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欧皇崛起TXT下载欧皇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欧皇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太上老牛     欧皇崛起txt下载     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649章 牧场、黄金、磷矿和渡渡鸟

    去珀斯养羊并不难,只要派去几十户老实的牧羊人,就能在珀斯的天鹅河流域轻松放牧。而且,羊的繁衍速度也非常快。

    据上辈子马林看过的一则新闻,当年,厄瓜多尔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渔民眼看着不适合农业的干燥的科隆群岛就这么空着太可惜,于是就在岛上放生了3只羊。然后,就没怎么管了。

    没想到,这些羊繁衍速度太吓人了。14年后,这3只羊羊生羊,羊再生羊……竟然发展到了3万多只了……

    再后来,羊的数量发展到25万只,几乎吃光了干旱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草,导致群岛上原本的“原住民”加拉帕戈斯象龟找不到吃的,差点因为饥饿而灭绝……然后,厄瓜多尔官方不得不紧急出动军队,杀光了岛上的几十万只羊……

    当时,沙雕网友们还很可惜几十万只羊啊,可以撸多少串啊……就这么杀了真浪费……

    美利奴羊的繁殖能力并不算太强,但珀斯天鹅河流域干燥温暖却又不缺水(毕竟有天鹅河),非常适合美利奴羊的生存。如今,阿尤恩一带的美利奴羊族群数量已经达到了极限。所以,马林打算在珀斯的天鹅河畔另起炉灶,养殖美利奴羊。

    而且,这不违反当初和西班牙的约定。因为,马林只是发誓不把美利奴羊带回欧洲养,又没说不能带去殖民地养。至于当时西班牙为何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当时西班牙双王在美洲殖民地试过养美利奴羊,结果没成功。以己度人,西班牙双王当时不觉得马林能在美洲殖民地能成功养美利奴羊,就没做限制。

    至于阿尤恩殖民地,西班牙人早就派人去看过,就一个小绿洲,能养羊的数量很有限,也就没在意。

    他们哪里知道,在南半球,有一个叫澳大利亚的干旱大陆,超级适合养美利奴羊,比西班牙本土还适合……

    什么?你问为什么不去悉尼?悉尼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呢,离北海国本土更远。而珀斯则不同,派船绕过好望角后,顺着西风漂流和强劲的西风,船只可以飞快地抵达西澳地区。至于归途,再顺着西风漂流向东飙船,抵达南美最南端进入大西洋就是……

    这年头,帆船航行完全靠风,顺着洋流最好。南半球著名的西风漂流,帆船在这个纬度上顺风顺水,是可以极速飙船的……

    而且,从珀斯港出发,沿着西澳大利亚寒流北上,就能抵达爪哇岛。再从爪哇岛北上,就能去广州,也可以去台岛……

    这还不算,从珀斯到爪哇岛之间,有一个圣诞岛,可是后世著名的鸟粪石产地,也是后世著名的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岛屿。

    如此,珀斯不但可以养羊,还能作为去东方的船只的中转港。同时,也能作为一个殖民跳板,可以进而控制圣诞岛。然后,还能派兵入侵爪哇岛,抓点印尼猴子当奴隶……

    除了养羊,马林也可以在当地养马。毕竟,澳洲也是非常适合养马的地区。特别是阿拉伯马这种喜欢温暖干燥气候的马,非常适合当地。毕竟,在阿拉伯马原产地阿拉伯半岛,那边沙漠太多,植被太少,严重限制了阿拉伯马的数量增长……

    而且,位于澳洲东部沿海的悉尼,其实是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类似江南,气候潮湿,也不大适合美利奴羊。只有西海岸的珀斯,气候干旱,而且是类似西班牙内陆的地中海气候,最是适合养美利奴羊。

    ……

    除此之外,马林选择珀斯还有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理由珀斯沿着天鹅河上溯向东偏北大约600公里不到的地方,就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卡尔古利金矿区!

    虽然这里黄金储量比不上南非兰德地区,但也是世界著名的顶级金矿产区。貌似,后世澳大利亚开采了一百多年,开采出了一千几百吨黄金,比当初华夏的几百吨黄金储备要多太多了……

    当然,马林也不急着开发卡尔古利金矿。但是,先占下来总没错。要是被别人提前占了西澳,到时候,再去抢就容易引起战争了。殖民这东西,很讲究先手。葡萄牙这种战五渣小国,就是因为抢了先手,现在过得非常滋润。偏偏马林现在还不敢动葡萄牙,毕竟,人家殖民是得到过教廷承认的。所以,马林上次才特地使手段更改条约,明确了葡萄牙的殖民范围。这样,才有了先手占据澳洲的机会。

    反正,现在先随便在珀斯放点人,养点羊和马,也没啥问题。若是美利奴羊数量涨上来,还能给北海国毛纺业提供大批优质的羊毛呢!

    实际上,有了美洲后,马林都懒得要澳洲。毕竟,他可没那么多人口去开发澳洲。原本历史上,英国人也是在丢了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后,没地方流放罪犯了,才开始殖民和开发澳洲的。至于原因,还不是因为澳洲太远了。而且,进入19世纪后,因为工业革命的原因,欧洲国家的殖民目标,也从夺取土地转向了争夺市场。所以,拥有众多人口的清朝,才成了欧洲各国的主要目标。毕竟,英国人此前殖民印度得到了人口红利,可把欧洲各国羡慕坏了。

    至于澳洲这种偏僻而又没啥人口的地方,反倒没人感兴趣。除非,发现了金矿什么的。历史上,墨尔本之所以兴起,就是因为墨尔本发现了金矿,还被称为“新金山”。要不是墨尔本的淘金热,估计都没啥人愿意去澳洲。

    同样地,马林对离本土太远的澳大利亚也没啥兴趣。但是,澳大利亚有世界级的卡尔古利金矿区,同样有后世世界第一银矿艾萨山附近的坎宁顿银矿!

    在这个金银能直接当货币用的年代,澳洲的金银矿,大概就是马林最主要的惦记的对象了。当然,能养美利奴羊,也是澳洲的一个优点。在19世纪,英国人甚至用飞剪船把澳洲的美利奴羊毛运回本土呢。马林也可以考虑下学习这一点,用飞剪船把澳洲的美利奴羊毛运回本土加工成高档呢绒……

    除了卡尔古利金矿的巨大价值外,其实,珀斯到爪哇岛之间的圣诞岛的磷矿(鸟粪石),其实也有很大的价值的。在这个农产品价格昂贵的时代,能让农业产量大幅提升的磷酸盐,绝对是高价值商品。事实上,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鸟粪石磷酸盐,本就是天然的复合肥。

    此外,马林还打算,让探索西澳航线的船队,寻找一下毛里求斯岛。然后,在岛上捉一些渡渡鸟回来。马林对这种在17世纪灭绝的著名物种很好奇,同时,也很好奇渡渡鸟到底啥味道?

    如果可以的话,马林打算派人抓点渡渡鸟来烤着吃,看看味道如何。如果味道不错,就进行人工饲养。如果味道不行,那也带出一批,分散到多个条件好的岛屿上,避免其灭绝。

    马林是希望渡渡鸟好吃的,据说,渡渡鸟体型庞大,高达1米,体重10到20千克,也就是几十斤重。要是肉好吃的话,一只渡渡鸟可以让好多人吃一顿……

    而且,这种体型硕大,蠢笨但没有攻击性的生物,是很有意思的生物。如果引进回欧洲,完全可以养在动物园里,博得游客一笑。而有了动物园的喂养,也不用担心这种傻傻的生物会灭绝了。毕竟,动物园肯定不会饿着它们,也不会让它们遇到危险。

    也就是说,马林派去探索西澳的船队责任重大。除了要寻找珀斯作为养美利奴羊的地方,还要去找圣诞岛的磷酸盐和毛里求斯岛的渡渡鸟,一堆的事情要做……

第1650章 孔泰建议嚼槟榔?

    事实上,1507年的时候,葡萄牙人探索印度洋航线的时候,就曾派船走马达加斯加岛东边的印度洋,寻找新航线。那一次,葡萄牙人探索新航线失败,但却在毛里求斯岛停靠过,见过这种巨大的还不怕人的笨鸟。

    但是,因为探索新航线失败,葡萄牙人以后就再也没去过毛里求斯。直到90年后,荷兰人也来到毛里求斯,人类才开始了猎杀渡渡鸟的过程……

    马林很想从葡萄牙水手那里得到毛里求斯的具体坐标,但葡萄牙水手不懂得经纬度,只是说在马达加斯加岛东边,等于没说。所以,还得靠马林的船队自己去找。

    当然,找渡渡鸟只是顺带的,找珀斯安置美利奴羊才是正事。最多,在返航的时候,船队才能去找一找渡渡鸟。

    马林想了想,取消了返航走澳大利亚南部沿海的计划,而是打算让船队从南纬30度北边的印度洋东风带返航,顺便找一下毛里求斯。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林不希望船队找到气候很好的澳洲东南部。那边气候的确很好,可马林现在根本没有什么人口去移民澳洲。所以,不如不让那些水手去发现那里的。

    至于珀斯和西澳的沿海,就算消息传出去,也不会有人在意澳洲。历史上,荷兰人在占据了香料群岛和爪哇岛后,就派人南下考察过澳洲。结果,靠近爪哇岛的澳洲西部沿海,大部分都是热带沙漠地区,只有珀斯附近因为有河流,才能勉强居住。所以,荷兰人压根就对澳洲没啥兴趣。就算后来航海家塔斯曼发现了东南边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但因为太过偏远,也没引起荷兰人的兴趣。

    毕竟,荷兰就是个商业国家,更看重香料和贸易,对种田没兴趣。直到英国人丢了北美十三州,没地方流放囚犯了,才想到了无人问津的澳洲……

    马林现在没人手去开发澳洲,所以,也不希望澳洲东南边适合移民的消息泄露出去。所以,只发现澳洲西海岸的干旱地区,是很合适的。到时候,北边已经占据了香料群岛的西班牙,就算派人来看,看到的也只是澳洲西北部沿海无边无际的热带沙漠,丝毫不会产生争夺的想法。

    马林打算,现在珀斯的天鹅河边大量放牧美利奴羊,并引进阿拉伯马,进行繁殖和扩大种群。此外,马林还打算引进苏格兰的无角安格斯牛,丢在珀斯放羊。

    无角安格斯牛体型小,不大适合耕田,所以,只适合养来吃肉。而澳洲大草原,显然也是一个很适合安格斯牛生存的地方。毕竟,后世澳洲的安格斯牛也挺出名的。

    以后,珀斯附近天鹅河畔的西澳草原,将会专门为北海国本土提供美利奴羊毛、安格斯牛肉和阿拉伯马……

    不过,马林忽然想起来这个年代貌似澳洲还是土著的天下呢。若是只派几十户普通农民过去,说不定会被澳洲本地土著给灭了。

    所以,马林思前想后,决定派遣500德意志哥萨克,在珀斯建立小城镇,并兼着驱赶和消灭当地土著的任务。

    正宗的哥萨克马林肯定不想送到这里来,要是被他们反客为主占了地方,建个国家,马林就丢人了。所以,马林只会派德意志人组成的德意志哥萨克来这里发展。而且,必须是对自己忠心的德意志哥萨克。如此,才能保证澳洲这块地方脱离自己的掌控。

    事实上,对于澳洲西部的干旱草原,习惯了游牧生活的匈牙利牧民更加适应。特别是,之前马林得到的几万匈牙利战俘里,有两三万骑兵战俘。这些人可都是擅长骑马砍人的狠角色,肯定适应那边的草原生活。

    但马林哪里敢让匈牙利人去澳洲?没准,那帮人在那里会立马脱离自己的控制,城里一个马扎尔人的国家,让马林鸡飞蛋打。所以,马林只愿意让那些匈牙利人跟着去北美。而且,必须和来自符腾堡的德意志农民杂居。而且,他们必须学习讲德语,尽快地德意志化。否则,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所以,马林面对广袤的澳洲大陆,宁可只建立一个德意志哥萨克村庄,也绝不愿意让更适合的匈牙利马扎尔人去那里。

    ……

    就在马林打算派出船队,打算去寻找西澳的航线的时候,巴拿马那边,又来了两艘装满明朝货物的250级武装商船。

    船上大批大批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让马林看了满眼放光。这些都是钱啊!只要拿去巴黎、伦敦、汉堡、吕贝克、威尼斯、罗马、米兰、佛罗伦萨等欧洲大城市里拍卖一番,可以为马林带来大量的现金流。

    马林富余的那么多粮食也许换不来多少现金流,毕竟,对于一般人而言,粮食够吃就行。但是,对于那些有钱的贵族和商人而言,奢侈品却是不可或缺的。也只有这些来自明帝国的奢侈品,才能符合他们“高贵的身份”。

    为啥这个年代的欧洲贵族多半入不敷出?还不是因为他们把钱主要都花在奢侈品上了。若只是简单的吃穿住行,根本花不了几个钱。但这个年代大部分欧洲贵族都欠债,就是因为在奢侈品上花太多的钱了。

    但他们这种奢侈的生活习惯,却是马林喜欢的。因为,他们可能不会为多买粮食掏钱(毕竟欧洲贵族都是大地主,谁家还没有余粮啊?而缺粮的贫民却拿不出钱),但遇到喜欢的奢侈品,这些贵族却会不皱眉头地一掷千金。而且,还互相攀比……

    若是两个身份相若的大贵族,你家有瓷器了而他家没有,没有的那家就会觉得很丢人。然后,砸锅卖铁也要买回来撑场面……

    所以,能否将那些贵族们家里藏的金银弄到手,全看这些奢侈品了。虽然,这些所谓奢侈品在明朝也就是普通货物……

    ……

    不过,让马林震惊的是,随船运回来的明朝货物里,还附带了孔泰的一封信,以及一批特殊的货物……

    什么信和什么特殊货物呢?原来,身为东番岛总督的孔泰,竟然建议在北海国热带地区的殖民地推广嚼槟榔。而那批特殊的货物,就是孔泰送回来的槟榔果干,给马林试用的……

    马林顿时满头黑线尼玛,老子穿越前,全世界都在讨论槟郎的致癌特点了,你还建议老子嚼槟郎,是想弑君?

