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摇滚教父TXT下载摇滚教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摇滚教父全文阅读

作者:黑色贝斯     摇滚教父txt下载     摇滚教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32章 提前结束的假期

    【皇后】乐队就是【darkness】?

    【绿日】乐队也是【darkness】?

    【夜愿】同样是【darkness】??

    【ac/dc】、【摩托头】、【空中铁匠】等乐队,全部都是【darkness】的马甲?

    《全美娱乐新闻报》的这则新闻一出来,全北美的娱乐媒体仿佛炸了锅一般。

    关于《摇滚圣经》系列作者的猜测有不少,类似的观点也不是没有人提过,但都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或许能引起小范围的关注,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事实上,在去年的雷丁&利兹音乐节之后,就有不少媒体认为至少【皇后】乐队会和【darkness】有很深的关系,或许就是罗杰几人偷偷搞出来的马甲。

    其依据就是在音乐节的演出之前,数万名歌迷高声合唱《波西米亚狂想曲》的那一幕,几乎成为了2003年全球各大演唱会现场的经典场景。

    因为始终得不到当事人的回应,这些猜测最终都只能不了了之,无法引起更大的关注。

    但在《全美娱乐新闻报》的报道中,却罗列了大量看上去像那么回事的证据,使得这篇文章极具说服力。

    再加上那段不到一分钟的录音,就使得这篇报道看上去更加令人信服。

    至于证据是真是假……管它呢,先跟风报道了再说。

    那些大媒体还能稍微好一点,一些八卦小报之类的可不会有什么节操,只要能制造出新闻热点,谁管你是真新闻还是假消息?

    不过那些稍有实力的媒体也不傻,一边派出记者去对罗杰三人,以及mad唱片公司的高层围追堵截,另一边立即派出人手,按照《全美娱乐新闻报》的报道去一一验证。

    这一验证,立刻就出了大问题。

    媒体业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挖掘新闻的能力。

    若是没有线索也就罢了,有了线索,简单的查证,根本难不倒媒体们。

    很快,就有不少媒体纷纷拿出更加确切的证据,证实了《全美娱乐新闻报》所提出的大部分线索。

    不到一周之后,《好莱坞周报》就刊登了一份版权证明的复印件,证实《波西米亚狂想曲》等《摇滚圣经》系列的版权在一家名为【darkness乐队管理工作室】的公司名下,而这家公司在内达华州的注册资料也被披露了出来,正是罗杰、安妮以及理查森三人。

    这当然是违法行为,因为未经许可披露政.府部门的文件,《好莱坞周报》收到了一张五十万美元的罚单,但和这起新闻所带来的影响力比起来,这点钱《好莱坞周报》绝对是掏得心甘情愿,甚至巴不得多来几次这样的“好事”。

    要知道,那一期报纸,几乎卖出了平时一个月的量,差点让《好莱坞周报》的主编兴奋地心脏病发作。

    区区五十万美元的罚款?

    简直太划算了!

    “谢特!法克!这群碧池养的!”

    安妮愤怒地大吼大叫着:“我要起诉他们!谢特!《好莱坞周报》侵犯了我们的**权!”

    在马甲事件曝光之后,安妮和理查森立即就结束了休假,先后返回洛杉矶,和罗杰一起商讨着如何应对。

    罗杰倒是比较冷静,摇了摇头,轻声道:“当明星本来就没有**。”

    **?

    当明星有什么可言?一举一动都会曝光在镁光灯下,那些媒体们恨不得用放大镜,盯着明星们的每一个动作。

    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的保安甚至抓住过一名胆大包天,翻越高墙潜入进来试图偷拍点什么劲爆照片的狗仔。

    还有什么是这些媒体不敢报道的?

    当然,那名狗仔的下场很是悲剧,在罗杰第二天知道这件事之前,就被送进了警局的看守所。

    在安保公司的刻意“关照”下,这名被几个取向异于常人的黑大壮给“教训”了一遍,充分了解了一番什么叫做“富人区的治安”。

    咳……这个话题暂且跳过。

    “而且这种八卦小报巴不得和我们打官司,就算输了最多也就是赔点钱,但只要打起口水仗,他们的报纸绝对会脱销!”

    理查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根本,又说道:“发一封律师函就好了,《好莱坞周报》这只是小事,重要的是我们该不该承认《摇滚圣经》的事?”

    对于匿名马甲的曝光,三人早就有心理准备,而且这也算不上是什么坏事。

    又不是丑闻,连欺骗都算不上,只是和歌迷们开的一个玩笑,这样做过的乐队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版权法》也没有限制明星们只能使用一个“艺名”,只要不去冒用别人的名字,哪怕每部作品都换个名字,在法律上也是完全被允许的。

    比如说使用过一百四十多个笔名的鲁迅……

    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层面,使用一个歌迷们完全陌生的“艺名”来发行新专辑,都不存在任何问题,自然也不需要担心被曝光。

    唯一的问题是,现在是不是最佳的时机?

    “都曝光到这个地步了,还怎么否认?”

    安妮用力抓了一把自己的头发,纠结道:“再让这些小报继续挖下去,我感觉他们连我sex的时候用什么姿势都能挖出来……”

    “咳……这种事你可以不用说出来的。”

    罗杰干咳了一下,打断了安妮的抱怨,生硬地将话题扯回正事上:“直接认下来好了,这对我们没坏处。我让鲍德温准备一下,看是开个新闻发布会,还是找一家合适的媒体单独接受采访。”

    如何利用媒体为乐队造势,也是有技巧的。

    是召开新闻发布会,以求最快速度的大范围传播?

    还是单独向某一家关系良好的媒体爆料,使得事情的发展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这中间的尺度,自然需要专业人士去把握。

    在这一方面,负责媒体关系的鲍德温-弗耶斯的能力足够让人信赖。

    “可以,就让鲍德温拿个方案出来吧。”

    “你决定好了。”

    胖子和安妮都没有反对,两人的经纪人也同样建立了团队,也有和鲍德温-弗耶斯类似的人,不过在能力方面,都要比鲍德温-弗耶斯略微逊色一些。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除了来得太过突然,让人没有准备之外,其实也没什么好担忧的。

    三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没有继续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

    罗杰抬起头,看了看两人,开口道:“既然都回来了,假期就提前结束吧,处理完这件事,我们就开始准备新专辑。”

    现在已经是三月下旬,距离原定的集合时间,也只剩下十天半月,确实也没差多少。

    “我无所谓。”

    安妮耸耸肩,说道:“你给贾森他们打电话,叫他们回来吧。”

    “你没跟米娅在一起?”

    胖子有些诧异地看了安妮一眼。

    安妮眉头一皱,瞪眼道:“我和米娅又分手了,不行吗?!”

    安妮和米娅两人,这几年分分合合也好几次了,在一起的时候也常常是各玩各的,甚至于安妮有一段时间同时交往了六个“女友”。

    而分手之后,两人却也仿佛好友一般,关系确实很微妙。

    不过在娱乐圈里,更奇葩的关系都有不少,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罗杰生怕两人又吵起来,连忙说道:“格雷西和米娅就在洛杉矶,在准备成立他们自己的乐队。至于贾森,瑞克,你和贾森关系最好,交给你了。”

    理查森和贾森两人,确实是一群人当中关系最好的两个。

    用胖子的话来说,一起吞云吐雾,那是超越人生四大铁的关系。

    不过罗杰对此表示怀疑,瘾君子的话能信,那自己都能戒女色了。

    “行,我给贾森打电话。”

    胖子点头答应了下来,又好奇地问道:“你刚才说格雷西和米娅要成立乐队?”

    “对,当初他们加入的时候,我们不是承诺过会帮他们成立自己的乐队吗?贾森说他没兴趣,就格雷西和米娅两个人。”

    罗杰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又说道:“这件事也有两三个月了,我让西奥多帮他们找合适的搭档,也不知道找到了没有,回头我打个电话问问。”

    “不用回头了,我现在给米娅打电话。”

    安妮却是个急性子,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拨通了米娅的电话。

    叽叽喳喳了一阵之后,安妮挂掉电话,说道:“人齐了,足足六个人,上帝,他们打算怎么分钱?”

    乐队可不是像西城男孩(westlife)那样的偶像组合,收入和人数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看作品是否受到市场的欢迎。

    人数越多,分到每个人头上的钱自然是越少。

    或许核心可以多拿一些,但总不可能比其他人多得太过,这样的乐队是不可能长久的。

    一般来说,三四个人的乐队都比较正常,五个人的乐队,就算是人比较多的了,不过也还算常见。

    六人?乃至于更多?

    不是没有,但这样的乐队,确实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影响乐队的发展。

    在罗杰熟悉的明星当中,也就【金属猴子】同样是六人,但其中却有两个人是从“替补”中晋升上来的,在过去,就相当于贾森三人在【darkness】中的地位,只不过跟随乐队的时间太长,才凭借着资历上位。

    这样的例子在乐坛虽然不多见,但是也有一些,例如绿日()乐队的第二吉他手詹森-怀特。

    (注:2017年开始,绿日乐队的新专辑上写的乐队成员就是四个人了,新加入的就是詹森-怀特,键盘和管弦乐手依然还是备胎。)

    这种备胎“升级”上来的成员,多数情况下只是给一个名分,然后待遇略微提升,实际收入比起当个普通乐手肯定有所增加,但不会太多,和真正的正式成员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

    比如说【金属猴子】乐队,四个原本的主要成员会拿走百分之九十的收入,而两名由“备胎”升级的乐手,加起来也只能分到百分之五,相当于其他几个非正式成员的总和。

    直接六名正式成员?假如是收入平分的话,乐队收入一百万,每人到手才十几万?

    这收入,就显得有些可怜了。

    当然,这个可怜,是以明星的收入水准来衡量的。

    如果格雷西和米娅的乐队能够稳定在三线,哪怕是六个人分,也要超出北美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收入。

    “六个人……”

    胖子也感到有些奇怪,问道:“他们准备走什么风格?”

    “流行摇滚。”

    安妮摇了摇头:“很无趣的类型,估计只是想捞一笔吧。”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承诺过,他们成立乐队的时候会给予一定的帮助。”

    罗杰想了想,开口道:“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我跟公司打个招呼,给他们一份唱片合约。但是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他们自己了。”

    米娅和格雷西都算是自己人,该帮的还是要帮忙。

    不过也就仅限于给予一定的机会,在适当的情况下,让公司略微做出一定的资源倾斜。

    但如果他们闯不出名声来,罗杰也不会允许公司在他们身上继续浪费资金。

    其实从自私点的角度来讲,罗杰是不希望格雷西和米娅的乐队在乐坛成功站稳脚跟的。

    虽然有着合约的束缚,但如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乐队也很难再留得住这两名出色的乐手。

    换人?

    不是不可以,但至少短时间内来说,肯定没有配合了多年的格雷西、米娅两人更默契、更适合。

    不过这种话罗杰只会藏在心里,有着一份承诺在,哪怕仅仅只为了自己的名声考虑,至少一个机会还是要给的,而且也要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资源。

    万一格雷西和米娅的乐队闯出了名气,想要脱离乐队,那也只能算自己运气不好。

    停顿了骗了,罗杰又问道:“其它四个人是什么情况?”

    “主唱,节奏吉他,鼓,键盘。”

    很标准的配置,加上格雷西的贝斯,和米娅的主音吉他,虽然有些不符合这个时代,但却也算是摇滚乐队的常见配置之一。

    不知道为什么,和米娅通过电话之后,安妮的好奇心似乎消失不见,反而显得有些意兴阑珊:“节奏吉他也是个辣妞,另外三个好像年龄都不大,名字没听说过,估计都是新人吧。”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有才华的人,也不缺少能够挖掘出这些人的眼光。

    缺乏的,是让才华变成真正价值的资源、渠道。

    组建乐队不是难事,全是新人,也是正常的情况,难的是如何成功打响自己的名气。

    罗杰和胖子对这件事的兴趣都不大,互相看了一眼,还是罗杰开口道:“等过两天乐队集合了问问,能帮的帮一把,剩下的看他们自己吧。”

第433章 第一项任务完成!

    “你想了解最近这段时间的那些传闻?【皇后】乐队?不,它和【darkness】是完全不同的两支乐队。”

    面对着《滚石》杂志的一名记者,罗杰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侃侃而谈着,紧接着话题一转,又说道:“这两支乐队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的主要成员完全一样。当然,【夜愿】、【绿日】、【空中铁匠】等等,也都同样如此。”

    “这么说,《摇滚圣经》系列也是你们的作品?”

    《滚石》的记者眼前一亮,立刻提问道:“我注意到一点,已经发行的四部《摇滚圣经》系列,专辑内页都有乐队阵容的名单,这些都是你们的‘艺名’吗?”

    记者手中拿着一张《波西米亚狂想曲》的专辑,读道:“比如说,佛莱迪-摩科瑞?”

    “没错,佛莱迪-摩科瑞和约翰-迪肯都是我。”

    罗杰摊开手,指了指自己身旁的两名队友,说道:“安妮是布莱恩-梅,瑞克是罗杰-泰勒。”

    记者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们是怎么想到要用假名发行新专辑的?据我所知,这让《摇滚圣经》系列损失了不少销量。”

    “有很多原因。”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理查森,那张胖胖的脸上表情十分严肃,显得一本正经:“首先,我们不确定这个系列能否被广大摇滚乐迷所接受。另外,你知道的,以《圣经》为名,肯定会带来不少麻烦,我们不喜欢麻烦。最后一点……”

    胖子还没说完,就绷不住表情,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罗杰和安妮同样哈哈大笑着,笑了半天,最后还是安妮开口说道:“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好玩。”

    “好玩?”记者显得很困惑不解。

    “对,就是好玩。”

    罗杰点点头,说道:“我们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发现这件事,不得不说,比我想象得要慢很多,我原本以为最多到第二张专辑就会被挖出来。”

    “有人认为,你们这样的行为是对歌迷的欺骗。”

    记者在笔记本上写了几行,抬头问道:“关于这一质疑,乐队是否会做出回应?”

    “欺骗?我不这么认为。”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这只是和歌迷们开的一个玩笑罢了,我和一些粉丝有联系,问过他们的感受。有人告诉我,他看到新闻以后感觉很惊讶,不可思议,但却觉得我们做得很棒,骗过了全北美,这很酷。”

    这是卡尔-瓦伦丁得到的反馈,持有类似观点的粉丝很多。

    当然,感到“被骗了”的人也有不少,但面对媒体,肯定是挑对乐队有利的来说。

    宣传得多了,那些感到不满的粉丝之中,绝大多数人也会渐渐开始改变自己的观点。

    记者又问了几个关于《摇滚圣经》系列的问题,谈了半个多小时,话题一转,问道:“请问你们下一个计划是什么?新的《摇滚圣经》吗?还是巡回演出?我很期待看到你们在舞台上演出。”

    “都不是。巡演会有的,但不是现在。”

    罗杰摇了摇头,思考了片刻,开口道:“大概在七月份左右,我们会发行一张新专辑,顺带一提,不是《摇滚圣经》的第五部。”

    “新专辑?”

    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新闻,立刻追问:“专辑的风格是什么?名字定了吗?”

    “英伦摇滚&布鲁斯摇滚的风格,至于名字,当然已经定下来了。”

    罗杰看了一眼记者胸口前的证件,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滚石(the.)》,和你们杂志的名字很像。”

    (注:《滚石》杂志名字是《》。)

    “《滚石》?有意思。”

    记者点了点头,问道:“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向前辈致敬。”

    罗杰耸耸肩,说道:“蓝调吉他大师穆迪-沃特斯的作品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才诞生了这张专辑。所以,我选择了《滚石》这个名字,来向沃特斯的代表作《滚石(rollin'.stone)》致敬。”

    这是【滚石】乐队名字的来历,同样也是《滚石》杂志名字的来历。

    当然,这是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

    穆迪-沃特斯影响了摇滚乐坛所谓的“黄金一代”,包括猫王、滚石乐队、鲍勃-迪伦等早期的巨星都受到了穆迪-沃特斯的启发。

    虽然这位蓝调吉他手从未涉足摇滚领域,但对摇滚音乐的贡献确实极大。

    在查证过资料之后,罗杰才知道,穆迪-沃特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准确地说是1913年,和查克-贝瑞等人一样,不但在罗杰的前世就是乐坛传奇,在这个世界也同样如此。

    作品有没有不同倒是不清楚,毕竟罗杰不怎么听纯粹的黑人布鲁斯音乐,但至少《rollin'.stone》这首歌确实存在,而且对乐坛的影响很大。

    致敬一下去世二十多年的老前辈,多少也算是一个宣传的素材,虽然这个素材的意义不大。

    除了特别喜欢怀旧的人以外,根本没几个人知道穆迪-沃特斯是谁。

    毕竟这位传奇吉他大师活跃在三四十年代,距离现在太过久远了,不过倒是能抬高一下《滚石》这张专辑的逼格。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格莱美会员的平均年龄倒是不算太大,但最核心的那一批评委,可一个个都是怀旧的老头子。

    在远离格莱美两年之后,拿一张带有浓厚怀旧意味的专辑出来,只要专辑取得足够的影响力和口碑,很容易在格莱美上有重量级的斩获。

    足足一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之后,记者带着写满了笔记的便签本,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

    “麻烦你这么远跑一趟,辛苦了。”

    鲍德温-弗耶斯送记者离开的时候,握住对方的手,隐蔽地将一个信封塞到对方手中:“这次的事,还是要拜托你多担待一下。”

    《滚石》杂志派出的这位记者显然是个老油条,轻轻一捏,仅凭着手感,就大致估摸出来,信封里至少有十万美元。

    这种带有目的性的采访,收一些好处,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但一次就拿到六位数,哪怕是对资深记者来说也是很难遇到的。

    记者很清楚这一行的规矩,收下钱,就要为对方办事,比如说在回去写文章的时候,要朝着对金主有利的方向去写。

    十万美元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记者用力在鲍德温-弗耶斯的手掌上握了一下,将信封接了过去,笑得很灿烂:“不辛苦,这是我的工作。”

    【工作】两个字被加重了语气,颇显意味深长。

    鲍德温-弗耶斯也同样笑容灿烂,收钱的人开心,送钱的人,又何尝不是送得开心?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鲍德温-弗耶斯却是很清楚,眼前的这位记者,只要再熬上一两年,攒够了资历,随时都能升级为拥有个人专栏的编辑。

    十万美元,对于乐队来说只是一个小数目。

    这么一点钱,绝对值!

    现在投资出去十万美元,比对方升职之后送五十万还要有用。

    mad唱片的办公楼里,采访结束之后,罗杰找到了音乐制作人迭戈。

    “迭戈,你的人准备好了吗?”

    罗杰看了一下手表,开口道:“六个录音师,以及相应数量的其它人手,明天早上九点,到我的录音室报道。”

    乐队的成员已经全部召回,排练也进行了几次,是时候开始《滚石》专辑的录音了。

    在人手方面,罗杰依然选择了迭戈和他的团队。

    合作了几年,单单只是这份默契,除非有非常重要的理由,否则罗杰绝对不会考虑换人。

    “我跟他们都打过招呼,明天开始,绝对不会有人迟到。”

    迭戈立刻做出了保证,紧接着又提醒道:“罗杰,第一笔资金尽快拨付到位,租赁场地和设备都需要钱。”

    mad唱片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录音室和后期工作室,录音方面倒是好说,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里的设备足够使用。

    反而是后期方面,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临时去租一间合适的工作室。

    “我一会就联系会计师,三天之内,第一笔一百万美元绝对会到账。”

    罗杰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钱,是相当重要的东西。

    专辑制作的成本不比好莱坞电影,但也节省不到哪里去。

    这张《滚石》专辑,单单只是支付给迭戈的团队的薪酬,就高达三百万美元,其中包含了后期制作所需的场地、设备方面的租赁费用,以及录音过程中的耗材消耗,比如说录音带等等。

    去掉这些硬件上的开支,迭戈和他的团队大概能拿到两百万美元出头的酬劳,如果专辑销量足够出色,还有相应的奖金,在制作人当中,也算是收入较高的阶层了。

    分期付款,这也是业内惯例,合同上就是这么签的,三百万的酬劳会分三次支付,每次三分之一,迭戈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罗杰等人或许在录音的时候要求多了点,不怎么好伺候,但和那些怪癖多得吓人的大牌明星比起来,算是脾气相当温和的。

    最重要的是,在付钱方面,从来没有过任何的拖欠,这是最让迭戈感到满意的一点。

    别以为欠薪这种事只会发生在民工身上,事实上,娱乐圈内的欠薪风气相当的严重,资方拖欠明星的薪酬、明星拖欠团队的薪酬等等,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闹到法庭上都有不少。

    例如著名的《指环王》系列导演彼得-杰克逊就因为收不到导演片酬,将新线影业告上了法庭,足足打了两年多的官司,才拿到属于自己的薪酬。

    一个从来不拖欠钱的老板,是每一个打工仔都喜欢的,尤其是这个老板出手还相当的大方。

    “对了,还有一件事。”

    迭戈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公司的人跟我提过,想让我们做一份没有做人声修饰的《摇滚圣经》母带。”

    已经发行的四部《摇滚圣经》,人声的部分都做了一定程度的修饰,听不出原本的声音。

    在歌迷,尤其是乐队的粉丝当中,有一些人希望能够重新发行一套《摇滚圣经》,用罗杰“自己的”声音。

    很显然,mad唱片之中,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圈钱机会。

    假声卖一遍,把声音修饰去掉,再用“原声”重新发行一遍,或许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掏出钱包,但乐队的粉丝基础摆在那,销量肯定不会太低。

    再怎么差,四张专辑加起来几百万的销量肯定是有的。

    这又不需要什么成本,连宣传都可以只投入很少的资金,几乎相当于是白捡钱。

    公司内也有人通过依耶塔-哈森试探过罗杰的口风,不过罗杰最近很忙,没顾得上回应。

    “先不要着急,我找个时间跟公司的人谈谈再说。”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说实话,我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直接重新发行‘原声版’,圈钱的意图太明显了,对乐队的名声不太好。”

    不是不能圈钱,毕竟当明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冲着钱去的。

    但圈钱也是要注意脸面的,不能吃相太过于难看。

    乐队现在是一线巨星,而罗杰对乐队未来的定位,是一线之上的超级巨星。

    如果做得像后世那些流量明星一样毫无底线,那就太丢份了。

    逼格和形象这个东西,要提升很难,但毁掉只是一瞬间的事。

    罗杰不敢说自己不会犯任何错,但这种明显的坑,却是绝对不会往下跳的。

    迭戈理解罗杰的想法,却是开口提醒道:“但是确实有不少粉丝期待‘原声版’的《摇滚圣经》,这件事你也需要仔细考虑。”

    如果只是极少数人,那也就罢了。

    但偏偏这个群体的人数还不算少。

    如果对粉丝的呼声一直不做回应,似乎也不是一件好事。

    “有时间再慢慢想吧,这件事确实有点麻烦。”

    罗杰的衣服口袋里传出一阵铃声,摆了摆手,说道:“先这样,公司那边你不用管,我会跟他们打招呼。”

    回到办公室,罗杰掏出手机,看到一个不记名号码发来的一条短信,内容只有一串数字。

    这是和米兰达-斯特里普约定的“密语”,意思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第一项任务完成!

