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95章 激战雁门关(上)

    拓跋力微这一次进攻雁门,就是试图想打开进入中原的一扇大门,所以这次进攻并非是试探性的,拓跋力微一下子调动了十万大军,几乎占到了中部鲜卑的一半兵力。

    按理说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事先就应当派出一支小规模的军队进行几次试探性的进攻,来试一试魏军的防御能力以及进入并州的可行性,但拓跋力微似乎并没有那种耐心,他亲率大军长驱直入,显然就是想着一战功成。

    匈奴人的叛乱给拓跋力微不小的启示,让他似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苟延残喘的匈奴人都可以在并州大地上掀起如此大的风浪,那么处于全盛时期的鲜卑人又怎么可能会输于匈奴人呢?

    正是源于这份自信,拓跋力微才没有小心翼翼地采取试探行动,而是径直地率领大军来攻,他的目的,就是一鼓作气地拿下雁门,继而向并州的腹里推进。

    匈奴人的叛乱之火已经是渐趋熄灭,魏军已经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新的入侵之敌,所以拓跋力微不愿意再等待了,他认为,这一次的时机已经是最好的机会了,时不待我,如果再拖延下去,很可能连汤都喝不上了。

    雁门关就在眼前了,拓跋力微遥望着这座关城,嘴角上掠过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笑容,他沉声地下令鲜卑军发起进攻,一鼓作气地拿下雁门关。

    拓跋力微治军极为地严格,他效仿汉人的军队,在军中置战鼓,利用鼓点来指挥军队的进退。

    和那些草莽出身的鲜卑贵族不同,拓跋力微极为重视学习汉人的文化,他曾经聘请一些流落塞外的汉人儒士为老师,学习汉字和辞赋以及兵法,广为收集汉人的书籍,据说在拓跋力微的军营之中,专门有一座营帐就是存放书籍的。

    他读过很多的兵书兵法,对那些名家的兵法著作是如痴如醉,拓跋力微认为,想要组建真正的军队,单靠一身蛮力的勇夫是不行的。无论是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他们打仗凭借的只是匹夫之力,有勇无谋,和汉人军队作战,往往会吃很大的亏。

    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做出改变才行,只有效仿汉人军队的阵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鲜卑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拓跋力微在自己部落的军队中,首先尝试使用鼓点来指挥军队作战,提高军队作战的一致性,尽管比起汉人的军队来有着不少的差距,但和那些习惯于游兵散勇作战的胡族军队来,已经是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了。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一支军队,拓跋力微才率领着弱小的索头部一步步地打败强敌,吞并了一个又一个的部落,最终统一了中部鲜卑,成为鲜卑诸部之中最为强盛的一支。

    在隆隆的战鼓声中,鲜卑军如潮水一般地涌上前去,对雁门关发起了进攻。

    鲜卑军全部是骑兵,但在攻城之时,骑兵并没有用武之地,他们只能是弃马步战,使用云梯和钩索进行攻城。

    云梯和钩索是事先准备好的器械,这次的进攻,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拿下雁门关的,所以在出征之前,拓跋力微就命令军队建造了大量的云梯,准备了不少的钩爪绳索,以备攻城之用。

    其实拓跋力微对汉人军队之中所使用的投石车、攻城车、床弩等大型的器械极为地神往,鲜卑军队在草原上可以纵横无敌,但一旦进行攻城作战,往往是一愁莫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鲜卑人缺乏像样的攻城器械。

    但建造这些器械的难度是极大的,没有技术,没有工匠,仅仅只凭一些臆想,是无法建造出合格的攻城器械来的。

    所以拓跋力微虽然有着极大的兴趣来建造这些武器,但受困于技术难关,他最终也只能是建造一些难度较小的云梯。

    不过好在鲜卑军人多势众,可以采用人海战术,用蚁附的方式来攻城,拓跋力微不相信凭借着他这么庞大的军队,还拿不下一座小小的雁门关?

    鲜卑人的进攻果然要比匈奴人严整有序的多,在鼓点的指挥下,弃马步战的鲜卑军阵容齐整,在长达两里多宽的战线上,同时向雁门关发起了进攻。

    一架架的云梯竖了起来,这些云梯数量相当的多,密集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是将雁门关的外墙给满铺了一遍,所有的鲜卑兵奋力地向上攀登着,密密麻麻的,就如同是挂在城墙上一般,排列整齐。

    邓艾、石苞和乐则是表情严肃,鲜卑人投入的攻城兵力密集程度,显然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的,他们也没有想到,鲜卑人的进攻竟然就是这么的粗暴直接,并没有采用那种试探性的攻击方式,而是从一开始就集结重兵,倾注全力来发起进攻。

    这显然给雁门关的防守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乐面色发白,如果说没有邓艾石苞的援助,但凭雁门关的千把守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挡得住鲜卑人如此猛烈的攻势的。

    幸亏有邓艾石苞的一万军队,这才算是让乐吃了一颗定心丸,雁门关上防御器械是不缺的,唯一欠缺的,恐怕只有人了。

    鲜卑人潮水一般地涌来,魏军也是拼尽了全力,使用弓箭、滚木、擂石、滚油,开水等武器来进行反击。

    在守城作战中,几乎城中的所有的东西,都能成为防御武器,那怕是一块砖头,一根梁柱,都可以充当杀敌的武器。

    魏军居高临下,不停地往城下射箭,投掷木石,来阻止鲜卑军的登城,不断断的有鲜卑兵从云梯上跌落下去,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不过这种惨叫声立刻淹没在了鲜卑人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声中,前面的伤亡根本就阻挡不了后面的进攻势头,鲜卑人前仆后继,悍不畏死,不断地发起着进攻。

    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双方的激战,如火如荼。

第596章 激战雁门关(下)

    攻城作战,打得也是一种气势,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气势相当的重要,如果一方军心不稳,斗志涣散的,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

    鲜卑人兴起于草原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他们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匈奴之后,成为了新的草原霸主,这种草原霸主的地位,让鲜卑人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往常的战斗中,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这次进攻雁门关,他们依仗着庞大的人数优势,自信可以轻取雁门关。

    而魏军这边虽然守城的军队并非来自同一部队,但是无论是原先守城的郡兵还是身经百战的越骑兵,那怕就是实力稍逊一筹的屯骑兵,战斗意志方面,却也是不输于任何军队的。

    曹亮治军相当的严谨,从组建平北军之时起,他就奉行的着精兵路线,兵不在多而在精,所有加入平北军的士兵,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考核,优胜劣汰,这样才能确保兵源的质量。

    有了高素质的士兵,自然在提升战斗力方面效果显著,尤其是越骑兵,那可是曹亮一手带出来的军队,虽然说现在越骑兵的规模比以前庞大了,新加入的人数占据了大多数,但是队伍的精神不垮,战魂不散,他们就永远都是一支百胜之师。

    尽管适应了马背上的节奏,但越骑兵弃马守城,同样打得十分漂亮,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同样习惯于骑战的鲜卑骑兵,大家半斤八两,在这个时候,比拼的往往就是气势,谁的气势不倒,谁就能笑到最后。

    相比于鲜卑人进攻手段的单一,魏军在防守上,却是变化多端的,使用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的,比起弓箭来,滚木和擂石的效率则是要更高一些,弓箭只能是点杀,一支箭最多只能射死一名敌人,但滚木擂石不同,它可以造成敌人成片成群的伤亡。

    但最为有效的,却也不是这两种武器,守城战中最厉害的武器莫过于滚油了,在城头上,烧上一个大锅,将各种油脂倾倒入锅中融化沸煮开,用瓢舀起来,从城头上浇下去。

    沸腾后的滚油比热水更烫,一旦浇到攻城的鲜卑兵头上脸上,立刻会迸发出杀猪似的嚎叫,几乎没有人可以承受这样的一种痛苦。

    当然直接杀伤敌兵是滚油的一个方法,然而更厉害的则在后面,由于敌兵可以使用盾牌进行防护,身上也有皮甲的保护,只要避免被滚油浇到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上似乎就平安无事了。

    其实滚油还有一个更大的杀招,这也是它比开水更厉害的地方,那就是滚油可以点燃,当足够多的滚油浇下去之后,魏军就可以在上面扔下火把来,将浇在鲜卑士兵和云梯上的油脂给点燃了。

    这些油脂一点被点着,马上就会燃起熊熊的大火,那些被淋上油脂的鲜卑兵以及那些云梯,都会在烈火中被焚烧掉。

    这种连人带梯的破坏方法,是最为暴力的,也是最能有效地打击敌人士气的方法,不光能重创攻城的鲜卑兵,更连他们攻城的器械都烧掉了,给鲜卑人带来的心理阴影自然是无比巨大的。

    但战斗还在持续,毕竟滚油的数量有限,融化油脂至沸腾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尽管滚油做为最有杀伤力的武器,但终究是受制于数量,没办法大规模的应用。

    否则的话,不管鲜卑人架设多少的云梯,挨个浇一遍滚油,就全部都给解决掉了。

    在阵后督战的拓跋力微面色由轻松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原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的雁门关居然会打得这么胶着,城下横七竖八的躺满了无数的尸体,这就是鲜卑人为之付出的代价。

    拓跋力微当然不会去心疼这些死去的士兵,做为一个有野心有魄力的鲜卑王者,那注定是要踏在无数尸骨之上的,就如他当初杀掉自己的妻子,为了谋求权力,任何人任何东西牺牲掉,都是值得的。

    但让拓跋力微郁闷的是,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代价,他们居然仍旧未能越上城墙半步。

    可既然打得这个份上,拓跋力微也绝不会有所动摇,拿下雁门关是他既定的目标,那就不惜一切代价,也必须要拿下来。

    鲜卑的进攻并没有因为攻击不利而有所停顿,鲜卑人悍不畏死的劲头,也似乎比匈奴人要强上不少,并州数次战役之中,魏军俘获了大量的匈奴战俘,这些人一旦溃败,就完全地丧失了斗志,早早地就投降了。

    但眼前的鲜卑人,似乎不知道畏惧是什么东西,那怕曾经过兄弟,惨死在他的面前,都不能令他动容。

    魏军已经是数不清杀伤了多少的鲜卑人了,光看看城下满地的尸体,就已经是触目惊心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的鲜卑人战死在城下。

    由于雁门关是一座关隘,两面是高山,可以供鲜卑人进攻的地段并不多,所以那怕鲜卑人拥兵十万,但是真正可以投入到进攻之中的兵力,却是比较少的,鲜卑人只有采用轮换进攻的方式,前仆后继,而无法对雁门关采用四面包围的打法。

