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56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这把火定然是张统放的无疑,这些士兵顿时是欲哭无泪,如果真是张统干的,那么他们肯定会受到牵连,张统是跑了,但却苦了他们,只怕上头追究下来,他们都难逃罪责。

    所以司马昭喝问张统的时候,那个小兵立刻站了出来,想划清和张统的界限,以证明他们是清白的。

    “跑了?”司马昭怒火万丈,狂吼道:“来人,给我追,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他给我找出来!”

    众军纷纷领命,跨上了战马,不过转瞬间他们又为难了,这黑灯瞎火的,也没有个方向,该怎么追?

    倒是钟会主意多,道:“张统胆敢放火,必定是与并州军有所勾结,所以放火之后,他定然会逃往祁县,二公子只需派人往祁县方向去追,定然可以截获他。”

    司马昭一听有理,立刻派兵出营,往祁县方向去追。

    ┄┄┄┄┄┄┄┄┄┄┄┄┄┄┄┄┄┄┄┄┄┄┄┄┄┄┄┄┄

    张统他们暗伏于草丛之中,等到营中火势冲天之后,果然有多支的骑兵队伍急匆匆地朝着大营方向赶了回去,想必也是回营去救火的。

    众人暗暗地佩服张统的急智,如果他们出营之后一路狂奔的话,必然与这些巡逻的骑兵相遭遇,那绝对是逃不掉的,现在等巡逻的骑兵走了,他们才有机会从容的逃跑。

    陈扬看了看后面再没有骑兵过来,便站了起来,道:“我们赶紧地走吧,估计那些骑兵很快便会追过来了,再不走就迟了。”

    张统看了他一眼,道:“你计划往哪边走?”

    陈扬有些疑惑了,张统这问题问得好生奇怪,不是说放火烧了司马军的物资后去投奔并州军么,怎么他还要问往那儿走,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当然是往北走了,并州军不是驻扎在祁县么?”

    张统呵呵了一声道:“此处距离祁县有六十里,你确定靠两条腿走路能比得过骑兵么?”

    陈扬不禁为之语塞,是啊,骑兵的速度何其恐怖,那怕他们跑得再快,也未必能跑得过骑兵,现在因为军营中火起,司马军乱成了一团,但很快他们就能猜到是谁放的火了,自然也很快就会派出追兵来,如果张统他们还是沿着前往祁县的大路前进的话,迟早是会被追兵给追上的。

    “那可怎么办,跑又跑不过,打又打不过,难道我们束手就擒吗?”陈扬有些焦急地道。

    张进和马龙也是眉头紧锁,这个情况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确实也是有些地方考虑的不够妥当,早知如此,还不如悄悄潜逃,这样说不定逃走的机会会大一些。

    张统却依然很镇定,其实他早就想好了出逃的路线,在今日的行军途中,了已经考量过了周围的地形地理,选择出了一条最合适的逃跑路线。

    张统道:“向北肯定是不行的,不管是谁,都会在第一时间猜到我们的潜逃方向,肯定会往祁县方向进行追击的,向南也不太可能,这样会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而且就算是逃回介休,也一样是死路一条;而往西是汾水,河宽水急,没有舟船,如何能渡之,而往东二十余里,便是连绵的东山,只要我们逃到山里,便可以蛰伏起来,那怕司马家派再多的兵马,也未必能找寻的见。”

    众人听张统分析的头头是道,便纷纷点头,现如今他们也顾不得其他了,只有能逃得性命,便是上上策。

    于是一行人起身,折向东行,奔着东山方向而去。

    东山距离司马军的宿营地有二十多里,这二十多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不过如果他们脚程能快点的话,赶在天亮之前是有可能赶到东山的。

    现在凭着夜幕的掩护,他们倒可以走得轻松一些,不用太担心被追兵给追上,但天亮之后情况就会大不相同,由于这一带基本上是平原,坦荡如坻,一览无余,骑兵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就会发现目标,而一旦被骑兵所发现,他们几乎没有逃掉的可能。

    所以张统决定,必须要赶在天亮之前到达东山,现在距离天亮也只有两个左右的时辰了,两个时辰走完二十里的路,时间上还是相当紧张的。

    出逃的时候他们悄然行动,不敢骑马,现在走在路上,才发现没有马是何其的困难,但为了逃命,一行几十个人还是咬着牙关,一路望东疾行而去。

    司马昭派出去的骑兵一路向着祁县方向急追狂赶,当然他们也不确定张统等人是步行还是骑马,他们沿着几条通往祁县的道路上前进,一路上仔细地搜寻着张统等人的踪迹。

    不过遗憾的是,他们快要接近祁县了,也还没有发现张统等人踪影,就连一个脚印或一个马蹄印都没找到,张统等人好象从人间蒸发了一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司马军的骑兵不敢再往前走了,再走的话,恐怕就会遭遇到并州军的骑兵,在这种无准备的情况下作战,肯定是会吃亏的,所以一直追到了天亮时分,司马骑兵也只能是无功而返了。

    没有擒获罪魁祸首,司马昭不禁是恼怒之至,下令把后勤营的人全部给捉起来,严刑拷问,看看其中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物资被烧掉,司马昭感觉到是奇耻大辱,这个张统,本以为他是名将张辽之后,司马懿才委派他来担任督运粮草的重要职务。

    但没想到,这个张统居然会叛逃到并州军那边,而且还放了一把火,把可以维系七万大军数天的食物和补给烧了个精光,这一下,势必会影响到骑兵军的作战。

    派出去的追兵回来复命,称没有找到张统,让司马昭愤怒之余也倍感纳闷,看来张统根本就没有走去祁县的路,现在的再想找到张统,那就如大海捞针,就连一向机智的钟会,也是束手无策了。

第957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这把火定然是张统放的无疑,这些士兵顿时是欲哭无泪,如果真是张统干的,那么他们肯定会受到牵连,张统是跑了,但却苦了他们,只怕上头追究下来,他们都难逃罪责。

    所以司马昭喝问张统的时候,那个小兵立刻站了出来,想划清和张统的界限,以证明他们是清白的。

    “跑了?”司马昭怒火万丈,狂吼道:“来人,给我追,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他给我找出来!”

    众军纷纷领命,跨上了战马,不过转瞬间他们又为难了,这黑灯瞎火的,也没有个方向,该怎么追?

    倒是钟会主意多,道:“张统胆敢放火,必定是与并州军有所勾结,所以放火之后,他定然会逃往祁县,二公子只需派人往祁县方向去追,定然可以截获他。”

    司马昭一听有理,立刻派兵出营,往祁县方向去追。

    ┄┄┄┄┄┄┄┄┄┄┄┄┄┄┄┄┄┄┄┄┄┄┄┄┄┄┄┄┄

    张统他们暗伏于草丛之中,等到营中火势冲天之后,果然有多支的骑兵队伍急匆匆地朝着大营方向赶了回去,想必也是回营去救火的。

    众人暗暗地佩服张统的急智,如果他们出营之后一路狂奔的话,必然与这些巡逻的骑兵相遭遇,那绝对是逃不掉的,现在等巡逻的骑兵走了,他们才有机会从容的逃跑。

    陈扬看了看后面再没有骑兵过来,便站了起来,道:“我们赶紧地走吧,估计那些骑兵很快便会追过来了,再不走就迟了。”

    张统看了他一眼,道:“你计划往哪边走?”

    陈扬有些疑惑了,张统这问题问得好生奇怪,不是说放火烧了司马军的物资后去投奔并州军么,怎么他还要问往那儿走,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当然是往北走了,并州军不是驻扎在祁县么?”

    张统呵呵了一声道:“此处距离祁县有六十里,你确定靠两条腿走路能比得过骑兵么?”

    陈扬不禁为之语塞,是啊,骑兵的速度何其恐怖,那怕他们跑得再快,也未必能跑得过骑兵,现在因为军营中火起,司马军乱成了一团,但很快他们就能猜到是谁放的火了,自然也很快就会派出追兵来,如果张统他们还是沿着前往祁县的大路前进的话,迟早是会被追兵给追上的。

    “那可怎么办,跑又跑不过,打又打不过,难道我们束手就擒吗?”陈扬有些焦急地道。

    张进和马龙也是眉头紧锁,这个情况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确实也是有些地方考虑的不够妥当,早知如此,还不如悄悄潜逃,这样说不定逃走的机会会大一些。

    张统却依然很镇定,其实他早就想好了出逃的路线,在今日的行军途中,了已经考量过了周围的地形地理,选择出了一条最合适的逃跑路线。

    张统道:“向北肯定是不行的,不管是谁,都会在第一时间猜到我们的潜逃方向,肯定会往祁县方向进行追击的,向南也不太可能,这样会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而且就算是逃回介休,也一样是死路一条;而往西是汾水,河宽水急,没有舟船,如何能渡之,而往东二十余里,便是连绵的东山,只要我们逃到山里,便可以蛰伏起来,那怕司马家派再多的兵马,也未必能找寻的见。”

    众人听张统分析的头头是道,便纷纷点头,现如今他们也顾不得其他了,只有能逃得性命,便是上上策。

    于是一行人起身,折向东行,奔着东山方向而去。

    东山距离司马军的宿营地有二十多里,这二十多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不过如果他们脚程能快点的话,赶在天亮之前是有可能赶到东山的。

    现在凭着夜幕的掩护,他们倒可以走得轻松一些,不用太担心被追兵给追上,但天亮之后情况就会大不相同,由于这一带基本上是平原,坦荡如坻,一览无余,骑兵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就会发现目标,而一旦被骑兵所发现,他们几乎没有逃掉的可能。

    所以张统决定,必须要赶在天亮之前到达东山,现在距离天亮也只有两个左右的时辰了,两个时辰走完二十里的路,时间上还是相当紧张的。

    出逃的时候他们悄然行动,不敢骑马,现在走在路上,才发现没有马是何其的困难,但为了逃命,一行几十个人还是咬着牙关,一路望东疾行而去。

    司马昭派出去的骑兵一路向着祁县方向急追狂赶,当然他们也不确定张统等人是步行还是骑马,他们沿着几条通往祁县的道路上前进,一路上仔细地搜寻着张统等人的踪迹。

    不过遗憾的是,他们快要接近祁县了,也还没有发现张统等人踪影,就连一个脚印或一个马蹄印都没找到,张统等人好象从人间蒸发了一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司马军的骑兵不敢再往前走了,再走的话,恐怕就会遭遇到并州军的骑兵,在这种无准备的情况下作战,肯定是会吃亏的,所以一直追到了天亮时分,司马骑兵也只能是无功而返了。