第434章 真TMD!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没有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代表保持安静。”

    电视机上,播放着一场由atv/索尼公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一个脸色苍白的卷发男子坐在正中央,对着一份文件读道:“我是米迦勒-约瑟夫-杰佛逊,是北美加州居民,我宣布这是我的遗嘱,并在此宣告我之前于2002年签署的遗嘱作废。

    …………

    第三部分,我将我的全部财产受托于2004年1月之前由我修订的【米迦勒-杰佛逊家族信托基金】,我生前对该基金所有条款的修订都有效。

    我的所有资产应根据信托基金条款继续管理和分配,我的遗产继承人仅享受收益权。

    …………

    第五部分,我认命约翰-布兰卡、约翰-麦克莱恩、以及巴里-西格尔三人,作为我的遗嘱共同执行人。

    如果遗嘱共同执行人因为任何原因无法担任共同执行人,其它的遗嘱执行人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共同执行人……

    在此,我给予我的遗嘱执行人充分的权利,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处置【米迦勒-杰佛逊家族信托基金】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出售、出租、抵押、质押、交换,无论是不动产还是个人资产。

    …………

    签署生效:米迦勒-约瑟夫-杰佛逊。

    北美西部时间2004年4月19日。”

    在北美,在人较为年轻的时候就立遗嘱,并不存在什么忌讳。

    尤其是有钱人,经常会很早就立下遗嘱,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改,也有可能一年改好几次。

    黑人天王这已经是公开的第六份遗嘱了,当然,按照法律界的惯例,通常来说优先按照法院备案遗嘱大于普通书面遗嘱大于口头遗嘱,如果是同等级,则按照时间顺序,最后一份是唯一生效的,除非其中有违背法律的“无效条款”。

    这份遗嘱,和2002年的那份,也就是罗杰前世为世人所熟知的那一份比起来,修改的地方并不多。

    除了额外增加了一位遗产继承人之外,还扩大了三位遗嘱执行人手中的权利。

    “我的所有资产应根据信托基金条款继续管理和分配,我的遗产继承人仅享受收益权。”这一句话,可操作的空间可是相当大的。

    这就意味着,在黑人天王去世之后,三位遗产执行人可以对其财产拥有近乎无限的处置权,比如说,以一美元的价格打包卖给某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

    当然,一美元这个价格太过分了点,很容易被irs和fbi之类的机构盯上。

    但只要搞定三位遗嘱执行人,开出一个说得过去的价格,拿到黑人天王的版权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

    首先要遗产生效。

    “你们觉得他真的是白癜风?”

    安妮指了指电视机上的特写:“白癜风不是像斑点狗那样,一片黑一片白的吗?我从来没听说过能把黑人变成白人的白癜风,要说是白化病我说不定就信了。”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黑人天王“漂白整容”的新闻传得沸沸扬扬,米迦勒-杰佛逊本人的解释是患有一种名为“白癜风”的皮肤病。

    至于真相嘛……

    “他是漂白还是白癜风跟我们没关系。”

    罗杰没有顺着安妮的话题说下去,看向一旁的大卫-劳伦斯,问道:“大卫,你妹妹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索尼近期会不会有动作?”

    米拉-劳伦斯不在洛杉矶,没法参加这次的“会议”,不过有大卫在,也没什么区别。

    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就差让黑人天王去见撒旦他老人家了。

    当然了,现在毕竟是法治社会,哪怕北美的社会治安很差,但也是法治社会。

    亲自下场玩命?

    这种事,在场的几个人都是不可能去做的。

    但藏在背后煽风点火,坐收渔利,却是没有任何的压力。

    至于索尼的那群岛国人……

    想必勾心斗角十几年下来,对黑人天王的耐心早就差不多消磨殆尽了吧?

    “消息早就传过去了,但你知道的,我们又不能给霍华德-斯特林格脑袋里装个摄像机。这种事他不可能到处去宣扬,又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从黑市上买点药品,再加上一根针管就足够了,根本没法打探。”

    大卫-劳伦斯摇了摇头,然后又说道:“好消息是,我的人发现,索尼有人私下联系了米迦勒-杰佛逊的私人医生。坏消息是,我们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更无法确定他们会不会动手。”

    即使是劳伦斯这样势力惊人的家族,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如果一件事只有极少数人,乃至于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哪怕消息再怎么灵通的人,也很难打探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剩下的看岛国人的吧,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亲自下场。”

    罗杰摇了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如果参与的太深,风险就过于高昂了。

    根基不在北美的岛国人不怕北美的法律,但劳伦斯家族却必须要遵守这里的游戏规则。

    至于罗杰三人自己……

    距离可以无视法律的那个阶层,可以说是遥不可及,更不可能去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去做某些事。

    “或许可以给岛国人一些压力……”

    大卫-劳伦斯沉吟了片刻,开口道:“我记得他们成立【索尼/atv音乐版权管理公司】的时候,米迦勒-杰佛逊在协议中留下了一项退出机制……”

    严格来讲,罗杰和大卫-劳伦斯等人合作,即使最后拿到了米迦勒-杰佛逊的遗产,也并非是直接获得了那数千首歌的版权。

    这些版权的归属,是在【索尼/atv音乐版权管理公司】名下,米迦勒-杰佛逊所掌握的,仅仅只是这家公司一半的股份。

    拿到这些股份之后,还要和索尼较量一番,才有可能如愿拿到这些版权。

    若是在黑人天王去世之前,就让他自己把版权拿回来的话,无疑会省下很多力气。

    更重要的是,一旦黑人天王在这方面有所行动,无论成功与否,对索尼都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有了刺激,自然更容易做出冲动的事来。

    罗杰摸了摸下巴,点点头道:“我让人打探一下,那个讼棍应该知道点什么,或许能拿到协议的副本,等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我们再谈。”

    “也是,时间在我们这边。”

    大卫-劳伦斯点了点头,又瞥了一眼电视。

    直播画面上,黑人天王的额头上已经出现了细密的汗珠,脸色憔悴,显然健康状况极差。

    不过谁也不知道,对方还能再苟延残喘多少年。

    毕竟从九十年代末开始,黑人天王出现在人前的时候,就是这么一副垂垂欲死的样子,几年过去,一点变化都没有。

    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来说,尤其是对这些不缺钱的人,绝症或许难治,但续命的手段却有很多。

    哪怕只剩下一口气,还能吊上十年二十年的也不是没有,何况黑人天王剩下的还有好几口气那么多。

    时间确实站在罗杰等人这一边,但谁也不知道,这个“时间”,要等多久。

    收回目光,又扫过罗杰三人,大卫-劳伦斯突然转移了话题,问道:“《美国偶像》第二季下周就结束了,第三季的计划是不是该提上日程了?”

    “这个项目我已经全部交给公司那边负责了,你跟公司的人谈比较好。”

    《美国偶像》早就走上了正轨,罗杰也不可能一直去盯着一个选秀节目不放。

    像是这种选秀节目,只要走上正轨,后边按照成功的模式继续做下去,几乎不可能出现什么意外。

    这种稳定的项目,交给手下的专业人士去做,才是最好的选择,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亲自上阵。

    罗杰看了一眼大卫-劳伦斯,说道:“大卫,当初我们签的合同,你有几年的优先投资权来着?”

    第一季的时候,为了降低风险,《美国偶像》项目引入了大卫-劳伦斯的资金。

    在相关的协议当中,大卫-劳伦斯为自己争取到了该项目后续的优先投资权。

    这在商业投资当中是非常常见的附加条款,当时的mad唱片并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

    换成其它的投资者,也一定会提出类似的要求,而且还不一定找得到愿意投资,又不插手项目运作的人。

    大卫-劳伦斯这样舍得放权的金主,可不是那么容易找的。

    “三年,到第四季为止。”

    大卫-劳伦斯半开玩笑地问道:“我猜从第五季开始,你们就不会继续让我分享这块蛋糕了,对吗?”

    大卫-劳伦斯不是白痴,双方之间的关系确实不错,但在数以亿计的利润面前,那点交情根本无法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美国偶像》这块美味的蛋糕,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掌握主动,大卫-劳伦斯也不会轻易让别人插手进来分享。

    更何况,在mad唱片中,罗杰也不是唯一的决策者。

    “到时候再说吧,现在说这个太早了。”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其实就我个人角度来讲,并不排斥你这样的投资人,虽然我们要少赚一些钱,但有劳伦斯家族当靠山,我们亏得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公司那边……加里和埃文会怎么想,我就不清楚了。”

    《美国偶像》这块蛋糕太过诱人,想吃下去的人有很多。

    如果没有大卫-劳伦斯在前边顶着,必然也会有其他人心动,想要独吞,难度太大了。

    但道理谁都懂,能不能做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mad唱片终究不是自己一个人开的,罗杰也无法左右加里-贝尔和埃文-泰勒的想法。

    停顿了片刻,罗杰主动岔开了话题,开口道:“对了,大卫,五月底你在洛杉矶吗?”

    大卫-劳伦斯想了一阵,确认了一下自己的行程,才回答道:“应该在,怎么了?”

    “我投资了一部电影,阵亡将士纪念日档期,到时候没事的话一起去参加首映式。”

    说完,罗杰看向安妮,说道:“安妮,瑞克,你们到时候一起去捧个场。”

    投资《后天》的事早就和两人说过,两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反而是大卫-劳伦斯表现得很好奇:“电影?你什么时候对好莱坞有兴趣了?”

    “我对好莱坞没兴趣,但对任何能赚钱的项目都有兴趣。”

    罗杰耸耸肩,说道:“《后天》,一部灾难片,我看过内部试映了,拍得挺不错,应该能赚一笔。”

    电影投资的资金回收周期都偏长,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亏损,但如果赚钱,回报率都会相当让人满意。

    当然,首先你得确保签订合同的时候没有被制片方给坑了,并且对项目的资金流动有足够可靠的监督措施。

    “其实他是为了讨好一个女演员。”

    安妮毫不犹豫地“拆穿”了罗杰。

    当然,安妮很清楚,罗杰不是那种为了讨好女人就扔出去数千万美元的人,愿意投资这个项目,多半还是看好盈利前景。

    这句话,不过是朋友之间的调侃和玩笑罢了。

    “哈哈,一掷千金博佳人一笑,这是我的风格才对!罗杰,你这可是学我了!”

    大卫-劳伦斯立刻顺着安妮的话,对罗杰调侃起来。

    开了一阵玩笑,大卫-劳伦斯突然脸色一正,问道:“说到投资,我手上有一大笔资金,你们有没有合适的项目?”

    “一大笔?多大?”

    罗杰有些惊讶。

    以大卫-劳伦斯的出身,能用“一大笔”这个词来形容,数目绝对会相当吓人。

    大卫-劳伦斯犹豫了片刻,还是如实回答道:“我今年生日的时候会拿到我名下信托的全部权限,一共有10亿美元。再加上之前几项投资回收的资金,不算《美国偶像》第三季的投资,总数大概12亿左右吧。”

    “12亿美元?!!”

    罗杰三人都被吓了一跳,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过了半晌,始终一言未发的胖子幽幽地说道:“不愧是劳伦斯家族,真tmd有钱!真tmd!”

    胖子一连用了两个tmd来表达自己的愤慨。

    或者说……羡慕和嫉妒?

    一个没有继承权的后代,名下的信托就有十亿美元,可想而知,劳伦斯家族所掌握的财富有多么恐怖。

    这还仅仅只是波士顿财团五大家族之一!

    哪怕像亚当斯、肯尼迪这样的政.治家族在财力上差一些,整个波士顿财团的财富,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顶级家族……这个阶层我这辈子是不可能了。”

    罗杰的语气也有些古怪,不过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思考了片刻,开口道:“几亿美元的大项目肯定是没有,小项目倒是有一个,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拿几千万美元来玩玩。”

第435章 心理医生???

    时间很快来到四月的最后一天。

    当《滚石》专辑的录制进入到收尾阶段的时候,发行六周的《郊区的耶稣》,北美销量也终于迈过了五百万张的门槛。

    这张专辑销量并不理想,六周五百万张,以乐队现在的咖位而言,只能算是及格。

    但这仅仅只是实体销量,如果算上数字版本的网络销量,起码要翻上四倍。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数字版实在是太便宜了,平均不到八美元的价格,相较于实体专辑的二十多美元,相差三倍。

    而且以现在的技术,数字版本的音质并不会比cd版本差多少,即使有少许差别,以绝大多数人的设备和听力,都无法分辨出来。

    反而是价格上的差距,是实实在在的十几美元。

    至于pod或是带有mp3功能的音乐播放器、手机或者其它设备,在2004年的北美,普及度已经是非常高了,不说人手一个,但起码经常听歌的人必然会购买一台。

    除了少数不在乎钱的人,或者是对cd、黑胶情有独钟的群体,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更便宜的数字版本。

    这也让乐队在《郊区的耶稣》这张专辑上的收入锐减。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问题,一张数字版专辑8美元,还要和音乐平台进行分成,落到乐队手中的只有一半甚至更低,而一张实体唱片,乐队至少可以拿到16美元以上,相当于数字专辑的四倍。

    而销量……

    数字唱片的销量潜力确实比实体唱片更高,但整体收入上,必然是下滑的。

    而且随着数字唱片的不断发展,这一现象还会越来越严重。

    不过,数字唱片的发展,对乐坛整体来说是一件好事,互联网媒体的模式拉近了明星和粉丝之间的距离。

    而对于那些顶级明星来说,唱片销售上的收入或许会有所损失,但粉丝数量更多,完全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加倍的赚回来。

    罗杰的经纪人团队中,负责职业生涯规划的皮埃尔-奥瑟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问题。

    在最近一次碰面中,这位满脸横肉的斯拉夫人就严肃地提出,乐队应该考虑拓展收入,尽快摆脱目前这种几乎完全依赖唱片销售收入的“困境”。

    听了皮埃尔-奥瑟的建议,罗杰思考了足足五分钟,反问道:“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这取决于你们的想法,如果不打算转型的话,对于乐坛明星来说,主要收入来源就那么几种。专辑、巡演、广告代言、版权开发、商业演出、以及在其它电视节目中客串演出。”

    皮埃尔-奥瑟停仔细分析了一遍。

    专辑自然不必多提,在这方面的收入上,只会逐年减少。

    但完全放弃出新专辑是不可能的,乐队现在积累下来的作品数量确实不少,但以“年龄”而论,还没到可以吃老本的地步。

    按照皮埃尔-奥瑟的规划,最迟从2005年开始,乐队出新专辑的速度应该降低至每年一张《摇滚圣经》系列、每两年一张其它专辑,直至《摇滚圣经》系列完结。

    而巡演,则应该取代专辑,成为乐队的核心收入来源。

    以乐队现在的影响力,仅仅只举办过三次北美巡演,和一场单场的海外演唱会,这个数量简直是少得惊人。

    至少在未来的五年之中,乐队都应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巡演上,尤其是海外的巡演。

    而海外巡演去哪,这也是有讲究的,非洲几乎可以排除在外,南美洲这样摇滚氛围狂热,但消费能力较低的地区也可以少去。

    欧洲和亚洲,应该成为主要的市场开拓地。

    前者的市场高度发达、成熟,而后者,则是着重于未来。

    至于广告代言方面,皮埃尔-奥瑟认为这可以成为乐队一个相当重要的收入补充,选取合适的品牌,接取三到五个产品的代言,以现在的市场行情,可以为乐队带来每年两三千万美元的收入,也不会占用乐队过多的工作时间。

    只接一两个?钱太少,意义不大。

    接太多?又会影响到乐队的主业,反而得不偿失。

    至于版权开发方面,倒是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继续沿用现有的,也是乐坛最普遍的模式走下去就是了,随着乐队作品的积累,以及影响力的扩散,这一块的收入自然会逐渐增长。

    反而是在商业演出、综艺节目客串上,皮埃尔-奥瑟认为乐队不应该过多的参与。

    虽然这两项收入相当高,但却很容易拉低格调。

    对于定位为超级巨星的罗杰三人来说,为了多赚点钱去拉低自己的逼格,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这样,你和西奥多碰个面,商量个具体的方案出来。”

    罗杰几乎被皮埃尔-奥瑟当场说服,但涉及乐队未来的发展策略,至少也需要一份完善、可行的计划,而不是单听对方的三言两语就做出决定。

    在罗杰原本的计划当中,2006年之前,都应该是大量发行专辑的阶段,而不是侧重巡演。

    但既然专辑收入大幅度降低的迹象已经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罗杰也不会傻乎乎地继续一条道走到黑。

    归根结底,乐队的发展策略,始终是为了利益服务,而不是为了出专辑而出专辑。

    就好像在2001年的时候,乐队为了《燃烧》专辑的宣传,站在了华盛顿当局的立场上,支持对恐怖主义宣战。

    而现在,为了蹭今年大选的热度,放出了《郊区的耶稣》这张反战意味十足的专辑。

    事实上,乐队从来没有站在主战派或者反战派一方,而是始终站在对自己有利的立场上。

    皮埃尔-奥瑟很快就告辞离开,罗杰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也没有回到录音室继续录歌的想法,吩咐蒂娜-林找来当天的报纸,返回别墅中。

    厚厚的一叠报纸上,最上面的是一份《华盛顿邮报》。

    正值大选年,几乎任何媒体上都可以看到驴党和象党之间的口水战,更不要说几乎相当于北美官媒的《华盛顿邮报》了。

    刚翻开报纸,罗杰就从驴党候选人的竞选发言中看到了自己的乐队。

    《郊区的耶稣》这张专辑,被驴党的候选人用来攻击象党的候选人,也就是现任的总统。

    驴党提道:“象党的中东策略是愚蠢的,我们为了这场不必要的战争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是时候停止,接我们的战士回家了!就像《郊区的耶稣》中唱的那样,【生命在循环,但永远无法得到救赎】……”

    “有趣。”

    罗杰想了半天,给出一个不知是好是坏的评价。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罗杰对政.治的理解都很浅薄,也没有兴趣涉足这个堪称恐怖的雷区。

    就连如何将《郊区的耶稣》和这一届大选联系起来,如何炒作,尺度如何把握,这些细节都是由mad唱片的专业人士去完成的,乐队压根没有去参与。

    至于这一届大选的胜利者是驴党还是象党,对罗杰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蹭一波热度就够了,等到大选尘埃落定,专辑的销售高峰期早就结束了。

    《华盛顿邮报》很快被丢到一旁,虽然大选年在北美向来是相当重要的年份,但罗杰对政.治之类向来没有任何的兴趣。

    与其关心白宫内外的博弈,还不如多关注一下娱乐圈内的事情。

    翻了一会娱乐类的报纸,新闻倒是不少,但却没发现什么太值得注意的事情。

    某个当红歌星又出了新专辑。

    好莱坞新生代小花旦酒后在夜店和人大打出手。

    nba头号球星陷入离婚官司。

    ……

    诸如此类,大多以八卦居多,甚至没有多少罗杰关心的名字。

    不过身在娱乐圈,多了解一些乱七八糟的传闻,总归还是有点用处的。

    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

    正看得入神,罗杰突然感觉到肩膀被人拍了一下,突然一惊,差点蹦起来。

    抬头一看,却是安妮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录音室,找了过来。

    “你吓死我了。”

    罗杰松了一口气,心脏却依然还在剧烈地跳动着。

    许多人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十分专注的时候,突然被人吓上一吓,那感觉绝对让人印象深刻。

    “看什么呢?这么专注,叫你半天都不理我。”

    安妮好奇地探出脑袋,却看到报纸上的八卦版面:“【波姬-小丝患上产后抑郁症】??嘁,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八卦了?还是说你对这个四十多岁的老太婆感兴趣??”

