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在明朝当国公TXT下载我在明朝当国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明朝当国公全文阅读

作者:千斤顶     我在明朝当国公txt下载     我在明朝当国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七十四章 趁夜而来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七十五章 偷袭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七十六章 残酷的肉搏战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七十七章 泄恨

    郑氏海盗集团和江宁军一个要奇袭,另一个则是设下了埋伏,双方在距离江宁军大营数里外的地方大战了一场,在这场大战中杨耿、陈晖和郑彩三人率领的三营人马除了每个人带着不足两百心腹逃走以外,剩下的全都被杨峰率领江宁军全部歼灭。

    这场上万人的大战又是枪声又是炮声的,动静自然不小,埋伏在厦门城外准备趁乱夺取城门的郑芝虎和郑兴原本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在大骂杨耿三人。你妹的偷个营而已,你们至于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么,又是枪又是炮的,你们这么一弄只要厦门城里的人不是傻子,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察觉的,这样一来让我们怎么奇袭啊。

    不过郑芝虎两人也不是笨蛋,这个念头也只是在脑海里转了一圈,随后立即醒悟过来,这情况不对啊?就算是被偷袭明军就算是再训练有素也不可能用火炮还击吧,这尼玛就是一副活脱脱中了伏击的架势好不好?

    郑芝虎虽然素来以勇武著称,但这些年来丰富的作战经验可不是白给的,一听到江宁军竟然连火炮都动用了,他立刻意识到今晚这次奇袭很有可能被敌人识破了,他立刻对郑兴道:“情况不对,老耿那里出问题了,此地不宜久留,否则等到明军反映过来咱们就走不了啦!”

    “好,咱们马上就走!”郑兴也反映了过来,作为长期刀头舔血的人物,郑兴这些人固然有凶残暴戾的一面,但骨子里却摆脱不了海盗的模式。他们在烧杀掠夺的固然是凶狠绝伦,但在遇到硬茬子的时候第一时间不会想到要和对方硬拼,而是如何溜之大吉,这也是海盗们的生存之道。

    “马上传令下去,全军不要发出动静,立即撤走!”

    郑芝虎和郑兴率领着五千多名海盗从厦门城外溜走,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但还是被天上盘旋的无人侦察机侦测到了,这个消息同时也反馈到了杨峰的耳中,只是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杨峰正率领江宁军围剿杨耿等人的数千海盗,一时分不出手来拦截,只能无奈的放他们而去。

    这场战斗打了一个多时辰就结束了,但打扫战场却一支持续到了天色大亮。

    看着漫山遍野的尸体和跪地投降的海盗们,褚茂光和第三营的将士们一个个兴奋得眉开眼笑,原本以为留在厦门后战斗就跟他们无缘了,没曾想郑芝龙竟然主动送上门来,这场功劳来得实在是有些突然,让第三营的将士们都有些不敢置信。

    “启禀伯爷,昨夜这场战斗咱们一共打死贼寇两千六百余人,俘虏一千八百余人,只可惜让为首的那杨耿三人和数百人逃走了,否则这场功劳便堪称完美了。”说到最后,褚茂光还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你就知足吧!”杨峰笑骂了他一声:“若非郑芝龙突发奇想要来厦门报仇,咱们哪有这个机会吃掉他几千人。而且着几千人可是郑芝龙手下的主力,这次估计郑芝龙要急得跳脚吧。”

    褚茂光先是高兴得裂开了大嘴笑个不停,但随即又有些惋惜道:“只是可惜了,咱们若有战舰的话便可以趁机将郑芝龙他们留在厦门港口,现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溜走。”

    听到这里,杨峰轻叹了口气,昔日永乐年间那支强大的水师如今早已烟消云散。若是此刻大明有一支水师,不用太强大,只需要数十艘大型福船组成的水师就可以将郑芝龙他们全部留在福建,只可惜由于思心和利益作祟,昔日纵横大洋的大明水师被文官集团们给玩死了,以至于让郑芝龙这些海盗称霸大洋,这是何等的遗憾和惋惜啊。

    临了,杨峰又问道:“咱们的伤亡如何?”

    听到这里,褚茂光原本兴奋的神情逐渐黯淡了下来,他苦笑道:“这一次咱们伤亡了265人,其中阵亡了121。”

    “伤亡怎么会这么大?”

    听到这里,杨峰被下了一跳,昨天晚上打得可是一场伏击战,有心算无心之下怎么会伤亡这么多?

    看到杨峰的脸色沉了下来,褚茂光赶紧解释道:“其实昨晚伤亡最大的是负责扎口袋的兄弟,末将也没想到那个杨耿等人会反应那么快,见势不妙立刻带人从来路逃走,而咱们由于兵力不足,负责扎袋口的只有两百多名兄弟,他们要面对的却是杨耿等人率领的一千多人海盗,最后双方还拼起了刺刀,所以才伤亡这么大的。”

    听到这里,杨峰闭上了眼睛沉默了一会才睁开眼睛默默看了看有些阴沉的天空。他知道这次确实不能怪褚茂光,尽管他已经尽量让江宁军装备上了最精良的铠甲和火铳,但面对上千名为了杀出一条血路而拼命的海盗,除非他们集体装备上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武器,否则伤亡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城外的战斗自然瞒不过城里的人,听着外面不断传来的枪炮声,负责守门的明军将领赶紧将情况禀报给了巡抚夏大言。

    作为一个文官,夏大言的第一反映是立即紧闭城门,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准打开,然后派人出城探查情况,等到了天亮后消息终于传回了他那里。贼寇郑芝龙亲率一万多人试图偷袭江宁军大营和福建水师大营,不料偷袭不成反而被江宁伯杀得大败而逃,除了留下数千具尸体外别无所获,如今郑芝龙已经率领剩下的贼寇灰溜溜的坐船逃离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夏大言在赞叹江宁军战斗力强大的同时,心里也在开始琢磨要怎么写这封请功的折子了。

    要知道这大半年来郑芝龙率领的海盗们在广东、福建一带纵横驰骋无人能敌,福建省的官兵们也只能躲在城墙内看着烧杀掠夺的海盗无能为力,哪敢出城迎敌,以至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整个福建糜烂近半,连省会福州都丢了,他这个巡抚也成了一个笑话,现在还不容易有了这么一场大捷,他自然要琢磨着怎么给自己捞点好处。

    什么……这场仗是杨峰打的,跟他夏大言没有什么关系?呵呵,说这话的人实在是太天真了,夏大言作为一省巡抚,这么一场大胜仗怎么可能没有他的份,正经是以大明百年来以文御武的传统,这场胜仗打赢后他上的奏折才是最有权威性也最能够被内阁接受的。

    “不愧是江宁伯啊,一仗就歼灭了郑芝龙数千人,称之为大捷也不为过啊,有了这次大捷,朝堂上对老夫的弹劾应该会少了许多吧?”