    没有擒获罪魁祸首,司马昭不禁是恼怒之至,下令把后勤营的人全部给捉起来,严刑拷问,看看其中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物资被烧掉,司马昭感觉到是奇耻大辱,这个张统,本以为他是名将张辽之后,司马懿才委派他来担任督运粮草的重要职务。

    但没想到,这个张统居然会叛逃到并州军那边,而且还放了一把火,把可以维系七万大军数天的食物和补给烧了个精光,这一下,势必会影响到骑兵军的作战。

    派出去的追兵回来复命,称没有找到张统,让司马昭愤怒之余也倍感纳闷,看来张统根本就没有走去祁县的路,现在的再想找到张统,那就如大海捞针,就连一向机智的钟会,也是束手无策了。

第958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整支军队的防御体系已经完全的崩溃了,如果骁骑营继续地发起有力的攻击的话,相信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会全歼掉这支司马军。

    不过如果此刻战场上只有右翼营一支军队的话,文钦倒是不介意打一场歼灭战,不使一人漏网。

    但是此刻的战场上,司马军却不仅仅只有右翼营的存在,而是除了右翼营之外,还有六支数量相当的骑兵,在右翼营遭受到攻击之后,其他的骑兵营已经火速地驰援而来。

    本身司马军各部之间的距离就拉得不太远,右翼营遭遇到袭击,其他邻近的骑兵很快地就可以做出反应,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各营骑兵便立刻向这边迂回包抄而来,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要抄骁骑营的后路,将他们一网打尽。

    文钦早就预料到司马军会来这一手,所以对右翼营完成了突破之后,他并没有恋战,而是果断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一般的队伍,从进攻状态转为撤退状态,是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的,这似乎与惯性有关,进攻越猛,进攻越犀利的军队,撤退时往往会拖更长的时间。

    但司马军肯定不会给你这么长时间的,左右两路人马快速的杀到,迂回包抄的幅度非常的大,大到可以将骁骑营全部人马都吞下去。

    可骁骑营的机动灵活远远出乎司马军的想象,他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来如疾风,去似飞火,方才还如潮涌一般的骑兵浪潮,很快地便撤走了,只留下满地的疮荑和一脸愕然的满炳。

    满炳其实都有些撑不住了,骁骑营这一轮强攻,打得他焦头烂额,几乎没有招架之功,如果骁骑营再连续地发起几次攻击的话,右翼营很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还好骁骑营并没有再攻击下去,而是果断地选择了撤退,满炳当然知道这是其他司马骑兵营的功劳,正是因为他们的救援给右翼营解了围。

    不过满炳这个时候倒是希望能把骁骑营给拖住,这样就可以实现对骁骑营的包抄夹击。

    可惜骁骑营的攻击满炳挡不住,骁骑营想要撤退他也拦不下来,整个战场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文钦的手中,满炳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骁骑营从司马军两路包抄的缝隙之中从容地扬长而去。

    满炳顿时生出一种无力感,人家骁骑营才是战场上的王者,进退自如,自己的右翼营,完全是人家虐菜的对象,被打得体无完肤,就连一点的还手之力也没有。

    两路司马骑兵疾速的包抄而来,但那怕他们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骁骑营,这两路人马合拢了,但却扑了空,骁骑营从他们的包围圈之中飞速地跳了出去,就连一个尾巴都没有让他们捉住。

    包抄未成,胡奋立刻指挥司马骑兵对骁骑营发起追击,参与追击的司马军连同右翼营在内,合计四个骑兵营,万马奔腾,气势如潮。

    只可惜骁骑营的速度是司马军无法比拟的,他们进攻时快捷如风,撤退时同样毫不逊色,司马军纵然是一路狂追,但距离却是越拉越大,最后他们也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骁骑营扬长而去,望尘莫及。

    这场战斗,发生的突然,结束的也极快,从头至尾,只打了不到两柱香的工夫,司马军的应急反应不可谓不快,当右翼营遭遇到攻击的时候,前锋营和后卫营以及中军已经是火速地派兵驰援了,先锋大将胡奋更是亲自领军带队,直扑过来,想要将并州军彻底地给围剿了。

    但是并州军似乎滑得像泥鳅一样,根本不给司马军合围包抄的机会,对右翼营一击得手之后,果断地撤离了,胡奋虽是奋力的追击,但最终仍然是一无所获。

    尽管时间相当的短暂,但右翼营的损失依然是触目惊心的,右翼营与敌交战的时间还不到一柱香,损失就多达千人以上,整个阵型更是被骁骑营冲了个七零八落,其状惨不忍睹。

    司马懿亲自赶到了右翼营,他神情冷峻,表情严肃,目光凌厉的有些骇人,胡奋、司马昭、钟会、满炳等人站在周围,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声。

    这虽然仅仅只是一场遭遇战,但却暴露出了司马军的很多弱点来,当然也不能称之为弱点,司马军在应急反应上面,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并州军做得更为出色,相形见绌,那自然就可以看到司马军的很多毛病了。

    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并州军的速度,无论是攻击速度还是撤退速度,都远远在司马军之上。

    速度可以说是骑兵的第一要素,只有拥有更高的速度,才有可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如今并州军进退自如,司马军望尘莫及,人家进攻时他们挡不住,人家撤退时他们追不上,如果照这个样子,这仗还怎么打?

    “这次交手的,确定是骁骑营吗?”司马懿问满炳道。

    “禀太傅,他们打得旗号确实是骁骑营,领军之将也是文钦无疑。”满炳信誓旦旦地道。

    司马懿沉默了,骁骑营是司马懿比较熟悉的一支军队,不但曾经是做为过对手,在以前,骁骑营也在他的麾下出征过淮南,但正因为了解,才让司马懿觉得陌生,这一战,骁骑营给人的感觉是脱胎换骨,和以前那支骁骑营有相似之处,但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骁骑营的速度,要知道,骑兵提速是很困难的,毕竟战马的质量相差不并大,战马的负载也不可能减少太多,就算是长时间的操练,可以更加熟练的操纵战马,但速度的提升却了是极为有限的。

    可从骁骑营这一战的表现来看,他们的速度绝对是有了显著的提升,无论是进攻的速度,还是撤退时的速度,都远远将司马军甩在了身后,这一点并州军是如何做到的呢?

    司马懿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959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整支军队的防御体系已经完全的崩溃了,如果骁骑营继续地发起有力的攻击的话,相信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会全歼掉这支司马军。

    不过如果此刻战场上只有右翼营一支军队的话,文钦倒是不介意打一场歼灭战,不使一人漏网。

    但是此刻的战场上,司马军却不仅仅只有右翼营的存在,而是除了右翼营之外,还有六支数量相当的骑兵,在右翼营遭受到攻击之后,其他的骑兵营已经火速地驰援而来。

    本身司马军各部之间的距离就拉得不太远,右翼营遭遇到袭击,其他邻近的骑兵很快地就可以做出反应,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各营骑兵便立刻向这边迂回包抄而来,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要抄骁骑营的后路,将他们一网打尽。

    文钦早就预料到司马军会来这一手,所以对右翼营完成了突破之后,他并没有恋战,而是果断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一般的队伍,从进攻状态转为撤退状态,是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的,这似乎与惯性有关,进攻越猛,进攻越犀利的军队,撤退时往往会拖更长的时间。

    但司马军肯定不会给你这么长时间的,左右两路人马快速的杀到,迂回包抄的幅度非常的大,大到可以将骁骑营全部人马都吞下去。

    可骁骑营的机动灵活远远出乎司马军的想象,他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来如疾风,去似飞火,方才还如潮涌一般的骑兵浪潮,很快地便撤走了,只留下满地的疮荑和一脸愕然的满炳。

    满炳其实都有些撑不住了,骁骑营这一轮强攻,打得他焦头烂额,几乎没有招架之功,如果骁骑营再连续地发起几次攻击的话,右翼营很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还好骁骑营并没有再攻击下去,而是果断地选择了撤退,满炳当然知道这是其他司马骑兵营的功劳,正是因为他们的救援给右翼营解了围。

    不过满炳这个时候倒是希望能把骁骑营给拖住,这样就可以实现对骁骑营的包抄夹击。

    可惜骁骑营的攻击满炳挡不住,骁骑营想要撤退他也拦不下来,整个战场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文钦的手中,满炳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骁骑营从司马军两路包抄的缝隙之中从容地扬长而去。

    满炳顿时生出一种无力感,人家骁骑营才是战场上的王者,进退自如,自己的右翼营,完全是人家虐菜的对象,被打得体无完肤,就连一点的还手之力也没有。

    两路司马骑兵疾速的包抄而来,但那怕他们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骁骑营,这两路人马合拢了,但却扑了空,骁骑营从他们的包围圈之中飞速地跳了出去,就连一个尾巴都没有让他们捉住。

    包抄未成,胡奋立刻指挥司马骑兵对骁骑营发起追击,参与追击的司马军连同右翼营在内,合计四个骑兵营,万马奔腾,气势如潮。

    只可惜骁骑营的速度是司马军无法比拟的,他们进攻时快捷如风,撤退时同样毫不逊色,司马军纵然是一路狂追,但距离却是越拉越大,最后他们也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骁骑营扬长而去,望尘莫及。

    这场战斗,发生的突然,结束的也极快,从头至尾,只打了不到两柱香的工夫,司马军的应急反应不可谓不快,当右翼营遭遇到攻击的时候,前锋营和后卫营以及中军已经是火速地派兵驰援了,先锋大将胡奋更是亲自领军带队,直扑过来,想要将并州军彻底地给围剿了。

    但是并州军似乎滑得像泥鳅一样,根本不给司马军合围包抄的机会,对右翼营一击得手之后,果断地撤离了,胡奋虽是奋力的追击,但最终仍然是一无所获。

    尽管时间相当的短暂,但右翼营的损失依然是触目惊心的,右翼营与敌交战的时间还不到一柱香,损失就多达千人以上,整个阵型更是被骁骑营冲了个七零八落,其状惨不忍睹。

    司马懿亲自赶到了右翼营,他神情冷峻,表情严肃,目光凌厉的有些骇人,胡奋、司马昭、钟会、满炳等人站在周围,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声。

    这虽然仅仅只是一场遭遇战,但却暴露出了司马军的很多弱点来,当然也不能称之为弱点,司马军在应急反应上面,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并州军做得更为出色,相形见绌,那自然就可以看到司马军的很多毛病了。

    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并州军的速度,无论是攻击速度还是撤退速度,都远远在司马军之上。

    速度可以说是骑兵的第一要素,只有拥有更高的速度,才有可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如今并州军进退自如,司马军望尘莫及,人家进攻时他们挡不住,人家撤退时他们追不上,如果照这个样子,这仗还怎么打?

