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末阴雄TXT下载明末阴雄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阴雄全文阅读

作者:多极世界     明末阴雄txt下载     明末阴雄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8章 努尔哈赤就是李成梁家的一条狗

    崇祯五年正月初四,黎明时分。

    城内的火铳火炮声渐渐稀落下来,城头上以及大城中,处处可见余火未尽的袅袅黑烟,四衢八巷尸骸遍地,到处都是大片大片凝成黑紫色的斑斑血迹,仿佛在述说着昨夜战斗的激烈残酷。

    除了登莱巡抚衙门,其他的地方,都已经更换了统治者。

    而此时,孔有德与李九成发生了分歧,是关于以后的路如何走的问题。

    这一路走来,战斗过程都格外的轻松,李九成的野心膨胀了“永诗,以我的意思,咱们直接开国算了,推举孙军门为王。

    咱们先拿下登莱,再号召东江的兄弟们,然后再根据局势而动,未必不能取代朱家天下啊。”

    然而,孔有德并不打断冒险,这个时候直接开国,就意味着跟朝廷不死不休了,区区两府之地,顶多在加东江,想跟朝廷抗衡,基本是不可能的。

    孔有德赶忙打消他这个想法道“九成大哥,千万不能这么干,朝廷现在还有百万军队,一旦咱们这么干了,顷刻间就会调集大军前来围攻,咱们现在才多少人,怎么可能跟朝廷抗衡。”

    李九成不以为然“永诗,你太谨慎了,看看人家努尔哈赤,那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李成梁家的一条狗罢了,现在不也是开创了这么大的基业?咱们现在拿下登州,粮饷兵马,应有尽有,还比不过他努尔哈赤?”

    孔有德顿时无语了,原来这李九成,是看到努尔哈赤成功开国,也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啊。

    确实也是,换个人来想,连努尔哈赤都能建国,凭啥自己就不行呢。

    不过,孔有德并不觉得,有这么容易,因为他特地了解过努尔哈赤的起家经过,绝没有想象般的那么容易。

    努尔哈赤十三幅盔甲起家,完全是他后代们的瞎吹,如果没有李成梁,他努尔哈赤什么都不是。

    李成梁经略辽东期间,对蒙古,女真等部落进行剿抚并用。

    李成梁骁勇善战,谋略非凡,对被自己打败的部落总会留有生路,助其发展,拉拢他攻打其他部落,这还不算还挑拨各部落互相残杀,导致女真诸部落,无法凝聚成一股力量。

    他居中裁决,辽东的情况越剿越乱,蒙古和女真的整体实力,也在稳步下降之中,一切都在李成梁的控制中,适时候的又稳定局面。

    他的做法,其实很想十八到二十世纪的英国做法,完全就是个搅屎棍般的存在,只要谁冒头,就收拾谁,然后扶持一个听话的,鼓动他们自相残杀,自己则渔翁得利。

    早在在努尔哈赤之前很多年,李成梁一直再玩这个套路,用于控制女真诸部,而且他还玩过一次大的,对象是海西女真四部当中的哈达部。

    哈达部与乌拉部同源,其初代酋长旺济外兰(完颜外兰)是乌拉部老酋长速黑忒的次子,在部族内乱中率部分部众出走到哈达河自立,就是哈达部。

    当时海西四部中,叶赫不仅最强势,而且对明廷桀骜不驯,而旺济外兰政治情商很高,知道要找一个强力的靠山,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镇守辽东的李成梁,自然是很好的选择,所以他对李成梁表现的很忠顺。

    李成梁对他的态度很是满意,就大力扶植哈达部,并给旺济外兰赐名“王忠”,使哈达在王忠、王台两代酋长时依靠明朝的支持迅速发展,成为海西四部和部分建州部共尊的政治领袖,反过来说,李成梁也借助哈达之力,很好的打压了叶赫。

    而哈达部对其他女真部落的征伐,所获首级,都交给李成梁,换取资源,而这些首级就成了李成梁的军功,帮助他获得更大的权势和地位,完全是互利互惠的。

    然而,不幸的是,王台老了之后,对部族的控制力下降,导致哈达部发生内乱,随后衰落,被打压的很惨的叶赫部,则趁着这个机会重新崛起,再一次打破了辽东的女真诸部平衡。

    叶赫部距离沈阳又太远,劳师远征很费力气,于是李成梁就想物色一个新的对象,继续玩这个套路。

    这个对象就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年幼的被继母欺负,最后还被赶出家门后,与弟弟舒尔哈齐等人以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捡木耳等方式为生,过的极为凄惨。

    后来在抚顺卖这些野货的时候,被李成梁看中,于是就投奔宁远伯李成梁麾下,当了他的亲兵,而且表现的比王忠,王台还要恭顺,甚至亲自为李成梁洗脚。

    努尔哈赤虽然落魄,但是身上还有这建州左卫指挥使的继承权,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选,把他扶持到建州左卫指挥使的位置,完全可以成为下一个哈达部。

    随后,努尔哈赤就在李成梁的扶持下,拿回了建州左卫指挥使的位置,如同哈达部一样,慢慢渐渐发展起来,为了能够继续获得扶持,李成梁让他打谁,他就打谁,完全是李成梁家的忠犬。

    而努尔哈赤如果被人击败了,李成梁就会站出来,毕竟打狗也要看主人,我李成梁家的狗也是你能打的,

    努尔哈赤就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但是远远没有达到当初哈达部的高度。

    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努尔哈赤的建州左卫,不过是下一个哈达部罢了,随时都可以收拾掉。

    但是,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些大事情,万历十九年,李成梁为言官所劾,然后被万历皇帝罢免在家,只保留了爵位。

    不过,即使如此,努尔哈赤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毕竟李成梁不在了,李如松还在啊,当时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家的时候,完全就是李如松的小跟班,让做啥就做啥,不敢有丝毫违背。

    然而,此时拜在宁夏反叛,李如松率军前往宁夏平叛,随后,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倾全国之力攻打朝鲜,李如松又作为平倭主将,前往朝鲜作战,无暇顾及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则趁机四处攻打其他的女真部落,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万历二十六年,李如松在与蒙古土蛮部交战中,不行阵亡,而在此期间,新派遣到辽东的文官们,要么是能力不行,或者不屑用李成梁那个套路,压根没有控制住努尔哈赤,导致努尔哈赤不断地通过兼并战争,一步步做大。

第139章 广积粮,缓称王

    直到万历二十九年,李成梁才从新起复,镇守辽东,这期间的十年,就是努尔哈赤快速发展壮大的十年。

    然而,李成梁对于发展起来的努尔哈赤,并不在意,因为他除了李如松还有八个儿子,李如松能把努尔哈赤治理的服服帖帖,他其他八个儿子,想必制服努尔哈赤也问题不大,即使自己过世了,将努尔哈赤这条忠犬,交给自己儿子继续用就是。

    而且,他手下还有好几万,刚刚从朝鲜战场回来,吊打日军的关宁铁骑,只要努尔哈赤表现出逆反的样子,随时可以灭了他,再扶持一个新的忠犬起来。

    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努尔哈赤,就算是倾尽全力,也不过只能弄出两万人的军队,根本不够李成梁塞牙缝的。

    深知这个道理的努尔哈赤,就继续表现的极为恭顺,继续当他的乖宝宝,李成梁家的忠犬。

    不光获取的他女真部落的首级,不断地往沈阳送,东珠,兽皮,人参等等,都是一车一车的往北京城的宁远伯府邸送,表现的比李成梁的亲儿子还要孝顺。

    这段时期,努尔哈赤也停止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听从李成梁的命令,攻打蒙古部落,以及其他的女真部落,而且打完之后并没有兼并他们残余的部众,以显示自己并没有野心,只想当李家的一条好狗。

    然而,李成梁这一次玩脱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其他的八个儿子,根本制不住努尔哈赤,而唯一能治他的李如松,也早已战死沙场了。

    随着万历三十七年,李成梁再一次被罢官,努尔哈赤已经没有人能遏制住了,他又开始了之前停止十年的兼并战争,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

    万历四十三年,李成梁病死,那些从朝鲜战场征战回来,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关宁铁骑,差不多都老死病死了,努尔哈赤终于亮出他的獠牙,背叛明朝。

    于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自称大汗,继续攻打残余的海西女真叶赫部,野人女真诸部,还有一些残余的女真小部落。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率后金军袭占抚顺、清河后,曾打算进攻沈阳、辽阳,但因力量不足,侧翼受到叶赫部的威胁,同时探知明王朝已决定增援辽东,便于九月主动撤退。

    万历皇帝觉得事态严重了,就派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消灭反叛的努尔哈赤。

    杨镐到达辽东后,就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但由于缺兵缺饷,不能立即行动,遂加派饷银200万两,并从川、甘、浙、闽等省抽调兵力,增援辽东,又通知朝鲜、海西女真叶赫部出兵策应,合计是十一万人,大举进攻赫图阿拉。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援军虽大部到达沈阳地区,但粮饷未备,士卒逃亡,将帅互相掣肘,导致战斗力大为缩减。

    加上杨镐低估了后金的战斗力,也高估了自己所部的战斗力,采取了分四路进攻的策略,导致被各个击破,明军大败,努尔哈赤也趁机占领了开原,铁岭都一大块地盘。

    自此以后,后金在辽东的势力,就更一步扩了,以至于现在成了大明的心头大患。

    来到大明这么久了,孔有德对努尔哈赤的崛起过程,还算是了解,可以说是一件人为加巧合的事情。

    并不像李九成想的那么容易,各方各面,都不允许现在揭竿而起,建国称王。

    “九成大哥,咱们真的不能这么干,咱们现在面对的情况,可是和努尔哈赤完全不同得。

    你想想,努尔哈赤当初一直在蛰伏,还有李成梁的扶持,最后起兵的时候,已经有很大的势力了,麾下兵力已经接近十万人了,而且是长期征战的兵马。

    再看看咱们,现在就一座登州城,除了辽东的老兵,其余的都是些新兵,很难与朝廷大军抗衡啊。

    而且地理条件也不如努尔哈赤,辽东道路不畅,调集大军需要时间,这山东可就不一样了,朝廷想要调兵的话,不需要两个月都能把云南四川的兵调来。

    而且,奴儿干都司境内,都是崇山峻岭,他努尔哈赤就算败了,还有地方躲避,咱们这三面环海,如果吸引了朝廷大军前来,就只能下海了。

    这称王建国的事情,现在考虑还为时尚早,等到打下登莱二府全境再说,也不迟。

    咱们要学本朝太祖的方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李九成细细的思量了一番,发现很有道理“哎,是老哥我没考虑清楚,咱们现在面对的情况,确实不适宜这么做。

    那老哥就听你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其实李九成之所以妥协,还是考虑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不去考虑后面如何应对朝廷围剿大军的问题,现在真的建国称王,谁来当这个‘登莱国’的王?

