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天下安康TXT下载天下安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下安康全文阅读

作者:鸣奇     天下安康txt下载     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十四章 最漫长的一夜 四十五 疯狂

    好一番父慈子孝的样子。不过黄明远却忍不住嗤之以鼻,这样的场景发生在父子兵变的时候,不是很可笑吗?当年石虎对儿子石宣有多宠溺,处死他的时候就有多暴虐。父亲都能将儿子凌迟处死,就绝对不能期望皇室的节操。

    或许杨坚之前的确存有对杨勇的期望,但绝不是现在。杨勇今天的处境,可以说是杨坚一手造成的,是他放任了杨素等人不断地诋毁杨勇,刺激杨勇,才让杨勇如惊弓之鸟一般。杨广、杨素几次故意陷害杨勇,杨坚不是不知道,但仍然对其放任自流,父子之情,可以说几乎于无,这时候再提那份父子之情,能不让人觉得可笑吗。

    黄明远赞叹杨坚不愧老而弥坚,都这个时候,一眼就看出了太子杨勇的软肋。杨勇这些年一直苦苦挣扎,其实存着一点向父亲证明自己的心思。杨坚故意表现自己其实一直是爱杨勇的心思,让杨勇的心理防线不断被摧毁。

    杨坚展示的人设是望子成龙的严厉父亲,给杨勇的人设却是不能体谅父母关爱反而怨恨父母的逆子。在外人看来,父亲对你严苛了你杨勇就要造父亲的反,杨勇的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不过杨勇是弄不清楚父亲心底的弯弯绕绕。

    杨勇心中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忽然跪在地上,脸上涕泗横流地说道:“是儿子有罪啊。”一旁的元衡见状,脸色一变,立刻强自扶起跪在地上不起来的杨勇。

    “储君,这个时候大军都杀到大兴殿了,全军将士都看着你呢。现在重点是要定鼎乾坤,可不是父子抱头痛哭的时候啊。”

    “孤有罪,孤有罪啊!”

    “轰!”

    元衡正说着,南面的嘉德门传来巨响。原来是杨广率军进攻嘉德门,东宫军宫门紧闭。这个时候,原本为了攻打广阳门的撞木终于被运到了,杨广命人拆了附近一个宅子的顶梁才弄到的撞木。

    嘉德门的宫门又没用巨石堵住,这撞木在夜里一声声的轰鸣,让人感到整个大兴宫都在颤抖。

    元颍没想到晋王连撞木都弄来了,心中一惊。嘉德门和大兴门的东宫军守军本就不多,若是让这撞木继续攻下去,用不了多久嘉德门和大兴门就会被攻破。

    现在时间真的不多了。

    元颍上前一把拉住杨勇说道:“储君,现在外面攻城的是晋王,您好好想想,就是圣人愿意原谅储君,您觉得晋王会放过你。一会大军杀来,晋王怕是会直接攻杀了储君。”

    杨勇心中一颤,这个弟弟他很了解,往日杀伐果决惯了,更是把自己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怕不是真的会直接杀了自己。

    “不忌,那孤该怎么办。”杨勇慌张的问道。

    “我就不信黄明远敢当着众人的面杀了天子,我们攻进去夺回天子。”

    元颍一脸狰狞,杨勇拉着他的手道:“不忌,你要小心阿耶,勿要让人伤了阿耶的性命。”

    眼看元颍要派人攻入大兴殿,一旁的萧子宝拉着元颍的胳膊说道:“元颍,你疯了吗?若是黄明远鱼死网破,我们就全完了。”

    元颍一把推开萧子宝,满脸怒容。

    “我的萧侍郎,这个时候,就是死也不能坐以待毙。他黄明远凭什么敢要挟咱们,不就是因为知道咱们畏手畏脚,投鼠忌器吗?”

    说着元颍一挥手,让众人向黄明远杀去。

    黄明远见对面的东宫军忽然又要发动攻击,没想到元颍有这样的胆气,还不认输,真是坚韧啊。不过他这样做却是把自己给逼到死角了。

    自己肯定不可能拉着天子和叛军同归于尽,

    现在看着杨坚没什么动作,若是自己真要烧死他,他肯定第一个反水,而且殿内的侍卫没有一个会帮自己。

    而且自己也不可能真的弑君,那不仅对自己,对整个黄氏家族也没有什么好处。自己还踌躇满志,要马踏山河、封狼居胥,要赢回南阳,怎么甘心就这么死在这里。人死如灯灭,之后就是封王封将又有什么意义。

    原本对元颍来说棘手的问题瞬间就被推到黄明远的面前,让黄明远进退两难。

    黄明远将陌刀一抖,隔开殿内与殿外。

    “王威,护住圣人;杨安,你守住后门。”

    这时候一旁的王增辩忽然向黄明远问道:“将军,这堆灯油怎么办?”

    黄明远一咬牙,说道:“将灯油围着大殿摆上,等待我的命令。”

    黄明远终究还是不敢就这样破釜沉舟,他沉不起。王增辩也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黄明远命令直接点火,他不知道该不该听黄明远的命令。毕竟今日黄明远的胆识、能力真的让他折服了。

    元颍让士兵四面出击。不仅光攻黄明远所在的正面,还让部下各手持大斧,围着大兴殿的墙壁乱砍。

    东宫军将士照着墙一阵猛砍,大兴殿是木质结构,很快就震得大兴殿内发抖。因为破墙的东宫军都在外边,黄明远也没法去阻止,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东宫军破开好几处的墙壁,闯了进来。

    东宫军将士从破壁处鱼跃而出,并立刻与殿内的卫士交战了起来。

    黄明远想去堵漏洞,却捉襟见肘。眼看东宫军士要占了上风,黄明远一咬牙,虚晃一刀,隔开两军,就要退后。元颍看在眼里,怎么会让黄明远如意。

    元颍见黄明远要支援身后,马上命前军牵制住黄明远。

    如非必要,没人想真的伤到杨坚。只要这边围住黄明远,让他不能跟后边的侍卫联系。那么他的手下便可一拥而上,抢在黄明远之前将杨坚弄到手。

    黄明远最怕对方死盯着自己不放手,因为他也不堪再战。不过这显然只是想想而已,元颍在黄明远身上吃了这么大的亏,能不把一多半的注意力都放在黄明远的身上。

    “元颍,何不上前一战。”黄明远大喝一声。看元颍气势汹汹的样子,黄明远觉得此人应该是个比较骄傲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激起他亲自上前。

    但很显然,元颍不会上这个当。现在他胜券在握,怎么可能会亲自动手,眼看黄明远不后退,他一挥手,身后的侯强、刁青、路霸、胡威、章智、奚云六人纷纷站了出来。

第六十五章 最漫长的一夜 四十六 连杀

    众人这时候没人愿意落在后边,之前黄明远杀谢柱等人时的确实力惊人,是个真正的猛将,但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黄明远已经是强弩之末,力有不逮,难以再战,现在正是要捡这个便宜的时候。

    黄明远毕竟是天下有数的名将,今夜又给左卫率军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谁能杀得了他必然在战后加官进爵,声名鹊起。

    看着缓缓向前的六个人,黄明远蔑视道:“六个一起来?元颍,不知道你从哪里找得这么多的禽兽,连名字都不脱本色。这么多豺狼虎豹,你们是要一个个来,还是一起上?”

    黄明远又自嘲地笑了笑,说道:“禽兽毕竟是禽兽,这些禽兽哪里懂什么礼仪啊。”说着,黄明远把陌刀一震,又厉声大喝道:“哪个敢前来送死?”

    对面的元颍冷笑着,他不怕什么骂名。连造反这种事都做了,还会怕人家说他以多欺少吗。今日为了胜利他什么都可以做,他誓要将黄明远斩杀于此。

    侯强、刁青、路霸、胡威、章智、奚云六人离黄明远有两三步的距离,突然加快速度,各自向黄明远冲去,侯强、刁青二人在前,其他四人分列左右在后。

    几人还没有站稳脚跟,黄明远陌刀一转,却是抢先出手。刀光一闪,侯强、刁青只觉眼前一闪,黄明远的陌刀就如光雾一般向二人刺来。

    侯强一惊,手中利斧翻转,急架相还。他是力量型的猛将,爆发性强,蛮力惊人。不过黄明远刚才刺出的一刀其实是虚招,意图声东击西。眼看大斧到跟前,黄明远手中的陌刀突然下沉,向着刁青的腰部划去。

    二人大惊,刁青赶忙向一侧闪躲,此时已经晚了。黄明远这一刀从下往上斜切过去,力量惊人。“扑”的一声,从刁青的腰部直接斜劈到肩头。刁青顿时被劈成两截,肚肠落了一地。

    后面几人一声惊叫。

    侯刚看的眼都红了。他大吼着挥着双斧,向黄明远腰间的空档劈去。黄明远看也不看,等侯刚近前,黄明远仿佛侧面有眼一样,向右后方侧着身子退了一步。却是不再管侯刚,而是向路霸、胡威二人杀去。

    这二人一使横刀,一使长剑。路霸的横刀扫向黄明远的腿部,而胡威则拿着长剑直刺黄明远的胸前。二人一上一下,疾如流星,快如闪电。再加上一侧的侯刚,直逼黄明远要害。

    黄明远眼看三人都攻来,黄明远用尽全身力气,用刀撞向路霸的横刀。路霸的力气不如黄明远,这一击之下,刀竟然脱手而出。

    这时胡威的剑已经刺来,黄明远忙躲,但剑仍然还是刺到黄明远的肩膀。幸亏黄明远穿着重甲,挡了一下,否则刚才怕不是要被对方的长剑刺穿肩头了。

    胡威没想到刺中黄明远对方还没事,一愣神之间,黄明远手中的陌刀改砍为拍,抽在了胡威的右侧。胡威不由自主地向侯刚撞去,替黄明远挡下了侯刚凶狠的一击。

    侯刚刚才的一斧用尽了力气,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胡威会向他撞来。情急之下,他急忙回手收斧,但哪来的急。倒向侯刚的的胡威被大力抽打之下,神情恍惚,眼看着侯刚的双斧一上一下,嵌入自己的腹部与面门,然后自己重重地摔到地上,成了一具死尸。

    侯刚、路霸都愣住了,这时一旁的龙风大喝道:“小心黄明远的刀,别分心。”

    二人皆是一愣,但黄明远怎么会放弃这个好时候,手中陌刀一扬,刚推开胡威尸体的侯刚就看到一把大刀落下。

    黄明远这一刀是直奔侯刚脑门,侯刚刚看到一道闪光,还没来得及阻挡,就感到脖颈一痛,接着感觉好像有东西从自己身上飞出。

    没头的尸体“砰”一声重重地倒在地上,过了良久,侯刚的脑袋才落在数丈外。

    路霸惊得魂飞魄丧,竟然转身就要走。黄明远哪能让他如意,陌刀向前,急追两三步,直刺路霸的后心。

    这刀如撕裂棉帛一般穿透路霸的心脏。黄明远回刀,路霸也倒在地上。

    这时一旁的章智和奚云也强攻上前,想拦住黄明远。虽然黄明远刺死了路霸,但二人两把横刀也早就砍来,

    这时黄明远已经没有机会再躲了。黄明远刚才见身上的盔甲能抗住刀剑,便避开要害,陌刀回手挡住奚云的横刀,而章智的横刀则正好砍到黄明远的肩部。

    章智这重重一击碰的铠甲都击起火花,虽然没有破甲,但黄明远的肩部一顿,几乎要断开一样,却是被重击直接砸伤了。

    此时的黄明远手中的陌刀几乎要脱手,身体晃了两晃,差一点摔倒。

    “啊!”

