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文阅读

作者:风之清扬     最后的三国2兴魏txt下载     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31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正刚刚离开安邑,返回晋阳的途中。

    随着司马懿的死去,天下的格局必将会重新的洗牌,河东郡将暂时不会再经历战事了,所以曹亮布署好了河东郡的防务之后,旋即北上,将河东郡交给了张统来打理。

    此次的并州之战,是并州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一个转折之役,也将是向司马氏吹响进攻号角的时候了,尽管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氏的势力蒙受了重大的打击,在司马懿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底子还在,就算司马师的能力比之司马懿稍逊一筹,但有着这么一笔的丰厚遗产,司马师兄弟也可坐享其成,忠于司马懿的那些能臣干将也会继续地效忠于司马师。

    尽管在并州战败了,而且败得其惨无比,让司马氏伤筋动骨,但司马氏的底蕴却没有丢,他们依然掌控着洛阳朝廷,继续占据魏国的绝大部分州郡,掌握着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如果他们以时间来恢复元气,司马氏依然是一个非常强大而可怕的敌人。

    所以曹亮丝毫的不敢懈怠,那怕获胜之后整个并州上下一片欢腾,曹亮也并没有飘飘然,他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这次的胜利,也不过是一个起点,是走向最终胜利的一个台阶,在没有到达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之前,任何的一个台阶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没有下一个台阶的话,那么这个台阶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逐鹿中原,争霸天下,这千里之行,才刚刚拉开序幕呀,接下来的路,同样是任重而道远,同样不容有任何的闪失。

    趁着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新掌大权司马氏力量衰落的这机会,该是曹亮出手的机会了,并州之地虽然有山河之险,但同样也是有着极大的缺陷的,那就是人口和资源的匮乏,尽管曹亮已经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和提升并州的经济实力,但人口这一短板,在短时间内却无法解决。

    人口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人就是没有军队,没有人就没有赋税,并州稀少的人口始终将会是制约曹亮发展的一个瓶颈,正如诸葛亮这样的绝世之才,文治武功天下都无人可出其右,但受困于蜀国的贫乏,终其一生,也只能是碌碌而为。

    所以曹亮想要发展,就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并州,趁着此次大胜的机会,他必须要迈开扩张的脚步,将战火引向司马氏控制的区域。

    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一次实力此消彼长的较量,固步自封,困囿一地,最终也只能是自取灭亡。

    并州乃是战略要地,向北向西,是胡人的聚集地,曹亮的敌人,可不仅仅只是司马氏,而且还有匈奴鲜卑这样的胡族,尽管他们已经被逐出了并州,但这些胡人却不并会由此而放弃进攻并州的野心,只要有适当的机会,他们依然会卷土重来,所以对这些胡人的防备,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在并州的西南,是雍州,这里同样也是曹魏一个战略要地,它是防御蜀国进攻的一条重要防线,在这里,司马氏同样集结着重兵,有着带兵作战经验丰富的郭淮来统领,是一块最为难啃的硬骨头。

    并州的南面,是洛阳所在的司州,做为都城的所在,其防御也自然是重中之重的,司马氏几乎所有的嫡系核心力量,都布署在司州,曹亮如果要去选择突破口的话,肯定也不会选择司州这样的地方,这里是将来留下来做最后决战的地方。

    真正留给曹亮的突破口,也仅仅只剩下东面的冀州和西北面的幽州了。

    冀州是河北的第一大州,这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其邺城,更是曹魏的陪都,长久以来,都被曹魏视为后方基地,那怕洛阳失守了,还有邺城可以继续地维持大局,所以冀州对于曹魏政权来说,是根本。

    如果曹亮能一口气拿下冀州的话,将并州冀州连成一片,那实力无疑便会大大地予以增长,也将会实现与司马氏划河而治的,平分天下的局面。

    但冀州就真得那么好取吗?曹亮可不这么认为,首先统御冀州的,是镇北将军兼冀州牧吕昭,这个人虽非名将,但能力也是相当出众的,否则当年也不会压桓一头了。

    吕昭从苇泽关退兵之后,并没有一下子并将兵马拉回到冀州腹地去,而是在井陉关等险要之地驻防,如果并州军想要由晋入冀,就必须地拿下井陉关这样的险隘,这样的战斗,无疑将会是十分惨烈的。

    当然,想要进攻冀州,还有另一个途径,那是从幽州进军。幽州在冀州的北面,幽州,一直是以来都是防范外敌入侵的屏障,幽州有燕山之险,可以阻挡胡人的骑兵南下,是保障河北平原的重要基础。

    曹亮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可是了如指掌,五代时石敬塘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从此中原之地再无宁日,胡虏的铁蹄呼啸而至,汉人的江山支离破碎。

    没有幽州,冀州大平原就是形同虚设,所以欲取冀州,必须先拿下幽州,虽然看起来幽州处于偏远之地,但是却是曹亮进取中原的一个最为最要的跳板,所以曹亮将出征的突破口,首先就选定在了幽州。

    掌控幽州的势力,不同于其他州,幽州都督度辽将军丘俭并不是司马氏的嫡氏势力,其实丘俭和司马懿的关系并不和睦,司马懿也在处心积虑地想要除掉丘俭,只不过由于淮南并州那些地方的军务更为的紧急,司马懿腾不出手来而己。

    既然丘俭和司马氏尿不到一个壶里,显然就给自己一个可趁的机会了,攻取幽州,难度也自然会比攻打其他的地方小的多。

    就在曹亮回晋阳的路上,一路思索着破幽州的良策,突然杜预的书信急至,曹亮拆而视之,对众人道:“幽州大事可定矣!”

第103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毕竟以丘秀的身份,也无需曹亮来平等对待,假如是丘俭亲至,倒可以考虑让曹亮亲自出面。

    于是,曹亮便派桓范快马赶回晋阳,同时给杜预去信,同意丘秀入境,并由杜预派兵将其护送前往晋阳。

    曹亮则还是率领着三大骑兵营徐缓而进,一路信马由缰,从容不迫地返回晋阳。

    六百里加急的快马很快地将书信送到了雁门关,杜预一看,曹亮这边已经同意丘秀入境了,便立刻派人告知了丘秀,并安排了一支人马,护送丘秀前往晋阳。

    如此的安排,也是为了确保丘秀一行平安无事,毕竟如果丘秀在并州境内出事的,肯定会惹怒丘俭的,原本双方已经缓和的关系或许会变就得更紧张。

    杜预故意晾晒丘秀的事曹亮也不予追究,但已经出了一口气恶气了,也就没有必须继续地刁难丘秀了,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曹亮得保护丘秀的安全,为接下来的谈判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丘秀呆在雁门关已经有些日子,眼看着天气渐渐地转冷,而一直也没有等到让他晋见的消息,丘秀便有些坐不住了,尽管说进入到雁门关之后,杜预给他们安排的食宿条件都不太差,但丘秀此行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来并州混吃混喝的,他可是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如果连曹亮的面都见不到,那又谈何来完成丘俭交给他的任务呢?

    于是丘秀便去找杜预,但杜预却是避而不见,倒是雁门太守乐出面安抚于他,让他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丘秀亦是无可奈何,只能是继续地等待,终日无所事事,闷得发慌,眼看着大雁飞尽,寒冬将至,总算才得到了可以去晋阳的消息,丘秀赶紧地收拾行装,随同着杜预派出的护送队伍,一路向晋阳而去。

    并州这些年在曹亮的治理之下,虽然说做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最起码是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所以并州境内基本上没有什么流民和土匪,也很少看到盗贼和流寇,丘秀一路行来,看到的景象皆是河清海晏,百姓富足安乐。

    这不禁让丘秀有些暗暗地吃惊,要知道,并州和幽州的自然条件都差不多,都属于人口稀少土地贫瘠的边州军镇,理应经济条件都差不多,但丘秀却很清楚,幽州那边盗匪成群,流寇遍地,每年官府为了剿匪戡乱,都得花费不少的精力,但盗贼却是越剿越多,根本就清剿不过来,到最后只能是听之任之,只要那些盗匪干出的事不至于太过分,官府那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丘秀看来,并州的治安状况也应该和幽州差不多才是,穷山恶水出乱民,这是亘古不变的说法,毕竟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生存的难度自然比不过那些富庶的地方,为了活命,铤而走险的自然也是大有人在。

    但这一路行来,丘秀看到的景象却和他想像的大不相同,不禁让他有些匪夷所思,也不知道曹亮是如何将并州治理成这番模样的。

    要知道杜预此行给他仅仅只是配备了一屯也就是一百人的护送队伍,临行之前,还让丘秀是担忧不已,在幽州之时,他们出远门不带个千八百人的护卫,都不好意思出门。

    当然带这么些队伍出门,也不光是为了抖威风,着实是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要知道幽州的那些盗匪,动辄都是数百人上千的人规模,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盗匪的劫掠。

    杜预只派这么些人所送他去晋阳,丘秀想想都有些担心,不过客随主便,丘秀也不敢提什么要求,只是心里始终是忐忑不安的。

    但这一路行来,眼看着都快到晋阳了,也没出任何的事,不禁让丘秀是感慨良多,并州的治安确实跟幽州不太一样,首先在安全感上面,幽州就没法子跟并州来相提并论。

    其实丘秀所经过的雁门郡和新兴郡,也只是并州比较偏僻的地方,真正到了晋中的太原郡,那才是整个并州的繁华富庶之地,真正的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丘秀到了晋阳之后,才发现幽州的州治蓟县根本就没法跟这里相比,晋阳的繁华,都快赶上洛阳了,这里店铺林立,人流熙攘,摩肩接踵,行人如织,和晋阳比起来,蓟县就真得成了一个小县城了。

    以前总说并州是什么荒凉偏僻的地方,这里胡人横行,乱民猖獗,老百姓生活在并州,一点安全感都没有,过得那是朝不保夕的日子,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刻的并州,那有旁人所说的那么不堪,就算是天下最为繁华的洛阳,也不过如此,晋阳与之相比,有过而无不及。

    丘秀注意到了晋阳的街头之上,倒是还有不少的胡人,丘秀长年在幽州,对各种胡人一点不陌生,他可以轻易地就分辨出鲜卑人、匈奴人、羌人、羯人来,在他的印象之中,这些胡人大多是野蛮的粗鲁的彪悍的,可晋阳城中的胡人,却个个温顺的如同绵羊一般,卑微的就如同是奴隶仆人,恭顺谦卑,连个大气也不喘上一喘。

