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航空崛起TXT下载航空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航空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霞飞红绡     航空崛起txt下载     航空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五十一章 一飞院的舰载机设计方案

    轰20战略轰炸机详细设计评审通过之后,林鹏稍微松了口气,不过接下来的原型机制造同样不能放松,因为原型机制造当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他这个总师就是要带领这个团队解决那些问题,让轰20战略轰炸机顺利生产出来。

    一飞院现在迎来了大发展,林鹏此前提出来的建议,对舰载机技术进行预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现在一飞院领导班子决定先搞一个设计方案出来,说不准什么时候,下一代舰载机就有可能招标了。

    设计方案也不是随便画几张设计图就可以的,需要从很多个方案里面优选出来,而这些设计方案,一般都要经过风洞的试验,所以工作还是很多的。

    今天,由一飞院副院长唐总师主持的下一代舰载机设计方案讨论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

    每一名年轻的设计师都是跃跃欲试的,谁不想成为中国下一代舰载机的设计师呢?如果能够为海军航母设计一款出色的舰载战斗机,那必定是要在航空史册上留名的。

    今天有不少的设计师,都准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希望自己提出来的方案能够得到采纳,李铁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了。

    现在李铁当了上运十五大型运输机的总师助理,接下来他就想更进一步,当上型号副总师了,而这个型号如果是下一代舰载机的话,那就厉害了。

    讨论会一开始,唐总师分析了目前中国航母发展路线和歼十五舰载机的技术性能和近况,在今年年底歼十五舰载战斗机就将进行首次着舰试验了。

    但是谁都知道,歼十五毕竟是三代机,它无法与f35这样的四代机进行对抗,面对f35隐身舰载战斗机,歼十五舰载战斗机基本上没有机会,哪怕是数架对抗一架,希望也很渺茫。

    而未来中国海军舰载战斗机要面对的,几乎都是f35战斗机,除了舰载型的还有陆基型的,所以歼十五顶多就是一个过渡机型,生产数量不会太多,主要还是用来培养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对中国来说,越早启动下一代舰载战斗机项目越好,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浪费资金和资源,生产过多的歼十五,同时也能够更早的让下一代舰载战斗机服役。

    唐总师讲完,让大家发言的时候,李铁就第一个站起来了。

    唐总师微微一笑道:“李铁同志,你上来讲吧!”

    李铁点了点头,自信地走到台上,然后把他精心准备的ppt打开了。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款与众不同的隐身舰载战斗机,从正面看起来与歼轰八确实比较相似,但是从侧面和上面看,就大不相同了,这个设计非常独特,因为它竟然采用了前掠翼的设计!

    要知道前掠翼战斗机在航空史上并不是没有过,但是前掠翼布局有非常致命的缺陷,所以大名鼎鼎的苏47金雕也仅仅是一架技术验证机而已,并没有量产。

    舰载战斗机采用前掠翼布局的,还真是没有听说过。

    当然,这只是内部的设计方案讨论会,所以脑洞大开也没有什么不行的。

    李铁激动地道:“各位领导,同事们好,这是我花了很长时间,设计的下一代舰载战斗机方案。可能大家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会设计前掠翼,下面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说着李铁又翻了一页ppt画面,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就是苏47金雕战斗机的结构图。

    李铁沉声道:“我们都知道苏47金雕战斗机,是苏霍伊设计局最具代表性的一款飞机,它刚刚出来就震惊世界,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与众不同的采用了前掠翼气动设计。虽然说前掠翼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并没有发展起来,原因在于前掠翼翼尖承受巨大的空气扭力,超出材料强度极限,会扭断机翼。”

    “但那都是过去受到材料和结构设计的限制,才会产生的问题。现在我们完全具备设计制造一副坚固的不会折断的前掠翼的条件。其实我个人认为,苏47金雕战斗机之所以并没有服役,最大的原因还是毛子的经济不行,导致苏47前掠翼战斗机没有投入量产。甚至我感觉现在的t50战斗机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它很有可能因为经济原因,不会投入量产,或者说产量非常小!”

    “但是对我们中国来说,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大胆的采用苏47的前掠翼气动布局,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舰载战斗机,采用前掠翼布局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是升力比后掠翼大,这样它就可以缩短起飞滑跑距离,在航母上短距起飞完全没有问题。”李铁越说越是激动,他非常渴望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认同。

    林鹏虽然觉得这个设计恐怕不会被采用,但还是给了老铁鼓励的眼神。

    李铁就更有劲了:“第二个好外就是前掠翼战斗机的挂载重量可以更大,机动性比常规布局更好,这对舰载战斗机来说是很重要的。苏47金雕战斗机就能够以45度或更大的迎角进行战斗。”

    “我设计的这个前掠翼舰载战斗机方案,以歼轰八为基础,隐身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发动机采用两台涡扇十五大推力矢量发动机,单台最大加力推力达到十八吨以上,这比苏47的发动机性能好多了,所以动力方面根本不用担心!”李铁翻开设计图道。

    “设计方案机长23.5米,翼展17.2米,机翼面积70平方米,空重20吨,最大起飞重量40吨,最大载弹量8吨,最大航程400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2.2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1.5马赫,最高升限20000米……”李铁把设计参数都拿出来了。

    只是李铁刚刚讲完,就有一个年轻的设计师站起来道:“李工,我觉得你这个设计不太靠谱,首先不说前掠翼行不行吧,就舰载战斗机来说,它的体积不能太大,否则航母上放不了几架,你这个方案,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是陆基战斗机倒是没有大的问题,可舰载机嘛,还是要中型的比较好!”

第七百五十二章 舰载机是中型的好还是重型好

    李铁也愣住了,没想到其他的年轻设计师,也有很强的表现欲呢!直接就站出来反驳他了。

    李铁也不客气,当场就道:“中型机?战斗力根本不行,看看米格29就知道了,现在m国的f35舰载战斗机,其实已经不属于中型机,而是重型机了。所以我们面对的是重型舰载战斗机,难道拿中型机去对抗吗?”

    其实关于舰载机的中型和重型之争,由来已久了,支持者都有自己的理由。

    比如说中型机的支持者,就认为中型机可以在航母上装得更多,出动架次更多,打击能力更强,作战效能更好。

    重型机的支持者,则认为重型机在性能,载荷和作战半径上有巨大的优势,特别是作战半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航母编队就是要靠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来保证安全性,舰载机作战半径越大,就意味着防御半径越大,航母编队越安全。

    唐总师笑道:“好了,你们两个也不要争了,小宋你可以上去,把你的方案拿出来,大家比较一下就心里有数了!”

    这个小宋同样也是非常自信的走到台上,与李铁擦肩而过的时候还哼了一声,看来这小宋是非常不屑李铁的,因为李铁都三十二了,才不过混个型号总师助理,还是靠着林鹏推荐。

    而他只有二十八岁,就已经是型号总师助理了。

    小宋走到台上,同样也是把精心准备的ppt放出来了。

    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又是一架与众不同的舰载机设计图。

    只见这一架舰载战斗机,采用的是类似歼二零的鸭式布局,但是它的尺寸却明显要小得多,根据图上标注的尺寸,这架鸭式布局舰载战斗机长度只有十六米,足足比李铁的方案短了七点五米,翼展只有十二点五米,也要小得多。

    怎么说呢,这个方案有点像是法国阵风战斗机的隐身版。

    事实上这个小宋,是一个达索忠实粉丝,他喜欢法国达索公司的设计,更喜欢达索这个伟大的飞机设计师。

    好看的战斗机性能一定会不错,这句名言就是达索说的,达索公司设计的战斗机,也一直非常有名,比如说幻影系列,还有现在的阵风战斗机,都是非常优秀的。

    阵风m更是法国航母标配的舰载战斗机,性能不俗,当然隐身性能就没有了,毕竟它是三代半战斗机。

    小宋得意地道:“各位领导同事,这就是我设计的暴风舰载战斗机,大家是不是觉得它有点像阵风?没错,我就是以阵风为蓝本来设计的,阵风m舰载战斗机是一款很优秀的舰载战斗机,可惜它不是隐身战斗机,所以我现在把它改成了一款隐身战斗机,我认为它非常适合我们海军航母。因为它的体积比较适中,机动性超强,在我们的航母上可以装更多,作战效能将会比重型机高出百分之二十以上。”

    “暴风舰载战斗机,机长16米,翼展12.5米,机高4.7米,空重13.5吨,最大起飞重量26吨,最大内油5.5吨,最大挂载重量8吨,最大平飞速度2.2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1.3马赫,最大升限18000米,起飞滑跑距离最短为350米,内置弹仓挂载重量2吨,采用两台先进中推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加力推力11吨,配合自适应dsi进气道,可以轻松实现超音速巡航……”

    等小宋讲完后,他才发现,大家似乎并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特别是李铁更是朝他投来鄙视的眼神。

    的确这就是把阵风m进行了隐身化的修改,换上了更先进的中推涡扇发动机,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和隐身而已。

    一飞院要真是搞这么一个舰载战斗机怕是要让人笑话吧?毕竟阵风m是法国人的东西,一飞院就算是要做鸭式布局舰载机,也不能做这么像,歼十双发它不香吗?怎么说也是中国的。

    小宋有点心灰意冷地走下台。

    唐总师道:“小宋,你的方案虽然有借鉴,但是也有自己的东西,继续加油。下面谁来讲一讲自己的方案?”

    马上有一位三十来岁的设计师站起来道:“唐副院长,我来说一下我的方案吧!”

    唐总师笑道:“好,希望你的方案能让大家眼前一亮!”

    这名设计师走到台上,还是把ppt给打开了,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舰载战斗机设计图,的确有点与众不同,因为它采用了一台大推力的可转弯的发动机,怎么说呢,这个设计就有点类似于f35b那种升力风扇加尾喷口下转的设计。

    “各位领导同事,我设计的这个方案名叫凌龙,采用一台涡扇十五增大推力型,发动机尾喷口可以向下转,配合机身中间的升力风扇,可以实现垂直降落和起飞,也许有人说它很像f35b,没错,我们就是需要一款能够垂直起降的舰载战斗机!”看起来这名年轻设计师还是很有信心的。

    “我想我们的航母发展,要循序渐进,下一艘肯定还是类似现在这一艘的样子,那么我们有了垂直起降型的凌龙,就可以在任何一艘航母上进行起降,同时还可在未来的两栖攻击舰上起降!凌龙要比f35b更大一些,它的机长17.5米,机高4.9米,翼展12米,空重15吨,最大起飞重量30吨,内油8吨,最大挂载重量8吨,除了可以垂直起降外,也可以短距起飞。”

    ……

    年轻的设计师们,都踊跃地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各种设计都有,这让唐总师、林鹏等人都是大开眼界,年轻人的想象力真是丰富,不过他们确实有非常好的创新精神。

    最后,唐总师进行总结发言:“今天,咱们一共有十位同志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我认为其中有几位同志的方案还是很不错的,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些方案变成风洞试验模型,进行风洞测试,通过风洞测试选出气动设计比较好的方案,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讨论会开得非常成功,林鹏并没有展示方案,毕竟他现在已经是重点型号总师了,不需要跟年轻人们争表现。

    散会之后,李铁就到了林鹏的办公室,一脸激动地道:“大鹏,哦不,林总,你觉得我的方案怎么样?有希望吗?”