    此时的黄明远忍不住仰天长啸,其声如雷霆,在整个大兴殿内回荡。这声音有杀气、有恨意、有痛苦,更有不屈的挣扎与抗争。

    章智没想到黄明远会用肩膀硬抗,有些一愣。黄明远飞起一脚,就向章智的腰部踢去。章智忙躲,黄明远的陌刀又扫向奚云。奚云刚才也是手震得发麻,急忙往后躲,两人都跟黄明远拉开了空间。

    黄明远站立不住,忙身子一低,膝盖跪在地上。此时重心降低,章智底下露出空档,黄明远趁机向章智的腿部扫去。

    章智没想到黄明远会攻击他的腿部,只见陌刀飞快,竟然将章智的腿给削掉。“咔咔”两声骨头碎裂的声音,章智惨叫着扑倒在地,双脚已经离开身体。

    黄明远趁机身子一前倾,站了起来,一手持着陌刀,捅入章智的腹部。

    元颍也一惊,就要让众人齐上。

    但众人三魂七魄丧了两魂六魄,都看傻了,哪还有人敢上前。元颍的几个亲卫依令而行。

    黄明远正杀得起劲,根本不管他们冲过来,也不看狂舞着横刀的东宫军士。眼看奚云要跑,离本阵就还两步,黄明远即刻间追不上,便只见他脚尖轻轻一挑,地上章智的横刀就弹起一尺多高。黄明远飞起一脚踢在横刀的尾部,那刀如闪电般直奔奚云的前胸而去。

    “扑”的一声,刀剑穿过奚云的身体,冲击力将他带出好远人才落地。几个亲卫撞到了飞过来的奚云尸体,不由一愣,各自面面相觑。

第六十六章 最漫长的一夜 四十七 众叛

    黄明远转瞬之间连杀六将,让一旁的元颍看得眼都红了。这些将领很多都是他从河西带过来的,都是他这些年来辛辛苦苦培养的,没想到没有死在抵御外敌的战场上,却全都葬送在这里了。

    元颍像野兽一样“低声”怪叫着,就要冲上前和黄明远决战,龙风用仅存的一条胳膊死死地拉住元颍。

    “此战成败全在将军,将军不可轻出。”

    被冷风一吹,血往上冲的元颍这时才冷静下来,强忍着怒气,一挥手将身后一队弓弩手调了过来。

    “他不是很能打吗?给我射死他。”

    发狂的元颍也不怕误伤到杨坚,他一定要除掉黄明远才罢休。

    此时的黄明远将全身的力气都支撑在陌刀上,两腿止不住要滑到。眼看弓矢飞来,黄明远忙回刀去挡。但疲惫不堪的他根本已经无力再去挡那些如飞蝗一般的弓箭。才一瞬息,已经有四五支弓箭射到黄明远的身上。

    虽然黄明远一身重甲,不惧弓弩,但甲片槽里带着数支箭,浑身跟刺猬一样,也是吓人。

    黄明远眼看自己无力再挡,忙陌刀一挥,转身就向后方大殿内跑去,边跑边对王增辩大喊道:“增辩,快点火。”

    所有人都一愣,没想到黄明远还要真点。

    “快!”

    王增辩终于说服自己相信黄明远,他发抖着将火把扔到一堆丝绸衣服上。那火因为有火油的原因,火苗立刻一冲三丈,腾空而起,烧了起来。

    “起火啦!保护圣人。”

    刘德吓得在大殿扯着尖细的嗓子大叫,众人也被这场景惊呆了。

    殿中无论是侍卫还是东宫军都是一片混乱。黄明远则趁机快走两步,走到台子上,持刀而立,挡在了杨坚的身前。

    “来啊!”

    黄明远不仅不让东宫军士近前,就连侍卫们也不敢上前来。

    此时的火圈之内,只有杨坚、苏威、杨昭、黄明远四人。苏威、杨昭二人也是大惊,就要拉黄明远的胳膊,却被黄明远一甩手,挡住了。

    “明远,你不要做傻事!”

    “明远,万万不可啊!”

    “站着别动!”

    黄明远双目赤红,盯着对面的元颍,对苏威和杨昭的话是充耳不闻。

    谁也不敢相信,黄明远真的有和天子一同赴死的决心。可那明晃晃的大火,烧灭了所有人的怀疑,黄明远疯狂起来,真敢做这个弑君之人。

    都有人都认为黄明远疯了,疯的彻彻底底。他们怀疑要是他们再敢上前,黄明远提着大刀就会直接把杨坚砍死。

    杨坚看了看黄明远,本来的慌乱也镇定下来,就好像现在四周弥漫的大火和悬在眼前的陌刀与他毫无关系一样。

    “若是元颍选择冲过来,你真的会杀了朕吗?”

    杨坚忽然开口问道,不过大殿内混乱异常,众人也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不过黄明远已经听到,自己再一次赌成功了。

    黄明远头也不回地说道:“圣人不是心理很清楚吗?我若敢有如此之心,怕是现在的黄明远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黄明远很清楚,在大兴殿内杨坚肯定有自保的手段,甚至有没有什么密道之类的也不好说。毕竟整个大兴城都是新修建的,杨坚肯定会对一些潜在的危险做些提防。

    从叛军逼近大兴殿而杨坚始终从容不迫的样子黄明远就猜到了,杨坚是有后手的。自己在赌博,杨坚又如何不是在赌博,赌一个清理杂草的机会。

    杨坚笑了,这个小子真是胆大,敢拿着自己来做这场豪赌。现在黄明远越是疯狂,越是不把杨坚的命放在眼里,对面的东宫军就越是恐惧。若黄明远真的冒着身死的后果杀了杨坚,最不能承受这个后果的恰恰是太子军。

    黄明远只是在恐吓吗?谁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若是刚才,元颍还敢说黄明远只是做做样子,现在他也后怕了。

    萧子宝看到这个场面,忽然猛地上前一把拉住元颍,怒斥道:“元颍,你今天真的要在天下人面前活活逼死天子吗?你这是要让太子一辈子背上弑君杀父的骂名啊。”

    “他黄明远不敢动手,他只是在诈我们,只要我们逼上去,他只能选择投降。”元颍气急败坏地说道。

    “诈我们?”萧子宝气急反笑,“元颍你自己信吗?大兴殿的火已经烧起来了,圣人现在已经危在旦夕了。元颍,天下千千万万的人都看着太子呢,你不要害了太子。”

    元颍脸色铁青的吓人,咬着牙说道:“黄明远是晋王的人,他杀了圣人就代表着晋王杀的,这是谁也无法反驳的,天下人会声讨晋王的。”

    萧子宝快要气疯了,他指着元颍说道:“我的元将军,就是因为黄明远是晋王的人,所以黄明远才会为了晋王杀了圣人。到时候平叛的禁军杀来,他管你圣人是怎么死的,一口咬定是我们所杀,难道我们还能辩驳吗?你不了解圣后,她会让禁军直接将在场的所有人都杀光,即使太子是她的儿子也不会幸免的。倒时候天下操之于圣后之手,你说圣后会选择支持太子还是支持晋王啊。”

    萧子宝的话如霹雳一般震动了所有人。的确,圣后一直怀疑太子妃元氏是被太子杨勇和云昭训合谋害死的,所以和太子闹得很僵,若是圣后掌权,太子绝无翻身的道理。

    “元将军,慎重。”

    “元将军,无论如何不能让杀死圣人的罪名落在太子身上。”

    一时间众人也纷纷劝元颍收手,连一直是元颍支持者的元衡也开始反对元颍继续攻击大兴殿。

    元颍指着众人,气得浑身发抖。

    “黄明远就是在赌我们不敢动手,我们一旦被他震慑住,太子就完了,东宫就完了。”可是没人再听元颍的意见。

    仅仅是造反,还不会影响到他们身后的家族,若是连天子也因此而死,晋王绝对会大开杀戒。今日参与兵变的很多都是值守东宫或者是内四率的将领,他们跟那些寒伧可不一样,拖家带口,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家族的安危。

    所以这个时候,不少的人蠢蠢欲动,明知太子败局已定,为了家族利益势必要反戈一击,求个活命的机会。

第六十七章 最漫长的一夜 四十八 意冷

    大兴殿内的火越来越大,东宫军的将士此时早忘了厮杀,拼了命地上前救火。火光摇曳,在黄明远的脸上闪烁。

    这个如此稚嫩的脸,在今天一手握住了大隋的命运。

    黄明远身后的杨坚问道:“你就这么笃定元颍会收手吗?”

    “元颍疯了,他不会收手,但是有人会帮他收手。”

    “那若是元颍不管不顾,直接向你杀来,你会真的杀了朕吗?”

    黄明远笑了。

    “圣人,这个问题你刚才已经问过了。”

    杨坚仿佛有意要和黄明远较劲,接着问道:“是吗?那你听见萧子宝的话了吗?他说只有杀了朕才会对晋王更有利,而朕若是脱难了也有可能会治你的大不敬之罪,甚至会处死你,那你就没想过杀了朕吗?”

    黄明远一脸的冷漠,没有跟着说话。

    杨坚等了一会,黄明远忽然说道:“我是亲近晋王不假,但我首先是大隋的将军。没有哪个将军会把屠刀对准自己效忠的天子,即使我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可以这样去做。”

    杨坚听得满脸吃惊,他没想到黄明远会这么说。

    “而且,今日圣人不能死。圣人今日若死,怕是天底下的野心家都会群起发难,天下必乱。到时烽烟四起,生灵涂炭。我黄明远担不起这个责任,晋王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今天我可以死,他们可以死,甚至晋王都可以死,唯一不可以死的就是圣人。”

    杨坚沉默不语。

    他能够看到黄明远眼角泛泪,为君几十年,他能够感受到黄明远的热忱,这是个忠义之人。原本杨坚只是相信黄明远的理智会大于他对杨广的忠诚,所以他才不会担心自己的安危。

    现在他才发现黄明远想得有多远,甚至他有也所不及。

    杨坚自己心里都有些赧颜,当叛乱发生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怎么保护住自己。他所有的心思都是自己的威严、自己的生命安全,怎么稳定朝局,怎么控制影响,他也没有想过老百姓的安危。

    杨坚不得不承认黄明远可能真的是一个仁者。

    杨坚默默地问道:“朕可以相信你吗?”

    “圣人不是已经相信末将了吗?否则末将背对着圣人,圣人要真以为末将有什么歹意,袖筒中的匕首此时就应该插入黄明远的后腰了。”

    杨坚被黄明远看穿后一愣,不过当皇帝的都脸皮厚,他也没有被看穿后的窘态,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问道:“你就这么确定朕一定不会对你动手?”

