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帝国枭色TXT下载帝国枭色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帝国枭色全文阅读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帝国枭色txt下载     帝国枭色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十一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勤政殿。

    明亮的火烛将屋内照的亮如白昼。

    苏定安盯着奉上茶水的丫鬟看了半天,方悠悠说道:“殿下,两年没来,王府的人在下怎么都不认识了。”

    “这段时间出了不少事,你难道没听说吗?”刘钧狐疑地看了眼苏定安。

    景州发生的事早就通过商人的嘴传到外州去了。

    “殿下指的是诛杀高鸿允?这的确大快人心,此老贼在下早就看出心术不正。”苏定安端起的茶杯喝了口,又重重放下。

    意识到什么,他顿时了然,“在下明白了,殿下是担心府内有他的人,所以都换掉了,高,实在是高。”

    刘钧点了点头,不想和他继续闲扯,直接问道:“这次你回来直接就来王府,不是仅仅因为不敢回去吧。”

    “还是殿下最了解在下。”苏定安露出狡黠的笑容,“实不相瞒,两年前和我爹闹翻后,在下去了明州,近日因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被扬明商会的会长范通看中,逼着在下娶了他的女儿。”

    刘钧心中暗笑,通过记忆,他十分了解苏定安的性子,料定这段自述必然水分极大。

    他撂下脸,哼了声,“苏定安,你当本王还像两年前那么好糊弄吗?若是不如实道来,那本王只能送客了。”

    苏定安一听,顿时急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抱住刘钧的大腿,喊道:“殿下,在下错了,救救我啊,其实我在明州偶遇范通之女,因相互爱慕,后私通被他发现。”

    “原本他要把我浸猪笼,但我到殿下,他才答应饶了我,让我入赘范家,但为了印证我真的和殿下要好,他便让我前来拜访殿下,打通商路。”苏定安一把鼻涕一把泪。

    刘钧甩开苏定安,进来时姜季同对他已经搜过身,所以他并不担心苏定安有什么歹意。

    整理了苏定安混乱的经历,他微微叹息一声,这特么都能当做一个小说开头了。

    他无语道:“苏定安啊,入赘这样的事你竟然也能干的出来,若是让苏老将军知道,他还不活活气死。”

    “所以我次前来并不敢惊动他,就怕被他知道,也请殿下不要同他说。”苏定安叹了口气,“这两年我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头,才知我爹一片苦心,只是我和内人是真的两情相悦。”

    刘钧翻了个白眼,这倒也附和苏定安的本性,就是个情种。

    “所以,你要本王如何?”苏缙目前是边军的主心骨,他不想在这个时候让他分心。

    再者,苏定安提到的扬明商会他倒是也有所耳闻。

    据说这是明州最大的商会,背后有明王撑腰。

    苏定安见刘钧的面色缓和了,再次恢复了嬉皮笑脸的样子,“岳丈范通此次让我前来,为的是交好殿下,在景州设立会馆,以便今后能够第一手从王府的工坊中拿到棉纱,胭脂和沐浴液。”

    “沐浴液他都知道?你这位岳丈倒是神通广大啊。”刘钧淡淡道。

    “实不相瞒,前段日子就有扬明商会的人来景州,这些消息都是他们带回的。”苏定安拱了拱手,“没想到两年不见,殿下竟别出心裁,弄出这些东西来,实在是令人艳羡。”

    “过奖,过奖,这个扬明商会本王也听说过,既然他要来景州设立会馆,本王自然欢迎。”刘钧道。

    这么长时间来,还是第一次有商会来同他接触。

    和明朝一样,荣朝商业发展到现在,出现了类似晋商,徽商等等类似的商帮,他们一般自称商会。

    这些商会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成为松散的商人群体,壮大后最终发展成东伙制,类似于当代的股份制。

    而这些商会最重要的标志便是会馆。

    在一个地方,商会的会馆不仅负责联络商会商人,还是维护同行同乡利益的组织。

    这便是为什么范通让苏定安来拉关系的原因了。

    因为只要傍上王府这颗大树,景州境内行商的人便不敢轻易欺负扬明商会旗下的商人了。

    “这太好了,只望殿下今后能多多照拂才是。”苏定安神色激动,心道和刘钧还是念旧情的。

    刘钧摆了摆手,“你不要高兴的太早,凡是来景州的商会,本王一视同仁,不会让本地的土商欺负你们,但也不会纵容你们的商会欺负别人。”

    “这是当然。”刘钧的话让他更安心了。

    接着苏定安便和刘钧套起感情,闲谈起来,也将自己这两年的遭遇讲了。

    原来他离家出走后,便四处游历,银子花的差不多后,最终在明州落脚。

    “说起明州,那真是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可谓沃野千里,百姓安乐,且明州重商,尤其是海上贸易最是繁荣,荣朝的丝绸茶叶瓷瓶贩卖运出去,回来的那是白花花的银子。”苏定安吐沫横飞,说的让刘钧很想揍他一顿。

    虽然心里柠檬酸,但他不得不承认,景州同其他州比起来确实穷。

    没办法,谁让景州顶着个扶余人,三天两头打仗。

    而明州的明王呢?虽然应对的是东瀛国。

    但因在位的东瀛皇帝奉行休养生息之策,数十年来荣朝和东瀛相安无事。

    而他西面宁州的宁王正对的是北燕。

    这些年北燕与扶余国争斗不断,哪有时间理会宁王,加之宁州盛产铁,因此这些年宁州的小日子也很舒服。

    还有晋州的晋王,虽说直面北胡,但人家矿多啊,号称天下之煤,晋州占其半,除此之外,晋州还盛产陶瓷用的黏土,碱矿也不少。

    秦州的秦王更不必说了,抵御的月霜部落近年来被克恩不断蚕食,无力侵扰秦州,且秦州盛产马匹,一向兵强马壮,从来没怕过月霜。

    至于抵御西秦的襄王和抵御大楚的蜀王和开王,这两年虽也战事频繁,但人家不仅自身的封地富庶,而且还比较会钻营。

    无论哪个皇帝登基,他们两个总是最如鱼得水的,这些年从朝廷得到的好处最多。

    还有荣朝南境上的越王和定王。

    这两个难兄难弟和他的景州可以排列倒数前三甲。

    不过越地虽然不富,但曼罗国也没扶余国那么豪横。

    至于定州,和景州一样同样山多,但因为接近南洲,海贸比较昌荣,无奈大越国比较跳,和扶余国一样经常犯边。

    总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的景州的确还要努力啊。

第九十二章 推断

    “即便如此,你身为景州大将军之子,却去入赘一个商贾之家,这实在说不过去。”

    当苏定安把自己在明州的狗血经历讲出来后,他皱着眉头说道。

    不提苏缙,他这个靖王也是脸上无光。

    难道景州的大将军在外人眼里就这么不值钱吗?

    苏定安的回答几乎让他气炸。

    “殿下,这两年我几乎走遍了荣朝三十六州,说真的,景州在外州人眼中不过是个穷乡僻壤,蛮荒之地,每当我提及自己是景州人,常被外人轻视。”

    “虽然气恼,也和别人打过几架,但大势如此,我一人也无力改变,所以范通真的没看上我家的门第,再者,他又是明王府里的门客,自然眼高于顶。”苏定安为自己辩解。

    刘钧眉头紧锁,他知道苏定安说的是事实。

    自古以来,富庶地方的人总是瞧不起穷地方的人的。

    “别拿景州当借口了,还是你软骨头,告诉你,今后的景州定会让他们高攀不起。”刘钧哼了一声。

    景州如今就像是他的孩子,他不喜欢外人说三道四。

    “不要今后,现在他们不就来高攀了吗?”苏定安嘿嘿笑道,“景州的胭脂传到明州后,没过多久求购者便络绎不绝,五两银子的胭脂都被炒到十几两,惊动了扬明商会,按我岳丈的意思,商会似乎要在明州独家售卖玉人胭脂。”

    “哦?”刘钧有些意外。

    若是一个普通商会,这话他自然就当放屁了。

    但是扬明商会有明王府撑腰,在明州独家出售胭脂不是太难。

    “据说棉纱和沐浴液也两个商会在向明王争取独家贩售权。”苏定安又补充了一句。

    “这明王可真会捞钱。”刘钧瞥了瞥嘴,这不就是变相的盐铁专卖吗?

    不过他也明白,古代官商不分家。

    商人想做生意,背后没有官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个扬明商会横行明州,不知道每年给明王府送多少银子呢?

    “那是,外州人都说明州富甲天下,而明王则富甲明州,据岳丈所言,扬明商会每年要进献一百万两银子。”苏定安竖起一个手指,表情夸张。

    刘钧闻言叹了口气,他整日辛苦,这明王却是坐在家中也有人送银子来。

    只是他并不艳羡,因为他十分清楚建立工业体系才是王道。

    否则一旦天下大乱,钱再多也是被打劫的命。

    不再继续关于明王的话题,他问道:“即便你岳丈的扬明商会垄断了明州的胭脂生意又如何?怎么,他还想以此威胁本王不成?”

    苏定安吓了一跳,连忙解释,“殿下误会了,可不是这样,岳丈的意思是扬明商会不差银子,而且是真心想和殿下交好,再者,殿下和实力雄厚的商会合作也是有益处的。”

    刘钧点了点头,苏定安说的倒不错。

    生产厂家谁不想和大的销售商合作呢?

    何况他并没有什么损失,其他商人若是来拿货,他还是照卖不误。

    至于他们能不能卖出去,他就不关心了。

    “岳丈只是希望殿下能够满足明州的供货。”苏定安继续解释了一句。

    “原来是这样。”刘钧笑了起来,“这倒没有什么,如果扬明商会需要的胭脂多,本王会再建一些工坊,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这就好,这就好。”苏定安想起了什么,对刘钧说道:“殿下,岳丈送给殿下的礼物还在王府门外呢?”

    刘钧闻言叫过姜季同问了下。

    “是有几个仆人和一个大箱子,侍卫正在看守着。”姜季同答道。

    苏定安试探着问道:“殿下,抬进来?”

    得到了刘钧的首肯后,他出了勤政殿。

    不多时,四个仆人抬着一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箱子打开,一阵金光闪烁。

    “殿下,这里是一万两黄金。”苏定安指着箱子里的金元宝说道。

    “你的岳丈范通果真财大气粗。”

    刘钧觉得以前的生意都是小打小闹,现在是遇见真土豪了。

    “这都是孝敬殿下的,岳丈说了,今后愿意将所卖胭脂的两成利润进献给殿下。”苏定安挤了挤眼睛。

    “你的岳丈范通倒是个很识趣的人,难怪生意能如此红火。”刘钧笑的像个老狐狸。

    胭脂原价卖,还能拿到两成销售利润,这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

    而他付出的代价只是满足对扬明商会的供货。

    “据说明王也是如此夸奖他的。”苏定安从箱子里取出一样东西,呈递到刘钧面前,道:“殿下,这是从西洲商人手里购买的东西,据说在西洲也是十分珍贵的。”

    刘钧看了眼,当即一怔,苏定安手中的东西是个圆盘,圆盘有个穹顶一样的金属构造,里面是几个圆球。

    若是荣朝的人可能一无所知,但他十分清楚。

    “这是天体运行仪。”刘钧说道。

    来自当代他轻松便知道里面的球体代表的是太阳系内的星球位置。

    只要上发条,这些金属球便会按照行星的运行诡异旋转。

    初中地理课上老师就曾演示过,这个东西原理虽然很简单,但透视的却是西洲对天文的理解。

    苏定安闻言倒是愣住了,“殿下怎么知道,那西洲商人说这种东西也不过近年才出现,在荣朝更是没有几个。”

    “本王见过的东西多着呢。”刘钧不想解释太多。

    景州太偏了,消息也比其他州闭塞,小靖王脑子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太少。

    看向苏定安,他问道:“你见过西洲商人的战舰吗?”

