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腾飞我的航空时代TXT下载腾飞我的航空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安溪柚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txt下载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一石二鸟OR一箭三雕

    没办法,几名飞机驾驶员就能搞出世贸大事件,谁敢保证周围没有类似的人伺机而动?

    风声鹤唳之下个人自然是如何增强防护都不为过,于是来自俄国的AK—47,与中国腾飞陶瓷防弹插板便成为自由美丽间2001年民用武器类用品的销冠。

    而这仅仅是中国腾飞诸多火爆产品中的一个,其他的诸如铝锂合金材料、碳纤维部件儿、医疗防护用品甚至是体育用品,几乎没有不大爆的。

    以至于从2001年国庆节刚过,整个中国腾飞上上下下就开始进入繁忙模式,一线员工甚至连三班倒都无法消化海量的订单,不得不扩充产能才能应对,甚至部分厂子的订单都派到2003年年底。

    而借着自由美丽间这股子海量的订单潮,庄建业迅速的稳定了二次重组后的内部形势,并逐渐树立起了绝对的威信,进而推行融合和产业重组时的阻力远比预期的要小得多,这也让庄建业的改革得意在短时间内快速推进。

    若非如此,庄建业等中国腾飞的高层估计最少也得三年时间才能消化完二次重组并购过来的生产厂、经济实体和科研机构。

    没办法,不同于第一次组建中国腾飞那会儿,除了当时的腾飞集团,包括刚刚兼并过来的永宏厂都是低谷中的低谷,各种半死不拉活的单位可谓比比皆是。

    当时的庄建业只需从腾飞集团分出一些产能为此这些兼并过来的单位,赋予一些维持资金,用极小的代价就能推动自己整合内部的改革措施,进而逐步捏合成更具凝聚力的中国腾飞。

    然而这套做法在二次重组中就行不通了,因为这次兼并过来的可都是如今国内最具利润价值的优势产业,各单位在原友商中都是核心厂、核心产业的位置,换句话说人家该见识的,不该见识的全都看过,庄建业想用一点儿产能和丁点儿代价就想让他们归心显然不现实。

    毕竟人都是会对比的,在原友商中虽然出口创汇比不上你中国腾飞,但每年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障一样不比你中国腾飞差,现在划拨到你这里来,结果过的还不如从前,被兼并的单位上下自然心里不服。

    就比如说那家曾经是西北某冶金集团的核心厂吧,被兼并到中国腾飞后第一件事便是被削减了一半儿的铝锂合金产能,之后在其基础上又进行了二次减产,累计减产达到三分之二,当时这个核心厂上下都没说什么。

    可到了三季度分发劳保福利用品时,派去的中国腾飞工作人员按照腾飞系的传统每人发了五条毛巾,六副手套;比在西北某冶金集团时少了一条毛巾和一副手套。

    这在平常根本不算什么,一条毛巾和一副手套才值几个钱。

    但在核心厂脱离西北某冶金集团,并入中国腾飞,后又接连减产的情况下,这件事就变得极不寻常。

    很快中国腾飞压缩职工工资、削减员工福利的谣言就传遍了整个核心厂,进而引起了核心厂职工上下的担忧和不满,最终酿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群体事件。

    虽然最后是以庄建业的亲自出面最终平息了此事,而且事后还严肃处理了传播谣言、带头闹事的干部和职工,但核心厂的人心却对中国腾飞并没有生出太多的亲近感,反而还有渐行渐远的趋势。

    没办法,在西北某冶金集团时期,他们加班加点儿生产,如今到了中国腾飞时代又是减产,又是削减劳保福利(尽管事后加倍补发,但第一印象很重要),着实是让人心里不踏实。

    本来庄建业打算将空客的铝锂合金的大部产能放在这个核心厂,但要实施也得等明年3月,欧洲新财年时才能开始,而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只能先熬着。

    为此,庄建业都准备承受核心厂千夫所指的准备,结果没想到9月11号自由美丽间世贸大事件一出,10月中旬波音、湾流和比奇这三家美国航空制造企业直接甩给中国腾飞一共720亿美元的大单,要求中国腾飞从年底开始每个月为三家公司提供总数为12万吨的铝锂合金,连续提供12个月。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因为自由美丽间要霸王硬上弓,手里的家伙事儿要好好搞一搞,于是代表着铝制品高端存在的美国铝业公司的铝锂合金产品被军工复合体整体包圆了了,导致民用航空制造领域出现严重缺口,不得已只能从外部采购。

    于是自由美丽间的巨头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扫货,自然而然的就把中国腾飞给扫了进去,结果这一下直接就把中国腾飞给吃撑了。

    每个月提供12万吨,要知道那可是铝锂合金,不是普通的铝合金,需要极高的冶炼技术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中国腾飞就算爆肝,月产能也就面前达到8万吨,距离12万吨还差不少。

    再者说从明年开始还要给空客、庞巴迪等客户供货,眼瞅产能远远不够,怎么办?当然是扩充产能了。

    于是乎那个不太服气的核心厂就这样迎来了自建厂以来最大的一次扩建,规模几乎是原来的两倍。

    这下核心厂上下不说话了,原来中国腾飞给他们减产不是要裁了他们,而是要给他们进行扩建,而连傻子都知道扩建之后意味什么,产能爆棚,效益提升,职工的工资福利要坐火箭。

    对此庄建业也不说破缘由,反而小幅度提高了核心厂干部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与此同时借着扩建的机会,寻着各种各样的由头逐步换掉核心厂的领导层,换上了自己人。

    支持这座核心厂算是完全纳入了中国腾飞这个大体系中。

    类似的情况还在其他核心厂不断上演,没办法,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些核心单位在原友商哪里是吃喝不愁,可到了中国腾飞这里却真真正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数钱数到手抽筋,明显的好处就摆在那里,谁还嚷着回去才是二傻子呢。

    于是乎庄建业借着9月11号世贸大事件,大幅提高营收,奠定二次重组后中国腾飞的江湖地位的同时,顺势完成了内部的整合,算是一石二鸟,但庄建业并没有满足,而是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奥斯曼,想着是不是顺势再来个一箭三雕!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

    “情况就是这样,具体的有你们自己谈……”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座风景如画的郊区古堡的会客厅内,已经成为华尔街知名投资人的李斯特笑着说了一句,旋即抬起手腕看了看那只被他经常当成创业故事给年轻人灌毒鸡汤的旧电子表,歉意的笑了笑:“实在不好意思,我马上要赶去法国参加一个重要的金融论坛,就不在这里陪二位了,不过我还是由衷的希望您二位这次能够达成协议,尤其是迪卡斯奥卢

    先生这边……好了,我不能再耽搁时间了……祝你们这次能圆满成功……”

    李斯特说完便冲着会客厅内的人挥手作别,然后就转身离开了这座古堡,达成早就等候在这里的私人直升机,前往附近的机场。

    而留在这里的迪卡斯奥卢却是老脸一阵红、一阵白,很明显刚才李斯特对他最近的表现很不满,至于不满的原因也很简单,就一句话不识时务。

    很明显在9月11号的世贸大事件后,自由美丽间的重点转到了其他地方,结果奥斯曼还没回过味来,还以为能靠着自由美丽间狐假虎威,用堵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入海口的瓦良格拿捏下中国腾飞。

    毕竟过去一年中国腾飞杀进杀出,着实是把奥斯曼折腾的不轻,经济衰败,国内动乱反过来中国腾飞上下其手大赚特赚,只要有点血性的奥斯曼人没谁能受得了。

    正因为如此,待奥斯曼请出背后大哥,把中国腾飞一顿收拾,直接迫其出售核心的消费级无人机业务,并进行重组,奥斯曼上下兴奋的只飚眼泪呀,只觉得自己总算大仇得报,沉冤昭雪。

    但这还不够,中国腾飞之前捞了那么多,怎么也要连本带利的吐出来,所以奥斯曼有关方面判断,只要老大哥自由美丽间稳住,他就能通过瓦良格捏住中国腾飞的卵蛋,慢慢的把中国腾飞榨干。

    结果奥斯曼这边捏着正爽,准备好好敲一笔竹杠时,自由美丽间大纽约一声巨响,整个世界换了天地。

    原本被抵制的中国腾飞不但重新获得了自由美丽间的信任,而且还成为愈发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仿佛是闹了矛盾又和好如初的夫妻,亲昵得都快冒油!

    这一转变被不好企业和国家敏锐的捕捉到,大家虽然什么都不说,但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腾飞的态度,那就是直接砸订单就行。

    然而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到的事儿,奥斯曼方面却跟瞎子一样,完全没看见;或者说奥斯曼是选择性失明,直接视而不见更贴切。

    没办法,随着自由美丽间的介入,奥斯曼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再次高涨,以至于在其国内形成一个隐约的共识,那就是不搞死中国腾飞就是奥奸,就是奥贼,不杀不足以谢天下。

    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的裹挟下,奥斯曼的政客从上到下没一个敢说与中国腾飞妥协的,就连一项被认为亲近中国腾飞的迪卡斯奥卢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因为有几个清醒的政客提出可以放宽条件,有限度的解决瓦良格号的问题,结果没多久就被强大的民族主义浪潮给吞没,无奈的下台走人。

    迪卡斯奥卢说是庄建业的密友,亲近中国腾飞,但本质却是个骑墙派,见此情状那还敢说话,只能跟着其他政客一道,喊着消灭中国腾飞的口号死硬到底。

    对于奥斯曼的情况,庄建业可以说十分了解,不然几次谈判不放在奥斯曼而是设在奥地利、瑞士、匈牙利等第三方了,原因很简单,他现在要是出现在奥斯曼,百分百会被民族主义冲昏头脑的奥斯曼政客给抓喽。

    为了安全起见,庄建业只能是如此。

    当然,因为奥斯曼的强硬立场,庄建业在国内也备受批评,觉得过去一年庄建业实在不讲武德,把奥斯曼逼得太狠了。

    如果稍微松松手,这回是不是就可以圆满解决了?

    但这事儿被送到上层就跟石沉大海一样,别说水花了,就连丁点儿涟漪都没起来,庄建业的确是把奥斯曼往死里折腾,但也正因为如此,通过庄建业趁着奥斯曼经济动荡杀进杀出赚了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没看2000年整年的外汇储备比1999年增加了428亿美元的结余嘛?其中一多半都是庄建业在奥斯曼哪里空手套白狼捞来的。

    为此参与其中信集团甚至向上层打报告,希望下一任一把手让庄建业来做,因为那种犀利而敏锐的操作风格太适合中信这种以投资为主业的实体了。

    相比之下,一艘瓦良格号才多少钱,人家庄建业十倍百倍的赚回来不说,还先一步把乌克兰手里的瓦良格号航母的技术图纸,连带着一架T—15舰载机原型机租用乌克兰国家航空公司的安—225重型运输机给送回国内。

    正因为如此,对于上层来说,瓦良格号回来更好,如果不回来也无所谓,大不了从零开始而已。

    而这也让外界清楚了上层的意思,虽然也不时的腹诽两句庄建业行事霸道,但找麻烦的却一个也没有。

    不过对庄建业来说能全功的话自然是好的,但奥斯曼已经僵化的态度的确让人头疼,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没多久,庄建业便抛出了两记杀手锏,其一是DZB—201型近程弹道导弹;另一个则是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

    其中DZB—201型近程弹道导弹射程120公里,可配备集束钻地弹头,可对厚度在30米内的地下坚固掩体实施定点攻击。

    另一款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与其说是火箭炮,还不如说是无制导的远程导弹,因为其最大射程同样在120公里,采用四联装火箭发射架发射,火箭弹的弹头可选装简易制导系统,根据不同的制导模块,误差精度最低可控制在160米范围。

    这个精度已经不亚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短程弹道导弹的程度,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款装备的价格及其便宜,正因为如此,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是改变未来作战方式的新锐武器。

    而庄建业开出的条件也很简单,那就是只要奥斯曼放行瓦良格号,那中国腾飞将无偿转让这两款装备的生产技术。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吐血的奥斯曼

    这还不算,中国腾飞还另外愿意支付10亿美元的保证金,用于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还时发生意外的经济保障。

    与此同时,庄建业还通过私人关系找到了已经在华尔街名声鹊起的李斯特当中间人,由他出面作保,从而保证庄建业此番承诺的可行性。

    可以说从任何角度来讲,这次中国腾飞的诚意可谓是拉满,如果奥斯曼有那么一点儿理智的话,就应该就坡下驴,顺势答应了庄建业条件,放行瓦良格,从而结束长达一年多的纷争。

    奈何奥斯曼上下的情绪已经被民族主义思潮给绑架了,台上的政客别说理性了,连半点儿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只能被民族主义思潮推着,要么撞出一条血路,要么直接灭亡。

    这要是自由美丽间自然是能杀出一条血路,问题是奥斯曼是有自由美丽间的体量还是有人家的实力?

