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一九八一年TXT下载一九八一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一九八一年全文阅读

作者:实在闲得疼     一九八一年txt下载     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一十一章:吉普车(爆更一万字求票)

    秦局长跟黄道舟长谈后坚定了信心,黄道舟已经承包了液压元件厂在他心里跟其他下属单位没有区别。

    按照合同结算那是三年后的事情,即便到时候根据合同条款,黄道舟将要拿走百分之三十的利润也无妨。

    毕竟承包前液压元件厂已经亏了三四年,局里一直在贴钱发工资,承包给黄道舟后不仅仅用不着贴钱还能够得到七成利润肯定是双赢。

    下午召开的物资局党委会上,秦局长专门组织讨论扶植液压元件厂再扩张的相关事宜,所有的委员们达成一致,终于下定决心调整金属公司城区仓库。

    怎么安排七个有来头的职工?

    好办!调去金属公司门店开票收款,调去金属公司办公室打杂,物资局也不袖手旁观,安排两个到局里上班。

    方案订了,执行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几个月这事儿成不了,肯定会拖到秋天,甚至于今年都办不成。

    黄道舟今天见到秦局长乘坐的吉普车心里有了想法,特别想找人商量。

    晚上回家后,他来到黄瀚的房间把一千三百多块钱稿费放在书桌上,顺便问道:“黄瀚,你认为我们厂买一辆吉普车合适吗?”

    黄瀚的能力黄道舟和张芳芬这一年多已经领教了,正月里在沪城卖“双肩包”,接近一万块钱就是黄瀚管理。

    因此黄瀚一口气挣了一千三百多稿费,黄道舟和张芳芬都没有开口让黄瀚交给家里,今天黄道舟派冯小芳去邮局取了钱,晚上直接拿给黄瀚。

    黄瀚见过大钱,甚至于没看面前的一百多张大团结,笑问道:“怎么忽然有了这个念头?”

    “今天瞧见秦局长坐上了崭新的吉普车,我就想啊,如果我们厂也有辆汽车,我出去跑用户就用不着每一次都至少花两天时间。”

    这是实情,当下的三水县公共汽车班次少,有时忽然决定去哪儿,还就真有可能买不着车票。

    只能半路上拦车塞钱给驾驶员和售票员,但基本上是没有座位的,驾驶员能够给一个小凳子坐在走廊里就不错了。

    有时车上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别说坐了,站都站不稳,太受罪。

    自己单位有了车,办事效率高多了,车上还可以放不少如香烟、白酒、银杏、花生、豆油之类的礼品。

    晚上去客户家上门拜访后完全可以开车回家,原本三两天办成的事儿完全可以压缩成一天。

    这能够节约黄道舟不少时间,也能让他少受累。

    黄瀚问道:“物资局配小汽车了?”

    “嗯啊!原本县里给了一辆旧吉普,局里最近自己买了一辆新的,现在有两辆。”

    “除了物资局有两辆吉普车,物资系统还有哪家单位有小汽车?”

    “暂时没听说过,但是燃料公司、木材公司、金属公司都在准备配车,估计年底物资系统的小汽车最少应该有七八辆。”

    “液压元件厂拿人家金属公司,燃料公司等等比低一个级别呢,我认为不能配小汽车。”

    黄道舟之所以跟黄瀚聊这件事,其实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

    他见连儿子根本不支持一脸失望,叹口气道:“唉!父子所见略同啊!看来买车的条件确实不成熟!”

    见父亲满心不甘的样子,黄瀚“哈哈!”大笑。

    “笑什么?有什么好笑?”黄道舟没好气道。

    “真的不能买新吉普车,你想想啊!局里的领导那么多,他们无论私事、公事给你打个电话,你派不派车?”

    “也是!领导太多了,我们厂真的有了小汽车恐怕借车的领导烦都能把人烦死。这车还就更加不能买了!”

    “爸爸,有了车能够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啊!”

    “唉!我就是因为要经常出差,乘公共汽车太不方便,太浪费时间,才动了买车的心思。”

    “爸爸,有时我觉得你傻得可爱!”

    “你皮痒痒了?有这么跟老子说话的儿子吗?”

    见心情不太好的黄道舟眼看着要炸毛,黄瀚赶紧出主意道:

    “你们厂为什么不买一辆双排座小型货车呢?我看上一次成叔叔开的那一辆两吨半的跃进nj130就很好啊!百公里油耗其实比北京吉普121高不了多少!”

    “哎呦喂!对啊!干嘛不买一辆小货车?我不仅仅可以在外边谈合同,还可以带上给人家试用的货,这效率肯定更高。”

    “嘻嘻!坐双排座货车其实跟坐吉普车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是少了一点点派头罢了!”

    这不是虚言,吉普车又没有空调,舒适度确实不咋地,只要是汽车都差不了太多。

    黄道舟不以为然道:“我是为了工作方便,又不是为了耍派头!”

    “那还等什么?你明天就跟坐落在省城的南京汽车制造厂联系,争取尽快买一辆两吨半的双排座,这车比吉普车便宜不少呢!”

    “嗯!正好厂里账上有十几万块刚刚收回的货款,我明天就去局里找秦局长谈这件事。

    我打听过了,北京吉普121连附加费应该是三万六千块左右,如果跃进双排座货车比吉普车便宜,我想买两辆,现在厂里送货也很忙。”

    “别!慢慢来,先买一辆。怎么找驾驶员你想好了没有?”

    “这还用想,让成胜利帮着找个技术过硬的不就得了!”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对了,爸爸,我建议你以后跟着驾驶员学开车、修车,争取尽快拿到驾驶证!”

    “肯定要学啊!技多不压身,成天跟着车到处跑,路上有大把的时间,哪能浪费了?用来学车再好不过!”

    “你要用心学,千万要把技术练好了,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这还要你说,技术不过关的驾驶员等同于杀人犯,我当然要苦练技术,争取做个出色的驾驶员。”

    “哈哈,等你学成了,开车带我们一家子出去旅游。”

    黄瀚其实是个老司机,驾驶证是be,可以驾驶摩托车和普通货车、小汽车,学驾驶时教练车就是一台没有方向助力、手动挡的老解放。

    他相信只要个子再长高点,完全可以驾驶跃进nj130双排座货车,适应个几百公里,技术不会比老师傅差多少。

    已经心驰神往的黄道舟点点头,道:

    “是啊!你妈妈最喜欢看山山水水、看祠堂、庙宇,可惜我这辈子都没有带她出去玩过,以前是玩不起,现在是没时间、不方便。

    我能自己开车后,第一件事就是开着车带着你妈妈和你们去杭城游西湖、看看灵隐寺!”

    “嗯!这个目标咱们争取在两年内达成。”

    “我学东西快着呢,学开车哪里用得着两年时间?半年足够了。”

    “别,千万别急于求成,还是跟着师傅开一两年比较保险。”

第三百一十二章:买汽车

    第二天上班开了晨会安排工作后,黄道舟立刻蹬着自行车赶去坐落在北大街的物资局。

    秦局长刚刚上班不久,茶还没泡,就见到热得满头大汗的黄道舟,问道:“老黄,怎么了,出什么事了让你这么火急火燎的?”

    “没什么大事,也不急,我就是容易出汗,刚才骑车骑得猛了点!”

    “没什么大事也是事,说说看吧!”

    “我们厂的出货量越来越大,为了方便给用户单位送货,我来请示您,准备买一辆跃进牌双排座货车。”

    “嗯!这是好事啊,也是属于你职权内的事,用不着请示。”

    “别,得动用三万几千块呢,我认为应该请示您,得到您和局党委的同意,我心里才踏实!”

    “嗯!保持谨慎小心是对的,我支持,局里其他领导也肯定喜欢。

    你在这里等一下,自己泡茶,也给我泡上,我这就去跟几个在家的党委委员碰个头,放心吧,肯定是一致通过。”

    秦局长跟几个副局长、科长开了个简短的碰头会。

    所有的党委委员都知道液压元件厂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进货、出货量与日俱增,确实需要货车进货、送货。

    买辆双排座货车还能够多载三个人,局里的领导哪有可能反对。

    薛副书记得知黄道舟准备买跃进nj130主动帮忙,当场给省城的熟人电话。

    那是他的同学,当下在南京汽车制造厂担任分厂副厂长。

    这年头买汽车不是想买就有,也很紧张,不找关系,运气不好,有可能两三个月甚至于更长时间都拿不到车。

    薛副书记同学的牛逼不小,接到电话后满口答应帮忙,一个小时后就回了电话,他告诉薛副书记已经拿到了提货单,随时可以派人来省城带款提货。

    黄道舟没想到这事儿会办得这么顺利,他出了物资局没有回液压元件厂,直接去了联运公司。

    液压元件厂这段时间的运输量很大,承运单位当然是联运公司,接洽人理所当然是成胜利。

    今天赶巧了,成胜利没有出差,得知黄道舟的来意后,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成胜利握着黄道舟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老哥!你真是及时雨啊!你家就是我家的福星。”

    “额?找你帮忙介绍个驾驶员,怎么还成了福星呢?”

    “当然是啊!你听我介绍情况后就明白了。”

    原来事出有因,成胜利有个徒弟早就满师了,这几年一直都在干临时工,联运公司今年又分配来了十几个转业军人。

    这些军人都是汽车兵退役,分配到联运公司就是拿二级工工资的正式工,现在问题来了,联运公司车少驾驶员多。

    公司开会决定,辞退临时工给正式工腾位置。

    成胜利的徒弟叫做冯新华,之所以一直干临时工是因为他不是定量户口。

    他跟着成胜利在联运公司干了足七年,技术呱呱叫,人也本分。

    成胜利正在愁怎么才能够留下这个徒弟,得知黄道舟来找个驾驶员,当然乐坏了。

    他把冯新华推荐给黄道舟,并且拍胸脯保证冯新华的人品和技术。

    黄道舟、成胜利俩人相处一年多知根知底,已经是至交好友。

    黄道舟二话不说就有了用冯新华的打算,要见见人,表态如果看中了,联运公司给小冯什么待遇液压元件厂一分不少,半年后争取给他办成合同工。

    当下三水县的就业压力大,解决定量户口的年轻人就业、给回城知青工作岗位已经困难重重,哪里肯办理农民合同工?

    但是黄道舟可以找吕局长帮忙,也是因为驾驶员属于技术工种、特殊工种,原则上可以予以照顾。

    之所以联运公司不给人家办,完全是因为他们单位有正式工编制的驾驶员多,找关系送来学徒的太多。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句话在三水县深入人心,做父母的只要有点办法总会让子女学手艺。

    黄瀚的舅舅张禹根让老大学弹棉花,老二学瓦工,让老五学车工就是为了让儿子有手艺。

    学开车太高大上,一般农村人可没有这个本事,冯新华当初转业回来能够来到联运公司学驾驶,是因为他的连长曾经是新兵连的班长。

    当时还是新兵蛋子的成胜利就是这个班里的兵,后来成胜利才当上了汽车兵。

    连长没有帮积极分子冯新华办到志愿兵,觉得对不起这个好兵,特意请成胜利帮忙收下冯新华学徒。

    因此农村户口的冯新华才能够成为联运公司的学徒,三年后继续在这里干临时工。

    冯新华的路子不够野,虽然有成胜利罩着,也仅仅是保住了工作没有被辞退,想要在联运公司得到合同工的待遇不是一般的难。

    液压元件厂买新车需要驾驶员,这无疑是成胜利正瞌睡时黄道舟巴巴地送来了枕头。

    黄道舟还特意问成胜利,小冯的技术咋样?能不能带徒弟?并且说清楚了准备学徒的不是其他人,就是他本人。

    成胜利当场打包票,告诉黄道舟,他这几年带徒弟基本上不亲自教,都是让冯新华带。

    冯新华已经二十八岁,家住得不远,户口在三水城北幸福大队,已经结了婚并且有一个孩子,不是毛头小伙子,稳重得很。

    黄道舟知道成胜利是个实在人,也知道他是真心帮忙,就不再操心找其他驾驶员,婉言拒绝了成胜利留他在联运公司吃饭回了厂。

    成胜利一直等到七点多,出车的冯新华才回来了,他亲自带着冯新华来“事竟成饭店”见黄道舟和黄瀚。

    中等身材的冯新华身强体壮,见面时还有点腼腆有些紧张,黄道舟看了看觉得顺眼。

    事关黄道舟的安全,黄瀚很重视,特意问起冯新华的情况,听成胜利介绍他是转业军人农村户口,人实在、稳重、技术扎实略微放心了。

    最后黄瀚直视冯新华的双眼问道:“你平时喝酒吗?”