    这是一位六零后的好莱坞女演员,按照年龄来算,也差不多是四十岁左右。

    “……”

    罗杰无语的看着安妮,沉默了好一阵,才拿起报纸,指着另外一边说道:“我在看这个。”

    在罗杰的手指处,却是另一个标题:【气候变暖或导致提前进入冰河时期?】

    这是《后天》电影的一篇宣传软文,将这部灾难电影与环保等问题扯到了一起。

    不管这个联系在科学上是否有逻辑可言,总之找到一个看上去靠谱的关联点,然后玩命地吹就对了。

    在宣传上,好莱坞一向没有任何节操可言。

    《后天》这只能算是常规,如《女巫布莱尔》这样引发北美社会动荡,都很常见。

    甚至于后世的《2012》,为了票房而捏造虚假的末日传闻,直接引发了全球性的恐慌。

    而好莱坞的片商们可不会在乎这些,他们只在乎影片宣传的效果是否理想,能赚到多少美元。

    事实上,乐坛也同样没什么节操,只不过在宣传手段上,由于“内容”的局限性,很难像好莱坞那般花样百出。

    安妮单手撑在沙发背上,一个翻跃,直接跳了过来,坐到罗杰身边,问道:“首映式是五月的最后一个周四?”

    罗杰的眼皮微微跳了跳,却是明智地无视了安妮跳脱的举动,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点头道:“对,阵亡将士纪念日档期。这部电影有我们的五千多万美元投资,别忘了去捧场。”

    按照惯例,阵亡将士纪念日档期,是北美暑期档的开端。

    这个假期是五月的最后一个周一,但在这个档期上映的电影,则是在假期之前的周末,提前场则是周四的午夜二十四点,或者说周五的凌晨零点。

    二十世纪福克斯本打算将首映式放到亚洲去举办,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取消了这一计划。

    在最终的计划中,《后天》的首映式仍然在洛杉矶举办,地点是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好莱坞中国剧院。

    依照好莱坞的惯例,越是大制作的商业电影,首映式的规模就越庞大。

    而到场的嘉宾的阵容,也是体现剧组实力的重要部分。

    不单单要邀请好莱坞的明星、导演和大牌制作人,同时乐坛明星、乃至于体育明星,也都在邀请之列。

    作为主要投资人,哪怕是为了自己的投资考虑,罗杰三人也会亲自到场,给《后天》剧组壮声势。

    为了给剧组在后续与院线方的谈判中增添筹码,罗杰还动用了自己的关系,邀请了大量关系不错的乐坛明星。

    关系较近的歌手、乐队当中,除了少数几个档期有冲突,实在无法到场的之外,其它人悉数答应前来捧场。

    当然,这也不仅仅只是给罗杰捧场。

    像是【金属猴子】、【a】这个级别的乐队也就罢了,诸如雷蒙娜-拉维尼,或是吉姆的【闪现】乐队,这一级别的乐队,在投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的首映式上走一圈红地毯,蹭一波镁光灯,对于自身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

    毕竟,对于明星这个职业来说,曝光度始终是相当重要的事情,不在乎曝光度的只是极少数个例。

    随口聊了几句,罗杰突然想起了什么,抬头问道:“对了,瑞克他们呢?怎么就你一个过来了?”

    从《滚石》专辑进入录音阶段开始,绝大多数时间里,乐队的就餐问题都是在罗杰家里解决的。

    毕竟就在一座庄园内,足够方便,罗杰也不在乎多添几双筷子或者几副刀叉的钱。

    “今天蹭饭的只有我一个,瑞克的女朋友今天刚回洛杉矶,有约会。格雷西和米娅要和新队友排练。”

    安妮正说着,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至于贾森……他说约了心理医生。”

    “???”

    罗杰一脸懵逼:“心理医生???”

第436章 这是最后一次

    在罗杰的追问之下,安妮憋着笑,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贾森的“问题”。

    简而言之,这家伙在几个月前,一次趴体上嗑药嗑嗨了,和一群男男女女搞在了一起,场面简直不可描述。

    从那以后,贾森发觉自己的取向出现了问题。

    变得……男女通吃,可攻可受。

    嗯,这很摇滚圈。

    但却让贾森感到十分困扰,毕竟在此之前,贾森是一个实打实的钢铁直男。

    于是,这家伙决定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

    “大概就是这样了,贾森认为心理医生可以帮他扭转自己的取向。”

    安妮嘴里咬着一只鸡腿,口齿不清地说着,小脸上沾满了油迹。

    像是一只小花猫一般。

    “这事……”

    罗杰也感到颇为好笑,却又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即便是在奇葩满地走的摇滚圈里,贾森也算是奇葩中的奇葩了。

    无语了好半天,罗杰依然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发笑,发泄似地将筷子戳进餐盘中的鸡翅上,嘴里不停碎碎念着。

    “对了,说到投资。”

    安妮嘲笑了半天贾森,突然想起乐队在《后天》中投入的五千多万美元,开口问道:“你估计《后天》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收入?”

    “连成本一起算上,大概七八千万到一亿美元左右吧。”

    罗杰只记得前世《后天》的票房很高,但具体有多少,却是不怎么清楚。

    而且只有那个并不存在的上帝才知道,这个世界的《后天》,能否取得和前世一样的成绩。

    犹豫了一下,罗杰还是给出了一个趋向于保守的答案:“按照好莱坞的规则,我们这笔投资,利润大概会在百分之三十到一倍之间。”

    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百,这个浮动跨度相当大,但却也是好莱坞产业的常态。

    就连那些从业几十年的老手,都不敢保证自己对票房的预测能有一半的准确率。

    在罗杰的印象当中,唯一一个能够准确预测商业电影票房的公司,叫做【cinemascore电影市场调研公司】。

    这家总部位于拉斯维加斯的院线市场调查机构,对投资一千万美元以上的主流商业电影最终票房预测误差范围仅有百分之六,这已经是相当恐怖的数字了。

    但即使是cinemascore,也需要依靠上映后一至三天的观众反馈,才能给出准确的预测。

    至于说上映之前,没有人能够清楚地知道一部电影能够拿下多少票房。

    好莱坞毕竟不是华尔街。

    “听说这笔资金要三年以上才能收回来?”

    安妮似乎是吃饱了,擦了擦嘴角,问了一句,不等罗杰回答,又继续问道:“你知不知道乐队账户上还有多少钱?”

    “一千万?差不多是这个数吧,四月份到账的钱有一大半都交给irs了,剩下的没多少。”

    罗杰确实没怎么关注乐队账户上的资金变化。

    账户余额这项数据,在会计师每周例行提交的报告上都有,但需要罗杰关注的事情太多,一些不是太重要的事情,看过之后转头就忘记了,只有一点模糊的印象。

    罗杰不清楚安妮为什么问起这个问题,疑惑地问道:“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

    “1100多万美元,接下来七月份和十月份的账期加起来,估计还能有五六千万美元的收入。公司账户上……如果今年进行股东分红的话,我们大概能拿到五千万左右。姑且算《后天》的收益今年就能到账,往高了算,全部加起来,我们到年底大概能有两亿美元的资金。”

    安妮简单地算了一笔账,不过从报数据的流畅程度以及安妮的数学水准来看,应该是早就算好,然后背下来的。

    算完之后,安妮盯着一头雾水的罗杰,认真地说道:“你谋划的那件事……如果最终成功,也需要拿出真金白银去买吧?总不可能学那个黑……。”

    安妮差点说出一个n开头的单词,好在及时反应过来,又憋了回去,重新说道:“总不能学那个黑人,用几千万美元去买价值几十亿美元的东西。”

    罗杰立刻明白了安妮的意思,也知道对方担忧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担心罗杰的计划出现漏洞,或者干脆就是利令智昏,直接打算“明抢”。

    学黑人天王的手段?用几千万美元去“买”价值几十亿美元的版权?

    不是不可以,但得不偿失。

    黑人天王敢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那个年代的版权法律不够完善,漏洞较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背后站着帮亲不帮理的黑人团体。

    而在和黑人团体反目成仇之后,又躲在了岛国人的庇护之下。

    如果罗杰三人这么做?

    可不会再有第二个“索尼”出来保护自己了。

    atv/索尼音乐版权公司成立以来,索尼为黑人天王承担了多少压力?却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反而还在内斗中消耗了大量的力量。

    有这个前车之鉴在,其它的巨头们,都会无比谨慎。

    “别担心,我不会学那个家伙。”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十亿到十五亿美元,这个价码足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还有一半的话罗杰没有说完,以这个价码,依然有至少一倍以上的利润。

    如果借助合适的机会炒作一番,或许还会更高。

    安妮眉毛一挑,追问道:“钱从哪来?十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赚到这么多钱。”

    “别说一两年了,五年之内赚十亿美元都很难。”

    罗杰赞同地说了一句,然后却又理直气壮地说道:“我也没打算赚够十亿美元啊,你难道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贷款吗?”

    安妮:“……”

    罗杰看了看安妮,继续说道:“这笔钱也不需要全部由我们来出,按照协议,我们只需要出三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百分之四十的版权。最多,也就是五亿美元,我们自己能凑出一两亿,剩下的完全可以通过贷款来解决。”

    “……”

    安妮盯着罗杰看了半天,有些犹豫地问道:“贷款三到四亿美元?风险会不会太大了?”

    三四亿美元的贷款,以乐队拥有的“财产”来计算,难度确实是有的,但也并非做不到。

    mad唱片的股权、过去十几张专辑的版权、乃至于拿还没有交易到手的,归属于【atv/索尼音乐版权管理公司】的那些版权来做抵押,通过贷款的审批并不困难。

    “如果到了版权交易的那一步,这件事就不会再有任何风险了。”

    罗杰摇了摇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细说下去,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安妮,如果你不想冒险,可以选择退出,我不会怪你。”

    “退出?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但和你们一起承担风险的勇气还是有的。”

    安妮看了一眼罗杰,有些无奈地说道:“罗杰,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我不懂,我知道你野心很大,我只希望你不要太过冒进了,你才二十四岁,时间永远站在我们这边。”

    罗杰总觉得安妮今天的表现十分反常,想要问,但却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犹豫了一会,罗杰还是决定,将疑问憋回肚子里。

    相处了这么久,互相之间都非常的了解,如果有必要,安妮自然会说出来。

    既然她自己不说,那也没必要去追根究底。

    两人对视了片刻,罗杰用力点点头,说道:“好,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

    纽约,曼哈顿。

    索尼娱乐北美公司总部。

    这栋大楼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几乎和索尼北美公司差不多同时建立,也完完全全属于索尼。

    在大楼顶层的办公室中,索尼北美公司的最高负责人,霍华德-斯特林格迎来了一位自己绝对不愿意见到的客人。

    “我方的要求,您现在应该已经清楚了,如果有什么困惑之处,我很乐意为您解答。”

    坐在霍华德-斯特林格对面的,是一位在北美娱乐圈内大名鼎鼎的讼棍。

    白人,身材消瘦,西装熨得笔挺,打着一条枣红色的领带,显得一丝不苟。

    但那双阴鸷的眼睛,却充分显示出这位律师的性格。

    见霍华德-斯特林格没有开口的意思,约翰-布兰卡站起身,说道:“既然贵方没有疑问,那么还请尽快予以书面答复。如果在十个工作日内……”

    说着,约翰-布兰卡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腕表上的日期,继续说道:“也就是北美东部时间4月15日之前没有得到贵方的回应,我的代理人不排除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可能。”

    “那么,我就不耽误您的时间了。”

    说完,约翰-布兰卡不等对方回话,提起公文包,转身离开了霍华德-斯特林格的办公室。

    霍华德-斯特林格脸色铁青,从微微颤抖的手臂上,可以看出这位索尼北美公司总裁的心情,有多么难以平静。

    在霍华德-斯特林格面前的书桌上,躺着一份只有几页纸的文件。

    就这么薄薄的几页纸,若是处理不好,却足以带给索尼一场巨大的地震。

    《atv/索尼音乐版权管理公司股东退股清算通知》

    在被遮挡起来的最后一页末尾,有一个潦草的手写签名。

    michael-joseph-jefferson。

    米迦勒-约瑟夫-杰佛逊。

    ……

    索尼旗下的子公司有很多,包括索尼音乐、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索尼电子娱乐等等。

    要说盈利,atv/索尼音乐版权管理公司在索尼体系中的排名并不算靠前,但这家公司对于索尼在音乐市场,乃至于整个索尼娱乐体系中占据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单以价值而论,保守估计,在索尼集团的版权库中,atv/索尼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一!

    如果米迦勒-杰佛逊退出,按照当初成立atv/索尼时的协议,这个该死的黑人可以带走公司绝大部分的版权,留给索尼的,只剩下一堆毫无价值的股权证书,和纸片没什么区别。

    尽管要激活退出机制的条款有种种限制,或许打上十几年的官司都无法解决,但重点不在于米迦勒-杰佛逊是否能够成功,而是这个家伙有了将索尼一脚踢开的想法,并付诸于行动!

    这才是让霍华德-斯特林格无法接受的。

    索尼的董事会,也绝对无法接受这件事的发生。

    霍华德-斯特林格不在乎索尼的利益,但如果在自己的任期内发生这种事,霍华德-斯特林格可以肯定,自己在索尼的日子,绝对是走到头了。

    就算离开索尼,背上这个难以抹去的污点,也几乎不可能在同行业当中找到符合自己地位的新工作。

    他凭什么有这样的胆量?

    没有索尼的庇护,那个该死的黑鬼拿什么面对整个北美乐坛的排斥?

    霍华德-斯特林格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是米迦勒-杰佛逊找到了新的靠山,不再需要索尼。

    紧接着,霍华德-斯特林格立刻想到了去年发生的事情。

    ***案。

    外界对于这起案件有诸多的猜测,但霍华德-斯特林格自己却十分清楚这背后是怎么回事。

    这是索尼对米迦勒-杰佛逊的警告:我手上有你的把柄,你最好老老实实合作,不要起不该有的心思。

    或许,这份退股清算的要求,就是对方对索尼的警告?

    反过来警告自己?

    想到那个家伙的性格,霍华德-斯特林格越来越觉得这个推测足够可信。

    不需要任何证据,从过去几十年里,那个黑人的行事风格上,就可以推断出来。

    霍华德-斯特林格气极反笑,嘴角挑起一个阴鸷的弧度,用只有自己才听得到的声音说道:“那就看看,你能做到什么地步吧。”

    思考了许久,霍华德-斯特林格弯下腰,在最下层抽屉上的密码锁上拨动一阵,打开抽屉,找出一个文件袋。

    打开看了一眼,里边是一份体检数据,没有署名。

    确认自己没有拿错东西,霍华德-斯特林格重新锁好抽屉,打乱密码锁,将文件袋用胶水密封起来,霍华德-斯特林格按下桌上的呼叫铃。

    很快,秘书就推门进来。

    “这份文件复印一下,给所有总监级别以上的高层送一份。”

    霍华德-斯特林格先是拿出约翰-布兰卡送来的声明,然后又拿着密封好的文件袋,说道:“这份资料你亲自去送,到皇后区,找……”

第437章 有钱就会变胖?

    录制专辑的工作很平淡,甚至可以说是枯燥。

    每天在录音室里消磨掉六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偶尔处理一些文件工作,然后就无事可做。

    好在打发时间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比如收入,的情况下,过得无聊一些,总比累成死狗要强得多。

    结束了每周例行的健身之后,罗杰简单地冲了个澡,换上一身宽松的休闲服装,站到体重计上,看了一眼上边的数字。

    164。

    按照北美的产品标准,单位是磅,大约相当于不到75公斤。

    “是不是人有钱了就会变胖?”

    罗杰摇了摇头,走到沙发上坐下,从理查森手中接过一罐啤酒,抱怨道:“我比五年前胖了快二十磅了,再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我的腹肌就会变成一整块。”

    以罗杰的身高来说,现在这个体重差不多算是健康意义上的“标准体重”,并且由于保持着每周至少两次健身的缘故,身材看上去也相当不错。

    至少肚子上是八块腹肌,而不是一坨肥肉。

    但这个体重上涨的趋势,却让罗杰有些担忧。

    当然,仅仅只会在注意到自己体重的时候,才会产生这种情绪。

    而到了餐桌上,立刻就会忘掉。

    听了罗杰的话,理查森撇撇嘴,用一种十分怪异的语气说道:“我比五年前胖了一百二十磅。”

    呃……这是一个悲伤的话题。

    胖子体重增长的速度,就和财富增长的速度差不多。

    或许还要更快一些?

    反正如今的胖子,体重已经逐渐开始朝着四百磅大关逼近,让人忍不住怀疑这家伙会不会有一天胖到站都站不起来。

    “以你的生活习惯,倒不如说五年只增加了二十磅体重,这才是让人感到惊讶的事情。”

    安妮也忍不住吐槽道。

    坦白说,罗杰的生活习惯确实不怎么健康。

    除了坚持健身这一点之外,其它的一切都和“健康”这两个字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

    饮食方面就不说了,罗杰喜欢吃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三高食品。

    作息方面,工作期间倒是还好,一旦到了假期,黑白颠倒那都是家常便饭一般。

    而且罗杰还有酗酒的毛病,除了脂肪之外,酒精同样也是非常容易引起肥胖的诱因。

    安妮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罗杰这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身材竟然没有变成理查森那样。

    再想到自己为了保持身材,拼了命一般地运动和节食,偶尔才会放开大吃一顿,平时在饮食上几乎可以说是在虐待自己的胃,才能勉强保持一个好身材。

    每每想到这里,安妮就气得想在罗杰的脸上狠狠挠上几爪子。

    虽然取向方面和正常人有所不同,但任何一个女人,都不会不在意自己的外表。

    身材当然也是外表的一部分。

    在身材和体重方面,事实上,安妮还有第二个“未解之谜”。

    “话说起来,瑞克,嗑.药的人不是都很瘦吗?为什么你会胖成这样?”

    “某种激素分泌异常?具体我也弄不明白,大概和我曾经尝试戒掉那玩意有关。”

    理查森有些不确定地回答道:“我的医生是这么说的,除了喝凉水都长肉之外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坏处。”

    “你最好还是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我可不希望你的健康出什么问题。”

    罗杰随口提醒了一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胖子这样的状况显然是不正常的。

    虽然说三百多磅的体重在北美也不算罕见,但胖子这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太吓人了点。

    于公于私,罗杰都不希望胖子的健康出现什么状况。

    理查森显然也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太对劲,点了点头,说道:“我有预约明尼苏达的梅奥诊所总部,但排队要排到年底去了。”

    北美的医疗水平确实足够发达,但其它方面就不尽如人意了。

    稍微好一些的医院和医生,预约的周期都是非常漫长的,有许多重病患者甚至撑不到排队结束。

    这倒不是说北美的医生太少,或者病人太多,而是因为医生太懒,想什么时候工作就什么时候工作,想工作多久就工作多久。

    普遍来说,一天能接待一个病人,就算是很勤快,很敬业的医生。

    如梅奥诊所这种排名靠前的医院的主诊医生,一周,甚至一个月只接一个病例,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而且,北美的医疗体系在收费上也同样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个在不可描述国度几百块钱就能治好的小病,在北美花掉几万美元,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若是要用到救护车,或者需要接受手术,那更是天价,如果没有全额的医疗保险,一个不在普通医保报销范围之内的病症,足以让中产家庭破产。

    当然,以胖子的身家,倒是不用担心看不起病这个问题,但排队预约这个问题仍然没什么脾气。

    除非砸几百万美元去“插队”,否则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等。

    “北美的医疗体系……”

    罗杰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在医院中醒来的,当然知道这个国度的医疗体系有多么的糟糕。

    但这是北美建国以来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哪怕是白宫都改变不了,罗杰也只能抱怨两句,就转移了话题:“加里昨天给我打过电话,他们马上要开始全球巡演,希望我们能接任公司董事长的位置。瑞克,你有兴趣吗?”

    按照mad唱片刚刚成立时的约定,董事长的位置在三支乐队之间轮换,两年换一次,至于人选,则由每个乐队自己决定。

    【金属猴子】乐队是第一任,时间早就过了,罗杰三人和【a】乐队都很忙,没有时间去兼顾公司的事情,也就让加里-贝尔一直凑合干着。

    但现在【金属猴子】乐队有自己的计划,无法再兼顾公司的运营,这个位置自然要有人接手。

    【a】乐队还在巡演当中,能够接手的只剩下罗杰三人。

    理查森还没开口,安妮就不满地插话道:“为什么不问我?”

    “你?”

    罗杰瞥了一眼安妮:“你不是对这些事没兴趣吗?”

    “我不管,你也得问我的意见!”

    安妮无理取闹中。

    罗杰和胖子交换了一个无可奈何的眼神,开口道:“好吧,安妮,你对董事长这个位置有兴趣吗?按照当初的约定,我们可以在这个位置上坐两年。”

    “我不干。”

    安妮满意地丢给罗杰一个“算你识趣”的眼神,摇头道:“这种事你们两个搞定就好了,我只负责玩!”

    我就知道!

    你tm没兴趣,还非得让我再问一遍!!

    女人这种生物好烦!!!

    罗杰心里暗骂了一句,无奈地看向胖子,问道:“瑞克,这件事交给你怎么样?”

    “你自己来不行吗?”

