错。”

    “行,我听老婆的!”

    趁韦欣没注意,飞快的亲了她一下,韦欣还是那样害羞,都是当妈的人了,性格还像两人刚

    认识那会一样。

    不过有了孩子后,她什么的女人味日益加重,变得越来越吸引李,这也是李不舍得在跟

    她分开的原因,能留在魔都这一冬天,跟她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

    讲什么有了一个想法,虽然李从来都是说什么不打底稿,向来是想到哪里说道哪里。

    但是在台上讲话,也不能乱讲,冯瑶姐也提前跟李说了,这一次是有现场录像的,为了庆

    祝集团进入国内五百强企业,并且还请了几名明星前来助阵。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自己信口开河,还是拟个大纲比较好一些,以前光自己集团的人都好说,

    但是今年的年会,冯瑶姐不但请来一些合作单位的领导,还有市里和首府的领导。

    自己出丑不要紧,但是自己出丑就等于是集团出丑啊!

    所以这次李是有点慎重,比自己第一次召集大家开年会要紧张的多,那个时候自己真的是

    无知而无畏,但是那个时候自已也没想到农场能发展到现在,名列国内五百强行列。

    这一晚上,李绞尽脑汁的给自己需要演讲,列了一张纸的内容,刚开始可是洋洋洒洒的列

    了几十项需要讲的,但是又考虑有客人在,自己讲那么多不好,就又挨条的删减,最后还剩

    下一页纸的大纲,这些要是全都由着李演讲,最低也得准备上两个小时的时间。

    这一晚上也没睡好,还一直在想着需要讲的。

    到了早晨,盯着两个黑眼圈起床,让早晨来蹭饭的鑫瑜一顿好笑话。

    “李老抠,昨晚做什么坏事了,顶着两只熊猫眼,韦欣可是还在喂孩子呢,你可得顾虑她的

    身体。”

    “你说你一个大姑娘加价的,

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刘采访

    平时李是能说,特别是和熟悉的人,话匣子一打开,那是滔滔不绝,可那是瞎白话。今天这样的场合在那样,想到那说到那,那可不行!

    韦欣也换上了礼服,今天会议的流程还安排了像是明星走红毯的情形。

    在酒店门口,从马路边一直到大厅门口的签到处,铺了红地毯,到场的嘉宾都是从车上下来后,走过红地毯,然后才到签字台前签字报道。

    作为老板娘,韦欣今天也要盛装出席的,她要作为主人在现场迎接客人。

    露肩的礼服,完美的衬托出了她的身材,脖子上带了一个玉牌,中间镶嵌了一颗手指肚大小的红宝石,周围是米粒大的蓝宝石,和乳白色的玉石搭配,柔和和鲜艳交织在一起,霎时夺目。

    这个是师傅的设计制造,按他说法是弄一个新款,反正李的手里还有不少的红蓝宝石,这都是艾则孜他们在山里找到的。

    师傅是预备打造一个高端系列,现在的籽料越来越稀缺,手里的存货要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价值,怎么办,只是增加他们的寓意还不足以够,这样在上面在镶嵌上宝石,看看是不是能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

    这次趁着集团的年会,让韦欣带着出席,也是想着看看效果如何。

    还没出门,这鑫瑜看到就嚷嚷着也要做一件,要是以前,韦欣对于自己好姐妹的这份喜好,绝对是二话不说,给她了。

    但是今天,为了配合这个玉牌,韦欣的礼服不但是露肩,并且还是低胸,用她娇白的肌肤来衬托这个玉牌。

    鑫瑜今天的衣服是高领,根本没法带这玉牌。

    不过韦欣代替师傅答应给鑫瑜订做一个和她的气质搭配的玉牌,她替师傅答应的,当然是师傅亲手做的了,她说话在师傅那里可是比李和小师妹有用的多。

    说实话,李感觉她是沾了小庄的光。自从小庄出生后,周围的大人都对韦欣说过,类似是保证一类的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对于韦欣以后的要求,他们一般是不会拒绝的。

    这也说明了古时候的一句话,母凭子贵,韦欣生了小庄后,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她的地位算是稳了。

    这个也算是一个社会的潜规则,虽然没有明着说出来的,但是实际上,一些事情还是体现出了这个规则。

    所以这块玉牌,是师傅直接交给韦欣的,没有通过李,这样的举动也说明了,师傅他是真正的承认了韦欣在家里的地位,她有这个权利来承担她该负担的责任,为了这个家,这个大家庭,她也该做出自己该有的事情。

    这个家不是李自己的这个小家,这个家是围绕着集团,玉器店这个团体,包括刘叔一家,师傅一家,还有冯瑶姐、鑫瑜他们这算是这个大家庭的核心,李伟现在也是一脚踏进了这个核心里。

    在外层就是集团的那些高管,还有二哥和春波爷俩,他们都是坚决拥护集团这个集体,在他们的内心里,都是盼望这集团能蒸蒸日上。

    在李的计划里,以后春波和小古丽也是要拉进这个核心的,也算是自己培养的第二代。

    现在把春波放到京城,是要在最基层锤炼他,等到合适的机会会再把他调到集团总部。

    小古丽是要掌握农场这个核心中的核心,以后不管是那一行,技术始种是最核心,农场里的农业技术也是如此,小古丽既然要想学习农业,那就培养她成为最精通现代农业技术的人。

    按照农场运营的现状,实际上农场的发展不是在李伟这样的行政管理者的手里,而是在像是欧阳教授这样的农业技术专家的手里,农场每年的发展计划都是有欧阳教授他们组成的专家组里编纂的,李伟他们只是实施者,如果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专家组发现有什么问题是要提出质疑的。

    对于专家组的质疑,李伟他们是要认真做出回应的,如果回应还不让专家组满意,那他们就会提交集团和李处理。

    所以说在农场里,行政管理者根本就不敢胡来,这样的管理模式杜绝了一些企业中的管理通病。

    杜绝了权利的滥用,杜绝了利用权利窃取私人利益的可能性。

    这个管理模式说实话还是李自己琢磨出来的,应用了这套管理模式,这也是李能够对农场放权的原因。

    这个不是说李对于李伟不相信,对于人心,李从来不去试探,而是用一种管理模式来约束。

    如果没有一种约束,不去说别人,李连自己都不放心。

    这套管理模式,冯瑶姐说都可以拿到管理学院作为一门课程了。

    对于冯瑶姐的说法,李当然有点沾沾自喜,但也没有自大到现在就带到大学校园里,作为一门课程。

    如果再用上几年,看看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什么问题,等到证明这套管理办法确实有效,那个时候相信一些大学的管理学院会找上门来的。

    对于一些大型企业的管理办法,一直以来都是管理学院追捧的,都是通过了实践的检验,这样的管理办法都是有价值的,也是做学术的人乐于研究的。

    其实今天的演讲也可以讲一下这个管理办法,但是李认为还不成熟,暂时先放一放。

    所以就挑选了员工队伍的心理建设这个方向。

    早晨,一大早,冯瑶姐就去了酒店会场,她想提前再去检查一遍会场的安排。

    本来应该是李和韦欣坐后排的,但是鑫瑜这么横插一杠,作为一个老爷们,李只能坐副驾驶。

    这样以来,到了会场,李先下车,给韦欣打开车门,伸出手,韦欣从车里把手搭在李的胳膊上,李的胳膊上自然稍用力,韦欣借着这个力,从车里自然的出来,搭在李胳膊上的手顺势变成了两人相挽。

    作为进入五百强企业的年会,当然吸引了不少的财经记者,甚至有不少记者递交了申请,想进入会场坐进一步的采访。

    张慧对递交申请做了一个筛选,允许了十多家有影响力的报纸和电视台媒体进场参加会议。

    大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门口和会场里都架上了摄像机。

    这会是进场时间,他正带着人在门口采访一些他认为有新闻价值的来宾。

    这个时间还稍有点早,作为迎接嘉宾的李才刚到,那一些特邀而来的嘉宾肯定还没到。

    这不,大刘看到了李,赶紧招呼摄像一起来到了李的跟前,两人先打了个招呼。

    大刘就把话筒递到了李的跟前。

    “李董,欣农业集团,今年首次进入五百强行列,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嗯,今年我们的欣农业集团进入五百强的行列,这对于我们集团的全体人是一个鼓舞,但更是一个鞭策,使我们更不敢懈怠。

    我们作为一家农业集团,主要是提供老百姓餐桌上饮食主材,一直以来提供放心、可口、优质的蔬菜、水果、水鲜、是我们的目标。

    集团能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这个规模,也离不开我们客人的支持。

    最后我保证,我们一定不会让支持我们集团的朋友失望,会一直保持高质的食材,让朋友们吃的放心,吃的健康。”

    “好,李董的这番话,让我这个每天用欣农业集团提供的食材做菜的人,感到放心,好了,在此我也预祝欣农业集团未来蒸蒸日上,就像是李董身后的欣农业大厦一样,高高的耸立在那里。”

    大刘说的没错,集团的办公大楼已经封顶,主体建筑全部结束,再经过一年的装修,就会正式投入使用。

    还围着绿色防护网的大厦,已经是在周围的楼群里拔高耸立,早晨的阳光斜照,楼的影子都到了酒店的停车场位置。

    采访完,李笑着对大刘说:“今天就别走了,中午一起参加宴会,坐下聊聊。”

    “张慧早就给了我们请柬了,今天我要在这里拍些素材,准备做一期节目的,就是解析一下你们集团的发展历程。”

    “哦,好啊,你也帮我们看看,有时候,你们会看到一些我们身处其中的人看不到的地方,希望你的这期节目能给我们也带来一些帮助。”

    “李董,你这么说就见外了,您就放心吧!”

