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末阴雄TXT下载明末阴雄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阴雄全文阅读

作者:多极世界     明末阴雄txt下载     明末阴雄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6章 白莲教来人

    等这一系列防御工事做好之后,士兵们才开始忙活着搭建营帐,挖排便坑之类的任务,对于这些他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做起来速度非常快,天空彻底黑掉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工作,开始做饭了。

    等孔有德这边忙活的差不多的时候,熊文斌那边的招募工作也接近尾声了,他被去职的时候,还是有十多个忠心的亲兵,跟随他一起的,十几个人一起干活,再加上孔有德派了一些人手帮忙,效率还算是不错。

    尤其是那四个即将要当百总的亲兵,对这事更是上心,这以后都是他们手下的兵,当然要格外慎重的挑选,可供挑选的兵员很充足,他们都拉上一些好友帮忙筛选,尽管筛选的很仔细,但做事的人多,完成的速度也很快。

    孔有德这边刚忙活完,李九成就过来了,他的人马驻扎在山坳内侧,扎营工作很快就完成了,他也想从这些难民中,挑出一部分人手,补充实力,不过还是需要跟孔有德说一声的。

    “永诗老弟,你看着还有这么多难民,你的人也挑选的差不多了,还有那么多人想从军,要不这样吧,剩下的这些想从军的难民,老哥我接收了,也算是帮你减轻一些负担,你看如何?”

    孔有德暗骂一声老狐狸,明明想要扩充势力,说得真好听,不过他也没有反对,毕竟最好的一批兵源,已经被他弄到手了,剩下的这些人,各方面都会差一些,给他也无妨。

    “那就多谢九成大哥了,大哥你帮我解决这些难民问题,兄弟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介意呢?”

    李九成要的就是这句话,乐呵呵的拱手道“老弟你为人敞亮,大哥佩服,我这就去挑选人手了,你忙你的吧。”

    “大哥你去吧,我去处理其他的事情了。”孔有德说罢便离开了,他现在是越来越想弄死李九成,但是眼前不是最佳的时机,只能等拿下登州城再说了。

    那个时候局势稳定下来,能承受的动乱,不像现在,一次内讧,目前取得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回到营帐不久,就有亲兵来报“禀报将军,大营外面来了一伙人,一共五个,自称是白莲教的人,说有要事与将军商议,如何处置,还请将军定夺。”

    听到这个消息,孔有德有一丝诧异,不是因为来的是白莲教的人,而是白莲教居然现在才来,按照他之前的预估,白莲教应该在商河或者新城的时候,就应该来找他了,结果现在才来。

    “搜查一下他们,看有没有携带兵器的之类的东西,如果没有就带进来吧。”

    “属下领命”亲兵说完便出去了。

    亲兵出去之后,孔有德就开始思考,接下来如何利用白莲教的问题了,以及如何与他们相处。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源于佛教的净土宗,东晋的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南宋绍兴年间,昆山僧人茅子元,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说起来白莲教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它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

    它的教义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接受,所以常被利用做组织人民反抗压迫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些野心家,谋取权利的工具。

    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流传到清初,又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虽遭到满清政府的多次血腥镇压,但到了嘉庆元年,白莲教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造反运动,是白莲教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造反。

    万历末年,河北滦州的白莲教徒王森,自称曾救一狐,狐自断其尾赠之,有异香;以此号召徒众,人多归附,故称闻香教,自号闻香教主,教徒遍及冀、鲁、赣、晋、豫、秦、川等地,其中山东教徒最多。

    所以闻香教说起来也算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后来王森跟弟子发生矛盾,互相攻击导致暴露,被官府抓到,病死狱中。

    闻香教的势力就分为两支,一支由徐鸿儒领导,在山东一带活动,另一支王森的儿子王好贤和他的另一名弟子于弘志领导,在河北开邑、景州一带活动。

    天启二年,徐鸿儒、王好贤、于弘志等约好中秋节那天在河北景州、蓟州、山东郓城同时起事,然而由于没有配合好,徐鸿儒于五月十一日单独率先起事,于弘志于七月在武邑和景州交界的白家屯起事,九月,泽县的康傅夫率众起事,河南汝宁府固始县李恩贤起事,一度发展到几十万人。

    随后前大同总兵杨肇基,被启用为山东总兵官,迅速消灭镇压了这次规模浩大的闻香教造反行动,然而并不可能消灭所有的白莲教徒,起事失败后,他们依旧回归暗处,继续秘密传教,意图东山再起。

    这些事情,孔有德都是知道的,现在自己率军发动叛乱,规模也已经不小了,白莲教想要搭一波顺风车,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不过没想到,他们来的这么晚。

    很快,白莲教的人就被带了进来,让孔有德意外的是,为首的居然是一名女子,年龄大概在二十岁左右,而且姿色上佳,孔有德眼睛都看直了。

    这女子放在前世,可能只是中等偏上,毕竟营养普遍正常,化妆整容之类的也很常见,有些美女不足为奇,但是这大明朝啊,女子一般都不抛头露面。

    而且,孔有德目前是叛军将领的身份,军中都是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根本没见过什么女人,虽然时间只有一个多月,还没达到那种“当兵两三年,母猪赛貂蝉”的地步,但还是有些挪不开眼睛。

    那女子看到孔有德如此作态,不由的有些恼怒,但是现在是他们白莲教需要寻求助力,有求于人,只能提醒道“不知阁下可是孔有德孔将军?”

第107章 白莲圣母

    一句话让孔有德惊醒过来,为了掩饰自己刚才的举动,扫视了几人一遍,喝问道“本将军就是孔有德,你们几个都是白莲教的人?不怕我把你们抓起来送给朝廷吗?”

    白莲教的几个人也不露怯,他们既然干来到这里,注定不是胆小之辈,站在女子旁边的一人说道“孔将军,我等就是白莲教的信使,在下是护法王杰,这位是我们总坛的护教圣女徐诗茗,至于将军说的将我们抓起来送给朝廷,只是说笑罢了,我等和将军可是一路人。”

    孔有德听了也是一愣,这女子居然是白莲教的圣女,那她老妈岂不就是白莲圣母咯,难不成白莲圣母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抛开这些奇怪的想法,孔有德还是不跟他们废话,直接点名问题“本将军素来没有和你们这些教门中人交集,你们这次前来,有何图谋?”

    为首的徐诗茗也没有废话,直奔这次任务的主题“我等这次前来,是代表白莲教,希望能与孔将军结盟,共举大事。”

    孔有德早就猜到了,他们来只可能是为了结盟,天启二年,他们在兖州和东昌两府,聚集了几十万教民,依旧被朝廷无情镇压下去了,崇祯二年,他们又在莱阳起事,结果还没翻起什么浪花,就被山东总兵张可大一巴掌拍死了。

    现在自己这支军队,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到现在为止,未尝一败,他们自然会想到结盟,共同对抗朝廷。

    孔有德其实并不介意与他们结盟,因为目前实力还不是很强,能把白莲教拉拢过来当帮手,总比让他们添乱的好。

    至于白莲教的危害,他也不怕,等自己发展起来,直接一脚踹开他们就是,然后断了他们的根基,他们要么选择彻底臣服,要么选择另寻出路。

    孔有德不先提出来,是为了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一来就是他们想结盟,然后可以以此为要挟,获得更多的好处。

    “哦?结盟?这个本将军可以考虑考虑,不知道你们打算如何结盟?”孔有德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仿佛这事对他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不值一提。

    徐诗茗一看有戏,赶忙抛出了他们的条件“只要将军可以与我白莲教结盟,我白莲教二百万教民,可以与将军一起,攻城略地,然后打下整个山东,到那个时候,我白莲教只要兖州府和济南府,其余四府皆归将军所有。”

    孔有德看徐诗茗的眼神,就像是看傻子一样,这白莲圣女到底是天真呢,还是真的蠢,居然会有这么异想天开的想法,他孔有德也只不过想拿下登莱二府,白莲教居然想要整个山东。

    “徐诗茗,如果我没猜错,天启二年你们白莲教起事的总头领--徐鸿儒,应该是你的长辈吧,难道他的失败,还没让你们醒悟过来不成?”孔有德毫不客气的说出了这件事,免得她继续做白日梦。

    果然,这件事情是徐诗茗心头抹不去的痛,她整个人顿时萎靡了下来,不过她还是强作镇定“没错,那的确是家父,那次举事失败,是因为家父没有准备好,王好贤又没有配合,仓促起事才失败的,这次我白莲教可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会再重蹈覆辙。”

    看来没有猜错,怪不得她能以一介女流之辈,在白莲教内部取得话语权,原来是徐鸿儒的女儿啊,这就说的过去了,不过显然她还没有清醒,还在用‘没有准备好’这个理由,来解释那次的失败。

    “那依照你们的打算,你们准备在何时何地起事?”

    “若是将军愿意与我等结盟,待将军拿下登州之后,我们就从青州府起事,然后夹击莱州府,东三府一个月便可拿下,然后合兵一处,挥师西进,直捣济南城,不出两个月,西三府也能拿下。”徐诗茗自信满满的说道,仿佛这是一件注定能成功的事情一般。

    孔有德觉得有必要让她清醒过来了,不然这事情根本没法谈,她虽然是白莲教的使者,能代表白莲教的意思,但应该不是所有的掌权人物,都是这么个想法,要真是这样,自己还是不要跟他们合作的好,少了他们白莲教,并不代表着不能成事。

    “徐诗茗,天启二年,你父亲起事之后,教民发展到了三四十万人,这你是知道的,可是你知道朝廷打败你父亲,一共用了多少军队?”

    徐诗茗很不愿回想这事,因为他父亲就是在那次起事失败之后,被官军抓住,然后送到京城斩首的,她当时才十岁,在父亲的安排下,侥幸逃过了那次劫难。

    “当时朝廷调集了二十万人马,要不是我父亲仓促举事,准备不足,怎么可能是失败?”徐诗茗还是坚持认为,他父亲是因为准备不足才失败的。

    孔有德穿越之后,专门了解过这个事情,因为有官方渠道的资料,所以了解的比他们多一些“我就这么跟你说吧,当初朝廷确实派了八万人马,不过是号称二十万,吓唬你们罢了。

    事实上,这八万人马,也只是口头上的,朝廷的的军队历来都有吃空饷的惯例,实际兵马可能不足五万,然而即使这五万人,大多都是些卫所兵,负责防守的。

    真正用于进攻的,只有时任山东巡抚赵彦手下的抚标营五千人马,时任登莱巡抚袁可立手下的登州军,还不到一万人,以及山东总兵杨肇基手下的部分兵马,路过山东前往辽东的部分浙江兵,总数加起来还不到两万多人。

    当初朝廷就是用这不到两万人,击败了你父亲三四十万教民,而是还没用多长时间,你觉得凭借你们的教民,能抵挡住朝廷的大军吗?”

    听到孔有德所说的一切,徐诗茗不禁有些呆滞,她从来没有想过,父亲的三十四万人马,居然是被朝廷区区两万人击败的,不过他还是不愿意承认。

    “你胡说,朝廷明明就是派了二十万人马,到你嘴里居然成两万了,你有什么证据?”

