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刘备威力加强TXT下载刘备威力加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刘备威力加强全文阅读

作者:大X小X     刘备威力加强txt下载     刘备威力加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刘备威力加强全文阅读

东汉物价与度量衡

    一、关于汉尺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采用23.1厘米长的尺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仍以23.1厘米为—小尺,施行全国。

    汉承秦制,以秦时尺值为汉尺长度。但实际有些出入。以西汉而言,如:西汉木尺长23厘米,错金铁尺长23.2厘米,铜尺23.5厘米,竹尺长23.6厘米,又一木长23.2厘米。这说明西汉很多尺超过23.1厘米的标准数值。进入东汉,尺度又常突破23.1厘米的标准,而且其差距往往更略大于西汉。如:菱形纹铜尺二支分别长23.29和23.46厘米,鸟兽纹铜尺二支分别长23.39和23.63厘米,龙凤纹铜尺23.72厘米,鎏金铜尺23.6厘米,铜尺二支23.7和23.75厘米,残铜尺二支推算尺长23.75和24.08厘米,骨尺二支23.7和23.8厘米,牙尺23.5厘米。尚有东汉尺十四支列入《图集》而作为附录者,超过23.1厘米者有九例。最长者达23.83厘米。此外还有建初六年的铜尺长23.5厘米,画彩牙尺长23.9厘米(日本嘉纳氏藏)。

    两汉之尺传世实物大都超过23.1厘米的标准长度,主要的是经济上的原因。西汉时官方要征购均输帛,为弥补损耗,有意把尺子稍为加大;东汉时因铸钱渐趋恶滥,布帛有返于货币的倾向,政府的税收本用钱币者(算赋口赋),也有改收布帛的事实(已出现“调”这一名词),官方更有加大尺度的要求,因此与西汉比,尺子显得更长一些,致《隋志》有“至于后汉尺度稍长”之语。但加大幅度尚属有限,不易发觉,还可以用允许的制作误差及其他理由(如以发新发现的玉律尺为造尺的根据)搪塞过去。而与征税无关的天文尺,如现存的袖珍式的东汉铜圭表尺,尺长就合23厘米,并未有超长现象,与常用尺长并不一致。总之,从西汉到东汉,尺长虽略有出入,但与23.1厘米很接近,仍短于黍尺之长,为简单、概括起见,说两汉尺度之长为23.1厘米还是过得去的,否则只看到尽是纷杂的现象,就无法措其辞了。

    另:从先秦起,秦尺就有大小之分,承袭秦制的汉代的尺自然也有大尺与小尺两制。汉小尺标准长度即刚才所说的23.1厘米,大尺一尺当小尺的一尺二寸,合27.7,2厘米。平时所用多为小尺。

    二、关于汉亩

    汉初,故秦之地以240步为一亩(大亩),六国故地以100步为一亩(小亩)。汉武帝后期全国统一行大亩。一尺23.1厘米,六尺(商鞅以“六尺为步”,秦在六国故地以六尺为步,汉承之)为一步,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一大亩,合今0.692市亩,宽一步长百步为一小亩,合0.288市亩。

    又:汉时为与过去的每夫百亩的概念相衔接,垦田数仍然以小亩来表示。东汉时全国垦田数730万余顷,这个亩当是百步为亩的小亩。

    因汉武帝时全国已统一用大亩,故本书中所言之亩均为大亩。

    三、关于量制

    秦汉时的大石本系量粗物和带壳的原粮而用。粮食(粟)的加工率为0.6;以大石量给粟一石,即等于付给加工后的粗米一小石。大小石之比例就是这样定的。

    汉尺有大小之分,小尺为23.1厘米,由此制作的量器容积为二万毫升(新莽嘉量)。大尺为27.72厘米,如按大尺长度,依周嘉量(釜)的制作规格计算:立方寸乘上2.772厘米(一寸之长)的三次方,每斛(石)容积正在3.34万毫升左右。正好与之吻合。可以认为大石就是由大尺而来的。至于大石也用以量米,小石也用以量粟,两者混用不分,则是后来之事。本书中所言的石(斛),非特指一般为小石(斛)。

    四、两个特殊

    特殊小量器

    汉代量制在上举的大石小石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小量器,如只容1.2毫升的小铜勺等,这些量器既非大小量器的几分之一的畸零之数,更非所谓汉小石1.2万毫升的万分之一。典型的1.2毫升的实物是东汉时的二分铜量,此器形似小勺,长柄,柄上刻一分容黍粟六十四枚,(《图集》92页)。一分是个容量单位,“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陶宏景《别录》),一分之量正可容六十黍。此铜量实为二分之量,实测容水1.2毫升,容黍128枚(和《别录》所云甚近)。专家推断这种小铜量多为量药物之用。我认为,其来源即是古黄钟(用24.63厘米的九寸为黄钟之长)一龠之量12毫升的十分之一(古黄钟一龠容黍一千二百粒)。秦汉时随着尺子变短(23.1厘米),黄钟一龠虽已缩小至十毫升,但量药物有习惯性,仍保持用旧的与12毫升有关的量器未变。如果此种假设前提能够成立,则东汉时容六毫升的小铜量两件可视为量药物的二分之量的五倍,都与以23.1厘米为尺的九寸作黄钟之长,其小量器容10.20毫升的铜龠、铜合、分属两个不同的量器系统,推而广之,西汉容7.2毫升的小铜量为六倍于二分之量;容0.4毫升的小铜量似为二分之量的三分之一,可能也都是量药物的专用器具。(《图集》页78)西汉还有一个18毫升的小铜量,容量略小于一合,也属特殊用途的小量器。云梦秦简《传食律》规定:上造以下到官佐等,食“盐廿二分升二”。专家认为,按秦汉每升容量合200毫升折算,“二十二分升二”当今18毫升,与此器容量相合(《图集》页79)。据此,这个小铜量就是量盐的特殊用具了。

    大秤与小秤

    尺制、容量都有大小两制,衡制是否也有大秤小秤呢?从已有的资料可知,在汉代衡器确是有大小两制。大秤,即上述250克一斤,而小秤的一斤、一两只及当时大秤一斤、一两的十分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古时铢的轻重主要有两种口径:一是。一铢当重百黍(《汉书律历志》中说“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说文》中说:“十黍为累,十累为铢”,一铢也是百黍)。二是“十黍之重为铢”(《荀子富国篇》杨惊注)。后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吴承洛在他书中曾引用梁时陶宏景《名医别录》中的话:“分剂之法,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即24铢为一两)。”一分既是容量单位,如以容量中所盛之黍计之,即是重量单位了。四分盛二百四十黍,以二百四十黍之重为一两——24铢,即此处之一两为一般的二千四百黍重二十四铢、一两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见药材的方剂的计量与一般物品的计量完全不同,用的是一杆小秤。一般称物的权衡一斤是250克,抓药的小秤一斤只重25克,一两只重1.5625克,一铢只重0.0651克。《伤寒论》等古医书中药方所标的两铢重量都可按这样小的比例来折算,用当时的市秤来计量就不合理。

    下表将现临床用药量与以小秤所含克数折算的《伤寒论》中药量作一个比较。

    由上可知《伤寒论》中用药量,以小秤所合克数来折算,数字是可信的,用之不会出人命;如不按小秤折算,《伤寒论》中用药动辄以数两计,再大胆的医生们也不敢用古方中的这些重药量。以十分之一的比例折算的汉代小秤(有人说可能始于东汉之末),只适用于开方抓药,不适用于其它场合,如称黄金。当时黄金流通量很多,也用市秤称量,不用称药的小秤,说称量黄金与称量药材用同一杆的秤,是不正确的。汉代还有量药的小铜量,与称药用小药秤是平行的特殊量制与衡制。据《武威汉简》医方所载,以斤两计的药味有黄连、石膏、人参、细辛、当归等;以容量计的药味有白芷、门冬、款冬、川芎、黄芩、蜀椒、吴茱萸等。小药量和小药秤就是针对不同的药味而分别使用的。

    五、关于亩产:

    汉代亩产粟3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81斤;汉代粟、豆平均亩产2.82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64斤。汉代的高产田则一般可到“亩产十石”或说“亩锺之田”。

    六、关于度量衡:

    长度: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里=300步,1步=6尺

    1引=2310厘米,1丈=231厘米,1尺=23.1厘米,1寸=2.31厘米,1分=0.231厘米

    1里=416.1米,1步=138.7厘米

    重量:

    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1石=30000克,1钧=7500克,1斤=250克,1两=15.6克,1铢=0.65克

    容积:

    1斛(石)=10斗,1斗=10升,1升=10合

    1合=2龠,1龠=5撮,1撮=4圭

    1斛=20000毫升,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

    1龠=10毫升,1撮=2毫升,1圭=0.5毫升

    1石谷子=18公斤,1石小麦=20公斤,1石稻=15公斤,一石豆=20公斤

    粗米加工率0.6,精米为0.5

    面积:

    1小亩=100步=192.318㎡=0.4**亩=0.288市亩

    1大亩=240步=461.564㎡=2.4小亩=0.692市亩

    1市亩=666.667㎡=1.445大亩=3.46小亩

    六、关于物价

    汉时的物价变化很大,尤其是粮价,目前已知的石粮价有30钱、60钱、110钱、500钱等等,有时数万或数十万钱。

    贵金属:

    金一斤=6500~15000钱(国家牌价是10000钱)

    银一斤=2000~3500钱

    田地房宅:

    膏腴良田=亩/1~1·2万钱

    中等土地=亩/1000~4000钱

    边塞、荒漠、贫瘠土地=亩/100~300钱

    豪华房宅=座/百万钱以上

    较好房宅=座/4~17万钱

    普通房宅=座/1~3万钱

    劣贱房宅=座/3000~5000钱

    食物类:

    主食:

    1石=1斛

    粱米(优良小米)=石/400钱左右

    黍米(黄米)=石/300钱左右

    大麦=石/220钱左右

    粟米(小米)=石/220钱左右

    谷=石/220钱左右

    豆豉=石/500钱左右

    10斤肉≈1石谷(有记载10斤肉合1石谷的价格)

    副食:

    醇酒=斗/50钱

    米酒=斗/30钱

    行酒=斗/10钱

    饼=册/30~50钱

    牛肉=斤/20钱

    猪、羊肉=斤/14~16钱

    盐=石/800钱

    1个人上酒食店吃一顿便饭=30钱

    牲畜类:

    耕马、车马=匹/8000~20000钱

    战马=匹/2~10万钱

    好马=匹/20万钱以上

    牛=头/4000~8000钱

    猪=头/600~1800钱

    羊=只/300~500钱

    嬉犬、斗犬=只/1~30万钱

    军犬、猎犬=只/1200~2000钱

    普通犬(肉食用)=只/200~240钱

    衣物类:

    材料价:

    布料有布、帛、缣、素、练等几种。布为麻织品,是汉人衣著原料之最贱者。帛为普通丝织品,其价比布稍贵。缣即绢,为细密而有色彩之帛,其价又贵,已非一般人所能穿戴。素为绢之精白者,其价比缣又贵。练为绢缣之名贵品种,为布帛中价格之最贵者。1匹布帛幅广2尺2寸(51。5厘米),长4丈(9。36米)。

    麻布=匹/250~600钱;

    丝帛=匹/700~1000钱;

    缣(绢)=匹/1200~1400钱

    素(白绢)=匹/1400~1600钱;

    练(精绢)=匹/2000~2800钱

    成衣价:

    布衣=件/200~500钱;

    单衣=件/350~700钱

    袭(短夹衣)=件/450钱;

    布袍=件/380~400钱

    锦袍=件/1800~2500钱;

    袴(裤子)=件/500~1100钱;

    麻鞋=双/30~40钱

    麻袜=双/15~25钱;

    绢、帛、皮毛衣=件/2000~6000钱

    用具类:

    武器:

    百炼钢刀=把/9000~15000钱

    五十炼钢剑=把/7000~10000钱

    军用剑=把/700~900钱

    军用刀=把/660~800钱

    弓=把/500~600钱

    弩=把/2000~20000钱

    弓箭=枝/10钱

    弩箭=枝/9钱

    盔甲=套/6800~8200钱

    马甲=套/7100~8600钱

    工具:

    匠人用的刀=把/200~300钱

    柴刀、菜刀=把/40~100钱

    铜器=斤/60~80钱

    铁器=斤/16~25钱

    瓦盂=个/70~100钱

    简陋牛、马车=辆/2600~4000钱

    轺车=辆/1~2万钱

    其他:

