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在明朝当国公TXT下载我在明朝当国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明朝当国公全文阅读

作者:千斤顶     我在明朝当国公txt下载     我在明朝当国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喜过望的赵导

    “那是锦州!”赵包刚惊讶的看向了杨峰,而对方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画面默不作声,眼神中露出一股说不出的意味。

    画面慢慢的掠过锦州的城池,这座原本雄伟的城池此刻到处都是大战过的痕迹,随处可见的残破尸体、折断的兵器以及站在城池上那些穿着红色鸳鸯战袄的士兵,还有士兵脸上流露出来的疲惫、悲哀的面容,无一不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城市刚刚经历过异常残酷的战火。

    看到这里,赵包刚的心又被狠狠的震动了一下。这个场景虽然没有任何一句话任何多余的动作,但每一个镜头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所经历的一切。

    “这是明军,而另外一支是满清的军队!”看到这这里,作为对历史几位熟悉的老鸟,赵包刚立刻就明白了双方军队的身份,只是说到这里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只是我不明白的是,城外的那支明军的穿着打扮怎么这么怪异,竟然穿起了板甲,肩膀上扛着的是火枪,大明军队什么时候开始大面积装备起火枪来了,这不科学啊?这个导演也太胡闹了吧,这不是乱来吗?”

    在赵包刚的吐槽声中,一声声号角和战鼓声继续响彻着。

    随着苍凉号角的响起,城池外的那支军队依旧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伐朝着城池前进,而此时此刻对面另外一支全是骑兵的军队也在缓缓集结,他们分成了好几队人马开始慢慢移动,试图将那支开来的明军包围起来,过了一会全身披着红色铠甲的骑兵就朝着对面缓缓跑动。

    当数万匹战马一起跑动的时候声势是极为惊人的,隆隆的马蹄声仿佛能将人的心里震碎。面对那仿佛能碾碎一切的攻势,对面的明军却丝毫没有畏惧,他们的大阵停止了前进,然后一门门火炮被推了出来,在军官们的指挥下,这些火炮开始喷出了火焰。

    “轰轰轰……轰轰……”

    漫天飞溅的火光,四处飞舞的弹片和钢珠,战马的嘶鸣以及那些被弹片射入身体后从马背上凌空倒下的骑士,这一切都把赵包刚给看呆了,这是铁与血的战争,这是生与死的分别,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这是一段男人看了会热血沸腾女人看了会尖叫的场面,饶是赵包刚这位站在国内最顶尖的那一小撮导演也不禁看得目瞪口呆,有种穿越历史时空正在观看两国大战的感觉。

    这段足有大半个小时的视频很快就看完了,当电脑屏幕重新退回桌面的时候,赵包刚还在发愣,良久他才如梦方醒般一把抓住了杨峰的手急声道:“杨总,你一定要告诉我,这段视频是谁拍的,战斗的特效画面是美国哪一家公司做的?是不是工业魔光?你一定要把他们介绍给我?”

    也勿怪赵包刚会失态,以他从业二十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段战斗场面拍得简直就无可挑剔,就跟真实发生的一样,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他可以肯定,要是这段视频发不出出去的话恐怕整个华夏的电影行业会发疯的。

    被赵包刚紧紧抓住胳膊的杨峰无奈的摇摇头:“对不起赵导,你的要求我无法答应你,拍摄这段视频的导演和制作特效的公司我都没有办法介绍给你,我给你这段视频的目的就是听丹晨说你最近正在为拍摄的战争场面而烦恼,而我正好有这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才送来给你看看。如果你非要问我这段视频出处的话,很抱歉,你就当我今天没来过这里!”

    说完,杨峰站了起来将u盘拔出来做势要走。赵包刚见状赶紧上前紧紧拉住了他哀求道:“杨总,不……杨大哥、杨大爷,你是我大爷行不行,你别走啊!我不问了还不行吗,这段视频你一定要留给我,我要了……你开个价吧,我一定把它的使用权买下来。”

    杨峰停下了脚步扭头看向了赵包刚淡淡的说道:“我不要钱,你就给我这部电视剧百分之二十的收益吧。”

    “给你百分之二十的收益?”赵包刚闻言皱起了眉头,有些为难的说:“这部戏可是央i视投资的,我不过是一个导演,怎么可能做得了主,而且你一开口就要百分之二十的收益,这也太高了吧?”

    “我知道你做不了主,但是你可以找到能做主的人。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应该要知道拍摄这段视频需要话费多少庞大的人力物力,做出这些特效需要多少的成本,不是我吹牛,如果是咱们想要做出这样的特效来,就算把你这部电视剧全部的投资都砸下去恐怕都办不到,现在我只要百分之二十的收益难道很过份吗?”

    “这个……”

    赵包刚不禁苦笑了起来,他作为一名自身导演,自然明白刚才看到的那段视频有多么的震撼人心,刚才他差点以为自己看的是一段纪录片了,那鲜血飞溅的场景,战马被炮弹削去了头颅的画面以及双方士兵在死亡前的哀嚎让他直到现在还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不是理智告诉他个场景这不可能是真的,他真的以为这是刚刚发生的事实。

    不过,尽管震撼归震撼,但赵包刚还是知道其实在电影界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能拍摄的,就象十年前美国人拍摄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当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集体惊叹,那庞大的船只沉没的场景时至今日也依旧让人震惊不已,所以杨峰能够拍摄出那样的战争场面其实也不怎么令人惊讶了,前提条件就是你舍不舍得花钱而已。

    想到这里,赵包刚不禁瞄了一眼杨峰。当年卡梅隆为了拍摄泰坦尼克这部电影足足花了两亿美元,差点把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给弄得破产,现在拍摄这段视频又花了这家伙多少钱呢?

    赵包刚想了好一会才说道:“杨总,这件事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决定的,我需要将这段视频带回去请示一下央i视的领导,稍后才能做决定,你看如何?”

    “可以!”杨峰点点头,“如果你们能在一个星期之内得出结果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如果超过一个星期的话就给丹晨打电话,毕竟过几天我又要出去一趟,希望你能理解。”

    “这是自然!”赵包刚对此表示理解,毕竟象杨峰这样一个大老板每天要处理的事情肯定非常多,自然不可能为了一点事情专门等他。

    “那我就恭候赵导的佳音了。”杨峰一边说,一边将u盘递给了赵包刚,而赵包刚也郑重的将u盘贴身收好,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喜色,以他从业几十年的经验,如果他拍摄的这部电视剧有了这么宏大的战争场面做铺垫,今年收视率冠军那就是十拿九稳了。

    将这件事谈妥后赵包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场务把那些请来的扮演骑兵的临时演员全都叫来,给他们全都结算完工资后全部让他们走人。

    半个小时后,那名群头看着领到手的薄薄的一叠钞票,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的表情。剧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啊,没了他们战争场面怎么办?他去哪找那么会骑马又能按照他的要求做出骑兵集团冲锋架势的人来,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几百年前,会骑马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否则赵包刚也不会以五百块钱一天的高价请他们拍戏了。

    “看什么看,工资拿到手了还不快走,难不成还想留下来吃完饭啊?”负责给他们发工资的场务没好气的说,要知道这些人可是他负责招来了,为了这个这几天他不知道挨了赵包刚多少顿臭骂,他的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

    “不是,我说老王,你真的想好了吗?真要把我们给辞退了,你们可是再也找不到像我们这么专业的群演了。”尚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群头兀自有些不服,用威胁的语气说道。

    场务冷笑道:“嘿嘿……你放心好了。我们不会再请你们的,我们导演说了,这个场景我们不拍了,明天我们就回去!”