    “这次交手的,确定是骁骑营吗?”司马懿问满炳道。

    “禀太傅,他们打得旗号确实是骁骑营,领军之将也是文钦无疑。”满炳信誓旦旦地道。

    司马懿沉默了,骁骑营是司马懿比较熟悉的一支军队,不但曾经是做为过对手,在以前,骁骑营也在他的麾下出征过淮南,但正因为了解,才让司马懿觉得陌生,这一战,骁骑营给人的感觉是脱胎换骨,和以前那支骁骑营有相似之处,但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骁骑营的速度,要知道,骑兵提速是很困难的,毕竟战马的质量相差不并大,战马的负载也不可能减少太多,就算是长时间的操练,可以更加熟练的操纵战马,但速度的提升却了是极为有限的。

    可从骁骑营这一战的表现来看,他们的速度绝对是有了显著的提升,无论是进攻的速度,还是撤退时的速度,都远远将司马军甩在了身后,这一点并州军是如何做到的呢?

    司马懿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960章 自救

    下桑接近东面的山脉,这里的地形也不能称之平川了,连绵的起伏丘陵让地形变得有些复杂,不过这并不妨碍骑兵的行动。

    按照原定的计划,骁骑营将会从这里北上,抵达东观,将司马军引入到并州军的伏击圈之中。

    但现在他们却想走也走不了,因为在前面两个方向上,出现了司马军的伏兵,拦住了他们北上的道路,而身后的司马军追兵,也已经是步步紧逼,与他们相隔只有十余里,转瞬即至。

    得到前方有伏兵的消息之后,文钦心底突地一沉,其实一路行来,文钦最担心的莫过如此,骁骑营拥有足够快的速度,倒是不用担心被后面的追兵追上,但如果前面的伏兵进行拦截的话,他们便会处于一种不利的形势之下。

    所以,文钦在行军之时,尽可能采用不同的路线,以防备司马军的堵截,但没想到,司马军还是算准了他会走下桑这条路,事先在下桑进行了埋伏,如此一来,骁骑营便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文钦下令骁骑营暂停前进,在敌情未明的情况下,他也不敢贸然地采取行动,只能是收缩兵力,构筑临时的防线,准备探明敌情之后再展开行动。

    而对面的司马军似乎也是围而不击,尽管他们已经拦截住了骁骑营,但是却是按兵不动,并没有表现出进攻的意图,双方于是处于一种僵持的状态。

    但文钦清楚,司马军之所以按兵不动,应该还是在等待司马军后续的人马赶来吧,骁骑营初战对付右翼营的表现确实是足够惊艳了,以致于没有那一支司马军骑兵敢于和骁骑营来单挑。

    所以留给骁骑营突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现在一直等待而无所作为的话,等司马军七万大军全部围攻而来的时候,一切都将为时晚矣。

    骁骑营战斗力是比以前提升了不少,但因此证明骁骑营是天下无敌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对付同等数量的敌军骑兵,骁骑营自信可以游刃有余地来对付,但面对七倍于己的兵力,恐怕没人认为骁骑营可以打得赢。

    如果骁骑营真要有那种以一敌七的战斗力,那又何至于一种狂逃,调过头把丫的灭了再说。

    事实上,没有人敢这么托大,包括骁骑将军文钦在内,都不会对这么悬殊的兵力对抗心存什么幻想,以一敌七,那简直就是在做梦。

    文钦的手下的校尉提出固守待援的计划,文钦当即予以反对,认为越骑营和屯骑营都在远在东观,还指望着骁骑营把司马军引入到包围圈之中呢,等他们接到消息前来救援的话,只怕骁骑营已经是被司马军团团包围了,就算是越骑营和屯骑营,想从七万之众的司马军手中救骁骑营出去,也绝非是易事。

    搞不好,不光是骁骑营难以解救,甚至连越骑营和屯骑营都有可能折在这里。

    本来是并州军伏击司马军,现在反过来却被人家围点打援,这样的结果,也绝不是文钦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原地按兵不动等待救援的计划根本就行不通,骁骑营想要全身而退,就必须自救,不能倚仗任何的人。

    而且骁骑营是否突围成功关系到并州军整个战略计划的安排,原地等待和坐以待毙没有任何的区别。

    事不宜迟,文钦当机立断地发出命令,要求骁骑营全体做好准备,即刻发起突围之战。

    连续地奔驰了两天,骁骑营就算是铁打的,也有疲惫的时候,此刻局面令人沮丧,士兵的士气显然也是有明显的低落,在这种情况下,发起最为艰难的突围战斗,谁心里也没有半点的把握。

    在这种情况下,文钦倒是没有气馁,骁骑营现在面对的局面,能有当初从洛阳撤退时更为严峻吗?那样最为艰苦卓绝的战斗骁骑营都没有被打垮而挺了过来,那么现在的事,显然绝不能算什么事。

    “儿郎们,虎豹骑当年纵横天下,身经百战,从来也没有畏惧过任何战斗,今天,骁骑营也不会有任何的孬种,随我杀出一条血路去!”文钦拨刀在手,振臂高呼。

    这个时候,领军之将的作用就凸显无疑,如果文钦畏缩了,那么整个骁骑营就会彻底地崩溃,但如果文钦能率先站出来,必然会极大的鼓舞士气,战场上永远也没有一帆风顺的事,顺风仗要打,逆风仗也要打,骁骑营有着虎豹骑的光荣传承,他们誓死而战的信念永远也不会垮掉。

    文钦原本就是一位善于冲锋陷阵的骁将,虽然他此时身为骁骑将军,统领骁骑营,但是危难关头,他还是一样能挺身而出,冲锋在第一线上。

    在文钦的带领之下,骁骑营的斗志被重新点燃,他们不等司马军形成合围之势,便立刻率先向北发起了进攻,去冲击前面的司马军阵地。

    堵截在前面的司马军有两个营的兵力,一个居于东北方向,一个居于西北方向,同时将骁骑营北上的两条路都给封死了。

    文钦没有专门地正面去攻打,而是率军直袭这两条司马军的结合部,一般而言,两支军队各有领军之将,本军阵营是一个整体,战斗力相对而言要强悍一些,但两军的衔接部位,往往因为指挥的关系,是很难形成统一而有效的战斗力的,文钦刻意地从两支军队的衔接处寻找突破口,自然是很有针对性。

    不过司马军似乎是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这个方向上,安排的并不是弱旅,而是司马军中最为强悍的部队。

    而且对于骁骑营的强行突围,司马军似乎也是早已预料到了,他们在一开始就利用地形摆出了一个防守的阵式,用来阻挡并州军的攻势。

    骁骑营将速度提升到了极致,万马奔腾,激起了冲天的尘烟,他们一个个高声地呐喊着,杀气如云,气吞如虎,有如决堤的洪水,以不可阻遏之势,向着司马军的阵地冲去。

第961章 闪电似的突围

    狭路相逢勇者胜!

    此时骁骑营在文钦一马当先的带领下,斗志昂扬,气势如虹,他们已经顾不上去考虑寻找敌人的破绽和漏洞了,那怕遭遇到的,是最强之敌,他们也是一往无前,没有退缩半步。

    这就是虎豹骑的战斗精神,没有他们打不赢的仗,没有他们迈不过去的坎,不管这场战斗的胜负如何,光凭气势,骁骑营就已经先羸了第一阵。

    虽然经过了两天的长途行军,从体力上来说骁骑营并不在最佳的状态,但在生死关头,迸发出来的能量,却让骁骑营的战意直逼顶点,在文钦的带领下,骁骑营此刻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他们平时训练的最高速度,就同一柄柄的利刃,直插司马军的阵营。

    司马军在此埋伏已久,一般的军队,到这种遭遇战都会事先观望一下,侦察一下敌情,然后才会行动,司马军没有料想到骁骑营只是刚刚出现在视线之中,就如同发了疯了一般地冲了上来,靠,这也打得太生猛了吧!

    惯性冲击力可以说是骁骑营最大的法宝,速度越快,冲击力自然越强,司马军虽然事先提前布署好了防线,但是显然他们还是低估了骁骑营的冲击波,骁骑营悍不畏死,每一名冲锋在前的骑兵带着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坚如磐石一样的司马军阵地转瞬之间就被这股洪流给冲垮了,双方卷入到了最为残酷的厮杀之中。

    骁骑营的骑兵大多数使用的都是标配的马刀,拥有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之后,并州骑兵完全的把双手给解放了出来,不但他们可以双手握刀,增加了劈砍的力度,而且骑在马背上,他们可以大幅度的做攻击和闪避的动作,将这种狭长的马刀挥舞如风。

    而司马军的骑兵,由于马具的关系,在战斗时他们不得不紧紧地用左手来抓住缰绳,只能是单手持枪或者持刀来作战。

    单手的武器在力度上自然是没法和双手的武器相提并论的,而且双手武器也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由于骁骑营在马背上可以大幅度地移动,马刀的使用更为地灵活多变,想怎么劈就怎么劈,想怎么砍就怎么砍。

    而司马骑兵那敢这么大幅度的做动作,他们一大半的力气都用在了双腿和腰腹的上面,就这还得注意平衡,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从马背上掉下来。

    双方陷入短兵相接的战斗之后,并州军新式马具的作用就充分的体现了出来,高桥马鞍尤其是双边马镫,对骑兵战斗力的提升,简直就是无与伦比的,在一对一的对抗之中,并州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动作灵活,身手矫健,而司马骑兵却是笨拙无比,反应迟钝,双方打起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并州军占据着压倒性的碾压之势。

    骁骑营冲入到了敌阵之中,大肆地大砍大杀,司马军精心构筑的防线,也根本就无法抵御得了他们这样的攻击。

    按理说,司马军早就料算到并州军会攻击他们两支军队的衔接部,事先就已经调集了最为精锐的军队在驻守,但就是这么坚固的防守,在骁骑营的强悍攻势面前,竟然也如同是纸一样糊的一般,轻易地就坍塌了。