    草蓆、蒲蓆=张/150钱

    麻=斤/10钱

    刍=束/3—6钱

    稿=束/2—4钱

    棺材=口/1500~3000钱

    占卜费用=次/100钱左右

    奴隶价格:

    美婢、壮奴=人/2~3万钱

    普通奴婢=人/1~2万钱

    工钱:

    私人佣工工钱=人月/200~400钱(包饮食)

    私人佣工工钱=人月/400~800钱(不包饮食)

    政府雇佣工钱=人月/2000钱

    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工种和佣工的不同年龄、体格等,都会影响到工价,所以汉简及文献中的工价有很大的差距。

    婚嫁消费:

    皇帝娶皇后的聘金最多,一般为黄金2万斤,折合货币2万万钱;皇帝娶嫔妃的聘金约为4千万钱,是娶皇后聘金的五分之一;诸侯王娶王后的聘金多少不等,一般为数百万钱;公主的嫁妆费多者可达百万钱甚至千万钱,少者也不会低于二三十万钱。

    就高官与富商来说,其聘金数低于皇族成员,如董卓娶妻,聘以辎车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共折合货币一百六十万钱以上,这是特例。一般男性成员娶妻的聘金在数十万至百余万钱之间;一般女性成员的嫁妆费多数为二三十万钱,高者可达数百万钱。

    就中小地主与中小官吏来说,其聘金数又低于高官与富商。东方朔娶妻的聘金在十万钱左右,这应是中小地主与中小官吏娶妻聘金的上限;东汉议曹史展允娶妻的聘金为二三万钱,这应是中小地主与中小官吏娶妻聘金的下限。一般女性成员的陪嫁物大约值二三万钱。

    就小农、小手工业者和平民来说,其家资在数万钱至十余万钱之间。一般男性成员的聘金数不会超过其家资的总数,应在万余钱至数万钱之间。一般女性成员的陪嫁物大约值二千钱。

    婚宴的花费:

    汉代酒价一般是每斗30钱左右,汉代人一般都能饮酒一斗至数斗,上石者也大有人在。如果婚日来宾客二十人,仅饮酒一项就须支出2000钱以上。汉代肉价一般是10多钱一斤,如果婚宴用肉50斤,就得花费7、800钱。再加上粮食消耗的费用,婚宴的花费肯定会超过四、五千钱

    军费

    每个士兵耗粮=1.8石/月,21.6石/年,合4220钱/年;

    每个士兵耗食盐=3升/月,3.6斗/年,合144钱/年。

    每个士兵衣物=3400钱/年

    每个士兵每年生活费约8000钱

    每匹战马耗粮=3.3石/月,39.6石/年,合7920钱/年。

    (关于骑兵,另有说法:平均一人一马月消耗粮谷17斛,盐0.1385斛,茭藁二十五石。1斛=1石=40斤左右。由此,算算粮食,一个人加一匹马,每天消耗约23斤(会不会是两匹马呢,很困惑呀),所以有人说骑兵一月之耗等于步兵一年之耗。但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我军军马的饲养情况,有两个数据,一个是军营中的马,要求每天7斤草,5斤料;另一个是某人写的我军骑兵团的情况,说军马每天8斤粗粮,12斤草料。按这两个数据计算,前面战马月耗粮3.3石,每天也有4斤多,还算合理)

    安葬费=人/3400钱

    将领抚恤金=人/10~60万钱

    七、关于食量

    司马懿听说猪葛亮一天数升米,还从早忙到晚,事必躬亲,就断定诸葛病了,活不长了。升是个啥概念?通常指两道三升,约相当于0.8斤到1.2斤之间。也就是说,诸葛亮病重时每天吃一斤左右的大米。

    《汉书食货志》说一人每月1石半,五人每年90石。这里的石要按容量单位算,即每石40斤,那么一人一月吃1.5x40=60斤,也是一天两斤米。

    那么,诸葛亮每天一斤米,就是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健康肯定有问题。难怪司马懿由此断定诸葛亮活不长了。

汉朝官员

    政务

    一、门下省

    1.尚书:简雍

    二、中书省

    1.尚书:刘和

    2.侍郎:陈琳、华歆

    三、尚书省

    1.工部

    尚书:华佗

    侍郎:樊阿、管承

    下辖:吴普、张机(仲景)、辛毗等

    2.吏部

    尚书:诸葛亮(司徒,三公是虚职)

    侍郎:史涣、马良

    下辖:张昭、孙邵、王脩等

    3.礼部

    尚书:孙乾

    侍郎:杜夔、王朗

    下辖:顾雍、许靖、蒯越等

    4.民部

    尚书:陈群(司空,三公是虚职)

    侍郎:崔琰、是仪

    下辖:诸葛瑾、蒋琬、羊衜等

    5.教部

    尚书:孔融

    侍郎:邴原、管宁

    下辖:卢毓、辛评、王凌等

    6.刑部

    尚书:蔡邕

    侍郎:张松、杨阜

    下辖:虞翻、司马懿、向朗等

    军务

    一、陆军

    一品,大将军:关羽(太尉,三公为虚职)

    二品,骠骑将军:张飞

    车骑将军:赵云

    镇军大将军:太史慈

    抚军大将军:麴义

    上军大将军:臧霸

    辽东大将军:牵招

    镇国大将军:夏侯渊

    征北将军:田豫

    征西将军:司马惧

    征南将军:徐盛

    征东将军:士仁

    镇东将军:张郃

    镇北将军:鲜于辅

    镇西将军:马腾

    镇南将军:孙权

    三品,安东将军:高览

    安北将军:张郃

    安西将军:马超

    安南将军:魏延

    二、海军

    一品,大将军:管亥

    二品,横海将军:吕蒙(原陆军将领名,调入海军,等级上升,下同)

    伏海将军:甘宁

    伏波将军:管统

    (海军绝大多数都是刘备培养的青州将士)

    三、京师卫军

    二品,卫将军:陈到

    四、参谋部

    一品,参谋长:法正

    下辖:鲁肃、陆逊、徐庶等

    余部

    一、少府

    所有官员都是刘备培养

    二、银行

    钱令:糜竺

    三、宗正府

    宗正:刘璋

第一章 高唐令

    “奉上命,拔刘备为高唐县县令。”

    刘贝或者说是刘备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职位。

    刘贝原来是暗朝后世的人,因为名字读音和刘备相同,小时候大家都给他起外号叫“皇叔”。久而久之,刘贝自己也对刘备和三国时代非常感兴趣,甚至毕业以后还开了一家工艺品店(其实就是贩卖古代的军事违禁品)。

    按照正常发展,刘贝会和普通大众一样,娶个普通女子为妻,生个普通孩子,过完普通的一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刘贝在温故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的时候突然一阵恍惚,等刘贝清醒的时候已经不在自己家中,而是在一座军营帐中。

    融合本体的记忆之后,刘贝知道自己成为了刘备,而现在正是刚刚打败黄巾准备等待朝廷封赏的时候,同时刘备也发现了自己手臂上有了“编辑”两个字。

    刘备摸了摸这两个字,脑中就突然冒出一段话。

    “治下没有城池,无法使用编辑功能。”

    听完这句话刘备立刻联想到游戏里面的编辑功能,说是编辑其实就是修改器。同时刘备也想到了游戏中只有寥寥几个座城池表现出来,说不定这个编辑功能也只能编辑这些表现出来的城池。

    刘备心想既然代替了本体,那也不能给本体丢脸啊,更何况自己同样也非常喜欢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刘备明白本体虽然是汉室宗亲出身,但就是因为前期没有士人支持,所以没有钱粮招兵买马,也没有自己的一块根据地,错过了三国前期的原始积累时代。等到刘备被荆州派士人接纳,曹老板大势已成。

    若是没有金手指,刘备会和历史上一样去雒阳做一段时间的雒漂,以此来提升名望,获得士人的认可。

    但是刘备现在有了“编辑”这样的金大腿就没必要了,甚至可以比曹操和袁绍更早的建立自己的班底。

    现在出现在刘备面前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成为游戏中城池的主官。游戏中的城池大部分是汉十三州的州治所,刘备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现在就成为一郡之守的。

    在回忆游戏细节的时候,刘备发现游戏制作公司为了展现三国各霸主的地位,把一些原本只是小城的城池也体现在了地图上。刘备这就想到了高唐县,游戏中是一个港口,同样可以编辑。

    历史上刘备经过雒漂,参加了何进诛杀蹇硕的事件,才因功封为高唐县尉,随后又在袁绍手底下近一年时间才升为高唐县令。

    县令看起来职位很低,但是在汉朝已经是中层官员了。当时人口户数不高的县只能置县长,户数超过万户的县才置县令。汉朝是以官俸多少区分官员大小的,县令的官俸就有千石,而没有改制以前的州刺史才六百石。

    为了能比历史上更早的得到高唐县令这个职位,刘备只能想另外的办法,也幸好刘备穿越的时间比较早。

    刘备打听到卢植还在广宗奋斗,刘备立刻带着关羽、张飞两人和几百军士到卢植军中,没有像历史上在家中坐等封官。

    刘备之所以要去卢植军中不是要为老师排忧解难,而是要认识小黄门左丰。

    左丰身为小黄门,听起来同样是个小宦官,但是汉朝的宦官中中黄门才是最低等的宦官,小黄门也同样是中上级宦官,而宦官势力初期与何进斗智斗勇的蹇硕,同样也是一个小黄门。

    刘备在卢植军中等待左丰的时候,卢植教给了刘备很多行军打仗的知识。刘备知道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说不定就是一生都要和战争打交道,刘备在发现许多不明白的地方的时候第一时间向卢植请教,卢植也知无不言,还教了刘备很多他没有发现的知识。

    没有让刘备等多久,左丰果然来到了卢植军中,也开始旁敲侧击向卢植索贿,卢植当然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气愤非常的左丰回到营帐,正想着怎么编排卢植的时候,刘备找到了他。

    此时的刘备也是无有余财,但是刘备在后世开了许久的工艺品店学会了一样东西,就是能把别人不需要的东西卖给他的技能——口才。

    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左丰同意了刘备的赊欠行为。左丰答应刘备坐上高唐县令的职位,同时不编排卢植。

    最后卢植顺利攻下广宗平定黄巾,没有受牢狱之灾。不过刘备没有得到想要的高唐县令职位,还是得到了安憙县尉。

    刘备很诧异,不过还是只能去上任。刘备上任后不久,果然因为刘宏想要打压刘备这批因军功升职的官员,刘备见到了刘宏派往各地的督邮。

    刘备知道这个督邮是个秉公办事的人,也不会像历史一样到督邮那里讲人情。督邮巡查了一段时候之后就以无为为理由准备罢免刘备,不过督邮的运气不好,在他回程的时候碰到了小股黄巾败兵。

    幸好刘备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果断出兵救了督邮。得救的督邮向刘备阐述了刘宏的命令,并承诺他不会向上官提交罢免刘备的文书,但是他让刘备做好准备,因为他们这种军功升上来的人注定是不长久的。

    至此刘备在安憙县尉上足足呆了好几年,在此期间,刘备发现刘、关、张三人只是关系非常好,情同兄弟。刘备在问清关羽比自己小一岁之后,向关羽和张飞两人提议结拜,关、张二人对刘备的提议也是欣喜莫名。

    后世一直不能搞清楚关羽的年龄,刘备也怕关羽比自己年龄大,那样结拜之后就比较尴尬,所以刘备只敢问明关羽年龄之后才提议结拜。

    直到中平四年(187年),刘备才因为刘宏再度派遣督邮巡查各地而罢免。

    被罢免的刘备没辙了,正当他准备像历史上一样去雒阳想办法的时候左丰的人来了,也带来了刘备梦寐以求的高唐县令职位。

    刘备接下官印之后,传令的小吏就离开了,和小吏一起来的宦官向刘备问道:“刘县令承诺之事,何时能兑现?”

第二章 钱粮满仓

    官道上刘备一行人正顶着寒风向高唐县前进,众人的心中却是一片火热,原以为刘备被免官,大家前途渺茫,没想到峰回路转,刘备反而升官了。

    “大哥,那个宦官怎么一直跟着我们。”张飞对一直吊在后面的马车里的人有些疑虑,关羽也有同样的疑问,见张飞询问也策马来到刘备身边。

    “那宦官是跟我们去拿钱的。”

    “什么钱?”张飞不自觉就扯着嗓门问道。

    关羽听到刘备的回答也皱着眉头问道:“大哥,这高唐县令不会是大哥花钱买来的吧?”