    如果孙元化接受了还好,但是如果孙元化不想背叛朝廷,誓死不从,这个王毫无疑问,会落到孔有德头上,因为他现在的实力,是众人之中最强的,哪怕自己有了原先旧部和部分张焘麾下辽东兵的加入,实力还是不如孔有德。

    本朝太祖的事迹,他可是了解过的,除了沐英、汤和,其余的大将基本都不得善终。

    其中沐英8岁就被朱元璋收养,当儿子一样,因为镇守云南的需要,加之与南京距离甚远,才逃过朱元璋的屠刀。

    汤和与朱元璋是儿时的玩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的时候,汤和就已经是千户了,但是对他还是和朋友一般,最后朱元璋称帝的时候,汤和也急流勇退,交出了兵权,保住了性命。

    若是孔有德称王了,最后如本朝太祖一般,夺取这天下,他李九成能有汤和、沐英一般的结果?

    所以,广积粮,缓称王,是现在最好的,等登州稳定之后,快速发展自己的势力,同时也避免成为朝廷的头号打击对象,以后一旦时机成熟,他的实力如果又在孔有德之上,这个王,肯定就是李九成的了。

    此时,一个传令兵走了过来“将军,孙军门派人出来传话,说请将军去一趟巡抚衙门,他有话要对将军说。”

第140章 面见孙元化

    孔有德思量着,孙元化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放弃抵抗了,想要见见自己也是情理之中,就是不知道准备说什么。

    不过想到巡抚衙门的那几门红衣大炮,还是有些发憷,问亲兵“巡抚衙门还有守兵吗?那几门红衣大炮如何了?”

    传令兵道“回将军,孙军门已经下令,让巡抚衙门的守卫放弃抵抗了,那几门红衣大炮,已在我军控制中,我等也恪守将军的命令,没有攻入巡抚衙门。”

    既然哪几门大炮没了,孔有德就没有那担心了,然后对李九成说到“九成大哥,要不要同去?”

    谁知李九成一摆手,说道“孙军门只叫了你,又没有喊我过去,去了也只不过是挨骂罢了,我就不去触这个霉头了。”

    不过李九成此举,正合孔有德之意,他早就准备了一些话要跟孙元化讲,有李九成还不方便,他既然不愿意去,自己就可以无所顾忌的说出来了。

    “既然九成大哥不愿意去,老弟我就去见一见孙军门了,毕竟他待我们这些辽东的老兄弟们都不错,不能亏待了他不是。”说罢,便骑着马直奔巡抚衙门去了。

    前往巡抚衙门的道路,倒满了尸体,尤其是那一堆被红衣大炮轰击,还没来得及收敛的尸体,看的格外渗人,很多尸体都是支离破碎,有些残肢碎块堆积在一起,都看不出来是几个人的尸体,流出的血水顺着青石路面的缝隙在街道上延伸。

    孔有德已经见过很多血腥的场面了,但是看到这一幕,还是有种要呕吐的感觉,毕竟之前的战斗,很少把人打到这个程度,强忍住没有吐出来之后,他对红衣大炮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高度。

    怪不得当初宁远城能守住,这个时代可没有散兵线,都是大规模的集群冲锋,城下是人山人海的建奴,随便一发炮弹下去,就能收割几条甚至十几条性命,一轮炮击干掉百来人不是问题。

    若是换上散弹,那效果可就更壮观了,对着密密麻麻的建奴,几千发散弹喷涌而出,想想都刺激。

    攻城之前,孔有德就和李九成约定好了,不允许士兵私自劫掠,毕竟登州城不像是沿途其他的城池,可以劫掠一番就走,而是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大本营,不能破坏的太严重。

    但是进城之后,城内许多被欺压已久的辽民,也跟着奋起反抗,造成了一些破坏,但好在他们不是军队这种有组织的暴力团伙,被士兵们弹压之后,造成的损失有限。

    不多久,孔有德就带着亲兵们,来到了巡抚衙门,此时衙署打门已经洞开,白云龙率人守候在门外,哪几门红衣大炮,也都在步兵三营的战士手中。

    看到孔有德过来,白云龙上前来行礼道“将军,巡抚衙门的守军,已经全部投降,已经让人带下去安置了,属下想去拜见孙军门,结果在门外被他大骂一通,说是要见将军,属下就差人请将军前来。”

    “干得不错,你现在继续守在外面,本将军先进去见一见孙军门,随后再做安排。”说罢,便带着是几个亲兵,朝后堂走去。

    走到后堂,一眼便看到了两个年龄相仿的文官,根据之前的了解,肯定就是孙元化,以及他的好友王徽了。

    但现在有个难题摆在孔有德面前,这两人,谁是孙元化?

    他穿越之后可没见过孙元化,而且关于孙元化容貌的记忆,这具身体也没有保留下来。

    只看到眼前的两人,年龄相仿不说,而且都是常服,穿的差不多,王徽的官职虽然小一点,但也差不了多少,两人的气质也都差不多,根本无从分辨,这对孔有德来说,真的是个大难题。

    这时候如果弄错了,那可就尴尬了,而且又不能开口询问。

    孔有德对这个问题很是纠结,好在两人比较接近,孔有德对着两人拱手道到“孙军门,不知叫属下前来,所为何事?”

    左边的一人,猛地站起来,对孔有德破口骂道:“孔有德,你就不要假惺惺了,你临行前口口声声要痛击建奴。

    到头却是犯上作乱,就算你们造反到了城外,仍好心劝你们接受招抚,结果你们推三阻四,待价而沽,最后甚至攻打府城,你就是这么报效朝廷对你的恩典的吗?”

    听他这么说,孔有德便知道,此人就是登莱巡抚孙元化了,赶忙拱手道“孙军门,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属下也是迫不得已啊。

    那吴桥知县毕自寅,因为他胞弟毕自肃死于宁远兵变,就痛恨我等辽兵辽将,不允许吴桥百姓与我等有哪怕一文钱的交易。

    甚至最后还诬陷我等叛乱,联系周边卫所,欲将我等赶尽杀绝,我等迫不得已,只能打进吴桥,找毕自寅要个说法,此事纯属无奈。”

    堂内的两人听到孔有德这话,不禁一愣,露出了匪夷所思的表情,盯着孔有德看了许久。

    两人都不说话,就这么死死的盯着,仿佛他脸上有什么东西一样,看的孔有德心里毛毛的,只能说道“属下也知道,孙军门您不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孙元化’仿佛是确定了什么事情一般,开口说道“即便是如此,本官让你在密神山待抚,你为何讨价还价,就是不肯就抚,甚至趁着夜里,杀入城内?”

    看着孙元化情绪稍微平缓了,孔有德放心了一些,然后说道“孙军门,您也知道,末将的步营千总孙龙叛逃,中途杀了王象春儿子一家,王象春的家族是有多大的权势,想必您也知道,就算是周阁老出面,也不一定能保下我等性命。”

    不等孙元化反驳,孔有德又说道“孙军门,您以前待我们这些辽东的弟兄不错,我们也不是那忘恩负义之人,必定不会亏大了您,这些日子,您和王大人,就在登州城好好休养吧,这登州的一切事宜,属下先替二位大人扛着。”

    然后对黄桂中说道“你派几个机灵点的人手,保护好二位大人,如果二位大人有什么吩咐,你们照办就是,若是你们做不了主,再来汇报本将军,若是出了什么岔子,本将军拿你是问。”

    “末将遵命”

第141章 蓬莱水城

    说罢,孔有德就向外走,等待他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呢,但是没走多远,孔有德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回头说道“孙大人,地球围绕太阳转。”

    孔有德之所以说这句话,就是为了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当初在吴桥的时候,就是这句话,貌似让李天经很是震惊,而且看起来他也很纠结的样子。

    孙元化和王徽都精通西学,对天文方面的了解,肯定也不少,这句话如果能让孙元化和王徽思考好一阵子,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瞎想,也不会想着寻死了。

    说完这句话,孔有德便头也不回的出去了,留下目瞪口呆的二人,久久不语。

    等孔有德出去后,孙元化和王徽久久不语,过了很久才对视了一眼,仿佛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

    刚走到县衙门口,白云龙就走上前来,汇报道“将军,攻击水城的战事不顺,进攻部队损失惨重,目前已经伤亡了超过四百人,现在都退了回来,后续如何处理,还请将军示下。”

    孔有德不复之前的淡定,赶忙率人前往北门,查看水城的情况。

    原本以为拿下登州之后,水城唾手可得,就派出崔永平和总计两千人的部队,前去进攻水城,结果到现在都没拿下来,还损失不小,完全出乎孔有德的意料。

    登上北门--镇海门的城楼后,就看到戒备森严的水城,蓬莱水城的城墙高三丈,而且城头之上,还有红衣大炮,各型号的佛郎机在内,数量不少的火炮,想要短时间内拿下蓬莱水城,看来是没那么容易了。

    蓬莱水城的历史,也相当久远,要追寻到宋代。

    宋庆历二年在此地设置刀鱼巡检,泊刀鱼战棹,备御契丹,名刀鱼寨。

    明洪武九年始筑水城,北砌水门,南设振扬门,以土城绕之,引海水入城,易名备倭城,用于操练水师和停泊战船,戚继光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的时候,就曾在此训练水师,抗击倭寇。

    城墙绕小海因地就势修筑,顶宽二丈五尺,高二丈五尺到三丈不一,周长约五里,附设垛墙、敌台、炮台、护城河等。

    蓬莱水城南宽北窄,呈不规则长方形,仅设两座城门,北面为通向渤海的水门,南面则为通向登州的振扬门,与登州城的北门--镇海门南北相对。

    最重要的是,水城内驻扎着登州水师,还有部分陆师,整个城内没有普通人,完完全全就是一座军城。

    大明朝廷自永乐至宣德年间,为了增强海防军队的机动能力,必要时全力增援警急地段,先后在登州、文登、即墨设立了相对独立的海防机动部队,这就是号称海防三营的登州营、文州营和即墨营。

    这三营的士兵,都是招募来的卫所兵或者普通士兵,营指挥使为从二品,高于卫指挥使的正三品。

    各营的驻地又设在所控各卫的中心地带,指挥协调及出击增援,均为便利,其中,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便是登州营。

    登州营设参将、游击各一员,负责训练军队。除防守任务外,每年春秋两季还要与别处驻军轮流调往京师参加校阅。

    军队配以金符,如果朝廷有诏令调动,必须经省和府共同复奏,并合验金符后方可调遣。当然,到崇祯时期,不再需要前往京师了。

    弘治十二年,登州营归登州都司与莱州巡察兵备道共同节制。

    嘉靖三十四年,改莱州兵备道为登州兵备道,登州营归登州都司与登州巡察海防道共同节制,并成为海防道中军,改称团操营。万历二十一年,团操营分为左右二营,后又编为水军十二营。

    天启年间,水军十二营归山东总兵统辖,水军十二营的官兵数量,差不多五万人,当然,这其中肯定有很多的空额,这年头军官不吃空饷,就和文官不贪污一样罕见,所以,实际的兵力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这些都不是很让孔有德担心,他最担心的,是蓬莱水城内,守军的指挥官--张可大。

    昨日城外大战一场,他知道张可大是个狠角色,若不是李九成阵前成功策反了张焘部一半的兵马,那一场战斗谁胜谁负,还很难说。

    现在他把守水城,想要轻易拿下水城,怕是没那么容易了,想要拿下水城,只能调集所有的红衣大炮,轰塔水城城墙,而后再展开进攻。

    ......

    两个时辰前。

    登州城内接二连三传来的爆炸声,冲击着水城总镇府里张可大的耳膜,他的一颗心也悬到了半空中:孙元化优柔寡断,以抚为策,屡屡退却,以致纵虎为患,不可收拾!