    因此只能是直接灭亡。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因为几轮的接触谈判中,奥斯曼方面直接拒绝了李斯特这个中间人的提议,拒绝跟中国腾飞和解。

    这下可不但撅了李斯特的面皮,更是把华尔街的面皮扔在地上狠踩。

    要知道此时李斯特行走在外,代表的就是华尔街,就是至高无上的金融资本财团,人家既然过来当中间人,本身就是个很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告诉自己的奥斯曼小弟,别闹了,大哥还要办其它的事儿,你这边收一收。

    结果奥斯曼小弟也不知道吃了什么好菜,直接喝上了头,不但对展示出的信号视为不见,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抽打李斯特的老脸。

    要知道,现如今中国腾飞已经是自由美丽间极其重要的产品提供商,华尔街在双方贸易当中衍生出极其庞大的金融服务利益。

    不说别的,中国腾飞将近一半儿的自由美丽间的货款收支、债券购买和承兑以及其他投资衍生品的申购都是通过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进行的,甚至部分外汇交易同样是通过华尔街的机构做的交易。

    这其中的利益之大简直超乎想象,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腾飞一把手的庄建业顷刻间便成为华尔街的座上宾,若非如此,李斯特这么大牌的存在怎么可能答应庄建业做中间人?

    还不是庄建业承诺,从明年开始中国腾飞会获批成为购买美国国债的试点单位。

    这对华尔街乃至美国精英们来说简直是致命的,因为他们心心念念的那种超大体量专职工厂提供货源,美元低价采购保障美国国内物价稳定,然后生产国用美元购买美国国债,抵消美元超发,再用销售的国债作为抵押,继续印刷美元,以此完成国债—美元的良性循环。

    如此一来,自由美丽间什么都不用做,自开动印钞机就能源源不断的增加财富,收割全世界。

    现如今,东方某大国这个超大体量的专职工厂找到了,也同意购买美国国债,眼瞅着他们心心念念的拼图就要实现,美国国内的精英们如何不兴奋和激动?

    相比之下,奥斯曼这个小角色就太不识趣了,一点儿没有为大哥分忧的觉悟。

    于是落了面皮的李斯特怒了,先是通过媒体报道奥斯曼西南部出现人道主义灾难,暗示自由美丽间十分关切,从而间接的给哪里的武装组织打气,令稍显沉寂的奥斯曼西南部重新动荡起来。

    随后通过奥斯曼军方发动政变,一举推翻现政权。

    结果还不太听话,就继续推翻,直到换上一批明白事理,懂得利害关系的政客,这才罢手。

    几番敲打之后,那些被民族主义冲昏头脑的奥斯曼政客也算回过味来,原来大哥的意思是这么会儿事呀,那还说什么,邀请中国腾飞方面把事儿定下来就不行了。

    于是便有了这一次在维也纳近郊古堡的会面。

    只不过迪卡斯奥卢有些压力山大,没办法,谁让李斯特刚才的表态已经很明显,这次要是还没有成果,别说奥斯曼现政权,就是他迪卡斯奥卢本人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好在这次临出发前,现政权内部已经达成共识,这让迪卡斯奥卢稍微安了安心,待双方在长桌两侧坐定后,迪卡斯奥卢看向对面一直摆弄着钢笔,有些心不在焉的庄建业,先说了几句开场的客套话,然后话锋一转直入主题:“我来此之前,本届政府的内阁会议已经议定,答应中国腾飞先前提出的条件,愿意接纳DZB—201型近程弹道导弹和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两款武器装备的生产技术,并在中国腾飞缴纳10亿美元保证金后五个工作日内对瓦良格号开放博斯普鲁斯海峡!”

    听了迪卡斯奥卢的话,庄建业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应答,而是继续玩着手里的钢笔,这让坐在对面的迪卡斯奥卢很不舒服,更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但还是咬牙勉励追问道:“庄建业先生,条件我们都答应了,你们……”

    “我们当然不同意了!”庄建业也不在拖延,直接打断迪卡斯奥卢:“你刚才说的条件是半个多月前我提的,迪卡斯奥卢先生,你不会认为隔了这么长时间,这个条件还具备有效性吧?”

    迪卡斯奥卢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没好事儿,脸色阴沉的说道:“那你的新条件是什么?”

    “两款武器装备的生产技术是别想了,但介于我们与奥斯曼的传统友谊,会提供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的生产许可证,为其3年;保证金是国际惯例,但10亿美元远远超过国际惯例,所以我们觉得10亿人民币比较合适。”

    听了这话,迪卡斯奥卢差点儿没呕血三升,保证金从10亿美元削减到10亿人民币,虽然都是10亿,但差距确实本质上的,削减了何止数倍。

    当然这都是小事儿,毕竟保证金在瓦良格号顺利通过海峡是要如数奉还的,关键还是武器装备技术的转让,生产技术直接变成了生产许可证。

    尽管都是生产打头,但性质却截然不同,生产技术是授人以渔,而生产许可证连授人以鱼都算不上。

    因为所有的零部件都需要从中国腾飞这里采购,然后在中国腾飞技术人员的现场监督下在奥斯曼地界上组装成型。

    整个过程奥斯曼就是个拧几个螺丝的工具人也就罢了,关键是那些零部件可不是白给的,现场的技术人员也不是白监督的,都需要奥斯曼白花花的银子去买的!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

    这么一来,对奥斯曼就有些坑了,技术啥的都没有,钱也没捞到,除了空有一个“国产装备”的名号外,等于是白白给人做嫁衣。

    说真的,此时此刻迪卡斯奥卢挺怀念的之前两届被民族主义绑架的政府,最起码遇到这种事儿能够硬气的怼回去,大不了不谈了,可是现在,已经被老大哥借着奥斯曼军方修理了几遍的奥斯曼政界有这个胆子嘛?

    最起码他迪卡斯奥卢是没有的。

    但没有也要做出一番努力争取的姿态,不然就这么低头认怂,传回国内,他迪卡斯奥卢还要不要做人?

    更何况,随着老大哥对着奥斯曼政界几番教做人,原本因为“鬼精灵”无人机事件,已经在政界无法寸进的迪卡斯奥卢,因为紧追老大哥步伐,又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甚至有望冲击下内阁魁首的宝座。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面子也好,还是保持形象也罢,迪卡斯奥卢就算低头也得用一种独属于突厥民族那种高傲的姿态才行,这样不但能够舔好老大哥,也能迎合国内并没有彻底消除的民族主义情绪,为未来上位做铺垫。

    所以在庄建业说完之后,迪卡斯奥卢与身边的几名助手用字条简单交流一番后,并没有立即表态。

    庄建业这边也不着急。

    说实话,若不是李斯特希望他这边做出个示好的姿态,好让他能更好的调动奥斯曼军方介入政局,庄建业这边也不想就此事继续拖下去,并以加入世贸为最终筹码,别说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了,毛的东西庄建业都不想出。

    当然就算选择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对于中国腾飞来说也没损失什么,反而还丢了一个大包袱。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是第二次重组后,中国腾飞从隶属于航天系统的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继承过来的。

    起初的型号叫做YS—1型远程火箭炮,代号“勇士”,研制与八十年代中期,当时国内陆军介于边境自卫反击战当中诸多火箭炮射程短,威力小,无法适应现代化作战需求,寻求一种能够各方向技术水平均衡的新式火箭炮,以取代现如今国内装备的几款老式火箭炮。

    面对部队少有的装备招标项目,当时正值困难时期的军事装备研发部门可谓是闻风而动,不但是兵器系统的相关单位悉数参加,就连航天系统的部分单位也仗着自己在火箭方面的专长加入竞争。

    没办法,各单位当时都等着米下锅呢,自然是有机会要争,没机会创造机会还要争!

    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当时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名字里有固体火箭这种高大上的名字,但跟航天系统那几个设计院下属的固体火箭研究所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说好一点儿,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算是备份,说不好听的,就是当年重复建设的产物。

    再加上其诞生于特殊时期,天生带着某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意味在其中,只不过该研究所建设时,当时的决策层下了很大力气,不惜代价从国外引进了一批的先进设备和固定实验设施,这才没有在改革开放后精简机构的调整中被裁,但后续的升级和改造就别想了。

    而随着其他根红苗正的同类研究所的硬件设备上来,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的在航天系统中的地位降的是越来越快,眼瞅着这样下去不行,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领导层一商量干脆也别端着航天系统高端的架子,跟着兵器单位一起抢火箭炮的饭碗吧。

    还别说,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做个固体运载火箭估计有点儿难,但火箭炮还是没问题,毕竟特殊时期的老底子也不是白给的,做出来的东西的确很有特色,最起码在射程上敢说第二,没人敢叫第一。

    120公里,就这数据,绝对力压美俄,妥妥的世界第一。

    可除了射程之外,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研发的“勇士”火箭炮几乎没有半点儿可取之处。

    火箭炮讲究的是什么?

    极致的火力覆盖!

    正因为如此,火箭炮首先必须拥有极高的火力密度,偏偏在这个问题上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的“勇士”火箭炮并没有处理好。

    一台发射车只携带四枚火箭弹,一个连六辆发射车,满打满算也就24枚,一次齐射连一个足球场都覆盖不了,就别说杀伤什么有力目标了。

    其次,火箭炮强调机动性,即快打快走,用最短的时间造成敌人最大的伤亡,可谓一秒G点的典型代表,但“勇士”火箭炮单车总重超过25吨,与步战车相差无几。

    最关键是国内当时并没有足够马力的牵引车,这就导致“勇士”火箭炮的车载系统的动力十分薄弱,机动力差的一匹。

    别说上高原了,就是在平地上,走得也非常吃力,这就大大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最后也就是最关键的一项便是威力,想要达到120公里的射程不是没有代价的,那就是牺牲战斗部的威力,正因为如此,“勇士”火箭炮的战斗部只有区区的35公斤。

    尽管比一般的火箭炮的战斗部要高,可别忘了其他火箭炮的火力密度有多大,“勇士”火箭炮可远没有那种火力密度,正因为如此,整体的威力还不如122mm火箭炮。

    威力小,火力密度差机动能力又弱的一匹,哪怕射程能打到海峡那头,也不是部队的菜,但这也怪不得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他们毕竟不是专门研制火箭炮的,更没了解过陆军部队的需求,这么多年搞固体火箭都是射的越远越好,因此机械的认为陆军部队也是一样,只要射的远就是好货。

    却不知道陆军不但要射的远,更要爆发,还要持久力,当然了,如果能射得准就更好了。

    别多想,陆军只是对火箭炮提的要求!

