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明王冠TXT下载大明王冠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王冠全文阅读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大明王冠txt下载     大明王冠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六十九章 想法很美好

    马哈丹神情捉狭,“难道你就没想过,现在我可以钱财和郡主都带回去。”

    黄七立即翻译给黄昏听。

    神情紧张。

    黄昏心头也一紧,知道马哈丹的意思,这货大概是动了把自己留下来,让时代商行拿钱粮来赎人的心思。

    也不惊慌,笑道:“留下我?确实不难,但你可想清楚了,我的时代商行就算能给钱,没有大明陛下同意,也无法运出关外,而大明陛下也绝不会因为一个臣子和一个郡主拿钱来赎人,他会认为宁王已经无法处置这件事,而选择明年开春对漠北用兵,找回这一次事件大明丢失的颜面。”

    马哈丹一想确实这个道理。

    就算留下黄昏,时代商行那边凑出了钱粮,也不可能运出关外,这件事的关键点还是在于需要得到大明天子的同意。

    问道:“你想用钱粮换回郡主,但你要如何说服你们大明的天子?”

    黄昏笑了起来:“这个你不用担心,要不,你先听听宁王赠送给贵部的礼物?”

    看向黄七,“赠送要翻译准确。”

    赠送,是表示大家友好一点,我赠送一点礼物给你们,那么你们也该礼尚往来,把在你们鞑靼做客的郡主护送回来。

    这是对等的地位和立场。

    黄七翻译后,马哈丹忍不住笑了起来,“你想得可真美。”

    这么一来,老子好不容易俘虏一个郡主的功劳,就这么被你三言两语给说没了?

    马哈丹当然不爽。

    哪里知道黄昏下面的话让他更不爽,“宁王说了,作为大明王爷,旧闻太师阿鲁台久矣,昔年又曾一起沙场相逢,所谓识英雄重英雄,值寒冬来临之际,愿送绸缎一千匹粮食三千石。”

    从始至终,换郡主的事情都是宁王的角度,和大明无关。

    马哈丹无语。

    这是打发叫花子么。

    就这么点东西也想换回郡主,宁王是不是在异想天空。

    黄昏笑道:“你可以还价嘛。”

    马哈丹摇头,“你们毫无诚意。”

    黄昏也摇头,“不,我们诚意很足。”

    马哈丹冷笑,“我没看出来。”

    黄昏耸耸肩,“你要明白一个道理,郡主虽重,但宁王现在的处境并不好,他也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女儿而得罪我大明天子,所以这是在保全双方颜面下的最佳方案。”

    马哈丹起身,“既然如此,那你们就留下做客罢,什么时候朱棣想通了,你再什么时候回去。”

    黄昏有点懵逼。

    我擦,什么状况,还是要扣留老子?

    这尼玛不按套路来啊。

    深呼吸一口气,“我若留在这里,于事无补,你们也拿不到更多的粮食和布匹,不如这样,我回去找陛下和宁王说一下,提高数量,如何?”

    马哈丹哈哈一笑,“能提到多高?”

    黄昏深色深沉的问道:“你希望是多少?”

    马哈丹几乎不假思索,“绸缎十万匹,粮食三十万石。”

    黄昏唔了声,“不觉得有点狮子开大口?”

    而且开得很大!

    马哈丹笑眯眯的,“没有,大明只需要付出这么点东西,就能换回一位郡主,而且只要我们拿到东西,我就率领儿郎回家,今年大明的边关也将安宁,甚至我可以接受你们赠送的说辞。”

    面子什么的都是虚的,钱粮才最实在。

    黄昏见状,知道马哈丹其实一直在等这个时候,他早就拿捏住了自己的心理,不过这也是自己预计的情况,笑道:“数额太大,根本不可能,不过一万匹绸缎,三万石粮食,我还是有机会争取到。”

    讨价还价嘛。

    马哈丹哈哈一笑,“好,多久有消息?”

    黄昏算了算时间,“七天。”

    马哈丹点头,“如此甚好,我放你回去,这七天我会在榆木川这边等你的消息,若是没有等到我想要的消息,你们就准备给郡主收尸罢,顺便让你们的关城做好迎接我大军的准备!”

    扣押下一个大明臣子有卵用。

    不如放他回去。

    如果真能有一万匹绸缎和五万石粮食,比自己入关抢劫一番收获还要巨大,何乐而不为。

    黄昏起身,“事不宜迟,我这就连夜回去。”

    马哈丹笑道:“慢走不送。”

    两人行礼,相视大笑。

    都觉得达成了心中的谈判目的。

    待黄昏离开后,巴根进帐,担心的道:“就这么放他走了?不如把他扣留下来,他麾下的时代商行可是大明最有钱的商行之一。”

    马哈丹摇头,“他说的有道理,只要朱棣不同意,他的时代商行再有钱,我们都拿不到。”

    巴根更加担心,“但我总觉得那人说的话不可信,而且你在说留下他做客的时候,他的反应太平淡了一些,似乎早就料到了一般。”

    马哈丹眉头蹙起,“确实,他的反应确实有些不对劲,总感觉是来走个过程,尤其是在讨价还价上,毫无中原读书人的骨气可言。”

    巴根犹豫了下,“会不会他是故意来拖延时间,方便大明边军向榆木川这边调动,以便围剿我们,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不能继续呆在榆木川了。”

    马哈丹眼睛一亮,“有这个可能,巴根,你率领一千儿郎留下,如果大明大军出现,你则率领儿郎迅速撤回去,不要有任何恋战的想法,我带领大军往西走,在入冬前攻破定边关南下!”

    巴根立即领命。

    马哈丹来到帐门外,看着夜幕下的草原,深深的叹了口气,草原很大,三万人如果不愿意打,其实随时都能抽身离去。

    但又不能离去。

    今年的寒冬注定比往年更冷,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布匹,族人不知会冷死饿死多少。

    所以,等七天。

    没有消息的话,暂时撤离榆木川,麻痹大明边军,而大明雄师则会认为自己一直在榆木川这边游荡,所有的注意力都会在居庸关和独石关。

    但是等到入冬前一个月,自己率领大军绕开榆林、玉林、云州和归化,破开定边关,挥师南下,抢劫一番后迅速北归。

    这也是放那个大明臣子回去的原因。

    让他传达消息给朱棣:自己一直会在榆木川,实则上自己已经去往榆林、玉林那边,等待机会破开长城防线,然后得胜而归。

    马哈丹想得很美好。

    另外一边,连夜赶回独石关的黄昏也想得很美好。

第六百七十章 永乐五年落幕

    黄昏和徐辉祖并骑而行。

    徐辉祖担心的道:“我觉得咱们不该来这一趟的,打草惊蛇了,如果我预料没错,马哈丹会在榆木川留下一千人左右等待你的消息,其余兵力,会撤往玉林和榆林那边,应该会放弃从独石关、居庸关这两个关城南下,而选择西边的定边关。”

    现在的问题是定边关的兵马已经调到草原上去包围马哈丹的三万大军了。

    定边关基本上是空城。

    黄昏愣住,“当真?”

    果然。

    老子的这点想法在兵道大家眼里,就是小孩过家家,还是想当然了,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给自己上了一课。

    急声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徐辉祖沉吟半晌,“不能等七天了,也不能等包围圈彻底成形,必须现在就开始主动出击,否则让马哈丹的人跑了,就要大海捞针,所以开平的兵力继续不动,大宁、全宁和应昌的兵力迅速西进,绕过开平,然后去榆林、云州、玉林、归化城一代,争取还是能形成包围圈,同时让李远分兵回定边关,一定要把关城守住,不能让战火烧到关内。”

    黄昏不假思索,“好,立即着人去传军令。”

    算了。

    自己还是当个调戏良家妇女的纨绔大官人算了,打仗这些事情交给徐辉祖这样的专业人士去办理,想到这索性解下朱棣的天子剑,递给大舅哥,“从今夜起,你全权接手。”

    徐辉祖笑道:“你终于看明白了。”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因为黄昏是妹夫,又因为他是陛下派过来的钦差,徐辉祖几乎要破开大骂黄昏的种种谋划——简直狗屎一堆。

    想必李远也有这个想法。

    之所以没说破,是因为黄昏之前确实做成了很多事,徐辉祖和李远抱有希望,觉得黄昏有他俩没想到的后手而已。

    但是今夜去见了马哈丹,徐辉祖算是明白了,妹夫这人在官场仕途上或者经商都还行,又或者是在大局落子上不错,就是大的军事观点,也很到位。

    唯独落实下来的行兵布阵,真是一堆狗屎。

    黄昏尴尬的笑道:“我本来还是有点希望的,毕竟有那么一个沙场梦,希望能像南宋的辛弃疾一样,醉里挑灯看剑,又或者是率兵踏破贺兰山缺,没想到还是高看自己了。”

    徐辉祖接过天子剑,自信睥睨,“为时不晚!”

    现在我掌兵权,看我如何运筹帷幄,不说将马哈丹那三万人全部留在榆木川,至少也要救回宝庆公主的同时,让数千鞑靼骑卒永远留在榆木川。

    到了这个时候,马哈丹想走?

    来不及了!

    徐辉祖勒停战马,回首看着黑夜中的五百铁骑,锵的一声拔出太子剑,“着我军令,立即分别派遣五十骑,去往大宁、全宁、开平传递军令,着令开平守兵原地不动,大宁和全宁的兵力全力行军,直接西进,绕开开平后,一路向西,若遇敌军,撕咬住即可,不可死战。”

    立即有人离开队伍东去。

    黄昏不解的道:“李远那边,不去通知?”

    徐辉祖哈哈一笑,“不需要通知,李远若是连这点战机都看不出来,那他就是个吃干饭的庸才,何德何能为安平侯!”

    黄昏又很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得了。

    老子再也不问了,问一次扎一次心,就自己这军事水平,大概和土木堡之变中的太监王振一样,掌控过多的兵权,只会影响大局。

    尴尬的问道:“大舅哥,我呢,我现在干嘛?”

    徐辉祖呵呵一乐,“你回独石关。”

    黄昏:“啊?”

    这就没我的事了,搞得我好没面子,不行,老子不能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好歹得跟在大舅子身边学习一下如何行兵布阵。

    于是道:“现在回去也没事,反正独石关不会有战事了,这样,我跟着你一起去沙场厮杀一番,不用担心,不是有李潋滟那一百多人保护我么。”

    徐辉祖哭笑不得,“沙场之上刀剑无眼,真杀红眼了,谁还有空保护你,都是杀敌保命,顾不上其他人的,你还是回独石关等我的好消息罢。”

    黄昏无奈,只得和徐辉祖分道扬镳。

    ……

    ……

    永乐五年,黄昏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不是和太子划清界限,也不是时代银行和时代商行的种种手笔,而是在榆木川上移交兵权给徐辉祖。

    黄昏一度以为,凭靠自己超越大明数百年的眼光和见识,以及对历史上诸多著名战役的了解,就算没看过什么兵书,要在冷兵器时代的大明王朝永乐时期,当一个“韩信、李靖”还是不难,但永乐五年榆木川的那一场战事让黄昏明白了:他在做梦!

    冷兵器时代的战事,远比他想的更复杂。

    所以黄昏很快改变想法。

    自己要想在军事上留名千古,大概只有打造出神机营后,采用美国某位将军的战略:超额弹药的火力覆盖。

    不过这个计划还得等好几年。

    于是黄昏在永乐五年的年末,想得最多的便是如何继续发展火器,如何尽快的让大明数十万雄师全部配备上火器。

    黄昏回到独石关后,传递边关各城,已将兵权移交给徐辉祖,而顺天那边的朱棣在接到黄昏的飞鸽传书后,反应过来,知道高估了黄昏的军事能力,于是很快圣旨传递边关,任命徐辉祖为总兵官,执天子剑可先斩后奏。

    永乐五年,榆木川的战事从入秋打到入冬。

    直到下雪。

    原本鞑靼只有三万骑军,不过留在后面准备攻城南下的步军在知悉马哈丹的骑军陷入包围圈后,很快主动出击来接应。

    一场局部战事打成了战役。

    居庸关、独石关、宣府、大同的兵力,全部调到了关外,配合榆林、玉林、归化、云州、大宁、全宁、开平、应昌等地的卫所兵力,全速在榆木川一带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而在圈内,则是徐辉祖率领一万精锐铁骑,不断的撕咬在马哈丹三万铁骑的后面,也不正面决战,采取的敌进我退,就是不断的消耗马哈丹。

    很快,鞑靼三万铁骑受限于后勤,想要突围回草原深处。

    然而这时候合围圈子已经缩小。

    在确定马哈丹已经无法摆脱撕咬,而己方合围兵力中的骑军汇拢过来后,徐辉祖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率领骑军发动全面攻势。

    双方死伤甚巨。

    其中马哈丹战死,徐辉祖胸口中了一箭,溃败的鞑靼骑军由万夫长巴根的率领,原本是要就地斩杀那个被俘虏的郡主,不过关键时刻,重伤的徐辉祖率众追杀。

    巴根无奈,只能仓促下令,放弃所有辎重,所有人轻装上阵,选择最后一次突围,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最终在步卒的接应下,以留下大批儿郎尸首的代价逃回草原深处。

    遗失战马无数。

    当然,逃命要紧,鞑靼士卒也来不及处决那个很好看的小郡主。

    这一次战事,鞑靼三万骑军,最终回到草原深处的,只有一万三千多人,遗失战马三万多匹,而原本打算入秋前配合骑军攻关城的四万多步卒,为了接应骑军,也为了牵制大明的合围兵力,发动了数次战事,欲要为骑军打开一条生命通道,因此损伤了七八千人。

    然而都没得逞。

    大明边军知道一旦被鞑靼骑军打开了口子,那三万骑军一旦跑了出去,谁也追不上,这个责任李远背不起,所以死战。

    于是……

    鞑靼大败!