第七百五十三章 隐身舰载机不简单

    林鹏笑道:“老铁,你想听真话,还是好听的话?”

    李铁黯然道:“是不是没希望?”

    林鹏正色道:“恐怕海军很难接受前掠翼的设计,而且飞机的尺寸确实太大了,上边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李铁道:“那你觉得谁的方案会有可能被选上?”

    林鹏笑道:“可能一个都选不上,但是呢有可能会用到一部分好的设计,所以你也完全不用气馁,大家都是一样的结果。说实话,咱们一飞院竞争隐身舰载战斗机,我心里面没有底!”

    李铁道:“这倒也是咱们就没搞过舰载战斗机,不过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咱们的舰载战斗机,必须要超过f35战斗机吧,否则就真的没有必要搞!”

    林鹏笑道:“那是肯定的,不过隐身舰载战斗机并不简单,无论是气动设计还是机身结构和材料,都比陆基战斗机有更高的要求。好了,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咱们的下一代舰载战斗机竞标也没有那么快!”

    今天是运三零战略运输机开展防冰试飞科目的一天,叶子这一次有幸加入了防冰试飞,由于防冰试飞必须要飞到积冰区,而在这个月份,只有青藏高原地区积冰频率最高,覆盖范围最广,所以这架运三零战略运输机将要飞赴高原,进行防冰试飞,这对运三零战略运输机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林鹏知道今天叶子要试飞防冰高风险科目,也是有一点点紧张的。

    大型运输机容易结冰的部位,包括机翼前缘缝翼上下表面,发动机进气唇口部位,风挡玻璃表面,水平尾翼以及垂直尾翼等。

    运三零战略运输机设计了非常完善的防冰系统,比如说机翼前缘就有上下表面完全蒸发型的防冰系统设计,而发动机短舱,也有加热装置,它们都是利用发动机高压级引热气来防冰。

    这次试飞非常关键,所以相关的准备工作也做了很久,包括在相应的部分加装摄像头,对结冰和除冰的情况进行监控。

    叶子和机组试飞员们,一起踏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了运三零战略运输机面前,在试飞前,试飞中心领导再一次的叮嘱他们一定要小心谨慎,防冰试飞风险可不小,一旦发生意外就有可能坠机。

    中航试飞中心机场上,一架体形巨大的运输机腾空而起,朝着西南方向飞去。

    军迷们发现这一情况,都纷纷的热议起来,今天运三零战略运输机好像要飞很远,进行某种测试。

    从试飞中心,到试飞测试目标区域,足有两千公里的航程,所以这一次运三零战略运输机也是带足了燃油,这是一次远航,来回就是四千公里了,再加上试飞科目中间飞的距离,至少是四千五百公里。

    军迷们的耐心也是很足,有些天天蹲守在场外,就是为了分析哪一款新机试飞进度如何,今天运三零战略运输机很特别,从起飞到返回,差不多过了六个小时!

    一此军迷也是从上午守到了下午,终于,他们看到了运三零战略运输机顺利的返航,在跑道上降落!

    有眼尖的军迷,用望远镜看到了地勤人员和测试人员,跑到运三零战略运输机的机翼下,开始检测!

    不要小看军迷的专业性,他们竟然很快就发现了,这架运三零战略运输机,是进行了一次防冰系统试飞!

    而且这次试飞,肯定是飞到了高原,因为在别的空域,这个季节是不具备积冰条件的。

    一般来说,进行防冰试飞,表明这款飞机的试飞工作已经进行了大半,大部分的测试都顺利通过了,才会进行防冰试飞。

    也就是说,运三零战略运输机离着完成全部试飞科目,并不遥远了,军迷们都激动惨了,有些军迷在论坛上都发布了猜测的帖子。

    很快这些帖子就火了起来。

    运三零战略运输机的试飞进度,超乎想象的快。当然要真正的完成全部的试飞科目,并没有那么简单,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才可以。

    就在运三零战略运输机,进行密集试飞的时候,一飞院的运十五大型双发涡扇运输机,已经开始在进行详细设计了。

    李铁作为运十五型号总师助理,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了。

    宋雨晴再一次的来到了林鹏的老家,荣富市。

    这一次她来荣富,是参加大鹏荣富汽车有限公司第一批新车下线仪式的!经过大鹏荣富汽车有限公司两千多名员工的努力,第一批量产的lp6紧凑型suv终于顺利下线了。

    这批lp6紧凑型suv也是荣富市制造出来的第一款车型!在此之前荣富还没有生产过乘用车,只是装配过一些公交车。

    所以荣富市的领导们,也是相当的重视这一次的新车下线仪式,主要领导都要来参加新车下线仪式,并且还邀请了众多的媒体前来报道。

    此时的大鹏荣富汽车有限公司,已经初步走上了正轨,这对于大鹏汽车产能紧张的缓解,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新车下线仪式完成后,这一批新车就要发往省内各地4s店了。

    车主们早就付了订金,等着提车都等上几个月,虽然说提车难,但是大鹏汽车生产的车真是没得说,外观内饰设计都是国际一流的,质量更是杠杠的,小毛病都很少。

    这一切都得益于大鹏汽车良好的技术底蕴,以及一套严格的品控管理体系,大鹏汽车对供应商的要求是业界最为严格的,达不到质量要求,都是退货并且连续几次这样,就会被剔除出大鹏汽车供应商目录。

    这在其他车企是很少见的,正因为如此大鹏汽车的质量,可以说比绝大部分的合资品牌还要好!

    外观好看,质量又过硬,这样大鹏汽车热销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虽然说产能很紧张,但是宋雨晴并没有放松对质量的管理,特别是大鹏荣富汽车有限公司,更是不能疏忽,因为一旦发生质量门事件,对整个大鹏汽车品牌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就算是那些有着信仰车标的合资品牌,有时候也要为质量门付出很大的代价!

第七百五十四章 荣富造SUV下线

    荣富及省里的领导们,一起来到了大鹏荣富汽车有限公司,出席十点钟举行的首批新车下线仪式。

    宋雨晴等大鹏汽车的高管,也早早的来到了下线仪式现场,这一次荣富市如此重视,下线仪式也必须要搞得非常隆重。

    宋雨晴带着高管们,一起在总装线的仪式现场,迎接了领导们。

    宋雨晴高兴地道:“非常感谢领导们在百忙当中,抽出时间光临大鹏荣富汽车有限公司,参加我们的新车下线仪式!领导们请到贵宾席就坐吧!”

    为首的领导笑道:“宋总,你不用客气,大鹏荣富汽车有限公司是咱们荣富的支柱企业,这批新车不仅仅是你们大鹏汽车的产品,也是咱们荣富造的第一款suv,将来我们还希望靠着大鹏汽车发展我们的经济,特别是大鹏汽车这个生产基地,为我们荣富吸引了一大批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我要代表全荣富人民感谢你们呀!”

    领导们当然对大鹏汽车能够在荣富投资几十亿建这么一个年产二十万辆车的生产基地非常感激了,因为荣富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好,但是自从大鹏荣富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来了以后,特别是这个二十万辆整车生产基地落地以后,荣富的经济发展就开始加速了。

    招商引资越来越好,落户荣富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近百家!接着又是中航汽车二十万辆整车生产基地落户荣富,这让荣富一下子成为全省招商引资的排头兵,荣富的领导们也经常得到省里的表扬呢!

    两个整车生产基地,加上近百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可以解决上万人的就业,一年的税收已经猛增数亿!甚至将来增长数十亿的税收也不是问题。毕竟中航汽车和大鹏汽车这两个生产基地,一年的产值加起来就是几百个亿!

    还有近百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产值,加起来只怕是要近千亿了。

    所以这些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几乎都来人了,作为主机厂的上游供应商,他们当然要靠着主机厂生存,新车下线这种大事,他们当然要派人来,而且还送上了贺礼的!

    这些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为首的代表,荣富华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华上前道:“宋总,恭喜!这一批lp6新车,也有我们生产的零部件,感谢大鹏汽车能够把订单给我们做!我们希望今后再加深合作!”

    宋雨晴笑道:“张总,我们大鹏汽车和你们上游供应商,其实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大家在一起造车,就是互惠互利,我们也希望与你们进一步加强合作,其实我认为汽车零部件也是很有潜力可挖的!”

    张华哈哈笑道:“宋总说得好!我们一定会把质量最好的产品交给你们,合作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我们要第一时间加强沟通,进一步做大我们荣富汽车产业集群!为荣富经济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这些供应商自然是非常愿意与大鹏汽车合作的,因为大鹏汽车的供应商,收到货款都是非常及时的,大鹏汽车从来不会拖欠货款,这一点是很多车企都无法相比的。

    要知道大鹏汽车不仅仅是上市公司大鹏航空科技的子公司,而且它旗下的车型销量都好到爆,各地的4s店甚至都要提前打款,以便更快的提到新车。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鹏汽车当然就不会去欠供应商的货款了!所以很多供应商都想与大鹏汽车进行合作呢!

    当然,也不是随便一家供应商都可以成为大鹏汽车的供应商,因为大鹏汽车对质量的控制非常严格,只要发现不合格的产品,立马就会给供应商退回去,没有情面可讲,而且还会对供应商进行罚款!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大鹏汽车的企业文化理念里面有这么一条,如果大鹏汽车像一些二三流车企那样,对零部件的质量控制不严,确实是可以省一些成本,但是带来的结果就是车的质量不好,投诉多,口碑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样一来大鹏汽车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销量!

    领导和嘉宾们很快都到了,下线仪式正式开始!

    首先是领导和嘉宾致辞,宋雨晴这个美女总裁也作了精彩的演讲,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现在荣富老百姓都知道大鹏汽车有一个美女总裁了!

    下线前彩,由宋雨晴,领导们和供应商代表张华一起完成,当数十台崭新的lp6紧凑型suv从生产线上驶出来的时候,全场都沸腾了!

    这些就是荣富造的新车!汽车,在老百姓眼里,曾经是非常高端的科技产品,特别是对于荣富这样一个老工业城市来说,能够在这里造出热销的suv,绝对是全城欢庆的事情。

    领导们更是高兴,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正绩啊!是可以给荣富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正绩!不说别的,光是上万就业岗位,以及未来数十亿的税收,就可以大书特书了!