    “这倒是没有,但商会有人见过,据说上面装满了火炮,南洲的国家和他们打仗就没占过便宜。”苏定安说道。

    “他们的船有会喷烟的柱子吗?”刘钧又问。

    “没听说过。”苏定安挠了挠头,被刘钧问糊涂了。

    刘钧摸索着天体运动仪。

    在当代的1793年,英国使团曾经出访清朝,带给乾隆皇帝三件礼物。

    其中第一件便是这个天体运动仪。

    如此说来,西洲的文明程度至少不会低于当代的1793年了。

    而从苏定安的话来推理,东洲如此安宁,只怕还要感谢南洲挡住了西洲殖民者前进的步伐。

第九十三章 会馆区

    深夜

    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昏黄的烛光中刘钧站在《万国勘舆图》面前。

    苏定安已经离去,但从闲聊中得到的信息却让他陷入沉思。

    如果现在西洲的科技水平属于当代十九世纪初期,那么类似“鸦片战争”这样的事件便不远了。

    毕竟当代的十九世纪完全就是欧洲外其他民族的灾难史。

    而且这个时期正是蒸汽轮船刚刚被造出来的时候。

    一旦结合蒸汽和风帆的战舰在西洲出现,那么西洲国家的运输能力将大幅提升。

    到时候,他们就能够在全世界投放大量的兵力。

    而且不同于当代的欧洲,这个世界西洲上的国家可不像欧洲那样零碎,一些国家的疆域甚至和荣朝相当。

    所以这样一个侵略成性的文明对南洲和东洲来说极为危险。

    在当代的殖民史中,亚洲之所以没有像美洲的印第安人一样被殖民者灭绝,一个优势便在于人口,而在这个世界,这点优势似乎也没有了。

    不过庆幸的是,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南洲。

    西洲国家想要入侵东洲,南洲是绕不过去的屏障。

    因为他们需要在航线上建立殖民点用于补给。

    而苏定安提及西洲人正和南洲人打仗正印证了这点。

    据他和马锡国商人杜特尔交流,南洲国家的人口似乎都不少,这足够西洲殖民者折腾一些年了。

    在这段时间内,他只需在景州建立稳固的工业基础,以他掌握的技术优势,将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心中稍定,刘钧回去睡了。

    第二天一早,苏定安又来了王府。

    昨晚,刘钧答应了他在景州设立会馆的事。

    但前提是让他在商务司登记造册。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收集荣朝各州商会的资料,比如它们主营的行当。

    如此一来,今后针对景州缺失的资源,商务司便可以直接同这些商会接洽,通过会馆向商会购买。

    同时,登记造册有些类似于当代的公司注册制度,这也有利于商务司对会馆能有个统筹的管理。

    “他便是景州商务司目前的代主事刘轩,你应该听说过他的名字吧。”

    洗漱过,简单吃了饭,刘钧让胡为将刘轩叫来。

    对他来说,苏定安不仅是小靖王以前的狐朋狗友,如今还代表着明州的扬明商会。

    这次苏定安代表扬明商会要在景州设立会馆让他深有启发。

    决定让刘轩以此为契机同荣朝各大商会建立联系,并在景阳城内划出一个专门区域让各大商会入驻。

    这样一来,大量商会涌入景州,不但有利于景州出售货物,也方便他从荣州个地方收购各类物资,

    “啊,久仰!久仰!”苏定安知道刘轩是刘钧的族弟。

    于是态度温和,对刘轩拱了拱手。

    而且在来之前他已经听商会的人说过刘轩是景州商务司的主事。

    刘轩知道苏定安是大将军苏缙之子,因此也十分客气的还了礼。

    “明州的扬明商会要在景阳城内设立会馆,你登记造册一下,将他们商会经营的行当详细记录在案,以便今后的贸易。”

    刘轩闻言,应了声是。

    刘钧继续道:“扬明商会是第一个在景州设立会馆的商会,你这几天便把扬明商会设立会馆的消息放出去,告诉在景州滞留的商人,设立会馆的商会,王府会优先供货。”

    苏定安闻言,顿时喜上眉梢。

    “多谢殿下恩典,如此一来,在下回去便能够向岳丈有所交代了。”

    此次他前来便是为了能够打通王府的关系,得到优先供货。

    他认为刘钧这是等于变相给他了。

    “你回去之后,告诉范通,就说本王不会和银子过不去,愿今后我们能够互利互惠。”刘钧道。

    虽然知道苏定安想多了,但是他并不点破。

    会馆优先权他是自有考虑的。

    “这是自然。”苏定安点了点头,他道:“殿下,按道理两年不见,在下本该和殿下聚聚,叙叙旧情,只是供货之事十分重要,岳丈令在下一旦同殿下商定,便立刻回去运银子来景州拿货。”

    刘钧自然求之不得,现在景州最缺的便是银子。

    虽说胭脂为王府赚了不少钱,但这些钱都用来维持四府上下的运转了。

    毕竟官员涨了俸禄,而且目前的钢铁坊完全就是往里面赔钱、

    今后还有不少类似钢铁坊这样的行业前期需要大量往里面贴钱才能完善。

    正因为如此,他才提出优先供货权,目的便是为了短时间内同荣朝的大商会建立贸易关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零散商人,毕竟聚少成多,这段时间王府可是靠着他们送银子才支撑下来。

    他这所谓优先供货权其实就像当代的饥饿营销。

    到最后,零散商人也同样会拿到货物。

    “无妨,对本王来说无论你在哪里,都是本王的挚友,景州也会永远都会在你背后。”刘钧笑道。

    苏定安闻言,眼眶微红。

    和父亲的矛盾让他不敢回家,如今入赘范家,他更是没脸回去了。

    再者,他依旧生父亲的气,入赘之事也多少有些赌气的成分。

    而刘钧这番话,忽然让他像是回了家一样温暖。

    “殿下放心,无论我苏定安在何处,都不会背弃殿下,背弃景州。”苏定安斩钉截铁地说。

    刘钧含笑点头,将苏定安送至王府门口,目送其走远。

    “这个苏定安真是……”刘轩摇了摇头,“父子之间还能有解不开的结吗?”

    “苏将军治军严厉,对自己的儿子自然更加严厉,只是适得其反,他越是严厉,苏定安越是放荡不羁,那晚,苏将军恼恨之下差点把他打死,这才让他心灰意冷。”

    刘钧的记忆中,还是小靖王跑去相劝,苏缙才收的手。

    苏定安外出游历的银子也是他赞助的。

    “如此说来,我爹对我倒还算是仁慈了。”想起同样严厉的父亲,刘轩打了个冷颤。

    说完,他道:“殿下,下官这就去召集商人,让他们把信带回去,待选好了会馆区,下官再来禀报殿下。”

第九十四章 余晋

    商务司。

    刘轩离开王府后来到这里。

    将所有差役都派出去通知逗留在景州的商人后。

    下午的时候,商人们陆续赶来,一时间,商务司一楼的大堂内再次座无虚席。

    “刘主事,在下可以代表鸿路商会,当即便可设立会馆。”

    刘轩将此次召集商人前来的目的说了之后,一个商人立刻站了起来。

    “什么鸿路商会,听都没听说过。”商人们议论纷纷。

    一个商人似乎认识站起来的商人,出言嘲笑:“你有个哪门子商会,不过一行脚商而已。”

    “以前是行脚商,但现在我决定创立鸿路商会,诸位,还没有商会的散商如果有兴趣,可以加入,如此至少供货权上便不会输给那些大商会了。”商人道。

    刘轩宣布会馆优先的政策后,不少散商心中惴惴,生怕因此拿不到货。

    经此商人提点,他们顿时恍然大悟。

    一个散商当即道:“算我一个。”

    “还有我。”

    “……”

    陆陆续续又有几个商人附和。

    刘轩见状不禁笑了起来,来时靖王和他还担心散商们会因此恼怒。

    但他发现是多虑了,这些行商的人个个是人精,都会钻空子。

    这道政令倒是让这些散商自发组成商会了。

    不过对此他倒是喜闻乐见。

    毕竟与太多零散的商人打交道,无论对王府还是商务司都是负担。

    现在这些人组成了商会,到时候他们只需要派出一人拿货即可。

    拿完货回去怎么分是他们自己的事。

    而王府呢?出货的总量还是不变的。

    “嘿,这些人真是捷足先登啊。”一些来自大商会的人有些着急。

    他们中能代表商会的当即决定离开商务司便回去设立会馆。

    不能代表商会的则暗自着急,一个商人道:“刘主事,在下是晋州金香商会的,会馆之事需去信询问才能决定,只是这样却被他人落在后面了,这可如何是好?”

    刘轩来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于是离开时便问了刘钧。

    他道:“殿下说了,胭脂和棉纱暂时按照以前的样子供货,但沐浴液要一个月后开始供货,所以你们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

    商人闻言松了口气,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书信来回了。

    “那这么多会馆,怎么分个先后呢?”又有商人问。

    刘轩十分淡定,“殿下也考虑到了,到时各商会派人前来抓阄,按抓阄次序供货,散商等商会供货完再拿货。”

    商人们闻言纷纷点头,这倒是公平了,大家全靠运气。

    不过抓阄的前提还是设立会馆,于是散商们开始三三两两商议成立商会。

    有商会的商人则准备写信回去。

    “刘主事,商会应该规定东伙的数量,否则岂不是一个人便能够成立一个商会。”

    刘轩正要让商人们各自回去商议,这时一个年轻的商人忽然站起来

    刘轩看了过去,发现是个熟人,不是别人,却是送给王府胭脂的余晋。

    “有道理,不过此事本官要回去同殿下商议一下。”刘轩说道。

    接着,他便让商人散了,独留下余晋一人。

    “余晋,你也要应试商务司?”刘轩问道。

    因为余晋赠送胭脂坊,他对余晋倒是挺有好感。

    余晋点了点头,“殿下如此开明,不拘一格降人才,余某不才,也想为殿下效绵薄之力。”

    刘轩点了点头,凡是参加应试的人都在府衙报了名。

    是他父亲告诉他余晋也报了名。

    这段时间府衙正在核查这些应试之人的身份背景。

    不是景州户籍,背景不清不楚的人还要再刷掉一批。

    “我爹说应试的人里最看好你。”刘轩说道,“如此说来,我在商务司主事就要让给你了。”

    “刘主事玩笑了,余某粗陋,能不能入殿下的眼还不知道。”

    虽这么说,余晋的眼中却是充满期待。

    他出身商贾之家,自幼受父亲影响,对商业十分感兴趣。

    尽管他父亲对他的要求是读书致仕,他也中了个秀才,但他总觉再继续考下去当官终究不是自己的意愿。

    一边是经商,一边是光耀门楣,他一直十分矛盾。

    直到靖王创建了工商二司,欲选拔官员,他忽然明白,这就是他的仕途。

    “余兄不必妄自菲薄。”刘轩道,“说不定以后我们就同朝为官了,那时候说不得要经常和余兄打交道。”

    余晋被刘轩说的一阵热血沸腾,他道:“余某便承了刘主事这番良言了。”

    刘轩笑了笑,忽想起一事,问道:“殿下欲设立会馆区,将商会的会馆集中起来便于管辖,余兄觉得在什么地方合适?”