    这一战打得司马军都有些怀疑人生了,以前他们也不是没有和并州骑兵交过手,但是这次再度交手之后,他们发现并州骑兵何止变强了一点点,那简直就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司马军还可以凭借着兵力上的优势,和并州军打个平手,但现在他们发现,兵力上的优势已经不足以弥补这种战斗力上面的差距了,现在并州军的冲击力,根本不是他们可以匹敌的。

    许多的司马兵也不是傻子,尢其是以前和骁骑营交过手的骑兵,对这种差距感同身受,近距离的短兵作战,他们更能清楚地看到双方装备的不同。

    并州军在马背上挥洒自如,许多动作看得司马兵都心惊肉跳,就那一个侧身横劈,那幅度,别说是不抓缰绳,就算是抓着缰绳,也很可能从马背上掉下来。

    但是骁骑兵却是安然无恙,坐在马背上,安稳如山,看来能让他们做出这种动作的,无疑是他们脚踩的那个东西。

    其实那个东西也并不陌生,虽然材质不高,但它的样子和司马骑兵上马时踩踏的那个马镫几乎一样,环状的,可以把脚搁里头。

    唯一不同的,是并州军有两个马镫,左边一个,右边一个,而且悬挂的位置也恰到好处,骑兵骑在马上,双脚自然正好踩在马镫上,不像司马骑兵,那个单边的马镫只是上马时临时踩一下,骑上马之后就完全没用了。

    马镫还是那个马镫,就是因为改变了一下使用方法,竟然能让战斗力差上这么多,究竟是什么样的天才,才会想到这个办法的?

    相比而言,几乎所的人的都是蠢人,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没有人能想得到?

    看到双边马镫的人都恨不得有一种一头撞死的感觉,感觉这么多年简直就是白活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马具,可以如此高效地提升骑兵的战斗力,却没人能做出来,真是蠢到家了。

    许多的骑兵此刻都恨不得赶紧回去再找一个马镫来,左右两边各挂上一个,他们迫切地也想要尝试一下这双边马镫来带来的骑乘快感。

    战斗进行的几乎是毫无悬念,在骁骑营的强大冲击力面前,司马军再坚固的防线也是无济于事,尽管他们调集了大批的军队来堵截,但在犀利的攻击面前,也只能是螳臂挡车而已。

    骁骑营一路向前,杀得司马军是人仰马翻,尸横遍野,就算他们拼尽全力,想要截住骁骑营,最终证明也只是徒劳而已。

    在骁骑营身后紧追不舍的是司马昭,他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在拼命的赶路了,但可惜还是追不上骁骑营,等他们和前面的司马军会师之时,骁骑营已经是突围而去了。

第96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寻找敌人的破绽和漏洞了,那怕遭遇到的,是最强之敌,他们也是一往无前,没有退缩半步。

    这就是虎豹骑的战斗精神,没有他们打不赢的仗,没有他们迈不过去的坎,不管这场战斗的胜负如何,光凭气势,骁骑营就已经先羸了第一阵。

    虽然经过了两天的长途行军,从体力上来说骁骑营并不在最佳的状态,但在生死关头,迸发出来的能量,却让骁骑营的战意直逼顶点,在文钦的带领下,骁骑营此刻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他们平时训练的最高速度,就同一柄柄的利刃,直插司马军的阵营。

    司马军在此埋伏已久,一般的军队,到这种遭遇战都会事先观望一下,侦察一下敌情,然后才会行动,司马军没有料想到骁骑营只是刚刚出现在视线之中,就如同发了疯了一般地冲了上来,靠,这也打得太生猛了吧!

    惯性冲击力可以说是骁骑营最大的法宝,速度越快,冲击力自然越强,司马军虽然事先提前布署好了防线,但是显然他们还是低估了骁骑营的冲击波,骁骑营悍不畏死,每一名冲锋在前的骑兵带着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坚如磐石一样的司马军阵地转瞬之间就被这股洪流给冲垮了,双方卷入到了最为残酷的厮杀之中。

    骁骑营的骑兵大多数使用的都是标配的马刀,拥有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之后,并州骑兵完全的把双手给解放了出来,不但他们可以双手握刀,增加了劈砍的力度,而且骑在马背上,他们可以大幅度的做攻击和闪避的动作,将这种狭长的马刀挥舞如风。

    而司马军的骑兵,由于马具的关系,在战斗时他们不得不紧紧地用左手来抓住缰绳,只能是单手持枪或者持刀来作战。

    单手的武器在力度上自然是没法和双手的武器相提并论的,而且双手武器也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由于骁骑营在马背上可以大幅度地移动,马刀的使用更为地灵活多变,想怎么劈就怎么劈,想怎么砍就怎么砍。

    而司马骑兵那敢这么大幅度的做动作,他们一大半的力气都用在了双腿和腰腹的上面,就这还得注意平衡,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从马背上掉下来。

    双方陷入短兵相接的战斗之后,并州军新式马具的作用就充分的体现了出来,高桥马鞍尤其是双边马镫,对骑兵战斗力的提升,简直就是无与伦比的,在一对一的对抗之中,并州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动作灵活,身手矫健,而司马骑兵却是笨拙无比,反应迟钝,双方打起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并州军占据着压倒性的碾压之势。

    骁骑营冲入到了敌阵之中,大肆地大砍大杀,司马军精心构筑的防线,也根本就无法抵御得了他们这样的攻击。

    按理说,司马军早就料算到并州军会攻击他们两支军队的衔接部,事先就已经调集了最为精锐的军队在驻守,但就是这么坚固的防守,在骁骑营的强悍攻势面前,竟然也如同是纸一样糊的一般,轻易地就坍塌了。

    这一战打得司马军都有些怀疑人生了,以前他们也不是没有和并州骑兵交过手,但是这次再度交手之后,他们发现并州骑兵何止变强了一点点,那简直就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司马军还可以凭借着兵力上的优势,和并州军打个平手,但现在他们发现,兵力上的优势已经不足以弥补这种战斗力上面的差距了,现在并州军的冲击力,根本不是他们可以匹敌的。

    许多的司马兵也不是傻子,尢其是以前和骁骑营交过手的骑兵,对这种差距感同身受,近距离的短兵作战,他们更能清楚地看到双方装备的不同。

    并州军在马背上挥洒自如,许多动作看得司马兵都心惊肉跳,就那一个侧身横劈,那幅度,别说是不抓缰绳,就算是抓着缰绳,也很可能从马背上掉下来。

    但是骁骑兵却是安然无恙,坐在马背上,安稳如山,看来能让他们做出这种动作的,无疑是他们脚踩的那个东西。

    其实那个东西也并不陌生,虽然材质不高,但它的样子和司马骑兵上马时踩踏的那个马镫几乎一样,环状的,可以把脚搁里头。

    唯一不同的,是并州军有两个马镫,左边一个,右边一个,而且悬挂的位置也恰到好处,骑兵骑在马上,双脚自然正好踩在马镫上,不像司马骑兵,那个单边的马镫只是上马时临时踩一下,骑上马之后就完全没用了。

    马镫还是那个马镫,就是因为改变了一下使用方法,竟然能让战斗力差上这么多,究竟是什么样的天才,才会想到这个办法的?

    相比而言,几乎所的人的都是蠢人,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没有人能想得到?

    看到双边马镫的人都恨不得有一种一头撞死的感觉,感觉这么多年简直就是白活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马具,可以如此高效地提升骑兵的战斗力,却没人能做出来,真是蠢到家了。

    许多的骑兵此刻都恨不得赶紧回去再找一个马镫来,左右两边各挂上一个,他们迫切地也想要尝试一下这双边马镫来带来的骑乘快感。

    战斗进行的几乎是毫无悬念,在骁骑营的强大冲击力面前,司马军再坚固的防线也是无济于事,尽管他们调集了大批的军队来堵截,但在犀利的攻击面前,也只能是螳臂挡车而已。

    骁骑营一路向前,杀得司马军是人仰马翻,尸横遍野,就算他们拼尽全力,想要截住骁骑营,最终证明也只是徒劳而已。

    在骁骑营身后紧追不舍的是司马昭,他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在拼命的赶路了,但可惜还是追不上骁骑营,等他们和前面的司马军会师之时,骁骑营已经是突围而去了。

第96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寻找敌人的破绽和漏洞了,那怕遭遇到的,是最强之敌,他们也是一往无前,没有退缩半步。

    这就是虎豹骑的战斗精神,没有他们打不赢的仗,没有他们迈不过去的坎,不管这场战斗的胜负如何,光凭气势,骁骑营就已经先羸了第一阵。

    虽然经过了两天的长途行军,从体力上来说骁骑营并不在最佳的状态,但在生死关头,迸发出来的能量,却让骁骑营的战意直逼顶点,在文钦的带领下,骁骑营此刻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他们平时训练的最高速度,就同一柄柄的利刃,直插司马军的阵营。

    司马军在此埋伏已久,一般的军队,到这种遭遇战都会事先观望一下,侦察一下敌情,然后才会行动,司马军没有料想到骁骑营只是刚刚出现在视线之中,就如同发了疯了一般地冲了上来,靠,这也打得太生猛了吧!