    “不怎么喝,没有酒瘾!”

    见冯新华的眼神没有一丝闪躲,黄瀚点头道:“你各方面条件都好,只要你能够保证开车滴酒不沾,我爸爸肯定会留下你,而且会积极帮你办合同。”

    “我肯定做得到,我本来就不喝酒。”

    黄瀚瞧向黄道舟点点头,心领神会的黄道舟当场拍板明天冯新华就可以去液压元件厂上班,中午跟着他去省城提新车。

    冯新华在联运公司哪有可能开新车?轮到他开的车都是最老掉牙的。

    世上没有绝对的坏事,破车开多了修理技术自然厉害,在成胜利的车队,他的修理技术仅次于成胜利,能够把联运公司的一半专业修理工比下去。

    八二年的三水县暂时还没有出现玩汽车的个体户,拥有汽车的都是国营、集体单位。

    冯新华如果失去联运公司临时工的工作,再想找个驾驶员的工作真的不太容易。

第三百一十三章:真的很爽

    无他,驾驶员太吃香,但不是泛指拥有驾驶技术的人,更大原因是驾驶员开的汽车。

    准确的说,有车开的驾驶员才牛逼。

    开车的工作如此吃香,得到这样的工作岗位当然不容易,仅仅有技术没路子肯定不行!

    冯新华得知他将要成为液压元件厂唯一的驾驶员,开即将买回来的唯一一辆崭新的双排座货车,幸福得有大哭一场的冲动。

    黄道舟又出差了,不仅仅是去省城提车,还要跑两家安装公司巩固关系,签下下半年的供货合同。

    液压元件厂材料的成本、供应渠道和国营大厂差不离,原本工人的工资比部属大厂低不少,但是现在效益好有了不菲的奖金也就没什么差距了。

    但是液压元件厂工人的工作效率高多了,负责铸件的翻砂工的工作效率肯定能够达到大厂翻砂工的双倍。

    原因很简单,翻砂工又苦又累还很脏,大厂的工人天然具备优越性,那肯安心干这样的工种?

    千方百计换工种那是必须的,不能把技术练得成为翻砂车间的顶梁柱,否则这辈子也调不走。

    液压元件厂不仅仅采取多劳多得,还充分考虑工作环境,翻砂工的计件单价高于车工、铣工,绝对是液压元件厂的高收入工种。

    收入高的工人干劲足、成品率高、自然节约了生产成本。

    再加上阀门、水龙头的技术含量不值一提,再由与黄道舟这个掌舵人真做到了“抓质量我们竭尽全力”。

    故而采取了灵活手段推销的“全力”牌阀门、水龙头已经站稳省城市场,现在已经杀入沪城市场。

    省城不仅仅有了几家安装公司定点采购“全力”牌产品,五金公司也在经销“全力”牌。

    黄瀚认为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哪怕按部就班,满了三年,也就是黄道舟跟物资局签订的合同到了第一个账期的时候,液压元件厂的累计产值也不会低于一千五百万。

    纯利润至少一百二十万,黄道舟将要拿到手的奖金应该是三十六万。

    八二年承包集体单位其实有些超前,完全是沈建华主导的改革比较激进才促成三水县领先一步。

    即便如此沈建华也仅仅是放开了规模几十人的处于长期亏损中的集体小单位,没有一家国营单位承包给个人。

    已经尝到了甜头充满自信的钱国栋幻想承包“阳光电器厂”这个大集体单位,在当下根本不可能。

    “阳光电器厂”是三水县投资的重头戏,干部、职工都接近九百了,又不是连年亏损需要政府补贴工资的包袱。

    但是到了八五年春天情况就截然不同。

    因为八四年春天出现了拥有上千人规模的大国企搞起承包经营,第一个国企承包者还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重视,伟人还亲自接见那位承包大国企的第一人。

    中央释放出如此积极的信号,地方上当然纷纷响应,一时间承包经营之风刮遍了全国。

    黄道舟当初签合同时就因为得到了黄瀚的指点,第一个考核期选择三年其实就是避免做出头椽子。

    因为八五年,承包经营完全属于中央盖棺定论的正确路线,执行合同兑现奖金变成了受到法律保护。

    那个国企承包第一人好大喜功把该得的奖金捐了,那是他的事,至于他晚年时是不是把肠子悔青了,黄瀚不得而知。

    但是黄瀚不可能让黄道舟干傻事,凭合同办事,拿自己该得奖金的天经地义。

    钱进了黄道舟的口袋又不会拿去存银行,肯定还会进行投入,收益者哪里会少了?

    此时没有个人所得税只有稿酬税,奖金是多少,直接往腰包里装多少,真的很爽!

    这时黄瀚还不知道,即便黄道舟想按部就班,物资局也不肯,他们正在谋划着出钱、出地盘,争取让液压元件厂腾飞呢!

    黄道舟不许液压元件厂的职工谈论他在《今古传奇》发表长篇小说的事原本起到了效果。

    可是由于这一期的《今古传奇》到货出现了转折。

    好奇心人人都有,液压元件厂现在一百五十人呢,人人都想买这一期的《今古传奇》,都看看黄厂长的大作。

    这几天不少青工都利用上下班时间跑去东大街的三水县邮电局看看。

    这一期《今古传奇》到货的当天就被抢购一空,液压元件厂的职工几乎人手一册。

    邮电局的一位姓窦的三十几岁女职工觉得奇怪,拉住了把最后三本全部买下的姜爱军问道:

    “小伙子,你为什么要买三本同一期的《今古传奇》啊?我们这里还有《中国青年》、《读者文摘》、《大众电影》呢。”

    “阿姨!你有没有看过这一期的《今古传奇》?”

    “没呢,这是今天刚刚到的货。”

    “那我跟你说不着!”

    “小伙子,别走,怎么就跟我说不着了。”

    “这一期的小说你没看,当然跟你说不着!”

    “《今古传奇》是去年七月份开始卖的,我每一期都看,这一期我待会儿就看。”

    “咦!你刚才不是说只剩下三本了吗?”

    “废话,卖断货了我们当然要补货。你别废话,快说这一期《今古传奇》怎么了。”

    “好吧!我告诉你,你千万别说我说的,我们黄厂长不让说!”

    “哎呦喂!急死我了,你个大小伙子,怎么这么婆婆妈妈,快说,再不说我抽你!”

    这位还是个急脾气,用半开玩笑的口吻威胁比她小一二十岁的姜爱军。

    “这一期里面有我们厂黄厂长写的小说《大国崛起于明末》。”

    “你们厂长?他还会写小说?小伙子,你没睡醒吧?”

    “得!我就知道跟你说不着!”姜爱军一溜烟跑了。

    邮电局姓的窦营业员觉得不可思议,喊到:“小马,把你刚买的《今古传奇》拿来给我看看。”

    “窦大姐,你真逗,你要看《今古传奇》用得着看我的这本?”

    “别废话,赶紧的,我这里的已经卖光了!”

    “等会儿,我正看得起劲呢!娘的,这‘轮峰回笔’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啊!写得太好了。”

    “小马,你看看扉页,如果有新作家,应该有作者介绍!”

    “我干嘛要看那玩意儿?”

    “刚才有个小伙子说,这一期的作家里有他们厂长。”

    “真的吗?我这就看看!”

    “哎呦喂!还真是,三水县液压元件厂厂长黄道舟笔名轮峰回笔,我的妈呀!《大国崛起于明末》就是他写的呀!”

    “兔崽子,快拿给我看看!”

    小马拿着他的书走过来,指着扉页上的作者介绍道:“看到了没?作者黄道舟、笔名轮峰回笔,一九三五年出生,我算算,今年四十七周岁……”

第三百一十四章:迫不及待

    这时门外进来了四五个年轻人,其中一个瘦高个道:“同志,给我们拿五本这一期的《今古传奇》。”

    姓窦的营业员眼皮子都没抬,道:“没有,卖光了。”

    “胡说,你手里的是什么?”

    “这不是商品,是我借的!”

    “哈哈!你当我们傻啊?听说过有邮电局卖杂志的营业员要借别人的杂志看吗?”

    另外一个板寸头年轻人道:“太逗了,说瞎话麻烦你编个好一点的理由好不好?”

    窦姓营业员一时语塞,随即脸涨得通红,怒道:“老娘用得着骗你们吗?没有就是没有,这本书就是我借的。”

    “你耍什么横?”瘦高个火了。

    板寸头质问道:“你这是什么服务态度?”

    其余三个小伙子起哄道:“我要找你们领导反应!”

    “我态度怎么了?没有还能逼出有啊?”

    “你手上明明拿了一本!”

    “刚才就说过了,这是老娘借的!”

    “鬼才信你!”

    “不信拉倒!”

    几个年轻人不好欺负,不依不饶,眼看着吵了起来。

    三水县邮电局城区营业部副主任宋丹华,不对,今年她被提拔了已经是正主任,听见了争吵声,连忙跑过来问道:

    “吵什么?你们吵什么?年轻人干嘛火气这么大?”

    这年头就是这样,帮亲不帮理,顾客跟营业员争吵,店里的同事们必须同仇敌忾。

    “我们来买《今古传奇》,她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手上拿着一本,却回我们卖光了。”

    “额!”宋春华也看到了窦姓营业员手里拿着的《今古传奇》,一时语塞。

    见宋丹华面色不善,窦姓营业员嚷嚷道:

    “我柜台里的《今古传奇》早就卖光了,刚才听一个小伙子说他们厂长是连载小说《大国崛起于明末》的作者,这才借了小马刚刚买的这一期《今古传奇》看看。”

    小马高声证明道:“宋主任,这本《今古传奇》确实是我上午买的,是那几个年轻人不讲理。”

    瘦高个不服气,道:“我们不讲理?明明是你们串通好的。”

    宋春华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她听了双方的解释后没有做出调解,而是拿起《今古传奇》扉页的作者介绍看了起来。

    不一会儿,她大笑起来道:“你们不要吵!你们不就是因为这一期里有我们三水县作家的小说吗?我这就打电话联系,争取三天内组织两三百本。”

    “要三天啊?”

    “这还得是省局有货才行!”

    “那这一本能不能卖给我们?”

    “肯定不行啊!这一本确实是我们单位小马买的!”

    “那我们不依!”

    “讲点道理好不好,年轻人。跟你们透露一个消息,我跟《大国崛起于明末》的作者黄道舟是好朋友熟得不能再熟,保不准以后能够让他在书上签名。”

    当五个年轻人听到宋丹华说出跟黄道舟是熟人是朋友时,立刻互相对视一眼。

    板寸头小声道:“走吧,别再闹了。”

    瘦高个小声嘀咕道:“娘的,她真的跟我们黄厂长熟?”

    “瞧上去像真的。”

    “行!听你的。”

    五个人都是液压元件厂的新徒工,都担心打架闹事的事儿被厂长知道丢了工作,选择忍了这口气。

    见原本已经撸起袖子准备干架的五个年轻人一声不吭走了,宋丹华还以为是自己的王霸之气起了效果,又乐呵呵翻开《今古传奇》翻到《大国崛起于明末》读了起来。

    窦姓营业员也歪着脑袋在一旁看着。

    宋丹华这段时间心情舒畅,无他,升官了呗!

    有句老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钱国栋这位正科级干部在县里红得发紫,宋丹华当然不可能被忽视,副主任变成正主任才符合国情,拿到副科级成为正式国家干部也是指日可待。

    营业员小马问道:“宋主任,你真的跟轮峰回笔很熟啊!”

    “那还有假,我家爱国跟他家黄瀚是同学是好朋友,我们两家人三天两头见面,经常一起吃饭!其实你们都应该认识,‘事竟成饭店’就是他家开的!”

    “哎呦喂!你这么一说,我还就真认识,我前天刚刚在‘事竟成饭店’买了酸菜鱼和大锅肉。”

    姓窦的营业员有些仇富,气呼呼道:“怎么好事都让他家占了?”

    宋丹华以前就不喜欢这个营业员,没好气道:“人家一大家子都有本事,你不服有用吗?”

    姓窦的营业员意识到不妥,赶紧陪着笑脸道:“我哪里有什么不服,人家发财有不碍我事!”

    “注意心态,改革开放了,发财的人会越来越多,生闷气没用,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多拿点奖金才是正途。”

    “我一直都在踏实工作啊!”

    “就你刚才的态度还叫踏实工作?”

    “我,我……”这位姓窦的营业员属于“跪打哭笑”全能的角色,此时眼泪哗哗的。

    “好了好了,别撒猫尿,这一次放你一马,再有下次扣奖金!”