    刘、关、张三人本就是因为刘宏卖官鬻爵搞的汉朝民不聊生,立志匡扶汉朝才走到一起的。现在刘备的买官行为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刘备变了,心中甚是不喜。

    “二弟、三弟,且听为兄解释。”刘备说道,“可还记得昔日的小黄门左丰么?”

    “贪官污吏,记他作甚!”张飞明显不高兴了。

    “当日左丰来到卢师营中索贿,卢师甚不待见。为兄至左丰营中与其协商,左丰言若无钱财卢师必死,为兄为保卢师安全不得不违心答应左丰的条件。”

    “大哥如此行径,岂不污了卢尚书名声,至卢尚书于不义。”关羽说着说着也高声了起来,可见他现在真的生气了。

    刘备说道:“二弟岂不知兄长的为人,若是往常为兄绝不和左丰此等人苟且,只是为兄身负重任不得已而为之。”

    “是何重任?”两人异口同声问道。

    “当日我等三兄弟扫灭幽州黄巾,贤弟等皆以为汉室当复兴,为兄同样不例外。可有一日,为兄在梦中梦见高祖与世祖。两位先祖向为兄说汉室将有大难,希望为兄能重建汉室声威。并且两位先祖会支援为兄军器钱粮与马匹,但这些物资只有某些郡县有。”

    “难不成高唐县……?”关羽听完刘备的解释马上反应过来。

    刘备点头说道:“若非如此,为兄岂能做此不义之事。为兄到任高唐后将第一时间确认此事,若真有物资则为兄将为汉室复兴奋斗终生,若此事只是为兄的一个癔梦,为兄将亲往卢师府上自裁谢罪。”

    “惭愧,我不该怀疑大哥。若此事不真,我将与大哥同去谢罪。”显然关羽认可了刘备的解释。

    “我也一样。”

    几天之后,刘备一行人来到了高唐县。刘备在一进入高唐县地界的时候,耳边就听到了“占领高唐”的提示语音,刘备知道这下稳了。

    刘备先让宦官去官寺中休息,他带着关羽、张飞来到县库。其实刘备听到“占领高唐”的声音之后,摸手臂上的“编辑”就已经有反应能编辑了,但为了让关羽和张飞安心,同时自己也想看看这些物资是怎么变出来的,所以刘备没有马上编辑。

    三人打开库门,高唐县毕竟是大县,县库中还有许多余钱,但是距离满仓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关、张两人转头看着刘备,意思是这和大哥你说的不符。刘备闭眼摸了一下右臂,眼中闪现了熟悉的编辑框,刘备没有把全部数据拉满,而是只拉满了资金一项。

    等刘备张开眼,三人就见到原本资金不足的县库现在堆满了五铢钱,凭空出现的五铢钱甚至都扩散到了三人所站的门口。

    “大哥果真是天命之人!”关、张两人再次异口同声说道。

    刘备拿了一缗钱垫了垫,说道:“走,我们再到仓廪和武库看看。”

    三人来到仓廪,刘备编辑了一下,同样看到了满仓的稻米还有大豆。

    “大哥,全是上好的大米,只是还没有去壳。”

    刘备看着手中的稻米,是刚割下来的状态,还连着稻草,他有些疑惑。转念一想,刘备明白了。游戏中只有兵粮一种称呼,这些稻草就是战马的粗粮了,加上大豆和稻米做精粮,战马就不会掉膘了。

    有了钱粮刘备就不慌了,至于兵器和军马刘备没有立马去看,而是领着关羽回到官寺,并让张飞去安排宦官所需的钱。

    “刘县令,两千万钱是否已备妥?”宦官没有抱怨长途跋涉,反而笑嘻嘻的问道。

    “怎需如此多钱?”

    刘宏的卖官鬻爵是明码标价的,一石官一万钱,千石官就需要一千万钱,所以关羽有些诧异价格。

    宦官听到关羽的问话变了脸色,说道:“刘县令是有他意不成?汝可得明白,若是下官带不回足够的钱,不但汝的县令没的坐,就连卢尚书也难逃一死。”

    左丰当时想要索贿卢植的时候,原本认为能有个百万钱就不错了,没想到遇到刘备这个想买大官的人,刘宏手下的那些宦官也是要考察业绩的,业绩好的宦官刘宏就更喜爱。

    买官从来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赊欠这种事让左丰有些不高兴。虽然最后左丰让刘备说服了,但是价格也相应的涨上去了(其实刘宏也明码标价,可以赊欠,但是价格翻倍)。

    “好胆!”关羽说完就要抽剑砍死宦官。

    刘备一把拉住关羽,轻声说道:“小不忍则乱大谋。”

    刘备让关羽在官寺中平复一下心情,他拉着宦官向门外走去。刘备对宦官说道:“两千万钱已备妥,备还特意准备了另外的一百万钱,希望左黄门可以保守秘密,买官之事不可为他人得知。”

    “玄德公,我等办事您尽可放心,绝不会有他人知得此事。”

    可惜事情没有刘备想的那么好,两千一百万钱整整装了近一百二十车,宦官为了拉这些钱走还从其他地方找了其他宦官帮忙。这件事也让高唐县里面有些流言蜚语,三兄弟也同样不高兴。

    宦官离开之后,刘备带着关、张来到武库,毕竟马上就要进入乱世了,武器装备还是很重要的。

    编辑出来的装备让三兄弟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所有兵器全部都是百炼钢制成,而且铠甲不但有两裆铠这种普通士兵防具,还有筒袖铠、明光铠等将领的防具,刘备甚至找到了一种二十五石蹶张弩都射不穿的环锁铠。

第三章 骏马成群

    “大哥,你让我和二哥去给儿郎们换装,你怎么又在这里做起了织席之事。”

    刘备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看着张飞说道:“不错,贤弟换这一身之后,果然更加英武不凡。”

    “大哥,我回来了。将士们的装备都已经换完了,该补的禄米也补给他们了。”

    刘备当年招募的乡勇虽然给足了安家费,但是这么些年跟随刘备东征西讨全是因为刘备的人格魅力还有建功立业的雄心,物资上是短缺的,所有汉朝募兵应该享有的福利和俸禄是没有拿到多少的。这次刘备有了无数的钱粮,第一时间把这些将士应得的全部补给了他们。

    “两位贤弟请稍待片刻,我这物什就快完成了。”刘备说完开始安装自己制作的东西。

    张飞看着刘备做的东西,说道:“大哥这不就是磨盘吗,还是用木头做的,都不一定能磨碎大米。”

    “这不是磨盘,这是磨砻,是专门给谷物去壳用的。”刘备说完就放入了一些准备好的稻米,推拉一会之后,果然见到洁白的大米从出米口流了出来。

    关羽也尝试着推拉了一会,说道:“果然轻便小巧,也不费力。”

    “大哥,我还是不明白,你做这东西有什么用?”

    “贤弟在家中定不曾舂米,以往的碓虽可去壳,但非常费力,百姓需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给谷物去壳,一天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且舂米的活计有些妇人还干不了。”

    关羽也在一旁点头认可刘备的话,又问道:“大哥做此物什,只为百姓省力,还有何深意不成?”

    刘备说道:“先祖既赐我无穷粮草,我定不可独享,我意分发与百姓,让治下的百姓无有饥饿之忧。”

    刘备拉住了向外走的张飞,说道:“贤弟,哪里去?”

    “我去给百姓分粮。”

    “贤弟且慢,粮不可如此分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等当另寻他法。”

    “何法?”

    刘备没有回答张飞的问题,他自己也要想一下方法。刘备带着两人先来到了马厩,准备看看马匹的状况。

    刘备不知道“编辑”为什么能凭空变出马匹,但是不能凭空变出士兵。同样是生物,居然区别对待,刘备有些得寸进尺。

    看着眼前残破的马厩,停车位也只有几个,刘备沉默了。刘备觉得现在什么都不急,先把停车位建起来是第一位的。

    “好马,好马!”三兄弟摸着刘备刚编辑出来的战马,关羽和张飞忍不住赞叹道。

    这些战马明显比三兄弟原本的马匹要健壮,三兄弟骑着战马去城外飙车。刘备这时候发现,他编辑出来的战马跑起来是左右晃动的,不像原本的坐骑是上下颠簸。

    跑完一圈回来,这些战马也没有大喘气。张飞对刘备说道:“大哥,这些战马都是一等一的好马,应是饲马老手驯养。不但肩高有六尺五寸,左右摇晃才是真战马。”

    三兄弟回到城中,刘备让张飞去张贴榜文招兵,让关羽去招募一些铁匠。刘备准备先把马蹄铁、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做出来,有了无穷的马匹,刘备也不用害怕技术外流了。

    “大哥,我们这次以什么标准招兵?”

    汉朝的士兵分了好几个档次,普通的地方郡县兵一般是由国民服兵役当的,是没有俸禄的,只有少量的补贴。

    而一线卫戍部队同样大部分是服兵役的士卒,但是补贴就很不错了,不但自己有肉食、衣服、粮食等补贴,甚至跟随到边关的家人也有口粮补贴。

    还有一种就是雒阳的京师兵,这些士兵大都是良家子出身,家里的家产很多,入选京师兵之后就会有专人教育,二十岁一直学到三十岁才能成为正式京师兵。这些京师兵有的就能成为郎官,这是汉朝选拔官员最重要的环节,像曹操和袁绍都是郎官出身。

    “为兄有先祖支持,不必严苛对待将士,就依边关卫戍的标准吧。”

    “可是大哥,这高唐县说小不小,可说大也不大,没有那许多服兵役之人。”

    “那就依足募兵制。”

    汉朝的募兵,不但要给一笔安家费,还要每月给与俸禄,待遇也和兵役的士兵一样。

    “县令刘备布告县中百姓,因黄巾余孽猖獗,盗匪横行。残害生灵,荼毒百姓。为防县中守备之不周密,现招募精壮勇士,从军守士,保境安民。”

    刘备的招兵布告引来了很多人,这年头因为黄巾的破坏,有许多百姓没有了土地只能当流民,再加上刘备给的安家费能拿钱也能拿粮食,应征的人就更多了。

    起初刘备让张飞招兵的时候,张飞还是给五铢钱做安家费,但是因为连年的灾害和黄巾破坏,粮食的价格已经从原本的300钱一石涨到两、三千钱一石。

    原本给的安家费是能买100石左右粮食的,但是现在只能买10石。自从刘备下令张飞让士兵自由选择要钱还是要粮的时候(兑换比按照1石比300钱),征兵处是天天围满了人。

    “世道艰难,大哥的募兵令一出,从者云集。可人数过多,大哥有何良策?”关羽问道。

    “不如全数接纳。”张飞当然想多多益善。

    “收,我们当然是多多益善。但为了不引人注目,我们需要将一些不适合做将士的百姓另编他处。”刘备说道,“可以屯田的名义大量招收百姓,这样既能赈济流民,还能开垦荒地。”

    “大哥妙计!”

    以工代赈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尤其是刘备有了无尽的粮食。在这个人口不能编辑的时候,人这项资源对刘备来说比什么都重要,而以工代赈就能吸引到许多流民。

    之后一段时间,张飞的招兵处还是络绎不绝的来人,甚至隔壁郡县的人听说也相拥而来。关羽开始组织士兵训练,并让刘备招募的西席教导士兵知识。刘备则带着工匠到各乡、亭,向百姓推荐自己制作的曲辕犁、谷砻、脚踏脱粒机等农业工具。

    “府君,在家做的好大事!”这天难得三兄弟忙里偷闲在一起品尝刘备制作的蒸馏酒,却被一人吓个半死。

第四章 县吏华歆

    “咳…咳…你是何人,敢来打搅你张爷爷的酒兴!”还没品出什么味来的张飞先被呛了几口,“你是何人,怎的擅自出入官寺。”

    “府君在此招兵买马,意欲何为啊?”那县吏也不理张飞,自顾自的对刘备询问。

    “锵!”

    关羽拔出佩剑,喝道:“汝竟敢污蔑某家大哥,是欺某剑不利乎?”

    县吏上前弹了弹关羽的佩剑,说道:“百炼精钢所做,确实锋利。”

    刘备拍了拍关羽,关羽也顺势收剑入鞘。刘备说道:“未请教这位先生高姓大名?”

    “不敢,在下姓华名歆,字子鱼,县中区区一小吏。”

    刘备听到华歆自报家门大吃一惊,当时华歆和管宁、邴原三人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还和卢植是同门。

    “原是卢师同门,子鱼先生快请入内就坐。”刘备邀请华歆落座后,给他倒了一杯酒,“子鱼先生,这是备新酿之酒,还请品评一二。”

    华歆喝了一口说道:“饮此酒如烈火入喉,却别有一番滋味。好酒!好酒!”