    不过,继续看孔泰的信,马林心中的怒火却消除了……

    为啥?因为孔泰说了,这几年在台岛当总督,他发现从胡建和引进的客家人,他们就经常嚼槟榔。而且,说是嚼槟郎能够抵御南方热带丛林的瘴气……

    孔泰顿时激动了,这可是在热带丛林地区殖民的最大难题啊!虽然孔泰手里有马林搞出来的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可是,青蒿素只是治疗疟疾。而很多开荒热带丛林的体弱者,往往因为丛林里的瘴气生病,甚至会一命呜呼。

    所以,现在热带丛林地区还没完成垦荒的,都不适合体质一般的人生存。否则,很容易生病。

    比如马林控制的巴拿马,就是个瘴气严重的地方。目前,马林只派了千把身体强壮的年轻人控制那里。至于生产什么的,主要靠适应热带雨林气候的黑奴。不然,从本土移民过去,很容易死掉大批。

    而嚼槟郎可以抵御瘴气,能让普通人正常地在热带雨林地区生活,绝对的神器啊!

    因此,孔泰写信给马林,强烈推荐在北海国的热带雨林殖民地推广槟郎,让大家都嚼槟郎,特别是体质一般的,以抵御瘴气,提高存活率……

第1651章 广种槟榔

    “口腔癌,口腔癌,口腔癌,口腔癌……”马林脑海里不住地闪过这个词。

    但是,忽然马林想起一件历史逸闻据说,乾隆也喜欢嚼槟榔。可是,这位大酋长活了89岁!可见,嚼槟榔并不一定会死啊。

    而且,后世两广胡建,还有台湾的很多客家人都喜欢嚼槟榔,也没见死一大片啊。

    貌似,那些得口腔癌的,都是一天到晚嘴里不停嚼槟榔,吃太多的原因。如果控制好量,也不会出太大问题。

    比如乾隆大酋长,虽然喜欢嚼槟榔,但上朝和处理公务时,肯定不能嘴里也不听嚼槟榔,肯定是闲暇时才能嚼一点。不然,等于是失礼。而那些随时随地嚼槟榔的,才是取死之道。

    所以,如果控制好量,并严禁过量食用,还是能避免危害的。而且,据说嚼槟榔还可以帮助孩子打虫,比如肚里的蛔虫等寄生虫,对于小孩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

    思来想去,马林最终同意了孔泰的建议,打算在北海国热带雨林殖民地全面推广种植槟榔,并推广嚼槟榔。当然,同时也会告诉百姓这玩意吃多了会死人。这样,就不怕老百姓胡乱多吃了。毕竟,正常人都是惜命的。

    此外,马林还会强制命令嚼完槟榔,必须漱口。这样,也能大大降低得口腔癌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槟郎光是能防瘴气和治疗寄生虫这两大功效,就足够马林下力气推广了。毕竟,在热带雨林地区,防治口腔癌什么的是次要的,能活下来才是首要的。要是连瘴气都撑不过去,何谈什么口腔癌?

    而且,马林也不大相信后世的网络新闻。自从网络新闻兴起后,网络小编们几乎就没有几个有节操的。他们喜欢严重扩大一些问题,以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什么uc震惊部,雨夜老太之类的……

    就比如槟郎,固然能引发口腔癌,但也不是吃了槟榔就会得口腔癌。而得癌的,毕竟是少数。要不然,古人也不傻,早就不吃这毒玩意儿了。

    至于什么一级致癌,香烟的尼古丁可比这个更毒,不照样有那么多烟民?同样地,咸菜有亚硝酸盐,也致癌,也没见吃咸菜就死人。而且,据报道,槟榔致癌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比抽烟得肺癌的几率都低。

    所以,是没节操的小编过于夸大危害了。只要控制好量,然后注意事后漱口,危害就能被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当然,为了降低危害,马林打算,改善槟榔的吃法。比如,做成煲汤等食物,直接吃进肚子,不在嘴里长期停留,也能避免口腔得癌。貌似,后世就有含有槟榔的药膳,对人体有好处……

    另外,好像后世不仅华夏岭南流行吃槟榔,貌似整个东南亚都很流行这个。也正是因为槟榔,东南亚才有那么稠密的人口而没出什么大问题。

    ……

    想通了这一切后,马林就下定了推广槟榔的决心。这种对热带地区移民有好处的东西,必须下大力气推广啊。

    事实上,因为怕热带地区的瘴气,马林目前只能用黑奴担任热带开发的主力。但马林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等这些地方开发出来,再想把黑人送回去,那就不行了。这两三百年内没问题,到了后来民权崛起,这些黑人就会成为送不走的大爷。

    比如后世美国的老黑,要真怕被歧视,就搬回非洲啊!但他们绝对不会同意的。毕竟,回去非洲,都没法吃饱肚子。只有赖在美国,领着救济,才能吃饱喝足,没事还能去酒吧约个泡。nba那么多高大强壮的黑人,这在非洲是不敢想象的。

    马林看过世界杯,非洲的国家队出场,那都是瘦瘦的老黑,身材也不高,很少有高高壮壮的。而德罗巴等很多身体强壮的西非黑人球星,本身就是在法国长大的。

    马林并不觉得黑人有多低贱,但对他们“能动手绝不动脑”的传统非常头疼。从19世纪解放黑奴到21世纪,差不多快两百年,可黑人还是那个德性,只能混混体育界。所以,马林没有信心能教好黑人。为了避免将来黑人太多,他不得不在格林纳达设立结扎中心,对进入非洲的黑人都进行结扎。

    但一直这样也不是个办法,毕竟,如果不用自己人占领热带地区,终究还是要靠黑人的。

    所以,孔泰吃槟榔的建议,可谓来的正是时候。有了专门克制瘴气和寄生虫的槟榔,加上专业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马林就能放心地向古巴和巴拿马输送本土移民了。

    而等到本土移民在古巴等地大规模落地生根,繁衍后代,马林也就不需要再引进老黑了。当然,就早起而言,肯定还是需要大批的黑叔叔帮忙垦荒的。马林不会亏待他们,好吃好喝养着,但就是不会让他们生小黑……

    事实上,对于热带地区的开发,马林比较中意东南亚的华人。东南亚华人勤劳,擅长种田。但是,却很好管理,没啥野心。要知道,东南亚华人在东南亚生活了千百年,却只建立过一个兰芳国。可见,他们就是一群没啥政治野心的顺民。

    勤劳肯干又听话没野心,还适应热带雨林气候,怎么看都是开发热带地区的最佳选择。

    但现在有了槟榔,就不一定要去东南亚招募华人过来古巴和巴拿马了。因为,本土居民也能移民古巴和巴拿马了。

    而且,这年头,东南亚华人数量也不是很多。毕竟,明朝灭亡和清朝末年“下南洋”热潮前,东南亚华人虽然不少,但比较分散,比较难找。有那工夫四处找人,还不如从本土移民呢。

    不过,北海国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口太少。光是后世美国东海岸那些气候很好的地方,马林都严重缺少人口去开发,更别说古巴和巴拿马这些气候恶劣的热带地区了。

    可古巴和巴拿马又是那么重要,古巴负责出产欧洲急缺的蔗糖、橡胶、剑麻和热带水果,是非常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还种了茶叶和胡椒等香料,未来的作用可谓极大。

    而巴拿马,则是交通要道了,负责沟通智利和秘鲁,还沟通明朝。虽然不指望这里产出什么的,但光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值得马林在这里安置大批自己人了。

    但因为巴拿马环境太恶劣,马林至今只在这里安排了一千多健壮的年轻士兵,外加大批黑奴,但不敢安置老弱妇孺。因为,那些老弱妇孺,很难撑过瘴气的威胁。现在,有了槟榔,马林才敢移民过去。

    为此,马林下令以后在巴拿马地区水泥路两边的广泛区域,砍光其他树种,广种槟榔,以保证美洲热带地区移民所需。而在当地槟榔种植成功之前,只能先从明朝进口槟榔干货了……

第1652章 法国也有人**易?

    马林并不知道,他发布的这道“广种槟榔”的命令影响有多大。因为,槟榔这东西吃了有点上瘾,后来居然成了欧洲人喜欢的零食。然后,口腔癌成了欧洲人常见的病症……

    槟榔味道有点怪怪的,但吃下去了人很兴奋。而目前的欧洲,恰恰就喜欢这种类似香料的怪怪的味道。后来,尝过滋味的葡萄牙人在东南亚得到槟榔种子,在西非种植,并向欧洲提供干槟榔,在贵族中非常流行。然后,贵族里不少人中招了。虽然比例不高,但数量也不少……

    最搞笑的是,槟榔原本防瘴气的作用,葡萄牙人没利用起来供给最需要的移民,而是运回欧洲当零食卖了。然后,葡萄牙人并未在非洲站稳脚跟,还是靠黑人,为以后丢失殖民地埋下了伏笔。

    当然,这是后话。幸好北海国因为马林立下法规,禁止多吃,才避免了各种问题。而其他国家的人不信,自然大嚼特嚼,中招了也不能怪人。而马林也乐得看笑话,谁让他们不听自己劝告的。而且,中招的主要是那些成天不住嚼槟榔的。每天少吃两三颗,并没多大问题。一天到晚嚼槟榔,就跟一天抽几包烟那样,都是自己作死,怪不了别人。

    而马林为了减轻槟榔的槟榔碱的危害,特地下令在古巴大规模种植柠檬,然后,提取出柠檬酸,推广在热带和柠檬水,并要求柠檬水在嘴里要停留一会儿再咽下去。

    具体要求,就是在嚼完槟榔后,必须先用清水漱口,然后喝点加了柠檬酸的柠檬水。如此,酸碱中和,也能降低槟榔碱的危害。

    说起来,古巴岛真是个好地方。这个岛虽然只有10万平凡公里的面积,但岛上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很适合农业。所以,马林在占据了古巴岛后,把想种植的热带作物一股脑儿都在古巴岛上种下了。至于巴拿马,那边只种植一些红薯、花生等作物,作为对当地的粮食供应。

    此外,古巴岛上还有世界级的镍矿。不但可以为马林提供大量的镍金属,且在硫化镍的提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亚硫酸和硫酸,可用于磷矿石的加工,使之成为易吸收的磷肥。

    想到古巴的红土镍矿,马林又一拍脑袋,下令用镍白铜再铸造2000万枚法国德涅尔“银币”。

    两千万法国德涅尔“银币”,价值18.6万多金币。看着总价值不多,但也能从法国买回大量的物资呢。别的不说,法国作为一个农业国,牛马不缺,驴子和骡子也不少。这些马林私下伪造的白铜“银币”,可以从法国采购大量牲口回来。此外,勃艮第和波尔多的葡萄酒,也可以用这些假的德涅尔大量采购回来。

    除此之外,最近科勒手下的间谍商人,忽然发现貌似用德涅尔银币在法国也能买人……

    是的,钱币在法国也可以买人口!

