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脸谱下的大明TXT下载脸谱下的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脸谱下的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狂风徐徐     脸谱下的大明txt下载     脸谱下的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七十九章 祭品

    山阴城墙已非旧观,不仅倒塌之处已经重新砌墙,就连原先破损的地方都一一补足,城头飘扬了一个月的“戚”字旗帜已经换成了“刘”,数百守军在城头处远远看着排列成序缓缓走近的队列。

    “义乌兵回来了,这回估摸又发了。”

    “人家有这能耐。”城头一个小校摇摇头,“别人看到倭寇就躲,他们是看到倭寇两眼放光……”

    “有个扫帚星靠山呗,哪儿哪儿碰不到倭寇!”

    “次次都是带着大串大串首级回来,也不嫌瘆得慌。”

    “瘆得慌?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就这一个月,义乌兵赚了多少了……扫帚星上次来山阴抄家的银子都快被抢光了!”

    “你以为谁都能赚得到银子?!”小校训斥道:“倒是有人想着赚银子……结果呢,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围响起一阵低低的哄笑声,今日西兴运河边一战的战况他们都已经知晓,要不是义乌兵和钱家护卫赶到,参将刘显这时候都不好说是生是死。

    虽然他们都是刘显麾下士卒,但却是从汤克宽麾下调来的,对刘显并不感冒。

    “好了,闭嘴。”小校低喝了声,低头看到府尹梅守德,浙江巡按钱渊,山阴知县以及城内大户正走出城门。

    之前几次义乌兵和钱家护卫剿倭归来,并无此隆重待遇,这次是因为义乌兵即将回台州,为谢这些时日剿灭绍兴府倭寇,梅守德坚持出城相迎。

    落后半步的钱渊心里有数,这是梅守德在赶人呢。

    绍兴府原本是浙江省仅次于杭州、宁波的富府,但去年遭倭寇侵袭受损颇重,供给刘显麾下驻扎在山阴、上虞、余姚的官军已经是力有不逮。

    而这一个月一千多义乌兵的粮饷也是绍兴府出的,这笔银子不管是钱渊还是胡宗宪都不会出,梅守德已经是愁眉紧锁了。

    最要命的是倭寇赏银,每次外出剿倭的义乌兵、钱家护卫都会带回一大批首级,有时候数百枚,有时候几十枚,一枚首级三十两纹银……这笔银子钱渊是理直气壮的伸手,不惜把官司打到总督府去。

    最终的结果的是,总督府出一半,绍兴府出一半。

    梅守德恨恨的瞥了眼钱渊,上次来山阴会稽惹出轩然大波,将城内打行一网打尽,绍兴府银库因此进账四万两白银,这厮当时号称分文不取……

    但到头来,义乌兵、钱家护卫凭着首级卷走了一半!

    出城三里相迎,梅守德远远看见马车上堆着的倭寇首级,忍不住就是一个哆嗦,又要掏银子了。

    这一个月来,已经有一千两百三十四枚倭寇首级送来了……梅守德记得非常清楚,绍兴府银库为此支出一万八千五百一十两白银。

    刚开始梅守德还怀疑义乌兵杀良冒功……结果一打听,处处称颂,人人夸口,民间已经将这支义乌兵称为“钱家军”了。

    不等张三、梁文行礼,钱渊努努嘴,“多少?”

    “四百六十七枚。”

    “那一共是一千七百零一枚。”钱渊惊奇的点点头,“干的不错,说好了一千七百枚首级为祭,还多出一枚。”

    张三咧嘴笑笑,“少爷交代下来的,拼了命也要干成。”

    “折损呢?”

    “阵亡十二人,伤二十七人。”张三回头看看梁文,“护卫队阵亡三人,伤七人。”

    钱渊沉默了会儿才点头挥手,有书吏在一旁添上名字,不多时,一百三十六个灵位被端端正正的摆在早就放好的案台上。

    案台的左侧是四座如小山一般的京观,那是一千两百余枚硝制过的倭寇首级,十几个义乌兵推着小车过去,将这两日斩首的倭寇首级卸下。

    一枚倭寇首级有点圆,像个西瓜一般咕噜噜滚过来,钱渊一脚踩住,伸手抓住头发,用力掷到京观上头。

    一个月前的山阴大捷,钱家护卫阵亡十九人,义乌兵几乎无损,之后一个月内的剿倭,钱家护卫再损八人,新旧参半的义乌兵以战代练,阵亡一百零九人。

    “少爷。”杨文递来三炷香。

    钱渊接过吹熄,大步走到灵位前,单膝跪下,“钱某说到做到,以一千七百枚倭寇首级相祭,诸位九泉之下也瞑目。”

    身后的梅守德、山阴知县有点不知所措,自钱渊以下,戚继美、杨文、张三、王义诸人尽皆神色肃穆,双手持香,单膝跪地。

    “赏银送至家中,父母妻儿,钱某一力承当。”钱渊神色平静,高举手中香拜倒,“诸位英灵不远,且看同僚杀倭。”

    血污一片的京观,案台上的灵位,数百单膝跪下拜倒的甲士,还有在风中摇曳不定的烛火,让数以百计围观人群默然无声。

    有低低的声音在甲士中响起,越来越响,越来越响。

    梅守德侧耳听去,喃喃道:“杀尽倭寇……”

    钱渊霍然转身,抽出腰间苗刀指天,“杀尽倭寇始归家!”

    下一刻,最快反应过来的张三、杨文、彭峰纷纷抽出腰刀,铁甲碰撞声、刀刃出鞘声连绵不断。

    “杀尽倭寇始归家!”

    “杀尽倭寇始归家!”

    梅守德、山阴知县为首躬身相拜,身后的围观人群如风中弱草纷纷拜倒。

    阴着脸走到城门口的刘显看着这一幕,脸色更是难看,当他看到守在城门外的士卒也纷纷拜倒的时候,几乎要忍耐不住了……这都是他麾下的士卒。

    山阴会稽是没法待了,干脆去余姚好了,把驻守余姚的游击将军岳浦河调来守山阴……刘显决定立即给总督府去信。

    头发花白的梅守德走到最前面,声嘶力竭的说些什么……山阴会稽大户出资,将在城外五里处建庙,这一百三十六个灵位都将受民众香火供奉。

    钱渊并没有理会,他转身看向西北处。

    起风了,呼啸而过的劲风吹的钱渊身披的大氅猎猎作响。

    来吧,徐海,让我了结你!

    来吧,徐海,只要杀了你,我就能从容收拾,或许能给脚下这片土地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或许能让这个国家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第四百八十章 目标(上)

    蔚蓝的天空如洗,一眼看不到边际,太阳正渐渐向着水平面落下,映射的远处水天红彤彤一片。

    “问题不大。”一个老人沙哑着嗓子呵呵笑,嘴里只剩半幅牙,“至少半个月内没什么大风,运气好可能要等到七月之后才有风浪。”

    后世能通过科学手段来判断台风发生的时间、途径,在这个时代,只能依仗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人,他们以云彩、雨水、晚霞为手段,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或许还有掌卜等等来做出判断。

    路过的钱鸿瞳孔微缩,他径直走到码头外不远处的山丘上,望眼望去,主岛附近大大小小岛屿周围,聚拢着数以百计的大小船只。

    沉默片刻后,钱鸿绕过码头往主岛西侧行去,好一会儿后才看到正领着手下正在修缮船只的谭维。

    和周围人打了个招呼,钱鸿冲着谭维吼道:“老谭,手头有酒没?”

    虽然被贬下来修船,但谭维在倭寇中资历深,藏了不少好东西。

    冲着边上起哄的手下笑骂了几句,谭维跳下船拉着钱鸿走到沙滩上,“你小子叫我什么?”

    “老谭啊。”钱鸿咽了口唾沫,“狼窝虎穴呢,小心点好……”

    “没大没小,跟着那个小的学坏了!”谭维哼了声,“不是说好了没事别来找我吗?”

    谭维犯下大错也没被徐海斩杀,勉强算是徐海心腹,而钱锐却是徐海最信任的谋主,两人之间有来往是很忌讳的事。

    “快要开打了。”钱鸿低声说。

    “密信送出去了?”谭维紧张的搓着手,“是哪儿?”

    “什么都不知道。”钱鸿摇摇头,“但主力精锐尽出,留下的人手不多,父亲提议你留下掌总。”

    谭维沉默了会儿,皱眉道:“做甚?”

    “断徐海后路。”钱鸿看着对面有几个倭寇摇摇晃晃过来,一边笑一边小声说:“手下两百多号人拿得住吗?”

    “放心,拿得住。”谭维转头瞥了眼,指着过来的倭寇大声道:“去,抬坛好酒来。”

    钱鸿作势拱手相谢,“父亲交代,驱狼吞虎,但此事我们不插手,顺势而为即可。”

    谭维皱眉来回走了几步,试探问:“五峰?”

    “小弟是如此说的,浙直总督胡汝贞试图招抚汪直,联手剿灭徐海。”钱鸿犹豫了下又说:“父亲和五峰有过联络……但小弟交代,此事咱们不插手。”

    谭维立即明白过来了,外甥这句话言下之意是,就算汪直出手绞杀徐海,有钱锐在,咱们性命无忧。

    但谭维还是满心疑虑,汪直真的会出手吗?

    难道汪直就看不出这是官府的驱狼吞虎之计,难道汪直不怕官府绞杀徐海之后翻脸不认人?

    谭维还想再问几句,但手下抬着酒坛过来了,钱鸿招呼几声抱着酒坛就走。

    远远看着钱鸿离去的身影,谭维骂骂咧咧的回去,两脚将堆在一起的木头踢飞,“弟兄们,翻身的时候到了!”

    “谭老大,这次能跟着去抢一把?”

    “上次可惜了,没能抢个老婆回来……”

    谭维不理会手下,翻身攀上甲板,转头眺望将酒坛扛在肩上的钱鸿。

    一个多月前,但钱鸿突然出现并且准确的吐出“谭维”这个名字的时候,要不是这些年钱鸿练出了点身手,只怕要被谭维一刀劈死。

    就算钱鸿说清自己的身份,说起小舅台州知府谭纶,说起母亲谭氏……谭维也不敢相信。

    直到从小没怎么读过书的钱鸿痛苦的回忆,含糊不清的念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谭维的嘴巴都歪了,徐海真是能抢人啊,抢个老婆是渊哥儿安排好的内应,抢个军师是渊哥儿的老爹,就连自己这个老部下当年也是被裹挟而来的。

    断徐海后路……钱鸿的那句话在谭维脑海中不停回放,他用力握着手中的刀柄,在心里盘算会发生什么。

    但有一条是肯定的,谭维回头看向又搬了两坛酒出来的手下,想做什么,这两百多号倭寇一定是关键。

    半山腰处,钱鸿吃力的抱着酒坛摇摇晃晃的爬上来,一直走进屋子才松手,还没直起身,对面就有人笑骂道:“这么快就去敲老谭的竹杠了?!”

    钱鸿嘿嘿笑着看向徐海,“大将军,我只是跟老谭说……今儿在大将军面前给他说了几句好话,老谭非要塞坛酒给我,推都推不掉!”

    徐海哈哈大笑,指着钱鸿笑道:“我看是你酒瘾发作了,光这个月就敲了老谭三坛酒了!”

    “嗯,是绍兴黄酒。”徐海掀开坛盖闻了闻,“不错,老谭上阵废物,但抢东西真是把好手。”

    “用人就要用其特长。”捧着茶盏的钱锐缓缓道:“三国刘备麾下五虎上将,赵子龙勇武不下关羽、张飞,但大都留在刘备身边,不能独当一面……所以,将军将老谭用在冲锋陷阵上那是大谬,此人只能守家护院。”

    “先生说的是。”徐海点点头,“老谭看家是把好手,这几个月修船也干的不错,就让他留下看家吧。”

    “大将军……”钱鸿试探问:“老谭不顶用,要不我跟着大将军去一趟?”

    “算了吧,你父子俩相依为命。”徐海摇摇头,“你现在手下也有十来人,护住你父亲就是,这次你留下做老谭副手……附近岛屿人手、船只都拉过来,小心点!”

    钱鸿一阵兴奋,连连点头称是。

    钱锐一皱眉将儿子赶出去,低声问:“将军是怕五峰来袭?”

    “那倒不是,去年停战,汪五峰还算讲信用。”

    钱锐心里松了口气,“也是,这两年将军树大招风……”

    “是啊!”

    几年前徐海初出茅庐就一举击溃俞大猷,席卷嘉兴、湖州,之后聚拢万余倭寇盘踞金山,被东南视为大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徐海的军事天赋,另一方面在于徐海聚拢了大量的倭寇。

    但那么多倭寇也不是心甘情愿投入徐海麾下的,徐海大都是以武力胁迫吞并,比如已经溺死的叶麻就是个例子,徐海大举入侵东南沿海,很难说会不会有倭寇在后院点上一把火。

    去年徐海袭嘉兴、湖州,老巢就有几个岛屿的留守倭寇杀人放火,抢了把逃之夭夭,据说徐海一个怀了孕的小妾因此早产,婴儿出生两日就夭折了。

    正是看到这一点,钱锐才会提议让老谭留守,毕竟老谭是徐海的老部下,而且一直“忠心耿耿”,抢来的好东西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献于徐海,而且还颇得王翠翘的赏识。

    又聊了片刻,徐海拉着钱锐回了自己的宅子,顺便让人将那坛黄酒带回去,下人炒了几个菜,两人小酌一番,渐渐的将话题转到了即将开始的大战上。

第四百八十一章 目标(下)

    “嘉兴府的俞大猷那是根硬骨头,当年一举而胜主要还是卫所兵太废物,现在就难说了,还是不去啃这根硬骨头的好。”

    “松江府也好不到哪儿去,本来就兵力充足,苏州、常州、通州都调兵到苏松一带,再说了,俞大猷驻守嘉兴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往北斜插一刀。”

    “通州那就远了,这么多船只很难掩人耳目,而且那边也不熟悉。”

    “杭州府?”