    孔有德看他不见棺材不落泪,只能拿出真凭实据了,他让黄桂中去把之前整理好的,有关天启二年平叛经过的塘报,公文以及其他资料拿过来。

都108章 结盟

    很快,黄桂中拿来了一沓厚厚的材料,在孔有德的示意下,递给了徐诗茗。

    徐诗茗也是识字之人,拿到这一沓材料之后,快速的翻动起来。

    然而她越翻越绝望,孔有德真的没有骗他,这些都是朝廷的公文,塘报,不可能作假的。

    没想到朝廷击败她父亲,真的只用了不到两万人马,而且损失还不大。

    那么之前的那些计划,完全就是白日做梦了,她不禁开始思考,难到她们白莲教举事,真的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吗?

    当她看向抬起头来,发现孔有德正在笑眯眯的看着她,不禁又打起精神了。

    看到孔有德一副很得意,而且信心满满得样子,肯定有着周全的计划,因为他对朝廷的实力很了解,不会出现这样可笑的计划。

    那么,只要只要与他结盟,按照他的计划实施,未必没有成功的希望啊。

    虽然这样一来,他们白莲教所获得的利益会少一些,但总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强。

    “看来孔将军说的是真的,看孔将军信心满满得样子,肯定早就有了自己的计划,不放说出来听听?”

    孔有德也挑明了“你们白莲教,不是打仗的料,经过天启二年朝廷的打击,虽然恢复了不少实力,但肯定没有那时候强,就算再次起兵对抗朝廷,也不过是重蹈覆辙罢了,所以作战的事情,不需要你们来插手。

    不过,你们白莲教的教众遍布山东,而且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倒是可以为我军打探消息,提供情报,攻城的时候当内应,待本将军拿下登莱二府,可以为你们提供一些助力,帮助你们夺取青州”

    徐诗茗虽然是白莲教的‘圣女’,但不是权利最大的人,和她权利差不多的还有四个人,而权利最高的,是他父亲的弟子王林,当初商议的目标,其实就是夺取一府之地,然后再徐徐图之。

    而徐诗茗提出的计划,完全是她自作主张,想要谋取更大利益,当她的梦想被现实击碎之后,她也不再对那个计划抱有幻想,而且孔有德所说的,和之前的计划差不多,有可行之处。

    “既然孔将军有此计划,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这是两份结盟书,将军请过目。”徐诗茗说罢,从护法王杰手中拿出两张文书,递给了孔有德。

    孔有德接过来之后,发现这结盟书上的内容不多,都只做了基础的规定,比如双方不能互相攻击,要对方的人员提供帮助,必要时互相支援等等。

    现在确定下来了,直接将新的条款补充上去就好了。

    发现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孔有德说道“这些条款,本将军看过了,没有什么问题,我都同意”

    这结盟书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条约,不过孔有德一点都不介意。

    因为,条约这东西,不就是用来撕毁的么,需要的时候它就有着巨大的效力,但是不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撕毁。

    比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凡尔赛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有必要的时候,想撕就撕呗。

    “至于这扯旗称帝之类的事情,本将军不会做,你们最好也不要这么干。”

    孔有德想的是割据登莱,而不是和朝廷硬刚到底,如果真的扯旗造反,登基称帝,那就真的是不死不休了,这一点老朱家的祖宗朱元璋就干的很不错,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当初元朝还没灭掉呢,朱元璋就跟陈友谅和张士诚玩命的火拼,还不担心蒙元朝廷来剿灭,不就是因为西北方向的亳州,有个正式称帝的大宋皇帝--韩林儿嘛。

    一众造反势力,翰林儿那一支并不是最强的,却是元朝军队进攻最猛烈的,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称帝而已,不称帝还有的商量,称帝了就是彻底的不死不休了。

    孔有德可不认为,自己短时期内,能有和大明朝廷抗衡的势力,朱元璋的策略,才是最适合他的。

    只要不称帝,然后把大明朝廷打疼了,就能议和,然后发展势力,刚好外有后金,内有流寇,可以吸引朝廷注意力。

    孔有德自己是不会称帝的,他就担心白莲教脑子不清醒,为了占据主导权,悍然称帝,牵扯到自己。

    “孔将军的忠告,我等记下了,既然孔将军都看过了,也都同意了,还请用印,我等也好回去复命。”

    孔有德也不墨迹,直接拿出他的参将大印,盖了上去,然后问道“你们白莲教与本将军合作,总得要一个联络人吧,不知你们之中,谁要担任这个联络人?”

    孔有德是很希望徐诗茗留下来的,也不为了别的,看着养眼就行,不过他没有明说出来,不然就太刻意了,显得自己另有图谋了。

    “孔将军,今后一段时间的联络工作,由在下担任,还望将军安排几个人手,协助在下。”看到王杰站上前来,表明联络人的身份。

    孔有德不由一阵失望,想来也是,这圣女的身份,在白莲教中应该是个精神象征之类的,不太可能具体负责这些事情。

    “既然事情都已经确定下来了,不知道徐圣女是打算在这营中过夜,还是今晚就回去复命?”

    “既然事情一定,就不再打扰孔将军了,我等这就回去,早些复命,对两方都有好处,告辞。”徐诗茗说罢便往营帐外面走。

    孔有德的也不强留,毕竟现在大事要紧“黄桂中,派人护送一些白莲教的使者,然后再安顿一下王护法,再安排几个人,给王护法打下手,以后有白莲教的消息,就由你负责向本将军汇报。”

    “属下遵命。”

    黄桂中便跟随几人出去了

    孔有德记得,原本历史上关于这次事件的记载,压根没提到白莲教,不知道是没有结盟,还是白莲教压根没起到什么作用,朝廷的记载直接一笔带过,总而言之,他们的作用可有可无。

    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孔有德并不是很重视,只是当做一招闲棋,可有可无,白莲教的作用,也就是更多的消息渠道罢了,他自己手下的斥候也能打探消息,只不过没有这么全面罢了。

    看来是有必要,建立一支专门的侦查队伍了,就像锦衣卫那样的,只对自己负责的队伍。

第109章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很多人抨击明朝的时候,都喜欢拿锦衣卫说事,说起来锦衣卫就是非常恐怖的东西,权势滔天,随意抓人,但是锦衣卫的作用,其实有点类似于后世美国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的结合体。

    锦衣卫分北镇府司和南镇府司,北镇负责对外,南镇负责对内,之所以后世很多人对锦衣卫评价极为恶劣,都是因为笔杆子掌握在文人手中造成的。

    就像海瑞逼得5岁的女儿饿死的传闻一样,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但偏偏还是有人信了。

    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故事出自于沈德符写的《万历野获编》,而作者沈德符这故事是从老一辈听来的,老一辈的士大夫阶层,普遍和海瑞不和,编个故事抹黑他,岂不是易如反掌。

    锦衣卫直辖于皇帝,造成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干扰,因此锦衣卫可以按照皇帝的意思,绕过司法机构刑部,抓捕审讯官员。

    使得明朝的官员都很畏惧锦衣卫,自然不会说他们的好话,对锦衣卫极力的抹黑,仿佛他们一点正面作用都没有一样。

    北镇府司的刑讯范围,针对的都是官员,一般也不会审讯捉拿普通百姓,所以在锦衣卫的权势之下,民不聊生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存在,顶多是“官不聊生”罢了。

    总的来说,锦衣卫就是朝廷的特务机构,皇帝的耳目,违法乱纪官员的噩梦,敌对国家间谍的死地。

    不过非常可笑的是,崇祯皇帝上台之后,居然自废耳目,大量裁撤锦衣卫和东厂。

    孔有德前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小时候看故事书或者电视,也觉得锦衣卫很恐怖。

    长大之后就觉得,锦衣卫这种机构的存在很正常,这东西每个朝代都有,只不过其他朝代都是放在暗处,明朝把他摆到了明面上罢了。

    他现在已经开始筹划,家里一个类似的机构了,不过这个负责的人选,需要好好斟酌一番,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忠诚,其次能力不能太低,毕竟这不是一个简单机构。

    ...

    孔有德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登莱巡抚衙门内,也是一片忙碌。

    进进出出的人都是神情凝重,登莱这一年多来,可以说是乱事不断。

    前不久皮岛发生了哗变,耿仲明的弟弟耿仲裕发动兵变,囚禁了东江总兵黄龙,削了黄龙的耳鼻,后将他腿打断,差点就把他的脑袋砍了。

    好在旅顺的尚可喜闻讯,率军渡海袭击皮岛,杀掉了耿仲裕、王应元等带头之人,救出了总兵黄龙,此次兵变才被镇压。

    没成想,好景不长,皮岛的兵变才刚刚被平息,出发援助大凌河的参将孔有德,也在吴桥发动了兵变,沿途攻州破县,现在正在赶回登州途中。

    登莱巡抚孙元化坐在内堂之中,陪伴在他身旁的,是他的老友王徽。

    王徽以前的官职是山东布政司佥事,是正四品的文官,和孙元化品级一样,与抚孙元化是多年的好友,同样都入了天主教。

    也一样精通西学西器,他与孙元化专门制造火器大炮不同,他对西洋的机械制造研究颇深。

    孙元化出任登莱巡抚,王徽便放弃朝廷给的高官不做,专门应孙元化这个教友之邀请,到登州与其共事

    见到这位志同道合的教友前来,自然是非常高兴,二人在一起便可以互相探讨教义,探讨西器制造的心得。

    而且上奏朝廷,请求任命王徽为登州监军道,监管登州水师,官署便设在水城之内,因为掌管水师官兵粮饷、战船物资以及水师的海上防务,因而水师官兵通常称其为海防道。

    这绝对是实权兼油水的官职,一般人花钱都求不到,这位王徽倒好,由于整日沉迷于西学,对本身所兼官职跟本不上心,将大部分事情交给手下幕僚去办,而自己很少过问。

    孔有德在吴桥发动兵变这件事情,他早就知道了,不过和孙元化一样,并不是很担心。

    这年头的兵变多如牛毛,多半是因为沿途的后勤供给不足,哗变而归罢了,只要他们安心归来,小惩一番,这事情也就算是过去了,朝廷也不会追究。

    后来听说孔有德连破吴桥,商河,临邑,陵县,德平,新城六县,他就知道这件事情闹大了,而且可能会闹得更大。

    他也不由得为孙元化感到担忧,虽然内阁现在还压着这件事情,但是如果不尽快解决掉,他的好友孙元化,恐怕要步杨鹤的后尘了。

    崇祯皇帝的性格他很了解,非常不信任文官,只要有一丁点过错,就要严惩,这一切都跟他爷爷万历皇帝有关。

    他老爹泰昌皇帝朱常洛,是万历偶然临幸宫女所生,所以万历很不喜欢他,从小得不到父爱。

    万历喜欢的是郑贵妃,从郑贵妃入宫到万历去世,整整三十六年,万历都没有冷落过他。

    郑贵妃聪明机警、通晓诗文,而且天真烂漫,能聆听皇帝的倾诉,替他排忧解愁,他们之间算得上是精神上的伴侣。

    可以说万历和郑贵妃之间,是真正的爱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没有那种对皇权的敬畏和屈服,就像是后世正常的谈恋爱,然后结婚的恩爱夫妻一般。