    “不拍了,回去?”群头这下傻眼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直接放弃拍摄战争场面打道回府了,如果对方真的回去,自己这些人岂不是要损失好多钱,要知道在内蒙这个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想要找到一天五百块钱的活可是太难了。

    想到这里,群头心里不禁开始后悔起来。其实每人每天五百块钱已经是属于高价了,可自己看到对方是国内知名的导演,出手又这么阔绰后就起了贪念,想着不赚白不赚的念头想要讹对方一笔,所以这些天便暗地里嘱咐那些牧民出工不出来,等到对方着急后自己好趁机提出加钱。这下好了,对方竟然掀了桌子不跟他玩了。

    “老王……不是……王主管,咱们这些天合作得还算愉快吧,怎么能说不拍就不拍了呢?你看这样好不好,工钱我们不加了,就按照原来的一天五百块来算好不好,我保证会用心拍,绝不给导演添乱了!”

    “晚了!”场务冷笑转身离去,临走时撂下了一句话:“要不是你太贪心恐怕事情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你还是好好反省一下吧!”

    场务走了,只留下神情呆滞的群头,这下等待他的就不是加工钱,而是那些群演的怒火了……

    作为临时的地主请杨峰好好的吃了顿烤全羊,杨峰也从自己那辆路虎的后备箱里搬出了十多箱酒,有了这些酒后,这场晚宴的气氛就更高了。

    第二天,杨峰和赵包刚便分别回到了首都和南京。

    杨峰没有理会赵包刚是如何说服自家领导的,回到了南京后他便直接来到了江东门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总部。

    当杨峰出现在前台时,正在偷偷玩手机的前台小妹看到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总竟然出现了,一个激动之下手机就掉在了地上发出了吧嗒一声脆响。

    杨峰停下了脚步,走到前台小妹跟前,仔细打量了她一眼,欣赏了一下前台小妹那快要哭出来的表情后这才问道:“张总和徐总监在么?”

    “在的杨总!”前台小妹的头就象小鸡啄米般点个不停。

    “那好,你继续做事吧,我自己进去!”杨峰说完后拔腿走了几步,看着杨峰就要离开的背影,前台小妹这才长舒了口气,她拍了拍自己颇具规模的凶器,正要弯腰把掉落在地上的手机建起来,刚走了两步的杨峰突然回过了头对她道:“对了,忘了告诉你一件事,上班的时候不要玩手机了。这一次我就当作没看到,再有下一次的话我就告诉张总扣你工资!”

    说完,杨峰这才走上了楼梯,只留下气得直跳脚的天台小妹。

    杨峰直接来到了张思成的办公室,看到杨峰的到来,张思成笑着站了起来将他迎到了一旁的会客区里,两人坐了下来。

    “杨总,你来的正好,我正要告诉你呢,前两天你让我找的那种手动印刷机实在是太老旧了,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想要的话就得让厂家定制,这是这样一来价格可就不便宜了,我联系了好几个厂家,即便是最便宜的也要八十多万一台,你真的要定制这种印刷机吗?”

    “是的!”

    杨峰很是干脆的说:“你马上给他们下单子,定制两台回来,由于我急着用,所以我希望一个星期之内拿到现货。”

    “这个没问题。”张思成点点头,像这种仿制一两百年前的老古董,厂家要是还不能在一个星期之内做出来,他们厂的技术人员也该集体抹脖子了。

    谈完了正事,俩人又聊了好一会,看着眼前这位两年前还只是一名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打工仔,而现在却已经处在了金字塔上游的年轻人,心中不禁涌起了一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觉。

    俩人一直聊到了下班,杨峰这才出了门去接徐梓晴一起下班。

    杨峰在现代社会陪着闫丹晨和徐梓晴好好的过了一个星期,这才带着所需要的物资又回到了明朝的时空里。

第三百四十五章 核心宗旨

    金源茶楼的生意还是那么热闹,金老板和那个肥胖的老板娘每天依旧照常开门做生意,今天跟往常一样,金老板坐在柜台后面笑眯眯的看着茶客们谈天论地,不时会从这些茶客的嘴里蹦出几件京城里最新发生的事情。

    金老板虽然看起来只是坐在柜台后面打盹,但两只耳朵却将大厅里传来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诸如某位御史又弹劾了谁啊,皇帝今天下了一道什么旨意等等,金老板表面仿佛不动声色,但其实他的心里早就将这些消息给过滤了一遍,那些有用的消息也被他一一记了下来,等到晚上就会将其整理出来送出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旁人看来很平常的东西,诸如柴米油盐是不是又涨价了,房价是否上涨等等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却是金老板记录的重点对象,因为身为探子的他很清楚,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才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真实情况的晴雨表。

    今天刚过酉时,周老伯、齐大江等一帮客人如同往常一样来到了金源茶楼,很快茶楼便开始喧哗起来,一碗大碗茶还没喝完,就听到齐大江特地压低了声音一副神秘兮兮的说道:“诸位老少爷们,你们听说了么,最近有人在天桥一带有人贴出了告示。说要招收一些读书识字的人最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做编辑,说是要办一个报社,准备发行一种叫做报纸的东西,他们给出的报酬可高了,每个月有五两银子的薪酬呢。”

    旁人一听立马来了兴趣,一名中年汉子惊讶的说道:“哟……这个薪酬可不少,足够养活一家老少了。二蛋,这个消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你别不是乱说的吧?”

    “谁乱说了!”齐大江急了起来,年轻人的性子最受不得激,他赶紧说道:“我亲眼看到那张告示上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的,怎么可能是假的。”

    “哟……咱们二蛋还会读书识字啊,我怎么不知道啊?”众人哄然大笑起来,大家都是邻里街坊的,齐大江从小就是他们大多数人看着长大知根知底的,当然知道齐大江大字不识的事情。

    “我……我不识字怎么了。我不识字可边上识字的人多了去了,那些告示的旁边还有人专门替人念出来呢。”被人质疑后,齐大江就象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对于齐大江来说没念过书不识字大概是他心里最大的遗憾了。

    “哦……二蛋你知道是谁要办那个……那个报纸吗?”周大伯也很感兴趣的问。

    “哼……”

    看到大家都望向自己,齐大江反倒矫情起来了,轻哼了一声后坐了下来端起大碗茶喝了一大口后抓了一把瓜子慢慢的嗑了起来,看起来好不惬意。

    看到齐大江竟然拿捏起来,周大伯好笑的在他的脑瓜来了一个暴栗笑骂道:“你个小兔崽子,敢在老头子面前端架子,信不信我把你收拾一顿。”

    被敲了一顿的齐大江这才老实下来,他看着周围关注自己的目光,一股满足感又油然而生,他扫了一下周围压低了声音说道:“你们恐怕不知道吧,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个报纸是江宁伯让人搞的,那些人自然也是江宁伯让人招收的。”

    “那这个报纸又是什么玩意,用来做什么的?”一旁有人不解的问。

    “这个嘛……”齐大江想了想才说道:“我听说这个报纸就是说一些时朝廷大事还有一些奇闻趣事之类的,估计也就跟朝廷的驿报差不多。”

    “切……”

    众人一听立刻就没有了兴趣,有人失望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东西呢,感情就是跟驿报一样的东西,若果真如此谁还愿意看这玩意啊,干脆弄张驿报来看不是更好吗?”

    旁边有人反驳道:“你小子站着说话不腰疼,驿报也是你能看的吗?或者是说你能看得懂驿报?”