    由于魏军守关只需要承受一面的进攻,所以整个城防的压力都不会太大,只要他们坚守阵地,奋勇作战,鲜卑人就很难攻得破这道防线。

    城池的攻防战,本来就是双方毅力的交锋,谁能坚持着到最后,谁就能获得胜利。

    连续进攻的失挫,让鲜卑人原本高昂的士气倍受打击,眼着着红日西沉,天色渐暮,拓跋力微不得不下令鸣金收兵,暂且地停止了进攻。

    鲜卑人如退潮一般,很快地就撤离了城下,魏军奋战了一天,也有些疲惫之感,不过邓艾石苞乐他们都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鲜卑人的进攻并不会因为今日一战失利而中止,明天他们肯定会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更为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第597章 增援

    接到雁门前线急报的时候,曹亮正在九原城里处理遗留的问题,这次匈奴的战俘特别的多,如何安置显然是一个大问题,总不能全让他们去挖煤吧,貌似先前在晋中之战中俘虏的匈奴人已经足够用了,看来接下来还得给这些匈奴人人找点活干才行。

    逃走的刘豹和刘蛟已经是不足为惧了,凭他们现在的手中的这点人马,已经在并州掀不起什么风浪了,不过本着除恶务净的原则,曹亮是不会放任他们逃亡的。

    派越骑营和屯骑营前去追击,曹亮倒不用担心兵力不足,以越骑营和屯骑营的战斗力,收拾掉匈奴人的残余,完全是绰绰有余。

    唯一让曹亮担心的就是越骑营和屯骑营是不是能追得到匈奴的败兵,毕竟晋北地域广阔,地形复杂,魏军对这里的地形比较陌生,如果匈奴人躲藏起来的话,是很难追踪到的。

    但从雁门关传回来的消息,却让曹亮暗暗地吃了一惊,想不到鲜卑人会在这个时候进攻雁门关,确实是出乎曹亮的意料。

    鲜卑人是五胡之一,当然是曹亮计划要除去的敌人,不过他们远居塞外,目前曹亮还没有计划去对付他们,没想到他们却提前进攻中原,来者不善啊!

    鲜卑人比较活跃的时期,还是步度根轲比能的那个时期,尤其是轲比能,野心勃勃,却又善于耍手腕,表面对魏国朝廷恭顺无比,但实际上却是暗中培养发展自己的势力,兼并其他部落,等到羽翼丰满之时,便再度叛乱。

    不过轲比能被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刺杀之后,鲜卑人群龙无首,陷入了分崩离析之中,各部之间忙于战乱,不再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

    曹亮知道,鲜卑人的再度崛起,那已经是西晋年间的事了,最起码在曹魏时期,他们是无所做为的。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鲜卑人居然在这个时候悍然进攻雁门关,难道这也是蝴蝶效应吗?

    曹亮当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只幕后的黑手在操纵,不过他时刻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邓艾的奏报之中,可是提到了此番鲜卑人进攻的兵力号称是十万大军,领军的首领是拓跋力微,现在他们和雁门太守乐的郡兵坚守雁门关,不过形势不容乐观,急待增援。

    同时邓艾的奏报也提及到了他们在雁门关附近歼灭了匈奴大部兵马,但比较遗憾的是,左贤王刘豹和中部帅刘蛟都未能擒获,刘豹向西逃窜,逃往了朔方,而刘蛟则投靠了鲜卑人,此次追击,未竟全功。

    逃亡到拓跋鲜卑的刘蛟曹亮到没有在意,毕竟拓跋鲜卑兵强马壮,不会差刘蛟那几百号的人马,刘蛟加入到鲜卑人之中,起不了什么作用。

    但刘豹逃亡到朔方却引起了曹亮的警惕,尤其是当初攻破兹氏的时候,曹亮还特意地派人去找刘渊结果没找到,事先曹亮也曾经反思过,刘渊只是一个几岁的小孩,以他的能力,是不足以逃亡的,除非是刘豹在他的身边安插了高手,关键的时候,他们带走了刘渊。

    别人不清楚,曹帝能不清楚吗,这个刘渊可是非常人也,留着他终归是一个祸胎。

    结合这次刘豹的西逃行为,曹亮隐隐觉得,这一切应当是刘豹事先就做好的安排,所谓狡兔三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刘豹为人谨慎,老谋深算,在并州起事之时,恐怕就担心失败,暗中做好了退路。

    此贼不除,以后恐怕会再生祸乱。

    不过以曹亮现在的身份地位以及手中掌握的兵力,想直捣朔方,心有余而力不足,鞭长莫及。

    现在的当务之急,倒不是再追踪刘豹,而是想着怎么来对付拓跋力微吧。

    曹亮将三个步兵营的编制打乱,分为了四个部,令羊祜、杜预、王各率一部分别镇守九原、定襄和原平,剩余的一部,则由他亲自率领,增援雁门关。

    羊祜等人感觉比较奇怪,既然是雁门关告急,魏军理应是火速驰援雁门关才是,而且鲜卑人势大,魏军至少也得集结重兵对付才是。

    曹亮如此安排,自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雁门关自然是急所,如果雁门关失守的话,鲜卑人便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并州。

    但就算是魏军守住了雁门关,那也是很难完全挡得往鲜卑人的,毕竟南下并州,又不可能只有雁门关一条路,在雁门关东面和西面,都有一些险峻的山路可以通行,鲜卑人可以利用这些通道,进入到并州来,只不过路途比没有雁门关那样好走罢了。

    如果鲜卑人从别的地段渗透到并州来,确实是一个令人比较头疼的事,所以曹亮才做出如此的安排,令羊守九原,杜预守定襄,王守原平,这样一来,在晋北一带,就形成了一个铁三角的防御阵势,互为犄角,可攻可守。

    同时,曹亮让羊他们实施坚壁清野,将散居在城外的那些汉人百姓全部集中到九原等三座城池之中,以防备鲜卑人的劫掠。

    对于鲜卑人,曹亮可是清楚的很,这些家伙甚至要比匈奴人还更为凶残,吃人不吐骨头,如果让这些家伙祸乱并州的话,那么刚刚平定匈奴之后形成的大好局面就会荡然无存。

    针对魏军驻守兵力不足的问题,曹亮羊祜三人下令,让他们各自召募乡勇,暂时地编入郡兵之中,来协助平北军守城。

    而且这个数量曹亮不做限制,为了抵抗鲜卑人的入侵,曹亮让他们招募乡勇多多益善,毕竟鲜卑十万大军来袭,给并州防御带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很快地布置好之后,曹亮立刻率领五千混编的步兵部队驰援雁门。步兵部队速度较慢,而且为了防备敌军的半路伏击,曹亮的整个行军都是十分小心翼翼的,大概用了三天左右的时间,曹亮才终于是赶到了雁门关。

    而这个时候,雁门关的激战已经是持续了五天的时间了。

第598章 不出所料

    雁门关的战斗,一直处于一种比较胶着的状态,尽管魏军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是他们还是在坚守着,一刻也没有放松,始终也没让拓跋力微的企图得逞。

    鲜卑人则是越打越急躁,屡屡的进攻受挫,让自信满满踌躇满志的拓跋力微也不再淡定了,如果拿不下雁门关,打不开南下的通道,那么这一次鲜卑人很有可能就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回了。

    于是拓跋力微决定加大进攻的力度,再多建造几百架云梯,对雁门关实施饱和式攻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雁门关。

    但就在鲜卑人倾注全力发起进攻的时候,他却发现魏军的防御手段有所改变,以前魏军守城的时候,虽然也是大量地使用擂石,但这些擂石只是从城上扔了下来,最多能砸伤攻城的队伍,对鲜卑人的后方阵地是没有什么威胁的。

    但是今天却发生了喋喋的怪事,这些擂石竟然如同长了翅膀一样,竟然是飞了起来,可以飞出很远,大约有两三百步的距离,而飞起来的石头威力更加的惊人,无论是被它砸中的人,还是云梯以及车辆,无一不成为齑粉,那从天而降的雷霆之势,让鲜卑人是惊惶失措,这些石头也太猛了,根本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防避得了。

    而且这些石块可不是小数目,它们不断地从城头上飞了起来,不停地砸向鲜卑人的队伍,而且这些石块似乎是长了眼睛,专捡人多的地方砸,凡是被砸中的士兵,全部是血肉模糊,死得不提有多惨了。

    这些鲜卑人显然被吓坏了,把这些飞石称之为长翅膀的石头,为了躲避这些飞石,鲜卑人是纷纷抬着个脑袋,死死地盯着天空,一看到情况不对,撒丫子就跑。

    可惜这些飞石并不在少数,避得了这个,躲不开那个,鲜卑人疲于奔命,自然就没有能力继续地专注于攻城了。

    消息报给了拓跋力微,拓跋力微亲自到阵前去观看,果然阵前乱石如飞,砸得鲜卑人四散而逃。

    拓跋力微大皱眉头,不出所料的话,这些飞石就都是那种叫做投石车的器械射出来的,看来魏军的援兵赶到了。

    事实确实和拓跋力微猜测的一般无二,当鲜卑人的进攻到了第六天的时候,曹亮也如期地赶到了雁门关,与邓艾石苞合兵一处。

    曹亮率步兵部队赶到雁门之后,大大地加强了雁门的防御力量,曹亮不光是带了五千人,而且还把攻打九原的最大功臣投石车给拉来了,五十辆投石车一字排开,登上了城头。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城头,投石车的使用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俱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攻击的角度要进行一些调整,攻城的时候,投石车采用的仰攻模式,而守城的时候,则采用的是俯攻的模式。

    这对投石车来说只是小事一桩,现在投石车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弹药不足,先前在进攻九原的时候,投石车就已经差不多把魏军存储的石弹消耗光了,尽管战后打扫战场的时候,这些石弹还能回收再利用,但也仅仅只局限于那些没有破损的石弹。

    大多数的石弹都和目标同归于尽了,所以这次曹亮带到雁门关的石弹,数量上并不是十分充足的。

    但这似乎难不倒曹亮,投石车所使用的弹药,并不仅仅局限于球状的石弹,普通的石块也可以投掷的,只不过相对于球状的石弹,这些不规则的石块在命中精度上,差距是很大的。

    不过对付如蝗似蛟一般的鲜卑人,命中精度上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投石车抛得够远,射得够高,就足以对鲜卑人造成致命的打击了。

    投石车出手,果然是不同凡响的,凌空砸下来的石块力道非凡,每一块都有千钧之重,鲜卑人还以为是有神人相助,否则他们可不相信谁的力气会这么大,能轻易地这些沉重的石块抛到半天空之中,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除了投石车之外,魏军这次增加的另一种武器就是连弩,守城作战时,连弩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它在破密集阵型上面,有着绝佳的能力。

    一发十矢,百发千矢,几百具连弩同时上城,几千支弩箭就如同是暴雨梨花般倾泻而下,对鲜卑人的威胁是何其之大。

    如果说投石车对鲜卑人是有着巨大的震慑力,而连弩对鲜卑人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几百具的连弩,所形成的死亡扇面是何其之大,几乎覆盖了整条的北城墙。

