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腾飞我的航空时代TXT下载腾飞我的航空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安溪柚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txt下载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飞翼式布局

    也难怪众人会有这样的惊诧的感觉,主要还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几位航空兵出身的领导在看到机库前的飞机时是一个沿着机头方向不到30度的侧颜,这个角度的确跟歼—8E很像。

    可离近了一瞧方才发现除了机头和进气口与歼—8E相似之外,整个机身中后部与歼—8E没有半毛钱关系,更准确的说与其他任何一款国内外的飞机气动布局都不同,呈现出一种另类的,超现实的,颠覆传统的,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全新布局。

    就好像是传说中展开翅翼的吸血蝙蝠,又如同侏罗纪时期的风神翼龙投胎转世,在灵动中给人一种蛮荒般的凶残气息。

    是的,中国腾飞这架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布局并没有采用美俄两国那种传统的常规布局,而是用了一种近乎于飞翼和常规之间的全升力体式布局。

    机头和进气口自不必说,那就是照着歼—8E,或者说是直接从真龙Ⅱ验证机哪里搬过来的,但从进气口之后就跟歼—8E或真龙Ⅱ验证机没半毛钱关系了。

    两条更加浑厚的边条翼引出两具极具个性的宽大机翼,从正面看两对机翼后掠40度,好似典型的无尾三角翼,但沿着机翼向后却发现机翼并非典型的三角翼,因为机翼尾部同样前掠30度,以至于两具机翼配合完美的翼身融合工艺,令整体呈现出一种近乎于菱形的半飞翼式布局。

    再加上发动机尾喷口后延伸出去的两具呈45度倾斜的垂尾以及下方的两个小腹鳍,整架垂直起降战斗机显得非常的另类。

    然而只要稍微了解些航空动力学知识的人却非常清楚,这款看似另类的垂直起降验证机具备相当强的续航能力和机动性。

    原因很简单,这类气动布局的飞机并非没有先例,不但出现过,而且总体性能优异的一塌糊涂,那便是美国麦道和诺斯罗普联合研制的YF—23战斗机。

    其对标的竞争者便是现如今大名鼎鼎的F—22。

    尽管YF—23战斗机尽管在最后的竞争中败给了F—22,却不是输在了技术上,而是败给了太过超前的理念,以至于令略显保守的美国空军觉得YF—23战斗机成熟度没有F—22好,这才选择了更为传统的F—22。

    实际上YF—23战斗机无论是航程还是超音速巡航亦或是隐身等关键指标都要优于F—22,特别是其独特的菱形升力体气动布局,几乎将麦道擅长的机动性与诺斯罗普引以为傲的飞翼式布局的优点尽数吸纳,不但拥有极大的载弹量,而且在作战半径和空战机动方面完全碾压当时任何一款作战飞机。

    也正因为如此,YF—23战斗机又被成为美国航空工业真正的巅峰。

    由于YF—23战斗机太过优秀,业内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那就是YF—23战斗机并没有真正的失败,而是被美国空军以高速侦察机的名义大量采购,装备给空军的战略侦察联队,成为新一代的偷~~~~窥王者。

    不管传言是真是假,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那便是YF—23战斗机优异的性能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如此,当一众航空理论基础极强的首长和领导见到眼前这架垂直起降验证机后才会发出:“这是我们设计的飞机?”的惊呼。

    没办法,实在是这种气动布局可不是照猫画虎就能搞出来的,而是需要在飞翼布局、传统的梯形机翼、无尾三角翼、全升力体、翼身融合等方面具备相当强大的经验和基础才能堪堪入门。

    之后还得对襟翼、副翼有着极深的造诣,在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合金材料、陶瓷材料等领域拥有异乎寻常的积累,再加上将创新贯彻始终的研发团队才能驾驭的了这样前卫的气动布局,否则只能干瞪眼啥也做不了。

    原因很简单,这种气动布局的好处是很多,但缺点也不少,最重要的便是机动性如何保证,毕竟是战斗机,没有超强的机动性,在天上那就是活靶子,然而近似飞翼式布局天生在机动性能上吃亏。

    再加上缺少水平尾翼或鸭翼的辅助,正常情况下这类飞机的机动能力简直能让人听者伤心,闻者流泪。

    那YF—23战斗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很简单直接用副翼与襟翼的配合来完成超机动动作,也就是说YF—23战斗机的副翼和襟翼跟传统飞机上的副翼和襟翼有着很大不同,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这项基础来源于诺斯罗普的另一个巅峰之作,B—2隐形轰炸机上的襟翼和副翼的组合。

    只不过诺斯罗普在YF—23战斗机上将这套技术再次升华,配合着后部的垂尾和升力体机身,YF—23战斗机这才有了堪比F—22的机动能力。

    问题是,这套襟副翼组合机动方式看似简单,却不是谁都能做得出来的。

    就如同B—2战略轰炸机,美国人早就把基础原理和配套方案公布出来了,结果整个太阳系除了美国人还有谁造出飞翼式隐身轰炸机?

    不是不想做,而是根本没做不出来,不说别的,就B—2的襟副翼差动组合的时机把握和调控位置怎么控制就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毕竟飞翼式布局航空器难控制是世界公认的,想要让这种飞机乖乖听话真就不是襟副翼差动就能摆平的,所涉及的东西简直浩如烟海。

    诺斯罗普那是从二战之后便开始在飞翼式气动布局上下功夫,前前后后投入海量资金,摔了数架原型机,牺牲了十多位飞行员才积累起来的庞大经验,这才有了B—2和YF—23。

    正因为如此,航空工业的进步只有局外人以为是爆发式的跃进,实际上在哪一步跃进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技术积累当中。

    在场的部队首长和领导们自然不是局外人,他们很清楚没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想搞出类似YF—23战斗机一样气动布局的飞机跟么就是东施效颦。

    可这些年来谁也没听说中国腾飞在飞翼式气动布局上有涉猎呀,那眼前的垂直起降验证机是怎么来的?

    就在这个时候沉默良久的总部首长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庄建业:“你们的TY—22无人机是不是还在继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轰炸机的种子

    “TY—22无人机?”听了总部首长这句话,还不等庄建业回答,军内大领导那疑惑的目光便投向了总部首长:“这个型号很陌生,总部那边有立项嘛?”

    “没有立项!”总部首长闻言赶紧回了一句,然后几步上前贴近军内大领导小声解释道:“事情还有从老总部首长时说起……”

    原来早在十二年前,刚刚从腾飞航空制造厂改制而来的腾飞集团就已经开始在飞翼式气动布局上开始研究了。

    只不过以当时的条件,腾飞集团根本没办法跟美国的诺斯罗普公司相提并论,人家是一代原型机接着一代原型机,用美元和技术人员的青春硬生生砸出了后来的B—2隐身轰炸机,以及超比F—22还要强上一线的YF—23战斗机。

    腾飞集团当时根本就没有那么雄厚的条件,别说中国腾飞没有,就算以举国之力估计也很难跟不惜代价的诺斯罗普一较高下。

    问题是当时的腾飞集团没有诺斯罗普的实力,却也有自己独步天下的优势,那便是自己的无人机,而当时腾飞集团正是自己无人机大发展的时期,于是在庄建业的提议下,腾飞集团将飞翼式气动布局研究纳入到无人机大大框架中来,依托无人机这个体系来完善这种极具未来潜力的优质机型。

    于是便有了TY—22无人机。

    当时腾飞集团的TY—2无人机平台,攻击—2无人机以及无侦—8大型侦察无人机已经陆续在部队服役,于是庄建业便想着向总部申请一笔经费,以便更好的研究TY—22无人机的飞翼式气动布局的特点与精确控制。

    当时的总部对腾飞集团的无人机还是很重视的,立刻便派出一个专家组对申报的TY—22无人机进行了评估,结果……

    在评估过程中TY—22无人机直接掉了链子,连续三次飞行测试全部因为控制系统失常直接从天上一头杵在地上。

    不但毁了三架无人机,也罢评估专家组的耐心给耗光了,直接就在报告上填了一个不合格,就把腾飞集团的TY—22无人机直接给否了。

    这要是放在数年后,哪怕当时腾飞集团的TY—22无人机不过是二战时期德国Ho—229轰炸机的缩小变种款,估计也不会给予直接否决的结论。

    因为那时候,世界第一款真正的隐身轰炸机,B—2已经公开了,那种颠覆传统的飞翼式布局简直令人着迷,以至于掀起了全世界研究飞翼式布局的新热潮。

    问题是评估TY—22无人机的时候B—2轰炸机还处在严格的保密状态,别说国内不清楚,就是当时的苏联克格勃脑袋里都没啥概念,只知道美利坚鬼畜在轰炸机方面憋着大招。

    再加上当时航空界普遍认为飞翼式布局难以控制,机动能力差,飞行速度慢,不是未来作战飞机的首选,因此并不受待见。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最后TY—22无人机被总部直接否决。

    本来这事儿是发生在老总部首长任上的,现任总部首长是不清楚的,巧的是连任总部首长交接时,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正式公开亮相,所以老总首长离任前便交代,如果哪一天腾飞集团重新捡起TY—22无人机,多多少少支持一二。

    现任总部首长虽然记住老总部首长的话,但当时国内各项改革都到了紧要关头,各种事情可谓错综复杂,刚上任的总部首长可以说是忙得叫都不占地儿,在机上腾飞集团迟迟也没有TY—22无人机重启的消息,大小不过是一款无人机,还是很失败的那种,一来二去总部首长就忘到了脑后。

    这要不是今天看到了采用半飞翼式布局的垂直起降验证机,估计总部首长这辈子都很难想起来中国腾飞手里还有TY—22无人机这档子事儿。

    军内大领导听罢前因后果,再看向眼前的那架与YF—23有几分神似的垂直起降验证机,哪里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果中国腾飞没有身后的飞翼式气动布局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总结,根本就做不出来眼前这架垂直起降验证机的,原因很简单,这种飞机吃得不是技术和天赋,而是最最宝贵的经验。

    而中国腾飞却实打实的做出来了,这说明什么?

    当年被否掉的TY—22无人机人家根本就没丢掉,非但没丢掉,反而十余年如一日,一直在这方面潜心研究,眼前的垂直起降验证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小庄,没想到你们中国腾飞还藏着这么深的家底儿……”想到此处,军内大领导转向庄建业,笑容愈发浓郁:“好好汇报一下吧,你们的TY—22无人机进展到哪一步了?”

    “报告首长,我们的TY—22无人机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了。”庄建业赶忙回答。

    “哦?”听了这话军内大领导来了兴趣:“第五代……这边有原型机嘛?我们能不能见识见识究竟这无人机到底是个什么样?想不想美国佬说得那样,跟外星飞船一样。”

    “这边没有,但星洲那边的厂区试飞场到有一架,不过已经拆了角反射器,如果飞来的话估计要等3、4个小时……”

    “星洲距离这里才多远?还不到500公里哪里用等那么长时间?还有你们往无人机上装角反射器干什么?就不怕超重摔下来?”

    没等庄建业把话说完,总部首长便把话直接打断,连珠炮似的问题直接轰得庄建业是苦笑连连。总部首长见状便气不打一处来:“你小子还小,赶紧把飞机弄过来!”