    大鹏汽车荣富生产基地,未来还将生产全球第一款互联网suv!这更是让领导们兴奋不已,到时候荣富一定会成为一座风云城市!让全国都为之瞩目!

    下线仪式完成后,荣富大领导更是亲口对宋雨晴道:“宋总,我们荣富政府经过认真的研究决定,今后我们的公务用车,都会优先采购大鹏汽车集团生产的车型!虽然说采购数量可能不多,但这也算是我们荣富对你们大鹏汽车在荣富投资建设生产基地的一个支持吧!”

    宋雨晴连忙道:“感谢领导对我们大鹏汽车的支持!我们大鹏汽车一定会深入加强与你们的合作,我相信这个生产基地只是合作的开始,绝不是终点!”

    下线仪式完成后,领导们和嘉宾们,以及媒体记者,一起在大鹏汽车的领导们陪同下,参观了大鹏荣富汽车有限公司各个车间!

    大鹏汽车二十万辆整车生产基地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也是给领导嘉宾和媒体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即在当天,省内各大新闻媒体,以及汽车网络媒体都大量的报道了大鹏荣富汽车有限公司新车下线仪式的相关情况!

第七百五十五章 ARJ21-1000大支线客机设计收尾

    刚刚顺利通过了轰20战略轰炸机详细设计评审,林鹏担任副总师的arj21-1000大支线客机,也即将迎来详细设计评审了!不过林鹏只是挂了一个副总师的职位,所以相对来说他是很少去负责具备事务的。

    arj21-1000大支线客机,是重新定义干线与支线客机分界的一个重要机型,它名为大支线,自然就是要比一般的支线客机大了不少,最大载客量达到150人,几乎与波音737和空客320短程干线客机相当了。

    arj21-1000大支线客机,锁定的竞争对手也是波音737和空客320短程干线客机,在这个级别的市场,订单数量是最多的。

    再过两个月就要进行详细设计评审了,吴总师准备召集副总师们和主任设计师们,一起研究一下详细设计的最后收尾工作,并且布置迎接评审的工作。

    林鹏又一起坐飞机,从希安飞往中海,参加这次重要的会议。

    在飞机上,林鹏仔细想想,好像自己担任的型号职务确实比较多,可能一年下来,有五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赶往某处的路途上!

    不过林鹏也没办法,因为这些机型确实都是离不开他的,虽然说他参与度不算很高,但主要的设计几乎都是他和总师们共同确定的,有一些关键技术还需要他来解决。

    arj21-1000大支线客机,就是林鹏提出来的,并且由他确定的总体设计参数,一百五十座的大支线,这在航空史上还是首次出现这么大的支线客机,而这款支线客机也是打破空客波音在一百五十座级航空市场垄断的一款重要机型。

    历史的发展总是反反复复的,林鹏在飞机上也想到了航空史上,曾经有类似的大支线客机,不过它们都失败了。

    最让中国航空人难忘的,就是八十年代末,中德合作的mpc75支线客机。

    因为mpc75支线客机当中的200er的航程达到四千五百公里,正常客舱布局载客116人,采用二级分仓布局时为105座,高密度布局时高达135座。

    而基本型的载客量达到90人,与arj21-700相当,可以说在当时这款支线客机是非常有希望取得成功的。

    而这款支线客机,如果在当时能够造出来的话,或许能与波音737和空客a320形成三角鼎立之势也不一定。

    因为波音737客机载客量也就130到168,并没有比mpc75-200高多少,而且mpc75在那时候就有了很先进的设计理念,采用3+2布局,本来空间是足够3+3布局的,但为了提供比大型干线客机更为舒适的乘坐,这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只可惜当时中国选择了麦道公司,引进麦道82客机,而mpc75支线客机,由于采用的是桨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虽然燃油经济性比涡扇发动机更好,但是由于噪音太大,罗罗公司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也没有搞定。

    最后mpc75支线客机项目自然就流产了。

    中国选择麦道也没有成功,麦道82客机只组装了二十几架,花费了几十亿,最终由于麦道被收购,这个项目也破产了。

    麦道公司被波音收购之后,就很快停产,麦道客机也就不复存在。

    arj21-1000大支线客机,相对来说设计并不复杂,因为它就是在arj21-700型的基础上,加长了机身。

    虽然说起来是简单,但是设计工作还是非常多的,毕竟加长机身之后,气动方面的变化也很大,还有结构设计等,都要重新来过。

    arj21-700采用全经济舱布局的时候,共有十八排座位,每排5个,采用二加三布局,而到了arj21-1000大支线客机上面,同样也是每排5个座位不变,但是全经济舱时,座位就增加到了三十排,整个机身长度也因此加长了10米,机长增加到了43米。

    这时候的arj21-1000大支线客机,已经比波音737和空客a320都要长不少了!

    因此arj21-1000的体形就显得特别的修长,再加上它的机翼靠后,看起来就好像一只伸长了脖子的白天鹅!

    这与图160战略轰炸机的样子有一点相似,都是体态优美的设计。

    相较之下,波音737和空客a320看起来就有点粗短了,体态并不优美。

    当然外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内部,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采用了3+2的布局后,arj21系列支线客机的乘坐舒适性比波音737这样的3+3布局要好得多!

    空客波音,即将面临来自中国商飞的有力挑战!

    客舱舒适性,是决定一款客机销量的关键因素,不能单单去比客舱的宽度,而是要比单个座位的宽度和排距!

    因为这才是每一个乘客可以享受到的空间!

    空客的a320和波音的737经济舱的座椅宽度和排距,都比arj21系列要略小一些,所以说舒适性肯定是arj21-1000更好。

    加长了机身的arj21-1000大支线客机,最大起飞重量也是超过了六十吨,达到63吨,这已经与七十吨的波音相差无几了。

    航程方面,arj21-1000比波音737略短,但也达到了3900公里,毕竟它是定位于大支线客机,航程就不必要达到五六千公里那么远。

    因为在五六千公里这个航线上,将来会有c929宽体客机的缩短版本来占领市场。

    飞机载着林鹏的思绪,就一起到了中海!

    现在的中国商飞,已经成为了全球航空业的焦点,因为中国商飞推出的c929宽体客机,和arj21系列支线客机,都是对标空客波音最新同级机型的产品,收获的订单数量已经非常可观了!

    假以时日,成为世界第三大民航客机制造商,是必然的,就算波音和空客想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航空工业更是在几年间就迅猛的崛起了,有些领域甚至超过了m国这个航空强国。

    那些客机零部件供应商,自然不会错过赚钱的机会,他们不会听波音空客的话,而拒绝与中国商飞合作的。

    因为中国自己也在培养独立的民航客机零部件产业集群,哪怕他们不参与中国商飞的商业合作,中国自己也能搞定,只是时间要长一些罢了,到时候他们可别想分到一杯羹。

    来到中国商飞中海总部,林鹏的心情也是非常的激动!除了arj21-1000,其实c929宽体客机,才是最关键的!

第七百五十六章 长江一千涡扇发动机

    中国商飞公司,总部位于世博大道。

    此时在商飞总部的一间会议室内,arj21-1000大支线客机设计总结会正在进行当中。

    主持会议的是吴总师,林鹏等几位专业副总师,以及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共五十多人,参加这次会议。

    吴总师道:“同志们,再过两个月,咱们的arj21-1000大支线客机就要迎来专家评审了,在这最后的两个月,我们必须要全力以赴,把arj21-1000大支线客机详细设计工作进行一个圆满的收尾,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否则影响评审,对我们商飞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事情!”

    “大家都把各自负责的工作,简要说一下吧,首先从各专业副总师开始!”吴总师看向了几位专业副总师。

    首先是林鹏发言,要知道林鹏是负责总体设计的,基本上arj21-1000的很多参数都是他搞定。

    林鹏站起来道:“吴总师,各位同事,咱们的arj21-1000大支线客机,经过一年多的详细设计工作,马上就要收尾了!我简单说一下,在飞机的总体设计方面的一些情况。”

    “arj21-1000大支线客机,作为arj21系列当中最长的一款,同时它也是最大最重的一个型号,为了满足150人的最大载客量,arj21-1000相较于基本型增长了十二排座位,因此机身加长到了43米。”林鹏不用看资料,都把这些数据记得很清楚。

    顿了顿,林鹏道:“当然只是加长机身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要增加机翼面积,我们采用仿真模拟和风洞测试相结合的办法,优化了机翼的构型,机翼面积从基本型的八十平方米,增加到了一百零二平方米,当然客舱宽度和高度还是不变,分别为2.1米和3.18米。通道宽度仍然是0.49米,座椅宽度0.46米,全经济级排距为0.82米。”

    “货舱容积增加比较明显,从基本型的20.15立方米,增加到28.35立方米!满客航程增加到3900千米,最大起飞重量由四十吨,增加到六十三吨!由于重量的增加,采用原有的cf34系列涡扇发动机,推力严重不足。我们只能采用自主研制的长江一千a涡扇发动机,才能满足推力要求!”林鹏平静地道!

    动力专业副总师马明宇站起来道:“我来说一下,arj21-1000大支线客机的动力情况吧!刚才林副总师已经说过了,我们只能采用还在研制当中的长江一千a涡扇发动机,作为arj21-1000大支线客机的标配动力。目前长江一千a涡扇发动机,已经完成了长期试车考核,即将进入飞行试验平台测试阶段,预计一年内可以完成所有的测试,如果能够顺利通过生产定型,那么一年后我们就可以装上这款国产发动机。”

    顿了顿,马明宇道:“但是,采用新发动机来进行试飞的话,风险还是比较大,我在想我们可否先采用推力较小的cf34涡扇发动机进行首飞和初步试飞,后续再换上长江一千a发动机进行试飞,这样会比较稳妥一点!”

    林鹏道:“可是这样一来的话,动力明显不足,试飞同样也会有一些问题。”

    cf34-10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只有七吨多,两台加起来最大推力才十五吨,要想推动六十吨级的arj21-1000确实是小马拉大车了,就算首飞时,没有任务载荷,只装少量的燃油,勉强可以飞,但是试飞不是那么简单的,可以随便换发。

    因为这就涉及到发动机与飞行控制系统进行匹配,如果要用cf34发动机来试飞,恐怕飞控系统的改动不小。

    再有一个就是cf34涡扇发动机,个头要比长江一千a发动机小了不少,放在飞机上,全机的配平,焦点都会发生改变,这都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要知道cf34涡扇发动机,直径只有一点四四米,而长江一千a发动机直径达到了一点九五米,同时两款发动机长度也不一样,重量差得也比较多。

    cf34涡扇发动机单台重量为一千七百多公斤,而长江一千a涡扇子发动机单台重量达到了两千五百公斤,不过它的推力也是要比cf34大了不少,单台最大推力可达十二吨,整体推重比更高。

    毕竟arj21-1000大支线客机,更多的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它必须要满足高海拔地区的使用,因为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大气压力较小,氧气含量较低,所以发动机的推力损失会比较明显。

    吴总师道:“这样吧,cf34发动机只能作为备选方案,如果到时候长江一千a发动机未完成量产,或者是可靠性还有问题,那么我们再启动备选方案。当然相关的设计也要做出来。好了,咱们接着说!”