    惯性冲击力可以说是骁骑营最大的法宝,速度越快,冲击力自然越强,司马军虽然事先提前布署好了防线,但是显然他们还是低估了骁骑营的冲击波,骁骑营悍不畏死,每一名冲锋在前的骑兵带着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坚如磐石一样的司马军阵地转瞬之间就被这股洪流给冲垮了,双方卷入到了最为残酷的厮杀之中。

    骁骑营的骑兵大多数使用的都是标配的马刀,拥有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之后,并州骑兵完全的把双手给解放了出来,不但他们可以双手握刀,增加了劈砍的力度,而且骑在马背上,他们可以大幅度的做攻击和闪避的动作,将这种狭长的马刀挥舞如风。

    而司马军的骑兵,由于马具的关系,在战斗时他们不得不紧紧地用左手来抓住缰绳,只能是单手持枪或者持刀来作战。

    单手的武器在力度上自然是没法和双手的武器相提并论的,而且双手武器也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由于骁骑营在马背上可以大幅度地移动,马刀的使用更为地灵活多变,想怎么劈就怎么劈,想怎么砍就怎么砍。

    而司马骑兵那敢这么大幅度的做动作,他们一大半的力气都用在了双腿和腰腹的上面,就这还得注意平衡,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从马背上掉下来。

    双方陷入短兵相接的战斗之后,并州军新式马具的作用就充分的体现了出来,高桥马鞍尤其是双边马镫,对骑兵战斗力的提升,简直就是无与伦比的,在一对一的对抗之中,并州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动作灵活,身手矫健,而司马骑兵却是笨拙无比,反应迟钝,双方打起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并州军占据着压倒性的碾压之势。

    骁骑营冲入到了敌阵之中,大肆地大砍大杀,司马军精心构筑的防线,也根本就无法抵御得了他们这样的攻击。

    按理说,司马军早就料算到并州军会攻击他们两支军队的衔接部,事先就已经调集了最为精锐的军队在驻守,但就是这么坚固的防守,在骁骑营的强悍攻势面前,竟然也如同是纸一样糊的一般,轻易地就坍塌了。

    这一战打得司马军都有些怀疑人生了,以前他们也不是没有和并州骑兵交过手,但是这次再度交手之后,他们发现并州骑兵何止变强了一点点,那简直就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司马军还可以凭借着兵力上的优势,和并州军打个平手,但现在他们发现,兵力上的优势已经不足以弥补这种战斗力上面的差距了,现在并州军的冲击力,根本不是他们可以匹敌的。

    许多的司马兵也不是傻子,尢其是以前和骁骑营交过手的骑兵,对这种差距感同身受,近距离的短兵作战,他们更能清楚地看到双方装备的不同。

    并州军在马背上挥洒自如,许多动作看得司马兵都心惊肉跳,就那一个侧身横劈,那幅度,别说是不抓缰绳,就算是抓着缰绳,也很可能从马背上掉下来。

    但是骁骑兵却是安然无恙,坐在马背上,安稳如山,看来能让他们做出这种动作的,无疑是他们脚踩的那个东西。

    其实那个东西也并不陌生,虽然材质不高,但它的样子和司马骑兵上马时踩踏的那个马镫几乎一样,环状的,可以把脚搁里头。

    唯一不同的,是并州军有两个马镫,左边一个,右边一个,而且悬挂的位置也恰到好处,骑兵骑在马上,双脚自然正好踩在马镫上,不像司马骑兵,那个单边的马镫只是上马时临时踩一下,骑上马之后就完全没用了。

    马镫还是那个马镫,就是因为改变了一下使用方法,竟然能让战斗力差上这么多,究竟是什么样的天才,才会想到这个办法的?

    相比而言,几乎所的人的都是蠢人,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没有人能想得到?

    看到双边马镫的人都恨不得有一种一头撞死的感觉,感觉这么多年简直就是白活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马具,可以如此高效地提升骑兵的战斗力,却没人能做出来,真是蠢到家了。

    许多的骑兵此刻都恨不得赶紧回去再找一个马镫来,左右两边各挂上一个,他们迫切地也想要尝试一下这双边马镫来带来的骑乘快感。

    战斗进行的几乎是毫无悬念,在骁骑营的强大冲击力面前,司马军再坚固的防线也是无济于事,尽管他们调集了大批的军队来堵截,但在犀利的攻击面前,也只能是螳臂挡车而已。

    骁骑营一路向前,杀得司马军是人仰马翻,尸横遍野,就算他们拼尽全力,想要截住骁骑营,最终证明也只是徒劳而已。

    在骁骑营身后紧追不舍的是司马昭,他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在拼命的赶路了,但可惜还是追不上骁骑营,等他们和前面的司马军会师之时,骁骑营已经是突围而去了。

第96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司马昭不禁眼前为之一亮,这东西可是司马懿最为迫切想要看到的东西,以前一直没有得到过,没想到这次的战斗,虽然让骁骑营给逃了,但是他们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而且更没有时间去从容的收拾这些东西。

    司马昭下令将那些马具从战马的尸体上取了下来,立刻送到司马懿那边去,这好歹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又一次的战斗失败让司马懿的脸色愈发的阴郁起来,现在司马军的处境相当的不妙,前线已经断粮,后援的粮草又遭到了并州军的偷袭,损失过半,虽然剩下的一半粮草还能解决一下眼前的燃眉之急,但是粮草匮乏的困境一天不解决,整个军队就都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

    这也是司马懿一直追求速战速决的原因,表面上看着数万骑兵呼啸而来纵横驰骋,将敌人追逐的四处而逃,很是风光无限,但是风光的背后,却潜藏着无数的危机,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司马军就真得难以为继了。

    下桑之战,原本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如果司马军能够把握住,一举吃掉骁骑营,那么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遗憾的是,尽管司马军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没有能够完成这一目标,并州骑兵的强悍,又一次刷新了司马懿的认知。

    四万人居然都没有能够灭掉并州军的一万骑兵,这仗打得足以令人寒心了。

    “父亲,这次缴获了不少的马具,孩儿已经看过了,确实对骑兵的战斗力有很大帮助,骁骑营战力的提升想必与此有关。”司马昭看到司马懿脸色明显的有些不悦,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

    司马懿脸上稍缓,司马懿确实对并州军的新式马具很感兴趣,先前也只是听过吃了败仗的司马兵叙述过,没想到这次战斗,竟然可以缴获到实物,总算是让司马懿心情略微的舒畅了一些。

    司马昭道:“父亲,这帐内不方便演示,请您还是移步到外面去看看吧。”

    司马懿点点头,和司马昭一同来到了帐外。

    司马昭并没有将缴获来的马具直接地堆在地上,而是很有心地将它们装备到了马背上。

    这些马具装备起来也十分的简单,只需要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安放在马背上,将系带系在马腹上即可,非常的牢固结实。

    虽然听战场上的司马兵叙述过这些马具的大概形状,司马懿的脑海之中也有个初步的印象,但此刻真正见到实物,还是让司马懿很是震惊。

    这些马具的构造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简单,高桥马鞍比起普通的马鞍来,也只是多了一个前后高翘中间凹陷的形状,而双边马镫,则不过是在单边的马镫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而己,虽然说材质略有不同同,但是马镫的模样并没有改变,还是那个圆环的形状,大小也正好合适到脚可以套进去。

    但说简单却又不简单,这一小小的改进,却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并州骑兵的战斗力,看起来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啊。

    司马昭为了让司马懿看得更直观一些,除了前面的一匹战马是空的之外,其他装备有新马具的战马上,都乘坐了骑手,尽管他们也是第一次乘坐这样的马匹,但似乎却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驾驭起战马来,非常得心应手。

    当然,这也仅仅是乘坐的感觉,真要是去战斗去驰骋,那就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操练才行。

    司马懿拍了拍马鞍,对司马昭道:“扶我上去。”

    司马昭犹豫了一下,道:“父亲,这些东西您看看就行了,没必要亲自去试吧?”

    司马懿已经好几年都没有骑过马了,毕竟他年事已高,老胳膊老腿的,骑马已经很困难了,这万一从马上摔下来,那后果真得很严重。

    司马懿瞪了他一眼,沉声喝道:“为父还没有老到连战马都不能骑的地步,扶我上去!”

    司马昭不敢违拗,只好扶着司马懿上马。

    相比于目前流行的马具,并州军的这个马镫确实是有些高了,并不太适合上马时踩踏,倒是身边的一个亲兵眼尖,俯身跪倒在地,拱着腰,让司马懿踩到他背上,司马懿这才算是骑到了马背上。

    当然这也仅仅是因为司马懿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的缘故,所以上马比较困难,如果换作是年轻人,稍高一点的马镫,倒也不算什么事,一踩之下,便可以飞身上马,干脆利落。

    司马懿确实已经很多年没有骑马了,长久以来,追锋车成为了他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司马懿骑马的动作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生疏,那种久违了的感觉又似乎回到了他的记忆之中。

    高桥马鞍皮质的外壳有很好的舒适感,司马懿坐到马背上的时候,屁股便牢牢地卡在凹槽之中,前后无法移动,也就不用再担心从马背上滑落下来。

    而司马懿的双脚,也正好地踩在了马镫的金属环套之中,让他立刻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以前骑马,双脚总是悬空的,给人一种很不踏实的感觉,只能是紧紧地抓牢马的鬃毛或缰绳,这样才会有安全感,现在有了双边马镫,感觉踏实了,双手也可以放开缰绳。

    司马懿饱经世故,又如何能不理解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对骑兵的重要性,此前耳闻之下,他都有所惊异,现在体验了一番,自然发现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真正的妙用。

    简单的东西,却可以达到异乎寻常的结果,这让司马懿也感到震惊无比,就连他一个垂暮的老者,都可以轻松的驾驭战马,那么那些熟练的骑兵战士,如果换装这些马具的话,战斗力何止于成倍的提升啊!

    难怪并州军的骑兵战斗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的提升,这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实在是功劳至伟。

第965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司马昭不禁眼前为之一亮,这东西可是司马懿最为迫切想要看到的东西,以前一直没有得到过,没想到这次的战斗,虽然让骁骑营给逃了,但是他们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而且更没有时间去从容的收拾这些东西。

    司马昭下令将那些马具从战马的尸体上取了下来,立刻送到司马懿那边去,这好歹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又一次的战斗失败让司马懿的脸色愈发的阴郁起来,现在司马军的处境相当的不妙,前线已经断粮,后援的粮草又遭到了并州军的偷袭,损失过半,虽然剩下的一半粮草还能解决一下眼前的燃眉之急,但是粮草匮乏的困境一天不解决,整个军队就都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

    这也是司马懿一直追求速战速决的原因,表面上看着数万骑兵呼啸而来纵横驰骋,将敌人追逐的四处而逃,很是风光无限,但是风光的背后,却潜藏着无数的危机,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司马军就真得难以为继了。

    下桑之战,原本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如果司马军能够把握住,一举吃掉骁骑营,那么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遗憾的是,尽管司马军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没有能够完成这一目标,并州骑兵的强悍,又一次刷新了司马懿的认知。

    四万人居然都没有能够灭掉并州军的一万骑兵,这仗打得足以令人寒心了。

    “父亲,这次缴获了不少的马具,孩儿已经看过了,确实对骑兵的战斗力有很大帮助,骁骑营战力的提升想必与此有关。”司马昭看到司马懿脸色明显的有些不悦,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

