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01章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所以并州骑兵的攻击并没有完全地使力,而是更多的采用迂回攻击敲打边鼓的方式来进行,有机会咬上一口气的,并州骑兵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得手之后也不恋战,果断地撤离,避免与司马军陷入到缠斗之中。

    如果没有机会的话,并州骑兵也不会贸然出手,而是刻意地拉开一定的距离,保证己方的队伍不会受到敌方弓箭兵的袭击,然后伺机再寻找机会。

    这场追击战,并州骑兵打得异常的从容,不急不徐,游刃有余,显然曹亮在此前已经做出了充分的安排,这次追击战,打法和祁县之战中全歼司马骑兵完全的不同,那次的伏击战,并州骑兵完全是全部出击,倾注全力,毕其功于一役,下手稳准狠,在短短的几个时辰之内,就将司马军七万骑兵全歼于乌马河畔。

    而轮到这次的追击战,曹亮则采用了不同的打法,攻击的主力基本上以骁骑营和越骑营为主,屯骑营的重骑兵只是偶尔参战一下,大部分的时间处于隐身状态。

    当然这也和屯骑营的特点有关,由于屯骑营全部是重装骑兵,负重很大,不善于长途行军,而追击司马军,则是需要骑兵部队不断地前进,迂回穿插包抄,相比于屯骑营,骁骑营越骑营更适合这样的打法,所以担当主要追击任务的,便是骁骑营和越骑营。

    当然做为武力威慑的屯骑营也一直没有停止前进,而是紧紧地尾随在司马军的后面,偶而展露一下峥嵘,也足够让司马军心寒胆战了。

    司马军对屯骑营的重骑兵几乎是无解的,他们可以列出长枪阵来对抗骁骑营,可以列出盾兵阵来对抗弓骑兵,但对于重骑兵的攻击,司马军完全的没有了抵抗之力,无论是长枪阵还是盾兵阵,在重骑兵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攻势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

    如果不是在耐力方面存在短板,重骑兵这一支人马就足以横扫天下了。

    由于少了重骑兵,并州骑兵的攻势便没有那么的强悍了,但这次的追击作战,是跨越近千里的大追击,路还长着呢,所以文钦和邓艾一点也不着急,他们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完全将司马军玩弄于股掌之间,光是让他来回换阵,就足以令其疲命奔命,难以招架。

    现在着急的的人是司马师,他已经被并州骑兵滋扰的不堪重负了,后队和侧翼都不断有人在伤亡,别看每次的损失都不大,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这么一点损失对于司马军来说,虽然是九牛一毛,算不得什么,但是积少成多,多次的战斗累计下来,这损失便可观了。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现在的并州骑兵就如同一张狗皮膏药一般,粘得很紧,无论司马军怎么甩,都甩不脱,就如同是附骨之蛆一般,让司马师是焦头烂额。

    并州军的骑兵机动能力太强了,速度又快,那怕司马师想要反击,也完全追不上人家,当然司马师也没有胆去追击,以并州骑兵的可怕战斗力和机动作战能力,分出一部分兵马去追击,那简直就是和送死没有任何的分别。

    现在司马军抱成一团,依靠人多的力量还能勉强地支撑一下,如果将兵马分散开来,只能是被并州军各个击破,全军覆灭。

    但是不反击的话,只能是被动地挨打,每次并州骑兵呼啸而来,收割一波性命之后便又扬长而去,让司马师是真心无奈。

    不过这口气司马师还是咽了下去,打仗不能意气用事,现在的局面维艰,能忍就必须忍,不能忍也得忍,只有保存实力,将来才会有反击的机会。

    现在司马师唯一的指望,就是尽快地赶到安邑,依靠安邑城的城池来抵御并州军,平阳已经失守了,如果安邑再失守的话,那么整个河东郡可能就不再属于司马家的控制了。

    尽管从平阳到安邑一片坦途,都是无垠的平原,但这两百里的路程司马师走得十分的艰辛,他们既要不停的行军,还要不断的和并州骑兵来交战,这一路打打停停,一直用了五六天的时间,司马军才抵达了安邑的附近。

    鉴于平阳失守的情况,司马师在到达安邑之前,就派人先行赶往安邑,去打探安邑的消息,结果司马师听到的,又是一个灾难性的噩耗。

    继平阳沦落之后,安邑也沦陷了,驻守在上党的王率长水营突袭了安邑,由于安邑比平阳距离前线更远,所以守备更为的松驰,王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克了安邑,也彻底地斩断了司马师的念想。

    除了平阳和安邑之外,河东两郡之地上,还是有着不少的县城的,但是这些县城无论是规模还是城防,都是远远不及这两座郡城的,十万大军如果挤入一个小县城之中,恐怕都能把城池给挤爆了。

    更关键的是,如今司马军比较缺粮,司马师想要赶到平阳和安邑,一方面是想找一个容身之所,另一方面则是寻找补给,以帮助司马军渡过难关。

    而小县城的府库之中,就算是有些存粮,那也是数量有限的,根本无法满足大军所需,也只有郡城的府库之中,才有足够的粮草来提供给他们。

    而如今平阳失守了,安邑也丢掉了,司马大军完全地陷入了绝境,诺大个河东之地,竟然无他们的容身之所了,也难怪并州军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进行迂回攻击,原来他们是早有预谋,利用骑兵不断的攻击来缠住司马军,然后派兵偷袭夺取了平阳安邑,这釜底抽薪的招数实在是太狠了。

    谁都想不到曹亮的胃口竟然是如此之大,他不光吃掉了司马军的七万骑兵,而且这连十几万的步兵都不放过,而且他还计划着吞掉整个的河东,如此大的野心,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第100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所有的军务都落到了司马师的肩上,司马师对整个军事行动有着决策的权力。

    司马师则是满怀信心,一扫脸上的多日的阴霾之色,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没有和司马昭直言,而是故意地卖了关子,快步走向了中军帐,司马懿已经给出了行动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司马师如何运筹的事了。

    刚到中军帐,就见贾充已一步赶到了,对着司马师拱手道:“大公子,卑职刚刚接到斥侯的禀报,发现了并州军屯骑营的最新动向。”

    “哦,如何?”司马师一扬眉毛,问道。

    屯骑营这支重甲骑兵,一直是怀马师最深为忌惮的存在,虽然轻骑兵和弓骑兵也同样厉害,但终究是有破解之法的,而重骑兵,却近乎是无解的存在。

    只是比较奇怪的是,这场追击战,担任主要进攻角色的是骁骑营和越骑营,屯骑营只是偶尔露过那么一两次面,到后面,直接就销声匿迹了。

    司马军的诸将猜测是屯骑营人马覆甲,负重很大,不擅耐力,所以才会出现掉队的现象,但司马师对此深表怀疑,没错,虽然屯骑营负重是很大,在耐力上速度上自然是不及轻骑兵的,但无论如何,他们也是四条腿的,怎么可能跑不过司马军两条腿的步兵?

    从平阳到安邑,两百多里的路程,司马军走了四五天的时间,其间并州骑兵发起动无数的进攻,但基本上都是骁骑营和越骑营在打配合,轮番冲击着司马军的队伍,唯独屯骑营,只是参与了那么几次进攻,后来就完全不见其踪影了。

    就那几次屈指可数的进攻,也给司马军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屯骑营那种无视一切防御的攻击能力,几乎是碾压一般的存在,但为何并州军并不多次地使用屯骑营,就是因为它速度慢,还是别有图谋?

    屯骑营的去向成谜,这也让司马师警惕无比,毕竟这样的军队,出现在那儿,那儿就是血流成河,及早地摸清屯骑营的动向,也可以做出针对性的安排。

    所以司马师特地令贾充去查探一下屯骑营的去向,看来贾充已经是得到了消息,特意地来禀报的。

    贾充禀道:“斥侯兵刚刚打探的,在安邑的东南方向,发现了很密集的马蹄印,非常的深,除了负重大的屯骑营,一般的骑兵是踏不出如此深的马蹄印的,很显然,屯骑营已经绕到了我们的前面去了,卑职推断,并州军必然是有所图谋,所以赶紧地来禀报大公子。”

    “东南方向?”司马师悚然地一惊,那不正是轵关道么?屯骑营有能力绕到司马军的前面,显然它的速度是不慢的,而它绕前之后,却没有对司马军发起攻击,而是赶往了东南方向的轵关道,其目的性不言而喻。

    司马师不禁是冷汗涔涔,按照他们事先的计划,司马大军正是准备奔轵关道而去,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掉入到并州军的埋伏之中,屯骑兵提前一步埋伏在了轵关道上,那绝对是毁灭性的存在,司马军如果按计划前往,那肯定是有去无回。

    还好司马师事先去征询了一下司马懿的意见,司马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前往轵关道的风险,果不其然啊,曹亮在下着一盘大棋,他派屯骑营堵死了轵关道,意图一口将他们全部吞掉,此战真是步步凶险,一步不慎,很可能就会满盘皆输。

    看来这姜还是老得辣,司马懿就算是卧躺病榻,也一样能料敌如神,司马师不禁在钦佩司马懿的同时,暗暗地庆幸,幸亏自己没有盲动,否则此刻只怕是悔之晚矣。

    司马师当即下令,停止向轵关道行军,全军转向西南,蒲坂津而去。

    众将皆是很纳闷,虽然说蒲坂津也是出晋的路径,但是欲回洛阳,走轵关道是最近的路,而绕行蒲坂津,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现在司马军处于一种极为被动的战斗状况,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地离开河东,摆脱并州军的追击,轵关道是一条捷径,可以保证司马军以最短的时间离开河东,而往西南走,不但路途远,还要渡黄河这道天险,鬼才知道有多大的风险等着他们。

    从轵关道突围的主意是钟会提出来的,当时司马师也没有反对,为了还不到半天的时间,司马师就又变卦了呢?钟会大惑不解,便主动地去问询司马师:“大公子,离开河东最近的路便是轵关道,为何要舍近求远而走蒲坂津?”

