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初唐大农枭TXT下载初唐大农枭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初唐大农枭全文阅读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初唐大农枭txt下载     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庄的门道(骑猪虎爷万赏加更)

    商品推广,是商业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个世界上推广能力最强的是谁?

    皇帝。

    所以,于秋在码头上邀请王门到山庄来做客的时候,就是想拉皇帝入坑。

    亩产好几石的麦子,亩产十几石的水稻,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说是祥瑞中的祥瑞,他能不给李渊报过去?

    不可能的,王门下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纸笔写奏章,用八百里加急,两日时间内将消息送到李渊面前去。

    发现祥瑞,可是他的功劳啊!不捞对不起天地良心啊!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这一切,都是于秋想让我们看到的,所以,他一定另有目的,咱们得想清楚,想透彻,别被眼前的事情迷住了双眼,别让他趁机钻了空子……”

    “你说这么一大通累不累啊!”在李世民跟房玄龄杜如晦几人絮絮叨叨的时候,从大黑背上下来,走了过来的于秋吐槽道。

    “那你倒是说说,这些小麦和水稻亩产几何?为何会有这么高的产量,你要拿他来做什么?”李世民接连发问道。

    “这都猜不到?我就是想要拿它们惊动你父皇和朝堂上的那些家伙,让他们过来一些人看看。”于秋很是随意的道。

    “就是为了显摆你灵鹫宫的学问?”李世民不信的道。

    “我像是那么无聊的人么?如果,我宣布,会将这些能够亩产数石,和亩产十几石的小麦和水稻种子中的一半,拿出来对外出售,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景?”于秋提示道。

    闻言,李世民眼前一亮,确认道,“你是说,你种的这种高产的水稻和小麦,在其它地方种植,也能有这么高的产量?”

    于秋点了点头道,“只要肥力跟的上,就算差,也不可能差的太多,而且,这种小麦和水稻,在黄河以南大部份地区一年都可以种植两季,因为,它们的整体生长周期,只有三四个月。”

    “三四个月,你,你,你说的可是真的?”李世民的声音都有些颤抖道。

    于秋指了指山庄那些围过来的孩子道,“这些小麦和水稻,是我三四月份的时候带着这些孩子们亲手种下的,现在才七月下旬而已,顶多再有几天,它就能收割了。”

    “天佑我大唐,真是天佑我大唐啊!……”李世民完全失态的嚎叫道。

    而且,所有随行而来的武将和宦官们也同时陷入了狂欢之中,恨不得跳起舞来,让山庄里赶来看热闹的孩子们十分鄙视他们。

    秋哥儿前几天可是说过了,只要咱们能研究出一种新肥料,这种麦子和水稻的产量,还能再提高两三成以上,而且,每年种植两季都可以做到像这样高产。

    而现在,他们已经在用于秋教的一种土法堆肥法,弄新的肥料了,再过几天,新肥料差不多就弄出来了。

    狂欢过后的李世民,总算想清楚了于秋的目的,他的粮种可能会卖的比金子还贵,但是,卖粮种并不是他主要的目的,试想一下,以后大家都种这种高产的粮食了,粮食会多到一种什么程度?

    任何东西,多则价贱,当大家都知道以后粮食会很多,价格会大跌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办?

    赶紧出售手中积压的粮食啊!

    这才是于秋解决北方百姓吃饭问题的制胜法宝。

    李世民是聪明人,他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刻,将自己的视线点放在关键的位置,于秋已经多次的向他证明了灵鹫宫的学问的厉害之处了,此时那些什么坑人的手段,他都已经不在乎了,只想探究灵鹫宫的学问。

    马三宝在山庄生活了快有两个月了,今天他正在右侧院观看发酵饲料的制作过程,在听到庄子外面的响动声的时候,他也跑出来了,等到李世民冷静下来了之后,一眼就发现了他的存在。

    “你一直在这山庄里生活,一定所得不少吧!”李世民看向马三宝道。

    “末将资质愚笨,平时就是看多少学多少,也不知道学的对不对,既然殿下来了,末将今夜便与殿下好生讲讲这山庄的奥妙之处,一般人,没有十天半个月时间,可是摸不清楚这山庄的门道。”马三宝有些惭愧的道。

    于秋并没有限制他在山庄的活动,但是,同样是跟着那些孩子们上课,同样是跟着那些孩子们听讲,他却总是感觉,自己没有那些孩子们学的好,尤其是于秋从范阳回来的这半个多月里教授的课程。

    原因无它,他是快三十岁的成年人,思想认知已经固化,对于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认知,但是山庄里这些孩子们的年龄还小,又没有读过书,于秋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从一开始就信,而且是全信,跟从半道上开始信,而且是半信半疑,得到的结果当然是不一样的。

    “王门给我父皇发了八百里加急,这几日我都会留在这山庄不走了,你我抵足而眠,把你这些日子看到的听到的东西,都给我讲讲。”李世民用十分和蔼的语气对马三宝道。

    对于李世民要跟自己睡这个请求,马三宝是拒绝的,因为后院居住的寡妇都很那啥,自己这种身材高大的壮汉,晚上要是出入后院,很容易被她们那啥,自己可是个成了亲的人,不能随便跟那些寡妇那啥。

    见到于秋已经开始往山庄的大门走去,马三宝便道,“以殿下的身份,于秋的管家一定会安排您住后院的主楼,不过,后院是生活居住的场所,那啥,其实没什么看头,入夜之后,殿下可以来前院,末将指着实物给殿下讲解,或许能够更清楚一些。”

    李世民闻言也不作它想,点了点头之后,又约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晚上跟马三宝聊聊,便跟上了于秋的脚步往庄子里面走。

    山庄的墙高门阔,五百多平的前院,比起皇宫的一些宫殿来说,气势也不弱,倒是没有让这百十号人有来到穷乡僻壤的感觉。

    鱼肉加羊肉煮出来的火锅很香,在山庄里要吃这些东西,食材都是现杀现捞,反正于秋有规定,在一定时间之内,将那些原种羊全部吃完,把粮食节省下来,养殖系统出品的羊。

    火锅底料加入到了猪骨高汤中之后,那个气味就让人十分难以抵挡了,每天晚上的这个时候,都是山庄里最热闹的时候,因为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大家伙们,会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打扮的清清爽爽的,再聚到前院吃饭,喝东西,看看星星,聊聊天。

    上百张中间掏了洞的圆桌面,被孩子们熟练的扶着一侧,从大厅了滚了出来,放到前院已经摆开的碳炉桌架上,夏天的夜晚,露天吃东西,才更凉爽。

    天色黑下来了,天气也凉爽,当憨子他们将陶灯放满水库和田边的时候,整个柔光舒适的环境状态,就十分适合进餐了。

    马三宝要跟李世民讲的第一个点,就是这些陶灯,别说是在荒郊野地,就是在长安的皇宫,夜晚点灯的时候,也时常会有飞蛾扑火,蚊虫更是可能多到撞腿,就跟后世的农村一样,因为,这个时代,没有防疫局的人用喷雾定期杀死城中的蚊虫。

    可是,这座山庄里活动的蚊虫却很少,这不仅要归功于陶灯,还要归功于于秋制定的一套防止蚊虫滋生的办法,每过三日,他会用让人生火烧一大盆艾叶,放在一个装了轮子的风箱车的进风口,再套上一条长长的皮管在出风管,然后对着山庄周边的草林,花坛,以及各个房间喷那种能够灭蚊的烟雾,水库旁边的草丛和稻麦田是重点区域。

    这一套办法实行之后,山庄里生活的人就很少有头疼脑热的毛病了,田地里的虫害也少的多了,值得朝廷学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庄的日常

    系统出品的火锅底料,于秋是不对外出售的,毕竟只有三千多包,所以,李世民等人在山庄这里吃到的火锅,与于氏大酒楼推出的火锅,味道上有很大的差异。

    只是,对于他们这些之前在州吃过高价饭的人来说,这些食物的美味程度,已经在他们的意料之内了。

    可对从长安来的王门等宦官来说,这就是他们毕生以来吃过的最好吃的菜式了。

    所以,他们的吃相尤其难看,嘴巴甚至都顾不上说话了。

    而通过在席间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聊天,于秋才知道,为什么王门这个太监能与李世民同席吃饭了,可别小看这个时代的内侍监,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三品官员,称之为内相也不为过。

    而且,像李渊身边这样的亲信,也由不得李世民不巴结,倒是因为山庄的火锅是所有围坐下来一起吃的模式,让李世民和一干武将们免去了一些尴尬。

    “此等吃法简直是绝妙,当敬献给陛下,一尝为快。这可是于都督博取陛下好感的一个机会啊!”

    难得王门用换气的功夫,吐了几个清晰字出来,不过,于秋听完却是眉头一挑。

    照王门说的意思,李渊现在对自己应该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于秋根本不需要来自李渊的好感,因为,在他看来,李渊本来就不是一个牢靠的皇帝,且看朝堂之上用的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溜须拍马的世家子占了一多半。

    “山庄这边的好东西有很多,火锅其实算不得什么,王侍监先吃着,我再去安排厨下给诸位添些菜。”

    人毕竟是于秋主动请来的,不能太冷漠,打了个圆场之后,于秋便往左侧院的厨房走去,这边头,大姐头裹儿正带着几个半大的女娃在切咸鸭蛋,看她们切的不利索,还总是沾刀,于秋便装了一碗凉水过来道,“切咸鸭蛋,要用冷水沾了刀面才好切,你们看着。”

    很快,一个个咸鸭蛋,就被于秋利索的切成了四瓣,小心将其摆盘的裹儿难得有机会跟于秋学习,便忙请教起了他一些做饭的技巧,于秋都一一给她解答,很快,一盘盘蛋黄里渗着红红的油脂的咸鸭蛋,便被孩子们端到了各个桌上。

    “秋哥儿你不愿意与他们同餐?”裹儿看到于秋有点不想从厨房出去的样子,猜测道。

    “不熟悉,没交情,所以在一起吃饭也没意思。”于秋手头不停,一边切蛋一边道。

    “那你为何还将他们请到山庄来?”裹儿不解的道。

    “你有见过别人白吃我的饭吗?”于秋反问了裹儿一句道。

    裹儿歪着脑袋想了想,似乎还真没有,就连马三宝在山庄,也每天都需要跟着大家劳作,捕猎,于是她又开口道,“那秋哥儿你的这顿饭一定很贵吧!”

    于秋笑了笑道,“应该是史上最贵,没有之一,不过,今后我会尽量避免请别人来山庄里吃饭的,这里就是一个搞学习,搞研究的地方。”

    “那你又打算卖什么东西给他们呢?”裹儿不解的问道。

    于秋答道,“什么东西都可以卖,鸡仔,鸭仔,鹅仔,麻雀仔,猪种,羊种……”

    “这些东西咱们自己养不是更划算么?”裹儿有些不舍的道。

    虽然暖房昨天又孵出了过万只家禽幼崽,养起来需要不少粮食,但是,相比于这些家禽吃掉的杂粮,虫子,它们产出来的蛋才更加的滋补好吃。

    “因为咱们养不过来啊!你算过没有,咱们山庄现在每天都能产出几万枚蛋,却最多只能吃掉一成,如果全部将这些产出的鸡蛋孵出来养,得要需要多少人手?多少粮食?只怕整个山的虫子,都不够这么多家禽一顿吃的吧!

    另外,这些家禽聚集的规模越大,就越容易爆发疾病,在咱们的技术没有获得更大的进步之前,现在的规模,就已经是极限了,必须得分散养殖。”于秋说话间,好几盘咸鸭蛋就已经切好了,他便不再忙活,找来了盘子,给大家片肉杀鱼。

    武将们的饭量大,第一次吃到好吃的,难免会贪嘴,好在山庄只是来了百十号人,坐了十来桌,于秋一把刀倒是忙的过来。

    “要不,等以后大家有粮食了,咱们把暖房孵出来的鸡鸭鹅,分一些给州城的百姓养吧!”裹儿提议道。

    闻言,于秋一笑道,“你这个想法不错,不过,州城里需要干净,大规模养殖鸡鸭不合适,分一些给周边村子里的农户养还差不多,他们自家有产蛋的鸡鸭了,平常也能吃几个补补身体。”

    “那牛羊呢?是不是也可以分配一些给他们养?”裹儿得到了于秋的夸奖之后,大着胆子道。

    “当然,以后州的百姓,至少要做到家家都有牛羊牲畜和鸡鸭家禽,甚至家家都要有车马,这才是过上好生活的基础,不过,眼下糊弄好外面这些人,借助他们力量帮大家渡过难关才是正事,明天让大家起的早些,去山里多找些好东西来给他们做早饭。”于秋像平时聊天一样,跟裹儿讲解道。

    严格来说,于秋是个利己主义者,商人,思考的从来都是怎么让自己获利,赚钱。

    但他身边的这些人,却都比较圣母,或者说,思想属性中,带着古人的淳朴。

    而为了维持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完成自己长远的目标,于秋就不得不在他们面前装下去了,即便,他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让获利,赚钱。

    玩和吃对于孩子们来说,永远排在学习的前面,当他们吃饱了之后,就到了玩游戏的时间了,反正,于秋没有教过他们要尊重朝廷的什么大人物。

    小虎要骑山地自行车,可惜他的腿不够长,憨子和大头帮他扶着车子,他的小屁股在三角形的座包上一扭一扭的,拿脚尖去踩踏板,还大呼小叫的巴不得前面所有的孩子都给他让路。

    数十个榫卯结构的小木块,在狗儿手上拼凑出了一个人的形状,而且,还在不断变大,变的立体,这小子在加减乘除方面已经没有什么好学的了,分数,小数,也能够理解了,现在,于秋已经在教他一些几何代数的知识,至于更厉害的高数,微积分这些东西,于秋自己也还没学明白,狗儿一时半会也学不到。

    沈青在堂屋的灯光下开始画图了,于秋回来之后,让他根据淮南那些货船的结构,设计出一种载货量更大,航行起来阻力更小的船只来。

    冬儿带着一些坛坛罐罐的东西和几个孩子们去了水库旁边,他的昆虫养殖研究,在晚上才能进行。

    而许聪,则是摊开纸笔,准备现场写诗了,他是山庄的孩子里唯一能够无限量用纸的人,这是山庄里几个教书的先生特许的,因为他的诗已经到了可以登堂入室的地步了,说不定几时就能写出一些传唱千古的诗句来。

    视线在山庄里里外外扫视了两圈之后,光从表民上,李世民其实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东西,只是觉得,这里的孩子比别处的孩子有灵气一些,不像他以往见过的一些村庄里的孩子,憨傻憨傻的。

    于秋再度端着整盘的羊肉和鱼肉到桌子上来的时候,顿时就引起了众人的欢呼声,他们今天只想把自己的胃塞到最满。

    一顿饮宴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才结束,而吃饱喝足之后,睡觉就变的十分容易了,这个时代的夜生活较少,人们大多习惯早睡早起,于秋也不例外,在听过了于安的一些汇报之后,他就在阳台边的躺椅上睡着了,这里总有一些凉风吹来,晚上可以不用人打扇。

    不过,他躺下没多久,就听到了楼下有响动,在满天星光的照射下,于秋看到第一个从主楼一层的门口溜出去的人,是李世民。

    而在他的身后陆续跟上的,则是秦琼,房玄龄和杜如晦,于秋本想提醒一句,山庄熄灯了之后会放狗,后院里居住的全是狼,想了想,还是算了。

    是他们这些做客人的不守礼,有什么后果,他们自己承担就是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厕所里的学习讨论

    果然,才刚绕过了后院中心的太阳能反光阵,吱吖一声推门的声音就吓的几人身体一震,停下了脚步。

    “哟,几位贵客,可是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啊!正好,小女子房中有冰镇的茶饮,即能消食解暑,还能滋阴补肾,几位贵客不如到小女子房中坐坐?”在澡桶里美美的泡了半个时辰之后,将衣服搓洗完,准备拿出来晾起来的胡三娘看到了李世民几人之后,眉目含春的道。

    “呃,这个,今夜月色正好,我与属下几位兄弟想去水库边看景……”

    “都快月底了,哪来的什么月亮,几位贵客可是嫌弃小女子姿色欠佳?不愿意与小女子嗯哼?放心,咱们后院肥环燕瘦,应有尽有,几位贵客喜欢什么样的,我胡三娘都能给你们喊来。”胡三娘见李世民推脱,脸色一冷,将装有一盆洗过的衣衫的木盆放在地上道。

    然而,她这一放,李世民几人才注意到,这胡三娘身上披的,只是一件单薄的纱衣,而且,这件纱衣最多只能遮住她身体三四成左右的部位,谁叫夏日炎炎,气温高呢!

