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摇滚教父TXT下载摇滚教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摇滚教父全文阅读

作者:黑色贝斯     摇滚教父txt下载     摇滚教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81 只要锄头挥得好

    环球遭遇困境,对唱片业的其它公司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尤其是索尼和华纳,感觉就像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一般,疯狂地挥舞起锄头,大挖环球的墙角。

    毕竟,索尼和华纳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厂牌,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品牌形象都做得非常出色。

    和他们比起来,才成立没几年的【量子音乐】在这方面就处于了劣势。

    在各方提出的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厂牌的名气,往往就是许多明星优先会考虑的因素。

    再加上,【量子音乐】与环球音乐集团正面开战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唱片业。

    圈外人或许不太了解这些内幕,但圈内,但凡是消息灵通的人,多多少少都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有不少明星都在担心,若是跳槽到【量子音乐】,一旦【量子音乐】在与环球的竞争中最终败北,自己也会受到波及。

    再加上,还有不少有足够粉丝基础和资金作为底气的大牌明星,干脆选择了自立门户,这就让【量子音乐】可以争取的明星变得更少。

    对于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许多人在仔细分析之后,都得出一个猜测性的结论:【量子音乐】憋了一波大招,让环球直接遭到重创,但【量子音乐】自己也没得到多少好处,最大的好处反而是会被在一旁围观的索尼-bmg和华纳唱片拿走。

    不过,仅仅只间隔了一个周末,【量子音乐】就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对公司“未来数十年的经营策略”做出重大调整。

    在发布会上,卢西恩-格兰奇仅仅只宣布了一件事:【量子音乐】正在就公司旗下,所有签约歌手、乐队,以及创作者的发行合约条款做出重大调整,让出更多的利益。

    具体的体现,表现在发行方分成比例,以及版权分割方面。

    卢西恩-格兰奇表示,考虑到成本方面的因素,前者的让利不会太多,大约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之间,具体根据签约明星的级别而定。

    而后者则是重头戏:【量子音乐】会改变唱片业过去以来的“惯例”,将所有在“替换合约”之后新发行的音乐作品,版权全部归还给歌手、乐队自己,【量子音乐】不再从中分割版权。

    这一场新闻发布会,对外界公众来说只是看个热闹,甚至还没有环球的“黑金”丑闻引人瞩目。

    但在唱片业内部,卢西恩-格兰奇代表【量子音乐】做出的这番宣言,立刻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地震。

    发行合约方面的让利就不说了,这是一个明显的,收入方面的提升。

    虽然数字不会太高,但却也没有少到可以让人忽略的程度。

    但更加让人关注的,却是在版权方面。

    按照唱片业一直以来的惯例,唱片公司——无论是制作厂牌还是发型公司——都是要从歌手、乐队的作品中拿走全部或者部分版权的。

    具体的版权分割方式,通常由明星的咖位和商业号召力,以及唱片公司的规模而定。

    绝大多数情况下,越是没有名气的小明星,就越不可能将自己的版权留在手中,除非去选择不依靠任何发行公司,独立运作的方式,不过这条路,哪怕到十年后的流媒体时代,也没有几个人走得通,更不要说是现在了。

    版权的价值很难界定,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作品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它的版权才会值钱。如果一首歌只有寥寥几个人听过,无论它做得再怎么好,版权也是一文不值的。

    就好像诸如烟雨江南、中原五白之类的大神写手,他们的小说版权往往可以卖到七八位数,甚至九位数,但像黑色贝斯这种扑街作者的版权,倒贴钱都没人愿意买。

    咳,扯远了。

    按照唱片业一贯以来的做法,在签下一名歌手或者一支乐队的时候,第一份合约,通常而言都会比较苛刻。

    分成比例姑且不说,如果这位歌手在过去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绩,那么只要唱片公司的规模不是小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一般来说,都是可以要求获得合约期间内,该歌手所有作品的全部版权的。

    就好像罗杰和胖子的第一支乐队【墨菲】,版权就全归唱片公司所有,乐队只能保留词曲版权,以防出现【虫子】乐队那种,自己唱自己的歌,还要被版权方敲诈巨额授权费用的情况。

    事实上,这也是许多乐坛新人第一份唱片合约当中的“标准条款”,词曲版权归创作者个人或者歌手所有,而音乐版权则归唱片公司。

    好一点的,唱片合约里会规定版权收入的分成,唱片公司在使用该歌手的音乐版权取得收入的时候,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向歌手支付分成。

    若是心黑一点的,直接在合约里规定,版权收入与歌手本人无关,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注:再次鞭尸一下披头士,他们被坑走的那批版权就有类似的条款,版权收入和乐队无关,一毛钱分成都不用付,全归版权方所有。)

    这类合约,通常被戏称为“卖身契”合约,意思是签下之后就和卖身给唱片公司没什么区别。

    当然了,随着歌手逐渐成为明星,咖位提升,到了第一份合约结束,开始谈第二份合约的时候,无论是留在原本的唱片公司,还是跳槽去其它的厂牌,只要自身有足够的资本,往往都是可以就分成比例和版权费用方面与唱片公司展开谈判的。

    甚至于有些成名速度极快的明星,在第一份唱片合约还远远没有到期的时候,为了留住人,唱片公司有时也会主动要求替换合约,用更好的待遇促使对方签下年限更长的合约,以避免对方跳槽。

    比如说,【量子音乐】旗下,泰勒-斯威夫特的第二份唱片合约,版权就全归泰勒个人所有,仅仅只是将运营权独家授权给【量子音乐】,而且还规定了严格的“授权回收机制”,如果【量子音乐】在运营这批版权的工作中危害了泰勒-斯威夫特的利益,后者就有权收回授权。

    至于具体的版权分割方式谈出什么样的结果,就要看明星和唱片公司各自的资本,以及具体的谈判细节。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

    但除了少数一线甚至是超a巨星以外,在面对【量子音乐】这一级别的唱片业巨头的时候,几乎不太可能有人能够保留自己作品的全部版权,多多少少都要分出去一些。

    或许是某一首或者几首歌的全部版权,或者是合约期内所有作品的部分版权(例如数字版权)。

    而且,由于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每一个巨星都是从新人走过来的。

    基于这一点,可以说,在唱片业内,除了极少数从其它行业,例如影视明星转行过来的人之外,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第一份“卖身契合约”。

    而随着明星的成名,许多早期的作品,版权价值比后来的作品更高,这种情况其实是很普遍的。

    毕竟,不说大多数,至少一半的明星,其最经典的作品大多诞生于出道的前几年,反而是后来名气高了,咖位更大牌了,推出的作品质量反而开始下降。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但对于碰巧是这一类人的明星们来说,即使在第二份合约中赢回了“留住自己版权”的权利,实际上也并没有赚到什么。

    而卢西恩-格兰奇和【量子音乐】所提出的“全新的合作模式”,却是完全颠覆了这一“传统”。

    直接将所有的版权全部归还给明星,【量子音乐】仅仅只要求包括发行权、版权运营权在内的独家授权,并从中抽取适当比例的抽成作为成本维持和利润来源。

    事实上,许多明星对于这一点并不在意。

    原因很简单,绝大多数的明星,都没有自己运作版权收入的能力和经验,即使版权留在自己手中,也是要委托给唱片公司来代理的。

    就算是勉强自己开一家公司来运作这些,从收入角度来讲,或许还不如委托给大厂牌来代理。

    像【量子音乐】这样的发行大厂,无论是推广能力还是渠道资源,都远远超出“明星”这一身份可以获取到的资源,哪怕扣掉代理佣金之后,明星们所取得的收入也要比自己来运作更加的高。

    在新的合约模式发布之后,唱片业内立刻一片哀嚎。

    无数唱片公司纷纷惊慌失措,大呼“狼来了”。

    而原本正在与索尼-bmg、华纳唱片谈判,准备跳槽的明星们,一大半都当机立断地中止了谈判,转而观望起来。

    能够成名的明星,没有一个是白痴。

    就算有些明星自己的智商不够高,身边也绝对不缺乏能够及时提醒他们的“聪明人”。

    见风使舵,利益最大化,这些都只是最基础的操作。

    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之后,【量子音乐】倒是没有急于大张旗鼓地挖角,而是由卢西恩-格兰奇等高层牵头,一个一个地和旗下的明星,以及已经签约,但还没有正式出道的新人去谈判,修改、替换原有的合约。

    唱片公司主动“发福利”,又是多送分成,又是更改版权条款的,自然没有人会拒绝。

    没有人会嫌弃自己的收入太高,也没有人不愿意留下自己的版权。

    虽然【量子音乐】拿出的新合约,基本上都没有多少“签约金”,而且还提高了签约年限,但在更高的预期收入和版权的刺激下,不出一周的时间,【量子音乐】旗下的签约歌手、乐队,所有人都在新的合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普遍来讲,包括还没有出道的新人,再到一线大牌在内,所有人的发行方佣金都有所降低。

    从原本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降低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之间。

    仅仅只是这一部分,整个【量子音乐】旗下的明星们,所有人加起来,在未来一年内的总收入就能提高至少两亿美元。

    唯一的例外,是罗杰自己的【darkness】乐队和泰勒-斯威夫特。

    前者就不说了,乐队和【量子音乐】之间签订的唱片合约,从mad唱片时代起,就是完全对乐队有利,唱片公司只是扮演一个“打工者”的角色。

    毕竟,乐队就是公司的老板,哪有公司压榨老板这个说法?

    至于后者,因为胖子和斯威夫特一家关系密切的缘故,某种程度上来说,泰勒-斯威夫特也是【量子音乐】旗下唯一一个“关系户”。

    从第一份新人合约开始,泰勒-斯威夫特签下的就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卖身契”合约,而在之前续约时签订的第二份合约,更是已经达到了超a巨星级别的待遇:唱片公司拿最低的分成,完全不要版权,甚至完全不求在明星身上赚钱,只为把这个招牌留下来。

    虽然说现在的泰勒离超a还很远,但凭借着关系户的身份,提前拿到这样的待遇。

    从合约本身的条款来说,泰勒的待遇已经没有任何的提升空间了。

    专辑发行抽成全渠道百分之二十、巡回演出抽成百分之三十五、版权运营佣金百分之十五、专辑发行权免费。

    其中绝大多数业务的成本都由【量子音乐】承担,泰勒-斯威夫特自己,仅仅只承担自己团队的薪酬,以及专辑制作的费用。

    可以说,这已经是在如今的唱片业生态之下,明星所能拿到的最顶级合约。

    再提,就要和罗杰几人一样,让唱片公司为自己打工,甚至是承受巨额亏损的风险。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关系户的身份,顶多能够让泰勒在【量子音乐】内得到一定的优待,但却不可能凌驾于公司之上。

    泰勒-斯威夫特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并没有要求更换唱片合约,反而主动要求以原本的条款续约,连签约金都没有要,直接将原本的合约延长到2019年。

    泰勒自己也很清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以双方之间的关系,除非有学习罗杰几人自立门户的打算,否则,无论跳槽去哪里,都绝对不如留在【量子音乐】。

    当然,这里边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量子音乐】至少可以保留住唱片业巨头的地位。

    在泰勒重新签约之后,【量子音乐】经过了短暂的调整,立刻开始对“艺人服(guan)务(li)部门”进行大规模的扩充,同时挥舞起锄头,开始对整个欧美的乐坛明星开始大规模的挖角。

    不仅仅只是环球旗下的明星,就连索尼、华纳,乃至于无数的小厂牌,只要具备不错商业价值的明星,统统先接触过再说!

第682章 难题

    一间比较正式的会议室里,几个西装革履的亚裔,正在认真听着对面的中年侃侃而谈。

    中年名叫乔尔-李,是【量子音乐】亚洲分公司的总裁。

    乔尔-李是一位混血儿,父亲是华人,母亲则是一位白人,从小在亚洲长大,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西方社会思维方式的不同,有着很深刻的了解。

    而来自母亲的白人血统和教育方式,则让乔尔-李在精通东方文化的同时,又具备西方式的思维,能够很好的平衡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之处。

    这也是乔尔-李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之中获胜,赢得【量子音乐】亚洲分公司高层职位的关键。

    乔尔-李如今正在棒子国,试图说服当地最大的经纪人公司,sm公司,与【量子音乐】建立起正式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棒子国的娱乐圈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特立独行。

    在棒子国的娱乐圈内,站在行业链顶端的,不是发行公司,而是经纪公司。

    这些经纪公司一方面垄断了全国的艺人资源,以达到“绑架发行公司”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凭借着与发行方的“排他性合作”协议,将艺人完完全全地控制在手里,拼命地压榨。

    在棒子国的经纪人合约当中,种种条款都可以体现出经纪人和明星之间地位的差别。

    比如说在收入分成方面,扣除发行方等各种渠道分成后,剩下的部分,经纪人全部都要拿大头。

    例如唱片分成艺人百分之十、经纪人百分之九十,综艺节目出场费艺人零,经纪人百分之百,广告收入艺人百分之三十,经纪人百分之七十,演出收入艺人百分之四十,经纪人百分之六十。

    等等。

    当然,和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已经成名的巨星,自然是有资本要求更好的待遇。

    但在棒子国独特的娱乐文化制度之下,哪怕是最大牌的巨星,也不可能改变“经纪公司拿大头,明星跟着喝汤”这样的局面。

    在可以考证的历史当中,棒子国从未有过哪怕一位明星,可以在哪怕单一渠道的收入分成中,拿到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分成比例。

    这种生态链是很畸形的,在欧美,或者绝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自棒子国的明星也基本上没有任何市场价值。

    (注:仅乐坛方面,影视明星方面虽然没有在欧美算得上一线的,但是二线小明星至少有七八个。)

    不过,在亚洲,棒子国的“韩流文化”却是具备很强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否则,单靠一个还不如不可描述国度一个省大的棒子国,也养不活这么多的明星。

    乔尔-李来到棒子,与sm公司的一众高层慎重地讨论sm公司与【量子音乐】合作的可能,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而事实上,这一规划,却是出自罗杰之手。

    虽然罗杰从来都不喜欢,也不关注所谓的韩流文化,但却知道这一群体在亚洲,在不可描述国度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实际上,未来几年会逐渐出现的流量明星,本质上就是将棒子国的娱乐业模式与互联网相结合而诞生的快餐产品。

    在罗杰对【量子音乐】的规划当中,亚洲市场,确切地说,是不可描述国度的市场,会占据相当的分量。

    整个亚洲最大的三个市场,棒子国、岛国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虽然依旧保持了相当分量的东方思维,但接受欧美的流行音乐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不可描述国度的市场,却是要排外得多。

    西方的乐坛明星,在不可描述国度的影响力很低,只有少数顶尖的大牌才能做到让人“耳熟能详”,但大多数人也就仅限于“知道”的程度。

    哪怕是到了十多年后,这种情况渐渐有所好转,也仍然改变不了“英文流行歌”在不可描述国度只是小众这一事实。

    想要让【量子音乐】的影响力扩散进这片土地,单单依靠欧美地区本身的作品是不行的,必须要换一种方式来“开路”。

    而罗杰的选择,就是借助棒子国的助力。

    之所以选棒子国,而不是直接搞定一批华语乐坛的明星,是为了一石二鸟,在搞定进入“不可描述国度”的门票的同时,在背后捅环球、索尼以及华纳一刀。

    前边说过,棒子国的几大经纪人公司彼此密切合作,掌握着全国的艺人资源。

    这几家经纪人公司的发行合作方,除了亚洲本土的唱片公司之外,主要就是环球、索尼,以及华纳这三大巨头。

    事实上,除了几大巨头,也没有几家欧美的唱片公司能把分部开到亚洲来,还取得不错的成绩。

    棒子国这块市场,对四大巨头来说不算很大,但也称得上是一块不小的肥肉了。

    虽然这个国家的人口稀少,但人均消费能力,尤其是在娱乐产品方面的消费能力,还是比较可观的。

    哪怕基数小一点,也没有少到可以让人轻易无视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一旦在棒子国这里打开突破口,顺势将优势扩大到整个亚洲的机会也就出现了。

    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暂且不说,有机会,总比没有得好。

    若是能够将三大巨头,或者至少是其中的一家彻底排挤出亚洲,无论是哪一家,都无法承受得起这样的损失。

    这可是一整个大洲的市场!

    至于如何说服棒子国的这些经纪公司嘛……

    乔尔-李在得到了总公司的文件,清楚了“上级”的意见和底线之后,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

    “我知道,棒子国的娱乐圈是一个和其它地区都不同,非常独特的市场,【量子音乐】也并不打算侵占你们在棒子国本土的核心利益。”

    乔尔-李先是给sm公司的一种高层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立即拿出一份计划书递了出去,补充道:“【量子音乐】为诸位准备了一份双赢的合作计划,这是大体的规划,诸位可以先看看,至于具体的细节,我们可以慢慢谈。”

    sm公司的一众高层之中,除了几个实在有事情要忙,分不开身的人以外,全部都在这间会议室里。

    从这一点来看,也充分说明了sm公司对这次会面的重视。

    社长金英敏轻咳了一声,礼貌地对乔尔-李微微点头,然后接过文件,认真翻阅起来。

    虽然说sm公司垄断了大半个棒子国的娱乐圈,但毕竟棒子国的市场就这么大。

    前些年,还可以通过“入侵不可描述国度”的市场吃得满嘴流油,当然,这一点现在也没有太多本质上的不同。

    但随着不可描述国度经济的发展,自身的娱乐产业也渐渐开始有了抬头的迹象。

    虽然仅仅只是迹象,但也足以引起sm公司的警惕了。

    若是失去了这块市场,光靠一个棒子国,或许勉强可以养得活sm公司,但躺着赚钱的日子就会一去不复返。

    棒子国内的几个大型经纪公司都有默契,一致认为,出路一定是在“海外”。

    也就是说,要让“韩流文化”的影响力扩散出去。

    之前与环球、索尼等几家巨头的合作,乃至于将一些艺人送去好莱坞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尝试。

    但这些尝试并不能说是成功。

    毕竟,语言、文化的不同,或许在影视产业上的差别还没有那么明显,但对于流行音乐来讲,想要融入一片完全不同的市场,难度是很大的。

    棒子式批量制造的男女团体,别说走向世界了,就算是走出棒子、进入亚洲,在许多地方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更不要说去跟欧美那些世界级巨星相比了。

    对于【量子音乐】这次找上门来提出合作,金英敏一方面十分重视,但又很忐忑,生怕白高兴一场。

    翻开计划书,只是看了寥寥几眼,金英敏就脸色一变。

    【量子音乐】所提出的合作方向,和金英敏的预期完全不同。

    不是如何帮助棒子国的明星走向世界,但却也和之前与环球等其它巨头的普通合作又有所区别。

    这份文件里所描述的,是一个包括金英敏在内,所有人都完全没有设想过的一个方向。

    金英敏不动声色地看了乔尔-李一眼,没有从对方的表情或者眼神中读出任何的东西,不由得有些失望,继续将注意力放回手中的计划书上。

    这份计划书的内容比较复杂,但具体解释起来,合作的内容却是很简单。

    首先由sm公司与【量子娱乐】达成“战略合作”的协议,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

    第一步是从乐坛开始,因为【量子娱乐】旗下的【量子音乐】是发展的最好的子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巨头级别的发行公司。

    另一方面,sm公司旗下的明星,虽然影视、综艺明星的比例也不低,但主打的还是男团女团。

    当然,亚洲的娱乐圈里,歌星和影星、综艺明星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的泾渭分明,既唱又演还会时不时去综艺节目里客串的反而是占了多数。

    但是大多数的粉丝还是会给明星贴上一个大致的标签的,比如说张学友,无论演了多少经典的角色,提到他,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还是“歌神”,而不是“影帝”。

    (注:张学友好像有6次还是多少次金马奖和金像奖的影帝提名,但没有拿过重量级的表演奖。)

    咳咳,扯远了,回到正题。

    合作的内容方面,在欧美市场上,由sm公司推荐一份名单,再由【量子娱乐】从中挑选合适的明星,推向欧美市场。

    但并非是让该明星正式进入欧美市场,仅仅只是一个“镀金”的性质,与【量子娱乐】旗下的几位大牌合作出张专辑、开开演唱会,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自导自演一些“某棒子明星新专辑在北美销量数百万张”之类的新闻,反正这种事也花不了多少成本。

    在镀金结束之后,这些明星就哪来的回哪去,继续到亚洲圈钱。

    这样溜上一圈看似没什么用,但偏偏亚洲市场就吃这一套。

    比如说sm公司旗下的“一姐”宝儿(bao),就是去北美镀金回来之后,才坐上亚洲第一天后这一位置的,而且无论是专辑销量、代言费等等,都有了巨额的增长。

    虽然位置不怎么稳固,而且没坐几年就渐渐失去了人气,但却也为sm公司带来了大量的收益。

    可想而知,若是这样的模式大量复制,对sm公司而言,哪怕不去扩张海外市场,光是亚洲地区,就够赚个盆满钵满了。

    以前之所以不这么去做,只是因为成本太高。

    要镀金,最起码也得是和“世界知名”的巨星合作才有意义。

    但这种层次的巨星,正常的合作创作?人家根本看不上棒子国这几个歪瓜裂枣。

    拿钱砸?那得砸多少钱进去?