    结构副总师王亮站起来道:“我来说一下结构设计和强度方面的情况,经过我们专业小组详细的分析和计算,我们比较好的完成了这项工作。在arj21-1000大支线客机上,我们更多的应用了复合材料,通过计算和试验,结果显示全机重量比原来的传统材料和结构,减小了百分之五,这些复合材料可以与c929宽体共享。“

    “另外,我们还有一部分结构件,将采用3d打印技术来进行制造,无论是重量还是成本都能得到很好的降低!同时我们对于尾吊式发动机噪音对后舱的影响,也做了非常多的试验和优化设计,通过材料和结构上的优化,使得arj21-1000大支线客机的后舱段噪音,比arj21-700基本型又有所降低,乘坐舒适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王亮说着还是很自信的,这些工作确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但是他们做到了。

    在九十年代,尾吊式布局逐渐退出市场,原因之一就是尾吊式发动机,对客舱后部乘客的影响比较大,噪音会比翼吊式要大一些,当然只是对后部有影响。

    而现在arj21系列支线客机,通过材料和结构的优化,已经基本消除了这种不良影响,使得尾吊式布局的缺陷得到了弥补。

    这里面复合材料和特种隔音材料的应用,贡献是非常大的!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款客机的先进程度。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这只是一方面。

    其实尾吊式发动机,并不会比翼吊式差,而只是看设计师怎么去优化。在某些方面,尾吊式布局还有一定的优势。

第七百五十七章 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号

    接下来,其他专业副总师也分别发言,汇报了各自专业的情况。

    主任设计师和副主任设计师们,发言比较少,毕竟这么多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来说一通,那这个会只怕要开三天三夜了。

    即便这样,会议也开了整整一天。

    最后,吴总师作总结发言。

    吴总师意味深长地道:“同志们,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梳理了目前arj21-1000大支线客机详细设计的情况,接下来大家就要认真落实相关的工作,查漏补缺,争取一次通过详细设计评审!尽快转入原型机制造阶段,这样我们才能够抽出精兵强将来,着手准备咱们的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号的设计开发工作!”

    听到吴总师这句话,大家都是一阵的激动!

    什么?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意思是什么快就要开始设计了?

    说实话在座的设计师们,谁不希望能够进入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设计团队当中呢?

    毕竟arj21-1000大支线客机虽然是可以对标波音737和空客a320中短程干线客机的一种机型,但是跟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一比,那差距还是很大的。

    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最小载客量一百八十人左右,最大载客量达到二百三十人左右,是上接c929宽体客机标准型,下接arj21-1000大支线客机的一个机型。

    看到大家眼神里都露出了热切的期盼,吴总师呵呵笑道:“我知道大家都希望加入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的设计团队,不过咱们的arj21-1000大支线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没有拿到适航证,定型批产之前,只能抽调少部分人出来。不过呢,这一次我们将采用公平竞争的方式,大家都有机会!”

    掌声热烈地响了起来,大家都用力地鼓掌!现在中国商飞可以说是全面开花了,假以时日,必将成为能够与波音空客相当的大型民机制造集团。

    c929宽体客机先进程度自然不用说了,与波音787和空客a350处在同一水平上,但是波音787和a350就没有搞缩短型号,所以c929宽体客机,搞一个缩短型,二百座级,绝对是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的。

    因为宽体客机的舒适性,绝对是比窄体客机好得多,在二百座级市场上,波音和空客都是利用其中短程窄体干线客机加长型推向市场,比如说波音公司的波音737-900。

    这是一款为737ng系列飞机中机身最长的型号,波音公司为了与185座空中客车a321竞争,在波音737-800型的基础上机身加长2.6米,机身长达到42.1米。载客数量达到了180-215人。

    波音737-900客机,机身长度加到了42.1米,最大起飞重量也增加到了八十五吨多,最大航程达到将近五千公里,采用两台推力达到十三吨多的cfm56-7涡扇发动机。

    现在缩短型的c929宽体客机,就是要与波音737-900客机和空客a321进行竞争的机型,这一场比赛就好比是田忌赛马一样,中国商飞将用中对下,赢得胜利。

    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机身直径大小不变,内部空间尺寸可比波音737-900这样的窄体客机大多了,虽然说机体更大,但是重量却并不会比波音737-900高多少,因为c929宽体客机,采用的复合材料比例可比波音737-900高多了。

    由于技术进步,同样是载客二百人左右,波音737-900和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就比七十年代的波音707和运十客机,要轻得多了。

    要知道最大载客数219人的波音707客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一百五十吨,差不多是波音737-900的两倍了,最大载客数179人的运十客机,最大起飞重量也达到了一百一十吨,它们都是真正的大客机,而且是中远程干线客机,所以航程要比波音737-900大了近一倍,接近一万公里最大航程。

    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当然也是大客机了,它下接arj21-1000大支线客机,所以它的航程设计目标就是在五千公里到八千公里之间,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一百一十吨,基本上和运十客机差不多。

    但它是宽体客机,所以乘坐舒适性,是所有二百座级的窄体客机没法比的。

    而七八十年代的波音707和运十客机,由于是四发机型,再加上机体结构重量大,所以燃油经济性也是没法和现在的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相比的。

    现在的二百座级客机市场,又要多了一个猛将了,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一旦推出,就会抢走波音和空客在这个市场的份额。

    特别是在中国国内航线和亚洲地区航线上,恐怕会有更多的c929宽体客机出现,因为它的航程比波音737-900大,载客量也更多,舒适性更不用说了,二者不是一个级别。

    特别是中国老百姓,都是以大为美,在他们看来,坐飞机就要坐大飞机才更舒服更安全,所以c929宽体客机就非常有优势了。

    掌声持续了十几秒钟,吴总师等掌声小了些,接着道:“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设计的难度要比arj21-1000更大,所以大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c929宽体客机,基本型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二百多吨,要缩小一半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的确,加长要比缩短,似乎更容易一些。当然这也要看是什么机型,具体怎么加长和缩短。

    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要从六十米左右的长度,缩短到三十几米不到四十米,这其中气动设计都有很多改变,还有结构强度的优化,又要兼顾到机体重量的减轻,以保证燃油经济性。

    当然动力系统也要变,c929宽体客机基本型采用最大推力三十五吨级的长江三千涡扇发动机,缩短型当然就不可能还用这么大推力的发动机了,而要用降推的长江两千涡扇发动机了。

    长江两千涡扇发动机从哪来,当然还是以涡扇二五a发动机核心机派生出来,最大推力十八吨左右,重点突出燃油经济性,涵道比更大。

    当然波音787也有载客二百三十座布局的型号,只不过它针对的是远程航线,波音787-8最大航程达到一万三千六百公里,因此它的燃油重量就达到了将近十三万升,换算过来也就是超过一百吨的燃油,所以起飞重量也是达到二百二十多吨了。

    因此c929宽体客机缩短型,锁定竞争对手并非波音787-8这个远程干线客机。

第七百五十八章 2011号歼20原型机下线

    中国航空工业终于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民机和军机全面开花结果,就在轰20战略轰炸机完成详细设计评审之后没过多久,20系列的另一个重要机型,歼20战斗机迎来了第一架原型机2011号机下线!

    从技术验证机,跨越到原型机,意义重大!

    林鹏作为中航的专家,也收到了参加下线仪式的邀请!这么重要的机型首架原型机下线,林鹏自然不能错过了,而且他很想看看,现在的歼20首架原型机,与前世时候的2011号有什么不同。

    首先最大的不同肯定就是发动机了,因为现在的首架2011号原型机,将会换装矢量版的太行改发动机!当然在后期它也可以换上涡扇15矢量发动机,不过这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涡扇15矢量发动机才开始进行试飞测试,并且是在飞行试验台上,而不是装在战斗机上面试。

    至于其他的改进还有没有,林鹏也很想知道。

    从外观上来看,在林鹏前世的时候,2011号歼二零就变成了银色的涂装,网友们称其为银河战舰,从2001号的黑丝带变成银河战舰,这里面的学问可是非常大的。

    当然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一般的军迷都难以发现的,那就是2011号歼二零的主翼和鸭翼有所调整。

    军迷们只看到了2001和2002号技术验证机,却不知道其实还有两架2003和2004号验证机,它们主要承担的就是静力强度试验,rcs值测试以及铁鸟台等任务。

    只不过其中的2004号机,其实就是2002号机。

    从200x到201x的编号变化,却意味着歼20项目又向前进了一大步,正式进入原型机试验阶段。

    要知道m国人的四代机,从yf22技术验证机,进化到f22原型机,用的时间可是要长得多,yf22技术验证机从一九八六年就开始设计制造了,到一九九零年才开始试飞,同样也是有两架试飞的技术验证机。

    而当时yf22还有一个有力的竞争者yf23技术验证机,m国的战斗机研制与中国不同,中国的战斗机竞标没有让投标单位各自造出技术验证机通过试飞来比较,而是采用设计方案评比来确定。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没钱,而m国可是财大气粗!实机pk当然更有说服力,也更加的好,只是花费的钱就更多了。

    假如当年中国的四代机项目,也来一个实机pk那就有意思了,不过现在输了的一方,北所也把实机给搞出来了,那就是骨头鹰战斗机,只不过北所把原本的重型机,改成了中型机。

    yf22技术验证机试飞成功是在一九九零年,而f22原型机则是在一九九七年才完成,从技术验证机首飞到原型机首飞,m国用了七年时间,而中国大概只需要三年多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林鹏也非常期待看到2011号机,特别是希望能够早日看到它的首飞!因为它才是真正的原型机,而且它是装上了太行改矢量发动机的原型机,并且是一架全状态原型机,所有的航电设备都是完备的,这与技术验证机不同。

    歼二零战斗机采用的太行改矢量发动机,是一款具备fadec系统的矢量发动机,歼二零战斗机可以实现飞火推一体飞控,未来换装涡扇十五矢量发动机,就更不用说了。

    林鹏和唐总师一起来到了蓉飞,这时候距离下线仪式正式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扬威总师亲自接待了他们。

    看得出来扬威总师非常的激动,他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唐总师笑道:“老扬,看来你对2011号原型机很有信心啊!”

    扬威总师哈哈笑道:“当然了,要是对自己设计的战机都没有信心,那还当什么设计师?不如回家种地去!”

