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逆天铁骑TXT下载逆天铁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逆天铁骑全文阅读

作者:铁血坦克兵     逆天铁骑txt下载     逆天铁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46章 拍卖会(上)

    李国栋回道:“当然有了,只要奇货可居,自然有人愿意出大价格买下货品。陛下,您别看京城官员勋贵个个哭穷,其实他们家里可是金山银山啊。这京城不差银子的人多了,只要货好,没有什么卖不出去的。”

    站在边上一直没有说话的王承恩突然开口了:“武威伯,咱家总是觉得还是有些不妥。这京城官员刚刚哭穷过,又怎么可能拿出银子来买这些东西呢?”

    “官员是不敢买了,但京城富商多了,相信会有人来买的。”李国栋回道。

    李国栋离开皇宫,回到客栈后,就开始安排拍卖会一事。崇祯要卖出宫内物品,且不说这些物品价值如何,仅仅是皇宫内卖的物品,很多商人都会竞相购买。宫中用品,哪怕是一件普通的瓷器,都是官窑烧制的精品,若是商人能够购买一件回家,就算是僭越了,家里不敢用,但是放在家里供上,也倍有面子。

    举个例子来讲,若是一户普通商人,倘若买回了一套宫中用的瓷器回家,肯定不敢拿出来当成餐具使用,可是这套物品摆在家里,弄个展柜放在里面,有客人来看一眼,那也是倍有面子:这可是宫内用的物品。

    其实很多东西拿回家里,都是收藏品。举个例子来讲,宫中收藏的《清明上河图》可是唯一的正品,这幅画被人买走之后,肯定不会挂在大厅内炫耀,而是收藏起来,本来这就是收藏品,没有人会拿出来炫耀的。

    《清明上河图》自从问世之后不久,就被赵佶收入宫内,后来北宋灭亡,此物落入金国之手。金国又被蒙古人所灭,这张画被收入大元皇宫内,却被人偷换了出来,流入民间,后来不知道怎么就落入英国公手中,再辗转到李东阳手里,后又落入严嵩手中。严嵩败了后,被太监冯保收入内府,从此就一直在收藏在太监手中。

    除了国宝级别的《清明上河图》之外,还有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池塘秋晚图》、《无色鹦鹉图》,唐伯虎的字画,吴道子的字画,还有王羲之的字帖等国宝级的物品,这些东西若是拿出来拍卖了,每一幅画都是价值连城。

    从王承恩口中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李国栋对这次拍卖会可是信心十足。

    三日后,李国栋在正阳门外买下了一家店铺,但这家店铺被买下来后,就却一直没有开门营业。店铺大门紧闭,正门上方的牌匾上面蒙着一块红布,看不到牌匾上写的是什么内容。店铺的侧门开着,不时有锦衣卫和东厂番子之类的人押着工匠进进出出。

    “这家店是干嘛的?难道是陛下要开店?”

    “陛下怎么能从商呢?这岂不是丢了大明皇帝的面子嘛?”

    “哎,大明皇家,岂可与民争利啊!”

    外面围观的人们议论纷纷,发表不满言论的大部分都是京城店铺的掌柜、伙计之类的人。每一名做生意的人都知道,一旦皇家要出手,把手伸到生意场上,那么哪个生意人做生意能比得过帝王的产业?草民还能争得过国家吗?

    不过很快,那些商人们就放下心来了,因为这家店铺的广告已经打出来了,并非是皇家要与民争利做生意,而是崇祯皇帝为了凑集军饷,变卖宫内物品了!是要开一个叫什么拍卖会的竞价卖货场的意思,但是看广告上写的,准备出售的物品可是每件都是珍品了,不要说什么《清明上河图》之类的极品,就算是夜明珠、珍珠裳、八音盒、自走车之类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啊。

    看到广告上介绍的出售货物内容,各大富商们早就心动了,他们都盼着拍卖会开张的那一天到来。不管怎么说,那些珍品能买下来,总是大有用途的。商人想要赚更多钱,必须向朝廷官员行贿。有些官员就爱好字画,有的喜欢各种珍品,若是投其所好,送上官员喜欢的物品,那比直接送银子效果更好。

    尤其是正品的《清明上河图》,能拿下来,无论送给哪个官员,即便是不喜欢字画的官员,看到这副绝世珍品,都会眼睛发亮,这样一幅画送上去,几乎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了。

    五日后,清都盛京。

    “奴才叩见主子爷!”范文程走进了皇太极办公的凤凰楼内,向皇太极跪下。

    “范爱卿,你为何事进宫见朕?”皇太极把手中的书放在案上,转头问道。大清国的情报工作,基本上都是依靠汉人来做,毕竟混入关内的细作还是要依靠汉人,所以无论是范文程还是李率泰、范永斗,都负责情报工作。大清没有自己专门的情报系统,但几乎每一名汉臣在关内都有眼线,能够多路提供情报,皇太极再对各路情报进行对比,拿出最靠谱的一份来。

    “恭喜主子爷!贺喜主子爷!大喜啊!”范文程连连磕头道。

    “何喜之有?”

    “明国的昏君崇祯,开始变卖宫中财物了!”范文程道。

    “范爱卿平身!”皇太极说了声,又转头道,“快给范爱卿赐座!”

    范文程千恩万谢之后,坐在椅子上,缓缓的道来:“主子爷,崇祯小儿穷得连军饷都发不下去了,只好变卖他宫中之物,以换取银子,给他的军队发军饷。”

    皇太极冷笑一声:“崇祯小儿治国水平也就如此了!身为一国之主,竟然穷得龙袍打补丁,还要变卖宫中家当!如此看来,这天下迟早是我大清的!”

    范文程连声附和道:“陛下英明!只是奴才有个想法,奴才得到了眼线的消息,崇祯小儿卖出的东西有不少好东西,都是稀世珍品。譬如说《清明上河图》和《芙蓉锦鸡图》,此二物原本乃北宋赵佶之物,后落入大金国手中……”

    后面的话范文程就不好说了,因为大金国后来被大元灭了,那些东西又落入到蒙古人手里,最后又回到汉人手中。

    皇太极笑道:“范爱卿,此二画确实是稀世珍品,后来落入蒙古人手里,最后又回到了明国手中。朕也是很想看看这两件宝物啊!”

    “主子爷,我们是否派人去京城,把这两幅画给买下来?”

    皇太极哈哈大笑:“我们又何必掏银子买呢?范爱卿,你让人进入卖货地点,把买下稀世珍品的人都给记下来,有朝一日,我大清入主中原之后,再从那些人手里夺来便是了。”

第547章 拍卖会(中)

    两个月后,拍卖会在京城开办。

    拍卖会举行的时间是三天,每天上午巳时(九点)准时开始,到下午酉时(十七时)结束。第一天早上辰时,距离拍卖会的时间还有一个时辰,会场外面就围满了人,不仅仅是京城的富商都来了,淮安、扬州的盐商,江南的丝绸商、茶叶商、海商,湖广的粮商,都来了,就连福建的郑家,也派了人前来。

    “主公,卑职查过了,来的人当中,混入了建奴的细作,是不是把他们给抓起来?”张书恒走到李国栋身边,在他耳边轻声道。

    李国栋摇了摇头:“不必在这时候抓人,就看看他们要搞什么名堂吧。等建奴细作离开京城,打算出关的时候,你们几个兄弟在半路上再动手也不迟。最好是建奴细作能买走我们的东西,然后半路给抢回来!”

    只是李国栋并不知道,皇太极根本就不打算拍下那些稀世之宝,但对朱慈照的蒸汽自走车和朱的八音盒,大清却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把这两件物品买下来。皇太极敏锐的感觉到,若是能够买下蒸汽自走车回去研究,说不定能造出放大版的自走车,用来运输辎重物质,甚至牵引红夷大炮,是绝佳的运输车辆;至于八音盒,这是皇太极想要从中得到启发,造出当年诸葛亮发明的,能自己走动的木牛流马。

    其实皇太极想象太过于丰富了,想要通过研究这种简陋的蒸汽小车来造出能够拉货拉人的蒸汽车,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还差得远了,这不是简单的放大了就可以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讲,蚂蚁的力量是自己体重的一百倍,倘若一只蚂蚁有人那么大,那就能秒杀老虎了?错,蚂蚁能有人那么大的话,它的外壳就支撑不住体重了,自己先崩溃了。所以说蒸汽要能推动车辆,这种最简陋的汽轮机就没办法用了,必须造出汽缸,造出往复式蒸汽机,才能推动车辆,想要发展到那一步,就不是皇太极能够想得出来的。

    至于通过八音盒的原理造出木牛流马,那就更扯了,熟读《三国演义》的皇太极一直在苦思冥想,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原理可以自动行走?而八音盒给了他提示,可能是一种蓄力装置。但事实上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就连李国栋都弄不清楚,但他更觉得,应该不是自走装置,而是通过机械和齿轮来达到省力目的的一种运输工具。

    拍卖会的时间快到了,店铺外面,一队队锦衣卫敲锣打鼓,爆竹喧天。

    李国栋站在店门口,手里拿着一个铁皮大声道:“各位客官,皇家拍卖场即将开业!欢迎各位光临!李某在这里谢过各位了!”

    随后,有人以竹竿掀开了大门上的红布,一块红底烫金的招牌显示在众人面前:大明皇家拍卖场。

    “这拍卖场,这三日之后还会开吗?”有人问了句。

    李国栋很肯定的回答道:“当然会开!这三日只是卖出宫内部分物品,今后还会有很多好东西在这里售出,都是市面上没有的货物。”

    大门打开后,外面早已等得不耐烦的人们争先恐后想要涌入会场,但是门口的锦衣卫却拦住了:“要进入会场的,去那边排队买票,凭票才能入场。”

    随着锦衣卫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排写着“售票处”的窗口,被拦住的人们争先恐后的往售票处奔去。

    门票一张十两银子,这个价格真不便宜,但是对于那些远道而来的富商来讲,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听到了消息,大老远赶来的,就为了能够拍下一件心仪的商品。即便是拍不下商品,能够亲眼目睹那些传说中的宝物也大饱眼福了。

    售票窗口有一大排十多个,排队的人一手交钱一手拿票即可。只是这时候的银子交易,还要称重,鉴定银子真假,有多的银子要找回去的,也要称重完再找回去。不会有人以铜板交易,十两银子,折合十贯铜板,那么多铜板背在身上极不方便。不过卖票的人效率还算是挺高的,不一会儿功夫,就卖出了一千多张票,仅仅是门票费的进账,就达到了一万多两了。

    后面的人还想要买票,可是却被告知,今日的票额已经全部售罄,实在很抱歉,还请明日再来吧。

    买到票的人们走进大门,他们在指示牌的引导下,穿过了门面的建筑,来到了中间的大院内,拍卖会场就在大院内,会场内摆放着一条条长凳子,最前面是一个舞台那样的台子,台上放着一条长桌,后面还有几张椅子,不过拍卖会还未正式开始,主席台上没有人。

    等到所有的参与者都在会场中坐下来后,拍卖会这才正式开始了。

    一名锦衣卫力士小心翼翼的从后面搬来了一口箱子,打开箱子,里面出现了一顶全部以珍珠编制的珠冠,在阳光照射下,发出了璀璨夺目的亮光,会场内的人们发出一阵惊叫声。

    “首先拍卖的是珠冠,起拍价二百两银子。现在开始竞价!”台上充当拍卖师的张世文大声喊道。

    来参加拍卖会的人们事先都已经了解到游戏规则了,张世文的话刚刚喊完,会场内就有人举起手来:“二百一十两!”

    “二百二十两!”另外一个人举起手来。

    “二百三十两!”

    “二百四十两!”

    很快,这顶珠冠就被叫到了四百三十两了,这次,就没有人再继续叫价了。

    “四百三十两第一次!四百三十两第二次!四百三十两第三次!”张世文喊着,喊完了第三次之后,他手中的木槌往桌子上重重一敲,大声喊道:“四百三十两成交!”