    司马师很是淡定地道:“刚刚接到斥侯的探报,并州军屯骑营已经提前埋伏在了轵关道上,如果我们此刻还是按原计划行军的话,就会落入到曹亮的圈套之中,所以没得选择,我们只能是走蒲坂津。”

    司马师没有说这是司马懿的计策,这倒不是他不尊重司马懿,而是现在是他主持军务,他迫切地需要竖立威望,而这种关键的时候的决策,正是司马师立威的时候,他必须要展现自己的手腕和力量来,赢得部下的拥戴。

    司马懿已经老了,而且这次负伤之后,能不能痊愈,都是一个未知之数,也就是说,以后执掌军队,主持天下大局的,大概率是司马师的事了,司马懿的时代,已经即将划上句号。

    而司马懿留下来这笔遗产,并不是如何的丰厚,司马师几乎是在最困难最窘迫的时候,接过了司马懿的权棒,如何带领着这支军队走出困境,是司马师现在必须要做到的事。

    钟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司马师洞悉了敌人的图谋,这个决定相当的明智,避免了司马军全军覆灭的危机,而且摆脱了屯骑营之后,司马军所承受的压力便小了一些,只要司马军能顺利地到达蒲坂津,顺利地渡过黄河,那么在并州的这场噩梦,也终将会结束。

第100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所有的军务都落到了司马师的肩上,司马师对整个军事行动有着决策的权力。

    司马师则是满怀信心,一扫脸上的多日的阴霾之色,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没有和司马昭直言,而是故意地卖了关子,快步走向了中军帐,司马懿已经给出了行动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司马师如何运筹的事了。

    刚到中军帐,就见贾充已一步赶到了,对着司马师拱手道:“大公子,卑职刚刚接到斥侯的禀报,发现了并州军屯骑营的最新动向。”

    “哦,如何?”司马师一扬眉毛,问道。

    屯骑营这支重甲骑兵,一直是怀马师最深为忌惮的存在,虽然轻骑兵和弓骑兵也同样厉害,但终究是有破解之法的,而重骑兵,却近乎是无解的存在。

    只是比较奇怪的是,这场追击战,担任主要进攻角色的是骁骑营和越骑营,屯骑营只是偶尔露过那么一两次面,到后面,直接就销声匿迹了。

    司马军的诸将猜测是屯骑营人马覆甲,负重很大,不擅耐力,所以才会出现掉队的现象,但司马师对此深表怀疑,没错,虽然屯骑营负重是很大,在耐力上速度上自然是不及轻骑兵的,但无论如何,他们也是四条腿的,怎么可能跑不过司马军两条腿的步兵?

    从平阳到安邑,两百多里的路程,司马军走了四五天的时间,其间并州骑兵发起动无数的进攻,但基本上都是骁骑营和越骑营在打配合,轮番冲击着司马军的队伍,唯独屯骑营,只是参与了那么几次进攻,后来就完全不见其踪影了。

    就那几次屈指可数的进攻,也给司马军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屯骑营那种无视一切防御的攻击能力,几乎是碾压一般的存在,但为何并州军并不多次地使用屯骑营,就是因为它速度慢,还是别有图谋?

    屯骑营的去向成谜,这也让司马师警惕无比,毕竟这样的军队,出现在那儿,那儿就是血流成河,及早地摸清屯骑营的动向,也可以做出针对性的安排。

    所以司马师特地令贾充去查探一下屯骑营的去向,看来贾充已经是得到了消息,特意地来禀报的。

    贾充禀道:“斥侯兵刚刚打探的,在安邑的东南方向,发现了很密集的马蹄印,非常的深,除了负重大的屯骑营,一般的骑兵是踏不出如此深的马蹄印的,很显然,屯骑营已经绕到了我们的前面去了,卑职推断,并州军必然是有所图谋,所以赶紧地来禀报大公子。”

    “东南方向?”司马师悚然地一惊,那不正是轵关道么?屯骑营有能力绕到司马军的前面,显然它的速度是不慢的,而它绕前之后,却没有对司马军发起攻击,而是赶往了东南方向的轵关道,其目的性不言而喻。

    司马师不禁是冷汗涔涔,按照他们事先的计划,司马大军正是准备奔轵关道而去,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掉入到并州军的埋伏之中,屯骑兵提前一步埋伏在了轵关道上,那绝对是毁灭性的存在,司马军如果按计划前往,那肯定是有去无回。

    还好司马师事先去征询了一下司马懿的意见,司马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前往轵关道的风险,果不其然啊,曹亮在下着一盘大棋,他派屯骑营堵死了轵关道,意图一口将他们全部吞掉,此战真是步步凶险,一步不慎,很可能就会满盘皆输。

    看来这姜还是老得辣,司马懿就算是卧躺病榻,也一样能料敌如神,司马师不禁在钦佩司马懿的同时,暗暗地庆幸,幸亏自己没有盲动,否则此刻只怕是悔之晚矣。

    司马师当即下令,停止向轵关道行军,全军转向西南,蒲坂津而去。

    众将皆是很纳闷,虽然说蒲坂津也是出晋的路径,但是欲回洛阳,走轵关道是最近的路,而绕行蒲坂津,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现在司马军处于一种极为被动的战斗状况,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地离开河东,摆脱并州军的追击,轵关道是一条捷径,可以保证司马军以最短的时间离开河东,而往西南走,不但路途远,还要渡黄河这道天险,鬼才知道有多大的风险等着他们。

    从轵关道突围的主意是钟会提出来的,当时司马师也没有反对,为了还不到半天的时间,司马师就又变卦了呢?钟会大惑不解,便主动地去问询司马师:“大公子,离开河东最近的路便是轵关道,为何要舍近求远而走蒲坂津?”

    司马师很是淡定地道:“刚刚接到斥侯的探报,并州军屯骑营已经提前埋伏在了轵关道上,如果我们此刻还是按原计划行军的话,就会落入到曹亮的圈套之中,所以没得选择,我们只能是走蒲坂津。”

    司马师没有说这是司马懿的计策,这倒不是他不尊重司马懿,而是现在是他主持军务,他迫切地需要竖立威望,而这种关键的时候的决策,正是司马师立威的时候,他必须要展现自己的手腕和力量来,赢得部下的拥戴。

    司马懿已经老了,而且这次负伤之后,能不能痊愈,都是一个未知之数,也就是说,以后执掌军队,主持天下大局的,大概率是司马师的事了,司马懿的时代,已经即将划上句号。

    而司马懿留下来这笔遗产,并不是如何的丰厚,司马师几乎是在最困难最窘迫的时候,接过了司马懿的权棒,如何带领着这支军队走出困境,是司马师现在必须要做到的事。

    钟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司马师洞悉了敌人的图谋,这个决定相当的明智,避免了司马军全军覆灭的危机,而且摆脱了屯骑营之后,司马军所承受的压力便小了一些,只要司马军能顺利地到达蒲坂津,顺利地渡过黄河,那么在并州的这场噩梦,也终将会结束。

第100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是守将却是司马懿特意委派的人,也就是说,司马懿事先在蒲坂曾布下一步看似闲棋的招数,却是为大军的撤退留下了一条后路。

    蒲坂城的守将名将骆宁,原本是司马府中的一名家奴,后来因为武艺出众,胆识过人,被司马懿带到了军中,因功屡升到校尉。

    既然是出身于司马家,骆宁当然是司马懿嫡系之中的嫡系,对司马家的忠心那是丝毫也没有问题的。

    做为秦晋之间的第一咽喉要冲,蒲坂津的位置相当的重要,不过这个时候却引不起任何的人注意,因为无论是黄河以西的雍州还是黄河以东的河东郡,都处在司马氏的控制之下,所以只要保持渡口的畅通即可,根本就无需派重兵来驻守。

    更何况司马懿带十七万大军亲征,加上河东郡原有的兵马,全部的兵力加起来有二十二万之众,此役司马懿会打败仗?估计事先提出这个疑问的人都会被别人认为脑子进水了。

    但未雨绸缪是司马懿的本性,以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安排骆宁到蒲坂津倒也丝毫不奇怪,现在看来,这一步当时被司马师认为是多余的闲棋简直成为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骆宁到达蒲坂城之后,遵照司马懿的命令,加强了蒲坂城的防御,而且是时刻戒备着,此次并州军派出骁骑营和越骑营的两千人马前来偷袭,想故伎重演拿下平阳和安邑的招数,但骆宁根本就不给他们任何的机会,整个蒲坂城的防御滴水不漏,并州军只能是望城兴叹,无可奈何。

    骑兵本来就不擅长攻城,文钦和邓艾派出两千人马,就是想用骑兵速度上的优势抢先赶到蒲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拿下蒲坂,截断司马大军的前行之路,但现在人家防备甚严,他们根本就无机可趁,所以蒲坂城根本就没有机会拿下来。

    而此刻司马军正在一路疾行,望蒲坂而来,司马师根本就不和并州军多做纠缠,从安邑到蒲坂,八十里的路程,几乎是一天就达了,并州军的攻击再凶猛,大多司马军付出点人员的伤亡代价就行了,只要保证主力部队在,多大的损失司马师也能承受。

    骁骑营和越骑营已经是竭尽所能地发起攻击了,但司马师铁了心想走,并州军还真是难以留他,这一路之上,司马军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骁骑营如入无人之境,大肆砍杀,越骑营的箭都快射光了,司马军为了逃命,付出的代价也是实打实的,这一路之上,如果把战死的司马兵的尸体头脚相连,完全可以从安邑摆到黄河岸边。

    但是十万余的大军,在前无阻碍的情况下,就是这么肆无忌惮的斩杀,那也杀不过来。

    文钦和邓艾倒是尝试着派出一部分的骑兵对司马军进行拦截,但是效果甚微,此刻司马军为了逃命,完全是杀了红了眼,这数万人的洪流,冲击起来,堪比刚刚决堤的咆哮洪水,势不可挡,就算骑兵战斗力再强,也无法对抗这股洪流。

    除非前面有险要的地势或者是河流沼泽等天然的屏障,这样才有机会挡得住这股浩大的人潮,但从安邑到蒲坂,完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坦荡如坻,根本就无险可守。

    除非并州军此刻能把先登营给掉过来,利用扁箱车构筑一道防线,这样才有机会拦住司马军的退路。

    但扁箱车笨重而行动缓慢,想要拦截司马军必须要事先做出安排,像司马军这样临时改变的行军路线,扁箱车完全是望尘莫及。

    文钦和邓艾见无法挡住司马军的这股洪流,所以也只能是放弃了全歼的想法,派出所有的部队,全力以赴地从后面和侧翼对司马军进行攻击,斩杀多少算多少。

    司马军的前面此刻已经成为了死亡禁区,任何军队想要拦在他们前面都是螳臂当车,轻易就会被这股洪流所吞没。

    但从后面和侧翼攻击怀马军,却是无比的轻松,逃跑之中的司马军对这些攻击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

    这场景仿佛进入到了非洲大草原,数以几十万计的羚羊和角马在无垠的大草原上奔腾着,威猛的狮子和凶残的鬓狗根本就不敢挡在前面,他们只能是在羊群和马群的周围游猎,不断地捕杀着落单者。

    并州骑兵虽然强于狮子和鬓狗,并不会因为猎杀到一个猎物就停止追击,但他们的攻击,对于十万之众的司马军来说,还是少了一些,无法堵载截就意味着无法全歼,他们所做的,只能是帮助司马军进行瘦身。