    林鹏笑道:“有扬威总师在,咱们的歼二零从技术验证机到原型机只用了三年多时间,比m国f22战斗机用时缩短了一半,这就是扬总师信心的来源吧!”

    扬威总师笑道:“那可不是,现在都是什么年代了,毕竟m国人搞f22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要是还像他们一样的慢,歼二零战斗机服役都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估计m国人六代机都出来了!”

    正聊着,一架公务飞机开始降落了,扬威总师笑道:“走,我们去迎接领导们吧!”

    这架公务飞机上面坐的,正是上层的领导们,这一次歼二零战斗机首架原型机下线,领导们都非常关心,其实也是想一睹2011号的庐山真面目!

    扬威总师和林鹏他们一起,还有蓉飞和南所的领导们,都一起去迎接领导们的到来。

    简单的一番交流之后,领导们就坐上了斯考特,来到了总装车间。

    今天为了满足领导们的好奇心,所以2011号歼二零原型机,并没有用帆布罩起来,当领导们一进入总装车间,就看到了2011号机那银河战舰一般的科幻身姿!

    相比起2001号和2002号机来说,它更加的帅气了,而且更像是一架随时可以作战的量产服役的战斗机。

    大领导高兴地道:“扬总师,你们的动作真快!而且这架2011号确实是太出乎的我意料了,没想到它可以这么好看,我觉得比m国人的f22战斗机帅气多了!”

    林鹏也跟在领导们后面,看到了这架2011号原型机!确实近距离看歼二零战斗机,太震撼了!林鹏前世的时候,还没有机会近距离看歼二零战斗机,所以这时候他也不由得一阵的惊叹。

    确实歼二零战斗机的设计太出色了,而且制造工艺也是超级棒!当然林鹏参与设计的歼轰八也不差,与歼二零在一个档次上,只不过定位不同,歼轰八主要是对地对海打击,成本更低一些。

    领导们纷纷走上前去,近距离的观察这架科幻战斗机,有一些领导还小心翼翼地摸着它的蒙皮,赞叹工艺之精湛。

    上百人围在这架体形庞大的战斗机身边,这场面真是非常的热闹。

    很快,下线仪式就正式开始了,流程都是相似的,首先是领导讲话,然后就是领导们一起为2011号歼20下线剪彩,这些画面都被军记用镜头记录下来了,它们将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第七百五十九章 歼10C战斗机脉动生产线

    下线仪式完成,大家又一起站在2011号机前面拍照合影!

    林鹏也有幸站在了中间第二排,正好在领导们后面,对着镜头的林鹏,也没有想到,自己重生后会有这样的待遇,这在前世的时候根本不敢想。

    歼二零战斗机,南所与北所的pk,与m国当年洛马公司与诺斯罗普公司yf22和yf23的pk非常相似。

    只不过九十年代m国看起来设计更加出彩的yf23落败了,而在中国设计出彩的歼二零获得了胜利。

    yf23战斗机科幻般的外观,与歼二零不相上下,它采用了无平尾的布局,以两片向外倾斜的控制面,兼作垂尾和平尾,这个设计军迷们最喜欢了。

    主翼采用了比f22更出色的蝶形机翼,机翼的前后缘分别后掠与前掠40度。

    yf23选择了v形尾翼而非传统布局,有点类似于后来的无人机,这种设计显然对隐身更有好处,这也是与诺斯罗普设计飞机一直追求隐身性能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少了一对尾翼,重量和阻力都减小了,这对超音速巡航性能也很有帮助。

    但正因为如此,yf23的飞控系统就如同歼二零的飞控系统一样的变态,非常的复杂,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松搞定的。

    领导们来到蓉飞,自然不会错过蓉飞生产的歼十战斗机和枭龙战斗机了,现在两机最新型号,都是非常强的。

    扬威总师和蓉飞总经理一起,带着领导们和媒体记者们来到了歼十c的脉动式生产线,看到巨大的厂房内,十几架歼十c战斗机正在总装当中,领导们都纷纷点赞。

    蓉飞总经理道:“这是我们和xx大学一起合作研制的脉动式生产线,重点突破了动态成组定位系统、移动机器人制孔系统、环形轨道制孔系统、5+x轴专用机床制孔系统、卧式双机联合钻铆机等全知识产权、全配套的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比如卧式双机联合钻铆机仅钉头的齐平度就从0.05毫米提高到0.02毫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2011号机看起来像工艺品的原因吧!”

    蓉飞的脉动式生产线,是在希飞歼轰七b脉动式生产线基础上优化设计出来的,生产速度更快。

    大领导高兴地道:“看来脉动式生产线在咱们中国航空工业遍地开花了啊,这是好事,你们一年能够生产多少架歼十战斗机?”

    蓉飞总经理回答道:“领导,我们现在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几倍,一条脉动式生产线年产歼十系列可以达到五十架,两条生产线就是一百架。”

    领导笑道:“不错,还可以再提高一些!我们的部队需要快速换装新型战斗机,那些落后的老旧战斗机可以淘汰了,包括苏27战斗机都太老了!”

    领导们饶有兴致地走近一架总装完成的歼十c战斗机面前,蓉飞总经理介绍道:“这是咱们最新的歼十c战斗机,它不仅仅是采用了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dsi进气道,推力更大的太行改发动机,在机身的制造工艺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进,我们还采用了一些3d打印的零部件,进一步减轻了机体重量,并且降低了成本。”

    领导听了高兴地道:“不错,你们蓉飞一直都在快速的进步,就是要应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技术来提高我们的战斗机性能,一架战斗机不仅仅是设计出来的,更是制造出来的!”

    接着领导们又去看了隐身枭龙战斗机的最新一架原型机,看到隐身枭龙那同样有棱有角科幻一般的外形,领导们都非常感兴趣。

    一位领导笑道:“可惜是一架轻型机,如果是中型机,估计就要抢歼十c的饭碗了!”

    扬威总师道:“是啊,所以我们的定位很明确,就是要把隐身枭龙打造成为一款畅销世界的外贸战斗机。它非常适合那些中小国家空军装备,因为它是轻型机所以作战半径不如歼十c战斗机这些中型机,但是它的优点就是性价比高,并且还是唯一一款隐身的轻型战斗机。目前已经有十个客户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接触,他们非常想买我们的隐身枭龙!”

    隐身枭龙虽然是一款轻型机,实际上它的性能却已经非常接近中型机了,因为它换装了一台十一吨最大加力推力的涡扇十九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推力已经与早期歼十a装的al31fn发动机推力差不了多少了,也就是一吨半的差距。

    但是涡扇十九发动机的整机推重比就高多了,达到了九点五,而al31fn发动机才七点八,所以有了这么好的发动机,隐身枭龙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也上升到了十五吨,最大外挂重量达到五吨之多。

    最大外挂重量与早期的歼十a相比也是不差了,可见枭龙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它的隐身性能,这是所有轻型战斗机里面,独一无二的。

    领导听了扬总师的汇报,高兴地道:“十个客户,非常好,我们要把枭龙战斗机卖到全世界各地去,让它成为一款世界战斗机!打响我们中国制造战斗机的品牌!”

    领导们感兴趣的不止是战斗机,还有更加神秘的飞机。

    所以扬威总师和蓉飞总经理又带着领导们来到了一个很特殊的厂房,林鹏跟着领导们一进去,就看到了几架与众不同的飞机!

    林鹏一眼就认出来了,其中一架是神龙一号空天飞机,一架是翔龙大型无人机,还有一架是翼龙无人机!无一例外,它们的造型都相当的特别。

    领导们都高兴地走了过去,仔细的观察起来。

    军记们更是纷纷拿起镜头对准了拍摄。

    扬威总师介绍道:“这就是我们自主设计开发的翼龙查打一体无人机,它不仅具备对敌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还能够携带侦察设备对敌方目标进行远距离长航时侦察,总体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上同类型无人机的先进水平,不低于m国的捕食者,但是价格却要便宜得多,我们希望它能够取得一个很好的销量!”

    大领导高兴地道:“不错,我听说你们这个翼龙无人机,是几个年轻人搞出来的,很了不起啊!”

    扬威总师笑道:“是的,最初是几个年轻人的创新,不过后来咱们所里也非常重视,投入了一定的经费,用完整的一套流程把它设计研制完成。”

第七百六十章 中国龙-神龙空天轰炸机

    翼龙无人机,是南所设计的又一条龙,可以说南所已经成为了中国龙战机的基地,南所设计研制的飞机,几乎都叫龙,从猛龙,枭龙到翼龙,神龙,翔龙,还有歼二零威龙。

    这一系列的龙式战机,也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最先进的水平。

    大领导又问道:“扬总师,你们的翼龙无人机很不错,现在外销情况和后续改进怎么样?”

    扬威总师道:“感谢领导关心,目前咱们的翼龙i无人机,已经开始交付用户,目前我们在手的订单有六十五架,今年我们已经开展了翼龙ii无人机的研制工作,翼龙ii无人机相较于翼龙i来说,有非常大的变化。”

    看到领导们都非常有兴趣,扬威总师接着道:“翼龙ii无人机个头更大,因此无论是航程,续航能力和任务载荷相较于翼龙i来说,是有成倍的提高,特别是在查打能力上,将会更加的突出。可适应复杂使用环境下的多种任务需求。比如说我们计划在翼龙ii无人机上,配置装载光电监视瞄准装置、合成孔径雷达、雷达告警设备、激光制导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gps制导炸弹等先进武器系统,咖外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选装电子侦察,通信中继等设备,在民用领域也可以大显身手!”

    领导们听了都纷纷叫好,翼龙无人机确实是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查打一体无人机,南所的技术实力确实是越来越强了。

    接着领导们又来到了当中那一架体型要大得多的无人机周围,这一架无人机就是翔龙高空长航时大型无人机了,它对标的可是m国的全球鹰无人机!

    扬威总师主动介绍起来:“各位领导,这是我们所设计研制的翔龙高空长航时大型无人机,它采用了非常独特的连翼布局,这种气动布局,在气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比常规布局要轻十分之一以上,并且翼尖垂直方向变形仅为常规布局的一半。用这种气动布局,我们的翔龙无人机作战半径可达到五千五百公里以上,最大航程一万六千公里,续航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

    大领导呵呵笑道:“不错,不错,咱们航空系统,北所搞出了双体的神雕,你们南所又搞出了连翼的翔龙,它们都是独具特色,看来比m国的全球鹰更加的先进,不说别的,至少在气动设计方面我们就更厉害!”

    扬威总师道:“对,我们的翔龙无人机,巡航高度达到了两万米,巡航速度超过七百公里每小时,起飞滑跑距离仅有三百五十米,着陆跑滑距离五百米,这些性能数据都林全球鹰更为出色,因为我们更加注重高原地区使用的特点,翔龙无人机可以更好的满足我空军在高原地区的作战需要!”