    司马懿脸上稍缓,司马懿确实对并州军的新式马具很感兴趣,先前也只是听过吃了败仗的司马兵叙述过,没想到这次战斗,竟然可以缴获到实物,总算是让司马懿心情略微的舒畅了一些。

    司马昭道:“父亲,这帐内不方便演示,请您还是移步到外面去看看吧。”

    司马懿点点头,和司马昭一同来到了帐外。

    司马昭并没有将缴获来的马具直接地堆在地上,而是很有心地将它们装备到了马背上。

    这些马具装备起来也十分的简单,只需要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安放在马背上,将系带系在马腹上即可,非常的牢固结实。

    虽然听战场上的司马兵叙述过这些马具的大概形状,司马懿的脑海之中也有个初步的印象,但此刻真正见到实物,还是让司马懿很是震惊。

    这些马具的构造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简单,高桥马鞍比起普通的马鞍来,也只是多了一个前后高翘中间凹陷的形状,而双边马镫,则不过是在单边的马镫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而己,虽然说材质略有不同同,但是马镫的模样并没有改变,还是那个圆环的形状,大小也正好合适到脚可以套进去。

    但说简单却又不简单,这一小小的改进,却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并州骑兵的战斗力,看起来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啊。

    司马昭为了让司马懿看得更直观一些,除了前面的一匹战马是空的之外,其他装备有新马具的战马上,都乘坐了骑手,尽管他们也是第一次乘坐这样的马匹,但似乎却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驾驭起战马来,非常得心应手。

    当然,这也仅仅是乘坐的感觉,真要是去战斗去驰骋,那就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操练才行。

    司马懿拍了拍马鞍,对司马昭道:“扶我上去。”

    司马昭犹豫了一下,道:“父亲,这些东西您看看就行了,没必要亲自去试吧?”

    司马懿已经好几年都没有骑过马了,毕竟他年事已高,老胳膊老腿的,骑马已经很困难了,这万一从马上摔下来,那后果真得很严重。

    司马懿瞪了他一眼,沉声喝道:“为父还没有老到连战马都不能骑的地步,扶我上去!”

    司马昭不敢违拗,只好扶着司马懿上马。

    相比于目前流行的马具,并州军的这个马镫确实是有些高了,并不太适合上马时踩踏,倒是身边的一个亲兵眼尖,俯身跪倒在地,拱着腰,让司马懿踩到他背上,司马懿这才算是骑到了马背上。

    当然这也仅仅是因为司马懿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的缘故,所以上马比较困难,如果换作是年轻人,稍高一点的马镫,倒也不算什么事,一踩之下,便可以飞身上马,干脆利落。

    司马懿确实已经很多年没有骑马了,长久以来,追锋车成为了他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司马懿骑马的动作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生疏,那种久违了的感觉又似乎回到了他的记忆之中。

    高桥马鞍皮质的外壳有很好的舒适感,司马懿坐到马背上的时候,屁股便牢牢地卡在凹槽之中,前后无法移动,也就不用再担心从马背上滑落下来。

    而司马懿的双脚,也正好地踩在了马镫的金属环套之中,让他立刻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以前骑马,双脚总是悬空的,给人一种很不踏实的感觉,只能是紧紧地抓牢马的鬃毛或缰绳,这样才会有安全感,现在有了双边马镫,感觉踏实了,双手也可以放开缰绳。

    司马懿饱经世故,又如何能不理解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对骑兵的重要性,此前耳闻之下,他都有所惊异,现在体验了一番,自然发现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真正的妙用。

    简单的东西,却可以达到异乎寻常的结果,这让司马懿也感到震惊无比,就连他一个垂暮的老者,都可以轻松的驾驭战马,那么那些熟练的骑兵战士,如果换装这些马具的话,战斗力何止于成倍的提升啊!

    难怪并州军的骑兵战斗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的提升,这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实在是功劳至伟。

第966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东观是文钦和曹亮约定的地点,越骑营和屯骑营就埋伏在这里,骁骑营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吸引足够多的司马军,将他们引入到并州军的包围圈之中。

    不过在下桑突围之后,司马军并没有放弃对骁骑营的追击,反而是集结起了大部分的兵力,继续展开疯狂的追击,死死地咬着骁骑营不放。

    这对文钦来说,是一个比较利好的消息,也就是说,根本不用他刻意地引诱司马军,司马军就已经是主动地上钩了,他们显然不甘心于屡次的失败,决心不追到骁骑营不放手。

    文钦依然保持着不紧不慢的速度,让身后的司马军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距离之中,除非司马军是像在下桑那样赶在骁骑营的前面进行拦截,否则只从身后追赶的话,是很难追得上骁骑营的。

    那怕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长途行军和激烈战斗,骁骑营并没有累垮掉,始终还是能保持着游刃有余的速度。

    其实骁骑营也很疲惫了,他们也不是铁打的,连续的行军和作战让他们感到了疲惫不堪,但是凭着强烈的意志力,骁骑营还在继续地坚持着,而且他们距离终点,也已经是很近了。

    行百里而半九十,骁骑营当然不会在这最后一段上路上掉链子,那怕是身疲力乏,体力耗尽,但每一名骁骑兵都在咬牙坚持着,那怕就是伤员病号,也竭尽全力地保持着速度,不让自己掉队。

    下桑突围之后,赶来传令的传讯兵才刚刚与骁骑营相遇,他们带来了曹亮的最新指令,要求骁骑营不惜一切代价自行突围,把司马军引入到东观伏击圈之中。

    显然骁骑营的行动比命令要提前了,命令传达过来的时候,骁骑营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突围,虽然有一定的人员伤亡,不过这个损失对于骁骑营来说,是微乎其微的,文钦可以霸气地回应道,幸不辱命,骁骑营已经完成了突围任务,现在正向东观前进,预计几个时辰之后,骁骑营将会将司马军大部主力引入到东观。

    传讯兵也没有想到骁骑营的进展会如此的神速,看来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以骁骑营的战斗力,司马军那怕是派出重兵围追堵截,也很难困住他们。

    传讯兵很快地离开回中军营那边复命去了,而骁骑营则保持着不紧不慢的速度,继续地向东观方向挺进。

    而他们身后的司马军,依然是竭尽全力地穷追不舍,并没有因为下桑之战的失败而气馁,而且参与追击的司马军是越来越多了。

    这场追逐战,似乎成为了双方意志力的比拼,现在双方都在咬牙坚持着,想看看究竟是谁会先由于体力不支而倒下去。

    司马军各部人马忠实地执行着司马懿的命令,那怕现在他们确实已经是精疲力竭,但也无人敢违拗司马懿的命令,司马懿治军的铁腕手段,他们可是清楚的很,在战场上那怕是战死了,也会有一份荣光,最起码他们的家人,可以得到怃恤,但如果因违抗命令而处死的话,那么遭殃的可不止是自己本人,那是会祸延三族的。

    所以司马军无人敢为之懈怠,现在每名士兵兜里的干粮已经见底了,他们只好勒紧裤腰带继续前进,期望着可以在这一战之后,从敌人那儿获得补给,以战养战,否则的话,整支司马军真得是难以为继了。

    文钦控制着骁骑营行进的速度,与司马军的追兵始终保持着视距之内,让司马军不致于失去追击的希望。

    但对于司马军来说,前面的骑营骁骑营,完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拼尽了全力在追赶,但是始终也追不上,有的时候,他们眼看着距离并州军越来越近了,这让他们兴奋不已,正准备努把力,冲上去与之交战,但骁骑营一个加速,就又拉开了距离,只剩下司马军在风中凌乱了。

    司马军似乎还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仗,完全是被人家牵着鼻子在走,这种被动,让几乎每一名司马兵都心生绝望,如此地追击下去,什么时候才个尽头啊?

    但是命令就是命令,司马军的任何将领,都不敢去质疑司马懿的这个命令,他们严格地执行着,越来越多的军队汇聚过来,参与到了追击的行列。

    这一支骑兵洪流,浩浩荡荡,隆隆的马蹄践踏着黄色的土地,激荡起来的尘烟遮天蔽日,绵延数十余里,蔚为壮观。

    钟会曾向司马懿建言,让他小心防备并州军的伏击,因为到现在越骑营和屯骑营都没有现身,很可能他们就潜藏在某处,准备对司马军发起致命的一击。

    而此刻骁骑营的举动,更像是要诱敌深入,司马懿打了一辈子的仗,又怎么可能会轻易地犯这个错误。

    那怕钟会不来提醒,司马懿对全盘大局都了然于胸。

    曹亮确实在耍阴谋手段,但是司马懿却是无惧的,伏击一般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绝对的优势兵力,想要包围敌人打歼灭战,最起码得有超过敌人数倍的兵力,并州军的那点子家底司马懿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就算是他们全军出动,也未必有司马军的半数人马,想要一口吃掉他的七万大军,痴人做梦吧!

    另外打伏击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地形地利的因素,比较险要特殊的地形也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但司马懿对此是有所防备的,如今骁骑营的逃跑路线,一直是在晋中的平原上,如果骁骑营逃往东面的大山深处,那司马懿肯定是恕不奉陪了。

    反正晋阳在北面,司马懿最终的攻击目标是这里,骁骑营如果想把司马军引到东面的太行山峡谷之中,那曹亮便是打错了如意算盘,司马懿肯定是不会上这个当的。

    至于在平原地带,曹亮想怎么玩,司马懿都会奉陪到底。

第967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东观是文钦和曹亮约定的地点,越骑营和屯骑营就埋伏在这里,骁骑营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吸引足够多的司马军,将他们引入到并州军的包围圈之中。

    不过在下桑突围之后,司马军并没有放弃对骁骑营的追击,反而是集结起了大部分的兵力,继续展开疯狂的追击,死死地咬着骁骑营不放。

    这对文钦来说,是一个比较利好的消息,也就是说,根本不用他刻意地引诱司马军,司马军就已经是主动地上钩了,他们显然不甘心于屡次的失败,决心不追到骁骑营不放手。

    文钦依然保持着不紧不慢的速度,让身后的司马军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距离之中,除非司马军是像在下桑那样赶在骁骑营的前面进行拦截,否则只从身后追赶的话,是很难追得上骁骑营的。

    那怕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长途行军和激烈战斗,骁骑营并没有累垮掉,始终还是能保持着游刃有余的速度。