    当司马军的前部人马抵达蒲坂之时,冗长的队伍确实也显得苗条了不少,司马师也根本没空去计算多少的人死在路途之中,只知道,这一路行来,完全是用尸骸堆成的,用鲜血铺就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司马兵为他们做掩护,司马师根本就没有机会抵达蒲坂津。

    这个时候围攻蒲坂城无果的并州军已经撤退了,在看到司马大军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为了避免被包围,他们只能是选择了撤退,司马师赶到了蒲坂之后,也没有进城,而是率军直奔黄河渡口。

    进入蒲坂城并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渡过了黄河才能够真正摆脱并州军的追击,如果并州军倾尽全力来攻击的话,蒲坂一座孤城,根本就守不住。

    更何况蒲坂只是一座小城,驻守个几千人倒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数万人都涌进去的话,反倒是人满为患,寸步难行了。

    好在骆宁被派到蒲坂津来,不光是守御蒲坂城,而且司马懿要求他准备好相当数量的渡船,以备不时之需。

    骆宁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司马懿的命令,几十条渡船早就准备停当了,一直停留在渡口上从未航行过,此时此刻,也正好派上了用场。

第1005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是守将却是司马懿特意委派的人,也就是说,司马懿事先在蒲坂曾布下一步看似闲棋的招数,却是为大军的撤退留下了一条后路。

    蒲坂城的守将名将骆宁,原本是司马府中的一名家奴,后来因为武艺出众,胆识过人,被司马懿带到了军中,因功屡升到校尉。

    既然是出身于司马家,骆宁当然是司马懿嫡系之中的嫡系,对司马家的忠心那是丝毫也没有问题的。

    做为秦晋之间的第一咽喉要冲,蒲坂津的位置相当的重要,不过这个时候却引不起任何的人注意,因为无论是黄河以西的雍州还是黄河以东的河东郡,都处在司马氏的控制之下,所以只要保持渡口的畅通即可,根本就无需派重兵来驻守。

    更何况司马懿带十七万大军亲征,加上河东郡原有的兵马,全部的兵力加起来有二十二万之众,此役司马懿会打败仗?估计事先提出这个疑问的人都会被别人认为脑子进水了。

    但未雨绸缪是司马懿的本性,以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安排骆宁到蒲坂津倒也丝毫不奇怪,现在看来,这一步当时被司马师认为是多余的闲棋简直成为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骆宁到达蒲坂城之后,遵照司马懿的命令,加强了蒲坂城的防御,而且是时刻戒备着,此次并州军派出骁骑营和越骑营的两千人马前来偷袭,想故伎重演拿下平阳和安邑的招数,但骆宁根本就不给他们任何的机会,整个蒲坂城的防御滴水不漏,并州军只能是望城兴叹,无可奈何。

    骑兵本来就不擅长攻城,文钦和邓艾派出两千人马,就是想用骑兵速度上的优势抢先赶到蒲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拿下蒲坂,截断司马大军的前行之路,但现在人家防备甚严,他们根本就无机可趁,所以蒲坂城根本就没有机会拿下来。

    而此刻司马军正在一路疾行,望蒲坂而来,司马师根本就不和并州军多做纠缠,从安邑到蒲坂,八十里的路程,几乎是一天就达了,并州军的攻击再凶猛,大多司马军付出点人员的伤亡代价就行了,只要保证主力部队在,多大的损失司马师也能承受。

    骁骑营和越骑营已经是竭尽所能地发起攻击了,但司马师铁了心想走,并州军还真是难以留他,这一路之上,司马军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骁骑营如入无人之境,大肆砍杀,越骑营的箭都快射光了,司马军为了逃命,付出的代价也是实打实的,这一路之上,如果把战死的司马兵的尸体头脚相连,完全可以从安邑摆到黄河岸边。

    但是十万余的大军,在前无阻碍的情况下,就是这么肆无忌惮的斩杀,那也杀不过来。

    文钦和邓艾倒是尝试着派出一部分的骑兵对司马军进行拦截,但是效果甚微,此刻司马军为了逃命,完全是杀了红了眼,这数万人的洪流,冲击起来,堪比刚刚决堤的咆哮洪水,势不可挡,就算骑兵战斗力再强,也无法对抗这股洪流。

    除非前面有险要的地势或者是河流沼泽等天然的屏障,这样才有机会挡得住这股浩大的人潮,但从安邑到蒲坂,完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坦荡如坻,根本就无险可守。

    除非并州军此刻能把先登营给掉过来,利用扁箱车构筑一道防线,这样才有机会拦住司马军的退路。

    但扁箱车笨重而行动缓慢,想要拦截司马军必须要事先做出安排,像司马军这样临时改变的行军路线,扁箱车完全是望尘莫及。

    文钦和邓艾见无法挡住司马军的这股洪流,所以也只能是放弃了全歼的想法,派出所有的部队,全力以赴地从后面和侧翼对司马军进行攻击,斩杀多少算多少。

    司马军的前面此刻已经成为了死亡禁区,任何军队想要拦在他们前面都是螳臂当车,轻易就会被这股洪流所吞没。

    但从后面和侧翼攻击怀马军,却是无比的轻松,逃跑之中的司马军对这些攻击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

    这场景仿佛进入到了非洲大草原,数以几十万计的羚羊和角马在无垠的大草原上奔腾着,威猛的狮子和凶残的鬓狗根本就不敢挡在前面,他们只能是在羊群和马群的周围游猎,不断地捕杀着落单者。

    并州骑兵虽然强于狮子和鬓狗,并不会因为猎杀到一个猎物就停止追击,但他们的攻击,对于十万之众的司马军来说,还是少了一些,无法堵载截就意味着无法全歼,他们所做的,只能是帮助司马军进行瘦身。

    当司马军的前部人马抵达蒲坂之时,冗长的队伍确实也显得苗条了不少,司马师也根本没空去计算多少的人死在路途之中,只知道,这一路行来,完全是用尸骸堆成的,用鲜血铺就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司马兵为他们做掩护,司马师根本就没有机会抵达蒲坂津。

    这个时候围攻蒲坂城无果的并州军已经撤退了,在看到司马大军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为了避免被包围,他们只能是选择了撤退,司马师赶到了蒲坂之后,也没有进城,而是率军直奔黄河渡口。

    进入蒲坂城并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渡过了黄河才能够真正摆脱并州军的追击,如果并州军倾尽全力来攻击的话,蒲坂一座孤城,根本就守不住。

    更何况蒲坂只是一座小城,驻守个几千人倒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数万人都涌进去的话,反倒是人满为患,寸步难行了。

    好在骆宁被派到蒲坂津来,不光是守御蒲坂城,而且司马懿要求他准备好相当数量的渡船,以备不时之需。

    骆宁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司马懿的命令,几十条渡船早就准备停当了,一直停留在渡口上从未航行过,此时此刻,也正好派上了用场。

第1006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渡船已经无需再返回去了,至于留在岸上断后的数千人,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了,或死或降,总之他们是再也回不去了。

    司马师也没有什么留恋不舍,尽管是这些人的牺牲才换来他最后的成功逃亡,但相比于十几万人死在了并州战场上,最后的这数千人,已经无法再获得司马师的挂怀了。

    上岸之后,司马师径直地来到了司马懿的身边,关切地道:“父亲,这河边风大,您伤口还未痊愈,小心着了风寒,还是早些入城吧。”

    临晋关的守将也早就赶了过来迎接,只是司马懿执意不肯入关,他也只能是拢着手,侍立在一边。

    司马懿轻轻摇摇头,道:“为父伤势并无大碍,只是可叹这十数万的将士,随同为父出征,却血洒并州,再也回不到洛阳了,为父愧对他们啊!”

    司马师劝慰道:“父亲,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这次让曹亮那贼子的诡计得逞,所以才会有此一败,不过,这次并州军所使用的马具我们一样也造得出来,等回到洛阳,重振旗鼓,定报今日之仇。”

    司马懿凄然一笑道:“报仇之事,为父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将来司马氏的大业,就落在你的肩上了,但愿你能不负为父之所望,将司马家的大业发扬光大,执天下之牛耳。”

    司马懿这话,分明就是交权的意思,其实这次司马懿负伤之后,司马师就已经代行其职了,但代行并不等于执掌,司马懿伤愈之后,司马师还是准备要将权力移交给司马懿的。

    但此刻司马懿分明表态,就算他伤势痊愈,也不会再主持司马氏的大局了,所有的政务军务他都将交给司马师来执掌,这不禁让司马师是喜出望外。

    司马师对权力的渴求更是异于常人,尽管他也知道,司马懿百年之后这个权柄自然不会落到旁人的手中,但还有什么比早一天拿到更令他欣喜的,如今司马懿明确地表示了放权,虽然是在大败之后,但司马师还是兴奋异常的。

    不过他也就只是内心欢愉一下,丝毫不敢把这种心情流露出来,司马懿为了失败而黯然伤神,司马师也只能是陪着他戚然。

    这时候,郭淮听到了司马军兵败并州的消息,特意地率兵从长安赶了过来进行接应,见到司马懿,赶紧地下马参拜。

    郭淮可是司马懿的心腹嫡系,掌管着司马氏势力之中最为重要的雍凉之地,要知道雍凉之地可是司马懿的大本营,是司马氏的基本盘,如果雍凉这边出了问题,司马家的大业马上就会崩了。

    郭淮是王凌的妹夫,当初王凌在淮南叛乱之时,许多人表示担忧,都劝司马懿撤换掉郭淮,如果这大舅哥和妹夫联起手来,天下的大局很可能马上就会被逆转。

    但司马懿不为之所动,依然重用郭淮,事实证明,郭淮确实也是值得他信赖的,他不但明确地和王凌划清了界线,而且多次抵御蜀国大将姜维的进攻,稳定了雍凉边境,成为司马集团最为坚实的后盾。

    事后王凌伏诛,按律王氏一门三族之内受到诛连,郭淮的妻子也在被处决之列,郭淮本来已经准备默默地接受这种结果,只不过他的五个儿子痛哭流涕,死活不让有司的人捉王氏走,郭淮只得上表向司马懿求情。

    而司马懿也没有驳郭淮的面子,下了特赦令,赦免了王氏,这更让郭淮对司马懿死心塌地,忠贞不二。

    此时刚刚得到司马懿兵败并州的消息,郭淮立刻便率兵离开了长安,直奔临晋关,看到司马懿安然无恙地渡过了黄河,郭淮也是放下来。

    “伯济啊,某是老不中用了,这一仗大败亏输,把多年攒下的老底子也拼光了,就连德达也战死在了灵石关,某真是无颜再见你们这些老兄弟了。”司马懿拉着郭淮的手,长嘘短叹道。

    孙礼和郭淮堪称是司马懿的左膀右臂,虽是部下,亦是挚友,和司马懿的交情甚笃,司马懿为了此次北伐增加获胜的筹码,特意地安排了孙礼来担任先锋,但没想到灵石关一战,孙礼中了并州军的伏击,战死疆场。

    此刻看到郭淮前来,司马懿又方忆起孙礼,更是伤心不己。

    郭淮安慰道:“胜负乃是兵常寻常之事,仲达公又何须如此伤怀,战场之上,刀箭无眼,天不估德达兄,奈之若何,仲达公到了雍州,也尽可宽心,末将必誓死护公周全。此处有天险黄河,相信曹亮那逆贼也不敢轻举妄动渡河而击,仲达公不如暂回长安养伤,待痊愈之后,重整兵马,末将愿随公再伐并州。”

    司马懿凄然地苦笑一声,他知道郭淮也不过是在安慰他,所以才说这番话的。再战并州?司马懿现在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了,估计他有生之年,也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了。

    “老喽,不行了,某恐怕也再没那个精力去打仗了,某也决意卸甲归田,从此之后,所有军务都将由犬子子元来处理,伯济啊,你可是我最信赖的兄弟,子元还年轻,许多地方,还得仰仗你来辅佐啊!”