    夏大言心里盘算了一会,正打算坐下来写奏折时,一名官员匆匆跑了进来,只见他脸色有些苍白的颤声道:“巡抚大人,不好了。郑芝龙败退后,率领着贼寇到了圆沙洲,将圆沙洲上的数百百姓全都……全都给屠了……”

    “什么……”

    刚想写折子的夏大言闻言后脸色立刻就是一变,只觉得脚上一软,一屁股坐在了后面的椅子上。

    就在一个时辰前,厦门港口的码头上,看着面前大败而归的杨耿、陈晖、郑彩三人和无功而返的郑芝虎、郑兴,郑芝龙平日里总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终于变了,他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杨耿三人,一字一句的问道。

    “你说什么,你们三人带着的五六千名兄弟只回来这些人了?”郑芝龙的脸色很是有些铁青。

    “是的大当家。”灰头土脸一身狼狈的杨耿低下了头咬着牙道:“是小弟办事不利,请大当家的责罚!”

    跪在一旁的郑彩咬着牙道:“大当家,当时我们距离江宁军大营不到两里地的时候突然遭到了江宁军的伏击,他们好像是早就知道了咱们的计划,特地在那里舍下了埋伏,若非老耿带着我们拼死突围,我们三个人今天就要交待在那里了。”

    陈晖在今日凌晨跟江宁军厮杀的时候后背被砍了一刀,虽然已经包扎好了,但因为失血过多,此刻脸色有些苍白,只见他喘着气道:“大当家的,我们兄弟多年,自然知道咱们的规矩,这次我们打了败仗,折损了那么多的兄弟,按照规矩要走一遭三刀六洞,小弟马上自己动手,绝不会让大当家的为难。”

    听到这里,所有人的脸色都有些变了。

    什么是三刀六洞?

    三刀六洞,是一种江湖帮派的规矩,如果一个人做了无可挽回的错事或是犯了大错,就得用利刃在自己的身体上对穿三个窟窿,此之谓“三刀六洞”。这是一种仅次于自尽的自我刑罚,常见于江湖中人对别人的处罚。

    原本郑芝龙对于几乎手下全部折损殆尽的杨耿三人是非常气愤的,也打算狠狠的处罚他们,但现在陈晖却自己主动提出这个请求,这反倒是让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僵持了好一会,郑芝龙这才冷着脸喝道:“你在胡说什么?我已经失去了数千人马,难道还要失去你们这几个好兄弟吗?陈晖你原本身上就有伤,若是再执行家法的话你还活不活啦?所以三刀六洞什么的就不要再提了,如今你先将伤养好再说,现在所有人都给我上船!”

    郑兴在一旁问道:“大当家,咱们马上返回福州吗?”

    “不……咱们先去圆沙洲,替数千死去的弟兄讨一些利息!”

    圆沙洲是距离厦门非常近的一座岛屿,这座岛屿面积不大,还不到两平方公里,而且风景秀丽,岛上住着数百居民,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做鼓浪屿。

    天色大亮后

    原本风景秀丽与世无争的圆沙洲变成了人间地狱,数百具尸体横七竖八的分布在这座不大的小岛上,这些尸体就是原本居住在这里的圆沙洲居民。

    为了泄愤,郑芝龙率领着数千海盗将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屠戮一空,那些刚死里逃生的海盗们将心中的恐慌和愤怒发泄在了这些百姓的身上,为此甚至连正在喝奶的婴儿也不放过。

    将心中的兽欲发泄一通后,郑芝龙这才率领海盗们上了船朝着福州而去。

    一艘大福船上,郑彩低声询问杨耿道:“老耿,这次咱哥三吃了这么大的败仗,手下的兄弟几乎折损殆尽,老臣自请要求三刀六洞,大当家为什么拦了下来,往日他可不会这么好说话啊?”

    “你知道什么?”

    杨耿转头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在旁边后这才低声道:“你傻啊,你忘了前些日子二当家在福州被江宁军打败折损了三千多人的事情了吗,如果咱们这次打败了就要被三刀六洞,那么二当家又该如何?”

    “啧啧……对啊,我怎么就忘了呢?”

    郑彩一拍大腿,这才恍然大悟。虽然他们是海盗,但任何组织或是帮派都要讲究一个公平二字,如果他们三个人打了败仗就要被执行三刀六洞,那么前几天郑芝虎的那场大败又该如何算?是不是也要执行三刀六洞?如果只处罚了他们三个而不处罚郑芝虎,郑芝龙这个大当家又如何服众?想到这里,郑彩就对此刻正躺在船舱里养伤的陈晖竖起了大拇指。

    圆沙洲的这场屠杀迅速在厦门传播开,杨峰和夏大言在给朝廷上折子的同时也将这件事情报告了上去,不仅如此他们还发动了官府的力量对这件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一时间郑芝龙的恶名迅速在福建乃至沿海一带迅速流传开来。

    经过了这件事,杨峰心里又有了一个想法。

    “什么……相公你要将《真理报》也发行到福建来?”

    郑妥娘惊讶的看着杨峰。

    杨峰反问道:“怎么,不行么?”

    “也不是不行,只是……只是……”郑妥娘一时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你是不是想说,咱们在福建呆的时间不长,生怕这份报纸办不了多久?”

    “也不尽是如此。”郑妥娘摇头道:“真理报的报社在京城,咱们要怎么及时将真理报运送到福建来,要知道这里可是跟福建相距上千里呢。要将东西送陆路送到福建要耗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实在太大了。”

    “走陆路自然是艰难无比,可如果咱们走海路呢?”

第三百七十八章 披露

    “卖报卖报……最新一期的真理报,只要三文钱一份的真理报。”

    “卖报……江宁伯于福建大破郑芝龙,歼敌三千余人,郑芝龙恼羞成怒之下将圆沙洲岛上数百百姓屠戮一空,江宁伯为此大发雷霆,下令若有人能擒获郑芝龙者赏银万两,能斩获其首级者赏银八千两!”