    “子鱼先生既喜欢,备可送数坛至府上。”刘备说道,“不知子鱼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府君可知大祸临头。”

    说客常用套路,先吓死你,再给你排忧解难。

    刘备心中腹诽,面无表情的说道:“备有何难,还望子鱼先生不吝赐教。”

    “府君这段时间不但招收流民,县中穷苦百姓也来者不拒。府君可有想过县中豪强,每逢天灾**这些豪强就会加紧逼迫贫农,百姓为度灾年不得不向这些豪强借贷。

    县中许多百姓因为无法熬过寒冬,正准备贱卖良田还债,不想府君在此大肆招收人马,百姓家中只要有一人参军,不但所欠财物能够还清,还能有余粮度过寒冬。

    如此一来,县中豪强皆怨府君,府君在县内大肆招兵买马,也不曾与上官报备,若有心怨者诬陷府君有不轨之心,府君如何自处?”

    “我大哥为民解忧是仁政,若有此等豪强为祸一方,我当为民除害。况我大哥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有何不轨之心可言?”

    刘备拦住了暴怒的张飞,说道:“子鱼先生既来此,必有妙计教我。”

    “府君可使招收的士兵开垦荒地,若上官差人询问,只说此为安抚流民之举。另府君可低价贩卖粮食与百姓,豪强必来抢购,豪强若得小利必不为难府君。”

    刘备有些猜到华歆的真正意图,但是刘备没有说破,点头认可了华歆的计策,并让华歆主持贩卖粮食一事。不过刘备不是以贩卖为名义,而是以兑换为名义,任何人都能以每石300钱的价格兑换粮食或兑换五铢钱,还能以1比10重量的比例用肉食兑换大米。

    这件事是刘备老早就想要做的,只是刚开始一直专注于制造马鞍等器物给忘了,这时候华歆来见刘备,刘备也就顺势同意了华歆的计策。

    华歆领命回到住所的时候,一堆人已经在等他了。这些人见到华歆后就七嘴八舌的问起来,华歆安抚了众人,说道:“刘县令已经同意我的计策,明日开始就可以用300钱一石的价格购买大米。”

    “太好了,这些大米都是好粮,若然运往雒阳贩卖,岂不得一倍之利。”

    “何止一倍,如今这年月连年天灾,粮食飞涨,若运至灾地,十倍之利亦非难事。”

    这些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一个个都告辞离开了,临走时还在讨论什么路线能避开黄巾。

    与华歆同郡的陶丘洪见其他人都离开了,问道:“子鱼平日皆不曾与这些人来往,今日缘何为他们设谋?”

    华歆摇头说道:“我设此谋不为他们,只为刘备。”

    “刘备?”

    “刘备此人上任以来大肆招兵,我恐此人怀有贰心,一旦发难,我高唐县难免生灵涂炭。刘备若依我计,贮藏粮草必被他们购买一空。刘备无有粮草,将无能为力。”

    “好计!”陶丘洪抚手笑道,“吾常言子鱼不如吾,观今日子鱼,方知吾为井底之蛙矣。”

    另一边关羽向刘备问道:“大哥,不曾想区区县吏之中亦有此智谋之士。”

    “他确为智谋之士,可他不是为我而谋。”

    “大哥何意?”张飞问道。

    “华歆此计看似去为兄两愁,其实不然。其一,黄巾虽灭,可各地尚有黄巾余孽,四方豪强皆结寨自保,各地郡县也大都在招兵买马,只是不如为兄招兵之多。为兄料不久之后必有州刺史上书请开州牧制,届时我招兵之举不值一提。

    其二,试想为兄若没有先祖支持,兑换之令一下,粮草顷刻间便会化为一堆废铜。无有粮草,为兄所招之兵必哗变自散。”

    “那为何大哥还要答应他?”张飞问道。

    “我有先祖支持,虽让些许豪强得利,可百姓得利之众更甚。华歆不来,为兄不久之后也会行此令。顺水人情,为兄岂得不为?”

    关羽说道:“大哥所言不差,可华歆此人亦不可不防。”

    刘备点头说道:“二弟可遣人看住华歆,若华歆有徇私之举,当人赃并获。”

    隔天一早,华歆的兑换点一开,果然围满了人,甚至张飞招兵处的人都少了。

    按华歆原本的想法,几天之内刘备的粮食就会被搬空,他也已经准备好行装随时逃跑。可是没想到这个兑换点一直开到过年都没有关闭,而每天从仓廪中拉出的粮食都不计其数,甚至远近的百姓都来兑换。

    也因此原本招兵处的人又开始多了起来,刘备的屯田兵说是兵,但是刘备已经明说屯田兵不需要上战场,只需要每日完成刘备下达的工作就能有饭吃,还能有月俸拿。

    民众都不是傻瓜,一段时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刘备的屯田兵序列,甚至是原本自己也有耕田的人,而只有一些真正想要建功立业的人才会加入刘备的战兵序列。

    此时的华歆已经麻木了,长时间兑换粮草让他睡觉的时候都经常梦到大米。醒来的华歆又要打着元卓盘(就是算盘),华歆本来不会元卓盘,刘备见华歆每日计算太劳心劳力,所以给了华歆元卓盘。

    算盘是东汉末年鲁王刘兴后裔刘洪发明的,同时他也是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的发现者。

    而这位牛人现在还活着,不久前才刚把自己编撰的《乾象历》献上朝廷。

第五章 练兵与开荒

    度过了身在汉朝的第一个春节,刘备又回到了忙碌之中。春节之中,刘备没有完全在休息,他还画了很多发明。

    例如四轮马车,中国之所以一直没有实用的四轮马车就是因为转向的技术没有发明。

    但是这中转向技术非常简单,只要把四轮车前两个轮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面的车架架在前面个车架上由一根立轴连接,这个转向的难题就解决了。

    不过四轮马车现在发明出来也没有大用,因为这种马车非常挑地,而汉朝现在的地恰恰不适合四轮马车。不过刘备还是让工匠做了出来,这是刘备再为后面的大战略做准备。

    同时刘备还让工匠大力建造高炉炼铁的炼炉,没有错就是炼铁,因为汉朝的技术还不能让炼炉产生炼钢所需的高温。

    而已经有了无限百炼钢军械的刘备还让工匠大力建造炼炉炼铁,为的不是别的,为的就是要炼铁的矿渣。

    汉朝已经有了非常先进的石灰烧制技术,只要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再烧制成熟练后和炼铁剩下的矿渣一同磨成粉,就成为了建造神器——水泥。

    但是在烧制水泥过程中需要的炉温很高,以木炭为原料的汉朝是绝对达不到的。刘备现在只能做好所有装备,等自己治下有了容易开采的煤矿时就能一步到位。

    为此他制作了提高炉温的木风箱,为了不浪费资源,刘备还把现在已经发明但是还没有普及的灌钢法教给了工匠,让他们先开始制作钢筋(就是这么奢侈)。

    至于刘备为什么能发明这么多东西,那就是后世一些无聊想要穿越众的功劳了,他们列出了只是不是原始社会,一些不需要多高前提的发明。大部分发明都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灵光一闪,如果古人有这种灵光同样能发明,没有任何科技断层与难题。

    安排好工匠的事情之后,刘备来到军中寻找关羽和张飞。自从加入刘备的战兵没有初期那么多之后,张飞就和关羽一起开始训练士卒了。

    “将军,这是让属下给哪位将军送去?”

    “送什么送,这些就是你们的铠甲,怎么每来一拨人都要问一遍。还有,我还不是将军呢,我只是个军候。”

    “那敢问军候高姓大名?”

    “我姓士名仁,字君义。我可是一早追随主公的,以后你们在我手下为士,需听我将令。”士仁正要意气风发训话的时候,看到了不远处的刘备,士仁赶忙站起来向刘备行礼。

    刘备刚来到新兵处就看到了有意思的一幕,刘备上前拿起士兵手中的铠甲看了看,一套筒袖铠,筒袖铠包括外面的札甲、皮衬里还有中间的绵做缓冲带(绵不是棉花,而是次等的蚕丝团),还有额外配套的铁胄、盆领护颈、铁胫甲、臂铠、铁腿裙。

    也难怪入伍的新兵误会,这么一套装备比现在很多汉朝的将领身上的还要好,这还是刘备没有拿出明光铠配件的结果,要是把刘备准备的所有装备发给新兵,估计新兵都不敢拿了。

    刘备说道:“君义,你不是在刚拿到铠甲的时候也误会了吗,现在到在这里炫耀起来了。”

    “主公怎么和他们说这些,以后属下怎么治理他们。”

    “不用听他胡说,加入我刘备军中,战时虽有上下之分,平日我等皆为兄弟,只要不违军令,无任何限制。”刘备说完,又对着士仁说道,“好生分发军服,不可遗漏。”

    “尊令,请主公放心!”

    刘备来到主校场,这里的新军分为两部分,左面的很大一部分在被关羽训练站军姿和踢正步等,这部分士兵高矮壮瘦都有;右面的小部分正和张飞一起打熬身体,这些士兵看起来非常壮硕,身高都在1米7往上。

    关羽和张飞来到刘备身边,张飞说道:“大哥,你让我只带士兵打熬身体,不练武艺,上了战场即便再壮也无用武之地啊。”

    “是啊大哥,你教我所谓的站军姿和踢正步等,上了战场亦毫无作用。”

    刘备拉着两人进了中军主帐,说道:“云长这是为提高士兵纪律性,使其令行禁止,尚能磨练意志和耐性;至于翼德这的士兵就是为兄为了培养突击骑兵准备的。”

    “那应该让他们练习骑马啊,光是打熬身体的作用不大。”

    刘备说道:“是因某些装备尚未制作完成,不日为兄带来突击骑兵的全套装备,翼德自会明白。”

    三人还在交谈的时候,有人来禀报简雍先生回来了。

    “玄德,在这做的好大事!”三兄弟刚回到官寺就听到简雍在那高喊。

    “如何,宪和想要告发我吗?”四人哈哈大笑。

    四人落座之后,简雍正色道:“雍沿途闻听四周郡县皆言玄德仁义,可玄德富饶之名亦为他人传诵。雍与玄德相识数十年,玄德既为富豪,怎的昔年还以家贫为由诓骗雍数石粟米,当速还来。”四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宪和想知其奥妙否?”

    “有何内情,当速告来。”

    刘备领着简雍来到仓廪和马厩等,让简雍看到了满仓的军械钱粮和骏马。

    刘备说道:“备受先祖入梦,先祖意汉室危难,令备振兴汉室。这皆是先祖威能,赐物予备。”

    简雍听完刘备的解释开始整理仪容,随后对着刘备深深一拜,说道:“主公在上,请受简雍一拜。”

    刘备也正色受了简雍一拜,然后说道:“宪和,请起。”

    简雍正式认刘备为主之后,又变成了原来模样,说道:“玄德,他日得志,可不要忘了我等老人啊。”四人又哈哈大笑。

    关羽和张飞在吃了简雍的接风宴之后又回去练兵了,刘备拉着简雍说道:“宪和来的正是时候,我有一事正需宪和劳心。”

    “主公请讲。”

    “我至高唐之后,为赈济灾民,以屯田为名招收了许多屯田兵。现正是开荒劳作之时,还望宪和主管此事。”

    “是!”

    “既如此,宪和当为县丞,主理此事。”

    “谢主公!”

第六章 黄巾

    数日之后刘备带着整套装备找到了张飞,关羽对刘备这么郑重其事的样子非常感兴趣,也跟着一起来到张飞军营。

    张飞穿上刘备带来的所有铠甲,说道:“大哥,这身铠甲虽万箭不入,坚固非常,可也沉重异常,如何能上马作战。”

    刘备带来的这套铠甲,最里面是一件贴身麻衣,然后是环锁铠,之后再穿一件麻衣,外面是筒袖铠。当然还有铁胄、明光铠圆护、盆领护颈、臂铠、护胫、腿裙等。可以说一套下来,只有手臂关节这点地方没有护甲了。

    “翼德莫急,且看为兄新制的武器如何?”刘备说完把马槊也递到了张飞手上。

    “大哥,马槊太长,马上单手突刺不利。”

    “若是可以用双手突刺呢?”

    关羽说道:“大哥当知,士兵不似我等大将马术精湛,他们需一手扶缰,一手刺矛。”

    “确实如此,但今日为兄带来了秘密武器。”刘备说完把两人引到自己带来的马匹这里,说道,“二位贤弟请看,有何不同?”