    “谢谢宋主任!”姓窦的营业员立刻收了眼泪,转眼间跟没事人一样。

    三水县液压元件厂一把手黄道舟写了长篇小说《大国崛起与明末》在《今古传奇》连载的事儿很快就传开了。

    这一天钱爱国知道了,随后成文阁、张春梅、萧蔷等等都知道了,接下来沈晓蓉、卫红星等等也知道了,只不过两天时间,实验小学的校长和教育局的领导都知道了。

    三水县教育局陈书记办公室里,坐在办公桌对面单人沙发上抽烟的教育局长何有为感叹道:

    “怪不得黄瀚那孩子那么神!原来是遗传自他老子啊!”

    陈书记点头道:“爹是英雄儿好汉果不其然!”

    “不得命!《大国崛起于明末》写得太好了,我都迫不及待要看下文呢!”

    “何局长,你怎么也肯看通俗小说了!”

    “这本书不一样,不俗套、有新意、有思想,值得一看!”

    “哦?这么神,我倒是也想看一看。”

    “我们县出了黄道舟这么个通俗小说作家,我们教育局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呀?”

    “我认为别急!等等再说!”

    “也对!毕竟这部作品太新颖了,也不知道风评咋样。”

    “所以我们教育局暂时不发声,静观其变!你把那本《今古传奇》借给我看看吧!”

    “被小王借去了,我这就去找他拿!”

第三百一十五章: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此时三水县文化局和教育局没有分家,其实应该叫做文教局。

    局长、书记达成一致暂时不发声,就不会有官方派人联系黄道舟。

    这样最好,黄道舟堂堂正正做人,最不喜欢撒谎。

    沈家,一家三口正在吃晚饭,沈晓蓉道:“爸爸,我想请你看一部小说!”

    “我太忙了,哪有时间看小说啊!”

    “这部小说不一样!”

    “哦?说说看,哪里不一样!”

    “这部《大国崛起于明末》是一位三水县的作家写的长篇小说,已经在《今古传奇》连载!”

    “哦!这不奇怪呀!作家都来自人民群众,有三水县人很正常。”

    “这个作家你认识!”

    “我认识?谁呀?”

    “作家就是黄瀚的爸爸!”

    “啊?黄瀚的爸爸是个作家?还发表长篇小说了?”

    “对呀!所以我才准备拿给你看呀!”

    “不可思议,真不可思议。”沈建华接过沈晓蓉递来的《今古传奇》一目十行看了几页点头道:“有新意!我觉得还行。”

    秦淑珍道:“没想到黄道舟还能够写小说,我也想看看。”

    沈建华道:“那你先看吧!看完了放到床头柜上,我晚上睡觉前看!”

    秦淑珍压根儿不认为黄道舟写的小说会能够吸引她,准备随手翻翻而已。

    谁知从来没有看过这种题材小说的她一下子就被拥有现代思维和知识穿越明朝的狗血剧情带入了。

    她看得如痴如醉,简直是沉迷了,以至于沈建华开会后回家她都不知道,依旧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

    换鞋进屋后的沈建华觉得意外,脱口而出:“嗬!快二十年没见你看书看得这么入神了!”

    “呀!你都开完会了!现在几点啊?”

    “快十一点了,你怎么还没换睡衣?”

    “都十一点了?我居然一口气看了四个多小时?”秦淑珍赶紧闭上眼睛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摩鼻梁上方的睛明穴。

    “你一直在看黄道舟写的那部小说吗?”

    依旧闭着眼睛按摩睛明穴的秦淑珍道:“是啊!这部小说太精彩了,我简直是欲罢不能。”

    “连你这个大学文凭的正科级干部都觉得好,看来黄道舟还真有两下子呢!”

    “何止两下子?最少得翻倍!”

    “不早了,明天再看,赶紧去洗漱睡觉吧!”

    “没几页了,我要看完再睡!”

    “啊?还看啊?这本书就这么好看?”

    “呵呵,明天你看过就知道了!”

    “今天不准备给我看了?”

    “太晚了,你先睡吧!”

    “好吧!你也别太晚。”

    “我知道。”

    第二天早上沈晓蓉见妈妈顶着黑眼圈,笑了:“妈妈,你是不是熬夜看书了?”

    “嗯!”

    “你觉得好看吗?”

    “好……,对了,晓蓉啊!你还小呢,最好别看这样的书,这种书……,怎么说呢,反正最好成年后再看!”

    秦淑珍三十好几了,看了书中少男少女的恋情描写依旧觉得春心荡漾欲罢不能,她当然要提醒女儿。

    沈晓蓉冰雪聪明,当然知道妈妈说的是主角范剑和沈傲雪、张嫣然、萧媛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纷。

    她看到这种情节时总是不由得面孔发烧,范剑的形象老是转换成某个小男生。

    沈晓蓉喜欢这部小说,不肯被秦淑珍剥夺阅读的机会,狡辩道:“为什么呀?这书蛮健康的呀?”

    “听话,下一期还是别看了,会影响学习。”

    “哦!我知道了。我不会影响学习的。”

    黄瀚做事不刻意瞒着成文阁,他这两三个月在课堂上写作,坐在身边的成文阁当然知道。

    其实要瞒住也根本做不到,总不能一边写作一边遮着。

    钱爱国坐在成文阁前面,只要是黄瀚坐到了最后一排,钱爱国绝对不敢交头接耳,因为说不定脑袋上就会挨一教鞭。

    但是他也知道黄瀚在写小说,他很好奇想看看黄瀚究竟写了什么。

    但是黄瀚不肯,黄瀚告诉成文阁和钱爱国当下要认真学习,不能看小说,最好也别看电视,否则以他们的成绩,恐怕考不上实验中学初中部。

    这俩小子最担心的就是跟黄瀚分开,这段时间真的很努力,成文阁上一次期中考试又进步了,名次二十三。

    钱爱国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不少,这一次排名二十九。

    他俩虽然没有看黄瀚写的小说,但是知道名字,忽然间听说黄瀚的爸爸在《今古传奇》发表了长篇小说,都觉得奇怪。

    一打听,得知就是《大国崛起于明末》,都懵逼了。

    何止他俩,张春梅也有些懵,因为她同样知道黄瀚在写小说,也知道小说的名字。

    萧蔷神经粗大,又因为坐在第二排,倒是不知道黄瀚在课堂上究竟干什么。

    况且她主动要求黄瀚管她,发现她思想开小差、或者上课交头接耳、做小动作,一样的可以用教鞭敲脑袋。

    《今古传奇》上连载的《大国崛起于明末》是三水县作家的作品,这消息传播的速度惊人,有往街谈巷议发展得趋势。

    内心疑惑的成文阁和钱爱国当然要找黄瀚问个究竟,黄瀚没想着欺骗这两个孩子,把事情的经过实话实说了。

    “原来是担心编辑欺负小孩子,你就用了你爸爸的名字啊!”成文阁恍然大悟。

    钱爱国道:“大哥,我昨天晚上看了一小半你写的书了,太有意思了,我当时就跟我妈妈说了,我妈妈根本不信是你写的,她说这样的书不可能是个孩子能够写得出。”

    “不是让你别花时间看小说吗?”

    “我妈妈昨天拿回家一本《今古传奇》,说上面有你爸爸的小说,我实在忍不住!”

    “没几天就期末考试了,你有时间不好好复习用来看小说,这回恐怕还追不上成文阁!”

    “我不是没忍住么!这也是因为是大哥写的,我才忍不住。”

    成文阁问道:“真的好看吗?”

    “怎么形容呢!反正我没看过这么!”

    黄瀚道:“得了吧!你只是个四年级小学生,压根儿就没看过长篇小说好不好!”

    “嘻嘻!我以前倒是真没看过。但是这一次觉得大开眼界,大哥,我对你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呀!”

    “哟!学上了呀!哈哈……”

第三百一十六章:她依旧是匆匆过客

    成文阁挠挠头,不太好意思道:“黄瀚,我也想看你发表的小说。”

    “唉!我是怕你们看了脑子发乱,上课时浮想联翩开小差。”

    “不会,不会,我保证看过后就不再想。”

    “唉!流行小说真是害人不浅!你实在想看就随你吧!”

    活动课,钱爱国从书包里拿出《今古传奇》和成文阁一起看得眉飞色舞。

    沈晓蓉走了过来,看了看,笑道:“你俩知道《大国崛起于明末》是谁的作品吗?”

    精彩的情节已经让这辈子头一回看长篇小说的成文阁脑子不够使了,他随口道:“知道,黄瀚写的呗!”

    沈晓蓉惊呼道:“啊?这怎么可能?”

    成文阁头都没抬,道:“这有什么不可能,我天天都亲眼看着黄瀚在写。”

    沈晓蓉知道成文阁从来都不撒谎,立刻发足往钢琴教室奔去,张春梅也听见了他们的对话,走到成文阁和钱爱国面前用手遮住打开的《今古传奇》。

    两个人正看得起劲,异口同声道:“别闹,别闹!”

    “谁跟你们闹了?黄瀚写书不肯用自己的名字,用他爸爸的名字肯定有目的,你们这么大嘴巴好吗?”

    “额!”俩人糊涂了,成文阁挠挠头道:“黄瀚没有叮嘱我俩要保密啊!他今天还在写稿呢,也没藏着掖着呀!”

    “唉!你们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钱爱国有些明白了,拉了拉成文阁,道:“我们赶紧去后院钢琴教室看看去。”

    古老的后院优雅依旧,龙槐树郁郁葱葱,钢琴教室里琴声悠扬,黄瀚和黄颦正在弹奏《致爱丽丝》。

    搬去徽派宅院住家后,完全能够安排一间房作为钢琴室,但是黄瀚认为在学校练琴比一个人在家练更加有感觉,因此没有把钢琴搬回家。

    多一架钢琴装门面,学校当然乐见其成,不可能有人过问此事。

    匆匆忙忙跑来的沈晓蓉一脸怒容,她道:“黄瀚,你不诚实!”

    “怎么了,蓉儿?”黄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聪明的黄颦见沈晓蓉找哥哥说事儿,说了声,“我回教室了,一溜烟跑了。”

    见钢琴教室没了别人,沈晓蓉声音提高了不少,质问道:“你为什么写小说用你爸爸的名义发表?”

    “你知道了?谁这么大嘴巴呀!”

    “你别管谁告诉我的,反正我知道后很不高兴。”

    “哟!你为什么不高兴啊?”

    “你写小说我都不知道!”

    这一刻沈晓蓉小心脏真的受了伤,她一直认为跟黄瀚是好朋友,可惜人家干了这么大的事,她都不知道,人家有可能根本没有把她当朋友。

    小姑娘委屈,眼泪居然在眼眶里打转。

    黄瀚见此情行,连忙解释道:

    “哎呦喂!我写的时候又不能肯定会被发表,好意思到处说吗?牛皮吹出去了,万一被退了稿,我这脸往哪儿放?”

    “咦!”这个解释听起来蛮有道理嘢。

    沈晓蓉悲伤的情绪略微好转了些,她依旧板着面孔问道:“那你知道已经发表了,为什么不及时告诉我?”

    “这也不好说呀!作者是我爸爸。蓉儿,你知道了真相也要帮我暂时保密,最起码等我计划中的八部发表了一半后才能公开这个秘密。”

    “为什么呀?”

    “我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是写的这部小说很‘大人’,如果读者们知道是个四年级的小孩子写的小说有可能根本不看。

    但是引诱他们看了一半就应该是欲罢不能,知道了真相不仅仅不会放弃这本书,还有可能由于议论的人多导致没看过的人产生好奇心,导致更多的人买书看!”

    “黄瀚,你脑子太复杂了,一下子说这么多,我听不明白!”

    “听不明白不要紧,记在心里回去问问你爸爸。他肯定能够深入浅出地讲给你听。”

    “嗯!黄瀚,我以前根本不服气你成绩比我好,今天我彻底服了!”

    “别啊!你的成绩好全凭实力,我其实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你是讽刺我吗?”沈晓蓉脸涨得通红。

    这不怪沈晓蓉产生误会,整个四年级,黄瀚一直霸占第一名,沈晓蓉都是屈居第二。

    她是骄傲的白天鹅,她哪肯甘居人后,一直努力超越黄瀚,可惜每一次都是在作文上略逊一筹。

    今天得知黄瀚能够写出那么精彩的长篇小说,她是真心服了。

    谁知黄瀚这样说,她听在耳中当然觉得是讽刺。

    黄瀚见小姑娘脸涨得通红,知道她不信自己的大实话,赶紧补救,道:

    “我可以对天发誓,这些话绝对是发自肺腑,说实话,我成绩好是因为开了挂,真的不如你。”

    见黄瀚一副认真的表情,不像是在说假话,沈晓蓉忽闪着妙目问道:“开挂是什么意思呀?