    只感觉一股热流自小腹升起的李世民几人赶忙闭起了眼睛道,“你别喊,我等非是嫌弃你的长相姿色,只是这深更半夜,我等几个大男人去你一个女子房中,颇为不便,不如,明日我等在前院品你的茶饮如何?”

    “哼,嫌弃就是嫌弃,老娘虽然脸上有两颗大痣,但上上下下都是又大又圆,我都没有嫌弃你们几个人一起呢!你们居然嫌弃老娘,要我不喊也可以,你们必须留下一个。”

    胡三娘不说,在不是太明亮的星光下,李世民几人还看不清那胡三娘的脸,她这一说,李世民等人顿时看到了这女人鼻子旁边和下巴左侧,那比花椒颗粒还大的黑痣,顿时小腹里腾起来的热气就变成了胃里面反出来的酸气了。

    眼瞅着这边的交谈声让更多房间里的灯亮了起来,李世民几人急的不得了,而这时,一个黑影自前院而来,照着胡三娘的脖子就是一下子,将她打晕了之后,又快速的将其拖进了屋里。

    来人正是马三宝,一个住在猪舍里都差点被人那啥了的过来人。

    “殿下快走,不然,一会可就很难脱身了。”将胡三娘放入屋中之后,马三宝快速的跑出来道。

    “为何?难道于秋在这里设下了什么埋伏,想要害我性命?”李世民紧张的道。

    “那倒不是,只是,这后院之中住着三四十个像胡三娘这样的寡妇,要是被他们缠上,殿下的名声只怕……”

    “快,快走,这里简直是太可怕了。”想到了刚才胡三娘那个发浪的状态,李世民吓的一跳脚,就往后院通往中院的拱门跑去道。

    秦琼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立马跟上,垫后的马三跑在他们穿过了拱门之后,却是一把将他们拉住,指了指左侧方厕所的方向,示意几人跟自己进去。

    很快五个大老爷们就一齐进到了厕所之中,这时,马三宝才示意几人可以稍加放松了。

    幸好山庄的厕所里装的都是冲水马桶和便盆,一点也不臭,否则,喘着大气的李世民几人,只怕会把先前吃进去的东西都吐出来。

    “这里是中院的男厕所,后院的那些寡妇一般不会进来,一会她们若是有人寻出来,你们一定要保持安静。”马三宝一边向外面张望,一边给几人解释道。

    李世民正欲开口问马三宝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却见马三宝给了众人一个嘘声的动作,很快,从茅房设计的透气口中,李世民几人看到了一些提着灯笼的女子,往中院寻来。

    她们身上穿着的,是和胡三娘差不多的半透明纱衣,身材就算在蒙蒙的星光下,也是一览无余,还真如胡三娘所说,肥环燕瘦,应有尽有。

    不多时,众多女子在中院转了一圈之后,便又返回去了后院,这时,憋了好半天气的李世民才敢开口发问道,“这些女人都是怎么回事?”

    马三宝有些郁闷的道,“还能怎么回事,都是些想男人想疯了的寡妇呗。”

    “想男人想疯了的寡妇?我瞅着这山庄里的男人也不少啊!还有,那于秋平时在山庄不就住在后院的主楼么?平时,应该会跟她们一起胡来吧!”李世民有些纳闷道。

    “于秋是这山庄的主人,自有威信在,而且很自律,就是那张寡妇,也爬不到他的床上去,至于山庄其它的男人,却是少有能被这些妇人看的上的,她们只喜欢读书厉害的文人,或者是身体强壮的武人,像你们几位,才能入得她们的眼。”马三宝并没有急着带他们几个从厕所里出去,慢慢给他们解释道。

    “这些大龄的寡妇,眼界也这般高?”房玄龄有些不解的道。

    “不是高,是高的没边了,你们从外面来可能不知道!这些女人平时洗澡用的是外面售价十贯钱一块的芙蓉香皂,洗头发用的是外面售价百贯钱一瓶的水密精华洗发水,吃的是像你们今天在宴会上吃到的那些食物,喝的是牛奶果汁各种冰茶,穿的是丝绸纱衣长裙,就是如厕,也都用这样的麻布块擦洗。”马三宝说到这里的时候,拿起厕所里叠的整整齐齐的一块麻布片,向后腰下面做了一个擦抹的动作,几人才知道,厕所里的这些麻布片的真正用处。

    而听他说什么读书厉害的文人,身体强壮的武人,李世民突然恍然大悟道,“我知道这些寡妇为什么想跟咱们那啥了,她们是想自己生的孩子更强壮,聪明一些。”

    众人闻言,这才想起了于秋和李世民在来的路上,讲到的那些每天生一枚鸡蛋的鸡的诞生原理,原来,这些寡妇们,都信了于秋那套说辞。

    “这套理论莫非真的可行?”房玄龄还是有些不信的道。

    “不管是否真的可行,反正于秋就是让山庄里的人坚持执行了,我跟你们说,这中院的三间大屋,主要是蚕房,纺织房和染房,在蚕房里,于秋就要求,本轮养殖的蚕种,必须是上一轮个头最大,吐丝最多的蚕脱蛹成的蚕蛾产出来的卵。”马三宝从最近的一处开始讲起道。

    “蚕不是一年吐丝结蛹一次么?什么叫一轮?”房玄龄再度开口问道。

    “一年吐丝结蛹一次?不不不,我在这里才两个月不到,都吃了五次蚕蛹了,山庄里只要能收集到蚕食用的嫩叶,就可以全年一直养,每个月三轮,就这一间蚕房,于秋的最低要求,是每月产三千斤丝。”马三宝摇头道。

    “一月三轮,每轮一千斤丝,每月三千斤丝?”不止房玄龄,就连从来没有亲手养过蚕的李世民也觉得不可思议,差点喊出来道。

    要知道,这个时代,一匹织的比较紧密的丝绸,也不超过五斤,一间长宽不过十多丈的蚕房,一个月产居然能产出织六百匹丝绸的丝,这也太吓人了吧!

    要知道,六百匹丝绸的购买力,可是非常大的,如果是织出来成色好的丝绸布,价值可是能够达到两千贯以上的。

    马三宝立即给大家嘘声道,“这个数字,只是最低要求。而且,于秋觉得山庄里百十号人忙活一个月才得三千斤丝,很不划算,并不鼓励她们扩大养殖规模,只当做研究项目,继续研究。

    他将更多的人投入到了羊毛的研究中去了,染房和织房里面现在堆的全部都是羊毛,前段时间,她们已经弄出来了一种毛线,编织成衣了之后,比麻布衣要舒服的多,可于秋说穿着还不够舒服,用来做箍水壶的套子或者一些装东西的袋子还差不多,他要求那些妇人们把羊毛弄的和丝线一样柔软,不仅不能有气味,还要能织成布。”

    “羊毛织布做衣服,还要比麻布做的舒服?这怎么可能?”李世民不可置信的道。

    然而,这回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沉默不语了,因为,如果不能的话,于秋又怎么可能对一个每月可以产出三千斤生丝的蚕房不屑一顾呢!

    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李世民也顿时冷静下来,于是,几人就蚕丝和羊毛的事情,硬是在厕所里讨论了两三个时辰,直到后半夜,才偷偷摸摸的溜出来,往蚕房和织房那边而去。

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

    当习惯了落后的生产技术,再看到先进的生产技术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叹为观止,甚至,会觉得自己以往的时候好傻。

    蚕房里面,一层层可以轻松推拉出来的木格子,就让见识过养蚕的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大呼,‘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可以这样利用空间呢!’

    很多时候,人们可就是因为人们修不起蚕房,而不得不减少蚕的养殖。如果都像这样,做一层层推拉格子设计,则能将一间蚕房屋的空间利用到极限,发挥出十几间蚕房的作用。

    而进入到蚕房里之后,马三宝第一时间却是指着墙脚那些装着大冰块的盆子道,“每两个时辰,这些冰块化完的时候,就会有人过来换冰块,加桑叶。”

    “难怪这里的蚕每个月可以养三拨,原来,是这些冰块让这间房子变的凉爽如春季一般。”李世民找到了原因之后,恍然大悟道。

    马三宝亦是给大家解惑道,“这应该就是于秋说的掌控温度了。”

    “温度,冷热的度量?”房玄龄似有所悟的道。

    马三宝点头道,“是的,蚕房这边凉爽如春,可孵化房那边,却是热的人满头大汗,因为,只有让那些房间里面的温度,和孵化小鸡的母鸡怀里的温度一样,放在里面的鸡蛋,才会被孵成小鸡。

    现在左侧院里原本用来养殖鸡鸭的几间大屋,全部都改造成了孵化的暖房,鸡鸭鹅和麻雀鹌鹑在不同的房间里孵化,每过一段时间,都能孵出一批新的幼崽,只看山庄里能提供多少吃食,就孵化出多少,外面运过来的吃食越多,山庄周边的棚舍里养的家禽就越多。”

    “麻雀鹌鹑也能像鸡鸭一样饲养?”李世民诧异的问道。

    “当然,而且繁殖的特别快,不过,养麻雀和鹌鹑需要安静一些的环境,于秋专门让人把养殖的场所放在了山谷最末端一处人工开凿的山壁里,现在那边应该有好几万只鹌鹑和麻雀了,若不是于秋说鸟粪是非常好的肥料,现在山庄的餐桌上,应该已经开始吃起鹌鹑了。”马三宝给大家确认道。

    “厉害,真是厉害,原来,人是可以颠倒四季,营造环境,让产出越来越多的。”李世民由衷的赞叹道。

    然而,说倒颠倒四季,马三宝又有话说了,他从蚕房出来之后指了指周边的山脊道,“说到颠倒四季,这些山脊上搭建的棚子,才算是真正的颠倒四季,于秋在前几天,领着人在那些用竹篾搭建的地方种下了很多香料,大家都说不等这些香料长成,咱们这里就要下雪了,种了也是白种,可他却说无妨,只需在这些棚子上面搭盖可以略微透光的油布,不让雪将其整个埋住,这些有一定抗寒能力的香料作物,就能继续生长。

    而且,这几天他又召集了很多人在窑洞那边的山脊上搭建更多更加精致的竹棚子,据说,在这些棚子里,不管抗寒不抗寒的作物,都可以种植,只要冬天窑洞不停止工作,那些作物就可以在棚里生长,即便是寒冬腊月的时候,山庄里也能照样吃青菜。”

    闻言,冬天里偶尔可以在李渊的餐桌上吃几口青菜的李世民顿时明白了这其中的原理,温泉宫那边就有小范围的地方冬天里也可以种菜,就是因为温泉周边比较暖和,而于秋,是想用窑洞里烧出来的热气,保持那些棚子里的温度,这样,棚子里的菜,就能继续生长了。

    然而,即便是知道了这样的原理,李世民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弄一个在冬日里能够种青菜的大棚,因为过往一些事实证明,模仿于秋者,必然损失惨重,他能种出来的东西,不代表别人能种的出来。

    从蚕房出来之后,几人很快就进入到了织房,正所谓男耕女织,虽然这几个人都不是专业的庄稼汉,但是跟他们讲耕种的事情,他们多少了解一些,可说到织布,他们几个大男人就直接懵圈了。

    看过了一遍之后,他们只是知道,这里的纺线机和织布机与别处的有些不同,究竟不同在哪里,不懂得精密机扩的他们不得而知,只是从马三宝的描述中,知道这些纺线机和织布机比别处的纺线机和织机纺起线和织起布来,要快很多,而且,质量也高出很多。

    他们看的最多的是羊毛,到目前为止,织房里已经有五种粗糙程度不一样的羊毛了,最柔软的那种,李世民觉得完全可以用来织布,而这种颠覆性的东西,肯定存在巨大的利益,甚至有可能改变中原人世代种桑麻的格局。

    而相比于织房,染房里面的东西,则是他们更加看不懂的了,从各种植物中提取染料,用不同颜色的染料,合成一种新的颜色的染料,如何让这些染料在布料上不脱色,更立体,这属于化学范畴的知识,在这个最好的黄色是屎黄色的时代,根本没有多少人懂。

    “大家小心了,中院和前院道口处有獒犬,我只和其中几只有点熟悉,惊动了他们,咱们几个人非死即伤,得我先去探探路。”马三宝止住了几人的脚步道。

    “于秋在山庄里养了獒犬?听闻吐蕃和突厥的獒犬比狼还凶,两三只聚在一起,甚至不惧虎豹,只是很难驯服,于秋是如何让獒犬帮他看家护院的?”说到猛兽,一向沉默少言的秦琼来了兴趣问道。

