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沂蒙黑姑TXT下载沂蒙黑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沂蒙黑姑全文阅读

作者:羲杉湜     沂蒙黑姑txt下载     沂蒙黑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沂蒙黑姑全文阅读

引子

    引子

    “咔嚓”!

    这一声,对被日本鬼子集中撵到南打谷场上的乡亲们来说,比六月里的晴天霹雷还要惊心动魄,更像恶梦缠身一样无力摆脱。

    随着日本鬼子小队长龟田指挥刀的手起刀落,跪在地上的孙大脑袋平日里那颗硕大的脑袋便如断秧的葫芦样“咕咚”一声掉到了地上,咕噜咕噜地滚到乡亲们的跟前。那腔热血如一股喷泉样“刺啦”一声,直喷出了红绳一样粗长的血立刻飞溅起一簇簇厚重的血花雹子,击打着地面,激起一阵噼啦啪啦地惊骇绝响……

    此时,南打谷场上,孙岗头村的乡亲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惨状吓直了眼睛,如木头一样呆呆地,凝固了的眼睛早已失去了转动的功能。

    这是1941年的春天,发生在地处沂蒙山区东南方向的滨海地区,也就是现在鲁东南的孙岗头村中的悲惨一幕。

    在这闭塞的山村里,庄户人除了在听书看戏那里才知道杀人放火的词汇,哪曾见过这等血腥残暴的场面?

    孙大脑袋家见自己男人的脑袋掉了,顿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场上的乡亲们面对乌黑的机枪口和明晃晃的刺刀,像一群在暴风骤雨来临之前,却没有挡风避雨场所的鸡仔一样无助,大部分人都吓得大气不敢出,两腿发软,浑身打颤,似乎重新回到了那三九严寒的冬天。

    孙大脑袋长得人高马大。一个硕大的脑袋支愣在两个宽厚的肩上,加上五官还算端正,衣服虽破,但整天都洗得干干净净,猛眼一看就感觉不像庄户人。也许正因为这,鬼子就先拿他当作八路开了刀。

    而此时,村外三里开外的山道上,正疾行着一支荷枪实弹的队伍,从杂乱的服装上看就知道不是正规部队,是一支地道的地方武装,这就是滨海大队的西山区队。尽管服装纷乱,但他们个个都精神抖擞,如猛虎下山般有条不紊地奔跑着……

    龟田看着人群中的恐惧神情,嘲笑道:胆小愚蠢的支那猪!一边在孙大脑袋身上擦着血淋淋的指挥刀,一边在人群面前来回踱着,狰狞地看着这群待宰的羔羊。不一会儿,他把邪恶的目光盯住了枣花。用指挥刀一指枣花说,你的,出来!枣花本能地往后躲着,浑身哆嗦起来。

    这时,旁边的两个鬼子兵冲上前去,一把把枣花拽到了龟田面前。

    枣花两只胳膊曲绻着护着胸,双手托着下巴,嘴唇哆嗦着,惊悸的目光低低地瞄着龟田。

    龟田狰狞的脸上又溢出了丝丝淫荡,一边用指挥刀慢慢地挑开枣花护住胸口的双肢,一边凶煞地问,你的,说,八路在哪里?

    枣花吓得身子扭曲着往后退着,哆哆嗦嗦的嘴唇说不出一句话,只是一个劲地摇着头。

    龟田恼了,叫了一声:八嘎!你的不说,他们统统死啦死啦地!

    “嗤啦”一下,龟田的刀已把枣花的褂子划开,接着又用刀尖挑断枣花贴身的布兜兜。枣花胸前那对大白梨样的**,豁然地暴露在众人面前。乡亲们纷纷转了身回避过去,而鬼子们则淫荡地笑起来。

    人群里的枣花爹一看急了,忙窜出来喊,畜生啊!她还是个黄花闺女呀!

    哪想,他刚冲出人群,就被两个鬼子兵一边一个用刺刀高挑了起来,枣花爹立时脚不沾地,整个身子在半空中搅合了几下,之后就被俩鬼子往前一送,立时摔死在枣花的身后。两肋间的鲜血便如六月汛期的泉眼样汩汩地往外窜流着。

    枣花见了,顿时忘记了害怕,转身扑到她爹身上,撕心裂肺地尖叫了一声:大、大——

    这时,站在枣花背后的龟田,又用指挥刀顺着枣花的后背将上衣一挑两半,让站起来的枣花上半身立刻**着,又引起鬼子们一阵淫笑。

    此时,枣花的目光已由恐惧渐变为愤怒和仇恨,于是趁龟田不备,向前拽住龟田的胳膊就狠狠地咬着不松口,疼得龟田像被杀的猪一样干嚎着。

    旁边的鬼子兵见了,抡起枪托重重地一下将枣花打倒在地上,随即就跟上了一刺刀。

    龟田看着奄奄一息的枣花,气急败坏地用匕首将枣花的两个**剜了下来,分别让两个鬼子兵用刺刀挑着在场上转着圈儿搞笑,枣花的鲜血被淋在乡亲们的身上和一张张木呆的脸上,任这群魔鬼肆意地狂笑着……

    队伍在靠近孙岗头村后,区队长黑姑开始部署作战方案,二虎!你带领一小队绕到村后,负责营救乡亲们,出村后直奔山后的竹子涧。其余的跟俺一起进村救人,我们把鬼子引出村外,向山前的石府涧撤退。

    是!二虎应声道,回头对队员们说,一小队跟俺走!

    这个春天,日军在华北连续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为了消灭活跃在沂蒙山区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部队,将“扫荡”重点放在一一五师司令部及其领导机关的所在地——当时的滨海区莒南县。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清乡”、“蚕食”和“扫荡”,以隐蔽集结、突然袭击和“拉网梳篦”的战术,进行了“烧光、杀光、抢光”,制造无人区;企图彻底摧毁我解放区军民的生存条件,消灭一切抗日武装,铲除抗日根据地的有生力量。

    主力部队实行战略转移,而我根据地的地方武装利用游击战术继续反击敌人,实施搬空、藏空、躲空的“三空”策略,以粉碎日寇的疯狂扫荡。

    西山区内其他村庄的乡亲们都已躲进山中安全地带,孙岗头村是因为村干部行动慢了半天,所以被鬼子围住了。

    队伍利索地干掉了村口鬼子的哨兵,迅速接近了场上的日本鬼子。

    黑姑小声吩咐着,地瓜,你带两个人先去村口埋地雷,等撤退时,给鬼子一个绊腿儿。一会儿,我打鬼子的指挥官,高粱打机枪手,小凳子打扛旗的鬼子,其他人根据自己的位置打正前方的鬼子,注意节约子弹,不要伤着乡亲们……

    南打谷场上,龟田玩累了,便用左手举着指挥刀,命令机枪手,统统的,杀给给!

第一章 黑姑放羊

    一

    当年,一心想再生个儿子的爷爷是这样说黑姑的:这丫头,从小生就的小子样,整个人就缺了一个棒槌。

    紧接着,爷爷又生了小谝姑姑,一看又是个丫头片子,从此就断缰卸牛。

    可不是嘛,黑姑从小就胖墩墩的,粗胳膊粗腿。看那五大三粗的样子,就是整天价喝凉水也照样长膘的主儿,给全家撑足了一副不缺吃喝的好门面。

    小时候,黑姑就是她大哥王报国的跟屁虫,男孩子玩什么她一学就会,爬树上墙掏鸟窝她都一样也没落下,有的比那些男孩子还熟门熟路。甚至悄悄溜在学堂里的墙根下,偷偷地学了不少字,也能背诵《三字经》和《千字文》。再后来,经常翻阅哥哥的书包,一有新的书,就偷偷揣着,边放羊边看书。再后来村里又来了个教拳脚的武师,聚拢了一群半大小子在村东庙堂里摆弄拳脚。黑姑每天下午撵羊回来就会跑到那里看个明白。第二天便在羊群后面学着摆个架势,对着老松树踹上几脚,甚至把鞭绳上系上块长方形的条石,单臂举着鞭杆练臂力。整天摆来摆去弄得就跟真事似地,一点也不马虎。

    到了该裹脚的那一年,奶奶好说歹说把裹脚布给黑姑缠上了。但一转眼,黑姑就放开了,反复几次,奶奶火了,一边拿起笤帚疙瘩就劈头盖脸地打黑姑,一边训斥,打死你个不听话的小肮鬼!你从村东到村西满村看看谁家闺女不裹脚?你不裹,长大了看看谁家敢娶你个大脚婆?俺能养你一辈子老闺女?

    奶奶的一番凌风气势,让小谝吓得在一边打哆嗦。而挨了一顿打的黑姑,立时老实了许多,看着亲娘狠劲地往自己脚上缠着裹脚布,疼得黑姑嘶嘶地咧着嘴,不禁又嘟囔了一句,您使劲缠吧,看看谁去给东家放那群羊?谁去上山拾柴禾烧火做饭?

    奶奶一听,手劲立时小了许多,是啊,她哥上学,小谝还小,黑姑裹了脚,谁去放羊呢?

    这时,在一旁观看黑姑的哥哥王报国趁机泼水灭火,说人家在城里早就不裹脚了,就咱这山旮旯子里穷规矩多。好好的一双脚非要裹圆不可,这叫残害,连天上的神仙都说,脚大踩地稳,手大拿钱准,口大吃四方……

    奶奶听了王报国的话,便住了手,扭头盯着他说,你个小崽子,你以为识了俩个蚂蚁爪子就可以糊弄你娘了?哪是什么神仙说的?那是猪八戒说的,你骂你妹是猪八戒啊?俺紧衣缩食供给你上学,就是让你学着曲溜拐弯骂人不带脏字的?奶奶说完就扔下黑姑,颠着着小脚去追打王报国去了。

    这边,黑姑的裹脚布又松开了。黑姑三下两下扯掉后,抄起起鞭子,直奔羊圈去了,拖开羊圈的把门子,将羊群撵出了村子。

    这时,小谝便去追奶奶,边跑便喊:妈,黑姑跑了,黑姑跑上山了……

第一章 黑姑放羊 二

    二

    黑姑的家西倚西泉山脚下,背靠竖旗山,东临鸡龙河畔,往西不远便是绵延起伏的望海楼山套,有竹子涧、石府涧、道爷涧,风魔口,南北寨子,东崖子,和尚山、东西刘山、大顶子,二顶子等山头和山涧。待到八月中秋,天高云淡,空气清净之时,于早上日出之前登上大顶子顶峰,往东远眺,不一会儿就能看见东方百里之外大海上升起的一轮红日,一时间海面上红光漫天,水波粼粼,让人心旷神怡,无限向往。这就是这一片山套叫“望海楼”名字的由来。

    从西泉山往北,漫过竖旗山,沿鸡龙河往上二十里处有两座海拔比较高的山脉,一座叫马鬐山,一座叫大崮子山。传说这两座山是当年秦始皇用赶山鞭赶山填海时赶来的。在被赶的路上,这两座旗鼓相当的山爷就较着劲一路互相蹭来蹭去,彼此不服气。鸡龙河上游原是一片洼地,雨水一多,一脚踩下去,就会脚拔出来了,鞋却没出来。于是当地人便管这片地界叫涝坡。这二位山爷走到这里时,加上远路长途奔波的疲惫,一下子就陷进这涝洼地里,再也没拔出来。虽然地势涝洼,但也总算安顿下来了。一座在东,一座在西,中间只隔着一个山涧样的空隙。大崮子山在东,正好把着鸡龙河的源头,向下游源源不断供给着潺潺溪水,让鸡龙河两岸的百姓安居乐业,物阜粮丰。而在西的马鬐山则一下子把正常流淌的浔河给拦腰斩断了,如一座石坝堵住了河水的去路。当时恰逢汛期,河水突涨,一夜数十里良田和村庄被淹没,湍急的河水漫过马鬐山膀肆意地散落着,怎奈上游水量太大,水位不断地往上增长,一直没到马鬐山顶峰,上游漂来的浮柴纷纷挂在山顶的石峰上,东边的大崮子山实在看不下去了,先是厉声训斥,之后就大骂起来,你个没良心的,祸害百姓的畜生。大崮子山愤怒了,见劝说无用,就动起手来。于是,伸手就向马鬐山的胸口抓去,马鬐山本能地往后躲闪着,那知大崮子的手没抓住马鬐山的胸脯,就顺势滑下来,却一把抓住了马鬐山裆部的雀仔,在马鬐山往后闪的同时,大崮子山手里的雀仔也与马鬐山分了家,被大崮子一把撂在前面的小土岭上,后来便成了雀山。

    受伤的马鬐山这才将伸向西北的腿挪动了一下,闪出了一里宽的空档来,洪水便如脱缰的野马先在前面的小山岭打了一个漩涡,接着便顺势向下游冲去,数辈生活在下游安居乐业的黎民百姓对洪水的突如其来,没有丝毫防备,人和家园在瞬间中就没了踪影……

    之后,打漩涡的地方就成了常年不断水的“渊子”,那水则是青幽幽的不见水底,很是瘆人。据说,东家吴爱发的那群水牛来渊子里洗澡,本来是十一头,下午出水后往家里撵的时候却是十二头了。那年吴爱发家里修围墙,工匠多了要管饭,家里没有那么多碟子和碗,于是就来到渊子边上祷告,要借些碟子碗用。没过多久,一抬筐碟子碗就出现在水沿上。后来,周围村里的人们都知道了,谁家遇到红白喜丧事都来借碟子碗用,渊子也都是有求必应。再后来,有的人借了,不讲信用,就不来还了。这家看见那家借了不还,自己家借了也不还。渐渐地,来渊子借碟子碗的都是有借无回了。再后来,再来渊子借碟子碗的,就不灵验了。