    “额!”说漏嘴了,黄瀚赶紧歪楼道:

    “就是投机取巧,这种方法不科学,不能持久,到了高中就彻底现象了,那时我应该就变成了泯然众人,那时你有可能又会不拿正眼瞧我!”

    “胡说,我爸爸妈妈都说过,男孩子越长大越聪明,女孩子长大了有可能因为身体原因导致成绩掉下来!你都能写长篇小说了,哪有可能是泯然众人?”

    “额!”说真话没人信啊!

    黄瀚道:“如果我们俩还在一所中学读高中,我那时成绩不拔尖了,你还是尖子生,那时你愿不愿意辅导我呀?”

    沈晓蓉脸上的神情忽然暗淡了,她要咬嘴唇坚定道:“我们如果还能够有缘成为高中同学,肯定应该互相帮助啊!”

    黄瀚是个过来人,听出话外音,应该是她家长辈已经开始为她的前途考虑,至于是回杭城还是直接出国,黄瀚就猜不着了。

    反正黄瀚知道历史走势,接下来的几年是出国热,没有路子的还削尖了脑袋往外挤呢!有路子的沈家、秦家更加重视教育,哪能免俗?

    前世里沈晓蓉就是一个传说,是三水县实验小学划过的一道绚丽的虹,今生,她依旧是匆匆过客。

    以后实验小学里或许会有老师讲起她的故事,或许有些同学会偶然想起她,猜测她在异国他乡可安否?

    黄瀚坦然笑道:“三水县太小了,经不起凤凰展翅,没关系,我们各自努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你别说了!我会哭的!”小姑娘此时难以掩饰悲伤,真的流泪了。

    院子外走来的张春梅看见了这一幕立刻止步,恶狠狠对成文阁和钱爱国道:“看见没,沈晓蓉都气哭了,都是你们干的好事!”

    钱爱国道:“不会吧!沈晓蓉的反应也太大了。”

    成文阁自责道:“都是我不好!”

第三百一十七章:犯贱

    黄瀚还没见过沈晓蓉这个骄傲的公主落泪呢,赶紧安慰道:

    “我们国家已经改革开放了,经济开始腾飞,以后普通人也能够去国外,你如果在英国或者美国读书,保不准我会用自己的积蓄买张飞机票飞越太平洋去看你!”

    “真的吗?那你为什么不干脆劝我别去外国读书呢?”

    “想听实话吗?”

    “当然想!”

    “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大问题,学习的内容有一小半不是真正的知识,真读进去了,有可能更傻。”

    这真不是瞎话,这年头小学课文的内容有待商榷,还有讴歌李自成的课文就可见一斑。

    政治经济学还在批判“血汗工资制”,其实正在改革的减员增效、计件工资制度,就是“血汗工资制”之一。

    学这种知识,真的能够把好树苗长歪了。

    黄瀚的这种话在此时可以套上反动的帽子,可是沈晓蓉却没有显得排斥,有可能她听过家里的亲戚说过类似的话。

    沈晓蓉小声道:“你这种话千万不能乱说!”

    “我知道,我是想告诉你,有机会去西方国家学习千万不能放弃,去得越早越好!”

    “没想到你的想法跟我小姨差不多!”

    “你只要记住了学人家的先进知识,不要学他们的自由主义,更加不要学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嗯!还不一定呢,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太小,舍不得我去那么远的地方。”

    张春梅见沈晓蓉已经擦干眼泪,走了过来,问道:“蓉儿,你已经看过了黄瀚写的小说吗?好不好看呀?”

    “好看!但是我妈妈说了,小孩子不可以看,下一期不肯我看了。”

    “你妈妈不让你看你就真的不看了?”

    沈晓蓉瞟了黄瀚一眼,咬咬嘴唇没吭声。

    黄瀚道:“蓉儿,你还是别看了,这种小说适合成年人阅读,你还小呢!”

    “我比你大一个月,你都能写了,我为什么不能看?”

    “额!”说不清楚啊!难道要告诉你我其实比你爸爸岁数都大?

    黄瀚还就真被问住了,一时间张口结舌。

    “范剑究竟喜欢谁啊?”沈晓蓉问了这个问题后,脸上忽然闪过一抹红,让黄瀚想到了一句广告词“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黄瀚反问道:“你愿意他喜欢谁呢?”

    “沈傲雪、张嫣然、萧媛我都喜欢,她们也都喜欢范剑,我不知道呀!”

    张春梅听不懂,问道:“蓉儿,你看过《大国崛起于明末》了,谁喜欢犯贱啊?听着像骂人!”

    “黄瀚太坏了,他给男主角起了个这么难听的名字。”

    钱爱国不服气了,道:“范剑这名字很好啊!听着就有劲。”

    黄瀚道:“咱们能不能不谈这个,我太尴尬了。”

    沈晓蓉道:“不行,我就想问问你为什么给主角取这个名字!”

    “唉!我犯贱呗!”

    “哈哈哈……”张春梅差一点笑倒了。

    “范剑真的不难听,有什么好笑的?”钱爱国犹自不服气。

    “是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成文阁一脸疑惑。

    沈晓蓉又问道:“你有没有写出下一部啊?”

    “写了超过十二万字了,正在修改,准备一两天就寄走。”

    “能不能让我先看看?”

    “这……,这真不能给你看,要是你爸爸、妈妈发现你看我的书稿,会以为你在看手抄本呢!”

    “手抄本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能看呢!”

    “哎呦喂!”黄瀚觉得心累,他总不能说手抄本就是那种非法小说,只得再次歪楼。

    道:“你觉得我写的那些打仗的场面怎么样?”

    “我觉得不怎么样!”

    钱爱国又忍不住了,道:“沈班长,你怎么会认为打仗写得不怎么样呢?我认为比地道战、地雷战还有意思,太精彩了。”

    成文阁点头道:“最带劲的就是范剑什么武器都没有,靠打敌人缴获,就跟游击队歌唱的那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两个大男生热烈讨论起书里打仗、打斗的场景,顿时把楼歪得差一点塌了,最终沈晓蓉也没有得到再次索要书稿先睹为快的机会。

    小姑娘回到家闷闷不乐,秦淑珍关心道:“晓蓉,你今天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妈妈,你认为一个十二岁的四年级小学生能够写得出《大国崛起于明末》这样的小说吗?”

    “咦?你为什么这么问,难道……”

    “嗯!这本书就是黄瀚写的,他今天已经承认了。”

    “不会吧?他才是个孩子,怎么会写那样的内容?他又为什么用他爸爸的名字呢?”

    沈晓蓉把黄瀚的解释复述一遍后,道:“他这样做是不是不诚实啊?”

    “这……,这还真不好说。反正黄瀚那孩子太特别了,我根本看不懂,你最好别跟他走得太近。”

    秦淑珍没有能够为沈晓蓉解惑,却建议女儿离黄瀚远点,沈晓蓉不言语了。

    晚上沈晓蓉把这件事告诉沈建华后,这位县委一把手啧啧称奇。

    他看待问题出发点不同,安慰女儿道: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黄瀚用他爸爸的名义发表作品确实能够避免作品遭遇不公平对待。

    他这样做是在没有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得到了公平,又没有剽窃别人的作品,我个人认为算不上不诚实。”

    正在削平果的秦淑珍笑道:“到底是耍笔杆子的,见解就是不一般,来,张嘴,奖励你一块。”

    “我也认为爸爸说得有道理,让人信服。妈妈,你要学习哟!”

    “你就是个小马屁精。”

    “嘻嘻,爸爸,你有没有抽时间看看呀?”

    “看了,看了一小半,还算行吧!反正我至少不排斥,愿意看下去。”

    秦淑珍道:“哟呵!你看书那么挑剔,居然给了黄瀚的书这么高的评价呀!”

    “呵呵!实事求是呗。只不过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十二岁的四年级小学生会写出这样的作品。”

    “也许这孩子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吧!”

    “也只能这样解释了,经常看见报纸上宣扬天才,我根本不信,现在有了黄瀚的例子,我已经将信将疑了。”

    “要不哪天让晓蓉再带他来我们家玩,你抽时间再跟那孩子谈谈?”

    “我一共和黄瀚谈了三次,怎么说呢,反正觉得怪怪的,认为这根本不是个上小学的孩子。”

    “那你认为那孩子是天才吗?”

    “我不知道,我没见过天才,没法对比,不能妄下定论。”

    “那我和晓蓉创造机会让你多跟他谈谈,历史地理、古今中外、琴棋书画聊得越杂越深越好,以你的判断力,聊一两个小时还能够判断不出?”

    “嗯!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沈晓蓉忽然警觉起来,问道:“爸爸,你判断出黄瀚是天才了准备干什么呀?”

    “干什么?是啊,淑珍,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咦?你这话都把我问住了。我就是好奇,没有其他目的呀!你有没有什么打算?”

    “我更加没有,我读过《伤仲永》,不可能拔苗助长,适当关注他的成长就行了,不会试图影响他什么。”

    “哦!是这样啊!”沈晓蓉貌似放心了不少,跟父母聊起了有关于天才的传说。

    八十年代初期不仅仅天才的传说流传盛广,还宣传超自然的能力。

    各地的公园里很快会冒出无数自诩神奇的大师,各种招摇撞骗的功法大行其道,这跟报纸、期刊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国家没有及时警觉,后来才重拳出击。

    黄瀚估摸着恐怕有一小半中国人上了当,有的被骗子骗了学费,一天喝一桶接收到气场的自来水。

    有的是买了一堆书和不少磁带,成天跟着装神弄鬼。

    还有的走火入魔,变成了神经病,居然要跟家人决裂去寻找仙境。

第三百一十八章:钱多未必快乐

    乔迁后的“事竟成饭店”外卖营业额一直保持在三四百块一天,堂吃生意有了起色,已经达到四五百一天。

    抛去各项费用和发出去的工资、奖金这一个多月的纯利润有四千多块。

    其实这么大的饭店平均一天才赚一百几十块钱真的不算多。

    饭店的流水账张芳芬自己记,蔬菜、鸡鸭鹅猪肉等等都是小贩送货上门定期结账。

    酱油、醋、糖、酒等等半个月批发一次,县酒厂依旧是给出厂价,两个月一结。

    只要暗地里实惠,用不着账面上好看,张芳芬记账时已经为少留利润做了准备,因此账面上的纯利润只有六百块钱。

    “新风服装箱包厂”账面上的利润也不多,只有一千块,实际赚了多少?只有张芳芬和黄瀚心里有数。

    饭店和服装厂的现金流充裕,基本上都是现金往来,账面上不留太多利润比较好操作。

    “新风服装箱包厂”生产的“双肩包”、“喇叭裤”和六月份推出的“牛仔衫”基本上都是按照成本价加百分之十二制订账面上的出厂价。

    批发价、零售价究竟多少钱,“新风服装箱包厂”管不着,这一部分利润才是大头,可以直接进腰包。

    “新风服装箱包厂”已经跟“自强服务公司”签订合同承包经营,张芳芬又承包了“自强服务公司”。

    按理说除了合同规定该上交三水镇的利税、提留的退休金、医疗费统筹,多余部分理所当然属于张芳芬个人所得。

    为何还要这样做?