    庄建业无奈,只能解释:“不是我不想弄,首长,关键是这一路空情是要汇报的,不装角反射器的话,地面雷达根本就看不到,除非您下令在某条军用航线上清空,不然出了什么航空事故可怎么办?”

    总部首长闻言一惊,旋即看向军内大领导,军内大领导双眼变得更加火热,毫不迟疑的说道:“让开一条军用航线,让TY—22无人机飞过来,同时让地面雷达密切注意,这条航线的可疑目标立刻汇报。”

    “是!”一旁的军官转身就去布置命令。

    很快四十分钟过去了,空情雷达的汇报一个没等到,反倒是在航天生产制造基地的机场上空出现了一架犹如天外来客般的飞行器,通体灰白,形状狰狞,随着高度降低,很快便在众人面前显露真容,一位空军航空兵出身的首长透过望远镜见到这一幕,腾的一下就从临时的座位上站起来,指着正在降落的TY—22无人机大喊:“对,这就是我心目中预想的轰炸机,这就是我预想的轰炸机,这就是咱们轰炸机的种子……”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争起来了

    不止是这位空军航空兵出身的首长见到正在徐徐下降的TY—22无人机如此激动,在场的几乎所有部队首长和领导都没好到哪儿去,就连一项处变不惊的军内大领导都有些把持不住,放下望远镜,又摘掉老花镜,反复揉了揉眼睛,这才重新戴上老花镜,端起望远镜,反复足有两三次,这才满意的微微颔首。

    没办法,实在是降落下来的TY—22无人机实在是让人想不吃惊都难。

    首先就是尺寸足够大,从机长到翼展差不多接近FBC—1战斗轰炸机的尺寸,也就是说这一代的TY—22无人机早已脱离早先一般模型的探索阶段,已经日臻成熟。

    其次便是那极具科幻感的气动外形,与传统的飞翼式气动布局那种三角形的大致形状不同,TY—22无人机的正面形状更像是中国古代的梭镖,锐利而又锋芒;顶部中央高高隆起,内部是一部涡扇发动机,进气口被设计成M状,陪着前段锐利的机鼻,显得深邃而又内敛;顺着隆起的机身向后便是一个流线型的弧度,最后在机尾处留下一个极为小巧的尾喷口,配合着两侧前掠35度的短促机翼与周围呈现W状的整体机尾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当然了,TY—22无人机整个气动外形虽然很先进,但也不是没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比如说机体尾部靠近发动机尾喷口两侧的那对呈现45度斜角的垂尾,就让不少部队领导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以至于某位心直口快的空军部队领导直接冲着庄建业有些不甘的吐槽:“这垂尾实在太碍眼,如果能把垂尾去掉就更完美了。”

    不过这话都不等庄建业解释,就有某轰炸机部队出身的首长张口怼了回去:“垂尾怎么了?有垂尾就不能活了?我看挺好,最起码比美国的B—2看得顺眼多了,再说了,有垂尾也不耽搁隐身,尺寸堪比FBC—1战斗轰炸机的无人机,怎么也算个大家伙了,结果在清空的航线上飞了四十分钟愣是一个空情报告都没有……”

    说着这名首长还转头问向负责此事当地驻军领导:“是不是一个报告都没有?”

    当地驻军领导老脸很尴尬,本以为事件很轻松的事儿,要知道他们去年已经更换了空情指挥系统,雷达都是近些年的新款,结果整整四十分钟,沿途四个空情站竟然一个报告都没有,这说明什么?

    TY—22无人机是真正的隐身飞机!

    尽管这位当地驻军领导很清楚这事儿并不怪他们,毕竟他们空情雷达并没有考虑到对抗隐身目标的功能,看不到TY—22无人机很正常,但军内嘛,总有一颗胜负心,偌大的飞机就这么在眼皮底下飞来飞去如入无人之境,这位领导还是自觉有些丢脸。

    可再丢脸面对首长的询问还是得回答,于是沉着脸闷哼一声:“是,没有报告!”

    “看你这样子!”

    眼见自己手下的老兵一副被现实击倒的颓丧模样,这为某轰炸机部队出身的首长眉头便不由自主的竖起来:“一次被打趴下了就活不成了是不是?知不知道什么叫知耻而后勇?发现不了隐身目标就给我学、给我练、给我改进,别跟我说你们部队的条件不好,瞧瞧全国其他部队,有中国腾飞这样的好企业在身边嘛?

    没事儿多跟这样好企业走动走动,别一天天守着几个雷达当和尚,借一两架TY—22无人机用用难吗?就算怕欠人情,租一架,甚至是咬咬牙买一架又能怎么样?能少了块肉不?”

    听自家首长这么一说,当地驻军领导连忙打了个立正:“是,保证完成任务。”

    这位某轰炸机部队出身的首长点头:“恩~”了一声,旋即转头看向不远处的军内大领导和总部首长,刚才训斥下属那刚正不阿的黝黑面庞立刻堆起没皮没脸的谄笑:“首长,老首长,您也看到了,我们军区空军部队的空情能力太差,根本无力应对隐身目标,我想向二位申请一下,购买12架TY—22无人机,用于我们军区空军部队的日常训练。”

    此话一出正津津有味看着在跑道上滑行,准备停稳后上前仔细查看TY—22无人机细节的军内大领导和总部首长,老脸同时抽了好几下。

    至于周边其他部队领导和首长心里更是暗骂某轰炸机部队出身的首长够不要脸,骂完自己的老部下,转过头就要借着由头要好处,这就等于是自家不懂事的奶娃子哭着闹着要糖,家长当众噼啪一顿板子,教训网完后在朝着买糖的老板恳求糖果打对折卖给他。

    不卖就继续打孩子板子,就看老板的心是不是肉做的。

    类似的套路,这些个部队首长和领导们过去十几年全都玩儿过,没办法,经费就那么多,当然都要正当那个会哭的孩子。

    可惜的是,他们的老部下都不在,让眼前这家伙捡了便宜,不然就这戏码,在场有好几个都是影帝级别的。

    “你们军区的防区有必要装备这么先进的隐身飞机嘛?”

    就在某轰炸机部队出身的首长觉得自己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局志在必得之时,坐在总部首长身后的一位航空兵部队首长忽然开口,直接就把这位某轰炸机部队出身的首长给怼了回去:“以目前的装备水平足够应对大西南周边的局势了,装备隐身飞机简直大材小用,拿着国家财政当儿戏!”

    听了这话,那位某轰炸机部队出身的首长看着那个义正言辞怼自己的老战友,嗤笑一声:“我们装备就是拿国家财政当儿戏,你们装备就物尽其用?”

    “那是当然!”那位航空兵部队首长半点连半点儿不好意思都没有,直接拍着胸脯站起身:“TY—22无人机很明显有潜力改装成无人攻击机,再加上隐身,绝对是战场上的一把利器,结果你们却用来做什么训练?简直暴殄天物!”

    说完这位航空兵部队首长转向军内大领导,义正言辞的说道:“老首长,我们明年希望能够跟中国腾飞合作,开发基于TY—22无人机的隐身攻击机,争取在三年内装备24架这样隐身攻击机,以应对日趋严峻的东南沿海军事斗争形势!”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机腹弹舱

    来自航空兵部队首长的话说得那是相当的漂亮,又是合作,又是应对军事斗争的让人着实挑不出半点毛病。

    问题是在场的这些部队首长和领导那个不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老鸟,来自航空兵部队首长这种说得比唱的还好听的话,这十几年谁没说过,谁没讲过?

    别说说过、讲过,就是拍着胸脯立军令状的都有,反正只要能要到经费,这些漂亮话是个人都会讲。

    还争取三年内装备,利用联合研制隐身无人攻击机的机会保证三年的经费增长还差不多。

    问题是其他部队首长和领导来自航空兵部队首长的套路只不过是腹诽,那位跟他对上的老战友,某轰炸机部队出身的首长可就没这么客气了,直接就掀了对方的老底儿:“你的部队都配属在二线搞国土防空,弄什么对地攻击?你的部队懂这些吗?不过你这话到是提醒了我……”

    话音未落便看向军内大领导,笑呵呵的继续说道:“老首长,您是知道的,我是开轰炸机出身的,在对地攻击的问题上还是有些发言权的,不如就把隐身无人攻击机这个项目交给我们部队,我保证三年……呃……不……两年就能实现初始作战能力。”

    此话一出,不等军内大领导回应,那位来自航空兵部队的首长就急了:“我说梁迷糊,你还要不要点儿脸?你离开轰炸机部队都多少年了?还敢说自己懂轰炸机?”

    “我不懂?你懂?航校的时候老师就说我有开轰炸机的天赋,然后就被选过去,你张大脑袋怎么没选过去?还不是因为大脑袋里全是浆糊……”

    “得了吧,当时是谁听说去看轰炸机去不了歼击机部队哭得稀里哗啦的?还我脑袋里是浆糊,你梁迷糊的外号怎么来的?谁在航校里总在天上迷航的,你梁迷糊心里就没点儿B数嘛?”

    “张大脑袋我……”

    “梁迷糊你……”

    ……

    坐在一侧的庄建业见到这一幕那叫一个目瞪口呆,着实是没想到这些个首长和领导叫起真来,着实是凶悍了些,揭短挖内幕都是常规操作,航空粗话更是张口就来,估计也就是军内大领导这方大神在这儿镇着,不然这两位估计都能互相薅着脖领子来到跑道中央单独练练。

    不过这还不是令庄建业最惊讶的地方,让他最为称奇的是其他首长和领导的态度,全都一副见鬼不怪的模样。

    细细一想庄建业就明白了,类似的事儿这些年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了,早就见怪不怪了,毕竟有装备就意味着有经费,有经费自家部队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好过一些就能训练成精锐,就能避免接下来的裁军大刀。

    是的,下一阶段的部队改革依旧从裁军开始,50万的员额虽然绝大部分被陆军消化,但其他军兵种同样需要配合,特别是那些多年未更换新装备,人员配置不齐全的二、三线部队,往往都是历届裁军的重点。

    而两位相互飚粗话的首长所在部队恰恰就是这样不上不下的危险之列,因此这种靠着独一无二的新式装备可不仅仅是经费的问题,还有一层延续部队的深意,正因为如此,两人再怎么拼尽全力也不为过。

    就在庄建业坐在一旁默默吃瓜看戏,两位首长已经开始相约黄昏后,眼瞅着就要进入最终的高~~~潮时,军内大领导终于是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淡淡的说了一句:“好了~~~”

    平平常常的两个字,还有些许的尾音,但却比任何话都管用,两位吵着正凶的首长立刻收声,然后可怜巴巴的看向军内大领导。

    军内大领导连理都没理那两位,而是把目光投向在角落里默默吃瓜的庄建业:“要完成隐身无人攻击机要多久?”

    “这个……”庄建业略有些犹豫。

    军内大领导见状还以为TY—22无人机改成隐身无人攻击机比较困难,当下面色温和的说道:“小庄,你不用听别人的,什么两、三年就能改装成功,该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主要还得事实就是和讲究科学,拍脑袋乱上那成什么了?这个风气要不得!”