    昨日,他亲率麾下将士剿杀孔有德叛军,本来小胜一筹,只待城内的红衣大炮运达,就可大破孔有德部叛军,谁能想到,张焘部临阵倒戈,以致麾下兵马腹背受敌,被左右夹击以致败退。

    现在是夜间时分,压根看不清楚登州城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听到不断传来红衣大炮开火的巨响,肯定是叛军在攻城,城内守军与叛军发生了交火。

    他最担心的是,一旦城中辽兵再如白天一样,这个时间点来一次阵前倒戈,成为叛军的的内应,这座大城的命运将是凶多吉少!

    “报--张大人,孔有德叛军从西门攻城,城内辽人守兵趁机作乱,耿仲明趁乱开门迎敌,城内辽营辽民全部叛乱,孙大人正在全力镇压!”一名哨探满身血污,跌跌撞撞地冲来跪禀道。

    张可大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没想到张焘部真如他所想的那样,又一次发生了倒戈的情况。

    他现在时分的后悔,白天的时候就该据理力争,让张涛来守水城,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现在就算去救援登州城,恐怕也是于事无补了。

    “快!备鞍,去振扬门!”张可大大步流星冲出院子,翻身上马,往振扬门飞奔而去。

    水城已成登州的最后一道防线,他要赶往最前线督战!否则,水城一旦被突破,叛军恐怕就更无法抵挡了。

    此时的振扬门外,不断的传来炮声,而且火光连天,人喊马嘶,此起彼伏。

第142章 偷袭失败

    张可大才赶到振扬门城楼,就看到了许多守城的兵丁,已经登上了城墙,严阵以待,准备迎击可能到来的叛军攻击。

    很快,一个又一个快马飞奔来报,带给张可大俱是惊心动魄的消息:登州城中的各营兵马,抚标营中军参将耿仲明率领抚标营全部投敌,张焘麾下兵马也大部分投敌,登营大部分人马已被打散,只有部分山东兵马还在顽强抵抗,已是寡不敌众。

    登州道宋光兰、登莱总兵张焘、登州知府吴维城、同知贾明杰、知县王铭及乡绅梁之垣等,大小官员全部被贼兵所俘,被拘于耿仲明府邸。

    登莱巡抚孙元化和监军道王徽,正在巡抚衙门组织抵抗,已经打退了一波叛军的进攻,但叛军和作乱的辽兵辽民势众,恐怕很难坚持住了。

    四面城墙均已陷落贼手,贼兵夺得了城楼上包括所有红夷大炮在内的大量火炮军械,正在准备组织兵力,前来强攻水城。

    而此时的水城,虽有包括红夷大炮在内的几十门火炮,但都设在东西两个方的炮台上,难以对攻打振扬门的叛军派上用场。

    看着登州城和水城之间,密密麻麻举着火把的叛军,浩浩荡荡的杀过来,张可大知道,巡抚衙门被攻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甚至很可能现在已经被拿下来了。

    只见满身鲜血的中军官飞驰奔回,滚鞍下马,上气不接下气地哭诉道:“都督,水城多半也是受不住了,大人你快走罢!”

    张可大瞪着血红眼睛狠狠地扫了他一眼,重重地哼了一声道:“走?往哪儿走?知道做臣子最紧要的是什么么?那就是恪守臣节!”

    中军官几乎是在声嘶力竭地呼喊了:“张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拼死也会保护大人从水门撤退,方能另图再举啊!”

    张可大摇摇头,突然面露微笑道:“想我张可大祖上三代追随圣上征战,从拿这份俸禄起,我就一直在准备着这一天。

    身为朝廷大都督,总镇一方,岂能丢下防区苟活于世?能死在疆场上,这才是一个大明武将最无上的荣耀!”

    水城震阳门与登州城震海门之间相距三四里,两城中间隔着一条从登州城内穿城而出的密水河,算起来并不算很难防守,有着火炮的轰击,打退叛军的进攻并不难。

    打定主意坚守后,张可大大声命令道“传令下去,将所有红衣大炮,都集中到振扬门,东西两面城墙各留五门佛郎机,其余各型火炮,也全部运到南城墙。

    再派人下去,将护城河上的两座吊桥毁掉,不要给叛军可乘之机。

    本官麾下正兵营,加上水师官兵加起来将近六千人,水城粮草储备也还充足,重点防守振扬门,必定能坚守到朝廷援兵来临。”

    中军官看到张可大如此坚决,也不多说什么,将命令传达到下去了。

    很快,城外的叛军就蜂拥而至,虽说晚上不适合作战,但是叛军的火把将自己的位置暴露了,很容易就找到目标。

    “轰”“轰”

    固定于振扬门城楼的两门红衣大炮,发出了怒吼声,一片散弹随之而下,外面举着火把的兵卒,肉眼可见的倒下了一片。

    “砰砰砰”

    城墙之上数量不多的火铳兵,也扣下了手中鸟铳的扳机,弹丸如雨点般落下,砸入城外的人群之中。

    城下也开始了反击,弓箭,火铳不停地朝城头招呼,但是因为城头居高临下,而且有城垛防护,守城的一方永远都是占据优势的。

    带队攻城的是步兵一营千总崔永平,他原本是想着拿下登州之后,快速偷袭一波,顺便拿下水城,但是没想到敌军防备的这么好,偷袭计划失败。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既然偷袭失败了,那么就把偷袭变成强攻就是,趁着夜晚敌军准备不足,一鼓作气拿下水城。

    谁知城头的守备如此森严,而且城头的火炮不少,如果继续这么强攻下去,自己手下的士兵估计都得留在这了,看到敌军城头又新增了两门红衣大炮,他果断的下令,全军撤退,带上身边受伤的队友。

    由于是夜间,即使有着火把,视线也不是特别的好,队友们倒下了多少,这些士兵都不知道,但是肯定知道有人倒下了,不免有些恐惧,若这场战斗发生在白天,恐怕不用崔永平下令,士兵们就已经溃逃了。

    崔永平的撤退命令一下达,下面的士兵也不墨迹,直接掉头就跑,然而城头守军的火炮依旧在肆虐,路上不断地有人倒下。

    撤出安全距离之后,崔永平清点了一下损失,减员多达二百三十人,当然这减员的肯定不全是阵亡的,肯定有一些受伤之后,没能跑回来,或者没有被队友带上的,估计也有一些迷失了方向,撤退到其他地方去了。

    但这次损失,对于崔永平来说,真的不小了,白天一战,他手下的把总刘宝战死,五百步兵只回来了不到一百个,这次又损失了这么多人手,减员的二百三十人,起码有一百五十是他的部下。

    而且回来的还有很多受伤,加起来也有两百多人,可以说他麾下的人马,现在还能够投入战斗的,只剩下六成了。

    现在明军在水城城头的防御已经很完备了,就凭自己手下的步兵去攻城,纯粹是去送人头,只能等到天亮,用登州城头的红衣大炮轰击一遍,再去进攻了。

    然后崔永平就派传令兵,进城将这个消息巴奥高了孔有德,请求他的后续安排。

    此时,孔有德也在等待着红衣大炮的到来,登州城内的战事,基本已经结束了,除了零星的一些抵抗,已经没有能构成威胁的军队或者团伙了,用不着红衣大炮了。

    现在进攻的重点是水城,不用红衣大炮,根本拿不下来。

    水城一共有五门红衣大炮,登州城可是有十五门,数量上完全碾压,根本不怕与水城的红衣大炮对轰,而且水城内根本没有普通百姓,只有水师营,陆营,以及张可大本部人马,和少量军官的家眷,可以毫无顾忌的攻击。

第143章 忠心的管家

    差不多半个时辰后,全部的十五门红衣大炮,就都被安置到位了,登州北城墙距离水城振扬门差不多是三里,刚好在红衣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内,可以有效的发挥这些‘战争之神’的威力了。

    炮兵营的炮兵们早就熟悉了佛郎机的操作,而且对着红衣大炮的操作也懂一些,深知其中有些人,参加过当初的试炮,操作起来相当的熟练。

    其中一门被安放在正对振扬门的位置,由十几个技术熟练,而且参加过试炮的炮手操作,完成了所有的操作步骤,等待着开炮的命令,周围都是一圈没有操作过红衣大炮的炮手,跟着观摩一番。

    炮兵千总苏凯风大声吼道“这前两炮,是给你们演示如何操作红衣大炮,结束后都回到各自的炮位,操作完毕后要大声报告‘准备完毕’四个字。

    都仔细看着,认真学着,若是哪一门炮出现了问题,就别怪本官不客气了。”

    然后他看了看站在十丈外的孔有德,见他微微点了点头,就下令道“开炮!”

    一个举着火把的炮兵,点燃了插好的引线,随着引线不断燃烧,周围的炮兵们都捂进了耳朵。

    转瞬之间,火药燃烧完毕,“轰”的一声巨响,一枚十多斤的实心炮弹,在火药燃烧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推动下,飞向了对面的水城。

    孔有德站在十丈开完,依旧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因为没有捂着耳朵,感觉耳膜都被强烈的震动了一番,站这么远还是不够啊。

    摆了摆头,孔有德拿起望远镜,观看这一次的炮击效果。

    跑弹的飞行速度很快,而且体积也不大,无法追踪炮弹的轨迹,片刻后就看到水城的一段城墙,扬起了一阵烟尘,待烟尘消散后,那一块的垛墙已经不见了踪影。

    红衣大炮的威力果然没有让孔有德失望,之前一直没有亲眼看到炮击效果,这一次,让他对红衣大炮的威力,有了清晰的认识。

    可惜因为太过笨重,无法轻易移动,所以只能用于城池的防守,和战船之上,无法应用到野战之中。

    看来以后有必要弄出一些轻便的火炮了,不然野战之中,这红衣大炮根本用不上。

    随后士兵们开始清理炮膛,与佛郎机不同,佛郎机体型小,有多个子铳,在其他子铳发射的时候,已经发射过的子铳可以清理和装填火药炮弹。

    炮兵们将用羊皮沾水,然后用一根棍子捅进去,擦拭炮膛去除残留火星和杂质,然后用湿抹布覆盖在跑堂的外面降温,等这些工序进行的差不多了,再将火药倒入炮管,用棍子捣实,再放入实心炮弹。

    为了防止炮弹从炮膛内滑出,还将一些棉絮,破布塞入其中,再压实,从大炮尾部的引火孔内插入引线,算是完成了一词完整的发射过程。

    这个过程极为繁琐,而且所需人力众多,但孔有德估计,要完成一次发射,差不多需要用掉四五分钟的样子,纵然红衣大炮有着诸多的缺点,他的威力仍旧是毋庸置疑的。

    孔有德觉得还是离远点好,毕竟这东西威力这么大,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炸膛事故的,这么进的距离,万一伤到自己就不划算了。

    “苏凯风,这红衣大炮就交给你指挥了,不用担心炮弹和火药不够,火炮工坊里面还有很多,以最快的速度轰击水城,把水城守军的火炮,都给我炸烂了。”

    “崔永平,白云龙,等水城被炸出缺口,或者守军崩溃的时候,你们直接带人冲上去,拿下水城即可。

    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末将遵命!”