    “我看不懂又有什么打紧,难道我不会请人念给我听么,就象咱们茶楼的老王头那样。”

    如今的大明已经有了后世报纸的雏形,那就是驿报。上面刊登的都是朝廷发布的政令以及边关发生的事情,不过此时的驿报不仅全都用文言文书写,文字晦涩一般人看不懂不说,而且驿报只提供给官员查看,一般的百姓是没有机会看到的,所以才会有人那么说。

    不过事情也没有绝对,民间也不是没有聪明人。京城里就有一些说书人将朝廷发行的驿报弄到手,然后拿到茶楼或是一些公共场合将这些驿报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念给百姓听,以赚取钱财,这才又了刚才的争论。

    这些人在争执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他们所说的话已经一字不漏的被看似闭目养神的金老板听在了耳中,听着大厅里齐大江他们的争论,金老板面上虽然不动声色,但脑子里却是飞快的转动起来。

    对于杨峰这个人,现在整个满清已经没有人敢轻视他了。连续的大败乃至连大汗努尔哈赤都折戟在他的手里,已经让所有的满人把他当成了最大的敌人,其危险程度已经达到了最高级别,所以任何关于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探子们优先关注的目标。所以在听到杨峰要办一份报纸后,金老板第一个反映就是这个家伙又有什么阴谋。但他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什么眉目,不过是一份驿报而已,难道还会杀人不成,想了好半天没想出什么头绪的金老板最后只得将这个消息传送出去,反正最后有什么结果就不关他的事了。

    无独有偶,京城里许多人听说杨峰要办一个类似于驿报一样的东西后,大部分人的想法跟金老板一样,许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不理解,然后就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的,不少人甚至将这件事当成了一件笑谈在京城里流传,但也有极少一部分人对杨峰的这个举动产生了怀疑。

    京城南城区的一间小院子里,高攀龙正和钱谦益一起喝茶。

    高攀龙今天穿着一件浅青色的居家常服,满头的银发只是挽成一团,随意用一根乌木簪插过,显得很是潇洒飘逸:“受之,你对江宁伯最近打算办那个……那个报纸的事情是怎么看的?”

    钱谦益来京城已经好几个月了,虽然目前还没有官复原职的希望,但他看起来依旧是一副不急不忙的模样,每隔几天机会来陪高攀龙闲聊,而高攀龙也会将朝中发生的事情告知于他,然后询问钱谦益的意见,钱谦益也会将自己的看法和盘托出,摆出了一副甘愿充当高攀龙幕僚的样子。

    对于钱谦益的举动高攀龙看在眼里也是暗暗点头,认为钱谦益遇事沉稳不急不躁有大将之风,对他也愈发的器重起来。

    钱谦益喝了一口茶后才说道:“杨峰此人不可以用常理来看待,纵观他做事绝不会无的放矢,学生昨天在得知此事后思虑了好久也没有得出头绪,尽管如此,学生依旧以为他不外乎有两个目的。一是将朝廷之事诉诸民间,以讨好百姓获取名声,二来嘛,因为杨峰不过一介粗鄙的武人出身,办这么一份驿报也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他也是一个读书人,好争取一下民心导向罢了。”

    高攀龙放下茶杯捋了捋胡须点头道:“受之言所说也是老夫所想,老夫思前想后也不明白杨峰为何要做这件事,吃力不讨好不说,而且要办一份驿报所需要的话费可不小,不仅需要数量不菲的编纂不说,最主要的是他所需要的雕工非常多,而且耗费颇大。就算他杨峰有银子,可也不能这么糟蹋吧?”

    钱谦益无奈的摇摇头,“大人所言也是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思来想去也只能将其归咎为“有钱任性”这句话了。”

    “呵呵呵……”

    听到这里,高攀龙也不禁苦笑起来。

    “有钱任性”这句话之所以能提前几百年出现在明朝自然是因为杨峰的缘故了。

    这里头还有一个故事,就在前些日子,负责京营操演、管理的卢象升、杨大柱和虎大威三人向朱由校禀报,说是京营的训练已经告一段落,希望朱由校能抽个时间去观看一下京营的操演。

    朱由校闻大喜,将杨峰和内阁的几名阁老和六部尚书等一众大臣一并叫上,抽了个时间来到了东直门的校场观看京营操演。

    自从将京营交给卢象升三人后,为了避嫌杨峰当起了甩手掌柜不再理会京营的事情,这次有一个机会名正言顺的观看他自然不会推辞。

    这次的操演进行得很成功,虽然还不能跟杨峰麾下那支经历了血战的江宁军相比,但跟原来那支只会欺男霸女,里面充斥着纨绔子弟的京营比起来那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了。朱由校看得是大喜过望,京营的初步训练有成,这也意味着朱由校的手里已经有了一把直接听从他命令的利刃,相比于早就被其他文官渗透得千疮百孔**不堪的大明其他兵马,这支新建的部队不仅武器精良,而且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统帅这支部队的三名提督更是直接向朱由校效忠,这也意味着朱由校可以不经过内阁和兵部直接向这支部队下令,这才是最令内阁和文官们感到恐惧的。

    在观看了京营的操演后,新任的户部尚书郭允厚先是向朱由校贺喜,随后又以京营开销甚大,不忍看到皇帝总是以内库补贴京营费用为由,建议将京营的开销重新转由户部支出。

    郭允厚的话刚出口,闻弦而知雅意的兵部尚书王永光也站了出来,先是大赞了一番京营的成功,随后也趁势要求将京营的指挥权重新划归兵部。

    朱由校一听就知道这些文官在打什么主意了,这些建议看似是为自己分忧着想,但只要自己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恐怕用不了两年时间这支京营恐怕又会重新步入前任老京营的后尘,成为京城权贵和文官们手中敛财的玩物。

    朱由校刚想拒绝,一旁的杨峰却站了出来对郭允厚道:“既然户部已经有了银子,那就先将去年他垫支给辽东的一百八十万两的辽饷还回来。”

    看到债主出来讨债,郭允厚顿时就哑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看到郭允厚当起了哑巴,杨峰当时就说了一句话:既然没有银子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如同他这般有钱任性的。

    这件事传出来后,有钱任性这句话也开始在京城流传开来

    虽然杨峰在士林和文官中的名声很差,但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在金钱的诱惑下还是有不少的读书人愿意来到这个新成立的这个报社工作,经过一番挑选,杨峰最后选出了二十多名读书人作为这家报社的编辑。

    作为这个报社的创办者,杨峰自然要将这些编辑召集起来见面,并且将自己办报的理念传递给他们,好让他们能够执行下去,不过刚刚是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什么……伯爷说这份报刊要全篇用白话文来书写?”

    “这如何使得?”

    “成何体统?”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杨峰和他们见面的地点是在城南一条小巷的院子里,这个院子占地颇大,足足有三进房子数百平米的大院子。

    看着面前这些乱成一团议论纷纷的编辑,杨峰的眉头就是一皱,面前的这些读书人都是他亲自招进来的,按理说对他这位大明的伯爷和东主应该有着最起码的尊重,可现在自己不过是刚把办报的理念提出来就遭到了他们集体反对,由此可见自己这位伯爷在他们这些读书人心中地位之低。

    “啪……”

    只听到一声脆响,众人循着声音望过去,就看到杨峰沉着脸道:“本伯实话告诉你们,用白话文来书写这是本报的宗旨,也是本伯定下的核心内容。今天本伯把这件事说出来不是来征求诸位意见,而是来通知你们的,你们明白吗?”

    “学生不明白”

    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第三百四十六章 排版问题

    随着声音的响起,众人都纷纷惊讶的转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看到一名貌不起扬的年轻人,这名年轻人中等身材,面有菜色的他穿着一件洗白了的青衫,看起来颇为落魄的模样。

    “竟然是他?”

    “路自建,怎么是他?”