    “福建海盗横行,谁之过?江宁伯说,乃是上百年来大明朝堂诸公之过也!”

    一声声带着些许青涩的声音不时在大街上响起,引起了路人的纷纷关注,不时有人喊住了沿街叫卖的报童,从口袋里掏出几文钱交给他然后取过一份报纸。

    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报》已经慢慢的渗入到了京城百姓的生活里。

    在杨峰的影响下,真理报的版面也越办越大,如今已经分为了正版和副版。正版主要讲述的是朝廷大事和时事评论,副版讲述的则是各地的商品信息,还有京城乃至各地货物的价格,甚至还有一些商铺的广告。

    一开始的时候,真理报的编辑们对于开办副版的态度是抵制的,不少编辑认为真理报是一份严肃认真的报纸,不能让那些阿堵之物污秽了这份庄严肃穆的信仰。

    面对振振有词的编辑,身为副总编的大玉儿只是指了指前面,轻轻说了句:“大门就在那边,想走的人本夫人绝不拦着。而且还会为他多结算一个月的薪水。”

    按理说以读书人的尿性,大玉儿这么不客气的跟他们说话,但凡是有点骨气的人早就闪人了,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刚才还在慷慨激昂的编辑们却集体哑了火,就连向来以性子耿直而出名的梁子昕也没有做声。

    看着面前这群沉默的编辑,年仅十五岁的大玉儿用训斥的口吻说道:“伯爷说过,真理报固然是一份要为百姓、为朝廷、为真理而说话的报纸,但真理报并不排斥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挣银子。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任何将银子斥为阿堵之物或是不屑一顾的人都是虚伪的。毕竟人活在世上就要吃喝拉撒,你们有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不需要银子?

    既然需要银子,那么咱们就得方法子挣,这个副版就是专门为挣银子而开办的。但它同时也给京城乃至大明的商贾和百姓提供了一个了解大明物价的一个窗口。譬如这里……”

    说罢,大玉儿拿起副版指着右上角说道:“这里排列出了大大小小数百种商品在大明各地的价格,还有一些商家求购的信息,这里则是一些商家委托咱们为他们宣传商品的广告,有需要的客户只要一看便一目了然,这样可以在商户和客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大明各地的商贾之间更好的互通有无。我真不明白,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到了你们的嘴里却成了亵渎真理的恶行呢?”

    听了大玉儿的话,众编辑们全都面面相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心情很是复杂。良久,梁子昕才长叹了一声,朝大玉儿拱了拱手,“副总编说的是,确实是我等坐井观天太过腐朽顽固了,将如此一件大好事看成了一件坏事,而且还自认为真理尽在己方,如今细细想来着实惭愧啊!”

    不少编辑听了大玉儿的话后也是面露羞愧之色,他们在来真理报任职之前其实都是一群郁郁不得志或是屡屡科考不中的秀才甚至是童生,平日里连饭都吃不饱,民间百姓说的“穷秀才”指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他们之所以愿意来真理报任职,其实就是冲着杨峰开出的每个月二两银子六斗粮食的薪酬来的,现在吃饱了饭,手里也有了些闲散的银子,却开始称呼银子为阿堵之物了,现在想来着实太过羞愧啊。

    看到这些编辑都不做声了,大玉儿则趁机道:“既然诸位不反对了,那么我就开始任命你们当中的一人为副版的主编。梁子昕,这个主编我打算让你来担任,你意如何啊?”

    “我……”

    梁子昕怎么也没想到天上竟然会掉下来一个馅饼,主编这个职位可是仅次于总编和副总编,这样一来他在报社里那就是第三号人物了,既然有这样的好事他自然不会拒绝。

    统一了思想后,梁子昕便正式走马上任了。为了支持梁子昕将副版创办起来,大玉儿甚至还新招了十多名编辑和上百名的市场调查员,并将这些人调拨到了梁子昕的麾下。

    梁子昕也不复大玉儿的厚望,将这上百名市场调查员撒到了京城、江南乃至大明的各地,这些调查员源源不断的将收集到的信息上报给了报社,然后在真理报的副版上刊登出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大明各地的商贾便将真理报副版上刊登的各地商品价格看成了大明物价的晴雨表。

    随着真理报的名声越来越响,它的销量也越来越高,仅仅半年时间,它便从第一期的两千多份销量涨到了如今的五万多份,而且这个数量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各地的商贾在尝到了在真理报上刊登广告的甜头后,更是对此趋之若鹜,因此真理报上的广告位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这也为真理报带来了巨额的广告收入。

    而随着销量的增加,真理报的名声也愈发响亮起来,尤其是在京城里,就连溜街的老大爷说起朝廷大事以及弊端来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动辄就说人家真理报说了,这个这个做得不对,朝廷应该怎么着怎么着……

    就象今天这一期的真理报不仅将圆沙洲上的数百名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被屠杀殆尽的消息公布了出来,上面更是配有画师画出的图案,这样一来更是在百姓当中引起了极大的愤慨。

    “诸位爱卿,你们都看看吧!”

    朱由校将一份真理报摔在了龙案上,语气冰冷的对面前的几名阁老道:“看看……都看看,郑芝龙将一个岛上的百姓全都屠戮一空,而我大明官兵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群屠夫大摇大摆的逃走,诸位身为阁老,难道就不感到心里有愧吗?”