    “这位客官,恭喜你拍下珠冠!”张世文对最后举手的人恭贺道。

    第二件拍卖物是一口一人高的大青瓷花瓶,最后这口青瓷花瓶以四百两的价格,被一名来自江南的富商拍走。

    第三件拍卖物,是一套瓷餐具,那可是弘治年间留下的餐具,价值不菲,最后被一名来自扬州的盐商以四百两银子的价格拍走。

第548章 拍卖会(下)

    “列祖列宗啊,不肖子孙败了各位祖宗留下的家当,这也是无奈之举啊,若是不卖了那些字画珠宝,恐怕大明的江山就要坏在朱由检身上了。不肖子孙不能不为列祖列宗守住大明江山啊。”崇祯皇帝正坐在西暖阁内闭门思过。

    每次崇祯下罪己诏的时候,都要沐浴了去太庙。这次只是闭门思过,还不至于要隆重到去太庙向祖宗告罪。原本崇祯在决定卖出那些祖宗留下来的字画的时候,也打算沐浴去太庙的,被周皇后和王承恩劝阻了,说此事还无须上太庙。于是崇祯便闭门思过。但不管怎么说,崇祯这个败家子已经是当定了,上次凤阳祖坟都被人烧了,比这次卖点家当可是严重多了。

    拍卖会还在举行之中,这只是第一日,卖出的物品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物品,譬如说景德镇官窑瓷器,宫中的珠宝,一些后人临摹的字画,真正的稀世之宝还未开拍。

    拍卖会场外面,几条人影站在外面,不时往里面探头探脑。

    其中一名富商模样的人说道:“我们哥几个,也不进去看看?不就一个人十两银子吗?我们又不是给不起。”

    另一名满脸横肉,长得三大五粗,却一身公子哥打扮的家伙说道:“急什么,这不是头一天吗?真正的好东西肯定是放在后面。”

    这几个鬼鬼祟祟探头探脑的家伙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在暗处也有几个同样鬼鬼祟祟探头探脑的家伙在注视着他们。

    “长官,卑职看着几个家伙十分面生,似乎不是京城人士,再听他们口音,似乎是关外的,多半是建奴。是不是把他们逮起来?只要送入咱们锦衣卫昭狱,什么事都查明了。”一名锦衣卫暗探说道。

    “我们没有真凭实据,岂可胡乱抓人?倘若是抓错人了,万一抓了同关宁军有关的商人,那就不好解释了。”锦衣卫百户道。

    这几个同样鬼鬼祟祟的家伙,不是李国栋的特工,而是锦衣卫的人。

    这时候的锦衣卫早就没有了崇祯之前的锦衣卫威风,弘治朝虽然也限制了锦衣卫,但在那个时候的锦衣卫多少还是没牙没爪的老虎,惹恼了一掌还是能扇死你;而如今的锦衣卫,真正是一只病恹恹的病猫了,哪怕是抓几个商人,都要担心背后有没有什么官员罩着。

    对面一座茶楼的二楼上面,一间靠窗的包间已经被人包下来了,包间内坐着几名富商打扮的人,正盯着下面大街上两群鬼鬼祟祟的家伙。他们就是李国栋的亲卫军特工,而且对那两群人的身份已经掌握,哪些是清军奸细,哪些是锦衣卫,都了如指掌。

    大街上,一名挑着担子的货郎走过去,大声吆喝着:“馄饨,包子,热气腾腾的鲜肉包子。”

    “来几个包子。”一名锦衣卫暗探走了上来,问了价格,递上几个铜板。

    货郎拿纸包了几个包子,递给那名暗探。在挑起担子离开的时候,这名货郎隐约露出了几分鄙夷的眼神:锦衣卫暗探就这水平?其实这名货郎也是李国栋的亲卫军特工,他们的水平可是比锦衣卫高得多了。

    头一天的拍卖会就这样过去了,那几名清国来的细作问了几名从拍卖会场内出来的人,便证实了他们的判断,今天确实没有卖出什么值钱的物品。

    一名商人模样的人说道:“明日肯定会有些好东西拍出,我们明日早点来买票入场。”

    躲在暗处的锦衣卫暗探说道:“看来他们就是一些普通的商人,或许有卖些东西给建奴,可是这在辽东很正常,建奴抢来的金银珠宝不是又卖回关内了?他们卖些盐,棉布去关外。”

    “恐怕不止卖盐卖棉布那么简单吧?”另外一名锦衣卫道,“一些不法商人,连粮食、铁器都卖给建奴了。”

    锦衣卫百户道:“这些事我们也管不了,这里面的水可是深得很,陛下也没有发话,也轮不到我们管。”

    “张家口晋商不是被搞倒了?”

    “那是皇爷下了诏,那边晋商吃相太难看了,不弄倒他们弄倒谁?”

    次日,是拍卖会的第二日,今天来排队购票的人更多了,但是第二天的拍卖会仍然平静,拍出的货品比昨日的是档次高了些,不过也不是那些独一无二的珍品,在外面市场上,只要有足够的钱,还是可以买到。从拍卖会上获得,价格便宜得多了。

    李国栋在拍卖会场内暗中观察,他发现,两天了,郑芝龙集团的人还未购入一件物品;同样的,清军细作也没有拍入一件物品,这两家有个共同点,就是连叫价都没有叫,估计是憋足了劲,等最后一天那些稀世之宝开拍了,才会叫价。

    第三日拍卖会开张了,经过两日的拍卖会,人们都知道,头两天卖出的物品都是较为平常之物,这第三天,才是真正的稀世珍品。广告上说的什么《清明上河图》,《芙蓉锦鸡图》,什么王羲之的字帖,还有什么夜明珠,自走车和八音盒,都还未开拍,明显是在第三天才会开拍这些物品。

    拍卖会的**终于到来了,几名锦衣卫小心翼翼的捧着一口锦盒上来,把锦盒放在桌子上。

    拍卖师张世文打开锦盒盖子,随后手里捧着锦盒,把开口的那一面对着会场下面:“各位客官请看,这是《兰亭集序》,绝对的皇家收藏的珍稀品,虽已经历千年传承,却保存完好。”

    “哇!”台下的人们纷纷发出一片惊叹声。

    “这位大人,草民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台下一名富商站了起来。

    张世文看着那名富商道:“但说无妨。”

    富商润了润嗓子,方才壮着胆子说道:“《兰亭集序》已无正版流传于世,此《兰亭集序》并非王羲之原本,此物甚至不是冯承素的临摹本,应当是前元郭天锡临摹本。”

    这种名人字画,临摹本也有价值高低之说,《兰亭集序》临摹本价值最高的,是冯承素的版本,此外还有虞世南、欧阳询、薛绍彭、米芾、赵孟、董其昌、唐伯虎等名家的临摹版本,那些版本也是稀世之宝,不过这个时代,是按照年代越久远,价值就越高。

第549章 清明上河图

    最终,那副冯承素临摹本的《兰亭集序》被一名来自江南的商人以五万八千两银子的价格拍下了。虽然是临摹本,但冯承素的临摹本,也算是绝世珍品了,正版的《兰亭集序》已经不见踪影,也不知道是毁于战火,还是王羲之去世之后就没了,如今剩下的最好的版本,就是冯承素的临摹本。

    接下来,两名锦衣卫小心翼翼抬着一口箱子走了进来,随后有人在台上立起了画框,锦衣卫打开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卷画卷,小心翼翼的拉开来,镶嵌入画框内,再把画框立起来。

    全场鸦雀无声,因为这幅画,就是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这副《芙蓉锦鸡图》是绝对的正品,是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的原版作品,北宋亡国之后,此画落入大金手中,然后再落入蒙古人手里,最后回到汉人手中。因为这幅画是历朝历代帝王绘画的最高水准,所以自从金朝之后,无论是蒙元还是大明,是每一代皇帝的必收之物。

    只可惜遇上了崇祯皇帝这个败家子,不得不把祖宗祖祖辈辈收藏下来的这幅画给卖了。据说今天卖画,崇祯躲在屋里流眼泪。

    “《芙蓉锦鸡图》,大宋宋徽宗皇帝亲手所做,正般正品。各位客官,若是看的不清楚的,可以依次排队上台来看。”张世文道。

    人群轰动了,今天花了十两银子进来,能亲眼目睹一眼《芙蓉锦鸡图》大饱眼福,这十两银子就花得值得了。不过按照要求,只能一个一个排队上台,台下站了一排锦衣卫,而且进这拍卖会场之前,每一名客商都是经过搜身检查的,身上不可能携带任何兵器。如果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想要偷还是抢,立马就会被锦衣卫剁成肉泥。

    “都排好队,一个个来!有人胆敢插队的,不遵守规矩的,小心抓进锦衣卫昭狱!”一名锦衣卫千户模样的人板着脸大喊道。

    人们都老老实实的排着队等候,毕竟大家都是规矩的生意人,懂得规矩。

    锦衣卫千户转过头来,原本板着的面孔立即换上了满面春风的微笑:“武威伯,有卑职在,请放心,不会出问题的。”

    即便是崇祯朝的锦衣卫软弱无比,也不可能如此对一名武将如此谄媚,但李国栋不一样,他不仅现在得到内阁首辅和崇祯的喜爱,而且还是一名勋贵伯爵,锦衣卫千户在他面前自然也要讨好。拍卖会这件事,若是被人偷了东西,崇祯皇帝会不会斩李国栋的脑袋不知道,这位锦衣卫千户的脑袋铁定保不住了。

    《芙蓉锦鸡图》以五万两银子的价格起拍,很快就叫到了十万两银子的高价。

    李国栋偷偷打量了一番坐在台下的施福,他是郑芝龙派来参加拍卖会的人。可是施福至今未出手,连喊价都未成喊过。李国栋心中明白,施福肯定在等着一件大的东西,百分之百是等着《清明上河图》了。

    按照后世对《清明上河图》的估价可以达到数十亿美元到上百亿美元的价值来算,那副画的起拍价至少就是五十万两银子了,能拍到一百多万两银子,都不算过分。不过在这个时代,肯定拍不出那么高的价格来,

    “十二万两第一次,十二万两第二次,十二万两第三次!成交!”张世文重重一锤敲在桌子上。

    接下来拍卖的是李国栋自己制造的自走车和八音盒,这两件物品一出来,拍卖价格很不错,开价五万起,郑芝龙派来的施福开始喊价了,那边的清国细作也跟着喊价,价格一路飙升上去,转眼之间,自走车的价格就飙升到了二十万两银子!这时候施福却选择了放弃,最后是清国细作花了二十万两银子,买下了自走车。之后的八音盒推出,又是施福和清国细作竞价,最终到了十五万两的时候,施福又选择了放弃,八音盒被清国细作买走。

    “主公,建奴拍走自走车和八音盒,肯定是想要拿回去研究,说不定想要从中得到启发,造出新式武器来对付我们。我们是不是安排一下兄弟,在他们出关的时候半路截杀了他们,把东西抢回来?”趁着拍卖会休息的空隙,张书恒凑上前,在李国栋耳边轻声问道。

    李国栋摇了摇头:“没有必要追,这两件物品他们想要拿走就拿走了!就算建奴能工巧匠都来了,他们也不可能从中得到启发,造出什么新式武器。这两件物品就给皇太极吧,让他苦苦思索也想不出什么来。”

    中场休息,拍卖会场自有给来的客人准备午饭,饭菜都装在食盒内,打开食盒,里面几个装菜的小碟子,还有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一小罐炖汤,当然饭菜是要收钱的,价格有些小贵,八钱银子一份。虽然贵了点,但是能够进入会场的人都不缺这点银子。

    到了下午拍卖会重开,一开始卖出了一些比较平常的物品。到了拍卖会快结束的时候,重头戏终于来了:《清明上河图》正品被锦衣卫小心翼翼的搬了出来,摆放在画框上,先让人上台参观,随后开始拍卖。

    “正版的《清明上河图》,起拍价十万两,欢迎各位客官竞价。”张世文大声喊道。

    “十一万!”施福第一个举手。

    “十二万!”钱谦益派来的一名江南商人喊道。

    “十三万!”一名扬州盐商举起手。

    “十四万!”一名淮安盐商举手。

    拍卖会真正进入了**,《清明上河图》很快就飙升到了三十万两银子的高价,这个价格,按照当年白银的购买力来算,差不多相当于后世接近两亿人民币了!但是场内的竞价还未停止下来,施福喊出了三十五万两的高价。

    一名不甘示弱扬州盐商喊道:“四十万两!”