    理查森犹豫着说道:“虽然没规定,但我觉得加里和埃文应该更希望你来坐这个位置。”

    mad唱片的董事长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个吉祥物,并不会像其它商业公司那样频繁地参与到公司的运营当中。

    乐队队长亲自去坐这个位置,和一个乐队队员出面,虽然区别都不是太大,但意义上来讲却是不一样的。

    “我没时间。虽然公司的董事长不需要参与日常经营,但需要处理的事情也不会太少。”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很多必须上报董事会,但没必要全体董事投票的决策,必须要董事长来批。工作量不会太大,但也要牵扯不少精力,最近一两年,我要盯着米迦勒-杰佛逊那件事,顾不上公司那边。”

    “那行吧,交给我好了。”

    理查森只是犹豫了片刻,就点头答应下来。

    “这两天你抽空去一趟公司,和加里交接一下。”

    见胖子答应,罗杰也松了一口气。

    mad唱片内部的环境还算是纯粹,不像那些臃肿的大公司一样,存在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

    人事斗争当然存在,这是任何一家商业公司都无法避免的问题。

    但在mad唱片,由于三支乐队之间良好的关系,以及大体上一致的利益立场,由于人事斗争所导致的内耗,被压制到了最低。

    至少在董事会内部,几乎不存在因为利益而产生的矛盾。

    ceo兼总裁卢西恩-格兰奇也算得上大权在握,几名副总裁都是股东的传声筒,根本影响不到卢西恩-格兰奇的地位。

    人事斗争只存在于更低一级的总监级别,对公司实际上的影响不算太大。

    除了运气、实力、以及罗杰一定程度上的“先知先觉”以外,这也是mad唱片这几年能够高速发展的最大原因。

    避免了内耗的损失,自然就能将更多的力量用于外部扩张。

    “我明天就去好了。”

    理查森点头答应下来,又问道:“上次你说的那件事,要现在和加里谈吗?”

    三支乐队在mad唱片的发展策略上略有分歧,虽然分歧不大,但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迟早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罗杰私下里和安妮、理查森谈过。

    由于安妮对这些经营方面的事情没兴趣,更多的还是和理查森交流意见。

    两人都认为,最好能够说服只想着安稳赚钱的加里-贝尔,如果做不到,也应该尽早思考对策,而不是等到矛盾出现了,再去想着如何解决。

    “先不要着急。”

    罗杰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帮我约一下加里,这个周末邀请他来我这做客,我亲自和他谈。”

    虽然说三支乐队十几名成员之间都算是不错的朋友,但在正事上,“阶级分层”还是很明显的。

    三个队长算是最高一级,互相平等,其它正式成员就要差一些,如贾森、格雷西这样的编外成员就要再低一等。

    比如说和加里-贝尔去谈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必须得罗杰亲自出面,如果让理查森去谈,就显得分量不足。

    这种“阶级”只体现在相对重要的正事上面,平时倒是不存在这种近似于上下级的关系。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公私分明的一种体现。

    在太平洋对岸很难看到的一种特殊文化。

    “你们两个聊完公司的事了吗?”

    安妮不耐烦地问了一句:“都五月份了,你们的专辑什么时候能录完?”

    乐队成立以来的惯例。

    录制一张专辑的时候,安妮总是速度最快的那一个。

    而罗杰则的进度则永远是倒数第一。

    刚刚进入四月下旬的时候,安妮就搞定了自己的工作,而现在已经是五月上旬,罗杰连人声的部分都还没有搞定,还差最后一首《我无法满足(i.can't.get.no.satisfaction)》。

    至于贝斯……

    按照格雷西的进度来看,罗杰在录完人声之后,至少还要再录两首贝斯。

    这些加起来,保守估计也得一个礼拜才能完成。

    “我还差最后半首歌,《思念你()》录了一半,最慢两天就能搞定。”

    胖子也说出了自己的进度。

    “你们的效率真差劲。”

    安妮小声抱怨了一句,看向罗杰,问道:“所以,接下来我们的计划是什么?”

    在皮埃尔-奥瑟提交了新的发展策略规划之后,乐队内部进行过几次讨论,同意将巡演作为未来几年的主要工作。

    但和制作专辑不同,巡演不是简单的筹备上一两个月,马上就能开始办的。

    哪怕再怎么简化流程,单单只是让歌迷们拥有充分的时间来安排行程、购票等等,最起码也要提前半年开始宣传。

    而mad唱片那边,甚至还没有给出一个大致的巡演计划出来,宣传根本无从谈起。

    保守估计,等到乐队的巡演开始,起码也要到年底,乃至于明年。

    《滚石》专辑在六月份就会发行,即使要频繁参与宣传,最多也就工作到七月底,最迟也就到八月初。

    这就意味着乐队在八月之后的档期上是一片空白。

    至少四个月的空白。

    “下一部《摇滚圣经》,或许两部。”

    罗杰想了想,说道:“先录音,等到明年再发行。如果还有空余时间的话,就去给明年的格莱美拉票。”

    “新的《摇滚圣经》?”

    安妮眼睛一亮,问道:“什么类型?名字想好了吗?”

    “既然大家已经知道《摇滚圣经》是我们的作品,那也就不用在意暴露身份的问题了。”

    罗杰考虑了片刻,开口道:“迷幻摇滚,《月之暗面》。”

第438章 交给歌迷们决定

    毫无疑问,平克-佛洛依德(pink-floyd)的《月之暗面》,是罗杰所经历的两个世界加起来,唯一一张挑不出任何缺点的迷幻摇滚专辑。

    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另类意义上的完美。

    专辑中的第四首单曲《时光(time)》早在1999年的时候,就随着《a&b》专辑,发行了一张单曲。

    不过既然《摇滚圣经》系列真正作者已经公开,这一点并不会成为发行《月之暗面》的阻碍。

    版权方面也同样不存在任何麻烦。

    但是,还有一句话,叫做“计划不如变化快”。

    在《滚石》专辑的录音还剩下最后一点收尾工作的时候,卡尔-瓦伦丁带着一封有数百名核心粉丝签名的“抗议信”,找上了罗杰。

    “抗议?”

    罗杰十分纳闷地拆开信封,拿出厚厚的一叠信纸:“我最近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吧?”

    “你承诺过的某件事拖了太长时间。”

    卡尔-瓦伦丁显然已经看过这封信了,事实上,一般的粉丝来信都是由这个才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来处理。

    只有卡尔-瓦伦丁认为信件中的内容足够重要,重要到必须由乐队亲自处理的,才会转交到罗杰或者其它人手上。

    自卡尔-瓦伦丁加入罗杰的经纪人团队以来,事实上,这还是第一封转交给罗杰的信。

    罗杰简单地看了一下,问题还是出在去年的雷丁&利兹音乐节上。

    《天堂的阶梯》这首歌被粉丝们期待了超过四年,live版本发行之后,有许多粉丝认为,这会是乐队下一张专辑的核心单曲。

    尤其是罗杰亲口说出下一张专辑《滚石》会是一张带有布鲁斯摇滚风格的专辑之后,粉丝们的期待值达到了顶点。

    然而,在两周之前,《滚石》专辑的先导单曲被挂到了音乐平台上之后,这群人发现,《滚石》中所谓的“布鲁斯摇滚”,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于是,在几位影响力较大的粉丝“领袖”的鼓动之下,这封抗议信就被送进了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

    “所以说,他们想要《天堂的阶梯》?”

    信件的内容并不长,虽然很厚,但光是数百位粉丝的签名,就占去了十几页纸。

    罗杰一目十行地扫过,几分钟的时间就看完了。

    把信封扔回桌子上,有些苦恼地看着卡尔-瓦伦丁:“可是这首歌我打算放在《布鲁斯圣经》里,这张专辑的其它歌,我到现在还没什么头绪。”

    配得上《天堂的阶梯》的歌实在太少,如果把范围缩小到“布鲁斯摇滚”,以及“近似的主题”,那就更少了。

    毫无疑问,这首歌是一首伟大的摇滚单曲。

    但以它为核心,构建一张专辑,难度也是非常惊人的。

    前世的齐柏林飞艇,也仅仅只能做到为它配上几首风格、主题都不算十分契合的布鲁斯摇滚。

    即便如此,那张专辑,也堪称七十年代最伟大的专辑。

    《四种符号(led.,又叫【齐柏林飞艇四】)》。

    “我的建议是,最好重视这些粉丝们的诉求。即使完整的专辑拿不出来,先单独发行单曲也是可以考虑的。”

    卡尔-瓦伦丁显然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开口道:“期待《天堂的阶梯》的粉丝很多,如果这份期待一直得不到回应,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当然,这并不是让你们立刻拿出新的作品来,但是不要再拖一个四年,粉丝们等不了那么久。”

    明星和粉丝之间,就和男女恋爱没什么区别。

    讲道理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谁家的女朋友在吵架的时候会跟你讲道理?

    不管谁对谁错,只管哄就对了。

    然后再摆出一个“道歉认错改”的姿态,轻轻松松就能安抚好这群炸毛的小家伙。

    然而,这个姿态并不是那么好做的。

    尤其是在《天堂的阶梯》这一级别的作品面前。

    这首歌已经卡了好几年时间,一直没有任何的进展,罗杰也感到十分头痛,下意识地低骂了一句:“tm的,大不了老子就把《四种符号》照搬过来!”

    “什么?”

    卡尔-瓦伦丁显然没有听清楚罗杰的自言自语。

    “没什么,这件事我会尽快处理。”

    罗杰摆了摆手,停顿了几秒,又突然问道:“对了,乐队的网站,现在是谁在管?”

    “讨论区板块是我负责,其它的是mad唱片运营部的人在代理。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现在暂时不需要,过几天可能就需要了。”

    罗杰再次摆摆手:“你先回去吧,保持电话畅通,最晚两天之内我会联系你。”

    …………

    理查森的录音任务早就完成了,自从接任了mad唱片的董事长之后,就一直在公司里坐班,只有有事的时候才会和罗杰碰面。

    至于安妮,这家伙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搞什么,已经快一个礼拜没有出现了。

    不过关系到乐队的下一步发展计划,罗杰一个电话,将两人叫来自己的庄园里,简单地说了一遍卡尔-瓦伦丁带来的消息,然后询问两人的意见。

    “事情你们现在了解了。”

    罗杰拿出两叠a4纸,分给两人,说道:“这些是我准备好的一些歌,版权注册正在走流程,你们先看看。”

    两叠曲谱一共十几首歌,分别是《月之暗面》专辑的十首歌,以及《四种符号》专辑的八首歌。

    以安妮和理查森两人的音乐素养,从曲谱上判断一首歌的质量好坏,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做出的评判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理查森的速度要快一些,半个多小时就看完了所有的曲谱,放回桌子上,思考了片刻,开口道:“《月之暗面》暂且不说,后边的八首歌,从曲谱上来看,不太适合做成《天堂的阶梯》那种风格,有一定的冲突。”

    “而且每一首歌风格都不同。”

    安妮补充了一句。

    “这是我现在能做到的最好水平。”

    罗杰有些无奈地说道:“《天堂的阶梯》这首歌太过于完美,没有可以做修改的地方,想要扩充也做不到,只能拿其它歌来搭配。然而重新写新歌,风格必然不可能完全一致。”

    像是《郊区的耶稣》这张专辑,虽然是几首歌组成的一首超长“单曲”,但几首歌都讲述的同一个故事,在完全相同的框架内完成。

    事实上,这些歌本身讲述的就是“郊区的耶稣”这个角色的成长,将一个故事拆分开来,分成了几首不同的作品。

    举个不太合适的比喻,他们就好像是《权利的游戏》、《列王的纷争》、《冰雨的风暴》、《群鸦的盛宴》以及《魔龙的狂舞》。

    五部合并在一起,就是《冰与火之歌》。

    而齐柏林飞艇的《四种符号》,却并非如此。

    它就好像是罗伯特-乔丹的《天空之火》、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繁星若尘》、柯南-道尔的《血字研究》、埃德加-爱伦-坡的《黑猫》……

    甚至于还混入了但丁-阿利基耶里的《炼狱》。

    可以说,《四种符号》这张专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混乱的大杂烩。

    它当然是一张成功,而且出色的专辑。

    但在摇滚音乐的历史上,大杂烩到这种程度的专辑里,《四种符号》也是唯一一张在商业和口碑上都取得了成功的作品。

    riaa认证专辑销量第六、ifpi认证专辑销量第三,足以说明它的出色。

    甚至于出色到了它几乎能够代表【齐柏林飞艇】这个名字。

    哪怕有着两世为人的体验,罗杰也无法对此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更加无法确定,这张专辑是否能够在这个世界、这个年代,依然取得前世一样的成就。

    在《a&b》专辑某种程度上的失败之后,对于大杂烩风格,乐队不得不保持谨慎的态度。

    如果说在一张普通专辑上失手,那还是一件勉强可以接受的事情。

    毕竟乐队也不是没有过销量不那么出色的作品,比如说为了履行合约而拿出来凑数的三张专辑。

    任何一个明星,也不可能保证每一张专辑、每一支单曲都取得惊人的销量,总有那么些卖得不怎么好的作品。

    但若是这样的失败出现在了《摇滚圣经》系列上,无论是对这个系列,还是对乐队本身,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也是罗杰几年以来,在《布鲁斯圣经-天堂的阶梯》的进度没有丝毫进展的情况下,依然始终拿不定注意,是否要将《四种符号》原封不动照搬过来的最大原因。

    “风险太大。”

    理查森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a&b》的失败,我不想再经历一次。”

    严格来讲,《a&b》并不能算是一张失败的专辑,但它的销量是在拆分重新发行之后,才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

    在第一版发行的时候,这张专辑的销量并不能够让人感到惊喜。

    以乐队其它专辑的成绩来对比,第一版的《a&b》,尽管为乐队的转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在商业上,它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但是我觉得,有《天堂的阶梯》这一首歌,专辑的销量肯定是不用担心的。”

    安妮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想想吧,live《雷丁&利兹》都卖出去了两百多万张,这全是靠《天堂的阶梯》这首歌,而且它还是一个音质烂到让人无法忍受的live版本!如果拿出制作精良的录音室版本,想想看,会有多少歌迷为之疯狂?”

    “这八首歌的质量都很高,和《天堂的阶梯》同档次的作品也有两三首……”

    虽然理查森不喜欢混搭,但也不得不承认,罗杰拿出来的这些歌,单独来看,都是相当出色的作品,只是放到一起会显得不那么合适。

    犹豫了片刻,理查森继续说道:“还是风格的问题,虽然都是布鲁斯摇滚,但风格差异还是太大了点。”

    复杂而多层次的《黑狗()》。

    盛大、华丽的《摇滚()》。

    怪诞无比的《永恒战役(the.)》。

    以讽刺为主题的史诗《天堂的阶梯()》。

    带有嬉皮士风格的单曲《迷雾山脉之舞( .hop)》。

    令人胆战心惊的《四棍()》。

    轻柔的民歌《前往加州()》。

    以及启示录一般波澜壮阔的《决堤之时()》。

    尽管都在布鲁斯摇滚这个大的框架之内,但八首歌,却是截然不同的八种风格。

    某种程度上来说,《四种符号》这张专辑,几乎覆盖了“布鲁斯摇滚”这个音乐类型中的一切分支。

    从“史诗感”这个角度来讲,它确实足够出色。

    但对于大多数对音乐的理解不够深的歌迷们来说,这张专辑太复杂,容易让人感到困惑。

    也就很难欣赏到混乱背后那种独特的美感。

    这也正是胖子所担忧的。

    罗杰摇摆不定,安妮和胖子又是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争执了近一个上午,依然没能讨论出个结果来。

    “总之,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

    罗杰打断了两人的争论,开口道:“1,先发行《月之暗面》,《天堂的阶梯》以单曲的形式发行,先满足歌迷们的期待,至于《布鲁斯圣经》,以后慢慢做,什么时候有灵感了再说。”

    这就是采取“拖”的策略了。

    在这张专辑上卡了足足四年的时间,罗杰已经不认为自己还有能力,依照《郊区的耶稣》、《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模式来完成它。

    或许直到几十年后,这张专辑都无法做出来。

    或者是干脆舍弃掉《天堂的阶梯》,以及齐柏林飞艇,用其它乐队的作品来替代。

    后者的难度要低很多,但从个人感情上来讲,【齐柏林飞艇】若是无法出现在《摇滚圣经》系列中,对罗杰来说,绝对是最大的遗憾。

    摇了摇头,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罗杰继续说道:“2,就拿这八首歌出一张专辑,这个选择有些冒险,你们来决定。”

    “我选1。”理查森毫不犹豫地说道。

    “我选2!”不怎么参与乐队决策的安妮这次难得地没有弃权,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两人的投票互相抵消,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罗杰。

    “我弃权。”

    罗杰如果能够做出决定,也不至于拖了四年还没有个结果。

    头痛地揉了揉额头,罗杰拍板道:“既然咱们决定不了,就交给歌迷们去选好了。”

第439章 取决于你

    距离第一次接触到摇滚乐,已经过去了两年半的时间。

    从三年前那个十一月的演唱会过后,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就抛弃了过去最爱的嘻哈音乐,成了【darkness】乐队的死忠粉丝。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演唱会之后,克伦威尔-普利斯特不但收获了新的“业余爱好”,也挽回了自己的爱情。

    短短两年过去,这个混血儿依然处于北美社会的最底层,但已经是一个勉强算得上称职的父亲了。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很爱自己的儿子,但自从女友怀孕之后,一直催着自己结婚,这让克伦威尔-普利斯特颇感苦恼。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当然是爱着自己的女友的,但却不想这么早安定下来。

    怎么说也要等到收入再高一些,最起码有钱把房子重新修葺一下吧?

    虽然以现在的收入来看,似乎有点遥遥无期。

    但一家人在一起,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并不一定需要那纸结婚协议来证明,至少在西方的文化当中,组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爱和后代,而不是结婚与否。

    有了孩子之后,克伦威尔-普利斯特的生活愉悦了不少,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了些。

    虽然那个才几个月大的小家伙哭闹的时候很招人烦,但在安静下来的时候,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让克伦威尔-普利斯特暂时忘记微薄的薪水和令人头痛的信用卡账单,心里只剩下温暖。

    当然,和任何一个婴儿一样,当他哭起来的时候,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恶魔。

    刚刚躺到床上,将笔记本电脑放到腿上,还没开机,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就听到了儿子的哭喊声。

    一同响起的,还有女友的呼唤声:“k?你可以去照看一下小莱利吗?”

    仅仅只犹豫了五秒钟,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就做出了绝大多数男人都会做出的选择。

    假装没有听到,将麻烦丢给女人去处理。

    “k?你在吗?”

    “k?法克!你这家伙是不是又在偷懒了!!”

    “可怜的莱利,你爸爸不想管你,到妈妈这来……”

    女友的声音从楼下来到了楼上,克伦威尔-普利斯特连忙带上隔音效果出色的耳机,打算逃避掉这个夜晚。

    按照过去的经验来看,想要让那个小恶魔安静下来,重新变成可爱的小天使,最起码也要两三个小时。

    自从那场演唱会过后,摇滚乐,就成了克伦威尔-普利斯特逃避现实和打发时间最好的工具。

    “有研究表明,女人每天会引起3.2个麻烦,如果有了孩子,这个数字会上升到9个,并且孩子本身还会带来额外的14.7个麻烦……可惜我回不到单身了。”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嘴里嘀咕着不知道从哪个民科论文中看来的数据,一边熟练地启动笔记本电脑。

    登录spotify音乐平台,扫了一眼自己创建的歌单,在“歌手”一栏里,几乎是清一色的【darkness】。

    当然,还有几个诸如【皇后】、【绿日】、【夜愿】等等“众所周知”的马甲。

    “感谢上帝,数字专辑真的是太便宜了!”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喃喃自语着,对于这名处于贫困线边缘的混血青年来说,想要在个人娱乐上花钱,每一个美分都必须要精打细算。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原本每月五十美元的娱乐预算,直接减少了一个零,攒上半年,才能买得起一张《摇滚圣经》系列的实体cd。

    若是典藏版、豪华版或者黑胶珍藏版,攒钱的时间或许要以年为单位,只能靠廉价的数字版勉强维持一下生活这样子。

    如果不是伊利诺伊州对于盗版违法行为判罚极重,下载一首盗版歌曲最高可以判处十六年监禁,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发誓,自己绝对不会花钱去买什么正版。

    好在正版的数字唱片也足够便宜,至少克伦威尔-普利斯特还算消费得起。

    尽管有些勉强。

    点下播放键,听着耳机里传来动人的旋律,克伦威尔-普利斯特顺手登录上【darkness】乐队的网站,打算看看有什么新闻。

    新专辑的消息……

    没有变化,置顶的宣传栏里依然是上个月的新闻,新专辑《滚石》。

    除了一个名字,以及英式摇滚、布鲁斯摇滚这两个标签之外,没有透露出任何东西。

    连一个先行的试听版都没有。

    巡演的消息……

    依然没有任何动静,看起来乐队短期内似乎没有举办巡演的计划。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不知道的是,罗杰的经纪人西奥多,以及mad唱片的舞台导演,已经在考察场地的路上了。

    当然,考虑到前期考察工作的重要性,最起码也要到七八月份,巡演的行程才会确定下来,并开始前期的宣传工作。

    至于真正开始,最起码也要到年末,或者2005年去了。

    从巡演频次这一项数据来看,在克伦威尔-普利斯特的眼中,【darkness】乐队毫无疑问是一支非常“懒惰”的乐队。

    或许,绝大多数粉丝的看法都是如此。

    不过,考虑到他们出专辑的速度非常快,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决定原谅自己的偶像在巡演上的懒惰。

    当然,这绝对不是因为自己买不起演唱会门票的原因!

    胡思乱想了一会,正要向下拉动网页,浏览器的右下角突然弹出了一个弹窗。

    作为一个典型的手比脑子快的选手,克伦威尔-普利斯特还没看清楚弹窗的内容,鼠标就已经点了上去。

    直到新的网页出现在屏幕上,克伦威尔-普利斯特脑袋里才冒出一个问题:“会不会是病毒?”