    这件事想了一路,没什么头绪。

    想到余晋本就来自商贾之家,想必他的眼光是和大多数商人一样的。

    余晋闻言想了想,说道:“商人富有,且最喜奢华,既然会馆区集中了天下商贾,自然要有给他们撒银子的地方,依余某所见,不如就将会馆区设在清波河畔。”

    刘轩闻言,想起了那日随刘钧去教坊司时所见的曼妙女子,不由脸上发烧。

    这清波河是景阳城里的一条内河,在景阳城东。

    教坊司就是在这条河边,而且景阳城内的青/楼也都沿着清波河而建。

    除此之外,沿着清波河还有不少的酒楼。

    “嗯,余兄果然见解独到,这些商人来景阳城后似乎都聚集在那里,把会馆区选在那里再合适不过。”刘轩兴奋道。

    说罢,他拉着余晋便往清波河去了,让余晋为自己参考一下,具体选在什么地方合适。

    ……

    匠造司,刘钧正在观看龚铭铸造火炮。

    刘轩走后不久,龚铭便派人前来通知他要拆炮模了。

    得知这个消息,他立刻来了匠造司。

    “殿下,是灰口铁。”龚铭将一块从火炮上凿下来的铁块呈给刘钧看。

    望着铁块截面上银灰色,刘钧心中激动。

    技术图纸终究是技术图纸,实际造出来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而现在这种火炮的铸造成功标志着景州拥有了不输于西洲的火炮铸造水平。

    毕竟鸦片战争时,英国人用的也不过是灰口铁炮。

第九十五章 激励措施

    “国之重器啊!”

    刘钧手中捏着铁块,望向已经被匠人卸在地上的火炮。

    在战争中,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神,这是因为火炮在历代战争中表现优异。

    在人类进入热武器时代后,战争的往往以炮击为开端,杀敌最多的也往往是火炮。

    当代历史中拿破仑能够带领法国横行欧洲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其建立了全新的炮兵体系。

    “从今日起不分昼夜,全力铸造火炮。”

    对刘钧来说,面对扶余人的下次进攻,唯一能守住景山塞的办法便是布置大量的火炮。

    “这,这只怕匠人会吃不消啊。”龚铭本来还很兴奋,闻言顿时叫起苦了。

    对他来说,这段时间景州最辛苦的便是匠造司了,到现在一天都闲过。

    不少匠人都觉得受不了,全靠对刘钧敬重支撑着。

    望着身上脏兮兮,一脸疲惫的匠人,刘钧道:“这段时间他们不会都在熬夜吧?”

    龚铭闻言点了点头。

    刘钧一阵无语,暗道这个龚铭真是个呆子。

    他道:“这就难怪了,从今日你们要施行三班倒的作息制度。”

    “……”。

    又是一个新名词,龚铭静等刘钧的解释。

    清了清嗓子,他说道,“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你把所有匠人编成三队,每队只做四个时辰的活,他们不就都轻松了吗?再赶一点也可以两班倒,就是两队,每队做六个时辰的活,如此一来,他们既能够得到休息,做活的数量也能上来。”

    龚铭恍然大悟,不是他笨,因为荣朝人都习惯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下官懂了,这就安排。”龚铭说道。

    刘钧点了点头,他这样做不是为了让自己个血汗工厂的老板。

    如今的景州想要崛起,那就必须抛弃安逸,艰苦奋斗。

    毕竟在这个殖民者横行,弱肉强食的世界,弱小便是原罪。

    “本王知道你们辛苦,会给你们涨月钱的。”刘钧笑道。

    他相信如此一来,匠人们便不会再有怨言了。

    接着他对龚铭说道:“还有一件事,从今天起,匠造司不再隶属工曹,划入工业司下,直属本王,你现在的新职位是工业司副主事,也是六品。”

    “六品?只是工业司主事刘轩不也是六品吗?按理下官应该是从六品才对。”龚铭一喜。

    他这个匠造司主事以前不过是个九品,现在直升六品简直等于是平步青云,他自然欢喜。

    “刘轩虽是主事,但你和他管辖范围不同,而且匠造司会直属本王管辖。”刘钧说道。

    刘轩今后只会负责民用工坊,而匠造司则负责军用工坊,承担研造和生产职责。

    “谢殿下。”

    龚铭笑歪了嘴,品级一下和王瑜并肩,他还有什么可说的。

    累死也心甘情愿了。

    刘钧这时又让他把匠人们集合过来。

    “本王从来不认为手艺人身份低微,和读书人一样,你们对于本王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刘钧朗声道。

    “你们可能觉得作为一个匠人,一辈子也就如此了,所以有些人喜欢混日子,那么本王便给你们希望。”刘钧的目光在众多匠人的脸上游弋。

    他们中有白发苍苍者,有正值壮年者,也有众多青年和少年。

    听到刘钧的话,他们俱都提起了精神,不知刘钧所说的希望是何物?

    “今后,本王会让龚铭主事考核你们,吃苦耐劳者,在匠造司研造中有功劳者将会得到晋升,获取工业司编制,如果成就卓越还会破格提拔,成为工业司官员。”

    “工业司编制?”众人一头雾水,龚铭也露出不解的眼神。

    “所谓工业司编制既是没有官员的品级,却有官员的待遇,通过考核的人在工业司内被称为九股匠工,待遇等同九品官,五年再考核,依旧合格者可晋升八股,享受八品官员待遇,以此类推,而考核屡屡不过之人则会降低待遇,受到惩处。”刘钧解释道。

    他借鉴了当代的国企编制,但又混入了私企的竞争机制。

    匠造司类似于当代的军工企业。

    这里的匠人身份特殊,尤其是参与研造技术的匠人,不能随意解雇,否则一旦被敌人得到,危害极大。

    既然他们本就是铁饭碗,他干脆就搞个正规的制度出来。

    这样一来,他们中肯定会有人为了得到这份荣誉努力。

    总比让他们浑浑噩噩,安心当个咸鱼要好。

    虽说对编制还有些不理解,但他们大体上明白了刘钧的意思。

    那就是只要肯吃苦,在研造中有突出功劳,他们就可以拿更多的俸禄,甚至能够做官。

    而能够做官,只此一条便让他们热血上头了。

    不少人露出了激动的神色,他们在一潭死水的生活中终于看到了希望。

    龚铭面露微笑,他从来没有见过匠人们会露出这样明亮的眼神。

    可见刘钧的一番话让他们心动了。

    “谢殿下恩典。”一众匠人躬身道。

    刘钧点了点头,让匠人们回去忙自己的事。

    “还是殿下厉害啊。”龚铭望着匠人们的背影说道,“月钱还是次要,但是殿下给了他们这层身份,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将手中的铁块拍在龚铭手中,刘钧道:“你不要小瞧这些匠人,他们里说不定有比你厉害的,只是没有被挖掘出来而已,今后你要多多观察,甄选人才,这可是和研造同等重要的事。”

    龚铭寻思了刘钧的话觉得十分在理。

    随着一项项技术研造出来,他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一把抓。

    背着手,刘钧绕着地上的火炮转了圈,忽然想到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他道:“目前匠造司的火药是否都是粉末状?”

    “是粉末的。”龚铭回道。

    皱了皱眉头,刘钧道:“本王教你一个法子,你将匠造司的火药全部制成颗粒状。”

    说罢,他让龚铭准备了纸笔,写道:“每药三斤,用好烧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内,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黄米大,或绿豆大,须入人手心然之不觉热,方可。”

    ps:有点卡文,今晚一章,明天补。

第九十六章 题目

    龚铭望着纸上的字。

    想了半晌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粉末状的火药做成黄米这样的颗粒状的。

    于是问道:“殿下,这又是何道理?”

    “火药燃烧需要同气混合,粉末火药填充紧密,却不如颗粒火药烧的快,烧的充分,威力上自然就小了许多。”刘钧尽量解释的简单一些。

    说起来,不过是氧气接触面的问题。

    颗粒之间有空隙,氧气充足,所以燃烧的快。

    这种颗粒火药技术在当代被发明的很早。

    在十五世纪的时候人们便观察到颗粒状的火药比粉末状的火药更有燃烧效率。

    当时的欧洲,人们比较重口味,一开始用尿混合粉末火药制成颗粒状。

    而明朝就文明多了,将成分换成了烧酒,他这个法子正是来自明朝的《武备志》。

    “气。”龚铭点了点头,稍微理解了。

    “俗话说眼见为实,你按照这个法子制出火药,对比一下便是。”刘钧站起来,将纸交给龚铭。

    “是,殿下。”龚铭的心痒痒起来。

    叫了一个匠人,转身便去搞试验去了。

    刘钧又在匠造司转悠了一会儿,检查了几个匠人制造的翻砂模,这才返回王府。

    不久,刘轩也回来了,将选定的会馆区位置报给了他。

    “余晋建议的?”刘钧有些诧异。

    刘轩是个老实孩子,什么事都没瞒他,都倒了出来。

    “嗯,这个余晋倒是有几分见解,而且他虽说是个秀才,但因为生在商贾之家,倒是没有那些读死书的人迂腐。”刘轩道。

    “到底如何,等他参见了考试再见真章,不过他的确有些头脑和胆识。”

    玉人胭脂能够短时间内满足供货,这要多亏余晋家的胭脂作坊。

    不过,这只是利益交换,王府也给了他家景阳城优先拿货的权利。

    至于他能不能进入商务司,还要看他的考卷。

    “不过他这会馆区选的位置很合本王的心意。”刘钧从桌上展开一份景阳城规划图。

    上面景阳城内民舍,商铺,道路,河流等标识的一清二楚。

    这种图纸府衙每五年都会让画工走遍景阳城绘制一遍。

    现在他拿来,正可以把此当做规划图。

    毕竟城市建设要未雨绸缪,他要用自己的理念,将景阳城打造成世界上最先进最完美的城池,再以此为模板向其他府推广。

    拿着笔,他找到清波河,准备今后将这里变成景阳城的商业中心。

    除了汇集教坊司,青/楼,会馆,下面他还要重点整改一下酒楼,增加赌/场等一些游乐设施,建一些大型的会场等。

    将自己的设想写在图纸上,他不禁有些期待起来。

    如同赵玉燕期盼的一样,他同样渴望让景阳城变得繁华。

    “下官也觉得不错,近日入城的商贾都住在清波河两岸的客栈中,而且附近有不少出租的店铺,只要租下来便能做会馆用了。”刘轩站在刘钧身边。

    刘钧标记的东西看的一清二楚,心道靖王似乎很看好清波河两岸。

    如此一来,周围的宅子定会涨价。

    想到此,他直言道:“下官得给余晋个口信,让他不要对外乱说,免得这清波河两岸的宅院涨价。”

    “不需要。”刘钧沉吟了一下,“正可以借此事看看他的品行,如果他回去便贪图小利大肆购买附近的宅院,那么如此利益熏心之徒便绝不可用。”

    刘轩点了点头,心道刘钧对余晋还是有些期待的,否则也不会以此试探。

    二人又谈了些会馆区的事,刘轩回去了。

    这时刘钧又抽出一张纸,这是他拟定的试卷。

    招募工商二司官员的告示张贴出去了一段时间。

    李然告诉他报考的人足有四五百人,绝大多数都是读书人。

    面对官位,这些读书人的身体倒是很诚实,也不在乎工商二司是管理匠人和负责贸易的了。

    所以由此看来,大多数读书人其实并不在乎读的是何书?他们读书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当官。

    “一个商人骑一头驴从景阳城出发前往静安府,去卖三千根萝卜,驴一次可驼萝卜一千根,但每走一里要吃一根萝卜,假如景阳城到静安府距离是一千里,商人最终能卖出多少萝卜?“

    望着试卷上的问答题,刘钧露出一抹坏笑。

    这次试卷上的题目类型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传统的文章,他拟定了一个论题,以“如何让景州富庶?”为题写一篇文章。

    如此既能看出其语文水平,也能看出其见解。

    第二类则是数术,他从著名的《九章算术》之中选取了一些题目。

    比如:今有人持米出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

    第三类则是商人和萝卜的问题,看似是数术,其实则是测验其商业头脑。

    将试卷卷起来,刘钧叫来胡为。

    “把这份试卷拿去,找些人抄写五百份,通知府衙将考场准备妥当,三日后开考。”刘钧道。

    胡为接过试卷看了眼,顿时直觉脑袋嗡嗡的。

    心道那些前来考试的读书人见了这份试卷不知道会有何表情?