    “君不疑臣,臣不负君,如是矣。”

    杨坚心中一片惊讶,嘴里轻轻地念叨着这两句话,长久才叹了一口气。

    “若天下的为臣子的都像你这般想,那天下才真的无事了。哪有什么不负君啊,都是要负君。你这个小子,果然比一般,朕都有点喜欢上你了。”

    黄明远心中不以为然,皇帝还真是个双标狗,老想着大臣们对其忠心不二,关键是你得对大臣们托以腹心啊,一边把大臣们都成走狗,一边又让大臣们对其忠心不二,你真是想多了。

    黄明远“嘻嘻”一笑,说道:“臣还以为自己威灵振古,术略超时,播千载之英风,当胡虏之大敌,早就让圣人欣喜不已,视若珍宝了。”

    黄明远这画风突变的一句,让杨坚惊得无语。哪有人自诩自己天下无敌的,这个黄明远到真是个敢说敢做的主。

    杨坚对黄明远感到好奇,黄明远则是故意希望引起杨坚的兴趣,增加杨坚对自己的好感,为刚才要杀杨坚的事情进行排雷。

    装深沉的够多的,足以提升自己的境界,现在需要表现一些年轻人的朝气,说说俏皮话拉近一下双方的关系也是必要的。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有些聊得投机起来,全然忘了外有贼虏,内有火势,他们的生命也悬于一线。

    君臣二人在生死场中临危不惧,如闲庭信步一般,超乎于世。

    这时黄明远跟杨坚聊得欢畅,外边的杨勇、元颍等人早就闹翻天了。黄明远就是个滚刀肉,切不动、煮不熟、嚼不烂,所有人完全拿他没有办法。东宫军被堵在大殿内外,是进不能进,退又不能退。

    杨勇本来就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所以看到杨坚的示弱与父爱攻势立刻就心软了。起初元颍还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压着杨勇继续进攻,但现在明显杨坚的命是危在旦夕了,元颍还是不放手就让杨勇有些不满了。

    杨勇再是怨恨,也不是那种可以当着众人的面杀父亲的人。他的悲惨命运主要是性格的原因,之前当太子时期的治国理政思想课没少学,儒家经典更是学得通透,底线还没到丧心病狂的地步。

    萧子宝的话是说到了杨勇的心底了,若是今日杨坚死在这里,即使他能当上天子也不会有好下场的。南朝宋的太子刘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谁会支持一个能杀死自己父亲的人。

    “不忌,让你的人撤下来吧。可能孤今日真的是大势已去了,阿耶无事孤要死,阿耶有事孤也要死,天命不在孤,孤又何必逆天改命,多增死伤呢?”

    元颍见杨勇心灰意冷,一把抓住杨勇的胳膊说道:“储君,不到最后一刻你千万不能丧失信心啊,这数千将士都看着储君,指着储君带他们杀出一个未来。”

    “不忌,你不用再劝孤了。黄明远不交出圣人来,我们就是一个输,我们能让黄明远杀了圣人吗?自起事以来,我一直在想的是,就是圣人到手,我那个好二弟就会放弃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收兵回营、束手就擒吗?其实我们都错了,我现在才发现,当兵谏开始之后,圣人的意义或许根本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大。”

    元颍听得双眼通红,忍不住就跪下拉着杨勇的衣摆。

    “太子,就让末将再为你冲锋一次吧,元颍哪怕就是死,也死在冲锋的路上,替太子争一个机会啊。”

    杨勇也拉着元颍的手,说道:“够了,够了。不忌,今日为孤死得人已经够多了,孤何德何能,让天下因孤而动乱。”

    元颍长跪到地,捂着脸哽咽起来。

第六十八章 最漫长的一夜 四十九 内讧

    萧子宝也松了一口气,杨勇选择认输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他马上对杨勇说道:“储君,老臣去见圣人,就是粉身碎骨也给储君争出一个生机来。”

    众人脸色更暗了。

    元颍听到这话,立刻站起身来,推了萧子宝一下。

    “萧老匹夫,大敌当前,如何敢乱我军心。”

    萧子宝哪里受过这等屈辱,气的浑身发颤,指着元颍的鼻子说道:“你个无脑武夫,懂个什么,再耽搁下去,储君会被你害死的。”

    两人正相互指责着,南面突然传来一阵巨响,接着便是巨大的欢呼雀跃声,好像南面晋王府的军队离大兴殿更近了。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宗胜突然开口道:“储君,嘉德门丢了,晋王军正在攻打大兴门。”

    晋王在攻打大兴门,与他们不过是一门之隔啊,外边就是如狼似虎的晋王军。

    不能再等了,元颍这个时候突然抽出弯刀,一抹脸上的混着血水的泪,露出狰狞的样子。

    “将士们,得胜之时就在今日,是虎是虫全看你们敢不敢战。好儿郎随我上前。”说着,元颍也不管身后的杨勇、萧子宝等人,挥舞着横刀向前杀去。

    元颍不信黄明远真的敢弑君,他要和黄明远决一死战。

    元颍刚冲出两步,忽然身子一顿,接着觉得腹中一痛,这才猛地一惊,低下头看到一截长剑从自己的腹部穿出。

    元颍满脸的不敢置信,他使出全身最后的力量转过身去,看到在他身后持剑刺杀自己的正是自己往日最信赖的小兄弟宗胜。

    元颍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宗胜会对自己动手。

    就在这忽然间,元颍感觉自己全明白了。自己一直不知道晋王为什么敢故意引诱太子造反,就是再利令智昏,晋王难道以为凭他那千余人能够打败东宫军四千多将士吗?

    元颍直觉告诉自己,在东宫军中,应该有晋王安插的奸细,甚至是实力、地位都不低,能够直接左右整场兵变的方向。而诈骗自己的唐令则应该就只是一个过河的卒子罢了。

    元颍怀疑过杨勇身边的萧子宝、晋文建、沈福宝、夏侯福甚至是元衡,因此对他们一直暗暗提防。他唯独从来没有怀疑过宗胜,因为宗胜的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给的,宗胜是个感恩的人。

    时间紧迫,元颍没法停下来静下心仔细地想一想,所以也就没能找到这个东宫军内部的奸细。

    不过宗胜的这一剑将元颍的全部谜题都解开了,晋王的内应怕是宗胜这个掌兵权的他才有底气引诱太子造反,也才有底气一定能平太子的叛乱。

    只是为什么,为什么是宗胜,不应该啊,不该是宗胜。

    元颍满脸的不甘与痛苦,他挣扎着将手伸向宗胜,想要探个究竟,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什么,希望能给杨勇示警,可一切都完了。

    元颍最终还是倒在了血泊中,带着不瞑目而死去。

    谁也没想到,元颍就这么死了。这个在今夜掀起巨大风浪,差点颠覆了整个王朝的男人,最后尽然会死的如此的简单,又如此的不甘。

    宗胜将剑抽了回来,完全不顾周围人或是诧异,或是愤怒的眼睛,脸色淡然地喊道:“元颍意图不轨,挟持太子作乱,吾为天下人诛杀之。”

    一旁的龙风看到这个场面眼睛都红了,他咆哮着扑到元颍的面前,单手扶起元颍,两眼正好对上死不瞑目的元颍。

    龙风无父无母,是个流浪孤儿出身,后来他在行乞时为元颍所救,之后便跟着元颍从军,这一跟便是二十年,从江南到河西,他与元颍恩若骨肉。

    元颍的死彻底点燃了龙风的怒火,也让他对在场的所有人充满了痛恨。

    龙风将元颍轻轻放在地上,帮他合上死不瞑目的眼睛,他缓缓站起来抽出横刀,指着宗胜,他要为宗胜复仇。

    “姓宗的,将军待你恩若兄弟,你竟然忘恩负义,杀了他还要诋毁他的声名。”

    宗胜看着愤怒似火的龙风,有愧疚,有悲伤。他往日又如何不把元颍当做自己的兄长一样看待。

    “为了太子殿下,元将军必须死,我别无选择。”

    龙风对宗胜的假模假样并不满意,“啐”了一口骂道:“狗屁,凭什么我家将军就得死,你怎么不去死。”

    “我说过,为了太子殿下,我们都可以死,包括我自己。”

    龙风咆哮着就要向宗胜冲去,看龙风已经陷入了癫狂状态,蔡泽一把上前拉住龙风。他是太子左卫率军师一般的人物,往日里众人也对他很是敬重。

    “龙风,不要莽撞,我们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

    “什么自己人,他们杀了将军,是我左卫率的仇人。”

    蔡泽和一旁的一个亲卫死死地抱着龙风,不让他动手。现在局势已经成了这样,不管宗胜因什么原因杀了元颍,他们必须保持冷静,绝对不能盲目的内讧起来。

    蔡泽抬头看向了杨勇。

    宗胜杀了元颍,现在唯一的仲裁者便是杨勇,左卫率军千余将士需要杨勇给他们一个解释,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

    众人还不知道此时的杨勇脑袋空空,精神涣散,人早就像傻了一般。元颍死了,元颍死了。

    杨勇“扑腾”跪倒在元颍身前,抓着已经死去的元颍的手不愿放开,眼泪却是流了满脸。

    这些日子来,杨勇每日过得战战兢兢,全靠着元颍的支持,才能让他有一丝的心理慰藉,元颍对他如兄长一般,而现在连这丝慰藉也没了。

    杨勇来到宗胜的跟前,一把抓住宗胜的领子,对着宗胜歇斯底里地怒吼道:“小胜子,你为什么杀了元将军。”

    宗胜缓缓跪下,扶着杨勇说道:“臣请太子殿下下令众将士放下兵器,向圣人投降。”

    杨勇如遭雷击,向后退了两步才站稳。

    “唉!”看着一直低头不说话的宗胜,杨勇长叹了一口气。他环视周围的众人,竟然没有人站出来反驳宗胜的话,看来众人都是这个意见了。

    杨勇知道大势已去,闭着眼睛说道:“之前让孤起事的人是你,现在让孤投降的人也是你,罢了罢了,孤本来就没有天命,如今穷途末路,也不做困兽犹斗了,你且带着众人放下兵器降了吧。”

第六十九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五十 忠义

    看到杨勇决定向圣人请降,一旁的萧子宝等人也松了一口气,现在投降他们或许免不了一死,但不会祸及家族;但若是杀了皇帝之后,圣后怕不是要将他们的家族碾为灰尘啊。

    说到底,哪怕他们再忠于太子,在他们的心中太子的地位其实是不如他们的家族的。

    不过杨勇要降了,龙风却是不干了。刚才他强忍着没有复仇其实是不忍心违背了元颍的意愿,元颍忠于太子超过自己的生命,他不能为了复仇而毁了元颍的理想,他得替元颍扶太子上位。

    可现在,杨勇要投降了,元颍的理想也破灭了,元颍还要被当做替罪羊,龙风又怎么可以忍得下这口气。

    龙风单手提着横刀拦住宗胜,咬着牙说道:“将军为了太子不惜一死,尔等在他尸骨未寒之时却要投降,更欲将骂名全部置于将军身上,我决不能看着你们这群叛徒如此卑鄙无耻的行事。”

    远处杨坚和黄明远望着这边的事情,也是不住地唏嘘,没想到事情竟然发生如此戏剧性的转变。刚才元颍一死,黄明远早就示意王增辩等人赶紧去救火了。大兴殿是大兴宫的主殿,地位崇高,非比寻常,自己要是真烧了大兴殿就等着朝臣弹劾吧。

    现在杨勇那里军心已乱,内讧已生,这一次豪赌自己又赢了。

    “你果然是个天才,这样实力悬殊的一仗竟然都打赢了。”

    看杨坚夸奖自己,黄明远也忍不住卖杨坚个好,拍一下他的马匹,便说道:“这不是末将赌赢了,是圣人赢了。太子心中再是不甘,再是愤懑,终究还是心存仁孝,不愿意伤害到圣人,这才是我赌赢的关键。若来的人是楚穆王、赵惠王、刘劭、拓跋绍之徒,黄明远再是敢赌,也是不会赢的。”

    杨坚没有回答。

    “你看太子会不会直接投降了?”杨坚忽然问道。

    “太子大势已去,我军南、北两个方向的援军马上就要赶到,而太子急切之间又得不到圣人,已是穷途末路,再无翻身的可能了。太子那边有聪明人,若是这个时候选择投降,仗着这千余人的势力和对我们的优势,还有跟圣人讨价还价的余地;可若是等到朝廷的平叛大军赶来,刀斧之下,他们怕是俱无幸免的道路。”

    “未必吧,那不是还有要负隅顽抗的吗?”杨坚抬起头用下巴示意了一下在外边的龙风。

    黄明远笑了一笑,说道:“螳臂当车,一人之力如何挡得住千万人的力。元颍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一个无名之辈没有实力、没有威望又如何能够成功。我要是龙风刚才就直接动手了,或许还有一搏的机会,他一个武夫,这个时候停下来跟文人讲道理,没看到刚才的元颍是怎么死的吗?”