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

    看着摔在地上的真理报,几名内阁的阁老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人捡起来查看,着并非是他们对朱由校不敬,而是上面的内容他们早就看过了。真理报如今作为全京师乃至整个大明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他们又怎么会不看呢。

    随着赋税说、朋党说两篇文章的刊行,真理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人们心中敢于说真话的代名词,尤其是真理报每天都印在头版上的那句“吾爱吾识,但吾更爱真理”,这句话迅速成为读书人当中最流行的一句话。

    这句话也是杨峰下令印在真理报下方的,刚开始的时候这句话还被不少读书人所鄙夷。毕竟这么多年来华夏的读书人讲究的就是“天地君亲师”,师长对于读书人而言地位是仅次于父母的存在,如今竟然有人说自己热爱真理更甚于师长,一开始自然遭到了无数人的反对。

    但真理就是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如今的真理报早已成为许多读书人必读的一份刊物。

    与此同时,被东林党推出来跟《真理报》打擂台的《儒报》依旧坚持走所谓的精英路线,上面的内容依旧是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这样的文章自然很难普及到百姓当中,所以依旧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若非有东林党和那些富商们的输血,恐怕早就亏得连裤衩都不剩了。

    顾秉谦扫了一眼地上的真理报,眯着眼睛上前一步对朱由校躬身道:“陛下,郑芝龙一伙海盗乃是穷凶极恶之辈,做出屠戮我大名百姓之事并不奇怪,万幸的是郑芝龙偷袭福建之举被江宁伯识破并重创了他们。至于陛下所说的我大明官兵只能眼睁睁望着贼寇逃走,那是因为我大明水师如今已经名存实亡,不过如今江宁伯已经着手重建福建水师,或许用不了多久便可重新巡视我大明海疆了。”

    顾秉谦不愧是号称老油条的内阁首辅,明明是说了一番废话,却愣是让人听起来觉得颇为有道理的样子,这也不得不让赞叹这个家伙和稀泥的本事。

    只是顾秉谦这种和稀泥的话却越发的让朱由校感到一阵无奈和厌烦,顾秉谦这个人的才能颇为平庸,但就是因为擅长和稀泥以及资历够老,所以才当上了内阁首辅的位子,要不是因为找不到一个能替代他的人,朱由校早就让他回老家吃自己了。

    文渊阁大学士黄立极也上前躬身道:“陛下息怒,顾阁老所说乃是老成持重之言,郑芝龙此人固然是其罪当诛,但目前当务之急却是下令江宁伯尽快收复福州,并将诛杀此獠以正国法。不过老臣以为江宁伯乃是我大明之栋梁,连不可一世的建奴都被他打得大败而逃,这个郑芝龙就更不在话下了。”

    “臣等附议……”

    几名阁老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还有人对杨峰唱起了赞歌,说只要江宁伯出马必定会马到成功,区区郑芝龙一定手到擒来之类的巴拉巴拉。

    朱由校则是越听眉头皱得越紧,这几名阁老虽然不像东林党人那样恨不得吃杨峰的肉喝他的血,但身为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对杨峰同样没什么好感。杨峰前些日子抛出的《赋税说》和《朋党说》两篇文章刺痛的不仅是东林党和江南富绅以及地主阶层的神经,同样也让全天下的读书人感到了不爽。

    在杨峰的抛出的文章里,将那些不纳税、免田赋的读书人称之为大明的蛀虫,正是因为这些读书人和地主、富绅阶层一起攥取了大明绝大部分的土地,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大明交天赋和赋税的人越来越少。

    杨峰不仅在文章里强烈的抨击这些人,而且还将呼吁朝廷免掉读书人的特权,建议朝廷重新丈量土地,施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的政策,这一下无疑是将所有的读书人都得罪了,而作为读书人代表的这几名阁老又怎么会对杨峰有好感呢?

    朱由校看着这些唱赞歌的阁老,面沉如水默不作声。

    现在这些人之所以对杨峰唱赞歌,那是他们想把杨峰给架起来,国人所说的捧杀说的就是这种事。他们如今将杨峰捧得越高,一旦杨峰出了岔子,那么就会摔得越重。

    更况且朱由校心里跟明镜似的,别看郑芝龙损失了不少人,但这年头只要你有粮食,想要招多少人不行?而且郑芝龙麾下还有数百条战船,只要他想跑就没有人能拦得住他,如果到时候杨峰不能全歼郑芝龙的话,这些人可就不是今天这幅嘴脸了。

    “这就是朕的重臣啊!”

    朱由校扫了眼站在面前的这几名阁老,心中越发的怀念起杨峰来。纵观整个朝野,恐怕只有杨峰会这么无私的帮助自己了吧。

    其实在朱由校看来,杨峰虽然名义上是他的臣子,但一直以来却对他的态度却很是与众不同。他既不像宫中的太监宫女那样害怕他,也不像朝中的大臣那样忽悠糊弄他,总的来说杨峰更像一个亲切的哥哥那样。

    自己做错了的地方他会立即指出来,并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说出来,他还会给他讲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让他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能力。

    在生活上,杨峰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给他留一份,甚至连自己的做生意赚来的银子都分一半给他,而他不过是给了他一个大明皇家商行的牌子而已。

    这份情谊对于从小就生长在缺乏亲情地方的朱由校来说是最为弥足珍贵的,正因为如此,朱由校才对那些视杨峰如生死仇人的东林党和眼前这些成天想着如何算计杨峰的阁老们充满了厌恶和痛恨。

    朱由校淡淡的扫了顾秉谦一眼,用漠然的语气说道:“顾阁老,你们也算都是朝廷的重臣了,更是大明百官学习的榜样。我大明水师荒废已久,重建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江宁伯固然神勇,可你们总不能让他带着一群旱鸭子跟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海盗们拼命吧,在福建水师建好之前,朕不希望还有人说出速战速决之类的话来,否则朕就要怀疑他说此话的动机了。”

    以听到这里,顾秉谦、黄立极等阁老的脸色立即变得十分的精彩起来。

第三百八十章 找船

    橘黄色的烈日高悬空中,照得人的心里直发烫。

    “呼……呼……”

    穿着一套绿色军装,上半身套着轻甲的赵老大背着一杆米尼步枪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在他的身后是数十名同样打扮的夜不收。

    从腰间取下一个铝制水壶,拧开盖子狠狠的往嘴里灌了一大口水,感受着清凉的感觉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部,这才满意的打了个饱嗝。

    重新将水壶放好,赵老大抬头看了看依旧高悬在天空的太阳无奈的骂了一声,如今已经到了十月份下旬,若是在辽东或是草原恐怕早就下起了鹅毛大雪,但在福建却依然是烈日高悬,这让习惯了辽东气候的赵老大很是难受。

    扭头看了看身后排成一串的夜不收,赵老大吆喝道:“都跟上来,可别掉队了!”

    身后传来了几声稀稀落落的应答声,过了一会身后传来了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牛奔憨声憨气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赵头,这鬼天气实在是太闷热了,让兄弟们都歇会吧,否则我怕兄弟们受不了啊。”

    赵老大长长吐了口气,没好气的对来人道:“好吧,告诉兄弟们歇息两刻钟,天黑之前一定要赶到福州城外的刘家屯。”

    “明白!”牛奔答应了一声,对着后面大声喊道:“全体都有,歇息两刻钟!”