    比如说一个放在全球范围只能算十八线小明星的歌手,想要和泰勒-斯威夫特合作一张专辑,在后者完全看不上前者的能力的情况下,砸上几百万,数千万美元下去,也未必能让泰勒点头同意。

    不过,若是和【量子娱乐】达成这方面的合作,这方面就不再是问题,绝对可以批量复制宝儿的模式,迅速占领亚洲市场。

    【量子娱乐】提出的是合作,自然不是来做慈善的,必然也对sm公司有所要求。

    金英敏继续看了下去,【量子娱乐】提出的要求当中,sm公司需要负责的,是帮助【量子娱乐】进入亚洲市场。

    例如说将部分不涉及核心利益的发行业务交给【量子娱乐】来负责,帮助【量子娱乐】与亚洲本土的娱乐圈内的老牌势力建立起深度的合作关系,甚至于帮助【量子娱乐】挖角一些受到后者重视的明星等等。

    而最为重要的,就是在【量子娱乐】希望将某些欧美明星推入亚洲市场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

    从这份协议中,金英敏明显可以看出【量子娱乐】的野心。

    “你们也看看吧。”

    金英敏长舒一口气,将计划书递给手下,然后目光复杂地看向乔尔-李,苦涩道:“你这可是给我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啊!”

第683章 局外人

    “【量子娱乐】的理念一向是追求双赢,一旦达成合作,我们双方都可以从中获利”

    乔尔-李笑着说了一句,隐晦地反驳了金英敏的论点。

    从合作的内容来看,这确实是一次双赢。

    不同点在于,和sm公司预期中的“打开欧美市场”不同,而是双方联手“深度开发亚洲市场”。

    亚洲的市场确实足够大,而且因为不可描述国度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缘故,未来的前景也是非常可观的。

    但仅仅只占据亚洲市场,而且还只是部分份额,对sm公司来说,无论是公司发展的野心,还是从抗风险角度来衡量,都有些让人感到稍稍失望。

    想了想,金英敏犹豫着试探道:“能不能换一种合作方式,例如将sm公司旗下的明星推广到欧美……”

    “如果这件事能轻易做到,贵公司旗下也不会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国际巨星’了。”

    乔尔-李刻意在“国际巨星”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尽管棒子国娱乐业一贯喜欢将自己人吹捧上天,挂上诸如国际巨星、世界级大导演等等的头衔,但金英敏显然还是很理智的,清楚乔尔-李所说的话没错。

    事实上,纵观全球的娱乐产业,体育、游戏等等暂且不算,只说流行音乐和影视,具备对全球范围进行文化输出能力的,严格按照地域来划分的话,也仅仅只有三家:好莱坞影视、英国音乐、美国音乐。

    后两者,从某种程度来说又可以归类到“英语流行音乐”当中去。

    而其它一切的类型,无论是音乐还是影视,无论在本土再怎么火爆,也根本走不出去,充其量也就辐射到周边地区。

    当然,还是有一些例外的,例如功夫巨星布鲁斯-李(李小龙)之类,即使是美国人,也都认可他“好莱坞顶尖巨星”的身份。

    不过这些“例外”全部都出自影视圈,而在音乐方面,却是没有一个“非英语国家”出身的人,能够在欧美跻身一线的,哪怕像张学友这样被封为“歌神”的存在,在海外的主要歌迷也是华裔移民和喜欢华夏文化的少数人。

    而更加让金英敏感到尴尬的是,他想遍了所有在欧美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亚裔明星,但却全部是出自不可描述国度或者岛国,没有一个棒子国出身的。

    像是sm公司自己在国内吹捧出来的,诸如宝儿、大腿时代等所谓的“国际巨星”,其影响力也就在东亚地区还算不错,根本没有突破口。

    (ps:也可能我孤陋寡闻不太了解韩娱,但是真的想不起来有哪个棒子明星在欧美能勉强达到一线门槛,无论歌手还是演员。鸟叔充其量是个网红,演员最高也就是好莱坞二线。)

    这其中的原因说复杂也复杂,但简单点来总结,就是文化排外性和文化输出能力之间的差距。

    也可以归结为“历史原因”,使得英语区有很强的对外文化传输能力,而反过来,其它地区想要向英语地区进行“文化输出”,却是连门都进不去。

    总体上来讲,无论是音乐还是影视,甚至是游戏,都是英语地区向其它地区进行输出,而从不接受任何的“外来产品”。

    再加上另外一个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现象:在许多地区,例如亚洲市场上,对于“出口转内销”的明星十分的追捧。

    本土明星去欧美走上一圈,找几个名气不错的大牌合作一下,在某些诸如戛纳电影节之类的场合露个脸,炒作一下新闻。

    甚至于连合作本身都是捏造出来的假新闻,完全就是蹭热度,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无论在欧美那边是否遭受冷遇,回到国内之后,往往立刻就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巨星”。

    这种炒作出来的国际巨星水分很大,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套路在亚洲市场上确实非常的吃香。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到处蹭红地毯的明星出现了。

    在以往,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模式,往往是个体性的行为。

    有些是明星自己主动去尝试,也有的是经纪公司看到机会,主动去推动。

    但在过去,这种模式往往都是“个体化”的,而不具备一个普遍性。

    金英敏很敏锐地看出,若是能够与【量子娱乐】合作,完全可以批量制造“出口转内销”的“国际巨星”,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模式是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盈利前景的。

    看到了足够的盈利前景,虽然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的预期,但将sm公司旗下的明星推向欧美市场,本来就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金英敏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反而,【量子娱乐】提出的合作模式,更加让金英敏能够感受到这其中的“钱途”。

    定了定神,金英敏再次开口问道:“关于‘帮助【量子娱乐】进入亚洲市场’这一条,sm公司具体要做的是什么?”

    这是双方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条款。

    既然是合作,自然不可能是【量子娱乐】光付出,好处都给sm公司。

    sm公司也是要利用自己的资源,为【量子娱乐】进入亚洲市场铺路的。

    对于金英敏来说,这次合作的“收益”部分是可以预期的,虽然确切的数字还需要计算,甚至还需要精算师才能完成这部分工作,但现在就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所以,合作与否,重点就在于“付出”的部分。

    若是付出与收益能够对等,或者至少有利可图,金英敏才会点头。

    一句“帮助【量子娱乐】进入亚洲市场”,这太模糊,可以做文章的地方也太多了。

    “具体到细节方面的话,首先,sm公司必须将自己不做,但与娱乐行业,尤其是唱片业相关的业务交给【量子娱乐】。”

    乔尔-李提出了第一个条件。

    sm公司毕竟是一家经纪公司,主要的业务是经纪人业务。

    就拿流行音乐这一部分来说,sm公司当然可以自己为艺人出专辑、发行唱片,但没那个必要。

    毕竟,sm公司不是专业做这方面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外包给其它的合作公司来做。

    当然了,这些合作方,大多都和sm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还有互相持股的“战略合作伙伴”。

    例如,sm公司在亚洲以外的地区,唱片业的合作伙伴就是环球音乐集团。

    不过,只要有足够大的利益驱动,换一个合作伙伴,也不是不能考虑的事情。

    稍稍考虑了片刻:“这方面我原则上可以同意,但具体的细节,我们后面再慢慢谈。”

    哪些业务可以交给【量子娱乐】,哪些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又有哪些是自己既不做,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更换合作方,也就是不能交给【量子娱乐】的,林林总总,真要谈起来,仅仅只是这一项,落实到合同上,可能就有几十条之多,一时半会根本谈不出个结果来。

    第一项合作,双方至少没有太大的分歧。

    至于一些小的冲突,可以在后续的谈判中慢慢解决。

    谈判,本来就是一个互相让步、互相妥协的过程。

    只要大的方向上没有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总归是能谈出一个结果的。

    见金英敏答应下来,乔尔-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第二,【量子娱乐】旗下的明星进入亚洲市场进行必要的支持,例如宣传资源,例如当【量子音乐】旗下的某位歌手要来亚洲举办演唱会的时候,sm公司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联系并推荐合适的行程、场馆等等。”

    虽然说英语区对非英语地区,例如亚洲,有很强的娱乐业文化输出能力,但毕竟是两个文化、习俗,乃至于人种都截然不同的地区。

    如果什么准备都没有,就贸然在亚洲推广某位在欧美名气很大的明星,也未必火的起来。

    在这方面,有两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十年代的乐坛一姐麦当娜,以及美国流行文化的标志,《星球大战》。

    两者都犯了同样一个错误:我在欧美非常的火,随便开一场巡演,或者随便拍一部新片,粉丝都会直接买爆,到亚洲也一定会火,根本不用注重宣传。

    于是,结果大家都知道,在亚洲地区,麦当娜的人气完全被她的“小弟”迈克尔-杰克逊给完爆,《星球大战》的热度也毫无悬念地惨败给了自己的“小弟”漫威系列。

    (注:**十年代mj的巅峰期在欧美地区影响力不到麦当娜的一半,而漫威在欧美的影响力也确实不如星球大战,在亚洲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完全反过来。)

    而【量子娱乐】毕竟是一家西方的公司,对于亚洲这块市场,由于没有足够经验的缘故,许多细节都可能会出现考虑不周的问题。

    若是有sm公司这样一个本土势力的帮助,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而对sm公司来说,这说是“举手之劳”或许有些夸张,但也确实费不了什么太大的力气,毕竟【量子娱乐】也是会为这些服务付费的。

    金英敏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点头答应:“这一点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贵方在推广某位明星或者某项产品进入亚洲市场之前,如果需要sm公司提供帮助,还请尽量提前通知,给我们留够充分的时间进行策划。”

    “这是当然。”

    乔尔-李笑着点头,然后又竖起第三根手指:“第三,贵公司需要为【量子娱乐】提供必要的‘渠道支持’和‘信息支持’,以为【量子娱乐】进入你们的邻居,不可描述国度的市场提供必要的帮助。”

    顿了顿,乔尔-李说道:“简单来说,就是帮我们在不可描述国度挑选一家或者几家‘合适的’合作伙伴,并从中牵线搭桥,促成合作。当然,sm公司也可以加入进来,促成三方合作的关系,共同开发亚洲市场。”

    事实上,这一个要求,才是重头戏。

    前边的两项都只是铺垫,sm公司需要付出的并不多。

    当然,第三项条件,sm公司付出的同样不多。

    但对于【量子娱乐】来说,若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中间人”从中牵线搭桥,单单只是找对进入不可描述国度市场的门路,就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毕竟这个市场的特殊性众所周知,尤其是被大剪刀管辖之下的娱乐行业,更是必须要小心翼翼。

    如果直接按照正常的“国际贸易”方式进入这片市场,说不定要被直接按在地上锤。

    宝丽金的衰落,实际上有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代价开发不可描述国度的市场,但最终却仅仅只是在港澳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于内地,根本是完全进不来。

    付出远远大于收获,又浪费了宝贵的发展时间,从而影响了其它方面的业务,被市场淘汰。

    如果没有一个合适且靠谱的“带路党”,外来的巨头想要进入这片市场并且站稳脚跟,难度是非常大的。

    哪怕是到了后世,在几大唱片业巨头当中,真正在不可描述国度的内地市场站稳脚跟的,也仅仅只有一个环球。

    而众所周知,环球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将百分之十的股份卖给了背景十分特殊的企鹅公司。

    甚至于,由于这片市场的特殊性,【量子娱乐】就算想要找一个战略合作伙伴,若是没有熟悉门道的人指点,也不知道该去找谁。

    毕竟,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站在台前的,不一定是能管事的。

    而且贸然找上门,人家敢不敢搭理你,还是一个问题。

    当罗杰在【量子娱乐】的例会上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乔尔-李的推荐之下,【量子娱乐】最终决定,从棒子国寻找合适的突破口。

    毕竟,棒子国和不可描述国度的娱乐产业互相影响之下,必然在“某些渠道”有着极深的关系,绝对不会是对所谓的“内情”一无所知的局外人。

第684章 “顺便帮个小忙”

    乔尔-李,或者说【量子娱乐】的这三项提议,对sm公司来说都是单纯的“付出”。

    或者说,至少是“付出”大于“收获”。

    不过在最初的“出口转内销”计划中,sm公司就已经得到了足够大的好处。

    与这其中可以预期的利益相比起来,虽然sm公司要为【量子娱乐】做的事情比较繁琐,但实际上付出的代价却并不算高。

    不过金英敏却很好奇一件事,并且没有压制着自己的好奇心,而是当场问了出来:“为什么是不可描述国度?”

    似乎是怕乔尔-李产生什么奇怪的联想,金英敏连忙补充道:“我的意思是,在亚洲的娱乐行业,尤其是流行音乐市场,最适合贵方的应该还是日韩市场,其次是港澳台,接下来才轮得到不可描述国度。我想您应该知道,那片市场虽然大,但正版消费能力却并不出色。”

    对于金英敏有意无意地将一个国家分割成“两个部分”这一点,乔尔-李很聪明地假装没有听出来。

    这件事不适合深入讨论,涉及的东西太多,一个不小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过若是单纯按照地区,而不是国家来划分市场,将港澳台和大陆地区分割开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内地的正版文化产品市场……

    别说是现在的2009年了,哪怕再过上十年,无论是电影、音乐、文学作品亦或者是游戏、周边等等,正版消费者也仅仅只是在某些群体中的比例较高,而若是将范围放大到所有人群,盗版产业链每年所产生出的价值是正版的十倍以上。

    其中最大的重灾区,就是小说和音乐。

    前者就不说了,在流行音乐方面,内地的“白金唱片”标准在过去仅仅只有40k,也就是四万张的销量。

    这一标准一直被执行到201x年。

    在旧标准执行时期,仅仅只有杨钰莹在2001年发行的专辑《舍不得忘,舍不得放》获得了大陆地区的白金唱片认证,这也是唯一一张旧标准时期的白金专辑。

    包括周董、学友等诸多“封神”级别的华语巨星,都没有一人拿到这项荣誉。

    从他们的作品的流传度来看,这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片庞大的市场,完全被盗版所侵占。

    在罗杰前世,世纪之交的那几年,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在国内,你就算愿意多花钱去支持正版,也没地方买,最后只能在音像店里花个五块到十块钱,买一张盗版cd回去凑合听。

    (注1:具体哪年改的查不到,只知道是201x年。原来是4万/白金,只计算实体销量,201x年改为100万/白金,计算实体+数字销量,改规则之后第一个拿到白金的歌手是鹿晗。)

    (注2:没翻墙,查的是ifpi的旧资料,时间大概在16~17年左右,张学友第一张内地地区的白金认证专辑是《醒着做梦》,周董好像一张都没有。)

    若是再考虑到欧美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消费水准等等各种各样的综合因素,站在金英敏的角度来讲,【量子娱乐】将不可描述国度,尤其是他们的内地当做开发亚洲市场的突破口,这是一个十分不可思议的决定。

    包括sm公司在内,这些棒子国的公司,在将“韩流文化”推向不可描述国度市场的时候,目的也不是去赚专辑销量、演唱会门票的那点钱。

    尤其是前者,在盗版的冲击下,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演唱会若是办得成功了,倒是能小赚一笔,但以不可描述国度的票价水准,也很难让人感到满意。

    不可描述国度市场上的专辑收入、巡演收入,这些东西,sm公司都不在意。而是计划从商业演出、广告代言等其它方向收回成本。

    对于棒子国的明星来说,这当然没什么问题。

    代言一家不可描述国度的品牌是很正常的,预期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但若是换成【量子娱乐】,对方想要复制这样的运作模式,那难度可就大了。

    不但推广过程中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单单只是这投入的成本,光靠广告代言和商业演出也很难赚回来。

    而且那些大牌明星会愿意吗?

    欧美的唱片公司,对旗下明星的控制力,可没有棒子国的经纪公司这么强硬。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乔尔-李也不是十分的认同,但是,谁让乔尔-李只是分公司的一把手呢?

    在分公司内的权利再大,在战略层面上,还是得服从总公司的决策。

    稍稍考虑了一下,乔尔-李将罗杰用来说服自己的原话筛选了一下,又稍作改动,挑着能说的部分,对金英敏说道:“日韩市场确实更加成熟。”

    “但是,在棒子国,最大的市场份额是贵公司和其它经纪公司的,我们不可能去和合作方抢饭吃,这有违于我们的双赢原则。”

    “岛国的消费能力也确实非常可观,一个国家就占到亚洲的三分之二,但是那是索尼的主场,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反而是不可描述国度……虽然他们现在的市场显得十分的混乱,但【量子娱乐】看好他们的未来。”

    乔尔-李并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

    不过这几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量也不小。

    一方面隐晦地暗示,【量子娱乐】是一家讲究双赢的公司,一旦建立了合作关系,sm公司不需要担心自己被坑。

    另一方面,也隐约地透露了一件事,【量子娱乐】不打算和索尼合作,而是会一定程度上站在对方的对立面。

    当然,考虑到【量子音乐】正在与环球音乐集团开战,短时间内应该不会与索尼爆发正面的冲突,所以选择避开对方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至于最后一点……

    看好不可描述国度市场的未来?

    虽然乔尔-李说得很含糊,但金英敏却是牢牢记下了这件事,并计划着回去让人调查一下。

    乔尔-李倒并非故意透露这件事,而是总公司那边根本没要求保密。

    事实上,对于不可描述国度的发展前景,或许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注意得到,但只要注意到了,稍加分析,都能看出来一些端倪。

    这种事,根本不可能保密。

    而且这块蛋糕也太大,一个人根本吃不完。

    既然如此,反而不如多拉拢几个合作伙伴,一起争取更大的份额。

    “这样的话,我没有问题了。”

    金英敏点点头,认真地说道:“如果没有其它的条件,请容我们回去讨论一下,组建一个正式的谈判团队,与贵方进行接触。”

    “当然,大方向上就这些,具体的细节,我们可以慢慢谈,谈出一个让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案来。”

    乔尔-李微微点头。

    说到一半,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哦,对了。我方还有一个小的请求,仅仅只是请求,贵方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答应帮忙。”

    “哦?”

    金英敏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问道:“什么事?”

    “这是我们收集到的一些资料,【量子娱乐】可以保证,这里边的内容全部是真实有效的。”

    乔尔-李在公文包里翻找了片刻,拿出一个文件夹,推到金英敏面前。

    盯着金英敏的眼睛,认真地说道:“我们希望,sm公司应当‘尽最大可能’,为旗下的签约艺人争取应得的利益!”

    金英敏好奇地翻开文件夹,才看了几秒钟,就瞪大了眼睛,震惊地抬头看向乔尔-李,颤声道:“你们是想……”

    乔尔-李当然不会傻到把话直接说出来,耸了耸肩,说道:“这是sm公司和环球之间的事情,【量子娱乐】只是站在合作者的立场上,为我们未来的合作伙伴提个醒,不要被人骗了。至于具体怎么做,那是贵公司的私事,【量子娱乐】不方便过问。”

    虽然嘴上说着“不方便过问”,但乔尔-李的语气里,可是没有半点不方便的意思,大有一副“你必须现在给我个说法”的意思。

    “我会安排人立刻查证这些情况。”

    金英敏没考虑多久,很严肃地说道:“如果这件事是真的,sm公司可以保证,环球音乐集团要有大麻烦了。”

    乔尔-李微笑着点头,默然不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

    洛杉矶,【量子娱乐】的总部大楼。

    罗杰只会针对某些可能与环球产生联系的业务做一些调整,例如亚洲市场的开发计划,虽然长远来说是为了【量子娱乐】的未来,但短期的目标,却是“顺带着”将环球音乐集团挤出亚洲市场。

    事实上,若是以优先级来看的话,后者才是短期内最重要的事情。

    这也是罗杰刻意绕了一个大圈子,特意让亚洲分公司的乔尔-李先去接触棒子国的sm公司的缘故。

    如果不是为了打击环球,【量子娱乐】大可直接去找不可描述国度的公司进行合作。

    虽然没有一个“带路党”带路,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才能找到门槛,但从长远考虑,只要能够做成,其实还是撇开sm公司单干要好得多。

    不过,当新闻集团拿到了关于sm公司与环球合作的某个项目的一份资料之后,罗杰当机立断,选择sm公司成为亚洲地区的突破口。

    虽然出面的是亚洲分公司的乔尔-李,但罗杰为了这件事,这段时间也算是忙的脚不沾地。

    就连【量子娱乐】绝大多数的“正常业务”,只要是不涉及到与环球这场战争的重大决策,全部都交给了胖子,罗杰一概不会过问。

    胖子的办公室里,一摞文件批复完毕之后,胖子伸了个懒懒腰,抬头看向墙上,时钟还差七八分钟到两点。

    查看了一下日程表,胖子按下呼叫铃,问道:“我记得两点整有一个预约,客人到了吗?”