    听了军内大领导的话,刚才两位争吵的部队首长老脸不由得一红,尴尬的低下了头,而庄建业更是脸红到了脖根子,仿佛刚才飚航空粗话,大胆约架的不是两位部队首长,而是他这位中国腾飞的掌门人似的。

    见庄建业这模样,坐在军内大领导旁边的总部首长忍不住了,笑着替庄建业解释道:“首长,小庄毕竟还是个年轻干部,而且常年在企业和地方,不了解咱们总部的……呵呵……所以可能刚才听小张和小梁说什么两、三年就完成改进的话真往心里去了,所以……”

    总部首长一番话说得是含含糊糊,但军内大领导却是听得明白,微微一笑,冲着庄建业安慰道:“小庄,我说了,你别有什么心理负担,隐身无人攻击机这事儿难度一定不小,所以你们中国腾飞这边该怎么做就怎么做,5年、10年、15年都没问题,只要你们能把这种机型实用化、成熟化,我这个老头子等不等得起都没关系,咱们部队能等得起就成!”

    此话一出,包括总部首长在内几乎所有人都齐齐一惊,他们万万没想到军内大领导会对TY—22无人机重视到如此程度。

    哪怕自己年事已高看不到作战型号入列的哪一天,也要坚持把这个机型发展下去。

    不过仔细一想也就释然了,虽然TY—22无人机目前只是一架无人飞行器,但从气动外形、布局结构以及目前的重量尺寸都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下一步只要在这个基础上扩大一下,融入先进的雷达探测系统和操控航天系统,配一个有人驾驶舱,就是一款妥妥的隐身轰炸机。

    至于是战略轰炸机还是战术轰炸机就看到时候扩大到什么程度。

    这也是为什么,当TY—22无人机出现在众人眼前时会有人激动的喊,TY—22无人机就是轰炸机的种子。

    军内大领导在部队干了一辈子,眼光自然不俗,早就看出这款无人机无与伦比的潜力,这才将自己的期许寄托于中国腾飞,此举令总部首长在内的一众部队领导都很动容。

    庄建业同样很动容,没想到军内大领导会如此看重他们中国腾飞,那还说什么?

    咱们也真诚点儿吧!

    “额……老首长,您不用等那么久,这一代TY—22无人机下面已经整合了一个机腹多功能舱,有效载荷……是两吨……”

    “什么?”此话一出,一脸感慨万千的军内大领导老眼骤然睁圆:“已经有了机腹弹舱?”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

    “呃……老首长,是机腹多功能舱,不是机腹弹舱,毕竟我们的TY—22无人机是个民用项目,目前主要的应用是给国家电力和林业局的长航时巡察无人机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庄建业赶紧做了解释,免得让在场的各位军内首长和领导误会。

    TY—22无人机在军用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潜力,按理说应该纳入总部的发展规划当中,结果阴差阳错的被总部给否了,按道理这个项目就应该停掉,可中国腾飞却十几年如一日的搞秘密研发,想干嘛?

    这事儿严格来说可大可小,对此庄建业宁肯小心点儿也不冒进,所以一口咬定,自家的TY—22无人机的是民用产品,即便在军用领域潜力无限,那也是妥妥的民用产品。

    军内大领导听罢不禁哑然失笑:“好好~~那就看看你们这个民用产品究竟怎么样,能不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言罢便把手中的望远镜交给身旁的警卫人员,旋即长身而起转身踏上了摆渡车,其他人自然是赶紧跟上,可还没等发车,一位机场工作人员便匆匆跑过来,凑在庄建业的耳边说了两句,庄建业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然后快步来到军内大领导跟前,小声汇报道:“老首长,五分钟后有境外侦察卫星过顶,TY—22无人机需要转移到机库,所以……”

    “看来你们把反导\反卫星系统相关技术应用的不错嘛,没事儿,你们是主人家,我们是客人,怎么安排我们这些客人全听你们主人家的!”

    军内大领导并没有为难庄建业,依旧和蔼的点点头,但这番话听到周围人的耳朵里却如同炸雷一般,身心皆是剧震!

    “境外卫星过顶!”

    “反导\反卫星系统相关技术!”

    这两句敏感话语文字不多,但信息量极大,能陪同军内大领导过来调研视察的人可都不是白给的,自然是明白这两句话隐含的深意,那就是中国腾飞依托着反导\反卫星系统的研制工作,已经将某些关键技术应用在实际的活动当中。

    能监视外层空间的卫星过顶那是什么样的存在?

    必然是高性能的监控雷达。

    能准确的判断出是境外卫星又是什么水平?

    最起码对外层空间的卫星运行有着极为精准的把握。

    两者缺一个,都不可能把外层空间的卫星过顶把握的这么好,可偏偏中国腾飞却做到了,意外吗?

    或许不明就里的人还真有点儿意外,可熟悉中国腾飞的人稍微一想就会有任何意外。

    别看中国腾飞又是垂直起降验证机,又是隐身无人机的,搞得跟航空企业一样,一门心思玩儿飞机。

    但不要忘了此刻众人身处的地方叫什么,中国腾飞秦岭南麓航天制造生产基地,大大的“航天”二字就摆在那儿呢。

    所以中国腾飞从来不是一家单纯的航空企业,还是一家实力不俗的航天企业。

    究竟有多不俗,看看中国腾飞的航天业务就知道了,高性能运载火箭的研发与制造、高性能航天器的研发与制造、航天器发射一揽子服务、航天器在轨维护与系统升级、商业航天器的数据服务。

    这便是中国腾飞在航天领域的五大业务。

    抛开前两项纯研发预生产外,剩下的三项都属于航天服务类,属于利润最大,品类最强的高端服务业,同时也是中国腾飞航天领域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因为截止目前抛开用于试验的天链星座卫星外,中国腾飞在轨运行的商业卫星一共有三颗,其中两颗是商业通信卫星,主要为亚太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卫星通话和电视信号传输服务,同时给中国腾飞出品的无人机进行长距离的信息传输服务,而这也是近些年中国腾飞的无人机一直傲视全球的重要保证,毕竟真正能称得上长航时无人机的在当今世界上也没几个,更没人负担得起天基卫星这样烧钱的玩意。

    正因为如此,除了美国军方外,在商业无人机领域,真就没有一家企业能跟中国腾飞叫板的,即便中国腾飞的卫星信号很一般,甚至在某些卫星无法覆盖的地方经常失联,但远距离操控和基本的实时传输却是能做到的。

    光凭这一点就已经打败了世界上99%的商业无人机。

    正因为如此,这几年中国腾飞的无人机业务非但没有缩水,反而持续扩张,特别是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国家,因为通信卫星的信号更好,配合着其他商业通信卫星,足够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保证无人机的远距离操控和实时监控的需求。

    因此得到得到这些国家军队和政府的青睐。

    对此,中国腾飞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无人机全都是民用产品,从上到下纯洁的跟只小白兔一样,至于别人买回去如何使用那就不是中国腾飞能管的了,毕竟他们就是家企业,又不是其他国家的爹妈。

    至于销售策略也很优惠,第一年中国腾飞在轨的通信卫星频道免费向使用方开放,第二年半价,从第三年开始收取每小时30美元的通信维护费。

    这个价格看着不算多,架不住中国腾飞的无人机航时长,基数大。

    所谓的器大、耐久、活好也不过如此了,所以叠加起来的费用还是很客观的。

    就拿巴基斯坦空军采购的TY—2ProMAX-Plus长航时无人机来说吧,一次对克什米尔地区的高原巡航少说也要18个小时,这就是540美元,连续一个月就是16200美元。

    这还是一般的情况下,若是遇到新德里作妖,边境紧张的时候,巴基斯坦空军便会将8架TY—2ProMAX-Plus长航时无人机分成两组,进行24小时不间断侦察巡航,遇到带宽不够,增加数据传输还要额外增加70美元的带宽使用费,若是拓展卫星数量则格外支付10万美元的基础使用费。

    今年上半年,巴基斯坦与新德里爆发新的边境冲突,六个月的时间里,光定格的卫星使用费用,巴基斯坦就向中国腾飞支付了50万美元。

    问题是巴基斯坦的无人机不止在克什米尔,东部的沙漠地带,与阿富汗接壤的山地都有部署,再加上一部分的海上巡逻无人机,所以过去一年光巴基斯坦向中国腾飞支付的各类航天服务费用就高达450万美元。

    若是加上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等国的费用,光航天服务这一块,中国腾飞的营收就超过了1.8亿美元,妥妥的暴利!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中国腾飞的体系

    而这还是中国腾飞航天通信服务一项的收入,另一个航天数据服务还没算呢。

    要知道除了三颗通信卫星,中国腾飞还运营两颗资源勘探卫星,用于国土测量,能源勘探,以及其他数据遥感测量。

    由于卫星上携带有小型变轨发动机,可以随时更改轨道和位置,因此这两颗卫星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再加上高灵敏光学镜头,令这两颗卫星的任务弹性极强。

    正因为如此,不少国家的能源勘探,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矿产开发,环境评估等前期的数据分析和整理工作都交给了中国腾飞来处理。

    只不过不少国家更关心邻国的情况或本国周边的情况,自己国家却很少涉猎。

    就比如巴基斯坦的总参谋部,每年都会要求中国腾飞为他们提供新德里西北部地区的城市建设情况,道路增加情况,环境变化情况甚至是人员聚集情况等一系列复杂而多样的数据分析报告。

    给出的理由是巴基斯坦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报告能够更好的评估新德里西北部地区的投资价值。

    还有泰国皇家枢密院,同样对缅甸和越南的道路、交通枢纽、港口建设、矿产开发特别上心,几乎每隔半月就要求中国腾飞向他们提供更新后的数据分析报告。、

    理由是确保泰国在这两国的投资安全。

    类似的理由同样出现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貌似除了国内国土资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地质勘探部门外,就没有对本国土地上的花花草草感兴趣的。

    对此,秉承着太空资源和平利用,绝不从事太空军事化的中国腾飞与各个国家和组织签订一系列和平利用外太空资源的附加协议后,便对这些国家和组织要求的目的地数据分析放开。

    毕竟人家也是为了投资嘛,妥妥的民用行为,中国腾飞有什么好置喙的?至于未来这些投资砸下去的金钱还是导弹,那就看这些国家和组织的良心了,还是那句话中国腾飞又不是这些国家的爹妈,哪能管那么多。

    既然这些国家和组织所谓的“投资”利益巨大,那中国腾飞的数据分析报告的价格同样不菲。

    一般按照精度10米,5米,2米分为三个档次。

    精度10米的重点区域月数据报告每份50万美元;精度5米的重点区域月数据报告每份100万美元;精度2米的重点区域月数据报告每份200万美元。

    精度2米以下的数据分析自然是有,但价格要翻倍。

    至于精度1米以下的,不好意思,以目前中国腾飞在轨的两颗卫星还做不到这么高的精度,想要可以找美国佬要。

    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以投资为目的的数据分析报告,精度5米的就足够了。

    若是想做点儿断线操作,可以提升到精度2米。

    就比如上半年的巴基斯坦,因为与新德里的边境冲突就直接提升到了精度两米,且要求每24小时更新一份数据分析报告。

    为此中国腾飞启动一颗资源勘探卫星上的小型火箭发动机,实施了机动变轨技术,停留在南亚地区上空足有一个半月,配合着正常运行的另一颗资源勘探卫星形成了一个24小时侦察网。

    为此,巴基斯坦方面向中国腾飞支付了1.5亿美元的数据分析费和变轨耗材费。

    算上印度尼西亚因为东帝汶跟澳洲的龃龉要求的紧急数据分析;泰国方面针对越南一系列举动要求的加快数据更新频率;阿联酋因为伊朗新港口建设要求的实时分析数据,一整年下来,中国在航天数据分析服务方面获得4.62亿美元的营收。

    从而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便是在整年国际航天发射业务、火箭和卫星研发制造业务巨亏600万美元的情况下,中国腾飞的航天业务总收入超过6亿美元,利润更是高达4.5亿美元,利润率高达75%。

    看着高到离谱的利润率,中国腾飞上下算是知道为什么发达国家削尖了脑袋往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里钻,真的是不流汗,不吃苦,就那么舒舒服服的就能大把的赚钱。

    与之相比,苦哈哈的造衬衫,组装元器件,一天天累个半死也赚不上几个钱,反而还拉低生活质量,自然是没人愿意要。

    问题是,想要进入高端服务业,就必须拥有高端制造业,想要拥有高端制造业就必须从低到高一点点的发展起来。

    中国腾飞的航天业务能在被整体纳入域外某大国XXX法案后依旧能够通过航天服务业务实现营收上的突破和逆袭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也是从航空模型开始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当然灵活的经营理念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不然怎么其他航天生产单位亏得哀鸿遍野,怎么就中国腾飞这边风景一片独好?