    “哈哈!好,我先谢谢您了,我就先进去了,您先忙!”

    “您赶紧进去吧,我在这里等会!”

    其实李到时不着急进去,但是别忘了韦欣是穿着露肩和低胸的礼服,礼服为了保证穿着效果,是没有保暖功能的。

    大冬天的魔都,人身体的感觉还是冷,就这一会,李都感觉韦欣挽着自己的手上有点僵硬,应该是寒冷让她锁紧了身体。

    李也没顾得场合和周围的人视线,反手脱下了自己的外套,给韦欣披上。

    在车里有空调,韦欣感觉不到冷,想着到了这里,紧走两步,赶紧进入酒店,就会暖和了。

    但是忘了,李作为董事长,肯定是会让记者拦住采访的。这也就是大刘,之间熟了,寥寥的几句就结束现场采访。

    不然韦欣还有的冻,在这个场合,她也不能撇下李独自进场,必须得手挽手陪着接受采访。

第三百七十九章 签字

    在李脱下自己的上衣,给韦欣披上的那一刻。

    “咔嚓”一声快门,顺着快门的声音,李扭头看过去,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整个面部还被相机遮住。

    韦欣也被那声音吸引的看过去,李还在纳闷的想这是那家媒体的记者时,脑后传来惊喜的话语:“婷婷!是你!你来了怎么不提前告诉我?”

    是婷婷?李的脑子里升起了一个问号,这丫头怎么来了?

    果然相机落下,是婷婷。

    她笑着迎上来爽朗的说:“今天是你们集团的庆祝大会,怎么会少的了我,这次我是借着出公差的机会,回来看看你们,刚才哥给嫂子披衣服的画面太恩爱了!”

    李看又要在外面寒暄,这会不是韦欣挨冻了,是自己,为了风度,在西装里面只穿了一件薄衬衣。

    刚才把衣服给韦欣披上,也是想着能快点进入会场,冷,咬咬牙马上就好了。

    这可不能由着她俩在门口聊上了。

    “婷婷,正好,你陪你嫂子赶紧进去吧!”

    婷婷看看李穿着衬衣,乐的眉眼张开:“哈哈,哥,不行啊!”

    “去,你哥怎么不行的,快赶紧进去吧!”

    没等她们俩,自己急步的向着大堂走去,幸好签到墙在大堂的玻璃墙后面,大厅里开足了空调,温度如春。

    站在签到墙前的礼仪小姐是张慧的手下,李对她有印象,曾经给李送过文件。

    她没等李开口,就微笑着上前递给李一只黑板笔:“李董,请您在这里签字。”

    她指的签字方向是整面墙的中间位置,这个位置也是有讲究的,李作为整个集团的老大,名字签在中间会让来宾更容易看到。

    李龙飞凤舞的用草书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为了这个签名,李是私底下练了好久,用黑板笔签字和在文件上签字不一样,在文件上字写的潦草一些,问题不大。

    但要是在这里签的字潦草,可是会闹笑话的,到时不但嘉宾会看到,肯定这里也会有拍照录像的,流传范围更广,到时候丢人可真的丢到家了。

    李喜欢草书,喜欢太祖老人家的字体,喜欢那种龙飞凤舞的感觉,自己临摹了太祖的字贴,总是找不到那种思维到哪里,手下的笔就到哪里的感觉。

    但是临摹一帖,总是会让自己的感悟更深一点。

    李签完自己的名字,站在跟前没走,想等着韦欣签完跟她一起。

    婷婷搞乐的让韦欣举着笔,摆了个正在写字的姿势,她左右的给拍了几张照片。还一边拍着一边指挥着韦欣怎么配合她,这丫头是玩上了。

    看着她俩换了好几个姿势,拍了也不少。就连一旁的礼仪小姐都捂着嘴在笑。

    李赶紧打断她俩的玩耍:“好了,你们别玩了,赶紧进去吧。”

    进到大厅,韦欣就把衣服还给李了,不然披着李的衣服,她也没法拍照。

    婷婷这个以公谋私算是彻底,一个国家新闻社的记者,和韦欣在一起,可算是流露出还是小姑娘的女儿态。

    俩人嘻嘻哈哈的相伴着去乘坐电梯,这次的年会是在酒店顶层的大会议厅。

    李在这里待一会,等着迎接一会即将到来的嘉宾,到时相约一起上去,这也算是地主的待客礼仪。

    门外的保安准备就绪,给来参会的嘉宾准备的停车位已清空,大厅里迎接嘉宾的礼仪小姐也都站立大门两侧,随时引导前来的嘉宾顺利的进入会场。

    冯瑶姐带领集团里的高管还在上面的会场最后一遍检查,等会他们会一起下来,在大厅迎接到来的嘉宾。

    现在记者还都在门外等着,刚才大刘是熟人,算是提前给活动来个预热。

    等中午会议间歇时间,会在大堂这里有一个新闻发布会。

    李在大堂的沙发上做了没多大一会,冯瑶姐带着集团的高管们就来到大堂,随着他们的到来,大堂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最主要的是不只是他们,还有跟在他们身边的助理,不错,他们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助理,摆的谱比李都大。

    助理们年龄都不大,正是有干劲的时候,能参加这么一个隆重的年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经历。

    对于集团的缔造人:李,这会就在他们的眼前,有的是大胆的看着李,还有的怯生生的打量着李。

    李在集团里算是一个传奇人物,白手起家,几年的时间创下这么一份事业,对于初出茅庐的他们来说,是一个在身边的励志人物,年轻人谁不想干出一番壮烈的事业。

    所以在集团里,李是年轻人的偶像,有不少的年轻人对于李的经历是熟知能祥。他们对于自己所服务的高管们能称呼李“老大”而羡慕。

    可以说现在的李是自带聚光灯的人物。

    这两年李对于上媒体,也不是太抵触了,集团壮大,吸人耳目,自己总会被人挖出来的,还是顺应事态。

    李和冯瑶姐带着高管们在大堂里迎接应约而来的嘉宾,让来临的那些嘉宾大感荣幸。毕竟能够挤进五百强的行列,这证明了企业的体量巨大,更合况集团现在看来还处在少年阶段,具有无限潜力的可能。

    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潜力的集团老板和老总,等在大堂门口迎接嘉宾,这份荣耀,让到来的嘉宾朋友们深感集团的大气,并且集团高层的年龄也是让来宾们惊奇。

    平均26岁的集团管理层,让来宾可是赞叹不已。

    这样的阵容,早来的嘉宾没有急着上去,而是在大堂里等着李他们一起。

    本来还显的挺大的大堂,随着嘉宾的来临,慢慢的拥挤了起来。

    看这情况,要是集团里没人和他们一起上去,他们是打算留下等着李他们一起,问题是一起上,电梯不够用的。

    看这情形,李觉得自己再待在这里,会越来越拥挤,并且要是一起上去,没有那么多的电梯,就是一个电梯装最大负载,也就是15个人,但是今天邀请来的嘉宾,光是发出的请柬就是三百多份。

    在加上还有不请自来的,看情形,到开会前,人数达到600人不是问题。这次会场里的布置都是按照发出的请柬安排的。

    这来的人数多了,自己安排的绝对不会够的。

第三百八十章 年会开始,谢谢我的老婆

    在待在这里下去,恐怕一会去会议厅会很拥挤,这还容易耽误酒店的正常运行,刚才就看到有好几个客人面上露出不悦。

    李走到冯瑶姐面前,低头对着她的耳朵说:“姐,我看咱们还是先上去吧!”