    别看法国和英国一样,早就开始废奴。但是,在乡下很多地方,农奴制残余还是很多的。甚至,到了两三百年后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乡村还残留了上百万农奴。

    在法国,只有巴黎、马赛、里昂等大城市和周边地区,才能算发达地区,思想也都比较进步。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封建农奴制的残留还是很多的。

    而且,现在法国是欧洲最不缺人口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500万,是欧洲人力资源最不值钱的国家。

    因为很长时间没有经历战乱和黑死病了,法国各地人口增长很快,也出现了很多富余人口。

    一个偶然的机会,科勒手下的间谍商人在去法国东部的靠近德意志的地区用白铜假银币购买商品的时候,竟然发现一个落魄的当地贵族竟然在集市上卖农奴……

    当然,受到法兰西王国律法的限制,那位落魄贵族并不敢完全把人当奴隶卖,而是以契约形式出售庄园里多出来的男孩,卖给别人当契约奴。

    毕竟,法国律法上已经废除了奴隶制,无法公开贩卖人口。所以,那位庄园主在出售庄园里多余的农奴孩子的时候,是以“雇佣契约”的形式出售的。

    虽然对外讲不是奴隶,但“雇佣契约”上并未写明任何被“雇佣”的奴仆的任何权益。实际上,法国贵族之间,私下里也交易庄园里多余的农奴。有的是为了还钱,有的纯粹是嫌庄园里人口太多养不起了。

    特别是十来岁的男孩子,常言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如果庄园内农奴家庭男孩子生多了,庄园主就可能将他们送走,给人当学徒(学徒有七年时间是不领工钱的),或者,有些贪财的领主,干脆以“契约奴仆”的形式,卖给别人。

    这有些像华夏古代封建王朝的奴仆,虽然不像奴隶那样生死都掌控在奴隶主手里,但他们也是没有自由的,必须听从雇主的命令。而且,他们的财产,也像农奴那般,都属于主人。唯一比奴隶好点的地方,就是雇主不能轻易打杀了他们。

    一般而言,这种交易都是私下的。而且,多在庄园主之间进行。毕竟,有的庄园人口多,有的庄园人口少。

    但科勒的手下间谍某次去第戎(原本的勃艮第公国首都)采购勃艮第葡萄酒时,恰巧那个庄园主遇到财政危机,急切间又卖不掉多余的农奴男孩,就带到集市上叫卖了,才被科勒的手下发现……

    然后,马林惊讶地发现原来法国也有人口买卖啊!虽然隐藏得深,但还是有的。

    毕竟,这个年代欧洲还是很流行男仆女仆的。而男仆女仆肯定要可靠的人,还有什么比契约仆人更可靠的呢?

    所以,私下里,法国仆从贸易非常兴盛。只要花十几个金币,就能买到一个半大小子当仆从。半大的女娃的话,长相普通的比男孩更便宜,但长相好的30个金币都有。因为,这种长相好的女仆,一般都是贵族的玩物,或者买回去当情人的,价格自然贵一点。

    马林对购买女孩并没啥兴趣,但是,对半大小子的贸易却很感兴趣。毕竟,买回来养几年就是健壮的男劳力了。至于女人,可以买更便宜的毛妹嘛……

第1653章 法国马穆鲁克?

    法国人人口构成很复杂,它的原住民是高卢人。所以,后来法国又被戏称为“高卢雄鸡”。但高卢人先是被罗马帝国征服,开始罗马化。随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又被日耳曼人入侵。

    而法兰西这个名字的来源,就来自于入侵法国的最主要的一支日耳曼人法兰克人。不过,法国终究是高卢人为主体的,法兰克人虽然征服了法兰西地区,可因为人数不占优,所以,渐渐和高卢人融合了。就连语言,也开始相互影响。最终,法兰克人使用的日耳曼语和当地高卢人使用的拉丁语融合,变成了另一种语言罗曼语,正式名称是法语。

    或者说,法兰克人征服法国,有点像满清入关,但又大不一样。满清入关,人数太少,本身又没啥文化底蕴,所以除了难看的辫子头和服装外,其实文化上被汉人同化了。

    而法国不同,法兰克人可是在法国站稳了脚跟。而且,法兰克人虽然人数占劣势,可也不像满清那样十几万人对上汉人几千万。所以,双方的融合,并没有谁比谁强太多的问题。或者说,当时的法兰克人和高卢人,都是文盲一样的货色。所以,两大族群融合时,只能相互妥协了,然后得到一个既不日耳曼,又不拉丁的法语,属于两种语言的混搭型。

    举个简单例子,这就像中文和日语混搭。一个人发怒了,大叫“八嘎,俺要嫩死你!”……就是这么不伦不类……

    而从种族上来讲,目前法兰西民族尚未形成。法国北部地区主体人口还是法兰克人和高卢人的混血,而南部地区,则主要是高卢人后裔。此外,东部边境地区还有不少勃艮第人(也是日耳曼人)后裔,西南部地区也有部分巴斯克人……

    法国人南北真正开始融合,还要感谢英国人。通过“百年战争”,法国北方的日耳曼、高卢混血种和南方的高卢种才开始统一,并开始融合。

    只是,北方日耳曼、高卢混血种在政治上的优势太大。所以,后世的法国,以北方法语为主,南方高卢语渐渐被巴黎方言的法语取代。

    法国的南北大融合,是从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开始大踏步前进的。之前,南北差异还很大。而现在百年战争结束不过才几十年,南部地区还很高卢化,但受到大巴黎为主的北部文化的影响正在加深……

    ……

    也就是说,眼下的法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化。不只是南北有差异,东部边境地区差异也很大。比如东部边境的勃艮第人,情况更复杂。原本勃艮第公国的臣民,血统很复杂。他们最早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勃艮第人的后裔,但来到法德边境一带后,后来又和法兰克人及高卢人通婚,形成了三大血统的混杂。当然,因为三系血统中有两系是日耳曼血统。因此,日耳曼文化保留得较多。而且,当地和德意志地区紧挨着,受到德意志文化的影响也很大。

    而且,这个时代,勃艮第是欧洲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在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崛起前,勃艮第才是欧洲最有名的葡萄酒产区。而且,后世很多顶级酒庄也是在勃艮第大区。在勃艮第葡萄酒面前,波尔多葡萄酒就是个弟弟。眼下,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只能算中下等,上等的葡萄酒在勃艮第。

    而因为处于法德边境,加上德意志的贵族和教士们也很青睐勃艮第地区的高档葡萄酒。所以,勃艮第地区和德意志地区的来往非常密切。很多勃艮第人,不但会**语,也会讲德语。

    马林派去勃艮第地区采购葡萄酒的间谍,就是一名既会讲德语,又会**语的勃艮第人。不过,那人是目前在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下的弗朗什孔泰地区的人,以前也是大勃艮第公国的。目前,弗朗什孔泰处于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下,官方语言是德语。所以,在弗朗什孔泰招揽懂得德语和法语两种语言的人才很容易。

    而因为受到德意志地区影响很大,加上被并入法兰西王国也才几十年,也就是在1477年勃艮第公爵大胆的查理战死后才吞并的。因此,原勃艮第地区还没有完全融入法兰西文化圈,而是兼受法兰西和德意志文化的影响。比如农奴制,在勃艮第地区就还比较普遍。而科勒手下的间谍,也是在勃艮第公国的地方见到集市上有农奴男孩出售的。

    而且,勃艮第公国地区,也就是后来的勃艮第大区,是个人口稠密的地区。不过,除了西北角巴黎盆地范围内的地区,其他地区多半是高原和丘陵。不然,也不会无奈种植葡萄。因为,葡萄是不需要平原的,在山坡上种植非常合适。

    可是,因为农田稀少,在这个农业时代,养活的人口就不多了。当地百万人口,多半从事和葡萄酒有关的行业。很多庄园农奴孩子生多了,只能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别的庄园,或者卖掉给人当仆人。不然,自家也养不活。

    据说,勃艮第地区每年都有几千多余的人口被庄园主们换来换去,或者,被迫远走他乡谋生。

    ……

    听说了这一切后,马林顿时就动了心思,打算买点勃艮第男孩回来,然后,培养成需要的男劳力。在这些勃艮第男孩成长的几年里,马林完全可以派人一边教他们德语,一边进行洗脑教育,使之忘记过去,忠于自己。

    这个年代,法国可没有什么民族主义,也没有一个叫都德的大忽悠。所以,马林大可放心地将那些法国少年培养成自己需要的劳动力。

    事实上,这本来就不是什么稀罕事。比如,英格兰这些年来,就一直在挖佛兰德地区的墙角,招募当地的毛纺工匠和毛纺工人。要不然,英格兰的毛纺业也发展不起来。

    而新教战争的时候,很多新旧教派的宗教难民,也在德法两国之间不住迁徙。总之,这是一个不那么讲究民族的年代。只要有饭吃,一般老百姓才不管在哪个国家生活呢。当然,这个年代的欧洲,不同宗教的人是很难共存的。像土耳其,就因为是不同宗教的,被全欧洲的基督教国家联合起来针对。至于民族,反倒是次要的。

    忽然,马林想起来,埃及马穆鲁克骑兵,貌似就是用切尔克斯人奴隶培养出来的死士级别的骑兵。

    “也许,我可以用法国少年培养出自己的马穆鲁克骑兵?”马林心里突然冒出了这个念头……

    马林可不在乎法国少年的死活,他完全可以购买一批强壮的法国少年来,然后,丢进残酷的马穆鲁克骑兵训练营。然后,让他们互相搏杀,最后活下来的人成为自己的精锐骑兵……

    然后,马林再用法国少年组成的马穆鲁克骑兵进攻法国,掠夺更多的人口……

    “嘎嘎嘎”马林想到兴奋处,发出了阴沉难听的笑声……还有什么比利用法国人砍法国人更令人兴奋的?

第1654章 又是一年秋收时

    占坑,只占10分钟,10分钟后改回来,请10分钟后刷新,见谅!

    法国人人口构成很复杂,它的原住民是高卢人。所以,后来法国又被戏称为“高卢雄鸡”。但高卢人先是被罗马帝国征服,开始罗马化。随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又被日耳曼人入侵。

    而法兰西这个名字的来源,就来自于入侵法国的最主要的一支日耳曼人法兰克人。不过,法国终究是高卢人为主体的,法兰克人虽然征服了法兰西地区,可因为人数不占优,所以,渐渐和高卢人融合了。就连语言,也开始相互影响。最终,法兰克人使用的日耳曼语和当地高卢人使用的拉丁语融合,变成了另一种语言罗曼语,正式名称是法语。

    或者说,法兰克人征服法国,有点像满清入关,但又大不一样。满清入关,人数太少,本身又没啥文化底蕴,所以除了难看的辫子头和服装外,其实文化上被汉人同化了。

    而法国不同,法兰克人可是在法国站稳了脚跟。而且,法兰克人虽然人数占劣势,可也不像满清那样十几万人对上汉人几千万。所以,双方的融合,并没有谁比谁强太多的问题。或者说,当时的法兰克人和高卢人,都是文盲一样的货色。所以,两大族群融合时,只能相互妥协了,然后得到一个既不日耳曼,又不拉丁的法语,属于两种语言的混搭型。

    举个简单例子,这就像中文和日语混搭。一个人发怒了,大叫“八嘎,俺要嫩死你!”……就是这么不伦不类……

    而从种族上来讲,目前法兰西民族尚未形成。法国北部地区主体人口还是法兰克人和高卢人的混血,而南部地区,则主要是高卢人后裔。此外,东部边境地区还有不少勃艮第人(也是日耳曼人)后裔,西南部地区也有部分巴斯克人……

    法国人南北真正开始融合,还要感谢英国人。通过“百年战争”,法国北方的日耳曼、高卢混血种和南方的高卢种才开始统一,并开始融合。

    只是,北方日耳曼、高卢混血种在政治上的优势太大。所以,后世的法国,以北方法语为主,南方高卢语渐渐被巴黎方言的法语取代。

    法国的南北大融合,是从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开始大踏步前进的。之前,南北差异还很大。而现在百年战争结束不过才几十年,南部地区还很高卢化,但受到大巴黎为主的北部文化的影响正在加深……

    ……

    也就是说,眼下的法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化。不只是南北有差异,东部边境地区差异也很大。比如东部边境的勃艮第人,情况更复杂。原本勃艮第公国的臣民,血统很复杂。他们最早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勃艮第人的后裔,但来到法德边境一带后,后来又和法兰克人及高卢人通婚,形成了三大血统的混杂。当然,因为三系血统中有两系是日耳曼血统。因此,日耳曼文化保留得较多。而且,当地和德意志地区紧挨着,受到德意志文化的影响也很大。

    而且,这个时代,勃艮第是欧洲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在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崛起前,勃艮第才是欧洲最有名的葡萄酒产区。而且,后世很多顶级酒庄也是在勃艮第大区。在勃艮第葡萄酒面前,波尔多葡萄酒就是个弟弟。眼下,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只能算中下等,上等的葡萄酒在勃艮第。

    而因为处于法德边境,加上德意志的贵族和教士们也很青睐勃艮第地区的高档葡萄酒。所以,勃艮第地区和德意志地区的来往非常密切。很多勃艮第人,不但会**语,也会讲德语。

    马林派去勃艮第地区采购葡萄酒的间谍,就是一名既会讲德语,又会**语的勃艮第人。不过,那人是目前在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下的弗朗什孔泰地区的人,以前也是大勃艮第公国的。目前,弗朗什孔泰处于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下,官方语言是德语。所以,在弗朗什孔泰招揽懂得德语和法语两种语言的人才很容易。