    是中国腾飞的技术先进?

    说实话无论是通信卫星还是资源勘探卫星,中国腾飞用的都是国内航天界耳熟能详的成熟技术,别说中国腾飞这个新秀了,就是任何一家有资质的航天企业或单位都能造。

    至于发射,中国腾飞由于自家的火箭还未完成研发,只能自掏腰包委托其他航天单位和发射场发射。

    费用半点儿优惠都没有,都是按照国际市场价支付。

    在轨的测控和遥测到是中国腾飞自己,问题是这套设备也是国内普遍采用的成熟技术和产品,也不是中国腾飞独创。

    唯一不同的是,中国腾飞申请了国内第一张商业卫星独立运营牌照,并将自己运营的卫星与自家生产的无人飞行器和有人飞行器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形成航天、航空完美的产品闭环,实现完美的良性发展生态。

    换句话说,单独盯着中国腾飞的航天业务如何如何赚钱那眼界就太窄了,实际上中国腾飞的玩儿法跟美军在海湾战争中虐伊拉克的玩儿法是一样的,根本不是兵器的单对单的1V1,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与支离破碎的个体集合的碰撞。

    中国腾飞因为早年间的航空业务为基础,配合航天业务同样形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体系,如此一来,中国腾飞就跟现如今的微软加戴尔一样,既能在终端上赚一份儿钱,日后还能在系统维护、数据升级、业务管理等服务方面时时刻刻的赚客户的钱。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为了人类和平

    这种打破产业甚至是行业的界限,实现生态闭环的模式别说是在国内了,就是在如今全球商业领域都是不多见的。

    也因此中国腾飞的这套商业模式被不少商界人士所推崇,特别是在新型的互联网领域,那些还在为一家网站,一个论坛苦苦支撑的互联网创业人几乎将中国腾飞以及掌门人庄建业当做神一样崇拜。

    特别是国内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几乎将星洲当做圣地,乌央乌央的过来,就想着跟庄建业这位具备超前眼光,并敢于打破行业壁垒的商业大佬见见面,聆听些许只言片语,以便指导自己今后的创业之路。

    其中一位来自古都临安的瘦弱年轻人最为执着,虽然颜值上让人一言难尽,但口才和韧劲儿却让人无话可说。

    一般人来几次,见不到庄建业也就打道回府了,毕竟庄建业又不是闲人,每天一堆的事儿放在哪儿,哪有功夫给人灌鸡汤。

    可这位来自临安的英语老师却不一样,见不到就钉死在星洲,每天跟上班一样来到中国腾飞总部大楼,不让进就跟保安搭讪,跟保安混熟了,就攀上了保安主管,之后又跟接待处聊得很投契,如此一来二去竟然就这么认识了中国腾飞总部三分之一的中层干部。

    这样的人,庄建业想不知道都难,于是便抽空见了一面,这位来自临安的英语老师当然很兴奋,热情洋溢的给庄建业介绍了他那家刚刚创办不久的小网站,庄建业也很直接,直接甩出去500万,作为风险投资就砸了过去。

    十多年之后,中国互联网江湖上便流传着这么个传说,当年临安英语老师只用了不到5分钟就从大佬庄建业哪里拿来了500万的风险投资。

    故事中临安英语老师的勇气与才干;大佬庄建业的沉稳与魄力都被描绘的活灵活现,成为许多年轻人夜深人静时必灌的毒鸡汤。

    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位来自特区的程序员,通过种种关系在一个酒会上见到了庄建业,谈到他的即时聊天软件,准备作价200万卖给中国腾飞,庄建业更干脆,让腾飞投资砸了一千万入股,然后勉励那位来自特区的程序员好好干下去。

    来自特区的程序员感动坏了,当场痛哭流涕不说,回去后便想着把公司名改了,本来也想叫腾飞什么,不过庄建业没同意,但那位来自特区的程序员觉得不涨点儿腾飞的字眼儿就表达不出他的感激之情,庄建业无奈,最后同意把“腾”这个字借给对方,于是多年后叱咤中国互联网江湖的腾X就此诞生。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并且仅限于刚刚起步的互联网领域,而在世纪之交互联网的影响力并不大,传统行业的统治力依旧强悍,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腾飞的商业模式在这一领域,特别是在欧美传统行业里并不被人看好。

    在他们看来,中国腾飞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规则破坏者,一个对规则缺乏敬畏的企业必然不会长久,于是不少欧美业内人士都认为中国腾飞不过是因为被纳入XXX法案后被逼无奈下的权宜之策,虽然在营收上的数据非常亮眼,却终究无法获得稳定的畅销收益,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XXX法案对中国腾飞的制约性和有效性。

    所以欧美业界非但没有担心,反而继续维持原有政策,同时在即将重启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加入一条航空方面的条款,那便是中国腾飞取消FB—2000大型客机的发展计划。

    作为代价,欧美将目前手上42%的民航机型的代工交给中国境内的航空企业。

    对此,庄建业不置可否,FB—2000大型客机在如今的中国腾飞的发展规划中早就不是重点,TRJ—900支线\干线客机才是真正的王牌。

    所以FB—2000大型客机取不取消对中国腾飞的影响都不大,但也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借着助这个无关紧要的筹码在欧美哪里多拿些好处才是FB—2000大型客机项目最大的价值。

    更何况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腾飞的重点还是要放在航天这个产业链薄弱的地方,毕竟生态闭环的利益真是太大了,庄建业想不上头都不行。

    所以借助反导\反卫星系统的研制,升级升级中国腾飞的地面测控站简直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毕竟运行的五颗卫星怎么飞,飞到那儿自己心里要是没谱怎么给别人提供服务?更何况五颗卫星中还有两颗具有变轨功能,就更不能让测控站的技术水平太差了。

    问题是测控站能监测自己的卫星,同样也能看到其他国家或组织的卫星,这就让中国腾飞为难了,记录这些卫星的飞行轨迹、轨道参数和变轨动态着实有些麻烦;可要是不记录,哪一天某个卫星失控了,把自己卫星给撞了可怎么办?

    毕竟现在太空垃圾那么多,这要是有个损伤,中国腾飞几百万美元的卫星找谁说理去?

    于是,本着维护自家卫星安全,同时也为了人类的外层空间的环境,中国腾飞拿出了当年世界和平,人类发展的大爱精神,忍着劳累,吃着辛苦,勉强跟踪者天上运行的各类航天器。

    至于发现某些国外特殊用途卫星过顶什么的,完全都是意外,毕竟中国腾飞的初衷是好的,再加上类似TY—22无人机这类涉及到商业机密的东西实在不方便被外界知晓,免得友商山寨和忧虑,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中国腾飞只能勉为其难规避一二。

    总之,中国腾飞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人类更好的利用外层空间,为了世界能够征服星辰大海……NM……实在是编不下去了!

    将中国腾飞为什么会准备的把握卫星过顶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的庄建业,最后说得自己都快被自己恶心到了。

    却听得包括军内大领导在内一众人是哭笑不得,见过不要脸的,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什么都是为了人类和平,那你还搞隐身无人机干嘛?

    面对某个心直口快的领导半开玩笑的问题,庄建业却义正辞严的回答道:“当然是作为我们航天方面的补充,无论是中继通信还是资源勘探,最大飞行高度达到18000米的TY—22都是目前人造卫星的有益补充!”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杀敌于万里之外

    庄建业这话,在场的部队首长和领导也就是听一个乐儿,哪怕庄建业把自己包装的太人畜无害,TY—22那无法辩驳的隐身气动设计,机腹下那个足够装填两具1000公斤重磅炸弹的内部舱室,以及机鼻侧后那具可以伸缩的空中受油管,这样的配置组合在一起,谁还敢说TY—22还是花见花开的小白兔,那也是异世界能吃人的玄幻兔。

    特别是对庄建业了解最深的总部首长根本就不吃这一套,眼瞅着庄建业揪着自家的业务疯狂输出那些个只看钱不认人的歪理邪说,总部首长轻咳一声:“行了,小庄,你爱好和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所以扯淡的事情先放一放……”

    说着指了指已经被停放在机库里的TY—22无人机:“还是介绍介绍你们的隐身飞机吧,当然,如果你不想要明年的经费也可以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首长,您看您说的,就算您不问,我也要为各位首长介绍的!”庄建业的脸上立刻露出了谄媚中带着几分崇敬的笑容,随即拍了拍已经被固定在机库中的TY—22无人机的机鼻:“不管怎么说,我们的TY—22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潜力是特别巨大的,毕竟一架能够装载两顿左右的国土资源勘探或中继通信设备的无人机平台,装载同等重量的弹药自然不在话下,正因为如此,我们对TY—22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定位便是战场上的无声敲门砖和隐蔽突袭中的暗影刺客……”

    说这番话时,庄建业是脸不红心不跳,若是不明就里的人还真以为TY—22无人机就是专为军用而生的,可在场的首长和领导都听之前庄建业那为了人类和平的豪言壮语,结果转过眼就把战场上的无声敲门砖和隐蔽突袭中的暗影刺客就给搬出来了。

    前后相隔还不到两分钟,见过翻脸比翻书快的,就没见过庄建业这般快如闪电的。

    果然,庄建业这不要脸的风评不是白给的。

    不过心里明白,这些首长和领导们却没有一个说出来的,没办法,这种当婊子还得立牌坊的破烂事儿试问他们谁没干过?左右不过是为了多拿点儿经费,谁有比谁强到哪儿去?

    别以为庄建业处处强调自己民用真的就那么高尚,要知道在国际市场上往往就是这种军事用品民用化的受众群体更广,销路更好,限制也最少,同时利润最大。

    这就好比是时间管理大师,想要得到富婆、御姐、萝莉、绿茶、靓妹儿等不同款式的青睐,可不能只有帅气的外表,还得有超好的口才,健硕的身材,精明的头脑,当然最重要的还得有过硬的服务质量,没有器大、耐久、活好的根本,所谓时间管理大师的头衔早晚会被空虚掏空大师给取代。

    庄建业大谈特谈TY—22无人机民用属性,世界上就是在给在场的这些部队首长和领导灌输一个概念,那就是购买TY—22无人机其实没啥使用负担,左右不过是民用产品,用了也没谁说啥,倒不如多买一些。

    只不过庄建业这个挖坑的套路忽悠忽悠中东、南亚、东南亚这些国家还行,对上这些风浪里闯过来的首长们就不太灵光了,于是庄建业也就不装了,反正都被人看穿了,那就摊牌吧,TY—22无人机就是军用产品又能怎么样?