    林鹏也不由得打心里佩服扬威总师和他带领的南所,确实在很多领域,南所都是中国最顶尖的,要知道扬威总师可没有外挂更不是重生者,所以在扬威总师这个真正的天才面前,林鹏感觉自己确实差了好多。

    南所的翔龙无人机,和原来的歼二零战斗机一样,用着比m国同类飞机差很多的发动机,却通过设计上的优化,来实现了超越,当然这都是林鹏前世的时候,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翔龙无人机原本是用一台比较落后的无加力涡喷发动机,但是现在却用上了更先进的中推涡扇发动机,所以在油耗方面就更小了,而且续航时间和航程大大增加。

    原来的翔龙无人机采用涡喷发动机,航程只有七千公里,但是现在采用涡扇发动机航程就超过一万六千公里了。比全球鹰的两万公里航程,也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基本上在一个级别。

    翔龙无人机,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战略无人机,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为东风快递做中继制导,这一点才是最牛的。

    当然领导们也没有问这个问题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接着而来,领导们又走到了旁边的神龙空天飞机跟前。

    跟翔龙无人机一比,神龙空天飞机就显得小多了,毕竟它还只是一款技术验证机,目前也没有大推力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给它用,所以神龙空天飞机,比翼龙无人机还要小。

    虽然说它的个头小,但是技术含量和发展前景,却是另外两条龙不能比的,尽管翔龙战略侦察无人机很牛,但是跟神龙一比就显得很普通了。

    因为神龙可是空天飞机!一款能够以五到十倍高超音速飞行的空天飞行器,它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五万米,当然这还只是在技术验证机阶段具备的能力,而将来真正装备的型号,甚至可能更高更快更远。

    空天飞机不仅仅可以作为战斗机轰炸机,还能成为运输机,脉冲爆震发动机更是来自天顶星科技一般的东西。

    大领导抚着神龙的机身,激动地道:“扬威总师,神龙空天飞机,是咱们国家航空航天领域最尖端的武器,你们做得非常不错,我们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它装备部队啊!”

    扬威总师忙道:“各位领导,神龙空天飞机,对我们所来说,也是第一次突破航空的范畴,向天发展的一个型号,所以我们一定会把它做得更好,并且我们已经计划下一步了,我们要打造的神龙ii空天飞机,是一款真正可以装备部队,起到战略威慑作用的空天轰炸机!我们准备在五年内让它完成首飞,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空军的目标!”

    大领导笑道:“好,那么神龙一号技术验证机,也要尽快的开展试验,为下一步神龙二号空天轰炸机的首飞打下基础。”

    唐总师笑道:“看来神龙二号空天轰炸机,未来会成为轰20战略轰炸机的好搭档啊,有了它们我们就不怕任何的挑衅了!我们将真正的实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个目标!”

    空天轰炸机,这是一个多么牛气的名字,神龙二号将极有可能成为全世界第一款空天轰炸机!

    在场的第一个人都激动不已!

第七百六十一章 隐身版小龙的首秀

    静态的观看当然是不够的,领导们好不容易来一次南所蓉飞,自然还要看这些中国龙战机的空中表演了。

    所以在看完了这些龙式战机后,领导们又来到了蓉飞国际试飞站的观礼台上,准备一睹龙式战机的风采!

    当然领导们最想看的神龙空天飞机,目前还没有完成首飞,所以自然是无法进行演示的。

    不过领导们可以欣赏到的龙还是不少的,枭龙,猛龙,还有翼龙。

    很快第一架准备升空进行表演的龙式战机就出场了,这是一架隐身战机,南所设计研制的最新隐身枭龙战斗机!

    看着场中那一架经过修形的枭龙战斗机,领导们都高兴不已,这种低端隐身战机,销量一定会非常好,因为价格不贵,但是却具备很好的隐身性能,综合战力不比法国阵风之类的三代半差。

    地勤们很快就将准备工作做好了,然后试飞员进行签字接收,准备开飞。

    试飞员非常仔细,毕竟有这么多领导在观看,所以他还是转着这架隐身的战机转了一圈,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除了检查轮胎,起落架之外,还要检查机翼表面和发动机尾喷口,进气道等。

    每一次起飞,都要经过详细的检查,因为任何一架飞机,如果本身有问题没有发现的话,飞到天上再暴露出来,那就是很致命的问题了。

    比如机翼蒙皮有缺陷,在高速飞行时就有可能扩大,最终导致飞机解体都不是什么事儿。

    毕竟开飞机不是开车,开车要是有问题还能停下来,飞机停下来就只有直接掉地上了。

    检查完了之后,试飞员就从容地爬进了隐身枭龙战斗机的座舱,能够驾驶这样一架先进的战机,是每一个飞行员都期待的,当然中国的飞行员是很少有机会驾驶枭龙了,因为它就是一款外贸机,中国空军不会装备,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座舱通电,再次经过认真的检查,试飞员这才示意可以了,地勤们开始撤去登机梯。

    隐身枭龙战斗机的座舱盖,也是与众不同的,它的尺寸虽然没有歼二零的大,但是同样是采用了无框式的设计,舱盖玻璃同样是镀了一层膜,以达到更好的隐身效果,只不过这个膜肯定没有歼二零,歼轰八的好,与歼轰七b是一个档次的。

    毕竟隐身枭龙也只是准隐身战斗机,它没有内置弹仓,也是采用外挂隐身武器茧包的方式来实现隐身。

    电源车上的电能输入,涡扇十九发动机开始启动起来,发出一阵的轰鸣声。

    待发动机成功启动后,电源车也撤退了,隐身枭龙战斗机准备正式开飞了。

    在这架枭龙战斗机的周围,所有的人员和设备都撤离了,现在是属于它的时刻。

    只见试飞员冲着观礼台这边竖起了大拇指,表示即将开始表演了。

    在与塔台取得联系,确认可以起飞后,这名试飞员,立刻就驾驶着这架隐身枭龙战斗机,缓缓地驶向跑道,在跑道起点略作停留,他便大胆地打开了加力,随着涡扇十九发动机尾喷口,一道强烈的喷流喷薄而出,发动机的轰鸣声也更大了一些,在强大的推力作用下,这架隐身枭龙战斗机开始快速地滑跑起来。

    迷采灰涂装的隐身枭龙战斗机,仅仅滑跑了二百多米,就猛的抬起机头,接着便是轻松的来了一个旱地拔葱,近乎垂直的角度朝天空中爬升上去。

    隐身版枭龙战斗机,不仅仅是在外形上有了变化,具备了较好的隐身性能,在飞行性能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这不仅仅是在气动布局上有细节上的优化,更是因为它有一颗强劲的心脏,涡扇十九发动机。

    涡扇十九发动机是一台推重比达到九点五的先进中推发动机,它的最大加力推力达到了十一吨之多,在正常起飞的状态下,隐身枭龙的重量不超过十吨,这时候推重比超过一点一,实现短距离起飞,大迎角爬升,也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有如水到渠成。

    看到枭龙战斗机来了这么一个牛气的起飞动作,领导们都忍不住鼓起掌来了。

    大领导笑道:“扬威总师,看来你们的隐身枭龙战斗机,性能确实非常不错啊,如果不是轻型机,或许我们自己也要装备了!”

    扬威总师笑道:“那可不,其实我认为咱们的隐身枭龙战斗机,虽然是轻型机,但是它的战力并不比主流的单发中型战斗机差多少,就拿咱们的歼十c战斗机来说吧,隐身枭龙战斗机在面对歼十c战斗机的时候,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胜算的,因为它具备良好的隐身性能,歼十c战斗机虽然有非常强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也不能在较远距离发现它。相反,隐身枭龙战斗机的无源相控阵雷达,虽然要落后一些,但是性能也不差,发现歼十c战斗机的距离也相对来说不会很近,所以隐身枭龙战斗机是有机会率先发生歼十c战斗机的,当然最终的胜负还是要看飞行员了。”

    其实歼十c虽然不是准隐身战斗机,但是通过材料和局部的优化,雷达反射面积已经较歼十a有了很大幅度的降低,它和隐身枭龙战斗机面对面,还真不好说谁先发现谁。

    当然歼十c战斗机的性能无疑是要比枭龙战斗机强大很多了,机动性,载弹性,航程,航电,都远远超过枭龙,所以扬威总师这是不太好说隐身枭龙肯定干不过歼十c战斗机啊,都是自家的孩子,都很优秀。

    大领导高兴地道:“好,那等会儿就看它们之间的pk吧,到底谁更厉害一些!”

    事先,扬威总师他们都安排好了,今天除了枭龙要单机飞行表演外,还要跟一架歼十c进行模拟空战,领导们最喜欢看的就是模拟空战了,其实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毕竟单机飞行表演,也就那么动作,隐身枭龙又不会玩落叶飘眼镜蛇

    对抗才更有意思呢!更何况是一款外贸机和自用战斗机的对抗。要是歼十c意外落败的话,那就有意思了。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毕竟枭龙是隐身战机。

第七百六十二章 隐身枭龙PK歼十C

    所以林鹏都有点小期待,虽然他清楚枭龙取胜的机会比较小。

    枭龙战斗机的垂直爬升还是相当给力的,几乎没有什么速度衰减,推重比大于一,效果就不一样。

    在爬升到大约一千五百米高度以后,这架枭龙战斗机就一个倒扣,接一个滚转,进入到了平飞的状态。

    现在的凰天霸机场,周围成了热闹的城区,所以当战机飞到天空中以后,就有很多的人在举目观看了!