    “不是不惧虎豹,是猎杀虎豹,山庄里的獒犬穿上全套的铁质装备之后,除了火,很难有东西能够伤到它们。

    就这个月,它们已经在山里猎杀了三只老虎和五头豹子了,一旦有虎豹进入他们的埋伏圈,几乎都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我亲眼见到过一只老虎被三只獒犬轻松挑逗咬死的情景,它们居然懂得各种战术战法,懂得相互配合,现在,山周边,甚至是太行山那边临近的地方,几乎都没有大型野兽敢踏足了。

    那个叫桑杰的驯兽师得了于秋很多赏钱,而且,能够享受和寡妇村的妇人们同样的待遇,只是他只听从于秋一个人的命令,对别人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我很难跟他套近乎,学习驯养獒犬的本事。”马三宝给大家讲解道。

    獒犬与人不同,它们一旦确立了目标,就是不死不休的猎杀,根本不跟你讲什么道理,而李世民几人身上的气味,对于这些獒犬来说,肯定是陌生的,一旦栓他们的链子被挣脱,可想而知几人的下场。

    不过好就好在,今天前院也有客人居住,除了左右侧院的孵化房重地之外,前院与中院的通道处,只有和桑杰平时形影不离的一公一母两头獒犬王在这片趴窝睡觉,这两只獒犬马三宝比较熟悉,只要桑杰后半夜没有让他们去别处换岗,他就能毫无响动的带着人通过,去右侧院看牲畜养殖。

    然而,当它小心翼翼的走出中院,准备让李世民等人跟上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一声獒犬的吠声。

    “哇呜~!哇呜~!哇呜~!”由于身体比普通的犬类厚实很多,獒犬的吠声也比普通的犬类深沉厚重的多。

    看到一只獒犬那比人脑袋还大的头颅,比狮子老虎的掌也差不多的爪牙,众人魂都差点被吓的飞了出去,一转身,就开始朝后院的方向跑。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越是跑,这些獒犬就会吠的越凶,而且,还会成片的一起吠,于是,山庄里所有的人都被犬吠之声惊动了起来。

    在阳台的躺椅上睡的正香的于秋同样被惊醒了,看着灰溜溜的往后院跑回来的李世民几人,他打了个哈欠道,“几位可是对我后院的某位娘子感兴趣?早说嘛!我给几位做媒,准叫几位能抱得美人归。”

    于秋的后院里要是真有什么美人,李世民是绝对不介意收几个进秦王府给自己暖床的,然而,听了他这话,又想到那个脸上有几颗大黑痣的胡三娘,李世民只觉一阵反胃恶心,于秋这是在借机羞辱自己几人呢!

第一百四十章 迂回的方式拉盟友

    于秋既然请了李世民他们来山庄,就有让他们将各个项目参观一遍的打算,不过,人总是有一些怪僻心理,认为别人敞开了给自己看的,是别人想让自己看到的,一定是有所隐瞒,真正的好东西必须得偷偷摸摸的才能看的到,就好像很多人觉得,买来的西瓜不好吃,去别人田里偷来的西瓜更好吃一样。

    李世民倒是脸皮厚,既然被于秋发现了,就决定顺势跟他聊聊,于是,三楼阳台用树根雕刻的茶几上,于秋给几人泡上了好茶。

    “大半夜的功夫,连前院都没有去到么?”倒完茶之后,于秋略带笑意的语气看向李世民几人道。

    “光是一个中院看到的东西,都已经让我等受用不尽了。”有种被取消的感觉的李世民有点郁闷,但他不得不承认,今天自己确实长知识了。

    “那你告诉我,你都学到了些什么知识?”于秋给包括秦琼和马三宝在内的几人各倒了一杯冲泡茶,示意他们围坐下来之后道。

    “原来,人力是可以倒转四季,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大产出的。”李世民十分感叹的道。

    “区区一个掌控温度的手法而已,不值一提,不过,你们看了大半夜,就学到了这么一个道理,倒是叫我有些意外。”于秋依旧用取笑,甚至是鄙视的目光和语气看着李世民道。

    “灵鹫宫的学问确实已经高到我等凡夫俗子难以理解的程度了,于都督既然想指教我等,还请明言,我等几人虽然愚钝,但必定虚心向于都督学习。”杜如晦把话说的很漂亮道。

    他果然是个聪明人,被他这么说,于秋不将其中的道理讲明白,脸上都会挂不住,于是笑了笑道,“也罢,既然刚才你们提到了增大产出,那么,我就从增大产出方面,跟你们讲讲治国之道。

    前汉有个叫崔定的人曾经说过: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这个观点,你们都认同的吧!”

    李世民点头道,“这是自然,国家若是解决不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被推翻颠覆,则是必然。”

    “既然你们认为这句话说的是对的,那么,你们当政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于秋引诱提问道。

    这是他平常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的让受教者开动脑筋自己想。

    索性,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三人都不是真的傻,一听了于秋的语气,便一齐道,“自然是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

    “说的没错,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这本应该是国家的头等大事,然而,过往覆灭的历朝历代,却都没有太重视这个问题,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见到因为种田种的好,或者是养鸡养的好,而加官进爵的。

    大多数人都把目光放在了战争上,因为打赢了,可以加官进爵,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权利地位。

    还有一些人,则是把精力放在了争权夺利上,沉静在欺压剥削别人,自己有,别人没有的虚荣心之中。

    却没有多少真正的有才之士,把目光放在种田本身上。

    试想一下,当所有百姓都把田种好,有吃不完的粮食,鸡鸭牛羊成群,谁会活的不耐烦,跳出来搞事情?没有人搞事情,又哪里会爆发什么战乱,需要朝廷发费大代价去平叛。

    就像河北一样,不是老百姓被几大家族为代表的士族阶级剥削的连饭都吃不上了,窦建德,刘黑闼之流,能够登高一呼,从者如云么?

    管子曾经说过: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一点我们灵鹫宫的先辈也很认同,老百姓知礼仪,知荣辱,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仓禀足和衣食足。

    这就是为什么,河北的饥民们现在这么听我的招呼的原因,因为,我让他们吃上了饭,而且,没有了吃饭的忧虑,所以,他们现在一个个巴不得把孩子交到我手上,跟着我读书认字,学礼仪。

    依此反推,你们李唐朝廷,想要所有的老百姓都不造你们的反,就得首先让他们仓禀足衣食足。

    所以,你们要的,不仅仅是可以平灭战乱的精兵猛将,也需要能够放大产出,让老百姓仓禀足衣食足的技术人才。

    我想请问,你们李唐朝班之上,可站着一位这样的人才?”

    于秋这个问题,直接让李世民呆立当场了,朝廷取文官,文章写的好,思想道德好,名气够大,基本上就过关了。

    取武将,这只要武艺高强,懂得些兵法战略,就过关了。

    然而,却没有一个专门致力于放大老百姓产出的机构,类似司农寺这样的衙署,实际上管的,其实是钱粮,每年春耕的时候,民部尚书发往全国的劝农书,则是狗屁不通。

    文章写的花团锦簇,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是看的懂,还是听的懂?解决了任何实际问题吗?

    没有。

    老百姓把更多的力气投入到田地中,也并没有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因为,粮食价格把控在世家大族手中,当他们承受不了越发增大的劳动强度的时候,他们就要跟着那些起哄的人造反,搞的朝廷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某一州,谁谁谁叛乱的消息,需要四处派兵镇压,消耗国力,形成了一个恶循环。

    而真正有让农业产出增大的技术诞生的时候,这些当官的世家子往往会把它弄到自己的家族去,藏起来让自己用,因为,当大家的粮食紧张的时候,他们手上有多余的粮食,他们才能赚到更多的利益。

    于秋的这番话,似乎让李世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不断的放大产出,让百姓们的物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就没有人愿意造反了,于是兴奋不已的道,“朝堂上以前确实没有善于耕种之人,不过现在有了啊!你不就是么,你来将这些放大产出的本事都教给大家,大家再去教给那些老百姓,让所有老百姓都仓禀足衣食足,就不会再有人造反了啊!”

    闻言,于秋用看傻子一般的眼光看向李世民道,“我把技术教授给朝廷,然后,那些当官的学去了,再之后,各个世家的粮食牲畜翻倍的增加,老百姓辛辛苦苦从田地里扒拉出来的一点粮食不值钱了。你觉得,这合适?”

    “呃……”

    李世民卡壳,房玄龄则是开口向于秋问道,“那咱们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于秋摊了摊手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朝廷的事情,又不是我的事情,说的好像你们能做朝廷的主一样。”

    “呃,这……”

    房玄龄也卡壳了,虽然李世民回长安之后将会兼任尚书令,等于是朝廷的一号宰相。

    但是朝堂上的事情,却终究不是他一言能够决定的,哪怕不做大的改革,只是让一些种田厉害的老百姓去当官,也可能遭到大臣们的集体反对。

    因为,这触动了士族的利益,在士族的眼里,只有士族是能够当官,哪怕是带兵打仗的武官,亦是需要一些出身,或者实打实的熬出一些功劳来,才能走武官途径。

    一种无力感,压在了李世民几人的身上,那种自己找到了救国的良方,却不得实施的感觉,让他很压抑。

    不过,另一个他之前想到的问题,又在此刻冒了出来,开口道,“你想让全天下都知道你有高产的粮种,还打算将它卖出去,而能够出的起钱买你手中这些粮种的,又都是世家大族和勋贵,那岂不是会达到和你刚才说的一样的效果,让世家大族掌握更多的粮食,老百姓手上的粮食却变的更加廉价,这样是于国稳定不利的举措,你不能做。”

    “于国不利,于我有利就行了啊!再说了,李唐的好地都是掌控在世家大族手中的,我不卖给他们种,卖给谁种?”

    于秋用能气死人的表情朝李世民道。

    “你你你,你简直是岂有此理。”李世民气急朝于秋吼道。要不是茶碗里的茶已经被他喝干了,他甚至想一碗茶泼到于秋的头上。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其实是一道选择题,要么亲士族,在朝堂上与一些人争权,等到成功之后,再慢慢的实现你的政治理念。

    要么,亲百姓,放弃与士族之间的勾搭。

    这样,你可能会收获我这个盟友,得到底层百姓的支持,因为我是那些世家子的公敌,必须要跟他们亮明刀枪了,而为了大局面的稳定,我暂时可以只对外出售高产的粮种,却不会对外出售放大产出的各种技术。

    反正国家的粮食多了,不管是掌握在谁手上,终究是好事情,百姓们既然没有好地种,通过种地也不能实现富裕,就让他们不要种地了嘛!

    你看我这山庄周边,总共才种了一两百亩地,而且,还没有一块地有实际产出,然而,在这座山庄里,家里余财超过一千贯的,至少有一百多户,他们的钱没有一个是靠种地赚来的,而正是因为他们的各种成果,让那些世家门阀手中的财富,在不断的向民间流出。

    所以,想要老百姓变的仓廪足衣食足,其实要解决的,是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让他们的劳动力变的值钱,至于种田的事情,丢给那些地主去做吧!他们一定会越种越穷的。”于秋用极度具有诱惑性的语气向李世民解释道。

    单打独斗,他很有可能被各大家族联合消灭,拉上李世民做盟友,则是不同了,至少在政治军事方面,李世民能帮他抗住压力,只要他能保证朝廷不出手,仅凭各大家族自己的族兵,可未必敢跟于秋动手,毕竟,于秋现在手中掌握的军队差不多有两万,都是强兵,而且名义上,他还是朝廷的州都督。

    而只要在武力上保持了克制,不正面开打,于秋就有把握在工商业上,给予各大世家门阀重创,让他们逐渐变的虚弱的同时,壮大自身。

    “让劳动力变的值钱?莫非,之前百姓们富裕不起来,就是因为他们的劳动力不值钱?”听了于秋的话,想到了朝廷治下的工户几乎都没有工资拿的情况,李世民皱眉道。

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开话题

    于秋之所以这么笃定种地会越种越穷,是因为他在后世看到过成例。

    当粮食实现了高产之后,种田的百姓的收入,是远远赶不上外出打工经商的人的收入的。

    而他想要在对抗世家的战争中取得全面的胜利,就需要颠覆整个社会的结构,李世民现在虽然还不是皇帝,但它未来很有可能做皇帝,在他心中埋下一颗种子,非常的有必要。

    当然,也不止是埋种子那么简单,于秋其实已经付诸实际行动了。

    长安东市的家具店其实只用了一两天时间就把阚棱拉过去的第一批家具卖光了,然而,这间店铺里每天却依旧十分热闹,因为,于秋派过去的那个叫于知行的管事在卖完了家具之后,就在店铺的门口挂起了招工启示。

    由于业务需要,于氏家具行面向社会招收木匠,铁匠,雕刻匠,金银器匠,造船匠,泥瓦匠……

    几乎涵盖了当下社会的所有的工种,而且,会签订有待遇的契约,一经录用,不仅每天管两顿饭,每个月还有两石米,三贯钱的薪酬,用工期结束之后没有问题的话,会自动续约,直到你本人不愿意做为止。

    这一封招工启事一贴出来,可不得了,在两三天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长安的工匠界,很快,一些在长安混不下去的工匠,就决定应聘了。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考核并不难,签订了契约之后,人家马上就开始管你一家老小的吃喝,而且吃用的质量还不差,直到淮南来的船将他们接到州去,在一早就建设好的砖瓦房宿舍安置下来之后,他们才开始做工,而且管事的说了,在领取到第一个月薪酬之前,工人的家属都可以免费在工作的地方的大食堂就餐。

    然之后,基本上每天都有数十到过百工匠拖家带口的到于知行这里来报到了,毕竟,这里是长安城唯一给工匠这么好的待遇的地方。

    阚棱上次运粮食回去的时候,就带了五百多户工匠去州,这次运货过来,他又接手了一千二百多户工匠,其中,有造船技能的,就有三百多户,于知行直接把渭水边一个世代造船的村庄全部端了。

    而这种情形,还将继续持续下去,因为,随着于秋想要开发的商品越多,对于熟手技术工匠的需求也越多,从阚棱这次送到长安的货物的量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可以看出,州的发展,到了一个小瓶颈了。

    没有足够的技术工匠,光靠于秋来自后世的新颖设计,是造不出多少可以碾压当下市场的新货物的。

    李世民的领悟力是极强的,他嘴上虽然在嘀咕百姓的事情,脑袋里想的,其实是再度和于秋合作之后,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他很期望于秋能再给自己画一张大饼,比如,只要自己答应合作,他就帮助自己顺利的登上大位之类的。

    然而,没有。

    于秋直接把话题岔开道,“你们猜,王侍监的奏章送到长安去之后,朝廷会有什么举动?”