    大明这边其实也不好受。

    哪怕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鞑靼大军的战力着实可怕,徐辉祖率领的骑军,折损了八千多骑,榆林、玉林、归化、云州以及定边关的兵力为了保持合围的态势,需要腹背受敌,伤亡近万人。

    战争就是这样。

    在没有绝对的战略优势和绝对的火力优势下,始终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其实大明边关的高层将领都知道,这一次之所以是惨胜,是因为那个不懂军事却非要掺和进来的安北将军黄昏。

    是他贻误战机。

    甚至还大放厥词,要全歼敌方三万骑军?

    打脸了吧?

    就算是徐辉祖,也不敢如此绝对。

    徐辉祖全权接手之时,马哈丹已经率领骑军在西撤了,导致细线那边的合围时间上有点仓促,又导致东线大宁、全宁的兵力合围耗费了更多时间。

    如果一开始就由徐辉祖来指挥,兵力在最佳时机形成合围,三万鞑靼骑军不说全军覆没,至少两万人得永远的留在榆木川。

    所以永乐五年年末的朝堂,注定会因为此事而起波澜。

    责肯定是要问的。

    就看黄昏如何应付了。

    不过总体来说,大明朝野一片欣欣向荣,谁都没料到,从朱棣登基后,两次和鞑靼接触性的战事,竟然都是大明取得了绝对的战果。

    不坠太祖之威名。

    踏平草原,可望之期!

    大明一片欢欣鼓舞,但是在草原深处的鞑靼那边,北元太师痛失爱子,暴跳如雷,和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可汗鬼力赤爆发了不可缓和的矛盾。

    这一年的冬天,草原深处,提前走入了小冰河时期。

    永乐五年,走向落幕。

第六百七十一章 恶魔归来

    永乐五年这一场在双方意料之外的大战,来的快,去的也快。

    鞑靼偷鸡不着蚀把米。

    大明也不好过,折损了不少士卒,让边关兵力略有吃紧,好在入冬了,草原上下起了雪,不用担心鞑靼在这个时候南下。

    独石关。

    黄昏、李远、徐辉祖、徐祯四人齐聚。

    倒也不是商量什么军机大事。

    宝庆公主回来了。

    不论怎么说,大家都还是要应该表示一下慰问的,好歹也是陛下最宠溺的公主,而且辈分不低,和大明的藩王们一个辈分。

    李远虽然是安平侯,不过在公主面前显然不够看,所以站着。

    徐祯也站着。

    徐辉祖么,因为愧疚心理,不好意思坐着等小宝庆,也站着。

    唯独黄昏,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好整以暇的喝着热茶,龇了龇牙,说草原的奶茶就是安逸啊,正宗的很,老徐,再给我弄几包呗。

    徐祯干笑了几声,敷衍着说等几日给将军送来。

    这一次战事赢了。

    惨胜。

    罪魁祸首就是黄昏,所以到时候回到顺天或者应天,黄昏的日子不好过,这样的情况下,徐祯哪会去舔他。

    连黄昏此刻心安理得坐在那里,徐祯都认为他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反正都要被弹劾,也不在乎被公主记恨了。

    黄昏丝毫不懂察言观色,或者在装疯卖傻,笑呵呵的说那就一言为定了啊,也别过几日了,下午时分你就给我弄点过来,明日回顺天我就带着了,免得麻烦。

    徐祯尴尬的点头说好的好的。

    李远心里冷笑。

    嘚瑟吧。

    这一次回到朝堂,你这个天子权臣会被弹劾得你妈都不认识,陛下再宠信你,也要重罚——否则何以平边关军心?

    本来很多士卒不用死的,就你好高骛远纸上谈兵的军事能力贻误战机,才导致徐辉祖后来的指挥错失良机,使得不少士卒枉死。

    徐辉祖也暗暗叹气,想着这一次要怎么帮一下妹夫。

    心中也打定了主意,以后真的还有这种事情出现,说什么都不能让妹夫掌握兵权了,要么就自己一定要提前给他说——军事上,不能对妹夫有半点幻想。

    黄昏知道李远和徐祯心中的想法,无所谓。

    这俩人都是支持朱高煦的。

    看自己不顺眼很正常,幸灾乐祸也很正常。

    咳嗽一声,真想对大舅哥说几句,却见院门口人影一晃,沐浴之后换了长裙的小宝庆出现,经历了这许多事,小姑娘精神尚好。

    似乎并没有受到鞑靼的虐待。

    一身粉红色的长裙,最外面裹了层袄子,臃肿之中分外可爱。

    徐辉祖上前一步,刚想说点什么,却见小宝庆见着了妹夫,哇的一声,立马就梨花带雨了,一阵风一样冲了过来,妹夫还没反应过来,这位公主殿下就扑了上去,跨坐在黄昏两腿上,姿势别提多旖旎。

    也不避嫌。

    徐辉祖无语……

    三妹知道了,不知道心里该怎么想。

    李远和徐祯瞠目结舌,咳嗽一声,扭过头去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小宝庆扑进黄昏怀里,哇哇哭喊着说小昏子啊我都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你是不晓得,那些鞑靼人好凶恶的说,有事没事就凶我,还说等打完仗了就把我带回草原去,我都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都以为要给别人当小老婆了,那日子好惨,所以我决定了啊小昏子,等我及笄了,你就是驸马了……

    涕泪交加。

    关键是这小女子似乎是故意的,两只手死死搂住黄昏的脖子,然后眼泪鼻涕全部往黄昏脸上心口上擦拭。

    黄昏觉得自己身上有个鼻涕虫。

    无奈的很,用尽力气想要把宝庆推开而不得,索性认命了,往椅子上稍稍一趟,没好气的道:“哪还有什么机会当那什么驸马,我都快要死了。”

    小宝庆啊了一声,“活该!”

    这才从黄昏身上坐直起来,忽然间就笑靥如花了,哪还有半点啼哭模样,“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救我,说,你是不是喜欢我,所以用尽了一切办法也要把我救回来。”

    黄昏:“……”

    李远和徐祯两人很想找个洞钻下去,咱们这公主殿下也太不知道羞耻了罢,你现在这动作就是洞房花烛夜的动作,还是很开放的青楼女子才用的,良家女子第一次可不会如此放浪。

    徐辉祖咳嗽一声,“公主殿下——”

    话没说完,就见小宝庆转身就跳到他面前,然后狠狠的一脚跺在徐辉祖脚面上,“我就知道,你肯定是故意的是不是,你怕我以后和你妹妹抢男人,所以你故意要让我死在草原上,明明我都还在鞑靼军中,你竟然不管不顾的和他们打仗,你根本就没想过我这个公主殿下会不会被他们当人质给砍了。”

    徐辉祖五官都拧到了一起。

    脚疼啊。

    可没办法反驳,不可否则,在全权接手兵权之后,徐辉祖其实没怎么想过小宝庆的处境,活着救回来最好,死在榆木川那也没办法。

    不是因为担心小宝庆会和三妹抢妹夫。

    只因为一点:他徐辉祖在带兵。

    将军带兵在沙场,心中和眼中便只有家国天下,没有儿女情长,徐辉祖不可能因为小宝庆一个人的生死而让麾下数千上万儿郎面对死亡的威胁。

    他要对千万将士负责。

    更要对身后万里山河上的万千百姓负责。

    所以小宝庆生与死,其实都不在徐辉祖带兵出战的考虑之中,徐辉祖考虑的是在最小的战损内杀伤最多的敌人。

    仅此而已。

    至于战事之后,陛下会不会怪罪,徐辉祖不考虑。

    因为他明白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宝庆看徐辉祖无言以对,忿忿的道:“好哇你个徐辉祖,原来你真是这么想的,等回到顺天了,我一定要找皇兄好生说道说道,除非——”

    眼咕噜一转,“你懂的。”

    说完看着徐辉祖,向黄昏那边努嘴。

    徐辉祖无语。

    之前在京畿就知道这位公主殿下有些古灵精怪,现在算是见识到了,也是服气,就不知道妹夫身上有什么气质,能让这恶魔一样的公主铁了心要让他当驸马。

    之前是当太监。

    现在升级驸马,这转变也太大了罢。

    徐辉祖沉默了一阵,对小宝庆道:“公主殿下不用除非什么的,到了顺天,我自会向陛下请罪。”

    确实。

    当时在沙场上不愿意多想,但是现在面对小宝庆,徐辉祖心中还是有些愧疚。

    毕竟是个豆蔻年华的小姑娘。

    她的人生还很长啊。

    最重要的一点,徐辉祖没有忽略掉宝庆眼里一闪而逝的那抹感情,只出现了一刹那,但那汪如湖泊的眸子在那一瞬间闪过的感情如此浓郁,又是如此浓郁的忧伤。

    小宝庆知道她的处境。

    她也知道徐辉祖的心思,她更明白她在朱棣心中的轻重,所以她才会有这种忧伤的感情,那是一种知道被放弃后的绝望。

    在极致的宠溺下,这种被放弃带来的冲击就会越强烈。

    甚至可能震踏她的心境。

    她现在表现得越没事,越是无所谓,不代表她心里真的无所谓,她只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但是这绝望和忧伤,会不断的吞噬她,最终让她这朵豆蔻小花还没绽放就枯萎。

    可怜的小姑娘。

    黄昏见状不对,这样下去会影响徐辉祖以后带兵的思想,不能让这小恶魔把有望成为沙场战神的大舅哥给影响了,于是站起身一个板栗敲到小宝庆额头上,“你在这怪谁呢?要不是你任性跑到关外去,会有这一堆事?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任性,不仅让当时护卫你的五百人全军覆没,之后的战事,又死了多少边关儿郎?你该在怪人了?你还有资格怪人?那他们呢,那那些边关儿郎呢,他们又该怪谁?他们的亲人,或者是妻子或者是父母或者是儿女,再也等不到丈夫、儿子和父亲的归来了,他们怪谁?”

    沉默了一阵,“宝庆,你想过吗?”

    气氛瞬间死寂。

第六百七十二章 潜在的致命危险

    李远咳嗽一声,“这话重了,公主殿下您不要放在心上。”

    徐辉祖也看着黄昏摇头。

    宝庆还是个小女孩子,你这么说她不合适。

    黄昏苦笑一声,“还只是个孩子么,这可不是什么好借口。”

    她是公主。

    那么多人为她而死。

    哪怕是个孩子,也应该为这些人做点什么。

    然而……

    小宝庆眨巴着大眼睛,一脸茫然的看向黄昏,“你咋说什么呀,什么时候有人为我而死了,不是我一个人出关去游玩,被鞑靼抓住了么?”

    李远、徐祯和徐辉祖都愣住,旋即心里暗暗叹气。

    以为宝庆在推卸责任。

    黄昏心头一紧,讶然问道:“宝庆,你确定是你一个人出的关被鞑靼抓住的,你确定没人护卫你,也没人因此而死?”

    宝庆啊一声点头,“是啊,所以我不懂你在说什么啊。”

    黄昏死死的盯着她。

    然而在宝庆的眼里,只看见了一汪纯真和疑惑。

    不像是说谎。

    徐辉祖也知道事情出了变故,想要问宝庆什么,被黄昏挥手拦住,喊来不远处的护卫,“送公主殿下回去歇着,明日启程回顺天!”

    小宝庆一脸茫然,“小昏子,怎么了啊,难道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黄昏笑着安抚她,“没事,可能是谍报出错了。”

    小宝庆这才放心离开。

    待她走后,李远急声道:“公主在撒谎吗,难道那五百人并没有全部战死,而是投降了鞑靼?”