    “这些商贾,真有钱啊!”坐在后面监督拍卖会的王承恩感叹了一声。

    话声未落,又听到外面的施福喊道:“四十五万两!”

    “五十万!”扬州盐商喊道。

    “五十五万!”施福又提高了价格。

    五十五万两白银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承受能力,施福喊出了这个价格之后,场内再也没有人敢往上喊了。《清明上河图》虽然是宝物,可是能够出得起比五十五万两价格还高的人并不多。出得起价的人当然有,但要用那么高的价格买回这幅画,买的人首先要考虑值不值了。拿着正品《清明上河图》出去办事是很管用没错,基本上办什么事都能成功,可是太贵了啊,同样的事情,花个三、四十万两银子就能办成了,何必买回那么贵的一幅画去办呢?

第550章 追赶施福

    “皇爷,皇爷,大喜啊!大喜啊!”王承恩兴冲冲的闯入了西暖阁。

    “王伴伴,何喜之有?”崇祯头也没抬,只顾翻看案上奏折。因为拍卖会的事情,言官又上了不少折子,倒不是反对崇祯变卖家当,他们是反对说开拍卖会,竟然还要售票,更过分的是,竟然在会场内高价出售茶水饭菜,这就是从商了,是陛下与民争利了。

    “陛下,此次拍卖会,我们可是发了啊!三日拍卖会,每日仅仅是售出门票便收入了三万多两银子,三日下来,门票收入十多万两呢!还有会场内售出茶水,饭菜,虽然不多,三日下来也有三万多两。这都还是零头呢,此番卖出物品,总收入达到了九百多万两!扣除了开办拍卖会的费用十多万两银子,那只是个零头,门票费就抵了。”王承恩满面春风的说道。

    “王伴伴,又有言官说我们与民争利了,这些折子,你看看吧。”崇祯指着一叠奏折说道。

    “与民争利与民争利,皇爷卖出自己的东西,这也能叫与民争利了?卖门票,卖饭菜,卖茶水,这又如何?又不是长期开办!现场维持秩序的那么多人,租下店面的费用,这都不要钱了?哼!那些言官,嘴上说的什么清正廉洁,谁知道他们又收了商人多少好处?”王承恩翻着折子,满腔愤怒的说道。

    通过一个小小的拍卖会,李国栋不仅让崇祯皇帝以比他原本估价高得多的价格卖出物品,还让崇祯皇帝看清楚了朝堂上一群文官的嘴脸,尤其是那些御史之类的言官。

    “朕毕竟卖出了祖宗传下来的宝物,心中惭愧啊,”崇祯感慨了一声,突然话题一转,“王伴伴,李爱卿呢?”

    “回皇爷,他已经回去了。”

    “哎,真是可惜啊,朕还想和他好好聊聊。”

    “陛下若是想要见武威伯,大可一封诏书再把他请来京城。”

    “不必了,建奴已出关,接下来该剿贼了,就让李爱卿回去准备一下,朕准备让杨爱卿总督剿贼事宜。”

    李国栋并没有在京城久留,拍卖会一结束他就离开了京城,但他并没有直接回山西,而是沿着运河南下,去追施福去了。他知道,因为孙传庭的秦军被调入京师勤王,结果孙传庭还被崇祯给下狱了,李自成很快就会死灰复燃,而张献忠又降而复叛。大明王朝从这个时候开始,从此对上流贼开始败多胜少了。所以说李国栋并没有打算真正出力去和李自成硬碰硬的硬拼,他可以拼得过李自成,但没有必要,李自成这把刀子还要留着将来有用。

    按照他前世里的记忆,杨嗣昌是十二月份发兵剿贼,现在才六月份,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李国栋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帮王全再做点事情,他打算在长江边上建造一座造船厂,把水师发展起来。

    将来会在江淮一带同清军决战,在河网密集的地形作战,水师尤为重要。

    一艘快船沿着运河南下,追赶前面施福的船队。

    施福是奉了郑芝龙之命前来京城,郑芝龙让他务必把《清明上河图》给拍下来,无论出多高的价格也要拿下。现在施福成功完成了郑芝龙交给他的使命,正坐船南下,准备回福建。

    “施将军,后面有一条快船在追赶我们!”一名化装成伙计的郑家军士兵向施福禀报。

    一身富商打扮的施福摇着扇子,走出了船舱,顺着那名士兵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自己身后果然跟着一条体形修长的桨帆快船。

    “施将军,这条船已经跟随了我们一整天了,会不会是贼人?”一名郑家军把总问道。

    “先观察一下,即便是贼人,区区一条船我们不怕,我们有六条船,三百余人。”施福回道。

    李国栋乘坐的船只之所以未能靠近施福的船,是因为后面还有两条郑家军的小船纠缠着他,毕竟这时候李国栋对王承恩说了自己要回山西练兵,不好明目张胆的报上自己的名号,只能同郑家军水师的小船纠缠。

    航行到一处船少的水域,李国栋令人向前面的船喊叫:“吾乃武威伯,还请施将军等下。”

    “是武威伯?他该不会是想要来追回这副《清明上河图》的吧?”施福感觉有些担心,只怕崇祯把这幅画卖了之后,又后悔了,于是他对身边的军官说道,“你问问武威伯,跟着施某有何事?”

    “请问武威伯,您跟踪我们郑家船队有何用意?”把总站在船尾大声喊话。

    李国栋令人回道:“李某欲同施将军叙旧,若是施将军信不过,只让李某一人登船即可。”

    施福道:“让一条小船靠上去,让武威伯上小船,再把他拉到我们的大船上。”

    小船靠上了李国栋的快船,船上的一名郑家军什长拱手道:“我们施将军有请,还望武威伯登上小船,随我们来。”

    李国栋跳上小船,郑家军水兵划着小船,把他拉到了施福的大船上。

    “李将军!没想到您居然追过来了!”施福见到李国栋,立即拱手行礼,“该不会是陛下后悔了,令你来追回那副画吧?”

    李国栋哈哈大笑:“怎么可能?皇帝陛下说话是金科玉律,岂能轻易反悔?若是那样,皇帝的面子岂不是丢尽了?是李某有事相求,还望施将军能帮李某一个忙。请施将军放心,和《清明上河图》没有一点关系。”

    “李将军快请,到船舱李某坐吧。”施福把李国栋请入了船舱内。

    施福乘坐的这艘船,是一艘内河客船式样的大船,船的主甲板比较低矮,距离水面很近,但是上面有两层楼,船舱内装饰豪华,船头挂上了两副写着“熊”字的灯笼,这就代表这艘船是熊文灿的官船,路过一些关卡,明军就不敢检查。而船内其实也夹带了不少私货,有了熊文灿的灯笼,可以省下不少过路费。

    其实施福去京城的时候,就带了不少南方产的茶叶、生丝之类的货物上去,在京城换到了银子,又购入了一批人参、东珠、貂皮、景泰蓝之类的货物,准备带回南方。那些购入的货物将会被郑家船队卖到海外,这样来回倒腾,又能赚一大笔银子。

    郑芝龙舍得花几十万两,甚至愿意花一百万两购入《清明上河图》,因为他根本就不差钱,仅仅是修缮安平桥,修建安海镇,在老家修建豪宅,这一系列开支就舍得掏出近千万两银子!

第551章 高家堰船闸

    毕竟李国栋帮过郑芝龙大忙,郑家军依靠李国栋帮他铸造的红夷大炮,扩大了自己的船队,建造了大批大中型战船,依靠这些战船,郑芝龙取得了对刘香海盗集团的巨大胜利。

    事实上没有李国栋给郑芝龙铸造的舰炮,郑家军也能取得剿灭刘香的胜利。不过郑芝龙兵不明白这一点,把很大一部分功劳归功于李国栋帮自己铸造红夷大炮的份上。

    既然主公的贵客,施福也不好不见,于是让李国栋登上了他的船。

    听说不是为了《清明上河图》的事情来的,施福刚刚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不知道伯爷来找下官,有何事?”

    李国栋回道:“李某想让郑将军帮个忙,希望施将军能帮李某传话。”

    “什么忙?”

    “李某想在长江边建造船场,不需要太多船,只要能纵横长江,抵挡得住湖广水师即可。希望郑家军能帮忙。李某问下,郑将军能否造出红夷夹板船那样的大船?”

    施福皱起眉头:“伯爷要建造水师,阻断长江交通?莫非伯爷要造反?”

    “不不,吾乃大明忠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可造反?这造船需要五年时间,因为五年后天下将大变,建奴将抵达江边。故需要水师来抵御建奴渡江。”

    “建奴会抵达江边?”施福吓了一跳,“这是危言耸听啊!”

    李国栋拱手道:“非也,李某已经说了,五年后天下将会大变。施将军,此番建奴入寇劫掠,将士们奋勇作战,击退建奴。可是这朝廷竟然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了,陛下被迫变卖家当,这才解决了军饷问题。这样的事,陛下能做一次,能做两次,可是能永远这样干下去吗?等到宫中之物变卖殆尽,难道还能把皇城卖了不成?再无军饷,恐怕官兵们都要哗变了!施将军,您说这天下岂不是将会大变?”

    施福大吃一惊:“没想到朝廷竟然缺钱到这地步了?主公还以为,宫中出售物品,肯定是朝中有奸佞怂恿陛下,卖出物品,交结天下富商,没想到却是朝廷缺银子。某在江南行走,一片繁华,天下太平,根本就看不出朝廷缺银子啊。”

    李国栋长叹了一声:“江南可以说富甲天下,即便是湖广,也是富得流油,谁能看出朝廷缺银子?可是西北赤地千里,朝廷却年年加饷,西北活不下去的百姓都当了流贼了。当年己巳之变,就有因为朝廷欠了勤王大军军饷,结果军队哗变,当了流贼!”

    “伯爷,此事事关重大,还是麻烦您亲自去一趟福建,同主公见面之后,当面细谈吧。”施福不敢擅自做主,于是邀请李国栋去福建。

    李国栋拱了拱手:“好,李某正要去江南一趟,不妨跑一趟福建。那就先谢过施将军了!”

    施福拱手还礼:“那就请伯爷随某同船,共赴江南,再往福建。”

    李国栋让小船上的张书恒和二十余名担任亲兵的夜不收一起登上了郑家军的船,一同南下江南。

    船队路过淮安,李国栋邀请施福去淮安斗湖城寨参观,其实这也是向郑家军展示自己的实力。郑芝龙是一个聪明人,只是聪明过头了。为何真实历史上的郑芝龙会降清呢?就是因为大清占领了江南,而郑芝龙的海商集团想要赚取利润,就需要有江南这个后盾。看一下郑芝龙输出的商品就知道了,瓷器、丝绸、茶叶,这些商品大部分都是产自江南,尤其是数量占了最大头的丝绸。

    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就是因为江南已经把大量的水田都改成了桑田和茶林了,所以江南出产的粮食产量可是年年下降,由明初江南产的粮食供给北方,变成了江南粮食只能自给,漕运运往京城的粮食,都是来自湖广。

    瓷器和茶叶,虽说瓷器产自景德镇,但景德镇瓷器是供给京城的官窑,江南也有大批瓷窑,江南产的瓷器质量并不比官窑差;茶叶,福建等地也有产茶,可是那个时代的日本和朝鲜还是喜欢江南的绿茶,福建产的乌龙茶在海外并不受欢迎。

    那个年代,茶叶输出的目的地主要是日本和朝鲜,还有南洋猪国,尚未开始大规模向欧洲输出红茶。欧洲人只喝红茶,当年的红茶只有武夷茶一种,产量极少。直到明朝灭亡之后,葡萄牙人才把茶叶传到了英国,于是英国人喜欢上这种物品。从十七世纪末开始,英国开始大量引进茶叶。

    在福建的茶叶成为最重要的出口货物之前,江南的丝绸、陶瓷和茶叶是最要海贸商品,南明失去了江南。正因为丢掉了江南,所以郑芝龙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投奔了大清。