    几秒钟之后,助理的声音传来:“索菲亚-科波拉小姐和她的经纪人已经在会客室等候。”

    “让他们来我的办公室吧。”

    胖子随口说完,忽然又改口道:“算了,还是我去会客室好了。”

    几分钟后,胖子推开会客室的门。

    索菲亚-科波拉和她的经纪人沉默地坐在会客室里,面前的咖啡似乎完全没有动过,气氛有些蜜汁尴尬。

    “好久不见了,苏菲。”

    胖子打了个招呼,拉开索菲亚对面的椅子坐下,问道:“是新项目有想法了吗?马克看过了没有?”

    “我这次来不是因为新项目的事情。”

    索菲亚-科波拉无视了经纪人的眼神暗示,犹豫着开口道:“上次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项目,我知道我搞砸了……”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电影版,剧情和罗杰前世完全不同,不再是皇后乐队的传记片,而是讲述一个艺术家的故事。

    虽然同样是走的奥斯卡冲奖路线,但索菲亚-科波拉版本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却并没有取得前世那部传记片的成绩。

    不得不说,奥斯卡评委的投票标准确实让人难以猜测,尽管有着老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全力帮助,也没能帮索菲亚拿到第二个最佳导演的小金人。

    在奥斯卡的七项提名之中,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重要提名全部落败,仅仅只获得了一个最佳音效剪辑的“安慰奖”。

    说起来也确实是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但这种带有安慰性质的技术类奖项,无论是对口碑还是对商业成绩,都起不到什么促进作用。

    甚至还比不上一个最佳影片的提名。

    在奥斯卡上遭遇失利之后,《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票房也并没有达到预期,北美地区的票房仅仅只有三千多万美元,即便是加上海外,想要通过票房收回成本已经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了。

    虽然说加上版权运作等等,还是能小赚一些,但是考虑到长达两年多的制作周期,和更长的回款周期,《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无疑是算不上成功。

    但要说失败,却也不至于。

    听了索菲亚-科波拉的话,胖子笑了笑,说道:“根据【量子影业】的评估,预计《波西米亚狂想曲》项目可以在未来五年内,产生两千万美元以上的税前利润,这怎么可能算失败?”

第685章 月之暗面

    《波西米亚狂想曲》从制片、冲奖公关、宣发等等,一套流程走完,不算发行方环球影业的投入,【量子影业】前前后后在这部影片上花费了大约八千多万美元,其中仅仅只是颁奖季的公关开支,就有近两千万。

    八千多万美元的投入,五年时间产生两千万美元的盈利,这看上去确实很不错,折算下来,也相当于年化百分之二十多的盈利率,这已经超过了好莱坞电影的平均水准。

    但实际上,这个“五年时间”,是从现在算起的。

    若是从《波西米亚狂想曲》立项开始计算,至今为止已经过去了两年。

    严格来讲,《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项目的资金回笼周期,并不是五年,而是七年!

    多出来两年,这盈利比率可是一下就不一样了。

    哪怕不去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也不去和【量子音乐】那边的项目比盈利能力。

    单单只是【量子影业】旗下,无论是和杜克-罗森伯格+尼古拉斯-凯奇组合的商业系列电影相比,还是和《邪恶力量》、《行尸走肉》、《实习医生格蕾》三部长篇系列剧集相比,《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收益都是最低的。

    再考虑到长达七年的运营周期,说这是一个完全失败的项目,也没有任何的问题,毕竟七年时间,按照现在美元贬值的速度,这两千万美元的“预期盈利”,到了几年后,按照实际购买力来算反而可能会出现亏损。

    即使美元贬值的速度减缓,【量子影业】依然赚钱,赚得也不会太多。

    事实上,如果换成是其它好莱坞的制片公司,说不定会就此直接砍掉这个系列,把资金投入到那些回报率更高、资金回笼周期更短的项目上去。

    即使是动辄就要数年时间来回笼资金的好莱坞,运营周期也很少有七年这么长。

    这正是索菲亚-科波拉所担心的事情。

    作为科波拉家族的一员,尤其是在拍出过几部口碑和商业成绩都不错的电影之后,索菲亚-科波拉不担心找不到工作的问题。

    好莱坞的导演圈子很特殊,如果是那些少数族裔的导演,例如拉丁裔、亚裔或者黑人导演,只要搞砸一次大投资的项目,就别想再得到第二次机会。

    无论他在搞砸这部大项目之前,有多么的成功。

    例如白鸽-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位导演几乎让他的暴力美学理念改变了好莱坞的一个时代,但在《记忆裂痕》的惨败之后,白鸽-吴在好莱坞再也找不到执导哪怕投资仅仅只有数百万美元的小制作的机会,更不要说去碰那些一线大制作了。

    而对于白人导演,尤其是“有人脉”的白人导演,好莱坞却是要宽容的多。

    如索菲亚-科波拉这样标准的二代,恐怕要连续搞砸三部投资在一亿美元以上的大制作,才会彻底让投资人们放弃她。

    这就是好莱坞,表面上所有人都喊着反歧视等平权口号,但在许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歧视却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

    从小在好莱坞长大的索菲亚-科波拉自然清楚这一点,不担心未来工作的问题。

    哪怕靠着科波拉这个姓氏,也不会缺乏愿意投资的金主。

    不过,和【量子影业】的合作,让索菲亚-科波拉感到非常的“舒服”。

    这种舒服,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

    比如说来自【量子影业】的制片人对剧组的干涉很少,名义上索菲亚-科波拉并没有剧组内的最高权利,但实际上那位制片人大多数时间里扮演的都是一个“隐形人”的角色。

    即便有什么问题,通常也会尽可能地“私下里”解决,而不是将矛盾带到剧组内,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了索菲亚在剧组中的面子。

    而在好莱坞的剧组里,面子,很多时候代表的就是权力。

    一个在剧组内“表面上”手握大权的导演,肯定比一个在制片人面前小心翼翼的导演,要更加容易让演员或者其它幕后人员听话,拍摄起来,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

    另一方面,【量子影业】在投资方面也足够的大方,除了必要的第三方监督措施以外,几乎不会过多地过问投资具体如何使用,只要是用到电影上面就没有问题。

    甚至于,对于预算超支这种大多数投资人都很敏感的问题,【量子影业】也表现得很大方。

    《波西米亚狂想曲》仅仅只是在拍摄期间,就两次追加了投资。

    而到了影片后期制作完成之后,【量子影业】更是在颁奖季公关上花费了巨额的资金。

    没有导演会不喜欢一个大方的投资方,索菲亚-科波拉也不例外。

    再加上对于项目周期要求并不严格,愿意给予导演更大的“创作自由”等等,林林总总下来,可以说,在索菲亚-科波拉能够找到的合作方当中,【量子影业】是最好的一个。

    事实上,如果换一个合作方,索菲亚-科波拉也根本不会担心《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绩问题。

    相较于好莱坞七八成以上的电影会出现亏损的局面,《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绩已经算是非常出色了。

    哪怕是以最为严格的标准,至少也是在及格线以上。

    即便制片方不满意,要砍掉这个系列,《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绩也足以成为索菲亚-科波拉未来的资本。

    不过,正是因为【量子影业】在各方面都十分满足索菲亚-科波拉对导演工作的“期望”,所以索菲亚-科波拉反而为《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绩未达到预期感到愧疚。

    若是有可能,索菲亚-科波拉当然希望能够和【量子影业】继续合作下去。

    唯一担心的问题就是,《摇滚圣经》系列,是否会因为《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绩不佳”,而被砍掉?

    索菲亚-科波拉可是很了解【量子娱乐】的赚钱能力的,或许对于好莱坞底层的小公司来说,《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绩能够让人感到满足,但对于【量子娱乐】来说,这部电影,至少在商业成绩上,连“及格”都算不上。

    不过胖子的话,却是打消了索菲亚-科波拉的顾虑。

    果然,在胖子说完之后,立刻又话题一转,说道:“《波西米亚狂想曲》这个项目已经结束了,后续的事情也是市场部门的事情,不需要你继续参与。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够尽快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比如说《诗人与钟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摇滚圣经》系列你可以任选一部进行改编,这方面我们完全尊重你的意见。如果你需要一个假期,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最好不要太久。”

    胖子不但没有在意《波西米亚狂想曲》在商业上的“失败”,反而是一副十分满意的表情,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希望索菲亚-科波拉能够尽快启动下一个项目。

    ——尽管,连下一个项目具体是什么,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

    索菲亚-科波拉略微有些诧异,在她的想法中,【量子影业】就算不在乎《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失败”,也不应该这么迫不及待吧?

    就好像,在【量子影业】眼中,这部影片不但不是一次失败的投资,反而为【量子影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一般。

    然而,索菲亚-科波拉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在最终票房数字确定之后,商业上的收入是可以预测的,这点预期盈利,顶多也就是和资金投入的时间成本相抵消,根本算不上赚。

    如果说口碑?《波西米亚狂想曲》倒是在戛纳电影节拿到了一些成绩,但在至关重要的奥斯卡,却是一败涂地。在各个专业媒体的评分上,也算不上特别出色,只能说是合格。

    胖子……啊呸,理查森的喜悦,到底是从何而来?

    下意识地,索菲亚-科波拉就将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这个项目的成绩……你不觉得有什么不满吗?”

    “不满?你是说不赚钱?”

    胖子楞了一下,很快就笑了:“还记得最开始的时候,罗杰跟你说过什么吗?”

    “最开始的时候?”

    索菲亚-科波拉回忆了片刻,隐隐约约回忆起来,在刚刚敲定合作,在导演合同上签字之后,罗杰确实对自己说过些什么。

    原话早已想不起来了,但大致的意思,索菲亚-科波拉还勉强能够回忆起来。

    大概就是说,《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量子影业】在商业成绩上没有太高的要求,哪怕是亏损,只要亏损不是太严重,都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尽可能地在电影中体现出“华丽摇滚”的魅力,以及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就算是圆满地完成了目标。

    不对商业成绩做要求,甚至可以接受亏损,这对于电影行业的投资来说是很少见的,因而索菲亚-科波拉也只当是客气话,没有放在心上。

    但现在看来,罗杰当初的那番话,是真心实意的?

    “根据统计,全球有超过三千万人观看过这部电影,这个数字包括盗版观看人数。”

    胖子对索菲亚-科波拉笑了笑,说道:“而这三千万人中,去掉我们乐队原有的歌迷,至少也还剩下一半。一千五百万人,只要有十分之一,不,哪怕是二十分之一,因为这部电影而对我们乐队产生兴趣,这笔投资对我们来说就不会亏,甚至是大赚。”

    对于一个乐坛明星而言,一个粉丝的“价值”是难以被准确估计的。

    这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例如粉丝的消费水准、粘性、明星本人的产出能力和商业价值等等。

    但若是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具体到某一个明星,他的粉丝仍然是可以被准确,或者至少是相对准确地进行“标价”的。

    对于【darkness】乐队来说,【量子音乐】早就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对一个粉丝的“标价”大约是35美元。

    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粉丝,可以为乐队贡献35美元的“收入”。

    按照一个并不准确,但足够简单的方法来换算,若是以打广告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吸引新的粉丝,只要平均到每一个粉丝的身上,成本低于35美元,乐队就有得赚。

    具体到《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上,假设这部电影能够为乐队带来一千五百万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五十万粉丝。

    这些粉丝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通常是几年),能够为乐队“贡献”的收入大约就是五千二百五十万美元。

    再加上电影本身的收益,差不多可以得到投资一倍的资金回报,虽然还存在项目运作和回款周期过长等问题,但盈利率方面已经足以让人感到满意了。

    更不要说,对于“不缺钱”的乐队来说,粉丝数量的多少,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收入高低,而是影响力的大小。

    别说《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在为乐队带来新的粉丝的同时还能赚钱,哪怕是亏钱,乐队也会继续将《摇滚圣经》系列拍下去。

    索菲亚-科波拉并没有完全理解胖子的意思,想要在短时间内理清这些复杂的数据还是有不小的难度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索菲亚-科波拉明白胖子,或者说【darkness】乐队的想法。

    乐队投资《摇滚圣经》系列,确实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扩大乐队的影响力!

    明白了这一点,索菲亚-科波拉的担忧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立刻说道:“我明白了。假期……就不需要了,奥斯卡结束之后到现在,我已经休息了足够长的时间,接下来会立刻投入到新项目当中。”

    稍稍考虑了片刻,索菲亚-科波拉又说道:“至于新项目,我对《月之暗面》有些想法,可以吗?当然,如果你们坚持,我也可以着手开始进行《诗人与钟摆》的改编工作。”

    “《月之暗面》?”

    这是乐队有史以来,影响力最大的几张专辑之一。

    虽然和乐队规划的顺序不太符合,不过《摇滚圣经》系列改编电影,先后顺序本来就不是一件太重要的事。

    胖子想了想,点头道:“当然没问题,计划书做好之后先让马克进行审核,如果他那边通过,再拿到我这里来。”

    顿了顿,胖子试探道:“苏菲,我无意对你的工作进行干涉,不过,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希望《摇滚圣经》系列改编电影的项目周期能够更短一些,两年多一部电影,太慢了。当然,这是在不影响影片质量的前提下,如果你觉得不妥,按照之前的节奏来也没问题。”

第686章 侧面迂回

    在乔尔-李与sm公司的高层进行了几轮谈判之后,很快,在sm公司的牵头之下,【量子娱乐】与包括sm公司、cube娱乐公司、jyp经纪公司等巨头在内,所有在棒子国影响力较大的娱乐经纪公司签署了一份联合协议。

    在协议签署之后的第二天,sm等几家公司,就一纸诉状,将环球音乐集团告上了法庭,指控环球在与几家公司的签约艺人的合作中涉嫌违规,要求环球赔偿损失、公开道歉,并终止合约等等。

    大体上来讲,这件事和蕾哈娜等明星的联合诉讼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在于,由于“国情”不同的缘故,起诉环球的不是sm公司旗下的大腿时代、cube旗下的【四分钟】组合等明星,而是这些男团女团的经纪公司。

    由于双方合约规定的限制,打官司的地点是在洛杉矶,不过对于这些棒子国的娱乐公司来说,并不惧怕在北美和环球打官司。

    毕竟,在这些经纪公司背后的,是三星集团、lg集团、sk集团等等,在全球范围都有着巨大能量的巨头。

    甚至于,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例如电子产品领域,这些巨头手中所掌握的资源,是要远远超过环球背后的维旺迪的。

    若是考虑到政|治的因素,这些领域当中的巨头,对法庭的影响力绝对超出任何一家娱乐业巨头。

    毕竟,娱乐业再怎么产业庞大,也没法和电子产品等等,这些真正能够影响世界格局的东西去比。

    不过,这些巨头和环球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最多也就是确保旗下的子公司得到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就是了。

    别说是三星、lg,就算是通用电气、思科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巨无霸,在娱乐圈这个领域内,也没有肆意妄为的资格。

    【量子娱乐】通过推动这次合作,侧面迂回,来达成sm等公司起诉环球的局面,也仅仅只是为了将环球从亚洲市场赶出去。

    几家棒子国的经纪公司当然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哪怕以sm公司为首的这些经纪公司联合起来,在棒子国内的娱乐业可以达到垄断的地位,最多也就是将一家“外来者”排斥出棒子国之外。

    但扩大到整个亚洲,棒子国的“韩流文化”顶多只能说是在特定群体当中具备比较强的影响力,但要说垄断?

    那就只能呵呵了。

    【量子娱乐】也没指望这一步能够一棒子将环球打死。

    不过就亚洲市场的特殊性而言,在当前这段时期,亚洲是索尼的基本盘。

    棒子国的市场就不说了,印度这种奇葩的市场也没有必要多谈。

    岛国也是被索尼基本垄断,环球旗下虽然有一些岛国的明星,但也就一个平野绫还算得上大牌,而且其咖位还主要是体现在“声优”这个身份上,而不是“歌手”。

    而在港澳台和东南亚,环球的前身,宝丽金唱片公司确实在这片市场上有极大的影响力,但环球收购宝丽金之后,由于精力有限的缘故,选择主要开发欧美市场,一定程度上,在战略上“放弃”了亚洲,因而也没有继承下宝丽金唱片在这片市场上留下的“遗产”。

    不算已经去世的邓天后、张哥哥等人,老一代的明星里,诸如李克勤、王妃等人,大多都在“后宝丽金时代”选择了其它新兴的唱片公司,没有与环球续约。

    (注:大部分人实际与环球解约的时间并非环球收购宝丽金,而是后来换的东家,早的在2000年前后,晚一些的比如李克勤到2016年才跳槽到英皇,不过涉及的人和时间太杂,为了省事统一一下。)

    留下来的人里,称得上“大牌明星”的,也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一只手就数的过来,更多的都只是二、三线的小明星。

    就签约歌手的市场占有率而言,环球在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大约占据了不到三分之一,远远低于宝丽金唱片曾经的百分之八十。

    就算是剩下来的这些,在不可描述国度新兴的“本土唱片公司”的大规模挖角之下,也有不少人都蠢蠢欲动,随时有可能跳槽。

    在这种时候,只要棒子那边打开一个突破口,将事情闹大,营造出一种“环球要凉了”的感觉,【量子娱乐】再在背后推上一把,不说彻底将环球挤出亚洲市场,但将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削减到聊胜于无的程度,却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事实上,在当前阶段,环球音乐集团的战略布局当中,亚洲并非是很受重视的一环。

    对于环球来说,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巩固已经获得了领先地位的欧美市场,至少在这两块最大的市场上,占有率达到当地反垄断法所允许的极限之前,环球都不会将目光过多地分散到其它地区。

    毕竟,单以营收贡献而言,就唱片业来说,欧美两大地区,无论是已有的消费能力,还是潜在的消费能力,都超过全球其它地区的总和。

    而且是远远超出。

    别的行业未必有如此大的差异,但对当前的唱片业市场来说,欧美市场可以说就代表着一切!

    按照ifpi的统计数据,欧美两大市场的总营收相加,相当于全球其它市场总和的2.7倍!

    (注:2017年数据。)

    单纯从营收的和盈利潜力的角度来讲,开发亚洲市场,对于环球这种世界级的巨头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需求。

    如今的亚洲,最有价值的市场依然是日韩,前者是索尼的基本盘,后者倒是和环球有不少的业务关联,但总的体量依然不算大。

    毕竟,环球在棒子国市场赚到的钱,还要和sm等公司分摊部分利润,至少和欧美市场那种暴利,是完全没法比的。

    哪怕被人从亚洲赶出去,对环球来说,损失也不算大,反而可以更好的抽出资源和人手,加强在欧美市场的布局。

    若是在正常情况下,环球主动做出放弃亚洲,专心经营欧美的决策,大概率是会被大部分股东们所接受的,因为盈利前景相当可观。

    但前提是,那是要在“正常情况下”。

    而现在嘛,显然就是“非正常情况”了。

    为了其它战略规划而主动放弃亚洲市场是一回事,被人从亚洲市场赶出去,又是另一回事。

    【量子娱乐】试图将环球赶出亚洲,为的也不是削弱环球的实际力量。

    如果是以这一目标为优先考量,那么要针对的应该是欧美市场,而不是亚洲或者其它什么第三世界地区。

    (注:按照标准定义,非“发达国家”都是第三世界国家。众所周知,我国一直“自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嗯,这逻辑很合理。)

    但若是在欧美市场开战,却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点。

    这可是环球的大本营,虽然同样也是【量子音乐】的大本营,但硬碰硬之下,最终必然演变成一场漫长的消耗战。

    就算是环球如今陷入巨大的绯闻和危机当中,但想要稳固防守,还是不难做到的。

    只要给环球足够的时间,以环球的底蕴而言,绝对能够摆平目前面临的麻烦,将局面拖入到【量子音乐】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去。

    【量子音乐】最大的弱点,就是成立的时间还短,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各个渠道方面的资源和话语权,都远远比不上环球。

    硬要说有什么优势的话,恐怕也就是现金流比较充沛。

    但这笔钱,在与新闻集团确立了合作之后,也消耗了很多。

    若是局面陷入到消耗战中,环球如今岌岌可危的劣势局面,恐怕就要由【量子音乐】来承受了。

    有新闻集团、大卫-劳伦斯和米拉-劳伦斯这些盟友的支持,说必败无疑或许有些夸张,但在消耗战中,【量子音乐】肯定是不占什么优势的。

    若是被拖到那种局面,现在的盟友是否还靠得住,也是一个疑问。

    以新闻集团的尿性,以及劳伦斯兄妹过去的表现来看,一旦环球音乐集团占据了明显的上风,他们不反过来捅自己一刀就谢天谢地了,至于指望同进同退到最后一步?罗杰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退一步说,就算【量子音乐】在消耗战中最终赢得了胜利,也会被环球音乐集团拖到近乎于垮掉的程度。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赢了,又能怎么样?