    看到说话的人后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这个年轻人名叫路自建,是住在西城区的一名秀才。

    只是他虽然是个有功名的秀才,但在当官的都一抓一大把的京城,区区一个秀才实在跟一个路人甲没什么两样,加上他父母早逝,自己又只顾着读书,连续靠了几年也没有通过乡试取得举人功名,日子过得极为窘迫,百姓人家常说的穷秀才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只见路自建站了起来昂着头道:“伯爷,正所谓夫文言者,信也、义也、圣人之道也!原本学生听闻伯爷并能秉承圣人教诲创办报社刊行报纸后还极为高兴,以为伯爷要行教化之道,让更多的百姓能能学习圣人之言,没曾想伯爷竟然如此自甘堕落,放弃文言文而改用白话文,那这份报纸办起来又有什么意思,如何教化百姓?”

    看到路自建竟然跟杨峰当面杠上,一旁的人在佩服他勇气的同时也暗暗吃惊,要知道现在他们面对的可是一位大明的伯爷,抡起身份地位比起他们何止高了几条街,这位倒好,竟然就这么毫不留情的怼了过去,他就不怕江宁伯发怒让人把他揍一顿吗?

    正当众人都心中忐忑的看着杨峰,生怕发怒之下派人将路自建拖出去狠揍一顿时,杨峰却罕见的没有发怒,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路自建,“你是何人?”

    路自建朝杨峰拱拱手:“学生路自建,请伯爷指教!”

    看着面前虽然穿着寒酸但却一脸傲气的年轻人,杨峰不用多想就知道这又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这样的人一般来说性子都比较倔也很是叛逆,读了几年书后便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已经有资格指点江山了。

    嗯,在后世,人们通常把这样的人称之为中二少年。

    “好,那我就教教你!”

    对这样的人杨峰向来是毫不客气的,对付中二少年杨峰历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大耳刮子扇他,狠狠的扇他。

    “你把文言文看得那么厉害,那本伯问你,若是咱们的报纸上全都用文言文来书写,除了读书人之外,外面的平民百姓有几个人能看懂?”

    对于这点路自建早已想过,他不假思索的说:“文言文自然是没有多少百姓看懂,但吾辈读书人所谓何来,不就是为了圣人说的教化天下么?百姓看不懂不要紧,咱们可以教他们嘛,只要咱们秉承有教无类的宗旨,总有一天咱们大明的大多数百姓终究会看得懂的。”

    “总有一天是哪一天啊?”杨峰似笑非笑的看着路自建:“不会要让本伯等到头发都花白了吧?”

    路自建皱眉道:“伯爷此言差异,既然想要教化天下就不要怕花时间,只要咱们朝着这个方向……”

    “够了!”

    杨峰打断了他的话,“本伯没有时间听你在这里长篇大论的说这些废话,自从孔子出世以来两千多年都过去了,尚且没有做到教化天下,你凭什么认为本伯可以?你若是有那个决心可以自己上大街上拉着那些百姓进行教化,本伯绝不拦着你。但是在此之前咱们要做的最重要的是让咱们这份报纸存活下来,否则咱们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谈什么教化天下,谈什么有教无类。”

    “咱们办的报纸是要让普通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明白的报纸,而不是那些写着子曰诗云只是让读书人自己关起门来看的东西,你们听明白了吗?如果听明白了可以留下来,如果还不明白或是不想明白的话,本伯只能说大门就在那边,走好不送!”

    杨峰的话说得很坚决也很冷酷,同时也是明明白白的告诉这些自视甚高的读书人,要么听我的话留在这里领每个月五两银子的高薪,要么就回到家里吃自己,别特么在老子这里充大爷。

    看着杨峰面部无表情的面容,在理想与高薪的选择中绝大不认选择了后者,毕竟能来到杨峰这里应聘的大多都是科举无望或是家庭确实很困难的读书人,否则他们也不会来到这个几乎是文官公敌的江宁伯开办的报社里来应聘。

    路自建几次想要拔腿走人,但一想到自己那早就家徒四壁的破院子和已经空得能跑耗子的米缸,他原本想要迈出去的双腿就被一股莫名的力量牢牢的钉在了原地。

    看着坐在原地的众人,杨峰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看来诸位算是同意了本伯的话。那么接下来诸位也算是本报社的一份子,在座的各位全都是本报社的编辑了,但是报社现在还缺一名总编,原本总编一职是要从各位当中挑选出来的,但由于诸位初来乍到,本伯也不知道在做的各位谁有那份能力,所以总编这个职务暂时由本伯指派的人担任,诸位对此没有意见吧?”

    在场的人对视了一眼,都发现彼此的眼中都冒出了一股绿光,不约而同的齐齐点头:“如此甚好!”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注意观察杨峰的话,就会发现他的眼中已经闪动着一种叫做恶作剧般的笑意。

    “那好,既然如此,你们就先见见你们未来的总编和财物总监吧”

    说完,杨峰对着正站在身后的宋烨点了点头,后者则是拉开了身后的窗帘,露出了两道纤细的身影,很快屋子里便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声……

    …………

    半个时辰后,杨峰站在院子的门口目送着那些离去的人脸上露出了不可抑止的笑容,郑妥娘走到了他的身边有些忐忑不安的对他道:“夫君……这样做真的行么?妾身很担心自己和布木布泰妹妹能否压制这些心高气傲的读书人呢。”

    杨峰抓住了她的手安慰道:“怎么就不行了,别忘了你在秦淮河的时候可是南京有名的才女,而布木布泰也是生性聪慧喜好读书,又有谋略,有她辅佐你,我对报社的发展很有信心!”

    原来,郑妥娘和大玉儿就是杨峰为新办的报纸选的总编和财物总监。杨峰还清楚的记得刚才一帮读书人看到郑妥娘和大玉儿俩人时那种眼珠子都要凸出来的模样。

    说完,杨峰扭头对身后的大玉儿问道:“布木布泰,你有信心和妥娘姐姐一起办好这份报纸吗?”

    “一份驿报而已,谁说我没信心的?”大玉儿一脸的自信,表示这不过是小菜一碟,不过她随后的话也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安,“况且我只负责掌管报社的钱财而已,妥娘姐姐才是总编,若是有什么事第一个要找的也是妥娘姐姐,不是么?”

    “呵呵……”

    杨峰笑了起来,伸手在大玉儿的脑袋上揉了一下,大玉儿立刻就象被踩到了尾巴的小猫一般跳了起来:“杨峰……我说了多少次了,不要摸我的头!”

    “哼……”

    看着气哼哼的大玉儿,杨峰和郑妥娘都笑了起来,不管大玉儿外表多么的聪慧,但她毕竟是个只有十四岁的少女,而这个年龄的少女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把她当成孩子,所以才会对杨峰摸她的脑袋有如此大的反映。

    笑过之后,郑妥娘又问道:“相公,既然咱们已经决定办报纸,那么自然要为它取一个名字,不知您想好取什么名字了吗?”

    杨峰想了想后说道:“这份报纸就叫真理报,你们看如何?”

    “真理报?”大玉儿蹙起了可爱的小眉头,“这个名字有什么缘故吗?”

    而一旁的郑妥娘思索了一下后却是睁大了眼睛,随后喃喃道:“真理虚寂,惑心不解,虽不解真,何妨解俗。相公……这个名字取得好。”

    杨峰哈哈大笑起来:“妥娘你错了,我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可不是这个意思。在为夫看来,真理便是最纯真,最符合实际的道理,为夫便是要用这份报纸告诉那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不是只有那些所谓的圣贤书才能教人道理,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东西是他们不知道的。你看着吧,只要咱们这份报纸能够办下去,用不了几年我要让真个大明都能听到我杨某人的声音!”