    徐祯摇头,“怎么可能,末将亲自去将那些袍泽带回关内的。”

    李元不懂了,“难道公主殿下在推卸——”

    黄昏适时说道:“徐祯说的没有错,那五百袍泽确实因为宝庆公主而战死在了沙场,但是宝庆也没错,她确实是一个人出的关,只不过是她以为的一个人。”

    其余三人茫然不解了。

    黄昏叹了口气,问徐祯,“那五百袍泽,战况惨烈罢?”

    徐祯眼睛红了。

    何止惨烈。

    黄昏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前太医院那边医疗改革,建立医疗改革司,其中有项举措就是借文渊阁编书的风,医疗改革司再系统的编整医书,我在医疗改革司的时候看过一本医书,提及到类似情况,说某个故人在遭遇到他无法接受的大变故时,会故意关闭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忘记一些事,或者把记忆里的真相隐藏起来,用另外一个自己能接受的事实来代替,宝庆公主可能就是这样。不过这个问题不严重,只要后续不继续发展,可以不用管。”

    徐辉祖等人像在听天书,还有这种事?

    黄昏继续道:“所以宝庆心中,根本没有五百护卫和她一起出关这事,就算被我们揭破,她也无法接受,如果强行让她接受,只怕会引起过于激烈的反应。这事就如此罢,到了顺天后,我会禀报陛下,至于关于此事要如何处置,由陛下决断。”

    李远无所谓。

    徐祯欲言又止。

    黄昏笑道:“老徐你不用担心,那五百儿郎当得军功,哪怕小宝庆记不住他们,陛下和大明的千万百姓也会记住他们,当然,他们的抚恤事宜,也绝对会照旧!”

    英雄该有的待遇,还是要有。

    瞒着小宝庆就是。

    反正她在深宫之中,也了解不到这些朝堂事和边关军事。

    徐祯叹道:“但愿吧。”

    不抱多少希望了,黄昏都自身难保,如何为那五百牺牲了的袍泽谋取身后事,不过倒也因为黄昏这一段话,徐祯对黄昏大为改观。

    军事能力虽然很拙劣,但知大是大非。

    徐祯对众人行礼,“我要去巡视一遍,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明日诸位南归,我就不来相送了,还请见谅。”

    黄昏和徐辉祖还礼。

    李远咳嗽一声,“也罢,那我也回宣府了,待处理好战后事情,过两三日再来顺天,黄指挥,但愿你记住刚才说过的话。”

    战事一完,黄昏的安北将军也没了。

    又成了神机营中军指挥。

    黄昏笑道:“这事吧,李侯爷回到顺天后,也得在陛下面前多说几句,不能让我一个势单力孤的战斗啊,何况我还有一堆麻烦事要擦屁股呢。”

    李远哈哈大笑,和徐祯走了几步,忽然回头,笑着说,“如果到时候需要我这个没几斤分量的安平侯来说几句话,黄指挥但开口便是。”

    说完大笑离去。

    黄昏很是感触。

    这就是男人,这就是沙场上的男人,不论之前是何等立场,大家只要到沙场上同生共死过,那么一切恩怨都能随风而去。

    目送徐祯和李远离去后,徐辉祖问黄昏,“回到顺天你打算怎么应对?如果没想错的话,顺天这边会收到应天那边的弹劾折子,这个春节怕是要过不安生了。”

    黄昏耸耸肩,“过程如何不重要,结果是好的就行,至于弹劾么……又不是没被弹劾过,随便他们了,反正明年开春之后陛下就要西征,这个事情闹不了多大,最多就是把我罢官了。”

    罢官不可怕。

    大概就是把神机营中军的官职给罢了,从仕郎和医疗改革司、货币改革司的官职大概率会保留,也是无奈,自己确实有些想当然了。

    打仗这玩意儿,真不是想想那么简单,这不是玩游戏。

    敌人也是有智商的。

    又道:“可惜了,原本是想着形成包围圈,然后打击掉鞑靼那三万骑军的有生力量,再俘虏个几千,最后让这些俘虏加入蚍蜉义从的。”

    貌似当初的朵颜三卫就有类似操作。

    徐辉祖脸色凝重,“你是不是想当然了,你以为只是罢官?你难道没读过大明律么,你还要受军杖处罚,要是边军这边有人趁机闹事,陛下为了息事宁人,说不得还只能砍了你的脑袋!”

    这是一个潜在的致命危险。

    黄昏出了一身的冷汗,“徐祯和李远应该不会吧?”

    徐辉祖颔首,“就今天李远和徐祯的态度来看,应该不会,但边关这边的事情说不出清楚,尤其是这段时日要提防汉王和赵王的人来找徐祯和李远,所以这一次我就不回顺天了,我会在这边盯着李远和徐祯,防止他俩被汉王和赵王的人利用,怂恿边关将士就这一次战事你的指挥失误而闹事。”

    黄昏抹掉额头冷汗,“有劳大舅哥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 还差两个平妻!

    因为徐祯和李远要留下来处理战后事宜,需要边关秩序恢复如初了,他俩才会和其他将领轮流去顺天述职此次战事。

    徐辉祖出于妹夫的利益,在交出天子剑释还兵权后,也留在了独石关。

    理由很虚假:防备鞑靼卷土重来。

    已经入冬下雪了,鞑靼在草原上冷得遭不住,哪还有心情南下,所以这个理由其实就见仁见智,看朱棣怎么想了。

    是以独石关回顺天的只有黄昏和小宝庆。

    至于大宁、全宁、宣府、大同和定边、云州、玉林、榆林、归化几座城池里的卫所将领是否要回顺天,得看朱棣的意思。

    黄昏和小宝庆共乘一车。

    卡西丽、穆罕穆拉和四个西域妖姬拱卫在侧,许吟没有跟随回顺天,他再一次留在独石关,因为战功,许吟如今已是百户,就在徐辉祖麾下。

    他的“义兄”李潋滟也留下了。

    随同留下的还有数十个愿意跟着许吟在沙场捞取荣华富贵的兄弟,另有几十人不愿意冒险,所以拱卫在后面一起回顺天。

    倒也没什么异常,唯独有些诧异的是,在回顺天的路上,和黄昏同乘一车的小宝庆开始还要和他说说话,后来渐渐的沉默了,最后甚至一语不发,只是安静的坐在车里。

    黄昏也没多想,只道是小姑娘累了。

    很能理解。

    毕竟这一两个月,小宝庆在生死边缘徘徊,**和精神受到的折磨外人无法想象。

    抵达顺天后,黄昏将小宝庆送到燕王府门口,回到他租赁的院子,等待朱棣宣召,处理掉一些事情,为近期返回应天做准备。

    哪知刚坐下还没喝上一口水,狗儿就忙急忙慌的跑来,看见黄昏还在优哉游哉的喝茶,急了,嚷道:“出大事了,你还有心情喝茶?”

    黄昏倏然站起,“莫非小宝庆被**了,回到燕王府刺杀了陛下?”

    这不是电视剧里才有的剧情么。

    狗儿跌足,“陛下没事,是宝庆公主出事了。”

    黄昏放下心来,坐下,淡然的道:“别急别急,我知道她的情况,她是不是说不记得出关后的一些事情了?那是创伤后应激综合症,以后会好起来的。”

    狗儿听得莫名其妙,“什么创伤后应激综合症?”

    没听过啊。

    黄昏指着自己的脑袋笑道:“简单来说,就是受到了刺激,导致这里出了点问题,用通俗的话来说,出现了暂时性的脑病,当然,这个应该不会是一过性的,需要不短的时间来休养愈合,所以这段时日,小宝庆可不能再受刺激了。”

    狗儿如坠云雾,“所以这个问题,也包括连皇后都不认识了?”

    黄昏:“啥,这么严重?”

    狗儿急道:“可不是,现在燕王府中的人,小宝庆认识不少,可除了陛下,她一个都不记得了,连我都不认识了。”

    黄昏讶然不解,“不可能啊,她回到独石关后,连徐辉祖都能认识,一路返回应天,也认识我——不过确实有点奇怪,她好像连卡西丽和穆罕穆拉都喊不出名字,但是认不出徐皇后和你,这有点不合理?”

    狗儿拽起黄昏的袖子,“别在这说这些有的没的了,赶紧去王府吧,陛下召见你呐。”

    黄昏只得去燕王府。

    来到王府书房,朱棣和徐皇后坐立不安,看见黄昏到来,朱棣连礼都没他行,上前一步,对黄昏怒道:“你要医不好小宝庆,老子砍了你的脑袋,说话算话!”

    一口浓郁的京腔。

    黄昏:“……”

    朱棣确实是急了,被口音都出来了,显然已经顾忌不得天子仪态,由此可见,朱棣对小宝庆的宠溺是发自内心的。

    问道:“宝庆公主呢?”

    徐皇后脸上还挂着泪痕,闻言在旁边轻声道:“回到房间后,刚躺下就睡了,应该是这段时日提心吊胆没休息好。”

    黄昏忙着安慰徐皇后,“娘娘别着急,您身体也不好,可不要因为此事让凤体染恙,还请娘娘放心,我一定会让宝庆公主成为原来那个恶魔——哦不,古灵精怪的小宝庆。”

    猛然想起一事。

    徐皇后貌似是在永乐五年左右逝世的,现在已经是永乐五年的年末了,徐皇后的身体虽然还是不好,但至少还活着。

    说明蝴蝶翅膀下,徐皇后的人生已经改变了。

    同样被改变的还有小宝庆。

    更多的人。

    希望也能改变朱棣战死马背的命运,看过《大明风华》,像朱棣这样的人,就应背负着大明疆域图,迎着斡难河而上,越过阴山,走向更远……

    最美好的画面,是朱棣如那法天象地的巨**相,站在亚洲这块版图上,身后是成千上万林立的旌旗战马,铁甲如云。

    目光深沉俯视着整个蔚蓝色的星球。

    成吉思汗之后的历代君王,能让中国走到那个程度的,不是那什么十全大补丸老人,也不是自诩千古一帝的康麻子,唯有朱棣有这个希望。

    而自己,便是这道巨大身影下的一个小小大官人。

    想远了。

    请徐皇后坐下休憩后,黄昏对朱棣道:“宝庆公主的情况有多严重了?”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压抑着内心的怒意,道:“整个燕王府,她只认识朕一人,她也只记得她是公主,但连宝庆的封号都忘记了。”

    黄昏愣了下,“从独石关出发都没这么严重。”

    独石关回来,走了七天。

    这七天里,小宝庆几乎没和自己说话,一直沉默的看着窗外的风景,就算是睡着了,也会很快醒来,现在看来,是这七天里病情加重了。

    也是奇怪,回到独石关的时候,她明明没有一点事啊。

    还是那个恶魔的公主。

    怎么忽然就如此严重。

    想不明白。

    咳嗽一声,“微臣也弄不清楚,御医怎么说的?”

    朱棣压低声音,“脑病。”

    又伤心的道:“御医说情况如果能好转倒也还好,就怕持续恶化,到时候不仅连皇后,恐怕连朕这个皇兄她都不记得了,最后完全变成一个痴呆的傻姑娘。”

    脑病不是个光彩的事情,也基本上医不好,如果小宝庆一直这样,别说她身为公主的尊严了,以后连嫁人都很难。

    谁愿意娶一个痴呆女人当老婆?

    黄昏本能的嘀咕了一句这么好看的小萝莉,没人娶我娶啊,反正还差两个平妻……

第六百七十四章 公主的贴身小太监

    朱棣听了个清清楚楚,眼睛一瞪,怒意沸腾,“嗯?!”

    老子现在想的是如何治好妹子。

    你却在想如何当老子的妹夫?

    黄昏也吓了一跳,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实在是太卑鄙无耻了,当下是想办法治疗好小宝庆,而不是直接放弃。

    对朱棣道:“陛下,顺天这边的御医终究不如应天吕芗、刘忠旭等人的水平,不如尽快启程回应天,何况医疗改革司那边最近汇整了大量医书,又聚集了诸多的名医,公主殿下的这点小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

    朱棣蹙眉,“嗯?不赶紧治疗,御医说了,这个脑病怕是会越来越严重,朕不想拖下去,所以才把你召过来。”

    黄昏沉默了一阵,“我有个主意。”

    朱棣急忙问道:“什么主意。”

    “公主殿下的状况是因为目睹了五百将士在她面前一个一个的被鞑靼士卒杀死,场面极其惨烈,陛下大概不知道,去为那五百壮士收尸的徐祯说过,当时牺牲的袍泽儿郎们,大多四肢不全人头落地,甚至有好些个被战马踏成了一堆肉泥,公主殿下这个状况,就是受到了刺激,所以我认为长远来说,是让公主休息,恢复她心灵上的创伤,但御医说可能会严重,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剑走偏锋,让公主再受一次刺激,陛下觉得如何?”黄昏记得有些电视剧里就是这么来治疗失忆症的。

    他确实没料到小宝庆的症状会这么严重。

    之前以为只是创伤后应激综合症,患上了选择性的失忆症,现在看来,这比选择性失忆症严重多了,毕竟已经连熟识的人都开始不记得了。

    朱棣手上青筋暴突,“你想死?”

