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明王冠TXT下载大明王冠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王冠全文阅读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大明王冠txt下载     大明王冠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个可能

    方娇面无表情。

    该她做的该她说的,都已经做了说了,结局如何她不关心,她也知道今日来到乾清殿,生死皆在一瞬之间,她只是相信着一件事:孙隽一定为给她的儿子谋一个未来。

    她相信孙隽。

    其实整个浙江的明教人员,都相信孙隽。

    朱棣看向孙隽。

    孙隽只得上前一步,道:“方娇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微臣不知道,但微臣只知道一件事,明教在浙江的暴乱,确实是黄昏促使的,这一点,方娇可以证明,而黄昏随行的西域家姬,也能证明方娇和黄昏的会面事实。”

    朱棣略微沉吟,看向礼部尚书郑赐:“着精通西域语言的人,去黄昏府邸提升去过浙江的西域家姬。”

    郑赐正欲转身离开乾清殿去礼部安排。

    黄昏忽然笑道:“何须这么负责。”

    众人不解。

    黄昏看向朱棣:“回禀陛下,微臣有人证物证,目前在皇宫门外等候,陛下若是相信,可以宣召此人进来对证。”

    朱棣讶然,“什么人证?”

    黄昏道:“证明微臣不是明教教主,证明真正的明教教主的人。”

    朱棣犹豫了下,“召。”

    黄昏行礼,欲退出乾清殿。

    朱棣又道:“狗儿你和黄昏一起去。”

    说到这里看了一眼纪纲。

    纪纲秒懂。

    心中狂喜,关键时刻陛下还是相信自己的,看来今天这事自己大概率要平安度过了,急忙道:“陛下,能证明明教教主的人肯定也是明教中人,是邪教人员,为了狗儿公公的安全,微臣着几个人去保护?”

    朱棣颔首,“善。”

    中人心里都在暗暗腹诽,不论立场都有点同情黄昏。

    伴君如伴虎。

    任你先前多么叱咤风云,现在依然被君王忌惮。

    真以为纪纲派人是保护狗儿?

    锤子的事。

    狗儿大监可不是一般的大监,那是从沙场浴血走出来的人物,真以为他不是“男人”?摆脱几个邪教人员易如反掌。

    纪纲派人,是盯住黄昏,怕他跑了。

    黄昏倒也不介意。

    带着狗儿和几个锦衣卫去请人证了。

    乾清殿里,朱棣挥手,“尔等且都退下罢,待黄昏归来再进殿议事,孙隽留下,朕有浙江方面的政事要交代于你。”

    众人齐齐退下。

    殿内只剩下孙隽和朱棣。

    朱棣看向孙隽,“当下无人,孙隽,你给朕说实话,你走这一步棋,于你无益,须知浙江的暴乱已经平息,朕也不会问你的责,而你这一步棋于太子无益,黄昏可是支持太子的,黄昏若是折了,没人帮助太子吸引注意力,太子将被汉王和赵王针对,别告诉朕你不是支持太子的!”

    孙隽弯腰,“微臣此举,不为太子,不为自己,只为大明江山,如果黄昏真的是明教教主,微臣哪怕是死,也要将他剔除朝堂。”

    朱棣颔首,“黄昏是不是明教教主,你心里不明白吗?”

    这话一出,孙隽愕然。

    他做梦也没想到,哪怕到了这个时候了,陛下竟然还是不愿意完全相信黄昏就是明教教主,这是何等的信任。

    当然,事实如何,孙隽心知肚明。

    缓缓的道:“臣有思量。”

    朱棣不说话了。

    他在思索,孙隽这个思量到底是什么,是因为他私人的原因不得不针对黄昏,还是因为黄昏真的是明教教主,他为了浙江的局势而针对黄昏?

    孙隽继续补充道:“陛下,不论黄昏是不是明教教主,他能让浙江的全部明教人员配合他暴乱,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一语惊醒梦中人!

    朱棣出了一身的冷汗。

    对啊。

    黄昏能让浙江的明教暴乱,那么整个大明境内的明教暴乱,也不是不可能。

    在这一点上,孙隽看得比自己清楚。

    所以在确保太子的同时,孙隽为了大明江山走了这一步棋,是要将黄昏扼杀,为了预防将来的动乱,孙隽放弃了黄昏带来的其他利好。

    孙隽没错!

    这件事谁都没有错,只是立场和是考点不一样。

    沉默了一阵,问道:“黄昏到底是不是明教教主?”

    孙隽苦笑,“说真的,微臣不知道。”

    这件事虽然是驸马王宁交待的,方娇也对他说过很多事,但孙隽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完全信任王宁,更不会完全信任方娇。

    这和他为方娇的儿子谋后路毫不冲突。

    他只是担心黄昏会乱国而已。

    朱棣沉默了许久,君臣一坐一站,乾清殿内安静到了极点。

    许久之后,朱棣才道:“此事事了,你继续回浙江罢,待上了年纪,朕召你回京,你辛苦这么多年,浙江会感谢你,大明也会感谢你,不过当下,大明和浙江都需要你,莫要因为此事受到影响。”

    孙隽怔住。

    旋即跪下,默然无语,眸子已红了。

    朱棣笑了笑,“起来,这是作甚。”

    孙隽起身。

    原本这个时候,是他该开口给方娇儿子谋后路的大好机会,但他没有,因为你这个时候说这些事,陛下心里对你纯净的信任就会打折。

    朱棣又问了一些关于浙江方面的政事,孙隽都应答如流,包括暴乱后期的民政处理,乃至于如何提升人口、经济,落实医疗改革司和货币改革方面的政策。

    朱棣微微颔首。

    看得出来,孙隽是支持医疗改革的,货币改革方面,孙隽也拿不准,不过以陛下为准。

    不多时,狗儿进来,轻声道:“陛下,黄昏把人证带回来了。”

    朱棣没有立即宣见。

    问道:“是谁?”

    狗儿神色奇怪,“陛下应该听过这个人,不过您没见过,其实奴婢也很震惊,真没想到,这个人证竟然是他,难怪浙江的乱局会成那样。”

    朱棣:“嗯?!”

    狗儿啪的一声跪下,“奴婢知罪,请陛下赎罪!”

    朱棣冷哼一声,“下不为例!”

    都这个时候,你狗儿还敢为黄昏说话,狗儿那番话,不外乎就是在隐晦的说,浙江的乱局是因为这个人证,而不是黄昏——

    等等。

    朱棣猛然醒悟,“你说,这个人证是唐青山?”

    因为自己要召见他,所以才有了浙江乱局的出现,按照狗儿话里的意思,没跑了。

    狗儿点头,“是的陛下。”

    朱棣冷笑,“唐青山凭什么能证明黄昏不是明教教主,他俩关系本来就好,何况黄昏又救了他一次,唐青山为黄昏说话再正常不过。”

    狗儿不敢说话。

    孙隽却有些摸着思绪了,“陛下,难道是——”

    朱棣猛然睁大双眼,“宣!”

    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第六百二十五章 我才是明教教主!

    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纪纲,汉王、赵王、太子方娇等人重新进入乾清殿。

    其中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压力最大。

    因为今天的事情搞不好最后会有一个三司会审收官,到时候这三个部门的老大就要承受莫大的压力,关键这事是左右不讨好的。

    纪纲已经松懈下来。

    现在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到了黄昏是不是明教教主这件事上,对此纪纲只想对朱高煦说两个字:干得漂亮!

    之前他还怨恨朱高煦,现在想来是自己目光狭隘了。

    纪纲也有些惊心。

    由此可见,在给朱高煦出谋划策的那个靳荣,确实可怕,难怪敢在汉王势力的人员面前狂言,他是整个大明最了解黄昏的人。

    黄昏和唐青山最后走入乾清殿。

    因为有唐青山在,纪纲先前已经交代今日负责宫中护卫的锦衣卫加派人手在乾清殿周围,又有负责皇宫护卫的大内侍卫按剑入殿,左右看押,还有两人赤手空拳站在朱棣左右。

    哪怕唐青山是时间一等一的武术大家,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谋刺成功。

    众皆行礼。

    朱棣挥手免礼,问唐青山,“唐青山?”

    唐青山没有抬头——黄昏交代过,在乾清殿见天子,不能直视,否则等同谋逆,何况他这个身份更不能直视。

    答道:“正是草民。”

    朱棣眼睛亮了起来,问道:“朕着锦衣卫前来召见于你,并无恶意,是为你明教着想,为何反要在浙江掀起种种暴乱。”

    唐青山答道:“非本意也,实乃当时锦衣卫咄咄逼人,我等藏匿于黑暗之中太久,内心潮湿,向往光明而又畏惧被陛下的光明灼伤。”

    孙隽等读书人暗赞一声,好言辞!

    这话怕不是唐青山这一介江湖草莽说得出来的,显然是黄昏在背后授意过,但黄昏应该也说不出这等话来,怕不是还有高人。

    思前想后,大概也就吴溥了。

    黄昏面无表情。

    他知道大家都会认为这是吴溥说的,实际上——这是老子编出来的心灵鸡汤。

    朱棣心里大是受用。

    尽管知道这话应该是吴溥教的唐青山,但从明教人员口中说出,这分量不一样,微微颔首,道:“朕岂是暴虐君王,如今山河无恙,正是养民休息之时,朕又岂会畏惧你们明教而大肆刀戈,所幸此事虽然曲折,但终究在朕意料之中,只是浙江的暴乱,不能不处理,唐青山,朕且问你一句,你可知晓黄昏在你明教的真实身份?”

    唐青山不解,“他在明教的真实身份?草民不知啊,草民和黄指挥的认识,是因为那年上元大火,草民之女走散被黄指挥所救,后来黄指挥找到草民,希望用这个人情换来草民的出手,因此草民动用了京畿的明教力量,找到了宝庆公主。”

    还有这个隐情?!

    朱棣恍然大悟,难怪那年上元大火案后,失踪的小宝庆是黄昏找回来的。

    对此事信了几分。

    甚至有点感激。

    如果当年没有找回小宝庆,后果不堪设想,就算是找回了,妻子徐皇后也落下了心病,加上后来小宝庆落水一事,妻子或许是出于愧疚,这些年的心态都不是很好。

    让本就不好的身体越发徐弱。

    此刻在朝堂之上,抛开个人感情,朱棣收敛心思,正色道:“所以,黄昏在你明教之中,只是和你联系而已?”

    唐青山笑道:“是的,他曾多次游说于我,让我来面见陛下,让明教走上一条光明的道路,适时我颇多顾忌,加上草民远在民间,不知圣意,是以不敢决断此事,但草民也留了个心思,如果能如黄指挥说的那般,对明教而言不失为一条光明坦途,是以这些年还是多有帮助黄指挥。”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当真实多于虚假,那么基本上大部分都是真的了。

    所以乾清殿众人基本上相信了唐青山的说辞。

    皆是悚然惊心。

    谁能预料到,黄昏竟然那么早就开始在走明教这一步棋了——这个人的眼光,简直让人不敢置信,实在是看得太远。

    朱棣也是动容,也有些不解,“所以,黄昏没有说动你?”

    唐青山叹道:“草民一直在犹豫之中,直到这一次,黄指挥冒着各种灭族杀头的大罪,带着一只神秘军队来到于家埭将草民从绝境之中拯救出来,再目睹浙江动乱带来的种种后遗症,草民才下定决心,愿意和黄指挥配合,在陛下的领导下,让明教沐浴着帝意圣晖,走上另外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马屁话说多了就不香。

    朱棣笑了笑,旋即脸一沉,“唐青山,抬起头来,看看那边那位女子,你可认识她?!”

    唐青山抬头,看向方娇。

    方娇也在看他。

    两人的目光,极其复杂,方娇是愧疚和无奈。

    唐青山则是理解和坦然,笑了笑,示意无妨。

    唐青山道:“当然认识,方娇,明教教主方腊的后人,其祖上沉沦多年,直到洪武年间,才重新走入明教中枢,在方娇父亲死后,方娇成为明教圣女,几年前在浙江那边因为明教有人不顺从孙隽的怀柔政策,说直白点,就是有人想趁陛下靖难之时而造反,致使明教内乱,方娇丈夫在内乱中重伤而亡,临死之前看透了明教的局限性,留下遗愿,希望让方娇能将夫妻俩的唯一的儿子培养成可以正大光明活在阳光下的人才。”

    朱棣颔首。

    唐青山说的这些事情,确实和孙隽掌控的信息一模一样。

    唐青山继续道:“所以草民很不明白,几年前的内乱后,浙江那边的明教完全掌控在方娇手上,甚至连孙隽也可以指挥一二,这一次的明教暴乱,方娇和孙隽绝对没有理由。”

    朱棣冷笑道:“因为还有一个人,可以指挥方娇。”

    唐青山讶然,“方娇是明教圣女,还有谁比她在浙江更有名望?”

    朱棣一字一句:“黄昏。”

    又道:“因为黄昏就是明教教主!”

    唐青山愕然了一刹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有意思了,容草民狂妄,但问一句陛下,黄昏如果是明教教主,那么我唐青山是谁?”