    “应该会专门再派钦差来查实情况,厘定封赏,并且,这个钦差的身份不会低,很有可能是裴相。”杜如晦猜到。

    于秋笑道,“我猜一定是太子。”

    “太子?他是储君,可不适合做钦差。”杜如晦摇头道。

    “这个,和适不适合做钦差没关系,既然是王侍监上奏回去的消息,其实就没有什么查实情况的必要了,李建成如果不傻,一定会过来在这份奇功上分润一点苦劳,并且,利用他储君的身份,做主分配这些粮种,拉拢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子们。”

    于秋这么一解释,杜如晦和房玄龄便一起皱起了眉头,不再怀疑会出现第二种情况。

    因为,最关心这些高产粮种的,是朝堂上的那些士大夫,他们为了争取利益,一定会推动一个能帮自己多弄点粮种的人来州。

    宰相裴寂的资格虽然老,但还压不住李世民,在李世民本人在州的情况下,最终能够得到这些高产粮种的,一定是他秦王系的人,甚至,还一些人可能会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转而投靠秦王系,这是大多数世家系,和支持李建成的官员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当只有李建成亲自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没的选择了。

    而那个时候,李世民的位置就尴尬了,他在河北辛辛苦苦忙活半天,最后功劳和利益被太子李建成摘走了的话,那就太不划算了。

    然而,他们却又没有办法阻止李建成来州,最后,他们却是想到了另一个点上,两人对视一眼之后,由杜如晦提出来道,“你应该不会坐视太子直接过来拿走这些粮种的分配权吧!”

    “当然,没有人能白拿我的东西,这些粮种中的一半,属于出价最高的人。”于秋笑了笑道。

    “那如果太子非要你交出这些粮种呢?”杜如晦再度问道。

    “他凭什么?太子的身份吗?这个身份在长安或许好用,在州的话,我只能说,呵呵!”于秋用十分白痴的语气笑了一下道。

    看到他这个表情,李世民的眼神中突然闪烁出一团精光,但是,又快速的隐藏了下去。

    一个疯狂的计划电光火石之间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然而,他对这个计划,却没有半点把握。

    于秋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其实一直都在看李世民,因为,他是故意在他面前说出这些敏感的话题的。

    目前看来,李世民似乎还没有弑兄杀弟,逼老子退位的勇气,或许,是他在长安方面还没有布置好,不能贸然行动。

    倒是并没有把问题想那么深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以为于秋是想自持州军力,与李建成对抗,其中房玄龄皱着眉头道,“忤逆太子的话,你可能会被扣上造反的罪名,这河北之地,恐怕又不得安宁了。”

    “忤逆?我不需要忤逆,我只需要吓吓他,就能让他老老实实的听从我的吩咐,各位可别忘了,现在州掌兵的,可是从未宣布向朝廷投降的高雅贤。”于秋轻松笑道。

    然而,听到他这句话的房玄龄等人却是心头巨震,其实,不光是可能要到州的李建成,就是李世民和自己这些人,在进入了州地界后,生死也掌握在了于秋的手上。

    因为,他们的军队都分散在了幽州,营州一代驻守,防止高句丽和东北诸部趁势入侵河北,跟着李世民一起到州的卫队不过千余人,根本不够高雅贤手下两万大军吃的。

    而且,他们丝毫不怀疑,于秋一声令下,这些人会有什么犹豫,因为他们本就是对朝廷没什么好感的叛军,自己这些人的小命能不能存活,完全取决于于秋有没有自立为王的野心。

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惨越好的建议

    危险总是会伴随着机会而生的,李世民现在算是将自己置于了危险之中,然而,如果于秋能够同意,他则是能搏到一个登上大位的机会。

    “开一个条件。”李世民莫名其妙的朝于秋说了一句道。

    “开一个条件?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于秋似笑非笑的看向李世民道。

    “以你的聪明才智,不会不知道我说的意思。”李世民语气坚决的道。

    他此言一出,房玄龄和杜如晦却是立即起身了,其中房玄龄开口道,“臣下突感不适,就先行回去休息了,殿下和于都督慢慢聊。”

    “是啊!熬了大半夜,臣下头疼难忍,就先下去休息了。”杜如晦说着,还拉了尚未反应过来的秦琼的衣袖一下,很快,秦琼和马三宝也起身,告辞离开。

    等他们走后,于秋才看向李世民笑道,“你想说什么,现在可以直接说了。不过,从你属下这些人的态度来看,即便是我真的答应你了,你的成功机会恐怕也不高,而且,我不愿意用我属下兄弟的性命,去帮你成事,因为,你没有足够打动我的筹码。”

    “有的,我肯定有的,你不是想要私人领地么?方圆两百里太小,我给你五百里怎么样?不行的话方圆一千里也没有问题。在这方圆一千里之内,你可以为所欲为……”听于秋这么说,李世民就知道,于秋完全懂得自己的意思了。

    只要于秋指使高雅贤杀了李建成,自己再和于秋一起杀了高雅贤向朝廷交差,那么,他就不会背上弑兄的罪名,名正言顺的接替太子之位,这是他最轻松省力的完成接替大位之争的办法。

    然而,于秋却不这么认为,他再度提壶给李世民倒上一碗茶之后道,“你与李建成之间的争斗,看似是兄弟阖墙,其实,是两个阶级的争斗。或者说,两个利益团体的争斗。

    李建成娶的是荥阳郑氏女,支持他的大臣是什么出身?

    五姓七望,山东士族。

    而你娶的是长孙氏女,属下聚拢的都是些什么人?

    新兴的勋贵武将,关陇士族。

    在你们各自属下的两股势力没有拼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时候,你贸然杀了李建成,便宜的,很可能是你的另一个兄弟李元吉。

    因为,你属下的人还并没有被逼到与你的生死完全捆绑在一起,而只要李建成死在州,你却活着回去了,你势必会恶了你父皇。

    不要告诉我李元吉就心甘情愿的做李建成属下的走狗,别忘了,他娶的是弘农杨氏女,同样能够获得关陇士族的支持。一旦原本支持李建成的那些人转投到他的门下,他瞬间就变成了实力最强,且受你父皇支持的人,而你属下的许多人,也会因此随着大势投效于他。

    如果你不想起兵造你父皇的反的话,想要坐上大位,就必须同时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让你父皇别无选择。

    所以,即便是我牺牲了高雅贤,让河北再生很多事端,其实,也并没有把你推向好的方面,这一点,房杜两位参赞,应该是想到了。”

    历史上的李世民,在弑兄杀弟之后,为了能够让自己坐稳皇位,便将自己的嫂子和弟媳妇都收入了后宫,稳定各个世家,类似的情况,对皇位早有所图的李世民不可能想象不到。

    是以,他很快的理解了于秋的话,点了点头道,“我也想到了,但是,我知道你既然跟我谈这个事情,就肯定是有办法解决,我让你开条件,就是要你的办法。”

    于秋笑了笑道,“看来,你父皇给你一堆的文官头衔,想要夺你的兵权,让你有些着急了。不过,照我看来,现在还没有到你最惨的时候,你应该更惨一些。”

    “我应该更惨一些?此话何解?”李世民诧异道。

    于秋不急着给李世民解释,而是调侃的语气道,“你刚才说,条件任我开,我若是真开了,不知道你接不接的住。”

    “如果你的计策真的有效,我的话肯定作数。”李世民毫不犹豫道。

    “难道我要封异姓王你也能答应?”于秋半真半假的道。

    “你,有自立的心思?”李世民眯着眼睛道。

    于秋笑了笑也不正面回答李世民,而是道,“你父皇在皇宫里,可比我吃的好?”

    李世民摇了摇头。

    于秋又道,“那他一定是比我住的好了。”

    李世民想了想年久失修,当年杨广都不愿意住的太极宫,又看了看眼前风景宜人,空气凉爽,又一片生机勃勃的山庄,再度摇了摇头。

    于秋脸上笑意更浓道,“那他一定是能够在长安为所欲为,比我过的逍遥了。”

    李世民大致懂了于秋的意思,摇头道,“这些年大唐战事不断,父皇每日要忙于政务,连宫门都出不得一步,那里有于都督你在州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么逍遥快活。”

    “既然连当皇帝都是给我找罪受,那我还自立个锤子?”于秋摊了摊手道。

    “可是,你为什么要封异姓王呢?”李世民不解的道。

    “自己建立封国,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封国内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毕竟,我灵鹫宫弟子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想要走出这个世界框架,去到星辰大海之上,需要做一些很出格的事情,不能有太多肘制。

    而且,你不觉得,小范围的试验一些此前任何朝代都没有用过的全新制度,会很有意思么?

    我跟你讲,灵鹫宫有一些很厉害的先辈,他们曾经就构想出来很多奇怪的制度,比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等等,而你们现在所用的体系,被他们称之为帝国主义,而且是皇帝独裁制度,这在他们看来,是比较落后的一种体系。”

    什么资本社会民主之类的东西,听的李世民满眼都是罗圈纹,不过,看于秋煞有其事的样子,他又觉得,这些东西,或许真的存在。

    然而,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于秋不仅要封异姓王,而且还要有自己的封国,这可就更加让人难以答应了。

    通常情况下,国中国,只会让一个王朝生乱,是一个帝王不能控制地方的表现,除非是位置偏远的蛮夷地区,封个草头王让他们自治,像州这样中原的膏腴之地,是不可能给别人建封国的。

    所以,李世民语气坚决的道,“封异姓王,建封国,是不可能的。”

    “那么,划自治区呢?税收我可以照你定的标准缴纳,但是,政策,律法,甚至民风民俗,我都自己掌控。”于秋退了一步道。

    “自治区?类似羁縻州?”李世民有些不解的道。

    于秋点了点头道,“差不多吧!不过,朝廷不允许派人来指手画脚,我只需要每年按照朝廷统一的税收标准,结合人口和田地数量算出税额,缴纳足额的税收给朝廷就行了,军队数量,也可以在朝廷的限制以内,只用于日常防卫即可。”

    李世民想了想,这个似乎不那么难以接受,便道,“如果我按照你的计划,最终成事,可以将州划给你自治。”

    “就一个州么?小了点,不过,也无所谓了,以后会慢慢变大的,我要教你的策略很简单,就是装惨,越惨越好,惨到你属下那些人以为,李建成一但登基,你们就要集体被斩首了,这就最好。”于秋有些恶趣味的道。

    现在才武德五年,李渊对朝廷的掌控力度还很大,而李世民,还并没有与属下的那帮人同仇敌忾到要和李建成不死不休的局面,就像李元吉明年要埋伏刺客杀死李世民,却被李建成阻止一样,他们都还没有闹到要杀死对方的那一步。

    然而于秋觉得,李世民可以提前开始营造这种气氛了,多做准备,成功几率总会大一些。

第一百四十三章 当列为贡品

    李世民不知道于秋哪里来的信心,笃定他的自治区会越来越大,不过,当于秋具体的跟他说了一些自己要做的细节之后,他慢慢的觉得,这个自治区,自己恐怕早晚要划给他。

    李建成毕竟是太子,他即便知道李世民想要跟他争皇位,但他有正统的身份在,也不能不顾及自己的名声,去过份打压李世民属下的功臣,像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位李世民身边的左膀右臂,李建成用的办法,就是给他们封朝廷的官职,然后把他们调的远远的,让他们无法帮李世民出谋划策。

    至于其它一些人,也大致会用类似的手段打压,而于秋说到的第一点,李世民就觉得十分靠谱,只有先让属下的这些人遭受到了冷落,排挤,看不到前途希望,他们才会紧紧的团结在自己的身边,帮自己成事。

    所以,装装惨,让让步,收到一些来自李渊的同情心,是他现在要做的,李渊不管怎么样,也不会真的把自己这个有最大功劳于李唐江山的儿子一棍子打死,让自己不得善终。

    此外,于秋还提醒他,靠争权夺利,自己是不可能坐上大位的,始终还是得发挥自己的长处,走军事政变这条路。

    所以,对于李建成接下来所有的打压,他都要接招,权利争夺的胜负根本不重要,但是,必须得暗中不着痕迹的收买一些人,将他们安插在适合发动政变的关键位置。

    费工夫拉拢一个朝廷上的大将军的支持,有时候其实还不如秘密的拉拢一个守城门的小校尉有用,因为,他能在关键的时刻,帮李世民打通环节,让他顺利的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

    这些原本需要李世民经受过很多争斗之后才能想明白的问题,于秋一次过帮他整明白了,顿时便让他的思维豁然开朗,直把于秋当成了他的人生导师。

    论军事布置,谋略算计,他可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物。

    两人直聊到天色微明的时候才散场,回到房间后李世民兴奋的根本睡不着,瞪着一对黑眼圈,面色深沉的做着各种算计。

    于秋则是在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中,美美的睡了个回笼觉,山庄养蚕厉害,养家禽厉害,养牲畜厉害,但是都不如养人厉害,在于秋的一整套全然不同于这个时代的教育体系的教育下,顶多再过三五年,这些孩子们将爆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能量。

    王门起的很早,这是他在宫里做事养成的习惯,出了房门之后,他就看到了后院很多同样起的很早的妇人们,可惜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太监,对他没有兴趣,倒是这些妇人们在嘴巴里捅来捅去的牙刷让王门好奇起来。

    找人要来一把之后,也学着那些妇人们的样子,沾了研磨的十分精细的雪花盐,开始刷牙,很快,他就吐了一嘴发臭的黄水出来,多年的牙结石,在硬硬的野猪猪毛牙刷的刷洗下,好多都脱落了。

    “好东西,这是好东西,此物该列为贡品,敬献给陛下御用,小朱,叫人再寻些来,用盒子装好……”

    刷完牙,洗完脸,他突然又感觉肚子翻滚,昨晚吃的多,经过一夜的消化,他也该排排便了,很快,他就在那些妇人们鄙视的眼光中,进入了后院的一间厕所。

    “这么洁白的瓷器,居然是马桶?”进去之后,感觉自己走错了地方的王门,特意走出来找了准备给大家安排早饭的卢安进去,指着白瓷的坐便器道。

    “对,这就是马桶,你坐在上面方便完,按一下后面那个水箱上的按键,水就会将马桶冲洗的干干净净,后面的陶管连着修建在上山破上端的水池,只要每天负责提水的人将水池注满,咱们后院这边的生活用水就足够了,前院居住的人可没有这样的待遇,需要自己用瓢舀水冲便盆。”

    于安给王门解释了一句,走出去的时候还不忘道,“马桶旁边的绢布,是用来擦p股用的,用完你直接扔到垃圾桶,可别再用水去冲洗。”