    丘秀彻底的震惊了,要知道,这些胡人生性桀骜不驯,野蛮之极,就像野马一样,是很难驯服的,没想到晋阳的这些胡人,却是如此的温顺,简直就是一只只小绵羊,天知道曹亮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进入了晋阳城,立刻便有人接待他们,将他们迎入到了晋阳的馆驿之中,晋阳不同于雁门,馆驿之中的条件自然也是最好的,让丘秀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丘秀本以为到达晋阳之后,就会很快见到曹亮,但事实上是他自己想多了,曹亮根本就没有露面,接待他的,是并州军的军师桓范。

第103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毕竟以丘秀的身份,也无需曹亮来平等对待,假如是丘俭亲至,倒可以考虑让曹亮亲自出面。

    于是,曹亮便派桓范快马赶回晋阳,同时给杜预去信,同意丘秀入境,并由杜预派兵将其护送前往晋阳。

    曹亮则还是率领着三大骑兵营徐缓而进,一路信马由缰,从容不迫地返回晋阳。

    六百里加急的快马很快地将书信送到了雁门关,杜预一看,曹亮这边已经同意丘秀入境了,便立刻派人告知了丘秀,并安排了一支人马,护送丘秀前往晋阳。

    如此的安排,也是为了确保丘秀一行平安无事,毕竟如果丘秀在并州境内出事的,肯定会惹怒丘俭的,原本双方已经缓和的关系或许会变就得更紧张。

    杜预故意晾晒丘秀的事曹亮也不予追究,但已经出了一口气恶气了,也就没有必须继续地刁难丘秀了,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曹亮得保护丘秀的安全,为接下来的谈判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丘秀呆在雁门关已经有些日子,眼看着天气渐渐地转冷,而一直也没有等到让他晋见的消息,丘秀便有些坐不住了,尽管说进入到雁门关之后,杜预给他们安排的食宿条件都不太差,但丘秀此行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来并州混吃混喝的,他可是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如果连曹亮的面都见不到,那又谈何来完成丘俭交给他的任务呢?

    于是丘秀便去找杜预,但杜预却是避而不见,倒是雁门太守乐出面安抚于他,让他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丘秀亦是无可奈何,只能是继续地等待,终日无所事事,闷得发慌,眼看着大雁飞尽,寒冬将至,总算才得到了可以去晋阳的消息,丘秀赶紧地收拾行装,随同着杜预派出的护送队伍,一路向晋阳而去。

    并州这些年在曹亮的治理之下,虽然说做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最起码是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所以并州境内基本上没有什么流民和土匪,也很少看到盗贼和流寇,丘秀一路行来,看到的景象皆是河清海晏,百姓富足安乐。

    这不禁让丘秀有些暗暗地吃惊,要知道,并州和幽州的自然条件都差不多,都属于人口稀少土地贫瘠的边州军镇,理应经济条件都差不多,但丘秀却很清楚,幽州那边盗匪成群,流寇遍地,每年官府为了剿匪戡乱,都得花费不少的精力,但盗贼却是越剿越多,根本就清剿不过来,到最后只能是听之任之,只要那些盗匪干出的事不至于太过分,官府那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丘秀看来,并州的治安状况也应该和幽州差不多才是,穷山恶水出乱民,这是亘古不变的说法,毕竟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生存的难度自然比不过那些富庶的地方,为了活命,铤而走险的自然也是大有人在。

    但这一路行来,丘秀看到的景象却和他想像的大不相同,不禁让他有些匪夷所思,也不知道曹亮是如何将并州治理成这番模样的。

    要知道杜预此行给他仅仅只是配备了一屯也就是一百人的护送队伍,临行之前,还让丘秀是担忧不已,在幽州之时,他们出远门不带个千八百人的护卫,都不好意思出门。

    当然带这么些队伍出门,也不光是为了抖威风,着实是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要知道幽州的那些盗匪,动辄都是数百人上千的人规模,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盗匪的劫掠。

    杜预只派这么些人所送他去晋阳,丘秀想想都有些担心,不过客随主便,丘秀也不敢提什么要求,只是心里始终是忐忑不安的。

    但这一路行来,眼看着都快到晋阳了,也没出任何的事,不禁让丘秀是感慨良多,并州的治安确实跟幽州不太一样,首先在安全感上面,幽州就没法子跟并州来相提并论。

    其实丘秀所经过的雁门郡和新兴郡,也只是并州比较偏僻的地方,真正到了晋中的太原郡,那才是整个并州的繁华富庶之地,真正的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丘秀到了晋阳之后,才发现幽州的州治蓟县根本就没法跟这里相比,晋阳的繁华,都快赶上洛阳了,这里店铺林立,人流熙攘,摩肩接踵,行人如织,和晋阳比起来,蓟县就真得成了一个小县城了。

    以前总说并州是什么荒凉偏僻的地方,这里胡人横行,乱民猖獗,老百姓生活在并州,一点安全感都没有,过得那是朝不保夕的日子,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刻的并州,那有旁人所说的那么不堪,就算是天下最为繁华的洛阳,也不过如此,晋阳与之相比,有过而无不及。

    丘秀注意到了晋阳的街头之上,倒是还有不少的胡人,丘秀长年在幽州,对各种胡人一点不陌生,他可以轻易地就分辨出鲜卑人、匈奴人、羌人、羯人来,在他的印象之中,这些胡人大多是野蛮的粗鲁的彪悍的,可晋阳城中的胡人,却个个温顺的如同绵羊一般,卑微的就如同是奴隶仆人,恭顺谦卑,连个大气也不喘上一喘。

    丘秀彻底的震惊了,要知道,这些胡人生性桀骜不驯,野蛮之极,就像野马一样,是很难驯服的,没想到晋阳的这些胡人,却是如此的温顺,简直就是一只只小绵羊,天知道曹亮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进入了晋阳城,立刻便有人接待他们,将他们迎入到了晋阳的馆驿之中,晋阳不同于雁门,馆驿之中的条件自然也是最好的,让丘秀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丘秀本以为到达晋阳之后,就会很快见到曹亮,但事实上是他自己想多了,曹亮根本就没有露面,接待他的,是并州军的军师桓范。

第103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他和桓范方一见面,就让桓范给他一个下马威,被狠狠地敲打了一番,丘秀也有慌乱了。

    听到司马懿死去的消息,丘秀更是意料之外,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天大的惊喜,也意味着幽州的战略将会出现更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交好并州便为得更为重要,所以丘秀直接地把他的底牌给露了出来,为表诚意,愿意割让平舒和灵丘二城给并州,希望能够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桓范一听,倒是有些意外,不过细想一下,其实也并非是什么重礼,平舒灵丘二城归幽州代郡所辖,但二城都位于太行山以西,在地缘上却更接近于并州,对于幽州而言,如果并州军想要攻打的话,这两座城池是很难守得住的,既然是鸡肋一般的存在,那倒不如卖一个送水人情,把平舒和灵丘割让给并州,以换来双方的交好。

    这便是丘俭打的如意算盘,如果真要他拿什么战略要地来换和平的话,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桓范自然一下子就识破了对方的图谋,不过他并没有点出来,相对于幽州方面的割地求和,曹亮更希望的是和幽州方面达成一个攻守互助同盟,毕竟现在并州的最大敌人是司马氏,只要丘俭肯站在自己这边,不再听命于司马氏,曹亮对这个结果就比较满意了。

    如果想让丘俭举幽州而降,那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首先并州军也并没展现出来足够强大的到足以碾压幽州的实力,其二是幽州也并没有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之下,指望丘俭举幽州来投靠,曹亮自认为自己还没有那个魅力。

    不过丘俭肯割让平舒灵丘二城,也可以看出丘俭急于和并州交好的态度来,丘俭想反司马氏,但却苦于孤掌难鸣,所以他急切地想要寻找一个盟友,壮大自己的力量,这样他才有胆量脱离司马氏。

    在司马懿并州战败之前,丘俭显然认为曹亮是不可能抗衡得了司马懿的,所以丘俭宁可听命于司马懿,也不敢和曹亮结盟,尽管他也清楚,曹亮败亡之后,司马懿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就会是他了。

    但这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丘俭都不敢起兵来反抗司马懿,可见他对司马懿的畏惧,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并州之战的结果也算是让丘俭看到了希望所在,所以才会在撤军的同时,迫不及待地派出自己的弟弟丘秀前来并州,修复双方破裂的关系。

    割让平舒灵丘二城,是目前为止丘俭可以拿出来的最大诚意了,相对而言,这两座城池对于幽州是鸡肋一般的存在,但对于并州却是意义不同,首先得到平舒和灵丘之后,并州方面便可以以太行山脉构筑并州东北方向上的防线,幽州方向很难再从这个方向上威胁到并州安全。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拿下灵丘之后,并州军将会再增加一条东出的路径,这也是符合曹亮先前的战略需求的。

    桓范可是谈判高手,他很清楚自己这方面需要的是什么,而对手也需要什么,其实双方的诉求是不谋而合的,在这种情况下,达成协议可能性也是非常高,桓范故意地出言恫吓,也不过是为了多对手那儿多敲诈一些利益罢了。

    当然桓范也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如果现在他狮子大开口一般地索要幽州几个郡的话,那双方的谈判肯定是一拍两散,没法子来谈拢了。

    既然丘俭肯拿出平舒和灵丘来,桓范也就笑纳了,双方接下来的谈判过程,也就变得比较顺畅了。

    桓范态度的转变让丘秀又惊又喜,毕竟从一开始桓范的态度来看,达成和解的希望并不太大,所以丘秀才会迫不及待地献上大礼,没想到此后的谈判却是一帆风顺,丘秀隐隐地有些懊悔,感觉自己有些上了桓范的当了。

    不过他很快也就释然了,毕竟割让平舒灵丘二城是他们计划之内的事,桓范并没有得寸进尺地再行索要其他地盘,反正这两地对于幽州方面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索性给了曹亮,也算是卖个顺水人情。

    不过接下来的谈判也是很艰苦的,到不是说双方存在什么大的分歧,而是许多小的细节需要双方来协商。

    桓范要求丘俭尽早地发布一封讨司马氏的檄文,正式地与司马氏划清界限。丘俭的首鼠两端让桓范很是不满,既然你想要和并州结盟,那就不能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总干着脚踏两只船的事。