    马鬐山则被三面水面包围着,每年汛期都要遭受洪水的侵袭,山根的石头便白一块黄一块的,像起了脚气一样长着藓苔。而山顶上那块三十多米高巨石上面的凹坑里积满了淤泥,来年开春的时候,却长出了一簇芦苇,从远处望去,极像迎风飞舞的马鬃,也像丹顶鹤头顶上的那撮羽毛,堪称一大奇观。当地的老者讲解说,这是水母对马鬐山的惩罚,你再高,也没有水高,水中的芦苇照样长在你头顶上……

    这场灾难过后,大家对马鬐山的所作所为都深恶痛绝。而马鬐山却不以为然,在暗中较着劲儿继续和大崮子山斗气。于是,这两位山爷便如善斗的公鸡一样再接再厉地决斗着。那时他们都在为自己长高,于是,马鬐山就和大崮子比长高。为了公平,他们便约定白天长高,晚上休息,补充体力。双方击掌为约。大崮子山在落地的时候占的地势比涝洼地的马鬐山高,所以就按他俩的约定,白天长高,晚上休息补充精力。而马鬐山却不遵守诺言,晚上在大崮子山熟睡后,就开始继续长高。待到性情刚直的大崮子山发现之后,便怒发冲冠,暴骂马鬐山的卑鄙无耻,十足的小人。一怒之下气破了肚子,肠子便咕咕隆隆隆地成了三个崮子,之后就有了二崮子、三崮子、四崮子山脉。这样,马鬐山虽然立足在低洼地带,但在海拔高度上远远超过了大崮子山。也许是突击拨高的缘故,山内陡急峰险,于是就有了七十二道鹰愁涧,钻天鹞鹰飞三天;八十一座擎天峰,峰峰高耸触着天;万丈悬崖如刀削,猿猴攀登也胆寒;千仞绝壁倒卷帘,神仙见了也犯难等险峰。而大崮子山随然比不上马鬐山的险要,也有九弯十八拐的扑朔迷离和奇峰险要。

    黑姑放羊的地点一般都选在离家较近的望海楼山脉,只有到了冬天草少的季节才沿鸡龙河而上,到大崮子山和马鬐山去。那里山高涧深,寒冷的北风被挡在了山外,只要有太阳,向阳的山涧都会暖洋洋的,待上一整天都不想出来。

    出了圈的羊群如白云样飘在了弯弯的山道上,许是为了黑姑裹脚,耽误了时间的缘故,羊儿们在头羊的带领下撒着欢儿往前跑,根本不用黑姑扬鞭,只有跟着一路小跑的份儿。

    羊儿们的自由和欢快,也感染着黑姑。她感觉一到这片方圆数十里的高山野岭,自己也像那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了。高可盘踞在望海楼的最高峰大顶子上眺望远处稀稀落落的村庄和田野上四季的浓妆艳抹;低可俯身掬起一捧捧悬崖上喷薄的山泉,让一股清冽激爽身心。

    如果羊群是白云的话,那么她就是那风儿了,风儿往哪吹,云儿就往哪走;风儿急,云儿就急,风儿慢,云儿就缓。如果羊群是风筝的话,手中的麻绳鞭就是那风筝的线,在路过庄稼地的时候,这线就紧,在到了这山场的地方,这线就松些,让风筝自由地飘荡在这风中这绿毯的上空。

    羊儿们在头羊的带领下,可劲地啃着山坡上的青草填肚子,看样子真是饿了,往常这个时候它们已经吃了个半饱了。黑姑在后面轻轻甩着鞭哨,一连串像鞭炮一样脆生的响声便在山谷里回荡着,继而,这响声又像是被黑姑的鞭子一扎堆地迅速向远处的山涧撵去……

    黑姑的脚因被裹脚布勒后,一直在疼,她把羊群撵到芝麻涧里,就顺便在一块大石板上坐下来,若有所思地望着羊群在头羊带领下有序地啃着山草。

第一章 黑姑放羊 三

    三

    刚开始,头羊是很不听话的。

    头羊是只公羊,身架子高大,长着一副凌厉的角。一旦吃饱了之后,它就会找棵粗松树或者找块站立的石头不停地磨角,直磨得双角尖铮亮铮亮,看见不顺眼的小公羊,就上前一下撞出老远。更让黑姑可恨的是,这头羊的狡猾和刁钻。每天不论是出了村庄到山场,还是从山场赶回家,都要经过一段庄稼地。这头羊总是在黑姑放松警惕时,一下扎进庄稼地里啃禾苗,头羊进去了,后面的羊便一起撒着欢也窜了过去。

    这时,黑姑尽管把手中的鞭子抽出了响声,但事过之后,依然有不少禾苗连根带苗已葬进了羊肚子里。气得黑姑一个劲地狠抽打着羊群,这时头羊则带领着羊们一个劲地疯跑,让后面的黑姑紧紧地追赶着,有好几次她都看见,头羊一边跑还一边回头向这边望。黑姑见了,气得七窍生烟的感觉都有。

    一到山场上,黑姑便开始了惩罚行动。她挥动着羊鞭,看见不顺眼的羊就抽,毕竟年纪小力气不足,一会儿就累了,一屁股拍在石台上,喘着粗气恨恨地想着制服头羊的法子。看来今天或者明天回家这顿挨打是脱不了。每次羊吃了人家的庄稼,都会这边还没圈好羊,那边已被人家找上门了。当着人家的面,爷爷只能劈头盖脸地打黑姑,好让人家破破火气,下个台阶。

    对了,孩子犯了错,不是打屁股就是抽耳光。屁股肉厚,用力小,就不很痛,而抽耳光或者拧耳朵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拧耳朵,一拧就得疼上好几天。俺就抽它耳朵梢,看看你记事不记事?

    想到这里,黑姑立时站起来,提溜着鞭子悄悄靠近头羊,猛地一甩鞭子,啪的一声,鞭梢正好抽在了头羊的耳朵上,疼得头羊蹦了两蹦,接着窜出了老远。之后,狡猾的头羊一边吃草,一边都用眼角瞄着黑姑,不等黑姑靠前,就跑远了。

    黑姑见使用鞭子失去了威力,便用投石头的办法,让头羊领路。

    而投石头是有技巧的。投不好的话,会打断了羊腿,打瞎了羊眼,打破了羊皮等等,这些回家都不好交代,万一打错了,挨一顿揍是小事。瘸腿的羊撵不上趟,放在家里,还要每天割羊草背回去。夏天的话,还容易感染,招苍蝇生蛆,慢慢地就会瘦死。一年的工钱就泡汤了,一年风吹日晒顶雪冒雨受的罪就白受了。

    投石打羊,只能打羊角。

    羊角硬,石头也硬。硬碰硬,一般不会有什么伤害的。别看羊角硬,但真要被石头打着了,那也是要命的疼。羊角靠羊脑子近,好记事啊。

    于是,黑姑就开始练投石。

    在没有练成之前,黑姑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同爷爷一起,用麻绳网接了一个个类似牛笼套的羊笼套。每天临出门时,挨个给羊儿们套上。

    套上羊笼的羊儿们,再次进入庄稼地之后,就张不开那尖尖的嘴了,一棵庄稼也踢蹬不了了。来到山场上,黑姑再挨个给羊儿们解开。惟独不给头羊解,头羊嗅着浓浓的青草味,干着急,一口也捞不着吃。

    一口也捞不着吃草的头羊,便站在那里不停地向黑姑张望。黑姑就当没看见一样,心里就乐滋滋的,自言自语道,你不是很能吗?再让你能!一个畜生,想斗过人,门都没有!你先等着吧,俺先练练这招投石,待会累了再给你解开。

    练投石,就得先找好靶子,黑姑就试着用那些树或者高高的立石作为靶子,虽然渐渐地就开始掌握了基本的窍门,但仍然是要么打不准,要么打不狠,没力。行家都知道,这是手法的问题。

    后来,黑姑遇上了老羊倌绺腿。绺腿放了大半辈子羊,不管多么刁钻的羊只要到他手里之后,不出两天,他就驯服得服服帖帖地,在方圆几十里内很有名气。投石打羊,更是他拿手的绝活。他的投石号称是指哪打哪,从没失过手。

    那天,绺腿撵着群羊过来时,看见黑姑正在对着一棵孤松练投石,十次有九次让石头擦树而过。绺腿站在山头上看了半个时辰,黑姑那坚韧的劲头,把他打动了。于是,抬腿嗖嗖向前,那腿脚和步子根本不像快六十岁的人,“绺腿”这一绰号果然名不虚传。

    就这样,黑姑成了绺腿的徒弟。从选石头,到怎样握石头,以及怎样运力投石头,都是绺腿手把手地教。待掌握了基本技巧后,才开始选择靶子,先是打五步远的靶子,待打准了,再练十步远的。渐渐地,黑姑每投一石,都能让蹲在一旁石台的绺腿露出满意的微笑来。

    三个月下来,黑姑就敢开始用石头指挥头羊了。

    再次路过庄稼地的时候,头羊又要伺机窜进庄稼地里解馋,刚跑到堤堰下,一块飞来的石头正好打在公羊的右角上,直打得头羊后退了两步。黑姑看头羊还没有掉头的势态,于是又一扬手,一块飞石再一次落在了头羊的左角上,又让头羊蹦了个蹦,一掉头迅速转到正道上去了。

    绺腿不仅教了黑姑的绝技,还在练投石的空隙休息时,给黑姑讲故事。他讲竖旗山上的旗杆窝的传说,说是当年有一个书生姓张扯起大旗插在竖旗山顶上,招兵买马数百人,一路征讨东边岚山海盗。从这里去日照海需要过九岭十八坡,他们从十字路出发,还没到岚山,刚到坪上就被甲子山上的一伙土匪给截住了,没两个回合,张书生就被土匪二当家的一刀把脑袋削了,身子还没落下马来,又是一刀,把肚子给开了膛,中午吃的糠菜便撒了一地。那二当家的一看,随后叹了一口气,俺还以为哪里来的名门书生,原来是个渣腐菜肚子。有道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统统地拉上山去。剩下的人马全部被裹上山当了土匪。所以这人哪,能文还必须要能武。文武也要平衡,不能一个强一个弱。你看坪上大铁牛庙的孙镗就与张书生不一样。人家是能文还能武。

    坪上有个好像从唐代就有一块巨大的人世罕见的石铁牛,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它形似卧牛,半露半隐卧于土中,约**千斤重,当地人称之为“铁牛”,之后就建了寺庙,当神一样供拜,所在村遂得名为铁牛庙。

    有着“为人负气不羁”、“有四方志”的英雄气概的孙镗将军就出生在这村里。传说当年孙镗出生时,村里老百姓听到了三声铁牛的吼叫。

    孙镗,自幼习武,年轻时喜善骑马射箭,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明嘉靖三十二年,这孙镗到苏杭一带去做丝绸生意,正赶上倭寇掠犯苏、松地区,凶残烧杀掠夺,而那奉命前来迎战的朝廷官兵则是屡战屡败,让倭寇的气焰更加嚣张,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疯狂地残杀百姓,抢夺财产,焚烧房屋,让无数黎民百姓无家可归。孙镗目睹倭寇的侵略行为,便拍案而起。在精忠报国与经商发家的十字路口上,他果断地选择了弃商从戎。

    孙镗为表自己忠心报国的决心,就把自己经商的所有钱财一股脑儿全部捐出来,资助军饷。当地的郡守感动了,便将他引荐给松江府参政翁大立。翁大立是个见多识广的官员,心想一个贩卖丝绸的山东汉子想抗击倭寇,你到底有多大的能耐?于是,便将一双常人不能举起的长刀让人抬到孙镗跟前,命令孙镗比试刀马武功。郡守等人都知道这双刀的分量,一只单刀都需要两个人抬,何况是双刀?这时,在场的人无不替孙镗捏了一把汗。

    哪知孙镗毫无惧色,挽起双刀便轻松上马,扬鞭打马飞去,手中的双刀时如大鹏展翅样腾空飞舞,时如蛟龙下海样拍岸击涛,直舞得围观的人们目瞪口呆,更让翁大立喜出望外,连喊“壮士”,当场设宴,并亲自为孙镗斟酒。

    翁大立的一番盛情,让孙镗不禁摩拳擦掌,一心想着赶快到前线去冲锋陷阵,抗击倭寇。哪成想,第二天,翁大立而是让他一起参加军队演练,熟悉军务,等待战机。过了不长时间,苏松兵备副使任环率军平倭,因寡不敌众,忙向府中告急,翁大立接到战报后,忙派孙镗前去救援。

    孙镗赶到阵地,一马当先手起刀落,横扫倭寇,直杀得倭寇鬼哭狼嚎,节节败退,将陷入倭寇重围的任环救出。孙镗的出现,抹杀了倭寇的嚣张气焰。第一次出击就赢得胜利,让孙镗名扬吴中。