    看着杨峰那充满自信的声音和坚定的笑声,郑妥娘望着他的目光里带着一股掩饰不住的迷醉和崇拜,这就是她郑妥娘的男人,就连大玉儿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崇拜,不过很快就被她掩饰了,嘴里还轻声道:“大话人人都会说,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做到,别到时候做不到那可就闹笑话了。”

    “布木布泰你放心好了,这一天绝对不会太远的!”杨峰的话语里带着强烈的信心……

    吴老大是京城一带有名的排版师傅,一手祖传的活字排版功夫在整个京城都是有名的,近年来好几家书局都找过他想请他到书局担任排版师傅,但都被他婉拒了,这些年吴老大凭着他的手艺在京城带着几个徒弟接一些散伙都能够过得很滋润,自然不想到书局去被人约束,不过这几天又有人找上了门。

    这次找上门的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衫,头戴方巾,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让人一看就能心生好感。

    这位自称是姓陈的中年人前天就找到了吴老大想要请他去一件新开的报社担任排版师傅,但却吴老大给拒绝了,没曾想今天他又来了,只见他拱手道。

    “吴师傅,陈某人又来打搅您了。我们家老爷听说您在京城一带都是赫赫有名的排版大师,所以想请您去咱们新开的报社担任排版打师傅,薪酬好商量,”

    吴老大眉头微皱,推辞道:“这位老爷,小人早就跟您说过,小人这份手艺是祖传的,祖上有过规矩传子不传女,所以小人只能谢过贵东家的好意了。”

    姓陈的中年人依旧微笑道:“吴师傅您误会了,我们东家绝没有窥探您祖传手艺的意思。我们东家说了,此番请您去我们的报社任职用的是一种新的排版机器,跟您原来的拍板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您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吴老大一听到这里脸色有些微微一变,这位姓陈的中年人虽然嘴里说得很客气,但话里的潜意思他却听得明明白白,你那点被你当成珍宝的手艺还是自己留着吧,我们压根就看不上眼。

    吃饭的手艺被人藐视的吴老大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怒气,不是他自吹,想他吴家虽然在京城名声不显,但在书局这个行当中却是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别人或许可以在身份上瞧不起他这个手艺人,但在他专业上却从来没有人敢小瞧他,这也是他能在这一行混得风生水起的原因。

    “这位老爷,既然您已经有了新的机器,又何必来找小老儿,让小老儿去献丑呢?小老儿还是那句话,小老儿是不会将祖传的手艺传给外人的!”吴老大说完站了起来,对着姓陈的中年人拱了拱手做出了请的手势。

    直到这时,姓陈的中年人一只挂在脸上的笑容也隐藏了起来,他深深的看了吴老大一眼这才说道:“既然吴师傅对我们家报社偏见如此之深,那陈某人也就不再说什么,告辞!”说罢,他站了起来大步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什么……你说那位姓吴的师傅不愿意来咱们报社任职?”

    在杨峰买下来的那栋作为报社总部的四合院里,郑妥娘的黛眉微微皱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好看的弧度。

    “是的夫人!”陈添很是有些羞愧的点了点头,作为最早跟随杨峰的那一批人,陈添被杨峰派去云南滇缅一带收购翡翠,最近才被杨峰调到京城来,他很是不好意思的说:“那个姓吴的师傅误以为咱们是要窃取他祖传的排版手艺,所以属下几次去请他都是无功而返。”

    “这些手艺人啊!”郑妥娘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年头有点手艺的人都将祖传的那点东西当成了宝贝,半点都不肯泄露出去,但偏偏对朝廷的机密大事泄露却豪不上心,这也算是一大奇观了吧。

    “算了!”郑妥娘也发了狠:“没了张屠夫难不成咱们还得吃带毛的猪不成,陈先生你这两天另外再去招人,哪怕是生手学徒也不打紧,一定不能耽误了咱们报社的发行!”

    “是……属下明白!”

第三百四十七章 报刊发行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四十八章 反响

    “呵呵……老夫还以为这个杨峰有多大的能耐呢,感情也就是一个靠写话本来吸引关注的人啊。”

    在高攀龙府邸的大堂里,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右都御史房壮丽、李启元以及钱谦益等几个人坐在一张圆桌旁品着香茗,在他们的面前放着几张刚出炉的真理报,为首的版面上凛然就是受到许多年轻的才子佳人热捧的红楼梦。

    身穿一身青色长衫,神情冷峻的李启元冷哼了一声:“杨峰小儿看来也是黔驴技穷了,竟然将一个话本充当首页,今日报纸发行后他杨峰就会成为京城的笑柄,老夫倒要看看这小子有什么脸面对满堂诸公的嘲笑?”

    看到李启元毫不掩饰的嘲讽,高攀龙和房壮丽相视几乎同时苦笑起来。李启元自从被朱由校当朝大骂屁股坐歪后已经无颜继续留在朝堂上,他很快就写了辞呈递交了上去,而朱由校的批复第二天就下来了,上面只有冰冷的两个字“同意”。

    就是这两个字让李启元心灰意冷,按照传统。一般官职到了六部尚书这个地位后如果官员打了辞呈报告上去,按照潜规则来说皇帝一般都会将奏折留几天后拒绝这份辞呈,然后官员再次打报告上去,皇帝再次拒绝,如此等到官员的第三封辞呈抵上去后皇帝才会批复同意。

    如果官员第一封辞呈抵上去皇帝第二天立即批复的话,这就表明皇帝已经对这位官员厌恶到了一定程度,已经不想再跟他玩虚情假意那套了。同时这个批复也意味着只要这位皇帝在位一日,这名官员就只能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永远也别想着起复了。

    被朱由校这么无情打脸后,李启元心里的怨气自然可想而知。断了仕途之路的他对于朱由校自然是不敢怨恨的,于是便将心中的这股怨恨转移到了杨峰头上。

    “嘲笑?”

    钱谦益在一旁冷笑道:“李大人,您以为杨峰会在乎这些东西吗,他一介粗鄙的武夫,会在乎满朝文武的嘲笑?对于他来说,只要取悦了陛下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放在一旁,所以您的担心是不存在的。”

    看着这两位先后被罢官,如今闲赋在家的闲人同时开启嘲讽模式,高攀龙和房壮丽只觉得很是无奈,不过他们也能理解这两人的心情。从一名手握权柄的朝廷重臣到闲赋在家每天只能喝酒度日的闲人,这样的落差一般人都受不了,不过他们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朝廷的官职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一走开立刻就会有人填上去,只是想让人家上去容易,让人家下来就难了。已经闲赋在家的人想要重新起复谈何容易,就象钱谦益,他来京城已经有大半年了,即便有了高攀龙的帮助,可想要重新官复原职现在看来也是遥遥无期,现在他和李启元二人可谓是同病相怜。

    不过他们毕竟也是从秀才、举人、进士一路杀过来的人才,牢骚过后理智也逐渐回到了他们的身上。一盏清茶过后,钱谦益想了好一会才拿起桌上那张报纸挥舞里一下问道:“几位大人,在下虽然没有跟杨峰打过交道,但从此人以往做事的风格来看此人做事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从来不会做无用之功。可从这份报纸的内容来看,除了这篇话名为红楼梦的话本之外其他的东西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咱们之前对他的提防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高攀龙捻须不语,房壮丽则是借着品茶的机会沉思,李启元也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等过了几分钟后高攀龙才说道:“不急……此事咱们暂时还不能太早下结论,依老夫看,这个杨峰创办这个报纸绝不会这么简单。”

    钱谦益、李启元和房壮丽三人也只能点头道:“景逸先生言之有理,咱们就静观其变吧。”

    皇宫的乾清宫中,朱由校手上拿着这份刚送来的真理报对身边的张嫣笑道:“梓童,这个杨峰到底在搞什么鬼,朕看到他大张旗鼓的办了这份报纸,还以为他能有什么惊人之言呢,没曾想全都是一些泛泛空洞之言,真是让人看得昏昏欲睡,要不是前面那篇话本红楼梦,朕以为这份报纸可以扔到废纸篓里去了。”