    不过新出现的网页打消了克伦威尔-普利斯特的疑虑,这个界面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乐队网站的讨论板块,或者也可以说是附带的小型论坛。

    这个论坛的规模并不大,毕竟只是基于一个乐队的个人网站而建立。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粉丝而言,顶多偶尔看一下和乐队有关的新闻,例如新专辑的预告和巡演行程等等。

    愿意注册论坛id的,毫无疑问,都是最死忠的粉丝。

    例如克伦威尔-普利斯特。

    尽管这个混血青年很穷,但对乐队的支持却是非常狂热的。

    宅在家里上网的时候,克伦威尔-普利斯特有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泡在这个论坛里。

    凭借着超长的在线时间和发帖数量,克伦威尔-普利斯特成功加入了乐队最核心的几个粉丝群组之一。

    甚至还在论坛里混上了一个管理员的身份。

    弹窗链接指向的是论坛的置顶帖,标题很有趣,【单曲还是专辑?这取决于你!】

    下意识地,克伦威尔-普利斯特看向发帖人id,是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名字。

    罗杰-克里斯蒂安。

    红色高亮的id证实了这个id超级管理员的身份,显然并非是高仿的山寨,而是罗杰本人。

    至少名义上,这个id属于罗杰本人。

    虽然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并不认为那样的大明星会有时间亲自上论坛。

    这个论坛仅仅只有四个超级管理员。

    罗杰-克里斯蒂安、安妮-克拉克、理查森-埃尔文德斯,以及四名超级管理员中唯一一个活跃id,卡尔-瓦伦丁。

    三名乐队成员就不必说了,一年下来都发不了几次贴子,也极少回复别人的主题。

    至于卡尔-瓦伦丁,在乐队的核心粉丝群组当中,有很多的传言,真假难辨。

    仅有的几点得到公认的,卡尔-瓦伦丁是乐队最早的死忠粉丝之一,并且是这个官方网站的创始人,据说还成为了罗杰的经纪人之一。

    不过对于这些传言,卡尔-瓦伦丁从不给予回应,这种行事风格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难得见到一次出自罗杰-克里斯蒂安这个id的主题,克伦威尔-普利斯特激动得双手都微微有些颤抖,差点按不稳触控板。

    按照自己的习惯,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先是快速浏览了一遍文章。

    对于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克伦威尔-普利斯特来说,要清晰地阅读一遍这篇文章还有些困难,里边涉及到不少陌生的单词,需要查查字典才能理解。

    (注:北美的文盲率很高,2013年数据,21%成年人口读写能力低于五年级水平,没错,就是小学五年级。)

    但忽略掉那些看上去似乎涉及专业名词的词汇,结合着前后文,大概理解这篇文章的意思,却不会很难。

    根据克伦威尔-普利斯特的理解,这篇文章是让歌迷们来选择乐队的下一首歌,或者下一张专辑。

    《天堂的阶梯》,有幸听过这首歌“高品质”版本的人并不多,据说在去年的音乐节之前,仅仅只有1999年和2000年,两次参与过乐队“生日”的粉丝,才听到过现场的演奏,加起来不过几百个人。

    在【darkness】乐队的核心粉丝当中,尤其是那群“老资格”的粉丝们当中,这首歌早已经被神化了。

    就好像它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音乐作品,比贝多芬、莫扎特还要出色。

    虽然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并不觉得贝多芬和莫扎特有多么的好听,也听过live版本的《天堂的阶梯》。

    这还多亏了那张名为《雷丁&利兹》的live专辑在spotify平台上是免费授权,否则克伦威尔-普利斯特绝对不会在音质极差的live专辑上浪费钱。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并不觉得《天堂的阶梯》像人们说得那么好,只能给一个“优秀”的分数,距离“完美”还差了许多。

    或许是因为现场录音的音质问题?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脑海中冒出这样一个念头,然后盯着帖子末尾的投票,纠结着要选哪一项。

    只有三个选项。

    以单曲的形式发行《天堂的阶梯》。

    用几首质量差不多出色,但风格相差较大的单曲拼凑成一张专辑。

    或者是推迟发行,等到罗杰“有充分的灵感”以《天堂的阶梯》为核心,打造一张完美的专辑。

    在最后一个选项后面有一行备注:“这或许需要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克伦威尔-普利斯特就立即排除了这个选择。

    “我还打算听听这首歌到底有多完美,等十年?怎么可能!”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自言自语着,顺手按了一下f5,看向投票的数据。

    文章发出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多,才过去了不到五个小时,投票人数就已经超过了两千。

    要知道,这个论坛的注册量总数,也不过只有两万出头,活跃的id就更少了。

    这几乎可以说,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选择了投票。

    不去考虑选择第三项的一百多票零头,在已经投出的两千多票中,前两项分别得到了五百多票和一千七百多票,相差三倍还要多。

    看到这个数据的一瞬间,原本还有些摇摆不定的克伦威尔-普利斯特立刻做出了决定,勾选上第二项,“用几首质量差不多出色,但风格相差较大的单曲拼凑成一张专辑”,然后点击提交。

    这个混血青年不知道的是,这样的行为,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从众心理。

    正打算打开msn的讨论组,将消息分享给其它的粉丝们,克伦威尔-普利斯特眼角的余光突然看到,房间的们被踹开了。

    没错,是踹。

    转头看去,女友抱着儿子,睁大着眼睛,瞪着自己。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一脸懵逼地摘下耳机:“亲爱的,怎么了?”

    “你能不能少听点那个该死的音乐!我叫了你二十分钟!你tmd一点反应都没有!!”

    女友看上去很生气,却出奇地没有发脾气,只是抱怨了一句,走上前两步,将儿子塞进克伦威尔-普利斯特怀里,丢下一句“儿子交给你了,我要赶回公司去加班,晚上不回来,不用等我。”

    “喂,等等……”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楞了好一会,才意识到女友刚才说了什么,正要叫喊,却听到楼下的大门传来“哐当”一声。

    “谢特,这tmd叫什么事?”

    克伦威尔-普利斯特两手把儿子举起来,放到自己面前:“小伙子,今晚就剩咱们哥俩了!”

    回应克伦威尔-普利斯特的,是儿子脆生生的一巴掌,“pia叽”一下,拍在那张带有明显混血特征的脸上。

    “谢特!!!”

第440章 我们得先签一份保密协议

    《天堂的阶梯》发行方式的投票要持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尽管投票才开始一天,结果就没有了任何的悬念,但在截止时间到来之前,乐队并不急着开始新专辑的工作。

    搞定了《滚石》专辑的收尾之后,罗杰三人将专辑的后期全部交给迭戈的团队,打算在宣传行程开始之前,先履行完和可口可乐之间的合约。

    “cut!”

    西好莱坞的一间摄影棚里,一个大胡子导演大声喊道:“第六组镜头完成,休息二十分钟,准备下一场!”

    “现在拍广告片这么简单了吗?”

    罗杰将手中的肥宅快乐水递给剧组的助理,随口对一旁的胖子吐槽道:“就摆几个动作就算完事了?理论上,拍电影也可以这么做吧?”

    这支广告片全程使用绿幕拍摄,罗杰三人要做的,就是拿着肥宅快乐水摆几个造型,念几句台词,就算完成任务。

    剩下的……

    那是特效组的工作。

    包括剧情、背景等等,全部使用特效合成。

    这也是西奥多为乐队争取到的“福利”,虽然全部使用特效合成的方式会增加剧组的工作量,而且严重推高预算,但对三名“主演”来说,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拍摄工作,省时又省力。

    “你要知道,这只是一支不到半分钟的广告。”

    理查森显然了解过好莱坞的运作模式,摇头道:“如果一部九十分钟以上的电影这么拍,全好莱坞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拍得起这样的电影。”

    “准确的说,以九十分钟来算,至少需要五百分钟的剪辑素材,纯绿幕拍摄的话,光是特效成本就要五亿美元以上。”

    导演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插话进来道:“好莱坞确实没有公司拍得起这样的电影,但是我听说有人提出了类似的计划,据说已经进入到项目审核阶段了,但二十世纪福克斯对那个卡车司机提出的项目预算顾虑很大。”

    “卡车司机?”

    罗杰对这个单词感到十分的耳熟,追问道:“是《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吗?”

    “对,就是他。”

    导演的语气中带有明显的羡慕:“詹姆斯的每一部电影都会烧掉大笔的美元,但总能让投资方赚钱。在导演圈里,这个家伙确实是世界之王。”

    在新世纪之前冒头的导演中,这个世界的好莱坞,仅仅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名字,是罗杰前世就认识的。

    其中就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自称“我是世界之王”的詹姆斯-卡梅隆。

    这位卡车司机出身的导演,在《泰坦尼克号》之后,似乎就淡出了好莱坞,远离了导演这份工作。

    几年时间过去,詹姆斯-卡梅隆只拍了几部实验性质的纪录片,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轰动。

    不过作为全球票房记录的保持者,卡车司机想要重返好莱坞,拿起导筒,绝对不会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

    在前世,詹姆斯-卡梅隆的下一部作品是什么来着?

    罗杰敲着脑门想了半天,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名字。

    《阿凡达》。

    这部三观歪到了极点的电影,刷新了卡车司机自己的票房记录,并保持了差不多十年。

    一直到罗杰重生之前,才被迪宝宝的《复仇者联盟》系列干掉。

    罗杰不记得《阿凡达》具体的上映时间,但肯定不是近期。

    至少也要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后。

    和斯皮尔伯格这种几乎能做到一年一部电影的快枪手比起来,詹姆斯-卡梅隆的拍摄速度可以说慢得让人难以接受。

    虽然投资回报比非常惊人,但资金回收周期太长这一点,使得投资这位卡车司机的项目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不过罗杰仍然暗自记下了这个消息,准备回去之后,让西奥多打探一番。

    如果真的是记忆中那部《阿凡达》,或许未来还会有入局的机会。

    对于詹姆斯-卡梅隆这位导演来说,和他的高投资高回报一样出名的,是他经常喜欢拍到一半的时候,就烧完全部的预算,然后追着投资方继续要钱。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很无赖。

    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盖楼招标一样,先报上一个较低的价格拿下竞标,然后楼盖到一半,甚至只完成了一个地基,就把钱全部花光。

    再告诉投资方:如果你不继续“充钱”,那我就不干了,剩下一半的楼你自己想办法找人盖完。

    早在《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前,二十世纪福克斯的某位高层就对媒体抱怨过,自己几乎要被詹姆斯-卡梅隆逼得去卖ass。

    如果《阿凡达》在几年之后,同样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只要手中握有大笔的现金,想要横插一脚,想必还是很有机会的。

    以詹姆斯-卡梅隆的作风来看,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需要多少钱,能拿到多少利益。

    当然,在那之前,乐队首先需要解决另一件事。

    结束了一天的拍摄之后,罗杰准时来到富国银行,在贵宾接待室中见到了一位久违的“老朋友”。

    专门从纽约赶来的富国银行高层麦克阿瑟。

    几年过去,这位风险管理部门的一把手,职位上虽然没有晋升,但权力却更大了几分。

    本来按照富国银行内部的规定,洛杉矶的业务,和纽约分行没有任何的关系。

    但像【darkness】乐队这样的大客户,总是会享受到规则之外的优待。

    再加上麦克阿瑟自身的权限,跨境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不会有任何来自于银行内部的阻碍。

    “好久不见了,罗杰。”

    麦克阿瑟站起身,和罗杰握了一下手,示意道:“请坐。莫莉,给罗杰泡一杯咖啡,用戴维斯送来的那包,黑咖啡,不加糖。”

    就和太平洋对岸的精英人才几乎全部集中于政界一样,北美最精英的人才,几乎都集中在了华尔街。

    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乃至于单纯的记忆力,麦克阿瑟都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能力。

    罗杰也感到有些惊讶:“你竟然还记得这种小事。”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重要客户的个人喜好,对我们从事服务业的人来说,是头等大事。”

    麦克阿瑟很谦虚地将自己摆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上,不着痕迹地恭维了一番。

    事实上,以富国银行的体量,到了麦克阿瑟这个级别,平日里打交道的那些富豪、公司,谈论的资金都是以“亿”为单位的。

    几亿美元只能算是门槛,数十亿美元才能算是大生意。

    从这个角度来讲,罗杰根本算不上是“重要客户”,哪怕将乐队全部算上,也还嫌差了些。

    麦克阿瑟的这番话,无疑是对罗杰的吹捧。

    秘书很快就端来了一杯咖啡,放在罗杰面前。

    刚煮好的咖啡很烫,罗杰吹了几口,轻轻抿上一点,品味了一番,赞叹道:“这咖啡很不错。”

    当然,这里的“很不错”只是普通的客套。

    如果换成是酒,罗杰或许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咖啡这种东西,罗杰压根分辨不出好坏。

    稍微上点档次的咖啡,在罗杰喝来就没什么区别了。

    不过罗杰也是清楚,以麦克阿瑟的身份,根本不可能拿那普通的咖啡来招待自己,因此说好就对了,总归是不会错的。

    麦克阿瑟很大方地说道:“一个客户送的,正宗的牙买加蓝山咖啡,一会走的时候给你带一包,这玩意不贵,但是产量太少,不太好买。”

    罗杰喝咖啡的习惯只能算是入乡随俗,本身对这种饮品并没有特殊的偏好。

    不过这种生意上的往来,倒是没必要客气,若是不收,麦克阿瑟反而会有想法。

    没有任何犹豫,罗杰点头道:“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你回纽约的时候让人去一下我那,前段时间弄到几瓶太平洋对岸的好酒,给你带一瓶回去。”

    “都是老交情了,客气什么,我也不会跟你客气。”

    麦克阿瑟哈哈一笑,问道:“这次大老远叫我来,是有什么生意准备照顾我?”

    麦克阿瑟的主要客户几乎都集中在华尔街,若非罗杰打了电话约见,可不会没事往洛杉矶跑。

    虽然电话里没有透露任何具体的信息,但麦克阿瑟有预感,罗杰不会让自己白跑一趟。

    如果非要说理由……

    在麦克阿瑟的眼里,罗杰并非一个“不懂分寸”的人,如果是小事,根本没必要和自己来谈,任何一个业务经理都能处理好。

    需要和自己见面,至少也得是几亿美元的生意,而且多半和贷款有关。

    麦克阿瑟的预感并没有错。

    提起正事,罗杰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坐正了身子,问道:“如果我需要一笔大约五亿美元的贷款,需要用什么来抵押?”

    “五亿美元?”

    这个数字倒不至于让麦克阿瑟失态,不过确实还是有些意外的。

    对于明星这个职业来说,高负债的现象十分常见,但那都是无节制的消费所带来的负债。

    比如说收藏艺术品、珠宝等等,或者是像尼古拉斯-凯奇那样到处买房。

    一次性的大额贷款,在明星当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想了片刻,麦克阿瑟没有去问贷款的用途,反而是问道:“这笔贷款是你个人使用,还是以乐队的名义?”

    “乐队,【darkness乐队管理工作室】和【黑暗乐队工作室】名下的全部资产都可以用作抵押,如果不够的话,你告诉我差多少。”

    乐队名下只有两家公司,控制着乐队包括版权、股权在内的所有资产。

    依照大多数银行的规则,乐队名下的这些资产,想要完成五亿美元的贷款,难度是非常大的,几乎不太可能得到通过。

    罗杰约见麦克阿瑟,想要了解的,就是到底还差多少,有没有办法变通。

    麦克阿瑟点了点头,没有立即回答罗杰的问题,又问道:“贷款时间方面呢?”

    罗杰早就计算过这个问题,毫不犹豫地开口道:“当然是越长越好,最少也要五年以上。最好能够先按揭还利息,到期之后一次性归还本金。如果不行的话,分期还款也是可以的。”

    两种还款方式中,后者对资金的压力无疑要更大。

    如果可以有所选择,任何人都希望可以按照前者的方式来进行贷款。

    至于时间方面,在罗杰的计算当中,五亿美元的贷款,算上利息,至少也要五年的时间才能慢慢还清。

    以乐队现在的收入水准,倒是还能再缩短一些,三年到三年半就足矣,但那样做的话,风险就太大了。

    “如果你们对贷款用途没有详细的说明,那么可以获得的额度会少一些。”

    麦克阿瑟轻轻敲了敲桌子,一边思考一边说道:“你们乐队名下的资产我也了解一些,比较值钱的,就是乐队歌曲的版权,以及mad唱片百分之三十的股权。呃……还有其它我不知道的吗?”

    “值钱的就这些了,还有一些不怎么值钱的零头。”

    罗杰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拿出一份文件,开口道:“这是乐队名下的资产清单。至于过去几年的收入,你们银行肯定比我们自己要了解得多。”

    乐队所有的收入都是走的富国银行的账户,这一点麦克阿瑟当然清楚。

    接过文件,大致翻了翻,和麦克阿瑟所了解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出入。

    除了版权的价值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以外,其它的资产值多少钱都是有数的。

    而在没有明确标准的版权抵押方面,以银行的习惯,向来是会给一个“符合标准范围的最低价”。

    麦克阿瑟点点头,终于问出了最重要的问题:“贷款用途可以说明一下吗?毕竟这也是风险评估的一部分。当然,以你们的信用评级,用途保密的贷款我们也会批,但额度会比较低,利息和还款方式方面也会比较苛刻。”

    “当然可以。”

    罗杰又拿出一份文件,递到麦克阿瑟面前,开口道:“但是在说明之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得先签一份保密协议。”

第441章 鱼已上钩!

    几个小时之后,罗杰带着一份草签的意向性协议,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富国银行。

    在罗杰离开之后,麦克阿瑟却并未立刻返回酒店休息,而是叫来了自己的秘书:“莫莉,去收集一下米迦勒-杰佛逊近期的情况,速度要快。”

    “好的,先生。”

    一名看上去颇有女强人气质的女性点头答应下来,开口道:“明天早上上班之前,相关资料就会出现在您的办公桌上。”

    麦克阿瑟皱了皱眉头,摇头道:“我只给你三个小时,直接送去酒店,我用过晚餐之后就要看到。”

    名叫莫莉的秘书心里暗自叫苦,表面上却是一副风平浪静的神情,语气平和地说道:“没问题,先生,我现在就去办。”

    打发走秘书,麦克阿瑟又拿起之前和罗杰签下的意向性协议,仔细翻阅起来。

    这份协议的内容很简单,由富国银行提供一笔最高不超过五亿美元的资金,以供【darkness】乐队使用。

    这笔资金的最长保留期限为三年,如果三年内,乐队不需要用到这笔资金,那么就需要向富国银行支付一笔“资金占用费用”。

    而如果乐队确定贷款,那么就不需要支付这笔额外的费用,而是以正常的商业抵押贷款来计算。

    同时,这笔贷款唯一许可的用途,是收购米迦勒-杰佛逊手中掌握的【atv/索尼音乐版权管理公司】股权,或是与之对应的歌曲版权,不得另作他用。

    同时,富国银行承诺,对乐队的收购信息保密,否则就必须支付一笔高达九位数的违约金。

    于此相对应的,则是在贷款达成的前提下,乐队会一次性支付一笔一千万美元的保密费用。

    在抵押方面,富国银行要求以乐队歌曲的版权、mad唱片的股权、未来收入,以及“收购到的股权或者版权”。

    如果收购未能达成,自然是不需要用到这笔贷款了。

    在北美的金融界,拿“还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做抵押,是十分常见的操作模式。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格雷泽家族收购英超豪门曼联队,格雷泽家族一分钱都没有出,就完成了对曼联的全额控股,负债也是由曼联本身背负,哪怕球队破产,也牵扯不到格雷泽家族的身上。

    由于这是意向性协议的缘故,许多细节方面的内容都没有具体去谈。

    例如贷款的具体年限,利息,贷款未达成之下的“资金占用费”数额,乃至于抵押品的具体清单,都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谈判。

    事实上,这份意向性协议当中,唯一即时生效的条款,就是和保密协议有关的那一部分。

    “这家伙野心还真不小。”

    又读了一遍协议条款之后,麦克阿瑟失笑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从岛国人嘴里抢食吃?有点意思……”

    作为一个典型的犹太商人,麦克阿瑟并不在意别人的争斗,唯一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

    在麦克阿瑟看来,摇滚巨星和索尼之间的争斗,谁胜谁负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能够从中得到什么。

    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合约?

    对麦克阿瑟来说,只能说是值得出手,但却绝对算不上太过于重要。

    但在这份合约背后,所代表的却不仅仅只是那点“微不足道的业绩”。

    在麦克阿瑟眼中,这是将富国银行的业务拓展到传媒行业的机会。

    作为北美排名第一的商业银行,富国银行的主要业务在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行业当中,但发展却已经陷入了瓶颈。

    和这些“传统业务”相比,传媒业的资金流动不算大,但却也算得上是一大块肥肉。

    这块肥肉现在由****银行吃下了绝大部分,但若是能够打开一个突破口,从摩根嘴里抢走一部分,也足以让富国银行的业务再上一个台阶。

    若是有了这样的资本,或许自己的位置也可以再往上挪上几个级别,甚至于拿到一定的期权奖励,都是可以期待的事情。

    至于说富国银行和****都是犹太人……

    在利益面前,这叫事吗?