    顿了一下,也是一字一句。

    “在下唐青山,明教教主!”

第六百二十六章 圣火令和武穆遗书

    一语既出,四下震惊。

    不止是朱棣和其他不明真相的重臣,包括孙隽和方娇两个深谙明教事务的两人,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无法接受。

    唐青山是明教教主?

    这谁想得到!

    孙隽带着询问的目光看向方娇,方娇微微摇头,示意她不确定唐青山说的真话还是佳话。

    朱高炽长出了口气。

    如果非要死一个人,他希望黄昏不要死就好。

    朱高煦和朱高燧面面相觑。

    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继续看热闹,倒是纪纲若有所思:如果没有立场的话,他确实觉得有这种可能。

    根据调查,唐青山是明教高层,他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调动明教人员,包括在京畿,可问题是在于,没有任何人一个说得出唐青山在明教的职务。

    而方娇也说过,孙隽也清楚,这些年的明教教主极其神秘,有无数个身份。

    所以官方找不到明教教主的任何信息。

    朱棣也是愣得不要不要的,如果唐青山是明教教主,那真是个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梦也没想到,大明官府耗尽心思要找的人,其实一直就在自己眼皮底下。

    也是大胆,竟然逃离京畿后又带着妻女回到京畿。

    甚至在福建时,还敢亲自去救黄昏。

    江湖草莽就是江湖草莽。

    此刻唯一比较淡定的就是黄昏,不是因为他心绪够稳定,只是因为他的震惊已经在昨夜用过了,再听一次哪还有震惊可言。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你如何证明?”

    唐青山笑道:“我有信物。”

    “什么信物?”

    “明教教主才能持有的信物。”

    “什么?”

    唐青山缓缓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如火焰状,笑道:“正是此物,相信方娇应该不会觉得陌生,这块令牌你见过的罢。”

    站在唐青山一畔的黄昏虽然昨夜就见过,此刻内心还是很好奇,不知道上面有没有乾坤大挪移。

    唐青山笑道:“这是我明教教主才有的令牌,天下仅此一面。”

    朱棣看向方娇。

    方娇迟疑了下,点头。

    朱棣问道:“当日黄昏来找你,也是手持这块令牌?”

    方娇犹豫着点头。

    唐青山冷笑一声,“天下仅此一面,我身为教主,日夜秉持在身,黄昏何来的令牌,圣女可莫要为了一己之私,诬陷大明忠良,须知孙隽是忠良没错,可你扪心自问,黄昏就不是了么?”

    方娇欲言又止。

    孙隽知道自己此刻不说话也不行了,上前一步,“你和黄昏一起回京,谁知道这面令牌是不是他在途中给你,让后让你来当这个替罪羊。”

    众人都觉得孙隽此言在理。

    唐青山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问方娇,“你可知教主令牌为何天下独此一面?别告诉我你不知道,整个明教之中,就你这位圣女和几位长老知晓。”

    方娇犹豫了下,“我知道。”

    唐青山笑道:“因为这面令牌中,藏有一个地址,是关于《武穆遗书》所在之处,当然,《武穆遗书》我已经看过,其实并非兵书,而是拳谱。”

    朱棣看向方娇,方娇只得点头。

    事实如此。

    唐青山笑道:“如果非要我证明,那么我此刻就可以练一遍《武穆遗书》拳谱上记载的拳路,而这个拳路,陛下可派人去湖北黄梅县聂家湾,找到岳家后人,即可证明此事。”

    朱高煦冷笑着说,“这有很难,黄昏回京途中,一样可以教你。”

    黄昏咳嗽一声。

    你要是说这个我可就不乐意了,上前一步,“汉王殿下,您哪知眼睛看见微臣会拳路了?另外一点,我这一生的痕迹都可以寻找到,自幼便跟随叔父黄观来到京畿,其后一直在叔父教导下读书,直到陛下靖难之后,微臣才在陛下的赏识下入仕,所有行踪一清二楚,微臣何曾去过湖北?这一点,可以让户部去找微臣的过往通关文书便可验证。”

    朱棣心中明镜。

    事情到此,根本不需要唐青山展示拳路,便已经水落石出。

    黄昏十六岁之前,确实是自小便跟随黄观来到京畿,然后一直读书,根本不可能接触明教,入仕之后,也在自己眼皮底下,就走了一趟福建一趟顺天,根本不可能去湖北找到武穆遗书。

    如果唐青山会武穆遗书上的拳路,那他必然是明教教主。

    咳嗽一声,问方娇,“令牌之中,真是关于武穆遗书的秘密?”

    方娇想了想,“这是明教高层才知道的真相,实际上教众耳里,令牌之中的秘密,武穆遗书是一本兵书,在其中还有一方明教在几十年前收藏到的藏宝图,不过这是假的,鼓舞教众的手段而已。”

    朱棣看向唐青山,“除了湖北黄梅县的岳家后人,还有谁能证明你打的拳路是岳武穆当年练的拳路?”

    唐青山思索了一阵,“大概没人了。”

    朱棣陷入沉思。

    朱高煦和朱高燧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没办法,连明教真正的教主都愿意为了黄昏赴死,这一次又动弹不了他。

    唐青山自承身份,必死无疑。

    方娇面无表情。

    不论这件事的结局如何,该她做的她都做了,接下来只需要等孙隽履行承诺,如果不履行,哪怕孙隽在浙江再有名望,方娇也有能力报复。

    所以她根本无所畏惧——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何况还有亡夫遗愿的敦促。

    孙隽内心深处唯有轻叹一口气。

    压不住了。

    这样情况下,黄昏都能化险为夷,黄昏此子,注定会让大明的未来变得不可估测,甚至会在将来引发一场难以承受的动乱。

    黄昏的野心太大了,大到孙隽都不认为大明能否承受得起这野心。

    六部尚书等人只是觉得松了口气。

    根本不知道这件事背后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这一点来说,满堂重臣其实都没有孙隽看得更远——因为孙隽更了解民心,更知道黄昏这样的人一旦遇到时局动荡,会给家国带来何等的不可测因素。

    纪纲则是既松了口气又有些失望还有些郁闷。

    反正他现在没事了。

    失望的是,黄昏也没事了。

    能不郁闷?

    他现在都不知道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收拾黄昏这个及冠青年,完全是一个无解的人,纪纲甚至都在犹豫,要不要主动低个头,去找黄昏求和。

    朱棣沉思半晌,抬起头,“汉王赵王、纪纲在殿外等候,黄昏、唐青山、方娇、孙隽留下,其余人等都退了罢。”

    准备将此事收官。

    而且看这意思,也不打算立即派人去湖北黄梅县求证唐青山的身份——或者说,朱棣的内心深处,已经认可了唐青山就是明教教主的事情。

第六百二十七章 明教,招安!

    招安明教,虽说是黄昏提出的意思,但朱棣对这个一劳永逸的策略深以为然。

    只不过很多事情也由不得朱棣。

    其实从一开始,朱棣对黄昏是否是明教教主就持怀疑态度——书香世家出身的黄昏,哪有可能成为明教教主的可能。

    身份不允许,时间上更不允许。

    说到底,浙江这一盘乱局,本来是黄昏和朱棣两人与汉王、赵王纪纲三人之间的对弈,只不过凭空出现一个忧国忧民目光高瞻远瞩的孙隽,才导致越发复杂而已。

    孙隽没错。

    朱棣知道孙隽的担忧所在,所以他不怪孙隽。

    现在唐青山跳出来,朱棣深感欣慰。

    他终于可以利用天子权力,强硬的将此事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收官,而其他人虽然有微议,可也没办法反驳了。

    乾清殿内,朱棣看向方娇和孙隽,道:“朕知晓你二人的初衷,孙隽,你忧国忧民,甚至不惜站在朕的对立面,也许是你没看明白,也许是你看明白了也如此选择——”

    孙隽难得僭越一次,打断朱棣,“微臣看明白了的,可是陛下——”

    朱棣挥手也打断他,神色认真,“孙隽,相信朕。”

    孙隽也看朱棣,神色认真,许久才叹了口气,“微臣明白了。”

    朱棣笑了。

    继续道:“你继续回浙江罢,至于方娇,我知道她这一次跳出来的初衷,大概是有所诉求,孙隽你稍后送个折子上来,只要不过分,朕都可以满足。”

    方娇,明教圣女,掌控浙江的明教势力,要招安明教,方娇也是个重要人物。

    孙隽应旨。

    方娇脸色潮红,激动而兴奋。

    她知道,自家那个小兔崽子大概要摆脱明教的痕迹,从今以后生活在阳光里了,当然,自己以后不能再行差踏错。

    朱棣给的光明,他也可以收回去。

    因为这天下都是他的。

    朱棣没有让孙隽和方娇立即退下,看向黄昏,君臣对视一眼,都笑了。

    这一次的差事,虽然有波折,但结果还是利好。

    问道:“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黄昏想了想,“其实很早之前就在怀疑唐大哥就是明教教主,嗯,大概是他到福建救我那一次,只是不敢确信,直到昨夜,唐大哥夜半将我喊醒,我俩在院子里聊到天亮,他才告诉我真相。”

    之前确实怀疑过。

    能在大明京畿负责明教的人,地位肯定不低,但牵扯到教主身份的怀疑,其实来自于唐赛儿:根据历史资料,唐赛儿小时候先是丧父,后丧母,成了孤儿。

    可就是孤儿唐赛儿,成了白莲教的圣母。

    你要说是奇遇,这也太奇遇了点。

    成功绝非偶然。

    大多人的成功是因为他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靠山。

    所以唐赛儿能成为白莲教圣母,其中必然有一些看不见的背景,如果唐青山的明教教主,这就说得过去了。

    因为永乐中后期,白莲教和明教融合了!

    那么唐赛儿要成为白莲教圣母,她肯定有一个强大的.asxs.,那么她的父亲是明教教主,这就顺理成章了。

    这些都是湮没在历史里的细节。

    然而置身历史,不能忽略细节。

    朱棣点点头,最后看向唐青山,道:“朕让锦衣卫找你,是真的召见你,关于你明教今后的问题,相信这几日黄昏也已经给你了,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如果唐青山真的是明教教主,那么接下来他的立场至为重要。

    唐青山深呼吸一口气。

    没有立即回答,转身,目光透过乾清殿窗棂落在院子里的树上,冬天了,树叶枯黄,院子里恰好有几颗银杏树,金黄树叶堆满地,风若吹来,翩翩而舞,美不胜收。

    近午时分,又有暖日光彩。

    更美。

    呢喃着说了句陛下,你看这江山秀色在光明之下何等的美啊。

    朱棣起身,来到窗棂前,颔首。

    是很美。

    但再美的江山,都是朕的,和你明教无关。

    唐青山笑道:“我和妻儿,活在光明之中,心在阴影之下,这一两年走遍这千里江山,感受到这山河的勃勃生机,很是让人鼓舞。”

    朱棣嗯了声,说,所以呢。

    唐青山接道:“所以,我也想让明教的数万教众,也能在阳光下享受这份秀丽江山的风光,黄昏说过的事情,我一直在思忖,如果可以,如果陛下愿意,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很期待。”

    朱棣大喜,看向黄昏。

    黄昏道:“那就在浙江试行?”

    朱棣颔首,“善。”

    唐青山看向方娇,“你为本教圣女,欲让你自己的子女走在光明之中,为何不愿意为其他教众想想,谁不心向光明啊!”

    方娇无奈叹气,“我哪知道陛下有此心,我哪知道你早和黄昏之间有此意。”

    唐青山语结。

    确实,方娇的话不无道理。

    朱棣没心情听明教的教主和圣女扯皮,对孙隽和方娇道:“你俩回浙江之后,方娇,你将浙江明教教众的名册交给孙隽,有作业者可自行作业,若是流亡人口,则由孙隽安排。”

    孙隽立即头疼起来,“陛下,浙江那边,明教教众近万人,如何安排?”

    官府哪安排得了那么多人的工作。

    朱棣一想也是。

    黄昏咳嗽一声,“我时代商行会在浙江各大重镇开设分行,另外,近期我还会在浙江那边新开诸多工坊,一万人中,若是有办成的无业人口,我都能将之吸纳。”

    孙隽摇头,“这只是浙江而已,因为浙江本就富庶,能够吸纳这几千人,可其他地方呢?”

    朱棣沉默不语了。

    穷,才是原罪。

    黄昏呵呵一笑,“无妨,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其他地方的明教教众,若是流民,有愿意从军的,可以由官方组建一支军队,去往交趾布政司驻军!”

    孙隽笑而不语,讽笑。

    这是作死。

    明教的人成了军队,到了交趾那边,要是反了,谁去镇压?

    朱棣也担忧这个问题。

    黄昏笑眯眯的:“交趾暂无战事,明教人员组建的军队,到交趾训练有素之后,再拉回大明,打散之后编入各大军镇之中,这是其一;其二,明教组建的军队,继续保留在交趾,等陛下征漠北之时,再调到北方。”

    又道:“能吃饱喝足,谁愿意造反,所以这一支军队的军饷,不能有丝毫的克扣!”