    无他,财不外露,免得惹人嫉妒,生出是非。

    “新风服装箱包厂”的产品都是发往徐若男沪城的服装店,批发给个体户概不赊账,必须交现钱拿现货。

    价格随行就市,用不着出具发票,绝大多数个体户根本用不着发票,自然无账可查。

    这就是为什么国营、集体的商店、饭店,小厂绝大多数经营不下去的最主要原因。

    管不住,也没法管,真想管起来每一道环节都必须三个人才会起到一点点互相监督的作用。

    真这样做了,管理的成本肯定高得离谱,最后的结果就是小单位难堪重负纷纷倒闭。

    这两个月,绝大多数“新风服装箱包厂”的女工拿到手的月收入不低于四十块钱,人均产值六百多块一个月。

    如果六月底截止,按照出厂价计算,五十天的总产值五万多,暗地里,张芳芬到手的纯利润已经超过三万块。

    以“牛仔喇叭裤”这个近期供不应求的产品举例算账,一条的成本价不超过七块钱,加价百分之十几制定的出厂价是八块钱。

    这百分之十几的毛利留在账面上发工资、发奖金、缴纳税费、缴纳医疗费、退休金统筹等等。

    给徐若男的批发价是十三块钱一条,每一条产生的五块钱差价就可以直接进腰包。

    “新风服装箱包厂”生产的产品都是黄瀚制定出厂价,黄瀚刻意让利润率保持均衡,账面上的毛利都不高于百分之十五不低于百分之十。

    以八块钱出厂价的“牛仔喇叭裤裤”算账,五万多元的产值就是接近七千条,一条牛仔裤黄瀚家赚五块钱,当然到手三万多块。

    黄瀚隔段时间就会把成胜利帮忙从沪城带回的货款交给张芳芬,并且把该交到“新风服装箱包厂”的数额和自己家赚的利润分好了。

    张芳芬哪有可能知道黄瀚开了挂,设计的服装式样符合流行趋势,故而包赚不赔。

    她只看到了办个服装厂这么好赚,激动兴奋之余又开始忐忑,钱太多了也不完全能够让人快乐,有时也会让人觉得紧张呢。

    投资“新风服装箱包厂”扩大“事竟成饭店”创办“自强服务公司”之时,黄瀚家之前赚到手的钱全部花光了。

    这才运转不到两个月,就赚了三万多接近四万块钱,张芳芬手里又攒下了三万块现钱,这来钱的速度太快了。

    张芳芬是管理者,能够看得出“新风服装箱包厂”的后劲十足,也知道“事竟成饭店”的营业额在增长中。

    她终于明白了黄瀚为什么要挂靠集体单位,只有几个人帮自己赚钱跟**十个人帮自己赚钱,差别太大了。

    她寻思:这就应该是资本家赚取了工人的“剩余价值”吧,我赚了这么多人的“剩余价值”万一出事了,会不会被枪毙啊?

    钱多未必让人快乐,最起码腰包鼓鼓囊囊的张芳芬脸上这段时间没有一丝笑容,反而愁眉苦脸。

    她担心影响黄道舟的心情,都没敢把家里又有了三万块现钱的好事告诉他。

    黄道舟忙得连轴转,没有注意到这几天张芳芬有些神情恍惚。

    太需要找人倾诉了,再这么下去会憋出内伤,张芳芬不想跟老公讲,怕影响他的工作,也不能说给大女儿听,担心影响她的学习。小丫头?直接无视。

    唯一的可以倾诉对象就是古灵精怪的儿子。

    晚上,黄道舟又没能按时回家吃饭。

    张芳芬现在也很忙,她用不着做饭、烧菜,都是秀儿、刘晓莲、张玉兰几个老员工安排伙食。

    黄瀚家的徽派宅院以前其实跟“南城当铺”的大宅门是一体的,应该是个别院,有各自的正门,相互之间有个小门联通。

    张芳芬给了秀儿一把小门门锁的钥匙,中午、晚上不想去“事竟成饭店”吃饭,就会吩咐秀儿安排人把饭菜送家里来。

    张芳芬和三个孩子吃完饭,张玉兰就掐着点来擦干净桌子收拾碗款用托盘端走。

    来家里干活的都是挂靠集体单位前的老员工,新人想来秀儿也不让。

    因为张芳芬说过,要注意影响。

    新人中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正式工,她们在店里干同样的活儿认为这是本职工作天经地义,但是来家里干就有可能认为是伺候人,会产生不平衡心理,惹出阶级仇。

    其实后世也是如此,印度、菲律宾等等国家雇佣仆人很正常,仆人产生阶级仇的少之甚少。

    但是中国人不一样,**带领人民翻身做主人七十年,这七十年都在教育人民人人平等。

    于是乎,越是穷人越认为人人平等,认为地主资本家都应该被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

    因此奉劝暴发群体别幻想雇佣许多仆人呼来喝去,社会主义的中国人已经少了奴性,不管你开多高的工资,你的仆人都会仇视你。

    张芳芬注意这些根本不是黄瀚的提醒,而是她自己意识到了。

    来家里帮着干活儿的都是老家生产队的晚辈,都不喊张经理,喊“大姑妈”,张芳芬也会另外给她们报酬。

第三百一十九章:比地主家的日子好

    张芳芬见张玉兰端着托盘离开,笑着客气一句:“谢谢你呀!”

    “大姑妈,用不着跟我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记着把脏衣服放到老地方,我明天早上来洗。”

    张玉兰来到黄瀚家工作的第二天就把洗衣服的活儿包了,根本不肯秀儿、玉儿帮把手。

    正月十六俞勤上班后主动要求承担这个活儿,张玉兰拗不过,俩人轮着来。

    雇张玉兰她们来就是为了干活儿,家里、店里的活儿其实是一回事,张芳芬用不着矫情,已经习惯了,每个月多给她俩十块钱。

    她比较喜欢老实本分的张玉兰,点头道:“嗯!我知道,辛苦你了。”

    “这点活儿不算啥,以前在乡下不知道辛苦多少倍呢!”

    看着张玉兰走出去的背影,张芳芬“唉!”一声长叹。

    这时黄馨和黄颦已经回房间写作业去了,从来不在家里写作业的黄瀚准备打拳洗澡背一会儿英语单词早早的睡觉。

    见妈妈情绪低落还唉声叹气,黄瀚关心道:“妈妈,怎么了?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瞧瞧我们家这段时间过的日子,顿顿有荤腥,连衣服都人洗干净叠好了送来,比以前老家邻庄上刘大地主的日子强了十倍、百倍呀!”

    “嘻嘻,就是那吃一个豆豉都得咬两半必须喝两大口粥的刘地主?”

    “是啊!过去的地主节省啊!刘大地主家一天只肯吃两顿,不逢年过节都是喝粥。刘地主在外面连一泡屎都舍不得拉,拼命忍着,非得跑回家拉在自己家的茅坑里!”

    “哈哈哈……”黄瀚笑得前仰后合。

    “唉!我家的日子比地主老财还要好得多,万一出事了怎么得了哦!”

    “出什么事呀?妈妈,别胡思乱想,没事儿出!”

    张芳芬被勾起话题,干脆拉着黄瀚的手进了她的房间关上了房门,道:“我心里不踏实,这两天都睡得不好。”

    “我知道你这是为什么,放心吧,我们家才赚了这点钱算什么?我家以后是要成为百万富翁的。”

    “还百万?我现在手里有三万块现钱都觉得烫手。”

    “烫什么手啊!过俩天都拿给我。”

    “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你手里应该有一千多块稿费啊!”

    “你不是害怕钱多了烫手吗?我不怕,你全部送给我吧!”

    张芳芬忍不住,轻轻的在黄瀚的大脑袋上来了一巴掌,道:“好好说话,当心我打你啊!”

    “嘻嘻!你把钱借给我用两个月,我放了暑假不是准备去广东么,倒腾服装、电子表、计算器需要本钱,越多越好。”

    “那也不能都给你,我要留一万块,防止你亏了本呢!”

    “家里现在天天有现钱进账,你不是经常说,出门在外,要多带盘缠少置货吗?这三万块全部拿给我得了!”

    “也是,不对呀!这么多钱一大摞呢!你怎么拿?”

    “一万装一个袋子,摞好了跟三块砖头差不多,放“双肩包”里我亲自背着,不会有人能够想到一个孩子背了这么多钱。”

    张芳芬额头的汗落下来了,问道:“万一人家知道了呢?”

    “没有万一,我在家就把袋子缝死了,路上根本不看,不到地头不拆封,连成文阁和钱爱国这两个保镖都不知道,也不告诉姐姐和小丫头,谁能够猜得出我的包里有三万块钱?”

    “我,我……”张芳芬不知道怎么说才能阻止黄瀚冒险,有些着急。

    黄瀚开始讲歪理,道:“妈妈,我知道你最近就是因为手里钱多担惊受怕。

    你其实可以这样想,三万块钱全部拿给我暑假去广东进货,成功了我能够赚一笔大钱,失败了、或者弄丢了,你就当去了一块心病不就成了?”

    “啊?三万块呢,我可没有你那么大的心。”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妈妈,你放宽心吧,以后的政策会越来越松,富人会越来越多,我们家有钱怎么了,一没偷二没抢,怕什么?”

    “可是我们家雇佣了几大十号人,这些钱都是剥削的剩余价值!跟过去的大资本家没两样。”

    “哟!妈妈,你还懂这个!”剩余价值,这么专业的词儿从张芳芬口中说出,黄瀚大感意外。

    “以前公社开大会批斗刘地主时都有人讲课,我当然懂。”

    “哦!原来这样啊,妈妈,人家开会都是这耳进那耳出,你居然听进去了,还记住了,了不起!”

    “我这两天老是梦到开批斗大会,梦里群众们批斗的不是地主、地主婆,变成了我们一家子。”

    没想到张芳芬才拥有了三万块现钱就产生了这么大的压力,黄瀚觉得给他宽宽心。

    问道:“县服装一厂、二厂工人的工资奖金比你开给工人的工资奖金高吗?”

    “没有,我们厂工人的月工资应该高接近十块钱。”

    “那么县服装厂工人的剩余价值哪里去了?”

    “那不一样,那是给国家作贡献。”

    “得了吧!还作贡献,你不知道啊?两个服装厂都不赚钱,贡献什么了?”

    “怎么没有贡献,他们不交税,不发工资啊?”

    “照你怎么说,也在交税的‘新风服装箱包厂’一样的在给国家作贡献。你还做到了工人的收入比县服装厂的工人高,剥削剩余价值肯定没有他们狠啊!”

    “这、这,这帐不是这个算法吧?”

    “你呀!咸吃萝卜淡操心,自己吓自己呢!记住了,是你为三水县提供了几大十个就业岗位,让几十家庭的日子好过多了,你应该得到尊重受到表彰!”

    “这些我都懂,我是没想到办起个服装厂能赚这么多,这才心里不踏实。”

    “除了五表姐根本没其他人知道我们家究竟赚了多少钱啊!”

    “现在是没人知道,我就是担心纸里包不住火。”

    “你真的用不着担心,除了五姐姐就剩下你和我知道内情,连爸爸都不知道。我没几天就会去沪城乘火车,我会跟五表姐好好谈谈,让她守口如瓶。”

    “对对,这种事一定要面对面单独说,千万不能写信。”

    “妈妈你很内行啊!”

    “我从小就知道,宁可跌在屎上,也不能落在纸上。”

    “正确,你以后也是拥有权力的领导了,更要记住这句话,可记可不记的账干脆别记,免得落在纸面上授人以柄。”

    “我知道,我现在就是这样做的,饭店那一块是包税,我就只记了大致的流水账。”

    “三万块现钱我带去广东做生意,不管是不是赚钱了,你都要说赚得很多,让外人搞不清我们家的钱究竟是哪里赚来的最好。”

    “对啊!这主意不错,是有不少人说去南方倒腾东西能够发大财呢!”

第三百二十章: 没钱难!钱多了也为难

    母子二人谈了接近两个钟头,走出房间的张芳芬已经不再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她在琢磨黄瀚提议的“新风服装箱包厂”第一阶段扩张计划。

    黄瀚扩张的意图是这样的:建议由居委会出面把老宅西边的明沟改成暗渠,把几个坟头迁走。

    这年头跟三十年后截然不同,城市中心地带还有不少烂沟头、土坟头、臭水塘。

    黄瀚家东边就是,地方不小有五百平方米左右,七六年居委会组织搭建了不少防震棚。

    现在那里的防震棚绝大多数已经拆了或者损坏了,仅有的几间也没有人住,堆着一些扔掉舍不得,留着没什么用的杂物。

    黄瀚跟张芳芬谈了谈、算了算,把那里平整出来可以盖三百平米的厂房,还是盖二层楼,楼下高度四米二,楼上盖一百平方米做办公室,还有二百平方米留着做阳台。

    居委会出面,地皮用不着花钱,多估算些造价也不会超过三十块一个平方,四百个平方的房子一万二千块也就够了。

    发展得太快,张芳芬暂时不能适应,心里有些慌又有些期待,她原本没想着能够成为国家干部,但是听了儿子的规划后,觉得干三年后拥有副科级也不是全无可能性。

    没钱难!钱多了也为难。

    不仅仅是张芳芬钱多了为难,宋春华也因为收入多了双倍还不止六神无主。

    她是居委会主任,人事关系在三水镇,都是在三水镇按月领工资,她的工资是行政三级,四十块钱出头。

    她现在不仅仅是居委会主任,还是“自强服务公司”的支书。

    张芳芬可不管宋春华还是按月去三水镇拿工资,五月份就开始给她开工资,而且用不着她在工资表上签字。

    女工们都有奖金,“自强服务公司”的二把手怎么可以没有?张芳芬尝试着给她开了五十块钱。

    张芳芬当然是悄悄的给宋春华开工资、发奖金,她认为宋春华忙里忙外贡献不小,这些钱是她该得的。

    宋春华生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家庭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家里有三转一响,没有电视机,收录机。

    可是眼看着三个孩子渐渐的长大,老大读高二,老三也上了初一,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不是虚言。

    宋春华夫妇这几年基本上是吃光用光没什么积蓄,要是哪个月不发工资,他们夫妻俩就得借贷过日子。

    当张芳芬把给宋春华开的工资悄悄拿给她的时候,她居然羞得面红耳赤,思想在激烈斗争。

    她不想拿这钱,因为她知道拿两份工资不符合规定。

    可是她想起小儿子前天缠着她,恳求给他买一套运动服,而她真的攒不出四十块钱,这才伸手拿了。

    等宋春华接过工资,张芳芬才说出黄瀚教会的话,“宋主任,这是你该得的,但是请你别声张,无论谁问我,我都不承认你拿了这钱。”

    黄瀚知道所有的居委会主任都有原单位,都有工资领,让张芳芬这么说就是防止宋春华犯傻,目的就是让她领双工资。

    有可能宋春华这辈子都没有得到过这么多意外之财,实在太不适应,连头都不好意思抬,只说了一句:“张姐,谢谢你!”