    朕成全你。

    一次不够,还想让小宝庆再承受一次刺激,亏你黄昏想得出,也亏小宝庆对你贴心贴肺,如果小宝庆清醒知道你今日的言辞,不知道会有多伤心。

    黄昏也觉得自己想当然了。

    这事还是得早吕芗、刘忠旭等人商讨一下对症治疗,貌似吕复也在应天,和郑和一起下了西洋的匡愚也该在应天。

    汇聚名医,就不信治不好。

    于是立即道:“微臣愿意立即带着公主殿下返回应天,让众多名医来会诊,一定要让宝庆公主康复!”

    再刺激一下的事情也可以考虑。

    不过没办法复制在草原上发生的事情,所以回到应天后,慢慢想个剧本,然后找够群众演员,给小宝庆演一出戏。

    朱棣挥挥手,“没有其他办法了?”

    黄昏叹道:“陛下,当下只有让匡愚、吕复等名医给公主殿下诊治。”

    朱棣看向徐皇后。

    徐皇后微微点头,道:“我们一起回去罢。”

    朱棣沉默了一阵,“好,等宝庆休养两三日,立即返程回应天。”

    黄昏想告退。

    朱棣怒道:“你往哪里跑?皇后刚才心急,没来得及告诉你,宝庆是回去躺下就睡了,但她不允许房间里有任何一个人,她现在极度缺乏安全感,而据朕所知,从独石关回来的路上,小宝庆和你同乘一车七日,这七日里她虽然不怎么说话,但至少她愿意和你呆在一起,从现在开始,你要全程陪伴宝庆,直到她完全痊愈为止,你要是敢离开她一刻钟,朕就让你一辈子离开你的妻儿!”

    黄昏:“……”

    狗儿在一旁幸灾乐祸的说了一句要不要净身啊陛下。

    黄昏吓了一跳。

    哪里知道朱棣竟然真的陷入思忖之中,犹豫着说朕看可以,反正小宝庆一直想要你黄昏做她的小太监,徐皇后也说确实,一个大男人不净身天天和妹子在一起,传出去不好听。

    黄昏只觉下体嗖嗖发凉。

    怒瞪狗儿一眼。

    发现狗儿在憋笑,然后说了一句黄指挥要是不净身的话,等公主殿下痊愈了这个事可不好处理啊,陛下、娘娘,可惜咱们黄指挥有正妻了。

    公主殿下怎么能当平妻。

    狗儿这番话其实是在给宝庆公主的未来做铺垫,也是有心。

    确实。

    徐皇后一直想把宝庆嫁给黄昏,包括徐家四妹。

    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如果宝庆傻了,黄昏真会娶?

    不可能。

    所以狗儿是在给黄昏做一个桎梏。

    黄昏也明白了过来,没好气的看着狗儿,说一句我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惜世态炎凉,朋友却为了利益愿意在我两肋插刀啊。

    狗儿笑而不语。

    朱棣也没好气的说你就知足了,要依朕的意思,就该把你净身了,反正你也有后了,当个太监不丢人,朕也能更信任你。

    黄昏听到这话长出了口气。

    还好还好。

    只要不净身,什么都好说。

    徐皇后却改变了主意,“可回应天少则一月,多则要走到春节之前,如此漫长的日子,让黄昏贴身照顾小宝庆,这确实有损名声啊,贴身小太监的事情,还是要落实下来,要不就给黄指挥净身了?”

    朱棣若有所思,“倒也是可行,不过这样一来,咱们以后怎么面对三妹,所以此事还要从新考虑,其实还有个折衷的法子,反正小宝庆还有三年及笄,要不早点给她定个婚约?”

    徐皇后不说话了。

    她当然希望这样。

    一边想让黄昏照顾宝庆,可又怕别真让黄昏给净身了,这样自己以后怎么面对三妹,可不净身,小宝庆也是豆蔻年华,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说句难听点的话,小宝庆都来了月事,可以当妈了,万一真发生点什么事情,小宝庆的名声怎么办?

    如果她痊愈了,倒也不怕,大不了就是当个平妻。

    可要是痊愈不了,这平妻怕是当不了。

    朱棣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两夫妻同时看向黄昏,眼神期翼——这才是今日宣召黄昏来的目的,真以为朱棣会把治疗小宝庆的希望寄托在黄昏身上?

    没有的事情!

    朱棣和徐皇后是想趁着现在小宝庆还没有彻底痴呆,防止万一,先给小宝庆找个体面一点的夫君,而黄昏是目前顺天城内的最佳人选。

    平妻就平妻了。

    正妻徐妙锦,平妻也不算委屈小宝庆。

    黄昏恍然大悟。

    套路。

    尼玛的都是套路。

    不就是想趁着小宝庆还清醒,把她甩给自己吗,朱老板和老板娘你俩也太腹黑了,心里一点也不阳光,这种事直说就好,干嘛要给我挖坑?

    就算没有痊愈的可能,到时候及笄了,我也愿意照顾她一辈子。

    因为自己是这件事的罪魁祸首。

    也因为……

    心里其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喜欢小宝庆的,不只是喜欢,是超乎喜欢的那种喜欢。

    当个公主的贴身“小太监”没什么不好。

    而且小宝庆能痊愈。

第六百七十五章 国之根本

    说是尽快出发,不过朱棣耽误了几天,大战过后总有些事情要处置,抚恤烈士、奖赏将士这些安抚军心工作不可或缺。

    之后,再一路南下回到应天。

    几乎抵近年关。

    朱棣回来后,只需要再参加一次大朝会全国就开始放假,而此刻京畿中一些老家在远方的官员,有回故乡打算的人早已经离京,剩下的留守官员大概就平日四五成左右。

    是以这个大朝会很是寡淡。

    折子倒是多。

    兵部、五军都督府乃至于地方卫所,都有高官上折子,但说一事:榆木川战事,己方在拥有大好的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为何还是惨胜?

    请陛下给那一万余埋骨他乡的袍泽给个说法!

    这是要追究黄昏的军事责任。

    朱棣也是头疼。

    追究吧,当时是自己让黄昏去钦差的,并赐安北将军,着二品朝服携兵符而去,甚至还给了他天子剑,这责任追究下来,不是打我朱老板的脸?

    以后史书就会说我朱棣么得眼光。

    不追究吧,那一万多将士死在关外,不说一万多,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因为黄昏的决策失误白白牺牲的,所以这得有个说法。

    否则无法平军心。

    从内心上来说,朱棣其实不太愿意追究黄昏的责任,抛弃上面的犹豫不说,朱棣知道以后的征讨外夷少不了黄昏的身影,而且黄昏还年轻,作为天子,你得给你的臣子施展才华的空间,同时,你也要给他们犯错的空间。

    现在的错误不可怕,大明当下能承受。

    至少黄昏很快醒悟了他的不足。

    假设在未来,大明全力出征漠北,万一让黄昏总领一路兵马,而他那个时候才发现己身能力的不足,很可能导致一招不慎全盘皆输。

    所以朱棣对这件事比较宽容,加上现在还需要黄昏治疗小宝庆,索性拖一下。

    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于是对众多臣子说,今岁大胜,先有安南为交趾入我大明疆域,又有榆木川徐辉祖率军大破阿鲁台部,斩阿鲁台儿子马哈丹之首级,是天降神眷,值此万家灯火迎春之际,应普天同庆,追责之事,节后再说,然后朱棣又一阵云里雾里的给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官员一些有的没的虚的实的封赏,意思就是告诉他们,老子给你们好处,堵你们十多天的嘴,就别在春节让老子糟心了,让老子愉快的过一个春节,春节之后等草原雪化了,老子就要出征漠北,所以你们千万别给老子把军心弄散了。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人一看,陛下都这个态度了,咱们还追着不放,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于是永乐五年年末的应天,一片祥和。

    只有一个地方例外。

    神机营!

    朱棣给神机营那边拨款甚巨,哪怕过年也在郑亨的率领下练兵,而且随着兵器院那边在金银铜铁和火药资源足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生产火炮和火铳,但有产出,朱棣立即令人发往神机营,当火炮和火铳超过人数了,立即从京营、五军都督府的地方卫所抽调精兵补入。

    暴兵!

    大明的神机营在丧心病狂的暴兵!

    朱棣看着日愈壮大的神机营,看见了黄昏描绘出的壮丽画卷。

    永乐五年的春节,和以往没什么不同。

    硬要说有,大概是京畿城里忽然多了一些人,一些长相奇怪穿着奇怪的人,这些人说着大明百姓听不懂的话,住在京畿的扶摇会馆里,整日里鼓捣着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春节对他们而言,似乎只是一个平常日子。

    大明无敌舰队下西洋,时代商行的商船不仅沿途做起来了海外贸易,也顺便高薪邀请了一些能人异士回来,这些人回来后,全部暂时安置在京畿的扶摇会馆。

    虱子多了不怕咬。

    黄昏知道有无数折子弹劾他,根本没放在心上,日子该过还是要过,不过当下他有些困扰,好不容易出差回来,应该和妻子徐妙锦腻歪一下,毕竟咱家老婆是大明第一美人儿。

    从五官到身材,哪一点不是人间巅峰。

    何况还有个绯春。

    每一次和绯春滚床单,都像第一次的洞房花烛夜,静如处子,那感觉确实不摆了。

    可惜……

    想而不得。

    一路南下途中,因为他在贴身照顾小宝庆,搞得这小姑娘现在只喜欢他,和别人没话说,差点连公主府都不住要搬到隔壁的黄府。

    黄昏也是无奈,只好暂时去公主府夜宿。

    为了避嫌,徐皇后从宫中调来一些宫女,这才让黄昏没有压力的和小宝庆在同一个院子里起居,要不然名声会臭。

    小宝庆毕竟才十二岁。

    因为是春节,小宝庆失忆的消息被朱棣压着,打算等春节之后,让吕芗、吕复、匡愚,乃至于已经垂垂老矣的萧九贤一起给小宝庆会诊,当然,这之前吕芗已经去公主府诊治过,得出的结论还是比较好,基本上不会再恶化下去。

    也就是说,小宝庆就算忘记了过去的所有事情,但从独石关归来后的记忆不会出现问题。

    别说,小宝庆还真就慢慢的在忘记过去。

    只有一件事忘不了:黄昏是他的贴身小太监。

    黄昏也是无语。

    没办法,只好假扮太监继续在公主府过日子,不过白天就带着小宝庆回黄府,腊月二十九,黄昏在黄府之中写对联,绯春急匆匆跑进来,说姑爷,沈熙礼来了。

    黄昏放下笔豪,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小宝庆,叹道:“去请到书房来罢。”

    现在一刻都不敢离开小宝庆。

    只要自己不见的时间超过一刻钟,小宝庆就要到处跑着去找自己。

    头疼。

    沈熙礼落座之后,黄昏笑道:“我不是说过么,扎帐的事情以后交给你去办了,我只需要知道结果就行了,我相信时代商行的每一个人,大家都为了共同目标在奋斗,当然,任何群体里都有蛀虫,我也相信你沈熙礼的能力,足以将蛀虫剔除出去,今天来是关于下西洋的事情?”

    郑和从西洋那边拿了多少东西回来,黄昏不关心,因为那个钱是朱家皇室赚的钱,和士族官绅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黄昏要赚的钱,还是得靠和郑和一起下西洋的商船。

    现在,他不关心商船赚了还是亏了。

    他只关心时代商行的商船在西洋之行中,有没有带回自己想要的那些东西——那些改变大明整个农业态势关系着国之根本的东西。

    因为有个问题摆在面前,必须解决:

    工业萌芽了,经济起来了,医疗发达了,民智开了,那么人口数量也必然会暴涨上去,相应而来,暴涨的人口靠什么吃饱饭?

    这是个国之根本的问题:农业!

第六百七十六章 价值不可估量的农业希望!

    沈熙礼淡定着呐,喝了口茶,笑道:“商船回来了这许久,你一直在顺天,商船上的其他商品我就擅作主张,已经安排下去进行处置,大概率是要赚的,这一趟下西洋具体赚了多少,我带了账本过来,等下你过目看看。”

    黄昏不关心这个问题,“你知道我想要的不是商船能赚多少。”

    沈熙礼也不卖关子了,笑道:“你交代的名单上,只找到了三样东西,两样是在下西洋的途中找到的,一样是在东南沿海找到的。”

    黄昏精神一振,“哪三样?”