    关羽和张飞也不废话,直接上马体验了一下。两人策马奔跑了一圈,高兴的说道:“大哥所制,真乃骑兵利器。”

    关羽说道:“大哥是想组建具装甲骑吗?”

    “云长深知我心,有了这种高桥马鞍,马上骑士便不必在意滑落马背,双边马镫能让骑士在马背上更容易突刺。”

    张飞也说道:“以往骑兵虽骑马作战,但不可释放马力。今番试马,三弟我策马狂奔亦稳固妥当。”

    “有此等利器,士卒训练马术当可事半功倍。”

    关羽提醒道:“大哥,具装甲骑尚需马铠,可武库之中未有。”

    “我已命工匠制作,以两裆铠改制而成,相信不用花费过长的时间。”

    关羽撸髯点头微笑,还在查看马匹的张飞发现了新奇的东西,问道:“大哥,此乃何物?”

    此时一匹马被张飞按到在地,动弹不得,只是在那嘶叫。

    刘备说道:“马蹄铁,如人之履,以防马失前蹄。”刘备又详细解释了一番,并拉起了张飞。

    有了这些骑兵利器,关、张两人的练兵更加顺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平五年(188年)的前两月,高唐刘备的仁慈之名传播的越来越广,甚至还传出“玄德公,至高唐,家丰足,未饿死”的民谣。

    而加入刘备战兵和屯田兵的人也络绎不绝,当然这些加入的人之中也不是全部安好心。

    关羽的军营之中,一天的训练结束了,将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伙房。

    “怎么又是马肉?”

    “有肉吃还堵不住你的嘴吗?当心张将军打你鞭子。”

    耳边听着四周同袍的欢声笑语,司马惧心中不是滋味,他推了推身边的徐和,示意徐和找他有事。

    晚上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司马惧、徐和两人借故来到无人处碰头。

    “起事在即,你不安心在军营待着,找我有什么事?”

    司马惧说道:“大哥,我们真的要攻打高唐县吗?”

    “当然,当日我们在泰山之中和张饶渠帅商议妥当,我们作为内应潜入高唐县中,你不会忘了吧。”

    “可是大哥,这里的县令不似他处。刘县令不但免了全县的口赋和算赋,只要加入屯田兵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养活家人。前不久刘县令还答应给战兵均田分地,同袍们等很振奋。”

    徐和小声喝道:“难不成你相信刘备的谎言,汉室官员全都一般狡诈。若不是渠帅支援冀州被击败,我等在青州纵横驰骋,哪有他刘备在这收买人心。”

    徐和看了下四周,继续说道:“只要我等攻下高唐,县中军械钱粮足可让我等再据青州。届时逍遥自在,岂不美哉?”

    徐和说完率先离开了,司马惧有些失魂落魄的向军营走去。

    “什么人?”走到半路的司马惧被巡逻队发现了。

    “是你啊,今日不是你们那部学习吗?”士仁拍了拍司马惧的肩膀说道,“你不会也以如厕为借口逃避学习吧,快回去吧,当心张将军的鞭子。”

    司马惧一咬牙,说道:“士军候,请带我去见关将军,我有要是禀报。”

    士仁见司马惧脸色不对,赶忙带着司马惧来到关羽帐中。

    “有黄巾来攻?”

    正和简雍一起打理屯田和县中事物的刘备见到了关羽、张飞和司马惧,司马惧向刘备详细说明了隐藏在泰山中青州黄巾的攻城计划。

    “大哥,些许黄巾的残兵败将不足为惧,待三弟率本校军马前往破敌。”

    “三弟莫急,待大哥决断。”

    刘备向司马惧问道:“既已谋划妥当,你为何要告之于我。”

    “惧本以为玄德公乃沽名钓誉之辈,不想玄德公果真是仁义之人。我告发徐和非为名爵赏赐,只想老弱妇孺不再朝不保夕。”司马惧说道,“还望玄德公不计前嫌,让妇孺孩童有容身之所。”

    刘备扶起了跪拜的司马惧,说道:“我知黄巾之众亦有忠义之人,我在此立誓,只要你等在我治下安心劳作,我必保你等妇孺安全。”

    “谢玄德公!”

    关羽问道:“大哥,司马义士话虽如此,可黄巾渠帅张饶等辈若如徐和一般,我等当如何应对?”

    “玄德公、关将军,惧愿回泰山之中说服张饶。”

    “同为汉家儿郎,若不必自相残杀再好不过。”刘备说道,“义士前往说服张饶,可需何物?”

    “不需一物,请玄德公静候佳音。”

    司马惧离开之后,简雍说道:“玄德,司马惧虽有胆略,可黄巾众不比其他,还要小心防范。”

    刘备点头说道:“翼德,从今日起降低训练强度,随时准备出征。云长,多派斥候向泰山方向打探消息。”

    “是,大哥。”

    翌日

    “主公这是何意?”被抓的徐和一脸惊疑。

    “你等奸贼欲夺我哥哥高唐,反不欲人知乎?”

    徐和说道:“必是司马惧此僚告密,吾当亲斩其首,以泄吾恨!”

    张飞听到徐和这样说更加生气了,作势就要拉徐和去斩首。

    刘备制止了张飞,说道:“徐和,只要你说出黄巾军在城中埋伏的人马,我当放你一条生路。”

    “当真?”徐和说道,“为何不问司马惧?”

    “你是你,他是他,不可一概而论。”

第七章 初战

    “大哥,为何要放过徐和?”张飞问道。

    徐和到底是怕死的人,不用刘备多说几句就把混入的黄巾军告诉刘备了。

    刘备说道:“我若杀徐和,是陷司马惧于不义。且放徐和一马,若再作奸犯科,抓到再杀不迟。”

    “大哥所言极是。”关羽又在一旁撸髯微笑说道。

    可是三兄弟等了好几天都没有等到司马惧的人影,却等来了斥候的情报。

    “报主公,祝阿县南面山中有一伙黄巾贼寇已渡过济水,正向我高唐县杀来。”

    “再探!”

    斥候离开之后,关羽说道:“如此看来,司马惧招降不成,恐为人所害。”

    “但愿吉人自有天相。”刘备说道,“云长、翼德,备战!”

    “是!”

    高唐县到祝阿县大概120里(现在的50公里)路,这帮黄巾军硬是走了7、8天才走到漯水南岸。高唐县正是处在黄河南岸和漯水北岸的交界处。

    刘备没有想着半渡而击,以刘备手上现在的兵力和装备优势,要击败这伙黄巾不难。刘备想要的不只是击败,而是这些黄巾的人口。

    在黄巾渠帅张饶诧异的眼光中,刘备率军在高唐县城外等着他把全部兵力和老弱妇孺带过河。

    又过了很长时间,张饶终于勉强在刘备军前列阵了。

    “请敌军主将上前答话。”刘备上前说道,“司马惧何在?”

    张饶拉着一个被捆的人,上前说道:“吾乃青州黄巾渠帅张饶,叛徒司马惧在此。刘备,汝等若是怕吾十万大军,就乖乖跪地投降,吾也饶汝等一命。”

    看到司马惧没有死,刘备向后方的张飞说道:“翼德,把司马惧救回来。”

    “大哥放心。”张飞一挥手中的马槊,喊道,“杀!”

    张饶说是有十万大军,其实加上妇孺满打满算才三万多人,而参加战斗的士兵连五千都不到,其中大部分还是不久前被裹挟的百姓,真正跟随张饶参加过几场战斗的“老营”才不到千人。

    这些黄巾看到刘备和关羽领军向左右而去,以为是向两侧逃跑的,没想到刘备和关羽是给中间的张飞让路。

    张飞带着第一次上战场的具装甲骑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结果就是张飞还没有冲到张饶面前,张饶后面的黄巾就四散奔逃了。

    骑兵冲击的压迫感本来就强烈,更不要说这些人马都穿铠甲的具装甲骑了。这些黄巾除了以多欺少,从没打过胜仗。现在哪能经受的了这种压迫,没冲几步就转身逃跑。

    等张饶发现手下逃跑,自己已经脱离大部队的时候,张飞已经快冲到面前了。张饶正要投降,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张飞一槊刺死了。

    张饶死后,张飞向前冲了一段,杀了张饶的亲兵,就停下了冲锋并开始高声大喊:“贼首已死,余者投降不杀!”

    张飞后面的骑兵,还有包围到位的刘备、关羽和士兵也开始大喊“投降不杀!”,被张飞救下来的司马惧也向黄巾军招降。

    黄巾投降没有泛起任何波澜,刘备、简雍开始在司马惧的配合下安顿这些黄巾军和家属。

    经过这次不能算战争的战斗,一些新兵见了血,整个军队的气质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而且实战也让新兵们知道了一些能够改善的地方,关羽和张飞也就相应的问题开展了加强训练。

    刘备在高唐招收流民,养精蓄锐的时候,刘宏听从了刘焉的上书,将各地的州刺史制改成州牧制。

    不过刘宏也只封了三个州牧,分别是北面的幽州牧刘虞、南面的益州牧刘焉、中间的豫州牧黄琬。

    刘宏知道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他开始安顿后事。刘宏一直喜欢小儿子刘协,他准备给刘协上位铺路。同时刘宏也知道自己在位的这段时间天下大乱,为了不损害汉室江山,刘焉上表的州牧制正和刘宏心意。

    刘宏让忠臣原青州刺史黄琬出任豫州牧,就是让黄琬抓住现在汉朝最精华的地区,给刘协撑腰。而南北两方的汉室宗亲做州牧,是为了防止天下有变的时候,汉室还有机会再兴。

    刘焉和刘虞两人也没有辜负刘宏的期望,两人到任后很快便稳定了当地的局面。

    这天劳碌了一天的华歆正准备回家休息,没想到回到家就看到了陶丘洪在等他。

    “陶丘兄,何以至此?”

    陶丘洪也不说话,只是看了看华歆的仆从。华歆屏退左右,陶丘洪从贴身衣物中拿出一封信给华歆看。

    “文祖公(王芬),欲招你我二人前往冀州,共商废立之事。我欲前往,子鱼以为如何?”

    “此取死之道也!芬虽名列八厨,然性疏而不武。夫废立大事,伊、霍亦有所难。吾料此必无成。”

    “子鱼之言有理。”陶丘洪又问道,“吾当如何回之?”

    “此地县令刘玄德,兵精粮足。斥候之士,不知凡几,且日夜不辍。兄当速回家中,谋划之事只当未知,亦不可为他人道哉。”

    陶丘洪被华歆说的也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夜跑回了家中,也没给王芬回信。

    冀州刺史王芬用黑山贼为借口纠结了一些部队,原准备乘刘宏来北方巡视河间旧宅的时候用武力劫持刘宏,再废黜刘宏,立合肥侯为帝的。

    王芬写了封信想邀请陶丘洪和华歆这两个朋友一起谋划,没想到陶丘洪的回信没有等到,反而等来了刘宏因为天有异象没有出行的消息。

    刘宏让王芬就地解散纠结的部队,王芬以为刘宏知道了他的谋划,吓得连夜收拾行装向平原逃跑。

    这天,刘备正和简雍、华歆一起督造港口。这段时间因为各地水患等天灾,黄巾余部复起。处于冀州、兖州两州交界,本身又属于青州的高唐,迎来了新的流民潮。为了流民能安全渡过黄河,刘备新建了许多渡口,至于船么,就不用多说了,哪里不够点哪里。

    “大哥,有件怪事,大哥看应该怎么办?”张飞领着一队斥候找到了刘备,还带来了几具尸体。

第八章 求援

    “这是何人?”刘备看着眼前的几具尸体问道。

    张飞看向斥候,斥候说道:“报主公,我等于河西巡查,路遇此人。此人遥见我等便自刎而死,我等不知缘由,故带此人尸首而还。”

    刘备大为惊奇,怎么有人千辛万苦跑到平原来自杀。刘备看着眼前的几具尸体,明显是一主数仆,主人自杀,仆从也跟着殉节。

    一旁的华歆上前说道:“府君,此人名为王芬,字文祖,名列八厨,现为冀州刺史。”

    “既为忠良,当好生安葬。”刘备又对华歆说道,“冀州刺史死于此地,需上报青州刺史。子鱼,你辛苦跑一趟吧。”

    “可是府君,黄刺史刚升迁,新刺史尚未到任。”

    “那就等新刺史上任,再去不迟。”

    之后的一段时间,刘备在黄河(东汉时叫大河)和漯水上建造了十几座渡口,同时编辑出了许多走舸用来免费摆渡。

    刘备在高唐设置的兑换点,经过民众宣传,在周围郡县已经是人尽皆知。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兑换点其本质和从商没有区别,但是大家全都选择性的忽视了,因为来到兑换点兑换的人99%是来换粮食的,人们认为这是刘备的仁义之举,而不是商业行为。

    在这兑换点的县卒中有一人看着每天兑换点前喜笑颜开的百姓,紧了紧手中的佩剑,像是下了某种决心一般。

    这名县卒来到平原县境内,这里虽然还是在黄河南岸,地理上更接近高唐县,但这地方属于平原郡的治所平原县。刘备正在这里和简雍、华歆指挥屯田兵开垦荒地,同时也整理道路。

    刘备见到这名县卒的时候,他正被刘备的亲卫压到他面前。

    “这是何人?”