    而因为受到德意志地区影响很大,加上被并入法兰西王国也才几十年,也就是在1477年勃艮第公爵大胆的查理战死后才吞并的。因此,原勃艮第地区还没有完全融入法兰西文化圈,而是兼受法兰西和德意志文化的影响。比如农奴制,在勃艮第地区就还比较普遍。而科勒手下的间谍,也是在勃艮第公国的地方见到集市上有农奴男孩出售的。

    而且,勃艮第公国地区,也就是后来的勃艮第大区,是个人口稠密的地区。不过,除了西北角巴黎盆地范围内的地区,其他地区多半是高原和丘陵。不然,也不会无奈种植葡萄。因为,葡萄是不需要平原的,在山坡上种植非常合适。

    可是,因为农田稀少,在这个农业时代,养活的人口就不多了。当地百万人口,多半从事和葡萄酒有关的行业。很多庄园农奴孩子生多了,只能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别的庄园,或者卖掉给人当仆人。不然,自家也养不活。

    据说,勃艮第地区每年都有几千多余的人口被庄园主们换来换去,或者,被迫远走他乡谋生。

    ……

    听说了这一切后,马林顿时就动了心思,打算买点勃艮第男孩回来,然后,培养成需要的男劳力。在这些勃艮第男孩成长的几年里,马林完全可以派人一边教他们德语,一边进行洗脑教育,使之忘记过去,忠于自己。

    这个年代,法国可没有什么民族主义,也没有一个叫都德的大忽悠。所以,马林大可放心地将那些法国少年培养成自己需要的劳动力。

    事实上,这本来就不是什么稀罕事。比如,英格兰这些年来,就一直在挖佛兰德地区的墙角,招募当地的毛纺工匠和毛纺工人。要不然,英格兰的毛纺业也发展不起来。

    而新教战争的时候,很多新旧教派的宗教难民,也在德法两国之间不住迁徙。总之,这是一个不那么讲究民族的年代。只要有饭吃,一般老百姓才不管在哪个国家生活呢。当然,这个年代的欧洲,不同宗教的人是很难共存的。像土耳其,就因为是不同宗教的,被全欧洲的基督教国家联合起来针对。至于民族,反倒是次要的。

    忽然,马林想起来,埃及马穆鲁克骑兵,貌似就是用切尔克斯人奴隶培养出来的死士级别的骑兵。

第1655章 养殖业和体育运动

    事实上,马林现在挺无奈的。因为,他感觉粮食有点太多了。能养活七八百万人口的粮食是啥概念?这个年头,整个德意志地区也就1200万人左右。西欧人口最多的国家法兰西王国,也就1500多万人。

    如果粮食产量翻番,养活法国那么多人都绰绰有余了,何况北海国拿200多万人?及时拿了很多粮食去酿酒,还是多很多啊……

    在这个年代,全世界恐怕也只有马林一个君主在发愁粮食过多了。哪怕是粮食产量远超欧洲的大明帝国,也不敢这么嚣张。因为,明帝国人口一样太多,消耗也大,抵消了粮食的高产作用。当然,明朝的高产也就是相当于用了火山灰后的水平,最多高一些。哪里像北海国使用全了三肥的农田,亩产高达五六百磅。这个水平,在明朝只有江南最肥沃的水稻田才能达到。但水稻亩产总比麦子高,明朝的北方亩产,也就两三百斤的样子,只比火山灰饲料效果好点。

    当然,马林的火山灰肥料,其实并不是单单的火山灰,里面他也掺杂了一些钾盐和磷肥,所以效果比普通火山灰好不少。要不然,一般火山灰一般都达不到亩产200磅的效果,也就一百大几十磅。但这亩产,也比不用肥料强太多了。

    因为粮食太充足,马林已经决定,逐步减少“科勒面包”里面的草糠含量。甚至,将麦麸在磨面时筛选出去,然后,作为养猪的饲料。

    现在,北海国有了繁殖超快的太湖猪。到时候,在各个农庄推广猪圈养猪,如此,北海国肉食就不缺了。

    眼下,因为太湖猪已经开始规模养殖,奥里希王宫和奥里希城的大贵族家里,已经全面用太湖猪的猪肉,全面取代了原本的欧洲本土猪肉。

    至于为什么?因为太湖猪的猪肉更加细腻,更适合做菜肴,也更有油水……

    欧洲本土的猪肉,有点柴,口感不好。所以,欧洲大部分猪肉,都被做成了腌肉、熏肉和火腿。如此粗糙的食物,就掩盖了欧洲本土猪肉口感不好的缺点。而太湖猪没这个缺点,口感细腻,而且肥肉率高,非常受人们欢迎。

    这种华夏最优良的猪种之一,虽然口感好,但肥肉多。这在后世是个缺点,但在这个普遍缺油水的年代,却是不折不扣的超级优点。

    事实上,太湖猪的猪肉口味,比马林前世穿越前买的瘦肉型的猪肉要更好吃。那种体型大、瘦肉率高的从欧美引进的白猪,做红烧肉根本就没有黑猪肉香。要不然,网之易的丁石头,也不会专门去养黑猪。

    而黑猪肉做出来的红烧肉,口感极好,油水也大。马林这种富贵人也许吃不惯肥肉,但是,每次太湖猪猪肉做的红烧肉成盆地端进军营,战士们总是快速地抢光肥肉先,其次是肥瘦相间的肉块,最后才选择瘦肉……

    没办法,这年头,除了贵族们,那些平民出身的战士,普遍很缺油水。遇到油水非常足的太湖猪,自然吃得抢了起来。

    特别是,北海**队每天都有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能量消耗大。所以,肥肉在军营特别受欢迎。

    但城里的贵族,因为不像当兵的那样每天至少跑5公里,体能消耗小。所以,很多人吃太湖猪肉,结果肚子开始大起来。

    要是文官肚子大,马林也不觉得啥。但很多武将肚子也大起来,马林就不爽了。这个样子,以后如何带兵打仗?

    然后,马林就下令,在军官中组织足球比赛,让那些中年军官亲自上场,熬也要熬满90分钟。而90分钟踢下来,哪怕在场上经常划水散布,体能消耗也是极大的。如此,才避免了中年军官们体型走样的危险。

    至于文官,马林则给他们制作了羽毛球,让他们没事就打打羽毛球,活动下身体。本来,马林是打算推广乒乓球的。可惜,乒乓球制造难度太大,马林做不出来,只好弄了相对简单的羽毛球。

    羽毛球对场地要求很低,家前屋后的空地上就能玩起来。因此,这项运动很快就流行开来。不但在文官中流行,武将里也有很多人喜欢打。

    但马林认为,武将需要懂得配合和战术。因此,足球更适合武将。然后,他强制要求武将都玩踢足球。只有文官和武将的家眷,才允许万羽毛球这种文人的运动。

    而且,武将足球踢得不好,是要受惩罚的。比如,全队必须每人当众唱一支歌。不会唱歌的,就罚学狗叫……

    这些大老粗们,哪里有几个擅长唱歌的?唱出来都是车祸现场,惹人哈哈大笑。所以,一般人也不肯轻易输掉。不然,要当着众将士的面丢人的。要是经常当众丢人,以后队伍还怎么带?

    有了这种羞耻心,这帮武将们平时踢球,也就更喜欢动脑子搞战术了,免得输了垫底面子难看。特别是那些中年武将,为了胜利不丢人,可谓绞尽脑汁,战术迭出。而正是有了这样的习惯,使得他们在以后的战争中,经常喜欢思考战术,用最省事的方式击败对手。

    ……

    除了养猪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北海国内因为炕房的出现,使得鸡鸭鹅的孵化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鹅不用讲,因为北海国推广平民教育,导致鹅毛笔的需求巨大。因此,养鹅产业在北海国快速发展起来。而且,鹅的羽毛除了大的羽毛能做羽毛笔外,小一点的羽毛,也能用来做羽毛球的羽毛,或者用作箭羽。因此,养鹅产业是个很有前途的黄金产业。

    至于养鸡和养鸭,则是重要的提供禽蛋的产业。为了获得足够的蛋,马林特地让人从明朝引进了产蛋率较高的芦花鸡,还引进了擅长产双黄蛋的高邮鸭。

    鸡蛋什么的不用说,肯定是鲜蛋供应市场所需。而高邮鸭产的鸭蛋,自然是用来腌制咸鸭蛋了。马林后世早上就很喜欢喝粥吃咸鸭蛋,那种筷子一掏,咸鸭蛋里流出好多黄油的感觉非常爽……

第1656章 秋收雨灾

    大概是北海国耕地还不够多,加上麦钐的推广,北海国今年的秋收速度非常快。往年,北海国的秋收,往往要推迟到10月中旬才能结束,而今年10月初,北海国的秋收就结束了。

    当然,今年不同往日,比如,在南部地区,马林就让几万匈牙利战俘也加入到了秋收行列里去。有五六万匈牙利壮丁的加入,秋收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此外,军队也参加了秋收。

    而且,到秋收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北海国农民,都学会了如何使用双人麦钐。等到明年的时候,大家都开始用麦钐收割。那么,秋收最多10天,就能全面结束,而且不需要匈牙利壮丁和军队的帮忙。

    而此时,欧洲别的国家,除了南边地中海地区外,大部分国家的秋收,才刚刚开始呢……

    但悲催的是,今年10月气候有点反常。在尼德兰地区,以及法国东北部和东部不少地区,竟然在秋收的关键时刻,下起了雨,而且连绵不绝……

    “完蛋了,今年一定是个荒年!”看到尼德兰地区下雨,菲利普皇子满脸土色,感到不妙。

    但尼德兰大贵族范德斯特却大喜过望道:

    “殿下,今年秋收不顺,肯定发生饥荒。这次饥荒,正是我们圈地的好机会啊!”

    “好机会?”菲利普皇子和其他几个尼德兰大贵族都有些奇怪。秋收遭遇雨灾,肯定引发饥荒。引发饥荒,就容易引发饥民暴动好不?还好机会……

    范德斯特解释道:

    “就是饥荒才好啊!这样,才会有大量农民去逃荒。一旦他们居家逃荒了,我们就立法,以他们为完成纳税为名,剥夺他们的土地所有权。这样,就可以不花钱圈占了大量土地了!”

    菲利普皇子和其他尼德兰贵族顿时眼前一亮,的确,这是个圈地的好机会。但是……

    “这些农民饿急了发动叛乱怎么办?”菲利普皇子担忧道。

    范德斯特满不在乎道:

    “我们派人去通知北海国大公马林,让他过来招募灾民。只要他把灾民都带走了,谁还会闹事?”

    “好主意!”菲利普皇子和一干尼德兰大贵族们纷纷点头同意。同时,已经开始做圈地的准备了……

    ……

    尼德兰这边,大贵族们纷纷做好了圈地的准备,对这场秋收时的雨灾兴奋不已。而法国这边,就比较苦逼了。

    路易十二正充满雄心壮志,就等着秋收增加大量的粮食后,再度发起新的军事行动呢。比如,出兵瑞士,帮瑞士人将哈布斯堡家族赶出去。

    今年法国王室在普罗旺斯省的王室麾下庄园里,因为用了火山灰,眼看就要迎来大丰收了。要知道,普罗旺世王室庄园,大约有几千英亩的土地,都用了火山灰肥料。如此,能增加大约两三百万磅的粮食。多了这么多粮食,可以供应几万大军用几个月了,可以发起一场大的军事行动。

    可是,东北部和东部地区遭遇的秋收降雨,却将会导致一两百万人受灾。如果不救济的话,很容易引发灾民暴动。

    因此,路易十二气得有点吐血。原本打算针对哈布斯堡家族的大的军事行动,因为多出来的粮食要用到救灾上,让路易十二很是无奈。

    好在,这几个月加上之前囤积的火山灰,足够几万英亩耕地所需。只要明年春耕时把这些储备的火山灰撒下去。那么,明年粮食增产就能达到两三千万磅,都足够维持一场对西班牙的全面国战了……

    至于为什么优先打西班牙,而不去先打更弱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盘,特别是尼德兰。主要是因为,路易十二想要先沉重打击西班牙,派兵攻入西班牙腹地,逼迫西班牙承认那不勒斯王国永久属于法国。这样,以后才能长期享受那不勒斯的火山灰的好处,而不担心出意外。

    至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尼德兰地区和弗朗什孔泰地区,路易十二认为,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其优先级别,要比永久控制那不勒斯王国要低些……

    ……

    也是哈布斯堡家族运气好,要不是这场秋收时期的雨灾,路易十二都打算在秋收后出兵瑞士,彻底赶走哈布斯堡家族势力了。如果有机会,法国人甚至打算先吞并掉弗朗什孔泰地区。

    但一场连绵的阴雨天气,就让路易十二的打算落空,也给了哈布斯堡家族喘息的机会。

    说起来,哈布斯堡家族似乎真的有神灵忽悠。这个家族战斗力一般,财政穷得更乞丐差不多。但是,每到关键时刻,他们总是犹如神助,挺过难关……

    事实上,这场秋收时的阴雨天气,也影响到了北海国西部的大片地区。比如,西弗里斯兰省,东弗里斯兰省的中西部,以及北明斯特省的西部地区。

    但是,北海国秋收已经结束,黑麦也都晒干入库了。因此,这场秋雨对北海国毫无影响。

    当菲利普皇子带着人再次来到北海国商谈灾民接收事宜的时候,菲利普皇子惊讶地发现貌似沿途的北海国庄稼都收割完了……

    “你是如何做到的?”菲利普皇子对此非常好奇。

    马林自然不会向他介绍麦钐这种神器,免得尼德兰人反悔不圈地了。于是,马林灵机一动,随便忽悠道:

    “你知道的,今年我借钱买了几万匈牙利农民战俘和两万多符腾堡农民战俘。有这些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帮忙,有多少田收割不完?”