    其实骁骑营也很疲惫了,他们也不是铁打的,连续的行军和作战让他们感到了疲惫不堪,但是凭着强烈的意志力,骁骑营还在继续地坚持着,而且他们距离终点,也已经是很近了。

    行百里而半九十,骁骑营当然不会在这最后一段上路上掉链子,那怕是身疲力乏,体力耗尽,但每一名骁骑兵都在咬牙坚持着,那怕就是伤员病号,也竭尽全力地保持着速度,不让自己掉队。

    下桑突围之后,赶来传令的传讯兵才刚刚与骁骑营相遇,他们带来了曹亮的最新指令,要求骁骑营不惜一切代价自行突围,把司马军引入到东观伏击圈之中。

    显然骁骑营的行动比命令要提前了,命令传达过来的时候,骁骑营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突围,虽然有一定的人员伤亡,不过这个损失对于骁骑营来说,是微乎其微的,文钦可以霸气地回应道,幸不辱命,骁骑营已经完成了突围任务,现在正向东观前进,预计几个时辰之后,骁骑营将会将司马军大部主力引入到东观。

    传讯兵也没有想到骁骑营的进展会如此的神速,看来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以骁骑营的战斗力,司马军那怕是派出重兵围追堵截,也很难困住他们。

    传讯兵很快地离开回中军营那边复命去了,而骁骑营则保持着不紧不慢的速度,继续地向东观方向挺进。

    而他们身后的司马军,依然是竭尽全力地穷追不舍,并没有因为下桑之战的失败而气馁,而且参与追击的司马军是越来越多了。

    这场追逐战,似乎成为了双方意志力的比拼,现在双方都在咬牙坚持着,想看看究竟是谁会先由于体力不支而倒下去。

    司马军各部人马忠实地执行着司马懿的命令,那怕现在他们确实已经是精疲力竭,但也无人敢违拗司马懿的命令,司马懿治军的铁腕手段,他们可是清楚的很,在战场上那怕是战死了,也会有一份荣光,最起码他们的家人,可以得到怃恤,但如果因违抗命令而处死的话,那么遭殃的可不止是自己本人,那是会祸延三族的。

    所以司马军无人敢为之懈怠,现在每名士兵兜里的干粮已经见底了,他们只好勒紧裤腰带继续前进,期望着可以在这一战之后,从敌人那儿获得补给,以战养战,否则的话,整支司马军真得是难以为继了。

    文钦控制着骁骑营行进的速度,与司马军的追兵始终保持着视距之内,让司马军不致于失去追击的希望。

    但对于司马军来说,前面的骑营骁骑营,完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拼尽了全力在追赶,但是始终也追不上,有的时候,他们眼看着距离并州军越来越近了,这让他们兴奋不已,正准备努把力,冲上去与之交战,但骁骑营一个加速,就又拉开了距离,只剩下司马军在风中凌乱了。

    司马军似乎还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仗,完全是被人家牵着鼻子在走,这种被动,让几乎每一名司马兵都心生绝望,如此地追击下去,什么时候才个尽头啊?

    但是命令就是命令,司马军的任何将领,都不敢去质疑司马懿的这个命令,他们严格地执行着,越来越多的军队汇聚过来,参与到了追击的行列。

    这一支骑兵洪流,浩浩荡荡,隆隆的马蹄践踏着黄色的土地,激荡起来的尘烟遮天蔽日,绵延数十余里,蔚为壮观。

    钟会曾向司马懿建言,让他小心防备并州军的伏击,因为到现在越骑营和屯骑营都没有现身,很可能他们就潜藏在某处,准备对司马军发起致命的一击。

    而此刻骁骑营的举动,更像是要诱敌深入,司马懿打了一辈子的仗,又怎么可能会轻易地犯这个错误。

    那怕钟会不来提醒,司马懿对全盘大局都了然于胸。

    曹亮确实在耍阴谋手段,但是司马懿却是无惧的,伏击一般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绝对的优势兵力,想要包围敌人打歼灭战,最起码得有超过敌人数倍的兵力,并州军的那点子家底司马懿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就算是他们全军出动,也未必有司马军的半数人马,想要一口吃掉他的七万大军,痴人做梦吧!

    另外打伏击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地形地利的因素,比较险要特殊的地形也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但司马懿对此是有所防备的,如今骁骑营的逃跑路线,一直是在晋中的平原上,如果骁骑营逃往东面的大山深处,那司马懿肯定是恕不奉陪了。

    反正晋阳在北面,司马懿最终的攻击目标是这里,骁骑营如果想把司马军引到东面的太行山峡谷之中,那曹亮便是打错了如意算盘,司马懿肯定是不会上这个当的。

    至于在平原地带,曹亮想怎么玩,司马懿都会奉陪到底。

第968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他出任讨逆大都督以来的第一次,可见此次的东观之战,在曹亮心目的地位如何了。

    邓艾和石苞也是倍感压力,因为曹亮的要求很高,这次要求他们必须要打胜仗,而且必须要大胜,打一场漂的歼灭战,不能说司马军一个都不放过,但最码大部分的人,是没机会再回到洛阳了。

    这也是越骑营和屯骑营改制之后的第一战,能不能胜任曹亮的任务其实邓艾和石苞都没有底,尽管越骑营和屯骑营在换装了新的马具装备之后,战斗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们的对手,却是超过他们一倍有余的庞大骑兵。

    如果说单纯地打一个胜仗,或许对于邓艾石苞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曹亮的要求可不是这么的简单,他要越骑营和屯骑营一口吃掉对手,将七万司马骑兵彻底地消灭,这等于是给邓艾和石苞设了一个难题。

    众所周知,想要打伏击歼灭战,至少在兵力上是优于对手的,这样包起饺子来,才能得心应手,但如果皮薄馅大,很可能就无法包得住,时刻有露馅的风险。

    但曹亮的决心非常之大,而且非常的坚决,做为决策者,他的命令自然是无可辩驳的,邓艾和石苞只能是接受命令,并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

    困难是有的,但机遇也是并存的,由于司马懿并不知道弓骑兵和重骑兵的存在,所以他不可能做出相应的安排,并州军完全有机会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至于能不能全歼司马军,先登营的扁箱车阵则会成为关键,只有他们挡住司马军的退路,越骑营和屯骑营才有全歼其的可能。

    而先登营那边,曹亮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安排,他要求并州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根据斥侯传回来的消息,骁骑营距离东观已经只有十余里的距离了,而在他们的身后,就是数量庞大的司马军,浩浩荡荡。

    其实不用斥侯禀报,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南面的天空,已经被黄色的尘埃所笼罩,原本是湛蓝的天空,如同卷起了一场沙尘暴,漫天蔽日,很快地向着他们这边推进过来,沙尘滚滚,甚至隐约可以听到如闷雷般的声音,隆隆作响。

    所有并州军的骑手都握紧了武器,抓紧了缰绳,因为他们知道,战斗即将来临了。

    文钦也紧握着缰绳,他在策马奔驰着,不过在向前的奔驰中,他还不忘回头去望一望。

    现在司马军咬得很紧,先头部队甚至距离他们只有三四里的距离,文钦回过头,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司马军的旗号。

    这回司马军距离拉近之后,文钦并没有命令骁骑营加速把他们甩掉,而是刻意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终点已经到了,文钦的任务,就是把更多的司马军引入到并州军的伏击圈之中。

    应该说文钦的任务完成的很出色,此刻的司马军几乎已经都汇集到了一起,就在骁骑营的身后不远处。

    司马懿拥有着敏锐的战争嗅觉,或许他已经感觉到了骁骑营此次撤退的不同意味,所以在追击的过程之中,司马懿将会七万骑兵尽可能地整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地队伍。

    此前司马懿已经是吃够了被曹亮各个歼灭的苦头,如果这一次司马军分割为前后两军之后,很可能前面的军队遭遇到并州军的伏击,司马懿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所以他不会再重蹈覆辙,不会再给曹亮各个击破的机会。

    七万骑兵成为一个整体时,司马懿自然是十分的放心,这将会是一块铁板,一块异乎寻常厚的铁板,曹亮想要动手,那就让他尽管来吧,司马懿也想让他尝尝踢在铁板上的感觉。

    七万骑兵,已经是司马懿平生率领过的最强力量了,以前他也统率过十几万二十多万的人马,但那不过是步骑混编的军团,骑兵在军团之中,只是一个辅助的存在,并不是主力的队伍。

    但现在七万人马纯粹是骑兵,这将是一支何等庞大何等强大的力量,光是这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就有着足以碾压一切的威势,说它是天下无敌,那也一点不为过,司马懿不相信还有什么力量,能与他的这一支人马进行抗衡。

    司马懿这两年疯狂地扩军备战,培养这么一支强大的骑兵,就是为了今天的并州之战,尽管他也知道,曹亮这两年也不有歇着,也要积极的准备着应战,但并州只是一个偏僻的穷州,和司马家掌握的多个富庶大州根本没法相比,无论是财力上还是人力上,司马家都拥有着绝对的碾压之势,在扩军备战的道路上,司马家始终掌握着先机。

    曹亮能搞的,也就是些技术上的小革新,司马懿虽然承认曹亮搞出来的新式马具能确实提高骑兵的战斗力,但并州的底子毕竟太薄了,仅仅依靠这些新式的马具,又如何能同他数量众多的骑兵来抗衡。

    说到底,战争打得还是资源,没有足够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搞再多的技术革新那也是枉然,不论别的,就光是靠人堆,司马懿都自信堆得曹亮。

    这次司马懿是骑马来到了前线的,没再乘坐他标致性的追锋车,这当然是得益于曹亮设计出来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

    哎,这确实是好东西呀,就连司马懿的这样的古稀老者,都可以轻松地来驾驭战马,让司马懿又找回了久违的年轻感觉。

    这些样品已经传回到了洛阳,司马懿已经下令洛阳的兵器工坊集中人手,全力地打造些马具了,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司马军的骑兵也可以全部换装这样的马具,全面的提升骑兵的战斗力了。

    这大概也是曹亮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了,只可惜,他本人恐怕是无缘得见了。

第969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他出任讨逆大都督以来的第一次,可见此次的东观之战,在曹亮心目的地位如何了。

    邓艾和石苞也是倍感压力,因为曹亮的要求很高,这次要求他们必须要打胜仗,而且必须要大胜,打一场漂的歼灭战,不能说司马军一个都不放过,但最码大部分的人,是没机会再回到洛阳了。