    司马懿这话虽然跟唠家常一样,说得轻描淡写,但在郭淮听来,却不亚于是惊涛骇浪,司马懿这话分明代表了司马氏政权的更迭,从此司马懿将会退居幕后,将司马师推到前台去。

    尽管这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郭淮听来,却也是震惊无比,司马懿如此说,就等于是托孤于他啊,如此重任,郭淮自然不敢有所懈怠,他立刻下拜道:“末将必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司马师的脸上,掠过了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先前司马懿单独和他说这事,毕竟还有变化的可能,如今他向郭淮托孤,那这事就实锤了,板上钉钉,他执掌大权的事,跑不了了!

第1007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渡船已经无需再返回去了,至于留在岸上断后的数千人,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了,或死或降,总之他们是再也回不去了。

    司马师也没有什么留恋不舍,尽管是这些人的牺牲才换来他最后的成功逃亡,但相比于十几万人死在了并州战场上,最后的这数千人,已经无法再获得司马师的挂怀了。

    上岸之后,司马师径直地来到了司马懿的身边,关切地道:“父亲,这河边风大,您伤口还未痊愈,小心着了风寒,还是早些入城吧。”

    临晋关的守将也早就赶了过来迎接,只是司马懿执意不肯入关,他也只能是拢着手,侍立在一边。

    司马懿轻轻摇摇头,道:“为父伤势并无大碍,只是可叹这十数万的将士,随同为父出征,却血洒并州,再也回不到洛阳了,为父愧对他们啊!”

    司马师劝慰道:“父亲,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这次让曹亮那贼子的诡计得逞,所以才会有此一败,不过,这次并州军所使用的马具我们一样也造得出来,等回到洛阳,重振旗鼓,定报今日之仇。”

    司马懿凄然一笑道:“报仇之事,为父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将来司马氏的大业,就落在你的肩上了,但愿你能不负为父之所望,将司马家的大业发扬光大,执天下之牛耳。”

    司马懿这话,分明就是交权的意思,其实这次司马懿负伤之后,司马师就已经代行其职了,但代行并不等于执掌,司马懿伤愈之后,司马师还是准备要将权力移交给司马懿的。

    但此刻司马懿分明表态,就算他伤势痊愈,也不会再主持司马氏的大局了,所有的政务军务他都将交给司马师来执掌,这不禁让司马师是喜出望外。

    司马师对权力的渴求更是异于常人,尽管他也知道,司马懿百年之后这个权柄自然不会落到旁人的手中,但还有什么比早一天拿到更令他欣喜的,如今司马懿明确地表示了放权,虽然是在大败之后,但司马师还是兴奋异常的。

    不过他也就只是内心欢愉一下,丝毫不敢把这种心情流露出来,司马懿为了失败而黯然伤神,司马师也只能是陪着他戚然。

    这时候,郭淮听到了司马军兵败并州的消息,特意地率兵从长安赶了过来进行接应,见到司马懿,赶紧地下马参拜。

    郭淮可是司马懿的心腹嫡系,掌管着司马氏势力之中最为重要的雍凉之地,要知道雍凉之地可是司马懿的大本营,是司马氏的基本盘,如果雍凉这边出了问题,司马家的大业马上就会崩了。

    郭淮是王凌的妹夫,当初王凌在淮南叛乱之时,许多人表示担忧,都劝司马懿撤换掉郭淮,如果这大舅哥和妹夫联起手来,天下的大局很可能马上就会被逆转。

    但司马懿不为之所动,依然重用郭淮,事实证明,郭淮确实也是值得他信赖的,他不但明确地和王凌划清了界线,而且多次抵御蜀国大将姜维的进攻,稳定了雍凉边境,成为司马集团最为坚实的后盾。

    事后王凌伏诛,按律王氏一门三族之内受到诛连,郭淮的妻子也在被处决之列,郭淮本来已经准备默默地接受这种结果,只不过他的五个儿子痛哭流涕,死活不让有司的人捉王氏走,郭淮只得上表向司马懿求情。

    而司马懿也没有驳郭淮的面子,下了特赦令,赦免了王氏,这更让郭淮对司马懿死心塌地,忠贞不二。

    此时刚刚得到司马懿兵败并州的消息,郭淮立刻便率兵离开了长安,直奔临晋关,看到司马懿安然无恙地渡过了黄河,郭淮也是放下来。

    “伯济啊,某是老不中用了,这一仗大败亏输,把多年攒下的老底子也拼光了,就连德达也战死在了灵石关,某真是无颜再见你们这些老兄弟了。”司马懿拉着郭淮的手,长嘘短叹道。

    孙礼和郭淮堪称是司马懿的左膀右臂,虽是部下,亦是挚友,和司马懿的交情甚笃,司马懿为了此次北伐增加获胜的筹码,特意地安排了孙礼来担任先锋,但没想到灵石关一战,孙礼中了并州军的伏击,战死疆场。

    此刻看到郭淮前来,司马懿又方忆起孙礼,更是伤心不己。

    郭淮安慰道:“胜负乃是兵常寻常之事,仲达公又何须如此伤怀,战场之上,刀箭无眼,天不估德达兄,奈之若何,仲达公到了雍州,也尽可宽心,末将必誓死护公周全。此处有天险黄河,相信曹亮那逆贼也不敢轻举妄动渡河而击,仲达公不如暂回长安养伤,待痊愈之后,重整兵马,末将愿随公再伐并州。”

    司马懿凄然地苦笑一声,他知道郭淮也不过是在安慰他,所以才说这番话的。再战并州?司马懿现在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了,估计他有生之年,也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了。

    “老喽,不行了,某恐怕也再没那个精力去打仗了,某也决意卸甲归田,从此之后,所有军务都将由犬子子元来处理,伯济啊,你可是我最信赖的兄弟,子元还年轻,许多地方,还得仰仗你来辅佐啊!”

    司马懿这话虽然跟唠家常一样,说得轻描淡写,但在郭淮听来,却不亚于是惊涛骇浪,司马懿这话分明代表了司马氏政权的更迭,从此司马懿将会退居幕后,将司马师推到前台去。

    尽管这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郭淮听来,却也是震惊无比,司马懿如此说,就等于是托孤于他啊,如此重任,郭淮自然不敢有所懈怠,他立刻下拜道:“末将必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司马师的脸上,掠过了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先前司马懿单独和他说这事,毕竟还有变化的可能,如今他向郭淮托孤,那这事就实锤了,板上钉钉,他执掌大权的事,跑不了了!

第1008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司马师劝慰道:“父亲,战场之上哪能没有伤亡,生死各安天命,您又何需挂怀?”

    正常的两军作战时,己方阵亡将士的遗体都会进行妥善的处置的,有条件能运回故里安葬的,就会安排车马进行运送,没有条件的,也会在当地挑一块风水好的地方,埋抗给埋了。

    当然像并州之战这么惨烈的战争,阵亡人数如此之多,根本就无暇去顾及。

    其实司马师很清楚,兵败之时,战局极为的混乱,司马军为了夺路狂逃,活人都顾不过来了,谁还有闲工夫去顾及那些死难者的尸体,所以一路南逃,司马军是弃尸无数,根本就没人去收殓。

    司马懿当然也清楚当时的处境,此刻他即将回归洛阳,忆起此事,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他轻叹一声道:“对面的曹亮在干什么?”

    司马军撤出河东之后,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再无寸土,所有的司马军非死即降,不过仍有一些细作潜伏其间,打探并州的消息并适时地传递回来,司马师在撤往洛阳的途中,也会不断地接到来自并州的秘密情报。

    他涩然地道:“大概是在欢庆胜利吧。父亲,如今河东平阳二郡丢失,曹亮割据并州,凭借着黄河太行之险,我们再想进攻并州,恐怕难有机会了。”

    河东的失守对于司马家来说,是一次惨重的失利,如果司马军牢牢控制着河东的话,那么他们就拥有着随时可以向并州军进军的资本,因为从河东到晋阳,基本上一路坦途,没有什么大的险隘。

    但现在不同了,河东沦陷之后,曹亮西据黄河天堑,东拥太行之险,司马军再想攻入并州,困难重重,所以司马师提及此事,也是愁眉不展。

    司马懿轻轻地摇了摇头,道:“师儿,你想多了,经此一役之后,数年之间,恐怕我们都再无进攻并州的可能,而曹亮挟此胜之威,必然会四处扩张,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如何防御,而不是想着如何复仇。并州之地,高屋建瓴,进可攻,退可守,确实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啊,只是土地瘠薄,人口稀少,水浅难养鱼,为父这才忽略了并州的战略地位。没想到曹亮却因此成了气候,此为父平生最大的失策矣。”

    当初司马懿对并州并不太重视,曹魏的军事力量,无外乎有三处最为紧要,其一便是洛阳,此乃朝廷之中枢,是司马懿必争的要点,其次便是雍凉和淮南,此二处皆为曹魏抵御外敌的重镇,集结了大量精锐的军队,司马懿认为,只有控制了这三处,曹魏天下便是唾手可得。

    曹亮则是很聪明地避开了司马懿的锋芒,独自到并州去发展,当时的并州,胡人作乱,生灵涂炭,形势很差,司马懿当然也不会认为曹亮有什么发展前途,所以对曹亮在并州的举动也没有做过多的干涉。