    杨坚笑了笑道:“你倒是看得很清楚啊。幸亏你不是那个龙风,否则现在朕已经是你的阶下囚了。那你说说看刚才的太子左监门率宗胜为什么杀了元颍?”

    对于宗胜,黄明远不是很熟悉。刚才见他一直不声不哈,还以为只是个小人物,没想到竟然是太子仅存的两大武将心腹。

    宗胜是太子党中的投降派,按道理来说一般这种心腹武将是不会充当投降派中的急先锋的,难道他还有点什么其他身份。听刚才太子说此次的起事宗胜也是发起者之一。

    黄明远侧过头去,看了一眼嘴角有些冷笑的杨坚,心中有些明了。

    “圣人心中不是有了答案,何用明远置喙。”

    “不过是取巧之人,心存奸伪,这个宗胜以为将所有一切都推到元颍的身上,太子就能脱难了,是太小看朕了还是太小看天下人了。”

    看黄明远听到这话低头不语,杨坚又说道:“都是奸佞啊,鼓动自己的主君谋反啊。即使再有忠心,也不过是将主君往绝路上逼,又有什么用呢。”

    是啊,如果没有这些忠心耿耿的人,怕也就没有今日这场闹剧,太子杨勇哪怕被废黜了还能像历史上一样再多活四年。今日一叛,影响深远,杨勇还能不能活下去已经不可知了。或许有些人宁愿被废黜也想多活四年,只是有时候与其苟延残喘的活着,不是还不如尽力搏一下吗?哪怕输了。

    杨坚认为杨勇的这些臣子虽然对杨勇很忠心,却不忠诚于天子,正是祸乱的根源。但是黄明远却不这样认为,他是做人臣子的,与杨坚这种做主君的天然思路就不一样。

    相较于杨坚看不上元颍这些人,黄明远却是觉得无论是宗胜还是元颍都真的为杨勇尽心尽力了。现在宗胜选择杀了元颍,或许是此事最好的解决方式。

    杨坚絮絮叨叨地说道:“勇儿从小也算是个好孩子,若不是这些人为了自己的荣利,故意带坏勇儿,勇儿又如何会做出这种错事来。”

    作为一个君王,杨坚从心里就不认为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了今天的后果,所以他变着法子给杨勇找借口,也是给自己找借口,让自己感到心安。杨坚已经打定了主意,今日事后,一定要好好处置一下杨勇身边的人,杀一儆百。

    当然无论杨坚怎么做跟黄明远都没有关系,可是黄明远仍然忍不住想说些什么?

    “圣人,这些人之所以愿意为太子殿下尽心竭力,不是因为太子殿下有多么的好,而是因为他们是圣人的臣子,秉持着圣人赋予的使命。无论贤愚,先有圣人而后有太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杨坚眼珠子瞪得滚圆,看着黄明远有些不忿地说道:“那照你这话说,这些人鼓弄着太子造反,还是因为他们听朕的话喽。”

    黄明远乃正色说道:“底下的这些人中大部分其实本来跟太子没有多大关系,圣人将他们委派到太子身边,他们尽心竭力地为太子出谋划策保全太子的储位又有什么错呢?太子这几个月来,威望散尽,也算树倒猢狲散,那些原本围绕在太子身边阿谀奉承、意图攀附太子的早就作鸟兽散,今日能出现在这里的,那个不是冒着抄家灭族的危险,差不多都是真正的忠义之士了。”

    杨坚哑然。

第七十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五十一 救主

    被黄明远这一通言语说下来,杨坚有些窝心。黄明远把实话都说出来了,能不扎心。

    在杨坚心中,黄明远能用是能用,忠心也忠心,就是胆大实诚,不会说什么奉承话,就是茅坑里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这种人能为国君排忧解难,也能把国君气个半死。

    当然,若是黄明远知道杨坚这么评价他,那是谢天谢地喽,他是真不太会阿谀奉承,老是喜欢直来直去,能得到杨坚这个评价也是意外之喜了。对帝王来说,直来直去的人总比心思深沉的人更好掌控。

    杨坚这时候也回过黄明远的话的味来了,这小子明着说底下的人都是太子的忠臣,其实是说自己安排的人不当,把什么阿猫阿狗都派到太子那里去,才让太子的心性有所损害。今日若是格外怪罪这些真正忠义的人,那么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就没人会尽心竭力了。

    想想太子身边这些人,什么唐令则、邹文腾等人,杨坚不得不咬着牙承认,或许这小子说得可能有那么一丝道理吧。

    黄明远还在和杨坚在大殿上窃窃私语呢,大殿外的事情也基本上有了定论。投降,一定要投降,抢在平叛大军到来之前投降,杨勇和手下这群谋反之士,活生生将这场闹剧演成了情景喜剧。而真正故事的主角杨坚和黄明远二人反倒成了故事的观众。

    一众人中唯有龙风不愿意投降,或者说他知道一旦投降的后果是什么。眼看大难临头了,众人摆明了要把这次起事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元颍身上。今日左卫率军兵围大兴殿,攻杀侍卫无数,差一点便逼死圣人,可以想象事后会遭到杨坚什么样的报复。

    龙风并不怕死,他一个孤家寡人,茕茕孑立,死了也就死了。可是元颍不一样,元颍家族虽然家道中落,可是自其祖父长湖郡公起也是一个大家族,这一次还不知道要连累多少人。还有元颍的妻子、子女等亲人,怕是都要一同受难。这不公平啊,凭什么元颍为太子竭尽忠诚,以死相报,却仍要遭到这样的下场。而那些阿谀小人享受着太子给的好处,却在关键时候拍拍屁股跑了,到另一头继续作威作福。

    龙风转过头去盯着坐在大殿中间的杨坚,还有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的黄明远。都是这二人才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若不是杨坚要废杀了太子,元将军何至于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率部攻打大兴殿。若不是黄明远这么难缠,非得挡住东宫大军,元将军早早拿下圣人,此事也早就结束了,元将军也不会横死当场。

    龙风钢牙一咬,恶向胆边生,拿着手中的横刀就向在大殿中央的杨坚二人刺去。今日之事,全赖二人干系,众人想让元将军背黑锅,他就拉着所有人一起陪葬。

    龙风的突然发难让众人猝不及防,众侍卫大都忙着救火了,没多远的路上,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拦,就让他这么堂而皇之的冲到了黄明远的身前。

    黄明远刚才也和杨坚说话分了心神,不过仍然看到龙风持刀上前,下意识地就要往一侧闪躲。可是他很快反应过来,他的一侧身后就是杨坚,他倒是可以躲过这致命一击,那身后的杨坚则是必死无疑啊。

    黄明远知道不能迟疑,而且这也是一个获取杨坚好感的机会。今日自己屡次提出要杀死杨坚,虽然只是一个策略,但日后或许会遭到小人的攻讦。皇帝的承诺不可信啊,杨坚若是想到今日之事,怕不是也会在心里形成一个疙瘩。

    今日就正好用龙风这把刀,演一出舍身救主,也好堵住日后众人的嘴。

    一切的想法都在电光火石之间,黄明远也故意放慢了动作,让所有人以为他真的是因为身体受伤疲惫而没有多少反击之力。

    这龙风一刀刺过,黄明远一侧身子,正好替杨坚堵住这一刀。这刀刺在黄明远的腋下处。黄明远闪躲的恰到好处,且又有盔甲的防护,所以这一下堪堪只是划破一点皮,没有真正伤到筋骨和内脏。

    不过刀伤还是让黄明远血流如注。这一处伤再混着黄明远全是血的手,更是吓人。

    众人被黄明远惊呆了,杨坚也没想到黄明远竟然会上前替自己挡下这致命地一刀。刚才龙风刀来,杨坚还以为自己是在所难免了,没想到还能脱此大难。

    黄明远在龙风的吃惊下,用自己的左手握住刀的内刃,又用自己的胳膊夹住刀身,不让刀继续向前。而身下的腿已经踢出,一脚踹到龙风的身子上。龙风猝不及防,倒了下去。

    这时龙风再想爬起来,一旁的王增辩急忙跑过来照头就砍,直劈到龙风的脖颈处。

    龙风还没有完全死去,正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终究还是没有杀得了杨坚,他愧对将军,愧对左卫率军的兄弟们。现在他也要死了,到了地下继续跟着将军,再跟他们斗到底。

    漫天繁华,终成幻影。

    黄明远身子“砰”的一声倒下,众人一愣。可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黄明远竟然又扶着手中的陌刀站了起来,继续横在了杨坚的面前。

    众人看到黄明远的嘴中也有血,嘴里的话语已经是含糊不清。

    他就像一个打不死的铁人一样横在了杨坚和众人之间,而满大殿里只剩下黄明远的咆哮。

    “来啊!”

    “哐!”

    忽然南面传来一阵剧烈的声响,大兴门的宫门经过晋王府军的撞击终于不堪重负,倒了下来,其重重地声响震住了所有人的心。

    那巨大的城门摔在地上的声音是如此的沉闷,带走了东宫军将士最后一丝侥幸。

    晋王军杀过来了。

    冲锋进来的骑兵挥刀便砍,杀得东宫军连连后退。已经进入大兴殿广场的黄明祯让部下分左右驱散东宫军,收拾残局。

    位于大殿前的杨勇看的是目瞪口呆。

    这时一旁的萧子宝急忙一拉杨勇,大声喊道:“太子殿下还等什么,难道希望被晋王军给直接斩杀在大兴殿内。”

    杨勇这才回过神来,对着身边的人大喊道:“降了,降了。”

第七十一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五十一 乱平

    对于东宫众人来说,此时只剩下保命了。

    可越是无助越是慌乱,越是慌乱越是无助。眼看东宫军跟一群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所措,杨勇宣布投降的声音也唤不了几人,宗胜赶忙上前对着广场上的人大喊道:“凡东宫军将士,立刻丢下兵器,跪地乞降。”

    东宫军的人早就被晋王府军给杀怕了,听到有人指引立刻像丢掉烫伤山芋一样丢下了手上的兵器,乌压压地跪了一大片。

    跟着杨广的张衡见此立刻建议杨广约束众人不得随意杀俘。今日战事已经结束,没有必要过多杀伤,而且对面的东宫军里可有不少出身不差的人。

    看到束手就擒的众部下,以及远处飘着的杨广大纛,这时杨勇也神色莫名地跪在地上,自己是输家,他对这个弟弟可是害怕的很。

    见此萧子宝、宗胜等人也都纷纷跪下,伏在地上不起身,似乎在恭贺新的王者的到来。得胜的杨广骑着马进入了大兴殿的广场,他也被广场内的修罗场景给惊到了。只见广场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零落的脏器,鲜血顺着广场两侧的沟渠流成了小河。

    踏着血路,杨广一步一步拾级而上,身后跟着的是独孤盛、尧君素、段达、司马德戡、宇文成都等全副武装的心腹将领和闻讯赶来的宇文述、张煚等人。

    负责护卫杨广的尧君素等人看到跪在地上的东宫军将领,立刻将他们围了起来,唯有杨勇因为是太子的原因暂时没人敢动。

    杨广一步一步走向杨勇,吓得杨勇瑟瑟发抖。正当杨广走到杨勇身前,杨勇鼓起勇气想对着杨广大叫的时候,杨广却看也不看杨勇,直接越过了跪着的杨勇,走向大殿。

    大殿内是一片狼藉,还有刚才未燃尽的火堆,残烟弥漫,大殿的柱子也被烤的漆黑。

    被血浸透的大殿门口全是尸体和碎肉,血浆积了有半尺厚,人都没有地方下脚。杨广不顾血污走进大殿,只见黄明远拄着一把陌刀半跪在杨坚的身前,披头散发,浑身血污,宛如血人。而其他的侍卫也将大殿中间的杨坚围成一个圈,各自拖着残躯挡住杨坚。

    杨坚脸色淡然,好像对这些都无动于衷,而苏威和杨昭则一左一右,都看着进来的杨广。

    杨广看到有些恍神,这里得是经过什么样的战斗才能惨烈如斯。

    “殿下所站何人?”