    “主公,此人吵着要见主公,我等把他压来听候主公定夺。”

    刘备看了看县卒的脸,说道:“你不就是刘云吗,你不在换粮处待着,擅离职守,所谓何事?”

    “玄德公,刘云是化名,我本名柯慈。我受雇于平原人刘平,本意是来刺杀玄德公。”

    听完柯慈的解释,刘备的亲卫全都抽刀在手。刘备制止了亲卫,说道:“既要杀我,为何又告之于我?”

    “刘平此人为富不仁,此间良田原为百姓所有,他巧取豪夺,据为己有。为逼迫他人为奴为婢,不惜致此良田荒芜,以涨粮价。

    不想玄德公在高唐广施仁义,百姓得有活路,现又将刘平荒地开垦。故刘平雇我来杀玄德公,我不忍为此不仁不义之事,方前来告知玄德公。”

    “看来我挡了某些人的财路。”刘备心想。

    刘备说道:“你既不曾为恶,当为良人,我不追究。换粮处急需人手,你还愿前往否?”

    “谢主公,愿为主公赴汤蹈火。”

    柯慈离开后,简雍对刘备说道:“刘平之事,可要雍遣绣衣前往?”

    刘备自从招收流民之后,就有意的培养一些孤儿。这些孤儿有大有小,主要帮刘备做些暗处的监察之事。刘备称他们为绣衣使者,而这些人的长官就是简雍,简雍也领了绣衣直指的官位。

    “不必了,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时间一天天过去,刘备的“高筑城,广积人,缓称王”政策实施的非常顺利。为了安顿各地来的流民,刘备甚至到高唐县周边郡县拜访当地长官。要名给名,要利给利,让这些流民顺利的安顿下来。

    正当刘备以为中平五年在平静中度过的时候,他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公孙越。

    “玄德公,请救我兄长公孙伯圭一命!”一身尘土的公孙越看到刘备就跪地哭求。

    “快快请起!伯圭兄有何难,可详细道来。”

    “我乃公孙伯圭从弟公孙越,求援至此。我兄奉诏讨张纯之叛,初,大胜纯于石门。纯弃妻子,遁入乌丸之地。我兄率众追赶,不想反被乌丸丘力居围于管子城。我奋力杀出重围,本欲往冀州求援。路过渤海郡时,闻听玄德公之名,故星夜赶来求援。”

    公孙越本来是准备去向刘虞求援的,他知道刘虞被授予幽州牧之职,刘宏还让刘虞平定张纯和张举的叛乱。

    不过刘虞还没有到任,公孙越准备到邺城等待刘虞。没想到公孙越到渤海之后,刘备在当地的名声很大,而且就在不远处的高唐。刘备和公孙瓒是同门师兄弟,所以公孙越来到高唐尝试求援。

    刘备知道公孙瓒这次是有惊无险的,但是自己都不一样了,什么事能百分百确认呢。为了同门的情谊,也为了初期应对袁绍的肉盾,公孙瓒都不能死。

    刘备决定支援公孙瓒,但是高唐离辽西郡的管子城有1300里左右(540公里)。古代最精锐的士兵行军,一天也不可能超过100里,要想赶到管子城最少要半个月,这还是中途没有突发状况。

    “伯圭兄有难,备义不容辞。”刘备说道,“但路途遥远,你可在此歇息一日,待备整军妥当,即刻出发。”

    “谢玄德公!我兄已被围数十日,还请玄德公早做决断。”

    公孙越离开后,刘备找来了关羽、张飞和简雍,向他们说明了情况。

    张飞说道:“大哥要出兵,弟愿为先锋。”

    “大哥,管子城距此地千里之遥,冀州常有匪盗出没,幽州又有乌丸入寇。我军粮道难保万全,但有变故我军危矣。”关羽怕援军在半路被抢粮草,那援军本身就危险了。

    刘备想了会,说道:“此番进兵只为救援,不为杀敌。我意只带精兵一军(东汉两校为一军,一校两千人),一人四骑,只带干粮,千里奔袭。救得伯圭后,即刻返回。”

    刘备打算一人四骑,其中一匹作战用马不背粮草,其他三匹行军用马背粮草,而这些粮草不是为士兵吃的,是给马吃的,士兵每天吃马肉。

    在不影响行军的前提下,一匹马最大带一个士兵十天的干粮(一共20千克),但一匹马是五个人的饭量,所以这些干粮还是不充足。

    关、张和简雍还是有惯性思维,习惯性的排除了吃马,所以认为千里行军粮草是个大问题,但是刘备知道马是无限的,只要保证作战,吃再多的马都无所谓。

第九章 千里奔袭

    “大哥,让我去。”关羽和张飞一起向刘备请令。

    “此次进兵为兄一人前去即可。”刘备抓着关、张二人的手臂说道,“高唐至关重要,丢不得。”

    “大哥,不如由二哥守城,我随你去。”张飞最后还想和刘备一起去,保护刘备的安全,不过刘备以没人训练士兵为理由拒绝了。

    第二天,刘备召集了最早跟随自己的一军人马,公孙越经过一天的休息也精神焕发。

    “为兄离开后,三弟切莫鞭打士卒。”

    “晓得了,大哥放心。”

    刘备和大哥告别之后出发了,经过简雍提醒,刘备带上了没有注意到的行军帐篷。

    管子城

    “主公,城中粮草将尽。”公孙瓒手下大将严纲向公孙瓒汇报了这个不好的消息。

    单经说道:“主公,乌丸丘力居连日围城不攻,必想困死我军。”

    “我岂不知,可惜无有后援,城中兵少,冲杀不出。”公孙瓒愤恨的敲了敲城墙,“若我得脱此难,他日必杀光这帮蛮夷,以泄吾恨!”

    田楷说道:“不知公孙将军求援是否顺利?”

    严纲说道:“我料公孙将军即便向刘虞求援,刘虞也未尝能率军前来。刘虞方任幽州牧,尚未到任,手中亦无兵马。”

    “唉!”公孙瓒叹气道,“让城中将士杀马煮皮革而食,就言援军不日即到,再坚守数日。”

    正当公孙瓒一筹莫展的时候,经过五天长途跋涉,死了数千战马的刘备已经来到管子城外30里之地。

    “玄德公,请速下令进攻,救援我家大哥吧。”得到斥候传回公孙瓒还坚守管子城的消息后,公孙越有些急切的向刘备说道。

    “关心则乱,将士们连日行军早已疲惫不堪,马力亦穷。若然即刻进攻,势不能穿鲁缟。伯圭兄能坚守至今,亦不差半日。”刘备安顿士兵休息,又向公孙越说道,“我等就地修整,三更造饭,四更进攻。进攻之时,小将军可率先前往城下通传,使伯圭兄里应外合,脱困而出。”

    时间来到晚上,休息了一整个白天的士兵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在各自战友的帮助下检查着装备,并喂饱了一路轻装简行的战马。

    四更天一到,刘备就率军向管子城冲去。装备有马蹄铁的战马奔驰声响比普通战马大数倍,刘备军一动,包围的丘力居就发觉了状况。

    乌丸这些年本身也不好受,连年寒冬把牛羊冻死大批。他们虽然把公孙瓒包围在了管子城,但是他们本身也没有了多少粮食,士兵也大都疲惫不堪。甚至每日的斥候巡逻也是应付了事,要不然也不会发现不了30里外的刘备大军。

    其实乌丸本身不想也不敢和汉朝为敌,这些年汉朝虽然经过黄巾之乱元气大伤,但是对付他们这些连铁器都没有多少的外族还是很轻松的。

    主要常年和他们乌丸交易的张纯、张举等人反叛汉朝,丘力居若是立马撇清和张家的关系,他手下的牛羊就卖不出去,那他的部族就要饿死更多人了。

    所以丘力居不得不帮助张纯作战,加上公孙瓒这个对外异常残酷、坚决的人,丘力居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刘备的突然袭击让乌丸围城的士兵大惊失色,尤其是四更天正当人困马乏的时候。

    按刘备原本的意思,这一次作战主要是为了救援公孙瓒,只要救了公孙瓒就行,杀敌不是主要目的。

    但让刘备没想到的是乌丸的战力低的让人不敢相信,这一次刘备的士兵只穿了一身筒袖铠,即便如此,乌丸士兵射来的骨质箭也毫无作用。

    难得一些箭矢射中刘备军士兵的腿部也没能让士兵丧失战斗力,而是激发了士兵更多的凶性。

    公孙越也非常顺利的来到管子城下,他向城中大喊:“我是公孙越,援兵已至!大哥,快出城作战!”

    其实不用公孙越说明,公孙瓒早就看出了乌丸人的混乱是真混乱,而不是诱敌之计,他早就让士兵准备了。公孙越的到来,让公孙瓒的士兵士气更甚。

    另一边,在刘备指挥下的几拨人马四处放火,乌丸的混乱已经演变成了溃散。

    原本只想着救人的刘备已经不自觉的开始追杀乌丸败兵,主将刘备都这样,更不要说普通的士兵了。还好刘备及时清醒过来,让人吹响集合的号角。

    不久之后,战场恢复平静,刘备的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公孙瓒的士兵则在狼吞虎咽的消灭着煮熟的马肉。

    公孙越引着公孙瓒来到刘备身边,公孙瓒看到刘备后,马上来了个熊抱。

    “多亏贤弟,兄才脱此大难。大恩大德,没齿不敢相忘。”公孙瓒一边说着还一边拍打着刘备的后背。

    “伯圭兄言重了,兄有难,弟义不容辞。”

    战场大胜让众人都异常欣喜,经过修整之后,刘备和公孙瓒带着大军向右北平郡返回。

    “主公,属下常闻主公说起刘玄德,言此人虽家贫但有雄心壮志。可如今刘玄德为何战马如斯之多,还送与我军千匹。”严纲问道。

    “或得奇遇,有他人资助。”

    刘备和公孙瓒在右北平郡住了一天后就开始回返,临行时刘备把一些受伤和掉膘严重的马匹送给了公孙瓒,公孙瓒也给了刘备很多粮草用于行军路途消耗。

    同时刘备也向公孙瓒要了一些训练骑兵的将士,公孙瓒没有推辞,让范方领队,一行五十人加入了刘备军中。

    南面大路上,士仁来到刘备身边问道:“主公,为何把战功首级皆让与他们?”

    “怎么,我不曾为尔等计功不成?”