    “先生说笑了,哈哈哈,如果能攻破杭州府倒是好事,可惜徐某……倒是去年白莲教起事的时候有机会,可惜俞大猷一举剿灭。”

    一直保持沉默只偶尔发问的钱锐摇摇头,“不好说,如果将军和白莲教搅到一起,未必是好事。”

    “为什么?”徐海疑惑问,三月初马祖师在湖州起事,杀入嘉兴府,残部还流窜到绍兴,他派出去的几百倭寇也借此在绍兴府大闹一场。

    “早在四年前,在下就问过将军,可有举大事之念。”钱锐慢悠悠道:“白莲教闹事从不是为了钱财,专为谋反……一旦和白莲教搅到一起,只怕朝廷要起大兵了。”

    “那又如何?”一旁的王翠翘一边斟酒一边说:“来了多少都不怕……”

    “先生的意思是边军?”徐海咳嗽两声。

    “九边的边军向来是官军膏华,这些年一直没有南调,一来怕水土不服,二来边军向来桀骜不驯,有杀良冒功之举,三来蒙古时常南侵,四来费银太过。”钱锐一一解释,最后说:“但如果将军和白莲教合流,无异于宣称起事谋反,朝廷必会让边军南下,正德年间刘六刘七闹得那么凶,最后还是被边军剿灭。”

    徐海怔怔想了会儿,一拍桌子,“还好有先生在,否则真是坏了事……当年方腊……”

    北宋末年,方腊起兵,攻占杭州,东南诸军不能制,短短半年席卷两浙江六洲五十二县,最终童贯率西军南下平乱,方腊兵败被擒。

    徐海是不读书的,否则也不会让王翠翘做半个幕僚,但他是知道方腊的,因为方腊也是徽州人,而且还是同乡歙县人,相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徐海幼年就听熟了。

    徐海为寇只为求财,压根就没有什么谋反坐坐皇帝宝座的念头,听了钱锐这一席话自然感激的很,当下殷勤劝酒。

    “在下酒浅,不能再饮了。”钱锐摇摇头,“还是别打杭州府的主意,那如此看来,只能是宁绍台三地了。”

    “驻守宁波的是浙江副总兵戚继光,此人去年为宁绍台参将,驻守台州,因功升迁副总兵。”徐海嘿嘿笑道:“去年无主力袭台州,此人杀那些散兵游勇倒是挺有一手的。”

    到目前为止,戚继光的名将光环还没有完全展露出来,虽然在台州每战必胜,但始终没有和倭寇主力对阵过。

    事实上,所谓的戚家军在历史上,是在徐海死后才组建的,汪直被诱杀,天下皆知朝廷背信弃义,知道开海禁通商已无可能的倭寇疯狂上岸劫掠,戚家军才应运而生。

    而这一世,戚继光将和徐海正面对阵。

    “驻守台州府的是宁绍台参将卢斌。”徐海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卢镗的儿子,也是老对手了!”

    “当年崇德县好像就是此人?”

    “不错,还有去年在桐乡县。”徐海咬着牙道:“这次如若有机会……他老子卢镗都是我手下败将!”

    “将军不必执着。”钱锐劝道:“崇德一战,城小难破,当年就不应该打……噢噢,钱某失言了。”

    “不知者不罪,先生当时也不知妾身在城内。”王翠翘笑吟吟的不以为意,心里盘算如果徐海被杀,这位方先生只怕也难逃一死。

    “再说去年桐乡一战,官兵败象呈现,只是拼死一搏,老谭临阵逃脱……只能说非战之罪。”钱锐继续说:“如若有机会,堂堂正正击斩杀就是,倒没必要专门去找他。”

    钱锐这番话倒不是为卢斌考虑……老婆儿子儿媳孙子全都在台州呢!

    徐海迟疑了会儿又说:“说起来绍兴府倒是最差劲……浙东参将刘显,一个多月前,不过三百主力,加上七七八八赶来的一起一千多人,险些攻破山阴。”

    “麾下多少士卒?”

    “约莫两三千吧。”徐海摇摇头,“去年不过数百主力攻山阴会稽、余姚,当时就驻守绍兴府的刘显手忙脚乱,要不是知道消息迟了,还想去绍兴府抢一把呢。”

    “那就选绍兴府?”

    徐海摸摸下巴,“先生可知,这一个多月来,在绍兴府流窜的倭寇几乎全都被打扫干净了,啧啧,山阴城外垒起京观!”

    “京观?”

    “和去年嘉兴府长水镇、桐乡县一样的京观。”徐海哼了声,“一枚倭寇首级兑三十两纹银,华亭钱家子真够狠的啊!”

    钱锐脸色有点发白,勉强道:“上次听将军说,钱家子巡按浙江,应该不会领军吧?”

    “那倒没有,领军的是个把总,戚继美……应该是浙江副总兵戚继光的兄弟,拨付在台州府。”徐海随口道:“不过他们已经在五日前回台州了。”

    钱锐心头微动,这种消息就算不是隐秘,也不是谁都能知晓的,徐海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那就是绍兴府了?”

    “我再想想。”徐海笑道:“反正官军少船,要是碰到大股官军,大不了再换个地方就是。”

    钱锐点头称是,心里有些烦躁,这是徐海指挥作战的特点之一,战前只会又大概的计划,实施的时候随时都会发生变动,很有点想到哪儿打到哪儿的味道。

    撤下酒宴,钱锐饮了杯茶就告辞离去,王翠翘趴在徐海的肩膀上,柔声道:“将军,可要小心点,家里还有人等着呢。”

    徐海嘿嘿笑道:“好好好,走之前都歇在你屋里……要不把绿姝也叫来?”

    王翠翘啐了几口,小拳头捶着徐海的肩膀,“将军,这次不带老谭去?”

    “不带,上次坏了大事!”徐海冷然道:“要不我会败于卢斌、钱展才之手?”

    “好好好,就是可惜了,绍兴府文人墨客众多,要是老谭去,说不定能抢好些名人字画来呢。”

    “到时候我留心就是。”徐海挥挥手,“老谭留下来守家,这次家里他掌总,如若有事,你直接吩咐他。”

    回到屋子,钱锐吩咐人四处站定,才低声说:“应该是绍兴府,也有可能是台州府。”

    “台州府?”钱鸿失口道:“我赶紧送信去,让母亲她们去处州、金华避一避。”

    “你不能去,动静太大。”钱锐来回走了几步,“徐海很快就会发兵,这几日船只来往,谭维修缮船只要试航,让他派人去。”

    看长子焦急的眼神,钱锐定定神道:“那边的事都让渊儿处理,要知道当年他一力建议迁居杭州。”

    钱锐的意思是,几年前钱渊举家迁居杭州,显然,就算不顾自身安危,也要保证家人的安全。

第四百八十二章 兵力分配

    去年大战之后,东南沿海各处频频遭小股倭寇侵袭,也就十二月末到正月初五之间倭寇休息了会儿,虽然在海上,但也是要过年的嘛。

    不过年后都等不到正月十五,倭寇又开始上班了,再到二月份各处倭患越来越重,虽然各处官军频传胜绩,但绍兴府遭遇重创,直到三月初钱渊、戚继美在山阴城外大破倭寇。

    紧张的气氛在宁绍台一带环绕,戚继光、刘显、卢斌、谭纶都被胡宗宪、钱渊告知,接下来宁绍台很可能成为徐海的目标。

    剿倭、练兵、打造军械、修缮战船,还要拉出大批的青壮修固城墙……钱渊回到临海县看到的就是这一幕,热火朝天,宁绍台三府中,唯独台州人敢杀倭,肯杀倭甚至喜杀倭。

    但是等钱渊回到家中……又是一个月没回家了,听闻儿子又领军上阵,谭氏絮絮叨叨,“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句话翻来覆去说上十七八遍。

    钱渊倒是有耐心,笑着连连应是,但很快,他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和前世一样,没结婚就催着结婚,结了婚就催着要孩子,谭氏口口声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你二嫂呢?”钱渊强行换了个话题,指着小妹问:“快去叫来。”

    总不能一个人挨说吧,至少拉个垫背的。

    “二嫂去了诊所。”小妹现在和小七混得熟,伶牙俐齿的回了句,“二哥好不厚道,母亲训斥二哥几句有甚,二嫂被训斥……”

    钱渊一瞪眼,那边谭氏没好气道:“亲家公以前还是你同窗……现在已是四月了,最多到年底,没身子就让可卿和香菱收房。”

    “母亲,急什么……”

    “当然急,你都多大了……”

    “二弟。”一旁抱着孩子的大嫂黄氏笑吟吟道:“婆婆这是急着抱孙子呢。”

    钱渊嘴角撇了撇,起身道:“母亲急着抱孙子……不是有八两吗?”

    屋内气氛登时一紧,谭氏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黄氏低着头不吭声,小妹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

    “对了,八两起名了没有?”钱渊若无其事的问:“上次大嫂去道观上香,没让那牛鼻子老道起个名字?”

    黄氏更是紧张,坐立不安的看向谭氏,后者可不是个会撒谎的人,只喏喏无语。

    还好,这时候外面有下人来报,台州知府谭纶来访。

    钱渊神清气爽的出去迎接,这下子耳根清净了,以后再碰到这种话题,就把大侄子拿出来顶事……嗯嗯,父兄的事暂时不和母亲她们摊开说。

    生孩子倒是无所谓,小七本是医生,不敢说百分之百安全,但至少比同时代的孕妇生子的安全系数要高的多,之所以暂时不考虑,主要还是小七的年纪,今年三月份才满十五岁,放在前世还是个初三高一的小丫头。

    这个时代的女人早早产子,往往难以高寿,钱渊熟悉的几个人如徐渭、徐阶、陶大临、张居正都是中年丧妻,严嵩的妻子欧阳氏倒是高寿,但她是三十多岁才生下独子严世蕃的。

    “总算回来了。”谭纶叹道:“这次宛溪先生被你折腾的够呛,前些日子还写信来问,士卒于绍兴府杀倭,台州府衙能否拨付赏银。”

    钱渊笑着问:“小舅如何答复?”

    “还能怎样,装聋作哑。”谭纶哼了声,“山阴城外京观已然传遍东南,‘钱砍头’的绰号也传遍东南了。”

    “也不是绍兴一府有倭寇,还不知宁海那边……据说卢斌、侯继高也出战数次,颇有斩获。”钱渊笑着拱手,“卢斌来信,说小舅以倭寇首级如数拨付赏银。”

    “听卢斌说了,是你出的主意,以战代练?”谭纶啧啧道:“如今宁绍台三府,倒是台州府兵强马壮,如果徐海入寇台州……”

    “士卒多少不是关键。”钱渊摇摇头,“台州如今兵力三分,卢斌、侯继高守宁海,小舅坐镇临海,麾下两将分守黄岩、太平,戚继美驻扎天台县,兵力无法集中使用,如若徐海来袭,只怕功亏一篑。”

    看了眼谭纶的神情,钱渊劝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台州海岸线太长,只能分兵驻守,而且卢斌、戚继美麾下战法和张元勋迥异,合兵也未必是好事。”

    张元勋这个人钱渊只见过两次,是葛浩引荐的,此人极受谭纶重视,是台州军的头面人物,如今率两千士卒驻守黄岩县。

    张元勋名声不显,但其实也是史上的抗倭名将,嘉靖三十一年,其父张恺散尽家财募兵抗倭,于黄岩县为倭寇所杀,后张元勋袭职海门卫百户,数次领兵杀倭被刚刚到任的台州知府谭纶赞誉。

    其实张元勋和葛浩同为台州抗倭六虎将,两人都擅长海战,史上屡屡在海上破倭。

    接下来钱渊细细问起台州诸事,戚继美、卢斌那边暂且不问,只问起谭纶负责的黄岩、太平两县的士卒训练,军械装备,粮饷供应。

    谭纶自嘉靖三十二年赴任台州,募兵成军,至今麾下约莫四千士卒,其中两千人由张元勋所率驻守黄岩,一千兵丁驻守太平,剩下分布在桃渚所、新河所、海门卫等处。

    “临海这里兵力是不是少了点?”钱渊迟疑道:“就算将县衙、府衙的捕快算上,也不过三百多人。”

    “如果倭寇能攻到临海城下,那黄岩、宁海、太平、天台……”谭纶哼了声,“再说了,黄岩、天台都有水路直通临海,再不济临时募乡勇也能凑千余人,放心好了。”

    钱渊摸着下巴想了会儿才点点头,有父亲在那边,徐海攻台州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又有谭纶坐镇临海。

    “对了,年后你没去过太平县,南京、杭州果真拨付了不少战船过来,光是福船就有三艘,葛浩天天率兵操练。”谭纶笑道:“据说其间有魏国公府的插手?”

    “那是魏国公一心为国事……”钱渊随口胡扯,在心里盘算了下,低声问:“这么说来,葛浩麾下战船三十艘……可能出海?”

    “当然能。”谭纶脱口而出,又突然转口道:“不可与倭寇正面迎战……徐海麾下船只应该有百来只。”

    “徐海麾下没多少战船,大都是货船,福船也就一艘,还是前年海战从汪直那抢来的。”钱渊低头思索片刻,接着说:“让葛浩率水师往北,至象山……再往东巡视。”

    “有点远……一旦碰上倭寇大批战船……”谭纶正推脱间,抬头看见钱渊阴晴不定的脸色,猛然醒悟道:“可是谭维……”

    谭纶知道去年大战,密信就是送到象山、宁海附近,之后再转送临时驻扎上虞县的总督府,为此钱家护卫战死五人。

    “试一试吧。”钱渊舔舔嘴唇,“我从护卫队抽调人手跟过去……”

    钱渊需要最后确定两件事,第一,徐海会不会行声东击西之事,如果有这种念头,其他人不说,至少身为谋主的父亲,和身为妻子的王翠翘应该是看得点东西的。

    第二,钱渊需要确定,父亲、兄长、二舅谭维会不会随徐海入寇。

    说的小点,钱渊难以接受父兄、二舅入寇,最后和官军力战被擒杀。

    说的大点,这几个人都是钱渊日后计划的核心人物,绝不能死在此时。

    “”

第四百八十三章 温情

    “老婆……”

    “领导……”

    “姑奶奶哟,真的没钱了!”

    钱渊苦着脸求饶,“前前后后这个诊所丢进去快三千两银子了,换算下就是小两百万……”

    最近忙的不可开交以至于意气风发的小七虎视眈眈,“一个野战医院,小两百万……这还不够寒酸?”

    “姑奶奶,这是民营的好不好?”

