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逆流1982TXT下载逆流1982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逆流1982全文阅读

作者:刀削面加蛋     逆流1982txt下载     逆流1982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高校合作

    虽然相比国内动辄几十年历史的老牌大学,83年才开始创立的深圳大学实在太过年轻,但实际上,深圳大学的师资力量还是非常不错的,国家也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当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的罗征启从北京来到深圳,被任命为深圳大学第一任党高官、常务副校长,并带着他的太太梁鸿文教授,一同操办了深大的校园规划和建设,并于1985年就任深圳大学第二任校长,由此可见,深圳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已经引进了清华大学成熟的管理模式,缺乏的只是底蕴而已。
    段云其实本身来说并不是迷信高学历的人才,事实上在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就有很多中专生和技校生,表现非常出色,通过专业的培训,也完全可以从事芯片产业。
    但是如果搞芯片研发,就必须要很多有扎实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非常高的人才能胜任。
    中国的高考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才筛选机制,首先淘汰一些学习能力差或者不愿意学习的人,然后优中选优,虽然学历不能证明一切,但是大学生整体素质还是非常高的,而且段云直接从大学中录取人才,要远比在民间挖掘“高人”效率强很多。
    “那你看着办吧,花钱别太狠就行。”程清妍说道。
    程清妍明白,段云这是和大学合作,肯定又是捐款开道,之前和太原机械学院合作的时候,段云每年就承诺要给学校提供50万元的专项奖学金,而这次如果和深圳大学合作的话,需要花费的钱只多不少。
    去年一年,段云为深圳市政建设捐款1000多万,是深圳所有私营企业中捐资最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市政府这边也给予了天音电子厂很多的支持,包括李灏市长直接拍板,给段云批下了200亩芯片厂的工业用地,另外就是上次广交会50%的出口创汇留成。
    总而言之,深圳市政府的领导心中也是有杆秤的,他们不可能让那些为深圳市政做贡献的企业一无所获,你必须要给段云的一些资源和政策扶持,也算是对企业捐献市政工程的一种鼓励。
    而今年段云对深圳市政建设捐献的资金只能会更多,所以程清妍早就预留了一部分资金用作捐款。
    “你放心好了,咱们每一分的投资都会有回报的。”段云微笑着回道。
    事实上,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深圳电子集团的马福元就已经在深圳大学首次创办了SEG奖学金,成为中国企业与大学合作的探路者和典范,为产学研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段云现在选择和深圳大学合作,是完全可行的,尤其是目前的深圳大学刚刚建立,急需大量的资金,这也正是段云寻求合作的好机会。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不过段云还不能直接和大学方面联系,他还需要寻找一名“中间人”……
    ……
    “小段,你是说你想为咱们深圳大学捐款500万?”在电话中得知,段云打算为深圳大学捐款500万后,深圳市市长李灏惊讶的说道。
    放眼整个深圳,能和市长李浩直接通话的企业主管没有多少,而段云就是其中一个,作为去年深圳电子行业排名第二的纳税大户,加上长期对市政工程的大手笔捐款,也让段云有了能够和李市长直接对话的“特权”。
    “李市长,我一直觉得他们深圳市的发展,除了资金和技术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以人为本,培养引进大批量的高学历人才。”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所以这次我打算先向深圳大学捐款300万,后期如果能达成一些合作项目的话,我们天音电子厂还会加大对深圳大学的持续投入!”
    “小段,你这个想法非常好!”电话那头的李灏称赞了一句,接着说道:“咱们市政府这边一直对深圳市的高等教育非常重视,深圳大学虽然是83年才成立的,相比国内的其他大学显得很年轻,但在咱们深圳将来的发展布局中,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样好了,今天下午我有个会议脱不了身,明天早晨你来市政府一趟,我领你去深圳大学先参观一下。”
    “好的!谢谢李市长!”段云连声道谢。
    段云等的就是李灏这句话,有李灏在身边陪伴帮忙说话,段云和深圳大学校长谈合作的事情就会容易很多。
    “那就这样吧。”李灏说完,直接挂掉了电话。
    等于放下电话后,也立刻公司的财务,让他们准备300万元的资金。
    300万绝对不是个小数目,甚至很多大型国企一年都赚不到这么多钱,不过对于现在每月盈利2000多万元的天音电子厂而言,这笔钱还是出得起的。
    另外相对于动辄几千万美元投入的芯片厂来说,段云对深圳市政的捐助就显得多少有些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刚刚成立不久,各项经费都很匮乏的深圳大学而言,绝对是一笔雪中送炭的巨款。
    第2天一早,段云和李灏就前往了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位于南山后海湾,依山起伏,荔枝成林,花草繁盛,面积140万平方米,是一所全日制综合大学。
    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当年建校,当年招生,是典型的“深圳速度”。
    教育部选派了原清华大学副校长、两院院士张维任深大首任校长,并在不少大学抽调学科和教师支援,深圳大学和深圳的建设一样,发展很快,到了1987年,已经有了2700名的师生。
    得知市长李灏和段云一起要来学校参观后,校长张维以及学校党高官罗征启早早的等待在学校门口。
    段云这次和李灏坐的市政府的面包车一起过来的,俩人在车上还交流了一阵,对企业与大学的合作模式进行了一番探讨。
    段云想直接从深圳大学招聘应届生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所有大学生都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即便是当初段云和太原机械学院合作,校方也是同意学生到段云的企业实习,至于说后来来段云工厂应聘的,则是因为国家对大学生颁布的双向选择制度,中间也是费了不小的周折,才最终进入段云的电子厂的。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产学研

    “李市长您好!”
    眼见车子停在门口,市长李灏从上面走下来后,校长张维和书记罗征启立刻笑容满面的迎了上来。
    “张校长,罗书记,你们好。”李灏见状,也立刻笑容满面的和他们握了握手。
    “这位是……”看到跟在李灏身后的段云西装革履,打扮的派头十足,不像是随行的工作人员,于是张维随口问道。
    “给你们两位介绍一下,这就是咱们深圳的知名私营企业家,天音电子厂的总经理段云。”李灏说道。
    “原来你就是段云啊!”张维闻言,也立刻面带笑容的向段云伸出了手。
    段云现在的名气之大,在深圳几乎是无人不晓,尤其是去年报纸媒体对他铺天盖地的报道,更是使他成为了深圳所有创业者的榜样和楷模,甚至深圳政府为了吸引外地私营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也对段云进行了推波助澜的宣传,以至于有段时间无论是当地的报纸,还是各阶层领导的内参,上面都能看到关于段云的一些报道。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虽然张维他们这些深圳大学的领导很少和地方企业接触,但是他们却有获得外界各种消息的渠道,看报纸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包括深圳当地的报纸,以及广东省乃至全国各种大大小小的报纸,几乎都有订阅,普通学生也可以每天到阅览室学习阅读,所以也看到过很多天音电子厂产品以及段云本人的宣传介绍。
    不过在深圳大学内,对段云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很多老派的教职工认为段云就是个资本家,但更多的人对段云还是心生佩服的,他本人的事迹也算是深圳奇迹的一部分。
    所以当校长张维得知这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就是段云后,表现的也非常热情,尽管他以前是清华大学的副校长,两院的院士,但面对段云的时候,表现的也丝毫没有架子。
    “张校长您好,罗书记您好!”
    段云同样对张维和罗征启表现的非常尊重,脸上堆满笑容,伸出两只手和他们握手,表现的极为恭敬。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无论如何,张维和罗征启在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他们的人脉和影响力,几乎遍及全国所有重点大学,如果段云将来想和更多的学校合作,能有他们俩的帮助的话,将会事半功倍。
    “欢迎欢迎!先来我们校园看看吧。”张维做了个请的动作,将段云和李灏领进了校园。
    进入校园之后,段云才发现这个学校要比自己想象中的大很多。
    深圳历届的市委领导对于特区大学都是非常重视的,当初市长梁湘主动的时候,深圳市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一个亿,他却敢于拍板一口气拿出5,000万来修建这个学校,这份魄力和远见卓识确实令人敬佩。
    在1984年1月份的时候,深圳大学开工建设,而到了同年9月,深圳大学基本落成并开始招生,当年只招了216名学生,而到了第2年,招生人数就突破了800人。
    现在整个校园面积达到了53,000平方米,相当于80亩土地面积,而即将开始建设的二期工程占地面积则达到了惊人的210亩,这对于一个只有2000多名师生的学校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宽裕了。
    进入校园内部,里面的环境也令段云感觉眼前一亮,足有6层高的崭新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食堂一应俱全,学校内部绿化也非常漂亮,正中央是一个人工湖喷泉,两边绿树成荫,另一侧还有操场跑道,灯光球场等设施,很多年轻的大学生穿梭期间,或坐在长椅上读书,或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充满了蓬勃朝气。
    在参观的路上,市长李灏和校长张维以及党高官罗征启谈笑风生,而段云则静静的跟在后边,只是偶尔礼貌性的回两句话。
    在学校参观了一圈之后,段云和李市长以及张校长罗书记一起来到了学校的会议室。
    “咱们深圳大学发展很快,今天的参观确实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李灏先做了一番开场白,对深圳大学目前的发展情况做出了肯定。
    “感谢李市长今天能来我们学校参观,并对我们的工作作出肯定,我们学校今后将会继续努力工作,争取为咱们国家和深圳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校长张维做了一番总结发言。
    “今天来你们学校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此时李灏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段云,将麦克风挪到了他的面前,说道:“你来说吧。”
    “啊……”段云见状拿起来麦克风,对张维和罗征启说道:“是这样的,今天我来到贵校,主要是为咱们学校捐款300万,用于设立专门的奖学金,以及和贵校进行相关的合作……”
    “捐款300万?”听到段云这么说,张维和罗征启顿时吃了一惊。
    深圳大学建立两年多的时间,除了深圳市政府建校的出资,还从来没有哪一家企业给他们捐助如此多的钱。
    曾经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马湖园在深圳大学创办了赛格奖学金,但当时也只给学校提供了30万元人民币,而段云一家私营企业居然一次性捐款300万,绝对堪称是一个大手笔。
    “没错,我就是希望通过这笔捐助,能够对咱们深圳大学提供一些帮助,切实支持咱们深圳市的高等教育工作。”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另外我来该校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想和贵校进行合作,建立一个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实现高校和企业互惠互利的新模式……”
    “产学研?这是什么意思?你说来听听。”校党高官罗征启对段云问道。
    包括校长张维在内,他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所谓的“产学研”模式,在他看来,大学只是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是从来不和企业进行合作的。
    事实上,国内一直到80年代后期才引进合作教育。
    1991年4月在上海成立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1997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九·五”期间在全国28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试点工作。
    而在此之前,国内高校大学还从来没有和私营企业合作的先例。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