    随后孔有德就下了城墙,城中还有许多事情是要处理,攻下水城没有任何悬念。

    无论是军队数量,粮食,火炮,弹药,还是士气,都全方面碾压水城,用不着担心什么。

    ......

    孔有德身为登州参将,正三品的武将,自然是在这登州城中有自己的府邸,府中管家,佣人,丫鬟一应俱全,除了妻妾,其余该有的都有了。

    不过没有妻妾,对孔有德来说也不错,跟一个与自己没有感情的女人生活,他感觉很别扭。

    而且一般的女人对自己丈夫的了解,都远远超过其他人,要是真有妻妾,自己与原本孔有德的区别,就很容易被发现,那时候可就不好处理了。

    在攻下登州城之前,孙元化也没有对这座‘孔府’怎么样,毕竟里面就是些丫鬟,佣人之类的,就算是把整个府邸都拆了,人都杀光,也不能把孔有德怎么样。

    走到府邸大门口,就看到府邸的管家和一群佣人等候在门口,管家名叫张大福,跟随孔家已经二十年了,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他还有两个儿子,张荣和张华,一个十八,一个二十,自小就在孔家。

    孔有德原本的记忆中,就有他们,毕竟太过熟悉,就算记忆丢失大半,有关他们的记忆,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福伯,我离开登州这些日子,府里情况怎么样?”孔有德很随意的问道。

    管家张大福有些自豪的说到“将军,这些日子没有什么大变故,一切都和将军出发的时候一样,一件物什,一个佣人和丫鬟都没少。

    将军的事情传回登州之后,各级基官府都没有问男我们孔府,就是有些泼皮无赖,还有少许登州百姓前来闹事,都被护院赶跑了,后来就没人敢来闹事了。”

    孔有德很满意,看来和记忆中的差不多,这个管家办事能力还是很靠谱的,而且很忠心,自己闹出这么大的事情,一般来说即使不被抄家灭族,府邸的人也会因此受到牵连,暂时被看押起来。

    如果管家不忠心或者没什么能力,早就做鸟兽散了,哪会像这样,和自己出发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福伯,干的的不错,让厨房准备一下,多做些菜,再派几个人去买些好久来,待会有客人,你负责筹备一些!“

    “还有。让下人准备些热水,我的好好清洗一番”

    热兵器战争的初期,一场仗下来整个人都是脏兮兮的,身上沾满了没有燃烧殆尽的火药,还有被硝烟薰过的痕迹。

第144章 一石二鸟

    登莱巡抚衙门里面,现在还住着孙元化和王徽,耿仲明的府邸又关押着登州道宋光兰、登莱总兵张焘、登州知府吴维城、同知贾明杰、知县王铭及乡绅梁之垣等一众官员士绅,这些地方都不不适合议事,所以就把议事的地点,安排在了孔有德的府邸之中。

    很快,李九成,李应元,耿仲明,王子登,魏望侯等一批主要的将领,齐聚孔府。

    看到众人都入座后,孔有德说道“诸位,现在咱们已经拿下了登州城,是时候商议一下,后面的路怎么走了。”

    然后对秦致远说“秦参谋,跟诸位将军汇报一下,此次拿下登州的斩获。”

    秦致远走上前来,拿着一份统计表,满脸笑容的念到“此次战斗,我军一共俘获战马四千匹,各类牲畜一万一千头,缴获饷银十四万七千两,粮草十二万石,盔甲九百二十八幅,军服一万三千套,俘获溃兵五千人。

    武器方面,有红衣大炮十五门,佛郎机等各型火炮一百八十余门,火铳一万一千支,弓弩八百具,戚刀和马刀两万把,长矛三万余根。

    此外还有藤牌,狼筅,钩枪,马鞍仗,栅栏,木绊,草铡,绊马绳若干,数量太多太过繁杂,尚未统计清楚。

    这些只是粗略的统计,可能还有疏漏之处,过几天还会有一分详细的报表,呈给各位将军。”

    众人一听,都乐开了花,这么多东西,再加上城内的武器工坊,足够武装出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了,拿下整个山东都不在话下,众人都不禁有些膨胀。

    九成兴奋地说道“永诗,老哥我建议,咱们赶快用这些缴获的兵器和钱粮,大量招兵,招他个十万兵马,然后西进拿下莱州。

    再一鼓作气,打下青州,济南,东昌,兖州四府,截断漕运,逼迫朝廷与咱们谈判,咱们就和那沐家一样,永镇山东,然后再发展壮大,将来等到时机合适,未必不能取朱明而代之。”

    其余将领听了,都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来很是赞同李九成的想法,毕竟山东的兵马,在他们眼里,的确是不堪一击,想要拿下整个山东,想必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孔有德见此情形,也跟着一起哈哈大笑,他不是因为李九成这个‘伟大’的计划发笑,而是李九成居然自己提出来,要去攻打莱州,正合他意。

    对于历史的走向,孔有德知道个大概情况,很可能原本历史上就是这样,众人拿下登州之后,然后就膨胀了,想着登州这么一座坚城都能拿下来,莱州肯定是不在话下,结果将大部分的资源,都投入到了进攻莱州城的战斗中,结果莱州城没打下来,战力最强的辽东兵,在围攻莱州的过程中折损大半,最后被一波打回原形。

    要知道攻打登州的时候连重型火炮都没有,佛郎机打在城墙上面就是挠痒痒,拿下登州之后,不光有充足的钱粮兵马,还有数量众多的红衣大炮,而且登州城还有火药和火炮工坊,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火炮,或药品,以及炮弹,这么一比较,拿下莱州确实没有什么困难。

    其是孔有德对此也很不理解,接近七个月的时间,红衣大炮轰炸了七个月,估计很多大炮都被所用的最后炸膛了,居然还是没能拿下莱州城,虽然不理解,但是他知道莱州城肯定没这么好打,毕竟李九成等人也不是蠢货,都是打了十几年仗的人。

    然后等到朝廷最终下定决心,调集兵马,接近十万人,前来平叛,然后被一波打回登州城,然后又在登州城被围攻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弹尽粮绝,坚守不住了,乘船逃离。

    又在渤海和黄海上,被黄龙,尚可喜,李惟銮等人统领的东江水师,以及前来支援的朝鲜水师,按在海上摩擦了两个月,要不是碰巧遭遇风暴,尚可喜和李伟銮的舰队被风暴打散了,估计他们连他投靠皇太极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关于为何最终会战败的原因,孔有德隐约猜到了一部分,那就是原本历史上,众人膨胀过度,拿下登州后直接招收兵马啊,没有经过什么训练,就直接开赴莱州。

    也就是说,军队数量虽然多,但是都不是什么战斗力强的兵,就像孔有德沿途招降的卫所兵和流民一般,比普通的卫所兵战斗力强上那么一些,但强的有限。

    不过再加上有着诸多火炮和骑兵的优势,还有连战连胜所早就的高昂士气,吊打前期的部分平叛大军,还是偶很轻松的。

    然而,等到后来关宁军和边军来了,这点根本就不够看,没多久就被打回登州城了,最后就是接近半年的登州围城站。

    所以孔有德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让李九成和耿仲明等人,西进攻打莱州城,顺便抵挡这一段时间前来围剿的明军,自己留守登州,一遍练兵,一边拿下登州府其余的地方,发展壮大。

    差不多到了**月,朝廷下定决心平叛,然后调集大军前来,李九成和耿仲明部也被削弱的差不多了,必定无法阻挡朝廷的平叛大军,实力很定会被大大削弱,甚至直接被消灭掉。

    那个时候,就是自己上场的时刻了,用一直训练充足,极为精锐的部队,击败朝廷的平叛大军,然后吞并掉李九成耿仲明的残部,或者直接顺手将他们也消灭了,再与朝廷和谈,登莱这快递盘,就是他孔有德一个人的了。

    这个计划,可谓是一石二鸟,既能获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又能削弱李九成和耿仲明的力量。

    所以,对于李九成的提议,孔有德很是赞同“九成大哥,兄弟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是还有个问题。

    这登州的南边,还有个文登营,以及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奇山所,百尺崖后所,宁津所等诸多卫所,若是集中起来,怕是也有个两三万人马,不容小觑啊。

    要不这样吧,兄弟我留守登州,对付这些身后的敌人,以及可能会从海上来的东江总兵黄龙的兵马,九成大哥和仲明大哥去攻打莱州和青州,我就在登州为你们筹集粮草,打造军械,二位大哥意下如何。”

第145章 张可大的决断

    众人都寻思了一番,发现这样也不错,登州东面和南面都有大量的卫所,还有个文登营,还有来自海上的黄龙和是尚可喜的威胁,必须要有人防护登州,若是刚拿下莱州,登州就丢了,那他们岂不是要和流寇一般,四处逃窜了。

    防守登州的难度比攻打莱州小不了多少,而且相比登州,莱州和青州更为富庶,留守登州怎么看都不划算,既然孔有德愿意留守邓州,他们几个自然是没什么意见。

    思索了一会,耿仲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孔老弟,我也觉得你这个办法不错,兄弟我对你这个安排没有异议,但是等我只有一个要求,若是黄龙和尚可喜来攻,能抓到他们的话,或者斩获他们的首级,还请你把他们交给我处置。

    若是他们不来,以后我要亲自带兵去东江,找他们两个算账。”

    耿仲明同意这办法,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李九成麾下怎么说也有**千人,耿仲明麾下总共只有四千多人,而且陈光福已经战死了,麾下损失也不小,窝在登州根本没法发展自己的力量。

    “永诗,我同意这安排,但是我也有个要求,莱州毕竟是一座坚城,需要红衣大炮,这登州城和水城一共有二十门红衣大炮,我也不要多了,只要十门即可,后续的火药,炮弹你得给我供应上。”紧接着李九成也表态了,他对这个安排也没什么疑问,毕竟他可不想窝在登州防守,他喜欢冲锋陷阵的感觉。

    耿仲明和李九成两位主要将领都表态了,魏望侯,李应元等也没有什么疑问,倒是孔有德麾下的毛承福不是很满意,但是看孔有德这么坚决,特也没有提出自己的异议。

    随后,众人又商量了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怎么处置城中的辽东难民,城中的那些富户如何处置,缴获的物资,器械,粮饷等如何分配的问题。

    ......