    万历十四年,郑贵妃生子,即朱常洵,万历皇帝有意进封为皇贵妃,然后封朱常洵为太子,朝臣们则极力反对,从而拉开了持续几十年的国本之争。

    皇长子朱常洛一直被万历冷落,直到万历的老妈李太后干预,才立朱常洛为太子。

    然而万历还是不死心,还在找机会让朱常洵登上太子之位,对朱常洛采取放养的态度,东宫连侍卫都没有。

    以至于后来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的居所,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就是明末三大案之一的梃击案。

    朱常洛自己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没有什么好的老师教他读书,他的儿子朱由校和朱由检也都一样,处于放养的状态。

    朱常洛没法教育儿子,所以儿子们只能自己找乐子,打发时间了。

    后来,长子朱由校喜欢上了木工,当皇帝后还喜欢自己做木工,得了个木匠皇帝的称号。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没有这么特别的爱好,但是也就在大哥当皇帝这几年,勉强读了点书。

    然而已经错过了最佳读书年龄,而且他大哥朱由校死之前,他还整天担心受到魏忠贤的迫害,日子过的提心吊胆,根本也没读多少书。

    等他当上皇帝之后,在朝中大臣的建议下,召袁崇焕平台奏对。

    对于袁崇焕口若悬河的说法,读书不多的崇祯皇帝很想说一句: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然而袁崇焕还是骗了他。

第110章 就怕步杨鹤的后尘

    因为袁崇焕在宁远之战中,确实指挥的还行,而且击退了努尔哈赤,保住宁远城不失,明朝对后金的战争中,第一次出现了不是失败的结局。

    所以袁崇焕就以此为资本,忽悠读书不多的崇祯皇帝,通过给他画大饼的方式,来获得权力。

    崇祯就信以为真,把棺材本都压到袁崇焕身上了,加封他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袁崇焕成为了正二品的朝廷大员。

    事实上,袁崇焕确实得到了他想要的权力,天启二年他还是福建邵武知县,不到六年的时间,由一个普通的正七品知县,爬到了正二品的蓟辽督师,升官速度比坐飞机还快。

    哪怕崇祯二年的时候,袁崇焕矫诏杀了毛文龙,崇祯也告诉自己,袁崇焕能行的,他一定可以五年内完成平辽任务。

    所以并没有处罚他,甚至为了鼓励他早日完成平辽任务,还给了些赏赐。

    然而,三个月之后,鞑子就绕道蒙古草原,突破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进攻北京城。

    说好的五年平辽,居然把鞑子平到了北京城,而且大将满桂被袁崇焕派人射死,赵率教也因为袁崇焕指挥失误,战死沙场。

    崇祯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就怒不可遏将袁崇焕下狱,本来不准备杀他的,留待战后处置。

    本来说好的五年平辽,两年了都没什么动静,砍起朝廷的大将倒是相当熟练,赵率教和满桂这两个大将也被害死。

    更让崇祯没想到的是,他的手下大将祖大寿,居然因为袁崇焕被下狱,率军逃跑了。

    在余大成的忽悠下,袁崇焕写了封信给祖大寿,祖大寿居然就停兵待命了,让崇祯对袁崇焕起了杀心。

    崇祯杀袁崇焕,主要不是因为他杀了毛文龙,而是因为崇祯发现自己被袁崇焕欺骗。

    被人欺骗过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当你非常信任某个人,而且对他报了非常大的期望,在他身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最后发现他是为了你的钱财骗你的,正常人都恨不得杀了他。

    所以自从这件事情以后,崇祯皇帝就特别害怕被人欺骗,一旦出现一点苗头,或者办事不利,立马革职拿办或者直接下狱。

    今年年初的时候,因为延绥巡抚洪承畴,违背三边总督杨鹤的‘剿抚并用’策略,大量杀降,陕西流寇不敢再接受招抚了,向周边的山西河南逃窜,一片大好的形势,瞬间崩坏。

    七月,王自用与老回回、八金刚、扫地王、射塌天及高迎祥、张献忠等共三十六营、二十余万人马会聚于山西,李自成从高迎祥,号为“闯将”,并与张献忠部会合,然后便开始四处攻打州县,以前流贼只是流窜,几乎很少攻打城池,现在居然能攻打县城了,可见有多猖狂。

    崇祯也对杨鹤彻底失去了耐心,认为受到了他的欺骗,不然流贼为什么会越剿越猖獗,随即逮捕杨鹤,下狱问死。

    然后加派延绥巡抚洪承畴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三边军务。

    好在杨鹤有个好儿子,山东参政关内道杨嗣昌,上书请求代父罪,崇祯很赏识杨嗣昌,就看在杨鹤儿子的面子上,就饶了杨鹤一命,将杨鹤改为流放。

    堂堂的三边总督,惹怒了崇祯都是这个下场,孔有德兵变这件事情,虽然暂时被内阁首付周延儒压下来了,崇祯可能还不知道。

    但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件事情拖久了,影响闹大了,就怕孙元化要步杨鹤的后尘了。

    今天孙元化把王徽叫过来,说有事商量,他也没有多想就过来了,不过看到孙元化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面带笑容,他不禁有些奇怪。

    于是问道“初阳,现在的局势已经这么糜烂了,你怎么还笑的出来啊,孔有德这档子事不处理好,你想全身而退都没有机会啊。”

    孙元化将一纸公文递给了,然后说道“这是王徐寨前千户所千户司马锐发来的奏报,据他禀报,孔有德已经率军过了莱州城,现在驻扎在莱州城和王徐寨千户所之间,看来这件事情,很快就能解决了。”

    王徽看完,还是没有轻松下来“初阳,这事即使解决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小事啊,孔有德如果只是哗变,这事情平息下去也没什么,大明现在的军队哗变很多,压下去就可以了。

    可是他可是连续攻破六个县城啊,还在青州城外击败青州守军和余巡抚的标营,这可不是哗变这种小事情啊。”

    本来还有些笑容的孙元化,顿时萎靡了下来,刚才故作轻松,完全是他自己欺骗自己。

    不过他还是很乐观“司马锐的奏报,你也看到了,孔有德自从离开青州之后,对沿途州县秋毫无犯,在莱州接收粮草至后,也没有停留,直接回师了。

    而且据说有一支数千人的辽东难民,也被孔有德接受了,看他的样子,已经准备好接受招抚了,只要咱们迅速把这件事情定下来,我的罪责,应该就能少许多了。”

    王徽不是蠢人,知道孙元化准备招抚这支乱兵,只要招抚成功,孙元化的过错就会小很多,影响也就更小。

    而且朝中还有徐光启和首辅周延儒,在他们的力保下,应该不会步杨鹤的后尘。

    但他还是不看好这件事情,因为他觉得没那么容易招抚成功“初阳,你也知道,光是孔有德也就算了,他不是那种作奸犯科之人,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隐情。

    但你也只有,李九成不知因为何种原因,也出现在了孔有德军中,据说就是他率军击败青州守军的。

    李九成此人,素来桀骜不驯,即使孔有德愿意接受招抚,如若李九成从中作梗,此时怕是难办了。”

    孙元化盯着他说道“李九成这次出去,是我遣他去宣府买马,他的身边只有些家丁亲信,并没有带上他的本部兵马,虽然他和孔有德一样都是参将,但是根本无力与孔有德抗衡。

    就算沿途招揽了些降兵,也没有多少人马,只要招抚了孔有德,这件事情就算定下来了,李九成执意不受抚,剿灭他易如反掌。”

第111章 抵达登州

    看到孙元化执意要招抚,王徽也没什么办法,不过还是劝到“初阳,你最好做两手打算,虽然按你的分析,孔有德是准备接受招抚,但是这么大的事情,总会有些许变数。

    一旦出现变故,在处理就来不及了,还是提前将大军布置好,万一招抚不成,还是早日剿灭为上策。”

    孙元化叹了口气,悠悠的说道“我也知道,招抚这事不一定能成,可是咱们真的要剿灭,到时候的波及就大了,不光本官自身难保,首辅周阁老,说不定也要被牵连啊,所以咱们还是得尽最大的努力招抚。

    而且我这一年多来,打造了这么多火炮,火铳,就是为了组建一支纯粹的火器军队,根据奏报,孔有德这次攻破新城,以及击败余巡抚的标营,火器立了大功。

    这就说明,孔有德很擅长使用火器,等到这支火器部队建成,让他担任将领,必定能在辽东战场,杀的鞑子魂飞魄散。”

    王徽看到孙元化如此坚决的要招抚,也不在劝了,于私他是孙元化的好友,于公他是孙元化的下属,无论从哪一方面,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助孙元化,完成招抚工作了。

    “初阳,那你现在准备如何开展招抚工作,可有详细的计划?”

    孙元化淡定的说道“计划倒是还没有,找你过来,就是为了商量此事,具体如何操办的。

    这样吧,我现在修书一封,然后遣人送去孔有德,言明招抚之意,然后咱俩再慢慢商议此事,你看如何?”

    “也好,现在能帮你的,也就是我这个老友了,其他人都指望不上了。”王徽也不推辞,已经两人相交多年,彼此的为人都很了解,互相信任对方。

    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底下的人都不看好孙元化的前途,都尽量不让孙元化注意到。

    这个时候他们都尽量不跟这事搭上关系,以免被牵连到,孙元化就算与他们商议,他们也是含糊其辞。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现在这树还没倒呢,他们就做猢狲散了,孙元化对底下的官员,很是失望。

    虽然孙元化的儿子孙和京,女婿徐尔斗也都在城内,但是他们二人,一个跟孙元化一样,痴迷火炮,一个痴迷于战船,官场上的这些东西,他们都不怎么懂,根本帮不上忙。

    ...