    这檄文一发,公示天下,那丘俭就没有任何的退路了,他必须要一心一意地跟司马氏干到底了。

    显然丘俭在这方面还有些底虚,他总幻想着一方面可以交好曹亮,另一方面还能不得罪司马氏,左右逢源,但桓范明确地告诉他,这样的第三条道路是不存在的,要么站到并州这边,要行站到司马氏那边,这二者只能选其一,如果丘俭执意不脱离司马氏的话,那么并州方面将绝不会与之结盟的,同时并州军也将会东进幽州,新帐旧帐一起算。

    丘秀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同意了桓范的提议,声称他回到幽州之后,便会同丘俭商议起兵的日期。

    同时丘秀表示担忧,因为一旦他们发布讨伐司马氏的檄文,势必会引发司马师的震怒,会遭到司马师的出兵讨伐,到时候,幽州就得需要并州军的援助了。

    对此,桓范立刻表示丘秀不用担心,既然双方结成了攻守同盟,那么守望相助便是份内之事,如果幽州那边遭到司马军的攻击,并州这边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一定会举兵相助的。

    得到了桓范的承诺和保证,丘秀终于放心下来,接下来的谈判,也就变得更为的顺利了。

第1035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他和桓范方一见面,就让桓范给他一个下马威,被狠狠地敲打了一番,丘秀也有慌乱了。

    听到司马懿死去的消息,丘秀更是意料之外,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天大的惊喜,也意味着幽州的战略将会出现更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交好并州便为得更为重要,所以丘秀直接地把他的底牌给露了出来,为表诚意,愿意割让平舒和灵丘二城给并州,希望能够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桓范一听,倒是有些意外,不过细想一下,其实也并非是什么重礼,平舒灵丘二城归幽州代郡所辖,但二城都位于太行山以西,在地缘上却更接近于并州,对于幽州而言,如果并州军想要攻打的话,这两座城池是很难守得住的,既然是鸡肋一般的存在,那倒不如卖一个送水人情,把平舒和灵丘割让给并州,以换来双方的交好。

    这便是丘俭打的如意算盘,如果真要他拿什么战略要地来换和平的话,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桓范自然一下子就识破了对方的图谋,不过他并没有点出来,相对于幽州方面的割地求和,曹亮更希望的是和幽州方面达成一个攻守互助同盟,毕竟现在并州的最大敌人是司马氏,只要丘俭肯站在自己这边,不再听命于司马氏,曹亮对这个结果就比较满意了。

    如果想让丘俭举幽州而降,那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首先并州军也并没展现出来足够强大的到足以碾压幽州的实力,其二是幽州也并没有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之下,指望丘俭举幽州来投靠,曹亮自认为自己还没有那个魅力。

    不过丘俭肯割让平舒灵丘二城,也可以看出丘俭急于和并州交好的态度来,丘俭想反司马氏,但却苦于孤掌难鸣,所以他急切地想要寻找一个盟友,壮大自己的力量,这样他才有胆量脱离司马氏。

    在司马懿并州战败之前,丘俭显然认为曹亮是不可能抗衡得了司马懿的,所以丘俭宁可听命于司马懿,也不敢和曹亮结盟,尽管他也清楚,曹亮败亡之后,司马懿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就会是他了。

    但这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丘俭都不敢起兵来反抗司马懿,可见他对司马懿的畏惧,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并州之战的结果也算是让丘俭看到了希望所在,所以才会在撤军的同时,迫不及待地派出自己的弟弟丘秀前来并州,修复双方破裂的关系。

    割让平舒灵丘二城,是目前为止丘俭可以拿出来的最大诚意了,相对而言,这两座城池对于幽州是鸡肋一般的存在,但对于并州却是意义不同,首先得到平舒和灵丘之后,并州方面便可以以太行山脉构筑并州东北方向上的防线,幽州方向很难再从这个方向上威胁到并州安全。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拿下灵丘之后,并州军将会再增加一条东出的路径,这也是符合曹亮先前的战略需求的。

    桓范可是谈判高手,他很清楚自己这方面需要的是什么,而对手也需要什么,其实双方的诉求是不谋而合的,在这种情况下,达成协议可能性也是非常高,桓范故意地出言恫吓,也不过是为了多对手那儿多敲诈一些利益罢了。

    当然桓范也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如果现在他狮子大开口一般地索要幽州几个郡的话,那双方的谈判肯定是一拍两散,没法子来谈拢了。

    既然丘俭肯拿出平舒和灵丘来,桓范也就笑纳了,双方接下来的谈判过程,也就变得比较顺畅了。

    桓范态度的转变让丘秀又惊又喜,毕竟从一开始桓范的态度来看,达成和解的希望并不太大,所以丘秀才会迫不及待地献上大礼,没想到此后的谈判却是一帆风顺,丘秀隐隐地有些懊悔,感觉自己有些上了桓范的当了。

    不过他很快也就释然了,毕竟割让平舒灵丘二城是他们计划之内的事,桓范并没有得寸进尺地再行索要其他地盘,反正这两地对于幽州方面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索性给了曹亮,也算是卖个顺水人情。

    不过接下来的谈判也是很艰苦的,到不是说双方存在什么大的分歧,而是许多小的细节需要双方来协商。

    桓范要求丘俭尽早地发布一封讨司马氏的檄文,正式地与司马氏划清界限。丘俭的首鼠两端让桓范很是不满,既然你想要和并州结盟,那就不能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总干着脚踏两只船的事。

    这檄文一发,公示天下,那丘俭就没有任何的退路了,他必须要一心一意地跟司马氏干到底了。

    显然丘俭在这方面还有些底虚,他总幻想着一方面可以交好曹亮,另一方面还能不得罪司马氏,左右逢源,但桓范明确地告诉他,这样的第三条道路是不存在的,要么站到并州这边,要行站到司马氏那边,这二者只能选其一,如果丘俭执意不脱离司马氏的话,那么并州方面将绝不会与之结盟的,同时并州军也将会东进幽州,新帐旧帐一起算。

    丘秀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同意了桓范的提议,声称他回到幽州之后,便会同丘俭商议起兵的日期。

    同时丘秀表示担忧,因为一旦他们发布讨伐司马氏的檄文,势必会引发司马师的震怒,会遭到司马师的出兵讨伐,到时候,幽州就得需要并州军的援助了。

    对此,桓范立刻表示丘秀不用担心,既然双方结成了攻守同盟,那么守望相助便是份内之事,如果幽州那边遭到司马军的攻击,并州这边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一定会举兵相助的。

    得到了桓范的承诺和保证,丘秀终于放心下来,接下来的谈判,也就变得更为的顺利了。

第1036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曹亮和卫差不太多,但曹亮出仕的早,升迁的快,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荣升到并州都督的位子上了,而当时的卫也付仅是刚出仕,担任品秩较低的尚书郎,所以两个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

    卫出身于河东卫家,河东卫家在东汉及曹魏时期一直是很有名的望族,起源于汉代的名将卫青,历代煊赫,卫的父亲卫觊曾任尚书,深得曹操的器重,历仕文帝、明帝二朝,是为朝廷重臣。

    早些年的卫并不显山露水,毕竟卫家虽然是名门望族,但和真正的世阀豪门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子的,洛阳之地藏龙卧虎,卫想要出人头地,他还得等待机会。

    高平陵事变之前,嗅觉灵敏的卫就早一步投靠了司马懿,而当时曹爽权势中天,门庭若市,司马懿这边却是门可罗雀,除了嫡系的人之外,鲜有投奔者。

    卫的这一次政治赌博相当的成功,正因为如此,他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和重用,此次得以担任幽州监军,做为司马懿安插到幽州的耳目和眼线,自然是司马懿最为信任的人。

    曹亮之所以此刻提醒丘俭要他注意卫,是因为曹亮对卫的认识来源于历史,在历史上,卫可是一个狠角色,魏国伐蜀一战,邓艾和钟会二士争功,局势极为混乱,许多的人葬身其间,就连邓艾和钟会都无法幸免,唯有卫,游离于两者之间,得以独善其身,足见其的过人之处。

    留给曹亮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本来钟会伏诛,身陷囹圄的邓艾有望出头,但卫唯恐邓艾报复自己,指使田续追杀邓艾父子,斩除后续,手段之狠辣,令人发指。

    对于这么一个狠角色,曹亮自然要倍加的留意,毕竟卫是司马氏的人,这样的人留在幽州,本来就是一枚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会被引爆,而丘俭已经准备要和自己联盟了,在这关键的时候,绝不能让卫来坏了大事。

    丘秀微微感到愕然,在他看来,卫在幽州无权无势,无兵无马,纯粹就是一个摆设,除了倚仗着司马懿在背后给他撑腰之外,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资格在幽州立足。

    如今丘俭已经决意和并州联合,讨伐司马氏了,失去了靠山的卫早已是笼中之鸟,丘俭一个手指头就能摁死他,丘秀不知曹亮突然提出来要防备卫,不禁让丘秀是疑惑不己,这个卫真有那么厉害吗,要曹亮刻意地来提防?

    尽管为之不解,但出于礼貌,丘秀还是很恭敬地接受了曹亮的建议,道:“大都督放心吧,家兄对卫早有防备,此前就已派人盯着他了,家兄先前曾言,若等举事之时,必先拿卫来祭旗。”

    其实卫在幽州挺招人恨的,他以监军的身份出使幽州,处处以朝廷钦差大臣自居,对丘俭发号施令,如果不是他的一再催促,丘俭也不可能兴兵犯境,与并州交恶。

    所以丘俭准备拿卫来祭旗,在幽州军中,那是大快人心的。

    曹亮听了,微微点头,卫的生死他并不在乎,只要不让他坏了并州和幽州联盟的事即可,既然丘俭对此已经是留了后手,曹亮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他吩咐桓范送丘秀出城,安排人马一路护送,返回幽州。

    并州事毕,丘秀自然是归心似箭,他一路晓行夜宿,急匆匆地赶回了幽州。

    虽然并州和幽州相隔不远,但路途坎坷,中间还耽搁了不少的时日,等丘秀回到蓟县的时候,已经是岁末年尽的关头了,嘉平三年的日历马上就要翻了过去,转眼就是嘉平四年了。

    自从丘秀出使并州之后,丘俭就心绪难平,由于道路隔阻,消息闭塞,丘俭无法知晓丘秀的进展如何,寝食难安。

    尤其是司马懿亡故的消息传来,让丘俭极大的振奋,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利好之事,毕竟丘俭最害怕的人就是司马懿,如今司马懿一死,他的心魔也就没有了,压抑了许久的情绪也终于可以得到舒缓。

    司马懿死后,天下的格局必将会重新洗牌,丘俭等待已久的时机也来临了,他已经命令心腹之将暗暗地准备起兵事宜。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并州那边的回音了。

    可偏偏在这关键的时候,这消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到,丘俭整日是愁眉不展。

    尽管司马懿已死,但其余威尚在,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位子,手中依然还握有相当强悍的实力,如果这个时候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丘俭冒然地起兵反叛的话,能不能承受住司马师的反扑,丘俭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所以并州方面的援助,成为了丘俭唯一的倚仗,如果能得到曹亮的助力,丘俭便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了,如果没有曹亮的援助,丘俭孤掌难鸣,确实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究竟曹亮会不会答应他的要求呢?说实话,丘俭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毕竟之前他率兵进犯并州,确确实实是得罪了曹亮,如果搁在以前,丘俭或许会觉得无所谓,得罪就得罪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得罪曹亮总比得罪司马懿更好吧。

    但今时不同往日,并州之战后,曹亮的地位陡然地提升了,能打败司马懿的人,自然会得到更多人的敬畏。

    眼看着年关将近,风雪交加,幽州的这个冬天格外的寒冷,丘俭的心情也如这三九天气一般,冷到了极点。

    他坐在屋内,望着烧得通红的木炭发呆,火苗忽忽地窜升着,时高时低,丘俭的心绪,也随着上下起伏。就在这时,管事的匆匆跑了进来,兴奋地对他道:“老爷,好消息,二老爷从并州回来了!”