    “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否则饶不了你。”刘钧吩咐了一句。

    胡为缩了缩脑袋,拿着试卷出去了。

    当即叫人去城内把几个平日里以替人写书信为生的书生叫来。

    为了保密,他将五个书生关在了王府的一个闲置的院子中,准备等考试结束再把他们放出来。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来自四府的士子汇聚于景阳城的临时考场前。

    “啊,刘兄,你不是说要去参见秋闱考试吗?”

    “啊,原来是孙兄,你不是说打死都不报名的吗?”

    “咳咳……”

    两人同时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赞道:“靖王贤明,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说完,二人同时无耻地笑了起来。

    和二人相似,其他在考场前相遇的士子也不免尴尬。

    但是他们一个个俱都明白,这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第九十七章 考试

    余晋坐在考场之上。

    紧张地等待试卷发下来。

    此次参与考试之人众多,让他有些意外。

    据他所观察,这些应试之人中不仅有像他一样的商贾之子,竟然还有一些官员子弟参与。

    “不许说话!不许交头接耳!若是有作弊者,本官立即取消其资格,将其姓名登记造册,今后的考试永不准再参加。”

    刘让的声音响起。

    他是此次负责监考的考官。

    李然身为王府左傅,事务繁多,抽不住空来。

    但靖王亲自主办的这场考试又不能随意应付。

    所以众官推举了他,毕竟他的身份特殊,官位也不低。

    刘让的声音落下。

    他临时抽调过来的考场官员将试卷发下。

    拿到试卷,余晋看了起来。

    读完第一道题,他顿时哑然失笑。

    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由靖王亲自出的考卷竟会有这样一道关于经商的题目。

    简单思索了一下,他觉得十分简单,于是提笔便写。

    但笔尖尚未落下,他又突然停下,心中感觉有一些不对劲。

    思索了一会儿,他又看了看后面的题目,发现有一段儿二十道术数题。

    回头再看这道摆在第一的题目他开始踟蹰起来。

    良久,他否定了心中第一个答案,落笔了第二个答案。

    写完后,他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因为他不知道是自己想太多,或是这道题本就该这么答。

    “罢了,罢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余晋暗自嘀咕了一句。

    不再去想,他继续做接下来的数术题。

    从小在账房中耳濡目染,他一向精于计算。

    这些题目对他来说易如反掌,很快便全部答出。

    接着,他又看向最后拟定题目的文章,提笔疾书。

    比起余晋的淡然,其他考试便没有这么自在了。

    一些考生望着题目满头大汗,但却迟迟无法下笔。

    还有一些人干脆放弃了,坐在小房子里闭目养神,这些试卷上的题目实在让他们郁闷不已,无从答起。

    时间一点点过去。

    一个时辰之后考场上的钟声响起,接着便是众多考生的哀叹之声。

    “时辰已到!考生全部离场。”刘让吼了一嗓子。

    让官员将试卷一一收上来,交到他的手中。

    待考生全部走后,他亲自抱着考卷去了王府。

    “殿下,结束了。”

    勤政殿,刘钧正在等待考试结果。

    刘让一到,他立刻试卷问道:“考试的时候众人有什么反应?”

    刘让苦笑道:“殿下出的题下官也答不出,这些读书人自然是一个个抓耳挠头,哀叹不止,不少人干脆直接就交了白卷。”

    刘钧笑了笑,这在他预料之中。

    这不能怪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因为他出的题的确比较刁钻,而且偏向于近代的考卷,和他们参与过的考试截然不同。

    翻开试卷,他一一看了起来。

    和刘让说的一样,第一份试卷基本上是白卷,只是在最后的文章上面才谈了一些治国经世的道理,但是却和经商富国的理念一点关系没有。

    接着他又番了下去,第二份试卷数术基本上都做对了,但文章上面也是大谈圣人之道。

    一连翻了几十分份,刘钧越看越无语。

    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百分,那么这些人顶多只能得个二十分。

    当翻到第六十三份试卷的时候,刘钧见到了余晋的答卷。

    因为前面的考卷,刘钧对余晋本也没有报什么期待。

    但看到余晋答的第一题,他不禁笑了起来。

    因为余晋没有回答商人到底卖出了多少萝卜。

    而是反问为何要用驴去运萝卜,导致萝卜被驴吃掉。

    若是走水运到静安府,商人则则可以卖出全部三千只萝卜,而且走水运还便宜。

    余晋的回答让刘钧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实这第一题根本就不是一道算数题。

    而是用来测验商业头脑的。

    正如余晋所说,商人应该想办法将全部的萝卜运到贩售的地点,而不是在路程中消耗掉。

    接着他又看算数题,余晋也基本上都答对了。

    最后的文章里,余晋提出了以农为本,以商富国的理念。

    “这个余晋倒是有点能耐。”刘钧将他的试卷挑出放在一边。

    刘让听了,笑道:“他报名的时候,下官就认为它能够得到殿下的赏识。”

    “为何?”刘钧问道。

    “余家的生意虽说是余晋的父亲创下的,但是这几年能够做大,据说余晋出了不少主意,而且他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可见其人十分聪颖。”

    刘钧闻言点了点头,接着他又继续看了下去。

    又翻动了十多页,这时候一个叫郭荣的考生答卷吸引他的注意力。

    和余晋一样,第一题他也是提出了疑惑,只是没有余晋回答的细致。

    二十道算数题只错了三个,最后的文章中,他赞扬了刘钧这段时间大兴工坊,收揽流民的政令,旗帜鲜明的反对是士农工商高低排名,认为商亦可以富国。

    将郭荣的试卷挑出,他又接着看了下。

    直到晚上才将五百份试卷全部审阅了一遍。

    按照成绩,他从高往低选了三十余人,将名单交给了刘让,命令他明天放榜。

    “这三十个人看来都是人才了。”刘让接过名单扫了眼。

    刘钧有些疲惫,其实里面只有几个人他还算欣赏,剩下的不过是矮子挑高个。

    不过他也必须接受现实,毕竟在这个时代能有接近他心中理念的人如凤毛麟角。

    隔日。

    考场门前的木牌上被早早贴上了一张红艳艳的大纸。

    纸上黑色的墨水按照次序罗列了三十个人的名字。

    在考试结束之后,考场的考官便让他们今日在等候放榜。

    所以不少参加应试的人便早早来到考场前等候。

    “第一名余晋,第二名郭荣,第三名陶湾……”

    一个青年士子站在榜单前高声念着。

    一个个高中的名字被念出,中了的人自然无限欢喜。

    没中的人也是打心底服气,这样变/态的题都能答出,他们也输的心服口服了。

    “前三甲今日下午务必前往王府由殿下亲自接见,余下者前往府衙登记造册,以待录用。”

    名单念完,最前面的士子羡慕地念出最后一段话。

第九十八章 酒

    勤政殿。

    “参见殿下。”

    余晋,郭荣,陶湾三人向刘钧躬身行礼。

    “免礼。”

    放下手中的书,刘钧从书案前站起。

    这次选拔考试,放榜时间之短只怕整个荣朝都没有。

    没办法,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浪费。

    工商二司虽已建立,但实际现在还只是这空架子。

    只有官员们到位,这二司才能发挥作用,建立起工坊和商业的管理制度。

    “谢殿下。”三人起身,老老实实站在了一边。

    毕竟没有安排官职之前,他们还不能说是景州官员,依旧是寻常百姓。

    “余晋,自今日起,你便走马上任,担任商务司主事,官居四品。”刘钧走到余晋面前。

    第一次见面,他虽惊讶于余晋的胆识,但没想到此人独到的见解很合他的口味。

    加上他自幼随父亲管理自家商议,他相信余晋上任后会很快让商务司运转起来。

    “谢殿下隆恩!”余晋激动的嘴唇轻微颤抖。

    一司主事,四品官员是何等的荣耀。

    刘钧就这样交给他,这是对他的赞赏和信任。

    “郭荣,工业司副主事,从四品。”

    刘钧念的时候打量了一番郭荣。

    这个郭荣圆头圆脸,身材肥胖,一副笑眯眯的和善模样。

    据府衙提供的背景信息,他的父亲是个卖肉的屠户。

    不过从他的文章判断,刘钧觉得他更适合在工业司。

    “谢殿下隆恩。”郭荣同样深深一躬身。

    刘钧道:“这位是刘轩,工业司主事,明天起就跟着他熟悉一下工坊。”

    郭荣看向站在对面的刘轩,又是一躬,道:“见过刘主事。”

    刘轩这些天忙的脚不沾地,有了个副手,心中欢喜,开口道:“今后还有得罪之处,望海涵。”

    郭荣肥肥的脸抖动,满脸笑容,“不敢,不敢。”

    刘钧点了点头,这时走到陶湾面前。

    这个陶湾不是景阳城附近的人,而是静安府人。

    官府贴出告示的时候,他正在景阳城中,所以报了名。

    “陶湾,你是第三名,和余晋一样进入商务司,任副主事,从四品。”刘钧说道。

    这个陶湾长得又高又瘦,脸上带着渔民那样的黝黑色。

    据府衙送来的信息,他的父亲以贩卖海货为生,既是渔民,又是个商人,算是出身寒门。

    可能因为自幼住在海边的原因,答卷中文章中陶湾着重谈了海贸。

    甚至提到海域之重要不输于疆土,以东瀛国为例子,谈及得只有通过海贸才能赚取丰厚的利润。

    而这正是符合当前世界的事实。

    “谢殿下。”陶湾深深一躬。

    他本来不过是抱着随意一试的心态,答卷的时候也没有故意曲意逢迎,而是说出了自己想说的。

    考完试,他以为自己肯定不会中,已经收拾细软准备回静安府。

    没想到却被差役通知中了第三名,直到来到王府,他觉得还是像做梦一样。

    给三人定了各自的官职,刘钧朗声道:“工业司和商务司是全新的衙门,具体行事没有旧历参照,若是遇到难解之事,你们可以直接来王府询问本王。”

    三人闻言,俱都点了点头。

    虽说他们大体上知道工业司和商务司的作用。

    但上任后干什么却是一头雾水。

    不过工业司有刘轩,他门清,而要担任一司主事的余晋却要从头开始。

    于是问道:“殿下,下官明日上任具体要做什么?”