    皇后张嫣却不同意朱由校的意见,她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指着头版道:“陛下,臣妾以为有了这篇红楼梦,即便这份报纸便不算失败。您看这里面的这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若非是对人间悲欢离合早已看透之人,是写不出这么动人的诗句的。臣妾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这部红楼梦一定会名动京师。”

    看到皇后那沉迷的样子,朱由校不禁有些无语。他作为一个皇帝,首先看重的自然是这份报纸的格局、内容和它的办报宗旨,而张嫣作为一个女人,首先看重的却是红楼梦这样能打动她们的故事,并且做出了这个故事一定会大火的预言。

    不过令朱由校、高攀龙等一众君臣没想到的是,这篇在他们看来只能算是消遣之物的红楼梦却悄悄的在京城火了起来。

    最先注意到这篇红楼梦价值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在茶楼、酒馆里说书的说书人,这些靠讲故事为声的人对于一部好的话本和故事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当他们第一眼看到红楼梦的前两回就立刻意识到这部话本的巨大价值,很快便有人开始尝试着在茶楼和酒馆里为客人说起了这部红楼梦,而且不出他们意料的是,这部话本也立即受到了客人们的欢迎。

    而那些客人们在听完了红楼梦的前两回后,立刻嚷嚷着要听下面的内容,可真理报只刊发了第一期,这些说书人哪里来的下面的内容,

    受到鼓励的说书人和各个茶楼、酒铺的老板们立刻意识到了这份话本的巨大价值,他们立即给店里的伙计下达了指示,三天后真理报第二期发行时立即到真理报报社前等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它弄到手。

第三百四十九章 杨峰开的第一炮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

第三百五十章 各怀心思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五十一章 朋党说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爆炸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五十三章 更重要的事

    天启六年九月初五

    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由于王恭厂火药库储存着整个京城所有的火药,数量多达数百吨,所以这次爆炸的威力极其惊人,以王恭厂火药库为中心一公里内所有的建筑物几乎全都被摧毁。

    由于这里正处于繁华区,所以百姓的伤亡的数量也非常多,达到了两万多人,方圆数公里内更有无数房屋倒塌,这一下整个京城都被惊动了起来,无数百姓在血泊里哀嚎

    爆炸的时候,卢象升、虎大威和杨国柱三人正在东直门的校场内训练士卒,当爆炸声响起后,正在训练的士卒都被剧烈摇晃的大地给震得东倒西歪,不少人更是站立不稳跌到在地上。

    “不好……出大事了!”

    看着数里外冒起的浓浓黑烟,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的杨国柱和虎大威脸色立刻就变了,他们很快就可以分辨出来,刚才的爆炸十有八i九是火药爆炸弄出来的,不过他们也不敢肯定,毕竟威力这么巨大的爆炸他们也没见过。

    “杨将军、虎将军,到底发生了何事?”

    就在杨国柱和虎大威俩人脸色有些阴晴不定的时候,卢象升也带着数十名亲兵匆匆赶来。

    杨国柱沉着脸摇头道:“不知道,我和老虎估计很有可能是火药爆炸,不过这样规模的爆炸我二人也从未见过,不好擅自下结论啊。”

    卢象升看着爆炸的方向那依旧不停翻滚的浓烟脸色格外阴沉,良久才说道:“不用怀疑了,肯定是火药爆炸无疑。我已经看清楚了,爆炸的方向和地方正是工部所属的王恭厂火药库,那里可是储存着全京师大半的火药,一旦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虎大威和杨国柱对视了一眼急声道:“王恭厂火药库真的爆炸,造成的伤亡必然巨大,咱们身为拱卫京师的京营如何能坐视不理?”

    “不行!”

    卢象升斩钉绝铁的说:“正时因为如此,咱们才绝不能动,你可别忘了若无兵部公文,咱们胆敢擅自乱动的话那就跟造反无异,我说你们两位可别犯糊涂啊!”

    “唉……”

    杨国柱苦笑一声,“我又何曾不知道呢,只是咱们一时心急而已。”

    看到杨国柱和虎大威失望的样子,卢象升安慰道:“好了,你们也别想太多了,京城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想必此时陛下和朝中诸公早就开始有动作了吧。”

    “但愿如此吧!”

    卢象升说的不错,在爆炸发生后不到小时朱由校就做出了反映,而顾秉谦、黄立极等几名当值的阁老也几乎同时入宫要求会见朱由校,只是当他们刚在太监的带领下进入宫门时,就看到全身披甲的杨峰刚好从宫里出来,他接过家丁递过来的长刀正要上马,正好看到了正准备进宫的顾秉谦等人。

    杨峰将长刀放到了得胜勾上,朝这几人拱了拱手:“顾阁老、黄阁老,您几位这是要进宫吗?”

    “正是!”

    顾秉谦等人看到杨峰施礼后也赶紧回礼,到了他们这个身份地位,不管他们内心对杨峰是否有成见,但表面上的礼貌却时一点也不能少,否则传出去的话可是会遭人嗤笑的。

    顾秉谦回礼后站直了身子问道:“江宁伯全身披甲意欲何为?”

    杨峰淡淡的说道:“适才听闻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死伤百姓无数。陛下心忧京城百姓生怕有宵小之辈趁火打劫危害百姓安危,是以特令本伯率兵维持京城安全。”

    顾秉谦身后的黄立即皱眉道:“维持京城秩序有五城兵马司足矣,陛下怎么又派了江宁伯去,为何未与我等商议?况且看江宁伯的装束,这是要到东直门调动京营吗?”

    “正是!”杨峰微微一笑:“京营乃是陛下耗费了大量心血苦心训练出来的精兵,如今正是检验他们战力的时候了。”

    而站在众人末尾的兵部尚书王永光再也忍不住站了出来愤然道:“江宁伯,若想调动京营兵马则需要有兵部的批文,为何如此大事我这个兵部尚书却不知情啊?”

    杨峰看了王永光一眼淡淡的说道:“事急从权,此次调兵来不及报备兵部,所以陛下特地钦封本伯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这次的差使,原本是想过后才向兵部报备的,不过现在既然跟王大人相遇了,本伯就特地跟您说一声。”

    “你……”

    王永光气得脸都黑了,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看到被气得脸色发黑的王永光,顾秉谦等人也时眉头微皱。在明代,想要调集军队有两种方法,一是皇帝下旨给兵部,然后由兵部下达调兵的命令,这样的调兵命令是最常见也时最正常的。

    第二种方法就是皇帝亲自下特旨封一个人为总督兼钦差大臣,全权负责兵力部署!遇到战事的时候不仅无需上报、而且有先斩后奏之权!

    当然了,第二种方法是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的,自从土木堡之变后由于君权逐渐旁落,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了,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这就表明皇帝的安危已经遭到了极大的威胁,而且他对下面的官员已经不再信任,是以王永光才会有那么大的反映。

    看到王永光被气得脸色发黑,顾秉谦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他立刻质问道:“江宁伯,调兵乃是大事,陛下固然可以不经兵部独自下旨之权,但如今事情并未危急到这个地步,这么做真的有必要么?”

    听到这里,杨峰不禁冷笑起来:“顾阁老,大明的军队时陛下之军队,向来也只听从陛下一人的旨意,兵部不过是替陛下传达命令而已,什么时候可以替陛下做起军队的主来了?”

    王永光一时为之气结,他脸红脖子粗的吼道:“这……这是惯例……是祖制……若是每次陛下都不经兵部调兵,长此以往朝廷还要兵部何用?”

    “祖制?兵部?”

    听到这里,杨峰只是呵呵了一声,冷笑道:“若是真按祖制的话,你们几位今天时进不了皇宫的,诸位可别忘了太祖高皇帝的时候可是没有内阁的!”