    “所谓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企业需要产品技术开发,而你们学校需要科研经费以及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咱们双方可以形成合作关系,我们出钱,你们学校负责产品技术开发,这样的话,咱们双方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携手共同进步。”
    “你的意思是,想要出资在我们深圳大学建立一个研究部门,专门帮你们研究产品?”张维总算听明白了段云的话,说道。
    “说白了就是这个意思。”段云点点头,接着说道:“另外我对贵校还有个长期的投入计划,这次捐助的300万只是一个开始,后期如果咱们能够合作的话,所有的科研经费我来出,另外我还会每年向你们学校捐款500万,用于成立专门的奖学金,也算是我对咱们深圳教育事业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
    “段云,你说的事情在全国还没有先例,我们大学从来都是只负责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高等人才,像产品研发这种事情,你应该去找研究院之类的单位洽谈,我们深圳大学这边恐怕帮不了你……”罗征启这个时候也跟着说道。
    很明显,校党高官罗征启显然并不认可段云提出的合作方式。
    因为一直以来,无论是国家还是教育局,对大学的定位就是教书育人,并不承担其他的社会职能以及商业行为,正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静心读书的学习环境,让校园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是很多高校教育者们追求的目标,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同样秉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
    而段云突然提出要和他们学校合作,借助学校的人才研发产品,这本身就是没有先例的事情,因为就目前80年代到大学,远没有后世大学那么的商业化,对于这种充满“铜臭”的合作方式,也是一些传统教育者所不能接受的。
    “罗书记,我想问您一句,咱们深圳大学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段云问道。
    “当然是建设祖国,为国家做贡献。”罗启东很干脆的回道。
    “说白了大学生毕业之后,都是要参加工作上班了吧?”
    “那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让大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轨,尽早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这应该并不违背大学的教育理念吧。”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况且现在大学生每到大三大四都会出去实习,说到底大学还是要为社会服务,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论他念多少书,最终也必须走上工作岗位,既然如此,我和贵校建立技术研究所,一方面可以为贵校带来一些教育经费,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工作实战能力,您说这是不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段云……”
    听到段云用这种语气和张校长以及罗书记争论,李灏眉头微微皱起,示意他不要这么说话。
    说到底,张维和罗征启毕竟是两院院士,以前在清华大学当过副校长,在国内的教育界赫赫有名,段云用这种口吻和俩人对话,李灏显然觉得有些太礼貌。
    “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不是因为我有几个钱就了不起,而是我觉得产学研这种合作模式确实是一个值得两位考虑的企业和高校合作的新模式,学校它也不是真空的,学生也迟早会走入社会,既然如此,那大家何不换个思路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段云也知道自己面对两位教育界的泰山北斗应该表现的更谦虚一些,但段云毕竟是个生意人,他来这里的目的性很强,就算现在遮遮掩掩,总归还是为了达到目的,所以直来直去的谈话更有效率。
    “段云,你的想法我没明白,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张维此时也插了一句,只听他接着说道:“首先,这所大学是国家投资建立起来的,我们学校的所有学生,都是国家花钱培养出来的,包括我们教职工,也都是国家的人,并不隶属于任何企业,所以小段你考虑过没有?我们大学和你们企业联合研发产品,那么产品研发出来算是谁的?产权是国家还是你们企业的?还有就是国家现在没有相关的教育政策,允许和企业形成这样的合作关系,我们这边的任务仅仅是培养学生而已,不涉及其他的商业活动。”
    张维头脑反应还是非常清晰的,他立刻就指出了这种产学研的合作方式目前来说并不现实,一方面是大学的经营范围只局限于培养学生,国家也并没有相关的政策允许大学参与商业经营活动,所以段云一开始提出产学研的合作开发模式,这本身就是违法的。
    “段云,你可为我们深圳大学捐助300万元支持教育工作,这一点我们对你表示诚挚的感谢,但如果是以合作开发产品为条件,那这笔钱我们真的不能要,至于具体的原因,张校长也和你说了,我们实在是有自己的苦衷。”罗启征也用委婉的语气说道。
    到了这一刻,张维和罗启征也算是和段云摊牌了,那就是他们不可能和段云合作建立研究所,帮助他们开发新产品,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在政策方面,当前中国不允许高校进行商业化活动,尤其段云的天音电子厂还是私营企业,所以这个提议更不可行。
    另外高校商业化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一直以来高校在国人眼中都是一片“净土”,这里是教书育人的世外桃源,就像和军队一样,都是属于一个半“真空”的环境,国家也从来没有明文规定允许高校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很多人看来,校园一旦沾上了“铜臭”,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会那么“纯粹”,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段云的这种产学研模式明显太过前卫和叛逆……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无果而终

    “既然这样……”段云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我能理解张校长和罗书记的苦衷,不过支持咱们深圳教育事业的心是不会变的,所以我还是会向咱们深圳大学捐款300万,设立一个专门的奖学金,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吧?”
    其实段云在来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这次和深圳大学合作的事情不一定能谈成,他是有心理准备的。
    你不能说张维和罗征启没有眼光,没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因为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固化,而且俩人作为在中国教育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任何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业内关注度的焦点,一步走错,就会有晚节不保的危险。
    况且张维说的没错,大学是国家开办的,培养出来的人也是要为国家服务的,没有相关的政策和红头文件,张维和罗征启他们也只能按国家规定办事,不能逾越红线半步。
    不过段云并不会因为对方的婉言拒绝而恼羞成怒,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他之所以继续要给学校捐款300万,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这件事留下一定的余地,将来如果政策稍微有些变化,那么这件事还可以重新谈。
    “段经理你太客气了,我们校方可以你说这笔捐赠,以你们企业的名义设立专门的奖学金。”张维面露感激,对段云说道:“不知道段经理对这个奖学金的设立有什么要求吗?”
    “我的要求很简单,这个奖学金要以我们企业,也就是天音电子厂命名,叫做天音奖学金。”段云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另外就是这笔钱是捐献给你们学校电子系的,用于购买一些教学用的电子器材,剩下的钱每年可以用于奖励电子系优秀的学生,具体如何分配,有你们校领导做主就好了。”
    “段云同志是咱们深圳市知名企业家,这两年来,他们厂生产的电子产品在国内销量非常的好,最可贵的是他们企业有自主的研发团队,一直都是走在咱们深圳电子业的最前沿。”此时李灏也插了一句,只听他说道:“对于因为政策方面的问题,没有促成你们大学和天音电子厂的合作,我个人感觉有些遗憾,不过我希望将来如果我家允许的话,你们双方还能够有互惠互利,双赢合作的一天。”
    李灏其实也是没有想到深圳校方会拒绝段云的合作,毕竟300万元不是一笔小钱,对于这两年一直在处于学校扩建期间的深圳大学而言,绝对是一笔雪中送炭的捐助,按理来说就算不看在他这个市长的面上,深圳校方也应该会看在钱的面子上和段云的电子厂形成合作,但现在看来,无论是他还是段云,把这件事都想的简单了。
    但是事已至此,李灏只能说一个活话,他也是希望将来深圳大学能够和天音电子厂进行合作,产学研这种模式确实是一种非常科学的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模式。
    “关于这件事情,回头我会向咱们教育部反映的,如果上级领导同意的话,我们深大也期待和你们这样优秀的企业合作。”张维此时也跟着说道。
    无论如何,段云确实真金白银的拿出了300万元捐助深圳大学,作为学校的校长,其实他内心也是过意不去的,如果不是学校真的需要这笔经费的话,他也肯定不会收这笔钱的。
    到了这一步,双方的话语中都为将来的合作计划留下了一定的余地,毕竟现在国家政策是一年一变,放在早几年的时候,私人企业能办到天音电子厂这么大,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现在国情确实发生变化,谁也不可能把话说死。
    在会议室中又闲聊了一阵子后,张维和罗征启一起将李灏段云动出了学校,一直看到俩人上车之后,张维和罗征启这才转身离开。
    “小段啊,你也别失望,张校长他们确实也是没有办法,国家没有相关的规定,谁也不敢迈过那条红线……”在车上,李灏对段云安慰道。
    其实李灏也完全能够理解段云的心情,深圳的电子企业确实非常需要人才,不光是天音电子厂,其他的很多国营企业也都面临人才荒。
    但当前国内的大学生每年就那么多,除了一部分在国外留学,剩下的都是国家统一分配,国营企业想要一个大学生的名额上去非常困难,更不要说段云这样的私营企业。
    “没事的,我能理解张校长他们的做法。”段云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再说了,其实我们芯片项目缺少的不是高效的合作,而是一个芯片项目的领军人……”
    “什么意思?”李灏不解的问道。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缺乏高学历的人才,我可以通过高薪招聘的方式补充研发人才,但关键是缺乏一个技术底蕴比较强,而且对芯片研究有一定造诣的带头人,这才是最关键的。”段云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如果能找到这样的人才,那么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有什么我能帮助你的地方吗?”李灏问道。
    李灏是真心支持段云发展芯片项目,但并不是因为段云这两年对市政建设以及企业税收方面做出的贡献,而是因为他是真心意识到芯片产业对于深圳的发展的重要性。
    从上任市长梁湘开始,深圳就已经确立了将电子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这几年也取得了不少成绩,深圳市的电子产品有逐渐取代北上广电子产业的趋势,无论是电冰箱电话机还是录音机生产销售方面,成绩都非常的亮眼。
    但在这些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还是不能够掩盖深圳产品技术含量低,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都为国外获得一些国内大厂掌握,电子产品始终很难在出口创汇方面有大的突破,正是因为如此,段云这次和东芝公司合资创办芯片厂的事情,才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另外李灏也通过各种渠道对国内的芯片产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他知道这种产业投入大,技术门槛高,哪怕是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也无力支持芯片这种产业的投入规模。
    而段云想要以他的私营企业一己之力创办芯片项目,这对深圳发展乃至全国电子产业,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面对这芯片这种投入巨大,且市场不明的产业,其他的企业家也都望尘却步,而像段云这样有胆魄,有实力的“傻子”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也正因为如此,李灏才会放低自己的身位,全力支持他的芯片项目……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领军人物