    冯瑶姐也注意到了拥挤的问题,她环顾了四周看看说:“咱们就先带人上去吧,等会让小茹和丹尼尔留在这里迎接客人就行。”

    她让这两人留在大堂迎接客人,是因为两人作为集团的副总裁,身份足够了。

    小师妹的副总裁经过股东会议,已经表决通过,只是需要在今天的会议上宣布。

    留下他二人,招呼着客人分批的上楼,幸亏酒店共有四部电梯可以到顶层的会议厅,不然这么多人真要半天才能上去。

    就这样熙熙攘攘的,直到到了定好的会议时间,上午十点,嘉宾才到齐坐下。

    由于酒店的建筑当初是一个圆形,所以会议厅占据了顶层也是个圆形,这个会议厅平时是作为餐厅使用,面积足够大,总体有1200多平米。

    当时布置会场时,因为是圆形出现了难题,后来是丹尼尔提议,既然是圆形,那就围坐,谁上台演讲站着,可以随时转动身体,也就避免了背后对人的不礼貌。

    围坐着还有一个好处,会让更多的人离演讲台近点,这样会加强互动性。

    他的这个提议是不错,但是有个问题,因为需要演讲的人得一直站着,这次会议上演讲的主要人是李,所以张慧不敢做主,专门请示李可不可以。

    说实话现在的开会都是延续了以前的会场布置,都是在前方有一个高大的舞台,铺上红地毯,上面摆上一排桌子,在上面再铺上红绸子,摆上茶杯,边上还有暖壶,不时的会有服务员上前给倒茶。

    舞台下面呢是拥挤的座椅,讲话的人坐在上面,油然的就生出优越感,讲起话来就格外带劲,往往会讲到天昏地暗。

    但是下面的人感觉自己就是在受教育,心里就不由的抵触,所以这样的会场布置,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走出会场,下面的人会有种“终于结束的感觉”至于内容,谁知道呢!

    坐在主席台上的人还感觉自己讲的意犹未尽,还没过够瘾,还有7、8、9.....条没讲到呢!

    张慧跟李讲了丹尼尔的建议,李也觉得可以尝试一下,毕竟咱们是年会,顾名思义是庆祝过年的会,要是让参会的嘉宾和员工产生:终于结束了的!感觉。

    那这样的年会是失败的。

    至于自己站着讲,不在乎,自己年纪轻轻的,当兵是立正站立两个小时站岗,都没问题,就是上去讲讲,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在说演讲时是可以来回走动的。

    更重要的是集团不但成立时间短,整个管理团体是一个年轻的队伍,要是从自己身上让别人感到了老迈,那是不可容忍的事。

    告诉张慧:“就这么定了,嘉宾围坐,在前排可以设立一圈的沙发,让邀请来的嘉宾感到受重视,后面的座椅安排尽量的宽敞一些,另外给每位参会的人都要每人保证饮水,会场的空气流通要通畅。演讲的人给准备个话筒就好,就站着演讲,要让参会的嘉宾感受到咱们团体的年轻活力。”

    李的一锤定音让丹尼尔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其实冯瑶姐知道丹尼尔的建议是采用国外的大学的演讲方式,在国外的大学里,有一些演讲是随时随地的可以进行,这样场地基本都是选一个宽敞的空地,演讲者也都是站立,用自己的语言内容吸引围观。

    这样的演讲是很考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

    晚上回到家时,她就专门跟李说了其中的难点。

    让李轻轻一笑给打败了。

    “姐,你觉得我会在乎什么的会场,我的讲话,你还不知道吗!这点场面不在话下。”

    这话说的是很满,所以现在会场里基本坐定,作为本次年会的主持是冯瑶姐亲自上场。

    她穿着工作时的套装,脖子上扎了一个丝巾,显得干练大方。

    “各位集团的嘉宾朋友们,还有一直关注集团发展的政府领导,集团的同事们,您们好!”

    冯瑶姐这句简短的开场问号,让现场想起来热烈的掌声!

    掌声落下,她继续说道:“谢谢您们今天能来参加欣农业集团成立以来的第四次年会,欣农业集团很年轻,我们都还年轻,集团能有现在的发展,有这样的规模,与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集团的同事们的努力工作分不开,当然了更于我们年轻的董事长兼集团的创始人分不开,下面请我们的创始人李上台给大家演讲。”

    李本来就坐在最里圈的沙发上,会场的布置,讲话站立的地方就在最中间的位置,沙发到讲话的地方,可以说就跟在自己的客厅那样,距离很近。

    这样的布置确实很令人感到亲近,冯瑶姐说完,笑着递给起身的李。

    接过话筒的李走到中央的位置,朝着四周看了一圈,这样的感觉更为明显,不管嘉宾还是后排的员工,就跟老朋友聊天一样的感觉,没有了以往的一板一眼死板的那种感觉。

    举起话筒开口说道:“今天这样的会议布置,让我有了一种和老朋友聊天的感觉,本来年会就是一个总结一年工作的会议,是为了迎接新年的,那就要高兴。

    去年因为我的老婆怀孕,我当时是没心思参加年会,但是今年,我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当然这要归功于的我的老婆韦欣,集团里的很多人都认识她。”

    说到这里,下面的春波起哄了:“那是我婶,当然认识她了!”

    他这一起哄,逗得下面哄堂大笑,韦欣的脸色都带红,是有点不好意思。

    李双手示意大家静一下,接着继续说:“春波说的没错,韦欣是他婶,这是从我们老家论起的。这里刚开头,我为什么要专门提我的老婆呢?是因为我要谢谢她,谢谢她在集团起步的时候给了我最大的帮助,让我能挺过初步迷茫的阶段,谢谢她一直以来在我背后的默默支持!”

    说完,李朝着韦欣的方向,深深的弯腰,鞠了一躬。

    他这举动把韦欣弄成了全场的焦点,一时让韦欣更不好意思,慌忙的站起来,要上前扶李。

    旁边的冯瑶姐急忙拉住了她,对她说:“你不用紧张,这是他欠你的。”

    等韦欣在冯瑶姐的拦阻下,坐好,李直起腰。

    笑着继续说道:“占用大家的时间,多我的老婆说一声谢谢,是为了证明,我心里明白。

    我明白老婆对我的支持。

    当然我也明白集团的员工工作的努力,也明白各位嘉宾朋友对我们的支持!

    集团从当年的几百亩地的小农场,成长成了现在的五百强企业,这其中的过程离不开诸位的努力支持。

    还记得当年的第一次年会,也是在这家酒店,当时还不叫欣酒店,年会租了一间小会议室,参会的人员加我一共只有13人,还有9人,其中我的师傅和刘叔,还有我岳父算是退休了,不再参与集团的事务,另外还有一个跟不上集团的发展退出。

    当时我们的总裁冯瑶姐,我一直叫她姐,不好意思,这样的场合我也改不了口。当时的冯瑶姐是属于友情参会,是我把她拉来给当时的小农场把脉诊断的。

    当时冯瑶姐说我,干到那个混乱程度还没散了摊子,是幸运。

    后来,在我努力的邀请下,冯瑶姐加盟当时的欣农业有限公司,以后才走上了快车道,有限公司改名为集团,有了今天的规模,在这个过程中,集团里涌现出了丹尼尔、小茹、李伟、还有春波等管理人材。

    在这个过程中更少不了我们忠实客户的支持,今天从全国各地请来了十位客户代表,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忠心支持,才是我们集团发展壮大的基础,这十位贵宾同时也有我们集团聘请为监督员,他们可以随时的到仓库,到门店检查我们集团所出售的产品,检查质量。

    我对您们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谢!”

    李冲着坐在前排沙发上的客户代表也深深鞠了一躬,这些客户代表站起来,其中有一人上前搀扶起李。

    李跟他握手后,等他回去坐好,继续说:“我还要感谢的是集团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员工,是你们保证了集团产品的质量,是你们把每一颗种子种下,是你们把每一只小羊呵护好,把每一头小牛从嗷嗷待哺养大产奶,是你们深夜采下最鲜艳的花,是你们清晨踏着露水摘下最新鲜的蔬菜,是你们冒着秋老虎的太阳,收获成熟的瓜果,是你们在分拣中心包装好每一个客人的订单产品,是你们把每一份订单的货送到了客人的手中,在每一个客人满意的笑容中,是你们的努力换来的,这些我都明白,我都记在心里。

    今天还请来了我们的基层员工代表,其中有牧民、有屠宰工、有机耕手、有采摘工、有配送员、还有咱们门店的员工等,是你们的努力,才有了我们集团的今天,集团因你们而辉煌,明天的你们会因为集团而骄傲,因为你们是在一个有拼搏、有活力、有远景的一个团体里,在这里会让你们的个人价值得到充足的体现,得到应有的价值,让你们工作生活的有尊严。

    集团不只有利润,还有人文,不管你是小学三年级的文化,还是最底层的员工,在你的岗位上表现出了你的价值,你就会被尊重。

    在这里我不是说笑话谁,来、来、来,肉孜.艾买江,麦格来!”

    李招手示意来参会的牧民代表肉孜.艾买江,他是铁列克乡的牧民,算是最早认识的一批牧民朋友。

    今天的他是穿着民族的服装来的,虽然是新衣服,但是由于他长期和羊群在一起,身上的味道还是很重,这还是在临来之前,李伟安排他们泡澡,搓澡,才能坐在会场,而不会熏到周围的人,但是离的近了,还是会有味道。

    他的脸上因为长期生活在高原的山区,让紫外线照的紫红,粗糙,头发即使经过打理,还是显得乱。

    他带着憨厚的笑脸来到李的跟前,李揽过他的肩膀,接着说:“刚才我是用了他们的民族语言,他才能听懂,我让他上来,肉孜.艾买江,是集团最基层的牧民,也是我最早的朋友,他今年按照放牧的羊群数,共领取基本工资和计件工资是13万8千块钱。”

第三百八十一章不讲赚了多少钱,讲待遇,讲前途

    今天他作为放牧组的优秀代表,参加年会,集团不但邀请了他,还邀请了他的家人一起,他的老婆还两个孩子,大家看他的脸是不是年龄要比我大?