    十二月二十日,孔有德就率军继续朝着登州前进了,除了人数增加了一些的军队,还有昨天收容的难民,队伍更加壮大了。

    昨晚一整夜都相安无事,孔有德担心的夜袭并没有发生,但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除了前出二十里的斥候,侦察前方的情况,后面也派出了不少斥候,严密监视着莱州的动静。

    前往登州的过程中,一路走来都相安无事,看来孙元化的命令,在登莱地界,还是有些作用的。

    白莲教的消息,也源源不断的被送过来,黄桂中筛选出一些有用的情报,然后汇报给孔有德。

    他们的消息不是一般的灵通,各个层面的都有,大至军队调动,小至哪个官又纳了一个小妾,几乎都能被他们探查到。

    崇祯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午,经过四天半的连续行军,孔有德率军接近了目的地--登州。

    登州城南面是一片连绵的群山,离登州城最近的叫做密神山,位于登州最南面十里的位置。

    更南面则是由庙山,赤山,树上,平姑上等,一些列大大小小的山岭组成的群山。

    整个山体并不算很高,按照后世的算法,还不到海拔两百米,不过还是阻碍了正常的通行,以至于从登州出来的道路,只有那么几条。

    孔有德就安排主力,扎营在这密神山上,之所以不像之前那样,扎营在山下,还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山东总兵张可大的大军,就驻扎在登州城外二里的位置,离密神山还不到十里,驻扎在山上就不用担心被偷袭了。

    而且密神山上有条河,也不用担心饮水的问题,至于树木就更不缺了。

    大军驻扎在此,正好卡住了登州城和栖霞县,莱阳县之间的道路,因为密神山南面依旧有不少山岭,所以登州向外的通道也就那么三四条,孔有德也分别派出兵马,堵死了西南方向前往黄县,招远的道路。

    更是和李九成各派一千人马,驻扎在东南方向卧龙岗,卡住前往福山县和宁海州的道路。

    之所以派出这么多兵力防守东南方向,因为这个方向不光有三四个州县,还有很多卫所。

    诸如大名鼎鼎的军港--威海卫,还有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海阳卫,百尺崖后千户所,金山左千户所,奇山千户所等。

    这些卫所中的卫所兵,可不同于内地的那些卫所兵,不堪一击,他们可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从明太祖朱元璋拿下山东之后,就发现山东半岛经常受到倭寇袭扰,为了应对倭寇,他设计了“跨府设卫,连县设所”方案,然后由魏国公徐达,以及二代魏国公徐辉祖来负责山东的海防。

    然后经过多年的建设,山东半岛建立了十一个卫和二十多个千户所,形成了完成的海防体系。

    此后就不断地在与倭寇作战,对防备倭寇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在嘉靖年间,还诞生了戚继光这位大明军神,一度肃清东南沿海的倭患。

    虽然万历以后,山东沿海的卫所很少再有不开眼的倭寇来袭扰,但是由于地缘因素,他们有着另外的敌人--盐枭。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盐可是朝廷重点管控的物资,也是朝廷收入的重要来源,私人没有得到朝廷的授权,贩卖私盐的性质,可是和后世贩毒一样。

    山西的晋商发展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朝廷为了解决给边军供应粮食的难题,告诉他们,只要运送粮食到九边重镇,就可以领取一定比例的盐引,然后他们可以盐场提盐来卖,获得合法的贩卖食盐的资格,从而短时间内成为最富有的商帮。

    山东半岛临海,非常适合生产食盐,自然也会催生出大量的盐枭,然而贩卖私盐抓到可是要砍头的。

第112章 坚固的登州城

    为了避免被朝廷抓到,这些盐枭们就聚集了大量的亡命之徒,组成他们的私人势力,来对抗朝廷设置的盐检司。

    和后世东南亚的毒贩,倒是很相似,但是朝廷对此不是很重视,都交给盐检司来处理了。

    所以盐枭们经常和盐检司的盐丁们发生战斗,有些时候盐检司打不过,也会寻求卫所的帮助。

    而那些卫所的军官,看到盐枭们获得的高额利润,也是眼红不已。

    刚好他们手中有兵,自然也想着从中分一杯羹,所以也会参与到盐枭和盐检司的战斗中,战斗力自然不会太差。

    虽然现在东南方向没什么动静,但是如果有一个领导能力很强的官,将这些卫所的兵力聚集起来,也是一股不晓得势力,不得不防啊。

    待大军驻扎完毕后,孔有德便率领少量亲兵,靠近登州城,侦查登州城的情况。

    看到登州城的第一眼,孔有德就发现,这不是一座强攻能拿下的城。

    莱州城在孔有德的眼里,已经是一座坚城了,登州城比莱州城居然还要坚固,高大。

    登州是一座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城了,武德四年(621年)在山东半岛置登州,神龙三年(703)年治所迁移到蓬莱,也就是现在的登州城的位置。

    宋金元时期,一直都作为二级行政单位存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洪武八年,登州由州升级为升登州府,治蓬莱,辖宁海州、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和文登县,一共一州七县。

    天启元年,为了防备后金从旅顺渡海南下,设“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军务”,也就是登莱巡抚,巡抚衙门设置在登州城。

    经过这十一年来,经过七任登莱巡抚,尤其是第二人登莱巡抚袁可立,以及目前的第七任巡抚孙元化的发展,登州城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了。

    孙元化上任之后,对登州城的城防还不满意,又进行了一次的加固,登州城的防御能力,又高了一个层次。

    因为他本人就是火器专家,知道火炮是攻城利器,而且他还专门测试过,之前几人登莱巡抚加固后的登州城强,依然无法抵挡住红衣大炮的轰击。

    而他对登州城强的要求很高,整个登州城的城墙,在他的指挥下,被拓宽加固到能够抵御红衣大炮这种,大明威力最强火炮的轰击的程度。

    现在的登州城,城墙高度达到了四丈,基座的厚度也接近三丈,城外有条四丈宽,两张深的护城河,不可谓不坚固。

    登州城的选址也相当的好,登州城三面是依海边的山势峭壁而建的陆地城墙,可以让攻城的敌人兵力很难展开。

    北面则是蓬莱水城,城中有内港小海,内中可以停泊战船。

    城头之上还有各种型号的火炮,尤其是那接近一丈长的红衣大炮,看着就令人胆寒。

    孙元化是火炮狂人,推崇火力至上,城头上摆着的火炮,能看到的已经不下百门,而且城中还有火炮工坊,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着火炮。

    “养性,离开登州这么久了,现在再看登州城,你感觉有什么变化吗?”孔有德看着李养性问道。

    “将军,依末将看来,这登州城变化倒是不大,就是城头的火炮多了不少,之前只摆了四十多门,现在看到的差不多有上百门了。

    将军,刷下有个疑问,咱们真的能拿下登州吗?”

    李养性对拿下登州这事,还是很不自信,之前几战,炮兵营的那十几门火炮的威力,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

    无论是百战老兵,还是第一次上战场的菜鸟,只要被火炮打中,就只有粉身碎骨的下场了,甚至能一炮击穿四五个人的身体。

    而且那还只是五百斤的佛郎机罢了,仅仅这种火炮,就有如此威力,何况还有红衣大炮这种大杀器。

    当初从登州出发的时候,听说孙军门已经铸造了二十五门,四千斤的红衣大炮,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了。

    李养性估计,这红衣大炮一炮打下来,穿透十个人的身体应该都是小意思,所以他对能否拿下登州城,很不乐观。

    “单单只有咱们,肯定是无法拿下登州的,就登州这防御,不说咱们只有一万多人,连护城河都填不平。

    就算咱们有二十万人,拿人命来填,也攻不下这登州城,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多半都比不上登州城。

    不过,不知道你听过一句话没有,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别看登州城这么坚固,但是内部可不稳定啊。”

    一旁的秦致远听了这话,将军好像知道什么一样,也开始琢磨起来了。

    路过莱州城的时候,秦致远看到莱州的城防,心理就打起了退堂鼓,刚刚看到登州城的时候,他的心就哇凉哇凉的。

    这一路走来,他也见识了不少战斗,虽说对兵事了解的没有那么透彻,但是他也看得出来,这样一座坚城,还有那么多大炮,这一万多军队,可能连城墙都挨不到。

    这么耗下去,迟早要被朝廷剿灭,自己也会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但是孔有德一句‘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让他想到了很多其他的东西。

    秦致远沉思了一会,有些犹豫的说道“将军是说,这登州城内很可能发生动乱,然后我军趁机拿下登州?”

    孔有德并没有回答,而是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就走开了。

    秦致远也不是笨人,自然能猜出一些什么,不过也没有继续说什么,跟了上去。

    之所以孔有德这么自信能拿下登州,是因为他对这段历史有一些了解,知道耿仲明一定会做内应,打开城门的。

    不过他也只是知道耿仲明会这么做,但是不知道他具体何时打开的城门,现在能做的,只有慢慢等待了。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亲身体会,以及所见所闻,他已经得出了结论,耿仲明一定会这么做。

    哪怕因为自己的到来,历史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原本的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营啸,也没有攻下吴桥县城,但是耿仲明开城门这件事情,并不会被影响到。

第113章 注定的结局

    辽东汉民,士兵,将领与山东本地人之间的矛盾,已经积攒了多年,几乎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状态,现在他们只是出于弱势状态,无法奋起反抗罢了。

    现在自己大军压境,城内的辽东人,看到了希望,只要有一个带头的,就会分歧反抗,把这些年来他们受到的不公和屈辱,发泄到这些年来,欺压他们的人头上去。

    即使耿仲明不开城门,也会有其他的人来开城门,将大军引进城,让这只大军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就和原本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导火索是因为奥匈帝国的皇太子费迪南被刺杀,然后开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是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已经被英国,西班牙,法国等老牌强国瓜分干净了。

    德国和奥匈帝国作为后起之秀,发现没有他们的份了,自然很不甘心,对于当前的国际秩序不满,然后就想挑战这些老牌强国,从他们手中抢蛋糕。

    费迪南被杀,不过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罢了,即使他没有被杀,德国和奥匈帝国这种新兴列强,与老牌列强之间的矛盾依旧无法化解,矛盾最终还是会爆发,无非就是晚一些,爆发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登州城中的辽民,和本地士绅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长期摩擦不断,而且辽民总处于被欺负的一方,必定怀恨在心。

    除非他们能够得到有效的安置,不用整天担心被饿死,冻死,过上稳定的生活。

    否则,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向这些士绅复仇,而迎接孔有德这支,同为辽人的军队入城,肯定是上乘的选择。

    登州城被从内部攻破,已经成了注定的结局,不会发生改变。

    ...

    亲自侦查完登州城的情况后,拥有的就率军回到了营地,盘算起以后的计划了,顺便等待着耿仲明或者其他辽东打开城门。

    接下来几天时间,双方都保持着很平静的状态,孔有德没有派人试探性的攻城,登州城内也没有派兵出来攻击。

    双方之间僵持着,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一般。

    孙元化现在是竭尽全力想要招抚城外这支军队,保住自己权势和地位,还有自己的项上人头,不断地派出信使,联络孔有德,以期尽快完成招抚,整编孔有德这支军队。

    孔有德自然知道孙元化是一片好意,并不会玩招抚之后杀他的把戏,但是孙元化不这么做,不代表其他人不这么做。

    吴桥知县毕自寅死了,虽然不是自己杀的,但是他的死肯定会归咎到自己身上。

    他四哥毕自严可是户部尚书,硬要追究自己责任的话,孙元化肯定拦不住。

    而且还杀了或者抓了王家那么多人,朝中为官的王家人,还有不少,他们一起发难的话,孙元化同样挡不住。

    所以孔有已经是打定了主意,不接受招抚,但是又不能明说,所以就跟孙元化玩起了虚与委蛇的套路。

    让孙元化感觉,自己是在跟他讨价还价,从而放下戒心。

    然后尽量拖延时间,等待耿仲明的配合,拿下登州。

    山东巡抚余大成在青州城外一战之后,战力最强的抚标营,几乎是全军覆没。

    他担心继续抽调人马的话,白莲教的人会趁机起事,也不敢继续动兵了,也极力主张招抚,尽快平息此事。

    就这样,一方想要招抚,一方要‘求抚’,早已不是秘密了,双方都格外的平静。

    孙元化也没有派大军出城攻击,孔有德也没有率军攻城,根本没有大打一场。

    对着这个局面,孔有德也有些着急,自从驻扎密神山之后,登州所有的城门都被严密封锁了。

    也就是说,他根本无法与耿仲明取得联系,也无法完成里应外合,拿下登州。

    现在军中粮食还算是充足,但是如果时间拖得过长,很容易发生一些变数。

    尽管他知道,耿仲明一定会在某天夜里,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自己就可以率领大军入城。