    前院的人用粗糙的麻布解决擦p股的问题,后院这边,于秋则是已经习惯用柔软的丝绸布来解决这个问题了,不过这样的奢侈应该不会持续太久,再过一段时间,或许就有卫生纸可以用了,因为山庄有一间工坊,是专门研究造纸技术的,他们已经将市面上原有的麻纸和黄纸的制作技术进行了改良,就快要推出卫生纸了。

    滴里搭拉方便完之后,王门在便桶旁边的盒子里取出了一块丝绸布擦下面,顿时感觉一阵舒爽。

    他是太监,或许是主刀的人手艺不太好的原因,导致他在方便的时候,总是会弄的到处都是的,方便的时候需要不断的调整蹲的姿势,现在有这个瓷器坐便桶坐着,就舒服多了,不怕弄的到处都是的,也没有那么大臭味。

    以往尿尿弄到了身上之后,他会用麻布擦一下,竹刮则更是不可能将谷道口刮干净,总会留些骚臭味或者屎臭味。

    现在,冲水马桶的对面,就有一个一拧就能出水的陶器水龙头,下面还有洗手盆,他如果感觉擦的不干净,还可以用丝绸布湿了水,清洗一下下身,避免身上有臭味。

    从厕所里出来之后,他又感叹道,“此物甚妙,该当列为贡品,在皇宫之中安装上,这样,我等平时方便的时候,就省事舒服的多了,小朱,回头去寻那个叫于安的管事,看看那不能让他弄一些我们带回长安去……”

    方便完,很快王门就从后院来到了前院,他对于正厅里坐的满满当当正在读书的孩子并不感兴趣,因为他知道,于秋已经接手了范阳卢氏,对于一个当世顶尖家族来说,教导一两千个门下的孩童读书,那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他直接去到了正飘着香气的厨房,刚才方便完,肚子不又空出来很多地么,不填饱了,他就感觉亏的慌。

    “这位小娘子,你这又打鸡蛋,又拌面粉的,是要做什么吃食?”王门笑的满脸菊花纹,向正在做早饭的裹儿问道。

    “这叫蛋糕,蒸好之后香软可口,最适合做早饭了,读书的孩子们每天完成了功课,可以吃两个拳头大的鸡蛋糕,大人们平时出去的早,一般是就着油条包子吃一碗酸菜豆腐脑。”裹儿指了指厨房中央的几口大缸道。

    缸里面大多已经空了,不过灶台旁边的一个已经冷却下来的油锅边,却摆着几根红红的,长长的东西,应该就是裹儿所说的油条了。

    至于那些用竹格子一摞一摞的叠的很高的蒸笼格子里面装的,就是所谓的馒头了,现在,那些蒸笼格子还着热气,里面有不少的馒头温着的。

    此时,大院外还很多工匠汉子和妇人们正端着碗,拿着一根油条,或者馒头,一边吸溜,一边撕咬着,朝正厅门口看自家的娃读书。

    王门不打算等大家一起吃了,有样学样,找了一只空碗,拿着缸里的大勺,就给碗里装了一满勺豆腐脑,喝了一口,虽然冷热适中,很好下喉,却没有味道,又看到桌子上有一大盆切成碎末的酸菜,他便拿起小羹勺往碗里加了一勺,搅拌了之后食用,顿时便感觉有点淡淡的酸咸味道,十分可口。

    至于炸的有点脆脆的油条,也算是美味,但是他的肚子有限,不能多吃,看到有人打开了蒸笼格子拿馒头吃,他便被蒸笼里面那些蓬松的馒头吸引了注意力,也用筷子串了一个刚出笼的热馒头开始吃了起来。

    “嗯,这馒头蓬松香软,还带着淡淡的甜味,好吃,当列为贡品,敬献到宫中,作为陛下的膳食,小朱……小朱你人呢?吃东西归吃东西,你也得记得干正事。”

    王门一转头,才发现自己的跟班随侍小朱正在远处看着一个石头台子一样的东西,吃力的嚼着嘴巴里的食物,便又快步的朝他走了过来。

    “这又是什么吃食?又点像胡饼。”

    正用火锏往那个石台子上面的洞头探进去夹饼的张五娘答道,“这叫锅盔,里面包了肉馅的,烤出来可香了,平时在山庄,只有技术员能吃的上,你们是客,便也让你们尝尝鲜。”

    说完,她将一个烤好的锅盔夹到了石头台子上,然后,用刷子刷起了加了茱萸的酱料,将其对折起来后,放入了一个小托盘里,推到了王门的面前。

    茱萸微辣的口感很开胃,沾满了烤化的猪油的馅料和烤的焦黄的面皮,又香又脆,王门只两口下去,就知道小朱为什么吃的连答话都顾不上了,嘴里塞满锅盔的王门一边吃着,一边口齿不清的连连点头道,“此锅盔真乃人间美味,当列为贡品,敬献到宫中,作为陛下的膳食……”

    闻言,张五娘掩嘴一笑道,“好吃你就多吃些,这些吃食到了长安,你们可就吃不上了。”

    王门连连点头道,“是是是,还劳烦小娘子再给我烤两个。”

第一百四十四章 参观

    王门后悔了,他原以为自己吃到了人间难得的美食,到头来才发现,这些只是山庄里工匠们平时食用的最普通的食物而已,而山庄的主人于秋,还专门在后院的厨房准备了一些好吃的食物给他们做早餐,他上了张五娘的当,吃了三个锅盔之后,一碗水喝下去,胃就撑的再也塞不进去任何东西了。

    带着浓郁茶香气的茶叶蛋,纯鱼肉手工剁出来的丸子煮出来的酸汤鱼肉丸子,抹了蜂蜜和奶油的鸡蛋糕,拉的细长条,煮熟了之后,加了高汤和羊肉片以及许多调味香料的拉面,炸的金黄酥脆的豆腐块,鸡蛋加河虾仁猪肉沫等配料炒的米饭……

    可惜,王门一丁点也吃不下,看着在主楼客厅的餐桌前狼吞虎咽的同僚们,他欲哭无泪。

    继昨日的火锅宴之后,山庄里的早餐,再度刷新了他对食物的认知,这一个早上,他已经不知道说了几遍‘此物甚妙,当列为贡品了。’

    读书,劳动,山庄里生活的人,无论大人或者小孩,都没有闲着的习惯,他们做的或许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关乎着整个山庄的运转,憨子和大头各领了一队十岁以上的孩子,牵着獒犬和牧羊犬出去了,他们已经跟着桑杰学习训犬,狩猎的本事了,而且有了不少的学习成果。

    裹儿则是带着大些的女孩子,挎着篮子,背篓,进山打猪菜了,虽然猪的饲料是以豆渣为主,但是她们打回来的猪菜,也能帮补个两三成。

    小一些的孩子,则是不分男女,一齐提着篮子涌进了家禽棚中,早上是棚里蛋最多的时刻,他们要跑好几趟,才能将蛋全部捡回来,如果前一日鸭子到山溪里戏过水,则是要把山溪两边的草丛都找一遍,肯定会有很多的鸭蛋在里面。

    最麻烦的是鹅,一些脾气不好的鹅会保护自己的蛋,追着那些孩子们的屁股咬,必须得经常喂食的熟人,才能在鹅棚里慢慢的将它们的蛋拿出来。

    山庄里负责打理田地的,反而是一些老妇人,于秋不允许大棚的田垄里有任何杂草,每天早上天大热之前,她们便拿着小锄头将田地巡视一遍,将所有的杂草清除掉。

    现在棚子里面种的,可全都是价格高昂的香料,那些老妇们一个个都轻手轻脚的,很用心。

    比较壮观的,是水库那边的喂食台,当铡碎了的青草,谷糠,麸皮,豆渣等饲料被小冬带着孩子们投下去的时候,整个水面上,都浮着抢食的鱼,王门带着一干宦官们在水库旁边看了好久,这种画面让他们感觉很稀奇。

    他们搞不懂一个水塘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鱼,更加搞不懂冬儿他们的投食标准,这样胡乱投喂下去,怎么能保证所有的鱼都吃饱。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鱼是不可以吃太饱的,一百多亩水域,得分很多处投食的地点投食,早中晚,每次投料只需要保证大部分鱼都能吃到几口就行。

    唐人爱食鱼脍,关中有八水,但是鱼货不丰,一是因为这个时代没有科学的养鱼技术,不能实现密集型养殖,二是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增氧技术,鱼出水了之后,很快就会死。

    所以,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河边居住的人才会吃到一些活鱼,长安城里卖鱼的铺子里面,售卖的大多都是死鱼,这种死鱼多为大家所不喜,毕竟,鱼脍要吃个鲜味。

    王门很想将这种养鱼的手段学回去,在皇宫后面的太液池养上,这样,李渊想吃鱼脍的时候,就随时可以给他抓一些大鱼了。

    李世民则不同,他更感兴趣的是牲畜家禽的养殖,太阳出来了之后,一夜没睡的他全然没有了困意,在后院的空地看了一会金属板反光阵烧热水之后,他就跑到了前院来找马三宝,昨天晚上看了中院,今天,他还要看前院的两个侧院。

    左侧院的孵化房那边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主要就是温度,于秋是让人在地下烧了柴炭,保持室内的温暖,主要看的,是右侧院的猪舍。

    “殿下你看看这些大猪,每头都有四百多斤了,而且,所有母猪肚子里都有崽了。”马三宝平时就睡在右侧院猪舍旁边一个堆放杂物的小房间里,冬儿对他的要求就是,感觉到臭,就要搞卫生了。

    所以,别看这几大排猪舍里养着上千头猪,但是里面其实并不怎么脏,因为每天早晚,马三宝都会和负责养猪的丁三他们打水来,将猪粪从排污的通道冲洗出去,甚至还会给每一头猪洗澡。

    “这一头猪出的肉,只怕比十头羊还多了。”头一回见到这种全身都是白花花的脂肪,没有任何黑色斑点的肥猪,李世民有些稀奇道。

    猪肉在这个时代,被当做贱肉,原因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总爱将它门栓在厕所旁边养,投喂的也是一些馊水之类,比较臭的食物,看上去就脏,而且,没有经过阉割的猪,和野猪肉的区别不大,肉质有很大的骚味,还很柴,味道很一般。

    可于秋的猪舍养的猪却不同,皮肤洁白,周身干净,肉滚滚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看了就喜欢。

    “比关中的羊,自然是十头都不止,可是比山庄里养的肉羊出的肉,却最多只抵七八头,这边养羊,根本不像我们关中,他们不会赶出去放养,而是靠人工将草料收集回来投喂。”马三宝道。

    “这是为何?难道圈养的羊就比放养的羊长的肥一些?”李世民不解的道。

    马三宝摇头道,“据我这段时间的了解,他们之所以这么做,第一个原因是羊在吃草的时候,喜欢连根拔起,将这些养赶到山上去放,固然是省力了,但是,那些被羊吃过草的地方,一年时间也难以长出草来,对后续的养殖不利。

    而由人去割草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会将草的根系留下来,要不了多久,那些草根又会长出新草来,一年时间可以割好多轮,现在,山庄里的孩子甚至会用牛驮着这些猪羊粪,去给那些草地施肥,为的就是让那些草长的更加茂盛一些。

    第二个原因,就是少活动,更加能让那些羊长膘,就像猪圈的猪一样,不能给它太多的活动空间,不能让它太闹腾,把肚子里的食都消耗掉。

    这第三个原因,就在这些大缸里了,它叫饲料发酵缸,通常那些孩子们会提前将一些猪菜,豆渣豆料等饲料收集过来之后,放在里面发酵,这些带着酒味的发酵饲料,猪羊都很爱吃,而且,吃完之后,就呼呼大睡,不闹腾。

    当然,有一些闹腾的猪,他们也有办法对付,将其阉割掉,只留了身材最大的十几头公猪当做种猪,特殊伺候。”

    李世民照着马三宝指着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一些个头很大的发酵缸,掀开盖子来,他立即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酒味,若说将猪羊养肥的最核心技术,应该就是这些发酵饲料了。

    “灵鹫宫在这饲养一道上的学问,果然是博大精深,若是关中的猪羊都像这般的肥,肉食的价格起码要下降好几成。”李世民感叹道。

    “很快会降下来的,因为,于秋养殖出来的这些东西会越来越多,然后销往关中,冲击市场。”马三宝道。

    这些猪羊厉害的地方,可不只是能长肉,而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看到那些母猪快拖到地上的大肚子,马三宝猜测,它们平均每胎至少八个崽,甚至十几个都有可能,这一轮繁殖下来,就会有上万头猪崽,两三轮下来,数量就无法计算了,因为于秋说过,这种母猪一年至少两窝崽,两年可以产五窝。

    看完猪舍,李世民又出了右侧院,开始看院墙外面修建的羊舍,再之后就是空空荡荡的牛棚,山庄会圈养猪羊,却不会圈养牛,通常情况下,它们会被大黑带着自行到山上觅食。

    当然,每天它们都会承担相应的劳动量,州各地都在建设,需要大量的畜力,除了用于繁育的母牛稍微轻松一些,所有的公牛,甚至是牦牛,都要帮忙干活。

    而等到他们穿过了这些牛羊牲畜的棚子,便看到了整排依山而建的砖瓦房,这些房子不太大,加上院子,也就百十平左右,每一间,都有不同手艺的工匠,在里面做着不同的工艺研究,是李世民此行最想参观的地方。

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线规

    到了研究工坊里,马三宝的话就少的多了,因为,他还并没有把这些东西搞懂,至于李世民等人,则是更加不懂了,毕竟,搞研究和生产制作完全是两码事。

    赵七娘拿着一个内侧满是铁齿的圆圈圈进了雕刻研究作坊,在她的怀中,还有几个外侧全是铁齿的小铁圈,或圆形,或椭圆形。

    “你看看这次打造的怎么样。”

    她将怀里那些铁齿轮圈圈一股脑的放在了王二娘的工作台上之后,瞬间就吸引了李世民等人的注意力。

    王二娘是雕刻研究作坊的主研究员,她将各个齿轮换看了一遍之后,就找来了一块木板,将内侧有齿口的大铁圈放在木板上按压好之后,又用一个尖锥,穿入一个齿轮口在外侧的小铁圈,然后,将这个小铁圈外侧的齿口和大铁圈内侧的齿口相合,快速的沿着大铁圈内侧的齿口滑动了起来。

    很快,大家就看到了那块垫底的木板上,被尖锥划出了一个六环形图案,虽然没有上色,但是很漂亮。

    然之后,王二娘不断的换木板和套在铁锥上那些大小不一的小铁圈,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就呈现在了不同的木板上,而且个个都好看。

    将所有小铁圈都画出了图案之后,王二娘还用两个,或者三个不同的小铁圈,组合画了很多图案,直到画了一百多块木板,才喊了一个人过来道,“回头将这些图案拿去给秋哥儿挑选,有了这个东西画底图,雕刻作坊的工匠雕刻包装盒子和家具图案的时候就轻松的多了。”

    其实,她们弄的这个玩意,在后世叫做‘繁花曲线规’,是一种孩子们喜欢用来画图玩的玩具,但是在这个时代,人们是很难见识到这种曲线规画出来的绚丽图案的,将这些图案雕刻在包装盒和木质家具上之后,会给人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就比如一张方桌,就是用平整的木板制作而成,它并不值钱,但是,在桌面上画上一种漂亮的繁花图案,雕刻的立体一些,再涂上彩色的漆,它瞬间就上升成为了一种精美的高端家具,甚至被称为艺术品也不为过,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

    李世民几人正对着那些木板上的繁花惊叹不已,却见王二娘对在一旁观看自己制作出来的东西产生的神奇效果的赵七娘道,“花样子还是太少了一些,你可以再琢磨出更多的花样子,而且,大小的规格也要做的不同,这样,咱们就可以在任何大小需要雕刻图案的家具器皿上画底图雕刻了。”

    赵七娘点了点头道,“行,回头我再琢磨琢磨,对了,这种曲线规,你打算要多少套?”