    这也是越骑营和屯骑营改制之后的第一战,能不能胜任曹亮的任务其实邓艾和石苞都没有底,尽管越骑营和屯骑营在换装了新的马具装备之后,战斗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们的对手,却是超过他们一倍有余的庞大骑兵。

    如果说单纯地打一个胜仗,或许对于邓艾石苞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曹亮的要求可不是这么的简单,他要越骑营和屯骑营一口吃掉对手,将七万司马骑兵彻底地消灭,这等于是给邓艾和石苞设了一个难题。

    众所周知,想要打伏击歼灭战,至少在兵力上是优于对手的,这样包起饺子来,才能得心应手,但如果皮薄馅大,很可能就无法包得住,时刻有露馅的风险。

    但曹亮的决心非常之大,而且非常的坚决,做为决策者,他的命令自然是无可辩驳的,邓艾和石苞只能是接受命令,并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

    困难是有的,但机遇也是并存的,由于司马懿并不知道弓骑兵和重骑兵的存在,所以他不可能做出相应的安排,并州军完全有机会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至于能不能全歼司马军,先登营的扁箱车阵则会成为关键,只有他们挡住司马军的退路,越骑营和屯骑营才有全歼其的可能。

    而先登营那边,曹亮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安排,他要求并州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根据斥侯传回来的消息,骁骑营距离东观已经只有十余里的距离了,而在他们的身后,就是数量庞大的司马军,浩浩荡荡。

    其实不用斥侯禀报,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南面的天空,已经被黄色的尘埃所笼罩,原本是湛蓝的天空,如同卷起了一场沙尘暴,漫天蔽日,很快地向着他们这边推进过来,沙尘滚滚,甚至隐约可以听到如闷雷般的声音,隆隆作响。

    所有并州军的骑手都握紧了武器,抓紧了缰绳,因为他们知道,战斗即将来临了。

    文钦也紧握着缰绳,他在策马奔驰着,不过在向前的奔驰中,他还不忘回头去望一望。

    现在司马军咬得很紧,先头部队甚至距离他们只有三四里的距离,文钦回过头,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司马军的旗号。

    这回司马军距离拉近之后,文钦并没有命令骁骑营加速把他们甩掉,而是刻意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终点已经到了,文钦的任务,就是把更多的司马军引入到并州军的伏击圈之中。

    应该说文钦的任务完成的很出色,此刻的司马军几乎已经都汇集到了一起,就在骁骑营的身后不远处。

    司马懿拥有着敏锐的战争嗅觉,或许他已经感觉到了骁骑营此次撤退的不同意味,所以在追击的过程之中,司马懿将会七万骑兵尽可能地整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地队伍。

    此前司马懿已经是吃够了被曹亮各个歼灭的苦头,如果这一次司马军分割为前后两军之后,很可能前面的军队遭遇到并州军的伏击,司马懿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所以他不会再重蹈覆辙,不会再给曹亮各个击破的机会。

    七万骑兵成为一个整体时,司马懿自然是十分的放心,这将会是一块铁板,一块异乎寻常厚的铁板,曹亮想要动手,那就让他尽管来吧,司马懿也想让他尝尝踢在铁板上的感觉。

    七万骑兵,已经是司马懿平生率领过的最强力量了,以前他也统率过十几万二十多万的人马,但那不过是步骑混编的军团,骑兵在军团之中,只是一个辅助的存在,并不是主力的队伍。

    但现在七万人马纯粹是骑兵,这将是一支何等庞大何等强大的力量,光是这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就有着足以碾压一切的威势,说它是天下无敌,那也一点不为过,司马懿不相信还有什么力量,能与他的这一支人马进行抗衡。

    司马懿这两年疯狂地扩军备战,培养这么一支强大的骑兵,就是为了今天的并州之战,尽管他也知道,曹亮这两年也不有歇着,也要积极的准备着应战,但并州只是一个偏僻的穷州,和司马家掌握的多个富庶大州根本没法相比,无论是财力上还是人力上,司马家都拥有着绝对的碾压之势,在扩军备战的道路上,司马家始终掌握着先机。

    曹亮能搞的,也就是些技术上的小革新,司马懿虽然承认曹亮搞出来的新式马具能确实提高骑兵的战斗力,但并州的底子毕竟太薄了,仅仅依靠这些新式的马具,又如何能同他数量众多的骑兵来抗衡。

    说到底,战争打得还是资源,没有足够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搞再多的技术革新那也是枉然,不论别的,就光是靠人堆,司马懿都自信堆得曹亮。

    这次司马懿是骑马来到了前线的,没再乘坐他标致性的追锋车,这当然是得益于曹亮设计出来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

    哎,这确实是好东西呀,就连司马懿的这样的古稀老者,都可以轻松地来驾驭战马,让司马懿又找回了久违的年轻感觉。

    这些样品已经传回到了洛阳,司马懿已经下令洛阳的兵器工坊集中人手,全力地打造些马具了,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司马军的骑兵也可以全部换装这样的马具,全面的提升骑兵的战斗力了。

    这大概也是曹亮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了,只可惜,他本人恐怕是无缘得见了。

第970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邓艾果断地下达了命令,越简单的口令越能避免他口吃的尴尬,念出这两个字的时候,邓艾语气坚决,铿锵有力。

    越骑兵个个飞身上马,并飞速地窜了出去,远远望去,那片平静的荒草地上如同变戏法一样,瞬间就变出了无数人,并组织成战斗队型,急速地向前奔驰而去。

    司马军着实吓了一跳,他们也没有想到在这草丛之中会暗伏着如此数量众多的并州军,按正常的情况,这些伏兵不是应该是埋伏高大树林之中或者地形险要之处吗,这片低洼的草丛怎么看起来也不像是可以藏人的。

    不过司马军一再受到司马懿的警告,要他们做好侧翼的防守和警戒,所以当并州军伏兵尽出的那一刻,司马军还是很快地排出了战斗队型,列阵迎敌。

    数量上的众多足以弥补阵形的混乱,由于事先早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司马军对突然杀出来的并州军并没有太过于意外,或许他们还可以松上一口气,一直以来都等待着并州军的出现,这种等待滋味着实是一种煎熬,现在并州军彻底地现身了,反倒让他们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并州军的伏兵,距离大约是在三里之外,这段距离不算近也不算远,那怕是并州军速度超快,也不可能瞬间就杀过来,这也给司马军转换阵型构筑防线提供了时间。

    骁骑营的速度和冲击力司马军已经是领教过了,想要抵御这种冲击力,司马军就必须构筑一条坚固而结实的防线,只要能挡得住并州军的第一波攻击,便可以阻遏并州军的进攻之势。

    这也是司马懿针对并州军攻击力强的特点而特意临时制定出来的战术,右翼营当初被骁骑营突破的情景历历在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能够守住第一道防线,让骁骑营如入无人之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所以第一道的防线尤为重要,司马懿要求司马军在遭遇到敌袭的时候,第一时间便是构筑坚实的防线,那怕付出大量的人员伤亡也在所不惜,关键的时候,一定得有人顶上去,不能轻易地让并州军把他们的阵型给杀穿了。

    此刻无数的枪骑兵调转了枪头,密密如林的长枪斜举着构成了一道枪林,司马军是严阵以待,如此密集的枪林,并州军想要突破,至少也得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行吧?

    越骑营此刻已经大部离开了草丛,如出林的猛虎一般,飞速地冲向了司马军的阵营,他们的速度完全不逊色于骁骑营,再加上他们养精蓄锐很久了,一旦出击,有如蛟龙入海,势不可挡。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一场势不可免的大冲撞即将上演,司马军的骑兵都在原地立着,紧张地等待着交战的一刻。

    眼看着双方只剩下了一箭之地的距离,突然并州军的阵型之中,疾射而来无数的箭矢,凌厉无比,许多的司马兵猝不及防,纷纷的中箭,从战马上跌落下来。

    高速奔驰的战马上射出来的箭可比普通的弓箭兵射出来的箭力量更高,在骑兵速度的加成之下,箭矢变得更有穿透力,那怕司马军身上穿着厚重的铁铠,都无法阻挡这种箭矢。

    铁甲被射穿,只拿着长枪长矛的司马兵根本就无法抵挡这样的凌厉而密集的箭矢,一时间竟然是伤亡惨重。

    司马军个个大骇,骑射的能力不是说没人能会,但能骑射的人绝对是骑兵之中的极少数,尤其是在这种高速奔驰的状态之下,稳稳地操纵弓箭几乎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所以司马军根本就没想到并州军会来这一手,一时之间,阵型竟是大乱。

    越骑营的这种作战方式,完全颠覆了司马军的想法,在高速奔驰之中用弓箭进行突袭,这几乎是从来也没有过的事,并州军是如何能做到的?

    这种全新的打法,他们可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那怕是先前与他们交战的骁骑营,也仅仅只是速度提升,擅长冲阵,并没有脱离骑兵的常规战法,这个突然杀来的弓箭骑兵,又是怎么一回事?

    司马军完全被打懵了,而且在这个距离上,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如果并州军杀上来,那怕他们战斗力再强悍,双方也是互有胜负互有伤亡的,但此刻弓骑兵这么个打法,司马军只剩下了招架之功。

    甚至连招架之功也没有了,为了对付并州军的冲击,司马军特意地将枪骑兵调到了最前面,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但谁也想不到并州军竟然不按套路出牌,率先地使用弓箭开战,没有盾牌的防护,身上的铠甲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且战马也没法防御呀,所以只是一轮箭雨,就给司马军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越骑营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这骑射的技能已经极为地娴熟了,一支箭射出去,紧接着抽箭、搭弓、射箭一气呵成,只不过短短的几息之内,又一支箭便离弦而出。

    看似简单的动作,想要完成确实是不容易,毕竟这不是在平地上,而是在高速奔驰的马背上,颠簸总是难免的,既然控制马匹,又要打操纵弓箭,这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说骑射一直是一项高难度的技能,对骑兵力量的要求极高,在骑兵之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掌握,是很难形成建制规模的。

    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出现,为构建弓骑兵提供了可能,有了这样的新式马具,双手便可以解放出来,轻松自如的操纵弓箭。

    不过尽管如此,训练一支弓骑兵难度要比训练一支普通的骑兵难得多,只有经过长期大量的艰苦训练,才能让弓骑兵骑射之术整齐划一,在战场上形成可怕的战斗力。

    如今的越骑营,早已经是蛰伏已久,他们此番出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