    “李市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有些事情您真帮不了忙,我还是需要想其他的办法。”段云感激的说了一句。
    “总之呢,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打电话给我,我认识这么多的企业家,敢有勇气和实力投资芯片产业,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你一个人。”李灏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我还是要给你一句忠告,做事情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还要懂得进退量力而行,就就算是合资芯片厂的事情失败了,我也希望你们天音电子厂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
    李灏的话说的很明白,那就是让段云不用这么拼命,现在他已经投入了这么多的资金,但作为私营企业想研发生产芯片,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另外后续资金的投入也是个无底洞,他担心段云会支撑不住。
    其实对李灏而言,段云的天音电子厂,如果能够继续保持现在的随身听生产销量,继续为深圳电子产业和城市基建做贡献,这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死磕一个项目,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明白了,感谢李市长对我的帮助。”段云点点头说道。
    车子行驶在路上,段云看着车窗外的风景,陷入了沉思之中。
    回到工厂后,段云坐在自己办公室的椅子上,点上一根烟抽了起来。
    正如他刚才和李灏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现在确实缺一个芯片研究的领军人物,而且这个人至少也是在国内顶尖的大牛。
    段云在前世的时候也曾经学习过很多关于芯片的技术,但还远远达不到精通的水平,而且他现在还管理着一个企业,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处理,所以不可能把自己的所有时间精力投入到芯片研发工作上。
    而根据他前世学到的国内芯片的发展史,在80年代比较有名的几个芯片研究人员中,无疑要数侯为贵和倪光南最为出名。
    生于1941年的侯为贵在学生时代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毕业后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在混乱年代,侯为贵所在的学校转为企业,也就是航天部设在西安的691厂。
    1969年的时候,年级27岁的侯为贵被调任航天691厂任职,从技术工人到车间主任,再到技术科科长。
    一直到70年代末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关系改善,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的钱学森要求691厂跟进研究计算机芯片及半导体技术,于是691厂指派技术科科长侯为贵负责去美国引进技术和设备。
    1980年,侯为贵前往了美国,考察美国芯片产业的同时,也在那里学习了一段时间。
    在这个期间侯为贵看到了国内外芯片的发展技术和趋势,也学习到了一些较为先进的芯片生产技术。
    而到了1984年的时候,691厂派侯为贵等人到深圳考察,原本想在这里投资新建一家芯片厂,但由于投入资金太大,最终只能作罢。
    而到了1985年的时候,侯为贵被派往深圳创办内地与香港的合资公司,也就是中兴通讯的前身中兴半导体,担任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当时的侯为贵非常想研发生产芯片,但是因为芯片产业投入过于巨大,所以他只能退而求次,先靠着帮香港人组装电话机赚钱。
    以侯为贵的技术能力而言,他是可以担任中国芯片研发的领军人物的,但是他始终没有碰上这样的机遇,国家拿不出这么大的资金投入,而但他们合资的香港企业则认为,华人公司顶多做点加工业,赚点辛苦钱,赶超欧美芯片大公司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根本不能可能同意侯为贵进入芯片这个产业。
    段云如果想聘请侯永贵担任自己芯片厂的技术负责人的话,难度非常大,且不说他是国企的高级干部,还有就是侯永贵自己也是一个创业的老板,是不可能帮段云打工的。
    而段云心目中另外一个理想的候选人则是大名鼎鼎的倪光南。
    生于1939年的倪光南61年的时候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在80年代初的时候,曾经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担任访问研究员,他那个时候的年薪就已经达到了今年的4.3万加拿大元,按照官方汇率,相当于中国国内公司的70倍。
    可是他最终在1983年的时候还是回到了国内,最终和柳传志一起成立了联想集团,并担任公司的总工程师。
    和侯为贵一样,现在的倪光南也是一个创业中的老板,段云想高薪聘请他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联想公司破产,否则的话,段云没有任何挖角成功的可能。
    当前段云心目中国内最强的两个芯片研发大能都不可能挖到自己的公司,段云只能另想办法。
    但很快,段云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当前国内芯片技术的大能人物。
    “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说出这句话的是中国著名芯片研发科学家黄令仪。
    黄令仪出生在1936年,家境一般,父母都是地地道道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但是他本人却非常热爱学习,而且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但是在那个年代黄令仪却被左邻右舍非议,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那个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是不被允许读书的。
    但是黄令仪却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她在学习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当时国家遭受的劫难,这种耻辱深深记在了黄令仪的心中。
    黄令仪1 9 58年毕业于华东工学院,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
    毕业后的黄令仪进入中科院计算所工作,从此登上了科学研究的列车。
    而当时国内在。科学研究领域几乎没有什么重大成就。
    1977年,中科院计算所引入了一个“电路预研“项目,黄令仪被点名负责集成电路、器件工艺和芯片研制这几方面的工作。集成电路是芯片的基础,芯片运行的快慢、功耗大小,全靠集成电路设计。
    为了让自己设计的芯片能投产,在对比了不同电路特性后,黄令仪用了一个“笨办法“:把决定集成电路功耗、速度的关键环节一个一个拆解开,逐个突破。
    当时,她和研究小组成员几乎整天泡在办公室,一人拿着几个版图来回对比,直到把主流集成电路的器件原理、工艺原理完全摸透了,才研究出一种新型“I2L结构“,用这种结构做出的一款256ROM内存,还获得了1980年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可就在黄令仪一鼓作气想继续突破的时候,事情却出现了转折——“经费紧张,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取消“。
    这对致力于中国芯研究的黄令仪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国芯从与世界同步发展到10年以后全面落后世界领先水平!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清流

    “我要去北京,明天就走,飞机票我已经让小郭帮我买上了。”回到家中后,段云对妻子直接说道。
    “去北京?”程清妍闻言顿时愣了一下,柳眉一皱说道:“你这个时候去北京干什么?再有半个月就过年了,还往外跑什么?”
    “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处理,我也不想去,可是没办法。”段云皱着眉头说道。
    “你要去多长时间?”
    “这个说不好,如果顺利的话,三五天就能回来,如果事情办不完,可能要延迟几天……”段云回道。
    “延迟几天?现在马上就要全国春运,火车票和飞机票都不好买,万一年前你回不来怎么办?”程清妍不解的看了丈夫一眼,接着说道:“再说了,今年好不容易把咱们两家人都到了深圳,难得过一个团圆年,你这穷折腾什么啊?”
    程清妍显然不能理解丈夫的做法,因为1月29号就是春节,这个时候正是家家户户买年货,准备过年的日子,而且今年好不容易把段云和程清妍的父母也接了过来,原本就是想打算过个团圆年,但如果段云到时候无法回来的话,那么这个团圆年又过不成了。
    “你放心好了,我这次坐飞机去北京,最多三天……啊,不5天!5天我就赶回来过年,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段云信誓旦旦的说道。
    “那好吧。”程清妍脸上闪过一抹无奈,他也知道丈夫决定做的事情,就算10头牛也拉不回来,于是对他说道:“速去速回,别让咱爸咱妈生气……”
    “我知道了。”段云点点头。
    “等会儿我把你西装熨一下,另外我妈还给你织了一件厚毛衣,别为了风度不要温度,北京的冬天冷着呢,可不像深圳这么暖和。”程清妍关切的说道。
    “知道了老婆。”段云一把将妻子拉到了身前,然后轻轻的在他额头亲吻了一下……
    ……
    第2天一早,段云就坐车来到了广州白云机场,坐上了前往北京的航班。
    之前和深圳大学合作受挫,段云这次调整思路,转而在国内寻找芯片研发方面的大能人物。
    其实对于计算机芯片研发来说,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并不难找,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找一个能够在技术方面独当一面,具有捉刀能力的研发领军人。
    只要能找到这样的芯片大能,那么段云成立芯片研发中心的事情就会简单很多,无非是再招一些高学历的人才协助产品研发,而且如果这个大能还认识其他芯片研究的高级人才的话,那么同样可以吸纳到团队,这样的话,你们的芯片研发中心就能够快速组建完成,从而开始和国际芯片巨头已经时间赛跑。
    段云这次确定的目标正是黄令仪,按照他前世对这位中国芯片研发大佬的记忆,她此时应该还在北京计算机二部专门研究微型计算机。
    不过对于这次能不能邀请到黄令仪加盟自己的公司,段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黄令仪中科院计算机二部一个重要的技术研发人员,她本身也是国家干部,让她离开自己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中科院计算机二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这年头的老人们传统思想根深蒂固,铁饭碗不是说扔就能扔的。
    飞机在北京降落之后,段云这次并不打算在北京的熟人,直接在北京的兆龙饭店住了下来。
    黄令仪所在的中科院计算机二部就在中关村。
    自1953年底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海淀区中关村竣工,此后十年间,中科院分布在北京的直属研究机构逐渐向此处集中。到陈春先访美的1978年,海淀区聚集了中国三十多所名牌大学、一百三十多家科研院所,人才密集度不逊于硅谷。
    直到90年代的时候,中关村已经成为民企科技公司的创业热土。
    至1987年的时候,北京地区共有民营科技企业519家,占全国半壁江山,从业人数3万多,大部分集中在中关村。
    段云这两年每年都会来中关村这边看一看,主要是购买一些电脑软件和耗材,相比于1982年他第1次来中关村的时候,这里的发展速度简直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很多科技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内地“硅谷”。
    段云当天晚上在酒店住了一晚上后,第2天就来到了位于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
    经过一番打听,段云终于得知黄令仪目前所在的计算机所。
    其实在当前的中关村,早就已经有大量的中科院人员下海经商,并且已经蔚然成风,这其中就包括包括中国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陈春仙,以及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
    1980年10月23日,在北京市科协支持下,陈春先和纪世瀛等人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间十几平方米,俗称“鸡窝”的后平房仓库,开启了拓荒之旅。打开门一看,里面结满了蜘蛛网,尘土厚厚一层。他们先打扫了半天卫生,把杂物堆到里边,拉上一道塑料布隔开,占用了大约5平方米小半间房子,然后摆上一张带抽屉的桌子。就这样,“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悄无声响地成立了,经营项目包括搞技术咨询、举办技术培训、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牵线搭桥。
    这个技术服务部,是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公司的雏形,人称“中关村的第一粒种子”,陈春先因此被誉为“中关村民营科技第一人”。
    “第一个吃螃蟹”之举往往备受质疑:“办服务部就是为了捞钱,不贪污才怪”“陈春先带头破坏中科院的科研秩序”“陈春先是中关村的科技二道贩子”……1982年年初,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开展以后,中科院物理所某些人竟把陈春先列为重点审查对象,议论、责难、诽谤、告状、查账、立案……接踵而来。
    不过最终陈春先还是平安无事的过了这一关,而随着国内下海热潮的兴起,中科院这个国家级研究部门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商业化起来,整个中关村光是挂名在中科院旗下的企业,就有20多家,其中很多中科院的院士和重要技术人员,也都开始走向了下海经商的道路。
    而黄令仪则无疑是这些人中的一股“清流”,如今已经年届50的她,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此时的中科院大门口只有武警站岗的,除了中科院的内部人员,其他人是不允许入内的,无奈之下,段云只能等待门口。
    但是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身着蓝色中山装的男子正要往里面走,段云立马把他喊住。
    “同志,想您问一下,您认识计算机二部的黄令仪同志么?”段云满脸堆笑的问道。
    “你是?”这名。中年男子用手指扶了扶眼镜,对段云问道。
    “我是他的一个朋友,找他有点事,您能不能帮忙把他叫出来。”段云说道。
    “对不起,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忙……”
    “同志,帮帮忙……”段云说着,将一盒没有开包的“阿诗玛”塞到了这个中年人的手中。
    “你叫什么名字?”这个中年人原想拒绝,发现段云居然谁给他一包阿诗玛香烟,犹豫了一下,随即问道。
    “你和他说我是他的老家人就行了。”段云说道。
    其实段云也不知道黄令仪老家是什么地方的,但如果直接说自己的名字的话,黄令仪不一定愿意出来见他,所以干脆扯了个谎,先把黄令仪骗出来再说。
    “行,我给你把话带到,你等着吧。”中年人说完,将那包香烟塞入口袋,在门卫面前亮了一下工作证,然后进入了中科院。
    在门口足足等了10多分钟后,段云终于看到一个人影从大楼门口走了出来。
    段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黄令仪照片,只见此时的这个中年妇女穿着一件朴素的蓝色上衣,脚下蹬着一双边层底的布鞋,头发有些斑白,但双眼却显得相当有神。
    “您好,您就是黄令仪老师吧?”眼见这个中年妇女走出门口后四处张望,段云立刻迎了上去。
    因为是第1次见面,段云表现的非常恭敬。
    “是你找我?”黄令仪看了段云一眼后,疑惑的问道:“你是我姥家的人?”
    “咱们也算是半个老乡吧……”段云随口尝试了一句,然后直奔主题说道:“黄老师,我今天找您有点重要的事情想和您商量一下,咱们要么先到对面的饭馆谈一谈。”
    “你到底是谁?”听到段云这么说,黄令仪顿时变得警觉起来,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站着的执勤武警。
    “黄老师,这是我的名片……”段云见状,只得先将名片掏了出来,恭敬地递给黄令仪后说道:“我是深圳天音电子厂的总经理段云,我们厂目前主要生产低音炮,音响,录音机和随身听产品,中央电视台有我们厂的广告,您应该看到过吧?”
    “你是天音电子厂的经理?”黄令仪再次看下段云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每天晚上收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可以说是黄令仪唯一的娱乐项目,所以她自然也是非常熟悉新闻后插播的天音电子厂的广告的,但她绝对没有想到是,这么一个全国知名的电器品牌,公司经理却是一个看起来只有20多岁的年轻人。
    不过至少证明面前站着的年轻人并不是什么坏人,这让黄令仪多少松了一口气。
    “如假包换!”段云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知道您很忙,不过能占用你一点时间,咱们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么,只要给我10分钟就行。”
    “有事你就在这说吧。”
    “那个……好吧。”段云点点头,接着说道:“是这样的,我想聘请您担任我们公司的技术……”
    “你们天音电子厂是私营企业吧?”黄令仪打断了段云的话说道。
    “是啊。”
    “对不起,我是有工作的人,我不能去你们公司。”黄令仪很干脆的说道。
    黄令仪的性格比较耿直,得知段云的来意之后,果断拒绝了他的请求。
    “黄老师,我知道您是中科院的研究员,但是我们公司现在真的很需要您的帮助,只要你愿意来我们公司工作,想要多少钱您开个价,咱们一切都好商量。”段云一脸诚挚的说道。
    “年轻人,这不是钱的问题。”黄令仪轻轻的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别人挣钱我不眼红,国家给我的工资足够我吃穿花销了,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也很满意现在的工作,所以不可能去你们公司工作的,你回吧。”
    黄令仪说完,转身就要回去。
    “黄老师,我话还没有说完呢……”段云见状,立刻又追了上去。
    这次他来北京,唯一的任务就是要请黄令仪加盟自己深圳的芯片厂,但现在看来,这件事似乎并不容易。
    “同志,请靠后!”
    突然眼前一道人影闪过,那名站门口站岗的持枪武警立刻挡在了段云的面前。
    “我就和他说两句话……”
    “警告你一次,退后!”执勤武警的语气越发严厉起来。
    “行行行,我不是坏人……”段云见状,连忙退了几步,而与此同时,黄令仪已经回到了中科院的办公楼。
    无奈之下,段云也只能暂时离开中科院的门口。
    但段云显然有些不甘心,可站在外面又有些寒冷,于是他直接来到了中科院对面的一家国营饭馆。
    此时刚刚早上8点多,段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买了一碗馄饨,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向中科院门口方向张望。
    这碗馄饨段云整整吃了一个上午,餐馆里的服务员上前冷言冷语想督促他离开,但段云塞给她一张大团结后,这名餐厅服务员立刻露出了春天般的笑容,还帮他倒了一杯热水。
    到了11:30的时候,中科院中午下班,眼见黄令仪推着自行车走出大门口,段云立刻起身快步走了出去。
    “黄老师……”
    “怎么又是你??”黄令仪看到段云后,顿时眉头一皱说道:“我早上不是和你说过了吗?我不可能从单位辞职去你们公司上班,你赶紧走吧。”
    “黄老师,您只需要给我10分钟时间,咱们俩好好谈一下……”段云说道。
    “就算再给你一个小时也是白费,咱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你是大老板,我是个搞技术的,还有什么可谈的?”黄令仪说完,抬腿跨上了自行车,快速离开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