    王二娘想了想道,“大小不同规格的,各来十套就行了,这种画底图的方式简单,一个新手每天都能画几百上千个出来,有十个人画图,雕刻工坊那边的工匠就忙不过来了。”

    赵七娘闻言点了点头,也不多说,直接转身回了自己的研究作坊,从头到尾,都没拿正眼瞧一脸惊叹之色的李世民等人。

    像这样的工作项目,她们每天在山庄里都在做,根本就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

    然而,李世民心里却不这么想,于秋之前让人送了一大批家具卖到长安,全都被人买去仿制了。

    而现在,他又会送更多更加精美的家具到长安,而且,是雕刻有各种很难仿制的精美图案的家具,那些之前买了家具的人,恐怕又得出钱买一次了。

    因为,顶级权贵富豪,是不会允许自己家里用的东西比别人家的差的,就是连宫中,只怕也……

    想到这里,李世民很为宫里今年的用度担忧,只怕李渊又会强行让国库拨钱到内府库了。

    更夸张的是,王二娘并不打算拿着那些花样子研究雕工,她是在研究一种特殊的雕刻刀具,将其架好固定之后,只需要推着木板,沿着曲线规旋转的纹路走,那些繁花的立体图案,直接就会在木板的表面上刻出大致的型状,等于是要将雕刻匠的大部分工序也省下来。

    可想而知,即便是长安那些勋贵富豪家里想要仿制这些家具,也没有河北这边制作的速度快,制作的成本低,因为,他们要用纯手中画图,纯手工雕刻,不仅失误率高,废料多,而且还出奇的慢,一天都未必能雕几个图案出来。

    “玄龄,克明,我似乎看到了天下之财,尽入于秋囊中的情景。”见王二娘忙于研究,不理会自己等人,从雕刻研究作坊里面出来的李世民感叹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闻言,则都皱着眉头开始思索了,片刻之后,房玄龄开口道,“也未必,能买的起于秋的东西的,都是那些有钱人,而在于秋这边做事,吃饭赚钱的,却都是些穷人,于秋赚有钱人的钱,让这些穷人富裕起来,或许也是件好事情。”

    “可是,那些有钱人的钱终有花完的一天,当他们意识到不对的时候闹将起来,该如何是好?”李世民担忧的道。

    在以往的时候,一个国家的支柱,始终是有钱人,只要他们安稳了,国家就安稳了。

    不过,杜如晦却是看的深远一些,开口道,“天下的权贵富豪,十不足一也,当朝廷站在了大多数的平民一方的时候,还怕他们闹么?

    民心,其实就是大多数人的心,殿下只需要一直让自己站在大多数人的一方,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

    李世民点头道,“你们说的有理,但我总觉得,对于秋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咱们不能听之任之,他谋利可以,但是必须要为朝廷稳固统治而做贡献,我看,多征他一些税,用来添补国用倒是不错。”

    房玄龄闻言则是笑道,“只怕这一点于秋早就想到了,所以,他将批发的铺面全部都开在津渡,这里不仅是在朝廷的两年免税范围内,又在殿下承诺划给他的私人领地内,他只在这里将货物批发给别人去售卖,就不用交税。

    而殿下若是建议朝廷征这些从河北发出去的货物的商税,实际上则是在征收转卖于秋手中货物的商人的税,比如长孙氏商行。”

    闻言,李世民脸色顿时一黑,搞了半天,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坑的是自己,连忙尴尬的道,“若是由我提出加税,只怕会在朝堂上得罪很多人,此事,之后咱们再议吧!”

    房玄龄和杜如晦点了点头,又看向马三宝,示意他带自己几人去别处看看,马三宝却是直接做了个请的手势,让他们去隔壁的一间,因为,这里的每一间研究作坊,都有好东西看。

第一百四十六章 论钱

    在去州上任之前,于秋每天的工作其实主要就是给研究作坊指定方向,给各个产业做后续规划,这是在后世从商十几年的他最擅长的事情。

    所以,多数的时候,他都是在书房里做一些文案,然后下发给下面的各个管事执行,他只需要按照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来管理属下那些管事就行,反正各级管事不仅要面临于秋的铁杆心腹的监督,还要被他们自己管理的属下,或者与之打交道的人员进行评价,这些风评,是他们能往上爬的基础,所以,受到全方位监管的这些人,都比较老实规矩。

    目前情况看来,从卢氏接手的那些人的战斗力还不错,基本不需要多少思想上的教育,他们就已经改变了以往以剥削别人的手段来富裕自己的模式,开始全心全意做产品,抓效率,搞推广了。

    房玄龄分析的一点也没有错,于秋虽然卖了很多东西给长安的富人,但是也带动了很多穷人致富,光靠河北的产出,是满足不了于秋属下各个产业的原材料需求的,阚棱的船队已经在淮南,甚至沿运河所有的州县收集原材料了,那些原本一钱不值的东西,百姓们都可以弄来出售给他们,也算是增加了一些收入。

    一处活,则处处活,这就是一个国家兴商贸之后,带来的好处了。

    不过,有好也有坏,那些权贵富豪们的开支越发大了,以往的时候,大家洗澡都用廉价的澡豆,因为猪的产量不足,胰子少的可怜,即便是在长安这样的大都市,基本也属于有价无市。

    而现在他们洗澡,却都用上了芙蓉香皂,一些贵妇,甚至会想方设法买水密精华洗发水来洗头发。

    以往的时候,一到夏日,城里的百姓大多都靠扇子驱蚊,睡觉则是需要挂上蚊帐,忍受蚊帐外嗡嗡嗡蚊子飞来飞去的响声,现在他们却都开始在屋里点上一盘蚊香了。

    以往的时候,大家一年四季,是吃不到什么糖,或者零嘴,现在,一些坛装的罐装的糖果,豆干等零食,市面上都有卖,大家买的吃过几回之后,在没有的吃的时候,就会不爽了。

    试问炎炎的夏日里,一坛在井水里镇过的水果罐头,谁不想吃?

    最普遍的就是,以往大家都舍不得**盐,菜里没有什么咸味,而现在,开酒楼的,你若是不在菜里放点雪花盐,生意就不好做,而吃惯了酒楼的好菜的富豪们,回到家里也开始忍受不了那些寡淡的食物,要求厨子加雪花盐,然之后,雪花盐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耗品了。

    种种类似情况叠加起来,就导致了富人大家族的账簿上一个月比一个月难看,这还是于秋因为工匠不足,没有能够大规模推动更多商品到长安洛阳销售的缘故。

    山庄里是有午饭安排的,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们都起的早,从早饭到中午的间隔时间长达三个时辰,六个小时,而下午,又还有几个小时的劳动时间,所以,午饭才是山庄里的人吃的最饱,最实在的一餐。

    芝麻油加混合的酱料拌的凉面,就是今天中午的主食,几道时令蔬菜用水煮过之后,再拿凉好的盐水加于秋自酿的酱油浇一下,就是夏日里的美味。

    走了两三个时辰的李世民饿坏了,直吸溜了三碗凉面,才将他的肚子填饱,打着饱嗝的他来到了三楼于秋的书房,一边喝着冰茶,一边观看后院中央那套金属板反光烧水。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感觉自己的肚子不能再撑了之后,李世民才放下装了冰茶的茶壶,向正查看着账簿的于秋道。

    “直说。”于秋头也没抬道。

    既然李世民去参观过研究作坊了,那么,肯定会有一些观后感和疑惑的,于秋一早就做好给他解答的准备了。

    李世民开口道,“我想知道,你如果一直大量赚钱,有没有可能把天下所有的钱都赚完,就算不赚完,赚到一大半的时候,那些没有钱的人来造你的反怎么办?”

    闻言,于秋笑道,“你这个问题冒着傻气,不该是你会问出来的问题,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你,你知不知道钱存在的意义?”

    “钱存在的意义当然是帮助易货交易啊!”李世民想都不想便答道。

    “那么,钱如果不能帮助易货交易,它是不是就成为了废铜烂铁?毕竟,它不能吃,不能喝。”于秋再度道。

    闻言,李世民眉头一挑,却是知道了于秋要说的问题了。

    就算他积攒更多的铜钱又怎么样呢?

    大家手上没有铜钱的时候,会回到钱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一样以货易货的状态,顶多是给人造成了一些不便,而当天下只有于秋一个人手上有钱的时候,它的价值,就很不好说了,大家认它,它才有价值,大家不认它,它就啥也不值。

    “可是,你大量的出手货物,导致长安市面上出现钱荒,各个商品大幅跌价,长此以往,会伤害很多人的利益,他们会联合起来抵制你。”李世民再度提出难题道。

    现在他已经不纠结于秋是怎么搞出来的新东西这个问题了,而是考虑起了整个市场的经济。

    于秋将自己手中的账册推向李世民道,“物价下跌,这是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的,你只看到了长安的钱荒,却没有看到,因为长安的钱荒,而盘活了多少地方的经济,让多少百姓挣到了钱。

    而且,长安真的闹钱荒了吗?

    我觉得还远远没有到那个程度,就我对各大世家储备的钱财来判断,顶级规模世家,崔卢王郑李这七家,可以用于交易的资产至少有三千万贯以上。

    规模稍微小一些世家,如弘农杨氏,长安韦氏杜氏,河东裴氏,蜀中黄氏等,家中至少有两千万贯以上可以用于流通交易的资产。

    再稍微小一些的世家,如淮南道的朱陆顾张,山南道的蔡黄习邓,山东的孔魏田孟等等等等数十家,每家可用于交易的资产,都在千万贯以上。

    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官府和民间开矿铸钱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时间,具体开发铸造了多少铜料,没有谁能算的清楚,这些钱,多数都是归到了这些传承数百年以上的家族手中,他们现在不将钱拿出来花用,只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家的财富已经呈净流出状态了,需要控制。

    不过,这不是他们想要控制,就控制的住的,因为他们不能忍受别人比他们用的好,而且,不能忍受自己所持有的资产一直跌价。”

    李世民光是靠听,还不能完全理解于秋所说的意思,不过他将于秋推过来的账本看过之后,却是明白了一些。

    这是阚棱在运河沿线州县的采购账本,由于需要制作大量的芙蓉香皂和蚊香,还有罐头,麦芽糖,果干豆干等零嘴吃食,河北本土产出的原材料根本就不够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收购都将持续。

    以往,河沟里长的到处都是的艾草,根本不值钱,可现在只要有老百姓将其割回去晒干了之后,就能够挑去码头换钱,一担可以卖到过百文的价格。

    以往长在山间野地里的薄荷,现在只要将其采摘晒干了之后,在码头上就能卖到三十文一斤。

    再有如各种香味的花瓣,各种地方产的水果之类的,原本老百姓无法卖出去换成钱的东西,都能轻松的在码头上卖成钱了,于秋将这些原材料收上来,制作成商品,在长安卖到的钱,有将近一半是分散到了运河沿岸的百姓手中,这恰好证实了房玄龄之前的判断。

    而李世民想要说的是,“你用来对付那些世家的手段,不会就是赚光他们的钱,让他们变成穷光蛋吧!”

    于秋笑道,“我刚才说了,他们手中累积的钱很多,我要是这样慢慢的赚,就算赚到我老死,恐怕也赚不完,所以,我还有很多其它手段,你慢慢等着瞧就是了,肯定不会伤害到你们李唐对天下的统治的。

    不过,他们为了防止物价持续下跌,可能会有一些谋算,你如果当政,须得注意。”

    李世民在脑海里稍微设想了一下,什么谋划能抬升物价,便立即惊出了一头冷汗。

    因为答案是:战乱,瘟疫,天灾等。

    他们陇西李氏靠近边陲之地,这些方法基本用不上,可是,中原世家……

    难怪,自晋以来,随便一个小叛乱或者一个小灾难,就会搞的一发不可收拾,原来,是这些中原世家门阀为了中饱私囊,在其中使坏。

第一百四十七章 长安来人了

    李世民觉得于秋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从来都不按套路出牌,总是搞一些未知的东西出来,虽然目前看来,还并未有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但是人对于未知的恐惧是天生的,他怕哪一天真的有什么事情出来的时候,自己会兜不住。

    而越发的了解于秋所做的事情,他又越发的开始沉迷其中。

    比如,于秋给他讲解了高产水稻和小麦的一些种植原理之后,他就想要知道,其它作物是不是也可以实现高产,而得到于秋确切的回答之后,他又开始想着,如何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会种这些高产作物,最后发现,这其实是不可能快速实现的,因为,朝廷没有足够多的钱开设学堂,教老百姓这些种植知识。

    然之后,他再度请教于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于秋给他的答案就是,让少量条件允许的人先学习到这些知识,然后用集体生产的模式,教会更多的人新的耕种方法,用两代人的时间,把精耕细种推行下来,他就能成就万世之功。

    而讲到这个集体生产的模式,那就有的聊了,直说到太阳偏西,李世民才算是领会了其中的一些意思,同时,也相信于秋之前所说的‘资本主义’‘**’‘民主主义’之类的东西或许真的存在,而且可能有很多可以供自己借鉴的东西。

    人的一生,吃排第一,越是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时候,人在吃上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就越多,山庄里就有数量不少的人,一整天都是在为大家泡制食材的。