    没想到短短的十数年,曹亮竟然在并州成了气候,清肃胡夷,整饬吏治,开垦荒地,招兵买马,等司马懿意识到隐患的时候,曹亮已经是无可遏制,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这确实是司马懿最大的失策,想当初曹亮只是一个小小的羽林郎,当司马懿出征辽东回来就任顾命大臣的时候,曹亮还在站在宫门处簌簌发抖呢。

    那时的司马懿,恐怕压根儿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卑微的小人物会成为他此生的劲敌,会成为他们司马家登上权力巅峰的拌脚石,如果那时司马懿就认识到曹亮的危险性之时,就不会那么一忍再忍,给了曹亮太多的成长空间了。

    只可惜,这世上从没有后悔药可吃,如今曹亮羽翼渐丰,司马懿再想对付他,已经是很困难了。

    司马师则是更为的憋屈,他和曹亮那更是有着夺妻之恨,这种屈辱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至现在司马师还打着光棍呢,没有续弦,倒不是说司马师真就缺个女人,但他这口气始终咽不下去,所以赌气不立正室,或者说,他故意地将这个位置虚位以待,就是准备打败曹亮,把羊徽瑜给抢回来呢。

    本来这次出征,司马师是信心满满,准备着报仇血恨了,但这一仗打下来,旧仇没报,反倒是添了新恨,就如同曹亮不但抢走了他的未婚妻,还拐跑了他的女儿,司马师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了。

    不过身为大局的操控者,司马师告诫自己,切不可因仇恨而蒙敝了理智,他和曹亮的那点儿私仇,在司马家的千秋大业面前,不过是渺如沙粒,现在他虽然考虑的,是战略层面的上的事,至于那些仇怨,也只有等待打败了曹亮,才有机会去解决了。

    司马师道:“父亲,现在最大的隐忧便是幽州的丘俭,这家伙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先前父亲命他进攻并州之时,他便是阳奉阴违,与曹亮暗中勾结,踌躇不前,极尽观望,如今咱们兵败之后,恐怕丘俭会倒向曹亮,如此幽州必失矣!”

    丘俭确实是一个投机分子,王凌在淮南起事的时候,他便蠢蠢欲动,试图也加入到反司马的行列之中,只不过王凌在淮南失败,才让丘俭打消了这个念头,但这家伙拥兵自重,不听号令,却一直是司马家的心腹大患,只不过司马家的目前的重心,是对付并州的曹亮,对丘俭还真是鞭长莫及。

    此次丘俭屯兵雁北,便是观望此次并州之战的结果,如果曹亮兵败,他很有可能落井下石,出兵攻占雁门新兴二郡,但如果曹亮获胜的话,他是极有可能倒向曹亮的,如果并州幽州联为一片,北方的局势还真就堪忧了。

    司马懿倒是微微一笑,淡然地道:“师儿放心吧,对付丘俭,为父早有安排,这个竖子首鼠两端,为父早就计划要除掉他了。”

第1009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生死各安天命,您又何需挂怀?”

    正常的两军作战时,己方阵亡将士的遗体都会进行妥善的处置的,有条件能运回故里安葬的,就会安排车马进行运送,没有条件的,也会在当地挑一块风水好的地方,埋抗给埋了。

    当然,这也是在正常的交战之是才会发生这样的事,像并州之战这么惨烈的战争,阵亡人数如此之多,根本就无暇去顾及。

    其实司马师很清楚,兵败之时,战局极为的混乱,司马军为了夺路狂逃,活人都顾不过来了,谁还有闲工夫去顾及那些死难者的尸体,所以一路南逃,司马军是弃尸无数,根本就没人去收殓。

    司马懿当然也清楚当时的处境,此刻他即将回归洛阳,忆起此事,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他轻叹一声道:“对面的曹亮在干什么?”

    司马军撤出河东之后,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再无寸土,所有的司马军非死即降,不过仍有一些细作潜伏其间,打探并州的消息并适时地传递回来,司马师在撤往洛阳的途中,也会不断地接到来自并州的秘密情报。

    他涩然地道:“大概是在欢庆胜利吧。父亲,如今河东平阳二郡丢失,曹亮割据并州,凭借着黄河太行之险,我们再想进攻并州,恐怕难有机会了。”

    河东的失守对于司马家来说,是一次惨重的失利,如果司马军牢牢控制着河东的话,那么他们就拥有着随时可以向并州军进军的资本,因为从河东到晋阳,基本上一路坦途,没有什么大的险隘。

    但现在不同了,河东沦陷之后,曹亮西据黄河天堑,东拥太行之险,司马军再想攻入并州,困难重重,所以司马师提及此事,也是愁眉不展。

    司马懿轻轻地摇了摇头,道:“师儿,你想多了,经此一役之后,数年之间,恐怕我们都再无进攻并州的可能,而曹亮挟此胜之威,必然会四处扩张,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如何防御,而不是想着如何复仇。并州之地,高屋建瓴,进可攻,退可守,确实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啊,只是土地瘠薄,人口稀少,水浅难养鱼,为父这才忽略了并州的战略地位。没想到曹亮却因此成了气候,此为父平生最大的失策矣。”

    当初司马懿对并州并不太重视,曹魏的军事力量,无外乎有三处最为紧要,其一便是洛阳,此乃朝廷之中枢,是司马懿必争的要点,其次便是雍凉和淮南,此二处皆为曹魏抵御外敌的重镇,集结了大量精锐的军队,司马懿认为,只有控制了这三处,曹魏天下便是唾手可得。

    曹亮则是很聪明地避开了司马懿的锋芒,独自到并州去发展,当时的并州,胡人作乱,生灵涂炭,形势很差,司马懿当然也不会认为曹亮有什么发展前途,所以对曹亮在并州的举动也没有做过多的干涉。

    没想到短短的十数年,曹亮竟然在并州成了气候,清肃胡夷,整饬吏治,开垦荒地,招兵买马,等司马懿意识到隐患的时候,曹亮已经是无可遏制,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这确实是司马懿最大的失策,想当初曹亮只是一个小小的羽林郎,当司马懿出征辽东回来就任顾命大臣的时候,曹亮还在站在宫门处簌簌发抖呢。

    那时的司马懿,恐怕压根儿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卑微的小人物会成为他此生的劲敌,会成为他们司马家登上权力巅峰的拌脚石,如果那时司马懿就认识到曹亮的危险性之时,就不会那么一忍再忍,给了曹亮太多的成长空间了。

    只可惜,这世上从没有后悔药可吃,如今曹亮羽翼渐丰,司马懿再想对付他,已经是很困难了。

    司马师则是更为的憋屈,他和曹亮那更是有着夺妻之恨,这种屈辱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至现在司马师还打着光棍呢,没有续弦,倒不是说司马师真就缺个女人,但他这口气始终咽不下去,所以赌气不立正室,或者说,他故意地将这个位置虚位以待,就是准备打败曹亮,把羊徽瑜给抢回来呢。

    本来这次出征,司马师是信心满满,准备着报仇血恨了,但这一仗打下来,旧仇没报,反倒是添了新恨,就如同曹亮不但抢走了他的未婚妻,还拐跑了他的女儿,司马师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了。

    不过身为大局的操控者,司马师告诫自己,切不可因仇恨而蒙敝了理智,他和曹亮的那点儿私仇,在司马家的千秋大业面前,不过是渺如沙粒,现在他虽然考虑的,是战略层面的上的事,至于那些仇怨,也只有等待打败了曹亮,才有机会去解决了。

    司马师道:“父亲,现在最大的隐忧便是幽州的丘俭,这家伙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先前父亲命他进攻并州之时,他便是阳奉阴违,与曹亮暗中勾结,踌躇不前,极尽观望,如今咱们兵败之后,恐怕丘俭会倒向曹亮,如此幽州必失矣!”

    丘俭确实是一个投机分子,王凌在淮南起事的时候,他便蠢蠢欲动,试图也加入到反司马的行列之中,只不过王凌在淮南失败,才让丘俭打消了这个念头,但这家伙拥兵自重,不听号令,却一直是司马家的心腹大患,只不过司马家的目前的重心,是对付并州的曹亮,对丘俭还真是鞭长莫及。

    此次丘俭屯兵雁北,便是观望此次并州之战的结果,如果曹亮兵败,他很有可能落井下石,出兵攻占雁门新兴二郡,但如果曹亮获胜的话,他是极有可能倒向曹亮的,如果并州幽州联为一片,北方的局势还真就堪忧了。

    司马懿倒是微微一笑,淡然地道:“师儿放心吧,对付丘俭,为父早有安排,这个竖子首鼠两端,为父早就计划要除掉他了。”

第1010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师儿,你的诸兄弟之中,昭儿急躁,干儿淡薄,其他诸子,皆平庸矣,才干都不及你,可辅佐于你,却都难挑大梁。唯有伦儿,此子虽然年幼,但聪明过人,如果悉心培养,将来必成大器,只可惜为父看不到那一天了。所以为父尚有一个不情之请,你和伦儿,虽是兄弟骨肉,但年齿相差甚多,长兄如父,为父死后,望你能善待于他,将来让他承继大业。”

    司马懿九个儿子,分别是四个夫人所生的,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三子司马干是正室夫人张春华所生,四子司马亮,五子司马,六子司马京,七子司马骏是伏夫人所生,八子司马肜是张夫人所生,九子司马伦是柏灵筠所生。前面的八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唯有司马伦只有九岁,尚未成年。

    很诸子之中,司马懿最为溺爱的就是司马伦了,那怕身为长子的司马师,都没受到这份待遇,司马懿铁血一生,阴鸷凉薄,热衷于权术心计,对妻妾对子嗣都比较淡陌,那怕是和他同甘苦共患难的妻子张春华年老色衰之后,也不遭司马懿的待见,甚至是当着下人的面,都直呼老物,可见其他的人在司马懿心目之中的地位。

    不过晚年得子司马伦之后,司马懿却是一改凉薄的本性,对这个孩子是钟爱有加,一则是司马伦聪明伶俐,嘴巴很甜,很会卖萌,二则是司马懿人老了,感情上似乎也要寻找寄托,所以对这个孩子,是异乎寻常的溺爱。

    甚至司马懿都产生过将大位传给司马伦的想法,不过也只能是想想罢了,毕竟司马伦尚还年幼,没有能力去继承他的大业,而且他这么多兄长,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盯着,司马懿在世之日,他们不敢有任何异动,可司马懿一死,凭他们孤儿寡母的,拿什么和那些虎狼一样的兄长来斗。