    【量子音乐】和环球音乐集团两败俱伤,最终只能便宜了别人。

    比如说索尼、华纳,又或者其它蠢蠢欲动,距离四大巨头只差一线,随时准备上位的一线大厂。

    这场战争,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量子音乐】不但要赢,而且要赢得快速、干净利落,还要吃下胜利的果实,也就是环球音乐集团的“遗产”。

    或者说,至少也要吃下最大的一块蛋糕。

    如何在“战后”分解、消化环球音乐集团是以后的事了,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有一个前提。

    【量子音乐】不能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太大。

    这里的“消耗”,指的不单单只是实力、市场份、渠道资源、现金流等等,同样也包括时间。

    次贷危机之后的这几年,是【量子音乐】凭借着充沛的现金流扩大优势的最佳时期。

    若是全部浪费在与环球音乐集团的竞争当中,那损失可不是单纯的数字可以衡量的。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快”,才是【量子音乐】最着急、最迫切的需求。

    因而,放弃正面战场,从侧面打开一个突破口,就是【量子音乐】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而【量子音乐】的选择,或者说,罗杰的选择,就是亚洲。

    将环球从亚洲市场赶出去,并不足以对环球的“硬实力”构成什么严重的打击。

    前边说过,就算丢掉了亚洲市场,环球还可以将更多的人手、资金,以及其它资源转移到欧美市场上,虽然长远来看肯定是亏的,但短期却可能反而小赚。

    不过,和股权高度统一的【量子音乐】比起来,环球音乐集团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内耗相当的严重。

    事实上,反对与【量子音乐】爆发正面冲突的股东,在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东大会上一直是一股很强的声音。

    虽然支持道格-莫里斯的股份更多,但这一股声音却是早已大到让人无法忽视的地步。

    若是环球最终丢掉了亚洲市场,就更加有可能促使一部分原本支持维旺迪和道格-莫里斯的股东,转而站到对立的立场上去。

    也就是说,能够进一步加剧环球内部的分裂。

    毕竟,一家集团公司的利益,和这家公司股东的个人利益,乃至于集团公司高层的个人利益,在很多时候并不完全相同。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若是某位股东以短期持有而后出售套现为目标,持有某家公司的股份,那么当公司管理层提出要以短期亏损博取长远利益的想法时,如果这位股东认为这一决策可能导致短期的股价下跌,那么它就很有可能投下反对票。

    在过去,道格-莫里斯凭借着维旺迪的支持,和环球自身近乎于半垄断的地位,还能轻而易举地将环球音乐集团的内部拧成一股绳。

    虽然依然存在内耗,但却是完全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的。

    但在与【量子音乐】正式开战之后,由于一连串的坏消息,反对者的数量也开始越来越多。

    就算是依旧支持道格-莫里斯的那些,也没有过去那么坚定了,很多人都在动摇。

    在罗杰的眼里,这才是【量子音乐】真正的机会。

    没有什么,比一个巨头自己,能能打败一个巨头的了。

    在罗杰为环球音乐集团安排好的“剧本”里,像香江的郭氏那样,最终死于内斗,才是环球音乐集团最合适的“死法”,也是对【量子音乐】利益最大的方式。

    “辛苦了,乔尔。”

    视频会议上,罗杰听完乔尔-李的汇报,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摄像头说道:“总部这边就不派人去接手了,我相信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亚洲市场的环境。下一步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环球从不可描述国度挤出去。不必追求把所有有价值的明星都挖过来,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出适当的利益给当地本土的唱片公司。”

第687章 抽时间出张新专辑

    吩咐了几句,罗杰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对了,我发了一份名单到你的邮箱里,都是那个国家的好苗子,尽可能多的签下名单上的人,但要注意,不要和我们的合作伙伴闹出矛盾来,以将环球赶出那个国家为优先目标,具体的尺度你自己把握。”

    罗杰给出的名单,都是前世印象比较深刻的,比较“特殊”的华语明星。

    像是周董这种自己开公司的大佬肯定是挖不动的,学友哥这样,早已证明了自己实力的“歌神”,唱片公司同样不可能轻易放人。

    不过,另外一些明星,那就未必了。

    这其中有在乐坛混迹多年,但一直不温不火的,比如某位薛姓渣男……

    咳咳。

    这位的成名轨迹,恐怕很多人都清楚。

    在凭借《认真的雪》一夜爆红之后又迅速过气,足足沉浸了七八年(具体几年我也不太清楚),才重新回到一线。

    如今距离《认真的雪》发行已经过去了四年,四年时间,也足够让唱片公司放弃一个始终“捧不起来”的歌手。

    毕竟,有明星潜力的人很多,而资源是有限的。

    这个行业终究也是以成绩说话,给了机会,若是没有把握住,再想要获得更多的机会就很难了。

    罗杰不清楚的是,前世的薛渣男……咳,薛xx,正是在换了唱片公司之后,才重新回到主流的视野当中。

    类似的明星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多,但因为前世的经历,对于华娱乐坛的这些明星,罗杰反而更加熟悉一些。

    在调查过资料,确认这些人都“真实存在”在这个世界之后,也能更加放心地派人去挖角。

    除了这些“老歌手”之外,剩下的就是现在还没什么名气,或许已经出道,但几乎没人了解,或许还在某家公司里边做练习生,甚至于是不知道在哪个城市的酒吧卖唱的“纯新人”。

    有些人实在是找不到,或者想不起来,罗杰给出了简略的资料,让米兰达-斯特里普找人调查了一番,加起来也就找到了不到十个人。

    包括毛不易、李荣浩、庄心妍等名字都赫然在列。

    ——这些歌手的水准好坏、风格如何姑且不去评论,事实上罗杰前世很少去听这类音乐。

    但正是因为很少去关注,所以罗杰“能够回忆起来的名字”才更加具有分量。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不关注纯流行、纯民谣等圈子的罗杰都知道他们很火,那必然就是真的火了。

    至于逼格够不够高之类的问题,在利润面前,那都不是问题。

    若非如此,罗杰也不会毫无心理负担地要求【量子音乐】签下贾斯汀-比伯,并为他量身打造一套目标定位在“未成年少女”群体当中的偶像类人设。

    乔尔-李并没有多问,直接答应了下来。

    罗杰经常会下达一些在许多人眼里“莫名其妙”的命令,这一点在【量子娱乐】的高层之中早就有了传言。

    而且传言中的那些信息,比罗杰真正做过的事情要离谱十倍以上。

    但有趣的是,正是因为这些离谱的传言,反而让公司内的许多人都对罗杰的眼光和判断力钦佩不已。

    原因也很简单:从过去的“历史记录”来看,无论罗杰下达的命令看上去多么的离谱,最终总会证明,罗杰是对的。

    当然,这仅限于罗杰强硬地行使自己的权限,不顾反对意见强行推行某一项决策的情况下。

    不过随着罗杰的“判断”一次又一次地成功,无论是【量子娱乐】的高层,还是中层骨干,对罗杰的命令,很少再提出什么疑问。

    就算心里有疑惑,也先照办再说。

    罗杰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好是坏,但眼下也顾不上去处理这个。

    亚洲那边的事情暂时可以全部交给乔尔-李来处理,若是遇到什么乔尔-李的权限无法解决的问题,才会上报到总部。

    若是连卢西恩-格兰奇也处理不了的事情,才会最终送到罗杰的办公桌上来。

    对于罗杰来说,一定程度上,关于亚洲市场的布局,已经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只需要保持最低限度的关注,确保事情不会与预想的轨迹有太大的偏差即可。

    又和鲁伯特-默多克以及劳伦斯兄妹分别见了一面,确认了未来一段时间针对环球的工作之后,罗杰忽然发现,自己似乎突然闲了下来?

    于是,罗杰和胖子见了一面,就两人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做了一番简单的沟通之后,便是坐上【黑暗使徒号】,飞往英国。

    “呀!”

    安妮见到罗杰,惊讶地大叫一声:“你怎么来了?!”

    “想你了。”

    罗杰朝安妮张开双臂,笑着问道:“不来个拥抱吗?”

    安妮立刻将手中的手提包丢到地上,朝着罗杰跑了过来。

    罗杰满脸微笑,等着女孩扑进自己怀里。

    但安妮跑到一半,忽然想起了什么,突然脸色一变,拐了个弯,从罗杰身旁绕过,跑回房间里去。

    只留下一句:“上帝!我竟然没有化妆就出现在你面前!”

    话音未落,“砰!”的一声,房间的门被安妮用力关上。

    罗杰:“???”

    一脸懵逼地呆在原地,甚至尴尬到忘记把抬起的胳膊放下来。

    罗杰并不能算是钢铁直男,但却仍然有些无法理解女性对“颜值”的苛刻追求。

    例如久别之后的重逢必须要表现出最完美的一面之类的,大多数女性都会有这样的行为,而男性则往往不会太在意这些细节。

    虽然不太理解安妮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罗杰却很清楚这种时候该怎么做:等就是了。

    无奈地摇了摇头,在沙发上坐下,随手打开电视,安心地等待着安妮自己从房间里走出来。

    这一等,就是足足两个多小时。

    (此处有删节。)

    一番折腾下来,外面的天色已经转暗。

    两人都懒得动弹,干脆叫酒店直接把晚餐送到房间里。

    罗杰手里捏着一块三明治,一边吃一边问道:“之前不是说很快就能结束这边的谈判吗?怎么拖了这么久?”

    从格莱美结束之后开始,安妮来到英国与巴洛克银行协商贷款的事情,已经谈了一个多月了。

    哪怕是从安妮中途返回北美又重新来到英国的时间算起,也已经过去了接近一个月。

    而罗杰分明记得,安妮当时说得是:“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能有一个结果。”

    依照安妮对“很快”两个字的定义标准,如今的局面,显然就是“出了意外的情况”。

    “还不是你那个破投资方案给闹的。”

    安妮没好气地嘀咕了一句,说道:“巴洛克银行同意向我们提供资金,但要我协助他们完成对那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评估,若是方案通过,他们才会掏钱。”

    说到一半,安妮忽然好奇了起来:“说起来,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真的靠谱吗?”

    “你是说那个国家的房地产行业?”

    罗杰拿出来让安妮和巴洛克银行交易的“筹码”,说白了只是一个想法,或者说一次“预测”。

    “预测”不可描述国度的房地产市场会在未来几年出现大规模的爆发。

    嗯,经历过的人都懂。

    虽然说从二十一世纪初就有了这方面的苗头,但真正开始井喷式的爆发,还是从次贷危机结束之后。

    讽刺的是,北美的房地产泡沫造成的次贷危机刚刚结束,或者说好不容易勉强被控制住,不可描述国度就将经济的赌注押在了房地产上。

    当然,这其中涉及的情况很复杂,哪怕是房地产行业的大佬都未必能够分析的透彻,外行人就更加只能看到一些表象,因而也没有什么做出评论的资格。

    姑且不论这个选择是好是坏,在未来又会对不可描述国度和全球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但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在这几年里,将大笔的资金投入到不可描述国度的房地产行业,无疑是非常暴利的投资。

    可以说,在201x时代,除了在绝大多数国家都被定义为“非法”的比特币以外,没有比不可描述国度的房地产更加暴利的投资项目了。

    如果不是担心政|治方面的风险,罗杰也想让【量子娱乐】去分一杯羹。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在脑海中晃悠了一圈就被抛到脑后,毕竟在那个国家,任何一个涉及到“国策”的行业,里边的水都不是一般的深。

    哪怕是香江四大豪门都会被淹死,何况一个“小小的”【量子娱乐】?

    巴洛克银行倒是有这个实力参与进这种级别的“游戏”当中去,毕竟巴洛克银行的资产规模在全世界都排的上号,现金流更是极为恐怖。

    在如今这个时期入场,不可描述的party多半是会举双手欢迎这些“金主”的。

    以巴洛克银行能够调动的资金流,哪怕考虑到均摊风险方面的因素,顶多只能拿出一小部分资金投入到这个“项目”当中去,那也是以千亿美元计算的盈利。

    当然,能否克制住自己的贪婪之心,及时抽身而退,这就是巴洛克银行自己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这样的一笔“预期利润”,在罗杰看来,向巴洛克银行收取一笔数目不菲的“咨询费”,完全没有任何过分之处。

    更何况,【量子娱乐】要的只是贷款,这对于巴洛克银行来说,付出的成本就更低了。

    当然,若是按照标准的“商业咨询”方式来走流程,罗杰应当向巴洛克银行提供一份完整的计划书。

    其中包括具体投资的项目,盈利前景,预计投资数额,以及资金之外必须具备的条件,项目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预案等等。

    单纯只是一个“在2009年投资不可描述国度的房地产行业”这样的想法,除非能够公开并证明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否则这个想法一钱不值。

    也就是安妮,凭借着自己在金融界的人脉和渠道,以及更加出色的实际运作能力,才有可能将罗杰这个“一钱不值”的想法,变作真正有价值的筹码,拿到谈判桌上去和巴洛克银行谈条件。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一个无名小卒在2015年告诉小马老板:会有一个叫做“抖音”的软件抢走微信的大部分用户,小马老板肯定不会搭理你。

    但若是换成大马老板去跟小马老板谈这个问题,小马老板必然会自己抢先搞出一个短视频软件来抢占市场。

    或者至少也会慎重考虑,并分出一部分资源去做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评估。

    这,就是身份和地位的不同,所带来的话语权方面的差距。

    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金融和投资领域,至少是在英国的这一领域当中,安妮说出的话会被许多大银行和投资机构重视。

    换成罗杰?

    不好意思,请问您是哪位?

    咳,扯远了。

    罗杰胡思乱想了一会,揉了揉安妮的脑袋,说道:“既然你在帮巴洛克银行做可行性评估,那应该有自己的答案才对。”

    罗杰这句话,是针对安妮对“不可描述国度房地产行业是否确实能赚钱”的疑问。

    至于答案,安妮在忙前忙后折腾了这么久之后,单单只是从数据分析上,也早已得出了答案。

    “从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来分析,可操作性很强。但那个国家的情况……”

    不可描述国度的许多事情,都不能以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来衡量。

    或者说,至少不能以西方的传统来衡量。

    毕竟国情不同。

    安妮似乎有些担心,不过想了想,又一副无所谓的语气说道:“反正那是巴洛克银行要操心的事,和我们没关系。”

    罗杰没有接这个话茬,转移话题道:“这边的工作还需要多久?”

    安妮想了想,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大概两周?最慢一个月也就够了,不会太久。”

    说完,安妮有些疑惑地问道:“有什么事要急着做吗?”

    “倒也没什么着急的。”

    罗杰随口道:“不过你不觉得,我们今年也得抽时间出一张新的《摇滚圣经》系列吗?”

    顿了顿,罗杰继续道:“就是上次提到过的那张垃圾摇滚专辑,《nevermind》。”

第688章 一个月完成这张专辑

    新的《摇滚圣经》系列。

    如果不是罗杰提起,安妮几乎都快要忘了,乐队已经有几个月时间没有进过录音室了。

    一方面,是因为工作重心转移,身份中“商人”的标签,分量渐渐超过了“明星”。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太忙,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有关音乐的事情。

    想了想,安妮有些犹豫地问道:“我们忙得过来吗?”

    从明星转行成为商人的先例很多,但在两个身份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先例却是极为罕见。

    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无疑就是一手缔造了《星球大战》系列的乔治-卢卡斯。

    在模特界,也有诸如凯莉-詹娜、卡门-卡丝之类的例子。

    这种“转行”在流行乐坛比较少见,因为乐坛明星的收入是出了名的高,同时工作也是出了名的忙,既不缺钱,也没有时间去创业。

    不管是哪一类明星转行去经商的,但凡“创业”成功,往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演艺事业,专注于赚钱。

    以乐队如今所掌握的【量子娱乐】的体量来说,“明星”这个身份,对乐队在金钱、地位方面,已经起不到太多的帮助了。

    虽然说不至于完全没有价值,但若是把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司的运营当中,能够获取到的利益只会更多。

    尤其是,考虑到当下【量子娱乐】所面临的局面,纯粹从利益角度出发,安妮并不认为在这个时候投入几个月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去制作一张新专辑,会是一个好的想法。

    “按照我的预计,未来的两到三个月,会处于相对平静的一个局面。如果我们打算在今年出一张新专辑的话,这是最合适的时间了。如果拖到几个月后,我们只会更忙。”

    罗杰简单地解释了一句,随后又笑道:“何况,我们需要一张商业和口碑都取得巨大成功的专辑,来提升我们‘盟友’的信心。尤其是那些还处于摇摆状态的墙头草,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加入【量子音乐】的理由。”

    以现在【量子音乐】和环球音乐集团之间水火不容的局势来猜测,若是乐队大张旗鼓地推出一张新的专辑。

    环球必然会对这张专辑进行狙击,并且投入的资源绝对不会少。

    这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出一口气,同时还包含着巨大的利益。

    站在环球的角度来讲,必须要将【量子音乐】迅速崛起的势头给打压下去,才能震慑住心怀不轨,蠢蠢欲动的潜在竞争者。

    另一方面,这也可以视作是对整个唱片业的一个警告:超a巨星的新作品,销量我也可以给他砸下去,所以你们趁早搞清楚谁才是值得抱的大腿,别站错队!

    一定程度上,【量子音乐】最近一段时间里,对环球旗下明星挖角的行动不算顺利,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在内。

    谁都会担心,在形势还不明朗的时候站队,万一选错了怎么办?

    有魄力拿整个职业生涯作为赌注的人终究是少数。

    对于【量子音乐】来说,明智些的做法,就是避开和环球硬碰硬,从亚洲市场打开突破口,进而从内部瓦解环球。

    虽然这一系列操作比较繁琐,要耗费漫长的时间,而且只要一个环节出了致命的问题,整个计划都会崩溃。

    但从“稳妥”的角度来讲,这样做是风险最低,收益也最大的选择。

    但若是按照罗杰的提议,尽快推出一张专辑,隐含的意思,就是要和环球正面硬碰了。

    这样做当然也是有好处的。

    若是能够在环球的全力狙击之下,依旧取得不错的成绩,甚至都不需要销量大爆,只要看得过去即可。

    一旦取得还算不错的成绩,唱片业内的同行们,对【量子音乐】的信心立刻就会提升不少。

    那些处于摇摆不定的中立派,或许继续做墙头草的人依旧占了多数,但只要有一小部分人慎重考虑,并因此而加入【量子音乐】,那就是大赚特赚。

    安妮很快就明白了罗杰的想法。

    不由得皱眉道:“你有把握吗?”