    朱棣陷入沉思,许久才道:“那么这只军队由谁去管理?”

    黄昏本来想说唐青山合适。

    不过转念一想,这会让朱棣忌惮自己有私心,于是索性推举一个朱棣的心腹:“狗儿大监可以胜任此事,陛下也能放心。”

    朱棣一想也是。

    狗儿虽然和黄昏交好,但朱棣相信,大是大非面前,狗儿对自己会绝对忠诚。

第六百二十八章 怒怼大明王爷!

    但是问题来了。

    明教数万人,如果其中有两万人参加这一支军队,这个军饷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朱棣于是迟疑着说军费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解决。

    黄昏咳嗽一声,“微臣暂时无钱,陛下先养着,等以后再看情况。”

    时代商行需要一支雇佣兵。

    不过当下还在国内发展,需要雇佣兵的时候还早,所以这钱黄昏不愿意出,也拿不出——这一两年,他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朱棣有些不乐意了,事情是你黄昏提出来的,结果现在老子一个人来承担?

    他却没想过,这是他一个人的江山。

    他不承担谁承担?

    孙隽忽然道:“微臣听闻得交趾那边,农业水平并不高,那么我们的军队到了交趾之后,依然采用屯田制,是否可行?”

    这就能解决很大一笔军费问题,而不是全部有中央政府出军饷。

    朱棣眼睛一亮,“这可行。”

    不过这也意味着要在交趾那边占据很大一片良田,这还需要交趾当地的配合——在这件事上要怀柔,不能强行征地。

    黄昏也道:“此事可行,我会去给黎利说,让他配合我们。”

    因为有大明官府的支持,黎利所在的蓝山黎族,如今在交趾那边地位不断攀升,俨然有交趾第一名门的趋势。

    而黎利也一跃成为黎族的话事人。

    朱棣情绪高涨,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了。”

    不用出多少钱就能解决明教的问题,他岂能不高兴,继续道:“此事,由户部、兵部两位尚书主理,唐青山你近些日子,便多去兵部户部,待浙江那边试行成功,则推广全国,可否?”

    唐青山以江湖礼节抱拳,“在下替明教数万教众,恩谢陛下之仁慈!”

    朱棣浑身毛孔都舒爽起来。

    哈哈大笑。

    笑罢,对众人道:“都退下罢。”又对狗儿道:“将太子、汉王、赵王三人宣进来。”

    唐青山、孙隽、方娇退下。

    黄昏一动不动。

    狗儿都出门去宣人了,黄昏还是站在那里。

    朱棣不解,“你又怎么了?”

    黄昏脸色绝然,“微臣有些话要当着陛下的面对汉王和赵王殿下说。”

    朱棣面色凝重起来,“你怨气很大啊。”

    黄昏沉默不语。

    朱棣想了想,随他了。

    过了片刻,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入殿,行礼免礼之后,朱高炽刚想说话,就被黄昏打断,黄昏上前一步,背对朱棣面相朱高煦和朱高燧,神态平静,“两位殿下,微臣之前因为种种事情繁忙,而没能和两位殿下坦诚布公的聊过,今日趁此事已了,陛下也在,微臣有几句话,不得不说。”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愕然。

    看向朱棣。

    朱棣面无表情的回到御书桌后坐下,显然是打算听听黄昏要说什么。

    朱高炽也有点懵逼。

    今天这个事情,刚才唐青山和方娇在孙隽的陪同下出了乾清殿,意味着黄昏没事了,也意味着招安明教成了定居。

    现在黄昏搞这一出是要闹什么?

    嫌事情还不够大?

    朱高煦毕竟是跋扈惯了的人,闻言冷笑一声,“不得不说?那本王岂非要不得不听?你区区一个臣子在乾清殿如此嚣张,你家叔父黄观他知道吗,父皇他同意吗?”

    黄昏呵呵一笑,“殿下要这么扯横,那微臣就无话可说了。”

    朱棣微微不悦。

    老二这话的意思,是自己在纵容黄昏了?

    咳嗽一声,“你要说什么,赶紧,朕还有正事要吩咐。”

    看似温和,实则态度强硬的告诉两个兔崽子,这次的事情老子很生气,你俩败家子差点坏了老子的大计,现在黄昏要怼你俩,你俩给老子忍着!

    朱高煦和朱高燧顿时焉了。

    朱高炽则心中暗喜。

    很少看见父皇如此对待老二和老三,大多时候吃瘪的那个都是自己。

    黄昏也暗爽。

    不错不错,朱棣你有这个态度,老子在大明辛辛苦苦四五年,也算想得开了。

    深呼吸一口气,对两位王爷说道:“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从某位殿下第一次来见微臣,还是从微臣出仕之后,微臣也记不清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微臣到南镇抚司任职,还是到中军任职,微臣也不清楚。但可以确信的一点,是殿下们认为微臣站在了你们的对立面,所以微臣这些年做事,总是会受到百般阻挠,其实微臣也心知肚明,有些举措,确实惊世骇俗了一些,不过微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而大明的江山,终究是陛下的江山,也是诸位殿下的未来,微臣有时候真的很茫然,微臣如此殚精竭虑的为天下,却为何总有人为了一己私欲而针对微臣?”

    朱棣愣了下,黄昏这话有点抱怨自己对他的支持不够?

    黄昏你妹的,你良心被狗吃了?

    老子还不够支持你?!

    朱高煦和朱高燧面露不屑,你锤子的为了天下,你还不是为了你的富贵荣华,别说得好听,现在谁不知道,照这样发展下去,你黄昏必将是大明富贾第一人,而且很可能超过元末的沈万三!

    朱高炽则陷入沉思。

    黄昏懒得去捉摸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心思,直截了当的道:“太子殿下之所以是太子殿下,不是因为盐官镇的事情,而是因为他是嫡长子,是因为他有治政之才华,是因为陛下在外征讨蛮夷,需要太子殿下的文治,这和微臣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诸位硬要说有,那也是无心之举,是诸位一手早就的局面——”

    说到这里深呼吸一口气,情绪毕露,“坦白的说,微臣从没想过要支持哪一点殿下成为太子,微臣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尽心尽力的辅佐陛下,在陛下的光翼之下略尽薄力,打造一出远迈汉唐的大明风华!”

    朱棣笑了。

    很是欣慰。

    没错,这才是朕希望看见的臣子。

    朱高炽则面露尴尬。

    感情自己一直在自作多情,还以为黄昏真的是在支持自己。

    朱高煦和朱高燧依然不屑。

    你就吹吧。

    鬼才信你和老大之间没有点什么利益勾结。

    黄昏继续道:“所以今日,微臣要当着陛下的面,哪怕是被督察院弹劾微臣失仪,也要对几位殿下说一句:你们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能不能不要扯上我,我只想安安静静的辅佐陛下,让大明走在光芒的道路上,让大明的锦绣江山针织千万里,让这沛然宇宙之间,皆有我大明皇旗飘荡。”

    说道这里,已经自称我了。

    朱棣微微蹙眉。

    当老子的,两个儿子被人这么怼,他这个老子也有点面上无光,但不知道为何,又觉得暗爽,觉得黄昏这一番话说得很在心啊。

    别说,靖难之后,自己没少因为这几兄弟的狗屁倒灶的事情上火。

    尽管这狗屁倒灶的事情是世间一等一大事。

    但朱棣还是觉得糟心。

    黄昏顿了一下,继续道:“所以,以后你们斗你们的,千万别把我算在一起,我只想安静的做好医疗改革、货币改革、军器改革,我只想安静让交趾成为大明的永久疆域,也只想安静的陪着陛下走过斡难河,让漠北成为大明的草场,然后去亦力把里,把那里变成大明的美酒基地,再去西域那边暴揍已经垂垂老矣的帖木儿,让那恒河之畔再无圣水,最后让大明的王旗漂洋过海,让千百年后的大明后人,可以昂首挺胸的告诉世界:自古以来,你们脚下的土地,都是我们的!”

    最后,黄昏真情毕露,情绪激昂,几乎是用咆哮的声音说了一句:“天下,是陛下的,未来,是你们的。我黄某人这一生,其实就只想做到一件事,后人在提起大明永乐时,只有一个赞词:此乃千古第一盛世耳!后人提及大明王朝,亦只有万千崇拜:这是千古第一王朝耳!”

    话落,黄昏对朱棣行礼。

    转身。

    不再行退礼,就这么昂扬而去,留下殿中父子四人面面相觑一脸懵逼。

第六百二十九章 剑指漠北!

    朱高燧弱弱的看向朱高煦,“二哥,他……是在骂我们?!”

    朱高煦也弱弱的看向老大,“大哥,他真的是在骂我们?!”

    朱高炽一头的冷汗,抹了一把,“约莫大概好像可能是的。”

    朱棣一愣一愣的。

    没开腔。

    你们几兄弟不该挨骂吗?

    老子允许你们争夺江山,但要分清楚主次,在涉及到招安明教这种大事上,你们几兄弟是瞎吗,看不出这件事对大明是何等利好?

    骂得好。

    只是朱棣总觉得面上无光,两个儿子被怼了个狗血淋头,当老子的能有什么面子……

    既然黄昏都率性说了,朱棣觉得也该说点什么。

    咳嗽一声,动情的道:“黄昏的话你们也听见了,我这个当父亲的,也过了不惑之年,说好听点,还能活个二三十年,难听点也就一二十年的时间了,咱们老朱家的基业迟早要交到你们手中,不在其位不承其压,你们现在是太子王爷,不知道你老子我要承受何等的压力,关上门,咱父子四人聊天,摸着良心说几句,咱们这一脉是靖难上来的,不管咱们再何等的粉饰,千百后的史书之中,我肯定会被人言辞,至于是好是坏,后人自会定断,而我要做的,不过就是用尽此生让大明变得更好,让后人在定断这个事情时候说,幸亏当年是朱棣那老小子靖难了,要不然哪来的大明千秋盛世……”

    说到这里,朱棣很是感触。

    有时候真的很感谢。

    感谢黄昏。

    是他让自己看到了打造出一个千秋盛世的可能。

    继续道:“可要是我这个永乐没做好,本该有盛世的大明却进入乱世,你说后人会如何来说我?只怕比那王莽还不如!”

    顿了一下,“而你们,不论是太子还是王爷,今后你们要是祸害江山,后人就会把所有的账都算到你们老子头上,史书之中黎民口间,口诛笔伐的的耻辱终究是我来承受。”

    朱高炽跪倒地上,“父皇,儿臣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朱棣挥挥手,“你能听进去便好,实际上我也不是很担心你,我是担心你们兄弟不和啊,咱们大明的江山,不能再被折腾了。”

    害怕,怕再一次出现靖难。

    朱棣靖难后,他有信心可以追赶一下老爹,可老二和老三靖难,他俩有能力来追赶自己么,知子莫若父啊。

    朱高煦和朱高燧听到这话,心里别提多扎心了。

    父皇这意思,老大的太子位置很稳。

    那我们还折腾什么劲。

    哪知朱棣话锋一转,道:“太子你是老大,要给两个兄弟做好榜样,你要是做不好,自然会有人来帮你做!”

    朱高炽又出了一身冷汗。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心里又活络起来了,看来父皇还是没把话说死,咱兄弟俩还是有那么一丝走入东宫的机会。

    朱棣继续道:“关于黄昏,他当下所做的事情,你们都看在眼里,可曾危害过我们朱家的基业?没有吧?也许你们要说以后,这一点你们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将来老子有一天走了,黄昏其人,绝对不会成为让太子夜不能寐的顽疾,你等且放心罢,所以——”

    深呼吸一口气,“今后少去动黄昏,让他安心的帮朕办事,若是你等再不知轻重,休怪我这个当父亲的帮理不帮亲了,今次之事,下不为例!”

    这话说得……

    就差下一道圣旨告诉两个当王爷的儿子,今后你俩要是敢再在黄昏身上动那些歪门邪道的心思,休怪老子对你们不客气。

    若是以前,朱高煦和朱高燧听了就算了。

    现在哪敢。

    你看黄昏做的事情,之前的就不提了,仅是最近的医疗货币改革和招安明教这几件大事,那一件不是让父皇言听计从了的。

    连黄昏可能是明教教主这种事,父皇都能信任他。

    这特么的待遇比太子还太子了。

    朱高炽几个人此刻都在怀疑,自己三兄弟到底是不是亲生的,难道黄昏才是?

    朱棣略有疲倦,又有些饥饿,“言尽于此罢,朕就不召见纪纲了,老二你出去之后告诉他,让他以后给朕把心思放光明点,别有事没事就盯着黄昏!”

    朱高煦领旨。

    朱棣挥手,“都退了罢,顺便告诉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和大理寺卿,让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进来见朕,其余人都退了罢。”

    今日之事完美解决,不需要什么三司会审。

    倒是招安明教之后的安置问题,需要把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两人喊进来商议一番。

    朱高炽三兄弟只得退下。

    乾清殿中,朱棣和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金忠三人商谈招安明教之后的大事暂且不提,那边黄昏出了皇宫,发现唐青山和方娇在等他。

    孙隽已经回去,休憩一阵后等待陛下召见。

    孙隽还没有述职。

    方娇和唐青山之间的气氛有点尴尬,一个是圣女,一个是教主,只不过之前的事情两个人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

    不过对于招安一事,两人都乐意接受。

    唐青山看见黄昏出来,笑着说道:“怎的,你还要在陛下那邀功?”