    达不到陆军的要求,竞标失败也就是正常操作了,但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并没有气馁,国内不行他们就把目光投向国外,毕竟八九十年代外贸装备红极一时,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也想试试水,万一能捞点儿外汇不就一举翻身了。

    结果,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的“勇士”火箭炮在国际市场上败的更加惨不忍睹,老外又不傻,明显没有实战价值的装备,自然没人掏钱买单。

    国内、国际全被堵死,自身有在“勇士”火箭炮项目上投入了大笔资金,这一下本就艰难的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彻底陷入绝境。

    可不管怎样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终究是国家花大价钱建起来的,就这么废掉也太可惜,于是在国家和航天系统补助数年不见起色后,上层干脆借着二次重组将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一并划拨给中国腾飞。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布局航天全产业链

    是的,二次重组尽管让中国腾飞在优势产业上得到了加强,可同时也接受了部分老大难企业和单位。

    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没办法,谁让这已经是现下国内企业重组时的常规操作,毕竟国家和地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养个一两年还行,长久下去谁也受不了,还不如找个好婆家半卖半送的推出去,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成那就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市场经济嘛,懂的都懂。

    正因为如此,在2000年前后迅速扩张的企业往往都是规模跟吹气球一样,膨胀的特别快,但内中被各级部门塞了多少不良资产谁都不知道,反正在资产负债表里都是一串串漂亮到爆炸的数字。

    但过不了多久,随着不良资产的迅速衰落,连带整个企业都被跌入深渊。

    庄建业在扩张上历来讲究质量不求数量,但上层大领导的意思不能违背,好在大领导们体恤中国腾飞的不容易,允许庄建业等人可以有限度的选择这些老大难企事业单位。

    这就让庄建业有了充分调整和布局的空间,比啥也不说,直接塞过来要好多得多。

    而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便是庄建业亲自选中的重点单位,要知道能在现如今被庄建业列为重点单位的中国腾飞下属企业已经少之又少,别说是一个新加入的老大难单位,就是一行在二十三分厂时期作创业的功臣单位也未必能捞到一个重点单位的名头。

    由此可见庄建业对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的重视程度。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能够补齐中国腾飞在航天领域当中最后一块短板。

    而这就不得不说中国腾飞在航天领域的定位了。

    不管是上级赋予的任务,还是自身产品的竞争,产品的定位很重要,中国腾飞的航天业务同样如此。

    最为在这方面的后起之秀,想跟那些老牌的航天研究院竞争远程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这类国之重器显然不可能;跟几个根红苗正的空间研究所竞争通讯卫星和高性能遥感卫星也不现实。

    至于发射场、测控中心这类国家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就更不容易插手,似乎在航天领域中国腾飞除了给大佬们做配套也没别的出路。

    若是如此的话,那庄建业也不会一门心思的挤进航天领域,并喊出中国腾飞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的豪言壮语了。

    事实上正是庄建业瞧准了国内航天领域的一大空白,这才一头扎了进来。

    而这个空白不是旁的,正是国内运载火箭快速发射与卫星迅速补充能力。

    民用领域管这个叫做卫星低成本快速入轨;军事上就叫做快速发射。

    当然,在民用方面,其作用就是降低成本,实现小微型低成本卫星的快速组网,或卫星星组的迅速搭建;可在军事领域其战略意义可就大了去了,配合着反卫星体系,能够在战时迅速补充战时损毁的卫星,并重新构建自身的卫星支援体系。

    可以说是现代化战争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国内能否够构建独立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并平稳运营的战略基础。

    毕竟打下对方的卫星是威慑手段,能不能快速有效的补充那才是根本,不然不就成了空有蛮力却永远补充不到能量的猛男,哪怕勇猛精进,哪怕能夜战天明,可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早晚也得精尽而亡。

    外层空间的情况也是一样,能打卫星那是基础,能快速补充损失的卫星那才是真牛X。

    苏联当年的西方—81演习为什么让西方胆战心惊,是钢铁洪流凶猛还是战机布满天空?

    说实话,那都是普通民众惧怕的点,在真正的战略家眼里,什么钢铁洪流,什么战机密布,除了在视觉上有些冲击外,实际效果也就是多消耗几枚战术核武器。

    令这些真正大佬忌惮的是苏联伴随着战略核导弹试射过程中两次反卫星实弹发射,以及随后的两次卫星的快速补充发射。

    这说明苏联不但具备极强的反卫星战斗力,更拥有在自身卫星遭遇损失后快速补充的能力,等于是说苏联随时能把敌方设在外层空间的“眼睛”一颗颗戳瞎,而自身根本不怕对方有同类手段,因为他们的快速补充能力完全可以弥补损失。

    届时单向透明的战场就可令苏联军队为所欲为,直接打得两眼一抹黑的敌方找不到北。

    而这也直接催生了数年后自由美丽间的星球大战计划,没办法,实在是自由美丽间人害怕了,你苏联有这么强的外层空间控制力,这要不是不搞一搞,以后自由美丽间的卫星、航天飞机还不得跟靶子一样被一个个打下来?

    干脆,直接把你们的能打击外层空间和远距离目标的能力封死,如此才一劳永逸。

    由此可见反卫星与快速发射能力是有多么的重要。

    反卫星这块,中国腾飞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就比如说LYJ—18空天防御导弹系统,作战目标是中近程弹道导弹,可换做是中低轨道的卫星的话同样可以轻松击落,完全没有技术障碍。

    可相较于突出的反卫星能力,快速发射能力方面中国腾飞就乏善可陈了。

    当然,国内不是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可借用官方的表述则是国内航天今年进步巨大,但依然有很多不足,相较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一个很多和一个较大差距便道出了现实的无奈,尽管知道快速发射的重要性,但因为要弥补的短板太多,根本没办法集中资源和力量重点突破。

    没办法,几个航天院的担子实在太大,一个载人航天就是个天大的工程,在累加DF—5系列的改进;陆基机动式战略导弹的研制;海基战略导弹的研制以及其他中程导弹的规划,光这几个大项目就够他们忙的脚不沾地,哪里还有闲工夫弄什么快速发射系统?

    庄建业正是瞧准这个档口,开始在快速发射领域发力,从而突破中国腾飞有星无箭的窘境,彻底完成航天全产业链的布局,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这家曾经参与过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研制的科研单位!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起航,瓦良格

    尽管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这个试验型号在八十年代初的装备的下马潮中,被无情的砍掉。

    但却在八十年代末与空军的十号工程、陆军的第三代坦克、海军的第二代水面舰艇一道,并列为当时国防装备的四大工程,其成果便是前两年在五十周年国庆阅兵中压轴出场的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只不过研制DF—3X的时候,负责单位由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转到了航天某院下属的固体火箭研究单位,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虽有部分参与,但已经属于边缘配套单位,最多也就是对曾经的之前下马的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进行技术说明和资料汇总。

    至于航天某院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改进和升级,就没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什么事儿。

    虽说,借着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项目,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引以为傲的老底子被掏空了,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国内能够从事运载火箭研究的研究单位本来就少,固体火箭方面的就更是凤毛麟角。

    且个顶个都是各个部门的心肝儿宝贝。

    好不容易遇到个不受待见的,庄建业简直都乐坏了,哪怕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近些年设备已经严重老化,人才也流失严重,但基本的架构还是保留下来了,这也就罢了最难能可贵的是,当初由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牵头研制的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的相关技术资料,也被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完整的保留下来。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一致希望能够利用这个下马的型号打个翻身仗,于是跟上级是据理力争、苦口婆心这才得以保留。

    而这也是庄建业最满意的地方,同时也是给予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中国腾飞重点单位的关键所在。

    毕竟有了这些技术资料在,中国腾飞的快速火箭发射系统的构建就要轻松得多,哪怕这个型号缺点比较多,比如说发射时间准备过长,装配环节过于繁琐,装药稳定性有待提高。

    可既便如此,相较于如今作为主力的液体运载火箭,不到一个小时的发射准备时间还是要强上不少,而且进行改进,发射准备时间会进一步提高到30分钟,届时其高效的发射速度将极大的降低发射成本,从而成为中国腾飞竞争国际航天发射业务的主力。

    为此,庄建业的广告词都想好了:“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同款运载火箭,安全、高效、省心!”

    至于虚假宣传,庄建业根本就不在乎,因为他说的可都是大实话,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在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本来就跟中国腾飞的快速发射系统同源,如何算得上虚假宣传?

    最起码比那些用添加剂调出桃子味儿汽水,非要说用日本出产桃子做出的高档饮料的实诚得多。

    当然了,这些还都是后话,毕竟要把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改造成快速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还有不少的技术门槛要突破,而为了贯彻庄建业低成本快速发射的理念,中国腾飞必须从材料到制造全流程进行把控和优化,正因为如此,快速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问世尚需一些时日。

    但这并不妨碍庄建业把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鸡肋一般的“勇士”火箭炮系统拿来做个无本的买卖,并为此还赋予了一个极具中国腾飞特色的新代号,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

    如果奥斯曼要,就先签一个价值5亿美元的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零部件供货合同,由中国腾飞提供总数为64套DZB—110型远程火箭炮系统的零部件,由奥斯曼方面负责组装生产。

    当然了5亿美元只是零部件供货合同,组装线的设备、人员的培训,中方监督人员的劳务费用,杂七杂八的2亿美元还要另算。

    总计7亿美元,奥斯曼答应,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不答应,也没关系把下个月由李斯特承销的铝锂合金和碳纤维以及82亿美元的承兑汇票压一压,然后再换一批奥斯曼政界人士来谈就是了。

    庄建业就不信了,一千多年前突厥民族能够识时务的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谱写一段两个民族友谊长存的佳话,时至今日他们的后裔难道就没有个头脑灵光的人,再次跟他庄建业续写两国友谊万岁的赞歌?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根本就不着急,不换思想就换人,庄建业早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有啥好急的?

    可庄建业不急,迪卡斯奥卢却急的满头是汗,毕竟李斯特离开前说得很清楚了,这一局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问题是,庄建业这条件若是真答应,他如何跟国内上下交代?

    就这样会场内沉默了足有七、八分钟,最终迪卡斯奥卢还是扛不住压力,勉强提出个建议:“庄先生,我能否跟您单独谈一下?”

    庄建业怔了一下,旋即看向左右的随行人员,摆了摆手,几位中国腾飞的高端会意的点点头,然后拿着文件和公文包起身离开。

    迪卡斯奥卢同样让几个助手离开会场,待会议室的门重新关上,会场内就只剩下庄建业和迪卡斯奥卢两人。

    当然,离开会场的双方人员并没有走远,就在门口等着。

    可没多久,双方随行人员就有人忍不住准备前去推门,好在几个主事之人比较稳重给拦了下来,没办法,是在他们刚离开里面就中文、突厥语、英语、法语的互飙起来,中间夹杂着拍桌子,撕文件的嘈杂声,可谓是混乱不堪,着实是让双方的随行人员担忧不已,生怕自家的老大在里面吃亏。

    就这样持续了十多分钟,终于最为稳重的随行人员也忍不住了,因为里面已经开始传来摔水杯的声音,看这架势两人这是真的要动手呀,这还了得,于是双方人员赶紧扑向会议室的大门,可还没等动作,就见那扇大门轰然打开,庄建业和迪卡斯奥卢满头大汗的站在众人面前,身后则是一片狼藉的会议室。

    “跟他们签字,我看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迪卡斯奥卢怒气冲冲的吩咐着。

    “照他们说的做,就不信了,明天就起航瓦良格能怎么着?”庄建业也不是一脸不善。

    两人互瞪一眼,旋即冷哼一声,犹如冤家一样,双双调头愤愤离去……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

    一个星期后,博斯普鲁斯海峡地中海入海口,随着一艘隶属于希腊航运公司的大马力拖船发出一声长长的汽笛,并顺着海峡出口进入地中海,停泊在黑海一年多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那锈迹斑斑的巨大船身也随之第一次缓缓驶进了这片孕育过诸多古老文明的著名海域。

    位于瓦良格那宽阔飞行甲板上的临时领航台上,宁晓东迎着带着腥味儿的海风,看着夕阳下地中海的景色,旋即回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久久无法收回目光。

    “宁总,您这是看什么呢?”