    沈熙礼笑道:“在东南沿海的番人手中买到的是番椒,在西洋途中,从苏禄苏丹国的在西洋诸国做生意的人手中买到了番薯,还有苞谷。”

    黄昏闻言,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狂笑不止。

    但又有些疑惑。

    番椒,就是辣椒,苞谷就是玉米。

    按照史书记载,这两样是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后,才从美洲那边传到中国的。

    番薯也是。

    番薯,又名红薯、地瓜。

    一年生草本植物,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

    按照历史资料,番薯是从菲律宾那边传过来的,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明朝嘉靖时期。

    现在还没到时候。

    吕宋这个时候还叫苏禄苏丹国,南美洲也还没被欧洲人发现,这番椒是怎么流传东南沿海的,番薯和苞谷又是怎么流到苏禄苏丹国的?

    非常的不科学。

    问沈熙礼,“商船去的人,是怎么找到的,有没有说过过程?”

    沈熙礼点头,“说过。番椒这东西在东南沿海,是偶然发现的,据说也是从西洋那边流过来的,番薯和苞谷则是苏禄苏丹人在西洋那边讨生活的人所持有,据说,仅仅是据说,早些年苏禄苏丹国和日本那边有一些人犯了重罪,于是流亡海外,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漂泊,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后来这些人的后裔又返回了苏禄苏丹国和日本……当然,仅仅是据说,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黄昏恍然。

    想起了一些野史记载,据一些野史所说,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不是哥伦布,而是亚洲这边的一些海上流亡者。

    野史之中关于此事最早的记载,是东晋高僧法显曾于公元399年至413年远赴印度求经,并有《历游天竺记传》流世。

    法显曾在公元412年从今斯里兰卡穿越马六甲海峡归途中,遇到强风东航一百零五天天,抵达美洲墨西哥海岸一带,在这里停留五个月后,于公元413年五月间乘船西航一百一十五天,在当年九月间返回中国山东青岛崂山。

    按古代海船昼夜行一百海里计算,并辅以当地风土人情介绍,认为记传中的“耶婆提”即今美洲。

    但此说尚存较大争议。

    还有个说辞。

    和下西洋的主角郑和有关系,2014年,英国历史学家孟希斯宣称,发现一张六百多年前的中国古代航海地图(《坤輿万国全图》),为郑和所绘。

    上面绘有美洲大陆的细部图,而这个时间推算,正好是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段(公元1405年至1433年),他认为郑和才是真正航行到美洲的第一人,比哥伦布早了七十二年。

    持这种说法的学者并非只有孟希斯一个人,甚至有学者认为哥伦布远航可能就是以郑和绘制的航海图有向导的。

    不过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可靠,至少这一次郑和下西洋,没去到美洲。

    所以番椒、番薯和苞谷被带到亚洲,应该是沈熙礼口中的“据说”的情况,是亚洲这边一些犯了重罪流浪海外多年后,他们的后人从美洲带回来的。

    很有可能。

    毕竟当下的亚洲,中华文明是领先于全世界的。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找到了辣椒,这就意味着可以在大明广泛种植,开创川渝火锅宗派,并且研发豆瓣酱——没有豆瓣酱的回锅肉是没有灵魂的。

    麻婆豆腐,鱼香肉丝这些名菜,都需要豆瓣酱。

    而且辣椒也是一味中药。

    至于苞谷和番薯,因为它们对生存条件的超高适应性,又有比较高的产量,大范围种植后,是解决大明人口爆发之后带来的粮食不足的隐患。

    这是大明走天朝上国走向世界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这是农业是希望。

    尤其是番薯,什么烤红薯只是逛街神器,当番薯大范围种植以后,它的高产量和高淀粉已经超高的环境适应性,绝对要成为国家农业的支柱。

    没办法。

    当下大明的农业水平,还不允许自己去搞杂交水稻,推广番薯是最有效也是最快见效的方法。

    压抑住内心的狂喜,黄昏拍了拍沈熙礼的肩头,“老沈啊,说句实在的,就凭商船找回来这三样东西,咱们时代商行,你沈熙礼的名字,我黄昏的名字,都将注定会留在史书之中,人奋斗一辈子,不就为了这么个目的么。”

    青史留名,四个字。

    说起来很简单。

    但要知晓,在中华这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书中,要想在其中留下只言片语,哪一个不是鱼龙者,没点能力和才华很难做到。

    有能力和才华者,还要超高的运气才有可能。

    而让大明提前进入温饱时代的时代商行,以及时代商行的掌舵人沈熙礼、黄昏,这两个名字也将被后世永远铭记。

    这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沈熙礼的眼光当然卓越,不过那是在商贾一道上,在农业方面他没有黄昏的上帝视觉,最重要的是他还不了解番薯和苞谷的价值,闻言很是惊诧:“就这三样东西,就能让时代商行,你我的名字一起写书史书,东家你怕不是在逗我玩。”

    黄昏也不解释,问道:“这些东西放在何处?”

    “时代商行。”

    “走,去看看,对了,带了多少回来?”

    沈熙礼答道:“番椒大概有七八十个,番薯有二三十个,苞谷有十几个。”顿了一下,“买这些东西,花了近百两,才让别人忍痛割爱。”

    黄昏耸耸肩。

    无所谓。

    虽然百两银子相当于六七万软妹币,但这个简直血赚好么。

    它们带来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价值连城都不能形容。

第六百七十七章 商行革新,时代前沿

    时代商行。

    因为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商行里已经没多少人,都在准备最后的收尾工作,而在一边,则忙碌得热火朝天——入夜时分,时代商行会按照规矩办个几十桌,城内时代商行所有店铺的所有人,都能来参加晚宴。

    有个名词。

    年会。

    黄昏发明的,沈熙礼等人觉得挺好,于是就作为时代商行的规矩给定了下来:每一年的腊月二十九,时代商行全国各大城市,都会举办这样一场年会。

    年会会有很多活动,吃吃喝喝是一方面,最重要的环节是发放过年红包,以及抽奖。

    这些流程都是黄昏定制。

    效果极好。

    毕竟在年会上发的红包,都是每个员工一个月到三个月之间的薪俸,具体数额,以员工在这一年的工作表现来评断。

    为此黄昏还让时代商行成立了一个新部门:人事部。

    虽然和后世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相比有一些小细节的改动,但在黄昏提出来后,沈熙礼都完美的落实到位。

    别说,这一招很不错。

    现在时代商行的工作在整个应天乃至于整个大明境内,都是香饽饽,扶摇会馆的那些人才,最向往的工作地点便是时代商行。

    当然,时代商行还不够成熟,还要继续完善制度。

    想到这,黄昏在走向沈熙礼办公室的时候,沉思了很久,道:“老沈,咱们时代商行的规模已经起来,很多东西需要革新,我这里有个想法,你看能不能落实到位?”

    沈熙礼笑道:“东家且说说看。”

    黄昏:“咱们时代商行现在就像一张大网,趴在大明这个巨人身上,包括了交趾那片区域,以后这张网还会继续延伸,大明旌旗飘扬的地方,有这张网,大明旌旗达不到的地方,也会有这张网,如此巨大的一张网,靠你个人的能力——当然,不是我小看你,只是经过榆木川的这场战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像我这么牛逼的人物都有无法做成的事情,有何况其他人,所以说,人力有穷尽之时,真正要做到天下无敌,还是得靠制度。”

    这话黄昏一点也不觉得吹牛。

    在大明,除了朱棣,我黄昏大官人可就是最牛逼的人物么。

    沈熙礼笑了,他也没觉得黄昏这话有什么不妥。

    东家确实厉害。

    这一点想不承认都难。

    而且沈熙礼也确实有这种感觉,现在的时代商行实在是太庞大太臃肿了,仅靠自己一个人以及几个高层,根本不足以将它彻头彻尾的掌控。

    可自己的眼光和能力,还不足以找到一个完美的应对方法,是以对黄昏这个“制度”很是有兴趣,“东家您继续。”

    黄昏道:“咱们的时代商行,也应该像一个国家一样,拥有明确分工和职能的各个部门,这样才能最大效率化,也才能人才尽起用,物尽其才!”

    顿了一下,笑道:“各个部门相互运转,互相合作,如此秩序井然,它才能良性的发展。”

    沈熙礼颔首,“你的意思是要将时代商行拆解一下?”

    黄昏点头又摇头,“可以这么说,但拆解的只是职能,它依然是一个整体,而你就负责最核心最高层的工作,其余工作就交给相关部门去处理,这就好像你沈熙礼是时代商行这张大网上的蜘蛛,由你来确定这张网应该向哪里发展,又要发展到多大,又或者哪里需要缝补。”

    沈熙礼懂了,“这确实是个好谋划。”

    又笑道:“不过,东家才应该是那个蜘蛛才对。”

    黄昏哈哈一乐,“大部分时间还是你来,我只需要盯着就行,这一点我对你深信不疑,要知道一点,时代商行可以没有我,但绝对不能没有你。”

    这话其实有点恭维的意思了。

    只要有黄昏,时代商行就算没有沈熙礼,也还有赵熙礼、王熙礼、周熙礼等人,要知道世间人才这么多,只要能力到位,谁都可以是沈熙礼。

    就如《神话》中嬴政死了,有赵盘顶上去继续当那个嬴政一样。

    沈熙礼有自知之明,商业互捧了一下,“就如这大明不能没有东家一样么。”

    黄昏哈哈笑乐。

    这话,老沈你僭越了啊,要是被朱棣听到,咬文嚼字搞你个文字狱分分钟的事情,到时候咱俩都得脑袋当尿壶。

    笑罢,道:“之前我说的那个记账方法攻坚出来了没有?”

    沈熙礼点头,“已经攻坚出来了,还再完善之中。”

    专业工作交给专业人士,这一点梁巍生的能力没得说,在他率领大批账房乃至于沈熙礼那个醉心于算学的儿子也掺和了进去,那门记账法有了雏形。

    黄昏闻言大喜,“甚好,完善之后就命名龙门账吧,并在年后成立一个专业的部门,取名财务部,主要负责费用收支、预决算、纳税等工作。”

    沈熙礼点头,“还有呢。”

    要革新肯定不止的一个财务部和人事部这么简单。

    黄昏于是侃侃而谈。

    给沈熙礼等时代商行的高官成立了一个办公室,主要负责整个时代商行的协调,包括制度、接待、会议等,属于商行中心决策部门。

    这极大的减轻了沈熙礼的负担,也让公司的运转趋于流程化、规模化。

    同时成立行政部,负责贯彻沈熙礼的指示,做好上下联络沟通工作,及时向沈熙礼反映情况;人事部,负责商行和扶摇会馆的人事接洽,包括培训、劳资、考勤等,后期还会加入保险和职称制度;财务部,费用收支、预决算、向国库纳税等;生产技术部:主要负责和钟山等工坊的接洽,具体工作包括工坊技术管理、技术革新、设备维护检修费用、质量监察监督;营销部,考察市场营销、经营、客户反馈意见等;安全监察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营运部:对公司的各个门店日常经营行为及业务、财务等运营流程和相互衔接执行具体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这些部门一旦成立并运转,一个集团公司的雏形便定型。

第六百七十八章 吉祥三宝

    沈熙礼听得眉飞色舞,这些听都没听过的名词,但确实拢括了一个商行的所有运转功能,如果真的成型了,自己将会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时代商行的发展。

    问道:“如此一来,商行就会由这些部门的最高领导来掌控着,各个部门的领头人必须都是我们信得过的人。”

    黄昏笑道:“没错。”

    恰好走进沈熙礼的办公室,沈熙礼立即坐下,找了宣纸和笔墨,一边研磨一边说道:“东家你稍待,待我把这些记录下来,再看是否有需要完善之处。”

    黄昏嗯嗯坐下,“你先记着,我来说一下各个部门的人事大概设定,细节方面的你稍后和人事部那边制定出来,各个部门肯定要设立一个部长,或者叫总监也可以,具体你们决定,部长或者总监,需要有协助的秘书,总监或者部长之下,设立经理分管,经理之下,再设各个小组。然后就是各部总监人选,我就指定两个人选,其余人选的大权就交给你了,财务部总监由梁巍生担任,生产技术部的总监由钟山工坊的老李担任——咦对了,我说了公关部没有?”

    沈熙礼一边记一边摇头,“没有。”

    黄昏道:“那就设立一个公关部,这个部门的职责其实很重要,所以这个公关部总监的人选,一定要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这个老沈你决定就行。”

    沈熙礼不解,“这个部门是干嘛的?”

    公关?