    但是他并不知道耿仲明具体会在什么时间,打开东西南三个方向中的哪座城门,还是有些焦急。

    不过现在无法与他取得联系,也不知道他现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只能静观其变了。

    不光孔有德很着急,巡抚衙门内的孙元化,一样着急。

    孔有德率军过了青州之后,就再也没有骚扰敌方,攻打州县了,然后就一直沿着最近的道路,返回登州,很是让孙元化满意。

    根据他的判断,孔有德这样的做的原因,就是想接受招抚,为了能成功接收招抚,所以途中也就不再生事。

    原以为他率军抵达登州,招抚行动就会很快进行,自己赦免他的罪行,他交出军权,然后整编军队,此事就算告一段落。

    没成想,孔有德抵达之后,就在密神山驻扎了下来,没啥动静了。

    自己派了几波人去联络,商谈招抚事宜,结果他都在讨价还价,想要提升受抚的价码。

    想来也不奇怪,孔有德接到军令后,率军前往大凌河时只有三千人,如果回到登州还是这么多人,他也不敢这么讨价还价。

    然而,他一路上收纳了不少流民和战败的官军,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万多人,自然会产生一些野心。

    根据斥候汇报,孔有德和李九成手下的人马,加起来怕是不下一万四千人,不是一个小数目。

    干着急也不是个事儿,他只能再把他的老友王徽喊过来,一起商量对策。

    王徽是登州监军道,掌管蓬莱水城的水师和战船,这个时候水城没什么大事,离开水城也不是什么大事,所以孙元化遣人通报了一声,他就过来了。

    自从几天前,他与孙元化商议一番之后,定下了详细的计划,在它看来,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也就不再那么担心了。

    商议之后,王徽就回到了水城自己的衙署,继续研究他的西学去了。

    没想到今天孙元化突然喊他过来,他还以为出现了什么大的变故,一进门就赶忙问道“初阳,你这么急忙的把我喊过来,难不成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

第114章 冲突

    孙元化看他很着急的样子,赶紧说道“你别担心,没出什么大事,找你过来,还是为了招抚一事,不过现在这事,怕是有些变数了。”

    这几天的局势王徽也有观察,他没事就登上水城西侧的城墙,拿着望远镜观察城外的情况。

    这两天来,叛军只派了少量的侦骑,在登州城和水城附近转悠,而张可大也派出了一些侦骑,来应对孔有德的侦查行动。

    双方侦骑之间偶尔也会碰到,但是双方极少发生战斗,往往都是以叛军侦骑退走结束。

    即使被张可大的侦骑缠上了,他们也会在取得优势后迅速离开,没有恋战。

    所以王徽有些奇怪“难不成是孔有德反悔了,亦或是发生了什么变故,现在不肯接受招抚?”

    于是孙元化就跟他说起了具体情况,让他帮忙分析分析。

    事情才发生没多久,发生在登州城外。

    自从孔有德驻扎在密神山之后,虽然知道巡抚大人要招抚这支叛军,而且叛军也有接受招抚的意思,但是他们还是不放心。

    老百姓虽然消息不灵通,但还是都知道了这支叛军的情况,听说他们在济南府连破五座县城,放火抢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而且杀人如麻,听说那几个县的百姓都被他杀光了,简直就是地狱来的厉鬼。

    现在叛军来到了登州,登州富裕之地,他们还不早就垂涎三尺?

    登州百姓被一种巨大的恐慌情绪所笼罩,城里城外一片戚戚,店铺关门,米价暴涨,农村百姓投亲靠友进城避难,城中百姓烧香拜佛以求平安……人们哪还顾得上什么小年、大年的。

    哪怕之前的小年那天,登州城乡一天也没听见几声鞭炮声响……巡抚衙门里早是乱成了一团。

    迫于舆情压力,孙元化不得不命总兵张焘,率部驻扎西城门外,以防孔有德兵变攻城。

    登州城外有一处西校场军营廨舍,是孔有德所部的辽兵家眷居住地。

    位于县城西南五里的拦驾疃村西。,先前这里是四进院落两层小楼的白云寺,南殿侍奉观音,人们俗称“观音阁”。

    崇祯三年六月的时候,孙元化带八千辽丁辽眷进驻登州后,因军营廨舍紧张,在选定新廨舍时,山东总兵张可大就提议选定在白云寺。

    当时他还给孙巡抚讲了一个关于白云寺的故事:相传唐太宗御驾东征,准备率军从登州渡海,攻打高句丽,途经此地时,遇到怨民拦驾喊冤。

    唐太宗李世民下驾谳理后,恰逢天降大雨,误了行程,就降旨下来,御军暂驻此村,并在村前的小河边晾晒战袍盔甲。

    自此以后,村庄就被叫成了拦驾疃村,小河被改名为晒甲河。

    后世人们便把这里奉为风水宝地,这也是拦驾疃村名的由来。

    白云寺靠西校场最近,原来持有官府度牒的两名老和尚已经坐化,剩有几个无度牒私自剃度的僧人,被官府清理掉了,要知道在明朝,当和尚也是需要证件的,和后世当和尚要文凭,颇有相似之处。

    最终,这白云寺被孙元化划定为辽营的一处廨舍。

    适值年关临近,辽兵想回家与家人团聚,孔有德思虑再三,还是应允了,不过警告他们不要中途惹事,天黑之前必须回应。

    就在今天早上,孔有德所不得一百多辽兵,回家与家人团聚,恰巧张可大麾下一支人马,巡逻至此,与之发生交战,因为都没有防备,所以这场战斗结束的很快。

    这支人马吃了一些亏,于是领头的百总不干了,想要去报仇,但是他们就这么点人,自然不敢去攻打密神山上的叛军大营。

    于是,就趁着那些辽兵回到密神山之后,突袭了校场的叛军家属,叛军家属也不是受欺之辈,居然靠着一些妇孺老人,将这张可大的这一批部下打退了。

    但是他们是突袭性质,还是杀死了差不多百来人,但是自己这边也损失了四五十人。

    登、辽两大对立军营,早就新怨旧恨,此刻更是被放大了不少。

    对辽丁恨之入骨的游击将军陈良谟、守备盛洛等,一门心思欲激反孔有德,他们认为,惟有此举方能让孙元化同意,调动大军剿灭辽贼。

    而且张可大也对剿灭叛军持支持态度,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借口,就准备以孔有德执迷不悟,坚持叛乱,发病剿灭为由调动大军,攻打密神山。

    幸亏被孙元化发现的早,以自己登莱巡抚的权利,强行制止了这次进攻,不然这个时候,两方大军怕是已经交战起来了。

    王徽听罢事情的经过,也是沉默不语,良久之后他问道“初阳,你的意思是,经过这次冲突,孔有德很可能率军继续叛乱,不在接受招抚?”

    孙元化有些无奈的说道“那倒不是,我看得出来,孔有德还是想接受招抚的,毕竟他就那么多人马,掀不起什么风浪。

    而且还是在这三面环海的胶东地区,他又没有战船,想从海路逃走都没机会,不接受招抚的话,朝廷派兵前来,堵住莱州和胶州,他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孔有德不是笨人,这点还是能看出来的。”

    “那你还担心什么,既然他不敢继续叛乱,那就接着招抚就好了啊”王徽可是不客气的说道。

    孙元化抛出了最大的难题“但问题是,他现在不是不肯接受招抚,而是在跟我谈条件,他说要朝廷对他的过错既往不咎,这个我可以上书周阁老,他老人家应该会会摆平这事。

    但是他还要当登莱总兵,这可不是我和周阁老能决定的,就算周阁老同意,朝中其他的大臣,尤其是次辅温体仁一派的官员,也不会答应啊。”

    王徽得知了不少消息,于是帮助孙元化分析道“这孔有德自吴桥开始,一路走来未尝一败,而且手下兵马也扩充了数倍,必定是心高气傲,不肯轻易服软,野心也膨胀了,所以才提了诸多要求。”

第115章 以打促抚

    依我看,不如出兵跟他打一场,搓一搓他的锐气,然后再行招抚,必定会顺利许多。”

    孙元化听了赶忙摇头说道“不可,若是出兵与叛军打一场,不论输赢,这事可就闹得很大了,到时候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王徽看孙元化还没有想清楚,不由得有些着急“初阳,你怎么现在这么糊涂啊,孔有德现在气焰正盛,肯定不会轻易就抚,他提的条件你我,甚至周阁老都无法做主,只有把他的士气打下去,他才会认清事实,接受招抚啊。

    现在能够击败他的,也只有咱们登州城和莱州城的兵马,其他的那些卫所兵和战兵,简直不堪一击。

    孔有德派人封锁了去往莱州的道路,莱州那边也不清楚具体情况,无法派兵过来,咱们现在只要出兵击败他一次,他肯定不会再提这么多要求了,老老实实接受招抚啊。

    如果继续这么拖下去,时间久了,让朝廷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尤其是次辅温体仁一脉找到了机会,你可是要被降罪的啊”

    孙元化还是有些犹豫“你确定出兵的话,一定能击败孔有德?如果出兵不能击败他,他的气焰恐怕更盛了,到时候可就更难办了啊。”

    王徽对孙元化很无奈,他的这位老友,虽然跟他一样痴迷于西学西器,对火炮的研究也是非常透彻。

    但是对这些兵事,看得还不是很透彻啊,还需要自己慢慢分析给他听。

    “依我看,只要出兵,必定能击败孔有德,初阳你想想,孔有德出发前往大凌河的时候,总共也才率领了三千兵马,李九成也就带了几十个亲兵。

    别看他们现在有一万多兵马,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们一路招降的兵马,也就是一些卫所兵和流民,还有一千多余巡抚的标营兵马。

    叛军的核心战力,也就是那三千多辽东兵罢了,张涛手下的辽兵都不止这个数,而且战斗力不会比孔有德手下的辽东兵差,还有张可大手下的浙兵,对付孔有德的人马,是绰绰有余了,你还担心什么啊。”

    孙元化听完眼前一亮,现在孔有德李九成麾下的确有一万多人马,但是大部分都是后来招募的啊,招募的要么是流民,要么是被击败的卫所军,标营兵,可以说没啥战斗力。

    他不想出兵,主要还是怕担心战败,那样招抚工作就更难进行了,但是这么一分析,只要出兵,击败孔有德是妥妥的啊,那还怕什么。

    “博闻(王徽的字),你不愧是我的益友啊,幸亏你提醒啊,不然我都把自己绕进去了,确实应该出兵,教训一下孔有德,然后他就没这么多要求了。”

    孙元化乐呵呵的说道,一件大难题迎刃而解,换做谁都会忍不住笑出声。

    随后,孙元化传令,将张焘张可大这两个总兵,以及游击将军陈良谟,守备盛洛等人召集过来,共同商议出兵事宜。

    待众将领聚齐之后,孙元化便宣布了这个决定:以打促抚,出兵与孔有德打一场,击败他一次,灭一灭他的气焰,然后再行招抚之策。

    众将领对这件事情,态度不一,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对这件事情持无所谓的态度的。