    谁知道大清就是要打压海商集团,因为海商集团不好控制,结果降清之后的郑芝龙被软禁,后来又被发配去了宁古塔,最后被杀。

    清廷打压了海商集团,也打断了资本主义萌芽,把即将进入资本主义的华夏又给拉回到奴隶社会。

    只要江南在手,郑芝龙就能臣服大明。

    一行人在淮安换了小船,沿着一条小河逆流而上,到了高家堰堤坝之后,船队进入船闸。

    船闸并非什么稀罕之物,运河上就有多道船闸,从长江进入运河,运河通过黄河,皆有船闸,而且运河也不是在一条地平线上,淮安、淮阴之间也有船闸。只是高家堰船闸在施福眼里意义不大,这里不是繁忙的水上交通要道,这座船闸也没有过闸费可以收,纯属赔本买卖。

    李国栋让王全耗费了大量人力建造成的高家堰船闸,自然不是商业用途,而是一座军事用途的船闸。一旦清军入关后南下,淮军水师可以随时通过船闸进入运河,情况不利的时候,水师可以通过船闸回到城堡,然后明军打开高家堰水闸放水淹清军。

    水攻之计,玉石俱焚,洪泽湖下游的淮安、沐阳、安东等地都会成为一片泽国,甚至连扬州都会被大水淹没,整个江淮一带的百姓就要遭到灭顶之灾,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李国栋不会用光头的水淹之计。

第552章 抹黑士绅的宣传

    船闸门关闭,下游的防水闸门关闭,上游的水注入船闸内,船只缓缓提升到同洪泽湖水面持平,随后船闸打开,船队进入了洪泽湖。又航行了一段距离,抵达了王全所在的斗湖城寨。

    映入施福眼帘中的,是一座巨大的城寨,外围一圈青灰色的城墙,一看就觉得十分坚固的样子,而且城墙不是中式的城墙,却和施福见过的红夷城堡有些相似,城墙上面,每隔百步,就有一座凸起到外面的空心棱堡,这座城池是八角形的,方圆大约一里,城墙上面共有十八座棱堡,城内上方还有炮台,看起来气势磅礴,绝对的易守难攻。

    再加上水门、船闸,这座城堡控制了高家堰堤坝,若是清军沿着运河南下,一旦战事不利,李国栋可以放水淹清军,到时候给清军来一个来个玉石俱焚的水淹七军。

    “这座军堡,也是伯爷您的?”施福看得心惊胆战。

    “这里的长官叫王全,是淮安都指挥同知,虽然是军户,但却是某的好兄弟。”李国栋笑着回道。

    船队航行到水门外,施福抬起头来,只见水门是一座设立在水中的大闸门,两边各有一座凸起的复合式棱堡,顶部是空心棱堡,上面密密麻麻开满了射击孔,和城墙高度一样的有一圈垛口,上面是炮台,封住水门,外来的船只根本无法入内。

    城头的守军见到是李国栋的旗号,便打开了水门,把船队放入城内。

    船从水门进入城内,在城内的码头上停靠下来。

    “好一座壮观的城堡啊!”施福感叹道。他心里还是对李国栋说的话不怎么相信,好端端的大明,怎么可能会被清军打到这里去?

    从船上下来,走上了一条青灰色地面的道路上,地面十分平整,看起来和建筑城墙的材料一样。施福问道:“此路以何物铺设?似乎和城墙是同种材料。”

    “是一种新式建筑材料,铺设的路面,下雨天不会泥泞难行。修建城墙,节省许多成本。”李国栋回道。

    “这种材料哪里有卖?”

    “没得卖,只有我们自己产的。成本不低,产量不高。”李国栋没有打算卖出水泥。

    施福在城内参观,发现这座城池不仅固若金汤,而且布置得井井有条,城内有住宅区、店铺、公共浴室、仓库、大食堂,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城内最高的建筑物是一座五层楼高的大楼,站在顶部,可以鸟瞰整座城池。这座大楼的外面有四座炮台,炮台内安放着二十四磅红夷大炮,可以封锁湖面和进入城池的河道。

    “如此宏伟壮观的城池,伯爷耗费了多少银子啊?”施福赞口不绝。

    “其实并不多,材料都是我们自己的,人工费用也是我们自己的,都是弟兄们亲自一砖一瓦盖成。”王全回答道。

    其实这都是水泥的功劳,有了水泥这种新式建筑材料之后,建造城池的城堡大幅度下降。原本修建城池,需要糯米熬成汤汁加入泥土中,仅仅是糯米一项的成本就是李国栋和王全难以承受。有了水泥之后,成本降低许多,而且修建的城堡更加坚固。

    李国栋留施福在城内过一夜。

    享用了一顿美味晚餐后,李国栋邀请施福去看戏:“施将军,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的文艺团今日刚刚回来,平日里他们在外面演出,今日你来到我们这,自然要好好看一场演出了。”

    戏台上拉着大幕,戏台前面的广场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周围点燃了篝火,四面墙上插着火把,整个广场灯火辉煌。李国栋和施福他们肯定不会坐在广场的长石凳上看戏,而是坐在后面的戏楼内看戏。

    大戏开幕的时辰到了,一声锣响,大幕缓缓拉开,女主角一出场,就吸引了全场目光。戏一开始是温馨的爱情戏,男的英俊潇洒,才高八斗,年纪轻轻就考上了举人,前途无量;女的不仅美丽,而且气质优雅,才华横溢,真是天生的一对,地上的一双。只可惜好景不长,不久清军就入关劫掠了。

    明军和清军交战的戏,场面十分壮观,大舞台上有百余名演员参与演出,台上还有一座以木头和布搭起的城墙,明军守城,清军猛攻,双方激烈血战,不时有人惨叫着倒下。

    看到明军纷纷倒下,县令也中了箭,壮烈殉国。已经完全沉迷在戏中的施福禁不住攥紧了拳头,整张脸都涨得通红,恨不得跳下场去,挥刀杀光清兵。

    最终,这部戏以悲剧结束,女主不堪凌辱,自尽了;男主被俘,被强迫剃了金钱鼠尾头之后,被清军送去关外。戏幕缓缓落下,画外音响起:“赵昊被清军掳走,成为一名奴隶,受尽了折磨,不久之后,死于关外。”

    这部戏结束之后,接下来又上演了一部以吴桥兵变为背景的大戏,戏中一开始,三顺王还是正面角色,他们以皮岛为基地,四处袭扰关外金国村庄,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是之后是毛文龙被袁崇焕矫诏杀害,东江镇明军成了没有爹娘的孤儿。孔有德等人来到胶东,却因为一只鸡的事情,发生了兵变。

    看到为国作战的将士们得不到尊重,看到士绅跋扈的样子,台下的观众们都捏紧了拳头。

    这部戏,只是李国栋开始丑化士绅的第一部戏,还有富裕地区的士绅怂恿老百姓抗税,朝中文官却把税加到贫穷西北的戏。

    还有一部戏,据说李自成和张献忠都照搬过去了,在贼军中也是热演的一部戏,名叫《白毛女》,讲的是举人老爷黄世仁看中了豆腐坊小老板杨白劳的女儿喜儿,想要纳她为妾,但杨白劳不愿意女儿掉进火坑里,于是拒绝了。谁知道黄世仁却给杨白劳下了圈套,找了几个泼皮来骗他去赌博,杨白劳输掉了豆腐坊,只好去了黄世仁家中当了佃户。

    结果那还是黄世仁的一个坑,第二年就遇上灾年,收成不好,黄世仁以高利贷的形式让杨白劳先欠下佃租。那是驴打滚的高利贷,杨白劳根本就不可能还得起。于是黄世仁上门来逼债,杨白劳不愿意女儿掉进火坑里,喝了卤水自尽了,喜儿被黄世仁抢走。后来喜儿找了个机会逃入山中,头发都白了,被人称为白毛女。

    喜儿的恋人大春参加了晋阳军,逃过了黄世仁的毒手。

    后来清军入寇,黄世仁带着乡绅们投降了清军。晋阳军杀来,击败了清军,抓住了黄世仁,判了他死刑,大仇得报的喜儿回到村里,头发又逐渐变黑,同大春成亲,有情人终成眷属。

    据说这部名为《白毛女》的戏,在李自成和张献忠那边也被山寨了,每天都在热演,只是删减了清军入寇那段,而大春参加了闯军,或是献军,最后大春随着军队杀回家乡,杀死了黄世仁,把农田分给了农民。

    “李自成,张献忠,他们盗窃了我的原创,没给我版权费呢!”当时听张书恒的亲卫军特工送回消息的时候,李国栋笑着说了句。

第553章 常熟钱谦益

    李国栋在斗湖城堡内过了一夜,同半年多未见的柳如是共度良宵,久别胜新婚,具体的就不用说了,容易遇见河蟹。

    次日一早,李国栋就告别了爱妾,跟着施福下江南了。

    李国栋一行人在繁华的南京城并没有久留,只是匆匆过了一夜,便赶往宜兴。去宜兴的目的是登门拜访被崇祯皇帝以守孝为借口削了官职的卢象升。

    卢象升自从被朝廷解除了职务之后,他的天雄军因为是私军,没有任何军饷来源,只能解散,送到卢象升带人开垦的荒地种田。而李国栋却趁机把天雄军给招募过来了,编入自己的军中。

    除了李国栋自己的两万一千晋阳军和招募的两万天雄军,还有王全的三万淮军,此外,李国栋还把一些收编的流民送到山东无主之地,把土地交给他们耕种,再从中挑选出一批精壮汉子当兵,这样李国栋手中事实上拥有的兵力就已经超过十万了,加上辅兵和可以动员的民壮,李国栋这时候手头事实上可以动员起一支三十万人的大军!不要说大明,击败清军都不在话下。只是他隐藏了兵力,尤其是分配到山东的那些兵。

    从流民中挑选出的人在山东种地,一边种地一边训练,同时还要利用农闲季节修建城堡。等五年后清军入关的时候,就会发现齐鲁大地上到处都是城堡,清军至少在胶东会寸步难行。

    控制住胶东意义重大,那些城堡看起来是被清军堵在了胶东,但是他们的背后靠着大海,物资和援军随时可以通过海运支援上来;一旦城堡支撑不住了,可以走海路撤军。

    安排这些事情,都不需要李国栋亲自出面,让麾下的将领去办就好了。

    李国栋抵达了宜兴卢象升老家,卢象升早已得知李国栋到来的消息,他让弟弟卢象观去接李国栋。

    “大哥,武威伯来了。”走进卢府大门,卢象观向哥哥禀报。

    “让他进来吧。”里面传出卢象升苍老的声音。

    李国栋走进大厅内,向坐在正中间太师椅上的卢象升长揖及地,行了个大礼:“末将欲往福建,路过江南,顺路前来拜访卢督师。”

    “李将军!”卢象升怒气冲冲的斥责道,“老夫已经不是朝廷命官了,不过闲赋在家的草民!朝廷即将发兵剿贼,汝为何不回山西准备,却跑来江南花花世界?”

    李国栋回道:“卢督师,朝廷缺银子,陛下都只能变卖宫中物品方能发下军饷。而朝廷将派杨阁老剿贼。以末将所见,他去剿贼,只能是越剿贼人越多。杨阁老若是在大方向上,还算有几分智谋。可是要他领兵打仗,实在是比不上督师您。而孙督师又已经被朝廷下狱,此番杨阁老出兵剿贼,看来凶多吉少。所以卑职前往江南,是为以后做准备。倘若有朝一日,建奴再度入关,估计陛下只能被迫南狩。”

    “一派胡言!”卢象升怒道,“京师城池坚固,建奴又岂能攻克城池?再说那流寇,又能挡得住我大明王师?虽然杨文弱不善指挥,但对付贼寇还是不在话下。”

    “督师,末将所担心的是朝廷缺少银子发饷,官兵容易投递叛变!再说那左良玉,他的军队对上贼寇不行,祸害百姓却是好手!大明内乱不止,迟早要给建奴可趁之机啊。”

    “老夫相信大明能撑过这一劫!”卢象升很坚定的说道,“好了,国栋贤侄,既然你来了,我们就坐下来叙叙旧吧。”

    李国栋坐了下来,卢象升让人端上茶水,两人先是闲聊了一些家常,之后卢象升感慨道:“老夫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度报效朝廷,如今大明内忧外患,老夫却只能闲赋在家,实在是不甘心啊!”