    如此情况下,鲜卑人很受伤,魏军如果全部装备投石车和连弩的话,守城作战必定是威力无穷。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曹亮的应变能力,原本就么多的投石车,沉重无比行动缓慢,许多人认为没有必要携带它,守城作战,多准备弓弩就行了。

    但曹亮力排众议,坚持地带投石车来雁门,尽管因为这个原因,让援军的行动时间迟缓了一天左右的时间,但一经使用,效果竟然是无比强大的,所以曹亮的高瞻远嘱,得到了军中人员的一致认可。

    鲜卑骑兵经此挨打之后,似乎变得一蹶不振了,许多人经常是无意识地抬头看天,生怕天上掉下一个飞石来砸中自己。

    这种状况之下,是很难取得重大战果的。

    拓跋力微相当的郁闷,早知道如今魏军援兵如此强劲,那拓跋力微肯定会在前几日加强进攻,趁着魏军援兵不至的情况下,提前一步拿下雁门关,魏军大败,投石车和连弩肯定不会再装备到前线来了。

    撤军已经是不二的选择了,多次进攻无果之后,拓跋力微显然只能是无奈地接受了这个战况,雁门关,终究是无缘染指的。

    鲜卑兵退了回去,不过他并没有回到云中去,反而是在距离雁门关的不远处安营下寨,随时准备着再度集结人马,二次进攻雁门关。

    拓跋力微就是这口气,怎么也咽不下。

第599章 并州都督

    雁门关的战事,陷入了持久战之中,拓跋力微不甘心此次南侵就这么空手而归,他留驻于阴馆,时不时地派兵滋扰雁门一带,并且为后续的进攻做着准备。

    曹亮自然不敢掉以轻心,除了做好雁门关防守之外,曹亮还派兵加强了长城一线的防御,尽可能地将鲜卑人挡在塞外,不让他们进入内地,祸乱并州。

    平定匈奴叛乱之后,曹亮原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下了,自己也有时间来处理并州的政务,毕竟身为并州刺史,在其位就得谋其政。

    可现在鲜卑人贼心不死,雁门关的战事虽然维持着低烈度,但是始终没有停息的迹象,曹亮在晋北抽不出身来,自然是无顾及并州的政务了。

    也不知是朝廷知道曹亮分身乏术,还是因为曹亮平定匈奴功勋卓著,秋八月的时候,朝廷一纸诏书传到了雁门,升曹亮为都督并州诸军事,仍兼任平北将军,不过护匈奴中郎将的职务却撤消了,改任为破鲜卑中郎将。

    这两个职务的更迭倒不为奇怪,毕竟匈奴已灭,再保留护匈奴中郎将这一官职,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过让人好奇的是,这两个职务都是针对胡人的,一个是护,一个却是破,显然在朝廷的眼里,匈奴和鲜卑是不同的。

    匈奴人是归附的胡族,其活动区域是在魏国的领土之内的,在其叛乱之前,他们是受魏国朝廷管理和辖制的,所以才会有护匈奴中郎这样的职称,护代表着护卫和管理。

    而鲜卑人则属于未归附的胡族,他们活动的区域也是在魏国的疆域之外的,所以针对鲜卑人设立的官职就不称护而称之为破了。

    护匈奴中郎将基本上是由并州刺史兼着的,一直以来都没有空缺过,而破鲜卑中郎将魏国首置,历史上也仅东汉时田晏曾担任过,不常置。

    朝廷重设此职,显然是也注意到了此番鲜卑人的威胁,升曹亮为并州都督和破鲜卑中郎将,便有刻意地来针对鲜卑人的意思。

    不过都督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职位是凌架于刺史之上的,曹亮升为并州都督之后,自然朝廷得任命新的并州刺史,不过至于人选,曹爽还特意地派人前来雁门,征求曹亮的建议。

    都督一般不常置,只有在边境和军事行动比较频繁的区域,才会设立都督,比如雍凉都督、荆州都督、扬州都督等,都督的职务重心是军事,兼管政务,所以曹爽考虑到新任的并州刺史与曹亮的配合事宜,特意地让曹亮自己挑一个合适的人选。

    曹爽给曹亮的备选名单里有游击将军陈泰、青州护军胡奋和安丰太守王基等几人。

    陈泰和胡奋可都是世家豪门的代表人物,陈泰是陈群之子,胡奋是胡遵之子,这两个人和司马家关系密切,曹亮当然不能选,安丰太守王基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几年前在淮南之战时,便和曹亮共过患难,还跟曹亮拜过把子,交情不一般,如果由他来担任并州刺史的话,确实能解曹亮的后顾之忧。

    所以曹亮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王基。

    这个时候王基已经由淮南调任洛阳,由于他这几年在安丰表现出色,此番调回洛阳,升职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只是具体担任什么职务,还没有明确安排。

    曹亮升任并州都督之后,并州刺史空缺出来,由于匈奴叛乱已经平定,并州刺史也成为了灸手可热的职位,光是意图任职的官员就多达七八个人,其中便包括热门人选陈泰和胡奋。

    尤其是游击将军陈泰,此前在曹亮担任平北将军之时,朝廷中就有人力挺陈泰去接田豫的班,只不过曹爽后来选了曹亮,陈泰才没有当成。

    此次并州刺史空缺,陈泰又得到了司马懿以及朝中的一些老臣的支持,呼声比较高,让曹爽也有些犹豫了,最后他把皮球踢给了曹亮,让曹亮自己选搭裆。

    最终曹亮选择了王基,曹爽也就同意了,王基逆袭成功,当上了并州刺史。

    这让王基很是兴奋,看来他当初拜把子的这位兄弟还是没忘了他呀,此番王基到洛阳来,也没想到可以担任并州刺史这样重要的职位,毕竟论家世论条件,他和陈泰胡奋相比,有着云泥之别,如果没有曹亮点名,再怎么也不可能轮得上他。

    得到了朝廷的任命之后,王基立刻是动身前往并州,到晋阳之后,也只是简单地安顿了一下之后,便立刻前往雁门,却会见曹亮。

    王基担任的并州刺史和前任的刺史曹亮以及上上任刺史田豫是不同的,曹亮领平北将军,田豫领振威将军,都是假节,都兼任着护匈奴中郎将军,所以他们担任的是领兵刺史,而王基没有领将军衔,自然是单车刺史,在品秩上面,单车刺史和领兵刺史虽然同为刺史,但却是官职低上一品的。

    而并州都督是并州刺史上的顶头上司,与情与理,王基都必须特意地赶往雁门,去面见曹亮。

    当然从私人关系上,王基更是想要迫不及待地见到曹亮,当时淮南一别,距今已是三年多的时间了,甚是想念。

    相比于晋阳的繁华,晋北一带几乎看不到人烟了,由于雁门关一带战事正酣,所以晋北的老百姓大多迁往了晋中一带,就算是不想背井离乡,也被安置到了临近的九原、定襄、原平这些城池之中,为了更好地对付来犯的鲜卑人,曹亮要求晋北诸地实施坚壁清野,野无散谷,就算是鲜卑人攻入到晋北一带,也会因为粮草不足难以为继。

    晋北的荒凉给王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离开九原之时,驻守九原的羊祜还特意地派了一支骑兵队伍来给王基保驾护航,毕竟距离雁门越近,越容易受到鲜卑人的袭击。

    不过还好,王基在这一路之上总算是平安无事,有惊无险地进入了雁门关。

第600章 鲜卑之患

    曹亮对王基的到来很是高兴,亲自出城迎接。

    “伯舆兄,你总算来了,想煞小弟也。”曹亮上前拉住王基的手,热情地道。他的这种热情并非是那种官场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

    曹亮升任并州都督之后,急需一个有能力而且和自己关系不错的人来当这个并州刺史,充当自己得力的后援,而王基无疑便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如此场合,王基倒是不好意思和曹亮称兄道弟,有些拘谨地道:“下官参见曹都督。”

    曹亮呵呵一笑道:“伯舆兄何须如此客套,当初你我在安风,那可是同过生死共过患难的,所谓患难之交不可忘,你我义结金兰,自当以兄弟相称才是。”

    以曹亮如今的地位,王基算是高攀了,但没想到曹亮依旧是那般平易近人,让王基的生疏感顿时全消,热情地和他攀谈起来。

    曹亮特意地在军营之中设宴,不过宴席之上却没有酒,在军中,曹亮是禁止饮酒的,尤其是在战时,有犯禁者,立斩无赦,曹亮身为主帅,自然得以身作则,那怕是给王基的接风宴,也是以茶代酒。

    王基没有不悦,反倒是极为钦佩曹亮,如此地治军严谨,也难怪曹亮能取得如此功勋战绩,想来和他严肃军纪有着莫大的关系,一个严于律己的人,才能真正地以德服众。

    曹亮简单地问询了一下离别后的情况,很快地便转入了正题,谈到边塞的军情,曹亮变得一脸的严肃,鲜卑人来势汹汹,已经成为了魏国边境的第一大患。

    按理说胡人犯境,只为掳掠人口及财物,一般他们是没有什么领土述求的,但这个拓跋力微显然和其他的胡人不同,他野心勃勃,志在入主中原,所以在屡攻不克的情况下,仍然锲而不舍地多次发起进攻,扰得边境未有安宁。

    这显然是有违曹亮的初衷的,曹亮入主并州,目的就是想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来做为和司马家抗衡的资本。

    既然是根据地,那就得保证这片区域的安宁和稳定,匈奴是平定了,但突然之间又冒出一个鲜卑来,把曹亮治理并州的计划全打乱了。也就是说,不破鲜卑,曹亮许多计划都没法实现。

    可是想要平定鲜卑,可不像平定匈奴那么简单,别看匈奴人也是号称十万之众,但是由于匈奴人分裂为五部,各自为战,互相猜忌,这才给了曹亮可趁之机,逐个击破。

    但是鲜卑人可不好那么对付,本身拓跋力微这个人统治能力极强,远近大小部落纷纷归附,凝聚力极强,曹亮根本就没有各个击破的可能性。

    而且现在曹亮在兵力上是一个短板,平北军连同并州郡兵在内,合计才三万余人,与鲜卑人的十万甚至二十万大军相比,确实是相去甚远。

    所以想要打败鲜卑人,就必须地解决己方兵力薄弱的问题,只有并州军强大起来,才有克敌战胜的机会。

    但想要扩军,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朝廷对私募军人的行为极其地严格,任何在编制以外主动地募集军队,都将被朝廷视为叛逆作乱。

    平北军加上并州军,按编制来计算,是三万人,并州地域辽阔,单凭这三万人,恐怕就连戍守各地都是捉襟见肘的,更别说想要反击鲜卑人了。

    虽然曹亮也已经以召募乡勇的方式,在并州各地广为招募军队,曹亮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壮大自己的军队,最终达到可以和鲜卑人较量的程度。