    山东总兵张可大,对于这件事情是乐见其成的,之前他就想着出兵攻打密神山,但是孙元化强行制止,他也不敢违背孙元化的军令,擅自出战。

    不然的话,事成之后没功劳,一旦事败可就罪过大了,即使他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家人和族人考虑。

    而且张可大对击败孔有德很有信心,他世袭南京羽林左卫千户,万历二十九年武进士,随后屡立战功,升任游击,参将,副将。

    崇祯元年,张可大升为总兵,驻防山东。

    崇祯二年,白莲教聚众造反,一万余人围攻莱阳县城,张可大率军击破白莲教,因功升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随后鞑子入寇,围攻京师,张可大率兵北上参与北京保卫战,受命保卫,镇守西直、广宁诸城门。

    崇祯四年,升为南京右都督,现在还没去南京上任呢,就闹出孔有德叛乱这档子事情。

    这事不处理掉,他也就没法去南京赴任了,不然是要被弹劾的,只要他还没上任,他就还是山东总兵,山东地界的兵事,他都有责任。

    所以他的意思是,直接剿灭叛军,轻松利落,然后自己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去南京上任了。

    他手下都是浙江兵,虽然战斗力不如戚继光手下的兵,但也是大明一等一的强军,有些老兵老将,已经跟随他征战三十余年了,他对自己的手下很是自信。

    孙元化宣布要出兵,他就站了出来“孙军门,你可算是同意了,刚好我军已经做好了出正准备,事不宜迟,不若现在就出兵吧。

    争取今日解决叛军,明日可以安安心心的过年了。”

    虽然孙元化只是正四品,张可大是正一品,但是这个明朝后期,武将地位已经非常低了,所以张可大在孙元化面前,还是只能自称下官,不然之前也不会在孙元化的制止下,放弃出兵的选择。

    张可大的想法是好的,如果今日能出兵,他很有信心一天之内,解决掉密神山上的叛军,这样一来,刚好明天是大年三十,不光是他军中的将士,就连这登州的黎民百姓,达官显贵,富豪乡绅,都能安安心心的过年了。

    然而孙元化出言打消了他这个念想“城外的叛军,也是本官的下属,不过是误入歧途罢了,就让他们也安心过个年吧。

    现在不宜见血光,本官决定了,正月初二,发兵攻打密神山,这两天你们也可以放松一番了。

    对于孙元化这个安排,张可大也没有反驳,还是说道“孙军门,叛军有一万余人,我手下不过八千人,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张总兵的部下也随军行动吧。”

    张焘顿时时就不爽了,他本来就是坚定地主抚派,与张可大八字不合,现在听张可大这意思,还准备让自己给他打下手了?

第116章 新年

    “张都督,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总兵,我也是总兵,你是准备让我听你指挥了”张焘怒气冲冲的喝问道。

    张可大也不甘示弱“你既然贪生怕死不敢出兵,那你将印信交出来,你的部下归我指挥,这场仗,由我一个人来打。”

    张涛一听,怒发冲冠,自己居然被他说成了贪生怕死,换做是谁都不能忍啊。

    想当年,后梁皇帝朱温和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就是因为这种置气,互相共打了几十年。

    唐朝末期,黄巢起义,黄巢的部将朱温反正归唐,李克用应朱温之邀,率领数万沙陀族士兵一起进攻黄巢。

    得胜归来之后,两人一起饮酒作乐,李克用这人酒品不咋样,喝多了就开始满嘴跑火车“老朱啊,不是我吹牛皮,要是没有我来,你铁定被黄巢打的四处乱窜。

    不过你老朱也是跟着贼首黄巢混过的,贪生怕死也不奇怪,还好当我打黄巢的时候,你小子逃得快,不然就成了我的刀下鬼了,哪还能坐在这喝酒吃肉啊。”

    黄巢哪能忍这个啊,他朱温的确是胆小,跟着黄巢混的时候,的确被李克用追着到处跑,但是你不能这么当众打脸啊,这还有他一圈小弟呢,你让他脸往哪搁啊。

    随后,朱温越想越生气,最后终于怒发冲冠,要手刃李克用,于是派兵追杀准备回城外军营,但还没走出汴州城的李克用。

    李克用也不是只身前来,在三百亲兵的誓死保卫下,损失两百多人后,终于逃出了汴州城。

    李克用也是个暴脾气,逃出来后就立马率军攻打汴州城,但是没有成功,但两人的梁子已经结下了。

    此事过后,两方便开始了长达三十九年,历经三代人的“梁晋争霸”,也算是五代十国,乱世的开端。

    ...

    张可大这话,和李克用当年的话,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张焘顿时怒发冲冠,想要与张可大火拼“张可大,我尊敬你是因为你比我年长几岁,你不要给脸不要脸。

    说我贪生怕死,要不咱们现在就出去,各自拉上军队打一场,谁不敢来谁是孙子。”

    对于这两个总兵之间的矛盾,底下的将领都是心知肚明的,不过他们并不想劝阻,俩总兵谁都奈何不了谁,但是收拾他们这些人还是卓卓有余的。

    万一自己上前劝阻,他们把怒火撒到自己身上,可就大大的不妙了,所以一个个都保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明哲保身最重要。

    孙元化看到情况不对,不能放任他们这么吵下去,赶紧制止“都吵什么,你们还想同室操戈,是想造反不成?信不信本官现在就上书一本,弹劾你二人?”

    “末将不敢,是末将孟浪了,军门恕罪”

    两人一看孙元化发火了,顿时偃旗息鼓,虽然他们手上都有几千兵马,但是谁也不敢得罪孙元化,虽然孙元化没有杀他们的权利,但是一纸奏折发到京城,他们可承受不住。

    但是两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化解,反而更大了,两人谁都看不起谁。

    孙元化也看得出来,让他们二人一起行动,根本不可能,只能下令道“正月初二,张可大你率军从东门出发,张焘你从西门出发,然后从两个方向攻向密神山。

    切记,只要击溃叛军即可,不可盲目追击,坏了我招抚的大事。

    还有,这两天内,不准再派人去西校场生事,如果被本官发现,生事的士兵连同所部千总一同斩首,到时候可别怪本官没有说明。”

    张焘点头称是,虽然他很不情愿出兵,去攻打孔有德和李九成这两个跟他关系不错的将领,但是孙元化的命令,他还是要遵从的,打不了到时候划划水,看戏得了。

    张可大虽然也点头了,但是他可不会按照孙元化的命令行事,一旦击溃叛军,他准备乘势掩杀,一鼓作气剿灭叛军。

    到时候孙元化怪罪下来,他完全可以用叛军誓死顽抗来解释,剿灭叛军可是功劳,朝廷也不会追究他的责任,至于他孙元化结局如何,跟他张可大有关系吗?

    就这样,张可大和张焘回到了各自的军营,开始了备战工作。

    想比张可大的积极主动,张焘就没那么大兴趣了,又不是打鞑子,打自己人兴奋个什么劲啊。

    张焘这两天还是优哉游哉的状态,反正他已经打定主意了,到时候就看戏,如果到时候孔有德雄起了,能够收拾掉张可大,他张焘高兴还来不及呢。

    ...

    而孔有德这边,得知辽兵家眷居住的白云寺被明军袭击,底下的士兵,尤其是辽兵更是怒不可遏,纷纷嚷嚷着要去攻打登州东门外的张可大部的军营。

    不过在孔有德的安抚下,并且派骑兵去收敛他们家眷的尸体,活着的人送去了不少粮食之后,他们也都消停了点。

    而且打听到了消息,明军准备三日后进攻,他们就这样积攒着怒气,准备三日后,给明军一个大大的教训。

    虽然知道明军三日之后才进攻,但是孔有德也不敢松懈,还是要求侦骑们密切坚持登州城那边的动向,他们没法像其他士兵一样,过一个安稳的新年,所以孔有德特地给每人发放了十斤处理好的马肉,让他们也能享受一番。

    崇祯四年的最后一天,农历新年终于到来了,密神山上一片欢声笑语,虽然孔有德的压力很大,但是底下的士兵们不用想那么多,这一天伙食都格外丰盛,也不用训练了,享受起了这传统的节日。

    不过即使如此,孔有德依旧没有放开对酒的禁令,现在还不到喝酒的时候,不过即使如此,下面的将士们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就连昨日愤怒的辽兵,也将仇恨压在了心底,等三日后发泄到明军头上。

    登州城内,就没有这么热闹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登州城早就进入了管制状态,普通百姓们只能窝在家里,吃些好吃的。

    而那些无家可归的辽东难民,以及从城外村镇涌进来的百姓,孙元化也派人下发了一些食物,让他们也能享受到这传统节日的喜悦。

    然而,和之前的安置银子一样,有多少能落到难民身上,就只有各级官吏才知道了。

第117章 大战前夕

    崇祯五年,一月二日,度过了两天轻松地日子,张可大和张焘整兵待发,准备进攻孔有德了。

    根据这几天得到的消息,孔有德就已经确认了,张可大手下的兵马在频繁调动,肯定是要准备进攻了。

    所以,当他们准备出兵的时候,孔有德就已经知道了。

    其实在这个年代,判断一支军队当天是否会出营打仗,是件很简单的事,就是通过观察清晨敌军营地里的炊烟。

    如果敌军的炊烟出现的比平常时间早,而且炊烟的数量又很多的话,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敌军今天要出营和自己作战了。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兵丁们在打仗前,总是要吃顿饱饭吧,饿着肚子可没法好好打仗的,这年头打仗可不想后世打仗一样,只需要手指扣动扳机就可以了。

    他们可是要拎着十几斤重的武器,靠蛮力与敌人肉搏的,或者是平举着十来斤的火铳射击,亦或是拉开强攻射出箭矢,肚子饿的没力气的时候,根本无法完成这些操作。

    当然,这个现象也反映出另外一个情况:在古代的打仗中,除了那些少量的精兵以外,军队中普通的士兵在不打仗的日子里是很难吃饱的,军队也不会供应给他们足够的饭菜的。

    穿越以来这么长时间了,这些道理孔有德自然也懂,虽然因为过年的原因,张可大军中的炊烟,数量一直都不少。

    但是今天早晨,张可大军中火光出现的时间格外的早,以至于根本看不到炊烟,不过这些火光也足以说明问题。

    判断张可大要出兵之后,孔有德就传令给几个主要将领,也开始做饭,以便迎战张可大的军队。

    这一仗对于孔有德来说,要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他已经详细了解过张可大的履历,根本不是什么善茬,不过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了。

    总兵这个职位,全称是总兵官,在明朝前中期,和巡抚差不多,属于临时性的差遣。

    一旦发生战事则任命将领担任总兵官调卫所军由其统率战事结束后交回所佩将印军队各回卫所。

    故总兵官属临时差遣无品级无定员多由公侯伯都督充任。

    正统年间,边境战事增多,总兵成为常设职务,不过也只有云南,湖广,两广,辽东,宣府,大同,宁夏,芫延,交趾,甘肃等边境重镇才设,而且数量是固定的,只有十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兵数量逐渐增多,一地的总兵数量,也不再是一个定数了。

    万历年间,整个山东只有一个参将,到了崇祯年间,山东已经有三个总兵了,可以说现在的总兵远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了。