    “卢督师不必担心,只要督师您在家里训练乡兵,迟早有一日能再给朝廷效力。”李国栋道。

    “我相信你这句话。”

    李国栋又道:“卢督师,末将还打算去一趟常熟,登门拜访钱先生,还望督师能够引荐。”

    “贤侄拜访钱先生有何事?”

    “钱先生乃东林大佬,自然要登门拜访。末将乃督师麾下,也算是半个东林党吧?若是钱先生能够手下末将为弟子,那再好不过了。”李国栋笑着道。他是打算今后保护崇祯南下之后,打出东林党的大旗来对付东林党。

    卢象升长叹一声:“贤侄有心,可惜你不是读书人,东林党不可能收你,钱先生更不可能收你为弟子。”

    “钱先生会不会收末将为弟子都无所谓了,只要末将登门拜访,能见上钱先生一面即可。”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拉下脸来,陪你去一趟吧。”卢象升终于松口,答应下来。

    从宜兴到常熟不远,李国栋跟着卢象升在次日早晨动身,骑着快马,当日下午就到了常熟。

    见到了钱谦益后,卢象升说的果然没错,当卢象升提起李国栋要给钱谦益当弟子的时候,钱谦益自然是拒绝了,不过他还是给了卢象升面子,认了李国栋这个朋友。

    李国栋心里暗暗好笑:水太凉,实在对不起了,抢走了你的柳如是。

    想要拉拢和利用钱谦益这样的东林党大佬,比对付其他那些嘴上刚直不阿,肚子里却是男盗女娼的伪君子要容易得多了。钱谦益的水太凉和头皮痒,这就是真小人的行为,李国栋宁可同真小人打交道,也不愿意同伪君子打交道。

    到时候要拉拢钱谦益,其实非常简单,只要他带着大军,护送崇祯皇帝南下江南,都不用刀子架在钱谦益脖子上,只要看到自己的势力强大,稍微威胁几句,钱谦益这样的人立马就能拉过来了。

    有了钱谦益这块东林党大佬的招牌,再用来对付其他不愿意降服自己的东林党,就容易得多了。

    “久闻国栋贤侄抗击建奴事迹,今日一见,果然英雄啊!”钱谦益自然知道李国栋的事迹,于是夸奖了几句。

    “多谢钱先生夸奖,李某击败建奴,纯属侥幸。”

    反正这次来见钱谦益,就是为了拉近关系,为五年后做准备。

第554章 钱家农庄(上)

    李国栋对东林党打算采取打压和改造双管齐下的办法,东林党不仅代表了江南地主阶级,也代表了江南生产制造业和海商的利益。地主阶级是落后的,该打压就打压;可是生产制造商和海商,却是代表了进步的资产阶级萌芽。

    关键问题在于,这些代表了进步的资产阶级的商人,却通过朝中官员,千方百计的给自己减免商税。

    江南的地主阶级不纳税,最赚钱的商人不纳税,同样的,湖广的士绅也不纳税,被东林党忽悠的崇祯皇帝只能把税收加派到西北的贫苦农民身上,这就导致出现了李自成、张献忠。即便是李国栋出兵荡平了李自成,只要这种状况不改变,还会出现张自成、王自成。

    对东林党支持的制造商和海商,李国栋的打算是进行改造,把他们变成真正的资产阶级。

    其实明朝的内阁制度,算是比较先进的制度了,皇帝不再一家独大,内阁制度在一定情况下限制了皇权。但是一本好经却被几个歪嘴和尚给念坏了。

    若是能够通过改造东林党的制造商和海商,把他们变成资产阶级,那就真有可能出现议会,完成了君主立宪制的改造。

    中国封建王朝三百年轮回的怪圈想要打破,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就需要海外殖民。海外那么多土地不去抢,却在国内打得你死我活的,导致人口大量减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若是跟上这个时代,和西方人一样玩海外殖民,就不至于后面中国人的空间受到白人挤压。海外大片肥沃的土地等着开发,凭借着人口的优势,大批人移民过去,等进入到工业时代之后,华人就成为整个世界的老大。

    要跟上大航海时代,玩海外殖民,就需要海商集团的支持。

    “武威伯啊,你那新式织机,可是在江南大受欢迎啊,那东西真是奇妙,以一匹毛驴拉着,再安排一名织工看着,这一人一驴,顶得上原本的十多名织工呢!”钱谦益对李国栋卖到江南的新式织机赞口不绝。

    李国栋佯装发怒的板起脸来:“钱先生,你们江南商户也是有些不地道了,李某花费了一番心血所造织机,卖了都没几台,你们倒好,现在都不来买我的了,每家丝绸作坊都在仿制李某的织机了!李某这可是白白给你们干活啊。”

    钱谦益抚摸着胡须笑道:“武威伯,虽然大家都没再买你的织机,可是您可以去问问,江南丝绸大户,哪家哪户不是念着武威伯的好处啊?大家用上您的织机,心里都感激呢。”

    李国栋也摸着胡子,哈哈大笑:“钱先生,感情江南士子们都念着我的好,我的织机给大伙们赚钱,可是我得到了多少银子?”

    “武威伯,话不能那么说嘛,您也是卢先生的人,也是我们的好友,谈银子,这多伤感情啊?”

    “得了,我这织机连专利费都没有了,都被你们山寨完了!”李国栋脸上挂着笑容,心里却心疼啊:我的专利费啊!你们这些山寨的家伙!简直是一毛不拔了。

    虽说新式织机和新式纺纱机都被东林党给山寨了,但李国栋也没有绝对损失了这些银子是件坏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林党所代表的的这些作坊商家用上了新式织机和新式纺纱机之后,相信很快就会带来重大的变革,将会由小作坊经营模式变成大工厂生产模式,这样就产生了资本主义,而东林党最终将会变成资产阶级。

    这也算是对东林党的改造吧,把地主阶级改造成资产阶级,这就成功了一大步了。

    钱谦益笑着道:“其实江南商户不仅仿制了武威伯您的织机和纺纱机,他们还对您的这两种机械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了,有很多丝绸工场都已经建造在山边了,利用水力来带动机械。山坡上种植桑树,养的蚕吐出的丝,直接就加工成丝绸。那些在居住在水边的士绅,他们的工场规模可是比我们这些没有地利的乡绅大多了。”

    李国栋问道:“钱先生,您是否能让李某参观一下您的田庄?”

    “当人可以了,武威伯想要看,老夫欢迎都来不及了呢!听说武威伯带人种地可是一把好手啊!您可以看看,有何不足之处,尽管指教,老夫一定洗耳恭听。”钱谦益一口答应下来。

    钱谦益叫来管家钱福贵,让他带着李国栋去参观自己的庄园。

    钱家毕竟是江南著名的士绅大家,拥有良田数十万亩,不过这些农田也不是钱谦益一个人的,其中很多是钱家其他人家投献到钱谦益名下的田产,还有一些田产是钱谦益的学生名下的。只要有功名的学生,钱谦益都会安排一些投献田产的小地主和自耕农,把田产投献到他学生的名下,这样那些田产也归入到了免税行列。

    这就是学生多的好处了,哪怕一名学生能够考取一个小秀才,这些江南士绅都能把秀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一名秀才可以免税八十亩地,有些家境出身比较穷的秀才,家里不可能有那么多农田,别人来投献土地,八十亩地的免税额度,那些投献的人还真的看不上眼。

    举个例子来讲,江南有些善于经营的富农,事实上类似于后世的二房东吧,他们从士绅手里租来免税的农田,再把这些农田转租出去,租给农民耕种。

    士绅租出农田也是看人的,一些善于经营的富农,士绅甚至愿意把田租压低到四成以下,因为那些富农从来不会拖欠地租,信誉良好,这就和后世银行贷款一样,信用越好的人,越容易从银行贷到款,利息也低。至于一些信用很差的人,银行拒绝贷款,就只能去找民间一些利息较高的金融公司了,甚至连金融公司都不给贷款,只能去找高利贷。

    那些二地主们,信誉良好,可以租到租金便宜的农田,他们转租出去,租金就提高了。至于他们租给那些佃户耕种,就不怕他们赖账,因为这些人多半有手段。就像是后世一些金融公司,他们从银行贷款,再放贷给他人,从中赚取差价。

第555章 钱家农庄(下)

    对于那些二地主来讲,自然看不上秀功名那区区八十亩的免税田,所以如果没有人帮忙操作,秀才功名的人也只能保证自己一家人不饿死。但是在江南,那些有秀才功名的人多半都会拜一名大儒为老师,这样老师就能选择八十亩地挂在学生名下。而老师名下还有众多的举人、秀才等学生,这些农田集中起来,老师统一管理,也容易租出去。

    所以说,一名免税额度为万亩农田的大儒,拥有十多万亩农田甚至几十万亩农田,都不足为奇。

    走进钱家的田庄里,李国栋发现,水稻田极少,只有一些低洼地有一点农田,其余的地方都是遍布河沟,河沟和河沟之间垫高了,密密麻麻的都是桑树林,忙碌在农田之间的农民,看起来精神挺好的。一些坐在家门口泡茶的农民,身上穿的衣服甚至比北方的小地主还好。

    “伯爷,江南物产丰富,只要肯卖力干活,就不会饿肚子。甚至一些农民还经常可以吃到鱼肉。”管家钱福贵向李国栋介绍道。

    “是挺不错的,租上十几亩地,大部分种了桑树,留下一、两亩地种上水稻和蔬菜,河沟里面养鸭子,一家大小吃穿不愁了。”李国栋看着那些农庄,轻轻点了点头。

    那么点水稻田种出来的粮食,肯定是不够江南消耗的,佃户种一点水稻田,基本上只够自己一家吃,江南的粮食,甚至还要从湖广进货。不过江南不差钱,种植桑树,种植茶叶,卖出的银子可以买回粮食。

    不过江南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人口太多了,土地不够多,佃户想要租到好地,还需要同地主有一定的交情才能租到地种。更何况,种植桑树,养蚕又不需要那么多农民,这就更难租到地了。因为人多地少的缘故,很多农人已经不再从事种植业了,而是进入作坊从事工业生产,这时候的江南,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样子了。

    李国栋看着一些河网之间的沼泽地,都是白白荒废在那里了。于是他心生一计:“钱管家,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们的收成提高不少,提高翻倍不敢说,提高一半还是可以的。”

    “有何良策?难道是开办工场?我们老爷也有丝绸作坊,还有陶瓷作坊和茶叶加工作坊。但原材料总得有人生产吧?总不能把生产桑树和茶叶的农田都荒废了改成工场。”钱福贵连忙问道。以他的能力,江南种植桑树是最好的收入来源了,养蚕收入远超过种植粮食,还有什么办法能更好的提高收入了?他实在是想不通了。

    钱家自己就有不少作坊,受益于李国栋的新式织机,钱家作坊产量不低。钱谦益不愁他的货卖不出去,因为钱家同郑家关系匪浅,钱家生产的丝绸,国内消耗不了的,都可以通过郑芝龙运出海外。

    郑芝龙同江南的士绅关系密切,因为江南是他的出口货物重要产地。

    江南士绅和海商,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若是利用得好了,就能诞生新兴的资产阶级。

    所以说,李国栋真正要打击的是粮商和盐商,那些人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对社会也没有任何进步作用。

    在这个没有疫苗的时代,想要大规模工业化养鸡是不可能的事情,试想一下,几万只几十万只鸡拥挤在小小的养鸡场内,只要发生一起鸡瘟事件,所有的鸡就全部死光光了,那么养鸡户岂不是血本无归?