    段云是真没有想到,黄令仪甚至不给自己一个说话的机会,这多少让他感到有些失望。

    不过在段云看来,有能耐的人一般都会或多或少有些个性,就如同三国时期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才见上一面,曹操为了留下关羽,送去赤兔宝马,赐官赐金,无所不用其极。

    但段云显然不是刘备,更不是曹操,他也看得出来,如果自己再继续在中科院门口纠缠她的话,搞不好是会被保卫科抓起来的,真要那样的话,麻烦可就大了。

    无奈之下,段云并没有选择继续留在科学院门口等待,而是买了一沓子信纸,坐车回到宾馆后,开始写起了信。

    至于信件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段云目前和日本东芝公司合资开办芯片厂的事情,并将整个项目的投资,以及这种全新闪存flash芯片的基本原理都写在了上面,并且告诉她,如果黄老愿意来他们公司工作,可以送他一套深圳房产,并且还可以给她全家安排高薪工作,另外就是可以让她去国外学习参观,月薪高达4位数,这在深圳乃至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高薪。

    写好信后,段云装入信封,中午简单吃了一顿饭后,下午3点又来到了中科院的门口。

    做一次,段云又用了一包阿斯玛香烟,顺利的将信送了进去,并且在这封信里,段云还放入了写有宾馆电话的名片,意思也相当明显,那就是如果黄令仪愿意来他们芯片公司的话,可以直接给他打名片上写着的电话。

    与此同时,黄令仪刚刚开完一个会议,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整理资料。

    从1965年调到中科院计算机二部后,黄令仪就被任命负责研究功率开关三极管,这个任务难度极大,为此院里还专门从科大清华调来10大一个毕业生,干部和设备也配套齐了,另外还从东北光机所,三天之内调来一个室,全力协助项目的研发。

    至今黄令仪仍然记得。老领导张劲夫在台上对他们神情激动的说过的一句话:“我提着脑袋把任务给你们要来了,你们要好好干!”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台下的黄令仪等人热血沸腾,那个年代的人都非常的单纯,是真真正正的一颗红心献给党,她知道这是国家所急需,是时代赋予的使命,那个时候的黄玲毅,心中既高兴又紧张,对自己的研究任务充满了激情。

    不过这个项目前期困难很大,初期做出来的p-n结总是低压击穿,饱和压降也下不来,于是整个科室开始三班倒,正副班长是12小时一轮换,常常一天干13~14个小时,是真真正正激情燃烧的日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荣光。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才是科学家向往的时代,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激情燃烧的日子。

    还记得当初他们市里有个叫韩锦春的同志,负责封装,既无资料,更无经验,只有不断的摸索才能前进,他试验一些化学药品的时候,因为没有高级设备去分析,只能靠舌头尝,感觉不对劲的时候,就跑到水龙头处,马上用水冲,这样的情况在后世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研制出来的组件硬是给封好了,而在1986年,当黄令仪再去看望韩景春的时候,他已经神志不清了,但当谈起当年一起在所里研发芯片的时候,双眼依然泛着亮光。

    可以说,黄令仪对中科院计算机二部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的,她把最好的年华和时光都放在这里,这里也有着他人生最美好的记忆,所以哪怕现如今整个中科院技术人员辞职下海蔚然成风,段云带着巨额高薪来邀请她加盟,黄令仪也不为所动,这就是她人生奋斗的起点,她也要善始善终,在这里光荣退休,这就是她人生最大的梦想。

    “砰砰砰!”办公室外响起了敲门声。

    “进来!”

    “黄主任,刚才外面有人给你送了一封信。”此时一个年轻的职员走了进来,将一封信放在了她的桌前。

    “那个人是不是叫段云?穿的一身西装,挺年轻的。”黄令仪看了一眼那封信后,抬头对那个职员问道。

    “是的,就你说的那个人。”青年职员闻言后点了点头。

    “小李,你能帮我给他带个话吗?”黄令仪说道。

    “黄主任您说。”

    “你跟他说,让他不用再白费功夫了,就算他给再多的钱,我也不会到他们公司上班的。”黄令仪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如果他们公司真的缺人的话,你让他自己去其他科室打听打听,或许有想去他们厂挣高工资的,总而言之,我是不可能去的。”

    黄令仪这番话说的非常干脆,她显然早已打定了主意,并不打算离开中科院。

    “好的黄主任,我自己去和他说一下。”青年职员闻言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看到这名青年职员离开后,黄令仪不禁松一口气,将目光放在了桌上的那封信上。

    过了片刻,黄令仪拿起那封信,想扔到旁边的纸篓里,然而手伸到了半截,却又缩了回来。

    虽然说黄令仪已经下定决心留在中科院,但无论如何段云这样的私营企业大老板亲自上门邀请他总还是带着几分诚意的,所以黄令仪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感觉这么做有些不妥。

    于是黄令仪带上了自己的老花镜,打开那封信看了起来。

    然而只是看完第1段,黄令仪的双眼便有些凝滞。

    段云在这封信上详细写明了他这次和东芝合资开办芯片厂的事情,除了写明投资5,000万美元,还向黄令仪介绍的他们这次从日本引进的制造设备以及 flash闪存芯片的性能介绍。

    黄令仪最开始以为段云是想挖他去他们厂研发录音机随身听这样的产品,然而段云居然是邀请他去研究芯片,只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因为芯片产业投资非常巨大,动辄几亿甚至十几亿人民币,而一家私营企业居然敢涉及这样技术门槛极高,且投入巨大的产业,简直让她难以置信……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爱国情怀