    “我不管,反正现在银子不够用,里面病房都快住了三分之一……你还说大战没正式开始呢。”小七顿了顿,又说:“居然还弄批量急救包,可不能算到诊所账目上,回头得给我报销了!”

    钱渊随口道:“报销就报销,反正家里账目都是你和袭人在管,母亲是不管的。”

    “那大嫂呢?”

    “大嫂更不管了。”钱渊嘴角微翘似笑非笑,大哥钱鸿在外几年,身家不菲,兜里的银子未必比自己少呢。

    “对了,报销可以,但要查账。”钱渊搂着小七的肩膀,“刚才去看过了,那账目乱七八糟的,谁记的?”

    小七微微用力挣开,没好气道:“我记的!”

    “啧啧,现在没空,等这场战打完……算了,今晚有空,好好教教你!”

    小七白了眼,看外间袭人进来,赶紧丢开钱渊往外走,夫妻俩在诊所绕了一圈,钱渊大概心里有点数了。

    其实小七这几个月的主要工作是培训,急救兵还是太少,毕竟妇人不得上阵,小七也只能大致说些重要的急救知识并配备上急救包,倒是诊所的护士培训出不少……这败家娘们给月银,寻常妇人自然肯来。

    到了黄昏时分,夫妻俩回了家,钱渊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谭氏立即就要抓着钱渊问何日启程。

    自从钱渊就任浙江巡按以来,日常繁忙,时常出巡,每每都是离开的前一日才亲自下厨。

    得知儿子明日启程,饭刚吃完,谭氏就把儿子儿媳妇给赶出去了……急着抱孙子呢。

    憋了一个多月的钱渊龙精虎猛将小七折腾的挺惨,直到小七求饶的话都没力气说出口才罢休。

    “可惜了……”钱渊的手无意识的在枕头边摸了摸才反应过来,“事后一根烟……”

    “说起来穿越而来也不全是坏事。”小七懒洋洋的说:“至少你没烟抽了……那次在咖啡馆,一见面我就想捂鼻子,好浓的烟味!”

    “对对对,现在感觉比在刑警队事后身体还好!”

    “你当然要说对喽。”小七哼了声,“回头把可卿、香菱收房吧,今儿婆婆又说起这事了。”

    “别理她,我完全没这心思……人民警察诶,虽然身处这个时代,但还是要维护法律的……当然是《婚姻法》法啊,一夫一妻制!”

    “无所谓。”

    “老婆,我这话是真心的。”

    “无所谓……我这话也是真心的。”小七扭过头认认真真的说:“这个时代的女人生孩子,半只脚迈进鬼门关,夜路走多了总要撞见鬼。”

    小七眼角余光瞄了瞄钱渊的表情,又继续说:“我这几年努力吃饭锻炼,身体不算差,但也实在怕得很……难不成你还能在这时代弄出套套?”

    钱渊忍不住喷了,这个给丈夫纳妾的借口……听起来还挺有道理的。

    再引申一下,越是爱老婆,怕老婆难产,才越要纳小妾……简直了!

    估摸戚继光听了会双手双脚赞同……不过他没胆子说出口,王氏可不是小七,火气上来是要抡刀子的。

    “再说了,你看看,护卫队那些光棍的眼睛全在袭人、晴雯身上,谁都不敢去打可卿、香菱这对姐妹花的主意……”

    “这倒是,这倒是……”钱渊嘿嘿笑了笑,但立即转而正色道:“古代应该也能弄出避孕套……回头我想想办法,膀胱、肠子什么的……”

    “好恶心!”

    其实钱渊的想象力有点弱,这个时代是有套套的,低级的用动物肠子,高级点的比如鱼漂……超薄型,给你超乎想象的感觉。

    还有用油浸的丝绸做的……那感觉,爽翻天了!

    “对了,王家姐姐来了信,说这几日把大侄子送过来。”小七突然想起这事,“都不知道呢,她没去宁波啊,也不怕戚继光偷腥?!”

    “没去,原来在新河所,后来转到桃渚所,除了卫所兵,还有不少军眷,送来就送来呗,正好和八两一起。”钱渊打了个哈欠,“我正月时候就放了消息,戚继光在宁波养了两个小妾……”

    “真的假的啊?”

    “随口说的,鬼知道真假……”钱渊翻身吹灭蜡烛,“真的让姐姐砍死他,假的……就算给他提个醒呗。”

    “戚继光真的那么怕老婆啊?”

    “真的,上次不是跟你说过了嘛。”

    “你说历史上戚继光纳了好几个小妾?”

    “嗯嗯,王家姐姐生了个儿子早夭,戚继光为传宗接代……也不知道是不是托词。”钱渊打起精神道:“回头那大侄子你留点心,照看好了。”

    小七随口应下,啧啧道:“王家姐姐居然没砍死他?”

    “也没便宜他。”钱渊搂过小七,“把庶次子放到王家姐姐名下,结果又夭折了,最后……史书中说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放逐广东,之后罢官归乡,过世的时候家徒四壁,王家姐姐……啧啧,把家财一卷回娘家了!”

    小七眼睛都瞪圆了,“厉害,厉害!”

    “所以,你得把大侄子照顾好了,估摸着戚继光那厮以后总是要偷腥的……史书上记载他还给张居正送西洋美女呢。”钱渊随口胡扯道:“万一被逮了个正着,有儿子在……”

    “就该离婚,出轨还不离婚?”小七哼了声,“送西洋美女……张居正?”

    “是啊,张居正据说死在春药上,当然了,那是野史,还说他夜宿龙床呢。”

    小七想了会儿,喃喃道:“上次听小舅说……戚继光能从游击升任参将,再到如今浙江副总兵,主要就是你在后面撑着?”

    “是啊,既然知道是个将才,当然要……喂喂喂,别乱联想行不行!”

    “西洋美女……说不定张居正那种正统的士子还欣赏不来呢,但你就不同了!”

    钱渊搂着的手顺着曲线游走下去,“看来还要教教你怎么说话!”

    “好了,好了!”小七笑着求饶,“这不是随便聊聊嘛。”

    闹了好一会儿,薄薄的被子都被掀的乱七八糟,钱渊才停下手,“放心吧,这次应该不会亲自上阵……其实绍兴府一战,我也没上阵。”

    小七沉默了会儿,身子依偎过来,头靠在钱渊的肩膀上,“药箱已经准备好了,明天记得带上,都是三份装的。”

    钱渊侧头亲了口,“都说我气节无双不畏生死,但那只是被逼到那份上了,现在有了你,可舍不得死呢。”

    小声的聊天一直持续到半夜,夫妻俩都没什么睡意。

    都说钱渊是倭寇克星,从嘉靖三十二年起现在四五年来,死在他手下的倭寇多达数千,长水镇、桐庐县、山阴县的京观能证明这一点。

    但这次钱渊回家,从头到尾都没提起即将而来的这场大战,虽然他没说出口,但小七能感觉到,接下来是一场关乎到东南战局,关乎到无数人生死的大战。

    一直到小七沉沉睡去,钱渊依旧难以入眠,他左手搂着小七瘦削的肩膀,转头看向窗外悬挂夜空的明月。

    接下来将会非常非常忙碌,这是不多的温情时刻,他希望能多品味这一刻。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来了

    三门镇。

    算不上高的城头上,吴成器满意的看着被围起来的百余倭寇,笑着说:“龙泉练兵颇有成效,鸟铳未出,倭寇已然大败。”

    一旁的侯继高呵呵笑道:“鼎庵兄过誉了,说起来都是仿造钱家护卫队的战法。”

    “松江钱氏,书香门第,没想到钱大人却因兵事名扬天下。”吴成器赞道:“去年随其赴嘉兴,途中屡遇倭寇,处事不惊,护卫精锐,再之后两场大捷力挽狂澜……不好,有漏网之鱼!”

    城下被围起来的倭寇狡诈的很,声东击西又断尾求生,几十个倭寇硬是从薄弱处闯了出去,拼命往南逃窜。

    侯继高正要下城,吴成器已经三步并做两步窜了下去,翻身上马吆喝几声,正沮丧于没能上阵的钟南兴奋的带着田洲狼兵狂奔出城,沿着倭寇逃窜方向追去。

    侯继高笑着摇摇头,指挥手下将剩下的倭寇绞杀,打扫战场,吴成器就任台州推官后并不待在临海县,事实上他本身就是卢斌、侯继高要来的帮忙的。

    吴成器去年在桐乡大捷中有极为亮眼的发挥,就是他第一个趋马冲入倭寇中军,左右两把刀斩杀倭寇逾十,立下大功,不过这个把月来郁闷的很,卢斌、侯继高轮番出战练兵,吴成器留守……虽然名义上是个文官,但这是个胆气非凡,喜欢冲锋陷阵的人物。

    侯继高虽是卫所出身,但自小习文练武,通读史书,能吟诗作赋,吴成器虽屡屡以战功晋升,但其学识……用王寅的话说就是,不论八股,你钱展才还比不过吴成器呢。

    再加上侯继高、吴成器在桐乡大捷并肩冒死冲阵,两人交情甚笃。

    不多时,侯继高远远看见吴成器归来的身影,马颈下还悬着两个倭寇首级。

    “龙泉,看看谁来了!”吴成器远远招手,“又一柄龙泉到了!”

    侯继高催马上前,笑道:“刚才还说到展才,这会儿就来了,展才领着继美在绍兴府大杀四方,两个月才来宁海,实在是厚此薄彼!”

    “厚此薄彼?”钱渊戟指笑骂道:“戚继美率千余兵援绍兴,留在义乌的都让你们和戚元敬分了,就连军械都抢光了!”

    侯继高连连摆手,大部分都让戚继光抢了,咱们可没捞到多少。

    “这边卢斌和龙泉四五年来久历战事,鼎庵兄和钟兄弟也都经验丰富,戚继美毕竟年轻,实在放心不下。”钱渊下马拍拍钟南的肩膀,“说好了一个首级三十两纹银,台州府衙和卢参将可有拖欠?”

    钟南蓝色布衣上犹有血迹,笑着点头道:“卢参将是展才故交,府尹又是展才小舅,自家人好说……还想着战后再说,结果第二天就把银子送来,都没地儿放了!”

    钱渊大笑,“这次大战,看钟兄弟能换多少银子回去……不过战时需听军令,不可贸然出击。”

    侯继高点头道:“田洲兵勇猛善战,加上部分台州兵、义乌兵,每哨配三十士卒,剩下的全都交给鼎庵兄统管。”

    “上个月倭寇洗劫象山,昌国卫险些被破,倭寇流窜宁海,卢参将率军进剿,关键时刻鼎庵兄率两百勇士绕行击倭寇后阵,倭寇大败,溺死无数。”

    “也是运气。”吴成器招手叫来一人,“此人朱八,嘉兴人,全家遭倭寇所屠,去年孤身投军,力大无穷,当日弃械,手持巨木扫倒十余倭寇,倭寇胆战心惊溃散而逃。”

    在这个时代,钱渊算是高个子了,将近一米八,即使在北方也少有人及,而这个朱八二十多岁年纪,居然比钱渊高了一个头,手脚极长,手持一根奇形怪状的兵器,背上插着密密麻麻的短矛。

    “好个猛士!”王义赞道:“即使放到边军,也首屈一指!”

    钱渊好奇的打量了会儿,视线落到那件兵器上,仔细看了看,形状像是个……农家用来搂草的钉耙,耙身长达三米多,前面横向伸出将近一米,有密密麻麻又尖锐的耙齿,全身铁制,钱渊拎了下分量还不轻。

    “展才……”侯继高笑道:“这厮立下大功,居然把赏银全拿来打制这玩意……看看像什么?”

    “九齿钉耙?”梁生咧嘴道:“噢噢,正好你叫朱八……”

    哄然大笑中,朱八摸摸脑袋将九齿钉耙靠在一边,跪下给钱渊磕了个头,“小的朱八给钱大人磕头。”

    “他是桐乡县人。”侯继高解释道:“展才拨了护卫入军,他和周泽混得熟,想入你门下,不过大战将至……”

    “那也不缺一人。”王义插嘴道:“再说了,钱家护卫精锐甲于东南,正合适!”

    吴百朋笑道:“王老弟这是见猎心喜了,想收个徒弟?”

    “还不磕头?!”梁文伸脚轻轻点了点,朱八赶紧转向给王义磕了个头。

    王义将朱八拉起,吩咐人拿来一副铁甲,一把腰刀。

    虽然铁甲不太合身,但朱八穿戴整齐,众人都喝了声彩,好一条大汉,端的威风。

    小小插曲后,众人一行径直去了宁海县城,卢斌麾下逾三千大军,三门镇驻扎千余,卢斌领两千士卒驻守宁海,戚继美麾下千余士卒驻守天台县,名义上归卢斌指挥,但实际指挥者是钱渊。

    在不知道徐海动向之前,钱渊吩咐戚继美驻守天台县,此地往东可援三门镇,往东北即是宁海,沿诸溪南下可至临海,沿东溪北去入曹娥江就是绍兴府。

    营帐中诸人坐定,钱渊细细听卢斌的禀报,这一个多月来,台州也频频遭倭寇侵袭,因为台州最南部的太平县有葛浩所率的水师,所以大部分倭寇的目标都是象山、宁海一带,这给了卢斌、侯继高练兵的机会。

    现在的象山划成两半,以长亭镇为线,西部归台州,东部包括昌国卫归属宁波府,不过中间有一条象山港,整个象山实际还是在卢斌辖区内,正好他名义上是宁绍台参将。

    “战损多了点。”钱渊皱眉道:“虽然说以战代练,必定伤亡会多,但战损近两成……”

    看了眼卢斌的脸色,钱渊安慰道:“当然了,这和绍兴府那边不一样,山阴大捷后,新兵士气高昂,而且装备齐全,老卒比例也高。”

    卢斌叹道:“展才,能不能想办法拨付点铁甲过来,上次在象山和倭寇对峙,鼎庵兄率勇士绕行突袭破敌,那一战就阵亡数十,如若有甲士……”

    “台州府衙那边不用想了,小舅手中就没什么铁甲,就算有也是送到太平、黄岩去的,总督府那边也不用想了,驻扎绍兴的参将刘显,萧山的吴惟锡是首选。”