    然过了几天张芳芬再拿给她五十块,说是一个月的奖金时,宋春华不肯要了。

    推来推去真烦人,张芳芬假装发火,指出全体干部职工都有奖金,秀儿这个农村户口的“事竟成饭店”副经理也拿了五十块。

    你这个“自强服务公司”二把手的做了多少事大家都看得见,不拿奖金太不公平。

    张芳芬最后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直接把五十块塞给她然后就走了……

    宋春华想拿上钱追出去,发现车间主任何爱凤和机修工周东景上了楼,连忙把五十块钱塞进了口袋里。

    接下来的日子,张芳芬也仅仅是每天抽空来“新风服装箱包厂”一两个小时,每一次来都有事情,身边都有女工汇报工作。

    宋春华没有机会还钱,又由于拿到了双工资时咬咬牙给三小买了一套运动服,导致家庭矛盾发生。

    无他,不患寡而患不均,老三得了一套运动服后老大没说什么,但是失望的表情傻子都看得出来,老二也没闹,只不过眼泪噙在眼眶里。

    最后宋春华给大小买了一双回力鞋,给二小买了一双白球鞋和一件海魂衫,五十块钱也就没剩下多少了。

    没办法,母爱最无私,她可以苦自己,但是舍不得亏了孩子,见到三个儿子得到了心怡的衣服、鞋子后笑着谢谢妈妈。宋春华觉得哪怕冒些风险也值了。

    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多意外之财的她心里不踏实,根本不敢跟老实巴交的爱人说,一直憋在心里,再憋恐怕要憋出病来。

    没辙,只得晚上找去钱国栋家找妹妹、妹夫倾诉。

    宋丹华当上了门店一把手,岗位工资、奖金高了不少,钱国栋的工资提了一级上浮两级已经超过六十块,这一年多经常跑广东,火车补贴就拿了几百块。

    钱国栋听进去了黄瀚的话,钱拿在明处,火车补助、出差补贴就高不就低,在外面办事每花一分钱都会按实报销。

    他用不着贪污受贿,收入已经跑赢了绝大多数三水县干部,这一年时间,家里一个月最少能够攒下一百块。

    三水县拥有电视机的人家越来越多,钱国栋开始计划买电视机,他准备直接买彩色电视机,这一次去广东时就打听打听,买一台二十一英寸的大彩电两千块钱够不够。

    书友们不要质疑,八十年代初,二十一英寸的绝对是大电视,因为大多数家庭的电视机都是十二英寸和十四英寸,连十七英寸的都少,二十一英寸的彩电凤毛麟角。

    广州那边有不少倒腾电器的,不全部是私人,也有不少单位在做。

    货源的原产地绝大多数是日本,三洋、东芝、松下、日立等等牌子都能够见得着,价格要比内地便宜很多。

    还有一条最吸引人,用不着“电视机”票。

第三百二十一章:踌躇满志

    钱国栋见大姨子拿了工资和奖金像揣了一个烫手山芋,笑了,道:

    “大姐,你的思想落伍了,有机会也要去南方见见世面,拿五十块钱奖金怎么了?人家张经理说得对,那是你该得的。”

    “可是我还多拿了一份工资呢?”

    “居委会的工作你没有干?或者干得不好?”

    “哪有啊!我现在都是两头跑,一天上班的时间都有十个小时了,连星期天都不休息。”

    “那不就得了,‘自强服务公司’该你的活儿你干了,拿一份工资理所当然,居委会的工作你没落下,拿工资也是应该的。”

    “我,我,我反正心里不踏实。”

    “没关系,你不要声张,每个月多拿几十块钱有什么大不了,又不是贪污受贿,不会惹祸的。”

    宋丹华也道:“是啊!是啊!姐姐,你告诉我们就行了,千万不能告诉别人,连姐夫都别告诉,姐夫胆子小得树叶掉下来都怕砸破头呢。”

    “我谁都没告诉,也不敢告诉你姐夫,要是他知道我拿了这么多钱,恐怕夜里再也睡不踏实了。”

    钱国栋道:“以前还没觉着,现在工资、奖金的差距拉大了,红眼病的人不少呢,我们厂的奖金高,说怪话的太多了。”

    宋春华道:“那你也要注意啊!”

    “我不怕,黄瀚说过了,只要钱用在明处就用不着担心什么。

    我不贪污受贿,但是拿奖金不含糊,这个月我们厂职工的平均奖是三十五块,技术员、干部的奖金是七十,我自己拿了一百二十。”

    “你给自己定这么高的奖金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地干大家都看得见。唉!可惜厂子没有承包,还是人家黄道舟实惠,厂子赚的钱,人家三年后可以堂而皇之拿三成呢!”

    “别贪心不足,‘阳光电器厂’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发展势头,完全是县里全力支持的结果,换别人做厂长也不一定就比你干得差。”

    “哎呦喂!这段时间都是听恭维话了,今天听大姐这么说,还就真不太适应。”

    宋丹华道:“你身边都是拍马屁的主,我看你都有些自我膨胀了,建议你多往黄道舟家跑跑,多听听黄瀚说什么。”

    “他就是个‘小老卵’,说什么我都猜得出,无非是尽可能多接近说话不中听的同志,少理睬溜须拍马的,多听逆耳忠言,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嘘!你别瞎说,被爱国听见了跟你急呀!”

    钱国栋立刻收声,看了看房门口,道:“孩子应该睡了吧!”

    钱爱国原来是巷子里的小霸王,几乎天天打架斗殴,宋春华当然知道妹妹、妹夫为他操碎了心。

    以前兄弟姐妹聚一聚时,只要谈到钱爱国,宋丹华和钱国栋就会唉声叹气。

    然钱爱国自从认了黄瀚做大哥不仅仅成绩好多了还成为了音乐特长生。

    见妹夫紧张兮兮地瞧向房门口,宋春华捂嘴笑了起来。

    道:“黄瀚那孩子应该是传说中的那种天才,有见识是天生的,我也服他,也喜欢听他说话。”

    “唉!我哪里是不喜欢听黄瀚说话,只不过他有的时候太‘老卵’,说出的话我听了堵得慌!”

    宋丹华笑道:“这就对了,他用不着拍你马屁,事实上你应该拍他的马屁,所以他说出来的话才是逆耳忠言。”

    “我知道,我这两天就去找黄道舟、黄瀚好好聊一聊,我心里也憋着许多话想找人谈谈呢!”

    宋丹华点头道:“嗯!我也一起去,有日子没见着黄瀚了,特想听他聊聊。”

    兼职“自强服务公司”支书的宋春华枯木又逢春,原本死水一潭的居委会工作现在简直是风生水起。

    原因很简单,安排女知青工作,这个三水县的“老、大、难”的问题,在“黄陈居委会”不成问题,几十个困难家庭平均一个月多了四十块钱收入。

    居民们都知道能够把“自强服务公司”办起来,宋主任出了大力,所以都愿意配合她的工作。

    这一次的爱国卫生运动,“黄陈居委会”上交的老鼠尾巴、死苍蝇、苍蝇蛹数量在三水镇名列前茅。

    宋春华还组织几十个青壮年疏通沟渠、消灭垃圾堆,砌了五个垃圾点。

    居委会张贴告示,要求居民们别乱倒乱扔垃圾,禁止散养鸡鸭鹅。

    宋主任较真了,发动群众齐抓共管,一时间“黄陈居委会”的卫生环境独好,拿到了三水镇卫生标兵的流动红旗。

    春风得意的宋春华不仅仅是收入多了双倍,还获得了三水镇嘉奖,提拔为副科级干部也进入了走程序的阶段。

    宋春华此时踌躇满志,还想着争取更大的作为,既然“新风服装箱包厂”的产品不愁销路,为什么不扩大生产规模呢?

    现有的厂房已经不能再增加缝纫机了,能不能再租几间房子?

    宋春华主动跟张芳芬聊起“自强服务公司”今后的发展大计。

    张芳芬正好要谈拿下西边地皮的事情,就把黄瀚制定的规划原原本本讲了,表态只要能够拿下那块地,砌房子的钱她私人出,房子砌好后归“自强服务公司”使用。

    只要在合同上写明了,地皮属于“黄陈居委会”,房子的产权属于张芳芬个人即可。

    这又是用不着出钱就能办成的大好事啊!宋春华积极得很,当天就去三水镇汇报,镇党委立刻开会研究,最后一致同意。

    那块荒地归属不明确,还有几个坟头要迁,工作难度很大。

    三水镇领导表态全力配合宋春华的工作,要人出人,要政策给政策,要钱……没有。

    宋春华要求镇里下发公文注明征用地点、征用的面积,并且说明那块地的用途。

    名不正言不顺,宋春华相信拿到了三水镇的红头文件,在“黄陈居委会”一亩三分地上,还就没有她对付不了的刺儿头。

    牵涉到挖坟掘墓无小事,最容易闹出**,三水镇领导心里没数,不敢发文件。

    多请示多汇报能够少犯错误,三水镇领导向分管的姜县长如实反应情况,要求县里下达文件。

    姜县长去年带着沈晓蓉、黄瀚几个去省城,那时她在县委的排名属于垫底的,今年不一样了分管三水镇,排名进入前五。

    得到沈建华重用的三水县上层领导都是改革派,保守派去了人大、政协,姜县长知道“自强服务公司”,当然支持三水镇的工作。

    姜副县长原则上同意行文,但是要接见宋春华,亲耳听她汇报工作,陈述拿到文件后怎么开展工作,要确认杜绝发生**。

第三百二十二章:摆正位置

    “新风服装箱包厂”新建厂房的事情已经提上了日程,难办也得办。

    张芳芬不急,安心等着即可,宋春华急,她的政治前途一片光明,她还想更进一步。

    取得政绩在这关键时刻尤其重要,宋春华恨不能明天就开工修暗渠彻底改变河边脏乱差的面貌,砌成漂亮的厂房和办公小楼。

    她跑镇里、上县里忙得连轴转,红头文件到手了还得跟私人扯皮,这事儿年内能够办成就算烧高香了。

    时位之移人也,张芳芬当上了经理手底下几大十人,觉悟截然不同,一有时间就拿起黄瀚的四年级语文课本读。

    好为人师的黄瀚见妈妈愿意学习比任何人都积极,只要她愿意学,黄瀚随时随地教,渐渐的张芳芬也学会了不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汉语拼音。

    黄瀚认为张芳芬这样学习效果不好,想给她找一个和一大群人共同学习的地方。

    特意打听了哪里有职工夜校,没几天就联系上了“东方红布厂”开办的文化补习班。

    现在张芳芬每周一三五的晚上七点去上课,晚上九点放学,星期天白天上一整天课。

    八十年代初期,一切都在复苏,国家清楚地认识到十年教育事业的荒废,导致青壮年文化程度普遍下降。

    为了支持职工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一九八二年三月,财政部发出《关于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和开支范围的暂行规定》的补充通知。

    于是乎,职工夜校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如“东方红布厂”这样的利税大户,可以从上交的利税中提取百分之三的经费用于职工再教育。

    黄瀚得知张春梅的妈妈兼任“东方红布厂”夜校的副校长后,请张春梅回家跟张妈妈谈了谈。

    因此张芳芬可以去“东方红布厂”夜校的“基础班”参加学习。

    太多女工约等于没有文化基础,跟张芳芬这个识字没有上过学的差不了多少,夜校“基础班”从汉语拼音开始教学,张芳芬学得津津有味。

    她还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儿子女儿都可以辅导她。

    文凭热已经开始,接下来愈演愈烈,有文凭的干部更加容易得到提拔的机会。

    黄瀚尝试劝黄道舟报党校的大专班,可惜被黄道舟以工作正是紧要关头太忙了不可能安心读书拒绝了。

    不是黄道舟没有了上进心,而是他真的放心不下投入了全部热情的液压元件厂。

    黄道舟见儿子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留了余地,表示厂子步入正轨后他就报名。

    党校最乐意接收如黄道舟这样的学生,因为省里、市里、县里都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倡企业一把手抽出时间去党校再学习。

    读党校的大专班,学员的单位铁定是要交学费的,而且金额不少,党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能体现。

    黄瀚知道发展轨迹,上学越早竞争越小,拿文凭越容易。

    因为竞争对手太弱,基本上都是被那十年毁了的一代人,很多高中生文化程度都不如小学毕业生。

    这不是瞎说,那时的高中、初中只读两年,而且老师都是被打倒的臭老九,除非有少数目光长远的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绝大多数学生的时光全部用来瞎胡闹了。

    放了暑假就要再次去沪城,黄瀚特意给姑妈写了一封信,请她帮着再寻几架二三十年代的“谋得利”牌卧式钢琴,质量要求参照春天买回来的那一台。

    已经有一架钢琴了,干嘛还要买?