    若是在以往,直接呼朱棣。

    现在么……

    既然接受招安了,那么还是要尊称一下陛下,而且有一说一,唐青山确实有些敬重朱棣,站在高一点的角度,他求之不得君王让明教这种宗教没有一丝的生存空间。

    因为那样说明国泰民安。

    黄昏哈哈一笑,拍了拍唐青山肩膀,“可不是大功一件,现在是明教,等几年是白莲教,这些在历代君王眼中都是顽疾的宗教,最终都会变成大明挥向世界的大棒,或者是文化输出的渠道。”

    不过这事要慎重。

    文化输出,有儒家在内的百家,还有道家、佛教,再多一个明教和白莲教的话,太庞杂了怕不好控制,何况明教和白莲教本身并不算是一种文化。

    走到方娇身前,“我不知道你和孙隽有什么协议,也不知道孙隽答应了你什么,不过孙隽今日如此待我,我要说不报复一下,是说不过去的,我还没大度到圣人那个地步,所以你可以转告孙隽,他这辈子就准备死在浙江任上,别想着到京畿养老了。”

    方娇唯有苦笑。

    黄昏挥挥手,“去罢,和孙隽一起回浙江,浙江那边的事情,就交给你这位圣女了,我希望两年之内,浙江的明教教众,都是大明在册人员,并且会有大部分无业教众,成为大明派往交趾的驻军。”

    这是大的方针。

    具体的操作细节,黄昏不想去过问。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随着今日和朱高煦、朱高燧摊牌,估摸着在仕途上争斗会少很多,接下来他要全力以赴的发展军事、科技和经济,然后……

    剑指漠北!

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史上第一支雇佣军!

    和唐青山一起回到府邸。

    妻子徐妙锦正在陪娃娃,绯春满脸欣喜的来接姑爷——今日姑爷出门,其实府邸内人心惶惶,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现在姑爷平安归来,大家也都安心了。

    许吟终究还是捱过去了,如今卧床养伤,没十天半个月别想下床。

    黄昏和唐青山径直去了书房。

    有些事该提上议程了,比如利用明教人员,组织一直表面上挂在时代银行实际上是黄昏个人的私人武装力量。

    绯春雀跃着给黄昏和唐青山上了茶。

    唐青山看着绯春的背影,意味深长的说了句很熟了啊。

    言下之意,你这大官人可以吃了。

    以前的绯春对黄昏存在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清的反感,如今的绯春,眉眼之间对黄昏都有着女人对男人才有的牵挂。

    果然,日久生情是有道理的。

    黄昏得意的笑了笑。

    确实。

    自己也有这个意思,接下来这段时日,自己都会呆在应天,大概能把绯春给吃干抹净了,女人嘛,身为正常男人从不嫌多。

    喝了口茶,咳嗽一声,“唐大哥,说正事罢,明教的招安势在必行,这件事情没人敢再横生枝节了,你们明教只需要和陛下指派的官员配合好,做好各项交接就可以了,那么你呢,有什么打算?”

    要掌控明教,就得先掌控唐青山。

    毕竟是教主。

    唐青山沉默了一阵,“若是人人世世皆平安,那我唐青山做个闲云野鹤又何妨。”

    黄昏捉狭的笑了,“明教被招安之后,可不再是你明教教主的明教了,它的所有收入,都会有官方接手,唐大哥这个闲云野鹤怕是应该改成浪迹天涯。”

    没有明教支撑,唐青山哪来的钱四海逍遥。

    唐青山顿时有点尴尬,弱弱的问道:“难道陛下不给我安排个什么正儿八经的官职?”

    黄昏笑道:“会有的,就看你去不去,我估摸着是去工部当个没啥实权的文臣,养家糊口尚可,不过要发家致富就有点难了。”

    就算招安了明教,朱棣也会提防唐青山。

    所以绝对不会让唐青山当上大官。

    唐青山也知道,不过很是满足,“那倒是无妨,等我家小女子长大了,嫁个大官人,我就可以颐养天年,有事没事种点花,带带外孙子,也算余生幸福了。”

    黄昏:“……”

    忽然捉狭一笑,“你看我怎么样?”

    唐青山一脸黑线。

    老弟,不厚道了啊,我一直拿你当兄弟,你怎么一直想当我女婿?

    关键你是这感情方面的作风,老子也不放心把唐赛儿交给你啊,就你这家姬和正妻、通房丫鬟的数量,我家唐赛儿嫁给你还不是天天守寡的节奏。

    黄昏知道过犹不及,没在这件事上多嘴,道:“其实唐大哥,你还可以有一个逍遥去处,就是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唐青山哦了一句,“怎么说?”

    黄昏道:“此事暂且不提,说个正事,此事更要紧一些,让陛下招安明教,其实是我的建策,当然大的方面为国为民,这些功绩我就不自我吹嘘了,小的方面,我也有私心,唐大哥可能还不知道,我在应天这边组建了一个时代银行,嗯,就是钱庄的意思,会涉及到很多钱财,比如当下,就有五万两的黄金在我时代银行放着,目前还是借官府的力量在保护这批黄金,但这事吧也不是个长远之计,所以时代银行需要有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来拱卫资金安全,而这一点陛下也是同意了的,过几日我会在兵部那边去领五十套盔甲和兵器,问题在于……我还没有人!”

    唐青山听得是一脸震惊。

    你区区一个神机营中军指挥,竟然可以拥有私人的卫队了?

    这特么是藩王才有的待遇啊。

    关键是陛下还答应了,真不敢相信,当今天子对黄昏的信任竟然已经达到了恐怖若斯的地步,要不是黄昏亲口说出来,唐青山绝对不会相信。

    黄昏伸出手在唐青山面前摆了摆,“醒醒,别搞得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一惊一乍的,现在一点点的私人卫队你就震惊,等我今后有个几万人的雇佣军了,那你还不惊掉大牙。”

    唐青山本能的惊道:“几万人?”

    却没抓住要点:雇佣军。

    黄昏嗯了一声,“没错,在我的长远计划里,时代商行是要走出大明走向整个世界,那么为了保护时代商行在大明疆域之外的利益,军事力量必不可缺,所以少则需要几万人,多的话恐怕还得十几万人,当然,这一步还很漫长。”

    那一天到了,就说明朱棣作为大明天子,已经拿自己无可奈何。

    那一天到了,自己虽不为天子,但将是大明疆域之外的王!

    唐青山:“……”

    他已经找不到词语来形容内心的震撼,黄昏这个野望,是他做白日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你一个臣子有十多万人的卫队,这不是造反吗。

    他又哪里知道,黄昏从始至终都没想过造反。

    黄昏心中最理想的规划:大明疆域之内,朱棣为天子,大明疆域之外,时代商行为王。

    就这么简单。

    许久,唐青山才收敛思绪,问道:“你需要我做什么?”

    黄昏笑道:“你们明教真的全部撤出了京畿?”

    唐青山颔首,“可不是。”

    黄昏嘿嘿贼笑,“唐大哥,我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唐青山无语,“好吧,还有几十号人。”

    黄昏暗乐,“都是江湖好手吧?”

    唐青山耸耸肩,“单打独斗都还行,真要去是了沙场,也就是乌合之众,一群江湖草莽,你能对他们怀有多大的希望?!”

    黄昏唰的一下站了起来,“这就够了。”

    唐青山吓了一跳,“你要干啥?”

    黄昏哈哈一笑,“把这几十号人聚集起来,加入我时代银行的卫队里,我会给他们配备相应的盔甲和兵器,甚至还能配备火铳,按照军队编制,我来支付他们军饷,让他们从今以后可以正大光明的走在京畿的大道之上,不再畏惧官府。”

    又补充道:“当然,他们在大明兵部那边是没有军籍的,所以严格来说,是我在雇佣他们成为军队,属于一支我私人的武装力量。”

    这将是大明的第一支雇佣军。

    而这支雇佣军会越来越庞大,到得最后,甚至可以接受朱棣的委托,去征讨外敌人,除此之外,这支雇佣军也会跨出大明国境,保护着时代商行去鲸吞世界的资源,让时代商行成为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巨无霸,也让大明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前途一片灿烂。

第六百三十一章 蚍蜉义从

    唐青山当然没意见,京畿的教众能有正当营生,自是好事,只是有点后悔——早知道就说实话了,在京畿其实何止几十人,几百都有。

    都帮我安排了多好!

    有妻儿,唐青山不太愿意去过刀头舔血的日子,问道:“那我帮你挑选五十个品行较好身手不错的人,什么时候要?”

    黄昏心算片刻,“就这几日罢。”

    此事按下不表。

    山雨欲来风满楼,最后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浙江乱局之后,很多人以为大明要变天,太子和两位王爷会牵扯进去,黄昏也会遭受重创。

    然而事实却是无风无雨也无晴。

    孙隽来京述职又走了。

    汉王和赵王依然死皮赖脸的留在京畿,没去藩地。

    太子整日里呆在乾清殿“学习”兼国理政,其实朱高炽现在的能力,根本不需要学习了,只是朱棣还是不放心而已。

    顺天行部那边建造皇城风生水起。

    浙江的神机营继续练兵。

    交趾那边也传来好消息,因为有黎族带头,在当地士族名门的配合下,对大明的各项政策抵触心理并不严重。

    锦衣卫那边,纪纲亲自下令,北镇抚司今后没有绝对的证据,不准针对黄昏。

    这一个命令很快传遍京畿。

    然后群臣都懂了。

    这一次事件之后,大明天下,除非陛下愿意,再没人能扳倒黄昏了。

    不过汉王和赵王反而安心。

    因为黄昏在乾清殿说的那番话,两兄弟也觉得之前是猪油蒙心,不知道抓住主要矛盾,非要通过黄昏去整垮太子。

    现在好了,黄昏明确表态不会参与其中,于是两兄弟处心积虑的给太子找事情做。

    一时间朝野之间文武对立,很有点热闹。

    黄昏反而清净了许多。

    因为他在乾清殿说的那番话,通过朱高炽的口传到三杨耳朵里,又通过三杨传遍内阁和六部,是以黄昏虽然清净了,但也失去了文臣的支持。

    有得必有失。

    黄昏也不在意这点小事,他开始帮助朱棣解决浙江明教的招安问题,在他的授意下,时代商行沈熙礼改变战略,重点倾注资金到浙江,一时之间,浙江各大重镇的时代商行产业,如雨后春笋。

    其中便有盐铁行。

    为了安置明教教众,也为了让时代商行赚钱能够支撑下去,朱棣亲自交代户部尚书夏原吉,给以时代商行盐铁方面的榷条。

    有了这个榷条,时代商行理所当然的组建了盐铁行业的分行。

    这在封建时代是暴利行业。

    这一日,黄昏将张凤阳、苟布、赵芳生三人从时代商行那边喊过来,这三位已有发福迹象——从南镇抚司辞职后,三人就专心沉浸于时代商行的安保工作,虽然地位低了,但是收入高了,如今都是小有身家的人。

    三人来到黄府外面一看,哟,好家伙,这几十号人是怎么回事,个个人高马大,又大多面露凶相,身上泛散着市井凶气,一看就是平日里没少欺负人的那种地痞混子。

    三人找到大门台阶上的黄昏见礼。

    又对一旁的唐青山拱手为礼。

    黄昏示意三人站到一边,然后看了看唐青山,唐青山咳嗽一声,上前一步,对大门前懒懒散散的五十人道:“兄弟们,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是继续混吃等死还是跟着黄指挥走上一条大道,你们既然来到了这里,想必已经做了选择,所以我也就长话短说,但说一句:听话便是!”

    言简意赅。

    黄昏呵呵一笑,也上前一步,对众人道:“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时代商行的护卫队,虽然没有军籍,但你们的收入不比士卒低,甚至可能更高,但是有一点我要明确说明:纪律!”

    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没有丝毫战斗力的。

    笑道:“遵从纪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会有人教你们,只要大家能管住自己,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们就会感谢今天做的这个改变你们人生的决定,其余我也不说了,你们的薪俸收入,唐大哥也详细给你们说过的,想必都没有意见。但说一下人事任命,这支护卫队,暂且取名‘蚍蜉义从’,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其中的内涵,读过书的人大概知晓,我就不解释了,我只希望这只蚍蜉,能保护时代商行这颗大树,从而撼动遥远地方的那些大树。蚍蜉义从,设司令一人,由张凤阳担任,将军两人,由赵芳生和苟布担任,两位将军各领二十五人,其中各有五骑!”