    牛奔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后面的夜不收如同大赦一般全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有的人掏出了水壶灌了狠狠的灌了一口放了盐水补充丢失的水份和盐份,有的人则是干脆躺在地上,趁着着短暂的时间小憩一会。

    赵老大也盘膝坐了下来,从怀里取出了一份地形图跟周围的地形比对了一下,他看看地图又看看周围的环境,眉头不时微微皱起,想了想掏出了一支铅笔在地图上画了好一会后这才重新将地图放回了怀里。

    其实,赵老大怀里的这份地形图就是杨峰从后世的网络上下载下来的福州市地形图,不过由于后世的地形地貌以及变迁的缘故,下载过来的地形图跟这个时空的福州自然有一些差异,这就要靠象赵老大这样的夜不收来修改了。

    作为江宁军里夜不收大队的大队长,如今的赵老大可是官至千总,这个职位到了后世已经相当于副团级甚至是团级干部,若非赵老大死活不愿意离开夜不收大队,恐怕他现在早就是某个步兵营甚至骑兵营的副统领了。

    郑芝龙率领船队离开福州奇袭厦门,上百艘船只一万多人的行动自然瞒不过被耿秉义派到福州城外侦查的夜不收,这也是耿秉义得以立即派人通知杨峰的原因。

    但是让耿秉义感到苦恼的是,按理说郑芝龙率领主力离开后,整个福州城只剩下五千老弱病残的海盗防守,这个时候应该是夺取福州的最好时机,但由于没有船只,耿秉义和一万多大军愣是只能站在闽江边眼睁睁的看着近在咫尺的福州城干瞪眼。

    耿秉义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等到郑芝龙回来后他们就更没法拿下福州城了。于是耿秉义又给在闽江对岸的赵老大下达了命令,让他在三天之内搜集到足够的船只和水手,一定要将江宁军运过闽江。

    接到了命令的赵老大只能苦逼的带着夜不收们四处搜集船只,可想要搜集到足够的船只又谈何容易。前些日子赵老大之所以能够过闽江那是因为夜不收的装备很少,充其量不过是一支米尼步枪、一些弹药以及干粮等东西,所以还能费心找到一些小船甚至是舢板趁夜偷偷过江。

    可是想要将耿秉义率领的一众大军运送过江的难度那可就太大了,别的不说,光是将炮营的上百门八磅和十二磅火炮运过江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这些动辄重达上千斤的火炮移动起来可不容易,在陆地上还可以用马拉人,但在水上就不一样了,想要运送火炮过江的话非得用大船不可,可福州一带的大船早就被郑芝龙他们搜罗一空,他们又到哪里去找大船呢。

    就在赵老大眉头紧锁的时候,牛奔走到了他的旁边一屁股坐了下来,瓮声瓮气的说:“赵头,我看这次咱们的任务有些悬啊。时间这么紧,咱们到哪里去寻找大船?而且还不是一两艘,至少也得是十几艘才行,否则根本载不了那些火炮呢。”

    “这我当然知道。”赵老大沉着脸道:“可耿将军如今也是着急,那个郑芝龙已经出去两天了,也不知道如今厦门那边的战况进行得如何了,贼寇那边也是随时可能来增援,咱们这里每多耽搁一天就多一分的危险,可不能再等了。”

    “话是这么说,可咱们又不是神仙,也不能凭空变出船来啊。”牛奔很是不服的埋怨道:“耿将军尽会给咱们出难题。”

    “屁话!”赵老大板着脸道:“要是容易办的话还轮得到咱们来做吗,你忘了咱们是什么人了?咱们是夜不收,是江宁军最精锐也是最能打的夜不收,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咱们也能做到,否则伯爷干嘛要给咱们开最高的饷银,装备最精良的火铳和铠甲?你当伯爷是银子多得烫手了吗?”

    被赵老大这么一骂,牛奔这才垂下了头不做声。

    赵老大说得很对,在江宁军里,夜不收的军饷是全军最高的,最普通的夜不收小兵每个月都是三两银子的实饷和一石的粮食,而且他们的装备也是最好的,就连原本只有家丁装备的米尼步枪他们也装备上了。

    既然夜不收无论是装备还是饷银乃至训练都是最高、最苦的,他们所承担的任务自然也是最重的,所以赵老大说的话真心没毛病,既然人家给了你最高的待遇,你就要对得起这份厚饷,否则人家吃撑了用这么大的代价来养你们。

    又休息了一会,赵老大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扫了一眼后说道:“现在是申时三刻(三点四十五分),天黑之前一定要赶到刘家屯。”说完,赵老大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

    而牛奔则是提高了声音道:“赵头,若是刘家屯也没有咱们要的船呢?”

    赵老大斩钉绝铁的说:“那咱们就继续找,一直找到为止!”

    “好吧!”虽然早就知道赵老大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但牛奔还是无奈的叹了口气跟了上去。

    紧赶慢赶之下,这支队伍终于在天黑之前来到了这次的目的地。

    刘家屯是闽江边的一个渔民的聚集地,顾名思义这里的居住的人大都姓刘,而且这个地方的人素来以擅长造船而著称,不少地方的造船场都喜欢来他们这里挖人,这次赵老大他们过来就是想碰一下运气,看看能不能从这里找到一些船只。

    当赵老大他们来到刘家屯时,正好看到刘家屯里到处是炊烟渺渺,屯里的人们正在准备晚饭,不时还响起小孩的嬉笑声和女人的喝骂声,那是妇人在喊自家的小孩回家吃饭。

    当赵老大他们慢慢搜索着来到村边时便看到了临近村子的江边一排硕大的船只正静静的停靠在码头上。

    “赵头……船……船啊……”

    感到自己声音都有些颤抖的牛奔指着前方的船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寻找了好几日的船只竟然就在眼前,这让牛奔感到高兴得都要蹦起来了。

    “我看到了!”

    赵老大的声音也响了起来,若是仔细听的话就可以听出此刻他的心情也激动得不行。

    “咱们还等什么,赶紧过去把船给抢了啊。”牛奔一把握紧了手中的长刀,眼神激动,只等赵老大一声令下就冲到码头边将那些船抢到手。

    “急什么!”赵老大随手就给了牛奔一个暴栗,低声骂道:“你是猪啊,没看到船上有人看守吗?”