    当然,曹亮的这项计划,必须得到新任的并州刺史同意才行,所以,在选择并州刺史的时候,曹亮肯定是倾向于选择和自己关系不错的人来当这个并州刺史的,并州刺史不仅仅只是一个地方官,他必须成为自己左膀右臂一般的人物。

    王基到来之后,曹亮也不隐瞒,而是主动坦诚地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王基,以换取他的支持。

    王基有些犹豫,因为他清楚,未经朝廷许可的募兵行为,等同于叛逆,此中的利害的,他还是很清楚的。

    但是王基看到曹亮坦率而真诚的目光,他不禁为之触动,曹亮这么做的最终目的,便不是意图做什么不轨之事,而是为了平灭鲜卑之患,大公无私的行为,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所以王基决定全力支持曹亮的计划,荣辱与共,休戚相干。

    曹亮主要和他商量的就是这么一件事,至于其他的事,曹亮倒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毕竟刺史有刺史的职责权限,都督有都督的管辖权力,办好自己的事,显然是最为重要的。

    但是招募乡勇是一回事,形成战斗力又是一回事,扩军备战,那是需要时间的,没有进行系统的操练,招募来的这些乡勇,尚不具备和鲜卑人抗衡。

    而拓跋力微并不会歇着,正始四年冬天过去之后,到了正始五年的春天,鲜卑人再次地大举来犯。

    雁门关这块硬骨头鲜卑人可是啃不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鲜卑人就无机可趁,拓跋力微听从了手下汉人谋士范建的建议,迂回突破长城防线,从东北方向代郡的方向,进入晋北地区。

    不得不说曹亮在战略这方面的前瞻了,就在大多数人认为守住雁门这道门户,就可以完全地挡住鲜卑人的进攻。

    但曹亮却清楚,雁门不是剑门,没有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如果鲜卑人放弃主动雁门转而从其他地方进军的话,曹亮肯定是挡不住的,毕竟这么长的防线,以现在曹亮的兵力,根本就做不到万无一失。

    那怕就算你守住了并州这一段,而匈奴人选择从幽州绕过来的话,对于曹亮来说,一样是无解的。

    所以,曹亮并没有太纠结于寸土必争,而是主动地放弃了大片的领土,坚壁清野,守住九原、定襄、原平等几座城池据点,来遏制对方的进攻。

第601章 三年

    和鲜卑人的战斗,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正始三年夏一直持续到了正始六年秋,三年多的时间里,战火连绵不绝。

    鲜卑人的进攻,一开始是来势汹汹的,他们倚仗着兵强马壮,在晋北大地上横行肆虐,所向披靡。

    曹亮针对鲜卑人的进攻,是早有防守预案的,这一方案,也得到了桓范的认可,曹亮的这个方案,倒是和历史上姜维提出来的敛兵聚谷计划颇有些相似之处,就是放弃长城一线的防御,将晋北的兵力,退守到雁门、九原、定襄和原平四座城池之中,进行坚守作战,同时派出越骑营和屯骑营,不断地滋扰和破坏鲜卑人的运输补给线,打击其兵力薄弱处。

    以现在平北军的实力,如果想要御敌于国门之外,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为整个北方边境,仅并州这一段,就长达三四百里,如果让平北军做到滴水不漏的防守,那至少也得再增加三到五倍的兵力才行,单单地守住雁门关,对于平北军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鲜卑人通过山间小道进入晋北,其后勤补给便显得困难了许多,这种瓶颈似的补给线,几年以来,一直严重制约着鲜卑人进攻势头,以至于打了三年仗,始终裹足于雁门郡及新兴郡范围之内,拓跋力微一直期许的向晋阳进军的计划,始终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而搁浅。

    如果能打通雁门关,打通这条晋北大道,那么鲜卑人就可以解决后勤补给的困难问题,进而南侵,吞并并州。

    于是雁门关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鲜卑人屡次进攻雁门关,并对雁门关多次实施南北夹击。不过曹亮一直亲自驻守在雁门关,魏军牢牢地控制着该城,让鲜卑多次无功而返。

    鲜卑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攻坚的手段,长久以来,他们生活大漠草原之上,征伐作战全靠骑兵,可以说没有骑兵解决不了的战斗,但是进入中原之后,他们往往面对的,是一座座高大坚固的城墙,这样的攻城战,对他们来说完全是陌生的,攻城时能采用的器械也是比较原始简陋的,所以那怕鲜卑人人多势众,攻势如潮,但始终也无法攻破任何一座城池。

    拓跋力微确实是相当的郁闷,按理说鲜卑军队已经越过了魏军的长城防线,向前推进了好几百里,一直打到了魏国新兴郡的九原一带,但是似乎却是处处碰壁,不光雁门关拿不下来,就连九原、定襄、原平这几座城池也攻不动。

    鲜卑军队这几年来也一直在这些地带打转,连续几个月攻打一座城池,却一直是徒劳无功,只能转头去打另外一座城池,再浪费几个月的时间,同样也没有什么结果。

    几番折腾下来,便到了冬天。而冬天是鲜卑骑兵最为难挨的日子,由于魏军在晋北一带实施了坚壁清野的战术,除了这四座城池之外,整个广袤的晋北大地,听不到一声鸡鸣犬吠,看不到一缕炊烟,对于习惯以劫掠为生的鲜卑骑兵来讲,在晋北大地上捞不到任何的油水。

    再加上后勤运输线的困难,这些侵入到塞内的军队基本上处于半饥饿的状态,唯一让他们聊可**的是,这满山遍野的虽然没有庄稼,但最起码是长满了野草的,有野草就有马的饲料,他们还可以喝点马奶充饥。

    但到了冬天,百草枯萎,大雪封山,这回就真得断绝生机了。所以到了冬天,鲜卑人就不得不撤军,退到塞外去,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再度入侵。

    按理说,鲜卑人折腾上一年,两手空空而归,明年是否再度进攻肯定要打上一个问号的。但拓跋力微似乎脑子里就一根筋,今年没收获,明年还要来,他似乎不信邪一样,撞了南墙依然也不回头,仿佛中原大地有着极大的魔力,一次次地吸引着他,让他锲而不舍。

    但曹亮却是不胜其烦,这拓跋力微,还真是一块牛皮糖,黏性很强,韧劲很足,还真是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可是并州被他这么来回的折腾,搞得是民生凋蔽,疮荑满目。

    晋北大地就不用说了,为了实施坚壁清野,百里无鸡鸣,成了一片赤地荒野,晋中一带,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了支援晋北的战争,晋中的所有税赋都投入了进去。

    为了招募乡勇,并州各地更是抽调走了大部分的青壮劳力,王基回到晋阳之后,全力以赴地支持曹亮,搞得晋阳府库之中,几乎没有一粒的存粮,所有能支援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晋北前线之中。

    这种并州军民团结一心,一致对敌的态度,从一个侧面支持了曹亮的战斗,晋北诸城能够坚守不失,与晋中百姓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一直以来,曹亮就谋划着反击,想要打破鲜卑的入侵,就必须要重创他们,唯有把鲜卑人打疼打怕了,才可以消除他们对中原的觎觑之心。

    这三年来曹亮一直集蓄着反击的力量,除了从本地招募的乡勇之外,晋阳那边才是乡勇真正的支援中心。

    乡勇名义上是不入编制的临时武装,根据朝廷的规定,当某州遭遇到外敌的入侵或叛乱之时,为了保境安民,都督或刺史有征召乡勇的权力.

    只不过这些征召的乡勇并不会列入到正式的编制之中,朝廷也不会负担这部分人的粮饷,所有费用,需要当地州府来开支。

    而且这些乡勇只能是在危急的时候起用,一旦战争或叛乱结束,需要立刻遣散,不得再保留。

    还有一方面朝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却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乡勇只得用于本地的防御,不得擅自向别的地方进行调动。

    通常意义上,这些乡勇做为地方武装,无论战斗力还是武器装备,都是无法和正规军队相提并论的,这了就注定了乡勇是不堪大用的。

第602章 准备反击

    但是在并州,这种局面却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曹亮招募乡勇,并不是为了拼凑临时的防御力量,而是把这些人当做正规的军队来培养的。

    曹亮配备给乡勇的武器装备,都是同正规军一般无二的,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操练方式也和正规军队没有区别。

    所以,并州的乡勇,其实和正规军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此次的募兵,曹亮正是利用了朝廷的这一个漏洞,扩大了军队的编制,借用乡勇的名义,也是避免朝中有人会弹劾,毕竟此次鲜卑来犯,大敌当前,仅凭并州现有的军队不足以抵抗,招募乡勇,合情合理。

    三年的时间,曹亮陆陆续续地召募到了三万多人,抛除那些和鲜卑人交战之中阵亡的,可用之兵也达到了两万五千人以上,也使得平北军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人。

    拥兵五万,这也就让曹亮有了反击鲜卑人的资本。而且经历过三年战火的洗礼,这些新兵也逐渐地成长了起来,曹亮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万事俱备,只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了。

    而整个晋北的战局,也发生了潜易默化的变化,如果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来形容鲜卑人的话,似乎再恰当不过了。

    正始四年的时候,鲜卑人初入晋北,来势汹汹,势头很猛,攻势极为强悍,一路狂飙奔进,肆虐晋北诸地。

    不过到了第二年,进攻的势头就没有头一年那样旺盛了,似乎前一年四处碰壁一无所获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阴影。这一年,鲜卑人打得比较老实,他们一改前一年那样无头苍蝇似的乱攻,这一年时间,他们几乎集中了全部的兵力,北线重点攻打雁门关,南线重点攻打九原,希望在南北两面,可以打开突破口。

    但事与愿违,魏军顽强而坚固的防守,让鲜卑人依然是无功而返,鲜卑在冬季来临之前的撤退,显得是垂头丧气。

    相比于正始五年的士气低落,正始六年鲜卑人的进攻更显得萎靡不振,原本二月就投入进攻的他们,直到三月中旬才姗姗来迟。

    这一次,拓跋力微放弃了进攻雁门关,而在此前三年,鲜卑人的进攻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雁门关,这次放弃攻打雁门关,也等于是拓跋力微承认了雁门关的牢不可破,再打下去,只能是徒增伤亡而已。

    此次拓跋力微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晋北铁三角之上,鲜卑人同时进攻九原、定襄和原平,让魏军首尾不得相顾,失去了犄角相援的机会。

    如果早两年拓跋力微采用这样的打法的话,是很有可能攻破这个铁三角的,因为当时魏军的主力集中在雁门关,九原三城只有少量的驻军,如果鲜卑人倾注全力进攻三城的话,魏军是很难抵挡的。

    但是拓跋力微最终还是错失了这个机会,等他改变策略,弃北而攻南之时,九原等三城已经通过招募乡勇的方式补强了战力,等鲜卑人前来进攻时,这三座城池完全是固若金汤坚如磐石,鲜卑人就算是把吃奶的力气给使出来,也未必能攻得破这三座城池。