    那是黄瀚感觉邱老师很喜欢自己暂时放在学校钢琴教室里的那架“谋得利”牌古董钢琴。

    邱老师爱音乐,爱弹钢琴,但是她家没有钢琴,她家的房子是落实政策返还的一个单门独院,就在实验小学后面。

    她一个人住带院子、有独立厨房的四间正屋,显得空落落的,完全可以搞个音乐室。

    邱老师说过,黄瀚小学毕业她也就到了退休的年纪。

    放在学校里的那架钢琴黄瀚不准备搬回家,准备在邱老师退休时作为礼物送给爱弹钢琴的邱老师,聊表寸心。

    邱老师的师恩黄瀚会铭记在心,黄瀚长大后邱老师应该属于孤寡老人,谁来养老送终?黄瀚当仁不让。

    黄瀚给黄景兰写信仅仅是为了少做无用功,姑妈有了上一次挑选钢琴的经验,完全可以帮着先看看,粗选一下,黄瀚再去挑选肯定省了不少事。

    又是半年时间过去了,黄瀚对钢琴的理解以及弹钢琴的造诣更进一步,肯定能够挑选到有收藏价值的好钢琴。

    目前的黄瀚家比较富裕,再花几百块钱真不是个事儿,况且把这种有收藏价值的钢琴买回来跟买古董差不多。

    买古董黄瀚不是内行,但是收藏旧钢琴黄瀚还真的算勉强懂行,毕竟跟着邱老师学了一年多,得到了真传。

    钱爱国夫妻俩果然特意登门找黄道舟喝酒跟黄瀚聊天,钱国栋询问黄瀚,他这个厂长拿全长最高奖金合不合适。

    原本黄瀚不知道一百二十块钱就是阳光电器厂的最高奖金,听钱国栋说清楚后,笑得直打跌,道:

    “钱叔叔,你的格调太小啊!对不起你经常南下广州见过世面。”

    一开口就不中听,钱国栋也只能报以苦笑,辩解道:“问题是绝大多数干部职工的格调远远不如我呀!”

    “没关系,现在我们国家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绝大多数在深圳,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会到处都是。

    届时大家都会得知在资本家的企业里,管理者的工资是普通职工的几倍、几十倍。

    人民群众的观念更新后,就不会认为你这个厂长拿了这么点奖金有什么不妥。

    反正你记住了,不能暗地里伸手,只要是拿在明处的钱都不会惹祸。”

    “嗯!你说的这些我也听说过。”

    “你还要解放思想,要重奖贡献突出的技术员,为什么不可以给他们发三百甚至于更多的奖金呢?”

    “这样做好吗?”

    “当然好了,有利润干嘛留着?到最后还不知道便宜了谁呢!厂子又不是你的,也不是你承包的,多发点奖金给有贡献的大师傅、技术员何乐不为?

    你想想啊!如果下个月有三五个贡献突出的技术员拿到了三百块奖金,你自己拿二百五,厂里的干部、职工还会盯着你吗?”

    钱国栋一拍大腿道:“对啊!这样做了不仅仅能够提高参与技术革新技术员的积极性,还能够让主要领导的奖金水涨船高。”

    “嘿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然厂子效益好,当然要厚待所有肯干的职工,重奖技术人才。”

    “嗯!我下个月就加大力度、拉开差距。”

第三百二十三章:创新高

    黄瀚继续道:“抓生产的同时不能放松思想工作,经常开会那是必须的。

    强调同工同酬,奖勤罚懒,鼓励同样工种的职工们互相攀比,但是要严肃批评教育乱攀比的职工。

    对那些动不动就跟厂长、技术员攀比奖金的职工也不用客气,杀一儆百也是可以的。”

    “对啊!工资待遇本来就是有差别的,徒工好跟八级工比待遇?一般干部可以跟部长比工资吗?”

    黄瀚道:“这些话你可以在会议上讲,强调摆正位置,端正心态,社会主义工资也是有差别的,贡献大收入高才符合潮流。”

    “嗯!听了你这些话,我心里敞亮多了。以后我不做出头椽子,让开发出合格零部件使得‘阳光牌’电饭煲自产率比例提高的技术员拿最高奖。”

    “对了,别跟人家鼓吹奉献,实打实给现钱不玩虚的,这才是真正尊重人才。

    只要你能够保证在‘阳光电器厂’钻研技术的骨干会得到超过厂长的待遇,‘阳光牌电饭煲’肯定会越做越好。”

    “对呀!舍得给钱肯定能挖来更多技术员,研究生也请得动,肯定能够更早地完成所有零部件自产,厂里的利润会更高,根本不吃亏。”

    黄瀚的这番话不仅仅钱国栋听进去了,黄道舟也深有感触,他道:“我也准备这样干,钱是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多发些给有贡献的技术工,我乐意!”

    黄瀚道:“你们现在都在管理蒸蒸日上的厂子,只要守住不弄虚作假的底线,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善待人才,顺风顺水发展十几年肯定没问题。”

    ……

    邮电局门市部主任宋丹华给上级单位打电话要求再进三百本这一期的《今古传奇》未能如愿。

    因为市局、省局根本没货,他们已经联系了出版社,要求火速再版。

    《今古传奇》一期卖二百多万册不是现在,是四年后的一九八六年。

    起步阶段也就是几万册一期罢了,这一期因为几个编辑一致看好《大国崛起于明末》这部作品,创记录的刊印了十万册。

    第一次冲击期发行量的十万大关,《今古传奇》团队有些紧张,又特别期待。

    谁知道老天眷顾,编辑们只不过煎熬了两三天时间,就接到了许多要求补货的电话。

    十万册居然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精神为之一振的总编咬咬牙做出决定再版十万册。

    这个决定无疑是准备把刚刚打破的销售记录刷上新的高度。

    由此可见处于上升期的《今古传奇》编辑部还是敢打敢拼的,有魄力!

    再版的事儿容易,编辑们用不着动脑筋,通知印刷厂加印即可,下一期的排版提上了日程时出问题了,因为迟迟不见“轮峰回笔”寄来书稿。

    还好责任编辑有“轮峰回笔”的详细资料,有液压元件厂的电话。

    于是乎,黄道舟接到了来自湖北的长途电话。

    “喂,我是黄道舟,请问您找哪一位?”

    “我是《今古传奇》编辑部的责任编辑,我姓袁。你应该就是轮峰回笔吧!”

    “您好,您好,我就是,您有什么指示?”

    “你的作品反响很好,我们已经开始准备下一期的排版,今天跟你联系就是问问,第二部书稿完成了吗?”

    “已经完成了!”

    “有没有寄出啊?”

    “没呢!”

    “那麻烦你抓紧,最好今天就寄!”

    “这,袁总编,我这儿有点难处呢!”

    “我不是总编,只是个责任编辑,有什么难处你说吧。”

    “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啊!”

    黄道舟经常谈生意,讨价还价当然没问题,他了解了情况,知道这一期《今古传奇》卖得很好,认为黄瀚要求以三十块钱一千字结算下一期的稿费并不过分。

    他还想着替儿子多要些。

    电话那头,袁编辑沉默片刻后,道:“我明白了,你应该是嫌稿费给低了吧?”

    “嘿嘿!天天没日没夜爬格子不容易,苦着呢!”

    “这样吧,这一次给你算十五块钱一千字怎么样?”

    《今古传奇》编辑部有默契,稿费的额度掌握在每册不超过一毛钱的范围。

    上一期买了七万册,只要付出的含税稿酬不超过七千块就成,事实上是给了不到五千块钱。

    这一期已知卖了十万册,如果再版的十万册依旧售罄不存在退货,这一期的稿酬提取两万都是在正常范围。

    而实际支出只有五千块钱。

    袁编辑因此痛痛快快加了三块钱一千字。

    “……”

    谁知电话那头黄道舟不言语了,只听见一些嘈杂声。

    “喂!喂!黄道舟同志,你为什么不啃声?难道还嫌少?我们杂志社是有规矩的,这已经是破例了。”

    “要不算了吧,我再看看,过段时间再说?”

    “别啊!我们等着你的书稿排版呢!”

    “唉!写出个受欢迎的作品不容易啊!你们的出价拿人家比差了不是一点点,我恐怕……”

    “人家?是哪一家?”

    “这我不能说,反正好几家呢!”

    “那你说说看,人家出多少钱?”

    “四十块一千字!”

    “四十?你真敢开口,我们编辑部从来没给哪位作者这么高的稿酬啊!”

    “不行不强求,看来你们也得解放思想啊!没关系,生意不成仁义在,我还是要谢谢您,有空来三水县我请您喝酒啊!再见!”

    “喂喂?”

    这一头黄道舟已经挂断了电话。

    袁编辑一时间怒从心头起,恶狠狠道:“四十,你怎么不去抢啊?”

    这个价格真的要高了,目前《今古传奇》真的还没给哪个作家这么高的稿酬。

    因为以一册三十万字计算,四十块一千字,稿费支出就是一万两千块,以上一期的发行量七千册计算,提取的稿酬缺口岂不是高达五千块?

    袁编辑怒气冲冲来到总编办公室,还没开口,主编指着办公桌上的一堆信件道:

    “小袁你看看,这几百封信都是写《大国崛起于明末》读后感的,我认为我们胆子还要大一些,这一期干脆直接刊印三十万册!”

    袁编辑愕然,道:“印刷这么多万一造成积压导致退货损失太大了。”

    “哈哈……,以我的经验判断三十万册肯定能够卖得掉,说不定还要再版一二十万册!”

    “您这是对《大国崛起于明末》有信心。”

    主编点点头道:“上一部仅仅是开头,情节刚刚展开,第二部才是渐入佳境。

    唉!只可惜书稿没到,要是我看了书稿心里更有把握!说不定直接刊印四十万册。对了,你跟轮峰回笔联系得怎么样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协商稿费

    袁编辑道:“我正要向您回报呢!”

    “赶紧说啊!”

    “黄道舟,就是笔名轮峰回笔的那个作者,他要求我们承诺四十块钱一千字结算稿费才肯寄书稿?”

    “四十?嘶……”总编倒吸一口凉气。

    “嗯!四十!”

    总编站了起来,道:“他真敢开口啊!”

    “好像有其他单位去找过他,出了高价!”

    总编顿时烦躁起来,更加觉得热,他解开衬衫的两颗纽扣在办公室来来回回走了有三分钟。

    然后他从牙缝里蹦出一句话:“答应他,并且做出承诺,只要我们决定刊登立刻给他汇款!”

    “这……,这价格会不会太高?轮峰回笔毕竟不是知名在家。”

    “他半个月前或许不是知名在家,但是现在他已经是了,值这个价!”

    “我立刻去办!并且让他寄急件,邮费我们报销!”