    其实他和我同岁,他只是生活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才会让大家觉得他的年龄会比实际的大。

    他的收入在集团的基层员工来说,应该是名列前茅的,刚才说的只是工资,作为福利待遇,他的房子是在农场里,地基是免费提供,并且有农场提供2万块钱的盖房补贴,今年他的新房盖好了,实用面积是260平米,上下两层,还有一个200平米的院子,在他家的院子里种满了鲜花。”

    这时为了配合李的讲话,在一旁的投影屏幕上投出了几张照片,是肉孜的新房,有外观,有内景,还有他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的合影。

    听了李的讲话,再看到他新房的照片,集团里魔都这边的员工,都不由的张大嘴巴“啊”,很惊讶。

    李看着大伙的表情,笑了笑,继续说道:“没去过农场的同事是不是觉得很惊讶?感觉肉孜的住房条件是不是太好?我实话告诉大家,他的住房条件在农场里,算是一般,他的房子除了享受农场的住房补贴2万块钱外,还享受建筑公司的成本价,他自己是掏了一万块钱补的差价,当然这个钱不算他房子里面的装饰,那个都是他自己买的。

    另外他的老婆作为家属在农场里还可以享受优先工作的权利,不过他的老婆没要农场的工作,而是跟着小古丽的妈妈做起了牧民妈妈的项目,编织地毯,每个月还能赚到5000左右,他的孩子现在是在团场的小学上学,明年唐城市的小学、中学即将投入运行,他们还是享受的免费教育,不但学费是有国家的免费教育,就连用的学习用品是全部有农场提供,每天的午餐也是免费提供。

    我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介绍肉孜给大家认识,而是说作为集团的一员,无论你是从事于那个岗位,那个工种,集团都会为你考虑到实际,让你能活的有尊严。

    肉孜的工资水平就是在魔都也算是高薪吧?这么高的公司是有他的岗位决定的,魔都这边的员工不要羡慕,他的工作条件和强度,值得集团给他这么高的工资。

    在集团里,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一个工种、岗位,集团都会从本地同工种的待遇衡量,和集团的平均工资衡量,给大家定的都会比本地的平均工资高。

    在魔都的员工,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基层员工,就像是这次评为集团优秀员工董杰,今天他没来,是因为他还在海外的m国。”

    投影幕布上打出了一张照片,是一个带着憨笑的小胖子,穿着欣物流工装,怀里还抱着一件包裹,另一只手高高举起,看样子是在打招呼。

    李走到幕布前,用手指了指董杰的照片:“这张照片是他的同事用手机抓拍的,看起来是有点模糊,这是他在给社区的老外送一件快递包裹,他自从调到m国分公司后,突破了语言关,现在他负责的社区,大家都亲热的称呼他为“董胖”,在一个白人的社区里,他取得了居民的信任,不但帮助了集团产品在社区的销量,还为我们集团赢得的赞誉,他在物流配送的本职工作上,做到了发扬,集团没有忘记他,物流公司的孔总,已经下发文件提升他为m国苹果城的主管。

    可以说只要在自己的本职岗位做出了贡献,集团一定会看在眼里,在集团会有机会给你们,让你们的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体现价值不但只是在职位的提升,还有待遇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培养计划,董杰报名参加了m国哈夫大学的入学考试,学费会有集团提供。

    只要你努力,你就会有回报,集团会帮助你提升自己。

    我在这里表明,董杰毕业后会进入集团工作,作为储备干部人材培养。“

    李抛出的这句话的信息立马轰动会场,都为这句话震惊。

    刚才的介绍对于大家还是可以接受,但是作为集团的储备干部,这个对于基层的员工,不亚于是一件登天的事情。

    别忘了现在的集团不是以前的公司,今年能进入五百强企业,那明年呢?后年呢?看集团的发展趋势,未来是一片光明。

    集团里现在新招的员工,基本都是国内前列大学的优秀生,并且名额很少,鑫瑜手下的财会人员,不但全是名校毕业,还全一水的研究生以上水平,其中还有两个世界名校的留学生,资历可以说比鑫瑜还要高。

    更别提给冯瑶姐当助理的那个姑娘,那可是为世界名校毕业的博士生,攻读的是企业管理。

    李介绍的是储备干部,到时最低也得是哪一个部门的主管,集团部门的主管不但待遇优厚,最主要的还会有机会能到分公司获得主持一家企业的机会。

    集团现在的培养计划,是发现人材,会在原单位获得提拔,然后调入集团工作,如果确实有能力,会派到下属企业担任老总助理,然后就是企业的老总。

    集团的副总裁以后都是会从下属企业的老总里提拔,至于总裁那就要看水平了,目前除了冯瑶姐,还没有能担起此职务的人,就连丹尼尔和小师妹都欠缺一些,她俩也只是在某一方面比较出色,算是大将,但是总裁的职位必须是帅才。

    李继续说道:“这位农场里花卉采摘工刘大嫂”投影屏幕上出了一幅照片,是一个扎着头巾,穿着农场工装的一位中年妇女,她蹲在花丛中,正小心的用剪刀剪下还带有露水的花枝,她黝黑的脸和迎着朝霞的鲜花,形成鲜明的对比。

    “她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会场,来!刘大嫂站起来,跟大家打个招呼!”

    李朝着在会场中间位置的方向说道,从那个位置站起来一个中年的妇女,看那黝黑的脸庞,可以认出是刘大嫂,她站起身来,脸上的笑有点僵硬,是紧张导致的,看她拘谨的样子,李不由的笑笑,冲她摆摆手,示意她坐下。

    “刘大嫂,是凌晨开始上班,大家都正在熟睡时,她就和她的同伴带上剪刀走进花田,剪下最美丽的花朵,早晨就会摆上城市里的花店,出现在办公桌上,家里的餐桌上,医院的病床上,还有恋人的手中。

    刘大嫂每个班,都会至少剪下一千多枝鲜花,她剪的花枝,从剪下到装到花箱,都无一损伤,花瓣无一磕碰,每一支花都保存了它最美的状态。

    刘大嫂的脸黑,那是晒得,但是她剪的花最美。

    说实话,刘大嫂是从老家,让我让人给接来的,她今年和她的对象申请了探亲假,回老家豫省探亲。

    她是去年参加豫省的摘花队,然后分配到了农场参加秋收,后来留在了农场,成为了农场的一员,今年也落户到了农场,同样她也享受了肉孜的待遇,分宅基地,享受补贴,在她探家前就搬到了新房,可以说刘大嫂这次探家,是不是回家可以显摆一下呢?哈哈,刘大嫂我这是跟您开个玩笑。”

    在咱们农场里还有很多基层的员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机耕队的小伙子我就不提了哈,你们是艰苦,但是也都玩的挺爽啊,听说都在自练绝技准备明年的拖拉机大赛,但是别把拖拉机当成了赛车开。

    是不是有翻了拖拉机的,头摔伤了,没敢去农场的医务室,而是悄悄的去了地方的医院。别以为我不知道。

    机耕队的小伙子可是来了好几个,他们爱凑热闹,从农场来做的是货机,也不花钱,到了机场,搭乘配送公司的配送车就到了酒店,到了酒店他们报的是李伟的名字,又获得了免费的房间,这事马上就到了李伟的耳朵里,他知道了,那肯定是要告诉李,所以李才说了刚才的话。

    机耕队的小伙子是农场的开路先锋,他们条件艰苦,以前离居住地近还好一下,但是现在开荒到了沙漠深处,晚上回居住地就不容易了,都是在野外留宿。

    虽然给他们配备了野营车,还有专门的大师傅做饭,但是他们的条件还是农场里最艰苦的。

    因为他们的条件艰苦,在农场里,李算是宠着他们,这也导致了他们平时有点无法无天。这不是来的这几个就是趁着自己休息偷跑来了。

    所以趁着这样的场合敲打了一下,不过李也交待了李伟,让他回去让机耕队的小伙子轮换着来魔都玩几天,感受一下大都市的魅力。反正来吃住都是在集团的酒店,也用不了多少钱,虽然这部分钱还得有农场付给酒店,但还不是左兜到右兜。

    李这次演讲没有讲集团今年又赚了多少多少钱,而是大讲特讲基层的员工,讲他们的待遇,讲他们的发展前途。

    说实话,鑫瑜算出集团今年的纯利润让李吓了一跳,实在太多了。

    进入五百强企业,让人听了只是感叹一下企业的壮大,但是要是把纯利润用数字说出来,要是听了的人不红眼才怪呢,秉着财不露富的观念,今年年会,就不去讲集团赚了多少钱,而是讲待遇,讲前途。

    这还是李的小农意识作怪!