    于是庄建业根本就是脸不红心不跳,介绍起来更是铿锵有力:“TY—22无人机总长9.63米,翼展16.92米,高4.67米,空重4358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6473公斤,机腹下方设置一个长4.2米,宽1.8米,深0.8米,总计6.04平方米的多功能内置机舱……”

    说着,庄建业抬手示意了一下,围在TY—22无人机周围的维修工作台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缓缓启动液压升降设备,将TY—22无人机慢慢的提升起来,很快便将已经打开的机腹多功能舱室暴露出来。

    内部错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的线缆立刻就呈现在众人眼前,几位航空兵部队的领导三步并作两步来到TY—22无人机身下,抬头看向那足有6平方米的内置舱室,忍不住的频频点头。

    尽管TY—22无人机的内置多功能舱照比轰6轰炸机的弹舱在长度和深度上都差上不少,但整体的布局更加合理,所使用的技术也更加先进。

    更何况,以TY—22无人机这种隐身无人机的作战理念,多功能机舱内即便是挂载弹药也不可能是轰—6轰炸机那般的普通航空炸弹,必然是能给予敌方致命一击的精确制导弹药。

    果然就在一众首长抬头查看内置机舱时,庄建业的声音再次响起:“当然了,这个内置的多功能机舱稍加改动也可以作为弹舱使用,配合着机鼻内部足有3个平方的航电设备厂,令TY—22无人机能够搭载我们腾飞集团开发的3.8米长的DZB—1000,1000公斤激光制导钻地炸弹以及4.1米长的,射程为800公里的DZB—80短程巡航导弹……”

    说着,庄建业向后急走两步,然后让一旁的工作人员开启两个舱门,随后指着机翼两侧的两个舱门继续说道:“在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时,我们的TY—22无人机可以不用地面引导,因为我们在机体上预留了对地攻击指示吊舱的内置安装空间,完全可以将我们最新开发的光学对地攻击吊舱和电子对地攻击吊舱全部安置在内置舱室中,如此便可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杀敌于万里之外!”

    “杀敌与万里之外?”此话一出,一位空军领导不禁皱眉,旋即狐疑的看向头顶上那架尺寸不过FCB—1战斗轰炸机大小,实际起飞重量远不及FCB—1战斗轰炸机的TY—22无人机,摇了摇头:“这么小的身板儿,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首长,这种飞翼式气动布局最大的优点便是空间利用率,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仅有不到B—52三分之二的起飞重量和体积,却拥有不亚于B—52的载弹量和航程,就是得益于飞翼式布局超强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说着庄建业自豪的拍了拍TY—22无人机起落架:“要知道我们的TY—22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可是超过了16吨,但算上航电设备和吊舱,整体的内部载荷也不过3.5吨,再减去4吨多的自身重量,整体载油量超过了8吨,再加上TY—22无人机的最大飞行高度达到18000米,属于最为省油的平流层,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TY—22无人机的航程可以达到8400公里,这个距离算不算杀敌于万里之外?”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注意:航母!

    “这个距离……”

    听了庄建业这话,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航空兵领导不禁皱起了眉头:“虽然已经超过几批次老式轰—6的作战距离,但抛开10%,也就是840公里的备用油料,剩下的作战半径也不过3780公里,照比万里似乎还差点儿意思……”

    说着又沉吟着补充了一句:“即便是用远距离攻击武器,比如说巡航导弹,来弥补航程不足,问题是这样的巡航导弹在周边问题不大,超出这个范围……”

    话音未落,这位经验丰富的航空兵首长便摇了摇头:“就算有射程也失了准头,完全没有意义,而作为一架具备超远航程的隐身无人机,如果只放在东南沿海军事斗争前沿就有些大材小用了,而是应该放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的位置,用于威慑域外国家的介入行动,从这个角度上看,TY—22的航程和作战半径都是足够的,只是这武器的有效载荷是不是……”

    这位经验丰富的航空兵首长并没有把话说完,但所表达的意思却已经很明白了,那就是TY—22隐身无人机的8400公里虽然在作战半径上达不到万里这个宣传尺度,但对于目前航空兵整体的作战架构还是够用的。

    毕竟国内距离第二岛链上的核心节点关岛也不过3100公里,拥有3780公里作战半径的TY—22隐身无人机足可以在必要时插入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用于威慑、吓阻位于第二岛链的域外国家的后勤节点和兵力集结地,迫使其在东南沿海军事斗争期间无法介入。

    若TY—22隐身无人机真是一架地地道道的轰炸机,那不用说,几乎在场的所有军事主官直接哭着喊着就要了,没办法,目前国内能够前出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手段并不多。

    弹道导弹是个手段,但目前国内的中远射程弹道导弹的灵活性并不高,发射时间准备过长,精度也不够好,数量也不足,吓吓人到没问题,至于威力,除非装上核弹头否则很难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

    巡航导弹就更不用说了,由于天基卫星网的欠缺,且没有卫星导航的加持,再加上对第一岛链外的海洋水文、气候、洋流、岛屿地理地貌等关键要素的欠缺,导致巡航导弹上赖以横行于世的地图匹配和卫星制导完全失效,以至于打出去的巡航导弹还不如一个二踢脚。

    至于航空兵本身就更不用说了,作战半径最远的轰—6轰炸机使出吃奶得劲儿到是能飞过去,问题是那么大的个头儿就算跑过去也是个活靶子,基本上是有去无回的局面。

    而这也是当下部队所面临的窘境,明知道关键点在哪儿,却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

    好不容易在TY—22隐身无人机上看到了一丝曙光,结果整架飞机的武器有效载荷只有区区两吨,尽管加挂两枚1000公斤的航空钻地炸弹威力是很大,但问题是数量太少,两枚下去了时可能打个对方措手不及,但也因此等于是捅了马蜂窝。

    当然这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结果,要知道无人机终究不是有人驾驶飞机,数千公里的远距离操控变数实在太多,就别说数架一起的大规模编队的信号处理问题,就是单架次飞机远距离信号传输不被干扰就谢天谢地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场的部队首长和领导们对TY—22隐身无人机的前景是普遍看好的,因为在其基础上有着无限可能,最起码未来的隐身轰炸机是有着落了。

    可是在现阶段,缺乏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天基辅助;又没有远距离精确制导武器的加持;同时自身的载弹能力又非常有限,无法基于敌人致命一击……

    如此一来,TY—22改装的无人机隐身攻击机就显得有些鸡肋了,要知道东南沿海军事斗争是极其复杂的,绝不是某个岛本身如何如何,而是整个亚太地区一盘棋!

    正因为如此,这位经验丰富的航空兵首长话音未落,便又不少人点头表示赞同,然后便把目光纷纷投向了庄建业,看看这位制造商怎么说。

    庄建业还能怎么样,只能是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国内的这帮老狐狸实在是不好糊弄,这要是在南亚、东南亚,刨去8400公里的航程就已经挥舞着票子往自己脸上狂砸了。

    如果是在中东的话,连航程都不用说,直接告诉他们这货隐身,保准2亿美元一架的随便买。

    那可能像现在这样,让出10%的航程做油料储备,剩下的除以二,算出3780公里的作战半径来打你杀敌于万里之外的脸?

    这要是在中东、南亚、东南亚,他庄建业早就反抽过去了,3780公里怎么就不是万里了?四舍五入就是4000公里,汉朝的一里也就400米左右,老子用的是大汉的计量单位怎么了?

    然而庄建业在中东、南亚、东南亚可以各种豪横,在国内这些大佬面前……

    好吧,得亏自己准备充分,不然TY—22隐身无人机可能就是个发展规划了,成品想卖出去?再等几年吧!

    于是庄建业一招手,很快工作人员便把旁边一块帷幕拉开,露出里面的一块大屏幕,很快随着电源接通,屏幕上出现一个静止的画面,从地貌上来看好像是西北某戈壁滩,典型的寸草不生的无人区。

    问题是众多首长和领导愕然的并不是荒漠戈壁的俯瞰图,而是屏幕右上角的一行小字:“天链传输-资源勘探一号”

    “这是……”

    一位部队领导想要开口询问什么,可还没等说话,就被最前方的总部首长意味深长的话给打断:“还是先仔细看,然后记在脑子里,屏幕上每一帧画面都在颠覆时代。”

    话音既落,屏幕上的画面忽然一闪,戈壁滩的图像被迅速刷新,屏幕右上角的小字变成了“天链传输-资源勘探二号”。

    如此一号、二号反复数次,终于某一刻屏幕画面切换时,原本的静态画面变成了动态,而屏幕右上角的小字也在此刻变成了“天链传输-TY—22”

    就在众人看着这么枯燥到乏味的重复画面不解其意时,动态画面忽然放大,旋即便在戈壁滩上见到了一个长方形的白色区域,下一刻屏幕右上角的小字忽然一动,浮现出四个红色小字:“注意,航母!”

    与此同时屏幕火光一闪,一枚不知从何处飞来的高速弹头准确的击中了长方形的白色区域。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反航母作战体系

    见到火光从屏幕上亮起的那一刻,整个机库内无比的安静,在场的一众部队首长和领导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们心目中的应该成为轰炸机种子的TY—22隐身无人机竟然是反航母作战的一个重要节点。

    是的,在刚才的视频中所进行的不是别的,正是一次攻击航母的模拟演练。

    只不过试验方并不是部队,而是作为研制方的中国腾飞。

    也正因为如此,高速弹头的发射载具并不是弹道导弹,而是由改装后的TRJ—700支线客机投放的一枚模拟弹头。

    可既便如此,整个过程已经大体上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反航母作战体系,由天基卫星提供目标的大致方位,并通过不间断的卫星过顶,对移动的航母进行跟踪,随后无人机跟进,在卫星的指引下对航母实施动态跟踪的同时提供准确的目标数据诸元。

    待我方反航母攻击武器发射后,无人机还可以提供中继指导和精确引导等方面的辅助。

    可以说在整个反航母过程中,无人机起到了承接卫星数据和攻击弹药最终命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少了无人机这个节点,整个反航母作战体系就会变得支离破碎,根本称不上体系。

    而加入无人机这个重要的辅助,整个体系的战斗力便立刻凸显出来,仿佛太空中的卫星,手里的导弹在无人机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融合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效果,完全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超强功效。

    当然,这个节点使用TY—2或无侦—8这样的大型无人机平台都能办得到,可问题是这类无人机在航母战斗群这样超强存在面前的生存几率又有多少?