    在信件的最后,段云非常诚恳的想邀请黄令仪,希望能和她面谈一下。

    看到这里,黄丽仪站起了身子,向着窗外中科院的门口看去。

    然而此时中科院外面的长街显得非常空荡,只有一个戴着棉帽子的男子骑着自行车路过。

    如果不是段云在信中提到他日本东芝合资开办芯片厂的事情的话,黄令仪根本没有兴趣再和段云见面,因为她本来就是对物质需求很低的人,段云的高薪是根本无法打动他的。

    但是,芯片设计一直都是黄令仪的终身事业,一谈到芯片的时候,她整个人都显得非常兴奋,她总能和同事滔滔不绝的谈上好长时间。

    对于段云这样的私营企业老板如此大手笔的投资芯片产产业,黄令仪从内心而言还是非常佩服的,虽然他不可能离开中科院去段云的公司上班,但至少可以面对面指点他一番,无论如何,这都是中国的芯片企业,国内芯片产业能够越来越繁荣,也是黄令仪非常愿意看到的。

    不过刚才黄令仪已经让自己的同事再次拒绝了段云,估计俩人已经没有见面的机会了,所以黄令仪将这封信件收好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进了自己办公桌在抽屉里……

    ……

    晚上下班,当黄令仪骑自行车正要回家的时候,前方却再次出现了段云的身影。

    “黄老师,您下班了……”此时段云满脸堆笑的迎上来。

    “你一直在这里等着我呢?”黄令仪惊讶的问道。

    以前的时候,黄令仪也见过不少发了家的私营老板,但个个牛气冲天,言谈举止都充满了傲气,然而段云给他的感觉却很不一样,尽管天音电子厂目前已经是国内知名的私营企业,可在段云的身上,她越看不出有丝毫的傲气和架子,这也让他突然对段云有了几分好感。

    “今天外面风大,我一直在饭馆呆着呢,看到你们中科院下班,这就过来等您了……”段云微笑的说道。

    “你这小伙子……”听到这里,黄令仪内心有些感动,对他说道:“那咱们就稍微谈一下吧。”

    “外面冷,到饭馆里谈。”段云说着,上前接过了她的车把,俩人进入了饭馆。

    “黄老师想吃什么?”俩人走了一处角落坐下后,段云问道。

    “吃饭就免了,我家里还有中午的剩饭没吃完呢。”黄令仪看了一眼手表,接着说道:“现在天短,马上就要黑了,咱俩最多聊10分钟。”

    “好的。”段云也没有坚持要请黄令仪吃饭,于是开门见山的说道:“黄老师,今天我给您写的信,您看了吧?”

    “看了。”黄令仪点点头,接着说道:“我是真没有想到你居然会投资开办芯片厂,那可是整整5,000万美元……你们深圳当地政府没给你提供一部分资金吗?”

    “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们深圳市政府也是个清水衙门,一年就那么两三个亿的财政收入,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光是欠咱们国家银行就欠了十几个亿,哪有钱支持我开办芯片厂……”段云笑着说道。

    “那你投资这么大,能保证将来收回本钱吗?”黄令仪问道。

    “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我开办这个芯片厂也不光是为了赚钱,也是想为国家做点贡献……”段云说道。

    “为国家做贡献?”黄令仪听到这里笑了笑,接着说道:“什么时候资本家变得这么有良心了?我还真不信呢。”

    黄令仪性格比较耿直,如果段云说开芯片厂为了赚钱的话,那么黄令仪还能够理解,如果说只是为了爱国,这个她是绝对不信。

    “黄老师,我和您说实话吧,我知道您不相信我开这个芯片厂有爱国的情怀,实际上确实如此。”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实不相瞒,去年我们厂的净利润达到了三个亿,这些钱就算我站着花,躺着花,几辈子都不可能花完,所以对钱我已经没有太大追求了,他在我眼中只是个数字而已……”

    “三个亿……”听到这里,黄令仪也吃了一惊。

    要知道,现在国家给他们中科院一年拨款的经费,也不过几千万而已,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是僧多粥少,毕竟整个中科院部门多,到处都是伸手要钱的地方,上百个研发部门这么一平摊,就没有多少钱了。

    另外中科院下海经商的人不在少数,包括他们计算机部的柳传志等人,现在在外面也混得风生水起,不过即便是创业最有成就的柳传志,他的联想公司靠着发出来的汉卡,一年也就赚了800多万,这已经是很惊人的数字了,然而段云张口就是三个亿的利润,这确实令黄令仪情头有着不小的震撼。

    而且黄令仪也很难想象,一个身家几亿的大老板居然会为了邀请自己,在中科院的门口足足等了两天,以至于黄令仪有些质疑段云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去年赚到的这三个亿,基本上全部兑换成了外汇,购买了日本东芝公司的设备,和他们合资办这个芯片厂……”段云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其实说实话,如果为了赚钱的话,我根本不用投资办什么芯片厂,我用这笔钱足可以引进很多外国先进的录音机电视机生产线,现在咱们国内家电市场这么火爆,东西做出来就不愁卖,今年再赚10个亿都有可能,何必非要趟芯片这潭浑水……”

    “你说的倒是有道理,可当初你为什么想起要投资芯片产业呢?”黄令仪又问道。

    总而言之,黄令仪还是很好奇段云为什么会涉足芯片这个产业,因为对当前的国人来说,芯片还是个很陌生的行业,甚至大多数国人都不知道芯片到底是什么东西。

    “其实当初我之所以有投资芯片产业的想法,主要还是因为我的一次出国经历……”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去年的时候,我参加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ces电子展,当时我想看看咱们国内的芯片产业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然而你敢相信么,我用了将近一个星期时间,看了上千个展位,咱们10亿人口的大国,居然没有一个展位……”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梦想的幻灭

    一直以来,段云招揽人才常用两个手段,一是讲情怀,二是高薪利诱。

    正所谓好汉出在嘴上,对于很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说,画大饼,讲情怀这招如果能用的炉火纯青的话,那么肯定会招揽着一批忠实的手下,一起打拼,一起迈过创业最艰难的时刻。

    但如果是放在后世的话,光讲情怀不讲钱那就和耍流氓没什么区别,薪资不到位,最多招几个头脑不太灵光的热血青年。

    其实段云相比于那些奸商,本质上还要“厚道”一些,所以之前第一次和黄令仪见面的时候,他就提出会给予黄令仪高薪待遇,并且还会送房送车,条件相当的优厚,其实说白了,这也是段云对高技术人才的一种尊重。

    不过当他发现高薪高福利对黄令仪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之后,是迅速调整的策略,开始和她起了情怀。

    其实对于那些从特殊年代过来的老一代来说,还真就是很讲情怀的,而此时段云良好的口才以及煽情能力,在这一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咱们国家的芯片产业确实不行……”听到段云这么说,黄令仪也顿时皱起了眉头。

    其实说起来在6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芯片发展和世界差距其实并不大,只有3~5年的差距,然而经历了特殊年代之后,中国的芯片产业是彻底现实的停滞,80年代初期刚刚有复苏的苗头,但已经和国外拉开了10年以上的差距。

    另外在动乱的年代,中国科技被毁,许多科学家无事可做,连工资都没了,只好出走欧美国家,为欧美科技发展打压中国做贡献,但也有少部分人坚持下来,就像黄令仪这样,始终坚守在科研芯片研究的第1线。

    但是黄令仪搞科研的日子也不好过,去年的时候,院里安排她另外一人去香港帮忙设计芯片,期限为三个月,但院里为二人提供的在岗生活费仅有5000港元,这还不到一个普通香港刷碗工半个月的工资,而院里还告知二人,如果到时候做不出芯片,必须退回5000港币的生活费。

    这给了黄令仪很大的压力,到了香港后,她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最终赶在期限结束之前做出了合格芯片,这才免去一劫。

    但是回到国内后,黄令仪又要面临无事可做的局面,上级不批经费,她所在的这个计算机所没钱没项目,只能偶尔协助地方企业干一些“零活”。

    “黄老师,虽然我们的合资芯片厂目前由日本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但是我也不希望咱们的国产芯片受制于人,将来一旦和东芝公司发生纠纷,人家用技术就能卡住你的脖子……”段云说到这里的时候情绪也有些激动,只听他接着说道:“所以说咱们国内的科研人员要自强,只有靠咱们自己的力量开发出来的芯片,才不会受制于人……”

    “你说的我都明白……”听到这里,黄令仪也感慨的叹了口口气,她是没有想到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有这么高的爱国情怀,其实回想起当年和他一起共事的柳传志等人,原本也是有着一腔爱国热血,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各种客观原因选择自己创业,段云似乎和他们也是同一类的人,于是说道:“我有我的苦衷,当年我从清华毕业就一直在中科院工作,而且我现在年龄也大了,虽然身体还行,但再有10年也就退休了……”

    “黄老师,在我看来您还是正当年,可能你不相信,目前我们天音电子厂产品技术研发中心里面,就有5名退休教授,他们的年龄可比您大多了,可工作起来的劲头照样不从年轻人,经常主动加班到半夜……”段云说道。

    “你们厂有5名退休教授?”听到这里,黄令仪简直难以置信。

    “这是真的,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来我们厂参观,像他们也一定会很欢迎您的到来的。”段云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们研发中心的工作氛围非常好,各年龄层次的人都有,您不用担心在那里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另外如果黄老师还认识其他研究芯片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都可以介绍到我这里,条件尽管提,只要我能满足的,一定都满足!”