    就在孔有德,李九成等人上衣的时候,蓬莱水城中的张可大,心情糟透了。

    登州北城墙上,十五门红衣大炮早已布置完毕,炮兵们在观摩了两次大炮的操作攻城之后,是都在自己的跑位试射了一次。

    虽然第一次的炮击不尽如人意,但是能做到齐射,苏凯风已经很满意,再联系几次,想必就能够熟练地操作这些红衣大炮了。

    他苏凯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佛郎机都已经这么厉害了,这红衣大炮的威力,更是让他欣喜不已,未来的战争,绝对少不了大炮这种战争利器,而他苏凯风作为炮兵指挥官,功劳自然不会少。

    这十五门红衣大炮,加上一些大号佛郎机,已经封堵了官兵任何南进的可能,他们如果想南进,肯定就是灰飞烟灭的下场。

    在苏凯风的指挥下,已经熟悉了红衣大炮操作的炮兵们,展开了对振扬门、水城总镇府地猛烈轰炸。

    从第一轮齐射开始,张可大就离开了振扬门,转移到了西侧的南城墙上,指挥着城墙之上的五门红衣大炮,反击登州城北城墙上的炮击。

    然而这些炮兵们也不是很熟练,而且在巨大的压力下,更是频频出错,加上叛军有着三倍数量的火炮,所以完全处于被叛军压制的状态,根本无法还手,任凭叛军的红衣大炮尽情肆虐。

    随着炮营的炮兵们的操作越来越熟练,仅仅半个时辰的功夫,就打出了十四轮齐射,二百多发实心炮弹,被倾泻到了水城之中。

    在这些重达十斤的炮弹的摧残下,这座修建于洪武九年,覆琉璃瓦、脊置六兽、三层飞檐、两层楼阁的振扬门,连同振扬门城楼上的两位红衣大炮,也被掩埋在了碎石瓦砾之下。

    而且炮击还在持续,南城墙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叛军轰塌了振扬门之后,又对城墙上的三门红衣大炮所在的位置,进行了猛烈的轰击,现在自己这边,可以说连一发炮弹都打不出去了。

    此时,山东总兵张可大,已经知道水城不可能守住了,虽然叛军现在还没有派步兵进攻,但是水城被攻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红衣大炮被叛军重点照顾,其他的佛郎机之类的小炮,射程根本达不到这么远,现在纯粹是被动挨打的局面,想要反击都不可能了。

    叛军现在火炮数量很多,而且火药,弹丸也根本不缺,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只能能把整个水城都轰炸成一片废墟,甚至不用拍一兵一卒前来进攻。

    只见张可大脸色登时峻严下来,威严地命令道:“旗鼓手吴振姬!”

    “到!”

    张可大解下腰间佩戴的大将军印,交给了长着两只大耳朵的吴振姬,眉棱一挑,沉声道:“命你带好大将军印,从水城撤走,抄小路急往济南,禀报山东巡抚、巡按两位大人;再转往京师,将大将军印交与兵部、皇上!可否明白?”

    “卑职遵命!”!

    刹那间,吴振姬泪下如雨,哽咽道:“张大人,你不能啊!……”

    张可大脸色铁青,声音沙哑,下令道:“与大城共存亡是本督职分所在!

    中军官,令你速往本督府上,用刀剑送婢妾们上路罢!

    若是让他们落入叛军之手,必定生不如死!”

    中军官跪地大恸,匍匐向前,正想开口,张可大“咣啷”一声抽出宝剑,厉声呵斥道:“还不快去!还想死在本督的利剑之下么?”

    中军官向着张可大双膝下跪,“嘣嘣嘣”磕了三个响头:“张总督多保重啊!”

    他拭去眼角泪水,转身消失在烟幕中。

    随后张可大有招来所有的水师营军官,下令道“水城被破已成定局,你等速速集合所有水师营将士,驾驶战船离开水城,切记,小海之上,一片木板都不可留下!

    出海以后,可屯于长山岛,或者直接奔赴东江诸岛,听令于东江总兵黄龙,配合朝廷平叛大军,围攻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几个逆贼,尔等可听明白了?”

    “属下遵命”

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水师虽然归张可大统领,但是张可大并不重视水师,而且也基本用不上他们,所以对他们也就没怎么管理。

    听到张可大的命令后,他们如释重负,还担心张可大要他们一起与水城共存亡呢,既然让他们率领舰队离开,他们又有什么不满呢?

    交代完这些事情后,张可大回到自己的府中,张可大跪辞母亲,吩咐弟弟张可度、儿子张鹿征代他送母亲乘船去天津,以保障母亲的安全。

    此时的张可大心神俱疲,他拖着伤痕累累疲惫已极的身子,独自踉踉跄跄向位于太平楼的总镇府衙走去。

    冬日的寒气格外逼人,张可大瞧着空中飞舞旋转的枯叶衰草,似乎在它们身上找到了自己永恒的归宿。

    来到总镇府,他踱到值房的外间,这里的一瓶一花一案一几,无不相稔,房间左首放置着高高的书柜,堆放着满满书囊,案几上笔砚罗列,有几本碑帖还在零乱翻放着。

    此时此刻,他头脑异常清晰:孙元化主抚,他主剿。孙元化的的抚策彻底失败,他这个山东总兵也是无路可退!思着自己一生南下征黎,挥师灭倭,北上勤王,剿灭白莲教,屡立战功,今受制于孙元化这个颟顸糊涂的巡抚一个“抚”字,施志不得,功将垂败,遗恨终生啊!

    他从笔架上拔下了一管最大号万年枝竹管大提笔,蘸足墨汁,在东山墙壁上飞笔纵横:

    辽事未靖贼围登,

    巡抚昏愦堕帮凶。

    空谈招抚酿国难,

    以身酬志铸剑魂!

    ...

    写毕,他最后望了一眼厅堂正中悬挂着的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思着想着,他眼下能做的就是不逃不降,以死来报效皇上朝廷!

    张可大踱到大门前,面朝西北的皇城方向下跪磕头,之后,他毅然悬梁自尽!

    水城的夜空下,炮声隆隆,烈焰腾空……

    此次事变之后,朝廷赠张可大从一品荣禄大夫、太子少傅,谥“庄节”,赐祭葬,予世荫。建祠曰“旌忠”。

    张可大在出任舟山副总兵时,曾主持修建抵御倭寇的城墙。舟山城内外有数千亩良田,因为海潮害稼,他积极主张筑蓄淡水。几年之后,这里变为膏腴之地。舟山百姓美其名曰“张公”。

    此后,首辅叶向高召赴过仪,褒奖张可大说:“此不特良将,且良吏也!”天启元年,张可大以都指挥使职掌南京锦衣卫,权倾一时。斯时,刑部主事欧阳晖赋诗有“阴霾国事非”一句,扬州知府刘铎书之扇,赠予一僧。

    有人乘机进谗魏忠贤。欧阳晖、刘铎被南京锦衣卫逮治。张可大约束旗尉捐俸助之,还选择居室安置其妻。此时,魏忠贤掌中枢大权,屡兴大狱迫害东林党人等。许多官人士子罗拜其下,以求庇护高升。

    张可大不做逢迎害人之事,展现了他难得的高贵品质。张可大谙熟兵法,兼善诗文,谦恭文雅。闲时雅歌投壶,饮酒咏诗……调任陪京时撰写了《锦衣志》等诗文,风格高雅,内容丰赡。

    万历四十七年,明军大败于萨尔浒,张可大全力支持袁崇焕坚守宁远,抗击后金。他在《书边事》一诗中写道:无端小草出登坛,壮士徒歌易水寒。枉把全师轻一掷,遂将宿将尽三韩。腐儒误国由房,野老吞声恨贺兰。

    ...

    孔府,在城北红衣大炮的隆隆声中,众人的商议,也都接近了尾声。

    为了能够名正言顺,而且为了将来有机会与朝廷谈判,不是不死不休的打下去,必须给众人一人一个合适的职位。

    原本历史上,由于吴桥兵变是李九成和李应元主导的,而且各种战斗指挥也是他们进行的,尽管这支兵马直属于孔有德,但最后拿下登州后,李九成却占据了主导地位,然后在李九成的主导下,众人弄了一堆不伦不类的名号。

    这次就不同了,由于孔有德这个穿越者的影响,他从吴桥到登州,一直没有丢失对兵马的统治权,现在整个登州,还是他手上的兵马最多,所以他的话语权也就最强的。

    所以,孔有德的提议,也被众人所接收,最终的名号是:孔有德任登州总兵,李九成任莱州总兵,耿仲明任青州总兵,魏望侯,李应元,王子登等人荣升参将,其余主要的将领都有所提升。

    这样一来,他们并没有称王称帝,就还有和朝廷和谈的机会,毕竟他们可不想和朝廷死磕到底,现在虽然是天下大乱,但他们都知道本朝太祖的事迹,很容易就领会了其中的精髓。

    而这重身份,也向朝廷标明了他们的需求,也就是一人一府的兵权而已,如果朝廷实在是平定不了,或者所需要花费的代价太大,就把他们自封的官职,赏赐给他们就是,朝廷也算是有个台阶下。

    然后就是对城中缴获兵器,钱粮的划分,由于李九成和耿仲明要去攻打莱州,所以他们以此为由,一共拿去了七成。

    对此,孔有德丝毫不心疼,登州可是有充足的工匠,以及武器工坊的,需要武器自己打造就是,而且那些冷兵器,孔有德并看不中,未来是人兵器的天下,大力发展热兵器才是王道。

    只要李九成和耿仲明能够拖住莱州,以及朝廷前期可能会派来的部分平叛兵马,为自己赢得足够的发展时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众人商议完毕,正准备回去的时候,传令兵进来报告,说水城已经被拿下了,孔有德也发现了,红衣大炮的声音停止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这么长时间的轰炸,估计水城城墙都被轰塌了。

    “列位,水城已被拿下,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孔有德对着在座的众人说道。

    没想到,几人都表示没什么兴趣,不过想想也是,水城就是一座军城罢了,除了兵丁就是军官家属,顶多就是些浮财罢了,他们现在要忙的的事情很多,而且也将登州城的缴获拿到了大半,没必要贪恋那些蝇头小利。

第147章 船呢?

    看众人都不是很想去,孔有德就带上自己麾下的将领,去往水城了,其余众人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府邸,毕竟事情已经商量完毕,没必要再留在这了。

    孔有德快马加鞭赶到水城,映入眼帘的是已经被轰烂的振扬门和一段城墙,护城河已经被士兵们填起来了,不过要进入城内,还需要翻过那一堆被轰塔的城墙。

    跨国城墙之后,孔有德看看到了水城中的小海,然后愣住了,因为他发现,南小海中,空无一物,孔有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的揉了揉眼睛,然后拿出望远镜仔细的观看,发现还是空无一物。

    孔有德不禁怒吼道“崔永平,船呢?”

    站在在一旁的崔永平被孔有德这一吼下了一跳,然后有些摸不着头脑,反问道“将军,什么船?”

    “登州水师的战船呢?上百艘战船,都去哪了?”