    “我当然看到了,这有什么,谁要是敢阻拦咱们,直接就把他们做了!”牛奔的眼神露出一片杀意。

    “蠢货,你难道看不出那些人不是寻常的工匠和百姓吗?”赵老大看着这位蠢蠢欲动的家伙心中一阵无奈,自从他带着麾下七八名兄弟投奔了江宁军后,由于屡建战功,不仅是赵老大,就连他带来的诸如噶老大、噶老二、老王头、黑皮等人都升了官,他们有的去了步兵营,有的去了骑兵营,唯独只有牛奔依然跟着赵老大留在夜不收大队,为此赵老大也感到很是无奈。

    其实上头不是没想过提拔牛奔,可这个牛奔却是一个死脑筋,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赵老大的身边,无奈之下赵老大只好将他留在了身边自己亲自带着。

    被赵老大这么一骂,牛奔也回过神来,他掏出一个望远镜仔细看了看,顿时倒吸了口凉气,“赵头,他们是那些海贼!”

    “你知道就好!”

    赵老大瞪了牛奔一眼,淡淡的说道:“咱们待会就摸上船去,将船上的海贼给宰了,顺便捉几个舌头,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夜袭

    天色终于全都黑了下来,船上点起了一盏盏气死风灯,将整个码头照得一片昏黄,整片大地开始陷入一片寂静,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了阵阵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

    由于天色已晚,忙碌了一天的海盗们大都回到船舱里,喝酒的喝酒吃肉的吃肉,一时间粗鲁的笑声跟喝骂声不时在码头上响起。

    最东边的一艘福船上,两名挎着分水刺的海盗正懒洋洋的靠着桅杆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听着船舱下传来的划拳声,一名海盗有些羡慕的骂道:“他奶奶的,那些混蛋在下面喝酒吃肉,老子却要在这里吹风,实在是气死老子了!”

    “你气死也没用!”一旁传来了同伴懒洋洋的声音,另一名海盗面露嘲讽之色:“若非时你上个月打牌输给了邱老二,没钱付账,最后只能答应替他值一个月的夜班,现在你也不用在这里陪我吹冷风了。”

    “呸……这有什么的。”先前那名海盗狠狠的往江边吐了一口浓痰,很是不爽的说,“赌场上有输有赢,这次输了下次再赢回来就是了,我就不信老子的运气每次都那么差。”

    另一名海盗无奈的摇了摇头:“我说老马,老子跟你认识都快十年了,就从来没见过你的运气好过,邱老二赌钱的手艺你又不是没见过,为什么你总是不清醒呢,每次发了饷就眼巴巴的赶去送银子,到现在都三十好几了还没成家,你就一点都不着急么?”

    “我急个屁!”

    这名叫做老马的海盗骂了一句,有些悻悻的说道:“老子现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种日子不知道有多舒坦,干嘛找个婆娘管着自己,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想娘们了抢一个过来,玩完的就杀掉,这样多爽快!”

    看着老马依旧嘴硬的模样,同伴摇了摇头不说话了。

    两人又不咸不淡的谈了几句,老马站直了身子说道:“他娘的,你先看着,老子去撒泡尿先。”

    同伴给了他一个白眼:“你刚才不是刚撒过吗,怎么又又要尿,你不是不行了吧?”

    “去你的。”

    但凡是男人,就没有人会承认这方面不行的,老马一边走一边破口骂道:“老子不知道有多厉害,你要是不信把你妹子让老子日一下就知……呃……”

    老马的声音突然象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一样戛然而止,随后甲板上发出了一声闷响。

    “咦……怎么回事?老马……老马……”

    同伴一听到甲板上发出的闷声,刚开始还不以为意,以为老马摔了一跤,但是当他连续叫了几声还没听到老马的回复后他立刻意识到不对劲了。他刚想跑过去看个究竟,就在这时一道黑影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还没来得及反映过来,他就觉得脑袋遭到了重重一击,随后整个人便瘫软在地上。

    当两人苏醒后睁开眼睛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张冷漠的脸,以及他们身上穿着的绿色军服。

    看到这里,俩人就觉得心里凉飕飕的,作为一名刀口舔血的海盗,加之这些日子又跟江宁军打生打死的,他们如何不知道这身衣服正是江宁军的标志,现在郑芝龙麾下不少海盗已经私下里称呼江宁军为绿皮军了。

    老马只觉得心中一紧,不过心存侥幸的他还是试探着问了句:“你们是绿皮……是江宁军?”

    “不错啊,没想到你还能认出咱们!”一名看起来面容憨厚的军士微笑着点点头,“不错,我们就是江宁军中的夜不收。”

    “夜不收?”

    老马和一旁的同伴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绝望,大明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是什么?九边大军?京营?亦或是大内禁卫?

    其实都不是,大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是夜不收,作为前出执行侦查、埋伏、抓蛇头甚至是暗杀等任务的部队,夜不收向来就是精锐的代名词,自己一行人既然落入了夜不收的手里,看来这一次是凶多吉少了。

    老马不愧是做惯刀头舔血生意的海盗,只见他惨笑一声,颇为光棍的说:“几位好汉,既然落到了你们手里咱们也不想着活着出去了,几位好汉想要问什么尽管问吧,只要我们知道的都会告诉你,只求你给我们一个痛快。”

    来的这几名夜不收就是赵老大、牛奔等人,听到老马这么说,赵老大有些意外的看了老马一眼,“没想到你这家伙居然如此上道。行……我答应你,只要你老老实实的把知道的事全都说出来,我就给你们一个痛快。”

    “老马……你敢,别忘了我们……”

    赵老大刚说完,就听到旁边的同伴就要高声喊出来,只是话刚说了一半就有一把匕首刺进了他的喉咙,不偏不倚的正好刺进了他的气管里,他的后半句话便再也说不出出来,虽然他努力想要大声发出声音,但却只能发出沉闷的嗬嗬声。

    看着口中不住发出犹如老牛喘气般的嗬嗬声,赵老大轻蔑的一笑,将匕首抽了出来,顿时一股血剑就这么喷了出来,刚好飞溅得老马满脸都是。

    闻着那浓浓的血腥味,老马的眼中闪过一丝惧色,气管被刺破后人并不会当场死掉,但若是不及时抢救的话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整个人会非常的痛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痛苦会越来越重,这种过程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老马曾经见过上次郑芝豹在处置一名叛徒时就是刺破了那名叛徒的气管,然后这名叛徒足足痛苦哀嚎了一整天才在痛苦绝望中死去。

    没有理会这名已经发不出声音的同伴,赵老大微笑着对老马道:“现在你给我说说这里的情况吧,首先你要告诉我,你们有多少人,为什么会来这里?”