    随后,孙镗又派人回到老家莒南,将家中的钱财拿出来资助军饷,并在家乡招募莒南儿郎从军抗击倭寇,数千名莒南热血儿郎踊跃报名从军,一起浩浩荡荡南下抗击倭寇。

    孙镗率领着这支莒南子弟兵英勇善战,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给了侵略者一次又一次毁灭性地打击,使得倭寇半年不敢入侵,沿海的黎民百姓又开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田园生活。

    哪曾想,侵略者的贪婪野心是不会就此罢休的。嘉靖三十三年春,倭寇突然侵犯松江府西,一路疯狂地烧杀掳掠,直逼松江府。孙镗闻讯集兵迎敌,高声大喊:“是可蹙而擒也。”于是,带领数名军兵直杀敌营。倭寇见孙镗率兵员不多,便倚仗着人多将孙镗层层围住,欲报往日溃败之仇,哪知孙镗部下个个骁勇善战,苦战了一天,杀死倭寇无数,杀得箭尽锋钝,直到傍晚还不见援兵的到来。于是,孙镗不敢恋战,冲出重围,边打边撤。

    而狠毒的倭寇却是定要斩尽杀绝,在孙镗的背后设下了埋伏。当孙镗退到石湖桥时,穷凶极恶的倭寇伏兵突然四起,在一路拼杀中孙镗不幸坠马落水。哪想孙镗不识水性,被倭寇用长矛乱刺于水中,壮烈殉国。

    之后,嘉靖皇帝于三十四年敕赠孙镗为光禄寺署丞。赐孙镗御葬于大铁牛庙孙氏祖茔,建祠祭祀。

    师傅,您怎么知道的,您说得滚瓜烂熟?比那大店集上说书的说得还好听呢。

    上辈老人留下的,辈辈传呢。俺就是孙家的后人啊。好了,继续练吧。

    绺腿虽是孙镗的后人,但是父母在那年春荒时饿死,自幼就给东家放羊混口饭吃,虽然一辈子没娶上个媳妇,但他跟着老羊倌练就了一身武艺,爬山越崖登峭壁样样在行,连那马鬐山顶上的芦苇,每年都是他的战利品。三十多米高的石柱子,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他却一步步地登上去收割了两个秫秸个子样的芦苇。卖给织席的乔家,换来两壶酒和二斤猪头肉,在那四面透风的看羊屋里,美美地享受着……

    黑姑遇上了这样的师傅,野心便越来越大了,举手投足根本不像一个女孩子了。她想的不再是单单用投石管理头羊了,而是用投石打野兔击山鸡,打飞鸟甚至击中山鹰,带回家去给娘补身子。

    黑姑站起来对着目标继续练习,手中的石头越投越有力量,刚才那种疲劳力竭的神情便丝毫不见了。

第一章 黑姑放羊 四

    四

    黑姑讨厌两个人,一个是东家的少爷,一个是前庄的羊倌二来子。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当中,黑姑每一天回来都不会空手。背着的是一捆干柴,手里拎着的会是一串蚂蚱或是一串松蘑菇。当然布兜里还会有红红的酸枣和甜甜的山李子、野葡萄等野果。后来跟绺腿师傅学会了投石后,手上便多了野兔或者山鸡什么的。东家少爷吴来丕便在羊圈外面的胡同里等候着,看见羊群来了,就跑上去拦着黑姑,抢夺黑姑手里的东西。

    吴来丕比黑姑小三岁,个子矮点,但眼珠子滴溜溜地心眼不少。黑姑不给,他就大声叫大声哭,好让他爹吴守财吴麻子来撑腰。以后,黑姑在进村前,先将手里的东西藏了,衣兜里还有,她不敢全藏了,万一被别人发现了,给全掏走了,那也不合算了。吴来丕见黑姑手里没有,便上来搜身,黑姑只得将衣兜里的掏给他。再后来,黑姑干脆全部都藏在村外了,但吴来丕依旧不依不饶,最后让他爹给黑姑定下定量,每天回来都要如数交上他要的野葡萄、山梨、山李子等四季野果。

    吴守财是村里的首富,也是有名的铁算盘子,处处打着心里的那本小九九,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吴守财脸上的麻子是一个麻子就是一个心眼,一个心眼就是一个坑!他先用心眼栓着你,然后慢慢地牵着你往他事先挖好的坑里跳……

    吴麻子常年大部分时间都跟着长工们一起干活。

    吴麻子最喜欢撵牛。每次出门他都会背着一个粪筐,一边撵牛,一边拾别人家的粪。出了栏的牛,一蹦跶肠胃就会蠕动,一蠕动就要排泄,去田地的路上时常会有一些牛屎尿什么的,但那都是别人家的牛拉的,只要遇见了,他就一粒不剩地拾到粪筐里。这时,吴守财的牛儿们突然想排泄了,牛腚上凸出了一块屎头。吴守财见了,急忙抽了一鞭子,一下子把那屎头给打了回去,便在后面紧撵着,一路小跑到自家的地里。

    这时,牛儿们才获得自由,把憋了半天的屎尿,就你追我赶地给放了个痛快。站在一边喘着粗气的吴麻子,又连忙用铁锨除起一锨土覆盖在那一坯坯热牛屎、热牛尿上,一起闷在土里,生怕跑了粪味。还边培边唠叨,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夏季收麦子,长工忙不过来,吴麻子就雇了一些短工来割麦子。有道是,为人有三忙,娶媳妇过年打麦场。娶媳妇和过年,忙的是好事,也是舒坦事。而割麦子却是个苦差事,是要虎口夺麦的。别看麦子长得籽粒饱满,景色喜人,但还要看老天让你收不收的。割晚了,如果老天突然给你来一场雷雨夹风雹,一阵过去,麦田里就会只剩下光秃秃的麦秆了。一季的收成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活了大半年。所以,吴麻子每年都动心思,打好虎口夺麦这一仗。

    他在长工中物色了三个人,分别是泥壶、长勺和大毛。

    泥壶最喜欢吃猪头肉,肥肉能当饭吃。但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别人肥肉吃多了,容易闹肚子,而泥壶空腹吃个两三碗,一点事都没有。吴麻子就到店头集上买了小半劈猪头送到泥壶家里。

    长勺平日好吃扁扁嘴那一口,那鸭头鸭脖鸭腿到他的嘴里是啃得有板有眼,滋滋有味。于是,吴麻子就逮了一只扁扁嘴递到长勺的手里。

    大毛是个属猫的,只要见了腥味就来精神。尤其视麦收时节的白鳞鱼为珍品,吴麻子善解人意,把自家梁头上挂的那条白鳞鱼割下了一半,拎给了大毛。

    麦子开镰了。吴麻子让泥壶他们三人各带领两个新招来的短工,泥壶领头,每人八垄麦子,依次并排散开,成一字长蛇阵。长勺把中间,大毛压阵尾。

    这样的阵势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泥壶在前面领头,他身边的两个短工自然不敢懈怠,用上力气丝毫不敢落下。中间的长勺则是与泥壶同步的,他一旦同步,左右两旁的短工们,就得紧跟上,如果泥壶那边的跟上了,长勺这边的跟不上,那么还有大毛,大毛可以在后面紧撵着往前赶,一点也容不得短工们窝工偷懒磨滑。

    几天下来,吴麻子家的收麦进度比其他人家都快。吴麻子天天与长工、短工一起下地,但他不割麦子,只是打打杂,帮着运麦子的驴车抱麦子。看着一片片割倒的麦子和泥壶、长勺、大毛齐头奋进的架势,不禁心花怒放,吟起诗来:

    小猪头、真能干,长蛇阵里他领先;

    扁扁嘴、干得欢,左摆右拽勇奔前;

    白鳞鱼、也不善,一路紧赶往前窜。

    而泥壶、长勺、大毛三人麦收完了之后,都不同程度地大病了一场。

    每当黑姑听到吴麻子的一些故事时,总免不了忿忿地说,蝙蝠窝里抱(孵)夜猫子,一辈不如一辈。

    好不容易到了圈羊肥地的季节,黑姑直接将羊群撵到地里去交给长工大毛,心想这回可把那个无赖躲开了,于是高兴地往家里跑,哪想到吴来丕早就在黑姑家门口等着了……

    第二天,黑姑在山上放羊时,把这事跟邻村的羊倌二来子讲了。

    二来子听了,便气愤地说,嫂子,你放心,等哪天俺找个因由,去收拾这个无赖皮。

    谁是你嫂子?你再胡说,小心俺剁了你的嘴。黑姑最讨厌二来子叫她嫂子了。可二来子那把壶不开偏提那把,见面就喊嫂子。

    黑姑越不让他说,他就越说,面对二来子,气也气不得,打也打不得,只好不去招惹,躲着走。

    可二来子偏偏不识趣,说你黑姑别醉死不认那壶酒钱?

    黑姑急忙说,这是那跟那啊?胡乱比划。

    二来子振振有词地说,不管怎么比划,你是俺邻居狗子哥的娃娃亲,这一点走到天边也假不了吧?

    是假不了。当年黑姑爹和狗子爹相好,正好一家生了男孩,一家养了个女娃,于是,两家老人便为他们定下了娃娃亲。但至今黑姑没见那狗子长的是白是黑,所有关于他的琐事都是这二来子胡咧咧来的。

    二来子人小鬼大,总想沾便宜。头羊爬在母羊身上配种,二来子见了,忙问黑姑:嫂子,你快来看,你说这公羊跟母羊在干什么的?

    黑姑被羞得立时脸红了,拾起石头一下把公羊打开了。二来子见了,失望地说,你看你,把人家的好事给踢蹬了。这人太不仗义了。

    黑姑接着又拾起一块石头,一下打中了二来子的向这边靠拢的头羊,生气地说,你个油荤嘴,整天价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再不离俺远点,下一块石头就不认人了?

    二来子见黑姑有点恼了,就趁机说,唉,真没劲,什么嫂子?老羊倌们都说,小姨子的腚一半是姐夫的。嫂子,嫂子,是小叔子的半个老婆。好了,好了,俺走还不行吗?真没劲。

    二来子撵着羊群奔上了另一道山梁。黑姑便将心中的气一起发泄到前方不远处的一块石橛子上。手中投出的石头,打得石橛子冒出一滩火星来。

    直到打累了,黑姑才就势坐在一块石头上,望着远处二来子的村庄,心想,那狗子现在在做什么?他会要自己一双大脚吗?

第二章 营救群众 (一)

    一

    黑姑带着队员们一气跑到石府涧门时,才放慢了脚步,倚着石府门,说先歇会儿。

    石府涧,因一块巨石如石门样堵在涧门口,因此得名石府。传说,这石府集日月之精华,蕴藏于巨石之脚下,滋润着前面山下的西泉村,使之人杰地灵,能使这个不足百户的山村出一石二的芝麻官。那一年,村里就考出了九个秀才,每逢春节到来时,九个秀才一起来到祠堂为乡亲们义务写春联,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让四里八乡的百姓们羡慕得直咂舌和竖大拇指。

    这样的好景没有很长。一日,来了一个南蛮子,他是顺着一股龙脉探索而来的。当看到耸立的石府石时,他惊呆了,如此旺盛的脉气用不了几年那九位秀才个个都是官府的人了。

    心地狭隘毒如蛇蝎的南蛮子容不得北方如此的旺盛,白天不好动手,他就利用晚上在这石府石面上雕刻出了一把要饭瓢,一根打狗棍,将石府的脉气收入随身带的瓷钵中。

    这个该千刀万剐的南蛮子,让一石二的芝麻官变成了一个永久的传说。

    后面的鬼子许是看见了他们的服装和武器,便知道不是正规军,于是,紧紧地咬住他们不放。

    刚才一阵袭击和地雷轰炸,鬼子已死伤了三分之一。这石府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黑姑决定打他个埋伏,以便迅速结束战斗。

    黑姑问地瓜:地瓜,还有地雷吗?

    长着五短身材的地瓜应道,队长,还有的是铁西瓜,这次小鬼子来了,咱就喂他个饱。

    黑姑说,那你就带两个人赶紧在下面的路口埋上一组后绊雷。

    地瓜领到了命令,应道,好嘞!转身去布置。后绊雷是他们设计地雷中的一种,实际上就是一种连环雷。这种地雷,鬼子踩上第一个地雷的时候它不响,踩上第二个地雷的时候,它还是不响,这时的鬼子队伍一定还是继续往前走,当踩到最后那个地雷的时候,鬼子的队伍就已经过一半了,这时地雷响了。一连串地雷在鬼子中间爆炸了,想躲都没地方躲,只有挨炸的份了。

    高粱,你带二小队到侧面的山坡那堆大石头后面隐蔽好,待我们这边开火之后,你们就在鬼子后面打他的黑枪。

    高粱听了,一边应道,是。一边对二小队的人说,兄弟爷们,跟俺一起关门打狗去。这个高粱别看身材魁梧,脑子灵活着呢,一下子就明白了黑姑的作战意图。经他这么一说,不仅跟着他去的二小队人员明白了,就连守在石府门的队员们也马上明白了,这一仗的胜算有着十二分地把握。

    黑姑又对轻机枪手大憨说,大憨,你把机枪支到这块方石头上,专打鬼子群的地方。

    大憨也知道,这是让他专打鬼子聚堆的部分,那可是一扫一片啊。

    地瓜回来报告说,队长,都弄好啦,这回蛮够小鬼子喝一壶的。

    正在举着望远镜向远处观察的黑姑听了,说好啊。接着提醒他们,赶紧隐蔽好。这小鬼子够快的。看看这小鬼子,小队长被俺打死了,还这么抱团,还这么一个劲地往前冲。俺就琢磨着,哪一天俺要是死了,你们是不是也能抱团不散伙?会不会成为一盘散沙了?