第三百八十二章 训小师妹

    上午就只有李的演讲,他这洋洋洒洒的讲了这么多,就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讲的人意犹未尽,下面听的人也还没过瘾,不得不说李的讲话抓住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基层员工谁不想上进,俗话说的好:咸鱼也要翻身的。

    今天李举的几个例子都是身边的人,以前什么样,大家都知道。

    比如董杰,刚进公司是高中刚毕业,家里条件不好,从皖中山区的老家到魔都来打工,当时看到公司招工,就应聘进了配送组,后来成立物流公司,他划归物流公司,丹尼尔开发海外市场,作为配套企业,物流公司也跟着走出国门,董杰作为优秀员工,第一批进入海外公司。

    他的经历见证了集团的发展,他陪着集团一起成长,同时集团也帮助扶持他一起成长。

    现在的董杰能凭着自己的努力,不但在海外考上了名校,还进入了集团的储备干部名单。

    对于和他一样进集团的同龄人来说,这是一个榜样,只要是有上进心的,都会以他为标准。

    张慧的人事部,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但引进外来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在集团内部深挖有潜力的年轻人,只要是集团的员工能参加一些技能培训,或者是学习,集团都给他们批假,带薪学习。

    这样的待遇可以说在魔都的企业中还很少,有的企业有这样的待遇,但是针对是中高层领导,基层员工基本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

    中午当然还是在酒店吃的自助餐,这样不管是嘉宾还是公司的同事,都能方便些。另外肉孜和艾则孜他们是到单间吃的,单独给他们准备的清真菜。

    趁着中午吃饭这功夫,李才腾出空过来和请来的嘉宾交流了一番,今天他们来主要是见证集团进入五百强的时刻,都是来祝福的。

    集团进入五百强企业,不管是对于魔都还是边疆,这都是一件喜事。

    对于魔都是锦上添花,对于边疆算是雪中送碳,但是今天魔都来的还是一个副市长,段位有点高,但是听他说了才知道,这是因为魔都市里也是看到了集团的发展潜力。

    魔都不说是华夏五百强,就是世界五百强都有几家,并且还有很多家都在魔都开设了分公司、办事处。

    但是这么多公司,惟一没有上市的只有欣农业集团,并且集团的资产都是优质资产,还没有贷款,这样就突出了,所以魔都来了个副市长,这是对欣农业集团的重视。

    边疆因为李和领导沟通后,没有来什么级别高一点的领导,来的还是老朋友,调研处的孙处长,不过这次来他的后面加了个括弧(副厅级)。

    今年的奖金发放没有延续往年发现金,一个是发的人数多,需要的现金多,二是李觉得自己往年发现金好傻,就跟一个爆发户似。

    所以今年全是有鑫瑜带领她的部门直接给转到了私人的工资卡上,这还是集团发的只是集团员工和各个分公司的老总。

    下属企业的奖金都是有他们企业内部发放,基本也都在这之前发放完毕,所以今天的会其实事情不多。

    现在就是等下午三点,还是在顶层的会议厅,举行的是庆祝春节和集团进入五百强的晚会。

    这个晚会,张慧申请的资金是200万,主要是请来演员的酬劳和晚会中的抓奖环节需要的奖金。

    这次不但请了几个歌星,还把农场新组建的乐团拉来了。

    开场是一阵节奏感很强的音乐,随着音乐的响起,几个穿个火辣演出服的姑娘露着大长腿唱着今年最口水的歌出来了,刚开始,李还没注意,因为她们打扮的妆很浓,再加上韦欣就在身边坐着,李真没仔细看。

    但是韦欣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你看看上面!”

    这才敢好好瞅瞅,这一看,笑了,笑的还很大声:“哈哈,逗死我了,小茹和鑫瑜怎么上去了,化的跟鬼似的。”

    他这话说的声音有点大,不但韦欣听到了,坐在旁边的人都听到了,韦欣伸出手掐了他腰间的肉一把。

    掐的有点使劲,疼的李忍不住了“啊”了出来,不过自己的声音刚落,可以听到冯瑶姐也刚说完“活该”俩字。

    这姐俩配合的挺好啊,有掐的,有幸灾乐祸的。

    这是李第一次看到小师妹在舞台上演唱,不管她的打扮如何,但是这歌唱的还不错,她们场的应该算是串烧,就是把今年比较流行的歌曲,每首唱个几句,音乐应该经过改编,加了不少的古鼓点和电音,更适合年轻人听,这不是春波他们那些人口哨是吹个不停。

    这一曲吃唱下来快二十分钟,他们下场是有航空公司的小品上场,一会小师妹和鑫瑜还喘着粗气回来,坐下后,小师妹还得意的说:“我们唱的怎么样?”

    李实话实说道:‘唱的不错,不过你们这妆有点像鬼,再说了你们露那么多大腿干嘛,小茹你都结婚的人了,李伟不说你,如果让你公公婆婆知道了,肯定说你,再说了还有鑫瑜,你还是个大姑娘,露这么多,不想找对对象了吗?”

    这番话说出来,周围的人不由的都惊讶的看着李,他是怎么了,这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训。

    其实小师妹和鑫瑜她们的穿着打扮,算是这个时候舞台上的正常。

    不过这个事,李首先得撇清自己,现在韦欣开启了女人吃醋的功能,在家都能吃儿子的醋,要是回家她突然问李,谁的大腿好看,到时李怎么说都不会对,所以现在先把这事的苗头掐死在萌芽状态。

    算是求生欲很强了,李伟还傻乎乎的跟着别人看着自己,他还没经过女人的醋味熏陶。

    不过只要是男人都要经历,就看谁的过关本事强了。

    别看小师妹露着大腿在舞台上跳的欢,回头她肯定要问李伟谁的大腿好看,李伟怎么回答,她都绕不了他。

    如果他回答是小师妹的好看,那小师妹肯定会接着问,那你也看了别人的大腿比较的。

    如果他说别人的好看,那死的更快。

    所以李为李伟今晚的遭遇表示哀悼。

    凭自己对小师妹的了解,这件事的发生几率大概在80%以上。

    李在这腹黑的想着李伟的下场,但是旁边的人的注意力全让舞台上的小品给吸引过去了。

    不得不说白东他们弄的这个小品还挺逗的,这不现场的人,一会就让逗的捧腹大笑。

    小品结束上来的是请来的一位歌星,在电视上看过她的演唱。

    在电视上看光彩照人,但是这会进了看,就这么回事,脸蛋还行,但是个不高,不过嗓门好听。

    她唱的是她的成名曲,一曲终了,她喘着有点粗的气,弯腰致谢后,又接着唱起了一首她的新歌。

    哪一行也不容易,看她唱完喘着粗气说谢谢的时候,李感慨的想,要是小师妹走上这一行,是不是也会这样。

    想到这里,李不由的问一边坐着的小师妹:“你要是当时不进入集团工作,而是像你的同学那样进入这一行,是不是也会这样?”

    她的脸上有点黯然,说道:“有很大的可能,还不如她这样。她这至少有点名气了,咱们请她,给的酬劳还算是可以,但是熬到有名气,很难,我有不少同学还在酒吧卖场呢,就是进了一些音乐团体,也还在打杂,基本上没有出人头地的。”

    “现在感谢师傅了吧,不让你做那一行?”

    “我一直就感谢我爸,好吗!”

    她还神气上来了,心塞,不和她说了,看美女唱歌吧!

    接下来的晚会,请来的演员歌星掺杂着集团自己弄的一些节目,也搞的热热闹闹,全部演出结束,三个多小时过去了。

    虽然是看演出但是也累啊,晚上就没统一招待,家在魔都的各自散去,从边疆来的凭房卡可以在餐厅进餐。

    后面的事情有张慧安排,李和韦欣结伴回家,出来一天了,儿子还在家里呢,上午妈妈给他吃的奶粉,听妈妈说,他就哭了一次。

    这家伙到也乖,只要是吃饱了,很少哭,这也是韦欣能放心出来的原因。

    知道儿子在家受不了委屈,那她还是乐意出来透透风的。

    自己和韦欣前脚刚进门,后面就跟来了一群人,带头的还是冯瑶姐,小师妹和鑫瑜跟在后面,李伟悄悄的跟在最后面,春波还在他后面。

    他们这一堆人过来,忙坏了小古丽,她勤快的给每人到上杯茶,分明扮演了以为勤快的小妹妹。

    看他们进来,李么没吭声,谁知小师妹来了个恶人先告状。

    “干妈,师哥下午训我!”

    这状告的有点太无理取闹了吧,训她肯定是有原因的啊,俗话说:死道友不死贫道。

    为了自己别碰那种无解的选择题,不训她训谁。

    不过这理由不能明说,还得找借口反驳她。

    “我是怎么训的你,你穿那么短的裙子,一个女孩家家的,你觉的那样合适吗?”

    这理由,在老人那里据对能站住脚。

    那边小师妹辩解道,还一边用手比划着:“多短,我就到这里,干娘你说短吗?”