    安妮对于【量子音乐】自身的运作能力和抗压能力,是十分信赖的。

    但一张专辑的成绩,可不仅仅只取决于唱片公司,专辑本身的质量和定位也同样重要。

    要知道,乐队的上一张专辑,可是叫做《血腥统治》。

    虽然这张专辑在金属乐迷当中的口碑确实不错,被一小撮人奉为神作,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商业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不说,在金属乐之外的歌迷群体中,这张专辑的口碑也显得稍差了些,至少是没有达到预期。

    若是没有《血腥统治》在前,安妮或许还不会对罗杰拿出的作品有任何的担忧。

    但在刚刚推出了《血腥统治》之后,安妮不得不担心,罗杰似乎是打算在“小众”的路线上一去不回头了。

    尤其是,罗杰下一部打算推出的作品,是一张垃圾摇滚专辑的情况下。

    这个世界的垃圾摇滚,就像罗杰前世,涅槃乐队横空出世之前一样,是小众中的小众。

    在另类摇滚乐歌迷中,也只有少数人才是垃圾摇滚的粉丝。

    很大程度上,一旦一张专辑被贴上了“垃圾摇滚”的标签,在很多摇滚歌迷的眼里,它就等同于地下摇滚、独立摇滚、小众摇滚。

    而这些标签,都是与“销量”两个字绝缘的。

    事实上,在罗杰的前世,要不是涅槃乐队横空出世,垃圾摇滚的地位也不会有任何的不同,成为一个小众群体自娱自乐的玩闹。

    然而……

    罗杰打算拿出的这张专辑,叫做《nevermind》。

    涅槃乐队的“封神”之作。

    在许多摇滚乐迷扎堆的地方,关于科特-柯本,关于涅槃乐队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息过。

    一部分人认为他们无愧于“最好的摇滚乐队”这一称号。

    (注:最早这个称呼来自《滚石》杂志。《滚石》有多喜欢涅槃这个稍微了解点的人都懂,就不多说了。)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涅槃乐队确实是一支出色的乐队,但却远远没有出色到“最好”的程度。

    甚至于,连摸到传奇乐队的门槛都有些勉强。如果不是科特-柯本的自杀,这支乐队顶多也就是风靡一时然后泯然众人。

    持有这两种观点的人都不少,涅槃粉和涅槃黑之间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歇过。

    但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若是没有涅槃乐队,垃圾摇滚这个分类,几乎不可能真正成为摇滚乐的主流分支之一。

    至少从这一点来讲,涅槃乐队确实称得上伟大。

    至于涅槃乐队本身……

    罗杰并不是一个狂热的涅槃粉,但也不认同那些涅槃黑的观点。

    在罗杰看来,涅槃乐队确实是一支伟大的乐队没错,但要说“摇滚乐史上最出色的乐队”,根本没有任何争议,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至少披头士、齐柏林飞艇、大门乐队、滚石乐队、黑色安息日这些名字,都毫无悬念地排在涅槃之前。

    如果是所有摇滚乐类型都放在一起,很难分出个高低来。

    不过在罗杰看来,涅槃乐队的排名大约会在十名左右徘徊,正负五个名次浮动。

    毕竟,在“原型摇滚”这一个大类里边,顶尖的乐队实在是太多了,这一大类的传奇乐队,数量甚至比另类摇滚和金属摇滚两个大类加起来还要多。

    (注:原型摇滚大类【主要】包括rnr、布鲁斯、迷幻、乡村、民谣、流行摇滚。)

    但若是将范围缩小到“另类摇滚”这一领域,涅槃乐队即便不是“最好的一个”,也必然是“最好的之一”。

    大约就是保三争一的水准。

    关于涅槃乐队的成就,以及对摇滚乐、尤其是垃圾摇滚乐的贡献,没有必要去多提。

    仅仅只说一点就够了:《nevermind》这张专辑,是垃圾摇滚历史上,第一张在“口碑”和“销量”上都做到完美的专辑。

    也是做到这一点的所有垃圾摇滚乐专辑当中,最出色的一张。

    有一段评论,可以很好地形容这张专辑的影响力:《nevermind》改变了整个世界:它改变了人们的衣着服饰,改变了被唱片公司所签下的乐队,改变了人们弹吉他的方式,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摇滚乐的版图。

    当然,考虑到乐队自身的风格,即使是同样一张专辑,乐队演绎出来的版本,肯定和前世的涅槃会有所不同。

    不过罗杰相信,这会是一张不逊色于涅槃版本的《nevermind》。

    以乐队在过去十年中积累下来的底气,罗杰有充分的信心去做到这一点。

    只要达到这张专辑“应有”的质量水准,无论环球音乐集团从什么渠道出手,都不可能打压得动这张专辑。

    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

    要说完全不受影响肯定是不可能的,但相较于乐队和【量子音乐】受到的损失,环球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而且是以十倍、二十倍来计算。

    做到这种程度,绝对是足够让那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看清【量子音乐】的实力了。

    “如果是完成预想中的效果的话……”

    安妮皱着眉头,回忆起《nevermind》中的曲谱。

    早在《血腥统治》录制完成的时候,罗杰就已经将“初稿”的曲谱交给了乐队里的几名队友。

    当然,这些曲谱都是完全照搬(chao)涅槃乐队的原版,还需要根据自己乐队的特点,在编曲方面进行调整。

    甚至于,在曲谱的某些段落上,也可能会有适当的改动。

    但大体上,乐队还是会沿用《nevermin》的框架,以确保“主线”不变。

    这也是罗杰拿出的每一张专辑的核心理念。

    主线保持与前世的版本大体一致,至于细节上,就完全按照乐队自己的风格来做调整。

    一方面,不会让歌迷们对不同专辑产生风格上的疑惑。

    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专辑的质量不会因为大幅度的修改而变得一团糟。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个偏向于保守的做法。

    虽然罗杰在许多事情上,尤其是商业方面,表现得比较激进。

    但在音乐上却恰恰相反,保守得不能再保守。

    曲谱到手几个月,安妮私下里当然进行过练习,对曲谱中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以安妮的评鉴能力,对于这张专辑歌曲质量的好坏,自然也会有自己的判断。

    仔细思考了一阵,安妮不得不点点头,说道:“这张专辑在质量方面确实无可挑剔,虽然还没有做出来,但是我敢肯定,只要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大部分歌迷至少不会讨厌它。”

    歌迷这种生物,很多时候都是很挑剔的。

    他们只会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品买单,稍有一点不满之处,就不会为此掏钱。

    但同时,在面对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时候,歌迷们的容忍度却又会变得极高。

    只要“不讨厌”,大部分粉丝都会为自己偶像的新作品掏出绿油油的纸币。

    当然,也有可能是红色或者其它什么颜色的钞票。

    “瑞克那边的事情不算多,随时都可以抽出时间来,不过麻烦在于他必须留在洛杉矶。”

    罗杰想了想,开口道:“我让迭戈先做前期筹备,等到你忙完这边的事,我们回去就开始录制,争取在一到两个月内搞定它。”

    这张专辑一共十二首歌,数量不算多,但总时长却是达到了接近五十分钟。

    对于一张专辑来说,这样的长度已经算是偏长的了。

    录制起来,自然也少不了各种各样浪费时间的麻烦事。

    如果完全排斥掉外界的影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专辑录制当中去,就像几年前那样,或许还有很大的希望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这张专辑。

    哪怕还需要加上排练的时间,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但显然,身为【量子娱乐】的老板和最大股东,又正处于如今这段“特殊时期”,乐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全心全意把自己关进录音室里,完全不关心外界发生了什么。

    罗杰嘴上说着要在一个月内搞定这张专辑,但心里的底线,却是三个月。

    也是下一阶段计划开启的节点。

第689章 这样会不会有风险?

    罗杰在英国只停留了三天,就在安妮幽怨的目光中返回洛杉矶。

    倒不是说不想继续陪在安妮身边,但罗杰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

    在安妮代表【量子娱乐】,正式与巴洛克银行签订协议之前,罗杰和胖子两人,必须要搞定《nevermind》这张专辑的前期筹备工作,以确保安妮一旦返回洛杉矶,就可以第一时间投入到录制工作当中,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

    当然,大部分具体的工作,可以交由迭戈的团队去处理,罗杰只需要把控大方向即可。

    不过却还有少数琐碎的工作,或是确实有必要,或者干脆只是出于兴趣,或者说“好玩”,罗杰选择自己来完成。

    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的游泳池里,罗杰按下快门键,然后迅速向前游动,将不远处游在水中的婴儿托起,朝着岸边划去。

    医生早就在旁边就位,立刻接过罗杰手中的婴儿,带去一边做各项检查,以确保这个孩子的健康不会出现任何隐患。

    虽然整个拍摄过程只持续了不到两分钟,“理论上”来说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但罗杰却绝对不会在这方面省钱,尤其是,这个婴儿的名字,叫做“小理查森-埃尔文德斯”的情况下。

    “去把照片冲洗出来。”

    罗杰将水下相机递给助理,跟胖子打了个招呼,两人一起跟上医生,去看望胖子的儿子。

    “老实说,我就不该答应你这个的。”

    胖子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要是他受凉感冒了怎么办?”

    “嘿,别这样。我们不是召集过这方面的专家讨论过吗?安全性方面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否则我也不会用这个计划。”

    罗杰安慰了几句,然后开玩笑道:“你应该这么想,在这张专辑正式发行之后,全世界会有超过一亿人能够看到小瑞克的小丁丁。”

    罗杰刚才拍摄的,自然就是《nevermind》的那张经典专辑封面,在水下追逐美元的裸|体小男孩。

    在罗杰的前世,这一专辑封面创造出了许多著名的梗,例如“世界上最著名的a|片明星”之类。

    虽然说这些梗对专辑的销量和口碑几乎没有明显的帮助,但却为粉丝们创造出了大量的话题。

    事实上,在《nevermind》专辑发行十七年之后,拍摄该封面的艾尔登长大之后重新拍摄了一遍这张封面,还借此成为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网红。

    至于罗杰坚持由自己来做摄影师,一方面是为了好玩,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给粉丝们制造更多的话题。

    让胖子的小儿子来做“模特”,同样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至于“会有超过一亿人看到小瑞克的小丁丁”这句话,倒也不纯粹是调侃。

    以乐队现在的人气,这张专辑的销量或许达不到一亿,哪怕算上盗版也几乎不可能,但让一亿人看到这张专辑的封面,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前世那位名叫艾尔登的“涅槃男孩”,在长大之后就经常用“有一千万人看过我的小丁丁”来自我调侃。

    罗杰很是期待,等到胖子的儿子长大之后,会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绝对不是出于“看晚辈笑话”的心态,而是一个很正经的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学术研究,由此实验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人类在面对……

    算了,不编了,实在编不下去了。

    不得不说,身为亿万富豪的儿子,小理查森的待遇要比前世那个涅槃男孩艾尔登好得多。

    至少涅槃乐队不会带来一整支由超过二十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来为专辑的“模特”进行体检,以确保不会出现任何隐患。

    事实上,在《nevermind》专辑发行之前,即使涅槃乐队有这个心,也付不起这么多钱。

    (注:nevermind之前的涅槃挺穷的,字面意义上的穷。)

    足足花费了一整个下午,对小理查森的检查终于做完,胖子和罗杰从一位儿科专家口中确认,小理查森并没有出现肺部进水、受凉等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风险之后,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说在拍摄计划开始之前,医疗团队就针对这次拍摄的过程进行过讨论和模拟,认为“97.3%的概率不会有任何意外”,但终究还是要得到确定无疑的结论之后,才能让人彻底放心下来。

    “这下放心了吧?”

    罗杰拍了拍胖子的肩膀,叫来助理,拿过一张照片。

    照片上,一个小男孩正在水下笨拙地游动着,追逐着一张挂在鱼钩上的一美元纸币。

    在小男孩的两腿之间,一个还没有开始发育的小丁丁清晰可见。

    虽然说和前世的那张专辑封面在细节上有点不同,但该有的“感觉”却是全部都到位了。

    罗杰对这张照片满意得不能再满意,欣赏了片刻之后,递给胖子,调侃道:“从今天开始,小瑞克就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色|情明星了,甚至会超过毕比-琼斯!”

    “但愿这孩子长大之后不会恨我。”

    胖子耸了耸肩,对一旁的助理开口道:“这张照片多冲洗几份,我要留起来收藏。哦,对了,再做一份放大版的,挂在墙上的那种,我要挂在小瑞克的卧室里。”

    某种程度上来说,胖子的人生观很符合一句话:如果生娃不是为了玩,那将毫无意义。

    简而言之,就是一位“无良老爸”,各种意义上都是。

    说完这些之后,胖子看向罗杰,问道:“安妮明天回来?”

    “对,明天的飞机,回来之后大概要休息两三天来倒时差,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录制这张专辑了。”

    罗杰想了想,又说道:“我们先开始录倒也没什么问题,反正真正开始录制的时候,也是各录各的。不过我们还没有进行过排练,节奏方面是个问题……”

    对于一支乐队来说,录制一张专辑,或者录制一首歌,并不是完全照着曲谱来弹奏就可以搞定的。

    事实上,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在曲谱上都很难体现出来。

    或许单看曲谱找不到任何毛病,但当几个人坐在一起开始排练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需要改进的点。

    这也是为什么,任何一支摇滚乐队都会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排练上。

    只有在排练中,确定一个“相对完美”的编曲,这个时候再分散开,各录各的,最终再进行合轨,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而若是取消掉排练的环节,直接照着曲谱去录……

    或许单独听每一件乐器,听上去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若是将所有音轨合并到一起,大概率就会变成一团糟。

    哪怕是那些配合已久,默契十足的乐队,也不例外。

    “其实……”

    胖子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你用合成器做的那个demo,完成度已经很高了,即使再排练,恐怕也很难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姑且不论合成器是否可以真正代替乐队演出这个有些“科幻”的命题。

    至少在作曲、编曲等方面,善用合成器,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然,由于如今科技水准的限制,合成器合成出来的音色相当的死板,缺乏一种“灵动”的感觉,这也是普遍认为合成器无法代替乐队的主要原因。

    但不管怎么说,起到一个参考,还是有很大价值的。

    罗杰在对编曲进行调整的时候,就喜欢使用合成器合成,来达到“预览”最终效果的目的。

    当然,由于合成器和真正的乐队有所不同的缘故,在合成器里完成的曲目,还是要重新排练,用“真实的”乐器重新演奏一遍的。

    虽然说合成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这方面的工作量,但却并非能够完全代替。

    听了胖子的话,罗杰有些疑惑:“合成器的demo不能直接拿来做基准,这事你应该知道的啊。”

    在乐队的录音室专辑录制过程中,由于采取的是“分轨录制”的方法,为了确保分轨录制结束之后,不会在“合轨”这一环节出现问题,通常在录制过程中,乐手/歌手需要有一个“基准”来作为参考。

    也就是说,无论是音准,速度,还是其它什么细节上的东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以确保每一个人录制出来的东西,都符合一个整体的框架。

    由于习惯不同的缘故,不同乐队在“基准”素材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就罗杰几人的习惯来说,通常是使用集体排练时录制下来的demo作为基准。

    虽然说这种相对粗劣的demo会存在许多细节上的失误,但只要大的框架保持稳定,就不会对录制产生负面影响。

    用合成器的demo做基准?

    这倒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但是那效果嘛……

    就比较一言难尽了。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哪怕在排练的时候,对合成器demo不进行半点的改动,乐队也要自己再“原样”录制一遍。

    “不,我的意思是,如果要节省时间的话,我们没必要用以前的方法。”

    胖子忽然露出思索的神色,像是在组织语言,过了片刻,才继续说道:“我们可以采用现场演出的那种方式,也就是由你的贝斯音线来做‘指挥’。你根据合成器demo录制一段贝斯demo,我和安妮再跟着你的贝斯demo去录歌……”

    听了胖子的话,罗杰下意识就想反驳说:“这怎么可能?!”

    但话即将脱口而出的瞬间,罗杰忽然低下头,露出思索的神色。

    按照现场演出的方式来完成录音室里的工作?

    这个想法听上去有些异想天开,但仔细想想,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行性。

    几乎90%以上的摇滚乐队,无论是排练还是现场演出,采取的都是两种模式。

    一是由鼓手来把握整体的节奏,所有人的演奏,都要按着鼓手的节奏来。

    至于第二种方式,其他人同样是跟着鼓手的节奏来,但鼓手节奏的把握,却是由贝斯手来进行指挥。

    也就是贝斯→鼓→其它,或者鼓→其它,无论是什么风格的摇滚乐队,都以这两种模式最为常见。

    因此,任何一个对摇滚乐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贝斯和鼓虽然是整支乐队里最低调、最没有存在感的位置,但实际上却要比大出风头的吉他手和主唱更加的重要。

    当然,还有一种更加少见的方法,就是绕过鼓手,由贝斯手来直接指挥整支乐队。

    这种方法对整支乐队的要求都比较高,尤其是贝斯手,必须是顶尖大师的水准。

    事实上,纵观整个摇滚乐的历史,具备这种水准的贝斯手一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

    若是再加上对其它位置高标准的要求,能够满足这一点的乐队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罗杰几人,却正好能够符合这一要求。

    胖子就不必说了,作为一个顶尖水准的鼓手,无论是和贝斯手的配合,还是和其它乐手的配合,胖子都可以做到完美的程度。

    至于安妮,虽然在某些时候过于喜欢出风头,但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配合能力,也都是顶尖的水准,自然不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贾森倒是在个人实力上差了点,不过团队配合反而是贾森最大的优势,再加上《nevermind》这张专辑需要用到键盘的地方不多,也没有必要太过于担心什么。

    这样一想,胖子的提议,似乎也不是那么不靠谱?

    由罗杰按照合成器版本的demo,先录制一段贝斯的demo,其他人再根据罗杰录制的贝斯demo去录制自己的部分。

    这样一来,有了一个统一的“指挥”,合轨的时候发现“节奏不统一”或者其它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而如果不追求“完美的录音效果”,仅仅只是录制一个作为“基准”的demo,根本花费不了什么时间。

    一张专辑十二首歌,若是效率高一点的话,甚至连一天都用不了,一个下午就能搞定。

    “好像……确实是有可行性啊。”

    罗杰摸了摸下巴,语气里却还是有些犹豫:“但是这样会不会有风险?毕竟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尝试。”

第690章 惊不惊喜?

    “什么风险?”

    一个好听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

    转头看过去,却是安妮拖着一个大大的旅行箱,站在门口,对罗杰笑道:“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亲爱的。”

    罗杰楞了几秒钟,才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出现了幻觉,立刻上前抱住安妮,小声问道:“不是说还要几天时间才能回来吗?”

    罗杰分明记得,两天前通电话的时候,安妮还说至少要一周才能完成英国那边的工作,返回洛杉矶。

    却没想到,现在安妮就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样才有惊喜嘛。”

    安妮扑进罗杰怀里,根本不顾别人的眼光,尽情地与罗杰缠绵了一阵,才抬起头,问道:“你们刚才在讨论什么?我好像听到了什么风险太大?”

    “新专辑的事情,胖子有一些比较特别的提议。”

    罗杰三言两语地将胖子的提议说了一遍,然后看向安妮,问道:“你觉得怎么样?可行吗?”

    安妮歪着脑袋想了一会,看向罗杰,问道:“如果按照以前的那种方式,你有多大把握在两个月内完成这张专辑?”

    罗杰考虑了片刻,虽然有些不太愿意承认,但还是不得不如实说道:“很难,能在三个月内完成,都算是比较不容易的了,说不定还要经常加班爆肝。”

    单单只是乐队一起进行排练,就要花费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这还是建立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若是不顺利,排练过程花费两个月甚至更久,也是有可能的。

    在排练完成之后,转入正式录制阶段,进度确实会加快起来,但无论如何,按部就班地去录制这张专辑,时间显然是太过于紧张了。

    事实上,虽然嘴上说着要尽可能赶进度,尽快完成这张专辑,在【量子娱乐】针对环球音乐集团的下一阶段计划开始执行之前,将《nevermind》推向市场,但罗杰心里早就做好了让这张专辑延期到明年甚至后年的准备。

    “既然按照过去的方法很难赶得上进度,那为什么不试试胖子的方法呢?”

    安妮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反正只是试试,连一首完整的歌都不用,试录一段就够了。如果失败,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顿了顿,安妮加重语气,强调道:“但如果成功,至少可以为我们节省下来一半以上的录制时间。”

    试录一首歌,甚至不用录一首完整的歌曲,只是试录其中的一段,顺利的话,或许一天就可以完成。

    再加上后期等等,最多三天就可以看到成曲的效果如何。

    若是效果理想,就证明胖子这个提议是行得通的,后边的歌曲,可以完全按照这种方式来。

    若是不行,再换回乐队过去的“传统”录制方式,也完全来得及。

    就算这张专辑再怎么赶时间,三天的时间,乐队还是浪费得起的。

    毕竟,在一张专辑的录制过程中,有太多可能会卡住进度的环节了。

    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浪费的时间都不会少于三天。

    罗杰考虑了片刻,很快就有了决定,点头道:“那就《少年心气()》这首歌的前半段好了,明天早上我会完成贝斯部分的demo。你们就按照现场演出的方式,跟着贝斯line来演奏。”

    “那就这么决定了。”

    胖子抱着自己的儿子,对罗杰和安妮笑了笑,很有眼色地提出告辞:“我想你们现在需要空间,我就不打扰你们了,明天见。”

    “等等。”

    安妮忽然叫住了打算离开的胖子,打开行李箱,翻出一个牛皮纸袋递给胖子,开口道:“记得带回公司去盖个章。”

    胖子接过牛皮纸袋,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和巴洛克银行的协议?”

    “对。”

    安妮点了点头,说道:“巴洛克银行会向我们提供最低120亿美元,最高34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用于收购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份。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十年,用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份和未来收入,以及【量子音乐】的部分股份作为抵押。还有一些其它杂七杂八的条款,你带回去慢慢看吧。”

    一份涉及百亿美元级别的贷款协议,条款自然不会这么简单。

    看胖子手中那个牛皮纸袋的厚度就知道,至少也有数百页纸那么厚。

    不过至关重要的关键性条款,都在安妮的三言两语之中说得足够清楚了。

    剩下那些,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有【量子娱乐】庞大的律师团队在,也不用担心会被一些“文字陷阱”给坑到。

    “只是用股份和未来收入抵押?而且还是低息贷款?哇哦,真是……不可思议!”

    胖子惊讶到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句“不可思议”来。

    不过胖子并没有在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多做纠缠,挥了挥手上的文件袋,开口道:“明天我会盖好章带过来的,这里就留给你们了,好好享受二人世界吧!”

    “滚!什么叫留给我们?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家!”