    地瓜嘿嘿地说,哪能呢?你队长就是俺兄弟们的神,不会死的。再说,兄弟们个个都是好汉,一定会跟小鬼子拼到底的。

    小灵子和小凳子在一边听了,咧嘴笑了,小灵子说俺地瓜哥什么时候学的这么会说话了。

    地瓜听了小灵子的话,知道这是话里有话,不像真服气的语气。但地瓜不敢去招惹小灵子,但看见小凳子也在旁边挤鼻弄眼地笑着,于是就把气煞到小凳子身上。

    小凳子刚十八岁,还一脸的孩子气。第一次打伏击时,枪声一响,竟然吓得尿了裤子,直到撤离时,还一直蜷缩在那里起不来,还是高粱一把把他拉起来,不想拉起来后,他的腿又是软的,直到拖了一段路之后,他才硬棒起来,跟着后面跑着。

    地瓜就直对着小凳子,就哪把壶不开提哪把,把脸一拉说,去,去。小屁孩去尿裤子去。

    小凳子尿裤子之后,最讨厌别人说这事,于是立时跟地瓜变了脸,气嘟嘟地说,好心没好报,俺嘴痒痒还不如在这石头上磨磨,懒得理你。

    这时,黑姑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说,好了,你俩别贫了。全体都有,准备战斗。

    鬼子在石府涧入口处停了一会,接着就直奔石府涧门而来。看样子,这是一群没吃过亏的鬼子,指挥官都没了,还照样一路气势汹汹。一进入口,就自动散开,成扇形往石府涧门逼近。

    黑姑和她的队员们屏住气看着鬼子一步步靠近雷区。扇形的队形,踩雷的概率比纵行要小得多。黑姑不禁看了一眼地瓜,地瓜会意道,没事,俺又在旁边加了一个绊子。

    果不其然,地瓜的话音刚落,一个鬼子正好踩到那个绊子上,地雷轰轰地爆炸了,一下子让十多个鬼子见了阎王。

    黑姑见时机已到,喊了声,打!一举枪就让一个鬼子倒了下去。这边的枪声一响,鬼子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黑姑这边来了。哪想这时,埋伏在侧面大石头后的高粱的二小队在背后开起来枪。这样一来,让鬼子腹背受敌,而且都是居高临下,一枪一个准,大都弹无虚发,让小鬼子如麦个子一样一个个地倒了下去。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结束了战斗,且无一伤亡。

    黑姑接着命令,迅速打扫战场,补充弹药。这是鬼子“拉网梳篦”行动的一个小分队,咱们周围肯定还有鬼子的大队,在孙岗头营救时,他们肯定已向鬼子大队汇报了。要不这些鬼子也不敢紧追咱们。刚才枪声一响,更会给鬼子提供了方向,所以,大家一定要快。还要把所有鬼子的尸体,拖到前面的坑里埋了,以防见血的恶狼发疯咬人。

    于是,队员们个个手脚利索,十分麻利地将战场打扫了个干净,掩埋了鬼子的尸体,像什么没发生一样。之后迅速撤离了现场。翻过山头,向竹子涧会合。

第二章 营救群众 (二)

    二

    二虎将这群惊魂未定的乡亲们安顿在竹子涧一块平坦的树林里。据说,早年间这里是一片非常茂盛的竹林,这在北方的沂蒙山区是多么神奇的景观。但是,自从那南蛮子破了石府涧的脉气之后,这竹子涧的竹子在两年之间就消失了。之后,便被松树和柞树代替了。

    乡亲们都感觉自己已经死过一回了,有几个怀疑自己在做梦。二虎提醒他们,这是竹子涧,大家已经从鬼子手里逃出来了。

    老孙头感慨地说,竹子涧,竹子涧好啊,竹报平安啊!

    二虎又接着说,大伙都要安静些,鬼子离咱这里很近,尽量不要弄出动静来,以防不测。

    众人听了,立刻鸦雀无声,静静地默坐着。

    不一会儿,就见黑姑他们从山顶上翻越过来了。

    黑姑一伙来到众人跟前,黑姑说,大家先原地休息,接着跟二虎询问了情况。二虎说,村里的乡亲们都在这里了,一个也没落下。还缴了挺机枪,说着把手里的机枪抱给黑姑看。

    黑姑赞赏地看了二虎一眼,说,就知道你不会光搂草不打兔子的。那边的小鬼子全部报销了。这伙鬼子动作很快,我感觉这里也不是很安全的,得想办法尽快向望海楼大顶子转移。

    看见乡亲们都在瞅着黑姑说话,黑姑安慰着乡亲们,说,大伙都不要害怕,有咱们西山区队在,大家就会安全的。对了,你们的村干部来了吗?

    老孙头说,没有,他们都被小鬼子杀了。

    黑姑继续安慰着说:这仇我们一定会替大家报的。现在鬼子离咱们很近,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我们,不要到处乱跑,一切行动听指挥。孙大爷,这里属您年纪大,俺看您老就帮着俺们先负这责,待会大家转移时,您一起照看着点。

    老孙头应声道,你们打鬼子都不怕,俺这把老骨头也没什么顾及的,好,咱们就一起招呼着。

    这时,队员快腿哨子匆匆跑来报告,队长,山下发现一队鬼子。

    黑姑忙问,有多少人?

    大约一二百人,有机枪,还有炮兵。

    黑姑回头对再一次惊慌的乡亲们说,大家不要怕,俺估计这是扫荡的鬼子路过,只要大家不出声,鬼子过去就安全了。大家不要动,俺过去看看。

    黑姑走到前面一棵高树下,噌噌几下就爬到树上,在上方的一个树丫便双腿攀住,举起望远镜向山下望去,远远地看见一队鬼子正向这边走来,从行军速度上看,好像是从这里路过,要去南寨方向。

    想到这里,黑姑忽地哧溜一下从树上下来,对队员们说,大家迅速散开,都到前面寻找有利地形,只要鬼子不往咱这里来,咱们就不开枪。万一鬼子真往这里来,二虎你继续带着一小队掩护乡亲们翻过这道山梁,往望海楼山套转移,越过风魔口就安全了。你记着了?

    二虎低声应道,嗯,记着了。

    队员们各自占据了有力地形,密切注视着山下鬼子的一举一动。整个山涧静静的,只有微风拂动树叶的响声。

    山下的鬼子越来越近,连鬼子的说话声都能听得清楚,这是一个鬼子的中队。队首的鬼子兵已拐弯向南寨走去,看样子是想趁天黑之前赶到十字路城会合。

    十字路城是因纵横两条古道在此“十”字形交汇而得名。十字路,东至日照岚山头、西至临沂,南至江苏省青口、北至莒县均约50公里。公元1265年(宋咸淳元年)莒洲万户重喜奉旨筑十字路城,设兵驻守,成为鲁东南重镇。共和国建国后,是莒南县县委、县政府的驻址。

    看着鬼子们往十字路城方向行军,黑姑和队员们不禁松了一口气。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妇女老乡怀中的男婴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放开嗓门大声哭了起来,那声音在这空旷的山涧里愈显得格外洪亮。孩子的母亲急忙掏出**,将**塞进孩子的嘴里,想捂住孩子的尖叫,但那孩子一摇头,撇开**,继续大哭,山谷中留下一连串响亮的回音。

    这哭声很快惊动了鬼子,这让奔波了大半天都没有多少收获的日军中队长山本太郎喜出望外,可以断定山谷中肯定藏着八路军。于是,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手舞指挥刀,直向竹子涧杀给给。

    听到命令的鬼子兵们随即散开队形,端着枪,向竹子涧奔来。

    黑姑一看暴露了,回头命令二虎马上带领乡亲们向山顶转移,其余的一起掩护乡亲们撤退。乡亲们凭借着茂密的树林,安静有序地开始向山顶爬去。

    鬼子像满山的蚂蚱一样蜂拥地向黑姑他们冲来。距离越来越近,将近二百米时,黑姑命令,准备手榴弹,一会儿让小鬼子驾云去。

    鬼子嗷嗷叫着,越冲越近了,还有八十米,队员们手握手榴弹,屏住呼吸,等待着黑姑的命令。

    在小鬼子迈进约六十米的距离时,黑姑低声命令道,拉弦,手榴弹的导火索“呲呲”地冒着青烟,紧接着一声,投弹。

    手榴弹如一匹匹脱缰的黑马,纷纷飞向鬼子去,几乎是一个声音,轰地一声,整体在鬼子中间爆炸了,让彼此的躲防都没得商量,直接驾云坐了飞机。响声过后,上空一阵噼拉啪啦落下了小鬼子炸断的残胳断臂和头盔。

    接着对后面的鬼子就是一阵暴风骤雨似的点射,让鬼子撇下一片尸体,滚下山去。

    千万别小看黑姑他们不是正规部队,可自抗战以来,他们也打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尤其是在黑姑担任西山区队长之后,打鬼子采用的都是扣兔子逮野猪熏獾套狼的鬼点子野路子,所以,每次战役都是赚便宜的多,吃亏的事少。这几年,滨海大队的政策好,谁消灭了鬼子,武器装备就归谁,不用上缴。不到一年的功夫,他们就感觉翅膀硬实了不少。从装备到人员,都比一般的区队强硬朗得多。所以,刚才这一阵交火,让山本太郎以为遇上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于是,他又组织了第二次进攻。

    第二次进攻,照旧被黑姑他们一阵猛烈还击,把小鬼子打下山去。

    连续两次进攻失败,让心高气傲的山本太郎大为恼火,立即命令炮兵向山上八路阵地发起炮击。

    接到命令的炮兵,迅速各就各位整理炮位,安装炮架。这一切全被黑姑在望远镜里看了个一清二楚,说小鬼子要打炮啊,咱们不能呆在这里挨闷啊,那样就会被闷了熟地瓜。于是命令道,全体都有,隐蔽撤退五十米。

    队员们充分利用石峰和树林的掩护,悄悄地向山上撤退,在五十米之后又依托石峰和陡峭的山石筑起了一道新的防范屏障。

    队员们刚刚隐蔽好,鬼子的炮弹如雨点般地落在了前面阵地上,顿时弹片、碎石乱飞,伴着尘土涌起的热浪也扑面而来,呛得不少队员连声咳嗽。

第二章 营救群众 )(三)

    三

    二虎带着乡亲们终于爬上了山顶,听着身后激烈的枪声,都不禁担心地回头望着。

    转移还算顺利,幸好乡亲们都是在山里长大的,爬山越岭还算从容。但不是翻过了这道山梁就可以脱险了,还要继续翻越另一道山梁。

    或许是受了惊吓的缘故,乡亲们都忘记了疲劳,都能紧紧地跟着队员急速前行。

    他们往大顶子山前的道爷涧奔去,那里是避难的集中点。

    道爷涧有一个大溶洞,面积数千平方米,里面是冬暖夏凉,还有地下泉水,是避难躲鬼子的好地方。最让人感到安全的是,山前和山后各有一个洞口,如果鬼子从山前来,万一被发现,乡亲们可以从山后的洞口逃走。假设从山后来的话,则从山前脱离危险。最关键的是,两个洞口都非常隐蔽,入口处只能容一个人进入,洞口上面长满了爬山虎,还被一棵松树护着,外人一般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敢冒然进入的。

    乡亲们陆续进入到洞里,见里面已有周围邻村的乡亲们早到了,围坐在一堆火旁边。熟人见了,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热情,彼此互相问候着交谈着。

    也都渐渐弄明白了鬼子这次真的要将老百姓赶尽杀绝。幸亏转移得快,要不还不知让小鬼子怎么踢蹬。扎庄的十多个大闺女和小媳妇都被小鬼子轮流糟蹋了,一个个都跳了井,后来井都被跳满了。真是一群畜生啊。

    大伙听了,都不禁难过起来,许多女人开始擦眼抹泪了。这时,二虎见了,就安慰说,大伙不要难过了,人死不能复活,这仇咱们西山区队一定要报的。再一个就是大家说话尽量小点声,当心走漏了风声,让小鬼子听见。

    二虎这样一说,人群立时安稳了许多。二虎又安排了四名队员们到山前山后两个洞口分别进行警戒。随后,他便带着其他队员急忙往回返。

第二章 营救群众 (四.1)

    四

    猛烈的炮击刚刚停下,山谷里炮声的余音还没隐去,小鬼子又一次开始进攻了。

    刚才一阵猛打,至少也消灭了二三十个鬼子,但一点也没看出少来,又是一群密麻麻的黄蚂蚱一样蜂拥上来。看样子,小鬼子的目的是要消灭西山区队。

    前面的几个鬼子冲上了炮击的阵地,但没见一个人影,正在四处撒目时,就被五十米外的黑姑一枪毙命。随后队员们就是一排枪声,冲在前面的鬼子纷纷栽倒在山坡上,碌碡一样咕隆咕隆地滚了下去。

    狡猾的鬼子一看这种阵势,立即隐藏到石头后面进行射击。

    黑姑立刻明白了小鬼子的意图,便命令大家,注意节约子弹,只要小鬼子露头就狠狠地打。

    小鬼子们依靠山石作掩护,自以为得计。哪想,这时从西侧的几块大石头后面突然现出已完成掩护任务归队的二虎和一小队队员们,只见二虎端着机枪一阵撒豆般地向鬼子扫射。鬼子再狡猾也没想到侧面会杀出这一队人马。毫无防备的鬼子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纷纷噗通噗通撂倒在地上。

    小鬼子被突如其来的二虎打得惊慌失措,纷纷后逃。

    上面的黑姑看到了,一个箭步跃过石头,带领队员又冲到第一次的阵地上,与从侧面赶过来的二虎一起会合。

    黑姑问二虎,乡亲们都转移好了?