    五十人,还是得有十个骑兵,战马么……找朱棣去要。

    五十人默然无语。

    不是没有疑问,而是觉得没有说话的必要,反正大家都是刀口上舔血,要是黄昏做的不好,大家拍拍屁股走人,若是做得好,那就卖命又何妨。

    教主唐青山的话还是要听。

    黄昏继续道:“今日我会带领你们去兵部领取盔甲和兵器,并且由张凤阳三人带领你们去时代银行附近的营地熟悉环境,明日起,张凤阳三人会将你们拉到城外进行为期十日的训练,十日之后,你们就将走马上任,负责时代银行各项资金流转的安全护卫。”

    沉默了一阵,“相关纪律,训练期间,张凤阳会一一告知你们,我就说一句,因为你们工作的特殊性,若是有人胆敢吃里扒外,休怪我黄某人不讲情面,我也希望你们能够珍惜得来不易的走向光明的机会!”

    有人哂笑。

    如此言说,也太看不起我们这些哥们的江湖义气了。

    黄昏也不解释。

    不是看不起他们,是他们面对的诱惑太大。

    比如十日之后,因为浙江乱局而耽误下来的事情就要实施——去户部取那五万两黄金,面对如此巨款,什么江湖义气,真不敢抱以完全的希望。

    不过倒也不惧。

    这五十人全部登记在册,包括他们的所有信息,甚至连祖宗十八代都挖了出来,免得将来出了问题找不到人。

    挥手,“走,去兵部领盔甲和兵器!”

    一行人浩浩荡荡奔赴兵部。

    还好,没出什么乱子,兵部尚书金忠早就得到了朱棣的旨意,爽快的给了黄昏五十套盔甲,又给了些刀剑长枪,又人情的给了十套手弩和一些弩支。

    战马?

    黄昏刚提起,金忠就找借口溜了。

    还是得去找朱棣。

第六百三十二章 永乐五年

    蚍蜉义从的事情交给了张凤阳,黄昏还有其他事情。

    下午时分,吏部来人。

    两道升迁文书。

    从仕郎、神机营中军指挥黄昏,权兼医疗改革司顾问,隶属太医院,七品上,权兼货币改革司顾问,隶属户部,六品下。

    黄昏这才惊觉,自己这些日子在浙江,没想到朱棣在应天已经施行货币改革了。

    好事。

    大明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接下来的日子,黄昏四处奔波,几乎就没睡过几天好觉,不是在医疗改革司就是在货币改革司,不是在货币改革司就在军器院,要么就在乾清殿或者太子东宫。

    医疗和货币改革在永乐四年年末,热火朝天的运作起来。

    至于成果……

    大概要永乐五年才能看见。

    在忙碌之中,黄昏也没忘记他的重大项目:时代银行。

    很快,从户部那边借的五万两黄金到手,蚍蜉义从全副武装,从国库之中运出五万两黄金,大张旗鼓的在应天城绕了一圈,才回到位于应天最繁华地段的时代银行。

    一时之间,整个应天沸腾。

    一个钱庄,竟然有五万两黄金的现钱,说出去谁信?

    就是这五万两黄金,让无数有心思的对时代银行有了信心,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原来存钱到时代银行是不要支付钱给对方。

    反而会有一笔利息。

    而且存钱到时代银行后,有两种方式可以取回钱,一种是随时可取,利息低一些,一种是定期,一年两年或者三五年,利息较高。

    然后是从时代银行借钱,要支付利息。

    但是相比民间高利贷,要低很多,和官方的借贷利息差不多。

    于是很快有人迈出了吃螃蟹的第一步。

    第一个到时代银行存钱的人,豁然是武安侯郑亨的夫人,一次性存了一万两白银进去,有武安侯带头,后面的权贵富贾纷纷跟上。

    利息不吃白不吃啊。

    又吃不垮时代银行,毕竟别人五万两黄金摆在那里。

    同样的,一些商贾在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时,也第一时间想到了时代银行——那么多钱,借点出来没问题吧。

    但是商贾们又很快发现,时代银行借钱出来的时候,不给黄金白银,只支付大明宝钞,并由蚍蜉义从亲自护卫,将大额的时代宝钞送至府邸。

    这就很贴心了。

    当然,钱也不是谁都能借的,首先要有东西抵押:房产地契都可以,甚至有头有脸的人,只需要凭靠自己的名字也可以。

    时代银行的东主黄昏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这些商贾还不上钱。

    如此轻松的贷款条件,其他商贾哪会错过。

    甚至有人打了个小算盘,从时代银行借钱再存进去,是否可以操作,结果一算,发现要亏,于是没人来薅这个羊毛。

    很快,在抵近年关的存贷到期的第一个月,时代银行开始了发放利息、收取利息的操作,但凡在时代银行存钱的权贵富贾,都收到了由蚍蜉义从专程护卫送递上门的利息凭条。

    存钱越多,利息越大。

    不过这个利息没有兑现,依然存放在时代银行。

    某位富贾不放心,于是去将所有本金和利息都取了出来,发现——嗨,屁事没有,时代银行按照本金利息全额支付。

    当然,还是宝钞。

    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去试了下,发现真是事实,于是越发放心的将钱存入时代银行了。

    而另一边,蚍蜉义从也开始上门收取第一月的贷款利息。

    一些贷款了的富贾算了一下账,发现从时代银行贷款出来的资金,用作生意运作后,除去利息,依然小赚,于是也放心了。

    毕竟时代银行没有利滚利的操作。

    在永乐四年的年末,时代银行成了整个应天的沸点,同时也引起了民间的不满:所有借贷,都只针对权贵富贾的大额资金。

    那普通老百姓也想来分这个羹啊!

    这个不满情绪很快通过应天府尹向宝的章折传到了朱棣耳里,朱棣又找到黄昏如此这般一说,黄昏故作为难,然后不得已的增添小额借贷存钱业务。

    不过需要筹备,要年后开启。

    顺便讨价还价的问朱棣要了十匹战马。

    而因为时代银行的存取借贷,大多采用宝钞支付,是以应天这边的货币改革,推广得很是没有阻力,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了宝钞的平常化。

    永乐四年就这么过去了。

    年关头一天,沈熙礼来到黄昏,就时代银行的事情以及时代商行的众多事情找黄昏述职。

    看着那扎实的辆马车账簿,黄昏一脸头疼。

    不过涉及到钱财,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于是临时聘请了一堆的账房先生对账,院子里忙得热火朝天,书房里黄昏和沈熙礼对坐喝茶。

    沈熙礼直奔主题,“时代银行在短短一个月内,吸纳了诸多富贾权贵的存钱,约莫三百八十万两之巨,借贷出去的资金,约莫一百三十万两,恰好能应付两边的利息,时代银行算不上盈亏。”

    黄昏微微颔首,“这个比例还是比较良性,留下部分资金用作时代银行的运转,其余的钱用入股的方式,投入到时代银行其他产业里。”

    银行,本来就不靠利息过日子,靠的是钱生钱。

    沈熙礼颔首,“我也这么想的。”

    他是真的服气了。

    就这么一个时代银行的操作,时代商行凭空多了两百多万的现金,甚至不止,因为三百八十万的存钱,并没有在储户手上,而是在时代银行的钱库里。

    关键是这个钱还会随着时代银行的发展而继续扩大。

    这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的最高境界。

    沈熙礼又问道:“国库那五万两黄金,其实可以还回去了?”

    黄昏沉吟半晌,“陛下暂时不会征讨漠北,这个钱先放在时代银行,或者直接投入其他产业也可以,等陛下要用了,再还回国库。”

    钱,只有流动起来,才会有更多的钱。

    钱一旦流动起来,就会创造更多的钱。

    沈熙礼没有异议。

    黄昏继续道:“春节之后,可以考虑在全国其他重镇建立时代银行的分行了,另外,蚍蜉义从的扩张,我会找陛下同意,不止如此,时代商行的所有产业,都要在明年开始,在全国大范围的铺开!”

    永乐五年,将是时代商行的成长之年。

    一年之后,自己必将成为世界首富!

    沈熙礼深呼吸一口气,他已经看见了时代商行的辉煌未来,由衷的感到振奋,“可行,交趾那边的操作呢?”

    黄昏笑道:“都是大明疆域,一样的操作,不过交趾毕竟才纳入大明版图,我们的策略可以优惠一些,收买一下交趾民心。”

    沈熙礼点头,“我也有此意,不过黎利那边怕是要你去信说服他一下。”

    黄昏笑道:“这个自然,让黎利吐点肉出来,他应该没有什么意见罢,毕竟黎利这点眼光还是有的。”毕竟是黎太祖嘛。

    沈熙礼又道:“顺天那边的工坊初见成效了,不过还需大量砸钱进去。”

    黄昏斩钉截铁一个字:“砸!”

    多少都砸。

    沈熙礼虽然不明白黄昏为何如此看重顺天的几个工坊,但东家的眼光他无条件的相信,最后说了一个事,算是善意的提醒,“陛下那边,怕是要降降温了。”

    树大招风。

    时代商行继续这么发展下去,谁也不知道陛下有一天会不会生出忌惮之心。

    黄昏颔首,深以为然,“不急,过年之后,我会找陛下说一下征讨漠北的事情,到时候就是我们时代商行给陛下表达忠心的时候了。”

    沈熙礼叹了口气,“但愿陛下会信罢。”

    黄昏笑了笑,“他会的。”

    起身,对着沈熙礼笑道:“如此罢,这一两年你也忙得够呛,这几日就好好休息一番吧,来年我们再重拳出击,在此就提前祝你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永乐五年,来了。

    帝国之雏,将成!

第六百三十三章 齐人之福不好享

    时代商行的各项发展有条不紊,按照黄昏的计划,永乐五年结束,时代商行就不止是一个商行,而将是一个叱咤世界的巨无霸雏形。

    无敌于大明,再凌驾于蔚蓝星辰之上。

    它会像东印度公司。

    但又绝对不会走上东印度公司的老路。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谁叫黄昏来到的永乐朝,有朱棣在,黄昏只想快乐的当一个辅助,顺便带上惩戒游走野区,最后凯瑞全场。

    如果是穿越到明末,你看黄昏会不会想办法取而代之再征服世界。

    和沈熙礼一起来到院子里。

    临时的十余个账房先生终于费劲心汁的扎帐结束,基本上没问题,有也是小问题,这一点黄昏对沈熙礼有绝对的信任。

    该沈熙礼赚的钱,黄昏睁一眼闭一眼。

    实际上沈熙礼自己心里清楚,他没有薅黄昏一丝一毫的羊毛。

    示意伙计将账本带回时代商行。

    送沈熙礼走出黄府大门,黄昏笑眯眯的喊住他,“你家那小子叫沈亦文罢,今年十二三岁了,要不要去太学?”

    这点面子老子还是有的。

    沈熙礼苦笑,“这小子和我一样,不是很喜欢读书,倒是醉心于算学。”

    哟,还是个数学家。

    黄昏暗乐。

    从怀中掏出一张房契塞到沈熙礼手上,“喏,别给我推辞,这不是给你的,是给亦文的新年礼物,当然,我这礼物也不是白送的,亦文以后算学大成,还是得子承父业,当然,早点跟着你学一下也是可以的,这方面你自己安排。”

    沈熙礼看着手中的房契,不知道为何,眼睛里进了个太阳。

    灼热的很。

    难怪东家前些时日从时代商行拿了一大笔钱。

    感情是在准备这个。

    他当然感动。

    士为知己者死,当年如果不是黄昏找到他,沈熙礼现在都还在城郊混吃等死,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如今时代商行的东家虽然是黄昏,但他沈熙礼,哪怕是见着朝中四五品官员,也可以昂首挺胸。

    又因为时代银行的缘故,现在就是朝中二品大员,看着沈熙礼也是礼遇有加。

    沈熙礼活出了一个崭新的人生。

    虽然他自己能力在那里,但却离不开黄昏的信任和信重。

    岂能不感激。

    如今没想到黄昏竟然真的送了他一座宅邸——这座宅邸,价值三万两左右,因为黄昏前段时间在时代商行,拿了这么多钱!

    这知遇之恩,沈熙礼岂能不感触。

    没办法了。

    我沈熙礼,不,我沈家父子二人,这辈子大概就是死在时代商行里面了。

    绝无怨言。

    黄昏拍了拍沈熙礼的肩膀,“我不是为了收买你的心,哪怕你现在离开时代商行,这也是你应得的,甚至我觉得这远远不够,哪怕是时代商行给你一半,我都觉得是应该的。”

    沈熙礼一声长叹,默然转身离去。

    忽然间仰头大笑。

    沈熙礼站住回首,发现黄昏依然站在大门前目送自己,于是弯腰,以读书人的礼节一揖到底:“此生,愿为东家驰骋耳!”

    说罢大笑而去。

    黄昏也会心一笑,人心会变,今日沈熙礼是沈熙礼,他日时代商行成了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巨无霸后,沈熙礼还能保留今日初心么?

    黄昏不知道。

    但他确信一件事:那一日真来了,自己也无所畏惧。

    目送沈熙礼的身影消失后,正欲转身回府,却见不远处响起娇俏的声音,“哟,小昏子,看你这样子是不打算当我的小太监啦?”