    “我说我说……”

    看到同伴的惨状后,老马再也不敢迟疑,立即一五一十的将知道的情况全都道了出来。

    原来,这几艘船之所以来刘家屯是因为来做定期维护和保养的。要知道船只常年行驶在大海里,每天都是日晒雨淋的,久而久之船底就会长满各种藻类植物以及海螺等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不清除掉会对船只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且船的各个部件也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刘家屯的人善于造船修船是福州一带非常有名的,所以这些海盗便将这些需要保养的船开到了这里让刘家屯的人帮忙维护。

    听了老马的话后,赵老大等人全都是一阵狂喜,这叫什么?这就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啊。这些船共有十三艘,其中七艘是吨位约莫在三百多吨的大福船,这些船可以一次性的将至少一两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运到江对岸,动作快的话一个晚上便可以将五指山上的一万多名江宁军连人带马以及火炮全部运过江对岸。

    最后,老马还告诉赵老大,由于海盗的人大部分都跟着郑芝龙去攻打厦门了,所以他们的人并不多,这十三艘船平均下来每艘船连三十名水手都不到,这样的人数只能勉强保证把船开起来,想要作战是玩完不能的了。

    “看到你这么识相的份上,我今天就给你一个痛快吧!”

    心情愉快的赵老大虽然拧断了老马的脖子,并随手给了那名依旧大口努力喘息,嘴里不断发出嗬嗬声的海盗一个痛快,这才将部下们全都召集了起来然后给他们通报了打听到的情况。

    听完赵老大的通报后,夜不收们的脸上不但没有害怕,反而一个个全都兴奋起来。

    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江宁军最精锐的夜不收,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再加上武装到牙齿的装备,加之是暗袭,如果连一群没有防备的海盗都对付不了,那他们也太没用了,况且江宁军里对军功的赏赐也是最重的,这次的事情若是能顺利办下来,他们每个人肯定都能发上一笔。

    最后,赵老大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众人道:“兄弟们,情况我都跟你们说了,今天晚上的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若是失败了我也不骂你们,大伙就全都战死在这里吧,现在开始干活。”

    夜色渐深,船上的海盗全都进入了梦乡,赵老大一行人慢慢的摸下了船舱,很快船舱里便不时传来一声声闷响和低低的惨呼声。

    等到了天亮后,十多艘船只的三百多名海盗已经全部被解决。

    等到早上那些刘家屯的工匠们来开工时,发现整个码头上到处飘荡着尸体,血水已经将码头附近的江水给染红,而船上的人也换成了另外一群穿着绿色衣服的人,而这些人对他们也毫不客气,一股脑的将这些村民们全都扣了下来。

    “诸位乡亲们,我们是江宁军,那些海贼已经全都被我们给杀了,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被官兵征用了。”

    赵老大的第一句话就让这些工匠大惊失色,被官府征用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些海盗让他们干活或许还会给他们点小钱,可是一旦被官府征用白干活不说,哪位官大爷一旦脾气不好把你打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接下来赵老大又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你们也不用担心,本官也不会白白征用你们,只要干得好了,每人都有二两银子的辛苦费!”

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福州

    “二两银子的辛苦费?”

    看着这些一脸杀气的官兵,一名胆大的工匠大着胆子问:“这位军爷,不知官府要征用我等多长时间,我等还有妻儿老小要养活,可不能离家太久啊。”

    赵老大看了眼牛奔,示意让他来开口。牛奔也知道赵老大这是怕他那一脸的凶相缺吓着人家,于是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说道:“诸位放心,我们江宁军是江宁伯的军队,伯爷他老人家曾经再三教导我们,不能欺负老百姓。所以我们不会白白征用大家,适才说的是每个月都有二两,不足一个月的按照一个月来算!”

    工匠们一听全都一片哗然,众人皆是议论纷纷。

    “真的假的,每个月二两银子,这位军爷莫不是在诓骗我们吧?”

    看到众人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赵老大自然知道大家初次见面,人家自然不会相信自己空口白牙的话,他知道现在轮到自己发话了,于是沉声道:“当然是真的,诸位若是不信,我们现在就可以给大伙发银子!牛奔,去将银子拿来!”

    “是!”

    牛奔赶紧跑到后面提了一个沉甸甸的袋子过来交给了赵老大。

    这些银子可不是赵老大他们自己的私房银子,而是昨晚杀死那些海盗后收刮上来的,赵老大他们在收拾那些尸体时竟然收集到了两千多两银子。原本这些银子可以说是夜不收的外快收入,因为军中的规矩是外出作战时所得的缴获六成归自己,四成上缴军中,现在赵老大将这些银子分给工匠们,可以说是破财了。

    不过在赵老大和一众夜不收看来能够完成此次任务比什么都强,况且他们都知道自家的伯爷是出了名的大方,他们回去后将这件事上报,上头自然会给自己这些人给予补偿。

    “哗啦啦……”

    赵老大将袋子一倒,一堆各种形状的银子便象豆子一般洒在了甲板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银白色的光泽,一时间整个甲板上全都寂静无声,数百名工匠看着洒落了一地的银子全都呆滞起来。

    “咕咚……”

    不知是谁吞了口口水,在这个寂静的时候格外的清晰。

    赵老大指着甲板上的银子道:“来来来……大伙都过来领银子,每人二两银子,这是这个月的饷银。若是下个月继续雇佣的话还有银子可拿。”

    工匠们都相互看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心动的神色。从古至今,金钱的魅力就没有多少人能抗拒得了。刘家屯的这些工匠们平日里干活每个月也就能挣一两多的银子,而且还不一定每个月都有活干,日子过得很是苦巴巴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连海盗的们的生意也做的缘故,现在既然官军既然愿意花钱雇佣他们干活,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名年纪最大的工匠犹豫了一下又问道:“敢问这些军爷,您雇佣我等要做什么?”