    不过张科大不一样,他可是加了右都督衔的总兵,整个大明总兵几十个,能加都督衔的屈指可数,他们都是靠战功打出来的。

    不过不管这张可大再厉害,这一仗还是必须要打的,虽然不知道原来历史上有没有这一战,但最后的结果是拿下了登州,孔有德也就不那么担心了。

    随着天空逐渐亮起来,有关张可大的情报,也被侦骑们源源不断的送回来。

    这次出兵的不光有张可大,还有登莱总兵张焘,两部兵马合计一万四千人。

    其中张焘麾下六千人,张可大麾下八千人马,都是不折不扣的战兵,没有用于凑数的卫所兵。

    孔有德就与李九成商量,还是和上次一样,张可大部实力强一些,由孔有德来应对,张焘部实力弱一些,由李九成来应对。

    李九成很痛快的同意了,而且还有些兴奋的样子,搞得孔有德莫名其妙,不过想想也是,李九成每次打仗都喜欢带头冲锋,可能打仗对他来说,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吧。

    反正孔有德是不会这么做,万一那一次阴沟里翻船,这条命可就没了,上次不珍惜丢了条命,这条命如果再丢了,可就不一定有那么好的运气,再来一次机会了。

    这次战斗的规模,比青州那次战斗大的多,而且难度也要高得多。

    青州的时候,明军虽然也有一万四千人,但是主力还是抚标营的五千人,其余的都是充数的卫所兵。

    而且,当时的孔有德是以士气高昂,状态良好的军队,应对士气低迷,长途奔袭的抚标营。

    这一次,孔有德和李九成麾下士兵都增加了不少,除开收尾东南和西南方向隘口,还有留守营地的士兵,此次出战的兵力达到了一万一千余人。

    对面还是一万四千人,但是现在对面的人马,可要比之前强得多。

    不过孔有德的军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士气高昂,从吴桥以来,未尝一败,下面的士兵们对再次打胜仗都很有信心,都想着勇猛一些,砍几个脑袋换赏银。

    就连在路过莱州以后,从辽东难民中招募的新兵,也被这种情绪感染,虽然仍旧有一丝丝的恐惧,但更多的还是兴奋,因为一枚敌军首级,就能得到十两银子,足够一家人过上一年的富足生活了。

    驻扎在密神山也有七八天了,这段时间他们都得到了充足的食物,身体状况好了不少,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时可能被风刮到。

    这几天与邓州守军都相安无事,所以孔有德就利用这段时间,再次对吴桥之后招募的士兵,进行了训练。

    无论哪个营,都有老兵和新兵,哪怕是熊文斌的四百多人,也有四个孔有德点亲兵当把总。

    而这些训练都是不光新兵参加,老兵也会参与,即使长官说的听不懂,也会有老兵做示范,所以训练进度很快。

    训练的主要内容只有少量是战斗技巧,大部分都是队列训练,而队列训练又不算很复杂,只要根据命令做就可以了,实在不明白看别人怎么做就行,所以效果还算是不错。

    毕竟他们长期营养不良,虽然这段时间以来,食物充足,身体素质提升了不少,但是还是跟老兵们没法比。

    就算将他们的战斗技巧提升起来,体力跟不上也是白搭。

    军队作战毕竟不是混混打群架(当然也有一些奇葩的混混打架,会玩一些战术),士兵的战斗技巧和配合作战一样重要。

第118章 初战

    尤其是在这种万人规模的大战,配合作战显得更为重要,对于这些新兵来说,提高他们配合的默契度,就更为重要了。

    密神山离登州城差不多有十里,中间有足够宽阔的地带,供两方对战,不用担心摆不开阵型。

    当斥候来报,张可大部和张涛部已经离开经营的时候,这一场战斗,算是正式拉开序幕了。

    和孔有德一样,下面的士兵和军官们,也都吃完了早饭,保持着充沛的体力,迎接这一场战斗。

    随后孔有德便率领着七千兵力,向着北方,去迎击张可大了。

    李九成也率领着压得那一部分人吗,也紧随其后其后,向着西北方向前进,去迎击张焘部。

    一到开阔地带,孔有德便下令各部,开始排兵列阵了,完整的阵列,是取胜的关键,否则将领连指挥都做不到,还怎么打仗。

    如果遇到敌军再整队,那是找死行为,队列展开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完成的工作,尤其是这种接近万人的大部队,敌人趁着这个时机来一波冲锋,绝对只有溃败的下场了。

    差不多小半个时辰后,整队完毕,七千大军便继续朝着北方前进,迎战张可大部八千人马了。

    现代的军队都有统一的训练标准,因此相同数量的部队,战斗力的水平也是差不多的,但是现在是明朝时期,军队战斗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无论是孔有德部的军队,还是张可大的部队,都一样存在着这种情况,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排兵布阵。

    在孔有德的指挥下,中间是两个火铳营两千人,两侧是手持长矛的步兵,夹杂着少量的弓箭手,用于保障火铳兵的安全。

    最外围则是两个骑兵营的一千骑兵,游走在战场之上,伺机而动,一旦抓住敌人的弱点,就能给予敌军致命打击。

    很快,双方的将领,都看到了地方的军队,平原地带,视线开阔,即使看到了也差不多还有三四里的距离,双方军队继续接近中。

    孔有德看到张可大军那整齐的阵列,压力又大了一分,不愧为正一品的南京都督府右都督,手下的军队比余大成的抚标营都要精悍几分。

    张可大也看到了孔有德的军队,不过并没有蔑视,作为一个老将,他对骄兵必败有着深刻的体会。

    为了鼓舞士气,他告诉将士们,孔有德的军队都是些流民,地痞,囚犯,不用畏惧。

    但他自己心里清楚,孔有德一路走来,连战连胜,肯定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孔有德的部下,的确有着一定的战斗力。

    接近到差不多二百丈的时候,张可大下令停止前进,孔有德看到后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就这样,双方保持着警戒的状态,下面的士兵谁也没有做多余的动作,等待着上级军官传递的命令了。

    孔有德觉得这么僵持着也不是个事,于是派出了右侧的七百人马,打算试探性的进攻一次,试探一下敌军的虚实。

    虽然之前回去白云寺的士兵,与张可大部下发生了冲突,但事发突然,谁也没有料到,两方都有损伤,而且焦占规模也不大,无法判断出敌军的战斗力,现在的这次试探性攻击,就显得恨有必要了。

    出战的主力是步兵一营的五百步兵,由步兵一营的把总刘宝统领,这次进攻的目标,是明军的左翼。

    另外二百人,则是火器兵,还都是火铳一营中的老兵,战斗力非常之强,不过步兵也不差,除了一百老兵之外,其他基本都是俘虏的沈阳中屯卫的卫所兵,经过这么多场战斗,他们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当接近到张可部明军五十丈的时候,明军左翼居然开始攻击了,也不管够不够得着,弓箭和火铳都开始射击了。

    自古以来,在战斗开始阶段,总是用远程武器打乱敌手的阵形。

    这从原始部落之间的互扔石块,到现代战争的导弹精准打击,差不多都是一个道理,而这次会战也当然不会例外。

    可这么一交手,就看出了左翼明军的不足了,这还没接近到五十丈的距离,站在前排的明军火铳手和弓箭手就承受不住心理压力,纷纷开始攻击了。

    这么远的距离,已经超过了火铳和弓箭的射程,基本上没有给孔有德部带来任何伤亡。

    当接近到差不多三十丈的时候,明军打出了第二轮攻击,只有极少数的弹丸和弓箭达到了这个距离,不过这些箭矢弹丸早已失去了后劲,即使命中了,也不过是轻伤罢了。

    就在明军慌忙地装填药的时候,刘宝已经带着军队来到了二十五丈的距离,这时候的明军,只有几名弓箭手射出了几支稀稀拉拉的箭,造成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

    在刘宝的命令下,步兵和火铳兵们都停下了脚步,前排的火铳手举起各自手中的鸟铳,在刘宝的命令下,进行了第一次齐射。

    鸟铳的威力本就不小,还都是孙元化督造的精品鸟铳,二十五丈,刚好能将火铳的威力发挥出来,因此也具有着极大的杀伤力。

    而且,左翼的明军兵丁,基本都没有什么盔甲,一轮齐射之后,明军前排的火铳手和弓箭手就倒下了一排,差不多三四十人失去了战斗力。

    即使没有被命中的明军火铳手,也被这一轮齐射打蒙了,以至于忘了继续装填手中的火铳。

    乘着这个时机,在刘宝的指挥下,二百火铳兵完成了装填动作,再一次打出了齐射,明军的阵地上又是四五十人倒地。

    事实上,电视剧中击中腹部立马死亡的情况,基本都是骗人的,大部分明军倒地之后都没有立马死亡,只要没有命中胸部以上,哪怕命中腹部,也不会立马死亡。

    命中腹部的敌人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然后发出惨叫或者无力的呻吟,然后由于伤口得不到包扎,不断地失血,渐渐地因为失血休克,最后死亡。

    因为这些倒地明军的惨叫,加上到处都是鲜血,其他的明军此刻都显得十分的慌乱,甚至有明军想要逃跑。

    刘宝能做到把总,自然不是蠢人,很敏锐的抓住了时机,他知道是步兵表演的时刻了。

第119章 明军居然这么弱?

    看到明军的队列混乱,刘宝就立刻下令,火铳兵后面的步兵,立马抄起戚刀和长矛,用冲刺的速度向着明军杀过来。

    因为火铳手和弓箭手在近战中,就象是一只待宰的羔羊一般,是完全没有战斗力的。

    而看到了叛军杀过来,明军前排的火铳手和弓箭手都没有步兵保护,吓得根本不敢反抗,一个个玩命的向后逃跑了。

    而这么一来,明军的左翼是加混乱了,根本就组织不起完整的作战队列,俨然一副要溃败的局势。

    片刻功夫,刘宝率领的步兵就冲入了明军队列,明军火铳手和弓箭手都在逃跑,都把后背露给了刘宝麾下步兵,这些步兵自然是不客气,就像狼入羊群一般大肆砍杀起来,立刻造成了明军大量的伤亡。

    后面的步兵挡住了火铳兵和弓箭手的逃跑路线,他们及时拼尽全力,也无法逃脱追杀,在求生的本能下,甚至有人夺过了明军步兵手中的刀剑,挥砍起来。

    本就混乱的阵列,因此变得混乱不堪,后排的明军步兵根本无法参与战斗,还要抵挡来自友军的攻击。

    等到火铳手和弓箭手都消耗殆尽了,他们才能够拿着自己手中的兵器,和叛军正面作战。

    但刘宝麾下的步兵,砍完这二百多人的百火铳兵和弓箭手之后,仍旧是意犹未尽,士气高昂,继续向前冲锋,根本不停歇,打的明军节节败退。

    然而明军的人数还是占优势的,在付出了一百多步兵的伤亡之后,在一些悍勇的明军低级军官的指挥下,渐渐地抑制住了刘宝麾下步兵的前行,双方就要正面僵持了起来。

    而就在此时,原本在后方的二百火铳兵,也来到了明军的侧翼,他们不管那些正在与步兵交战的明军,在带队军官的指挥下,对着后排的明军就是一轮齐射。

    随着爆豆子般的生硬响起,一发发弹丸飞向明军后排的士兵,明军们纷纷应声倒地。

    本来勉强支撑的明军防线,因为火铳兵的这次攻击造成了大量的士兵伤亡,出现了漏洞。

    刘宝抓住这个时机,大吼一声“都给我冲,砍翻这帮敌军,除了人头的赏赐,每人额外赏银五两,杀啊。”