    而且这次拓跋力微同样也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自以为同时进攻三座城池,可以让魏军首尾难顾,相互无法增援,但同样的,鲜卑人兵分三路,犯了兵家的大忌,集中一个拳头的力量去打人都未必能打得到,现在分为三股兵力,本身就严重地削弱了进攻的能力,面对日益坚强的魏军,鲜卑人只能是望城兴叹了。

    谋士范建给拓跋力微出主意,让他绕过九原,直接向南进攻晋阳,晋阳可是并州的州治,其繁华富庶是其他所有的城池加起来都比不上的,如果鲜卑人可以拿下晋阳的话,势必可以扭续目前不利的战局。

    这主意一听就让拓跋力微怦然心动,此次他进攻并州,最终的目的当然是要拿下晋阳的,但是现在鲜卑军受困于晋北诸城,不得寸进,如果鲜卑军绕过九原而向南进攻晋阳的话,且不说晋阳城的防御肯定不会低于九原定襄这些城池,光是鲜卑军这一条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就是一个让拓跋力微极为头痛的事。

    长达四五百里的补给线,极易受到魏军的偷袭和攻击,在这几年间,魏军神出鬼没的骑兵,就已经是多次地袭击鲜卑人的运输队了,给鲜卑人带来不小的损失,原本已经是极为困难的后勤补给雪上加霜。

    而且这还是补给线较短的情况下,如果将补给线再向南延伸两三百里,其脆弱程度则更加的不堪重负。

    所以拓跋力微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采纳范建的建议。

    晋阳做为魏军的州城,其城墙的坚固程度要远比九原等城更强,防守的兵力更多,以现在鲜卑人的攻坚能力,晋北的这些城池他们都没有拿下来,想要攻破难度更大的晋阳城,无异于痴心妄想。

    晋阳虽好,但攻城也得一步步来,没有拿下雁门关,没有拿下九原,就永远也无法打开通向晋阳的大门。

    打到了这个程度,或许拓跋力微早就暗生懊悔之意了,放着草原霸主不当,非要跑到中原来,碰上那么一鼻子灰,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时值八月,秋高气爽,气候是无比的宜人。不过拓跋力微或许感受不到,他现在的心思,已经是放在了撤军的上面。

    秋天来了,冬天还远吗,拓跋力微似乎已经看到了寒冬的降临,这连续四年向着魏地进军,也已经掏空了他拓跋鲜卑部多年积蓄,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这个冬天,无疑将成为拓跋部最为寒冷最为难捱的一个冬天,虽然现在距离冬天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拓跋力微似乎已经是不愿意等待了,他下达了撤军的命令,要求诸路鲜卑大军尽快地退出晋北,回归大草原。

    至于明年还来不来进攻,拓跋力微自己也没有想好。

第603章 蛇打七寸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首先,曹亮招募乡勇,并不是为了拼凑临时的防御力量,而是把这些人当做正规的军队来培养的。

    曹亮配备给乡勇的武器装备,都是同正规军一般无二的,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操练方式也和正规军队没有区别。

    所以,并州的乡勇,其实和正规军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此次的募兵,曹亮正是利用了朝廷的这一个漏洞,扩大了军队的编制,借用乡勇的名义,也是避免朝中有人会弹劾,毕竟此次鲜卑来犯,大敌当前,仅凭并州现有的军队不足以抵抗,招募乡勇,合情合理。

    三年的时间,曹亮陆陆续续地召募到了三万多人,抛除那些和鲜卑人交战之中阵亡的,可用之兵也达到了两万五千人以上,也使得平北军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人。

    拥兵五万,这也就让曹亮有了反击鲜卑人的资本。而且经历过三年战火的洗礼,这些新兵也逐渐地成长了起来,曹亮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万事俱备,只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了。

    而整个晋北的战局,也发生了潜易默化的变化,如果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来形容鲜卑人的话,似乎再恰当不过了。

    正始四年的时候,鲜卑人初入晋北,来势汹汹,势头很猛,攻势极为强悍,一路狂飙奔进,肆虐晋北诸地。

    不过到了第二年,进攻的势头就没有头一年那样旺盛了,似乎前一年四处碰壁一无所获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阴影。这一年,鲜卑人打得比较老实,他们一改前一年那样无头苍蝇似的乱攻,这一年时间,他们几乎集中了全部的兵力,北线重点攻打雁门关,南线重点攻打九原,希望在南北两面,可以打开突破口。

    但事与愿违,魏军顽强而坚固的防守,让鲜卑人依然是无功而返,鲜卑在冬季来临之前的撤退,显得是垂头丧气。

    相比于正始五年的士气低落,正始六年鲜卑人的进攻更显得萎靡不振,原本二月就投入进攻的他们,直到三月中旬才姗姗来迟。

    这一次,拓跋力微放弃了进攻雁门关,而在此前三年,鲜卑人的进攻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雁门关,这次放弃攻打雁门关,也等于是拓跋力微承认了雁门关的牢不可破,再打下去,只能是徒增伤亡而已。

    此次拓跋力微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晋北铁三角之上,鲜卑人同时进攻九原、定襄和原平,让魏军首尾不得相顾,失去了犄角相援的机会。

    如果早两年拓跋力微采用这样的打法的话,是很有可能攻破这个铁三角的,因为当时魏军的主力集中在雁门关,九原三城只有少量的驻军,如果鲜卑人倾注全力进攻三城的话,魏军是很难抵挡的。

    但是拓跋力微最终还是错失了这个机会,等他改变策略,弃北而攻南之时,九原等三城已经通过招募乡勇的方式补强了战力,等鲜卑人前来进攻时,这三座城池完全是固若金汤坚如磐石,鲜卑人就算是把吃奶的力气给使出来,也未必能攻得破这三座城池。

    而且这次拓跋力微同样也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自以为同时进攻三座城池,可以让魏军首尾难顾,相互无法增援,但同样的,鲜卑人兵分三路,犯了兵家的大忌,集中一个拳头的力量去打人都未必能打得到,现在分为三股兵力,本身就严重地削弱了进攻的能力,面对日益坚强的魏军,鲜卑人只能是望城兴叹了。

    谋士范建给拓跋力微出主意,让他绕过九原,直接向南进攻晋阳,晋阳可是并州的州治,其繁华富庶是其他所有的城池加起来都比不上的,如果鲜卑人可以拿下晋阳的话,势必可以扭续目前不利的战局。

    这主意一听就让拓跋力微怦然心动,此次他进攻并州,最终的目的当然是要拿下晋阳的,但是现在鲜卑军受困于晋北诸城,不得寸进,如果鲜卑军绕过九原而向南进攻晋阳的话,且不说晋阳城的防御肯定不会低于九原定襄这些城池,光是鲜卑军这一条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就是一个让拓跋力微极为头痛的事。

    长达四五百里的补给线,极易受到魏军的偷袭和攻击,在这几年间,魏军神出鬼没的骑兵,就已经是多次地袭击鲜卑人的运输队了,给鲜卑人带来不小的损失,原本已经是极为困难的后勤补给雪上加霜。

    而且这还是补给线较短的情况下,如果将补给线再向南延伸两三百里,其脆弱程度则更加的不堪重负。

    所以拓跋力微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采纳范建的建议。

    晋阳做为魏军的州城,其城墙的坚固程度要远比九原等城更强,防守的兵力更多,以现在鲜卑人的攻坚能力,晋北的这些城池他们都没有拿下来,想要攻破难度更大的晋阳城,无异于痴心妄想。

    晋阳虽好,但攻城也得一步步来,没有拿下雁门关,没有拿下九原,就永远也无法打开通向晋阳的大门。

    打到了这个程度,或许拓跋力微早就暗生懊悔之意了,放着草原霸主不当,非要跑到中原来,碰上那么一鼻子灰,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时值八月,秋高气爽,气候是无比的宜人。不过拓跋力微或许感受不到,他现在的心思,已经是放在了撤军的上面。

    秋天来了,冬天还远吗,拓跋力微似乎已经看到了寒冬的降临,这连续四年向着魏地进军,也已经掏空了他拓跋鲜卑部多年积蓄,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这个冬天,无疑将成为拓跋部最为寒冷最为难捱的一个冬天,虽然现在距离冬天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拓跋力微似乎已经是不愿意等待了,他下达了撤军的命令,要求诸路鲜卑大军尽快地退出晋北,回归大草原。

    至于明年还来不来进攻,拓跋力微自己也没有想好。

第604章 火烧云中

    ps:稍后更正

    这种局面却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曹亮招募乡勇,并不是为了拼凑临时的防御力量,而是把这些人当做正规的军队来培养的。

    曹亮配备给乡勇的武器装备,都是同正规军一般无二的,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操练方式也和正规军队没有区别。

    所以,并州的乡勇,其实和正规军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此次的募兵,曹亮正是利用了朝廷的这一个漏洞,扩大了军队的编制,借用乡勇的名义,也是避免朝中有人会弹劾,毕竟此次鲜卑来犯,大敌当前,仅凭并州现有的军队不足以抵抗,招募乡勇,合情合理。

    三年的时间,曹亮陆陆续续地召募到了三万多人,抛除那些和鲜卑人交战之中阵亡的,可用之兵也达到了两万五千人以上,也使得平北军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人。

    拥兵五万,这也就让曹亮有了反击鲜卑人的资本。而且经历过三年战火的洗礼,这些新兵也逐渐地成长了起来,曹亮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万事俱备,只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了。

    而整个晋北的战局,也发生了潜易默化的变化,如果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来形容鲜卑人的话,似乎再恰当不过了。

    正始四年的时候,鲜卑人初入晋北,来势汹汹,势头很猛,攻势极为强悍,一路狂飙奔进,肆虐晋北诸地。

    不过到了第二年,进攻的势头就没有头一年那样旺盛了,似乎前一年四处碰壁一无所获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阴影。这一年,鲜卑人打得比较老实,他们一改前一年那样无头苍蝇似的乱攻,这一年时间,他们几乎集中了全部的兵力,北线重点攻打雁门关,南线重点攻打九原,希望在南北两面,可以打开突破口。

    但事与愿违,魏军顽强而坚固的防守,让鲜卑人依然是无功而返,鲜卑在冬季来临之前的撤退,显得是垂头丧气。

    相比于正始五年的士气低落,正始六年鲜卑人的进攻更显得萎靡不振,原本二月就投入进攻的他们,直到三月中旬才姗姗来迟。

    这一次,拓跋力微放弃了进攻雁门关,而在此前三年,鲜卑人的进攻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雁门关,这次放弃攻打雁门关,也等于是拓跋力微承认了雁门关的牢不可破,再打下去,只能是徒增伤亡而已。

    此次拓跋力微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晋北铁三角之上,鲜卑人同时进攻九原、定襄和原平,让魏军首尾不得相顾,失去了犄角相援的机会。

    如果早两年拓跋力微采用这样的打法的话,是很有可能攻破这个铁三角的,因为当时魏军的主力集中在雁门关,九原三城只有少量的驻军,如果鲜卑人倾注全力进攻三城的话,魏军是很难抵挡的。