    黄昏侧首一看,立马想溜,是恶魔小宝庆,这小恶魔仗着有朱棣撑腰,如今又在黄府隔壁买了座府邸改成公主府,隔三差五就要来黄府兴风作浪……

    看见她就头疼。

    倒也是奇怪,小宝庆和娑秋娜关系走得很近,两个人成了忘年交。

    小宝庆见着黄昏要溜,也不急,笑眯眯的走向轿子,“别以为我稀罕你,我马上要去皇宫找皇兄和皇嫂呢,现在的我你爱搭不理,以后我的你高攀不起,哼!”

    上了轿子直奔大内。

    黄昏躲在大门内抹了一把冷汗,这恶魔真心惹不起,倒不是吃不住她,关键是太小又肆无忌惮,而且男人嘛,事业第一。

    女人,自己有。

    而且很多。

    没必要去招惹一位备受朱棣宠溺的公主,吃力不讨好,现在不是洪武时期的剥皮朝代,没必要找个驸马身份来保命。

    年关将至。

    高贤宁还在交趾,忙得焦头烂额,交趾的事情确实多,而且敏感,尤其是黄昏叮嘱过他,还做好民心安抚工作,加上朱棣也重视,高贤宁不敢怠慢。

    是以春节也继续留在交趾。

    黄观作为行部右侍郎,在顺天那边也忙得不可开交。

    永乐四年末的春节,看似清净。

    不过黄府还是热闹。

    徐妙锦因为生了双胞胎,所有重心都在一双儿女身上,而且不知道什么缘故,对男女之事有点冷淡了,又或是感于丈夫经常暗示,徐妙锦受不住,索性在大年夜后暗示绯春。

    主院里,娑秋娜早早的回了西院等人。

    她约了人出门去放鞭炮。

    小宝庆。

    下午时分,小宝庆在去皇宫之前,着人过来说晚上和娑秋娜一起出门去放鞭炮烟花,让娑秋娜吃了晚饭后等她。

    娑秋娜其实很喜欢恶魔一般的小宝庆,这段日子,小宝庆没少过来折腾大官人。

    偏生大官人有怨言也只能憋着。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娑秋娜于是就很欣赏那个热情如火的小姑娘了,关键是小姑娘对她很是尊重,也喜欢听她说那西域的传奇逸事。

    主院里剩下三人。

    绯春,徐妙锦,黄昏。

    黄昏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今儿个大年三十,无论如何,都得陪锦姐姐看永乐五年的第一缕晨光,所以当徐妙锦暗示绯春今夜通房时,黄昏陷入天人交战。

    妻妾成群貌似也是个麻烦事啊。

    他想。

    但又想陪妻子。

    绯春的思绪复杂,人,总是会在岁月里渐渐改变,她也一样,最初对姑爷的反感情绪,已经渐渐被磨灭,至于说喜欢……她反正是不承认的。

    通房,大概也就是能接受而已。

    在她以为,是履行通房丫鬟的职责,纯粹的肉欲,绝对不是爱情。

    所以听到小姐的暗示,绯春其实很纠结。

    今儿个大年三十呢。

    明日初一,新年第一天,再怎么着这如此有意义的夜晚,也该是小姐陪姑爷才对,这是小姐想要守护的爱情。

第六百三十四章 殖民世界的规划!

    于是绯春假装听不懂。

    黄昏见绯春这神态,心中有些微暖,真是个体贴细心的好女子,不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至少懂得感恩,果然还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锦姐姐这样的好女子,她身边丫鬟也是极好的丫鬟。

    这样的绯春,不值得一个小妾的名分吗?

    完全值得!

    见绯春的神态,徐妙锦心里唯有叹气,她想撮合绯春和丈夫,但不见得愿意把这样重要的夜晚给西院那群西域女子分享。

    也便作罢。

    说起来也好久没和丈夫在一起红烛帐暖说心扉了。

    只是……

    徐妙锦想起一些事,眼神有些忧伤。

    黄昏看着徐妙锦眼里的情绪,感受到她散溢出来的淡淡忧伤,心中一紧,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自从生育后,锦姐姐就对自己冷淡了许多。

    在男女之事上锦姐姐似乎不仅仅是冷淡,而是排斥。

    这非常让人难以理解。

    食髓知味。

    在锦姐姐没生育之前,在自己的努力下,锦姐姐其实已经渐渐放开了,对男女之事也主动也积极,完全向着上得厨房进得厅堂浪得卧房的趋势发展。

    怎么忽然就变这样了?

    是因为吃醋?

    可这段时日,没感觉到她在吃醋。

    是时候来一场裸诚相待的长谈,出现问题就一定要解决,而不能任由问题在黑暗里悄悄的发酵,最终摧毁爱情。

    黄昏清楚,其实人世间所有的爱情,柏拉图式的基本上无法天长地久,大部分的爱情,还是离不开夫妻之间负距离的交流。

    尤其大家都还年轻。

    所以七年之痒的说法很有道理,当彼此对彼此的身体腻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感情的疏远,最终形同陌人。

    因为**,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

    不能四大皆空,那就要遵循你作为一个动物的本能,谁也离不开这个桎梏,所谓的离开了低级趣味的人,毕竟是少数。

    黄昏暗暗给绯春使了个眼色。

    绯春起身,对徐妙锦道:“小姐,我带少爷和小姐出去逛逛?”

    徐妙锦略有担忧。

    黄昏笑道:“去罢,记得叫上许吟,嗯,把唐青山也叫上,虽然现在姑爷所处的环境压力小了些,但还是以防万一。”

    纪纲、朱高煦和朱高燧大概醒悟了,最近没针对自己。

    可问题来了。

    支持朱高炽的文臣现在又看自己不顺眼了。

    所以啊……人都是这样。

    没捡钱就是亏。

    也不想想,当初是谁把朱高炽送进东宫的,还不是老子一己之力,结果就因为自己说了不掺和其中了,那些文臣就开始不满。

    也是贱。

    逼急了,信不信老子把朱高煦推到太子位置上去。

    当然,也就想想。

    绯春去找到奶妈,带着一对龙凤胎,去找到唐青山和伤势痊愈得差不多了的许吟,又带上府中的几个小厮拱卫着,愉快的上街——春节期间,没有宵禁。

    黄昏起身,拉着徐妙锦的手,“去书房罢,外面冷。”

    到了书房落座,徐妙锦贴心的升起暖炉,又泡了茶,这才坐到丈夫身边,看着丈夫案头上写得密密麻麻的宣纸,讶然问道:“这是什么?”

    黄昏也不避嫌妻子,摊开,“时代商行的规划书。”

    徐妙锦哦了一声,不感兴趣。

    黄昏却想和妻子多聊聊,指着规划书上的内容笑着说道:“如今时代商行,在全国有分行上百,遍及所有重镇和经济好一些的州府,在全国有工坊十六座,包括雷州半岛上的磁铁工坊,涉及的产业已不仅仅只有沐浴露、香皂、润肤水和琉璃,还有盐铁、房产、布匹,接下来还会涉及到医疗和农业、和钱庄方面,一句话,只要是大明天下利润高的行业,时代商行都要涉猎,而且要做到最好。”

    徐妙锦有些吃惊,“那要赚多少钱?”

    黄昏笑着刮了刮妻子的鼻子,“赚再多钱,等咱夫妻俩老了,双脚一蹬,也带不走半分半文,所以我赚的这些钱,一部分是留给咱家那两兄妹,更大一部分,是用来改善整个家国,要让大明成为沛然宇宙中最富有的国家。”

    徐妙锦满眼都是小星星,女人嘛,都希望自己的男人成为顶天立地的人物。

    黄昏呵呵一乐,“按照计划,今年再和平发展一年,明年开春之后,我就会怂恿陛下征讨漠北,争取在一年之内,将漠北纳入大明版图。”

    徐妙锦愣住,“要打仗?”

    黄昏点头,“百姓休养生息,经济腾飞,人口暴涨,大明已有帝国之相,但世界只有这么大,资源只有这么多,我们要想留下更多的资源给后人,就要先用远离我大明疆域地方的资源,所以国家的扩张不可避免,要扩张自然少不了战争,那什么藩属国,毫无存在意义,要的不是藩属,而是实实在在的纳入大明版图,不管这个纳入版图是百年也好,数十年也好,在我有生之年,尽可能的先用国外的资源,毕竟有些东西,用一些少一些,我们就能留更多的资源给后人。也不是我嗜血冷漠,这是文明进程必须存在的环节,是人类进化无可避免的阵痛。”

    顿了一下,“有些东西,早一点据为己有,最好。”

    比如东海南海和黄海。

    免得后人去打嘴仗。

    徐妙锦听得如坠云雾,也不去想,反正夫君这些年做的事,都没错,当妻子的,不左右他的决定,默默支持就好。

    黄昏提起笔,翻到宣纸最后,继续规划。

    徐妙锦看得清楚,怔住,“蚍蜉义从要达到十万人?且要大部分配备火铳?时代商行还要私下建立军器部……”

    徐妙锦的声音都在颤抖。

    这么做陛下会同意么,你一个臣子,养兵十万,还有自己的军器部,哪个天子敢放心。

    黄昏笑道:“这个不用担心,蚍蜉义从不会常驻国内,基本上就是在交趾、漠北、亦力把里,乃至于西洋那些国家,属于国家雇佣的兵力,不会对陛下的皇权构成威胁,否则仅靠大明雄师,如何征服世界,要征服世界,关于蚍蜉义从的这种规划,必不可少。”

    要殖民全世界,就得有殖民全世界的力量和经济,而仅靠大明的雄师,基本上做不到,所以需要蚍蜉义从这种雇佣兵。

    实际上,十万蚍蜉义从还是保守估计,按照黄昏的心中野望,至少五十万——不仅仅是从大明招募,还要从其他国家招募,形成战斗力,再辅佐经济作为糖果,大棒加糖,才能保证殖民地的长期稳定。

    徐妙锦沉默不语。

    她不敢相信会出现这种局面,陛下会眼睁睁看着你黄昏建立起如此庞大的私人力量?

    不可能啊。

    黄昏呵呵笑了笑,也不解释,继续拿起鹅毛笔书写。

    徐妙锦默默偎依着丈夫。

    灯火辉煌。

    光影婆娑。

    仿佛又回到了新婚时候。

第六百三十五章 朱棣:你看我像傻子吗?

    子时左右,外面响起了接连不断的劈啪声,整个城市不绝于缕,黄昏起身来到门口,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和烟火光彩,面带微笑。

    听见了吗?

    盛世风光!

    只有国家兴旺了,才会出现这种画面,若是民困国乏,哪有钱来折腾这些有的没的。

    徐妙锦拿了貂毛氅子过来披在丈夫身上。

    黄昏裹起双手,放在嘴角呵了呵暖气,“是挺冷的,估计绯春她们也快回来了,咱们去歇着罢,我估摸着明天徐皇后会召你进宫去。”

    今年各地藩王没有进京。

    因为浙江明教暴乱之后,招安明教的事情在按部就班,朱棣担心其他地方的明教出现问题,是以今年各地藩王没动,就连驻守地方的武将也不得回京。

    徐妙锦迟疑了刹那,嗯了声,任由黄昏拉着手回卧房。

    房间里早就放了暖炉。

    都老夫老妻的了,原本应该是各人爬到床上,然后褪掉衣衫钻进被窝里,不过黄昏利落的脱光之后缩进被窝,发现妻子还坐在床头。

    心里一咯噔,气氛已经烘托得这么好了,妻子还在拒绝什么?

    从被窝里伸出脚,在妻子的腋下戳了戳,“锦姐姐,睡啦睡啦,就算明天徐皇后不召见你,咱们黄府也还有一堆的事情呢。”

    男主外女主内,别看黄府不大,每逢过节其实徐妙锦都很忙。

    徐妙锦嗯了声,“我去关灯。”

    黄昏愣住。

    咦……

    以前的锦姐姐被自己调教得很好,已经不在意是否开灯关灯了——当然,黄昏是喜欢开灯的,因为视觉冲击更美好。

    黑灯瞎火的,少了很多情趣。

    也没吱声。

    倒想看看,锦姐姐到底的因为什么对自己变得冷淡的。

    灯火一灭,房间里便幽暗下来。

    只剩下院子里的路灯透过窗棂照射进来的昏暗光线,勉强能看清楚人而已,一阵摩挲声音后,徐妙锦钻进了被窝。

    黄昏笑眯眯的将妻子搂在胳膊里,一双手不老实起来。

    徐妙锦欲拒还迎。

    但不知道为何,当黄昏的手要落到她小腹或者腿上时,她都会不着痕迹的推开,黄昏初时还没反应过来,直到两人情深意浓,徐妙锦已有轻声喃语无法自已,也顾不得黄昏那一双禄山之爪时,黄昏摸到了一条条的横纹。

    很明显,而且清晰。

    心中骤然如雪光闪烁,明白了原因。

    妊娠纹!

    像锦姐姐这样一个身为大明第一美人儿的女子,会不爱美?