    二虎说,一个不少都送到道爷涧的溶洞里了。

    黑姑点了点头说,好。我们也撤。但不能向道爷涧方向撤,要向相反的方向撤,把敌人引得越远越好。走,赶紧撤。再回石府涧。

    趁着鬼子再次组织炮攻的间隙。黑姑带领着队员们,顺着沟底,攀缘而上,跑到山顶时,鬼子的炮火依旧在凶猛地轰击着刚才的阵地。

    来到山顶,黑姑打了一下手势,让队员们停止撤退后,她弯着腰一溜小跑到山顶的高石旁,仔细观察周围的情况。很快发现了一个重要情况,只见在他们阵地右侧的野猪沟里正运动着几十个鬼子,也正顺着沟底往山顶攀登。

    原来,这是山本太郎的迂回包围战术。真险啊,如果再与小鬼子打一个回合的话,这伙小鬼子就会登上了山顶,然后俯身而下,正好击中他们的后背,那样腹背受敌,就会让小鬼子包了饺子,可就折大本了。

    这时,高粱和地瓜也都溜到了黑姑的身边,也发现了这队爬行的鬼子。

    黑姑分析说,不打,小鬼子就会咬着咱们不放。打的话,就得快刀斩乱麻。消灭这些从竹子涧跟上来的鬼子,咱们就牢牢地拖住,天快黑了,小鬼子不敢恋战。

    高粱和地瓜听了,几乎是同时说,那就打吧。

    黑姑没有表态,而是问地瓜,地瓜,还有地雷吗?

    地瓜赶紧说还有,用了还没半呢。

    黑姑说,好,前面乱石橛子多,一会打起来小鬼了肯定会利用它们做掩体,你马上带几个人去在那里放上一部分“蝎子雷”,好生伺候这些小鬼子。

    地瓜忙带着几个人,如猴子一样轻巧地运动在前方石头根下。

    安排好地瓜,黑姑对高粱说,你带领二小队在后面隐蔽好,随时阻击从竹子涧涌上来的鬼子,同时要安排好哨兵密切注意,周围的动静。

    高粱有点不太情愿地说,刚才打了几个回合俺还没过足瘾唻,队长你看是不是让二虎去阻击啊?

    黑姑听了,黑着脸说,吆!你什么时候学会讨价还价了?让你阻击,俺是怕背后让小鬼子打了咱的黑枪,你想看着小鬼子得逞啊?

    高粱红着脸忙辩解说,不是!俺不是这个意思?

    黑姑有点恼了,那你是啥意思?还不快去?

    高粱挨了一顿无趣。只好退了回去,顺溜溜地带着二小队去了竹子涧的上方山顶上,寻找最佳位置隐蔽了下来。

    黑姑回头一招手,后面的队员们在二虎的带领下,迅速溜了过来,马上散开进入了战斗状态。

    就在黑姑布置战斗的工夫,地瓜他们已将蝎子雷安顿好了。一切就绪,只等鬼子对号入座就餐了。

    野猪沟里的山石因长年受山洪的冲洗,不规则地堆积着,鬼子们的脚下无所适从,踩轻了就会滑倒,踩重了的话,石头下面是悬空的,也照样会踩空跌倒,甚至来了个嘴啃石头。而踩空的石头则会趁势顺着沟底滚了下去,后面的鬼子躲闪不及的话,就会被击倒受伤。加上沟两边的酸枣棵子上葛针的侵袭,让他们的速度十分缓慢。

    等鬼子上来的时候,黑姑和队员们已经缓过气来,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

    小凳子这会儿又跟地瓜唠叨上来了,担心地问地瓜:哎,你的把握性大不大?这蝎子能蛰着小鬼子吗?

    地瓜伸手撸了一下小凳子的头,低声说:你小子等着看好戏吧。

    他俩的话被黑姑听见了,便侧头警告了他们俩一句:不要说话。

    小凳子听了,向地瓜伸了一下舌头,做了个鬼脸,便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

    野猪沟里的小鬼子越来越近了,近得都能听到老牛式的喘气声。

    前面的十多个鬼子已过了地瓜的蝎子雷阵了,地瓜侧脸望了一眼黑姑,那意思全部写在地瓜的脸上:你队长怎么还不下命令打啊?

第二章 营救群众 (四.2)

    黑姑却是一副不着急的样子,等一半鬼子越过雷阵时,一举枪先将那个手握指挥刀的小队长脑袋开了花,接着就是一排子弹射向没有防范的鬼子,让走在前面的鬼子没来得及吭声就一齐倒下了。

    走在后面的鬼子们一看这种形势,便纷纷跃出沟底,向旁边的石橛子后隐蔽,以便进行反攻。小鬼子哪里想到,那里还有地瓜放的那群蝎子在等着呢。

    爬出沟底的小鬼子们争先恐后地向那堆石橛子奔去,以为找到最好的掩体了,哪成想刚趴下,就触到了蝎子尾巴,接二连三轰轰地爆炸了,整个身子被炸成了两半截,飞向了天空。看到同伴们被蝎子蜇了,剩下的小鬼子便不敢再往上爬了,呆在野猪沟里又没有掩体,只有吃枪子的份。飞来的子弹,喂得这群野猪嗷嗷直叫。

    黑姑见时机已到,迅速带领队员冲了下来,将剩下的小鬼子消灭了个干净。队员们迅速打扫战场,补充了弹药。就在这时,高粱那边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山下的山本太郎听见山顶上的枪声时,以为自己的迂回战术成功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不到二十分钟,自己的一个小分队就被全部消灭了。从望远镜里看,这群衣着杂乱的队伍不像八路的正规军,但除了八路,又有谁会这么大的能耐呢?想到这里,便气急败坏地命令炮兵立刻对山顶野猪沟阵地进行攻击。随即又命令身边的一小预备队立即进攻。一定要山上的八路全部死啦死啦地。

    殊不知,这个狂傲自大的日本军人,他犯了一个最愚蠢的错误,将一个中队的兵力分成了三份,从而削弱了整体优势。而对于西山区队的游击战来说,正是黑姑他们所想要的。

    黑姑他们赶到高粱身旁时,就见从竹子涧冲上的小鬼子离高粱也不过三十米远,很快就面临着被冲破的危险。

    黑姑一看这种情况,忙喊,快!手榴弹!队员们纷纷掏出手榴弹一个劲地往鬼子群里扔去,一下子炸到了一大片鬼子,跑在前面的鬼子开始往后退了。

    黑姑又喊了一声:地瓜!

    地瓜听到后,忙弯腰溜过来,黑姑说,放两颗滚雷,让小鬼子啃啃西瓜。

    地瓜一听,脸上立时露出了诡异的笑来,应答道:是。你就擎好吧。

    挨了一顿手榴弹炸的小鬼子又开始重新组织了新的反攻。这时,地瓜选准了一块长条地带,顺势将一颗地雷顺了下去,圆圆的地雷便顺着山坡滚着,紧接着,地瓜又顺了第二颗地雷。这样山坡上就有两颗地雷依次往鬼子群里滚去。

    石头样墩乎乎的地雷在山坡上翻滚着,小鬼子以为他们的敌人已经没子弹了,开始放石头了。于是就没在意,只是在往来的地雷两边躲闪出一条道来。

    鬼子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两个石头蛋已到他们跟前就相继轰轰地开了花,一下子又送了好几个鬼子回了老家。远一点的鬼子们,因走在山坡上,脚下也踩不稳,便被爆炸的气流击到,纷纷滚到山沟里,不是死就是伤了。

    打了大半下午的时间,鬼子们也没拣着便宜,天也要快黑了。个别小鬼子出现了无心恋战的情绪。他们也怕死,他们也想在天黑以前赶到大本营,以便睡个好觉。

    但山下山本太郎又一次竖起了指挥刀,小鬼子们只好再次向前进攻。

    这时,黑姑在想撤还是不撤。撤的话,鬼子肯定还是咬着他们,尽管小鬼子已被消灭了一多半了,但小鬼子作战的配合互动能力是一流的,今天能捡了个大便宜是自己沾了地势熟悉的光,一旦换了别的地方,吃亏的肯定是自己了。不撤的话,接下来就是一场恶战,看得出,小鬼子是想在天黑之前结束这场战斗的,他们不会有多大的耐心。关键野猪沟那里也正在运动着鬼子,这两边如果有一边顶不住的话,就会遭到损失了。所以,自己也想速战速决。

    这时,鬼子又开始进攻了。黑姑命令道,大家注意节约子弹,把所有的手榴弹都集中起来,让榴弹小组的人员投。一会听我命令,待小鬼子靠近时,一齐投弹,先近后远,把所有的手榴弹都投完。

    榴弹小组的人员,大都同黑姑一样的放羊出身,投弹准又稳。队员们把腰间的手榴弹解下来,传递到榴弹小组人员面前。

    鬼子端着枪嗷嗷地往前窜着,山下的鬼子基本都集中上来了。这道山梁尽管开阔,但平地甚少,尽管鬼子们是散开的,但还是让相对宽阔的山坡立时显得窄了许多。黑姑见了心想这样正适合手榴弹的胃口。

    鬼子越来越近了,近得都能看见那一张张凶狠的嘴脸。刚开始还慢慢挪动着,看见走了一大会儿也没见动静,于是便让弯着的腰支愣起来,端着枪汹涌地围了上来。

    黑姑看见时机已到,低声命令道:预备,拉弦,顿了两秒后便喊:放!

    顿时手榴弹如夏天的冰雹一样落在鬼子群里,纷纷爆炸着,榴弹组的队员们按照黑姑先近后远的命令,让依次爆炸着,让想后退的小鬼子也没能逃脱手榴弹的杀伤。还有要往前窜的小鬼子则被二虎的机枪点射着,一个个倒在了眼前。这一阵猛打,让小鬼子吃不消了,一个个躲在石橛子后面直喘气。一个鬼子开始喊,愚蠢啊愚蠢!这样再打下去,准完蛋了。

    见鬼子又一次退了,黑姑说,清查弹药。

    二虎说,俺也快没子弹了。

    地瓜说,俺就剩下两颗地雷了。

    黑姑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便对地瓜说,你准备一下,把两颗地雷埋了,堵堵小鬼子的路。大家做好撤退准备。

    就在这时,山下和野猪沟方向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刚要再次向黑姑进攻的小鬼子突然开始往山下退去。黑姑忙举起望远镜,就看见一支队伍在山下一举消灭了鬼子的炮兵,正与山本太郎等留守鬼子打了起来。而野猪沟那边也从旁侧杀出了同样的队伍,正同从野猪沟方向上山的鬼子交上了火。

    黑姑不看不知道,一看竟是这样的局势,于是对地瓜说,地瓜,把你手中的地雷给我放到鬼子群里,大家一起跟我冲锋。

    上山容易下山难。鬼子下山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地雷奔驰的速度,不一会就飞到了鬼子中间,又是轰轰两声,炸得鬼子鬼哭狼嚎一般。接着又被追赶上来的黑姑和队员们痛打落水狗一般,收拾了鬼子的尾巴。

    鬼子马上反应过来,于是便马上各自找好掩体,回头抗击。

    这时,已消灭了野猪沟那里鬼子的友军斜插过来,一起合击,将鬼子一个一个地消灭了。与此同时,山下也结束了战斗。山本太郎被乱枪打死。

    黑姑在山下见到了这支友军的指挥官刘民强。刘民强是个一米八多的高个子,一身**军装显得整个人精神抖擞。

    黑姑在一位士兵的引领下,来到了刘民强跟前,感激地说,感谢友军的及时出击,我代表西山区队谢谢你们。

    刘民强热情地说,不用客气,打鬼子是每个中国人的事!鄙人非常敬佩你们的精神,敢跟一个鬼子的中队过招,勇气可嘉。

    黑姑听了刘民强的夸奖,羞涩地说,您可真会夸人啊。鬼子到了俺家门口了,俺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反正不能让小鬼子囫囵着回去。

    刘民强听了,不禁呵呵地笑了起来,赞同地说,好啊!真不愧为滨海区的女中豪杰啊,有魄力。想必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黑姑吧?

    黑姑听了,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什么大名啊,黑姑是俺的小名。俺大大看俺是个丫头片子,就没戏给俺起大名。您是?

    刘民强微笑着回应道:我是国民党军团七连连长刘民强。我们在执行任务中与部队走散了,现在也学习你们八路在这周围和鬼子打游击。

    他们俩说话的工夫,士兵们已将战场打扫完了,刘民强指着缴获鬼子的重轻迫击炮、枪支和弹药对黑姑说,这些战利品都归你们了。好好装备一下,下次争取再捉条大鱼。

    这时,副连长曹胖子插嘴道,连长,这样有点不妥吧?

    刘民强继续说,没什么不妥,反正目标一致,都是打鬼子嘛!再说,咱们也就打了个后手,扫了一个小尾巴而已。

    黑姑一听,不禁喜出望外,兴奋地说,谢谢!谢谢刘连长!今日友情日后必将厚报。

    刘民强笑着说,不客气!祝你们好运。随后对卫兵说,集合队伍,出发!