    但是拓跋力微最终还是错失了这个机会,等他改变策略,弃北而攻南之时,九原等三城已经通过招募乡勇的方式补强了战力,等鲜卑人前来进攻时,这三座城池完全是固若金汤坚如磐石,鲜卑人就算是把吃奶的力气给使出来,也未必能攻得破这三座城池。

    而且这次拓跋力微同样也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自以为同时进攻三座城池,可以让魏军首尾难顾,相互无法增援,但同样的,鲜卑人兵分三路,犯了兵家的大忌,集中一个拳头的力量去打人都未必能打得到,现在分为三股兵力,本身就严重地削弱了进攻的能力,面对日益坚强的魏军,鲜卑人只能是望城兴叹了。

    谋士范建给拓跋力微出主意,让他绕过九原,直接向南进攻晋阳,晋阳可是并州的州治,其繁华富庶是其他所有的城池加起来都比不上的,如果鲜卑人可以拿下晋阳的话,势必可以扭续目前不利的战局。

    这主意一听就让拓跋力微怦然心动,此次他进攻并州,最终的目的当然是要拿下晋阳的,但是现在鲜卑军受困于晋北诸城,不得寸进,如果鲜卑军绕过九原而向南进攻晋阳的话,且不说晋阳城的防御肯定不会低于九原定襄这些城池,光是鲜卑军这一条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就是一个让拓跋力微极为头痛的事。

    长达四五百里的补给线,极易受到魏军的偷袭和攻击,在这几年间,魏军神出鬼没的骑兵,就已经是多次地袭击鲜卑人的运输队了,给鲜卑人带来不小的损失,原本已经是极为困难的后勤补给雪上加霜。

    而且这还是补给线较短的情况下,如果将补给线再向南延伸两三百里,其脆弱程度则更加的不堪重负。

    所以拓跋力微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采纳范建的建议。

    晋阳做为魏军的州城,其城墙的坚固程度要远比九原等城更强,防守的兵力更多,以现在鲜卑人的攻坚能力,晋北的这些城池他们都没有拿下来,想要攻破难度更大的晋阳城,无异于痴心妄想。

    晋阳虽好,但攻城也得一步步来,没有拿下雁门关,没有拿下九原,就永远也无法打开通向晋阳的大门。

    打到了这个程度,或许拓跋力微早就暗生懊悔之意了,放着草原霸主不当,非要跑到中原来,碰上那么一鼻子灰,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时值八月,秋高气爽,气候是无比的宜人。不过拓跋力微或许感受不到,他现在的心思,已经是放在了撤军的上面。

    秋天来了,冬天还远吗,拓跋力微似乎已经看到了寒冬的降临,这连续四年向着魏地进军,也已经掏空了他拓跋鲜卑部多年积蓄,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这个冬天,无疑将成为拓跋部最为寒冷最为难捱的一个冬天,虽然现在距离冬天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拓跋力微似乎已经是不愿意等待了,他下达了撤军的命令,要求诸路鲜卑大军尽快地退出晋北,回归大草原。

    至于明年还来不来进攻,拓跋力微自己也没有想好。

第605章 化为灰烬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如此长距离的奔袭,本身对魏军骑兵就是一个考验。

    更何况云中乃是拓跋鲜卑的大本营,拓跋力微入侵并州,并没有带去全部的兵力,而仅仅只是调动了其半数左右的人马,一半出征,一半留守。

    当然,拓跋力微此举并不是为了防备魏军的,他并不认为魏军会有能力攻到他的老巢去,留守一半的军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防备鲜卑其他部落的袭击,尤其是东部的慕容鲜卑,一直以来就是拓跋鲜卑的强劲对手。

    鲜卑人的大一统,那还得追溯到檀石槐的时代,这位真正鲜卑之王主宰了草原大漠,让鲜卑诸部和睦共处,一致对外。但好景不长,檀石槐死后,鲜卑人又陷入到了分崩离析的状态,各部落相互攻伐,混战不休。

    拓跋力微原本只是一个小部落索头部的首领,但通过他不断地兼并,逐渐成了鲜卑诸部之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

    树大招风,拓跋鲜卑实力暴进的同时,也自然招来了其他的部落的觎觑,草原上原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是我灭掉你,就是你灭掉我。

    所以拓跋力微一直保持着足够的兵力在云中,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可不希望自己出征在外,老巢被人夺走了悲剧发生。

    曹亮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认为偷袭云中困难重重,不过经过一番思量,曹亮也认同桓范的观点,只有端掉鲜卑人的老巢,才能真正意义上来消除鲜卑人的为祸中原。

    于是曹亮准备放手一搏,他集结起越骑营、屯骑营以及乡勇所组成的骑兵队伍,合计两万人,准备长途奔袭云中,去焚烧掉鲜卑人精心准备的过冬之物。

    临行前,曹亮将雁门关的防守交给了桓范,由他来全权指挥调动守城的军队,雁门太守乐辅佐之。

    因为曹亮知道,如果偷袭云中的消息传到进犯晋北的鲜卑人耳中,鲜卑人必然是乱作一团,到时候雁门关必将承受平时数倍的攻击力,而自己将两万大军调走之后,也势必会严重影响雁门关的防务。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曹亮便亲率骑兵人马离开了雁门关。

    原本桓范是让邓艾和石苞带队出征的,但曹亮认为此役关系重大,非得他亲临指挥不可,所以曹亮才力排众议,亲率骑兵大军出征。

    除了越骑营和屯骑营各五千人马之外,此次曹亮出征还多带了一万的骑兵,而这些骑兵,则是来自于新招募的乡勇。

    由于从匈奴人手中缴获了不少的战马,所以无论是组建多少骑兵都不在话下,唯一制约骑兵数量的,就是会骑马的人数,还好并州这地方民风彪悍,会骑马的人并不在少数,所以此次招募到的乡勇,倒是三分之一左右可以组建骑兵的。

    和这些胡人作战,骑兵是关键,只有以骑制骑,才能真正地打败这些胡族,单单依靠步兵的话,那怕有长枪阵和偏厢车,最多也只能是维持个平局罢了,想要真正打败胡人,没有骑兵是根本不可能的。

    出发之后,曹亮令邓艾为先锋,并且换上鲜卑人的装束,打上鲜卑人的旗号,这样就可以方便行事了。

    毕竟出了雁门关,已经鲜卑人的地盘了,曹亮可不希望没赶到云中,就暴露出自己的行踪来,换上鲜卑人的装束,再带上几名通晓鲜卑话的胡人向导,差不多就可以蒙混过关了。

    一路晓行夜宿,魏军用了三天左右的时间,终于是赶到了云中附近。

    云中原本是汉代的一个郡,汉军在这里筑过城,不过时间久远,城池被风沙侵蚀,也就剩几截断壁残垣了。

    拓跋力微将拓跋部迁到这里后,也并没有去筑城,也不去修缮,任由城池破蔽下去。而鲜卑所居往的,则是那种草原民族比较常见的毛毡帐蓬。

    这种帐蓬在保暖性方面到也不差,也方便拆装移动,是鲜卑人必备的生活资料。

    由于没有城池的约束,鲜卑人的居住地点大多比较松散,以部落和氏族分类,各家有各家的地盘,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帐蓬群,场面极为的壮观。

    整个驻地没有围墙,也没有栅栏,到是小片的帐蓬群,会有一些栅栏阻挡,应该是某个氏族的群落。

    在发起进攻之前,曹亮特意地让魏军骑兵隐藏了起来,派出斥侯,去详细地查明鲜卑人驻地的情况,尤其是必须摸清鲜卑人的草料场。

    草料场的目标是很大的,斥侯倒是很快就找到了,就在云中的东北方向上,距离鲜卑人这个居住地,差了大概五里左右的路程。

    由于草料场对鲜卑人至关重要,所以在草料场的周围,派驻了不少的军队,将草料场团团围定,如果曹亮想要袭击草料场,就必须清理掉周围的军队。

    得到了斥侯的回报之后,曹亮对这里的地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过现在大白天的,发起进攻不太有利,容易暴露后遭鲜卑人的围攻。

    所以曹亮把进攻的时间定在了午夜三更,这个时间段大部分的魏军进入到了梦乡之中,正是魏军偷袭的最好机会。

    曹亮把这支骑兵分为了三个部分,越骑营和屯骑营各自为一部分,乡勇骑兵为一部分,行动开始之后,邓艾和石苞负责在云中发起进攻,放火烧鲜卑人的营地,以引起把守草料营的军队的注意,曹亮则从另一面,对草料场发起攻击。

    到了午夜时分,邓艾和石苞各自率领越骑营和屯骑营,一个从西往东,一个从南往北,同时突入到鲜卑人阵营当中。

    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放火,制造混乱,这对他二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些帐蓬都是易燃物,魏军冲至近前,随便扔下几个火把,就能燃起熊熊的大火。

    很快的,云中这一片,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第606章 夜遁逃

    ps:稍后更正……………………如此长距离的奔袭,本身对魏军骑兵就是一个考验。

    更何况云中乃是拓跋鲜卑的大本营,拓跋力微入侵并州,并没有带去全部的兵力,而仅仅只是调动了其半数左右的人马,一半出征,一半留守。

    当然,拓跋力微此举并不是为了防备魏军的,他并不认为魏军会有能力攻到他的老巢去,留守一半的军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防备鲜卑其他部落的袭击,尤其是东部的慕容鲜卑,一直以来就是拓跋鲜卑的强劲对手。

    鲜卑人的大一统,那还得追溯到檀石槐的时代,这位真正鲜卑之王主宰了草原大漠,让鲜卑诸部和睦共处,一致对外。但好景不长,檀石槐死后,鲜卑人又陷入到了分崩离析的状态,各部落相互攻伐,混战不休。

    拓跋力微原本只是一个小部落索头部的首领,但通过他不断地兼并,逐渐成了鲜卑诸部之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

    树大招风,拓跋鲜卑实力暴进的同时,也自然招来了其他的部落的觎觑,草原上原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是我灭掉你,就是你灭掉我。

    所以拓跋力微一直保持着足够的兵力在云中,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可不希望自己出征在外,老巢被人夺走了悲剧发生。

    曹亮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认为偷袭云中困难重重,不过经过一番思量,曹亮也认同桓范的观点,只有端掉鲜卑人的老巢,才能真正意义上来消除鲜卑人的为祸中原。

    于是曹亮准备放手一搏,他集结起越骑营、屯骑营以及乡勇所组成的骑兵队伍,合计两万人,准备长途奔袭云中,去焚烧掉鲜卑人精心准备的过冬之物。

    临行前,曹亮将雁门关的防守交给了桓范,由他来全权指挥调动守城的军队,雁门太守乐辅佐之。

    因为曹亮知道,如果偷袭云中的消息传到进犯晋北的鲜卑人耳中,鲜卑人必然是乱作一团,到时候雁门关必将承受平时数倍的攻击力,而自己将两万大军调走之后,也势必会严重影响雁门关的防务。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曹亮便亲率骑兵人马离开了雁门关。