    而李国栋要教钱家的办法,是立体化农业生产。

    “钱管家,我的点子肯定是不能白出的,出了这个点子,你们赚的银子多了,是不是应该给我一些?这件事你又做不了主,所以说,我的主意只能在钱老爷面前说。”李国栋笑着道。

    他可不能再像上次那样,新式织机和新式纺纱机卖到了江南,都被人给山寨去了,而且山寨的那些家伙可是一分银子都没给自己。

    吸取了这个教训,李国栋决定自己的主意得要钱谦益花钱来买,才能卖给他,否则自己总不能白白出主意吧。

    李国栋把钱家庄园的图都给画了下来,他本来就是工兵,绘图是基本功。随后便跟着管家回到钱府。

    “钱先生,我有个主意,可以让你收入大幅度提高,而且庄园内的粮食也不用从粮商那购买了,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而且绝对不会影响桑叶和茶叶生产。”李国栋对钱谦益抛出了一个诱饵。

    “有那么好的事情吗?不影响桑叶和茶叶产量,还能让我们钱家粮食自给自足?”钱谦益一听大喜。他的庄园里,佃户的粮食可以自己生产自己供应,而他们这些士绅,还有钱家上下几百口人,粮食都是无法自给。

    佃户租地去种,交的田租是银子,大部分的田地都用来种植桑树和茶叶了,只有少数地种植了水稻田。那些水稻田的产出,都是佃户自己留下来,至于水稻田的地租,也用银子交了。农民之所以自己种植水稻,是因为黑心粮食贩卖的粮食价格太高了。

    李国栋道:“钱先生,晚辈可以帮你改造田庄,但这产量提高了,收入上去了,钱先生您是否要给我一些提成?李某主意总不能白出吧?又像织机和纺纱机那样,好容易造出来的好东西,就被人白白仿制过去了。”

    钱谦益犹豫了一会,方才开口道:“只要办法好,钱某愿意给伯爷分成。”

    “钱先生,至于改造田庄一事,李某会让兄弟们来帮忙,这可是一项大工程。我可以把计划告诉您:是这样的,要对一些河沟进行挖深,挖掘出来的泥土堆在低洼地,这样低洼地就能种植水稻了;还有一部分泥土垫高起来,形成防护林带,防护林自然是桑林。落叶和蚕粪可以用来养鱼,池塘里的淤泥挖上来是农田的肥料……”李国栋说起了他的立体化农田方案。

    其实这就是一种小的生态循环系统,使得稻田、桑树、蚕、鱼、猪等,相互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只是李国栋说的这些手段,工程量十分巨大,仅凭借钱家和他的佃户,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因此李国栋可以调遣自己的军队来帮他。

第556章 田庄改农场

    李国栋道:“钱先生,其实这种方案,就是把一部分的田庄由佃改雇,把佃户变成雇农,以发薪金的方式雇佣他们。”

    钱谦益问道:“可是这样,佃户变成雇农,他们就旱涝保收了,我们若是遇上灾年,岂不是我们就亏了?”

    “所以说,农场不需要钱先生您自己来经营,您可以从富农中找出一批愿意合作的人,把改造过的土地租给他们,佃租可以适当加高。毕竟您改造土地,也是花了成本,提高点佃租,也是理所当然。”

    “可是佃租加高了,他们会愿意来租了?”钱谦益微微皱起眉头,“对善于经营的富农,我们也不愿意给他们提高佃租,他们从不拖欠,我们租给他们旱涝保收。若是把那批人吓走了,租给那些家里都揭不开锅的泥腿子,他们拖欠佃租我们怎么办?”

    经营土地也是一门学问,有些农户经常拖欠佃租,而且他们确实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催租都催不过来,士绅还能怎么办?拿他们的家人为奴抵押?好像别人还巴不得进入富户为奴了!若是把人卖了?有些人连白送给人都没人要,还卖了?所以说遇上一些拖欠佃租的家伙,士绅也只能捏着鼻子自认倒霉,催债的话,能逼出一点是一点,想收回本就别想了。

    至于说让那些佃户去借高利贷来还士绅?那就别想了,他们连高利贷都没有地方借。

    在繁荣发达的江南,只要自己勤快点,就不可能会饿死,在江南富庶之地还能吃不起饭的人多半是自身有问题。

    通过这段时间,李国栋了解到,放高利贷的,一般都是放给急缺资金的商人,有店铺、房契、地契作为抵押,才敢放。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来借高利贷,谁敢借?中学课本上学到的什么杨白劳,其实他也不是一无所有的贫农,他本来是豆腐作坊老板,因为赌博输了,这才欠下了黄世仁的高利贷,最后黄世仁收走他的店铺,还不够抵债,只好卖掉女儿。

    李国栋想了下后道:“钱先生,其实就算不增加佃租,我们也不会亏本。因为改造成农场之后,每亩田地的产量上去了,我们收到的地租也高了,而且土地利用更加合理,可供租出去的土地就更多了。原本那些河沟不计入农田,改造之后,可以计入水田出租。”

    坐在边上一直没有说话的卢象升开口了:“钱先生若是有什么顾虑不愿意干的话,卢某干了!”

    说完,卢象升转头对李国栋道:“国栋贤侄,你这套方案,老夫可以先试行!我相信你!就通过你改造贾庄击败建奴一事,老夫就信得过!你这改造方案肯定不会亏本!老夫可以让族人投入银子。你说个数吧,改造卢家全族三十万亩地,要花多少银子?”

    “十万两足矣,改造完后,三年之内绝对回本,以后都是白赚。不过你们可以不用把十万两银子给我,我入股份,入一成股份吧。”李国栋回道。

    “好!十万两老夫一个人出不起,族中的人凑一凑,还是可以拿的出来。”卢象升满口答应下来。

    虽然说三十万亩水田的地价折合最少三百万两,李国栋只相当于出了十万两银子,只有三十分之一,但卢象升很清楚,按照他的改造方案进行下去,给他一成股份绝对值得,回报肯定比投入要多。一个能改造贾庄的人,改造农田,兴建水利,肯定不是问题。

    “那么老夫这六十万亩地,岂不是要花二十万两白银改造了?”钱谦益问道。

    “对,要二十万两,这只是成本价,我不靠施工费赚钱,只要能入一份的股份即可。”李国栋回道。

    钱谦益心里还是有些疙瘩:这六十万亩上好田地,价值至少在六百万两银子以上,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这些农田不全是自己的,包括一些投献的土地,还有挂靠在他学生名下的土地,那些田地的话,钱谦益能从地租中获得的收益肯定没有自己的地那么多,投献过来的土地,地租肯定是低得多了;挂在学生名下的土地,还要分给学生分成。李国栋一下要拿走一成股份,有些高了。

    卢象升笑道:“牧斋先生多虑了,老夫都不顾虑。若是牧斋先生不愿意,那就算了,老夫先试吧。”

    “既然九台先生如此信得过武威伯,那老夫也愿意给伯爷让出一份股份。”钱谦益答应下来。

    钱谦益答应让王全的军户来施工,支付二十万两施工费用,并同意李国栋以一定的股份入股钱家农场之后,李国栋拿出了设计图。

    “果然巧妙啊!”钱谦益看着农场设计图,“河沟该挖深的挖深,该挖宽的挖宽,改成鱼塘,里面还能养鸭子。挖出来的泥土,垫入沼泽地,改成水田;部分沼泽地挖成鱼塘,挖出来的泥土用来垫高,建造桑林。桑叶养蚕,蚕粪养鱼,蚕蛹可以喂鸭子喂鱼,山地还能种植番薯,番薯叶喂猪,猪粪用在水田中。如此经营,老夫还是第一次见到。看来这股份让得值了。”

    至于经营方面,根本不需要钱谦益操心,这种改造过的农场,拿出去租给善于经营土地的富农,有大把的富农挤破头来租。有人付租金,而且这样改造之后,收益估计上涨可以翻倍,让出一成股份,从地租中分给李国栋一份,也是划算了。

    钱谦益道:“只是有些土地是投献的,还有些土地是老夫学生的,这些事还需要老夫和投献的农户,挂名的学生商议。”

    “这问题,当然要商议。”李国栋点了点头。

    把田庄改成农场,统一出租给擅长经营农田的富农,这件事在钱谦益的学生那边问题不会太大,他们只要能够收到钱谦益给的好处就够了。比较麻烦的是投献土地的那些人,他们投献了土地,多半是自己种地,再交给钱谦益一部分投献费用,费用自然少于税收,而且投献的土地在将来也能收回。若是改造农场,这就意味着那些人将会由农民变成雇佣工人,投献的土地以后能不能收回都不知道了。所以这件事操作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

第557章 蚕吃人

    李国栋笑道:“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投献土地的农户不愿意的话,那么他们的地就不用改造,让他们自己弄。弄不下去了,也许他们就会干脆把地低价卖了。愿意改造的农户,以后他们的土地也一并租给善于经营土地的富农,他们自己领田租。那点田租自然不够他们养家糊口,所以说他们愿意进入农场当雇工,或是进去工场干活,给他们优先权。”

    “这办法倒是不错。”钱谦益摸着胡子点了点头。

    当然改造成了农场的农田,一样是不给朝廷缴纳税收,还有一部分田地还是祭田和学田,祭田是一个家族的公共田产,用来祭祀祖先、赡族等;学田是地租供入书院,作为教师薪俸及补助读书人士等的开支。学田和祭田不仅免税,即便是钱谦益哪天犯了事被捉拿下狱,要抄没家产了,祭田和学田都不受影响。

    事实上土地兼并,除了利用功名让农民投献之外,在明朝土地兼并之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一些非法商人恶意打压粮价,使得自耕农和小地主破产,他们再低价买下自耕农和小地主的土地;更有甚者,一些商人引诱自耕农和小地主赌博之类的,再向他们放高利贷,夺取了他们的土地。

    商人夺取来的土地,自然也是投献到有功名的人名下,他们收取的地租和士绅分成。

    那些商人帮着士绅掠夺土地,这才是最恶劣的土地兼并。

    李国栋给卢象升和钱谦益指导的这条路子,事实上对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没有任何改善效果,反而会加剧土地兼并,而对大明来讲,也不可能增加一块铜板的税收,对大明朝廷没有一点好处。

    但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挽救大明朝,这个已经彻底烂掉的朝廷,也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李国栋需要借助李自成、张献忠和多尔衮的力量来重新洗牌,至少清洗了北方士绅和奸商,那样就干净多了,再利用崇祯,对东林党实施打压和转型双管齐下的办法,完成社会变革。

    谈妥了田庄改农场的事情之后,卢象升和钱谦益都同李国栋签订了协议,由李国栋安排人来对田庄进行改造,改造完成之后,卢象升和钱谦益把土地的佃租分给李国栋一成。改造的时间从秋收之后开始,到来年春耕之前。

    要引导江南士绅转型,最重要的还是工业化的事情,水利纺织机和水利纺纱机的出现,使得工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用不了多长时间,丝绸和棉花的产量就会跟不上工场的需求,到了那时候,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就会让更多的农田变成桑林和棉花地。

    桑叶和棉花的生产,明显不需要水稻田的人手,到了那时候,士绅阶层将会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失去了生活来源的农民,也就只能进入工厂做工养家糊口,那就是蚕吃人的时代到来。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李国栋又献上了一种新式的犁。他要让蚕吃人的时代提前到来,那样才有利于江南士绅提前转型。

    “你们请看,这是新式的犁,也是在水稻田里专用的犁,以一个人来操纵,需要三头到四头水牛来牵引,但是耕地效率比一人一犁可是提高了五倍!”李国栋指着一张新式犁的设计图说道。

    钱谦益和卢象升看着这台奇怪的犁,只见此犁和他们以往见过的犁完全不一样,这是一台有一排五颗轮子的犁,轮子上面有刀片一样的东西,经过李国栋的解释,他们才知道,人坐在犁后面的座椅上,驱赶水牛前进,水牛牵引犁往前推进的时候,犁轮滚动,自动就把水田里的泥土给翻滚松软了,插秧的时候就很方便了。

    “好!好东西啊!这种犁就应该普及,一旦普及了,我们佃租也能收得高了,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种地了!”钱谦益大喜道。

    “这东西一出来,原来的一户人家就能干五户人家的活了,那样另外四户人家还要活不?”卢象升感慨一声摇了摇头道。

    李国栋道:“其实要解决这个办法很简单,减少了种地的人口,那么多出来的人,可以进工场做事。江南产的丝绸、棉布、茶叶和陶瓷在海外可是深受欢迎。”

    “对对!”钱谦益连忙点头道。

    “若是能解决百姓生活问题,他们就不会起来造反了。牧斋先生啊,看样子,我们建立农场之后,还要大量建造工场,让无地可种的老百姓到我们的工场做工,我们给他们一口饭吃。”卢象升说道。他知道农民造反的原因,可不希望江南的农民也反了。