    多新鲜的词,以前根本没听过。

    黄昏笑道:“这个部门啊,工作繁冗复杂而重要,负责商行对内、对外的公共关系工作,负责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和支出预算方案,在批准后组织执行,协助行政部做好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接待工作,参与商行重大事件紧急处置和善后处理活动,负责做好商行形象的宣传,以及相关资料、题词等收集、整理、记载存档工作,是创建品牌、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机构,尤其是要和官府那边多做联络、沟通,是商行走出大明走向世界的重要部门。”

    沈熙礼听得一阵头大。

    暂时也吸收消化不了,反正一一记下就是。

    黄昏最后道:“这些东西我倒是一股脑的说出来了,你也能一股脑的给落实下去,但具体实施之后,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没关系,我们时代商行的体量在这里,有巨大的容错率空间,所以不要担心犯错,犯错之后立即根据情况改正过来就行,我相信最多两三年,所有的部门都能正常的运转,彼此之间相互合作,提高商行的效率和效益。”

    沈熙礼运笔如飞,抽空道了句但愿罢。

    理想总是美好的。

    至于现实如何,还是要等时间来检验,不过有一说一,沈熙礼对这次革新充满期翼,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如果成功,时代商行在没有官府力量的阻挠下,将会发展成一个可怕的巨人。

    而官府力量的阻挠?

    只要黄昏在陛下那里依然受到重用,就不存在阻挠!

    但是……

    黄昏接下来的一句话把沈熙礼这个想法瞬间打碎,而且吓得够呛,“老沈,我有个想法,我打算时代商行和军器院合作,参与火器研发、制作当中去。”

    沈熙礼来不及放下笔,抬起头,“东家你认真的?”

    兵器制作……

    这可官府禁脔,何况还是火器。

    黄昏嗯嗯点头,“我认真的,老实说,只靠军器院,要想让大明数十万雄师全部配备火器,路漫漫其修远兮,何况存在一个问题,保养和换代,这些问题都只靠军器院的话很有可能会夭折。”

    又不是没夭折过。

    到大明晚期时候,大明军队的火器因为保养和换代问题,已经大大跟不上需求,最终成了一个“假把式”,不过饶是如此,清军入关后,大明军队的火器,还是让清军痛不欲生。

    沈熙礼出了一身冷汗,“这个事,你怕是得想去看看陛下的意思。”

    没有陛下同意,时代商行再有钱也不能掺和其中。

    黄昏颔首,“嗯,我就是想提前这么说一下,让你早点做好准备,最迟五年之后,时代商行就要设立自己的军器部,到时候会供应国家军队,也要保证蚍蜉义从的供应。”

    沈熙礼耸耸肩,“就蚍蜉义从那五十人——”

    黄昏笑眯眯的,“五年之后就不是五十了,也许是五百,也许是五千,甚至可能是五万!”

    沈熙礼无语苦笑。

    东家啊,你虽然是个男儿,不过长得挺俊俏的,既然如此,就不要想得更美了啊,五万的蚍蜉义从?你怕是当咱们的永乐大帝是个摆设。

    当下的藩王,都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护卫!

    全盛时期的藩王,也不过如此。

    你区区一个臣子,又不是异姓藩王,五万的蚍蜉义从,是不是想得太天真了。

    黄昏却呢喃着说了一句身为北境之王,五万蚍蜉义从,不过分吧?

    当然不过分!

    沈熙礼没听清,只隐约听见了“北境”两地,闻言乐道:“怎的,五年之后陛下就要迁都顺天了么,可这和你扩大蚍蜉义从有什么关系?”

    黄昏笑了笑,没解释,“记录好了?”

    沈熙礼摇头,“再等等。”

    说话很快,记录可不快,你以为人人都像东家你用那种鹅毛笔啊,话说,倒确实可以考虑该用东家的鹅毛笔,于是笑道:“东家,把你的鹅毛笔送点过来?”

    黄昏愣了下,“我还以为你们无法接受呐,毕竟鹅毛笔写出来的字,虽然也能称为书法,不过和传统书法有着巨大的差距,既然你能接受——是不是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接受?”

    这是个契机啊。

    于是乐道:“年后,建立工坊,大肆生产罢。”

    可惜,这还得建立个养殖场。

    不然哪里去找那么多鹅毛。

    沈熙礼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附加的养殖场有点麻烦,能否改进一下?”

    黄昏乐道:“反正那鹅毛笔你也见过,这样罢,年后你就让老李那边的生产技术部根据样品改进提升,我给个建议,笔杆可以用竹子。”

    沈熙礼颔首,“好,上元节后我就落实下来。”

    继续记录。

    十几分钟后,沈熙礼抬头,将宣纸晾在一边,起身来到一个角落里,“东家,这就是我们商船找到的那三样你想要的东西。”

    黄昏来到角落里,看着眼前这对东西,只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

    金黄的苞谷,还裹着泥的番薯。

    尤其是那红艳艳的干辣椒,像极了情人的小脸蛋,那么光亮,那么丝滑,那么的让人喜欢。

    这就是改变大明农业的吉祥三宝啊!

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个小目标

    沈熙礼在一旁盯着黄昏看向“吉祥三宝”的眼神,忽然替黄府里那个世间第一美人儿的徐妙锦鸣不平了,就这眼神,貌似东家看她时都没有啊。

    这炽热……嗯,脱离了低级趣味。

    沈熙礼转念一想黄府里面,有大明第一美人儿徐妙锦,五官长相世间无双,生产之后那独有的少妇韵味依然冠绝人间,就算是陛下后宫三千,也无有比拟者,大概唯有当年的赵飞燕、武媚娘之类可以比拟了。

    当然,徐妙锦的风采不是媚。

    所以肯定不如妲己和妹喜。

    但是黄府还有个娑秋娜,西域风采加上独有的媚术,而且也是被咱们东家给吃干抹净了的,这一点来说,又不输给那妲己妹喜了。

    且不提这两个绝代双骄,还有绯春,乌尔莎,卡西丽,穆罕穆拉等女子。

    说不准以后还得有恶魔公主,冰美人徐家四妹……

    或许还得加个邻家女孩和江湖女侠糅合风情的唐赛儿?

    如此庞大“后宫”,东家是很容易脱离低级趣味。

    换谁也会一样。

    黄昏深呼吸一口气,又深呼吸一口气,继续深呼吸一口气,不断深呼吸一口气……许久许久,才让心境平息下来,问沈熙礼,“春节期间,时代银行的金库也是按照平日做的安保?”

    沈熙礼颔首,“五十人分成三队,由赵芳生、苟布、张凤阳三人带队轮流值守,怎么了,这和金库有什么关系?”

    黄昏道:“老沈,你立即去把赵芳生、苟布和张凤阳三人喊来,我有事要叮嘱。”

    沈熙礼立即去了。

    因为晚上有年会,这三人倒是聚在时代银行那边,听说黄昏有事,不敢怠慢,不到半个时辰,就跟在沈熙礼后面来到时代商行。

    黄昏看了精神抖擞的三人,笑道:“可曾后悔过从南镇抚司脱离出来?”

    赵芳生哈哈一笑,“后悔啊,后悔出来得太晚了。”

    黄昏无语,“你出来早了也没用,老子那时候还没建立蚍蜉义从的资本呐,得了,听到你这么说我也放心了,说个事。”

    指着脚下那一堆吉祥三宝,“看见它们了吧?”

    赵芳生和苟布、张凤阳三人看了一眼,其中张凤阳是当初从商船将它们带回时代商行的人,笑道:“不就是西洋带回来的番邦物产么,有什么好稀奇的。”

    现在的大明,四海来朝,稀奇玩意儿数不胜数。

    黄昏点头,“对,不稀奇,所以我的意思,你们三人,给我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小心翼翼的将它们送到金库去放好,而且从现在开始,不论金库那边发生什么事情,我需要你们给我保证一点:哪怕是金库了黄金白银全部被盗,这三样东西一个都不能少!”

    众皆愕然。

    开什么玩笑。

    金库里面现在可是有五六万的黄金白银,价值几何不言而喻,听东家这意思,这三样东西被那金库里五六万的黄金白银还贵重?

    世上不可能有这么贵重的作物产品。

    你要说这是和氏璧大家都能理解,偏生这只是一些作物,就算是海外带回来的,大概也就是像葡萄、西瓜那样成为高端奢侈品。

    但也不能贵到这个不可理喻的地步罢。

    黄昏大概能想到这几位此刻不可理解的心情,叹道:“其实我说的已经很保守很保守了,这三样的价值,别说咱们这个金库,就是陛下的国库,也不可能超过它们的价值,所以三位,我的意思再明确一点,我也更自私一点,银行的金库可以被盗,你们的生命可以牺牲,但是这三样,绝对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哪怕是晚一年,带来的损失都是无可估量的!”

    赵芳生等三人面面相觑。

    他们知道,黄昏不是轻贱他们的生命,实际上黄昏对大家一直很尊重,现在连他都这么说,众人想不通原因,但明白一点:这三样作物很重要,他们必须要用生命来保护他。

    三人神色肃穆,同时用江湖礼节行礼,“东家放心,就算是肝脑涂地,也要誓死保护,东家需要的时候,它们一定还在金库里!”

    黄昏长吁了口气,“希望你们别介意我的语气,重是重了点,但它们对我,对大明,或者说对咱们的后人,都有着无比巨大的影响。”

    苟布笑道:“东家,话说多了,就没那感觉了。”

    黄昏干笑两声。

    思忖了一阵,“在你们送去金库之前,我要叮嘱两句,这个番椒,一点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而这个番薯,要放在空气湿度低一点,温度也低一点的地方,这样,在金库里砌一个小房间来存放,在小房间里要放上少量的冰块,很少量就好,而这个苞谷,也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并且你们三人要每日检查,看它们是否出现了腐烂发霉的迹象,如果有生虫的情况,也要尽快通知我。”

    等几天挖个地窖存放红薯。

    要确保等到用的时候,它们没有坏掉。

    三人领命。

    黄昏深呼吸一口气,“去办罢,老沈,节后你给我在应天周围买一块良田。”

    一大块良田。

    当下只有这么多的辣椒和番薯、苞谷,连一个种植园的规模都达不到,要想全国推广,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在这之前,自己就利用朱棣的信任以及时代商行的财力,用两三年的时间,收获到足够多的种子,到时候就能逐步推广全国。

    当然,江南这边不用。

    主要还是西北云贵川陕西甘肃等地,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来推广,比如黄土高坡那边,主要推广苞谷,而四川那边,苞谷和番薯都是重点推广。

    尤其辣椒。

    这玩意儿推广的地方大概暂时就三个地方:蜀中,江西和湖南。

    蜀中吃辣椒就不说了,湖南也厉害,辣妹子嘛。

    江西老表的吃辣,天下无双。

    黄昏离去,沈熙礼和赵芳生、苟布、张凤阳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苟布问道:“沈大掌柜,咱们这东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三样东西金贵若斯?”

    沈熙礼叹道:“东家的心思,你们别猜,猜也猜不到,跟着他走就对了,小赵,你去找篮子箩筐过来,顺便调几个蚍蜉义从拱卫,虽然这个时节又是在京城,但东家如此看重,我们不可大意。”

    反正跟着东家走不会错。

第六百八十章 君王当强势

    今儿高兴。

    黄昏其实心中明亮,明朝是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如果不是封建皇权太过强势,运气又不好,明朝是完全有可能进入资本主义初期。

    所以在明朝改革,尤其是在朱老板麾下改革,最有可能出成果。

    改革和革命,是两个概念。

    封建君主制时代的进步,需要革命。

    不过大明的土壤没办法革命。

    那就只有用改革来带动,从经济、工业、人文上来改变社会形态,最终改变国家制度,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道路。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为工业改革拉开序幕。

    科技的进步,黄昏一个人只能当一个启明星——在科学上,他毕竟不是一个全才,甚至可以说知识量很低,能为工业改革拉开序幕,完全得益于他领先十五世纪的眼光和那一丁点知识。

    如今,黄昏大方向上想做的基本都已落子。

    各个工坊迅速发展、进步。

    迟早会带动更多的工坊和行业发展。

    火器在军器院的研发下,也会取得超越西方的成绩,等到那一日,历史上那个古老国度被坚船利炮敲开的国门会打开,然后走出一大堆的坚船利炮去敲开别人家的国门。

    农业、卫生、金融方面,都已落子。

    剩下的还有教育、交通、基建,其中最难的是教育改革,要打破儒家的传统垄断地位,兴盛百家,在大明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急。

    路一步一步走,饭一口一口吃。

    社会形态的改革,变迁,动辄百年计,黄昏已经做好了用一生来做这一件事的心理准备,也做好了最终和封建皇权一战的想法。

    当下么……是时候享受永乐盛世明朝大官人的颓靡生活了。

    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黄昏过得极其糜烂。

    大年三十,当然“陪”老婆。

    年轻就是资本,或许保养得好,又或者是橄榄油的效果,再或者是徐妙锦跟着娑秋娜练习瑜伽的原因,徐妙锦因为怀孕黄豆芽和黄豆苗这对龙凤胎而留下的妊娠纹已经淡化了许多。

    至少摸起来几乎感觉不到。

    又因为是顺产,所以小腹上几乎没有血肉组织的断层,不会出现剖腹产会有的那种胀腹,徐妙锦渐渐找回了她大明第一美人儿的自信。

    嗯,现在应该叫大明第一美少妇。

    明眸皓齿什么的来形容就俗了,身上泛散出的那股成熟韵味尤其是在床笫上欲拒还迎欲语还羞的迎合之风情,让人恨不得将她吞入肚子里。

    大年三十的夜晚,整个应天城鞭炮声不断。

    黄府主院,亦是如此。

    黄昏分外卖力,夫妻俩又找回了当年的美好,恨不得一夜缠绵到死,反正大年初一黄府的大官人和夫人是一觉睡到了下午。

    齐人之福,不患寡而患不均。

    初一的晚上属于绯春,绽放得很灿烂,初四的晚上属于乌尔莎,初八的晚上属于卡西丽和穆罕穆拉,正月十二的晚上属于慕容清梅、上官紫霞、司徒娜扎和欧阳热巴。

    为何当中隔了几日?