第1037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曹亮和卫差不太多,但曹亮出仕的早,升迁的快,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荣升到并州都督的位子上了,而当时的卫也付仅是刚出仕,担任品秩较低的尚书郎,所以两个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

    卫出身于河东卫家,河东卫家在东汉及曹魏时期一直是很有名的望族,起源于汉代的名将卫青,历代煊赫,卫的父亲卫觊曾任尚书,深得曹操的器重,历仕文帝、明帝二朝,是为朝廷重臣。

    早些年的卫并不显山露水,毕竟卫家虽然是名门望族,但和真正的世阀豪门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子的,洛阳之地藏龙卧虎,卫想要出人头地,他还得等待机会。

    高平陵事变之前,嗅觉灵敏的卫就早一步投靠了司马懿,而当时曹爽权势中天,门庭若市,司马懿这边却是门可罗雀,除了嫡系的人之外,鲜有投奔者。

    卫的这一次政治赌博相当的成功,正因为如此,他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和重用,此次得以担任幽州监军,做为司马懿安插到幽州的耳目和眼线,自然是司马懿最为信任的人。

    曹亮之所以此刻提醒丘俭要他注意卫,是因为曹亮对卫的认识来源于历史,在历史上,卫可是一个狠角色,魏国伐蜀一战,邓艾和钟会二士争功,局势极为混乱,许多的人葬身其间,就连邓艾和钟会都无法幸免,唯有卫,游离于两者之间,得以独善其身,足见其的过人之处。

    留给曹亮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本来钟会伏诛,身陷囹圄的邓艾有望出头,但卫唯恐邓艾报复自己,指使田续追杀邓艾父子,斩除后续,手段之狠辣,令人发指。

    对于这么一个狠角色,曹亮自然要倍加的留意,毕竟卫是司马氏的人,这样的人留在幽州,本来就是一枚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会被引爆,而丘俭已经准备要和自己联盟了,在这关键的时候,绝不能让卫来坏了大事。

    丘秀微微感到愕然,在他看来,卫在幽州无权无势,无兵无马,纯粹就是一个摆设,除了倚仗着司马懿在背后给他撑腰之外,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资格在幽州立足。

    如今丘俭已经决意和并州联合,讨伐司马氏了,失去了靠山的卫早已是笼中之鸟,丘俭一个手指头就能摁死他,丘秀不知曹亮突然提出来要防备卫,不禁让丘秀是疑惑不己,这个卫真有那么厉害吗,要曹亮刻意地来提防?

    尽管为之不解,但出于礼貌,丘秀还是很恭敬地接受了曹亮的建议,道:“大都督放心吧,家兄对卫早有防备,此前就已派人盯着他了,家兄先前曾言,若等举事之时,必先拿卫来祭旗。”

    其实卫在幽州挺招人恨的,他以监军的身份出使幽州,处处以朝廷钦差大臣自居,对丘俭发号施令,如果不是他的一再催促,丘俭也不可能兴兵犯境,与并州交恶。

    所以丘俭准备拿卫来祭旗,在幽州军中,那是大快人心的。

    曹亮听了,微微点头,卫的生死他并不在乎,只要不让他坏了并州和幽州联盟的事即可,既然丘俭对此已经是留了后手,曹亮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他吩咐桓范送丘秀出城,安排人马一路护送,返回幽州。

    并州事毕,丘秀自然是归心似箭,他一路晓行夜宿,急匆匆地赶回了幽州。

    虽然并州和幽州相隔不远,但路途坎坷,中间还耽搁了不少的时日,等丘秀回到蓟县的时候,已经是岁末年尽的关头了,嘉平三年的日历马上就要翻了过去,转眼就是嘉平四年了。

    自从丘秀出使并州之后,丘俭就心绪难平,由于道路隔阻,消息闭塞,丘俭无法知晓丘秀的进展如何,寝食难安。

    尤其是司马懿亡故的消息传来,让丘俭极大的振奋,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利好之事,毕竟丘俭最害怕的人就是司马懿,如今司马懿一死,他的心魔也就没有了,压抑了许久的情绪也终于可以得到舒缓。

    司马懿死后,天下的格局必将会重新洗牌,丘俭等待已久的时机也来临了,他已经命令心腹之将暗暗地准备起兵事宜。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并州那边的回音了。

    可偏偏在这关键的时候,这消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到,丘俭整日是愁眉不展。

    尽管司马懿已死,但其余威尚在,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位子,手中依然还握有相当强悍的实力,如果这个时候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丘俭冒然地起兵反叛的话,能不能承受住司马师的反扑,丘俭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所以并州方面的援助,成为了丘俭唯一的倚仗,如果能得到曹亮的助力,丘俭便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了,如果没有曹亮的援助,丘俭孤掌难鸣,确实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究竟曹亮会不会答应他的要求呢?说实话,丘俭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毕竟之前他率兵进犯并州,确确实实是得罪了曹亮,如果搁在以前,丘俭或许会觉得无所谓,得罪就得罪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得罪曹亮总比得罪司马懿更好吧。

    但今时不同往日,并州之战后,曹亮的地位陡然地提升了,能打败司马懿的人,自然会得到更多人的敬畏。

    眼看着年关将近,风雪交加,幽州的这个冬天格外的寒冷,丘俭的心情也如这三九天气一般,冷到了极点。

    他坐在屋内,望着烧得通红的木炭发呆,火苗忽忽地窜升着,时高时低,丘俭的心绪,也随着上下起伏。就在这时,管事的匆匆跑了进来,兴奋地对他道:“老爷,好消息,二老爷从并州回来了!”

第1038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丝毫没有顾忌自己身上只是穿着单薄的内衣。

    管事的愣了一下,连忙从衣架上取下丘俭的衣服来,急急地追了上去,高声喊道:“老爷,衣服,外面冷”

    但丘俭却是充耳未闻,快步疾行,一口气便赶到了府门外。

    外面正飘着鹅毛大雪,地上的积雪差不多都能没过脚踝了,丘俭没有停步,而是一直走到了刚刚从马车上下来的丘秀身边,急急地道:“二弟,你可算回来了!怎么样,事情办得如何?”

    丘俭当然最为关心的就是并州的事,丘秀一走就间几个月的时间,音讯皆无,如何不令丘俭着急。

    丘秀也是一路的风尘仆仆,由于回程途中遭遇到了大雪,又多耽搁了几天的时间,不过总算是赶着年关之前回到了幽州,让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丘秀清楚,哥哥丘俭瑞最为关切的就是他带回来的消息了,在并州方面没有做出任何承诺之前,丘俭是不可能会有任何的动作的,自己急着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幽州,丘俭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实施的计划了。

    新的一年,对于丘家族而言,也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看到丘俭一身单衣就冒雪出来迎接他,丘秀大为感动,赶紧地长揖一礼,道:“幸不辱命,兄长交待的事,弟皆办得妥妥当当了。”

    丘俭等得正是这个好消息,一听此话,立刻是拉住丘秀的手,激动地道:“好啊!二弟,为兄真是没看错你,这事办得漂亮啊!你且说说,这详情如何?”

    丘秀看了看漫天的大雪,又看了看丘俭身上的单衣,想来也是丘俭一听到自己回来的消息,顾不得穿衣便赶了出来,这天寒地冻的,呆个片刻或许不要紧,真呆得时间长了,可不把丘俭给冻坏了?

    于是丘秀赶紧地道:“外面太冷,兄长还是回屋再说话吧,此事说来话长,容小弟慢慢道来。”

    丘俭也感觉到身上一阵阵寒意袭来,管事的赶上前来,把大氅给丘俭披上了,不过丘俭也没在雪地之中呆太久的时候,毕竟就算自己扛得住,一种奔波鞍马劳顿的丘秀未必扛得住。

    兄弟二人于是便相携回到了暖阁之中,丘俭吩咐下人多添一个火盆来,并命人烫好了酒,淮备了几道热乎的下酒菜,计划边喝酒暖暖身子边聊天。

    这大冷的天,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酒,吃上几口肥美的羔羊肉,确实是很惬意的事。

    下人上菜上酒的工夫,丘俭便已经是迫不及待地问询起丘秀此次并州之行的详情来。

    丘秀是倒是毫不隐瞒,详详细细地将此次行程向丘俭做了汇报。

    当听到丘秀在雁门关外被拒入城,陷入狼口之事,丘俭是勃然大怒,道:“杜预竖子,安敢如此欺我哉?”