    她这一比划,到到膝盖位置了,这也太会装无辜了吧!

    接下来妈妈的话,可是让在场的年轻人都吃了一惊。

第三百八十三章 儿子的味道

    “不短,我觉得挺好看的,这么俊的闺女,藏着掖着的多浪费啊,现在不是讲究开放吗,怎么李你这比我还封建啊,你看看电视上,人家不都那样吗?”

    “啊.....”

    李一下无语,只能张了张嘴巴,妈这思想挺超前啊,一个农村的老太太,并且姥姥还是个裹脚的老太太。

    姥姥算是封建传统的最后一批人,但是妈妈这思想转化的太快了吧,在农村还不觉得,但是到了这城市里,就能看出妈妈的看法观点。

    仔细想想,妈妈来魔都几次,确实没有对城市里的一切表现的大惊小怪的,而是抱着一种平淡的态度来观现代化的都市。

    这种大将风度出现在一个农村老太太身上,确实让人有点吃惊。

    在场的人,不但作为儿子的李吃惊,别人也是都一时鸦雀无声,肯定也是对刚才妈妈说的话感到吃惊。

    良久还是韦欣回过神来,惊喜的说:“妈,你还能这么想,我们真的没想到,你这思想可算是跟我们年轻人同步啊!”

    “是啊,干娘,你比我师哥这老封建开明多了。”

    不是,你夸老太太,还带着损我干嘛!

    韦欣和小师妹的这顿吹捧,可是把妈妈捧的乐的合不拢嘴。

    “你们别以为我一个老太太,在农村就不了解这外面的事了,我可是看电视知道不少呢!”

    这得意的啊!

    下面马上又来了一群马屁精。

    “干妈,可真是不出门知晓天下事啊!”

    这还是冯瑶姐吗?怎么也吹捧上了。

    没法待了,一群马屁精,不过她们拍她们的,自己过关了,没人关注自己的话,这就是乾坤大挪移法。

    在外面要能讲,讲的有道理,在家要能糊弄,不能想着跟女人讲道理。

    其实她们也明白,但是李避让了,也就没有必要紧追不放。

    这其实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这会李悄悄的闪开了,没去管还在一旁傻乎乎的李伟。

    到了第二天,李还没起来,就让张慧的电话吵醒了:“李董,你快看电视,早间新闻!”

    赶紧起来,匆忙的蹬上裤子,抓起t恤就下楼。

    楼下,妈妈在厨房做早饭,李抓起遥控器,打开电视,趁开机的功夫坐下,一边把t恤套上,画面出来,真是魔都电视台的早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正在说着,画面是昨天的开会视频,还夹杂着一些农场的画面,和集团产品的视频,把声音放大,主持人说:“欣农业集团飞速发展的原因,在昨天他们集团的年会上,董事长李的演讲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做一家有良心的企业,做产品有良心,对员工有良心。

    在昨天的欣年会中,没有谈什么利润,没有谈什么目标,而是谈了基层的员工,谈的是他们的待遇,他们的个人前途,大家试想,如此对待员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何能不高呢。

    据听说,李董在农场提出了一句口号”叫做,我是唐城人!”

    如果想知道这句口号的含义,请观众朋友收看财经频道今晚的专题节目《谈欣农业集团》”

    应该是早间新闻节目的时间安排,导致了就这么简单的介绍一下,具体的是安排到了大魏做的节目那里。

    看完节目,关上电视,妈妈才从厨房里出来,好奇的问他:“看的什么,大早的着急忙活的跑下来。”

    “哦,妈,是昨天我们的年会上刚才的早间新闻了,我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报道的。”

    “哦,只要你没做亏心事,你管他们怎么报道干嘛!”

    妈妈说的这话是不错,有道理,但是怎么听着怎么有点憋的慌。

    她是不知道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但是她说的......

    李带着纠结回到楼上,上床,想着再赖会床,但是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了,动静把还在熟睡的韦欣给吵醒了,她还闭着眼,含糊不清的问:’老公,你怎么了?”

    李躺不住了,干脆做起来,把枕头竖起来,垫在后背,依靠在床头上,带有郁闷的回答:“早间新闻报道咱们集团了!”

    韦欣没听出李的语气,只是回了一个字“哦”翻了个身,继续做她的大梦去了。

    昨晚半夜,她起来哄小兔崽子,这会还正在困劲上。

    偏过头,看看一侧的婴儿床上的小庄,睡的那是一个香啊,一只小手放在嘴边,其中的食指还塞到了嘴里含着,另一只手举在头上,那姿势叫一个**啊。

    不过在看看他床边的篮子里,半夜换下的尿布都在哪里,屋里的味道全是从那里来的,自从有了他以后,卧室里的味道就没好过,弄得现在李闻习惯了,要是换个地方,闻不到还有点不适应了。

    这人就是贱!闻屎尿味还上瘾。

    看看熟睡的娘俩,胸中的郁闷一点点的散去,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早晨醒来,所爱的人在身边,这就是幸福!

    今天下午就要回老家了,正常单位放假都是大年三十,但是李告诉张慧,让她安排,提前让员工按照路途的远近,提前放假。

    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让员工分批次放假,免得要是大年三十放假,一些外地的员工根本就没法回家。

    这次冯瑶姐是跟着一起走的,这是妈妈的安排,要是再像去年,让她大年三十再自己赶回去,怕她心里难受,所以这次妈妈是断然决定让她跟着一起走,至于集团里的事就先交由小师妹她们,放假的安排有张慧。

    所以一大早,她就拎着自己的行李箱过来了。

    在楼上就可以听到她和妈妈在聊天,还不时的传来笑声,可别说,妈妈还就和她聊的上来,这也是一个问号,一个留学回来的管理专家,一个农村的老太太,有什么可以聊的呢?

    可是她俩在一起就是聊的挺投机的。

    别看小师妹一口一个干娘的喊着,但是真要她陪着妈妈聊天,说不了十句话,两人就尴尬了,没话说了!

    李穿好衣服下楼,早晨没睡好,这回精神有点萎靡,妈妈看到他,嘴就朝他来了。

    “赶紧洗洗,看看那娘俩醒了吗?准备吃饭了,吃完饭还得收拾一下,要是能早走,就早走。”

    “妈,昨晚半夜小庄又醒了,闹腾了一阵,这会他们娘俩睡的正香呢,咱们吃咱们的就行,不用管她们。”

    “哦,那也行,我把小欣的饭给留出来,等她起来了再吃。”

    今早妈妈准备的是小米粥、煎鸡蛋、豆腐卷、小葱拌豆腐,样数不多,量弄了个正好,看样是因为今天回老家,她也没想着多弄。

    不过听妈妈说,今年好像嫂子也要回家过年,哥哥应该单位还放不了假,留在单位加班。

    这样就算是两个儿子都带着媳妇回家过年了,这代表的意义让妈妈是盼着早点能回家。

    吃完饭,上楼看看,那娘俩还没醒,翻翻儿子的被子,看他的尿布又湿了,这小子现在是能吃能拉的,吃不客气,这尿尿拉屎的也不客气。

    最早李还对洗他的尿布好奇,愿意去洗,可是你要想这连着洗上几个月,简直要疯狂,现在李闻闻自己的身上都带着他的尿骚味和奶味。

    不过李早就洗出了经验,把尿布放到水管下,把水开到最大,用急水流冲,先把上面的屎尿冲干净了,在用肥皂打上,这样搓几下就干净了。

    只是稍微浪费点水,但是会过日子的妈妈都没吭声,那不干活的韦欣就更没意见了,只要李把尿布洗干净了,怎么都行。

    到现在李的头上又加了一个“洗尿布专家”的称号,这是鑫瑜给传出去。

    鑫瑜就喜欢给李起外号”李老抠“这个外号让她给叫的在集团里无人不知。

第三百八十四章 失传的手艺人

    赶紧把臭小子的尿布收拾了给洗了,为了他的尿布,家里还专门买了一台烘干机。

    这也是逼出来的办法,他一天不知要用多少尿布,准备的尿布是足够,但家里地方再大,晾着不干也不是个事。

    马上得把这些洗了,烘干带走,这些尿布经过儿子的洗礼已经变的和他的皮肤那么的柔软。越是用旧了的越好用,逐渐的给他整天用的这些固定了下来,成了他的随身必备品。

    说是已经提前把东西都收拾好了,但是一上午也没住下,大小的行李箱又收拾了四个,这样一共就八个行李箱了,还有岳父岳母的在他们的家里。

    其实这也是因为李和韦欣都不喜欢换太多的衣服穿,带的都是随身的。

    听说国内有个电视女主持人,也在几个城市都有房子,房子里的布置衣柜和鞋柜占了都有一半的空间,里面的鞋子和衣服都是满的,要是那样,应该就不用行李箱装衣服带着了,出门只带个小包就行。