    看杨广有些愣神,黄明远大声喊道。

    杨广也没想到黄明远会突然说这句话,有些没反应过来。再看黄明远的脸上,虽然苍白没有血色,但目光如电,盯着杨广。

    “殿下所站何人?”

    黄明远又唤了一遍,杨广这才反应过来黄明远的意思,马上跪在地上向杨坚叩首道:“儿子护驾来迟,请阿耶恕罪。”

    杨广一直磕了三个头,一旁的苏威露出笑容,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心,大隋经不起再次折腾了。

    杨坚一直盯着这个儿子没有说话,杨广有些吃惊,不知道此时的父亲什么意思。自己救了父亲,难道父亲不应该褒扬自己一番。

    这时的黄明远突然开口道:“请晋王下令各军押着东宫诸军校退到大兴门以外等候,殿外诸人,只留太子。”

    黄明远虽然受了伤,但声音倒还响亮。殿外的晋王府诸将听到黄明远的话,满是吃惊,各自议论纷纷。黄明远不是晋王的人吗?怎么圣人这是不信任晋王吗?

    杨广也是一愣,抬起头来看向黄明远的眼睛,黄明远冷着脸,没有什么表情,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杨广不知道父亲和黄明远怎么都是面瘫脸,不过他既然决定不继续将乱子进行下去,倒也光棍的很,立刻就命令各军押着东宫军士退出大兴门,只留下自己在大兴殿当人质。

    他还是很信任黄明远的,黄明远对此间的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他相信黄明远不会害他的。

    宇文述、段达很是不满,又是费解,不过杨广下令,他们只得退出大兴殿。唯有宗胜一定要护卫在杨勇的身旁,段达想强拿下宗胜,被一旁的裴矩给劝阻了。

    这时的大兴殿内外除了杨坚、苏威、黄明远、杨勇、杨广、杨昭、宗胜和众侍卫便再没有别人。

    眼看东宫军出了大兴殿,杨坚的脸色忽然一变,堆满了笑容,他立刻站了起来上前拉着杨广的手,笑语晏晏,好像刚才对杨广冷脸的根本不是他。

    “阿摩我儿,今日多亏你了。”

    杨坚说着眼中泛着泪光,一直拉着杨广的手不放,一片父慈子孝的样子,令人唏嘘。刚才他也是这么对杨勇的。

    杨坚拉着杨广对众人喊道:“朕有此佳子,天佑大隋啊。”

    这时候北面的独孤楷也全歼了胡云、鲍冲所部,攻破了中华门,带着禁军从北面赶到了大兴殿。

    独孤皇后跟在军中,见太子之乱已平,赶紧赶往大兴殿去看杨坚。

    五十多岁的老妇人折腾了一夜,再是身子骨好身体也是疲惫不堪,但独孤皇后却顾不得自己的身体,现在她对杨坚思念入骨。

    独孤皇后来到大兴殿,眼中已经没有他物。只见她飞奔着跑到杨坚的身边,两眼噤泪,又一把扑倒杨坚的怀里,已是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杨坚不住地安危着独孤皇后,像安慰小姑娘一样安慰自己的妻子,浑不在意旁人的目光。黄明远看到这场面,也不由得心生羡慕,史书多载杨坚夫妻恩爱,不避常人,果然不是假的。

    独孤皇后终究是个女人,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这时候她才来得及环顾四周,这一望不要紧,场面的极度不适让她差一点呕出来。杨坚和杨广赶忙上前问询。

    独孤伽罗不愧是一个能砍了小三的双手送给丈夫的女人,其彪悍性不用多解释了。独孤伽罗看着周围十不存一、各自带伤的侍卫和满身是血的黄明远,忽然行大礼参拜起众人。

    杨广急忙上前搀扶,却被独孤皇后推开。

    “本宫谢谢诸位了。”说完独孤皇后重重地拜下去。

    对独孤皇后来说,杨坚就是他的天,谁救了杨坚,就是托起了她的天。独孤皇后素来恩怨分别,今日这些人她将视之为一生的恩人。

第七十二章 最漫长的一夜 五十二 挽歌

    独孤伽罗或许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可以和自己的丈夫分庭抗礼而丈夫却又甘之如饴的人。

    这个女人,她的气场无比强大,当她气场全开的时候,就是身为天子的杨坚也不敢略其锋芒。虽然独孤伽罗在杨坚跟前的身份,大多数时间都像是一个被丈夫宠坏的小女人;虽然她实际上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都已经当曾祖母了。

    独孤皇后拜谢完众人,径直走到长子杨勇面前。杨勇素来对母亲存有怯意,见母亲走过来,吓得身子都有些发抖。

    独孤皇后走到杨勇身前,看着杨勇说道:“睍地伐,你阿耶常说‘前世天子,溺于嬖幸,嫡庶分争,遂有废立,或至亡国;朕旁无姬妾,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有此忧邪!’因为你们五人一奶同胞,你阿耶遂对你们一视同仁,立你为太子,亦不曾溺爱某一人,就是期望你等皆能够成才。可是领兵叛乱,围杀父君,这就是你数十年来学的孝道,学的仁德吗?”

    “儿子有罪,儿子有罪!请母亲恕罪!”

    “你是有罪,你罪无可恕,你让我与你父亲这些年来的自诩成为了一个笑话,你让我和你父亲对你这么多年的期望全都化为泡影······”独孤皇后越说越激愤,忽然独孤皇后一甩袖子,“啪”地一声抽在了杨勇的脸上。

    这一声耳光响亮,抽的杨勇的脸都红了。

    杨勇跪在地上,不住地叩首道:“母亲,儿子知错了,儿子知错了,儿子只是,儿子只是······”

    杨勇说着突然说不出话来了,他只是什么,他只是不甘心啊,任谁当了二十年的太子,一朝要被废黜,又会甘心呢。但凡有点机会,谁不会选择死中求活啊,哪怕是失败了便会万劫不复。

    “你不甘心对不对,可你有什么不甘心的。你能当上太子不是因为你有什么大功,只是因为你比你其他四个弟弟先从我肚子里爬出来。你做了二十年的太子,我和你父亲给了你二十年的机会,可你却毫无长进,你又有什么不甘心的呢。”

    独孤皇后凤眉倒竖,一身肃杀之气震得人不敢言语。

    杨勇被说破心思,吓得不敢抬头,只是一个劲地叩首。可这个样子,更让独孤皇后生气。她一生刚强,百折不弯,就是在北周宣帝宇文赟面前也能直起胸膛,如何能够忍受自己的儿子如此懦弱。

    “给我抬起头来,你是皇帝的儿子,不是趴在地上苟且的爬虫。这些年来,我和你父亲不断培养你,希望你成为一个贤德的太子,可你沉溺于酒宴,倾心于美色,亲近小人,猜疑防备骨肉至亲,哪有一点太子之象。”

    其实杨勇的确很不容易,他是长子,一直以来就被要求要撑起家族,给弟弟妹妹做好榜样。可一般家庭是严父慈母,在杨勇这里,母子二人的关系并不好,所以杨勇也失去了和杨坚之间的缓冲和润滑剂。

    母子二人真正关系恶化是在独孤皇后为杨勇选的妻子元氏意外去世之后。元氏不得杨勇宠爱,在其去世后,杨坚夫妻怀疑她是被毒死的。后来杨坚还曾责问过杨勇此事,杨勇这个没脑子的人竟然怨恨地说:“应当杀掉元孝矩。”杨勇的老丈人元孝矩是北魏皇室之后,和其弟元雅、元褒、元孝则等人俱为郡公、总管,家族势力庞大。杨勇有这样的资源不说拉拢元家,提升势力,反而和老丈人一家闹崩,也是无脑的很。

    此事极大地恶化了杨勇和杨坚夫妻的关系。

    杨勇终究没有再争辩些什么,今日他已事败,无论怎么争辩,下场或许都是注定的,再争辩这些又有什么用。

    杨勇长叹一口气,当年左庶子裴政、右庶子刘行本、洗马李纲等人的劝谏还历历在耳。自己却总想着父子亲情,自己就是做的再错也不用在意,现在想来真是悔不当初啊。

    杨勇向着杨坚和独孤皇后长揖一礼,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圣后说得对,我这种人,本来就是纨绔之徒,于江山社稷都有罪,却还不自知,竟然敢起兵叛乱,悖逆人伦,应该是被斩首于闹市以为后人借鉴的,又如何有脸面在这里跪在地上求饶呢?”

    说完,杨勇也是真心痛哭,眼泪流满了衣襟。杨勇随即跪拜行礼后站了起来,不待杨坚的处置便转身离去。杨坚身边的众侍卫也看得怜悯沉默。

    杨勇走到宗胜身边,拍拍宗胜的肩膀,说道:“小胜子,你们都是忠臣,是我没用,浪费了你们的一片苦心,我对不住你们。”

    杨勇说完,一步一蹒跚地走下楼梯,无论如何,从现在起,杨勇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或许还有死亡。

    不过心已死,人又何惧死。

    宗胜看得两眼噤泪,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腿拉着到台阶旁,流着眼泪说道:“太子殿下,不怪你,不怪你啊!是宗胜不忠不义,负了殿下,负了元将军,负了东宫竭尽忠诚的几千将士。这辈子没能早些见到殿下是宗胜的遗憾,下辈子宗胜结草衔环来报殿下的恩德,赎宗胜的罪孽。”

    宗胜说完,摸出怀里的匕首,决然地割断了自己的脖子。

    宗胜死了,死得如此的决绝。他至死都在忏悔着自己怎么没有早些死,若是早死了,也就不会让太子陷入这般境遇。他至死也没有再看晋王一眼,晋王对他的一饭恩情,他这辈子已经用命还了,他再也不欠晋王什么了。

    杨勇好像没有听见什么一样,仍然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今天死得人实在是太多了,元颍、龙风、晋文建······一个一个他熟悉的名字,也不多宗胜这一个。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杨勇诵着这首《薤露》,渐渐远去,只留下回音传响。众人也不知杨勇到底是为宗胜诵的丧歌,还是为即将到来的命运而诵的丧歌。

    杨坚和独孤皇后、杨广、苏威等人看着这个杨勇感觉是无比的陌生,这还是之前那个贪生怕死的杨勇吗?