    团结,那也仅仅只是在面对外敌的时候,例如在华尔街和犹太财团平分秋色的wasp。

    但私底下,就和任何一个民族一样,即使是以团结著称的犹太人,也一样少不了激烈的内斗。

    不过……

    虽然心中已经十分倾向于在这件事上为罗杰的乐队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但麦克阿瑟并没有让自己的主观判断影响了理智,仍然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在明天的谈判中要拿出什么样的态度……

    还得等回到酒店之后,看过秘书收集来的资料,再做决定。

    …………

    【乐坛天王搬离2800英亩豪华庄园,住进月租仅七万美元“蚁居”!】

    【震惊!他卖掉房子的原因竟然是……】

    【因频繁接受法院传唤,前摇滚巨星米迦勒-杰佛逊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或不久于人世!】

    ……

    茶几上摆着几份报纸,还有一份体检报告。

    “这个小报倒是猜对了一半,那家伙的命确实不长了。”

    安妮捧着一杯热咖啡,用嘲讽的语气说道:“不过他的健康状况,和法院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是岛国人干的。”

    “好了,安妮,别说这些不相干的事。”

    理查森打断了安妮的幸灾乐祸,微微摇头:“说习惯了,以后面对媒体的时候说漏嘴了可不好。”

    “知道啦,我什么时候让你们失望过?”

    安妮大大咧咧地摆了摆手,说道:“在公开场合,米迦勒-杰佛逊是伟大的黑人领袖,乐坛的启明灯,热衷于慈善的道德楷模。什么整容漂白,版权盗窃,婚姻诈骗,种族歧视以及该死的恋童癖,都是眼红的人编排出来的假新闻,政.治正确嘛,我懂。”

    这确实很政.治正确。

    在罗杰的前世,这位黑人天王的一生,很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假话说一千遍就会变成铁打的事实”。

    还算不错的才华,加上大量的宣传资源,足以让一个臭名昭著的罪犯,变成完美的化身。

    这并不是唯一,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例如玛丽莲-梦露、马龙-白兰度、亚瑟-雷蒙德四世等等。

    只不过在这个年代,乃至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乐坛最大的政.治正确,名字就叫做米迦勒-杰佛逊。

    “不要提那些扫兴的事,谈谈工作吧。”

    罗杰打断了喋喋不休的安妮,开口道:“虽然没有证据,但几乎可以肯定,导致那家伙健康状况恶化的一定是岛国人。”

    “为什么不直接干掉他?只是重病不起?岛国人什么时候这么心慈手软了?”

    在说到“心慈手软”的时候,安妮刻意加重了语气,显然很清楚那个民族是什么德行。

    至于索尼娱乐北美公司的一把手是英国人这一点,直接被安妮给忽略掉了。

    真正做主的,只能是索尼董事会中那群来自岛国的家伙,至于总裁或者ceo的位置上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商界精英,还是一头猪,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或许是警告,也或许是为了洗脱嫌疑,这不重要。”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约翰-布兰卡那边会尽量影响他,只要和索尼的官司不中止,岛国人迟早会忍不住下手。”

    “对我们来说,那个家伙重病而不是挂掉,其实是一件好事。重病在床的人头脑都不会太清醒,尤其是他这种需要大量镇定剂的情况,我们的人更容易对他施加影响。”

    胖子结过了罗杰的话头,继续说道:“最好是在他死前拿回那些版权,然后死于岛国人的报复,这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可能性不大。”

    罗杰继续摇头道:“在官司出现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岛国人就不会继续忍耐下去了。我们最后买到的多半还是股权,然后再和岛国人打官司拿下版权。”

    “你们说什么都好。”

    安妮一口气喝光杯中剩下的咖啡,半躺在沙发上,有气无力地问道:“罗杰,银行那边谈妥了?”

    “暂时只是个意向,用乐队名下的资产和米迦勒-杰佛逊手中的股权或者版权做抵押,贷款五亿美元。”

    罗杰说道:“具体的条款还在谈,我暂时交给豪斯曼律师和西奥多去负责,速度快的话,一周之内就会有结果。”

    通常来说,涉及数亿美元的谈判,谈上一两年都是正常的。

    不过和银行打交道要相对简单,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即便商业银行在面对大客户的时候,某些不那么严格的地方有变通的余地,但也不会太大。

    大概的条件就摆在那,即使有修改的空间,也很小。

    要在谈判上花去一周的时间,其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浪费在协议条款细节的争议上。

    这是律师的工作,多派个经纪人去,也只是以防万一而已。

    “五亿啊!”

    安妮砸吧着嘴巴,感叹道:“五亿美元!!你可真舍得!我记得你还欠银行一亿多美元没还呢吧?”

    安妮指的是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的房贷。

    “将近两亿,现在还剩一亿四五千万左右吧。”

    以罗杰的收入,负担这样的贷款还算比较轻松,倒是没感觉到太大的压力。

    反而是在各种各样的投资上,总感觉资金捉襟见肘。

    在消费水准和收入相符的情况下,花钱再多也总有个数。

    而投资……

    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有多少钱都不够用的。

    尤其是对于罗杰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带有“先知”属性的人来说,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

    资金太多没地方用?

    纯粹是扯淡!

    只有缺钱投资不了的项目,恨不得一美分掰成两瓣花。

    每错过一个项目,罗杰都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

    那可都是绿油油的美元!

    “这件事结束之后,我们是不是该考虑买点大件了?”

    安妮一门心思只想着吃喝玩乐,提议道:“过两年,买个飞机怎么样?上次租过的那个空客就不错,够大,够宽敞,我们可以改建成空中豪华酒店!”

    空客?

    罗杰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疑惑道:“什么空客?”

    安妮提示道:“在英国那次,不是去年,再上次,回来的时候不是租了个空客嘛?”

    这么一说,罗杰倒是想起来了,安妮所说的,是去英国录制《郊区的耶稣》那次,返回北美时,就是租赁了一架空客的商务飞机。

    那架飞机确实很棒。

    但价格……也很棒。

    “你说那架空客acj?”

    理查森抢在罗杰之前开口,吐槽道:“那样一架大型商务机,不算装修也得两亿美元以上,加上装修得奔着三亿去了,你确定我们消费得起?”

    空客acj是一个系列,便宜的也得一亿多美元,比较新,比较大的型号,动辄两三亿。

    再考虑到机组和日常维护的费用,这种大家伙,根本不是一般人负担得起的。

    以乐队现在的收入,几千万美元的小型飞机说买就能买下,但空客acj这种大型飞机,却是要仔细算算自己的钱包,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重任”。

    “飞机的事以后再说。”

    罗杰生怕安妮不依不饶地要买飞机,连忙转移话题:“和银行的谈判,你们要不要派个人去盯着?”

    无论是经纪人西奥多,还是豪斯曼律师,都是罗杰的代理人,和安妮、理查森两人没什么关系。

    虽然以三人之间的关系,“不信任”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存在,但有些没有必要的误会,还是不要让它有机会发生比较好。

    哪怕这个可能性低到可以忽略,但仍然没有必要去冒险。

    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是一样的经受不起考验。

    最好的做法,自然是不要有考验它的机会。

    “你们看着办就好了,说好的我不管这些事。”

    安妮摆了摆手,一脸不在意的样子:“要是连你们俩都信不过,那我在这个世界上能信任的就只剩下老爹了。”

    理查森也摇了摇头,说道:“我的经纪人和律师都没有时间,银行那边交给你就好了。”

    罗杰也不强求,无所谓地说道:“行吧,那就让豪斯曼和西奥多先谈着,反正最后签字的时候我们三个都得到。要是有什么进展的话,我会及时告诉你们。”

    “我们这边都没什么问题。”

    安妮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倒是大卫那边,你是不是该通知一下,我是指这个。”

    说着,安妮指了指茶几上的那份体检报告。

    关于某位黑人天王重病的事情。

    “你不说我差点都忘了。”

    罗杰拍了一下脑门,拿出手机,说道:“我现在就给大卫发信息。”

    很快,罗杰就编辑好了一条短信,发送到大卫-劳伦斯的私人号码上。

    内容只有一句话。

    “鱼已上钩!”

第442章 《后天》首映

    “克里斯蒂安先生,请问您是否正在和《后天》电影的女主角艾米-罗森交往?”

    “克里斯蒂安先生,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请问雷蒙娜-拉维尼知道你脚踩两条船的事吗?”

    “你这样做对得起安妮-克拉克吗?”

    “……”

    好莱坞中国剧院门前,红地毯的尽头,一群记者对着罗杰围追堵截着,拼命追问各种八卦。

    在保安的帮助下,罗杰艰难地摆脱了这群恶狼一般的记者,躲进剧院内,抹了一把脑门上的冷汗。

    “谢特,那群家伙简直是疯了!”

    罗杰忍不住怒骂道:“其它的绯闻就算了,安妮?难道那帮记者不知道安妮喜欢的是女人吗?!!!”

    “哈哈,罗杰,你刚才的样子简直太狼狈了。”

    安妮没心没肺地大笑着:“那群记者几乎要把手里的棍状物塞进你的嘴里,哈哈,太好玩了!”

    “法克,不要说的这么恶心!”

    胖子不知道脑补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打断了安妮的嘲笑,生硬地转移话题道:“罗杰,那两个妞你到底喜欢哪个?”

    艾米-罗杰、雷蒙娜-拉维尼,这两人和罗杰的绯闻传出来有一段时间了,不过因为狗仔们很少能够拍到照片,倒是没引起太大的反响。

    事实上,像罗杰这种从出道以来就绯闻不断的明星,哪怕被狗仔拍到约会的照片,一般来说也不太可能引起什么大的风波。

    全北美都知道,这是一个换女人比换衣服还快的花花公子。

    对于这一点,光大男同胞们愤慨地表示:放下那个妹子,让我来!

    咳……

    “我和她们只是纯粹的肉.体关系,不是你想的那样。”

    罗杰随口说了一句,看到安妮脸上好奇的表情,连忙轻咳一声,开口道:“好了,我们是来参加首映式的,该进去了。”

    “纯粹的……关系,啧啧。”

    安妮嘴里念叨着,跟在罗杰身后,朝剧院内走去。

    一号厅内,《后天》的导演正在对记者阐述着这部影片的“思想主题”。

    虽然罗杰并不觉得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里会有什么思想性,但这就是好莱坞,哪怕是纯粹的爆米花,在宣传的时候也要给自己找点“深刻的反思”之类的玩意。

    罗杰三人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很简单,纯粹是为了自己的投资来捧场,除了在红地毯上露个面,在其它的环节里则尽可能保持低调,不会去抢剧组的风头。

    找到二十世纪福克斯安排好的位置坐下,安妮似乎对导演那套公式化的宣言没有任何的兴趣,伸出手指戳了戳罗杰的胳膊,低声问道:“你为什么不接受他们的建议,用绯闻来宣传?”

    在得知了罗杰和艾米-罗森的关系之后,二十世纪福克斯的某位负责人提出过一个提议,为两人安排一场“公关恋情”,以此来为影片宣传。

    根据二十世纪福克斯列举出的,过去五年里类似宣传模式的一系列数据,片方认为这样的绯闻炒作,至少可以为影片带来数百万美元的票房。

    同时,mad唱片也认为,这样的宣传模式会对乐队的新专辑《滚石》带来一定的帮助。

    不过一场公关恋情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传播一下绯闻,从公开约会,到同居,再到分手,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专业人士的精心设计。

    就好像一场按基本走的真人秀。

    这样的炒作在娱乐圈内很常见,但却被罗杰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们的计划太浪费时间,至少要半年以上。”

    罗杰同样压低着声音,小声说道:“我现在可以和任何人搞在一起,是因为我是单身。如果有一个女友,就不能继续这么做了,哪怕这个女友只是名义上的。”

    北美的公众对于明星的容忍度很高,花花公子这样的“角色设定”如果放在太平洋对岸,绝对会受到抵制。

    但在北美,换女人换得勤一点,并不会受到什么指责,顶多会被一些脱口秀节目拿来调侃一番,然后成为许多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而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损失。

    但即使是对明星容忍度极高的北美,同样也有不能逾越的底线。

    在男女绯闻上,出轨绝对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一个单身的明星乱搞,那只能算是花边新闻,只要你情我愿,没有人会跳出来说三道四。

    但一个有女友,乃至于已婚明星乱搞,那绝对是巨大的丑闻,足以让人身败名裂的那种。

    如果二十世纪福克斯策划的“公关恋情”时间短一些,罗杰倒是不会有什么意见。

    但影片上映前出绯闻,过上几天马上宣布分手,哪怕是白痴也知道这是纯粹的炒作了。

    出于这样的考虑,公关恋情持续的时间肯定短不了,最起码也得半年以上。

    半年不泡妞?

    罗杰可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听了罗杰的话,安妮撇撇嘴,鄙视道:“嘁,男人。”

    “别说我!”

    罗杰瞪了安妮一眼:“你换女人的速度可比我快多了!”

    “那说明我魅力比你大!”

    安妮理直气壮地顶了回来,“你一个大男人,连泡妞都比不过我这个女人,简直是男人中的耻辱!”

    这话有点打脸。

    罗杰再次瞪大了眼睛,然后在几秒钟之内选择了从心,转过头和胖子聊了起来:“瑞克,一会首映式结束之后,二十世纪福克斯会举办一个派对,一起去?”

    说着,罗杰伸出手,指了指坐在另一边的一众好莱坞明星,说道:“有很多女明星参加。”

    “派对?!”

    安妮听到了罗杰的话,拽着罗杰的胳膊,说道:“我要去!带上我!”

    罗杰没搭理安妮,拍了拍胖子的肩膀,说道:“你家那口子最近不是不在嘛?一起去玩玩。”

    胖子脸上露出意动的神色,犹豫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算了,我不喜欢这种派对。你知道的,我不缺女人。”

    胖子的外表确实没什么吸引力,但好歹算是个摇滚明星,而且很有钱。

    很有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外表、身份以及财富,泡妞三大要素之中,胖子已经有了两样,虽然另外一项差了些,但身边也不会缺少各种各样的女人。

    当然了,那些不缺钱,也不在乎胖子身份的,或许搞定的难度大了些,但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美女。

    “你玩的那些groupies怎么能跟好莱坞的女明星比?长得再好看,身份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罗杰继续劝说着:“你现在也是个大明星了,在女人这一点上,也该上点【档次】了。”

    “算了吧,罗杰。”

    胖子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我只喜欢用钱砸,那些明星或许也能用钱来搞定,但我不会在女人身上花掉大部分的收入。”

    “瑞克……”

    罗杰还想继续劝说几句,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回头看过去,却是《后天》的制片人马克-戈登。

    “马克,你怎么没跟剧组在一起?”

    罗杰有些疑惑地问道:“而且你的位置好像是在第一排才对吧?”

    像这种正式的首映式,每一名嘉宾的座位都需要精心安排。

    包括职业、名气、地位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座位的排序。

    但无论如何,作为整个剧组最高权力人,第一制片人必然会在最前排,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在第一排的中央。

    而马克-戈登所处的位置,却是在前来捧场的明星嘉宾所处的第四、第五排了。

    “我是来找你的。”

    马克-戈登却是没有坐下,指了指一旁的角落,朝罗杰问道:“方便到那边去谈吗?”

    “行。”

    罗杰也没问有什么事,当即站起身,跟着马克-戈登来到影厅的角落里,才开口问道:“马克,有什么事吗?”

    “好消息。”

    马克-戈登裂开嘴,笑道:“最新的消息,amc愿意在先前的基础上,额外给我们200家院线。”

    对于暑期档的商业电影而言,影片质量好坏,以及宣传手段,投入的资源多少,肯定是影响票房的重要因素。

    但在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院线数量。

    这很容易理解,同样一部电影,必然是播放它的电影院越多,就会产生更多的票房。

    如果一部电影只有一百家院线播放,而另一部电影有五千家以上的院线数量,两者所能产生的影片票房显然完全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也就是说……”

    罗杰计算了一下,惊喜道:“我们有3400多家开画院线?!”

    以北美的影院数量而言,能够拿到3400家开画院线,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除了《后天》本身高额的宣传投入,以及院线方看片专家的看好以外,二十世纪福克斯必然做了大量的工作。

    虽然在反垄断法案的约束之下,好莱坞巨头们的手无法伸进院线市场,但长达几十年的合作下来,要说二十世纪福克斯这样的巨头对院线方没有任何影响,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准确的数字是3425家院线,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多影厅院线。”

    马克-戈登的语气中也透露着兴奋,一部电影的院线越多,银幕越多,排片率越高,哪怕质量稍微差一些,也很容易取得高额的票房。

    更何况,马克-戈登对自己的项目信心十足,《后天》的质量绝对不能说差。

    或许和最顶级的超级大片比起来有一定的区别,但在次一档的一线制作当中,绝对能够拿到一个“优秀”的评价。

    影片本身足够出色,宣传资源跟得上,再加上足够高的院线数,马克-戈登对《后天》的票房显得信心十足。

    “多影厅院线只有一半?”

    罗杰眉头微皱,心情并不像马克-戈登那么愉悦。

    “一半已经很高了!”

    马克-戈登看出了罗杰的想法,心知这位摇滚巨星对好莱坞的事情似乎不是那么了解,连忙解释道:“北美的大部分影院都是单影厅,也就是只有一块银幕。能够拿到一半比例的多影厅院线,这已经是很难得的成绩了。”

    罗杰这却是对北美的电影业了解不足,依照前世太平洋对岸的情况,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在罗杰的前世,不可描述国度的绝大部分影院,都不会只有一块大银幕。

    但在北美,却正好相反。

    北美的电影业起步更早,发展了数十年,这导致好莱坞的电影工业远远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但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数的院线“历史悠久”。

    许多建造于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老古董,这些影院,由于时代的缘故,往往就只有一块大银幕,一次只能播放一部电影。

    而由于这些老式影院数量太多,在没有新的力量介入的情况下,院线方也不愿意花费高昂的成本去建立新的影院,而是干脆就这么凑合着用。

    由于这种情况,所以北美的单影厅院线比例非常的高,和太平洋对岸那种起步晚,但发展快的情况截然不同。

    “这样吗?”

    罗杰心里依然有些疑惑,但却没有再问,只是点了点头:“银幕数和排片情况呢?”

    和院线数相比,银幕数和排片率,同样是影响票房的基础。

    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更加重要。

    “院线方要求公司准备五千五百份拷贝,或许用不完,但五千块大银幕,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马克-戈登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至于排片率,就要看我们的开画成绩了,开画票房越高,院线方自然会给我们更多的资源。”

    罗杰闻言,点点头,没有开口。

    院线公司也不是傻子,在影片上映之前,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给予一定的资源。

    在这个阶段,片方还有许多的操作空间,例如通过合作关系对院线方施加影响等等。

    而在上映之后,就是全凭成绩说话了,哪部电影的成绩更好,就给哪部电影更高的排片率。

    当然,这个成绩并不单单指总票房,而是主要以单馆票房为依据。

    若是低到一定程度,削减排片率只是基本操作,砍掉部分院线,乃至于强制下档,都是合约允许的。

    在北美的电影市场上,院线方的话语权甚至要高过好莱坞,自然不会将合作的主导权轻易让出去。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这个3d技术没有爆发,新院线没有大规模兴建的年代,三千四百多家的开画院线,对于《后天》项目来说,都是一个利好消息。

    “你叫我过来不是只打算说这个吧?”

    罗杰问道:“好消息说完了,是不是还有一个坏消息?”

    “倒不是坏消息……”

    马克-戈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开口道:“记得我前端时间提过的那个电视剧项目吗?……”

第443章 6874万美元!

    别墅的书房里,罗杰面前摆放着一份mad唱片送来的文件,但罗杰的心思却完全不在工作上,时不时抬起头,看一眼桌上的电话。

    距离《后天》首映已经过去了三天,无论从哪一个渠道得来的消息,《后天》的成绩都非常的出色。

    但具体出色到什么地步,罗杰心里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而今晚,就是公布首周末票房的日子。

    尽管这笔投资的利润需要两年甚至三年才能全部收回,但它对乐队下一步的发展实在太过重要。

    如果这笔利润能够达到预期,对乐队未来几年的资金压力,都会有很大的缓解。

    但如果不能,或许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乐队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虽然传来的都是好消息,但在听到那个具体的数字之前,罗杰仍然忍不住感到担忧。

    “叮铃铃……”

    电话声响起的一瞬间,罗杰差点从椅子上蹦了起来,闪电般地伸出手,拿起电话:“喂,怎么样?”

    “6874万美元,这周的票房冠军是我们的了!”

    电话那头传来马克-戈登兴奋的声音。

    相较于高达1.2亿美元的制片成本,以及数千万美元的宣发成本,不到七千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多少显得有些不起眼。

    但要知道,这只是仅仅三天的票房!

    哪怕算上周四午夜的提前场,也不过是四天!

    短短四天时间,就取得了如此高的票房,几乎可以确定,这部电影,仅仅只是票房的分成,就足以产生一定的利润。

    再加上周边、版权等收入,这个利润的数字绝对不会低到哪里去。

    作为影片的主要投资人,罗杰的乐队,也将从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分走一大块。

    这笔资金,对乐队未来的发展,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很快就会有一大笔开支的情况下。

    “好!”

    罗杰心里的一块大石落地,忍不住兴奋地叫了一声。

    过了片刻,罗杰激动的心情才稍稍平复下来,开口道:“马克,等忙完这几天,我们再好好谈谈你那个计划。”

    “好,忙完这几天我们再谈!”