    钱渊有点头痛,在这个时代,一副质量好的铁甲能让普通士卒的抵抗力、战斗力大幅度上升,但这玩意技术含量不低,以皮革、甲叶穿缀而成,又要用好铁,价格高昂。

    关键是在即将而来的大战中,徐海手下的精锐倭寇的兵器不少都来源于倭国,甚至就有大量的浪人,锋锐程度足以无视普通的铁甲,从性价比来说,普及铁甲实在是有点亏。

    倒是钱家护卫装备不错,其中一半以上都有铁甲,甚至还有两个小队装备的是锁子甲,防御力非常强,而且轻便不影响行动。

    钱渊琢磨了下,低声说:“括苍山那边不知库存还有多少铁甲,全都送过来……另外,铁甲不要分散,集中使用,主要装备如鼎庵兄麾下突袭的士卒。”

    卢斌精神一振,拱手相谢,这几个月来他升任宁绍台参将,父亲卢镗还在京中昭狱,心里压力极大。

    钱渊也看出了这点,劝道:“放心吧,京中我托付了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照看,不出意外,至少能保全性命。”

    卢斌又要相谢,外间传来王义低沉的禀报声,“少爷,来了。”

    “进来。”

    王义身后是周泽,再之后是钱渊已经一年未见的周济,去年被他送到谭维身边的周济。

    徐海终于来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选择

    实话实说,虽然东南战局中,钱渊的名声更大,但胡宗宪也颇得军心,即使是戚继光、卢镗、俞大猷麾下将校、士卒对胡宗宪本人也持正面态度。

    原因在于胡宗宪此人虽是进士出身,又身居高位,但实在是胆气非凡……和杨宜、屠大山等人比起来,简直就是光芒四射。

    早在杭州知府任上,胡宗宪就力主率军出战,与钱渊、戚继光在临平山俘虏倭寇数百,升任浙江巡抚,亲自带兵在嘉兴府剿倭,曾经身披数创不退。

    后来胡宗宪再升任浙直总督,统兵援绍兴,内外夹击之下大破倭寇。

    即使是去年大战,亲自上阵的钱渊也不得不佩服胡宗宪的胆气……手掌六省兵权,麾下数万士卒,居然驻扎上虞,距离前线余姚不到百里,身边最少时候只有两百亲兵。

    这种现象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少见的,即使是武将统军,往往也是身处大军环绕之中,再不济也是在坚城里发号施令,如胡宗宪这种只带数百亲兵驻扎野地,实在是少之又少。

    胡宗宪这么做,一方面在于他个人性格特点,另一方面在于希望尽早获知军报,以便做出各种调整。

    不过这一次,在王寅、郑若曾、沈明臣等心腹幕僚的劝说下,胡宗宪将总督府临时驻扎地放的远了点……其实也没多远,上虞以南,嵊县以北,曹娥江边的东山镇,如果从上虞县城沿江出发,清晨发兵,午饭前就能抵达了。

    “这地儿不错。”钱渊翻身下马,对前来迎接的沈明臣道:“他胡汝贞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操刀上阵,退的远点,前面统兵讲官才能放开手脚。”

    沈明臣苦笑不已,这句话是意有所指,去年大战胡宗宪驻扎上虞,倭寇不知道,但刘显、汤克宽、瓦老夫人等将官都是知道的。

    当时倭寇险破山阴、余姚,又猛攻慈溪,官军来回穿梭相援,不得不分出兵力护住上虞,万一倭寇攻到上虞把胡宗宪一刀砍了……

    “也不仅仅如此。”郑若曾笑道:“东山镇水路便捷,曹娥江往北入海,一路顺风而行,从天台县调集戚继美所部也方便。”

    钱渊不再说话了,让戚继美驻扎天台县本就是他的主意,大步走进总督府,随意点头拱手施礼,“情况如何?”

    站在悬挂在墙壁上的地图前的茅坤转头问:“宁海那边如何?”

    “葛浩率水师由象山往东出海,数十里内只有小股倭寇,轻易接来信使。”钱渊接过何心隐递来的茶盏,“密信中说的很清楚,不是台州就是绍兴!”

    众人转头看向胡宗宪,后者面沉如水,半响后才微微点头。

    何心隐拿起手边一份军报,“今日晨间,千余倭寇从沥海登陆,其行甚速,绕过三江所,径直往山阴会稽而去。”

    钱渊嘴角歪了歪,倭寇真会找软柿子捏,这是去找刘显的吧!

    不过倭寇打错了主意,就在十多日前,余姚、山阴两城守军互调,如今刘显驻扎余姚,守山阴的是岳浦河。

    岳浦河是已经去职的前应天巡抚曹邦辅带来的旧将,当年湖广师尚诏叛乱,短短一个月聚贼兵万余,岳浦河身为把总,聚拢残军,坚守许州,师尚诏久攻不克退却,曹邦辅才在蒙山一带找到机会突袭大胜。

    去年岳浦河驻守上虞,倭寇曾两次试图攻城都无奈退去,后抽调驻守余姚,倭寇久攻不下,只能转攻山阴会稽,仅论守城,岳浦河是东南诸军中首屈一指的,即使俞大猷、戚继光也很是佩服。

    郑若曾轻声问:“展才?”

    钱渊瞥了眼过去,又仔细打量其他人的神色,叹息道:“当然是不动!”

    好几人的喘气声同时响起,胡宗宪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厅内气氛轻松起来。

    钱渊有点莫名其妙,左顾右盼没看出什么,他有点低估自己说话的分量了,这种分量不是靠他简在帝心、领军杀倭得来的。

    去年大战刚起的时候,钱渊对局势的分析和胡宗宪迥然不同,最后战局的发展向着钱渊描绘的方向狂奔……

    胡宗宪身为浙直总督,有独行专断之权,但他不得不去考虑,如果钱渊对局势的判断再次和自己相悖……还好,这次没有。

    还糊里糊涂的钱渊走到地图前仔细看了看,随口问:“宁波没有倭寇来袭吗?”

    “戚元敬派来了信使,宁波只有小股倭寇来袭,不见遮天盖地船帆。”茅坤拿起毛笔点在地图上,“之前元敬分兵驻守镇海、定海,总督大人已下军令,让元敬移兵白沙湖。”

    “白沙湖?”钱渊举起烛台才看清楚,白沙湖位于宁波府首府鄞县东南处,和鄞县水路相通,如果有预备好的船只,沿河往西北方向入慈溪,再转入姚江,能迅速赶赴绍兴余姚。

    “余姚呢?”

    “不见动静。”茅坤手中的毛笔摇摆不定,“徐海主力不显,诸军调配就多有顾忌。”

    “不错,官军水师不敢贸然出海,从何处登陆上岸……徐海拥有主动权。”钱渊摇摇头,“但从如今局势来看,应该是绍兴府,只不过……”

    “山阴?”

    “余姚?”

    “萧山?”

    长时间沉默后,钱渊叹息道:“等等吧,至少要等徐海打出旗号,才能调配兵力……”

    “要不要把戚继美所部调来东山镇?”郑若曾提议道:“岳浦河守山阴会稽,吴惟锡守萧山护杭州,刘显驻守余姚,但上虞县只有一个把总率五百兵丁驻守,略显单薄。”

    茅坤转头看向地图,“倭寇会弃山阴会稽、余姚转而攻上虞县?”

    “可能性不大。”何心隐摇摇头,“上虞县位于两县之间,又有水路相通,一旦攻上虞,倭寇便是腹背受敌。”

    郑若曾的视线落在胡宗宪的身上,“但谁知道倭寇会怎么想……再说了,也不是所有上岸倭寇都是徐海麾下。”

    “展才?”胡宗宪的声音有些沙哑,虽然他是浙直总督,但戚继美所部几乎是钱渊一手打造的,他不可能不顾钱渊的想法。

    钱渊犹豫了会儿,如果徐海攻台州,戚继美是颗重要棋子,因为驻守宁海的卢斌所部到临海、黄岩基本是靠陆行的,而戚继美所部能顺江而下迅速增援临海、黄岩。

    反过来说,如果徐海攻台州,而且选的不是黄岩、太平,而是卢斌驻守的宁海,谭纶麾下是指望不上的,但以义乌兵的脚力,戚继美也能迅速增援。

    但如果徐海攻绍兴府,只要攻破余姚、山阴任何一座城池,上虞县几乎没有守住的可能。

    做一个决策者,难度就在这儿,你面前摆着两把钥匙,只有一把能打开那扇通往胜利的门,选错了,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到底是绍兴,还是台州……钱渊感觉有大滴的汗水从额头流下。

    钱渊深深吸了口气,“上虞知县何人?”

    “孙丕扬,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入行人司,去年大战上虞知县负伤去职,去年末调孙丕扬任上虞知县。”沈明臣立即回了句,“还是展才你的同年,之前在京中可认识?”

    “不认识。”钱渊的回答短促而迅速,“调戚继美来东山镇。”

第四百八十六章 徐海在哪儿?

    哎,钱渊毕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嘉靖三十五年进士中,除了诸大绶、陶大临等绍兴士子以才学扬名,林润、邹应龙以弹劾严嵩父子留名青史外,孙丕扬是不多的大人物。

    孙丕扬,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在嘉靖、隆庆年间名声不显,但却是万历中前期的朝中重臣,历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明朝后期和清朝流行的“掣签法”就是他创的,什么人当什么官……抽签说了算!

    不过孙丕扬万历初年曾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对边事多有襄助,此人是陕西人氏,对兵事并不陌生。

    这边郑若曾写了调令盖了章让信使送去,那边连续不断的军报传来,倭寇午后猛攻山阴会稽,守将岳浦河坚守城池,杀伤颇多,但倭寇死战不退,几度攻上城头。

    “不急。”郑若曾低声说:“千余倭寇攻城,岳浦河麾下士卒千五,这么快就被攻上城头,只怕是刻意为之。”

    钱渊对这些半懂不懂,转头看向茅坤,后者点头道:“总督府迁至东山镇途中,茅某去了趟山阴,岳浦河请调了一批鸟铳。”

    接下来只能等了,没有消息,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不敢做。

    与此同时,山阴城头,身穿锁子甲的岳浦河手摁腰刀,意气风发,脚下的墙砖上,紫黑色的血正流得到处都是,歪歪斜斜倒下的倭寇尸体正在被乡勇丢下城头……当然了,丢下去之前是要枭首的。

    城下的梅守德正在低声和诸大绶说些什么,身旁人流穿梭不停,乡勇们或扛着装满馒头的竹筐送上城头,或抬着转载受伤的士卒的门板。

    “大人,城墙无损。”刘捕头小跑着过来,脸上满是喜色,“当日钱大人下令越一日,十抽一枭首,真怕城墙不稳!”

    梅守德点点头,“完工那日,展才让人试过了。”

    “展才做事向来无遗漏。”诸大绶笑道:“不过这次还好有岳游击……”

    “是啊。”梅守德连连颔首,如果是刘显,还真不太放心。

    今日下午倭寇猛攻不退,城头下的梅守德和诸大绶看到倭寇攻上城头都心如死灰了,没想到却是岳浦河设下的埋伏。

    要知道城头上下是不太方便的,特别是山阴会稽、余姚这种东南城池因为久不历战事更是如此,左右几百步才有一个下城头的台阶。

    岳浦河倒是胆子大,特地放空了一段没有下去台阶的城头让倭寇上来,调集鸟铳堵住两头,将倭寇杀的干干净净,就算倭寇不要命往下跳……下面也都有手持长枪的士卒等待。

    连续两次后,倭寇终于收兵了,一天下来,倭寇至少丢了三百条人命,而守军只损失了几十个士卒,最关键的是,岳浦河这一战极大的增强了士卒、乡勇的信心。

    随手接了馒头啃了几口,岳浦河大步走下城头,看到梅守德立即施礼道:“宛溪先生,如若倭寇不增兵,山阴会稽无忧。”

    “那就拜托将军了。”

    诸大绶提醒道:“岳游击还需提防倭寇夜间偷城,去年慈溪就险些被倭寇偷城。”

    “已安排妥当。”

    当晚,倭寇偷城,但守军戒备森严,倭寇无奈而退。

    第二日,倭寇继续攻城,但手段不多,毕竟不是正式军队,又畏惧岳浦河昨日设下的埋伏,最终丢下几十条性命匆匆而退。

    第三日,倭寇卷土重来,但几乎没有任何举措,只远远和城头守军对峙。

    “不过是围城打援而已。”岳浦河不屑笑道:“三日前总督府就有令来,坚守山阴会稽,无需出城击贼。”

    梅守德想了想,“萧山的吴惟锡?”

    岳浦河犹豫了下才说:“那要看倭寇头目准备往东还是往西……不过巡抚大人守萧山,护杭州钱塘,只怕不会贸然来援。”

    第四日,城头的岳浦河惊诧的看着倭寇往西而去,立即派出斥候打探。

    消息很快传到了东山镇。

    “还真的去攻上虞县了?”茅坤摇摇头,“难道就不怕岳浦河断其后路?”

    众人都有些讶然,同时转头看向郑若曾,一语成箴啊!

    “上虞县城小,把总鲁鹏是岳浦河从湖广带来的,麾下五百守军,加上乡勇约莫千人,倭寇有把握攻下?”

    “就算攻下上虞又如何,山阴的岳浦河,余姚的刘显都在其身后,除非散成小股流窜,否则……”

    胡宗宪皱着眉头盯着地图,转头看向一直在看军报的钱渊,“展才?”

    钱渊放下军报,起身踱了几步,轻声道:“徐海在哪儿?”

    厅内安静下来了,的确,关键不是倭寇攻哪儿,关键是徐海在哪儿?

    钱渊解下腰间苗刀,刀尖点在地图上的上虞县,慢慢往北,迟疑的左右移动,显然也拿不定主意。

    “攻山阴的倭寇只有千余,又死伤数百,可有增兵?”

    茅坤低头看了眼,“没有。”

    “攻不下山阴会稽,选中上虞……”钱渊喃喃道:“只怕倭寇要增兵……”

    话音未落,外间就有士卒高声禀报,上虞把总鲁鹏送来军报。

    沈明臣接过军报念道:“午后数百倭寇来袭,黄昏时分倭寇增兵千余,正在打制云梯……”

    钱渊放下苗刀,接过军报看了几眼,又回到案前翻了翻之前送来的军报,目光游移不定。

    “展才?”