    估计还没飞到指定地点,就会被航母战斗群所属的舰载战斗机击落。

    毕竟航母战斗群的防空能力算是当今世界上至高的存在,不但有舰载高性能雷达,还有前出的舰载预警机,然后是舰载战斗机的多层防护,再加上护航舰艇携带的防空导弹,整个航母战斗群就宛若一只满身是刺儿的刺猬,任谁去啃一口都会被扎得头破血流。

    所以别说一半的无人机,就是性能更好的战斗机,在航母战斗群强大的综合实力面前也是被当靶子击落的命。

    而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反航母作战理论提出了近十年,反航母攻击性武器也已经实质性研制也有五、六年的光景,却依旧没有形成完整的反航母作战能力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反航母作战从来不是朝着航母打出几枚导弹就能完成的简单事情,而是需要一个完整的作战系统。

    首先必须要发现航母,毕竟航母的机动能力摆在那儿呢,绝不会摆在那里任你去打,那有人问了,航母辣么大,想找到他还不容易?

    如果海洋面积跟陆地面积一样大,可能还容易些,问题是海洋的面积是陆地的几倍,那难度就成倍的提升,再加上航母开足马力在海上各种的撒欢儿奔跑,难度更是会呈指数级提升到令人头等的地步。

    这就好比在夏夜的暗室里去打飞来飞去的蚊子,偌大的房间里就那么一两只,想要找到可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办到的。

    在大洋里找航母也是一样的道理。

    好在这个难题冷战时期的苏联用不计成本的军备投入蹚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那便是在太空中部署数量庞大的海洋侦察卫星,专门监控航母的动态。

    国内自然没有苏联那么疯狂,但利用几颗侦察卫星和资源勘探卫星对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侦察的能力还是有的。

    能发现航母,接下来就是打击了,传统的作战方式很难敲开航母战斗群那厚厚的防护层,但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要攻击武器达到了一定速度,让航母各项防护举措来不及反应就直接GG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为此苏联时代大力发展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而国内则更进一步,使用能够实现高超声速的反舰道导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便是将侦查力量与攻击力量有效的整合起来,从而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增强效果。

    在这方面,苏联做的就不够好,两大体系的整合做得过于复杂,涉及到了地面卫星接收站,海军司令部指挥中心,空中的图—142反潜巡逻机,舰队核心的航空母舰和核动力巡洋舰。

    层层叠叠的机构和节点导致整个指挥作战链条冗长而又复杂,以至于往往一道命令需要经过四、五个重复的播发才能下达到基层执行。

    也正因为如此,苏联在反航母作战方面的局限性很大。

    对此苏联不是没想过做出改变,问题是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能做到苏联的程度已经是整个太阳系最强大的反航母力量了,想要改进除非技术能更进一步。

    问题是技术进步了,苏联也解体了。

    在这方面摸着苏联过河的国内不得不说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得益于摩尔定律的持续推进,大规模集成电路被做得越来越小的同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以往三、四个节点接力传递的东西,一个平台一个节点就能有效的完成。

    可以说阻碍苏联完成反航母作战体系进化的技术阻碍,进入后冷战时代已经不算是个问题,然而国内在系统整合上赶上了好时代,却因为过去几十年的短板在平台方面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翻遍国内压箱底儿的老宝贝儿,居然就没有一款能够在航母战斗群面前拥有极高生存能力的节点平台。

    这就令国内面临比苏联时代还要尴尬的境地,那便是根本无法统合侦察与打击力量,也就谈不上反航母作战体系的建设。

    偏偏在这个时候,中国腾飞的TY—22出现在众人眼前,并且向他们展现了TY—22统合侦察与打击的优异能力。

    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TY—22可不是一般的无人机,而是一架货真价实的隐身无人机,这在整个反航母作战体系中的意义可就无比巨大了。

    要知道航母战斗群的防空能力与陆地上的要地防空其实差不太多,都很难发现隐身目标,或者说对隐身目标及其不敏感。

    既然如此,那TY—22隐身无人机就解决了节点平台最重要的问题,那便是生存力。

    再加上其18000米的飞行高度,8400公里的航程,可以想见未来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的广阔空域上必然成为TY—22隐身无人机自由翱翔的自留地儿!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亿人民币一架

    当然了,这套反航母作战体系也不是没有不足的地方,就比如说天基的人造卫星侦察体系就过于薄弱,以目前国内尖兵系列加上资源系列卫星的数量,只能勉强做到每隔3小时刷新一次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的重点区域。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因为卫星上没有配备自主读取判别的数据库信息,即便卫星发现了航母编队也无法第一时间提供快速预警,而是需要回传到图像判读中心进行一系列后期处理后方才能得出相应的情报信息。

    不但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效率还十分低下。

    但不管怎么样,TY—22隐身无人机的出现却第一次将国内天基侦察体系和海基、空基以及陆基的打击体系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初步实现对航母战斗群的初步打击能力。

    哪怕这个能力照比苏联时代的红海军还很原始,甚至在域外某大国眼里还登不上台面,但对国内来说却是一次极具战略意义的突破。

    最起码在面对1996年大事件时,域外某大国忽然冲过来的航母战斗群时,国内上下不用在那么惊慌了,尽管还上不得台面,但终究手里已经有了东西,哪怕只是把小小的匕首,而不是凌厉的三尺青锋,却也能在关键时刻血溅五步。

    而这对当下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了。

    正因为如此,在场的一众部队首长和领导在静默片刻后便是开始兴奋起来,特别是几位海军部队的首长和领导,激动的几乎都要打摆子,要知道在以往的预案中,他们可是拼光了大半个主力舰队也未必能换下对方一艘航母。

    如今,有了TY—22隐身无人机的统合和指引,以往无谓的牺牲似乎找到了价值。

    是的,他们不怕牺牲,哪怕舰队拼光了,人都打没了,只要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那也是值得的,怕就怕死拼到底之后依旧徒劳,毕竟代差真的是一条鸿沟,即便使用人命填都有可能填不满的鸿沟。

    而如今,他们似乎看到了真的能把某域外介入者的重器重创的希望,那海军的这些领导和首长们如何不兴奋,又如何能不激动。

    于是一个个朝着军内大领导和总部首长嘶吼着要把TY—22隐身无人机装备给他们海军。

    甚至有一位海军部队的首长更是干脆的说道:“即便明年一艘船都不建,也要装备TY—22隐身无人机,哪怕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

    海军这么一叫喊,空军就不干了,TY—22隐身无人机本来就是他们眼里的轰炸机的种子,自身又具备改装无人隐身攻击机的潜力。

    即便在载弹量上有些偏弱,但这东西就有些见仁见智了,关键还看怎么用。

    用TY—22隐身无人机改装的无人攻击机去当轰炸机,那当然是战术价值大打折扣;若是将TY—22隐身无人机改装的无人机定位为美军中的F—117“夜鹰”,用在秘密偷家,走位偷塔的话,那战术价值可就高得吓人了。

    要知道F—117的内部武器载荷也就2.2吨,与TY—22隐身无人机处在同一水平,正因为如此F—117的战术适用范围完全可以套用在TY—22隐身无人机身上。

    特别是在配备两枚1000公斤的DZB—1000重型钻地炸弹后,TY—22隐身无人机完全可以在东南沿海军事斗争启动伊始,对某岛上的指挥控制中心、领导人居所、媒体广播大楼、地下指挥中心等一系列高价值战略目标实施神不知鬼不觉的点穴和斩首行动。

    从而一开始便打乱敌方的指挥体系,瓦解敌人的内部士气,从而获得战场上的绝对主动权。

    本来如果没有整合侦察和打击能力,空军就已经将TY—22隐身无人机堪称自己的囊中之物了,结果没想到TY—22隐身无人机居然还有隐藏属性,居然能把太空中的卫星与其他方面的攻击武器有效的整合在一起。

    要知道空军的愿景目标就是攻防兼备,空天一体,以往这两句话只是个概念,现在TY—22隐身无人机正常属性和隐藏属性合在一起,正好把这两句话分毫不差的诠释的明明白白,那还得了?

    TY—22隐身无人机不但是空军的,也必然只能是空军的。

    所以还不等海军的人激动的表达完对TY—22隐身无人机的爱慕,空军的首长和领导们就如同护花使者一样,一个个跳出来,冲着军内大领导和总部首长大谈TY—22隐身无人机对空军的重要性,甚至以为空军领导义正言辞的说道:“老首长,空军不能没有TY—22,就跟空军不能没有苏—27和十号工程一样,都是空军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装备……”

    军内大领导和总部首长听着空军一个个好似没有TY—22隐身无人机就不能活了言论话语,老脸是直抽抽,可还没等他们表态,一直以来很少表态的第二炮兵部队的几位领导忽然开口,认为TY—22隐身无人机是即不适合海军,也不适合空军,想要找个隶属的军种还得是他们第二炮兵。

    原因很简单,天上的卫星是他们的运载火箭送上去,远距离攻击的弹药是他们第二炮兵的导弹打出去了,天上、地下都是他们第二炮兵的,作为统合的关键装备自然也应该是他们的第二炮兵的。

    就如同一位第二炮兵部队领导所说的那样:“没有比我们更适合拥有TY—22无人机,也只有我们才能让TY—22无人机战斗机达到最大水平,正因为如此,从综合情况来看,也只有我们第二炮兵部队最适合装备TY—22无人机……”

    一桌席,来了三波客人,怎么分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三波客人谁都不服谁,而且各有各的理由。

    海军说反航母本身就是他们海军的职责,装备给他们应该应分。

    空军表示,他们本身就是玩儿航空器的行家,所以交给他们更专业。

    二炮微微一笑,天上的,地下的都是他们二炮的,你们俩参合进来有意思吗?

    于是乎三伙人为了争夺TY—22隐身无人机装备权吵得是不可开交,弄得军内大领导和总部首长的脑袋是嗡嗡的,然而就在一众人争执不休之际,一位来自陆军部队的首长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让这场争执戛然而止。

    “你们争来争去怎么不问问价钱?难道你们军种的经费真的多到花不完?我可听说,中国腾飞的东西从来就没有便宜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一位空军航空兵部队的领导立马看向庄建业:“庄总,你们的TY—22隐身无人机单价是多少?”

    庄建业微微一笑,报出一个令所有人惊掉下巴的价格:“不多,6亿人民币一架!”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第二代隐身复合材料

    “6……6……6……”

    闻听庄建业的话,那位旁观者清的陆军首长立刻张了张嘴,却半天说不出来一句完整的话,到是阴差阳错的喊了一个“666”,直到最后收敛了心神这才蹦出一句:“6亿人民币?我的老天,这也太贵了,我们部队可买不起,买不起……买不起……”

    别说是陆军部队买不起,在场的一众部队首长没一个敢说自家部队买得起这么贵的飞机,6亿人民币是个什么概念?

    就拿空军装备的苏—27战斗机来说吧,最新款的报价折合成人民币也就2亿左右,6个亿足够买三架最新款的苏—27战斗机。

    可以说6亿人民币的单价已经不是一般的贵了。

    更关键的是,TY—22还只是个无人机,按道理属于低成本序列,结果还这么贵,这要是发展成为有人驾驶飞机那价格还不得飙到半人马星座去呀。

    于是刚才还在为TY—22隐身无人机归属而争执不休的三个军种的首长和领导们不说话了,没办法,6亿人民币的单价他们说实话还真负担不起,除非总部能把明年的经费提高各10%还差不多,问题是总部能提高这么大的比例嘛?