    实际上,此时符腾堡那第一批2.65万户农民战俘已经都被送到北美新泽西殖民地了。只有那5万多户匈牙利战俘还在戈斯拉尔。

    当然,还有符腾堡公国送来的第二批战俘共1.5万户,还在埃姆登港集中,准备装船运往美洲殖民地呢。

    菲利普皇子经过埃姆登来奥里希时,的确在埃姆登城外发现了大片的农奴战俘营地。然后,他就信了马林的规划。的确,多了好几万农民,收割肯定能快很多。

    但是,他现在也不想搞啥农业了,而是打算圈地养羊了,对此也就不怎么在乎了。

    听说了尼德兰的困境后,马林二话不说,就同意派人去尼德兰招募歉收的农民,好给菲利普皇子他们圈地腾出地盘。毕竟,这是双赢的好事。

    只是,马林没有想到,除了尼德兰地区外,法国东北部和东部的北半部地区,同样也遭受了雨灾,灾民接近两百万。这一次,他出动人马去招募灾民,获得了一个巨大的“丰收”……

第1657章 蚯蚓和鸡蛋

    对于这场10月的雨,马林也吓了一跳。因为,如果今年不是有了麦钐,收割速度快了不少,今年北海国西北部地区秋收也会受到不少影响。

    但是,他可不敢保证,北海国每年都能躲过秋收时的雨灾。所以,他思前想后,决定用烘干脱水蔬菜的方式,在各个乡镇建立多层的烘房。每一层都用一个大铁盘子,里面放粮食,在几十度的房间内进行烘干。一旦遇到秋收雨灾,一边组织抢收,一边将抢收来的麦子在烘房里进行中温长时间烘干。需要注意的是,温度不能太高。不然,粮食就烤熟了。

    另外,普通百姓家里也可以都修建火炕,用火炕烘干潮湿的粮食。所以,在秋收结束后,马林一边推广用版筑草筋土坯房全面取代原先的破木屋,一边在每个土坯房的卧室里都修建火炕。

    乡下草木多,柴草随处可见。因此,乡下推广的土坯房都有带烟囱的中式土灶,而且是灶壁很厚的省柴灶。

    之所以如此,除了乡下用柴草比用煤更便宜以外,土灶烧火剩下的草木灰,也是重要的肥料。而为了草木灰不被浪费,马林下令每户农民家里屋后,都需要修建茅厕,收集粪便。而每天烧火剩下的草木灰,也必须堆在一个不漏雨的小屋子里。这个小屋子可以是泥土小屋,也可以是草木屋。总之,不漏雨就行。毕竟,草木灰一旦遇水,钾盐成分就被溶了随水冲走。

    然后,每隔几天,都会有镇上专门的机构派人下来,到各个村庄收集各家粪便和草木灰,带回去加工成肥料。

    也就是说,马林在乡下推广土灶的使用,实际上是为了收集草木灰。虽然他现在有哈茨山的钾盐矿,但天知道那盐矿啥时候采完。所以,收集点草木灰,提取钾盐,也就顺便的事情。毕竟,他现在也在收集粪便呢,收集利用草木灰,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说起来也好笑,欧洲人其实早就发现了利用草木灰和石灰水混合,再跟油脂反应,得到了肥皂。但是,他们愣就是不知道用草木灰去当肥料。

    当然,近代化学尚未兴起,欧洲人不懂其中的原理,只是偶然发现这样可以制出肥皂而已,根本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马林则不同,他的中学化学可没白学。所以,他让人收集草木灰后,直接在池子里泡水,然后过滤,并提取出含量较少的碳酸钾。这样,大部分草木灰就没啥用了,免得占空间。而等到需要施肥的时候,直接把碳酸钾溶水掺入主体肥料中去。

    实际上,碳酸钾就是古代华夏传说中的“灰霜”,是古代华夏的方士从草木灰中提取出来的。而灰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提纯硝石的。硝石里若是有镁离子和钙离子,则会容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子受潮。灰霜加进去后,碳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及钙离子形成沉淀。而其中的钾离子,和和原本结合镁离子或钙离子的硝酸根,形成新的硝酸钾,进一步提高了硝石的纯度……

    另外,北海国用粪便饲养蚯蚓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多重喜欢吃粪便的蚯蚓被挑选出来。目前,马林麾下喜欢研究的工匠们,正在计算粪便和蚯蚓的转化率,也就是蚯蚓吃多少粪便,排出多少黑如土的蚯蚓粪的比例。

    只不过,眼下粪便饲养蚯蚓的研究,还停留在马牛羊粪便的阶段,人的粪便,目前还没能成功用来喂养蚯蚓。因为,马牛羊是吃草的,粪便中纤维素丰富,也没有人粪那么有灼烧力。蚯蚓吃了牛粪、羊粪和马粪,很适应。但人吃五谷杂粮,还吃肉,盐分很高,粪便环境很不友好。蚯蚓吃了,非常不适应,甚至生病,需要加工。

    可眼下北海国并没有专业的科学家,所以,将人粪如何转化得温和一点,让蚯蚓吃了没事,倒是有点难度。所以,现在马林在肥料中,一边掺入牛羊粪便转化成的蚯蚓粪,也有很多由人的粪便风干几个月制成的臭味极淡的“黑土”。

    而一旦人的粪便的处理研究成功,北海国的肥料主体就成了泥土般的蚯蚓粪,就算被外国间谍偷走,也绝对认不出来。

    ……

    事实上,因为目前还是畜力时代,所以,北海国的牛马非常多。此外,羊的数量也很大。因此,动物粪便总数,虽然比人的粪便少点,但也少不了多少。

    所以,眼下的实际情况是用马牛羊的粪便喂养蚯蚓的规模很大,已经达到了上百万磅的巨大规模。而得到的蚯蚓粪,更是达到了两三千万磅,每天转化出来的蚯蚓粪,就有三十万磅。目前,培育中心正在收集各种蚯蚓,包括美洲的蚯蚓,来进行数据对比,以挑选出最合适的品种,来转化粪便。

    而最近,马林手下的那些不够专业的研究人员忽然发现貌似,猪粪也是不错的养蚯蚓的饲料。也就是说,家养牲口的粪便,大多都能用来养蚯蚓,只有人的粪便大概含盐量高,以及其他因素,不能直接用来养蚯蚓。

    这个研究成果相当重要,因为,北海国新引进的太湖猪种群数量的扩张非常快。一胎生十几个,还长得快。只要饲料足够,粪便也绝对充足。到时候,蚯蚓粪绝对足够用。

    ……

    而且,最近蚯蚓养鸡也取得了重大成果。从明朝引进的著名产蛋鸡芦花鸡,在吃了热水煮沸消毒过的蚯蚓后,产蛋率大大提高了,平均两天就产蛋一次。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奇迹了。而一般的鸡,常常几天才产蛋一次。而且,产蛋后还喜欢蹲在鸡蛋上自己孵化。

    马林在奥里希城附近建立起了养鸡场,修建了专业的鸡笼。在限制了芦花鸡的运动的同时,但也没少喂给蚯蚓。而且,还会利用专门的挡布,遮挡住母鸡视线,然后趁机拿走鸡蛋。而在鸡蛋被拿走后,芦花鸡母鸡会很疑惑。然后,继续吃喝产蛋。就这样,这个专业的养鸡场,为马林的王宫提供了足够的草鸡蛋。每天早上,凯撒、罗伯特、马云、马丽没少吃鸡蛋配牛奶的早餐。至于威廉,因为太小,还没断奶,还没法吃鸡蛋……

    现在,只要炕房孵化出足够的受了精的芦花**蛋,孵化出更多的芦花鸡,北海国以后就不缺鸡蛋了。虽然赶不上后世蛋鸡每天产蛋的效率,但两天产一次蛋,绝对是高产了。

    不过,现在的鸡蛋还是很贵。一打鸡蛋(12只),竟然售价2芬尼,也就是普通人一天的工资,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块。也就是说,现在的鸡蛋,相当于后世的8块多钱呢,真够贵的。不过,想想现在欧洲的粮食价格,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第1658章 粮食加工产业

    占坑,正在码字中,半小时内改回来,请半小时后刷新,抱歉!

    对于这场10月的雨,马林也吓了一跳。因为,如果今年不是有了麦钐,收割速度快了不少,今年北海国西北部地区秋收也会受到不少影响。

    但是,他可不敢保证,北海国每年都能躲过秋收时的雨灾。所以,他思前想后,决定用烘干脱水蔬菜的方式,在各个乡镇建立多层的烘房。每一层都用一个大铁盘子,里面放粮食,在几十度的房间内进行烘干。一旦遇到秋收雨灾,一边组织抢收,一边将抢收来的麦子在烘房里进行中温长时间烘干。需要注意的是,温度不能太高。不然,粮食就烤熟了。

    另外,普通百姓家里也可以都修建火炕,用火炕烘干潮湿的粮食。所以,在秋收结束后,马林一边推广用版筑草筋土坯房全面取代原先的破木屋,一边在每个土坯房的卧室里都修建火炕。

    乡下草木多,柴草随处可见。因此,乡下推广的土坯房都有带烟囱的中式土灶,而且是灶壁很厚的省柴灶。

    之所以如此,除了乡下用柴草比用煤更便宜以外,土灶烧火剩下的草木灰,也是重要的肥料。而为了草木灰不被浪费,马林下令每户农民家里屋后,都需要修建茅厕,收集粪便。而每天烧火剩下的草木灰,也必须堆在一个不漏雨的小屋子里。这个小屋子可以是泥土小屋,也可以是草木屋。总之,不漏雨就行。毕竟,草木灰一旦遇水,钾盐成分就被溶了随水冲走。

    然后,每隔几天,都会有镇上专门的机构派人下来,到各个村庄收集各家粪便和草木灰,带回去加工成肥料。

    也就是说,马林在乡下推广土灶的使用,实际上是为了收集草木灰。虽然他现在有哈茨山的钾盐矿,但天知道那盐矿啥时候采完。所以,收集点草木灰,提取钾盐,也就顺便的事情。毕竟,他现在也在收集粪便呢,收集利用草木灰,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说起来也好笑,欧洲人其实早就发现了利用草木灰和石灰水混合,再跟油脂反应,得到了肥皂。但是,他们愣就是不知道用草木灰去当肥料。

    当然,近代化学尚未兴起,欧洲人不懂其中的原理,只是偶然发现这样可以制出肥皂而已,根本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马林则不同,他的中学化学可没白学。所以,他让人收集草木灰后,直接在池子里泡水,然后过滤,并提取出含量较少的碳酸钾。这样,大部分草木灰就没啥用了,免得占空间。而等到需要施肥的时候,直接把碳酸钾溶水掺入主体肥料中去。

    实际上,碳酸钾就是古代华夏传说中的“灰霜”,是古代华夏的方士从草木灰中提取出来的。而灰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提纯硝石的。硝石里若是有镁离子和钙离子,则会容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子受潮。灰霜加进去后,碳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及钙离子形成沉淀。而其中的钾离子,和和原本结合镁离子或钙离子的硝酸根,形成新的硝酸钾,进一步提高了硝石的纯度……

    另外,北海国用粪便饲养蚯蚓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多重喜欢吃粪便的蚯蚓被挑选出来。目前,马林麾下喜欢研究的工匠们,正在计算粪便和蚯蚓的转化率,也就是蚯蚓吃多少粪便,排出多少黑如土的蚯蚓粪的比例。

    只不过,眼下粪便饲养蚯蚓的研究,还停留在马牛羊粪便的阶段,人的粪便,目前还没能成功用来喂养蚯蚓。因为,马牛羊是吃草的,粪便中纤维素丰富,也没有人粪那么有灼烧力。蚯蚓吃了牛粪、羊粪和马粪,很适应。但人吃五谷杂粮,还吃肉,盐分很高,粪便环境很不友好。蚯蚓吃了,非常不适应,甚至生病,需要加工。