    刘钧道:“明天你先去府衙见见李左傅,让他领你见见府衙的官员,然后刘轩会召集外州和异国商人,向他们介绍你这位新上任的主事,具体的事刘轩回交接给你。”

    顿了一下,他说道:“总之,你主要的职责就是配合工业司,想尽办法为王府赚取最丰厚的利润。”

    余晋松了口气,这正是他擅长的,暗道此次是选对了。

    给三人定了官职。

    刘钧又同三人闲聊了一会儿,问了些家中有何人?做什么?之类的杂事。

    余晋不提,他是为了同郭荣和陶湾熟络熟络。

    和当初选拔官员一样,算是礼贤下士,增进君臣之间的情谊。

    到了晚上,他又让膳房准备宴席,把李然,刘让叫来作陪,至晚才让三人回去。

    酒席方散,刘钧打了个酒咯,引得汤圆等人一阵娇笑。

    “殿下早点歇息吧,方才喝了那么多酒。”汤圆扶着刘钧往回走。

    “就这酒还醉不倒本王。”刘钧说道。

    胡为道:“自殿下醒后,酒量见涨,这稻花香怎么说也是景州一等一的好酒了。”

    “一等一的好酒?”刘钧望着碗里的还未喝完的酒水。

    这是陶湾剩下的,三人中余晋和郭荣的酒量都不错,只有他喝了几杯便不胜酒力,直接趴桌子上了。

    最后是被王府家丁抬着送回去的。

    “这可不假,一斤三两银子呢。”胡为竖起两个手指。

    “什么!三两。”刘钧仅有的一点酒意也烟消云散了。

    这一斤酒都赶上他的一瓶胭脂钱了。

    而且一斤酒也就相当于五百多毫升,他一个人都喝了一斤多。

    实在不是他酒量大,而是目前为止,他能喝的荣朝酒似乎都是低度酒,估计只有十到二十度左右,和啤酒也差不了多少。

    “真是三两,小奴亲自采购的。”胡为举手发誓。

    刘钧心中惊讶,脑中响起当代一些关于酒的诗句:李白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王维的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崔国辅的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白居易的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陆龟蒙的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

    杜甫比较穷,喝不起好酒,但也有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的诗句。

    在唐朝一斗酒相当于四斤,十千钱相当于十两,合算下来一斤两点五两,而且这几位喝的酒估计也算不上顶尖,毕竟混的都不如意。

    “这门生意必须做啊。”刘钧舔了舔嘴唇。

    在当代一个茅台的市值就有万亿,全国的酒业加起来不知有多少钱。

    在古代酒桌文化更是盛行,每场宴席可谓无酒不欢。

    若按照胡为说的,刚才宴席上的酒就喝掉了三四十两银子。

    放之荣朝,放之整个东洲每天不知道要消耗多少酒,这简直就是座巨大的金山。

    而古代判断酒好不好,一个是看清澈度,一个是看度数。

    武松喝三碗不过岗便证明古人判断酒好不好,还是看纯度。

    对于此,他可是大有文章可做。

第九十九章 产业链

    “在府衙见过诸位官员了吗?”

    隔日,刘钧在余晋去过府衙后便让胡为把他叫了过来。

    “回殿下,李左傅都一一引荐了。”余晋依然还处在一种兴奋状态。

    毕竟从一个商人之子晋升四品官员,这简直太过不可思议。

    当他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当时便激动的昏了过去。

    这两天还要宴请亲朋,庆祝此事。

    “嗯,这就好,那么现在本王便给你布置一件事。”刘钧说道。

    余晋现在干劲十足,听后兴冲冲地等待下文。

    沉吟了一会儿,刘钧道:“这几日你想办法去收购十家酿酒坊,尽量要物美价廉,需要多少银子报过来让本王过目,再去内库领。”

    “是,殿下。”余晋没问为什么收购酿酒坊。

    但他清楚靖王肯定又有大动作了,这段时间他一直关注着王府的生意。

    似乎王府收购了不少民间的作坊。

    “买的时候可以将他们已经酿出来的酒一并买下,你负责安排送到刘轩那里。”刘钧又补充了一句。

    余晋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这时,刘钧起身离开了勤政殿,带着胡为去了杏花园的工坊区。

    “几天没来,这里真是一天一变样。”

    来到城西,胡为望着一圈两米多高的城墙感慨了一句。

    有了充足的人手后,整个杏花园的施工进度可谓是日新月异。

    除了一整圈城墙有了起色外,一排排的坊房也被建造出来。

    一眼望去,倒是真的有点当代工业园区的味道了。

    望着密密麻麻,来往忙碌的百姓,刘钧道:“人多力量大,这可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胡为点了点头,“是呀,这才六万人,若是六十万人,一夜间岂不是能建出一座景阳城来,可惜,咱们景州本就人少,现在外四府还被扶余人占了,听逃回来百姓说,扶余人掠走了几十万百姓到扶余国充当劳役,哎。”

    “本王会让他们连本带利还回来的。”刘钧听了,心中顿时怒火万丈。

    不说在古代,即便是现代战争中依然充斥奴役,人口贩卖,屠杀。

    自古至今,科技和文明不过是掩饰人类本能中兽性的外衣。

    一旦涉及到生存和利益,这层外衣便会被脱下,露出里面的残忍。

    当代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两场战争揭开了所谓文明的遮羞布,战争中发生的屠杀,虐待,劳役又和并无区别。

    近代尚且如此,他又能如何期待这里的战争会讲文明?

    想到外四府的百姓正在遭受扶余人荼毒。

    他的心情顿时沉重不少。

    但是没有实力的愤怒没有意义。

    当前,更是应该努力积累财富,只有建立雄厚的财力基础。

    他才能够投入大量的军费,为景州建立一支所向披靡的无敌军队。

    “见过殿下。”

    过了工坊区的门,刘钧来到工业司衙门。

    为了便于管理工坊,刘轩早就在里面选好了院子。

    现在工业司的人员齐备了,又将商务司交给了余晋,他便在这里正式办公了。

    “免礼。”刘钧摆了摆手,望着十五张年轻的面孔。

    他们便是工业司全部的官员了。

    他来的时候,刘轩似乎正在给他们安排事务。

    “王瑜送来的人都安排下了吗?”

    刘钧让其他官员各自去忙,把刘轩叫了出来,一同工坊区去。

    “这几日下官迁了一些工坊进来,人都安排进去了。”

    刘轩一边说一边引着刘钧走向路对面的一间工坊。

    此时,这间工坊中里正冒着浓烟。

    刘钧走进去,发现里面有一个陶瓷坊烧制陶瓷用的土窑。

    不过匠人们烧制的不是瓷器,而是石灰石,这是生产沐浴液的一道工序。

    “这个工坊有十座土窑,下官安排了一百人,负责烧制,搬运,仓储等事务。”刘轩介绍。

    刘钧点了点头,此时不断有匠人从外面用板车拉来一车车石灰石。

    工坊内的匠人会到门口搬运进来,再送入土窑烧制。

    烧制出来的石灰石变成了生石灰,又有匠人用小推车穿过工坊的东墙门,运到隔壁的工坊。

    刘钧跟着一位运输生石灰的匠人来到隔壁。

    这里有一个八个挖掘出的长方形大池子。

    匠人们将生石灰不断倒入这些池子。

    这里正是制造氢氧化钾溶液的地方。

    接着他又去了熬煮草木灰的工坊。

    自从将下游产业分给各府豪绅后。

    他们为了赚钱,自然十分积极。

    石灰石,草木灰和麻油等每天都供应充足。

    不过为了保密,他们一般只将东西运到工坊区门口,接着再由工坊内的匠人运进来。

    “王工曹已经先后挑选了一千多青壮和一千女子进来,整条沐浴液生产链下官安排了八百人,剩下的人下官准备送入胭脂坊,女子则准备安排到纺纱坊,今日匠造司送来了八百个纺纱机,这两天就能动工了。”

    刘钧闻言不住点头,刘轩跟在他身边学了不少东西,产业链这样的词也会用了。

    对于刘轩的安排他很满意。

    可以说如今的工坊区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链。

    豪绅负责提供原材料,瓷瓶,木箱等,工坊区负责核心货物的生产,接着再由商务司联络商人购买。

    来到负责熬煮沐浴液的工坊,刘钧拿起地上一个瓷瓶。

    这个瓷瓶约莫有二百五十毫升。

    原本刘钧准备使用五百毫升的瓶子。

    但是商人试用沐浴液后反响强烈。

    所以他放出了二百五十毫升的瓶子试探,但商人们依然愿意五两银子一个购买。

    对此,他自然乐意,于是瓶子全部换成了二百五十毫升的。

    “现在工坊每日能产多少瓶沐浴液。”

    刘钧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现在商人们可是嗷嗷地等着。

    “八千瓶是有的。”刘轩说道,脸上都是笑容。

    一开始他觉得沐浴液的工序繁琐,但是建立起来后便生产的十分顺畅了。

    “嗯,不错。”刘钧点了点头,一立方米的水是一千升,等于一百万毫升。

    也就是说两立方米的沐浴液便能够装八千瓶。

    产量绝对能够满足当前的供货需求了。

    不过对他来说,这个工坊是一坊两用的。

    将来若是制造肥皂,只需拿出一半产能来将纯碱变成氢氧化钠就行了。

第一百章 蒸馏器

    “陶瓷坊迁来了吗?”

    巡视了一遍三项目前为景州带来大量银子的产业。

    刘钧想起了此次前来的要事。

    “迁过来了,就在第二排。”

    来到将工坊区和民舍区隔开的道路上。

    刘轩指着第二排靠路边的院子。

    此时里面也在冒着烟,似乎在烧制什么。

    “殿下将瓷瓶的生意给了豪绅后,陶瓷坊清闲了许多,但为了不让陶瓷坊闲置,下官还是让他们照旧烧制瓷瓶囤积,免得豪绅的瓷瓶到时候供应不上,耽误供货。”刘轩说道。

    刘钧闻言,越发觉得刘轩这个工业司的主事没选错。

    做事很符合他的心意。

    “其实今日本王过来有件极为重要的事,要用到陶瓷坊。”

    来到陶瓷坊门口,刘钧笑着对刘轩说道:“今后工坊区又要添一个赚钱的行当了,这个行当是搞起来,会比那三个行当还要利润丰厚。”

    刘轩闻言,眼睛登时直了,接着叹道:“下官本以为这三样货物便惊世骇俗了,没想到对殿下来说,这些不过是一般般。”

    刘钧将手中的折扇展开,轻轻扇着风,“这些不过是小把戏,今后还有更多厉害的东西。”

    虽说目前靠这些货物,目前他赚了一百多万两银子。

    但这不过是穷人乍富的级别,不说跟其他八王比,即便是跟荣朝的富商比都差的太远,更不说那些富可敌国的商会了。

    在当代,明初有沈万三,明末有曹三喜,清朝有伍秉鉴,胡雪岩。

    这些豪商个个家中现银都不低于千万两,资产折合成现银更是恐怖。

    比起当代,这个世界国家众多,人口繁茂,贸易更加兴盛,自然也造就了更多的豪商巨贾。

    和苏定安闲谈的时候,游历过整个荣朝的他就提及过几个富可敌国的商人。

    他的岳丈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家中现银近乎两千万两。

    而整个扬明商会的商人资产加起来更是了不得了。

    按照苏定安话来说,买下整个景州都够了。

    这话虽然有些吹牛的成分,但也能够看出这些商会雄厚财力。

    所以,他又怎会因为赚了这点小钱就沾沾自喜?

    再者,他赚来的银子可不像这些商人只是为了享受。

    而是用来充裕景州枯竭府库的。

    可以说一听到有银子进账,李然便拿着一堆支出账目找他来了。

    不过也正因为景州上下都靠他的产业养着,这些家伙一个个才老老实实的。

    来到陶瓷坊中,刘钧问道:“陶瓷坊的匠人手艺都怎么样?”