    马克-戈登终于得到罗杰的承诺,语气中的兴奋和热情又更加浓烈了几分,“我还要给剧组的成员打电话,就先说到这。等剧组的宣传结束,我会上门拜访。”

    “好,我会准备好庆祝的香槟。”

    罗杰说了一句,挂掉电话,心里却依然有些兴奋,忍不住狠狠地挥舞了一下拳头。

    拿起手机,给安妮和胖子分别发去了道贺的短信之后,罗杰才将心思收了回来,仔细思考着《后天》项目的利润,能够为乐队带来什么。

    按照会计师提供的模型,依据好莱坞同类型影片过去数年里的表现,罗杰将6874万美元这个数字套入进去,简单地计算了一下,就得出一个大致的结果。

    这部电影,将为乐队在未来三年里,带来总计超过一亿美元的收入。

    具体的数字,则是会有很大的浮动,在一亿美元到两亿美元之间,取决于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版权运营能力。

    当然,这些钱里,包含了乐队投入进去的,总计五千多万美元的成本,也就是说,实际的利润会在一倍到二点五倍之间。

    往少了算,五千多万美元,在三年之后变成一亿美元,这也是回报率相当高的投资了。

    但众所周知,好莱坞的电影项目风险一向很高,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能成为《后天》,乃至于《泰坦尼克号》。

    有些项目的名字,则是叫做《未来水世界》、《异星战场》,甚至是《埃及艳后》。

    尤其是后者,以四千多万美元的成本,只收获了区区两千万美元的票房,险些让二十世纪福克斯破产。

    六十年代的四千多万美元,放到现在,差不多价值四亿美元!

    想到了这些堪称票房灾难的项目,罗杰立刻打定了主意,除非是前世有印象的项目,否则绝对不会再碰任何好莱坞的投资。

    虽然收益惊人,但风险也同样恐怖。

    熟悉的项目……

    罗杰打开抽屉,取出了一份项目计划书。

    这份计划书来自《后天》的制片人马克-戈登,不过却不是一个电影项目,而是一部电视剧。

    严格来说,这部电视剧并非出自马克-戈登之手,而是来自一个罗杰没有听过的名字,珊达-瑞姆斯,一个毕业于南加大的黑人女性。

    和马克-戈登是校友,或许这也是两人产生联系的原因。在北美,很多情况下,校友是比普通朋友还要亲密的关系。

    珊达-瑞姆斯担任这部电视剧的第一制片人以及编剧,而马克-戈登则是执行制片人。

    和许多还在筹备初期的项目一样,这部电视剧连一个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个“医生”的代号,也没有具体的剧本。

    不过剧本的大纲梗概倒是完成了,讲述的是一群年轻的实习医生之间的故事。

    依照剧本大纲来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群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之间,从最底层、巴结主治医师、希望早点站上手术台的菜鸟实习生,到初出茅庐、完成实习学业的住院医生,最后成为可以在各领域独当一面的主治医师。

    同时,剧集也描绘了大量古怪、严重甚至有趣的病例,也有无数个因为伤病生死而体现更深的感人情节。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主要角色的设定。

    除了看上去十分眼熟的剧情之外,罗杰还在角色设定当中看到了第一女主角的名字。

    梅雷迪斯-格蕾。

    脑海中,一部熟悉的美剧立刻浮现出来。

    《实习医生格蕾》。

    虽然罗杰并没有看过,但对这部经常出现于各大排行榜上的美剧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没看过纯粹是因为对这种面向家庭主妇的剧集没有兴趣。

    但从它能拍十几季,而且经常出现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几乎可以确定这部剧集必然十分成功。

    再加上它有马克-戈登以自己在好莱坞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做背书,这些都让罗杰确定,这部《实习医生格蕾》具备相当不错的投资价值。

    但问题在于……乐队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投资它。

    在这份计划书中,马克-戈登认为这部剧集第一季应当包含8到10集,每集40至60分钟。

    虽然这种现实类聚集的拍摄成本不会太高,但总计四百多分钟的时长,想要保证制作精良的水准,再怎么压缩,成本也不可能低于每分钟十万美元。

    再加上为了保证专业性,需要聘请大量医学方面的专业顾问,甚至于还要与某一家医院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合作,这也需要大笔的资金来实现。

    综合起来,珊达-瑞姆斯为《实习医生格蕾》第一季开出了五千万美元的预算。

    五千万美元,这笔数目不算大,但收购米迦勒-杰佛逊手中那座金山,需要大量的资金。

    在这个关口,别说五千万美元,就算是五百万美元,对乐队来说,也是有很大压力的。

    但要说放弃?

    虽然罗杰对电视剧的了解不深,但也知道,那些大赚特赚的剧集,投资回报率甚至比电影还要高,而且更加的稳定。

    再加上,根据电视剧行业的传统,若是全资投资一部剧集,投资方会获得全部的版权。

    这可比投资六大的电影项目划算得多了。

    想投资,对乐队的资金压力太大。

    不投资,又不甘心错过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

    犹豫了片刻,罗杰还是决定将这件事暂时放下。

    马克-戈登表现得很着急,但双方都知道,这起合作不是短短几天时间能够谈下来的。

    还有充足的时间,让罗杰权衡利弊,仔细思考。

    《后天》的首周末票房数据一出,让罗杰可以暂时放下对资金的担忧,专注于乐队自身的工作上。

    将《实习医生格蕾》的计划书收好,打开mad唱片送来的文件。

    文件中有两件事。

    一是《滚石》专辑的宣传以及发行。

    这张专辑的后期制作已经完成,根据mad唱片制订的计划,发行时间放在了六月下旬的周末。

    不过前期的宣传,却是要从六月初就开始,每一个周末通过网络,发行一支先导单曲,并配合以媒体渠道的宣传,为专辑造势。

    一直到六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完整专辑的实体版和数字版,同时在北美上架。

    这份计划书中,就包含了乐队需要参与的宣传行程。

    在专辑上架之前,乐队的工作较少,只需要偶尔在媒体上露面,提一下这张专辑即可。

    而在正式发行之后,mad唱片为乐队联系了大量的电台、电视节目,媒体采访,乃至于现场演出等等,整个高强度的宣传周期要持续整整一个月。

    其中大部分的宣传行程都是三人分开进行,只有少数重要的场合,需要乐队齐聚。

    这也是出于宣传效果最大化的考虑,除非是那种只有一个“代表角色”的乐队,其它绝大多数乐队,都会在巡演之外的宣传上,让所有成员,至少是名气较大的成员分开,以求覆盖更多的地点。

    在罗杰三人当中,罗杰的人气自然是最高无疑,但安妮的人气也不差,这个外表美丽,个性十足的少女,早就被众多媒体推举为“最具魅力的摇滚女性”。

    胖子倒是差一点,但也有不少的粉丝,足以单独撑起一条线路的宣传。

    关于这些安排,罗杰三人的经纪人早就和公司进行过详细的沟通,此时只是最后再确认一遍,以免事到临头出现变化,来不及做出调整。

    在这份计划书中,mad唱片还着重提到一点,可口可乐公司要求乐队履行代言合约中的“参与至少一次商业宣传活动”条款,乐队需要在七月份参与一项由可口可乐发起的活动,并愿意为此支付高达一千万美元的出场费。

    在这一项行程的末尾有一行备注,表明该行程还在谈判中,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这件事罗杰当然知道,代表乐队去和可口可乐谈判的,正是罗杰的主经纪人西奥多。

    这个活动只需要一天,准确地说,只是下午的三个小时左右。

    一千万美元的出场费,绝对是相当丰厚的报酬,不过考虑到这并非是演出,而是纯粹的商业活动,以乐队如今的影响力而言,倒也算是正常的水准。

    商业演出的报酬本身就要比音乐节的演出高出数倍,乃至于数十倍,否则那些明星们为什么要去参加?

    如果乐队肯放弃一些所谓的“逼格”,多参加一些这类商业活动,收入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不过若是参与的次数太多,价格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考虑了片刻,罗杰提起笔,在这一项行程后面写了一句批复:“继续谈判,提高要价。”

    众所周知,可口可乐很有钱,而且很舍得在宣传上花钱。

    对于明星们来说,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冤大头一般的存在,不宰白不宰。

    当然,可口可乐肯定不会亏,作为一个市值数千亿美元的巨无霸,可口可乐的精明之处,是一般人根本无法理解的。

    不过这并不重要,对罗杰来说,在履行合约的同时,能够尽量多地从可口可乐手中敲下一笔巨款,那就足够了。

    除了《滚石》的宣发以外,mad唱片送来的文件中还提到了另一件事。

    根据在乐队官方网站上的投票,高达百分之七十的歌迷,希望《天堂的阶梯》以专辑的形式发行,时间则是“越快越好”。

    至于专辑的风格杂乱,粉丝们表示,这都不是事,只要你敢出,我就敢买!

    作为乐队对粉丝们的承诺,既然投票出了结果,自然要尽快履行。

    mad唱片的市场部希望罗杰尽快拿出具体的计划,最少也要透露一定的信息,以满足粉丝们的期待。

    新专辑倒是简单,八首歌早就在手中,只需要注册版权,然后将除了《天堂的阶梯》之外的其它七首歌录出来发行就够了。

    问题在于,是将这张专辑作为《摇滚圣经》系列的一部分,还是单独发行?

第444章 两份计划书

    片刻的思考过后,一个标题出现在文档的开头。

    《摇滚圣经布鲁斯摇滚篇:天堂的阶梯》。

    《the.’.:》。

    八首没有太大关联,甚至某种程度上显得互相冲突的单曲,放在同一张专辑里,多少有些违背《摇滚圣经》系列的初衷。

    不过想到重金属篇《所罗门之钥》同样也是如此,罗杰立刻就释然了。

    既然有过一次,那么再来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齐柏林飞艇】是罗杰最喜欢的乐队之一,若是《摇滚圣经》系列少了他们,多少会显得遗憾了些。

    八首来自于《四种符号》专辑的歌早已定下,顺序也没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

    在这一段内容上,罗杰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

    反而是什么时候录制、发行,让罗杰犹豫了起来。

    立刻开始肯定是不可能的,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里,乐队都要为《滚石》专辑的宣传而忙碌,根本没有时间呆在录音室里。

    若是拖得太久,也不太好。

    根据计划,年底的时候,或者最迟到明年年初,乐队就要开始新一轮的巡演。

    到要保证巡演的质量,在演出之前,必须要拿出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准备。

    以乐队现有的口碑,不可能做出为了节约时间而减少演出前排练的事情来。

    偷懒确实很爽,但透支的却是在粉丝当中的信誉,这份损失,在未来依然要由自己来承受,而且是加倍。

    在九月到十月,乐队的工作重心就要转入到下一轮巡演当中,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去录制专辑。

    这样算起来,能够录制《天堂的阶梯》的时间,也就只剩下了《滚石》专辑宣传结束之后。

    好在这张专辑一共只有八首歌,而且其中最为核心、难度最大的单曲《天堂的阶梯》已经录完,剩下的七首歌,如果进度快的话,或许连一个月都要不了。

    至于说录制完成之后,完全可以交给迭戈的团队去处理。

    虽然后期部分少了乐队的参与会有些麻烦,但影响并不会太大。

    当然,这也是因为迭戈和他的团队与乐队合作已久,彼此有了默契。

    如果是一个陌生的制作人团队,罗杰可不会这么放心。

    接下来是预算。

    这一块分为两个部分,制作预算以及宣发预算。

    前者由乐队自己承担,后者则是由mad唱片承担,自然是要分来来做规划。

    根据这张专辑的长度,罗杰为制作预算开出了800万美元的基础预算,并视情况,最高可能追加到1100万美元。

    如果是找其它投资人来投资,预算当然不能这么做,否则几乎不可能说服投资人掏钱,最起码也要有一个“看上去靠谱”的明细清单,而不是简单地列出一个总数就算完事。

    这个总数,罗杰也是按照乐队过去几张专辑的成本大致计算出来的,压根没有仔细计划。

    花自己的钱,在资金规划方面就可以相对随意一些,不需要走那些复杂的流程。

    至于宣发预算,罗杰打算等专辑制作出来之后,完全丢给mad唱片去处理。

    宣传、发行部门那些高薪聘请来的专业人士,可不是只拿钱不干活的,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比罗杰这个半吊子要强得多。

    最后则是市场定位以及宣发策略。

    前者没什么好说的,主要的目标群体就是乐队以及《摇滚圣经》系列的粉丝,次要目标则是其它摇滚乐歌迷、以及三十周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

    至于这些范围之外,基本随缘,不会投入太多的宣传资金。

    在宣发策略方面,也大体上按照以前的专辑来做,不搞什么特殊的宣传手段。

    除了《天堂的阶梯》这首在乐队粉丝中几乎被神化的单曲之外,这张专辑没有太多噱头可言,除了实打实地砸钱做广告之外,在宣传上也玩不出什么花里胡哨的操作来。

    不过在发行方面,罗杰却是犹豫了起来。

    不出意外的话,这张专辑会在今年的十月份之前发行,也就是说正好符合明年格莱美的申报范围。

    原本,乐队为明年格莱美准备的专辑是《滚石》,但《天堂的阶梯》同样拥有这样的潜力,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还要更加出色一些。

    虽然前世的《四种符号》或者说《齐柏林飞艇iv》发行当年并没有获得任何奖项,但齐柏林飞艇乐队却凭借这张专辑,分别拿下1999年(专辑)、2003(单曲)年以及2004(歌手/乐队)年的三次格莱美名人堂。

    现在《摇滚圣经》系列已经不存在需要为了匿名而拒绝申报格莱美的问题,《天堂的阶梯》完全可以作为明年格莱美的冲奖专辑去申报。

    事实上,乐队在明年的计划,正是要拿下年度专辑、年度制作和年度单曲中的至少一项,并拿下最少两项摇滚分类的重要奖项。

    《滚石》和《天堂的阶梯》都具备这样的质量,但要用哪一张专辑来冲奖,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正想着,罗杰突然想起来,《郊区的耶稣》也具备这样的潜力,单纯从格莱美的角度而言,并不比前两者差。

    但全部都申报奖项是愚蠢的做法,很容易分散选票。

    只有将资源集中起来,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在这三张专辑之中,乐队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去申报那些最重要的奖项。

    《郊区的耶稣》首先被排除,这张专辑的政.治意味太过浓重,得到大多数提名几乎可以确定,但获奖,却要看今年的大选结果。

    如果象党成功连任,《郊区的耶稣》绝对不可能获得重要的奖项。

    反之,则可以横扫。

    尽管北美一直宣称着娱乐圈与政.治无关,但事实上,无论是格莱美还是奥斯卡,从来都没有原离过政.治。

    《郊区的耶稣》不确定性太大,在申报结束之前,大选结果还未揭晓,等于是将命运交给了运气。

    这是罗杰绝对不肯接受的事。

    最起码,在拥有《滚石》和《天堂的阶梯》这两张质量更加出色的专辑的情况下,没有必要用《郊区的耶稣》去冒险。

    排除掉《郊区的耶稣》之后,剩下的两张专辑让罗杰有些徘徊不定。

    无论是《滚石》,还是《天堂的阶梯》,单纯从质量上来看,都具备横扫格莱美的水准。

    唯一的问题是,乐队现在的资历稍微差了那么一些,虽然咖位足够大牌,但在乐坛这个排资论辈严重的圈子里,成名时间太短,就是罗杰三人现在最大的硬伤。

    依照格莱美的规则,除非具备压倒性的质量优势,或者某个年度里处于特殊的社会环境,比如2002年。

    否则一切都得按照“分蛋糕”的方式,依照资历、咖位、地位、人脉乃至于金钱等等,排出一个顺序,一人拿走一块蛋糕。

    考虑到格莱美的这个习惯,哪怕乐队已经被“雪藏”过整整两年,横扫大奖的情况也几乎不可能出现,顶多能够分到一块稍微大一点的蛋糕。

    以现在北美的环境来看,2005年并不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至于所谓的“压倒性的质量优势”,在格莱美的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

    面对这种情况,《滚石》和《天堂的阶梯》质量上的那点差距,基本上可以完全无视掉。

    犹豫了片刻,罗杰很快做出了决定,将明年的冲奖专辑确定为《滚石》。

    不过《天堂的阶梯》,罗杰也不打算放弃。

    有一个很简单的操作,将发行时间推迟到十一月份或者更晚,进入到2006年格莱美的收录范围,就可以轻松解决。

    被格莱美“雪藏”了整整两年,一届的大奖,完全不足以让罗杰感到满足。

    敲下最后一行字母,罗杰看了一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已经过了凌晨两点。

    即使已经是深夜,罗杰仍然没有丝毫困意。

    看了一眼桌上喝到一半的啤酒,罗杰犹豫了片刻,拿起电话,通过庄园内线叫醒守夜的佣人,吩咐对方让厨房准备一份充作宵夜的点心,打开一个新的文档。

    《摇滚圣经迷幻摇滚篇:月之暗面》。

    《the.’.roll:the.》。

    这张专辑算是乐队迄今为止,波折最多的一张专辑了。

    从乐队成立之初,就被罗杰列入了未来的规划当中,甚至早在1999年,就以单曲的形式,发行了专辑中的《时光(time)》,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勉强算作先导单曲。

    虽然这个“先导”的间隔太久了点。

    如今已经五年多过去,《月之暗面》仍然还停留在“规划”的层面,连具体的“计划”都没有做出来。

    如今看来,这份计划即使完成,要等到发行,也是一年以后,甚至更久的事情了。

    不过罗杰的打算却是很简单,先把计划书做出来。

    如果《天堂的阶梯》录制进度较快,在巡演之前,《月之暗面》能录多少就录多少,剩下的等到巡演之后再补完。

    想要全部在巡演的筹备开始前录完是不现实的,这张专辑的长度足足有四十三分钟,哪怕进度再怎么快,至少也需要在录音室里泡上一个多月的时间。

    至于发行,最快也得到明年的下半年,甚至可能是年底。

    如果是后者的话,还可以将《月之暗面》作为2007年格莱美的冲奖专辑。

    虽然到时候乐队很有可能再次被格莱美“雪藏”,但以《月之暗面》的质量而言,三大通奖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分类奖项中,只要不遇到太过强悍的对手,几乎可以横扫。

    仅以“迷幻摇滚”这个分类而言,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月之暗面》都不存在任何同一量级上的对手。

    哪怕是平克-佛洛依德()乐队自己,也无法超越这一迷幻摇滚的巅峰。

    至于另一支被公认为唯一可以和平克-佛洛依德乐队相媲美的迷幻摇滚乐队,杰佛逊飞机()乐队。

    这个“相媲美”的前提,是默认排除掉了《月之暗面》这张诞生于意外的神作。

    发行方harvest唱片于2004年宣称这张专辑的全球总销量超过四千五百万张,而在ifpi(全球唱片业协会)的认证销量榜单上,《月之暗面》以2610万张的数量位居第三。

    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月之暗面》的成功。

    除此之外,在《公告牌》专辑榜上,这张专辑创下了连续741周在榜、累积超过900周在榜的记录,至今未能被打破,并将第二名甩开了超过一倍的差距。

    尽管单纯从商业角度来讲,平克-佛洛依德的另一张专辑《迷墙(the.wall)》还要更加出色一些,单单只是在北美,就拿下了2300万张的协会认证销量。

    (注:ifpi网站打不开,《月之暗面》的数据是wiki百科上的,应该是十几年前的。《迷墙》是riaa刚查的,另《月之暗面》在riaa认证销量1500万,从这一点来看全球销量应该是低于《迷墙》的)。

    不过无论是歌迷口碑,还是专业口碑,《月之暗面》都要完爆《迷墙》。

    再加上《月之暗面》这张专辑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它显然要比《迷墙》更加适合《摇滚圣经》系列。

    从个人喜好上来讲,罗杰也更加偏爱《月之暗面》。

    抛开这张专辑的代表性来看,它并非一张传统的“平克-佛洛依德”式作品。

    尽管它几乎成为了这支乐队的代表,但事实上,《月之暗面》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意外,而且非常“不平克-佛洛依德”。

    单单只是罗格-沃特斯和大卫-吉尔摩两人在这张专辑上没有爆发任何矛盾,这一点,就足以让平克-佛洛依德乐队的粉丝们大跌眼镜。

    在其它专辑的录制中,甚至于在巡演的现场,这两人几乎一见面就会吵起来,抡起拳头动手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在创作方面,罗格-沃特斯也包揽了这张专辑全部的歌词,在平克-佛洛依德的所有专辑中,这不能说是独一无二,但也是极为罕见的。

    这样一张特殊到极致的专辑,罗杰当然不会错过它。

    虽然不是现在,但一定是不远的未来。

    一边啃着冰淇淋蛋糕,罗杰用单手在键盘上敲下一行备注:2005年重点项目。

第445章

    “嘿,柏妮丝。明天《蟑螂侠2》上映,要一起去看电影吗?”

    一所高中里,一个少年正在向一位少女发出约会的邀请。

    看这神情,少年显然对少女心存爱慕,但两人并没有确立关系。

    名叫柏妮丝的少女露出心动的神色,犹豫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抱歉,柰文,我这个夏天都不会去看电影了。”

    “???”

    少年一脸懵逼,脸上的雀斑都仿佛变成了问号的形状,楞了好一会,才惊讶地问道:“为什么?你不是最喜欢看电影了吗?这个暑假有很多大片上映!”

    想要追求一个女孩,首先要清楚她喜欢什么。

    柰文自认为对柏妮丝的喜好非常了解,在少女所有的爱好当中,爆米花电影绝对是排在前列的。

    听到“一整个夏天都不去看电影”的回答,柰文下意识地就觉得这大概是委婉地表示“我对你没感觉”的意思。

    一时间,某位少年的情绪开始低落了起来,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

    “那个……”

    柏妮丝的小脸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因为一些私人原因,最近几个月不太方便去看电影。”

    十六七岁,正是最死要面子的年龄,柏妮丝当然不好意思告诉对方,自己是因为要存钱,才拒绝了这次约会。

    甚至包括未来几个月一切开支超过五美元的约会。

    北美可不存在什么约会时候要男方请客的说法,别说没有确立关系,哪怕是已经结婚的夫妻,也有为数不少的人采取经济独立,约会aa的方式。

    当然,后者的比例比较少就是了。

    让柏妮丝下定决心存钱的原因,是昨晚看到的一条“广告”。

    或者也可以说是“预告”。

    柏妮丝最喜欢的明星,将会在年底发行新的专辑,并举行新一轮的北美巡演,持续时间长达三个月,总计十七场演出。

    不久之前发行的《滚石》,已经让柏妮丝的“财务状况”接近破产的边缘,如果想要再购买《天堂的阶梯》的黑胶唱片,再加上一张演唱会的前排门票,不但要存上大半年的零花钱,还要在社区的商店打一份零工才行。

    想到典藏版黑胶唱片的价格,柏妮丝不由得咬牙切齿起来。

    一套1299美元,这简直是宰人!