    原本桓范是让邓艾和石苞带队出征的,但曹亮认为此役关系重大,非得他亲临指挥不可,所以曹亮才力排众议,亲率骑兵大军出征。

    除了越骑营和屯骑营各五千人马之外,此次曹亮出征还多带了一万的骑兵,而这些骑兵,则是来自于新招募的乡勇。

    由于从匈奴人手中缴获了不少的战马,所以无论是组建多少骑兵都不在话下,唯一制约骑兵数量的,就是会骑马的人数,还好并州这地方民风彪悍,会骑马的人并不在少数,所以此次招募到的乡勇,倒是三分之一左右可以组建骑兵的。

    和这些胡人作战,骑兵是关键,只有以骑制骑,才能真正地打败这些胡族,单单依靠步兵的话,那怕有长枪阵和偏厢车,最多也只能是维持个平局罢了,想要真正打败胡人,没有骑兵是根本不可能的。

    出发之后,曹亮令邓艾为先锋,并且换上鲜卑人的装束,打上鲜卑人的旗号,这样就可以方便行事了。

    毕竟出了雁门关,已经鲜卑人的地盘了,曹亮可不希望没赶到云中,就暴露出自己的行踪来,换上鲜卑人的装束,再带上几名通晓鲜卑话的胡人向导,差不多就可以蒙混过关了。

    一路晓行夜宿,魏军用了三天左右的时间,终于是赶到了云中附近。

    云中原本是汉代的一个郡,汉军在这里筑过城,不过时间久远,城池被风沙侵蚀,也就剩几截断壁残垣了。

    拓跋力微将拓跋部迁到这里后,也并没有去筑城,也不去修缮,任由城池破蔽下去。而鲜卑所居往的,则是那种草原民族比较常见的毛毡帐蓬。

    这种帐蓬在保暖性方面到也不差,也方便拆装移动,是鲜卑人必备的生活资料。

    由于没有城池的约束,鲜卑人的居住地点大多比较松散,以部落和氏族分类,各家有各家的地盘,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帐蓬群,场面极为的壮观。

    整个驻地没有围墙,也没有栅栏,到是小片的帐蓬群,会有一些栅栏阻挡,应该是某个氏族的群落。

    在发起进攻之前,曹亮特意地让魏军骑兵隐藏了起来,派出斥侯,去详细地查明鲜卑人驻地的情况,尤其是必须摸清鲜卑人的草料场。

    草料场的目标是很大的,斥侯倒是很快就找到了,就在云中的东北方向上,距离鲜卑人这个居住地,差了大概五里左右的路程。

    由于草料场对鲜卑人至关重要,所以在草料场的周围,派驻了不少的军队,将草料场团团围定,如果曹亮想要袭击草料场,就必须清理掉周围的军队。

    得到了斥侯的回报之后,曹亮对这里的地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过现在大白天的,发起进攻不太有利,容易暴露后遭鲜卑人的围攻。

    所以曹亮把进攻的时间定在了午夜三更,这个时间段大部分的魏军进入到了梦乡之中,正是魏军偷袭的最好机会。

    曹亮把这支骑兵分为了三个部分,越骑营和屯骑营各自为一部分,乡勇骑兵为一部分,行动开始之后,邓艾和石苞负责在云中发起进攻,放火烧鲜卑人的营地,以引起把守草料营的军队的注意,曹亮则从另一面,对草料场发起攻击。

    到了午夜时分,邓艾和石苞各自率领越骑营和屯骑营,一个从西往东,一个从南往北,同时突入到鲜卑人阵营当中。

    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放火,制造混乱,这对他二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些帐蓬都是易燃物,魏军冲至近前,随便扔下几个火把,就能燃起熊熊的大火。

    很快的,云中这一片,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第607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曹亮便立刻下令撤退,毫不恋战。

    因为这样的战斗,本身就是一场混战,混战就意味着更多的伤亡,曹亮达到目的之后,为了避免魏军出现更多的损失,所以他便果断地下令撤退了。

    云中可是拓跋鲜卑的大本营,魏军偷袭一下可以,但如果得势不饶人的话,等鲜卑人回过神来,势必会发起疯狂的反扑,曹亮前来云中,从来也没想到过要全歼这里的鲜卑军,所以没必要和他们死磕到底,撤退无疑成为最为明智的选择。

    魏军很快便退走了,而鲜卑人所有关注点都在草料上面,所以魏军的撤退他们巴不得呢,也顾不上去追赶,都冲入到了草料场中,试图去救火。

    折返回来的鲜卑兵也赶到了火场,但这时火势已经无法再控制了,冲天的烈焰吞噬了一切,整个草料场成为了一片火海,别说是去救火了,就连站得稍微近一些的距离,都快被烤化了。

    这些鲜卑兵只能是一退再退,站到了比较安全的距离上,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无计可施。

    更多的鲜卑人涌向了这里,他们本来都是想着来救火的,但到了近前才发现,这么大的火,谁也救不了,一个个只能是傻傻地站在那儿,眼睁睁地看着那火堆由盛转衰,然后再一个个地坍塌下去。

    直到天光大亮之后,草料场的火势才渐渐地熄灭了,原先堆集如山的草料场此刻变得无比空旷起来,满地都是厚厚的灰烬,余烟袅袅。

    这可是他们越冬的大部分储备,接近四分之三的草料都堆放在这里,但一夜之间,全部化为了灰烬,这们的结果,实在让他们难以接受。

    没有了这批草料,那大量的牲畜就会饿死,那可是鲜卑人的口粮啊,没有了口粮,让他们这个冬天怎么过?

    悲伤,绝望,许多的人是号陶大哭,痛不欲生。

    而草料场被偷袭焚毁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向身在九原的拓跋力微进行了通传。

    ┄┄┄┄┄┄┄┄┄┄┄┄┄┄┄┄┄┄┄┄┄┄┄┄┄┄┄┄┄┄┄

    魏军的三支骑兵在会师之后,则是从容地向雁门关撤退而去。

    云中鲜卑大营一片混乱,鲜卑人根本就无去顾及追赶魏军,等他们真正回过神来,想要追击的时候,魏军早已是远遁而去,鞭长莫及了。

    这一战打得是非常的漂亮,魏军用最小的伤亡代价,换来了最为成功的战果,估计这一把火,烧掉了鲜卑人一个秋天所有的努力,这个冬天,对于拓跋力微来说,恐怕是最为艰难的了,连生存都难以保证了。

    曹亮相信,不光是明年春天鲜卑人不会再来进犯了,估计这几年的时间,并州都不会再受其滋扰了,这场打击,对拓跋力微肯定是不小的,够他缓上几年了。

    接下来,估计消息很快就会传到拓跋力微的耳中,鲜卑人的大撤退也势必会提前进行。

    往年鲜卑人撤退的时候,魏军不敢追击,只是在城头上默默而立,目送着鲜卑人从容的离去。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也难怪这几年拓跋力微仿佛把晋北当做他的自留地一样,进退从容。

    不过今年的情况和往年大不相同了,曹亮不会再容许他们这样肆无忌惮地来去自如了,已经三年了,该是给他们点教训了,曹亮会让他们记得,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于是曹亮给各地的魏军下达命令,在确保城池无虞的情况下,要派出适当的兵力,对撤退中的鲜卑人进行围追堵截,尽量迟滞鲜卑人的撤退步伐,有效地杀伤敌军。

    命令下达之后,羊祜、杜预、王率领各自的军队,出城去追击堵截鲜卑人。

    这几年一直被鲜卑人围着打,羊祜他们早就憋着一口气,这种只挨打不还手的仗打得确实是憋屈透顶了,可是没办法,曹亮要求各军必须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不得与鲜卑人进行野战,所以那怕一直被鲜卑人围殴,他们也只好忍着。

    现在曹亮终于是下令出击了,各营的人马如同是出笼的猛虎,终于有机会一展拳脚了,个个兴奋不己。

    现在由于各营都有大量乡勇的加入,实力大增,再不似以前打仗总因为兵力不足而捉襟见肘,所以出兵追击鲜卑人时,各营的势头都很猛。

    不过由于这三个营都是步兵,想要追上鲜卑人难度很大,所以羊祜、杜预、王他们通力协作,有的在前面堵截,有的在后面追赶,在山形险要之处伏击鲜卑人,毕竟各营都配备了偏厢车,也怕鲜卑骑兵的反击。

    现在的鲜卑人,早已是乱作了一团,归心似箭,如何还有与魏军交战的心思,面对魏军的围追堵截,他们也只是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慌不择路而逃。

    拓跋力微得知云中的草料全部被焚毁之后,急火攻心,大吐鲜血,差点没把肺给气炸了,往年他都是优雅而从容地撤退,可现在根本就顾不得些什么了,赶紧下令,全线撤退,一刻都不敢再多做停留了。

    面对魏军的前堵后追,拓跋力微也是无心恋战,若是以前,他还巴不得魏军前来追击呢,这样鲜卑军才有杀个回马枪的机会,可现在,云中的老巢受到了攻击,鲜卑人赖以维持生存的草料被焚烧殆尽,这个时候那还有心思杀什么回马枪,所有的鲜卑人,都是一门心思地赶回云中去。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每杀过魏军一道防线,鲜卑人都要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可到了这个地步了,拓跋力微也就没法再顾及部下的生死了,能冲出去多少算多少吧。

    一路冲杀,一路突围,逃到雁门山脚下时,鲜卑军已经损失惨重了,而曹亮亲自率兵把守的这道隘口,更成为了鲜卑人的噩梦。

    拓跋力微拼死血战,这才算是勉强地杀出一条血路,连夜而逃往云中去了。

第608章 算计

    ps:稍后更正………………

    曹亮便立刻下令撤退,毫不恋战。

    因为这样的战斗,本身就是一场混战,混战就意味着更多的伤亡,曹亮达到目的之后,为了避免魏军出现更多的损失,所以他便果断地下令撤退了。

    云中可是拓跋鲜卑的大本营,魏军偷袭一下可以,但如果得势不饶人的话,等鲜卑人回过神来,势必会发起疯狂的反扑,曹亮前来云中,从来也没想到过要全歼这里的鲜卑军,所以没必要和他们死磕到底,撤退无疑成为最为明智的选择。

    魏军很快便退走了,而鲜卑人所有关注点都在草料上面,所以魏军的撤退他们巴不得呢,也顾不上去追赶,都冲入到了草料场中,试图去救火。

    折返回来的鲜卑兵也赶到了火场,但这时火势已经无法再控制了,冲天的烈焰吞噬了一切,整个草料场成为了一片火海,别说是去救火了,就连站得稍微近一些的距离,都快被烤化了。

    这些鲜卑兵只能是一退再退,站到了比较安全的距离上,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无计可施。

    更多的鲜卑人涌向了这里,他们本来都是想着来救火的,但到了近前才发现,这么大的火,谁也救不了,一个个只能是傻傻地站在那儿,眼睁睁地看着那火堆由盛转衰,然后再一个个地坍塌下去。

    直到天光大亮之后,草料场的火势才渐渐地熄灭了,原先堆集如山的草料场此刻变得无比空旷起来,满地都是厚厚的灰烬,余烟袅袅。

    这可是他们越冬的大部分储备,接近四分之三的草料都堆放在这里,但一夜之间,全部化为了灰烬,这们的结果,实在让他们难以接受。

    没有了这批草料,那大量的牲畜就会饿死,那可是鲜卑人的口粮啊,没有了口粮,让他们这个冬天怎么过?