    “很好,记住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们的共同目标是让《今古传奇》成为闻名全国的优秀期刊。”

    一个小时后在翻砂车间跟几个大师傅交流热得汗流浃背的黄道舟听见周小燕在门口大喊:

    “黄厂长赶紧接电话,是《今古传奇》编辑部打来的。”

    本来黄道舟都准备回办公室接电话了,他听清楚了是《今古传奇》编辑部的电话,不慌不忙道:“你让他稍等,我一身臭汗,难受死了,我先去洗洗。”

    这年头长途电话贵而且难打,周小燕赶紧跑回厂长室,拿起电话,道:“您好,我已经通知黄厂长了,他在翻砂车间出了一身汗,他洗洗换件衣服,一会儿就到!”

    “黄道舟同志分管什么呀?怎么会在车间里?”

    “黄厂长是我们厂的一把手,什么都管,他经常下车间跟工人师傅同甘共苦!”

    “你们厂有多少人啊?”

    “接近两百人!”

    “那你们厂不算太小啊!还要厂长亲自去一线?”

    “这就是我们厂的先进性,所以我们厂的干部、职工积极性高效益好,工资高!”

    等人也得付长途费,袁编辑干脆跟周小燕聊开了,他其实带着目的,准备深入了解“轮峰回笔”这个作家。

    经过交谈,袁编辑知道了黄道舟的基本情况,也知道了这位爷其实是个不缺钱的主,气势顿时弱了三分。

    接下来的讨价还价就没什么了,黄道舟咬死四十块一千字不松口,请示过主编的袁编辑只能答应。

    周小燕一直在听着黄道舟跟对方讨价还价,当听清楚了稿费价格涨到四十块钱一千字的时候,当场石化。

    一千三百多已经是三水县年平均工资的三倍,再乘以三倍多,岂不是普通工人的十年纯收入?

    写书这么赚钱啊?

    喜滋滋放下电话的黄道舟看到还傻站在旁边的周小燕神色古怪,笑问道:“怎么了?”

    “黄厂长,你太牛了,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黄道舟有点尴尬,解释道:“这其实跟我无关,过几个月我就告诉你真相。”

    黄瀚说过,刊登五十万字左右就用不着黄道舟顶这个名,因此黄道舟只跟秦局长说了真相,在别人面前从来不谈论写书出版的事。

    周小燕当然不知道《大国崛起于明末》其实是黄瀚的作品,知道了一样的会震惊,那可观的稿费属于儿子或者老子根本不重要。

    下午,志得意满的黄道舟推了所有的应酬准时下班。

    他特意去“事竟成饭店”喊张芳芬回家,并且通知秀儿多准备几样菜送家里去,他今天准备开一瓶茅台酒喝个痛快。

    张芳芬见到喜形于色的黄道舟笑问道:“今天遇上啥高兴事,至于乐成这个样子吗?”

    “我今天亲自去邮局把黄瀚的书稿寄走了,还寄了加急。”

    “这有什么可高兴的?”

    “你知道黄瀚的那些书稿值多少钱吗?”

    “当然知道,不是已经拿过一次稿费了么,一千三百多块。”

    “哈哈……,那是上一次的价,这一次字数多了一万五千,价格翻了三倍多,应该不止五千块!”

    “啥?就那一叠纸值五千多?”

    “是啊,我算算,一张方格纸三百字,四十块钱一千字,嗯!黄瀚的一张书稿纸不止十块钱,也就是黄瀚书稿写出多少张纸,这些纸就约等于一张大团结。”

    黄道舟这样一说,画面感十足,张芳芬脑子里立刻浮现出那厚厚一叠书稿变成了厚厚一沓十元钱的人民币。

    “乖乖隆地咚,文化人这么值钱啊?”

    “所以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

    “我也要好好读书,小时候爸爸偏心,让哥哥和惠芬上学,其实我读书最有天赋,如果我上了学说不定也能够考得上大学。”

    张芳芬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她家也是读书人,同辈出了两个大学生,一个是比她大一岁的表姐,现在广州一家水务研究所工作,一个是比她小两岁的表妹,现在首都机关里工作。

    张芳芬跟表姐张淑芬关系好一直有来往。

    原本轨迹,黄馨考上大学时,家里穷得无计可施。

    是张芳芬的表姐、黄瀚的姨妈张淑芬隔三差五给黄馨寄十块钱,这才解了燃眉之急,黄馨上大学时学校给的九块钱经济补助就能够吃一个月。

    黄瀚广州的姨妈张淑芬是老牌大学生,不救急、不救穷,也是因为三水县的穷亲戚太多,都有急事、都一贫如洗,她仅仅是工薪一族哪里救得过来?

    但是她只要知道晚辈中有谁考上大学或者考上中专,就会写信告诉亲戚,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她会给予帮助。

    她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坚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黄道舟道:“芳芬,想读书时候都不晚,你安心读夜校,争取先拿到初中毕业证书,然后读党校的中专班,也拿上文凭!”

    “呵呵!黄瀚就是这么说的,他每一次给我上课时,都夸我聪明呢!”

    “他那是挑好听的说,不能全信!”

    “你呀,拿儿子比差远了!”

    “额?这是什么意思?”

    “你就不能也说点好听的?我在你眼中就是个笨蛋?”

    “我没这个意思啊?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比黄瀚都聪明!”

    “去去去,现在说晚了,我不高兴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这孩子有种

    黄道舟夫妻俩有说有笑穿过小花园回了家,三个孩子都回来了。

    黄馨和黄颦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做作业,悠然自得的黄瀚摇着蒲扇在竹躺椅上闭目养神。

    “黄瀚,姐姐妹妹都做作业,就你这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我在学校里顺手就把作业完成了,没有作业需要做呀!”

    黄道舟笑着劝道:“那你干嘛不接着写书?这大好时光浪费了多可惜?”

    黄瀚毫不犹豫拒绝道:“那不成,我要留着上课时消遣呢!”

    额!人家把写书看得那么神圣,在自己的儿子眼中却是一种消遣方式,黄道舟哭笑不得,道:“你这孩子,真是个怪胎!”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算了,随你吧!”

    “哎!这就对了。”

    “今天《今古传奇》的责任编辑给我打电话了。”

    “哦!想来事儿谈成了。”

    “你小子,就不能装出个惊喜的样子啊?让我得意一下你少块肉啊?”

    “我错了,要不您重新进院子,我们重来一回?”

    “去去去!没意思。”

    “嘻嘻!《今古传奇》的编辑爽气吗?有没有磨嘴皮子?”

    “我一口咬死了四十块钱一千字,根本不跟他们讨价还价。”

    黄瀚疑惑道:“四十?人家答应了。”

    “嗯啊!”这一刻黄道舟的得意根本掩饰不住。

    没想到黄道舟更加敢要价,黄瀚真的大出所料,他立刻从躺椅上蹦起来,踮起脚抱住黄道舟就亲,“爸爸伟大、爸爸光荣、爸爸正确……”

    “哎呦喂!你收着点口水呀,恶心死了。”

    “对了,爸爸、妈妈,这一期稿费寄来后你们一定要高调,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张芳芬疑惑道:“你以前不是经常说要低调,免得招人嫉妒吗?”

    “钱和钱不一样,合法出版物的稿费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干净的钱之一,用不着在意谁嫉妒,有本事嫉妒没本事写书有个屁用。”

    “有道理!”黄道舟深以为然。

    “这一次爸爸把稿费价格谈上去了,我这部小说完稿后恐怕要挣到三四万块,以后我们家再买房子或者投资什么的时候,你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宣布这些钱全部是稿费收入。”

    黄道舟兴奋得一拍大腿,道:“太对了!我家就是钱多,犯红眼病有用吗?有本事也写一本书拿去挣大钱啊!哈哈……,开饭,喝酒喽!”

    张芳芬听明白了,也笑了起来,道:“你真是个鬼灵精!砌新厂房的钱就完全能够说清楚来路了。”

    六月二十五号,实验小学四年级的期末考试结束了,接下来的几天就约等于是放假。

    每到正式放假,沈晓蓉都是要回杭城的。

    她下午在钢琴教室练习时邀请黄瀚带着黄颦星期天去她家玩。

    那是沈建华和秦淑珍跟她说好了,星期天的事儿全推了,亲自在家忙几样小菜,招待女儿的几个小朋友。

    去她家有什么意思?

    黄瀚试探道:“别呀!我已经去过你家了,你都没去过我家。要不明天你问问你爸爸、妈妈,可不可以带上你去我家吃顿饭?”

    “我爸爸、妈妈去你家?这根本不可能!”

    “为什么?”

    “我们来三水县两年多了,我爸爸妈妈从来没在别人家里吃过饭!”

    “凡事都会有第一次,我们一家五口加上你们一家三口一起吃顿饭,好好聊一聊肯定更加有利于你爸爸深入群众,我能够保证他一定会不虚此行。”

    “还不虚此行!我爸爸根本不可能去你家吃饭。”

    “未必!蓉儿,你回家说说看,告诉你爸爸,是在我家里吃饭不去饭店,客人就是你家三口人和成文阁爸爸成胜利、钱爱国爸爸钱国栋。

    你要介绍一下成文阁爸爸,告诉你爸爸,联运公司成胜利同志有个金点子,肯定能够为三水县提供几百工作岗位。”

    小姑娘知道沈建国一直在为增加三水县的工作岗位劳心劳力,也多次听父母说起黄瀚出的都是好主意,她就曾经亲眼看见黄瀚给他爸爸介绍电饭煲。

    “去你家吃饭麻烦吗?”很明显,这个早熟的小姑娘语气松动了。

    “不麻烦,我家搬了新地方你还不认识呢!”

    “好吧!我今天问问,明天早上来这里告诉你行不行!”

    “必须行啊!我还有满肚子话要跟你爸爸说呢,你爸爸要是听不着,就太可惜了。”

    “嘻嘻!你是不是也就金点子呀?”

    “算是吧!”

    “如果是这样,我爸爸还真的有可能答应去你家。”

    沈晓蓉是个认真负责的小姑娘,她回家后跟沈建华说清楚了情况,见爸爸没有答应也没有回绝,邹着眉头思索。

    秦淑珍笑了:“这孩子真有意思,我们想请他来家里吃顿饭,他倒好,反请起我们来了。”

    沈晓蓉道:“我跟黄瀚说清楚了,他知道你们来三水县这两年多从来没有去过别人家里吃饭。可是他坚持要问过你们才死心。”

    沈建华问道:“黄瀚真说过了安排在家里不是安排在“事竟成饭店”?”

    “嗯!”

    “其他客人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钱镇长?一个是联运公司的干部成胜利?”

    “应该是吧!有时候请客可算不准。”

    “什么意思?”

    “寒假时爷爷请客,算好了十个人,谁知刚好来了两个看望爷爷的老同事,我和哥哥只好把位置让了出来!”

    “嗯!你这样说也有道理。”

    “爸爸,我听你的口气是准备去了?”

    “后天是星期天,我们中午可以去他家吃饭,我正好想要跟黄瀚和他爸爸谈谈,也想知道“自强服务公司”是不是办得顺利。”

    “太好了,明天我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黄瀚!”

    “这算什么好消息?我们去黄瀚家吃饭会带上礼品,完全是正常人际交往。我决不可能因为跟谁吃过饭、喝过酒就放松原则!”

    “嘻嘻!人家请你不见得要办什么违反原则的事情。也许就是觉得沈书记大驾光临特别有面子啊!”

    秦淑珍赞道:“说得有道理,我家晓蓉长大了,都知道分析问题了。”

    沈建华道:“嘿嘿!还保证让我不虚此行,那个小不点口气不小啊!”

    “爸爸,咱们不是说好了,别喊人家小不点吗?”

    “哦!我忘了!”

    “他现在真长高了不少,还在市里拿了八百米跑的冠军呢!”

    “我知道,你上次说过!看来有牛奶喝真的不一样啊!”

    “我不这样认为!”

    “为什么?”

    “黄瀚一直很努力,每天至少晨练一个小时,晚上还打拳、做操。”

    “嗯!不错不错,这孩子有种,我喜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091/ 第一时间欣赏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 作者:实在闲得疼所写的《一九八一年》为转载作品,一九八一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一九八一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一九八一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一九八一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一九八一年介绍:
隆重推荐儿子的小说《哈利波特之眠龙勿扰》。
……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最好的时代来临了,虽然也曾经有些蹒跚,但是越走越稳健!
主角黄瀚有幸重来一回之时有些傻眼,纵然到处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也得先从摆脱贫困开始!
QQ群号:733596078
欢迎进群讨论!!!一九八一年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九八一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