第七十三章 伤后初醒

    对于杨勇的表现,黄明远倒是有一些明悟,宗胜有问题。

    看到今日的宗胜,黄明远就仿佛看到了当初的权行,他的表现跟当日权行的表现多么相像。黄明远有理由相信晋王杨广为了在东宫安插势力、监视太子,而早早地安插了宗胜等人。只是没想到宗胜为太子杨勇所打动,所以在背叛了杨勇之后才会因内疚选择自杀。

    而且今日发生的事情也很是诡异,虽然历史多了自己一个异数,但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杨勇也未必会一定选择谋反。今日之事,晋王和宗胜一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宗胜惭愧的原因。

    宗胜演得很好,到死都诠释了对杨勇的忠义。若不是当然有权行之事,黄明远也不会想到宗胜是晋王的奸细的事情。

    今日一夜,动荡万分,其影响将会是无比深远的。怕是终整个大隋一朝,也未必会完全消弭。对于自己来说,暂时的后顾之忧算是解除了,直到杨广统治后期,只要自己不找死,自己应该都是安全的。

    接下来还有十年的蛰伏期,该是安下心来按部就班的就做些什么正事了。

    南方的天灰蒙蒙一片,但总算有些亮光。黄明远看着有些柔和的光,他知道天亮了。

    黄明远就像心愿得遂的人一样,再也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然后沉沉地睡了一觉,等到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第二日的中午。

    黄明远睡了一天一夜还多。

    也多亏黄明远是个武将,身体底子好,受了这么重的伤能够这么快就好了。不过太医说他失血过多,元气大伤,还是需要好好补一补。

    黄明远是在皇宫被简单的处理完伤口后直接送回黄府的。他虽然有伤,但毕竟是外男。杨昭强硬着让人给黄明远处理伤口已经是违例了。

    杨昭怕突然倒下的黄明远有事,为此特意求了杨坚专门派了太医出宫在黄明远身前守着,一旦黄明远有什么异常也好立刻救治。

    黄明远醒来之后也是受宠若惊,这种太医不离身的待遇得是亲王级别才能享受到的吧,杨昭倒是不怕避嫌。

    太医院派来的太医叫巢元方,年纪不大,也不是个什么著名大夫,所以才被安排到黄明远这里。

    黄明远跟他聊了几句,却发现此人很有见解,一些后世的医学理论此人也能说得出,倒是令黄明远很诧异。

    黄明远身上的伤都是雄阔海用特制的止血散,里面加了补血的三七粉。雄阔海还拿出黄明远珍藏的一颗人参切成片放到黄明远嘴里补充元气,这些都令巢元方大吃一惊。

    不过巢元方接受能力很强,很快发现了药的成分,也对人参的作用提了七七八八,令人吃惊。

    黄明远这才反应过,此巢元方就是那个“生死人,活白骨”的巢元方。

    现在此人不过是一个小太医,可却是一位真正的神医,过不了几年就会靠着过人的医术成为太医令,并主持编撰中国第一部专论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书《诸病源候论》。巢元方虽然在后世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这个时代的医学界地位不亚于孙思邈。

    知道了巢元方的身份,黄明远是两眼冒光。

    黄明远可是怕死的很,今日受了这么重的伤,等到以后恐都是隐患,他可不想老了之后当天气预报员。因此黄明远让巢元方好好给自己做个全身检查,排除外伤带来的隐患,补血养气,有病治病,没病也养个生。

    别的王公贵族一般不把巢元方这种小人物放在眼里,黄明远却是对其礼待的很。巢元方此时不过一个无名小卒,对于黄明远的如此礼遇受宠若惊,因此在黄明远的故意折节结交下,很快便与黄明远熟络起来。

    黄明远想结交巢元方可不是无的放矢,他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而是因为巢元方不仅对于血吸虫病、痤疮、过敏、心脏病、肠胃病等方面擅长,而且还对传染病、疾病预防等方面精研。未来一旦战起,必然会生出各种瘟疫、传染病,黄明远脑中很多关于牛痘、青蒿素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巢元方来实现。

    而且隋朝的“太医署”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规模宏大的官办医学教育,巢元方还是一个有名的医学教育家,未来对于医学的推广少不了巢元方的支持。

    当然,黄明远布的这些棋都是很长远的事情了,现在的他最重要的就是在家养病。

    难得这么清闲,黄明远也不愿在床上躺着。

    让巢元方检查完身体后,没什么大碍,巢元方也便回宫复命。黄明远刻意折节,双方约好巢元方下值后再来黄府给黄明远检查身体。

    黄明远一个人做起来,走到门外,家里格外的宁静。

    自己醒了有一会了,明聪等人都没有过来,黄明远料想几人应该都不在家中。黄明远倒也不担心现在的情况,虽然平叛之事一波三折,但晋王大获全胜,结局也算圆满。从昨个起,大兴城内肯定会有一段时间的血雨腥风,不知多少家族因此灭门,但晋王的太子之位应该算是稳了,自己也平安度过了这一截。

    黄明远昨日见到杨广领军入内时,还真害怕杨广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了杨坚,或者学着李世民一样逼着父亲禅位。这也不是黄明远的杞人忧天,毕竟杨广弑父的说法流传了上千年。自己那个老师张衡是妥妥的激进派,保不齐脑子一热就撺掇着杨广双杀了。传说就是张衡活活将杨坚砍死的,“血溅屏风”。

    不过总算杨广的理智还未消失,现在的他还没有当过四年的太子,还没有着历史上仁寿四年的实力,所以杨广在杨坚面前老实的很。而且独孤皇后也很给力,在杨广到达大兴殿不久就率领禁军主力赶到了,完全没有给杨广任何机会。

    杨广有平叛护驾之功,还有之前大破突厥的战功,更是嫡次子,无论怎么说,都是最好的太子人选。杨广大义在身,就是杨坚想再整什么幺蛾子,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的,此事算是板上钉钉。

    黄明远正筹谋着此番动乱之后整个朝堂的格局,府中的管家来伯已经闻讯匆匆赶到了。

第七十四章 大惑不解

    家中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来伯这两日忙得脚不连地,所以也就过来晚了。

    黄明远在家睡了一天多;而黄明远的祖父前些日子去蓝田玉山了,还未归来;黄明祯、黄明聪二人都已赶回了军中领命;而黄明襄也前往岐王府里坐镇;黄明离在外奔波,所以家中坐镇的只有来伯,自然不可能时时刻刻守在黄明远身边。

    来伯是祖父的小厮出身,今年都快六十岁了,在黄家待了这么多年,黄家人也都把他当作亲人。

    来伯进了院子见黄明远起身,赶紧上前劝黄明远回床躺下,怕黄明远的身子有事。

    黄明远急于知道外边的情况,也不愿再待在床上浪费时间,便让两个小厮扶着前往书房。

    一路上,来伯跟黄明远说了一下长安的情况。大兴城因为太子造反的事情已经完全戒严了,大批的禁军挨个坊的去抓捕参与叛乱的世家和东宫军士,有趁机浑水摸鱼的残兵、地痞都被直接处决,因此整个城内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虽然黄家跟此事无关,但也不能过于招摇,因此来伯便严厉约束黄家人不得出府。

    黄明远点点头,认可了来伯的做法。现在大乱之后必有大的洗牌,为了争抢蛋糕,朝堂上斗争的激烈未必小于之前的战斗,一丝一毫都可能会影响一个家族的命运。

    黄家虽然属于晋王一方的胜利者,但难保不会有人盯着黄家使坏。

    黄明远看着自己带来的人都不在,连凌敬和雄阔海等人也不知道去哪了,便问向来伯。

    来伯便将那夜晋王府来人,黄明祯带着狼牙铁骑出门的事情说了一下。从那以后三郎君等人就没有回来,不过昨个早上三郎君派人送信报了一个平安,后来二郎君也走了。

    黄明远心中了然。杨广因为之前的兵败的消息引得大量支持者倒戈,后来杨暕又胡作非为,对其隐瞒情报,因此使得杨广之前在大兴城的旧有力量也不敢相信。所以这个时候黄明远那百余骑兵就成了杨广最后的佐助。

    都平乱完了,杨广还没有将黄明祯放回来,看来现在的杨广心中脆弱的很,怕是也不敢完全相信圣人,拿着这些士兵当心理安慰。

    只是这有什么意义,现在圣人重新掌握了大局,晋王囤积重兵是要告诉别人他不相信圣人吗?

    这种事情黄明远做不得主,也不去管他们的事情,有明祯带着这些人,这支部队也吃不了亏。况且本来明祯就成了太子左内率,使黄明远在杨广身前有了可信任的人。再加上明祯在此战中雪中送炭,力挽狂澜,说不定还能入了杨广的眼,成为黄家在朝堂上的一大助力。

    放下黄明祯和狼牙骑的事情,黄明远又担心起陆贞。自己当日急匆匆地返回长安,没想到又遇上了叛乱的事情,因此耽搁了两三日,也不知道陆贞醒没醒来。

    “来伯,城外的庄子上有什么消息吗?”

    来伯见黄明远面有忧色,知道黄明远的挂念,便告诉黄明远昨日一早雄阔海便带着巢元方配的药想办法出城了,想来陆娘子是不会有事的。

    雄阔海粗中有细,知道黄明远最担忧的事情,所以便求着巢元方给配了药,又买通了寻街和守门的士兵,这才出了城。

    黄明远听到雄阔海已经出城了,这才算安下心来,毕竟相比较其他大夫,他更相信巢元方的本事。

    “大郎君,这雄家大郎知道您受伤之后,连抽了自己几个大嘴巴子,怨自己怎么没有守在大郎君的身旁。后来他不顾军令也得回来守着大郎君,要不是怕大郎君醒来后得不到陆娘子的消息着急,他是无论如何不会离开大郎君半步的。”来伯絮叨地跟黄明远说到,不住地感慨道:“雄家大郎真是个忠义之人。”

    黄明远了然,刚才醒来时还在想雄阔海怎么不在。

    雄阔海就是自己身边的许褚、典韦,按照往日的常情,他是一步也不会离开自己的,更何况这一次自己孤身一人对敌受了这么重的伤了。雄阔海是个实在人,认准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来,他的这份忠心经得起考验。

    看来若不是真的担心自己狠了,他也不会冒险出城。

    黄明远来到书房坐下,又让来伯出去了,这才放空了脑子里的东西,静静地思索着这次太子叛乱的前后。

    这次事件的发生令黄明远充满了疑问和担忧,这是历史第一次完完全全超出自己的常识,也是历史第一次在大方向上发生转折。

    因为历史上杨勇没有起事过,所以这事应该算是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自己也没有什么有效地参考。

    黄明远虽然一直处于旋涡之中,但却是被事件遮挡,看不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从今日宗胜的事情推断,这应该不是一起简单的起事。

    黄明远试着把自己从整个事件中抽离出来,他忽然发现若是没有自己,元颍还真有可能控制了杨坚。到时候即使不能以杨坚的名义号令禁军,但掌握军权的独孤皇后投鼠忌器,杨勇还真不一定败。

    这就让黄明远很费解,若此事是太子谋划的,那么有宗胜等人传递消息,晋王怎么还能让太子差点兵变成功;可若是此事是晋王谋划的,今日这么拙劣的布置,难道晋王真把太子想得不堪一击。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杨坚自导自演,好将两个儿子一网打尽。可是看今日场面那么危急,杨坚都没有什么后手,黄明远便放弃了这种考虑。

    难道杨广就真的把一切都寄托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替他逆天改命。黄明远不相信会是这样,杨广不是那种会把自己的精心筹谋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而且若不是亲身经历,黄明远也不相信自己最后能够幸存。

    黄明远有些犯难,他急需人给他解释一下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解开他的迷惑。

    黄明远想去找一下裴矩,不过很快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现在的裴矩未必在家,反而有可能在宫中。

    不过现在能帮黄明远解惑的也唯有裴矩了,黄明远便让来伯派人前往裴府去送个平安信。这样若是裴矩在家,自会明白自己的意思,有所应对;就是裴矩不在家,双方有姻亲关系,也不算唐突了。

第七十五章 小心凌敬

    黄明远安排完人前往裴家之后,坐在椅子正在想此事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这时候来伯忽然来到书房,言说有裴府的管事来府上问询黄明远的情况。

    黄明远心中一明,裴矩怕是早就想到了这一件事,让人来给自己送信,二人因此想到一块去了。

    前来黄府的是裴矩的亲随裴五,他小心地从怀里拿出一封信,言说是自家郎君在进宫之前,安排他一定亲自送到黄郎君的手上的。

    黄明远打开信件,只见上面写了六个字,“敬诱导,晋起意。”

    黄明远拿着这张纸一愣,裴矩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此事是一个叫敬的人诱导,然后晋王才临时起意的吗?

    若是真的如此,那敬是谁?