    “你……”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哑口无言起来,杨峰呵呵冷笑了一声,跳上了战马随后扬鞭而去,只留下顾秉谦等几名阁老在皇宫门前相对无语。

    良久,王永光愤怒的声音才响了起来:“嚣张……跋扈……无理之极……”

    两刻钟后,杨峰策马来到了东直门大营外,想看守大门的兵丁亮明了身份后带着数十名家丁来到了聚将鼓前,杨峰亲自敲响了聚将鼓。

    “咚……咚咚……咚咚咚……”

    沉重而响亮的聚将鼓开始响彻在军营的上空,正在校场上或是操演或是休息的京营将士们脸色立刻就变了,纷纷扭头朝营门口望去。一些不明究竟的军官脸色立刻就变了,

    “是哪个混球敲的聚将鼓,不要命了?”

    “赶紧过去看看,是谁敲鼓?”

    正在商议事情的卢象升、虎大威和杨国柱三人也愣了起来,卢象升先是一惊,随后却是不惊反喜,“肯定是江宁伯来了!快,赶紧去聚将台!”

    杨国柱和虎大威这时候也反映过来,在任何一支部队里,只有最高统帅才有资格敲响聚将鼓,京营自然也不例外,而在京营里自然也只有身为总督京营戎政的杨峰才有资格敲响这个聚将鼓,现在聚将鼓一响起来,他们自然想到了杨峰。

    经过大半年的训练,京营已经初步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聚将鼓响起后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三万经营人马便全都在校场上聚集起来,看着台下站立得整整齐齐的军队,杨峰也不禁暗暗点头,看来这段他不在的时间里,卢象升几人还是非常用心练兵的。

    “末将卢象升、虎大威、杨国柱参见总督大人!”就在这时,一阵整齐的声音在杨峰身边响起。

    杨峰回头看了看正朝自己下拜的三人,沉声道:“三位请起!今天早上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爆炸,百姓死伤无数。陛下震惊之余担心城中会有歹徒铤而走险趁火打劫,因此特命本伯点齐京营人马前往城西和城南维持秩序,若遇到有趁乱作恶、抢劫百姓财物、奸淫掳掠妇女乃至犯上作乱的,诸君将士可以先斩后奏,尔等可明白?”

    卢象升三人对视了一眼齐声道:“末将谨遵总督将令!”

    杨峰一挥手:“好了……事情紧急,咱们别耽搁了,你们三人马上带上本部人马前往城南和城西维持秩序,记住……切记不可心慈手软!”

    “喏!”

    随着命令的下达,卢象升三人各自率领本部人马出了军营朝着王恭厂火药库方向而去,而就在京营人马源源不断的开出营地的时候,卢象升则是来到杨峰身边询问道:“伯爷,您不随下官等人一同去吗?”

    “不了!”杨峰摇了摇头:“本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现在暂时没时间跟你们去维持秩序。”

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咋不上天呢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五十五章 平价粮

    对于杨峰嘴的战斗力百官们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家伙的嘴皮子就跟他打仗的功夫一样那是相当了得,谁要是不相信的话看看我们这位高攀龙大人那一阵青一阵红的脸色就知道了。

    杨峰转过了身子,看着跪在地上一大片要求皇帝处置自己的东林党官员们,指着他们怒喝道:“你们看看你们,一个个成天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自夸忠君爱国,可一旦事到临头就装聋作哑。如今的京城死伤百姓数万,有十数万百姓无家可归,身为父母官的你们不想着如何救济百姓,却在这奉天殿上逼着陛下处置这个处置那个,你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听着杨峰咆哮的声音,朱由校面无表情,但眼中却流露出了一丝快意,而反观文官们却是象吃了一坨翔那么恶心。

    一名年轻的御史站了出来瞪着杨峰愤愤不平道:“江宁伯你莫要信口雌黄,我等饱读圣贤……”

    “圣贤个屁!”

    杨峰打断了他的话,指着他的鼻子喝道:“好,既然你说你饱读圣贤书,那么应该知道如今京城遭受大灾,百姓需要救济。那你告诉我,现在应该如何救济百姓,你告诉我?”

    “我……我……”御史我了两句就说不出话来,良久才冒出了一句:“救济灾民那是户部以及首辅做的,吾乃都察院御史,此等民事却是不归我管。”

    杨峰冷笑道:“这就是说你只会打嘴炮,不会办事?我就直说了吧,象你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废物,大明朝养你这样的御史还不如养一头猪有用,至少猪还能杀了吃肉,而你却什么也做不了!”

    说罢,杨峰不在理会这名气得脸庞扭曲的御史,转头对朱由校拱手道:“陛下,至此京城危难之际,臣以为应该让户部立即筹集粮饷赈济灾民,以安定民心,不能让京城的乱子继续发生下去。适才臣得报,如今京城里的青皮混混们趁着大乱冲上街头打家劫舍掳掠妇女,幸亏卢象升、虎大威以及杨国柱三人率领三万京营将士上街维持秩序,过段击毙了那些喜心怀不轨的歹徒,否则事情不堪设想,还望陛下早做决断!”

    听到这里,朱由校原本紧绷的脸庞这才缓和了一些,他扭头对站在一旁的首辅顾秉谦道:“顾阁老,不知内阁对此有何章程啊?”

    看到朱由校没有理会自己,反而自顾自的询问起了赈灾的事情,跪在地上的高攀龙和一干东林党人不禁面面相窥,有些沮丧起来,高攀龙甚至有种自己就象一个小丑的感觉,尽管费尽心机的在这里表演,但人家压根就不看自己一眼,仿佛把自己当成了空气一般。

    顾秉谦站了出来老老实实的说:“回禀陛下,由于事发突然内阁并没有拟出章程来。不过按照管理,遇到此种天灾**无非就是让户部拨出一笔银子在城中或是城外搭建房舍,并购买粮食对灾民施粥,待到灾难过后让灾民重归家园就是。”

    “唔!”

    朱由校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又对杨峰问道:“杨爱卿,你意下如何?”

    杨峰有些不满的问道:“顾阁老,陛下是想问内阁,户部可以拿出多少银子用来赈灾?”

    顾秉谦转头看向了身后沉声道:“郭大人,你是户部尚书,这个问题你来回答陛下吧。”

    郭允厚有些无奈的走出了列班朝朱由校躬身道:“陛下,如今秋粮和赋税尚未进京,户部也没有银子,若是硬凑的话,最多也就能凑个两万两银子左右。”

    “两万两?”

    朱由校差点没有被气乐了,“郭允厚,堂堂的大明户部竟然只能凑出两万两银子来赈济灾民,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郭允厚很是委屈,他是因为前任李启元被朱由校骂得自动辞职后才接任的户部尚书,在这个位子满打满算才呆了两个多月,这个骂名按理说是怎么也不应该落到他的头上。

    “年初之时,朕不是刚从帑拨了两百万两银子给户部了吗,怎么这么快就没银子了?说……是不是被你这个户部尚书给贪了?”

    一听到这里,郭允厚也急了,这个锅他可不能背啊,他抬起了头大声道:“陛下,微臣接任户部尚书后,户部就只剩下六十多万两银子了。而且这几月来朝廷陆续花掉了三十多万两,如今户部的库房里就剩下不到二十万两银子了,这个发官员们的俸禄就要花十八万两银子,现在能动用的银子已经不足三万两,您让微臣从哪里弄银子?”