    丘秀连忙地道:“兄长勿怒,那杜预虽有冷落小弟的做法,但终究是命人用弓箭射退了狼群,保得小弟性命无虞。其实我们三番几次攻打雁门,致使并州守军伤亡了不少的人,杜预和雁门守军有些怨气也是正常的,总而言之,小弟能平安入并,也是仰仗杜预派人护送,到也算是仁至义尽,兄长也就对其不必责难了。”

    丘俭奇道:“二弟你当初在幽州之时,那可是嫉恶如仇,眼睛里揉不得半粒沙子,如今为何却为他人说起好话来?真怪事也。”

    丘秀叹道:“此番并州之行,小弟是感慨良多啊,推人及己,先前也是我们做的有过分的地方,听命于司马懿,出兵并州,令无数的并州士卒丧命,杜预等人也不过是稍有怨气罢了,换作是我们,却也未必能宽宏大量,继往不咎。”

    丘俭听罢,沉默不语了,先前他率军进攻并州,其实是迫于无奈的,不听命于司马懿,后果自然是相当严重的,而那个时候,丘俭又没有做好反叛的准备,只能是虚以委蛇,出兵攻打并州。

    任何战争打起来都是会有伤亡的,就算丘俭已经是极尽拖延之能事,将战斗的规模压缩到了最小的状态,但这也无法避免双方士卒会有伤亡,因此双方交恶也是必然的,杜预身为前线最高的指挥官,与幽州军交战了近一年多的时间,肚子里又岂能没有些怨气,如果换作是丘俭,或许把对方的皮扒了的心都有。

    杜预也不过是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并没有把丘秀置之于死地,最终还是派人将其护送到晋阳,其实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所以,当初丘秀入并州时遭到冷遇,自然也是不爽的,不过后来想想,杜预也是并无过错,于是乎丘秀便释怀了。

    接下来,丘秀详细地讲述了与桓范的谈判过程。

    丘俭一听与之谈判的居然是桓范,心里顿时咯登了一下,脸色也微微变化,桓范其人,丘俭虽然与之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同为封疆大吏,一个曾守牧青州,一个是幽州的土皇帝,互相之间,还是有所了解的。

    之所以让丘俭感到担忧的,是桓范的性格,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以桓范素来难打交道的性格,无疑给这次谈判蒙上了一层的阴影。

    果然在丘秀的介绍之中,桓范是冷着脸出场的,着实让丘秀是茫然无措,桓范字字诛心的话,更让丘秀是担忧不己,生怕这次的谈判会告吹,以失丘俭的厚望。

    所以为了展现他们这边最大的诚意,丘秀后快地将平舒灵石二城给让了出来,桓范在既得利益之下,也将他的态度有所收敛,双方很快地达成了一致的协议,丘秀同意发布讨伐司马氏的檄文,幽州正式地与司马氏把持的朝廷彻底地决裂,并与并州军进行结盟,双方同进共退,联手对抗司马氏。

第1039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丝毫没有顾忌自己身上只是穿着单薄的内衣。

    管事的愣了一下,连忙从衣架上取下丘俭的衣服来,急急地追了上去,高声喊道:“老爷,衣服,外面冷”

    但丘俭却是充耳未闻,快步疾行,一口气便赶到了府门外。

    外面正飘着鹅毛大雪,地上的积雪差不多都能没过脚踝了,丘俭没有停步,而是一直走到了刚刚从马车上下来的丘秀身边,急急地道:“二弟,你可算回来了!怎么样,事情办得如何?”

    丘俭当然最为关心的就是并州的事,丘秀一走就间几个月的时间,音讯皆无,如何不令丘俭着急。

    丘秀也是一路的风尘仆仆,由于回程途中遭遇到了大雪,又多耽搁了几天的时间,不过总算是赶着年关之前回到了幽州,让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丘秀清楚,哥哥丘俭瑞最为关切的就是他带回来的消息了,在并州方面没有做出任何承诺之前,丘俭是不可能会有任何的动作的,自己急着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幽州,丘俭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实施的计划了。

    新的一年,对于丘家族而言,也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看到丘俭一身单衣就冒雪出来迎接他,丘秀大为感动,赶紧地长揖一礼,道:“幸不辱命,兄长交待的事,弟皆办得妥妥当当了。”

    丘俭等得正是这个好消息,一听此话,立刻是拉住丘秀的手,激动地道:“好啊!二弟,为兄真是没看错你,这事办得漂亮啊!你且说说,这详情如何?”

    丘秀看了看漫天的大雪,又看了看丘俭身上的单衣,想来也是丘俭一听到自己回来的消息,顾不得穿衣便赶了出来,这天寒地冻的,呆个片刻或许不要紧,真呆得时间长了,可不把丘俭给冻坏了?

    于是丘秀赶紧地道:“外面太冷,兄长还是回屋再说话吧,此事说来话长,容小弟慢慢道来。”

    丘俭也感觉到身上一阵阵寒意袭来,管事的赶上前来,把大氅给丘俭披上了,不过丘俭也没在雪地之中呆太久的时候,毕竟就算自己扛得住,一种奔波鞍马劳顿的丘秀未必扛得住。

    兄弟二人于是便相携回到了暖阁之中,丘俭吩咐下人多添一个火盆来,并命人烫好了酒,淮备了几道热乎的下酒菜,计划边喝酒暖暖身子边聊天。

    这大冷的天,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酒,吃上几口肥美的羔羊肉,确实是很惬意的事。

    下人上菜上酒的工夫,丘俭便已经是迫不及待地问询起丘秀此次并州之行的详情来。

    丘秀是倒是毫不隐瞒,详详细细地将此次行程向丘俭做了汇报。

    当听到丘秀在雁门关外被拒入城,陷入狼口之事,丘俭是勃然大怒,道:“杜预竖子,安敢如此欺我哉?”

    丘秀连忙地道:“兄长勿怒,那杜预虽有冷落小弟的做法,但终究是命人用弓箭射退了狼群,保得小弟性命无虞。其实我们三番几次攻打雁门,致使并州守军伤亡了不少的人,杜预和雁门守军有些怨气也是正常的,总而言之,小弟能平安入并,也是仰仗杜预派人护送,到也算是仁至义尽,兄长也就对其不必责难了。”

    丘俭奇道:“二弟你当初在幽州之时,那可是嫉恶如仇,眼睛里揉不得半粒沙子,如今为何却为他人说起好话来?真怪事也。”

    丘秀叹道:“此番并州之行,小弟是感慨良多啊,推人及己,先前也是我们做的有过分的地方,听命于司马懿,出兵并州,令无数的并州士卒丧命,杜预等人也不过是稍有怨气罢了,换作是我们,却也未必能宽宏大量,继往不咎。”

    丘俭听罢,沉默不语了,先前他率军进攻并州,其实是迫于无奈的,不听命于司马懿,后果自然是相当严重的,而那个时候,丘俭又没有做好反叛的准备,只能是虚以委蛇,出兵攻打并州。

    任何战争打起来都是会有伤亡的,就算丘俭已经是极尽拖延之能事,将战斗的规模压缩到了最小的状态,但这也无法避免双方士卒会有伤亡,因此双方交恶也是必然的,杜预身为前线最高的指挥官,与幽州军交战了近一年多的时间,肚子里又岂能没有些怨气,如果换作是丘俭,或许把对方的皮扒了的心都有。

    杜预也不过是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并没有把丘秀置之于死地,最终还是派人将其护送到晋阳,其实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所以,当初丘秀入并州时遭到冷遇,自然也是不爽的,不过后来想想,杜预也是并无过错,于是乎丘秀便释怀了。

    接下来,丘秀详细地讲述了与桓范的谈判过程。

    丘俭一听与之谈判的居然是桓范,心里顿时咯登了一下,脸色也微微变化,桓范其人,丘俭虽然与之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同为封疆大吏,一个曾守牧青州,一个是幽州的土皇帝,互相之间,还是有所了解的。

    之所以让丘俭感到担忧的,是桓范的性格,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以桓范素来难打交道的性格,无疑给这次谈判蒙上了一层的阴影。

    果然在丘秀的介绍之中,桓范是冷着脸出场的,着实让丘秀是茫然无措,桓范字字诛心的话,更让丘秀是担忧不己,生怕这次的谈判会告吹,以失丘俭的厚望。

    所以为了展现他们这边最大的诚意,丘秀后快地将平舒灵石二城给让了出来,桓范在既得利益之下,也将他的态度有所收敛,双方很快地达成了一致的协议,丘秀同意发布讨伐司马氏的檄文,幽州正式地与司马氏把持的朝廷彻底地决裂,并与并州军进行结盟,双方同进共退,联手对抗司马氏。

第1040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不过事实上,卫现在的地位十分的尴尬,没有了司马懿在背后给他撑腰,卫在幽州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了,尽管现在他还没有被丘俭所关押或软禁,但在卫住所的四周,已经有不少身份可疑的人员出现,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监视着卫的一举一动。

    卫很清楚,这些人都是丘俭派来的,如果这个时候自己能循规蹈矩地呆在住所不妄动的,暂时肯定是安全的,但如果试图逃跑或有什么不良的举动的话,必然会被这些盯梢的人给擒拿住,关入大牢,再无任何的自由。

    这些盯梢的人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个牢宠桎梏,卫虽然没有丧失基本的自由,但他们外界的联络已经被完全地掐断了,那怕现在他想传递出一封信件或一样东西,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机会。

    这无形中也证明了丘俭的野心在膨胀,他很有可能要趁着司马懿兵败身死的这一重要关口起兵叛乱,自立于幽州。

    如果属实的话,那么卫清楚自己已经处于一种极度危险的边缘了,做为司马氏在幽州的代理人,自然会成为丘俭首当其冲要对付的目标。

    事实上,自己前来幽州,本来就是一个危险的差事,丘俭和司马懿不睦,天下人皆知,但司马懿需要一位心腹之臣前来幽州制衡于丘俭,而司马懿从众多候选人之中,最终选定了自己,临危受命,这才赶赴的幽州。

    对于卫而言,司马懿既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司马懿在世之时,丘俭畏惧司马懿的强大,根本就不敢有反叛的心思,这时的卫,无疑是最为安全的;但此刻司马懿去世之后,丘俭蠢蠢欲动,反叛之心昭然若揭,而卫的处境立刻变得不妙起来,这真是成也司马懿,败也司马懿。

    卫不是没有想过要逃走,但整个幽州,都是丘俭的势力范围,当初卫上任的时候,只是带了为数不多的亲信,依靠这么一点可怜巴巴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和丘俭来抗衡。

    此刻在卫的住所四周,时刻都有人盯梢着,也就是说卫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丘俭的耳目,只要自己一有逃跑的企图,丘俭就会毫不犹豫的将他给捉起来,再扣上一顶临阵脱逃的罪名。

    所以卫看到这个情势之后,果断地放弃了逃跑的念头,不是他不想跑,而是根本就跑不掉,与其落下口实,倒还不如稳稳当当地呆着,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丘俭真得想要自己的命,那么卫再怎么挣扎也是无济于事的,既然丘俭到目前还没有动手,那就说明事情尚有转机,卫只好是静观其变,然后再临机权变。