    从现实的情况看很难。

    毕竟国家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国企改革,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众的基本医疗保障……方方面面的都需要钱。

    偏偏国内的市场没有培育出来,几十年打下的工业基础无法释放所有产能赚取足够的资金,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还没有完成,面对庞大的国际市场,国内还只能眼馋无法彻底融入。

    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的整体的经济形势是通缩,如果不引入一济活水盘活整个经济,国内的经济就有可能沉沦下去。

    正因为如此,虽然在大事件后军内得到增长,但幅度并不大,而这也导致了部队的硬件设备很难得到及时更新。

    不说别的,第二炮兵部队的新式弹道导弹按道理应该配套一套模拟训练系统的,可就是因为经费不足,接装部队只能用纸箱子DIY一套简陋版的发射模拟训练台。

    干部战士们在新装备列装前,就是对着这么一套手工画上去的模拟台,配合着口令完成整个发射流程的训练。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比如空军缺乏飞行模拟器,飞行员就用一手拿着飞机模型一手模拟操纵杆儿,几个飞行员合在一起演练编队飞行和空战战术。

    比如说陆军的装甲部队,为了节省油料和机械磨损,坦克驾驶员就用最普通的脸盆和板凳模拟出坦克驾驶舱,自己喊着操作要领熟记驾驶动作。

    再比如海军的潜艇兵,往往潜入大洋一两个月,是最需要营养的兵种,可因为经费有限,很多潜艇兵只能吃午餐肉和行军干粮,青菜和鲜肉根本就是奢望。

    还有远海岛礁上的驻守矮脚屋的守岛官兵;雪域高原上缺少后勤保障的兵站;雪区南部只能靠脚底板儿一路爬过去的边陲哨所……

    如果要一一列举的话,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而想要改善这些地方,首要的就是经费,正因为如此,这几年增加的经费除了少部分用于重点项目外,绝大部分都是在弥补过去十几年欠下的债。

    正因为如此,6亿人民币的单价对这些部队首长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价。

    但TY—22隐身无人机的诱惑力又摆在那儿呢,一些希望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首长并不想放弃,于是纷纷看向军内大领导和总部首长,那希冀的眼神仿佛在说,二位首长,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庄建业这混球我们是压不住,只能您二位真神才能把他完全镇压。

    总部首长见状轻咳一声,准备说点儿不相干的话,把价格这个敏感的话题给岔过去。

    到不是说价格这个问题不能立刻谈,而是总部首长发现之前三个军种的首长们争执TY—22隐身无人机的归属时,军内大领导的眉头可是一直皱着的。

    很明显军内大领导对这种以军种为本位的争执很不喜欢。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自打海湾战争当中美军以压倒性优势取得完胜之后,跨越军兵种的联合作战体系便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模仿和构建的对象。

    国内这个最大的美粉儿当然也想有样学样来上这么一套,奈何联合作战可不是简单的把几个军兵种和兵力兵器简单的组合在一起就完事了,而是需要一整套的指挥、通信、后勤、维护、机动等系统加持才能完成的。

    往往这些加持项又是砸钱最多的所在,恰恰国内部队最缺的就是经费,因此除了一些理论研究外,在实质性层面上部队并没有在联合作战方面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本以为这项艰巨的任务会拖到21世纪10年代左右,没想到一款TY—22隐身无人机的出现就把缺乏联合作战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

    毕竟反航母作战可不是单独一个军兵种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将陆、海、空、第二炮兵全部统合起来才能构筑的一套打击体系。

    正因为如此,TY—22隐身无人机交个那个军兵种都不合适,最好的选择是交由总部统一指挥。

    问题是总部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并没有建立,就算是隶属总部也是个过路财神,届时各兵种的争执不会停歇反而会愈演愈烈,正因为如此,军内大领导才忍着没说,但了解军内大领导的总部首长却很清楚,估计等回京后,围绕联合作战体制建设的改革估计要提上日程了。

    所以这个时候无论TY—22隐身无人机的报价有多贵,这事儿都得往后拖一拖,正因为如此,总部首长才会出来打个圆场。

    结果还没等总部首长说话,另一边的庄建业却抢先开口:“各位首长,您别觉得TY—22隐身无人机要价贵就觉得我们中国腾飞是什么周扒皮,认钱不认人,各位首长也不想想我们中国腾飞这么多年为了TY—22隐身无人机投入了多少,不说别的,为了能让TY—22隐身无人机的雷达正面反射面积为此在0.001平方米,我们花巨资研发了第二代隐身复合材料。

    而这种隐身复合材料最大的特点还不是隐身,而是极强的可维护性,不夸张的说,我们的TY—22隐身无人机能够在东南沿海的湿热环境中连续作战半个月,而不需要对机体表面进行任何维护,机体表面的隐身效果也能保持90%以上的有效率。”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绝对的黑科技

    “你说什么?可以在东南沿海的湿热环境下连续作战半个月,还不用做机体表面的维护?”

    “这样的情况下,机体表面的隐身效果还能保持90%的有效率?”

    庄建业话音刚落一位海军航空兵部队领导和一位空军航空兵部队首长便先后发出惊呼,而这两位的话还未说完,就有其他部队首长和领导便私下里小声嘀咕:“这怎么可能?连美国人好像都做不到这个程度。”

    “谁说不是呢,东南沿海本来就是高温高湿高盐,对机体表面的腐蚀非常大,隐身飞机有那么金贵,怎么可能不用保养?”

    ……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都觉得庄建业刚才的话有些夸大其词了,没办法现如今隐身飞机的标杆看的是美国,而美国的隐身飞机除了作战能力强之外,最大的特别就是两个贵,一时采购单价贵,另一个就是维护成本贵。

    采购单价自不必说,凡是跟隐身沾边的飞行器,无论基本性能如何,因为隐身材料的使用和特殊气动布局的设定,导致加工成本和生产升本直线飙高。

    不过相较于采购成本,真正让隐身飞机名声大噪的还当属昂贵的后期维护成本,以B—2隐身轰炸机为例,每飞行1个小时就需要20个小时的系统维护。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维护都是远超普通飞行器的超精密维护,不但价格贵的离谱,而且维护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超高,因为恰到好处的机体结构哪怕是细微的剐蹭都有可能破坏隐身效能。

    正因为如此,隐身战机可以在战场上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幽灵,可回到自己的基地,娇弱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恒温的机库,需要涂抹可吸收雷达的涂层,需要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需要……

    可以说隐身作战飞机脱离强大的后勤保障就跟没了牙的老虎一样,连嘶吼的力气都没有。

    连美国这个隐身飞行器扛把子都在维护上头疼不已,中国腾飞的TY—22隐身无人机居然能在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下放空半个月而性能不减,这怎么听怎么有些科幻,难不成中国腾飞的隐身技术超过了美国?

    想想都不可能!

    庄建业对这些疑问和议论并没有做什么解释,而是走到军内大领导面前邀请道:“老首长,TY—22隐身无人机和垂直起降验证机还不算我们中国腾飞压箱底儿的好东西,真正的好东西实际上在我们生产车间,上个月这个生产基地刚刚落成了两台,老首长要是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过去看看。”

    “可以!”军内大领导微微颔首,庄建业见状立马招呼人手,安排下面的接待工作,至于其他部队首长和领导,即便心里有疑问,但在军内大领导的意志面前也只能先藏在心底。

    就这样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机库,重新登上摆渡车,一路穿过机场,越过几个轰鸣的车间,来到一处通体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灰白色建筑前,随即便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准备室,换上防尘服戴上护目镜,从里到外包裹严实后又经过一系列除尘、除菌处理,一行人这才进入这间等级极高的神秘建筑——中国腾飞秦岭南麓航天生产制造基地5号车间。

    刚一进入,一众人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只见偌大的厂房内排列着两组大型设备。

    一个是三个中间镂空的,直径足有三米的圆形的设备,不同于其他设备,圆形镂空处或设置刀具,或安装热加工装置,用于对部件儿的加工。

    眼前的这组却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航空航天加工设备的想象,三个足有三米直径的圆形没有设置任何加工装置,而是安置了密密麻麻类似纺织厂纱锭一样线卷。

    至于圆形镂空处同样被数不清的丝线所覆盖,其密集程度,复杂样式令在场的几位有轻微密集恐惧症的部队领导只瞧了一眼浑身就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

    另外的一组设备同样如此,只不过纱锭一样的线卷并非是呈圆形排列,而是被设置在两个巨大的正方形阵列之中,随着阵列中的机构旋转,密密麻麻的丝线就如同蚕宝宝吐丝一样被释放出来,旋即形成令人头皮发麻的丝线阵列……

    “这是……纺织厂?”

    见到这一幕,一位部队首长不置可否的问了一句,其他包裹严实的部队首长和领导也都流露出同样的疑问。

    没办法,眼前的两组大型设备与国内众多的纺织厂所使用的设备简直别无二致,特别是第一组圆形设备周围那纱锭一样的线卷,几乎跟纺织厂所使用的纱锭是一模一样,若说不是纺织厂绝没人会信。

    但问题是他们所处的地方可是中国腾飞最核心的航天生产制造基地,所有的生产都围绕航天产品展开,再加上进入时又是除尘,又是除菌,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包成木乃伊才放心的架势,若是普通的纺织车间哪里用得着这么费劲?

    然而就在一众部队首长和领导疑惑眼前这两组大型设备究竟是做什么的时候,一位部队领导忽然指着第一组圆形设备的一个圆形镂空中央开口说道:“你们看,哪里好像织了一个东西……好像是……好像是……卫星上面的承重桁梁?”

    此对话一出,不少人便朝着那位部队领导手指的方向望去,其中一位来自第二炮兵的部队首长,狠劲儿的擦了擦自己的护目镜,反复看了好几遍方才难以置信的点头:“没错,就是卫星上的承重桁梁,和东方红系列用的规格一模一样,我当年跟着导师参与过多次东方红系列卫星的研制,绝不会看错……”

    说着这位来自二炮的首长又不禁皱起了眉头:“只是这里的桁梁怎么是跟织布一样给织出来的?”

    “还不止是织桁梁,老伙计你再看看那边!”这位来自二炮的首长话音未落,他旁边的战斗便又指向另外一套设备上,之间其中一个阵列前,密密麻麻的丝线仿佛活过来一样七拐八绕的汇聚出一个喇叭状的东西,那位还在思考眼前设备如何能织出桁梁的二炮部队首长见到这一幕眼睛立马就直了:“小型矢量火箭喷口?我的天,这也能织出来……黑科技,黑科技,绝对的黑科技……”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动能拦截器

    是的,真的是货真价实的黑科技。

    要知道能陪同军内大领导过来视察的那个不是见多识广之辈,全国技术先进的制造厂和研制单位他们几乎走了个遍,甚至某些重点培养的领导还在国外的顶级实验室和生产厂待过,先进的设备着实是见识了不少。

    不说别的,但就这几年刚刚兴起的增材制造、3D打印、柔性制造、数字装配等航空航天最前沿的先进生产设备,这些部队首长和领导也都见识过。

    然而就是这么一群眼界开阔的众多军内领导们,愣是对眼前这两套大型设备十分陌生,别说见过了,连听都没听说过。

    卫星上的的承重桁梁,还有变轨用的小型矢量火箭喷口居然跟织布机织布一样,七缠八绕的就这么给织出来了?

    说实话,若非亲眼所见,光是听说,在场的这些部队首长和领导们都不会信的,先进的航天部件儿居然能用纺织机一般的设备给织出来,简直开玩笑。

    然而此时此刻位于中国腾飞秦岭南麓航天生产制造基地5号车间的两套大型设备却用不争的事实说明,高价值的航天部件真的是能织出来的,如此为所未闻,见所未见,冲击三观的技术,不是黑科技又是什么?