    黑姑和队员们一起同七连的官兵挥手告别。

    黑姑的目光将连长刘民强的身影送出了好远好远。

第三章 奉命阻击

    一

    黑姑放羊放着放着就把自己放成一位大姑娘了。

    那年村里来了八路军,有男又有女。男的出操列队练习打靶和拼刺,女的则唱歌演戏学文化。这一切都让黑姑感到十分新鲜。原来也上私塾识字,看武师教拳脚,但都与八路军的不一样。上私塾那里只能背《三字经》,学《三纲五常》,让女人裹脚;武师教的都是拳脚和棍棒,但在枪和子弹面前就失去了威力。自从去赶大店集卖羊被鬼子的飞机炸伤之后,黑姑就一直待在家里,拄着个把棍子当拐杖,腿一瘸一点地跟着队伍后面看热闹。跟着女兵学会了抗日歌曲,还帮着村里成立了识字班,组织起来一起学文化和唱歌排节目,让抗日歌曲飘过了村里的大街小巷:

    鬼子进了庄,

    庄户人遭殃,

    牲口牵个净,

    粮食一扫光,

    满庄里捉人,

    到处乱打枪,

    杀戮又奸淫,

    临走还烧光,

    老天睁睁眼,

    救民脱灾殃。

    黑姑最愿意看的是女兵们演的戏(二人对唱)

    甲:长城外、大道旁,门口紧对着松花江。

    乙:莫非就是那王家庄?

    甲:王家庄,是家乡,多年也不知怎么样?

    乙:问你为何不回去?

    甲:提起来,话儿长,日本鬼子他动刀枪。

    乙:日本鬼子他怎么样?

    甲:怎么样?似虎狼,烧杀掳掠又奸强。

    乙:他们杀了多少人?

    甲:杀多少、说不上,十有**把命丧。

    乙:鬼子都抢什么东西?

    甲:什么东西也不放,家俱牲口全抢光。

    乙:鬼子都烧什么地方?

    甲:走到哪、烧到哪,烧了这庄烧那庄。

    乙:奸淫哪些女儿郎?

    甲:不管是媳妇大姑娘,只要看见都不放。

    甲乙:日本鬼真可恨,坚决把它消灭光。(呀儿吆依呀吆、呀吆、依呀吆﹗)

    练靶场也是黑姑乐意去的地方,每次都是津津有味地看着八路军战士们卧姿、蹲姿、站姿举枪瞄准和对着一个个人样子草靶子练刺杀。时间一长,黑姑就忍不住偷偷地去伸手抚摸那步枪。一次被教练员陈大锤发现了,于是走上前就吓唬黑姑,快放下,当心走火!要是让子弹穿了眼皮成个疤瘌眼,那可是自找难看啊?

    陈大锤个高身粗嗓门大,黑姑一看他吹胡子瞪眼的样子,那犟脾气就上来了,自然就不买大锤的帐。于是把头一扬,两只凤眼一瞪说,干嘛呢?不就是看看吗?不让看你拿回家去,包在纸里锁在柜子里,别摆在外头啊?一下子把陈大锤噎了个翻白眼。

    陈大锤没想到眼前这小丫头这么呛人,于是压低了嗓门说,你这同志,你看看你这是什么态度?

    态度?黑姑还没听说过态度是什么营生?便以为这是当兵胡弄人或者笑话人的。黑姑生怕被陈大锤再把话抢了过去,就忙反击说,你是态度,您一家人都是态度!

    陈大锤一听便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在旁边训练的士兵们听了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黑姑一看,还以为他们都是故意笑话自己的,于是气恼地说,瞎哈哈什么?待俺的腿好了,俺练给你们看看,都练了这么些日子,还没个长进。说着,弯腰抓起一块石头随手甩了出去,只见那石块啪的一声打在远处的草靶子上,随着声消石落,草靶子也一头栽倒在地上。

    黑姑这一歪打正着,不仅把呵呵笑的士兵们将了个脸通红,而且还把这群小伙子们震了一个愣症。

    陈大锤趁机给了黑姑一个台阶,接着对士兵们说,看看吧,连我们驻地的同志都看出你们没用功,再不好好练,连个姑娘都不如,还拿什么去打小鬼子?

    后来,黑姑再来的时候,战士们都偷偷地叫她:态度。

    过了一段时间,上级为了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就把陈大锤转到了滨海区委去组建和指导培训地方武装队伍。黑姑就是第一批参加滨海大队的队员。

    这样,陈大锤就成了黑姑的直接领导。

    陈大锤也格外关注着这个有个性的黑姑。发枪那天,陈大锤就开黑姑的玩笑说,这回你可要好好看着了,你不仅要看好了,还要用好。

    黑姑听了,知道陈大锤的寓意,不禁抿嘴笑了,但还是一个立正,一个不标准的军礼,报告道:是!谢谢队长!

    练站姿射击和跪姿射击都需要臂力,新来的队员一般练一个时辰就感觉胳膊酸肩膀疼了,而黑姑练两个时辰都像没事儿一样,照旧再去练习投弹,投弹跟投石差不多,对黑姑来说更是小菜一碟,每次都是轻松过关,令队员们咂着舌头羡慕得要命,自古都是女子不如男,现在却是男子不如女了。

    其实知道黑姑底细的都不感到惊奇。臂力是投石练出来的,准头是打羊打出来的,非一日之功。

    陈大锤发现黑姑是棵好苗子,就有意培养。每次战斗前的总体部署,各种预见;战斗后的总结经验,个人体会,都让黑姑参加。再加上黑姑认识几箩筐字,在家时也去抗大分校听过军事课,战前战后肯动脑筋,每次发言都与众不同。

    黑姑好学在队里是出了名的,刚开始接触地图时,她就感觉到这图太神奇了,甭说自己的家在上面,就是连自己放羊的沟沟壑壑也都在上面。比自己心里记得的还要清楚,还要准确。那些日子只要训练完后有时间她都要跑到队部里去看地图。临走还把陈大锤的那本《论持久战》带走,一看就是一个晚上。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直接向陈大锤问个明白,一点也没有姑娘的羞涩。

    后来,滨海大队根据滨海区委的指示,化整为零,全民抗日,对全区进行划片管理,每个片都要建立自己的武装,于是就相继成立了北山区队、南山区队、西山区队、东山区队。

    黑姑离开了滨海大队,带着一部分队员回到了自己的村里,成立了滨海区西山区队。新队员便是周围村庄的男女青年们了,多数原来同黑姑一起放羊的那些羊倌。

    黑姑当了西山区队长之后,从不盲目和鬼子交火。每次与鬼子交火,都是光赚便宜不吃亏。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反正周边都是熟悉的地形。知道怎么打,也知道怎么跑,更知道哪个地方更安全。黑姑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打狼,不能让狼咬着;逮鹰,也不能让鹰啄了眼。

    平时,没有战斗任务时,就天天练兵。在练好射击的基础上,又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经历,进行分组,放羊的那伙就成立了手榴弹组,地瓜带着一伙成立了地雷组,专门研究地雷布阵和爆破,还利用山里的石头自己制造石雷;又弄来硫磺和硝,闷些木炭,自己制作炸药。

    不到半年,黑姑领导下的滨海大队西山区队成了滨海地区的战功最多、上缴战利品最多、自身损失最少的区队。

第三章 奉命阻击 (二)

    二

    好长时间没见面的大队长陈大锤突然来到了滨海大队西山区队。

    黑姑忙从屋里迎了出来,笑着说,哎哟!今天是个好日子啊,什么风把您老人家给吹来了?随后回头喊了一声,小灵子,赶紧上茶啊。

    陈大锤笑着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尽管陈大锤是笑着说话,但黑姑还是从陈大锤的眉宇间看到了一丝忧虑。

    于是,黑姑就免去了客套,直接说,队长,俺知道您不是来做客的,有什么任务您就直接下命令吧。俺西山区队保证完成任务。

    陈大锤听了,欣慰地笑了,手指着黑姑说,我要的就是你这态度。

    又是个态度,黑姑对“态度”这个词非常敏感,不禁显得拘谨起来,但看到陈大锤那认真的神情,知道他不是在开她的玩笑。

    陈大锤没发现黑姑刚才的尴尬,继续说,好,那我就开门见山了,赶紧通知小队长们来开会。

    不一会儿,参加会议的人都到齐了。陈大锤用目光巡视了大家一下说,同志们,前段时间你们的竹子涧转移战打得很有水平,滨海区委和滨海大队都对你们的战绩进行了通报表扬,并号召各区队向你们学习!

    听了陈大锤的表扬,黑姑和小队长们都不禁热烈地鼓起掌来。

    陈大锤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掌声立即停了下来,继续说,这次鬼子为了“拉网梳篦”战术的成功,开始下血本了。据可靠情报,鬼子从胶东半岛调来了一批坦克车队和装甲车队来对付鲁东南地区和苏北地区的抗日队伍。预计十天之内就从莒县东沿马鬐山东进入涝坡和十字路。现在,咱们的部队正在实行战略转移,为今后大的战役做准备,实在是腾不出手来阻止小鬼子的前行。因此区委命令我们,一是要尽快将马鬐山东的大河桥炸毁,隔断鬼子坦克和装甲车的交通,延长鬼子的行军速度。二是还要堵住敌人,不要让他们前进半步。所以说,你们肩负着的是一项双重任务。同志们,这次任务很艰巨,希望你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另外,我来时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炸药和子弹。

    黑姑听了,忙说,谢谢队长。另外还什么的,有来无往非什么着来?

    陈大锤接着黑姑的话头疑惑地问,有来无往非礼也。

    黑姑听了忙点头应着说,对对!队长您给俺们带来了东西,俺也没什么可回礼的,就送您两门重迫击炮吧。

    陈大锤听了哈哈大笑着说,好,这份回礼我就收下了。早就听说你们缴了鬼子一个中队的武器。

    黑姑也呵呵笑起来,反问道,敢情队长您早就算计好了啊?陈大锤纠正说,哪里是算计?是有备而来。关键看你黑姑怎么个理解法了?

    黑姑装作由糊涂到明白的样子,不急不慢地说,报告大队长,俺是按照大队的特殊时期特殊规定执行的,不算是多吃多占啊。哦,是这样,那俺再大方一次,再送您两门轻迫击炮,不要客气,您先拿着。这场阻击战打下来,说不上俺还要送您辆坦克呢。

    陈大锤高兴应道,好!我就等着你们送我辆坦克。

    黑姑见说的也差不多了,就说,少啦闲片子了,现在书归正传,趁陈大队长在,大家讨论一下,看看这仗怎么个打法?

    地瓜抢先发言说,干脆,现在就让我带上几个人先把大桥炸了就是,省得留着麻烦。

    黑姑接过说,不行!咱们是不见兔子不撒鹰。鬼子不来,万一炸了,那咱们老百姓过河就困难了,白做了无用功,浪费了炸药,还留了骂名。

    高粱则不急不慢地说,还是等着鬼子过桥的时候再炸最好。让鬼子的坦克陷在淤泥里,那坦克不就是咱们的了。

    二虎则不服气地说,就是给你,你也弄不来,听说都是一堆生铁蛋子。

    黑姑看他们再争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于是就制止了他们的发言,随后指着桌子上的地图对陈大锤说,大队长,这大河桥周围的地形俺都熟悉。刚才俺仔细想了一下,炸大桥是没有问题,可以事先装好炸药和引爆设置。鬼子一到,就可以随时引爆。如果引爆不成功的话,还可以用迫击炮炸爆。问题是大河桥南岸是一片平地,没有制高点,要想阻止鬼子步兵过河就凭俺们这点实力,最多抵挡不过一个时辰。还有对面的桥头东面倒是有一个小山头,但咱用不上啊,鬼子要占领这个制高点,那咱们更遭殃了。所以,这样的话,俺们只能完成炸桥任务,阻击鬼子过河的任务就是全部打光了也恐怕完不成。

    陈大锤带着疑问的眼光说,你想放弃阵地,临阵脱逃?

    黑姑手指着地图,坚定地说,临阵脱逃不是西山区队的所为。俺想这样,您看从桥头往南一里处就是马鬐山和大崮子山的交接地,这两座山距离很近,两座山的山空就是通往十字路和苏北惟一一条通道。

    那这两座山膀子有多近?陈大锤疑惑地问道。

    这个地方俺放羊的时候去过。就是老人们常说的马鬐山东寨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传说。有着宽约有两丈多,长约六七十步的窄道,两边各有一个大石垛,原来那地方还有道大石门,早些年间被村里人打理成了碾盘……

    陈大锤还没听完就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说,我明白了。你是想炸完桥之后,往后撤一里,占领马鬐山和大崮子这两边的高地,然后守住这扇门,小鬼子就无法过去。

    黑姑呵呵笑了,敬佩地说,队长就是队长啊,俺刚说了一半您就全明白了。

    陈大锤不由地在黑姑面前竖起了大拇指,赞赏地说,你真是个军事天才。好,这个方案我同意。这样的话,我可以放心地回去了。

第三章 奉命阻击 (三)

    三

    西山区队的队员们已守候在大河桥南头的阵地里六天了。这六天竟然连一个鬼子毛都没见着。

    那天,陈大锤离开之后,黑姑带领着高粱、二虎、地瓜、柱子等人一起仔细研究了炸桥方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确定了一套实用方案。他们先在北桥头的东侧的小山上布上了地雷,又在大桥的桥墩和桥两头分别放上大大小小近二十包炸药,埋上了地雷,桥两边还弄来了干柴和秫秸等,以便通过爆炸引起燃烧。桥南边的阵地上,一条壕沟曲溜拐弯地伸长了半里多路,直奔马鬐山口的阵地。现在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但小鬼子还是没有来。

    春天的太阳暖洋洋的,晒得战壕里的队员们一个个呵气连天,小凳子干脆倚着壕沟晒着太阳呼呼地进入了梦乡。

    地瓜见了,向前猛地拽了一下小凳子,然后低声喊,快,鬼子来了。

    正在睡梦中的小凳子猛地打了个愣怔,一个骨碌翻过来,双手托着枪趴在壕沟沿上,问道,在哪里?小鬼子在哪?