    “殿下放心,下官心知殿下非常重视匠人,所以寻遍了四府,将陶瓷坊中的手艺高超的匠人都要了过来,毕竟这些匠人在咱们这才有大用处。”刘轩无比得意。

    跟刘钧久了,他越来越会猜测刘钧的心思了。

    刘钧十分满意,当初自己是没看错人。

    叫来一个匠人,刘钧拿着笔在地上画了一个塔型的陶瓷罐。

    陶瓷罐塔尖伸出一根手腕粗的陶瓷管。

    陶瓷管出来后有一个九十度的弯折,接着水平延伸,又是一个九十弯折,呈一个倒“u”型伸入另外一个长条形的陶罐中。

    接下来刘钧画的是刨面图,因为这个罐子和第一个罐子不同,有点技术含量。

    其中的难点在于这个罐子其实是冷却罐,因此这个罐子必须做成双层。

    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空隙用来灌注冷水,如此一来从第一个罐子蒸发出来的酒精便能够在这里冷却下来变成高纯度的酒液。

    画完这个冷却罐,刘钧又在上面分别画了两个孔。

    第一个罐子上的孔用来注入原酒,第二罐子上的孔用来流出提纯后的酒液。

    刘轩叫来的是个老匠人,他画图的时候,老者看得很认真,一副淡然的态度。

    刘钧画完后,他神色沉静,道:“不难,只是第二个陶罐需要倒模。”

    “几天能烧制好?”匠人冷静自如,颇有一番高手风范,刘钧安了心。

    正如匠人所说,这个罐子的构造其实不复杂,而且用泥塑型也比较容易。

    “一天半塑形,烧制一晚上,后天就能成了。”老匠人摸着胡须,想了会儿说道。

    “好,本王后天再来。”刘钧说道。

    想到白酒的丰厚利润,刘钧有些急不可耐。

    因为白酒蒸馏产业不仅提供高纯度的白酒,而且多次蒸馏还能得到纯度更高的酒精。

    而酒精的用途就多了,能够伤口消毒,能够做燃料,还有许多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商品。

    这一条产业若是建立起来,景州能够得到数种新的商品。

    不过古代酿酒唯一的弊端便是粮食问题。

    景州的粮食自给尚且困难,肯定不能拿来酿酒。

    他只能从外州购入粮食酿酒,不过好在粮食的出酒率还不错。

    一斤高粱能够出六两左右的酒相当于五斤粮食三斤酒。

    而一石粮食一百二十斤,作价一两。

    这等于一两银子的粮食能够酿七十二斤酒。

    不过初酿的酒液度数低,一般在二十度上下。

    这样算的话,纯度提升到四十二度左右,实际上只能由三十六斤的高度酒。

    但即便如此,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毕竟纯度稍微高点的酒就卖出每斤二两五了。

    如此暴利,也难怪某些朝代不许民间私自酿酒了。

    不过,除了自己酿造外,他还有一条捷径。

    那便是收购市面上的低度酒,直接蒸馏提纯。

    如此一来便能省去许多麻烦,而他收购酿酒坊也不是浪费银子。

    毕竟任何产业都要有后备,防止被别人掐脖子。

    就比如这陶瓷坊,至少也要备着一个,关键时刻有用。

    将此事交给陶瓷坊的匠人,刘钧和刘轩又在工坊区走了走。

    接着又去正在建造的其他区域转了转,问了王瑜一些进度和施工问题。

    而且马上就要进军酿酒业,自然又需要一批人手。

    所以他又吩咐王瑜再挑选一批人给刘轩。

    一行人正说着闲话,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只见一名全副盔甲的骑兵纵马而来。

    到了他面前,骑兵下了马,单膝跪地道:“殿下,景山塞急报!”

第一百零一章 没良心炮

    “难道扶余人来了吗?”

    刘钧接过急报,胡为一句话让周围陷入了死寂。

    王瑜和一众官员脸上俱都露出沉重的神情。

    外四府之战对景州人来说是萦绕不去的噩梦。

    尽管刘钧这段时间又是除掉高鸿允,又是各种改革。

    但失败带来的阴影是无法立刻消除的。

    而且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很多人心中其实非常不自信。

    对于此,其实并不怪他们,毕竟扶余国可是荣朝东北地区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大国,号称人口三千余万。

    这个体量对于整个荣朝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何况是当前人口只有百余万的景州。

    所以这段时间的准备,刘钧都在基于依托景山塞稳稳挡住扶余人南下的步伐。

    至于反攻则还需要时间积蓄力量。

    “来了又如何?如今景州上下无路可退,唯有背水一战。”刘钧瞪了眼胡为。

    这小子被吓坏的样子让他很生气。

    现在越是艰难,身为他身边的近臣就越需要和他一样保持战略自信。

    感受到刘钧的不满,胡为垂下脑袋,不敢再言语。

    从信封中抽出信纸,刘钧扫了眼。

    这是苏缙给他的亲笔信,扫了眼内容,他松了口气。

    扶余人并没有出动大军,兵临城下。

    但是按照苏缙的话来说,近日经常有扶余骑兵出没侦查,偶尔还会有小股军队佯攻景山塞。

    此类情形和外四府之战前一模一样。

    这些小股军队的出现是为了侦查景山塞的布防,兵力,防御能力。

    最后苏缙请求刘钧尽快将火绳枪和弹药运往景山塞。

    按照他的推算,九月之后,扶余人便会南下。

    这和刘钧的推测基本上一致。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刘钧收起信件。

    他让王瑜找到纸笔,亲自给苏缙回了封信。

    告诉他自己近日会亲自带着火绳枪和弹药前往景山塞。

    将信件交给传递军情的驿将,令其送走。

    他对王瑜说道:“世事艰难,为了景州的安危,景州上下当同心协力,不畏艰辛,杏花园的建设只能提前,不能落后。”

    “是,殿下,下官可立下军令状,九月前全部完成,否则提头来见。”王瑜郑重道。

    事关景州存亡,他不敢有一丝懈怠。

    刘钧点了点头,同胡为回了王府。

    路上胡为道:“殿下,小奴不是贪生怕死,只是担心殿下和太妃的安危,若是殿下不信,小奴宁去景山塞上阵杀敌。”

    “得了吧,你去了还不够添乱的。”刘钧缓声道:“记住,从现在起不要闻扶余人色变,你是本王身边的近臣,你尚且如此,让其他官员如何看待?”

    “是,小奴记住了。”胡为挠了挠头。

    刘钧继续道:“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信心便是士气,而士气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否则无论是火绳枪还是火炮都无法挽救危局。”

    “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胡为默默记下。

    作为王府陪侍其实他的职责不仅仅是听候刘钧使唤,当个跑腿。

    他同时还负责记录刘钧日常的生活起居还包括说过的话。

    这些记录汇总会被称为《起居录》放在王府书阁中。

    到了王府,刘钧翻出景山塞的布防图看了起来,思考在景山塞什么地方布置火炮。

    “幸亏景山塞是个易守难攻的雄关。”

    作为将外四府和内四府隔断开来的景山山脉。

    自东向西延伸,山脉高峻陡峭。

    只在武平府有一段只有二里宽的隘口。

    而景山塞正是建在这里,可以说只要景山塞不破,扶余人不可能攻入内四府。

    “火炮,火炮……”刘钧在图纸上标下安置火炮的位置。

    全部三百门火炮都选了位置后,他不紧没有放松,反倒皱起了眉头。

    滑膛炮所用的乃是实心弹,优势是打的远,依靠实心弹在地面上的弹跳来杀敌。

    固然,滑膛炮的杀伤力巨大,但是面对一窝蜂冲过来的敌人,他仍旧感觉到火力不足。

    火力不足恐惧症,刘钧只能这样解释自己现在的心里。

    靠在椅背上望着图纸怔怔看了会儿,他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一种能够范围杀伤敌人的武器——没良心炮。

    这种火炮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飞雷,是当代我**队解放战争时期的自制武器。

    严格说起来,这其实就是一种臼炮,不过发射的弹药不是实心弹,而是炸药包。

    这种臼炮之所以被称为没良心炮,是因为死在其冲击波下的敌人七窍流血,却没有任何伤口。

    简单来说,以炸药包爆炸半径内的敌人都是被冲击波震死的。

    想到这个,他立刻去了匠造司。

    没良心炮对发射筒的要求很低,用的不过是一层薄薄的汽油桶。

    因为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汽油桶埋在土里,这样来便极大增强了发射筒的抗压能力。

    “这个……”

    龚铭看了刘钧画出来的东西,这其实就是一个圆筒,构造非常简单。

    “这段时间一起铸造,同样来个三百门吧。”刘钧说道。

    匠造司的人力有限,火绳枪和火炮能保质保量完成就不错了。

    这没良心炮他也不能要太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没良心跑可是消耗火药的大户。

    毕竟投掷出去的是炸药包。

    想到炸药包,他又对龚铭说道:“还有一件事,你找些麻布,纸和绳子来,再端来一桶火药。”

    龚铭应声而去,不知刘钧又有何奇特的点子。

    东西全都具备,刘钧将火药倒在纸上,将纸翻折裹住火药,只留一个缝隙塞入引线。

    这种引线和鞭炮上的引线差不多,都是纸中塞入火药。

    不过为了让其能够在二百米左右的位置爆炸,他只能减少药量,加大长度。

    塞入引线后,他又用麻布包裹,用绳子捆扎,最后将其变成了一个圆形的药包,如此便能够塞入没良心炮中使用了。

    龚铭和匠人在一边看着,刘钧完成后,又让他们照做了一遍。

    等他们掌握后,吩咐按照这个样式做。

    不过,特意嘱咐引线要长,因为到时候还要试验一下具体需要多长的引线,能在多远的位置爆炸。

    如此才能掌握精确度。

第一百零二章 蒸馏秘诀

    “殿下,景阳城内的酿酒坊共十三家,下官购入九家至王府名下,剩下四家自恃家中的酒酿卖得好,并不愿意卖给王府。”

    隔日,勤政殿。

    余晋将一叠契约放在刘钧面前。

    刘钧扫了眼上面的价格,九家酿酒坊加起来共两万三千两银子。

    将契约推回去,他道:“这些契约就保存在商务司吧。”

    他没有问是否以最廉价的价格购买的酿酒坊。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这些小事上他必须学会放权,让工业司和商务司具有其独立性。

    余晋本想向刘钧讲一下收购的过程,以证明自己已经将价钱降到最低。

    但见刘钧根本没问贸易的过程,心中不禁一阵感动。

    因为这意味着刘钧对他十分信任。

    “酿酒坊的存酒下官已经差人运到杏花园的工坊中,工业司的人已经签字接收。”余晋又补充了一句。

    刘钧点了点头,今日他叫余晋前来还有重要的事。

    赚钱很重要,但保住景州更为重要,否则一切不过是为敌人送弹药。

    决定使用没良心炮后,他相信定能出其不意给扶余军队造成大量伤亡。

    但前提是他要有充足的弹药来包药包。

    本来,景州的弹药只是为了满足火绳枪的需要。

    现在火炮和没良心炮同时面世,需要的弹药剧增。

    匠造司里的储备就不足了,所以他必须从外州大肆购买。

    “有件重要的事需要你去办,回去后你联络在景州的商人,从他们那里购买硫磺和硝石,对了,还有碱石。”

    刘钧一边说,一边书写了一道手谕,“拿这个去找王府的秦账房,他会给拨三十万两银子,每样各买十万两。”

    余晋接过手谕,应了声是。

    刘钧继续道:“这些东西今后景州是要大量储备的物资,今后还会有别的东西要买,所以办这件事的时候,你向王瑜借点人,将商务司的仓库建起来。”

    余晋闻言心中微喜,原本他还愁无事可做,如今却发现需要做的事很多。

    在家里帮助父亲经商的时候,他就是闲不住的性子,如今有了这么些事,他顿时一股干劲涌了上来。

    又吩咐了几句,余晋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胡为肉疼道:“三十万两银子这就没了。”

    “又没花你的银子的,你心疼什么。”刘钧白了胡为一眼。

    胡为道:“小奴是殿下的人,王府是小奴的家,小奴自然为殿下心疼。”

    胡为不说还罢了,这么一提,他倒也有些肉疼。

    三十万两银子,六万瓶胭脂也赚不回来啊。

    毕竟胭脂也是有成本的,五两的胭脂,至少要去五钱的成本。

    “战争就是烧钱的无底洞。”刘钧在心中叹息一声。

    这还只是火药,炼铁的铁矿,煤炭,石灰,匠人的月钱,士兵的饷银,死亡士兵的抚恤哪个不是吃钱的大户。

    想到这,他一阵头皮发麻,赚钱的脚步决不能停。

    算了下时间,下午的时候他又去了杏花园。

    如同老匠人保证的一样,此时陶瓷坊中,一个陶瓷蒸馏器已经烧制完成。

    “殿下,可还有什么不妥?”见刘钧围着罐子转来转去,老匠人心中忐忑,生怕没有弄好,砸了自己的名声。

    刘钧只是在检查,见这个陶瓷仿的和画的一模一样,不由多看了几眼。

    闻言,他说道:“没有什么不妥,很不错,这位老丈敢问尊姓大名?”