    就在宁晓东看着慢慢消失在夜色中的黑海,有些愣神的时候,耳畔忽然传来一声询问,宁晓东怔了一下这才回过神,转头看向身旁那位来自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的领航员钟勇兴,呵呵一笑:“也没什么,就是想啊~~如果苏联还没解体,这艘瓦良格会是什么模样。”

    “当然是跟俄国那艘库兹涅佐夫号一样,成为苏联红海军的核心,驰骋在大洋之上!”还不到三十岁的钟勇兴想都不想,几乎脱口而出。

    宁晓东也笑着点点头:“是呀,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也就拿不到这艘船了。”

    “可不是嘛,说实话,若不是亲眼所见,根本就不知道航空母舰可以这么大……”言语中,钟勇兴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给航母领航够他回去吹一辈子了,不兴奋才怪呢,但下一刻钟勇兴的脸上却有有些愤慨,有些不满的说道:“就是花费的代价太大,这两天的广播都说了,我们提供了几项尖端的国防装备技术,并支付了一大笔滞纳金和保证金,这才换取瓦良格号的通过,价值超过10亿美金,都购买好几十艘瓦良格了!”

    听了这话宁晓东只觉得眼前的钟勇兴很想年轻时的自己,遇见不平事总要言语几分,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意味深长的提点一句:“小钟啊,有些事情可不能光看表面,有时候公开的只是面子,但真正实惠的却是不公开的里子。”

    宁晓东的话有些绕,钟勇兴一时没听懂,不禁皱眉问道:“难道保证金的事儿是假的?”

    “是真的,也不全是,不过具体的我不太清楚,毕竟跟奥斯曼接触的经手人不是我本人,但我敢确定,咱们绝没吃亏!”

    宁晓东这话说得有些模棱两可,可事实上若不是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把实情公开,以宁晓东的性格早就拿着大喇叭把庄建业狠敲奥斯曼10亿美元的事情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嚷嚷一路了。

    实际上庄建业和迪卡斯奥卢单独留在会议室里其实真正的交谈不过只有一分钟,便达成了协议。

    那便是奥斯曼拿走所有面子;中国腾飞得到全部里子。

    即奥斯曼按照中国腾飞要求,采购64套DZB—110远程火箭炮系统的全套零部件,并引进相应的组装设备;作为交换,停泊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入口的瓦良格号在缴纳10亿人民币保证金后便可沿着海峡驶入地中海。

    条件尽管全部按照中国腾飞的来,不过宣传口径却要按照奥斯曼的处理,也就是所谓的中国腾飞无条件向奥斯曼提供先进的国防技术,并支付巨额滞纳金和保证金这才换取瓦良格号的放行。

    如此,迪卡斯奥卢才能回国有所交代,从而避免国内的民族主义者反弹。

    对于要面子的迪卡斯奥卢,庄建业根本就不在乎,那东西十几年前庄建业就丢进垃圾堆了,相比之下他更看重实实在在的里子。

    当然了,不要面子归不要面子,但也不能这就么轻易的被迪卡斯奥卢拿走,于是原本5亿美元的价格,被庄建业提到了8.5亿美元,后续的组装设备和人员费用则要价3.5亿美元,总计12亿美元,算是包含面子出让费的优惠价。

    迪卡斯奥卢也没还价,而是索要一个3%的回扣。

    都到这个份儿上了,庄建业还不明白啥意思,那就可以找块豆腐撞死了,无所谓的3%的回扣可不是迪卡斯奥卢要中饱私囊,而是这位志在奥斯曼大位之人给现如今奥斯曼当局上下的封口费。

    毕竟迫于老大哥的压力,跟中国腾飞达成组装远程火箭炮的协议好听不好说,为了让当局上下闭嘴,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糖衣炮弹打得足额足量,反正现如今奥斯曼当局也没几个硬骨头,稍微努努力还是很好搞定的。

    没办法,谁让李斯特这货一发火,就整届、整届政府的端,把奥斯曼那些个强硬派硬骨头全都清洗又清洗,上来的不是应声虫就是随风倒,除了自私自利和唯命是从,根本就没有立场。

    基于此,庄建业也不含糊,直接开价13亿美元,多要的1亿美元作为回扣退还给迪卡斯奥卢,至于怎么用,庄建业连问都不问。

    能平白无故拿到1亿美元,大大超过预期的迪卡斯奥卢二话不说就把事情答应下来。

    办完事儿按理说就应该把随行人员招进来,可如果被自己的助手和其他奥斯曼官员见到自己这么快就达成协议,势必会绝对他迪卡斯奥卢有问题,于是干脆求着庄建业陪他演一出戏。

    于是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双方换着法儿的互飙各国祖安用语,顺带拍拍桌子,撕撕文件纸,偶尔摔个茶杯,把谈判艰难,互不相让的气氛渲染的是无比真切。

    庄建业本来不想陪迪卡斯奥卢玩儿的,可一来瓦良格号的事儿不能再拖了,二来12亿美元的收益也是大大超于预期,看在如此丰厚的利益面子上,庄建业拿着玩票儿的心思,把演员的自我修养重新温习了一遍,还别说,效果是真真的不错,完全不输那些专业的影帝。

    当然,这些内情知道的人并不多,宁晓东因为是做空奥斯曼的主要操盘手,因此知道这些内情,但因为种种原因却不能说,只能是委婉的表达一下模棱两可的态度,让身旁的那个年轻的领航员一脑门子的雾水。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无人机蜂群矩阵

    好在两人这种一个模棱两可,一个满头雾水的尴尬没持续多久,一架直升机便缓缓降落在瓦良格号宽大的飞行甲板上,宁晓东见状不禁冲着钟勇兴等人歉意的笑了下:“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让奥斯曼人晓得我宁晓东说道就到就行了,剩下四个多月的航程,我这身体实在是扛不住,还得辛苦你们,不说别的,每人30万的劳务费,我到希腊就给你们转过去……行了……小钟……”

    话音未落,钟勇兴就要开口说些什么,可还没等言语,就被宁晓东伸手止住:“我知道你们都是在国内有过交代的,为了瓦良格号再苦再累也不在乎,大道理啥的我宁晓东一个粗人不太懂,你们说了我也听不明白,我就知道帮我宁晓东干活儿,就应该有收获,不然委屈了别外人知道,我宁晓东以后还怎么在道上……呸……是业界立足?啥也别说了,你们的银行账户我早就知道了,等着收钱吧……”

    宁晓东说着就钻进了直升机,旋即冲着钟勇兴等人招了招手,连续道了几声辛苦,便随着逐渐上升的直升机消失不见,只留下钟勇兴等人茫然的站在海风阵阵的飞行甲板上,茫然的望着直升机消失的方向,有些不知所措。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位领航组的年轻还远忽然问向钟勇兴:“钟哥,30万~~~咱们这一次真的能得这么多?”

    钟勇兴摇了摇头,然后转过头,一脸严肃的吩咐道:“不管有没有那么多,咱们首要的任务是让瓦良格号安全回国,这一路不能走苏伊士运河,要绕行好望角,全程四个多月不说,还要穿行几个气候恶劣的海区,瓦良格号是艘无动力的空壳子,咱们肩上的担子还是非常重!”

    刚才发问的那名海员怔了一下,钟勇兴见其半天没动静,没好声气的瞪了对方一眼:“还没听懂?我让你赶紧干活!”

    “懂了,懂了~~~哈哈,这下我乡下的老娘可就不用在守着哪几亩地过活了,懂了!”那人连忙裂开大嘴,笑得是见眉不见眼,然后冲着其他人一招手:“还愣着干什么,不想要钱的,直接跳海里游回家,想要就有多少力气就给我用多少力气……30万~~嘿~~~”

    其他人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自然是一个个跟中了大奖一样,高兴的不行,看着自己这些同伴有说有笑的回到各自的岗位,钟勇兴也算是放下自己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

    他们工作的单位虽然隶属海军,但在出国前都已经被解除了军职,退出现役。

    之所以如此也是没办法,瓦良格号明面上毕竟是宁晓东这个港岛大富豪买回去做豪华海上赌场的,因此所招募的船员自然不能有现役的背景,不然不就成了部队插手的证据嘛。

    所以钟勇兴他们尽管是海军精挑细选的骨干,但执行这次任务却不得不解除军职,退出现役。

    尽管任务结束后,他们可以通过预备役体制重新入伍,但小半年的时间,他们之前所在的岗位必然会被其他人填补,届时回到现役能不能继续在一起,能不能继续留在军舰上,甚至能不能得到一个好的战位都是个未知数。

    没办法,谁让现如今海军水面舰艇数量不多,特别是大型现代化的水面舰艇,绝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往往空出一个都要挤破头才能补上去,一旦补不上去留在海港基地,基本就等于军旅生涯彻底定格。

    是的,此时的海军内部内卷化十分严重,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现代化舰艇数量太少,导致有前途、优质化的战位稀缺。

    而钟勇兴这些人之前可都是某舰队驱逐舰支队王牌战舰上下来的,这要是回去补不上好战位,心理落差不大才见鬼呢。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想着这次之后就干脆退伍算了,到时候分配到海监、渔政旱涝保收也不错。

    可问题是选择退伍的话,补助津贴着实不高,毕竟每人身后都是一大家子,真在地方工作的话,住房、生活都是不菲的开销,总不能他们在沿海工作,还让老婆孩子,老爹老娘在老家吃苦受累吧?

    所以不少人对此很纠结,到底是重新回到部队,还是选择回到地方。

    如今好了,宁晓东一句话全都解决了,每人30万,在2001年可是一笔不菲的巨款,足够他们在沿海城市买上一套不错的房子,接来家人,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最起码钟勇兴就已经开始遐想他去魔都海监支队后,顺利接来远在西北老婆孩子后的幸福时光了……

    好在钟勇兴等人的想法,坐着直升机飞向希腊的宁晓东不知道,不然绝对会指着这帮人的鼻子骂没出息。

    区区30万就幸福了?以后跟着你晓东哥干,过不了几年保证你们人人年薪300万!

    当然了,300万年薪这个牛逼宁晓东也就是吹一吹,他手上连海运业务都没有,招一堆水手干嘛?不过就算有,此刻的宁晓东也没工夫理会这件事,因为此刻他正用中国腾飞出产的卫星电话与远在国内庄建业讲述他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见闻。

    其中的言语限制太大,无法描述,只能由省略无数个字儿一笔带过。

    没办法,谁让宁晓东这货在被奥斯曼扣押的时候,冲着奥斯曼有关部门负责人叫嚣:“老子终究有一天,会向猛男开车一样,一枪扎穿你们海水泛滥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当时没人觉得宁晓东这话是真的,只认为他骤然遭到扣押,气急败坏的咒骂而已,哪成想别人不当真,宁晓东却始终记得,而且还花费500万人民币,购买了240架“鬼精灵pro”四旋翼无人机,并聘请中国腾飞一个专业的无人机专业操控团队,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进行了三天的无人机群夜晚灯光秀。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就是利用“鬼精灵pro”四旋翼无人机群上携带的LED光源,先是拼出个“宁晓东”;然后换个位置拼出“奥斯曼婊子”字样,之后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枪状物猛戳鲍鱼的不堪动作。

    只要是个思想正常的人类都能明白宁晓东想要表达的意思,就算不能用身体XX,那就用精神XX死你。

    此刻,宁晓东十分得意的拿着卫星电话问着庄建业:“怎么样?奥斯曼那边是不是气疯了?是不是对我宁晓东咬牙切齿,预除之而后快?哈哈~~~可惜我是没法子亲眼所见呀,不然我绝对会用录像机记录下那帮奥斯曼狗娘养的反应,敢扣押老子,看老子怎么收拾他们!”