    地瓜和队员们一看小凳子这个癔症样,都不禁笑得手舞足蹈。

    小凳子看着大家的表情立时明白了,把枪一放,委屈地说,你坏,你坏蛋!你坏地瓜蛋!

    一连六天的昼夜守候,确实让队员们疲劳了许多。白天太阳烤得暖烘烘地让人直发困,而晚上却又冷得很,冻得牙关得得地响,浑身直打哆嗦。

    笑过之后,队员们精神了很多。

    地瓜说,奶奶的,幸亏是春天雨水少,要是夏天咱就遭罪了,这大河里一会儿水高水低的,那炸药还不湿透了。

    二虎着急地说,这情报是不是真的?要是假的,咱们在这里不是白熬眼瞪皮了?

    黑姑说,陈队长说是十天之内,这不是还不到十天吗?都给俺打起精神来,小鬼子说来就来了。

    二虎听出了黑姑不高兴的语音来了,于是就偏头对自己小队的队员们说,都打起精神来,啊!

    这时,滨海大队的通讯员小马赶过来,传达队长陈大锤的命令,待鬼子过河之后,命令西山区队一定要阻截20小时以上,要为大部队打伏击做准备。

    地瓜听了,不禁嘟囔道,妈的,这不是让弟兄们当炮灰吗?

    二虎听了马上反讥道,地瓜蛋子,你要是害怕的话,现在就回家看孩子去。

    地瓜一听就不让了,说,看你个球?家都没了,还去哪里看孩子?老子从来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

    小凳子在一边听了,忍不住插嘴道,嗨!你根本就不认得字,当然就不知道怎么写了。

    地瓜听了,伸手就给了小凳子一巴掌,去,去。东庄里来卖铁锁子,你插哪来的鳖脖子?怎么写?就是一笔一划地写的。还能用两支笔写啊?

    第八天的上午,刚要到中午吃饭时间,一阵隆隆的声音从桥北头传来,高粱听了就喊黑姑,队长,有情况,你听是什么声音?

    黑姑反应迅速,立即命令,注意隐蔽,准备战斗!

    黑姑的话音刚落,桥北头小山的下面就出现了隆隆前行的坦克,后面跟着一群步兵。

    地瓜立即抱住了手中的引爆器,等待着黑姑的命令,柱子开始守在迫击炮前,做好第二手准备,瞄准桥上的炸药包。

    连续两辆坦克已开进桥上,轰轰地向桥南开来。黑姑紧紧盯着第一辆坦克的速度,在刚刚驶过桥中心的桥墩时,黑姑对地瓜喊了声:放!

    早已等候多时的地瓜一下摁下了起爆器开关,紧接着大桥在一阵震耳的爆炸声中腾空而起,把鬼子的坦克一下子掀到水中,成了头朝下的铁乌龟。

    与此同时,小鬼子一窝蜂地向小山头涌去,想控制小山顶。哪想,还没到小山顶就踏响了西山区队的雷群,连环雷带动着飞雷,炸得鬼子躲也不是藏也不是,抱着头哭爹喊娘往后撤。鬼子的坦克发现了,以为山上有埋伏,于是就连续往山上发射炮弹,将没炸响的地雷炸响了,满天的弹片碎石都飞向了鬼子群中。等到鬼子发现中计之后,又才掉过头来,向大河的南岸反击。而此时,黑姑早已带领队员们撤出了阵地,将队伍一分为二,分别把着山口两旁的山崮。

    队员们攀上小崮顶才发现这里真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这一边一个小山崮,就像一边一个大门墩子一样,各自独立地站着,这可能是当年马鬐山和大崮子斗智斗勇的一个对话台,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小鬼子想爬上来都困难。两边的火力一交叉,下面的路上想过只蚂蚁都难。

    地瓜高兴地喊,队长,你选的这地方忒好了,俺想到没想到。

    小凳子也跟着说,是啊,俺刚才做梦也没梦见这么好的埝子。

    黑姑说,这里俺来放过羊,俺师傅曾告诉过俺,这个地方就是当年红袄军抗金的山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宝地。今天,咱就给试试活儿,咋样?

    队员们齐声说,好!

    黑姑得意地说,那就赶紧准备吧。地瓜先把那些笨重的,放到身后的山洞里去,对了还有干粮。

    地瓜惊讶地说,还有山洞啊?还怪好唻。队长你想的真周到。

    小凳子于是便往对面喊,哎——你们那边有山洞吗?

    二虎应道,这里有个大趴趴堑,能藏好几十号人呢。

    黑姑心里清楚这是一场恶仗。

    黑姑便站起来对两边的队员说,大家一定要注意节约弹药,按照老规矩,一颗子弹消灭一个鬼子。左右队员要注意互相保护,一定少流血!记住了?

    记住了!队员们异口同声。

    占领了这么好的位置,队员们个个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士气非常高涨。

    队员们刚筑好简单的工事后,鬼子的先头部队就来了。

    桥炸了,坦克是无法过了,工兵们开始修路搭桥,但步兵要继续前进的。于是,鬼子们便涉水而过,来到西山区队的枪口下,身上的衣服还滴滴答答地滴着水。

    走在前面的鬼子对着崮顶就是两梭子,子弹打在石壁上直冒火花。

    鬼子一看没有动静,就加快了速度,想快步冲过去。

    这时,黑姑一举枪就一下子放倒了最前面的鬼子旗兵。紧接着崮两边的机枪步枪射出的子弹如泼豆子一样密集,将前面的小鬼子立时放倒了一片。鬼子们一听到枪声,就迅速卧倒,寻找掩体,向发现的目标射击。

    一时间,如雨一样的子弹在黑姑和队员们的头顶上飞着。鬼子借着超强的火力往前涌动着,很快就到了崮下,这时用长枪射击角度不到,子弹已不会拐弯了。黑姑就喊,手榴弹。

    于是,崮顶上的手榴弹便一齐扔了下去,小鬼子又扔下了二十多具尸体,往后撤退着。这时正好顶在长短枪射击的角度上了,两边一齐开火,又让鬼子倒下了一片。此时从崮顶下到鬼子跟前,都是一片尸体。

    鬼子一看步兵进攻无望,就开始用迫击炮进行轰炸。崮顶崮下立时成了一片火海,连续不停的巨响,猛烈地震撼着崮顶。尽管黑姑和队员们都躲到了山洞里,但弥漫的浓烟直呛得他们嗓子发苦,咳嗽不停,泪水迷离。

    鬼子的炮火一停下,黑姑就带领着队员们跃出山洞,凭借着被鬼子炮火摧毁的掩体继续战斗。鬼子的重机枪猛烈地向崮顶扫射着,崮下的鬼子开始集中冲锋。

    黑姑一把拿过一支长枪,一枪灭一个,专打鬼子的机枪手,让鬼子的火力顿时减弱了许多。这时,黑姑看见崮下密密麻麻的鬼子像洪水样一齐向崮前涌来,这是小鬼子用的人海战术。便忙对地瓜喊,地瓜,赶紧把剩下的炸药包拿来。地瓜也明白,单凭用手榴弹是很难将这密麻麻的鬼子赶远的。于是带领三个队员跑到山洞里,将炸桥剩下的炸药包抱出来,就这点工夫,鬼子已经聚集到了崮下,正打算采用人梯的办法攀登。

    地瓜和队员们不敢怠慢,急忙拉开导火线依次投放了下去。正在得意准备攀登的小鬼子们,哪里想到头顶上还会有这玩意,想跑都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一连几声轰轰的巨响,炸得小鬼子连叫声都没喊出,就飞上天空,遨游东洋去了。

    就这一下,让小鬼子吃了大亏,从此再也不敢轻易跑到崮下了。随着又是一阵疯狂的炮击。炮击之后,也不见鬼子步兵的进攻了。队员都在纳闷,是小鬼让咱们打怕了?还是在耍什么花招?

    黑姑没有吭声,一直在用望远镜观察着,看小鬼的态势,没打算让步兵进攻。远处的大河河畔一片空旷的地上,鬼子在那里摆满了白布,构成箭头的形态,箭头直指着崮顶。是啊,小鬼子在耍什么花招?

    不一会儿,天空传来嗡嗡的声音,不好,是鬼子的飞机。自从那年去赶大店集,黑姑被鬼子飞机扔下的炸弹炸伤后,她就再也没忘记这种声音,于是,她大声喊,赶快退回隐蔽,鬼子的飞机来了!

    小凳子还没见飞机,还想呆在那里看,黑姑见了一把把小凳子给拉进山洞里。刚进洞,好家伙哦,一连四五架飞机直奔两个崮顶而来。接着就一个劲地往下扔炮弹,小凳子见了,不禁叫道,哎哟,妈呀,这就跟羊拉屎似地,羊屎蛋子一样扑棱扑棱地接连不断啊。

    落下的炸弹直轰得崮顶地动山摇一般,飞起的碎石块噼里啪啦地无序地跌落着,击打在石壁上。

    小凳子担心道,这崮子不会塌了吧?

    地瓜戳了小凳子一下问:你小子说什么?炮弹的轰炸声把他们的耳朵都快震聋了,说话都不禁吼着大嗓门。

    敌机走了,黑姑他们从山洞里走了出来,崮顶上依旧硝烟弥漫着,黑姑向对面喊了声,怎么样?有没有伤亡?

    对面的二虎马上回应道,没有!多亏了这个大趴趴堑,要不的话,就难说了。

    黑姑听了,说,好,赶紧清理一下掩体,密切注意鬼子的动静。

    远远地望去,鬼子的步兵没有动静,按说飞机轰炸之后,应该是步兵行动的时候了。小鬼子在想什么呢?

    刚有一袋烟的工夫,鬼子的飞机又来了。又是一群五六架,黑姑和队员们赶紧跑回山洞里。身后又是一阵比刚才还要猛烈的轰炸。

    原来阵地小鬼子是交给飞机了。看样子非要炸塌这崮顶不可。

    趁鬼子飞机轰炸的间隙里,黑姑一直在琢磨河滩那些白布的箭头是做什么用的,是什么标志?她记得陈大锤好像说过,飞机一般用火堆来指引飞机飞行,晚上火堆是明显的,白天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难道河滩上鬼子摆的白布也是指引飞机轰炸的路标?想到这里,黑姑自言自语地说,管他呢?有枣无枣打一杆试试呗。

    于是就让地瓜和小凳子把准备包扎伤员的白绷带找出来。

    地瓜带着一脸的疑惑问,谁受伤了?

    黑姑说,没谁受伤。

    地瓜继续问,没受伤,你要这个干嘛?

    小凳子在旁边急了,冒冒失失的问,队长,你不会是做白旗投降吧?

    黑姑神秘地说,就你臭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会你就知道了。

    等到鬼子的又一轮轰炸之后,黑姑就用这些白绷带也照着河滩鬼子布置的样子摆起来,箭头直接对着前方鬼子的阵地。

    又是一袋烟的工夫,鬼子的飞机又来了,在崮顶的上空反转后,连续七个重磅炸弹都投到崮下鬼子的阵地上了。那刚筑起的工事上,鬼子安插了两挺机枪,一个重磅炸弹恰好扔在这工事上,一下子整体腾云驾了雾。没有防备的鬼子们,顿时躲的躲藏的藏,个别已开始辱骂飞行员。

    崮顶上的队员们看见了这精彩的一幕,笑声立马响成了一片。

    经过这一番折腾,鬼子的飞机消失了,从此,一去不回。

    太阳落山之前,鬼子没有发起一次进攻。河边的鬼子散落地围着一口口军用锅在开始做饭。

    黑姑边在望远镜里看着边说,小鬼子在忙着做饭,咱们能让他吃安顿吗?

    小凳子听了,便问,那么远,队长,你不让他吃,咱能去抢鬼子的碗吗?

    黑姑自信地说,俺不能去抢小鬼子的碗,但俺能让小鬼子不能端碗。说完,便回头喊,柱子,你把那天缴获的重迫击炮给俺提溜出来,俺要试试新。

    一听黑姑要试试那门迫击炮,队员们一下子来了劲头,争先恐后地把迫击炮从山洞里搬了出来。柱子蹲在地上一边调试着,一边眯着一只眼睛对着前方瞄着。调试完毕后,炮弹上堂,一会儿吹着哨子样飞向鬼子的营地,可惜第一炮打偏了,只在那一片军锅的边缘爆炸了。

    黑姑的望远镜一直没有离开眼睛,边看边说,偏了,打到边上去了,要打中间。

    柱子稍作调整,第二颗炮弹又出膛了,呼啸着飞入那排锅的中间,轰地一声炸了,将鬼子锅里的热汤炸得漫天飞,烫得鬼子哇哇直叫唤。

    黑姑看了,高兴地说,好,就这样打,还有瞄准小鬼子的指挥部,给俺打。小鬼子你想安宁,门都没有。

    这样一搅合,鬼子营里就乱了套。本来想经过炮火和飞机的轮番轰炸,崮山顶的支那人早就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该是半死不活的了,只等待会儿吃饱喝足开拔的时候,顺手消灭就可。但没想到他们不仅没死,而且还有迫击炮。是八路的援军到了吗?