    当然,实际原因是,一些野菜根茎之类的东西,不经过一番制作,是不好吃的。

    天快黑的时候,憨子和大头带着狩猎的队伍回来了,并没有带回多少猎物,他们现在起到的作用,更像是巡山队,几只野兔和狍子其实还不够那些獒犬们分食的。

    所以,他们到家之后,很快就向于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将狩猎队的居住地换到新庄子那边去,那边离太行山近一些,更能发挥狩猎队的作用,而且,还申请延长平时捕猎的时间,如果一次能出去三五日,那么队伍就可以去到更远的深山去捕猎了。

    赵七娘和王二娘她们听完这些建议之后,却固执的认为,这两个小子是不想在山庄里读书学习,拧着他们的耳朵将他们拉回了自己的房间教育。

    “你会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眼睛里布满血丝,极度缺觉的李世民不等晚饭的菜上齐,就先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朝于秋问道。

    于秋笑着答道,“很简单,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来,人只有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才会快乐,才会有所成就。”

    “就像喜欢搞养殖的那个冬儿和专门学算术的那个狗儿一样?”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道。

    于秋点头笑道,“山庄里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只是他们几个和我最亲近而已,若是未来的三五年他们不长歪的话,差不多也够资格入我灵鹫宫的门下了。”

    “灵鹫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难得听于秋在自己面前提到灵鹫宫,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一个超然于尘世之外的存在。”于秋顺口就答道,没有一丝说谎的痕迹。

    “那里生活的都是神仙么?”李世民继续追问道。

    于秋点头道,“在你们看来,或许就是神仙吧!但其实,也都是一些凡人,他们只是掌握了一些凡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的学问而已,只可惜,我入门的时间太短,只学会了先贤留下来的一些皮毛。”

    “我若是拜入了这样的师门,一定会不惜一切,将所有的学问都学全的。”李世民没有感觉到于秋在说谎,很是可惜的道。

    “呵呵,其实,我的师门不主张一个人把所有的学问都学明白,因为,人的一生太短暂,精力有限,根本学不来那么多的学问,他们更希望弟子们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摸索创造出新的学问,超越他们,甚至推翻他们。”于秋为了让自己的谎话更圆润一些,继续编道。

    “超越先贤,推翻先贤,还真是一个奇怪的门派。”李世民皱着眉头道。

    他自从怂恿李渊起事开始,又何尝不是想建立一个超越秦汉的王朝呢!只有真正睿智的人,才会把超越先贤作为自己的人生的目标吧!

    山庄的晚宴很丰富,唯一有点缺陷的是,没有给大家上酒,在食物这么紧缺的时候,大家都很自觉的都没有提起它。

    不过,只要是大家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的次数多了,即便是没有酒,感情多少也会增进一些,秦琼就在马三宝的引荐下,与桑杰交流养殖獒犬的经验。

    他曾经在与突厥的一次冲突中见过这些东西的威力,而于秋的山庄里养的这些獒犬,不仅体型更大一些,还穿着有精良的装备,在战场上对上骑兵,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王门则是缠着裹儿,想要一整套山庄的食谱,没有经过于秋的同意,裹儿自然是不可能教的,所以,他只能带着人在厨房里现学。

    倒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在看到了那些孩子们学习的课本之后,在前院的正厅待了一下午,于秋为了让孩子们快速的认字,以河北腔的声韵编出来的一套汉语拼音,就足够他们研究好一阵子的了。

    至于那些为了方便计算,而搞出来的阿拉伯数字,则更是让他们惊为天人,光是一个零的慨念,就让他们感受到了灵鹫宫学问的博大精深,然之后,他们就生出了一个想法,将自己家不成器的小子们送到这里来,跟着那些孩子们学习基础知识,说不定在哪一个方面学习的好,能够入灵鹫宫门下,接触到真正厉害的学问呢!

    没有人夜晚跑出来乱溜达,山庄整晚都安静的多了,不过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则又是一番景象。

    八百里加急果然是够快的,虽然一天未必真的跑出了八百里,但是在第二天晚上的时候,信使还是把信传到了太极宫中。

    李渊看到了信件上的内容之后,连临幸妃子的事情都推掉了,急招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裴寂等人进宫商议,果然,李建成不能坐视这种能够改变国运的大功被李世民独揽,当即就向李渊奏请,由自己亲自率领百官去州迎回祥瑞。

    在李世民不在长安的情况下,朝堂上几乎全都是太子党说了算,当夜,一个大致的方案就定了下来。

    次日一早,当这个消息在朝堂上宣布以后,可谓是惊掉了一地的下巴,诸多在朝班之上闲着没事干的大臣们,都想跟着李建成一起去州见识一下这种祥瑞,李渊通通都准了。

    这其实是一种宣扬李唐为天下正统的好机会,毕竟,李渊才登基几年,并没有得到全天下百姓的认可,而连年的战乱,又使得他治下的百姓过的很苦,他需要这种大事件来提振新纳入自己统治下的百姓的信心,所以,李建成出行的章程很快就定了下来。

    倒是在这个消息在长安传播开的同时,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一些小道消息,也开始在坊间流传了。

    高产的麦田和稻田是州都督于秋的私田,他准备将这些高产的稻种和麦种对外出售,谁要是能购得这些高产的粮种,将来也能大量的种出这种高产的水稻和小麦。

    于是,李建成出行的团队,直接比预期的壮大了好几倍,各地世家,只要在长安这边有人的,都加入了他的队伍,准备去州看看祥瑞,十几艘大官船后面,至少跟了过百艘私船,这些赶去看热闹的人,几乎每个都带足了钱财,早已下定决心,多少都要买一些高产的粮种回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布置

    于秋对于李世民这个合作盟友,可以敞开一些信息,但是,对于长安来的那些人就不一样了。

    在收到了长安的回信之后,他立即将山庄的研究作坊关停,将所有孩子和技术研究人员,包括一半以上的牲畜和家禽都转移到了新庄子,等到赵河领着五千州军来到山庄之后,他把去往山脊上的大棚蔬菜田的道路也都封死了。

    反复检查,确认不会影响山庄的产出,或者泄露山庄的秘密之后,于秋才和李世民一起启程前往津渡迎接李建成。

    “坑人还真是麻烦。”在津渡的于氏客栈歇下之后,于秋郁闷的吐槽了一句道。

    “公子若是嫌麻烦,后面的事情,其实可以交给属下去办。”给于秋端了茶饮上来的董放笑着道。

    在他看来,可以坑太子和满朝文武大臣,其实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我看行,回头卖粮种的事情,我就交给你来处理了,对了,这几天津渡的交易情况怎么样?”于秋点了点头,又问道。

    董放答道,“还行,但也不是太行,河北初定,敢来这边做生意的商贾还是太少了,有了那几家的封锁,一些大的商队根本不能过来与我们交易,倒是附近几州零零散散的有一些小商贾过来批发进货,每天能零零散散,能卖出去一两千贯。”

    “一两千贯么?太少了,西域的胡商这个时候,也应该要到咱们中土来易货了吧!咱们有没有可能把他们都引到州来?”于秋再度问道。

    董放道,“这个倒不难,派人拿着咱们的样品,去灵州那边走一趟就成,那些西域的胡商,看到好货,哪怕是多绕两千里,也是会愿意来咱们这的。”

    “派褚飞带人去吧!顺道让他摸一下灵州那边的情况。”于秋吩咐道。

    “公子想对付梁师都?”董放会意之后问道。

    于秋点头道,“梁师都就是颉利的一条狗,李唐怕打了这条狗,惊动他身后的主人,我们却不用怕,抢一个军阀,可比抢一些小部落的油水多,咱们可以先谋划着,找到机会再动手。”

    “公子是觉得,陇右通往西域的商道,不应该卡在梁师都这样的人手里吧!”董放笑着道。

    于秋点了点头道,“这条商道对我们的价值非常巨大,解决了梁师都,咱们的货物就可以更加顺畅的去到西域各国,是咱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话是这么说,不过于秋更加看重的,是从西域引进过来的作物,可以帮助他完成系统任务。

    董放赞同道,“属下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当初留了善阳这个前哨站,等鬼面骑士完成了三个月的作战训练之后,属下会亲自去善阳坐镇,伺机灭了梁师都。”

    “这事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去完成了,山东那边的徐圆朗可有什么动静?”于秋又提出另一个问题道。

    这个徐圆朗可是个好浑水摸鱼的无信之徒,在刘黑闼起兵占据河北之后,他就想起兵占据山东,过一过称王称霸的瘾。

    不过,山东那边世家豪强林立,族兵一联合起来,比他的兵力还多两三倍,使得他完全无法扩张出去,之所以现在还没有被灭,那都是因为李世民故意留着他给山东的世家找麻烦,削弱山东世家豪强的力量。

    而这次李建成过来,一定会满足山东士族的要求,调河北军去灭了他。

    “此人割据东平半年多,也未能扩张出去,只怕是受到了山东世家的联合打压,难以动弹,公子可对他有什么想法?”董放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一下之后,又询问道。

    “派人传信给他,若他能带兵袭击博陵,我保他兵败之后有一条活路,若是没有这个勇气,就洗干净了脖子,等着被砍头吧!”于秋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投资,是绝不与没有信用的人合作的,徐圆朗对他来说,唯一的价值,就是可以在博陵崔氏身上咬一口。

    不过,他传这个口信给徐圆朗,可并不是真的要指使徐圆朗去打博陵崔氏,就算徐圆朗再傻,也不会听了于秋这个素未谋面之人的一句话,就跑去与别人拼命,他只是告诉徐圆朗,李唐要来收拾他了,让他早些备战。

    只要山东的战事持久,糜烂,于秋去山东搞事情的机会就会越多。

    董放领了任务就下去安排了,于秋则是在规整自己的系统任务,前两天他已经学会了一套简单的剑法,领取了任务奖励后,获得了初级用剑技能,现在,他不敢说是武林高手,但与一般的武将放对,已经可以轻轻松松,即便是对上苏定方这个层次的武将,应该也可以打个半斤八斤的样子。

    之后他又找了李世民学会了简单的吹埙技巧,然之后在系统里领取了初级吹埙技能,一下子就与李世民的吹奏水平相当了,惊的李世民是一愣一愣的。

    今天山庄搬迁的时候,那些用土法沥出来的有机肥已经完全腐熟,他又领取了初级制肥技能。

    现在,只要将剩下的机床制作任务完成,他就能领取新的技术经验类任务了,而这种东西,这两天于秋已经构思的差不多了,是一种利用杠杆压力和齿轮旋转动力,专门在木头上压榫卯结头的简单机床。

    如果将其应用到家具制作工坊的话,能够大大节省工人用锯子,斧子去手工完成榫卯结构结头的工程量,反正在津渡等着也是等着,于秋直接将图纸画了出来,去家具工坊,找工匠和自己一起制作了起来。

    “于秋倒是心大,都这种时候了,居然跑去工坊做木工。”按照前方传来的消息,李建成最近一两日可就要到了,心情有些忐忑的李世民原本想找于秋聊聊,在得到了董放的告知之后,吐槽道。

    “这或许也说明于都督已经胸有成竹了。”杜如晦接话道。

    房玄龄点头赞同道,“是啊!于秋现在已经成为了世家公敌,尤其是他已经与博陵崔氏等山东世家结下了死仇,太子天然的就会与他不对付,总归是要做过一场的,又何必卖太子的面子呢!该怎么坑,他是一点也不会留手的吧!”

    李世民闻言笑了笑道,“若是他能让我那位大哥在州颜面扫地,我倒是乐见的。”

    “这就得需要殿下的一番配合了,太子这次来州的任务,是迎祥瑞回长安,您作为尚书令,一定要限制太子的职权,不使其越权越界,去做其它事情。”杜如晦略带坏笑的道。

    闻言,懂得杜如晦说的是什么意思的李世民同样笑道,“咱们这些看热闹的,就应该嫌事不够大。”

    房玄龄也是笑道,“那就静观于都督怎么招呼太子殿下了。”

    可怜还在运河之上连日赶路的李建成还不知道,他这还没到州呢!一系列争对他这一行人的计划,已经开始谋划起来了。

    倒是他身边的一些智谋之士,在不断的提醒他,去到州之后要注意安全,暂时不要得罪于秋这个地头蛇,惹得李建成十分的不快,他就是见不得这些个封疆大吏与李世民走的太近。

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马

    津渡之所以还不太行,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的知名度不够高,大家对它还不了解,而这次李建成带着文武百官和一大堆世家子来州,就是津渡打开局面的一次机会。

    于秋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手工按压机床的制作,获得了初级机床制造技术,然之后,他又用一天时间,设计了一款新的按压切割机床和一款按压打孔机床,只需要赵七娘用坚韧度高一些的碳钢打造齿口,和钻头,它就能快速切出多个榫卯结构的接头,或者在木板上打连接孔洞,让家居工坊制作出来的家具合口处严丝合缝。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利用杠杆和齿轮的效应,让齿口和钻头快速的转动起来,节省了工人们用锯子,斧头,凿子一个个手工弄的时间和精力。

    完成了四个小的技术经验类任务之后,系统马上又给了于秋发布了四个新的技术经验类任务,第一个任务是亲手冶炼出一块钢板,完成任务可获得初级冶炼技术和相关经验。

    第二个任务是制作出一艘船舶,完成任务后可获得初级船舶制造技术和相关经验。

    第三个任务是调制出一种可杀虫的药水,完成任务后可获得初级农药调制技术和相关经验。

    第四个任务是收集十种动物的毛发,编织成衣物,完成任务后可获得初级毛发脱脂技术和相关经验。

    很显然,这四个小任务比之前那四个小任务的奖励稍微有所提升,而且更加实用,于秋也基本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完成。

    不过,李建成一行在于秋等人到津渡的第四日上午就抵达了渡口码头,他只好暂且将任务放一放,与李世民等人一起到码头接人。

    总体来说,李渊的基因还是不错的,他的几个嫡子,个个都长的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而且没有一个是废材。

    李建成比李世民大九岁,现在已经是个胡须都有半尺长的中年人了,下船之后,言行举止倒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不过,在于秋看来,他多少有些虚伪,自己这个从未与他见过面的人,他也能摆出一副见了多年老友的姿态,让于秋很别扭。

    “于都督发明高产粮种,有大功于国,待得孤将这些粮种迎回长安之后,必定会禀明父皇,重重的封赏于你。”李建成既然跟李世民不对付,就没有跟他多讲什么虚礼,两班人马相互抱了一拳,算是行了见面礼,然之后,李建成立即就在人群中找到了穿着从二品官服的于秋,热情的向他道。