    可眼下北海国并没有专业的科学家,所以,将人粪如何转化得温和一点,让蚯蚓吃了没事,倒是有点难度。所以,现在马林在肥料中,一边掺入牛羊粪便转化成的蚯蚓粪,也有很多由人的粪便风干几个月制成的臭味极淡的“黑土”。

    而一旦人的粪便的处理研究成功,北海国的肥料主体就成了泥土般的蚯蚓粪,就算被外国间谍偷走,也绝对认不出来。

    ……

    事实上,因为目前还是畜力时代,所以,北海国的牛马非常多。此外,羊的数量也很大。因此,动物粪便总数,虽然比人的粪便少点,但也少不了多少。

    所以,眼下的实际情况是用马牛羊的粪便喂养蚯蚓的规模很大,已经达到了上百万磅的巨大规模。而得到的蚯蚓粪,更是达到了两三千万磅,每天转化出来的蚯蚓粪,就有三十万磅。目前,培育中心正在收集各种蚯蚓,包括美洲的蚯蚓,来进行数据对比,以挑选出最合适的品种,来转化粪便。

    而最近,马林手下的那些不够专业的研究人员忽然发现貌似,猪粪也是不错的养蚯蚓的饲料。也就是说,家养牲口的粪便,大多都能用来养蚯蚓,只有人的粪便大概含盐量高,以及其他因素,不能直接用来养蚯蚓。

    这个研究成果相当重要,因为,北海国新引进的太湖猪种群数量的扩张非常快。一胎生十几个,还长得快。只要饲料足够,粪便也绝对充足。到时候,蚯蚓粪绝对足够用。

    ……

    而且,最近蚯蚓养鸡也取得了重大成果。从明朝引进的著名产蛋鸡芦花鸡,在吃了热水煮沸消毒过的蚯蚓后,产蛋率大大提高了,平均两天就产蛋一次。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奇迹了。而一般的鸡,常常几天才产蛋一次。而且,产蛋后还喜欢蹲在鸡蛋上自己孵化。

    马林在奥里希城附近建立起了养鸡场,修建了专业的鸡笼。在限制了芦花鸡的运动的同时,但也没少喂给蚯蚓。而且,还会利用专门的挡布,遮挡住母鸡视线,然后趁机拿走鸡蛋。而在鸡蛋被拿走后,芦花鸡母鸡会很疑惑。然后,继续吃喝产蛋。就这样,这个专业的养鸡场,为马林的王宫提供了足够的草鸡蛋。每天早上,凯撒、罗伯特、马云、马丽没少吃鸡蛋配牛奶的早餐。至于威廉,因为太小,还没断奶,还没法吃鸡蛋……

    现在,只要炕房孵化出足够的受了精的芦花**蛋,孵化出更多的芦花鸡,北海国以后就不缺鸡蛋了。虽然赶不上后世蛋鸡每天产蛋的效率,但两天产一次蛋,绝对是高产了。

第1659章 粮食和阴谋

    真要说起来,其实马林之前忽悠菲利普皇子在尼德兰搞圈地运动养羊,也是在给粮食找销路。尼德兰人不种田了,粮食自然要依赖进口了。而北海国和哈布斯堡家族一向关系好,进口粮食肯定优先选马林的。

    到时候,尼德兰人专心养羊和纺织呢绒,粮食问题,自然就交给马林来解决了。而这一点,也是菲利普皇子和马林达成的协议内容之一。毕竟,尼德兰这个地区放弃种田,但总要有粮食来源的。而尼德兰地区再怎么圈地,那十几万纺织工人都是固定的粮食进口来源。而就算乡下,也需要少部分农民留下放羊的。因此,尼德兰必然是个粮食大市场。到时候,陈粮就不愁销路了。而且,专业销售毛纺织品的尼德兰,也肯定有足够的现金来购买粮食。毕竟,纺织品卖出去就能直接换来钱。但除了那些大头的利润,那些纺织工们转来的辛苦钱,大部分还是要拿来买食物的。

    经济是个很复杂的事物,当年,马林靠着先进的农业技术,带领东弗里斯兰快速崛起,并拥有了足够的资本。

    但是,当东弗里斯兰伯国扩大,扩大成大了十几二十倍的北海国后,马林就愕然发现粮食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当超过一个极限后,别的国家就没有足够的钱财来买粮食了……

    眼下的北海国,粮食产量几乎占到德意志地区的一半,但人口只占德意志地区的六分之一。倒不是没人缺粮,而是缺粮的人没钱,有钱的不缺粮。所以,大部分粮食只好囤在粮仓里了。

    还有就是,马林自己囤积粮食觉得没啥,可北海国那些贵族们却不肯啊。他们要换成钱,维持自家的贵族生活啊……

    北海国的贵族,除了被集中迁往不莱梅省的那些老贵族,其他大部分贵族基本都是后来跟随马林因为军功而发迹的新贵。简单来说……就是暴发户!

    这些贵族界的暴发户,最是注重脸面。大概因为自卑,特别讲究规矩和排场,比老牌贵族还要在乎。

    而且,马林分了很多土地给他们,也分给肥料,使得每家的粮食产量都很高。但因为当初马林定下的规矩,为了不暴露北海国粮食很多的秘密,贵族们的粮食都要统一交给马林的北海商会统一销售。

    问题就在这里,这些贵族都是不肯吃亏的主,都希望自家富余的粮食早点卖掉,早点拿到钱。所以,每年卖粮的季节,都是马林头疼的时候。你说,你要是几千万磅,那都好说,总有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大客户吃得下。可是,一来就是几亿磅,这么大的体量,想找接盘的买家都很困难……

    可马林又不能不帮他们想办法,不然,要是军官离心了,那问题就大了。所以,马林每到秋天,都要为如何帮手下卖粮而忙得焦头烂额。

    幸运的是,今年大概不用为粮食销售发愁了手下间谍来报,今年尼德兰地区和法国东北部、东部偏北地区因为秋收雨灾严重,今年怕是要严重缺粮了。如此,粮食缺口必然很大。

    尼德兰不用说,上百万人口,马林的粮食可以销售掉很多。至于法国那边,问题则有些复杂……

    根据情报,法国受灾人口很多,有一两百万人,具体大概在180万人左右。按理说,这是一个卖粮的好时机。但巴黎的间谍送回消息说路易十二已经打算用原本准备来作为进军瑞士的多余的军粮作为赈灾粮,道东北和东部偏北的灾区去放粮……

    然后,马林就陷入了纠结之中如果趁机卖粮,自然能赚大钱。可如果这些法国灾民不缺粮了,那么,路易十二就会用那些原本多出来的粮食作为军粮,进军瑞士,驱赶哈布斯堡家族的军队……

    所以,思来想去,马林还是暂停了向法国灾区出售粮食的计划。因为,他需要路易十二把多与出来的粮食砸进灾区,给哈布斯堡家族留下机会。毕竟,如果哈布斯堡家族丢了瑞士,天知道瑞士会不会又崛起一个专业杀国王的加尔文宗……

    而且,路易十二多出来的那点粮食,用来赈济180万灾民,似乎缺口非常大啊……

    马林打算,等路易十二把粮食花光了,自己再去抄底,掠夺当地的……人口……

    ……

    除此之外,马林还打算利用这次灾荒,挑拨是非,鼓动那些法国灾民发动叛乱……

    因此,马林开始有意识地培训一批会**语的间谍和军官,教他们如何打游击。一旦等法国灾区的灾民们再度断粮了,就跑去蛊惑当地灾民发动起义,然后,去没有受灾的地方去掠夺粮食……

    这是一个很恶毒的办法,原本,受灾地区只有180万灾民。但是,在灾区发动叛乱后,这支叛军就会杀入原本没有受灾的地区进行掠夺粮食。然后,让未受灾的地区,多出了很多难民。这些新多出来的难民,本身并未受灾。但是,当叛军抢光了他们的粮食后,这些人不得已,被动地沦为了灾民……

    就像明朝末年,真正受灾的,其实主要是陕北和晋省一些地区。但是,李自成率领的流寇大军,如蝗虫一般,流窜各地,把很多未受灾的好地方,也给祸害成了新的灾区。大军蝗虫过境后,粮食被所谓的“义军”抢光。百姓想要活命,只能跟他们一起混,不然就要饿死……

    而且,这些所谓的“义军”抢光了百姓的粮食后,也不知道珍惜,而是敞开肚皮大吃大喝,经常能吃撑着。根本不像普通人家,会精打细算。

    所以,这些抢来的粮食,注定是不够吃的。没吃的了咋办?继续前往下一处抢粮呗……然后,“义军”队伍如滚雪球般,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粮食也越来越多。然后,但凡被他们过境的地方,粮食被一扫而空,沦为新的灾区……

    马林之所以训练那些间谍,就是希望他们能发动起义,用流寇的战术,祸害法国地方,沉重打击法国的经济,使之失去碾压四方的能力。

    不过,法国东北部地区和东部偏北的地方,靠近巴黎,若是路易十二出动上万骑士来镇压,什么流寇都得完蛋。所以,这事需要好好谋划。

    但从西班牙那边传来的消息,貌似贡萨洛将会在秋收后在那不勒斯王国那边发起进攻。到时候,一旦贡萨洛取得一些优势,肯定有大批法军南下增援意大利战场。

    这个时候,就是机会了。那时候再发起暴动,成功率更高。毕竟,主力骑士大军南下对抗西班牙去了,国内就缺少军队去镇压农民起义军了。

    而且,有赈灾粮,估计那180万灾民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走到绝境。但下次秋收要到明年秋季呢,时间还长的很。每年春天过后青黄不接的时候,才是最难熬的时候。眼瞅着就要秋收,可没粮却难以撑到秋收……

    所以,在今年秋冬时节,马林都不打算派人发动,而是准备等明年春天再动手,到时候法国人更加措手不及……

第1660章 美洲事宜

    马林想的没错,西班牙人的确打算动手了。贡萨洛的军队,已经开始往西西里岛重新集结。只等秋收完毕,随军丁壮和粮草到位,就开始发起反击。

    但西班牙本土多山,而西西里岛面积也不大。指望能满足几万大军的粮食所需,似乎不大可能。西西里岛虽说是金盆地,可当地盛产的是昂贵的杜兰小麦,是给做意大利面的高级食材,不可能给普通士兵吃。所以,贡萨洛就提出请西班牙王室联系马林,求购足够的军粮。

    不过,这次马林的反应很奇怪。他虽然答应提供粮食,却没有包下全部份额。而且,还给贡萨洛提了一个建议建议他去抢粮!

    他建议贡萨洛去哪儿抢粮呢?米兰公国!

    米兰公国目前正处于法国人的控制之下,由原本效命于西班牙的德意志雇佣军将领鲁登道夫带着大军控制。

    不过,鲁登道夫目前奉了路易十二的命令,跑去攻击米施泰尔山谷去了,至今未能攻克,就僵持在那儿了……

    实际上,是鲁登道夫被收买了,攻击米施泰尔山谷没尽力……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眼看秋收就要结束了,而米兰公国的波河平原,是意大利第一平原,也是意大利最重要的产粮区。

    若是没人干预的话,光是米兰公国的波河平原出产的粮食,不但能满足鲁登道夫的一万多大军所需,甚至还能补偿法军。或许,还能被法国人征调去救济东北地区的雨灾难民。

    所以,马林建议贡萨洛带军队从米兰公国南边登陆,然后快速袭击波河平原,并抢夺波河平原出产的粮食。

    那样一来,原本能支援法国粮食的米兰公国,就要改为需要法国支援粮食了。而抢到了粮食的西班牙军队,也能节省下很多买粮食的费用……

    至于鲁登道夫那边,马林的意见是双方演戏假打一场,糊弄下路易十二……

    ……

    马林的密信送到贡萨洛.德.科尔多瓦手里后,贡萨洛对这个建议非常重视。因为,他反复推算过后发现如果北上米兰抢粮,而鲁登道夫又不和西班牙人死磕的话,法国人就非常难受了。

    到时候,要不要派兵增援米兰?是派那不勒斯的军队增援米兰,还是从本土派兵?简直进退两难啊……

    从那不勒斯城派兵增援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法国人也要防着西班牙人乘虚而入,夺取靠海边的那不勒斯城。而从本土派兵增援,必然是动用那一万多骑士了。如此,马林原本布置的在法国东北部灾区发动起义的时机就成熟了……

    总之,这是一个大坑,让法国人不得不跳啊……

    ……

    这个秋季,不止欧洲这边秋收,同纬度的北美,秋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符腾堡迁移过去的2.65万户移民,一去就要帮着收割小麦。

    看到纽约殖民地和新泽西殖民地大片的小麦田,这些符腾堡移民吃惊地长大了嘴巴这里不是危险的“蛮荒之地”吗?怎么会有这么多麦田?而且,还是最珍贵的小麦田……

    这可是小麦啊,粮食中最昂贵的小麦!符腾堡地区位于德意志南部地区,当地人倒是见过小麦。因为,符腾堡比北海国温暖,当地不种黑麦,而是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不过,小麦因为需水多,一般都在大河边上的沃土上种植。一般地方,还都是种植大麦。

    而且,小麦磨出来的白面,也是只有贵族和富商家里才吃得上。他们这些平民,平时只能吃大麦做的食物……

    而且,德意志南方地区,酿造啤酒的时候,也以大麦为主。只有北方黑麦产区,才会以黑麦为主酿造黑啤。比如后世文明的慕尼黑啤酒,主要原料就是大麦。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慕尼黑的啤酒是黑啤。实际上,当地的啤酒是以德意志南部的大麦为主。别以为慕尼黑的啤酒就是黑啤,慕尼黑的黑,只是地名,和是不是黑啤毫无关系。倒是慕尼黑的老对头,北方的多特蒙德,因为在黑麦产区,当地的主打才是黑啤酒。

    在2.65万户符腾堡移民的惊讶中,当地的英格兰移民和新来的符腾堡移民联手收割完了小麦,并脱粒晒干。

    时候,纽约总督艾伯特很豪爽地用小麦磨得白面,请这些新移民吃了一顿大家不敢想的白面包。但当地的早期德意志移民却骄傲地告诉他们这算啥?当地人主要就吃白面包!