    听着宁晓东这般小心眼儿的话,直接就把庄建业给气乐了:“你宁晓东还真没把奥斯曼人给气着,到是把他们给吓到啦~~~~”

    “啥?吓到了?”宁晓东听了这话,也是一脑门子的问号。

    庄建业闻言自顾自的拍了下自己的脑袋:“我倒是忘了,你这几天都在瓦良格号飘着,对外界信息还不知道,的确是吓到了……”

    说着,庄建业就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介绍了一番,宁晓东作的这出妖本想是恶心奥斯曼当局的,刚开始也的确是把奥斯曼当局恶心的不清,然而随着奥斯曼当局首席科学顾问的一句话,奥斯曼当局上下却是个顶个冒出一身的白毛汗。

    “你们听说过目前谁有这种操控几百架无人机,并且还能自由施展各种图案的技术?要知道,摆几个造型和操控机群对某目标进行饱和式攻击的技术在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具体如何做只在技术掌握者一念之间!”

    首席科学顾问这番话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宁晓东固然不是东西,但中国腾飞那支专业无人机操纵团队技术实力可是实打实的。

    在伊斯坦布尔展示的那种灯光秀所展示出的龌龊尚且不论,一旦中国腾飞真的将这项技术输送给奥斯曼西南部武装组织的话,几百架“鬼精灵”系列无人机蜂拥扑向奥斯曼大城市或安全部队的画面……简直太美……没人敢看……

    所以说,这哪里是宁晓东在泄愤,而是中国腾飞借着宁晓东的泄愤在给奥斯曼当局警告,老老实实执行既定协议,咱们你好我好大家好,不然……呵呵,伊斯坦布尔天空上的灯光秀立刻就能变成炸机秀信不信?

    这要是换做是其他技术团队,奥斯曼当局也不能多想,问题是这支技术团队不是中国腾飞的嘛,那奥斯曼当局就不能不多想,没办法,这一年多的时间中国腾飞里外通吃的戏码是没少干,就差没把嚣张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几届奥斯曼当局吃中国腾飞的亏还少嘛?如今又来这一套,奥斯曼当局想不多想都不行。

    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上升到一个顶高的级别,表面上奥斯曼提出抗议,希望中国腾飞就羞辱奥斯曼做出解释。

    另一方面奥斯曼派出特使迪卡斯奥卢紧急前往东方某大国,找到庄建业当面告知奥斯曼绝对会百分百遵守协议,保证让瓦良格号安全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就算是真的沉了,他们也会帮着捞上来。

    至于通过其他渠道表示这类承诺的就更多了,以至于在最开始的时候,让包括庄建业在内的各级领导都是一脸的懵。

    这是啥情况把一项高傲的奥斯曼吓得跟鸡崽子似的?

    这要是十几年后移动互联网普及后,信息的时效性才得到提升;但在21世纪初这几年,信息的滞后性还很突出,更何况伊斯坦布尔那种龌龊的无人机灯光秀奥斯曼当局也没脸往外传,因此外界就更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于是国内各级领导赶紧打听,一问才知道宁晓东作妖的事儿,于是不约而同的找到庄建业的头上,宁晓东是庄建业的大舅哥,操作团队又是中国腾飞派出去的,不找他庄建业找谁?

    庄建业也是心里发苦呀,宁晓东那货管他要操作团队时可没说是干这事儿,而是说为了感谢希腊提供大马力拖船,他准备在雅典进行一场无人机灯光秀,以便彰显两国的友谊。

    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宁晓东某次回国曾经见到过中国腾飞利用“鬼精灵”无人机进行蜂群矩阵的操演。

    事实上无人机蜂群矩阵研究中国腾飞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主要是为了能够让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反坦克和杀伤有生力量方面,无人机蜂群矩阵能够发挥近乎决定性的作用。

    尤其是在反装甲作战场景上,携带末敏弹药的无人机蜂群矩阵,完全可以在非接触作战当中对敌方装甲集群实施一边倒的屠杀,而己方做到超乎常理的零伤亡。

    届时铺天盖地,犹如蝗虫一样的无人机群,必然是装甲集群的噩梦。

    而这类战法,早在八十年代空降兵部队就利用攻击2无人机进行过实践,并在九十年代作了进一步改进,取得极好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这么多年空降兵部队一直以合作的方式跟中国腾飞持续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只不过空降兵部队的经费有效,使用攻击2这类带自航动力的无人机成本太高,所以当“鬼精灵”四旋翼无人机研制成功后,一般的验证试验就放在成本更低的“鬼精灵”无人机上做。

    宁晓东那天找庄建业是商量中国腾飞给他们琼州航空所属的TRJ—700支线客机做保养的事儿,无意中见到数十架“鬼精灵”无人机做蜂群矩阵排列,觉得好玩儿就随口问了下这是干什么。

    庄建业自然不会说这是为了排队跟坦克同归于尽用的,便随口敷衍了句:“以后用他们表演立体灯光秀!”

    说者无意,听者却有心,宁晓东当时没说什么,可等到瓦良格号尘埃落定,这货便眼巴巴的找过来,非要庄建业给他一个技术团队,他要在国外搞无人机灯光秀。

    然后就跟狗皮膏药一样缠着庄建业,庄建业也是烦了,就找了几个技术一般的,反复叮嘱除了灯光造型的编程外,其他一概不提供的训诫后,这才交给宁晓东。

    哪成想宁晓东竟然在伊斯坦布尔搞出这么个事情,把奥斯曼上下吓得,差点儿没哭出声……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对此庄建业也不是没向迪卡斯奥卢做出过解释,说这就是个普通的文艺表演,纯粹的艺术,希望奥斯曼方面不要过分的解读,至于那些龌龊的画面,那都是艺术的体现,表达的是一种灵与肉的交融与升华,希望奥斯曼当局敞开胸襟,用艺术的审美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可问题是庄建业越解释,迪卡斯奥卢越是惶恐,要知道他们可是找欧美资深人士咨询过的,这种大编队无人机控制别看不起眼儿,但世界上能够将其玩儿到炉火纯青的还真没几个。

    不说别的,光是每个无人机的精确定位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因为这种大编队密集组合的定位精度要精确到厘米级,别说普通的民用级别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就是军用级别也达不到,因为美军所使用的GPS的精度也不过才1米的水平,远远达不到无人机密集编队控制的水平。

    正因为如此,必须采用一种更加精确的定位方法。

    在当今世界上,能够在小范围实现高精度定位的企业除了美国的波音公司外,就是中国腾飞,因为两家是世界上唯二具备IGPS,即室内精确定位系统核心技术的公司。

    同时也是世界唯二能够提供最具创新性的脉动式飞机生产线全套解决方案的公司。

    尽管在市场占有率上,中国腾飞的脉动生产线方案比不上波音那样的强大控制力,却也能够在35%的份额当中吃得满嘴流油。

    最不济也能给不少航空制造商一个备份的选择,而一旦选择,可就不是简单的一套室内精确定位系统那么简单,而是围绕这套系统需要购置一整套符合中国腾飞标准的配套设备才能实现脉动生产线的组装。

    正因为如此,每一套室内精确定位系统的出售都伴随着几乎一整套组装线的倾销,往往都是三到四年的周期,数十亿美元的大单。

    就拿前不久刚刚交付给印尼航空航天工业集团的室内精确定位系统来说,印尼方面1999年3月份跟中国腾飞签署的采购合同,2001年8月份中国腾飞方才正式交付,前后耗时三年。

    因为除了定位系统本身,印尼方面所使用的其他组装设备全部要更换,不然无法跟中国腾飞的定位系统匹配,也就没办法发挥这套精确定位系统的最佳效果。

    为此印尼方面不是没犹豫过,毕竟整套组装线更换的话需要48亿美元,若是再算上后期的人员培训和生产线维护,总投资将达到54亿美元,这对刚刚走出金融危机困局的印尼来说可不是个小数。

    因此印尼方面考虑过波音的同类产品,毕竟印尼的标准更贴近于西方,觉得采用波音的产品能够减少设备的更换数量,从而节约成本。

    结果不问还好,一问直接把印尼方面吓一跳,波音光室内精确定位系统的开价就要33亿美元,这还不算,其他设备一样需要更换,波音给出的理由是,他们升级了技术标准,以往的老设备无法适应新标准,因此需要全部更换才行。

    至于价格也不算贵,也就115亿美元,波音童叟无欺。

    印尼左右一看,果断选择中国腾飞的方案,即便标准有所出入,架不住中国腾飞的方案价钱少一半儿,反正都是要全更换,自然是怎么便宜怎么来了。

    只是让业内人士没想到的是,中国腾飞不但将这套底层技术原理用于航空生产当中的脉动式生产线,居然稍加改动用在了无人机的蜂群矩阵控制上。

    要知道航空器的组装精度可是要达到毫米级,远比无人机要严苛的多,所以对于掌握IGPS核心技术的中国腾飞来说不存在任何困难,关键在于思维上敢不敢突破和创新,很明显中国腾飞在这方面远比业内想象的走得更远。

    可事实上中国腾飞远比业内预想的还要大胆,实际上此时的中国腾飞早已不满足在地面控制无人机编队做些简单的动作,而是已经利用一架运—15plus运输机平台,搭载改进后的无人机控制设备,在空中释放无人机编队,并指挥其对预定目标进行巡查和攻击。

    待技术成熟后,甚至会将这一技术应用在有人驾驶战斗机上,从而在低烈度空中作战中,让有人驾驶飞机的飞行员同时控制三到四架大型无人机,危险时为自己探路挡枪;顺利时直接对敌进行突袭和攻击。

    届时配合着TY—22隐身无人机,中国腾飞将会打造一整套集对空作战、对地攻击、集群蜂群突袭、空中侦察引导为核心的一整套无人机作战体系,甚至在某些低烈度武装冲突中将无人机作为战场主力,而非简单的辅助。

    以此为基础,将这套系统稍加简化,就能够完成民用无人机方面的快速迭代,届时不但可以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还能重新进军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到那时,被李斯特收购的奥莱塔亚公司估计连中国腾飞的车尾灯都看不到,要知道中国腾飞出售的核心业务是消费级无人机,而不是整个无人机业务,中国腾飞在无人机方面的核心技术全部集中在军用无人机领域,民用无人机不过是军用技术简单民用化为自家恰饭用的。

    消费级无人机作为民用无人机的一个细分领域就更不用说了。

    中国腾飞连应用于农业、电力、资源勘探和国土巡查的高端民用无人机都没拿出来,就更别说金字塔顶端的军用无人机了。

    所以李斯特拿走的是块肥肉,但对中国腾飞来说却连伤筋动骨都算不上。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腾飞内部了解内情的人都会在茶余饭后一个劲儿的感慨,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庄建业还是那个不吃亏的庄建业,中国腾飞依旧是那个无人机领域的祖宗!

    总之一句话,中国腾飞起家的根本非但没丢,还很瓷实!