    “还记得吗?”钱渊回身缓缓道:“去年数百倭寇袭海盐,流窜至平湖,卢镗率军出击,而徐海突然在平湖现身……”

    “不错!”郑若曾拍案而起,“徐海是盯上了刘显!”

    众人一阵骚动,都很快平息下来,茅坤舔了舔嘴唇,“很有可能,倭寇攻山阴会稽,又攻上虞,只怕是为了诱出刘显……”

    “偏偏刘参将……”沈明臣话说到一半就住了口,视线落在胡宗宪身上。

    驻守余姚的刘显麾下三千多士卒,如果被倭寇诱出援山阴、上虞,被徐海击溃,只怕短时间内戚继光、吴百朋都来不及赶来。

    胡宗宪立即示意王寅写下军令,令刘显不得出城,信使匆匆离去后,他才转头问:“展才何以如此确定?”

    “第一,徐海每次入寇都会先击溃当地官军主力,才会分兵劫掠。”

    “第二……”钱渊的手摁在案上厚厚的军报上,“三日前,倭寇从沥海登陆袭山阴,今日转而攻上虞,台州、宁波也有小股倭寇来袭……但偏偏,我没看到一份余姚附近有倭寇流窜的军报!”

    “欲盖弥彰。”郑若曾捋须笑道:“徐海是怕刘显不肯出城援山阴、上虞。”

    曾经随钱渊在嘉兴府历经两场大战的何心隐也赞同点头,“去年阮应荐还提过,倭寇月余未攻平湖,偏偏……”

    “不动。”郑若曾看向胡宗宪,“但是否要调集兵力……”

    钱渊手中的苗刀又在余姚、山阴会稽、上虞三县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地带来回移动,“沥海所已破,三江所倭寇绕行不攻,临山卫……那边可有军报来报?”

    负责管理军报的茅坤立即答道:“没有……不过临山卫都是卫所兵,倭寇不来攻,只怕都不敢放出斥候探查。”

    “徐海应该已经来了……”钱渊喃喃道:“否则诱出刘显,他都来不及……”

    “展才?”

    “王义呢?”钱渊突然手持苗刀大步走出去,拉着护卫队头目王义进来。

    “如今倭寇先攻山阴,后攻上虞,徐海主力未现,但应该已经上岸……”钱渊手中的苗刀在那一片三角形地带画了个圈,“但如今倭寇截断镜湖、梁湖,三县坚守,即使派出斥候也不过附近数里……”

    王义聚精会神的盯着地图,缓缓点头。

    “老王,你是边军夜不收出身,最擅刺探军情。”钱渊用力拍着王义的肩膀,“这几年也收了几个徒弟,带十人前往……”

    王义拜服在地,拱手道:“必不负所托。”

第四百八十七章 斥候

    大宅中,徐海愁眉苦脸的听着手下人的叨唠,不过就过了两个月,义乌兵也不在了,山阴会稽怎么会这么难打。

    不过,徐海没打算攻下山阴会稽,他的第一目标也不是驻扎余姚的刘显,而是萧山的吴百朋,刘显只是第二目标。

    一旦吴百朋率军援山阴,徐海就能立即动身,从三江所不远处的钱清江西去,截断西兴运河,必能大败吴百朋。

    虽然徐海不知道,吴百朋麾下两千士卒已经是护佑杭州的主要力量,但他知道,一旦击破吴百朋,顺势攻杭州,就能从容布置,寻找战机一一击破援军……几年前任环就是如此败北的,数千官兵在苏州城外被击溃,任环仅以身免。

    是的,徐海选择了绍兴,这是在胡宗宪、钱渊以及钱锐的预料之中,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徐海在绍兴之后选择的是杭州。

    不过,运气不错,战前岳浦河和刘显调换驻地,前者牢牢守住了山阴会稽,而吴百朋小心谨慎的放出斥候,没有率军出击……萧山若失,后面的杭州首府钱塘县几乎没有任何遮拦。

    这是个巧合,错进错出中,徐海的视线转而向东,这时候他才盯上了驻扎余姚的刘显。

    只要能击破刘显,绍兴府短期内几乎没有能遏制他的兵力……当然,这只存在徐海的想象中。

    攻城,徐海是不愿意的……几年前那场崇德大战,让徐海对攻城畏之如虎,他更愿意野战败敌。

    “好了,不用说了,吴大虎!”徐海看向一个光着脑袋的大汉,“你去攻上虞,别玩花的了,直接攻下来……许你洗城!”

    吴大虎兴奋的高声应是,就算只有一日,洗城也能赚一笔大的。

    看着吴大虎急匆匆的出去,徐海哼了声,一旦上虞被破,各地援军必然赶来,最近的就是余姚。

    在这镇子待了好几日,徐海浑身都发痒,看看天气不错,翻身上马去了镇外,大部分倭寇还是住在镇子的外围的。

    徐海麾下的倭寇主力处于一种正在蜕化的状态中。

    说他们只是贼寇,但勇猛善战,排阵列,知进退,说是一支军队也不为过,事实上这已经比东南卫所兵强多了。

    但说是一支军队又有很多缺陷,最典型的就是,倭寇是从不打出旗号的,但徐海从嘉靖三十二年起,就有了旗号。

    军中旗号为先,没有代表主将的旗帜,士卒就会心慌……百年前白沟河一战,朱棣已然败北,但代表南军主将的大旗被风刮倒,朱棣才能反败为胜。

    倭寇上岸侵袭不是为了杀官造反,而是为了劫掠人口财物,这导致倭寇很容易散成小股,徐海吞并多股倭寇,汰弱存强与汪直开战年许,这让他练出了一支近乎于精兵的倭寇,也让他对直属手下有很强的掌控力度。

    这给王义带来了大麻烦,不过他运气不错,带上了送密信来的周济。

    王义一行人从曹娥江北上,半途弃船陆行入会稽山,从山阴县城不远处穿过,绕过了盘踞在上虞、梁湖附近的倭寇。

    王义本是边军夜不收出身,最擅刺探军情,而绍兴府山河密布,便于藏身,但越往北,倭寇就越多,在距离三江所二十里处,已经几乎不能继续往前了。

    看了眼追过来的十几个倭寇,王义冷笑着转过身,取下背上的长弓,右手取了两支箭,嘴上还叼了一支。

    “嗖嗖瘦!”

    三支长箭准确的钉在最前面三个倭寇的胸膛上,倭寇脚步一顿,埋伏在两侧的十个护卫手持腰刀冲了出来,砍瓜切菜的将剩下的倭寇一一砍倒,仅有逃走的一名倭寇还被王义射翻。

    “留了个活口。”王义努努嘴示意旁人将倭寇尸首拖进旁边的林子里,转头看向周济,“问问看。”

    地上的倭寇惊恐的抬起头,不可思议的盯着周济,“你是……你是……”

    周济笑眯眯的蹲下来,顺手抽出一条毛巾将倭寇嘴边沾着的泥土擦掉,“我记得你……好像是吴大虎的人?”

    “呃,这么说来,吴大虎已经登岸。”周济对王义解释道:“吴大虎是徐海嫡系,手下七八百号人。”

    “那徐海也在附近?”王义从怀中抽出地图看了几眼。

    倭寇的嘴唇哆嗦个不停,面前这人他很熟悉,是老倭中资历最深的谭老大身边的亲近人,谭老大是出了名能抢的,而面前这人就是管仓库的,自己还去换过两次酒。

    周济追问了几句,可惜这倭寇什么都不知道,王义抽出腰刀了结,低声说:“你在倭寇中待过,能不能带着大伙儿冒充倭寇继续往北?”

    “不行。”周济苦笑道:“大伙儿虽然没穿甲,但衣衫都一个模子……要知道很多倭寇连裤子都不全,全身破破烂烂,人家一眼就看穿了。”

    沉默片刻后,王义摇头道:“徐海有可能就在北边……但不探查清楚,就这么回禀,少爷责罚还是小事,万一徐海不在……那会坏了大局。”

    周济咬咬牙,突然开始脱衣服,王义愣了下,也开始脱衣服。

    “王哥你别去,我一个人去。”周济低声道:“接应我就行,毕竟我是熟脸。”

    王义僵了下,蹲下去开始剥倭寇尸首上的破烂衣服,“小心点,不对就往回跑……”

    “放心,不会去的太远,一旦看到徐海旗号就退……不是带了望远镜嘛,到时候我先发信号,盯着点。”

    换上还带着血迹的衣衫,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操起把长刀,周济和王义商量了些细节,换了个方向大步往东北方向走去。

    虽然徐海对麾下掌控力度很强,同时又派出不少小股倭寇遮蔽四周,但毕竟不是军队,下面的倭寇不会像正规军一样查问身份,对口令……事实上,这一套除了戚继光麾下,其他官军也只是装装样子。

    更何况,周济在徐海老巢的主岛上住了大半年,而且因为谭维手中有好东西而为人熟知,算不上人脉广,但人面挺熟的。

    才走了五六里路,周济就迎面撞上一股倭寇,为首的头目居然还骑了匹骡子。

    还没等倭寇喝问,周济眼睛一亮,冲着头目招手,“刘瞎子,弄到什么好东西了?”

    刘瞎子不是个瞎子,绰号来源于他当年王江泾一战跑错了路,一头撞进俞大猷的包围圈,不过他和谭维关系不错,差不多时候被徐海招揽,也都曾经犯下大错。

    “没大没小!”刘瞎子跳下骡子,骂道:“毛都没抢到一根,大将军不让动手呢,你呢?”

    “屁都没有。”周济一摊手,指指北边,“这儿离大将军驻地还多远?”

    “一直往北,不远了。”刘瞎子突然愕然道:“不对啊,这次老谭不是没来吗?”

    “谭老大是没来啊,但回头你们个个大包小包,他能不憋屈?”周济笑道:“塞了几个兄弟过来抢一把,跟着去了山阴,结果……”

    “嗨,弟兄们做的都是刀头舔血的买卖,谁知道哪天就没了……所以大将军不让动手,下面弟兄都来气,方圆十里地好几个庄子呢!”

    “没洗了?”

    “没呢,大将军估摸要玩一把大的。”刘瞎子嘟囔了几句,突然看见不远处烟尘弥漫,“哎呦,大将军来了。”

    倭寇中少有马匹,只有徐海身边有几十匹马,如此烟尘,只有徐海。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上虞

    距离四里外的小山上,草丛中传来低低的询问声。

    “看清了吗?”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屁话,望远镜给我!”

    “别急,你眼睛还没我好。”

    一直到那群倭寇渐渐远去,王义才收起望远镜,旁边几个护卫还在抢另两个望远镜。

    “王头儿,看清了吗?”

    “说起来少爷这个符号……换身颜色不同的衣服不就好了嘛,非要做个手势……那么远,就算有望远镜也看不清啊!”

    “你懂什么,少爷说过了,有的人天生患病……呃呃,色狼症,你就是!”

    趴在地上看地图的王义终于忍不住了,回头呵斥道:“都给我闭嘴!”

    几个护卫安静下来了,过了会儿才低声问:“王头儿,你看清了?”

    “没有。”王义随口道:“那么远,根本看不清。”

    “那……”

    “一群不用脑子的……也教了几个月了,怎么还这么笨!”王义气得直瞪眼,“举着那么大的旗帜看不见,就顾着看周济的手势?”

    “旗帜?”

    一个护卫赶紧拿起望远镜看了眼。

    “看清了?”

    “呃,已经远了……”

    “是个徐字!”王义一脚踹过去,“走,回程!”

    有护卫低声问:“那周二哥呢?”

    王义沉默的往回走,下了小山才低声说:“看他运气了。”

    周济的运气……简直了,出来巡视的徐海看到周济就气不打一处来,让老谭这厮守家,居然还把心腹手下派来搜刮抢东西。

    最终,徐海直接让人把周济带回了驻地。

    “刚听说,吴大虎带着手下去上虞了,听说大将军许诺,破城后任由吴大虎洗城。”刘瞎子啧啧羡慕道:“不像我们……再不洗几个庄子,弟兄们都没吃的了!”

    周济接过一块大饼啃了几口,嘟囔道:“大将军这是心慈手软了……”

    “屁!”刘瞎子骂道:“忘了吗?去年在平湖,干掉了卢镗的官军主力,才能把嘉兴、湖州抢个底朝天!”

    周济愣愣的看了眼对方,“没听懂。”

    “你个呆货!”刘瞎子骂道:“这次就跟着我吧,听说去年在乌镇,你这厮抢了不少好玩意?”

    “嗨,就些字画什么的。”

    “那些字画可救了老谭这条性命呢。”刘瞎子低声说:“绍兴这块兄弟不熟……”

    “我也不熟啊。”

    “拉倒吧,上次在乌镇都听人说了,你在老宅子里挖出个暗窖……”

    “行行行,不过说好了,兄弟不上去玩命!”

    “知道,老谭带着的人都一个样,抢东西跑得快,厮杀也跑得快!”