    司马懿深知,在权力的面前,什么亲情都是扯淡的事,因为废长立幼,引起权力动荡的例子数不胜数,袁绍的下场就很能说明问题,把位子传给幼子,并不是爱他,而是会害了他。

    所以司马懿不敢冒险,那怕他最钟爱司马伦,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将自己的位子交给他,不过司马懿还有别有心计的,司马师没有子嗣,而他的年龄也比司马伦大得多,等到司马伦成年之后,司马师也老了,如果让司马师将位子再传给司马伦,那就完全地符合司马懿的预期。

    这样一来,司马懿也用不着废长立幼,引发动荡,而且也完全契合他的心意,如果能实现,那就是堪称完美了。

    不过,司马懿也清楚,这豪门深宅之中,兄弟们之间也未必能同心同德,由于这几个儿子是四个娘生的,血缘之间,自然也难免有亲疏之分,司马师和司马昭是一母同胞,两兄弟之间年齿相当,走得自然是最近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司马师身死之后,自然会优先地让司马昭来接替他的位子。

    这显然不是司马懿想要的初衷,所以才有了这次郑重其事的谈话,司马懿明确地告诉了司马师,我的位子可以给你,但你将来不能把这位子给别人,只能给你弟弟司马伦。你不是没有儿子吗,那你就把司马伦当成是你的儿子,长兄如父,司马伦就等于是托孤给你了。

    司马师是何等人,司马懿这话一出口,他便是心如明镜了,说实话,司马伦确实是聪明,但却不招司马师待见,毕竟司马府里时常有风言风语传出,说司马懿有意百年之后,将大位传给司马伦。

    这无疑让司马师产生了极大的怨念,他是长子,本来这个位子,顺理成章由他来继承,可凭空里杀出一匹黑马,就要从他手中抢走嗣位,这如何能让司马师甘心,所以,司马师对司马伦始终没有什么好感。

    不过现在尘埃落定,司马师对司马懿做出这样的安排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尽管他平时还是更亲近于一母同胞的司马昭,但父命难违,这个时候他焉敢有半点的异议。

    “父亲之命,孩儿焉敢不从,请父亲放心,孩儿从此待伦弟视为己出,绝无二意。”司马师拱手道。

    司马懿目光如凛,沉声地道:“师儿,我要你立下重誓,绝不违背!”

    司马师愣了一下,看来司马懿还是信不过他呀,不过这也怪不得司马懿,毕竟司马懿活着,他便有足够的控制力,可一旦他死去,所有的影响力便烟消云散了,到底司马师会不会遵守诺言,司马懿根本无法预料,所以他才会要司马师立下重誓。

    尽管所谓的誓言约束的不过是君子而不是小人,但司马懿对司马师的禀性还是很了解的,他遵守誓约的可能性非常的高。

    司马师迟疑了一下,还是举手发誓道:“孩儿司马师在此立誓,待弟弟司马伦若亲子,将来身死之后,必传位于他,如违此誓,当受天谴,死后灵魂沦为地狱,不得进司马氏宗庙。”

    司马师的发誓,还是十分讲究的,他没说什么五雷轰顶不得好死的话,毕竟他发誓是死后传位给司马伦,不得好死之类的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倒是死后不得入司马氏宗庙,倒是合乎司马懿的心意的。

    这个时代的人,对灵魂归属看得十分重要,死后魂归宗庙总比当一个孤魂野鬼也强得多吧,估计这誓言是最重的誓言了。

    当然,如果司马师是无神论者,那就又当别论了。

    司马懿见司马师立下如此重誓,便是欣慰地一笑,道:“师儿,不是为父不信任你,实在是形势所迫,曹亮咄咄逼人,只有你们兄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有与之抗衡的本钱,所以为了司马家的千秋大业,还需要你们兄弟守望相助,患难与共啊!”

第1011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师儿,你的诸兄弟之中,昭儿急躁,干儿淡薄,其他诸子,皆平庸矣,才干都不及你,可辅佐于你,却都难挑大梁。唯有伦儿,此子虽然年幼,但聪明过人,如果悉心培养,将来必成大器,只可惜为父看不到那一天了。所以为父尚有一个不情之请,你和伦儿,虽是兄弟骨肉,但年齿相差甚多,长兄如父,为父死后,望你能善待于他,将来让他承继大业。”

    司马懿九个儿子,分别是四个夫人所生的,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三子司马干是正室夫人张春华所生,四子司马亮,五子司马,六子司马京,七子司马骏是伏夫人所生,八子司马肜是张夫人所生,九子司马伦是柏灵筠所生。前面的八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唯有司马伦只有九岁,尚未成年。

    很诸子之中,司马懿最为溺爱的就是司马伦了,那怕身为长子的司马师,都没受到这份待遇,司马懿铁血一生,阴鸷凉薄,热衷于权术心计,对妻妾对子嗣都比较淡陌,那怕是和他同甘苦共患难的妻子张春华年老色衰之后,也不遭司马懿的待见,甚至是当着下人的面,都直呼老物,可见其他的人在司马懿心目之中的地位。

    不过晚年得子司马伦之后,司马懿却是一改凉薄的本性,对这个孩子是钟爱有加,一则是司马伦聪明伶俐,嘴巴很甜,很会卖萌,二则是司马懿人老了,感情上似乎也要寻找寄托,所以对这个孩子,是异乎寻常的溺爱。

    甚至司马懿都产生过将大位传给司马伦的想法,不过也只能是想想罢了,毕竟司马伦尚还年幼,没有能力去继承他的大业,而且他这么多兄长,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盯着,司马懿在世之日,他们不敢有任何异动,可司马懿一死,凭他们孤儿寡母的,拿什么和那些虎狼一样的兄长来斗。

    司马懿深知,在权力的面前,什么亲情都是扯淡的事,因为废长立幼,引起权力动荡的例子数不胜数,袁绍的下场就很能说明问题,把位子传给幼子,并不是爱他,而是会害了他。

    所以司马懿不敢冒险,那怕他最钟爱司马伦,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将自己的位子交给他,不过司马懿还有别有心计的,司马师没有子嗣,而他的年龄也比司马伦大得多,等到司马伦成年之后,司马师也老了,如果让司马师将位子再传给司马伦,那就完全地符合司马懿的预期。

    这样一来,司马懿也用不着废长立幼,引发动荡,而且也完全契合他的心意,如果能实现,那就是堪称完美了。

    不过,司马懿也清楚,这豪门深宅之中,兄弟们之间也未必能同心同德,由于这几个儿子是四个娘生的,血缘之间,自然也难免有亲疏之分,司马师和司马昭是一母同胞,两兄弟之间年齿相当,走得自然是最近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司马师身死之后,自然会优先地让司马昭来接替他的位子。

    这显然不是司马懿想要的初衷,所以才有了这次郑重其事的谈话,司马懿明确地告诉了司马师,我的位子可以给你,但你将来不能把这位子给别人,只能给你弟弟司马伦。你不是没有儿子吗,那你就把司马伦当成是你的儿子,长兄如父,司马伦就等于是托孤给你了。

    司马师是何等人,司马懿这话一出口,他便是心如明镜了,说实话,司马伦确实是聪明,但却不招司马师待见,毕竟司马府里时常有风言风语传出,说司马懿有意百年之后,将大位传给司马伦。

    这无疑让司马师产生了极大的怨念,他是长子,本来这个位子,顺理成章由他来继承,可凭空里杀出一匹黑马,就要从他手中抢走嗣位,这如何能让司马师甘心,所以,司马师对司马伦始终没有什么好感。

    不过现在尘埃落定,司马师对司马懿做出这样的安排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尽管他平时还是更亲近于一母同胞的司马昭,但父命难违,这个时候他焉敢有半点的异议。

    “父亲之命,孩儿焉敢不从,请父亲放心,孩儿从此待伦弟视为己出,绝无二意。”司马师拱手道。

    司马懿目光如凛,沉声地道:“师儿,我要你立下重誓,绝不违背!”

    司马师愣了一下,看来司马懿还是信不过他呀,不过这也怪不得司马懿,毕竟司马懿活着,他便有足够的控制力,可一旦他死去,所有的影响力便烟消云散了,到底司马师会不会遵守诺言,司马懿根本无法预料,所以他才会要司马师立下重誓。

    尽管所谓的誓言约束的不过是君子而不是小人,但司马懿对司马师的禀性还是很了解的,他遵守誓约的可能性非常的高。

    司马师迟疑了一下,还是举手发誓道:“孩儿司马师在此立誓,待弟弟司马伦若亲子,将来身死之后,必传位于他,如违此誓,当受天谴,死后灵魂沦为地狱,不得进司马氏宗庙。”

    司马师的发誓,还是十分讲究的,他没说什么五雷轰顶不得好死的话,毕竟他发誓是死后传位给司马伦,不得好死之类的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倒是死后不得入司马氏宗庙,倒是合乎司马懿的心意的。

    这个时代的人,对灵魂归属看得十分重要,死后魂归宗庙总比当一个孤魂野鬼也强得多吧,估计这誓言是最重的誓言了。

    当然,如果司马师是无神论者,那就又当别论了。

    司马懿见司马师立下如此重誓,便是欣慰地一笑,道:“师儿,不是为父不信任你,实在是形势所迫,曹亮咄咄逼人,只有你们兄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有与之抗衡的本钱,所以为了司马家的千秋大业,还需要你们兄弟守望相助,患难与共啊!”

第101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柏灵筠否认这个孩子是他的,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名节,而是还要考虑到她和孩子的性命安全。

    毕竟这事一旦让司马懿知晓了,等待他们母子的下场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那怕曹亮已经疑心这个孩子是他的,但柏灵筠毫不犹豫地加以否认,这是保护她自己和孩子唯一的方法,那怕曹亮真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柏灵筠也不敢吐露出半个字来。

    但现在不同了,曹亮不仅拥了和司马懿平起平坐的能力,而且在这次的并州之战中占得了先机,司马懿毕竟老了,打仗不再是曹亮的对手,甚至可以预料到,曹亮籍此大胜,会进一步地蚕食司马家的地盘,将司马家彻底地覆灭掉。

    这个曹亮,生而就是司马家的死对头,他的存在,让司马家已经是站到了悬崖边上。

    继续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对于柏灵筠来说,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如果曹亮的军队打到洛阳来,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玉石俱焚。

    这个“玉”指得并不是其他,而是曹亮的亲生儿子伦儿,如果曹亮并不知道这一点的话,那么他必然将会和司马家的一起,烟消云散。

    虽然当初柏灵筠曾经恳求曹亮,如果真有一天他打败了司马家,能留伦儿一命,曹亮虽然答应了,但是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曹亮还会不会记得这事,毕竟他和司马家的有着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真到了司马家覆灭的那一天,曹亮还会记得他曾经答应过的事吗?