    可无论中国腾飞在无人机这个领域怎么做大爷,一场伊斯坦布尔的无人机群的表演秀却如同蝴蝶的翅膀,深刻的改变了世界航空格局,因为透过这次表演秀让世界不少国家看到一种全新的航空器发展模式,觉得以往遥不可及的航空制造业似乎距离自己并不遥远,有人的他们玩不起,无人机的还不能招呼招呼?于是乎无人机再次成为航空界的新热门,从而迎来了一轮新的大发展。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舰载机先行:十五号工程

    对此,庄建业表现的很淡定,就如同奥斯曼方面不理解他的不掺任何水分的解释一样,不理解就不理解,只要让瓦良格号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就行。

    其他国家的友商觉得无人机是迈入航空制造业的一个捷径,纷纷入局就入局,反正这么多年中国行我也行的心态庄建业又不是第一次经历过了,早就不是初哥,心态不但稳,而且还很窃喜。

    要知道航空制造业的利润点除了成品的航空器外,关键的配套技术服务同样是个能撑破肚皮的大头儿。

    都不用多,有个三、四家为了面子非要把无人航空器坚持到底的国家和企业,就够中国腾飞在他们身上疯狂吸个几年的好血了。

    只不过这些事情没必要跟宁晓东这个坑货细说,只是告诉他,瓦良格号后面的航程可别在整出什么幺蛾子。

    宁晓东听完庄建业的话后当即是懊悔不已,早知道奥斯曼被吓成了鹌鹑,他就应该搞个更大的,最起码要把自己伟岸的形象展示出来,然后挺枪直冲才好,如此才能把自己强行OOXX奥斯曼完整的表达出来。

    电话那头的庄建业听了宁晓东的话也是无语至极呀,很想把宁晓东这货救回来,打开脑壳儿瞧瞧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怎么现在这思想yellow成这个样。

    然而此时此刻无论庄建业如何好奇宁晓东脑瓜子里的东西也没那个闲工夫,因为他这边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处理,只能稍微交代两句挂断了电话。

    然后从新任助理冯涛那里结果刚刚提交过来的文件,打开扫了两眼眉头不禁皱了起来,而侧立一旁的冯涛则开口说道:“竞标的结果与我们之前的预判完全吻合,航空工业下属的东北航空集团成为这次海军招标的最大赢家,我们和成功航空集团的竞标型号并没有得到海军方面的认可……”

    说着冯涛又从文件夹里抽出几组数据表格,开始具体介绍这次海军招标的一些细节,不得不说,这位刚刚获得航空工程学博士的年轻人,办事还是很认真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冯涛在兼顾主业学科的同时,兼修了企业管理和金融学,正因为如此,相较于一般的纯工科人才,冯涛的眼界更开阔,看问题的角度更全面,而这也是庄建业选择他作为新任助理的原因所在。

    “我们从技术上来说,我们的FC—21战斗机并不是没有机会,即便我们的方案照比东北航空的歼—11改成熟度要低,但我们在先进制造方面却是要超过他们的,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还是有机会扭转局面的。”

    最后冯涛将自己的结论说了出来,然后一脸恳切的看向庄建业。

    庄建业却是皱了皱眉,冯涛的意思他听懂了,其实不止是冯涛,昨天晚上去他家小酌的林光华和彭川也是这个意思,更确切的说现如今中国腾飞上上下下,除了党高官林波不断强调要以大局为重外,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个意思。

    要么就拿下海军的十五号工程;要么干脆就撂挑子,一颗螺丝钉都不参与。

    之所以如此坚决,原因很简单,舰载机这个项目对于中国腾飞的意义简直不要太大。

    要知道早在永宏厂时,庄建业这批人就承担舰载机的预研工作,下马之后永宏厂陷入困顿,但脱胎永宏厂的腾飞系却意外崛起,重新接下了舰载机的衣钵,之后的歼教—7MAX实际上就可以看做是一款永宏厂舰载机的重生。

    之后的真龙系列验证机以及之后成熟的双发的FC—21战斗机则可以看做是腾飞系在舰载机方面由青涩逐渐走向成熟。

    正因为如此,随着瓦良格号确定成为国内航母的基准型号,并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技术论证和研究筹备阶段,腾飞系上下心心念念期盼了两代人的舰载机项目也正式由海军提出,并最终得到总部和上级比准,作为航空母舰重要的配套工程得以优先发展。

    这要是放在十几年前,舰载机项目只能交给腾飞系,因为当时只有腾飞系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研制经验。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多用途战斗机概念的兴起,陆基战斗机与舰载战斗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最典型的便是法国的“阵风”系列战斗机,空军的A型与海军的C型都是在“阵风”的基础型号上发展出来的,只不过海军的C型根据舰载机的特点做了些许的增强和适应性改进罢了。

    还有美国正在研制的F—35系列战斗机,更是多兵种联合作战飞机概念的集大成者。

    而各主要大国纷纷在多用途战斗机概念上如此执着当然是有现实的好处,其中最大的一项便是可以减轻后勤压力,做到海、空军零备件和维修保养的一致性,从而降低后期使用成本。

    落实到战机的研制生产端,就是打破固有的海航装备与空军装备的界限,让一些原本成熟的空军作战飞机也有机会通过适应性的改进和调整成为海军舰载机的可能。

    就比如说成功航空集团这次用于海军十五号工程招标的备选型号,就是在十号工程基本型基础上升级而来的歼—10J。

    相较于歼—10A,歼—10J增大了翼展面积,强化了起落架的强度,设置了尾部阻拦索挂钩,并更新了机载电子设备,同时在机体关键部位选用抗腐蚀材料,从而令整体性能提升一大截。

    唯一不足也就是发动机,没办法,歼—10J在如何由陆向海的改进,也摆脱不了单发这个基础结构,而海军对于自己的第一款舰载机明显不想凑合,正因为如此,成功航空集团的歼—10J尽管进入到竞标的最后阶段,但所有人却知道,歼—10J只不过是个陪跑的打酱油型号。

    因为海军方面早就明确说了,他们的舰载机必须双发,如此才能保证突发状况下的飞行安全。

    正因为如此,海军的十五号工程的招标实际上就是在中国腾飞的FC—21和东北航空工业集团的歼—11改之间展开……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十年磨一剑

    而从海军的招标前的态度来看,他们更倾向于一步到位的重型舰载机方案。

    如此选择一来是反介入作战的压力促使海军不可能先解决有无问题在慢慢的徐徐图之,毕竟没有战斗力的航空母舰就等于活靶子,海军已经在第一代核潜艇上吃过这种先解决有无问题,再慢慢升级的亏,因此不想在舰载机上重蹈覆辙。

    二来也是为后续的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毕竟重型舰载机的战斗力更强,改装余地更大,无论是瓦良格号这种滑跃式起飞航母,还是未来规划的弹射起飞航母,重型机都可以轻松升任。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海军在列装苏—20和苏—30MKK2等一系列苏系列重型机后,对这个系列的作战飞机的评价颇高,再加上从乌克兰获得的T—10K-3型舰载机原型机同样是前苏联在苏—27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产物。

    海军再考虑舰载机人员培训,后勤维护和操作习惯等细节后,对东北航空工业集团的歼—11改更青睐几分。

    从初步的招标结果来看,并没有超出业内的预期,对歼—11改的评价颇高,反观中国腾飞的FC—21舰载机方案,虽然加入了当今航空界堪称前沿的局部隐身性能,但整体终究只是个中型机的架子,与海军期望的重型机的心里预期差距着实有些大。

    因此哪怕在技术上FC—21舰载机方案强于歼—11改,但却没有在初步的竞标中得到海军方面的多少认可,只给了个“技术方面可取,潜力方面不足,整体成熟度不高”的评语。

    这在比较含蓄的国内军用装备招标中几乎就是淘汰的宣告,尽管整个招标过程分为三轮,初评、中评和终评,且最终的终评占比达到60%,可没人把最后的终评当回事儿,因为往往在初评时,部队相关部门就已经达成共识,后面的两轮基本都是走过场,想翻盘比孙猴子破五指山都难。

    反正这么多年陆、海、空、第二炮兵的装备招标,初评不过的就没有谁在后面两轮能翻盘的,都是陪跑到最后捞一个备用型号就算好归宿的。

    如今中国腾飞的FC—21舰载机方案就面临这么一个尴尬的局面,这也就罢了,关键是海军方面对FC—21舰载机方案评价并不高,也就是说整个招标结束后估计连个备用型号都捞不到。

    这对中国腾飞来说就不止尴尬,而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且这则失败甚至会影响中国腾飞未来20年的发展。

    没办法,实在是丢掉舰载机这个项目不但预示着中国腾飞过去二十多年深耕舰载机的努力付诸东流,未来中国腾飞在军用航空器方面也将因此裹足不前,只能作为国内几大军用飞机生产商的配套,而无法成为真正核心主导者。

    这对包括庄建业在内,整个中国腾飞上下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若非如此,中国腾飞的高管们也不可能做出类似冯涛的表态。

    那就是得不到海军舰载机的招标,就干脆停止对招标获胜者的配套支持。

    要知道如今的中国腾飞早已经是国内最重要的高端航空材料和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生产商,就连国际上的部分航空制造商都对中国腾飞的依赖日益加深,就别说国内这些个友商了。

    如果东北航空工业集团真敢撕破面皮吞下舰载机项目,中国腾飞就敢断掉他们的高端铝锂合金、先进碳纤维、专用航空生产设备甚至是航空发动机!

    当然这话不能明说,毕竟都是国内的兄弟厂,明着干势必会招来上级部门的干预,但却可以背后耍耍手段,卡一卡东北航空工业集团。

    正因为如此,冯涛的话说得很隐晦,就是希望庄建业这就给东北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黄峰施压,让对方直接放弃!

    可问题是庄建业真这么做了,后果同样不容乐观,毕竟是国家的重点项目,他们中国腾飞不帮忙也就算了,居然还私下拆台,上级那些支持中国腾飞的大领导知道了会怎么看中国腾飞?

    所以庄建业坐在办公椅上沉吟片刻,方才问了一句:“距离终评还有多久?”

    “半个月!”冯涛毫不犹豫的回答。

    “半个月……”庄建业不由得皱了下眉:“时间有点儿紧……”

    旋即又点了点头:“行,这事儿就交给我吧,哦,对了……这几天把所有不必要的行程全部推掉……”

    “那京城那边的总部落成典礼怎么办?”冯涛连忙问了一句,没办法其他事情都可以推,但京城那边的新总部落成典礼可是早就计划好的,而且还请了不少上级领导参加,实在不好推。

    是的,中国腾飞的总部又要搬家了,没办法随着中国腾飞的成立并经历二次重组,如今的中国腾飞已经属于超大规模企业,星洲虽然是西南要冲,但要辐射全国还有些困难,更何况随着中国腾飞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在国内先进制造业的比重日益增加,与上层的联系也更紧密。

    不说别的,自打中国腾飞成立之后,庄建业除了在国外来回跑之外,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京城。

    没办法,但凡重要的会议,重要的活动,重要的决策全在京城,庄建业想不去都不行。

    其实不止是庄建业,党高官林波、总工程师林光华等中国腾飞的高层一年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京城里忙活,介于京城的优势地位对中国腾飞的发展日益重要,庄建业干脆把中国腾飞的总部由星洲迁往京城。

    京城地方对此十分重视,不但按照成本价给中国腾飞在三环批了一块建设用地,更在建设审批、环评审批等方面给予绿色通道。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像中国腾飞这样的巨头落户京城,对京城来说无论是税收还是对经济的拉动都巨大的,所以京城方面巴不得中国腾飞的总部赶紧过来。

    但这对星洲地方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也没办法,谁让星洲的区位跟京城差距过大,对此庄建业也就无法兼顾,就如同此刻新总部典礼一样,于是毫不犹豫的一摆手:“这个时候哪有心思搞这个?随便找施工方点纰漏,把典礼推到年底。”

    “好的!”冯涛点头,随即又记了庄建业的交代便走了出去。

    待冯涛离开办公室,庄建业从椅子上站起来,然后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待接通后便毫不犹豫的说道:“老林,这次得把杀手锏拿出来了,怎么样你家那口子没问题吧?”

    “没问题!”电话那头的林光华毫不犹豫的答道:“她等这天可等了十年,十年磨一剑,别说是国内的,就是放到国际上我家那口子都不怕!”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样的重型舰载机

    “那就好,那就好……”庄建业连连点头:“这次咱们京城总部能不能顺利开张,就看你们两口子的功力了。”

    听了庄建业这话,电话那头的林光华便毫不犹豫的回应道:“你就放心吧,我家那口子就算不是逍遥子,那也是天山童姥级别的,保证功力刚刚的!”