    刘瞎子虽然资历不算浅,但手下人少,被打发出去在周边巡视,附近几个庄子也都知道附近有大股倭寇,都紧张的锁着庄门,没办法,别说现在缩着脑袋的三江所,就是山阴会稽派出的斥候都到不了这儿,更别说官军了。

    周济直接去叫门,几个庄子立即送出来大批的粮食……其实这是好心,倭寇带来的粮草马上就要见底了,肯定要屠掉几个庄子的,如果送出粮食,不敢说能活命,至少能多活几日看看有没有机会。

    又去周边转了一大圈,本打算找个机会逃走的周济打消了这个主意,没戏了……周边全都是倭寇,就算刚才来的方向……吴大虎正领着手下从那儿出发去上虞,难怪之前杀的那个家伙是吴大虎手下。

    也不知道老王看到手势没有……周济在心里祈祷,别回头撞上吴大虎那伙儿。

    弄了匹骡子和刘瞎子溜达了一圈,对绍兴府不太熟悉的周济大致弄清楚了,现在倭寇所处的位置在上虞县的北方,临山卫和沥海所之间的篡风镇。

    往西北方向就是已经被破的沥海所,正西方向是龟缩不出的三江所……周济在心里琢磨,如果要逃,也只能往三江所的方向逃。

    ……

    上虞县。

    城头处一片厮杀声,倭寇嘴里叼着刀源源不断的沿着云梯往上爬,上面的守军手持长枪或者长长的木棍拼命的往下捅。

    大桶大桶沸腾的金汁沿着云梯往下倒下,瞬间将云梯上的倭寇一扫而空……这种被烫伤的伤兵,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活命的可能,就算立即用酒精消毒,也不可能救得回来。

    把总鲁鹏手持长枪在城头来回奔波,铠甲上满是斑斑血迹,身边环绕的亲兵持枪拿刀,还有几支鸟铳,他们是不多的预备军……毕竟守军一共也就五百余人,城外的倭寇三倍于此。

    一声大喝,鲁鹏手中的长枪刺入跳上城头倭寇的后背,高高挑起往下推去,云梯上正在冒头的倭寇被砸的一起摔落城下。

    亲兵们手持长枪猛戳,将周边爬上来的几个倭寇刺翻,两个刚爬上城头的倭寇只能无奈的往下爬,结果上下搅成一团乱麻,鲁鹏手持盾牌往下猛砸,将两个倭寇全都砸了下去。

    和北边战事不同,东南的倭寇擅长近身搏杀,很少使用弓箭……就算是卫所兵出身的倭寇,会使弓箭的也是千里挑一。

    说的直接点吧,东南的卫所,只有侯继高、卢镗卢斌、张元勋这样世袭卫所官职的才有资格习弓箭……一般的卫所兵,哪里买得起一把好弓。

    不远处,身穿软甲的上虞知县孙丕扬手持长刀将一名倭寇劈倒,右膝重重的砸在倭寇胸前,边上的护卫劈头盖脸又是两刀下去。

    和梅守德这种纯粹的文臣不同,出身边塞的孙丕扬可不是那种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光看武器就知道了……梅守德用的是的长剑,孙丕扬早早换成钢刀了,杀贼,自然是刀比剑好使。

    孙丕扬直起身,转头四顾,高声指挥,他身边的是从北边带来或招募来的护卫。

    “卡住,卡住了!”

    “用力,一起用力!”

    一阵欢呼声传来,鲁鹏转头看去,在孙丕扬的高声指挥下,三座云梯依次被推翻。

    其实古代的云梯制作非常繁琐,算是攻城重器,很难被推翻,但东南倭寇可不懂这些,赶制出的云梯只求有个梯子能爬上城头就行。

    出身边塞,对兵事颇有了解的孙丕扬早早看到了这点,倭寇的云梯不说勾连城头的钩子,就连底座都没有,太简陋了。

    连续五座云梯被推落城头,倭寇终于收兵了,鲁鹏将长枪丢给亲兵,大步走过来,“孙知县,多亏你了。”

    孙丕扬今年才二十六岁,却留了一把大胡子,看上去像是三十出头,皮肤黝黑,双目有神,盯着城下正缓缓退去的倭寇,低声道:“倭寇已攻城两日,伤亡不少,但仍然不退。”

    鲁鹏看看左右附近无人,低声问:“援兵何时到?”

    “绍兴府不大,援兵应该很快就到了。”孙丕扬脸色不变,却在心里琢磨,昨日他就接到军令,坚守城池,必有援军。

    孙丕扬不是普通进士,他是军户出身,虽然武艺稀松了点,但熟读兵书,长于大局,所以他在接到军令之后,很快看明白了局势,倭寇和官军围绕着上虞县将展开一场生死搏杀,但上虞县本身却不重要。

    或者说,上虞县对倭寇不重要,在胡宗宪心目中分量也不重……但至少是有些分量的,所以送来的军令中有“必有援军”这个词。

    鲁鹏陪着孙丕扬站在城头,好一会儿之后有亲兵上来禀报,鲁鹏脸色有些难看,两日下来,手下五百多兵丁已伤亡近三分之一了,如果倭寇持续如此猛烈的攻势,只怕最多只能支撑两日。

    这时候,低低的喧哗声在左右响起,鲁鹏抬头看去,城外数里外,无数如蚂蚁一般的黑点正从西北方向而来,和正在退兵的倭寇聚集在一起。

    “倭寇增兵了!”孙丕扬低声道:“立即派信使去禀报总督,若无援兵,最多后日,上虞必然陷落。”

第四百八十九章 狐疑

    东山镇。

    脸色铁青的钱渊无处发泄,猛地一脚踹翻了面前的太师椅,连同王义在内十一人,失落周济不说,剩下十人最终只有四人活着回来。

    这次王义挑走的十人都是护卫队的老人,经过数年调教,不说武艺精熟,甚至其中好几人都从钱渊这儿学了简单的数学,不夸张的说,如若投军至少也是队长起步。

    特别是护卫队年初抽调四十人入军,留下来也就三十多个老人,一下子损失了六七人,而且都是跟着钱渊许久的老人……

    “展才……”陪同着来的郑若曾走近低低道:“大局为重。”

    钱渊压抑怒火,转身吩咐道:“受伤的弟兄立即送回临海。”

    单膝跪地的王义低声应是,没有责罚,让这条边塞大汉心里很不好受……斥候刺探军情本就是险事,但原本可以安全归来,却最终丢了六个弟兄的性命……

    王义南下选择了最快的最直接的途径,径直入镜湖,转梁湖,再沿曹娥江南下,但可惜在镜湖附近遭遇大股倭寇,苦战之下护卫大半身死,直到夜间,王义带着剩下四人趁夜渡河逃窜,好不容易才回到东山镇。

    “回吧。”郑若曾叹道:“展才,徐海麾下也多有被裹挟的青壮……”

    钱渊当然听得懂这句话的含义,冷声道:“我钱家护卫的性命就是金贵!”

    去年长水镇外,钱家护卫阵亡十三人,钱渊下令砍下一千三百枚倭寇首级堆成京观,此事轰传东南。

    今年山阴城外,钱家护卫阵亡十七人,钱渊下令一个月内聚一千七百枚倭寇首级堆成京观为祭品,朝中已有御史弹劾钱渊擅杀。

    “杀俘不详……”郑若曾还要再劝,不远处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总督府的亲兵护着一名肩膀上还插着长箭的士卒奔入驻地。

    门外乱哄哄的一片,等郑若曾和钱渊进去,那受伤的士卒已经被抬了下去,胡宗宪背着双手仰头盯着地图,茅坤正持笔在写什么。

    沈明臣凑过来低声道:“上虞知县孙丕扬求援,倭寇增兵,如今围攻上虞县的倭寇已近两千。”

    钱渊和郑若曾对视一眼,都心里有数,八成就是王义那些斥候撞上的那股倭寇。

    “应该是纂风镇。”胡宗宪仔细看着墙上的地图,喃喃道:“山阴东北处,距离镜湖数十里外,唯有篡风镇能容纳数千倭寇,而且那附近地势平坦,行军甚速,和上虞县还有水路相通。”

    郑若曾在地图上略微比划了下,“一旦刘显出城,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徐海都能断其后路……当然,最可能是堂堂正正对阵。”

    “徐海主力已现。”茅坤放下手中笔,“可以调集兵力了?”

    “但能调动的兵力其实不多,萧山吴惟锡不能动。”郑若曾缓缓道:“徐海的目标是刘显……他也不能动……”

    “不动。”胡宗宪干脆利索的说:“派信使去余姚,刘显坚守城池不动……纂风镇距离沥海所太近,如若调吴惟锡往东,很容易被倭寇察觉。”

    众人都点头赞同,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判定徐海的目标是绍兴府,驻扎纂风镇,但如果立即调集兵力围剿,就算速度再快,距离沥海所很近的徐海转身上船扬帆出海,官兵连倭寇的屁股都未必看得见。

    “俞总兵那边……”沈明臣试探问。

    “够呛。”郑若曾摇头道:“志辅水战陆战皆通,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俞大猷任吴淞总兵的时候数次扬帆出海击败倭寇,但调驻嘉兴府……手下船只不多,吴淞总兵董邦政也不是好惹的,打造的船只都留在了松江,如今俞大猷手里只有从南京调来的十几艘战船。

    胡宗宪犹豫片刻转头四顾,视线正和钱渊相撞……后者深邃的眼神似乎在询问什么,但胡宗宪只微微摇头。

    钱渊心里狐疑不已,来了东山镇已经好几日了,每每问起汪直的事,胡宗宪要么扯开话题,要么避而不答。

    片刻后,胡宗宪盯着钱渊,缓声道:“嘉靖三十三年,杭州城外临平山一战,展才力主时任游击将军的戚元敬出战,后又是展才举荐其在金华义乌数度募兵成军……就要看展才的眼光准不准了!”

    胡宗宪转头道:“令浙江副总兵戚继光率军西进,停留在宁波府、绍兴府交界车厩山,等总督府军令再行。

    令台州指挥同知葛浩率水师北上,巡视舟山左右,五日后再向北至岱山。

    再令浙江总兵俞大猷派出水师至三山所、乍浦之间,传信吴淞总兵董邦政,水师自崇明出海南下……”

    连续不断的军令让众人都忙碌起来,只有钱渊静静听着,视线落在了地图上,有的地名不太熟悉……比如三山所、车厩山。

    不过钱渊很快找到了,车厩山位于姚江、慈溪两道河流的交界处,戚继光顺流而下直抵能直抵余姚……胡宗宪有将上虞附近作为主战场的打算。

    三山所和乍浦之间的海面……钱渊脸色有点难看,胡宗宪和汪直之间看来谈的不太妥当,否则胡宗宪没必要让俞大猷冒险出海,还让葛浩率水师北上断徐海后路。

    诸般军令很快送了出去,郑若曾起身道:“那上虞?”

    “上虞对徐海来说不重要,如果不能诱出刘显,他完全可以换个目标,甚至分兵劫掠乡野,同样也能诱敌。”胡宗宪挥手道:“但上虞对我们很重要。”

    这句话很浅显,众人都听懂了,徐海试图以上虞为诱饵诱出绍兴府驻军主力,而胡宗宪试图以上虞为诱饵诱徐海离开海岸线。

    只有徐海离开海岸线,不能迅速登船离海,胡宗宪才有聚歼倭寇主力的可能……否则也没必要让戚继光停留在车厩山了。

    所以,倭寇是有可能攻下上虞县的,而胡宗宪是不允许倭寇攻陷上虞县的。

    说起来有点拗口,关键无非是战场的选择。

    而且一旦上虞县被破,沿江南下就是东山镇,总督府可能会面临倭寇主力来袭……虽然可能性比较小,但这种险不能冒,如果胡宗宪换了地方,各地军报往哪儿报,指挥可能会乱成一团乱麻。

    沈明臣低低的声音响起,“还好前日戚继美率军赶来……”

    胡宗宪点点头,“令戚继美天亮即刻启程援上虞。”

    这种关键时刻,胡宗宪是不会理会戚继美麾下是钱渊一手打造的特殊情况的。

    钱渊也没有任何理由反对,但眼角余光不由自主的撇了过去,却正正好又和胡宗宪的视线撞上。

第四百九十章 抢功

    钱渊默然无声,片刻后突然起身将伺候的下人,肃立的侍卫全都赶出去。

    王寅诧异连连追问,但身后的胡宗宪做了个手势,侍卫悄无声息的退出大厅。

    “五峰那边到底如何?”钱渊盯着胡宗宪低声问:“如若没有把握,为什么不早早道明!”

    正准备敷衍几句的胡宗宪瞳孔微缩,眼睛不自觉眯起……这句话听起来是在无端指责,但实际上是在说,你胡宗宪没把握就应该早早说出来,我钱展才是有门路的。

    胡宗宪的嘴角微微往下……年初密谈还说自己在汪直那没埋钉子,只能靠你了,骗鬼啊!

    一旁的郑若曾低声道:“蒋洲、陈可愿去倭国来回两趟,徐海败,五峰才会出手……”

    茅坤劝道:“展才,如若能剿灭徐海麾下主力,其人死活无关大局,小部流窜……只怕汪直也不会手软。”

    “他汪直不出手……那有什么理由……”

    钱渊的话戛然而止,阴沉着脸仔细打量胡宗宪的神色,后者无奈苦笑摊手。

    钱渊的怀疑是有理由的,汪直不对徐海下手,就没有……至少没有现成的被招抚理由,而徐海一旦逃窜出海,鬼知道还会不会再起波折,钱渊的诸多计划就要往后推。

    总的来说,钱渊试图将剿灭徐海和招抚汪直,再接着开海禁通商联系在一起,而胡宗宪是没必要背负这么多的……招抚汪直已经是极限,他是不愿意掺和到海禁这件事中的。

    钱渊压抑心头怒火,起身准备回去,后面胡宗宪起身拱手道:“听闻山阴城中,展才号称钱家护卫精锐甲于东南,这次就拜托了。”

    戚继美援上虞虽然是刚刚决定的,但之前是在预想的计划中的,钱渊会带着钱家护卫队一起出发。

    钱渊诧异的看着颇为礼遇的胡宗宪,这几日在东山镇,这厮的态度有点冷淡,怎么这会儿热情起来了,

    钱渊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回头问:“招抚一事……五峰可有回应?”

    厅内安静了片刻,几个幕僚脸色都有点难看,王寅不自觉的避开钱渊投来的视线。

    片刻后,胡宗宪才勉强答道:“老母妻儿皆已出狱,五峰感激涕零,密令义子赴杭商讨招抚一事。”

    钱渊气极反笑,你胡宗宪这种时候还在玩权谋,是有恃无恐不怕科道言官弹劾?

    原时空中,胡宗宪招抚汪直是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的,最终因为科道言官的弹劾被迫放弃招抚,汪直一死,胡宗宪无奈之下编练新军,戚家军实际上是这明年才出现的,后年、大后年才大杀四方。

    但如今,钱渊去年在朝中放出了胡宗宪招抚汪直的风声,又在嘉靖帝面前过了明路……很明显,胡宗宪这是在抢功。

    毕竟早在嘉靖三十三年,钱渊就隐隐和胡宗宪结盟,之后两度南下,多次密谈,涉及埋在徐海、汪直身边的暗间,两人始终为盟友……而钱渊直到现在才知道,汪直老母妻儿早就被胡宗宪扣在手中,而汪直也早就派出信使和胡宗宪密谈招抚。

    钱渊当然知道胡宗宪为什么此时在自己的逼问下才吐露实情,戚继美毕竟年纪轻,战阵经验不足,两个月前的山阴大捷实际上是钱家护卫挫敌锐气,戚继美才能乘势而胜。

    而钱渊历次对阵倭寇,战无不胜的过往更让胡宗宪信重,他如此热情,就是希望钱渊携护卫队亲赴上虞。

    沈明臣、何心隐懵懵懂懂,郑若曾隐隐猜得出几分,而王寅和茅坤,一个是胡宗宪乡党最受信任,一个是进士出身,官场里打过滚,都是心知肚明。

    但胡宗宪心里也苦啊,自己费尽心机爬到浙直总督高位,想尽办法到处捞银子编练新军,亲身上阵绞杀倭寇,处处为难,处处烦心……而他钱展才呢?