    崔永平还是有些奇怪的说道“将军,属下攻进水城之后,这小海就是这样的啊,根本就没看到哪怕一艘船啊,多半是登州水师的人提前乘船逃走了吧。”

    孔有德顿时萎靡了下来,他听到水城被攻克,这么火急火燎的赶过来,就是为了登州水师的战船啊,这么多战船啊,咋就一艘都没有了啊。

    他可还记得,原本历史上,众人被围在登州和水城接近半年,然后扛不住了,最后坐船逃跑了。

    还在海上被黄龙,尚可喜等人率领的水师战船吊着打,损失了近半的手下,最后才在风暴的帮助下,逃到鸭绿江口,投降了皇太极。

    最后投降皇太极的时候,可是携带了很多火炮,以及一万多接近两万人啊,加上被围攻损失损失掉的,至少有三万人乘船逃跑啊,三万人乘船从登州出海,先是在海上漂泊和被攻打两个月,然后逃到鸭绿江口,总不可能是乘坐的小渔船逃跑的吧。

    不说那么多人和火炮需要多少渔船,就算有上千条渔船,供他们逃跑,海上遇到黄龙麾下的水师战船,怎么可能有逃跑的机会。

    这年头,船只前进依靠的是风力和人力划桨,也就意味着小船的速度根本比不过大船,所以就排除掉了原本历史上众人是乘坐小渔船逃跑的可能。

    那么自己制造战船呢?其实也不现实,原本历史上孔有德和李九成,可是将大部分的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到的攻打莱州的军事行动中,哪有什么闲工夫去造船啊。

    而且后来朝廷下定决心平叛后,集合多省联军平叛,一波就打回了登州,随后便是接近半年的登州围城战,这段时期,主要的任务就是阻挡明军的进攻,就更不可能制造战船了啊。

    那么,剩下的记过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原本历史上没有逃掉的登州水师,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进程,最终导致了登州水师的逃离。

    孔有德现在是欲哭无泪,感觉就像是前世中了五百万,然后彩票被弄丢了一样。

    拿到登州水师的战船,对于孔有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是有利无弊的。

    如果东江水师前来进攻,自己就可以利用这些战船进行反击,或者是通过战船投送兵力,到莱州地界,对最终到来的平叛大军,来一个前后夹击,这些都是很容易操作的事情。

    而且,如果自己这次谋事真的失败了,真的如同历史上一样,被平叛大军一波打回登州,自己还可以利用水师战船逃跑啊,虽然他不会去投靠鞑子,但是可以去投靠郑芝龙啊。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郑志龙现在应该正是快速发展的阶段,貌似一直在跟东海和南海上其他的海盗,以及西班牙,荷兰这些西方国家打海战,争夺海洋霸权。

    就算是自己打不过朝廷,如果率领着这么多战舰去投靠,他肯定不会不接受,作为一个想成为海盗王的男人,郑志龙绝对不会拒绝任何一支来投的力量。

    如果自己没打过朝廷,最终战败,到时候依靠着这些战船,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了臆想,登州水师的战船,已经不可能回到他手上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自己所做的一切谋划,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绝对不会有另外的生路。

    孔有德还是有些不甘心,水城的小海登瀛桥分为两段,称之为南小海和北小海,现在目光所及的只有南小海,说不定北小海还有战船,想到这,孔有德加快速度,前往北小海了。

    前往被北小海的途中,路过水师总镇府,看到了吊在横梁上的张可大,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孔有德还是由衷的佩服张可大,虽然他可能也有着许多的缺点,而且还是自己的敌人,但是他的所作所为,还是对得起自己的身份的。

    他就在想,若是没有张焘这个拖油瓶,无论是原本的历史上,还真是自己现在的这般作为,真的有可能拿下登州吗?

    若不是因为李九成临阵策反张焘部,想必张可大凭借这自己本部的人马,完全可以击败自己和李九成的联军,事实上导致张可大失败的,并非他太弱了,而是因为内部的矛盾,导致了他没有机会力挽狂澜。

    不过现在感慨这些也没用了,大明朝的弊病实在是太多了,光靠着几个张可大,黄得功之类的忠臣武将,根本无法挽天倾,最后仍旧会在不断地内耗之中,轰然崩塌,让关外的建奴捡了便宜。

    “李养性,派几个人过去,将张可大的尸体收敛起来,找个合适的地方安葬了吧!他的妻妾们,也都跟他安葬在一起吧!”

    但是对于他的胆魄,孔有德还是很佩服的,现在张可大虽然已经死了,就没必要跟一个死人纠缠不清了,将他好好地安葬,不光是为了他的气节,也为了自己好。

    安排完这些,孔有德继续前往北小海了,登上登瀛桥,放眼望去,水面同样是连一块舢板都没有,而且北边的水门都还没有关闭,透过望远镜,还能看到远去的战舰的帆影。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孔有德还是感觉一阵失落,自己最后的希望被打破了。

第148章 兵贵精不贵多

    “刘牧,听说了没,孙军门和海防道王大人,上吊自杀了!

    张可大那厮,还想坚守水城,结果被红衣大炮那么一轮乱轰,水城就被攻破了,最后也就自杀了!”

    这个叫刘牧的士兵,用充满疑问的口气问道“有这事?张可大那厮,死有余辜,当初他手下的浙江兵和山东兵,那样欺负咱们,死了活该!

    不过,孙军门待我们这些辽东汉子挺好的,就这么自尽了,着实可惜了。

    这孙大人活得好好地,怎么会突然想着自杀呢?难不成是孔将军逼得?”

    “孔将军哪是那种恩将仇报的人啊!听说孔将军想奉孙军门为王,然后建个还说什么登莱国,孙军门就是不肯,还怒斥了孔将军一顿,孔将军说不过孙军门,只好退了出来。

    然后安排人照顾孙军门和王大人的饮食起居,也不知道这孙军门怎么想的,就打翻了照明的烛台,和王大人一起,悬梁自尽了,看护的人发现的时候,整个房子都烧起来了,最后合力灭火,还是没能把就下来!”

    刘牧哀叹道“哎!孙军门这么好的人,怎么就想不开,想要自尽呢?”

    “这谁知道啊!我还听说了,孙军门死后,几位将军都哭的不像样子了。那几个像咱们一样,看守的士兵,被孔将军下令杖毙了,连看守的千总,也一并杖毙了!”

    名叫刘牧的士兵噤若寒蝉,有些担心的说道“咱们可得盯紧点,万一这房中的几位,也想不开,咱们开始要被连累的!”

    “是啊,希望他们不要做傻事!……”

    孙元化和王徽,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死了,他们可都还活得好好地,这都是孔有德安排的一出戏。

    原本的历史中,众人看到孙元化宁死不称王,无奈之下,只得安排一条船,护送孙元化,王徽,张焘,吴维城等人回京师,然后孙元化就被温体仁一党构陷之死,用于攻击首辅周延儒,从而夺取首辅之位。

    知道这段历史的孔有德,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但是孙元化和王徽的家人,大部分都不在登州,为了他们家人的安全着想,孔有德就安排了这一出戏码,让他们的家人不至于被牵连到。

    这两个说话的士兵,就是被故意安排的,这个院子的房间中,关押着登州道宋光兰、登莱总兵张焘、登州知府吴维城、同知贾明杰、知县王铭等人,这些人都是要被放回去的,杀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甚至可能让朝廷更快下决心平叛。

    为了不让被看押的众人发现这事刻意为之,这两个士兵就在院子门口,假装随意聊天,说出了这些事情。

    院子门口距离房间有些距离,房间内的人勉强可以听到,而且还需要仔细倾听,才能听清楚,他们也就会更容易相信这件事情。

    孔有德决定,再过几天把这些官员放回去,他们自然就能‘孙元化和王徽自尽了’这个消息,连同张可大自尽的消息,一起传到朝堂之上,这样一来,孙元化和王徽的家人,短期内就应该没什么危险了。

    ......

    东校场大营。

    随着一阵嘹亮的喇叭声响起,一个军官扯着嗓门大喊道“午饭时间到!上午操练到此结束!各队原地解散,休息一刻钟。听号声集合开饭!”

    “小伙子们,接下来的日子,你们只需要加紧训练就好!

    白米饭管够吃,你们尽管敞开肚子吃,今天又宰了十头肥猪,让你们好好地吃个痛快!

    将军大人早就说过了,只要跟着将军大人,听从将军担任的命令,保证饿不着你们!谁要是敢在训练的时候偷懒,到时候被驱逐出军营可就怪不得别人了!”

    听着军官的话语,尽管士兵们都很疲惫,但是一个个脸上洋溢的笑容,确实很真诚的,能吃一顿饱饭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难得享受了,更别说还有猪肉这种东西。

    拿下登州的第二天起,孔有德就开始整编部队,那些招降的士兵他一个都没要,全部留给了李九成和耿仲明,让他们手边去了。

    而且他还将军中的部分老弱,从战兵位置上裁汰下来,不过并不是直接将他们开出,而且成了专门的炊事营,他们就成为了其中的炊事兵,以后大部分情况下不再负责战斗,而是负责给战兵们做饭。

    随后又请了一些城中酒店,客栈的厨子,教授他们烹饪的功夫,本来那些厨子不愿意泄露手艺,就是不愿意教。

    砍了几个脑袋之后,都放弃了抵抗,他们虽然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比起直接被砍死,他们还是选择了前者,而且要他们干这些也不是无偿的,教的也不是他们的拿手绝活,只是一些普通的菜品和烹饪技巧而已,所以也就没有那么抵触了。

    成立了专门的炊事兵之后,士兵们都不再需要自己亲自做饭了,从而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参与训练,大大的提升了训练进度。

    现在孔有德手下的战兵数量,经过裁汰和作战的损失,只有六千多人了,不过孔有德并不准备大规模扩军,他从辽东难民之中,挑选了六千青壮,编入新兵营之中。

    兵贵精不贵多,有一万两千人的精锐战兵,前期足够了。

    山西和陕西的农民军,除了核心的几千人之外,其他的士兵,都是拿起武器的农民,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训练,打顺风仗是可以的,一旦遇到不利的情况,马上就会散乱,伤亡惨重。

    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等人,都曾经用几千精锐的官军,打得几万十几万农民军到处乱窜,这里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这些新兵被编为了六十个百人队,百总则由孔有德的亲兵担任,掌握对新兵们的绝对控制权,然后就是纪委严苛的训练了。

    可以说从早晨天亮,一直到太阳落山,新兵们都在进行训练。

    孔有德对他们的训练,其实就是后世解放军的新兵三个月训练,也就是在高校和高中军训的基础上,加了些训练项目而已,属于最基本的训练。

    主要训练集合列队,整齐报数,四面转法,起步、跑步等三大步伐,并且制定了训练计划。

第149章 草孩布孩草孩

    从雄鸡的第一声鸣叫,一直到早饭这一段时间里,称之为早操。主要就是练习跑步、队列、报数这些前世小学的时候经常做的事情。

    早饭之后,一直到到午饭的这一段时间里,主要是进行各种体能训练。比如说:负重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等,这些东西其实就是锻炼体能最好的方式,而且非常简单。

    午饭之后是差不多半个时辰的午休时间,午休之后是下午的训练,内容和上午的基本相同,都是些体能训练,提油先把体能提升上去了,才能更好的进行后续的训练。

    为了保证训练的进度,对这些新兵们的食物供应可以说是不限量的,而且两三天就有一顿肉食,没想到有两个饿久了的士兵控制不住自己,硬生生把自己撑死了。

    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规定了一个上限,当然能保证每个人都吃饱。

    孔有德的想法是,负重跑步,是锻炼耐力,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是锻炼体力,而走横杠,则是锻炼协调性。

    对于这些新兵来说,早晨起这么早对他们来说早就习惯了,因为一天之中最冷的天亮之前的那一段时间,他们之前基本上都是难民,缺乏足够的御寒措施,不止一次在这个时间点被冻醒。

    这年头有没有手机可以玩,一般都早早就睡了,不存在睡不好的问题,而且早操之后,还有一顿早饭可以吃,新兵们都很积极。

    孔有德专门挑选了一百二十人,亲自训练这些项目,就是为了训练好之后,分散到六十个百人队之中,给其他的新兵当活教材。

    然而,很多看似简单的训练,往往就出了纰漏。

    四面转法,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也就是向左,向右,向后转,顶多训练个十几分钟,再笨的人也都学会了,这些新兵就完全不会。

    然而,连最基本的左右方向问题,这些新兵之中就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令他大跌眼镜,随后想想也弄明白,在他生活的年代,小孩子都是从小就接受体育课,像这些已经是最为常识性的东西。