    “小段,我看今天就到这里吧……”此时黄令仪又看了一眼手表,对段云说道:“我还要赶着回家做饭,我老伴他也快下班了。”

    “黄老师,我给您买只烧鸡,您回去吃……”

    “不用了,今天听你说的这些事情,其实我也挺感动的,我是真没有想到你年纪轻轻,就能有这么强的国家荣誉感。”黄令仪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不过很遗憾,我现在还是没法离开中科院,因为我们所里马上就要开始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了,一旦我走了,暂时没人能顶替我的位置,至于你们投资芯片厂的事情,将来如果我们所里有人想离职下海的话,我可以介绍他们来你的公司……”

    黄令仪最终还是拒绝了段云的邀请。

    其实黄令仪对目前研究所的情况深感焦虑,因为没有机会,他们计算基数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国家级的大型科研项目了,然而几个月前所里领导找她的一次谈话,让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去年10月份的时候,黄令仪刚刚从香港完成任务回来,科技处的处长周结找到了他,询问他计算机所要不要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

    当时的黄令仪大吃一惊,立刻斩钉截铁的回答:计算机若不进行芯片研究,今后做计算机设计的人只知道用芯片,里面是什么都不知道,根本不可能设计出一台好的计算机。

    从此以后,周结答应她向上级领导申请,争取帮他把这个项目争取下来,也正是因为这句话,黄令仪内心又重新燃起的希望,既然在所里就能搞芯片研发,她自然不会去段云的企业开发芯片。

    目前的这个计算机室是黄令仪等人呕心沥血十几年才创建起来的,这里面有她太多的辉煌和记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黄令仪肯定是不会离开的。

    “黄老师,我自始至终认为您才是我们芯片研发中心最合适的领军人,我也能理解您现在的处境……”段云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要么这样好了,这段时间我会一直留在北京,如果您哪一天改变主意了,请立刻给我所在的宾馆打电话,我们天音电子厂永远都欢迎您的到来。”

    段云说话间,又将一张写有宾馆电话的名片交给了黄令仪。

    “好吧,那以后有缘再见。”黄令仪说完,起身离开了饭店。

    而看到黄令仪离开后,段云摸出一根香烟,点燃后,抬头吐了个烟圈……

    ……

    接下来的几天,依然留在北京的段云并没有闲着,而是天天到中关村这边打听消息,看看能不能挖到合适的人才。

    事实上,不光段云的天音电子厂,南方很多私营企业也开始将手伸到了中科院。

    公然挖国家科研团队的墙角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在87年的中关村,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由于国家科研经费匮乏,很多科学家没有项目,甚至拿不到工资,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下海,有能力的白手起家创业,不善于做生意的人要么出国就职于外国的科技公司,要么在国内被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高薪录用,甚至在87年的中关村,已经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职业猎头。

    论资金实力国内没有几家私企是段云的对手,虽然他的高薪对黄令仪这种有情怀的科学家效果不大,但是起步就是4位数的月薪对于大多数的巨大家庭经济压力的中年技术人员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时间,段云就从中科院招聘到了几名微电子方面的专家,段云预付了500元定金之后,这几人将在年后赶往深圳就职。

    不过段云始终最想要的人才就是黄令仪,但是目前来看,黄令仪的态度很坚定,这令段云感觉无可奈何。

    时间转眼进入了1月中旬,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星期时间,北京的街头到处洋溢着迎春的喜悦气氛,而段云则始终没有返回深圳的意思。

    而与此同时,中科院研发芯片的事情也终于有了眉目。

    这天早晨,黄令仪得到通知,让他去副院长的办公室。

    “院长,您找我?”进入院长办公室后,黄令仪礼貌的招呼了一声。

    “小黄,坐!”副院长周铁林示意让黄令仪坐下,然后说道:“之前你们计算机所已经向院里提出了申请,准备把研发计算机芯片的事情立项,这件事你了解吧。”

    “我知道!”黄令仪闻言,顿时心头猛的一跳,很干脆的说道。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你们计算基础的研发热情值得表扬,不过目前咱们院里的经费实在太紧张了,拿不出钱支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周铁林直视着黄令仪说道。

    “周院长……”听到周铁林这么说,黄令仪顿时有些急了,只听她接着说道:“咱们国家的芯片研发不能再拖了,目前咱们国家的芯片水平和国际差距是越来越大……”

    “我完全理解你的想法。”周铁林直接打断了黄令仪的话,说道:“但是国家经费就给了这么多,你们计算机所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电脑的汉化功能,目前咱们国内对汉卡的需求非常大,如果咱们能完成任务的话,将会有非常可观的经济利益……”

    “可是……”

    “今天叫你来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告诉你。”周铁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我之前也和你们所里的领导开会商讨过了,从今天开始,你们科室也要并入汉卡研究项目组,院里已经为这个项目提供了足够的科研经费,希望你们能够不辜负院里对你们的期望,早日完成任务!”

    “并入其他科室!?”听到这里,对黄令仪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她明白副院长周铁林这番话意味着什么,那个曾经让她付出了全部青春,承载了他太多荣誉和记忆的团队科室,很快就会彻底成为历史。

    “不要有其他想法,咱们搞科研的要有大局观,国家目前拨给咱们的经费确实不多,所有的钱必须花在刀刃上,大型集成电路研发可以缓一缓……”周铁林看了黄令仪一眼,说道:“另外你取得的工作成绩我们院里的领导都会看在眼里的,如果今年汉卡的任务能完成,会给你们涨一级工资的……行了,没有别的事情了,你去忙吧。”

    “嗯。”黄令仪应了一声,起身离开了副院长办公室。

    一走出北楼门口,黄令仪泪如雨下……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长线钓鱼

    临近年关,京城的气氛处处洋溢的喜悦和欢快,行走在街头,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到了改革开放第8个年头,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京城的年礼的文化味儿渐浓,明信片、贺卡、挂历流行起来。

    曾经风行一时的暖瓶、脸盆、枕巾、台布,问津者日少,同时,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四大件开始走进寻常人家。过年的时候,人们纷纷置办大件。

    段云每走几百米,就能看到3五个人一伙,或用自行车,不用三轮车,拉的彩电和冰箱,脸上都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京城也刮起了一股“彩色旋风”,街头出现了西服、夹克、牛仔、羊绒衫、防寒服、皮大衣,单调的黑灰蓝被打破,国人在衣着打扮上也越来越讲究起来,甚至开始与国际接轨。

    不过此时的段云反而是逆潮流而行,87年的北京冬天格外的冷,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只穿了一套西装和厚毛衣的段云感觉自己也有些遭受不住,索性买了一身军大衣,上上下下捂得严严实实,根本没人会想到他是个腰缠万贯的大老板。

    这次来北京,虽然黄令仪加盟的事情不顺利,但是段云却在中关村意外发现了一个“宝库”,这里不光售卖各种电脑汉卡之类的耗材,而且还能挖掘到很多技术方面的能人高手。

    要是早几年,私营企业想聘请一个大学生都难上加难,有些私企为了获得技术,只能从国企那边高薪聘请技术人员,“星期天工程师”由此诞生,仅仅只用了几年时间,段云在中关村这里甚至可以挖到一些技术方面的大能,基本上都是出自中科院,这在过去是段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另外段云发现这些招聘过来的中科院技术人员,几乎大部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性格老实,不善言辞,只有谈到专业的时候,才会显得滔滔不绝,这种人技术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不善于人情世故在体制内是很难吃香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哪怕妻子几次打来电话,段云也硬是扛着不想回去,四处挖人搞公关,又挖到了不少停薪留职准备下海的中科院以及其下属单位的技术人员。

    不过在段云看来,这些技术人员功底虽然是雄厚,要远比他之前在广州招聘到的那些大学生强的多,但是段云还是最想邀请黄令仪加盟,因为在国内计算机芯片技术研发领域,其他中科院的人才只能说是一流,只有黄令仪才称得上是顶级。

    也正是因为如此,段云始终没有放弃邀请黄令仪加盟,这几天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了黄令仪家庭住址之后,几次上门送礼。

    段云也知道,贵重的东西黄丽仪肯定不要,所以买的一般都是肉制品,烧鸡之类的食品,这玩意儿价格不贵,而且也不能长时间存放,只能现吃,所以搞得黄令仪很是苦恼,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但无论如何,伸手不打送礼人,虽然每次都是最终婉言拒绝,但她和段云也算是熟络了不少。

    段云现在的策略就是放长线钓大鱼,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他一直在等待的事情的转机。

    不过这几天段云发现黄令仪似乎心情不佳,段云也不想再给这个老人添麻烦,所以这两天并没有去他家,只是想等到星期天的时候,再次上门拜访。

    眼下距离春节是越来越近,到了腊月二十三,妻子程清妍再次打来电话,让他马上回深圳过年。

    感觉到这次在北京已经有了不小的收获,尽管没有成功请到黄令仪让他有些遗憾,但是一口气挖到了8名中科院以及下属单位的高级微电子技术人员,已经算是不虚此行了。

    考虑到今年是双方父母第1次来深圳过冬,所以今年春节段云必须回去,事业很重要,但是家庭也不能不管不顾。

    于是段云当天让酒店人员帮忙购买了后天北京飞往广州的机票,他要赶在腊月二十六之前,回到深圳的家中。

    而与此同时,黄令仪这几天依然照常上班。

    上周计算机所开会,所里领导做出了解散“156组”,原先组内的40多人全部重新挂靠带到新成立的“253汉卡研究工作室”,同时也为这个新成立的汉卡工作室投入了4万元的科研经费。

    当前国内汉卡需求量非常大,早年从计算机所出去的柳传志,倪光南等人成立的联想公司,正是靠着研发汉卡一年赚到了800万元的利润,而这也引起了院里领导的注意。

    整个中国的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向钱看,向厚看”的风潮,即便是这种国家级的科研单位,所有的科研项目也开始和效益挂钩,很多进行了多年的基础研究工作因为看不到经济效益的回报,所以都被迫中断了。

    而黄令仪这几天主要的任务就是将自己156组的工作人员妥善安排到其他科室,做好部门间的交接任务。

    在1983年的时候,计算所将156组十一室命名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室,当时已有6个组,约70-80人,而且已入住改造成功的位居南楼与北楼中的芯片研制净化小楼,正准备甩开手大干一番。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走到这一步,所有的一切都烟消云散。

    而这天早晨,已经将全部组员重新安排好工作后,黄令仪打算去微电子中心报道。

    然而当他走出办公楼的时候,看到门口突然开过来两辆崭新的丰田皇冠。

    车门打开的那一刻,副院长和计算机所的所长同时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汽车进口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仅1985年中国进口的第七代丰田皇冠轿车数量就达到17250辆。中国官车的构成发生了大的变化,不少使用多年的上海sh760轿车、伏尔加m21和华沙轿车被日产公爵和丰田皇冠所替代。

    198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有20亿美元,然而却有3.5亿被国家各级机关用于采购进口轿车,在中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阶段,宝贵的外汇就这样变成了一辆辆光鲜亮丽的进口车。

    这一刻黄令仪想起了副院长当初找他谈话时,因为科研经费短缺的事情大倒苦水。

    片刻后,黄令仪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先从抽屉里取出了段云留给她的名片,拨下了电话号码……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顶级待遇

    半个小时后,段云和黄令仪面对面坐在了中科院对面的饭馆中。

    原本段云打算今天下午就坐飞机离开北京,然而接到这个电话后,他还是迅速打车赶了过来。

    尽管在电话中黄令仪只是要约他见面,但是段云已经隐然感觉到,事情可能发生了转机。

    “黄老师,我还是非常希望您能够加入我们芯片项目……”段云老调重弹,继续向黄令仪发出邀请

    “不用说了。”黄令仪打断了段云的话,说道:“我需要一个无尘实验室,另外还有一批实验设备和化学药品,这些你们公司都能够提供吗?”