    但作为一名自诩为真爱粉的粉丝,柏妮丝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收藏**。

    没错,就是收藏。

    如果只是为了听歌,不到十美元的数字唱片,或者是二十多美元的cd,足以满足要求。

    即使要求高一些的,普通版的黑胶唱片最多也不会超过二百美元。

    至于典藏版……

    这玩意就跟岛国那些动漫爱好者购买手办一样,绝大多数人买回去压根不会拆封,直接放进收藏柜里。

    在没有收藏癖的人眼里,这些东西一钱不值。

    但对于柏妮丝这样有收藏癖的粉丝来说,为了一张典藏版黑胶唱片吃上几个月的面包,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

    同一座城市,一栋别墅的会客室里。

    “最新的统计数据。”

    胖子拿出从公司带回来的报表,递到罗杰手中:“《郊区的耶稣》到现在为止总共卖出去970万张,其中典藏版cd十万套全部卖光,典藏版黑胶五万套卖出去了四分之一。”

    胖子所说的是实体唱片的数据,至于数字版,并没有包含在内。

    实体唱片的利润非常恐怖,哪怕是“平价”的平装版磁带和cd,利润率也超过了200%。

    至于典藏版……那完全就是抢钱。

    典藏版cd399美元一套,典藏版黑胶1299美元一套,而成本?

    除去零售商百分之三十的分成之外,所有成本全加起来,前者最多五美元,后者则不超过一百美元。

    和普通版相比,除了多出一个“限量销售”的噱头之外,仅仅只是在包装内额外附赠了一枚徽章,以及在封面上附上了乐队的签名。

    还是印刷的签名。

    至于限量销售……

    如果没有这个噱头,罗杰敢赌十美元,连现在销量的一半都卖不出去。

    这只是一个最平常不过的营销手段罢了。

    “下周应该就能破千万了,比《所罗门之钥》慢了两三周左右,不过也还算不错了。”

    罗杰点点头,开口道:“海外发行方面,让公司去谈,条件差不多的话优先华纳或者环球。《滚石》呢?情况怎么样?”

    《滚石》专辑上个周末发行,如今过去还不到一周。

    虽然说如今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去在意商业上的成绩,但以乐队现在的咖位来讲,作为今年的冲奖专辑,如果《滚石》的商业表现太差,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五天前才发行的专辑,哪有那么快出结果?”

    胖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话说,你不觉得《郊区的耶稣》这个销量有些奇怪吗?”

    “奇怪?”

    罗杰想了一会,没明白胖子的意思,问道:“哪奇怪了?这销量也不算低了吧?毕竟是朋克。”

    两个月970万,这个数据,若是和《所罗门之钥》这样的专辑比起来,自然是显得逊色了些。

    但若是和其它歌手、乐队相比,却绝对算得上极为优秀。

    哪怕是和自己过去的其它作品相比,《郊区的耶稣》在商业上的表现也可以排在中上,而且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朋克摇滚的总体市场不输于金属摇滚,但若论单个乐队或者张专辑,那却是差得远了。

    毕竟朋克群体都是一群“追求个性”的家伙,绝大多数都有反流行的趋势。

    对于很多朋克们来说,朋克必须是小众的,异类的。

    如果一张专辑卖得太好,反而会受到许多朋克们的抵制。

    原因不是它哪里不好,仅仅只是因为卖得太好了,不够小众。

    在这些人眼里,不够小众,也就意味着不够朋克。

    所以,相较于金属乐队那种穷的饿死,富的撑死的情况,朋克摇滚圈子里,反而是处于一种另类的均衡。

    有贫富差距,但除了少数个例之外,贫富差距并不会太大。

    “我是说典藏版的销量。”

    胖子伸出萝卜一般的手指,戳在报表上,“我们过去的专辑,典藏版从来没有卖出去这么多,按比例算的话,大概只有一半到三分之二。”

    或许是因为对数字的敏感,胖子对销量之类的数据记得很清楚。

    在《郊区的耶稣》之前的三张专辑,典藏版的唱片同样是十万套cd、五万套黑胶。

    但哪怕是总销量更高的《阿玛拉》和《所罗门之钥》,也没有将十万套典藏版cd全部卖出去,至今还有一部分尾货在零售商的库存当中。

    至于《金属歌剧:阿瓦隆幻想曲》……

    嗯,暂且不提这个悲剧了。

    “我不记得以前专辑的销量了。”

    罗杰挠了挠头,一脸懵逼。

    不过罗杰却是没有怀疑胖子的记忆力,有些疑惑地问道:“典藏版买得多,这不是好事吗?这玩意才能赚大钱,卖出去一张,比卖二十张普通版赚得还多。”

    单纯从成本和利润的角度来计算,罗杰的话确实没什么毛病。

    转化成实际利润数字的话,十万套典藏版cd基本上可以视为是两百万套普通版cd的销量。

    黑胶差不多也同样如此。

    如果这两种全部卖光,光是典藏版唱片的收入,就足以让乐队收获数千万美元。

    在乐队正缺钱的时候,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虽然收入到账还要等待,但几个月的时间并不算长。

    “确实是好事,我只是有些奇怪。”

    胖子摇了摇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开口道:“这事我让市场部的人去分析好了,如果能分析出原因,以后说不定也能利用上。”

    能不能分析出原因,分析出原因之后,以后是否又能复制,这都是未知之数。

    但考虑到其中隐藏的巨额利润,哪怕只是一个可能,也足以让乐队付出一定的资源,去仔细研究一番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源还不是直接从乐队来出,而是由mad唱片来负责。

    “你看着办就是。”

    罗杰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公司那边的事,你多上点心,我最近要跟进大卫那边的事,顾不上。”

    和大卫-劳伦斯的合作已经进入到了关键的阶段,虽然没有必要时时刻刻都盯着,但耗费的心力却是一点都不少。

    某种程度上来说,罗杰确实有些顾不上mad唱片那边了。

    “说到大卫。”

    胖子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你前段时间给他介绍的那个项目谈成了?”

    《实习医生格蕾》的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电视剧类的项目,资金回收往往都比较慢。

    以乐队现在的资金状况,显然不可能拿出几千万美元,投入到一个动辄需要三五年才能收回成本的项目上去。

    那会对接下来的一系列计划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哪怕再怎么赚钱,也只能忍痛放弃。

    “还在谈,大卫不信任好莱坞,准备以私人贷款的方式来合作,具体的合作方式还没有定下来。”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很有可能是大卫借钱给我,我投资这个项目,资金回收以后按照比银行贷款稍高的利率向大卫支付利息和本金。”

    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合作模式,罗杰充当一个二道贩子,为马克-戈登和珊达-瑞姆斯的剧组提供资金,同时给大卫-劳伦斯这个金主一个还算不错的投资回报率。

    其中的差价,则是罗杰的“手续费”。

    至于风险,也是由罗杰来承担,大卫-劳伦斯在获得较低预期利润的同时,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

    几千万美元,哪怕《实习医生格蕾》扑街扑到马里亚纳海沟里去,大卫-劳伦斯也不会担心罗杰还不起。

    胖子立刻明白了罗杰的意思,好奇地问道:“你很看好这个项目?”

    是否看好《实习医生格蕾》?

    当然!

    但罗杰没法说,自己通过项目计划书,确认这就是前世那部大火并且拍了十几季的剧集。

    想了片刻,罗杰换了一个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这部剧集的创意和剧本只能算是b+,计划书方面也勉强合格。不过有马克-戈登作为执行制片人,我确实很看好这个项目。”

    不等胖子继续追问,罗杰就继续说道:“《后天》的成绩你也知道,北美票房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有一定的可能冲击2亿美元。我不清楚你有没有注意过马克-戈登的履历,在他担任第一或者第二制片人的所有项目中,十几部电影仅有两部轻微亏损,其它全部盈利,电视剧项目的盈利率则是百分之百!”

    哪怕以罗杰这个“外行人”的眼光,《实习医生格蕾》的计划书也算不上多么的出色。

    唯一比较出彩的,大概就是对“专业性”的要求,据说为了达到最专业的效果,珊达-瑞姆斯在医院里准备了长达两年的时间。

    与其说看好项目本身,看好某位核心成员,这个说法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无论是乐坛还是好莱坞,一向都是追逐成功者。

    “成功者很有可能继续成功下去。”

    胖子点了点头:“这样说起来,马克-戈登的项目确实值得下注。”

    “对,就是这个道理。”

    罗杰犹豫了一下,又开口道:“如果你和安妮有兴趣的话,这笔投资可以算乐队的。”

    《实习医生格蕾》很值钱。

    而且电视剧和电影不同,投资方更容易拿到版权,也不容易因为竞争的缘故而受到六大的打压。

    不过《美国偶像》罗杰都舍得共享出去,《实习医生格蕾》就更加没什么舍不得的了。

    而且,在成绩真正出来之前,看上去再怎么稳赚不赔的项目,都不是没有任何风险的。

    否则,也不会有诸如《未来水世界》这样的灾难了。

    将胖子和安妮拉进来,既能分摊风险,又能加深三人之间的关系。

    相较于独吞,共享显然是更加划算且明智的做法。

    “我考虑考虑。”

    胖子也有些意动,却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当然不是因为担心罗杰坑自己,只是习惯性的谨慎罢了,至少也要看过计划书再说。

第446章 宰人的价格

    短暂地汇合之后,罗杰很快又离开了洛杉矶,继续过着“在天上的时间比在地上多”的日子,在北美地图上到处赶通告。

    《滚石》专辑发行一周过去,直接登上了的第一位。

    在现在这个年头,这差不多是所有大牌明星的标准待遇了。

    只要一张专辑在发行前做出足够的宣传,将粉丝们的期待值提升到最高,在发行首周拿下《公告牌》榜首几乎是必然的事情,除非与其它大牌的新专辑撞车。

    虽然并非单纯计算销量,甚至销量的权重占比不足百分之五十,但只要是足够大牌的歌手和乐队,单单只凭借发行首周爆发出来的销量,在前排占据一个位置不会有很大的难度。

    不过这种爆发也就仅仅只有刚刚发行的一周而已,后面的销量就会趋于平稳,然后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快速下滑。

    再之后,就只能依靠漫长的时间来积累一些销量,对于其中绝大多数专辑来说,这个积累都可以无视。

    例外总是有的,比如说老鹰乐队的《》,这张发行于1976年的精选专辑,发行最初三年里,北美销量连钻石认证的门槛都没有达到。

    但在后来的近四十年里,仅仅只是北美地区,这张专辑的累积销量就达到了3800多万张,直接从累积销量排行榜的几百名开外,冲上第一的位置。

    同年发行的录音室专辑《加州旅馆》也差不多如此,发行之初仅仅只卖出了不到500万张,而在四十年之后,累积销量已然超过2500万。

    (以上数据来源:riaa认证)。

    对于乐队自己来说,在过去的专辑中,销量爆发期过去之后,缓慢增长的销量还算可观的,也仅仅只有乐队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怪胎》。

    这张专辑到现在为止,每年都还能卖出北美一百多万,全球两三百万的销量。

    至于其它的专辑……在发行之初的销售高峰期过去之后,后续的销量就基本可以无视,多一点的每年几十万,少点的干脆只有几万,甚至于几千,无论名气上、数据上抑或是金钱上的收益都聊胜于无。

    对于绝大多数专辑而言,在一个销售高峰期过去之后,哪怕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积累出来的销量也几乎可以无视。

    发行之初的销量爆发期,才是重中之重。

    最多再加上一个“特殊情况下的重新发行”,不过这种情况,【通常】受益人就不是明星自己了,而是唱片公司和明星们的遗产继承人。

    随着数字唱片业的发展,这个销量爆发期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从乐队刚成立时超过一年以上,在短短五年之内,就迅速缩短到只剩下两三个月。

    而且实体专辑在销售数据中的占比也出现了明显滑落的趋势,虽然大牌明星的专辑依然能卖出八位数的实体专辑,但更多的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已经开始大幅度减少了在cd、磁带或者黑胶唱片上的投入,将更多的钱花在更加廉价的数字唱片上。

    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新的技术总会替代旧的技术,无论是唱片业还是其它行业,都只能去适应它,而不是改变。

    无论是否有托拉斯模式的存在,在轻工业这个领域,永远是买方市场。

    一张cd的钱够买2~3张数字专辑,而且后者还可以适应更多的播放设备,消费者会倾向于哪一种选择,自然是不用有任何怀疑的。

    依照唱片业内主流的声音来看,随着数字播放设备的普及,在北美、中欧、东亚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最多不超过五年,数字唱片就会完全取代实体唱片。

    到了2010年代,除了怀旧群体和收藏以外,几乎不会有人再去选择购买cd和黑胶。

    对于乐坛明星,乃至于唱片公司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实体唱片和数字唱片的利润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受到数字唱片的冲击,无论是明星自身,还是唱片公司,在专辑上的收入都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并且随着数字唱片市场的扩大,下滑的速度也将越来越快。

    对于罗杰三人来说,这一点已经体现得相当明显。

    新专辑《滚石》在发行首周,总计卖出了近六百万的销量,但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都是不被唱片业协会所承认的数字唱片。

    实体专辑,仅仅只卖出去了一百多万张,这还是在大量宣传之下,发行之初的一个爆发!

    根据mad唱片发行部门的预测,从第二周开始,《滚石》专辑的单周销量会滑落至单周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最终的北美销量几乎不太可能突破五百万这个关卡。

    当然,这是指实体专辑的销量。

    如果算上数字唱片,总销量反而会有不小的增长,预计会达到2000万以上。

    因为数字唱片不分国界,也没有距离的限制。

    只要能够登录北美的音乐平台,再拥有一张全球支付的信用卡,哪怕在火星上也可以购买。

    事实上,首周的四百多万数字销量中,一大半都是北美之外的粉丝贡献出来的。

    虽然几家主流音乐平台均以“不会收集用户资料”为由,拒绝透露详细的数据,但谁都知道这个理由只是敷衍。

    详细的数据拿不到,但私下里,通过员工之间的“私人友谊”,mad唱片还是得到了一些粗略的暗示。

    例如“英语区国家的购买量最多”,“中欧、西欧的非英语国家也有大量支付记录”等等。

    这些资料看上去没什么用,但却有助于公司对未来的宣传、发行策略做出判断,乃至于调整海外发行的谈判策略。

    虽然这个年头还没有所谓“大数据”的说法,但在实际应用上,这一理论早在七十年代就被应用到金融、零售、广告等行业。

    到了互联网时代,尽全力收集用户资料,几乎是任何一家公司都会去做的事情。

    哪怕自己不用,也可以卖一大笔钱,无论它是否合法。

    ……

    这份报告的篇幅很长,理查森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才将前半部分整理出来。

    根据三人的分工,在赶通告之余,胖子需要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公司的业务上。

    但罗杰和安妮两人也不能对公司的运转一无所知,【金属猴子】和【a】两支乐队那边也需要定期交换资料。

    后者还早,没有重要事情的情况下,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电话会议即可,如果某个乐队有重要事情无法参与,延长期到半年以上也可以接受。

    至于前者,安妮几乎是个彻底的甩手掌柜,但胖子并不打算让罗杰清闲下来,这份报告,就是胖子给罗杰的“任务”。

    算不上有什么工作要安排给罗杰,只是让对方对公司的发展有个了解罢了。

    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要继续将这份报告整理完,至少还需要五六个小时。

    理查森没有继续动手,而是拨通了依耶塔-哈森的电话,问道:“我明天有什么重要的安排吗?”

    乐队现在只有依耶塔-哈森这一名助理,因为胖子要负责公司的大部分事务的缘故,在三人分开之后,这名助理也被分派到了胖子身边。

    某种程度上,在这段时间里,依耶塔-哈森就是胖子的个人助理。

    “下午两点半有《好莱坞新闻报》的采访预约,预计需要两个小时。另外,您约了华纳唱片的执行董事约克先生共进晚餐。”

    “只有下午?”

    胖子点点头,说道:“没事了,你去休息吧,明天中午记得让人叫我起床,我今晚要熬夜。”

    “好的。”

    依耶塔-哈森没有多问,直接挂断电话。

    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不该问的不要问,这是职场的基本守则,对于秘书、助理一类的职位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虽然依耶塔-哈森还很年轻,但也不至于在这种基础问题上犯错。

    放下手机,胖子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问题。

    只有依耶塔-哈森一名助理,是不是太少了点?

    平时倒是没什么问题,这个小助理的工作能力足够出色,完全足以满足乐队的需求。

    但当罗杰三人分开的时候,就有些不够用了。

    依耶塔-哈森能力再强,也只有一个人,又不会分身术。

    再招聘上几个助理,作为依耶塔-哈森的助手,若是三人再分开,也可以保证每个人身边都有人可用。

    至于雇佣助理的薪水,那点钱根本没什么好在乎的。

    不过这只是小事,胖子随手在备忘录上记了一笔,就将这个想法丢到一边,继续完成只做了一半的报告。

    由于是给罗杰看的,这份报告的大多数内容都和乐队自身相关,而很少涉及公司旗下的其它明星。

    至于mad唱片的另一个重要业务,《美国偶像》,压根提都没提。

    《美国偶像》第二季已经结束,第三季还未开始,还在筹备当中。

    再加上节目的模式已经足够成熟,按部就班去执行即可,没有必要在这上面多分心。

    查阅了一下白天的会议记录,理查森挑出其中的一段。

    关于《郊区的耶稣》销量“异常”的问题,在胖子提出之后,公司很快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查,并初步得出了结论。

    原因根本没有胖子想象得那么复杂,其实很简单。

    就是因为在《郊区的耶稣》发行初期,被曝出《摇滚圣经》系列作者的身份,所以自己乐队的许多粉丝也对这张专辑进行了收藏。

    在总销量上,由于两者粉丝本身就有极高重合度的原因,没有十分显眼的变化。

    或者说,其实是有变化的,本应大幅度降低的实体销量,实际跌幅没有预想中那么大,这就是变化。

    不过这个变化很不起眼,虽然发行部门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却没有产生太多的联想,将其归咎于专辑质量更加出色这一点上。

    不过,当典藏版唱片的“数据异常”引起胖子的注意,并重新进行了调查之后,mad唱片才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初步得出了结论:

    许多乐队的粉丝原本并没有收藏《郊区的耶稣》的打算,但在乐队承认了自己是《摇滚圣经》系列作者之后,这一点出现了变化,导致十万张典藏版cd在很短的时间内卖光。

    除了少数不缺钱的“土豪”之外,很多歌迷往往只会收藏自己最喜欢的一名歌手或者一支乐队的作品。

    即使不止一个,数量也不会太多。毕竟几百乃至于上千美元一张的唱片,哪怕是中产阶级也会感到心疼。

    至于其它的,或许也会喜欢,但受限于钱包,只会购买平装版,或者更便宜的数字唱片。

    这只是一个意外,几乎不可能被复制的意外。

    在得到这个结论之后,理查森显然有些失望。

    虽然这对乐队来说是好事,但却几乎不可能复制到其它歌手和乐队身上,对于mad唱片来说,也没有太多的帮助。

    唯一的用处在于,当乐队再发行新的《摇滚圣经》系列时,可以考虑增加典藏版cd、黑胶唱片的发行量,或者小幅度提高价格。

    不过具体要如何做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是发行部门和市场部门需要考虑的事,无论是胖子还是罗杰,都不擅长这些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工作,也不会在这些琐事上浪费时间。

    公司每年支出大量的薪水,为的就是让上千名员工将自己的能力用在“适当的地方”。

    未来的《摇滚圣经》系列是以后的事,不过《郊区的耶稣》典藏版唱片大卖,却还会对一件眼下的事情造成影响。

    那就是海外发行的谈判。

    mad唱片不具备海外发行能力,只能将海外发行权卖掉,这是必然的事情。

    以乐队现在的咖位,合作方只能是唱片业内的巨头,也就是四大。

    无论是从关系,还是从利益上来讲,《郊区的耶稣》的竞争者都只会是华纳和环球两家。

    谈判才刚刚进入到正式报价的环节,距离达成协议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确认了《郊区的耶稣》典藏版销量大涨的原因之后,胖子立刻要求发行部门提高了海外发行权的报价。

    根据胖子的估算,最终很有可能以三千万美元加上不高于百分之二十分成的价格达成协议。

    如果是完全买断的方式,胖子心里的底线是五千万美元。

    这确实是一个宰人的价格,但以《郊区的耶稣》的销售数据,以及乐队的影响力。

    无论是环球还是华纳,都会心甘情愿的伸出脖子,挨上这一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224/ 第一时间欣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 作者:黑色贝斯所写的《摇滚教父》为转载作品,摇滚教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摇滚教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摇滚教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摇滚教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摇滚教父介绍:
一句话简介:摇滚教父的传奇之路。关键词:重生、摇滚、乐队、贝斯主唱书友群:825944900tips:本文涉嫌为贝斯手洗白。tips2:音乐专业的大神请忽略部分不影响剧情的bug摇滚教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摇滚教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摇滚教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