    庄建业闻言呵呵一笑,这一切尽在不言中……

    ……7

    京城,海军总部大楼多功能会议大厅外的休息室。

    已经担任东北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数年的黄峰正红光满面的向着几位海军领导介绍着东北航空工业集团的发展情况,为此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我们东北航空工业集团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歼—11系列作战飞机的研究和改进,特别是在舰载机方面,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从乌克兰取得苏联生产的T—10K-3型舰载机原型机,之后多次前往俄国实地考察了他们装备在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的苏—33重型舰载机,令我们东北航空工业集团在重型舰载机方面获取极其宝贵的经验……”

    人群中央,一身白色衬衫,黑色西裤,腰间的皮带卡扣上印着东北航空工业的Logo,陪着那副金丝边的方框眼镜和不疾不徐的谈吐,将一位航空界优秀企业家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他周围的海军领导也不时的颔首点头,对黄峰这位与庄建业并称为国内航空界双雄,或南庄北黄的存在还是很认可的。

    尽管人前提起航空界双雄或南庄北黄的赞誉,黄峰总是带着谦虚的笑容表示自己做的还不够,大家过誉了云云。

    但在私下里若是谁当他的面说这两个成为,黄峰就算不翻脸也绝不会给人好脸色。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所谓的航空界双雄或南庄北黄突出的是那个庄,他这个黄只不过是拿过去凑数的。

    若是在几年前,黄峰可能心里还挺欢喜,自己这么一个一直活在庄建业强大阴影下的业内人士终于有一天能跟庄建业并肩而立了,哪怕只是凑数也无所谓,最起码不是别人来凑数,而是找他黄峰来,这就说明他在业内的地位已然非凡。

    然而随着东北航空工业集团的发展,特别是由苏—27发展而来歼—11A顺利投产,并以此为基础开始规划一整套歼—11系列重型作战飞机后,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研制并生产重型战斗机的企业一把手,黄峰觉得自己的地位不应该只是个凑数,而是真正的应该与庄建业平起平坐。

    这种心境非常微妙,以至于连黄峰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生出这种想法,要知道在私下里他跟庄建业非常要好,并没有什么纷争与不快,可到了自家企业的发展和业内政策的走向,黄峰便觉得自己亦步亦趋跟在中国腾飞后面已经很不合适了,自己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让航空界双雄或南庄北黄的说法真正成为美谈,而非现在的虚名。

    想不通的黄峰最后只能把这一切变化归结为屁股决定脑袋,而此刻他参与到海军的舰载机项目的竞标,并以势在必得的姿态率领东北航空工业集团最精干的研发团队来到海军总部,同样是屁股决定脑袋。

    中国腾飞在业界是很强大,但再强大又能如何?除了运输类航空器和无人航空器,他们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作战飞机吗?

    非但没有,时至今日中国腾飞就连轻型作战飞机都还没摆弄明白,就别说重型战斗机了,正因为如此,黄峰觉得中国腾飞还是安安心心做个配套算了。

    再说了做配套有什么不好?各种高端材料和部件生产利润率也不少,不仅如此还能左右逢源,在西北航空工业集团、成功航空工业集团、宏通航空工业集团之间不断承接业务,既没有竞标的压力,有没有研发的风险,安安稳稳的赚钱,多好!

    其实不止是黄峰这么想,航空工业界的业内人士几乎都是这么想的,觉得中国腾飞掌握无人航空器和运输航空器就够了,战斗机这东西集成度太高,技术性太强,能做的那个不是从建国意识就开始积累?

    中国腾飞一个成立到现在不过二十年的小后生还是老老实实做个配套挺好!

    这种业内的看法实际上也影响到了部队,就比如说此刻围着黄峰聊着歼—11改的几位海军领导,虽然说得是滴水不漏,可实际上在中评会之前与黄峰如此热络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姿态,那就是在他们这些海军领导的眼里更认可有着重型战斗机研发和生产经验的东北航空工业集团。

    “各位首长、领导,总部的中评专家组的专家已经到了,中评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就在黄峰和几位海军领导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下交换着彼此的意见时,一位海军参谋匆匆跑过来,通知大家赶紧进入多功能大厅的中评招标会的会场。

    一位海军领导闻言不禁皱了下眉头:“这么快就要开始了?中国腾飞的人还没来了呢!”

    “他们已经到了!”参谋回答。

    “到了?”另一位海军领导有些诧异:“庄建业带队?不对呀,这家伙我认识,他来了我不能没看见……”

    “带队的不是庄建业同志。”参谋继续回答。

    “不是庄建业,那是谁?”旁边的一位海军首长开口询问。

    “是一位叫做汤莉莉的女领导。”参谋如实说道,结果却是让周围一群的海军领导和首长满头的问号,因为他们都不清楚汤莉莉究竟何许人也。

    黄峰到是知道汤莉莉,毕竟他早年也是腾飞系的骨干,当然清楚林光华夫人的大名,不过却没有点破,原因很简单,说出来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这些年汤莉莉早就不在航空一线,如今重新出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中国腾飞对这次舰载机项目彻底的不抱希望了。

    不然怎么会派个无足轻重的人过来?

    这样的情况下说出来着实是让中国腾飞太没面子,既然自己这边稳赢,那就没必要把对方往死里逼,正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再怎么说他黄峰也曾经是腾飞集团出来的。

    抱着这份心态,黄峰迈着轻快且自信的步子走进了多功能会议大厅,然后……然后……然后就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之间汤莉莉站在正前方的多功能投屏前,对着已经通过电脑投在屏幕上的那架令人震撼的战斗图像对着前排的总部专家组朗声说道:“这就是我们中国腾飞舰载机团队历时十年研制的重型舰载战斗机,FC—23!”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航空设计大师

    话音即落,一身利落女士西装打扮的汤莉莉按了下手上的自动控制器,屏幕上的画面即刻切换,呈现出一张FC—23重型舰载战斗机三维立体图。

    几位来自总部的专家组成员立刻坐直了身子,几个戴眼镜的老专家更是把自己的眼睛摘下来,用眼镜布好好擦了擦重新戴上,这才盯向屏幕上的FC—23三维图。

    没办法实在是汤莉莉向他们展示的三维立体图着实让这些总部的专家们视觉上受到极大的冲击。

    因为那种简洁的外形,极具现代感的布局以及科技感十足的设计语言,都让这些年过半百的中评专家组的专家们都不约而同的冒出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那就是屏幕上的这架飞机真的是咱们中国人设计的舰载机?

    不止是这些专家组的专家们是这样,刚进来的黄峰以及其他几位海军的领导和首长都是如此。

    也难怪这些人会有如此想法,其实在场绝大多数人对中国腾飞的战斗机研发是做过深入研究的,得出的结论也是一致的,无外乎一句话,保守的太保守,前卫的又过于前卫。

    保守方面不难以理解,中国腾飞的初教6Pro,歼教—7MAX两款主打的教练\攻击机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要说什么高新技术根本就谈不上,尽管在某些指标上可以达到轻型战斗机的标准,可在当今世界战斗机普遍重型化的趋势下,中国腾飞的轻型化路线显得过于格格不入。

    与之相反,中国腾飞在创新方面又是另一番激进的姿态,无论是“真龙”系列验证机,还是半隐身状态的FC—21,亦或是号称中国版的YF—23的所谓垂直起降战斗机。

    无论是在气动布局,还是在细节设计上,中国腾飞就跟换了个人一样,只追求极致的创新和技术上的突破,似乎不搞点黑科技就对不起中国腾飞这个名头一样,以至于这些专家、领导和首长每次去中国腾飞都会有种眼前一亮,来了场科幻大片一般的头脑风暴。

    可问题是,中国腾飞的这些机型先进是先进,技术厉害是厉害,但整体的成熟度却并不高,就拿前不久让在场众人惊叹不已的垂直起降验证机来说吧,类似YF—23的那种变体式飞翼布局的确令人惊叹,由此带来的超音速巡航也足够的震撼,之后与歼—8E的对抗中碾压对手的现实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可结果呢……

    没有一支部队将其作为后续主力机型进行发展的,原因很简单,别看垂直起降验证机人前表现得灿烂无比,待一切尘埃落定后,那架只飞了不到一个小时的垂直起降验证机便彻底报废了。

    中国腾飞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是验证试验用品,因此在材料和工艺上并没有采用高端的耐损用具,因此使用寿命方面不是很理想。

    然而这种苍白无力的解释糊弄糊弄外行还行,他们这些业内专家可就没那么好忽悠了,这种一秒真男人,拉胯后半生的事实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腾飞在涉及先进材料和加工工艺方面还存在极大的缺陷。

    正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些核心问题,所以中国腾飞的高端战斗机都是以试验验证机的形势出现的,以至于在外界眼里,中国腾飞不断寻求技术突破,貌似创新致死。

    可在业内眼中,中国腾飞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愚蠢到家的表现,甚至可以说与新德里阿三那种好高骛远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中国腾飞有志于战斗机研发,就应该安下心抠出一个成熟型号,然后再在这个型号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才是。

    成功集团、东北集团乃至宏通集团都是这么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可中国腾飞似乎不屑于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迈进,总给人一种急不可耐的想要一步到位的飞越敢,结果就是用力过猛,适得其反。

    正因为如此,不少总部的专家和领导都不止一次的感慨,要是中国腾飞能在保守的轻型机和激进的试验验证机中间找到一个相互融合的平衡点,绝对能趟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问题是,这种平衡点需要的可不单单是简单的技术和工艺,更不是某个单项的创新性成就,而是一个具备丰富经验的航空设计方面的大师以及一支能够兼容并蓄且执行力极强的超级团队。

    中国腾飞不缺技术,更是在制造工艺上独领风骚,偏偏缺乏这样大师级的航空设计大牛以及跟大牛配合的顶级研发团队。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的大师和团队可不是想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国内航空工业发展半个多世纪,举全国之力也就培养出一个大师外加1.5个核心团队。

    一个大师自然是十号工程的总师,1.5各团队其中一个就是十号工程团队,当然了,现在十号工程研制完成,这个团队已经升格为20号工程团队。

    剩下的0.5个则是歼—11系列研发团队,因为还需要依靠俄国的技术输出,因此这个团队的独立性稍弱,只能算半个。

    然后……然后就没有了。

    国内不是不想多培养几个,问题是这种事情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苦功连个水花都翻不起,就别说成效了,因此国家即便加大这方面的扶持力度也只能静静等待。

    如此情况下,专家们也只能哀叹中国腾飞的不幸,空有一身本身,没有核心团队和大师的引导,终究只能在战斗机这个领域做个默默无闻的配套。

    这不单单是中国腾飞的不幸,何尝不是整个国内航空工业的悲哀?

    然而在此时此刻,随着汤莉莉将FC—23重型舰载战斗机的三维图展示出来,在场的无论是专家组的专家还是海军的领导和首长,都在心底里冒出一个震惊无比的想法,那就是他们今天极有可能见证国内另一位航空设计大师以及围绕这位大师的那支研发团队的诞生。

    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原因很简单,屏幕上的FC—23完美的将中国腾飞犹如精神分裂的保守与创新完美的整合在一起,并在形成一个极具现代感的平衡点。

    试问,没有大师的提纲挈领,没有利害团队的穿针引线怎可能做到这一步!