    事实上,白面包的营养还不如黑面包。但是,白面包口感好,而且在欧洲是身份的象征。只有有钱的贵族和富商家里,才能顿顿吃白面包呢。这种生活,在穷人眼里简直是天堂般的美好生活啊……

    大概是被白面包给镇住了,这2.65万户符腾堡移民啥都没说,很老实地接受了艾伯特的安排。

    为了防止他们相互串联造反,艾伯特将原本很熟悉的各家各户符腾堡移民,故意打乱了重新安置。

    然后,艾伯特还从这2.65万农民里,挑选出了3000名强壮而又憨厚老实的,作为卫士,和他们的家人一起留在了纽约。

    这些人将会接受原本的当地驻军的训练,成为保护纽约的主要武装力量。

    而且,当地原本的驻军,这段时间也会暂停对外扩张,而是要监视这帮新移民。

    毕竟,这帮新移民来历不光彩,是叛乱分子出身。为了防止他们在这里发起叛乱,原本的两千驻军和新招募的3000兵马,都要负责保护纽约殖民地和新泽西殖民地的安全。

    要等到泰勒主教派来的徒子徒孙们将这些叛乱者出身的符腾堡移民们都教育成顺从的良民了,这种警戒才能解除。另外,到时候艾伯特还会进行第二轮募兵,扩大军队规模。

    其实,第一轮招兵并未按照正常的北海国招兵原则。因为,一开始还是以安全为主。要是招募了不够老实憨厚的人当兵,没准这帮人会发起叛乱。

    因此,第一次从这批人里招兵,艾伯特根据马林的指示,优先考虑可靠性,而不是勇敢。等到一两年后,这帮移民被教育好了,才能再度启动征兵。那时候,才能用北海国募兵的原则,优先挑选勇敢听话的人。然后,组建万人规模的殖民地军团。若有需要,这个军团将会被调往本土,参加可能爆发的宗教战争……

    但首先,殖民地第一批军队的主要任务,一是监督移民伐木开垦荒地;二嘛,就是向西渡过特拉华河,一边组织伐木,一边驱赶当地土著,以扩大垦荒的地盘了……

第1661章 木板甲和印第安酒水贸易

    在艾伯特率领的原先的2000殖民军的带领下,3000名被挑选出来的老实强壮的德意志农民,开始换上了新的武器铠甲,进行各种丛林中的作战训练。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穿上的铠甲叫板甲,但不是钢铁打造的板甲,而是木板打造的板甲……

    也就是说,这3000名老实强壮的新兵,穿的是木制的板甲。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初,马林推广的铠甲,其实是类似麻将席子的木片扎甲。在欧洲,普通士兵穿的木片扎甲为了增强防御力,还会在木片外表钉上薄铁片,以增强对冷兵器的防御力。

    但在北美殖民地,艾伯特在命令工匠们打造木片扎甲的时候,一帮木匠偷懒,嫌制造木片扎甲麻烦,干脆把木片扎甲的胸甲,模拟正宗板甲的外形,直接用锯子锯成了前后两块木板的形状,做成了类似胸甲骑兵那种前后两块板拼成的胸甲。

    艾伯特开始很生气,但偷懒的木匠却振振有词,说这种板甲完全足够防御印第安人的劣质武器了。结果,经过测试,这种两块木板拼接的简陋“板甲”,居然真的能够抵挡印第安人的土弓箭……

    当然,对于下半身,就不能随便锯木头做腿甲了。无奈,还得采用木片扎甲做裙摆。至于手臂上的防护,则是汉人造船工匠到来后,用编织柳筐的办法,用枝条编制成护臂形状,分两截套在两端胳膊上。至于头盔,自然还是木板头盔……

    就这样,一套由木板头盔、木板胸甲、木片扎甲裙摆和枝条编制的两截护臂组成的不伦不类的“板甲”,就在美洲殖民地推广了开来。

    原本的两千殖民军,依然穿着之前就做好的全套木片扎甲,很多老兵的木片上还包了铁皮。当然,艾伯特手下还有一群很特殊的军队50名参与了击杀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的狼牙突击队成员。但这50名狼牙突击队成员因为背负了不可公开的罪名,所以,平时他们都很低调,都不穿板甲,也不用狼牙棒。只有艾伯特所在的纽约受到非常大的威胁的时候,这些平时装扮成普通侍卫的高手才会换上全套板甲和琅琊榜出战……

    至于3000新兵,则全是新的木制“板甲套”。至于武器,新兵们因为身体强壮,都使用盾牌和单手剑。

    但他们的盾牌也被弱化了,他们用的盾牌,就是从当地砍伐的树木上砍下来的枝条编织成的类似柳筐的筐盾。

    这种筐盾,面对枪炮毫无防御力。就是面对刀剑和旧大陆的强弓劲弩,效果也不是很好。可是,用来防御印第安人的武器……这种类似柳筐的玩意儿足够了……

    艾伯特有点不放心,就让1000老兵在老猎人和猎犬的指引下,带着3000新兵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结果,特拉华河西岸一个肖尼人的部族被打得大败。

    肖尼人的武器实在是太糟糕了,竟然拿新兵们类似箩筐的盾牌毫无办法。然后,这个部族600多人全部战败被俘,被士兵们押着帮忙砍树干活。

    肖尼人是印第安人的一支,目前,约有好几个部落,居住在宾夕法尼亚地区和弗吉尼亚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后世俄亥俄州东部森林地区。

    大约到了17世纪,和英国人交好的易洛魁人从北方南下,将肖尼人从宾州中东部地区赶走,赶往俄亥俄地区。

    但现在,宾夕法尼亚州地区,还是肖尼人的天下。不过,貌似肖尼人真的不太擅长打仗,他们粗糙的石头武器,很难破开北海国殖民军的防御,哪怕是最粗糙的木制“板甲套装”。此前征服那个600多人的叫索西的特拉华人西岸的部族的时候,殖民军全军竟然无一死亡,只有两个新兵在搏斗中因为经验不足,被敌人的石锤砸伤了胳膊,但伤得都不重。

    因为没有什么伤亡,殖民军首领克伦克斯就没杀害肖尼人,而是只把他们驱赶去做工。而在工作之余,克伦克斯还给干活的肖尼人青壮吃饱喝足。

    而在吃喝过程中,克伦克斯发现了一个极为意外的情况肖尼人爱喝酒……

    因为粮食产量太多,又无处销售,所以,北海国酿酒业非常发达,酒水极为充足。为了安抚殖民地将士的思乡之情,马林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酒水。

    比如克伦克斯,他率领的殖民军,最重要的补给物资里,就有大桶大桶的酒水。其中,最受欢迎的,大概就是掺了蔗糖的黑麦二锅头了。

    不过,正宗的二锅头太烈,欧洲人喝不惯。所以,供应给军队的黑麦二锅头,其实是只有20多度的中度酒。这种酒其实是黑麦酿造的黑啤酒少蒸馏了几遍故意形成的中度酒(兑水稀释的酒不耐保存,除非用罐头蒸馏法密封加热过,自然加工形成的酒是耐保存的),添加了蔗糖后,很适合粗野的汉子们豪饮。

    不仅仅是殖民军将士喜欢,就连被迫劳动的肖尼人也非常喜欢。第一次喝这种中度酒,肖尼人醉倒了一片。但第二天吃饭的时候,这帮肖尼人就嚷嚷着要酒喝……

    克伦克斯开始很不高兴,但忽然想到了什么……

    几天后,艾伯特收到克伦克斯的信,信中克伦克斯建议艾伯特用本土运来的成船的酒水,去和印第安人贸易。

    艾伯特将信将疑,就派人去奥尔巴尼请来一些德拉瓦人,让他们帮忙联系那些肖尼人,打算用酒和对方贸易,收购毛皮。

    结果,艾伯特请来的几个德拉瓦男人,自己先偷喝起了酒,都醉得不省人事……

    “好吧,不用问了,我知道印第安人的喜好了……”艾伯特做出了总结。

    然后,多个商队前往西部丛林地区,在护卫的保护下,和几个肖尼人部族都接上了头,并成功地达成了贸易协议。

    有了酒水的诱惑,几个肖尼人部落,毫不犹豫地同意帮忙猎杀海狸,以获得海狸皮和海狸香。

    同时,艾伯特还致信布雷顿角岛的加兰德,让其尝试用酒水跟加拿大地区的印第安人进行贸易。

    但和宾州地区不同的是,布雷顿角岛对岸的北方印第安人,因为气候寒冷,似乎更青睐40度版本的黑麦二锅头,甚至还有人喜欢53度以上的正版二锅头的。不过,艾伯特的判断没有错大部分印第安人都喜欢喝酒……

第1662章 戈斯拉尔银矿

    艾伯特还把同印第安人的酒水贸易写成报告,派快船通过北大西洋暖流,快速返回本土,送交马林审批。

    马林很快就批准了艾伯特的报告,并予以了大力的肯定。眼下,北海国为了不浪费粮食,将快要过期的陈粮都拿来酿酒了。但陈粮太多,酿出的酒水数量,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如今,马林正为酒水的销路发愁呢。

    为了不浪费酒水,马林将很多富余的酒水提纯成56度左右的经典烈酒,然后,用坛子泥封完好,埋入了地下。这种53度以上的烈酒,最耐保存。只要放久了,几十年后,就是顶尖的好酒。而马林埋入地下的二锅头似乎有点多超过10万坛……

    没办法,剩余的酒太多,只好加工成烈酒埋下去。反正,烈酒耐保存,越久越好喝。

    不过,要是能有销路,马林也不希望把酒都埋入地下的。听说了印第安人喜欢喝酒,马林立即来了精神。

    印第安人有多少,马林是很清楚的。宾夕法尼亚的肖尼人不多,也就几千人。布雷顿角岛附近的加拿大印第安人也少,市场其实不大。

    但是,墨西哥那边和秘鲁那边的印第安人多啊!那边的印第安人,可是按照千万来计数的,要是把酒水卖过去……

    嗯,别的不说,跟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换点金银,还是不成问题的。

    如今,马林派去阿兹特克的工匠,已经成功地帮阿兹特克帝国找到了几个大的银矿,并建立了技术成熟的白银冶炼基地。要不了几年,阿兹特克帝国就能量产白银了。到时候,马林完全可以拿着酒去和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交换白银,解决钱荒。

    除此之外,丧尽天良的老阴比马林,还打算利用酒水贸易,挑起印第安人内斗,让印第安人自己互相攻杀,消耗他们的实力。

    具体的办法很简单用酒水交换印第安孩子……

    这种在后世丧尽天良的人口的贸易,在这个年代却是非常正常的。比如,西非的桑海帝国,黑奴贸易就是国家主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而北美的印第安人,似乎还没有进入到奴隶制时代,因此也不流行奴隶贸易。

    但这不要紧,缺德的马林会让他们搞起来的。马林打算,用烈酒和那些印第安人酒鬼们,交换印第安人儿童。

    当然,马林还不会残暴到要那些印第安人出卖自己的儿女。但是,他会建议那些印第安人酒鬼你们去别的部族抢啊!一个健壮的印第安男孩,换一坛中度酒,女孩换半坛……至于海狸皮,定价则低很多……