    赵老大眯起了眼睛笑道:“也没什么,就是想让你们客串一把船夫,把这些船都开动起来,将我们载到五指山,然后等待我们的吩咐就好。”

    让修船的工匠来开船,听起来似乎有些为难人,但事实上会修船的人绝大部分都会开船,这是毫无疑问的,在江边讨生活的人就没有几个人不会开船的。这就跟后世会修车的师傅大部分都会开车是一个道理。

    “把船开起来么?”这名老工匠想了想,终于缓缓点了点头,“行……不就是开船么,这个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了船只的问题后,赵老大也没有再耽搁,给数百名工匠发了银子后,工匠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们将船只开动起来,十三条船缓缓的朝着五指山驶去,至于那些被草草掩埋掉的海盗的尸体已经没人记得他们了……

    当赵老大他们将十三条大船开到五指山时,整个江宁军都轰动起来,耿秉义亲自出营相迎,一时间整个江宁军都沸腾起来……

    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华灯初上后,留守福州的郑明吃过了晚饭后就登上了福州的城墙,看着外面一片平静的江面,他的目光透着一股微微的焦虑。

    在郑芝龙集团里,郑明的名声并不响亮,但他却是郑芝龙最信任的心腹之一,而且他的性子也比较小心谨慎,否则郑芝龙也不会将留守福州的重任交给他。不知为什么,自从郑芝龙率领大军走后,郑明的心里就开始七上八下起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担心更是加剧起来。

    将目光从江面上收回,郑明扭头问身后一名头目道:“去刘家屯修船的华尚他们回来了没有?”

    “回郑头领的话,华尚他们还没回来。”

    “还没回来?”郑明想了想又问:“按照原本的计划,他们应该是今天下午就应该回来了吧?”

    “是的头领。”头目回答道:“不过这种事也很难说的准,您也知道咱们的船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好好修理了,有些船底的海螺海垢堆积得特别厚,清理起来也就特别费功夫,所以延长个几天时间是很正常的。”

    作为一名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人,这个道理郑明自然比谁都明白,不过他还是感到有些心绪难平,他想了想吩咐道:“你在这仔细看着,华尚他们回来后你要马上向我会禀报,听明白了吗?”

    头目将胸口拍得砰砰响:“没问题,等那些个兔崽子回来,小人立马向您禀报,您只管放心好了!”

    “嗯!”

    郑明点点头,带着几名护卫慢慢的下了城墙,等到他走后一名小头目小声嘀咕道:“郑头领这些日子是怎么了,整天疑神疑鬼的。虽然咱们的人大都跟大当家走了,可咱们这里也有五千弟兄啊,他就这么信不过咱们?”

    “你知道什么。”这名头目回头瞪了他一眼训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江宁军如今还在对岸的五指山上看着咱们呢,若不是有闽江在前面当着他们早就杀过来了。如今这种非常时期谨慎点是对的,你小子哪来那么多牢骚?”

    “我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你也别跟我发火啊!”小头目兀自有些不服,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如果继续跟自己的顶头上司顶嘴那是自己找罪受。

    时间慢慢的过去,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了一夜的郑明一大早连早餐都没吃就匆匆来到了城墙上。

    当他刚来到城墙上时,就听到城墙上响起了一阵喧哗声,不少人正指着城墙外面惊恐的大喊了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

    心中涌起一股不好预感的郑明扑到了城垛口,他这一看不打紧,只觉得一股冷意从脚底涌上了头顶,只见在城外一里处的地方,正齐刷刷的站立着一排排铠甲鲜明的军士,在这些军士的前面,一门门火炮排得整整齐齐。每门火炮的后面站着好几名炮手,黑洞洞的炮口已经对准了城墙,这些人不是江宁军是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人是怎么过江的?”城墙上响起了郑明的嚎叫声。

    与此同时,经过这一年多的锻炼已经变得颇为短小精干的邱迪生高声吼了起来。

    “开炮!”

    “轰轰轰……”

    随着一声声高亢的声音响起,一门门火炮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很快无数的开花弹落在了城墙上,开花弹很快爆炸开来,滚滚的黑烟伴随着无数的弹丸在城墙上四处飞溅,一名名站在城头上的海盗们或是被强烈的冲击波炸得飞上了半空,要么被急剧飞来的弹丸射成了筛子,整个城墙很快就弥漫着呛人的硝烟味和浓浓的血腥味。

    当第一轮火炮过后,看着一片狼藉的城墙和死伤遍地的尸体和伤员,侥幸逃过一劫的郑明绝望的坐在了地上,脸色灰败的他嘴里喃喃的吐出了一句话:“福州城完了,大当家,我辜负了你的期望啊!”

    一天后,率领船队以最快速度赶回福州的郑芝龙看着福州城头上高高飘扬的大明日月旗,原本就因为厦门战败后弄得心力憔悴的郑芝龙再也抑制不住,只觉得喉咙一甜,一口鲜血从他嘴里喷了出来,随后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福州城终于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手里,郑芝龙只能率领残存的人马和船只败退回了台湾的魍港。

    而当郑芝龙从昏迷中醒来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杨峰,我与你势不两立!”

    随后,郑芝龙一边在台湾休养生息一边派人大肆在广东、福建一带大肆掠夺并屠戮无辜百姓,由于郑芝龙的海船机动性强,加之飘忽不定,今天在泉州明日则是到了莆田甚至是马尾,一时间整个福建四处烽烟四起,沿海一带的百姓苦不堪言。

    面对严峻的局面,杨峰一边下令从南京一带紧急调拨粮食赈济灾民,一边在福建一带鼓励百姓种植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另一面杨峰则是抓紧时间训练水师,不仅如此,杨峰还趁着这个机会将《真理报》的销售渠道铺设到了福建等地,争取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一边种地一边争取民心,这就是杨峰做出的应对之策,在杨峰的努力下,福建的局势才没有陷入崩溃。

第三百八十三章 她是谁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八十四章 自由的代价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八十五章 争议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八十六章 购买战船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八十七章 购买战舰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八十八章 视察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760/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明朝当国公最新章节! 作者:千斤顶所写的《我在明朝当国公》为转载作品,我在明朝当国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明朝当国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明朝当国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明朝当国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明朝当国公介绍:
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 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曾经立志再也不会到那个见鬼的年代了,但他很快就食言了,为了生活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在两个时空里穿梭。 在大明他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而且他甚至还交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当了很大的官。 这就是杨峰在大明的生活。我在明朝当国公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明朝当国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明朝当国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