    “对,卢督师言之有理!”李国栋赞许道,“这才是双赢之策,我们赚到了银子,老百姓也不会没饭吃,那样他们就不会造反了。”

    至于大明朝廷能不能收得上税收,这就不是李国栋考虑的问题了,收不上税,大不了救下崇祯皇帝难逃就好了。

    在这个时代,大明出口的货物之中,虽然丝绸和陶瓷利润最高,但出口总量占了最大头的其实还是棉布,而江南生产的棉布,已经垄断了整个市场。

    棉花产于山东,可是山东士绅的纺织业却远不如江南,无论是纺织工人和纺织技术,都远远落后于江南纺织工场,高额的成本,使得棉花产地的士绅自己纺织棉布,成本反而高过从江南购买的棉布。于是山东士绅就干脆不再开办纺织工场了,而是拼命的卖出棉花,再从江南购入棉布。

    不仅仅是大明国内,就连高丽、倭国、暹罗、大越、交趾、吕宋、真腊等地都用大明产的棉布,而在东南亚,比棉布更加低廉的麻布甚至更受欢迎,麻布价格便宜,而且透气好,适合在热带地区穿。东南亚产的麻,也大批的运入大明,被纺织成麻布之后,又运回东南亚,当地人的织布业,都被江南织布业给彻底击垮了。

    甚至西方殖民者卖给印第安人换取黄金白银的布,都是从大明进口的。

    这个时代欧洲的棉纺技术还比不上大明,直到后来英国的珍妮机诞生之后,欧洲的棉纺技术才超过东方。而李国栋直接把珍妮机给自己研制出来了,还发明了畜力和水力的一台母机可以带动多台子机的新式生产技术,这就使得布匹价格大幅度下降,欧洲人更不会从欧洲运输布匹去美洲了,而是选择大明进口布匹卖去美洲,换取印第安人手里的黄金白银。

    郑家集团去不了美洲,但仅仅是走日本一条航线,就已经让郑家赚得钵满盆满了。日本缺少粮食,缺少铁矿,缺少其他资源,可是日本不缺黄金、白银和黄铜。

    卢象升又有些担心的问道:“若是加大纺织工场的规模,恐怕西北士绅也会放弃产粮,而改种棉花。那样本来就缺粮的西北就更缺了,朝廷不是更难以平定西北流贼?”

    “湖广熟天下足,湖广一地的粮食,就足以养活整个天下了。西北的情况是当地粮食产量不足,朝廷还要加派辽饷,他们没有了活路才造反的。而他们手里更缺少银子,自然不可能从湖广购买粮食。”李国栋回道。

第558章 筹划船场

    李国栋在江南留下了一堆赚钱利器,其实也是让江南士绅转型的利器,之后就离开江南,前往福建了。

    这次是直接从长江上乘坐郑家军的大福船,从崇明岛南面的水道出了长江口。

    崇明岛上,有明军水师驻扎。控制了崇明岛,对于从长江出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长江口正处于剧烈的造陆运动之中,若是没有崇明岛水师引导海船,出入长江口的船只不是触礁沉没,就是搁浅。这也是后来郑成功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没有提前占领崇明岛造成战败之后,损失惨重的严重后果。

    崇明岛是长江门户,大明朝廷因为海禁,朝廷的造船技术基本上全废了,也没有朝廷的商船队进出,所有进出长江口的船队,都是士绅和海商的船队。说白了,按照明朝的规定,只有月港才是唯一对外开放贸易的港口,进出长江口的这些船事实上都是走私船。但驻守崇明岛的水师官兵根本就不会管走私船。

    郑家军船队出了长江口,一路向福建方向航行。

    说实话,农历六月份的时候是台风季节,李国栋乘坐海船出海,心里有几分担心,只怕遇上台风就完了。谢天谢地,他没有遇见台风。夏季的大海,只要没有台风就是风平浪静,航行十分平稳。不过李国栋打算回去的时候还是不要坐船了,在这个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万一归途遇见台风,那一切都玩完了。

    六百料的大福船在海面上航行了四天三夜,终于抵达郑芝龙的家南安安海镇。

    船队在码头上停靠下来,施福带着李国栋前往郑芝龙府邸。

    海面上,一座四里多长的跨海大桥横跨海湾,这就是著名的安平桥。郑芝龙的府邸,就在安平桥一边的安海镇上,这是一座四进的大院,建筑风格有着浓厚的闽南味,红砖红瓦,下半部分是白色石条,大门口两根粗大的雕狮大石柱,朱红色的大门外,站着两名明军士卒。

    “新晋武威伯李国栋前来拜访主公。”施福对门口的卫兵说道。

    卫兵认得施福,连忙进去向郑芝龙禀报。

    只过了一小会儿,郑芝龙就亲自出门迎接,他见到李国栋,双手抱拳道:“原来是李兄弟啊!错了,现在应该叫伯爷了,欢迎欢迎!”

    李国栋回了礼,便跟着郑芝龙走进府内,施福也跟在他们后面。

    来到大厅,分主宾坐下。

    “伯爷再度拜访郑某,是有何事?”郑芝龙问道。

    “郑军门,李某想要在长江边建造造船场,建造战船。至于建造船场费用,李某不会少了郑军门的银子。”李国栋回道。

    “你造战船有何用?”郑芝龙不解的问。

    “自然是用来对付建奴,建奴早有吞并我华夏野心,今后建奴很可能会攻占了北方,直逼长江边!若是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建奴便无法渡过长江,不要说长江了,李某保证他们连长江边都到不了。”

    郑芝龙哈哈大笑:“郑某还以为,你打造水师是打算造反呢!”

    “皇帝陛下待我恩重如山,李某怎么可能造反?自然是为了朝廷分忧解难。倘若建奴真的入中原了,李某怎么说都要帮助朝廷,保住我大明半壁江山。这不仅仅是帮助大明,也是帮助天下汉人,以免我华夏第二次亡天下!”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虽然汉人丢失了北方,但还是保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所以没有算亡天下。北宋灭亡,南宋在南方坚持了一百五十多年,这一百五十多年之中,也没有算亡天下。但蒙古人攻灭了南宋,这就是汉人第一次亡天下了。若是没有李国栋,再过几年,满清入关,一直攻下了江南,灭了南明,那就是第二次亡天下。

    “原来如此!”郑芝龙点了点头,“伯爷之前也帮过郑某大忙,若是要造船,郑某自然愿意帮助!不过伯爷要的是长江战船,以郑某之见,应当多造三百料以下的桨帆战船。”

    李国栋问道:“郑军门是否懂得造红夷人那些夹板船?”

    郑芝龙点了点头:“自然懂得建造,只是郑某军中,自己也没有那些夹板船。说来惭愧,上次同红毛夷一战,因为郑某失误,所有的夹板船都被红毛夷给烧毁了。从此之后,郑某便不再建造泰西式样大船。”

    李国栋道:“李某军中便有从陆路走来的泰西传教士,听那些红夷说,在我大明境内外航行的夹板船,并非是夷人战舰,只不过是一些武装商船罢了。那些船看似威风,事实上皮薄馅大,若是遇上真正的战舰,就是被人打得满地找牙。所以说,李某认为,郑军门应当建造一批真正能出海作战的战舰。“

    “若是仿制红毛夷的战舰,恐怕需要耗费大量银子,还需要想多些日子方可完工。”郑芝龙叹了一口气。

    李国栋道:“无须那种皮薄馅大的武装商船,我们若要造,便是战舰,不需要太大的,大约有个六百料即可,船上安装二十到三十们红夷大炮。”

    说完,李国栋从袖子中取出了一张草图。

    其实李国栋构思的这种船,在真实历史上有个名字叫红单船,这种船进入了长江,就是巨无霸了。其实即便是在大明沿海,以这种船来对抗西方殖民者的武装商船,还是这种船更胜一筹。皮薄馅大的武装商船,其实并不经打。而李国栋这种构思的船,也不完全是红单船,毕竟红单船是商船改的,而李国栋的这种战舰,是真正的战舰,是一种内河和外海两用的战舰。

    郑芝龙看着李国栋呈上来的图纸,只见这种船和西方人的战舰有些像,不过只有一层火炮甲板,使用的船帆也是硬帆,但可以换上软帆,是一种软硬帆都能挂的两用战船。大的一种船的长度为十八丈,宽四丈,八百官料,折合后来四百多吨级;小的一种船长十五丈,宽三丈五尺,六百官料,折合后来的三百多吨级。

    李国栋除了要建造十多艘这种中西合璧式的内河战舰之外,还要建造一批蜈蚣快船,也就是桨帆快船。那些桨帆快船吨位较小,只有两百料左右,配备火炮十多门。虽然比不上西方人的武装商船,但是在长江上,已经是可以天下无敌了。

    郑芝龙道:“既然是伯爷要造船,郑某自然是会鼎力相助。而且伯爷设计的这种战船,对郑某自己也有用。只要使用来自南洋的铁力木建造,即可刀枪不入,可轻松对付红毛夷的夹板战船。”

    “郑军门愿意为李某打造船场,李某感激不尽!”李国栋站起来,向郑芝龙拱了拱手道谢。

    按照李国栋的要求,内置式单层炮甲板的正式战舰大约要建造十六艘,所用的材料都是让郑芝龙从南洋购买铁力木和橡木来建造。另外还要建造六十艘蜈蚣快船,两百多艘能够进入运河的小型炮船,五百多艘小型战船和几千条舢板。除了正式战舰之外,其余的战船所用的木料都是普通的杉木。

    由于建造数量众多,除了十六艘正式战舰是由郑芝龙在福建建造之外,其余的战船都是由郑芝龙帮李国栋在长江边上建造船场,在李国栋自己的船场建造。

第559章 大旱灾(上)

    十六艘大型战舰,无论是十八丈长的大船还是十五丈长的略小一号的战舰,主甲板下都有两层舱室,事实上属于广船和西洋船的结合,吨位和大福船差不多,但是吃水比大福船浅,不过抗浪性一点不比大福船差。这种船出了外洋,虽然摇晃厉害,却又如不倒翁一样,摇晃得再厉害也不容易颠覆。

    大一号的大型战舰,可以安装三十二门十八磅红夷大炮;小一号的大型战舰,可以安装二十八门十二磅红夷大炮。这种船的火力,在长江上就是无敌的。

    六十艘蜈蚣快船,大小都是两百官料左右,船长八丈,宽一丈,火炮安装在主甲板上面,船头船尾各有一门六磅炮,船两舷各有四门三磅炮。主甲板下只有一层船舱,内设桨手舱,共有三十二名桨手划船,可桨帆并用,航速可达十节以上。

    运河小型炮舰,大小为一百五十官料,船长六丈,宽一丈五尺,中部安装有一门三十二磅臼炮,头尾各有一门三百斤佛郎机,两舷还各有四门百斤佛郎机,这种船主要是在水面狭窄的运河作战的,因为运河宽度不如长江,所以运河小型炮舰的作战目标是岸上目标,主要用来攻击对手的岸上部队,以免水师遭到来自陆上的攻击。

    至于五百艘小型战船,是既可以进入运河作战,也能在长江,甚至外海作战的小型战船,这种船的大约一百官料,折合排水量五十吨左右,头尾各有一门三磅炮,航速快,灵活,配合大型战船作战,能保护大船不受对方火攻船攻击。

    几千条舢板是不带火炮的小型桨船,用来近距离作战,运输士兵渡江等用。

    郑芝龙答应帮李国栋修建船场,船场的位置就在太仓江边,那里是钱谦益的地盘,以建造海商船队的名义建造一座船场,能够得到东林党的保护,也不会有人弹劾李国栋,给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确定了位置,得到了郑芝龙的同意之后,李国栋给了郑芝龙十万两银子的会票当成订金。在安海镇就过了一个晚上,次日一早便立刻南安,返回北方去了。回去走的是陆路,通过仙霞关,进入浙江境内,再坐船去杭州,然后从杭州坐船回到淮安。

    李国栋又一次回到斗湖城寨,见到了王全,把自己南下江南,又去福建办理的事情对王全说了一遍。

    “请大哥放心,帮卢督师和钱先生兴建农场的事情,还有建造船场的事情,都包在小弟身上了!”王全排着胸脯打了保票。毕竟造船的事情对他来讲可是最重要的事情,目前王全的水师,只有几条渔船和小舢板,连运河上的运输船都没有,运输货物都要租别人的船。有了自己的船队之后,挂上武威伯的灯笼,一样可以免税。