    徐妙锦和绯春,终究只是普通良家女子,乌尔莎等西域女子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妖精,黄大官人能在正月十五之前把所有的女人都犁一遍,已经是天赋异禀了。

    没办法,年轻就是资本。

    至于娑秋娜……黄昏想过,也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在看完上元灯会后去敲了门,不过吃了闭门羹——娑秋娜还没认命。

    黄昏其实是很怨念的。

    有一说一,乌尔莎、卡西丽和穆罕穆拉等十一个西域女子加在一起,都不如一个娑秋娜。

    小宝庆的失忆终于稳定在了一个基础上:忘记了所有人。

    当然,大家又重新认识了。

    然而往日里那个恶魔一般的古灵精怪小女子,如今变得沉默寡言,哪怕是和重新与她成了好朋友的娑秋娜在一起,也不怎么说话。

    只有看见黄昏去陪她了,才会露出灿烂的笑意,说小昏子你净身了怎么还有家室啊,你是不是在欺君哟,要不要重新净身一下之类的话。

    然后……又没话了。

    黄昏看得心疼,正月十五刚过,立即去太医院将吕芗、吕复、匡愚等名医请到公主府再次会诊,朱棣也心疼他妹子,一句口谕,整个太医院的御医全部到了公主府,轮流会诊,要拿出一个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来。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心病还需心药医。

    一句话,用极端的事情再刺激小宝庆一次,让她想起以前,再想法让她摆脱心理上的桎梏,如此才能恢复正常。

    朱棣不管,给了一道死旨意:三个月内,小宝庆要是不能变成以前的小宝庆,黄昏就给朕净身了天天去照顾她。

    毕竟她现在只有和你在一起时才有点笑意。

    朝野都在幸灾乐祸。

    黄昏却知道,朱棣并不是真的想让他当太监,只是在给他压力,敦促他赶紧治疗好小宝庆,可这事急不得啊。

    别适得其反。

    所以需要慢慢筹谋,想办法让小宝庆想起当初在关外发生的事情,如此她才能摆脱盘桓在她心理上的那个恶魔。

    正月十五一过,今年来到了京畿的众多藩王开始陆续返程。

    与此同时,户部那边拨出的粮草,已经从全国各地的粮仓里调动起来,迅速运往北方,已故看不见的暗涌在大明境内流淌。

    明面上的,则是五军都督府除了一两位都督继续坐镇顺天之外,其余的包括丘福、张辅、王宁等乃至于大部分的靖难功臣,都已经先后去往北方边关防线,密密麻麻的陆续进驻边关关城。

    北上的不仅仅有将,还有兵。

    京营兵力,五军都督府辖领的地方卫所兵力,除去留下少量人手驻防地方或者提防海关以及边界防线,其余兵力几乎尽数拔起,全部调往北方边关。

    如此大的动作,整个朝野都心知肚明,陛下要是征讨漠北了。

    可这事……

    陛下还没在大朝会上宣布。

    这就有意思了。

    看陛下这动作,分明就是不管你们谁在大朝会上反对,这漠北朕都出兵出定了。

    永乐,当是如此强势!

第六百八十一章 永乐六年,北征之年

    当然,刚开春,草原那边的雪还没化,不会这么早就出关征讨,其实朱棣也是苦逼,或者说草原部落也是狗屎运气好。

    遇着了小冰河时期。

    有两种说辞,一说是明末到清初的几十年是小冰河时期。

    但还有个说辞,从元朝到清末都是小冰河时期。

    元朝统治的一百年间,发生了水灾九十二次,旱灾八十六次,雹灾六十九次蝗灾六十一次,地震五十二次,风灾四十二次,霜雪二十八次,瘟疫二十次。

    可以看出,这一百年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而明朝从洪武到崇祯十八年期间共计自然灾害一千一百零一次,清朝从乾隆到宣统退位的一百七十六年里面自然灾害一千一百而是一次。

    日子也不好过。

    “小冰河期”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是以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明初,若是没有小冰河时期,草原上不会那么疯狂的下雪,那么朱棣会把漠北打成什么狗屎样子,“如果论”的话,真不得而知。

    肯定更惨。

    再疯狂一点,朱棣的大明将整个北方都收拾干净,还有清兵入关的事情?

    所以用火器让北方男儿从能征善战变成能歌善舞很重要。

    但是对于永乐六年的征讨漠北而言,窗口期只有晚春到深秋的七八个月时间,加上开春就开始做的出征准备,满打满算不到十个月。

    出征的事情闹得沸沸汤汤,但开朝后的第一件事,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五军都督府,兵部,都察院,一大批官员当庭弹劾黄昏。

    两件事。

    一件事自然是去年榆木川黄昏的军事指挥责任。

    第二件事就意味深长了些。

    是礼部一位侍郎弹劾黄昏从应天归来后,借口宝庆公主染恙,用卑鄙无耻下流的手段,长期驻留公主府,无视男女授受不亲的道德约束,种种行为举措皆在玷污公主清白,此举有损天家容颜,请陛下严惩。

    两件事,朱棣都不得不处理。

    先处理了第二件。

    朱棣当着满堂文武的面,对着那位礼部侍郎就是一阵咆哮,连北方俚语都用上了,传到黄昏耳里,翻译一下,大致意思就是说处理?我处理你妹啊处理,小宝庆应天遇到危险的时候,你们这些狗屎读书人在干什么,别人黄昏冒着生命危险去了马哈丹的营地,好不容易把事情摆平了,现在宝庆身体染恙,太医束手无策,老子不望着黄昏来治疗,我还望着你们这群就知道之乎者也的读书人来让小宝庆恢复成以前那个天真灿烂的小姑娘嘛……

    大概意思就这样。

    朱棣当庭骂得那个酣畅淋漓唾沫横飞,最后更是怒从心起,一位前途大好的礼部侍郎就这么被贬到地方去了。

    除了那位吓得胆战心惊满身大汗怀疑自己今天出门没看黄历的礼部侍郎,其他人看出来了,朱棣一方面确实是恼怒有人拿小宝庆来做文章,另一方面是在敲打众人。

    黄昏老子还要重用,你们要弹劾,可以,给老子拿捏好度。

    这确实是朱棣的想法。

    他打算拿捏一下黄昏,但没打算让黄昏就此从朝野上消失——很多事情还需要这个“神棍”来办,也只有他来办。

    朱棣这么一怒,其他人懂了。

    于是五军都督府的人出来说当时的情况,黄指挥确实要负大的责任,但根据五军都督府众多将领复盘,发现当时黄昏的指挥其实是最优选择,只不过在出击的时间上过于求稳,为了追求最大化战果,才导致贻误战机,属于小过。

    兵部的人也附和。

    朱棣于是问刑部那边,按照律法如何处置。

    刑部尚书吕震出列,说按照刑法是很好处理,不过这是军务事情,还请陛下用军法处置,刑部无权过问此事。

    这很圆滑。

    一方面,刑部不掺和到这些事里面去,本来是规矩,另外一方面,也是督促朱棣用军法处置黄昏,而不是用大明律,看似柔和实则强势的阻止了朱棣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企图。

    朱棣有苦说不出。

    虽然不明白吕震为何要和黄昏过不去,但这些事在朝堂上司空见惯,或者说朱棣其实喜闻乐见——表明黄昏没有营党结私。

    于是按照军法处置。

    杖责三十,剥神机营中军指挥一职,罚薪俸一年。

    这个处罚由五军都督府负责。

    是以朱棣在后来特地在无人时问了一句五军都督府的高官之一,中军都督佥事、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李景隆,杖责三十打得死么。

    这话就很有意思了。

    摆明了这个差事要交给李景隆。

    李景隆自小和朱棣关系亲近,哪能不知道朱棣的意思,况且他和黄昏关系也不错,闻言立即说打不死的,也就皮开肉绽,陛下放心。

    其实要看情况。

    如果落是朱高煦在五军都督府的人来差办这个事,别说三十的杖责,二十,就能让黄昏死翘翘,杖责这里面的门道深了去。

    不过李景隆来办么,三十杖责下来,黄昏皮开肉绽是真,但六七日就能下床自由活动——绝对只是皮外伤。

    朱棣放下心来,李景隆办事他放心。

    退朝前,已经荣升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的靳荣出列,弹劾,说:“臣有奏,去岁榆木川一事,宝庆公主之所以染恙,是以黄昏、徐辉祖等将领为首,不顾宝庆公主尚在危险处境的情况下,悍然出兵,致使宝庆公主承受双方兵锋交错的血腥画面所致,臣以为,此举是黄昏、徐辉祖等人目中无天家皇室所致,还请陛下给臣等一个说辞。”

    这个弹劾理由看似很没有道理。

    因为当下大明朝堂大概没人不了解朱棣,在当时的情况下,别说小宝庆在鞑靼手上,就算是徐皇后在鞑靼手上,朱棣这个钢铁直男也会毫不犹豫的下令出击。

    女人、亲情永远大不过家国大义。

    朱棣如此,满朝文武都是如此,大明儿郎尽如此。

    所以徐辉祖的出击,毫无不妥。

    但靳荣这么一弹劾,这就是明确的在逼朱棣表态坚决的支持这种事:万一在接下来的北征之中,出现皇室子弟被俘虏的情况下,大家可以毫无忌惮的出兵。

    这其实有点让文臣不喜欢。

    深远一点来说,这有点践踏君为臣纲,不过也说不了靳荣的不是。

    朱棣也是这么想的。

    没办法,只得说了一番“大气凛然”的话来为徐辉祖开脱——若是不为徐辉祖开脱,今年的北征战场上,如果真有皇室子弟被俘虏了,带兵的将领们就会很为难。

    于北征不利。

    毕竟今年是北征之年,要顺军心。

第六百八十二章 实验田

    “啥?”

    应天城东郊,黄昏从田里站直腰身,看着来宣旨的太监,问了一句:“让我到五军都督府去领三十杖责?交出神机营中军指挥的符印?”

    又尼玛出了什么幺蛾子事?