    “草民姓尹名班。”老匠人松了口气,躬身回答。

    “尹班。”;刘钧默念了句,他对刘轩道:“待会给每个参与的匠人赏十两银子,尹老丈单赏二十两。”

    刘轩面带笑容,点头表示记下。

    “谢殿下恩典。”尹班有些受宠若惊,带着身后的徒弟行礼。

    刘轩摆了摆手,说道:“这是你们应得的,任何对王府有功劳的人,本王都会不吝啬赏赐。”

    摸着白酒蒸馏器,他道:“尹老丈,接下来一段日子就要辛苦你们了,十天内,本王要一百二十个这样的罐子。”

    “殿下放心,草民的徒儿都已经学会了,不成问题。”尹班道。

    刘钧微微点头,命人将蒸馏器抬走。

    同刘轩上了中间的道路来到第三排坊房。

    “这一排暂且抽出五个坊房作为酿酒坊吧。”刘钧命人将蒸馏器在第一个院子中放下,对刘轩说道。

    刘轩闻言默默记下。

    “把余晋送来的酒拿过来。”刘钧想要试验一下蒸馏之后这酒能提纯到大约多少度。

    不多时,被安排到酿酒坊的匠人抬着二十坛酒过来。

    挥退不必要的人,刘钧指挥着酿酒坊的匠人将酒从第一个罐子的外的孔倒进去,接着用陶盖盖上。

    再令人在第二个罐子中注入水,在下面的出酒口放一个坛子。

    “殿下,要烧火吗?”见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刘轩问道。

    刘钧闻言笑了笑,“不能,还有一样重要的东西。”

    为了降低泄露的风险,他没有让陶瓷坊制造完整的蒸馏器。

    也就说现在的蒸馏器是不完整的。

    “找一个阔口陶罐来,装满了水架在第一个罐子下面。”刘钧对刘轩说道。

    刘轩略一思索,便知道刘钧留了一手。

    不过想到因为自己的职责,自己几乎知晓所有的工序,他心里不禁有些压力。

    上次的商人送银子的事他还心有余悸。

    他清楚,自己掌握如此多的机密,飞狐卫定然会盯着自己。

    所以每晚睡觉的时候他都强迫自己忘记这些货物的制造工序,也提醒自己绝不能说漏嘴。

    否则丧失了刘钧的信任不说,对他们家来说,这也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亲自去找了阔口陶罐,依照刘钧的意思架在第一个罐子的下面。

    这时候才令匠人烧火加热下面的装满水的陶罐。

    不多时,装满水的陶罐中冒出白色的气。

    而第二个罐子的出酒口也滴出了纯净透明的酒液。

    刘钧伸手粘住一滴添了一下,微微满意。

    以他的经验,这酒在三十八度左右,比那天他喝的高十来度。

    而望着第一个罐子下面升腾的蒸汽,他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蒸馏白酒的关键就是不能直接用炭烧,因为酒精的沸点是七十八度,水的沸点是一百度。

    若是用碳直接烧,水会和酒精会同样被快速蒸发,基本和没蒸馏一样。

    而用水慢慢温,则就不一样了,酒精挥发的快,水因为没有达到沸点,挥发的慢,如此才能得到纯度高的酒。

第一百零三章 武平府

    “殿下,一路小心。”

    王府门口,汤圆为刘钧整了整衣角。

    刘钧安坐马上,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

    勒紧缰绳,他在薛石和姜季同一众侍卫的护佑下向武平府景山塞出发。

    前几天,他将蒸馏白酒的法子教给酿酒坊的匠人后,便寻思着该去景山塞了。

    毕竟剩下的生产有陆轩的工业司负责,销售有余晋的商务司负责。

    一行人出了城,运输火绳枪和弹药的辎重队伍已在等候。

    刘钧抵达后,下令启程,两日后,他们首先到了武平府治府所在,武平城。

    “武平知府袁珂参见殿下。”

    武平城门口,黄昏的余光中,袁珂率领一众武平官员迎接刘钧一行。

    在队伍还未抵达前,薛石便已经先行派人通知了他。

    “免礼。”

    刘钧下了马,平了平手。

    目光越过众官员,他看见还有许多百姓站在城门后面。

    对此,他并不奇怪。

    这两日的路程,他们经过五个县城。

    每到一个县城都有百姓箪食壶浆相迎。

    重新分田的政令让景州的百姓翻了身。

    没了乡间豪绅的欺压,感受到生活有了奔头,他们自是感恩戴德。

    果然,入了城,百姓们立刻涌了过来,手中提着各种样式的竹篮。

    里面有的装着鸡蛋,有的装着瓜果。

    见到刘钧,百姓们跪了一地,齐声喊道:“殿下千岁,殿下千岁……”

    “诸位都起来吧,你们的心意本王领了,马上天就黑了,你们还是请回吧。”刘钧一边说,一边对百姓拱手。

    他想走向前去,但薛石和姜季同已经围成了一圈将百姓隔开。

    自景阳城出发后,他们一路上便保持高度警惕。

    眼见形势逐渐恶化,扶余人的细作随时可能会刺杀刘钧。

    他们不得不小心。

    袁珂同样有这样的意识,所以提前派遣了府兵维持秩序。

    “听说殿下要来武平府,不少百姓都守在这,下官也拦不住。”袁珂的额头上有细微的汗珠。

    刘钧的到来给了他很大的压力,生怕会出乱子。

    因为和景阳城不同,武平府直面外四府。

    和被扶余人占领的新化府只隔着景山塞。

    而武平府到景山塞不过六十余里,只需大半日的路程,若是骑马,则只需一个时辰就行了。

    所以,在这样一个抵近战场的地方,扶余人的细作最为猖獗。

    自上任后,短短月余,他便抓捕了数个试图烧毁城内粮仓的细作。

    刘钧注意到袁珂的紧张的神色,他自然清楚他担心什么。

    “本王没有责怪你,百姓不顾劝阻也要来,说明钧田之事深得民心,收下他们的东西,劝说一番,他们自会离去了。”刘钧说道。

    袁珂点了点头。

    指派了一名官员收下百姓送的东西。

    他则陪着刘钧前往下榻的别院。

    “殿下,武平府不比景阳城富庶,这个院子已经不错了。”袁珂小心打量刘钧的脸色。

    见刘钧没有嫌弃,轻轻松了口气。

    “本王没那么娇贵。”刘钧摆了摆手。

    一路行来,他感受到了百姓们的热情,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景州的贫穷。

    他在路过县城,乡村的时候见了太多衣着褴褛,骨瘦如柴的百姓。

    长居景阳城给了他一种虚假的富庶感。

    一出门,悲惨的现实便扑面而来。

    在古代,绝大多数百姓都居住乡村中。

    所以这意味着他封地中绝大多数的百姓也是贫穷的。

    袁珂是个本分的官员,一步一个脚印才被看重,有了几天的地位。

    心里头他也是不喜欢铺张浪费的,听刘钧这么说,他对刘钧的好感又多了一些。

    “下官这就放心了。”

    袁珂陪着笑,跟着刘钧在院子里转悠了一会儿,向刘钧说了一些武平府的情况。

    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他才和众官员离去。

    “姜季同,你领一队人去看守辎重,马上就要到景山塞了,千万不能出了差错。”袁珂走后,刘钧说道。

    此次他带着三万只火绳枪及弹药,还有长矛,盔甲等装备。

    这些东西可是边军的救命稻草。

    “殿下,可是……”姜季同看向薛石。

    比起辎重,他更看重刘钧的安全。

    武平府这个地方一向混乱,他担心薛石一人应付不来。

    “去吧,以前都是我保护的殿下,还能比你差喽?”薛石正色道。

    姜季同闻言,又见刘钧冲他点头。

    应了是,带着一队人马离去。

    稍晚,从王府带来的厨子做好了饭。

    简单吃了饭,刘钧令胡为掌灯,他拿出景山塞的地图又看了起来。

    火炮位置已经确定,现在他正在思考没良心炮该如何设置。

    正在这时,忽然一阵打更的声音响起。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咳咳咳…”

    听到这个声音,刘钧露出笑容,他对薛石说道:“到门口看看有没有东西?”

    薛石怔了一下,依言去了,不多时回来,手中多了一个小竹筒。

    “殿下。”薛石将竹筒奉上,面色更为困惑。

    刘钧暂且没有理会他,径直从竹筒里捏住一张纸来。

    上面是汤舟的字:已查到细作踪迹,殿下请安寝。

    “没事了,退下吧。”刘钧收起纸条。

    到了这里,薛石再傻也回过味来了,心道肯定是汤舟那群小崽子已经提前在武平府探查了。

    送走薛石,刘钧困意翻涌,回去睡了。

    在前往武平府前,他便让汤舟等人提前到武平府,为的便是在全城布置眼线,同时让飞狐卫进行一次实战。

    ……

    夜,渐渐深了。

    刘钧睡的香甜的时候,一个院落中汤舟等人全部换上了武器和夜行衣。

    经过数日的盯梢,他们发现了扶余细作踪迹。

    因为想要一网打尽,他没有要求袁珂的府兵出动,以免打草惊蛇。

    而是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这群人。

    “指挥使,他们动了。”正在这时,一个飞狐卫疾步进来。

    汤舟的眼中闪过一丝利芒,越是靠近内四府,他心中的仇恨便越炙热。

    他对众人道:“今晚是飞狐卫的第一战,谁要是贪生怕死,给我丢人,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众人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出发!”

第一百零四章 月黑风高

    洒落淡淡月光的小巷中,五个身着夜行衣的人正围在一起。

    “和在其他地方一样,靖王的守卫森严,我们这点人根本接近不了。”

    一个黑衣人压低声音道。

    “辎重的守备情况呢?”中间的一人问。

    “靖王又派了一队人马去,摸进去放火只怕很难。”

    “那就引开他们,你们两人带人去辎重附近的民宅放火,一旦引起混乱,趁机烧了辎重,你们两个带人继续盯着靖王,若是他的侍卫也去救火,有机会就杀了他。”

    “是。”四人应了声,消失在黑夜中。

    中间的黑衣人待四人走远,转身回去。

    拐过一个巷口时,他忽然觉得脖子一凉,一流热流喷涌而出。

    他想喊,却什么都喊不出来,瞬间便失去了意识。

    “呸!”