    果然,没过多久,丘俭派人来请他过去,态度一如既往,还是比较恭敬的,显然还没有把他当作是阶下囚,卫的身份,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幽州监军。

    卫整了整衣冠,从容地出了门,奔幽州都督府而去,他的表情平静,一如平常,仿佛前往都督府是例行公事一般。

    此刻屋外是大雪纷扬,已经将幽州城完全笼罩在一片苍茫的白色之中,原本人流熙攘的街道上,此刻已经看不到几个人影了。

    卫的住所距离都督府并不算是太近,但卫每次去都督府都是步行,除非是有特殊紧急的事务才会骑马乘车。

    原本去请卫的人是准备了车驾的,这么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冷日子,出门至少得乘坐那种带暖阁的马车才行,但卫却拒绝了他们的好意,独自一人,踏雪而行。

    那些人也是无奈,丘俭只是吩咐他们将卫请来,并没有限定时间,也没有说有什么紧急的事务,所以卫愿意挨着冻,在雪地里步行,他们也只好跟在卫的身后,前往都督府。

    厚厚的官靴踩在深达一脚的雪地上,发出吱吱的响声,这条大街是幽州城的主干道,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已经将积雪碾压得很结实了,雪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车辙,纵横交错。

    卫小心翼翼地走着,路面上很滑,一不留神就会摔上一跤,不过卫已经熟悉了这种步行的生活,所以那怕行走在雪地之中,他似乎也没有什么不适。

    之所以固执地选择步行,并不是卫就喜欢这种自虐的方式,而是他刻意地延长到达都督府的时间,在路途之中,会有比较长的时间让他来做冷静的思考。

    卫是一个擅于思考的人,这么长的一段路,有充分的时间让他来做思考,而且当这一切成为习惯的时候,卫则是更加地依赖这种方式。

    现在幽州城的局势外表看起来平静无波,但内里却是波涛汹涌,暗流激荡,尽管这种半软禁的生活让卫很难掌握第一手的信息,但头脑敏锐的他又何曾察觉不到幽州城中的异样,越是不同寻常的气氛就越容易潜藏危险,平静无波的表面之下,肯定会蕴藏着最为激烈的巨变。

    丘俭是什么样的人,卫很容易做出判断,尽管他短小如鼠,事事谨慎,但卫知道,丘俭也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只不过他平时做了很好的伪装,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模样,但卫深知,一旦丘俭露出獠牙的时候,会比任何人都凶残可怕。

    从并州撤军之后,丘俭的野心似乎就开始膨胀了,这段时间,身为幽州军的二号人物丘秀突然地消失了,尽管他们刻意地隐瞒了丘秀的行踪,但卫推测,丘秀此次出行,必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任务,而他要去面见的,也绝非是等闲之辈。

    不预料的话,丘秀出行的目的地就是并州,而他要见的人就是曹亮,一旦双方联手,幽州就要变天了!

第1041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不过事实上,卫现在的地位十分的尴尬,没有了司马懿在背后给他撑腰,卫在幽州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了,尽管现在他还没有被丘俭所关押或软禁,但在卫住所的四周,已经有不少身份可疑的人员出现,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监视着卫的一举一动。

    卫很清楚,这些人都是丘俭派来的,如果这个时候自己能循规蹈矩地呆在住所不妄动的,暂时肯定是安全的,但如果试图逃跑或有什么不良的举动的话,必然会被这些盯梢的人给擒拿住,关入大牢,再无任何的自由。

    这些盯梢的人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个牢宠桎梏,卫虽然没有丧失基本的自由,但他们外界的联络已经被完全地掐断了,那怕现在他想传递出一封信件或一样东西,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机会。

    这无形中也证明了丘俭的野心在膨胀,他很有可能要趁着司马懿兵败身死的这一重要关口起兵叛乱,自立于幽州。

    如果属实的话,那么卫清楚自己已经处于一种极度危险的边缘了,做为司马氏在幽州的代理人,自然会成为丘俭首当其冲要对付的目标。

    事实上,自己前来幽州,本来就是一个危险的差事,丘俭和司马懿不睦,天下人皆知,但司马懿需要一位心腹之臣前来幽州制衡于丘俭,而司马懿从众多候选人之中,最终选定了自己,临危受命,这才赶赴的幽州。

    对于卫而言,司马懿既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司马懿在世之时,丘俭畏惧司马懿的强大,根本就不敢有反叛的心思,这时的卫,无疑是最为安全的;但此刻司马懿去世之后,丘俭蠢蠢欲动,反叛之心昭然若揭,而卫的处境立刻变得不妙起来,这真是成也司马懿,败也司马懿。

    卫不是没有想过要逃走,但整个幽州,都是丘俭的势力范围,当初卫上任的时候,只是带了为数不多的亲信,依靠这么一点可怜巴巴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和丘俭来抗衡。

    此刻在卫的住所四周,时刻都有人盯梢着,也就是说卫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丘俭的耳目,只要自己一有逃跑的企图,丘俭就会毫不犹豫的将他给捉起来,再扣上一顶临阵脱逃的罪名。

    所以卫看到这个情势之后,果断地放弃了逃跑的念头,不是他不想跑,而是根本就跑不掉,与其落下口实,倒还不如稳稳当当地呆着,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丘俭真得想要自己的命,那么卫再怎么挣扎也是无济于事的,既然丘俭到目前还没有动手,那就说明事情尚有转机,卫只好是静观其变,然后再临机权变。

    果然,没过多久,丘俭派人来请他过去,态度一如既往,还是比较恭敬的,显然还没有把他当作是阶下囚,卫的身份,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幽州监军。

    卫整了整衣冠,从容地出了门,奔幽州都督府而去,他的表情平静,一如平常,仿佛前往都督府是例行公事一般。

    此刻屋外是大雪纷扬,已经将幽州城完全笼罩在一片苍茫的白色之中,原本人流熙攘的街道上,此刻已经看不到几个人影了。

    卫的住所距离都督府并不算是太近,但卫每次去都督府都是步行,除非是有特殊紧急的事务才会骑马乘车。

    原本去请卫的人是准备了车驾的,这么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冷日子,出门至少得乘坐那种带暖阁的马车才行,但卫却拒绝了他们的好意,独自一人,踏雪而行。

    那些人也是无奈,丘俭只是吩咐他们将卫请来,并没有限定时间,也没有说有什么紧急的事务,所以卫愿意挨着冻,在雪地里步行,他们也只好跟在卫的身后,前往都督府。

    厚厚的官靴踩在深达一脚的雪地上,发出吱吱的响声,这条大街是幽州城的主干道,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已经将积雪碾压得很结实了,雪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车辙,纵横交错。

    卫小心翼翼地走着,路面上很滑,一不留神就会摔上一跤,不过卫已经熟悉了这种步行的生活,所以那怕行走在雪地之中,他似乎也没有什么不适。

    之所以固执地选择步行,并不是卫就喜欢这种自虐的方式,而是他刻意地延长到达都督府的时间,在路途之中,会有比较长的时间让他来做冷静的思考。

    卫是一个擅于思考的人,这么长的一段路,有充分的时间让他来做思考,而且当这一切成为习惯的时候,卫则是更加地依赖这种方式。

    现在幽州城的局势外表看起来平静无波,但内里却是波涛汹涌,暗流激荡,尽管这种半软禁的生活让卫很难掌握第一手的信息,但头脑敏锐的他又何曾察觉不到幽州城中的异样,越是不同寻常的气氛就越容易潜藏危险,平静无波的表面之下,肯定会蕴藏着最为激烈的巨变。

    丘俭是什么样的人,卫很容易做出判断,尽管他短小如鼠,事事谨慎,但卫知道,丘俭也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只不过他平时做了很好的伪装,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模样,但卫深知,一旦丘俭露出獠牙的时候,会比任何人都凶残可怕。

    从并州撤军之后,丘俭的野心似乎就开始膨胀了,这段时间,身为幽州军的二号人物丘秀突然地消失了,尽管他们刻意地隐瞒了丘秀的行踪,但卫推测,丘秀此次出行,必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任务,而他要去面见的,也绝非是等闲之辈。

    不预料的话,丘秀出行的目的地就是并州,而他要见的人就是曹亮,一旦双方联手,幽州就要变天了!

第1042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可以看出卫监军也是一个以朝廷大义为重的人,如今社稷蒙难,朝纲不振,正是我们携手匡扶正义之时,来人,上酒,今日某要与卫监军不醉不归。”

    下人们立刻是鱼贯而入,将酒菜端了上来。这些珍馐佳肴端上来的时候,还是热腾腾的冒着气,酒壶之中的酒温度也是刚刚正好,可见这酒席是丘俭早已准备好的。

    卫暗暗地擦了一把冷汗,也幸亏自己应答无误,否则就不会有这好酒好菜来招待了,恐怕现在端上来的,是一把断头刀,就算丘俭不会立刻处决自己,那锒铛入狱肯定也是免不了的,这座上客和阶下囚,也仅仅只是一念之间的事。

    既是酒宴,那气氛自然是欢愉许多,看得出,丘俭兴致不错,频频地劝酒,几杯酒下肚,丘俭的话匣子便打开了,谈得最多的是先帝对他的恩宠,忆及当年的两次辽东征讨高句丽之战,丘俭更是豪迈之至。

    卫却是谨慎的多,嘴巴也十分严实,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半个字也不会吐露出来,面对丘俭的频频劝酒,卫是百般推辞,俨然一副不胜酒力的模样。

    果然,没喝了多少,卫已经是酩酊大醉,一头栽倒在了酒桌上。

    “卫监军卫监军”丘俭推了他一把,卫醉得完全是不省人事了,嘴里嘟嘟囔囔的似乎在说些什么,不过咬字不清,也听不清楚。

    丘俭慢慢以收敛了笑容,吩咐下面的人将卫搀起来,送回到他的住处。

    丘秀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显然他早已来了,只是没有现身罢了,看着亲兵们将醉得不省人事的卫搀出去,丘秀对丘俭道:“兄长,这卫恐非真心,还得多提防一二才是。”

    丘俭冷冷一笑道:“真心不真心并不重要,我要的只不过是他的一个态度而已,原本以为他会硬气的很,肯为司马家卖命,看来也不过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那么这事便也简单的多了,上元起事之前,还有些利用他的地方,等起事之后,这种鼠辈也就不用再留着了。”

    丘俭的眼中,掠过了一抹的杀机,对于丘俭而言,卫已经是一个死人了,只不过还有一些的利用价值,所以才会暂时地留他一命。

    卫此时投靠于他,显然是迫于形势,为了活命,不得不违心地效命于他,但丘俭又岂能因为他几句效忠的话就彻底地相信了他,留着他不过是为了利用他而己,等利用完了,丘俭就会如同扔抹布一样将他给扔掉,毫不怜惜。

    如果卫一如既往的硬气,说不定丘俭对他还是会有些敬重的,如今的软弱,反倒让丘俭充满了鄙夷之色,这种贪生怕死人的司马懿居然会引为心腹,也合该司马家覆灭。

    丘秀将写好的檄文递给了丘俭,道:“檄文写好了,请兄长过目,有什么不妥之处,我着人连夜修改。”

    这回丘俭倒是有些诧异,这才多大的工夫,檄文就写好了?