    鬼子指挥官举着望远镜观察着,猜疑着,一时拿不定主意。看看天快黑了,估计这是八路的挑衅,于是命令部队用迫击炮进行反击,后勤继续做饭,先吃饱饭再说。

    鬼子的炮声一响,黑姑他们又赶紧撤到山洞里,经过了鬼子飞机的重磅炸弹之后,这时就感觉鬼子的迫击炮弹就像鞭炮那样无力。队员们在山洞里开始有说有笑的,似乎不是在战斗,而是在自家的炕头上拉呱呢。

    黑姑没有参与他们的说笑,她感觉鬼子晚上可能要偷袭。于是,便让队员们把手榴弹捆成捆,让地瓜一会儿趁天黑下去埋一部分地雷。

    果不其然,鬼子组织了夜袭行动。一群鬼子趁着夜色悄悄地向崮顶方向围来,刚要靠近崮顶,就踩响了地雷。

    地雷的响声就是崮顶上战斗的命令声,一片子弹横扫过来,打得鬼子连连后退。从右侧上来了一股鬼子,则被用成捆的手榴弹炸了个一塌糊涂,后面的鬼子见崮顶有防备,于是就放弃了夜袭的行动。

    黑姑见鬼子的偷袭没有得逞,想必明天一早肯定要进行疯狂地进攻,她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这点家底子,根本不是这群小鬼的对手,自己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更主要是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利。如果明天小鬼子一旦突破了这道防线,将会紧紧地咬住自己不放,所以必须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行。

    黑姑想到这里,抬头问地瓜,地瓜,还有多少地雷?

    地瓜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不多了,不到二十颗了。

    黑姑说,拿出十颗地雷,再弄些假的,给小鬼子来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把下面的路上都埋上,让小鬼子明天光探雷起雷就得用大半天的时间。

    地瓜说,好,俺这就去准备。地瓜说完就带领着队员们准备去了。

    黑姑站在崮顶上对对面的二虎和高粱命令道,二虎和高粱你们两个带着一小队和伤员先撤,到鹰愁涧仙人洞那里休息,明天上午,俺也到那里会合。

    二虎不同意,说,队长你让俺留下,你带着他们先走吧。

    高粱也争着要求,队长,让我们留下吧。

    黑姑态度坚决地说,你俩不要再说了,就这么定了。赶紧行动吧。

    二虎和高粱知道黑姑的脾气,就是再说也等于嘴上抹石灰——白说,于是就组织伤员和队员们撤离。

    第二天刚刚蒙蒙亮,鬼子的炮弹就如狂风暴雨式分别覆盖着东西两个崮顶。黑姑他们全躲在山洞里面,都说,小鬼子你有多少炮弹尽管来吧,这样一轰,今年能种一季好花生呢。

    一阵狂轰乱炸之后,小鬼子开始进攻了,黑姑此时不再恋战了,和队员们打了一阵子就开始撤,小鬼子一看他们要撤,于是就加快了进攻的步伐。

    黑姑带领着队员们从崮顶上撤了下来,小鬼子想咬住紧追,哪想一脚又踏响了地雷,于是便不敢贸然前进了,只好耐心等待工兵们有条不紊地慢慢排雷。

    昨天晚上,地瓜带着人真真假假埋了大半个晚上,这雷是没有三五个小时是排不完的。

    此时,黑姑已带领着队员们向鹰愁涧的仙人洞奔去。

第四章 陷入重围(一)

    一

    那天,刘民强与黑姑分手后,就被小鬼子盯上了。居住在十字路城的日本军队指挥官便认为吃掉山本太郎中队的就是这股中**队,就下达了死命令,要全力以赴消灭这支支那军。于是,调集附近兵力紧紧咬住刘民强的连队不放。

    面对鬼子的“拉网梳篦”战术和跟屁虫样的做法,刘民强的连队也不得不与鬼子搞起了游击战术;加上他们对这里人生地不熟,经常让小鬼子撵着满山遍野地跑。两三天的工夫,士兵们的鞋子都磨碎了,脚硌伤了,弄得鲜血直流,士兵们不得不用绷带来裹包布满血泡的脚板。这又给后面的日本狼狗提供了唾手可得的直接信息,致使刘民强他们想甩都甩不掉。

    日本鬼子的通讯联络方便,经常在前面设局埋伏,让刘民强的连队入套钻圈,但都被刘民强的果断指挥所突破,而连队士兵的伤亡数量却日益增多。一路上,他们路过村庄时还不忘掩护村里的老百姓转移,减少群众的伤亡。

    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们一边追杀刘民强连队,一边对路过的村庄进行了“烧光、杀光、抢光”,制造无人区。来不及转移的乡亲们,不是被枪杀,就是被刺刀挑死。对青壮年,则绑在树上,用来做小鬼子年轻士兵练刺杀的活靶子。

    面对鬼子灭绝人性的凶残行为,刘民强和他的士兵们心情都十分沉重。刘民强便对他的士兵们说,国破山河在,定要坚持抗战,奋勇杀敌,拯救百姓于水火,精忠报效祖国。

    于是,他们每到一个村庄都要对整个空村进行搜索,一旦发现有未来得及转移的百姓,便一起带领转移。傍晚,当他们来到王家山村,在搜索到村东时,发现了七十三岁的老人张尚仁。

    王家山村的老百姓都转移到望海楼山套里去了,只有张尚仁一个人还留在村里。当初村里干部上门动员他转移时,他坚决不走,并说,我都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年纪了,还怕啥?土匪刘黑七、西南红马子俺都见过,也没见把俺怎么着?小日本来了,他还能把俺咋地?

    村干部们有点着急,直接驳了他的面子,说你在王家山里还见多大的天?那小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开了杀戒,连杀带奸数十万人,那就是一群疯狗,一群饿狼,见了谁都咬的主。是谁遇到了谁都得遭殃的一群畜生。

    村干部说干了嗓子,最后张尚仁还是没走。其实,张尚仁并不是不想走,关键是自己拖着一条瘸腿,让兄弟爷们照顾,怕连累了大家。

    这两天,整个村子空了。原来的鸡鸣狗叫羊咩牛哞鸭呱驴吼等一切都消失了,尤其到了晚上,便是一片死寂,静得吓人。只有老鼠打架的声音,还传得那么远,那么清晰,听了之后都感觉瘆得慌。

    刘民强进院子的时候,张尚仁便以为是鬼子到了。

    当刘民强要带上他走时,张尚仁心里很激动,但面上还是拒绝,说俺都这么大年纪了,死了也值了。不要给你们添麻烦了,让一个糟老头子拖累了你们。

    刘民强则坚决地说,我们不管你多大年纪,坚决不能让你落到小鬼子的手里。你要好好地活下去,等着看我们把小鬼子赶回老家去。

    张尚仁还想推辞。这时,刘民强便对身边的一位士兵命令道:背上他,一起走。

    两名士兵便走到张尚仁跟前,一名士兵将他扶起,另一名士兵便将他一下背起。伏在背上的张尚仁感激的泪水立时流了下来。

第四章 陷入重围(二)

    二

    一条大河挡住了刘民强连队的去路。

    昨晚的突围,可谓有惊无险。一个晚上一连冲破了三道封锁线,现在想想刘民强都感到很神奇。

    第一次突围的时间,本来刘民强想定在午夜之后,但屁股后面的小鬼子却在紧追不舍。把他们赶到了一面悬崖峭壁下,面对陡峭的悬崖,士兵们的脸上都布满了畏难。但这里是惟一的一条出路,顺着悬崖往前走,那里就是一个小风口,鬼子早就在那里布好了口袋,正等着他们往里钻呢。

    刘民强一边让士兵们准备绳索,一边接过身边一位士兵手中的绳子,然后左右开弓一下子将绳头甩上了悬崖上面的一棵松树上,又接过另外三名士兵手中的绳索,然后捆在自己的身上,第一个握着绳头向悬崖攀登。

    下面的士兵们都紧张地看着刘民强攀登中的每一步。一会儿,刘民强便登上了悬崖,将另外三根绳子分别一头系在树上或石橛子上,将另一头扔了下去,士兵们开始有序地往上攀登着。

    待鬼子赶到时,还有四位士兵正在攀登中,被小鬼子如暴雨一样密集的子弹打下了悬崖,跌倒在了悬崖下面的地上。

    刘民强他们不敢再恋战,收拾绳索,继续突围。

    听到枪声响后,埋伏在悬崖两翼的鬼子纷纷向这面射击。刘民强带着士兵们不敢怠慢,撒开双脚飞快地往前跑。

    好在随着天越来越黑,小鬼子不再追赶了,但都在包围线上宿营。好像一字长蛇阵一样,一溜摆开,到处是火堆,想越过这道封锁线也是件不易的事。

    哪想,从下半夜开始,天空中突然上来一阵雾气,接着越来越重,能见度极低,弥漫得火堆都失去了应有的光亮。

    刘民强一看这种情况,心中大喜,真是天助我也,小鬼子啊你们的兽行,苍天都看不惯,看你还能横行几时?于是,便顾不得多想,命令全连士兵不准咳嗽,不准掉队,不准弄出响声,悄悄突围。

    整个连队立时鸦雀无声,刘民强手握驳壳枪走在最前面,一边探路,一边警惕着鬼子的动静。

    后面的士兵们一个紧跟着一个,蹑手蹑脚地悄悄穿越着……

    仅十多分钟的时间,他们在鬼子的不知不觉中没费一枪一弹又突破了一道封锁线。

    然而,大雾也阻止了他们的行军速度,到天亮时也就走了四十多里山路。

    天刚亮,就在一条山涧里又遇到了一群鬼子。

    这群鬼子夜里没有燃放篝火,而是窝蹲在山涧里的石板上。刘民强他们在山梁上行走时,有士兵的脚绊动了山梁上的石头,石头便沿着山坡顺势飞落,哪想惊动了涧中的这群鬼子,鬼子的机枪对着山梁就是一梭子。

    刘民强发现后,不敢恋战,立即命令加快行军速度,紧跑快跑一路好跑来到了曲柳河岸边。

    此时的曲柳河正是春水澎湃,虽说没有夏天梅雨季节的汹涌,但也是湍流不息,河面宽阔。

    清晨的寒气直逼这群气喘吁吁的士兵们。

    刘民强面对宽阔的水面,看着士兵们焦急的眼神,听着后面越来越近的鬼子狼狗的叫声,心想,这冰凉的河水一旦浸透了士兵们的伤口,便会加快了发炎进度。但现在已没有退路,只能前进了。

    这时,有人沉不住气了,着急地问,连长,怎么办?怎么办?

    副连长曹胖子低声嘀咕道,我看这次悬,人家项羽不肯过江东,咱是过不去河西了。

    刘民强心里着急,但面上镇定。他知道,自己作为一个连队的指挥官,任何情绪都不能轻易暴露,否则将影响整个连队的情绪。所以,他一直让自己努力镇定着,尽快想出办法过河。他一边大声对士兵们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有办法带领你们突围出去的。一边命令士兵拿绳子来。

    副连长曹胖子不明白过河还用着绳子了。

    刘民强让两名识水性的士兵游到对岸去,将绳子系在河边的树上,这边的士兵们便扯起绳子依次沿水中浮动的绳索向河中走去。

    同时,刘民强又让一部分水性好的士兵,从绳子的下游过河,以便上面不会水的士兵落水后,好及时营救。

    刘民强的这一招让许多不会凫水的士兵们心里踏实了许多,士气顿时高涨了起来,争先恐后地纷纷下水向彼岸游去。

    过河后清点人数,一个也不少。正当他们还在拧挤被水浸湿的衣服时,后面的鬼子就追到了河边,开始往这边扫射。刘民强一枪将河中的绳子打断,随后不敢懈怠,急忙撤离。

    小鬼子们望着湍急的河水,没有过河追赶。这让刘民强不禁松了一口气。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9193/ 第一时间欣赏沂蒙黑姑最新章节! 作者:羲杉湜所写的《沂蒙黑姑》为转载作品,沂蒙黑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沂蒙黑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沂蒙黑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沂蒙黑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沂蒙黑姑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八百里沂蒙山涌现出一大批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红嫂,同时也涌现出了手持红缨敢于面对侵略者,与日军浴血奋战保卫家乡的女英雄——黑姑们。 该书以沂蒙山区为背景,聚焦于抗战时期“红色小延安”莒南,突出莒南全民抗战。以滨海大队西山区队队长黑姑为主人公,立足本地,发挥地形熟悉优势,从侧面打击鬼子,不断削弱鬼子的有生力量。她带领队员们进行阻击日寇、护送八路军伤员、伏击日寇运输车、保卫夏粮抢收、袭击炮楼、偷袭土匪寨、智取药品、锄奸毙恶等行动,创造了一个个传奇般地游击抗战神话。沂蒙黑姑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沂蒙黑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沂蒙黑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