    听到这里,朱由校的神情更难看了。想当初杨峰从扬州查抄了八家盐商弄了上千万两银子,惹得文官们齐声痛骂杨峰暴虐,甚至还有人私下里说他任用佞臣,可就是这些人花起银子来却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感觉,只是几个月的时间两百万两银子就快被他们花光了,这些人脸皮之厚以及无耻之程度已经堪称是登峰造极了。

    一想到这些事情都是李启元在任时做的好事,朱由校就不禁气得有些牙痒痒,总感觉自己让他这么轻易的致仕有些便宜他了。

    看着黑着脸的朱由校,众大臣们都默不作声,就连最爱鸡蛋里挑骨头的御史和言官们也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这种事情他们是不会管的,骂人、吵架、鸡蛋里挑骨头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象筹集银子这种事情还是留给朱由校去头疼好了,谁让他是皇帝呢。

    良久,大殿里响起了朱由校幽幽的声音:“如今户部已经没有了银子,诸位卿家有何高见啊?”

    依旧是一片沉默。

    朱由校的声音一下提高了八度:“怎么……刚才不是吵得挺热闹的吗,现在怎么不出声了?高攀龙,刚才就属你的声音最大,况且你又是左都御史,你来说说吧!”

    高攀龙看到朱由校问他也不推辞,重新拜了下来后大声道:“臣请陛下开帑,用以赈济灾民。”

    “正是,请陛下开帑赈济灾民!”

    一群言官、御史和东林党的官员们也纷纷附和起来。

    听到这里,朱由校气得鼻子都歪了,这可真是是仔卖爷田心不疼啊,帑里的那点银子可是杨峰好不容易在扬州查抄了八家盐商后弄来的,这些日子朱由校投入道京营用的已经不下一百万两,加上拨给户部两百万两以及这些日子宫中的用度,现在朱由校手中的银子已经只有五百多万两了,他攒点银子容易嘛,这些人就这么见不得他手中有银子吗?

    摇了摇牙根,朱由校转过头努力不去看下面那些大臣的嘴脸,转而问杨峰道:“江宁伯,你有何高见?”

    杨峰站了出来淡淡的说道:“起奏陛下,微臣高见没有,拙见却是有一个,那就是由文武百官带头捐款用来赈济灾民,微臣估摸着只要筹集五十万两银子左右就够了。作为表率,微臣愿意代表皇家商行捐献白银十万两。”

    “好!杨爱卿此举甚好,朕心甚慰,不知诸位爱卿愿意捐献多少银子给灾民啊?”朱由校闻言大喜,立刻拍手叫起好来。

    而大殿上的群臣们却甭提有多腻味了,他们要是还看不出来这对君臣是当着他们的面演戏那简直就是在侮辱他们的智商,可这件事跟他们有个毛的关系啊?这次王恭厂火药库发生爆炸,他们不少人的家里也遭到了毁坏,可也没见有谁来给他们赈灾啊,凭什么让他们来捐款?

    一名御史站了出来大声道:“陛下,此事恐怕有些不妥吧?京城百姓遭灾,臣等都为之痛心,可诸位大人都是靠俸禄过的活,家里并无太多余财,怎能强迫诸位大人捐款呢?”

    朱由校眼神一凝,盯着这位御史冷笑道:“哦……是么?这位爱卿朕瞅着挺眼熟,不过却是记不得名字了,魏忠贤……你给朕来说说他的情况吧!”

    “喏!”

    一直垂手站在朱由校下首的魏忠贤站了出来,看着这位御史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启禀陛下,这位大人名为刘文才,乃是万历四十年进士,现任右佥都御史。刘大人在为官期间表面看来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但暗地里却在京城开了两间赌坊一间玉器店,光是这三间店铺资产就不下三十万两,进京这几年更是连续纳了六房小妾,可谓是风流之极啊!

    “哦……”

    朱由校听后也不禁颇感惊讶。

    “没想到刘爱卿不断家资丰厚,就连纳妾也是那么勤快,真是令人钦佩啊。啧啧……佩服佩服!”

    朱由校一边说一边啧啧称奇,而那位刘文才则早就变得面色苍白,心中则是痛骂自己没事找事,旁边那么多个子比自己高的人都没说话,自己干嘛跳出来充当出头的橼子,这下好了吧?

    “刘爱情,不知刚才魏忠贤说的这番话对不对啊?若是不对的话你当场说出来,朕为你做主!”

    听着朱由校的生意在大殿里回荡,刘文才再也忍不住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泣声道:“陛下,臣知错,臣愿意捐献白银五万两,略表心意,请陛下成全。”

    “五万两么?”

    朱由校深深的看了这位刚才还在叫嚣着没有余财的御史一眼,淡淡的点了点头,“罢了,这次就算了,你退下去吧!”

    “喏……谢陛下洪恩。”刘文才这才知道自己逃过了一劫,满头大汗的他赶紧退了下去。

    “诸位爱卿。”朱由校看着众人道:“刘爱卿已经捐了五万两,不知诸位大人愿意捐献多少呢?不会真像刘爱卿说的那样家中并无余财吧?”

    “臣等不敢!”

    有刘文才的榜样,众人哪里还敢打马虎眼。他们知道有魏忠贤这个东厂提督在,他们这些人的底子早就被朱由校扒得一干二净。以前之所以不动他们那是因为大家都这样,朱由校总不可能吧所有人都抓起来吧。

    可现在不一样了,京城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他们要是再不放点血恐怕朱由校就要动真格的了,一时间众人你几千我几万的捐起了款,大半个时辰过后,负责统计数目的太监对朱由校做了汇报,包括杨峰捐出的十万两银子在内,朝中的大臣们竟然捐出了一百零八万两银子,可以说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看到魏忠贤送上来的汇总数目后,朱由校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忍不住道:“看起来诸位爱卿还是很宽裕的,比起朕这个皇帝可是有钱多了,朕就替京城里受灾的百姓谢过诸位爱卿了。”

    而就在这时,杨峰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陛下,既然已经筹集到了银子,那么就要尽早购买粮食,为灾民重建家园做准备了。尤其是粮食更是重中之重,一旦没有了粮食,若是再有人煽动,灾民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郭允厚也说道:“江宁伯说的是,必须尽快购买粮食,这件事不如就由户部来做吧?”

    朱由校好奇的看了郭允厚一眼,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眼神:“难得郭爱卿竟然跟江宁伯意见相合,还真是难得啊。”

    郭允厚老脸微微一红,“陛下,此事原本就是户部份内之事,不敢有劳陛下夸奖。”

    若不是之前被杨峰提醒过,朱由校就把这件事交给户部了,现在他心里却有了另外的主意。只见他微微沉吟了一下后才说道:“但凡是大灾,便必有奸商囤积居奇谋求暴利,朕可以断言今日过后粮价必然飞速上涨,不知郭卿家有无办法从粮商手中购得平价粮啊?”

    “这……”

    郭允厚也有些傻了眼,且不说能否能粮商手中购得平价粮,即便是真能购买到平价粮他也不会这么做的,否则下面的官员们怎么可能捞银子,他又怎么有进项?

    看到郭允厚的模样,一旁的杨峰不屑的冷笑了一声,只见他大声道:“陛下,臣恳请陛下下一道旨意,勒令京城的粮商从即日起必须按照昨日的粮价出售粮食,不得囤积居奇,如此一来粮价自然就降下来了,否则咱们好不容易募捐来的银子可就白白便宜了那些奸商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恐慌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一击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

第三百五十八章 消爵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760/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明朝当国公最新章节! 作者:千斤顶所写的《我在明朝当国公》为转载作品,我在明朝当国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明朝当国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明朝当国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明朝当国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明朝当国公介绍:
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 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曾经立志再也不会到那个见鬼的年代了,但他很快就食言了,为了生活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在两个时空里穿梭。 在大明他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而且他甚至还交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当了很大的官。 这就是杨峰在大明的生活。我在明朝当国公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明朝当国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明朝当国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