    摘下脸上的面巾,汤舟狠狠吐了口唾沫。

    这段时间他虽然忙着招募训练新人,但暗中一直在监视扶余人的细作。

    根据这些细作的行为习惯,他们隐隐掌握了扶余人细作的行事风格。

    所以秘密来到武平府后,他们很快查出了细作的踪迹。

    “其他人都解决了。”张许如同幽魂一般悄无声息出现。

    汤舟转过身,首先目光投向黑衣人胳膊上的红带。

    这是他们记号,防止错杀了自己人。

    “全部集合,把他们的窝端了。”汤舟下令。

    这五个人是扶余细作中的头目,其他手下还在一个院子等待他们的命令。

    张许应声而去,各处的飞狐卫全都到了武平府东北角一个院子。

    这时,张许背靠着墙半蹲,双手托在小腹前。

    汤舟一脚轻踩,如同羚羊般跃上了墙头。

    此时,院中各个厢房中都点着灯火,屋里人影重重,或卧或坐。

    见扶余细作并没有什么防备,汤舟比了个手势。

    其他飞狐卫立刻学张许的样子让同伴爬上墙头。

    上了墙的飞狐卫再反手一拽,墙下面的飞狐卫也爬了上去。

    为了不被发现,墙头上的飞狐卫同样两两配合。

    一人拖着一人轻轻下了墙头,整个过程寂静无声。

    到了院子里,汤舟连连打手势,指挥飞狐卫隐匿在各厢房的窗下,门口。

    见一切妥当,他拿出在巷子里捡的石头,对着院门扔了过去。

    “砰!”的一声,在寂静的夜里尤为清晰。

    “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屋里传来男子的声音,细作根本没想到会有人埋伏他们。

    伴随着脚步声,一个穿着夜行衣的人推门出来。

    还没走出几步,马坚走到其身后,捂着嘴,用力将其脖子一扭,黑衣人立刻瘫软下来。

    良久,似乎见出去的人还没回来,屋内又传出声音。

    “怎么还没回来。”

    “是不是上茅房了。”

    “你去催他快点。”

    话音落下,又一个人出了门。

    这时马坚如法炮制,又扭断此人的脖子。

    连杀两人后,汤舟和马坚对视一眼,带着面巾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屋里,十个黑衣人正在推着牌九,见二人进来,以为是出去的人呢回来了。

    其中一人道:“刚才外面什么声音。”

    汤舟和马坚也不说话,来到那人面前,冷光一闪,那人吃惊地捂着脖子,满脸不可置信。

    突然而来变故让黑衣人全都懵了。

    汤舟动手的同时,马坚也动手了,一刀刺入身前黑衣人的胸口。

    屋内传出动静,其他飞狐卫迅速冲了进去。

    黑衣人还未来得及拿武器便纷纷毙命。

    院子里共四个厢房。

    厮杀的动静传出,其他屋内的黑衣人纷纷冲了出来。

    因为慌乱,他们根本没注意到埋伏在门外的飞狐卫。

    他们还没走出几步,便被飞狐卫盯住,一人锁定一个,从背后抹了脖子。

    杀掉全部的黑衣人,汤舟冷笑一声,领着飞狐卫消失在夜色中。

    隔日。

    袁珂刚刚吃过早饭,换上一身官袍,这时武平府的推官便直接火急火燎地来到他家中。

    见到袁珂,他便道:“知府大人,出事了,今早巡城的府兵来报在一个院子里发现四十多具穿着夜行衣的尸体,其他巷子里也发现五具,估计是扶余人的细作。”

    袁珂闻言,脸色微变。

    其实他昨夜一直没有睡好,生怕晚上会有细作作乱,但没想到一整夜都无事。

    他本来以为是侥幸,没想到是有人除掉了他们。

    “估计是殿下的人干的,把尸体扔了吧。”袁珂道,心中却不禁泛起一股冷意。

    这位靖王是越来越令人难以捉摸了。

    推官离去,袁珂便去了刘钧的别院。

    此时,刘钧已经起床,正在院子里散步。

    “殿下,推官来报,昨夜城内死了些细作。”袁珂道。

    尽管知道此事大概率是靖王的人干的,但他还是如此汇报了一遍,因为这是为官之本。

    “本王早已知道。”刘钧说了一句,没了下文。

    袁珂微微点头,这句话里已经包含了他想要信息。

    至于具体是什么人干的,他也不便再问,告了退,回去了。,

    待袁珂走了。

    刘钧让薛石整顿人马,向景山塞而去。

    下午的时候,他们抵达了景山塞。

    蓝色苍穹下,两侧陡峭的山脉中央,一座青石铸就的坚城矗立。

    比起景阳城十余米高的城墙,景山塞的城墙高达十五米左右。

    而从幽深的城洞,也能看出其宽度也不小。

    城门口,提前得知刘钧到来的苏缙已经带领一众边军将领前来迎接。

    远远的,见队伍后面跟着不少辎重,他咧着嘴笑起来。

    因为他要了很长时间的装备也跟着一起来了。

    “末将参见殿下。”

    苏缙领头,边军将领俱都单膝跪下。

    “都起来吧。”

    刘钧下了马,来到苏缙面前,将其扶了起来。

    一众将领也跟着站了起来。

    “殿下,参军府说话。”

    比起文官礼节上的啰嗦,武将则干脆利落不少。

    苏缙直接引着刘钧进入城内。

    入了城,泥土路变成了青石道路。

    刘钧这时打量起景山塞起来,和其他城池不同。

    景山塞是一座纯粹的军镇,所以城内只有将士和其家眷。

    城内的建筑也都是为打仗准备的,没有商铺,青/楼这类东西。

    所以一路走过去,都是一个连着一个的校场,库房,粮仓。

第一百零五章 景山塞

    “殿下,请上坐。”

    景山塞的参军府是个两进的院子。

    通常前面是将领处理军中事务的地方,后面是参军起居,议事之所。

    杀掉高鸿允后,王府参军一职由刘钧兼任。

    所以刘钧还未到之前,苏缙便命人打扫后院。

    在景山府这几日,刘钧便要住在这里。

    坐在主位,刘钧对苏缙道:“苏将军,介绍下诸位将领吧。”

    继承王爵后,刘钧这是第一次前来景山塞。

    边军因为常驻边关,许多将领他虽然知道名字,但没见过其人。

    苏缙应了声是,伸手指着坐在他下首的将领道:“这位是陈宪都指挥使。”

    “参见殿下。“苏缙介绍后,一个满脸络腮胡的中年汉子起身行了一礼。

    刘钧点了点头,荣朝兵制,营的最高长官为校尉,一营五百人。

    营上设都,十营为一都,都最高长官为都指挥使,领五千人。

    都上便是军,最高长官便是苏缙了。

    “这位是杨建都指挥使。”

    “参见殿下。”一个眉梢带着刀疤的将领站起。

    “这位是黄冲都指挥使。“苏缙又介绍道。

    一个脸色如醉酒般红润的将领站了起来。

    接着苏缙又介绍了剩下六个指挥使。

    其中三个是景山塞原将领,剩下的则是从豪山塞调过来的。

    默默记住将领们的名字,刘钧道:“苏将军的来信本王已看过,近年来扶余人的野心日渐膨胀,外四府不会满足他们的胃口,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吞并内四府,继而染指中原,所以,景州与扶余人一战不可避免,能否保景州安全,俱都要仰仗诸位将领了。”

    “保卫景州乃我等职责,请殿下放心。”苏缙领头,一众指挥使向刘钧拱手道。

    刘钧一直在观察将领们的表情。

    九个指挥使中,六个原景山塞的指挥使俱都是跟着苏缙亦步亦趋。

    而其他三个指挥使对他则殷勤许多。

    对这个现象,刘钧心里早有预料。

    比起对官场的掌控,他对边军的掌控力度差不少。

    今后他会改变这一状况,抓牢军权。

    这并不是对苏缙的不信任,而是涉及军制的问题。

    表面不动声色,刘钧笑了笑,“此次本王带来了火绳枪,弹药,长矛,大战在即,苏将军你领着诸位将领把这些东西分配下去,明日起便用这些真的火绳枪操练。”

    苏缙表面上冷静,其实心里早已急的不行。

    刘钧这么一说,他立刻起身,道:“殿下,末将可是日等夜等啊。”

    转过身,他对九位指挥使说道:“你们立即回去,让各营校尉派人前来领取物资。”

    应了声是,众人转身离去。

    刘钧这时道:“苏将军,带本王去城墙上看看吧。”

    进入景山塞后,刘钧的胸中乃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情绪。

    这种情绪的根源便来自北面城墙后,他失去的封土。

    苏缙感到刘钧似乎心情不佳。

    应了声是,领着刘钧出了参军府。

    向北走了五百米,他引着刘钧登上城楼。

    此时天近黄昏,红色的晚霞铺满大地。

    山风呼啸,热风阵阵,将城墙上的军旗卷的猎猎作响。

    居高临下,刘钧望着面前空旷无一物的泥土地。

    目光游弋,最终停留在城墙壁上的孔洞上。

    “这些都是被火炮轰击的?”刘钧问道。

    苏缙点了点头,“拿下外四府后,扶余人便想一举拿下内四府,当时屯兵十五万于城下,调集了一百门火炮对城墙昼夜不停的轰击,若不是景山塞存在二百余年,也修了二百余年,这城墙又高又厚,早就被轰塌了。”

    望着触目惊心的数千个破损处,刘钧向中间走去,来到瓮城的位置。

    所谓的瓮城是个半圆形的城墙围拢起来的地方。

    瓮城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城门。

    所以瓮城对敌的位置是没有城门的,只在贴近主城墙的侧面开一道门。

    如此一来,敌人火炮便无法直接轰击城门。

    而且瓮城的存在还增加了射击面。

    登上瓮城,士兵可以从侧面杀伤登城的敌军。

    “真是座天下雄关啊。”刘钧感慨了一句。

    即便让他亲自指挥,对这样一座坚城他也十分头疼。

    面对据守景山塞的景山军队,没有五倍的兵力,扶余人根本别想赢。

    “景山塞存在了二百余年,历代靖王都会修葺,所以这城墙越修越高,越修越厚,不过正因为历代靖王的高瞻远瞩,此次才能保住内四府。”

    尽管景州人都将抵御扶余人的荣誉加给了他,但他明白没有这座雄关,他也无回天之力。

    “所以景山塞万不可失。”刘钧无法想象这座城池落在扶余人手中的后果。

    那时若是再夺回来,以景州的能力是万万不能了。

    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旷野,他说道:“匠造司正在铸造火炮,九月份本王能给景山塞添置三百门炮,除了火炮外还有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明日你从军中挑选二千余人出来,将这两千人编为四个营跟我回去训练,今后,他们单独成军,叫炮兵营。”

    刘钧的话说完,半天没听见动静。

    转过脸,他看见苏缙的嘴巴能塞进去一个拳头了。

    “苏将军,你怎么了?”刘钧问道。

    “火,火,火炮。”苏缙结结巴巴,艰难地咽了口口水。

    上次同扶余人之战,从朝廷购买的火炮因为使用过多全部炸膛后,边军便再也没有火炮可用了。

    因为景州造不出,新帝登基后又中断了同景州的火器贸易。

    所以听到匠造司在造火炮他便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他实在太想念那玩意了。

    “龚铭肚子里那点货末将还是知道的,他怎么可能会造火炮。”

    狂喜之后,他又怀疑起来。

    “本王教的。”刘钧淡淡道。

    苏缙再次张口结舌,想到刘钧近日鼓捣出来的,奇奇怪怪的东西,他选择了相信。

    “殿下真是神人下凡啊。”苏缙搓着手,一脸的兴奋,“三百门火炮,嘿嘿,末将能把扶余人打出屎来。”

    望着傻笑不止的苏缙,刘钧摇了摇头。

    若是他见了没良心炮,还不知道怎么个样子呢。

    ps:昨天欠的一章,明天补会回来哈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8940/ 第一时间欣赏帝国枭色最新章节!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所写的《帝国枭色》为转载作品,帝国枭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帝国枭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帝国枭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帝国枭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帝国枭色介绍:
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乱世之中,枭雄并起,列国争霸。他只得种种田,搞搞工业,带领自己的子民走上帝国荣耀之路……帝国枭色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帝国枭色,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帝国枭色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