    然而现在是大明崇祯年间,这些新兵们基本都没受过教育,搞不懂这些也不奇怪。

    这个事情,让他联想到后世的一个笑话:草孩布孩草孩。

    抗战时期,川军新兵们连‘一二一’的口号的听不懂,然后军官们想了个法子,让士兵们左脚穿布鞋,右脚穿草鞋,而四川话‘鞋’的发音其实是‘孩’,于是齐步走的口号,就从‘一二一’变成了‘草孩布孩草孩’。

    孔有德前世仅仅是把这个当做笑话来听的,没想到真的被他遇上了,跟他们说拿碗的是左手,捏筷子的是右手,他们同样是错误不断。

    最后没有办法了,孔有德想出来一个法子,给每一个新兵发一个小布条,绑在士兵的左侧胳膊上,以示区分左右,这样一来,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冬日在阳光下,这些新兵们吃过午饭之后,伸展着四肢,懒洋洋的晒着太阳,整理着腿上的绑腿。

    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这些之前基本都是难民的新兵们,都觉得很是可惜,毕竟苦日子过多了,都有些不适应,觉得腿上绑着这么多布很浪费。

    “这么多、这么好的布,就这样绑在腿上?还不如拿回去,让娘给弟弟妹妹们做衣服,也好暖和暖和!”新兵们不止一次不止一次这么说。

    不过孔有德的严格要求下,新兵们虽然这样想,但是却没有真的这样做。

    随后持续几天的高强度的训练,让这些新兵知道了绑腿的好处,曾有人因为打了绑腿后,开始有不习惯的腿肚子胀,就将绑腿偷偷地放松,训练的小腿很酸,训练之后由于血脉下积而引起涨疼。

    反观其他士兵,基本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早晨跑完十里路,照样不觉得腿有多难受。

    虽然士兵们在能吃饱饭的诱惑下,都很卖力的训练,但总是有偷懒的人,当时被孔有德抓到之后,直接处以二十军棍,然后丢出了军营,永不叙用。

    其他士兵们看到那个士兵凄惨的模样,都有些后怕,还好自己偷懒的想法只是想想,并没有付诸行动,不然的话,自己就要跟这每天充足的米饭,以及以前做梦都想吃到的吃肉,说再见了。

    对着这么严厉的处罚措施,孔有德跟这些士兵们说道“你们现在能吃饱饭,甚至还能吃上肉,都是本将军给予你们,既然给你们这么好的待遇,就要听从本将军的命令,努力训练。

    如果在训练的时候偷奸耍滑,对得起你们吃下的米饭吗?本将军能给你们这些,当然也能收回!

    而且,训练出色的士兵,不光能有更多的猪肉作为奖励,一个月后分配军田的时候,也会优先分配。”

    此话一出,士兵们顿时沸腾了,田地,那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啊,军田对于这些新兵们的吸引力,丝毫不逊色于后世北上广一套房对普通人的吸引力。

    这个时代,土地仍旧是价值最高的财产,君不见那么富商和官员,有钱之后,基本都投入到了田地之上,这东西不光能保值,还能源源不断的产生价值。

    不过这年头土地兼并已经很严重了,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士绅豪强,地主官员手上,一亩土地的价格,早就超过十两银子,一个士兵辛苦一年,也未必能买下一亩土地,而且还不一定有地方买。

    将军大人一直都是言而有信之人,自然不会欺骗他们,只要训练刻苦,将来甚至可能会分配到军田,这些士兵们的训练就更加的卖力了。

    孔有德花了足足一天的时间,亲自将这些训练内容,教给了这一百二十个新兵,然后将他们两人一组,分散到这六十个百人队中,当做示范教材,再由亲兵担任的百总们指挥,一起参与训练。

    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要孔有德操心了,有这些自己亲自训练的士兵做示范,还有自己亲自制定的训练计划,以及忠实的执行自己命令的亲兵们,短时间的内训练,不需要他再过问了。

    原来的部队中,除了那些当初前去援救大凌河时所带的老兵,其他的也都要参与训练,他们虽然也都跟着打过几仗,但是那都是顺风仗,没什么压力,他们的战斗力其实还是很低。

第150章 沙河盐检司

    整个登州城四周,俨然已经成了偌大一个训练场,随处可见训练之中的士兵。

    接下来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孔有德去做,比如开源的问题。

    虽然拿下登州之后,收获了大量的粮草和饷银,短时间内没什么问题,但是不可能坐吃山空,现在手下有着一万多人脱产的军队,为了将他们的身体素质提起来,食物都是不限量的供应,养活他们的花费可不是个小数目。

    孔有德忙完新兵们的训练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总兵府衙门,这个衙门其实就是张焘的登莱总兵府,现在张焘被看押起来了,孔有德理所当然的占下了。

    至于什么东西能保证财源,孔有德想到了一个很普通的东西--盐。

    登州府和莱州府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自然也上好的产盐之地,朝廷在登州府境内设置了大量的盐检司,用于生产官盐,然后发卖出去,作为朝廷主要的税收来源。

    贩卖盐的利润是巨大的,所以催生了许多盐枭,就如同后世的毒贩一样,而朝廷对于贩卖私盐的打击力度,并不比后世对毒贩的打击力度小,毕竟盐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仅次于粮税。

    这些盐枭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网络了大量的亡命之徒作为打手,而且还经常打点地方官,以求能更安全的贩卖私盐。

    但是卖私盐的利润这么大,盐检司和卫所当然也想插一脚,于是盐枭们经常与盐检司的盐丁以及卫所兵们发生激战,搞得登莱两府境内的卫所兵战斗力提升不少,比其他几个府都要高上一截。

    既然卖盐的利润这么大,盐自然就是孔有德看中的第一个发财之道,盐作为生活必需品,根本不愁销路,虽然现在还无法大量的运出去,但是先做早起准备,总是没有错的。

    拿下登州城的第二天,孔有德就下令军队四处出击,控制了蓬莱县全境,蓬莱县作为登州府的附郭县,拿下登州城之后,整个蓬莱县基本就没什么抵抗力量了,只需要在基础重要的隘口和镇子安排些兵力,算是基本上掌控了蓬莱县了。

    登州城东北的海湾。

    沙河盐检司,坐落在海边上,顾名思义,这里是朝廷用来生产官盐的地方。

    居住在周围的都是依靠煎盐为生的灶户,他们世代的工作都是烧火煮盐,生产出来的盐交给盐检司,一部分作为盐课,另一部分则可以换取微薄的利润。

    然而盐检司则负责将这些盐负责发卖,收入大部分上交朝廷,成为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盐检司的主官们自然是可以从中上下其手,获取不菲的利益。

    盐检司巡检虽然只是个正九品的芝麻小官,但却是个抢手的位置,这沙河盐检司的巡检名叫谭伦,也是个要钱不要命的货,尽管孔有德拿下了登州,他依旧没有逃跑。

    他看的很明白,无论登州城里面坐得是谁,盐这个最赚钱的产业是要抓在手里的,这盐检司同样还能继续存在下去,而管理盐检司需要专业的人手,而他谭伦作为巡检,有很大的可能继续留下来。

    既然孔有德拿下了登州,大不了把交给朝廷的盐税交给他孔有德就是,自己依旧能从中渔利,所以在他的坚持下,盐检司和盐户们的工作依旧没有停下来,整个盐检司依旧在运转。

    孔有德来的时候,这些盐户们并没有感到害怕,而是继续他们的正常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孔有德和登州府城的那些高官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穷了,穷的连窃贼都不愿意光顾他们,所以根本不担心有人对他们不利。

    倒是有一些不穷的,通过将盐私自卖给盐枭发了点小财,但是他们的坟头草,早就换了好几茬了。

    看着盐户们一桶一桶的挑着海水回去,孔有德有些疑惑的问道“谭伦,这些盐户为什么要用桶把海水挑回去?就在这附近煮盐不行吗?”

    孔有德是谭伦新效忠的对象,为了在新上司面前混个好印象,谭伦详细的解说起来“大人,这海边的草木不多,而且煮盐是一个时间长的活,如果就在这海边煮盐,冬日里寒风吹得人受不了,夏日的烈阳同样晒得人受不了。

    于是乎,这些盐户们只能把盐水挑回家,倒入每家每户都有大锅里,然后架上柴火,一直把锅里的水都熬干了,剩下的就是盐了!”

    听到谭伦这么说,孔有德不禁摇了摇头,这样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且耗费太大,很不划算。

    一行人走到一户盐户放在家门口的大锅旁边,拿起一块已经熬好的盐坨子,仔细看了看,然后放在嘴里尝尝了,咸味确实是有,但是其中还夹杂着涩涩的味道,甚至还有些苦味,味道非常不好。

    “这就是海水熬煮过、加工出来的盐?”孔有德有些疑惑地问道,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盐。

    粗大的盐粒,呈现出最原始的结晶状态,含有很多的杂质,颗粒表面带着黄黄的颜色,而且颗粒很大,也不均匀。

    在孔有德的记忆里,前世的时候用的都是颗粒很小,雪白雪白的碘盐,哪像是这样,似乎用来冬天腌咸菜时候用的大粒盐也没有这样的难看。

    而且穿越之后,他作为高级军官,吃的和用的盐都是上好的精盐和青盐,也就没怎么关注食盐方面。

    站在一旁得盐户说道“回大人,这就是小人今天熬出来的盐!”

    “这个,这盐能吃吗?这么苦涩,能卖得出去?”孔有德大为疑惑。

    谭伦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看来这新上司对民间的情况都不怎么了解啊,只能解释道“大人,这盐当然能吃!整个大明朝,除了像大人这么尊贵的人,大部分普通人,哪怕是属下这样的,也只能吃这样的粗盐。

    而且,有些穷棒子连这样的粗盐都买不起呢!”

    孔有德就有些疑惑了,就这样的盐,估计拿后世去卖,倒贴钱人家都不一定要吧,居然还会有人买不起“这盐卖多少钱一斤?”

第151章 盐场

    “大人,我们盐检司卖给有贩盐资格的盐商,是六文钱一斤,他们卖出去的价格有多有少,多的能卖到十五文钱一斤,少的也有十文一斤,都是根据行情定的!”

    听了谭伦这话,孔有德心里有底,贩卖一斤盐到普通民众手里起码是十文钱,明末又是钱少银多的情况,差不多六百文钱就能换一两银子,而一两银子的价值差不多是后世一千五百人民币,也就是说这一斤盐的价格至少是后世二十五块钱。

    就是的盐差不多也就两块钱一斤,仍旧有利润,相比之下,大明朝食盐产业是十足的暴利行业啊。

    怪不得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都要将盐业把持在手里呢,一旦发现有人贩卖私盐,抓到了就是砍头的下场,而且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食盐这一产业,能给朝廷带来大量的税收,简直就是一座永远挖不完的金矿啊,只要自己能掌控住登州的盐业,那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白银,流进自己的口袋,然后用这些银子练兵,开矿,冶炼,铸造兵器,发展壮大。

    他想起来曾经曾经看到过的一片杂文,一个不知道啥水平的作者说:林黛玉其实并不穷,甚至比薛宝钗家有钱的多!抛开林家也是侯爵不说,单单她老爹林如海当的那个官,扬州巡盐御史!就算他不贪污,盐商们一人孝敬一点,就足够他富得流油了,而且他如果不收,盐商们还不乐意,所以他们想穷都穷不起!