    “绝对没问题!”段云闻言顿时眼前一亮,他知道事情真的有了转机,于是说道:“不瞒黄老师说,我来之前,花费了将近500万美元,从日本引进了全套尘车间的空气净化和控温湿度设备,设计标准为1000级无尘车间,这绝对是国内最高等级的无尘室,你们可以在那里做任何实验。”

    “你们连无尘车间都有?”听到这里,黄令仪吃了一惊。

    她最初以为段云这个合资芯片厂项目只是刚刚启动,还没有进入实质建厂的阶段,但没有想到段云已经开始修建无尘车间。

    以黄令仪的了解,当初国家在无锡投资建立742厂,也足足用了7年时间才将厂子建成,而段云去年年底刚谈的合同,现在所有工程就已经破除动工了,速度之快,出乎她的预料。

    “之前我和日方有协商,他们提供技术人员和设备,我负责修建厂房,您老也听说过深圳奇迹吧,咱们深圳的工程队可是全国最强的,三天一层楼,那简直就和搭积木一样。”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我的目标是今年把厂房设备全部我调整好,明年年初正式投产开业,最先生产的是日本东芝公司开发的flash闪存芯片。”

    “一年时间就要投产?”

    “黄老师,你也明白,咱们国家现在和国外的芯片发展差距是越来越大,要想实现赶超,就只能争分夺秒。”段云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另外就是我们是一家私营企业,就这么多家底,如果芯片厂拖个几年时间才能投产的话,就算这个项目不死,我们也快死了……”

    “你这个年轻人倒是挺实在的。”黄玲一笑着说道。

    “说起来我们这个芯片厂合资企业,前期只能依靠日本东芝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但是咱们国产的芯片哪能一直受制于人?这也是我想邀请您加入我们研发团队的原因。”段云看了黄令仪一眼,接着说道:“如果你肯加入我们芯片项目的研发团队,我可以给你提供去东芝公司学习培训的机会,同时让您担任研发团队的总负责人。”

    “那么……我可以带两个人一起去你们公司吗?”黄令仪思索了一下说道。

    “当然可以,我举双手欢迎,您带多少个人都可以,只要是您推荐的人,我保证不会亏待他们,每月工资4位数起步!”段云眉头一挑,接着说道:“实不相瞒,我来北京也有将近半个月时间了,也在中关村这边,招聘到了好几个你们中科院的技术人员,按照他们的职称,最低工资每个月也有800元,而像您这样的级别的,我一个月就可以给您5000元!”

    “一个月5000块!?”黄令仪简直有些不敢相信。

    要知道,她在中科院工作了20多年,现在的基本工资每个月也只有147块5毛钱,且他这个工资在整个中科院也算是中等偏上,一个月5000块钱的工资,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这也就意味着,这年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万元户,她只需要到段云的工厂上班两个月就能达成这个目标!

    “没错,这只是基本工资,另外我们厂的研发团队还有各种奖金,各种补贴,半年奖和年终奖,如果芯片项目有突破,我们厂还会酌情进行奖励,奖金至少都在5位数以上!”段云很干脆的说道。

    段云知道5000块钱的奖金在当前的中国绝对算是凤毛麟角的高兴,即便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那些国内精英人士,他们每个月的工资也很少有破千的,而段云给黄令仪5000块钱的工资自然是有它的考量的。

    首先一点就是段云的天音电子厂是私营企业,他不像国营企业能给人以安全感,只要进了国营企业,就能抱一辈子的铁饭碗,这个段云是不能保证的,既然如此,聘请高级人才只能采取高价位,否则的话根本没人愿意来。

    还有一点就是黄令仪可以说是当前国内最顶尖的芯片研究专家之一,放在后世,这样的人才年轻起码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她对段云整个芯片项目的研究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绝对的团队核心,这样的人一旦被其他公司挖走,后果不堪想象,所以段云给她开5000块钱的工资,也是出于防止其他竞争企业挖角的考虑。

    而且这5000块钱的工资不会一成不变,段云会和她签一份长期的公用合同,每年也会按照一定幅度的调高她的工资待遇。

    “这个……”黄令仪这一刻简直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么高的价值,事实上之前她想着只要段云能够提供上的芯片研究实验室设备,以及足够的人手组建研发团队,哪怕他拿到的工资比现在少一些,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段云给她带的待遇居然如此丰厚,在这一瞬间,她也似乎明白了自己中科院的很多同事为什么纷纷选择辞职下海了。

    “还有就是我们厂还会给黄老师提供一套商品房,我现在在深圳有10多套房子,可任由黄老师选择,你您也可以把您的家人都接到深圳来住,另外我还会为您专门配备一辆轿车和一名司机,每天负责接触您上班下班,除了工作之外,所有的一切都不用您操心。”段云微笑着说道。

    ads书福利】关注公众..号【】,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艰难的一步

    曾几何时,中科院一直都是段云高高仰望的存在,即便在他前世的时候,获得博士学位的他也不曾有机会进入中科院工作。

    但现在他居然有机会能够组建一个以中科院技术人员为组的研发团队,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果黄令仪等国内顶尖的芯片研发专家组成的“梦之队”依然无法完成国产芯片赶超的话,那么段云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结局,因为这已经是他为国产芯片产业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段云接连抛出了一个又一个诱人的待遇,总而言之,就是要务必把这尊“神”请回到深圳。

    “我需要一段时间准备,可能要过完年后才能办完单位的手续……”黄令仪思索了一下说道。

    “无论你什么时候来,我们公司都会非常欢迎您的到来。”段云再次拿出了一张名片,递给黄令仪后说道:“您什么时候要来,只需要拨打上面的电话,我立刻就派人接您!”

    “嗯……”黄令仪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收下了那张名片。

    迈出这一步对黄令仪来说并不容易,但她依然有梦想,有情怀,她不想留在单位里混日子等退休,她想找回过去那种激情燃烧的科研生活,哪怕远赴千里之外,背井离乡。

    “黄老师,要么我点几个菜,咱们边吃边聊……”段云提议道。

    “不用了,我还有些事情要去处理,我也吃不惯外面的饭。”黄令仪微微一笑,对段云说道:“你锲而不舍的邀请我,真的让我有些感动,其他的话我也不会说,等我处理完单位的事情,估计年后就能去深圳。”

    黄令仪说完,站起身子就要离开。

    “我等着您!”段云见状,也站起了身子。

    下一刻,段云将他送出饭店,一直目送她骑自行车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这才收回了目光……

    ……

    当天下午,段云坐上了返回广州的飞机。

    此时的段云可谓是心潮澎湃。

    在离京的最后时刻段云终于邀请到了黄令仪,只要有他加盟,段云的芯片研发团队就算基本成型了。

    下一步他的工作就是继续监督芯片厂厂房的施工进度,同时也要和日本东芝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尽可能的从东芝那边过去更多的技术资料。

    尽管段云现在的芯片研发团队已经有了雏形,但是在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里,段云还是需要日本东芝那边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因为即便是有黄令仪加盟,段云的芯片研发团队依然不能和东芝微电子部的研发团队相提并论,无论从人数还是质量方面,都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所以现在对于一方面尽可能的获取东芝方面的技术支持,掌握一些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芯片设计方案,另一边则需要继续扩充他的研发团队,如果有可能的话,段云还想招聘一些国际上的顶尖芯片研发人才。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段云想实现这个目标非常困难,国外的那些顶尖芯片专家,尤其是一些跨国大企业的科研人员,年薪都是非常高的,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而且就算段云的电子厂能够给他们提供这样的薪水,对方也未必愿意来,因为国内外的风土人情和饮食差异都比较大,而且国内的物质文化娱乐生活都远比国外匮乏,哪怕段云给的工资更高一些,人家也未必愿意来。

    所以接下来段云只能在国内继续挖掘技术人才,这一次的北京之行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下一步他打算就在北京中关村这边安排一个公关猎头团队,尽可能的挖掘更多中科院离职人员。

    其实在后世的时候,国内芯片产业就曾经不用猎头疯狂的挖掘台湾的芯片人才。

    由于大陆人对台湾毕竟不是那么熟悉,当时大陆的芯片企业于是就聘请当地猎头帮忙挖,每挖一个人就奖励猎头该人40%的年薪,挖的人级别越高酬金就越高。

    一时间,台湾半导体厂商门口处处活跃着猎头的身影。

    当时有笑话说,一些小厂为了避免被挖空就派保安驱赶猎头,谁知连保安一起被挖走。

    虽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但由此可见,一个产业的竞争,其实就是核心人才的竞争,而段云为了实现他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可能地将国内顶尖的人才全部招揽到自己的麾下。

    “你可算回来了。”眼见丈夫坐车回到深圳的家中之后,程清妍微笑着说道。

    其实对于段云留在京城迟迟不回,程清妍颇有微词,但当他看到丈夫真的回来的时候,所有的埋怨都瞬间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喜悦和甜蜜。

    当天晚上,段云和妻子两家人齐聚一堂,包括李国胜夫妇一家也过来帮忙包饺子做饭,气氛显得相当欢快。

    女人们都在厨房边聊边做着饭,包括段云的妹妹段芳和李芸也在一旁打下手,客厅中只有段云和自己的老丈人程常林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喝的茶水聊着天,显得相当的惬意。

    现在段云的老丈人程常林在红星齿轮厂这边的工作也非常顺心,去年年底的时候刚刚完成了引进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而且还被评为了今年全市的先进工作者。

    段云一直想让程常林辞去现在的工作,来深圳定居享清福,毕竟他现在赚的钱已经让自己的岳父岳母过上非常富足的生活,但程常林却始终不愿意离开工厂。

    其实段云并不了解老一辈人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正所谓没有吃不了的苦,却有享不了的福。

    目前自己老丈人一家生活已经相当富足了,吃穿不用发愁,而且都是最好的,他们已经很满足这种生活条件了。

    另外程常林在红星齿轮厂当了10多年的总工,对工厂有着很深的感情,在厂里的技术方面,可以说是没他不行,厂里上上下下都对他非常尊敬,包括厂长在内,也都对他非常重视,程常林很享受目前在厂里的这种地位和状态。

    世界很大,但人往往只活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

    现在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也都是名气很大的老板,在厂区可谓是人尽皆知,而程常林也很享受别人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真正离开了这个工厂这个厂区,他就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路人甲……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除夕

    除夕的夜晚,整个深圳上空烟火璀璨,吃过年夜饭后,段云和妻子在卧室的窗前,看着远处的花火,眼神有些凝滞。

    “年后北京会来几个新招聘的芯片专家,到时候咱们的研发团队实力又要壮大了。”段云说到这里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兴奋,只听他接着说道:“这次的几个新来的技术人员可全都是中科院的高级专家,尤其是那个黄令仪,是咱们国内首屈一指的芯片研究专家,有她的加盟,咱们研发中心也算有能力和国外的大厂掰掰手腕了。”

    “这个黄令仪这么厉害吗?”程清妍惊讶的问道。

    程清妍还是第1次听到段云对一个人有如此高的评价,要知道,段云在微电子方面也是个高手,他能看上眼的人不多,即便是研发中心的那5个退休教授,段云也只不过评价他们是一般的高手而已。

    “你是不知道,以前咱们国家的重点芯片项目,包括长征二号乙,巨浪一导弹,里面的芯片都是她组织研发出来的,我这次能把她请到咱们公司,也算是捡到宝了。”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这次我打算专门给他们开办一个芯片实验室,再帮他购买国内外最先进的科研设备……”

    “说了这么多,芯片真的比咱们现在卖的随身听赚钱吗?”程清妍问道。

    “暂时……可能不如卖随身听赚钱,但是你放心,我们再熬上一年,等到工厂正式投产了,保证能够赚钱。”段云看了妻子一眼,接着说道:“你要记住,咱们这次是和日本人投资建厂的,日本人这么精明,他们办的厂子怎么可能不赚钱?”