    罗杰哭笑不得地骂了一句,叫来蒂娜-林,代自己送胖子出门。

    送走胖子,迭戈的团队以及其它的“闲杂人等”也都识趣地离开。

    除了必要的佣人和保镖之外,庄园内终于只剩下了罗杰和安妮两人。

    “要休息休息吗?刚下飞机,时差还没调整过来呢吧?”

    罗杰一边帮安妮收拾着行李,一边问道:“还是说你想要先和我一起吃顿晚餐?”

    “我想吃你!”

    安妮开了个玩笑,随即话题一转,说道:“让厨房弄些清淡点的东方菜吧,我想吃那个……‘口水鸡’?是这个叫法吗?”

    “口水鸡”三个字,安妮是用中文说的。

    “那东西可一点都不清淡。”

    罗杰觉得安妮大概是对清淡这两个字有什么误解,不过却没有去纠正安妮的想法,走到墙边,拿起通话器,对蒂娜-林吩咐了几句,要求厨房准备一顿中式的晚餐。

    “说起来,你的那个【红皇后】智能控制系统怎么不用了?”

    安妮有些好奇地问道:“不是可以直接让【红皇后】去传话吗?”

    “别提了。”

    罗杰摆了摆手,一副无语的样子:“一开始还觉得那个所谓的人工智能很厉害,用久了才发现,其实应该叫它人工智障才对,经常出一些乱七八糟的bug。”

    别说这栋庄园刚刚完成装修的2002年了,即使到2020年,人工智能在实际使用当中的表现,依然算不上可靠。

    毕竟想要让计算机真正拥有“模糊计算”的能力,以目前的技术进步速度来说,似乎还显得有些遥遥无期。

    罗杰记得前世在某期科普节目上看到过,人工智障想要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并不是简单的编程算法的问题,关键还是在芯片上。

    换句话说,人工智能的前提,是高算力的量子计算机。

    罗杰对这方面的东西了解的有限,但从偶尔看过的一些科普节目和文章中也大致能够了解到,哪怕是在罗杰重生之前的科技水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的诞生,也还有五十年以上的距离。

    在最开始的“惊喜”之后,罗杰就发现了,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中的【红皇后】智能系统,实际上只是个华而不实的“艺术品”。

    除了某些时候会当成声控遥控器用一用以外,罗杰已经让人关闭了【红皇后】的大部分功能。

    无论是从舒适性还是可靠性来说,将庄园交给一个人工智障来打理,都远远不如多聘用几位佣人。

    “人工智能……”

    安妮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说道:“如果有人用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拉投资,如果bp和ppt做得好,我还是有很大可能会给他投钱的。”

    “我记得你对风投好像没什么兴趣?”

    罗杰诧异地问了一句,然后又问道:“你看好人工智能的前景?”

    “没兴趣不代表不关心,至少要对风口项目有所了解才行,不然怎么判断一家大公司的股价未来是会涨还是会跌?”

    安妮说了几句,想了一会,又说道:“至于人工智能,我不看好这方面的技术,但看好它的盈利前景。现在的创投热门风口是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在我看来就是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抛出一个看上去很美好的概念,然后圈钱上市,捞够了就套现走人,所谓的‘新概念’行业,一直以来不都是这么做的吗?至于项目能不能做出来,无论是公司的创始人还是风投,自己都不会相信,他们只要让那些‘韭菜’们相信就行了。”

    罗杰不由得无语。

    安妮的话,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读:我投资这个项目,不是因为这个项目做出来能赚钱,而是“即便做不出来也能赚钱”。

    只要把某个看上去很高大上的概念炒作起来,有的是韭菜愿意接盘。

    仔细想想,无论北美,还是太平洋对岸,至少自己印象中,就有为数不少的案例,很符合安妮的这套逻辑。

    无语了半天,罗杰忍不住说道:“还是你们这些搞金融的心最脏。”

    “比起玩政|治的,我们这都算是很有良心的了。”

    安妮似乎无意地说了一句:“你知道巴洛克银行打算在对面那个国家投多少钱吗?”

    “多少?”

    罗杰也好奇了起来。

    虽然这一世,因为所选择的行业的缘故,基本不太可能和太平洋对面那个国建建立起太多的联系。

    但在灵魂深处,罗杰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华人,而不是盎格鲁-撒克逊白人。

    要说对那个曾经生活了几十年的国度一点都不关心,那是不可能的。

    “三千亿,欧元。”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罗杰总感觉,安妮的语气里似乎带着一丝嘲讽:“这还只是第一期,如果第一期投资顺利的话,后边还会有第二期、第三期。”

    或许是因为安妮语气中的那一丝嘲讽,罗杰的思维下意识地散发了出去,很短的时间内,就想到了许多。

    但罗杰却是深知,自己所想的这些东西是不能说出来的,否则就会被不可名状之神兽盯上,遭到降维打击。

    毕竟,韭菜这东西,可不分哪里来的。

    这也是罗杰明知不可描述国度的房地产是一块超级肥肉,却丝毫不敢碰的原因所在。

    沉默了片刻,罗杰打开酒柜,拿出两瓶啤酒,笑道:“祝我们的合作伙伴好运。”

    在“好运”两个字上,罗杰刻意用上了嘲讽的语气。

    安妮从罗杰手中接过啤酒,嫣然一笑。

    两人的目光碰撞在一起,一切尽在不言中。

    “环球那边的事,你打算从哪家入手?”

    或许是觉得刚才的话题太沉重,又或许仅仅只是避讳,安妮主动岔开了话题。

    虽然说,这个新的话题也并没有哪里让人感到轻松就是了。

    罗杰知道,安妮问的是环球大大小小的股东之中的“哪一家”。

    考虑了片刻,罗杰开口道:“这取决于亚洲计划是否顺利,如果达到预期的话,高盛是最优先的选择。”

    能够将环球音乐集团在亚洲的市场份额削减到什么程度,直接关系到【量子音乐】的下一步动作。

    或者说,乐队的下一步动作。

    但无论怎么说,只要亚洲计划不是彻彻底底的失败,【量子音乐】下一步的动作必然是与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东接触,尝试着收购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份。

    当然,这些股东名单之中,必然会避开诸如维旺迪这样,坚持站在【量子音乐】对立面的那些“死硬派”。

    安妮若有所思地问道:“因为高盛的股份最多?”

    在环球音乐集团当中,按照【量子音乐】已经确认的情报,高盛是第二大股东,仅次于环球的母公司维旺迪,持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而除了这两大股东之外,整个环球音乐集团上下,再也没有第三家持股超过百分之十的大股东存在。

    “有这方面的原因。”

    罗杰点了点头,又说道:“另一方面,高盛在之前的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如果环球的前景再出现危机,高盛很有可能会选择脱手股份换取现金,至少也会慎重考虑。”

第691章 有兴趣更进一步吗?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

    这是必要的前提。

    然而,无论亚洲计划是否顺利,想要得到一个初步的结果,至少也要几个月之后才能看到了。

    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按照胖子提议的方式录完了《少年心气》这首歌的前半段之后,罗杰几人将分轨录音的文件丢给迭戈的团队去做后期处理,自己则抓紧时间,享受着这难得的几天假期。

    又过了两天,迭戈终于带着做完后期处理的拷贝找上罗杰。

    “你听听看,效果是否满意。”

    迭戈将一块u盘递给罗杰,开口道:“目前只完成了基本的降噪处理,细节上的修饰还来不及做,但是已经可以大体听出效果了。”

    “我理解,时间太紧了。”

    罗杰接过u盘插进电脑里,打开播放软件。

    身为一名摇滚歌手,罗杰经常会需要在家里听一些作品或者样带,播放设备自然是不会存在任何短板的。

    虽然说“未经修饰”,但那仅仅只是缺了在后期处理时的修饰环节。

    按照“行话”来说,就是给这张碟“加味精”。

    但事实上,任何一张录音室cd,都会存在“加味精”的现象,而且还不止一次。

    光是在拾音阶段,经过m5话放录下来的声音,就必然要比歌手/乐手真实的声音更加饱和温暖。

    至于给录下来的音轨调整eq(均衡器),加美化效果等等,这些就更加不必多提了。

    如果是一个第一次接触录音室专辑的“新人”,听到录制出来的声音,第一反应多半是:卧槽,这是我唱的?我有这本事?

    不过录制的多了,慢慢也就习惯了。

    罗杰听的重点,也不是放在音质、音色上。

    这些都是可以在录制过程中,或者通过后期手段进行调整和修补的。

    要确认胖子提出的这种录制方式是否可行,关键还是在于各个乐器,以及人声之间的配合。

    半首歌并不长,只有两分钟,很快就听完了。

    罗杰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按下回放键,又重新播放了一遍。

    反反复复听了十几遍之后,罗杰才终于放下鼠标,对迭戈点头道:“从这一段来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虽然说,这一段歌曲听起来,感觉上和理想中的效果略有偏差,但质量却是意外地出色。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一件精密的工业产物,在“精度”上出现了一些瑕疵,但却多了一股“灵性”。

    加分项和减分项互相抵消,分数依然不变,但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考虑到这是一张摇滚专辑,甚至可以说是比过去的录制方式要更加的“合理”。

    当然,仅仅只有不到半首歌,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无法当做可以普遍推广的案例来看待。

    不过,这也让罗杰对这张专辑完成之后的效果,更加期待了起来。

    想了一会,罗杰对迭戈吩咐道:“正式录音的时间,就从后天开始吧。瑞克和安妮他们由我来通知,让你的人做好准备就行了。”

    “没问题,我们早就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开工。”

    迭戈先是保证了一句,又犹豫了一下,提议道:“要不要,把混音这一块独立出来?万一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早发现。”

    罗杰有些没听懂迭戈的话,下意识地问道:“你的意思是?”

    “这毕竟是一种从未尝试过的录制方法,虽然目前的‘样品’是成功了,但是后边的录制过程还能不能这么顺利,谁也无法保证。”

    迭戈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我是这样想的,你们呢,就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来录制。每录完一段,我就立刻安排人进行混音并轨,然后看看效果。如果万一出现了什么问题,也能够随时进行调整。”

    迭戈这样一说,罗杰就理解了他的意思。

    在过去,乐队在录制一张专辑的时候,并非每一个人都按照某个“固定”的顺序。

    比方说在《无名专辑》这张专辑的录制过程中,可能安妮录的第一首歌是《天堂的阶梯》,而胖子却会从《摇滚乐》开始。

    至于罗杰,往往会在录完全部歌曲的人声部分之后,才开始录制贝斯的部分,又或者是反过来,先录贝斯,再录人声。

    这纯粹是因为个人习惯的问题,按照乐队过去的录音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妥。

    反正作为“标准”的demo,是乐队排练时录制的“合奏版”,再加上节拍器的帮助,完全可以确保在并轨时不会出现“节奏不统一”这种低级错误。

    至于说顺序打乱,就更加不存在问题了。

    反正整张专辑所有音轨都是要录完的,一条也少不了,先录哪个后录哪个,或许会对后期的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却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然而,若是采用了新的录制方式,以单一的贝斯音线最为“标准”来制定节奏,虽然在尝试性的“样品”录制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却没有人敢保证,整张专辑录制出来的效果都会和“样品”一样。

    若是还用过去那种方法来录制,每个人按照不同的习惯和顺序去录,不同音轨之间的进度乱七八糟,必须要等到所有音轨全部录制完毕之后才能开始混音,万一在混音的阶段出现了什么问题,那可不是一般的麻烦。

    所以,将所有人的录音顺序调整到一样的顺序,每完成一段曲目的全部音轨,就直接进行混音,以检查是否存在节奏上的问题,就成了一个十分必要的选择。

    只是调整一下录音的顺序,就可以避免一个虽然不知道有多大概率会发生,但确实有可能发生的巨大的麻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值得的。

    罗杰只是稍稍考虑了片刻,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好处。

    “就按你说的做吧。”

    对乐队,对新专辑都有好处的事,罗杰自然不可能拒绝,立刻说道:“录制顺序就按照曲目顺序来,按照歌曲本身的不同,一首歌拆分成二到六个段落,每完成一个段落,就直接进行混音并轨,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稍稍犹豫了一下,罗杰又改口道:“算了,混音完成之后直接拿一份拷贝给我,由我来判断是否有必要重新录制。”

    “我记下了。”

    迭戈很认真地拿出笔,将罗杰的要求记在备忘录上。

    在搭上了乐队的顺风车之后,迭戈和他的团队,已经是如今欧美摇滚乐坛最富盛名的音乐制作人之一。

    事实上,以迭戈和他的团队如今的名气,以及与名气相符的能力,完全有能力开辟出一个偏向于商业领域的摇滚乐厂牌。

    就像许多音乐制作人喜欢做的那样。

    但或许是族裔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迭戈更加会“做人”,在罗杰几人面前,迭戈永远都将姿态摆得很低,将自己的团队定位成一个“服务者”的角色。

    对于创业什么的,至少罗杰从来没有在任何渠道听说过迭戈有这方面的想法,甚至很少去接与乐队无关的工作。

    似乎,这个墨西哥裔就只想抱紧乐队的大腿,每年出上一张专辑,赚上一笔七位数或者勉强过八位数的美元,就感到满足。

    看到迭戈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罗杰忽然想起,不久之前与卢西恩-格兰奇讨论过的一个话题,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说起来……”

    罗杰看向迭戈,试探着问道:“你对你和你的团队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规划?”

    迭戈楞了一下,认真思索了片刻,才疑惑地开口反问道:“难道你们有退休的打算了吗?”

    似乎是觉得这句话有歧义,迭戈又连忙补充道:“我的意思是,你们打算退出乐坛,专心经营公司了吗?”

    “怎么会?”

    罗杰忍不住笑了,心知迭戈是想歪了,干脆直接说道:“我的意思是,你就打算一直做这些后勤上的工作吗?没有想过再进一步?”

    说起来,给罗杰几人做音乐制作人,算是一件比较“悲催”的工作了。

    这个悲催并不是在收入上。

    庞大的【量子娱乐】,罗杰管不过来,但对于乐队身边的这些人,罗杰一向是出手很大方的。

    在离开二十世纪娱乐,独立出来的第一张专辑完成之后,乐队每一张专辑,发给迭戈和他的团队的薪酬和奖金加起来,从来没有低于过五百万美元。

    如《无名专辑》、《月之暗面》这样,在商业和口碑上双双丰收的“大制作”,单单只是项目奖金,就超过了一千万。

    但是,和其它的“大牌制作人”相比起来,迭戈在【darkness】乐队的专辑项目中,却是几乎没有多少发言权的。

    选歌就不说了,毕竟罗杰的标签是“创作型歌手”,没有什么收歌选歌,甚至向特定的词曲创作者邀歌的环节。

    但大到专辑风格的确定,小到专辑封面的图案风格,也几乎都由罗杰一手包办。

    在很多事情上,迭戈都仅仅只有建议权,但是否采纳,还是要看罗杰的判断,或者说看罗杰的心情。

    某种程度上来说,迭戈和他的团队,在乐队的专辑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就相当于是“打杂的”。

    相较于其他同等咖位的音乐制作人而言,迭戈和他的团队,在这方面的“处境”,确实是可以用“悲催”来形容。

    要知道,即使同样是超a巨星,能够完全架空制作人,由歌手或者乐队自己来掌控整张专辑的,也只是极少数。

    甚至就连猫王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不管外界如何看待,在业内,除了极少数类似【darkness】乐队的特例之外,普遍的观点来看,一张专辑的成功与否,至少要有一半取决于制作人,剩下的一半才和歌手、乐队本人有关。

    然而,在【darkness】乐队,尤其是至关重要的《摇滚圣经》系列中,迭戈和他的团队,对专辑影响的比例是零。

    若是换一个掌控**极强的音乐制作人,肯定不可能和乐队长久以来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也就迭戈这个脾气温和的老好人,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安安稳稳地为罗杰几人打工了。

    “我以前也想过这些问题。”

    迭戈笑了笑,没有多说自己的想法,只是简单地提了一句:“但是,你们给的薪水和奖金,让我和我的团队很满意,这就够了。”

    顿了顿,迭戈又说道:“而且你们和其他人不一样,对我和我的同胞们很尊重,不是表面上那种尊重,我能感觉得到,你是把我当做一个‘正常人’来看待的。”

    迭戈的后半句话,指得显然是肤色。

    虽然一直标榜着平等,甚至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各种各样的平权运动愈演愈烈,但不论是在这片土地,还是其它什么地方,从来都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比起“会闹的孩子有奶吃”的黑叔叔们,拉丁裔、亚裔等其它“非黑人的有色人种”,受到的歧视更加的明显。

    由于前世灵魂的缘故,罗杰对黑叔叔们没什么好感,但对黑叔叔之外的少数族裔,却是不会戴上任何有色眼镜去看待。

    或许是受到了罗杰的影响,也或许不是,至少乐队中的几人,胖子、安妮、贾森,以及各自的经纪人团队,对待迭戈这样的少数族裔,也都能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

    对于饱受歧视的少数族裔们来说,这种平等,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尊重。

    事实上,如亚裔、拉丁裔等等的许多少数族裔,要求的并非是近乎于特权待遇的“黑人式反歧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然而,有趣的是,在号称自由平等的北美,这却恰恰是最困难的。

    哪怕只是一点点平等以待的倾向,就可以得到他们最大的善意。

    种族话题?

    这个命题太大,罗杰不知道该怎么去接。

    沉默了片刻,罗杰开口问道:“有兴趣更进一步吗?比如说,执掌mad唱片的制作部门?”

第692章

    沉默了片刻,罗杰开口问道:“有兴趣更进一步吗?比如说,执掌mad唱片的制作部门?”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不久之前,罗杰刚刚与卢西恩-格兰奇谈起过【量子娱乐】未来的发展。

    两人从与环球音乐集团的冲突谈到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又在不知不觉间将话题偏转到人才储备方面。

    这也是必然的,相较于公司本身的快速扩张,【量子娱乐】在人才储备方面的不足,已经严重拖了后腿。

    在大局上足以独当一面的好手,有卢西恩-格兰奇、乔尔-李、乔恩-道尔等人,几年之内勉强还算够用。

    但在中高层,却显得有些“人手不足”。

    比如说,在【量子音乐】旗下,大大小小上百家制作厂牌,都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子公司。

    而这些子公司的“掌门人”,业务能力却是参差不齐,有的可以独当一面,有的至少也是守成有余,但却也有连守成都做不好,短短几个月就将子公司弄得一团糟的“饭桶”。

    若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好歹后者的数量不多,而且大多都不在关键位置上。

    只要找到合适的人手,直接替换上去也就算是回到正轨,影响肯定有,但却也有限。

    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有一部分中高层,并非一心一意地向着【量子音乐】。

    根据米兰达-斯特里普的调查,存在被环球音乐集团,或者其它竞争对手暗中收买的嫌疑的中高层职员,整个【量子娱乐】上下,足足有三十多人!

    哪怕这其中肯定有不少被“冤枉”的,罗杰也不敢放心地继续用下去。

    然而,想要裁撤一批人手容易,无非就是辞退补偿之类乱七八糟的手续,花一点小钱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接替的人手,却是极为麻烦的一件事。

    【量子娱乐】本身就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更加不要说,在裁撤掉一批“不符合要求”的员工之后,立刻用人才储备顶上去。

    也就是在与卢西恩-格兰奇谈起这个问题的时候,罗杰忽然想起一句话:忠诚的人理应得到奖赏。

    罗杰不记得自己是在哪看到过的这句话了,大约是中世纪某位君王的传记?也或许是其它什么地方。

    总之,在想起了这句话之后,罗杰就忍不住冒出了一个念头。

    以【量子娱乐】庞大的体量而言,一旦面对恶性的竞争,有一小撮人被竞争对手收买,选择背叛,这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

    但却也同样有一部分人,算是从乐队真正“崛起”之初,就一直跟在乐队身后,哪怕是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过。

    ——或许他们动过这些念头,但只要没有付诸行动,就已经足够了。

    这些人,绝对称得上一个“忠心耿耿”的评价。

    或许他们因为能力不足,或者专业不对口等原因,没有能够在【量子娱乐】的中高层取得一席之地,但若是单论对乐队,对【量子娱乐】的忠诚,却是绝对不需要有任何怀疑的。

    迭戈,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罗杰的想法,就是将这些忠心耿耿的“元老”们提拔起来。

    能力不足可以培养,实在不行也可以找一个不那么可靠,但能力出色的副手来平衡。

    只要平衡好权利和职责的问题,这种模式绝对是行得通的。

    反正罗杰对这些人的要求也没那么高,不需要他们去努力开拓市场或者其它什么,只要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守成”两个字,就够了。

    甚至于,还可以将一些原本因为人才缺口,被束缚在某个岗位上的,出色的人才解放出来,去做更重要的事。

    例如现在mad唱片的ceo,乔恩-道尔。

    这位ceo原本是卢西恩-格兰奇培养出的接班人,若是按照“正常的轨迹”发展,等到卢西恩-格兰奇快要退休的时候,乔恩-道尔才会开始上位,逐步接管【量子娱乐】。

    但现在嘛……

    【量子娱乐】发展的速度超出了预期,原本还要培养五年以上的“备胎”,已经是不得不开始考虑“重用”了。

    “管理一家公司?”