    李国栋道:“兄弟你先跑一趟江南,去见一下卢督师和钱先生,把第一件事先确定下来。等到秋收过后,江南就得开工了,这一切都拜托兄弟你了!我得回北方了,估计杨阁老很快就要出师剿贼了,他必然会点我的名,不去不行,若是拒绝了那就是抗旨。”

    “请大哥放心,您交代小弟的事情肯定不会耽搁了。”

    李国栋回到了襄陵城寨,途径山东,山东的一些无主之地已经落入李国栋手中,收编的一部分流民被安排到无主之地上。因为去年清军入寇劫掠,那些无主之地都还没有人耕种,现在种植农作物已经太晚了,种植冬小麦为时还早。

    收编的流民们被编成了军户,正在荒废的农田里卖力干活。虽然还未到冬小麦的种植季节,但是这些土地需要翻耕,把土翻松了,等到秋收季节过去之后,就能种下冬小麦的种子。

    粮食还没有开始生产,更不要说收成了,这些新编军户的吃住,都是由李国栋提供。提供的粮食都是番薯、玉米之类的粗粮。吃得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至少不会让他们饿死。

    而那些山东当地的百姓,今年的生活也不好过,一场大规模的旱灾又席卷大明北方各地,从去年清军入寇之前,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各地就没有一场降水,冬天没有下过一场雪,春天也没有降过一场雨,现在已经入秋了,土地干裂,河流干枯,粮价高涨,山东老百姓们把树皮、草根都吃光了,都开始吃观音土了。

    所以说,李国栋和王全收留的那些流民,他们的生活比起当地老百姓来,明显要好得多了。

    刘老根原本是陕西的一名农民,五年前被流贼大军所裹挟,成了流民中的一员。今年已经三十八岁的他,本来在陕西老家就娶不起媳妇。因为陕西大灾,家里父母、弟弟和妹妹都饿死了,饿死后连尸体都被人吃光了。刘老根被裹挟入流民大军之后,身为一名炮灰兵的他,李自成当然不可能给他娶媳妇。

    后来李自成的流贼大军遇上孙传庭,被打得大败,身为被裹挟流民的刘老根,也被孙传庭俘虏了。

    孙传庭从俘虏的流民之中挑选出一部分人编入他的秦军,秦军其实也是半军半民的新式军户,但是年近四十的刘老根,却被秦军淘汰了,孙传庭看不上已经算是半老头子的刘老根,于是把他遣送回家。

    可是刘老根回家能干嘛?陕西已经多年没有降雨了,连地都没办法种,就算勉强种了地,还要面临高额的税收。于是刘老根就干脆和几名伙伴去了襄陵,投奔了武威伯的晋阳军。

    晋阳军自然也不会用一个半老头子来当兵,但是韩(大山)将军还是给了刘老根一个新编军户的名额,让他跟着一批新编入军户的流民去山东开垦荒地,条件还是挺优厚的:每一名军户,分到三十亩地,每年收成,上缴军户所三成,剩下的都归自己。而且武威伯的军户所,没有朝廷的苛捐杂税,相比起来轻松多了,武威伯还给他们提供农具、耕牛,提供修建水渠和挖井的工具、材料,并预先提供给每一名军户一年的口粮。

    刘老根来到山东,军户所给他发下了三十亩地。

    现在还未到冬小麦的种植季节,刘老根同别的军户们一起,去挖掘水井,修筑水渠。忙碌了一天,回家用粗粮熬点粥,这就过了一天。虽然劳动强度不低,可是至少不用去啃草根树皮,不用去吃观音土,更不用担心饿死啊。

    这一天,刘老根下工回来,却见军户所军堡大门外面,挤满了前来乞讨的灾民,他们多半只要一口饭吃。

    有些好心的军户拿出了一点粮食给他们,可是没有人拿出更多的粮食,他们自己也要吃饭。

    “各位军爷,行行好吧,草民一家都快饿死了,十二岁的小姑娘,还望军爷收走,只要给草民一袋粮食就好了。”突然刘老根听到有人叫唤卖女儿的声音。

    他连忙走上前去,只见一对中年夫妇,领着一名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小孩子,看不出是男是女,正在吆喝着叫卖,就好像叫卖牲口一般。

    小孩子看起来脏兮兮的,十分瘦弱,不过那对眼睛还是挺亮的。

    刘老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老子活了快四十了,还没碰过女人呢!这个小姑娘,不如买下当媳妇了!

第560章 大旱灾(中)

    刘老根用了一带五斗的玉米粉,换回了一名十二岁的小姑娘。可是他不知道,他给的这个价格其实是太高了。这个年景,一个小姑娘也就只能换回两个杂面馍馍!因为两个杂面馍馍,可以让一家大小活下去了!

    这年头,真的是人命贱如狗。

    年近四十的刘老根喜得媳妇,自然是高兴得得意忘形。那个脏兮兮的小孩子洗干净了,居然是一位长得挺清秀的小姑娘,虽然不算漂亮,但还是挺耐看的。虽说瘦弱,但骨架比较粗大,养上一段时间,绝对是一名身强力壮,能够干农活,又能生养的好女人。

    但刘老根很快就发现问题来了:他送出了五斗粮食,那是他两个月的口粮啊!少了两个月的口粮,其实他一个人的话,支撑到明年粮食收成还是可以的,可是问题是,现在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巴了,这要怎么支撑到明年粮食收成?

    再把媳妇卖掉吧,刘老根又舍不得,那么好的一个小媳妇,要卖还买不上价格,就这样卖掉,多亏本啊。

    无奈之下,刘老根只好厚着脸皮去找百户借粮食。

    百户的家和他们这些军户从外表上看,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都是用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建造的,外墙是青灰色的,看起来十分坚固,房子大小也都一样,一排的两层楼,每一户军户住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没有专门的厨房,各家各户都在走廊上烧饭。就连百户,居住的也是这样的房子,只不过百户家里人比较多,所以分到了两套一室一厅的,给打通了,变成三室一厅的房子。

    “刘老根啊,其实我和你们一样,也是陕西流民出身的,伯爷发给我们的口粮和你们一样,我们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借给你啊。不过你年龄那么大了,娶个媳妇是好事,还是让兄弟们一起凑一凑,就熬过去了。”百户回道,随后,百户给刘老根提供了一升粮食。

    告别了百户,离开了百户的家,刘老根准备回去向弟兄们凑一凑,先把这一关给过了,明年估计就好过了。

    这座新的百户所军堡,造得还是挺不错的,外围是一圈看起来就很坚固的城墙,四个角上四座棱堡,城墙外面还挖掘了一圈壕沟。空心棱堡内可以驻扎火铳手,易守难攻。

    百户所内,有食堂,操场,公共浴室、零售店。若是自己懒得做饭,要在食堂吃饭,必须上交口粮,换到一张张被称之为饭票的小纸片,吃饭的时候上交小纸片,就能坐在食堂里面吃饭了。饭票还有个用途,可以在零售店里面买到东西,譬如说买烟买酒之类的,食盐不需要自己买,军户所会发下去。

    城堡内还有一座戏台,前段时间,就有文艺队来演出过了,演出的时候,不仅是军户们饶有兴趣的看戏,就连附近的百姓也纷纷涌来。几部戏都十分精彩,令人看完之后感慨万分。

    如此壮观的军堡,从施工到完工的时间,居然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就说明了那种新式建筑材料的厉害之处。

    就在刘老根思索着要如何其他兄弟们借粮食的时候,却听到外面一声长喝声:“伯爷到!”

    刘老根连忙跑到门口,站在那一动不动,等待伯爷到来。听到长喝声,军户所中所有军户纷纷冲出家门,身上穿着红色的鸳鸯战袄,站在门口,排着整齐的队形迎接。

    头戴银色白缨凤翅盔,身穿银色明光铠,披着白色披风,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手持白缨马槊的李国栋带着十多名骑着黑色战马,身着黑盔黑甲,披着红色披风的夜不收向城堡走来。

    “卑职见过伯爷!”身穿山文甲,头戴六瓣尖顶红缨铁盔的百户带着几名头戴尖顶红缨宽檐铁盔,身披棉甲的总旗小旗,以及一群头戴淡黄红缨笠帽,身穿红色鸳鸯战袄,套着红色皮罩甲的军户们走出城堡迎接。

    李国栋进入军堡大门内,环视了一圈新军户们。

    军户制度到了明末,变成了落后的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但是无论是卢象升,还是孙传庭,到现在的李国栋,又恢复了一定的军户制度,因为要安置无家可归的流民,军户制度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是这种制度一旦安定下来,很快就会溃烂,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反正是临时过渡而已,等平定天下,李国栋就会采取募兵制度。

    李国栋环视一圈,发现有一名看起来比较年长的军户,既没带帽子,也没有披罩甲,只穿了一套鸳鸯战袄就出来迎接了。于是他手中的马鞭往那名军户身上一指:“这位老兄弟,为何衣冠不整就来迎接本伯?”

    这名军户正是刘老根,他见伯爷的马鞭指着自己,连忙跪地道:“回伯爷,卑职方才张罗着向弟兄们借点粮食,就听说伯爷来了,来不及回家更换,故未批铠甲,没戴帽子。还望伯爷恕罪。”

    李国栋哈哈大笑:“本来李某来此地,只是路过罢了,又不要求弟兄们都要穿戴整齐迎接。这位老兄弟,你说你要借粮食,可是堡内长官克扣了你们的粮食否?”

    “没有没有!”刘老根连连磕头,“伯爷,只是卑职新娶了个媳妇,家中原本分配的口粮就不够了,所以找百户长官借点,还是不够,只好去找弟兄们再借点粮食了。”

    李国栋哈哈大笑:“新娶了媳妇那可是好事啊!粮食不足,都是李某考虑不周!”

    “伯爷恕罪!”百户连忙跪下磕头,“都是卑职不好,卑职应当想方设法帮新娶了媳妇的弟兄解决粮食问题。”

    李国栋道:“你们快起来吧!说起来还是李某考虑不周了!以后这样吧,有哪个单身的弟兄若是新娶了媳妇,各军堡百户便把新娶媳妇的弟兄名字报上来,李某给多发粮食下去。”

    谁知道这时候一名小旗却站了出来,单膝跪地对李国栋一拱手道:“伯爷,卑职有情况禀报!”

    “说吧!”

    小旗说道:“伯爷,这刘老根可是老牛吃嫩草,他的新媳妇,是用伯爷您分配给他的一袋口粮买回来的。”

    李国栋转头看着刘老根:“这位老兄弟,可有此事?”

    “伯爷饶命啊!”刘老根连连磕头,“卑职知道错了!卑职这就把小姑娘送回家。”

    李国栋感叹了一声:“这位兄弟,你没有错!你用自己的口粮买了媳妇,不仅是救活了你媳妇,也救活了他们一家性命!李某乘船从东昌上岸,一路过来,可谓是赤地千里啊!去年底到今年初,建奴才离开,又来了旱灾,蝗灾!齐鲁大地的老百姓可是快活不下去了!各位,你们可知道,你们原本也是老百姓!你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从陕西来的,你们为何被贼寇裹挟?就是因为陕西遭灾!现在,几年前陕西的大灾又降落到齐鲁百姓身上,李某看在眼里,心疼百姓啊!”

    “伯爷仁心宅厚,心怀百姓,令我等汗颜!”百户连忙行礼道。

    李国栋又道:“你们若是还有余粮,先拿出来造粥棚,救助当地百姓。李某会派人再送粮食来,大家齐心协力,救助百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364/ 第一时间欣赏逆天铁骑最新章节! 作者:铁血坦克兵所写的《逆天铁骑》为转载作品,逆天铁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逆天铁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逆天铁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逆天铁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逆天铁骑介绍:
现代工兵李光辉穿越到明末塞外一位名叫李老二的马贼身上,大厦将倾,不愿见到亡天下的李老二改名为李国栋,国之栋梁,先是袭击晋商商队,又受卢象升招安,打造一支无敌强军,力挽狂澜,拯救天下逆天铁骑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逆天铁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逆天铁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