    本就战意高昂的步兵们,此刻士气更高了,明军也因为火铳兵的这次攻击,心头的恐惧油然而生,面对叛军的步步紧逼,终于有人放弃了抵抗。

    因为逃兵的不断出现,明军左翼的阵列,此刻是漏洞百出,明军左翼的部队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正在用望远镜观看战局的孔有德,看到这个情况也是震惊不已,他派出这七百人的目的,本就是为了试探一下,看看张可大的军队战斗力如何。

    没想到,仅仅一次攻击,明军的左翼防线几乎就被打穿了,张可大部的明军,真的是这么弱吗。

    孔有德这次除了留守营地,以及防守两个防线隘口的兵马,其余人马几乎全都带上来。

    不过他穿越之后,这具身体留下的记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关张可大军队的战斗,他是一点都不清楚。

    因此,孔有德就在开战的时候,派出了这战斗力算是平均水平偏上的七百人,要试探出明军的虚实。

    不过让孔有德根本没想到的是,就这一支七百人的试探性部队,一下子就把差不多一千五百人的明军左翼给击垮了。

    这也就意味着,张可大军的战斗力,其实并没有比他高太多,甚至可能还不如他手下的部队。

    不过惊讶归惊讶,孔有德也是大喜过望,这么好的时机他可不会错过,他立即全军准备,来一次全军突击。

    刘宝正在解决少数顽抗中的明军左翼步兵,孔有德认为,要不了多久,刘宝就能带人冲击明军的中军大阵。

    只要自己率军来一次全军压上,敌军就得应付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发挥正常的话,一次全军突击,就能将张可大部的防线,彻底击垮,从而结束这场战斗,再包抄张焘部,完美的赢下这一仗。

    说干就干,准备完毕后,孔有德就下令,全军突击,一举荡平敌军。

    本就准备好的部队,听到命令后,开始踏着稍微有些凌乱,但整体上还算是整齐的步伐,向着明军阵列前进了。

    差不多二百丈的距离,如果一开始就冲锋,冲到敌人面前早就没了力气,不说能不能冲开敌人的阵线,能拎起刀子砍人就不错了。

    然而,孔有德没有发现的是,在阵列后方的山东总兵张可大,看到这一幕之后,嘴角露出了一丝残忍的笑容,仿佛这就是他最期待的时刻一般。

    孔有德对此毫不知情,依旧带着大军,稳步向前推进,等待着到达合适的距离,突然发起冲锋,给敌军以致命一击。

    不过令孔有德奇怪的是,正面的明军,看到大军逼近,居然没有一点慌乱的神情,反而是一种很自然的淡定与从戎,甚至还能从他们脸上看到一丝丝的期待。

    想必正面的明军,应该是张可大最精锐的部队吧,一般将领都喜欢把最强的军力放在中间,当做压阵的军队,很可能张可大也是这么做的。

    既然明军左翼那么弱,中军即使再强,又能强到哪里去呢?对此,孔有德没有半点担心。

    就在此时,变故突然发生。

    敌军中军大阵的后方,一支军队突然脱离了中军的阵型,一分为二,朝着两侧快速前进。

    本来正带人砍人砍得起劲的刘宝,发现突然出现一支明军,也不由得警惕了起来。

    这支新的明军,虽然人数差不多在也是七八百人,但是给人的感觉,根本不像左翼这些,被砍瓜切菜一般击溃的明军。

    刘宝果断下令,停止追击节节后退的左翼明军,停下来整理队列,准备迎战这一支明军,并且派人会去禀报孔有德,出现了新的情况。

    很快,刘宝麾下的步兵,就和这支新出现明军交手了,第一次碰撞,刘宝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过这也激起来他更高的战意。

    之前打左翼的明军,完全没有压力,他都提不起精神,总算碰到了这么个强力的对手,只有通过击败强大的对手,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强大。

第120章 初战失利

    然而,由于人数上的劣势,加之已经战斗了一段时间,体力消耗不低,刘宝麾下的步兵,也渐渐抵挡不住,开始慢慢的被打的结节后退了。

    此时孔有德收到了多个情报,明军从阵列后方分出两支军队,朝着正朝着两翼前进之中,。

    而且,这些新出现的明军,把之前打的顺风顺水的刘宝所部,打的节节败退。

    孔有德嗅到了阴谋的味道,赶忙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幸亏前几天一直在进行队列训练,整个大军片刻间停了下来。

    看到援兵打的叛军结节败退,左翼的明军步兵也士气大振,他们也停止了后退,组织起来向前杀去,跟着新来的援军向前冲杀。

    就这么一瞬间,明军左翼反而占据了上风,虽然那些军中的老兵还是拼命搏杀,但是,此刻双方交战的人数已经相差的太悬殊了,新出现的明军和原来左翼的人马,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刘宝麾下士兵的三倍。

    甚至,即使刘宝所部在边打边撤,但还有被包围的趋势。

    看到这一幕,孔有德就知道自己是上当了,一旦刘宝所部被歼灭,自己的右翼失去防护,很可能会被迂回包抄。

    而且敌军的真是战斗力,明显并不像他们左翼表现的那么差劲,一旦让他们迂回包抄的目的达成,到时候迎接自己的肯定就是惨败了。

    孔有德赶忙传令在四周游弋的骑兵,支援刘宝所部,还有自己阵列的左翼。

    还好此刻距离明军大阵还远,还有机会撤退,如果再往前冲一段,让张可大的计谋得逞,这一仗就算是彻底失败了。

    张可大看到叛军停止了前进,就知道自己的计策被识破了,既然敌人不上来,那我军上去不就好了,他立刻下令全军压上。

    他相信,孔有德现在只能选择硬着头皮迎战了,他手下大部分都不是老兵,无法做到边打边撤,而只要转身撤退,立马就会由撤退变成溃退。

    张可大没有想到的是,孔有德居然真的下令撤退,而且是互相掩护,交替撤退。

    就这样,孔有德率军缓慢的撤退,这一幕出乎张可大的意料,他也只能下令加快速度,追上叛军。

    由于火铳兵的还击,他们无法快速接近,只能以火铳和弓箭来还击,两军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差不多追击到孔有德部退回列阵的位置时,张可大也下令停止追击,见好就收,分出一部分兵马,参与到对刘宝所部的围剿之中。

    现在刘宝所部陷入苦战,但孔有德也无力救援,只希望他们能在骑兵的策应下,有尽可能多的士兵逃回来了。

    而面对着上前接应的孔有德部骑兵,冲杀了一阵的明军左翼部队也就见好就收了,不敢追击太远,刘宝所部的步兵,总算是没有全军覆没,逃了一部分出来。

    等刘宝所部和接应的骑兵,与敌人脱离接触之后,孔有德就懊悔得是一拍大腿,他懊悔着自己的太不小心了,差点中了张可大的诡计,全军覆没。

    即使现在撤退回来了,但是损失依旧让他心疼,最主要的是对士气的打击,战无不胜的历史被打破了。

    这次交锋,刘宝所部的步兵和火铳兵,杀伤明军差不多有五百人,两侧的骑兵战果加起来差不多也有接近百人。

    中军的火铳兵差不多也给敌军造成了百余人的伤亡,算起来一共杀伤了敌人八百多人,接近敌人一成的兵力了。

    但是自身的损失也不小,骑兵伤亡五十余人,大部队被敌军的火铳兵和弓箭手杀伤了七八十人。

    刘宝所部,除了在骑兵掩护下撤回来的六十多人,其他的几乎都被留在了敌军阵营之中,要么阵亡,要么受伤之后没来得及逃走,被敌军俘虏了。

    更让人心疼的是,刘宝这个东江带过来的老部下,在明军的交战的最后阶段,阵亡了。

    不过现在不是心痛的时候,战场上刀枪无眼,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战死。

    虽然这一场战斗,张可大损失了八百多人,孔有德只损失了五百多人,但是孔有德知道,这一次交锋,是他失败了。

    自己这边主要的战果,就是试探性攻击,杀伤敌方左翼的士兵,而这些士兵,一看就知道是为了吸引他上钩,故意安排的。

    刘宝所部的五百步兵,打他们一千个都没问题,然而只换掉了六百个,妥妥的大亏。

    开场第一战,算是失利了。

    ...

    孔有德在懊悔的时候,张可大也有些失望,因为他的计策没有成功,预想中的结果没有出现。

    他原本不准备跟孔有德打持久战的,他想一次性解决孔有德,省的之后还有一堆麻烦事。

    所以他设计了这个计策,孔有德没有与他交战过,自然对他的军队力量不了解,开战之时肯定会进行试探性攻击,而这就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他安置在两侧士兵,都是最弱的,甚至抓们从卫所兵中,挑了六百人,与那些士兵混杂在一起,这些卫所兵都是南边几个卫所,来登州参加秋操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只要孔有德出兵试探性攻击,肯定会率先进攻两翼,那么只要他拍出来的士兵不是最弱的,被进攻的那一侧一定会战败。

    这个时刻,他不相信孔有德还能坐得住,发现自己的兵马真的这么“弱”,肯定全军来攻,那个时候,就是自己蓄谋已久的时刻了。

    到时候,自己麾下最强力的浙江兵,从两翼杀出,打孔有德一个措手不及,然后进行包抄,孔有德部必定慌乱,慌乱之后只有溃败的结局了,这场战事也就算是定下来了。

    即使被孔有德察觉到也没关系,只要他靠近到一百丈以内,自己绝对有把握击溃他,孔有德手下大部分都是招降的人马,精兵也就那两千多从登州出发时带的老兵。

    只要包抄完成,等待孔有德的只有全军覆没,如果他选择撤退,那么那些招降的兵马,绝对会让撤退变成溃退,结果也没有多大区别,一旦溃退发生,无论孔有德能力有多强,都无力回天了。

    没成想,叛军居然会交替掩护撤退,而且没有变成溃退,甚至还能在撤退途中,对他的人马造成杀伤。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405/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阴雄最新章节! 作者:多极世界所写的《明末阴雄》为转载作品,明末阴雄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阴雄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阴雄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阴雄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阴雄介绍:
明末的世界很精彩。英国从内战中解脱出来,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征程。奥斯曼正在经历最后的辉煌,随即便开始衰落,最终沦为“西亚病夫”。俄国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和东欧的征伐,向着“俄罗斯帝国”迈进。荷兰,西班牙,波兰等,也开始由盛转衰。法国,葡萄牙,莫卧儿帝国,瑞典,神圣罗马帝国……主角穿越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此时的大明,朝廷中枢党争不断,黎民百姓生存艰难,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流寇祸乱不断,文明被野蛮战胜的悲剧即将上演。既然无法挽苍天于将倾之际,拦狂澜于将倒之时,那就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基业,参与到这轰轰烈烈的世界浪潮之中。让神州大地,不再陷入野蛮的异族统治,不再如历史上那般沉寂。明末阴雄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阴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阴雄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