    听到罗杰的提议,迭戈直接惊了。

    虽然说mad唱片如今已经被缩减为一个只专精于“商业属性较强的综合摇滚乐制作”的厂牌,但作为【量子音乐】旗下分量最重的厂牌,mad唱片无论是业务量,还是人手,都是上百家厂牌里排在第一的。

    诚然,管理一家只负责“内容制作”的厂牌,本质上来说和管理一支音乐制作人团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无非是前者要同时兼顾更多的项目,管理更多的团队罢了。

    但迭戈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好这一份工作,至少不可能比现任的ceo乔恩-道尔做得更好。

    再加上肤色上的劣势……

    若是在硅谷、西雅图那些高新产业,肤色并不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这个圈子,或许是将“平等”真正做到了实处的,就连印度裔都能成为一家市值千亿的互联网企业的ceo。

    但和互联网、高科技产业相反的是,娱乐行业和传媒行业,恰恰是北美种族歧视的重灾区。

    凭借着“不给黑人特权就是种族歧视”式的伪平权运动,黑人的地位这几年有抬头的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白人、犹太裔平起平坐,但其它少数族裔却是显然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口比例在北美排在第三位的拉丁裔也同样做不到。

    对于绝大多数黑人和白人雇员来说,若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是一个拉丁裔或者亚裔,无论这个上司的能力是否配得上自己的职位,各种风言风语都绝对少不了,阴奉阳违什么的都更加只是基本操作。

    若是手腕不够出色,坐到这个位置上,就像是一屁股坐上了火山口一样。

    试想一下,如果大部分手下都和你对着干,哪怕有再怎么出色的想法,也只能停留在想法的层面上,根本执行不下去。

    仅仅只是管理一支数十人的团队,就已经让迭戈感到心力交瘁了,这还是在自己的团队里,有一半都是拉丁裔或者其它与拉丁裔血缘亲近的少数族裔,剩下的白人和黑人,也都是平权主义的左派的缘故。

    若是换成一家白人和黑人比例更高,且倾向性更加复杂的商业公司,迭戈可没有把握平衡好这其中的关系。

    不,应该说,一点信心都没有。

    (注:采访了一位移民北美的同学,据称那边职场上白人和黑人互相不对付,但如果上司是其它族裔,会被白人和黑人联合起来排挤。未考证,就这么设定吧。)

    不过,直接拿肤色说事,是最差的选择。

    无论在哪一个国度,总有一些事,是所有人都知道,但却不能说出口的。

    在北美,肤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让我管理一支几十个人的团队还行,管理一家同时运作超过五个项目的制作厂牌,这有点超出我的能力了。”

    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迭戈决定以“能力不足”作为理由,开口道:“何况……和乔恩比起来,我无论是能力还是眼界,都差得太多了。”

    “我也没指望你能做到乔恩的程度。”

    罗杰笑了笑,开口道:“坦白说,乔恩呆在这个位置上太过大材小用了,我想让他接手欧洲分公司,让卢卡专注于集团公司的整体布局,而不是为某一个地区的市场具体该怎么扩张焦头烂额。”

    顿了顿,罗杰继续说道:“至于mad唱片,我不需要它继续保持以前的扩张速度,能够守住现在的份额就已经足够了。至少在未来三五年内,mad唱片旗下的这几支乐队,都足以满足商业化摇滚乐的市场需求。所以你也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我不会拿乔恩的标准作为对你的考核标准。”

    这番话,就差直接说:你随便折腾,只要不把mad唱片给我折腾倒闭了,随便你怎么玩都行。

    当然,罗杰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这么的夸张,但意思却是差不多的。

    只要迭戈能够让mad唱片保持正常的运转,就算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哪怕市场份额稍有下降也不要紧。

    【量子音乐】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单靠摇滚乐来打开市场的mad唱片。

    虽然说摇滚乐依然是【量子音乐】最出色的一部分,但在乡村、灵魂乐,以及流行音乐的领域,【量子音乐】同样有不少拿得出手的明星。

    话说到这种程度,迭戈那个“能力不足”的借口已经是不成立了。

    罗杰都已经明确表态,只是为了将乔恩-道尔从现在的位置上解放出来,去承担更加重要的任务。

    甚至不在乎迭戈能不能做好这份工作,只要不是太差,就算是合格。

    迭戈犹豫了片刻,实在找不到其它拒绝的理由,只好支支吾吾地开口道:“那个……你不觉得,让一个墨西哥人坐到这个位置上,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吗?”

    听了迭戈的话,罗杰楞了一下。

    “原来你担心的是这个……”

    罗杰不由得有些无语。

    【量子娱乐】和其它的娱乐产业巨头可不一样,在罗杰几人的影响之下,这家公司的整体氛围还是偏左的。

    虽然因为北美的文化,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等各方面的原因,种族歧视的现象不可能完全的消除,但至少在【量子娱乐】内部,没有人敢把这种歧视摆在明面上。

    无语了片刻,罗杰开口道:“我觉得你有些想多了,这里是【量子娱乐】,不是其它同行业的公司!”

    种族问题就和许多事情一样,可以做,但绝不能摆到台面上来。

    所谓能做不能说,就是这个意思了。

    在许多公司里,公司高层对于内部的种族歧视问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闹得不要太过分,就只当没看见。

    这才是导致迭戈所担心的那件事发生的根源。

    而在【量子娱乐】内部,在罗杰的强硬要求下,对于一切种族歧视的事情,都是零容忍,一旦发现证据确凿的种族歧视事件,无论是行动上的还是口头的,当事人都会被直接辞退。

    要知道,在北美,若是因为“种族歧视”的理由被辞退,是一分钱离职补偿都拿不到的,工会也不会帮忙出头。

    在习惯超前消费的北美,一旦失去了收入来源,几乎可以与破产画上等号。

    有趣的是,和罗杰的本意一样,在【量子娱乐】成立之后,为数不多的因为“种族歧视”被辞退的员工当中,百分之七十都是黑人对亚裔、拉丁裔等其它少数族裔的歧视。

    而因为“歧视黑人”被辞退的,所占比例连百分之十都不到。

    全北美都知道黑叔叔不好惹,无论心里怎么想,至少在表面上,不会有人愿意轻易招惹这帮闲得蛋疼的家伙们。

    当然,这种严令也并非百分之百有效。

    毕竟,只有抓到了确凿的证据,【量子娱乐】才会对当事者做出辞退的裁定。

    而若是做得足够小心,或者说足够聪明,哪怕全公司的人都知道某人是个种族歧视者,但若是没有确切的证据,【量子娱乐】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至于说工作上的冲突,完全可以找出上百个理由来辩解。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在娱乐、传媒行业内,【量子娱乐】内部的风气,已经比绝大多数公司都要好得多了。

    看着还是一脸犹豫的迭戈,罗杰不禁叹了口气。

    “这样吧,你回去再考虑考虑。”

    罗杰没有指望能够几句话就让迭戈改变主意,但还是尽力劝说道:“你的能力比我预期的还要出色不少,别太看低自己了。而且这对你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不用考虑了。”

    迭戈忽然露出坚定的表情,像是做出了什么重要的决定。

    罗杰心里一沉,说了这么多,还是要拒绝吗?

    却听迭戈开口道:“不用考虑了,既然您这么信任我,我愿意接受这份工作。”

    说着,迭戈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试探着问道:“不过,能不能等我完成这张专辑以后……”

    “那当然。”

    罗杰心里一松,笑了起来:“不光是这张专辑,我们以后的专辑,也还得交给你来制作。”

    顿了顿,罗杰又强调道:“不过,你现在身份已经不同了,具体到一个项目上的事情,你把握好大的方向就行了,具体的工作还是交给手下人去做比较好。”

第693章 亚洲的消息

    和乐队以往的习惯不同,《nevermind》专辑项目并未公开,除了参与到这张专辑项目中的人之外,即便是在【量子音乐】内部,这张专辑项目也是高度保密的。

    这倒不是为了给环球挖坑之类的原因,纯粹是为了避免麻烦。

    如果万一专辑无法按期完成,至少不用为“跳票”这种事再找借口了。

    就在罗杰几人埋首扎进录音室里的时候,世界乐坛的格局,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了数次震荡。

    先是洛杉矶法院宣布受理棒子国sm公司对环球音乐集团的起诉,并在短短两周之内召开了三次听证会。

    加州法院则是对之前的“蕾哈娜等明星起诉环球案”的上诉做出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按照北美相关的法律规定,在不涉及到《宪法》的诉讼案时,州法院拥有对一切案件的终审权。

    也就是说,环球只能接受这一判决,不可能再继续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

    为了确保环球败诉,无论是【量子音乐】,还是劳伦斯兄妹,在暗中出的力气都不小。

    甚至就连鲁伯特-默多克那个老狐狸,都悄悄地给自己在加州参议院和加州议会的“老朋友”打了电话,从侧面施加压力。

    即便这些动作只能是确保蕾哈娜等人得到一个相对而言“公平”的环境,但也已经是足够了。

    有了来自不同层面的压力,环球的律师团无法通过以影响法官、陪审团的方式,将案件在“合法的框架内”无休止地拖到几个世纪之后去,而是在短短不到三个月内就出了结果。

    无论对蕾哈娜等人来说,还是对【量子娱乐】来说,这本身就是最好的结果。

    按照罗杰得到的消息,终审判决出来之后,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东大会上,立刻爆发出巨大的矛盾,甚至有一名小股东发起了罢免道格-莫里斯的投票,并得到接近百分之四十七的股权支持。

    虽然这距离触发“三分之二不信任票”的机制还差了百分之二十,但却已然将环球股东内部之间的关系降至冰点。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肯放开【量子音乐】的融资渠道。”

    听完助理的汇报,罗杰沉默了许久,如是对乔恩-道尔说道:“股东越多,劲就越难往一处使。顺风顺水的时候或许大家可以快快乐乐的坐下来一起分蛋糕,但一旦遇到问题,马上就会爆发出矛盾。以环球的体量,如果他们的股东都是一条心,我们根本不会有任何机会。”

    放开对股权的控制,大量吸纳外来资金,对一家公司而言自然是有好处的。

    大量现金流的注入,可以让公司的发展走上一条快车道,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

    就像是十年前的环球音乐集团一样。

    哪怕是过了急缺资金的发展初期,也没有哪家公司会嫌弃自己手上的现金流太过于充沛了。

    无论在任何行业,只要手里有钱,总能找到“值得”花钱的地方。

    就算实在找不到地方去花钱,也完全可以学那些互联网企业,走烧钱抢用户的路子。

    虽然说这条路线对于传统的实体行业来说效果要差上许多,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只是性价比偏低而已。

    然而,罗杰宁愿通过高杠杆的负债来融资,换取【量子娱乐】发展所必要的资金,也不肯让外来资金进入【量子娱乐】的股东名单,担心的,就是出现环球这样严重的内斗。

    不是完全不能接纳外部资金,而是对于接纳资金的数量,以及投资者的身份,都要有所要求才行。

    这就是为什么,【量子娱乐】成立了这么久,也只是在不久之前才同意接纳第一笔来自大卫-劳伦斯和米拉-劳伦斯兄妹的投资,将这对兄妹引入董事会。

    随口闲聊了几句,罗杰话题一转,问道:“这边交接完之后你就要去欧洲了,有没有想好该怎么做?”

    迭戈已经确定会接手mad唱片,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乔恩-道尔也就可以解放出来,空降到【量子娱乐】的欧洲分公司去担任一把手。

    当然,说是【量子娱乐】,但就现在的实际情况而言,确切地说主要还是负责【量子音乐】这部分的事务。

    “是有一些想法。”

    乔恩-道尔丝毫不避讳表现出自己的野心,不过同时却也做到了“滴水不漏”,至少表面上如此:“但具体要如何做,还是要取决于总部这边的战略规划。”

    “我们和环球的主要战场不在欧洲,你只要稳定住那边的局势就可以了。”

    罗杰想了想,又说道:“如果总部这边有战略调整的话,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但就目前来说,你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稳定住欧洲的局面,不要让我们失去这块市场。”

    【量子音乐】在欧洲的局面不算好。

    和【量子音乐】选择将破局点放在亚洲不同,环球的选择,是将决战的战场放到了欧洲市场上。

    毕竟,维旺迪集团在欧洲的影响力实在太强。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这无疑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

    相应地,【量子音乐】并不打算正面接战,而是将乔恩-道尔派去稳定住局面。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欧洲这一块“战区”来说,就已经算是大获成功了。

    “我有了解过欧洲那边的情况。”

    乔恩-道尔皱了皱眉头,问道:“听说有十一家合作渠道方都终止了和我们的合约?”

    “是的。这十一家里,包括六家店面数量在三百家以上的连锁零售商。”

    罗杰点头承认了下来,又说道:“我需要你去稳定住欧洲的局面,需要哪些资源支持,你尽管开口。能给的,我不会吝啬。”

    “钱、人、情报,还有新闻集团的媒体渠道。”

    乔恩-道尔也不客气,直接点明自己要的东西,随后又说道:“具体的细节,还是等我到欧洲,了解清楚情况之后再上报吧,现在给我,我也不知道具体需要多少。”

    将资料翻得再清楚,也不过是纸面上的东西。

    肯定比不上到欧洲亲眼看上一遍,所了解的更加深切。

    对于乔恩-道尔的要求,罗杰也没有表示反对,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这样吧,你尽快和迭戈交接完,然后就去欧洲。”

    就在两人的谈话马上要结束的时候,胖子突然推门闯了进来,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好消息!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把你急成这样?”

    罗杰拿起一瓶肥宅快乐水扔给胖子,调侃道:“看你这满头大汗的,坐下来慢慢说。”

    胖子也不跟罗杰客气,接过快乐水,拉开拉环,就吨吨吨吨吨地大口喝了起来。

    乔恩-道尔看了看胖子,又看向罗杰,犹豫道:“那个,要不我先去忙了?”

    很显然,这个谨慎的家伙,下意识地就将胖子喝快乐水的动作理解成了“送客”的意思。

    罗杰还没有说话,胖子就放下手上的快乐水,摆了摆手,说道:“别着急,这事可能和你也有些关系,虽然关系不大。”

    大约是喝的太着急,胖子在说话的时候还打了个嗝。

    喘了几口气,调整好呼吸之后,胖子才继续说道:“亚洲那边来消息了,太平洋对岸,以英皇娱乐……好像是这么读的吧?谢特,这个名字真难念!”

    “英皇娱乐”几个字,胖子说的是中文,虽然发音有些古怪,但还勉强能听出来。

    停顿了一下,胖子才继续说道:“以英皇娱乐为首,太平洋对岸的十七家经纪公司和唱片公司和我们达成了协议,大体的条款和棒子国那边类似,由我们帮他们的明星执行‘出口转内销’计划,而由他们负责将我们的明星推广到内地去。”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乔恩-道尔脸上露出喜色,却又有些疑惑:“但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怎么和你没关系?”

    罗杰笑了:“环球在亚洲遭遇重大挫折之后,下一步会干什么,难道你猜不到吗?”

    听了罗杰的话,乔恩-道尔想到可能发生的事情,脸色立刻变得难看了起来。

    随着【量子音乐】在亚洲市场的动作越来越大,环球音乐集团被排挤出亚洲,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一来,环球下一步会做什么,这还用问吗?

    在亚洲市场上损失了多少,自然是要在欧洲成倍的捞回来,也只有这样,环球才有可能稳定住那些看衰环球的股东们的信心。

    若是再想深一点,亚洲战略这一步棋,不但将环球逼到了悬崖边上,【量子娱乐】自己也同样好不到哪去。

    若是在欧洲市场上能够抵御住环球的进攻,自然一切都好说。

    以环球音乐集团巨大的内部矛盾而言,只要【量子娱乐】这边顶住压力,对方迟早会自己崩溃。

    但若是顶不住呢?

    维旺迪和道格-莫里斯就能够借助在欧洲市场上的巨大成功,重新整合已经走到分崩离析边缘的股东大会,重新将环球音乐集团内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若是这样的局面出现,对【量子娱乐】而言,绝对不会是一个好消息。

    想到这里,乔恩-道尔立刻坐不住了,急道:“我必须立刻去欧洲,这边的交接工作恐怕没时间了,虽然可能会有些麻烦,但相比于欧洲那边的情况……”

    “我明白。”

    罗杰打断了乔恩-道尔的话,开口道:“订机票恐怕来不及了,你今晚回去就做好准备,要带的人都通知到位,我把飞机借给你,明天直接用我们的飞机去欧洲。”

    顿了顿,罗杰继续说道:“至于mad唱片这边,你不用担心,迭戈这个人开拓不足,守成还是没问题的。”

    “我有些东西要准备,现在就先回去了。”

    乔恩-道尔也不跟罗杰客气,急匆匆地提出告辞。

    罗杰也没有挽留,问了胖子几句,确认接下来要谈的事情和欧洲那边不会有什么关系之后,就叫人送乔恩-道尔离开。

    虽然乔恩-道尔显得很焦虑的样子,但罗杰反而不怎么担心。

    一方面,这种局面,本身就是【量子娱乐】自己策划的,准备要更加的充分。

    另一方面,即便出现万一的情况,环球音乐集团依靠欧洲市场重新稳定下局面,也不可能一棍子打死【量子娱乐】。

    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回到僵持的局势罢了,最多只能说环球音乐集团有一定的优势,但却算不上是压倒性的优势。

    更何况,难道在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东大会,因为被赶出亚洲而大乱起来的时候,【量子娱乐】这边就会什么都不做吗?

    早早地溢价收购那笔股份,隐藏身份进入环球的股东大会,为的,就是现在这一天。

    “继续说吧,还有什么好消息。”

    罗杰看向胖子:“我可不相信这点事值得你亲自跑一趟。”

    “还有两件事,sm公司和英皇娱乐分别发来了他们希望‘出口转内销’的明星名单,总共是一百多人,他们希望我们至少选出十个来,和欧美这边的一线大牌合作。名单已经转发到市场部门那边了,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说着,胖子对罗杰挤了挤眼睛,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不过没给罗杰多少反应的时间,胖子又继续说道:“另外,乔尔-李给我打了电话,索尼和他进行过试探性的接触,目前还不确定目的,但按照他的判断来看,大概率是在试探合作的可能性。”

    “索尼?”

    罗杰若有所思。

    第一个消息罗杰并不关心,无论选出来的是谁,都不会影响到【量子音乐】和亚洲那几些“本土势力”之间的合作。

    根据市场部门的分析来选人,反而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倒是第二个消息,让罗杰有些疑惑。

    索尼这个时候找上门来,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但为什么,找上的不是北美总公司这边的高层,不是乐队的人,而是要绕上一个大圈子,去联系亚洲分公司?

    难道纯粹只是因为地理距离够近吗?