    就算曹亮记得,只要他没有刻意的安排人来保护伦儿,那么乱军之中,谁还会在意一个人的生死,也许一支不知从哪儿飞过来的流矢,就会夺走他的性命。

    只有让曹亮知道伦儿的真实身份,也许他才会顾念在父子血脉亲情的份上,刻意地来保护他,柏灵筠并不奢求自己能获得什么,但她一点不能让伦儿受到任何的伤害,那怕她拼尽一切,也要保护伦儿的安全。

    司马懿很快就会返回洛阳了,而且听说司马懿在战场上中了箭,身负重伤,这个消息让司马府的人如丧考妣,急得都快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甚至有最为悲观的消息,说司马懿如此重伤又长途奔波,指定熬不了几天了。

    柏灵筠纠结几天之后,终于决定给曹亮写一封信,告诉他实情,要他无论如何也要保护伦儿的性命安全。

    当然,这封信干系重大,柏灵筠可没敢在白天去写,她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写,同时她也想好了,安排自己最信得过的人去送信。

    而且为了保证这封信落到别人手中之后,不会泄露任何实情,柏灵筠没有具名,也没有署名,在信中,也没有提及司马伦的名字,不过柏灵筠相信,只要曹亮看到这封信,就一定会读懂信的内容,因为这封信里提及的,是只有他们两个人才知道的秘密。

    柏灵筠写得很慢,每一句话她都字斟句酌,尽管这封信的内容不长,但柏灵筠依然写了很久,一直到三更时分,才算写完。

    她细心地将信拿火漆封好,缓缓地站了起来,送信的人就等在门外的隐蔽处,他身份虽然是只是司马府中最下等的一个仆人,但却是柏灵筠最为信任的一个人,也是柏灵筠唯一可以信任的人,那怕就是死,他也不会背叛柏灵筠的,所以柏灵筠才敢放心地将密信交给他。

    柏灵筠凄然地苦笑了一声,走向了门口,这本来是她准备恪守一世的秘密,就连伦儿都不准备告诉的秘密,却要去告诉曹亮,这也许是一种最为无奈的选择了吧。

    就在她刚刚走到门口的时候,门外突然地闪出一个人来,面对柏灵筠露出了微笑:“爱姬,有没有想我啊?”

    柏灵筠吓得是魂飞魄散,来得人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数月之间,司马懿变得苍老了许多,身子也更为佝偻了,面色也苍白憔悴的多,但那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却丝毫没变,两道寒芒,就如同是两把利剑,直刺柏灵筠的心底。

    不是说司马懿身负重伤吗,不是说司马懿命垂一线吗,怎么他竟然会这样活生生地站在了她的面前?

    柏灵筠赶紧地将信藏到了袖笼之中,还好门口的光线昏暗,司马懿并没有看清柏灵筠手握着的东西,真是吓死人了,如果这封信落到司马懿的手中,那她真得就是百死莫赎了。

    “老爷,怎么会是你啊?这大半夜的,差点没把我吓死。”柏灵筠手捂着胸口,娇嗔着,俨然一副受了惊吓的模样,也就正好掩饰住了她的慌乱和不安。

    司马懿哈哈一笑,道:“本来是准备明日进城的,不过想要给你一个惊喜,所以才连夜赶回来,意外不?”

    这当然意外了,这那是惊喜呀,分明就是惊吓,而且是足以吓死人的惊吓,不过柏灵筠何等的聪明,自然不会在司马懿的面前表露出这一点来,她不着痕迹的上前搀扶住了司马懿,盈盈一笑道:“妾身日思夜想,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着老爷早日凯旋归来,此刻老爷送给妾身的,便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司马懿哈哈一笑,伸手抚摸了一下柏灵筠的脸,不无爱怜地道:“爱姬,你可是瘦多了。”

    柏灵筠刚才吓得脸色煞白,到现在还没有缓动劲来,再加些这些天来她一直不思饮食,自然难免有些消瘦憔悴。

    “听说老爷在并州身负重伤,妾身挂念老爷,茶饭不思,故而瘦了一些,还好老爷平安归来,妾身真是欢喜得紧,老爷,您身子没事了吧?”

    司马懿豪爽地一笑道:“一点小伤,无伤大碍,让爱姬担心了,你看,我这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吗?”

    司马懿挥退原本搀扶他的人,在自己的女人面前,司马懿可不愿意展露虚弱的一面。

第101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柏灵筠否认这个孩子是他的,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名节,而是还要考虑到她和孩子的性命安全。

    毕竟这事一旦让司马懿知晓了,等待他们母子的下场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那怕曹亮已经疑心这个孩子是他的,但柏灵筠毫不犹豫地加以否认,这是保护她自己和孩子唯一的方法,那怕曹亮真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柏灵筠也不敢吐露出半个字来。

    但现在不同了,曹亮不仅拥了和司马懿平起平坐的能力,而且在这次的并州之战中占得了先机,司马懿毕竟老了,打仗不再是曹亮的对手,甚至可以预料到,曹亮籍此大胜,会进一步地蚕食司马家的地盘,将司马家彻底地覆灭掉。

    这个曹亮,生而就是司马家的死对头,他的存在,让司马家已经是站到了悬崖边上。

    继续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对于柏灵筠来说,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如果曹亮的军队打到洛阳来,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玉石俱焚。

    这个“玉”指得并不是其他,而是曹亮的亲生儿子伦儿,如果曹亮并不知道这一点的话,那么他必然将会和司马家的一起,烟消云散。

    虽然当初柏灵筠曾经恳求曹亮,如果真有一天他打败了司马家,能留伦儿一命,曹亮虽然答应了,但是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曹亮还会不会记得这事,毕竟他和司马家的有着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真到了司马家覆灭的那一天,曹亮还会记得他曾经答应过的事吗?

    就算曹亮记得,只要他没有刻意的安排人来保护伦儿,那么乱军之中,谁还会在意一个人的生死,也许一支不知从哪儿飞过来的流矢,就会夺走他的性命。

    只有让曹亮知道伦儿的真实身份,也许他才会顾念在父子血脉亲情的份上,刻意地来保护他,柏灵筠并不奢求自己能获得什么,但她一点不能让伦儿受到任何的伤害,那怕她拼尽一切,也要保护伦儿的安全。

    司马懿很快就会返回洛阳了,而且听说司马懿在战场上中了箭,身负重伤,这个消息让司马府的人如丧考妣,急得都快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甚至有最为悲观的消息,说司马懿如此重伤又长途奔波,指定熬不了几天了。

    柏灵筠纠结几天之后,终于决定给曹亮写一封信,告诉他实情,要他无论如何也要保护伦儿的性命安全。

    当然,这封信干系重大,柏灵筠可没敢在白天去写,她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写,同时她也想好了,安排自己最信得过的人去送信。

    而且为了保证这封信落到别人手中之后,不会泄露任何实情,柏灵筠没有具名,也没有署名,在信中,也没有提及司马伦的名字,不过柏灵筠相信,只要曹亮看到这封信,就一定会读懂信的内容,因为这封信里提及的,是只有他们两个人才知道的秘密。

    柏灵筠写得很慢,每一句话她都字斟句酌,尽管这封信的内容不长,但柏灵筠依然写了很久,一直到三更时分,才算写完。

    她细心地将信拿火漆封好,缓缓地站了起来,送信的人就等在门外的隐蔽处,他身份虽然是只是司马府中最下等的一个仆人,但却是柏灵筠最为信任的一个人,也是柏灵筠唯一可以信任的人,那怕就是死,他也不会背叛柏灵筠的,所以柏灵筠才敢放心地将密信交给他。

    柏灵筠凄然地苦笑了一声,走向了门口,这本来是她准备恪守一世的秘密,就连伦儿都不准备告诉的秘密,却要去告诉曹亮,这也许是一种最为无奈的选择了吧。

    就在她刚刚走到门口的时候,门外突然地闪出一个人来,面对柏灵筠露出了微笑:“爱姬,有没有想我啊?”

    柏灵筠吓得是魂飞魄散,来得人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数月之间,司马懿变得苍老了许多,身子也更为佝偻了,面色也苍白憔悴的多,但那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却丝毫没变,两道寒芒,就如同是两把利剑,直刺柏灵筠的心底。

    不是说司马懿身负重伤吗,不是说司马懿命垂一线吗,怎么他竟然会这样活生生地站在了她的面前?

    柏灵筠赶紧地将信藏到了袖笼之中,还好门口的光线昏暗,司马懿并没有看清柏灵筠手握着的东西,真是吓死人了,如果这封信落到司马懿的手中,那她真得就是百死莫赎了。

    “老爷,怎么会是你啊?这大半夜的,差点没把我吓死。”柏灵筠手捂着胸口,娇嗔着,俨然一副受了惊吓的模样,也就正好掩饰住了她的慌乱和不安。

    司马懿哈哈一笑,道:“本来是准备明日进城的,不过想要给你一个惊喜,所以才连夜赶回来,意外不?”

    这当然意外了,这那是惊喜呀,分明就是惊吓,而且是足以吓死人的惊吓,不过柏灵筠何等的聪明,自然不会在司马懿的面前表露出这一点来,她不着痕迹的上前搀扶住了司马懿,盈盈一笑道:“妾身日思夜想,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着老爷早日凯旋归来,此刻老爷送给妾身的,便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司马懿哈哈一笑,伸手抚摸了一下柏灵筠的脸,不无爱怜地道:“爱姬,你可是瘦多了。”

    柏灵筠刚才吓得脸色煞白,到现在还没有缓动劲来,再加些这些天来她一直不思饮食,自然难免有些消瘦憔悴。

    “听说老爷在并州身负重伤,妾身挂念老爷,茶饭不思,故而瘦了一些,还好老爷平安归来,妾身真是欢喜得紧,老爷,您身子没事了吧?”

    司马懿豪爽地一笑道:“一点小伤,无伤大碍,让爱姬担心了,你看,我这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吗?”