    扬州的盐商,以及山西的晋商,为什么能这么富有?不就是因为他们获得了贩卖食盐的资格嘛。

    盐是人的生活必需品!人们的生活中都离不开盐,而他们获得卖盐的资格后,从盐检司手中获取食盐之后,就可以大幅度提价销售,而且这些盐商们都会联合起来,垄断经营,导致卖盐的利润非常之高,其他产业根本达不到这地步。

    孔有德也想将食盐产业抓到自己手上,不过眼前还有一个小问题,如果继续采用这种煮盐的方式生产,产量非常有限,而且费时费力,很不划算,所以有必要改进一下生产方式了。

    建造盐场,就是不错的选择,孔有德前世去青岛游玩的时候,曾经远远看过青岛的盐场,占地几千亩的场地,分了许多池子,里面有海水,也有已经接近成品的盐,还有堆起来像一座座小山一般的盐堆,格外的壮观。

    而且,他也很奇怪,盐场也不是个什么高技术含量的东西,为什么大明的盐检司不建造盐场,而是继续采取煮盐这么原始的方式呢?这些问题孔有德不懂,也懒得去弄懂。

    在孔有德的指挥下,海边修建起来了一块占地只有三亩的小盐场,划分了几个池子,分别是盐池、卤水池、结晶池,四周用青条石砌筑,然后雇佣盐户们挑海水到盐池,利用太阳的热量来蒸发水分。

    由于现在是冬天,太阳的入射角度偏低,而且温度也低,所以效率很慢,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才产出了不到三百斤的盐,质量和盐户们煮出来的盐差不多。

    对此,孔有德并没有感觉很意外,这些盐全卖了也才两千多文铜钱,明末是钱少银多,这些铜钱算起来也就五两银子左右。

    不过这倒是让谭伦惊喜不已“总兵大人真乃神人啊,这么小一块场地,只需要一天一夜就能产出这么多盐,若是到了夏天,产量恐怕要翻倍甚至翻两番啊!只要扩建的足够大,这产量必定能提升许多!”

    孔有德看谭伦这么积极,知道他想管理盐场的事情,对此孔有德并不是很放心,毕竟留下这货,是因为手底下的人都这些都不懂,无奈之下的选择,谁都不能保证他是否忠诚。

    沉思了片刻,孔有德便想到了个法子“谭伦,本官有些事情要教给你办,若是能办好,以后这盐场就归你管辖了。”

    这句话一说出来,谭伦立马保证“为将军做事是属下应尽的职责,无论将军有何吩咐,属下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为将军办好事情!”

    “你带人下去,通知这些盐户,以后他们不必再自己煮盐了,全部到这盐场来干活,以后他们就和普通做工的人一样,由盐检司支付工钱,所有产出的食盐,也都由盐检司处理!

    还有一条,以前你们盐检司怎么操作的本官不管,本官可以给你百抽一的分子,干得好还能再加。

    但是,如果除开这些,你还敢再伸手的话,本官的作风你是知道的!”

    孔有德不是朱元璋,不会做那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事情,想要别人给你费心费力的干活,只给一点连家人都养活不了的报酬,有几个人会不伸手啊!

    他给了谭伦足够的利益,而且这利益还跟他的业绩城比例,他肯定就会有干劲。

    听了前面一段话,想到自己马上机会能有更多的收入,谭伦高兴地都快蹦起来了。但是后面一句话,让他出了一身冷汗,这总兵大人的作风,他早就有所为耳闻,若是真的跟以前一样,中饱私囊,被抓住绝对是被全家处死的结局。

    想到这里,谭伦马上表态“大人如此后代属下,属下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属下一定仅仅尽力替将军管理好这盐场!”

    其实他也心理估算过,这三亩地的盐场一昼夜就能产三百斤的盐,一个月就是接近万斤啊,如果盐场扩大一百倍,就是一个月一百万斤,他可以拿到百抽一的分子,也就是一万斤,一个月也有差不多一百多两银子的收入,已经是非常多了。

    一旦经营好了,他的收入比之前的捞油水的收入都高几倍不止,何况这盐场肯定不止扩建一百倍,扩建出千亩的盐场,都不是个事儿,他自然不会冒着全家被杀的风险再去伸手。

    “张荣,你暂时就留在这盐检司,跟着谭巡检学着处理盐务,干得好了你也有分子!”孔有德对着张荣说道。

第152章 以工代赈

    孔有德对这个谭伦还是有些不放心,如果任由他一个人来干,鬼知道会搞成什么样子,这张荣是老管家福伯的儿子,从出生就在孔家,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绝对不会背叛自己。

    把他安排进去,一是为了监视谭伦,而是为了培养他,以后需要用人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手头忠心又有能力的人手不多,只能慢慢的培养。

    谭伦自然也知道孔有德这么安排的目的,不过他也不敢反对,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

    安排完这些,孔有德就回到了登州城中,安排了人手招募难民,然后由他们去扩建盐场。

    拿下登州之后,城中的辽东难民将近有六万人,后来孔有德下令分发粮食赈济难民,差不多又涌进来了两三万人,而且还不断地有辽东难民赶来。

    孔有德虽然分发了一些粮食赈济他们,但是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他也养活不起这么多张嘴,‘以工代赈‘’才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长远的办法。

    孔有德从中招募六千青壮年,编入新军,李九成和耿仲明也从中挑选了不少人,编入军队,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处于无业状态。

    根据孔有德的规划,之后一段时间,需要建设的东西很多,这些无依无靠的辽东难民,自然就是上好的选择。

    对于这样的安排,难民们自然是喜闻乐见的,毕竟虽然不工作也有赈济的粮食,但是不可能让他们敞开了吃。

    听过去干活的饭都是管够的,而且干得好、干的卖力的人还有一些银钱的奖励,或者是一些肉食奖励,这些难民都踊跃的要报名参加。

    这些事情安排下去,就不需要孔有德亲自过问了,他只需要负责掌控大局即可,因为还有更大的财源等着他。

    之前在盐检司看到的盐,都是最原始的盐巴,只是把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干净了,盐里面依旧有着其他的杂质,表面带着黄黄的颜色,非常的难看。

    而且味道是涩涩的,甚至还带一点苦味,盐巴颗粒很大,也不均匀,这样的海盐,用来炒菜的话,孔有德感觉自己是吃不下去的。

    他前世吃的碘盐,都是粉末状的,细细的,白白的,看起来感觉很好。

    孔有德了解过,精盐都是富贵人家才用的,颜色洁白,粉末状,很均匀,摸起来手感很好,做出来的菜味道也均匀。

    比较高档的酒楼什么的,采用的也是精盐,所以菜价都很昂贵,而每斤精盐的市场零售价至少在五六十文以上,而且供货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至于青盐,那就更贵了,产地在西北,也就是甘肃镇,宁夏镇,固原镇,也就是陕西行都司一代,非常的名贵,运到山东的青盐数量,数量很少,价格昂贵。

    而且崇祯年间,陕西流贼四起,河南也有民乱,导致青盐根本运不过来,青盐的价格也就一路攀升,现在每斤青盐的售价都在一百文以上,换算到后世的价格,那就是二百多人民币一斤了,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价。

    在山东地界,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才买得起青盐。毕竟买一斤青盐的钱,足够买上十斤海盐了,普通人家可没有这么奢侈。

    这个时代,山东的海盐其实在整个大明根本排不上号,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

    在山东的北面,是长芦盐场,在山东的南面,是江淮盐场,产量都很大,盐的产量也比较好。

    但是,全国最好的盐,依然是出自陕西都司宁夏镇盐池城、惠安堡、花马池,以及陕西行都司(即甘肃)西海(即青海湖)周边的盐。因为这些盐带有些许的青色,故名青盐。

    一直以来,青盐都有咸、寒、凉血、名目等药用功能。

    在大明朝,青盐的最大用处,不是用来调味,而是用来漱口的,差不多等同于牙膏的作用。富贵人家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青盐漱口。

    所以,对于某些人群来说,青盐是不可或缺。现在道路阻断,外面的好盐运不进来,自己生产的粗盐又卖不出去,导致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好盐更贵了;一个是粗盐更加的便宜了。

    所以,在目前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是精盐的话,每石卖到二十两银子,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要是纯正的青盐,卖的价格也就更高了。

    对比粗盐每石二两的价格,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能够将市场垄断的话,精盐的价格可以更高。

    之前听谭伦说,自从陕西民乱爆发以后,青盐的供应,就是断断续续的,时有时无,市场缺货已经很久了,有富贵人家已经开出每斤三百文的高价收购,可惜还是没货。

    孔有德就在想,要是在这个时候有大批的精盐出现,利润可想而知,卖到一百文每斤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孔有德就萌生了制作精盐的想法,说白了也就是取出海盐之中杂质罢了,不是什么高难度的工作,孔有德隐约有了些思路。

    孔有德就让人准备相关的材料,他要开始试制精盐了。

    听到这个消息,老管家张大福也跟着过来了,他作为孔府的管家,对于精盐的需求肯定是很了解的,达官显贵家里如果有精盐,就绝对不会用粗盐。

    他跟随孔家已经二十多年了,在他眼里,孔家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孔有德做什么,他都是无条件支持,他有时候也有些自责,自己除了管好这个院子,也没有其他能力,帮不了孔有德这个家主什么忙。

    当他看着家主信心满满得样子,他也清晰的认识到,要是真的可以将粗盐变成精盐的话,那么家主养兵的财源可就有了。

    现在的山东省,甚至是北直隶地区,对于精盐和青盐的需求量,都是个无底洞,多少都不够填的,说是金钱树、聚宝盆一点都不为过。

    很快,下人就按照张准的要求,准备好了相关的东西,福伯也是站在旁边,严阵以待。

    看他的神色,就知道内心颇为有些紧张,这是不可避免的,精盐和粗盐的差价,实在是太大了。要是家主真的能够将粗盐变成精盐,那将军谋事成功的可能就大大的提升了。

    相比而言,孔有德确是很轻松的,因为即使制取精盐失败,还有产量巨大的粗盐生意,足够养活自己手下的军队了。

    何况他还觉得,这个试验的成功几乎是注定的,他将以前的记忆翻出来,认真的理顺其中的脉络,感觉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操作。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405/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阴雄最新章节! 作者:多极世界所写的《明末阴雄》为转载作品,明末阴雄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阴雄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阴雄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阴雄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阴雄介绍:
明末的世界很精彩。英国从内战中解脱出来,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征程。奥斯曼正在经历最后的辉煌,随即便开始衰落,最终沦为“西亚病夫”。俄国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和东欧的征伐,向着“俄罗斯帝国”迈进。荷兰,西班牙,波兰等,也开始由盛转衰。法国,葡萄牙,莫卧儿帝国,瑞典,神圣罗马帝国……主角穿越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此时的大明,朝廷中枢党争不断,黎民百姓生存艰难,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流寇祸乱不断,文明被野蛮战胜的悲剧即将上演。既然无法挽苍天于将倾之际,拦狂澜于将倒之时,那就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基业,参与到这轰轰烈烈的世界浪潮之中。让神州大地,不再陷入野蛮的异族统治,不再如历史上那般沉寂。明末阴雄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阴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阴雄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