    枭龙战斗机同样具备科幻般的外形,当然人们看到这么一架隐身战机在天空中如同燕子一般的翻转飞舞,都不禁停下脚步,欣赏它的表演。

    每一个安排好的飞行动作,可观赏性都是很高的,尽管隐身枭龙也并不以机动性见长,但是那些普通的物技飞行动作还是没问题,非常轻松。

    无论是斜筋斗还是水平八字,都充分的展现出枭龙战斗机优良的机动性能,这是一架又隐身机动性又好的飞机。

    当然今天隐身枭龙主要是向领导们展示它的真正实力,所以飞行表演只是一部分,等于是预热罢了。

    枭龙战斗机的边条翼,确实非常不错,拉出来的脱体涡流,看起来和m国的f18超级大黄蜂有得一拼,非常的好看。

    而此时在地面上,一架崭新的歼十c战斗机已经在做起飞前的准备了。

    等会儿它就要与同门兄弟枭龙战斗机进行模拟空战,向领导们汇报表演。

    虽然说是模拟空战,但是对飞行员来说,每一次模拟空战,都是当作实战来进行的,他们必须要尽全力,打败对手,无论他是谁。

    今天飞歼十c战斗机的,同样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试飞员,他对自己有信心,对歼十c战斗机更有信心,因为歼十c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如今的中坚力量,如果能隐身枭龙都搞不定的话,那还装备歼十c干嘛,不如装备隐身枭龙了。

    地勤们在认真的做着起飞前的检查工作,试飞员也来到了这架歼十c战斗机面前,看着这架新机,那流线型的外形,灵动的鸭翼,扁平的机头当中,装的可是性能强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是歼十c战斗机克敌制胜的法宝。

    歼十c战斗机的机腹dsi进气道也非常的特别,它同样是已经采用了自适应鼓包的设计,可以为十四点五吨最大加力推力的太行改发动机,提供最好的进气效率。

    很快歼十c战斗机也开始在试飞员的操作下,快速在跑道上滑行起来,它的起飞距离比枭龙更短,太行改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真不是吹出来的,那推力真是杠杠的,同样是一个暴力起飞,接着就是垂直爬升,好像是跟隐身枭龙正面pk一样。

    飞到空中之后,这架歼十c战斗机同样进行了几个难度较高的飞行动作,赢领导们的一片赞美。

    接下来就是最精彩的模拟空战了,领导们也移步控制中心大厅,在那里可以看到双机对抗的实况。

    先前表演的枭龙已经飞到了两百公里之外,现在两机相距两百公里,在接到指挥中心的命令后,两名飞行员都憋足了劲,开始对头飞行,准备来一个刺刀见红了。

    虽然是模拟空战,但是胜利对于任何一方都很重要。

    领导们看到显示大屏上,代表着两架飞机的红点,开始一步一步的接近,心里面都不由得开始紧张起来。

    二百公里,一百八十公里,一百六十公里……

    两机越来越近,很有意思的是,到了一百六十公里的距离,都还没有发现对方,歼十c战斗机的雷达显示屏上是一片空白,隐身枭龙战斗机的雷达显示界面上,同样是如此。

    要说歼十c战斗机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对典型三代战斗机的发现距离是超过二百公里的,但是到一百六十公里的距离也没有发现隐身枭龙,这说明隐身枭龙的雷达反射面积确实要比一般的三代机小很多。

    而隐身枭龙装备的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对三代机的发现距离也是超过一百五十公里的,所以现在它还未能发现歼十c战斗机。

    两机进行模拟对抗,自然也是没有挂弹的,模拟弹都没有,完全是通过雷达锁定目标,然后由指挥中心计算机对交战双方的态势进行计算,确认是否击中目标。

    不过歼十c战斗机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除了发现目标距离更远,精度更高以外,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它可以对敌方雷达进行电子干扰。

    到了一百六十公里的时候,歼十c战斗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电子干扰功能就开启了!

    其实这时候双方接近速度是很快的,对头飞两架飞机的速度之和,已经超过一千五百公里每小时,也就是每分钟二十多公里!

    嘟嘟,隐身枭龙座舱内,雷达忽然响了一下,但是接着又变成了一片雪花,很显然这是雷达发现了什么目标,除了对面飞来的歼十c没有别的了,隐身枭龙的飞行员也明白,这一定是自己的雷达被干扰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对上无源相控阵时,优势很明显。

    当然对方可能还没有发现自己,隐身枭龙的飞行员心里很清楚,隐身枭龙的雷达反射面积很小,哪怕是歼十c战斗机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要发现它也是在一百公里以内了。

    可以受到干扰的情况下,隐身枭龙也很难发现歼十c战斗机!

    这下就有意思了,隐身枭龙战斗机飞行员,立刻就决定从侧翼包抄,或许还有机会,因为侧面的话,一架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还要大一些。

    而对隐身枭龙来说,这样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只是隐身枭龙战斗机飞行员,想的这个招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他的雷达上仍然是一片雪花,而两机相距一百公里左右的时候,歼十c战斗机的雷达显示器上,在十点钟方向终于出现了一个小点。

    这就是隐身枭龙了,歼十c战斗机飞行员微微一笑,立刻用雷达准备锁定。

    只是他脸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他发现这架枭龙战斗机似乎很难锁定,隐身战机的特点就是难发现,难锁定,哪怕是有源相控阵雷达。

第七百六十三章 还是歼十C厉害

    歼十c战斗机飞行员,立刻开始驾驶战机爬升到更高的高度,准备在近距离进行格斗,因为飞行性能方面,歼十c绝对是远超隐身枭龙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狗斗。

    隐身枭龙战斗机飞行员,开启了反干扰模式,虽然这样雷达的效率会降低,但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现对方。

    双方的距离越拉越近,终于在六十公里左右的时候,双方都发现了对方。

    这就有意思了,这个距离正是中距空空导弹最佳的发射距离。

    隐身枭龙战斗机从侧面切了过去,并且开始爬升,准备发射中距弹。

    只是飞行员悲催地发现,根本达不成发射条件,因为对方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干扰太强了,他的无源相控阵雷达无法正常锁定目标。

    而对于歼十c战斗机的飞行员来说,同样是这个结局,因为隐身枭龙的信号时有时无,很难锁定。

    歼十c战斗机飞行员决定利用高度速度和机动性的优势,反过来咬住对手的尾巴,然后发射格斗弹攻击。

    要说瞬盘,枭龙战斗机没法和歼十c相比了,一个是超过三十度每秒,一个只有二十五度每秒。

    所以在场咬尾的机动当中,隐身枭龙还是略逊一筹,被歼十c战斗机飞行员,抓住机会,达成了发射近距格斗导弹的条件,最后隐身枭龙被失败。

    说起来很干白,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实在是太惊险了,任何一方的战术有疏忽都会失败。

    歼十c战斗机最终还是技高一筹,赢得了这场模拟空战的胜利。

    看到最终结果,领导们都大感宽慰,毕竟还是希望自己空军装备的歼十c能赢啊,要是让隐身枭龙赢了,恐怕要惹出不少的非议啊!

    外销战斗机比自家战斗机强的事情,怎么能出现呢?就算是毛子卖战斗机,都是卖猴版的,总不能比自己用的还好吧!

    两架战机开始返航了,虽然说失败了,但是隐身枭龙战斗机表现出来的性能还是很强大,隐身确实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作战手段。

    两架飞机滑行到了停机坪,领导们也到了这里,当两名试飞员走下来时,领导们都热情的上前,与他们握手。

    大领导握住歼十c战斗机飞行员的手,哈哈笑道:“表现不错,没有丢咱们歼十猛龙的脸!”

    飞行员一脸激动地道:“谢谢领导夸奖,其实在我看来,我们的歼十c战斗机,应该是四代以下最强之一了吧,虽然它并不是隐身战机,但是实力却可以打败隐身战机!”

    其实说歼十c战斗机不隐身,也不正确,因为它的雷达反射面积,并没有比隐身枭龙大太多,大概也就是零点五平方米,而隐身枭龙是零点三平方米。

    大领导又转过来,对林鹏道:“林总师,不知道隐身枭龙和歼轰七b进行pk结果会怎么样啊??”

    林鹏笑道:“这个还真不好说,如果进入到近距格斗,可能我们的歼轰七b会吃亏,但是我们的歼轰七b是一款战斗轰炸机,主要担负的任务是对地对海打击,空战嘛只是比一般的三代机略强。”

    歼轰七b曾经打下来过苏三零呢,谁说它不强?但是对上隐身枭龙还真不好说了,因为隐身枭龙战斗机的rcs值比半隐身的歼轰七b更小,所以肯定来说隐身枭龙会先发现歼轰七b,这样一看,歼轰七b确实没有多大机会。

    但是不要忘记了,歼轰七b的电子战性能也是很强的,所以它可以用电子干扰吊舱对隐身枭龙进行干扰,结果也不好说。

    领导们对南所和蓉飞非常的满意,可以说现在中国航空工业最强的设计研究所和飞机制造厂,最强的就两家了,一个是南所和蓉飞,一个是一飞院和希飞。

    北所和盛飞都掉队了,确实已经比不上第一梯队的两家,但是又比后面的梯队要强。

    虽然说北所现在是有些衰落了,但是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那就是舰载战斗机。

    这不前不久林鹏还参加了歼十五舰载机首次起降航母试验的方案评审,算算时间,再过半个月,歼十五舰载战斗机,就要进行首次降落航母的试验了,林鹏心里也期待。

    大领导笑道:“咱们南所有了猛龙枭龙,还有更厉害的威龙神龙,而一飞院也有了新飞豹,歼轰八,轰二零,这些都是大国重器,当然我们的北所也不能说差,毕竟歼十五舰载战斗机,还是非常了不起的,再过一段时间,歼十五舰载机就要进行第一次航母着舰试验了。到时候我们可以再看看歼十五表现如何!”

    大家都纷纷的议论起来,歼十五舰载机,确实是对中国来说太重要了,因为中国航母计划已经正式实施,作为第一款舰载战斗机,歼十五尽管不算先进,但是承载的重量却是很大的。

    所以第一次着舰试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失败的话,恐怕整个航母发展计划都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领导们都只能在心里暗暗的给北所加油了,希望歼十五能够给力一些,一次就成功!

    一位领导笑道:“咱们下一代隐身舰载机,应该怎么选?现在网上都在热议,我相信在扬威总师和林鹏总师,你们都是有想法的吧?”

    扬威总师道:“想法倒是有,只是我看网上,军迷们都说歼二零太大不适合改装舰载机,其实我想说的是歼十五也不小啊,我们当然也希望能够为国家研制下一代隐身舰载机了!”

    林鹏接着道:“我们一飞院,已经做好了准备,虽然说我们在舰载机研制方面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我们会用我们的方案来打动专家们的!”

    大领导呵呵笑道:“看来二位总师的信心都很足啊,这个是非常好的,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舰载战斗机,是全世界最好的,所以竞争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一次歼二零原型机下线仪式,搞得非常成功,领导们都是满意而归!

    林鹏好不容易来一次蓉城,也就顺带着去大鹏汽车总部,看看现在大鹏汽车新车开发的一些情况。

第七百六十四章 新车开发如火如荼

    结束了蓉飞之行,林鹏便驱车来到大鹏汽车总部。

    宋雨晴知道林鹏要来,本来还在杭城谈生产基地签约事宜,也连忙回来了。

    在宋雨晴的总裁办公室坐下来之后,林鹏就问道:“雨晴,这一次去杭城有收获吗?”

    宋雨晴微微一笑道:“当然有收获了,我们大鹏汽车的到来,令杭城方面都高兴不已,他们非常愿意与我们签约,并且给出了很不错的优惠政策,我们准备下个月就正式签约了,这个整车生产基地,必须尽快开工建设,因为我们的销量上涨得太快了,现在就算有了荣富生产基地也是不够用的。”

    林鹏笑道:“是啊,看了上个月的汽车销量排行榜,我突然感觉咱们大鹏汽车真是做到了一鸣惊人。不仅仅霸占了suv销量榜第一名,更是在suv销量榜前十名当中占据了两个席位,在前二十当中占据四个席位,除了中航汽车已经没有哪家车企能够相比。”

    宋雨晴笑道:“是啊,在轿车领域我们也不错,领派320和凌动950表现很好,特别是领派320上月销量已经达到两万一千多台,超过了我们的lp6这个suv销量冠军,成为大鹏汽车销量的第一功臣,而凌动950这款中型轿车销量也维持在四千辆以上,非常不错!”