    司马懿挥退原本搀扶他的人,在自己的女人面前,司马懿可不愿意展露虚弱的一面。

第101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郁愤而死,结果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大权,互相攻伐,让本来已经虚弱不堪的袁氏政权更加羸弱,最终被曹操各个击破,都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此次并州之战,已经让司马懿嗅到了一丝官渡之战的味道,而他的命运,也和袁绍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样是子嗣众多,同样溺爱幼子,如果司马懿和袁绍一样,选择废长立幼,那么很显然他就会步袁绍的后尘。

    废长立幼自古以来便是取乱之道,在权力的面前,什么骨肉之情手足之谊,统统都会化为浮云,为了争夺权势,兄弟反目,父子相仇的事屡见不鲜,如果司马懿真得把自己的位子留给司马伦的话,谁也不敢保证司马师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来了。

    如果司马懿真那样做了,恐怕只能是害了司马伦,而不是溺爱他,毕竟一个连十岁都不满的孩子,就算他再聪明,也不可能斗得过如虎狼一般的几个兄长。

    为了司马氏政权的顺利过渡,司马懿只能是割舍掉这份溺爱,而做出这样兄终弟及的安排,也是司马懿深思熟虑的结果,这恐怕也是令各方比较满意的一个结果了,司马懿急着赶回来,就是有意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柏灵筠。

    其实柏灵筠对司马伦的最大的愿望并不并是执掌大权,而是可以平平安安的静享一世的荣华富贵就可以了,不过既然司马懿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柏灵筠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司马懿是他们母子最大的辟佑,如果司马懿不在了,他们的处境很可能会变得艰难起来。

    但有了司马懿的如此安排,想必将来司马师他们兄弟几个也不再太造次,就算将来未必能坐上大位,但最起码安全上面是多了一层的保障,柏灵筠自然是无比高兴。

    “谢老爷恩典。”柏灵筠款款而拜。

    不过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柏灵筠藏在衣袖里的那封信突然地掉了出来,掉到了地上。

    这也是刚才匆忙之间,柏灵筠将信藏到了衣袖里,当时的情况十分的慌乱,她也只是将信塞了进去,并没有完全地藏好,司马懿一直在她的身边,她也不敢有什么动作,此时这么一拜,袖口朝下,那封信就这么掉了出来。

    这回司马懿可看得清清楚楚了,他微微地一怔,道:“这是谁的信?”

    柏灵筠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不过她还是强做镇定,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从地上拾起了书信,勉强地笑了笑,道:“娘家那边寄来的信,妾身还没有看呢。”

    司马懿顿时是满腹的狐疑,柏灵筠苍白的脸色之下难掩慌乱的情绪,如果仅仅只是一封家书,柏灵筠又何至于如此的惊惶失措?

    别以为司马懿年纪大了就老眼昏黄,他的目光还是如鹰一般的锐利,那怕柏灵筠已经是在竭力地掩饰了,但司马懿是何等样的人,又岂能让她给瞒了过去。

    “家书?拿来我瞧瞧!”司马懿冷冷地道。

    柏灵筠手足无措,这封信的内容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司马懿看到,但是瞧司马懿的神情,分明已经是起了疑心,她只好是喃喃地道:“只是一封家书而已,想必也没什么紧要的事,老爷一路鞍马劳顿,还是先歇歇吧,明日再看不迟。”

    司马懿本来就生性多疑,如果这个时候柏灵筠大大方方地将信给他看的话,他反倒没什么兴趣去瞧,可偏偏柏灵筠是左推右诿,再加上她的神色有些慌张,司马懿如何能不起疑心,他劈手就从柏灵筠的手中夺过了书信,撕了开了,就着昏暗的灯光,看了起来。

    完了!柏灵筠两眼一黑,身子颤了一颤,差点没栽倒在地。

    这可是自己严守了近十年的秘密,没想到阴差阳错的,居然被司马懿给发现了,说起来也是自己鬼迷心窍,没事给曹亮写什么信,结果书信落到了司马懿的手中,这不是不打自招么?

    柏灵筠可是清楚的很,以司马懿的性格,那绝对是眼睛里揉不得半点的沙子,当然别说是司马懿,就是任何男人遇到这种事,那也是绝不能容忍的,更别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傅司马懿了,不但给他戴了一顶通新崭绿的大帽子,而且还给他生了一个孽种,这绝对是司马懿所不能容忍的。

    一旦被司马懿知情的话,柏灵筠根本就没有想到有什么活路可走,甚至她都不知道发狂发怒的司马懿会有什么手段来对付他们母子,柏灵筠的心一片冰凉,头脑之中一片的混沌,绝望,她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绝望过!

    柏灵筠看着司马懿认真地去读这封信,她的娇躯不禁是簌簌发抖,司马懿每多看一行的字,柏灵筠就有如再往下坠一层深渊的感觉,她全身发冷,嘴唇都变得毫无血色。

    或许她早有将生死置之度外,那怕司马懿用最为残酷的手段来对付她,她都不会有什么惧怕,但是她的伦儿,却是无辜的,但这次却也是不会幸免了,那怕司马懿曾经是那么的溺爱他,但知悉真相之后,只怕司马懿会更加的愤怒,更会用最为残酷的手段来折磨他。

    司马懿的愤怒也是有道理的,这样的欺骗对于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耻辱,柏灵筠此刻恐怕就连肠子也都快悔青了,就是她自己,把自己给葬送了。

    柏灵筠的这封信,早不写晚不写,偏偏在司马懿刚刚进门之前谅写了,而且无巧不巧地落到了司马懿的手中,或许这就是宿命吧,除此之外,柏灵筠想不出任何的理由来。

    可是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再后悔也是无济于事了,惊惶过后,柏灵筠也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她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办法了,只有等待着司马懿读完这封信,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第1015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郁愤而死,结果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大权,互相攻伐,让本来已经虚弱不堪的袁氏政权更加羸弱,最终被曹操各个击破,都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此次并州之战,已经让司马懿嗅到了一丝官渡之战的味道,而他的命运,也和袁绍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样是子嗣众多,同样溺爱幼子,如果司马懿和袁绍一样,选择废长立幼,那么很显然他就会步袁绍的后尘。

    废长立幼自古以来便是取乱之道,在权力的面前,什么骨肉之情手足之谊,统统都会化为浮云,为了争夺权势,兄弟反目,父子相仇的事屡见不鲜,如果司马懿真得把自己的位子留给司马伦的话,谁也不敢保证司马师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来了。

    如果司马懿真那样做了,恐怕只能是害了司马伦,而不是溺爱他,毕竟一个连十岁都不满的孩子,就算他再聪明,也不可能斗得过如虎狼一般的几个兄长。

    为了司马氏政权的顺利过渡,司马懿只能是割舍掉这份溺爱,而做出这样兄终弟及的安排,也是司马懿深思熟虑的结果,这恐怕也是令各方比较满意的一个结果了,司马懿急着赶回来,就是有意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柏灵筠。

    其实柏灵筠对司马伦的最大的愿望并不并是执掌大权,而是可以平平安安的静享一世的荣华富贵就可以了,不过既然司马懿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柏灵筠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司马懿是他们母子最大的辟佑,如果司马懿不在了,他们的处境很可能会变得艰难起来。

    但有了司马懿的如此安排,想必将来司马师他们兄弟几个也不再太造次,就算将来未必能坐上大位,但最起码安全上面是多了一层的保障,柏灵筠自然是无比高兴。

    “谢老爷恩典。”柏灵筠款款而拜。

    不过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柏灵筠藏在衣袖里的那封信突然地掉了出来,掉到了地上。

    这也是刚才匆忙之间,柏灵筠将信藏到了衣袖里,当时的情况十分的慌乱,她也只是将信塞了进去,并没有完全地藏好,司马懿一直在她的身边,她也不敢有什么动作,此时这么一拜,袖口朝下,那封信就这么掉了出来。

    这回司马懿可看得清清楚楚了,他微微地一怔,道:“这是谁的信?”

    柏灵筠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不过她还是强做镇定,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从地上拾起了书信,勉强地笑了笑,道:“娘家那边寄来的信,妾身还没有看呢。”

    司马懿顿时是满腹的狐疑,柏灵筠苍白的脸色之下难掩慌乱的情绪,如果仅仅只是一封家书,柏灵筠又何至于如此的惊惶失措?

    别以为司马懿年纪大了就老眼昏黄,他的目光还是如鹰一般的锐利,那怕柏灵筠已经是在竭力地掩饰了,但司马懿是何等样的人,又岂能让她给瞒了过去。

    “家书?拿来我瞧瞧!”司马懿冷冷地道。

    柏灵筠手足无措,这封信的内容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司马懿看到,但是瞧司马懿的神情,分明已经是起了疑心,她只好是喃喃地道:“只是一封家书而已,想必也没什么紧要的事,老爷一路鞍马劳顿,还是先歇歇吧,明日再看不迟。”

    司马懿本来就生性多疑,如果这个时候柏灵筠大大方方地将信给他看的话,他反倒没什么兴趣去瞧,可偏偏柏灵筠是左推右诿,再加上她的神色有些慌张,司马懿如何能不起疑心,他劈手就从柏灵筠的手中夺过了书信,撕了开了,就着昏暗的灯光,看了起来。

    完了!柏灵筠两眼一黑,身子颤了一颤,差点没栽倒在地。

    这可是自己严守了近十年的秘密,没想到阴差阳错的,居然被司马懿给发现了,说起来也是自己鬼迷心窍,没事给曹亮写什么信,结果书信落到了司马懿的手中,这不是不打自招么?

    柏灵筠可是清楚的很,以司马懿的性格,那绝对是眼睛里揉不得半点的沙子,当然别说是司马懿,就是任何男人遇到这种事,那也是绝不能容忍的,更别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傅司马懿了,不但给他戴了一顶通新崭绿的大帽子,而且还给他生了一个孽种,这绝对是司马懿所不能容忍的。

    一旦被司马懿知情的话,柏灵筠根本就没有想到有什么活路可走,甚至她都不知道发狂发怒的司马懿会有什么手段来对付他们母子,柏灵筠的心一片冰凉,头脑之中一片的混沌,绝望,她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绝望过!

    柏灵筠看着司马懿认真地去读这封信,她的娇躯不禁是簌簌发抖,司马懿每多看一行的字,柏灵筠就有如再往下坠一层深渊的感觉,她全身发冷,嘴唇都变得毫无血色。

    或许她早有将生死置之度外,那怕司马懿用最为残酷的手段来对付她,她都不会有什么惧怕,但是她的伦儿,却是无辜的,但这次却也是不会幸免了,那怕司马懿曾经是那么的溺爱他,但知悉真相之后,只怕司马懿会更加的愤怒,更会用最为残酷的手段来折磨他。

    司马懿的愤怒也是有道理的,这样的欺骗对于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耻辱,柏灵筠此刻恐怕就连肠子也都快悔青了,就是她自己,把自己给葬送了。

    柏灵筠的这封信,早不写晚不写,偏偏在司马懿刚刚进门之前谅写了,而且无巧不巧地落到了司马懿的手中,或许这就是宿命吧,除此之外,柏灵筠想不出任何的理由来。

    可是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再后悔也是无济于事了,惊惶过后,柏灵筠也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她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办法了,只有等待着司马懿读完这封信,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