    李和韦欣的衣服都不算多,基本上每季也就是三两套衣服轮换,不是说笑,李也算是个身价很高的一个老板了,但是用来出席场合的西装就两套,其中一套还是结婚的那套,另外一套是韦欣个订做的,虽然是私人定制的,但是也没用了五万块钱,比起大商场里的一些大名牌都要便宜多了。

    在老家都是一些运动装之类的,没有多少衣服,农场里的衣服更简单,运动装、迷彩服和t恤大裤衩。

    韦欣的稍微多一些,但是也没有多的多夸张,另外她也是喜欢经常穿的那几套。这些行李箱其实大人的没多少,光小庄的就占了四个箱子,尿布就不用说了,这次是回家过年,要当着村里兄弟爷们,嫂子大娘的面,妈妈要显摆一下大孙子,这样就给他买了不少的婴儿服,内衣、外衣、棉衣、帽子、袜子、还有小鞋子,每样来上一套,这几个箱子就装不下,不算自己买的,还有刘婶给送的,师娘给送的,更别提他的几个所谓的干妈了,那是光挑漂亮的,贵的,什么国际大名牌,那些大名牌的衣服,比李这的大人的衣服都要贵,关键是这婴儿服因为小孩长的快,根本就穿不了多久,实在是浪费。

    他的衣服在卧室的衣帽间里已经是放不下了,没办法把楼上的小库房给腾出来,放他的衣服。这次李让妈妈装了几个纸箱带回去,到时拿给老家一些有小孩的亲戚家,也算是礼物了,不然放在家里,小庄根本就穿不着还浪费。

    趁着妈妈和冯瑶姐在楼下收拾行李,李上楼把那几箱衣服搬下来,本来昨晚还想让孔祥东找几个员工过来帮忙给装行李,但是让妈妈拦住了说是二哥今天和春波过来,一起回去,顺便让村里送鸡蛋的车一起把行李拉回去。

    妈妈安排的还井井有条的,不然要还是像上次全赛到房车里,那还是挤,这样这些行李用厢货车一次就拉了。

    正好装行李有自己、二哥、春波,等会李伟还过来,四个人在加上厢货司机也是村里的叫哥哥的,装这些行李还是问题不大。

    厢货车其实早晨就到了魔都,应该是去酒店和二哥他们一起过来。

    等李吭哧吭哧的把装衣服的纸箱从楼上全搬下来,李伟和小师妹也进门了。

    “李伟,你真会挑时间,我这把箱子搬下来了,你才来。”

    李扶着摞在一起的箱子,喘着粗气吐槽他。

    李伟还没说话,小师妹先说了:“师哥,你就这几个箱子,还累着你了,年轻轻的,长了一身的肉,干这么点货,你就非要指望着我们家李伟。”

    “嗨,你不能这么说,你们俩就知道睡懒觉,早过来帮忙不行啊!”

    “你怎么知道我们睡懒觉了,我俩一大早就去给我爸买衣服了。”

    “啧啧,你这闺女真孝顺,这马上过年了,你才记得给你要给爸买衣服啊,要是你爸等着穿你的衣服,非得冻死不可,师娘早就给他做好了,人家都拿回去好长时间了。”

    要说李怎么知道,这还是韦欣的主意,她今年由于有了小庄,不方便逛街,就想出了一个主意,上次给李订了那身西装后,觉得穿着挺好的,就想着今年给身边的长辈都订做衣服,不去商场买,手工的更能表示出孝心。

    于是她就把师傅请进家里,给了他一张名单,找张慧派出一辆车,拉着师傅到处给人量体,近的在魔都,稍远一点的师傅在姑苏,最远的就是姥姥姥爷了,裁缝师傅专门用了一天去了老家。

    这些订单虽然下的不晚,但是师傅人家要对的起自己的手艺,大大小小的加起来二十多套衣服,就光凭师傅和他的几个徒弟根本就做不完,后来还是找了外援才把韦欣的这个订单做完。

    当送来这批衣服后,韦欣在家挨件的检查了一遍后,当场又给师傅下了一批春季的衣服订单,当时李真好也在家,当时看师傅的表情是要哭了,

    师傅刚来就诉了一遍苦,为了做这批衣服,不但请了外援,自己和几个徒弟这两个个月来是天不亮就开始干活,到晚上干到半夜,可是把自己熬毁了。

    应该是觉得交完这批活,想休息一下,没成想韦欣又甩来春季的订单。

    要知道江南过了年就是春天,老家稍晚点,但是正月中也差不多到了春季,老人脱棉衣晚,但是这时间也还是很紧,这也难怪裁缝师傅要哭。

    本来交了这批活,想着赚了一笔钱,轻松快活的过个春节,看这样,这春节,裁缝师傅还要继续奋斗了。

    其实韦欣的订单对于这样的手艺作坊有点难为人,他们都是属于家传手艺,为了保证手艺,在做工上不能偷工减料,手艺活就完全是靠的功夫磨出来的,这都是时间。

    特别是像这种老手艺人,只要是自己做出来的衣服,那是不容有瑕疵的,这韦欣下的订单虽然是钱赚到了,但是这累人啊!

    那裁缝师傅虽然看着有点为难,但是想想这确实也赚钱的份上,是咬着牙硬接下这活,别忘了,这二十多套衣服,均价在两万左右,对于他加上五徒弟的一个作坊,每个月四十多万的活,利润在一半左右,也就是二十来万块钱,这在魔都算是高收入了,就算是给徒弟分一半,还剩十万,一年就是120万,这比以前冯瑶姐在汽车公司的年薪还要高,别忘了冯瑶姐那是属于高级人才,在魔都都算是顶层的了。

    这样一衡量,这裁缝师傅也不比那些高层次人才差,看来一些手艺人如果手艺精湛,前途也不差。

    不过这些年,李发现小时候的一些手艺人都没了,像是补锅修盆的。

    家里的铁锅,锅底漏了,让他们给补上一块,回家照样用,别看是一块铁皮补丁,但是在炒菜时,用锅铲翻锅,根本感觉不出补丁那块有什么碍事的。

    李觉得最有技术的就是盆的,农村平时用缸装粮食,搬来搬去的就避免不了磕磕碰碰的,碰裂来了或者缸体碰掉一块,买一个新缸不便宜,小的要几十块钱,大的就得上百,这价钱对于农村来说不是一个小数,所以做匠的只要是到了那个村里,安下摊,最低也得连干上几天才能在换个村子。

    小的时候,李就喜欢凑在摊子跟前看,只见匠嘴里叼着烟,手上轻松的用手钻在缸体上钻眼。

    手钻都是自己做的,很简单,用一根胳膊粗细的木棍,大约30多厘米,钻头是找铁匠给打的,能用点钢,就是简单的螺旋头,然后镶嵌到木棍的一端,另一端套上一个轴承,是用来用手掌控手钻的,可以让手钻在转动时不伤手。

    让手钻能转动的是像是拉二胡的弓子,弓子不长,和钻杆差不多长,但是要细,用一根绳子的两头拴在弓子的两端,然后绳子的中间留的比较长,缠在钻杆上,这样来回的拉弓,钻杆就来回的转动,钻头就在缸上钻出一个个细眼。在裂缝的两边均匀的钻出两排的眼,匠把自己找铁匠定制的铁钯子放进眼里,这会才看出他们的技术,用铁锤把钯子敲倒,钯紧,李看着他铁锤轻巧的敲下去,铁钯子慢慢的趴到,咂扁贴紧缸体。

    听着那哐哐声,还有缸体的声音,李都替匠提心吊胆的,担心那瓷缸在他的铁锤下,给敲碎了。

    但是匠从来没有让李的担心成真,早晨送来的一堆破缸,傍晚时分,全都带着钯子让各自的主人拿回家,老爷们有劲的扛着回,家里爷们不在家的妇女扛不起来,就让缸上身略微倾斜,双手扶着缸沿,这样转动着,缸底转着就滚回了家,到家不管是装粮食,还是当水缸,照常和新的一样用,不漏水,至于多了几个钯子,对农民来说,没有什么好看不好看的。

第三百八十五章 红瓦和青瓦

    瓷缸补铁锅这还不算是他的拿手绝活,最展示他高超技艺的还算是瓦碴盆,听这名就不是什么个值钱的东西。

    不错,瓦碴盆才是农民最常用的,做工技术很简单,只要是一般的黄泥就可以做,泥胚做好直接进窑烧,至于烧出来的形状不是那么的圆也无所谓。

    这种盆或者缸还有个特点,就是薄,特别的薄。具体有多薄吧,大概能有个半厘米吧。

    每年冬天,卖这种盆和缸的都是用驴车拉着下乡,盆和盆之间垫上草,为什么都是用驴车呢?毛驴走的慢,拉的车稳,颠不坏。

    像是瓷缸,大伙还能自己去集上买,不论是用拖拉机拉还是用独轮车推回家,都不妨碍,瓷缸结实。

    但是瓦碴缸和盆没有去集上买的,除非就是本村有集。

    现在有个名词叫:碰瓷。

    其实瓷的还耐碰,你碰个瓦碴盆试试,不用多大劲,用个手指关节卷起轻轻一敲,绝对一道纹出来。

    结实程度比普通的纸肯定要强,但是和工厂包轴承之类的牛皮纸比,不一定谁比的过谁。

    所以说遇上碰瓷的还算走运,要是碰瓦碴的,那你就倒霉吧。

    在农村,即使这瓦碴缸再便宜,坏了,放哪里,当来了盆补锅的,和家里别的坏的一起送过去。

    这么薄的瓦碴盆在匠的手里一样,上钯子,一样的铁锤一样的敲打,照样不漏水,也没见他一锤下去给敲碎了。

    有时候李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旁边看热闹,一心盼着他敲碎一个,听听响,但是每次的愿望都落空,离开摊子时即满足看热闹的乐趣,又稍带有一点遗憾。