    林鹏道:“所以我们接下来除了布局产能之外,新车开发也不应该忽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永远不会过时。lp7中型suv和领派310小型轿车,对大鹏汽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车型,现在这两款车开发情况如何?”

    宋雨晴道:“放心吧,这两款车开发都非常顺利,现在已经在完成最后的测试了,明年第一季度应该都可以上市了。我还是很看好这两款车的,虽然说lp7这种中型suv销量可能不会太高,但是意义很重要,而310这一款小型轿车,却是可以做量的,我们预期的销量目标是月均一万辆,希望可以实现吧。”

    林鹏站起来道:“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两款车的测试情况。”

    宋雨晴当然非常乐意了,两人一起来到了大鹏汽车花巨资修建的测试场。

    这个汽车测试场,是川省最大的综合测试场,也是全国十大汽车综合测试场之一,不仅仅是给大鹏汽车自用,其他车企也可以来这里进行测试。

    这个测试场确实够大,总面积达到了一千亩,并且这只是第一期,第二期还有一千亩,总投资也达到了五亿人民币,高速环道、基本性能道、动态广场、制动试验道,综合评价路面、异响路面、舒适性路面等啥都有。

    今天lp7中型suv要进行esp系统的综合测试,测试团队的工作人员们看到两位老总来了,连忙上前迎接。

    宋雨晴问道:“刘工,今天测试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把握?”

    测试团队负责人刘工连忙道:“林总,宋总,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工作,马上就要开始进行测试了,正好两位领导在,可以看一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林鹏走到测试车面前,这辆lp7中型suv,看起来非常的敦实,有一点硬派suv的风格,但是它其实是一辆城市suv,只不过造型是硬派的造型,它定位的目标消费者群体就是那些喜欢越野的人。

    lp7是城市suv不错,但是也能够完成轻度的越野,所以它的配置也是比较高的,esp系统自然是标配了,不像一些车企,为了省成本连esp都没有,特别是日系车,那些便宜的日系车配置之低令人咂舌,不要说esp,有些连安全气囊都省。

    lp7定位于中高端中型suv,它的车身长4760毫米,车宽1890毫米,轴距2790毫米,车高1780毫米,看起来是非常的高大威猛,并且它没有七座,全系都是五座,这是一种大五座的中型suv。

    毕竟它的车身长度4760毫米,要做成七座的话,就比较勉强了,虽然有些suv甚至四米六几都敢做成七座,但是那种乘坐舒适性就太差了。

    lp7底盘是基于lp6的da2700平台打造而来的,也就是所谓的拉皮,加长加宽加高。

    平台化的造车,可以省不少的研发成本,而且通用性强,有些还可以共线生产。

    新车的测试工作是很繁琐的,有很多项目要做,其中esp系统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esp系统关系到一辆suv的安全性,它是一种主动安全保护系统。

    现在大鹏汽车和中航汽车又联合开发了自己的esp系统,不再依赖于博世等汽车系统巨头,毕竟有了林鹏异能获取过来的技术资料,要搞一个esp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esp系统,主要是由控制单元和各类传感器组成,正常工作情况下,esp系统的各个传感器会给ecu提供信息,当汽车出现侧滑或甩尾现象时,ecu就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判断汽车是处于不足转向还是过度转向,进而对液压单元传达指令,控制相应车轮制动力,同时控制发动机,使其减少输出功率,最终达到稳定车辆,避免甩尾、侧滑的效果。

    简单的说,就是在过弯的时候,如果速度比较快的情况下,没有esp系统的车,就有可能出现甩尾侧翻的危险,而有esp系统就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国外甚至已经开始强制执行新车型必须装esp系统的规定了,而在国内却不是这样,很多车都没有配esp系统,特别是那些中低端车型。

    大鹏汽车不可能像那样做,因为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既然造车了就一定要造好,要让消费者得到安全的保证。

    林鹏看了看车,然后道:“开始测试吧,看看我们自己开发的esp系统性能如何,这种关键技术,我们自己掌握在手里,就可以大量的装车,我们的所有车型,今后都应该要装我们自己的esp系统!”

    测试团队开始准备,接着这辆测试车就开始在测试道路上开起来了,今天的测试结果非常不错,esp系统工作非常稳定,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

    林鹏对lp7这款中型suv也是非常期待的,因为它的价格适中,可以与那些合资中型suv来一场正面的pk!

第七百六十五章 领派310的NVH性能超越同级

    林鹏和宋雨晴来到小型轿车领派310的测试现场,今天要测试的项目是nvh,这个hvh主要就是指汽车的静音性好不好,这是关系到乘坐舒适性的一个关键指标。

    作为现代轿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设计师在做一款新车的开发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nvh,nvh性能主要测试噪声和振动的性能。

    媒体上的汽车评测,主要是靠驾驶人和乘坐人的主观感受,或者放半瓶水、立硬币等方法来对比。

    而在车企的专业测试当中,就会用到很多专业的测试设备,比如说测试噪音的设备,还有振动测试设备,因为nvh就是指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要知道评价一辆车的品质好不好,nvh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除了nvh本身代表的意义很重要之外,一辆车约有三分之一的故障问题是和车辆的nvh问题有关系,很多车企把五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研发费用消耗在解决车辆的nvh问题上。

    大鹏汽车打造的这一款小型轿车,领派310实际上也是越级的一种车型,它比一般的小型轿车大一些,接近一些入门级紧凑型轿车。

    所以宋雨晴和林鹏的想法都是一致的,他们想把领派310这款小型轿车也打造成为小型轿车市场的标杆产品。

    一如lp3这一款小型suv已经成为了小型suv市场的标杆一样,大鹏汽车在领派310这款小型轿车上投入的研发经费是不少的,并且重点就是要突破小型轿车nvh性能普遍比较差的现状,让那些只买得起较为便宜的小型轿车的消费者,也有一个很好的驾乘体验,这样对继续提升大鹏汽车的品牌力,也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看到两位老总前来,测试团队的人马上就围了上来,负责领派310测试的马华上前道:“林总,宋总,今天我们要继续测试310的hvh性能,经过调校过后,我相信它会有更好的表现!”

    林鹏笑道:“领派310是咱们大鹏汽车的重要车型,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所以你们一定要把它做成精品,要让消费者能够有一个更好的体验,这款小型轿车的nhv性能必须要达到主流紧凑型轿车的水平,我相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说着林鹏就走到了测试车面前,宋雨晴笑道:“不如我们先开一圈,感受一下,怎么样?”

    林鹏笑道:“好啊,那我来开,你们两位坐在车上感受一下。”

    宋雨晴坐在了副驾,马华和一名测试工程师坐在了后座。

    林鹏看了一下后座,笑道:“不错啊,看来咱们这款小型轿车的空间还是可以的,后排再坐一个儿童,还是比较充裕的,再坐一个大人也没多大问题,腿部空间也应该有两拳,比很多紧凑型轿车还好一些!”

    马华道:“林总说得是,我们这款小型轿车,在设计的时候就重点考虑乘坐舒适性,所以在内部空间方面是绝对越级的,当然后排空间大了,就压缩了一点后备厢的空间,但后备厢空间也完全够用了。最主要的是,后排的头部空间也好,腿部空间还有横向空间,都比同级车型要好。”

    领派310虽然是一款小型轿车,但是车长达到了四米四一,车宽也有一米七五,轴距更是达到2580毫米,接近一些紧凑型轿车了,比如说大众的朗逸,轴距也就二米六,车宽也只有一米七六。

    林鹏熟练地发动了车子,这辆测试车是手动档的,也就是入门级,领派310的顶配车型是自动档的,其余都是手动,自动档采用的是国内一家变速箱厂的4at,毕竟要和高端的车拉开距离,自然不能用6at了。

    发动机突突地响了,抖动并不算大,很快就平稳下来了。

    林鹏点了点头道:“还不错,发动机舱的噪音抑制还算可以。当然跟lx5就没法比了,毕竟成本摆在那里。”

    马华连忙道:“林总,您开习惯了咱们大鹏汽车的高端车型,在开这款车的时候当然会有一个适应过程。我们在这辆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以及发动机进排气噪声的控制方面,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修改了几次才达到今天的效果。”

    林鹏笑道:“嗯,确实是这样,你要让开奔驰的人来开咱们国产车,都会觉得垃圾,但是成本相差太远了,就是让奔驰来做,十万块的车做到五十万豪华车的nvh,他也做不到!”

    领派310采用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大鹏汽车和中航汽车联合开发的,最大功率达到了一百二十马力,在所有的1.5l自吸发动机里面,是比较靠前的。

    林鹏开惯了自动档,现在换成手动档,还是略有一些生疏,不过他发现这种手动档的驾驶乐趣还真是有那么一点的,虽然这车动力不算强,但也是够用了,毕竟它只是一辆小型轿车,整车重量一千一百多公斤。

    宋雨晴道:“感觉底盘还是不错的,虽然是板车悬挂,但舒适性与独立悬挂似乎差不了太多!”

    林鹏笑道:“在这种平路上,确实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到非铺装路面就有差距了,不过总的来说,底盘的韧性和舒适性还是不错,噪音控制也是到位的。”

    听到两位老总的肯定,马华和另一位测试工程师都很激动。

    马华连忙道:“林总,宋总,我们这款车的车身刚度设计的时候就是按最高水准来的,所以底盘的韧性自然没得说,车身刚度够了,那么在外力影响下变形就非常小,不会产生明显的振动和异响。”

    林鹏道:“对,我们这款车主要还是一个舒适性,所以在设计和调校的时候,都需要综合平衡,比如说减振的软硬怎么取舍,如果太软的话舒适性是好,但是过弯时的侧倾就会比较大,而减振太硬,过弯倾斜小,但是过坎时抖动太大也不行!”

    林鹏和宋雨晴算是提前体验了自家的新车了,对大鹏汽车这几年的发展,林鹏还是很满意的,宋雨晴为大鹏汽车付出了很多,他很清楚,所以林鹏总是感觉有些对不起宋雨晴。

    不过好在宋雨晴现在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看来她已经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大鹏汽车上面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472/ 第一时间欣赏航空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霞飞红绡所写的《航空崛起》为转载作品,航空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航空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航空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航空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航空崛起介绍:
重生二零零二年,引领中国航空工业,崛起于世界之巅。航空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航空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航空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