    “主公确为我等计功升赏,不曾亏待我等,可也不该忽视主公自身功劳啊。”

    刘宏还没有挂呢,刘备不想要太引人注目。现在高唐周边传扬的只是刘备的仁慈和富有,那还无关紧要。若开始传扬刘备又精兵强将,那就要让四方猜忌了。

    士仁见刘备不说话,也黯然的退去了。

    不过事情并没有向刘备想要的方向发展,公孙瓒没有听从刘备不宣扬他的话,还是把刘备救援他的事情和战胜的消息一同汇报了上去。

    朝廷收到公孙瓒的消息之后,拜公孙瓒为降虏校尉,都亭侯,又让公孙瓒兼领属国长吏,统领属国兵马(属国就是两汉安置归附异族的行政区域)。

    不过朝廷不认为刘备一个县令有那么多精锐骑兵,认为刘备是用疑兵之计退敌。朝廷只是封了刘备讨虏校尉之职,没有实质性的封赏。

第十章 雒阳风云

    管子城之战后不久,刘虞到任幽州。刘虞到任后,派使者向乌丸和鲜卑陈述利害,责令他们斩杀逃到草原的张举和张纯,并悬赏两人的人头。而且刘虞承诺只要杀了这两个人,他就会在边关再度开启边贸口。

    两汉自汉武帝之后有着非常熟练应对异族的手段,就是先用大棒把你打个半死,问你听不听话。听话就给你糖吃,不听话就让听话的把你打死,刘虞同样熟悉这套流程。

    经过公孙瓒这段时间一连通的打击,已经让外族的人明白,虽然你大爷家中有些混乱,但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收拾你们还是易如反掌的。

    刘虞认为现在是时候显示怀柔的手段了,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常年征战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刘虞首先向乌丸和鲜卑放出了善意,加上刘虞本身的名气,乌丸和鲜卑纷纷向刘虞投降,也不再支援张纯等人。

    不久之后,张纯的门客王政杀了张纯,把张纯的人头送到了刘虞面前。张举听说了张纯的遭遇,不久之后也在惊惧中患病而亡。

    北方平定之后,刘虞上奏,请求将征集的军队遣散,只留下公孙瓒的步、骑一万人驻扎在右北平。

    或许是因为遣散军队的原因,又或许是真的想对乌丸赶尽杀绝,以报被围之仇,公孙瓒对刘虞的怀柔政策非常反感,致使两人产生了矛盾。

    张纯、张举的叛乱平息使得汉朝除了一些黄巾余孽作乱,没有了其他兵祸,难得的进入了一段时间的平静期,可惜这平静很快就被身在雒阳的皇帝刘宏去世打破了。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十一日,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

    汉灵帝的去世不但打破了汉朝的平静,同样打破了雒阳宦官集团和士人集团的平衡。

    汉灵帝在位期间,对宦官极为信重。张让、赵忠等十二个宦官组成的十常侍全部被封侯,汉灵帝甚至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的子弟亲信也在各州郡担任显官,势力庞大。

    不仅如此,宦官还统领禁军,手握兵权。中平五年的时候,汉灵帝因为天下大乱,组建了西园八校尉,其中的主官包括:袁绍、曹操、鲍鸿、赵融、冯芳、夏牟、淳于琼等人,而统领这支军队的人就是小黄门蹇硕。

    宦官发展到后期,甚至连大将军何进也归蹇硕统领。

    宦官的发展让以袁氏为首的士人集团异常恼怒,他们聚集在何进身边企图扳倒宦官集团。

    士人集团的人全都出身豪强地主,他们是东汉前期的中流砥柱。士人集团希望团结在皇权之下,大家排排坐,分果果。但是从汉章帝之后的9个皇帝,皇权衰落,国家大权被宦官和外戚把持,士人的政治诉求得不到认可。

    于是士人奋起反抗,企图利用直言上书皇帝斥责宦官外戚的罪恶,或者结党抨击朝政等,在政治范围内斗争。可惜斗争不成,反而遭到了两次“党锢之祸”。

    手握重兵的外戚和宦官是不会听士人集团的话语的,渐渐的士人集团明白了武装力量的重要性。直到黄巾起义,汉灵帝同意各州郡募兵自卫,这让原本只有雒阳才有的武装力量扩散到了各地。

    不过各州郡的武装力量还是太少,于是以“四世三公”的袁绍为首的一大批士人,在袁绍叔父袁隗的暗中支持下,聚集在何进身边,企图利用何进铲除宦官集团,而这些士人就包括荀攸、逄纪等。

    汉灵帝死后留下了两个皇子,刘辩和刘协。刘辩是何进的妹妹何皇后所生,而且是汉灵帝的嫡长子,所以何进和士人集团都希望刘辩继位。

    而刘协是汉灵帝宠信的王美人所生,是一个庶次子。可是一般老人都喜欢比较小的孩子,汉灵帝也不例外。何皇后见汉灵帝天天宠爱王美人,就把王美人毒死了。汉灵帝为了刘协的安全,让自己的母亲董太后收养了刘协。董太后这边的人自然就希望刘协成为皇帝。

    汉灵帝死前还是决定立刘协为帝,临死前找来了蹇硕托孤。蹇硕这边虽然因为自己统领西园八校尉,董太后的侄子董重是车骑将军,掌握了大权,但是何进的势力也不小,更何况何进还有士人的支持。

    为了能够完成汉灵帝的嘱托,蹇硕谋划刺杀何进,然后扶刘协登上帝位。他先在宫中布下埋伏,然后派人招何进入宫议事,何进果然没有防备轻身前往。

    但是令蹇硕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中出了叛徒。蹇硕的手下潘隐和何进是故交,在何进刚到宫门的时候给何进使了眼色,何进发现了宫中的异常,赶忙逃回军营之中。

    袁绍一行人看到何进着急忙慌的逃回来,纷纷上前询问。何进向他们解释了状况之后,曹操上前说道:“既已刀兵相见,大将军何不就此率军杀入宫中,扫除十常侍,匡扶汉室。”

    何进本身是一个屠夫,机缘巧合之下何进的妹妹被汉灵帝纳入了后宫,才让何进得了势。而在之后的时间里,中常侍郭胜因为和何进是同乡,在何家得宠的事情上帮了很大忙。何进之后虽然得到了士人的认可,但何进终究不是士人集团的人。

    曹操的谋划非常正确,宦官都是因为皇帝才得势的,现在汉灵帝死了,就算把十常侍都杀了也没人追究,毕竟宦官本质是皇帝的家奴。

    可是何进迟疑了,他不想要履行士人“悉诛宦官”的政策(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宦官全部杀光)。

    而此时的袁绍也不希望宦官就此消散,因为宦官死了,最后还是何进这个外戚集团掌权。袁绍希望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斗的两败俱伤,这样他们士人就能从中渔利了。

    所以袁绍上前提出了另一条计划,他说道:“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将军不妨先立先帝嫡长子立位,再广选天下贤良之士入雒,再为国除患。”

    袁绍这条不那么急的计策让何进非常认同,很快刘辩因为华夏嫡长子继承制和何进一方的支持下登上了帝位。

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争

    刘辩登基,何进召集四方士人的令书也让刘备与华歆这个人才失之交臂。

    高唐县外,刘备抓着华歆的手臂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努力做出可惜的表情。

    刘备和华歆虽然是上下级,但归根究底还是同事关系。刘备没理由不让华歆离开,当然华歆本身也没有认刘备为主。

    最后两人也只是以“告辞!”“珍重!”两句,结束了基情满满的画面。华歆来到雒阳之后,被授予了尚书郎之职。

    此时的雒阳已经宛如一个火药桶一般,何进虽然在士人的支持下掌握大权,可是蹇硕和董太后的势力也很大,董太后甚至想要借此干预政事。

    这时,已经让袁氏许多门生故吏得到许多权位的袁绍再度向何进建议,他说道:“大将军时机已至,当速斩杀蹇硕,以阻太后干政之举。”

    正当何进等人谋划杀掉蹇硕的时候,蹇硕也没有坐以待毙,他再次想要在宫中设伏诛杀何进,为此蹇硕将他的谋划告诉了其他的中常侍。可是宦官哪能是托付大事的人,张让他们反手就把蹇硕卖了。

    何进这里还没有最终定计的时候,就收到郭胜传递来蹇硕想要害他的消息,同时传递来的还有中常侍其他人的善意。

    何进顺势让这些黄门常侍收捕蹇硕,张让这些人真就按照何进的指示抓住了蹇硕,并把蹇硕的人头送到了何进面前。

    蹇硕死了,董太后失了一臂膀。何进不再迟疑,马上包围了董重的府邸,逮捕了董重。董重自杀,董太后再失一臂,最后也被何进一杯毒酒弄死了。

    至此,雒阳之中的汉军精锐全部受到何进掌控。袁绍等人以为何进马上就要杀光宦官,之后他们士人只要再将何进斗倒,就会众正盈朝了。没想到何进在宦官的哭求和何太后(何皇后进阶)的说服下,念在宦官往日的恩情,放过了他们。

    这下袁绍不干了,怎么个意思,当初叫人家小甜甜,得到想要的就想把我一脚踢开吗?

    袁绍知道哪怕何进和宦官只留下任何一方,都比两方勾结到一起比较好。

    但是何进掌握着雒阳全部兵马,没有何进点头,他们这帮士人想要杀了宦官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最终袁绍想到了应对的方法——招四方兵入京。

    不过,袁绍这些士人自己也明白,那些外兵不一定听从他们的命令,所以袁绍决定做最后一次争取。

    袁绍对何进说道:“今将军兄弟领劲兵,事在掌握。将军宜为天下除害,以名垂后世,不可失此良机。”

    何进听出了袁绍话中的潜台词:只要你杀了宦官,我们士人就会真正认可你,还会把你的光辉事迹写在史书上。

    何进心动了,他立刻来到何太后这边,向她说明了一切,想要何太后支持自己。

    何太后说道:“我何家出身卑微,有十常侍相助方有今日。而士人常有门第之见,可能真心接纳于你?今弃友而就士,何苦来哉?”

    何太后的话也让何进一瞬间反应过来,宦官现在只能仰仗自己,而士人就不一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自己卖了,毕竟自己只是个屠夫出身。

    何进回来向袁绍等人说道:“太后不允,进难违太后之意,且诛首恶,何如?”

    袁绍他们当然不允许了,只杀了大宦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毕竟大宦官也是从小宦官升上来的。

    袁绍说道:“大将军可知梁冀、窦武故事?至尊年长,亲政后再近宦官,届时大将军处境若何?”

    袁绍的话让何进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前任:梁冀和窦武。这两个都是东汉赫赫有名的外戚,他们刚开始也都大权在握,但是等皇帝长大亲政之后,全部被皇帝勾结宦官害死了。

    何进感觉自己的脖子发凉,他下定决心听从袁绍的建议,杀掉全部宦官。

    可是何进的提议在外戚集团的内部没有一个人支持,何太后、何进的弟弟何苗、甚至是被十常侍贿赂的何进母亲舞阳君都不赞同诛杀宦官。十常侍还在何太后面前离间她和何进两人的感情,让何太后觉得自己已经是皇家的人了,不再和何进这个外戚真正的在一条线上。

    何进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大的阻力,虽然他是外戚的首脑,但也不能一意孤行啊,毕竟他们何家还有何苗能代替他。

    何进迟迟不肯动手,终于让袁绍明白,想要光仰仗何进那是不可能的了,于是袁绍想到了以前的谋划。

    袁绍先是召集了其他士人,向他们询问有没有好的带兵进京人选。

    这时华歆说道:“高唐县令刘备,刘玄德。此人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兵精粮足,可堪大任。”

    “一县令,何堪大用?”袁绍制止了华歆的解释,说道,“我已有人选。”

    士人虽然在面对外戚和宦官的时候是一致对外的,但是士人内部也有派系之争。

    今天袁绍同意了华歆的建议,把刘备招来了,明天刘备反手支持华歆,不再听袁绍的话,那袁绍不就为他人做嫁衣了吗。

    其实袁绍向众人询问也是走个过场,没想到华歆这愣头青还真提议了刘备。袁绍粗暴的打断众人,也让众人明白,这件事还是要以袁氏为首。

    这天,袁绍找到何进,说道:“太后阻挠,大事迟迟不得进展。大将军可招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

    袁绍的计策说道何进心坎里了,何进之所以不敢独断专行,就是因为雒阳中的士兵名义上是何进统领,但最终听谁的号令,何进是不敢保证的。

    可要是从外召兵进京,肯定是如臂指使。但是何进也明白,外兵不是瞎召的。

    最后何进和袁绍等士人商议之后,决定召以下的人带兵进京:

    原前将军,现任并州刺史的董卓

    原并州刺史,现任武猛校尉的丁原

    东郡太守桥瑁

    大将军掾王匡

    西园军代理军司马张杨

    原并州从事张辽

    骑都尉鲍信

    都尉毋丘毅

    可以看出何进还是比较谨慎的,召的人中除了董卓和桥瑁全是何进的下属。

    但世事难预料,没人能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

    董魔王进京了。

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生于颍川(所以董卓字仲颍,他的弟弟董旻字叔颍)。

    董卓只是出身于普通富家农,所以他的出身不被士人认可,做官没了捷径可走,只能凭着浴血奋战升官,这就是汉朝的武人。这些武人就包括董卓、孙坚、还有前期的刘备(历史)等。

    武人中有像段颖一类的,投向宦官,虽然做到了太尉的高官,但最后被士人唾骂,并被奏请皇帝诛杀;也有像皇甫嵩一类的,忠心为国,但只是国家危难就用,危机一过就撤职。

    直到汉灵帝时期,武人想到了另一条路: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一切为了自身的利益。

    这里面董卓就是现阶段最强,也是最好的私人武装力量,当然开挂的刘备不算在内。

    这天,董卓收到了何进召兵进京的调令,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立刻整装待发向雒阳进兵。

    此时雒阳城中,何进的召外兵进京被很多人反对。比如曹操、陈琳、郑泰和卢植等都反对。他们认为以何进现在的权势要除掉宦官是易如反掌,不用召外兵进京,如果召了反而会让其他人做大。

    其实何进本身也知道这一点,他真正的目的是用大势压迫宦官,让宦官像以前杀死蹇硕一样,把十常侍杀死。

    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何进所召的8路人马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其中到达雒阳最快的不是董卓和丁原,反而是桥瑁,因为桥瑁手上有现成的郡兵。但何进不是真想召外兵进京,而是为了吓唬宦官的,所以桥瑁被何进下令在雒阳东100里处的城皋驻扎。

    董卓也随后进军到渑池,同样被何进阻拦。董卓当然不能乖乖听话,但何进一早就知道董卓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所以派出了种嵩的孙子种劭来到董卓军营阻拦董卓。

    汉朝当官一般需要他人举荐或者辟召,这就叫知遇之恩。受举荐的人对举荐者十分服从,对举荐者的后代也很礼遇。

    种嵩就是董卓的辟召者,果然种劭来到董卓军营后,把董卓说的哑口无言,董卓只能在渑池驻扎下来。

    何进这边只让自己的亲信丁原,进兵河内,假装火烧孟津,让雒阳城中能看到孟津的火光。同时何进也不隐瞒召外兵这件事,反而弄得满城皆知。

    何进的计策成功了,何太后和宦官们确实怕了。何太后遣散了大部分宦官,只留下与何进交好的宦官,并让这些宦官向何进求情。

    袁绍得知这件事之后,立马赶来向何进说道:“谋划已定,形势已成。此正行事之时,大将军更待何时?”