    没上京前就因击倭名扬东南,与东南文武官员交好,上京又简在帝心,出入裕王府,和严世蕃交好,还娶了徐阶的孙女……好处捞完再下东南,又在嘉兴府力挽狂澜,巡视东南沿海,多少官员都与其私交甚好。

    不夸张的说,在东南,钱渊的名气是要大于胡宗宪的……当然了,这和胡宗宪当年攀附赵文华也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去年大战,胡宗宪弃钱渊献计,以至于嘉兴、湖州沦陷,而年初密谈,今年大战基本都在钱渊的计划中,胡宗宪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换句话说,即使是胡宗宪本人也在钱渊的指挥棒下起舞。

    如果是个普通的浙江巡按,胡宗宪也无所谓,但这是简在帝心,还与裕王交好的钱渊。

    胡宗宪还真不是抢功……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关键是一旦大胜,自己在朝中诸公、嘉靖帝面前,自己抢功抢得过钱渊吗?

    长时间的沉默,钱渊的目光聚拢如刀尖一般刻在胡宗宪的脸上,恨得牙根痒痒,洪洞县里无好人啊,虽然早就知道这厮不是个好鸟,没想到关键时候玩了这么一手。

    “展才,大局为重。”

    钱渊霍然回头瞪着郑若曾,“大局为重……他吴惟锡大局为重,以至于身为浙江巡抚,手无权柄,就连区区一个参将也敢以下犯上!”

    前些日子,刘显上书总督府和余姚守将岳浦河对调,吴百朋是持反对意见的,他举荐浙西参将汤克宽代刘显……结果就在总督府,刘显对吴百朋很是说了些不好听的话。

    “大局为重,大局为重……”钱渊冷笑道:“钱某人还不够大局为重?”

    “在陛下面前,钱某就说了,胡汝贞此人擅权谋,通军略,实是浙直总督不二之选,惜其量窄!”

    胡宗宪脸上的苦色愈来愈浓,被人逮着痛脚了,还能怎的……无论如何,他是不会,也不敢和钱渊撕破脸的,不说以后,光是眼前,还指望着钱渊亲赴上虞,诱徐海主力南下。

    但钱渊不爽啊,这一年多来,先是谭维,后是父兄,诸多意外让自己将计划一改再改,已经面目全非,到头来,胡宗宪又玩了这么一手……这意味着接下来的诸般事,只能说,看老天给不给面子了。

    于是,几个幕僚只能沉默的听着钱渊以尖酸刻薄的口吻各种指桑骂槐,第一次见识此景的茅坤在心里感慨,真不让公瑾!

    茅坤是嘉靖十七年进士,当时夏言权倾朝野……夏言是出了名的言辞激烈,指桑骂槐是他的看家本事,多少同僚被他骂的抬不起头。

    “都什么时候了,还像街头巷尾妇人一般撕扯不清?!”

    诸位幕僚中,敢跳出来的也就是曾和钱渊并肩作战的何心隐了,他厉声喝道:“戚继美亦是去年桐乡、长水镇大捷将领,何某愿请命督战!”

    郑若曾给钱渊使了个眼色,差不多就行了,人家一个浙直总督被骂的这么长时间不反口相驳,算是有肚量了。

    钱渊冷笑道:“伯鲁兄前些日子一力调戚继美赴东山镇,不会早早预见此刻吧?”

    没等郑若曾开口,钱渊又看向何心隐,“夫山兄,你以为为什么要我钱某亲赴上虞,人家看重的是着盔甲精锐甲于东南的护卫队!”

    狠狠瞪了眼胡宗宪,钱渊霍然起身,“等明日……黄花菜都凉了,即刻启程!”

第四百九十一章 先声夺人

    前头的喊杀声震耳欲聋,吴大虎往后站了站,手搭凉棚看了会儿,粗着嗓门大声道:“也没什么难的,怎么三天都没攻下来?”

    先期攻城的倭寇头目脸色有些难看,娘的老子把矛尖都快磨平了,你小子来捡便宜还说这种风凉话!

    吴大虎最早是叶麻手下的倭寇头目,后来王江泾大战后机灵的投入徐海麾下,他是倭寇头目中少见的卫所出身,自小习武,而且还读过一些兵书,懂些战法,去年德清县、秀水县就是被他攻破。

    从早晨开始攻城,到现在还没超过两个时辰,上虞县城头已是一片混乱,鲁鹏手持半截长枪来回奔驰,举着长刀的孙丕扬已是披头散发。

    倭寇倒是没有重新打造攻城器械如云梯之类的,但吴大虎是昌国卫百户出身,从卫所弄了一批弓箭,就依靠几十个勉勉强强将箭射上城头的弓箭手,倭寇迅速攀上城头,毕竟人数优势太大了。

    鲁鹏已经绝望了,守城三日,麾下五百士卒如今只有不到两百人,连城头都未必能站的满,下面的乡勇……绍兴府的乡勇说不定还有会做几首歪诗的,你能指望他们上城头杀倭?

    孙丕扬已经在心里估算什么时候挥剑自刎,倒下的姿势不能太难看,自刎之前要不要喊两句……

    志得意满的吴大虎挥挥马鞭,驱使胯下的骡子往前挪了几步,指着西南侧城门外的姚江,“那边去一拨人,堵在河对岸,别把人放跑了,往东边跑的别去管。”

    很快有倭寇弄来大批渔船临时充当桥梁,两三百倭寇蹦蹦跳跳的渡过姚江去了对岸。

    上虞县位于曹娥江、姚江的交汇处不远,姚江的支流通明江也在附近,周围河流纵横,山峰林立。

    孙丕扬百忙之中抽眼看去,长叹一声就要去拿早就准备好的长剑……文人自刎,当然要用剑而不是刀。

    就在这时候,孙丕扬瞳孔微缩,身子一僵,右手抬起指向城外姚江。

    “老爷小心!”一个护卫合身冲来,将一个身穿皮甲的倭寇撞倒,两人一齐咕噜噜沿着城头的台阶滚了下去。

    孙丕扬来不及去看护卫生死,猛地一个箭步跃上城头,高呼道:“援兵来了,援兵来了!”

    周围的厮杀声一歇,城头的官兵,云梯上的倭寇都转头看去,姚江对岸,黑压压的数百官军不知何时出现,身穿铁甲的士卒,闪亮的刀光,让刚刚渡河的数百倭寇一片混乱。

    “下来!”鲁鹏最先反应过来,冲上去将孙丕扬一把扯下来,两人脚刚落地,耳边就传来嗖嗖箭声。

    “不要命了!”

    孙丕扬死死握着鲁鹏的胳膊,“应该是总督府派来的援兵!”

    鲁鹏另一手挥舞残枪,高声呼道:“弟兄们,援兵到了,倭寇要退了!”

    话音刚落,刚才还在往上爬的倭寇一溜烟往下滑,来不及的干脆往下跳,一时间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孙丕扬丢开鲁鹏,狂奔数十步,瞪大眼睛细看,援兵几乎没有任何停留,最前方的甲士手持奇形怪状的长枪如刀切豆腐一般将接战的倭寇刺倒,跟上来的甲士或手持盾牌,或举着钢刀、长枪沿着突破口往里猛冲。

    不消片刻,数百倭寇立时土崩瓦解,哭爹喊娘的往回倒窜……并不是官兵杀的太狠,而是官兵出现的时机太巧,正好是倭寇渡河立足未稳的时候,而所有倭寇都知道,身后是有一条以渔船临时搭建的桥梁可以逃走的。

    远远看着这一幕,钱渊笑道:“继美不愧是将门虎子,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不选倭寇半渡,而是倭寇渡河立足未稳之时。”

    吴成器惋惜道:“可惜初战要先声夺人,不然以小队进击,配以鸟铳、短矛,应该能将这数百倭寇全都留下。”

    “不指望十全十美。”钱渊摇摇头,“已经不错了,先声夺人,只要倭寇头目不是傻子,就不会继续攻城。”

    吴成器赞同的点头,他原本驻守三门镇,后来钱渊巡视宁海后将其调到了天台来协助戚继美,毕竟宁海那边有卢斌、侯继高、钟南,不缺将官。

    站在山丘上远眺,那数百倭寇像鸭子一样被赶过江,留下一地的狼藉,对岸的倭寇已经停止攻城过来接应,最前方的护卫队没有过江,只一刀一刀将留下的倭寇砍倒,枭首,丢到一边聚集起来。

    钱渊两腿一夹,趋马驶下山丘,穿过基本没接战的后阵,一直到姚江边。

    手持倭寇首级的梁文咧嘴笑道:“少爷,没给您丢人吧!”

    “干的还不错。”钱渊笑道:“伤亡如何?”

    “倭寇都被吓懵了,一接战就全稀里哗啦的垮了,最前面的都着甲,只有几个被划伤了,喏,正在包扎呢。”

    钱渊满意的点点头,今日凌晨启程,出发前他又敲了胡宗宪一笔竹杠,扒下这厮身边亲兵身上的三百副铁甲。

    刚才就是以护卫队为主,又将军中六哨身边的亲兵队集中,全都披上铁甲,突然冲阵,一战之下果然大获全胜……这也是因为倭寇只顾着攻城,放出的斥候太少的缘故,姚江对岸就五六个倭寇盯着,被王义带人轻松摸掉。

    本还想着怎么先声夺人,倭寇头目倒是好心,特地送来了一盘好菜。

    士卒们开始打扫战场,将垂死的倭寇一一枭首,散落一地的军械收拾集中,又将姚江上的船只拉过来。

    “不过江?”吴成器低声道:“适才望远镜看到上虞县是真的守不住了。”

    “别急。”钱渊冲着上游努努嘴,倭寇居然收拢了一批渔船,看样子试图渡江打一场。

    这也能理解,毕竟援兵也就千余人,不比攻城倭寇人多。

    “约莫千五。”戚继美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会儿,“展才,就在这边再打一场?”

    “指挥的事我不管,你和老王商量。”钱渊干脆利索的说:“但行止出于我口。”

    战场直接指挥不是钱渊的长项,实际上这么多年那么多次对阵倭寇,钱渊只在桐乡大捷中有明确的部署,那是在劣势中的拼死一搏,也是因为他看到了谭维、周济在侧翼。

    但大军的动向却需要钱渊来把控,这也是他的长项。

    那边渡江的倭寇乱哄哄的一片,钱渊都懒得理睬,戚继美和王义也没有趁乱进攻,而是开始……安营扎寨。

    上虞县城头的鲁鹏急了,拍着城墙嚷嚷道:“想什么呢,手上有船只,直接渡江入城不就完了,居然还要打一场……呃,后阵在搭帐篷……他们不进城?!”

    孙丕扬仔细看了半响,才缓缓道:“城外隔江扎营,正合兵法……选的位置恰好顶在腰间,倭寇一旦攻城,侧翼必是软肋。”

    “连个旗号都没有,是谁的麾下……”鲁鹏嘀咕道:“反正肯定不是岳游击,也肯定不是刘参将。”

    孙丕扬倒是隐隐猜到,说不定是自己那位在京中搅动风云,享誉盛名的同年到了。

    同为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孙丕扬默默无闻,只是个三甲进士,但同为三甲进士,钱渊却一跃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对此,孙丕扬很是不爽。

    出身边塞的孙丕扬心里是如此想的,钱渊因东南抗倭而名扬天下……东南的倭寇,能和蒙古大军相比吗?

    但任上虞知县几个月后,孙丕扬的想法彻底改变了,他难以想象倭寇在东南的猖狂……就在正月初二,他出城巡视地方,倭寇大大咧咧的在数百官兵眼皮子底下洗劫村庄,掳走青壮妇女,就连蒙古军也没这么狂。

    更别提倭寇攻城这几日了,虽然倭寇不擅攻城,但近身厮杀不顾生死,凶悍暴虐更胜蒙人。

    孙丕扬紧张的看着姚江对岸,只有三四百官兵在列阵,余者要么在歇息,要么在安营扎寨,甚至还看得到袅袅炊烟。

第四百九十二章 胆气

    不得不说,倭寇就是倭寇,虽然徐海很有军事天赋,但显然,练兵不是他的长项。

    就连戚继光练出的戚家军,在整队进军都难以避免混乱,一直以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一再强调,每十步停顿列队。

    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钱渊怕把倭寇给吓跑了,半渡而击,三百甲士足以破敌。

    一个多时辰了,大半个营地都搭建好了,甚至官兵都吃完午饭了,倭寇才全部渡江,摆出阵势压了上来。

    之前冲锋没有被选中的彭峰这次率队站在最前面,身边的张三还在大声吼,让鸟铳手都回去……别来抢功!

    倭寇的招数还是那样死板,选数百人持刀枪冲阵,后继源源不断,试图猛攻破阵。

    对付这样的倭寇,不管是护卫队还是戚继美麾下义乌兵,都已经熟能生巧了。

    张三、彭峰、梁生率领各队稳稳顶住倭寇的突袭,倭寇倒是洒出一波箭雨,可惜顶在前面的大都身着铁甲,而且盾牌手也能起到作用,后排又掷出短矛截断倭寇后队,双方僵持了小半个时辰,各有死伤。

    不甘心旁观的吴成器着铁甲亲率甲士从侧翼突击,几十根鸟铳小试牛刀,以田洲狼兵为先锋的甲士率先破阵,倭寇一阵大乱。

    其实倭寇的大乱不仅仅源于吴成器的突袭,更重要的原因是,对面官军阵中突然升起一面大旗,旗帜飘扬间,识字的都看清了上面那个“钱”字。

    钱渊这个名字在东南有怎样的分量……去年末才下东南任上虞知县的孙丕扬在这一刻才彻底明白。

    旗帜升起的那一刻,倭寇大乱回窜,吴成器乘胜追击,各哨的亲卫队尾随,一时间,杀声震天,直接往姚江里跳的倭寇数不胜数。

    而上虞县城头呢?