第694章 互相伤害

    经过了简单的内部讨论之后,罗杰就将与索尼接触的事情交给了亚洲分公司的乔尔-李去负责。

    虽然说【量子娱乐】和环球音乐集团之间的冲突已经逐渐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但既定的策略已经确定下来,在局势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只需要按部就班去执行就够了。

    乐队几人都从琐碎的杂务中抽身而出,将公司的运营完全交给卢西恩-格兰奇、乔尔-李、乔恩-道尔等一众高层。

    至于乐队本身,则是专注于录音室里,力求在“战争”的规模扩大、进入下一阶段之前,完成手头的这张专辑。

    由于采用了新的录音方法的缘故,这一次的专辑录制进度要比过去快得多。

    只是短短一个多月,就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全球的唱片业格局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首先是【量子娱乐】亚洲分公司和索尼-bmg达成了协议,“平分”亚洲市场,并共同将环球从这片土地上赶出去。

    【量子音乐】得到棒子国、不可描述国度,以及东南亚的大部分深受话语文化影响的国家,例如新加坡、马来群岛等等。

    而岛国、印度,以及诸如泰国之类与华语圈没太多关联的市场,则交由索尼-bmg“占领”。

    至于北亚和西亚……

    众所周知,那头巨熊虽然大半个“身体”都在亚洲,但实际上却属于欧洲。

    而西亚地区,一向和世界主流文化有着极深的隔阂,再加上地区局势和消费能力的差距,一向是被主流唱片业所无视的。

    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没有哪一家巨头会大力去开发中东地区的市场,因为投入和回报根本不对等。

    根据这份协议,双方互相承诺,不进入对方的“领地”之中,并自动获得对方旗下专辑在“自己的地盘”上的发行权。

    举个栗子,如果【量子音乐】旗下的某位明星,例如泰勒-斯威夫特的专辑发行,不是不能进入岛国、印度等几个国家的市场,而是要将这些地区的发行交给索尼来做。

    相应地,索尼旗下的明星在进入【量子音乐】的“地盘”时,也同样如此。

    不过这份协议仅仅只针对亚洲地区,至于其它市场,尤其是唱片业最大的消费地欧美,则是各凭本事。

    罗杰不太清楚索尼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提出这样一种合作的模式。

    但对于【量子音乐】来说,至少在短期内来看,这次的合作完全是对自己有利,自然没必要拒绝。

    至于更加长远的事情……

    反正这份合约也只签了五年,也没必要考虑得太远。

    哪怕长远来看或许会付出一些代价,但是和重创环球音乐集团的扩张步伐这一点相比起来,完全是值得的。

    【量子音乐】和索尼联手,再加上亚洲本土的地头蛇们的帮助,在短短一个月内,环球音乐集团在亚洲的局面顿时急转直下。

    不但已经确定的合作方纷纷解约,旗下的明星也开始大规模的跳槽。

    而“海外明星”的专辑试图进入亚洲市场的时候,环球甚至找不到一家规模稍大的,愿意代理他们唱片销售的经销商。

    那些只有几十家,甚至几家店面的“微型”连锁店倒是有兴趣和环球去谈,即便【量子音乐】和索尼的能量再怎么大,也不可能影响到每一个人。

    但是,近三十亿人的亚洲市场,想要光靠这些微型经销商去推广,费时费力不说,覆盖率上也根本铺不开。

    即便环球想要从数字音乐上打开局面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无论是tunes,还是新兴的spotify,在亚洲市场的普及程度都不算高。

    以不可描述国度为例,这个时期还是企鹅音乐和酷猫之类,介乎于正版和盗版之间的音乐平台的天下。

    tunes的用户不是没有,但和肾机相比起来,pod在这个国度的受欢迎程度就要差太多了。

    尤其是按照歌曲数目下载收费这一点,也不符合这个国度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

    至于spotify,一堵墙就足以将它拦在外面。

    (注:spotify有时可以直接用,有时要翻墙,一阵一阵的。)

    而诸如酷猫音乐之类的平台,都和许多本土的娱乐公司有着极深的关系。

    在那份合作协议的影响之下,他们干脆放弃了从环球“引进”正版的想法,直接将盗版资源堂而皇之地挂了上去。

    以这个时期不可描述国度的版权管理力度,尤其是在互联网上,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些数字音乐平台的心态:有本事你来告我呀!

    像是印度、东南亚等spotify同样没能来得及开发的市场,【量子音乐】和索尼,也是利用同样的手段,将环球挡在了门外。

    线下、线上,两个方向的渠道同时受到重创,环球音乐集团在亚洲的业务虽然还勉强能够展开,但规模却已经是缩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了。

    借助从卡森手中收购来的环球股份,外加这一层身份的掩饰,【量子娱乐】很快得到消息,来自高盛集团的代表再次发起召开股东大会的要求,而道格-莫里斯则对此大发雷霆。

    虽然股东大会还没有正式召开,但显而易见的是,高盛集团在这个时候要求临时召开股东大会,必然是要对“亚洲问题”进行问责。

    问责的目标,只有可能是环球音乐集团的高层,这帮职业经理人们。

    更准确的说,目标直指道格-莫里斯本人。

    欧美的经济都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未来几年,最有可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市场,就是亚洲。

    而环球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失去了亚洲市场,无论原因是什么,单就结果上来看,以道格-莫里斯为首的环球高层,必然是要背这个黑锅的。

    在职业经理人的制度之下,许多股东都有一个很明确的态度:我不管起因、经过,也不听什么“不可抗力”之类的解释,只看一个结果。

    你的经营策略让我手中的股票价值受损,每年能够拿到的分红数量减少,那我就要启动问责机制!

    对于华尔街的吸血鬼们来说,这种手段玩得就更加的流畅。

    为了应对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道格-莫里斯再三确认,亚洲市场的局面在短期内已经无可改变的情况下,只能将目光放到欧洲。

    事实上,环球音乐集团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很小。

    虽然说地球上有五大洲七大洋,但对于唱片业而言,真正具备足够价值的市场,严格来说就只有三处。

    按照价值高低,依次是北美、欧洲、亚洲。

    当然,这些还可以再次细分下去,比如说就目前的市场规模而言,欧洲之中的西欧、中欧的任何一个,市场规模就相当于整个亚洲的总和。

    但是若是只看“大洲”级别的市场,这三个大洲,对于唱片业,甚至是绝大多数产业而言,就是价值最高的三大市场。

    亚洲已经是不用去想了,环球刚刚在这里遭受了一场惨败,根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去打开局面。

    复制【量子音乐】提出的创意不是不行,但却太迟了。

    【量子音乐】和索尼,已经和亚洲绝大多数势力不错的地头蛇签订了年限足够长的合作协议,并且还设置了极高的违约金以防止环球可能的挖角。

    至于那些没什么分量的小公司,拉拢过来的意义也不大。

    在道格-莫里斯心里,已经是暂时将亚洲放弃掉了。

    尽管,按照道格-莫里斯的预计,这片土地的潜在消费能力,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版权正规化的执行力度而逐渐爆发,但那也是未来的事了。

    至少在五年之内,环球失去了开拓亚洲的可能性,只能将目光放到别处。

    在和助手、智囊,以及环球音乐集团的其它高层讨论过,并且征求了母公司维旺迪的意见之后,道格-莫里斯认定,想要在股东大会上应对以高盛为首的“反对派”的问责,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在一个自己熟悉的市场上,对【量子音乐】予以重创。

    最好的选择无疑是北美,若是能够在北美侵吞掉【量子音乐】的部分市场份额,并消化下去,哪怕只是抢到百分之十,也足以挽回亚洲市场上的损失,甚至还有赚头。

    但这却是最困难的事情。

    【量子音乐】的前身,虽然是一家英国公司(百代是英国的),但其核心根基却是在北美。

    包括7-11、好莱坞视频等等,这些北美最大的线下零售商,都和【量子音乐】之间有着长期的合作,想要从线下渠道来打击对手几乎不可能。

    至于说线上渠道,【量子音乐】自己就是spotify的大股东,这就更加没戏了。

    再加上诸如【darkness】乐队、泰勒-斯威夫特等人,和【量子娱乐】之间的特殊关系,通过挖角大牌明星的方式争夺北美市场,显然也是行不通的。

    综合考虑下来,道格-莫里斯很快得出了一个结论:唯一的破局点,就在欧洲。

    一方面,欧洲是维旺迪的大本营,虽然不属于同一行业,但许多大型连锁品牌,都和维旺迪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大到家乐福这样的大型超市,小到pjsc(俄罗斯连锁品牌)这样的便利店,亦或是规模更小的连锁音像店等等,维旺迪都有足够多的人脉去施加影响。

    只要给出足够的好处,说服对方终止与【量子音乐】的合作,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注:关于实体专辑在国外,大型超市、【部分】便利店、【部分】书店、还有纯粹的音像店,一般都能买到。也就是说这些类型的连锁商都可以划分到实体唱片的“渠道”之中。还有一种专门做二手唱片的经销商,这个和唱片公司没什么关系,就不多说了。)

    在确认了母公司会给予足够的支持之后,道格-莫里斯立刻启程前往欧洲欧,开始不断与各个渠道的经销商见面、谈判,力求尽可能多地说服对方终止与【量子音乐】的合作,转而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环球音乐集团旗下唱片的推广当中。

    像家乐福这样的品牌肯定不会接受这样的“排他性条件”,但却也有不少影响力只在一个国家,甚至几个行省的小品牌接受了环球许下的好处。

    好在,环球音乐集团做出这些动作的时候,乔恩-道尔早已在欧洲分公司就任,并抓紧这段时间,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欧洲分公司的高层。

    虽然有些勉强,但起码乔恩-道尔的命令,顺利执行下去,是没有太大问题了。

    面对环球音乐集团蛮不讲理的渠道攻势,乔恩-道尔并没有选择防守,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与环球对撕了起来。

    你挖走我的一个渠道合作方,我也要挖走你的渠道商,互相伤害呗,谁怕谁啊!

    当然,相较于维旺迪在欧洲经营多年所打造出来的人脉,【量子音乐】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先天不足。

    不过,【量子音乐】却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资金足够充沛。

    大卫-劳伦斯承诺的资金早已打到了【量子娱乐】的账上,这笔钱并没有停留多久,就直接转到了欧洲分公司,由乔恩-道尔支配。

    不得不说,在次贷危机刚刚结束的现在,有钱就是大爷,这句话确实没错。

    单纯砸钱,虽然耗费不小,但效果却也非常明显。

    甚至于,在四月底的统计当中,【量子音乐】从环球那边挖走的渠道商,按照“线下店面数量”来计算,竟然比环球从【量子音乐】这边挖走的,数量还多出了近五分之一!

    两边几乎是同时得出了这一结论,和欢天喜地庆祝的乔恩-道尔不同,道格-莫里斯几乎要一口老血喷在办公桌上。

    洛杉矶,罗杰刚刚结束了最后一段录音,就得到了这个好消息,不由得露出一个笑容。

    “听说环球的股东大会是五月中旬召开?”

    罗杰对依耶塔-哈森问了一句,但却没有等助理回话,自顾自地继续说了下去:“不能给环球更多的时间了,帮我约一下大卫,还有默多克家族的那个老狐狸,下一阶段的动作要开始了。”

第695章 两边下注就行了

    (抱歉,下大雨堵车,回来晚了。)

    在北美,人们常常把“美国梦”这个词挂在嘴边。

    底层梦想着“美国梦”有朝一日成为现实,而那些真正站在天花板顶端的人,则不断向下层灌输着“美国梦”这个虚假的信念,以便于让自己可以更加安逸地趴在这个国家身上吸血。

    整个国家上下,所有人都知道一句话,叫做“美国梦都是骗人的”,但却没有人会愿意戳破,甚至主动生活在这个谎言里。

    然而,在以亿为单位的庞大基数之下,例外总是会有的。

    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斯区的劳尔德-贝兰克梵,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的代表。

    贝兰克梵出生于一个标准意义上的“贫困家庭”,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邮件分拣员,母亲则是全职家庭主妇。

    也就是说,一家人的全部收入,就是贝兰克梵的父亲,每月不到五十美元的薪水。

    (注:五十年代邮件分拣员的工资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当时美国中位数年收入是1600多美元,等于一个月140美元左右。)

    而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劳尔德-贝兰克梵凭借着哈佛法学院的博士学位,在离开第一份工作的公司之后,劳尔德-贝兰克梵很快将目标盯上了大名鼎鼎的高盛集团。

    第一次应聘被拒,劳尔德-贝兰克梵并没有灰心丧气,反而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收入高昂、身份体面的税务律师的职位,转而加入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去做推销员。

    有趣的是,就在劳尔德-贝兰克梵成为公司内排名第一的金牌销售的那一年,这家名为“j.aron”的小公司被高盛集团收购,劳尔德-贝兰克梵就以这样一种完全没有想到的方式,加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公司,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一直到2006年,高盛集团的时任ceo亨利-鲍尔森被当时的总统任命为财务部长,自动从高盛离职。

    在董事会的投票决议之下,劳尔德-贝兰克梵在五十二岁这一年,成为了全球最庞大的证券公司之一,高盛集团的新任ceo兼董事长。

    凭借着2007年的出色业绩:在华尔街整体低迷、如摩根士丹利、美林、贝尔斯登等等,这些高盛的“老对头”的股价都下跌了至少百分之二十的情况下,劳尔德-贝兰克梵凭借出色的手腕和业绩,让高盛顶住了次贷危机的压力,股价不跌反涨,虽然涨幅只有区区百分之五,但在这一年的华尔街,却已经是一枝独秀。

    凭借着这一份业绩,劳尔德-贝兰克梵成为2007年《财富》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商业领袖的第三位,仅次于发布了肾机的乔布斯,以及新闻集团的默多克。

    然而,就和所有的“美国梦”一样,在脱离了底层阶级之后,劳尔德-贝兰克梵并未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为“大多数普通人”争取利益,反而与“资本家”们站在了一致的立场上。

    至少在剥削平民阶层这一点上,劳尔德-贝兰克梵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当然,若非这一样的原因,劳尔德-贝兰克梵也不可能成为高盛集团的ceo兼董事长就是了。

    华尔街,高盛集团的大楼内,劳尔德-贝兰克梵正在听取着一位高层的汇报。

    “根据我们的评估,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讲,继续持有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份有极高的风险。”

    开口的是一位投资部门的高管,“考虑到【量子音乐】近期的动向,我认为应该和对方进行试探性的接触,转让这批股份。”

    似乎是怕劳尔德-贝兰克梵不了解这些“小事”的细节,高管又补充道:“【量子音乐】近期频繁与环球音乐集团的小股东们进行接触,虽然没有公开,但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他们已经收购了至少百分之二十三的股份。如果再加上我们手中的这些,【量子音乐】立刻就会成为环球的第一大股东,为了这一点,想必他们会给出一个不错的价码。”

    【量子音乐】最近一段时间动作频频,借助着环球音乐集团在亚洲遭遇到的困境,不断压低环球股东的期待值和信心,从而说服众多的中小股东脱手股份,套现离场。

    虽然这些动作都很隐秘,但想要瞒得过高盛,却是不太可能的。

    事实上,外界很少有人知道的一点是,北美最强大的情报机构,既不是联邦调查局(fbi),也不是中央情报局(cia),而是十大财团自己的情报网络。

    而这十大财团,任何一家,都和华尔街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盛背后,同样也不缺乏这一级别力量的支持,否则也不可能在次贷危机之后,发展成华尔街第一大证券巨头。

    若是出手针对环球音乐集团的是波士顿财团,或许还有本事瞒得过其它几大财团的情报网。

    但仅仅只是波士顿财团之下一个家族中的旁系?

    哪怕这个旁系后代已经实质上具备了独立一个分支的资格和资源,但和整个波士顿财团相比起来,也差得太多了。

    如果说波士顿财团是一片海,大卫-劳伦斯和米拉-劳伦斯兄妹,还有与他们合作的【量子音乐】,最多只能算是一条小河。

    默多克背后的新闻集团或许还要更“强壮”一些,但充其量也就是一条大一点的江河。

    哪怕大到尼罗河的程度,和大海比起来,也完全不在同一个位面上。

    由于高盛持有着数量不少的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份,【量子音乐】和它的盟友们的动作,立刻引起了高盛的警觉。

    经过内部讨论之后,负责这项“投资”的高管立刻做出了上报的决定。

    哪怕高盛家大业大,掌握着数以千亿美元计的资金和数量更多的股份,一位普通的高管,也是没有权利独立决定一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股份是该继续保留,还是脱手套现。

    (注:大部分股份只是代理投资,不属于高盛本身,就和现金一样。这些证券公司普遍是拿“投资者”的钱去投资,不管投资本身是亏是赚,证券公司的抽成一份钱都少不了,自己的资金也有,但比例不会太高。)

    “华盛顿那栋白色的房子每四年换一次主人,你知道我们该如何确保里边坐着的是自己人吗?”

    劳尔德-贝兰克梵忽然问了一句完全不相干的话。

    华尔街巨头和白宫之间关系密切,甚至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白宫的决策,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不是秘密。

    不过,即便是在这种“私下场合”公开将这些东西说出来,也是要承担一些风险的。

    劳尔德-贝兰克梵这一举动,姑且不论问题本身有什么意义,拿白宫说事,实际上就是在暗示面前这位高管:我把你当成自己人,所以和你谈论起一些问题的时候才不会有什么避讳。

    高管明显想到了这一层,脸上露出感动的神色,认真思索片刻,开口道:“首先,我们需要做民意调查,从而判断哪一位竞选者占据优势,然后……”

    在这个国度,涉及到竞选,以及它背后那场游戏,或者说盛宴,都是十分复杂且麻烦的事情。

    每到竞选年将近,像是高盛这样,有能力参与到这场游戏中的巨头,都会以最高优先级来应对接下来的一整年,以确保在未来四年中能够获得优势,或者至少和竞争对手相比起来,自己不会处于劣势。

    “不用那么麻烦。”

    劳尔德-贝兰克梵开口打断了高管的长篇大论,用一种十分平常的语气说道:“这种游戏再怎么玩,获胜的不是驴党就是象党,永远不会落到第三家。我们要做的事也很简单,两面下注就可以了。关于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份,也同样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来处理。”

    “两面下注?”

    能坐上高盛集团高管位置的人没有白痴,哪怕只是一个中层的高管,也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各种意义上都是。

    高管很快就明白了劳尔德-贝兰克梵的意思,试探着问道:“我们要在环球音乐集团和【量子音乐】之间两面下注?操作上有一些难度,不过只要给我两天,不,一天的时间,我就可以拿出一份初步的计划来……”

    “你搞错了我的意思。”

    劳尔德-贝兰克梵摇了摇头,用一种“你怎么这么不争气”的眼神看着眼前的高管,开口道:“白宫的竞选可以有一百个竞选者,但胜利者永远是驴党和象党,所以我们也只对驴党和象党本身下注,而不是对站在台面上的竞选者下注。”

    稍微停顿了片刻,给对方一点时间消化自己的话。

    足足过了一分钟,劳尔德-贝兰克梵才继续说道:“具体到环球的这件事上,环球音乐集团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赢,尤其是当我们站在它的对立面的情况下。我们不对必输无疑的失败者下注,最后的胜者,不是【量子音乐】,就是新闻集团,他们才是这次‘游戏’中的‘驴党’和‘象党’,懂了吗?!”

    “可是……”

    高管犹豫了一下,试探着开口问道:“那对劳伦斯家族的兄妹呢?如果他们从家族中取得支持的话,也不可能一点机会都没有吧?”

    “想进入传统娱乐行业?”

    劳尔德-贝兰克梵摇了摇头,说道:“犹太人财团是不会同意的。除非波士顿财团做好了开启一场经济战争的准备,否则绝对不会触碰这条红线。下边的人用自己的资源小打小闹没问题,财团级别的资源,他们是动用不了的。”

    劳尔德-贝兰克梵没有在这件事上多做解释,不到一定的阶层,有些事是绝对不能知道的。

    许多对劳尔德-贝兰克梵不是秘密的人,对自己的手下,却是必须守口如瓶,哪怕是最信任的嫡系也同样如此。

    高管看到劳尔德-贝兰克梵的表情,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立刻选择了闭嘴,开口道:“那么我回去马上做一份相应的计划,发到您的工作邮箱。”

    “不用给我看了,计划做好之后直接去执行吧,我相信你的能力。”

    劳尔德-贝兰克梵摆了摆手,开口道:“记住,我们现在下注,为的是未来的利益,把握好这一点。”

    “是,我明白了。”

    ……

    洛杉矶,罗杰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家里。

    在《nevermind》专辑录制结束之后,胖子再一次回到了【量子娱乐】,去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

    而罗杰,则是将时间都花在了环球音乐集团这个“死对头”的身上。

    安妮则是两头跑,哪边需要帮忙就去哪边,不过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帮罗杰协调劳伦斯兄妹、新闻集团之间的关系。

    这种三方合作十分的麻烦,有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就有可能是导致合作破裂的导火索。

    走进家门,屋子里空无一人,打开联络器问了几句,安妮还没有回来。

    罗杰正打算给安妮拨个电话,手机还没拿出来,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

    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罗杰接通电话,“喂,胖子,怎么了?”

    “我说你能不能不要跟着安妮一起叫我胖子,我没有名字的吗?!”

    胖子没有急着说正事,反而是对罗杰的称呼问题抱怨了起来。

    “好吧,瑞克,我道歉。”

    罗杰道歉了一句,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道:“但是你真的很胖,所以我还是更想叫你胖子!”

    “法克!”

    胖子笑骂了一句,说道:“你爱怎么叫怎么叫吧,反正我被你们两口子欺负已经习惯了。”

    “别总是说这种让人容易想歪的话题啊伙计!”

    罗杰无语了片刻,才问道:“你这个时候打电话来,是有什么事吗?”

    “哦对了,你不问我都差点忘了。”

    胖子那边响起了一阵敲击键盘的声音,似乎是在查找着什么东西。

    过了片刻,终于安静了下来,胖子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泰勒的全球巡演已经结束了,预定下周回到洛杉矶,她说有重要的事情要见你一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224/ 第一时间欣赏摇滚教父最新章节! 作者:黑色贝斯所写的《摇滚教父》为转载作品,摇滚教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摇滚教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摇滚教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摇滚教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摇滚教父介绍:
一句话简介:摇滚教父的传奇之路。关键词:重生、摇滚、乐队、贝斯主唱书友群:825944900tips:本文涉嫌为贝斯手洗白。tips2:音乐专业的大神请忽略部分不影响剧情的bug摇滚教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摇滚教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摇滚教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