    “这么快?”丘接了过来,细看起来。

    丘秀笑了笑,道:“小弟手下,倒有几个文笔出众的刀笔吏,这些小事,须臾即可完成,只是不知合不合兄长的心意。”

    丘俭对檄文是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的,首先要阐明宗旨,但言辞又不能过于激烈,像陈琳当年所写的讨曹操檄文,连曹操看得都毛骨悚然,这样的檄文虽然名传千古,但丘俭却不想太深地刺激司马师,以免引起司马师刻意地来征伐他。

    尽管现在幽州和并州结盟了,但这个盟友有多牢靠,丘俭心里并没有底,所以那怕是起兵反叛,丘俭也不想充当出头鸟,让曹亮在前面顶着,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自己何苦给别人来当挡箭牌?

    所以丘俭要求檄文一定要写得婉转温和一些,他细看了一遍,连连的点头,显然这刀笔吏贯彻了他的想法,写得确实不错,引经据典,洋洋洒洒,虽为檄文,却远没有陈琳所写的那么激烈,对司马懿也是褒大于贬,至少不会让司马师看到檄文之后,彻底暴怒了。

    “不错,写得挺好,不用再修改了,你下去命人誉写几百份,准备传檄天下吧,不过此事要隐秘一些,不等起事之时,切不可泄露。”丘俭将檄文递还给了丘秀,又特意地叮嘱了一番。

    现在檄文虽然写好了,但并没有到它该出场的时候,所以现在还得低调行事。

    丘秀唯唯应了,正准备转身出去,丘俭又把他给叫住了,道:“二弟,还有一件紧要的事务,立刻将各郡的太守召集到蓟县来,并要求他们带上各自的兵马,就说并州军已经攻到了代郡,要各郡太守提兵来防御。”

    丘秀不禁有些疑惑,先前丘俭可是准备召集各郡太守前来参加上元之会的,是没有考虑让他们带兵前来的,为何丘俭又改主意了?

    “兄长,让各郡太守带兵前来,万一有事发生,恐怕不好控制吧?”

    丘俭一脸笃定地道:“放心吧,愚兄早已经想好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先前的计划丘俭确实是准备只招从太守前来,可他想了想,就算把这些太守全都控制了,但这些郡兵流失在各郡,一旦他起事之后,还得派兵去收拾,如果遇到反抗的,还免不了又起刀兵,幽州地跨千里,往来征战极为不便,于是丘俭索性假借并州军入侵之名,召集各郡太守带兵到蓟县来,如果他们肯追随自己,那倒还罢了,如果不肯,正好一网打尽。

    至于这些太守带兵前来有没有危险,丘俭倒是没有太大的担心,毕竟每个太守手中的兵马有限,根本就没法跟他的嫡系部队相抗衡,说敢妄动,就先灭了谁。

第1043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但可以看出卫监军也是一个以朝廷大义为重的人,如今社稷蒙难,朝纲不振,正是我们携手匡扶正义之时,来人,上酒,今日某要与卫监军不醉不归。”

    下人们立刻是鱼贯而入,将酒菜端了上来。这些珍馐佳肴端上来的时候,还是热腾腾的冒着气,酒壶之中的酒温度也是刚刚正好,可见这酒席是丘俭早已准备好的。

    卫暗暗地擦了一把冷汗,也幸亏自己应答无误,否则就不会有这好酒好菜来招待了,恐怕现在端上来的,是一把断头刀,就算丘俭不会立刻处决自己,那锒铛入狱肯定也是免不了的,这座上客和阶下囚,也仅仅只是一念之间的事。

    既是酒宴,那气氛自然是欢愉许多,看得出,丘俭兴致不错,频频地劝酒,几杯酒下肚,丘俭的话匣子便打开了,谈得最多的是先帝对他的恩宠,忆及当年的两次辽东征讨高句丽之战,丘俭更是豪迈之至。

    卫却是谨慎的多,嘴巴也十分严实,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半个字也不会吐露出来,面对丘俭的频频劝酒,卫是百般推辞,俨然一副不胜酒力的模样。

    果然,没喝了多少,卫已经是酩酊大醉,一头栽倒在了酒桌上。

    “卫监军卫监军”丘俭推了他一把,卫醉得完全是不省人事了,嘴里嘟嘟囔囔的似乎在说些什么,不过咬字不清,也听不清楚。

    丘俭慢慢以收敛了笑容,吩咐下面的人将卫搀起来,送回到他的住处。

    丘秀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显然他早已来了,只是没有现身罢了,看着亲兵们将醉得不省人事的卫搀出去,丘秀对丘俭道:“兄长,这卫恐非真心,还得多提防一二才是。”

    丘俭冷冷一笑道:“真心不真心并不重要,我要的只不过是他的一个态度而已,原本以为他会硬气的很,肯为司马家卖命,看来也不过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那么这事便也简单的多了,上元起事之前,还有些利用他的地方,等起事之后,这种鼠辈也就不用再留着了。”

    丘俭的眼中,掠过了一抹的杀机,对于丘俭而言,卫已经是一个死人了,只不过还有一些的利用价值,所以才会暂时地留他一命。

    卫此时投靠于他,显然是迫于形势,为了活命,不得不违心地效命于他,但丘俭又岂能因为他几句效忠的话就彻底地相信了他,留着他不过是为了利用他而己,等利用完了,丘俭就会如同扔抹布一样将他给扔掉,毫不怜惜。

    如果卫一如既往的硬气,说不定丘俭对他还是会有些敬重的,如今的软弱,反倒让丘俭充满了鄙夷之色,这种贪生怕死人的司马懿居然会引为心腹,也合该司马家覆灭。

    丘秀将写好的檄文递给了丘俭,道:“檄文写好了,请兄长过目,有什么不妥之处,我着人连夜修改。”

    这回丘俭倒是有些诧异,这才多大的工夫,檄文就写好了?

    “这么快?”丘接了过来,细看起来。

    丘秀笑了笑,道:“小弟手下,倒有几个文笔出众的刀笔吏,这些小事,须臾即可完成,只是不知合不合兄长的心意。”

    丘俭对檄文是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的,首先要阐明宗旨,但言辞又不能过于激烈,像陈琳当年所写的讨曹操檄文,连曹操看得都毛骨悚然,这样的檄文虽然名传千古,但丘俭却不想太深地刺激司马师,以免引起司马师刻意地来征伐他。

    尽管现在幽州和并州结盟了,但这个盟友有多牢靠,丘俭心里并没有底,所以那怕是起兵反叛,丘俭也不想充当出头鸟,让曹亮在前面顶着,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自己何苦给别人来当挡箭牌?

    所以丘俭要求檄文一定要写得婉转温和一些,他细看了一遍,连连的点头,显然这刀笔吏贯彻了他的想法,写得确实不错,引经据典,洋洋洒洒,虽为檄文,却远没有陈琳所写的那么激烈,对司马懿也是褒大于贬,至少不会让司马师看到檄文之后,彻底暴怒了。

    “不错,写得挺好,不用再修改了,你下去命人誉写几百份,准备传檄天下吧,不过此事要隐秘一些,不等起事之时,切不可泄露。”丘俭将檄文递还给了丘秀,又特意地叮嘱了一番。

    现在檄文虽然写好了,但并没有到它该出场的时候,所以现在还得低调行事。

    丘秀唯唯应了,正准备转身出去,丘俭又把他给叫住了,道:“二弟,还有一件紧要的事务,立刻将各郡的太守召集到蓟县来,并要求他们带上各自的兵马,就说并州军已经攻到了代郡,要各郡太守提兵来防御。”

    丘秀不禁有些疑惑,先前丘俭可是准备召集各郡太守前来参加上元之会的,是没有考虑让他们带兵前来的,为何丘俭又改主意了?

    “兄长,让各郡太守带兵前来,万一有事发生,恐怕不好控制吧?”

    丘俭一脸笃定地道:“放心吧,愚兄早已经想好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先前的计划丘俭确实是准备只招从太守前来,可他想了想,就算把这些太守全都控制了,但这些郡兵流失在各郡,一旦他起事之后,还得派兵去收拾,如果遇到反抗的,还免不了又起刀兵,幽州地跨千里,往来征战极为不便,于是丘俭索性假借并州军入侵之名,召集各郡太守带兵到蓟县来,如果他们肯追随自己,那倒还罢了,如果不肯,正好一网打尽。

    至于这些太守带兵前来有没有危险,丘俭倒是没有太大的担心,毕竟每个太守手中的兵马有限,根本就没法跟他的嫡系部队相抗衡,说敢妄动,就先灭了谁。

第1344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而且对我们只进不出的禁令多有不满,继续强硬的弹压很可能局势会失控。上元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否立刻公布檄文,顺则生,逆则死,这样才有可能控制目前局势。”城内城外的形势势变得极为紧张,丘秀显得忧心冲冲,于是赶紧地向丘俭建议采取措施。

    虽然说每个太守带的兵有限,但多个太守的兵马合起来,人数也确实不在少数,最关键的是,丘俭在幽州城采用了只进不出的禁令,任何进城的人员一律都不得出城,不管你是位高的太守还是普通的士卒,到了城门口,一律就被挡了回来。

    这道禁令自然招至许多人的不满,虽然说丘俭对进了城的那些太守及亲随并不限制人身自由,可以随意地走动,但也仅限在蓟县城中,想要出城,门都没有,这种形同软禁的做法让很多人为之气愤,而且丘俭又没有说明缘由,自然是一片人心惶乱。