    袁绍的话有质疑和责问的意思,何进哪能受得了,当场就罢免了袁绍西园八校尉的职位,把袁绍迁到了司隶校尉上。司隶校尉主管京城及周边的治安,官职大,但是没有军权,这就是明升暗降了。

    袁绍谋划了那么久,当然不能让何进断了自己的计划。所以袁绍派人向董卓传信,让董卓快速进兵,他会在城内配合,打开城门放董卓的士兵进城。

    同时袁绍为了逼何进就范,以何进的名义下了假文书,令各地郡守逮捕并杀了回到各地的宦官。

    这下宦官们急了,回去是死,待在雒阳也是死,还不如拼一把。这些宦官先是假意向舞阳君和何太后哭求,何太后心软,加上舞阳君的说服,何太后把这些宦官又召回了后宫当差。

    宦官们官复原职之后,就在宫中谋划,他们把忠于自身的士兵全部安排成内宫守卫,等待何进进宫。

    何进之后的举动果然没有出乎宦官的预料,何太后再次庇护宦官,让何进觉得需要和何太后谈一谈。

    何进来到皇宫,同时何进还是记得袁绍以前提醒他的话,宫中受宦官把持,是不安全的。所以何进不但让亲信吴匡和张璋在皇宫外警备,还让不久前安排的袁术这个虎贲中郎将手下的虎贲卫士也聚拢到宫门外。

    可惜何进安排的这些护卫还是不能保住他的命,宦官们偷听了何进和何太后的谈话,得知何进不会放过他们之后,立马杀掉了何进。并且把宦官的亲信安排到司隶校尉和河南尹的职位上,企图控制整个雒阳。

    宦官的计策和当年对付窦武的时候一样,不过时代变了,以前窦武的手下全是京城的纨绔子弟,不会也不敢拼命。而何进手下的将士,全是他在掌权的时候从四方招募的勇士,对何进忠心耿耿。

    何进的人头被宦官丢出宫外之后,吴匡和张璋不但没有作鸟兽散,反而率兵向皇宫进攻,同时袁术也率领虎贲卫士跟进。

    宦官手上的士兵不足,当然不能抵挡袁术三人的进攻。宦官一边抵抗,一边裹挟何太后、刘辩和刘协向北宫逃跑。

    袁术这边为了更快的消灭抵抗的士兵,开始在南宫放火。南宫的大火让袁绍得知,他明白现在是最后的时刻了。若是宦官胜,那袁家满门就要被杀;若袁绍胜,那袁绍就能领导士人取得以前没有的辉煌胜利。

    袁绍毫不迟疑,发矫诏招来官宦安排的司隶校尉和河南尹,即刻诛杀,同时带领西园八校尉的士兵向皇宫进发。

    何苗这边也收到了何进死亡还有宫中混战的消息,他也带领士兵向皇宫进发。但是何苗不是想要帮助袁绍这些士人,而是想要帮助宦官,这样他就能作为外戚掌权了。

    两军相遇,何苗向袁绍喊道:“本初矫诏带兵至此,意欲何为?”

    何苗原想用缓兵之计拖住袁绍,没想到袁绍根本不与何苗多说,他向吴匡喊道:“杀大将军者,何苗也!”

    主公被杀,已经杀红眼的吴匡根本没有思考袁绍这话的对错,下意识的就喊道:“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士吏能为报仇乎?”

    士卒皆齐声高呼:“愿致死!”

    吴匡调转兵锋,开始向何苗进攻。袁绍见自己的计策成功,也身先士卒向何苗进攻。

    何苗的部队虽然人数占优势,但常年疏忽训练,没有袁绍这边的士卒精锐。同时何苗也没想到袁绍这么果断就向自己进攻,吴匡也在另一边相助。何苗指挥失当,很快便被吴匡杀死,手下的士卒也都作鸟兽散。

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

    扫除了何苗这个不稳定因素,袁绍开始带兵追赶宦官,同时分兵一队去杀何苗的亲信,时任何苗将军府长吏的乐隐被杀了。

    乱兵离开乐隐府的时候,乐隐的一众弟子赶到府中。府中的大部分仆从已逃散,只有刚到乐隐府上的门生和弟子围在乐隐尸首前哭泣,不知所措。

    一些趁乱抢劫的士兵见有人哀悼乐隐,便持刀上前,准备杀掉这些人。不想这些弟子之中闪出一人,连挥数剑,立毙数名士兵。其他士兵全都惊惧,叫喊着逃跑了。

    众人看清这人的长相,原来是乐隐的弟子牵招。

    牵招对着哭泣的众人说道:“恩师蒙难,我等当为恩师扶灵,载其还乡。”

    乐隐的另一个弟子史路说道:“子经所言甚至,我等当为恩师守孝。”

    牵招一行人收拾停当,带着乐隐的尸体上路了。混乱的雒阳没人在意这伙载尸的行人,让牵招他们顺利的离开了雒阳。

    可让牵招他们没想到的是,还没走到成皋就被山贼劫道了。

    遇到山贼,刚刚在雒阳还是满脸正气的史路转身就跑,边跑还边向众人喊道:“我去求援!”

    其他人见到史路逃跑,也跟着四散而去,只留下牵招一人还坚守在乐隐尸体边。

    山贼头领向牵招问道:“汝同伴皆散,汝为何不跑?”

    牵招知道自己一个人是没办法对付上百个强盗的,他拿出身上的钱,并向山贼头领哭求道:“恩师对我恩重如山,恩师突遭大难,我欲载其还乡。我只有些许路资,壮士可皆拿去,望诸位壮士行个方便。”

    “真义士也!”山贼头领把钱丢还给牵招,说道,“我等虽为强人,亦讲义气,不做不义之事。”

    “让路!”

    山贼头领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轰隆隆”的大地震颤声传来。

    “地龙翻身?”

    “是骑兵!”山贼头领却是见过世面的人,“备战!”

    来的人自然是刘备,牵招这样一位对外名将,同时又是发小的人,刘备自然不会放过。

    熟悉刘备一生的刘备自然知道,刘备真正意义上的兄弟就是牵招。也知道牵招的老师会因为宦官之乱丧生,所以刘备老早就带着一群士兵来这些等着了。

    牵招看到刘备,惊喜的说道:“玄德兄,缘何至此?”

    “我知京中宦官为乱,恐贤弟有难,故欲往雒阳。不想在此地得遇贤弟,是上天赐我。”刘备又抽刀转向山贼,说道,“汝等欲害吾弟不成?”

    刘备手下的士兵看到刘备的动作,也纷纷抽刀,准备向山贼冲锋。

    “大哥,且慢动手!”牵招说道,“这些壮士皆为义士,大哥未至前正欲让路放行。”

    收起兵器,刘备下马拱手说道:“多谢诸位义士!我姓刘名备,字玄德,高唐县令。”

    “背罪之人,不敢言名。”

    刘备点头说道:“诸位义士,大恩不言谢。若他日有事,可至青州高唐县寻备,备自当扫榻相迎。”

    山贼头领也不说话,拱了拱手就带队离开了。

    许久不见的刘备和牵招两人,自然食则同桌,寝则同塌。

    刘备这边高高兴兴的回家,雒阳城中的宦官就没那么高兴了。袁绍的猛攻让宦官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最后只留下十几个大宦官裹挟着刘协和刘辩逃跑。

    逃到小平津的时候,被卢植追上了。宦官们自知没有什么好下场,全都投河自杀了,卢植带着刘协和刘辩返回雒阳。回程的半路也陆续有大臣来到皇帝身边护卫,正当众人以为万事大吉的时候,董卓率军拦住了去路。

    董卓的士兵分列两旁,董卓策马上前向刘辩行礼。众大臣对董卓的到来完全没有对策,还是卢植上前说道:“有诏却兵!”

    董卓千里迢迢来到雒阳当然不会因为卢植一句话就离开,但是他也不敢明面上抗旨。

    所以董卓说道:“诸公为国大臣,不能匡扶皇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却兵之有?”

    董卓说完就想上前,企图控制刘辩,却被卢植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董卓知道现在时机不对,不再多说什么,护着皇帝和大臣回到了雒阳。

    刘辩回到雒阳之后,袁绍就向赶到雒阳的丁原和董卓私下发出了信件,想要两人听从自己的指挥。丁原明确表态是支持袁绍的,但是董卓的回信就顾左右而言他了。

    为了应对董卓,袁绍让丁原做了执金吾,以控制皇宫,同时借机笼络丁原。

    这时候何进召外兵的其中一部——鲍信,才刚刚从外面招募士兵来到雒阳,还只招募到千余人。

    鲍信了解了雒阳的情况之后,马上找到袁绍说道:“董卓拥重兵,今不早图,后必为患。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擒也。”

    这时候,前段时间还开无双的袁绍怕了,迟疑了。袁绍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是士人首领,大权在握,没必要和一个武人拼个你死我活。而且袁绍也从攻打宦官的战斗中了解到,自己手下的士兵根本不可能是董卓手下尸山血海中出来的精锐的对手。

    袁绍还是习惯以政治斗争的套路出招,他想先推举一人执掌雒阳城中的兵马。可是士人集团大部分人也认为现在是分蛋糕的时候,原本凝结一心的士人集团,各个有了自己的想法,执掌兵马的人员迟迟没有定下来。

    出身士人的袁绍自认为应对举措做的够快了,但是出身武人的董卓让他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快。

    董卓认为这时候雒阳的权力真空是上天给他的机会,但是他手中只有三千精锐亲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想要只用三千人控制雒阳,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不过董卓马上想到了对策,首先董卓让部下的士兵白天耀武扬威的进城,晚上再偷偷出城,这其中少不了早就打入何进军队内部的董旻支持。

    随后,董卓又在董旻的配合下,用威逼利诱的方法促使已经死了主公的何进、何苗部下投降董卓。

    至此,董卓没有停下脚步,他又利用李肃是吕布同乡的身份,让李肃去离间吕布。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227/ 第一时间欣赏刘备威力加强最新章节! 作者:大X小X所写的《刘备威力加强》为转载作品,刘备威力加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刘备威力加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刘备威力加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刘备威力加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刘备威力加强介绍:
张飞:“大哥,曹操的人去偷营了!”
“我们也去偷他营,换家看谁受不了。”
张飞:“大哥,曹操的人去劫粮了!”
“让他劫,我们给将士们一人四骑中多出来的马就是准备的口粮,马肉吃厌了饿几天就会真香的。”
决战阵容
对方:曹操、荀彧、贾诩、郭嘉、荀攸、程昱、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许褚、张辽、诸葛亮、庞统、黄忠、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孙权、张昭、陈登
我方: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魏延、张郃、孙乾、糜竺、糜芳
张飞:“大哥,我们兵强马壮你怕什么?”
关羽:“大哥,我看他们是插标卖首之辈,看我破敌。”
刘备:“......”
马超:“全军突击!”
刘备:“孟起别去送死啊。”
张飞:“大哥,孟起赢了。”
刘备:“......”
(╯' - ')╯︵ ┻━┻
要什么奇谋妙计,鼠标一圈莽过去就行了。
PS:这是一个拥有编辑功能的刘备的一生。
刘备威力加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刘备威力加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刘备威力加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