    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对那小太监道:“请公公回去告诉陛下,我下午就去五军都督府找国公李景隆领这三十杖责,符印也会交到五军都督府。”

    又笑道:“因忙农事,抽身不便,还请公公见谅,有机会了请公公喝酒。”

    那太监是狗儿嫡系,知道黄昏不是小气的人,也没介怀。

    不是每次出宫宣旨都能有好处拿的。

    笑着那您忙,我这就去回旨。

    黄昏目送小太监离去后,转身,看着原本拿着锄头在理地垄沟此刻却一脸惴惴的中年人笑道:“接下来几日,就要有劳老梁了。”

    中年人有些犹豫,“事情倒是小事,可大官人你……”

    中年人姓梁,梁大。

    梁大读过几年私塾,虽是三代单传,但家境不好,少小便给地主打长工,因聪明伶俐又喜欢钻研,很是受地主喜欢,于是多多少少攒了些钱,在十八岁那年租了几块良田,吃睡都在田头,第二年竟然大丰收,小赚了一笔。

    又辛苦在田里劳作几年,攒了点钱娶了个邻家姑娘,过上了小富足的日子,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块属于他自己的田地。

    可惜,这个目标基本上是没办法实现的。

    不过梁大舍得累。

    这些年他从地主手里租来种植的作物,若是遇到气候不好的年份,别人颗粒无收他也只是减产而已,别人一般收成他则会大丰收。

    是以成了京畿附近最为出名的种田人。

    当然,这个“出名”很讽刺。

    也就乡里有名而已。

    给梁大带来的利益不外乎就是地主愿意把地租给他,无他,梁大种田基本上都能有大好收成,地主收租有保障。

    所以黄昏找到了他。

    辣椒,番薯,苞谷,作为农作物第一次在大明境内种植,黄昏对农事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为了确保种植时不会出现意外,必须有经验丰富的老农来主导。

    梁大是最合适的人选。

    读过书,学习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新鲜事物,又有丰富的经验,按照梁大的履历来看,基本上算是农业技术人员。

    农业的进步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黄昏让沈熙礼在京畿旁边买了几亩地,然后找到梁大,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让他帮忙打理这片地。

    此刻见梁大以为自己要倒台了,于是笑道:“无妨,三十杖责,大概在床上躺几天就好,交出去的神机营中军指挥,也是陛下顺势的事情,这一次出征漠北,我不会去,神机营中军需要一位真正的指挥,你且放心帮我把这块田打理好便是。”

    又道:“这些朝廷事你大概也听不懂,你只需要知道,一旦陛下出征北方,我这个从仕郎,就会到内阁去任职,依然是朝堂臣子。”

    征讨北方,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肯定要去。

    朱高炽坐镇应天。

    朱棣不会绝对放心,所以他会让和太子划清了界限的自己去往内阁,不过这是黄昏的一厢情愿的预断,极有可能朱棣会想法设法把黄昏弄到应天去。

    毕竟神机营的事情,在朱棣眼中黄昏是专家。

    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让梁大安心。

    梁大确实听得云里雾里,不过东家都说了没事,他一个农夫也只有选择相信,挥挥手示意身后那一群长工继续整理地垄。

    黄昏看了看天色,差不多要到中午了。

    不远处,一位匠人带着一群人从城内赶来,在这几亩地的周围开始用竹子搭建围栏,按照黄昏的意思,将这块田严密的保护起来。

    黄昏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拍了拍身边,“老梁,休息一下。”

    农田事,赶时间。

    但也急不得。

    梁大看着这位平和近人但又出手阔绰的年轻大官人,想了想,也不见外了,放下锄头来到黄昏身边坐下,不解的问道:“东家,我就有点好奇,听说您还是时代商行的大掌柜,又是当着大官的老爷,按说是绝对不缺钱的,这且不说了,您还是远庖厨之余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读书人,为什么要如此费尽心思的东郊建立这样一块奇怪的田?”

    梁大确实很不解。

    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看见有黄昏这样身家地位的人会亲自到田里来干活。

    黄昏笑了笑,“这块实验田很重要,其实我可以说一句,我之前做过的所有事情,在重要性上,都没有这块实验田重要,至于为什么重要,等作物长大成熟以后,你就明白了,现在且容我卖个关子。”

    梁大不敢追问。

    开玩笑呢,他一个白丁,而身边的这个年轻人看起来才及冠一两年,但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如今京畿百姓,谁不知道时代商行。

    笑道:“该不会是要种摇钱树罢。”

    黄昏也笑了,“其实还真是摇钱树,不过这钱是摇到老百姓的腰包里,不是摇到我的腰包里,当然,最终我也是受益者。”

    收敛笑意,“时间不早了,我说几点,老梁你千万要记住了。”

    老梁立即道:“东家您说。”

    黄昏沉吟了一阵,组织好语言,缓缓的道:“这块实验田,是京畿附近最好的田地之一,旁边就是河流,又高于河流许多,不会缺水,但又不会被水淹,说句难听点的话,这块地原本的主人是不愿意将它卖给我的,为此我找了应天府尹向宝出面,背着有可能被弹劾强抢良田的风险,行如此非常手段,老梁你就应知道它在我心中的重要性了。”

    梁大笑了笑。

    腹诽了一句,你这个不叫抢,不外乎是欠点人情,你们当官的人从地主手里买地,地主再不情愿也要给个面子,何况连府尹都出面了。

    被迫卖地的那位地主也不会蠢到因为这几亩地和您闹翻。

    黄昏继续道:“之所以说它是实验田,是因为这块田要种子的东西,还没有在大明以农作物的姿态出现过,属于第一次种植,所以基本上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而我们手头的种子不多,承受不起太多的失败,因此我接下来说的注意事项,你一定要记牢了。”

    梁大立即认真起来。

    黄昏也凝重的道:“这一季我们种植的叫番椒,我会动用一般的种子储备,所以如果可以,最好是一次能成功。番椒种子我等一两天会着人护送过来,你拿到以后,要像对待你家的胖小子一样珍惜爱护,在播种之前,需要用药水浸泡,这个你知道的罢?”

    梁大点头,“这个我知道,也知道用什么药水。”

    黄昏颔首,“浸泡之后,就要用温汤浸种,这是防止秧苗生病,这个你应该也是懂的,因为我听说过,你这些年种植,都有这两个流程。”

    梁大认真的听着,点头,“东家您继续。”

    黄昏于是继续道:“将浸泡过的辣椒种子用湿布包好,放置于温暖的地方进行控制温度缺牙,并且每隔六个时辰翻动一次,以保证它能够受热均匀,这有利于幼苗的发展。等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在播种,待一段时日发芽之后,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间苗,避免过于拥挤,同时将有病畸形的弱苗进行拔除,最后,将将增长到四到五片真叶的时候进行植定苗。”

    顿了下,“这些操作你知道吗?”

    老梁终于长出了口气,笑道:“我还以为有多复杂,不就是和我之前的种植方法一样吗,这我就心里有数了,东家您放心,只要种子没有问题,我保证让它们茁壮成长!”

    这个事,整个京畿,我老梁都不行那就没人可以了。

    这辈子啥都不会,就擅长这个。

    黄昏大喜。

    果然,术业有专攻啊,又不得不说,老梁之所以每年能丰收,确实是因为有着更为优秀的种植方法——自己说的这个方法,当下大明并没有普及。

    老梁又道:“其实东家你还遗漏了不少需要主意的东西,种植期间,也要主意作物根部泥巴的干湿度,以及随着气温的变化,想办法找到这些作物最喜欢的温度等等……”

    黄昏愕然。

    旋即大笑。

    实验田有你老梁,我放心了。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愿栽在美人计上

    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泥土,准备回城,却不料一个趔趄,摔了个狗啃屎。

    缓了一会儿坐起来。

    盯着长衫陷入沉思,这尼玛长衫儒雅是儒雅,但确实有诸多不便。

    改革!

    你妹的,封建时代不合理的东西,统统改革掉!

    不过这个改革难度很大。

    毕竟要在迂腐的封建时代来推广短袖t恤和超短裙什么的,面对的可不止是皇权,话说,也不是没有过前例。

    疑似穿越者王莽就干过。

    王莽干了很多事,让后人怀疑他是穿越者,比如王莽设立了廉租房,设计游标卡尺,田产承包制等等措施,甚至还全国到处找刘秀想要把他提前干掉——这个事有待考究。

    如果王莽知道他输在位面之子刘秀手中,那就说明在王莽穿越之前就有个王莽已经穿越过去了,这里面的问题不是黄昏这种半灌水可以理解的。

    但历史上的王莽,好像确实被一个叫刘秀的人刺杀过。

    至于有没有在全国范围寻找叫刘秀的人,以此把位面之子扼杀在摇篮中,大概就是以讹传讹,但有一说一,有可能是王莽被一个叫刘秀的人刺杀之后,传出了什么“预言”,所以他才要大肆搜捕刘秀。

    然而讽刺的是,位面之子刘秀,最早的名字并不是叫刘秀!

    也就是说,有可能真正的刘秀已经死了,被穿越者王莽干掉了,但时空管理者可不能让这段历史崩溃,于是让另外一个刘家子弟改名刘秀继续当位面之子。

    人人都可以是刘秀!

    这和《神话》中一样,类似的传说还有李二,太宗似乎也曾在全国搜查捉拿姓武的人,只不过他没想到这个姓武的会是个女人……

    这些都是传说。

    但存在的历史资料表明,王莽真的干了许多类似穿越者的事情,其中就有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给他老婆设计了一套齐膝的短裙!

    所以黄昏觉得这个事情还是有操作空间,话说回来,就算不能全国推广,我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让我妻妾穿超短裙包臀裙,不香吗?

    此事暂且按下不提。

    目送东家回城准备下午去领板子,梁大缓缓扫视了一眼身前的这片沃土,忍不住发出一句内心的感触:“有钱任性真好。”

    东家有钱,也有权。

    所以他能用这么大一块良田来种植这个什么番椒,关键是这一次种植的番椒显然是用不完这一大块良田的,剩下的田地都浪费了。

    要知道浪费的这些田地,若是种植水稻,收成好的话,可供五口之家一年的口粮。

    不过梁大有些不解。

    东家这样的人,为何如此熟谙农事?

    ……

    ……

    来到实验田下边河畔的道路边,对站在周围的南镇抚司缇骑笑了笑,示意大家辛苦了,几个锦衣卫缇骑这才松了口气。

    辛苦倒是不辛苦,就是胆战心惊。

    因为咱们的小宝庆公主此刻就坐在河边的一块青石上,万一掉了下去,淹死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是浪里白条,但这开春的天气并不暖和,反而有倒春寒的迹象。

    身体本就不好的小宝庆再被冰水一泡,大家就准备承受陛下的万均雷霆罢。

    好在黄昏终于忙完了。

    黄昏走到望着水面发呆的小宝庆,笑道:“宝庆,回了。”

    小宝庆扭过头,嫣然一笑,“好咧,小昏子。”

    黄昏:“……”

    反正都习惯了,别说,现在小宝庆似乎真把自己当成了贴身太监来使唤,而自己是不是有受虐倾向,竟然觉得有点甘之若饴。

    贱啊。

    回城吃了饭,黄昏费尽心思才把小宝庆安抚好,让她留在西院和重新认识了一次的娑秋娜等人玩耍——其实也没什么可玩耍的。

    娑秋娜喜欢看书,打马吊,小宝庆现在喜欢发呆。

    已经没有共同爱好了。

    黄昏来到五军都督府,本来是打算直接去找李景隆,不料迎面遇见了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靳荣,官大一级压死人,黄昏只好见礼。

    靳荣看着黄昏,温和的笑了笑,“不用担心,曹国公已经安排好了,三十杖责,雷声大雨点小,想必陛下也心知肚明的事情,满堂文武亦有预估。”

    黄昏愣了下,心头敲起警钟。

    别看这个靳荣温和笑着说话,看起来好像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其实他这番话用心险恶,摆明了说这三十杖责会是虚张声势,让自己放心,其实是在将军。

    如果,仅仅假设是如果,自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像叔父黄观或者方孝孺那样的读书人,是个有骨气的读书人,被这么一将,很可能会为了气节,让李景隆真的杖责三十。

    这样打下来,自己就算不落个半死,也得在床上睡个一旬两旬。

    但是——

    老子不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啊,在疼痛和折磨面前,老子毫无骨气可言啊,黄昏甚至觉得,如果被漠北俘虏了,漠北那边只需要随便上个酷刑自己能全招。

    当然,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黄昏更愿意坚持一下然后栽在美人计上。

    这是一般人,。

    不过人真的到了某种处境后,心态和毅力都会随之改变,尤其是有信仰的人。

    笑道:“靳佥事倒是一番好心啊。”

    靳荣笑了笑,不置可否的离开,他自诩是整个应天最了解黄昏的人,所以他根本不对这一套激将计抱有任何想法。

    黄昏不是那种为了面子而丢了里子的人。

    黄昏盯着靳荣的背影陷入沉思,自己什么时候和他有过节的,应该没有,那么这个靳荣会是朱高煦的人还是朱高燧的人?

    要提防他!

    来到中军都督府,找到都督佥事李景隆,寒暄之后,李景隆笑眯眯的道:“刚才靳荣来过,言辞激了我一番,想让我在这三十杖责上动真格的,被我看穿了,也是搞笑,我李景隆现在已经沦落到要和靳荣这等货色斗智斗勇了么?”

    他还不配!

    黄昏摇头,“怎么着,他现在很有势力了?”

    李景隆苦笑,“当然,我不知道他背后是谁在支持,有可能是丘福,也有可能是两位王爷,靳荣从一个指挥到都督佥事,只用了一两年时间而已,所以有时候我很是不解,太子兼国期间,他都没有遏制一下靳荣?也不知道太子和那一群东宫属官是怎么想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272/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王冠最新章节!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所写的《大明王冠》为转载作品,大明王冠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王冠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王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王冠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王冠介绍:
1402年,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朱棣身骑白马万人中,入主紫禁城,加冕为帝,青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的两个字。
永乐。
1402年的同一天,一位现代人来到应天城,用一生繁华,打造出另一顶王冠。
大明王冠。
大明王冠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王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王冠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