    孙丕扬无语的看着欣喜若狂的鲁鹏和亲兵们在振臂狂呼。

    “扫帚星来了!”

    “上虞无忧,扫帚星来了!”

    就连孙丕扬身边的一个捕头都泪眼婆娑,“钱砍头来了!钱砍头来了!”

    哭笑不得的孙丕扬看到倭寇败局已定,立即下令打开城门,和把总鲁鹏一起渡河。

    远处的逃窜的倭寇正沿着渔船搭建的通道往对岸逃去,赶上的甲士大砍大杀,不少倭寇跳进江中,或者沿江向上游逃窜。

    “展才。”孙丕扬疾步而来,拱手称谢。

    钱渊略略拱手,口中不停,“穷寇勿追,令吴成器回军。”

    “展才?”孙丕扬大急,如此局面,却要放弃追击。

    “杨文呢?”钱渊催马往前叫来杨文,“带一哨将倭寇赶远点,往南的穷追不放,渡河往北的全都别管了。”

    钱渊也没想到,对面这一千多倭寇如此不禁打,短时间内土崩瓦解,真怕徐海就此离海……离海也就算了,可别又跑到宁波去惹事,这时候戚继光应该已经率军西进了。

    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放心,钱渊回头叫来王义,“这次多带点人,接应地点布置好船只、马匹,有消息立即回报。”

    剩下的事都交给戚继美,钱渊这才下马和孙丕扬寒暄了几句,虽然此人在京中默默无闻,前世也没听过这个名字,但钱渊在望远镜里看得到,孙丕扬披头散发,手持钢刀……

    “不愧名扬天下,展才胆气非凡!”

    “倭寇围城,亲自持刀于城头杀倭,若论胆气,叔孝不弱于人。”

    略略寒暄几句,钱渊带着孙丕扬回了营地,“叔孝,县中还有多少守军?”

    “不足两百。”孙丕扬环顾四周,赞道:“都说松江钱展才通军略,晓军机,果然名不虚传!”

    “好了,都是同年,说这些……”钱渊挥手道:“戚继美是浙江副总兵戚继美胞弟,卫所出身,家学渊源,我身边也有边军出身的老兵,安营扎寨……钱某是不插手的。”

    就在十几根木头堆起的木堆上坐定,钱渊细细问起这几日倭寇攻城的细节,昨日增兵后倭寇的动向,思索片刻才叫来护卫,叮嘱了几句让其立即奔赴东山镇。

    “叔孝,也不瞒你。”钱渊长叹一声,“总督欲以上虞为饵,诱徐海主力南下,几路人马已经安排妥当……但上虞不能有失,这也是钱某至此的原因。”

    孙丕扬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会儿,点头道:“略略猜到了些,以上虞县城为界,南边河流纵横,曹娥江、姚江、通明江,但县城往北,河流、山峦相对较少,正适合决战。”

    “所以,首先要诱徐海南下。”钱渊接过护卫递来的水囊转而塞给孙丕扬,“这厮如今盘踞沥海所不远处……”

    “所以之前展才下令无需追击。”孙丕扬仰头灌了几口,“其次,要守住上虞县城。”

    “戚继美调一哨入城,余者就守在营地……放心,姚江南岸大股兵力难以施展,纵使徐海亲率主力,一时半会儿也攻不破营地。”钱渊在心里琢磨了会儿,喝道:“地图!”

    两个护卫立即将一张地图展开,孙丕扬细细看去,绍兴、宁波、台州附近河流、山峦、城池无不清晰,钱渊的手指沿着曹娥江、姚江、通明江缓缓滑动。

    在心里盘算了下,钱渊准备等戚继美、王义忙完了再商量商量,转头看了眼聚精会神的孙丕扬,心想会不会是自己前世不是专研历史,才会没听过这个名字。

    从意志、勇气、指挥上来看,孙丕扬并非凡品,钱渊笑道:“吴君泽如今任兵部主事,日后回京叔孝可与其好好聊聊。”

    孙丕扬哈哈笑道:“求之不得……君泽兄早在国子监就得双江公赞誉,后大司马杨惟约也多青睐有加。”

    能得两任兵部尚书赞誉,吴兑虽然只是一个主事,但在兵部名气不小,即使是如今代理兵部的左侍郎江东也不去招惹,当然了,这也有吴兑是随园士子的原因。

    去年随园士子名声大噪主要还是因为科考成绩,但如今一年多过去了,随园士子这个团体的名声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是名望愈隆。

    作为随园的主人,钱渊两度南下击倭是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给事中冼烔屡又弹劾奏折,徐渭以青词简在帝心,陶大临、孙鑨都在修史、修书,前程一片光明,就连在外任知县的陆一鹏、夏时也频有好评。

    这种情况下,钱渊张开双臂,陕西这种文风不盛地方的三甲进士孙丕扬自然不会拒绝。

    ……

    东山镇内喜忧参半,沈明臣、何心隐大喜过望,钱渊一到立解上虞之围,扫帚星的绰号名不虚传。

    而胡宗宪、郑若曾、茅坤心有疑虑,钱渊率千余官军,两战击溃近两千倭寇……是不是杀的太狠了,徐海万一脱钩,那就坏了大事。

    “不动。”胡宗宪下定决心,“总督府立即前移二十里,传信展才,徐海主力一至,立即报来。”

    在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缓慢,如果胡宗宪钉在东山镇,徐海主力出现在上虞县附近,钱渊传信东山镇,胡宗宪再给远在宁波的戚继光下令……

    当然了,这也显示出胡宗宪的胆气,前移二十里,陆地距离上虞县城不过三十里,水路距离姚江、曹娥江交汇处不到三十里,倭寇一旦沿曹娥江南下,总督府会直面倭寇。

    郑若曾出去吩咐信使,心里忧虑不已……虽说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总督是将上虞县、戚继美、钱渊一同做饵,此战之后,只怕钱渊和胡宗宪要分道扬镳。

第四百九十三章 端午

    虽然条件不好,但钱渊还是拒绝了上虞守将鲁鹏的邀请,坚持住在营地里。

    迷迷糊糊一直快到三更天才睡着,没一会儿外面就传来声响,王义摸进帐篷低声说:“少爷,昨日午后,大股倭寇南下。”

    “这么快?!”钱渊努力睁开眼睛,“徐海来了?”

    “太远,旗号模模糊糊看不清,但旗帜不少,有可能……”王义单膝跪地,“周济曾经提起过,倭寇中唯有徐海身边有数十匹马,烟尘弥漫,必有马匹。”

    “好了,起来吧。”钱渊挥挥手,“告知继美,上虞县城,再派信使去东山镇……不,那厮前移二十里,在……地图上标了的。”

    王义应是出去,钱渊半坐着想了会儿,还早着呢,徐海昨日下午南下,至少要今日午后才能到……于是,当戚继美、杨文甚至孙丕扬来的时候,隔着帐篷都能听得见有节奏的打呼声。

    一直到天放亮,钱渊才搓着朦胧睡眼出了帐篷,就着护卫早就准备好的温水洗脸刷牙,找了个凳子坐在姚江边。

    “好大的雾气!”钱渊转头看向对岸,原本清晰可见的上虞县城在大雾中若隐若现。

    突然雾气中传来几声高喝,四五匹高头大马突如其来的从雾气中闯出,沿着上虞城墙一路往南,惹得城头一阵骚动。

    “能派出骑士为斥候,应该是徐海来了吧?”王义低声道:“其他的倭寇也没这般阔气。”

    东南马少,能用在战场上的战马更少,也不知道徐海是从哪儿弄来的,钱渊在心里嘀咕了两句,总不会是日本马吧?

    “少爷。”边上护卫递上两个盘子,一个上面摆着三个热气腾腾的四角粽子,另一个上面撒着一大堆白糖。

    “噢噢,对了,今儿是端午啊!”钱渊看到粽子欣喜,再看到白糖脸色一变,“你家吃粽子还蘸洋糖啊?!”

    “是啊……”护卫莫名其妙,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不管口味轻重,对甜味都颇为推崇,物以稀为贵嘛,吃咸的哪儿吃不到?

    “走走走,少爷不吃甜……”杨文抢过粽子手忙脚乱的剥着,让护卫把白糖拿走,“少爷,这货是新人。”

    “是肉粽吧?”

    “那当然,前些日子少奶奶让人送到天台县的,正好带过来给少爷尝尝,大块大块的肉呢,一半是五花肉,一半是咸肉,全都是用最好的糯米!”

    马蹄声渐渐清晰可闻,几个倭寇奔到姚江边随意一瞥,差点脖颈子都没转过来。

    此处是昨日倭寇渡河的地点,就在上虞县城边上,而且是相对来说河道狭窄的地区,戚继美选此处安营扎寨,也是为了考虑万一碰到紧急情况,可以用渔船临时搭建桥梁让士卒渡河。

    就在岸边,一个身穿青衫的青年老神在在的坐在凳子上,翘着二郎腿,边上环绕着几个拿刀持枪的护卫,其中一人居然在剥粽子……倭寇真是不能忍了,今儿是端午节啊,粽子好吃啊,我也想吃啊!

    念头还在脑海中打转,口腔里还没来得及分泌出唾液,两支长箭穿透已经稀薄的雾气猛地出现在倭寇视线中。

    “噗通!”

    “噗通!”

    隔着姚江当然听不见倭寇摔落马背的声音,这是闲得无聊的钱渊的配音,王义和吴成器手持长弓,又是三四箭射出,不过剩下的三个倭寇打马狂奔,这种移动靶对神射手来说,难度也很高。

    一口气吃了三个肉粽,钱渊打了个饱隔,偏头看向王义,“你现在应该在哪儿?”

    “少爷……”王义迟疑了会儿才俯身退去。

    弥漫的雾气渐渐散开,倭寇主力未到,但上虞县城外,姚江两岸,星星点点的小股倭寇正在四处探看。

    “前面都不用管,后面遮挡住。”钱渊小声叮嘱戚继美,“倭寇斥候靠近驱散即可。”

    城头上一个捕快低声赞了句,倭寇来袭,大战将至,钱砍头仍从容淡定,不紧不慢的吃着早餐……呃,不得不说,这模样很符合东南百姓心中对儒将的描绘。

    孙丕扬好笑的瞥了眼,他是明白人,虽然天已大亮,小股倭寇处处可见,但倭寇主力不可能立即抵达战场,不说其他的,光是刚才那场大雾足以让倭寇首领心存忌惮。

    其实钱渊本人不是这么认为的,战前他各个方面已经尽量做到了极致,无论是这一战的大致战略、伏笔、后手都已经做了安排,具体的指挥他不会比戚继美更出色。

    而这一战后……徐海主力应该距离上虞县城不远,胡宗宪急调戚继光何时能抵达战场,击败徐海后如何追击……这些都是胡宗宪的事。

    钱渊伸出右手在空中摆了摆,不禁暗笑摇头,这几年其他的没练出来,但胆量是练出来了,两只手一点都不抖。

    当然了,胆量也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纵使不敌,有这座营地,短时间内倭寇很难击败戚继美所率官军。

    钱渊就静静的坐在姚江边,之前长水镇、桐乡两场大战说起来是大捷,但实际双方动用的总兵力不超过四千人,这次倒是能看看大场面了。

    就这么等着,等着,等着……特么都等到要吃午饭了,姚江隔岸才隐隐出现旗号。

    眯着眼看了眼数百步外的营地,隐隐能看见坐在姚江边的青衫人,徐海小心翼翼的从怀中取出望远镜……这是王义手下斥候力战而亡后被倭寇抢来的。

    镜片中清晰的出现一个神情淡漠的青年,还没等徐海看个清楚,那人突然有所察觉,转头看来,双眉如刀,鬓角似剑,明明无甚表情却流露出一股杀气。

    “感觉在哪儿见过……”徐海小声嘀咕了句。

    嘉靖三十二年,崇德县内,受伤挨饿的徐海曾经在那条巷子里见过钱渊一面,后者铭记在心,前者印象却不深……这是理所应当的,当时给徐海留下深刻印象的,无非是对其有恩的王家姐妹,以及刻薄的沈教谕。

    “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徐海挥挥马鞭,转头道:“吴大虎,不过就千把号人,你就是被那面大旗吓倒的!”

    “扫帚星……”昨日还耀武扬威的吴大虎今日灰头土脸,“义乌兵加上钱家护卫……约莫就是去年桐乡县外那伙人。”

    这话一出,徐海脸色愈发难看,人家这是拿这话堵他呢,你去年带着三千多人在桐乡县外也不是被这伙人一战击溃?

    吴大虎看看徐海脸色,补充道:“不过这股官军人不多,收拢来的兄弟约莫点了点,也就散了两三百人。”

    徐海哼了声,对此并不在意。

    其实胡宗宪、钱渊担心徐海不肯南下的设想是不存在的,徐海是肯定会南下的,原因有二。

    为什么徐海敢上岸侵袭东南沿海?

    归根到底是徐海对麾下倭寇的战力有足够的信心,说到底是官军打不过倭寇,去年卢镗四千大军三刻钟被正面击溃就是明证,即使徐海在桐乡县败了一阵,也是因为谭维率先逃窜而发生的意外。

    为什么徐海一定会南下?

    徐海虽然有足够的信心,也有足够的实力,但不能做赔本买卖,必须短时间内击溃绍兴府官军主力,才能放开手脚大抢一拨后迅速离海遁去。

    所以说,徐海一定会南下,他不会去攻绍兴府兵力最雄厚的余姚县,而是来到上虞县,试图在此和来援的官军堂堂正正一战。

    对胡宗宪、钱渊来说,时间是宝贵的。

    但对徐海来说,时间也是宝贵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917/ 第一时间欣赏脸谱下的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狂风徐徐所写的《脸谱下的大明》为转载作品,脸谱下的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脸谱下的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脸谱下的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脸谱下的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脸谱下的大明介绍:
钱渊只想在这个动荡的嘉靖年间好好活下去,但他发现这并不容易。即使保全了自己,但在这场东南倭乱中所见的一切让他无法置之不理。但渐渐的,渐渐的,钱渊发现他所遇到的那些或留名青史,或遗臭万年的大人物,都带着一副和后世描绘完全不同的脸谱。可能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脸谱下的大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脸谱下的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脸谱下的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