    悲伤,绝望,许多的人是号陶大哭,痛不欲生。

    而草料场被偷袭焚毁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向身在九原的拓跋力微进行了通传。

    ┄┄┄┄┄┄┄┄┄┄┄┄┄┄┄┄┄┄┄┄┄┄┄┄┄┄┄┄┄┄┄

    魏军的三支骑兵在会师之后,则是从容地向雁门关撤退而去。

    云中鲜卑大营一片混乱,鲜卑人根本就无去顾及追赶魏军,等他们真正回过神来,想要追击的时候,魏军早已是远遁而去,鞭长莫及了。

    这一战打得是非常的漂亮,魏军用最小的伤亡代价,换来了最为成功的战果,估计这一把火,烧掉了鲜卑人一个秋天所有的努力,这个冬天,对于拓跋力微来说,恐怕是最为艰难的了,连生存都难以保证了。

    曹亮相信,不光是明年春天鲜卑人不会再来进犯了,估计这几年的时间,并州都不会再受其滋扰了,这场打击,对拓跋力微肯定是不小的,够他缓上几年了。

    接下来,估计消息很快就会传到拓跋力微的耳中,鲜卑人的大撤退也势必会提前进行。

    往年鲜卑人撤退的时候,魏军不敢追击,只是在城头上默默而立,目送着鲜卑人从容的离去。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也难怪这几年拓跋力微仿佛把晋北当做他的自留地一样,进退从容。

    不过今年的情况和往年大不相同了,曹亮不会再容许他们这样肆无忌惮地来去自如了,已经三年了,该是给他们点教训了,曹亮会让他们记得,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于是曹亮给各地的魏军下达命令,在确保城池无虞的情况下,要派出适当的兵力,对撤退中的鲜卑人进行围追堵截,尽量迟滞鲜卑人的撤退步伐,有效地杀伤敌军。

    命令下达之后,羊祜、杜预、王率领各自的军队,出城去追击堵截鲜卑人。

    这几年一直被鲜卑人围着打,羊祜他们早就憋着一口气,这种只挨打不还手的仗打得确实是憋屈透顶了,可是没办法,曹亮要求各军必须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不得与鲜卑人进行野战,所以那怕一直被鲜卑人围殴,他们也只好忍着。

    现在曹亮终于是下令出击了,各营的人马如同是出笼的猛虎,终于有机会一展拳脚了,个个兴奋不己。

    现在由于各营都有大量乡勇的加入,实力大增,再不似以前打仗总因为兵力不足而捉襟见肘,所以出兵追击鲜卑人时,各营的势头都很猛。

    不过由于这三个营都是步兵,想要追上鲜卑人难度很大,所以羊祜、杜预、王他们通力协作,有的在前面堵截,有的在后面追赶,在山形险要之处伏击鲜卑人,毕竟各营都配备了偏厢车,也怕鲜卑骑兵的反击。

    现在的鲜卑人,早已是乱作了一团,归心似箭,如何还有与魏军交战的心思,面对魏军的围追堵截,他们也只是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慌不择路而逃。

    拓跋力微得知云中的草料全部被焚毁之后,急火攻心,大吐鲜血,差点没把肺给气炸了,往年他都是优雅而从容地撤退,可现在根本就顾不得些什么了,赶紧下令,全线撤退,一刻都不敢再多做停留了。

    面对魏军的前堵后追,拓跋力微也是无心恋战,若是以前,他还巴不得魏军前来追击呢,这样鲜卑军才有杀个回马枪的机会,可现在,云中的老巢受到了攻击,鲜卑人赖以维持生存的草料被焚烧殆尽,这个时候那还有心思杀什么回马枪,所有的鲜卑人,都是一门心思地赶回云中去。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每杀过魏军一道防线,鲜卑人都要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可到了这个地步了,拓跋力微也就没法再顾及部下的生死了,能冲出去多少算多少吧。

    一路冲杀,一路突围,逃到雁门山脚下时,鲜卑军已经损失惨重了,而曹亮亲自率兵把守的这道隘口,更成为了鲜卑人的噩梦。

    拓跋力微拼死血战,这才算是勉强地杀出一条血路,连夜而逃往云中去了。

第609章 疯狗丁谧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平定匈奴人的叛乱,等他失败之后,再接手并州的摊子不晚。但没想到他居然成功了,以仅仅万人之众便击败了拥兵数万的匈奴人,最终就连鲜卑人也未能遏制住他的崛起之势,如今并州尽为曹亮所据,此乃为父的失策矣。”

    司马师道:“这也怪不得父亲,当初调动北军五校出征,满朝都是讥笑之声,皆认为荒废已久的北军五校不堪重用,可没想到曹亮居然带着这帮人打出来,真是让他走了狗屎运。”

    司马懿表情顿时变得严厉起来,沉声地道:“师儿,面对仇敌,你可以憎恨他,也可以厌恶他,但绝对不可以轻视他,曹亮在并州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并不是所谓的好运加身,还是凭借着他真正的本事打出来的。如果换作是你,将北军五校交给你,你能打败十倍于己的匈奴人吗?”

    司马师低下了头,有些惭愧地道:“孩子做不到。”

    司马懿并没有过多责备他的意思,道:“师儿,你也不必气馁,你做不到,换作是为父,也做不到,北军五校一支荒废残破之师,估计普天之下也再找不出第二个敢率军出征的人了。曹亮在治军上,在打仗上,确实有出奇出彩之处,对于这一点,我们都必须要承认,此人将来必是我们的劲敌。不过,你也不必妄自菲薄,凭我们司马家几十年积累的底气,还不是他一个曹亮就可以撼动的。”

    “父亲教训的是,孩儿遵命。”司马师恭敬地道。

    马车很快地驶入了太傅府,司马师搀扶着司马懿下了车,刚回到中堂坐下,蒋济就已经到了。

    司马师亲自到门口相迎,还特意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毕竟刚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司马师可没给蒋济好脸色。

    蒋济到是毫不在意,坐到了司马懿的对面,呵呵一笑道:“司马太傅,果然没出您的预料,看曹爽的那个难受劲,某都觉得很好笑。”

    司马懿吩咐司马师叫人将茶端上来煮,平静地对蒋济道:“经此事之后,曹爽必存猜忌之心,想必也难再重用曹亮了,不过曹亮久居并州,对我们也是一个极大威胁,还是想法将他调离才是。”

    并州与洛阳相邻,甚至可以说是悬在洛阳头顶上的一把刀,如果按司马懿先前的计划,有鲜卑人不断地滋扰边境,曹亮自然是分身乏术,顾不上洛阳这边,但现在曹亮打败鲜卑之后,北境之内再无强敌,他在并州拥兵数万,无疑会成为司马懿起事的大敌。

    所以司马懿的现在所考虑的,便是消除这种潜在的危险,只要能想办法将曹亮调离并州,这样才不会妨碍他的大计。

    一听这话,蒋济饶有兴致地道:“想必太傅已然有了计划。”

    司马懿老谋深算,做任何事自然是谋定而后动,他微微地颔首道:“不错,曹亮不除,我们大事难成。不过今日在朝堂上演的那出欲擒故纵之戏,纵然让曹爽有些忌惮曹亮,但尚不足以动摇曹爽重用曹亮之心。这把火如今已经是点起来了,需要的,只是再加把柴即可。”

    蒋济立刻道:“太傅如有差遣之处,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司马懿哈哈大笑道:“何须赴汤蹈,只要子通送一份礼即可,举手之劳而已。”

    “太傅准备向何人送礼?”

    “邓。”

    “邓?”蒋济不禁有些疑惑,邓可是曹爽真正的嫡系,现任兵曹尚书,和何晏、丁谧狼狈为奸,为朝中大臣所恶,时人谓之“台中三狗”,便是暗底下骂他们的话。而司马懿此刻突然提出来要给邓送礼,着实让蒋济是一头雾水,在朝中本来就是死敌,这送得算哪门子的礼?

    司马懿点点头,道:“不错,正是要你给邓送礼,不过这礼物要你曹亮的名义去送,今天在朝堂上你上书奏请给曹亮晋爵加官,此刻再去贿赂邓,想必他定然不会生疑。邓为人生性贪婪,贪财好色,收了这些礼物之后,必然会在曹爽跟前美言几句的。”

    说着,司马懿将一封礼单递给了蒋济,蒋济一看,我去,真是一笔价值不菲的厚礼,黄金千斤,白璧十双,珍珠四斛,蜀锦百匹,司马懿的出手还真是豪阔。

    不过,这说倒是还是以别人的名义送的礼,司马懿就不担心这么重的礼最后打了水漂吗?

    “太傅,这……不是说欲擒故纵的吗?邓可是曹爽的心腹,万一曹爽听了他的话,重用了曹亮,那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蒋济到现在还没有能够理解司马懿的心思。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放心吧,曹爽虽然耳根子短,但关乎他的地位,想必他也不敢轻易地放权的,而且还需要别派一人,前往丁谧府中。当然,这次无需送礼,只要派出一巧舌如簧之士,将丁谧给说服了,这样便可向曹爽进言,阻止曹亮入阁。”

    邓和丁谧虽然都在尚书台任职,算得上是曹爽的左膀右臂,但平时绝少往来,两个的私交关系比较差,每每有事,必在曹爽跟前争得是面红耳赤,这次司马懿显然是准备利用两人之间的不睦关系,算计曹亮。

    一听司马懿的计策,蒋济便是连连点头,让邓和丁谧窝里斗,这个法子还真不错,只不过给邓送礼,这事简单的很,反正邓是出了名的贪财好色,如此厚礼,不怕他不动心。

    只不过去说服丁谧的人选,却得一舌辩之士才行,蒋济便问道:“那太傅准备派何人去说服丁谧?”

    司马懿沉吟了一声,道:“尚在斟酌之中,子通可有合适人选?”

    蒋济摇了摇头,此时倒是在一旁侍立多时不曾开口的司马师忽然地道:“孩儿倒是想起一人,不知可行否?”

    “谁?”司马懿和蒋济异口同声地问道。

    司马师道:“钟会钟士季。”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