    当初丘俭下令各郡太守带兵火速增援蓟县,声称并州军正进犯幽州,可各郡太守赶到蓟县之后,才发现压根儿没有那回事,不但没有看到敌人的半点踪影,反而被丘俭将他们和军队给隔离开了。

    身握兵权的人往往只有亲自带兵才会有安全感,如今丘俭如此反常的行径,搞得这些太守是人人自危,忐忑不安,纷纷要求丘俭解除城禁,让他们出城与所属部队配合。

    不过丘俭当然不会答应,丘俭将这些太守招来蓟县,目标就是准备一网打尽,这些太守之中,有忠于自己的亲信,也有关系较为疏远的,不过不管是谁,在檄文发布之前,谁也不准离开蓟县城。

    这是丘俭的原则底线,谁都不可触碰,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丘俭除了让丘秀总领城内兵马,负责全城的戒严之外,还特意地派他的两个儿子丘甸、丘宗和两个孙子丘重、丘奥各自把守一个城门,严防死守,绝不能容许任何一个漏网之鱼的存在。

    为了这次的起兵,丘俭也是拼了,爷孙父子三代人都上了阵,倒不是说丘俭不相信他的那些心腹亲信,而是自己的家人更为的可靠,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关键的时候,绝不能出任何的疏漏。

    整个蓟县城如临大敌,紧张到了极致,那些太守个个惶恐不安,他们不知道丘俭究竟意欲何为,自然害怕的要死,要求出城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许多人找不到丘俭,干脆便去质问丘秀,丘秀是倍感压力,只好去问询丘俭。

    丘俭却是一脸的淡定从容,到目前为止,局势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那些太守去闹,且由他闹,只要他们手中没兵没将,再怎么闹腾也是瞎折腾,随便一个狱卒就能将他们拿下处置。

    “不急,再等等,这两日,王颀、弓遵、刘茂也差不多该到了,等他们到齐之后,再公布檄文未迟。”丘俭淡淡地道。

    王颀是玄菟太守,弓遵是带方太守,刘茂是乐浪太守,这三个郡都远在辽东,路途遥远,所以他们赶到的时间自然要比其他的郡守晚上一些。

    由于这三个郡都是边郡,是镇压高句丽和三韩的重要军镇,所以驻守的兵力在幽州诸郡之中,是实力最强的,而且丘俭当年两征高句丽,正是倚仗着这三位大将的出色发挥,才得以大胜,所以王颀他们三个,和丘俭的关系较为亲密,丘俭也将三人引为心腹,比起其他的太守来,王颀三人更为得到丘俭的重视。

    只要王颀他们带兵前来,不但可以为丘俭的声势助威,而且他们手下兵精将猛,更容易弹压那些不服的太守,所以这次起兵,丘俭至于少有一半的力量是要倚仗王颀等人的。

    果然,在上元节的前日,也就是正月十四,王颀、弓遵和刘茂先后赶到了蓟县。

    按照丘俭的指令,王颀他们所带的兵马也留驻在了城外,不过他们所扎的营盘,却在其他各郡兵马的外头,隐隐然对其他各郡兵马形成了包围之势。

    这显然是出于丘俭的授意,如果一旦其他各郡的兵马发生哗变的话,辽东的兵马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镇压,辽东的这些兵马可是丘俭亲自带出来的,战斗力上足以碾压辽西各郡的兵马。

    王颀他们将兵马安排妥当之后,也随即入城,不过他们的入城却和其他的太守不同,其他的太守入城时,只带了几个亲随人员,人数最多的也只有十几个,而王颀他们入城之时,每个人却带了五百人,而且都是精兵悍将,雄纠纠气昂昂地入城,引得人人侧目。

    同样的郡守,不同的待遇,自然惹得其他太守一阵非议,不过他们也清楚,王颀弓遵刘茂三人,都是丘俭的亲信,自己还真是没法跟他们相比。

    三人到来之后,丘俭是亲自出府相迎,面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参见都督,末将遵令报到。”王颀三人皆是一身的戎装,躬身向丘俭施礼。

    丘俭可是向他们下达了死命令的,楷他们必须在正月十五上元节之前赶到蓟县,玄菟、乐浪、带方可都远在辽东,为了尽快地赶到蓟县,王颀他们轻骑简从,一路星夜兼程,披星戴月,夺路狂奔,好不容易赶上了,三人皆有一种幸不辱命的感觉。

    要知道,在这寒冬腊月,大雪漫天的季节,穿越千里而来,没点勇气和毅力,还真是没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的。

    丘俭对三人的表现很是满意,果然是自己的心腹爱将,不负他的厚望,如今三人赶到之后,自己便如虎添翼,大事可成。

    “不错,你们三人,来得正好,来来来,先进府,本督已经准备好了酒宴,亲自为你们接风洗尘!”

第1345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而且对我们只进不出的禁令多有不满,继续强硬的弹压很可能局势会失控。上元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否立刻公布檄文,顺则生,逆则死,这样才有可能控制目前局势。”城内城外的形势势变得极为紧张,丘秀显得忧心冲冲,于是赶紧地向丘俭建议采取措施。

    虽然说每个太守带的兵有限,但多个太守的兵马合起来,人数也确实不在少数,最关键的是,丘俭在幽州城采用了只进不出的禁令,任何进城的人员一律都不得出城,不管你是位高的太守还是普通的士卒,到了城门口,一律就被挡了回来。

    这道禁令自然招至许多人的不满,虽然说丘俭对进了城的那些太守及亲随并不限制人身自由,可以随意地走动,但也仅限在蓟县城中,想要出城,门都没有,这种形同软禁的做法让很多人为之气愤,而且丘俭又没有说明缘由,自然是一片人心惶乱。

    当初丘俭下令各郡太守带兵火速增援蓟县,声称并州军正进犯幽州,可各郡太守赶到蓟县之后,才发现压根儿没有那回事,不但没有看到敌人的半点踪影,反而被丘俭将他们和军队给隔离开了。

    身握兵权的人往往只有亲自带兵才会有安全感,如今丘俭如此反常的行径,搞得这些太守是人人自危,忐忑不安,纷纷要求丘俭解除城禁,让他们出城与所属部队配合。

    不过丘俭当然不会答应,丘俭将这些太守招来蓟县,目标就是准备一网打尽,这些太守之中,有忠于自己的亲信,也有关系较为疏远的,不过不管是谁,在檄文发布之前,谁也不准离开蓟县城。

    这是丘俭的原则底线,谁都不可触碰,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丘俭除了让丘秀总领城内兵马,负责全城的戒严之外,还特意地派他的两个儿子丘甸、丘宗和两个孙子丘重、丘奥各自把守一个城门,严防死守,绝不能容许任何一个漏网之鱼的存在。

    为了这次的起兵,丘俭也是拼了,爷孙父子三代人都上了阵,倒不是说丘俭不相信他的那些心腹亲信,而是自己的家人更为的可靠,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关键的时候,绝不能出任何的疏漏。

    整个蓟县城如临大敌,紧张到了极致,那些太守个个惶恐不安,他们不知道丘俭究竟意欲何为,自然害怕的要死,要求出城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许多人找不到丘俭,干脆便去质问丘秀,丘秀是倍感压力,只好去问询丘俭。

    丘俭却是一脸的淡定从容,到目前为止,局势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那些太守去闹,且由他闹,只要他们手中没兵没将,再怎么闹腾也是瞎折腾,随便一个狱卒就能将他们拿下处置。

    “不急,再等等,这两日,王颀、弓遵、刘茂也差不多该到了,等他们到齐之后,再公布檄文未迟。”丘俭淡淡地道。

    王颀是玄菟太守,弓遵是带方太守,刘茂是乐浪太守,这三个郡都远在辽东,路途遥远,所以他们赶到的时间自然要比其他的郡守晚上一些。

    由于这三个郡都是边郡,是镇压高句丽和三韩的重要军镇,所以驻守的兵力在幽州诸郡之中,是实力最强的,而且丘俭当年两征高句丽,正是倚仗着这三位大将的出色发挥,才得以大胜,所以王颀他们三个,和丘俭的关系较为亲密,丘俭也将三人引为心腹,比起其他的太守来,王颀三人更为得到丘俭的重视。

    只要王颀他们带兵前来,不但可以为丘俭的声势助威,而且他们手下兵精将猛,更容易弹压那些不服的太守,所以这次起兵,丘俭至于少有一半的力量是要倚仗王颀等人的。

    果然,在上元节的前日,也就是正月十四,王颀、弓遵和刘茂先后赶到了蓟县。

    按照丘俭的指令,王颀他们所带的兵马也留驻在了城外,不过他们所扎的营盘,却在其他各郡兵马的外头,隐隐然对其他各郡兵马形成了包围之势。

    这显然是出于丘俭的授意,如果一旦其他各郡的兵马发生哗变的话,辽东的兵马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镇压,辽东的这些兵马可是丘俭亲自带出来的,战斗力上足以碾压辽西各郡的兵马。

    王颀他们将兵马安排妥当之后,也随即入城,不过他们的入城却和其他的太守不同,其他的太守入城时,只带了几个亲随人员,人数最多的也只有十几个,而王颀他们入城之时,每个人却带了五百人,而且都是精兵悍将,雄纠纠气昂昂地入城,引得人人侧目。

    同样的郡守,不同的待遇,自然惹得其他太守一阵非议,不过他们也清楚,王颀弓遵刘茂三人,都是丘俭的亲信,自己还真是没法跟他们相比。

    三人到来之后,丘俭是亲自出府相迎,面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参见都督,末将遵令报到。”王颀三人皆是一身的戎装,躬身向丘俭施礼。

    丘俭可是向他们下达了死命令的,楷他们必须在正月十五上元节之前赶到蓟县,玄菟、乐浪、带方可都远在辽东,为了尽快地赶到蓟县,王颀他们轻骑简从,一路星夜兼程,披星戴月,夺路狂奔,好不容易赶上了,三人皆有一种幸不辱命的感觉。

    要知道,在这寒冬腊月,大雪漫天的季节,穿越千里而来,没点勇气和毅力,还真是没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的。

    丘俭对三人的表现很是满意,果然是自己的心腹爱将,不负他的厚望,如今三人赶到之后,自己便如虎添翼,大事可成。

    “不错,你们三人,来得正好,来来来,先进府,本督已经准备好了酒宴,亲自为你们接风洗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204/ 第一时间欣赏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作者:风之清扬所写的《最后的三国2兴魏》为转载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最后的三国2兴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最后的三国2兴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最后的三国2兴魏介绍: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最后的三国2兴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后的三国2兴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