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这性能……

    之所以有如此的感慨,原因很简单,看看屏幕上FC—23重型舰载机的气动布局就知道,中国腾飞算是把精神分裂完全治愈。

    没办法,那种保守与创新的统一实在让人想不感慨都难。

    将FC—23重型舰载机归于保守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整架飞机的气动外形可谓是中规中矩,用业内的行话来说就是传统的常规布局,既没有鸭翼的加成,也没有全动垂尾的炫技,更没有科幻大片的既视感,整体的冲击力并不强。

    然而就这么将FC—23重型舰载机完全划归为保守同样有失偏颇,不说别的,单说那对近乎于菱形的机翼,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

    要知道这样的机翼构型除了能够增加升力,提升载荷的同时,与流线型的机体一道,可以组成近乎于飞翼式气动布局的全升力体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飞机的升力系数,间接降低整机的结构总量。

    然而关键不止于此,由于机翼的菱形结构布局,与水平尾翼的前掠式菱形构造组成边条平行结构。

    在场的中评专家组惊叹就惊叹在这个地方,尽管FC—23重型舰载机的气动布局采用的是常规结构,但却在常规结构中融入了当今航空界最前沿的雷达隐身特性,其中的“平行法则”便是最为明显的例子。

    发现这个特性之后,专家组的专家们再看FC—23重型舰载机的眼光可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忽然发现,平平无奇的FC—23重型舰载机其实每一处细节都隐含着隐身性能。

    因为除了菱形机翼与水平尾翼是按照“平行法则”设置外,进气口与机身连接处形成的整体边条翼后掠角仔细观察的话与机翼前缘的后掠角度完全等同。

    即便是为了处理蚌式进气道,而在进气口做的V字型结构处理,其倾斜边条也与同样是V字型垂尾一道,暗合隐身战机气动布局最重要的“平行法则”原理。

    换句话说,FC—23重型舰载机那平平无奇的外表内里,藏着的去也是超越以往所有作战飞机的碾压优势,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在场的中评专家组的专家们惊叹到无以复加。

    原因很简单,这就跟跟仙侠小说中的绝顶高手一样,并不是花里胡哨,看着NB的人就真的NB,往往是那些外表邋里邋遢,玩世不恭的普通人极有可能才是法力最强的一位。

    航空器的气动原理也是一样,先进的气动布局叠加的设计谁都会做,然而那种返璞归真的简单设计却不是所有人能够把握的,就更别说在这种简单的设计中融入了隐身的特性,那就更是把这种简单推向一种难以企及的不简单。

    试问如果没有大师级的人物把关,没有一支经验丰富且能力强大的团队运作,怎么可能做到这一步?

    然而众人惊叹于FC—23重型舰载机背后的大师和超强团队时,汤莉莉却没有再给场间众人遐想的时间,抚了抚鼻梁的上的眼镜,按下手中的激光笔,屏幕上的那幅FC—23重型舰载机三维立体图上立刻闪出一连串的文字,汤莉莉拿着手里的激光指示器,将红点打到屏幕上的文字上,清脆的话音透过扬声器传遍整个会场:

    “这是我们FC—23重型舰载机的具体性能指标,整机的长度为16.8米,翼展11.6米……”

    说着,汤莉莉用手里的激光笔在屏幕上的FC—23重型舰载机三维立体图的两侧机翼和水平尾翼上各画了一个圈儿:“这几个位置,我们设计了机翼折叠装置,折叠后的翼展为6.15米,可以大大节省飞机在航母机库里的停放面积,与此同时为了方便飞机在航母上的起降,且兼顾停放和飞行员快速作战,FC—23重型舰载机的机身高度我们设置在4.5米……”

    话音未落,汤莉莉用遥控器调整了下FC—23重型舰载机三维立体图的角度,并用激光笔在机体尾部画了个圈,继续说道:“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满足尾部着舰挂钩的设置,同时依靠着我们在驾驶舱下方设计的隐藏式抽拉舷梯,可以在紧急状况下,令飞行员快速登机,进入任务执行状态……”

    说这段话时,汤莉莉再次调整屏幕上的三维图像角度,并用激光笔在驾驶舱右下方画了个圈,屏幕中的FC—23重型舰载机三维图像就好像感知到汤莉莉的话语一样,驾驶舱右下方的隐藏盖板打开,一段简易舷梯缓缓下方到主起落架轮胎的位置。

    见到这个设计,不到海军航空兵部队的领导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虽然只是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却体现出中国腾飞一切为海军舰载航空兵实战出发的设计理念。

    别看只是个普通的隐藏舷梯,在紧急的情况下却能起到关键作用,毕竟航母的空间有限,即便配置了简易登机舷梯,但在密集编队起飞时,这种移动式的舷梯并不容易设置和安放,必然会影响战机的出勤效率,有了自带的隐藏式舷梯就不一样了,战机密集停靠时依旧能够靠着自带的简易舷梯让飞行员快速进入驾驶舱,从而提高作战效率。

    平时作用就不小,若是在战时更是能起到关键作用,因为一旦航母遭到攻击,移动式的舷梯受损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战机靠着自带舷梯同样可以完成起飞前的一切准备,对航母的防御和反击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只不过这种自带舷梯虽小,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儿的起的,倒不是这东西成本有多贵,主要是多余的机构重量往往会让不少舰载机研制生产单位望而却步。

    不说旁的,前苏联研制生产的苏—33重型舰载机上就没有类似的设备,要知道论改装空间的话苏—27系列称得上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小小的自带舷梯想要放上去并不难,可就是因为平衡不了舷梯的结构总量与整机性能的关系,苏联只能无奈的放弃。

    如果苏联没有解体,再给他们一点儿时间,优化一下整体的结构布局,或许这件事儿能够完美的解决,奈何历史并没有给苏联这个机会,于是在当今世界上唯有美国一家在舰载机上设置了这个装置。

    如今,中国腾飞的FC—23重型舰载机上同样设置了这个装置,这说明什么?

    自然是性能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而不在乎这点儿微不足道的结构总量……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滑跃起飞一样不差

    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汤莉莉很快控制着遥控器在屏幕上打出另一串性能数据,并用激光笔点在其上介绍道:“我们的FC—23重型舰载机空重为142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0890公斤,由于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0000公斤,因此FC—23属于典型的重型战斗机。

    整体的质量情况与美国的早期F—15差不多,略大于美国海军最新的F—18E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但在尺寸上却比这两款战斗机更小,当然相较于俄制的苏—33舰载战斗机更是在尺寸上缩小了20%。

    因此如果按照一艘排水量6万吨的中型航母配置舰载机的话,类似苏—33这种由陆基重型战斗机改装而来的舰载机只能装备24架,若使用FC—23重型舰载机的话,装备数量将扩充到36架,紧急情况下甚至可以进一步提升到48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航空作战旅,可以极大的提升舰载航空兵的作战效能和多任务执行能力……”

    “汤莉莉同志,请稍等一下……”

    就在汤莉莉准备继续介绍FC—23重型舰载机的基本情况是,中评专家组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突然出言打断了汤莉莉,随后与周围的几位专家交换了下意见,这才重新抬起头看向汤莉莉,开口询问道:“具体的指标我们大致已经了解的,不过想必你也应该知道,舰载战斗机不同于陆基战斗机,自身有着严苛要求的,具体的细节方面我就不赘述了,现在我们就想知道一个问题,你们的FC—23在滑跃式起飞状态下如何处理油、弹比例的。”

    在起初面对FC—23重型舰载战斗机在隐身和基础数据的惊叹后,中评专家组的专家们也逐渐进入到自己的角色,相关的基础数据对于这些在航空业内混迹多年的老专家们来说意义并不大。

    就如同那些真正的汽车改装大佬们一样,纸面上的数据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让他们痴迷的是实际应用中手里家伙的爆发力。

    中评专家组的专家们便是这类老鸟中的老鸟,因此在短暂的惊叹后,他们也逐渐找回自己的节奏,开始就一些实际的问题向汤莉莉发出质询。

    只是让在场的众人没想到的是,中评专家组第一个问题就这么刁钻,要知道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东北航空工业集团和成功航空工业集团一直刻意回避的问题。

    没办法,无论是歼—10J还是歼—11改,面对瓦良格号上那14°的滑跃起飞甲板都无法做到满油满弹起飞,因此两款备选机型的纸面数据在瓦良格号航母上几乎被打了对折。

    这就导致原本亮眼的性能变得十分难看,正因为如此,两个航空工业集团若是面对这个问题都会选择打太极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总而言之不可能正面回答专家组。

    当然了,专家组也不会太过为难,毕竟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最大的短板就是滑跃起飞体制,相较于可以满油满弹的弹射起飞在战斗力上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若非如此,苏联也不可能在两艘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之后,上马能够弹射起飞的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母。

    只可惜苏联解体,红海军庞大的航母计划戛然而止,而继承苏联航母衣钵的东方某大国自然是想重燃红海军鼎盛时期的荣光,问题是有雄心是一回事儿,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儿,毕竟航母是需要国力作支撑的。

    以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最乐观的估计也要2025年之后国内的GDP才能超过日本,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万一出现点儿波折这个进程还要往后推,正因为如此,总部方面预计国内的航母极有可能会长时间处在滑跃起飞状态,因此舰载机油、弹比便是无法回避的难题。

    所以专家组对这个问题不得不询问,也不能不询问,因为这涉及到中评专家组向总部甚至是上层提交的中评报告的完整度。

    但中评专家组的专家们也没有为难中国腾飞的意思,毕竟他们也知道,这种事情可谓是世界性难题,苏联当年耗费巨大资源和国力也没有解决的事情,相较于鼎盛时期的苏联还有极大差距的国内自然就更不可能了。

    因此中评专家组的专家们问这个问题更像是例行公事,只要汤莉莉打个太极或稍微搪塞几许,中评专家组的专家们也就过了,不管怎么说,FC—23给他们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就算这一次成不了舰载机的主方案,也可以成为下一代舰载机的重要载体,总而言之FC—23已经征服了不少中评专家组的专家们。

    结果就是这么一个带着明显潜规则意味的问题,汤莉莉却只是皱了下眉头,脱口而出道:“如果是滑跃式起飞的话,FC—23自然做不到满油满弹,没办法,这种起飞方式的缺陷摆在那儿,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此话一出,无论是中评专家组的专家们还是在场的海军领导和首长们都不禁皱起了眉头,只觉得汤莉莉耿直的过了头,这种大实话在场的人谁不知道,用得着你来说?

    估计只有黄峰等一众东北航空工业集团的人暗中窃喜,没想到汤莉莉自揭伤疤,简直是给他们神助攻。

    可就在黄峰人等幸灾乐祸,中评专家组专家们直皱眉头之际,汤莉莉却按下手里的遥控器,屏幕上的画面立刻切换,出现了一幅FC—23重型舰载机的内部结构图,旋即汤莉莉用激光笔点着上面的刨面图继续说道:“正常情况下,FC—23内部载油量为6920公斤,可以提供3200公里的最大航程,从而赋予最大1450公里的作战半径。

    最大外挂重量可以达到9100公斤,不但可以挂在目前国内的所有空对空导弹、反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还可以挂在中国腾飞研制的DZB—500和DZB—1000两款战术空射巡航导弹,于防区外发动攻击。

    当然,这些数据只是在陆基状态下,拥有足够滑行跑道才能实现,若是在航母有限的甲板上进行滑跃起飞的情况下,FC—23重型舰载机的是绝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因为这种状态下FC—23只能携带4900公斤的油料和5800公斤的弹药,此时航程只有2280公里,最大的作战半径只有1020公里……”

    此话一出,还不等汤莉莉继续说下去,之前询问问题的那位老专家老眼忽的睁圆,难以置信的惊呼出声:“没有满油满弹,作战半径也能达到1000公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7507/ 第一时间欣赏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安溪柚所写的《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为转载作品,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介绍:
永宏厂是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老牌工厂,在改革大潮中几经沉浮,逐步走向没落,艰难时刻,庄建业等人接过担子,从最基础的机型开始,一步步披荆斩棘,最终将濒临倒闭的永宏厂插上翅膀,再次腾飞。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