    “太子殿下客气了,你远来辛苦,我已经在此间于氏酒楼中备下薄宴,还请殿下移步前往用饭歇息。”于秋不是太热情,也不是太冷漠的避开了和李建成谈粮种最终归属的问题,做了个请的手势道。

    他可是从来都不会把自己的东西白白送给别人的,哪怕是是坑人的一环,也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很快,原先站在渡口迎接的卫兵和看热闹的百姓便自觉的让开了一条道路,李建成这才发现,这津渡不仅码头修的大,街道竟然也如此宽敞,他领着数百号人往街道上走去,居然一点都不显得拥挤。

    “真难以想象,这里半年多以前,还是一个破败的村子。”李建成看到了街道上连排的砖瓦房屋之后道。

    看来,这一路来李建成对于津渡的由来也有了些了解,那么于秋也就不跟他废话了。

    至于他身后那些眼神不善的大臣和世家子们,于秋也更加懒得理会,倒是在这里闲逛了几天的王门,热情的开始给李建成介绍起了津渡的情况,主要就是说的,就是这里的某某某东西有多好,‘当列为贡品’之类的。

    他这一轮推销,自然是于秋乐见的,于秋刻意不在码头准备车马接送,就为了让跟着李建成来到州的这些人熟悉熟悉津渡,而且,于秋现在根本不着急把他们往山庄里带,只要在津渡待上一两天,那些人自然会发现一些商机的。

    一条不到两百米的街道,众人硬是走了近半个时辰,主要是王门不断在李建成面前献宝,对于这些新奇事物同样感兴趣的李建成,不免在一些商铺面前多看了几眼。

    当火辣的太阳晒的大家都有些燥热的时候,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津渡新修建起来的于氏大酒楼中。

    说是楼,其实整体建筑只有两层,一楼大厅有五百平左右,柱之间摆着上百张大圆桌或者小方桌,二楼只有三四百平,是一个随时可以用屏风隔断的宴会厅,而且四面都是通风的推拉门大阳台,顶上吊了很多个通过拉绳,就能旋转起来的大蒲扇,如果再加上每张台面上放的冰桶,整个宴会厅倒是让人感觉凉爽的很。

    李建成和朝臣们自然是想不到像津渡这样的小地方,还有这么大气的饮宴场所的,引着朝臣和那些世家子们上了二楼之后,更是被大厅里飘来的食物香气引诱的直跑神。

    于秋安排了那些随行的仪仗,护卫人员在一楼吃自助餐之后,就宣布厨房给二楼宴会厅上菜了,四荤四素外加三道凉菜,和一盅羊肉汤,十二个菜碗,让李建成等人看的是眼花缭乱,甚至,陪在李建成身边的李世民都有点吃醋的感觉。

    自己可是往于秋这里跑了好几趟,才吃上一顿饭,而且,丰盛程度,远远不及眼前这一桌。

    “有劳于都督破费了。”看到摆盘精美的各色菜式,李建成都有些不好下意思下筷子道。“不破费,不破费,太子殿下高兴,比什么都好。”

    于秋作为地主,虽然官职地位不够,但还是陪坐在李建成的下首席位上,与李世民相对而坐,他在摆手回话的时候,心里却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完,‘反正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打广告,哥可是不遗余力的’。

    在李建成提杯,大家一起喝了一口冰镇的马奶酒之后,大家就开始动筷了,那是纯粹的动筷,因为宴会厅里除了筷子与碗碟碰撞的声音之外,再没有其它任何说话的声音了,炒菜的味道,是生活在长安的人从来没有吃到过的。

    看到大家的吃相,于秋就知道,长安的于氏大酒楼,应该是妥了,所有人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在这里吃过几天饭之后,他们再回到长安,吃那些寡淡的食物的时候,只会感觉难以下咽。

    由于大家进食的速度比较快,不到三盏茶的功夫,就一个个的打起了饱嗝,给李建成大致讲解了一下于氏大酒楼的菜品的于秋这时便开口道,“太子殿下,高产小麦和水稻还有两三天的时间才能收割,而且山庄狭窄,不堪这么多人居住,我已经让人在此间备好了客房,太子殿下可以在此间休息两日,咱们再启程前往山庄,一日三餐,于氏酒楼都会为太子殿下以及随行人员提供的。”

    李建成闻言眉头一皱,虽然有些诧异,却也准备点头答应,然而他属下却是有一人跳出来道,“莫非这祥瑞是假的?这都到了地方,却不立即让人看?”

    于秋看了一眼这个四十来岁,穿着从五品官服的人,不用他开口说话,王门已经先跳了出来道,“魏洗马莫非以为,是本官在诓骗陛下和太子殿下?”

    “是不是诓骗,我等见过便知。既然于都督说是山庄狭窄,不堪居住,那么,可否允许下官带少量人手,先行前去查看?”那人一点也不怵王门道。

    “不知阁下名讳,现居何职?”于秋看向那人问道。

    “下官魏征,现任太子洗马之职。”魏征抱拳自报名号道。

    原来是魏征,难怪这么冲,于秋知道了他的身份之后,恶趣味的看了一眼从李建成来了之后就存在感不强的李世民,又道,“魏洗马想看,我自然没有不许的道理,这就安排人为你带路,不过,山庄乃是祥瑞降生之地,规矩很多,还望魏洗马遵守。”

    “这是自然。”见到于秋没有拒绝,魏征的表情明显就轻松了许多,其实,他要去看粮种田是假,帮李建成查看周边是否有李世民埋伏的兵马是真,作为一个利益跟李建成深度捆绑在一起的人,魏征做事的谨慎程度,超越了李建成身边的所有其它人。

    其实昨夜船队就抵达了津渡周边,之所以拖到今天上午才来,是因为他建议李建成派人将津渡周边都探查了一遍,防止李世民为了大位,做出什么不当举动。

    只是这人做事有些迂腐古板,让与他相处的人感觉比较累,现在他跟在李建成身边的日子还短,李建成倒不觉得,时间长了,肯定会受不了。

    索性查探的情况比较好,除了州城大营有一万左右守军之外,津渡这边于秋并没有布置什么人马,也亏得李世民这次没有冒险,否则,被人识破之后,他就真的只能留在河北做军阀了。

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

    于秋从来都不会做无用功的事情,在散席之后,他就安排人给大家分配了居所,除了李建成喊了李世民去房间说话之外,其它的大臣和随同李建成而来的世家子们,基本都是在房间匆匆的放下行李,就涌到了津渡的大街上。

    他们刚才在街上看到了芙蓉香皂,一箱装的居然只卖四百二十贯,要知道,按照芙蓉香皂的箱装标准,一箱可是有四十八块,平均算下来,一块芙蓉香皂还不到九贯钱。

    而芙蓉香皂在长安长孙氏商铺里的零售价是十贯一块,而且由于限售原因,有钱都还未必买的到,零散买的话,很多人出十一贯能买到一块都算不错的了。

    再有就是各种吃食,和家具,皮货,且不说价格的差距,光是精致美观度,就让他们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你们这里的雪花盐,真的只卖两贯钱一斤?”一个长安来的官员去到了专门卖盐的铺子之后,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看着标价牌问掌柜的道。

    由于河北的战乱结束,物价在一个多月前就呈断崖式下跌,原本虚高的盐价也是跌了一大半,之前在关中能够卖到七八贯钱一斤,在河北能卖到十贯钱一斤的青盐,现在只能卖到两贯多一点的价格了,雪花盐比青盐的价格略高,由于是长孙氏独家出货,在长安的零售价一直稳定在三贯钱一斤,而津渡这边,居然比长安的价格要便宜三成多,简直叫人不敢相信。

    “是的,如果整石买的话,我们还能再便宜一些,一石给您算二百三十贯。不过,将这些盐运出了津渡之后的税赋和运输的费用,须得您自己出。”掌柜的笑容可掬的道。

    “我如果要一百石雪花盐,你能给到什么价?”那官员估算了一下自己这次从长安带来的钱财之后,再度询问道。

    那掌柜的考虑了一下之后,答道,“每石再给您再降十贯,总价两万两千贯。”

    这么算下来,哪怕这个官员按照朝廷的规矩,承担十税一的商税,到手的均价,也没有超过两贯钱一斤,而如果他用自己的官方座船将其运回长安的话,多半是不会交一文钱的运费和税费的,也就是说,到了长安之后,他只需要照市价出手一半左右的盐,剩下的就全都是赚的。

    近万贯的盈利空间,直接让他脑门子冲了血,当即拍板道,“我要一百石雪花盐,你现在有这么多货吗?”

    掌柜的笑道,“有的,有的,您只需要告诉我在那条船上货,我们会有伙计马上帮您装船,货款他们也会当面点清之后带回来。”

    “上万贯的买卖,你们就这么随意的交给一个伙计打理?”那位官员有些不信的道。

    “您只管验货收货就成,一两万贯的货款,对于我们批发盐的铺子来说,还算不得什么,淮南那边的船队过来,一般都是千石起运。”掌柜依旧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道。

    那官员闻言,算是彻底的感受到了津渡的大气,两万多贯的交易,对于他们来说,居然都只能算是小生意,很快,他就见识到了这间铺子的强大,一百个一石装的麻布袋子,在一盏茶的功夫内,被装成了十车,开始拉向码头的方向,带队的人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伙子。

    当然,盐铺子这里成交的,可不是津渡今天的第一笔生意,批发芙蓉香皂的铺子才是最热闹的,短短半个时辰,就已经销售出去了十几万贯的货,其它各个铺子,也都是几千到上万贯不等,而这些交易,绝对不会是一杆子买卖。

    当他们知道在津渡可以用低于市场的价格,批量的拿到货之后,今后他们想赚钱,想用这些东西,就都会想到来津渡拿货,于秋故意拖延两天时间,就是要让这些人体验津渡的商业交易模式,便捷高效的商业环境。

    入夜时分,去了一趟山庄的魏征回来了,此时,他的脑海里,全是山庄水库旁边那块麦田和那块水稻田的画面,高产小麦和水稻的祥瑞,绝对不是假的,于秋安排了五千军士在山庄防御有人破坏这些粮种,也是非常合理的,等到他将这些情况汇报给了与李世民交谈了一下午的李建成之后,脸上一脸阴霾的李建成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宣布召集众人开宴。

    就在刚才,李世民拒绝了李建成调河北军去山东平灭徐圆朗的要求,所用的理由很简单,北方边境各州需要兵力防御,抽调不开。

    而且,他没有收到来自李渊调自己所领的军队去平叛的旨意,不能够私自将兵权交给李建成带去山东,即便是李建成非要带兵去山东灭徐圆朗,也得等他押解刘黑闼回长安交旨以后,看李渊有没有命令让自己把军权移交给他。

    涉及军权这个犯忌讳的东西,李世民又死咬着规矩不放,李建成也不好太任性,便只能暂且作罢,只是摧李世民快些押解刘黑闼回长安交旨,毕竟,高产粮种祥瑞的事情,李渊是交给他来处理的。

    晚宴的菜式,与午宴完全不同,甚至宴会厅上面的桌子,都全部换成中间掏了洞的火锅专用桌,时近八月,昼夜温差较大,在微凉的夜晚,吃火锅,喝奶酒,看歌舞,才是宴会的正确打开方式。

    反正于秋有从卢氏接手过来的班底,门下歌姬舞姬都不缺,在宴客方面,直接让文武百官感受了一次当世顶尖规格,让李建成很是满意。

    要说于秋为什么这么大方,还不是因为他赚了钱,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津渡各个商铺的成交额,就达到了近两百万贯,这至少能给于秋本人带来五十万贯以上的纯利润,区区一顿酒宴,又算的了什么。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端,今天有很多世家子已经写书信回家族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多拉着钱财的船只出现在渡口,因为这些人大多是掌握了一州一县,甚至几州几县的商业的世家豪强,他们把这些货物弄回去,会在当地独家出售,从而牟利赚钱。

    这就是于秋将自己的商品快速打入所有富人之家的一种手段了,高产的粮种只是将他们吸引到这里来的一个噱头,当然,即便只是个噱头,它也是个价值万金的噱头。

    酒宴之上,于秋就开始鼓吹这个噱头的价值了,而且,是魏征帮他创造的机会。

    “于都督,下官有一事不解,你是如何确定这些高产的小麦和水稻种子,在其它田地里也能种出这样高的产量的?它又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如果这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的话,它可并不能改变我大唐缺粮食的现状。”魏征借着向于秋敬酒的机会问道。

    于秋笑了笑向他朗声解释道,“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些关于我师门的学问了,在我们灵鹫宫,有很多先辈,在数千年以前的时候,就在探索这个世界,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物种了解,远超一般人。

    在坐诸位应该知道汉时在岭南沿海设立的日南郡吧!那边有一种水稻,门中先辈起名为占城稻,这种水稻耐旱,不择地而生,而且生长期短,不足两月,便可收割,在当地,一年可以自然三熟,亩产亦能达到两石余,当地百姓哪怕完全不耕种,粮食也多到吃不完。”

    于秋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顿时席间就响起嗡嗡嗡的声音,许多人对于这样的稻种,可是闻所未闻,在他们的认知中,粮食多到不需要耕种,也能吃不完的地步,简直是人间仙境一般的存在,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地方,他们甚至愿意举族迁过去。

    只是他们现在还不了解,在那边生存需要面对无数的毒虫猛兽,和高温天气产生的疫病。

    “那么,于都督种出来的这种粮食,就是取自岭南沿海的占城稻咯?”想要搞清楚情况的魏征继续问道。

    于秋摇了摇头道,“非也,刚才我只是告诉大家,世界上存在很多种稻种,占城稻,是其中生长期最短的一种,相比于我们长江流域差不多要半年才能一熟的本土水稻,有很大的物种优势,而我种植的这种水稻,只是吸取了它一部分生长周期短的优势。”

    “物种之间,还能相互吸取优势?”魏征知道于秋后面还有话要说,但还是忍不住道。

    于秋点头道,“当然,不仅是植物,动物,人也是一样,魏洗马如果纳一个西域胡姬做小妾,生出来的孩子,一定会拥有咱们汉人和西域胡人的两种特征。”

    这种胡汉通婚产生的混血儿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太多太多了,于秋只是这么简单的一提,大家就搞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毕竟,古代读书人,也未必是什么都不懂的,他们知道植物生长是需要交花才能结果的,两种不同的稻种交花,可能长出特性不同的水稻,也不算奇怪。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039/ 第一时间欣赏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所写的《初唐大农枭》为转载作品,初唐大农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初唐大农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初唐大农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初唐大农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初唐大农枭介绍:
种田,亦可以成为枭雄。
新书《我在三国觅登天》已经发布
书友群:246266030,欢迎书友前来水群初唐大农枭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初唐大农枭,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