    如此,总会有嗜酒如命的印第安人动心的。只要他们对别的部族下手,必然会引起印第安人部族之间激烈的冲突。

    而且,孩子是部族的未来。一旦部族的孩子别别的部族掠夺走,等于就是断了这个部族的希望。

    虽然没有直接屠杀那些部族,可因为孩子被抢,二十年后,没有了新一代壮丁的那些部族,将不可避免地衰落甚至消亡……

    而那些男孩和女孩被马林的手下殖民者们买走后,最强壮的一批男孩,将会用马穆鲁克骑兵的训练方式,进行残酷的训练,训练成最骁勇的战士,作为北海**队的突击力量。而女孩们,若是长得好看的,就卖给那些有钱的殖民者当女仆。而且,马林还会默许那些买女仆的德意志人,将那些印第安女孩收为情人,和她们生下孩子,以增加殖民地的人口。这些没有名分的混血儿,马林也不会放弃,而是会同样地授予土地,帮忙开发殖民地。

    如此,通过酒水的引诱,印第安部族之间将会因为互相掠夺人口,成为死敌,互相断绝对方的传承和希望。而且,因为结了仇,这些印第安部族之间,也很难结成统一的反抗殖民统治的类似易洛魁联盟那样的部族同盟了。

    ……

    “我好像越来越像后世的英国人了……”马林抚头无语道。这种搅屎棍的手段,正是后来的英国佬最擅长的。

    先挑起目标的内斗,然后坐收渔翁之利……外加掠夺印第安人的孩子,断绝了那些部族的传承……妥妥的英国搅屎棍手段,而且,因为断绝那些部族的未来,貌似比英国人的手段都要阴险……

    至于那些用酒水换来的印第安人孩子,马林会让泰勒大忽悠的徒子徒孙们给他们从小进行洗脑教育。等他们长大了,就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了,并为北海国出生入死,或成为带路党……

    说到香蕉人,马林忽然变得心里很不舒服。但自己现在一颗黄心,却换了身白皮,这算啥?荷包蛋?嗯,荷包蛋的确是黄心白皮的……

    ……

    然后,马林决定出去散散心,以视察工作为名,去外地散散心……

    就这样,马林来到了矿工之城戈斯拉尔,视察戈斯拉尔附近的拉默尔斯贝格银矿。

    此时,南方地区的秋收早已结束,5.78万匈牙利壮丁也回到了拉默尔斯贝格银矿,再度当起了银矿的矿工。

    拉默尔斯贝格银矿早在968年就开始开采了,五百多年下来,地表矿早就被开采光了。现在,银矿已经深入地下,靠弯弯曲曲的矿洞,进行地下开采。

    幸好,这不是煤矿,没有什么瓦斯爆炸等危险,所以不怕在地下矿洞里使用火把。但这个年代地下采矿,最大的问题就是积水问题。

    就像马林当初谋得的爱尔兰岛上的塔拉铅锌矿,因为地下积水太过难搞,导致放弃了开采。

    但现在,达芬奇已经将瓦特蒸汽机制造了出来。虽然笨重不堪,但是,拿来给矿井抽水,却是毫无问题的。而在此之前,当地的白银开采,需要先人工抽矿井里的水,然后才能进一步开采。

    而有了蒸汽机抽水后,拉默尔斯贝格银矿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没有了积水的困扰,开采效率大大提高了。

    而且,为了保证矿工的安全,马林还让手下用坚固的圆木,制作了很多承重框架,安在矿道里,避免矿道坍塌而死人。如此,拉默尔斯贝格银矿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导轨和矿车的普遍应用,使得银矿石的运输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除此之外,在马林的指点下,拉默尔斯贝格银矿的鼓风炉还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效率。

    马林让工匠们给鼓风炉做了啥改进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普通的鼓风炉,改装成了热鼓风炉。工匠们按照马林的吩咐,在进风口之前弄了一个长长的铁皮做的管道。管道是弯弯曲曲的,以增大和火焰的接触面积。

    然后,在鼓风炉工作时,在进风道下面生火加热。当鼓风设备把风从进风道吹进炉内的时候,空气已经被加热了,吹入炉内的空气是热风,就不需要另外浪费炉火对空气进行加热了……

    如此,鼓风炉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戈斯拉尔的拉默尔斯贝格银矿的白银产量,已经从每月不足一千磅白银,提高到了每月超过5000磅白银……这还没算附带加工出来的铅、锌、锡、铜和少量的黄金……

第1663章 马灯

    月入5000磅白银,让马林极为兴奋。要知道,这可是相当于416.6磅黄金啊,可以铸造出价值超过5.3万金币的银币!

    只是,考虑到这是五六万壮丁的辛苦劳动才达到的效果,马林又不开心了等这帮人被送去了美洲后咋办?没了足够的矿工,就达不到这个产量了啊……

    不过,一问矿山主管加尔茨,马林就放心多了加尔茨告诉马林,其实这5.78万矿工的能量并没有释放出来,最多只释放了不到2万矿工的能量。

    为何?因为矿道狭窄,你再多人也挤不进去啊。所以,大部分矿工其实不是在挖矿石,而是在开凿新的矿道,然后,在矿道内部安放承重的木头框架,避免矿道坍塌。而且,一般而言,要等到矿道一段时间后显得稳定了,矿工才会进入其中采矿。

    当然,在北海国的矿洞里,在安防木头框架的时候,顺带还会铺设矿车轨道。一旦矿洞建设完毕,就可以派出一组矿工进入其中挖矿了。

    不过,矿道的选择不是随便挖的,而是要在工程师的监督下开挖。工程师会先取样,根据勘测结果估算出矿脉走向。然后,才会按照矿脉走向开挖新的矿道。同时,还必须避开地下水系。

    地下水不是均匀分布的,它也有一些水系。简单来说,地下水系就像人身上的血管,有大动脉,也有小的支脉。如果挖到地下水主脉,要么想尽办法堵上,要么放弃这个矿坑。

    至于挖到一些水流量不大的地下水小支脉,在尽量堵住的同时,会往矿坑外抽水。比如,蒸汽机在这方面,就比人工抽水强多了。

    戈斯拉尔这边还好,因为位于内陆的哈茨山脉地区,地下水系并不是很发达。而马林之前图谋的爱尔兰塔拉铅锌矿就比较坑。爱尔兰水资源太丰富,而塔拉铅锌矿又有上百米深,就算动用蒸汽机抽水,也很难应付汹涌澎湃的地下水。在这个需要人亲自下井挖矿的时代,这种地下水控制不住的地下矿,就没有开采价值。除非,那是品味非常高的金银矿。

    所以,在古代,一般开采的都是地表矿。除了高品位金银矿或者高价值的铜矿等,一般人很不喜欢下井开采。

    戈斯拉尔这边开采了几百年,已经没有地表银矿可以开采了,不得不下井开采。而这5.78万匈牙利战俘和原本的七八千矿工,他们主要的任务,其实都是在开凿新的矿洞,寻找新矿脉。同时,也在小心地探测和避开地下水系。不过,几百年下来,工匠们对这里的地下水系大致已经熟悉了。至少,避开地下水主脉没有问题。至于小的支脉,只能靠抽水了。

    而原本成熟的矿道,其实只有不到2万人在挖矿石。其他人,主要都在开凿新的矿道,寻找新矿脉。一旦大批的新矿道被开凿出来,到时候,产量将会翻番。然后,会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高产期。

    随后,等到这批新矿道的潜力耗尽了,又会陷入低谷。那时候,又需要调集大批工程师和出动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新的矿脉,开凿新的矿道。若是找到,就会迎来新一波的高产,否则,矿山则开始没落……

    马林记得,哈茨山的银矿貌似是开采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因此,在现有开采条件下,戈斯拉尔银矿想要没落很难。因为,资源量摆在那儿呢。

    如今,矿井抽水的难题已经被蒸汽机和抽水泵解决了。那么,只要避开地下水主脉,就能一直开采下去。

    只是,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井下开采,难度实在太大了。其中,井下照明就是个很大的难题。

    在这个年代,井下照明一般采用火把。矿工们持着火把下井,然后,在挖矿的时候,把火把插在作业区的墙壁上,提供光明。或者,用蜡烛或油灯什么的。但论光亮,还是火把效果更好些。

    只不过,插在墙上的火把,非常忌讳潮湿。如果矿道的顶部潮湿渗水的话,火把很容易被滴水浇灭。

    因此,这个年代的矿井,新的矿道在开凿出来后,需要通风干燥一段时间,才能开始作业。除了出于安全考虑,也有防止矿道顶部的渗水浇灭火把的原因在。毕竟,没有了照明,几十米上百米的深井里是没法干活的。

    就比如这几万匈牙利壮丁开凿的新矿坑,要等好久才能开始挖矿呢……

    马林皱了皱眉头照明防潮?除了后世的电灯……对了,马灯!

    马林忽然想起来,在90年代,农村电力很不稳定。因此,家家户户都备有煤油灯。那个年代,华夏油价很便宜,汽车也非常少。使用煤油灯,比手电筒要划算多了。因为,当时的手电筒只能使用干电池,没电了就要去买新的电池,成本不小。所以,除了晚上出远门办事,一般人晚上都不太使用手电筒,而是使用煤油灯中最适合携带的一种马灯!

    马灯其实就是一种可以用手提着,也可以挂在墙上的煤油灯。之所以叫马灯,貌似它在19世纪时被赶夜路的美国西部牛仔挂在马鞍上用来照明,故称为“马灯”。

    因为马灯的灯芯周围包裹着一个玻璃罩子,所以,马灯是不惧风雨的。小时候,马林甚至看到风雨交加的晚上,有渔船把马灯挂在外面照明行船。甚至,还能用马灯在晚间吸引鱼群入网……

    说起来,马灯的结构非常简单底部是金属的底座,也是装煤油的地方。然后,上面连着灯头和灯芯。而灯头四周,则是一个用金属条固定的玻璃罩子,可以往上提开更换。而顶部,则有向四周的出气孔,为马灯和外界进行空气交换。同时,因为角度问题,也避免了雨滴进入内部……

    上辈子,马林还是几岁的时候,可没少在半夜提着马灯帮父母照明。特别是在秋收季节,为了抢收稻麦,避开雨水季节,大人们经常要带夜收割稻麦的。而那时候,只有几岁的马林,就专门负责提着马灯在边上提供照明……

    因此,对于马灯,马林是熟得不能再熟了。毕竟,他小时候可是专业的提灯人……

    小时候,他收到不知道哪个三流作者瞎编的鸡汤文影响(90年代是鸡汤文泛滥的年代),听说爱迪生爱拆东西。于是,也傻乎乎地到处拆家,像个二哈似的。

    当时,马林就多次拆过马灯,对马灯的结构非常熟悉,也能把马灯轻松组装回去。可是,后来马林心大了,开始拆家里的电视……然后,因为难度太高,没能组装回去,就被爹妈男女混合双打了很久……

    往事不堪回首,但年少时学二哈拆家,倒是熟悉了马灯的结构。然后,在工匠的帮助下,马林轻松地把马灯还原了出来。

    不过,使用马灯最大的难题其实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能源问题煤油来源实在太少了哇!

    之前,马林从波兰加利西亚地区得到的石油,大部分都被他拿来提取汽油了。甚至,因为汽油不够用,马林还把煤油部分也提炼出来,掺入了汽油里,以增强火力。

    但如果开始使用煤油灯的话,以后就要注意控制将汽油和煤油分离开了。实际上,汽油和煤油的区分点有些模糊。在两者的临界点附近的油,既可以当汽油用,也可以当煤油用,就看你更倾向于哪一种了。在后世,汽油需求更大,自然更倾向于汽油。可在19世纪……据说汽油是被当成危险的废品直接处理掉的……直到汽油机的出现……

    人类的石油工业,其实最早就是为了给煤油灯提供煤油。至于汽油和柴油,当时都是没用的副产品。直到后来出现了内燃机,汽油和柴油才被“废物利用”了……

    不过,从军事角度考虑,马林此前一直更倾向于汽油的。但井下采矿,煤油灯用途巨大。所以,马林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还是选择了把马灯“发明”出来。至少,在戈斯拉尔的拉默尔斯贝格银矿推广马灯的使用,是非常有价值的。毕竟,马林现在手里很缺白银……

    而马灯不惧潮湿的特点,也的确非常有利于井下挖矿作业,给戈斯拉尔的银矿开采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839/ 第一时间欣赏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太上老牛所写的《欧皇崛起》为转载作品,欧皇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欧皇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欧皇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欧皇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欧皇崛起介绍:
(本书为《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的续集,为故事发展的第二阶段。)马林花了六年时间,从一名被赶出家门的穷流浪骑士,奋斗成为伯国的伯爵,并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黑水公司”,麾下有2万强悍的雇佣兵,成为德意志雇佣兵中的王者。然而,对于一名博学多才的学霸级穿越者而言,成为雇佣兵界的王者,显然不是终点。于是乎,马林带着武装到牙齿的强大雇佣军,在德意志,乃至全欧洲,掀起了腥风血雨,开始了欧皇崛起模式。最终,北海成了被马林所有的领土包围的“内海”。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智利的硝石,加勒比海岛的蔗糖、香料,南非的黄金,明朝的瓷器和丝绸等等……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为新的帝国增添营养……欧皇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欧皇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欧皇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