    “可是从头到尾都是咱们出钱吧……”程清妍叹了口气说道。

    “高投入才有高回报么,再说了,芯片这种东西,光在国内可以卖,国外的需求量也很大,到时候咱们就可以大把大把的赚美元了。”段云嘿嘿一笑,说道:“只要有足够美元,想要什么样的生产线都能买到,所以咱们现在过得苦点,可总有一天咱们都会连本带利赚回来的。”

    其实按照段云的计划,对合资期变成了投资,可能还要持续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因为即便是厂房和设备调试能够按照段云预估的计划完成,后期的芯片设计生产和原材料采购,也是要花费不少钱的。

    另外就是flash闪存芯片是一种新产品,虽然段云知道这种产品具有非常他的市场潜力,但是幼儿园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对这产品进行推广和开发。

    按照段云的计划,在这种产品没有国际市场广泛接纳的时候,他也要先保证芯片的大规模投产,可以先用在自家产的随身听上,将其改装成为复读机投放到市场,赚取一部分利润回回血。

    另外就是段云还有个打算,就是他准备和国际的大厂商合作,尤其是ibm这样的pc厂,段云的闪存芯片可以用于制作便携式u盘,改进之后,还可以做成固态硬盘,这样的话,段云就可以借鸡下蛋,从中获得巨额的利润。

    只是目前工厂还没有正式投产,段云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尤其是投入方面,除了这5,000万美元的设备投资,还有数百万美元的无尘车间修建,以及高薪聘请专家组建芯片研发中心,这也是个花钱的大项,按照段云的估计,一年的研发费用最少也在几百万人民币左右。

    “你投资建芯片厂我没意见,不过我想你也应该知道,咱们现在的随身听销量已经过了高峰期,从上个月开始,国内的订单已经锐减了1/4左右,感觉市场有些饱和了……”程清妍轻咬了一下嘴唇,接着说道:“咱们这几个月赚的钱基本上都投入到了芯片厂那边,现在订单越来越少,如果不能开发出新产品的话,今年的利润不可能超过去年……”

    “我知道了,年后等赵学武我回到深圳,我就安排他们研发新产品……”段云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这次咱们出一个高配版的随身听,增加一些功能和款式,可以把它细分为男士款和女士款,这样的话,还是可以再带动一波销量的。”

    段云现在根本没有过多时间放在随身听研发上面,他只能是通过现有的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这个难度不高,而且可以快速拉高一些销量,说白了,短语就是要将随身听这种产品的商业潜力继续透支下去。

    电子产品毕竟是快消品,国外几乎是几个月一次更新换代,但国内的市场相对宽松很多,哪怕一年更新换代一次也算是比较快的了,很多国营企业一种产品生产几年甚至十几年,总而言之,国内的市场竞争国际那么激烈,这也就给段云的天音电子厂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我记得你之前和我提起过,要引进一条录像机生产线,专门生产卡拉ok录像机的……”程清妍突然说道。

    “可我现在没有时间……”

    其实最早的时候,段云确实是打算引进一条录像机生产线的,虽然他现在手里的钱足够买一条录像机专家线,但现在段云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开办新的录像机厂,在难得性的历史机遇面前,卡拉ok录像机这个项目根本不值一提,只能暂时搁置。

    “我知道你眼里只有这个芯片厂,不过我觉得卡拉ok确实是个很好的产品,你能不能帮我把生产线引进国内,然后由我来管理,技术方面由研发中心的赵教授他们协助,不用你操心。”程清妍直视着段云说道。

    自从去年段云买了一台进口卡拉ok录像机后,程清妍很快就爱上了这种娱乐产品,有时候上班累了一天,回到家中吃完饭唱上两首歌,身上的压力和疲惫瞬间一扫而空。

    不光是她,李国胜一家也很喜欢这种卡拉ok录像机,闲下来的时候都会唱上几首歌,气氛相当的轻松愉快。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时代

    “你能同时管理好电子厂和录像机厂吗?”段云眉头微微皱起,接着说道:“尤其引进录像机厂之后,调试工作也是非常麻烦的……”

    “不是说了吗?让赵学武他们配合我,反正你已经要成立新的芯片研发团队了,目前电子厂研发中心的这些人归我管理,我知道你现在研发芯片已经用不上这些人了,他们拿着这么高的工资,只做随身听产品升级改进那太浪费了……”程清妍说道。

    程清妍的话非常明白,那就是天音电子厂包括研发团队全部归程清妍管理,以前的时候,段云负责公关应酬和技术研发,但现如今,程清妍也准备工厂管理和技术研发一手抓,让整个公司分为两部分,电子产品这方面由程清妍负责,而段云则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芯片项目上。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录像机生产线的引进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段云当初建立起来的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团队,让赵学武这些退休教授能够发挥更多的余热,而段云将会以黄令仪为核心,成立另外一只芯片研发团队,将整个公司一分为二,夫妻俩人各管一摊。

    “我是怕你累着……”

    “那些工人就不累吗?他们每个月拿了几百块钱的工资加班加点,饭顾不上吃,厕所也不敢上,我有什么资格喊累?”程清妍轻轻的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咱们其实已经非常幸运了,虽然有付出,但回报也是非常大的,天音电子厂是咱们创立起来的牌子,我希望他能一直辉煌,尽管你现在的心已经放在了芯片厂那边,我也知道你有更大人生目标,但我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天音电子厂一点点衰落下去的……”

    “我明白了。”段云听到这里,心头微微有些触动。

    和刚来深圳创业的时候不同,现在的程清妍经过这一年多来的历练,已经成为了能够独挡一面的企业家,虽然从眼光和技术方面,他肯定远不如先知先觉的段云,但比起一般的创业者来说,程清妍其实已经非常出色了。

    所以现如今段云已经帮他找到了卡拉ok这样的好项目,而厂里的外汇也足够购买一条二手录像机生产线,程清妍想带领老团队延续天音电子厂的辉煌,也是完全可行的。

    “等过完年后,你再帮我联系一下外贸公司,我可以派赵学武去日本考察,让他全权负责引进生产线以及设备调试的事情。”程清妍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也不知道现在购买一条录像机生产线需要花多少钱?”

    “之前我打听过,一条日本二手的录像机生产线,起码在500~800万美元之间,不过这件事你必须要和赵学武他们好好商量一下……”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之前咱们在八卦岭那边还有120亩工业用地,那本来就是用来建造录像机厂的,目前厂房已经盖起来了,设备引进到国内可以直接进行安装调试,如果效率够高的话,今年年底之前,录像机厂就能正式投产。”

    当初段云和市长李灏一起参观新图书馆扩建工程的时候,他就趁机向李灏申请了一块工业用地。

    除了这120亩的工业用地,另外段云还在旁边租赁了45亩土地,在那里盖了库房,而且自己的两个徒弟大军和二虎在那里还管理着一个车队,专门负责电子厂产品的物流运输。

    而段云后来与芯片厂申请的200亩工业用地,距离这块地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可以说段云把将来公司产业的重心,从上步工业区转移到了八卦岭工业区。

    “这个我知道,我其实就是不想让那块土地闲置,所以才想到要重启这个录像机厂的项目,好在那里厂房都改好了,这样的话咱们省了不少时间。”程清妍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段云说道。

    “早点睡吧。”

    “你也早点睡吧,今天我妈又和你唠叨一天,你很烦吧?”段云笑着说道。

    “老人家不都这样,没什么的。”程清妍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只可惜到现在我的身体还没反应……”

    “这种事情急也没用。”段云撇撇嘴,接着说道:“不过我最近又想到了一些新花样,晚上可以试试……”

    “你这个家伙!”程清妍闻言俏脸一红,白了段云一眼,但下一刻,她的腰就被段云一把揽住,俩人同时倒在了床上……

    ……

    过了初五,厂里的工人开始陆续返工,芯片厂那边的工地也重新恢复了三班倒。

    赵学武等人坐飞机从太原返回深圳之后,立刻就被程清妍叫在了一起开会,讨论去日本引进录像机生产线的事情。

    现如今段云夫妻两人已经重新分工,程清妍安全负责电子厂这边的事情,而段云则全身心的扑在了合资芯片厂。

    很快,赵学武就再次踏上了出国考察的行程,而段云这边,则迎来了黄令仪等人的到来。

    这次和黄令仪同来的,还有他以前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的同事,总共两男一女三人,可以说都是当前中国芯片领域一流的开发高手。

    段云直接开车叫他们从机场接到了产品研发中心。

    “这位是我妻子程清妍,就是我们厂开发中心机械部的主管彭超明……”

    段云开始挨个给黄令仪团队介绍起目前产品研发中心的几名核心骨干。

    除了赵学武出国考察,其他4名退休教授都在研发中心,当他们得知段云这次领来的黄令仪是中科院微机研究所的主任后,也都感到深深的惊讶。

    毫无疑问,对于所有的科技人员来说,中科院无疑是个耀眼的金字招牌,因为那是国家最高的科研机构,而段云居然可以把这些“国家队”的队员请到自己的公司,简直堪称神通广大。

    而黄令仪等人的到来,也意味着段云的天音电子厂将迎来一个新老交替的全新时代,赵学武等人将会继续为公司发挥余热,而黄令仪他们这会成为段云公司的新“台柱”……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6424/ 第一时间欣赏逆流1982最新章节! 作者:刀削面加蛋所写的《逆流1982》为转载作品,逆流1982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逆流1982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逆流1982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逆流1982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逆流1982介绍:
工程机械学的博士段云,在一场车祸后,带着满脑子的记忆,来到了1982年的红星齿轮厂,成为了一名普工。电器修理,技术革新,承包大集体……就算吃大锅饭,老子的碗里也要比别人多几块肉!逆流1982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逆流1982,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逆流1982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