    “这位首长真是过奖了,5号车间的这两套三维编织机还称不上黑科技,毕竟这两套设备只达到了美国大西洋公司出售给欧洲空客公司的技术水平,远为达到该美国大西洋公司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的那台至今处在保密状态,被用于生产高性能侦察卫星,高速再入弹头和隐身飞机大型承重结构框架和蒙皮的三维编织机。

    所以我们的这两套设备只能算一般般,毕竟在这里,这两套设备所生产不过是LYJ—18机动式反导\反卫星系统当中动能拦截器的壳体、内部桁梁、托架、矢量火箭喷管和连接器等核心部件儿……哦,对了,小牛,把你们之前生产出的成品拿出来,让各位首长指导指导……”

    就在一众部队首长和领导被眼前的两套大型设备所展现出来的黑科技给彻底震撼之时,庄建业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在众人的耳畔响起,很快一些回过神的部队领导便意识到庄建业话中的重点,立刻问道:“你是说,现在编织的桁梁和小型矢量火箭发动机不是卫星上的?”

    “壳体、内部桁梁、托架、矢量火箭喷管和连接器……我滴个乖乖,整个动能拦截器超过一半儿的部件儿就是这两台设备制造的。”

    “我记得LYJ—18导弹上的动能拦截器成本才800万人民币,难道就是因为用了这项黑科技降低的成本?”

    “也不对呀,按照庄建业的意思,TY—22隐身无人机的隐身材料也是利用这项黑科技制造的,怎么TY—22隐身无人机会达到6亿人民币,LYJ—18导弹上的动能拦截器才800万?”

    ……

    议论声很快便在一众部队首长和领导之间传播开来,有惊叹的,有疑惑的,还有不置可否的,总而言之一众人等脑袋全是问号,不知道庄建业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好在众人没等多久,车间里的工作人员就推着一辆成放着LYJ—18导弹上的动能拦截器的实物以及十几个核心部件呈现在众人面前。

    结果不看还好,这么一瞧,这些个部队首长和领导们眼睛又不约而同的直了,特别是几位来自空军的一位防空部队的首长,几乎是在工作人员将展示台放下的一刹那就冲到近前,看着那个说明牌上写着LYJ—18导弹动能拦截器的装之前,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这才直起身子如同看外星人一样看向庄建业:“这就是LYJ—18导弹的动能拦截器,总质量才72公斤?”

    也难怪这位空军防空部队的首长会如此,实在是LYJ—18导弹的动能拦截器的72公斤质量实在太轻了,以至于连这位负责指挥反导|反卫星作战体系的主官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么轻的反导拦截器真能能发挥作用。

    要知道航天某院的反导拦截弹的发射质量达到9.5吨,搭载的反导拦截器的质量则高达389公斤,是LYJ—18导弹的动能拦截器5倍还多。

    可既便如此,航天某院的动能拦截器命中率也只有60%多一点儿,若是实战的话,最多也就能保证50%的成功率。

    要知道航天器这东西质量越大,就意味着平台的冗余度越高,搭载的设备也就更多更精密,反之就会越少越粗糙。

    这就好比改装房车,重卡因为空间大改装起来也就不费劲儿;若是用甲壳虫来改装,那就真是螺丝壳里做道场,难度自然成倍增加。

    中国腾飞的LYJ—18导弹的动能拦截器显然就属于后者,72公斤的质量中要整合高灵敏度红外探测设备,控制计算机,高能火箭燃料,数台小型火箭发动机和负责高速冲撞的主发动机,在加上其他的天线、传感器、控制机构等等,最起码也得200公斤的平台能装得下。

    可LYJ—18导弹的动能拦截器整体质量不过72公斤,中国腾飞是怎么分配各个系统的?能做到可靠有效嘛?

    就在这位空军防空兵部队首长满脸狐疑的时候,一起被工作人员搬过来的液晶屏幕已经通上电,很快屏幕上便出现LYJ—18导弹的动能拦截器进行空间矢量机动的画面。

    只见LYJ—18导弹的动能拦截器中间部委不断喷出短促的火舌,令拦截器悬停在半空中静止不动。

    这个时候庄建业走到屏幕前,笑着说道:“我们的LYJ—18导弹重发射质量才1.8吨,72公斤的有效载荷已经是极限了,不过未来等我们的铣锻一体化3D打印设备投入使用后,可见将复杂腔体结构一次性成型后,质量还会降低30%,而未来我们对LYJ—18导弹的构想是发射质量为1吨,动能拦截器的质量控制在40公斤左右,同时射高达到200公里,射程超过600公里,成为陆基和海基反导\反卫星系统的中坚力量。”

    “这个目标需要多久能实现?”

    这个时候一位来自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首长忽然开口,没办法,实在是庄建业给出的愿景太过诱人,发射质量1吨,却具备200公里的射高和超过600公里的射程,这样的指标上舰根本就不是问题。

    非但如此,这要小巧高能的导弹还能让本就空间不大的水面舰艇拥有更多的备弹,解释具备对中远程弹道导弹中段反导能力的水面舰艇足可以将国土防空圈向大洋深处前移1000多公里,这里面的战略意义简直不要太大。

    也正因为如此,这位海军的首长才安耐不住。

    对此庄建业的答复也很干脆:“主要是看我们的铣锻一体化3D打印设备什么时候能够投入使用了,就像现如今我们眼前的这两套三维编织机,DL—520和DL—527投入使用的话,我们的LYJ—18导弹的动能拦截器也不会减重到72公斤。”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话音未落,庄建业拿起台面上的一个部件儿,补充着说道:“当然,我们能把LYJ—18导弹的动能拦截器成本控制在800万人民币,也得易于DL—520和DL—527这两套三维编织机的投产使用……”

    说着,庄建业便借着这个机会向现场的各位部队首长和领导们介绍起面前的两套三维编织机。

    其中由三个圆形结构组成的三维编织机型号为DL—520,每个圆形周围分布有2400个碳纤维纱锭,可以在程序控制下生产航空器当中的圆形舷窗、短结构桁梁;航天器当中的结构桁梁、支架、托架等部件。

    由两个方形矩阵组成的三维编织机的型号为DL—527,每个方形矩阵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增加和减少内部的纱锭,目前5号车间所使用的房型矩阵中,分别安装了5000个纱锭,也正因为如此DL—527能够生产更大的组件。

    比如说航空器当中不但能够生产蒙皮框架、龙骨梁框架、异型框架等重要的承重结构部件,而且还能承担诸如起落架、直升机柔性梁、桨毂中央的主结构件等核心结构部件。

    至于航天器方面的应用就更不用说了,就拿LYJ—18导弹的动能拦截器来说,动能拦截器的壳体,内部燃料箱的外币,小型火箭矢量发动机尾喷口、连接器和支撑环,高灵敏红外探测器的支撑盘,激光通信接收器的支架都是由DL—527制造出来的。

    然而无论是DL—520还是DL—527,所生产的都是同一种东西,那便是三维编制复合材料。

    也被称为真正的第二代复合材料。

    是的,你没看错,目前世界上所谓的T300、T500、T700这些碳纤维复合材料满打满算也不过是第一代复合材料的进化版本,远称不上第二代复合材料。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都是平面贴敷的,无论是用树脂材料连接高温固化,还是用自动铺丝机按照模具层层缠绕,这类复合材料的根子都是分层的。

    而这种分层话的处理就带来一个无法克服的弊端,那便是在特定方向上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同时;分层化的结构也导致在高温环境下复合材料容易发生氧化脱层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飞行器的安全性。

    正因为如此,尽管T300、T500、T700这些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诞生二十多年,以此为基础的各类金属基复合材料也很成熟,但在航空、航天领域这些复合材料依旧无法成为主结构桁梁、龙骨框架梁、起落架、耐高温耐热部件的主要原因。

    因为分层铺贴结构根本无法令复合材料达到传统金属的一致性和紧密型,至于高温耐热部件就更不用说了,氧化脱层现象根本无法克服。

    早年中国腾飞承担的反舰弹道导弹再入弹头的碳\碳复合材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数次试验失败。

    本非碳\碳复合材料无法抵御高温灼烧,而是层层铺贴的工艺中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在高温作用下彻底失效,导致铺贴层剥离脱落,最后直接烧穿整个弹头。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条路径,一个是加强化工研发投入,开发出能够抵御2500摄氏度高温的新型环氧树脂材料,用于克服高超音速下再入弹头表面的超级高温。

    另一个则是直接越过复杂的第一代复合材料工艺,进军第二代复合材料,彻底屏弃层层铺贴式的复合材料制造的传统工艺,用一种打破传统的方式,将复合材料纤维在相互缠绕下把想要制造的预制件直接做出来,从而形成三维立体式的全新复合材料。

    相较于第一代的层层铺贴式的复合材料,第二代三维立体式复合材料的好处可就太多了,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这种复合材料能够将碳纤维优异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能够做到全方向上都有着十分优秀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也正因为如此,第二代三维立体式复合材料完全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的质量要求,从而可以大量替代金属,成为飞机减重的主要推手。

    除此之外,三维立体式复合材料对于耐高温同样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最高可以承受2387摄氏度的高温,基于此三维立体式复合材料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涡轮叶片基座、尾喷口;以及航天领域的发动机尾喷口、连接器以及耐高温弹头壳体等重要的耐热领域。

    同样是碳纤维制品,居然有着如此本质的不同,并且由此划分出两个代差,这让外人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对内行人来说就不难理解了。

    这就好比是建房子,一层层的用砖头粘贴在结实,也没有在内部搭建各种结构、框架、桁梁和阻尼器来的牢固。

    三维立体式复合材料便属于后者这种复杂的结构,即利用纤维的韧性和可塑性,通过复杂的阵列排布将一系列复杂的结构编织其中,从而形成牢固的预制件儿。

    这种方法说起来简单,仿佛只要懂得织布机原理就能够伸手试一试。

    然而事实远非想象那么简单,若是懂得织布机原理就能够制造出生产第二代复合材料的三维编织机的话,那身为纺织大国的新德里、孟加拉、埃及和缅甸就应该跻身发达国家行列,而不是只能在低端苦哈哈的盼着西方老爷赏饭吃的。

    实际上整个世界范围掌握第二代复合材料技术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他们从70年代中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取得初步成果,随即由美国大西洋机械设备公司实现实用化,并迅速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波音、洛马等研究机构和航空巨头中铺开,从而令美国航空航天制造水平迅速与世界平均值拉开一个较大的距离。

    话不夸张的说,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隐身作战飞机、新一代战略运输机,隐身战略轰炸机能够完成研制并迅速服役,离不开第二代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而这也成为美国航空霸权的重要标志。

    而如今,随着中国腾飞相关设备的投入使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等于是获得了这类航空霸权的入场券!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507/ 第一时间欣赏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安溪柚所写的《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为转载作品,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介绍:
永宏厂是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老牌工厂,在改革大潮中几经沉浮,逐步走向没落,艰难时刻,庄建业等人接过担子,从最基础的机型开始,一步步披荆斩棘,最终将濒临倒闭的永宏厂插上翅膀,再次腾飞。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