    黄明远回想了一圈朝堂上和杨广身边的人,都没有想出这个敬会是谁。敬?敬?他忽然想到那日自己是安排凌敬去替自己见的晋王,难道这个敬竟然是指的凌敬。

    黄明远倒吸一口凉气,这件事真的太让他震惊了。

    凌敬这个人,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多少记载,除了他偶尔出现的几次精彩闪光,一直在历史的长河里很是神秘。他能够得到黄明远的重用,除了因为曾经在历史上留名,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最初的谨言慎语和超越年龄的成熟稳重。

    作为黄明远的三大核心谋士之一,凌敬无疑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他没有李子孝出色的内政能力,不善于增长民生,安抚百姓;论行军打仗、运筹帷幄也不如陈远。但凌敬却是黄明远身边最不可缺少的人。

    凌敬这种人不长于琐事,所以当不成主帅,可他超强的发散思维和灵敏度,却是天生的谋士。

    无疑凌敬的能力不用怀疑,可他怎么会和晋王搅和到一块,还参与到策划太子谋反的事情中,要知道杨广可不是一个爱听别人建议的人。

    对此黄明远充满了疑惑。

    黄明远不是一个喜欢疑心疑鬼的人,尤其是这些将领、谋士都是跟他起于微弱,甚至是志趣相投的人,可这次的凌敬由不得黄明远怀疑。

    黄明远唤来他在长安的情报头子布伯,他要求布伯将天子兵变当晚发生的事情给他调查的清清楚楚。

    这一战,他若不是运气好,差一点就真的战死在大兴殿了,这种不能控制自己命运的事情让他感到无力和愤怒,他不容许再有这种事情发生。

    不过布伯虽然忠臣度高,但其实能力已经不足以承担这份重任,否则这么长时间都过去了,他不仅没有主动出击,连内情也丝毫不知。黄明远已经决定将关中的情报系统也合并入北斗,让陆贞统一管理。

    黄明远正给布伯布置任务呢,黄明祯从外边急匆匆地赶到了。

    “大兄!大兄!”

    黄明祯闯了进来,正好遇到布伯。黄明祯看到好久不见的布伯,这个时候兄长最先见的竟然是布伯,也隐约猜出布伯的身份,跟布伯示了一下意,而黄明远则让布伯退下了。

    黄明祯本来是在晋王府值守呢?杨广部下伤亡不小,便让黄明祯属下的狼牙骑负责防守晋王府,而空出来的力量则趁机监视东宫和大兴宫。

    黄明祯在晋王府听到兄长醒了之后,顾不得职责,便立刻将军队交给黄青和秦琼二人,自己则快马加鞭地返回家中。

    “兄长安好!”

    黄明祯急不可耐地向黄明远问道。

    一想到在大兴殿见到的兄长的样子黄明祯就满心的后怕,这个家离不得兄长,也不能再让兄长经历这种事情了。

    眼看黄明祯两眼噤泪,黄明远给他擦干眼泪,笑着说道:“我不是没事吗,不用担心。你也是一军之主,怎么还跟个孩子一样。”

    三叔自自己成年后便久不在家,黄明祯几乎就是自己一手带大的,从长安到邹山,扬州,桂州,婺州,大同,十几年来与自己形影不离,如弟如子。

    黄明远轻轻拍拍自己的前胸,示意自己没事。黄明祯见兄长都已经起床,这才放下心来,不过还是希望兄长能够多加休息。

    “三郎,外边的形势怎么样了?”黄明远急于知道外界的情况,便向黄明祯问道。

    “大兄,晋王已经胜了,不过晋王府反倒是紧张了起来。现在包括我们全都待在晋王府,晋王府内部也是守卫森严,给人一种要大战的感觉。”

    黄明远沉默了,没想到杨广对杨坚的疑心这么重。很明显,这次的危机让杨广病急乱投医了。虽然杨广的计谋彻底坑死了太子,但杨广本身的心虚应该也是一项重要因素。

    “那太子他们吗?”

    黄明祯摇摇头,说道:“没有结果,圣人囚禁了太子,其他就都没有说了。现在长安内外对这次兵变忌讳的很,根本连提都不敢提。”

    黄明远想着,太子再想翻身肯定是不可能了,但这样拖着不处理肯定不行,但威慑一下晋王却是可以的。

    看来晋王在冠军侯山的功劳要被大书特书了。现在唯有这次大胜能抢去太子兵变的风头,也唯有这场大胜能够帮着圣人转移太子兵变的丑事。

    至于杨广也会一同回避这次兵变就更好理解了,这次兵变本事便是一场经不起查探的丑事,而且晋王也需要这次大胜的资本倒逼杨坚,稳固自己的地位。

    这时候黄明祯看黄明远在思索,突然有些犹豫地开口道:“大兄,我觉得凌敬有些不对劲。”

    黄明远一愣,忽然抬起头来,看着黄明祯问道:“三郎,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黄明祯说道:“大兄,我觉得凌敬好像提前就知道太子会叛变一样,甚至一开始就让我们做好准备,这很不寻常。”

    黄明祯素来心细,对于凌敬的异常很是敏感。

    黄明远心中一沉,看来此事真的应该跟凌敬有关。可是黄明远想不明白,凌敬为什么要这么做,明显的出力不讨好。难道不逼着太子造反,晋王就不能上位了。黄明远有些坐不住了,他不知道凌敬还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三郎,凌敬去哪了?”

    “大兄,凌敬还在晋王府。之前凌敬趁着晋王府生乱逃了出来,这次便跟着我一起参与了对晋王的救援。”

    黄明祯也是怕凌敬有什么不妥危害到黄明远而把他留在了晋王府。

    “三郎,你想办法,尽快把凌敬送回来。”

    “嗯!”

    黄明祯点点头,转身离开。

第七十六章 以薪助火

    送走了黄明祯,黄明远心中的狐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凌敬不是个眼皮子浅的人,并不会轻易地背叛自己投靠杨广,否则历史上窦建德灭亡后他早就投降李唐了,也不会不知所踪。

    不过黄明远也不敢说凌敬真的没有参与这次兵变。

    当年决定天下命运的虎牢关之战,凌敬向窦建德献“进攻怀州、河阳,大张旗鼓做出欲进攻汾州、晋州的姿态,使李世民不得不退兵”。此计毒辣,一出手便能转守为攻,更是断了李世民的后路。若窦建德能够采纳此计,或许会改变天下的格局。

    凌敬有改变历史轨迹的能力。

    黄明远默默思索着关于凌敬的所有事情,一丝一毫都不敢错过。他有种错觉,不过是短短两三天的时间,怎么感到天下像变了一个样。

    黄明远再见到凌敬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之后了,此时的凌敬熬了两夜未曾休息,脸色憔悴,显得疲惫地很。不过凌敬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满是兴奋,倒是看着还有干劲。

    看到黄明远,凌敬赶紧行礼,黄明远忙上前将其一把扶了起来。君臣二人分主宾坐了下来。黄明远虽然礼贤下士,但和凌敬关系已经更加亲密了,这样郑重的样子还是第一次。

    “君直是当初大同保卫战之后来的大同吧,跟着我也有一年多了。”

    凌敬点点头,说道:“敬当时先是主公的书吏,后来才成了主公的谋士。”

    “没想到斗转星移,这一年多的时间,天下变化竟然这么大,你我当时对于整个天下不过是两个可有可无的小卒子,没想到现在都已经能够影响天下大势的发展。”

    黄明远不是一个会拐弯抹角的人,凌敬的生杀大权操之于手,也不需要他试探。所以他的话一说完,凌敬倒是有些沉默了。

    凌敬没想到黄明远竟然会这么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从榻上起来跪在了地上。

    “敬早就知道有些事情瞒不到主公,可是没想到主公这么快就能查到敬了。今日凌敬也不敢隐瞒主公,太子兵变之事,与敬有关。”

    黄明远仿佛有小石头敲击心脏一样,没有说话。凌敬倒也痛快,可这份痛快却让黄明远心里忍不住难受。

    黄明远挥了一下手,示意凌敬把该说的都说了。

    凌敬说道:“敬在晋王府上,故意诱导晋王主公的遇袭是太子要发动政变的先兆,让晋王对此产生怀疑。以晋王的为人,这种蛛丝马迹但凡有一点,便会被晋王无限放大,再加上张衡等人的劝导,使晋王下定动手的决心并不难。”

    “那为什么得是太子先动得手?”

    凌敬答道:“这是要师出有名。晋王只有等太子动手之后,才能趁机平叛。至于如何让太子先动手也简单,太子本来就是惊弓之鸟,一旦有什么异常,便很容易被身边的人说动。当日主公血衣伏阕便是最好的引子,而果然太子被晋王的内应半挟持半鼓动地造了反。”

    黄明远的脸色难看起来,问道:“那你劝我血衣伏阕也是精心算计的。”

    凌敬沉默了一下,终究是点点头。

    “那于让等人的事情······”黄明远刚说完便反应过来,那或许是个意外,凌敬还没有本事支配这么多人。

    “哈!哈!”黄明远忍不住苦笑了两声,这被自己的臣子算的死死地人,天底下也没有几个了。

    “为什么非得是我血衣伏阕的那日?当夜让晋王定计,再引诱太子,再让太子起兵,实在是太过匆忙了,时间几乎来不及,万一有什么闪失,反而会打草惊蛇。再说你怎么确定晋王听了你的诱导,一定会选择在那一日动手?”

    凌敬说道:“敬本来也不想那一日的,可是敬最初设计的就是太子起兵之时主公在宫城之内,只有这样主公才能赚得护驾之功,得到圣人的信赖。至于晋王那里,其实他别无选择。主公遇袭之事成了一个大误会,晋王认为太子是在狗急跳墙,他要动手就只能越快越稳妥。而最稳妥的就是当夜,谁敢保证第二日抢先动手的不是太子。”

    说着凌敬叹了一口气,又说道:“本来一环一环,凌敬仔细推敲了良久,确定能够万无一失。可事到临头,很多事情不是人力所能控制。元颍的本事敬实在没有算计到,没想到元颍竟然差一点帮着太子翻盘,连累的主公身受重伤,敬之过也。”说着凌敬长揖在地。

    黄明远不住地哀叹,凌敬这都是算计到家了,他将所有人都玩弄于鼓掌之间。这可很难是临时起意,没有长期的谋划,是很难推敲出对方每一步的的反应,策划此事的。

    黄明远有些不解地问:“即便你做的都很稳妥,计策是天衣无缝,可是我有一点不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哪怕让我置于危险之中也不在乎。你凌敬在晋王面前主动参与谋算太子的事情,难道就不怕王爷会杀你灭口?”

    凌敬干的事,不仅是冒险,还是典型的出力不讨好,由不得黄明远不诧异。

    这时一直伏在地上的凌敬突然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说道:“主公,敬如此做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更不是为了凌敬自己,是为了主公和天下。”

    凌敬的眼中带着狠厉说道:“杨坚算什么东西,他本来就没什么功劳德行,不过是欺负孤儿寡母,以奸诈计谋取得天下。再看看那些关陇世家,哪一个不是胡虏劣种,以杀戮汉人起家,篡夺我汉家江山。不把他们掀翻下去,我汉家子孙就不会有好日子,寒门子弟也不会有出头之日的。”

    黄明远有些不明白地问道:“君直说的或许有道理,可跟这件事情又有什么关系?”