    当然是极爱的。

    可她已经生育。

    而作为产妇,大部分人都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妊娠纹。

    只不过有的人天赋较好,生产之后妊娠纹会渐渐消失,但大部分人没这么幸运,小腹和腿上,都会留下一条条的妊娠纹。

    这是一个母亲的骄傲。

    但却是一个妻子的忧伤。

    黄昏终于知道妻子的冷淡从而何来了,然而这事不好说,尤其是当男人的不好说,你要是说,以女人那性格,分分钟变成你黄昏在嫌弃她。

    索性假装不知道。

    不知道不代表不帮助妻子解决这个心理疾病,黄昏第二日一大早,黄昏就找来绯春,如此这般叮嘱,让她到市场上看是否还能买到橄榄。

    其后,又去把还在酣睡的娑秋娜喊醒,问她:“西院女子之中,可有人会瑜伽?”

    娑秋娜笑道:“我就会啊。”

    黄昏点点头,“这样,给你个任务,去找到夫人,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让夫人跟着你学瑜伽,我可以满足你任何条件,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娑秋娜眼睛一亮,“真的?”

    黄昏笑而不语。

    娑秋娜却想歪了,她还以为黄昏让夫人学瑜伽是他基于男人的心思,却哪里知道,黄昏是在想办法看能否消除徐妙锦身上的妊娠纹。

    大年初一,忙成狗。

    黄府有一场宴席,其后黄府就会放诸多小厮丫鬟回家,该走亲访友的随便他们,愿意留下来加班的也无妨,三倍薪资。

    宴席上,还会发放红包和年终奖。

    红包是各大府邸都有的例行操作,年终奖这个就是黄府特色了。

    黄昏今日就在府邸之中帮着妻子处理了这些事,最后黄府放假后,黄昏让绯春去拿了留守下来的小厮奴仆名单,又让她找了去年的名单。

    其中一个叫梁凡的丫鬟引起了他的主意。

    梁凡主要负责西院和主院之间的联系,偶尔也帮助西院出门买生活用品,从到了黄府后就没回过家,咳嗽一声,让绯春去找来梁凡的信息。

    发现是个孤儿。

    不动声色,找来许吟,让他去找他义兄帮忙调查这个梁凡。

    黄昏一直感觉府邸里有细作。

    而自己的很多大计划都没暴露,说明这个细作的身份不高,原本是打算不处理,不过现在不打算掺和到争夺皇位之中,这个细作还是剔除出去罢了。

    之所以注意到这个梁凡,是因为她和婶儿吴李氏的亲妹妹走得太近。

    别说,婶儿吴李氏的亲妹妹在黄府尽心尽力,算是半个管家了,妻子徐妙锦对她也是赞不绝口,不过去年已经出嫁。

    黄昏已经打定主意,过完上元节就把梁凡打发走。

    大内,坤宁宫。

    因为天气寒冷,又准备在上元节后去顺天,朱棣没有带徐皇后到处溜达,就在坤宁宫里听曲儿看戏,三个儿子带着一家人也在。

    看起来其乐融融。

    朱棣看徐皇后情绪不高,笑道:“要不,把徐膺绪夫妻俩,徐辉祖夫人,或者妙锦和四妹宣进宫来陪你,娘家人在,你也开怀一些。”

    徐皇后欲言又止。

    朱棣乐道:“怎的,对自家夫君还有什么话不能说?”

    徐皇后想了想,“还是别召见徐家人了。”

    朱棣不解,“怎么了?”

    徐皇后幽幽叹道:“现在宫里都在流传,说陛下恩宠于臣妾,让徐家鸡犬得道了,所以才有黄昏的炙手可热。”

    朱棣哈哈一笑,“你管那么许多作甚,别操心,保养好你的身子骨。”

    徐皇后情绪黯然。

    她最清楚自己的身体,知道就这一副病秧子身体,大概是过不了几个寒冬了,再三犹豫,还是说道:“陛下,有些事臣妾不得不提,现在朝野都在说,黄昏是个隐相了,不可不防啊。”

    朱棣有些感动。

    难怪,自从浙江乱局后,妻子就再没召见过徐妙锦,感情是担心这些事,也是为难了她,明明很喜欢妙锦,却要因为君臣家国事,而疏远亲情。

    笑眯眯,“不用担心,我心里自有计较。”

    徐皇后喟叹,“但也没有如此放纵黄昏的理由,今日是蚍蜉义从,他日会不会又有更多的护卫?”

    朱棣微微沉吟,“担心为夫让黄昏变得无可束缚?”

    徐皇后嗯了声,“怕啊。”

    那样的话,她和徐家都会在历史上背上骂名,毕竟黄昏算是徐家人,是皇室外戚。

    朱棣神色凝重了些,“黄昏做的事情,都在为夫心里摆着呢,别说他现在羽翼未丰,就算他势力再茁壮,为夫也有把握镇住他,妙心,相信为夫。”

    真以为黄昏已经无可阻挡了。

    你们觉得我朱棣是个傻子吗?

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行你上啊!

    朱棣傻吗?

    从智商上来看,大概是不如解缙、方孝孺、黄观之流,但智商这个东西很悬乎,在官场之上,情商的重要性不比智商差。

    而官场手段,朱棣早就驾轻就熟。

    虽然朱棣现在也清楚,如今朝野之间的沸议,都在说黄昏太过强势跋扈,连天子都在簪缨锋芒,更是有板有眼的说黄昏这样下去迟早封王。

    言下之意,你朱棣稍有不慎,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朱棣不屑一顾。

    上次事件,黄昏是嚣张跋扈了一次,当着自己的面怒骂了三个儿子,可这事你得分开来看,朱棣甚至认为黄昏是故意这样做的。

    而不是情绪使然。

    首先,这件事后,黄昏和老二老三之间,绝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了。

    这一点,黄昏失去了武将的支持。

    其次,这件事后文臣也开始反感黄昏,不提黄昏的立场,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在读书人的眼里,黄昏这种有点超越君为臣纲的作风,着实让人憎恶。

    所以,黄昏也失去了文臣的支持。

    这意味着黄昏成了孤臣。

    一个炙手可热的孤臣!

    这就有点意思了。

    不论黄昏的实力再怎么发展,只要他是孤臣,就永远无法对朱棣构成哪怕是一丝丝的威胁,黄昏能做到的也就是自保。

    这才是朱棣对黄昏跋扈嚣张如此容忍的原因。

    他非常欣赏黄昏的自知之明。

    想到这里,朱棣忽然有了兴趣,想和黄昏聊几句,于是笑着看向妻子,“多日久居深宫,可想去外面走动一番,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徐皇后愣住,旋即恍然,是丈夫静极思动了。

    于是微微颔首。

    朱棣回身招来狗儿,低声叮嘱几句,示意他去找到今日负责安防的锦衣卫先行布置,他和皇后要微服出宫。

    狗儿急忙去了。

    朱棣一拍双膝,起身,对太子和朱高煦、朱高燧道:“你们三兄弟难得在一起聚聚,就暂且在这看戏罢,朕陪你母后出去走走。”

    朱高炽三兄弟面面相觑。

    等朱棣和徐皇后走后,朱高煦和朱高燧看见太子就气不打一处出,你说你都这么胖了,还像猪一样吃个不停,太子妃张氏也是,恨不得什么东西都往朱高炽肚子里塞。

    这女人心是有多狠,深恐老大不会英年早逝么。

    朱高炽则是憨憨一笑。

    朱高煦和朱高燧对他看而生厌,他又何尝不是,直白点,兄弟间就是相看两厌,可惜朱高炽是太子,是老大,他要顾全大局,对兄弟的厌恶之情不能有丝毫外露。

    没有谁是天生的仁慈。

    只不过站在了那个位置,就不得不仁慈,舍小我之性,图大国之格。

    朱高炽心知肚明。

    爷爷治国,手段狠厉,所以民间怨言极大,有剥皮洪武的说法,父亲登基后,手段也是雷厉风行,那么他这个太子,就必须仁厚,如此朱家江山才能长远。

    想到这,朱高炽笑眯眯的起身,对朱高煦道:“汉王,昨日父皇赏赐了些许西域美酒,你和赵王若是不嫌弃,去东宫小酌几杯?”

    朱高煦没好气的拂袖,“我稀罕得很!”

    说完扬长而去。

    朱高燧起身,对朱高炽露出个见谅的笑意,也走了,兄弟三人不欢而散。

    朱高炽唯有苦笑摇头。

    太子妃张氏在一旁撇嘴,狠狠的掐了朱高炽手背一把,“你瞧瞧你,热脸凑冷屁股了吧,你热乎乎的凑上去,别人根本不在乎,你说你这个太子,还能不能再软一点?!”

    朱高炽龇牙咧嘴的甩手,“痛痛痛!”

    张氏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又急忙给丈夫抚手,看见被自己掐出来的红印,眼睛忽然就红了,近乎哽咽的说以前过得提心吊胆,现在到了东宫,还是提心吊胆,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朱高炽唯有叹气。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看着坐在旁边一声不吭的儿子朱瞻基,心里柔软了起来,罢了,就算老二和老三要给自己再多脸色,我这么大一个人就能屈能伸了罢。

    一切都为了儿子。

    父皇龙精虎壮,自己这身体又好不到哪里去,只希望自己不会成为大伯,儿子朱瞻基也不会成为建文,隐忍罢,隐忍着隐忍着就习惯了。

    ……

    ……

    黄府主院满院飘香。

    徐妙锦看着绯春从外面拿回来的琉璃瓶,讶然问道:“你装油到主院来做甚?”

    绯春呵呵跑到小姐身边,低声嘀咕了一阵。

    徐妙锦眼睛一亮,“真的可以?”

    绯春嗯嗯颔首,“都说灵的很呢,我可是跑了大半个京畿才买到橄榄榨成油的,小姐你用用,坚持个半年,有效果最好,没效果也没什么影响嘛,而且我今天还听娑秋娜说了,她们西域那边产后除纹,都练瑜伽,效果也不错,小姐要不要也练练?”

    徐妙锦一头雾水,“瑜伽是什么?”

    绯春摇头,“我也不懂,抽空问问娑秋娜就知道了。”

    徐妙锦嗯嗯点头,“姑爷呢?”

    绯春嘟嘴,很是不满,“跑去和人打马吊了,也不知道有什么意思,输赢也才几个铜板,关键是我看姑爷就没赢过,就娑秋娜一人赢三家。”

    徐妙锦:“……”

    从认识丈夫以来,没发现他会马吊啊。

    转念一想,得了,大过年的,让他休憩放纵几日,对绯春道:“你看着少爷和小姐,我去屋里试一下那什么橄榄油。”

    绯春嗯嗯点头。

    西院里,暖炉放在脚下,一张小方桌上铺了波斯毯子,黄昏、娑秋娜、乌尔莎还有婶儿吴李氏,四个人围坐在一起打马吊。

    马吊就是麻将。

    当然,黄府这个档次的权贵人家,马吊不会用竹子那种低端材质,用的是一副骨质马吊,徐妙锦的最重的嫁妆之一,就算是朱棣都要喊一声奢侈的材质:象牙。

    晶莹雪白,赏心悦目的紧。

    价值千金。

    桌子上的所有输赢还不如一张麻将牌的价格,不过大家玩的其乐融融。

    可惜,黄昏技术好手气差。

    竟然让坐他下手,牌品和技术最差的娑秋娜一砍三。

    其实他是故意放娑秋娜。

    女人嘛,只要高兴了,什么事情不好商量?

    黄昏是有点龌蹉想法。

    这一盘手上一把不错的牌,捏着一个六七**筒,而下手的娑秋娜黑了心要做筒子清一色,手上估摸着有一对九筒,大概碰了叫听。

    黄昏正欲放一张九筒给她,身后忽然传来声音,“你会不会玩牌,是要故意喂她吗,你这样为了一己私欲打马吊,你婆娘知道吗?”

    黄昏被揭破小心思,面子有些挂不住,怒道:“你行你上啊!”

    身后的人嘿的一声,“让开!”

    我行就我上。

    黄昏哟了一句,“我擦,老子才是黄府大官人,你这小厮,敢这么给我说话,不要——不要太客气了,来来来,陛下,您请,让微臣瞻仰一下您的无上牌技!”

第六百三十七章 想找认同感的永乐

    在去黄府之前,朱棣两夫妻先去了一趟建初寺。

    见了两个人。

    姚广孝和张定边。

    当今天下,最让朱棣信任的人,除了徐皇后,朝野之间,还有谁?

    大多人,估计包括朱棣的三个儿子在内,都会认为是那个官职不高权柄不大,却总是语无声处起惊雷的黄昏。

    但只有朱棣心中清楚,他最信任的不是黄昏。

    当然,现在信任了。

    因为黄昏一番操作猛如虎,结果把他自己弄成了孤臣,朱棣其实很欣赏黄昏这一手,这样的臣子,他用着才放心。

    朱棣最信任的是那个已经官至太子少师,在朝野之间却并无存在感的姚广孝。

    靖难,姚广孝功劳第一。

    靖难之后,姚广孝不贪荣华富贵和权势,安静的在建初寺诵经吃素,就算到了朝堂和乾清殿,只要朱棣不问,姚广孝从不牵扯政事。

    只做僧录司的本职工作,或者在文渊阁编书。

    这样的人,朱棣当然愿意信任,也因为如此,朱棣反而喜欢向姚广孝求问。

    姚广孝其人,身上总是有一层神秘。

    比如他为何要帮助朱棣造反?