    儿时的乐趣就这么简单,但愿小庄的童年也这么简单快乐的度过。

    但是小时候崇拜的这么个手工艺,眼看着已经断绝了,听妈妈说有好几年没见进村了,前些日子,妈妈还打电话给三奶奶,让她给注意点村里来了匠,让她帮忙把家里的一个缸拿去让补补,但是一直没有回话说有匠来村里。

    有一次李去刘叔那里喝茶,和刘叔感慨起现在下乡的干手工活的少了。

    刘叔也是提起这事,不由的叹气:“现在干那活的人都老了,家里的小辈都不想干,嫌那个脏、累、苦,还得走街串巷。

    没有学的,慢慢的手艺就断了,现在这两年慢慢的又有一些手艺活受大家喜爱了,像是你师傅的玉雕,还有手工订做的衣服。

    其实匠要是工艺精了,各大博物馆需要,一些古董修复就要用的工艺,这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

    但是这手艺真的需要静下心来学,不是一年两年能上的了手的,现在的年轻人没这个耐心了。”

    刘叔说的这个,李有体会,自己在当兵时还能静下心来雕个东西,但是自从搞了农场后,自己就一直拿农场的工作忙当理由,师傅一直没说,但是随着他年龄变老,其实是盼着真的有个继承他事业的,小师妹是没指望了,惟一的徒弟这还整天的不干。

    师傅不说,但是李心里一直不好意思在师傅面前提这事,时间越拖越不好意思。

    自己这几年确实静不下心来,工作忙的时候确实忙,但是闲下来时,就内心里对自己说累了就得休息一下,就这样拖拉下来。

    行李装车,出魔都,老赵这次没走魔都到京城的高速,走的是沿海高速,不错,沿海高速通车了,这是国家从北方边境的一个小城市为起点,到南方岛上的最南端为终点,从南到北串起了沿海的各个城市。

    由于这条高速的沿途也算是祖国经济最好的区域,这条高速修的也要比京魔高速的等级要高,车道加了一倍,双向6车道,并且沿海地区平原多,路修的也直,中间的绿化隔离带,隔绝了对向来车的影响。

    在京魔高速上基本都是限速80,车子根本就跑不起来,别说带翅膀的车子,就连这笨拙的房车在那条高速上都憋的慌,根本不敢踩油门。

    跑在这新竣工的沿海高速上,限速是120,这样就基本上把车子的性能发挥出来了。

    刚出魔都,还在苏南,可以看到公路两侧闪过的民房,白墙青瓦,建在水道旁边。

    江南的民房基本都是这样的特色,这里的青瓦其实就是和瓦碴缸的工艺一样,只是瓦要厚。

    这样的瓦的造型到是能一页扣一页,设计的挺适应江南雨多的特点,瓦槽深,流水快。

    但是有一个缺点是改不来的,就是吸水,这样工艺烧出来的瓦吸水很厉害,往往能吸自重的几倍。

    吸水多了就要往下渗,并且也增加房梁的承重,所以这也是江南的房子跨度不宽,房顶陡的原因。

    这个事也是从老家一个三哥那里听说来的,他比李要大一旬,当兵早,在部队上的转的志愿兵,到年限后,转业回老家,在等待安排工作的时间里,他联系了一个沙洲的战友,往那边贩运淄州的红瓦。

    据他说,拉上一车红瓦,到了沙洲,卸下就卖了,淄州的红瓦在那边特别受欢迎,这个应该是交通方便带来的变化。

    是不错,江南的特色青瓦黛墙,有古朴、宁静的美感。

    但是以前的交通限制了选择,一种轻薄、耐用结实,另一种笨厚、吸水厉害,老百姓是最能比较孬好的,有了可以选的,那结果自然明白了。

    不过好像也因为江南用红瓦有点破坏以前的古感,老百姓选了没多长时间,淄州的琉璃瓦快速的进入了当地的市场。

    琉璃瓦有了颜色的选择,在红瓦的基础上面又上了一层的釉质,这样想要什么颜色就生产什么样的颜色,可供选择的余地更多了。

    就从老百姓盖房子用的瓦上面就折射出了国家的变化,选择的多了,是不是意味着物资丰富了,有了选择的权利,是不是也意味着老百姓口袋鼓了,在保有最基本的作用后还兼顾美感,这是不是在解决了温饱后,有了心情来欣赏美了。

    所以说农民真的不是土,而是生活所逼,吃了上顿没下顿,你让他洗干净脸,去听戏,他可能听进去吗?

    但是现在农民解决了温饱后,自然的需要更高层次的追求。

    以前那有什么农民画家,农民书法家,肚子都吃不饱,你让他去画画、写字,那不是扯蛋吗?

    可是现在县里举办的书法大赛,有不少的农民朋友参加,是正儿八经的农民,是手指缝里还夹杂着泥土的农民,是手上还有老茧的农民,不是代表了农民的农民。

    城市在飞速发展,高楼大厦拔起的速度飞快,可是乡村也悄然的变化着,泥瓦换成了红瓦,换成了琉璃瓦。

    地瓜干煎饼也换成了小麦煎饼,换成了白面馒头,桌上的炒咸菜也换成了猪肉炖白菜。

    穿着掉色土棉布做的衣服,也换成了的确良料子的,换成了涤纶、涤卡、丝绸的衣服。

    集上也卖起西装,袖子上的商标都成了一种身份。

    小时候课本上的现代化标志:高压线,也经过了村南头的地里,那里隔几百米架起了高高的铁架。

    冒着黑烟的烟囱的工厂,每天都人流鼎沸,化肥厂门前等着拉化肥的拖拉机、卡车排起了长队。

    可是这些代表着现代化的东西有了,但是出门咳簌了,以前就喜欢晨间的薄雾,但是现在要戴着口罩闪避着那仙境了。

    一路上,李看着窗外的农村、乡镇,一边想着这些,感觉很矛盾,为什么有的目标实现了,反而越矛盾,这样究竟是好还是不?

    带着疑问,进入了家乡的边界,这里就和苏南完全两种的风格。

    红砖墙配红瓦,砖缝里勾勒着灰色的水泥,在冬日的蓝天下,显得那么俗气的喜庆,让一路上陷入哲学家的思维里的李精神一振。

    快到家了,离上次三个多月,又有了近乡胆怯的感觉。

    结了婚,有了孩子,生活在外地,和单身在外回家的感觉不一样,感觉自己离家乡远了,叛变了家乡。总之这种感情很复杂,很难说出一个明确的感觉。

    这次还是走的花卉度假客栈的那条路,对,村里的这家酒店改名了,客栈,这以前相当于大车店的别名,是最便宜,是小贩、赶大车的、手艺人在外住的地方。但是现在人给赋予的是有特色地方的名称。

    旅游公司紧跟流行趋势,马上改名。

    起了这个名字后,村里有些老人,还记得以前事,调笑着说,村里开了个大车店。

    所以说老人要是损起人来,也是够你喝一壶的。年轻人不知道客栈就是大车店的意思,但是二哥这个年龄知道啊,他打电话跟李说:“要不,就不叫客栈了,改回以前的名字。”

    李笑着对他说:“不用,旅游公司是做了调查才改的名字,肯定是觉得改名字对生意好,再说了客栈的生意主要还是对外。”

    这二哥才作罢,不过他去求了几个老人,让他们别在客人面前聊这事。

    二哥担心的事也对,现在的客人,花了钱,要是住了个大车店,谁也膈应,大车店代表的就是最低档次的旅店。

    这也幸亏现在出来玩的基本都是年轻人,不知道原来的大车店基本都是叫什么什么客栈。

    再说了现在的客栈代表的是特色,跟过去的大车店完全是两个东西。相信随着时间的过去,客栈会在人们心里留下有特色、装修雅致的标志。

    村里的这个客栈改名算是走在了前列,听说国内这样叫的还没几家。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740/ 第一时间欣赏沙漠中的农场最新章节! 作者:千年胡杨树所写的《沙漠中的农场》为转载作品,沙漠中的农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沙漠中的农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沙漠中的农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沙漠中的农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沙漠中的农场介绍:
当兵到边疆,期满留疆开发沙漠,开发出知名的有机农场,把沙漠变成绿洲沙漠中的农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沙漠中的农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沙漠中的农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