    凌敬眼神坚定地说道:“杨坚诸子骄横奢侈,不行仁义,正在一步一步摧毁杨家的统治。杨广为人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他绝不是一个明君,而是又一个秦始皇一样的人物。现在的杨家的统治就像一团火,火烬而国灭,敬只是想让这火烧得更旺一些,也更快一些。主公,现在虽然太平了,但杨家天下的覆亡很快就会到来。”

第七十七章 初心未变

    凌敬是个殉道者,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无论什么时候,有点文化又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人最是容易被各种理论所感染。而这些人加入到反对现有体系的组织中,往往又会成为整个组织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凌敬或许之前不属于这样一个人,他刚到大同的时候理想还仅仅停留在自身的出人头地、一展所长上面,但黄明远给了他更大的舞台,让他的心也变得更加开阔了。

    陈远应该算是凌敬的精神导师,作为一个意志坚定的造反派,他不断地利用现有的条件完善、修改自己的理论,然后发展和他志同道合的同志。

    陈远通过不断地试探黄明远,使这套理论在黄明远跟前站住了脚,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黄明远的三大谋士中三人皆是寒门出身,其中李子孝不表态,凌敬不反对,其实事实上已经让这番理论成为了黄明远谋士层的核心指导思想。

    黄明远忽然觉得自己对陈远他们太放纵了。究其原因可能是黄明远本来出身不高,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打破封建门阀对知识的垄断有重要意义。

    而且黄明远潜意识里就认为隋朝快要灭亡了,现在陈远他们做的事情其实是在未雨绸缪,给自己未来的行事提供理论基础。所以他不断地默认陈远的行为,也为陈远的所作所为提供了便利。

    但产生的后果却让黄明远始料未及。

    尤其是在东路军反击突厥的战役中,虽然黄明远强调要把利益主体放到大同军身上,尽可能的将功劳都集中在大同、金河、榆林三军的身上。但陈远几次指挥都完全摆脱其隋军的立场,单独以大同诸军为主的态度仍然让黄明远不满。

    大同军是隋军的一部分,是不能脱离隋军这个主体的。

    黄明远还没有来得及处理这件事,就又出现了太子之乱,连他这个主公也成了他们的棋子,被蒙在谷中。

    这是黄明远无法忍受的,说到底黄明远这个小集团黄明远是绝对的核心,如果出现违背黄明远意志和利益的事情,黄明远哪怕忍痛也要将病变的肌体割除掉。

    凌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和陈远结成了同党,而自己竟然丝毫不知道。

    黄明远对此充满了愤怒。他的心中很明白,这件事绝不可能是临时起意,二人牵连甚久,甚至凌敬应该一早就和陈远商议妥当了。至于于让袭击自己这件导火索,说到底虽然是偶发事件,但是要让自己和关陇世家发生一些矛盾并不困难。

    是时候要做一些改变了。

    黄明远斟酌了再斟酌,思索了良久才对凌敬说道:“或许君直和仲长一直把希望放在了未来,放在了关陇世家的覆灭上。你们认为扫平了这些胡虏异族,就能重现三代之治。可是我却不敢想这么远。

    不管现在圣人、杨家怎么样,天下至少是太平的,老百姓至少还能囫囵个温饱。可是一旦天下动荡了,要死多少人,又要乱多少年,你们都想过吗?难道真的要为了一个未必可以实现的理想先把整个天下搅个粉碎吗?”

    凌敬被黄明远问的有些愣住了,他和陈远一直想的是革除弊病,是清风正气,是换一个新天地,但新世界的到来不是需要牺牲的吗?

    “主公,您说得这个太平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太平,可能是豪门贵胄的太平,但绝对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太平。老百姓也没有实现真正的温饱,他们只是这些世家贵族的牛羊。我承认,天下大乱会出现阵痛,可是只有革除了这些弊病,天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太平,只要有时间,这些阵痛带来的伤害都会消弭的。”

    黄明远盯着凌敬问道:“那这个时间会是多少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百年。天下已经乱了三百年,经不起下一个三百年了。你问问那些老百姓,他们是怎么想的,你们代表的了他们吗?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没人想过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再说了,你怎么知道没了关陇世家,就不会有山东世家,不会有江南世家,若是换了一个天子,可这天下的本质却仍然换汤不换药,那又有何用。”

    黄明远的内心里其实怕啊,隋炀帝登基时就有天下就要八百九十万户,而唐朝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直到唐太宗驾崩时才有三百八十万户。隋开皇九年天下已垦田地一千九百四十四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五千五百八十五万顷;但直到一百五十年后的唐天宝十四年大唐才垦田地一千四百三十万顷。

    没有了人,哪还会有产出。社会没有在进步,而是在不停地倒退。

    唐高宗李治和户部尚书高履行在讨论人口增长时曾计算得出,整个贞观时期以一年十五万户的人口增长,到了唐高宗时才堪堪三百八十万户。这意味着唐初人口在籍的才几十万户人。

    隋唐之乱,从隋炀帝一征高句丽到李建成平定第二次刘黑闼之乱,不过短短十二年的时间,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是恐怖到了极点——天底下的老百姓,几乎要被赶尽杀绝了,余下来的人口,尚不足大隋开皇年间的十分之一。

    这些东西是黄明远来到这个世上,要尽力避免的,而不是去推波助澜的。到现在为止,黄明远的初心并没有发生改变,他来这个世界是要救国救民的,不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来害民的。

    他相当皇帝,但不是以数千万老百姓的生命为代价换取的。

    凌敬听黄明远的话,忙反对说:“天下能救百姓者,唯主公也,若主公登上天子之位,自然可以肃清寰宇,还天下一个清净,寒门子弟也将有上进的机会,这天下才会得到盛世安康。”

    听得这话,黄明远忍不住摇摇头,自己该怎么评价凌敬呢?古往今来大部分的知识分子都缺乏主观能动性,他们将天下的兴衰寄托在天子身上。唐宋用了数百年的时间才从世家大族手中将文化的垄断权夺回再交给了知识分子,自己难道就能一蹴而就,使整个国家的用人体系达到宋、明的水平。

    而且,即使做到了又能整么样,知识分子的能力和节操未必高于世家大族。

    看着对自己满是期盼的凌敬,黄明远有些害怕了。

第七十八章 凌敬离开 上

    有时候好人办了错事比坏人办了错事更可怕,因为往往好人不知道他怎么错的,所以很多时候不到黄河心不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黄明远从来不怕臣子有什么小心思,私底下有什么勾当,更不担心他们会结党。毕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但他害怕的是凌敬、陈远这样打着正义的旗号去做非正义的事情。他们目的正确、结果也未必错,偏偏过程可能会让人胆寒。而且他们不会知错。

    今日凌敬他们为了自己能够快速成长不惜引动宫廷政变,差一点就搅得天下大乱,如果到了杨广征高丽之后,很难说他们会不会策动农民起义来打击隋朝。或者是和突厥联合,再或者逼黄明远造反,这些都是黄明远不能接受的。

    原来的陈远、凌敬二人让自己有如臂使,现在的此二人让自己无比害怕。黄明远不是担心自己无法控制二人,而是害怕此二人将会成为狂热的革命者,激进的改革派,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黄明远看着跪着地上仍然自以为大义凛然的凌敬,觉得自己不能再放纵他们二人了。他们虽然有卓绝的才华,但是很年轻,世界观、价值观等东西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善恶分得不是那么清楚。一念天使,一念恶魔说得就是他们。

    屋子里静得可怕,黄明远看着凌敬,忽然说道:“君直,你走吧,我这里怕是容不下你了。”

    凌敬听到黄明远的话愣住了,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满脸都是疑惑和不解。黄明远不是一个心胸狭窄之人,这也是当时凌敬和陈远敢算计黄明远的原因。

    凌敬已经做好了被黄明远处罚的准备,甚至即使黄明远不处罚他他也会求着被处罚,毕竟主公不可轻辱。但黄明远却是什么也不说,直接赶他走,这个结果让他万万没想到。

    凌敬脑子一片空白,跪在地上的他前趋了两步,有些结结巴巴地说道:“主公,凌敬做错事了,任凭责罚,凌敬绝无怨言。但凌敬忠于主公之心苍天可鉴,从未曾改变,求主公不要敢凌敬走。”

    黄明远要赶走凌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凌敬犯得错太大,已经危害到黄明远的本身的安危,不严惩不足以彰显恩威。而且现在的凌敬和陈远互为一派,还不是因为利益苟合而是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志,这严重影响了黄明远一派内部的平衡。

    其实黄明远也考虑过曹操尚且容得下“乱武”的贾诩,自己就真的容不下一个凌敬吗?

    而且凌敬绝对是隋末唐初最顶级的谋士,若是放弃的确让人感到可惜。但最后黄明远还是决定这么做,他的出现强行改变了凌敬在历史上的成长轨迹,不说让凌敬误入歧途,但绝对不是自己希望他走的路。

    黄明远今日放走凌敬正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用凌敬。

    而且还有一点,杨广反应过来之后,不见得不会杀人灭口。

    “君直,我知道你和仲长对我期望颇深。你们的那些建议若说我没有心动,那绝对是骗人的。可是打着高尚的名义去做卑鄙的事情,你觉得这样真的对吗?现在的我或许还接受不了这种事情。

    我现在的野望就是荡尽胡虏,天下安康。至于其它的事情,是我的我绝不会放手,但若不是我的我也不会强求。你们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但无论什么时候,在我心中最重要的还是天下百姓。这是一个为政者应该拥有的胸怀,那些整日里把老百姓当作棋子的人只会是个政客,哪怕他们掩饰的再好,总有一天会露馅。

    让我们都冷静冷静吧,再试着去多了解一下这个天下。人家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也建议君直能够多走走看看,了解了解现在百姓的情况。若是有一天,君直想明白了,还愿意来明远的军中,明远必将扫榻相迎。”

    看着黄明远至诚至真的话,凌敬心中有一肚子求情的话都说不出来。或许他和陈远都看错了主公,主公不是一个枭雄,而是一个圣人,一个真正心怀天下的圣人。

    凌敬这时候也松了一口气,至少这些日子来,他效忠的主君,是个值得效忠的人。或许他心里还有那丝妇人之仁,但这不正是让自己最欣赏的赤子之心吗。

    主公胸怀真是博大,换做其他人,怕不是不为我所用,便为我所杀,虽然是放逐自己,但这份自信与仁义,天下难寻。

    凌敬突然觉得这一次自己和陈远真的做错了,一个大局观超强的不世出的人才,怎么可能没有想过自己要走的路。主公的眼光比自己和陈远加起来都要去,而自己和陈远却要硬逼着主公走他们给设定的路,舍本求末,真是可笑至极。

    凌敬也是个洒脱的人,想通了这些他便站了起来,再次给黄明远行了一个大礼。黄明远强忍着不舍,却没有推辞。

    “主公,我代天下百姓谢谢主公的仁德,至少到现在,凌敬更相信了自己的判断,主公就是那个能够担起天下兴亡的人。凌敬选择追随主公,从来都没有错。既然主公让凌敬多磨练磨练,凌敬就在此拜别主公,多多学习一番。从此天涯路远,愿主公保重。”

    凌敬说着说着就落泪了,说到底他对大同军感情太深了,他从没有想过会离开大同军。凌敬用哽咽的声音唱起了大同军的军歌:“滚滚黄河,亲亲我家。万里山河,悠悠我穴!朗朗乾坤,男儿热血。同生共死,佑我中华!······”

    “同生共死,佑我中华!”

    黄明远也陪他一起唱着这首军歌,唱到最后凌敬已经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凌敬擦干了眼泪,又整了整衣冠,向黄明远作了一个揖,朗声说道:“主公且保重,敬去也!”然后转头离开。

    黄明远一个人坐在榻上,望着离去的凌敬,终究是没有喊出那句在嘴边的话,没有留下凌敬。

    直到凌敬的身影消失在影壁之后,彻底走远,黄明远才闭着眼,长叹一声道:“凌敬走了,我失一臂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879/ 第一时间欣赏天下安康最新章节! 作者:鸣奇所写的《天下安康》为转载作品,天下安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下安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下安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下安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下安康介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天下安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下安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下安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