    没人知道原因。

    是为了证明他有屠龙之术?

    大概有。

    不过靖难成功之后,姚广孝也曾衣锦还乡,可惜被他姐姐骂了一顿赶出了家门,在那之后,姚广孝似乎就成了孤寡之人。

    朱棣和徐皇后在大殿上香之后,被请到后殿僧房。

    在座的仅四人。

    大明天子皇后,黑衣宰相姚广孝,元末第一猛将如今垂垂老朽的张定边。

    两人在俗世,两人在方外。

    三个男人一个女人。

    三个男人,张定边差点改变了这片神州的进程,而姚广孝和朱棣则完全让大明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否则谁也不知道建文章国多年之后的大明会如何。

    张定边在场是巧合,他和姚广孝两个和尚,这一两年一起钻研佛法,又都曾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颇多的共同语言,已成莫逆之交,大多时候都在一起。

    大概便是所谓的识英雄重英雄。

    简单寒暄。

    姚广孝咳嗽一声,“年前文渊阁那边加班加点,整理了不少事务,以微臣估计,约莫再有三五月,编书就可以初步定稿,要等完全誊抄,大概要明年。”

    朱棣笑道:“少师辛苦了。”

    姚广孝微微摇头,“倒也还好,陛下用了个不错的人,此人编书确实人尽其才,不过……”想起什么,姚广孝摇了摇头。

    解缙编书是有能力才华,就是情商不怎么样,这几年在文渊阁没少得罪人。

    这位大才子就不适合仕途。

    可惜,功利心太强,还在想着编书之后凭此功劳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朱棣问道:“不过什么?”

    姚广孝摇头,“没什么。”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姚广孝这个年纪,又礼佛多年,加上壮志得酬,早看开了很多事情,不愿意在背后说人坏话,何况还是臣子,这更不好说,索性不说。

    朱棣也没追问,道:“其实有些事想少师请教。”

    张定边便欲起身。

    朱棣急忙道:“大师不用回避,此等事情,您也可以指教我一二。”

    自称我,朱棣还是很尊重张定边。

    张定边于是重新坐下,也知轻重,绝对不会随意开口,实际上目睹了当下大明的状况,张定边对朱棣是分外钦佩。

    早些时候,以为靖难是姚广孝的功绩,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朱棣此人活该他当天子,登基之后大明稳步发展,又兵不刃血的拿下安南,就此功绩,也足以在历代君王中名列前茅了,何况还编修了一部古往今来未有之全书,连姚广孝说到这本全书时都赞不绝口。

    朱棣问姚广孝,“少师可知近来官场事?”

    浙江乱局,从始至终姚广孝都没有参与,一句话都没说,包括货币改革和医疗改革,他都只是作壁上观。

    姚广孝何等聪慧,笑道:“恭喜陛下。”

    朱棣也笑了,“少师也看出来了?”

    姚广孝颔首,“很难看不出来,浙江乱局,看似是纪纲和两位王爷在针对黄昏,其实说到本质上,还是国家各个阶层在对待明教一事上的不同看法,陛下和黄昏为长远着想,力主招安,而以纪纲和两位王爷说代表的武臣集团,不愿意看见这个局面,因为明教招安了,那么镇守地方各个卫所的武将,都会少了获取军功的机会。”

    明教只要一日尚在,就有暴乱的可能,一旦暴乱,就是地方守将建立功勋的时候。

    招安之后,地方守将便真的无事可做了。

    这其实是武将都无可避免的困局。

    乱世武将,盛世文臣。

    不断轮回。

    一旦没了战争,武将就没了用武之地,成了无用之人,所以靖难之后,武将会选择朱高煦抱团,原因就在于此。

    武将,怕朱高炽登基之后重文轻武。

    朱棣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个人认为武将在杞人忧天,至少朱棣认为在他章国的未来几十年里,武将依然会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光芒。

    问道:“少师,关于黄昏这个人,可有什么想说的。”

    姚广孝沉默了许久,才道:“其实都是老生常谈了,不止微臣,相信陛下乃至于他的同僚、吴溥、黄观和高贤宁,都有黄昏和当下时代格格不入的感观,总觉得这个人超脱了官场的规矩,也超脱了当下,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正因为他的这种超脱,让大明逐渐拥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气质。”

    什么气质?

    俯视穹顶之下所有山河的野望气质!

    别人姚广孝不敢肯定,但姚广孝知道这位永乐大帝的目光,已经不再是打得漠北不敢南犯这么简单了,朱棣的目光,往南,落在八百大甸、吴哥王朝这广袤土地上,往北,则是漠北、亦力把里和帖木儿那边。

    甚至连高丽这些地方,只怕也不是没想过。

    朱棣叹道:“是啊,不过也正是如此,其实说实话,我是有点担心他成为第二个王莽,尽管我心中清楚,大明不可能有新朝诞生的土壤,黄昏永远不可能成为第二个王莽。”

    姚广孝哈哈一笑,“陛下说的对。”

    其实朱棣只是来这里找认同感,闻言呵呵乐了,“关于货币改革和医疗改革,少师可有意见。”

    姚广孝摇头,“术业有专攻。”

    朱棣捉狭的笑,“现在朝野之间都说少师是个黑衣宰相,这方面岂非没有一点见解,不妨说说罢,我等会打算带皇后去看看她娘家人。”

    意思是说抓紧时间,我不能在建初寺耽搁太久。

    姚广孝沉默了一阵,一针见血的说道:“隐患在于黄昏的那个时代银行,一旦崩盘,造成的连锁反应极为恐怖,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国家动乱,这一点,陛下还是要有点官方手段来预防。”

    朱棣颔首,“我也在担心,万一时代商行的资金出现问题,时代银行的钱被挥霍一空,到时存钱之人的一生积蓄化为乌有,后果极其严重,所以其实可以按照黄昏的说法,建立一个国家银行,用这个国家银行来监管黄昏的时代银行,并且让他在国家银行里存放足够多的……嗯,备用的现金。如此的话,就算黄昏的时代银行出了问题,也能弥补,并且稳住货币市场?”

    不能让时代银行肆无忌惮无所约束的聚民之财富。

    姚广孝颔首,“然!”

第六百三十八章 和朱棣一起展望热武器时代!

    朱棣就想听到姚广孝这个认同,但他心中还有个不爽的地方,咳嗽一声,“现在朝野沸议,都说黄昏已经无法无天,成了谁也扳不倒的权臣,而我朱棣,也成了软弱天子,少师怎么看?”

    姚广孝颔首,“在这件事上,陛下确实屡屡被黄昏压制。”

    朱棣耸耸肩,“问题是黄昏做的事情,确实是我想做的,这种感觉很奇怪,少师,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黄昏每每提及一件政策……嗯,除了货币改革和医疗改革,黄昏提出的其他建策,其实都是我在心里揣摩着的事情,这种感觉,好像黄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然后这些政策就被他抢先说出来了一般,我这一两年其实也挺憋屈的。”

    姚广孝笑了,“他还是太善于揣摩圣意。”

    朱棣若有所思,“少师还记得黄昏是如何做得简在帝心的吗?”

    该不会黄昏真能未卜先知罢。

    姚广孝正色,“陛下,子不语怪力乱神!”

    朱棣也是无奈,“有时候不得不这么想啊,感觉我做什么事都慢了黄昏一步,所以其实朝野错怪我了,我并非不想压一下黄昏,只是不能因为这点私欲,而损害有益国家的政策。”

    大局为重。

    姚广孝哈哈一笑,“换一个角度想,有一个黄昏,陛下就能高枕无忧,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开疆拓土上面,这不是好事?历代君王想要一个黄昏而不得,陛下却有一个黄昏送上门来,陛下,要珍惜啊。”

    朱棣也乐了,“那我就真当个甩手掌柜了?”

    姚广孝颔首,“还是要拿捏住一些关键要点,不能让黄昏肆无忌惮。当然,陛下也不用过多念想此事,须知黄昏再强再大,您也是这大明的主人,他做的一切事情,归根到底,都是永乐盛世的风光,是陛下章国之千秋功绩,让他放手去做吧,微臣其实很期待那一天。”

    外有黄昏,内有朱棣。

    大明永乐,盛世千秋。

    想一下,姚广孝就觉得自己这辈子就做了一件靖难的事情,是何等的成就感。

    朱棣无语苦笑,“罢了罢了,朕就继续当个隐身天子罢。”

    姚广孝颔首,“不过陛下还是要拿捏一下黄昏了,让这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黄昏大官人,要朝野之间的臣子,让天下的亿万黎民知道一个事实:陛下就是陛下,不可欺!”

    朱棣颔首,“有道理。”

    ……

    ……

    怎么拿捏黄昏?

    拿捏黄昏之后又不影响种种策略的施行,这是个问题,不过当下的问题,是如何赢黄昏?

    太尼玛嚣张了!

    把黄昏从拍桌子上撵起来后,朱棣一想,自己好歹也是天下第一人,和一群平头老百姓打马吊,传出去自己不要面子的么。

    于是让徐皇后坐了上去,自己在一旁指导。

    然后……

    黄昏就站到了娑秋娜背后去帮忙指导,表面上在指导,实际上心思昭然若揭,俯身在她背后耳鬓厮磨,就差没有将娑秋娜抱在怀里了,各种有意无意的吃豆腐。

    关键是娑秋娜完全没反应过来,小脸通红的兴奋着呐。

    一直在赢,很难不兴奋。

    尤其是黄昏在帮她之后,几乎每盘都是她在收钱,打得妻子徐妙心都在开始怀疑人生了,各种摸不到牌,一阵天昏地暗的乱碰之后就叫胡……

    太嚣张了。

    朱棣实在看不下去了,咳嗽一声,“跟朕来!”

    得把这小子带出去,要不然妻子散心不成反而糟心,有违自己带她出来的初衷。

    黄昏只得恋恋不舍的跟在朱棣身后离开。

    出门前回首望去,恰好娑秋娜也在看他,满眼都是崇拜和赞赏,笑眯眯的,那眼神上下都透散着妩媚,整个身心都向大官人敞开了。

    如果现在是晚上,收拾之后估计就能顺理成章的红烛帐暖。

    可惜了。

    朱棣带着黄昏走出黄府,随意走在街头上,大年初一的街巷之上,热闹非凡,虽然还不至于摩肩擦踵,但也人流如川。

    封建时代的人口,注定了难以做到摩肩擦踵。

    除非上元节和庙会之类的。

    朱棣信步而走,随口问道:“又是新的一年了,你有什么打算?”

    黄昏跟在后面,本来还记着伴君如伴虎的告诫,转眼之间就忘到了九霄云外,笑道:“微臣有什么打算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有什么打算。”

    朱棣嗯了声,“说说看,朕应该有什么打算?”

    黄昏想了想,“按照行程算,郑大监还有七八个月就要回来了,到时候大概会有一堆的番邦小国的国王来觐见陛下,所以陛下在顺天那边,最多呆到入秋就要回应天。再有三五个月,全书也要编修完了,关于题名一事,是陛下的特权,不过陛下您别忘记了,您答应了微臣,这全书会有两个序。”

    你朱棣写个序,我黄昏也写一个。

    在大明奋斗了这么久,我黄大官人也想利用永乐大典在青史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名字。

    朱棣笑而不语。

    天子金口玉言,自然作数。

    黄昏又道:“也许陛下想今年就征讨漠北,不过微臣以为,可以让大明再休养生息一年,如今的神机营规模还不够,还不足以给以漠北鞑靼、瓦剌和兀良哈致命一击,所以这一年里,军器院那边造出了多少火铳、大炮,那么陛下就要从京营里抽调多少精锐士卒过去,在出征漠北之前,神机营的数量最好能够达到两万,其中骑兵在五千之数,大炮在五百门左右。”

    朱棣倒吸了一口凉气,“按照这意思,以后大明雄师,都得变成神机营?”

    黄昏理所当然,“当然。陛下,火药已经发明了,而且运用到了军械上,那么在微臣看来,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只有,也只要陛下有需求,军器院那边才会铆足劲去发展火器,随着火器的不断发展,大明雄师将领先于其他冷兵器国家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步伐。”

    朱棣:“冷兵器?”

    黄昏解释道:“这是微臣的一个定义,刀枪剑戟,都是金属铸造,冰冷无情,是依靠起自身造成杀伤。但火器却是燃烧火药,会有热量,是依靠火药的燃烧和爆炸来爆发能量达到杀伤,微臣将之定义为热兵器,这是时代进步必然产生的进化。”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272/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王冠最新章节!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所写的《大明王冠》为转载作品,大明王冠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王冠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王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王冠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王冠介绍:
1402年,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朱棣身骑白马万人中,入主紫禁城,加冕为帝,青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的两个字。
永乐。
1402年的同一天,一位现代人来到应天城,用一生繁华,打造出另一顶王冠。
大明王冠。
大明王冠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王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王冠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